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高中学生物理论文范文

高中学生物理论文范文

高中学生物理论文

高中学生物理论文范文第1篇

【论文摘要】物理学是一切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基础,来源于生活实践又应用于生活实践,对科学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对于青少年来说,它可以揭开大千世界的奥秘,又可以使他们志向高远,憧憬未来,应该是学生们最为钟情的一门课程。然而,有时它竟是学生最为恐惧和头疼的课程,本文重在解决高中学生学习物理时出现的问题。

经过多方面的调查研究、沟通交流,发现绝大多数的高中学生,在谈到高中学习时,都反映高中的物理是所学科目中最难的,高中学生学习物理感觉较难的原因主要有:初、高中物理教材研究的内容、深度及初高中物理学习方法的要求不同,是学生感觉较难的客观原因;物理学习中没有斗志、毅力,不自信、心理素质差及学生的性别心理不同,是学生感觉难学的主观原因。作为物理教师对此问题如果认识不清,将直接影响学生高中三年的物理学习,也难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通过对学生学习中存在原因的研究,作者总结出解决方案如下,以供大家参考:

一、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学科情感,提高学生的学习情商

首先,教师要使学生对学习物理有兴趣、有信心。“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学习活动最易从兴趣出发,教学中若不重视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便会失去学习的信心和动力,对概念、定理和重要定律似是而非、模棱两可,这就必然导致学生做不好题,对物理感到头痛,学习情绪低落,成绩自然无法提高。苏霍姆林斯基曾把学生的情感比作土地,把学生的智力比作种籽,他说:“只关心种籽而忘了耕地等于撒下种籽喂麻雀。”因此可知,兴趣和很好的动机,能够很大地促进学生学习的热情。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的作用,并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改变一讲到底的做法,而是根据教学目的,通过“设疑”、“析疑”启发学生的思维,鼓励学生提问和发表自己的见解,参与课堂讨论,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要处理好师生关系,激励学生不怕挫折,勇于前进;要“思学生所想,解学生所难,料学生所错,投学生所好”。

其次,注重物理实验在教学中的作用。新课改中物理实验的教学加重了,演示实验可以使他们“眼见为实”,学生实验更使他们有自己动手的机会,课外小实验又有趣,学生都比较乐于参与。经过调查,实验是深受学生欢迎的,良好的实验课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并且简单的、生活化的实验材料可以给学生亲切感,消除对物理学科的畏难情绪。

再次,加强多媒体的应用。多媒体技术服务于教学主要有以下优点:(1)将文字、图像、声音、动画有机结合,多种感官刺激,易于激发学生兴趣。(2)传输信息量大,传递速度可随机调节,以及操作的可重复性,易于学生对知识的接受。(3)交互性强,有益于学生主体地位的培养。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推动社会进入了一个信息化的社会,新课改下以多媒体技术为灵魂的现代信息教育技术赋予传统教育以新的内涵。

认识到学习兴趣、学科情感对物理教学的重要性并能采取相应的措施,学生就会早日进入物理学习的正轨,主动克服物理学习的困难,教与学也就更加相辅相成了。

二、重视与加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

西方一位颇有名气的学者埃德加•富尔在《学会生存》中写道:“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美国的《九十年代的挑战》一书中指出:“在不断变动的世界上,没有任何一门或一套课程可供不可见的未来使用,或可供你终身受用。现在需要的最重要的技能是学会如何学习。”因此,物理教学过程,不仅是传授知识、技能的过程,更应是教会学生如何学习物理的过程。物理教学,原本就有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个方面,当前物理教学中普遍存在着重教师教法的探讨轻学生学法的研究的现象,这对于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提高物理教学质量,从而实现素质教育是极为不利的。实践证明:学生学物理效率的高低、成绩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学习方法是否科学,因此,我们不仅应重视教师教法的探讨,更应重视学生学法的指导研究。新课改更重视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过程,毕竟,科学过程是科学家们从事科学活动的智力劳动过程。把科学过程与科学思维、科学方法引入物理课程,不仅能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而且能领略前辈大师的研究方法、科学思想、科学精神,得其精髓,有所借鉴。所以,物理课程不应该把人类认识自然的历史擦去,科学家们曲折顽强而又闪烁着智慧的创造性思维和实践过程,不能被公式和逻辑的面纱遮盖。离开了引向结果的方法过程,而只追求裸的结果,就等于没有结果。第斯多惠指出:“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我们认为,学生学习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学生获取、整理、贮存、运用知识和获得学习能力的过程,因此,中学物理学习方法应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一是学生获取物理知识的方法,如:观察、实验、预习、听课、做笔记、思考、作业、考试的方法等;二是学生整理知识的方法;三是学生记忆的方法;四是学生运用知识处理物理问题的方法,如等效法、联想法、类比法、化归法、外推法等一般科学方法,再如临界问题分析法、动态电路分析法等具体解题方法;五是学生选择合适学法的方法,如学生如何选择合乎自身学习特点的记忆方法、做笔记的方法等。新课改理念下的教师,决非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而应该把自己视为激发、鼓励、促进学生学习和探索的引导者、促进者、咨询者、支持者,应从“知识传授者”转变为“知识探索的导航者”。学生则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具有自主性,能自我调控,主动接受教育影响,通过一系列的自主学习活动,积极地把书本上介绍的科学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精神财富,并能用于实践。

教师与学生都要认识到学习方法的重要,教师如果能指导学生掌握一套良好的学习方法,学生必然会喜欢物理并能够顺利适应高中的物理教学。

三、注意性别差异,消除性别差异心理

虽然学生存在性别差异,但是要让他们都明白:每个人的大脑生理结构都是相同的,不存在思维学习上的差异。在高中物理学习中,女生处于劣势不是绝对的,不应盲目自卑,通过努力,女生也可以取得优秀的成绩,比如,2007年全国各省的高考状元绝大多数是女生。所以,教师要多通过事例与学生交流、沟通,多给女生以充分的鼓励,树立其自信心,消除过重的心理压力,让其明白“人人是可树之人”,绝不放弃与轻视任何一个学生,使每一位学生都有信心学好物理。

以上我们针对高中学生学习物理感觉较难的主客观原因,提出了一些解决的建议,我们认为教师在具体教学中应循序渐进、因势利导,逐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信心及各个方面的能力,使其养成好的学习方法;同时,当学生在物理学习上遇到心理障碍时,我们一定要想办法帮助他们尽早克服,使他们尽快适应高中学习的过渡期。相信只要我们共同关注教育的发展、重视学生的成长、思考教育中出现的问题并想法解决,必将取得师生的和谐发展、共同进步,教育事业的明天也将会更加灿烂。

【参考文献】

高中学生物理论文范文第2篇

【论文摘要】物理学是一切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基础,来源于生活实践又应用于生活实践,对科学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对于青少年来说,它可以揭开大千世界的奥秘,又可以使他们志向高远,憧憬未来,应该是学生们最为钟情的一门课程。然而,有时它竟是学生最为恐惧和头疼的课程,本文重在解决高中学生学习物理时出现的问题。

经过多方面的调查研究、沟通交流,发现绝大多数的高中学生,在谈到高中学习时,都反映高中的物理是所学科目中最难的,高中学生学习物理感觉较难的原因主要有:初、高中物理教材研究的内容、深度及初高中物理学习方法的要求不同,是学生感觉较难的客观原因;物理学习中没有斗志、毅力,不自信、心理素质差及学生的性别心理不同,是学生感觉难学的主观原因。作为物理教师对此问题如果认识不清,将直接影响学生高中三年的物理学习,也难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通过对学生学习中存在原因的研究,作者总结出解决方案如下,以供大家参考:

一、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学科情感,提高学生的学习情商

首先,教师要使学生对学习物理有兴趣、有信心。“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学习活动最易从兴趣出发,教学中若不重视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便会失去学习的信心和动力,对概念、定理和重要定律似是而非、模棱两可,这就必然导致学生做不好题,对物理感到头痛,学习情绪低落,成绩自然无法提高。苏霍姆林斯基曾把学生的情感比作土地,把学生的智力比作种籽,他说:“只关心种籽而忘了耕地等于撒下种籽喂麻雀。”因此可知,兴趣和很好的动机,能够很大地促进学生学习的热情。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的作用,并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改变一讲到底的做法,而是根据教学目的,通过“设疑”、“析疑”启发学生的思维,鼓励学生提问和发表自己的见解,参与课堂讨论,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要处理好师生关系,激励学生不怕挫折,勇于前进;要“思学生所想,解学生所难,料学生所错,投学生所好”。

其次,注重物理实验在教学中的作用。新课改中物理实验的教学加重了,演示实验可以使他们“眼见为实”,学生实验更使他们有自己动手的机会,课外小实验又有趣,学生都比较乐于参与。经过调查,实验是深受学生欢迎的,良好的实验课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并且简单的、生活化的实验材料可以给学生亲切感,消除对物理学科的畏难情绪。

再次,加强多媒体的应用。多媒体技术服务于教学主要有以下优点:(1)将文字、图像、声音、动画有机结合,多种感官刺激,易于激发学生兴趣。(2)传输信息量大,传递速度可随机调节,以及操作的可重复性,易于学生对知识的接受。(3)交互性强,有益于学生主体地位的培养。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推动社会进入了一个信息化的社会,新课改下以多媒体技术为灵魂的现代信息教育技术赋予传统教育以新的内涵。

认识到学习兴趣、学科情感对物理教学的重要性并能采取相应的措施,学生就会早日进入物理学习的正轨,主动克服物理学习的困难,教与学也就更加相辅相成了。

二、重视与加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

西方一位颇有名气的学者埃德加•富尔在《学会生存》中写道:“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美国的《九十年代的挑战》一书中指出:“在不断变动的世界上,没有任何一门或一套课程可供不可见的未来使用,或可供你终身受用。现在需要的最重要的技能是学会如何学习。”因此,物理教学过程,不仅是传授知识、技能的过程,更应是教会学生如何学习物理的过程。物理教学,原本就有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个方面,当前物理教学中普遍存在着重教师教法的探讨轻学生学法的研究的现象,这对于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提高物理教学质量,从而实现素质教育是极为不利的。实践证明:学生学物理效率的高低、成绩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学习方法是否科学,因此,我们不仅应重视教师教法的探讨,更应重视学生学法的指导研究。新课改更重视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过程,毕竟,科学过程是科学家们从事科学活动的智力劳动过程。把科学过程与科学思维、科学方法引入物理课程,不仅能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而且能领略前辈大师的研究方法、科学思想、科学精神,得其精髓,有所借鉴。所以,物理课程不应该把人类认识自然的历史擦去,科学家们曲折顽强而又闪烁着智慧的创造性思维和实践过程,不能被公式和逻辑的面纱遮盖。离开了引向结果的方法过程,而只追求裸的结果,就等于没有结果。

第斯多惠指出:“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我们认为,学生学习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学生获取、整理、贮存、运用知识和获得学习能力的过程,因此,中学物理学习方法应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一是学生获取物理知识的方法,如:观察、实验、预习、听课、做笔记、思考、作业、考试的方法等;二是学生整理知识的方法;三是学生记忆的方法;四是学生运用知识处理物理问题的方法,如等效法、联想法、类比法、化归法、外推法等一般科学方法,再如临界问题分析法、动态电路分析法等具体解题方法;五是学生选择合适学法的方法,如学生如何选择合乎自身学习特点的记忆方法、做笔记的方法等。新课改理念下的教师,决非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而应该把自己视为激发、鼓励、促进学生学习和探索的引导者、促进者、咨询者、支持者,应从“知识传授者”转变为“知识探索的导航者”。学生则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具有自主性,能自我调控,主动接受教育影响,通过一系列的自主学习活动,积极地把书本上介绍的科学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精神财富,并能用于实践。

教师与学生都要认识到学习方法的重要,教师如果能指导学生掌握一套良好的学习方法,学生必然会喜欢物理并能够顺利适应高中的物理教学。

三、注意性别差异,消除性别差异心理

虽然学生存在性别差异,但是要让他们都明白:每个人的大脑生理结构都是相同的,不存在思维学习上的差异。在高中物理学习中,女生处于劣势不是绝对的,不应盲目自卑,通过努力,女生也可以取得优秀的成绩,比如,2007年全国各省的高考状元绝大多数是女生。所以,教师要多通过事例与学生交流、沟通,多给女生以充分的鼓励,树立其自信心,消除过重的心理压力,让其明白“人人是可树之人”,绝不放弃与轻视任何一个学生,使每一位学生都有信心学好物理。

以上我们针对高中学生学习物理感觉较难的主客观原因,提出了一些解决的建议,我们认为教师在具体教学中应循序渐进、因势利导,逐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信心及各个方面的能力,使其养成好的学习方法;同时,当学生在物理学习上遇到心理障碍时,我们一定要想办法帮助他们尽早克服,使他们尽快适应高中学习的过渡期。相信只要我们共同关注教育的发展、重视学生的成长、思考教育中出现的问题并想法解决,必将取得师生的和谐发展、共同进步,教育事业的明天也将会更加灿烂。

【参考文献】

[1]物理教师培训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2007.

