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情绪心理学论文范文

情绪心理学论文范文

情绪心理学论文

情绪心理学论文范文第1篇

随着积极心理学的不断兴起,积极心理学的研究领域和研究视角不断拓展延伸,积极心理学的研究重点也从以往对消极情绪、对人类的疾病和弱点的对比分析中转向更加关注人的健康情绪体验,关注人对社会的积极态度,关注人类的优秀品质培养与美好心灵的挖掘。

1.积极情绪作为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具体表现,在大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针对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以及由于缺乏情绪管理教育指导而导致大学生中出现的人格问题、道德问题、情感问题、生活问题、就业问题等严重影响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和成长成才现象的不断频发,积极开展以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大学生积极情绪管理的策略研究,可以进一步发挥积极心理学引领下的大学生情绪管理教育促进高校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作用。通过探寻解决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新方法、新途径,更好地发挥积极情绪管理在解决大学生情绪问题中的主导作用,科学利用积极情绪会汇聚的正能量效用,助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效开展,更好地发挥大学生情绪管理教育的引领、指导、激励和升华的心理功能作用,充分体现高校大学生情绪管理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积极心理学的研究的价值在于充分发挥积极心理学在促进大学生为引领,以大学生情绪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为依托,以积极情绪汇聚的正能量为载体,以有效发挥积极心理学重要的功能作用为目标,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审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积极心理学的价值取向赋予心理健康教育新内容和制高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应该是预防和矫正心理问题和关注发展和幸福并存,因此,必须把积极心理学融入到心理健康教育,建立科学有效地心理健康模式,科学利用积极情绪会汇聚的正能量效用,助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效开展,更好地实现高校大学生情绪管理教育的引领、指导、激励和升华的心理功能作用,对于进一步提高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激发大学生学习潜能,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成才具有现实而深远的意义。

二、明确目标任务,激发大学生学习潜能,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

积极心理学的取向赋予心理健康教育新内容和更高目标。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研究大学生情绪管理问题,其目的就是为心理健康教育注入积极因素。

1.发挥积极情绪管理汇聚正能量的积极作用,为心理健康教育注入积极心理学因素。积极心理学的价值取向赋予心理健康教育新内容和更高目标;积极情绪管理对于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提出了新要求。为高校有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工作明确而目标任务。它以全新的视角改变了以往心理健康教育关注的重点,将关注心理问题消极方面产生的不良影响,转向关心大学生优秀品质和美好心灵的塑造,关注大学生的积极认知加工、积极的情绪体验和积极的社会行为,并将如何培养积极健康的快乐的人才作为未了高校人才培养的最高目标提出,为深入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新的思考。充分发挥积极情绪管理汇聚正能量的积极作用,让积极情绪管理在大学生成长成才中的助力正是本文开展研究的亮点所在。

2.培养大学生个体发掘自身的潜能与力量,激发大学生学习动机,培养大学生好学、乐学、勤学与积极乐观向上。运用保护性因素促进心理弹性的形成,增强大学生社会适应性,以充满快乐的希望和散发着青春活力的心灵状态,运用科学有效利用积极情绪管理策略对于大学生身心健康,不断增强大学生积极情绪的感受力,提高大学生情绪智力,挖掘潜力、培养调控情绪的能力,提升幸福指数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发挥积极情绪管理作用,提高大学生情绪智商,让积极情绪在情绪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进一步发挥积极情绪在情绪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势在必行。

3.开发大学生情绪智力,自觉养成积极的品质,塑造积极的自我,追求积极的改变,营造积极的关系。调节情绪健康应重在关注人的积极面,调动人的积极性。积极心理学的力量,是帮助人们发现并利用自己的内在资源,进而提升个人的素质和生活的品质。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需要自我实现。自我实现的需要会激发人内在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积极心理学利用这些资源来帮助一般人或具有一定天赋的人最大限度地发掘自己的潜力,并以此努力获得美好的生活。科学有效利用积极情绪管理的方法策略,就要学会积极认识情绪,积极表达情绪,积极地调整情绪。从认知、情境、平衡、社会支持等角度全面调节情绪,达到情绪健康。调节情绪、在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大学生应做自己情绪的主人,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为拥有健康快乐的人生加油。

4.以积极情绪心理学“培养个体积极心态”理念为指导,促进大学生自我教育。积极心理学这种关注人的优秀品质和美好心灵的心理学,从关注人类的疾病和弱点转向关注人类的优秀品质,从关注负性情绪转向关注积极情绪。本课题的研究目的是培养大学生积极心态,通过自我教育实现积极的认知加工,积极地看待世界的方法,如乐观、希望、自我接纳、自尊、宽容、逆境中的心理弹性、审美体验、智慧灵性等;人的积极的情绪体验,包括人类的幸福感、满意感、流畅感、快乐感等;人对社会的积极态度,包括社会凝聚力、利他行为、社会责任感、宽恕、仁慈、爱的能力等,为大学生拥有阳光心态,闪亮青春给力。

三、发挥积极情绪管理策略效用,提高高校大学生心理品质,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

积极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研究的一种全新研究价值取向,为进一步研究大学生情绪管理问题以新的启示。随着当今由于大学生心理问题造成的伤害事件不断频发,加强高校大学生积极人格塑造,进一步发挥积极情绪对于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以及成长成才都有着重要意义。

1.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大学生情绪管理策略研究需考虑性别、年级、生源以及产生情绪障碍原因等差异。大学阶段是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是个体逐步由依赖走向独立,进入成人社会的关键时期。许多大学生缺乏必要的心理和思想准备,因而出现不适应现象,包括奋斗目标的失落、理想与现实的反差、学习适应的不良、交往的困难等。相应地采取的对策就应该不仅包括树立牢固的科学人生观、在学习中探索“适应期”规律、进行“适应期”的心理调整、参与校园文化建设活动等,更应该考虑大学生情绪管理中的性别差异、年级差异、生源差异、产生情绪障碍的原因差异,充分利用策略去引导大学生在学习中的专注、快乐、兴趣、挑战性,干预的关注点在学生体验主观幸福感受、成功感和学习乐趣,建构学生的积极的自我概念、希望和生活满意度,培养学生创造性和战胜挫折的心理弹性,而不是单纯的克服消极情绪,这样才能通过积极心理学更有针对性地发挥大学生人性中的积极情绪的功能。

2.发挥积极情绪效用,增强学习动力。积极心理学的关注点在积极的情绪和动机。积极情绪具有更加持久的适应功能。比如,失败的反馈会造成对悲观的夸张,夸大危险,令人焦虑;而成功的反馈造成人对成功的整体的“乐观偏向”,使人积极克服困难,低估危险。研究发现,伴随着正性情绪的积极状态的认知,产生了不同寻常的思考、灵活和创新的学习,对新知识的接纳变得更加敏感。对大学生情绪问题的产生与影响的进一步研究表明,积极的情绪比中性的和负性的情绪更能促进大学生学习、提高智力,挖掘潜能,激发创造力。且积极的情绪还有助于消除负性情绪、扩大人的心理资源,使人在逆境中具有容忍挫折的心理弹性。积极的情绪更能维持长久的行为动力,更加有利于人们发挥潜能,尤其是高级的学习、创造性智力。积极情绪使人变得更加稳定,目标明确,效率更高,目光更加深远,力量更加强大。这种积极性不是一时的热情和冲动,而是永久的、可持续发展的、稳定的,它能引导大学生在幸福感中学习,幸福快乐成长。

3.运用积极情绪管理的方法策略,客服消极情绪带来的影响。在激烈竞争的社会,压力会越来越大,挫折如影随形,增强大学生情绪管理能力尤为重要。作为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积极情绪管理心理素质。高校作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专门机构,如何发挥情绪的主要作用,有效利用积极情绪解决各种心理问题,克服不良情绪带来的影响,调动积极情绪汇聚的正能量,为促进大学生健康提供必要的支持与帮助。情绪管理是指通过研究个体和群体对自身情绪和他人情绪的认识、协调、引导、互动和控制,充分挖掘和培植个体和群体的情绪智商、培养驾驭情绪的能力,从而确保个体和群体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并由此产生良好的效果。情绪管理隶属管理心理学,是寻求激励人心理和行为的各种途径和方法,以最大限度地调动人的积极性、创造性,从而提高学习效率,生活质量,幸福程度。

4.运用合理情绪疗法,改变大学生不合理认知。管理情绪要运用改变认知是一种非常重要情绪管理策略。任何事物都有两面,积极的认知就是在看到事物不利面的同时,更能看到积极的一面,使人增强信心,情绪饱满。调节情绪要注意行为调节。不良情绪已经发生时,可以通过一些行为上的改变而加以调节。也许这些行为是琐碎的,但却是获得良好情绪的有效途径。加强情绪智力的培养,积极的方法手段应对不良情绪,调整解决副性情绪带来不良影响,帮助大学生自觉养成积极的品质,塑造积极的自我,追求积极的改变,营造积极的关系。开发大学生情绪智力,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关于积极的情绪和体验。当前,关于积极情绪的研究很多,主观幸福感、快乐、爱等,都成了积极心理学研究的新的热点。关于积极情绪与健康关系。积极的心理和情绪状态对保持或促进生理健康有很大的实际意义。

四、结束语

情绪心理学论文范文第2篇

小Z是个男孩,今年11岁,少数民族。父母都是由贵州人才引进到上海的教师。家中人口多,有爷爷、奶奶,去年还添了一个小弟弟。父母工作非常忙,对小Z关心较少,与学校的联系也较少。小Z天资聪颖,成绩优异,自理能力强(一年级时就能独自乘车从浦东到学校),是老师的好帮手,同学的好榜样。

我把小Z找到办公室,从他家里的一些事情开始和他聊天。小Z低着头,一改他往日的活泼爽朗。我问他是不是有什么心事,老师很愿意帮助他。我还告诉他,小孩子犯错误是常有的事,只要改正就好。沉默了许久,小Z才把事情原原本本地讲了出来。原来是小Z在课间趁小L做作业时,拿了他的钱,偷偷藏在自己颜料盒的夹层中。

我联想到班中以前的类似事件,又继续追问他。我答应只要他能说实话,改正缺点,老师一定替他保密。结果让我深深震撼,以前班里的几件失窃案居然全是小Z所为。

我陷入了沉思,是什么原因让这样一个“好”学生接二连三地发生这种行为呢?是他的品格问题,还是另有原因?在事后深入的了解中,我知道小Z父母从外地人才引进以后,举家迁入上海,两人不太高的收入既要买房,又要负担全家6口人的生活,家庭经济状况比较紧张,对孩子的物质生活相对来说比较苛刻。小Z从山区来,大城市的一切,特别是物质生活方面,对他产生了很大的诱惑,物质生活的需求剧增,但是,父母却没有办法满足他。他看到同龄人在物质生活方面拥有的一切自己都无法得到,觉得非常自卑。同时,还应该看到,从父母来到上海以后,小Z在家中是遭到忽视的。父母为了立业而整天奔忙,很少顾及他。因为有了小弟弟,他在家中的位置也产生了变化。无论是情感方面还是物质生活方面,都无法让小Z得到满足。情感上的饥渴与物质上膨胀的欲望,导致小Z产生了不应有的想法和做法,而一次偶然的得手,又使他接二连三地一错再错。我还了解到他父亲的教育方法有时也比较简单粗暴,因此孩子有了错误,回家也不敢跟家长说。

对这样的一个学生,如果轻率地把他的行为定位于偷窃,这是不客观的,而且,这很可能影响到孩子的自尊,使孩子一蹶不振,以至影响到孩子今后的发展。在他说出事情的全部真相以后,我表扬了他他,勇于认错就是很大的进步,只要今后能改正,老师仍旧相信他。

对他的辅导我先从情感方面入手。首先是家庭教育的问题。我与家长进行了交流沟通。家长知道事情以后,非常气愤,也非常震惊。他们坦言在到上海以后,特别是小弟弟出生以后,小Z确实遭到了忽视,家长没有很好关心孩子,致使孩子发生这种情况,家长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他们也承认教育方法有时也欠妥,比较简单粗暴,导致孩子一错再错。在以后的日子里,家长比较配合工作,注意经常和孩子交流沟通,及时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情况,给孩子关心指导。同时,家长也适当给孩子一些零花钱,让孩子学会合理支配。

在学校里,我注意经常与小Z进行交流,让他谈谈他的小弟弟,谈谈他们贵州山区的生活,谈谈他过去的伙伴。在交流中,了解孩子的思想,满足孩子的部分情感需求。我还经常了解他对零花钱的支配情况,并引导他仔细观察周围的同学老师,是怎样面对物质生活的诱惑的。让他知道世界上那么多好吃好穿好玩的东西,无法都得到满足,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欲望。同时,我经常让他做一些班级小家务,在忙碌中分散他的一些注意力,他也就不会过多地关注同学的物质方面了。

情绪心理学论文范文第3篇

当前,为培养人的全面素质,我国正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心理素质是践行和实施中小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提升每个人的全面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社会大环境下以及强大的就业压力下,青少年尤其是中学生的压力也日益增大。适当的压力虽然可以产生一定的动力,但过大的压力过却会带来诸多的问题,其中焦虑情绪问题尤为突出。

1.1学习焦虑

学习焦虑在最初表现在担心考试成绩不好,被其他同学会嘲笑、看不起,或者担心受到老师和家长的批评。当这种担心变成事实,学生长时间的压抑、自责等,便很容易产生学习焦虑和考试焦虑。另外,还有来自其他方面的压力,如:中高考的压力、学校成绩的排名等都是学生产生焦虑的主要原因。

适当的学习焦虑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若是过强则会导致学生厌学、失眠等一系列的负面影响。例如,有的学生会害怕老师、害怕学校、害怕考试、甚至产生强烈的厌学情绪。每当考试来临,他们就会产生恐惧、不思饮食、睡眠质量严重下降、在梦中反复的做噩梦,甚至导致部分学生失眠。因此,作为中学老师的我们,除了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之外,还要在学习上、生活上多鼓励、照顾学生;针对部分家长过分‘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这种偏激思想,我们要进可能的降低孩子心理上、学习上的压力,从而全面培养孩子。

1.2对人焦虑

主要体现在人际交往中存在某些心理障碍,例如,有些同学坐在大家面前往往会感觉害怕、坐立不安,性格羞涩腼腆,不敢在公众面前发言或是大声讲话,经常害怕受到批评,或者是在受到批评之后长时间的闷闷不乐、久久难以释怀。

通常情况下,造成对人焦虑的原因主要是因为现在中学生很大一部分为独生子女,在家娇生惯养、养尊处优,总是以自我为中心,不会为他人考虑、不懂与人沟通分享;在家中,没有兄弟姐妹相处,将大部分的时间用来上网打游戏、聊天等。长期以往,就形成了孤僻、喜爱独处等不良习惯。

究其以上不良因素,总结出以下几点:

第一,中学生正好处在由童年期向成年期过渡的阶段,其心理活动常处于一种自我矛盾状态,长时间的这种自我矛盾就很容易引发学生出现孤独的倾向。

第二,大多数中学生是独生子女,加之时代的不同,存在一定的代沟,导致与父母的交流很少,甚至没有学习上、生活上的沟通,长期以往,就形成了孤僻、自傲的性格。

第三,互联网的出现,让很多学生将原本用来与同学交流的时间几乎都用到了互联网上。对于这类中学生,父母和老师应该应多鼓励其参加集体活动、多交朋友、减少独处的时间。另外过于严厉的家庭教育方式也是造成学生对人焦虑的一个重要的因素。对于那种存在对人焦虑心理倾向的学生,老师和家长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应该多鼓励他们参加学校班级或者是社区各种集体活动,鼓励他们多与同学、朋友交流沟通,尽可能减少批评,增加鼓励。

2焦虑情绪的成因

使中学生产生焦虑情绪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也是比较复杂的,既有内部因素,也有外部因素,主要有家庭因素和学校因素。

2.1家庭因素

家庭既是孩子的第一课堂,也是孩子的终身课堂。一方面,学生的情商、智商和语言发展重要期和关键期在家庭中度过的。另一方面,孩子对于客观世界的最初认识就源于家庭、亲人和亲父母。因此,父母的文化修养和家庭环境都会给孩子造成很大的影响。一个人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文化修养。而父母的文化修养不可避免地对孩子的行为和心理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家庭环境同样对学生的身心有着重要影响,家庭经济条件、家庭结构类型等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此外,父母亲人的关系、家庭的构成方式和父母对子女的期望也影响着中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2.2学校因素

学生的大部分时间他们都是在学校中度过的,因此,教师素质、教育教学氛围、学校校园文化等具体因素都会影响中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在中学阶段,教师对学生健康心理的培养尤为重要,正如关国心理学家哈麦比克(D,Hamacher)所说:“我们大概会同意这种说法:两位具有同等智力、受到同等培训、对课题材料达到同等掌握的教师,但是教学成绩上却很有可能存在较大的差异。部分差异是由于教师的价格对学习者的影响造成的。”“师生之间的良好关系以及良好的课堂氛围能促使学习上的共同合作,这是学生取得好成绩的主要因素之一”。但是由于的心理健康教育意识淡薄、师资力量薄弱,目前在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有些教师做的还不够。

学校的教育教学氛围对于学生的身心发展非常重要。然而,目前学校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管理上明显不足。由于学校和教育管理部门缺乏监管制度,致使许多学校的心理健康课程和咨询机构都流于形式。目前,应试教育的思想却依然影响着许多学校、家长和教育管理部门。在应试教育思想的指导下学生变成了考试的机器,校园文化建设甚至以考试为中心。这种情况下学生便易出现过敏倾向、学习焦虑和考试恐惧等心理问题。

3消除中学生焦虑情绪的对策

若要真正使中学生摆脱焦虑情绪就要切实抓好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使焦虑情绪从根源上得到解决。加强中学生心里健康教育,最大限度的消除焦虑情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工作:

第一,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教师在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的作用毋庸置疑,在心理健康教育上严把教师关就是要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是对在职教师进行定期心理健康培训,以确保能够较好地胜任工作;二是严格筛选优秀教师,聘任合格的教师。

第二,开设和完善心理健康课程,加强中学生自我心理保健。课堂不仅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主要场所,也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通过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为中学生接受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重要的保证。同时也是大多数学校实施心理素质教育一种重要方式和直接手段,这样可以传授学生全面系统的心理知识。

第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改善学校育人环境。学生的大部分时间他们都是在学校中度过的,校园文化是学校特有的文化氛围和精神环境,它对学生心理健康起着重要作用。

情绪心理学论文范文第4篇

论文关键词:情绪行为教育,高校学生,管理

 

一、90后大学生的情绪状态

进入青春期的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处于特殊的身心发展期,表现出特定群体的情绪特点,首先是多样性,随着自我意识的不断发展,各种新需要的强度不断增加,具有多样性的自我情感,如自尊、自卑、自负等。其次是冲动性,表现在对某一种情绪的体验特别强烈、富有激情。随着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对各种事物都比较敏感,再加上精力旺盛,因此情绪一旦爆发就较难控制。虽然,同中学生相比教育教学论文,大学生对自我情绪具有一定的理智性和控制能力,但在激情状态下,表现的容易感情用事。再次是矛盾性,大学生情绪的外在表现和内心体验,并不总是一致的,在某些场合和特定问题上,有些大学生会隐藏、文饰和抑制自己的真实情感,表现的含蓄、内隐。同成年人相比,大学生的情绪仍带有明显的波动性,有时情绪激动,有时平静如水,有时积极情绪高昂,有时消极情绪颓废。同学关系的好坏或学习成绩的优劣,都能引起情绪的波动。最后是易于心境化,即尽管情绪状态有所缓和,但拉长了这种情绪状态,其余波还会持续相当长的时间。由于大学生的这些情绪特点,容易产生一些常见的情绪困扰,进而影响在大学期间的学习和生活期刊网。

