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主体化教学论文范文

主体化教学论文范文

主体化教学论文

主体化教学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活动能力主体策略

新颁布的化学课程标准对课程基本理念与目标取向的变化,使与之相关的教学内容与方法、教学组织形式与教学过程等也要作出相应的转变,只有这样才能使教学与课程改革相适应,才能有效突出学生这一学习主体。

一、新课程背景下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化学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可谓方法多样,包括教师向学生展示化学科学的发展历史和二十一世纪化学发展的宏伟蓝图,介绍化学与人类生存和社会文明的重大关系,使学生体验“处处有化学”的真情实感;包括重视通过介绍中国化学工业发展状况及最新成就,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保护环境、关心自然、关心社会的情感教育和政治思想教育等。除上述宏观思想教育外,我们也应该把注意力放在微观的教学过程中,其中教学过程中巧设悬念易于诱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诚然,悬念是对一个问题还没有得到答案的焦虑心理,它是学生对新知识企盼的兴趣来源。化学教学中,巧妙地配合演示实验设置问题,使学生在观察、惊叹、疑问中感受化学世界的神秘和新奇,使他们从心底里就向往学习化学,增强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另外,在每节课的导入时,也可以联系实际设计一些与本节知识有关的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或者实验,作为悬念,让学生去思考、去分析、去找“为什么”,使学生一上课就兴趣盎然,沉浸在乐学的气氛中。化学教学实践表明,教学中教师能否有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教师对所教学内容重点、难点的把握,因此有教学经验的教师往往在备课时就非常注意对重点、难点教学方法的选择,而在重点、难点处设置悬念在课堂教学中显得格外重要,此时设置悬念不仅能避免由于学习内容的抽象性而使学生感到乏味,而且能激发并维持学生良好的学习状态

二、新课程背景下学生学习能力的挖掘

新课程理念下的化学教学必须考虑到学生学习能力和潜能的挖掘,因为这是确保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过程的重要举措。结合化学教学实际,我们认为学生化学能力和潜能的挖掘应该注意如下几个方面。首先,注重学生智力开发。教育的总目标是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都得到发展,智育即包括化学实验知识技能的传授,又包括开发学生的智力。化学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传授化学基础知识、培养技能,更要重视开发学生的智力,有了一定潜在的学习智力,学生才能在化学学习中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灵活运用,把基础知识,实验技能转化为实践工作的创造性能力。毋庸讳言,化学教学中,曾经有人认为智力就是传授化学知识,这显然是把“智”当作“知”来理解了,这是不全面的。人无知识不行,但光有知识没有智慧更不行,有了知识不会用,知识就是僵死的东西。显然,教学中,若对学生的智力开发认识不足或方法不佳,则必然要影响学生的智力开发,从而影响化学教学质量的提高。其次,关注推理能力训练。推理是根据一个或几个已知的判断,推导出一个新的判断的思维形式,它可分为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归纳推理是从个别的特殊事实推出一般结论的推理。演绎推理则是从一般原理到个别特殊事例的推理。化学教学中注重学生推理能力的训练,有助于发散学生的思维能力,如在教学金属的物理性质时,从铜、铁、铝、金、银等金属导电,推出一切金属都导电,这就是归纳推理,在学习元素及化合物时,在学习了某一族元素的代表元素后经常可推理出同族其它元素的主要化学性质,就是演绎推理,在化学教学中经常要求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总结,演绎推理,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同时,在学生化学学习发生困难时,教师应积极启发诱导,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独立探索克服困难的方法和途径,以便让学生学会独立解决一些力所能及的问题,培养他们的坚韧性,使学生学习能力发展过程中经受得起任何挫折。

三、新课程背景下学生学习情感的升华

化学教学中情感体现的载体是学习主体,即对象是学生。因此,体现情感策略必须确保体现人文思想。我们知道,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应用的基础自然科学,在解决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提高人类生活质量、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现代化教学中是把化学家认识世界的模式和科学思想方法贯穿在教学过程中,提倡学习主体从目的、需要、动机、情感等方面仔细感悟,体会形成科学认知的过程,把握科学、自然、社会和人类的关系,提倡学生通过认真踏实的探究、实事求是地获得结论,养成尊重他人成果的正确态度,以及不断追求的进取精神、严谨的科学态度、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这为化学教育中人文价值的体现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因此,在化学教学中开展科学教育应该有意无意地渗透人文教育,这样会使课堂生机勃勃,有助于激发并保持学生的思维兴奋,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从而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促使学生学会理论联系实际,学会观察、思考、归纳和总结。而且也提高受教育者的人文素养,使人获得理性的、情感的、精神的、体格的等多方面的健全发展,使学生最终成为一个既能创造生活又能享受生活,既懂得尊重他人又善于实现自我的具有完美个性的人。同时,化学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挖掘教学内容本身内在的规律,依据学生心理特征和认识规律挖掘化学教材中的诱导因素,激发学生用自己的思维能力来体验探知的全过程,吸引学生的欲望,推动学习进程。

化学新课程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而在不断的变化,课程改革的核心是突出学生主体。面对在教育教学理念、课程内容及编排方式和教学方式等诸方面均发生巨大变化新课程,我们教师应该积极应对不断出现在我们面前的问题,牢固树立学生主体体现这一理念。

参考文献:

主体化教学论文范文第2篇

(一)教师与大学生在文化建设中起着主力军作用从人数力量上来说,学生是大学建设的主力军,人数众多,力量强大。高等教育领域的变革,通过教师教育改革而进入新的发展时刻,大学教育改革与发展最终都要通过教师的教育实践才能实现、是大学文化建设的重要主体,是变革大学文化的新鲜血液,对建设大学文化起着主要作用,提升整个大学文化的软实力是大学教师与学生的神圣历史使命。考虑到精英教育,在大学文化建设中,提升教师专业素质与优秀大学生,精英理论认为,培养出卓越的教师与大学生,众多国外名校因培养出卓越人才而提升大学精神及行为文化,提高了大学文化的整体水平。另一方面由于短板效应的存在,文化基础及素质相对薄弱的学生影响着大学生整体平均素质的提高,只有学生主体的平衡发展方能提高大学文化建设的整体水平。

(二)教师与学生是大学文化的保护者教师与大学生在大学物质文化、大学精神及行为文化起着保护作用。在对大学物质文化保护方面,大学教师与大学生是大学生活主体,对大学文化建设缺陷认识深刻,提出物质文化建设的不足之处更新大学文化建设,同时教师与学生是大学物质文化中硬件设施的使用者,同时就是此种物质的保护人。在大学行为文化的保护上,教师与大学生维护着教风、校风,学习生活教育秩序,同时将大学内部文化履行到日常的行为中,并对大学范围内管理起着监督作用。

二、以教师与学生为主体,探索大学文化建设

(一)和谐师生关系,促进大学行为文化发展行为文化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活动以动态形式显示大学文化。大学行为文化外显内隐于教育科研、教育组织管理、课内外大学文化活动和后勤服务中。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教师在教授学生知识技能时,直接促成大学生的思想价值观念形成,在科研活动中折射出的创新,严谨求真的科学进取精神,锻炼塑造着大学生思维方式、情感精神、创造潜力[2]。因此师生关系和谐与否直接影响大学行为文化、精神文化建设。要促进师生关系和谐,加强师生交流,可通过多样的师生娱乐性节目,注重传统节目诸如迎新晚会、毕业晚会的组织,让教师与学生多一些互动,严谨规范的大学组织管理,良好的后勤服务,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促进大学行为文化提升。可通过建立通讯补助、年终补贴等相应激励措施来鼓励教师投身于大学生社团建设及文化娱乐活动中,给予对大学生社团建设和发展做出贡献的教师奖励,以此增进师生关系和谐,最终提升大学行为文化。

(二)以学生为中心,促进大学文化建设我国台湾社会学家杨国枢曾提出“,大学教育必须同时达到五大类目标:培养大学生对自己内在身心特质的了解;培养大学生求取新知的方法与能力;培养大学生适应个人生活所需要之较高品质的能力、情操及行为;培养大学生理解与关怀全世界、全人类所需要之较高品质的能力、情操及行为”。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摇篮,教育能力是大学应当不断提高的永恒社会责任,文化育人大学教育的本质,大学的教育力最重要来源于大学积淀和创造的深厚文化和以学生群体为主进行的教育活动。要建设优秀的大学文化,在教育学生上,要树立培养德识兼备的人文理念和关注全球的人生目标,通过以学生为本位的教育,让大学生了解深刻认识个人思想与潜能、人生目标与方向,将服务社会和关心全人类的意识深入到他们行动中。面对多变与复杂的社会环境,高等教育要以更开放的教育理念培养学生,积极改革,敢于打破知识间的界限,更加注重大学生通识教育与基本能力训练,使其获得能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合理的知识和能力结构。

(三)提高执行力,完善大学制度文化建设大学制度是大学办学理念与价值观的具体体现,大学制度的强制力、约束力、又有规范性、激励性、教化性、导向性[3]。要想真正提高大学制度文化,就必须将师生理想信念、价值观世界观与具体制度有机结合,才能有效发挥强制约束力,起到激励导向效用。要致力于建设教师学生自觉执行的制度。制度文化是联结大学精神文化、行为文化、环境文化的纽带,是和谐校园建设的基础。培育和建设大学制度文化,既要充分调动广大师生员工,鼓励他们根据自己对大学的认知和感受来参与制度设计。又要着眼于促进教学系统、科研系统、行政系统、后勤系统的互动互补,提高各部门制度执行力,着力构建现代大学制度体系。此外大学要不断审视各类人事制度、评价评估制度、奖励政策、组织管理制度等隐含的价值取向,通过制度的创新给予大学应有学术殿堂的神圣与高贵品位。

主体化教学论文范文第3篇

论文摘要:构建一个开放的,充满生机的主体化教学模式,其前提是要有一个新型的师生关系。创设开放的教学模式是实施主体化教学的有效方法。营造和谐民主的氛围是实施主体化教学的重要保证。

随着社会的发展变革,原有的教学体系已不能适应变化了的客观现实。因此,必须实现教学体系的转换。原有的教学体系主要是视学生为被动客体的知识教学,教学活动的设计组织和实施都是为了学生便于对知识的掌握。而当今的教学新理念,则是首先要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把教学视为构建学习主体的对象化活动。教学的目的是把课程内容转化为学习主体的主体意识和主体能力。教学的整个过程就是学生主体性不断提高和增强的过程。

一、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是实施主体化教学的必要前提

师生之间关系是平等的,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感情与个性差异。师生关系具有明显的情感性、双向性和人文性等特点。教师要允许学生独立思考,鼓励学生主动质疑,不把一切程式化的理解强加给学生;允许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把学生犯错误视为必然,不过分苛求,把划一的教育变为有个性的教育。因材施教,尊重学生的人格,维护学生的尊严。教师与学生不再是控制与被控制、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而是要互相尊重、互相理解、真诚相待、共同探讨。学生不再是被动的客体,而是一个有思想、有主见的主体。

二、创设开放的教学模式是实施主体化教学的有效方法

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必须把教学活动从单纯的认知活动转向全面的心理活动,使其成为师生认知、情感、意志及自我意识的综合活动过程。此外,要重视师生间的交往互动,建立协调融洽的人际关系,最大限度的发挥教师对学生学习的指导、帮助、激励的作用。教学模式可实行“三多、三鼓励”。“三多”即多启发、多直观、多实践;“三鼓励”即鼓励提问、鼓励讨论、鼓励标新立异。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和培养创造意识作为课堂教学过程优化的重要标准,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勇动性和创造性。此外,结合“主体化”教学的特点,又有五个基本教学环节,即:①创设情境,主体准备。让学生作好学习的心理准备,萌动对新知识的向往。②目标导向,主体调动。让学生明确认同目标,产生求知兴趣,在新旧知识转化上引发学习动机。③质疑问难,主体参与。引导学生敢于提出疑问,并启迪他们思考,明确思路,并投入释疑实践。④引导探究、合作互动。利用小组、集体多层面、多角度交互信息、启迪思维、达到知识内化,掌握学习方法的目的。⑤达标检测,充分发展。引导学生充分展开联想、想象,使求异思维、创造性思维得到发展,能独立解决实际问题,并养成习惯,

充分感受成功的喜悦。除了课堂教学,课外活动也不可忽视,实验室、图书馆、运动场、博物馆,乃至社区、工厂、农村都应该成为我们的课堂。总之,这一课堂要延伸到与学生密切联系的现实生活中去,延伸到相关领域的新知识、新技术中去,使之不仅能丰富课堂教学,而且更有利于学生乐学、会学、学活、学好。

主体化教学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宿舍文化;集体主义精神;大学生

大学生处于个性成长的关键时期,加强大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教育,对于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社会主义道德素质至关重要,高校应该通过多种途径,从不同的方面强化大学生集体主义思想。其中,宿舍作为学生交流学习、起居生活、休闲娱乐的主要场所,同时也是培养大学生集体主义思想和锻炼大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能力的主要课堂。对于宿舍这个“小社会”的文化建设,越来越多的高校正在挖掘它强大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一、宿舍文化内涵

