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计算机毕业论文总结范文

计算机毕业论文总结范文

计算机毕业论文总结

计算机毕业论文总结范文第1篇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蓬勃发展和广泛应用,计算机辅助教学管理也日趋普及。计算机辅助高等教育评估是其中一个比较新的分支,它的出现不仅改善了教育评估方式,而且有力地促进了传统教育评估方法向高效率、高质量和更加准确可靠的方向转变,促进了教育评估系统的改革,推动了教育评估方法的更新。教育评估是高等教育活动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而建筑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则是本科生培养中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做好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评估工作,有助于改进建筑工程专业本科生的培养。遗憾的是,多年来对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评估工作普遍重视不够,或者虽然重视,却仅仅停留在定性评价的阶段,缺乏准确可靠的评价标准,所有这些都不同程度地影响了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质量。在这种情况下,将计算机引人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评估活动中来,可以大大改善这种状况。计算机具有存储量大、可连续工作等特点,而且利用计算机处理评估材料,获得评估结果,具有速度快、效率高、结果可靠的特点,只要指标体系建立合理,计算机能不受任何人为因素的干扰,提供给教学管理人员实事求是的结果,成为他们工作中得力的助手。为此,我们开发研制了建筑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论文)计算机辅助评估预测系统(以下简称评估预测系统)。

二、评估预测系统的开发研制

(一)基本原理与方法

如何实现评估过程从定性到定量的转变,是开发研制该系统的关键所在。我们依据高等教育评估的原理,采用模糊综合评价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给出了建筑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论文)评估的量化模型,具体步骤如下:

1.建立毕业设计(论文)评估指标体系。一级指标分为教师、学生、选题、客观条件四个方面。各方面再细分则为二级指标,如:教师方面分为准备工作、课堂讲授、出勤率、答疑情况、教学方式、教师职称等六个方面;学生方面分为学习态度、平时成绩、计算书完成情况、图纸完成情况、创新情况、译文完成情况等六个方面;选题方面分为结构类型、课题新颖程度、计算机应用合理程度、题目性质、外文资料、创新性等六个方面;客观条件分为设计教室、绘图仪器及图板、机房及出图设施、每位教师指导学生人数等四个方面。

2. 设立评价等级V,V=1好(VI),较好(V2),—般(V3),较差(V4)|。

3. 构造单因素评判矩阵R,

其中,R中每一个元素rij表示第i个评价因素对第j个评价等级的隶属度。

4. 设立各评价因素权重集A,例:一级指标权重集八=(0_35,0.35,0.15,0_15),八的取值可根据经验,并依据以往各届毕业设计(论文)评估结果经反复试算确定。

5.计算综合评判矩阵

    

6.对各级指标体系重复步骤

     7.计算测评结果

    

求得最终评判矩阵B该量化模型针对毕业生总体进行评估,评价毕业生的综合质量,改变了过去仅片面地对个人进行评估的状况。

(二)评估预测系统的计算机开发语言

系统采用流行的Windows人机交互式界面,力争做到界面友好,操作方便。根据本系统的特点和具体要求,我们选用了Windows环境下的VisualBasic5.0可视化编程语言开发本系统。VisualBasic5.0是微软公司开发的功能十分强大而又简单易用的可视化编程环境,编程速度快,界面质量高,是编写Windows应用程序的最佳选择。使用VisualBa¬sic语言开发本系统充分体现了本系统处理数据、信息快捷方便的特点。

(三)评估预测系统的总体结构

在Windows操作系统下安装本系统后,启动系统,进人主菜单,依据界面提示您就可以轻松完成评估工作,系统主框图如下:

三、评估预测系统的优点

1. 量化评估,提前预测,动态管理。该计算机辅助评估预测系统能够对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方案可能取得的效果进行预测。教学管理人员只要依据该系统的提示输人各项有关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方案的参数,系统随即能计算出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成绩,从而对各项工作方案的结果作出预测。通过反复改变参数——计算成绩,教学管理人员就能够发现各种方案的优缺点,即哪一项安排对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是有利的,如果实施下去会取得好的工作效果;哪一项安排对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是不利的,实施下去必将导致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成绩下滑。这种预测如果安排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开始之前,管理者就能有效地对毕业设计(论文)方案进行调整,从而获得满意的效果。我们将99届与往届的工作方案作了一下比较,发现由于老教授退休较多,本次毕业设计年轻教师比例上升,但年轻教师职称偏低,讲师居多,教授、副教授比例严重下降,用该系统初步预测发现毕业设计整体质量将要下滑。根据这个信息,系学术委员会马上采取措施,对年轻教师提出更高要求:指导教师中讲师一级必须具有硕士学历,且应有一定的工程实践经验,在课题选择及指导上必须具有较强的创新性,最后经系学术委员会严格审查后方可上岗。再用本系统预测后发现,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最终得分并未降低,反而稍有提高。目前,99届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已经结束,最终得分的确较98届有所提高,与系统预测结果吻合较好。

2. 有效监督,对症下药。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进行到中期时,系里为了加强对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监督管理,一般要求安排一次中期检查。该检查能发现一些问题,但对这些问题造成的结果却很难预知。这样的话,发现缺点往往不能及时纠正,任其发展下去必将导致不良后果。这时,如果用该计算机辅助评估预测系统进行一下“中期评估”,各种问题可能导致的结果将一览无遗,且该系统会帮助教学管理人员清楚地发现各种导致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成绩偏低的原因,从而有针对性地,高效率地对缺点进行纠正,对优点给予肯定,保证毕业设计(论文)工作顺利进行,最终取得优异成绩。例如,99届某老师所带设计组,由于指导教师出勤率过低,中期检查时系统评估预测该设计小组成绩偏低,系领导马上对指导教师进行了批评教育。由于纠正及时,最终这个小组成绩达到了总体平均成绩。

3.总结校核,公平合理。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结束后,系里要对指导教师、学生的工作学习成绩进行评定。由于诸多非客观因素的影响,结果往往难以做到公平合理。此时借助该系统对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成绩进行校核评估,可使毕业设计(论文)成绩评定1:作更加公平合理。该软件是“诚实的检查官”,只要输入的各项参数正确,系统将实事求是地予以评分,这就摒弃了人为因素的干扰。

计算机毕业论文总结范文第2篇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评分表说明:1.毕业设计(论文)成绩按三个部分评定,即:学生毕业环节进行情况分(总计40分),由指导教师根据学生的完成情况确定,并必须在学生参加答辩前给出;毕业设计(论文)质量分(总计30分),由毕业设计(论文)评阅教师在学生参加答辩前给出;学生答辩情况分(总计30分),由答辩小组根据学生答辩情况给出。2.毕业设计(论文)评分一律按优、良、中、及格和不及格五级评分。评分时,先按100分制计算,然后把各小项所得分数全部加起来,再按100-90分为“优”、89-80分为“良”、79-70分为“中”、69-60分为“及格”、60分以下为“不及格”的标准折合成五级分制。3.本评分表各项目提供了四种选项(即A、B、C、D)及其对应的评分标准,教师在评分时,可借鉴这四种选项的评分标准,给出分数,该分数不一定是这四种选项中的一项,但给出分数不得超过该项目的最高分。例如:在评阅“文献检索、阅读及综述能力分”时,如学生文献查阅、翻译、阅读能力较差,但进行了文献查阅总结,可给2分。第一部分:学生毕业环节进行情况分(总计40分),由指导教师根据学生的完成情况确定。课题名称 学生姓名 评分1.文献检索、阅读及综述能力分(计5分)A 文献查阅、翻译、阅读能力很强,有完整的文献综述报告 (5分)B 文献查阅、翻译、阅读能力较强,有文献综述报告 (4分)C 文献查阅、翻译、阅读能力一般,进行了文献查阅总结 (3分)D 文献查阅、翻译、阅读能力较差,没有进行文献查阅总结 (1分) 2.实验(设计)方案、研究方案及软硬件方案设计能力分(计6分)A 能独立地提出可行方案 (6分)B 能独立地提出部分可行方案 (5分)C 只有在指导教师的多次指导下,才能确定方案 (4分) D 在指导教师的多次指导下,还提不出方案 (0分) 3.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及自学能力分(计6分)A 基本概念清楚、基本理论扎实、广泛,并有很强的自学能力 (6分)B 基本概念较清楚、基本理论较扎实,有较强的自学能力 (5分)C 基本概念、基本理论掌握程度一般,自学能力一般 (4分)D 基本概念、基本理论掌握程度较差,自学能力较差 (2分) 4.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计算机运用能力分(计8分)A 能正确地分析毕业设计(论文)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与建议,同时具有很强的计算机运用技能 (8分) B 能分析毕业设计(论文)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并提出一些想法与建议,同时计算机运用技能较强 (6.5分)C 能部分分析毕业设计(论文)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并有一些想法与建议,同时计算机运用技能一般 (5分)D 分析问题能力较差,提不出什么解决问题的想法与建议,同时计算机运用技能较差 (2分) 5.数据记录、数据处理及理论计算能力分(计6分)A 平时进行了详细准确的原始实验记录或工作记录,能正确分析,取舍所掌握的数据,能根据已有数据对过程进行描述,能正确分析数据形成的各种原因,正确选择设计方法、计算结果正确 (6分) B 数据记录、数据处理及理论计算能力较好 (5分) C 数据记录、数据处理及理论计算能力一般, (4分) D 数据记录、数据处理及理论计算能力较差 (2分) 6.科学素养、学习态度、纪律表现分(计5分)A 工作严谨、认真、诚实,学习努力、勤奋,严格遵守校纪 (5分)B 工作较严谨、认真、诚实,学习较努力、勤奋,能遵守校纪 (4分)C 工作不够严谨、认真,学习不够努力、勤奋,不能自觉遵守校纪 (2分)D 工作不严谨、认真,学习不努力,违反学籍管理或毕业环节等有关规定(0分) 7.工作量及毕业设计(论文)进度分(计4分)A 学生对自己的工作量要求很饱满,能很好地完成规定的进度 (4分)B 学生对自己的工作量要求较饱满,基本上能完成规定的进度 (3分)C 学生对自己的工作量要求一般,勉强完成进度 (2分)D 学生对自己的工作量要求不饱满,也没有完成进度 (1分) 指导教师签字: 日期: 年 月 日 第二部分:毕业设计(论文)质量分(总计30分),由毕业设计(论文)评阅教师给出课题名称 学生姓名 评分1.毕业设计(论文)书写规范分(计4分)A 全部用教材科印发的毕业设计(论文)用纸或用计算机打印的B5复印纸,格式规范,符合学校规定的毕业设计(论文)撰写格式要求。(1.封面、2.任务书、3. 中文摘要、4. 英文摘要、5. 目录、6.前言、7.正文、8.结论、9. 参考文献、10. 符号说明11.致谢、12.附录、13.. 文献综述、13. 外文原稿及译文) (4分)B A中所列项目中有1项或2项不合格者 (3分)C A中所列项目中有3项到4项不合格者 (2分)D A中所列项目中超过四项不合格者 (1分) 2.毕业设计(论文)文字书写基本要求分(计5分)A 采用计算机打印;语句通顺、流畅;标点符号、语法正确;叙述简明扼要;思路层次清晰,概括全面准确;重点突出 (5分)B 基本达到选项“A”的要求 (4分) C 尚能达到选项“A”的要求 (3分) D 未采用计算机打印,文字潦草;语句不通;有多处标点符号和语法错误;思路不够清楚 (1分) 3.毕业设计(论文)正文或设计图面质量分(计15分)A 对于研究课题能熟练运用本专业所必须的基础理论和基本专业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理论、公式正确;概念清楚,应用合理;层次清晰;逻辑性强;论证严密,计算准确全面;图表质量好。对于设计课题制图符合国家标准,图面质量好,无表达错误,图内文字工整,图纸数量达到要求 (15分)B 毕业设计(论文)正文质量较好,或制图符合标准,图面质量较好,无原则性表达错误,图纸数量达到基本要求 (12分) C 毕业设计(论文)正文质量一般,或制图符合标准,图面质量较好,非原则性表达错误较多,图纸数量达到基本要求 (9分)D 毕业设计(论文)正文质量很差,或设计图面质量较差,有不符合国家制图标准之处,出现个别原则性表达错误,图纸数量基本达到要求 (5分) 4.毕业设计(论文)创造性分(计6分)A 研究成果具有一定水平,得出创造性结论,在某些领域获得初步进展。同行阅读毕业设计(论文)后能感到作者的研究工作具有一定的学术和实用价值,体现出很好水平 (6分)B 提出了创新性设想,但具体思路尚有待完善或有考虑不周之处 (5分) C 提出了创新性设想,但尚有未解决的问题 (4分)D 基本没有创新性 (2分) 评阅教师签字: 日期: 年 月 日 [注]该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评阅教师不能由指导该学生的教师担任。第三部分:学生答辩情况分(总计30分),由答辩小组根据学生答辩情况给出课题名称 学生姓名 评分评分评分评分评分评分1.毕业设计(论文)水平和工作量评价分(计10分)A 有创新性结果,全面完成了任务书所规定的各项要求 (10分)B 有创新性结果,完成了任务书所规定的各项要求 (8分) C 有一定的创新性结果,基本完成了任务书所规定的各项要求 (6分)D 基本没有创新性结果,没有完成任务书所规定的各项要求 (1分) 1.答辩准备情况分(计5分)A 很好 (5分)B 较好 (4分)C 一般 (3分)D 很差 (1分) 2.毕业设计(论文)介绍表达情况(计10分)A 简洁,流利,清楚,重点突出,表现出对所从事的工作掌握的很透彻 (10分)B 较好 (8分)C 一般 (6分)D 很差 (1分) 3.抽签回答和即席回答表现分(计5分)A 回答问题表现全部正确,概念清楚,理论知识掌握扎实,简明扼要 (5分)B 回答问题表现较好 (4分)C 回答问题表现一般 (2分)D 回答问题表现很差 (1分) 总平均分: 答辩小组负责人 年 月 日答辩教师签字

计算机毕业论文总结范文第3篇

1、系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2、指导老师

计算机系专任教师及兼职(实习)教师。

二、毕业实习的目的意义

计算机软件技术专业、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计算机应用(平面设计方向)专业、计算机信息管理(信管方向、信监方向)专业毕业前顶岗实习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接触工作岗位,了解职业需求,尝试相关工作过程的重要活动。通过顶岗实习,学生将所学知识、技能运用于实际工作,又从社会实际工作中学到更多的知识、技能和本领,为毕业后直接参加工作做好充分准备。

