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人工智能导论论文范文

人工智能导论论文范文

人工智能导论论文

人工智能导论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人工智能;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人工智能(AI)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后期兴起的利用计算机模拟人类智能活动去求解问题的学科,与空间技术、原子能技术一起被誉为二十世纪三大科学技术成就,目前广泛应用于专家系统、机器翻译、语音识别、文字识别、计算机视觉、机器人、电子游戏等方面,已经成为计算机技术发展以及许多高新技术产品中的核心技术。

为了适应人工智能技术日益广泛的需要,国内外高校普遍开设了“人工智能”方面的课程,特别是作为计算机方面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我校自从1993年开始为自动化专业本科生开设“智能控制”选修课,1996年为自动化、计算机、机械等专业本科生开设“人工智能导论”、“人工智能及其应用”课程。目前,我校软件学院、信息学院、机电学院都开设了“人工智能导论”课程,已经成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数字媒体技术、自动化、机械制造与自动化等许多专业本科生的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程,也是面向包括人文社科等全校所有专业的公选课之一,其目的是使学生了解人工智能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初步学习和掌握人工智能的基本技术和前沿内容,拓宽知识面,启发思路,为学生提供最基本的人工智能技术和有关问题的入门性知识,提高学生应用开发软件的能力和水平,为今后在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奠定更为坚实的基础。因此,建设好“人工智能导论”课程具有重要意义和很广的受益面。

由于人工智能是交叉学科,涉及面广、内容抽象、不易理解,学生往往有望而生畏的感觉,在教学过程中,老师教、学生学都比较吃力。为了更好地实现上述教学目标,提高本课程的教学质量,协调好教与学的双边关系,使学生由望而生畏的感觉,变为有用有趣的感觉,根据已有人工智能课程在教学与实践方面的经验和方法,结合“人工智能导论”课程的近几年教学实践,对课程的教学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探索总结。

2 调整与优化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

“人工智能导论”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数字媒体技术、自动化、机械制造与自动化等许多专业本科生的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程,也是面向包括人文社科等全校所有专业的公选课之一,其研究领域及内容十分丰富,涉及的基础面广。因此如何选好教学内容,既能使学生了解本领域的概貌,又能适合学生的基础,便于他们在有限的时间完成学习任务,是一件重要而又困难的事情。

进入21世纪以来,人工智能学科又有了新的发展。为了及时反映人工智能研究和学科的最新进展,我们修订了“人工智能导论”的教学大纲,对教学内容进一步优化和更新,极大充实了各个系统的内容。我们确定的教学内容主要分为三部分:第1部分为概论,介绍人工智能的基本概念、基本内容、主要研究领域及发展过程;第2部分是知识表示,推理和搜索技术,讨论几种常用的知识表示方法、推理技术(包括确定性推理方法和不确定推理方法)和搜索求解策略;第3部分是人工智能应用研究领域,包括专家系统、自然语言理解、机器学习、人工神经网络、遗传算法等的基本概念和方法等。其中第2部分是基础理论,是人工智能的重要基础,应该循序学习。第3部分是人工智能的应用,由于每个研究内容都相对独立、自成体系且有其专门的学术著作研究、热点,因此针对高等院校的本专科生来说,不必循序学习,而且结合专业特点可以选择其中几个研究领域。例如对自动化专业的学生来说,可以选择专家系统、人工神经网络、遗传算法等,同时可增加在自动控制领域的应用,包括专家控制、神经网络控制和进化控制等热点:而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来说,可以选择专家系统、自然语言理解、机器学习等,并辅以动物识别系统、语音识别系统、智能机器人等实例。总之就是要把握课程性质和教学目的,调整本课程教学体系,优化教学内容,让学生以有限的时间学到人工智能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

另外,在选择和确定教学内容时必须兼顾基础知识和新兴技术,注意与相关课程(如离散数学、数据结构、概率论、自动控制原理、Matlab系统仿真、面向对象的编程技术等)的链接,密切理论与实际的关系,通过课堂讲授和课外训练,注意学生能力培养,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和整体素质。

3 加强课程立体化建设和系列教材研究

在课程的立体化建设中,教材充当了地基的角色,所有的课程内容安排,无不体现出以教材为基本,以教材为模板。所以本着基础、实用的原则,我们先后编著出版了《人工智能及其应用》课程教材导论部分概括性强,引人入胜;基础部分系统全面,叙述深入浅出,循序渐进;应用部分密切理论与实际关系,典型形象。其中第二版在第一版的基础上,增加了证据理论、模糊推理、神经网络等理论的一些典型应用,使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和应用这些理论;另一方面,又新增了自然语言理解及其应用内容,以适应目前计算机翻译、人机自然语言交互等技术日益广泛应用的需要。系列教材适应了人工智能导论新课程开设的需要,反映了人工智能学科的发展,为人工智能课程确立了基本框架,发挥了重要作用。系列教材的问世不仅解决了本校“人工智能导论”课程教学用书的问题,而且也被各兄弟院校普遍采用,促进了该课程的普遍开设,推动人工智能学科的发展。

为了配合教材第二版的教学和自学,在已有教学经验和教学成果积累的基础上,制作了高质量的教学课件和完整的教学视频录像,并刻录成光盘随书供读者使用;同时又研究与开发了网络课程(http://),以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促进本课程的教学改革。

包括主教材、电子教案、教学视频录像、网络课程及教学资料库等在内的课程立体化建设符合二十一世纪高校教学的要求,支持教师提高教学手段现代化的水平,更贴合学生的学习需求。

4 改革与创新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在“人工智能导论”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我们积极探索教学新路,经过数年辛勤试验,结合蔡自兴教授等对人工智能课程的建设经验,对课程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进行了如下一些的改革与创新。

(1)通过多种途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人工智能导论”课程的学习效果,直接受到学生兴趣和参与意识的影响。由于这是一门导论性前沿课程,一般来说,学生开始学习兴趣很大。但是,当一些学生开始接触到抽象概念和算法时,往往感到不易接受。我们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讨 论、布置读书报告和课外实验、以问题为导向的启发式教学、专题讨论/辩论等形式。特别,我们精心组织和准备了模糊控制技术及其应用、智能机器人技术与应用、智能交通、BCI(脑机交互接口)等专题,以及智能调度软件、语音识别系统、动物识别系统、足球机器人比赛、机器人轨迹跟踪、倒立摆的智能控制等课内演示,使学生扩大了眼界,增加了感性知识,达到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与效果。

(2)面向问题的启发式教学

人工智能中的许多问题,有的似是而非,有的引人入胜。在教学中,有意识的提出相关问题,提请学生思考,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猜想和解决方案。然后逐步进入教材中的解决方案,启发学生求解这些问题,并进行分析和比较,从而强化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意识和参与意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在讲到比较抽象的“遗传算法”时,提出“遗传算法如何用于优化计算?”这一问题。针对该问题,先从“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入手,讨论“遗传”、“变异”和“选择”作用;然后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从特殊到一般地启发学生思考“遗传”、“变异”和“选择”的实现,最终让学生与教师一起导出遗传算法用于优化计算的基本步骤。这样,学生不但从中学习了遗传算法,而且得到一次逻辑思维的训练,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3)课堂辩论与交互式教学

组织课堂辩论,讨论的议题包括人工智能的应用前景和其他比较等有争议的问题。学生对这些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论,激发了学习潜能,明确了学习目标。例如,为了加深学生对智能机器人内涵的理解,我们组织了“机器智能能否超过人类智能”的辩论会。会前正反双方结合本课程内容及其相关知识,认真进行准备;辩论会上正反双方唇枪舌战,激烈争辩,气氛热烈。辩论后,学生余意未尽,讨论热情不减。无论是哪一方获胜,都达到了预期的效果。教学中我们还注意采用了多种交互式策略,如课堂上教师提问可鼓励或指定学生提问,也可由学生自由地就某个知识点进行主题发言后老师点评等。

(4)个性化学习与因材施教

在本课程教学过程中注意对学生因材施教和个性化教学。例如,通过组织学生进行读书报告的形式,鼓励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考虑问题,多提新颖思想,有意识地鼓励优秀学生探讨比较深层的内容,并辅导优秀学生将其成果以科技论文和发表文章的形式转化为成果。又如,在教学设计和实验设计中,注意要求学习有余力和兴趣的学生选作部分探索性、创新性的功课和实验(选学内容,如模糊控制器的设计、进化控制等),从而引导学生发挥个性优势,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同时注意分析学习较差的学生的具体困难,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5)多媒体与网络教学的使用

本课程在PPT演示文稿和网络课程上,采用了大量的多媒体表现形式,如视频、动画、声音和图像等。目的在于使得人工智能抽象的知识形象化,便于学生理解。例如,课内让学生在线观看涂晓媛博士的计算机动画“人工鱼”的录像片段、人工生命Floy中生命智能体在环境中不断的适应进化构成演示等,有助于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激发了学生对课程的兴趣,使学生创新意识得到增强。此外,随教材附赠的教学光盘和开发的网络课程(http://)提供了学生课外自学用的高质量的电子课件、完整的教学视频录像、丰富的实验和案例资料等,以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7)理论与实践结合

在教学内容安排上,注意理论联系实际,适时布置一些人工智能实验给学生进行课外练习。设计的课外实验包括产生式系统实验,归结反演实验,主观Bayes推理网络实验,A搜索实验,以及基于Maltab工具箱的模糊控制位置跟踪系统、两车追赶模糊控制系统、神经网络模式识别仿真、遗传算法优化计算等实验。通过实践和参与,保持学习兴趣,有助于学生对人工智能基本概念和难点的理解,掌握基本方法和技术,为从事智能系统应用开发打下基础,从而达到教学目的。例如,我们组织学生参观我们的研究生综合自动化实验室,观看机器人臂取物、倒立摆控制、语音识别软件、指纹识别软件、智能调度软件等演示,密切理论与实际的关系。

我们在教学改革实践中探索的这些教学方法,有利于充分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鼓励学生发挥独立思考和创新思维,有利于多方位培养学生学习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 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考核方式

5.1 多样化的教学手段

采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构筑“人工智能导论”课程的现代教学模式,是本课程的主要特点之一。教学过程中采用了多媒体教学课件和网络课程相结合的方法,充分利用多媒体的丰富表现形式,利用网络课程的交互性、情景化等,进行教学。采用的方法包括:

(1)抽象知识内容的多媒体表示

通过动画和视频来演示抽象的概念、算法和过程,包括机器人轨迹跟踪、机器人臂取物、足球机器人比赛、倒立摆控制、“人工鱼”等录像片段,以及智能调度软件、语音识别系统、指纹识别系统、动物识别系统等软件演示。

(2)通过PPT撰写教案

精心编制PPT,组织好课件内容,做到图文并茂,提纲挈领,便于学生理解,便于教师讲授。

(3)开发与应用网络课程

“人工智能导论”网络课程较好的实现了交互性、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学习过程的情景化。在交互性方面,通过网络课程的课堂练习和章节练习,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并给学生提出学习建议。在情景化方面,采用了在线答疑形式,使得学习过程丰富有趣。

(4)先进实验系统的观摩与演示

利用我们的研究成果等有利条件,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成果演示(包括智能调度软件、语音识别系统、指纹识别系统、动物识别系统等软件),使学生知道学了有用,而且很有用,很有趣,很有意义,从而进一步诱导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了课堂所学知识,提高了教学质量。

教学效果通过上述先进的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不仅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而且也取得很好的实际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5.2 作业、考试等教改举措

(1)改革作业方式与方法

改变过去那种单纯的书面习题作业,发展成为必须交给教师评阅的书面家庭作业、不必交给教师的课外思考题目、口头布置的思考题或阅读材料以及大型作业等。其中上交作业通过网络进行,教师批阅后的作业也通过网络返回给学生,实现了作业呈交和返回的网络化。

(2)改革考试方式与方法

如何对本课程的考试方式进行改革一直是我们探索的问题。我们综合考虑课堂出勤情况(10%)、平时正式作业成绩(20%)和期末课程考试(70%),进行综合评分。期末考试有时采用综合试题考试,出几个大题目让学生选择其中几个进行开卷笔试,当面交卷后评分;有时采用课外开卷论文结合或口试面试。最近,我们还对部分学生结合实验或实际问题提问等进行考核。我们正进一步改革、试验和探索,使考试成为衡量与培养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学习主动性和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

人工智能导论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B/S;本科生;论文质量;创新

1 B/S技术概述

B/S(Browser/server浏览器/服务器)结构技术是由美国微软公司研发,是WEB兴起后的一种网络结构模式,WEB浏览器(Browser)是客户端最主要的应用软件,这种模式统一了客户端,将智能系统可实现的核心内容集中到服务器(Server)上,简化了系统开发、维护及使用成本。在网络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下,教育界提出“面向教育信息化”的教学管理发展目标。就本科毕业论文管理工作而言,以往论文写作、指导模式主要是通过笔、墨、纸等传统媒介实现,论文管理工作也主要是按照印发规章制度推行。这种管理模式在当今信息技术已渗透教育管理各个层面的形势下为高度依赖网络交流手段的“90一代”的“电子学生”所排斥。可以说基于B/S技术下的论文智能管理系统是应人、应时而生。

2002年B/S计算模式与C/S的计算模式并存混合计算模式的提出,预示着B/S架构模式,跨入“大众”门槛。我校引进论文智能管理系统,也是基于此技术研发的。首先,它是基于JAVA跨平台语言的B/S智能论文管理系统,具有使用随时性和便捷性的特点,不仅无需安装任何专门软件,且系统操作方便,用户通过浏览器,输入系统管理员分配的用户名和密码(系统设置为教师工号或学生学号)就能很方便地登录并使用系统。其次,该系统日常维护成本低廉,作为技术成熟产品它已考虑多种应用环境,能针对不同的使用者身份设定权限,更可以让用户在不同的使用地点、以不同的接入方式(比如LAN,WAN,Internet/Intranet等)便捷访问,无需后期额外开发。再次,该系统稳定性强,能有效地保护数据平台和管理访问权限,服务器数据库也相对安全。

2 论文写作质量现状

基于B/S技术下的论文智能系统优化策略分析是笔者对南京晓庄学院2009-2012级毕业生(部分)进行论文写作模式、智能系统应用缺陷及论文管理方式缺陷等问卷调查及跟踪数据基础上提出,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准确性、应用性及创新性特点。同时针对性指出“传统模式”(纸质材料为主要媒介)缺陷同时,也为论文管理的完善提供重要参考数据;强化智能管理系统与论文写作之间融合度,以期帮助学生提高对论文写作训练功效的认知和对切实论文写作总体质量的提高提供有效数据。笔者依据对调查数据的汇总、统计后发现目前论文写作存在众多问题:(1)论文重题问题不时发生;(2)论文抄袭现象普遍;(3)学生写作素养较为薄弱;(4)部分导师指导能力有限;(5)论文管理人员工作方式传统、单一和低效率。

在数字化、网络化的社会发展趋势下,教育领域顺应时代潮流,逐步向全面信息化发展目标迈进,在数字信息技术普及应用的当下,单一、低效的传统论文管理模式已严重滞后于时展和教育改革方向的要求。2012年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强化实践育人环节,结合专业特点和人才培养要求,增加实践教学比重,加强实践教学管理,提高实验、实习实训、实践和毕业设计(论文)质量。”这意味着毕业论文写作要从质量逐年降低的颓势中解放出来,必须寻找由传统模式向数字信息模式转变的自救创新之路。受此发展趋势影响,基于B/S技术架构下的智能论文管理系统应时而生,其特点与优势凸显。虽然技术和时代优势明显,但根据调出数据显示:仍存在一些问题:(1)使用者对论文智能系统操作不熟练;(2)论文智能系统技术漏洞有待完善(文件支持版本格式太低、软件兼容性问题等);(3)功能设置与论文实际管理有较多矛盾点等问题需要解决。

3 智能技术深入应用

3.1 B/S新模式与传统模式的功能衔接

1999年国内高校开始大规模扩招,学生人数飙涨。论文传统模式,历史资料长期保存不易,参考时查询异常困难,大量纸质材料的存档浪费资源;工作程序繁琐复杂需要耗费人力、物力和时间来完成;受现有条件所困,师生交流互动受限等诸多问题,都从侧面上反映出我国的高校管理工作需要尽快实现数字化、网络化新模式已迫在眉睫。B/S智能管理系统符合高校信息化发展特点,我们可以将一些先进的管理技术、智能技术等应用到论文系统应用中,从而提高系统的智能化程度,更好地为论文管理服务。论文智能管理系统依赖的是B/S技术优荩加以适当的优化而来。但系统研发的基础是对论文传统模式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两者之间的是相辅相成,优势互补的关系。所以,在调查数据的基础上,认真总结出传统模式的管理优势,看准时机的融入到B/S智能管理系统中,达到新旧管理模式的和谐衔接。对此我们应依据论文成果质量和使用反馈的调查问卷为基础,与软件开发公司协调信息进行功能性的技术弥补和进一步完善,直至缩小智能系统与是实际论文管理间的距离或提高其相互间的融合度。