二、情绪的理论

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早在19世纪冯特提出了情绪的三维理论:快乐的和不快乐的,激奋向上的和受到压抑的,高度紧张的和完全松弛的。人们在认识周围事物时,通常表现出一定的态度,人们总是抱着一定的需要去认识事物。当事物符合自己的需要时,就表现出肯定的态度,当事物不符合自己的需要时,就表现出否定的态度。对事物持有肯定态度,就会产生满意、快乐、喜悦、崇敬等情绪体验;反之对事物持有否定态度,就产生憎恨、压抑、忧愁、恐惧等情绪体验。表情是情绪的基本表现形式。

在情绪研究的历史中,有许多理论流派教育教学论文,他们对情绪的产生和发展提出了很多解释观点,以美国心理学家詹姆士-兰格理论是早期的情绪理论,一般人们首先是受到某种刺激,才能产生情绪,并由此引起某些身体变化和机体反应。但他们认为,情绪只是一种身体状态的感觉,其原因纯粹是身体的,先有机体的生理变化,而后才有情绪,例如,血管运动的混乱、血管宽度的改变及与此同时各个器官中血流量的改变,才是情绪产生的真正的和最初的原因。当一个情绪刺激物作用于感官时,引起个体生理上的某种变化和反应,并激起神经冲动传至中枢神经系统,就产生了情绪。如果把情绪的过程分为三种形式,用A表示感知,用B表示情绪,用C表示表情,日常思维是把情绪图式按ABC,也就是感知—情绪—表情排列的话,那么詹姆士认为实际的情况更可能是按ACB公式,即感知—表情—情绪。通常人们说,因悲痛而哭泣,因愤怒而打人,因恐惧而发抖,但如果确切的说的话是因哭泣而感到悲痛,因打人而感到愤怒,因颤抖而感到恐惧。

三、情绪行为教育

任何一种情绪都是反应机制,是机体对环境某种刺激回答的机制教育教学论文,教育工作者可以调动学生的情绪,教育工作者可以把情绪引导作为进行某种反应的一种非常宝贵的手段。如果你要让学生产生你所需要的行为形式,就应当注意让这些反应在学生身上留下情绪的印记。情绪反应对我们行为的所有形式,对教育过程的各个阶段都会产生极为重要的影响。不管我们是否想让学生具有最好的记忆力,或者想让思维卓有成效的工作,就我们都要关心这些活动是否受到情绪的激励。经验和研究表明,对有情绪色彩的事实总比没有情绪色彩的事实记得更牢固、更持久。所以作为教师要时刻注意你在教育工作中的方式和方法是否对学生有情绪的感染。

四、教师对学生的情绪行为可以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1.反对型:否定学生,制止学生有消极情绪,谴责,训导,以批判的态度看待学生的情绪期刊网。

2.忽视型:对学生的情绪不予理睬,对学生的情绪不能及时察觉,或者是有意的摆脱学生的看法和感受,将学生的想法看成是微不足道的,不去解决问题。

3.放任型:接受学生所有的情绪表现,向消极情绪的学生盲目慰藉,不提供引导,不给与引导,完全放任发展,认为这种状态与自己没关系,不处理。

4.辅导型:倾听心声,重视一些负面情绪,并加以正面引导,利用生活经验和心理学知识对学生耐心的辅导,不嘲笑学生的消极行为,教导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

五、情绪行为教育对教师的要求

作为一个教师如果要让学生接受你的观点,就应当注意你的方式在学生身上留下的情绪印记,这对我们教师提出以下要求:

1.教师要培养工作的激情和感召力,在2003年度美国优秀教师的基本特征调查中显示教育教学论文,教师发自内心地喜爱教学管理工作,对工作的社会意义有深刻的认识或体验,能感染学生的学习热情,感召他们的心灵。

2.渊博的知识和丰富的生活阅历有助于教师更加清楚的表达观念,以及毫不含糊地应答学生的各种疑问。

3.教师本身热情、灵活、积极向上、精力充沛,有效而富于激情的传递,生动的目光,演示性的手势,描述性的词,易接受学生的想法和疑问等,比较容易受到学生的欢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感染。

4.美国学者罗伯特麦瑞克在理想教师理论中提出认为教师要具有关心、理解、接受、尊重、友谊和信任的六种基本素质。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建立在平等信任的基础上的,要有民主的教育才会有学生个性的觉醒。教师要尝试站在学生的角度上分析问题,建立教师的信念,教师的信念决定了个体内部注意力的分配,例如教师认为没有必要注意学生的感受,他就不可能培养自己的理解和同感能力。

[参考文献]

[1]列夫?谢苗诺维奇?维果茨基.教育心理学[M]. 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2]K?T?斯托曼. 情绪心理学[M]. 辽宁人民出版社,1986.

[3]陈琦,刘儒德.教育心理学[M].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情绪心理学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情绪智力;情绪智力理论;概念;发展

情绪智力是传统智力所忽视的一种智力,它主要研究情绪、情感在智力活动中的功能以及与认知密切协同作用下处理情绪性问题的能力。但是这种能力却一直处于被忽视的状态。直到近十几年来,才引起广泛关注。至今,形成了两个派别,两大理论。

1.情绪智力思想渊源

1.1古希腊时期

这一时期有关情绪智力的思想主要体现在情绪与理智的关系把智慧、情绪和认知的心理操作功能统合在一起。这种理念与当代情绪智力的构建非常接近。

1.2中世纪

中世纪的人们已开始探讨认知与情绪、情感转化的问题,认为情感并不从属于理智,并反作用于认知。这对后人辩证地看待情绪与认知的关系有很大影响。

1.3文艺复兴时期

文艺复兴是一个百花齐放年代。从中有一些与当代情绪智力相关的一些思想。蒙田认为,对于相同的事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情绪感受。这种思想与现代观点相通。彭波那齐把智力分为理论智力、生产智力和实践智力。这与现在的社会智力和情感智力很相似。达芬奇则研究了体姿表情和面部表情两种,其中最为熟悉的便是蒙娜丽莎那神秘的微笑。他在表情方面的研究也是情绪智力的内容。

1.4 17世纪至19世纪末

这一时期的人们开始接受“新科学”的思想。笛卡尔认为,有些情绪主要是心的作用,是认知的情绪,但有些情绪则是由于身体对心的影响,是情绪的认知。

斯宾诺莎则将认为情绪是认知的,并对行为具有促进或阻碍的作用。这对当代情绪智力的研究都有非常重要意义。

休谟认为,人类的感情是相同的,而且所引起的行为也是相似的,只是在程度上不一致。他这种开创性的认识,至今,仍深深地影响着当代情绪心理学家。

19世纪后期,冯特把感情看作一种基本的心理过程,提高了情绪研究在心理学中的地位。

2.情绪智力概念的发展

2.1梅耶(Mayer)和萨洛维(Salovey)的情绪智力概念

梅耶和萨洛维认为,人类适应、应对生活既依赖情绪能力也依赖理性能力。人类兼具理性生物和情绪性生物两种特性。

他们认为,情绪智力是社会智力的一部分,包括:审视自我和他人情感和情绪的能力;辨别情绪并运用情绪信息引导思维和行为的能力。这个概念是相对模糊的,还认为,这一概念还包含某些人格因素。这对后人建构情绪智力理论产生了一定的隐患。

后来,戈尔曼1995年出版了《情绪智力》一书,使“情绪智力”轰动一时。但却使“情绪智力”这一概念渐渐丧失了学术概念的严肃性。

正因如此,萨洛维和梅耶大幅修改了之前的情绪智力的定义,认为情绪智力包括:“精确的知觉、评估和表达情绪的能力;接近或产生促进思维的情感的能力;理解情绪和情绪知识的能力;调节情绪促进情绪和智力发展的能力”(冯涛,2008)。这个定义比之前的更严谨,更加规范化和深入化。

2000年时,他们又细化了这一概念,区分了情绪智力和人格变量。萨洛维和梅耶认为,应把情绪智力更严格地定义为一种能力。“情绪智力表示的是一种认识情绪意义和它们之间关系的能力、利用知识推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使用情绪促进认知活动的能力,是横跨认知系统和情绪系统的操作,并通常是以整体的方式进行操作的”(徐晓燕,张进辅,2002)。

2.2戈尔曼(Goleman)的情绪智力概念

戈尔曼并不是情绪智力的原创者,但是他的名声却远远超过梅耶和萨洛维。他在1995年将情绪智力定义为,“控制情绪冲动、解读他人情感和处理各种关系的能力。情绪潜能可以说是一种中介能力,决定了我们怎样才能充分而又完美地发挥我们所拥有的各种能力,包括我们的天赋智力(戈尔曼,1995)。”他认为,一切能力都要通过这个中介来发挥作用。

2.3巴让(Bar-on)的情绪智力概念

巴让在1988年就提出了和目前情绪智力概念相近的情绪功能和社会功能的概念,但他很少使用情绪智力这一术语,而采用“EQ”。巴让认为,情绪智力是:“一系列影响个人成功应对环境需求和压力的非认知能力、胜任力和技能,是决定人在生活中能否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直接影响人整体的心理健康状况”(Bar-on,2000)。

之后,进一步深化了这一概念。他指出,情绪智力是影响有效应对环境要求的一系列情绪能力的社会能力(Bar-on,Parker,2000)。

3.国外情绪智力理论的发展

3.1萨洛维和梅耶情绪智力理论

他们创立的情绪智力被认为是能力型情绪智力。1990年,萨洛维和梅耶提出了一个3因素10变量的情绪智力理论结构。三个因素分别为:情绪评估和表达能力;情绪调节能力;情绪运用能力。在情绪运用能力因素下,分为计划灵活性变量;创造性思维变量;改变注意方向变量;动机形成变量。

由此可见,这种理论建构是不够成熟。前两个因素没有清晰的界定;第二个因素概念模糊;第三个因素的内容不在同一维度上。

1997年,萨洛维和梅耶等人对理论结构进行了修改。将原来的理论扩充到4因素16变量的结构模型。这一模型将情绪智力分为四级能力,且有先后次序和级别之分。一级能力最基本和最先发展的,四级能力则是最成熟和最晚发展的。分别是:情绪评估、表达;情绪的促进;分析及运用情绪知识;调节、促进情绪发展。

之后,Mayer&Salovey对该情绪智力理论模型进行简化,分为情绪的知觉、整合、理解以及管理四个维度。

3.2巴昂的情绪智力理论

巴昂的多因素理论模型由5个维度15个因素组成.情绪智力包括情绪和社会两方面的维度。具体由以下五大维度组成:个体内部成分(interpersonal components);人际成分(inerpersonal components);适应性成分(adaptability components);压力管理成分(stress management components)一般心境成分(general mood components)(Bar-On,Parker,2000)。这些成分不仅与情绪智力高相关,而且会促进人有效地应对日常需求及压力,利于个人成长及发展。

梅耶和萨洛维侧重探讨情绪与思维的关系,属于心理能力模型,而巴昂则认为,不仅包含心理能力,还要考虑人格因素,属于综合模型。它们各以不同的方式阐述了情绪智力,并构建了相对完善的结构模型。

综上所述,情绪智力理论还需进一步完善,在我国,更需要大力借鉴国外的理论成果,积极促进情绪智力的本土化研究进程。(作者单位:天津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参考文献

[1]Bar-On,R.,& Parker,J.D.A,Handbook of emotional intelligence[M].San Francisco,CA:Jossey-Bass.2000.

[2]Goleman,D.Emotional Intelligence[M].New York;Bantam Books.1995.

[3]冯涛.国内外情绪智力理论研究.中国校外教育,2008,8.

[4]卢家楣.对情绪智力概念的探讨.心理科学,2005,28(5).

情绪心理学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情绪智力;中小学生;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G6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0)10-0075-01

从1990年心理学家P. Salovey和D. J.Mayer正式提出情绪智力,到1994年D. Goleman 的《情绪智力》(emotional intelligence),致使情绪智力风靡世界。在这十几年中,研究者们对情绪智力的研究不断增多、深入,其中情绪智力在心理健康中的应用是一个重要方面。

一、情绪智力的概念

研究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对情绪智力理论进行了探索,但只有一种理论把情绪智力看成一种能力。Mayer和Salovey等人,将情绪智力界定为一种能力,而不再将其归为社会智力。

他们(2000)对情绪智力的定义是“准确地觉察、评价和表达情绪的能力;接近并产生感情以促进思维的能力;理解情绪及情绪知识的能力;以及调节情绪以助情绪和智力的发展的能力。”包括四个维度: 1)对情绪的觉知、鉴别和表达能力;2)将情感因素融入思维,以促进思维的能力;3)理解情绪并进行关于情绪的推理的能力;4)管理和调节自己和别人的情绪的能力 [1] 。

二、情绪智力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情绪智力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一直情绪智力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研究者们从不同角度进行了研究,得到较为一致的结论:情绪智力可以促进心理健康。

这种促进作用归纳起来有两个方面:一面是情绪智力直接促进心理健康;另一方面是情绪智力间接促进心理健康,即存在着中间变量,情绪智力影响中间变量,而中间变量又影响心理健康。中间变量可以是单一元素,也可以是多个元素,常见有人际交往、学业成绩、社会支持等。

2002年王才康等对情绪智力与大学生的焦虑和抑郁作了研究,结果发现情绪智力和大学生的焦虑和抑郁呈现显著的负相关关系[2]。李涛的研究发现大学生情绪智力既可直接影响心理健康,也可以缓冲生活事件对心理健康的影响[3]。

三、从情绪智力的视角促进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

社会节奏加快,大众传媒轰炸,学校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转型等等,使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受到极大的挑战。如何促进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日趋重要,培养中小学生情绪智力为促进心理健康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

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教育一个重要部分,培养中小学生的情绪智力虽然是多方面共同的责任,但学校亦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学校在对情绪智力的培养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表达自己的情绪。人们高兴的时候,会哼哼歌,笑容满面;难过的时候,会闷闷不乐,哭泣;即人的情绪有着自身的表达方式,虽然每个人对各种情绪的表达方式不同。但是由于各种原因,人们可能会压抑自己情绪的表达。一个人的承受能力是有限的,长期压抑负性情绪可能导致精神上的崩溃。所以,中小学生在遇到问题时应适时的把自己的情绪表达出来,与老师和同学一同分享自己的情绪。同时应找到适合自己的释放情绪的方式,如写日记、听音乐、运动等。

2.善于理解情绪。理解情绪,不仅仅是了解自己的情绪状态,而且要理解他人的情绪。对同一件事,每个人的情绪反应不同,内心体验和感受也不同。中小学生应学会理解自己此时此刻的情绪,同时善于把握他人的情绪,在理解、尊重他人的基础上,分享彼此的快乐与忧伤。

3.正确评价情绪。每个人不仅能觉察到自己的情绪,同时还能从不同的角度来认识自己的情绪,即评价情绪。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遇到问题,情绪反应可能过大,或者不恰当,应学会自己判断,并对导致这种结果的原因进行反思。认识事物的两面性,以辩证的方式来看问题。

4.调节管理情绪。长期的消极情绪,会导致自己的兴趣下降、认识消极、行为懒散,甚至是功能混乱及各种疾病。因此,中小学生应掌握情绪调节的各种方法,并找到适合自己的。常见的方法有转移注意力、发泄不良情绪、放松训练等,保持自己处于平稳、积极的情绪中。

四、总结

学校对中小学生情绪智力的培养不仅要依靠学生自身,还应该注重教师的作用,如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形成和谐的氛围;情绪智力的培养与教育教学相结合等。同时学校应该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促进个性的发展,开展心理辅导,加强心理健康的教育。

情绪智力理论为我们的教育改革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同时,也为我们的教育改革提出了诸多新的途径。将情绪智力理论运用于教育实践必将对我们全面开展素质教育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有利于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1] Mayer, J.D., Salovey, P., & Caruso, D.R. Models of emotional intelligence. In R.J. Sternberg (Ed.)[A].The handbook of intelligence[C].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0

情绪心理学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学习情绪;发展;展望

近年来随着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活动的兴起,学生在学习中所体验到的学业情绪引起了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它作为一种和学生的学习过程密切联系的非智力因素,对学生认知活动的开展、学习动机的激发以及学习策略的使用均具有重要的影响。无论是正性的还是负性的, 对学生的学习、考试、学业成就以及其他方面的活动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为了系统了解学业情绪的研究现状,我们从研究概况、研究方法、研究内容、研究展望等方面对近五年来关于学业情绪的研究进行回顾和总结,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一、研究概况

学业情绪(academic emotions)这一概念最早是由pekrun等人(2002)提出的。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产生并体验到的情绪几乎囊括了人类所有的情绪种类,但与学习活动紧密相连的主要有九种,即愉快、放松、希望、自豪、焦虑、失望、羞愧、气愤、厌烦,并称之为学业情绪。sophie govaerts和jacques gregoire(2008)通过对学业情绪量表(aes)的发展和建构维度上的研究,提出了学业情绪包括学生在学校学习中所体验的六种情绪,其中与以往研究不同的是增加了挫折感。在国内对于和学习有关的情绪如考试焦虑、厌学等的研究很早就开始了,以学业情绪为主题的研究则是从2005年开始的。通过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上的检索发现,截止到2010年5月总共有45篇相关论文,其中2005年、2006年、2007年发表的论文各占7%,2008年的论文占9%,2009年的论文占38%,2010年的论文占32%,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关于学业情绪的研究呈明显上升趋势。

目前在国内,学业情绪已经成为教育学和心理学研究的热点。研究对象多以初中生和大学生为主,对高中生和小学生的研究只占很少一部分。方法上以实证研究居多,理论探索较少,而且所有的实证研究都是以问卷的形式来测得的,很少涉及实验。具体来说,理论探索主要针对学业情绪的结构维度、发展特点、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并简要介绍了学业情绪的情绪控制—价值理论;实证研究则探讨了学业情绪与学业成就、学生适应等方面的关系。

二、研究方法

纵观近五年来国内对学业情绪的研究,其研究方法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理论研究,一类是实证研究。理论研究多是在对他人文献进行分析总结的基础上,以综述的形式呈现出来;实证研究多以问卷为主,也有一部分是干预性实验研究。