三、毕业实习安排

1、实习时间:20XX年1月11日至20XX年5月30日。

2、实习地点:珠三角地区(东莞为主)校外实习基地。

3、实习形式:“顶岗实习”。

4、组织形式:集体与个别相结合(单独提前实习者须经严格审查批准)。原则上实行实习指导老师包干制与实习领导小组、辅导员/班主任巡回检查相结合。

四、办理校外实习手续

无论是集体实习还是个别实习均应办理实习手续,否则实习不予认可。

具体讲,即:

①签订并报批《三方实习协议书》;

②填写并报批《实习登记表》。

如果在第五学期下半学期要求提前实习的,须填写《单独提前实习审批表》,经批准方能外出。

五、毕业实习方式

毕业实习的组织安排形式:根据学院落实与学生自找相结合的原则,灵活采用多种方法,选择多条途径落实。具体方法和途径如下:

1、通过学生个人或家长联系,落实实习单位部门。

2、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学生在同一个企业单位实习的,组成一个实习小组,由指导老师指定组长。定期和不定期在一起交流实习经验体会,互相帮助,互相鼓励,努力把实习工作搞好。

3、通过学院联系安排、落实实习单位部门。未联系到合适实习单位的学生,应服从系领导小组的统一安排,到指定的实习基地顶岗实习,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安排,否则,不予正常毕业。

毕业实习单位(基地)一般的要求是:能满足专业实习基本要求的校外企事业单位或校内挂牌的实习基地。

六、毕业实习安全纪律

1、毕业实习人员必须遵守毕业实习单位的一切规章制度,服从领导,尊敬实习单位的指导老师或师傅;

2、实习学生应培养组织观念,加强组织纪律性;

3、实习学生应树立团队协作精神,合理处理实习单位、部门的各种人事关系;

4、实习学生应认真做好保密工作,不泄露实习单位的各类经济、商业、文档信息;

5、毕业实习人员必须跟班实习,上班时间不得擅自离开岗位。

6、严格遵守操作规程,防止人身伤害和设备事故发生,爱护操作设备等公共设施。

7、毕业实习中不得迟到早退和缺席,离开必须经指导教师批准后方可离队。对未请假不参加毕业实习者,毕业实习按不及格处理。

8、毕业实习指导教师对违纪学生有权终止毕业实习或提出处分意见。

9、毕业实习前必须购买个人意外保险。

七、实习内容

各专业具体内容见附1:毕业实习内容。

八、毕业实习成绩评定

实习期间须按规定保质保量完成毕业实习报告,另外,实习学生中必须至少有30%学生需完成毕业设计(论文)。

实习成绩采用百分制。实习单位给出的成绩和指导老师给出的实习报告成绩分别占60%和40%。成绩在60分以上者,可获得8个学分,未获得实习学分者不能正常毕业。

计算机专业学生实习计划范文篇2为强化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依据《计算机专业教学大纲》,进行为期一学期的实习教学。具体安排如下:

一、实习目的

为培养在政治素质上可靠、理论知识上有一定层次、专业技能操作过硬的初、中级技术人才。学生在校经过系统的计算机专业理论知识学习和基本技能训练后,遵照学以致用的原则,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同时培养学生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正确的就业观,强化学生的劳动观念和纪律观念,学校决定安排本次实习。

二、实习内容和要求

通过实习,要求学生具有本专业所必备的实习技能,能熟练地掌握一整套计算机操作和维护的能力,做到能独立上岗操作。具体内容与要求如下:

课题一:实习单位计算机应用的现状

要求:了解实习单位计算机软件硬件配置;了解实习单位计算机的主要应用范围。

课题二:文章的录入、排版、打印

要求:提高汉字录入的速度和正确率,要求录入速度达到每分钟50字以上,正确率达到99%;提高制表能力,能熟练制作较复杂的表格;按实习工作需要和纸张尺寸,能熟练进行文章的修饰和排版;熟练打印机的使用和一种型号打印机的性能。

课题三:计算机硬件维护

要求:熟悉计算机主要部件的技术性能;能初步处理计算机硬件出现的常见故障。

课题四:计算机软件维护

要求:能处理常用软件出现的故障(如windows系统等);对单位自行开发的应用软件出现故障能提出处理意见。

课题五:计算机病毒的防治

要求:熟练使用各种常见杀毒软件,并了解各种杀毒软件的性能和优缺点;了解常见病毒的特点。

课题六:应用程序开发

要求:按照实习单位计算机应用的情况和业务状况,能提出充分发挥计算机性能的见解,并开发一个适合本实习单位业务需要的应用软件。

课题七:计算机基础操作知识

要求:提高计算机知识的操作能力,要求操作一种大型常用软件的使用,如WINDOWS2000、OFFICE2000等;

要求:Word2003使用工作窗口进行相关操作,文档的排版:设置字符格式、设置段落格式、分栏排版;正确编辑文档的文本内容后,就可以对文档进行排版操作。Word2003具有强大的排版功能,通过对文档中文字、段落、页面等格式的设置,可使文档看起来层次分明,条例清晰,便于阅读。

要求:数据处理软件excel能插入和删除工作表、编辑工作表(行、列、单元格)、顺利完成数据处理功能(公式计算、排序、筛选等)、设置边框和底纹、能生成相应的图表。

课题八:机房网络管理维护

要求:能进行计算机网络的日常管理,对软件及用户信息进行维护,能初步处理网络中的日常故障。

课题九:平面设计

要求:图形图像处理软件(如:photoshop)可尽情地自由创作,充分展现出图像的艺术视觉效果。通过基本操作、创建与编辑图像选区、描绘与修饰图像、图像色彩的设置、图层的应用、通道与蒙版的应用、路径的应用、滤镜的、网页动态图像等完成实例应用。

课题十:动画设计

要求:动画制作软件(如:Flash)利用流技术和矢量技术制作动画,生成动画具有体积小、便于传输和下载、支持交互等,

课题十一:空间设计

要求:三维动画制作软件(如3DSMAX)体现三维空间物体的新操作理念。要在空间建造,同时具有真实的立体尺寸,并把构件按真实的构造要求安排在虚拟的正确位置上。

课题九:平面设计

要求:能根据设计主题,熟练应用计算机设计软件,进行平面设计,并根据客户要求,进行修改。

课题十:Internet应用

要求:能结合实习单位的实际,开展英特网的使用,如信息收集、信息、E—mail收发电子邮件的应用等。

课题十一:熟练操作计算机扫描仪

要求:能根据原稿,熟练应用计算机扫描仪扫描文稿,进行描稿。并根据客户要求进修改。

三、成绩考核:

1、考核内容:业务水平、独立工作、劳动纪律、劳动态度和实习期间的思想表现等。

2、考核方法:根据学生实习的工作表现,由实习单位领导、实习辅导教师、带队教师和实习领导小组实行三级考评,评定成绩。实习成绩评定不与学生见面,直接交学校电教中心存档。

计算机专业学生实习计划范文篇3毕业实习是学生在毕业之前进行的实践教学活动,目的是使学生通过毕业实习,综合应用已经学到的知识,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计算机专业知识、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将实习和就业进行有机地结合,帮助学生树立学以致用的创业、敬业和服务社会的职业意识;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在党政机关、企事业组织等有关单位相对独立地开展工作,掌握生产或经营、管理实践经验,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了解社会对计算机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情况,以便使自己适应社会的需要;帮助学生树立学以致用的创业、敬业和服务社会的职业意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毕业实习和毕业实习总结报告的撰写,使学生把所学计算机的基本理论及基本技能应用到实践中去,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今后从事计算机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学生毕业实习是计算机专业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计算机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对检查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结合计算机专业知识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有着重要作用。为将实习落到实处,提高实习质量,特制订本计划。

一、实习内容

(1)理论和实践相结合,通过实习进一步了解计算机的应用领域情况;

(2)巩固所学的知识,学习新的知识;

(3)学会使用基本应用软件及开发环境;

(4)消化掌握所学的知识,锻炼独立进行系统维护、软硬件维护及编程等项目的相关能力;

(5)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

(6)根据在党政机关、企事业组织等有关单位的要求完成与专业相关的任务。

(7)熟悉实习单位的环境,了解实习单位部门之间的工作程序和机制;

(8)根据所学专业,选择实习单位某一具体岗位,了解和参与该岗位的工作,熟悉工作流程和管理;

(9)对毕业实习进行总结,完成毕业实习总结报告(实习总结文稿必须提交指导老师审核,实习总结报告定稿完成后按学院要求格式打印,将纸质及电子文稿于4月22日前交指导教师);

二、实习的形式与时间

根据计算机专业的性质、专业特点、实习要求,采用集中定点为主、分散自主、与教育专业学生一起到实习学校参加教育实习或其它相应方式为辅的形式,有组织地开展毕业实习工作,学生按实习单位或指导教师安排进行实习活动。

实习的时间:20XX年3月1日—20XX年4月28日(第1周—第7周)共7周。

三、实习的组织与实施

为搞好学生实习工作,计算机科学系成立了以张小东为组长的毕业实习领导小组。实习领导小组在学院学生实习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工作。主要负责制定本系学生的非师范专业的实习计划,在学院领导的帮助下落实学生实习单位,选派实习指导教师,指导毕业实习和实习报告的撰写以及日常管理、成绩评定等工作。根据我系制订的毕业实习大纲和计划,成立专门的毕业实习领导小组如下,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1、系毕业实习领导小组职责

系毕业实习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责是:制定本系毕业实习实施工作计划;在院毕业实习领导小组的领导下联系安排实习单位;选派指导教师;督促检查毕业实习的准备工作;做好实习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巡视指导全系的实习活动,交流情况,总结经验,及时发现和解决实习中出现的问题;考核本系实习生毕业实习成绩。

2、实习小组组长其职责如下:

实习生实习期间可按照实习单位组成实习小组,实习小组可设组长1名,由指导教师指定。实习小组组长职责是:组织执行本组毕业实习计划;协助指导教师做好实习的各项工作(负责毕业实习总结、工程总体设计、论文或调查报告的撰写等);经常同双方实习指导教师联系,争取切实有效的指导;协助本组实习生进行实习总结,交流实习工作经验。

3、实习指导教师的选派和指导教师职责

在实习过程中,指导教师起着主导作用。因此实习指导教师的素质、态度、组织协调能力对实习工作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应选派责任心强、有一定生产技术经验和较高专业造诣、有一定组织协调能力和指导实习能力的教师担任。

(1)本系实习指导教师职责

实习指导教师在外实习要严格要求自己,为人师表,自觉维护学校的声誉,要做好实习前的各项准备工作,督促检查实习学生的实习任务,实习期间要帮助实习生查找技术资料,指导技术攻关,解决核心技术问题,参加评议学员的工作。关心学生的思想、工作、生活和身体健康,督促学员严格遵守实习生守则。做好实习的总结工作,评定实习生的实习成绩。实习期间要和实习单位经常取得联系,及时解决实习当中出现的问题。

(2)实习单位指导教师职责

向实习学员介绍实习单位的生产、产品、项目、技术方向等情况;帮助、指导、安排实习生的实习工作;传授技术工作的经验,帮助实习生查找技术资料,指导技术攻关,协助实习生解决核心技术问题,对实习学生进行思想、业务指导;审核批准实习生的设计方案、工作计划;主持评议实习生的实习成绩,写出评语。

四、毕业实习过程的管理

1、做好学生实习动员工作;

2、认真负责解答学生在实习中的问题,指导和督促学生撰写实习总结报告,评阅实习报告,写出实习评语,评定实习等级;

3、实习领导小组要定期向指导教师了解学生实习情况,帮助解决问题;

4、负责收集学生实习相关材料。20XX年4月22日前收集学生实习鉴定意见(须盖实习单位公章),实习总结报告及相关材料。

5、进行实习后期复查工作。

6、进行实习总结工作。

五、实习学生要求

1、实习学生应根据专业实习岗位,制订个人实习计划,明确目的和任务;

2、实习学生要严格按实习计划要求认真完成各项实习任务,在工作中做到勤观察,勤思考,勤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3、尊重指导教师,服从安排,虚心请教,工作积极主动,尊重实习单位职工,热爱技术工作。

4、实习期间要积极与指导教师联系,主动汇报工作和思想情况;

5、实习期间,要维护学院荣誉,发扬团结互助精神,确保实习任务的完成。

6、要“五勤”。嘴勤:要求多请教,腿勤:多跑腿出力;手勤:要多干活;脑勤:要多思考和研究;要谦虚,放下架子,继续做“学生”,要善于学习实习单位好的思想,好的作风。

7、要“保密”。做到不该讲的不讲,不该问的不问,不该听的不听,不该记的不记,切实做好保密工作。

8、不“表态”。实习学员的主要任务是实习,熟悉业务,帮助工作,因此一般不要随意主动表态(不排除提出个别建议)。

计算机毕业论文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毕业设计;产学研模式;教学质量;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3)29-6579-04

工科专业的毕业设计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阶段,是本科生毕业前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是对本科四年学习的深化与升华,在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毕业设计也是检验理工科高校对人才培养成效与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效果的多方面总结,是评价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依据。地方本科院校在服务地方经济、组织协同创新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但由于种种原因地方高校的办学存在着同质化的趋势。为了培养特色鲜明的创新型、应用型人才,不少地方本科院校都加强了对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的投入力度,倡导采用“产学研”相结合的模式改革毕业设计教学,为此过往有不少学者就“产学研”结合毕业设计模式展开过探讨、实践,并取得许多经验。如,梁静(2006)[1]将“产学研”模式运用于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类专科学生毕业设计(论文)上,在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提高了教学质量;姚国胜等(2006)[2]介绍了常州工学院化学专业充分利用高校所在地周边地区集化工生产、科研、教育于一体的优势条件,积极开展“产学研”结合毕业设计(论文)模式实践的情况;伍栖等(2007)[3]提出一种“学科交叉、产学研结合”的毕业设计(论文)培养的新模式,并将其应用在独立学院计算机类专业的教学中且取得初见成效;李向民等(2009)[4]等探讨了高校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成因,提出了一种“产学研”结合的毕业论文(设计)模式,并指明了运用该模式展开教学时需要注意的问题;李飞等(2012)[5] 分析理工科专业本科毕业设计中存在投入不足等难题,着重探讨了“产学研”结合毕业设计模式的可行性、团队组建、实施方法等方面的问题;任勇(2012)[6]分析了独立学院本科计算机专业毕业设计工作的现状,在指出其中问题与原因的同时提出了改进思路与措施。