3.2 B/S架构下论文智能管理系统的优化

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论文智能化管理的手段也得到很大提升,水平也得到快速的提高,并逐渐为高校的师生创造了良好论文写作与指导新环境。较之发展,论文管理虽然在智能化发展上取得了一定的突破。但是高校围绕论文管理而展开的各项工作,还远远没有集成到各个管理系统中(论文管理和教学并没有紧密结合)所以,未来的论文智能管理系统的优化应该重点考虑各种管理系统的高度集成化,并且以教务管理中的论文管理和教学工作为优化核心。同时,对于智能系统与实际管理中的时间节点、步骤安排、灵活机动等方面问题还需要进一步的优化及融合。

3.3 智能系统功能优化,应考虑不同学生的专业特点

对于B/S论文智能管理系统的研发应用,应考虑学生的不同院系、不同学科及专业性质等情况,区别对待,合理开发应用。根据学生所学学科,凡所学为基础学科,考核标准应趋重理论,以培养学术人才为旨归的,论文考核标准就需要求严格;而学生所学学科为应用学科范畴,考核标准英趋重实践,以培养实用型为目标,应更看重大学四年平时考试或实践成绩为考核重点。对于智能系统的管理应将一定的权限划分到二级学院,由他们根据专业教学大纲和培养目标设置论文完成步骤的各要求(质量、字数、时间节点、评优及考核标准等)为智能系统的“自”方面的技术设计应用提供合理思路,增加智能系统的操作灵活性,强化系统的应用体验。例如英语学科论文写作中存在机器翻译问题、语法问题等这方面系统功能并未有效开发,导致教师认为智能系统并未真正体现“智能”不过是个重复工作步骤的“系统”而已。最大的优势就是把纸质材料转化成电子文档,并未对论文指导工作的有效开展起到明显作用,所以对于智能软件的维护更新还应进一步多功能、多学科的角度进行优化,实现真正的智能。

4 结束语

在数字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下,本科论文管理走上信息化之路是必然趋势。本研究开展过程中将随时跟踪本科毕业生论文撰写各环节的数据资源,进行及时的动态分析,并向相关领导和论文指导教师以及学生及时反馈信息,从而对学生毕业论文写作进行全过程质量控制。此项就如何运用B/S技术论文智能管理系统以促进毕业论文质量大面积提高的研究只要各环节数据获取准确、分析方法得当、对发现的问题能构想出有效解决路径,那么研究过程中累积的成果必然会促进我院办学质量的提高,也会有向其他院校推广的价值。同时,B/S架构技术下论文智能管理系统的全面推广应用,能够有效减轻管理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工作效率;丰富指导教师的论文指导方式,优化工作流程,促动指导热情的激发与提升;满足学生他们对电子技术应用教学模式的功能延续的“电子心理”。以上种种价值同时对促进论文写作、指导与管理模式的变革,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与指导教师的工作积极性都有积极影响作用。最终为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提高创造了机会和新途径。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N].中国教育报,2012,04.

人工智能导论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人工智能;学习兴趣;教学方法

1956年,在美国Dartmouth大学,由数学家J.McCarthy和他的三位朋友M.Minsky、N.Lochester和C.Shannon共同发起一个历时两个月的夏季学术讨论班,他们在此讨论班上第一次正式使用了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这一术语。人工智能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课程,涉及计算机科学、数学、控制论、信息论、神经生理学、心理学、哲学及语言学等多个学科,是新理论和新技术不断出现的综合性学科。当前,人工智能领域加强了从人类智能与生命现象中汲取养分的趋势,加快了向分布式系统与复杂系统靠拢的步伐,智能化的应用更为深入,影响更为广泛,其发展已对人类的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1]。

1人工智能导论课程特点

人工智能导论是人工智能领域的引导性课程,介绍人工智能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术,目的是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人工智能的基本概念和方法,为进一步学习奠定基础。人工智能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需要相关课程作支撑。离散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课程是其数学基础,数据结构、程序设计基础、算法分析与设计等课程则为人工智能中知识表示、逻辑推理和问题求解提供了设计与实现手段。与其他软件课程相比,人工智能课程有鲜明的特点,主要表现在思想方法上强调启发性、算法上强调不确定性。同时,由于人工智能是一个新思想和新技术层出不穷的开拓性领域,因此其对学生的训练是鼓励创新的,具有其他课程不可替代的作用。

人工智能导论是计算机相关专业的必修课,在许多信息类相关的本科教学中也有开设,一般开设在第六或者第七学期。我国目前本科教育的定位是专才教育,培养某方面的专业人才。完成公共基础课程和部分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之后,本科高年级学生应该了解本专业的应用领域和发展前景,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内容的专业性和应用性。由于本科阶段学生缺乏科研意识,初步的科研训练设置在第八学期,即所有课程学习完毕之后的毕业设计,而人工智能课程强调科研性,因此教学难度较大,由此带来的最直接后果就是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同时,对有志于读研的学生而言,本科阶段的学业也是研究生教育的起点,在教学过程中要适时的进行科研引导,提升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为研究生阶段打下基础。可见,圆满完成人工智能导论课程这一教学任务是重要且极具挑战性的。

2教学内容安排

人工智能的研究和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包括问题求解、机器学习、自然语言理解、专家系统、模式识别、计算机视觉、机器人学、搏弈、计算智能、人工生命自动定理证明、自动程序设计、智能控制、智能检索、智能调度与指挥、智能决策支持系统、人工神经网络、数据挖掘和知识发现等。人工智能导论旨在为这些具体领域的研究提供引导和基础保障。

人工智能导论课程涵盖内容较多,因此需要明确“精讲”和“泛讲”的内容,以使教师和学生在教学活动中都有所侧重。当然,首先应和学生说明,泛讲并不代表内容不重要,只是由于课程性质和课时的关系,暂时不作深入探讨。日后如有需要,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和研究。结合当前人工智能学科的发展状况,根据教学大纲和作者的教学经验,对人工智能导论课程教学内容的精讲和泛讲安排如表1所示。

3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方法

3.1穿插背景故事

为激发学习积极性,针对学生喜欢听奇闻轶事、想象力丰富的心理特点,通过讲述一些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故事或者趣事来吸引其注意力,辅助思维并丰富联想,使学生在愉悦中完成学习[2]。下面列举几个我们在课程教学中用到的背景故事,通过这些故事,不但传授了知识,也活跃了课堂气氛。

1) 人类智能的计算机模拟与人机大战。

讲授人类智能的计算机模拟时,可以给学生简述一下IBM公司的超级电脑和国际象棋世界冠军卡斯帕罗夫之间的人机大战,以促进学生对人类智能和人工智能的进一步思考。北京时间1997年5月12日凌晨4点50分,在美国纽约公平大厦,当IBM公司的“深蓝”超级电脑将棋盘上的一个兵走到C4的位置上时,国际象棋世界冠军卡斯帕罗夫对“深蓝”的人机大战落下帷幕,“深蓝” 以3.5U2.5的总比分战胜卡斯帕罗夫。2003年1月26日至2月7日,卡斯帕罗夫与深蓝的升级版“小深”又进行了一场人机大战,先后进行了6局比赛,最终卡斯帕罗夫以1胜1负4平的结果和“小深”握手言和。这也表明了人工智能和人类智能之间的较量还将持续下去。

2) 问题规约法与老和尚说教。

问题规约法是从要解决的问题出发逆向推理,建立子问题以及子问题的子问题,直到最后把初始问题归约为一个本原问题集合。本原问题指不能再分解或变换且直接可解的子问题。可见,问题规约的本质是递归的思想。此时,可以给学生简述我们小时候就听说过的老和尚说教的故事,即“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老和尚对小和尚说,从前有座山……”。

3) 模糊理论与秃头悖论。

模糊推理是一种重要的不确定性推理方式,是指基于模糊理论进行的推理。讲授模糊理论时,可以先讲一下秃头悖论让学生讨论。一个人有10万根头发,肯定不能算秃头,不是秃头的人,掉了一头发,仍然不是秃头,按照这个道理,让一个不是秃头的人一根一根地减少头发,就得出一条结论,即没有一根头发的光头也不是秃头!秃头悖论的出现源于在严格的逻辑推理中使用了“秃头”这一模糊概念,因此需要以模糊逻辑代替传统的二值逻辑解决该问题。

3.2课堂辩论和多媒体教学

人工智能从其诞生之日起就充满争议,各种学派的争论使得人工智能的发展更趋完善,加快了其纵深发展。目前,人工智能的争论主要有两方面,即研究方法的争论和技术路线的争论。前者争论的主要问题有人工智能是否得模拟人的智能;对结构模拟和行为模拟是否可以分离研究;对感知、思维和行为是否可分离研究;对认知与学习以及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等问题是否可以分离研究;是否有必要建立人工智能的统一理论体系。后者争论的主要问题是沿着什么样的技术路线和策略来发展人工智能。

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人工智能中存在的争论较多这一特点,针对相关议题组织课堂辩论,如可用议题“机器的反叛――机器的智能会超越人类吗?”。让学生在图书馆或者从网上查阅相关资料,明确自己的论点并准备证据材料,并在课堂上进行辩论。这类辩论无所谓输赢,旨在通过这种活动,增进学生思考[3]。教学中,还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的特点,如让学生观摩电影《终结者》系列、《人工智能》、《黑客帝国》等,增强学生对人工智能的直观感受,提高课堂教学效果[4]。

3.3应用实例分析

普遍而言,本科学生对单纯的理论讲解不太感兴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增加一些实验和设计,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比如,讲解知识的产生式表示法时,给出产生式的概念和基本表示形式之后,可以通过“野人与传教士过河”问题来说明产生式表示法的具体应用过程;讲解计算智能的进化计算部分时,给出进化算法的几种具体形式和算法流程之后,可以通过中国旅行商问题(CTSP)来说明算法求解问题的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一些合适的应用实例进行分析。通过这些实例,既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又能增加学习的兴趣。下面给出两个实例的简单描述。

1) 产生式表示法求解“野人与传教士过河”问题。

问题:传教士和野人各N人过河,现只有一条船,传教士和野人都会划船,船一次只能载k人,船上野人多于传教士时野人就会吃掉传教士,问如何安全过河?(不失一般性,以N=3,k=2为例求解)。

求解简述:设综合数据库中状态用三元组(m, c, b)表示,其中m、c、b分别表示传教士、野人和船的数目,则有:

0≤m, c≤3, b ∈{0, 1}

以左岸为参照点,则初始状态和目标状态分别为(3,3,1)和(0,0,0)。据此,可以给出一条产生式规则如下:

IF (m, c, 1) THEN (m-1, c, 0)

以此类推,把所有可行的规则都求出之后,就可按照规则集和控制策略得到问题的解。

2) 遗传算法求解31个城市的CTSP问题[5]。

问题:给定有限个城市的集合C={c1,c2, …,cm}及每两个城市之间的距离矩阵D=[dij]m×m,其中m∈N,dij=d(ci, cj)∈Z+,ci、 cj∈C,1≤i、j≤m,求出满足的城市序列cπ(1)、cπ(2)、…、cπ(m),其中π(1),π(2),…,π(m)是1、2、…、m的一个全排列。我们以CTSP问题为例,即求解中国31个城市之间最短巡回路线的问题。

求解简述:路径表示直接使用城市在路径中的相对位置,如有编号分别为1、2、3、4、5的5个城市的一条路径4-1-2-5-3,用路径表示方法直接可写为(4 1 2 5 3)。适应度函数值用路径的实际长度表示。交叉算子采用次序杂交,即选择父体的两杂交点,交换相应的段,其它城市则保持在父体中的相应次序。变异算子采用倒位算子,即随机选择两个位置,然后将它们之间的城市反序。通过运用遗传算法求解,可得最优解为15 404 km,对应的巡回路线为“北京―呼和浩特―太原―石家庄―郑州―西安―银川―兰州―西宁―乌鲁木齐―拉萨―成都―昆明―贵阳―南宁―海口―广州―长沙―武汉―南昌―福州―台北―杭州―上海―南京―合肥―济南―天津―沈阳―长春―哈尔滨―北京”。实例讲解完成后,可要求学生采用相同或者不同的方案自己去实现一下问题的求解过程。

4结语

人工智能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同时也是一门交叉学科,涉及面广,理论性强,教学难度较大,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待提高。本文作者根据自己在人工智能导论课程中的教学实践和课程特点,明确了教学中的精讲内容和泛讲内容,总结了三种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方法,并给出相应的实例说明,旨在为本门课程的教师提供教学参考。

参考文献:

[1] 蔡自兴,徐光v. 人工智能及其应用(本科生用书)[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288-296.

[2] 薛占熬,齐歌,杜浩翠,等. 离散数学的课堂导入法研究[J]. 计算机教育,2010(8):95-99.

[3] 徐新黎,王万良,杨旭华. “人工智能导论”课程的教学与实践改革探索[J]. 计算机教育,2009(11):129-132.

[4] 李春贵,王萌,何春华. 基于案例教学的“人工智能”教学的实践与探索[J]. 计算机教育,2008(9):53-54.

[5] 杨利英,覃征,贺升平,等. 改进的演化近似算法求解TSP问题[J]. 微电子学与计算机,2004,21(6):126-128.

Teaching Methods for Promoting Learning Interests in Introduction to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YANG Liying

(School of Computer Science, Xidian University, Xi’An 710071, 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presents three teaching methods for promoting learning interests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ntroduction to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our teaching experience. These methods have been used in practice. The teaching practice shows that the methods proposed in this paper can promote learning interests effectively.

人工智能导论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情绪智力 组织有效性

一、情绪智力理论的提出及发展

情绪智力(Emotional Intelligence)是心理学的一个新生概念,自提出之日到现在,关于情绪智力概念的界定及主要理论流派的归类在学术界尚未达成一致,[1]故本文主要以时间为主线来阐述情绪智力理论的发展历程。

以美国心理学家、教育学家加特纳的“智能多元理论”为基础,塞洛维和梅耶创造性地发挥了人格智能的基本思想,首次将情绪智力这一术语运用于他们的著作中。[2]他们最先提出了情绪智力概念,并将其定义为:鉴别自己和他人的情绪情感,并区别它们、利用它们为自己思考和行为服务。[3]随着研究的深入,他们先后两度对情绪智力的概念进行完善,最终于2000年提出了情绪智力的四分支能力模型。[4]

1995年,戈尔曼《情绪智力》一书的出版使情绪智力这个心理学专业术语迅速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普及开来。他最初将情绪智力定义为:识别我们自己和他人的情绪、鞭策和激励自己、并驾驭我们的情绪以及把握人际关系的能力。根据此定义,他提出了情绪智力的五因素理论。[5]以情绪智力与工作绩效关联性研究为依托,戈尔曼、博亚兹等人提出了情绪胜任力概念,并将其与情绪智力进行区分。[3,6]

巴昂在汲取前人关于情绪智力理论研究精华的基础上提出了他的情绪智力定义:影响一个人成功处理环境需要和压力的一系列非认知性潜能、能力、技巧的综合。[3]在此基础上,他将情绪智力的结构界定为五大主成分及15种相关能力,并以1-5-15式结构形成了独特的情绪智力系统。

二、情绪智力在组织中的有效性

自情绪智力问世以来,国内外学者一直致力于研究智力、人格等因素与工作绩效的关系,并且有许多研究证实了智力、人格对工作绩效有显著影响。本文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对情绪智力在组织管理中的有效性作以探析:

1.情绪智力与组织绩效

在影响组织绩效的诸因子中,管理者和员工的情绪智力占据了半壁江山。管理者的情绪智力之所以对员工的工作绩效产生影响主要是因为管理者对权利和资源的占有。员工需要通过出众的工作表现获取管理者的信任和偏爱,继而得到管理者手中的资源和多于他人的奖赏。高情绪智力的管理者能够及时地觉察并理解员工的情绪,并与之其进行深入沟通。毋庸置疑,沟通利于问题的解决,与此同时,员工会以更加努力工作来回报管理者的信任、理解和帮助,以期得到更多的资源和偏爱。由此便形成了一个积极向上的良性循环,管理者的高情绪智力间接提高了员工的工作绩效。而员工情绪智力对其工作绩效的影响则是直接而显著的。其作用机理是通过调整员工的情绪状态使其工作绩效在积极情绪的影响下得到提升。由此可见,情绪智力对组织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7]

2.情绪胜任力与管理者的领导力

前文在阐述戈尔曼的情绪智力理论时已提及情绪胜任力,并将情绪智力和情绪胜任力加以区分。情绪胜任力作为情绪智力的实践能力表征,又是最根本的领导力。[6]领导即影响他人的过程,领导力即影响他人的能力。管理者作为组织沟通的联系人,是组织风险和组织职责的首要承担者。优秀的管理者往往不是通过职位权力和奖惩权力对其下属产生影响,而是凭借包括人格魅力、精神感召、情绪掌控等在内的魅力因素来扩大自身的影响力。情绪胜任力在此过程中担当了举足轻重的角色。戈尔曼在《是什么造就了领导》一文中指出,能否胜任领导岗位的关键不在于管理者的智商和专业技能,情绪胜任力才是杀手锏。智商、技能双高却不能胜任领导岗位的实例屡见不鲜。【6】

3.情绪智力与组织认同感、组织氛围

情绪智力有助于管理者有效地感知组织所面临的挑战、风险和机遇,并通过觉察和了解员工的情绪状态提出让员工感到有价值的目标愿景。管理者借助有效的沟通让下属接受并认同组织的愿景,支持组织目标的完成,产生对组织的认同感。与此同时,员工的组织忠诚度也得到巩固和提升。 情绪智力也有助于形成和维持组织内部的良好氛围。管理者通过准确地感知下属的情绪,理解影响他们情绪产生和变化的原因,预期在不同的情景中下属的不同反应,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有效的调控。管理者能够通过情绪管理的策略让下属意识到问题所在,感受到组织的集体愿景,并拥有信心解决问题,对组织及自己充满信心,营造团结、进取、积极、向上的组织氛围。

4.情绪智力与组织发展

研究表明,管理者的情绪智力对组织和团队的发展有重要影响。组织的活力依赖于组织成员之间的有效合作,而有效合则作主要依靠组织成员有效的知觉、表达、调控自己和他人情绪的能力,这些能力能够消除组织内部的沟通障碍,加强组织凝聚力,进而帮助员工和组织达成目标,促进员工个人和组织整体的共同发展。[4]

参考文献

[1]刘衔华,蒋湘祁.情绪智力研究评述[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4,25(5):114-116.