宿舍文化作为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指的是高校校园环境中,把学生作为主体,把宿舍及其周边场所作为主要活动区域,把积极向上、健康的课外活动作为主要活动内容,把校园精神作为主要特征的一种学生共同创造和享受各种文化形态的群体文化。良好的宿舍文化对优良学风的养成起着积极地促进作用,与此同时,大学生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和教育也在宿舍文化的构建和完善中不断地得以促进和发展。特别是在当前高校后勤社会化工作的逐渐深入,学生公寓制与社会化管理模式已经开始施行,学生宿舍越来越成为学生生活和学习的重要场所,高校大学生管理和大学生集体主义教育势必要向学生宿舍转移。

二、新时期加强大学生集体主义教育的必要性

(一)帮助大学生正确处理好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之间的关系

集体主义本身是对社会主义社会集体和个人之间关系的伦理关系、经济关系的概括,反映了社会主义经济关系的本质,它不但是社会主义劳动者个体行为的道德价值导向,同时也是社会主义集体行为的道德价值导向。在大学生群体中,每个个体来自不同的地域,受到过不同的教育和文化熏陶,因此,每个人在处理与他人、集体、社会的关系时,就会有着不同的价值取向。特别是在当前多元价值观开放的年代,大学生对个人、集体和社会之间关系的处理有着自己独特的思想认识和表达方式。大部分的思想认识和表达方式都是符合社会主义社会性质和发展方向的,但任然有少部分大学生对待集体和社会的态度已经超出了社会主义价值观所倡导的范围,甚至已经滑向个人主义、利己主义、拜金主义的深渊。这就要求高校应该及时地对大学生的精神追求做好积极的引导,教会他们如何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之间的关系,坚决杜绝学生个人利益至上的不良习气,想方设法培养学生集体主义精神,在实际生活中养成集体主义至上的观念。

(二)帮助大学生提高现实交际能力的需要

新一代大学生普遍是独生子女,从小几乎都是在父母的呵护下长大的,较为习惯“唯一”的生活状态。进入大学之后,卧室由在家时的一人间变为了四人间或六人间,以前的属于自己的私人区域变为四个人或六个人的私人区域。环境的突然改变没有立即带来大学生心理上的变化,当代独身子女身上普遍存在的沟通障碍和个人主义思想在大学宿舍里面有所蔓延。其中,缺乏有效沟通更是成为了阻碍宿舍里、室友间深厚友谊养成和寝室良好学风形成最主要的因素。特别是当前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善于运用网络获取信息和知识,通过网络来学习和生活。同时,当他们在现实生活中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他们宁可选择不相信寝室的室友,反而将这种情感的宣泄和释放通过网络来实现,从而使得本来应该属于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变成了人与机器的交往,严重淡化了学生的现实感,忽略了构建现实良好人际关系的生存守则,导致在现实生活中,越来越多的大学生缺乏现实的沟通能力、协作能力和最基本的自我表达能力,进而导致不少大学生在踏入社会之后,长时间适应不了现实社会生活,存在严重的沟通障碍和社会融合力。对大学生进行集体主义精神教育,有助于大学生尽快适应学校群居生活,帮助大学生在集体中重新定位自己、发现自己的个人价值、集体价值和社会价值。

三、新时期大学生集体主义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大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淡薄

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在给人们带来巨大经济利益的同时,也在逐渐淡化着人们的集体主义精神。受西方价值观的影响,大学生自我意识、成长意识不断增强,这在一定程度上对青年价值观的形成有积极的作用,但是正是由于大学生主体意识的增强,从而导致了利己主义、拜金主义。部分大学生过度强调个人价值的实现,而忽视了他人利益、集体利益的实现,在很多大学中都存在着大学生为得奖学金、评先进资格、入党资格等进行明争暗斗、撕破脸皮的现象,对学校的校风、学风产生了极为恶劣的影响,这值得引起社会和学校的广泛重视。

(二)理论与现实的脱节容易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

目前,各大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普遍认为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教育非常困难。其原因就在于书本上的内容和现实的发展有时并不能做到完全同步,只要在现实生活中,同学们发现书本上阐释的内容和实际生活是脱节的时候,老师在课堂上的所有努力都会白费。同时,任课教师与学生接触的机会往往仅限于课堂,走出课堂后,很少有时间和机会关注学生的日常生活,在这种情况下,辅导员成了巩固课堂教育成果最主要的人员。但是,一个辅导员往往要带几百个学生,不可能对每位学生的思想状况都掌握得滴水不漏,而且现实状况是大部分的辅导员常常忙于日常的工作琐事,往往忽视掉对学生至关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也仅体现在每年定期举行的各种大型活动中,并没有将这项工作细化到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这就造成学生在形成集体主义意识的过程中,很容易就中途淡化、甚至完全丧失了这种思想认识。

四、宿舍文化建设对大学生集体主义教育的重要性

(一)加强寝室文化建设是培养大学生集体主义精神的有效途径

一般来说,大学里的各个学院(系)相对比较独立,学生群体主要有学生宿舍、班级、年级、学院(系)等四种群体组织。其中,宿舍是大学生四年中呆的时间最多的场所和活动区域,生活里的琐事闲聊、学习中的奋进拼搏、情感中的欢乐悲伤,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同寝室的人。因此,加强寝室文化建设就成为了当前培养大学生集体主义精神的最为有效的途径。充分利用寝室文化的构建,引导和教育大学生树立集体主义的意识,努力增强他们的凝聚力。例如,举办寝室美化大赛、寝室才艺大比拼等活动,充分释放和挖掘同学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他们在打造完美寝室的过程中,认识到集体的力量、感悟到集体的温暖,让大学生明白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辩证关系。只有这样寓教育于活动中,把集体主义为原则的社会主义道德与自身的实践统一起来,才能使集体主义教育更加形象化、具体化,才能更好地弘扬集体主义精神。

(二)加强寝室文化建设是检验大学生集体主义精神的试金石

当前,各高校对于集体主义精神的教育主要集中在课堂上,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和引导促进大学生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但是,对于如何检验大学生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情况,还没有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渠道来得出结果。目前,正值后勤改革的发展阶段,探索寝室文化建设如何促进学风建设的方向正好赋予了寝室文化建设检验大学生集体主义精神培育情况的这一重要使命。寝室文化建设的优劣直接反映着这一寝室凝聚力的高低,体现着寝室个体最基本的集体主义意识和集体荣辱观。一个寝室的文化氛围营造的特别好的话,相对来说,该寝室在寝室之间的感召力、寝室成员之间的友爱度、成员个体内心的集体主义意识就要强得多;相反,该寝室各种反映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各项指标都是呈负增长的趋势。同样的,如果一个寝室成员之间的友爱度、成员个体内心的集体主义意识强的话,也会直接影响到整个寝室文化的构建。

五、宿舍文化建设对大学生集体主义教育的作用发挥

(一)构建良好的宿舍环境

良好的宿舍环境可以陶冶人的性情、熏陶人的心灵。构建良好的宿舍环境既要靠宿管工作人员打造好一个良好的物质环境,同时还需要大学生与宿管人员一起维护,将基本的物质环境尽量最优化,使得宿舍环境为学校的校风建设、学风建设提供最佳的教育环境。真正让学生自己感受到在宿舍里边住得舒心、住得放心、住得安心。这就要求,宿管人员要在卫生干净整洁的基础上进行科学的宿舍布局,将不同学院和专业划定在不同的区域,这样便于开展个性化宿舍建设评比活动;同时,根据以学院和专业为单位的寝室划分,不同专业的同学根据他们的专业特色,从整体色调、墙贴内容、物品摆放、绿化美化等方面进行寝室风格的设计,力争打造专业特色鲜明、格调品味高雅的宿舍文化,形成积极向上的文明风气,弘扬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

(二)强化科学的宿舍管理

“三点一线”的生活是对大学生活最简单但却最真实的概括,大部分学生的生活无外乎就集中在宿舍、教室和食堂。其中,宿舍又是大学生普遍呆的时间最多的地方,因此,加强宿舍的管理是大学生常规管理工作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宿舍成员一般来自不同的地区,生活习惯、性格和经济条件等有很大差异,而且大部分学生都是第一次在学校过集体生活,要通过规范、科学的宿舍管理引导他们学会适应集体生活、学会如何与人和睦相处。通过寝室卫生的检查、寝室大功率电器使用的规范和限制、寝室晚归情况的登记和处理,将宿舍管理的奖惩通报情况纳入到个人德育考核中,通过这种方式,不断规范大学生的行为,积极引导他们将共同的“家”打理得更好,从而帮助他们培养起从小集体到大集体的集体主义精神。

(三)建立良性的寝室竞争机制

由于宿舍环境相对比较宽松,同学们在宿舍中往往呈现的是最真实的自己,加之由于时间和空间上的一致性,同一宿舍里的成员每天几乎都在一起生活,兴趣、爱好及性格上就会越来越趋同。后勤管理人员可利用先进集体的典型事例,在宿舍与宿舍之间引进竞争机制,激发宿舍成员的上进心理,带领他们开展各种有积极意义的寝室比拼活动,培养宿舍成员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目前,长江师范学院每年定期开展的“寝室寝室美化大赛”、“文明寝室”、“寝室标兵”等寝室评比活动,对宿舍文化的形成、宿舍成员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有着非常巨大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 葛缨,周宗智.当代大学生集体主义价值观探究[J].教育探究,2011(12).

[2] 郭怡梅.新时期大学生集体主义教育的思考[J].科技资讯,2007(25).

[3] 韩旭峰.论大学生集体主义思想精神的培育[J].广西大学学报,2005(06).

[4] 赵亭.“80后”大学生宿舍文化的新特征[J].学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2009(07).

[5] 黄炎.浅谈高校后勤改革的育人导向[J].煤炭经济研究, 2008(08).

主体化教学论文范文第5篇

一、宿舍文化内涵

宿舍文化作为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指的是高校校园环境中,把学生作为主体,把宿舍及其周边场所作为主要活动区域,把积极向上、健康的课外活动作为主要活动内容,把校园精神作为主要特征的一种学生共同创造和享受各种文化形态的群体文化。良好的宿舍文化对优良学风的养成起着积极地促进作用,与此同时,大学生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和教育也在宿舍文化的构建和完善中不断地得以促进和发展。特别是在当前高校后勤社会化工作的逐渐深入,学生公寓制与社会化管理模式已经开始施行,学生宿舍越来越成为学生生活和学习的重要场所,高校大学生管理和大学生集体主义教育势必要向学生宿舍转移。

二、新时期加强大学生集体主义教育的必要性

(一)帮助大学生正确处理好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之间的关系

集体主义本身是对社会主义社会集体和个人之间关系的伦理关系、经济关系的概括,反映了社会主义经济关系的本质,它不但是社会主义劳动者个体行为的道德价值导向,同时也是社会主义集体行为的道德价值导向。在大学生群体中,每个个体来自不同的地域,受到过不同的教育和文化熏陶,因此,每个人在处理与他人、集体、社会的关系时,就会有着不同的价值取向。特别是在当前多元价值观开放的年代,大学生对个人、集体和社会之间关系的处理有着自己独特的思想认识和表达方式。大部分的思想认识和表达方式都是符合社会主义社会性质和发展方向的,但任然有少部分大学生对待集体和社会的态度已经超出了社会主义价值观所倡导的范围,甚至已经滑向个人主义、利己主义、拜金主义的深渊。这就要求高校应该及时地对大学生的精神追求做好积极的引导,教会他们如何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之间的关系,坚决杜绝学生个人利益至上的不良习气,想方设法培养学生集体主义精神,在实际生活中养成集体主义至上的观念。

(二)帮助大学生提高现实交际能力的需要

新一代大学生普遍是独生子女,从小几乎都是在父母的呵护下长大的,较为习惯“唯一”的生活状态。进入大学之后,卧室由在家时的一人间变为了四人间或六人间,以前的属于自己的私人区域变为四个人或六个人的私人区域。环境的突然改变没有立即带来大学生心理上的变化,当代独身子女身上普遍存在的沟通障碍和个人主义思想在大学宿舍里面有所蔓延。其中,缺乏有效沟通更是成为了阻碍宿舍里、室友间深厚友谊养成和寝室良好学风形成最主要的因素。特别是当前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善于运用网络获取信息和知识,通过网络来学习和生活。同时,当他们在现实生活中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他们宁可选择不相信寝室的室友,反而将这种情感的宣泄和释放通过网络来实现,从而使得本来应该属于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变成了人与机器的交往,严重淡化了学生的现实感,忽略了构建现实良好人际关系的生存守则,导致在现实生活中,越来越多的大学生缺乏现实的沟通能力、协作能力和最基本的自我表达能力,进而导致不少大学生在踏入社会之后,长时间适应不了现实社会生活,存在严重的沟通障碍和社会融合力。对大学生进行集体主义精神教育,有助于大学生尽快适应学校群居生活,帮助大学生在集体中重新定位自己、发现自己的个人价值、集体价值和社会价值。