高中学生物理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字:高中物理创新能力思维能力自学能力

农村教学缺乏一定的条件,但也绝不能因为条件有限而影响学生能力的能力培养,要尽可能地使用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设施培养农村学生的能力,本文针对农村教学的特殊条件,分别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独立思考能力、自学能力等几个方面探讨了对农村学生能力的培养。

一、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农村物理教学一般不太可能像大城市的物理教学一样拥有许多先进的实验条件,但我们仍然不能耽误学生在创新能力方面的发展,在现有条件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实施。

1.通过启发式教学,诱导学生创造性思维。

高中物理教学要坚持启发式,把教学问题变成一连串地提出问题,在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知识和能力发生有机的联系。提出问题就是给学生设疑或引导学生自己发现疑问,这是启发思维的关键。例如在色散的教学中,笔者在告诉学生同种介质对不同色光的折射率不同的事实情况下,给出7种色光对冕牌玻璃的折射率,然后提问:一束包含7种色光的白光射到棱镜的一个侧面上,7种色光将如何射出?调动学生的思维。在进行启发式教学中,要引导学生重视所学知识,与其物理知识的联系及其它学科相关知识的关联,并强化其它知识对现学知识学习的作用,实现知识迁移、综合,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例如:在进行机械波与交流电的教学中就可引导学生在已掌握数学上正、余弦函数规律基础上,进行有关物理内容的学习。另外,教师要善于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开展积极的思维,以达到诱导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目的。

2.通过培养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

一个人的创造性思维的成果,无一不是在对所研究的问题产生浓厚兴趣的情况下所取得的,因此在物理教学中,教师一定要采用直观的方法,生动的语言,应用各种灵活的教学形式,如适时开展物理课外兴趣活动,布置(项目)课题研究等。使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而且,学生的兴趣总是在他们的欲望得到充分满足时才能进入最佳状态。教师要不断教育学生懂得,偶然一个小小的发现,可能导致重大的发现。因此,教师要培养学生关于发现新线索,一旦发现,应尽全力追踪它,要善于从各个可能的角度予以观察,并将它和其它知识联系起来,找出新东西、新途径,不断教育学生理解学习不在于知识本身,而在于将知识作为创新的阶梯。

3.通过鼓励学生表现个性的思想,保护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日常物理教学活动中,由于学生知识、能力水平的限制,会产生各种各样的认识偏差或错误,作为物理老师不要强制纠错,更不能不屑一顾,讽刺打击,而是要耐心、细致鼓励地让学生尽可能表达出其个性思想,并对其正确认识及求异性要及时加以称赞,对有关错误认识引导其自我纠正。平时要尽量与学生效流,让学生在教师面前敢想敢说,敢争辩,这样,学生的创新思维才能得以顺利、健康的发展。

二、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

与城市的学生相比,农村孩子在独立思考能力方面要强,但尽管如此我们仍然不能忽视了对农村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这样有利于他们在以后的工作和学习中更好的思考。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培养。

1.鼓励大胆质疑

中学生的天性是好奇和求异,凡事喜欢问个究竟,在方法上喜欢另辟蹊径。在教学中,教师要积极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要善于捕捉学生星星点点的智慧火花,要想方设法解决他们心中的疑问。即使学生提出古怪的疑问也不应该急于否定,要及时地对学生的问题做出积极的评价,使学生时时有一种愉悦的心理体验,感受到思维劳动本身的乐趣,以此强化学生的质疑意识。

当然,要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质疑品质,仅让学生停留在能提出问题的层次上是不够的。因为科学的创造不仅仅表现在提出问题,而更重要的是在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上。在物理教学中,我特别重视引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即培养学生提出“科学问题”的能力。例如:在自由落体运动的教学中,我做了这样一个演示实验:让带有细线的金属球与乒乓球从同一高度同时落下,直观显示重球先落地。有的学生问,轻重球下落快慢不同是不是空气阻力的原因?如里没有空气阻力,它们下落是否一样呢?还在同学问,若把两个球捆在一起下落,两球的下落速度怎样?这一个又一个的问题使我感到欣慰,因为善于思考,善于从无疑处生疑,正是创造的起点。

2.引导多角度思考

科学研究表明:只有当大脑各种皮质中枢交替兴奋、抑制或同时兴奋而协同工作时,大脑的潜在力量才会真正得以挖掘和发挥。要求学生独立思考,教学形式就可以采取"开放式",以代替过去常见的“封闭式”。让学生只按照课本、教师的想法、说法去想、去说,不可能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而教给学生的知识面太窄,则不利于激发学生思考。因此,中学物理课的课程标准就注意引导学生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去探索一个问题的各种答案,鼓励学生抓住时机引起争论,发挥各人的独特见解。例如:在“宇宙速度,人造地球卫星”教学中,一开始就可以提出问题,能否设计这样一种方案:让抛出的物体不落地?这时学生往往变得十分活跃,甚至议论纷纷:有的会说,将物体上抛,初速度越大,上升的高度越高,当初速度大到一定的程度,物体飞到外太空,就不再回来了;有的会说,由平抛运动规律可知,物体从越高的地方、抛出的初速度越大,落地的水平距离越长,当初速度大到一定程度,物体就落不回地面了;还有的同学可能会进行反驳:落地的跨度长了,可地表就不是一个水平面了;也有的同学说,由匀速圆周运动可知,当重力正好提供它作圆周运动所需的向心力时,物体绕地球在圆形轨道上运动就不回地面了。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1.构建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

根据学生生理、心理发展规律和认知特点,以及物理学科的特色和实际,构建的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的结构即:探索性预习(阅读)——反馈性质疑(实验)——参与式讨论——自主性练习——点拨式精讲——系统性小结(内化)。

实施具体程序如下:1.阅读:引入新课——出示“思考问题”——学生阅读教材——教师巡视指导;2.问题(或实验):随堂实验和演示实验或动画模拟实验(有条件的地区可以,无条件的情况下可用图片或板书替代)3.讨论:小组讨论,教师组织下的集体讨论。4.练习:学生口头答,上台板演,实验操作,书面练习等。5.讲解:精讲内容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点;分析、归纳、评价。6.小结:师生共同归纳,使知识系统规范化。

这种教学模式结构,体现了主体性的教育思想:1.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2.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增加了信息交流量,培养了互助合作精神;3.创设了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4.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创造精神;5.让每个学生在学习中都获得发展。

教学实践表明,这种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有以下特点:1.基础性的、难度不大的知识的学习是可以通过学生自学和课堂互动学习完成的,对部分优秀学生来说,初步达到自主性认知、自主性学习的效果和目的。2.课堂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过程,较大限度地发挥了课堂教学促进学生自主性学习能力发展的机能。3.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从系统知识的传授者、讲解者,变为学生自主性学习活动的指导者、组织者和促进者,教师不必面面俱到地讲授知识,而是随时把握课堂教学的动向,引导课堂教学中自主学习活动向更高层次发展。这要求教师必须具有更高的专业知识水平和较高的教育心理学基础。4.教学过程中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作用,对课前学生的自学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若某一个学生在课前没有一定的自学,那么他们在课堂上就会处处显得被动,甚至不能完成学习任务。5.课堂教学的重点,从系统地传授知识,转向培养学生自主性学习的能力,课堂教学更侧重于对知识的深入学习和对物理问题的理解,而不是简单地复述讲授。

2.促进自主学习能力的内化

所谓内化,是指个体将自己内在的智力操作、外在的动作,自己与环境的作用及关系,概括到主体已有的心理结构中,转化为内在的心智活动,成为稳定的个性特征的过程。教师对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其实质就是通过教师的指导和学生自身的学习活动,有意识地对知识进行加工处理,最后将客观的知识转换为主观的知识的过程;而学生能否将自主学习活动中的各种操作内化为个人的技能,实现优化心理结构、形成学习者持续一贯的带有个性特征的学习方式或学习风格。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其关键是使学习活动中的方法、策略使用的习惯化和迁移化。

四、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虽然农村学生在实验条件上无法与城市学生相比,但这正是一个锻炼学生实践能力的机会,要通过教师的引导使学生利用有限的条件充分发挥自己的实践能力。

1.改演示实验为学生实验

根据学校物理实验器材的配备,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仪器创造条件,将某些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实验,使学生在充分观察、操作、讨论中,手脑并用地学到知识,培养实践能力。如“单摆的振动周期”、“电阻定律”、“楞次定律”、“透镜成像规律”等实验教学。

2.变验证性实验为探索性实验

把某些“验证规律”的实验提高为“探索规律”的实验,让学生从“发现规律”中获取知识,从而使学生领会一些科学研究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如:“牛顿第二定律”、“玻——马定律”等实验教学。

3.化实验习题为设计性实验

对实验性很强的习题,我们有条件地选择一部分,给出实验所需的器材,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自己操作、验证,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如在高二“稳恒电流”教学时,我们布置了这样一个实验习题——用两节干电池,两个小灯泡(2.5V、0.3A),一个滑动变阻器、电键及导线,设计并安装一个电路,当改变变阻器滑动触头时,一个变亮,一个变暗,并用实验验证。

参考文献:

[1]覃卫东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策略广西物理2001

高中学生物理论文范文第4篇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激发学生积极思维和求知欲望的前提。在物理教学中,我们一定要充分发挥物理实验的魅力,让物理实验成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通过物理实验,帮助学生了解物理世界的奥妙,奥妙引起兴趣,兴趣带动钻研劲头,于是学生的热情就燃烧起来。有了对物理知识的亲切感和好奇心,学习物理就变得轻松了许多。例如,在进行“动量定理”教学时,开始上课时我演示了如下的实验:找两根粗细均匀,但长短不同(差别应大些)的饮料吸管,将牙签放入吸管中,用嘴对准管口吹气,使牙签从吸管另一端飞出。学生凭经验往往会猜测在短吸管中的牙签飞得较远。事实上,在相同条件下,吸管越长则牙签飞得越远。这种现象引起了经验与事实的冲突,吸引了学生的注意,激发了他们的好奇心,让他们有迫切解决问题的愿望,从而为本节课的教学起了很好的铺垫作用。

二、抓住高中学生具有较强的抽象思维能力的心理特点

鼓励他们大胆猜想物理问题,培养物理学习中的创新精神进入高中阶段,学生的抽象思维占了主要地位,思维的灵活性、独立性、批判性有所发展。这些变化表明他们拥有了一定的学习研究能力,他们越来越不喜欢人云亦云,喜欢自己独立提出问题并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为此,在教学中,我们物理教师要善于抓住高中生的这一心理特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鼓励学生对一些物理问题进行大胆的猜想。教师要在平时的课堂上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自然、和谐、平等的教学环境,使学生勇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渴求解决问题,长此以往,学生的创新意识就会形成和发挥。如在“探究影响单摆周期因素”的实验中,我们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引导学生猜想单摆的周期可能与振幅、摆球质量、摆长中哪些因素有关,并让学生针对每一猜测,分别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选用合理器材进行实验验证。通过这样的教学,学生对所思问题理解得会更透彻,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也会更灵活。

三、抓住高中学生具有强烈自我意识的心理特点

把物理课堂交给学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高中学生大多具有强烈的自我意识,他们开始对认识和评价自我有了浓厚兴趣,希望能在生活中、课堂上拥有表现自我的机会。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尽量把课堂表现的机会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发表自己对物理问题和现象的见解,表达他们自己的思想和感情,这不仅可以促进学生自我意识的形成,而且还可以使学生主动地学习、主动地认识、主动地接受教育内容、主动地挖掘潜能,促进自身发展。如在“位移和时间关系”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根据给出的某一位移时间图像,让两位学生来模拟物体的运动,而使学生深刻地领悟到图像并非轨迹。这样做既可以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又能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效果要明显好于教师直接讲解。

四、抓住高中学生具有丰富情感的心理特点

在物理课上使用幽默风趣的语言,活跃物理课堂气氛,实现良好教学效果学生进入高中后,情感变得丰富起来。作为课堂的主体,学生情绪的变化将直接影响课堂的气氛,甚至影响教学的进程。所以在课堂上,教师要努力抓住并利用高中学生具有丰富情感的心理特点,尽可能地消除师生间的隔阂,融洽师生间的关系,通过多使用幽默风趣的语言进行声情并茂的讲解,使讲解的内容变得有趣。如讲述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特点“同时产生、同时消失”时可用成语“同生共死”来描述;机械波的特点可用“介质中各个质点始终坚守自己的岗位,只是在各自的平衡位置附近振动,并不随波逐流”来表达;第一类永动机不可能制成可用“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来类比。相信这样的语言一定可以让学生对物理学科中一些概念、规律有较深的印象,也可以较顺利地解决物理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

五、抓住高中学生具有旺盛的活动力的特点,巧设物理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物理实验

高中学生物理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障碍;素质;策略;创新精神

一、学习障碍

1、根据对本校学生学习物理现状的全面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当前学生学习物理的现状是:57%的学生喜欢这门学科,认为物理知识与现代化建设、日常生活关系密切,有实用性、趣味性。约15%的学生能较快适应高中物理学习方法,感到学习物理只要平时深刻理解概念,考前不必死记硬背,就能解决问题,同时感到很开心。34%的学生,特别是女同学占多数,她们认为高中物理难学,不象初中那样生动有趣,感到枯燥无味。8%的学生经常做不出题目,有的甚至抄袭他人作业,考试成绩偏低,对学习感到厌烦。9%的学生觉得理科考试招生人数多,物理又是[3+x]综合考试中的综合科目,在试卷中所占比例不大,只要应付的过去就行,学习兴趣时有时无。

2、学生在学习目的和动机上也存在较大差异,有64%的学生不知道学习物理是为了提高自身文化素质,培养实际应用能力,片面地认为只是上课、做作业、应付考试,认识的不深刻给学习物理造成极大的障碍。

3、心理障碍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学习障碍,其表现有三种形式:

(1)自卑性。部分学生上高中之前,就听说高中物理难学,认为自己头脑笨,不宜学物理,学习情绪低落,受自卑心理支配,怕苦怕累,若考试成绩不佳就更加悲观,形成心理上的定势障碍。

(2)依赖性。由于长期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加之在初中学物理时,由于直观定性多,依靠记忆和模仿就可以取得较好的成绩,于是养成了依赖习惯,总希望老师讲解,做题目总希望有参考答案帮忙,养成不善于独立思考、依赖他人的不良习惯。

(3)盲目性。由于目前高中物理使用新教材,概念多而且抽象,要求应用各种物理模型替代直观现象,不少学生不适应新的学习方法,学习的重点放在了识记上,却忽视了一个重要的环节,那就是理解,联想,想象,概括。同时教材中的插图、图表、补充说明文字也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这种在认知心理上的盲目性和方法的不完善,使学习过程陷入困境。

二、应对策略

1、加强心理因素调整和疏导,密切师生关系

经验告诉我们,物理教学欲速则不达,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的素质和心理承受能力,注意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平稳过渡,在课堂上把握好教学深浅、问题设置及测试题目的难度,保护大多数学生学习的进取心和积极性。平时教师尽量多接触学生,关心和理解他们,善于捕捉每个学生学习物理的潜力和闪光点,多鼓励少批评,细心观察,发现、扶持、培养尖子,扩大队伍。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通过面批作业、个别辅导、个别答疑等方式找出问题,对症下药,联系感情,缩短差距,在心理上消除畏难情绪,树立信心。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当学生从教师那里感受到真诚的关怀和挚爱,感受到热烈而积极的期望时,他们就会有一种受到信赖、鼓舞、激励的心理情感体验,就能愉快地接受教师的教诲,并努力把这教诲转化为行为,从而去实现我们的期望。2、注重教学过程的情感交流

据调查,学生喜不喜欢教师上课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取决于教师的态度是否和蔼可亲和平时是否喜欢他们,这就告诉我们健康的师生关系能促使师生的相互信任,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提高学习的效果。苏霍娒林斯基说过:“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装进另一个头脑里,而是师生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心灵接触”。学生在听课时总伴随一定的情感,而学生的情感往往同他们对教师教学的兴趣密切相关,只有教师信赖学生才能赢得学生的信任,学生才能消除各种心理障碍,才能满怀信心地学下去,为此,教师应着重把握以下四点:

