美章网 精品范文 思政课课程论文范文

思政课课程论文范文

思政课课程论文

思政课课程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思想政治课新课标生活化课程教学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体验,着眼于学生的发展要求,重视教学在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的效果,将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中,以构建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相结合的课程模块。而生活素材是构建学生与文本知识的桥梁和纽带,课堂教学应设计一个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过程。因此,新课改要求我们要树立全新的教学理念,充分利用现行的教材,以学生实际生活为依托,合理整合课程资源,把知识与生活融会贯通,活化课标教学。

1,新课程教学中‘.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含义

首先,“贴近学生”是指教学活动贴近学生的学习、情感、思想和心理。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高中学生在思想、心理、情感等方面呈现新情况、新特点。另外,由于高考升学压力大,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存在不同问题,家庭经济条件有贫富之分。因此,思想政治新课程教学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科学的理论知识和德育理论,还要关注学生学习、情感、思想和心理的现状,关L经济贫困学生和学习困难学生,帮助他们解决成长的烦恼和困难,进而引导学生树立自信。

其次,“贴近生活”是指教学内容要围绕学生实际生活。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新课程教学实践应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都应当贴近我们的实际生活,尤其是贴近学生生活。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不仅要讲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讲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还要讲我们生活中的各种现象,讲学生身边的人与事。这样,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就不是空谈理论,而是具体的,具有指导作用。

最后,“贴近实际”就是贴近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和现象。“贴近实际”要求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教学必须理论联系实际,运用理论分析实际,用实际说明理论,最终提高学生运用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

在课程内容生活化过程中,教师一定要细心发现,挖掘生活素材,一定要对生活素材进行认真筛选,力求内容丰富,品位高雅,引领学生在这种生活背景中进行体验,使学生能自主获取自身发展的资源和力量。这样,学生获取知识的同时,还能透析事物本原,领悟生活真谛。

2如何将生活化素材引进高中思想政治课

一是挖掘、整合生活素材,引发学习动机和兴趣。新教材体系在编写上以生活为主线,删除了繁、难、偏、旧的东西,增加了生活实际和时代内容,充分体现了生活性和时效性。通俗易懂,内容形象生动。课程知识生活化,客观上,为我们教学提供了很好的素材,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机。然而,生活是经常变化、发展的,有些教材内容中的生活事例,离学生现在所处的实际生活环境较远,滞后性强,证明力弱。如果教学中,不适当加以改变、整合,不仅激发不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机,有时还会引起学生的反感。例如:在讲《文化生活》第五课文化创新的途径(继承和创新)时,结合广东实际,以凉茶为例,它是怎样在传统的基础上创新和发展的。学生的兴趣很快调动起来,甚至有的学生要求自己说一说。在课堂教学时,用这些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事例代替教材中的离学生所处的实际生活环境较远的事例,更易引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兴趣,学生更易理解教材的理论观点。

二是筛选生活素材,使学生体验感悟。生活素材是构建学生与文本知识的桥梁和纽带。课程知识是前人从客观实际中概括出来的抽象概念、原理、观点等,它与学生的生活世界距离太远,不利于学生理解和接受。我们在教学中,就要使课程内容体现出生活时代信息,选择符合学生生活实际的真实材料创设情境,让学生在生活背景中去寻找知识原形,使生活情境成为学生理解和接受文本知识的桥梁和纽带,促使其知识的内化和建构,使学生在生活中体验和感悟。例如,在讲授高一经济生活《价值决定价格》一课时中,我受到《老汉杀鸡》漫画的启示进行了《蛋市》情境创设,我让一名同学扮演养鸡场的老板,部分同学扮演成卖鸡蛋的,另外一些同学扮演成买鸡蛋的,模拟蛋市交易,要求“老板”根据“蛋市”供求关系的变化和鸡蛋价格的变动及时作出是扩大规模多养鸡多生蛋以赚取利润还是杀鸡以减少损失的决策,并要求大家对“老板”的决策进行评价。结果,“老板”的每一次决策都会引起激烈的争论,争议双方都不约而同地使用了书上的知识。由于这种情境贴近生活,并在形式上具有趣味性,因此在浓厚的兴趣支配下,每个同学都不自觉地成了课堂的主体,在生活中感悟到抽象的道理。

三是课程内容要紧贴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课程内容要在知识、思想上、心理上与学生的经验储备、个性特点和思维水平相适应。因而,只有选择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状况的生活素材来创设教学情境,才有利于引导学生真实的情感体验,才有利于学生道德内化,帮助学生化知为行。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重视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状况来筛选生活事例,不注意贴近学生的发展水平来选择材料;而用成年人的生活来取代学生的生活,这样,无法让学生获得有效的生活体验,也难以使课程知识内化。例如在讲授“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时,我让班上的六个学生排演了一个小品,他们中的小张同学过生日,他们五个准备怎么庆祝他的生日。这五个同学有的说要送给他一个90元钱的大蛋糕,有的准备送给他一支钢笔,小张本人也表示要花上个四五百块钱好好请他的这几个小伙伴。表演完后,我让班上的其他同学对他们各自的做法发表一下意见,同学们踊跃发言,指出他们各自消费行为的合理之处和不当之处,然后我及时地将课本上本节的知识点拨出来。这时既让学生深人地理解了知识,又让6位同学得到了感悟:怎样的消费观才是正确的消费观,也提高了自己的思想觉悟,达到了言传身教和结果。使学生看得见,摸得着,有亲切感,且接近了其文本与学生的距离,有利于学生从生活体验中出发,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生活,用自己的眼睛去感悟生活,用自己的方式去研究生活。

四是创设多元、个性化的生活情境。经济全球化、政治多元化、文化多样化是今天时展特征。人们的生活也随着时展而日益丰富多彩,异彩纷呈。人们在生活中扮演的角色是多彩多样的。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去体验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让课程内容回归学生多元化的生活中去,不能将学生的学习生活定格学校内这一狭隘的范围。通过多元化的学习、体验,能促使学生学习进步、努力发展,还能促使学生情感丰富,个性完善,兴趣多样;能在多元化生活体验中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办事。如果教学内容创设的生活情境局限,或割裂和肢解学生丰富多彩的多元化生活,这既难于使学生学习生活有滋有味,兴趣素然,又无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例如:在教学过程中,要科学规划,认真实施,发动学生走出校门,进人工厂、农村、市场、机关单位等进行调查、访问、拓展视野,定期邀请专家作报告等,通过这些实践活动,丰富了生活,开拓了思维,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五是开展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体现素质教育思想和要求的学习方式,对于传统教学而言,在培养学生的探究性学习能力、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方面具有巨大的优势。它结合教学内容以学生学习的内容或相近领域选择研究专题,以培养和提高学生发展性和创造性能力为核心,以激发潜能、发展个性和完善人格为中心,以主动参与、协调合作、自主发展为主要特征。在政治课研究性学习中,主要以作调查、写论文报告等实践活动为重要途径,以必修课和活动课为载体,引导校内学习与校外学习的互动,引导学生以所学知识,关注社会,关心国家和人类的前途。如在“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一节的教学中可以就当前的新闻热点“农民工权益保护”、“都市繁华街区流浪乞讨人员管理”、“教育均衡化”等来讨论追求“社会公平”下的效率。如适度合理消费一节中,我们可以适当的设置一些子课题如:“绿色消费之我见”、“三代人的消费结构变化“、“中学生的高消费面面观”、“中学生名牌消费分析”、“寄宿制学生消费结构分析”、“中学生高消费剖析”、“现代消费方式与勤俭节约的辨证统一”等等在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的基础上懂得了可持续发展的道理。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我确定了“中学生消费之我见”、“农民工与城市发展”、“贵族学校与教育均衡”三个专题,通过6课时的多种形式的研究,学生形成了自己的认识和成果。在这一连串的研究过程中,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挖掘了学生的潜能,使学生的创造能力、实践能力和协作能力得到了很大限度的发挥。

思政课课程论文范文第2篇

论文摘要:本文对新时期高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改革的问题提出了意见,认为高中忍想政治课谋程改革应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从几个方面着手,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高中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有效性。

高中思想政治课是对高中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教育的重要途径和重要渠道,它对学生比较集中地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常识、经济常识和政治常识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正确地观察社会的经济现象、政治现象,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所以,思想政治课的设置是我国学校社会主义性质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关系我国培养一代“四有”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问题。

然而,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却跟不上形势的发展,在教学中普遍表现出的老师难教,教学内容枯燥、教学形式单一,课程严重滞后于学生实际,学生厌学,教学情况是“挣扎着前进”,因此,高中思想政治课的课程改革势在必行。本文试就此问题发表一孔之见,以请教各位专家、学者。

一、按照《课程标准》要求.深化高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改

课程标准,即《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它规定了普通高级中学思想政治课的性质和对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是指导教师进行教学和考核学生学习情况的依据,也是指导教育行政部门和教研部门对思想政治教师教学的评估依据,在《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序言中对《课程标准》的重要性作了如下说明:“《课程标准》是国家制定的指导政治课学科教学的纲领性文件,是进行教学工作的基本依据,也是衡量教师教学质量的基本依据。高中思想政治课教材的编写与审查、教学督导与评估、学习的考核与评价,都必须依据《课程标准》的规定执行。”

从上面的说明可以看出,高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是国家根据高中教学计划统一制定的关于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指导性文件。它是遵照教学计划中高中思想政治课的目的和任务,根据高中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知识水平以及发展学生能力的需要,对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教学体系和教学进度的原则规定。它对高中思想政治课各年级的教学提出了具体的安排与要求,为学生学习内容的掌握规定了必须达到的标准;其指导思想、教学目标、教学原则、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方法、教学用具、活动建议等是指导政治教师确定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结构以及教法学法的理论依据,要求教师在数学中要紧扣《课程标准》组织教学内容,制定教学目标,确立教学原则,选择教学方法,设计教学程序。既不能游离,又不能拔高,更不能降低,因此,《课程标准》是指导高中思想政治课的纲领性文件。

但是,《课程标准》是在党的“+五大”召开之前制定和颁布的,“十五大”及其以后召开的几次中央全会,中央工作会议,都对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发展的许多问题作出了新的概括和表述,《课程标准》的个别提法与新的精神存在不大一致的地方,这就要求对《课程标准》和教科书进行调整。如,把“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改为“邓小平理论”;把高二第二课知识点“加强党的建设,改善党的领导”改为“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全面加强党的建议;寺寺。

因此,我们在进行课程改革时,必须严格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掌握它的精神实质,搞好课程改革。

二、根据《课程标准),删减教科书中一些陈旧、过深、重复的教学内容,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

现阶段使用的教科书,是根据1996年6月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制定的,它在取代《教学大纲》规范和指导思想政治课教学和教材编写上是成功的,它所规定的教学内容、基本要求、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上是实际可行的。因此,现行教材在编写体系上,在内容的安排上,在图文的设计上,更切合高中生的实际,思想教育的可行性、针对性更强。尽管如此,教材还会有一些明显的不足:教材的材料、引用的事例陈旧,无法反映当前的国际、国内的最新情况;教材无法兼顾城市、农村学校的学生实际,无法体现当地政治、经济、文化等发展状况。因此,这就要求思想政治课教师在教学中紧密联系实际,密切结合当前国际、国内的新情况,结合当地政治、经济、文化等发展情况进行教学,像党的“十五大”内容,国家的最新建设成就,我们的城市建设,农村的变化,西部大开发,等等,都要在相关的教学内容中进行补充。另外,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学内容仍未解决长期以来存在的多、礁、深的问题,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十五”规划的实施,许多内容已经陈旧,提法已经过时,严重地影响了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容易误导青少年学生。内容的冗长、过难、过深也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容易使学生对思想政治课产生厌烦、逆反的心理.降低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果。因此,有必要删减一些过深、过难的教学内容,更之更加合理化、更加富有吸引力、更加富有趣味性,更具思想性和科学性。

三、以邓小平理论常识教育为中心,深化离中思想政治课的教材改革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智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以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作为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中心内容。这是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首要任务和根本措施。”在这个《意见》精神指导下,如何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即邓小平理论武装高中学生的头脑,把它们的思想统一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思想上来,这是当前高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改革,特别是教材改革面临的重大课题。

根据当前高中生的思想和心理特点,以邓小平理论常识教育为中心,深化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材改革,要紧紧抓住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这个精髓,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基本问题,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社会发展的趋势,正确认识国家的命运和前途,把热爱祖国与热爱社会主义有机结合起来,不断增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同时,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努力增强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的时代感和现时性。

在新时期,确有许多新问题需要给予新的理论说明,所以在新的教材改革编写中,要不断地吸收已被公认的体现时代要求的新的研究成果。只有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努力增强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的时代性和现实性,才能引导学生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更好地领会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更好地提高马克思主义常识教育的信度和说服力,促进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质量的提高。

以邓小平理论为中心内容,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常识教育,有助于引导学生更好地领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精神实质,更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有助于引导学生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确认识我国现阶段社会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一系列现象和问题,正确处理人生道路上的众多矛盾和冲突,使他们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在多种价值观念互相碰撞的新形势下,人生有支柱,前进有目标,在思想、政治、道德、法纪、心理诸方面得到健康和谐的发展。

四、高中思想政治课新教材的编写要力求适合培养和发展高中生能力的需要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材的编写如何更有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能力,这是一个崭新的课题,它实际上是对传统教材功能的扩展。教材的编写要求遵循《课程标准》规定的对各知识点的能力要求,把握好内容的深浅度,属于记忆、理解层次的知识点宜加重写作的份量,对它展开论述,并辅以其他资料,使他能更好地达到《课程标准》规定的能力要求。

在教材中要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科学地设计各种问题.新教材设问形式具有多种类型,设问的角度也有多样性,有联系以往知识,有要求归纳要点,有进行各种比较,有联系实际.有要素扩展,举一反三,等等这些问题.要求今后在新教材的编写中要注意的。

新教材要求要通过深人浅出的讲解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阐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社会政治现象,作出合乎社会发展的价值判断和价值评价,从而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教材的编写必须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根据其认识的确实特点和水平进行编写,尽量把一些深奥难懂的知识通俗化。在文字表述上力求把准确性和通俗性有扫也结合起来,在坚持科学性原则的前提下降低理论难度和减少理论层次地表述,达到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的目的。我们编写的教材,只要有科学性、逻辑性,它就有吸引力、说服力、战斗力,只要我们编写的教材精、管用,学生会爱学的。

五、对教材的装帧要讲究内容丰富,充分发挥教材辅助功能的作用

现有的教材在装祯、版式设计方面都很有特色,教材中严谨的文字结构,准确的图像选择和有规矩的构成格式都很直观,也方便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掌握。但我认为还应注意加强以下几方面的工作:首先,风格力求以新颖活泼,图文并茂。不同的内容采用的字体应不同,宋体用于正文分析论述,楷体用于材料及事实数据的展示,底版颜色丰富直观,主次分明,互为补充,相互辉映,这有利于材料与观点相统一,有利于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调动学生非智力因素参与教学活动。其次,编排独具匠心,采用多种表现形式表达各课的主题和内涵,有利学生理解和掌握教材的深刻含义。再次,配合教材的使用,制作一整套经国家教育部中学生思想政治课审查委员会审查通过的教学电视片、幻灯片,运用影视媒体的优点,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

六、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教学技术手段,在教学中普遍应用CAI技术,增强直观性、实效性

随着计算机在教育、教学领域的广泛应用,作为21世纪的新型教育人才,掌握计算机辅助教学lrnrl,.的基础理论和计算机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技术非常重要。CAI是教师将教学信息通过多媒体计算机用文本、图形、图像等方式以一定的结构呈现,学生通过计算机给出的提示识记教学信息,与计算机进行信息交流。它具有能充分发挥计算机对文字、图形、图像、动画、视频、音频等多种媒体综合处理能力的优势,以及灵活的人机对话等特点,能充分体现直观性教学原则,满足学生的感官需求,在教学中极大地活跃了课堂气氛,充实和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并能使学生注意力更为集中,从而有效地提高了课堂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因而备受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喜爱,近几年来在全国各地各类学校中如火如茶的开展起来。

CAI在这几年的师范类就业竞争中也占尽风头,据近几年的就业形势来看,用人单位强调优先录用那些掌握了CAI技术的学生,所以师范类院校从很早就强化了CAI的训练,学生就业道路也拓宽了。就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本身而言,相信今后在教研人员和广大政治课教师的共同努力下,一定会取得更加令人满意的效果。但是,从总体上讲,目前很大一部分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仍旧十分落后,现代教育技术在课堂教学的实践中得不到应有的体现和应用,这当然受客观条件的限制,如只有粉笔、教材和黑板,也有主观条件的限制,如“满堂灌”的教学方式,目标单一,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教师照本宜科,教学枯燥乏味等等,这些应试教育时代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模式,已严重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妨碍了其作为德智主渠道功能的发挥,更是与素质教育和时代的发展不相适应。因此,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已成为广大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师的重要课基面