三、新时期大学生集体主义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大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淡薄

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在给人们带来巨大经济利益的同时,也在逐渐淡化着人们的集体主义精神。受西方价值观的影响,大学生自我意识、成长意识不断增强,这在一定程度上对青年价值观的形成有积极的作用,但是正是由于大学生主体意识的增强,从而导致了利己主义、拜金主义。部分大学生过度强调个人价值的实现,而忽视了他人利益、集体利益的实现,在很多大学中都存在着大学生为得奖学金、评先进资格、入党资格等进行明争暗斗、撕破脸皮的现象,对学校的校风、学风产生了极为恶劣的影响,这值得引起社会和学校的广泛重视。

(二)理论与现实的脱节容易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

目前,各大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普遍认为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教育非常困难。其原因就在于书本上的内容和现实的发展有时并不能做到完全同步,只要在现实生活中,同学们发现书本上阐释的内容和实际生活是脱节的时候,老师在课堂上的所有努力都会白费。同时,任课教师与学生接触的机会往往仅限于课堂,走出课堂后,很少有时间和机会关注学生的日常生活,在这种情况下,辅导员成了巩固课堂教育成果最主要的人员。但是,一个辅导员往往要带几百个学生,不可能对每位学生的思想状况都掌握得滴水不漏,而且现实状况是大部分的辅导员常常忙于日常的工作琐事,往往忽视掉对学生至关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也仅体现在每年定期举行的各种大型活动中,并没有将这项工作细化到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这就造成学生在形成集体主义意识的过程中,很容易就中途淡化、甚至完全丧失了这种思想认识。

四、宿舍文化建设对大学生集体主义教育的重要性

(一)加强寝室文化建设是培养大学生集体主义精神的有效途径

一般来说,大学里的各个学院(系)相对比较独立,学生群体主要有学生宿舍、班级、年级、学院(系)等四种群体组织。其中,宿舍是大学生四年中呆的时间最多的场所和活动区域,生活里的琐事闲聊、学习中的奋进拼搏、情感中的欢乐悲伤,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同寝室的人。因此,加强寝室文化建设就成为了当前培养大学生集体主义精神的最为有效的途径。充分利用寝室文化的构建,引导和教育大学生树立集体主义的意识,努力增强他们的凝聚力。例如,举办寝室美化大赛、寝室才艺大比拼等活动,充分释放和挖掘同学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他们在打造完美寝室的过程中,认识到集体的力量、感悟到集体的温暖,让大学生明白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辩证关系。只有这样寓教育于活动中,把集体主义为原则的社会主义道德与自身的实践统一起来,才能使集体主义教育更加形象化、具体化,才能更好地弘扬集体主义精神。

(二)加强寝室文化建设是检验大学生集体主义精神的试金石

当前,各高校对于集体主义精神的教育主要集中在课堂上,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和引导促进大学生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但是,对于如何检验大学生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情况,还没有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渠道来得出结果。目前,正值后勤改革的发展阶段,探索寝室文化建设如何促进学风建设的方向正好赋予了寝室文化建设检验大学生集体主义精神培育情况的这一重要使命。寝室文化建设的优劣直接反映着这一寝室凝聚力的高低,体现着寝室个体最基本的集体主义意识和集体荣辱观。一个寝室的文化氛围营造的特别好的话,相对来说,该寝室在寝室之间的感召力、寝室成员之间的友爱度、成员个体内心的集体主义意识就要强得多;相反,该寝室各种反映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各项指标都是呈负增长的趋势。同样的,如果一个寝室成员之间的友爱度、成员个体内心的集体主义意识强的话,也会直接影响到整个寝室文化的构建。

五、宿舍文化建设对大学生集体主义教育的作用发挥

(一)构建良好的宿舍环境

良好的宿舍环境可以陶冶人的性情、熏陶人的心灵。构建良好的宿舍环境既要靠宿管工作人员打造好一个良好的物质环境,同时还需要大学生与宿管人员一起维护,将基本的物质环境尽量最优化,使得宿舍环境为学校的校风建设、学风建设提供最佳的教育环境。真正让学生自己感受到在宿舍里边住得舒心、住得放心、住得安心。这就要求,宿管人员要在卫生干净整洁的基础上进行科学的宿舍布局,将不同学院和专业划定在不同的区域,这样便于开展个性化宿舍建设评比活动;同时,根据以学院和专业为单位的寝室划分,不同专业的同学根据他们的专业特色,从整体色调、墙贴内容、物品摆放、绿化美化等方面进行寝室风格的设计,力争打造专业特色鲜明、格调品味高雅的宿舍文化,形成积极向上的文明风气,弘扬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

(二)强化科学的宿舍管理

“三点一线”的生活是对大学生活最简单但却最真实的概括,大部分学生的生活无外乎就集中在宿舍、教室和食堂。其中,宿舍又是大学生普遍呆的时间最多的地方,因此,加强宿舍的管理是大学生常规管理工作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宿舍成员一般来自不同的地区,生活习惯、性格和经济条件等有很大差异,而且大部分学生都是第一次在学校过集体生活,要通过规范、科学的宿舍管理引导他们学会适应集体生活、学会如何与人和睦相处。通过寝室卫生的检查、寝室大功率电器使用的规范和限制、寝室晚归情况的登记和处理,将宿舍管理的奖惩通报情况纳入到个人德育考核中,通过这种方式,不断规范大学生的行为,积极引导他们将共同的“家”打理得更好,从而帮助他们培养起从小集体到大集体的集体主义精神。

主体化教学论文范文第6篇

常规下的高中化学课堂,教师总是平铺直叙将化学知识点灌输给学生,学生则是卖命地抄笔记和记忆相关知识点,这种传统式教学模式,弱化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且无法增强化学教学的实效性。因此,我认为,要想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课堂,我们就必须依据具体教学内容灵活采用教学形式,所有的教学活动都要围绕学生来进行,将学生当做课堂学习活动主体,以此优化化学教学过程,促进学生的主体参与。比如,在学习《金属及其化合物》这章内容时,我就将班里学生4人分为一组,然后以金属知识学习为线索,让他们通过网络技术、查阅资料等对其进行搜索和探索,包括不同金属的化学性质、用途以及金属材料在国民经济和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意义等,然后,将搜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总结,并制作成详细课件,课堂上,各个小组轮流到讲台上对课件进行讲解、演示,如此,既使学生提前了解和掌握了有关金属及其化合物的相关知识,有利于我们接下来教学活动的进行,也做到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提高了学生的主体参与性,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勤于思考、乐于探究、勇于实践的精神。

二、充分发挥实验功能,开展学生自主实践活动,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性

当前高中化学实验课堂,教师的演示实验居多,学生参与的实验较少,化学实验的多样化、多元化作用没有得到充分的展示和体现,导致高中化学实验不能发挥出其真正作用和实效。因此,身为一名高中化学教师,我们应充分发挥实验功能,让学生自主参与实验活动,使学生在实验探究中提高自身的化学实验技能和实践操作能力,这也是对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高中化学课堂的重要体现。比如,在做“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这一实验时,因为其所验证的规律符合学生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所以我们就可将其作为一个探究性试验让学生亲身体验,教师可先向学生讲授实验目的、介绍实验仪器(名称、用途)、实验原理和注意事项等,然后让学生依靠自己能力去设计实验方案,并学会配置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实验技能,做完实验后,让全班学生对实验方案的设计、实验条件的控制、实验现象的分析,以及实验数据的处理进行共同沟通和讨论[3],以便对这一实验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和认识。这样,我们通过放手让学生自主参与实验活动,既使学生掌握了配置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操作技能和方法,也调动了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这就为我们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化学课堂提供了充足保障。

主体化教学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高职语文;信息化;理论;内涵

一、高职语文信息化教学的理论支撑

现代教育技术对语文学科建设影响较大的理论有建构主义理论、行为主义教学理论和情境认知理论。

1.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 (constructivism)最早是由瑞士的让・皮亚杰提出来的,他认为智慧从本质上来讲就是对环境的适应。在此观点基础上,他提出认知结构的两大立论基础:认知结构功能不变性和认知结构的可变性。同时,他指出认知结构产生的原因是主客体在相互作用的同时也包含着双向建构,即学习是“个体在与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渐建构的结果,学习是一种个体与环境交互作用的能动建构认知图式的过程”。建构主义与以往的学习理论有很大的区别,它强调人在学习时产生的认识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与个体的前期经验有关。

(1)建构主义教学观

建构主义教学观以建构主义的知识观为基础,认为知识不是绝对一成不变的,知识的积累是学习的过程,是学生基于自身的经验、外在环境的影响而主动建构的结果。同时,知识的意义是由学习者赋予的,知识在传递过程中并不是简单地传授和叠加,而是根据学习主体的背景经验重新创建,带有明显的个人经验色彩。建构主义教学观倡导以学生的“学”为中心,区别于传统教育以教师的“教”为中心。学习过程不是教师向学生灌输知识,而是学生作为学习主体将信息进行加工并结合自己原有的经验,主动对新知识进行建构。

建构主义教学观对信息化教学提出了明确要求: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重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要通过信息化手段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将学生置于社会文化环境中,使学生基于已有的认知或经验学习,以便于对新知识进行构建。在信息化教学中,教师不是唱独角戏,要转变自身职能,由学习活动的领导者转变为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

(2)建构主义学习观

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是一种建构的过程,它是学习主体将知识基于自身经验而转变成自己的内部表征,学习主体不断积累自己的经验,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修正自己对知识的内部表述,并不断加以完善,形成自己的知识体。学习活动不是知识的简单重叠,而是一种互动的积累经验的过程。同时,学生学习必须处于真实的情境中,只有如此,学生才能用所建构的知识解决社会生活中真实的问题。

2.行为主义教学理论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Behaviorism Theory)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到四五十年代,由于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理论的出现,使得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日趋完善。斯金纳在《言语行为》中指出“教育是塑造人的行为”,并提出了刺激―反应理论。该理论认为,学习过程一方面是尝试与错误的过程,另一方面也是刺激―反应―强化的过程。在学习过程中,任何行为都可以通过环境的变化和对行为强化而达到行为的终极创造或改变。

该理论将学习行为分为两个方面,即反射与操作。将行为主义理论应用于信息化教学中,就是将信息化教学内容作为刺激源,利用声音、图片、影像、文本等对学习主体产生综合刺激,提高学习主体的记忆能力。在语文阅读理解与写作练习中,运用该理论指导学生学习,能取得较好的成果,有利于进行差异化教学。优秀生在这样的学习中能获取更多的信息,后进生也能专注学好基础内容,不必承受过大的学习压力。

3.情境认知理论

情境认知理论(Situated Cognitive Theory)是20世纪80年代由美国的瑞斯尼克最先提出,而后的情境认知理论者在《教育研究者》杂志上发表了《情境认知与学习文化》一文,文章中明确提出学习主体所学习到的知识本身就带有情境性,也就是说知识是社会文化中的组成要素,是在社会活动中被传承和发展的,并不是孤立存在的。也可以说实践并不是孤立于知识而存在的,“知识不是一件事情或一组表征,也不是事实和规则的集合,知识是一种动态的建构与组织”。

该理论认为,学习只有发生在运用知识的情境中才能产生意义,如果学习脱离了运用知识的情境就没有意义。因此,在高职语文信息化教学中要尽可能提供真实的情境,以及反映知识在社会生活中运用的方式方法,为学习主体获得经验创造机会。

二、高职语文信息化课程体系的内涵

语文课程作为高职院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肩负着职业教育培养人才的重要任务。我国的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最终目标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语文课程必须围绕这一核心而开展教学。语文课程的工具性特性,决定了它是学生接受科学教育和职业技能教育的基础课程,而且语文课程本身就担负着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任务,所以它又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构成要素,对学生的成人和成才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高职语文信息化课程体系,就是利用网络技术拓宽语文学习方式,利用多媒体技术化解语文教学难题,将先进的信息化教学方法运用于高职语文教学活动的一个整体概念。

我国电化教育的奠基人南国农教授认为,信息技术改善课程教学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学习,信息化课程改革是将信息技术融入课程教学系统的各要素中,使得信息技术成为高职教师的教学工具,成为高职学生的认知工具,成为主要的教学媒体。

浙江师范大学的赵慧在其《信息技术与高职语文课程的整合性研究》中提出,“高职语文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是指以行为主义、建构主义等教育理论为知识基础,充分利用和发掘信息技术的优势,在特定的信息环境中,按照高职语文的学科特色,推动信息资源与高职语文课程内容的深入整合,以协调完成高职语文学习任务的教学方式”。

基于专家学者的思考,结合本课题的研究重点,笔者认为高职语文信息化课程体系的内涵就是将现代教育技术和先进的教学理念运用到高职语文课程体系中,结合高职语文课程体系的特色,充分发掘信息技术的优势,利用计算机技术完善高职语文信息化课程的教学方式,从而形成一个理论与方法相结合的整体。

由于高职语文课程体系对学生的成人和成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职教师应该随时代变化及时更新教育观念,增强服务意识,进一步提升专业发展能力,为职业教育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施良方.学习论――学习心理学的理论与原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2]南国农.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几个理论问题.[J]电化教育研究,2002(12).