1.研究工具和研究方法单一

目前国内对于学业情绪的研究所采用的方法比较单一。理论探索主要采用文献分析和经验总结的方法,实证研究大多采用问卷法。如董妍、俞国良(2007) 结合访谈和半开放式问卷, 以1731名初一到高三学生为被试,考察了青少年学业情绪的维度并编制了青少年学业情绪问卷。陆桂芝、庞丽华(2008)使用《青少年学业情绪问卷》考察了哈尔滨市468名初中1~3年级学生的学业情绪和学业成就之间的关系。苏世将、马惠霞(2009)使用自编的一般大学生学业情绪量表了解大学生的一般学业情绪特点及其与学业适应的关系。董妍、俞国良(2010)采用《青少年学业情绪问卷》《成就目标问卷》等以1209名青少年为被试,考察了学业情绪对学业成就的影响。陆桂芝、任秀华(2010)使用《青少年学业情绪问卷》《教师领导行为问卷》以驻马店市630名初中生为被试,考察了教师领导方式对初中生学业情绪的影响。

以上所使用的《青少年学业情绪问卷》都是由董妍和俞国良2007年编制的。也有学者使用实验法来研究学业情绪,如马惠霞、郭宏燕、沈德立(2009)采用2(实验班、对照班)×2(班级辅导+教师与家长辅导、注意即心理安慰剂)×3 (学业情绪、自我概念、学业成绩) 的实验设计,对65名初中二年级学生进行系统心理干预实验研究,发现系统心理干预对增进初二学生良好学业情绪是有效的。整体而言,国内在学业情绪的研究上,研究工具比较单一,以问卷为主,很少使用实验,更缺乏与观察法、访谈法等其他方法的结合。

2.研究范围狭窄

许多研究者在研究的过程中,只是单纯考察了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学业情绪。但学业情绪并不仅限于此,在与学业有关的其他活动如课后复习、课前预习等同样也存在这种情绪。因而这些研究存在两方面的不足:一是研究不具有生态效应,不确定是否可以在正常的教学中推广;二是量的研究少,只是通过积极和消极这两个质的变化来考察学业情绪对学生的影响。同一刺激引起情绪的量的大小是有差异的,不同情绪的量怎么衡量、如何作用于学习等都需要进一步研究。

3.研究被试取样的局限性

从研究对象上来说,许多研究以初中生和大学生作为被试。但对于面临高考,心理压力更大、学业情绪起的作用更明显的高中生则很少涉及,关于小学生的研究则几乎没有。从地域上来说,以大、中城市学生作为被试的研究很多,但以农村学生作为被试的研究则没有,而且缺乏对留守儿童、流动儿童等的研究。此外,由于现在很少有对汉族和少数民族、英语和语文学习等的对比研究,因此,就学业情绪所涉及到的各个相关维度是否存在跨文化的一致性还值得思考。

三、研究内容

1.学业情绪的定义和维度

在pekrun提出学业情绪的概念之后,国内学者对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尤其是在它的结构维度方面。董妍、俞国良(2005)扩大了学业情绪的范围,认为学业情绪是指在教学或学习过程中,与学生的学业相关的各种情绪体验,包括高兴、厌倦、失望、焦虑、气愤等。值得注意的是,学业情绪不仅仅指学生在获悉学业成功或失败后所体验到的各种情绪, 同样也包括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情绪体验、在日常做作业过程中的情绪体验以及在考试期间的情绪体验等。董妍、俞国良(2006)按照愉悦度(积极与消极)与唤醒度(高唤醒与低唤醒)将学业情绪归为积极唤醒度高的情绪、积极唤醒度低的情绪、消极唤醒度高的情绪与消极唤醒度低的情绪四类。

李磊、郭成(2009)认为,学业情绪是指学生在学业学习过程中所体验到的所有情绪,学业学习包括所有的学习活动以及与学习活动有关的各种因素,如体验到与学业成就有关的各种情绪。马慧霞和张泽民(2010)根据学业情绪与课程、情境的相关,将学业情绪划分得更为详细。他们认为学业情绪首先指的是一般学业情绪,一般学业情绪又可具体划分为课程特异学业情绪和情境特异学业情绪。在课程特异方面,可分为中学生和大学生课程相关(course-related)学业情绪;在情境特异方面,可通过设计编制课堂、课外和考试相关的学业情绪问卷来研究相应情境相关的学业情绪。

综上所述,研究者普遍认为学业情绪是指学生在学习及与之相关的活动中所体验到的各种情绪,并且这些情绪必须在这些活动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只是按照这些情绪的性质把学业情绪分为积极和消极两个维度,并没有按照这两类情绪所起的作用进行进一步的划分。

2.学业情绪的发展特点

学业情绪的发展特点主要体现在性别、年级的差异上。在性别上,董妍、俞国良(2007)和马惠霞(2009)的研究证明,男生体验到的积极情绪要多于女生,而女生体验到的消极学业情绪多于男生。但也有研究显示,学业情绪不存在性别差异,如罗丽丹(2010)认为性别因素对海南高一学生的学业情绪的影响不大,不存在显著差异。总体而言,男生的积极情绪要多于女生,这和女生的性格特点、内心特征有关;女生相对于男生总体上感觉细腻、情感丰富,能够更多地体会到学习活动对她们的影响。因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更加关注女生的情绪变化,并进行积极的鼓励。

在年级上,对于不同研究对象的结论是不一样的。李磊、郭成(2009)认为,随着年级的升高,青少年学生体验到了更多的不良情绪;苏世将、马惠霞(2009)等通过对大学生进行调查发现,二年级比一、三年级体验到较多的负性情绪和较少的正性情绪;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将会体验到更多的消极情绪。高中生相对于初中生会体验到更多的消极情绪,这可能与他们的学习任务较重、高考压力较大有关。而对于大学生来讲,他们所体验到的积极情绪要多于消极情绪。也有研究者把学习不良青少年与一般青少年的学业情绪作了比较,发现学习不良青少年的积极学业情绪显著低于一般青少年;学习不良青少年的消极学业情绪显著高于一般青少年;两者在学业情绪上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初一、初二和高二、高三年级。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差异,是由于学习不良青少年的学业成绩相对较差、学习能力相对较低,经常受到教师的负向评价。另外,学习不良学生的情绪表达规则、知识的掌握能力也会使他们体会到更多的消极情绪。

3.学业情绪的影响因素研究

影响学生学业情绪的内部因素有:

(1)个人认知

个体对学业目标的控制和价值的估价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学业情绪。在此基础上,个体的能力水平、自我概念、自我效能感、成就目标等各因素之间也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这些因素影响个体的学业情绪。与此同时,归因方式对学生的学业情绪也有着显著的影响。

(2)调节水平

不同的学业情绪对学生学习活动的影响不一样,同样的学业情绪对学生的学习活动的影响也是不一样的。这主要取决于学生自身的调节水平,个体通过一定的策略和机制,使得情绪在生理活动、主观体验、表情行为等方面发生一定的变化。在学习活动中,不单单是消极情绪需要调节,有些积极情绪(如过多满足和骄傲)也可能会使个体在今后的学习中受到影响。

(3)成就目标

罗乐等(2009)认为,掌握目标和成绩接近目标更多地与学生的积极学业情绪相联系,而成绩回避目标则更多地与消极学业情绪相联系。

影响学业情绪的外部因素有:

(1)教师因素

教学是一个互动的过程中,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因素对学生的学业情绪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教师领导方式等都会影响学生的学业情绪。因此有研究者提出了 “教学情绪场”的概念,它是指以一种能给学生以情绪感染的情绪体验,进而产生某种学习动机或者需要的课堂教学环。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适当的表扬和鼓励来引导学生学业情绪的变化。

(2)心理辅导

心理辅导可以使学生的学业情绪产生积极的变化。这种辅导既可以来自学校、班级、教师,也可以来自社会、家庭。马惠霞、郭宏燕、沈德立(2009)发现,班级辅导+教师与家长辅导的系统心理干预方法可以增加初二学生的正向学业情绪,减少负向学业情绪,并且干预后间隔一个月有延续效应。

(3)课程科目

学业情绪在不同课程的学习中关系的强度差异是比较大的,这就体现了学业情绪的领域特异性。马惠霞(2009)通过对某师范大学二年级开设教师教育课程的394名学生的研究发现,不同专业学生对快乐源的选择有专业差异。

(4)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包括社会、文化背景、家庭教养方式等。

总之, 影响学生学业情绪的因素很多,往往是内、外因同时起作用。

4.学业情绪的控制—价值理论

学业情绪的控制—价值理论涵盖环境变量、控制和价值的相关认知评估与学业情绪。控制—价值理论认为,控制及价值相关的认知评估是环境变量与学业情绪之间的中介变量。在这个理论中,学业情绪包括和行为相关的情绪,如在学习过程中所经历的高兴、挫折感以及厌烦,以及那些预知到自己成功或者失败的结果的情绪,如高兴、希望、骄傲、紧张、无助、害羞等。控制—价值理论认为,与成就情绪唤起相关的评估主要有两种,即对成就活动、结果控制的评估和对这些活动、结果价值的评估。对控制的评估包括与成就相关的期望、成就结果的归因、自我概念,对价值的评估包括主观价值和成就目标。任何与成就相关的情绪都是控制和价值评估的结合。

5.学业情绪与其他因素的关系

(1)学业情绪与学业成就

学业情绪对学业成就有一定的预测关系。陆桂芝、 庞丽华(2008)选取哈尔滨市468名初中1~3年级的学生作为被试,运用问卷法考察了学业情绪和学业成就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十三种学业情绪对学业成就的联合预测达到极其显著水平,其中“无助”能极其显著地预测学业成就;除了“恼火”外,学业成就对其余十二种情绪回馈作用显著。俞国良、董妍(2010)通过研究也发现:积极低唤醒学业情绪能够直接积极预测学业成就;消极高唤醒与消极低唤醒学业情绪能够直接消极预测学业成就。孙芳萍、陈传锋也得出了和他们一致的结论,并进行了进一步的探索。他们认为学业情绪和学业成绩之间相互影响,学业情绪对学业成就具有预测作用,而学业成绩对学业情绪具有回馈作用。学业控制感和成就目标通过学业情绪来影响学业情绪与学业成绩之间的关系。

(2)学业情绪与学生适应性

学生适应性包括学校适应和学习适应,许多学生之所以会出现逃学和厌学的现象与学生的学业情绪存在着相关。俞国良、董妍(2007)以学习不良青少年为被试,采用成绩反馈法诱发情绪,考察了情绪对学习不良青少年选择性注意和持续性注意的影响,结果表明:情绪会影响学习不良青少年的选择性注意,具有积极低唤醒情绪的学习不良青少年,他们的选择性注意的反应时显著短于消极情绪下的被试;学习不良青少年的情绪会影响到他们的持续性注意能力, 消极高唤醒的情绪能够增加虚报率,而积极高唤醒的情绪能够提高判断标准,降低虚报率。因此,教师应当重视学生的学业情绪,如果学生的消极情绪得不到疏导,那么他们的学习就可能会跟不上教师的节奏,进而导致厌学行为,甚至会逃学。

(3)学业情绪与心理健康

学业情绪是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采用适当的情绪调节方法维持积极情绪,改变、预防消极情绪能促进青少年心理的健康发展。积极的学业情绪有助于学生认知活动的顺利开展,有助于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如果能够给学生营造一个宽松平等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业情绪,就会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增强学生主动学习的动力,进而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健全的人格。

四、研究展望

国内近五年来关于学业情绪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些积极的成果,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未来的研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1.研究内容系统化

首先,理论研究要深入。进一步研究影响学生学业情绪的各种因素,把握学业情绪的内涵,探讨学生学业情绪作用的内在机制。同时结合具体的学科来对学业情绪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比较在主科(语文、数学、英语)学习和在其他副科学习中的变化维度是十分必要的。

其次,研究的范围要拓宽,扩大研究学业情绪的学生群,不仅要研究正常儿童,同时对留守儿童、流动儿童也要进行研究,考察他们与正常儿童的差异。

再次,教学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带有一定的情绪,那么对于学生的学业情绪必然有影响,所以教师的情绪是如何作用于学生的也是我们要研究的内容。

2.研究方法多元化

首先,纵向研究与横向研究相结合。以往的研究无论是问卷法还是实验法,都是同时考察所有被试的情绪变化,并没有进行纵向研究。而对于学生来说,他们的情绪在学习活动的进行中一直是变化的,如何用曲线来描述这个变化的状态,以及随着个体生理、心理成熟度的增强,这种状态的变化是否一成不变等问题,只有追踪研究才能来确定。

其次,质的研究与量的研究相结合。目前国内关于学业情绪的实验研究主要集中在学业情绪积极或者消极质的研究上,学生的学业情绪在不同的质上也有量的变化,所以在实验设计的时候,我们先要分析某种刺激是否能够引起某种学业情绪,然后分析这种量的大小。在此基础上,我们也可以探讨不同学业情绪类型上量的差异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同时在实验的过程中,可以将访谈法、观察法等多种方法相结合。

3.研究成果实践化

关于学业情绪,我们作了大量的理论探讨和实验研究,如何把研究结果转化成为学生学习的心理资源,使其具有生态效应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如何把这种研究的成果推广,并由此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使得学生的学习压力能够减少,学习效率能够提升,这是研究者需要努力的方向。

总之,学业情绪作为一种与教学和学习过程密切相关的非智力因素,在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这一领域还有很多的问题需要思考,需要研究。积极开展青少年学业情绪的研究,了解学业情绪的特点和规律,有助于我们有效地指导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工作。而且学业情绪作为影响学生心理发展的情感变量,与其他的影响因素有着复杂的相互关系,其中作用方式和机制以及密切程度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研究意义。

参考文献:

[1]孙芳萍,陈传峰.学业情绪与学业成绩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j].心理科学,2010,33(1):204~206.

[2]苏世将,马惠霞.大学生的一般学业情绪现状及其与大学适应的关系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17(5):591~593.

[3]pekrun,r. goetz,t,& titz,w. (2002 ). academic emotions in students ’self-regulated learning and achievement: a program of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research. educational psychologist,37,91~105.

[4]sophie govaerts, jacques gregoire.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 validation of an academic emotions scal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esting, 2008,(8): 34~54,

[5]董妍,俞国良.青少年学业情绪问卷的编制及应用[j].心理学报,2007,39(5): 852~860.

[6]陆桂芝,庞丽华.初中1~3年级学生的学业情绪与学业成就的相关研究[j].教育探索,2008,210(12):124~125.

[7]董妍,俞国良.青少年学业情绪对学业成就的影响[j].心理科学,2010,33(4):934~937.

[8]陆桂芝,任秀华.教师领导方式对初中生学业情绪的影响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1):41~43.

情绪心理学论文范文第8篇

〔论文摘要〕积极心理学理论提出之后,一系列研究围绕积极心理学对幸福生活的理解、其理论创新性,积极情绪的作用、研究方法及其在心理治疗中的应用这些问题展开了讨论。这些研究帮助我国学者辩证地吸收积极心理学的精华,并进一步开展如下研究:立足本土文化开展对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开展对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如何各自发挥功能、相互作用的机制的研究;注重发挥个人潜能的研究。

〔论文关键词〕积极心理学;研究;本土化;启示

自从“积极心理学”一词在1997年由美国心理学家塞里格曼(Seligman) 提出以后,引起了心理学研究者的关注,2000年以后,更是有一系列对积极心理学的研究,甚至有学者认为对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和应用,已形成了一场积极心理学运动。

研究者2009年5月5日进入PsychoINFO数据库进行检索, 以“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为检索词,检索到以积极心理学为关键词(keyword)的文献共712篇,以积极心理学为研究主题(subject)的文献886篇。最早关于积极心理学的文章发表于1882年,即Ribot, T. A. 的研究《记忆的疾病——积极心理学的发展方向》。但1997年前以积极心理学为研究主题的文献仅有8篇。绝大多数的文献发表于1997年之后。在886篇文献中,以“情绪”(emotion)为关键词的文献57篇,文献摘要中含“情绪”一词的文献有106篇。对积极心理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近11年,其中对情绪的研究是不容忽视的主题。

积极心理学在塞里格曼等人大力倡导之下,众多学者对积极心理学的有关概念,如:幸福生活、积极体验、积极情绪、积极个性特征等,以及如何应用和完善研究方法、理论构建及实践应用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国内的主要的心理学刊物中以积极心理学为主题的文章较为集中在积极心理学的定义、基本理论、产生、应用等方面。对其思想来源的追述及其对积极心理学理论的批评、反思的论述还很欠缺。

要深入了解积极心理学的思想,需要全面了解其理论演变形成,学习用批判的视角剖析其理论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因此,有必要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搜集和分析文献,帮助我国学者全面地了解对积极心理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发展及其现存问题的争议。

一、对积极心理学的基本问题的讨论

William C. Compton总结了积极心理学三个研究维度: 从主观层面(Subjective)上看,积极心理学关注积极的主观态度(Subjective States)或积极的情绪,包括个体对自我和未来的建设性的想法,力量感、生命力、自信等;在个体层面上,积极心理学关注个体的积极品质或坚韧持久的行为模式;在群体和社会层面上,积极心理学关注发展、创造性和积极持久的制度。总结2000年以来的英文文献,对积极心理学的讨论主要集中在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及其作用的讨论;对其理论创新性的讨论;对研究方法的合理性、可行性的讨论;在心理治疗应用中的效果及其机制的讨论等方面。

1. 对“幸福生活”的含义的讨论

追求幸福生活是人类发展过程中长期探讨的问题。回顾历史发展,不难发现在不同社会阶段会周期性地回归到对“理想的人”和“幸福生活”(the good life)这些问题的讨论上。而对于什么样的生活是好的、幸福的,在不同时期和不同文化背景中有不一样的标准或理解。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域、不同文化的人通过不同的方式寻找快乐。因此对幸福的标准是什么,如何到达幸福生活的彼岸的讨论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在积极心理学理论中,“幸福生活”由三个基本要素组成:与他人的积极联系、积极的个人品质、高质量的自我生活调节能力。追求幸福生活是全世界的人都一直在关注的问题,对幸福生活的理解在不同地区不同文化情境下也是不同的。积极心理学认为他们的共同之处在于将幸福看作个体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目标时获得的情绪体验,个体是否具有实现目标的能力,则取决于个人及其在家庭环境中经验的积累。

由于个体对生活的追求不同、目标各异,实现理想的方式方法也各不相同。是否可以简单地将“幸福生活”的标准建立在实现个人生活目标这个基础之上,有待于讨论。塞里格曼曾提出心理变态者在连环杀人案中获得快意,恐怖分子袭击高楼大厦获得自我价值的实现,他们都实现了自己所追求的幸福生活。从个人意义上来说,犯罪分子从反社会行为中获得乐趣,实现了他们自认为的自我价值,而却摧毁了他人的幸福生活。这种幸福的获得以他人的痛苦为代价,由此引发了对幸福生活的标准是否只具有个人意义而超脱于社会道德准则之外的讨论。对积极心理学对“幸福生活”的理解简单化,是心理学家们对其理论首先提出的质疑。

要确定“幸福生活”的内涵,不能脱离历史的、社会的、文化的标准,虽然对幸福生活的理解和实现的途径、方式具有鲜明的个人特点,但又不仅仅是个人理解和体验的问题,个人的幸福感还与他所爱的人的康乐状况相关,因此也与所处的社会情境相关。何谓理想生活,单靠心理学这一个学科并不能作出完整的解答。讨论幸福生活的内涵和意义,不可能回避价值概念,不可能有脱离社会文化情境的所谓“价值中立”或“不带价值判断”(“value free” neutrality)的立场。对幸福的理解总是扎根于文化的土壤中。

