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地球科学论文范文

地球科学论文范文

地球科学论文

地球科学论文范文第1篇

本区处于西准葛尔界山与准葛尔盆地的交接地带,褶皱构造发育,大多呈高角度紧闭状态,枢纽起伏显著,有时呈倒转,使之更趋复杂化。断裂构造也极为发育,形成于不同时期,规模、性质等均不同,断裂众横交错,破坏了褶皱的完整性,在一些构造有利于部位富集成矿。

1.1 区域地层

区域内出露层主要有上古生界下石炭统希贝库拉斯组、包古图组、太勒古拉组,上第三系上新统昌吉河群,新生界第四系等。希贝库拉斯组主要分布于包古图河东侧希贝库拉斯一带,岩性主要为灰色、青灰色厚层细--粗粒凝灰砂岩与层凝灰岩不均匀互层,夹暗--灰黑色凝灰质粉砂质泥岩、火山灰层凝灰岩及凝灰质角砾岩,在局部地段可见圆砾岩、硅质岩、生物碎屑灰岩及安山玢岩的透镜体夹层。

1.2 区域构造

区域内构造形迹较为发育,主要有南北向构造体系、东西向构造体系、北东--北东东向构造体系、北北西向压扭性断裂等。其中褶皱及断裂构造各个时代均极为发育。

1.3 区域岩浆岩

区内侵入岩较发育,以花岗岩分布最广,超基性岩、闪长岩、与花岗岩有关的中酸性脉岩次之,主要是华力西中期侵入岩。

①西中期第一侵入次科果拉超基性岩体:岩体长2.3km,宽60-200m,最宽处380m。多被第四系覆盖。呈北东50-60方向延伸的岩墙状岩体。与围岩接触面不规则,产状一般为倾向北西或北东,倾角42-89。岩石以斜方辉橄岩为主,二辉橄榄岩、含辉纯橄榄岩次之。岩石均遭受了強烈的蛇纹石化,局部形成了蛇纹岩。同时在岩体边缘还有绿泥石化、碳酸岩化、滑石化等蚀变现象,分异条件较好。但蚀变及矿化均受成矿前次生构造所控制。

②西中期第四次侵入钾质花岗岩:该期侵入岩活动规模大,出露广,主要分布于区域的东南部、西南部。本次侵入的花岗岩体,结晶分异好,一般可划分出中央相带和边缘相带,个别岩体见有过渡相带。

2 区域地球化学特征

1988年,新疆地矿局物化探大队在本区圈出一处综合异常,异常面积120km2,走向呈北东向,异常排序第三,类别属甲类异常。其元素组合为Au、As、Hg、Sb、Cu、Zn、Mo、W、Ti、Pb、Th等11项,其中Au、As元素浓集中心明显。亲铜成矿元素、铁族元素、钨族元素为该异常的主要异常元素。

3 矿区地质

3.1 地层

矿区出露地层为下石炭统包古图组和第四系。包古图组岩性中含砂粘土岩、长石杂砂岩及少量黑色页岩呈互层产出,界线不明显,填图过程中不易区分,故在本次填图时将其按照一个岩性组做划分,硅质岩则单独进行了划分。

3.2 构造

工作区内构造发育,共发现四条大的断裂构造,分别编号F1、F2、F3、F4。断层的确定主要依据区域地质资料中确定的断层位置,结合矿区内的地形,断层位置均为沟谷,且两边沟壁岩石破碎,据此推断出本区四条断层的位置,依据不是很充分,在今后工作中需进一步研究。

F1断层:为区域达尔布特深断裂的中间部分,是工作区内的主干断裂,为一逆断层,断层倾向北西,倾角约55--70,此断裂在地表形成一条宽约百余米的大沟,达尔布特河从中流过。

F2断层:位于工作区中部,走向近东西,为一平移断层,断距约120m,该断层为达尔布特断裂的次一级断层。

F3、F4断层:位于工作区南部,断层性质不明,F3断层走向南东,F4断层走向近南北,均为达尔布特断裂的次一级断层。

3.3 岩浆岩

岩浆岩主要为工作区中部出露一条辉长辉绿岩脉,岩脉沿南西--北东向呈带状断续出露。岩石具强烈蛇纹石化、绿泥石化,经地表拣块样分析,镍品位已接近或超过边界品位。从区域资料上看,该岩体位置与科果拉超基性岩体位置重合,在该岩体上曾发现铬铁矿等矿点,本次工作中采集岩石标本进行鉴定,鉴定结果为辉长岩和辉绿岩。

此外,工作区内还出露少量石英脉,出露规模均较小。

地球科学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资源环境科学;文献计量学;发展态势;

作者简介:王雪梅(1976-),女,重庆永川人,副研究员,主要从事科学计量学、GIS与文献计量学集成研究.

资源与环境科学以人类生存和发展所依赖的地球系统特别是地球表层系统的特征和变化规律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内容涉及地球科学及其分支学科,以及生命科学、化学、工程与材料科学、信息科学及管理科学的诸多分支学科领域。经济快速发展对资源环境科学提出了巨大需求,中国科学院围绕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及其相关的资源环境与地球科学问题,在资源环境和地球科学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1~3]。利用WebofKnowledge平台SCI-E数据库,对2009—2014年中国科学院SCI论文及地球科学与资源环境科学领域论文产出进行统计,并与全球及中国论文产出相比较,了解中国科学院在地球科学与资源环境科学领域的研究产出及其发展状况。

1数据来源与分析方法

从WebofScience的251个学科分类中遴选出与地球科学、环境/生态学相关的学科,根据学科分类在ScienceCitationIndexExpanded(SCI-E)数据库检索资源环境科学领域的相关论文,应用美国汤森路透公司的ThomsonDataAnalyzer文本挖掘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和制图,对全球和中国的资源环境科学领域产出进行统计分析。

地球科学(Geosicence)领域包括:能源与燃料(Energy&Fuels)、地质工程(Engineering,Geological)、石油工程(Engineering,Petroleum)、地球化学与地球物理学(Geochemistry&Geophysics)、地理学(Geography)、地质学(Geology)、地球科学多学科(Geosciences,Multidisciplinary)、湖泊学(Limnology)、气象与大气科学(Meteorology&AtmosphericSciences)、矿物学(Mineralogy)、矿产与矿物加工(Mining&MineralProcessing)、海洋学(Oceanography)、古生物学(Paleontology)、遥感(RemoteSensing)、水资源(WaterResources);环境/生态学(Environment/Ecology)领域包括:土壤科学(SoilScience)、生态学(Ecology)、海洋工程(Engineering,Marine)、环境科学(EnvironmentalSciences)。

2015年2~3月在SCI-E数据库对全球、中国、中国科学院的SCI论文产出进行检索和统计,中国科学院检索范围包括署名中有“中国科学院”的论文,包括中国科学院各研究所及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不包括未署名“中国科学院”的中国科技大学论文。

2中国科学院论文产出总体态势

2009—2014年期间,SCI-E共收录论文955.6万篇,其中署名中国的论文有113万篇,署名中国科学院的论文有15万篇。图1反映了全球、中国、中国科学院2009—2014年年度论文产出量变化。全球、中国、中国科学院的SCI论文分别以年均2%,14%和10%的速度增长。2014年与2009年相比,全球SCI论文增长近11%,中国增长约为93%,而中国科学院增长了62%,由图2可见中国SCI论文增长速度远高于全球论文增长速度。