(1)讲课要进入角色,带有情感。教师要以自己对科学的兴趣,热爱以及教学认真的态度和较高的教学艺术水平,唤起学生感情的共鸣,教师要充分应用形体语言,不防模仿当时牛顿躺在苹果树下观察苹果落地的情景,从而发现和解决了行星间的引力问题;模仿奥斯特在电流周围放置小磁针,发现磁针偏转,揭开了电与磁之间的关系等角色,让伟大的科学家对科学的研究过程及物理学的发展过程展现在学生面前。同时,教师应对教材感受深切,授课感情激荡,以自己的精神激发学生的激情。

(2)教师必须将教材内化为自身的心理品质。在教学中,教师和教材的思想方法,知识结构,因果关系,学习技巧要溶为一体,使教学不是单纯地知识传授,而是真心实意地吐露教师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从而感染学生,给他们以信心、趣味,反对照本宣科,生搬硬套,充当搬运工人。

(3)教师要成为学生认知的对象。教师的情感是一种无声的语言,教学过程不仅是师生间的信息交流,而且是师生间的情感交流,课堂上除传授知识外,教师通过自己的意识信号,进行着看不见的课程,教师满腔热情地启发、诱导、帮助学生,可使他们增强学习兴趣和克服困难的信心,而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又给教师以精神慰籍,从而使课堂教学更富有激情和感染力。通过这样的双向交流,师生互动,以教带学,以学促教,使学生的主体作用真正得以保障。

(4)重视课堂情感评价。课堂评价的方法不仅能用语言进行简单评价,如你的观点很独特,其他同学应向你学习,有勇气提出问题本身就是一种进步,很好,太棒了,谢谢你的合作等,还可以通过微笑,点头,竖起大母指等多种形体语言进行鼓励表扬和批评,还可以用热情洋溢的启发示范性的讲解来评价。课堂评价的另一方面是教师还要接受学生的评价,当课堂教学出现失误或偏差时,教师要以诚恳的态度接受学生的批评,并及时予以纠正。总之,创造一个科学、民主、和谐、平等的课堂氛围,不仅有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重视实验研究,突出物理学科特点

实验课作为物理教学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不容轻视的,做好实验不仅可以激发学习热情,培养兴趣,帮助学生理解物理概念,总结规律,强化记忆,更重要的是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态度,掌握基本的科学研究方法,为将来从事科学研究奠定基础。为此,我们应当重视以下四个问题:

(1)课堂演示实验。以教学大纲为宗旨,在现有实验设备的基础上,对教材中所有的演示实验进行精心设计和改进,使实验现象更加明显,能见度更大。甚至有些比较安全的实验操作可以交给学生来完成,增强感性认识和动手能力,消除学生在学习上的依赖性,彻底改变以往那种口头实验,黑板实验,教师做实验,学生观看实验的不良倾向。

(2)学生分组实验。实验室里的分组实验学生往往表现出极大的热情,教师不只是需要组织管理好实验安全,强调操作程序,更重要的是鼓励引导学生大胆探索,敢于质疑,提出新的不同问题,尽力自己解决问题,利用有限的时间和设备,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师绝对不要放过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大好机会。

(3)课外兴趣实验。在课外兴趣活动中,教师完全可以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自然现象,现代科学技术中的热门话题等内容设置课外研究性实验,然后把男女学生按比例分成几个实验小组,组织学生认真研究,学会应用学过的实验方法,实验技能和实验仪器设计实验方案,处理新问题,培养学生探索性,创造性的思维能力,实现实验知识和技能的正向迁移和创新。学生的思维有广阔的发散空间,定期进行总结评价,对哪些有价值的,见解独特的研究结果,鼓励帮助学生发表文章,积极参与各种竞赛。

高中学生物理论文范文第6篇

目前的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实验内容一般缺少探索性实验及指导性实验,并且与实际生产、生活严重脱节。例如电学实验结束后,学生仍然不了解插座内部的接线结构及简单故障的处理。实验设计内容创造性不足实验的内容大都停留在课本里,被动的、固定的实验模式,让学生失去了兴趣,严重影响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阻碍了科学素养的培养。

2.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改革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

针对上文所述的问题,本节首先探讨了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改革的方法,其次分析了改革后的实验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1)对实验方式进行改革,增大设计性实验比例在实验内容的安排上,加大综合实验与设计性实验的比例,使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实验教学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的实验教学。这种方式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及科学素养。(2)对实验内容进行改革,突出时代性与先进性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实验内容要突出时代性与先进性。与现代科学技术接轨的实验才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利用先进的手段、仪器及技术,能够更容易地实现实验,拓宽实验的内容。不仅如此,学生还能够更多地了解更多先进的科技及其应用,为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培养奠定基础。(3)对教学主体进行改革,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体系高中物理的实验教学的另一种改革方法是,将学习的变为老师引导下学生为主体的主动学习。因为学生的主动学习才是整个教学体系运行的良好动力。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开始有了自主学习,创造性思维才开始被激发,有效学习时间不断增加。这样才能够使得学生的主体性发挥作用。上文给出的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改革方法,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主要方式是开展学生的实践活动,创造条件,让学生以主体的角色进行实验,进行实践学习。这样,学生能够通过实验一步一步地发现其中的规律,学习探索物理知识的方法,深层次地感受科学实验的魅力。具有时代性的、设计性的实验能够让学生在复杂的实验中总结前人总结的规律。改革后的实验教学能够切实领会科学与生活、科学与技术和科学与社会的关系,充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3.结语

高中学生物理论文范文第7篇

在“落体快慢”的讨论中,在学生提出不同的看法时,教师就提供器材让学生自主选择器材来证明自己的观点。教师提供的器材是:一张报纸、两张16开复印纸、一个光盘、两张同光盘相同大小的白纸、若干粉笔头。学生1认为,重的物体下落快。他是这样展示的:将一张报纸揉成一团,将一张16开白纸平铺展开,两者从同一高度同时释放,结果重的报纸先落到讲台桌上。学生2认为,重的物体和轻的物体下落一样快。他是这样展示的:将一张同光盘同样大小的白纸揉成一团,将一张16开的白纸也揉成一团,两者从同一高度同时释放,结果重的物体与轻的物体同时落到讲台桌上。学生3认为,即使质量相等的物体,形状如不同,下落也不一样快。他是这样展示的:两张质量相等的纸,一张揉成一团,另一张平铺展开,从同一高度同时释放落到讲台桌上,结果纸团下落快。说明在质量相等、形状不同的条件下,纸团下落快。学生4认为,形状相同、质量不同的物体,重的下落快。他的展示是这样的:将形状同光盘相同的白纸与光盘在同一高度处同时释放,结果重的光盘先下落到桌上。教师继续提问:形状相同、质量不同的两个物体是否一定都是重的物体下落快?学生5认为,形状相同,质量不同的物体,下落也可一样快。他的展示是这样的:在同一高度处同时释放光盘与白纸,则几乎同时落到桌上。显然,教师只要给学生机会,学生就会展示出许多教师意想不到的想法。然后,教师就可根据学生展示的真实想法,寻找原因,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二、“指向学生学习的高中物理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

(一)弹性预设

“指向学生学习的高中物理教学设计”提倡以“弹性预设”为基本原则。教师的预设不能固化。高中物理的课堂教学一旦沿着固定的预设走,就会禁锢学生的思维,使课堂教学变得死板而缺乏生机与活力。比如,在“落体快慢”的讨论中,学生的思路不可能都沿着“先想到可能重的物体下落快,再想到可能轻的物体下落快,最后想到可能重的物体与轻的物体下落一样快”的逻辑顺序进行。所以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一定要考虑到“如何激发学生的思维、如何顺着学生的思路”来推进课堂的教学。弹性预设的好处是使课堂教学变得更为灵活,并随着学生的有效生成而随时调整,从而更加契合学生的实际思维。

(二)相信学生

“指向学生学习的高中物理教学设计”提倡以“相信学生”为基本原则。教师不应包办学生的所有,而要相信学生能发现问题、相信学生能解决问题。实际上,学生的很多想法往往会超越教师的经验。因此,在教学设计中,教师只需提出合适的问题,进行必要的引领,相信学生会得出应有的结论。比如,前述“落体快慢”的教学中,5个学生均通过自主选择的器材证明了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但5个学生有5种观点。5种不同的观点在不同的条件下均成立,看起来有点复杂。即便将观点1和观点4合并、观点2和观点5合并,也还有3种观点。这时,学生就迷糊了:凭直觉,这个现象的背后应当有一个更为简洁的物理规律,那么是什么造成了有这么多种答案?这时,教师要进行必要的引领。首先,让学生从讨论出发,发现“重的物体下落比轻的物体下落快”的结论是有问题的。接着,让学生分析观点1、4、5的条件,运用控制变量的思想,得出“正是由于空气阻力的干扰,影响了我们对物体下落快慢的思考”。然后,让学生用“牛顿管实验”来验证自己的想法。最后,播放美国宇航员在月球真空环境下演示“重锤与羽毛同时下落”的视频。至此,学生就能水到渠成得出落体快慢的总结性结论。

三、“指向学生学习的高中物理教学设计”的操作模式

“指向学生学习的高中物理教学设计”的操作模式。首先,教师摸准学生的困惑,知晓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还在哪些地方弄不清楚。然后,教师设置情境或设置问题,击中学生的困惑,特别是挖掘出学生的隐性困惑,再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方式揭示问题的本质,澄清学生心中的困惑。在原有困惑解决的基础上,学生可能会产生新的困惑。这时,教师就要及时抓住学生的新困惑,构建出新的情境或新的问题,再展开新一轮的教学。下面以“涡流”一节的教学为例,谈谈相应的操作过程。

(一)教师摸准学生的困惑

学生的困惑主要有四个方面。(1)一个导线环由于能组成一个闭合的回路,所以当导线环处于变化的磁场中,导线环中会产生感应电流。但是一个金属管处于变化的磁场中,从金属管截面来看,其应当是一个断路,那么怎么在金属管内也会产生感应电流?如有感应电流产生,则金属管内的感应电流又会构成一个怎样的闭合回路?(2)一块金属处于变化的磁场中,金属块内会产生感应电流吗?如有,则金属块内的感应电流回路是怎样的?(3)当一块强磁铁穿越竖直放置的空心铝管时,由于铝管中产生的涡流对磁铁会产生阻力,所以磁铁下落的时间会明显变长。一块强磁铁穿越竖直放置的“从上到下开有直缝的空心铝管”时,由于铝管开有直缝,感觉铝管中不能构成闭合回路,应当没有涡流存在,但事实上磁铁穿越这根铝管时,与自由落体运动相比下落时间也变长了,这又怎么解释?(4)将一块铝板倾斜放置,当强磁铁沿铝板下滑时,铝板中会有涡流产生吗?针对学生的困惑,教师设置情境,提出问题。(1)当左边线圈接上交变电流的瞬间,线圈中产生了变化的磁场,可看到铝环突然飞出。请用已学的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解释铝环飞出的原因。(2)利用思想实验的方法,推导一个空心铝管如处于变化的磁场中内部是否会产生感应电流。如是,则感应电流的回路是怎样的?(3)利用思想实验的方法,推导一个实心的铝圆柱体处于变化的磁场中内部是否会产生感应电流。如是,感应电流的回路又是怎样的?

(二)学生展示隐性的困惑

学生觉得一个空心的铝管、一个实心的铝圆柱没有与外界构成回路,处于断路状态,铝管或铝圆柱内不应有感应电流的产生。教师做对比实验:钩码穿越竖直放置的空心铝管,时间短;强磁铁穿越竖直放置的空心铝管,时间长。师生、生生展开讨论,解释实验现象。仔细观察空心铝管,不难发现,铝管虽薄,却也有一定的厚度,所以在薄铝管的横截面方向上会构成一个个闭合的回路,说明只要空心铝管中的磁通量发生变化,空心铝管内就会产生涡流。也可以将空心铝管看成是由多个金属铝环叠合而成的,每个细分的铝环都可以看成一个闭合回路,所以在空心铝管中当然存在着涡流了。经讨论,有学生提出,实心的铝圆柱体可以细分成一片片的金属铝片,那么实心铝圆柱体可看成是由一片片金属铝片叠合而成的,而每一片铝片又可看成是由多个半径不同的同心铝环构成的,所以金属圆柱体处于变化的磁场中同样会产生涡流。

(三)师生揭示问题的本质

根据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变化的磁场产生涡旋电场。正是由于涡旋电场的存在,空心铝管、实心铝圆柱体内都产生了涡旋状的涡电流。

(四)教师摸准学生新的困惑

教师提出新的问题:“金属块与磁场发生相对运动时,金属块内会产生涡流吗?比如,当强磁铁穿越竖直放置且中间开有竖直直缝的铝管时,这个不完整的铝管内有涡流产生吗?”学生普遍认为不可能有。理由是:不完整的铝管的横截面是断路,无法形成闭合回路,应当没有涡流产生。教师演示对比实验。实验表明,钩码穿越竖直放置的开有竖直缝隙的空心铝管,时间短;强磁铁穿越竖直放置的开有竖直缝隙的空心铝管,时间长。

(五)学生展示新的困惑

学生普遍认为,不完整的铝管横截面是断路,无法形成闭合回路,不应产生涡流。这与“强磁铁穿越竖直放置且开有竖直缝隙的空心铝管时间长”的事实发生了矛盾。教师再提出新的问题:如强磁铁从铝板构成的斜面上滑下,铝板内会有涡流产生吗?教师演示对比实验:木板一端垫高,另一端置于水平面,在木板上铺一张白纸,圆柱体强磁铁置于木板的上端,静止释放磁铁,磁铁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下滑时间较短;在木板上铺一张铝板(可保证前后两次实验倾角相等),再在铝板上铺一张白纸,然后将圆柱体强磁铁置于铝板的上端,静止释放磁铁,结果磁铁下滑很慢,下滑时间很长。这时,学生就更糊涂了:磁铁滑过铝板,铝板内怎么也有涡流产生,这里边的涡电流怎么组成回路?