[3]赵慧.信息技术与高职语文课程的整合性研究[D].杭州:浙江师范大学,2009.

主体化教学论文范文第8篇

一、要重视学科属性所决定的共通的课程内容和要求

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各课程有自己.特定的研究对象和教学内容,在整个理论课课程体系中有各自特殊的地位和功能,但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这一学科体系中的课程,他们又是相互联系,有机统一的。它们有共同的理论本性、共同的教育对象、共同的培养目标、共同的任务,.这就是让大学生通过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系统学习,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价值观,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人文素质和精神境界,使大学生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创新精神的,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合格人才。理论课各课程共同的学科属性,决定了他们具有共通的教学内容和要求.,在教学中教师必须重视这些共同内容的融汇贯通,才能更好地实现学科教育教学的目的。

第一,要注意各课程教学内容的有机整合。理论课教学内容的整合是指理论课各课程教学内容的相互配合、相互协调,以实现教育教学过程的整体优化。例如: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科学,而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概论则是分析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理论的学科。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哲学课应在教给学生基本观点和方法的同时,重视教给学生如何运用唯物辩证的方法分析实际问题.,特别是分析中一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问题;而教师在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教学中,也需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来分析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特殊理论和具体问题。可见,理论课各课程的关联度极高,如果课程之间缺少相互支持,理论内容的学习必然显得支离破碎,形不成整体优势。因此,在新一轮理论课改革和建设中,必须重视理论课各课程之间相互促进和相互依存的“共生”关系,建立起既能实现学科属性要求,又能体现各课程特点,能自我调整完善的各课程相互支持的马克思主义课程内容体系。注意在相互依存的不同课程、不同层次水平上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学,使学生在整个学习中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识、理解有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并构筑一个较为全面的理论知识素质平台。

第二,要把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理论创新成果、前瞻性认识三者有机结合起来。马克思主义的经典内容是其整个理论体系的基础,也是理论课教学的基础性内容,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和掌握,对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确立十分重要,但是,大、中、小学的各门理论课都或多或少涉及到这些内容,简单重复的学匀使学生不胜其烦。因此,高校理论课教学中,经典内容的讲解应凝炼,重点解决好相关课程的诸多重复问题,并且,要对经典内容推陈出新,使之富有新的时代气息。例如,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技术是生产力问题,应结合今天的实际,特别是知识经济的到来,突出讲解其作为“第一生产力”的地位和作用,要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要求,分析说明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前进方向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一贯的追求,从而做到理论的不断丰富与完善,使学生获得更鲜活的认识。

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改革与创新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最为宝贵的部分,是中国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经验的总结。教学中要把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马克思主义的新的开创性成果作为中心内容,做好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进”工作,通过教学,把学生的思想统一到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基本路线上来。同时我们应看到,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这一理论还会不断发展和创新,这又要求我们不固守教材,不断更新教学内容,使理论课教学更符合实际,更具有生机与活力。

学校是为未来培养人才的,因此学校教育具有一定的超前性,理论课教学也如此。教学中对社会的走向,祖国的前途和未来,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否会达到预期目标等问题作出合理的超前性预测,这既是学生的愿望,也是理论课教学面向未来的要求。当然,展望未来的合理性与科学性是一个不太容易把握的问题,这需要教师加强理论修养,提高自身素质,应向学生说明,理论需要在实践中检验、修正与完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基础,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新发展,前瞻性认识要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为依据,只有三者有机统一,才能使学生完整、准确地掌握马克思主义。

第三、要处理好理论课与其他课程的关系。理论课虽自成体系,但涵盖了不少学科领域,如史学、社会学、生物学等,教学中应注意理论课与其他课程内容的整合作用。理论课与历史学相整合,可以从历史与现实的结合中去认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要性,树立民族自豪感、自尊心,激发爱国主义精神;与伦理学相整合,有助于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与自然科学知识相整合,有助于唯物史观的形成和正确的思维方法的培养;与校园文化相整合,有助于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塑造大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形成优良品质。总之,在科技不断发展,新知识层出不穷的时代,各学科的交叉.、渗透的趋势日益明显,只有注重学科之间、课程之间的这种整合,才能更好地实现理论课在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中的核心作用。

二、要把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结合起来

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是深化大学生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问题。大学人文素质教育的要求需要通过体系化的课程、讲座等基本前提来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不可能取代其他人文素质课,但它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和艺术品性,‘形成木学生未来发展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文化素质中却有着特定的、不可取代的作用。教师在理论课教学中应注重理论课内容与优秀传统文化,人文科学知识的相互结合,以实现大学教育过程的整体优化,丰富和拓展理论课内涵。

第一,要挖掘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人文内容。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人类精神文化成果的组成部分,有着它萌芽、积累、成长和最终形成与发展的历史。在其形成发展过程中,它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对人类社会长期积累的文化进行严格的选择、认可、加工、重新整合和创新,吸取了人类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形成的自然科学、政治、经济.、伦理.、宗教、法律、艺术等各类文化的优秀成果和精华,形成了自身的理论体系。教学中注意挖掘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身蕴涵的人文价值与科学精神来教育学生,让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与自然科学和前人研究成果的联系,了解其广阔的文化背景、历史传统以及马列主义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相互联系,有利于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使学生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精神和人文底蕴。

第二,处理好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关系。同志十分强调要培养人的民族精神,并且要求教师在传播知识的同时弘扬民族精神,这是对教育创新的本质和价值取向十分重要的丰富和深化。中华文化具有独特的民族性,也具有世界性,是在历史长河中通过与其他民族的文化交流,吸收融合了其他民族的文化精华而生长起来的。中华文化对世界文化也有重大贡献,中国传统文化有许多优秀的内容,如:关于“天人合一”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朴素思想;旨在培养人的“自德”精神和高尚行为的“修身为本”的伦理道德要求等,有不少值得继承发扬的积极内容。在当代,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相结合,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成果相结合,形成了当代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民族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精华,代表着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也为世界的文明进步提供了更为丰富的文化思想。让学生了解中华文化对世界文化的贡献与重大作用,了解马克思主义是开放的与革命批判精神相结合的理论体系,能更好地培养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培养学生的爱国思想、开放精神、国际意识、统合能力和创新精神。

第三,处理好理论课教育教学与非主流文化的关系。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时期,外来文化、非主流文化必然影响高校学生,并在培养学生知、情、意、行中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对学生的言行以及学校的教育活动产生深层影响。非主.流文化主要包括不与社会要求、期待发生冲突的狭义的非主流文化和与社会要求、期待相冲突的“反主流文化”。可见,非主流文化对学生的影响有正面的积极性的,也有负面的消极性的。如何使学生对非主流文化作出积极的选择,也是理论课必须重视的问题。从教育与文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社会主义文化的关系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对人的影响实际上也就是主流文化对人的影响。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作为课程文化,有他自己的品位、理想、追求和关怀旨趣,教学中对非主流文化的理性分析,主动并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正确认识非主流文化中消极方面的危害性,引导学生正确看待人生、看待世界、看待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提高学生的自我判断能力和文化鉴赏力,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文化观,才能达到学生自觉选择和接受优秀文化,抵制腐朽文化,并努力创新繁荣先进文化的目的。

三、要注意理论的应用潜力的挖掘,重视应用性内容

马克思主义理论最鲜明的特点在于他的实践性,只有与实际相结合,在应用中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才能真正理解其真谛,掌握其实质,也才能通过教学,使学生获得应用的能力,因此,教学中必须注重应用性内容。

主体化教学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重要文献导读;《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教学;运用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02-0226-02

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始终高度重视理论指导和勇于进行理论创新。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九十多年实践中,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先后实现了两次历史性飞跃,并形成了两大理论成果,即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发展、丰富和完善过程中,党的历代领导人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认识、分析和解决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经验进行科学总结,形成了一系列重要的理论著作和决议。

一、重要文献导读在《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党的重要文献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集中体现,对这些重要文献进行深入学习和研读对于青年学员准确把握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推进《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的教学改革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有助于学员提高理论素养和运用科学理论认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当代青年学员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后备军,未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接班人,要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重任,必须具备运用科学的理论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和提高,离不开厚实的理论功底。青年学员要成长成才,迫切需要加强理论学习,不断提高理论水平,为培养和提高运用科学的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是全党、全国人民的指导思想,是中华民族振兴的强大精神支柱。特别是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作为高等院校政治理论必修课和公共基础必修课,全面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深入探讨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渊源、时代特征、现实基础和深刻内涵。本课程的教学对于帮助青年学员系统了解和全面掌握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培养学员运用当代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其中,重要文献(包括历代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著作、重要讲话和党的会议通过的重要决议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集中体现,在教学中引导学员原原本本地研读这些重要文献,有助于青年学员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培养和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认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有助于深化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增强《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教学的实效性

政治理论课教学是对青年学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教学更是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青年学员的主渠道。而要增强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吸引力和实效性,充分发挥政治理论课在用科学理论武装学员头脑中的主渠道作用,就必须以能力培养为导向,不断深化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改革。近年来,按照国家、军队教育规划纲要、军队院校政治理论课教学规定以及大学教育转型的要求,我们不断推进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改革,构建了基于课堂实践化的大专题教学新模式。在《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的教学中,我们根据相关大专题的教学内容安排和教学要求,增设了重要文献导读环节,要求学员读原著,原原本本地学习党的重要文献,一方面可以使青年学员通过自身的研读和教员的引导更好地把握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帮助青年学员准确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另一方面,还可以在教学内容的设置、教学方法手段的运用方面推动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改革。

二、重要文献导读在《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1.根据大专题教学内容设计重要文献导读环节

《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是一门系统性、理论性、实践性都比较强的政治理论课,在这门课程的教学中,对重要文献的学习虽然很重要,但因受课时的限制,不可能占用太多的课时来让学员集中研读这些文献,因此,在教学中,我们主要根据大专题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来设置重要文献导读环节,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文献导读篇目,通过重点研读的方式来帮助学员更深刻地理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比如,在第一大专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其理论成果中,我们为了让学员更好地了解和把握党的思想路线,围绕“解放思想的宣言书”――党的思想路线发展脉络这一主题,开展了一次重要文献导读课,要求学员认真阅读邓小平同志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光明日报》特约评论员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同志的《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以及同志的《在全党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等六篇重要文献。通过文献的阅读,使学员更好地结合历史发展了解党的思想路线的发展脉络,深刻理解党的思想路线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同时,通过学习这些重要文献,提高学员进行理论分析、归纳总结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2.以培养学员能力为导向开展重要文献导读教学活动

对青年学员开展重要文献导读的教学,不仅是为了帮助青年学员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提高其理论水平,为培养和提高其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去认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而且要通过这种实践化教学环节的实施来培养青年学员的自我学习、写作、口头表达、现场反应等方面的能力以及团结协作精神。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坚持以学员能力的培养为导向,充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采取丰富多彩的教学方式开展重要文献导读教学活动。首先,教员提前在课程网站上布置学员要阅读的重要文献,提出研读要求。学员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认真阅读原著,查找相关资料,在集体讨论的基础上撰写发言稿,制作课件。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教员要先简单介绍重要文献的历史背景,然后由学员主讲,每个学习小组推荐1名学员进行主体发言,再由本组学员补充,同时接受其他学员的现场提问,开展课堂讨论。在这个过程中,教员还要充分发挥教学的主导作用,要对学员的发言、讨论进行引导和点评。可见,在重要文献导读的教学环节中,充分体现了学员的主体地位,体现了学员能力培养的教学导向,体现了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先进教育理念,对于学员的搜集整理资料、归纳总结、写作、口头表达等方面能力的提高以及团结协作精神的培养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关于《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实施重要文献导读教学的建议和思考

重要文献的学习、研读在《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的教学中具有很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但由于文献多,课时有限,以往教学中往往都是由教员结合相关教学内容进行讲解,这种由学员主讲、教员引导的文献导读教学活动的开展是一个新的尝试,从教学效果看,不仅充分调动了学员研读原著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而且有利于学员各种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总结重要文献导读教学实践经验,我们认为,要搞好这种教学活动,并实现教学目的,取得满意教学效果,应该重点注意做好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