对于实施“产学研”结合模式开展毕业设计的问题,以往学者在选题、指导方式、激励措施、质量评价等方面展开了多项研究,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参考,但也存在着一些局限。譬如,实施这类教学改革的多为国内重点高校,其办学时间久、师资力量强、生源素质高且学校所在地多为省会或重要经济城市,工商企业云集,高校与企业的联系密切。各名校的改革方案多从本校自身特点出发并结合高度发达的地方经济情况而展开研究,其经验有很强的局限性,对地方本科院校虽有参考意义,但不能照搬;又如,实施教改的专业多见为化工类、机械类等传统产业,鲜少见有信息类专业,特别是计算机类专业——以智力劳动为主,并需要结合高效的管理行为的高新技术产业;再如,“产学研”结合毕业设计改革较常见诸于独立学院或高职高专类院校,但由于实际条件的限制,这类院校与企业的“产学研”结合处于较为初级的阶段,学生派出到这些企业开展毕业设计其选题相对简单,难度较小,合作的深度也较浅,对本科院校的参考意义有限。因此,该文针对地方高校计算机专业本科毕业设计中理论偏离实际等问题,从毕业设计的选题,联合指导教师团队,学生团队组建,毕业设计指导方法,论文答辩等方面探讨了新模式的构建方式和具体的运作方法,为地方高校的计算机专业的实践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1 毕业设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地方本科院校多由地方上的师专升格而来,本科办学时间短,肩负着培养大量适应地方经济、文化建设所急需的高级人才的重任,通常多为传统的教学型高校。在这种高校里,理工科,特别是应用性、实践性、创新性要求均较高的计算机类专业的毕业设计问题较为集中,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⑴师资力量欠缺

地方高校是我国高校扩招的主力军,常年的扩招,摊薄了原本就非常有限的教师力量。对于计算机类专业,重点高校培养的博士毕业生原本是地方高校师资的重要补充来源,但是由于这类专业应用性强,本就为数不多的高素质的博士毕业生经常早早被各地的高新技术企业、跨国公司高薪聘去,真正愿意到科研条件较为欠缺的地方高校任教的十分稀少。师资补充不上来,就直接导致了地方高校计算机专业师生比常年不达标。

更为关键的是,不少地方高校对教师的科研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高校教师的职称晋升、评优评先主要的考核指标就是科研业绩,这种政策导向直接影响了教学工作的开展,毕业设计这种费时费力且难出成效的实践教学工作对于高校教师们而言就形同鸡肋,难以引起重视并提升其指导质量。

⑵校内实践教学资源不足,经费短缺

地方院校由于办学时间较短、底子薄、投入不足,可供学生展开实践教学的仪器设备、场所通常都难以满足要求,而有限的资源又经常优先提供给基础性专业课、必修课的实践教学使用。经费投入不足也是制约教学质量的主要因素,以我院为例,学院拨付给工科类学生每人160元的毕业设计实验经费,连补充最基本的实验耗材都不够,为了出成果只能将经费集中于少部分尖子生使用,从另外一个角度上说则损害了大部分学生的利益,影响了教育的公平性。学生在毕业论文阶段得不到有效的训练,其毕业论文的质量可想而知。

⑶与学生就业时间冲突,学生投入不足

通常本科计算机类专业的毕业设计安排在大学四年的最后一个学期,这段时间正是公务员考试、考研、教师招聘考试、企事业单位招聘的关键时期。大四学生面对严峻的升学与就业压力,不得不奔忙于各类考试与各地的招聘会之间。甚至,不少企业不顾及学生学业,要求签约学生立即到岗上班。升学、就业与毕业设计在时间上出现了冲突和矛盾,学生大多只能顺从于就业压力,无法把主要精力集中于学习上,

3.3适度调整考核标准与程序

“产学研”结合模式下指导的毕业设计有其特殊性,因此最终的考核——毕业论文评审、毕业论文答辩——也应有别于在校内完成的传统学术型论文,在评价上需结合实际并适度倾斜。首先在选题的评价方面应首先考察学生选题的新颖性、实用性,对于密切结合研发的具有较大实用价值且是研发过程中的重点或难点的选题,应该给予肯定;在毕业设计工作完成情况的评价上,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工作量,并对于毕业设计的原创性、真实性予以认真的考察,即毕业设计必须是学生亲自动手解决的研发过程中的若干具体问题;评审人的构成方面,可聘请企业中经验丰富的研发工程师、项目经理等人员与校内专家一起组成考评小组,企业专家的参与将增强评判的客观性、公正性,也将强化学生毕业论文中实用性的评价;学生毕业设计的考核也应包含团队协作能力的评价,在企业进行研发工作,如完成一个软件项目,本身就是一个团队作战的过程,学生的沟通能力、表达能力、组织协调能力也应该进行考察,引导学生重视团队协作;最后,毕业设计的成果形式也不应仅局限于毕业论文,可将学生在“产学研”过程中实际参与或完成的智力成果都纳入评价范围,如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计算机软件登记、各类发明与实用新型专利、工程设计报告、项目需求分析报告等。

4 “产学研”结合模式的实践

惠州学院计算机科学系从2004年成立起就一直非常重视与惠州市及周边地区的企业开展“产学研”结合。主动与旭日集团电脑部、用友软件有限公司等当地十多家IT企业输送实习生,充分利用以往积累下来的资源。从2005年起,每年都组织学生到上述企业开展毕业论文、生产实习等实践教学,共同开展协同创新。在校内指导教师与企业工程师的双重指导下,通过“产学研”结合模式完成毕业设计,并初具成效。从客观数据上分析,参加“产学研”结合模式的学生其毕业设计成绩得分较高,且易取得突出成果。以2005级为例,该年级学生在企业完成毕业设计的共计有30余人,占毕业生总数的近20%,其中9人的毕业设计被评为“优等”,2人的毕业论文获选校级优秀毕业论文。从学生主观感受上看,学生直接到企业参与企业的研发课题,也提升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其自信心陡增,对学习的满意率也有大幅提高,这一点可从毕业论文的“评教”得分上得以体现。我系对参加“产学研”结合模式进行毕业设计的学生展开了调研,汇总“评教”得分,将其与不参加“产学研”结合模式的学生的“评教”的得分进行了对比,具体情况如表1。

注释:①“I类”为参加了”产学研”结合模式的学生,“II类”为非”产学研”结合模式的学生;②“评教”得分百分比=I类(或II类)学生中评该等级的人数/I类(或II类)学生的总人数×100%

此外,计算机科学系还与合作企业共同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如高校派出教师到企业担任科技特派员,企业遣员工到高校进修,申报、设立横向课题对研发过程中遇到的难题进行合作攻关等,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

5 结论

毕业设计是培养学生综合创新能力和科学素养的重要实践环节,“产学研”结合模式为师生创造了一种开放式的教育环境。通过这种协同创新,将地方高校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贯穿于教学、科研、生产三条主线中,使得三者融合成为一个互相交叉、相互渗透、互助提高的有机体,是一种对地方高校工科专业毕业设计内容与形式的创新。

广东惠州学院计算机科学系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牢牢抓住毗邻的深圳、东莞、惠州等诸城市重点发展信息产业、云计算产业的契机,在毕业设计的实践教学环节中,摸索并实践了一套毕业设计的“产学研”结合模式,其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⑴在毕业设计得到质量大幅提高的同时,提升了工科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产学研”结合模式,顺应了信息时展的趋势,使学生走进企业、走进研发第一线,面向实际,走出了以往过于偏重书本理论,偏离具体实际应用的误区。

⑵有效地缓解了地方本科院校教学资源紧缺的矛盾。学生到企业进行毕业设计,提高了企业与生产单位实验设备、研发装置的利用率,缓解了地方院校实验设备、实验场地的紧张状况。

⑶有利学生就业。“产学研”结合的毕业设计指导模式,可让学生提前深入企业研发、生产的第一线,尽早明确自己的就业目标,制定相应的学习计划。同时,该模式也可使学生较为充分地了解企业的管理模式、业务流程,直接实现了地方高校与企业用人需求的紧密对接。学生岗位适应能力明显提高,进入企业后培训、适应时间大大缩短。

⑷建立、巩固了产学研基地,提高教师科研能力,以及高校与地方企业的协同创新能力。“产学研”结合模式,为地方高校教师

深入企业研发第一线提供了机会。在这一过程中高校教师能及时了解当前行业发展的趋势、动向、最新技术以及先进的生产管理方式,一方面有利于进一步完善教师的知识结构,更新教学案例,为教学改革提供原动力;另一方面,有利于高校教师与企业研发人员共同探讨研发、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难题,校企合作申报科研课题,共同攻克技术难关,提升科研能力。

参考文献:

[1] 梁静. 关于计算机类专科学生毕业设计阶段产学研模式的思考[J]. 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3):29-31.

[2] 姚国胜, 陈建欣. 以产学研结合为基础 加强高校毕业设计[J]. 常州工学院学报,2006, 19(1): 86-89.

[3] 伍栖, 赵初元, 杨子华. “学科交叉产学研结合”毕业设计新模式在独立学院计算机专业的应用研究[J]. 计算机教育, 2007(10):65-67.

[4] 李向民, 任宇石, 张晓芬. “产学研结合”提高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研究[J]. 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11(4):134-136.

[5] 李飞. 开放教育中本科计算机专业毕业设计规范和提高的探索——以广西广播电视大学为例[J]. 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2,23(3):63-65.

计算机毕业论文总结范文第5篇

论文关键词:毕业设计;学风建设;治学方略

毕业设计是本科教学中最后一项教学内容,也是最重要的一个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各教学环节的继续深化和检验,其实践性和综合性是其他教学环节所不能替代的。近年来,安徽工程大学对人才培养计划的实践环节内容进行了修订,立足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强化了实验、实习和毕业设计环节。这些措施的实施对学风建设产生了积极影响。机械专业毕业设计(论文)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进行系统、全面、综合的工程设计和科学研究及训练,初步掌握产品开发、工艺革新、设备研制的方法和技能。毕业设计(论文)对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强化工程意识是十分重要的。毕业设计过程要充分体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形成优良的工作作风和协作精神,为今后的工作和学习打下基础。

一、机械各专业毕业设计大纲

机械各专业毕业设计大纲要求大同小异,以下以机制专业为例进行阐述。

机制专业毕业设计大纲要求达到以下目标:

(1)培养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接受工程师必须的综合训练,提高实际工作能力。这些实际工作能力包括调查研究、查阅文献和收集资料并分析的能力;专业外文资料阅读和翻译的能力;理论分析的能力;制订设计或试验方案的能力;设计、计算和绘图的能力;实验、研究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技术经济分析和组织工作能力;总结提高、撰写论文和设计说明书的能力等等。

(3)检验学生综合素质与实践能力是学生毕业及学位资格认证的重要依据(16周15个学分,占总学分的7.4%)。

(4)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精神,树立良好的学术思想和工作作风。

二、影响毕业设计(论文)的学风因素

自评估和更名之后,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毕业设计的过程管理和要求都上了一个很高的台阶,从审题、过程监督到评阅、答辩、成绩评定循序渐进,一人一题的模式让更多有特长的学生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也给毕业后不同去向的学生提供了宽泛的课题选择空间,为提前进入工作状态或进一步深造提供了良好的训练平台。虽然如此,毕业设计中反映出来的问题也很多,如题目难易程度的合理性、题目的针对性、遇到问题学生心气浮躁、不能踏踏实实解决问题而过分依赖网络、老师监督辅导程度常常不到位、对提交成果的评判随意性大、没有统一的、相对明确的标准等等,这些问题表现在学生,而根源于教学管理和老师。老师的责任心决定学生的学习态度,老师的治学水平影响学生的习得能力,要把好毕业设计这一关需要一套完整的治学方略,才能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

在学校,学风的定义就是学习风气,就是学校师生员工在治学精神、治学态度和治学方法等方面的风格。学风是凝聚在教与学过程中的精神动力,它依不同特点的学校表现出独有的特色和丰富的内涵,并通过学校全体成员的意志与行动,逐步地形成和固化,成为一种传统和风格。这些传统和风格对学生的成长起着重大的作用,对学校的发展和建设产生深远的影响。一般意义上来说,影响学校学风的关键因素是学生、教师、学校环境、家庭和社会因素,其中学校环境、家庭因素和社会大气候我们无法左右,所以只能从自身做起,以身试教,做一个称职的老师。

毕业设计过程是老师和学生近距离一对一授课的过程,教师的工作是如何传播知识,如何能让学生很有效的接受知识。这个传播过程并没有很深奥的理论,但敬业是首要的,一定的基本技能是必须具备的。对毕业设计的任课老师来说,要达到毕业设计大纲规定的目标,老师必须具备以下基本职业技能:

(1)具备课题所涉及到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熟悉交给学生的课题,掌握课题的难易程度和完成的方法,懂得如何培养学生调查研究、查阅文献和收集资料的能力;督促学生阅读和翻译与课题有关的外文资料;指导学生对课题进行理论分析、设计和计算;帮助学生制订设计或试验方案;强化学生对课题进行技术经济分析的意识;总结提高、撰写论文和设计说明书的能力等等。

(3)具备良好的学术思想和工作作风,懂得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精神。

上述要求不仅有专业知识方面的,也有做人做事方面的,所以要带好毕业设计,老师只有具备深厚的三基基础、系统的专业知识、时刻关注专业的发展方向才能很好地引导学生掌握扎实的基本功,培养学生浓厚的专业兴趣,向更高的目标努力。不仅在专业上要坚持教中学、学中教,不断进取,还要在做人方面为学生树立榜样。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学生总是把老师看作学习、模仿的对象。叶圣陶先生也曾说:“千教万教,教人学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但是为师者不“真”,又怎能让学生学“真”?所以老师高尚的人格、整洁的仪表、和蔼的态度、丰富的学识、博大的胸怀、率先垂范、做出表率才能保证教书育人的实效,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进而“乐其道”,良好的学风就会在这种互动中形成。

三、毕业设计教学过程中的治学方略

按词典的解释,治学就是研究学问,方略就是全盘的计划和策略,研究如何带好毕业设计,为学生上好最后一堂课而制订的计划和策略就是毕业设计教学过程中的治学方略。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结合安徽工程大学毕业设计现状,建议对毕业实习及毕业设计采取一些方略,具体包括两个方面。