(六)师生再次揭示问题的本质

高中学生物理论文范文第8篇

一、梯度分层教学措施

1.对例题进行梯度分层:老师要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选择那些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例题进行分析讲解,学生要通过老师的讲解掌握分析与解决同类问题的思路与方法,做到举一反三。

2.对作业进行梯度分层:老师不但要在课堂上实施梯度分层教学,还要在课后作业的布置上进行梯度分层。老师给学生布置的课外作业要是精选的,题目是难易适度,题量适中,依据各层次学生留不同层次的作业。老师可以多选一些题目,将同一类型的题目中精选合适的计算题实施改编,这样就能够达到不但巩固了学生的所学知识的目的,还显著地减轻了学生的课余负担。

二、审题能力的训练

1.说题法:原来比较陈旧的计算题教学是老师讲解得多,学生独只是机械地背与记笔记,学生独立思考的机会很少。学生说题法指的是让学生用说话的方式来将自己对计算题的分析充分的表达出来,将题中的已知条件、隐含的条件等等都分析出来。学生说题法在进行例题的教学中是最为适用的。例题都是比较典型性、代表性、灵活性的题目。学生说题法要求学生能够清楚地找出计算题中创设的物理情景和物理实际过程,这是对物理问题进行分析与解决的基础条件。而学生在说物理情景和物理过程的时候,其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会大大的提升,对于学生的解题能力的提高是有利的。

2.图解法:图解法指的是一边读题一边画图,将题目中的场景画出来,并且将题目中的已知条件等也画出来[1]。苏霍姆林斯基就曾经说过:教会学生将应用题画出来,其用意就在于确保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过程。把文字信息转换为示意图的思维跨度是需要很宽广的,其中最大的难题就是有的学生自己是不会画图。所以,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示意图的画法,将学生的思维障碍消除,这个过程老师不能完全包办代替。比较复杂一点的题目只是凭借学生头脑去思考,不管你有多么聪明,有时候也不一定能将正确的答案想出来。草稿纸就是人的第二个头脑,将一些已知的条件或者是数据在草稿纸上写一写,不但是为了不易忘记,易于寻找方法,还有助于学生理清思路。比如:在教學电学计算题中会涉及到很多的数据,题目的变量也是比较多的,应用图解法对串联还是并联进行详细的分析,标上数据,统一单位,这样解题的效果是很好的。

三、一题多解能够发展学生的综合思维

在解计算题的时候其实对学生系统性的思维能力要求是比较高,有一些学生在读完题之后不知道从什么地方下手,这就是思维能力不足所造成的。一题多解指的就是通过不同的思维途径,学生能够从多个角度、全方位的应用多种的解题方法去解决同一个问题。它能够不断地提升学生的辨证思维能力,使得学生的发散性思维、逆向思维等综合思维得到显著的进步[2]。

1.发散性思维:比如,在进行密度的练习的时候。我就选用了这样一道题:实验室需要购买4 kg酒精,使用容积是4.5 L的容器能够装下吗?我先让学生进行分析解答,结果我发现绝大多数的学生用求4 kg酒精体积的方法来进行判断。为了让学生体会一题多解的效果,我启发学生从4.5 L的容器能装多少kg的酒精与4 kg的某种液体体积是4.5L,那么这种液体的密度是多少等这个思路开始对学生进行启发。通过实际的练习,学生的知识迁移水平不断的提升了,达到了举一反三的神奇效果[3,4]。

2.逆向思维:逆向思维指的是应用物理定理之间的关系与相关的规律,并与物理学科的实际情况进行结合,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为学生找到了一种科学、新颖的解题模式。它能解答不同内容、多种形式的物理计算题,作用是积极的、重要的。

四、归纳解题心得体会提高解题的经验

高中学生物理论文范文第9篇

1.传递方式的优化——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化抽象为具体

生理学科的特点是细微、动态、抽象。比如人体的细胞、血液的流动、神经的传导、食物的消化等,这些均是教学中的难点、重点;但又看不见,摸不着,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比如,在讲授消化道的物理消化——蠕动的生理作用时,过去我用“讲述+板画”的形式讲授,以语言讲述为主,板画为辅,虽然也能强调重点,但缺陷是既不真实,也缺乏动感。如果应用现代化电教媒体——教学录像片演示这一生理过程,通过慢放、定格、特写等方法处理出来的镜头,既能真实、艺术地再现消化道蠕动的动态过程,使其具体形象,增强了学生的感性认识;又使枯燥乏味的生命运动现象变得新颖有趣。在演示录像过程中,我还通过暂停放映,教师解释,或边放边解释的方法,把两种教学媒体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学生在形象化、趣味化的接受知识过程中,又得到教师适时适度的强化,使这一难于理解的知识变得易于接受。当过一段时间测验这一内容时,全班所有学生都准确地掌握了这一知识。这就启示我们:电教媒体的生动、直观,接近于现实;合理使用,则使知识进入学生头脑中的途径增多了,记忆加深了;若再与讲解结合,其形象化、趣味化与化难为易的效果,是单纯的讲述所无法达到的。

2.传递速度的优化——在提高信息密度、知识密度的同时,扩大学生想象思维的时间、空间

相对于传统模式教学以语言文字形态为主来说,运用现代化的电教媒体,有着明显的提高传递教学信息速度和效率的优势。形、声、光、电的使用,音乐、图画以及现代电影、录像中的变换、切入、特写、定格、递次显示等技术的使用,使得教学中应当强化的得到充分强化,应当淡化的得到及时有效的淡化、弱化处理,缩短了信息传递的距离。在生理教学中,一些结构,像人体细胞、组织内部器官等不易看到,而现代电教媒体则能轻而易举地解决这一问题。因为电影、录像及自制的投影片、幻灯片,能将原来细微的东西放大许多倍;如果采用X光摄影,则能够清晰地看到人体内部的骨骼运动、消化管的蠕动、血液的流动等情况;再如,要想组织学生在教学进度规定的时间内观察骨的生长、胃肠的消化全过程,是相当困难的,而利用电教媒体如电影、录像,通过逐格摄影拍摄下来再播放,仅用30秒钟就可以看到3个小时胃对蛋白质的消化过程,其节省时间、提高传递知识的效率是不言自明的。而提高传递知识效率的结果是:一方面增加课堂知识密度、信息密度。如生理课中“血液”一节,按常规的讲述一般约需2课时,而采用了边讲解边放录像演示,仅需1课时就完成了任务。另一方面,它扩大了学生想象、思维的时间和空间。如讲血液中的白细胞吞噬作用时,在放录像之前,让学生推想白细胞是怎样进行吞噬的?引导学生的丰富想象,进行发散性思维。学生推想出了五六个方案,而哪一个方案是正确的呢?这时再演示录像,就能深深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起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从容地解决了教师讲得多,学生练得少的矛盾,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变单纯知识传授为智力开发,给学生以丰富想象的天地,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3.学生学习能力的优化——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学功夫下在学生“学”上

现代教学观认为,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教要着眼于、立足于学生的“学”,“教”要为“学”服务。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要教会学生学习。

在生理课教学中,学生对有些概念、原理的学习理解是较困难的。而利用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电教媒体,就能帮助学生顺利解决这一问题。例如,讲毛细血管、静脉、动脉时,我用投影片显示三种血管的形态、结构,然后让学生识图、区别、对比,找出它们之间的异同点。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思考,踊跃发言,你一言,我一语,最后自己总结出这三种血管的概念。这一节基本由学生自学完成,课上得很成功,并以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代替了严肃死板的教学,把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调动起来,使其主体作用得到了发挥。同时,通过识图、辨图、对比、类比的过程,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和独立思考能力,而且经过思维活动后,便于学生由瞬时记忆形成短时记忆,进而在理解的基础上形成长时记忆。

训练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也是我们的教学目的之一。以前用传统媒体讲授完一个原理或生理活动后,若让学生用简炼的语言进行概括,学生感到非常吃力。而通过电影、录像等动态的画面,使学生有了诸如骨的生长、肌肉的收缩、腺体分泌等感性认识,并以此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有效地训练了学生的概括能力。

4.多种媒体优化组合——扬长避短,适时适度

在教学中,要使每种媒体发挥出它的特长、优势,要想做到选择出最佳媒体或几种媒体最优组合,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这里有一个适时适度的问题。

(1)教师的讲述语言与电教媒体的结合,处理得当与否,至关重要。在讲授“消化系统”一节时,我曾采用语言跟电教媒体结合的两种方式,结果迥然不同。如先口授教材,然后放映消化系统生理录像片。在这种方式中,语言与电教媒体被分成了两块,在电教媒体中传授的知识,学生已通过教师的语言初步掌握,电教媒体在这里只起对教师的语言证实和具体化的作用。后来我利用语言指导学生观看录像,教师充当“解说员”、“导游员”的角色。在这种方式中,电教媒体中介绍的、传授的知识,是学生自己从观察中获得的,而教师的语言起到的是强调、提示、点拨、点题的作用,是一言两语,但因是在关键处说出,无异于画龙点睛,给学生的印象是十分深刻的。而且,这种结合方式还能达到师与生、教与学“双边”活动的目的。教师通过一系列提示,为学生提供思路,启发学生去寻找答案,促使学生思维的活跃,在大脑皮层中引起强烈的定向——探究反射,提高了教学效果。

高中学生物理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进化 进步 达尔文主义

1959年,美国著名遗传学家H.J.穆勒在纪念达尔文《物种起源》发表一百周年的一次会议上,针对百年来人们对于达尔文进化理论的简单、片面的理解,以及进化理论发展的迟缓,发出了这样的感叹:“一百年来没有达尔文也是一样的”。[1]时间又过去了37年,我想, 如果穆勒在天之灵有知达尔文主义和进化理论在当前中国的状况,他还会发出相同的感叹。

姑且不论中国当前对于达尔文主席和进化理论的研究、教学方面的忽视〔1〕, 就是对于达尔文主义和当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理解和接受方面,我们也远远落后于欧美。再具体一些,对于什么是进化这一进化论中最基本的问题,不少人的认识和理解依然停留在一百年前的水平,其中当然不乏误解。《自然辩证法通讯》1995年第4 期上的“论恩格斯关于物质形态进化的学说”便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例证(以下引注此文时,只注页码)。然而,正如我们下面将要看到的,在中国目前有不少人持有与该文作者相同或相近的观点。因此,我们就进化问题的讨论便具有了普遍性的意义,它不是针对某人,而是针对问题本身的。

“论恩格斯关于物质形态进化的学说”一文中提出,“进化与事物的革命性变革、上升发展、相互转化等概念是一回事”。并且认为这“首先是客观的事实”,“所以,从语义学上讲,‘进化’者‘前进变化’之简谓也”。(第23页)

从汉语的语义学角度看,“进化”确实能使人产生“前进变化”的联想。但是这样理解显然是望文生义。因为“进化”(evolution )是一个纯粹的外来语,又有译作“演化”的(笔者认为,根据现代的进化生物学,“演化”是比“进化”更贴切的译法),它的词根“evolv ”的拉丁语含义是“滚动”的意思。据《牛津英语辞典》,“进化”一词于1670年首次使用在生命科学中,但直到19世纪初叶,“进化”这个词基本局限于胚胎发生学中,大致用来表达胚胎发育中潜能的“展露”(unfolding),即表达胚胎的有机发育。〔2〕

这也是为什么拉马克、达尔文这两位科学进化理论的创始人很少使用“进化”一词的原因之一,因为容易与当时人们熟悉的“进化”用法混淆。 在表述生物的进化时, 拉马克更多更明确使用的是“转形”(transformisme ), [ 2] 而达尔文则经常使用“带有饰变的由来”(descent with modification)。([3]、[4],p.34)

在达尔文时代,使用“进化”一词最响的并不是达尔文,而是赫伯特·斯宾塞。不过斯宾塞的“进化”用法并不是严格意义上达尔文理论的含义,而是带有前进变化的含义,并且主要通过他,“进化”一词被广泛用于社会科学中。[5]

即使从理论的内涵上看,拉马克和达尔文的进化理论也并不完全含有“革命性变革、上升发展、相互转化”的意思。

首先应该指出的是,“革命性变革”或“革命性变化”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生命科学领域中有其特定的含义。灾变论的创始人乔治·居维叶正是使用“革命”(revolution)这个词来说明地层中脊椎动物的不连续性,说明地质史上生物的灾变。([5],pp.106—112)。而拉马克和达尔文理论很少的共同点中就包括他们都明确反对“灾变”(或按当时的用词“革命性变化”)的观点,他们都信奉赫顿的箴言“自然中没有飞跃”,达尔文则更是一位坚定的“均变论”者。[6] 而恩格斯的“自然界完全由飞跃所组成”的观点表明他并没有汲取当时的最新科学成果来看待自然变化的连续性与间断性。〔3〕此外, 拉马克和达尔文从未提出过生物的进化是“相互转化”的观点。试以一个简单的例子,按照拉马克、达尔文的进化理论,哺乳动物起源于爬行动物,如果进化是相互转化的话,也就意味着,哺乳动物中还会发源出爬行动物。自然界中根本就没有这种相互转换的生物进化例证。至于生物进化是否是“上升发展”的观念,在拉马克的理论中确有这样的含义,在达尔文的进化理论中则几乎没有。

现代主流的科学进化理论秉承达尔文主义的传统(即综合进化理论,又被称作新达尔文主义),结合了现代的遗传学、系统分类学、古生物学、胚胎学、生态学、动植物地理学、动物行为学等成果,对于生物的进化有了更新更透彻的理解。无论按照综合进化论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迈尔所下的并且被广泛使用的“进化”定义,“进化是适应的改变和生物群体多样性的变化”,还是按照许多遗传学家所坚持的“进化是群体中基因频率的变化”的“进化”定义[7]pp.162—163),“进化”的科学含义中都不存在“革命性变革”、“上升发展”或“相互转化”的意思。亦即,从语义上看,“进化”不等于“前进变化”。

“论恩格斯关于物质形态进化的学说”一文中提出,“在这个〔指达尔文的〕进化学说看来,生物的变化就决不只是种类和数量的简单变化,即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前进发展过程。……‘进化’概念的科学含义,就是指事物由低级到高级的不断演变、转化、发展”(第23页)。持有相同进化观的人在中国为数不少。这一点,仅从十几年来的几本高校自然辩证法教材中就可以看出来。1979年人民教育出版社的《自然辩证法讲义(初稿)》中就指出:“进化论用大量的事实……揭示了生物……从低级到高级发展变化的自然图景”(22页),动植物都经历了“从低等到高等的发展”(71页);1984年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舒炜光主编的《自然辩证法原理》中也说:“在生物进化的过程中,是经历了从低级向高级的方向发展”(478页); 而东北大学出版社最新出版的(1995年)陈昌曙主编的《自然辩证法概论新编》中依然认为生物的进化存在着从低级到高级的方向性(80—82页)。此外,在人民出版社1983年出版的《自然辩证法论文集》中我们看到,即使象方宗熙这样从事多年生物进化教学和研究的学者也从低级和高级的角度看待生物的进化(258页)。这种观点显然是对达尔文进化学说的曲解。