图3统计了中国SCI论文占全球百分比和中国科学院SCI论文占中国百分比,表明中国论文占全球的份额持续上升,而中国科学院论文占中国的份额则逐步有所下降,但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类研究所发表的SCI论文数量占中国科学院的份额稳中有升。从图2也可见,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类研究所2014年与2009年相比,SCI论文增长了约92%,与中国SCI论文的增速很接近,高于中国科学院整体的论文增长速度。

将2009—2014年环境/生态学和地球科学领域各年论文按照被引频次高低统计TOP1%,TOP10%,TOP20%和TOP50%论文的数量,以及中国和中国科学院相应级次TOP论文的数量,并统计中国占全球的比例和中国科学院占中国的比例(图4)。

根据论文全部著者统计的结果表明,中国在全球资源环境科学研究领域各级次TOP论文中的比例基本为15%~20%,中国地球科学领域TOP论文数占全球的比例高于环境生态学领域,并且地球科学领域TOP1%的高水平论文比例很高。中国科学院在中国资源环境科学研究领域各级次TOP论文中的比例为26%~32%,中国科学院环境/生态学领域TOP论文数占中国的比例高于地球科学领域。

3资源环境科学领域的重点研究方向

基于SCI学科分类,分别对2009—2014年全球SCI论文最多的20个学科领域的论文数占全球SCI论文总数的比例、中国SCI论文最多的20个学科领域的论文数占中国SCI论文总数的比例,以及中国科学院SCI论文最多的20个学科领域的论文数进行统计。结果显示,全球各学科领域中,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发文最多,发文最多的20个学科领域主要侧重于医学和生命科学等,相比之下,中国产出偏重于材料科学以及化学、物理等相关学科领域,中国科学院在环境科学方面论文产出数量比例较高。

资源环境科学领域论文产出占全球自然科学领域论文产出的8%左右,中国该领域论文产出占中国SCI论文比例接近10%,中国科学院该领域论文产出占中国科学院SCI论文比例约为20%(图5)。

2009—2014年,中国SCI论文占全球比例约为12%,而资源环境科学领域中国SCI论文占全球份额超过14%。其中,环境科学是全球、中国和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领域论文产出的最主要的领域。此外,中国在能源与燃料、遥感、地质学等方面论文产出占全球比例相对较高,而在生态学、古生物学等方面所占比例较低。中国科学院关于古生物学方面的SCI论文在中国资源环境领域论文中的比例最高,达到54%;此外,在土壤科学、地理学、湖泊学、生态学、气象与大气科学等方面的论文占中国的比例也较高,但在石油工程、海洋工程等方面所占比例较低,不足10%(图6)。

图7中,气泡的大小表征资源环境各子领域占全球资源环境科学领域论文产出份额的大小,即点越大,该子领域论文数在全球资源环境领域中的比例越高;X轴表示资源环境子领域中国占全球论文的百分比,值越高表明该子领域中国占全球的比例越高;Y轴表示资源环境子领域中国科学院占中国论文的百分比,值越高表明该子领域中国科学院占中国的比例越高。气泡大的那些子领域(如环境科学等)是全球资源环境科学研究比较多的热点方向;右下角的那些子领域(如能源与燃料等)是中国资源环境科学相对比较有优势的研究方向;左上角那些子领域(如古生物学等)是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相对比较有优势的研究方向。

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类研究所2009—2014年发表的SCI论文主要涉及的学科领域包括:环境科学、生态学、地质学、工程学、气象与大气科学、农学、地球化学与地球物理学、化学、水资源、科学与技术、海洋与淡水生物学、地理学、植物学、海洋学等。

4主要研究机构的科学贡献

中国科学院几乎所有的研究机构都在SCI资源环境科学领域期刊发表过论文,2009—2014年根据全部著者统计超过100篇的研究所有50多个,在资源环境科学领域发表SCI论文较多的前10个研究所见表1,这些较多的研究所都属于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类研究机构。

2009—2014年中国科学院27个资源环境类研究所以第一著者发表的SCI论文共有22032篇,其中,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海洋研究所、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大气物理研究所、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南海海洋研究所、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等较多,第一著者的SCI论文数都在1000篇以上(表2)。

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类研究所论文的篇均被引次数为6.03次/篇,表2中的“表现不俗的论文篇数”统计的是这些研究所高于基准值的论文篇数,即当前总被引次数除以从年至2014年的累积年得到的年均被引6次及以上的论文[4]。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的表现不俗论文都在150~200篇。

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类研究所被引频次位于前10%的论文篇数,即研究所2009—2014年被引16次及以上的论文篇数,也是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最多,都在260篇以上。

参考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科学前沿分析中心设计科学贡献指数[5],定义:

式中:Ci为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类第i个研究所科学贡献指数,P10%i为第i个研究所被引前10%论文数量,Citedi为第i个研究所论文被引总频次,n为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类研究所的数量。结果显示,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海洋研究所、大气物理研究所、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的科学贡献指数较高,都在0.1以上。

5结论与建议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

(1)2009—2014年,中国科学院SCI论文增长了62%,高于全球11%的增长率,低于中国93%的增长率,但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类研究所的SCI论文增长了约92%,与中国论文增速相接近。

(2)中国在全球资源环境科学研究领域各级次TOP论文中的比例基本为15%~20%,中国科学院在中国资源环境科学研究领域各级次TOP论文中的比例为26%~32%,中国科学院环境/生态学领域TOP论文数占中国的比例高于地球科学领域。

(3)中国SCI论文占全球比例约为12%,在资源环境科学领域中国SCI论文占全球份额超过14%。中国科学院关于古生物学、土壤科学、地理学、湖泊学、生态学、气象与大气科学等方面的SCI论文在中国资源环境领域论文中的比例较高。

地球科学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 1961―2013年 网球运动 科研论文

1.引言

经济实力的强弱决定着一个国家各产业发展水平的高低。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网球运动的推广和普及程度越来越高。我国网球运动正处于暖春发展时期,竞技网球、大众网球、网球教学、网球产业化等方面都在不断发展进步,网球运动科研的发展也不例外,但与其他几个方面相比,网球运动科研的发展势头并不是很强,呈现出相对落后的发展趋势。网球教学、竞技网球的发展等都是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的,网球运动理论性研究是对网球运动实践经验的总结与归纳,缺少了理论的支撑,便会阻碍实践的前进与发展。因此,针对这一现象,笔者试图通过研究分析其原因。笔者从网球运动科研论文的发表量、发表单位及地区、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几个方面入手,分析网球运动科研文献的发展过程并找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给出相应建议。

2. 1961―2013年科研总量情况及分析

2. 11961―2012年科研总量情况

表1 1960―2012年发表网球文献数量柱状图

由表1可以看出,51年间网球论文数量总体呈上升趋势,但上升的速度时慢时快,笔者依据网球论文数量的增长速度将51年分为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从1961年至1993年,共33年;第二阶段是从1994年至2002年,共9年;第三阶段是从2003年至2012年10月,共10年;这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的网球数量有不同的变化趋势,其微观的变化原因各不相同,有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2013年论文因个人问题未做统计。