七、加强思想政治课教师队伍建设,努力发挥政治教师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主导作用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人发展,加强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队伍的建设,全面提高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的思想素质,是提高高中思想政治课教育质量的关键。只有政治课教师加强自身的修养和业务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素质,特别是邓小平理论素养,切实加强专业基础训练,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才能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主导作用,不断增强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吸引力、感染力和说服力。

思政课课程论文范文第3篇

1.学校重视程度不一

长期以来,我国的高职院校承担了我国职业教育的半壁江山,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具备必要理论知识和科学文化基础,熟练掌握主干技术,侧重知识的实际应用,重视实务知识的学习,强化学生们职业技能的训练。在这种培养目标的驱使下,有的高职院校对思政教育课程(以下简称思政课)的重视程度不够,造成了思政课课时缩水、教师不专业、学生忙应付的局面。

2.课程设置长短不一

在我国,一般的高职院校学制为三年,学生在校的前两年主要是学习专业理论课和公共基础课,不少学校为保证专业课的学习时限,包括思政课在内的一些公共课学时往往被刻意压缩。如根据国家文件要求,高职院校需开设三门思政课,其中要保证每周3学时的思修课教学时数,而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要达到每周4学时,据相关调查,我国不少高职院校在安排思政课时上存在一定程度上的缩水。缩水后的思政课学时,同时还可能收到见习或实习的影响,在课时上也不能保证足额完成。

3.教师授课方式不一

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是各高职院校开设的思政课,作为承担高职院校思政课的教学任务的老师,他们是思政课堂上的主导者。为达到思政课在高职院校特殊的育人效果,一个优秀的思政课教师团队是至关重要的。这就要求高职院校要全力打造一只既有坚定思想,又能与时俱进,既有坚实的思政理论知识、又有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的教学团队。这个团队能把枯燥的思政课变成活泼有吸引力的课程,提高大学生们的兴趣,让他们喜欢上这些课程。

4.学生学习兴趣不一

长期以来,由于高职院校自身的重实践教学、技能培训为主的教学模式,使得大学生们对专业课之外的课程缺乏一定的兴趣,学生在上课的过程中也是硬着头皮上课,对一些公共课例如应用文写作、大学英语、思政课等重视程度不够,认为这些课是在浪费学生们的精力,这造成了相当一部分同学上课不积极,没有学习兴趣,甚至逃课的现象。鉴于以上种种现象的存在,要改变思政课堂上的种种弊端,就必须要进行有针对性的改革。当前众多高校的课程都在进行课程改革,改革以往的教学方式、教学手段、教学内容、考核方式等,作为高职院校所有专业都开设的思政课,也必须要进行相应的改革。目前,我国学术界针对高职院校思政课程的改革策略有很多,本文提出的改革策略是在通过大量的调查之后得出的结果,以期对我国高职院校思政课程的改革提供有益的参考。为摸清高职院校教师的授课情况,针对高职院校的思政课教师,我们网上进行了相关的调查。通过调查100名学生,让学生填写调查表格,回收表格93份,回收率达到93%。通过调查数据显示,高职院校思政教师存在对学生状况了解少、课堂有闲暇时间、不征求学生意见、授课内容枯燥等问题,这些方面是需要我们思政教师去改进的。思政课的改革不仅是作为课堂主导的思政教师的改革,还应该课程设置、教学方式、教学手段、考核方式的改革,思政课在教学方式上应更加灵活,要适时让学生们走出课堂去感受思政教育,例如,走进法院,参观革命烈士公墓、走进孤儿院等等。高职院校的学生在上思政课上的突出问题是为了应付考试而学,也就是说学生的学习目的并不明确,只有少量的17%的学生为了学习知识,只有9%的学生为了接受思想教育。由此可见,大量的学生对思政课的学习目的不清楚,这也就会导致上课时教师的授课效果不明显。所以,高职院校应明确思政课的教学目的,不仅仅是通过第一节课来使学生们认识到思政课的重要性,还应该在开学之初,在校园里多多宣传思政课,为思政课走进课堂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高职院校思政教育课程改革要注意的问题

1.学校明确目标

高职院校要把大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作为人才培养模式的主线,将职业能力培养作为一切课程的首要目标。因此,高职院校课程体系中的公共课就也应以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为课程目标,努力把思政课和学生们的职业能力结合起来,使学生们充分认识到思政课对大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是有重要意义的。把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就业相挂钩,使学生们认识到职业能力卓越,但是思想不过关,用人单位也不会青睐的。例如: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学生在学校安排实习的时候害怕吃苦、担心受累而自己选择实习单位,这明显是思想不过关的表现。目前越来越多的用人单位在选人用人的时候重视学生们的思想道德水平,他们在衡量人才上有自己的一套标准:无才无德的坚决不用,有才无德的限制使用,有德无才的培养使用,有德有才的大胆重用。

2.教师把握好方向

通过调查表明,我国高职院校大学生的社会价值取向日趋多元化,众多的高职生对思政课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丧失兴趣,改革是高职思政课教学的新的力量源泉。高职思政课想受到大学生们的欢迎,必须贯彻“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将思政知识的传授与育人密切结合,明确学生们的学习目的,主动征求学生们的意见,让学生把知识和社会实际相结合。高职院校思政课改革是必要的,作为思政课的主导者教师必须改革以往的原始课程教学方式,应该以思政课的知识系统为导向,通过灵活的课堂活动、学生机智问答、小组讨论等突出思政知识,让学生们感受到专业课外课程的吸引力。切实做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同时要把握好学生学习方向。在保证学习方向的前提下充分给学生自由,让学生自主学习,重点发掘思政课的知识精髓,提高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思想政治素质,培养高职院校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建立起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体系,促进高职院校大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高等职业院校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其中明确提出“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思政课课程论文范文第4篇

论文摘要:加强对高中学生以“八荣八耻”为基本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具有重要意义。而思想政治课是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主阵地,为此思想政治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精心设计内容,创设教学情境,优化教学方法,引领学生感受、体验和实践,提高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荣辱观是指人们作为个体或者集体成员在荣誉和耻辱问题上的基本观念,是关于光荣与耻辱的道德评价体系和道德评价标准。它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八荣八耻”是对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系统阐述。树立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体现了新形势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道德基石,是凝聚人心、促进社会和谐的坚强纽带,是培养千百万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迫切要求,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实施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必须在充分体现时代性,准确把握规律性,大力增强实效性上狠下功夫,引领学生认知、体验和实践。

(一)坚持教育原则

1.坚持主体性原则,积极开掘教育材料。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学校教育应当人性化,应当以情意教育和人格培养为主,以知识教育为副。正如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一般,在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也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注意调动学生的自觉性、积极性,使学生懂得自己不仅是接受知识的主体,更是人格发展的主体。利用教材中许多个性化的荣辱观教育材料,既不挤占教学时间,又体现了教材使用中的创造性。思想政治教学必须重视学生的主体差异性,关注每一个学生,解决每个学生的思想道德问题。这样才能因人而宜、因材施教,挖掘出每个学生的潜能,培养、发展具有较高人格修养的人才、教师应本着教书育人的宗旨,做荣辱观教育的“有心人”,把教材中包含的情意教育和人格培养的内容挖掘出来,摸索出渗透的规律,适度地对学生进行熏陶和教育,对学生的不良习气和错误认知给一千疏导和纠正,将正确的思想和人生观“渗”、“润”到学生的灵魂中去

2.坚持指向性原则,增强教育的目的性,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渗透荣辱观教育,不同于专门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课程,不能作系统的荣辱观教育。每次教育要有的放矢,切实解决存在中的实际问题,不能泛泛而谈

3.坚持随机性原则,保证思想政治课的本色。成功的教育是让受教育者感觉不到教育的教育。因此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只要有机会就进行荣辱观教育,不能牵强附会,把思想政治课变成专业的荣辱观教育课,从而失去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重心、

4.坚持活动性原则,提供情绪释放染道学生错误的认知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它们来源于现实生活中)因此,荣辱观教育必须回归到实践中,只有从实践中获得的真切的心理体验,才能使学生更好地矫治和提高思想认识,并外化为学生的行为。思想政治课学习具有很强的实践性,通过思想政治学习活动来促进学生的人格发展,是荣辱观教育的一种有效方式。

5.坚持理喻性原则,充分发挥思想政治课特点。思想政治学习具有形象性的特点,因此利用正面形象来影响学生的人格,让学生在形象的熏陶中受到感染,比教师直接说教的效果更好。

6.坚持发展性原则,及时进行动态教育、学生的错误认知具有较大的隐蔽性和动态性,因而教师应该学会善于察颜观色,体察学生的内心世界,及时发现并正确疏导学生的人格障碍问题。还可以从学生的文字资料上,如日记、周记、名言摘抄上可以看出学生的荣辱观状况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人格,在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切实提高学生的自我修养。

(二)科学设计内容

思想政治课是德育教学的主阵地,主渠道,它有自己的逻辑体系和知识框架。教师应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针对高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身心发展状况,精心设计教育内容,使荣辱观教育与教材、课标相衔接相照应,而不是将它们人为地强行捆绑在一起,牵强附会地进行荣辱观教育,那样是达不到应有的教育日的的

1.充分挖掘教材,找准荣辱观教育的切人点。思想政治课教材中有许多内容突显“八荣八耻”荣辱观,如“我国公民与国家的关系”、“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树立科学世界观,反对封建迷信”、“生产劳动对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起决定作用”、“坚持集体主义价值取向”、“市场交易原则”、“国家依法保护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找准了这些切人点,我们就要精心设计教学内容。比如热爱祖国的教育,内容太多,教师应该抓住在当代中国热爱祖国最根本的任务是要落实到爱国主义的实践行动中去这一关键点。为此,可从三个方面进行设计:维护统一,反对分裂;在自主创新中实现国家富强;在与世界合作中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2.坚持“三贴近”原则,增强荣辱观教育的针一对性即荣辱观教育的内容设计应贴近社会生活实际,贴近学生思想实际,贴近学生生活经验,有针一对性地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三)创设教学情境

皮亚杰指出:“教师不应企图将知识硬塞给学生,而应该找出能引起学生兴趣,刺激学生的材料,然后让学生自己去解决问题。”从心理学角度看,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是一个将外部刺激内化为主体感受的心理体验过程。教学情境的创设也是一种教学刺激,它可以诱发理想的学习行为。在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中,通过创设何荣何耻的情境,引领学生体验,从而自觉行荣拒耻。例如在讲宗教和封建迷信的区别时,教师可以这样导人新课:用多媒体给学生呈现两组画面,一组是穆斯林在清真寺举行礼拜活动,一组是算命先生用电脑给人算命、结合两组画面,提出以下问题vE:学生思考:什么是正常的宗教活动?什么是封建迷信活动?两者有何特征?国家对待他们的政策相同吗?为什么?学''''1=..通过自学教材,教师适当点拨,就能弄清正常的宗教活动与封建迷信活动的区别。在讲封建迷信的危害时,笔者首先指导学生讲自己在社会生活中的所见所闻,说明封建迷信活动对人们的危害,然后设计了一个《油锅洗手》的情境,让学生体验)最后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辩论:油锅洗手和电脑算命是不是科学?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应该正而教育学生坚持科学精神,对违背基本科学事实和规律,借“科学”之名招摇过市的欺骗行为必须坚决反对和抵制。教师还要进一步引导学生自己分析当前高中生中十分流行网络算命的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其危害,揭示网络算命不过是高科技外衣掩护下的原先“巫婆”、“神汉”式算命的“与时俱进”而已,只不过是一只披着高科技合法外衣的“狼”,它对中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四)优化教学方法

社会主义荣观教育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一样,并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而是春风化雨式的细致人微的养成教育,不仅应知,而且应会,诉诸行动更重要。这就要求在课堂教学中找准学生认识的盲点和误区,结合具体的情境,通过学习、讨论、对比、辩论、评价等多种教学方法开展教育,避免空洞说教。

1.组织辩论比赛。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教师应该围绕谁荣谁辱,主动提出“是不是”、“值不值”、“对不对”、“能不能”、“该不该”等问题,使学生经历比较、辨析、评估、质疑、权衡等自主判断的思维活动,明辨道德是非,增强荣辱意识,提高行为的自控性,构建行为控制的防火墙。例如在学习市场交易的原则时,可以组织学生围绕“在市场经济中,诚实守信赚不赚钱”这一命题,分为正方和反方开展辩论。在辩论过程中,教师要提供鲜明的价值标准和价值引导,引导学生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从基本事实出发,弄清在发展市场经济过程中,一部分社会成员的价值观扭曲,诚信缺失的原因,明确诚信缺失的行为表现及其危害。教师必须旗帜鲜明地教育学生: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人人都可以追求合理的正当的个人利益,但不能忘记基本的道义。教育学生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提高诚信约束自己,如考试不作弊,承诺必须兑现,做一个守信、有正义感的人等。

2.安排专题讨论。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要结合学生在荣辱观方面存在的问题让学生共同探讨,自由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要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哲学、经济学和政治学的基本原理进行分析。师生双方通过平等探讨,畅所欲言,沟通思想,从而就某一荣辱观问题达成正确认识,澄清模糊认识,纠正错误认识。如针对少数学生看不起劳动人民,轻视“农民工”的体力劳动的问题,可以通过“群众是实践的主体”这一内容的教学,组织学生围绕“为什么要服务人民”“怎样服务人民”这两个问题进行专题讨论。通过讨论,教师要教育学生从小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做到对人民群众的事业有热爱感,对人民群众有亲近感,对人民群众的疾苦有同情感。想问题,办事情要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最高目标,切实做到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并且为人民群众的利益而奋斗。

思政课课程论文范文第5篇

论文关键词:思想政治课;构建生态文明

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方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川生态文明同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并列提出,四位一体,这是党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进而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的又一创新理念,必将对转变工业发展模式、经济增长方式、价值观念、生活理念、正视人与自然关系,发展民生关系、当前与未来关系产生长远而深刻的影响。

2005年秋季开始实施的江苏省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教育和把握时代特征相统一,把加强思想政治方面的引导与注重学生成长的特点相结合,立足学生现实生活经验,着眼学生发展需求,帮助学生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升学生思想素质作为重点,全面把握当今时代的特点与高中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精神品质和伦理道德。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穿到学生的思想中去,渗透到教学中去。

小学思想品德课程对生态环境教育在3一6年级的综合课《品德与社会》开始实施,将环境、生态教育列为课程目标之一,突出培养学生良好的环境行为习惯。要求学生从生活的环境中逐步认识生态环境问题,注重情感和认知能力的培养。初中思想课程则把生态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基本法律法规及积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作为重点内容,突出学生的生态环境知识和环保意识的提升,特别是价值观和行为能力的培养。高中课程则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把生态环境、生态文明教育渗透在经济生活、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国家与国际组织四大模块之中,同时以时政热点专题的形式,进行生态观念、环境道德、哲学依据、政策法规、国际合作等方面的教育,强化学生的生态环境意识,培养学生对生态环境问题的分析能力和解决能力,促成学生正确生态价值观的形成、环保意识的养成、环境素养的提高,对学生成为未来社会的主人奠定基础。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如何利用思想政治课中生态环境建设的课程资源,把党的十七大精神,尤其是生态文明理念与高中思想政治课内容有机结合起来,努力构建未来社会主义建设者的生态文明新理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

一、立足于生态文明建设与教材的结合点

生态文明建设的新理念已经渗透在高中思想政治课程中。在教学实践中,应注意吃透《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深人钻研教材,分析时政热点,建构生态文明教育的框架,使学生在认知、情感、能力和价值观上得以提高,培养学生正确的生态价值取向。例如,在《经济生活》模块“消费及类型、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发展生产,满足消费”的教学中,可以着重让学生理解:我们必须转变生产、生活观念和行为,追求健康的消费方式,摈弃以物质主义为原则,以高消费为特征,认为更多地消费资源就是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的观念。在进行“促进小康社会经济发展”内容的教学时,科学发展观的树立、促进经济持续协调发展上强化生态文明理念的讲解、建设生态文明,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是建设和谐社会的保障。要以尊重生态为出发点,强调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以可持续发展为依托,以生产发展、生产富裕、生态良好为基本原则,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标,同时强调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实现三大转变,必须从传统的“向自然宣战”、“征服自然”等理念,向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转变;必须从粗放型的以过度消费资源、破坏环境为代价的增长方式,向增长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模式转变,必须从增长简单地同于发展的观念、重物轻人的发展观念,向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的发展观念转变。生态文明致力构建一个以环境资源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社会经济文化为手段的环境友好型社会。在《生活与哲学》模块中,着重从科学发展观的树立,生态文明理念的提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等问题的讲解中,找出政策提出的哲学依据和体现的唯物论、辩证法和辩证唯物主义认识的基本观点,充分体现生态文明理论提出的重要胜和现实性。