2.对积极心理学理论的创新性的讨论

在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一个健康的人应不仅是无病或虚弱,还应包括具有积极的状态。历任的美国心理学协会主席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罗杰斯倡导关注人积极的一面,就连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斯金纳也对如何创造理想的人这一研究议题着迷。从积极心理学家提出的理论看,与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有很多相近之处,如:强调个人向好的追求,强调好的个人品质具有治愈功能,强调幸福生活等。积极心理学家宣称他们不同于人本主义心理学及其创新之处在于,他们的理论是建立在大量研究基础之上,是更科学的,而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却没能发展起来一套研究模式。他们还抨击人本主义心理学是一厢情愿的自我陶醉和反科学的。

如果积极心理学如其所言是“关于积极主观体验,个体的积极品质和积极的制度的科学”,那么这些体验、品质和制度是否具有可以超越时空和文化差异的普适性(Grant Jewell Rich. 2001)?积极心理学的理论植根于北美意识形态和文化传统,并与先前的追求提升健康、快乐和适应的运动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因此有学者认为它不过是个人主义和实现“美国梦”的现论版( Becker, Marecek 2008)。

有研究指出积极心理学更像一种经济上的炒作行为而非学术研究,它的理论解释将科学狭隘化、简化,它不仅拒绝进行深入的心理学研究、批判和接受现存的人本主义理论的观点,也拒绝跨文化的心理治疗运动和非西方模式的心理学的影响(Eugene Taylor2001)。

在对于性格力量的论述中,积极心理学提及的优秀品德主要有:智慧与知识、勇气、爱、公正、节制与超越。而早在维多利亚时代,社会就强调一个优秀的人应具备荣誉、秩序、勇敢、责任等品质。对个体积极性格品质的重视并非始于积极心理学,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国家都曾强调个体不同方面的积极品质。

回顾已有的研究,虽然前人的很多研究并没有用积极心理学这样的名词,但他们的研究内容无疑是积极心理学的内容。例如苏格拉底的快乐说中提到乐观地生活,实现一个人的自然本性。因此,积极心理学如何在已有理论的基础上传承和创新,是需要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3.对积极情绪的影响力的讨论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中,对积极情绪及其在心理治疗中的应用有相当多的论述。但早在殖民时期新思潮(New Thought)运动中就指出积极情绪的治愈功能。也就是说积极情绪会影响人的生理和心理状态并非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发现。

积极情绪是否如其研究所示具有如此强大的功能,足以匹敌消极情绪或消极事件的影响?这是醉心于积极情绪研究的学者应该全面研究和思考的问题。大力强调积极情绪的作用的B. L. Fredrickson’s (1998, 2001) 拓展并建立了积极情绪理论。他宣称人们每天体验的复杂情感可以成为导致不同结果的个人资源。有研究以139个成年人为研究对象,将他们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随意安排进入对爱和好意的冥想。结果显示冥想活动产生了积极的情绪体验,进而产生了广泛的个人资源,如增加对生活的目的和意义的认识,社会支持,减少疾病症状。从而可预测参与者提高了对生活质量的满意度,减少了抑郁症状。

但Roy F. Baumeister等人却提出了不同看法。他们在2001年所作的综述性研究中,从人们对事件的反应、亲密关系及一般人际关系、情绪、记忆、信息加工、儿童发展、社会支持、形成印象、偏见、反馈等方面,对比了1940~2001年间的大量研究资料,发现人们对消极事件的反应比对积极事件的反应要强烈得多,相同强度的消极情绪比积极情绪的影响更深更持久;积极的沟通方式对人际关系具有建设意义,但消极的沟通方式更具有破坏亲密关系的力量,人们也往往倾向于记住消极的信息;人们往往更趋向于回避消极情绪体验,而不是增进和持续积极情绪体验;儿童所处的学习环境中不良事件的影响比积极事件要大得多,学坏比学会做好事容易;坏的刺激比好的刺激更容易给人留下深刻持久的印象。也就是说,消极情绪和消极反馈比积极的更具冲击力,消极信息的传播比积极信息更彻底,个体回避消极的自我定义的动机比追求积极的自我定义要强。比起好印象和积极的看法,坏印象和偏见容易形成并不易改变。在大量的心理现象中,很难找到好的力量强于坏的力量的证据来支持积极心理学的理论。

Rathunde 认为,可能消极情绪会调节和巩固积极情绪的后果,但Fredrickson 认为人们也许在获得积极体验时并没意识到自己积累了应付生活事件的技能和资源,而只有遇到困难,产生了消极情绪之时才会用到并强化了这些积累(Barbara L. Fredrickson , 2000)。

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是如何相互作用,积极情绪如果在维护心理健康和产生心理康复效果中起到主要作用的话,它们又是怎么起作用的呢?目前的研究似乎还未能对此作出解释。 转贴于

4.对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有效性的讨论

积极心理学家试图通过科学的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的方法,来解决本研究领域中的问题。例如,对以上提及的性格力量,积极心理学研究者们已经编制了两个自陈式量表,即:行为价值量表和青少年行为价值量表,对这些性格力量进行评估。但问题在于人的体验和感受建立在不同的标准和经验基础上,具有如此强烈的主观性,是否可以通过数量来测量?

叙事的方法虽然具有强烈的个体特点,但又模糊,难以比较和界定。例如对积极心理学在治疗应激障碍中的普适性,因为其研究对象的样本小,而遭到质疑。塞里格曼声称要像实验心理学家那样小心谨慎地在不同类型的科学证据、假设、阐释和应用中选择那些突出积极因素的内容,发展出更适合测量和界定积极行为和促进价值观和技能形成的心理测量方法迫在眉睫。

5.积极心理学在心理治疗中的研究和应用

积极心理学在新千年对上个世纪那种关注人性的消极面和力图消除生活中的消极影响的态度和做法提出了挑战。 9·11事件后,有治疗师应用积极心理学原理,激发当事人的乐观心态和对今后生活的希望,大大减少了当事人的不良心理症状。对20世纪50年代到2006年6月间公开发行的四本主要的咨询心理学杂志——咨询心理学杂志(the 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咨询心理学家(The Counseling Psychologist)、职业评估杂志(the Journal of Career Assessment)和多元文化心理咨询和发展杂志(the Journal of Multicultural Counseling and Development)中任选20%(1135篇)研究论文的分析结果显示,对成就、应付方式、创造性、共情、情商、自我实现、乐观主义、积极情绪、自我信念、生活质量等积极心理现象的关注在20世纪50年代仅有16%,21世纪后的几年里在JCP的研究论文中最高达到56%。21世纪的这几年,这四本杂志中平均有29%的研究关注积极心理现象,其作者鼓励学者在他们研究的基础上,加强和拓宽理论和实践研究。

在积极心理学之前,对心理治疗取得成效的因素的研究就指出:治疗师通过利用来访者已有的积极体验和在咨访关系中建立起来的信任和安全、愉快的沟通方式,促进了来访者的转变。积极心理学更强调了积极体验和积极情绪在促进来访者转变中的重要作用,引发了对积极情绪研究的热潮。

针对以上研究趋势和积极心理学对积极情绪的观点,Russell 和 Fosha (2007)指出,过分地强调积极情绪可能只是起到暂时缓解痛苦和将个体面临的复杂问题简单化,并不能起到实质性的作用。 好的心理治疗应具有的特点之一是:治疗师关注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哪种情绪在什么情况下由另一种情绪而产生,以使治疗师能更明了治疗过程中发生的细微变化。对心理治疗过程来说,这两种情绪是缺一不可的。治疗过程就好比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在跳着你进我退的舞步,在二者较量的过程中来访者实现心理康复。

积极心理学如何从理念到实践应用在心理治疗之中,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因为要通过改变来访者的态度来改变其行为是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受到一系列因素的影响。 积极心理学有什么好的办法来实现帮助人们实现以积极的态度来生活这一目标呢?目前虽然有理论的指导,但是还需要对如何实施进行大量实践研究。

二、 关于积极心理学的讨论对我国心理学相关研究的启示

以上的这些研究为我国学者提供了更全面的了解和探讨积极心理学内容的借鉴。与国内现有对积极心理学的介绍相比,国外现有的研究对积极心理学的态度和看法并不像国内的学者这样“积极”。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些质疑和提问无疑会帮助积极心理学走向深入和完善。因此,研究者客观、辩证地看待积极心理学现有的理论及相关实践,同时也启发学者在我国开展相关主题的研究。

1.立足本土文化开展对积极心理学的研究

现有的国内外研究已经提出了明确的建议,改变以往重在治疗心理疾病的态度,以发展和预防的眼光,着眼于心理学的研究和应用。积极心理学启发和激励学者开展了对“幸福”这样的主题进行大量研究。在近年对积极心理学理论的传承问题的讨论中,可以了解到积极心理学并不是首次提出人具有追求幸福生活的愿望和能力,也没有首次发现积极的情绪及其作用,其理论的提出是建立在长久以来多个学科对什么是健康的人、理想的人、如何做理想的人等研究基础之上的。只有植根于历史和文化的研究,积极心理学的发展和应用才能有更好的将来。如,在对生活质量的理解上,我国的传统文化以“福禄寿喜”四字进行了简要概括,而西方文化中强调个人实现和自我决定,可见在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对何为幸福的理解是不同的。因此,我国学者在进行相关研究时,应注重发掘本国的文化内涵。

2.开展对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如何各自发挥功能、相互作用的机制的研究

全面看待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的影响和作用,在研究积极心理现象的同时, 不盲目乐观,不能忽视对消极因素的研究,不片面夸大积极情绪等积极心理活动的作用。应看到消极情绪也具有意义,不必持避之唯恐不及的态度。如果来访者在转化消极情绪的过程中获得控制感,就实现了心理治疗的价值。例如,在中国的佛学思想中的“空”,就是一种通过自我反思,以顺其自然、接受现实的态度将生活中的消极影响化解的途径。

情绪心理学论文范文第9篇

〔论文关键词〕积极心理学;研究;本土化;启示

自从“积极心理学”一词在1997年由美国心理学家塞里格曼(seligman) 提出以后,引起了心理学研究者的关注,2000年以后,更是有一系列对积极心理学的研究,甚至有学者认为对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和应用,已形成了一场积极心理学运动。

研究者2009年5月5日进入psychoinfo数据库进行检索, 以“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为检索词,检索到以积极心理学为关键词(keyword)的文献共712篇,以积极心理学为研究主题(subject)的文献886篇。最早关于积极心理学的文章发表于1882年,即ribot, t. a. 的研究《记忆的疾病——积极心理学的发展方向》。但1997年前以积极心理学为研究主题的文献仅有8篇。绝大多数的文献发表于1997年之后。在886篇文献中,以“情绪”(emotion)为关键词的文献57篇,文献摘要中含“情绪”一词的文献有106篇。对积极心理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近11年,其中对情绪的研究是不容忽视的主题。

积极心理学在塞里格曼等人大力倡导之下,众多学者对积极心理学的有关概念,如:幸福生活、积极体验、积极情绪、积极个性特征等,以及如何应用和完善研究方法、理论构建及实践应用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国内的主要的心理学刊物中以积极心理学为主题的文章较为集中在积极心理学的定义、基本理论、产生、应用等方面。对其思想来源的追述及其对积极心理学理论的批评、反思的论述还很欠缺。

要深入了解积极心理学的思想,需要全面了解其理论演变形成,学习用批判的视角剖析其理论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因此,有必要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搜集和分析文献,帮助我国学者全面地了解对积极心理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发展及其现存问题的争议。

一、对积极心理学的基本问题的讨论

william c. compton总结了积极心理学三个研究维度: 从主观层面(subjective)上看,积极心理学关注积极的主观态度(subjective states)或积极的情绪,包括个体对自我和未来的建设性的想法,力量感、生命力、自信等;在个体层面上,积极心理学关注个体的积极品质或坚韧持久的行为模式;在群体和社会层面上,积极心理学关注发展、创造性和积极持久的制度。总结2000年以来的英文文献,对积极心理学的讨论主要集中在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及其作用的讨论;对其理论创新性的讨论;对研究方法的合理性、可行性的讨论;在心理治疗应用中的效果及其机制的讨论等方面。

1. 对“幸福生活”的含义的讨论

追求幸福生活是人类发展过程中长期探讨的问题。回顾历史发展,不难发现在不同社会阶段会周期性地回归到对“理想的人”和“幸福生活”(the good life)这些问题的讨论上。而对于什么样的生活是好的、幸福的,在不同时期和不同文化背景中有不一样的标准或理解。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域、不同文化的人通过不同的方式寻找快乐。因此对幸福的标准是什么,如何到达幸福生活的彼岸的讨论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在积极心理学理论中,“幸福生活”由三个基本要素组成:与他人的积极联系、积极的个人品质、高质量的自我生活调节能力。追求幸福生活是全世界的人都一直在关注的问题,对幸福生活的理解在不同地区不同文化情境下也是不同的。积极心理学认为他们的共同之处在于将幸福看作个体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目标时获得的情绪体验,个体是否具有实现目标的能力,则取决于个人及其在家庭环境中经验的积累。

由于个体对生活的追求不同、目标各异,实现理想的方式方法也各不相同。是否可以简单地将“幸福生活”的标准建立在实现个人生活目标这个基础之上,有待于讨论。塞里格曼曾提出心理变态者在连环杀人案中获得快意,袭击高楼大厦获得自我价值的实现,他们都实现了自己所追求的幸福生活。从个人意义上来说,犯罪分子从行为中获得乐趣,实现了他们自认为的自我价值,而却摧毁了他人的幸福生活。这种幸福的获得以他人的痛苦为代价,由此引发了对幸福生活的标准是否只具有个人意义而超脱于社会道德准则之外的讨论。对积极心理学对“幸福生活”的理解简单化,是心理学家们对其理论首先提出的质疑。

要确定“幸福生活”的内涵,不能脱离历史的、社会的、文化的标准,虽然对幸福生活的理解和实现的途径、方式具有鲜明的个人特点,但又不仅仅是个人理解和体验的问题,个人的幸福感还与他所爱的人的康乐状况相关,因此也与所处的社会情境相关。何谓理想生活,单靠心理学这一个学科并不能作出完整的解答。讨论幸福生活的内涵和意义,不可能回避价值概念,不可能有脱离社会文化情境的所谓“价值中立”或“不带价值判断”(“value free” neutrality)的立场。对幸福的理解总是扎根于文化的土壤中。

2.对积极心理学理论的创新性的讨论

在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一个健康的人应不仅是无病或虚弱,还应包括具有积极的状态。历任的美国心理学协会主席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罗杰斯倡导关注人积极的一面,就连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斯金纳也对如何创造理想的人这一研究议题着迷。从积极心理学家提出的理论看,与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有很多相近之处,如:强调个人向好的追求,强调好的个人品质具有治愈功能,强调幸福生活等。积极心理学家宣称他们不同于人本主义心理学及其创新之处在于,他们的理论是建立在大量研究基础之上,是更科学的,而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却没能发展起来一套研究模式。他们还抨击人本主义心理学是一厢情愿的自我陶醉和反科学的。

如果积极心理学如其所言是“关于积极主观体验,个体的积极品质和积极的制度的科学”,那么这些体验、品质和制度是否具有可以超越时空和文化差异的普适性(grant jewell rich. 2001)?积极心理学的理论植根于北美意识形态和文化传统,并与先前的追求提升健康、快乐和适应的运动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因此有学者认为它不过是个人主义和实现“美国梦”的现论版( becker, marecek 2008)。

有研究指出积极心理学更像一种经济上的炒作行为而非学术研究,它的理论解释将科学狭隘化、简化,它不仅拒绝进行深入的心理学研究、批判和接受现存的人本主义理论的观点,也拒绝跨文化的心理治疗运动和非西方模式的心理学的影响(eugene taylor2001)。

在对于性格力量的论述中,积极心理学提及的优秀品德主要有:智慧与知识、勇气、爱、公正、节制与超越。而早在维多利亚时代,社会就强调一个优秀的人应具备荣誉、秩序、勇敢、责任等品质。对个体积极性格品质的重视并非始于积极心理学,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国家都曾强调个体不同方面的积极品质。

回顾已有的研究,虽然前人的很多研究并没有用积极心理学这样的名词,但他们的研究内容无疑是积极心理学的内容。例如苏格拉底的快乐说中提到乐观地生活,实现一个人的自然本性。因此,积极心理学如何在已有理论的基础上传承和创新,是需要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3.对积极情绪的影响力的讨论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中,对积极情绪及其在心理治疗中的应用有相当多的论述。但早在殖民时期新思潮(new thought)运动中就指出积极情绪的治愈功能。也就是说积极情绪会影响人的生理和心理状态并非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发现。

积极情绪是否如其研究所示具有如此强大的功能,足以匹敌消极情绪或消极事件的影响?这是醉心于积极情绪研究的学者应该全面研究和思考的问题。大力强调积极情绪的作用的b. l. fredrickson’s (1998, 2001) 拓展并建立了积极情绪理论。他宣称人们每天体验的复杂情感可以成为导致不同结果的个人资源。有研究以139个成年人为研究对象,将他们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随意安排进入对爱和好意的冥想。结果显示冥想活动产生了积极的情绪体验,进而产生了广泛的个人资源,如增加对生活的目的和意义的认识,社会支持,减少疾病症状。从而可预测参与者提高了对生活质量的满意度,减少了抑郁症状。

但roy f. baumeister等人却提出了不同看法。他们在2001年所作的综述性研究中,从人们对事件的反应、亲密关系及一般人际关系、情绪、记忆、信息加工、儿童发展、社会支持、形成印象、偏见、反馈等方面,对比了1940~2001年间的大量研究资料,发现人们对消极事件的反应比对积极事件的反应要强烈得多,相同强度的消极情绪比积极情绪的影响更深更持久;积极的沟通方式对人际关系具有建设意义,但消极的沟通方式更具有破坏亲密关系的力量,人们也往往倾向于记住消极的信息;人们往往更趋向于回避消极情绪体验,而不是增进和持续积极情绪体验;儿童所处的学习环境中不良事件的影响比积极事件要大得多,学坏比学会做好事容易;坏的刺激比好的刺激更容易给人留下深刻持久的印象。也就是说,消极情绪和消极反馈比积极的更具冲击力,消极信息的传播比积极信息更彻底,个体回避消极的自我定义的动机比追求积极的自我定义要强。比起好印象和积极的看法,坏印象和偏见容易形成并不易改变。在大量的心理现象中,很难找到好的力量强于坏的力量的证据来支持积极心理学的理论。

rathunde 认为,可能消极情绪会调节和巩固积极情绪的后果,但fredrickson 认为人们也许在获得积极体验时并没意识到自己积累了应付生活事件的技能和资源,而只有遇到困难,产生了消极情绪之时才会用到并强化了这些积累(barbara l. fredrickson , 2000)。

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是如何相互作用,积极情绪如果在维护心理健康和产生心理康复效果中起到主要作用的话,它们又是怎么起作用的呢?目前的研究似乎还未能对此作出解释。

4.对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有效性的讨论

积极心理学家试图通过科学的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的方法,来解决本研究领域中的问题。例如,对以上提及的性格力量,积极心理学研究者们已经编制了两个自陈式量表,即:行为价值量表和青少年行为价值量表,对这些性格力量进行评估。但问题在于人的体验和感受建立在不同的标准和经验基础上,具有如此强烈的主观性,是否可以通过数量来测量?