2.2 1961―2013年科研总量变化的原因分析

2.2.1 1961-1993年网球运动科研发展的数量变化原因

运用逻辑分析法对第一阶段网球科研论文数量进行分析,综合起来主要有以下因素制约网球科研论文的数量增长:

2.2.1.1网球运动在我国的兴起较晚,传入历史不长。网球运动的发展程度和网球科研量有密不可分的关系,网球运动发展程度越高,网球科研论文的发表量就越多,反之则更少。网球数量的增减是随着网球运动的发展变化而变化的。

2.2.1.2我国处于建国初期,三大改造刚刚完成,经济基础还很不牢固。网球的推广在当时是十分困难的一件事,大多数家庭的经济状况难以满足人们参与网球运动的需求,因此限制了网球运动的发展,间接地限制了网球运动科研的发展。

2.2.1.3“”阻碍了网球在中国的发展。在“”期间,网球运动被视为“资本主义”的生活方式,很多参与过网球运动的人都被批斗,使得人们在很长一段时期不敢参与网球运动,更不敢对网球运动进行科学研究,最终阻碍网球运动的发展。这是第一阶段网球运动科研论文数量较少的重要原因。

2.2.1.4到八十年代中期以后,我国刚刚走上改革开放的发展道路,各行业百废待兴,我国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教育、文化事业随之不断发展和进步。从这段时间看,网球文献的数量较前期有比较积极的改观,文献的发表数量比前期增多了3倍。

2.2.2 1994―2002年网球运动科研发展的数量变化原因

在上一阶段的基础上,我国网球运动科研实力略有提升。与此同时,国外网球推广、发展程度已经相当高,有关网球运动的论文比我国多。即使如此,我国网球运动的推广和普及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功。高校网球和大众网球运动的商业化运作及大众传媒的关注加快了网球运动兴起的社会化进程。在大众网球方面,全国有很多社区修建了网球场地设施供居民活动,社会上也出现了很多网球俱乐部和网球场地设施,并定时举办一些民间网球赛事。在竞技网球方面,2002年始我国连续成功举办了四届上海大师杯赛与中国网球公开赛,这不仅表明中国网球无论是运动成绩还是竞赛组织都已经逐步与世界网球运动接轨,而且说明中国网球事业已经发展到新的历史阶段。这些变化大大普及了网球运动,也间接推动了网球运动的科学研究,使得网球科研文献不断增多、科研水平不断提高。

2.2.3 2003―2013年网球运动科研发展的数量变化原因

2003―2012年作为网球研究的第三个阶段,这一阶段中,网球文献的数量进一步增加,增加速度也相当快,数量比上一阶段翻了4.8倍,并从2005年起开始出现了一些硕博论文,这些都得益于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这一时期,我国经济水平在上个阶段的基础上空前增长,政治、文化、教育、科技等实力赶超一些发达国家。在文化大爆炸的背景下,有关网球运动科研的发展达到高峰。在竞技网球方面,2004年雅典奥运会李婷、孙甜甜获得女双金牌,2006年中国女双选手郑洁、晏紫获得两项大满贯赛事冠军,2011年李娜获得法网冠军。竞技网球的发展大大推动了网球运动科学研究的进展,科技水平的提高也为研究者们提供了更科学的研究仪器,研究者们可以运用高速红外摄像仪、人体成分分析仪、肌电仪等,使得网球科研更专业、科学。

3. 1961―2012年网球文献发表机构分析

表2 网球文献发表数量前十的机构及所占比例(单位:%)

由表2可以看出,我国排名前十的机构发表量由多到少依次是:武汉体育学院、北京体育大学、西安体育学院、上海体育学院、成都体育学院、沈阳体育学院、南京体育学院、西南大学、辽宁师范大学、广州体育学院。网球文献发表数量较多的机构都是我国几大专门体育院校。由此可见,就网球运动的科学研究而言,这几大专门体育院校起到了领头的的作用。从机构所在的地理位置看,大多数机构处于我国的东部沿海和长江中下游发展较好的城市。相对而言,这些城市的经济基础较强,网球文化底蕴深厚,为网球运动和网球科研提供了较好的发展环境。另外,由于其中有六所体育院校是国家体育总局直属的普通高等学校,其建校时间较早、师资条件优越,具有良好的科研氛围,能为网球运动科学研究提供较好的环境,这些因素促进更多、质量更高的科研论文的发表。

4. 1961―2013年网球论文研究内容分布情况及分析

表3 1961―2013年网球运动科研论文研究内容分布情况(单位:%)

4.1 1961―2013年网球论文研究内容分布情况

通过表3可以看出,一共3998篇网球相关论文的研究内容主要由几大板块组成:网球教学、网球技战术、网球开展现状、网球运动损伤、高校网球组成。其中网球技战术所占比重为32.6%,稍稍高于分别为25%的网球现状、23%的网球伤病及24%的网球教学。技战术是网球运动的核心内容,由此可知,我国爱好者们对网球的技战术的重视程度高于其他,这五大板块反映了我国网球爱好者们对网球运动的喜爱程度和钻研精神。另外,还有很多其他研究内容,所占比重非常小,比如网球心理174篇,占总数的5%,短式、软式网球98篇,占总数的2.8%,网球体制改革8篇,占总数的0.2%。

4.2 1961―2013年网球论文研究内容分布的原因

4.2.1 1961-1993年网球科研论文内容分布原因

在网球数量的第一阶段,网球运动在我国渐渐被推广开来,但受到一些经济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影响,推广的速度非常缓慢,主要是由专门体育院校和少数师范类院校向外推广,网球论文作者的工作部门也都是一些体育院校和师范类院校。以网球损伤、软短式网球、场馆建设及器材为主,偶尔会出现极少量对网球技战术、网球心理研究、运动员体能等的研究。这一阶段,网球运动在中国的普及程度非常低,有关网球的研究是非常浅显的研究。在当时,参加网球运动的人较少,网球技术全面的人更少,通常人们只重视对技战术的学习,而不知道如何预防网球伤病,久而久之,很多参加过网球运动的人都患有“网球肘”,因此,人们开始积极地研究网球肘的病理机制和预防方法,所以这一时期有关网球运动的科研文献大多是运动生理学方面的期刊论文。

4.2.2 1994―2002年网球科研论文内容分布原因

1994年到2002年网球数量的第二阶段,共24年,其发展速度是一个由慢到快的加速过程,网球科研成果的发表数量急剧增加,从研究内容看,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研究深度不断加深,出现网球教学、网球俱乐部、高校网球、青少年网球、网球运动员选材等。网球运动不断向社会各个层次普及开来,但主要的研究内容是:网球损伤、网球教学理论与方法、技术和战术基本理论、训练理论与方法和生理心理力学与交叉学科渗透方面的研究;而对网球场地、器材、规则、裁判员、教练员和选材等方面的研究则逐渐减少。另外,学者陶权在《1997―2006年我国网球运动的科研发展现状》中提出:对运动心理、运动生理、运动生化、运动生物力学等交叉学科研究的论文较多,但真正有使用价值的不多。相对以往来说,网球论文研究更科学、时效,相对国外网球发达国家来说,还存在巨大差距,高科技研究方法还有待提高。