1.毕业实习

毕业实习作为毕业设计中的一个环节,是经过很多学校考证了的,在各方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在一个理想的实习场所经过一段时间的实习是非常必要的。毕业实习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有人说书本上的理论是没有用的,实际工作中一点也用不到。事实情况绝非如此。笔者和企业打交道20多年,设计的产品有发动机、卧式带锯机、农用机械还有工装夹具,最后落脚在防腐泵产品的研究中,到目前为止设计了几十个规格的产品都在使用中,还有的产品出口国外,最早的产品在线使用近20年了。这些产品的设计没有哪一个尺寸不需要计算,没有哪一个结构不需要找理论依据,只有在同类型产品不同规格系列化或者在仿制别人产品时才参照成熟产品的结构和尺寸做相应的放大、缩小或原样测绘,即使如此这也只是一条捷径,并不是设计产品正常的程序,一旦产品有质量问题就必须回归正常的设计程序查找原因,正常的设计程序必须要用到理论计算,而课堂上讲授的都是各学科的经典都是各种机械产品设计计算的基础。书本如何结合实际,关键就在如何把实际工程问题提炼出来,变成作业里面的已知条件,这不是一个单纯的理论问题或是一个实践问题,而是需要用系统专业的眼观观察实际的事物,需要在一定理论的基础上思考总结,最后找出理论公式与实际问题之间的结合点,把一些影响不大的因素忽略掉,把理论计算公式的假定条件作为计算结果的误差来源,最后用系数进行补偿,如此就很好地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了。因此要想很好地运用理论就必须学到一定的程度,厚积才能薄发。同时,也必须具备一定的实践知识,才能找出实际问题的关键点,而毕业实习正好是一个机会,为学生增加感性认识提供了平台,所以毕业实习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另外,通过毕业实习还能增强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和增强就业竞争力,也能加深了解社会对本专业的需要,培养独立进行资料收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开阔眼界及思路,为毕业设计收集资料及酝酿设计方案,也为今后的工作积累经验。而目前缺少理想的实习基地,没有真正意义上实施这一过程,其中的原因很多,如果单方面依靠老师寻找实习基地,会涉及到学生安全问题、经费问题、企业的认可度等等,目前还有相当大的难度,需要学院和老师各方努力。  2.毕业设计

目前我院还没有完整的关于毕业设计课题内容的的具体要求和验收标准。笔者结合其他学校的经验,将几种类型的毕业设计内容和要求总结如下:

(1)机械制造工艺工装及设备设计方面的课题。

1)以机械制造工艺规程设计为主的课题,应提交:工艺路线和工艺卡;各工艺卡上必须按要求完整填写相关工艺参数,比如机床、量具和刀具的选择、切削速度、切削量的规定等内容;必要的工装图;毕业论文按学校规定的格式和字数撰写,其中必须有关于误差分析的内容。

2)以机械设备设计为主的题目,应提交:完整的设备结构总图和全部非标准零件图;毕业论文按学校规定的格式和字数撰写,其中必须有设备结构设计的详细计算过程。

毕业设计中图纸的要求:图纸大小在能清楚反映设备结构的情况下选择最小的标准图幅打印,标题栏明细表按国家标准规定的格式填写,不可再用课程设计的简易标题栏和明细表;总图上必须标注必要的尺寸,技术要求可根据情况确定是否需要填写;设备上所有非标准零件都必须要画零件图(标准件如螺栓、轴承等能在专业商店购买,只要有型号就行,不需要画图),零件图图幅和标题栏要求同上,零件图上要合理标注尺寸、公差、粗糙度,技术要求可根据情况确定是否需要填写。

(2)模具设计方面的课题。

1)冲压模设计:应是具有三工位以上连续模,或将三种以上简单工序进行复合的模具。

2)注塑模具设计:应是含有侧抽芯机构的中等以上复杂程度模具。

3)模具工作部分尺寸及公差应进行详细设计计算。

4)模具典型零件的选材及热处理工艺路线分析。

5)设计中典型零件应编制零件制造工艺规程卡片(该内容可根据学生的情况删减)。

6)应用模具CAD软件设计的,应该对模具结构进行三维剖析,并有模具开合结构图。

7)必要时对设计方案和设计结果进行经济分析和环保分析。

提交结果包含:有完整的总装配图和所有非标零件的零件图。图纸内容和格式要求同(1);一份1万字以上的设计计算说明书或论文,论文里应有不少于3000字的文献综述和上面3)、4)、5)部分的内容。

(3)仿真、软件设计和实验研究类毕业设计内容及要求。以仿真为主的课题,必须提交仿真结果分析报告;以软件设计为主的课题必须通过程序验收,内容应符合软件工程规范,还应包括需求分析、总体设计、详细设计与编码、测试等全过程;实验研究类课题学生要完成一个完整的实验(包括调研、方案设计与决策、实验方法与过程、实验数据处理、实验结论等的全过程),取得足够的实验数据。实验要有探索性,而不是简单重复已有的工作。上述三类毕业设计工作量应至少完成1.2万字以上的设计计算说明书或论文。论文应包括3000字的文献综述、实验分析研究与结论等内容。

计算机毕业论文总结范文第6篇

关键词:毕业设计;成人教育;计算机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1引言

成人教育的对象主要是在职的人员。在经历了近30年的不断研究、发展、改良之后,现在的成人教育方法和学科体系已经日益成熟。在“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等核心思想的指导下,为帮助更多的在职人员通过学习来更好地适应工作和生活,各种成教专业应运而生并产生了明显积极的作用。

而在成人教育中设置计算机专业,主要是培养学生应用实践能力。在系统地传授核心课程中的计算机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必须设计和提供有效的切入点,帮助学生找到理论和应用的结合点,最终通过实践提高在工作中对计算机软硬件的理解、使用和掌控能力,培养学生自身的动手编程能力,为他们未来职业水平的发展上升提供一个阶梯。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我们采取的方法就是课程实验和毕业设计。如果说平时的课程小实验是定点射击训练,那么最终的毕业设计就是一次全面的练兵。由于成人学生具有诸多区别于普通全日制本科学生的特点,在毕业设计环节中需要为每个学生量身定制适合的“练兵计划”,从而既使课本理论知识尽可能全面地应用到设计中,又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在工作中积累的经验作用和实践能力。值得一提的是,在各位老师从课程设置到教学、实践的全方位努力下,本系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已经入选为江苏省成人高等教育特色专业建设项目。

2成教本科生源和特点分析

我系招收的成教本科专业学生都毕业于国家各类正规专科院校,其中有一半左右具有计算机专业的专科学历,也有很多在专科阶段学的是电子、信息管理等相关专业,少数学生的学历背景是和计算机完全不相关的文科专业等。他们的年龄通常在20~30多岁,90%以上是在职参加学习,且来自各行各业,均有一定的社会阅历和实践经验,但是只有大约一半的人从事着与计算机软硬件直接相关的工作。

通过对以上情况的分析和对学生的实际了解,从总体上看,和普通全日制本科生相比,成教本科生在学习过程中体现出的特点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工作和生活压力大,学习时间有限,但是学习目标明确(多数是为了积累知识,少数是因为工作原因,有必要系统了解某些计算机知识)。因此尤其需要老师帮助他们合理充分地利用有限的学习时间达成的目标。

第二,实践能力较强,但理论知识相对贫乏。在获得了一定的理论支撑之后,能够迅速地将理论和实际工作结合起来。这一点在那些从事计算机专业工作的学生身上体现得尤为明显。

第三,之前的专业背景差别较大,计算机学科的理论基础扎实程度参差不齐。因此在3年的成教学习过程中,对知识的掌握深度和广度也必然有明显的差别,并直接影响到毕业设计的质量。

第四,现有工作性质和内容各种各样,一部分学生工作中对计算机的使用仅限于文字处理等最简单的阶段。

第五,学习能力和成绩水平也参差不齐。

3毕业设计指导过程和方法

考虑到学生的上述特点,我们认为,必须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帮助其选择合适的毕业设计内容,做到既能够体现理论学习成果,又能够结合实际工作情况提高动手能力,同时也要人性化地适当照顾到学生的工作生活状况。基于此,在多年的毕业设计指导工作中,我们总结提出了“以导向性为核心,强调针对性和层次性”的思路,并不断进行实践,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3.1毕业设计指导流程

为了让一个毕业班的所有同学在8~12个月内顺利完成毕业设计和论文写作工作,在时间安排上,我们将指导工作划分为五个阶段,并在内容安排上为每个阶段分配了不同的工作重点。

3.1.1第一阶段:论文选题导向,写作指导,全面收集意见

(1) 形式:集中授课1~2次,课堂讨论,提问回答。

(2) 时间:第四学期期末。

(3) 内容:在各指导老师统一意见之后,由一名老师代表对论文写作的基本知识(如文章格式写作技巧等)和毕业设计的基本要求进行面上的介绍。特别需要在此时给出导向型意见――毕业设计题目的类型及其涵义和优先级,如从最优到最普通的题目类型,可以大体排列为如下几种:软件的设计实现、硬件的研发、系统测试方法和过程、软硬件的应用心得、感兴趣内容的调查和综述等,并要求学生明确所有类型中都应优先选择与本人工作相关的议题。在统一介绍的基础上,学生可以当场提出任意问题和各位指导老师进行交流沟通。

(4) 意义:多数学生没有过论文写作的经历,因此首先要让大家对论文的形式和内容有一个明确的认识。而在理解了毕业设计的总目标和形式之后,学生通常能够对自己未来的工作有一个基本的心理准备和把握。

当堂的问答环节可以促进学生的思考、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相沟通和提示,同时也有助于发散思维,可能还会因此而提出并解决一些导师事先未想到的问题。

划定可选论文题目的范围并对每一类型题目的涵义给出清晰详细的解释,明确毕业设计要求(必须符合专业性、科学性和不同程度的独立创新性)等,帮助学生尽快进入可控和自我掌控的状态。特别是从事IT行业工作的学生,可以立刻联想到自己曾经或正在从事的研发测试等工作,并形成初步的选题目标,而其他大部分学生通常也能够联想到工作中与计算机技术相关联的问题。此时,常有一些学生产生疑问并立刻向导师表达自己的想法、咨询意见或提出困难,而初期的当面交流十分有助于尽早解决疑难问题。

可见,该阶段通过给出导向性意见,诱导学生的互动和沟通,自然划分出一个粗略的学生层次,并根据各层次情况给出具有初步针对性的指导意见,是十分关键的一个步骤。

3.1.2第二阶段:学生自主选题为主,导师导向为辅,提纲写作和修改

(1) 形式:每位导师分别和每个学生单独联系。

(2) 时间:各学生先后完成,共约历时2个月。

(3) 内容:每个学生将自己的选题意向、理由、总体内容安排计划描述为一页纸的摘要提供给导师,导师据此给出意见(同意、修改、驳回)。如果属“驳回”情况,则立即安排师生当面沟通,由导师帮助确定选题。在定题基础上,主要处理意见如表1所示。

(4) 意义:给学生充分的选题自,有利于激发学习和实践的潜力,并兼顾到各种层次学生的需求和能力。很显然,本阶段是毕业设计过程中的第一个实质性阶段,导师在此时对选题方向和工作安排的严格把关,是后面顺利开展设计和论文写作的良好保证。

3.1.3第三阶段:毕业设计和初稿写作

(1) 形式:每位导师分别和学生单独联系(有两种情况:定期汇报,按需互动)。

(2) 时间:历时4~8个月。

(3) 内容:首先,导师要求每个学生每两个星期就主动汇报进展情况一次。其次,导师可以随时检查进展,学生也可以随时向导师寻求帮助。进展情况包含系统设计、编程及调试、文档资料的调研、初稿写作等各个方面;而导师的帮助则包含编程经验指导和疑难问题讨论解答、提供文献、随时检查并修改写作过程中的初稿等。

(4)意义:及时把握每个学生的进度,能够尽早发现问题或错误并及时修正。而敞开的沟通渠道能够让导师对学生毕业设计的指导帮助作用最大化。

3.1.4第四阶段:共性问题分析讲解

(1) 形式:集中授课若干次。

(2) 时间:在多名学生完成初稿写作之后,由各位导师商量后安排授课时间,和第三阶段穿行。

(3) 内容:各位导师对已收到的稿件进行分析并预测出若干共性问题,在集中授课的时候对所有学生进行统一讲解和提醒,并当堂和学生交流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等,可见具体授课次数和内容和当年学生完成的论文质量有关。不过根据多年来的论文稿件情况统计,通常的共性问题有过分口语化表达、过分文档化表达、资料掌握不充分、重点不突出等。

(4) 意义:公开说明并分析共性问题,明显有助于大家互相了解并及时修改,或在今后的工作中主动注意。本阶段和第三阶段是很难分割开的共同体,是毕业设计过程中最漫长最复杂的两个阶段,妥善合理的安排能够帮助更多的学生少走弯路。

3.1.5第五阶段:个性问题个别修改,论文完成

(1) 形式:每位导师分别和每个学生单独联系。

(2) 时间:各学生先后完成,共历时两个月左右。

(3) 内容:导师分别通过电话或电子邮件帮助每个学生对论文进行多轮细节修改,通常需修改的问题包括行文风格、论文条理、技术含量、摘要写作、图表安排、文献引用等。导师对每次发现的问题分别给出详细修改意见或直接帮助修改,以历史情况来看,每人的论文均需要修改3~8次之后方可定稿。

(4) 意义:针对每个学生的水平提出修改意见,尤其对困难较大的学生给予较多的帮助。导师必须对每个学生的论文质量负责,也有助于能力的提高,学生在毕业设计过程中得到更多的收获,这也是成教毕业设计的核心目的所在。

3.2毕业设计指导方法的归纳

综上所述,在成教本科毕业设计的指导过程中,我们通过分阶段分重点的工作安排和具体实施,体现出了以下几个特色:

(1) 基本导向性――除了体现基本要求,如选题的意义、设计的独立性、规范性和完整性等,还通过分类选题指导意见引导学生,既帮助他们将毕业设计工作和理论学习联系起来,也增加细节信息,帮助设计和论文的完成。

(2) 群体导向性――即时发现并集中讲述共性问题,减少不必要的重复错误。

(3) 内容针对性――鼓励并积极帮助学生选择和本人工作紧密结合的毕业设计内容。

(4) 学生针对性――充分利用电话和电子邮件等完成一(导师)对一(学生)的指导和沟通,既是因设计内容不同而引发的需要,也十分适合于在职学生的工作生活状况。

(5) 注重指导过程的层次性――从选题到提纲、部分初稿、初稿、修改稿的完成过程中,分步即时提供指导和建议,能够有效的防止偏离轨道的情况(包括内容偏离,文字表达偏离,编程问题等)出现,从而帮助学生少走弯路。