达尔文的进化理论具有很丰富的内涵。[8] 他将生物的进化看作生物(确切地说是物种)的趋异化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生物发生了从简单到复杂的变化,结果是生物多样性的增加。达尔文认为生物的进化是一两个阶段的过程。第一阶段是随机(不定向)变异的产生,这完全是一个偶然性的过程。第二阶段是自然选择的作用,结果使适应的变异保留了下来,而不适应的变异被淘汰([3],pp.80—81),这个阶段可以视为定向的和必然性的过程,但衡量的标准只是生物的适应。在达尔文看来,适应是生物进化最终结果。在这样一种理论柜架中,偶然性与必然性真正达到了统一。现存生物以及人类的出现是生命演化长河中无数偶然性,以及每一阶段、每一特定时间、特定环境中自然选择作用的结果,并非“物质的本性”决定了必然“发展出能思维的生物”(《自然辩证法通讯》1995年第4期第25页)。同样,对比之下, 恩格斯所谓“太阳系、地球可能要毁灭,但还会重新出现新的集结运动过程,星球、生物、人类还会重新出现”显然缺乏事实和理论依据,只能算是幻想。此外,按照达尔文的进化理论框架,生物“从低级到高级的前进”进化观也显得毫无必要。再者,“低级”,“高级”、“前进”都是人类中心说的判定标准。达尔文理论的一个重要特征就在于其中彻底的唯物论内涵,包括完全抛弃人类中心说的判定生物是否进化的标准。这也正是达尔文理论与前人的进化理论及西方传统观念的一个明显的区别,[9]同时也是他迟迟不发表自己进化观点(推迟了20年)的顾虑所在和他的理论最终引起很大争议的原因所在。([4],pp.21—27)

生物,乃至整个自然界,存在着低级与高级之分,这种观点可以追溯到柏拉图的理念论,并且在亚里士多德那里得到进一步的完善,从而形成“自然等级”(scala naturae)的理论。 亚里士多德认为自然界中的万物根据其质料因和形式因可以划分出不同的等级,并构成静止不动的自然等级。在这个等级中,无机物是低级的,有机物是高级的;而在有机物中,植物是低级的,动物是高级的,人类则是最高级的。这种观念在中世纪后期与经院哲学和世俗的社会政治理论结合了起来,成为基督教教会和封建贵族解释社会等级差别的理论依据。到了17—18世纪,亚里士多德的自然等级观念被改造成为“存在的巨大链条(The GreatChain of Being)[10],并且越来越多的人认为这个链条之间的环节并非固定不变的。到了18世纪后期,存在的巨大链条不是静止不动的,其中存在进步(或前进)变化的观点已广为人知。[10]、[11]

转贴于 拉马克的进化理论正是按照这样的理论框架形成的。拉马克承认自然界中存在从低级生物到高级生物这样一个等级序列,其中人类是最高级的。但拉马克认为这样一个序列并不是静止不动的,而是存在着进步(或前进)式进化变化,即链条的每个环节都会发生本质性改变,明确地说,物种本身会发生改变,变化的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2],p.60)。这是不同于莱布尼茨等人观点的重要地方, 莱布尼茨等所提出的生物潜能的展露并不涉及生物的本质变化。在谈到生物进化的机制时,拉马克提出,除了环境的作用、获得性遗传、用进废退、自然发生外, 还有生物内在的向着完善的驱动力(intrinsic  drivetoward perfection)([12],pp.222—250)。应该指出的是,19世纪下半叶流行欧美的社会达尔文主义中就包含了许多拉马克理论的成份,如获得性遗传、环境对生物变异的直接作用、用进废退和生物具有向着完善进步进化的内驱力等。([5],pp.266—274)恩格斯关于物质形态进化的观点显然受到社会达尔文主义的很大影响。[13]社会达尔文主义也随着进化论在上个世纪末传播到中国[14],加上带有浓厚拉马克主义色彩的米丘林、李森科等前苏联学者的进化观在中国的广泛宣扬,至今在一些国人的进化认识中,依然存留着拉马克主义的痕迹。

达尔文以其坚定的推论和丰富的依据,为人们展示了一个全新而严谨的理论体系,更加合理地解释了生物的适应、和谐、地质史展示的生物变化与差异,从而带来科学史上的一次革命。[9]

达尔文在其进化理论形成的早期(1837—1838)就认识到不能用从低级和高级的角度来解释生物的进化,“当我们谈到高级时,我们总会说到智力上的高级——但是当我们面对覆盖着美丽的大草原和森林的地球时,很难认为智力是这个世界的唯一目的。”[15]以后他更加明确地告诫自己“绝不使用高级和低级这些词”。([7],p.251)这一思想被现代的绝大多数进化生物学家所继承了。确实诚如现代著名进化论者古尔德所说,“假如阿米巴象我们一样适应生活的环境,谁又能说我们是高级的生物?”([4],p.36)倘若不以人作为参照标准, 低级与高级就更难划分了。比如,软骨鱼出现的历史早于硬骨鱼,按照拉马克主义、社会达尔文主义和所展示的观点,会认为软骨鱼是低级的,硬骨鱼是高级的,但是不论从适应环境的。角度,还是从食物链上位置的角度,都很难认为作为软骨鱼的鲨要比作为硬骨鱼的鳕鱼低级所以认为进化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前进发展过程”,既不是达尔文的进化理论,又不是现代的科学成果,只不过是被达尔文理论所替代的拉马克进化论或启蒙运动时期思想家的乐观主义进步论而已。

诚然,达尔文在谈到生物进化的用词上,并没有完全脱离他那个时代。他在《物种起源》中10次使用“进步”(progress),123 次使用了“完美”(perfect, perfected perfection)。[3]但他在使用这些词时,很少带有人类中心说的色彩。他在使用“进步”一词时,并不指生物向着完善的定向发展和前进,而是指时间的进程。([7],p.240)在《物种起源》中,只有一处在谈到“高级”(即地层中晚出现的)化石动物群可能取代其他类群时,达尔文使用了带有发展改善意思的“进步”一词,但他又说:“我找不到检验这种进步的方法”。([3],p.337)在使用“完美”一词时,达尔文主要用来说明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生物更加完美地适应所生活的环境,并不是等级上完美的意思。(〔3〕 第六章,〔7〕,pp.240—241)斯宾塞等社会达尔文主义者在使用“进化”、“进步”、“完美”时,与达尔文的用法有很大的区别,其中含有以人类或智力为标准而指称从低级向高级上升前进、不断完善的意思。 [5][16]恩格斯在使用这些词时,其中的含义更近似于斯宾塞的用法。 这类用法的“进化”概念,并不是严格意义的科学进化概念。

19世纪中叶以来,“进化”概念从生命科学中传到天文学、地质学、物理学、化学以及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中。在这一传播过程中,“进化”概念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已不同于达尔文在说明生物变化时的原义了。今天,“进化”一词被广泛用来说明人类历史的变化、政治的变化、经济的变化等,但其中的含义基本上是事物随时间的改变,而且是单向性的,甚至有些进化是可以预先确定方向的。而生物的进化除了时间上的变化外,它还不是单向性的,而是分叉状的,另外生物进化的方向并不是预先可以确定的。([17],p.5)换句话说,到目前为止, 科学界关于物质形态的进化还未形成统一的理论。其实,即使在生物学界,在生命进化本身的看法上也没有达成共识。如此看来,上面所引述的且被目前许多人所认同的恩格斯的关于物质形态进化的统一学说就显得过于乐观和缺乏依据了。

马克思、恩格斯的学说无疑是奉献给人类的无价财富,继承这笔财富的最好方法是利用时展所取得的精神、文化成果(包括科学的最新成果)去丰富它,而不是恪守其中已经过时的教条。

参考文献

[1] H.J.Muller, "One Hundred Years Without Darwin areEnough". The Humanist, 19:139—149, 1959.

[2] J.B.Lamarck, Zoological Philosophy (1809). Translatedby H.Elliot, London, 1914; reprinted by Univ.  of Chicago,1984.

[3] C.Darwin, On the Origin of Species ( 1859) , Facsimileof first edition, ed. E.Mayr, Harvard Univ. Press, 1964.

[4] S.J.Gould, Ever Since Darwin, W.W.Norton, 1977.

[5] P.J.Bowler, Evolution-the history of an idea,  Univ. of California Press, 1984.

[6] E.Mayr, The Growth of Biological Thought.  HarvardUniv. Press, 1982.

[7] E.Mayr, Toward a New Philosophy of Biology,  HarvardUniv. Press, 1988.

[8] D.Kohn ed., The Darwinian Heritage, Princeton Univ. Press, 1985.

[9] M.Ruse, The Darwinian Revolution, Univ.  of ChicagoPress, 1979.

[10] A.O.Lovejoy,  The Great Chain of Being,  1936. Reprinted: Harper, 1960.

[11] S.F.梅森:《自然科学史》,第28章,周熙良等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

[12] E.Mayr, Evolution and the Diversity of Life, HarvardUniv. Press, 1976.

[13] R.M.Young, "Darwinism is Social", In [8], pp. 609—638, 1985.

[14]李佩珊:“社会达尔文主义和达尔文进化论在中国”,《自然辩证法通讯》1991,3:29—32。

[15] S.Herbert ed., The Red Notebook of Charles Parwin, B252.Cornell Univ. Press, 1979.

高中学生物理论文范文第11篇

关键词:进化 进步 达尔文主义

1959年,美国著名遗传学家h.j.穆勒在纪念达尔文《物种起源》发表一百周年的一次会议上,针对百年来人们对于达尔文进化理论的简单、片面的理解,以及进化理论发展的迟缓,发出了这样的感叹:“一百年来没有达尔文也是一样的”。[1]时间又过去了37年,我想, 如果穆勒在天之灵有知达尔文主义和进化理论在当前中国的状况,他还会发出相同的感叹。

姑且不论中国当前对于达尔文主席和进化理论的研究、教学方面的忽视〔1〕, 就是对于达尔文主义和当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理解和接受方面,我们也远远落后于欧美。再具体一些,对于什么是进化这一进化论中最基本的问题,不少人的认识和理解依然停留在一百年前的水平,其中当然不乏误解。《自然辩证法通讯》1995年第4 期上的“论恩格斯关于物质形态进化的学说”便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例证(以下引注此文时,只注页码)。然而,正如我们下面将要看到的,在中国目前有不少人持有与该文作者相同或相近的观点。因此,我们就进化问题的讨论便具有了普遍性的意义,它不是针对某人,而是针对问题本身的。

“论恩格斯关于物质形态进化的学说”一文中提出,“进化与事物的革命性变革、上升发展、相互转化等概念是一回事”。并且认为这“首先是客观的事实”,“所以,从语义学上讲,‘进化’者‘前进变化’之简谓也”。(第23页)

从汉语的语义学角度看,“进化”确实能使人产生“前进变化”的联想。但是这样理解显然是望文生义。因为“进化”(evolution )是一个纯粹的外来语,又有译作“演化”的(笔者认为,根据现代的进化生物学,“演化”是比“进化”更贴切的译法),它的词根“evolv ”的拉丁语含义是“滚动”的意思。据《牛津英语辞典》,“进化”一词于1670年首次使用在生命科学中,但直到19世纪初叶,“进化”这个词基本局限于胚胎发生学中,大致用来表达胚胎发育中潜能的“展露”(unfolding),即表达胚胎的有机发育。〔2〕

这也是为什么拉马克、达尔文这两位科学进化理论的创始人很少使用“进化”一词的原因之一,因为容易与当时人们熟悉的“进化”用法混淆。 在表述生物的进化时, 拉马克更多更明确使用的是“转形”(transformisme ), [ 2] 而达尔文则经常使用“带有饰变的由来”(descent with modification)。([3]、[4],p.34)

在达尔文时代,使用“进化”一词最响的并不是达尔文,而是赫伯特·斯宾塞。不过斯宾塞的“进化”用法并不是严格意义上达尔文理论的含义,而是带有前进变化的含义,并且主要通过他,“进化”一词被广泛用于社会科学中。[5]

即使从理论的内涵上看,拉马克和达尔文的进化理论也并不完全含有“革命性变革、上升发展、相互转化”的意思。

首先应该指出的是,“革命性变革”或“革命性变化”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生命科学领域中有其特定的含义。灾变论的创始人乔治·居维叶正是使用“革命”(revolution)这个词来说明地层中脊椎动物的不连续性,说明地质史上生物的灾变。([5],pp.106—112)。而拉马克和达尔文理论很少的共同点中就包括他们都明确反对“灾变”(或按当时的用词“革命性变化”)的观点,他们都信奉赫顿的箴言“自然中没有飞跃”,达尔文则更是一位坚定的“均变论”者。[6] 而恩格斯的“自然界完全由飞跃所组成”的观点表明他并没有汲取当时的最新科学成果来看待自然变化的连续性与间断性。〔3〕此外, 拉马克和达尔文从未提出过生物的进化是“相互转化”的观点。试以一个简单的例子,按照拉马克、达尔文的进化理论,哺乳动物起源于爬行动物,如果进化是相互转化的话,也就意味着,哺乳动物中还会发源出爬行动物。自然界中根本就没有这种相互转换的生物进化例证。至于生物进化是否是“上升发展”的观念,在拉马克的理论中确有这样的含义,在达尔文的进化理论中则几乎没有。

现代主流的科学进化理论秉承达尔文主义的传统(即综合进化理论,又被称作新达尔文主义),结合了现代的遗传学、系统分类学、古生物学、胚胎学、生态学、动植物地理学、动物行为学等成果,对于生物的进化有了更新更透彻的理解。无论按照综合进化论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迈尔所下的并且被广泛使用的“进化”定义,“进化是适应的改变和生物群体多样性的变化”,还是按照许多遗传学家所坚持的“进化是群体中基因频率的变化”的“进化”定义[7]pp.162—163),“进化”的科学含义中都不存在“革命性变革”、“上升发展”或“相互转化”的意思。亦即,从语义上看,“进化”不等于“前进变化”。