4.2.3 2003―2013年网球科研论文内容分布原因

从2003年至2013年这十多年之间,网球数量急剧增加,其中一年的论文数量是前三阶段每年加起来的一倍之多,硕博论文在这一时期发表量不断增加,研究内容不断扩展,几乎涵盖网球的每一个方面,但主要研究内容还是网球理论教学、网球技战术、网球发展现状三大方面。另外学者周长江在《对2000―2009年我国网球教学科研状况分析》一文中认为:网球教学方法的探索不断深入,变换法、游戏法、竞赛法等传统意义上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满足现代体育教学的要求,于是广大体育科研工作者进行大胆的尝试和探索,出现一系列新的教学方法。其中研究最多的有表象训练法、“学导式”教学方法、分层次教学法等。对网球技术的研究从整个的网球技术的研究到细微的技术的研究,战术上积极借鉴国外新的成果,并对各大网球赛事中的每一局比赛战术进行分析对比,对每个战术的优缺点和得失分的关系进行对比分析。随着网球不断普及各个大中小城市,对网球发展的现状调查越来越多,现状调查类的文献占这一时期的三分之一。

5. 1961年―2013年网球论文的研究方法的变化

表4 1961年―2013年网球论文研究方法运用情况(单位:%)

近五十年来,网球论文最常用的研究方法大致有类。由表4可知,文献资料法是研究者们最常用的科研方法,占比重的60%,其次是数理统计法和问卷调查法,所占比重分别是47.5%和36.2%。另外,以2000年为分水岭,2000年之后,视屏影像、录像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多种综合方法被研究者们推广使用,从以定性研究为主到定性定量研究相结合,使网球论文在科研深度和科学化程度上有了显著提高。从研究者们采用的方法数量看,大多数论文采用的研究方法较单一,基本都采用多种研究方法。

6.结语

6.1网球运动科研论文的发表量逐年递增,但在不同时期的增长速度不同,进入21世纪以后,网球运动科研论文数量达到最高峰。

6.2网球运动科研单位大多数是靠近沿海和中部地区的城市。

6.3从研究内容的分布看,研究面较宽、层次较多,研究内容涉及各方各面,主要由网球教学、网球技战术、网球开展现状、网球运动损伤、高校网球等几大内容组成。

6.4研究者们大多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调查问卷法、逻辑分析法等。大多数论文使用三种或四种科研方法,网球科研方法开始摆脱单一化,正朝多元化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陶权.1997―2006年我国网球运动的科研发展现状[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7.

[2]周长江.对2000―2009年我国网球教学科研状况分析[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1.

[3]刘旭东.蒋睿.1990―2009年中文体育类核心期刊网球运动科研论文的统计分析[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2010.

[4]刘冲.2005―2011年我国网球运动科研论文现状的分析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2.

[5]宫丽娜.我国体育类核心期刊网球运动科研论文文献计量学分析[D].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1.

[6]杨楠楠.1994―2007年我国网球科学文献研究状况综述[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2009.

[7]赖炳森.1993―2000年我国网球科研状况分析[J].辽宁体育科技,2003.

[8]蒋伟浩.1994年―2004年我国网球运动的科研发展现状与分析[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5.

[9]郑宏伟.田洪伟.2000―2009年我国网球科研现状与分析[J].体育世界.学术,2011.

[10]郭同玲.对国内体育类网球专业期刊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1.

地球科学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 专业建设;地球化学;人才培养

Abstract: The optimization of geochemical professional personnel training programs, perfect geochemical curriculum system, strengthening of laboratory and practical bases, relying on the background of graduate teaching, drawing on the graduate training model,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professional teachers, to strengthen the educational reform,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ing materials strengthen the geochemistry professional building tasks.[Key words] :professional building; geochemistry; personnel training

中图分类号:P5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地球化学是地质学科领域的重要分支。其基础是地质学,但涉及化学、物理学等基础学科,是研究地球乃至宇宙中化学元素分布、存在形式、共生组合、集中分散及迁移循环规律的科学。因此培养大量的适合形势发展的、高水平的地球化学高级专门人才就成为必须和急需。

一、地球化学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1.地球化学专业需要大量的理论研究人才

地球化学在资源、环境、生命与健康领域的研究显示出勃勃生机。在国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球科学部专门列有地球化学学科。根据郭进义对2006年度地球化学领域项目评审与成果分析,地球化学学科每年基金受理350项左右(2006年度364项),涉及学术单位119个。从国内外学科发展趋势及所涉及的大量用人单位来看,必然需要大量的地球化学理论研究人才。

2.国家重点资源能源发展需要大量的地球化学应用型人才

资源安全是国家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保障。中国人均资源量很少,随着经济规模的迅速扩大,资源压力日益显著,形成了经济发展的瓶颈。国家需要加大勘查和开发矿产资源力度,必然需要大量地球化学高级专门人才充实各地质部门及地质队,此外,国家安全必须保证一定数量的核威慑力。无论是核电还是核军工都需要大量的铀矿资源作为后盾。因此培养大量的适合形势发展的铀矿地球化学高级专门人才就成为必须和急需。

3.环境友好战略的需要

随着科技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已经深入到城市、矿山、农业、生态等各个领域,科学地开发利用资源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内在要求。因此,培养适应新形势下的环境保护研究和工作人才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二、提高地球化学专业建设的建议

1.优化地球化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地球化学系根据社会需求,结合专业自身的特点,确定了地球化学专业的定位和培养目标。专业定位:瞄准地球化学学科发展国际国内前沿,以矿床地球化学和环境地球化学为主要专业方向,继承放射性地质学科专业优势,注重地球化学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的结合,培养理科为主、理工结合的创新型高级专门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具备地球化学和地质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受到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技术开发的基本训练,具有较高的科学素养及初步的教学、科研、开发和管理能力,能在科研机构、学校从事地球化学研究或教学工作,在资源、能源、材料、环境、基础工程等方面从事生产、测试、管理等工作的创新型高级专门人才。

2.完善地球化学专业课程体系

(1)理论教学体系的构建。建立扎实的数理化知识体系;有机融合化学与地质学,通过对地球化学、环境地球化学和有机地球化学课程的学习,对化学和地质学内容融会贯通,真正理解如何用化学的方法和手段解决地质问题;设立并加强特色课程的建设,石油既是我们的特色,也是我们的强项,因此在理论课程中加大与油气的关联度,加大有机地球化学和油气地质学课程设置力度;

(2)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改善实验教学条件、完善实验室功能,向学生开放;组织学生自主开展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设置“资源与环境论坛”,开展“大学生学术论文报告会”、“定向越野大赛”等课外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借鉴。借鉴研究生培养模式,实行“导师制”精英式培养;毕业设计、课程设计真材实料、真题真做,年年不重复,极大地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将最新的科学研究成果融入教学,开设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参与的油气地球化学及环境地球化学论坛,开阔了学生视野,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3. 加强专业教师队伍建设

建设好一个专业,需要高水平的师资。专业建设要靠教师去完成,有了一支好的师资队伍,教学才有保障;有了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还必须要有一个学术造诣深、管理民主及富有感召力的学科专业带头人。学科专业带头人的水平代表着学校在某学科专业的水平,是学校声誉和教学质量的标志。