主体化教学论文范文第10篇

(一)高校母语教学大纲形同虚设

第二语言———英语作为我国应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未来发展目标,在我国高校英语教学大纲中也有着明确要求,尤其是近些年企业、事业单位、公务员考核对于英语四、六级要求不断提高,使英语教学、课程设计不断精益求精。然而,与第二语言应用发展形势迥然不同的“中国文化课”,则发展形势不容乐观。中华文化课作为我国母语文化在高校建立的一门必修课,却没有得到相应的重视,母语教学思想、文化结构设置都与实际传播发展严重脱节。作为传承中华五千年文明的母语文化,其教学大纲形同虚设,教学目标、课程设置并没有体现出我国语言文化特色。二语习得和跨文化交际对于大学生发展是尤为重要,但部分大学生却忽视了第二语言学习是基于母语进行词汇、语法、结构的理解,单纯学习第二语言,忽视母语“文化共享”的特性,则会起到事倍功半的不良效果。

(二)母语正迁移作用被严重忽视

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首先应对语言的不同文化、历史背景、政治因素进行全面了解。就目前而言,人们总是产生语言学习的定式思维,认为语言学习单纯通过阅读、写作、口语等已足够,却忽视了“合作学习”的功能,使母语正迁移作用被严重忽视。当人们学习目的语的时候,脑海中的思维模式会受母语影响,这种影响体现在不同语言间的差异性和共同点。母语与目的语出现共同点时,则会通过母语加深对目的语语法、结构的认知;当二者出现差异性时,则会提高第二语言学习的积极性和效率,对于一些要点进行重点研究。忽视母语正迁移作用,所培养的人才大多是“高分低能”,忽视文化之间的差异性,对外来文化认知不够,跨文化交际能力弱。

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于语言知识观、学习观、教学观的认知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学习观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语言文化、知识体系是客观存在的。对于文化体系、知识结构、语言能力的掌握则取决于自身学习观、主观能动性。学生不是被动接受知识,而是主观构建知识。学习过程主要表现在对原本知识经验的改革重组,对现有知识体系的构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学习观,强调知识信息本身是没有意义的,只有通过自身不断探索、延伸、筛选,对于自身学习才有真实意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属性。

(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知识观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知识体系对客观世界的认知。知识不具备绝对真实性,随着外部环境、结构变革升华,也会不断发生变化。侧面翻译母语文化随着时代变迁,周围人的认知程度,其教学、传播能力也不断发生变化。语言自身是一种知识形态,在学习者通过自己的经验将语言建构起来以后,随着社会的发展也在不断构建、重组,有新的语言词汇、语法构建融入,所以某一阶段知识体系固然被推崇,但却不是最终答案。(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教学观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教学观的基本目的,在于学生和老师之间“合作式教学”。教学本身不能忽视学生已经构建的知识体系,简单强硬地采取“填鸭式”进行教学不利于学生接受新的知识体系和重新构建原有知识体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让学生自主观察知识的异同点,进而合理引导,提供一定资料信息予以支持。学习观、知识观、教学观对于母语文化体系的研究与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使整个结构清晰化,对于母语衍生、教学、发展有一完整体系,同时在母语文化发展过程中使学生加深对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认知。

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于母语文化教学和发展的启示

针对当前母语文化严重缺失、崇洋之风积习难改、母语正迁移作用被严重忽视的现状,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从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主观能动性开始,构建母语知识体系,激励学生提高对母语文化学习的兴趣,进而全面促使母语文化不断发展。

(一)自主语言知识建构,提高母语学习能动性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传统教学理论相比中心对象发生了变化。传统教学的中心对象是老师,学生被动获取知识,减少了亲自思考、体验的环节。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则将学生列为中心对象,学生主动对外在文化、知识进行探索,并对已掌握的文化、知识、语言结构进行构建。这个过程是主动构建的过程。与传统教学相比,学生通过自己的分析、体验、提问、解决问题、获取知识经验,使学习从被动到主动,则会大大提高对母语认知的主观能动性,提高母语学习效率。

(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最近展开区对学生母

语文化构建的帮助语言学习重在于交流、互动,因此对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之间的相互作用有着严格要求。母语文化学习过程中,学生对知识储备、知识体系建立有一个极限,即自己最大实力水平,凭借“合作式学习”模式使自己突破现阶段水平,达到新的知识体系,二者之间的过渡区间被称为“最近发展区”。不同学生对于语言的认知能力不同,水平较高的同学,可以加强同学与同学间的相互作用,促进后者快速过渡到下一高层次的知识体系结构中,对母语文化掌握、语言建构起到积极作用。

(三)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并重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出教师在整个母语文化教学活动中起到的是促进、提示、帮助建构的作用,而主体仍然是学生。教师通过对课程目标、课程环节等详细安排,根据学生在语言学习过程中的实际情况,可以实时提出不同问题,激发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索知识,并根据老师提供的不同教学资料展开深入分析,对母语文化进行构建,成为知识体系的主体。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学生学习。

(四)建构主义理论情境性教学促进学习者主动性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母语文化学习过程中最重要的特征体现为“情境主义”。母语文化、知识体系的建立与发展离不开外在因素的影响,故在合理运用语言时,应充分遵循语言文化的情境性,进而科学、合理、客观地对事物进行展现。教师可以通过文字、声音、动画等虚拟场景,使学生在语言文化学习过程中更接近于真实情景,充分调动已构建的知识体系,并合理运用视觉、听觉两大功能,从最直观的角度出发,充分激发学生母语文化学习兴趣,提高对母语文化的实践应用热情。

(五)母语文化与英语文化协同发展

主体化教学论文范文第11篇

关键词:朱绍禹;学生主体;有效发展

一、语文教学任务完成的保障:确立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

当今语文教学任务的完成是以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的交流乃至课堂知识对学生学习其它知识的迁移能力的培养及学生自主能力的提高为标志的,因此,充分确立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是语文教学任务完成的保障。

(一)当今课堂中学生主体地位的展现状况

在当今的语文课堂中,我们上至国家下至教师都日益倡导要注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发展,然而目前这种发展并不是很理想,有的课堂,往往刻意地追求表面化的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因而导致表面上看学生主体地位的发展似乎是繁花似锦,但其实质也只能算是空中楼阁。

这种局面的形成主要来自教育自主性的制约,以及教师自主性和学生自身自主性的制约。长期以来,教育虽被重视,但受过教育的人没有更好地解决生存问题。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其个人的教育活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语文教学的实践水平,在功利性的社会与个体需求面前,特别是升学率的基准,更让教师不敢越雷池半步。于是学生便承受着来自国家、社会、教师及父母的压力,在学习中不断修正自身以顺应各个方面的压力,从而对自我实现和发展方向产生严重干扰,在种种压力之下,导致对自我意识的磨灭,对现实的冷漠承受,对主体性的不认同,这就从根本上制约了学生主体地位的发展。

(二)朱绍禹先生对学生主体地位的阐释

在朱绍禹先生的教学论中指出“语文教学论是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构成部分,但它又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它是依据对语文教学实际的研究,探讨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发生的种种问题,是独具特征的领域。”他又指出语文教学论的任务,首先,要认识教学经验的局限性。从教学论上看,教师要不断地积累它,丰富它。其次,要认识到教学艺术的局限性。教学也是一种艺术,教师要看学生是否适合教师的这种教学艺术。最后,还要认识到专业知识的局限性,以及要了解运用教学论的过程等。同时,朱绍禹先生还论述了语文教学模式的运用,他指出发展创造一切启发的教学方法,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朱绍禹先生从教学论的角度积极阐释出了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与自觉性。

朱绍禹先生对学生主体地位的阐释不仅体现在他的教学论上,而且还体现在他的语文学习论中。他在语文学习论中指出:“学生的语文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的自觉的语文学习活动。”这里便包含着接受性学习因素以及学生以自身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构建现实的过程,也就是学习者的认知和情感自然参与的过程,是理解世界和健全人格的过程,也是新课标中提出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就是朱绍禹先生从学习论的角度对学生主体地位的阐释。

二、语文学习能力提高的关键: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

学生的主体地位的确定,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处于主体地位便是对学生的一种信任,一种肯定,这对学生自我发展与自我完善都有一种积极的作用。

(一)必须转变传统的语文教学观

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学生语文学习能力提高的关键,而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的确立便需要转变传统的语文教学观,提高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转变教师心目中教育只为升学服务的目标,同时也要在教学过程中转变师生之间的角色,将课堂还给学生,促进学生主体参与意识,从而增加师生之间的交流,改变传统严肃沉闷的气氛;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不再把教师的纠正当成批评而是一种鼓励,这样的学习能力也自然会提高;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正如朱绍禹先生在他的教学论中所说的,“教师要尽量发展创造一切有启发的教学方法,并且充分利用这些方法的精神实质,以便学生能够积极思维。”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对整个教育教学过程都有关键的作用。因而无论是对教育观念的转变,对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以及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都有重要的作用。

(二)必须树立先进的学习观

先进学习观的树立正是契合了朱绍禹先生学习论中的思想。首先,让学生能够自主学习,也就是学生想到什么就可以自己去研究什么,上至大的课题下至小的问题,只要学生有想法就可以尽自己的想法去思、去说,它也利于学生产生终身学习的欲望。其次,在这个群体里学生既学会了用心倾听别人的意见,并能形成自己的观点,做一个有头脑的人。最后,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通过自主独立的发现问题,获得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这正是朱绍禹先生在他的学习论中所提到的通过树立新的学习观获得各个方面的体验与收获。学生正是在探索中激发了思维,开阔了视野,张扬了个性。因此说,树立先进的学习观至关重要。

三、语文教学科学化的途径:巩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

语文教学的科学化不是简单自然法则的移植,正如朱绍禹先生语文教育的核心理念“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指出的语文教育的科学化就是要以培养人,尊重人,完善人为理念——确立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

(一)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是语文教学科学化的前提和基础

当今的语文教学能够日益科学化是以对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为前提和基础的。朱绍禹先生曾说过:“在教学中注入探究、研究的成分,教学就会趋向自觉,进而促进学科的建设和发展。”这便表明正因为在头脑中有了学生主体地位的这种理念,教师才可以结合语文课程特点,利用语文教学的各种有益契机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这种能力。同时,还可以把教语文与教做人结合起来,真正实现语文教学的目的。

(二)巩固学生的主体地位是语文教学科学化进程的保障

目前,语文教学的科学化正步入正轨并且在逐渐进步中,因此对“学生主体地位”这种正确理念的巩固就显得日益重要,它关系到我们语文教学科学化的发展速度甚至是发展的方向。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既有利于教育目的的实现,也是语文教学科学化的必然选择。语文教学的科学化正是把人作为目的,充分肯定人的地位,关注人的需求,而以人为本正是对人的主体地位的尊重;同时,巩固学生的主体地位也有利于学生主体性人格的形成,我们要重视学生的感性生命,着重于学生的情感陶冶和体验,因而,学生主体人格的形成也体现着语文教学科学化进程中的一大收获。(作者单位: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

参考文献:

[1] 朱绍禹.语文教育科研导引.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主体化教学论文范文第12篇

关键词 本科院校 旅游文化学 课程 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Analysis of Undergraduate College Tourism and Culture Course Teaching

QIN Meiyu[1], LI Zhao[2]

([1] Management Faculty, Chengdu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hengdu, Sichuan 610025;

[2] School of Humanities, Xihua University, Chengdu, Sichuan 610039)

Abstract Tourism and Cultural is the basis of professional tourism management course. There are still critical issues to be resolved in Tourism and Culture course teaching, the paper from the status of undergraduate teaching school starting, the undergraduate colleges, Tourism and Culture Studies disciplinary position, teaching materials, teaching methods, in-depth discussion, in order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theories and methods for application-oriented high-quality personnel training.