二、不断改革教学方法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念是国家对基础教育教育质量指标所作的基本规定,是新课程标准为描述学生学习行为变化及其结果所提出的3个功能性基本要求,简称三维目标。而传统教法存在重知识轻能力、重教师轻学生、重教法轻学法、重说教轻情感激发、重课堂教学轻课外实践等局限性和缺陷,传统教学方法已经不能完全适应时代和教学改革的要求。以落实三维目标为基本出发点,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可以尝试以下教学方法:

1.情境—探究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是变说教式为情感激发式教法的运用。根据教材主旨,设置具体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逐步探究。教学中以水污染、生活垃圾分类、秸秆焚烧的环境问题与再利用、微山湖湿地保护等为问题情境展开教学。这一方法使整个课堂教学在情境所营造的清新氛围下进行,并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获得知识提高能力的过程中形成环境保护意识。

2.活动教学法。活动教学法是变封闭式教法为开放式教法。立足于国际国内的环境和生态问题,通过座谈会、专题讲座和报告和社会调查等形式,实现理论与现实生活的结合,一方面,让学生坚持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的方向,另一方面,通过分析现实问题,让学生进一步丰富理论知识,扩展思想政治课的生存空间。

3.声图电导学法。声图电导学法是变单一性教法为综合性教法;变单向式为多向式教法的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广泛运用政治课教学,通过运用图片、电视、录音、幻灯、多媒体等教学设施,围绕教材重点、难点,结合国内外正在发生生态破坏或生态治理、生态保护事实,让生动的声图电形象地展示给学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维,让学生在积极思维中掌握知识,形成能力、提高觉悟。

三、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

21世纪是创造教育的世纪。为了适应时展的需要,新一轮课改将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与社区服务以及劳动技术教育共同归为“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列入国家基础教育课程计划中。理论联系实际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基本原则。高中研究型课程(初中称为探究型课程)的开设,不仅为政治课由封闭走向开放、由课堂走向社会提供了课时的保证,而且为课堂质量改进注人了强大的活力。

顺应这一要求,思想政治课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生态文明的道德意识、价值认同感,从而提高生态文明教育的实效性。在这种思路指导下,笔者在教学中组织和引导学生参与了以“创建绿色学校”为主题的环境教育综合实践以及新农村建设中的生活垃圾处理、水污染防治、秸秆新能源利用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的实践,思想政治课的生命力得到了增强,学生的学习方式得到了转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了提高。

思政课课程论文范文第6篇

[摘要]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特点决定了其应在大学生人文精神培养上发挥独特的作用。重视人文教育是近年来教育改革的热点,但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践中,人文精神教育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文章从思想政治理论课需加强人文教育的重要性入手,指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面临的人文教育问题,主张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有关人文教育的课程内容,并阐述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渗透人文教育的途径。

[

关键词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人文教育途径

[作者简介]曹小军(1963-),女,吉林长春人,东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宫春艳(1971-),女,吉林长春人,东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企业管理。(吉林长春13 0117)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5)20-0049-03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加强人文教育的重要性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主阵地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阵地,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应以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通过教学使大学生懂得积极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爱国思想,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不竭动力。同时,我们也要根据时代实践发展的需要,广泛借鉴人类社会一切优秀的文化成果,不断赋予传统文化以新的内涵,深刻认识传统文化在当代的现实价值,才能打造出有中国特色的文化。而对于传统文化,也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正确引导大学生们主动接触、了解传统文化,有效挖掘和利用传统文化,将给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新课程改革增添活力,对大学生良好品质和修养的养成起到重要作用。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富有普世价值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突出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和普世价值的教育,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使命感和责任意识、创新精神等良好的思想品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本身具有较为丰富的人文知识,这就要求我们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不应只是知识方法的传授,而应是一种情感的交流,要求我们善于了解大学生的心理诉求,把握大学生情感脉搏,不仅关注他们所关注的,更要引导他们追求崇高健康的人生观,通过明理、动情、导行来帮助大学生实现人文素质的培养与提高,以实际行动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与人文精神的有机结合。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人文培养与情感培养的过程

加强人文培养与情感培养是大学贯彻“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自觉要求。大学阶段是大学生思想走向成熟和稳定的关键时期,确立以大学生为本的思想,就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把培养大学生基本素质的提高和全面发展置于课程目标的核心位置,要求高校教师以育人为本,立足于大学生思想实际,不断转变教育观念,让大学生成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尊重大学生树立自我意识,促进他们自我教育、自我发展能力的形成;同时更要关注他们的情绪和情感体验,以及道德修养与人格养成。通过教育,使他们既能掌握知识和技能,也能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成为既会工作又懂生活的全面发展的人才,为他们走入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面临的人文教育问题

(一)忽视人文教育

忽视人文教育、追求功利目标已成为教育的世界性问题。当代中国,同样存在强调知识学习与社会政治、经济的关系,将政治价值与经济价值作为教育的主要价值,尤其在经济实用主义氛围下,以金钱为中心,信息成为商品,教育变成产业,大学生成了消费者。在一些高校,由于受到原有教育体制和机制的影响,认为人文教育是全社会的事情,由社会大环境来制约。高校和教师更多的是关注专业教育与教学工作,而把参与人文教育实践活动视为时间和精力上的一种浪费,常常忽视人文教育,甚至把人文教育边缘化,这是造成当今大学生人文精神贫乏的直接原因。

(二)课程设置重视自然学科,忽视人文学科

课程设置重视自然学科,忽视人文学科,是现代大学人文教育匮乏的主要原因。传统理论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最主要是依靠自然科学的发展进步,科学可以解决一切问题,而文科是艺术,“重理轻文”的观点一度影响了一代人。具体反映到当前大学传统的课程设置上,在课程门类、学时数、学习要求、课程建设等方面,就是重视自然学科,忽视人文学科。由于传统计划经济时代的价值观已被打破,新的适合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价值观尚未建立,在相应的配套措施还不完善的情况下,各种极端个人主义思想乘虚而人,对缺乏成熟理性思辨能力的大学生必然会造成消极影响。

(三)泛政治化思维方式突出

泛政治化思维方式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突出问题。“泛政治化”是指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中,常常把教学内容、理论、目的都抹上政治色彩。如现有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很多内容陈旧僵化,更多意义上是理论的说教,缺乏实证支撑。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学中过分突出说教价值,必然忽视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及受教育者个人发展价值的实现。这些问题的出现,根本的原因就在于目前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缺乏对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离开人文精神谈人文教育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四)社会本位遮蔽人文关怀

传统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本位的价值定位,在某种程度上遮蔽了思想政治理论课自身所内含的人文关怀价值,是教育实效性不佳的重要原因。教育的社会本位要求我们在制订和实施教育目标时,从社会的实际需要出发,把满足社会需要作为现代教育的最终目的,并通过教育,把社会的价值观和思想意识传递给大学生,使受教育者能够尽快成为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这种社会本位教育思想认为,作为成人社会的道德准则,是以大学生行为规范和教学活动中的权力秩序形态来约束大学生言行的,我们一方面明明知道给大学生过多过严的约束不利于大学生发挥主体作用,另一方面却总是担心放松了管束会使大学生无法无天,因而仍旧抱着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的古训不放,上课时教师依然要不苟言笑,举止严谨,大学生必须得正襟危坐,不可乱说乱动。这严重压抑了大学生的个性发展,束缚了大学生的自主性。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渗透人文教育的路径

(一)挖掘人文因素,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培养大学生人文精神的重要载体和主课堂。从教学内容看,它涉及哲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多个学科和多个领域。要想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就必须在教学内容上下功夫,使之成为影响大学生自律的行为,促进大学生政治信仰和道德品质的提高,使大学生养成良好的言行举止等人文态度。不过,接受了这种教育,不等于大学生就具有人文精神,就形成了人文素养。从教育实践看,作为高校教师,在教学中还必须深刻领会和把握教材,坚持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原则,结合实际,努力回答大学生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和疑点问题,通过人情入理的分析,让教学真正深入人心,并通过自学自讲、对话教学等形式,尊重大学生的个体差异,区别不同专业、不同年级,进行有针对性的课堂教学,让大学生有“说话”的权利和自由,真正洞悉大学生思想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引导大学生有所思考、有所领悟,从而获得自我教育和自我提升。

(二)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是顺利实施教学任务的基本保证。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主要以知识灌输为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主体地位,大学生则处于被动地位,自然容易使大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受到伤害。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信息化程度的加速,必然使我们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产生重大变化,特别是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为师生关系注入了新的内容,打破了以往以老师为主导传授知识、大学生被动接受的传统教育模式,变教师的“教”和大学生的“学”为师生互教互学,即师生共同参与教育,从而使教育的教学指向与大学生的学习动机趋于一致,变大学生被动的学习为主动学习,才能达到经济、快捷的教育效果,使大学生充分认识自我,展现自我,超越自我,在学习活动中体验和内化教育,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

(三)开展生动的社会实践活动

思想政治教育说到底是一种主观见之于客观的实践活动,引导大学生不断深入观察和体验真实社会生活,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的重要环节。为此,教师不仅在课堂教学中要强化基础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还应鼓励大学生走出校门,参与社会实践。所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思想政治教育只有面向社会,面向生活,参与社会,参与实践,才能使大学生走出自身狭隘的认知世界,才能培养大学生身居校园、心怀天下的高尚情操和社会责任感。也只有在社会实践中,才能不断地解决大学生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和困惑,让他们亲身感受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的巨大变化,使大学生能在更深层面上认同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并依据社会发展的实际和时代的要求努力充实自己,形成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的合格人才。

(四)创设以人为本的评价机制

创设合理的以人为本评价机制是培养大学生人文精神的重要途径和制度保障。而当前我们的高校评价体系仍然把大学生获得的各科分数作为评价判断一个大学生学习好坏的标准,从而忽视了大学生适应社会生存能力的培养,必然造成高分低能的情况,知行严重脱节。这种情况不仅不利于对大学生分析问题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及提升,更可能使其缺失做人应有的诚实、忠诚等品德,不仅不利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而且影响社会可持续发展,后果不堪设想。因此,应创设以人为本的评价机制,建立多元的评价标准,把考试只作为了解大学生掌握知识的一个侧面,评价不仅要看结果也要侧重过程,既注意大学生的课堂表现,又参考大学生的课外实践,让大学生在过程中体验探究的艰辛、合作的快乐、成功的乐趣,逐步达到知、情、意、行的有机结合。

(五)营造良好的校园人文环境

良好的校园文化是发挥大学生特长、培养大学生高尚情操、构建大学生健康人格、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保障。校园文化作为一种文化形态,有责任为大学生营造优美的校园环境和丰富多彩的业余活动,具体可以通过加强校园硬件环境和软件环境两方面来实现:一方面,加强硬件环境建设,使大学生在良好的校园氛围中耳濡目染,形成美好的、内蕴丰富的道德品质,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另一方面,加强软件环境建设,各高校应从实际出发,根据各自的专业优势和办学特色,打造出具有符合本校实际和特点的校园文化,如“为人师表,勤奋创新”等,使这种独具特色的文化直指大学生的内在情感,给予大学生日复一日的熏陶,不断提升校园软实力建设。

[

参考文献]

[1]杜时忠.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2]何齐宗主编.现代外国教育理论流派述评[M].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2006.

思政课课程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 大学生人文素养 培养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4)16-0110-03

经济与教育的全球化带来了教育理念的深刻变化。21世纪的高等教育既肩负着培养“专才”的“专业教育”使命,更肩负着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人文教育”使命。21世纪的中国要想在国际竞争中实现“伟大复兴”,不但需要经济发展、科技进步,而且也需要文化的软实力。这就要求高等教育不仅要培养大学生过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要注意其人文素养的提升。

一、我国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存在问题

人文素养是一种基础性素质,对于其他素质的形成与发展具有强大的影响力,对于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有很强的渗透力,早在1998年教育部就了《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对加强大学生人文素养教育提出了具体规定。

然而,长期以来,由于我国高校偏重专业技能培养而轻视人文素质教育,最终导致大学生人文素养不高,人文品格缺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思想浮躁,人生理想信念淡漠,实用主义和急功近利意识较强;二是道德修养较差,一些学生不懂得“做人”的基本准则,不能准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之间的关系;三是社会适应能力较差,有些学生只关心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缺乏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世界文明的了解,缺乏对社会的正确认识,缺乏在复杂的社会中立身的基本能力。因此,加强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教育,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精神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二、大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的必要性

潘光旦大力提倡人文教育,他认为:“如果学校培养的只是有一技之长但无人文情怀而又自以为是的专家,这样的人是一个不健全的人,零碎的人,畸形的人,这样的人越多,合作就越困难,工作冲突也就越多,国家和谐康泰也就越不可能。”

良好的人文素养有利于大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从而丰富大学生的精神家园;有利于大学生的思维和智力的发展,增强大学生的耐挫折能力和适应能力;有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和和谐社会的建设。其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促进大学生健全人格、改善思维方式

自古以来,我国就有“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爱国精神,有“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求实精神,有“众人拾柴火焰高”的团结精神,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仁爱之心等。人文素养是一种基础性素质,对于其他素质的形成与发展具有强大的影响力。这就要求高校教师不仅要帮助大学生提高专业素质、心理素质、思想道德素质,还要帮助他们增强非智力因素,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以及培养他们的民族精神等。可见,人文素养的培养对于大学生形成健全人格、改善思维方式、冲破狭隘功利主义具有重要意义。

(二)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的专业能力、业务素质只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条件,而人的人文素质,即思想境界、道德情操、认识能力、文化教养,才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最重要的标志。如果说大学生的专业能力是叶,那么人文素养就是根,只有根深,才能叶茂;如果说大学生的专业素质是船,那么人文素养就是舵,只有目标正确,才能到达成功的彼岸。高雅的人文修养可使学生自觉关怀他人、关怀社会、关怀人类、关怀自然,逐步具备健全美好的人格,使其自身综合能力得到全面提高。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在培养大学生人文素养方面的优势

(一)校园环境优势

学校是学生成长的摇篮,在这个大环境下有利于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首先,高校教育具有时间上的优势。大学生在大学期间,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度过,受教育时间长、频率高。其次,高校教育具有内容上的优势。如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等多种类似课程的开设都有利于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再次,高校教育具有形式上的优势。在大学期间,学生的课业负担不是很重,有时间参加培养人文素养的各种实践活动。

(二)课程性质优势

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具有政治性

政治教育是形成一个人特别是青年大学生正确的政治方向、政治观点、政治信仰和政治立场的重要渠道。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教育、社会主义、爱国主义、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各种方针政策的教育,既是政治理论课程,又是政治教育课程。由此可见,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教学目标重在帮助大学生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的理想和志向。

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具有思想性

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有着丰富的教学内容和完整的理论体系,教学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和基本理论的教育,科学思想方法教育,以集体主义为导向的价值观教育等,为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奠定了思想基础。

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德育性

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涉及政治学、经济学、法学、哲学、教育学、心理学、伦理学和社会学等学科知识,具有一定的德育属性。德育是学校教育工作之本。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教学是德育的主阵地,其涉及众多学科领域的教学内容,且理论本身所具备的理论体系和解释功能,无一不是实现德育的重要手段。可见,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在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进行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教育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四、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在培养大学生人文素养方面存在的不足

根据和教育部2005年的规定,高校新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方案包括四门必修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中国近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然而,仔细审视在培养大学生人文素养的使命的实现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还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从微观层面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在培养大学生人文素养方面的不足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课程设置不科学,与现实情况存在脱节;教材内容陈旧与重复问题较严重。第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教学多为空洞说教,这种照本宣科的教学方法已成为大学生不欢迎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主要原因。第三,讲授的理论问题对当今社会问题缺少说服力,无法解释现实问题,学生无法从中获得人文素养的养分和精华。

其次,从宏观层面看,市场经济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造成一定的冲击。第一,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部分高校只注重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而忽视了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第二,高校的思想政治课程存在形式化和工具化。从高校的课程设置来讲,校方没有给予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足够的重视,轻视教育的本质与属性。第三,授课教师与学生缺乏深层的交流。人文素养需要教师和学生全身心投入,然而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课通常采用大班授课的形式,教师和学生间的交流难以实现;另一方面,学生也没有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在促进其身心全面发展和人文素养提升中的重要作用。

(二)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

首先,从课程目标来看,要转变思想观念,正确定位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长期以来,高等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教学注重的是其政治性、理论的科学性,而忽视了其在人文素质教育中的价值。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中所包含的课程能担负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观教育等任务,蕴含着人文素养的培养。因此学校对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教学应充分利用其作为必修课的优势,发挥其独特作用。

其次,从课程资源开发来看,要充分发掘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在人文素养培养方面的丰富性。传统的思想政治课程内容陈旧,内容设置脱离学生的现实生活,难以深入学生内心,影响其灵魂,更难以与迅速发展变化的社会潮流同步。所以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上必须与时俱进,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丰富、更新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选择具有时效性、教育性、生活化的教学内容,实现内容的生活化、多样化,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从而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质。

再次,从课程设计来看,要做到人文素养教育形式的多样化。让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真正担负起提高大学生思想素养的重任,还要在授课的形式上下功夫。目前已有些高校通过组织系列讲座、艺术展等形式让学生走出课堂,在潜移默化中完成对学生人文素养的教育。

最后,从课程实施方面,要做到以学生为主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内容设置上紧扣大学生的生活,不要出现纯粹的政治化倾向的口号。如在“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课上,教师可以用案例教学法,将思想内容融于具体的案例之中,在学生对案例背后的社会问题有初步的了解之后,启发他们去探索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个体性安排不同案例,促使每个个体都思考如何辨别生活中的真善美,如何建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等问题。学生在理解案例的过程中自然也就完成了对这些观点的内化,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也油然而生。由此可见,高校的思想政治课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以学生为本,选择学生能够接受的角度,只有这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参 考 文 献 ]

[1] 赵磊.当代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内涵与提升[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

[2] 顾晓静.“两课”教学与人文素质教育的结合[J].江苏高教,2003(6).