4. 加强教育教学改革

为了提高学生的国际竞争能力、专业教学与国际接轨的程度,加大对专业课程进行双语教学改革。建设多媒体课件,教学模式采用英文原版教材、全英文课件、板书,外语和汉语交错讲授。在教学方法上,努力探索研究型教学方法的有效实施方式,因地制宜地采用引导启发式、问题研究式、课题参与式教学方法。建设数字课程资源,合理使用网络教学、多媒体教学等现代教学手段,不断改进教学效果。对课程考核方式进行大胆改革。

5. 推进教材建设

根据学校的定位、特色及专业自身培养目标,地球化学专业结合学校“十二五”本科专业规划建设,进一步围绕教材建设开展工作:加强地球化学专业主干课程教材建设的计划与实施,主干课程配套教材建设的计划与实施;加强地球化学专业特色课程教材建设的实施,特色课程配套教材建设的计划与实施;加强地球化学专业课程配套题库建设的计划与实施;组织编写具有自身特色的相关教材和参考书;组织编写以现场案例分析和习题为主的辅助教材。

三、结论

综上,只有不断提升办学思想、办学理念,不断完善实习基地和实验室配套设施的建设,不断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和评价体系,才能使实践教学体系与时俱进,开花结果。希望这些经验也能对于理工科其他专业的实践教学具有借鉴意义。

[ 参 考 文 献 ]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自然科学学科发展战略调研报告:地球化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

[2] 欧阳自远,倪集众,项仁杰.地球化学: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M].北京:原子能出版社,1996.

[3]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所.高等地球化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

地球科学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全球化 全球学 全球问题

中图分类号:D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4812(2012)Ol-0043-49

全球学是全球化向纵深发展的必然产物,是从根本上反思解决全球问题的必然结果。全球学是随着全球化时代的产生而产生,随着全球化的深入而发展。因此,全球学必将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丰富着其内涵。全球学产生过程的本身就是一个由模糊到清晰、由无学科范畴体系到确立本学科范畴体系的发展过程。全球化的深入催生着全球学的诞生。

一、全球学必经三个发展阶段

任何学科的建立都不是一帆风顺的,都要经历从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的过程。根据学术发展规律,“全球学”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即问题意义的全球学(GlobalProblems)、研究意义的全球学(Global Studies)和学科意义的全球学(Globalology)三个发展过程。

问题意义上的全球学(Global Problems)应当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末。1968年4月来自世界各国的几十位科学家、教育家和经济学家聚首罗马,成立了一个研究世界未来学的非正式国际协会,即罗马俱乐部。罗马俱乐部递交的第一分研究报告《增长的极限》,就已经展示了新的增长世界观,从而昭示着全球学时代的到来。这个报告指出,如果世界“人口、工业化、污染、粮食生产以及资源消耗按现在的增长趋势继续下去,这个星球上增长的极限将在今后一百年中发生。最可能的结果是人口和工业生产力双方有相当突然的和不可控制的衰退。”“这个世界的未来注定是要增长,然后崩溃为凄凉的和枯竭的生活吗?只要我们所作的最初的假定,即我们现在做事情的方式不变,情况就是如此。”人类以往的增长观注定要造成人类思想的混乱。

有的学者认为,“把全球学称作科学、哲学及文化学研究的一个特殊领域是正确的。”还有学者发现,国家在处理全球问题和冲突的能力在减弱,“这并不意味着必须立即推行一个世界政府”,在全球化中,人们越来越意识到,人类活动不仅需要国家干预,还需要更多的非政府国际组织和跨国行为体来共同管理人类的共同事务。

直到上个世纪90年代初,全球学流行但并不广泛。有学者考察道,“虽然全球学这一概念尚未得到十分广泛的传播,但是它不仅在专家们中间而且在日常交往中,在大众传播媒介和各种出版物中,得到频繁的、完全正当的使用。”更有甚者,上世纪80年代末,前苏联还把全球学当作是非马克思主义理论、资产阶级的全球学。在我国,那时还没有全球学的概念。然而,在西方学界的主流中,对全球学的研究形成了全球学的正统。20世纪80年代不仅形成了西方全球学,而且产生了不同流派。如“法国全球学家绝大多数著作都认为减缓人口增长速度是解决整个人类问题系统最重要的条件之一。法国全球学家还对生态问题和资源问题给予了突出关注。”美国全球学家对裁军和防止战争问题最感兴趣。北美组织“为和平所困扰的哲学家”特别引人注目,该组织每年都举行科学会议,讨论上述问题。

不过,作为独立学科的全球学至今还没能完全形成。在能否构建独立学科全球学的问题上,学界还有很大争议。前苏联学者阿・恩・丘马科夫认为,全球学是否科学,首先要对“科学”予以精确化。他提出,全球学有别于具体科学。首先,并非所有科学都从事全球性问题研究,研究这些问题的只是科学的一部分。其次,全球学既没有统一的语言,也没有统一的范畴体系,而且由于其研究对象的极端复杂和多侧面,也不可能在那个时代形成统一的语言与范畴体系,因此它不能被称作具体科学。

然而,全球化日新月异的发展,推动了全球学的飞速发展。在全球学还停留在提出问题和研究问题的发展阶段,阿・恩・丘马科夫在上个世纪90年代就提出了上述看法,而且是成立的。可是,全球学一旦走向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时代,阿・恩・丘马科夫的看法就已成为历史。成熟的全球学必须有自己独特的理论范畴体系。当全球学发展时代从上世纪90年代推进到21世纪第二个十年,学界已经形成了一系列相对集中的范畴群,如全球问题、全球意识、全球利益、全球伦理、全球治理、全球价值等一系列范畴。全球学经历了从没有自己学科范畴到产生了一系列全球学范畴,全球学已呼之欲出。

随着全球化进程近二十年的加速发展,全球问题越来越严重。这越来越清晰地告诉人们,不仅许多超越传统民族国家(Nation-State)概念和边际的难题不断浮出水面,而且诸如恐怖主义、文明冲突、环境与健康、非政府组织、与走私、互联网等全球问题的层出不穷正不断地拓展着哲学、国际关系学、政治学、历史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学科的研究领域。这些问题实际上远远超出了传统学科的固有内涵和边界。这些传统学科已经不能应对新的问题挑战。因此,有学者认为,国际学术界在这个时代兴起了被称为“全球学”(Global Studies)的学术研究领域。

2000年7月6日,国际学术界第一个“全球学学会”(GSA-Global Studies Association)在英国曼彻斯特城市大学举行的“全球化、文化与日常生活”(Globalization,Culture andEveryday Life)国际会议上宣告成立。2002年、2005年,分别成立了“全球学学会北美分会”和“亚洲全球学学会”。2008年,第一届国际全球学大会在美国芝加哥举行,标志着全球学研究正式登上舞台,形成为全球性的学术研究领域。

构建科学性的全球学,需要把议题全球学提升为具有自己逻辑范畴体系的全球学。不难看出,在进一步提升全球学过程中,有两大问题需要明确:第一,全球学需要从全球研究(Global Studies)提升为全球学(Globalology)。作为独立学科的全球学不是复数形式的“Global Studies”,而是具有整体性的单数形式“Globalology”。全球学由“Global Studies”的复数发展形态发展为“Globalology”单数发展形态,还有很漫长的路要走。第二,有人还在犹豫不决,认为全球学是否应该构建一套自己的学科概念或话语体系,诸如全球主义、全球公民、全球伦理、全球正义等问题。这些都有待于进一步探讨与解决,更有待于国内学者积极参与进去,以免未来西方学者发展了西方全球学样本时,中国的学者只能被动地去接受―种新的话语体系。这种犹豫,与其说是来自于对新的话语体系的担忧与害怕,不如说是