Key words undergraduate; tourism and culture; course; teaching

1 旅游文化学课程现状

旅游文化学是我国高等院校“旅游管理”及与旅游相关的各本科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掌握旅游基本理论及基础知识的入门课程。由于不同的教育层次决定了旅游文化学课程地位与作用、教材选择、教学方法等教学环节上的差异,笔者通过浏览各大院校精品课程网站及CNKI相关论文查询发现,对应不同教育层次的旅游文化学课程建设系列内容针对性不强,不能较好地服务于专业培养目标,需要进一步理清与完善。例如,通过中国知网以“旅游文化 课程”为关键词进行精确查询,收集到19篇相关学术论文,其中高职类14篇,高等本科院校仅为5篇,加之对其研究内容梳理不难看出,本科院校旅游文化学课程相关教学内容较为凌乱,未能达到本科教育层次对应用型人才专业能力培养要求,课程设置与建设没有真正服务于专业培养目标。

本科院校开设旅游文化学时遇到最大问题是:旅游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在学术研究方面还处于初级阶段,学科理论研究薄弱,旅游学的学科基本体系框架和理论体系尚未真正建立,同样,关于旅游文化学学科性质、研究对象、研究内容仍存在较大分歧;旅游文化学课程教材版本较为单一,内容选材普遍存在陈旧问题,现有教材与民俗学、旅游地理内容有大量的重复。应该说,本科院校旅游文化学课程教学中有不少问题尚待深入探讨,尤其有必要在教材、课程体系、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特色化建设。

2 旅游文化学教材

国内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学层次较多,具体包括本科院校、高职高专本专科、成人教育本专科、旅游从业人员培训以及外国留学生等。①不同教学层次和教学对象需要不同体系与结构的教材相匹配,也将影响课程教学的实践效果与培养目标的吻合度。目前旅游文化学教材大体有两类:一类是沈祖祥主编,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旅游文化概论》、由谢元鲁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旅游文化学》为代表具有较强理论性的旅游专业系列教材,该教材较好地实现理论性、实务性、前沿性相结合;一类则是以旅游文化命名的教材,例如张文祥《旅游文化》,该教材具有知识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的特点,较为适合高职高专教育层次,强调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培养,体系较为完整,但应用于旅游管理本科层次教学中教材理论性强。经过对教材具体内容梳理得出,第一类教材是对旅游文化概述、特征和传统等进行剖析,理论有余,但实用性不足;第二类教材是对与文化相关的旅游进行梳理,实用性很强,但理论不足,深度和难度不足。可以说现有旅游文化学教材不能很好地满足本科院校教育层次需求,缺乏适合本科学生的旅游文化学教材。

3 旅游文化学课程体系

由于我国旅游文化课程建设起步较晚,经历了上世纪80年代以来的学科基础建设理论论证期,到上世纪90年代以来旅游文化学学科应用性发展期,至今旅游文化学初步形成了学科基础理论体系,并伴随着旅游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和旅游实践的纵深发展,旅游文化学内涵与外延不断丰富扩大,需要新的理论和方法给予指导与参照,②特别是旅游文化学课程体系建设应首先做出改革。由于各院校及专业特色不同导致目前本科院校的旅游文化学课程体系结构认知与理解存在差异,呈现出旅游文化类型概述和三要素理论两大课程体系结构特征,尽管大多学者都认为围绕旅游主体、客体、媒体三要素展开旅游文化学课程体系结构安排较为合理,但由于教材、专业特点、学科基础理论存在争议等原因,旅游文化学实际课程体系安排仍沿用旅游文化类型的概述,再加之本科院校旅游地理、旅游民俗、导游理论与实务等课程间具有极强的交叉性,未能满足本科院校“强理论”与“重实践”的双重课程体系建设要求。

笔者依据多年教学经验,认为旅游文化学课程体系框架应包括中国历史文化基础、旅游文化基础、旅游文化区域发展完整理论教学体系内容,即以文化旅游化与旅游文化化两大主线展开课程内容安排,充分体现本科院校对课程体系设置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应用特征。首先,结合中国传统旅游民俗文化相关内容纵向探讨旅游文化植根的土壤以及生成原因、特征,揭示旅游文化内在本质和发展规律;其次,结合不同院校和专业课程间统筹内容,弱化旅游文化形态的比重,创新旅游文化学基础理论教学内容,例如结合旅游学研究对象的“旅游系统说”加强课程教学中旅游目的地、客源地以及旅游通道的基础理论内容,以此完善目前旅游三要素课程教学体系;最后,针对区域旅游实践中旅游文化相关理论与方法具体运用,形象理论讲授内容、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探究中国旅游文化产生、发展及变化趋势。

4 旅游文化学教学方法与手段

心理学家赤瑞特拉的心理实验结果表明,人类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为“视听”,占到94%,并且二者搭配比例也直接影响接受效果,③而目前传统填鸭式课堂讲授方法严重影响学生综合素养和解决实践能力的提高。教学方法上,首先,应该根据专业特点和学生实际水平创新课堂教学方法,倡导“教师引导、学生主体”理念,明确课堂教学教师与学生角色分工,在积极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同时给学生以专业意见与建议。因此,可以尝试案例教学、现场实践教学、专家进课堂、辩论赛等适合大学生生理、心理特点的多样化教学形式,有效调动学习积极性,加深对旅游专业的感性及理性认识。

对本科教育层次而言,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资料收集与自主学习能力,因此,教学手段上应该通过课程安排与课程组织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团队建设、主题模块、学生互评、案例讨论、多样化多媒体技术运用等教学手段建立开放的课堂学习氛围,将抽象化理论及业界疑难杂症等具有广度与深度的教学内容进行具体化、形象化处理,促成学生理论与知识互相转化能力的提高,进而内化为学生的专业综合素养。

和我国旅游学研究的年轻化特征一致,旅游文化学课程的建设与完善将成为较长一段时间内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发展中的重要理论课题和教学工作,其课程教学改革系列问题将不断调整与完善,有效促成本科院校对旅游业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从而为我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注释

① 陈红玲等.旅游文化课程教学的理论与实践探讨[J].高教论坛,2007(5).

主体化教学论文范文第13篇

关键词:跨文化能力;课程教学;改革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4)05-0262-02

以跨文化能力培养为特色的课程教学改革模式既是我们跨文化教学的理论研究课题,也是我们跨文化教学的一个实践过程。如何把跨文化能力培养为特色的理论研究和跨文化能力培养为特色的教学实践相结合,是我们本次研究的重点。根据本次研究的重点,我们确定了这样的研究和阐释思路,即本文分两部分进行研究和阐释。一部分是以跨文化能力培养为特色的课程教学改革模式的研究,一部分是以跨文化能力培养为特色的课程教学改革模式的实践探索。下边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对自己多年相关工作的反思,在参考其他研究者著述的基础上,对以跨文化能力培养为特色的课程教学改革模式及其相关问题阐释如下:

一、以跨文化能力培养为特色的课程教学改革模式的理论研究

以跨文化能力培养为特色的课程教学改革模式的理论研究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的理论问题:跨文化能力培养、课程改革的教学模式、跨文化能力培养的课程改革教学模式的研究现状、对跨文化课程教学改革模式研究现状的思考以及对跨文化课程教学改革模式研究所需要的教育教学理论。

(一)跨文化能力培养

所谓的跨文化能力培养主要是在外语教学过程中,根据所教知识内容和具体的教学要求,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各种跨文化能力。培养学生的跨文化能力,包括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包括学生的跨文化的语言习得能力等诸多能力培养。在外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能力,主要应该突出对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和跨文化语言的习得能力。前者,跨文化的交际能力是对学生所学外语知识的检验过程,同时也是对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一种培养。学习的目的就是应用,外语学习的目的更是应用。如果一个学生学习了某个外语后,不能进行跨文化交际,即达不到具体运用的目的,那么这种学习是一种失败的学习,一种毫无意义的学习。从另一个方面讲,即从教的角度讲,学生这样的学习结果,标志着我们教学的失败。即,在具体的外语教学过程中,没有注意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因而导致了学生学习上的失败。其次,外语学习的另一个目的是跨文化的语言习得能力。所谓跨文化的语言习得能力,是指在外语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对另一种文化现象――外语学习时的语言习得能力。这种能力不仅可以使学生在学习外语的过程中掌握具体的学习规律,而且还能培养学生把这种规律运用于学习其它语言的能力,即某一个学生在学习某一个语言时所获得的能力,他可以运用这个能力快速、高效地学习其它语言,即第二外语、第三外语的能力。

综上所述,我们在外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跨文化的能力,应该主要以跨文化的交际能力和跨文化的语言习得能力为主。前者是我们学习外语的基本目的,后者是我们学习外语时主要目的。因为两种能力对学生的学习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

(二)课程改革的教学模式

所谓课程改革的教学模式就是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研究一种体现新课程改革精神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与传统教育教学模式的不同之处在于以下两个方面:首先,课程教学改革的教学模式是一种体现新的课程改革精神的教学模式。在这种课程改革精神的影响下,新的教学模式更加注重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更加关注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的培养。特别在外语教学过程中,我们的老师更加突出对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更加突出对学生跨文化的语言习得能力的培养;其次,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学模式研究与传统教育背景下教学模式第二点的不同在于,两种教学模式建立的理论根据是不同的。前者,即传统教育背景下建立教学模式所依据的理论与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建立教学模式的理论是处于不同的教育发展阶段和背景下的教学理论。后者相对于前者而言,不仅处于一个教育教学理论高度发展的阶段,而且,后者更加关注学生,更加关注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这种关注,既使我们的教学更加贴近于学生的发展,而且这种关注也使我们的教学更加关注学生能力的培养。

(三)跨文化能力培养的课程改革教学模式的研究现状及思考

跨文化能力培养的课程改革教学模式的研究处于这样的现状:首先,我们在知网上以“跨文化能力培养”为关键词进行搜索,可以得到如下的结论:2010年相关的论文为2166篇,2011年的论文为2302篇,2012年的相关论文为3096篇。论文数目这种递增的趋势说明在目前的理论研究中,外语老师对培养学生的跨文化能力的关注度是相当高的。这种高度的关注,一方面说明外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跨文化能力是教学的核心问题,另一方面也说明,新的课程改革对当前的外语教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特别是新课程改革对学生的关注,更对当前的外语教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其次,在下载次数统计的结果中,下载次数的论文分别为:祖晓梅的《跨文化能力与文化教学目标》和高兆金的《浅议英语专业本科生跨文化能力培养》以及吴卫平等人的《中国大学生跨文化能力维度及评价量表分析》等文章。这里的列举虽然不是穷尽式的,但从这几篇下载次数较多的论文中,我们可以发现外语教学研究者,不仅关注学生跨文化能力的培养,而且还从理论的层面对学生这种跨文化能力进行了详细的研究。特别是吴卫平等人的《中国大学生跨文化能力维度及评价量表分析》这篇文章,便值得我们在研究学生跨能力培养时给予特别的关注。

(四)跨文化课程教学改革模式研究所需要的教育教学理论

每一种教学模式的建立都需要相应的教育教学理论作为理论支撑。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外语教学模式的建立一样也需要教育教学理论的指导。特别是大家熟知的建构主义理论,对以跨文化能力培养为特色的课程改革教学模式的建立影响最大。

建构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首先,建构主义认为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特别是在外语课堂教学中,我们更应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不仅我们的教学方法选择要依据学生的接受能力,而且,我们布置的作业习题也要依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学生的接受能力不仅影响我们怎么样教授学生知识,而且它还决定我们怎么样去巩固学生的所学内容。即通过什么样的习题,利用什么样的作业形式去巩固学生的课堂所学,而且还要考虑利用哪些适合学生接受能力的评价方式去检查我们布置的课后作业。其次,外语教学过程,是我们老师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自我建构的一个实践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外语老师要采取各种方法去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建构兴趣,引导学生自觉地进行知识的建构。因而,在外语课堂的教学上,我们老师就不能采用传统教学中的灌输方式,就不能采用不符合建构主义理论的教学方法。我们采用的教学方法,不仅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而且还要适合帮助学生根据自己已掌握的知识,在特定的教学情景中,建构新的知识。再次,建构主义理论认为,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合作、探究的过程。在课程改革背景下,培养学生的跨文化能力,我们应该根据这个理论,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主动地参与知识的学习,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师生的合作,强调学生与学生的合作。通过合作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特别是在外语学习过程中,我们应该注重学生学习的过程,通过学习过程中的合作探究方式,完成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这种既注重结果,又注重学习过程的学习方式得益于建构主义理论对课程改革的指导。最后,建构主义的理论在新的课程改革中,不仅涉及到具体的课堂教学过程,还涉及到对学生的评价。在传统的教学评价中,比较注重单一的学习结果,而忽视了具体的学习过程。特别是单一的评价方式既不符合学生的学习实际,又不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因此,在新的课程改革过程中,我们要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使我们的评价既照顾到具体的学习过程,又照顾到学生个体发展的实际。教学评价不仅会对教学过程产生影响,而且也会对学生的成长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我们应该结合学生的学习实际和学生能力培养的实际,采取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和内容,正确而客观、公正地对学生作出评价。

综上所述,我们跨文化课程教学改革模式研究需要以建构主义理论为主的相关教育教学理论作为研究基础。

二、对跨文化能力培养为特色课程教学改革模式的实践探索

跨文化能力培养为特色的课程教学改革模式的实践探索主要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跨文化能力培养为特色的课程教学改革模式的建立以及建立教学模式的注意事项。

(一)跨文化能力培养为特色的课程教学改革模式的建立

跨文化能力培养为特色的课程教学改革模式的建立既需要相关的理论研究,又需要相关的教学实践。只有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推动教学的发展。根据具体的外语教学内容,建立以跨文化能力培养为特色的课程改革教学模式,需要以下具体教学实践:首先,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确定具体教学过程所需要的教学步骤。教学内容决定了教学步骤,教学步骤要适合教学内容。只有两者和谐地统一于教学实践,我们的外语教学才能取得成功。其次,探索教学的一般规律。根据一般的教学规律确定教学的方法,作业布置的形式。最后,建立课堂教学所需要的教学评价体系。然后在具体评价的基础上,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改进教学中的不足。

(二)建立教学模式的注意事项

一个教学模式的建立,一定要注意两方面的问题:一个方面是对传统教学的继承,一个方面是对传统教学的创新。前者决定了新的教学模式不能凭空产生;后者决定了新教学模式之所以为新的原因。因此,在建立教学模式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这两方面的问题。

总之,研究跨文化能力培养为特色的课程教学改革模式,既涉及到相应的理论研究,又涉及到具体的教学实践。只有在研究者的过程中把两者和谐地结合在一起,才可能推动教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许力生,孙淑女.跨文化能力递进―交互培养模式构建[J].浙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4).