(6) 关注学生能力的层次性――考虑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实际能力的差别,帮助学生选择适合于其所处层次的毕业设计内容,并在完成过程中提出相应层次的要求和意见。

4已完成的毕业设计总体情况和个案分类

在本文介绍的指导框架下,已经有数百个毕业生的毕业设计和论文得以顺利完成,总体上显现了百花齐放的特征。总而言之,毕业设计的全过程能够在较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兴趣,导师和每个学生之间极具针对性的良好沟通能够在每个学生个体身上起到有效的培优补差作用,论文稿的完成则让写作和表达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和提升等。这些收获既是学生们3年学习的满意句点,也一定将对他们的职业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表2给出了近四年来毕业设计完成的总体数据,随后对几类典型个案进行了分析评价。

4.1个案类别1

在获得优秀的毕业设计中,有60%出自本身能力很强且工作背景较好的学生。他们通常直接从事着研发或测试等项目的管理工作,对整个项目的目标、设计和具体实现细节了然于心,并掌握着翔实的资料,因此进行毕业设计时仅需要提供写作指导即可。

4.2个案类别2

其他40%的优秀设计则出自于态度认真且工作踏实的学生。他们通常没有从事研发工作,甚至不属于IT行业,在导师的指导下,他们通常会选择系统测试或应用心得类型的设计内容。在毕业设计过程中,导师和这一类学生之间的沟通明显多于其他学生,他们积极地提出疑问或寻求帮助,能够较大限度地发挥导师的作用,最终完成较高质量的论文。

4.3个案类别3

通常约有10%的学生会由于个人能力或客观条件的限制、态度不端正等原因难以独立完成毕业设计。导师和该类学生的沟通也很多,但沟通内容通常以导师的主动提醒、督促和提供帮助为主。

5结束语

多年来,本文作者完成了大量成教计算机专业学生的毕业论文指导工作。我们认为,整体生源结构具有实践能力强于理论基础以及背景、能力差异大等主要特点;在此基础上,我们以通过毕业设计帮助学生完成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从而促进实践能力的进一步提高为目标,总结出了“以导向性为核心,强调针对性和层次性”的思路,将毕业设计指导划分为几个工作侧重点不同的阶段,兼顾了学生的专业、职业背景和工作生活状况等诸多不确定因素,且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个人特点、专长或兴趣爱好,在实践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为本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在2009年顺利入选江苏省成人高等教育特色专业建设项目做出了贡献。

参考文献:

[1] 叶忠海. 现代成人教育研究:历程和进展特点[J].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8,7(6):91-93.

[2] 许小重. 成人本科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思路与方法[J]. 中国成人教育,2008,11(22):156-157.

[3] 闫冰,刘影. 加强成人教育实践教学的基本途径[J].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6,27(3):71-72.

计算机毕业论文总结范文第7篇

【关键词】 高职;计算机;毕业设计

毕业设计(论文)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中最后一个总结性的实践教学环节,在此期间可较为系统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帮助高职毕业生提高专业综合能力及职业熟练度;同时,毕业设计( 论文) 的质量也是衡量教学水平、学生毕业资格认证的重要依据。所以,毕业设计( 论文)在整个教学环节中所起的作用和地位,是其它教学环节无法替代的。但是,近几年由于扩招、学生就业等各方面的原因,使得高职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普遍下降,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如何改革这一重要的教学环节、提高毕业设计( 论文) 的质量,是一项值得我们不断探索的重要课题,下面具体以计算机专业的毕业论文设计为例来进行改革探讨。

1.毕业设计(论文)现状

1.1 时间安排上存在问题

我院的计算机专业毕业设计(论文)一般是安排在第六学期的第二个阶段(即第六学期的第6周—第14周),总共两个月左右的时间。在此期间学生需要完成查阅相关资料、选题、调研、毕业设计、撰写论文、最后答辩等工作,在有限的时间内要完成具有实用性的高质量的毕业设计(论文)本身就存在一定的难度。

1.2 重视度不够

高职学生在校的最后一个学期,因为就业的压力,绝大部分时间花费在应聘工作上,而对于毕业设计( 论文) 则疲于应付,心有旁骛,无法专注于论文设计与论文写作上。部分学生只是把它当成一次形式上的综合作业来对待,没有在相应的时候内完成对应的任务,经常出现临时抱佛脚的现象,临近答辩该定稿的时间还在匆忙的修改作品和论文。

1.3 选题局限

我院毕业设计课题大多是由教师给出毕业设计题目,学生选题并进行毕业设计。在选题方面,往往会出现以下的现象:课题缺乏工程背景、课题内容陈旧,学生只需要将系统界面稍作改动,将别人的论文稍作修改,就可以变成自己的系统和论文。

有些教师给出的题目本身来自生产实际的应用性课题,但由于在毕业设计期间大部分学生的思想状态比较松弛,导致教师在有限的时间内不敢把任务交给学生去完成,只能安排给学生一些辅的工作,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的精神。

1.4 监管不到位

毕业设计大部分时间由指导教师组织管理,学校仅限于对毕业设计相关表格,如任务书、开题报告和论文的检查。由于受到学生找工作、去就业单位顶岗实习等特殊情况的影响,指导教师只能通过电话或电子邮箱等方式联系学生,很难准确把握学生的毕业设计进度和困难。学校对毕业设计过程管理不严,且对已经签署就业协议的学生的毕业设计采取迁就的态度,毕业设计整个过程缺乏详细的过程管理计划和专门的监督管理条例。

2.具体改革措施

2.1 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前期准备工作

提前做好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的各项准备工作。在每年的9月初就应该布置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工作,提出明确要求,给出整个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各个阶段的时间安排,明确强调本学期的工作重点,使大家心中有数,提早安排毕业实习工作。在12月初,给出“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的工作日程”表,日程表要详细安排从毕业实习初期到次年5月中旬有关毕业实践各个环节的工作进度和要求。

2.2 采用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紧密结合的多元设计模式

2.2.1 联合就业单位,共同指导毕业设计。在学生联系好了工作单位,与单位签订了就业协议的前提下,学校应支持毕业生到工作单位去做课题,完成毕业设计。学生所做的毕业设计课题必须经系里审批,还要请用人单位指定一名具有中级职称以上的专业技术人员担任指导教师,毕业答辩时邀请校外指导教师一起进行毕业答辩和成绩评定。

2.2.2 校外企业顶岗实习与毕业设计相结合。这部分学生毕业设计题目应与专业方向及实习单位的实际情况相结合。由于这部分学生大多不能经常返校与指导教师沟通毕业设计的进展情况,可充分利用现代通讯手段相互沟通,指导教师应该详细布置期间应完成的任务,并定期检查学生毕业设计进展情况。

2.2.3 校内实习与设计。对于没有与用人单位签订用工合同,且未能找到校外实习设计单位的学生,应由指导教师帮其选定课题,并在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努力创新的基础上帮助学生解决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完成实习与设计任务。

2.3 以竞赛及考证的方式替代毕业实习与设计

近几年来各类组织举办了不少与计算机类专业有关的学科竞赛活动,还有学生参与老师的科研项目,积极备考国家及知名公司组织的计算机类认证考试如“软件水平考试”、“思科认证考试”、“Oracle认证考试”、“微软认证考试”等。对于学生参加全国或省市级计算机竞赛并获得一、二、三等奖,学生参与教师的部分科研项目,学生通过高水平认证考试几种情况,其钻研难度和深度,基本上能满足高职毕业设计的要求,对于这部分学生学校应允许其在按规定要求做出相应的完善和补充之后,可以作为毕业设计的题目。这有利于优秀的学生提前毕业,顺应学分制教学改革,也有利于优秀学生积极参加学生科技活动。

3.改革预期目标

通过对传统的毕业设计模式进行改革。对于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的毕业实习及毕业设计应提前部署,同时加强毕业设计的管理与指导,将毕业设计形式由单一模式转化为多元模式,将学生被动的接受任务转化为积极主动的寻找任务,鼓舞每个学生勤奋学习专业课程、努力拓展专业知识积极参加大型专业竞赛和获取权威证书提高专业竞争力。将学生毕业实习与择业就业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及家长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自主联系实习、设计单位。用人单位可将实习和设计工作作为考察和锻炼学生的机会,这也是解决企业自身生产科研课题的一个有效途径,从而达到学校、学生及企业的三方共赢。

参考文献:

[1]姜桂洪等.高职教育计算机专业毕业设计教学的探索[J].职大学报,2009(2).

计算机毕业论文总结范文第8篇

Abstract: The competent department for education begins to realize the contradiction of the personnel training of university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ubject and the economic developing demand. The training mode should not only be expert mode, but the coexistence of multiple modes. The application of complex mode should be more. Only a small percentage of research universities can carry out personnel training according to the expert mode.

关键词: 普通高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复合型

Key words: ordinary university;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personnel training;multi-skill

中图分类号:TP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34-0171-02

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与就业现状

参看《中国大学毕业生就业报告(2010)》最新数据,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8个专业是连续三届(2007―2009)失业人数最多的专业。2010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依旧遭遇就业寒潮,又出现了毕业生滞销现象,被划为“红牌”专业。红牌专业是指失业量较大、就业率持续走低,且薪资较低的专业,即告失业风险型专业,可见该专业就业问题的严峻性。

教育部就业指导中心最新报告也指出,“几年前非常红火的计算机类相关专业,由于报考人数太多,如今出现了市场饱和的情况,初次就业率连年下滑”,计算机类人才是短缺还是过剩?是“无业可就”还是“有业不就”?目前IT行业每年存在至少50万的软件人才缺口,并且还在以每年20%的速度增加。各大招聘信息显示,信息技术与互联网行业的人才需求一直保持全年行业需求的最高,月月居十大热门行业榜首。如果从市场提供的需求来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大学生应该是供不应求的,至少说具有很大的市场潜力,毕竟计算机现在已经运用到各行各业。

由上可知,“就业难”并不是简单的“人多岗少”,而是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造成的一种阶段性社会现象。高校培养了很多知识、能力、结构各个方面难以适应企业需要的人才,严重影响了我国大学生的整体培养质量,“有人没事干,有事没人干”需要引起足够重视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问题症结所在

对黑龙江省25所本科高校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比较,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的毕业生、用人单位和黑龙江省高校管理者、专家学者等进行了访谈,共收回这个专业毕业生访谈问卷300份,收回计算机相关用人单位访谈问卷65份,访谈12所高校的60位高校管理者和专家学者,下面对相关结果进行总结分析。

2.1 专业布点多,专业培养规模偏大。通过调查,黑龙江省举办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的高校为20所,占到了总数的80%。我国约有1180余所高校开设有计算机专业,在校生人数超过80万,专业的设点数和在校生人数都位居全国各专业之首,这势必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专业规模与结构之间的矛盾。部分高校设置专业时对经济和社会发展了解不够,对需求缺乏充分论证,低水平建设问题突出;培养出的毕业生难以适应计算机应用领域的需要,更难以适应IT行业的从业要求,直接导致了毕业生结构性过剩和总量不足并存的现象。

2.2 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单一;文字表述也大同小异,目的性和针对性不强,目标形同虚设;一成不变的人才培养定位和模式在日新月异的计算机技术面前稍显乏味与无力。有的大学总的培养目标差别明显,从培养精英人才到培养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但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却相差无几。试问:两高校定位不同,资源配置、办学理念、办学条件、管理体制等方面也各不相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怎会如此一致?矛盾引起反思,正是因为处在不同层次的高校都往“一流高校”这条“单行道”上行驶,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不同规格的高校并未真正实现“分工与合作”,相似的知识结构、相似的能力架构的毕业生涌入就业市场,人才输出 “阻塞”,造成了我国高等教育内部的严重混乱。

2.3 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脱节,单一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设置下的人才培养规格单一。通过对17所非师范类普通高校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初步比较可以看出,有13所高校的专业人才培养规格极为相似,文字表述大同小异。有的高校貌似创新,其实是文字顺序的调整和简单重复;有的高校文字叙述有所不同,涉及的内容却相差无几。有7所高校的人才培养规格甚至照搬教育部1998年颁布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高校毕业生多了,为什么用人单位还是觉得没人可用?访谈中用人单位普遍反映高校毕业生缺乏个性,同质化严重。(17所高校分别表示成下面的:A、B、C、D、E、F、G、H、I、J、K、L、M、N、O、P、Q)

由表1计算得出各个高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相应的公共课学分占总学分的比例、基础课学分占总学分的比例、理论选修课学分占理论总学分的比例、实践学分占总学分的比例。

2.4 公共课学分占总学分的比例大约是18%―26%,比例比较高,但是从具体课程上来看,课程门类普遍较少、且传统,很难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也不能与时俱进;每门课所占学分较多、学时较长,一些真正能够提高学生素质的课程开设的却很少;公共课普遍缺乏通识教育的内容,偏重理论课程,忽视学生其他能力的培养;不能够反映出各个学校的特色和地方性特点,限制了学生的发展,加大就业的难度。

2.5 通过比较来看,各个学校的基础课比例相差很大,基础课学分占总学分比例最高的是为50%,最低的为12%。有F、G、I、J、N等5个学校的基础课不明确,跟专业课划在一起或者列入公共课中,课程弄不明白,如何定位?从具体的基础课课程来看,大部分高校的基础课的范围还是比较窄,缺乏与其他学科相关的基础课程,这势必造成学生的专业基础薄弱、专业口径窄,影响学生研究问题的角度以及基础科研能力的培养。

2.6 选修课学分占理论课程总学分的比例,各个学校之间相差很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最低的L大学只有8.29%,最高O大学达到44.12%,多数在20%―30%之间。从比例偏低的这些学校人才培养方案上来看,必修课门数比较多,教学时数比较长,计划性很强;选修课程门数比较少,教学时数比较短,灵活性不够,培养出的学生知识和能力单一,难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多元化和复合型人才的需求。选修课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以及社会需求进行选择,只有设置合理才能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发挥学生的特长,满足社会需求。

2.7 实践课占总学分的比例集中在15%―22%,G、H两个学校低于15%,比例最低的学校H只有10.78%,大部分应用型高校的比例较低,这与学校定位和总目标相悖;只有一个学校P比较高,比例是27.93%,大于等于20%的只有6所高校:Q、P、M、A、B、C等大学。实践课能够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实践动手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尤其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从人才培养方案上来看,高校普遍重视社会实践,形式多样,给学生提供了更大的进行学习研究的自由空间,但是从已有资料和访谈可以得出,社会实践教学形式多是松散的,缺乏有效的管理和指导,对实践成绩的评价脱离实际也过于粗糙简单。