[2]肖静宁.情绪智力辨析[D].武汉:武汉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12.

[3]张辉华,凌文辁.管理者情绪智力行为模型及其有效性的实证研究[J].组织行为,2008,11(2):

50-60.

[4]逄伟.论情绪智力在组织中的应用[J].陇东学院学报,2008,19(4):58-60.

[5]王华女.情感智力――智力研究的最新进展[J].台州师专学报,2001,23(1):78-81.

人工智能导论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中国制造2025 智能制造 研究生 模式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6-0005-02

现阶段,智能制造工程作为《中国制造2025》的五大工程之一,与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工程、工业强基工程、绿色制造工程以及高端装备创新工程一同对整个制造业的转型升级起到引领作用。[1][2]其工程目标在于:到2020年,制造业重点领域智能化水平显著提升;到2025年,制造业重点领域全面实现智能化,试点示范项目运营成本降低50%,产品生命周期缩短50%,不良率降低50%。人才为本是《中国制造2025》的五项基本方针之一,“健全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也是其扶持政策之一。面对当前社会与国家的需要,培养出社会与国家所需要的智能制造方向的人才的重任自然而然地也就落到了各大高校的肩上。虽然目前各大高校为响应时代的号召及社会的需要,开设了智能制造方向的研究生培养计划,但观其模式及现状,不难发现有如下不足之处:第一,缺乏高端融合型的培养人才,很难符合当前制造业所需的能将制造技术和信息技术相互融通的需求。第二,师资配置难以满足人才培养的内在需求。第三,产学研模式的水土不服,企业与研究单位仍需进一步加强解决现阶段双方在合作层面出现的问题。为此,文章结合社会需求,针对现阶段面对智能制造方向的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提出若干建议。

一、智能制造对研究人才的要求

智能制造从其组成来看可包含一“大”一“小”两个概念。“大”指的是智能制造系统,“小”指的是智能制造技术。智能制造的核心是“智能系统”,智能制造的基础则是智能技术。[3]智能制造专业研究人员需要具备如下三方面的规格要求:知识规格要求、能力规格要求、素质规格要求。[4]

从知识规格上来看,研究生首先应具备完整的知识结构。智能制造是高度工业化与信息化的产物,由于面向智能制造的研究生培养在中国也处于刚起步阶段,其本科多来源于机械工程、信息工程、计算机工程等相关专业,对各学科之间的相关基础知识有待补充以形成面向智能制造的完整的科学知识体系。其次,智能制造是在传统制造业上进行的一次信息化升级,对于各学科的学生来说需要拥有适应量化的深入融合的信息技术知识以制造业实际生产需要。

从能力规格上来看,研究生应具备突出的工程实践能力。现阶段的研究生培养多重理论,轻实践,但智能制造的发展不论是从技术上来说还是从系统上来说,都离不开人的实践。脱离了实践检验的理论最终也难以产生知识价值的体现。其次,随着制造业的全球化发展,任何国家都再难以独自“闭门造车”,智能制造的高度是各学科知识的融合,该方向的研究生还需具备一定的国际交流能力与工程领导能力以适应日后国际化交流合作的需要。

从素质规格上来看,研究生需要具备强烈的改革创新意识。创新是推动制造业发展的源泉,也是具体产品的核心价值所在,在智能制造中更是附加值最高的体现。爱国敬业与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责任感是当今高素质人才的内在要求。同时,良好的质量、安全与服务意识将更好地推动智能制造的发展。

二、学科能力建设

当前,智能制造的发展可以从智能制造的始端、智能制造的过程、智能制造的管理以及智能制造产业四个方向着手进行学科能力建设。

第一,培养具备一定的专业软件与工具的研发能力的人才,从智能制造始端推进,让研发设计为智能制造提供有力保证。智能制造系统(IMS)是基于各项智能制造技术(IMT)集成发展的系统。与智能制造系统相关的智能化软件及工具也是当今各工业国家所研究的重点。智能制造系统(IMS)也是一个动态不断发展的系统,这样的发展伴随着智能制造技术(IMT)的前进而前进的,具备智能化软件和工具的研发能力,将为智能制造系统的产品升级换代起到驱动作用。学校及科研单位在此方面,应提供相关的培训,开设相关的课程,联系工程应用给予研究生实践机会。

第二,培养具备一定的实践综合应用能力的人才,在智能制造的过程中推进。现阶段一个完整的IMS系统由各子专业智能制造单元组成,而智能制造的综合应用也是在子专业智能制造单元的实践应用后进行有机的整合。研究生应将现阶段取得的理论结果应用到工程实践中,以便对现在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果进行反馈校正更新,进而推动智能制造的发展。学校及科研单位,应主动联系相关企业或在政府的协调下,帮助企业进行升级换代,在导师的带领下,让该方向的研究生主动实践,以提高这方面给的综合应用能力。

第三,培养具备一定的管理能力的人才,在智能制造中对生产进行控制。IMS系统是多个子单元集合,对于不同子单元进行合理的管理控制,是保证产品生产与质量控制的核心。该方向的研究生应掌握一定的方法及相应的研发能力,使企业资源计划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 )与制造企业生产执行系统MES(Manufacturing Execution System)拥有智能化控制的功能。学校及科研单位针对工科专业的学生,应开设相应的管理类课程,以培养学生在这一方面的理论基础。

三、创新能力培养

创新能力是智能制造发展的内在核心动力。创新的源泉在于知识体系的交叉、基于原本知识更深层的发现以及未知领域的开拓。纵观智能制造的发展可知,智能制造源自传统制造业中的信息化应用,因而在智能制造中的创新力主要还应来源于知识体系的交叉融合以及更深层的知识发现。

第一,创新能力源自知识体系的交叉融合。现阶段的研究生培养的具体形式大致可分为:课程设置、导师指导、学生自学;校企合作、行业论坛、学术报告等六个方面。

课程设置、导师指导、学生自学:首先应开设基础知识,保障该方向研究生具备一定的知识融合能力,作为储备知识为创新提供保障。智能制造是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的整体,面向智能制造的研究生在本科阶段受专业素质所限,对于相关的知识领域缺少必备的知识储备,难以达到智能制造业中对高度融合型人才的实际需求。故此,学校在这一方面应给与其必要的指导及训练。其次,鉴于智能制造所涉及的范围十分宽广,而学生在其培养期内的时间有限,导师应尽早帮助学生明确在读期间的研究方向并予以相应能力的培养与指导。作为学生,应结合导师指导,储备并巩固相关的专业基础知识,丰富自己所在领域的知识,同时通过论文、学术报告、行业论坛等多种形式了解行业动态,结合校企实践,进行科研创新。

第二,创新能力源自原本知识更深层的发现。

根据智能控制“智能增加精度降低”的原则,以知识集成、通讯、协调等为例的高层控制目标,层次越高、智能化及其对应的制造精度也就越低;反之,智能系统所处的层次越低,对制造精度、反应速度以及信息处理的时间要求也就越高,其智能的难度也就越大。[5]因此,智能制造的创新能力可源自智能制造系统中的中低层探索。与之相关的校企合作、行业论坛、学术报告等相关方面的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环节可围绕着这个方向进行。学校与企业之间可联合进行相关项目的攻关创新,校企合作、行业论坛、学术报告可为该方向的研究生提供一定的理论及实践机会、掌握行业动态、了解智能制造相关方面的相关进展,从而为其创新能力提供帮助。

四、师资能力培养

机器的智能是人赋予的,是人的智力的物化,只有人与机器有机高度结合。才能实现制造过程的真正智能化。从耗散结构理论和进化论的观点来看,要让机器具有较高的智能行为,那么,首先是依靠人来向系统引入负殇流,即通过人工移植必要的基本知识,使系统具备主动学习和积累新知识的基础和能力,然后进行自我主动学习、积累与拓展。[6]师资能力的培养,在人才建设与智能制造领域中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对面向智能制造的研究生导师的培养,特有如下建议:

第一:校企联培,挂职实践,积极参与到智能制造的实际构建中,提高导师自身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学校或科研单位应积极安排导师参与到企业智能制造的构建之中,我国的智能制造一定程度上在核心关键技术和问题上还长期依赖于国外的引进和套用,缺少属于自己的专家人才与关键技术,企业在遇到技术难题或项目难关时也应该积极与学校或科研单位的相关导师取的联系,理论结合实践性的探索智能制造在实践中可能碰到的问题,这不仅丰富了当今以青年导师为主的师资队伍,同时也减少了企业因技术依赖等问题而产生的高额开销。

第二:伴随着制造业的全球化发展,要努力提高导师双语教学的能力与教育研究的能力。

《中国制造2025》紧跟美国在工业化、德国工业4.0等提出。在智能制造这一方向,伴随着制造业的全球化发展,我们还有很多内容及知识需要向国外借鉴。在培育这一方向的研究生人才时,导师应加强自身的双语教学能力。一方面,学校或科研机构要加强对青年导师在基础英语方面的培训与提高,借此来提升他们的口语表达与交际能力,另外也要注重他们对专业英语的培训以及应用。做到能读懂掌握专业范围内的文献资料、把握专业国际趋势,提升教学与国际同步的能力。

五、结论

面向智能制造研究生人才的培养首先要了解智能制造对研究人才的要求,应包含知识规格、能力规格以及素质规格三个方面。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研究生培养中最为关键的一部分,如果结合智能制造创新力的本源除法,可以从知识体系的交叉融合以及更深层的知识发现两方面去提高创新能力的培养。伴随着导师队伍逐渐年轻化,青年导师渐渐占据了导师的主体,因此,在青年导师的实践能力建设、双语能力建设以及教学工作建设上也应该有相应的改革。

参考文献:

[1]Weiming Shen,An updated review:Applications of agent-based systems in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Advanced Engineering Informatics, 20(2006)415-431

[2]《中国制造2025》.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10

[3]严英仕,杨爱民.智能制造技术与信息化技术的结.2014中国家用电器技术大全.2014

[4]靳晨,适应新型工业化发展需要的工程科技人才培养体系研究,哈尔滨理工大学,2015.3

[5]李圣怡,智能制造技术与智能制造系统.国防科技大学学报.1995.6

[6]姚赐凡,陈统坚.新技术革命与智能制造技术.中国机械工程.1997.7

基金支持:

1.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基于SOA和物联网技术的制造业信息化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2012BAF12B14)

2.贵州省重大科技专项:移动互联网流媒体实时交互平台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编号: 黔科合重大专项字(2013)6019)

人工智能导论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 多元智能理论 高职 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1 多元智能理论的提出

1983年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出版专著《智能的结构》,在书中他首次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他认为每个人都不止拥有一种智能,而是拥有一组相对独立的智能。每个学生都拥有不同于他人的若干种智能,只是组合的方式和发挥的程度不尽相同而已。加德纳把智能定义为:“智能是一种计算能力——即处理特定信息的能力,这种能力源自人类生物的和心理的本能,是一种解决问题或创造产品的能力。”

多元智能理论强调智能类型的不同,不认同智力水平的高低。这与传统的智力理论正好相反。他认为:人的各项智能是相对独立且相互关联的,没有高低主次之分。每一个学生都能够通过后天的努力,发掘自己的优势智能和组成自己的优势智能结构。同时,人的智能并非单一的,每个人都有多种智能,只是智能的高低强弱不同而已。教育工作者应该一视同仁,帮助学生认识并展示各自的优势智能,重视自己的弱势智能,使各项智能都能得到发展。

2 多元智能理论对高职语文教学的意义和启示

2.1 多元智能理论有助于高职语文《课程标准》的实现

2.1.1 多元智能理论有助于语文课堂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课程标准》指出:“五年制高职语文课程,以提高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人文素养为宗旨”。由此可见高职语文教学除了注重实用性之外,更应该关注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训,教会学生学做真人。多元智能理论则强调要发掘人的潜能,关注人的全面发展,这与高职校的教育理念不谋而合。

高职语文课的作用是通过语文学习,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的育人功能。而多元智能理论的引入,不仅为教学实践提供理论导向的支撑,而且将从形式上为学生创设一个活泼的学习空间,该理论将帮助语文课堂教学更生动、形象,更具感染力,很好贯彻了以人为本的思想。

2.1.2 多元智能理论进入语文课堂为学生拥有综合职业能力奠定基础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智能是个体拥有的各种解决现实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解决一些复杂问题的时候,需要综合运用多项智能。例如职场中,如何最快速适应环境是企业对每个员工的考评标准之一,而对新工作环境的适应需要许多知识来支撑,会用到人际关系智能、语言智能、自我认知智能、自然观察者智能等智能组合,一个平时在学校就训练有素的学生,就能在最短时间内适应岗位并取得优异的成绩。多元智能理论的这种思想符合《课程标准》中提倡的文化课与专业课相互配合,相互借鉴的要求。

2.1.3 多元智能理论能促使学校对学生进行更积极合理的评价

多元智能理论一向认为:所有智能只有所属领域的不同,而不存在高低优劣之分。所以我们的每个学生都有其优势智能领域,学校不能简单粗暴地下定论。而应当促使他的优势智能向其他的智能领域迁移。另外,多元智能理论中的智能主要指的是人解决问题和生产产品的能力。这些在学校开展的对学生进行的评价活动中极具指导意义,能帮助学校改变传统的以考试为主的评价观,探索更适合高职学生的、多元的评价观。这种良性的互动将优化学生的智能组合,提升其解决问题和创造新产品的能力。

2.2 多元智能理论进入语文课堂,有助于(下转第67页)(上接第43页)激发学生自信

高职学生大多在成绩上有些自卑,对课堂较为抵触。教师须根据“每个人都有其智能优势”这一点,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同学的优势智能,帮助他们重新认识自己。例如在课堂上采用分组的形式,学生根据各自的特长分配工作;让学生尝试用图表的形式来归纳课文内容;根据课文内容绘制插图;鼓励学生用有声的方式来解读诗歌,例如朗诵、吟唱;用表演的形式来加深对话剧单元中人物性格的理解。同时,教师的评价标准也应从传统的只关注个别智能转向关注学生身上的所有智能,不仅仅看重与语文学习有关的智能,而是要关注到学生各方面的潜能。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全面发展、个性化发展。

2.3 多元智能理论进入语文课堂,有助于活跃语文课堂气氛,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加德纳指出:一个人在解决某项问题的时候,不是一种智能起作用,而是所有智能相互协作,共同作用的一个过程。而学生的情况也并非基本相似,而是各个不同。这两个特点要求我们的语文老师调整自己的教学设计,为所有学生各方面共同发展而尽可能采用适合每一个人的教学方法。多元智能理论进入课堂后,教学工作不一定拘泥于教室,户外也是一个相当好的课堂,在进行户外授课时,有较高自然观察者智能的同学便能汲取更多不易被一般人察觉的信息,这类信息也会很快传递给所有同学,有助于启发所有的同学观察、思考各类现象和现象背后事物的内在联系。同样,分组项目式教学也是一个不错的教学模式,学生不再静坐着一味等着教师单方面的传播,而是通过与小组成员的配合,分工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在分组教学中,有着较高人际交往智能的同学能在小组中发挥积极的组织、管理、协调作用,提高小组的学习效能。由于有着不同智能特长的同学在课堂上都能各得其所,通过与同学的合作与交流,吸收他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不足,课堂气氛也会由以往的沉闷转向活跃。