[3] 徐东.“两课”教学的人文素质教育功能探析[J].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

[4] 范志华.人文素质在当代大学生中的缺失与重建[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5(12).

[5] 于灵.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教改中的人文精神培养[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

[6] 宋合利.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在人文素质教育中的作用[J].中国科技信息,2007(16).

[7] 侯丽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人文教育功能探析[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7(4).

[8] 昂晴.大学生人文素养教育刍议[J].教育发展研究,2007(5).

[9] 王秋峰.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教育浅议[J].延安教育学院学报,2007(4).

[10] 韩启生,卿中全.大学生人文素养:缺失与培育[J].高教探索,2008(5).

[11] 田燕飞.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的全面素质发展[J].中国西部科技,2008(4).

[12] 刘兴亚.论大学生人文素养的缺失及对策[J].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2009(3).

[13] 尹朝春.高校思想政治课程与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J].出国与就业,2010(9).

[14] 何峰兵.当代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J].教育发展研究,2011(5).

思政课课程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 实践教学 闽南文化资源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08-111-02

同志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高等教育是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因此,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是每位高校工作者的重要责任,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客观要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而实践教学是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和吸引力的有效方式。本文就闽南地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实践教学课程闽南文化资源开发问题进行探讨。

一、闽南文化蕴涵着丰富的思想政治理论教学资源

闽南文化是以中原文化为主体,兼容闽越土著文化和海洋文化形成的,多元的、具有鲜明区域特色的文化。作为传统文化,它是人类文明的产物,尽管其中尚存不足之处,但蕴含着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不可多得的丰富资源。具体如下:

1.开拓精神。敢于吃螃蟹,敢为天下先的勇气,是闽南文化中最有价值的精神之一。古有宋元时期,闽南人大规模出洋贸易;明清海禁时期,闽南人敢于冒禁下海。今有20世纪80年代初期闽南人率先与我国台湾商人进行海上贸易。即使在“”时期,全国各地正在大割“资本主义尾巴”,而闽南的晋江人却敢于冒险犯禁,开设“地下工厂”做生意。如今,闽南商人勇于竞争的精神促使他们成为福建经济发展的生力军,形成一系列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产业集群。仅以鞋业为例,晋江每年生产的运动鞋数量超过50亿双,成为名符其实的世界运动鞋生产基地。闽南人以其面海的自然优势,甘冒风涛之险,置生死于度外,向海洋发展,锤炼出勇于竞争、敢于冒险的开拓精神。

2.拼搏精神“爱拼敢赢”是闽南文化的核心价值理念。闽南民间自古就有“少年不打拼,老来无名声”的说法,特别是闽南商人更是崇尚“宁做鸡头,不当凤尾”的思想。而要做“鸡头”就不能随大流,必须独辟蹊径,拼搏进取。因而,“咬定青山不放松”就成了闽南人拼搏进取精神的现实写照;“办企业就要当老板”就成了闽南人的价值取向。自古到今,闽南人怀着“爱拼才会赢”的坚定信念,把封闭的边海变为开放的窗口,把闽南文化中最值得弘扬的的拼搏精神发挥得淋漓尽致。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在省外投资创业的福建人超过250万人,其中,仅闽南的泉州一地就达70多万人。

3.开放精神。闽南文化的产生和发展一直与漫长的移民历史和海外交流史结合在一起。闽南移民可以分为比较集中的两个阶段,一是自西晋开始,久经战乱的中原人“衣冠南渡”大举南迁;二是自明朝以后数百年间,闽南人“过番”南下东南亚。长年闯荡异域,艰难谋生和见多识广,塑造了闽南人胸襟广阔、自强不息的豪放性格。同时,闽南背靠大陆,面向大洋,又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各国、各民族、各宗教文化在这一地区和谐共处。在多元文化的相互碰撞下形成了以中原华夏文明为主体,以儒学为核心而带有浓厚海洋性和地域特征的文化系统,塑造了闽南文化兼容、开放的精神。

4.务实理念。闽南地区地瘠民稠,生存空间狭小,再加移民环境,致使闽南人更加崇尚务实的创业理念。这也就是明清以来相当部分闽南人冒险漂洋过海到东南亚,以谋取生存与发展空间的原因所在。精明务实的创业精神,培育了闽南人无所畏惧的性格,历史上闽南人就以敢作敢为而著称,缔造了许多奇迹,以致巨贾辈出。若以世界华人富豪榜所列资产1亿美元以上者统计,闽南籍和来自闽南文化圈范围者(台湾、广东潮汕地区)约占2/3。改革开放以来,闽南人精明务实的创业精神再次得到充分激发,并取得巨大的成就。仅以泉州为例,改革开放之前,泉州地区是福建经济最落后的地区之一,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泉州现在已是福建省三大中心城市之一,经济总量连续10年居福建省首位,约占全省1/4。2010年,泉州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3564.76亿元,人均GDP已达6000美元。同时2009―2010年泉州人均收入在全国城市人均收入排名第24位,达12699元。

5.“祖根”意识。闽南文化崇源重本、格守传统。不管是西晋开始的中原人大举南迁,还是明清时期闽南人远渡重洋南下东南亚,闽南先民闯荡异域,艰难谋生,思乡念土,塑造出强烈的“祖根”意识。在共同的血缘、心理、文化和精神的基础上,能把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广义的闽南人凝聚在一起,养成强烈的群体意识,这种强烈的“祖根”意识和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是维系闽台区域关系的“粘合剂”,是闽南文化向心力的大众心理基础,对海峡两岸和平统一具有重大的意义。

二、思想政治理论实践教学课程闽南文化资源的基本形态

所谓课程资源,是指形成课程的要素来源以及实施课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条件。闽南文化是指闽南地区民众在日常生活中反映出来的共同心理和文化特性的结合体,包括一定的行为规范、共同的信仰、价值观念、理想目标、地域心态等。它是我们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宝贵资源。这一资源具体可分为以下四类:

1.物质文化资源。所谓物质文化资源,是指闽南文化形象的外在表现,主要包括闽南地区的自然景观、人工环境和生产、生活用品中的文化因素等。例如,闽南大地分布着众多的文物古迹,这些文物古迹即使是处于宏大历史背景之中,也与闽南当地人民的生活和当地的历史有着密切的联系,具有地方意义,它们是闽南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实践教学课程的重要资源。又如,闽南大地拥有大量富涵地域特色的自然生态、文化生态资源,各风景区还伴有美妙动人的神话传说,或名人轶事趣闻,这些都是开展爱国爱乡实践教学活动的重要资源。再如,闽南是一个历史和文化积累非常深厚的地区,各种博物馆星罗棋布,而博物馆正是学校教育难得的宝贵资源,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稳定基地。还有,闽南村落建筑是中原士民进人闽南后逐渐形成的,具有特定基质的社区基层组织基本形态,具有血缘性、聚居性、稳定性的特点,并代代相传至今,是“祖根”理念的物质载体,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实践场所。

2.传统风俗文化资源。所谓传统风俗文化资源,是指闽南民众的生活习惯,如婚葬嫁娶、节日庆典、饮食起居、社交往来等地方传统。这是当地人民在长期生活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并且以某种方式固定下来的生活经验的凝结。例如,闽南人具有聚族而居的传统风俗。闽南人90%以上是北方移民,他们既受背井离乡、颠沛流离之苦,又受国内统治者和外国侵略者的双重侵害。当他们到达新垦地之后便自然而然地采取了聚族或聚乡而居的形式,以应付新的环境,稳固自己已经占有的生存空间,拓展本家族、乡族的社会势力。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这一风俗促进了早期闽南文明的开发和进步。到明清时期,闽南人远渡重洋到东南亚谋生,身在异国他乡,他们又聚族而居,扎下根来,并将在海外的赢利回报故乡的同时,为故乡带来了南洋文化。所以,闽南人历来爱国爱乡,涌现出许多动人典范,这些都是我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宝贵资源。

3.精神文化资源。所谓精神文化资源,是指闽南地区民众在长期共同生产、生活中逐渐形成的一种共同的价值观念、心理倾向和道德标准,它是闽南人的精神支柱和活力源泉。其表现形式为民众价值观经过提炼高度概括出来的口号、歌曲、象征性符号等。例如,从某种意义上讲,《爱拼才会赢》这首家喻户晓的闽南歌曲,正是闽南人“爱拼敢赢”文化精神的写照。纵观历史,闽南先民正是在这种精神支撑下,开疆拓土,远渡重洋;横看当今,闽南人正是在这精神鼓舞下,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团结协作、开拓进取,开创闽南经济发展的新纪元。

4.活动文化资源。所谓活动文化资源。是指闽南民众在丰富多彩、富有特色的具体工作、生活、文娱、学习等行为活动中体现出来的文化。它是民众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中形成的各种具有地方特色的娱乐方式、生产方式和锻炼方式。闽南活动文化方式种类繁多,其中很多不仅具有娱乐价值和生产价值,而且还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以泉州为例,作为中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它享有“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中国著名侨乡”、“木偶之乡”、“南音之都”、“多元文化宝库”之美誉。不仅富有星罗棋布的静态文化,而且拥有丰富多彩的动态文化,二者完美地形成了泉州历史文化、宗教文化、“海丝”文化、华侨文化、泉台文化、戏曲文化、民俗文化、方言文化,以及茶文化、石文化、瓷文化等诸多元素。这些都是我们开展实践教学活动的丰厚素材。

三、思想政治理论实践教学课程闽南文化资源开发的行为模式

1.完善闽南文化资源开发的系统工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实践教学课程闽南文化资源是以不同的形态分散于社会各个角落,具有多重属性,正常情况下,它们分属于不同部门管理。因此,对其进行开发利用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我们必须做到:

首先,闽南地方政府应制定当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实践教学课程资源建设的指导性意见。以地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实践教学课程资源的需求分析为基础,对闽南文化资源开发力量进行整体部署。在充分调动高校、教师等在该课程教学资源开发和利用中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同时,扩大社会各界特别是闽南文化资源所有者和管理者的教育参与力量,激励更多方面的积极因素,协同该课程实践教学资源的开发。

其次,高校必须面向社会宣传思想政治理论实践教学的重要意义,以取得相关部门和单位的广泛支持与合作。通过宣传和沟通,使闽南文化资源所有者和管理部门与学校形成共识,达成协议,共建实践教学基地,明确各自的职责,为思想政治理论实践教学正常开展奠定基础。

再次,高校必须充分挖掘开发思想政治理论实践教学课程闽南文化资源的地域特色人才。所谓地域特色人才,是指闽南地区那些在知识、技能、社会资源、人脉等方面有教育影响力的人士。其构成主要有:党政机关相关人士、闽南文化专家、企业界人士、离退休干部和学生家长。他们身上聚集着各种不同的资源和潜力,是思想政治理论实践教学课程闽南文化资源开发不可或缺的人力因素。

第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提升自身闽南文化素质。由于思想政治理论实践教学课程闽南文化资源的开发最终是要落到课程执教者身上,所以,教师的闽南文化素质直接关系到实践教学资源开发的质量。针对高校教师来自全国各地,相当一部分教师来自非闽南地区,由于地域文化的差异,其闽南文化积淀先天不足,这为思想政治理论实践教学课程闽南文化资源的开发带来了诸多不便,因此通过各种手段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闽南文化素质势在必行。

2.探索闽南文化资源开发的新模式。高校思想政治理论实践教学课程闽南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工程,我们必须始终坚持创新思维,努力探索一条充分发挥大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以最大限度实现闽南文化资源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新路子。具体模式如下:

第一,体验式实践教学模式。所谓体验式实践教学模式,就是组织学生走出校门参观诸如中国闽台缘博物馆、海外交通史博物馆、华侨博物馆、郑成功陵园、施琅纪念馆、李贽纪念馆等闽南文化保护区的各种物质文化资源,让学生去亲身感知和体验闽南文化精神,以获得思想道德升华的模式。这种实践教学模式具有很强的吸引力,深受学生欢迎,能收到较好的教育效果。

第二,探索式实践教学模式。所谓探索式实践教学模式,也就是引进来的教学模式。一是邀请闽南文化专家到校为学生作有关闽南文化的专题报告。二是将闽南物质文化资源、传统风俗文化资源、活动文化资源引入课堂,引导学生探索所蕴涵的闽南精神文化。以此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这种实践教学模式,一方面有助于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加深学生对闽南文化所含思想政治教学资源的理解;另一方面,有助于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作用,培养学生学术探索能力,挖掘闽南文化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并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第三,创作式实践教学模式。所谓创作式实践教学模式,特指引导音乐、美术、建筑、创意等相关专业学生,对闽南物质文化、传统风俗文化、精神文化、活动文化进行传承、创作和创意的模式。在创作过程中使学生深刻理解、领悟闽南文化精神的内涵,实现闽南文化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这种实践教学模式深受相关专业学生的欢迎,对学生的影响也具更直接的效果。但这模式通常只适用于具有相关专业背景和学业基础的大学生,而且还应得到专业教师的支持。

第四,娱乐式实践教学模式。所谓娱乐式实践教学模式,指结合闽南文化进校园活动,引导学生欣赏闽南传统风俗文化和活动文化,从中提升对闽南文化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感悟,以达到寓教于乐目的的模式。如,引导学生观看高甲戏、梨园戏等。又如,利用节日活动组织学生开展课本剧演出和南音欣赏会等,这种实践模式的优点在于受众面广、参与性好、感染力强。但必须得到宣传、艺术、演出等部门的协助和支持,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本文为2010年福建省教育厅思政课教学研究专项课题《挖掘闽南文化宝贵资源,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和吸引力的研究》[JAI0393S]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黄国波.闽南文化的思想内涵及其当代价值.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8(5)

2.庄国土.闽南人文精神特点初探.东南学术,1999(6)

3.李燕.试论社区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3(12)

4.李康平.论红色资源在思想政治理论课运用的价值与路径.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4)

5.吴太胜.地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资源开发模式探索. 继续教育研究,2008(2)

思政课课程论文范文第9篇

(一)传统课程弘扬红色文化有待加强

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中强调,专业课程是课程思政建设中的基本载体。而传播学专业课程作为重要的人文社会学科,有必要在课程教学中结合专业知识教育,培养学生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自觉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而红色文化作为植根于中华民族价值观念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无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然而,目前我国高校的新闻传播学课程设置中,大部分高校的新闻传播学课程教学仍是保留传统的培养模式与教学评价,在培养模式上延续传统教学模式的知识“硬背”与“灌输”,依然还是教师单向进行知识输出的教学场域,普遍存在着形式单一、内容枯燥、教育关系不平衡等情况。这些问题长久以来,不利于让学生更主动地学习和接收红色文化的熏陶。因此,对高校新闻传播学课程教育模式的要求应当是让学生能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过程中自然地吸收红色文化,培育出能够弘扬红色文化的新闻专业人才,才不会令红色文化的光辉在专业教学的课堂上黯淡失色。