叙事的方法虽然具有强烈的个体特点,但又模糊,难以比较和界定。例如对积极心理学在治疗应激障碍中的普适性,因为其研究对象的样本小,而遭到质疑。塞里格曼声称要像实验心理学家那样小心谨慎地在不同类型的科学证据、假设、阐释和应用中选择那些突出积极因素的内容,发展出更适合测量和界定积极行为和促进价值观和技能形成的心理测量方法迫在眉睫。

5.积极心理学在心理治疗中的研究和应用

积极心理学在新千年对上个世纪那种关注人性的消极面和力图消除生活中的消极影响的态度和做法提出了挑战。 9·11事件后,有治疗师应用积极心理学原理,激发当事人的乐观心态和对今后生活的希望,大大减少了当事人的不良心理症状。对20世纪50年代到2006年6月间公开发行的四本主要的咨询心理学杂志——咨询心理学杂志(the 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咨询心理学家(the counseling psychologist)、职业评估杂志(the journal of career assessment)和多元文化心理咨询和发展杂志(the journal of multicultural counseling and development)中任选20%(1135篇)研究论文的分析结果显示,对成就、应付方式、创造性、共情、情商、自我实现、乐观主义、积极情绪、自我信念、生活质量等积极心理现象的关注在20世纪50年代仅有16%,21世纪后的几年里在jcp的研究论文中最高达到56%。21世纪的这几年,这四本杂志中平均有29%的研究关注积极心理现象,其作者鼓励学者在他们研究的基础上,加强和拓宽理论和实践研究。

在积极心理学之前,对心理治疗取得成效的因素的研究就指出:治疗师通过利用来访者已有的积极体验和在咨访关系中建立起来的信任和安全、愉快的沟通方式,促进了来访者的转变。积极心理学更强调了积极体验和积极情绪在促进来访者转变中的重要作用,引发了对积极情绪研究的热潮。

针对以上研究趋势和积极心理学对积极情绪的观点,russell 和 fosha (2007)指出,过分地强调积极情绪可能只是起到暂时缓解痛苦和将个体面临的复杂问题简单化,并不能起到实质性的作用。 好的心理治疗应具有的特点之一是:治疗师关注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哪种情绪在什么情况下由另一种情绪而产生,以使治疗师能更明了治疗过程中发生的细微变化。对心理治疗过程来说,这两种情绪是缺一不可的。治疗过程就好比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在跳着你进我退的舞步,在二者较量的过程中来访者实现心理康复。

积极心理学如何从理念到实践应用在心理治疗之中,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因为要通过改变来访者的态度来改变其行为是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受到一系列因素的影响。 积极心理学有什么好的办法来实现帮助人们实现以积极的态度来生活这一目标呢?目前虽然有理论的指导,但是还需要对如何实施进行大量实践研究。

二、 关于积极心理学的讨论对我国心理学相关研究的启示

以上的这些研究为我国学者提供了更全面的了解和探讨积极心理学内容的借鉴。与国内现有对积极心理学的介绍相比,国外现有的研究对积极心理学的态度和看法并不像国内的学者这样“积极”。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些质疑和提问无疑会帮助积极心理学走向深入和完善。因此,研究者客观、辩证地看待积极心理学现有的理论及相关实践,同时也启发学者在我国开展相关主题的研究。

1.立足本土文化开展对积极心理学的研究

现有的国内外研究已经提出了明确的建议,改变以往重在治疗心理疾病的态度,以发展和预防的眼光,着眼于心理学的研究和应用。积极心理学启发和激励学者开展了对“幸福”这样的主题进行大量研究。在近年对积极心理学理论的传承问题的讨论中,可以了解到积极心理学并不是首次提出人具有追求幸福生活的愿望和能力,也没有首次发现积极的情绪及其作用,其理论的提出是建立在长久以来多个学科对什么是健康的人、理想的人、如何做理想的人等研究基础之上的。只有植根于历史和文化的研究,积极心理学的发展和应用才能有更好的将来。如,在对生活质量的理解上,我国的传统文化以“福禄寿喜”四字进行了简要概括,而西方文化中强调个人实现和自我决定,可见在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对何为幸福的理解是不同的。因此,我国学者在进行相关研究时,应注重发掘本国的文化内涵。

2.开展对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如何各自发挥功能、相互作用的机制的研究

全面看待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的影响和作用,在研究积极心理现象的同时, 不盲目乐观,不能忽视对消极因素的研究,不片面夸大积极情绪等积极心理活动的作用。应看到消极情绪也具有意义,不必持避之唯恐不及的态度。如果来访者在转化消极情绪的过程中获得控制感,就实现了心理治疗的价值。例如,在中国的佛学思想中的“空”,就是一种通过自我反思,以顺其自然、接受现实的态度将生活中的消极影响化解的途径。

情绪心理学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英语学习;负性情绪;以情优教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8-0100-04

当今社会,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国内各个领域的国际交流合作日趋频繁,国家对英语人才的需求空前高涨,并且呈渐增趋势。从对人才需求的特点来看,不仅对英语人才的需求大量增长,更重要的是,对英语人才的要求发生了变化,迫切需要综合素质高、好学乐学、认知和情感和谐统一的人格特征的英语应用型、复合型人才。而在培养这种人才的过程中,怎样克服学习者的负性情绪就成了关键任务。因此,教育者应该借鉴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分析英语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负性情绪的表现、产生负性情绪的原因,并探索其解决方法,建立起旨在克服负性情绪、提高学习者情绪调节能力的一整套情感性的教学策略体系,才能大幅度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培养出适合社会发展需求的知情合一的英语应用型人才。

一、英语学习者负性情绪研究现状

1.负性情绪研究在西方。在西方,负性情绪研究始于20世纪20年代以来情绪心理学的发展。英语学习者情绪因素研究的理论基石为M・阿诺德和R・S・拉扎鲁斯的情绪认知理论和汤姆金斯和C・伊扎德的情绪动机说。阿诺德(Arnold,1950)认为,情绪就是一种感受倾向,此感受倾向朝向评价为好(喜欢)的东西或离开评价为坏(不喜欢)的东西,人们总是随时随地不由自主地评价遇到的任何事物。拉扎鲁斯(Lazarus,1968)将阿诺德所描述的评价过程进一步扩展为评价、再评价过程。人们只要是对与个人生活的重要方面有联系的方面,就会产生情绪体验。每一种情绪均包括生理的、行为的和认知的三种成分,它们在每种特定的情绪中各自起着不同的作用,而又相互作用、互为因果。[1]汤姆金斯和伊扎德的情绪动机理论比认知理论更注意情绪的作用。它认为,情绪对认知的发展和认知活动起着监督的作用。在“情绪―认知―运动”的相互作用中,情绪是认知发展的契机;它激发人去认知、去行动。例如,兴趣激起探究行为,决定认知的选择性和方向;而痛苦、愤怒或紧张情绪则使认知活动变得刻板和狭窄,限制知觉和思维,并干扰利用线索和采取变式。[2]阿诺德的情绪认知论和汤姆金斯的情绪动机说催发并产生了围绕着负性情绪的概念、特征、机制等方面的一系列的研究。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研究者开始关注学习中存在的情绪变量(affective variables)与学习之间的关系研究。在正性情绪和负性情绪这两个维度的研究中,负性情绪的研究成为重点。负性情绪(negative affect),也称消极情绪,包含了一系列令人厌恶的负效价的情绪体验,比如焦虑、抑郁、偏执、敌对等,反映了个体主观紧张体验与不愉快投入。其中,在负性情绪与语言学习的关系方面,Dulay等学者的“情感过滤说”(the affective filter hypothesis)认为,负性情绪是一种情感过滤器,阻碍学习者对输入其大脑中的信息的运用,对语言学习产生消极影响。焦虑,作为一种主要的负性情绪,被认为是最关键的心理变量之一。第二语言学习焦虑,是语言学习者所特有的一种复杂的心理现象,由于其特别影响第二语学习的效果,成为研究者特别关注的领域。Kitano分析了来自不同国家的学生在口语课上产生焦虑的原因。Howitz认为,第二语言学习焦虑和学习成绩之间关系密切。第二语言学习焦虑是产生于外语学习过程中,并且和课堂外语学习相联系的有关自我知觉、信念、情感和行为。Oxford则认为,焦虑与第二语学习者的文化差异、个性特征、学习形式和教学方法综合相关。在负性情绪的调节方面,对情绪调节过程的理解更加深入,强调语言学习过程中不同情绪调节策略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并提出了一些动态的情绪调节过程模式。如Gross的情绪自我调节模型,强调情绪产生过程的每一个环节都可以根据体内的自我平衡进行调节;Bonanno认为,情绪调节过程由基本的控制调节过程、预期调节过程和探索调节过程三个阶段有顺序地组织起来。这些研究取得了较为丰富的成果。但由于负性情绪的多元性、复杂性和动态性等特点,这一研究领域争论颇多,但学术争论带动了一批相关的研究,并孕育着新的研究趋势。

2.负性情绪研究在国内。自80年代开始,国内对英语学习者的负性情绪研究也开始了较多地引进了西方学者的理论,出现了一些理论构想。研究思路多为考察英语学习者负性情绪本身的特点及其对学习效果的消极影响。代表性的研究中,刘梅华、沈明波等分析了国内英语学习者焦虑的原因、表现(如声音发颤等现象)和后果等;闫静分析了造成英语专业学生课堂焦虑的个人和人际方面的因素;石运章研究了非英语专业学生阅读焦虑与性别的关系;成艳萍等分析了英语课堂焦虑对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口语表达的影响。2000年以来开始,建立情绪调节理论模式。卢家楣创建了情感教学心理学,乔建中等人提出了知情交融德育模式,郭德俊创立了情绪调节教学模式,而范琳、高德新等则将此模式直接应用于第二语言课堂焦虑调控,这些都为英语学习者的负性情绪研究提供了理论指导。总之,整体看来,我国高校英语学习者的负性情绪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研究范围进一步拓展,从一般性讨论到实证和个案研究;研究内容进一步加深,对负性情绪各因素间的关系的研究也从单一到多元,从孤立到系统化;理论视角从模糊变得明确;量化技术也从简单到复杂。

二、高校英语学习者负性情绪研究中的问题描述

笔者从对英语学习者负性情绪研究的综述中可见,关于高校英语学习者的负性情绪的研究已经初具规模,并不断应用到高校英语的教学实践中去,但是目前的研究还存在着以下问题。

1.研究的范围还有待进一步拓展,研究的程度有待于进一步加深。目前,国内关于英语学习者的负性情绪的研究范围主要包括三个方面:负性情绪因素的研究、负性情绪与学习效果的相关性的研究以及负性情绪调控研究。而很少有人研究英语学习中负性情绪的发生机制。这当然有其客观原因,因为要研究负性情绪发生机制,就需要研究大脑中发生的各种过程,而这在现阶段精确研究的难度很大。其二,研究深度不够。负性情绪研究在国内起步于近十年,大多数研究仍为泛泛而谈,或者为国外经典研究的解释和演绎,缺乏“时代性”和“本土化”,缺乏符合本地区英语学习者实际情况的即时即地的研究,而且被试群体过于单一,缺乏普遍性,对于最易受负性情绪影响的大学生英语学习者的情绪调节机制还缺乏实地调查,对于具有地域特点的英语学习情感心理教学模式缺乏创建。就研究视角而言,国内学者大多数基本重复国外相关研究的理论模式,缺乏原创性,仅有少数几位学者如卢家楣等提出了一些理论范式,但这是远远不够的。将来的研究需要借鉴认知心理学、情感心理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框架和最近研究成果来加深研究的深度。

2.实证性研究所占比例较低。目前,国内研究内容集中于情绪调节策略的研究,特别是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与主观幸福感、抑郁、压力应对策略等方面,实证性研究所占比例较小。这主要是因为负性情绪因素稳定性较低,各情绪变量之间的相关性较高。对英语学习者的学习效果和负性情绪变量之间的关系的实证研究难度很大。近十年来,发表在国内重要学术刊物上的论文,涉及实证性研究的不足15篇。而实证性研究是我们建立中国特色的英语教育理论体系的实践基础。实证研究,主要通过对英语学习者的行为观察或者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的形式来研究其负性情绪现状,探讨其存在的规律。以陈美华的研究为例,陈美华就以大学一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使用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研究计算机网络环境下英语学习中学生的心理情绪因素,尤其是焦虑感的变化及焦虑感与学习成绩之间的关系,并得出结论,即大学生在计算机网络环境下的英语学习过程中焦虑感降低,学生焦虑感与学习成绩呈负相关。教师应根据计算机网络环境的特点调整和改进教学方式,帮助学生获得更高的学习效率。[3]鉴于实证性研究的重要性,以后的研究者要特别关注实证性研究,要结合我国高校英语学习者的实际状况和面临的问题来开展实证性研究。

3.研究方法有待多样化。目前,外语学习者的负性情绪研究所使用的研究方法和工具受客观研究条件所限,比较单一。在研究工具方面,测量外语学习负性情绪的工具屈指可数。多年来,研究者主要以Horwitz、Horwitz和Cope在1986年提出的外语课堂焦虑评估等级理论(Foreign Language Classroom Anxiety Scale)为工具。[4]该评估等级量表自问世之后,便被广泛地应用于实证研究之中。在实际研究中,外语焦虑评估等级量表和问卷调查、访谈、笔试等方法被大量采用。它们虽然相互补充,可以更好地发现问题、阐述根源,但如果作为唯一的研究方法,则极大地制约了负性情绪研究向的深度,所以应该创新研究方法。例如,脑科学方面的先进的方法可以帮助研究者精确地了解学习者大脑中的负性情绪发生过程和情绪调节过程,这方面有很好的范例。例如,陈语、赵鑫等采用认知神经科学技术验证冥想训练对情绪具有调节作用,为研究情绪调节能力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方法。他们通过EEG技术、fMRI技术、MRI等技术发现,正念冥想可促进左侧前额叶脑区激活增强,涉及的脑区主要包括背外侧前额叶皮层(DLPFC)和背内侧前额叶皮层(DMPFC);正念特质是通过改善前额叶对边缘系统反应的调节来实现对情绪的调节作用。而且,这种调节作用还有可能体现为通过冥想训练分离联结在一起的两种自我参照神经机制,从而加强体验性神经机制;正念冥想训练还可以改变与情绪加工相关的大脑结构。[5]这就给我们研究情绪调节能力的提高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

三、高校英语学习者负性情绪研究的框架范式

在对上述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的基础上,笔者提出以下高校英语学习者负性情绪研究的范式。通过对高校英语学习者的负性情绪现象和规律的探索,笔者提出了一种情感性的教学模式,以期在英语教学中调节学生情绪、应对学生负性情绪的消极影响。首先,笔者通过大样本的问卷调查来了解高校英语学习者负性情绪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深入分析其负性发生形成的心理机制,归纳出其英语学习中应对负性情绪的模式,包括以情优教的教学理念、乐学的情感性教学原则和以调节学习者英语学习情绪的教学方式。消除负性情绪对英语学习的影响为目的的情感性操作策略体系,以促进学生情绪调节能力的提高,促进学生外语学习情感心理从负性到正性的转化,情感和认知和谐统一,好学乐学,成为具有健全情感心理的英语人才。

要建立此模式,需要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调查。对高校英语学习者负性情绪的状况的调查,主要通过问卷调查和个人访谈等形式,特别注意对高校英语学习者学习过程中存在的负性情绪产生的原因和一般特点进行考察,着重调查其中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在负性情绪调节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大学生性别、年龄、人格如外向性和神经质与负性情绪的相关性,并在对调查数据和访谈内容进行总结和归纳的基础上将高校英语学习者的负性情绪类型和模式分类。现状调查,要特别强调调查手段的可靠性、调查范围的针对性和调查类型的全面性。基于对大学生存在的不同种类的负性情绪研究的不足,对具体的高校英语学习中的负性情绪的类型和模式的考察与研究的缺乏,在进行问卷调查的过程中,我们可采用FLCAS量表,这一科学的英语课堂焦虑水平测量理论工具,对负性情绪特别是焦虑展开调查并讨论其类型和特点。就调查的范围而言,负性情绪的表现形式是调查的重点。由于长期以来,传统外语教学中以学生成绩的提高为教学目的,这必然导致对认知能力的培养的片面和对情感心理培养的忽视。这种对认知的过度强调,导致了学习者的压力过大,压力过大必然导致负性情绪的出现,导致对学习者的学习效果的消极影响和忽视学习者健全情感心理的培养。但是,目前的英语学习者负性情绪的调查常常只局限于对情感障碍的调查,主要包括焦虑与抑郁这两种密切相关、却又具有各自的特征的负性情绪。对大学生英语学习负性情绪的调查范围应该扩大,应该特别注意负面情绪类型的全面化和细化,例如对焦虑的调查应细化为特质焦虑和状态焦虑,特别是特质焦虑和状态焦虑对外语输入效果包括对外语语言表达流畅性和变通性的消极影响。这是全面了解大学生负性情绪状况的基本途径,只有这样才能为数据分析提供全面完整的资料。另一方面,为增强本研究的针对性和本土化,调查范围也应该深入。目前的调查主要为泛泛的大样本的调查,缺少针对某一小范围的深入调查。只有针对不同地域的学习群体、不同的学校层次和学校类型来展开具体调查,调查数据和资料才能有利于研究的本土化。

2.分析造成高校英语学习者负性情绪现状的原因。负性情绪产生的原因、发生形成的心理机制和情绪变化的规律是这部分要关注的内容。高校英语学习者负性情绪产生的原因,主要应从内驱力系统、主体自身的特质和客体的特质这三个维度来进行分析;英语学习中,负性情绪发生形成的心理机制应通过先进的实验手段来进行研究;负性情绪的变化规律,主要包括认知和情绪的互动关系的变化规律;情绪调节模式,则具体体现在对英语学习中任务选择、动机性努力、认知过程以及情感过程这四个方面。负性情绪如焦虑、害怕、紧张、沮丧、怀疑、厌恶等,是一组复杂的心理因素的组合体。在对英语学习者负性情绪的现状进行分析时,如何对负性情绪进行分类成了研究的前提。关于分类问题,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分类标准和内容。除了生理因素外,拉扎勒斯的“认知―评价情绪理论”强调认知因素的作用,认为情绪是认知或者评价的副产品,而评价是必然发生的过程。奥尔波特强调人格特质的作用,首次提出了人格特质理论。[6]艾森克则用个性因素分析来确定人格的基本维度,将人格包括内外向和神经质两个基本维度[7]。笔者综合以上分类,有以下几个因素应引起关注:个体与预期的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客体与预期之间的关系决定情绪发生的强度。当与个体需要有关的客观事物的发生超出预期时,几乎都能引起较明显的情绪,情绪的强度与超出预期的程度呈正相关;个体与英语学习需要的关系、情绪发生的性质由客观事物所满足(或不满足)的需要意义性来决定:需要与社会利益及个性健康发展相―致时,产生的情绪为积极情绪,否则为消极情绪。评价作为一种介于环境刺激、生理激起和情绪反应之间的认知因素,是情绪产生的根本条件。最后,我们还要强调个体情绪性体验的强化。在研究过程中,我们要在关注这几个因素的基础上,借鉴心理学的理论框架来进行研究。