“论恩格斯关于物质形态进化的学说”一文中提出,“在这个〔指达尔文的〕进化学说看来,生物的变化就决不只是种类和数量的简单变化,即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前进发展过程。……‘进化’概念的科学含义,就是指事物由低级到高级的不断演变、转化、发展”(第23页)。持有相同进化观的人在中国为数不少。这一点,仅从十几年来的几本高校自然辩证法教材中就可以看出来。1979年人民教育出版社的《自然辩证法讲义(初稿)》中就指出:“进化论用大量的事实……揭示了生物……从低级到高级发展变化的自然图景”(22页),动植物都经历了“从低等到高等的发展”(71页);1984年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舒炜光主编的《自然辩证法原理》中也说:“在生物进化的过程中,是经历了从低级向高级的方向发展”(478页); 而东北大学出版社最新出版的(1995年)陈昌曙主编的《自然辩证法概论新编》中依然认为生物的进化存在着从低级到高级的方向性(80—82页)。此外,在人民出版社1983年出版的《自然辩证法论文集》中我们看到,即使象方宗熙这样从事多年生物进化教学和研究的学者也从低级和高级的角度看待生物的进化(258页)。这种观点显然是对达尔文进化学说的曲解。

达尔文的进化理论具有很丰富的内涵。[8] 他将生物的进化看作生物(确切地说是物种)的趋异化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生物发生了从简单到复杂的变化,结果是生物多样性的增加。达尔文认为生物的进化是一两个阶段的过程。第一阶段是随机(不定向)变异的产生,这完全是一个偶然性的过程。第二阶段是自然选择的作用,结果使适应的变异保留了下来,而不适应的变异被淘汰([3],pp.80—81),这个阶段可以视为定向的和必然性的过程,但衡量的标准只是生物的适应。在达尔文看来,适应是生物进化最终结果。在这样一种理论柜架中,偶然性与必然性真正达到了统一。现存生物以及人类的出现是生命演化长河中无数偶然性,以及每一阶段、每一特定时间、特定环境中自然选择作用的结果,并非“物质的本性”决定了必然“发展出能思维的生物”(《自然辩证法通讯》1995年第4期第25页)。同样,对比之下, 恩格斯所谓“太阳系、地球可能要毁灭,但还会重新出现新的集结运动过程,星球、生物、人类还会重新出现”显然缺乏事实和理论依据,只能算是幻想。此外,按照达尔文的进化理论框架,生物“从低级到高级的前进”进化观也显得毫无必要。再者,“低级”,“高级”、“前进”都是人类中心说的判定标准。达尔文理论的一个重要特征就在于其中彻底的唯物论内涵,包括完全抛弃人类中心说的判定生物是否进化的标准。这也正是达尔文理论与前人的进化理论及西方传统观念的一个明显的区别,[9]同时也是他迟迟不发表自己进化观点(推迟了20年)的顾虑所在和他的理论最终引起很大争议的原因所在。([4],pp.21—27)

生物,乃至整个自然界,存在着低级与高级之分,这种观点可以追溯到柏拉图的理念论,并且在亚里士多德那里得到进一步的完善,从而形成“自然等级”(scala naturae)的理论。 亚里士多德认为自然界中的万物根据其质料因和形式因可以划分出不同的等级,并构成静止不动的自然等级。在这个等级中,无机物是低级的,有机物是高级的;而在有机物中,植物是低级的,动物是高级的,人类则是最高级的。这种观念在中世纪后期与经院哲学和世俗的社会政治理论结合了起来,成为基督教教会和封建贵族解释社会等级差别的理论依据。到了17—18世纪,亚里士多德的自然等级观念被改造成为“存在的巨大链条(the greatchain of being)[10],并且越来越多的人认为这个链条之间的环节并非固定不变的。到了18世纪后期,存在的巨大链条不是静止不动的,其中存在进步(或前进)变化的观点已广为人知。[10]、[11]

拉马克的进化理论正是按照这样的理论框架形成的。拉马克承认自然界中存在从低级生物到高级生物这样一个等级序列,其中人类是最高级的。但拉马克认为这样一个序列并不是静止不动的,而是存在着进步(或前进)式进化变化,即链条的每个环节都会发生本质性改变,明确地说,物种本身会发生改变,变化的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2],p.60)。这是不同于莱布尼茨等人观点的重要地方, 莱布尼茨等所提出的生物潜能的展露并不涉及生物的本质变化。在谈到生物进化的机制时,拉马克提出,除了环境的作用、获得性遗传、用进废退、自然发生外, 还有生物内在的向着完善的驱动力(intrinsic  drivetoward perfection)([12],pp.222—250)。应该指出的是,19世纪下半叶流行欧美的社会达尔文主义中就包含了许多拉马克理论的成份,如获得性遗传、环境对生物变异的直接作用、用进废退和生物具有向着完善进步进化的内驱力等。([5],pp.266—274)恩格斯关于物质形态进化的观点显然受到社会达尔文主义的很大影响。[13]社会达尔文主义也随着进化论在上个世纪末传播到中国[14],加上带有浓厚拉马克主义色彩的米丘林、李森科等前苏联学者的进化观在中国的广泛宣扬,至今在一些国人的进化认识中,依然存留着拉马克主义的痕迹。

达尔文以其坚定的推论和丰富的依据,为人们展示了一个全新而严谨的理论体系,更加合理地解释了生物的适应、和谐、地质史展示的生物变化与差异,从而带来科学史上的一次革命。[9]

达尔文在其进化理论形成的早期(1837—1838)就认识到不能用从低级和高级的角度来解释生物的进化,“当我们谈到高级时,我们总会说到智力上的高级——但是当我们面对覆盖着美丽的大草原和森林的地球时,很难认为智力是这个世界的唯一目的。”[15]以后他更加明确地告诫自己“绝不使用高级和低级这些词”。([7],p.251)这一思想被现代的绝大多数进化生物学家所继承了。确实诚如现代著名进化论者古尔德所说,“假如阿米巴象我们一样适应生活的环境,谁又能说我们是高级的生物?”([4],p.36)倘若不以人作为参照标准, 低级与高级就更难划分了。比如,软骨鱼出现的历史早于硬骨鱼,按照拉马克主义、社会达尔文主义和所展示的观点,会认为软骨鱼是低级的,硬骨鱼是高级的,但是不论从适应环境的。角度,还是从食物链上位置的角度,都很难认为作为软骨鱼的鲨要比作为硬骨鱼的鳕鱼低级所以认为进化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前进发展过程”,既不是达尔文的进化理论,又不是现代的科学成果,只不过是被达尔文理论所替代的拉马克进化论或启蒙运动时期思想家的乐观主义进步论而已。

诚然,达尔文在谈到生物进化的用词上,并没有完全脱离他那个时代。他在《物种起源》中10次使用“进步”(progress),123 次使用了“完美”(perfect, perfected perfection)。[3]但他在使用这些词时,很少带有人类中心说的色彩。他在使用“进步”一词时,并不指生物向着完善的定向发展和前进,而是指时间的进程。([7],p.240)在《物种起源》中,只有一处在谈到“高级”(即地层中晚出现的)化石动物群可能取代其他类群时,达尔文使用了带有发展改善意思的“进步”一词,但他又说:“我找不到检验这种进步的方法”。([3],p.337)在使用“完美”一词时,达尔文主要用来说明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生物更加完美地适应所生活的环境,并不是等级上完美的意思。(〔3〕 第六章,〔7〕,pp.240—241)斯宾塞等社会达尔文主义者在使用“进化”、“进步”、“完美”时,与达尔文的用法有很大的区别,其中含有以人类或智力为标准而指称从低级向高级上升前进、不断完善的意思。 [5][16]恩格斯在使用这些词时,其中的含义更近似于斯宾塞的用法。 这类用法的“进化”概念,并不是严格意义的科学进化概念。

19世纪中叶以来,“进化”概念从生命科学中传到天文学、地质学、物理学、化学以及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中。在这一传播过程中,“进化”概念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已不同于达尔文在说明生物变化时的原义了。今天,“进化”一词被广泛用来说明人类历史的变化、政治的变化、经济的变化等,但其中的含义基本上是事物随时间的改变,而且是单向性的,甚至有些进化是可以预先确定方向的。而生物的进化除了时间上的变化外,它还不是单向性的,而是分叉状的,另外生物进化的方向并不是预先可以确定的。([17],p.5)换句话说,到目前为止, 科学界关于物质形态的进化还未形成统一的理论。其实,即使在生物学界,在生命进化本身的看法上也没有达成共识。如此看来,上面所引述的且被目前许多人所认同的恩格斯的关于物质形态进化的统一学说就显得过于乐观和缺乏依据了。

马克思、恩格斯的学说无疑是奉献给人类的无价财富,继承这笔财富的最好方法是利用时展所取得的精神、文化成果(包括科学的最新成果)去丰富它,而不是恪守其中已经过时的教条。

参考文献

[1] h.j.muller, "one hundred years without darwin areenough". the humanist, 19:139—149, 1959.

[2] j.b.lamarck, zoological philosophy (1809). translatedby h.elliot, london, 1914; reprinted by univ.  of chicago,1984.

[3] c.darwin, on the origin of species ( 1859) , facsimileof first edition, ed. e.mayr, harvard univ. press, 1964.

[4] s.j.gould, ever since darwin, w.w.norton, 1977.

[5] p.j.bowler, evolution-the history of an idea,  univ. of california press, 1984.

[6] e.mayr, the growth of biological thought.  harvarduniv. press, 1982.

[7] e.mayr, toward a new philosophy of biology,  harvarduniv. press, 1988.

[8] d.kohn ed., the darwinian heritage, princeton univ. press, 1985.

[9] m.ruse, the darwinian revolution, univ.  of chicagopress, 1979.

[10] a.o.lovejoy,  the great chain of being,  1936. reprinted: harper, 1960.

[11] s.f.梅森:《自然科学史》,第28章,周熙良等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

[12] e.mayr, evolution and the diversity of life, harvarduniv. press, 1976.

[13] r.m.young, "darwinism is social", in [8], pp. 609—638, 1985.

[14]李佩珊:“社会达尔文主义和达尔文进化论在中国”,《自然辩证法通讯》1991,3:29—32。

[15] s.herbert ed., the red notebook of charles parwin, b252.cornell univ. press, 1979.

高中学生物理论文范文第12篇

关键词:文科物理 素质教育 科学素养

随着高院教学改革的深入,本科教育已从精英教育过渡到大众教育,高校学生的素质教育开始全面普及,文理渗透已经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之一。当前,在很多高校的本科培养方案中往往要求理工科学生取得一定的人文知识学分,文科学取得一定的科学素质类学分才能毕业。由于文理科学生的不同知识背景以及文理科的不同特性,理工科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相对容易,因此已取得一定进展。然而,文科学生的科学素质教育相对处于低级阶段。如何提高文科学生的科学素养是一个值得研究和探讨的有意义的课题。

众所周知,物理学是探索物质世界中最基本最普遍的规律的科学,处于“科技之母”的地位, 是绝大多数理工科专业的基础。作为文科学生,了解一定的物理知识、了解物理学在现代高新技术领域中的应用、了解物理学与人文精神和人文学科之间的关系是提高其科学素养的重要内容。然而,由于文科学生的理工类知识背景弱,对理工类的兴趣低,因此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很低。我们对部分高校调查显示,选修了文科物理的学生到课率平均不到40%。近年来,各个高校和各级物理学会对如何改进文科物理的教学方法和内容,提高教学效率一直在思考,相关报道时有出现[1,2,3]。在今年7月13日到7月16日的贵州省物理学会上,我们结合在湖南某高校在文科物理教学的探索和实际运作方案作了简要汇报,现将主要内容总结如下。

1 在教学的内容取舍原则

在教学的内容上,要尽量避免有过多的深奥知识和过多的推导,在可能的情况下,最好是没有推导,甚至不应当有公式。其原因有二。其一是文科物理的课时一般很少,往往是36-72之间,短短的课时内,做过多的推导,讲的过细不可取,其二是过多的推导对文科学生来说是一种受罪,他们是没有任何兴趣,因此,他们的选择只能是逃课或者睡觉。

在教学的内容上,理论课程上尽量选取物理学与哲学、物理学与人文知识、物理学与美学性、物理学与史学等具有相关的内容,同时最好理论课程与实验课程同时开设。

2 实际教学案例

从2008年以来的实际教学中,我们依托学校的示范物理演示实验室开设的总课时是36课时,其中40%的理论课,60%的实验课程,课程名称为“物理趣味实验与前沿”

2.1 教学模式

在教学模式上,完全开放的方式。所有理论课程采用报告的形式,我们精心地选择了9个方面的理论专题报告。所谓完全开放是指学生在开课前在规定时间内选课,并且是理论课与实验课的内容、实验课上课时间、理论课与实验课的选课地点全部开放。由于学校实验综合管理系统比较完善,我们将理论课讲座当作一个实验项目,加入实验综合管理系统里面。因此,所有选修“物理趣味实验与前沿”的学生可以在选课通知以后,在规定时间内选课,在网上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自己的时间选择任意时间段做任意相关实验项目(理论课的时间段严格确定,不能随意选择)。我们实验课的时间段如下:

1/2节第一时段 8:00—9:30

3/4节第二时段 9:50—11:20

5/6节第三时段 14:30—16:00(冬),为15:00—16:30(夏)

7/8节第四时段 16:30—18:00(冬),为16:40—18:10(夏)

9/10节第五时段 19:00—20:30

11/12节第六时段 20:30—22:00

2.2 教学内容

在物理理论课程的教学内容上,我们总共选择了物理学史、量子论、相对论、核能浅谈、宇宙学、美与物理学、激光的发展与应用、量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简介、纳米的发展应用与展望等9个专题报告,并且每个专题都是由物理背景知识丰富的博士或教授讲授,其他的硕士或副教授一般不得讲授。我们认为,对这些专题报告来说,只有有丰富物理背景知识才能讲的生动,吸引学生的兴趣。

在物理实验课程的教学内容上,由于学校的示范物理演示实验室有力学演示实验室、光学演示实验室和电磁学演示实验室,总共有约150个演示实验。我们将每个演示实验室的实验分组,平均每组实验演示10个左右,共计分成15组。我们将每个演示实验的实验原理、实验操作规程和实验现象在上课前放在相应的实验台上,学生可以根据实验现象对照自己所做的实验。

2.3 教学过程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每个学生在9个专题报告和15组演示实验项目中选择7个专题和10个实验项目,其中包括必选和任选专题或项目。我们的考核主要是以平时成绩作为依据,每个专题和实验项目都给出相应的成绩,所有成绩之加权平均值即学生成绩。同时规定有3个以上专题或实验项目缺席者不给成绩。

我们每个学期都开设本课程。在我们的模式下,第一次开课选课学生共有240人,第二个学期以后,每个学期基本上都达物理系的师资和到了演示实验室最大容量480人,很少有不满的。我们的理论课是大班形式,每个任课的教授或博士只主讲3个专题,这样既可以减轻教师的负担,又可以让学生接触不同背景教师的讲授,从而增加学生新鲜度。实验课程方面,由于实验课程的完全开放,我们每个演示实验室都配备了2-3名实验教师轮流上课。由于每组都有20个左右学生上课,而且多个实验项目开设,师资明显不够。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在物理学高年级里选择优秀的学生,事先进行培训,然后每组实验配备2名学生助教协助指导。

2.4 教学效果

由于给文科学生充分选择的余地,学生能够自由选择对自己感兴趣的专题和实验项目,因此上课消极的现象得到了很好的削弱或消除。我们发现文科学生在物理学史、量子论、相对论、核能浅谈、宇宙学等课程的兴趣非常大。在实验方面文科学生对一些从为未听说过的现象,很有兴趣,比如:滴水自激感应起电、手触式蓄电池、雅格布天梯、锥体上滚等,同时也对常见现象但不懂其原理的实验感兴趣,比如:光学幻影演示、超导磁悬浮列、人造火焰等,由于每次实验都有其感到不可思议的现象出现,这极大地激发了文科学生对物理课程和物理实验的兴趣,从而他们会积极自觉的来到实验室,不会缺席。在教学模式下,学生们缺课3次以上有拿不到学分的大约5%-10%,这是目前文科物理教学中其他模式所不能达到的现象。

3 结论

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方式是一种成功的模式,取得了巨大的成绩。这为高校文科物理教学提供了一种全新模式。

参考文献:

[1]欧阳芳平,黄生祥,赵新闻,胡照文,周克省.中南大学文科物理课程教学的思考与探索,《理工高教研究》.2005年02期.