(二)专业教育运用红色资源不充分

党的十八大以来,高度重视红色文化,在讲话中曾多次强调“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高校只有将专业与思政课实践教学相结合,才能顺应时展潮流。充分利用红色资源融入专业思政课程的教学中,才能坚定落实“把红色资源利用好”的重要指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革命历史纪念馆等红色资源遍布全国,各地红色文化研究方面和教育散见于党史学会、文化旅游局、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部门等,并没有形成完整的红色文化“图谱”。

高校在开展教学实施的计划较为随意和零散,并未形成具有系统性、长效性的综合培养方案。上述情况直接导致高校在试图运用红色资源融入专业思政课实践教学时,还仅仅处于探索阶段,陷入效率低、进程慢、解决难的尴尬处境。

传播学专业课程的实践教学也面临相似情况,其中最明显的表现之一为红色教育基地利用率不高,新闻传播学课程的教学地点主要集中在课堂,然而红色旧址遗迹、纪念馆、纪念碑、烈士陵园、英雄故居等,都是蕴藏着丰富红色文化和精神的地方。可是高校在传播学课程思政的教学过程中,未能更用心地挖掘其中的文化内涵,这对于学生来说无疑只是“走马观花”,缺乏在红色教育基地中深入实践和亲身体验,也将会影响学生直观感受红色文化的效果。“文化这东西,它不是词藻华丽的修饰,更不是要炫耀你的学问,而是一种丰富灵魂的方式,得来实在不易。”文化的产生和形成来之不易,对人的影响不滞于一朝一夕。所以要不断加强高校整合和运用红色文化资源贯穿在专业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全过程,把红色文化作为推进各高校课程思政的重要教学资源并加以灵活运用。

(三)红色文化教学理论与实践结合不紧密

当前高校都在积极地尝试新闻传播专业教育体系的实践与创新,而新闻教育永恒不变的价值体现在,要培养怀有人文之爱、追求真理和正义之心,向公众提供信息服务、阐释变动之意义、助益社会良好沟通的人才。红色文化能更好地激发新时代青年的家国情怀与民族认同感,红色文化为新时代青年的政治理想、价值取向、家国情怀及社会责任意识等着色,符合新闻传播学专业立足于培养德才兼备的专业人才的培养理念。

“没有生活作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作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作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红色文化教学理论和实践脱节,学生必然只是成为单纯“道德教科书”的搬运机器,红色文化中蕴含的优良美德、奋斗精神等等,也将在人们无法更贴近和全面地了解下逐步失去学习兴趣。

二、红色文化融入传播学课程思政的必要性

(一)国家巩固意识形态的必然要求

在党的报告中强调:“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新闻教育的课程理论与实践都应明确学生是参与意义建构和学习信息加工的主动者。现有传统课程的教学方法限制了学生自主性,在现行高等教育中,大部分课程的教育方法为依赖教师、形式单一、强制性的外部灌输方法,学生则始终处于一种被动接受地位,形成了“我说你听,我打你通,以观念说教、行为约束、思想灌输为特征的单向教育模式”。

传播学课程思政中融入红色文化助推教学方法的革新,红色育人将要求课堂构建互动性强、更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坚定新时代大学生要牢记使命和担当,为实现伟大的中华民族复兴的“中国梦”而发奋学习,只有如此才能符合国家对于建设教育强国的要求。

(二)传统新闻传播学课程教学改革创新的有效手段

伴随着全球化的浪潮迅猛奔涌而来,中国传播学界一些人士曾寄希望于对西方理论的援用、消化、摄取,这容易造成西方理论“东西相异”的橘枳效应。将源自西方的传播理论知识移植至中国,跨语境的理论旅行虽然使中国传播理论资源快速繁殖,但去语境化的移植过程导致理论缺乏“在场”感。在这样的社会环境和学科背景下,中西文化理论思潮交汇频繁。大学生不免受到西方各种思潮的影响,难免会不易于中国本土化理论的形成,不利于国家巩固意识形态阵地。新闻传播学的学科发展必须牢记“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的嘱托。新闻传播学思政课有必要培养学生坚定的理想信念、高尚的道德情操,将红色文化作为思想依托,培养学生能够保持客观、理性的认知。将红色文化融入新闻传播学思政课,跳脱封闭且狭隘的理论牢笼,去涵养和着力引导学生面对专业问题转向立足于中国本土化背景的逻辑思考。红色文化不仅仅传递一种文化信息,更重要的是发挥着文化育人的作用。

三、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新闻传播学课程思政的实践方法

(一)整合红色资源,增强高校实践育人能力

大学作为育人的摇篮,《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中有关“大学”的词条所示高校应具备的基本职能:“大学基本的传统职能仍需保持不变,也就是仍要使学生能够从文化遗产中获取知识,以助力他们实现自己的理智和创造能力,激励他们蜕变为讲人道、富有责任感的人。”注重以人为本,培养学生在优秀文化中汲取养分,从而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成为一个德智兼备的人才。这是高校始终都需坚持的人才培育目标。而红色文化留存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毋庸置疑,高校在课程教学中培养具有传承红色文化的优秀人才,应是每一个高校对于学生基本的素养要求。

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必须要“坚持保护利用、普及弘扬并重”。在课程实践中,整合且利用高校所在地的红色文化资源,将在地特色的红色文化的学习融入专业教育,纳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在教学形式的创新方面立足校园,鼓励学生参与且举办红色文化影片集体观影评鉴或是作品展览、竞赛等大型红色文化活动,可聘请从事新闻采写及撰述红色文化相关著作的教授学者来当选评委并举行小型的学术沙龙。结合新闻传播学科特色将红色文化资源引进高校,浓郁学校红色文化氛围。也可将刻板的教学课堂变更为校外红色文化基地、烈士纪念堂等等,可以通过布置采访红色文化基地和纪念堂的工作人员或要求记录和拍摄当日的见闻所感。组织宣传相关社会活动,以此加强学生互动性,增强学生的学习记忆。实现学习模式和教学形式的多样、活泼且富有新鲜感。这些创新的教学形式不仅能引发学生中在实践环节加入对中国历史、革命史的讨论,也同样唤醒学生们的红色基因。红色基因作为革命精神和先进文化的传承,深深根植于中国人民的骨骼血脉。有助于在认识历史脉络的基础上,加深对于中国革命和建设伟大历程的记忆,促使学生贴近红色文化,体会其中艰苦奋斗,不忘初心的积极力量。课程思政作为高校实施教育的重要环节,整合红色资源引入高校课程教学,加快了对在地红色文化进行有效整合的全过程,将分散的文化资源整合成可供利用的教育素材发展在地文化产业。扶持了栽培“传承红色基因”的应用型技术人才目标,同时为未来在地红色文化产业的人才需要做好储备。

(二)结合传播学科特色,打造特色教育实践平台

中国红色故事刻画了中国革命血与火的历程,记载了中国发展从落后到强盛的辉煌留存了中国人的宝贵品德。将中国故事传遍祖国大地,登上国际的舞台,是作为新闻传播学科的高校学生,紧紧跟随“精心做好对外宣传工作,创新对外宣传方式,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时代要求和最终目标。讲好红色故事,就是讲好中国故事。新闻传播学课程思政在这样的背景下,需要培育一大批适应媒体深度融合和行业创新发展,能够讲好红色故事、传播中国声音的优秀新闻传播后备人才,切实担负起讲好红色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重要职责。所以当前在新媒体融合发展的背景下,结合新闻传播学科特色,融入红色文化贯穿课程实践,打造具有红色文化的特色实践教学平台,引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作为媒体内容创作生产的依据和标准。

课程教学可以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导向,以“新媒体(媒介)-内容(信息)-传播”为逻辑,将红色文化融于新闻传播实务教学是解决“融入路径”的方法,即在具体的操作方法上探寻红色文化植入“应用场景”。既立足课堂,也要走出课堂。既注重理论教学,又要重视实践教学。以科普红色文化、弘扬红色文化、保护红色文化为实践指向,以短视频、公众号、电商直播等策划、制作、运营为实践实体。在课程内容上要求运用新媒体进行互动直播,将红色文化主动融入学科内容建设,指导学生讲好红色精神故事,吸引大众主动领略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红色文化。积极主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正能量。在课程空间上探究创新实践校企合作模式,将企业先进的技术和经验迁进校园,成立工作坊或实训基地让学生亲自参与和负责,将新闻传播学科所学的技术和红色文化做深度融合。共建具备学科特色的红色文化传播平台。通过创新教学互动手段,实现了课堂时间、空间和内容多立体、多维度的扩展,培养学生稳固红色文化知识的同时为红色文化的普及奉献力量。由此打造融媒体技术应用于红色文化传播实践教学的经典案例,建立打造新闻传播学学科优势基础上的红色文化教学传播平台,红色文化的融入促使知识性与实践性相结合共建新闻传播领域教育合作新生态。

思政课课程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思想政治;改革;轨迹

[作者简介]李正亭,西南林学院人文社会科学系讲师,云南昆明650224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8)10-0153-03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之一,党和国家历来十分重视这一课程的建设。思想政治教育包括政治教育、法制和纪律教育、道德教育、思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宗教教育、人格教育等等,涉及思想意识、文化心理和行为模式等各个层面。在当代中国,思想政治教育是对学生系统地进行思想理论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是我国高等教育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课程,曾使用过“公共必修课”、“政治理论课”、“共同政治理论课”、“马列主义课”、“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公共课)”、“共产主义思想品德课程”、“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政治教育课”等名称,但绝大部分时间采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名称。本文就中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专业、课程与教材历史轨迹作简要梳理。

一、改革开放前中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

新中国成立伊始,党和国家就对思想政治教育给予了高度重视。1949年底,在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在总结报告中指出:“新区学校安顿后的主要工作,是进行政治与思想教育。”当时确定的课程是“社会发展史”、“新民主主义论”和“政治经济学”。1951年,“社会发展史”一课改为“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再加上原来的“新民主主义论”和“政治经济学”,着重于讲授系统的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思想。

1950年,根据教育部颁布的指示,在大学开设以“新民主主义论”为核心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该课程以《新民主主义论》为教材(1953年该课程被改称为“中国革命史”,1961年改为“中共党史”)。此时的政治经济学教材,主要有两本:《马恩列斯语录》(编)和《苏联政治经济学习》。由于苏联色彩浓厚,提出要从中国国情出发,编写我们自己的政治经济学教材。一年后,该教材出版。

1957年,“大鸣大放”开始,高校政治课除“社会主义教育”外全部停止。课程以著作为指导,根据《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12个“小题目”逐章展开学习。

1961年,教育部《改进高等学校共同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意见》,分析了当时高校思想理论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进一步明确当时高等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还规定了课程设置和学习时间,布置了编写教材、改进教学方法和培训师资力量等任务。

1964年10月,中共中央宣传部、高教部党组、教育部临时党组了《关于改进高等学校、中等学校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明确当时高等学校、中等学校政治理论课的根本任务是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武装青年,向他们进行无产阶级的阶级教育,培养坚强的革命接班人;配合学校中各项思想政治工作,反对修正主义,同资产阶级争夺青年一代。围绕新的任务,教育部对课程进行了新的调整,并提出了编写新教材的原则和要求。

1966年,高等学校停止招生,所有课程停开。1971年,高校复课后,政治课以讲解包括《共产党宣言》《国家与革命》在内的4本马列著作和著作为主,教学成了政治运动的附属物,直到“”结束。1980年,改革开放后,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的联合通知,高校普遍开设“马列主义理论课”。

值得一提的是,1963年8月,教育部试行《关于高等学校研究生政治理论课的规定(草案)》,对研究生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学习时间、阅读书目、考试方式等作出明确规定。根据教育部规定,研究生的政治理论课主要包括“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报告”两门课程。

二、不断深化改革到“98”方案的实施

1978年4月,教育部办公厅的《关于加强高等学校马列主义理论教育的意见(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意见》),对建国以来28年全国高等学校马列主义理论课取得的成绩作了充分肯定,对“”在“”时期对高校马列主义理论课的破坏进行了批判,重新明确了马列主义理论课的目的和任务。

从1978年至1984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主要是纠正“”期间“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教学内容。1980年7月,教育部印发《改进和加强高等学校马列主义课的试行办法》,进一步明确了新时期高等学校马列主义课的地位和任务,明确了马列主义课的教学方针,确定了马列主义课的课程、学时、大纲和教材,并对高校马列主义课的教学制度、教学环节、教学方法、教师队伍建设、领导管理体制等作了明确规定。1982年党的十二大之后,根据党的十二大关于加强共产主义思想教育的精神,教育部决定在高等学校逐步开设共产主义思想品德课。1984年9月,教育部印发了《关于高等学校开设共产主义思想品德课的若干规定》,确定在高等学校新设“共产主义思想品德课”。从此开始,马列主义理论课与思想品德课简称为“两课”,思想政治教育正式作为高等院校的学科和专业进行建设。这一阶段思想政治课在课程的设置上主要是突出有关爱国主义教育、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思想教育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方面的内容,形成了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共党史”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四门课为主的课程体系。

从1985年到1997年是“两课”形成时期。1985年,三中全会后第一次高校马列主义理论座谈会在北京召开,会上,中央要求增加“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基本问题”(后改称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这一课程,复旦大学成为首个试点。不久,由牵头集体编写了一本《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教材。此次调整中还把“中共党史”又改称为“中国革命史”。时任总书记的还提出,要开设“世界政治和国际关系”课程,后来这一课程演变为“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1986年到1988年间,各地高校组织编写出版多个教材版本。在改革逐步展开的过程中,课程设置由原来的老四门变为新四门,即“中国革命史”、“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马克思主义原理”和“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

1992年党的十四大召开后不久,国家教委印发《关于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教学

改革的若干意见》的通知,提出“两课”教学要以“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中心内容,要“编成教材,进入课堂”。复旦大学首先开设了“邓小平理论”课程。同时,为了加强对思想的学习,中国革命史课也相应调整为思想概论。这次的课程调整方案又被称为“98方案”,即1998年经报请党中央同意的方案。根据这一方案,高校本科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文理科分别设“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文科开设)、“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等课程,另有“形势与政策”课。

“98”方案的一个特点是注重思想政治课的学科建设,把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人文社会科学的重点学科加以建设,把“两课”作为学校的重点课程加以建设。把课程建设和教学中的理论和实际问题作为重要课题,列入国家教育科学研究规划和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把“两课”教育工作的状况作为评估学校工作和领导班子实绩的重要条件,作为学校办学水平的标准之一。1997年12月,国家教委成立了普通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教学指导委员会。这是新形势下加强“两课”教学和学科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

从1998年到2004年是“两课”的发展时期。1998年4月23日,党中央批准了“两课”课程设置新方案,即“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概论”、“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文科开设)、“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八门课程,并于同年秋季实施。随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全党指导地位的确立,“邓小平理论概论”课于2003年调整为“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三、“05”方案的实施:高校思想政治课全面务实的改革

根据新世纪知识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2004年中共中央以16号文件的形式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根据中央16号文件的精神,和教育部于同年12月联合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革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中共中央政治局于2005年1月批准了这个《意见》。《意见》将“两课”更名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并对具体的课程内容作了新的调整,确定本科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具体课程内容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代史纲要”、“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当代世界经济和政治”、“形势与政策”。本方案从2006年秋季开始实施,简称“05方案”。

此次调整之后,本科生必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变为四门。原“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整合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简称“原理”),其中还补充了科学社会主义内容;原“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整合为“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原“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则整合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调整的另一个重要内容是增开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主要讲授中国近代以来抵御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反动统治、实现人民解放的历史,帮助学生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此外,“形势与政策”课以必修课的方式延续了下来。硕士生、博士生的课程设置,暂仍按照“98方案”开设相关课程。当前,研究生层次(包括硕士生、博士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设置方案正在抓紧研究制定。