3.建立以改善英语学习者负性情绪现状为目的,具有以情优教的理念,并以乐学的情感教学原则为指导的情绪调节教学体系。以情优教的教学理念是建立在学习者的负性情绪对学习效果的影响的研究基础上的。学习者的负性情绪,明显影响英语学习的效果,所以培养英语学习者克服负性情绪的能力就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习者的外语学习效果,由此确立了以情优教的教学理念。我们可借鉴上世纪90年代末,卢家楣教授等人提出的“以情优教”的教学理念,视教学为以情优教的着力点,使情感朝着积极的方向发挥作用,建立情知互促并茂的教学新格局,把情感作为优化教学的目标和手段,从而充分利用教学中的情感因素来促进教学的发展,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抑制负性情绪的消极影响。为了实现这一理念,卢家楣教授进一步提出了乐学的三大原则:寓教于乐原则、以情施教原则、师生情感交融原则。在以情优教的教学理念和乐学的情感教学原则的指导下,我们通过操纵各种教学变量,建立起以调节学生情绪、帮助学生克服负性情绪、培养学习者情绪调节能力为目标的情绪调节教学模式。Gross认为,情绪调节是一个动态过程,指一切改变个体所具有的情绪的种类、产生时间、情绪体验和表达方式的过程。[8]“情绪调节,应该包括所有正性和负性的具体情绪,它不仅包括那些让人感觉难受的负性情绪,如愤怒、悲伤等,也包括快乐、兴趣等一些正性情绪。”[9]实证研究将集中在影响情绪调节能力的因素和变量,强调成败经验、示范效应、社会劝说、情绪状况和生理唤起等途径的重要性。更多的实证研究,将致力于探讨情绪调节能力的提高策略。情绪调节能力对个体的情绪调节和心理健康都有重要影响。因此,了解情绪调节能力的提高途径,进一步提高个体的情绪调节能力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理论和实际问题。这就要首先对情绪调节能力进行分析,分析情绪调节能力对英语学习者产生的影响,包括学习者对学习任务的选择、努力的付出、意志的控制以及对学习者的影响存在的性别上的差异性和相似性,以便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培养,以达到克服英语学习中的负性情绪,从而提高学习者英语学习成绩的目的。情绪调节教学模式,应该由诱发、陶冶和激励几个环节组成。我们通过创设情境诱发学习者对英语的学习好奇心、积极性和良好心境;我们通过探究解疑和陶冶学习者的心情,使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我们通过适度的检测评价等激励手段使英语学习者产生成功感和满足感。在这几个环节中,我们始终要注意对学生负性情绪的调节。在这方面,卢家楣提出了一套基于情感教学心理学原理的,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为教学目标的,包括诱发、陶冶和激励结构的、有较为稳定的结构―程序的情感教学模式。[10]这些情感教学模式都可以作为借鉴和填充的框架。

四、结语

总之,本文对英语学习者负性情绪研究的现状进行了综述。英语学习者负性情绪的研究,在西方集中在情绪变量与学习之间的关系的研究;在国内的研究,则以引进西方理论为主,主要存在着研究的广度和深度有待拓展和加深、实证性研究所占比例有待提高、研究方法有待多元化等问题。所以,负性情绪研究仅仅局限于对负性情绪的性质、类型、内容进行厘定和剖析是不够的。这一研究课题,作为情感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应该从跨学科的视角进行,并应加强本研究的时代性和本土化,进一步完善英语学习者应对负性情绪的模式,在重视由机理出发的操作指导基础上,构建具体的操作框架,并赋予研究明显的时代特色和地域特征。只有这样,才能用来指导教学,改善英语学习者的情感心理状况,提高英语学习者应对负性情绪的情绪调节能力,使学习者的认知和情感和谐发展,从而培养出大量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具有较强的专业素质和心理素质的英语人才,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的迫切需要。

参考文献:

[1]M.B.Arnold.Feelings and Emotions[M].Academic Press,New York,1970.

[2]C.E.Izard,Human Emotion[M].Plenum Press,New York,1977.

[3]陈美华.计算机网络环境下大学生英语学习心理因素调查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2010,(4).

[4]Horwitz,E.,M.Horwitz and Cope J.Foreign Language Classroom Anxiety[J].Modern Language Journal,1986:125-132.

[5]陈语,等.正念冥想对情绪的调节作用[J].理论与神经机制心理科学进展,2011,(10).

[6]Goyne,J.C.et al:Stress,Social support and the coping process .Ann Rev Psychology. 1991,42;401-426.

[7]汪向东.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M].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3.

[8]Gross.J. J. The Emergent Field of Emotion Regulation:An Intergrative Review,Review of General Psychology[J].1998,(2).

[9]黄敏儿,郭德俊.情绪调节的实质[J].心理科学,2000,(1).

[10]卢家楣.论情感教学模式[J].教育研究,2006,(12).

情绪心理学论文范文第11篇

关键词:错误记忆;情绪;DRM范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5-010-01

一、引言

早期研究,始于1959年,Deese用词表记忆研究错误记忆,开创了错误记忆实证研究的先河,为之后DRM经典范式的提出奠定了基础。1995年,Roediger和McDermott在Deese的基础上,首创了DRM范式,使错误记忆的研究在心理学领域上正式拉开了帷幕。近期研究主要集中在DRM范式下,通过控制不同变量来探讨影响错误记忆的因素,而情绪就是颇受关注的研究对象。情绪对错误记忆的研究没能得到统一结论,对情绪能增强还是减弱错误记忆还存在很大争议。本文总结前人成果,探讨情绪的不同维度对错误记忆的影响以及相应的理论解释,并总结不足、进行展望。

二、情绪对错误记忆的影响

1、情绪效价(情绪来源)对错误记忆的影响

(1)心境诱发程序中的错误记忆

杜建政等(2008)通过音乐诱绪,并在学习开始时给予预警指导语,采用DRM范式考察了诱绪对错误记忆的影响。结果发现,积极情绪组比消极情绪组产生更多的错误记忆,并且消极情绪组被试对学习词、无关词和关键诱词的辨别感受性均高于积极情绪组被试。

王晓明等(2010)的研究采用DRM范式考察了不同效价的情绪启动对错误记忆的影响。结果发现,当词表中词汇分组呈现时,中性情绪启动下的错误再认率最低,而偷快情绪启动下的错误再认率最高。

(2)DRM情绪词表中的错误记忆

情绪效价对错误记忆的影响还表现在学习材料本身所具有的情绪性对错误记忆的影响。和子用一种新的程序来研究情绪对错误记忆的影响,编制了一些新的包含情绪效价的DRM 词表,选用与日常生活情景相关的词,有利于理解生活中情绪事件是如何影响错误记忆的。结果表明,个体对负性词表更容易产生错误记忆。

2、情绪唤醒度对错误记忆的影响

Corson和Verrier (2007)认为,错误记忆与情绪的效价无关,而与情绪的另一个重要维度唤醒度有关。无论个体的情绪是积极的、消极的还是中性的,高唤醒度比低唤醒度的情绪诱发更多的错误记忆。

陈顺森等人(2009)发现,高考试焦虑水平的学生在高唤醒情境下,对关键诱词的错误再认率显著高于中、低唤醒情境下的个体。

3、错误记忆的心境一致性效应

错误记忆和被试心境有一定关联性,产生心境一致性效应,也就是指人们处于某种情绪状态时,往往会倾向于选择和加工与当前情绪相一致的那些信息。如果关键诱词和心境具有相同的效价的话,错误记忆的比率就会增加。如在积极心境下,正性关键诱词的错误再认率较高;而消极心境下,负性关键诱词的错误再认率较高。Minkyung 和Shigehiro(2009)研究了生活满意度和记忆的关系, 发现生活满意度高的人,对与“幸福”有关的正性关键诱词有着较高的错误记忆。

三、情绪影响错误记忆的理论解释

1、情绪加工的负性偏向理论

之前提到过,和中性和正性剌激相比,人们对负性刺激会产生更多的错误记忆。这种现象可以用情绪加工负性偏向理论来解释。负性刺激在吸收注意资源的时候更快速更自动化,而且对负性情绪刺激的偏向发生在信息加工的每个阶段,包括早期的视觉加工和注意分配阶段,以及晚期的高级认知加工和反应准备阶段。也可以说情绪加工具有负性偏向。

2、激活监测理论

错误记忆的激活监测理论认为,编码阶段中关键诱词的激活是产生错误记忆的关键,但有意识的监控过程也可有效的减少错误记忆。已有研究发现,在记忆任务开始之前加入预警提示可以有效的降低错误记忆。

3、情绪信息等价理论

情绪作为一种信息,直接影响个体加工策略。消极情绪体验到环境中问题信号,被试会进行系统精细加工,采用分析性加工策略。积极情绪会体验到安全信号,避免认知的努力,被试会进行整体加工,采用简单启发式加工策略。

四、研究不足与展望

1、关于情绪影响错误记忆的理论解释比较混乱,还没有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对影响机制进行本质的揭示。

2、对情绪的作用效果和作用时间没有进行明确限定。心境诱绪中情绪的持续时间可能比较短,不确定影响信息加工的哪个阶段,只影响了编码还是影响了编码和提取两者。DRM 情绪词表中情绪的作用从始至终,但较微弱,是否真正能对编码和提取起作用。

由于情绪本身存在个体差异性,因此,对错误记忆的影响效果测量也是比较复杂的。

参考文献:

情绪心理学论文范文第12篇

关键词 情绪唤醒 高职教学 维度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情绪通常是由内部和外部刺激所唤醒的动机、目的或动机行为的伴随物。在学习中,情绪和情绪唤醒能直接影响学习动机水平、学习模式和学习效能。根据在美国心理学学会期刊《心理科学》(Psychologicial Science)发表文章的约拿·伯杰(Jonah Berger)所言,情绪能被“唤醒”。心理学家经研究还发现情绪的唤醒水平对记忆产生影响较大,学习过程的任何情绪唤醒都会对记忆有促进作用。在教学中,教师不可避免对课堂情绪起着主导作用,如果能科学利用情绪唤醒理论,处理好情绪效价和唤醒水平维度的关系,从而能达到最优水平的情绪唤醒,这样就能提高学生认知活动效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一、运用情绪唤醒理论指导高职教学的意义

(一)有利于高职教育质量的提升。

教育界普遍认为,与本科院校学生相比,高职学生学习自我管理能力水平不高,学习能力也较弱;在多年的高职教育中,我们认为这种观念有其片面性,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首先,高职学生在智力方面并不低于考上本科院校的学生,只是他们处理信息或智力分配的形式不同。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高职学生往往难以较长时间地把注意力集中在同一事物上,也就是说他们的一些学习特点凸显的负面值较大,而根据现代心理学和教育学研究成果,这是由于个体智力分配的结果。

其次,高职学生在对信息的获取、处理方面,他们的优势明显在于处理形象化材料,而弱于抽象化的材料,这一特点导致高职学生长期记忆中信息归档能力较差,即对抽象知识记忆能力差。在进入高职院校前,许多基础知识是需要记忆的,加上义务教育阶段及高中阶段传统的教学方法重讲述、轻操作、重记忆、轻理解,这就使得他们进入高职前很长一段时间里无法适应或不被兼容,他们的学习特点负面值被夸大,甚至被强化,当然也就在完成需要大量记忆的学习中表现不佳。而这种缺少成功的学习经历使他们产生并积累了挫败情绪,目前许多高职学生对理论学习产生厌倦和畏惧心理,和这种情绪的积累有很大关系。

总之,高职学生的学习特点主要为:实践动手动手能力强,形象化思维活跃;但他们对文字、概念、逻辑关系为主要对象的抽象知识理解及演绎能力较弱,抽象思维能力相对较弱。这些特点对高职教学有利有弊,如果高职教师正确应用情绪唤醒理论指导教学,将能有助于学生扬长补短,提升高职教学质量。

(二)对高职教学改革具有实践指导意义。

现在普遍认为高职教育主要针对岗位进行训练技能,其本身就是教授业务技能的体系,区别于以理论为主导、以实践为辅的本科教育。但随着高职教育的进一步发展,笔者认为在注重实践能力培养的同时,仍然要重视基础知识学习,一些专业相关基本理论的教学仍然是高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便由于前面所述高职学生的认知特点,对于抽象化程度较高的理论学习具有畏难情绪,甚至产生厌恶心理,这对教师的课堂教学也提出了极大的挑战。

由于情绪唤醒影响对认知内容的加工,而且根据目前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研究证明,任何维度的唤醒都会对学习者对所习得内容的记忆有促进作用,因此如能下意识地将情绪唤醒有效引进高职教学,有助于消除学生对理论课程学习的畏难情绪,解决高职教学中普遍存在的学生厌学问题,从课堂教学质量入手切实提升高职教学水平。进一步讲,通过这种情绪唤醒机制还能启发学生自觉运用科学学习方法,提高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对他们的思维发展和成长都具有重要意义。从这个层面上讲,情绪唤醒理论对于高职教学改革具有实践指导意义。

二、高职教师在运用情绪唤醒理论指导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无论什么层次或什么性质的认知对象,情绪唤醒都能对认知者对其的接受和处理产生影响。但是决定对认知产生影响的是情绪唤醒的水平维度而不是情绪效价,也就是说,无论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情绪,其唤醒水平度越高越有利于记忆。

情绪作为非智力因素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着认知过程中的动机、注意、记忆、思维、解决问题等所有环节,在教学过程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如何将情绪唤醒机制引入教学实践过程,在教学中针对高职学生特点,切实注意把握和引导、激活学生的课堂情绪,对增强课堂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非常重要。基于此,针对高职教师是否有意识地使用这一教学手段、以及是否能够合理应用情绪唤醒理论,课题组以调查问卷的形式对武汉职业技术学院、长江职业学院、湖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武汉开放职业学院、武汉商业服务学院、湖北青年职业学院和武汉民政职业学院等八所高等职业院校的一百位教师进行了调查,旨在了解高职院校中的教师对情绪唤醒手段的敏感度,以及教学过程中对于这一教学手段的使用现状和倾向。本次调查发放问卷100份,回收有效问卷80份,其中男教师43份,女教师37份。

通过对抽样调查资料的统计分析,从频数、频率、方式等方面描述了高职院校师生们对于情绪唤醒教学手段的态度和使用情况,我们发现部分高职教师已经注意到情绪唤醒理论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的重要价值和意义,也能够下意识地采取情绪唤醒手段来提高教学质量,加强学生记忆。但是仍有相当比例的教师对情绪唤醒理论在教学实践中的价值和意义认识不足;而有所认识的也有部分对情绪唤醒理论理解得不够全面,也存在着如下问题:

首先,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考虑到事先设计的教学任务的完成,而且更要考虑是如何调动学生的情绪情感,做到以情动情,以情动感,并以此为动力促进学生认知过程的思维活动围绕教学主题,全面启动进行,从而使预定的教学目标得到实现。那么,在当前的高职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们对于学生情绪的关注程度并不高,许多老师不能够很好地,确切地说不能够主动地采取情绪唤醒手段来引导学生。情绪唤醒教学理论旨在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各种方法始终让学生的情绪处于愉快、兴奋、积极思维的主动状态,从而顺利地完成课堂教学任务的活动。因此,为了在课堂上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不仅要求教师们使用情绪唤醒这一教学手段去积极营造课堂情绪,同时,也需要引导学生自觉利用这一手段,对课堂情绪进行自我调解的配合。这也是目前在实践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

其次,在能够主动运用情绪唤醒理论的教师中,又存在着对情绪唤醒理论的片面理解,许多教师认为情绪唤醒只应针对正面的或积极的情绪(如自信、快乐和欣喜等),而不应包括那些让人感到对负面的情绪(如自卑、愤怒、恐惧和悲痛等)。这样做虽然出发点很好,但浪费了心理资源。从课题组对学生的调查可以发现,学生们普遍认为只要是“跟自己的经历有关”的情绪刺激,无论其好坏都会令他们对学习内容记忆深刻。不能认识到负面情绪也能用于唤醒,对情绪唤醒理论理解不足是高职教师将其运用于教学时的主要问题。

三、对运用情绪唤醒理论指导教学实践的建议

笔者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有效运用情绪唤醒理论指导实践,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满足其精神需要,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笔者根据课题组的实践经验,就此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在教学过程中自然导入情绪唤醒理论,和学生建立良好互动关系。

高职的教学决定高职学生在技能学习中有很大的产生式学习空间。而根据情绪依存性效应,只有处于产生式任务中时,个体积极地参与产生目标事件,调动起相应的情绪,才会对记忆产生促进作用。这里所指的产生式,是指通过个体自主学习过程,发现和掌握学业知识的过程。只有通过这种过程,个体才能将情绪和记忆内容进行重新编码,而在日后对记忆内容的提取中,也才能够有更多的内部线索。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自然导入情绪唤醒理论,让学生对此有所了解,由被动地接受转化为与教师的积极互动,这样更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

(二)运用情绪唤醒理论教学时,既要注重共性,又要突出对个体的关怀。

美国心理学家沙赫特 70年代提出了情绪三因素学说。他把情绪的产生归之于刺激因素、生理因素和认知因素三者的整合作用。其中,认知因素中的对当前情境的评估和过去经验的回忆,在情绪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情绪和情感是认知活动“折射”而产生的,因此,同一事件对不同的人或在不同的时间、条件下出现,可能被作出不同的评估或料想,从而产生不同的情绪。因为个体差异和不同的个体经验会导致对情绪唤醒的敏感度不尽相同,同样条件下的某一情绪唤醒对不同的学生效果也会不同。比如:空中乘务学生专业学生由于对专业的高度认同,在上机舱设备课程时就没什么畏难情绪,也就是无法唤起其畏惧情绪;而在演讲与口才理论学习中他们能力较差 ,教师则难以唤起他们在学习中的成功、快乐的情绪。因此,教师要在了解学生共性的同时,照应到个性,这样才能够有効实施情绪唤醒。

(三)注重学生心理,适度把握情绪唤醒的维度和效价,科学地运用情绪唤醒理论指导教学。

目前已有的研究大多根据情绪维度论,将刺激的情绪属性分为效价和唤醒度。效价的理论基础是正负情绪的分离激活,而唤醒度是指与情感状态相联系的机体能量激活程度。还有一些研究表明,效价和唤醒度对注意的影响是不同的。效价的作用可能反映在负性偏向效应上,即唤醒对象更多地被消极刺激所吸引。

在运用情绪唤醒理论指导教学时,应该注重学生心理,不仅正面情绪能用于唤醒,其实负面情绪也能用于唤醒,尤其和认知失调理论结合后,不仅可以提高情绪唤醒水平,还能帮助学生转化负面情绪,有助于他们的心理成长。所以在实施情绪唤醒时,应当记住这一原理:利用负面情绪唤醒的目的不是为了制造负面效应,而是为了强化记忆。

另外,高职学生有了一定的学习经验和表征能力,又明白这一阶段学习内容又基本为实践技能培养服务,因此,在学习一些难以记忆的知识过程中,教师可以在学习前唤醒学生积极情绪,同时注意调动学生运用探索式和启发性学习方式,对这些知识的记忆理解会有帮助。

