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计算教学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新课改强调三维目标,也只有吃透了教材才有可能做到教学目标明确。这里的明确既包括知道本节课对学生的根本要求,还指对这些根本要求进行适当的分层处理,这主要是根据实际情况决定的。可是有些老师的三维教学目标还不明确,尤其是对知识与技能教学目标的确定,典型表现是:确定目标过大,含混不具体、不明确,甚至把教学目标和对教师的要求混为一谈;对目标的表达很不准确常常根据目标难以实现操作;有时层次目标之间出现顺序颠倒的情况。比如计算机应用基础中《数据图表》一课知识与技能的教学目标,有的老师是这样确立的:第一,理解图表的概念;第二,掌握图表的创建方法。这样的目标明显不具体、不明确。根据当前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可以确定如下的教学目标:第一,学会插入图表的两种方法;第二,知道选择恰当的图表形状表示实际数据;第三,能够形成有效的分析报告。相比之下,后者从学生实际和教学内容出发抓住了中心,从下到上,从低至高,一层层的建立起来,形成了明确的教学目标。所以说,目标切勿大而虚,明明确确是道理。
二、方法行
目前的问题是,有很多老师认为:“方法越多越好,越新越好”。结果为了“跟上形势”,从一成不变的“满堂灌”演变为不管三七二十一的“群法乱舞”。其实这是对新课改的误解,新课改提倡的是教学方式的多样化。无论怎样,教学方法都应围绕教学重难点进行设计。也就是说,方法是和教学内容、教学实际密切相关的,不是单一的,不是固定的,也不是越多越好,越新越好,“适合”才是真的好。比如有些老师:小组协作法流行,不管什么教学内容,就一窝蜂上,似乎不赶这种流行就不是好课。于是“有组无组”现象比比皆是。有组——花费时间分组,无组——没有针对小组的实际教学,这样的教学方法自然是流于形式了。最终的结果往往是“落花有意,流水无情”——学生不买账,教学效果不好。我们发现,教学效果比较好的课,都是教学方法得当。还以《数据图表》为例。有的老师就紧紧围绕教学内容设计,以演示法、讨论法两种方法为主展开教学。实际证明:只要时间把握合适,这两种方法就足够了,教学效果也比较好。而在《小报设计》这样的课上,采用“自主+合作”的方法就比较好,由于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不同,学生分组学习可以更好地集合兴趣点,能极大地促进其学习积极性及动手能力,充分展示学生对不同主题的理解,教学效果显著。所以说,教学方法行得通才是真的行。
三、实践多
计算机课程的特点是软件更新快,知识更新的周期缩短。在知识爆炸的大数据时代,教师必须加强进修、不断充电、勤练内功,永远保持业务、学术上的高势能。有道是师傅不巧徒弟拙。一点不假,教师不学习,知识会老化、僵化,会出现“本领慌”,不能适应瞬息万变的改革形势。要随时关注和了解当前计算机发展的状况和趋势,不断学习。一是向书本学习,阅读有关专业丛书,坚持学以致用,不断拓展知识面,夯实专业知识;二是向高人学习,走出校门访贤取经。向专家名流、学者、权威学习,取长补短,不断完善壮大自己。再就是向生活学习,读好这门无字书。一切知识来自实践、来自生活。知识就是力量,经验大于学习。实践证明,在人类的智慧长河中,惟有书籍可以千年如斯地载入史册,历史的经验往往创造于实践。用于教学,使教师势能提高、境界提升,课堂教学也会亮点迭出、异彩纷呈。
二、根据学生起点,进行分层次教学
有道是:蚁负粒米,像负千斤。课堂教学中要坚持量力性原则,根据学生的基础,鉴情施教。新生入学不妨来一次理论与实践的考核,分出好、中、差,以此安排分层次教学计划,因人而异、因材施教。使“学困生”得到辅导、补习,在较短的时间内赶上功课;还要为优秀生安排较高的要求,内容拔高、提升境界;让中等生稳步前进、步步为营、稳扎稳打。当学生水平达到基本均衡,教学形式再变换,逐步过渡到对全体学生的统一要求。不再放宽尺度,但培优补差工作一直要贯彻始终,也可让优等生与学困生结成对子,包教保学、齐头并进、共同提高。即使是上机课,也将优等生与学困生搭配,以达到培优补差的目的。
三、改变传统模式,构建幸福课堂
计算机教学不仅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还肩负着启迪思维、开发智力、提高学生实践和独立思考的能力。以提升学生素质。新课标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面向全体学生。学生是教育的主体,是教育的根据地。教师的智慧和使命就是保护、建设这块神圣的根据地,让它安全健康、丰富充实,逐步强大起来。我们坚持以人为本,就是以学生为本。每个学生都是展苞开放的花朵,都有芬芳的理由。老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兴趣爱好,并让他们在尝试体验这种爱好的过程中得到收获带来的喜悦,想方设法给以新的诱导,使之养成思考探索的习惯。计算机教学的重点应该是培养学生通过网络获取重要信息,以增强自身在学习的能力。为达此目的,执教时需在内容的把握上认真思考和抉择,方方面面都要从学生出发,努力构建高效课堂,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发展、成长,享受成功交易的欢乐和幸福。
四、激情引趣,让课堂充满活力
作为一名好教师,一定要努力完善自己,成为具有学科魅力的教师。让自己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教育智慧、扎实的内功、规范的操作程序展示给学生,让其在学生心目中留下珍贵的记忆。还要注意加强提高自己的语言修养,善于用文字语言,教学术语,做到口语准确、幽默风趣。一招一式、语出惊人。
其次,针对不同的学生分层次因材施教。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存在较大差异,有的学生较早就接触了电脑,甚至从小就进行过专门的计算机培训,这部分学生一开始就具备了基本的计算机动手操作能力,但有的学生父母限制因孩子玩游戏而使其甚少接触计算机,这部分学生从小很少接触电脑或者根本没有接触过电脑,对电脑的基本操作非常陌生。所以,教师要针对不同情况的学生分层次因材施教。例如,对于基本的汉字录入等课程,针对学生水平的不同,教师可根据不同情况布置不同的作业,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再次,精心设计,激发学生兴趣。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精心设置不同的情景,有针对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创新情境时,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不同特点和接受能力的差异,考虑学生的不同层次和兴趣爱好,要将学生的需要放在首位,根据不同情况来设计不同的情境。例如,在教学网页制作的课程内容时,教师可以预先准备一些平时学生愿意看的、比较适合学生特点的网页,让学生了解到网页制作不仅要有优美的文字,还要有优美的背景音乐和好的图画,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既可以对网页制作有充分的认识,又有了学习制作网页的兴趣。
最后,采用形象的手法来呈现抽象的内容。中学阶段的学生的认知能力有限,计算机又是一门新兴的课程,教师应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水平,结合学生的实际特点来教授课程,尽量用形象的例子来演示抽象的内容,将那些深奥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形象的案例,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