思政课课程论文范文第11篇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政治社会生态结构

我们借助生态学的方法,从思想政治理论课与社会环境的相互关系中去研究与其政治社会化功能相关的因素及其相互联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包括人的因素、环境因素、思想因素的各个方面,他们共同构成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社会生态系统。首先,是人的因素。在这个生态系统中所涉及的人有:一是政策和课程的制定者,他们属于政治社会生态中的政策制定和执行者,属于统治阶级的代表人物,负责制定课程标准和计划,选择课程内容,将意识形态和主流价值观知识化、教材化、课程化;二是课程的实施者,即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他们在理解和掌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主流价值观的基础上,选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将课程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和语言体系,他们是政治体系中的中坚环节,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政治社会化功能实施的具体执行者;三是课程的受教者,即大学生,他们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化功能的具体对象。当然,在这一过程中受教者并不是被动的接受“教化”,而是具有自主性、能动性客体。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政治社会化功能的具体实践,依赖于受教者对政治价值的主体性选择和构建。其次,是环境的因素。按照在政治生态中影响的范围划分,可以分为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宏观环境,是指影响个体思想行为的社会环境或国际环境,即国内国际“大环境”,宏观环境中是包含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多种因素的复杂体;中观环境介于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在思想政治教育语境中,中观环境是“影响具体个人思想行为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阶段与其重要背景,包括人们必然经历的家庭、同辈人团体、学校、企业等因素和对人的思想和行为产生广泛影响的大众传媒、国际互联网等因素”。微观环境又称小环境,是和人的思想行为直接相关的局部环境因素,或者说是受教育主体的教育教学环境,也包括受教者自身内部的小环境。要说明的是,这三个环境层面划分也只是相对的,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实现社会化功能的过程中,都对功能实施的过程产生影响,而且是一种综合性的、系统化的影响。再次,是思想性的因素。即政治社会化这一过程所要“传递”的具体的政治信息和价值观,也就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所承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这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政治社会生态系统中的核心因素,也是“链接”各类主体、贯穿各个层面环境的“主线”。按照生态学的观点,我们只能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生态体系做相对的描述,一个人思想行为是受到多方面影响的。具体到大学生的政治社会化这一过程,也不仅仅是思想政治理论课这一种影响因素,还受到其他课程、其他场域的影响,这些影响系统地、动态地对大学生个体的思想行为产生作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的政治社会生态系统也和其他的社会生态系统相互影响。这些社会生态系统或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的政治社会生态系统,或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思想政治理论课政治社会化功能的实现。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政治社会化功能的实现环节

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其最终目标是让大学生们接受并信仰马克思主义,形成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即按照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要求进行政治社会化。这种“应然”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经过一系列的步骤和过程。从过程上看,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化功能的实现分为:功能预设、功能输入、功能转化、功能输出、功能反馈等五个相互衔接、相互统一的环节。第一步骤是功能预设环节。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受教育者的社会行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更是以课程化、体系化的形式向大学生正面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对大学生实施直接的影响。而对于课程开设的意义阐述、目标设定、计划制定、内容选择以及实施方案的规定,体现的是作为部级课程明确的计划性和预设性。这一环节预设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目的、内容和实施步骤。是其社会化功能实现的始端。第二步骤是功能输入环节。即把预设好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价值、功能,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创造性“再生”,按照课程的要求,融入到教学体系和教学环节中,使受大学生们在教学环境中进行社会化,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所承载的价值渗透。思想政治理论课所承载的功能和价值不会自然而然的实现,必须经过这一环节,由施教者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的“创生环境”、“感情渲染”、“价值彰显”。第三步骤是功能转化环节。即大学生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将思想政治理论课所承载的功能和价值,转化为自身思想体系的的“构建”过程。一般来说输入和转化是紧密联系的,有时候几乎是同时进行,但这两个环节并不等同,输入是转化的前提,转化是输入的升华,是受教者思想体系的解构和重构。通过这一环节,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实现了由课程载体到个体载体的转换。当然,这种“转换”的程度和效果必须遵循受教者思想政治素质形成规律,受到接受者思想政治素质结构、接受能力、情感倾向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第四步骤是功能输出环节。即大学生按照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功能价值要求规范自己的言行、开展行为实践,使课程的功能、价值得到外显性的体现。也就是说,大学生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后,掌握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并将这种要求转化为自己分析、判断事物的能力,并自觉的应用到实践中。如果说转化环节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政治社会化功能的“内化”,那么输出环节就是这一功能的“外显”。第五个步骤是反馈环节。大学生思想的提升,行为的改变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社会化目标,但其社会化过程还没有完全结束。课程所承载的功能和价值的被接受的程度、效果还要经过检验,并通过反馈环节反馈给前面的几个环节,并对前面几个环节进行调整和修正,以便思想政治理论课政治社会化功能更好的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就是通过以上环节,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从课程载体到个体载体,从社会意识到个体意识,从思想形态到实践形态的转变,完成了其政治社会化实现的整个过程。这一过程,既是“教———学———知———行”的循环往返的过程,也是从“应然”经历“实然”到“必然”的循序渐进的过程。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政治社会化功能的实现机制

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中进一步指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大学生政治社会化过程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政治社会化功能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一项本质的内在属性,它的实现也必须依托一系列的机制。政治社会化的最终目标是学生政治人格的形成,从这个角度看来,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政治社会化功能的实现依托以下几种机制:

首先,是政治生态环境的优化机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政治生态系统处于整个社会政治生态系统中,受到社会政治生态系统其它因素如政治、经济、文化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一般来说,良好的社会政治生态环境,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社会化功能的发挥,反之就会限制、消解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功能和价值。因此,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而言,政治生态环境的的优化是其功能得以实现的前提条件。当前,政治生态环境的优化机制包含以下几个层面:一是党的政治文明建设。即按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事业的建设,彰显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魅力;二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推进。用时代化、大众化的语言解读马克思主义,增强意识形态的社会认同感;三是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系统化的建设。用机制、体制的改革,切实落实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从思想到实际的重视。具体实施过程中,高校要不断改革教学方法,重视解决大学生的实际问题,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真正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毕生难忘的优秀课程”。

其次,是政治文化传承机制。课程是一种专门化、具体化的知识结合体,也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存在形式,包含着丰富的文化要素和文化因子。按照阿尔蒙德的说法,政治文化是一个民族在特定时期流行的一套政治态度、信仰和感情。维护和传承政治文化是政治社会化的目的,政治社会化是传播政治文化的有效手段。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是当代中国政治文化知识化、课程化的具体体现,包含着丰富的政治文化要素。而课程实施的过程就是一种政治文化的传承过程,将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历史、过程、原理等政治知识传授给学生,这是政治社会化功能的始端,也是政治人格形成的基础和前提。课程化的政治文化传承机制,必须将文化传承规律和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和课程的特点相结合,按照“理论体系———教材体系———教学体系———思想体系”的路径,实现政治文化的传承。

再次,是政治态度培育机制。政治态度是指个人对于政治系统中各种角色、政治系统中的输入输出的认知、情感与行为倾向,三种要素的相互冲突也就形成了政治态度的不同层次,态度的改变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要经过模仿或服从、同化与内化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分别代表不同的政治社会化程度。模仿和服从是一种表层的政治社会化,是一种被动接受;同化是一种态度认可和情感倾向,是一种中层次的政治社会化;内化是一种价值认可和信仰的形成,是最高层次的政治社会化。在这里,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如何彰显、教师本身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程度、理论功底和教学水平,学生自身的知识水平和接受水平都对学生政治态度的形成产生影响,这也直接影响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政治社会化功能的实现。因此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过程中,要遵循政治态度的形成规律,科学合理地选择教学内容;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根据学生特点使用教学方法,增加教学实效性。使学生完成从被动接受到主动思考,从知识接受到价值认同,从价值认同到信仰形成的政治态度改变过程。

思政课课程论文范文第12篇

1.教学管理体制变迁:混合制—双轨制—整合制的嬗变三十多年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管理体制不断进行改革与创新,经历了混合制—双轨制—整合制的轨迹嬗变,实现由混合虚拟教育管理机构向专业教学科研实体机构转变。这就明确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管理机构及组织执行机构,权责明晰,明确了二级机构的职责、功能、地位、权责等问题,成立独立的教学科研机构(如有的高校成立马克思主义学院、政治教育学院、社会科学教育学院等)。这种教学与科研整合的一体化实体管理体制与机制,有利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科研相互促进相互支持,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迈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2.教学课程设置改革“:85方案”—“98方案”—“05方案”的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实践基础不断得到完善,经过“85方案”到“98方案”再到“05方案”的改革完善,其课程体系和理论体系建设得到了丰富与发展。这表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课程体系随着时展主题而不断变化,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变迁为线索,体现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课程体系的现代化科学化改革实践,深化了我们对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规律性认识。

3.教学理念创新:对政治—人本—发展—逻辑的关注转向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创新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发展的灵魂。改革开放以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理念“随着思想政治教育系统所处的社会地位变化而实现从‘政治自觉’到‘经济自觉’到‘人本自觉’的嬗变,发生了从‘物本’向‘人本’的现代化转换”[1]。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对理论逻辑、认知逻辑、生活逻辑的关注,对生命、发展和心灵的关注[2],符合学生生命成长和教育教学规律。

4.教学内容整合发展:对政治性、社会性、公共性的关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在高校思想领域以教育形式展开的政治实践活动。从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进行考察,对政治性内容的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导内容和本质规定,这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发展变迁的不变主题。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深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五位一体”的不断推进,社会生活领域出现了众多影响党执政合法性的教育、就业、医疗、社会保障等诸多社会民生问题,使得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必须适应这种新的社会形势和变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路径将越来越多地通过公共环境、设施的教育价值利用与再造,公共文化空间与公共传播途径的利用与再造,公共性活动的开展及其价值引导来进行。”[3]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社会性”关注与“公共化”转型成为新时期的一个重要趋势,既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内容、教学研究工作者提出了更高要求,也有利于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和影响力。

5.教学主体互动:“主体性教学”向“主体间性”教学转型随着主体间性理论、主体间交往、交往实践哲学等理论逐渐纳入思想政治教育学术共同体视野,主体间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特征逐渐显现,强调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是共在的主体间的存在方式、主体间的交往活动,打破了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思维定式,从平等的视角、和谐的视角、人性的视角观照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突破了主客二分、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是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质的跨越,主体间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逐渐引起重视。

6.教学方式丰富多样:由单一教学方式向多元教学方式转型从理论研究与实践教学方式发展来看,出现多元多样教学方式并用的态势:“研究型”教学[4]、对话教学[5]、体验式教学[6]、启发式教学[7]、混合型教学[8],有利于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现代转向

从系统要素视域来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涉及教学主体、教学空间、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过程、教学环境等要素。随着社会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基于“90后”大学生期待“什么样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访谈分析,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遭遇“实效弱化”、“情绪极化”、“信息乌托邦”、外源“负能量”等现代性困境。新时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应从整体体系层面加强多方面的建设,建立健全相应的领导管理体制机制、重视队伍建设和学科发展、完善相应的经费支持等条件保障外,还要逐步补强“短板”:一是教学内容以时代化为先导;二是教学方式的生活化;三是教学主体的主体间性化;四是教学环境的“文化化”;五是教学体系的系统化,努力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

1.教学内容以时代化为先导:政治化、理论化、知识化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是根据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的思想实际,在教学课堂中施加给受教育者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和道德规范等意识形态政治内容。

(1)促进教学内容的时代化契合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对理论逻辑、认知逻辑、生活逻辑的关注,在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遵循教育与学生成长的双重规律的前提下,注意教学内容的理论性和认知性。适应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需要,构建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在突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的基础上,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体系中增加生命教育、核心价值教育、廉洁教育、交往教育和幸福观教育的内容。强调培养学生理性思维、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着重建构主动学习和契合学生认知水平。

(2)守住教育内容的政治性本质规定其具体表现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体系是以政治思想为主导的理论和价值观的灌输、宣传、教育、内化等,其教学组织管理体制由政治制度规定,教学活动的组织开展也需要政治权力支撑。在实际教学内容中,如“纲要”课教学内容重历史史实,往往不经意间在突出“历史”的同时“淡化”了政治,出现了使“纲要”课由政治课演化为历史课的倾向。因此,要注意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的政治性本质规定。

(3)提升教育内容的知识化增量一方面,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要强调理论性和知识性,正确处理意识形态性与科学化、真理绝对性与相对性、灌输与内化的关系,体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理论范畴、思想观点、创新思维等;另一方面,要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放置于西方现代史的时空场域中,运用中西方比较视域进行分析,分析理论发生发展的国际背景、时代背景,把握教学内容的时空逻辑。此外,还要注意将教学内容与本地史结合起来,特别是教学区域所在地的地方历史与时代文化结合起来。充分利用生活中的各种教育资源和载体,如乡土地理、民风习俗、革命文化、历史人物、社会变迁等等,及时有效地进行教学。如将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融入城市文化与城市精神之中,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之中,这样的教学内容才能具有吸引力和说服力。

2.教学方式以生活化为中介:与社会实践和个人经历相结合

要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达到意识形态的目的,仅仅用意识形态手段是远远不够的。在教学方式方面需要将道德、法律、意识形态等作生活化处理,以生活化的教学形式,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社会、实践和主体生活结合起来。

(1)坚持“灌输与对话”的统一灌输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原理,也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优秀传统。当前部分“90后”大学生中存在的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如果不旗帜鲜明地坚持灌输理论,就不可能完成“立德树人”的任务。因而,要在继续重视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灌输的同时,需要克服将理论灌输原则与具体的教育方法等同起来的“生搬硬套”,注重借鉴运用苏格拉底的“问答式”、孔子的“启发式”方式,紧密结合改革开放中的一些重大问题和大学生思想认识上的热点、难点、疑点问题,采用讨论式、提问式、启发式、参与式、研究式的方式启发大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效果。

(2)注重心理疏导与人文关怀“90后”大学生具有“同质性”和“异质性”两方面的特征:同质性表现在寝室成员在性别、年龄、文化素质、专业或年级方面基本相同或相近,由于长期在一起生活,还会培养一些共同的兴趣爱好;异质性主要表现在每个成员的文化背景、性格、生活习惯等方面,由于出身、经历、成长环境等差异而导致个性品格也不同。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注重大学生的个性化特征,在教学过程中从受教育者的心理和思想实际出发,注重个体发展的差异性和丰富性。注重运用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真正关心学生、服务学生,满足学生理论探索的需要、解除困惑的需要、主体参与的需要、情感交流的需要,培养他们做人做事的能力。

(3)注重教学方式的“公共性”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国家课程,理应是公共价值观的有效传播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老师理应是社会公共事件的专业阐释者,是公共价值观的践行者”[9]。思想政治理论课无论在目标、内容还是方法、路径、载体、手段,乃至资源、环境等方面,都会日益突出地体现出公共性。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具备公共关怀,具有问题意识和公共意识,以主体的积极性参与培育具有公共的人格和公共事务能力的大学生主体。在教学方式方面,要改变传统的相对封闭的教育方式,采取一些形式把大学生推向公共空间和公共生活:如积极开展以假期社会调查为主的社会实践,引导学生了解社会实际,思考社会问题;结合“三农”问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组织学生利用暑期参与社会实践或周末进行社会调查;组织开展现场教学和实践教学活动,增加教学方式的公共关注和教学主体的公共性参与。通过教学方式的“公共性”关注和公共化转型,将封闭的课堂教学与公共的社会交往连通,改变理论的系统灌输向价值观念引导、公共生活能力的训练转变,让大学生主体拥有真实丰富的价值观心理体验与公共参与。

3.教学主体以主体间性化为核心:教师“独白”向师生“合奏”转化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主体是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主体性力量,实现由教师“独白”向师生“合奏”的主体间性转型是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的内在诉求。

(1)教师要有言传身教、身心兼修、教学科研相长的主体自觉综合看来,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学科的科研人员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承担着高校人才培养、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与文化传承创新的四大功能之时,还要承担着党和国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和培养社会主义“四有”新人的责任。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教师的“师生比”高,承担的教学任务重,同时还要承担学术科研、职称评聘等压力,可以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承担着三种“劳动”,即脑力劳动(理论武装、教学改革、教学科研相长)、体力劳动(多校区办学、跨城办学、跨区办学的奔波)、情绪劳动(职业倦怠、学科意识、学科认同等),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保持专业热情和学科自觉是重要的问题。在新近出台的《关于加强和改进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就从“组织领导、思想引导、解决实际问题、师德师风建设”等外部条件保障方面做出了制度性规范与条件保障。同时,有了外部保障和条件支撑外,还需要教师主体自身发挥主观能动性,注重自身职业道德素养、学科意识和学术精神的培养,注意内在素质的提升,关爱学生,用自身正确的言行举止影响学生,达到身心兼修,教学科研相长的“境界”,做到真正的“立德树人”。