[2]周雨东南大学文科物理教学改革的反思,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0年第02期.

高中学生物理论文范文第13篇

 

物理学理论的研究是源于对实验现象的观察、总结和解释,这也成为一种非常通用而有效的科学研究方法。物理教育教学要实现新课程目标就必须要让学生在学习中体会这一科学研究方法,能够用准确简要、逻辑清晰的物理语言来描述物理现象、阐述物理概念、陈述物理规律等。然而,在高考阅卷中发现,很多学生的物理信息处理能力和物理表达能力不高;在教学中也发现不少学生很难读懂科技文章或者对此类文章和新闻毫无兴趣,无法有效提取新闻报纸阅读材料中包含的物理学信息,也不能够将科技文章和平时所学的物理知识联系起来。

 

物理中的科技写作是指对某一物理现象或物理问题,学生通过阅读文献、观察实验等方式获取信息,对信息进行分析筛选和逻辑推理,对所研究的物理现象或问题进行解释,最后用简明扼要的语言写成报告或小论文[2]。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以及写作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精神;同时对一部分有志于物理学研究的学生来说,还可以从中找到自己的兴趣点,开始撰写一些有创新性和学术性的科技论文。此处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探讨科技论文写作的重要性。

 

第一,重视科技写作可以加强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应该成为教材学习中的一部分。在这里先以美国流行的《物理:原理与问题》教材为例,该教材分为30章,在每一章节的课后测评都设有“科技写作”栏目,至少一道题,多则三道题,从题目的分类情况来看,主要是以下这么几个方面[3]:

 

1、物理学史:

 

1)实验发展类:例如研究并描述人类测量太阳和地球之间距离的发展史。

 

2)物理学家的生平和影响:如研究并阐述伽利略对物理学的贡献

 

这类型的科技写作需要学生对物理学史的参考资料做调查研究并进行分析总结,在此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充分了解物理理论建立的过程,从中体会物理学家们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的科研精神,学习科学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同时也可以在研究中发现物理知识的突破和社会生产力以及经济发展的联系。

 

2、生活中的物理学:这类型的题目很多,例如要求用物理学原理解释过山车竖直的环形滑道大多数并不具有圆环形状的这种设计思想,还有研究体重计的工作原理、安全气囊的作用等等。

 

学生通过对这些题目的研究,能够真实体会到物理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对物理规律的理解也会更会深刻,增加对物理学习的兴趣。

 

3、物理学与其他学科:

 

1)物理学与生物学:研究一个人能够无眩晕地忍受的最大加速度。

 

2)物理学与艺术:研究某些乐器,如小提琴或者小号的构造。

 

3)物理学与天文学:研究多普勒效应在天文学上的应用。

 

4)物理学与医学:研究和解释衍射在医学和天文学中的作用。对每一种领域,至少描述两种应用。

 

这类型的题目可以让学生进一步意识到物理学科不是一门孤立的学科,而是跟很多学科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某种意义上说,物理是万物之理并不是一句大话,特别是现在诞生了很多的交叉学科,如物理化学、生物物理学、天体物理等等。学生越能够了解物理和其他学课的关系,就越能体会自然科学和谐统一的美感,同时也能发现物理作为自然科学的基础学科对其他学科的重大影响,从而对物理学科的学习也会更为重视。

 

4、物理学前沿:例如研究迄今所见的最大质量的粒子的干涉效应,描述实验过程,并说明干涉是怎样产生的。

 

了解物理学发展前沿,对学生的物理学学习十分重要,通过对前沿的了解,学生不仅可以知道物理学在高新科技上已经取得的成就,还能加深对这些成就中用到的物理学理论的了解。有时候,前沿科学中涉及到的物理学并不复杂,以中学的物理知识完全可以理解。而当学生了解这一点以后不但能建立起学习物理的信心,减少对物理学科的畏难情绪,同时也会对当前物理学的应用产生兴趣,增加学习物理的积极性。

 

第二,目前的高考试题越来越重视物理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现在高考题目的改革使得题目都会有一定的生活或科技发展背景。以近年各地高考试题为例,就能发现大量以实际生活为背景或者与科技前沿相联系的题目。

 

如2015年北京卷的18题,以“蹦极”运动为背景,考查牛顿运动定律、动量定理以及功能关系。20题又以常用的一卡通(IC 卡)为研究对象考察电感和电容以及电磁波的相关知识。

 

又如2015年全国课标卷II 中的第18题,是以指南针为载体考察磁学基础知识;而在第25体总,以常见的地质灾害滑坡和泥石流为背景,考察摩擦力、压力等受力分析以及物体的运动等知识,可以说综合应用性很强。

 

尤其是2012年浙江卷的25题,是设计一种提高自行车夜间行驶安全性的“闪烁”装置,在第四问中还要求对设计方案进行优化和评价,这就直接考查了学生的学术表达能力和科技写作能力。

 

其余各省的考题中这样的题目屡见不鲜,如2015年四川省的物理部分第9题联系到了目前人们关心的严重雾霾天气,并从“铁腕治污”出发讨论地铁的运动,并且计算燃油公交的气体污染物,这就极大增加了物理学习的实际应用价值。可以看出,在平时的教学中如果能够引导学生主动发现日常生活中蕴含的物理应用,就能让学生在高考考场上遇到这样的题目心里有底,从容应对。特别是在回答非选择题时,能够对题目给出的材料细致分析,从而给出清晰的回答和明确的解释。

 

第三,科技论文写作有利于加强多学科联系,对培养学生的综合性能力有益。

 

关注物理学科和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并在物理学科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道德情操是符合新课标的要求的。而且,在物理教学中加强学科联系,不仅可以实现情感和价值观的教学目标,同时也可以促进学生对各门学科的学习效果。

 

科技论文的写作可以培养学生简洁明朗的写作风格,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和论证观点的严密性。而在完成论文写作中,学生不可避免的需要查询资料并分析整理,这样也会积累很多有用的科技素材,这不仅可以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了阅读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同时也可以扩大学生的视野,对在语文课上的议论文写作是很有帮助的。

 

学生在论述物理学史上的一些物理发现的地位、物理人物的成就时,会联系当时的历史背景和社会形势进行分析,并对科学家所处年代的政治经济情况有所了解,特别是物理学的发展常常会受到哲学宗教以及国家政局的影响,因此训练学生的科技论文写作过程也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学生对政治历史的理解。

 

如果让学生分析猎豹适合奔跑、鱼鹰能够捕鱼的物理原理,不仅能促进学生对物理理论的理解,学生还能对生物的生活习性和体态特征有更深的感受,对生物学的学习也会更感兴趣。

 

物理和化学之间的联系就更为紧密了,为何收集氢气试管开口朝下、为何收集氯气试管开口朝上,为何我们可以通过火焰的颜色或者液体的色彩来初步判断化学实验的产物,这里面都蕴含了大量的物理道理。

 

物理和体育就更有关系了,在投铅球时为什么老师强调出手速度要快、角度要成45度左右,为何跑步时手臂要前后摆而不是左右摆,这些都是可以用物理知识来解释的。所以学好了物理,对提高体育成绩也有好处。

 

教师在物理教学中应该有意识地布置一些与物理知识有关的科技论文写作任务,鼓励学生多关注最近的物理进展、科技发明,引导学生自动发掘生活中的物理学应用,从而真正提高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和思考能力。 高中物理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通过物理课程学习终身发展必备的物理基础知识和技能,了解这些知识与技能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关注科学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而科技论文写作可以在教学中实现这一课程目标。

 

5、总结

 

通过如上三点论述,可知在物理教学中重视物理科技论文写作,不仅可以提高物理教学效果,增加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和积极性,帮助学生提高物理知识理解能力,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并让学生能够发现学科间的联系和影响,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编辑点评:科技论文写作是改变这种现状、实现这些新课程目标的一个有效途径。这些目标的达成并非易事,需要从物理学本身的学科特点出发,深入研究中学物理教学方法才有望实现。撰写者可参考以上相关内容进行写作。

高中学生物理论文范文第14篇

1 对物理学的文化意义的认识

物理学是一种知识体系,更是一种文化体系,物理文化“是古代哲学家、近现代物理学家和物理工作者,历经数千年逐步创造的物理知识体系、观念形态、价值标准及约定俗成的工作方法的总和,”物理文化跟人类的其他文化一样,可以“分为器物、制度、观念三个层次,”物理文化的器物部分是物理学发展的物质基础,包括观察和测量器具、相关的实验设备等,物理文化的制度部分包括从事物理学活动的各种建制,主要有研究机构、学术团体、出版部门、法规章程等,物理文化的观念层次,是物理文化的内核,包括物理学知识、物理学思想、物理学的方法以及所蕴含的科学精神等。

物理学是一种生动和重要的人类文化活动,德国哲学家恩斯特·卡西尔指出:“科学是人类智力发展中的最后一步,并且可以被看成是人类文化最高最独特的成就,”物理学具有鲜明的文化品格,因此,物理文化本身就是一种教育力量,物理教学要注重对学生物理文化的熏陶,促进学生掌握科学的方法论、建立科学的价值观。

2 原子和原子核的内容概述

人教版高中新课标物理教科书,为了突出人类对原子内部结构的逐步深入地认识过程,将原子结构和原子核的内容分编为两章,其内容包括:电子的发现;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氢原子光谱;玻尔的原子模型;原子核的组成;放射性元素的衰变;探测射线的方法;放射性的应用与防护;核力与结合能;重核的裂变;核聚变;粒子和宇宙等内容,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在“学习中,注意体会其中的科学方法、科学思想,感受科学的和谐美。”

3 文化视野下原子物理的教学策略

爱因斯坦曾指出,教科书中的科学结论“几乎总是以完成的形式出现在读者面前,读者体会不到探索和发现的喜悦,感觉不到思想形成的生动过程,也很难达到清楚地理解全部情况,”为了让学生感受物理文化的精神和智慧,笔者将“原子和原子核”这部分内容,放在20世纪初到21世纪初这一跨度为100年的背景上进行审视,把教学活动转变为历史上文化创造者与今天学习者之间的对话活动,与此同时,还将其视为一个开放性的系统,在不变更其主体结构的前提下,教学活动中,渗透“科学、技术与社会”的思想,突显这部分内容在方法论上的价值,对“原子和原子核”的教学笔者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

3.1强化基础,将凝固的文化激活,引领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

“强化基础”是指对重要的基础知识的阐述力求准确清楚、层次分明、严谨扎实,以充分体现高中物理课程的基础性,“将凝固的文化激活”是指让学生置身于历史背景下,经历一次次的“发现”之旅,通过前人的探究活动学习科学探究。

下面以“玻尔的原子模型”教学片断为例,谈谈我们的做法,粒子的散射实验,否定了汤姆孙的原子模型,为原子核式模型的建立奠定了基础,但是经典物理学既无法解释原子的稳定性,又无法解释原子光谱的分裂特征,玻尔把量子概念引入原子系统,提出了三条假设,解决了卢瑟福模型的困难,把原子理论向前推进了一大步,具体教学的线索如下:

为了消除学生的神秘感,教学过程中,笔者强调玻尔原子理论的三个假设,并不只是源自玻尔的灵感进发,而是在玻尔的信念、实验、思考的共同作用下结出的智慧之花,首先,玻尔作为卢瑟福的学生,1912年3月到6月,他曾在卢瑟福的实验室工作过4个月,并参加了粒子散射的实验工作,对卢瑟福的核式结构模型的正确性坚信不疑,其次,1900年,普朗克提出的量子论,1905年,爱因斯坦利用光子说解释光电效应现象,也给玻尔以启迪,第三,1913年2月,哥本哈根大学的H·M·汉森提示玻尔,要注意光谱的实验数据和巴耳末的氢谱线的经验公式,巴耳末公式独特的级差结构,使玻尔茅塞顿开,原子结构的图景一下子清晰地呈现在玻尔的脑海中,这个被称为“二月转变”的事件,使玻尔很快整合了卢瑟福、普朗克、爱因斯坦的思想,写出了被后人称为“伟大的三部曲”的著名论文《原子结构和分子构造》,爱因斯坦为此给予玻尔高度评价,他写道:“当后代人来写我们这个时代在物理学中所取得的进步的历史时,必然会把我们关于原子性质的知识所取得的一个最重要的进展同尼尔斯·玻尔的名字联系在一起。”

经过这样的处理,教材静态的文本就成了活的载体,这时展示在学生面前的物理学“不是一般定律汇编,也不是一本把各种互不相关的论据集合在一起的总目录,它是用来自由地发明观念和概念的人类智力的创造物。”

3.2渗透方法,让学生了解科学源流,在追溯科学嬗变的历史轨迹中,理解科学方法

“渗透方法”是指在展现具体的物理知识的过程中,贯穿着物理研究方法、思维方法这条暗线,“把科学过程和思维方法,引入物理教学,不仅能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而且能领略前辈大师的研究方法、物理思想及科学精神。”