构建独立学科的全球学能力不足的表现。

仅仅把全球学的内涵聚焦为“全球研究”(Global Studies),还不能从根本上满足全球问题研究的客观需要。全球学发展需要从“全球研究”提升为一门具有独特价值的独立全球学,其实质是要从议题全球学(广义全球学)提升为学科全球学(狭义全球学)。因此,提升全球学的研究深度是时代的发展需要。时至今日,作为独立学科的全球学的诞生,如果用的话说就是,“它是站在海岸遥望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阿・恩・丘马科夫昔日对全球学的看法已经过时,而开启建构独立学科的全球学时代已经到来了。

我们正面临着把议题全球学提升到学科全球学发展的时代路口上。我们有责任构建而不是杜撰出一门不仅旨在为大学生、硕士生和博士生开设的一门课程,而更应有志于为解决全球现实问题而提出一套系列全球学范畴,以及拿出较好的解决全球问题的系列方案。

二、全球学的学科性质

全球学的“学科”性质是随着全球学内涵的发展而发展的。首先,当全球学停留在研究意义上的全球学(Global Studies)时代,全球学的性质必然具有跨学科、交叉学科的性质。或者准确地说,在这种意义上的全球学时代,不同相关社会科学对全球现象展开研究的时候,一方面站在自己学科立场上对全球现象进行研究;另一方面不同相关学科也不断地吸取其他学科对全球研究的营养成分,这已经成为全球研究的事实。于是,在这种意义上的全球学必然具有交叉学科或边缘学科的性质。有的学者已经意识到全球学的这种学科性质,提出“全球学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跨学科性是其最明显的特征之一。”

这个时代的全球学明显具有诸多缺陷。从存在形态上看,这是全球学发展的初级发展阶段。从研究内容的深度看,这种研究水平是肤浅的。这种肤浅性是由于全球研究还散落在不同相关学科中,必然带着各自为政的不足,从而具有很大的狭隘性和局限性。

因此,全球学发展在交叉学科的时代必然具有边缘学科的缺陷。边缘学科的最大不足就是“边缘性”。从逻辑上讲,作为独立学科的全球学显然不是“边缘学科”,而是独立学科。作为独立学科的全球学不能站在不同学科的边缘上而依靠“交叉”来生存,一定要站在自己的独到的研究对象上独立生存和发展。我们没有理由因此认定任何存在形态的全球学都具有跨学科和交叉学科的性质,只能运用动态发展的历史方法认定,跨学科和交叉学科的性质只是在研究意义上的全球学(Global Studies)时代的学科属性。一旦全球学的发展超越了这个时代,全球学的学科性质就应随之发生变化。

其次,当不同相关学科对全球现象研究有了长足进展之后,需要对散落在各相关学科对全球现象的研究成果进行综合,这时全球学就必然具有综合性。它不仅具有跨学科和交叉学科的性质,而且具有了综合性的学科属性,这显然是一种研究深度和研究水平的巨大进步。

然而,如果这种综合仅仅是一种把散落在不同学科中关于全球现象的研究成果的集大成,那么这种学科无疑有重大的学术缺陷。这种缺陷导致学术研究没有自己的学术内涵,只是对别的学科研究成果采取拿来主义的做法,充其量只是一个简单的拼盘或拼凑。其实,这并不是一种负责任的态度,重要的是缺乏对全球学研究对象的深入研究。

有人已经这样做了。如孙国强把全球学的相关概念体系合拢起来,构建了一个简单的《全球学》,其体系结构包括全球化问题、全球化辨析、全球化科技、全球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全球化政治、全球化治理、全球化价值和全球化榜样等九章。不难看出,这个初步构想显然还停留在全球研究的层次上。但该书的不足之处有:首先,未形成成熟的范畴,其九章的内容都是围绕“全球化”展开的,如果抽掉“全球化”的概念,这个体系什么都不是;其次,这个体系是个拼盘,缺乏创造性,只是把全球化与科技、经济、文化、政治、治理、价值等范畴对接起来;再次,这个体系并没有建立起全球学独特的范畴体系,浓缩并概括出属于全球学的范畴体系,只是全球问题、全球经济、全球文化、全球政治、全球治理、全球价值等,并不构成为严谨的全球学逻辑体系;第四,这个体系根本没有形成具有内在联系的严谨的逻辑范畴体系,主要是缺乏全球学的基本问题、逻辑起点。作为全球学的基本问题应当贯穿于全球学范畴体系的始终。总之,鉴于种种条件的限制,这个全球学体系充其量是“全球研究”的拼盘,还很难成为学科意义上的全球学。

日本学者星野昭吉所著《全球政治学》,也是全球学的一种尝试。星野昭吉的体系包括国际关系理论与世界社会体系的变动、全球化与世界秩序、全球体系中国家的变化、全球化的安全概念的变化、全球经济与全球体系、全球文化与全球化体系、民主与全球化、全球体系中的冲突与和平、全球化与全球治理。这个体系虽然不是简单的拿来主义的拼盘,已有所深化,但也同样不足以作为狭义的全球学学科独立出来。其根本不足有三点。其一,这个“全球政治学”充其量是往日的“国际关系学”的升级版,即把全球现象扩充到国际关系学里;其二,不仅缺乏创新性,重要的是并没有建立起狭义全球学的特殊范畴体系;其三,也是最重要的是,全球政治学和全球学不是同一门学科,而是两个不同层次的学科。

全球学的发展不会止步于从跨学科、交叉学科发展为综合性学科,它必然要沿着其本来的内在逻辑,提升为独立学科的全球学或狭义全球学。狭义全球学的学科属性不是跨学科,也不是交叉学科,更不是综合学科,而是整体性的学科。从全球学发展的历史全景视角看问题,全球学的学科性质必然要经历从跨学科、交叉学科(性质)走向综合性学科(性质),再走向整体性学科(性质)的发展过程。

此外,反思狭义全球学的学科性质,还有必要把全球学与相关的学科区分开来:

第一,全球学是不是哲学?答案是否定的,全球学并不是哲学或哲学的一个分支。全球学和哲学的根本性分别在于,全球学是实证性很强的学科,而哲学不是实证性学科。所有的哲学命题,都是普遍性问题,所有普遍性问题都不能用实证性来证实或证伪。全球学是一门科学,科学与哲学的根本区别就是实证。

第二,全球学是不是国际关系的新版本或升级版?答案也是否定的。因为,国际关系学的升级版是包括研究全球现象的学科,但不是单纯研究全球问题的学问。国际关系学既研究非国家行为体,也研究而且主要研究国家行为体及其行为规范。全球学虽然也必须研究国家行为体及其行为规范,但却是从全球性的角度来研究国家行为体及其行为规范。全球学主要考量的利益主体不是国家利益,而是全球利益。