(2)教师“主动教”与学生“主动学”的转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需要具备的教学艺术、学术能力及知识深度和广度相比其他课程可能要更高,这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需要从教学艺术、学术能力、知识增量提升教师的主体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潜力,这是赢得思想政治理论课“抬头率”和“点头率”的重要前提,也是真正实现从“要我教”到“我要教”的转变的内在自觉。从课堂教学而言,需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改变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师“独白”教学模式,转向平等民主的课堂气氛,通过讲授与讨论、情景互动教学结合,形成教师与学生双向交流的探讨式教学模式,让教师“独奏”转变为师生“合奏”,让学生“动”起来,让思想政治理论课“活”起来。

(3)教学主体力量的整合与互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体主要可以分为三类:一是思想政治工作部门群体;二是思想政治教育者,包括辅导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导师等教师队伍群体;三是作为自我教育主体而存在的个体。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主体主要是专职教师及部分学生兼职辅导员等,因而要将分离的思想政治教育者主体与学生工作者、党建工作者等主体相互互动,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与党建、学生事务工作者角色互动。一方面,通过整合学校党建工作部门和学生工作部门主体力量,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主体的补充力量,同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专职教师也可通过参与党团组织的大学生课外活动,如大学生社会实践、“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和创业计划大赛等方面发挥指导作用,达到主体力量的互动与整合,共同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另一方面,要将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融入到学生社团活动中,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载体与大学生社团活动载体平台互动,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学生的思想实际相结合,把课堂上的师生互动延伸到课外活动和课外时间中,通过“师爱传情,以情感式教学感动学生;对话引情,以对话式教学引导学生;参与激情,以自助式教学激励学生;课间寓情,以快乐式教学愉悦学生;课下延情,以延伸式教学打动学生”[10],改变部分学生对政治课的抵触心理,实现主体之间的情感互动。

4.教学课程环境以文化化为重点:建构思想政治理

论课程教学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环境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环境是指在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产生发展过程中影响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主体等要素的社会空间存在方式。包括宏观、中观和微观三种环境,即除了受社会经济环境、政治环境、文化环境等宏观环境的影响,受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等中观环境的影响,还受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微观环境的影响。

(1)通过建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物质文化环境加以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物质文化环境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的创造物,包括两方面:一是高校发展过程中以外在物化形式表现出来的校园基础设施、校园环境布局和校园建筑等校园教学环境直观的表现形式;二是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目标、课程、课时表、教科书与教材等集中体现了社会对于大学生必须习得的文化内容、文化价值的要求等在内的课堂教学物质文化环境。要加强高校校园环境育人功能建设,加强校园人文景观建设,挖掘环境育人资源,美化育人环境;要加强高校校园文化环境育人环境建设,广泛开展以体育、娱乐、学术科技为基本内容的文化活动,提升校园文化育人实效;要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教材建设、教师队伍、教学媒介、实践教学、课堂文化设施等课程物质文化建设,开展如学术讲座、知识竞赛、辩论赛、专题讨论、情境扮演等活动,利用影视频资料的形象生动性,契合文化媒介的特质加以传播与强化认知,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治学风格、政治素质、心理素质等。

(2)建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制度文化环境强化规约为保障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必须建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制度,营造良好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制度文化环境。笔者认为,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对课程结构、课程标准、课程内容、课程实施等制度化规范;二是渗透于教学组织机构和规章制度中的价值观念与行为方式。因此,要不断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制度化建构,一方面,要不断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专业化、知识化、科学化、时代化的知识制度化体系,不断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设置、课程管理、课程体系、教材体系等学科制度化体系和管理制度化体系;另一方面,也要不断融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推动渗透于规章制度中的价值观念“入耳入脑入心,见言见行见效”,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制度文化环境的“规训”功能。

(3)建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精神文化环境加以熏陶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精神文化环境主要是指一种由师生长期创造的特定的文化价值和精神环境,包括校园的精神文化氛围和课堂教学精神文化环境两个方面,即优良校风、班风、教风和学风的营造等。通过塑造优良的校园文化环境氛围,建设学习型校园、廉洁校园;通过建设体现为以参与、合作、理解、体验等为标志的课程班级教学文化,形成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围绕学习、成长展开的交往文化,营造良好的班风;通过明确教学理念、教学目标和实践教学的价值,明确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思想、文化传统和价值准则,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价值观念、人际关系,使教师既成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的传递者,又作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与建议者,建设良好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风;通过学生的自觉学习,提高学习的内在积极性,把蕴含在学科课程文化中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等加以挖掘和提升,营造良好的班级学习氛围,发挥精神文化环境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润物细无声”的文化熏陶作用。

5.教学体系以系统化为归宿:教材体系、教学体系、认知体系、行动体系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的系统化建设中,要有价值理念引领,以教材体系、教学体系、认知体系和行动体系建构为中介,发挥专家、教师与学生三个主体作用,强化学术与知识统一、理论与实践统一、生长与成才统一,建构让“学生受益和满意”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系统化教学体系。

(1)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体系是教学体系的基础和依据,教材体系规定了特定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结构,教学体系是教材体系的拓展和延伸。这要求教师既要具备专业知识修养,又需要增加自身知识的交叉性和丰富性。在了解和掌握学生的思想实际,吃透教材,融会贯通,把握教学体系的整体框架、发展脉络与思想精髓基础上,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问题意识,促进课堂学习与教学实践相结合、课堂讲授与辅助活动相结合,在吃透教材、确定所针对的问题、设计个性化教案、精选教学案例、合理使用多媒体、设计与教学内容相关度高的教学辅助环节、倡导师生心灵互动等基础上构建内容精致、层次分明的教学体系。

(2)教学体系向认知体系转化从教学体系到学生认知体系的转换过程中,教师主体既要自觉渗透对大学生主体的本体关注,也要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切实需要和利益联系起来,依靠思想的力量和真理的力量建构富有思想与逻辑的教学能力,适应学生认知水平与成长需要的能力。通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学习,培养大学生的道德理性和法治理性;通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学习,帮助学生学习并获得哲学素养和哲学理性;通过“中国近代史纲要”培养学生的历史理性,以史为鉴,通晓古今;通过“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的学习帮助学生获得理论素养和实践理性;通过“形势与政策”、“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程培养学生的世界眼光和中国灵魂,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立德树人”的功能。

思政课课程论文范文第13篇

关键词: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设置;教学改革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不断发展、与时俱进、改革创新的工作。掌握我国高等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设置的发展轨迹,对比中外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设置的本质区别,领会“十”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调整变化,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管理与教学改革过程中,基于中央和部委相关文件的要求,科学合理设置课程,创新发展教学内容,对于提高教学质量、保证教学效果、加强思想教育、深化教学改革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我国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设置的历史变迁

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与阶级本质,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是为统治阶级传播其特定价值观、教化社会成员、加强阶级统治和巩固政权地位服务的。伴随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我国高等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设置几经变迁,经历了三个时期、九个阶段。

1.革命战争时期(1921年至1949年)

革命战争时期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设置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引进与思想萌芽、思想形成、第一次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思想成熟。

(1)第一阶段:1921年至1927年。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到1927年第一次大革命失败这一时期,我国并不具备独自建立高等教育机构的环境与条件。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在黄埔军校共同办学过程中设置了一些关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相关课程,内容主要是引进与宣传马列主义思想和知识、学习与借鉴苏联的理论和经验,课程内容以国外作品的译著为主,还没有形成独特、自有、完善的课程体系,但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作用与显著效果在北伐战争取得的胜利成果中得以充分体现。

(2)第二阶段:1927年至1935年。1927年,南昌起义之后,中国共产党建立了革命根据地,中央苏区是其中最大的革命根据地,在中央苏区先后成立了多个高等教育机构,如苏维埃大学、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学校、井冈山红军学校以及中国工农红军大学等,这些学校重点强调思想政治教育,核心目的就是为党培养合格干部和革命人才。在此阶段,我们党开始逐步建立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体系,采用了学分制,要求“政治科目48学分”。但课程设置在此时仍然以理论为主,如马列主义基本原理、苏维埃革命与建设、党史与党建、中国革命基本路线、工人运动思想等,后期随着积累革命经验,逐渐结合革命具体实践。

(3)第三阶段:1935年至1949年。1935年,遵义会议之后,党中央纠正了王明“左”倾错误和批判了“右倾”思想,于1938年首次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从萌芽形成阶段逐步走向成熟。各种形式的高等教育机构在后方革命根据地遍地开花,如陕北公学、中国女子大学、泽东青年干部学校以及后来合并多所大学的延安大学等,还有著名的延安抗大(即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曾经建立12所分校,思想政治教育得到进一步重视。在此阶段,除了马列主义基本原理之外,课程设置主要以思想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为主,包括哲学思想、统一战线思想、军事思想以及党的建设思想等,课程内容灵活多样,各所学校的教学内容并不完全一致。

2.社会主义建设时期(1949年至1978年)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设置发展包括2个阶段:思想的发展与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的动荡与波折。

(1)第四阶段:1949年至1957年。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全国逐步解放,进入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党和国家逐步建立、完善和调整思想政治教育与课程设置。初期开设的课程主要有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包括社会发展史)、新民主主义论(包括近代中国革命运动史)、政治经济学等。1952年,教育部颁发了新中国首个全国性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设置方案《关于全国高等学校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课程的指示》,除对上述课程的门数、学时、顺序以及课程名进行具体规定与调整外,主要增加了“马列主义基础”课程,确定核心课程是新民主主义论;1953年,“新民主主义论”改名为“中国革命史”;1956年,高等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设置正式演变为上述四门课程。

(2)第五阶段:1958年至1978年。在这一阶段,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设置经历了较大的波折。1957年至1960年,第四阶段形成的四门课程设置体系被全部取消,规定开设以《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教育”;1961年至1966年,几经调整与变动,除了形势与任务课程外,高等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实际开设了层次不同、要求不同的中共党史、哲学和政治经济学四门课程。1966年,“”开始,至1969年,高校所有课程停开。1970年至1978年高校恢复招生前,政治课主要围绕“无产阶级下的继续革命”理论讲授马列主义原著和著作,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名存实亡。

3.社会主义新发展时期(1978年至今)

社会主义新发展时期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设置发展包括四个阶段:“78方案”“86方案”“98方案”和“05方案”。

(1)第六阶段:1978年至1985年的“78方案”。“”后,高考制度与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设置恢复,思想政治教育再次得到重视,重新步入发展正轨。1978年,教育部发出《关于加强高等学校马列主义理论教育的意见》即“78方案”。“78方案”课程设置包括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共产党党史、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4门课程。

(2)第七阶段:1986年至1997年的“86方案”。1982年,具有划时代、历史性、伟大转变的“十二大”胜利召开。1985年,根据“十二大”以来取得的理论突破与创新成果,中央发出《关于改革学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课程教学的通知》,原国家教委提出“86方案”,对课程设置进行相应调整。“86方案”课程设置包括由中国革命史(代替中共党史)、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马克思主义原理(合并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政治经济学)、世界政治经济和国际关系(代替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四门新课组成的政治理论课程组,以及由形势与政策、法律基础两门必修课和大学生思想修养、人生哲理、职业道德码事门选修课组成的思想教育课程组,共计两组、9门课程。

(3)第八阶段:1998年至2004年的“98方案”。1995年,原国家教委提出“两课”要求,即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原思想教育课)。1997年,根据“十五大”把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作为指导思想的要求,和教育部要求增设“邓小平理论课”。1998年,、教育部发出《关于普通高等学校“两课”课程设置的规定及其实施工作的意见》,即“98方案”。“98方案”课程设置包括由马克思主义原理拆分成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思想概论(代替中国革命史)、邓小平理论概论(代替中国社会主义建设)4门课程组成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组,和由形势与政策、法律基础和思想道德修养(合并“86方案”后3门)组成的思想品德课程组,共两组、8门课程。

(4)第九阶段:2005年至现在的“05方案”。2003年,根据2002年“十六大”把“三个代表”作为指导思想的要求,“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代替了“邓小平理论概论”。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用“思想政治理论课”取代“两课”的名称。2005年,、教育部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即“05方案”,且正式设立马克思主义一级学科。课程设置将原两个课程组合并成一个“思想政治理论课”,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86”方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对应“86”方案中国革命史)、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合并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形势与政策、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共6门课程。

4.对我国课程设置历史变迁的分析

针对上述三个时期、九个阶段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设置的历史发展进行分析,除了第五阶段受到“”较大影响与严重破坏以外,我国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设置呈现出曲折中稳步发展、发展中敢于创新、创新中重视实践、实践中勇于改革的特点。首先,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设置的变化与波动,是由党的发展历程曲折性、中国革命斗争艰巨性、社会主义建设复杂性所决定的。其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设置的改变与调整,其目的都是为了满足党的领导、奋斗目标、时展与革命建设的需要。再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设置的创新与发展,都在实践中得到检验、得出结论、取得经验。最后,思想政治教育与理论课程设置的优劣与成败,都为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进一步发展积累了丰富经验、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中外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设置的比较分析

我国与西方国家在意识形态、社会制度、价值观念、政治体制、经济结构、文化传统等方面存在较大不同,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与课程设置也存在较大差异。西方国家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设置可以分为三类:以自主管理为主,例如美国、德国、韩国;既有自主管理也有统一管理,例如英国;完全统一管理,例如日本、新加坡。我国的思想政治课程设置也属于完全统一管理。

1.美国思想政治教育与课程设置

美国思想政治教育在名义上不作为一种思想教育和政治教育,也没有“思想政治教育”或“德育”等实际名称,而是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和到各种教育与实践活动当中,作为一种技能和文化进行教育和传播。课程设置有西方经济学、公民与法、美国与世界、科学哲学和实用主义等政治理论课,以及大学生生活导论课、职业道德、社会研究等思想品德课。课程设置方面强调实用性与实效性,教学内容方面追求趣味性与应用性,教学方式方面注重灵活性与交互性,学习方式方面提倡创造性与自主性。从某种角度来说,美国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设置强调个性与特性培养,虽然可以调动高校、教师、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新性,但是一定程度上缺乏统一性、规范化、标准化,不存在完整的教学与课程体系。

2.德国思想政治教育与课程设置

同美国类似,德国也没有设置专门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程,而是将思想道德教育广泛融入到其他学科当中,但是对于某些专业学生采取严格的国家考试制度进行考核,而且某些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程对于文科和理科学生同等对待。德国高校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主要是通过将思想政治教育广泛融合到神学、教育学、法学、伦理学等类课程中进行。医学、药学、法律、教育等专业的学生,需要通过国家考试。根据国家考试的要求,考试必须包含本行业规章和职业道德等方面的内容。在德国高校,政治学、法学、社会学等不仅是人文社会科学类专业必修基础课程,也是理工科的专业必修课。

3.韩国思想政治教育与课程设置

韩国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文化方面先后受到中国、日本、欧美等多个国家的影响,但是韩国在保持自己儒学核心文化精神的前提下,抵制不良因素,学习利用优点,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思想文化。韩国中小学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由国家统一规定,但是其高等教育也没有专门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设置。韩国的大学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人文政治、伦理道德、历史经济等相关课程当中。韩国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在不断融合外来思想且发展创新的同时,非常难得地保持了自己的特色。

4.英国思想政治教育与课程设置

英国思想政治教育分为统一管理的宗教教育和自主管理的道德教育。英国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设置中,宗教教育按照统一的宗教教育制度和教学大纲进行,道德教育则包括管理相对灵活的价值观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法制教育、健康人格教育。课程设置方面同美国相比,具有很多相同点,尤其注重思想政治教育与其他各种教育的融合方面。此外,英国在课程设置方面强调理论性与实用性并重,既重视宗教传统也重视实践发展。

5.日本思想政治教育与课程设置

日本民族善于学习和消化外来文化的特性,从而将日本文化打造成一种复杂的糅合体,这些决定了日本思想政治教育的多样性与多面性。与中国类似,日本思想政治教育采取国家全面干预、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要求、统一布置的方式,并且通过立法保证和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课程设置内容涉及民主主义教育、国体教育、集团主义教育、国际意识教育、感恩教育、体验性教育。日本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设置除了具备惊人的一致性、统一性、强制性和对外来文化的强大融合性之外,还体现出较强的国际竞争意识与民族危机意识。