人们对原子和原子核的研究,为我们展示了一条非常清晰的科学研究的途径:实验(事实)——理论假设——实验(提供新的事实)——修正理论(甚至建立新的假设),人们在不断修正错误的过程中逼近事物的本质,获得真理性的认识。

1895年发现X射线,1896年发现天然放射性现象,1897年发现电子,连续出现的三大发现在科学界和哲学界产生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给整个物理学界带来了困惑和论争,法国著名物理学家彭加勒、路·乌尔维格、意大利的奥·利希、奥地利的马赫,甚至革命导师列宁也加入了这场讨论,马赫将这称作为“原理的普遍毁灭”(原子的不可分割、不变性被打破了,物质不灭和能量守恒的规律受到新的检验等等),唯心论者认为“原子非物质化,物质消失了”,我们用今天眼光审视这段历史,不难发现,物理学此时显然“进入一个浓雾密布,但已透过微光的领域,而且有幸展望令人激动的新远景”,物理学确实在这些发现后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人类在认识微观世界的进程中,实验仍然是探索的基础,在对“原子和原子核”探索中就有卢瑟福粒子散射实验、查德威克发现中子的实验、哈恩的裂变实验、费米建立第一个核反应堆……,但是,如果只是实验而缺少思考,实验就没有方向,物理学就不可能有今天的辉煌成就,教学活动中,我们不仅要让学生知道科学家做了什么实验,观察到什么现象,更要突出科学家据此进行的富于想像力的猜想以及大胆的理论构建过程,卢瑟福发现质子后,人们明确了质子是原

子核的组成部分,但是实验数据表明,绝大多数原子核的质量与电荷量之比都大于质子质量与电荷量之比,据此,卢瑟福猜想,原子核内可能还存在着中子,查德威克在此思想指导下发现了中子,类似的案例还有很多,我们要有意识地加以展示,让学生感悟到科学家为什么要这样去做、为什么会这样去做。

人们认识原子的历程中方法论的因素非常丰富,科学理论的发展并不是新理论毁灭了旧理论的成果,而是新理论既指出了旧理论的优点也指出它的局限性,从而使我们对物质运动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更高的理论高度,比如,卢瑟福的原子核式结构模型可以很好地解释粒子散射实验,但是无法解释原子的稳定性和原子的分立光谱,玻尔的原子模型,就保留了它的合理内容,即有原子核存在,而摈弃了其他不合理的内容,所以说,玻尔的原子理论和卢瑟福的核式结构模型之间有一种继承和发展的关系,不仅原子和原子核理论如此,任何物理学的变化,无论看起来有怎样的革命性,则都是如此。

若想预见科学的未来,正确的方法是研究它的历史和现状,《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指出,“历史实例的介绍可以帮助学生看到,科学事业是富有哲理的,是社会性的活动,是充满人性的,”科学活动的成果无论是多么抽象,它的起源和发展的本质却是人性的,是人的满怀激情的活动。

3.3拓宽视野,让学生品味科学成就,体验科学家的心路历程,把握科学精神的精髓

“拓宽视野”主要是拓宽知识面,一方面力图反映一些当代粒子理论的新成果、新应用,另一方面展示新理论建立过程中科学家的心路历程,让学生体验科学家探索未知的信心、勇气及抉择。

教学中,安排一些中学生能够接受又符合课程标准要求的新内容、新知识,如,四种基本相互作用、夸克模型、磁约束和惯性约束、恒星和宇宙的演化以及微观世界规律的统计性等,在“放射性元素的衰变”中,渗透夏商周断代工程和碳14测年技术在其中的重要作用,“重核的裂变”中,介绍当前朝鲜、伊朗核问题的相关资料,引导学生向窗外的世界望一望,不仅可以使高中物理教学呈现当代色彩,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学生科学素质的培养。

教学中渗透一些相关理论建立过程中科学家的心路历程,有助于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正确认识,有助于学生理性怀疑意识的建立和批判精神的形成。

1909年,卢瑟福在做a粒子散射实验时,发现大约有八千分之一的a粒子发生超过90°的大角度散射,卢瑟福后来提起这件事时曾说:“这是我一生中最不可思议的事件,这就像您对着卷烟纸射出一颗15英寸的炮弹,却被反弹回来的炮弹击中一样地不可思议,”这促使卢瑟福去思考他的老师J·J·汤姆生原子模型的正确与否这一问题,本来,汤姆生为β散射建立一个多次碰撞的理论,可以解释大角度散射,但用到a粒子,由于a粒子比电子质量大太多,故两者多次碰撞几率趋于零,而实验结果却是八千分之一,这是一个极大的矛盾,一边是恩师的理论,一边是千真万确的实验结果,卢瑟福陷入了极其矛盾的境地,经过长时间思考,1910年底,卢瑟福终于作出决断,放弃汤姆生模型,承认原子有核,建立原子核式结构模型,为原子物理和核物理的发展奠定了最主要的基础。

高中学生物理论文范文第15篇

关键词:信息素养;物理学;毕业论文;高等教育

作者简介:刘婷婷(1978-),女,山东泰安人,泰山学院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讲师;孙海滨(1974-),男,山东泰安人,泰山学院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副教授。(山东 泰安 271021)

基金项目:本文系山东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课题编号:2010GG042)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4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07-0175-02

信息素养是人们的一项基本生存技能,它形成了终身学习的基础,[1]是人们成为信息化社会中独立的终身学习者的关键。信息素养是当代大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之一,信息素养主要表现为:熟练运用信息技术工具的能力;敏锐的信息意识及主动获取信息的能力;收集、整理、评估、利用、传递和交流信息的能力;良好的信息协作意识与合作能力;信息免疫能力及信息伦理道德修养;将所获得的信息用于问题解决,进行创造性思维活动的开发能力。[2]

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不应该也不可能脱离专业课程的教学。为了获得最佳的信息素养教育目标,必须实现信息素养教育与专业课程教学的有机整合,即实施专业信息素养教育。专业信息素养教育是基于学科的专门信息素养,是高等教育各专业课程体系的前提和基础。[3]

结合专业课程教学实施信息素养教育,培养物理学专业学生的信息素养是非常有效的一个现实途径。对于物理学专业学生而言,信息素养是物理学专业素养、文化素养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交集。[4]在物理学专业课程的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将信息素养的培养要素有机融入教材、认知工具、网络以及各种教学资源中,在各个教学环节渗透信息素养教育,以满足大学生对海量信息的迫切需求,进而更好地实现专业课程的教育教学目标。[5]

一、基于毕业论文写作的信息素养教育目标――以物理学专业为例

作为物理学专业学生重要学习环节的毕业论文写作,是一种重要的专业实践教学形式,是全面发展学生信息素养的一个有效途径。教育部高等学校物理学与天文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制订的《高等学校物理学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指出:“论文内容可以是理论研究、实验研究、文献综述、调研报告或应用开发。论文应具有完整性和一定的系统性,对所研究的问题应有比较充分的调研,分析具体,结论可靠。提交的论文应符合通常科技论文的规范和要求,内容基本正确。对论文的评价重点是学生的学风、对知识的综合掌握、应用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6]

因此,结合物理学专业特点制订毕业论文写作的信息素养教育目标就显得非常重要。因为科学合理的信息素养教育目标,能够促使学生主动将信息素养能力纳入自身能力建设中,使学生的信息素养能力随着专业知识的增长而得到不断的强化,并最终成为保障其终身学习的一种能力。[7]

对于物理学专业学生而言,基于毕业论文写作的信息素养教育的总目标是在发展学生物理学专业素养的同时,促进信息素养的发展,使学生成为终身学习者。具体的信息素养教育目标:一是使学生掌握信息检索策略,学会运用专业数据库,具备检索物理学专业信息的良好能力;二是使学生学会批判性的运用所获得的信息,并选择有益信息融入自己的知识结构和价值体系,会在所获取信息的基础上进行初步的学术创新;三是在论文写作过程中遵循学术规范、学术道德和信息道德;四是在答辩过程中能够有效的传递、交流信息。

二、基于毕业论文写作的信息素养教育策略

毕业论文写作中的信息素养教育是基于物理学专业情境的学习过程。这种渗透式的专业信息素养教育可以使学生巩固所学物理学专业知识,扩大知识面,发展学术素养,全面提升信息素养。

1.通过论文选题培养学生的信息检索能力

物理学专业学生的毕业论文选题可以是教师科研项目的组成部分,也可以在教师指导下自由选题。例如,与教师科研项目相关的毕业论文题目:一维三原子链的晶格振动分析,一维线性谐振子薛定谔方程的数值计算,相互作用带电粒子运动轨迹的数值模拟与分析,航天器变轨过程分析,光学涡旋的产生及衍射特性,数字全息显微技术研究,光学实验中的图像处理与应用,等等。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可以增加科研实践机会,拓展物理学专业知识视野。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自主选题时,要综合考虑自己的知识掌握情况和专业能力,并根据自己的专业兴趣选定论文题目。学生可以从科学研究中尚未解决的难点问题,以及公众关心的热点问题中自主选题,也可以在他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行选题。无论如何选题,都是以大量信息为基础的,充分利用信息,善于捕捉为己所用的信息,了解课题的学术意义、学术创新和国内外最新进展,就会大大拓宽研究思路。[8]

在论文选题过程中,课题检索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通过课题检索,有助于学生掌握各种物理学专业数据库的检索途径、方法和技巧,如学会熟练运用中国知网、超星数字图书馆、万方数据库、维普等中文数据库的使用方法,了解SCI、EI、ISTP、EBSCO、IOPP、Science Direct、SpringerLink、IEEE Xplore等外文数据库的使用方法。这样可以督促学生自觉主动地利用图书馆的各类馆藏文献资源进行自主探究学习,使学生学会课题检索,掌握文献检索知识,丰富信息知识,巩固所学物理学专业知识,使学生的专业信息能力得到发展。

2.通过文献综述培养学生的信息能力

在确定好论文题目之后,学生需要进一步进行文献的检索和整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文献综述。文献综述是指在全面掌握、分析与课题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该课题在一定时期内的已有研究成果进行分析、归纳、整理和评述而形成的论文。文献综述一般要对研究现状进行客观的叙述和评论,以便预测发展、研究的趋势或寻求新的研究突破点。[9]

在文献检索过程中,教师要指点学生注意文献资料的新颖性、价值性和真实性,引导学生科学合理的筛选、评价所获取的信息资源,提取有价值的信息内容,并将收集到的文献资源进行分类,将其融入到自己的知识体系中。在此基础上,应充分利用所获取的信息,完成文献综述。当然,本科生的文献综述只要能够对已有研究成果进行较为全面的分析和述评即可。文献综述的作用体现在多个方面:第一,充分了解课题的全面情况,把握课题的发展规律,熟悉已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问题,以及从事该课题工作的主要学者的成就和水平;[10]第二,可以培养学生熟练运用信息检索工具的能力以及根据主题收集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第三,文献综述对参考文献的要求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学士学位论文的规范要求;第四,文献综述可以有效减少学生的抄袭现象,便于对学生进行信息伦理道德教育。

3.通过毕业论文写作全面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

毕业论文的写作不仅需要学生掌握系统的物理学专业知识,还需要学生具备复合型的知识结构、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扎实的文字功底。在论文写作过程中,学生要充分利用所占有的各类信息资源,运用各种创造性思维,在综合归纳材料、分析实验数据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见解。

教师要指导学生掌握论文写作的各个细节,如要让学生掌握科技论文的结构:一是论文前置部分,包括封面、题名、中英文摘要、目录;二是主体部分,包括引言、材料和方法、结果与分析、讨论、结论、致谢、参考文献;三是附录;四是致谢。在开始论文写作前,要列出论文的写作提纲。写作提纲要提纲挈领、主次分明、组织合理。在写论文的主体部分时,要注意结构严谨、层次清楚、文字通顺、衔接自然、用语符合技术规范,图表清楚,格式规范。论文中的论据应该真实可靠;论证要合情合理;论述要具有科学性、专业性、创新性;结论与全文观点要保持高度的一致性。

4.通过论文答辩评价学生的物理学专业信息素养能力

论文答辩是毕业生在规定时间内展示自己毕业论文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主要结论,由答辩委员会就论文进行点评,指出优缺点及修改意见的过程。论文答辩是学生展示、交流毕业论文成果及学业成就,检验学生信息能力的重要环节。通过论文答辩可以全方位检验学生对所写论文的认知程度,对物理学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及运用能力,运用论文观点回答问题的应变能力,以及对文中创新点的解释能力。

三、结论

信息素养教育与专业课程学习的有机整合是发展大学生信息素养的最佳途径。物理学专业学生的毕业论文写作,是基于物理学专业情境的学习过程,是专业素养教育与信息素养教育的有机整合。通过毕业论文写作,可以丰富大学生的信息知识,拓展信息视野,锻炼信息能力,培养信息道德。因此,毕业论文写作既是一种重要的专业实践教学形式,也是全面发展学生物理学专业素养和信息素养的一个有效途径。

在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中,教师可以把信息检索、信息获取、信息评价、信息创新、信息交流、信息伦理等内容渗透到论文写作的各个环节,如文献查阅、开题报告、中期检查、文献综述、论文提纲与结构、论证方法、实验研究、数据处理、图表处理、论文撰写与排版、文献引用等。与此同时,指导教师自己也应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学习,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和思维方法,不断优化教学,探索出适合信息素养教育的教学方法;教师自身也要采取有效措施提升信息能力,发展信息素养,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共享各类信息,充分实现师生的有效互动。[11]

参考文献:

[1]Abdelaziz Abid.Information literacy for lifelong learning[EB/OL].http:///IV/ifla70/papers/116e-Abid.pdf.

[2]Tingting LIU,Haibin Sun.Analysis of Information Literacy Education Strategies for College Students Majoring i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J].Modern Applied Science,2011,(5):227-231.

[3]孙平,曾晓牧.面向信息素养论纲[J].图书馆论坛,2005,(4):8-11.

[4]黄波,殷玉华.信息素质课程教学设计与CDIO工程教育理念[J].图书馆杂志,2010,(6):57-60.

[5]杨晓光,王丽娟,安秀敏.高等院校信息素养教育的运作[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04,(3):93-94.

[6]教育部高等学校物理学与天文学教学指导委员会,物理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高等学校物理学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J].物理与工程,2011,(4):3-26.

[7]符勤.嵌入专业课程的信息素养教学案例分析[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1,(4):89-92.

[8]戴艳阳,钟晖.信息素养培养与文献检索课和毕业论文的关系[J].中国冶金教育,2009,(5):80-81.

[9]王琪.撰写文献综述的意义、步骤与常见问题[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11):4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