信息时代使得人们在工作和生活中要处理和记忆的信息越来越多,而高职教育的特色就是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需要采集、处理及储存的信息也越来越多。一直以来,认知心理学都在探索情绪影响记忆的方式和机制,高职教育工作者也不断地研究如何科学运用情绪唤醒理论,有効地提高教学质量。,但由于情绪本身的复杂性以及研究方法上的特殊困难,对于将情绪唤醒理论有效地引用到教学活动过程及情绪唤醒如何有效进行个性化设计等问题,还有待我们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本文为湖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重点课题《情绪唤醒在高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和实践探索》(项目编号:2011A030)阶段性成果。

(作者:袁红,武汉职业技术学院旅游与航空服务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旅游教育;丁雪雁,武汉职业技术学院旅游与航空服务学院 讲师,研究方向:高等教育学)

参考文献:

[1]石定乐.浅析情绪唤醒机制在高职教学中的意义〔J〕职业时空2011-02-20

[2]解琼. 课程改革视野下教师的情绪表征及其归因分析.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10.1

[3]梁英战. 小议“情感”在教学中的作用. 教育实践与研究. 2002.9

情绪心理学论文范文第13篇

关键词:情绪智力;情绪智力理论;学院派;实务派;研究方法

一、情绪智力概念的界定及探讨

情绪智力(EmotionalIntelligence)这个词是德国人BarbaraLeuner(1966)首先提出的[1]。1986年柏尼(W.P.Payne)在博士论文《情绪研究》中明确探讨了发展情绪智力的问题[2]。而将情绪智力作为理论概念正式提出的却是美国耶鲁大学的萨洛维(P.Salovey)和新罕布尔大学的梅耶(J.Mayer),1989--1990年,他们连续发表两篇学术论文,正式提出了情绪智力的概念和理论,将情绪智力定义为:“监察自身和他人的感情和情绪的能力,区分情绪之间差别的能力,以及运用这种信息以指导个人思维和行动的能力”[3]。在他们提出情绪智力的概念之后,围绕情绪智力概念的讨论日渐激烈,其中最出名的是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DanielGoleman,他于1995年在《情绪智力:为什么它比智商更重要》一书中将情绪智力定义为:了解自身感受,控制冲动和恼怒,理智处事,面对考验时保持平静和乐观心态的能力。此外,与现在的情绪智力相提并论的情商(emotionalquotient,EQ)概念则是由巴昂于1988年在其博士论文中首创的[4]。2000年,他主编了《情绪智力手册》(theHandbookofEmotionalIntelligence),全面介绍了情绪智力的研究情况,认为情绪智力是影响人应付环境需要和压力的一系列情绪的、人格的和人际能力的总和。它是决定一个人在生活中能否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直接影响人的整个心理健康[5]。

自从情绪智力于1996年传入中国以来,学者们纷纷给情绪智力下定义,如许远理将情绪智力定义为“感知与体验、描述与评价、调节与控制内省情绪、人际情绪、生态情绪的能力”[6]。陈家耀则进一步提出用情志力一词来概括有关情绪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对智力活动的支持、导向和动力作用等心理活动。情志力的内涵是意向,其外延,从成分来说有情绪、意志和个性[7]。徐小燕、张进辅将情绪智力定义为“人们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影响其成功与否的非认知性心理能力,包括情绪觉知能力、情绪评价能力、情绪适应能力、情绪调控能力和情绪表现能力等五种因素,它们又分为若干次级因素成分”[8]。这些概念均从不同的维度对情绪智力做了概括,但现存的问题是学界对情绪智力的概念并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这与对情绪智力在国外的术语“emotionalIntelligence”中emotion一词到底该如何理解有很大的关系,同时还与对其外延和内涵的恰当界定联系紧密。因此,如何给情绪智力一个恰倒好处的概念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二、情绪智力理论及结构

(一)情绪智力的学院派理论及结构

以Mayer和Salovey为主导的学院派,将情绪智力纳入智力的家族并坚持科学量化的道路[9],学院派对情绪智力的研究采用的是能力模型取向[10],能力模型是指能力的情绪智力,即反映了直接与标准智力定义相关的、人的实际心理能力[11]。1990年,美国心理学家Salovey和Mayer首次正式使用情绪智力这一概念描述影响成功的情绪特征,他们认为情绪智力是一种加工情绪信息的能力,它包括准确地评价自己和他人的情绪,恰当地表达情绪,以及适应性地调控情绪的能力。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情绪智力结构的三因素能力模型。但此时情绪智力定义以及结构的划分都是在广泛查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没有实证基础。后来,他们分别于1997年、1999年、2000年对情绪智力的定义及结构进行修订,最终将情绪智力界定为一种连接认知与情绪的心理能力,在此基础上确定了其结构的四个维度[12]。这四个维度从最基本的情绪感知和表达能力开始,到情绪管理调控能力为止,是按照每种能力发展的先后顺序进行排列的。具体内容为:

1.情绪的感知、表达能力:指从自己的生理状态、情感体验和思想中辨认和表达情绪的能力;以及从他人、艺术活动、语言中辨认和表达情绪的能力。

2.情绪对思维的促进能力:即促进认知行为,使问题解决、推理、决策和创造更为有效的能力,包括情绪对思维的引导;情绪对信息注意方向的影响;心境的起伏对思维的影响;情绪状态对问题解决的影响等多方面的能力。

3.对情绪的理解、分析能力:指认识情绪体验与语言表达之间关系的能力;理解情绪所传送意义的能力;理解复杂心情的能力;认识情绪转换的可能性及原因的能力等。其中最基本的是使用特定的词语来命名情绪并能有效的辨别它们之间的关系。该能力是“最具有认知意味的”。

4.情绪管理调控能力:根据所获得的信息,判断并成熟地进入或离开某种情绪的能力;觉察与自己和他人有关的情绪的能力,调节与别人的情绪之间的关系等。

(二)情绪智力的实务派理论及结构

以Goleman和Bar-on为代表的实务派将预测成功作为向导,试图在传统智力以外找到能够预测成功的所有重要因素[9]。实务派对情绪智力的研究采用的是混合模型研究取向[10],混合模型是指特质的情绪智力,属于人格范围。即给情绪智力列出了一组人格特点菜单,如“同情、动机、坚持性、温情和社会技能”,我们将这理论及结构称为“混合模型”[11]。

1.Goleman的情绪智力理论及结构

1995年,Goleman在畅销书《情绪智力》中将情绪智力定义为了解情绪、管理情绪、自我动机、认知他人情绪、处理关系的能力[13]。他认为情绪智力在帮助个体取得成功上起的作用比智力的作用大,并且情绪智力可以通过经验和训练得到明显的提高。1998年,他在1995年情绪智力定义基础之上提出了一个5因素情绪智力理论结构[14]。这个结构共包括5个因素,25种能力。后来他又结合了RichardBoyatzis等人的研究把这5个因素25种能力精炼成4个因素20种能力,它们分别是自我觉知(包括情绪觉知能力、正确的自我评估、自信),自我管理(包括自控能力、信用度、责任心、适应能力、成就动机、主动性),社会觉知(包括移情、对团体情绪的觉知、服务倾向性)和社交技巧(包括帮助他人发展、领导能力、影响力、沟通能力、革新能力、协调能力、凝聚力、协作能力)。

2.Bar-on的情绪智力理论及结构

Bar-on于1997年提出情绪智力的定义,情绪智力是影响人应付环境需要和压力的一系列情绪的、人格的和人际能力的总和。他认为情绪智力是决定一个人在生活中能否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直接影响人的整个心理健康[15]。Bar-on提出,情绪智力由个体内部成分、人际成分、适应性成分、压力管理成分、一般心境成分等五大主成分构成,其中,个体内部成分包含情绪自我觉察、自信、自我尊重、自我实现和独立性五种相关能力;人际成分包含共情、社会责任感和人际关系三种相关能力;适应性成分包含现实检验、问题解决和灵活性三种相关能力;压力管理成分包含压力承受和冲动控制两种相关能力;一般心境成分包含幸福感和乐观主义两种相关成分。这样,由五大主成分和15种相关能力组成了情绪智力系统[16]。Bar-on认为这15种能力是情绪智力最稳定、最有效的成分,对个体总的情绪幸福和应对生活的能力起决定作用。

三、情绪智力的研究方法与测量

(一)情绪智力的研究方法

在情绪智力研究开展的早期,曾出现过只强调经验范式而缺乏实证研究的现象。随着情绪智力研究地逐步深入,其研究方法已呈现出多样化趋势并取得了相当的成果。如罗森塔尔设计的了用来衡量辨别他人情绪特征能力的非言语敏感测验(简称PONS);WalterMischel设计出果汁软糖实验来分析控制冲动、延缓满足、抵制诱惑的水平对将来成功的影响;Seligman塞利格曼根据这种观点设计了乐观态度测验,进而将这项测验应用于人才的选拔。在人工智能的研究中,“情绪智力”倍受关注。其始创人Picard教授认为,要使计算机真正智能化,适合人的需要并能自然地与人互动,就必须使它们具备识别和表达情绪的能力,即人工智能要具备被称作“情绪智力”的东西[17]。虽然情绪智力的人工智能研究刚起步,但已显示出令人兴奋的前景。情绪智力研究方法的多样性、前沿性另人欣慰,但仍存在一些不足,最主要的就是重定性研究而轻定量分析。

(二)情绪智力的测量

1.Schutle的EIS量表

情绪智力量表(EIS)是Schutle等人根据Salovey和Mayer(1990)的情绪智力模型开发的一份自陈问卷。它共有33项,可用于评估人们对自己以及他人情绪的感知、理解、表达、控制和管理利用的能力。此量表的高分者通常更为积极、更能克制冲动、更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更好地恢复、较少的情感障碍和抑郁、更富有同情心、更能自我监控。

2.多因素情绪智力量表(MEIS)

该量表是Mayer等人于1998年编制的,1999年他们又发表该量表的修订版[12]。该量表是能力测验而非自陈测验。该量表以行为表现为基础,测量被试觉察情绪、鉴别情绪、理解情绪和控制情绪。它包括的四个维度十二项任务分别是:感知情绪(4项任务)、同化情绪(2项任务)、理解情绪(4项任务)和控制自我情绪(2项任务)。该量表有整体评分和专家评分两种评分方法。此量表的结构效度、聚合效度和区分效度都很高,尚无预测效度的报告。修订版与旧版的不同之处在于,旧版把多数人一致性作为正确答案的指标,修订版则把专家打分作为评判的标准。为了再次改进修订后的MEIS,Mayer、Salovey及Caruso等人又编制出了MSCEITV1.0和MSCEITV2.0。MSCEIT是一个基础能力量表,共有141个自陈项目,适用于17岁以上的人群。该量表旨在测量人们执行任务、解决情绪问题的质量和程度,而不是依赖个人对自己情绪技能的主观评估来计分。

3.情绪智力调查表(ECI)

该量表是Goleman等人根据Goleman1998年提出的精练后的情绪智力模型编制的,它可以测量该模型提到的4个因素20种能力。该量表有很高的内容效度,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有关此量表的预测效度的研究。ECI包含了Goleman情绪智力模型的所有内容,是一种比较完整的情绪智力评价工具。该量表的使用要求也较严格,使用者须经过专门的培训,合格后方能对施测结果给予正确解释与指导。ECI可以全方位评估个人和团体的情绪能力。

4.情商问卷(EQI)

EQI也叫《Bar-on情商量表》,它是Bar-on于1997年编制并出版的量表。该量表是国际上著名的心理量表之一。它包括5个主成分量表(其中包含15个分量表)和2个效度量表,共133个题目。其中主成分量表有:内省量表、人际量表、适应性量表、压力处理量表、总体情绪量表。效度量表则分别是乐观印象和悲观印象。EQI具有较高的内部一致性信度、重测信度、聚合效度和区分效度[18]。该量表出版后,得到广泛认可和应用,目前已被应用于心理咨询与治疗、人力资源、人格、学习能力等多种领域,被共认为是第一个标准化的情绪智力量表[19][20][21]。

5.工作能力量表-Ei版(WPQei)

WPQei用来测量个人的能力和素质,它以情绪智力的概念模型为基础,包括七个成分:创新,自我意识,直觉,情绪,动机,移情,社会技能。共有84个题项。员工在工作中可以把量表中的信息与自己的实际工作情况结合起来,有目的的提高自己的情绪管理能力。

除了上述量表之外,我国已有学者将DarwinB.Nelson和GaryR.Low两位博士于1998年编制的情绪技能问卷翻译和修订成中文版并投入试运行[22]。

三、小结

随着情绪智力受关注的程度不断提高,情绪智力的研究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应用上将进一步深入,Bar-on宣称:“EQ时代已经开始了”[9]。情绪智力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毕竟对情绪智力正式研究的时间还不长,还有许多问题有待解决。如文章开头所提到的学界如何才能给情绪智力一个统一的概念?到底是学院派的能力模型理论更有说服力,还是实务派的混合模型理论更好,抑或二者相结合的为最佳,再或还有其他的理论模型有待发现?如何培养和提高情绪智力?要回答这些问题,就需要进一步对情绪智力的定义、理论、结构、研究方法、测量方法、应用进行探究。同时对情绪智力研究可能会呈现的趋势进行展望和预测:情绪智力研究方法和测量方法将在多样化的基础之上不断发展,情绪智力量表的社会实用性研究将成为学界的研究热点,学者专家们将研究形成中国自己本土化的情绪智力理论及量表。

参考文献:

[1]曾性初:《情志与情商》,《教育研究》1999.3.

[2]Payne,W.L.Astudyofemotion:developingemotionalintelligence;self-integration;relatingtofear,painanddesire.DissertationAb2stractsInternational,1986,47,(01),203A.

[3]Salovey,P.,&Mayer,J.D.(1990).Emotionalintelligence.Imagination,Cognition,andPersonality,9,185-211.

[4]Bar-On,R.Thedevelopmentofanoperationalconceptofpsycho2logicalwell-being.Unpublisheddoctoraldissertation.RhodesUni2versity,SouthAfrica.1988.

[5]Bar-On,R.&ParkerJ.D.A.Handbookofemotionalintelligence:Theory,Development,Assessment,andApplicationatHome,SchoolandintheWorkplace[M].SanFrancisco,CA:Jossery-Bass.2000.

情绪心理学论文范文第14篇

[关键词]情绪教育 心理适应性 五年制定向师范生

[作者简介]崔丽君(1980- ),女,河北张家口人,南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讲师,研究方向为教育史;左光霞(1953- ),女,江西南昌人,南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授,研究方向为小学教育。(江西 南昌 330200)

[课题项目]本文系江西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课题“江西省五年一贯制定向师范生心理适应性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11YB030)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23-0091-02

五年一贯制定向师范生,是为促进农村小学教育发展而设立的学制体系,从应届初中毕业生中招收,五年连读,毕业即可获大学专科文凭。在某些省份(如江西)学生数量有不断增多的趋势,生源质量也较好,多数为当地重点高中分数线以上。入学前,其签订的就业协议表明,其毕业后要到相应的小学就业(多为偏远山村的小学)。因此,选择就读五年制定向师范生多是迫于现实的无奈选择。与理想无关的“被迫式”选择,不再为毕业找工作奔波的“安乐窝式”生活,成绩远远高于同校普通班学生的“优等生”身份,使其在适应大学校园生活时所产生的问题既有新入大学校园学生普遍有的共性,又有其个性。基于此,本文关注情绪教育对五年制定向师范生心理适应性所产生的影响。

一、理性情绪教育理论运用于五年制定向师范生适应性干预的可行性与必要性

(一)理性情绪教育的基本内容

情绪是人类社会生活和人际交往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在人的心理结构中占有重要位置,对人的心理活动起着重要作用。研究表明,情绪具有适应作用、动机作用、组织作用和通讯作用。情绪教育,就是运用有关心理辅导的理论和技术,帮助学生认识、接纳和把握自己的情绪,学会恰当表达、调控、处理自己的情绪,培养学生快乐、健康情绪的一种教育活动。

理性情绪教育的理论基础是学者认识到了非理性思维的存在。美国临床心理学家艾里斯认为,人是有非理性思维的,而情绪的困扰是由于非理性思维的存在。理性情绪治疗理论的核心,就是教导人们如何主动有力地驳斥自己的非理性想法。驳斥成功后,便能产生新的情绪体验及有效的辅导效果,其图解模式如下:

理性情绪教育,就是通过有效干预来抑制非理性思维的作用,同时增强理性思维的作用,培养学生理性思考的能力,学会认识和控制情绪,学会基本的解决问题的技巧,达到有效控制自我情绪,并进行自我接纳和自我指导的目标。

(二)五年制定向师范生的心理特点

学界已经普遍关注运用情绪教育调适大学生尤其是大学新生的心理适应性问题,相关研究结果表明情绪教育可对大学生的心理适应性产生积极影响。五年制定向师范生作为大学生群体范畴的一个特殊群体,具有大学生群体的一些共性,如学校相对松散的管理模式,以个人自学为主导的学习模式,以工作为导向的学习目标,以及生活中与中学时代迥异的自我生活管理等。同时,五年制定向师范生相较于其他大学生群体又面临其独特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年龄相对较小。五年制定向师范生其入学年龄与高中生相当,多处于十五六岁心智尚未完全成熟的时期,心理应激机制相对较差,对于面对的问题往往不能做出理性判断。

2.学习动力不足。大部分学生读五年制定向师范生都是迫于现实的无奈选择,缺乏兴趣,这样很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此外,就业压力的缺失,也是导致其学习动力不足的原因之一。研究者曾对五年制定向师范生的入学动机进行考察,家庭经济困难、家长干预以及对未来就业的担忧,是其选择就读的主要原因。

3.较易产生理想破灭的失落情绪。研究者曾对一个51人的定向师范生班集体的生源状况进行考察,数据显示:中考分数均超过所在县区教体局划定的重点高中录取控制线,其中最高分567分,最低分451分,平均分496分,500分以上的19名。五年制定向师范生的生源多是基础较好且比较聪明的学生,他们的人生完全有另一种可能。而现实是,他们需要回到农村从事乡村教师的职业。很多人因此容易产生理想破灭的失落情绪。研究表明,理想与现实的突出矛盾,是其产生心理不适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理性情绪教育理论干预五年制定向师范生心理适应性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五年制定向师范生的心理特点是理性认知不足,进而产生了心理困惑。其年龄生理特点,影响了其对事物的正确判断;压力的缺失,其实也是一种错觉,如今社会已经进入了一个需要终生学习的时代,任何一个人都有修改自己职业生涯的可能;读重点高中,进而获取更大的发展空间,在如今竞争异常激烈的时代,对绝大多数人来说也是一种奢望。很多学生忽视了上述的种种现实,而是沉浸在自己的梦里不能自拔,进而陷入一种更深的痛苦中。因此,五年制定向师范生的一些适应不良的同学需要理性思维的指导。而理性情绪教育就是通过理性情绪干扰非理性情绪,进而纠正不正确的认知,并同时树立正确的理性认知的过程。因此,运用理性情绪教育理论对五年制定向师范生的心理适应性进行干预是必要的。理性情绪治疗理论的核心,就是教导人们如何主动有力地驳斥自己的非理性想法。驳斥成功后,便能产生新的情绪体验及有效的辅导效果。