2.8 高校普遍的状况是专业课所占比例不高,就是因为公共课和基础课所占比例过高,导致专业课程所占的比例减少。专业课设置不够合理,这直接影响对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学习。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大约有78.8%左右的毕业生认为,在所从事的相对对口的工作中,他们比较少地用到本科所学习的专业知识、技能。专业人才培养针对性差,专业人才的产出与岗位需求不成比例,使得学生在本科期间学习的知识技能,在未来的工作中无用武之地。

3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方面人才复合模式培养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从体制上看,解决人才缺口的主要办法仍是发展我国的高等教育,以培养更多的适应社会需要的“专业+计算机”的复合型人才。教育主管部门、院校、企业开始意识到高校计算机教育与企业需求之间的矛盾,不应该都按照专业模式进行人才培养,而是多种模式共存,复合模式应更多,只有一小部分研究型大学可以继续按照专业人才培养。专业人才培养的目的在于为这个领域培养能够创造知识的人才,而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目的在于为用人单位培养能够有效利用计算机知识的人才,这正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方面人才培养改革势在必行的关键。

由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自身存在的特殊性,造成计算机专业成为没有专业的专业。这一专业的毕业生往往没有自己的对口工作,二是作为工具为其他产业提供辅助服务,因此“专业+计算机”专业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根本上讲,计算机是一种载体,只有与某一种被载体相结合时,才能形成真正的专业。纵观各个学校的专业设置和通过访谈各位专家学者,可知该专业的存在基本上是建立在学校其他专业的基础之上,知识更新快、交叉学科多、应用领域广,具有广泛和多层次的适应性。68.8%的毕业生认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毕业生较具有计算机技能的其他专业的从事该工作的毕业生没有多少优势,如今单纯需要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毕业生的工作已经很少了;90%以上的用人单位反映需要专业复合型的人才;68%的用人单位管理人员认为,应聘者所学的专业并不是他们被选择的关键指标;53%的用人单位表示不在乎应聘者的专业,但是需要有与计算机相关的学习背景。我国信息化社会的发展需要更多的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计算机相关方面的人才,需要更多的是具有扎实计算机基础的应用型人才,到真正需要他们的岗位上去;需要更多的是多学科、综合性、高层次的人才。所以这里提出“专业复合型”人才,不是大家熟知的在各个方面都有一定能力的简单复合型,而是“专业+计算机”的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以计算机为基础,具有一定的计算机能力,同时在某一个具体的专业方面又能出类拔粹的人,达到计算机学得透、专业学得精;此类模式培养既有所学专业的基础知识、学科理论与基本技能,又具有扎实的计算机基础、熟练掌握计算机应用能力的新型复合型人才。

部分高校已经意识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必须从单科的‘经院式’人才培养模式转向宽口径、应用性、专业复合型的培养模式。有的院校已改变了“知识+知识”的简单模式,而逐步走向专业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模式,提高了计算机方面教学的效率,真正实现了专业复合型教育的目标。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他们计算机功底扎实,又深入掌握了管理或其他专业的理论与技能,因此一些毕业生已经成为用人单位的骨干力量。因此,培养这种专业复合型应用人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计算机教育提出的要求,也是传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战略选择。

参考文献:

[1]赵庆年,桑玉军.对走出教学改革误区的几点看法.中国高等教育,2008,(15).

[2]许燕.国内外高校计算机本科专业课程设置比较研究.河北科技大学学报,2007,(7).

计算机毕业论文总结范文第9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毕业设计;软件开发

中图分类号:G642.477文献标识码:A

毕业设计是高职学生由在校学习到参加工作之间的、十分关键的综合教学环节,是毕业前的一次重要的系统实践训练,也是对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师资水平和学生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和检验。这个环节把握得好,对学生就业有很大的帮助。实践证明,毕业设计是计算机软件各相关专业理论教学、实验、实训等有机结合的最佳途径之一。笔者多年来一直从事高职计算机软件专业的毕业设计指导工作,经过长期的实践和探索,同时吸取他人经验,对毕业设计工作有如下的认识。

一、毕业设计的选题

选题是毕业设计的第一步,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包括教师选题和学生自选题两种。高职计算机软件专业实现毕业设计的途径和空间是多种多样的,只要有研究开发的环境即可。可以在学校内部组织开展,也可以走出去,到企业、到社会中去完成。例如,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是高职毕业设计实现开放性的有效途径。一是学生到企业、公司实际工作中去,运用所学知识和单位的短期培养,按规定格式和要求写出总结报告或毕业论文,或在参与实际项目设计中完成设计,采取校内指导老师和企业指导人员共同指导学生的毕业设计,在我院的软件专业这种形式的设计占到了近1/3;二是充分挖掘校内资源,寻求多种途径开展毕业设计。例如,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承担部分任务;主动与学校各部门联系,帮助设计各种中小型信息管理系统,如学生档案管理系统、教务管理系统、后勤水电管理系统、学校图书管理系统等,由各部门根据使用情况进行评价。

选题时的原则主要有:(1)符合专业或大类培养目标、满足教学基本要求,使学生得到比较全面的训练,要尽可能进行有软件工程背景的毕业设计;(2)应尽可能结合生产、科研和实验室建设的实际任务,促进教学、科研和生产进行选题。也可是模拟真实的软件项目课题;(3)应有一定的深度与宽度,工作量饱满,使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经过努力能按时完成,并鼓励学生有所创造;(4)毕业设计的选题应面对学院的实际情况,从培养目标出发,充分利用学院的计算机资源和人力资源,力求实现学生掌握知识的实际水平与市场经济的需求相符合。

二、毕业设计的管理

要完成高水平的毕业设计,除了要求毕业设计指导教师提供的选题应是新颖的、实用的、能适合当前社会的市场需求的外,还必须要有严格的毕业设计管理制度相匹配。

1、学生毕业前的上一个学期末,确定指导教师,并进行毕业设计动员。有关教师提供指定格式的、“毕业设计(论文)选题报告”、“毕业设计(论文)自选题目申请书”、“毕业设计(论文)格式、书写规范”等表格供学生填写或参考,其内容包括毕业设计的选题来源、要实施的技术方案、要完成的研究工作、需配备的硬件和软件环境、需要的资金等。其中,还给出近三届本专业学生做过的论文题目,防止重复或抄袭。表格填写后交由教研室集体讨论并提出修改意见,然后由计算机系部与有关指导教师统一审批。再将所有选题和指导教师名单提供给学生,由学生和指导教师进行双向选择,有关部门根据选择情况做适当调整后公布指导教师及学生的对应名单。

2、经统一审查后,指导教师给每一个学生下达“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指导教师与学生见面时,要针对任务书向学生讲解课题目标、实施方案、需要收集的参考书目、需要自学的内容及应做社会实践活动等,并向学生提供相关网站,让学生自己上网学习有关预备知识。

3、指导教师根据系部的统一安排向学生提供“毕业设计工作进程安排表”。该表包括在毕业设计过程中,安排对学生完成毕业设计需补充的专业知识讲座的内容与时间、上机时间、教师辅导时间、检查时间、完成每一设计步骤的进度要求、毕业设计说明书初稿上交和举行毕业答辩的时间等。学生应根据毕业设计任务书的要求,在毕业设计工作开始一周内写出开题报告,内容主要包括:资料准备情况、设计的思路与期望成果、目标任务的分解、各阶段完成的内容计划等,交由指导教师审查后,再按计划开始设计。毕业设计的时间一般在12周左右。

三、毕业设计过程中的几个重点环节

1、资料查询和实地调查。任何一个课题都是有学科基础或技术基础的。学生在做毕业设计开始,通过进行资料查询,可以了解本选题在相应学科领域中的发展进程和研究方向,特别是近年来的发展趋势和最新成果,然后准备与该题目相关的参考资料。通过与对资料研究成果的比较说明自己的选题是符合当前的研究方向,或是否采用了当前的最新技术并有所改进,以进一步了解选题的意义。值得注意的是,要做好毕业设计,必须阅读一定量的近期中、外文资料,这不仅反映学生的外文阅读能力,而且有助于设计的先进性。高职学生在毕业设计之前进行必要的社会调查,是了解和加深题目理解的另一重要途径。以《企业仓储管理信息系统》这个题目为例,学生可以到实习工厂、中小企业等场所进行实地考察、了解管理信息系统的实际应用状况,通过系统现象的感性认识,逆向推测如何进行模块设计才能实现这些功能。另外,网络查询也是学习、资料查询的重要方式。指导教师要让学生按毕业设计任务书要求深入地了解本毕业设计课题,准备资料,写出文献综述并完成初步的外文翻译任务。

2、制定和论证技术方案。明确所要解决的问题后,就要提出自己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案。包括一般的程序设计、数据库设计和网站建设等,应选定编程语言、根据目标提出总体模块设计图、流程草图等,通过比较表明自己方案的价值、方案的创新之处或有新意的思路、算法和关键技术。学生阐述自己的设计方案时,要说明为什么要选择该方案,如何进一步优化数据,不足之处如何得到克服,最后完成的工作具有什么样的性能或达到什么样的水平。

3、充分发挥教师在毕业设计中的引导、辅导作用。教师在整个毕业设计工作中应该起到引导、辅导交流的作用,激励学生有足够的信心完成毕业设计工作,鼓励学生突破旧系统,展开思维的翅膀,尝试别人没有想过或没有做过的工作,注意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在毕业设计过程中,指导教师布置任务后,要进行具体指导和及时检查。指导教师要注重针对性与适用性,力争使毕业设计内容与学生毕业后所从事的技术岗位对口,使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的需求相一致。

4、毕业设计的先期总结和答辩准备。在毕业设计的后期,指导教师应及时进行总结,针对每个成员指出毕业设计过程中的改进之处,提出后期需要进行工作的重点和方向。并发放统一格式的编制设计说明书的有关文档,如毕业设计说明书的装订顺序、目录和正文的格式要求及正文基本结构及毕业答辩应当做的准备工作。指导教师检查资料是否齐全、是否符合规范要求、程序运行有无缺陷及答辩时要注意的问题等,然后做最后的答辩准备。毕业设计答辩开始前三天,学生需上交毕业设计的相关文档和程序资料。文档部分按规定格式装订成册,供答辩委员评阅。

5、毕业答辩、成绩评定。毕业答辩评分要做到客观、公正、公平。人员除本院教师外还聘请企业项目开发人员参与评阅和答辩工作。答辩分数可分为自述、回答问题、论文内容三部分。最后,通过答辩委员会及各位指导教师统一讨论,得出学生的答辩成绩。答辩后,答辩委员会及时总结答辩中遇到的问题,并组织部分同学参加座谈会,了解学生对毕业设计的反馈意见,以备下一届进行设计时加以改进。

四、结束语

高职学生理论基础相对较弱,但实际动手能力并不差。毕业设计给了他们一个良好的提升能力的机会。毕业

设计多选择一些项目单位的实际软件项目,让学生到公司、企业这些项目实际场合进行毕业设计,最好是在生产实际中选择那些真刀真枪的设计题目。经过我院近四届高职计算机软件专业毕业生采取以上方法和环节进行毕业设计实践,已取得较好的效果,学生适应性和实际能力有了很大提高。但也存在不完善的地方,只有通过不断地实践、研究、总结和改进方法,不断地进行毕业设计教学的改革,为培养出计算机软件专业应用型的高技能人才做贡献。

(作者单位:大连水产学院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李志宏.以就业为导向,深化改革,推动高职高专教育健康发展[J].中国高教研究,2004.1.

计算机毕业论文总结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工程管理专业;毕业设计;分组对比

中图分类号:G642477;F407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2909(2012)04-0101-03

随着近年来中国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的不断加大,社会对工程管理专业学生的需求也逐步扩大,这对工程管理专业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江苏大学该专业还处于初步发展和不断完善的阶段。办出专业特色以适应国家提出“卓越工程师”的规划,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工程管理人才,是教育工作者目前面临的首要问题。文章通过对毕业设计实现途径的研究以加快该专业的发展,不断提高该专业办学水平,进而不断提升学生的核心竞争力。

一、工程管理专业毕业设计实现途径的现状

国内工程管理专业毕业设计主要分为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两种形式。毕业设计是按照类似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模式要求学生完成一套完整的建筑和结构施工图设计。由于大部分工程管理专业隶属于土木工程学院,原有的师资结构、建筑专业背景使学生在毕业设计选题时偏重建筑和结构设计。学生的毕业设计从工程项目的建筑、结构设计着手进行工程概预算,甚至施工组织设计的全过程。但是,这种毕业设计虽然面面俱到却没有侧重点,并且对工程管理专业学生而言,由于建筑工程管理专业与土木工程专业课程设置侧重点不同,使工程管理专业的学生在做建筑、结构专业设计时,存在知识结构上的困难,最后导致毕业设计的实际效果不好,只能停留在浅显的层面,甚至会出现很多抄袭、直接用软件计算却不知所以然的现象。这种毕业设计实现途径对建筑工程管理专业学生来说偏离了工程管理中的土木工程专业特点,使毕业论文偏向经济和管理,不利于学生在毕业设计中对四年所学专业知识和管理知识的综合运用,同时对学生未来工作实际能力的锻炼以及应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效果甚微。

综上所述,目前国内工程管理专业毕业设计没有真正考虑专业的特点,无法凸显工程管理专业学生在施工管理、工程投标、企业管理等方面的管理特性。工

程管理专业应是将建筑专业与管理相结合,在研究毕业设计实现途径时考虑以专业特点作为切入点,在充分把握毕业论文实现途径原则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设计分组对比模式下的工程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设计的实现途径。

二、工程管理专业毕业设计的实现途径

(一)毕业论文实现途径的原则

1. 专业性原则

工程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主要锻炼学生在团队协作模式下运用所学专业技术和规范,分析和解决工程项目招投标领域中相关问题的能力。

2. 技术性原则

毕业论文不同于调查报告、工作报告等其他应用性文章,要求具有一定的技术性。毕业论文应基于系统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通过整个项目招投标过程揭示工程管理专业的管理本质及其深层次规律。毕业论文的计算既要强调中国工程招投标的现状,还要深入分析在中国现有招投标模式下的清单计价与定额计价的差别,理解引起这些问题形成的深层次原因,以及重点掌握清单计价模式下应该如何计算分部分项清单项目的综合单价。

3. 创新性原则

毕业论文应当体现学生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见解。工程管理专业的本科毕业论文过于强调理论的原创性显然不现实,但可以在整个招投标的过程中考察学生应对实际问题的应变能力。以投标报价中的实践经验为基础,运用已有理论和方法来研究招投标过程中的问题,得出个人见解。这样就不难实现毕业论文的突破性和创新性。

4.实践性原则

工程管理专业毕业论文的实现途径应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体现知识转化为能力的要求,即在掌握所学专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认真调查各种管理实践活动,分析研究发现的新问题、新方法,形成自己的观点,做到从实践中来,经过理论提升,再指导实践。

5.可行性原则

本科毕业论文实际上是一项实践性的创新活动,其结果往往受到诸多主观和客观条件的限制。在实现环节,应充分考虑学生的专业理论功底,以及目前学校所拥有的实践资源等实际情况,分析选题的可行性,力求选题是自己熟悉、感兴趣、能发挥自身优势特长的方向。

(二)基于分组对比的毕业论文实现途径

依据上述原则以及考虑到学校工程管理培养应用型本科的定位,制定了基于分组对比模式下的毕业设计实现途径,其主要包括两大设计部分。

1制定分组方案,对学生进行分组

通过实际模拟项目招投标过程中投标报价的标书分类对学生进行分组,使学生在毕业设计中定位,让他们了解所做的设计工作在实际项目招投标过程中处于何种角色,进一步的体验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首先依据工程投标文件编制[1-3](包括商务标的编制、经济标的编制、技术标的编制)分组。

(1)选定1名投标小组组长,签订项目投标授权书(让学生了解授权书写作方法),授权其负责整个项目投标的进度和质量。

(2)小组负责材料、设备询价,包括:国内采购建筑材料、设备的询价,项目全部材料、机械台班、工日计算汇总,编制综合材料单价、综合人工单价和综合机械台班单价。

计算机毕业论文总结范文第11篇

(1)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结合实际独立完成课题的工作能力.