6.新加坡思想政治教育与课程设置

新加坡也善于学习和消化外来文化,但是与日本不同,新加坡在文化方面采取“技术上依赖西方,精神上固守东方”的态度,尊崇具有创新、改革与发展的现代儒家思想文化。同时,新加坡重视国家认同与归属感,强调国家利益第一。与日本类似,新加坡思想政治教育施行更仔细、更全面、更深入的政府干预,制订了更为详细的教学大纲、教学要求、教学安排与实施方案,同时具有更加严格无情的法律和法规作为保障,制订一系列约束公民社会道德与行为规范的条例和法规。课程设置内容涉及爱国主义教育、现代儒家思想教育、法制教育、美德教育等。值得注意的是,新加坡虽然实行更加强化的统一管理,但是也非常注重创新发展与联系实践。

7.对中外课程设置的比较分析

(1)自主管理与统一管理的区别。我国的政体与西方国家不同,决定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设置也存在差异。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既可以发挥多党参政议政的优点,也可以在党的统一领导下,发挥出主导性、主体性、主动性,形成统一思想,凝聚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这在一定程度上更适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现实,所以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具有较强的统一性、系统性、规范性。多党轮流执政的国家,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政治思想的激烈矛盾与冲突,代表不同阶层利益的不同政党,具有不同的价值观和价值体系,必然存在利益竞争与差异较大的政治倾向,一般无法形成统一的政治思想,所以这些国家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和传播公共的政治思想与道德理念,政党竞争与政治矛盾决定任何执政党无法实现符合自己需要的、全民范围的、规范一致的政治思想教育。

(2)西方国家思想政治教育与课程设置的优点。西方国家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先进理念、方式与手段,值得我们深刻学习与借鉴,他们能够将思想政治教育充分与其他学科相融合。美国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设置强调实用性、教学内容追求趣味性、教学方式注重灵活性。德国思想政治教育标准对于文科与理科同等对待,而且某些特定专业实行严格的国家考试制度。韩国在快速吸收外来思想的同时仍能保持核心精神与发展特点,大学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设置各具特色。英国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统一性与自主性并重,而且在注重教育融合性的同时,强调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传统与发展相结合。日本思想政治教育博采众长、兼容并蓄,基于国家全面统一管理、立法巩固,突出强调国际竞争与民族危机。新加坡思想政治教育重视国家归属感,采取更加严格与细致的规划和法制加以管理,同时注重创新与实践。

(3)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与课程设置的不足之处。同西方国家相比,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与课程设置存在以下不足:课程设置相对死板,创新能力不足;课程改革周期相对较长,不满足时展需要;课程类别过于强调意识形态与阶级对立,欠缺包容性与知识多样性;课程内容理论说教过多,实例应用较少,缺乏实践性、应用性与趣味性;教学方式刻板严肃,难以激发学生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学习方式比较被动,缺乏交互性与创新性,无法形成独立意见与独特见解等。

三、“十”对于科学设置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目标调整与要求变化

“十”报告指出:“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坚持不懈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深入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建设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主导权,坚持正确导向,提高引导能力,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并且强调要“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

与“十七大”报告相比,“十”报告将“科学发展观”充实到重要指导思想中,并且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深入开展提出更高的目标和更高的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更加深入人心。“十”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目标与新的要求。为建设和谐稳定、健康向上、持续发展的社会,不仅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力度,而且要勇于创新、敢于实践。

四、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设置改革思路

在深入贯彻“十”会议精神、严格遵守中央和部委相关文件要求的前提下,吉林大学珠海学院在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设置改革过程中,遵循“紧跟形势、依法设置、古今中外、创新尝试”十六字方针,以保证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设置改革具有前瞻性、合法性、科学性和先进性。

1.紧跟形势,深入学习“十”会议精神,保证前瞻性

从我国高等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设置的历史变迁可以看出,在每一次重大历史转折时期,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与课程设置都发生较大的调整与变化,都会按照中央新的指导思想,根据理论突破与创新成果,充实、完善、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发展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设置。这决定了在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设置改革过程中,要深刻体会中央要求,密切关注形势发展,才能保证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设置改革的前瞻性。

“十”报告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再次强调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要求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注重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为建设和谐稳定、健康向上、持续发展的社会,不仅要加强理论研究力度,而且要勇于创新敢于实践。立足中国实际、紧跟形势发展、遍及普罗大众,丰富教材理论、完善课堂教学、提高思想认识,加强引领作用,带动舆论导向。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过去几年的教学调整与课程改革过程中,虽然按照与时俱进、跟踪形势、创新发展的要求不断充实“科学发展观”的教学内容,但是针对“科学发展观”仍然没有形成完备的教学体系和完善的课程设置。“05方案”已经实施近八年,根据“十”指导思想的变化,预计不久将会做出相应改革与调整。因此,在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设置改革过程中,需要密切关注中央对于思想政治发展的变化动向,提前做好教学改革的相关准备工作。

2.依法设置,严格遵守当前课程设置要求,保证合法性

在中央针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设置做出调整与变化之前,必须继续严格遵守宣传部、教育部发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实施方案》,即“05方案”。这决定了在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设置改革过程中,要严格遵循中央要求,同时紧密结合形势发展,只有在规章制度框架下做出相应调整,才能保证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设置改革的合法性。

按照“05方案”要求,吉林大学珠海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设置(如表1)

从表1可以看出,按照“05方案”要求,共设置6门课程,其中必修课5门、选修课1门,最低16学分。除了形势与政策和选修课根据时事需要适当调整教学内容之外,其余4门必修课的教学内容严格按照国家规定执行。在课程设置具体实施过程中,考虑文科与理科学生层次不同、方向不同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标准和要求。在文理科学生都要学习5门必修课的基础上,针对文科的学科特点,要求文科学生选修“当代”。

在未来的课程设置中,我们提出如下改革思路。结合理科的学科特点与具体情况,对理科生的“形策”课进行创新,即在理科形势与政策课程中,按需增加一定比例的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教学内容,这样既可以保证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的完备性和知识体系的完整性,也可以满足理科生课程安排的实际需要。

3.古今中外,以我国历史和中外对比为借鉴,保证科学性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设置改革过程中,注重学习和掌握我国高等教育政治理论课程设置的发展背景与历史沿革,通过分析发展轨迹,挖掘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设置变化规律,继而根据中央指导思想的变化,与时俱进,保证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设置改革的科学性。

另外,注重对比中外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设置,分析两者之间的本质差异,通过挖掘产生区别的本质提高认识,通过吸收西方国家的优点来提高水平,通过发现自身的不足从而加以改进,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设置改革的科学性。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设置改革过程中,坚持以“紧跟形势”为理念,以“依法设置”为准则,以“古今中外”为参考,创新尝试,切实践行科学发展观,才能保证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设置改革的先进性。

参考文献

[1]邓小林.中央苏区时期的学校与思想政治教育[J].求索,2012(10):65-67.

[2]中国抗日军政大学纪念馆:抗大简介[OL].2006:09-27.

[3]崔秋灏.改革开放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设置沿革[J].世纪桥,2008(1):117-118.

[4]杨彩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设置的历史沿革[J].教育与职业, 2012(6,下):117-119.

[5]李祖超.“五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比较分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4):46-50.

[6].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思政课课程论文范文第14篇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历史沿革

[作者简介]杨彩娟(1970-),女,陕西岐山人,陕西教育学院,讲师,硕士,主要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陕西西安710061)

[课题项目]本文系陕西教育学院2010年教改项目“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教学安排与管理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10JG0014Z)

[中图分类号]G6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18-0117-03

一、“政治理论课”基本课程设置的恢复与改革的开始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在“”前高校政治理论课(马列主义理论课)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结束后,随着拨乱反正工作的展开,随着高考制度的恢复,高校政治理论课亦得以恢复。1978年4月22 日,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邓小平要求教育工作向深度广度开展。同时,教育部下发《关于加强高等学校马列主义理论教育的意见》,意见指出,高等学校应开设“哲学、政治经济学和中共党史”,而“文科应另加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①这被称为“78方案”(见文末表,以下各方案均同)。“78方案”的出台和实施,标志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全面恢复,课程设置恢复到“”前的模式,所开四门课从逻辑上包含了马列主义理论的三个组成部分的基本原理及其运用。“政治理论课”课程设置的恢复,既是对“”期间错误的纠正,也是对新中国成立以来高校政治理论课实践经验的继承,更为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基本条件。

1985年8月,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改革学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课程教学的通知》,拉开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及课程设置改革的序幕。《通知》要求高校政治理论课要对学生进行历史教育、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教育、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理论、政策和实际知识的教育以及有比较地介绍当代其他的各种社会思潮。国家教委据此决定从1986年起,以“中国革命史”“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马克思主义原理”和“世界政治经济和国际关系”的新四门逐步代替原有的四门课。②这次调整即“86方案”。“86方案”是改革开放后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的开始。从课程设置上看,用“中国革命史”取代“中共党史”,即是为了和新增的“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相对应,体现历史的连续性和完整性,突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革命年代的运用,也从一个侧面反映此时决策的角度从党转移到国家的高度。课程设置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政治经济学”合为“马克思主义原理”,淡化了哲学与政治经济学的专业性,突出了公共课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普及性要求。增设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课程,突出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国家建设中的运用。“中国革命史”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开设,更多地突出了对实践的重视。用“世界政治经济和国际关系”取代“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突出了改革开放以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向世界的开阔视野和魄力。“86方案”的课程设置,准确把握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治、社会以及思想等方面出现的新变化新要求。“86方案”的课程设置,有利于把党的十二大以来在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方面的成果和新时代国际社会的发展动态及时地渗透到课堂,及时地渗透给大学生。

二、“思想教育课”课程设置的确立

在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调整的同时,思想教育课程体系也初步确立起来。根据“十二大”关于加强共产主义思想教育的精神,1982年教育部发出《关于高等学校逐步开设共产主义思想品德课的通知》,“共产主义思想品德课”正式走进高等学校课堂,这也是后来高校“两课”中思想品德课开设的起点。1984年,教育部正式将“共产主义思想品德课”作为必修课纳入教学计划。

1986年7月,、原国家教委印发《关于对高等学校学生深入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通知》,1987年3月,原国家教委下发《关于在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公共课)教学中旗帜鲜明地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通知》,正式把“形势与政策”作为一门单独课程,纳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1987年9月,原国家教委下发《关于在高等学校开设“法律基础课”的通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又增设一门新课。

1987年10月,原国家教委下发《关于高等学校思想教育课程建设的意见》,决定“形势与政策”“法律基础|”两门为必修课,“大学生思想品德修养”“人生哲理”和“职业道德”三门为选修课,思想教育课课程体系初步确立。1993年徐州会议上决定把“思想教育课”的名称改为“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把“大学生思想品德修养”和“人生哲理”课合并为“思想道德修养”,作为必修课在大一开设,高校思想教育课的课程体系基本确立。新确立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与原有的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构成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两大模块。

从“共产主义思想品德课”到“思想教育课”,再到“思想政治教育课”(1995年叫“思想品德课”),思想品德课课程设置日益科学、合理,趋于完善,日益接近大学生的实际需要,也更加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的现实国情,为以后“两课”的整合奠定了基础。但这一时期思想教育(思想政治教育)课的课程设置尚处于探索阶段,课程设置门类偏多,课程名称尚未最终确定,且思想教育课程设置的目的性过于外化。思想教育本身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应当渗透于日常的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每一堂课中。且它是一种日积月累的隐性教育,如果单独作为一个任务,专门在课堂上进行正规的显性教育,极易引起大学生的抵触,这也是目前思想品德课教学效果不理想的主要原因之一。

三、“两课”课程设置的整合

1995年10月,原国家教委印发《关于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把“思想政治教育课”的名字又改为“思想品德课”,并把它与“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放在一起,简称为“两课”,这是官方文件中第一次出现“两课”的叫法。《通知》要求通过教学改革,逐步形成“结构合理、功能互补的‘两课’课程体系”③。

1997年9月,“十五大”把马列主义、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因此,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进教材、进课堂、进大脑,就成为“两课”改革的当务之急。根据和教育部要求,普通高校从1998年秋季开始要开设“邓小平理论课”。“邓小平理论课”的设置,开始了改革开放后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设置的第二次改革。

1998年6月,、教育部印发《关于普通高等学校“两课”课程设置的规定及其实施工作的意见》,对“两课”设置作出了新调整,即“98方案”。“98方案”的制订与实施,完成了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形式上的统一,形成了高校“两课”教学模式,确立了“两课”课程体系。

“98方案”中思想品德课程板块的设置沿用原有体系,未作任何改动。但马列主义理论课部分调整幅度较大。“98方案”又把“85文案”中的“马克思主义原理”拆分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这种拆分,反映了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加大,亦反映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改革过程中的反复,而这种反复性又反映了我国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与发展中存在的一些老问题;“98方案”把“思想概论”和“邓小平理论概论”作为独立的课目开设,分别替代原来的“中国革命史”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突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更多地突出了对理论的重视,同时亦有过分突出领导人地位的倾向。总之,“98方案”相较于“85方案”而言,有所倒退。

四、“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设置的确立

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次年2月,新扩充的“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很快取代了原来的“邓小平理论概论”课。2004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即16号文件),《意见》将“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正式定名为“思想政治理论课”,不再使用“两课”这一简称。2005年2月,为贯彻落实16号文件,、教育部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即5号文件),就课程设置(本)作出了新的调整,即“05方案”。同时,《意见》正式设立马克思主义一级学科,新的课程设置有了可资依托的学科。

“05方案”的亮点一是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两课内容上的统一整合,“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不再以两大板块的形式出现,名称统一为“思想政治理论课”。从“马列主义理论课”到“政治理论课”,再到“两课”,最后终于确定为“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名称上的变化,体现的是对学生思想政治素养和品德素养教育规律、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实效性等方面的探索过程。这是一条从不成熟走向成熟,从片面走向全面,从过分强调政治立场走向理性看待青年学生的成长,从青年学生的思想改造走向青年学生的成长塑造的过程。

“05方案”的亮点二是突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的整合。“05方案”把原来的“思想概论”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整合为一门课,并最终定名为“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目的整合和名称的确定,反映了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阶段性的科学认识。

“05方案”的亮点三是体现与时俱进的原则。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我国市场经济的深入展开,随着“80后”“90后”独生子女生存状况的变化,随着教育理念和方法的日益更新等,“05方案”对原有“两课”课程体系进行了整合压缩。除把“思想概论”课和“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进行合并外,也把“思想道德修养”课和“法律基础”课合并为一门课,同时又把“哲学”和“政治经济学”整合恢复到“86方案”中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的整合压缩,是适应时代需要作出的积极反应。

“05方案”的亮点四是加强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科建设力度。思想政治理论课在高校开设以来,作为课程进行建设,一直缺乏可依托的学科,直接导致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建设相应的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课程设置上的每一次调整,带有应急性、零散性和随意性的特点。学科代表着科学知识体系的分类,意味着与其他领域相比较的独特性,学科建设是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基础。1996年,我国设立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二级学科,使得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有了学科依托,但属政治学门类之下,尚未形成独立的学科体系。“05方案”专门设立“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设六个二级学科。“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思想政治教育”等六个二级学科的设立,对于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建设,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等专业的专业建设与发展,提供了宏观上的、学术上的、体系上的有力支撑。

随着改革的发展与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设置在继承“”前已有体系基础上,先后进行了三次大的调整,取得了重大的理论进展,也更加有利于课堂教学的实践操作。但这些调整依然存在一些问题,有待我们进一步的思考研究。比如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设置上的每一次增删,都紧跟党的会议决议决策。这反映了我国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课与时俱进的时效性特点。这种时效性可以及时有效地让学生了解国家的大政方针及国家对学生的培养期望,为毕业后参与国家建设做好理论上思想上的准备工作。但其不足之处在于尚未得到沉淀的、尚未得到实践检验的一些考虑不周的决策或提法仓促走进课堂,又很快消失于舆论之外,会让青年人有种无所适从的感觉,易于在价值观上产生错觉,降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权威性。

思政课课程论文范文第15篇

摘 要: 建国初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材建设的主要特点有:重点集中在教学大纲,教科书的编写则处于起步阶段;大量编译

>> 浅述建国初期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材建设的基本历程 建国以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建设的基本经验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建设的研究 高等农业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的创新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课程化”建设的思考 浅析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困境原因 浅析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学方法 浅析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实践教学 以文本为中心解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建设 浅析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探析 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换 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教材编写的思考 浅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 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基本特征 论公安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基本结构 公安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的基本经验 把握问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的基本脉络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建设探究 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建设探讨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2006―06―06/2010-

04-25.

[8]转引自刘宝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建立与话语研究(1949.10-1956.12)[D].天津:天津大学,2006.

本文系2010年度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科研创新项目“从CAI到积件:现代教学媒体与‘05’方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教学整合研究”(项目编号:10YZ3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