第三,全球学是不是全球经济学、全球政治学、全球伦理学,或者是三者的拼凑?答案同样是否定的。由于全球问题的出现,往日的经济学、政治学、伦理学必须把全球问题包容进去,或把这三门学科提升为全球政治学、全球经济学和全球伦理学的升级版。与其说全球学是全球政治学、全球经济学和全球伦理学的总和或拼凑,倒不如说是全球学与全球政治学、

全球经济学、全球伦理学是在不同层次上的学科。这四者分别是不同性质的四门学科。

总之,全球学不是单纯的跨学科、综合学科的学问,而是从整体性上来着手解决全球性问题的学科。“整体性”是全球学命脉或核心问题。

三、全球学研究对象的整体性:建构全球学的根本

任何学科的成立与否,都必须有自己特有的研究对象,而其研究对象又必须通过自己特殊的学科范畴体系表现出来。那么,全球学特有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呢?能够表现全球学特有的范畴体系又是什么呢?解决这一问题,只有用“整体性”的方法论来完成。

早在学者组建罗马俱乐部时代,就已经提出了把人类发展观从无差异增长发展到有机增长,从简单的发展观提升为可持续发展观,其中的关键就是看到,现代人类必须从整体上解决问题。“孤立地解决任何一种危机的企图已经证明不仅是短命的,而且会损害其他方面:为了减缓能源或原来的短缺而采用破坏环境的手段,实际上等于没有解决任何问题。真正解决问题的各种措施之间显然是互为依赖的;所有各种危机集合起来似乎构成了一种世界发展的全球危机症。”因为在现代,“国与国之间的联系已经变得多么紧密。某一地区的某一个官僚机构的决定,也许只是一个人的决定……引起了世界其他某个地区的家庭主妇出来抗议食品价格飞涨……难道各个地区或者国家还可孤立地作出决定,完全无视这些决定对世界系统其他部分的影响吗?”

如果运用中国传统文化的整体性思维来思考全球问题,那么就不难发现,现代人类的诸多根本性问题大多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需要从整体上解决而不能孤立解决这些问题。然而,对于全球问题,“迄今还没有找到真正有效的、可以付诸实践的解决办法,还没有实现在这种情况下极端需要的共同行动。各种努力,有时还是由个别的或某些国家所作的重大努力,并不总能获得预期的结果,至多只是使那些成为人类共同灾难的问题得到缓和,而不是真正解决。”

如果按照马克思主义原理来构建马克思主义的全球学,那么不难发现,马克思主义的全球学必须由“统一”为核心词,形成了统一的全球意识、统一的方法论、统一的方法论原则,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全球学的基础。上个世纪80年代末,前苏联曾经把全球学视为非马克思主义的行为是多么荒堂可笑。之后,俄罗斯学者提出,马克思主义全球学应被看作某种完整的、统一的、不可分割的理论,但它可以在各种不同的、具有相当大的独立性的方向上表现出来。其中最核心的“问题”是哲学方法论方向问题。

在构建全球学时,需要借用系统哲学家、广义进化论和全球问题专家欧文・拉兹洛的“整体性”方法论。他提出,古典科学在它的各门学科中,不管是化学、生物学、生理学,还是社会科学,总是企图把观察对象的种种元素(如化合物和酶、细胞、初级感觉、自由竞争的个体等等)孤立起来,然后希望通过概念或实验把它们重新放在一起以产生整体或系统。现在我们懂得,对于理解整体或系统来说,我们需要的不仅是理解其元素,还需要理解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这需要根据它们自身的方法和特点来对我们的观察对象进行考察。这就需要“一般系统论”的方法。一般系统论的任务是科学地探究“整体”和“整体性”。“整体”和“整体性”,在以前还被认为是超越于科学范围的形而上学的概念。全球问题的出现,需要把“整体”和“整体性”从形而上学的不可证实的概念降落为形而下的可实证性的概念。这种试图阐述“一般系统论”原则和模型的努力提供了一条通向科学一体化的可能途径。

运用整体性方法论来研究全球学问题的关键在于,不能肢解有生命力的现象,而必须还原生命力本来的属性。这是全球学与其他学科最重要的分别或根本性的分界线。全球学的对象是整体性的。因此,全球学的整体性研究方法须用全球整体生命力的视野研究全球问题。

我们还可以借用亚里士多德的思想观点来解决全球学的难题。亚里士多德提出一个著名的思想,“在任何状态中或在某一个状态中的一只手不能总算是人的一个部分,只有那只活着的能工作的手才算是一个部分;假如是一只死手,那就不算是人的一个部分。”全球学的任何研究都必须把“手”(全球学的任何一个具体范畴如全球治理等)“放置”在活人(全球整体)的身上,才会具有整体。研究全球学也必须用具有整体l生的“局部”(如全球学的某一具体范畴全球治理)去阐释其本来的意义(全球治理不能单独治理某些方面,必须是全球性的治理方法)。可以说,整体性是全球学的生命线。

全球学整体性理念的关键在于不能孤立地以人为中心,而要以全球生态为中心,把人类伦理提升到全球伦理的高度。美国著名历史学家林恩・百特发表《我们生态危机的历史根源》一文认为,西方社会生态危机的根源在于犹太教――基督教的观念,产生了有害的“人类中心论”,认为人类应该“统治”自然,把自然视为异己。美国植物学家墨迪也认识到,不要简单把人看成是价值的源泉,更不能排除自然界的事物有内在价值的信念。法国哲学家阿尔伯特-施韦兹提出“生物中心论”伦理学。他在1923年发表的《文明与伦理》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把价值领域扩大到所有生命的理念。施韦兹把这一立场称为“敬畏生命”。莱昂波特在创建“大地伦理”时意识到,“所有伦理学都建立在一个共同的前提之上:个体是一个与其余部分相互依赖的共同体的一个成员。”为此他提出了生态中心论伦理学的原则:“当一件事情有益于保护生命共同体的完整、稳定和美丽时,它是正确的;当它趋向于相反结果时,它就是错误的。”

与此相应,全球学的所有范畴都必须是具有整体性的概念。凡是具有整体性的范畴才能成为全球学的范畴,如全球化、全球问题、全球政治、全球经济、全球法律(世界法)、全球文化、全球意识、全球伦理、全球价值、全球治理、全球体系、全球社会、全球公民、全球秩序和全球进程等。凡是不具有全球整体性的范畴都不能成为全球学的概念,如地区化、民族化、国家公民(而不是全球公民)、地方主义等。

全球学的整体性方法论,可用一个很简单的辩证法原理来说明:全球学研究不能用孤立、片面、静态等形而上学的眼光看世界,而必须用联系、全面、动态等辩证法的眼光去看世界。其实,整体性就是辩证法追求的本质。

地球科学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地球科学概论;素质教育;地学思维模式;启蒙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53-0208-02

进入21世纪,随着全球气候变暖趋势的加剧以及全球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带来人口迅速膨胀,资源、环境和生态压力不断加大,巨灾发生频率和造成的损失呈明显上升趋势。