(2)对学生的知识面,掌握知识的深度,运用理论结合实际去处理问题的能力,实验能力,外语水平,计算机运用水平,书面及口头表达能力进行考核.

2.要求

(1)要求一定要有结合实际的某项具体项目的设计或对某具体课题进行有独立见解的论证,并要求技术含量较高.

(2)设计或论文应该在教学计划所规定的时限内完成.

(3)书面材料:框架及字数应符合规定

3.成绩评定

(1)一般采用优秀,良好,及格和不及格四级计分的方法.

(2)评阅人和答辩委员会成员对学生的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的成绩给予评定.

4.评分标准

优秀:按期圆满完成任务书中规定的项目;能熟练地综合运用所学理论和专业知识; 有结合实际的某项具体项目的设计或对某具体课题进行有独立见解的论证,并有较高技术含量.

立论正确,计算,分析,实验正确,严谨,结论合理,独立工作能力较强,科学作风严谨;毕业设计(论文)有一些独到之处,水平较高.

文字材料条理清楚,通顺,论述充分,符合技术用语要求,符号统一,编号齐全,书写工整.图纸完备,整洁,正确.

答辩时,思路清晰,论点正确,回答问题基本概念清楚,对主要问题回答正确,深入.

(2)良好:按期圆满完成任务书中规定的项目;能较好地运用所学理论和专业知识; 有一定的结合实际的某项具体项目的设计或对某具体课题进行有独立见解的论证,并有一定的技术含量.立论正确,计算,分析,实验正确,结论合理;有一定的独立工作能为,科学作风好;设计〈论文〉有一定的水平.

文字材料条理清楚,通顺,论述正确,符合技术用语要求,书写工整.设计图纸完备,整洁,正确.

答辩时,思路清晰,论点基本正确,能正确地回答主要问题.

(3)及格:在指导教师的具体帮助下,能按期完成任务,独立工作能力较差且有一些小的疏忽和遗漏;能结合实际的某项具体项目的设计或对某具体课题进行有独立见解的论证,但技术含量不高.在运用理论和专业知识中,没有大的原则性错误;论点,论据基本成立,计算,分析,实验基本正确.毕业设计(论文)基本符合要求.

文字材料通顺,但叙述不够恰当和清晰;词句,符号方面的问题较少i图纸质量不高,工作不够认真,个别错误明显.

答辩时,主要问题能答出,或经启发后能答出,回答问题较肤浅.

(5)不及格:任务书规定的项目未按期完成;或基本概念和基本技能未掌握.没有本人结合实际的具体设计内容或独立见解的论证,只是一些文件,资料内容的摘抄.毕业设计(论文)未达到最低要求.

文字材料不通顺,书写潦草,质量很差.图纸不全,或有原则性错误.

答辩时,对毕业设计(论文)的主要内容阐述不清,基本概念糊涂,对主要问题回答有错误,或回答不出.

对毕业设计(论文)质量要求

----论文内容符合任务书要求

1.对管理类论文要求:

·对毕业论文的要求是一定要有结合实际的本人独立论证的内容.

·要求论点明确,立论正确,论证准确,结论确切

·论证内容要求有调查研究,有统计数据,对统计数据要有分析,归纳,总结,

·根据总结得出结论.

·最后有例证说明

管理类论文毕业论文行文的逻辑要领

增强毕业论文行文的逻辑力量,达到概念明确,论证充分,条理分明,思路畅通,是写好毕业论文的关键.提高毕业论文行文的逻辑性,需把握以下几点:

(1)要思路畅通

写毕业论文时,思维必须具有清晰性,连贯性,周密性,条理性和规律性,才能构建起严谨,和谐的逻辑结构.

(2)要层次清晰,有条有理写毕业论文,先说什么,后说什么,一层一层如何衔接,这一点和论文行文的逻辑性很有关系.

(3)要论证充分,以理服人,写毕业论文,最常用的方法是归纳论证,即用对事实的科学分析和叙述来证明观点,或用基本的史实,科学的调查,精确的数字来证明观点.

(4)毕业论文行文要注意思维和论述首尾一贯,明白确切.

(5)文字书写规范,语言准确,简洁.

2.对工程设计性论文要求:

·有设计地域的自然状况说明和介绍

·有原有通信网概况介绍及运行参数的说明

·有设计需求,业务预测

·有具体的设计方案

·有相应性能及参数设计和计算

·有完整的设计图纸

例如: A市本地SDH传输网设计方案

一,A市概况简介

二, A市电信局SDH传输网络现状(或PDH传输网络现状)

1, A市本地网网络结构,交换局数量及位置,传输设备类型及容量

2, 存在的问题及扩大SDH网的必要性(或建设SDH网的必要性)----需求及业务预测

三, A市电信局SDH传输网络结构设计方案

1, 网络拓扑结构设计

2,设备简介

3, 局间中继电路的计算与分配

4, 局间中继距离的计算

四, SDH网络保护方式

1, SDH网络保护的基本原理

2, A市电信局SDH网网络保护方式的选择及具体设计

五, SDH网同步

1, 同步网概念与结构

2, 定时信号的传送方式

3, A市电信局SDH网络同步方式具体设计

六, 方案论证,评估

3.计算机类型题目论文要求:

管理信息系统

·需求分析(含设计目标)

·总体方案设计(总体功能框图,软件平台的选择,运行模式等)

·数据库设计(需求分析,概念库设计,逻辑库设计,物理库设计,E-R图,数据流图,数据字典,数据库表结构及关系),

·模块软件设计(各模块的设计流程),

·系统运行与调试.

·附主要程序清单(与学生设计相关的部分,目的是检测是否是学生自己作的).

校园网,企业网等局域网设计

·功能需求

·对通信量的分析

·网络系统拓扑设计

·设备选型,配置

·软件配置

·子网及VLAN的划分

·IP地址规划

·接入Internet

·网络安全

例如:××人事劳资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与设计

1,开发人事劳资管理信息系统的设想

(1)人事劳资管理信息系统简介

(2)人事劳资管理信息系统的用户需求

2,人事劳资管理信息系统的分析设计

(1)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2)数据库设计

—数据库概念结构设计

—数据库逻辑结构设计

(3)系统开发环境简介

3,人事劳资管理信息系统的具体实现

(1)数据库结构的实现

(2)应用程序对象的创建

(3)应用程序的主窗口

(4)菜单结构

(5)数据窗口对象的创建

(6)登录程序设计

(7)输入程序设计

(8)查询程序设计

(9)报表程序设计

4,总结

计算机毕业论文总结范文第12篇

关键词: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就业;一体化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2)35-8469-02

高职教育培养的是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理论与实践紧密联系、突出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是其显著的特点。实践教学是高职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特别是毕业综合实践是技能性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也是高职院校把握质量的关键点之一。处于当前形势下,高职院校迫切需要采取一些有效方法加强和改进毕业综合实践教学。

1 当前高职类计算机专业毕业综合实践教学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1.1 毕业实习环节

大多数高职院校的毕业实习工作启动都安排在第五学期末,学生开始准备应聘求职。一方面,当下大学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学生找的实习单位可能跟所学的专业不是很对口,所以实习兴趣不足,存在着走过场的情况;另一方面,现在的企事业单位即使接纳了学生进入实习,也觉得因为学生缺乏实践能力,担心实习生的操作影响产品质量或工作任务,因此不会安排学生参与一些具体重要的工作。另外,学生在毕业实习期间的安全管理的复杂性和不可预见性较大,因此学生的安全教育和管理工作也尤显得重要。

1.2 毕业设计环节

由于毕业综合实践教学一般都安排在第六学期,通常是由学生自主确定实习单位,分散式的。大部分的学生在实习单位一边实习,一边做毕业设计。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有许多学生还在找工作阶段,就业压力等因素的影响,学生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认为只要找到了工作,毕业设计(论文)随便做一下,答辩也会通过的。错误的学习态度导致了许多问题:第一,学生选题是很容易跟风,觉得哪个老师好说话,哪个课题简单,就选哪个,很少去考虑自己的专业特长和自己的就业方向。这样就导致了毕业设计选题与实习的实践性脱节,实习对毕业论文的撰写几乎没有推动作用,无法引起学生的重视。第二,由于前期没有进行充分的准备,学生对于毕业论文的撰写很茫然,加之分散的实习地点,指导老师指导不直接、不顺畅,在有限的时间内学生不知从何下手,加之网络资源的便利,论文抄袭和拼凑现象较为普遍,导致毕业论文质量不高。从教师方面来说,毕业实习通常是学生自主确定实习单位,分散式的,学校指导老师定期通过电话或网络进行检查和指导,管理较为松散。学生在实习单位一边实习,一边做毕业设计,指导老师一般也是通过网络对学生的论文进行指导和修改。

2 提高毕业综合实践教学质量的方法和措施

积极探索毕业综合实践教学的方法、手段和形式,充分体现高职计算机专业毕业综合实践的“实践性”,与学生就业岗位的“贴近度”, 实现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一体化、毕业实习与就业一体化,将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及就业三个环节有机衔接,从而切实提高毕业综合实践教学的质量。

2.1加强校企联动,创新毕业实习教学环节

加强深度的校企合作,加强实训、实习基地建设,实现校企联动,并对实习生的输送、实习生的管理制度等方面达成一致,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学校毕业设计指导老师联合企业导师一起对学生进行跟踪指导。学生们结合实习岗位工作内容,以企业真实的工作任务作为毕业设计内容,也更有利于他们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2 延长选题时间,引导学生科学的选题

将毕业综合实践教学工作开展的时间提前至第5学期初,给每位学生安排指导教师,在导师的指导下,通过查阅资料、社会调研和行业需求等确定大致的课题方向,这样学生在日常学习和专业实训的同时可以对选题进行充分的了解,结合导师的指导,对课题方向不断修正、完善。并在相关资料收集、处理和方法等方面逐步积累,为毕业实习和论文撰写打下良好的基础。

毕业设计的选题:在学生毕业实习过程中,围绕工作实践和行业需求,确定毕业论文的选题。毕业论文的选题应该是来自行业一线的、跟学生的实习岗位贴近的课题或项目。

2.3 加强毕业综合实践的过程管理

开题是学生毕业设计工作的开端。学生应该根据课题任务书的要求,在进行认真调研、查阅资料分析的基础上,对毕业设计作出总体规划,填写开题报告。在学生形成开题报告后,就进入设计阶段,指导老师对学生的设计过程要监督和指导。在每一个环节,师生要进行沟通交流,指导老师也可加强与企业指导教师的联系和合作,加强对学生的常规指导和进度检查,及时解决学生毕业实习和课题设计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2.4 加强毕业设计论文撰写的指导

毕业设计论文撰写是对毕业设计工作的最终总结。在论文写作环节上,指导教师可以给出如“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格式模板”等文档资料,指导学生拟定提纲、提练文章结构、理清文章思路,使学生不但加深对本课题专业知识的理解,而且提高论文的写作水平。

2.5 创新毕业综合实践成果和答辩形式

鼓励指导教师在毕业设计成果形式和答辩等环节积极探索,毕业综合实践形式可结合具体专业的特点,采用毕业项目实践、作品制作、就业性顶岗实习报告等多种形式;毕业综合实践环节成果的呈现形式与实践形式相适应,选择调查报告、项目实施报告、项目设计报告、作品设计、说明书、工作过程及岗位流程分析报告等。不同类型的综合实践小组采取不同形式的毕业答辩。

3 总结

毕业综合实践教学是一个动态的教学体系,特别是培养信息人才的计算机专业,随时需要根据专业、技术的更新和社会需求的不断变化而更新。要切实提高毕业综合实践教学质量,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人才,需要我们学校与企业,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充分重视、规范毕业综合实践的各个环节管理,积极探索和实践毕业综合实践的新模式。

参考文献:

[1] 胡继专.关于高职教育毕业设计(论文) 质量的思考[J].教材教法,2009(9).