2.4 多元智能理论启示教师,多样化的课堂情境有助于优化学生的思维方式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不同环境和教育条件对个体的影响极大,所以为学生创设怎样的教学情境,将直接对学生的发展起相应的作用。语文教师也需要在课堂为学生创设有利于其发展的情境——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情境。例如教师在进行抒情散文教学时,可借助音乐的形式渲染课堂气氛,为学生营造出的相应情境,有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产生精神上的共鸣。图片展示法也是能让学生有效深入理解课文的方式之一,教师出示与课文有关的图片或由学生展示自己搜集的能反映课文主题的图片,都能让学生对文章有直观的认识,激发对课文的好奇感,进而能对课文展开新的思索。抓住恰当的时机,为学生创设一个对话的情境,能强化学生的课堂主人翁意识,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1] 霍华德·加德纳著.智能的结构.沈致隆,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人工智能导论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 多元智能理论 基本内容 契合点 职业教育革新

职校生大多是中考或高考的失败者,因成绩不好大都存在自卑甚至自弃心理。他们因种种原因走进职业院校,希望能学习一门技术,找一份工作。他们对学校的期望不高,对自己的要求不严,甚至对自己的未来也没有信心,总是感觉前途很渺茫。在这种现状下,如果职业院校能够运用多元智能理论对学生进行指导,充分发挥学生优势智能的作用,让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扬长避短,则不仅能体现职业教育的公平性,而且能大大增强学生学习职业技能的兴趣和自信心。因此,在职业教育中引入多元智能理论,加强多元智能理论的借鉴和应用研究,将对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和促进作用。

本文在多元智能理论的指导下,结合职业院校和职校生的现状,从职业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课程改革、校企合作、参加竞赛和评价方案等方面进行了探索研究。

一、多元智能理论的基本内容

多元智能理论自1983年由哈佛大学发展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Howard Gardner)教授提出以来,迄今已有近20年的历史,已经逐渐引起世界的广泛关注,并成为90年代以来许多西方国家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之一。

加德纳认为,支撑多元智能理论的是个体身上相对独立存在着的、与特定的认知领域和知识领域相联系的八种智能:语言智能、节奏智能、数理智能、空间智能、动觉智能、自省智能、交流智能和自然观察智能。

1.语言智能(Linguistic intelligence)

是指有效地运用口头语言或及文字表达自己的思想并理解他人,灵活掌握语音、语义、语法,具备用言语思维、用言语表达和欣赏语言深层内涵的能力结合在一起并运用自如的能力。他们适合的职业是:政治活动家、主持人、律师、演说家、编辑、作家、记者、教师等。

2.数学逻辑智能(Logical-Mathematical intelligence)

是指有效地计算、测量、推理、归纳、分类,并进行复杂数学运算的能力。这项智能包括对逻辑的方式和关系,陈述和主张,功能及其他相关的抽象概念的敏感性。他们适合的职业是:科学家、会计师、统计学家、工程师、电脑软体研发人员等。

3.空间智能(Spatial intelligence)

是指准确感知视觉空间及周周一切事物,并且把所感觉到的形象以图画的形式表现出来的能力。这项智能包括对色彩、线条、形状、形式、空间关系很敏感。他们适合的职业是:室内设计师、建筑师、摄影师、画家、飞行员等。

4.身体运动智能(Bodily-Kinesthetic intelligence)

是指善于运用整个身体来表达思想和情感、灵巧地运用双手制作或操作物体的能力。这项智能包括特殊的身体技巧,如平衡、协调、敏捷、力量、弹性和速度及由触觉所引起的能力。他们适合的职业是:运动员、演员、舞蹈家、外科医生、宝石匠、机械师等。

5.音乐智能(Musical intelligence)

是指人能够敏锐地感知音调、旋律、节奏、音色等能力。这项智能对节奏、音调、旋律或音色的敏感性强,与生俱来就拥有音乐的天赋,具有较高的表演、创作及思考音乐的能力。他们适合的职业是:歌唱家、作曲家、指挥家、音乐评论家、调琴师等。

6.人际智能(Interpersonal intelligence)

是指能很好地理解别人和与人交往的能力。这项智能善于察觉他人的情绪、情感,体会他人的感觉感受,辨别不同人际关系的暗示及对这些暗示做出适当反应的能力。他们适合的职业是:政治家、外交家、领导者、心理咨询师、公关人员、推销等。

7.自我认知智能(Intrapersonal intelligence)

是指自我认识和善于自知之明并据此做出适当行为的能力。这项智能能够认识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意识到自己的内在爱好、情绪、意向、脾气和自尊,喜欢独立思考的能力。他们适合的职业是:哲学家、政治家、思想家、心理学家等。

8.自然认知智能(Naturalist intelligence)

是指善于观察自然界中的各种事物,对物体进行辩论和分类的能力。这项智能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有着敏锐的观察能力,能了解各种事物的细微差别。他们适合的职业是:天文学家、生物学家、地质学家、考古学家、环境设计师等。

二、多元智能理论与职业院校的契合点

1.多元智能理论的提出符合职业学校的发展趋势。

当前,世界各国都把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作为提高国力、发展经济的主要手段。而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则为社会培养和输送大量的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实践能力的中高级实用技能型人才,强调学生在实际工作中解决问题和制造产品的能力。多元智能理论的提出为进一步明确职业教育培养目标、为学校进行课程改革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2.多元智能理论与职业学校的学生评价相符。

职业院校的学生受传统智力评价标准的影响,被应试教育淘汰而进入职业教育。多元智能理论证明了人类至少存在八种智能,各种智能既独立又共同起作用,并且认为各种智能是平等的,没有优劣之分好坏之差,每个人都有可发展的潜力,只是表现的领域不同而已。职业院校应该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充分发掘每一个学生身上的潜力,让学生在职业教育中找到人生的方向。

3.多元智能理论实践性特征与职业教育的基本观点一致。

加德纳把智能看作是个体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是在实践中发现新知识和创造新产品的能力。在实际生活中,我们每天都会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只靠一种智能是很难处理好这些问题的,必须依靠多种智能的共同参与。职业教育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开发学生的多元智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的职业教育革新

多元智能理论作为教育哲学拓展了对人的潜能的视野,提供了对人的更为全面和清醒的认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精神。借鉴多元智能理论,在以人为本、人人能成才的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可调整职业教育的观念,推进职业教育的和谐发展。

1.校园文化建设

斯肯等认为,学校文化是由教师、学生、家长和行政管理人员长期以来工作和生活所共同建构的组织传统与规则,并且内化为人们思考、活动和感知问题的方式。马云鹏认为,学校文化是学校师生在长期生活中积淀下来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和生活习惯等。

在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的职业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要能使学生具有广泛认同的目标和价值观,使学生持续学习和提高,具有对全体学生负责的义务感和责任感,并能为个人实践提供机会。学校应该认识到:所有学生都有智能强项,都能学得好;学校内人们之间的彼此尊重和关怀是最基本的东西;学习应该成为一件令人兴奋的事情。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校园文化中找到归属感,才能不断地前进。

2.课程改革

传统的课程过于陈旧,基本还是沿袭中学的教学方式,课程的实施过程基本上以教师为中心,满堂灌,难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适应时代的发展,在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的课程改革应注意课程设置应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学习体验为基础,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课程目标应变知识灌输为建构力、想象力、批评力和创造力的培养”。因此,在职业学校课程改革的最终目标是保障每一位学生享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权利,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并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智能及动手操作智能,这样才能使职业院校的学生找回信心,找到人生发展的方向。

3.校企合作

在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的职业院校更要加大校企合作的力度。校企合作可以使职业院校谋求自身发展、实现与市场接轨、大力提高育人质量,并能有针对性地为企业培养一线实用型技术人才。在这样一种思想方针的指导下,职业院校的学生在校学习与企业实践能有机地结合,学校和企业的设备、技术能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使学生可以更快速地实现从学生到工人的转变,掌握更先进的技术,为学生的职业生涯提供有力帮助。

4.职业竞赛

积极组织各种形式的竞赛,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形式的竞赛。职业竞赛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助推器。通过技能竞赛可以促进学校的教育,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潜能,使一些高素质、高水平的学生脱颖而出。

5.评价方案

传统智力观支撑着学校教育制度,多元智能理论向传统的以语言和数学逻辑智能为核心智力的教育理论提出了挑战。

多元智能理论启示我们,课程评价应立足于智能结构的各个方面全面评价学生,综合考查学生各方面的发展情况,并把这种通过从多方面观察、评价和分析学生的优点和弱点得来的资料作为选择和设计适宜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依据,使评价名副其实地成为促进每一个学生充分发展的有效手段。

总之,在职业教育快速发展的今天,如何通过理论研究、探索实践来推进职业教育更快更好的发展,如何使职业院校的学生平等地享有受教育的权利,激发他们身上的潜能是每个职业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重大课题和肩负的神圣使命。

参考文献:

[1][美]霍华德・加德纳著.沈致襄译.重构多元智能[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2]霍力岩.多元智力理论与多元智力课程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3]林宪生.多元智能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M].北京:开明出版社,2003.

[4]肖化移.高等职业教育质量标准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4.

[5]宋歌.开发中职生潜能的实践研究[D].厦门:厦门大学,2006.

人工智能导论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多元智能理论 教学管理质量 人才培养

        随着社会的发展,高职教育的发展是以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和培养技能型人才为目的,在教学管理中运用多元智能理论,深化改革教学管理制度,构建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建立和完善各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及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规范,从而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知识技能,为就业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 对多元智能理论的理解与认识

        多元智能理论是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当代著名心理学家和教育家霍华德·加德纳于1983 年提出的。它系统地论述了一种全新的人类智能结构理论——多元智能理论。它认为人类的智力是多元的,我们的孩子每个人都具有九种智能,即: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智能、内省智能、自然观察者智能和生命存在智能。多元智能理论让我们能够更全面地看待学生,更深入地挖掘每个孩子的潜能。几年来,“多元智能理论”在国内流行甚广,一些教育专家称之为“素质教育的理论基础”,有的课程改革专家把其当成指导我国新课程改革的“新理论”。它为开发学生的潜能和创造性,为教师的个性化教学创造了条件。

        多元智能理论主张评价学生应该从多元角度去评价,发现学生的智能所长,通过适当的教育强化其长处,促进各种智能协调发展,达到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目的。加德纳认为,每个人的智能在每个人身上以不同方式、不同程度表现出来,多元智能理论的精髓不在于提出人们有多少项智能,而在于指出了人与人潜能的差异性与多样性。他把智能定义为“智能是在某种社会和文化环境的价值标准下,个体用于解决自己遇到的真正难题或产生及创造出某种产品所需要的能力。”他认为,一方面,智能不是一种能力而是一组能力;另一方面,智能不是以整合的方式存在,而是以相互独立的方式存在。多元智能理论从新的角度阐述和分析了智力在个体身上的存在方式及发展潜力,对学生的智力发展、教师的育人以及教育教学的管理有着直接影响,并在教育界引起广泛关注,并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二 应用多元智能理论,尊重学生个性,建构合理的评价系统

        多元智能理论提出对于学生的智力发展,应根据学生个性发展进行教育,这样,有利于学生多元智能的培养。加德纳认为,人的多元智能的发展水平的高低关键在于开发。他强调,帮助每一个人彻底地开发他们的潜在能力,需要建立一种教育体系,能够以精神的方法来描述每个人智能的演变。学校的教育是开发智能的教育,其宗旨应是开发学生的多种智能,并帮助发现其智能的特点和业余爱好,促进其发展。 

人类拥有多种智能,每一种智能在人类认识世界的过程中都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如果仅凭一、两种智能,是不能快速、有效地解决现实问题的。为此,我院运用多元智能理论,强调以教学为中心,以学生技能培养为方向,适时调整课程,迎合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技能的掌握和应用,加快成长。在课程改革中适时修订各专业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课程基本要求,整合教学内容,遵循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适应经济发展需求的办学特色,及时将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补充到教学内容中,保持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先进性。为突出高职办学特色,构建教学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教学体系,从岗位需求人才知识结构的角度出发,侧重对学生技术能力的培养,积极组织学生参加教学实践活动,强化学生的综合能力,以适应社会的需求。

        为了将多元智能理论渗透到教学管理中,在教学质量监控中,坚持以教学过程各类教学环节为中心,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以各类教学检查为手段,使教学管理符合教学规律,在探索、发现、认识规律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出体现教学规律的要求,建立健全系统的教学管理制度。

       三 依据多元智能理论,完善各教学环节标准,保证教学质量的提高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只有通过真正领域(即社会承认其价值的学科)中的活动,才能最佳地发展和促进人类的认知能力”。对教育而言,其对象是人,而多元智能理论提到的八个智能和对人的发展智能功能,在教学管理中得到充分体现。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是管理者根据高职院校的特点和教学任务,依据教学客观规律,按照一定的目标、原则、程序和方法,对教学工作进行科学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的过程,是整个学院教学工作的核心,教学管理工作如同纵横交错的网络,需要高素质、高水平管理队伍做保障,充分、有效地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提高管理效率。高职教学管理队伍水平的高低,是实现教学管理科学化、现代化的关键,在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中,必须建立一支“敬业精神好、文化层次高、综合素质优、业务水平强”的管理队伍,对教育事业有高度的责任心和较强的事业心,有现代化管理知识,有丰富的经验和敏锐的观察力,在教育教学中起指导作用。他们既有判断、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是善于管理的实干家,能较好地掌握教育教学的内在规律,熟悉教师和学生的特点,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同时能将多元智能理论充分运用到教学管理中,在管理过程中遇到问题能够具备自我反省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学会运用科学的方法和多元智能理论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不断地学习,在实践中学会科学管理,并从经验管理的模式中解放出来。由于教学管理各环节互相关联,互相影响,这一切都要求教学管理人员发挥“人际关系智能”互相协作和沟通。

        总之,在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只有积极探索多元智能理论,充分运用多元智能理论,深入理解多元智能理论,才能诠释多元智能理论后就要重新定位教育目标,力求培养学生的八种智能,尽量开发学生的潜能。鼓励学生建立信心,有天生我才必有用,行行出状元的思想。与此同时,教师要善待每一个学生,不能挖苦学生,不能讽刺学生,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

参考文献

[1]钟祖荣、伍芳辉.多元智能理论解读[m].北京:开明出版社,2003

[2]张家勇.多元智能理论对我国高教发展的启示[j].江苏高教,2003(3):114~116

人工智能导论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情绪智力;创造性自我效能;员工创造力

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工作的复杂程度越来越高,环境的多变性越来越大,发展的挑战越来越艰巨。众多学者一致认为企业如果要生存和发展,则必须充分开发和利用员工的创造力潜能,只有这样才能赢得人才竞争的优势,才能给企业带来革新、机遇、绩效和竞争力。创造力一般被定义为产生新奇、有用的想法或者答案,当这种想法或者答案被员工应用于工作时,往往可以帮助企业解决现实的问题,给企业带来新的产品和服务,抓住一个新的商机,或者提高企业的效率。由此,我们可以认定员工创造力常常是创新的开始和组织成功的重要源泉。但是如何才能激发员工创造力,成为现代企业急于解决的关键问题。

在探讨创造力的形成机制方面,有学者将创造性自我效能引入,认为知识水平、领导行为、工作复杂程度都会影响员工的创造性自我效能感,进而影响员工的创造力。另外,组织行为学已经研究证实了情境或者组织因素可以激发和培养员工的创造力,例如变革型领导、知识共享、学习导向等。其中情绪智力(Emotional Intelligence)作为心理认知层面的重要因素,被很多研究者认为在组织情境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无论团队还是个人的情绪智力在促进沟通、交流以及帮助企业和员工提高决策水平方面都有重要影响。在组织行为学有关领导的研究中,情绪智力被认为是有效领导的一部分,同时被认为是激发和提高员工创造力与绩效的重要因素。

通过对文献的回顾,我们发现尽管已有研究已经指出创造性自我效能对员工创造力有影响,亦有研究表明情绪智力对员工创造力有重要作用,但是缺乏将情绪智力、创造性自我效能、员工创造力相整合的研究。尤其是在国内,对情绪智力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相关研究文献较少。本文基于中国文化情境,以员工创造性自我效能为切人点,提出员工情绪智力向员工创造力转化模型,以华东地区的企业员工为对象展开实证研究。这一问题的研究有助于我们弄清个体情绪智力向创造力转化的内在机理,进一步完善创造力形成和转化相关理论,并为我国企业的实践与发展提供借鉴和指导。

