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水电勘测设计论文范文

水电勘测设计论文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水电勘测设计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水电勘测设计论文

第1篇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勘察设计;问题;对策

前言

自改革开放以来,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在我国社会发展中占据的地位越来越重,所受到的关注也越来越多,这不仅是其本身对社会发展的贡献,也取决于它与人们日益生活息息相关。水利水电勘察设计作为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重要的一个环节,做好相关工作,解决在过程中产生的问题是推动水利水电工程发展的一大重要手段。

一.水利水电工程勘察设计存在的问题

1.基本资料准备不充足

在进行工程勘察设计之前所需的基本资料准备不充足是勘察设计的一大问题。水利水电工程与其它工程不同,它所受的影响因素太多,地形、地质、水文、气候、水资源余缺状况以及当地的发展等等都有着极大的联系,所以对于水利水电工程勘察设计所需准备的基本资料也是十分多的,就目前水利水电工程勘察设计而言,就存在基本资料准备不充足的问题,具体表现在:相关勘察设计部门为节省指出为在设计中进行考察,只依靠文本或口传相授的信息作为水利水电工程勘察依据、对当地用水状况以及风俗习惯不了解,而由此有可能引发后续的矛盾等等,这不仅会造成后续勘察设计中出现意想不到的以外,也会致使浪费资金,影响后期水利水电工程施展的进度。

2.未充分勘察就进行设计

未充分勘察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没有进行实地考察。勘察设计竟然没有进行实地考察,这似乎是很荒唐的事,但是在水利水电工程勘察设计中却也存在这一隐患,可想而知,由此设计出来的工程肯定也是漏洞百出的,不仅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同时也会加大后期保养工程的难度。第二,将实地勘察作为“走过场”或者勘察不到位等,这也是勘察不充分的一大表现,这种情况的后果跟丝毫为进行实地勘察有相似的地方,会直接导致设计不合理、浪费施工费用等等。

3.勘察技术精确度不高

水利水电工程勘察设计对勘察技术有着较严格的要求,但目前相关勘察设计单位从业人员普遍能力资质平平,技术也相对较落后,再者由于水利水电工程较隐蔽,勘察难度较大,勘察手段并不完善,与此同时勘察人员力求增强安全系数,一些勘察行动难以进行,因此勘察结果以及勘察报告的质量相对而言也就有待提高,因此导致勘察技术的精确度并不高,这不仅会影响设计的效果,同时也会对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带来不利。

4.总体设计有盲目性

一些水利水电到程勘察设计人员缺乏对工程深入的了解,在进行水利水电工程设计过程中,完全依赖于勘察结果和勘察报告,没有对工程再进行进一步的分析,恰好忽略了水利水电工程中最重要的“因地制宜”的因素,同时过于保守的考虑安全系数而忽视了其本身存在的问题。这种盲目的设计不仅会造成资金的浪费,同时也会对水利水电工程总体结构造成负面的影响。

5.设计方案过于单一

在进行水利水电工程勘察设计方案的可行性研究阶段过程当中,只有通过充分的论证以及比较才能最终确定最优设计方案,但是目前水利水电工程勘察设计可行性研究阶段中最多关注的布局合理与否、投资预算是否合理、运行条件等等,仅仅是在已推出的方案之中进行考究,而忽略了对方案进行比较从而择出最优方案这一重要步骤,所以水利水电工程勘察设计人员在进行设计构造时,只会在一种方案上反复研究,不会设计出多种方案以供选择,从而导致使设计方案难以达到最优。

二.解决水利水电工程勘察设计问题的对策

1.基本资料准备充足

基本资料准备充足是进行水利水电工程勘察设计的前提,因此在设计之前要对基本资料准备充足。一方面,对工程范围内以及周边的水文条件进行严格审查,同时从水文条件下手,认识到自然环境、认为环境以及地形地质等因素对其所产生的影响,而这所牵引出来一系列的因素也预示着水利工程勘察设计对于基本资料必须要准备充足并且认真仔细的喝茶,确保无误,在此基础上必须要注意其实效性以及信息、数据的精确性,才能最大程度的保障水利水电工程勘察设计方案最优。

2.勘察人员要不断加强自身水利水电工程勘察及设计能力

勘察是水利水电工程勘察设计中重要的一大步骤,因此作为勘察人员,要不断加强自身勘察及设计能力,严格按照勘察标准,严格无误的进行勘察,确保勘察结果精确有效,为后续的设计工作打下夯实的基础。随着技术时代的到来,勘察人员应善于运用高可以勘察仪器,切忌墨守成规,最大程度的确保勘察结果的精确性。在此基础上,不断督促自身学习勘察技术及相关勘察方法,从而为水利水电工程勘察设计奠定基础。

3.实事求是地进行水利水电工程勘察设计

就目前而言,相当一部分水利工程事故的发生都是由设计不合理而引发的,例如,由于勘察不准确而导致设计中的参数出现偏差、地基处理不当导致设计不达标、设计太过保守以至于水利工程的桩基础施工不能满足设计要求等等,所以这都要勘察设计人员严格按照设计标准,根据实际勘察报告,将整个设计范围内的水文条件等考虑到设计当中,切忌盲目设计,在保障安全系数符合标准的前提下实事求是地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计,只有这样才能保障水利水电工程勘察设计趋于最优,才能推动我国水利工程实质意义上的发展。