计算机毕业论文总结范文第13篇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规定

北工商教字[2006]30号

 

毕业论文(设计)是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所学知识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加强毕业论文(设计)管理工作,提高我校教学质量,培养合格人才,特制定本工作规定。

 

第一章  教学基本要求

一、时间及学分要求

毕业论文(设计)一般安排时间为9~13周,学分为9~13,正常情况下应在第四学年第八学期结束之前完成。

二、主要任务

1.理工类各专业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一项给定的设计任务,编写符合要求的设计说明书;或独立撰写一份毕业论文,并绘制有关图表。

2.经济、管理、文、法类各专业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撰写毕业论文(或设计说明书),并绘制有关图表。

三、知识要求

巩固和扩展学生所学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初步的科研能力以及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四、能力要求

进一步训练和提高学生的方案设计、资料查阅、实验研究、社会调查、理论计算、数据处理、经济分析、外文资料的阅读和翻译、计算机应用、文字表达和论文(设计)撰写等方面的能力和技巧。

五、综合素质要求

培养学生正确的设计和研究思想、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严谨的科学态度、善于与他人协作的能力和刻苦钻研、勇于创新的精神。

 

第二章  选题原则

选好题是保证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的重要环节。其原则是:

一、符合专业培养目标,满足教学基本要求;

二、应使学生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获得比较全面的训练,允许将一些需要深入研究的专题作为学生的选题;

三、选题应符合社会发展、科学技术进步的需要,可增加与实际相结合、与教师科研项目相结合的题目的比例;

四、选题的份量和难度要适当,在保证达到教学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因材施教,既能使大多数学生能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的题目内容,又能使少数学习优秀的学生得到更好的培养和锻炼;

五、选题应尽量做到具有一定的新颖性、先进性、开拓性。

六、非计算机软件专业的学生完成计算机软件题型设计题目时,其设计内容必须符合本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

七、要注意外语能力和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

八、学校鼓励毕业论文(设计)题目与科研、生产实践相结合,以获得科研经费、企事业单位经费的支持,通过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成果促进科研项目的完成和企事业单位的发展,以实现双赢。

 

第三章  成果形式

一、理工类各专业

成果形式主要为工程设计型和工程技术研究型的毕业论文(设计),应侧重于对学生进行设计、绘图、计算、测试、实验、软件开发和技术经济分析等能力的培养和工程基本训练。

(一)毕业设计

1.设计说明书的字数不少于20000字。如为软件设计,则软件工程文档应包括:有效程序软盘和源程序清单;软件分析与设计说明书;软件分析与测试分析报告;项目开发总结。在学生毕业答辩前,该专业教研室应组织软件验收。

2.绘制设计图纸。使用最新国际标准,有条件的院(系)可用CAD绘图。

3.文献阅读。要求阅读与课题有关的外文资料3~4篇,写出3000汉字左右的调研阅读报告或者翻译1~2篇外文原文(不少于20000印刷符)的书面材料。

    4.设计摘要200~300字。

5.应用计算机进行设计、计算等。

(二)毕业论文

1.实验、测试报告及论文正文的撰写字数一般为8000字以上,但不超过12000字。

2.绘制有关图表。

3.文献阅读。要求阅读与课题有关的外文资料3~4篇,写出3000汉字左右的调研阅读报告或者翻译1~2篇外文原文(不少于20000印刷符)的书面材料。

4.论文摘要200~300字。

5.应用计算机进行实验数据的处理与实验结果的分析。

二、经济、文、法类各专业

成果形式主要为科研论文,应侧重于科学研究基本方法的训练和能力的培养。

1.毕业论文正文一般为8000字以上,但不超过12000字。

2.论文摘要200~300字。

3.文献阅读。要求阅读与课题有关的外文资料3~4篇,写出3000汉字左右的调研报告或者翻译1~2篇外文原文(不少于20000印刷符)的书面材料。

4.应用计算机进行建模、数据分析及绘制图表。

三、管理类专业

(一)科学研究论文

侧重于科学研究基本方法的训练和对本专业中有关理论和实践问题的分析研究能力的培养。

1.毕业论文正文一般为8000字以上,但不超过12000字。

2.论文摘要200~300字。

3.文献阅读。要求阅读与课题有关的外文资料3~4篇,写出3000汉字左右的调研阅读报告或者翻译1~2篇外文原文(不少于20000印刷符)的书面材料。

4.应用计算机进行建模、数据计算与分析及绘制图表。

(二)软件分析与设计

侧重于软件分析与设计能力的培养。

1.分析与设计说明书的字数为10000字以上,但不超过15000字。软件工程文档应包括:有效程序软盘和源程序清单、软件设计说明书、软件测试验收记录单、项目开发总结。在学生毕业答辩前,该专业教研室应组织设计验收。

2.文献阅读。要求阅读与课题有关的外文资料3~4篇,写出3000汉字左右的调研阅读报告或者翻译1~2篇外文原文(不少于20000印刷符)的书面材料。

3.论文摘要200~300字。

计算机毕业论文总结范文第14篇

Abstract: The paper analys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the existing problems of graduation design for information and computation science specialty in our university, and raised teaching reform ideas and solutions of improving graduation design quality, that it can help to improve employment competence and increase the rate of employment. The paper introduced the preliminary practice process and result obtained.

关键词: 信息与计算科学;毕业设计;教学改革;就业率

Key words: information and computation science;graduation design;teaching reform;employment rate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16-0171-01

1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特色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是数学、信息科学和计算机科学的交义学科。它以数学为基础,计算机为工具,解决信息和工程计算方面的实际问题。由于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大部分数学功底较薄,虽然会编写程序,但对工程计算中的数学公式的意义理解不深刻,不知道自己用计算机算出的结果代表什么;有错误时,也不知道为什么。而计算数学专业的学生尽管懂数学公式,但不会编程序,运用计算机的能力较差。所以1998年国家教育部调整、缩减专业目录时,将数学类本科专业整合为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统计学三个专业。国家教育部成立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目的就是要改变上述两个原有专业的弊病,希望新专业的学生即有较强的数学基础又有较熟练的计算机应用技能。

2我校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毕业设计现状及存在问题

毕业设计(论文)(以下简称为毕业设计)是我国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计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本科教育的最后一个实践性教学环节。我校于1999年开始招收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学生,笔者经过多年的毕业设计指导教学经历,对毕业设计现状及存在的一些问题总结如下:

2.1 选题环节中,导师的课题不能紧密联系专业特色,有些是纯数学理论课题无法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有些是纯计算机软件开发课题无法提高学生学术水平,多数是自拟研究题目,与社会实际联系弱。

2.2 研究设计环节中,由于学生主观不重视、或忙于落实工作分配等原因,出现了部分导师找不到学生的现象。这种现象使导师不能充分掌握学生的课题进展情况,很难对学生进行有效指导,无法保证毕业设计的质量。

2.3 论文撰写环节中,出现论文学术水平低、格式排版不规范等问题。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包括学生由于找工作等原因写作态度不认真,写作时间不充足等。

2.4 毕业答辩环节中,往往根据指导教师专业分成数学和计算机两组,无法体现专业特色,不能全面的检查学生运用数学知识与计算机软件应用知识融合的程度。

3我校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改革的思路

在毕业设计过程中,学生研究内容单一,要么是数学算法等课题研究,要么是计算机软件开发课题,没有能将数学知识很好的融入计算机软件开发过程中去。最核心的问题就是学生理论研究多,社会实践少,造成理论和实践脱节严重、学生就业竞争力弱等严重后果。所以改革必须首先从实践、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抓起。笔者主要在对该专业在毕业设计选题、指导、检查等环节过程中进行教学改革实践,具体改革方案如下:

3.1 结合专业特点,合理选择毕业设计题目指导教师选题时应顾及专业特色,要充分了解社会需求,或与企业联合出题,进而达到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和提高就业率的目的。

3.2 社会实践以缩短理论与实践的距离由于毕业设计时间刚好和学生找工作或实习的时间相冲突,校方若与企业合作,使学生能够通过毕业实习的机会到企业进行毕业设计,参与企业的课题研究,结合企业的实际工作,让学校教师和企业工程师共同指导学生进行毕业设计,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协作精神和团队精神,提高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缩短理论与实践的距离。

3.3 与企业联合指导毕业设计指导教师应改变传统毕业设计教学单方指导方法,采用与企业联合指导毕业设计教学方法相结合,让学校教师和企业工程师共同指导学生进行毕业设计,督促学生采取理论与实践相联系的毕业设计形式。

3.4 加强对毕业设计的监督检查,确保毕业设计的质量为确保毕业设计的质量,对学生到用人单位进行毕业设计加以规范,指导教师定期与学生进行沟通检查毕业设计进展情况,以保证学生高质量的完成毕业设计,确保论文质量。

4改革初步实践及效果

笔者对近8年的毕业设计指导教学工作进行整理调查,指导学生近70人,笔者三年中共指导毕业设计学生22人,经过调查整理,其中鼓励和推荐学生到实习单位进行毕业设计的学生有12人,占到了55%,而这12人由于实践动手能力得到了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强,当年毕业就业率达到了100%,而另外10人中有2人考上研究生,6人就业,但在就业过程中相比参与社会实践的同学遇到的困难的要多一些,2人毕业时没有落实工作单位,经过交谈得知,学生说自己的动手能力差,理论无法联系实际,综合应用能力弱,无法得到用人单位青睐。

5结论

通过对改革初步实践的调查结果来看,虽然优化了选题,但选择校内进行毕业设计与在用人单位企业进行毕业设计实习的学生相比之下,在理论联系实际方面、动手能力、适应社会能力、就业竞争力等方面后者学生明显更强,所以笔者还在对改革方案进行进一步调整及实践,希望最终能完全达到校企合作联合指导毕业设计教学工作来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综合应用能力,进而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达到提高就业率的目的。笔者认为该改革思路不仅适应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也适应其他各学科的专业,最终都是为了培养高质量的适应市场需求的专业人才而努力。

参考文献:

计算机毕业论文总结范文第15篇

 

在我国高等教育院校中,毕业论文(设计)是在学生毕业前 最后一项教学中必不可少的实贱环节。确保毕业论文(设计)的 质量,是普通高等教育院校迫在眉睫的问题。

 

1. 计算机类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设置的意义

 

计算机类学生可以通过毕业论文(设计)将大学期间学过 的各门专业知识进行综合应用,培养自己的科学研宄能力、和 创新能力以及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使得学生的综 合素质得以提高。进而来满足现今社会对现代复合型技术人才 的需求。[1]

 

2. 计算机类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质量不高的现状分析

 

2.1学生做毕业设计时间与求职等其他事情相冲突

 

当今社会,毕业生就业压力与日倶增。身为学生理当在既 不影响学习的情况下,又能找到较为满意的工作。往往在不能 两全的情况下,大部分学生为了能够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四处 奔波,参加各种人才交流大会,需耗费学生们很多的时间与精 力。而通常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的时间安排恰好是学生们择 业或者复习考研、研宄生复试的最佳时间段,所以学生理所当 然优先想到的就是自己的就业问题或者读研的问题。这样,多 数学牛无法安心完成毕业设计及撰写毕业论文。

 

2.2学生对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不够重视

 

一部分学生毕业论文(设计)内容缺乏创新。还有一部分学 生工作已经找好,认为毕业论文(设计)写的好坏对自己毫无影 响,因此,敷衍了事。另外一部分学生利用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 互联网的普及直接在网上查阅资料“下载”“复制”加“粘贴”拼 拼凑凑。也有极少部分学生本身对计算机类专业没有兴趣,大 学几年里根本没有认真学习过专业知识,毕业后也不打算从事 相关工作,干脆直接购买论文或者设计,应付差事。严重影响了 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

 

2.3学生能力有限

 

在大学期间没有认真学习专业课程,无法完成软件设计部 分,加上学生不够重视、态度不够认真,题目多次变更,甚至临 答辩了还无法确定论文的题目[2]。学生语言组织能力差,通篇毕 业论文变成了文字的堆砌,论文本身毫无价值。

 

2.4指导教师数量不足

 

一方面由于近年来高校大量扩招,毕业生人数大增,相对 来说指导教师的人数就明显不够。甚至安排了很多自身缺少生 产实贱和实贱经验,缺乏指导毕业设计素质和能力的教师作为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的指导教师。

 

2.5指导教师责任心不强

 

每位教师除了负责指导多名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工作 外,还有很多其他的教学科研等工作任务。时间有限,精力有 限,教师在指导毕业论文(设计)的过程中责任心不强,从选题 到学生交稿,只在开题及答辩的时候与学生见面,指导全靠电 话或网络,这样指导学生写毕业论文(设计)在质量上无法保 证。

 

2.6学校或学院缺乏足够的资金及管理机制

 

很多高校没有给予其足够的资金以及技术、制度等方面的 支持来激励和监督学生和教师,在一定程度上导致计算机类专 业本科毕业论文质量水平低下状况的产生%计算机类专业的 毕业设计要用到电脑,但是学校的资源是有限的,不可能充分 满足每个学生的要求,这就大大限制了学生做毕业设计的时 间。另外,很多高校图书馆里计算机方面的藏书专业性不强,大 量过时的图书材料也不能给学生毕业设计提供有力的参考叱

 

3.提高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的措施

 

3.1 给予毕业生充足的时间

 

建议把毕业论文(设计)这一任务贯穿学生的整个大学阶 段,至少要提前至第六学期,使他们能够充分地利用第六学期 末的暑假时间开始着手进行调查、研宄、进而保证有足够的时 间完成设计、撰写论文。避免将毕业设计工作时间过于集中在 复习考研、求职工作时段。

 

3.2端正态度

 

大学毕业生端正态度,树立起积极向上的态度,正确认真 地对待毕业论文(设计)的每一个步骤,提高计算机类专业本科 毕业论文(设计)整体的质量水平。

 

3.3提高毕业生自身的专业素养

 

高质量的毕业论文(设计)的完成得需要其有扎实的专业 素养来做支撑,丰富、扩展其毕业论文(设计)的内容。

 

3.4增加指导教师数量

 

为了解决本科生指导教师短缺的问题,学院可以选聘校外 科研单位、机关和企业界学术水平高、科研成绩突出,项目实贱 经验丰富的人员担任毕业设计指导教师。

 

3.5 提高指导教师指导能力

 

对毕业设计(论文)的指导老师要有严格要求。毕业论文 (设计)的指导教师,必须具有讲师以上职称、业务水平高的教师担任。指导教师应有实际的设计、实验、研宄等方面的经验。同 一名指导教师指导的学生数不能过多。在指导方法上要着重于 学生能力的培养,同时必须抓好学生的素质教育工作。每位指 导教师要面对面地对学生指导,包括辅导学生熟练应用计算机 网络查阅文献[51。方便撰写毕业论文。

 

3.6加强毕业没计规范制度,建立健全激励监督机制

 

要制定严格的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的评分标准、激励机制 等。评分标准包括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能否独立运用所学 知识和技能发现并解决实际问题;工作态度,工作量饱满程度, 设计论文质量等。院系要不定期检查指导教师的《本科毕业论 文(设计)指导记录》情况,对教师指导毕业论文工作的质量进 行检验和评价。对教师和学生都应采取相应的奖惩措施,以期 提高教师及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4.总结

 

总之,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是一项重要而艰巨的任 务,要做好这项工作,还需要长期努力的过程。我们必须不断探 索,解决出现的各种问题,并且针对社会的不断发展做出新的 对策。只有学校、教师、学生三方都加以重视,共同努力,才能进一步提高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提高高校的教育水平。

 

作者:桑国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