主体化教学论文范文第14篇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载体;创新;耦合

DOI:10.15938/ki.iper.2017.02.008

中图分类号:A8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749(2017)02-0037-04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载体是指在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过程中,能够传导承载理论教育内容或信息的活动形式及物质实体。当下,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不断丰富、“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快速发展等新境遇下,借助和运用多种教育载体、开发和挖掘不同载体教育功能、创新载体并形成耦合机制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实践和研究的重要领域。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载体创新耦合之必要性

载体创新是创造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新方式、新途径和新中介。载体耦合以载体创新为基础,以新思维整合各类载体功能,使各类载体之间、同类载体不同形式之间协同发挥作用,形成一种融合互洽机制。以创新理念开发和拓展理论教育载体,集聚和发挥载体耦合效应,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面对新形势、新情况作出的现实回应。

1.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内容不断充实和丰富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内容不仅包含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也包含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最新成果。十以来,提出了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四个全面” 方略、“五大发展理念”等一系列新思想新战略,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新境界。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学术氛围更加浓厚,学科建设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本身伴随当代实践和理论研究取得最新理论成果。内容决定形式,内容更新要求形式更新。把马克思基本理论研究成果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体现和贯彻到教育活动中,需要创新教育载体。把新理念新内容融入理论教育过程并学以致用,成为理论教育的重要任务。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的提出,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载体创新耦合指明了方向。

2.意识形态安全形势更加严峻复杂

能否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国家长治久安、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有学者指出,我们当前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就是国外社会思潮对我国意识形态的挑战。“西方‘普世价值’、‘民主’、‘新自由主义’、‘’等思潮,往往通过不同途径、不同方式向我国渗透,竭力冲破我们的心理防线、精神防线和思想防线,影响着我国意识形态安全。”[1]西方国家往往通过潜隐式、诱导型文化载体输出和兜售其民主模式、宗教思想和价值观。我国已进入改革攻坚期和矛盾凸显期,各种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文化日趋多元,新自由主义、民主社会主义、新左派等思潮在社会、网络和自媒体上扩散,与马克思主义争夺意识形态话语权和领导权。国内外社会思潮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对我国意识形态安全构成严峻挑战。同国内外各种错误思潮进行论战和斗争,适应斗争新特点,总要通过一定途径和方式、借助一定载体才能实现。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新情况新特点,也要求我们重视理论教育手段创新和载体创新,拓展和延伸宣传载体,发挥载体耦合效应。

3.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任务艰巨迫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文化建设总体上滞后于经济建设。强调:“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关系‘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2]。文化软实力成为国力结构的重要组成,成为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现代性标志。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不仅是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际话语权的艰巨任务,也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的迫切要求。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是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的核心引擎。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理论创新的基础性工作。宣传普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客观要求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强化载体创新耦合。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需要特别注重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尤其是核心价值观的国际传播。“只有采取各种方式传播本国的文化,使本国文化走向世界,为世界各国人民所接触、了解、欣赏、认同和接受,才能真正产生文化吸引力。”[3]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需要选择适当的途径和载体,需要“综合运用大众传播、群体传播、人际传播等多种方式展示中华文化魅力”[4]。通过文化产品承载和传播正面的、积极的文化信息,支持和选择正面载体,控制和淘汰负面载体,也是载体创新耦合的应有之义。

4.网络与信息技术发展对理论教育现存实践状态成挑战

当今,网络和信息技术渗透到人们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现存实践状态形成新挑战。移动互联网及融合性媒体改变着教育对象。教育对象在数量和范围上呈总体增加扩充趋势,且教育对象属性更加复杂,特别是其对网络和技术的亲和性与学习自主性更强。移动互联网通过塑造新的生活形态和信息资源共享,改变着人们获取信息和知识的方式及生活方式。“截至2016年6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6.56亿,较2015年底增加3656万人。”[5]手机在上网设备中已占据主导地位。网络信息的传输主渠道发生变化且交互性增强,这就要求理论教育适应设备变革需要,改变现存状态,选择适当载体培养教育客体的主体自觉。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载体创新耦合之可能性

创新载体并实现耦合,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实践因应形势变化的客观需要,同时也是理论教育提升优化自身实践样态的内在需求。载体创新耦合的实现,还在于理论教育经验长期积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趋势、“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发展等条件为其提供了可能。

(1)显性载体与隐性载体创新耦合显性载体往往可以直接地传递和表达信息,而隐性载体往往间接地隐喻或蕴含道理。对于不同教育对象来说,显性载体更加适合主动学习型的教育对象,隐性载体更加适合被动认同型的教育对象。显性载体和隐性载体之间通过显隐结合、显显叠加、隐隐整合等方式取长补短,实现载体耦合功能最大化。

(2)传统载体与新型载体创新耦合传统载体是指会议、课堂、谈话、报刊、广播电视等等,新型载体是指与信息技术、互联网、移动媒体相关的微博、微信、智能终端等正在或将要被广泛运用的载体。传统载体和新型载体是相对的,现在的新型载体将来可能转变为传统载体。传统载体和新型载体创新耦合比较容易理解和把握,因此在实际教育过程中应用最为广泛。

(3)课程载体与活动载体创新耦合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过程中,既要发挥各级党校培训课程、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又要充分发挥党团活动、文化活动、典型示范的辅助载体作用。十以来,我们党已经集中开展了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正在深入实施“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以群众路线教育、纪律教育和学习党规、学习系列讲话的活动形式得以实施,理论教育本身也是这些活动的重点内容。课程载体在高校主要对象是大学生,除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专业课、选修课也从不同角度和侧面承担着一定的理论教育功能。

(4)事业载体与产业载体创新耦合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文化建设密切相关,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是文化建设的两大方面。文化事业载体是指满足人们求知、审美、休闲、娱乐的不以盈利为目的的公益性文化设施,包括图书馆、美术馆、博物馆、文化馆等。文化产业载体是指以满足市场需求为目的的经营性的各类文化产品和服务。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和教育借助文化事业、文化产业载体往往能够取得更好效果。文化产品种类繁富,形式多样,文化产业d体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挖掘自身蕴含的文化价值进行理论教育,使文化产业载体与文化事业载体相得益彰。

(5)静态载体与动态载体创新耦合静态载体具有稳定静止的特性,一般指处于无变化状态的实物,如建筑馆所、文化古迹、器物陈列、报刊书画等。动态载体具有运动变化的特性,一般指处于流变状态的情境或活动,如会议讲演、课堂教学、红色旅游、节庆仪式等。当前,我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静态载体和动态载体种类不断丰富,且形式多样化,手段现代化,应用分众化。静态载体和动态载体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静态载体与动态载体创新耦合,使静态载体与动态载体相承接、相辅衬,形成理论教育合力。

参考文献

[1]中央党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的时代背景[N].人民日报,2016-06-01(9).

[2][4].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160,161-162.

[3]骆郁廷.文化软实力:基于中国实践的话语创新[J].中国社会科学,2013(1):22.

[5]张洋,喻思娈.互联网深度塑造生活[N].人民日报,2016-08-04(12).

[6]郑洁.恩格斯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载体思想[J].学习与实践,2008(2):109.

[7].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5-19(2).

[8]刘建军.关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若干问题[J].思想理论教育,2008(7):27.

[9]王学检,王瑞芳.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6(3):106-107.

主体化教学论文范文第15篇

[关键词]学科建设;比较教育本体论;方法论

本文主要探讨哲学本体论视野下比较教育的本体论和方法论体系的建构。在哲学本体论的指导下,进行比较教育的本体论论证,得出比较教育这一学科领域的本质特征和存在的独特价值是本文的重点研究内容。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挖掘比较教育本体论与方法论之间的关系,从世界观的视角实现比较教育的方法论建构,达到比较教育研究的目的。

一、哲学本体论视野下的比较教育本体论

本体论是研究存在本质的基本问题,是研究世界的本源或本性的理论[1]。本体论是哲学研究的早期阶段,是进行哲学思考的前提性命题。任何要确立学科地位的研究领域都必须首先进行本体论的论证。围绕本体论论证,需要回答两个根本性问题,即“什么是”和“是什么”[2]。“什么是”是事实判断,意在回答事物存在的依据以及存在的内容形式;“是什么”是在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基础上追问事物存在的本质和特征。两者是现象与本质的关系,从现象中提取本质构成比较教育本体论的论证思路。目前,比较教育学面临着“领域”抑或“学科”之争,比较教育学的本体论论证有助于划清学科界限,奠定学科发展基础。

(一)比较教育本体的事实论证

比较教育本体的事实论证需要回答“什么是比较教育”,旨在追问比较教育学是其所是的本源,同时,分析比较教育学的属性之争及存在的内容形式。探讨比较教育学是其所是的本源,需要从三个方面展开分析:第一,比较教育学作为教育学的分支学科,教育的起源为比较教育学的产生奠定了学科基础。教育作为一种社会活动,贯穿于人类发展的始终;教育是培养新生一代适应社会发展的准备过程,是人类社会生产经验得以继承发扬的关键环节。由此,教育就是一个生长的过程,它能够通过增进知识、发展技能和培养品德以实现个人发展、满足社会需要。在此基础上,比较教育学产生的本源则是通过使用“比较”的方法,在对比和求同存异中思考如何实现人的发展。第二,教育学领域中之所以会产生比较教育学,有其内在的推动力即比较思维。比较是人类思维中较早萌生的思维形式,无论是个体意识发展的早期阶段,还是人类知识发展的高级阶段,比较思维始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比较法作为认识事物的最古老、最简明和最优越的方法,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基本方法,也是继归纳法和演绎方法之后成为人类思维方式的新高度。第三,比较教育学产生的本源离不开哲学支撑和物质条件的准备。莱布尼茨曾说“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3],任何事物都具有独特性和不可重复性。正是对物理世界的客观性和独特性认识,才为“比较”提供了前提,因为比较正是为了确定事物间的同异关系,寻找其中的相似和不同之处。比较教育学的产生与一定时期的经济基础,文化背景相联系,其中明显地体现在欧洲资本主义发展初期。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的不断推进,欧洲出现了大量的新兴民族国家,各民族国家之间的经济、政治、文化的交流和碰撞日益频繁,彼此之间在教育上的差别也引起了普遍的关注。至此,比较教育学在这三大内在动机的推动下产生并不断地向前发展。目前,比较教育学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属性之争,争论的焦点是比较教育是“学科”抑或“领域”。这些争论的根本原因是比较教育学目前发展的不完善所致,探讨这些争论背后学者思考的维度,有助于明晰比较教育学的发展现状,在成就与不足中思考努力的方向。首先,有学者认为比较教育是一门研究领域。其中最经典的表述莫过于黎成魁的观点,即“一门学科是由它的目的、概念、和方法所界定的,然而,尽管比较教育确实有其研究对象-教育事实的比较,但它没有自己独特的方法”[4]。黎成魁学者从比较教育方法论角度质疑比较教育的学科地位,认为比较教育缺乏一套公认的方法论体系,比较法不属于比较教育的特有属性。由此,要使比较教育成为一门公认的学科,要么从前提上否认方法论不应该成为一门学科成立的根本依据;要么致力于比较教育的方法论建设。其次,有学者认为比较教育是一门学科。主要从两个方面展开论证,一方面从学科制度的基本条件来看,比较教育学满足成为一门学科的三大制度化标准,即在有关大学中普遍开设课程或系列讲座、成立全国性学术团体和出版学术刊物[5];另一方面,对于学科的苛刻要求,学者们对比较教育作为一门学科进行了内在规定。埃德蒙•金认为,比较教育是一门实用性的学科;法国学者德贝塞•米阿拉特雷认为比较教育像其他任何地理学科一样,基本上是一门“描述性”的学科。从我国学者来看,王承绪先生认为比较教育是一门具有跨学科的性质,同时又具有自身的独特性的起着综合作用的学科[6];顾明远先生则认为比较教育是教育中的一个应用研究领域,是教育科学中的一门分支学科[7]。学者们对比较教育学的内在规定体现了不同的侧重之处,体现出比较教育的属性不是单一,而是具有多元性。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比较教育是一门尚未成熟的发展中的年轻学科[8]。比较教育学虽然已经具备学科制度的基本条件,即课程、社会性团体和学术刊物,但是在对象、方法、理论体系上有待提高,这些是衡量一门学科在理论上是否成熟的重要指标。从比较教育本体事实论证的角度来看,比较教育的本源具有不可抗拒性和时代性,但比较教育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一系列的质疑和挑战。