一、文献回顾与理论假设

(一)员工情绪智力与员工创造力

员工创造力被认为可以在任何工作、任何组织中产生,研究者们也认为员工创造力最终将由员工自身激发产生。研究表明,领导方式和领导风格对员工创造力有重要影响;团队内部员工的支持与互动对员工创造力也有重要作用。这些作用和影响通过改变员工在个体层面的认知如个体的动机、技能等来促进和激发员工创造力的形成。而以员工情绪智力作为员工个体层面的因素,对员工创造力的影响,已经引起了研究者的关注与讨论,而且也已经被研究证实对创造力有重要的作用。

在社会认知理论中,情绪智力一方面被认为是一种认知能力,一方面也被认为是个人品质能力的结合。Goleman认为情绪智力是个人品质能力的结合,将情绪智力划分为5个维度:自我意识、自我控制、动机、同理心和社会能力。有学者通过分析以上5个维度认为这种情绪智力实际上是一种个人认知能力在四个方面的表现(情绪评估与表达、利用情绪强化认识并指导决策、情绪认知以及情绪管理)。也有学者从区别于大五人格的角度将情绪智力定义为以下四个维度:理解自身情绪、理解他人情绪、运用情绪、情绪管理。Rego等于2005年通过实证研究与分析提出的六度模型(理解自己的情绪、面对批评自控、自我激励、情绪控制、同理心、理解别人的情绪)被认为能够全面反映情绪智力的内涵而广泛被接受。

目前,在国内研究团队和组织中员工情绪智力与创造力之间关系的文献较少,而国外学者关于这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多。Goleman,Boyatzis与McKee认为情绪智力在团队绩效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在团队层面上,情绪智力也被认为可以通过团队信任、协作文化,最终转化为团队创造力,同时个体作为团队的一员在团队信任、协作文化以及团队创造力中扮演了重要的影响。无论是团队还是个体,情绪智力在创造力的激发和培养中都发挥着积极的作用。Rego基于领导者的角度,研究了领导者个体的情绪智力与员工创造力之间的关系,认为领导者较高水平的情绪智力与员工创造力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提出以下假设:

H1:员工情绪智力对员工创造力有正向显著影响

(二)创造性自我效能对员工情绪智力向员工创造力转化过程中的影响

自我效能被定义为个人相信自己可以组织并执行给定任务的能力,这种能力往往可以促使个人迎接挑战、战胜困难。在社会认知理论中,自我效能被认为是在复杂社会情境中驱动员工行为的重要因素,不仅可以提高员工在目标设定、承诺履行、持续努力及面对挑战中的表现,而且也被认为与创造力有着密切的关联。而创造性自我效能的内涵则更加丰富,它与创造力相关联,将知识、工作自我效能、领导行为以及工作复杂度统筹考虑,反映一种综合能力。创造性自我效能被定义为相信自己可以生产具有创造性的结果和绩效,实证研究已经证实,创造性自我效能感较强的员工更有利于产生创造性的成果,享受创造性的过程并不断提高其在工作中的创造性水平。

在有关社会交互关系理论的研究中,创造性自我效能作为交换关系向创造力转化的中介变量得到实证验证。在研究领导与创造力的文献中,Gong将员工学习导向、变革型领导作为自变量,将员工创造性自我效能作为中介变量,实证研究表明员工创造性自我效能对于员工学习导向和变革型领导向创造力转化过程中起到了中介作用。创造性自我效能可以将员工的知识和能力转化为员工内在激励,激发员工创造力。同时文章还认为员工创造性自我效能可以促使员工设立更高的目标,从而进一步提高员工的创造力水平。而员工情绪智力被认为是可以激发员工创造性自我效能产生与实现的关键因素。员工情绪智力对员工创造性自我效能有着积极的影响,员工拥有较高的情绪智力可以提高员工的学习能力和决策能力,这些能力常常会促进员工提高其工作绩效。同时,员工拥有较高的情绪智力水平,可以更好地控制自身的情绪,避免不良情绪对工作态度的影响,处理好人际关系和自身与工作的关系,从而增强其创造性自我效能感,最终使员工工作更具创造性和使员工工作绩效提高。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员工情绪智力显著地影响员工的内在认知——创造性自我效能,进而激发和提高员工的创造力。因此,我们提出以下假设:

H2:创造性自我效能在员工情绪智力与员工创造力之间起中介作用

(三)性别在员工情绪智力向员工创造力转化过程中的影响

有研究认为男女情绪智力水平无差异,不过也有学者认为女性的情绪智力水平要比男性高。一些学者认为性别在情绪智力和其他独立变量之间扮演调节作用,例如Rego等认为女性的情绪智力使得他们相对于男性来说对生活和健康有着更高的期望值。研究发现女性领导者往往能够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的情绪,面对批评时也表现得更为柔和,常常能够更好地激发员工的创造力。在跨文化情境中有关个人情绪智力的提高可以帮助员工提高其工作适应性的研究中,有学者认为性别对于员工的适应性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但这种作用并不明显。

基于以上分析,可见学者们关于性别对员工情绪智力的影响认识,看法不一。本文认为男女在员工情绪智力向员工创造力转化过程中的差异性并不明显,故不作出倾向性假设。为了进一步探究性别在员工情绪智力向员工创造力转化过程中的影响,我们把性别作为调节变量引入分析。

通过上述对前人研究成果的回溯和假设提出,我们经过分析与推理,确定本研究的理论框架(如图所示)。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对象及数据收集

本研究于2012年3月至5月期间,以调查问卷的形式对高科技企业密集的华东地区的数家企业内任职员工进行样本数据的收集。在发放问卷之前,我们尽可能地通过报刊、杂志、网络、企业黄页、公开信息等途径了解确定拟调查的企业名单,然后通过电话、邮件和人际网络等方式与企业建立联系,达成调研意向。为了提高调查的准确度,保证数据的真实性,我们控制了员工的年龄、工作经验、学历等人口统计学变量,然后采用匿名形式以邮件和纸质版相结合的方式发放问卷,在问卷发放两周后,进行回收。本研究共发放问卷256份,收回212份,其中填答无效及不合格问卷(问卷填写不完整、数据明显存在问题等)43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66%。样本中高科技行业如通讯电子、制药、科研院所、机械制造等企业占比达到73%。受访者中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比例高达92%,其中女性占比36%。

(二)变量测量

员工情绪智力(EI):本文采用由Rego和Femandes共同开发的情绪智力量表(理解自身情绪3个题项、理解他人情绪3个题项、自我激励3个题项、面对批评自控3个题项、同理心2个题项、情绪自控3个题项),共17个题项,该量表采用七点量表进行测定(1表示完全不同意,7表示完全同意),已经被学者广泛使用,证明能够很好地反映员工情绪智力状况。

创造性自我效能:我们使用Tierney和Farmer开发的量表来测量员工创造性自我效能,该量表包含3个题项,采用七点量表进行测定(1表示完全不同意,7表示完全同意)。这个量表在测量员工创造力自我效能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被证明有很好的适用性、效度。

员工创造力:我们采用Gong等人在对已有量表进行完善与补充的基础上开发出的适用于中国情境的员工创造力量表。该量表共有七个题项,采用里克特七点标识进行测量,1表示完全不同意,7表示完全同意。

(三)研究方法

本文使用SPSS17.0对各测量数据进行信度检验、相关性分析,在信度各指标达到要求之后,使用Amos17.0构造结构方程模型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以确定模型的结构效度。在对数据进行回归分析过程中,我们利用SPSS17.0对数据进行中介效应和调节效应检验。

三、数据分析及结果

(一)各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各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

通过对表1的分析可以看出,员工情绪智力与员工创造力、员工创造性自我效能之间呈现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其中员工情绪智力各指标中,面对批评自控与创造性自我效能和员工创造力之间的关系不明显。本文以Cronbach’s α系数来检验变量的信度,如表1括号中数值所示,各变量的Cronbach’s α值都在可接受的范围之内,这表示本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

通过对数据进行球形检验可得KMO=0.788、X2=1725.152、p

(二)假设检验

我们采用回归分析方法,在控制了年龄、工作经验、学历等人口统计学变量的基础上,考察了员工情绪智力对员工创造力和创造性自我效能的影响,详细分析结果见表2。在员工情绪智力对员工创造力影响方面,我们可以看到:员工情绪智力越高越具有创造力,其中员工理解自身情绪、面对批评自控、自我激励、情绪自控、理解他人情绪对创造力的影响显著,而同理心对创造力的影响则不明显,从-而部分支持假设H1。员工情绪智力对创造性自我效能的影响表明:员工情绪智力越强创造性自我效能感越强,其中面对批评自控、自我激励、情绪自控、理解他人情绪对创造性自我效能影响显著,理解自身情绪、同理心的影响则不显著。

(三)创造性自我效能对员工情绪智力和员工创造力的中介作用检验

我们采用“分步回归法”对中介效应进行检验。首先,由表2可知,员工情绪智力中理解自身情绪、情绪自控、自我激励、理解他人情绪对员工创造力具有显著的影响,员工情绪智力中面对批评自控、自我激励、情绪自控、理解他人情绪对创造性自我效能具有显著的影响作用。在比较以上对创造力和创造性自我效能显著影响的各维度之后,我们发现只有情绪自控、自我激励、理解他人情绪三个维度满足中介效应检验第二步的要求,因此我们只对这三个维度进行回归分析(同时为了便于比较和观察,面对批评自控、理解自身情绪和同理心的相关回归变化一并列出)。第三步,我们将中介变量创造性自我效能放入回归方程,比较第一步和第三步可以发现,员工情绪智力对员工创造力的影响系数中自我激励、理解他人情绪显著性消失,而情绪自控的显著系数有所下降。这说明创造性自我效能在自我激励、理解他人情绪与员工创造力之间起到完全中介作用,在情绪自控与员工创造力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

(四)性别在员工情绪智力向员工创造力转化的过程中的作用检验

本文将性别这一变量作为调节变量(女=1,男=0),采用分步回归方法利用SPSS进行回归分析。第一步将年龄、工作经验、学历等控制变量强行进入回归方程,第二步将员工情绪智力各个维度放入回归方程,最后将交互项引入回归方程进行分析(见表2)。回归结果显示各交互项与员工创造力之间的显著影响不明显,只有理解自身情绪与性别的交互系数达到较低水平的显著性要求(p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果讨论

近年来关于员工创造力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学者们的重视。员工创造力,不仅是组织行为学中新近关注的话题,同时也是心理学领域比较热的命题。与组织、团队层面的创造力不同,个体层面的创造力对个体认知层面因素的关注更为密切,尤其是心理层面的因素。认识到个体心理层面因素对个体创造力的作用特殊而丰富,有着不断广泛而深入研究的必要。本文在对现有国内外文献进行归纳和整理的基础上,引入创造性自我效能这一中介变量,探讨了员工情绪智力向员工创造力的转化形成机制。

本文通过实证数据分析与结果推演,得出以下结论:

1 员工情绪智力各个维度对员工创造力的影响存在差异。这一研究结论深化了组织情境中Barcsak、Lassk和Mulki关于情绪智力对员工创造力的影响,情绪智力各维度之间对员工创造力的影响是不同的。区别于Choi笼统意义上情绪智力对员工创造力的积极影响,本文研究发现员工情绪智力中理解自身情绪、自我激励、情绪自控、理解他人情绪对于员工创造力有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面对批评自控、同理心对员工创造力的影响不显著。研究结论中,值得关注的是员工在面对批评自控、同理心上的表现越好,其创造性方面的表现就越差,不难理解一个拥有独立、开放思想的员工才不会被企业的规章所束缚,才能更具开创性的完成各项工作。

2 创造性自我效能在自我激励、理解他人情绪与员工创造力之间起到完全中介作用,在情绪自控与员工创造力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研究结果在一定程度上证实了Tiernery和Farmer关于创造性自我效能在创造力形成中的中介作用。作为心理层面的一个重要指标,创造性自我效能感是员工对自身的一种肯定和认同,其对于创造力的激发至关重要。在现实企业中,一个能够理解他人情绪,并善于控制自身情绪以及自我激励的员工,往往能够形成较高的创造性自我效能感,从而促进员工创造力的形成。

3 在员工情绪智力向员工创造力转化过程中,性别的调节作用并不明显。这与Hechanova和Beehr的研究相一致,他们认为女性的情绪智力水平与男性并不存在明显差异,女性同样可以在工作中富于创造性地完成工作。同时,本研究结论也为男女“职业平等”观念提供了佐证,女性在员工情绪智力向员工创造力转化方面并不劣于男性。

(二)现实建议

根据以上研究结论,我们得出以下企业管理实践的指导建议:

1 企业应该重视对员工情绪智力的培养。企业在对员工的聘用、培训、教育中,一般更关注员工技能的提高,较少关注员工的情绪智力水平的提高。企业在选拔人才的时候,应该结合自身的行业特点和企业文化,选拔和聘任不同情绪智力水平的员工,为岗位配备最合适的人才。有关情绪智力的素质教育方面如沟通、社交礼仪等课程也应该成为企业教育和培训的重要内容,提高员工的沟通技巧,改善员工的人际关系,从而增强员工的创造力水平,提高员工的创造力绩效。

2 企业和员工都应该重视提高员工的创造性自我效能感。在工作中,员工应该培养自身积极的态度、正面的思想,努力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增强自身的创造性自我效能感。企业领导者应该和员工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增强员工自身对企业的归属感和使命感,增强其自信心,最终促进其创造性自我效能感的提升。

3 企业应重视对女性员工的任用与培养。受中国传统的重男轻女文化观念的影响,现实社会中企业对男性员工的偏好仍然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女性员工在职业发展路径上往往也更艰辛,这就要求企业应该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企业针对具体的岗位需求,应该加强对女性员工的任用和提拔,给予女性员工同等的职业发展机会,开发和激励女性员工的创造性潜能,真正实现女性员工的“职业平等”。

人工智能导论论文范文第10篇

一是始终注重科学理论指导。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智慧城市建设的理论支撑和指导。早在2006年,南京市提出了“发展智慧产业、构建智慧城市”的初步构想,同时一直在跟踪研究世界智能城市发展的路径、理念、方法和实践进程。2007年“重洽会”期间,举办了“智慧产业发展与城市创新”高层论坛,论坛邀请了一批国际顶级专家,分别做了《发展智慧产业、打造软件名城》、《构建国际化的智慧产业生态区》、《谋划智慧城市发展、促进智慧产业创新》、《智慧产业发展与知识安全工程》等演讲。时任市委书记、现任省委书记罗志军出席论坛开幕式并发表了重要讲话。

2010年11月16日,市委联合南京大学等举办了“智慧南京高峰论坛”,两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应邀到会就智慧城市发表演讲,论坛共同探讨“智慧城市”和“智慧南京”建设发展的构想和路径。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朱善璐在论坛上指出,“智慧南京”既是实现现代化国际性人文绿都的目标中的题中应有之义,是人文绿都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南京未来发展的方向。建设“智慧城市”,是市委、市政府重要工作目标和任务,研究“智慧南京”发展模式,是应对金融危机之后的发展阶段,必须抢抓机遇、摆上日程和认真研究解决好的重要问题。它是南京利用自身特点充分发挥优势的必然要求,也是南京长期文化积累、城市进步的结果,还是顺应新潮流与时俱进的必然选择。在这之后,市政府又召开了若干场智慧城市的专题论坛,市政府领导及有关专家就智慧南京建设提出了一系列理论和建议。

二是始终注重顶层设计引领。

南京十分重视智慧城市的顶层设计,把它放在智慧城市发展的战略高度。市长季建业多次明确要求,要深化细化智慧南京顶层设计、系统设计、构架设计。智慧南京建设就是要推动城市的信息化应用。在规划上要进一步明确智慧南京的架构。季建业市长指出,要推进智慧政务、智慧商务、智慧事务建设。智慧政务就是政府管理的智慧化智能化;智慧商务,也属于智慧南京的一部分,现在我们考虑得不多,但是我们一定要把这个平台搭建出来。智慧事务,就是指与城市有关的管理体系,包括医疗、城管、环保等。政务商务事务加起来就覆盖了整个社会。政府的管理通过政务来运行;城市的商业运行,包括其他一些新的公司,都要通过商务平台运行;事务就是有关对社会事务管理的一些东西,跟老百姓生活直接相关的一些东西。还要推进智慧产业发展。之后,市政府多次召开专题会研究智慧南京的顶层设计,要求不断深化细化顶层设计、系统设计、构架设计,不断加大信息化基础建设投入,大力拓展信息技术市场应用,着力破解“信息孤岛”现象,构建统一规划、集约投入、集成发展、资源共享、高度整合、高效运转的智慧城市架构体系,更好地推动城市功能转型、产业发展转型和百姓生活品质提升。