4.实行勘察设计监理制度

虽然就现阶段而言,水利水电工程的监理制度相对已经比较完善,可以从进度、资金以及施工质量三个方面来对工程的各个阶段进行控制。但是,其实不然,在设计可行性考察阶段,通常都是一家之言,并未经过太多的细致的审查,很少有部门或者工作人员对设计进行太过深入的审核,那么这就丧失了审核设计最初的意义,但是一旦已经审核的设计出现了问题,那么结果将是难以预料的。因此,解决水利工程勘察设计问题的一大重要措施就是实行勘察设计建立制度,通过对整个勘察设计过程进行严格的监督与管理,从而确保勘察设计符合设计标准以及水利水电工程设计要求,以提高整个水利水电工程勘察设计质量,从而促使设计工作更加妥当,也有利于投资预算的控制。

5.严格按照水利水电工程勘察设计标准进行设计

要确保整个水利水电工程设计的经济合理性以及安全可靠性,就必须严格按照设计标准实行设计。首先,需要将水利水电工程中所的枢纽及其周边的建筑物按照一定的分等要素进行分等及分级。所设计到的相关建筑物应根据规定,采用一定的防洪标准,确保建筑物达到规范内发生自然灾害时能保证其安全。相对于其它综合利用的工程,则需要按照规定将其划分为不等等级,不同建筑物等别应以其最高等别为准。总而言之,相关建筑物的分等分级须严格按照相关部门规范规定来划分。

三.结束语

水利水电工程是复杂的工程,但是它又是非常重要的工程,一个国家的繁荣壮大和国民的幸福生活离不开它的贡献。勘察设计在水利水电工程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因此相关工作人员必须要严格落实好勘察设计这一重要环节,从而为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打下夯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平波.讨论水利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26).DOI:10.

第2篇

英文名称:Northwest Hydropower

主管单位:国家电力公司;中国水电顾问集团

主办单位: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

出版周期:双月刊

出版地址:陕西省西安市

种:中文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006-2610

国内刊号:61-1260/TV

邮发代号:52-130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82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Caj-cd规范获奖期刊

联系方式

第3篇

水利水电;测量;CAD;GPS;GIS;遥感

工具的进步引起了社会的变革,技术的革新推动了效率的飞跃。在信息社会,我们要积极有效地运用各种信息化工具,服务我们的工作。结合水利勘测工作,各种勘测手段的应用,促进了勘测工作由定性分析向定量计算方向发展。定性与定量的紧密结合,对于促进我国水电水利工程发展有重大意义。

1.CAD技术在水利水电勘测设计行业中的应用

CAD(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产生于二十世纪50年代后期,它伴随着计算机硬件软件技术的发展而迅速普及。二十世纪80年代CAD技术开始引入我国。90年代,CAD技术和系统在我国水利水电勘测设计行业有了飞速的发展,CAD的应用迅速普及。

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开始逐步加大对大江大河的整治力度。对水库和堤防除险加固工程投资巨大。与之相应的勘测设计工作量也急剧增大。传统的手工绘图、计算不能满足其任务要求,利用CAD技术,则极大地改善了勘测设计条件。在水利水电勘测设计行业实现了计算绘图与测量的一体化,从数据录入到输出都是在自动化软件的管理下进行,在计算机之间或计算机与设备之间以数据流的形式交流,实现了无纸化办公,自动化计算,不但极大地提高了效率,还避免了人为的错误。可能以前手工计算要三个工日的工作量,不到一分钟就计算完成了。

CAD技术也在不断地丰富和完善。面对日益复杂与苛刻的勘测设计工程,CAD技术发挥的作用也将会也来越大。它的发展已经和水利水电勘测设计行业的发展息息相关,可以说,这两项是相互促进的。水利水电勘测设计行业未来是要求朝着标准化、协同化、精细化方向发展。那么以计算机智能管理操作为基础的CAD将为实现这一方向起到不可替代的支撑作用。水利水电勘测设计行业的CAD技术应用今后应重点放在三维设计、协同设计、智能化设计方面,使CAD工具不仅仅当绘图工具,还要当计算工具、储存工具和测量工具。

2.GPS定位技术在测量工程中的应用

GPS是指全球定位系统。是世界上第一种大规模商业及民用应用的卫星导航,测绘测距系统。作者需要指出的是,单纯的GPS系统不会在我国有更加深入的应用了,因为我国已经有了类似于GPS的北斗系统。同时,欧洲有了自己的伽利略系统,俄罗斯也有了格洛纳斯系统。本文所指的GPS,代表以上所说的所有系统,并不是仅指美国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近年来,GPS高精度的定位技术在工程测量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它的突出优点有以下几点:

GPS设备操作简便,不需要太多的专业知识。它重量轻,体积小,所带来的后勤压力也小,减少了测绘人员的劳动强度。

观测站选址灵活,不需要通视,减少了观测站的数量,也就减少了测量工作的经费和时间。

几乎不需要人工计算,定位精度高,减少了计算失误率。在小于50km的基线上,其相对精度可以达到1ppm~2ppm,随着基线的加长,其定位相对精度就越高,这是人工观测不能比拟的。

观测效果丰富。GPS观测成果同时提供了三维坐标。在测量经纬度的同时,也测量了所处地的高度。这就为研究大地水准面的形状和地面点的高程开辟了新途径。

对于手工校正要求低,观测时间短。目前,利用经典的静态定位方法,完成一条基线的相对定位所需要的观测时间,一般为1h~3h。为了进一步缩短观测时间,提高作业速度,近年来发展的短基线(不超过20km)快速相对定位法,其观测时间仅需数分钟。

GPS观测设备能全天候作业,一般不受天气条件限制。突破了光学观测的局限。

3.遥感技术在水利水电勘测中的应用

根据遥感的平台分类,可以将遥感技术分为航天遥感、航空遥感和地面遥感共三大类。遥感技术由于视域广阔、信息丰富、具立体感、卫星影像成周期性重现以及获取资料快速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水利水电勘测设计工程中有关地质问题及相关的环境等问题的调查与研究。

A.遥感技术在区域构造稳定性研究

遥感图像能提供大量宏观的线性构造信息,较为全面的反映区域地质特征、水系分布特征和地貌形态,所以遥感图像成为研究区域构造格架,确定断裂体系及活动性以及评价工程及其周缘地区的构造稳定性所必不可缺的参考资料。

B.遥感技术对于危险地带的监视

在大型水利水电工程库区岸坡的滑坡、崩塌、泥石流以及某些松散堆积体等易出现问题的地带进行监测与调查中,有一些工程应用遥感技术利用航卫片或彩红外片进行地质解译,结合野外的现场观察,可以方便快捷的判定该地区的地质活动强度与稳定性。

C.遥感技术对于非地表资料的判读

利用遥感影像,特别是彩红外影像进行岩溶及岩溶水文地质调查有其特殊的优势,像片解译不仅能很好地判读各种岩溶地貌现象,而且还可以充分利用和其它介质红外光谱的差异,判断地下水的分布和泉水分布等。。

D.代替人工进行中小比例尺地质测绘填图

在保持必须的野外考察和成图现场校核工作的前提下,中小比例尺地质图可以用遥感成图取代常规地质测绘。建筑物及其它重要地区大比例尺工程地质图优先考虑遥感成图。这样可以节约测绘时间,提升工作效率。

4.地理信息系统在水利水电勘测中的应用

地理信息系统即GIS技术,它是一门综合性的技术,与计算机系统,传感器系统,数据库系统紧密相连。这些技术又是在不断发展的,每项技术的进步都给GIS带来了深刻的变化。所以GIS在水利勘测设计行业的应用和发展,不仅仅取决于GIS技术自身的发展,更取决于整个行业的数字化的进程。

GIS技术可以有效的管理具有空间属性的各种资源环境信息。它自身集成了信息采集(需要传感器支持)、存储、判别、计算与处理、多样化专业性输出等功能。是计算机技术在资源管理行业利用的代表。GIS技术的发展有以下2种趋势:

网络GIS。是指GIS技术与互联网密切结合并深度拓展的一种产物。网络是实现资源共享和远程遥控的基础技术,从互联网的任意一个节点,网络用户可以浏览GIS站点中的空间数据、制作专题图,以及进行各种空间检索和空间分析。千里之外的数据犹如在眼前一样,可以直接操作。它可用于除了一般数据外的特殊数据类型,尤其是矢量数据的处理。以网络浏览器为应用工作平台,在客户端可以实现对矢量数据的操作,全国各个测绘点和数据库连为一个整体,并可通过网络远程调用和各类数据、图形、图像。

“3S”组合集成技术。“3S”是一种更加深入化的组合系统技术,它是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系统(RS)的深度组合,也就是说,通过计算机硬件的基础加上软件的分析能力,统一的接受由其他接口传来的各种信息,并作出判断。在这个大系统中,每一部分进行分工,犹如大脑控制躯干,GPS主要被用于实时、快速地提供目标的空间位置;RS用于实时或准实时提供目标及其环境的语义或语义信息,发现地球表面的各种变化;GIS则对多源时空数据进行综合处理、时时编译、动态存取,系统组合的功效可以更全面的反应多种情况,表达更多的信息。

5.结语

面对快速发展的水利水电建设事业,我们要积极地学习利用新的技术和工具来为我们服务。本文介绍的以CAD电脑辅助绘图技术,遥感技术,GPS全球定位技术,GIS技术为代表的智能化技术,极大地提升了水利水电行业工作效率,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和工作负担,并且能提升准确率。我们在发扬艰苦奋斗工作精神的同时,也要主动学习掌握这些新的工具,新的技术,这样才能满足新时期水利水电勘测事业的工作需要。

[1]杨连生.水利水电工程地质[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学术顾问

免费咨询 学术咨询 期刊投稿 文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