(二)比较教育本体的本质论证

“比较教育是什么”属于本质论证,它是在事实论证的基础上作出的有意识的创造性活动,在通过对比较教育事实内容进行分析推理的基础上[9],得出比较教育的本质内容。因此,比较教育的本质论证需要回答两个问题:比较教育的本质究竟是什么和比较教育本体有哪些特性。比较教育本体的本质论证意在揭示贯穿比较教育发展始终所具有的本质特性,从比较教育本体的事实论证中可以看到,比较教育在学科理论体系的建构上无法达成一致,面临着学科属性之争。基于此,追问比较教育的学科本质或许可以从莫衷一是的争论中达成共识,奠定比较教育学科理论体系共同发展的基石。作为以方法论著称的比较教育学,其本质的探究自然离不开“比较”。比较教育中的“比较”具有四个层面的涵义,即一般性的思维方式、具体的研究方法、稳定的研究模式和独特的研究视域[10]。换言之,比较教育中的“比较”不仅仅是一种分析两国教育现象的方法,更是一种思考问题的思维方式。相比简单的“比较”,比较教育的本质就是“比较视域”,其中“视域”意味着观察者从多视角面对不同文化和意义重叠的生活世界,其所包含的内在透视性本身就是一种汇通性比较。另外,“视域”也是哲学解释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是指一个人从他已有的传统或先见出发所看到与理解到的可能范围。视域包含着主体的“先见”理解,解释者从自己原有视域出发,使文本有选择地进入视域,并不断扩大自己的视域,与文本的视域相融合形成一个新的视域[11]。从解释学的角度来看,视域具有一定的主观立场,由“视域”迁移到“比较视域”,比较教育的本质即比较视域,在历史发展中经历了主体视域,价值无涉视域向他者视域的转变。比较视域的背后隐含着一种价值立场,不同的立场决定着比较教育学的发展路径。比较教育的本体具有多层次性和立体性的特征。从分析哲学的视角来看,比较教育的本体是确立明确的概念体系和统一的认识逻辑;从人类社会学的视角来看,比较教育的本体是对世界教育社会现实存在的各种全质形态进行对应性的理念形态性反映和建构与刻画、表达和呈现文本形态[12];从文化人类学的视角来看,比较教育的本体是对不同地区差异的文化背景进行文化分析与解释。由此可见,通过对比较教育本体特征的把握,我们应该在探讨比较教育的本体特征时应尽量避免简单化,而是采用综合的方法。

二、比较教育本体论的历史演进

从历史发展来看,比较教育本体的变化意味着研究对象和内容的改变,方法论作为一种解决问题的方式或手段必然随着对象内容的改变而改变[13],以便达到研究的目的。不同时期比较教育本体呈现出不同的特点,这里主要分析不同时期的比较教育本体论,为下一节研究方法论的探讨奠定基础。

(一)历史解释本体论

20世纪上半叶,科学哲学的研究与科学史的研究结合,形成了科学哲学之中的历史主义学派,西方历史主义学派作为从批判理性主义之中演化而来的一个科学哲学派别,主张从科学与社会的关系中、从科学发展的历史事实中动态地研究科学发展模式。由于受历史主义学派的影响,比较教育研究转向人文主义,决定了比较教育学的本体论导向,即比较教育的本体走向历史解释本体论。自从萨德勒提出“校外的事情比校内的事情更重要”后,比较教育家们开始关注影响教育制度的潜在力量,不断丰富这一时期比较教育历史解释本体论的理论体系。康德尔进一步发展萨德勒的思想,提出了“民族性”和“民族主义”两大核心概念,试图将教育背后的力量归因于这两大概念中。汉斯将人的发展理论作为分析教育背后力量的理论依据,实现了教育的社会背景分析的理论化和具体化,他提出影响教育发展的因素分为三大类:自然因素、宗教因素和世俗因素,在进行比较教育研究时应注重运用历史方法来研究,尤其注重研究传统因素对教育的影响。德国的施奈德将倡导的历史法中引入哲学辩证法,在进行分析时,他非常重视民族性和教育的内部发展动力,他认为在国民教育制度的形成中,教育的内在因素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乌利希对这一时期比较教育研究的范围有所扩展。他注意到中国、印度等战后新独立的国家,他认为这些国家同样对社会发展和教育具有启示意义。马林森使民族性有了较为清晰的定义,他建立了民族性模型,指出决定民族性的因素分为地理、经济、历史、宗教、政治和社会因素。这一时期比较教育历史解释的本体论,不再单纯地借鉴和移植别国的先进经验,而是更加致力于通过调查研究国外的教育情况从别国的经验中寻求理解和改进本国教育之道。从横向发展来看,它强调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教育发展与教育制度的形成受该国或地区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历史、自然环境和民族传统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因而要把它放在一定的背景中加以研究;从纵向发展上,它强调教育中历史传统的持续性,强调要从历史的角度看待比较教育。

(二)科学实证本体论

20世纪60-70年代,孔德的实证主义哲学遍布各个领域,比较教育在这个大背景下受实证社会学、结构功能主义、经验主义方法论和实验教育学的共同影响,其中,实证社会学提供了一套切实可行的实证的社会学研究理论;结构功能主义为探索教育与社会的关系提供了研究意义,成为了该时期的主要探讨内容;经验主义方法论提倡资料的量化、科学的实验和精确的统计分析,为比较教育研究提供了方法论基础;实验教育学是拉伊、梅伊曼首先在教育领域的尝试,为比较教育提供了理论基础。由此,这一时期比较教育的本体走向科学实证本体论,主要探讨教育与社会以及教育内部各因素之间的因果关系。科学实证本体论的发展经历了倡导阶段、诊释阶段、发展阶段和修正阶段,最终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理论体系。早在比较教育诞生之初,比较教育学之父朱利安在《计划》中试图通过教育比较表、问卷调查等方式,建立一套科学的比较教育研究框架,虽然在当时没有受到其他比较教育家的重视,但是做了有益的尝试。直到20世纪60-70年代,安德森受结构功能主义的影响,提出“教育和社会之间关系的研究与教育内部因素的研究是互补的,不可替代。正如其它社会分析一样,比较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发现因果关系的知识”[14],这为比较教育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对象和操作性内容,促使比较教育本体论从历史解释向科学实证转变。之后,贝雷迪提出了比较的四步法,使比较教育研究首次有了具体的研究程序,在操作过程中首次与假说的验证联系起来初步建立起科学的比较教育研究体系。诺亚和埃克斯坦将理论运用到实践,进一步发展了比较教育的科学研究,建立了一套验证假说的程序和方法即假设验证法,他们提出比较教育的研究假设即:知识是价值无涉的、客观的,知识独立于研究者之外,由于承认客观事实独立于认识主体,教育和自然科学一样具有同样的研究逻辑,寻求普遍的规律和原则。随后,霍尔姆斯在强调这一时期比较教育研究的实用性和预测性特征的基础上,侧重使用假设演绎法,提出了以问题为中心的问题解决法。这一时期比较教育科学实证本体论,坚信比较教育是一门科学,知识是独立于求知者之外的,知识是与价值无关的一种非意识形态的客观存在。比较教育的研究目的是找出教育内部各要素之间以及教育和社会及其它子系统之间的因果关系,强调通过对变量的测量,找到因变量和自变量之间的协变关系,强调研究的操作性程序。

(三)文化相对本体论

20世纪70-80年代,亚非以及其他大陆民族的解放运动兴起了“文化相对主义”的观念,毁灭性地抨击了欧洲中心论,人们开始关注各民族文化的独特价值[15]。同时,受哲学现象学的影响,比较教育开始关注主体建构的生活世界,而对是否存在一个独立于主体的社会实体并不关心。这一时期比较教育的本体从科学实证转向文化相对本体论,即主张置身于某一教育文化背景中,实现教育决策。文化相对本体论的代表人物是:爱泼斯坦、霍尔姆斯和埃德蒙•金。18世纪爱泼斯坦提出“文化相对主义”的主张,他认为应该注重不同国家的文化背景,找到这种背景影响下学校的特点以及形成该国教育制度的特殊因素。至此,比较教育研究开始从科学实证的本体走向文化相对的本体。受哲学现象学的启发,埃德蒙•金提出生态式的背景论,主张在动态的社会背景中关注人们的内部观点,从当地的语言文化中理解教育。同时,埃德蒙•金重新将比较教育的研究重心转移到教育借鉴上来,提出了教育洞察法和教育决策理论,前者以客文化的角度深入客文化背景,后者在此基础上展开教育决策,形成一套系统的比较教育分析框架。霍尔姆斯深受杜威的“反省思维五步法”和波普尔的“批判二元论”的影响,提出了问题法,主张在反驳和证伪中,不断改进教育决策,实现教育改革。与前一时期科学实证的本体论相比,比较教育研究在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的博弈中,走向了人文主义道路,即文化相对本体论。它注重不同国家文化背景下教育的特殊性,在分析主要影响因素中,为国家教育决策提供指导和建议。教育是特定文化社会背景的产物,对不同教育作普遍性的概括是不可能的。它承认研究中研究者的主观卷入的可能性,强调价值判断的相对性,因此,文化相对本体论并不注重所使用的研究方法,而特别关心研究目的,认为目的决定方法。

(四)文化理解本体论

20世纪70-80年代,在肯定外国文化独特价值基础上,爱泼斯坦进一步发展其思想,提出了“多元主义”的理念。多元主义思想以一种更具包容性的态度对待全世界的多元文化以及一国内的亚文化,更加关注国家内部的小群体层面、亚文化层面的教育诉求和微观层面的教育质性、非主流的少数族群教育,其目的是为了实现教育理解。由于比较教育研究对象的扩大,比较教育的本体走向了文化理解本体论。文化理解本体论是比较教育历史进程中科学实证本体论和文化相对本体论的结合,在吸收、批判与继承的基础上形成。一方面,文化理解本体论吸收科学实证本体论对于普遍真理的追求和认识,即世界是可知的,存在适用于各个时代、各个国家的绝对真理,存在一套统一的价值准则;另一方面,文化理解本体论肯定相对主义对异文化的尊重,吸收文化相对本体论对社会群体多样化的认识,即每一种文化都会有自己的一套价值体系,主张对任何一种行为的评价都用它本身所从属的价值体系来进行。由此,文化理解本体论的内涵,即实现文化间平等交流和批判性反思下的教育理解[16]。这一时期比较教育的研究目的从借鉴走向国际理解,从全人类的视角赋予比较教育以更为神圣的使命。比较教育学研究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借鉴以实现本国教育的发展,更重要的是从理解的角度尊重文化差异、进行文化间的平等交流,从而实现世界和平发展。文化理解的本体论使比较教育研究挣脱了狭隘的国家民族主义桎梏,从全球发展的角度探寻教育的共同进步。文化理解的本体论的重心更加关注非主流教育,它为比较教育研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研究视角,即国际主义分析框架,它试图在理解的基础上认识不同国家教育制度的独特性,增进教育合作与交流,最终促进对教育的普适性认识。

三、比较教育本体论映射下的研究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是世界观的体现和特点的反映”。比较教育本体论作为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方法论的建设提供了方向指引。本文试图从哲学本体论的视角思考比较教育的方法论建设,期许寻找比较教育共同的学科基础。

(一)比较教育本体论与方法论的关系

就比较教育而言,目前已有不少学者单独探讨了比较教育的本体论、认识论和价值论,建立起了较为完善的比较教育世界观体系,但是就比较教育的世界观与方法论之间的关系研究还较少,更无从谈比较教育本体论与方法论之间的关系,这里笔者主要从哲学的视角获得该研究的理论支撑,并在其它学科领域中进行参考。马克思哲学认为“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是世界观的体现和特点的反映”。一般学者认为在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问题上,持有三种观点即:两者是同一个问题、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或不同的两个问题。无论是站在哪一个立场,世界观与方法论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关系,世界观不等于方法论,方法论也不是世界观,它们各有其研究对象、性质和特点;从方法论到世界观或从世界观到方法论,中间还存在着一系列转化环节[17]。由此,从哲学的视角推演到比较教育学科视角,比较教育的世界观与方法论之间也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区别,并在一定条件下转化的关系,比较教育的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是比较教育世界观的体现和反映,在一定条件下,二者实现相互转化。就本体论与方法论的关系而言,有学者在语言学领域进行了探讨并引用了外国学者Harder的思考,即本体论是认识论的基础,认识论服务于本体论。认识论又明确地在方法论中体现———方法论反映了通过何种正确的、科学的描写程序来反映认识论立场。从中可以看出,认识论是本体论与方法论之间关系的中介或桥梁。同时,潘文国指出,方法论的前提是本体论,方法论是否恰当首先取决于对研究对象本质的认识[18]。由此,教育研究的本体是“教育”,比较教育的本体就是“对教育的比较研究”,从比较教育的历史发展进程来看,比较教育研究在本体论和方法论上存在两个派别:从本体论上说,存在把教育现象作为主观现象和客观现象两大类别,从方法论上说,存在量化研究方法和定性研究方法的类别,可见,比较教育研究采取哪一种方法论立场,从根本上取决于其本体论观点,比较教育本体论决定方法论和具体方法。

(二)比较教育本体论映射下的研究方法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