南京市“十二五”智慧城市规划也是按照顶层设计的总体要求编制的,提出了智慧南京的总体架构,概括为“一大平台、三大领域、六大体系”,即以智慧城市云计算服务平台建设为核心,以满足政务、商务、事务三大领域应用需求为导向,推进信息基础设施体系、智慧应用体系、智慧产业体系、信息资源管理体系、技术支撑体系和政策保障体系建设。三是始终注重示范工程先行。

智慧城市建设是一个漫长的城市发展历程,不可能一蹴而就,现阶段智慧城市建设尚处于探索阶段,并无完备的经验可以借鉴,因此,当前智慧南京建设必须要有先导型示范工程的引领,抓住其关键环节,遵循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原则,围绕城市发展的特色优势、产业升级的战略重点和群众对公共服务的迫切要求,来确定应优先实施的项目。从而使百姓尽受到智慧城市所带来的便捷。南京把政务数据中心、市民卡、车辆智能卡三大重点项目(简称“两卡一中心”)的建设确定为现阶段“智慧南京”的目标和雏形,即以车辆智能卡为物联网建设的突破口,以市民卡为行业应用整合的载体,以政务数据中心为城市级智能管控中心,试图先行构建一个能够代表智慧城市核心特征的微缩模型和智慧南京的基础,也是现阶段智慧南京的标识,旨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为全面推进智慧南京建设奠定基础。

四是始终注重民生项目优先。

南京始终把关乎民生的项目作为智慧南京重点推进的工程和抓手,把智慧医疗、智慧旅游、智慧城管、智能交通等重点项目是智慧南京惠及民生的重点工程。目的是使市民感受到智慧南京给他们的学习生活工作带来实实在在的便捷,从而使智慧城市建设由政府意志主导变成市民自觉的行动。

五是始终注重突破传统思维。

南京一直充分认识和牢固树立智慧城市是城市信息化更高阶段的科学理念。2011年4月7日,市委杨卫泽书记强调指出,我们的根本目标是建设人民幸福生活城市,五年发展目标是率先实现基本现代化,长远发展目标是建设现代化国际性人文绿都,跻身世界发达城市行列。杨卫泽书记进一步指出,在规划和建设中,要全面融入现代化理念。要真正把低碳、绿色和智慧不是作为口号,而是从基础设施、城市营运和管理等方面真正融入、体现出来。这充分体现南京市主要领导对智慧城市的科学认识。

“人文绿都”是南京的城市定位,“智慧南京”理应引领南京的智慧人文的发展和城市的文化复兴。深厚悠长的人文底蕴、高素质的城市市民、创新型的城市建设和管理人才是智慧南京的灵魂、丰富的科教资源是智慧南京的财富。

南京将智慧人文列为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领域,把提高城市市民的素质,造就创新型城市建设和管理人才,作为智慧南京的灵魂。南京城市人文底蕴厚重,既是优势,也可能是桎梏;南京科教资源丰富,如果充分利用就能变成智慧城市建设的财富,如果用不好,就有可能丧失已有的优势。南京正在充分挖掘高校、科研机构、大型骨干企业等资源优势,为构建智慧南京提供坚实的智慧源泉。以软件园、工业设计园、大学科技园、动漫创意园等园区为依托,努力构建有利于各类人才创新创业、展示才华的舞台。要完善创新人才的培养、发现、引进和使用机制,切实营造“引得进、育得精、留得住、用得好”的人才环境。同时,通过有效举措,鼓励市民终身学习,营造学习型城市的良好氛围,树立南京特有的智慧人文的良好形象。智慧城市努力挖掘和利用南京历史文化底蕴,梳理现实文化资源禀赋,加大智慧南京的文化含量,把创新、创业、创造等现代城市市民精神与智慧城市加以整合,突出大文化、大智慧,丰富智慧南京的内涵。

人工智能导论论文范文第11篇

随着中职课程设计要求的不断提高,研究多元智能理论在该过程中的整合凸显出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对多元智能理论相关内容做了概述,分析了中职课程设计的内容和特点,并结合相关实践经验,就多元智能理论与中职课程设计的整合实践展开了研究,阐述了个人对此的几点看法与认识,望有助于相关教学工作的实践。

关键词:

多元智能理论;中职;课程设计;整合

一、前言

多元智能理论对于探索中等职业教育礼仪教学、培养学生礼仪知识与技能、提高教学质量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应用“多元智能理论”在礼仪教学中发现学生优势智能,培养学生优势智能方面的潜力,积极引导学生相应的专业发展方向,从而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二、多元智能理论概述

这种智能理论最初是美国的心理发展研究人员霍华德•加德纳(HowardGardner)在1983年提出来的。他认为我们每个人都有着多种主要的智能其中包含:语言的智能还有逻辑的数理智能,与空间的智能还有运动的智能,音乐的智能与进行人际交往的能力,内省的智能与自然的观察智能等。语言的智能主要指的就是口语以及书写文字具体的应用的能力,它与对语言的文字和于洋的意义还有规则和语法能力,与声音还有节奏,音调和诗韵有很大的联系,其中不同的功能在语言的实用能力上都有一定的敏感性。数理的逻辑智能主要指的就是运用数字和推理的主要能力,它关系到了对抽象理论的应用于具体的认知,其主要的成份包含了觉察上的逻辑以及数字样式上的分析能力,还有就是进行普遍的推理能力,还有巧妙的对对抽象分析上的能力。空间的智能其主要指的是对视觉性或者是空间性的一些消息进行感知的能力,还有就是将所感知到的信息进行加工所体现出来的一种能力。其中的主要成份有准确的认知物体还有认知形状的能力,对认知到的物体或者是形状在操作或在心理做出一种空间旋转上的实力,在头脑里组成心像和转换心像的一种能力,对图像艺术所认知的视觉和空间的张力,以及平衡和构成等联系上的一种敏感性等。

三、中职课程设计特点

中职生的智力倾向是形象思维,在内省、空间、运动以及智力观察方面有着很大的优势,展现了“在实践中学习”的教育理念,这对中职人才的培养可以说并不是劣势,反而是其自身的优势;因此我们认为内省对于中职生来讲应被排在第一位,这代表中职生有着十分强大的自我意识与自我反省的能力。另外,中职学校中男生与女生之间的智力,还有不同专业学生的智力彼此存在巨大的差异,所以除认识到中职生的智力倾向外,尤其还要关注个体以及性别之间的差异。同时,中职学校生源的质量也是对其课程设计产生影响的主要因素。面对目前学生基础知识并不强以及学习目的不是很明确、学习缺少动力等情况,笔者认为目前中职学校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改革课程设计,减轻课程设计的要求与难度,从浅到深,设计与学生智力相一致的课程。并且中职课程还应该对学生的智力特点加以掌握,尊重以及善待学生个体上的差异。

四、多元智能理论与中职课程设计的整合实践探讨

1.调研本文基于中职学校自身的教学内容,将两个班级作为实验班级。并且对所需要的数据采取了文献法。进行调研的主要目标:(一)创新“多元智能理论”在礼仪教学中的应用。(二)“多元智能理论”在礼仪教学中运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方法的指导。(三)应用“多元智能理论”在礼仪教学中发现学生优势智能,培养学生优势智能方面的潜力,积极引导学生相应的专业发展方向。结果从调查中得出:45%的同学对现在礼仪基础课教学中普遍采用的教师演示、学生跟着教师的操作步骤学习的教学方式不满意,但还有一部分学生虽然愿意接受这种教学方式,但他们认为这种教学方式对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不利。

2.分析A班要比B班学生的学习的兴趣和学习的主动性,以及对知识的探索性,还有学生合作精神以及与人交流合作的能力等方面都有一定的提升,基本符合了我们操作的理想效果。因此,能够获得基于多元智能理论指导的职业的学校《礼仪》课的课堂教学方法是合理的,实验班学生的整体智能水平有一定的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也获得了极大的提升。

3.研究的意义(一)在当前的中职礼仪课教学中运用多元智能理论,更有助于提高中职礼仪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更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二)突出学生主体地位,锻炼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发展学生的多元智能。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加强对多元智能理论与中职课程设计整合的研究分析,对于其良好实践效果的取得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在今后的中职课程设计过程中,应该加强对多元智能理论的重视程度,并注重其具体整合实施措施的科学性。

参考文献:

人工智能导论论文范文第12篇

关键词 :     智能手机技术;社会性;生成机制;实现路径;

Abstract: Smartphone technologies are related to the development,the production,the sales,and the use of smartphones,with features such as subjectivity,intentionality,mobility,multi-functionality,and incompleteness nature of ownership transition,etc.The social attribute of smartphone technology is defined as the attribute of human interaction reflected in above activities.The subjectivity and mobility of smartphone technologies extend the sense organs,the nervous system,and the brain of human,enhancing people’s cognitive and thinking ability;the mobility and multi-functionality extend temporal and spatial boundaries of human interaction,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of work and enriching our lives;the incompleteness nature of ownership transition determines the special diversity of subjects,demonstrating the complexity of social interaction.The social attributes of smartphone are generated by the permeation through the whole procedure of its running process,which present as the nationality,the economy and the value orientation ability and so on.

Keyword: Smartphone technology; Social attribute; Generation mechanism; Implementation path;

在智能化、网络化、信息化浪潮的推动下,智能手机成为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智能手机不仅普及率高,而且被使用时间长。据2021年《第十八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成果》的结果显示,“2020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每天手机接触时长为100.75分钟,比2019年的100.41分钟增加了0.34分钟”。[1]反过来说,智能手机作为一种多功能的网络移动平台,进一步加速了智能化、网络化、信息化发展,延伸了人的感觉器官、神经系统和大脑,增加了人与人交往的时空边界,增加了人与人关系的复杂性。智能手机独特的技术特征将有利于深化人们对其社会性的认识,促进其规范使用和有序发展。

一、技术与智能手机技术

1. 技术的内涵与特征

芬伯格(Andrew Feenberg)同时依据两个标准(是否受人控制和是否价值中立)把技术理论分为四类:工具论、决定论、实体论和批判理论。其中,工具论和决定论是价值中立的,实体论和批判理论是价值负载的;决定论和实体论都强调技术的自主性,工具论和批判理论都认为技术是受人控制的。[2]前三类理论都是从技术产品,即人造物的角度分析技术。而最后一类(即技术批判理论),将关注的焦点集中到技术设计的源头。他认为,技术从设计阶段便融入了利益主体的意图、目的及价值观,主张批判现存技术去寻找可替代的技术。

伊德(Don Ihde)认为,“技术是我们在环境中以各种方式形成使用的那些物质文化的人工物。”[3]这种人工物不仅仅是一种工具和手段,而且其结构和功能还隐含着制造者的目的和意图。“通过人造物的结构,可以把人造物与人的因素,与人的意向和人所生活的具体情景(环境)联系起来。”[4]技术是生活世界的技术,人造物处在生活世界的大背景或某个具体情景之下,必然会依赖或聚集生活世界中自然、社会、历史等各方面的内容,对人与社会乃至整个世界的关系产生多维度的影响。

基于以上分析,本文对技术的概念界定如下:技术是以人造物为主要研究对象,联结人的意向和实践并对生活世界各要素聚集和反映的过程。其特征主要有:(1)主体性。技术不能脱离人单独存在,而且在技术过程中常有多个主体参与,他们都有可能影响技术发展的方向;(2)意向性。人造物中包含了技术主体的经济、社会、政治、文化和生态等方面的意向,这也是人造物产生的动力和原因;(3)物质性。技术最终会外化为一个人造物,或搭载在相应的工具或设备上。

2. 智能手机技术的内涵与特征

关于智能手机的内涵,大体有三种观点,一是认为智能手机是一种服务于媒体传播的移动媒介;[5]二是认为智能手机是一种携带方便的用于语音通讯和信息交流的工具;[6]三是认为智能手机是一种中心文化,反映了经济状况、社交活动及背后的权力关系等文化内容。[7]

以上三种观点谈论的是智能手机,所以关注的是智能手机的使用和由此导致的各种问题,而智能手机技术除了智能手机的使用外,还包括智能手机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等环节,其中手机的研发或设计至关重要:作为手机技术的源头,它潜藏着手机技术的目的、意向和本质。智能手机技术是技术的一种,其特征除了前文提到的技术的三个特征外还包括:(1)移动性。智能手机的最大特点是体积小且轻便,易于携带,成为了人们生活、工作的有力助手,几乎与人们形影不离。据统计,截至2020年12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9.86亿,网民通过手机接入互联网的比例高达99.7%,[8]且呈逐年上升的态势。(2)多功能性。智能手机除了可以接打电话、收发信息外,还可以上网、照相、导航等,理论上讲可以有无穷多的功能,这全看手机自身携带或安装的应用软件而定。(3)所有权让渡的不完全性。所有权是指所有者对实体占有、控制和使用的权利。一个完全的所有权让渡是指一旦实体的所有者发生了变更,则接受者完全拥有占有、控制和使用该实体的权利;同时,未经允许,其他主体则不具有上述相应权利。但是对手机这种智能产品,消费者在购买后并没有获得该手机的完全使用权限,因为其生产企业,甚至企业背后的政府或其他主体,可通过硬件或软件后门对手机实行远程控制。也就是说手机卖给你了,但企业仍然是手机的主人,甚至是手机的真正主人。这也是手机这种高智能产品与普通产品(如锤子)的重大区别。据此,可以把智能手机定义为:一种携带方便、具有多种功能的智能型人造物;而智能手机技术则可以定义为:关于智能手机的研发、生产、销售和使用的活动。

二、智能手机技术社会性的表现形式和生成机制

1. 智能手机技术社会性的内涵和表现形式

关于社会的概念,从描述意义上可分为广义与狭义两种。广义的社会指的是一种人与人或人与社会的互动关系。社会学家齐美尔在《社会学的问题》中指出:“在大量个人进入互动的地方,社会才存在”。[9]它包括了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如经济、政治和文化等。狭义的社会仅指人们生存与发展的社会公共生活领域。本文采用的是广义的社会概念。

技术的社会性(即社会属性)是相对于其自然属性而言的。技术的自然属性是指技术活动所反映出来的人与自然关系的属性,如技术的合规律性、可行性和生态性等;技术的社会性是指技术活动所反映出来的人与人关系的属性。其表现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技术的产生、发展和应用要受到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10]另一方面,技术的产生也是为了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技术的社会性具有经济性、阶级性、民族性等特质。[11]

因此,可以把智能手机技术的社会性定义为:人们在智能手机技术的研发、生产、销售和使用过程中所反映出来的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属性。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智能手机技术延伸了人的感觉器官、神经系统和大脑的功能,增强了人的感知和思维能力。智能手机不仅是人们的千里眼、顺风耳,还通过物联网自动“感知”各类设备信息。同时,通过融合人工智能算法,智能手机成为了人的“第二大脑”,在居家、出行、娱乐、社交、工作等领域实时自动发出相关指令,辅助人们拟定相关安排。(2)智能手机技术拓展了人与人交往的时空边界,提高了工作效率,增添了生活情趣。人们通过网络化的手机平台可以随时参与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如通信、支付、购物、网页浏览等,扩展了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时空边界,极大提高了人与人、人与物之间交流的自动化程度和效率。(3)智能手机技术的多元主体性展现了人与人关系的复杂性。智能手机技术所有权让渡的不完全性决定了智能手机具有同时被多个不同类型主体占有、控制和使用的可能性。这里可能的主体有:手机智能技术的开发者、所有者(如企业或与企业利益相关者)、销售后的所有者、使用者、相关应用程序的开发者、所有者和使用者等。这些多元化的主体都有可能通过硬件或软件后门监控手机的运行,而这些主体的目标和意向可能不同,甚至相互矛盾或冲突,这就反映了人与人关系的错综复杂性。

智能手机技术的社会性可分为内部社会性和外部社会性。内部社会性是指智能手机技术在研发、生产和销售过程中实现的社会性,如国家性、经济性等。其外部社会性是指智能手机作为一种携带方便的移动终端,在使用过程中实现的社会性,如观念引导性等。其中,内部社会性融入到智能手机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之中,在使用阶段难以更改;而外部社会性是后来附加上去的,基本上是由对智能手机的不同使用决定的:不同的主体可以利用智能手机宣传不同的社会文化。

2. 智能手机技术社会性的生成机制

智能手机技术社会性的生成过程就是其社会性在智能手机技术的研发、生产、销售和使用等各个环节的渗透过程。首先,在设计阶段,技术主体的目标和意向指引手机的设计,在设计中嵌入技术主体的价值目标,使之更好地为技术主体服务。其次,在生产阶段,制造者依据设计蓝图对手机的各要素(如智能要素、实体要素和过程要素等)进行适当、有效地整合,形成一定的技术结构(即手机产品)。显然,这一生产过程必须贯彻设计阶段的目标和意向。再次,在销售阶段,产品的销售过程一方面是对手机品牌背后承载的文化符号和价值理念的传播,另一方面也是实现其经济效益的重要方式。最后,在使用阶段,由于智能手机技术的多元主体性,决定了其使用目标和意向的多元性。一般消费者用于通信、娱乐、学习和工作,企业用于广告的精准推送,政府(或政党)用于主流价值观的宣传等。