对五年制定向师范生运用情绪教育理论进行心理适应性进行干预具有可行性。首先,五年制定向师范生的特殊年龄阶段,决定了其认知具有较强的可塑性,教师的引导,学校的教育,环境的熏陶,使其易于改变自己已经形成的人生观、价值观等。其次,在人们实际生活中,随处可见升学压力、就业压力、职业变迁等经典的案例,而实际案例具有较强的说服力。最后,师范院校多有一支优良的从事心理教学及心理辅导的专业团队,这使得对学生的引导具有科学性,保证了心理引导的效果。

二、情绪教育运用于五年制定向师范生心理适应性干预的方案探讨

情绪教育理论是一种相对成熟的理论,将这一理论引入五年制定向师范生这一特殊群体的时候,我们一定要注意学习已有的科学成果。此外,还要注意“因人制宜”的原则,不能忽视五年制定向师范生这一群体的特殊性。同时在探讨群体共性的同时,也要注意群体内部个体的差异。当学生具有“绝对化要求:人们以自己的意愿为出发点,对某一事物怀有认为其必定发生或不会发生的信念;过分概括化:一种以偏概全、以一概十的非理性思维方式的表现;糟糕至极:一种认为如果一件不好的事发生了,将是非常可怕、非常糟糕,甚至是一场灾难的想法”等情绪特征的时候,尤其要引起相关人员的注意。总之,笔者认为情绪教育在本领域运用的总原则是:借鉴、创新、关注个体。

(一)情绪教育的基本目标

正确认知自己,合理规划人生;正确认识现在,合理规划五年校园生活;学会情绪调适,将有破坏及伤害性的情绪表达方式转化为无害的、积极的表达方式;心怀梦想,走向未来,乐观积极地应对人生路上的挫折与苦痛。上述基本目标,既是分立的又是统一的,且有一定的层级性。对于五年制定向师范生而言,很多学生心理不适的出现是由于没有正确认识自己,没有合理地规划自己的人生,而处于忧怨或迷茫中,因此正确认识自己,规划人生,是基础性和决定性的一步,这一问题得到妥善解决,许多其他问题便可迎刃而解。认知现在,规划五年校园生活则是有实质性的一步,是化解心理不适的物化手段也是通向规划人生的必经之途。情绪调适则是我们情绪教育的核心,也是成功地度过五年校园生活并拥有美好未来的心理保障。乐观积极的性格则是一个人的快乐之源。

(二)情绪教育的内容

考虑到五年制定向师范生心理适应性的特性,本情绪干预内容的设计兼顾了问题趋向应付策略(问题趋向应付是指通过改变事件而不是改变自己来减弱心理应激反应,如重新定义问题、考虑替代解决方案、衡量不同选择的重要性等,这样个体面对问题情境,如果经过努力,问题获得解决,从而降低个体的紧张程度和压力)和情绪趋向应付策略(情绪趋向应付是通过改变自身、调节自我而摆脱应激事件造成的影响,主要是从心理中介因素调节策略的角度着手进行心理应激调节)的长处。内容涉及以下四部分:

1.正确认知自己,合理规划人生。以辩论会、讨论会等形式让学生畅谈对人生的认识、理性与现实的矛盾冲突、现在的心理状态以及对专业和自己身份的认知等问题。结合学生的实际给予相应指导。指导者应具备相应的心理专业知识或者是有较丰富的人生经验,且具有较强的口头表达能力。

2.正确认识现在,合理规划五年校园生活。(1)以课堂教学的形式解决以下问题:准备度过一个怎样的大学三年?面对新的校园生活有哪些心理困惑?大学阶段应该学什么?适应新的校园生活的基本方法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认知。上述问题的解决不是枯燥的说教,而应是结合生动案例,并在教学方法指导下的、生动的心理辅导课。建议作为入学初期的心理辅导课。(2)请优秀的在校学生现身说法,让他们来谈适应校园生活的感触。(3)学校尽力为学生创造好的条件,加速其适应校园生活的速度,减少其不适应感。

3.学会情绪调适,将有破坏及伤害性的情绪表达方式转化为无害的积极表达方式。感知情绪,通过集体活动展现喜怒哀乐让学生感知情绪;宣泄情绪,让学生谈自己的情绪感受;认知情绪,让学生认识到情绪是可控的,是不可怕的,而且不好的情绪还可以转化为积极的情绪;心理教师指导控制情绪并传授情绪调控的基本方法。

4.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1)礼仪教育。良好的礼仪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所以探讨如何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时,不妨先学学礼仪。《百家讲坛》金正昆教授所讲的礼仪的部分内容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可让学生以听讲座的方式得到熏陶。(2)以讨论会的形式让学生谈谈如何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为了考量情绪教育运用于五年制定向师范生心理适应性干预的效果,可在干预前采用中国大学生适应量表( CCSAS)进行测试,测后选取结果相近的四个班分两组分别作为实验班和对照班;然后每组选取一个班为实验班,一个班为对照班,进行干预比对研究。

上述研究成果提供了情绪教育干预五年制定向师范生心理适应程度的一个思路,在实际操作中则要更完善地制订把握细节的方案,以更好地达到干预期望,提升干预效果。

[参考文献]

情绪心理学论文范文第15篇

研究者2009年5月5日进入PsychoINFO数据库进行检索,以“积极心理学”(PositivePsychology)为检索词,检索到以积极心理学为关键词(keyword)的文献共712篇,以积极心理学为研究主题(subject)的文献886篇。最早关于积极心理学的文章发表于1882年,即Ribot,T.A.的研究《记忆的疾病——积极心理学的发展方向》。但1997年前以积极心理学为研究主题的文献仅有8篇。绝大多数的文献发表于1997年之后。在886篇文献中,以“情绪”(emotion)为关键词的文献57篇,文献摘要中含“情绪”一词的文献有106篇。对积极心理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近11年,其中对情绪的研究是不容忽视的主题。

积极心理学在塞里格曼等人大力倡导之下,众多学者对积极心理学的有关概念,如:幸福生活、积极体验、积极情绪、积极个性特征等,以及如何应用和完善研究方法、理论构建及实践应用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国内的主要的心理学刊物中以积极心理学为主题的文章较为集中在积极心理学的定义、基本理论、产生、应用等方面。对其思想来源的追述及其对积极心理学理论的批评、反思的论述还很欠缺。

要深入了解积极心理学的思想,需要全面了解其理论演变形成,学习用批判的视角剖析其理论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因此,有必要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搜集和分析文献,帮助我国学者全面地了解对积极心理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发展及其现存问题的争议。

一、对积极心理学的基本问题的讨论

pton总结了积极心理学三个研究维度:从主观层面(Subjective)上看,积极心理学关注积极的主观态度(SubjectiveStates)或积极的情绪,包括个体对自我和未来的建设性的想法,力量感、生命力、自信等;在个体层面上,积极心理学关注个体的积极品质或坚韧持久的行为模式;在群体和社会层面上,积极心理学关注发展、创造性和积极持久的制度。总结2000年以来的英文文献,对积极心理学的讨论主要集中在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及其作用的讨论;对其理论创新性的讨论;对研究方法的合理性、可行性的讨论;在心理治疗应用中的效果及其机制的讨论等方面。

1.对“幸福生活”的含义的讨论

追求幸福生活是人类发展过程中长期探讨的问题。回顾历史发展,不难发现在不同社会阶段会周期性地回归到对“理想的人”和“幸福生活”(thegoodlife)这些问题的讨论上。而对于什么样的生活是好的、幸福的,在不同时期和不同文化背景中有不一样的标准或理解。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域、不同文化的人通过不同的方式寻找快乐。因此对幸福的标准是什么,如何到达幸福生活的彼岸的讨论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在积极心理学理论中,“幸福生活”由三个基本要素组成:与他人的积极联系、积极的个人品质、高质量的自我生活调节能力。追求幸福生活是全世界的人都一直在关注的问题,对幸福生活的理解在不同地区不同文化情境下也是不同的。积极心理学认为他们的共同之处在于将幸福看作个体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目标时获得的情绪体验,个体是否具有实现目标的能力,则取决于个人及其在家庭环境中经验的积累。

由于个体对生活的追求不同、目标各异,实现理想的方式方法也各不相同。是否可以简单地将“幸福生活”的标准建立在实现个人生活目标这个基础之上,有待于讨论。塞里格曼曾提出心理变态者在连环杀人案中获得快意,袭击高楼大厦获得自我价值的实现,他们都实现了自己所追求的幸福生活。从个人意义上来说,犯罪分子从行为中获得乐趣,实现了他们自认为的自我价值,而却摧毁了他人的幸福生活。这种幸福的获得以他人的痛苦为代价,由此引发了对幸福生活的标准是否只具有个人意义而超脱于社会道德准则之外的讨论。对积极心理学对“幸福生活”的理解简单化,是心理学家们对其理论首先提出的质疑。

要确定“幸福生活”的内涵,不能脱离历史的、社会的、文化的标准,虽然对幸福生活的理解和实现的途径、方式具有鲜明的个人特点,但又不仅仅是个人理解和体验的问题,个人的幸福感还与他所爱的人的康乐状况相关,因此也与所处的社会情境相关。何谓理想生活,单靠心理学这一个学科并不能作出完整的解答。讨论幸福生活的内涵和意义,不可能回避价值概念,不可能有脱离社会文化情境的所谓“价值中立”或“不带价值判断”(“valuefree”neutrality)的立场。对幸福的理解总是扎根于文化的土壤中。

2.对积极心理学理论的创新性的讨论

在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一个健康的人应不仅是无病或虚弱,还应包括具有积极的状态。历任的美国心理学协会主席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罗杰斯倡导关注人积极的一面,就连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斯金纳也对如何创造理想的人这一研究议题着迷。从积极心理学家提出的理论看,与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有很多相近之处,如:强调个人向好的追求,强调好的个人品质具有治愈功能,强调幸福生活等。积极心理学家宣称他们不同于人本主义心理学及其创新之处在于,他们的理论是建立在大量研究基础之上,是更科学的,而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却没能发展起来一套研究模式。他们还抨击人本主义心理学是一厢情愿的自我陶醉和反科学的。

如果积极心理学如其所言是“关于积极主观体验,个体的积极品质和积极的制度的科学”,那么这些体验、品质和制度是否具有可以超越时空和文化差异的普适性(GrantJewellRich.2001)?积极心理学的理论植根于北美意识形态和文化传统,并与先前的追求提升健康、快乐和适应的运动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因此有学者认为它不过是个人主义和实现“美国梦”的现论版(Becker,Marecek2008)。

有研究指出积极心理学更像一种经济上的炒作行为而非学术研究,它的理论解释将科学狭隘化、简化,它不仅拒绝进行深入的心理学研究、批判和接受现存的人本主义理论的观点,也拒绝跨文化的心理治疗运动和非西方模式的心理学的影响(EugeneTaylor2001)。

在对于性格力量的论述中,积极心理学提及的优秀品德主要有:智慧与知识、勇气、爱、公正、节制与超越。而早在维多利亚时代,社会就强调一个优秀的人应具备荣誉、秩序、勇敢、责任等品质。对个体积极性格品质的重视并非始于积极心理学,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国家都曾强调个体不同方面的积极品质。

回顾已有的研究,虽然前人的很多研究并没有用积极心理学这样的名词,但他们的研究内容无疑是积极心理学的内容。例如苏格拉底的快乐说中提到乐观地生活,实现一个人的自然本性。因此,积极心理学如何在已有理论的基础上传承和创新,是需要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3.对积极情绪的影响力的讨论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中,对积极情绪及其在心理治疗中的应用有相当多的论述。但早在殖民时期新思潮(NewThought)运动中就指出积极情绪的治愈功能。也就是说积极情绪会影响人的生理和心理状态并非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发现。

积极情绪是否如其研究所示具有如此强大的功能,足以匹敌消极情绪或消极事件的影响?这是醉心于积极情绪研究的学者应该全面研究和思考的问题。大力强调积极情绪的作用的B.L.Fredrickson’s(1998,2001)拓展并建立了积极情绪理论。他宣称人们每天体验的复杂情感可以成为导致不同结果的个人资源。有研究以139个成年人为研究对象,将他们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随意安排进入对爱和好意的冥想。结果显示冥想活动产生了积极的情绪体验,进而产生了广泛的个人资源,如增加对生活的目的和意义的认识,社会支持,减少疾病症状。从而可预测参与者提高了对生活质量的满意度,减少了抑郁症状。

但RoyF.Baumeister等人却提出了不同看法。他们在2001年所作的综述性研究中,从人们对事件的反应、亲密关系及一般人际关系、情绪、记忆、信息加工、儿童发展、社会支持、形成印象、偏见、反馈等方面,对比了1940~2001年间的大量研究资料,发现人们对消极事件的反应比对积极事件的反应要强烈得多,相同强度的消极情绪比积极情绪的影响更深更持久;积极的沟通方式对人际关系具有建设意义,但消极的沟通方式更具有破坏亲密关系的力量,人们也往往倾向于记住消极的信息;人们往往更趋向于回避消极情绪体验,而不是增进和持续积极情绪体验;儿童所处的学习环境中不良事件的影响比积极事件要大得多,学坏比学会做好事容易;坏的刺激比好的刺激更容易给人留下深刻持久的印象。也就是说,消极情绪和消极反馈比积极的更具冲击力,消极信息的传播比积极信息更彻底,个体回避消极的自我定义的动机比追求积极的自我定义要强。比起好印象和积极的看法,坏印象和偏见容易形成并不易改变。在大量的心理现象中,很难找到好的力量强于坏的力量的证据来支持积极心理学的理论。

Rathunde认为,可能消极情绪会调节和巩固积极情绪的后果,但Fredrickson认为人们也许在获得积极体验时并没意识到自己积累了应付生活事件的技能和资源,而只有遇到困难,产生了消极情绪之时才会用到并强化了这些积累(BarbaraL.Fredrickson,2000)。

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是如何相互作用,积极情绪如果在维护心理健康和产生心理康复效果中起到主要作用的话,它们又是怎么起作用的呢?目前的研究似乎还未能对此作出解释。

4.对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有效性的讨论

积极心理学家试图通过科学的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的方法,来解决本研究领域中的问题。例如,对以上提及的性格力量,积极心理学研究者们已经编制了两个自陈式量表,即:行为价值量表和青少年行为价值量表,对这些性格力量进行评估。但问题在于人的体验和感受建立在不同的标准和经验基础上,具有如此强烈的主观性,是否可以通过数量来测量?

叙事的方法虽然具有强烈的个体特点,但又模糊,难以比较和界定。例如对积极心理学在治疗应激障碍中的普适性,因为其研究对象的样本小,而遭到质疑。塞里格曼声称要像实验心理学家那样小心谨慎地在不同类型的科学证据、假设、阐释和应用中选择那些突出积极因素的内容,发展出更适合测量和界定积极行为和促进价值观和技能形成的心理测量方法迫在眉睫。

5.积极心理学在心理治疗中的研究和应用

积极心理学在新千年对上个世纪那种关注人性的消极面和力图消除生活中的消极影响的态度和做法提出了挑战。9?11事件后,有治疗师应用积极心理学原理,激发当事人的乐观心态和对今后生活的希望,大大减少了当事人的不良心理症状。对20世纪50年代到2006年6月间公开发行的四本主要的咨询心理学杂志——咨询心理学杂志(theJournalofCounselingPsychology)、咨询心理学家(TheCounselingPsychologist)、职业评估杂志(theJournalofCareerAssessment)和多元文化心理咨询和发展杂志(theJournalofMulticulturalCounselingandDevelopment)中任选20%(1135篇)研究论文的分析结果显示,对成就、应付方式、创造性、共情、情商、自我实现、乐观主义、积极情绪、自我信念、生活质量等积极心理现象的关注在20世纪50年代仅有16%,21世纪后的几年里在JCP的研究论文中最高达到56%。21世纪的这几年,这四本杂志中平均有29%的研究关注积极心理现象,其作者鼓励学者在他们研究的基础上,加强和拓宽理论和实践研究。

在积极心理学之前,对心理治疗取得成效的因素的研究就指出:治疗师通过利用来访者已有的积极体验和在咨访关系中建立起来的信任和安全、愉快的沟通方式,促进了来访者的转变。积极心理学更强调了积极体验和积极情绪在促进来访者转变中的重要作用,引发了对积极情绪研究的热潮。

针对以上研究趋势和积极心理学对积极情绪的观点,Russell和Fosha(2007)指出,过分地强调积极情绪可能只是起到暂时缓解痛苦和将个体面临的复杂问题简单化,并不能起到实质性的作用。好的心理治疗应具有的特点之一是:治疗师关注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哪种情绪在什么情况下由另一种情绪而产生,以使治疗师能更明了治疗过程中发生的细微变化。对心理治疗过程来说,这两种情绪是缺一不可的。治疗过程就好比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在跳着你进我退的舞步,在二者较量的过程中来访者实现心理康复。

积极心理学如何从理念到实践应用在心理治疗之中,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因为要通过改变来访者的态度来改变其行为是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受到一系列因素的影响。积极心理学有什么好的办法来实现帮助人们实现以积极的态度来生活这一目标呢?目前虽然有理论的指导,但是还需要对如何实施进行大量实践研究。

二、关于积极心理学的讨论对我国心理学相关研究的启示

以上的这些研究为我国学者提供了更全面的了解和探讨积极心理学内容的借鉴。与国内现有对积极心理学的介绍相比,国外现有的研究对积极心理学的态度和看法并不像国内的学者这样“积极”。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些质疑和提问无疑会帮助积极心理学走向深入和完善。因此,研究者客观、辩证地看待积极心理学现有的理论及相关实践,同时也启发学者在我国开展相关主题的研究。

1.立足本土文化开展对积极心理学的研究

现有的国内外研究已经提出了明确的建议,改变以往重在治疗心理疾病的态度,以发展和预防的眼光,着眼于心理学的研究和应用。积极心理学启发和激励学者开展了对“幸福”这样的主题进行大量研究。在近年对积极心理学理论的传承问题的讨论中,可以了解到积极心理学并不是首次提出人具有追求幸福生活的愿望和能力,也没有首次发现积极的情绪及其作用,其理论的提出是建立在长久以来多个学科对什么是健康的人、理想的人、如何做理想的人等研究基础之上的。只有植根于历史和文化的研究,积极心理学的发展和应用才能有更好的将来。如,在对生活质量的理解上,我国的传统文化以“福禄寿喜”四字进行了简要概括,而西方文化中强调个人实现和自我决定,可见在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对何为幸福的理解是不同的。因此,我国学者在进行相关研究时,应注重发掘本国的文化内涵。

2.开展对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如何各自发挥功能、相互作用的机制的研究

全面看待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的影响和作用,在研究积极心理现象的同时,不盲目乐观,不能忽视对消极因素的研究,不片面夸大积极情绪等积极心理活动的作用。应看到消极情绪也具有意义,不必持避之唯恐不及的态度。如果来访者在转化消极情绪的过程中获得控制感,就实现了心理治疗的价值。例如,在中国的佛学思想中的“空”,就是一种通过自我反思,以顺其自然、接受现实的态度将生活中的消极影响化解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