三、智能手机技术社会性的实现路径

技术主体通过智能手机技术的意向性、移动性和所有权让渡的不完全性对智能手机的软硬件进行调控,以实现其相关的国家性、政治性和经济性等社会属性(属内部社会性);同时,智能手机作为一种携带方便的具备多功能性的移动终端,也是一部高效宣传社会文化的媒介,体现为观念导向性(属外部社会性)。

1. 国家性的实现路径

智能手机技术的国家性是指智能手机在设计、生产、销售和使用等方面为国家或政府服务的属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政府通过与企业合作可以凭借手机软件或应用程序的使用获取大量相关信息,再通过大数据挖掘和智能算法等方式得到相关风险提示,有助于维护国家安全,保障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在当前我国新冠肺炎疫情“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严峻形势下,基于我国地域广阔、人口数量大、部分地区人口密度高等特点,为了快速应对疫情,在政府引导、企业参与下,搭建了“健康码”“大数据行程卡”等疫情防控小程序。这些程序搭载在智能手机上,每一个手机用户进出各类场所必须扫码登记,便于各个省、市、县、村或社区对人们的出行管理。这些措施大大提高了我国面对突发事件的应急效率,保障了我国人民的生命健康安全。另一方面,智能手机技术一旦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企业控制,那么该企业(或与其利益相关方)就可能运用该技术所有权让渡的不完全性,非法监控、盗取人们的邮件、聊天记录、视频照片、文件等私人信息,从而可能严重侵犯个人隐私,并威胁到国家的信息安全。“斯诺登事件”的发生就说明这种侵犯和威胁是现实存在的。

2. 经济性的实现路径

智能手机技术的经济性在于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促进社会经济发展。首先,企业在设计阶段可以对手机硬件作出调整,以影响消费者的选择范围和购买决策,提升其利润空间。以手机内存设计为例,从最早的16GB、32GB和64GB到现在将近1TB的版本,新款手机容量呈现持续向上增长的趋势。理论上企业可以提供给用户更多的选择,但实际上企业在设计过程中往往通过取消32GB的版本,仅支持16GB、64GB和128GB(甚至更大容量的内存)来引导消费者选择更贵的机型,从而使手机销量和企业利润大幅提升。其次,企业在设计时往往会将手机的耐久度按照一定的周期减损,从而控制手机的使用寿命,促进新品的销售。如一台手机的核心部件的预期寿命往往被设计为3-5年,相应的材料和工艺也会被严格控制。再次,手机企业可以通过设置手机应用商店限制人们对应用程序的使用,并对部分应用程序实行有偿使用政策。这样,既增加了一部分应用程序企业的经济收入,也使手机企业因此获取额外的中间费用。最后,企业(或其利益相关方)可以利用手机软件和应用程序,获取用户相关信息,采取相应行动,以维护经济安全,提升经济效益。如国家或政府能够通过企业监控手机的操作,打击金融诈骗、等经济犯罪行为,从而维护经济安全,防范经济风险;对于手机应用程序企业而言,可以通过所有权让渡不完全性收集用户偏好、以及生活习惯等信息,实施商品广告的精准推送,从而提高商品销量,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3. 观念引导性的实现路径

基于智能手机技术的多功能性和移动性,智能手机成为思想观念传播的重要工具。一方面,智能手机的软件设计有较大的弹性和张力,人们能通过各类软件平台接收不同的思想观念,从而使智能手机技术具备了承载多元价值观的能力。同时,许多应用程序借助智能算法还实现了精准化、智能化、定制化的信息推送,极大地增强了其观念引导的效能。另一方面,手机硬件提供了多种渠道(如声音、图像和视频等),以更生动地实现价值观传播的功能。现在,各国政府或政党都认识到了智能手机技术在观念引导中的重要作用。一方面利用各种新闻应用程序及时推送政府或政党的相关政策,或有利于政府或政党观念的新闻;另一方面通过各类学习应用程序加强对主流价值观的学习引导。这类推送和引导,充分利用了手机的移动性、便携性和智能性,扩展了观念引导的时间和空间,极大提高了观念引导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国家新闻出版署第十八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成果[DB/OLT.

[2]芬伯格技术批判理论[M].韩连庆、曹观法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3-21.

[3]伊德技术与生活世界一-从伊 甸园到尘世[M] .韩连庆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2,1.

[4]舒红跃技术与生活世界[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6,3.

[5]秦艳华、路英勇.全媒体时代的手机媒介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3,18.

[6]匡文波手机媒体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17.

[7]Goggin,G. Cell Phone Culture.Mobile Technology in Everyday Life[M].New York:Routledge Publisher,2006,2.

[8]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等.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DB/OL]

[9]Simmel,G. On Individuality and Social Forms[M]. 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71,23.

人工智能导论论文范文第13篇

一、常州“智慧城市”指标体系构建的意义

(一)指标体系是智慧城市图景设计的“导航仪”

智慧城市的理念、布局、建设是“有规划的社会变迁”过程,刻写的是政府、企业、组织和公民“全面互联、充分整合、激励创新、协同运作”的新模式。智慧城市指标体系是智慧城市的“量化版”,它对城市的布局、重点、层次、结构、空间、流程、特色等都有导向性的意义。目前,全球应用层面的智慧城市评估体系主要有:欧盟中等规模城市智慧排名指标、IBM智慧城市评价标准、上海浦东新区智慧城市指标体系2.0、国家智慧城市(区、镇)试点指标体系、南京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智慧台湾绩效指标等,这些指标对本城市以及其他智慧城市建设无疑具有重要的“先驱”角色和“导航”价值。

(二)指标体系是智慧城市发展样态的“度量衡”

智慧城市是由城市各个组成要件构成的有机统一体,反映的是一个城市体态结构与功能的运行质量和水平。基于不同的视角和层级,智慧城市呈现为不同的城市空间和城市意象,因而,测量的指标和维度不尽一致,如IBM认为“互联网+物联网=智慧的地球”,侧重于现代科学技术和通讯技术的感知和运用;欧洲中等规模智慧城市从“智慧人群、智慧经济、智慧治理、智慧流动、智慧环境、智慧生活”6个层面、31项二级指标来测量;国际智慧社区论坛(Intelligent Community Forun)把“宽带连接、知识型劳动力、创新、数字融合、社区营销与宣传”作为评价智慧城市的标尺;智慧南京走的是“智慧服务、智慧产业、智慧政府、智慧人文”的发展战略,因此,不管“智慧”邂逅“城市”耦合成怎样的面貌和样态,都需要指标体系来度量、细化和修正。

(三)指标体系是智慧城市纵横比较的“方位器”

目前,智慧城市的推进模式主要有三种:一是市场主导型,即市场和企业对智慧资源的研发、推广和运用享有支配权,而政府只是协调者、协作者,这种模式主要存在于美国和西欧;二是政府主导型,即政府是智慧城市构建的主要推动力量,从规划、配置到实施都由政府主治,如上海、北京、深圳、常州等;三是市场+政府型,即把市场、企业的科技力量与政府的规制力量有机衔接起来,共同推进城市的智慧化治理,如新加坡、日本、马来西亚等。智慧城市的发展模式各具千秋,这些根植于民族、区域经济、政治文化的特色和优势,更能反映城市治理变革和进步的个性,而与之相契合的指标体系就是智慧城市“胎动成型”的方位器,其理念与图景、机制与体制、路径与战略、规模与层次、重点与布局都洋溢着自身的特色、定格自身的方位。

二、常州“智慧城市”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一)科学性原则

这是智慧城市指标体系构建的最基本原则,要保证指标体系配置的科学性:首先,明确指标体系设计的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既要论证理论预设的合理性、可行性,又要根据经济社会、信息化水平发展和创新,对智慧城市的丰富内涵、框架构成、基本特征、目标愿景、层次结构、发展动态、规律趋向等有科学认知和全面测量;其次,指标的名称、内涵、口径、范围、适用要有精准的界定和目标导向,指标选择与层次划分要合乎自然逻辑和标准尺度,不能有内容重复、标准不一、越界划分、顺序混乱等错误。

(二)系统性原则

智慧城市是许多要素构成的有机系统,因此,指标体系应遵循系统性构建原则,把相关领域纳入系统整体,正确调适和处理好局部与整体、基层与政府、行动与目标之间的关系,信息量得到充分反映,体现指标群的独立和完善,从各个角度、不同层次彰显被评价对象的特征和实态,而且还要体现对象的发展变化趋势。在智慧城市评估指标体系构建、指标选取、分值赋权上,要抓住智慧城市建设的核心要素,注重各个部分、要素的关联,符合事物发展规律,以保证评价的全面性和可信度。

(三)导向性原则

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将全面反映智慧基础设施、智慧规划、智慧人群、智慧政务、智慧治理、智慧民生、智慧产业、智慧家居、智慧意象、智慧生态等方面的内容,从发展的视角集中展示了智慧城市的最新理念、未来愿景、建设目标、内在逻辑、架框体系、感知能力等核心要素,必须具备强大的导向功能和激励力量,能起到指导和牵引中国智慧城市建设、预测智慧城市趋向、推动智慧城市提升的作用。

(四)可操作性原则

构建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不仅是一项理论研究课题,而且是一个重要的实践工具,要充分利用其进行实践分析,对现有的智慧城市建设情况进行评价,这才是课题研究的目的所在。因此,指标体系的拟设计要充分考虑在经济和技术上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其一,数据获取的简易性和精确性;其二,数据的可综合性和可分解性;其三,经济成本的低廉性和可承受性;其四,测量手段和工具的明细化和量态化。

(五)可比性与发展性原则

可比性是构建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及实际操作中的重要环节,它决定着评价结果的公信力。所以,选用指标时必须注重指标口径的一致性,保证指标体系在历时性和共时性上的比较优势和鉴别品质,同时在指标选取上注重把不可比要素转化成可比要素,并尽量与国际通用的指标相统一,以提高智慧城市评价的国际性。同时,适应区域和区段的特殊性,智慧城市的建设也有其特色和个性,指标体系的设置和赋权也应相应变动、修正和发展。

三、常州“智慧城市”指标体系构建的依据

(一)理论依据

1.Smart模型理论。此模型由中国软件评测中心智慧城市评价咨询中心设计,通过以下五要素为内涵展开:Service(服务);Management(管理);Application(应用);Resource(资源);Technology(技术),依托公共信息平台,实现政务、企业、组织和个人之间的深度感知和高效协同。

2.城市演化理论。其代表人物主要为伊利尔・沙里宁和黑川纪章,此理论从城市生命体和城市生态学出发,认为城市的各要素、部分,如设施、物流、资金、信息、人群、服务等是共生关系[1],具有紧密的“功能性关联”,它们之间有机演化、互动协同、战略联接,共同推动城市从物理城市向空间城市的递升。

3.城市系统工程理论。该理论主要从系统工程论的视角,把城市大系统分解为若干高度联系的次系统,城市规划、景观、水电气资源、建筑、交通、排污、绿化等,以“时空观为理念,城市与发展为主题,城市系统、城市逻辑与城市制度为维度,发展阶段、发展规律、发展战略与发展调控为问题”[2]。

4.数字城市。数字城市是表征城市信息化的新形态,其代表人物有沃尔曼、卡斯泰尔、布互索等,他们从信息空间(I-space)的角度,构建和论证数字城市交互的海量性和虚拟性,认为人类的未来栖身之地不在“钢筋混凝土构造的现实城市中,而是在数字化组建的‘软城市’(Soft Urban)里”[3]。

5.网络拓扑理论。即城市空间中“人与人、人与事物、事物与事物之间的段落、距离”[4],构成网络拓扑的空间结构,其主要特性为定向性和路径连通性。

6.城市意象理论。该理论由凯文・林奇创立,他认为,城市意象由路径、边界、节点、地区和标志五个元素构成[5],意象是观察者的主观感知,具有很强的审美性。

(二)现实依据

常州市政府通过了一系列的规范性文件,如《常州“智慧城市”发展规划(2012-2016)》、《常州市“智慧社区”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等,有力指导了智慧城市的发展。

第一,国民经济各领域信息化成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助推器。建成了三农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常州名优农产品营销信息系统等一大批为农服务信息系统。互联网宽带实现了全市所有行政村的通达。信息技术广泛渗透到工业经济各个领域,全市建成了省级两化融合示范(试验)区2 个、示范(试点)企业77 家,产业服务示范园3家。

第二,电子政务促进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建成具有地方特色的“三合一”网络平台,实现了行政权力运行、法制监督、行政监察三大功能的全覆盖。“金审”、“金财”、“金税”等“金”字工程的建设推进了政务系统的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人口基础信息数据库、自然资源和空间地理基础信息数据库等项目初步建成运行。

第三,社会公共领域信息化水平获得较大提升。社会保障市民卡已初步推广,逐步开始发挥服务公众的载体功能。社区管理信息系统全面运行。建成城乡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城市公共安全应急响应系统投入运行,实现110、119、120、122 的应急联动。

第四,信息产业快速发展。“十一五”期末,全市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突破1000亿元人民币,是“十五”期末的3.6倍,太阳能光伏、新型电子元器件等优势产品群的市场竞争力得到较大提高。全市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101.38 亿元,是“十五”期末的10.5倍。

第五,以集约化为特色的信息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信息通信网络基本实现了宽带化、数字化和广覆盖。信息通信应用水平显著提升,固定电话、移动电话、数字电视、互联网等信息通信服务基本实现按需接入,生活信息化主要指标在全省领先。

第六,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初步建成。市电子政务安全体系逐步完善,网络和信息安全协调工作机制基本建立。建立了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体系,安全监管和应急保障能力不断提高。信息安全产业有所发展,涌现出一批从事企业、机关、公共机构信息安全保障的专业企业。

四、常州“智慧城市”指标体系构建

本文从智慧城市的系统性出发,构建智慧城市“智慧资源”、“智慧动能”与“智慧精神”三维一体的指标体系,在一级指标之下创设二级指标,并赋予5%的权重,彰显智慧城市建设的一般性与特色性,蕴含智慧城市构建的物质性与人文性,催生智慧城市发展的丰富性与国际性,进而实现常州智慧城市的可持续化。

三个一级指标分别是:智慧资源、智慧动能和智慧精神,相对应的二级指标分别是:智慧法律政策制度体系、智慧化基础设施与资金保障、信息化网络化物联化覆盖率、智慧产业集聚与发展、智慧组织和智慧人群、智慧社区和智慧家居、智慧生态与可持续城市化;电子政务与高效政府、智慧治理与协同服务能力、智慧安全与智慧城管、智慧优质民生保障、智慧发展与推动能力、智慧生活便捷性、智慧救济与法治回应力;智慧城市安全感认同感和幸福感、智慧创新创意能力、智慧智力资源潜能、智慧人文底蕴与软项目发展、智慧城市意象与个性化、智慧城市品牌文化体育卫生等的国际化。

参考文献:

[1][日]黑川纪章.共生城市[J].建筑学报,2004(1):7-12.

[2]寇晓东,薛惠锋.城市系统工程的理论框架探讨[J].中国会议,2004(6):380-382

[3]徐静,陈秀万.基于信息空间理论的智慧城市模型构建[J].科技导报,2013(8):5.

人工智能导论论文范文第14篇

关键词:计算机文化基础 课堂教学 多元智能理论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117(2014)08-0022-01

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社会对大学生的计算机应用水平及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大学不仅要足够重视计算机文化基础专业教学,同时还要在教学实践中,根据时展要求及学生个性发展进行教学改革,利用多元智能理论对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进行合理化指导,对提高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1多元智能理论基本概述

1.1多元智能理论的基本概念

美国哈佛大学加德纳教授在1983年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该理论一经提出就引起了诸多教育工作者的强烈反响,受到了学者的一致好评,具有强大的理论生命力,为我国现代素质教育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支持,拓宽了现今素质教育的思路。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人都有九种智能,每个人在各种智能方面的表现都有所差异。合理运用多元智能理论,能够使学生在教育教学中个性得到发展,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通过多种教育活动帮助学生更好地开发各种智能。

1.2多元智能理论的内容

加德纳所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与传统智能理论相比,其涉及的领域更加宽泛,该理论下的智能概念比较新颖,具有多元文化特性。多元智能理论中涵盖了九种智能,分别是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关系智能、自我认识智能、自然观察智能及存在的智能。多元智能理论中的每一种智能诠释了一种与其他智能模式不同的独特思考,但这九种智能并不是独立存在毫无关联的,它们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共同促进人的个性发展。

2大学《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中多元智能理论实践策略研究

多元智能理论强调学生智能发展的整体性、情境化与差异性,该理论的提出给我国大学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带来了一些全新的思路。计算机文化基础是大学中的一门必修课,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多元智能理论进行智能化教学,充分挖掘学生的智力。以下是笔者针对大学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中的多元智能理论实践策略研究。

2.1以学生智能发展需要为依据,制定相应的课程目标

大学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可以说是大学生掌握社会信息化与数字化技术的入门教育,其目的是为了将先进的计算机信息技术合理应用到学习实践与实际工作中,为学生以后更好地融入社会奠定基础。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主要是以“Windows+Office+Internet”内容为主,但是不同院系的学生对计算机的需求有一定的差异性,教师在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中,不仅要讲授计算机基本知识,同时还需要根据学生对计算机的不同需求,制定相应的计算机课程教学目标,在教学中要懂得不断创新教学,增加一些常用软件,以此来提高学生对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积极性。例如针对大学教育专业的学生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一些与教育相关的动画视频,强化师范生的基本能力。再比如说针对中文系的学生,则需要将侧重点放在提高语言方面的能力。这样不仅能够有效发展学生的智能优势,也能快速找到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切入点。

2.2以学生个性特点及差异为依据,为学生提供多元化教学资源

每个学生的智能类型不尽相同,因此在计算机文化基础学习中对计算机教学资源的要求也是不同的。多元智能理论表明,学生的各种智能与其知识范围及特定认知领域具有一定的联系性,教师在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中应利用多种类型的教学资源刺激学生,让学生认识到计算机文化基础在其生活与学习中的作用,从而为其发展各方面能力提供良好条件。

2.3设计具有实践意义的活动,培养学生多方面能力

多元智能理论侧重培养学生在实际学习与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还需要学生具备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的能力,这些能力的组合实际上就是多种智能组合。要使学生具备这些能力,教师应根据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内容设计一些具备实践意义的活动,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实践活动中,在真实情境中学会发现问题、探究问题,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多方面能力的目的。例如,教师在教学中可以结合学习课程,引导学生,与学生共同建立个人Blog、专题学习网站、个人网页、制作板报等,这样不仅可以教会学生如何利用现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同时还能够掌握学生各方面智能的动态发展。

2.4引导学生进行协作学习,实施多元评价

人际交往可以说是现代社会生活中工作中的必备技能,教师在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中应认识到人际交往的重要性,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与他人的交往意识与合作能力,通过协作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此外,还要定期对学生在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中的学习表现进行客观评价,合理指出学生在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中的优势与不足,适当鼓励学生,让学生对自身能力有一个清晰的认知,使其有针对性地进行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学习。

3总结

多元智能理论进入我国的时间不算很长,但就其应用现状来看,已经充分展现了该理论在教育领域的生命力。合理利用多元智能理论,在教学中根据学生个性特点及实际需求,本着因材施教的原则,不断创新教学模式与内容,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与创新力,从而促进学生的多元化发展。

(云南省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云南临沧677000)

参考文献:

人工智能导论论文范文第15篇

多元智能理论(Multi-Intelligences,简称MI理论)是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风行全球的国际教育新理念。它是由美国当代著名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加德纳(H.Gardner)博士于1983年在其《智能的结构》一书中首先系统地提出,并在后来的研究中得到不断发展和完善的人类智能结构理论。多元智能理论自提出以来,在美国和世界其他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教育工作者中引起强烈反响。由于该理论的内涵和我国目前正在倡导实施的素质教育有密切的内在联系,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对多元智能理论予以较多介绍,并且越来越认识到多元智能理论的重要价值,认为“多元智能理论是对素质教育的最好诠释”。①所谓多元智能理论是一种全新的人类智能结构的理论。它认为人类思维和认识的方式是多元的,亦即存在多元智能:言语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视觉空间智能、音乐韵律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人际沟通智能、自我认识智能和自然观察智能。多元智能理论对智力的定义和认识与传统的智力观是不同的。加德纳博士(1983)认为,智力是在某种社会和文化环境的价值标准下,个体用以解决自己遇到的真正难题或生产及创造出某种产品所需要的能力。智力不是一种能力而是一组能力,智力不是以整合的方式存在而是以相互独立的方式存在的。多元智能中的各种智能内涵是:

1.言语语言智能:指人对语言的掌握和灵活运用的能力,表现为用词语思考,用语言和词语的多种不同方式来表达复杂意义。

2.数理逻辑智能:指人对逻辑结果关系的理解、推理、思维表达能力,突出特征为用逻辑方法解决问题,有对数字和抽象模式的理解力,认识、解决问题的应用推理。

3.视觉空间智能:指人对色彩、形状、空间位置的正确感受和表达能力,突出特征为对视觉世界有准确的感知,产生思维图像,有三维空间的思维能力,能辨别感知空间物体之间的联系。

4.音乐韵律智能:指人的感受、辨别、记忆、表达音乐的能力,突出特征为对环境中的非言语声音,包括韵律和曲调、节奏、音高、音质的敏感。

5.身体运动智能:指人的身体的协调、平衡能力和运动的力量、速度、灵活性等,突出特征为利用身体交流和解决问题,熟练地进行物体操作以及需要良好动作技能的活动。

6.人际沟通智能:指对他人的表情、说话、手势动作的敏感程度以及对此作出有效反应的能力,表现为个人能觉察、体验他人的情绪、情感并作出适当的反应。

7.自我认识智能:指个体认识、洞察和反省自身的能力,突出特征为对自己的感觉和情绪敏感,了解自己的优缺点,用自己的知识来引导决策,设定目标。

8.自然观察智能:指的是观察自然的各种形态、对物体进行辨认和分类、能够洞察自然或人造系统的能力。加德纳认为,实践证明每一种智能在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都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具有同等的重要性。多元不是一种固定的数字概念,而是开放性的概念。个体到底有多少种智力是可以商榷和改变的。他所提出的8种智力的观点,在某种程度上还只是一个理论框架或构想,随着心理学、生理学等相关学科的进一步发展,多元智能的种类将可能得到发展。

二、多元智能理论的教育/教学理念

1.多元智能理论倡导弹性的、多因素组合的智力观

(1)多元智能中的各种智力不是以整合的方式存在,而是相对独立的,各自有着不同的发展规律并使用不同的符号系统。

(2)因为每个人的智力都有独特的表现方式,每一种智力又有多种表现方式,所以我们很难找到一个适用于任何人的统一的评价标准,来评价一个人的聪明和成功与否。

(3)在正常条件下,只要有适当的外界刺激和个体本身的努力,每一个个体都能发展和加强自己的任何一种智力。影响每一个人的智力发展有三种因素,即先天资质、个人成长经历和个人生存的历史文化背景。这三种因素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虽然人的先天资质对智力的类型起决定作用,但智力发展水平的高低更取决于个体后天的历史文化教育活动。

2.多元智能理论提倡全面的、多样化的人才观

(1)社会的发展需要多样化、层次化和结构化的人才群体。(2)每个学生都有一种或数种优势智能,只要教育得法,每个学生都能成为某方面的人才,都有可能获得某方面的专长。(3)传统的智力观和偏重语言、数理逻辑智能培养的教学观与评价观,极大地抑制了多样化人才的培养,放弃了许多人才的潜质开发,必须迅速予以改变。(4)人才的培养主要取决于后天的环境和教育作用。

3.多元智能理论倡导积极的、平等的学生观

(1)每个学生都或多或少具有8种智力,只是其组合的方式和发挥的程度不同。(2)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势智力领域,人人拥有一片希望蓝天。(3)每个学生都具有自己的智力特点、学习风格类型和发展特点。(4)学校里不存在差生。学生的问题不是聪明与否的问题,而是究竟在哪些方面聪明和怎样聪明的问题。

4.多元智能理论倡导个性化的、因材施教的教学观

(1)每个学生都具有在某一方面或几方面的发展潜力,只要为他们提供了合适的教育和训练,每个学生的相应智能水平都能得到发展。因此,教育应该为学生创设多种多样的,有利于发现、展现和促进各种智能的情景,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多样化的选择,使学生能扬长避短,激发潜在的智能,充分发展个性。

(2)在注重全面发展学生的各种智能的基础上,更加注重个性的发展,将“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有机地统合起来,教学就是要尽可能创设适应学生优势智力发展的条件,使每个学生都能成才。

(3)由于不同的智力领域都有自己独特的发展过程和所依托的不同符号系统,因而不同的教学内容需要运用不同的教学技术,以适应不同的智力特点。

(4)即使是相同的教学内容,针对每个学生的不同智力特点、学习风格和发展方向,教学也应当采用丰富多样的、适应性的、有广泛选择性的教学技术。

5.多元智能理论倡导多种多样的、以评价促发展的评价观

主张通过多种渠道、采取多种形式、在多种不同的实际生活和学习情景下进行的,切实考查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造出初步产品(精神的/物质的)能力的评价,是一种超越了传统的以标准的智力测验和学生学科成绩考核为重点的评价取向。这种评价观坚持三大评价标准——必须是智能展示、必须具有发展眼光、必须和学生建议的活动相关联;主张评价是手段而不是目的,从单一的纸笔测验走向多种多样的作品评价,从重视结果评价走向基于情景化(专题作业/作品集)的过程评价;推崇的是一种更自然、对情景更敏感、生态学上更可行的评估方式,评估是双方参与的一项活动。

6.多元智能理论的未来学校观:未来的学校走向是向“以个人为中心的学校”方向发展这种学校将扮演以下几种典型的角色:(1)评估专家;(2)学生——课程人;(3)学校——社区人。多元智能理论认为,这种学校教育最符合多元化、个人化、合作化的社会价值观。而决定教育改革能否成功地向这种学校发展的四大要素是:评估、课程、师范教育和教师进修、社区参与。

三、多元智能理论与素质教育的关系多元智能理论与我们今日所提倡的素质教育有密切的内在联系。

1.多元智能理论与素质教育之间有内在的一致性所谓素质教育,是指根据时代社会的发展和人的发展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弘扬学生的主体性为主要运作精神,注重潜能开发和健全个性发展,注重培养创新和实践能力为根本特征的教育。①多元智能理论是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需求的现代教育/教学理念,与素质教育理念一样,多元智能理论注重每个人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注重潜能开发、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强调解决问题能力和制造产品能力的培养等。

2.多元智能理论科学而形象地阐明了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关系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学生在全面发展多元智能的基础上,可以有一种或数种优势智能,亦即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间是可以取得平衡、和谐发展的。(1)每个学习者都至少具有8种智能,在适当的环境和教育的作用下,都可以达到合格水平,亦即“全面发展”所指的水平。(2)每个学习者的智能优势结构是不同的,这种不同就是“个性发展”——教育/教学就是要为多样化的个性发展提供开放性的、多样化的教育/教学空间、技术、策略、方法和途径。

3.为了促进每个学生最优化的发展,多元智能理论特别重视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学习风格,并依据各种智能的特点,提出了适应性的教学方式/方法,这不仅与素质教育的精神相一致,而且使素质教育实践更具操作性不同的智能或优势智能的发展,具有不同的智能特点,需要与之相适应的学习风格和教学方式/方法,它们之间具有内在的联系。比如,言语语言智能的特点是喜欢听、喜欢读、喜欢写,能轻松地拼写、喜欢文字、对琐事有很好的记忆力、能言善辩等,最佳的学习风格是阅读、倾听、观看、谈话、写作、讨论、辩论等,有效的教学方式/方法可以尽量为学生提供视听教材和运用文字的机会。如讲故事、用名字和地点玩记忆游戏、阅读故事和笑话、玩词汇幽默小品、写日记、采访、猜谜语、做拼写游戏、把读和写与其他学科领域结合起来、编辑刊物、辩论、讨论和使用文字处理工具。②

四、教育技术在多元智能教育中的作用

现代教育技术为多元智能的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者亲身参与的、富有实效的活动平台。如果说,多元智能为现代教育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发展引领了一种崭新的教育/教学理念,那么,现代教育技术则将为这种崭新的教育/教学理念的现实化、操作化提供实施的中介和促进条件。③

1.教育技术与多元智能存在内在的联系现代教育技术与多元智能理论之间有着内在的耦合关系。比如,计算机的基本定义如逻辑设备、指令集(程序)和基于文本、图形的用户界面(GUI,如基于视窗)、数据输入(如键盘、鼠标、屏幕等)等与多元智能逻辑的/数学的、语言的、形象的/空间的、身体的/运动的等之间存在内在联系。在现代教育技术营造的环境中学习,多元智能可以获得一种潜移默化的、浸润式的发展,如果有意识地对这种学习环境进行精心的设计和运作,多元智能的发展效果将更具系统性、目的性、连续性和针对性,成效更是显著。

2.教育技术可以作为多元智能发展的活动平台教育技术的系列功能特点,能为多元智能的发展创设一种适应性、触发性、沉浸性和诱导性的学习氛围,是诱导、激发和强化多元智能发展的强效活动平台。比如,多媒体网络技术提供的多重感觉刺激,如视觉、声音、图像、颜色、结构、线条、形状、视频、音量的改变、音调等,相当适合那些难于抓住重点或缺乏耐性的学生,而对其他学生来说,丰富多彩的感觉世界,是一种令人愉快的学习情境。在多媒体网络技术营造的学习天地里,各种智能活动都可以“按需所求”、“自得其乐”,甚至“酣畅淋漓”。例如,对具有言语语言智能优势的学生来说,可以在文字的世界畅游。他可以展开一系列令人激动的、具有挑战性的学习活动,如研究词的起源、学习外语口语表达、在个人网页上发表自己的诗歌和散文,甚至在网上找一位同伴来一起探讨某个词汇的含义和用法等等。对那些具有自然观察智能优势的学生,面对多媒体网络技术营造的学习天地,倍感轻松。这不但表现在学习资源的丰富性和情境化方面,更表现在技术在很多时候帮助他们逾越了科学和伦理冲突的困境,比如,他们可以选用“虚拟青蛙解剖实验”来代替实验室的真实解剖。

3.能为多元智能发展提供/设计丰富的、基于活动的学习教育技术能为多元智能的发展提供和配置适应性的学习资源。多元智能的发展需要在丰富多样的活动情境中展开。教育技术支持的教学活动形式/方式/方法可谓丰富多彩,关键的是需要根据多元智能的特点和活动类型的特点,找寻二者间的内在联系,恰当地融入教育技术,并将它们统合起来。

4.能通过整合增进学生优势智能的发展整合,是教育技术在促进学习者多元智能发展中发挥教育/教学功能的关键。在实际的教/学中,教育技术与多元智能的发展存在整合的可能。这种整合的思路就是把多元智能的特点与相关的教育技术(软件)结合起来,并在实际的教/学中予以实施。下面的矩阵表形象地说明了这种整合的思路。

5.作为多样化的学习工具和评价工具现代教育技术为学习者发展多元智能和强化优势智能提供了丰富的学习工具和评价工具。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是运用技术学习(LearnWith),而不是从技术中学习(LearnFrom)。教育技术为多元智能的发展提供了多样化的学习工具和评价工具。①这些工具适用于任何一种智能的发展。

(1)作为效能工具:是指帮助学习者提高学习或工作效率的工具,它是学习者机体能力的延伸或拓展。这类工具主要包括文字处理软件、作图工具、数据处理工具、桌面出版系统、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等。运用这些工具或软件,学习者不仅可以极大地提高学习效率、节省时间,而且可以开拓和体验某种全新的学习方式、改变学习态度、感受新型学习文化的熏陶。

(2)作为信息获取工具:各种搜索引擎、搜索工具和搜索策略、方法,为学习者获取个性化的、丰富的信息资源提供了便捷的途径。

(3)作为情境创设工具:通过基于案例的学习、基于问题/项目的学习、微世界等教/学活动方式,教育技术能为学习者创设丰富的、情境化的问题空间,引导学习者探究问题,学会解决有意义的现实的问题,从中建构知识。

(4)作为交流/通讯工具:通过各种同步通讯和异步通讯技术,学习者可以无限地扩大交流面、自由地选择交流对象,可以就某一主题或学习问题开展协作/合作、商讨式的学习。这种工具的使用,突破了传统课堂教学的时间/空间局限,为学习者构建全球化学习共同体提供了可能。

(5)作为认知工具:是指帮助学习者发展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和综合思维能力的软件系统。这类工具主要包括数据库、电子报表、语义网络工具、专家系统、计算机化通讯工具、超媒体工具等。这类工具能极大地增进、拓展学习者的认知功能,支持、引导和促进学习者的思维过程发展。在运用教育技术作为认知工具的过程中,学习者必须控制计算机,而不是受计算机控制,计算机必须作为学习者发展批判性思维的知识建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