联合国机构“国际减灾战略”2010年1月在日内瓦全球自然灾害最新统计报告指出,1990―1999年,全球平均每年发生258起自然灾害,平均每年造成4.3万人死亡。2000―2009年,全球共发生3852起自然灾害,直接导致超过78万人死亡,近20亿人受到影响,经济损失高达9600亿美元。其中,亚洲遭受自然灾害的打击最严重,死伤人数约占全球总数的85%。正因如此,地球科学知识已成为当代教育知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国内外一些综合性大学开始尝试对所有理工专业或与地学相关专业的大学本科生开设《地球科学概论》或《普通地质学》课程,将地球科学知识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其用意在于激励每位新世纪的学子认识地球、了解地球,珍惜自然资源、爱护生存环境,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笔者在高校从事地质学基础课程的教学工作,深感到自己肩上的担子比较重。现就《地球科学概论》课程中教学的注意事项谈点体会,供地学界同仁讨论。

一、《地球科学概论》是素质教育的内容之一

早期的老教授(万天丰,2006)就已经谈到了地球科学概论是素质教育,而不是应试教育。《地球科学概论》这门课在讲授的时候要更多的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合理开发和利用各种自然资源,科学管理和保护地球系统(包括人类自身生存的环境)。为什么现在会有高频率的厄尔尼诺现象、泥石流、滑坡等自然灾害呢?这些都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人们平常的生活影响了地球的环境。因此通过这门课的教与学的过程,使刚进校大学生能够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合理的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保护地球、善待地球。“90后”的大学生生活在不缺衣、不少食的时代,对于节约自然资源、环保、低碳生活意识不到,而有的是相互的攀比,奢侈浪费。如何帮助这一代学生提高综合素质,需要我们更多的在上地球科学概论中加强引导,也是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贯穿的思想。

二、《地球科学概论》担负着启蒙教育,培养学生学习专业课的兴趣

《地球科学概论》作为高校地学类学生接触到的最早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启蒙教育课程,而不是分支学科,地球科学概论仅仅是地质学的一个大“绪论”,是帮助学生从外行走向内行的第一步。其主要内容包括地球的基本知识、内、外动力作用、地质学的发展与演化等(汪新文,1999),涉及地学的方方面面,学科多、涵盖面广,是将学生引入地学专业殿堂的奠基课程。启蒙教育最大的特点是培养学生对专业方向的学习兴趣。如何有效激发学生的专业兴趣,促进学生创新性学习的自主性,成为代课教师需要深思的问题。

第一,活跃课堂氛围,在课堂上先设悬念,学生一起讨论形成原因,然后讲解;增加互动性,挖掘学生的想象力。

第二,以故事的形式讲科学道理,将一些科普知识贯穿在里面,讲一些地质现象,如飞来峰怎么回事?玄武岩的柱状节理,魔鬼城和月牙泉等一些旅游景观石怎么形成的?为什么山有多高、水就有多高?增强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探索世界的能力。

第三,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放映一些光盘、录像。例如,讲外动力地质作用时,让同学们观看地下溶洞、石林、浩瀚的海洋和冰川;讲内动力地质作用时,让同学们观看火山、地震;讲地质灾害时,就放映滑坡和泥石流;讲到环境地质时,就放映桂林山水,让同学们去领略桂林山水的神韵,认识桂林山水的灵山秀水。通过影像,让同学们懂得环保的重要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四,以实践课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在课程理论教学过程中,利用校外实践安排学生认识学校周边的地层剖面,在现场教学岩性识别、层理构造、断层、节理识别和岩层产状测量方法。这种实践教学无疑加深了理论知识,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为以后的地质专业课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地球科学概论》以培养学生地学思维能力为主

地球科学概论或普通地质学既然是一门课程,总要讲授一些基础的理论知识,其主要内容是讲授地质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包括全面介绍地球知识;研究地球的动力类型和来源、各种动力如何驱使地球不断运动以及运动的过程和产物;研究各种动力改造地表以及物质循环规律等。这就需要培养他们观察问题的能力,怎么认识地球,怎么来思考地质现象。首先,地球科学系统思维方式认为,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必须从系统和整合的观点出发,研究地球大系统及其子系统,即地球整体及其各圈层内部以及圈层之间的运动变化的全过程、形成机制以及可能发生的变化趋势。其次,地球科学系统思维方式认为,地球是一个演化系统,它时时发生着各种类型的相互作用,从而表现出地球系统的复杂性。实际上,地质历史是一个渐变与突变的相互交替、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第三,地球科学系统思维方式认为,地球是一个开放的系统(白屯,2001)。地球系统自从诞生以来,整个系统与周围环境之间就一直发生着质量、能量与动量的交换。如地震就是很好的例子。第四,地球科学系统思维方式认为,地球的进化是以自组织的、不可逆的和进化的方式进行的(白屯,2001)。经过近年来的研究,证明了地球整体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不可逆的演化过程。

四、《地球科学概论》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地质学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许多理论和概念都要通过实践来验证和深化,因此,要重视各种实践环节,以提高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目前在校本科生学习过程中整体上存在的最大问题是,听课多、实践机会少、学习兴趣和热情不高、动手能力差。就“地球科学概论”这门课程来说,该门课程涉及内容广,涵盖构造地质学、沉积学、岩石学、晶体光学、大地构造学等各门课程中的内容,知识点多,尽管教学中增加了图片,但地质理论依然抽象复杂难以理解;加上课时量的压缩,内容多而进度快,以及学生的知识起点低,因此教学过程中存在学生对理论的理解跟不上的状况。地球科学概论这门课本身就与实践密切相关,很多地质现象只能通过图片来观赏,加上实验课课时比较少,学生只记住了理论知识,而实践动手能力很差,因此这方面的能力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地球科学概论》安排了一定的实验课时,实验课的目的主要训练学生的动手技能、认识能力和研究方法。学习肉眼识别一些常见的矿物、岩石和古生物化石,在野外能够认识地层和构造变形等现象;初步学习一点野外工作能力,学会阅读最简单的地质图,学习罗盘、锤子以及放大镜的使用方法等。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得以在实践中应用,这是我们在《地球科学概论》教学中要贯穿的一条主线。因此在《地球科学概论》教学中,一方面,抓住实验课的教学环节,让每一个学生都动起来,勤于动手、敢于思考,在教学的过程中,以抽查的形式让学生描述每一块岩石的特征;另一方面,开展全年级地质技能竞赛,针对岩性的识别、产状的实地测量和地形图的识别和判读等,开展地质技能竞赛。这样的教学方法既巩固了理论知识,又锻炼了实际动手能力,增添了学习的激情和兴趣。

五、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吃苦耐劳的精神

团队合作和吃苦耐劳的精神是学生将来工作和生活中必须具备的素质,各行各业,都强调在工作中体现这两种精神。因此,在高等教育过程中,我们将这种观念和理念时刻的贯穿于教学工作中。地球科学概论作为第一门专业基础课,除课堂教学外,还有野外地质认识实习,刚好可以借助这个环节,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吃苦耐劳精神和生存能力等方面。“90后”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个性彰显,普遍生活在富裕的生活条件下,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缺乏一定的独立生活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野外地质认识实习正是磨炼意志、锻炼生存能力的一个好机会。在野外实习环节教学中,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工作,将定位坐标、测量产状、描述岩性、采集标本、地质构造分析等任务分工到个人,各小组的成员采用讨论式都发表意见,集思广益最终完成最终图件的绘制和成果的总结。同时在完成时间、图件的美观、地质认识的准确度等多方面,开展小组之间的地质比赛,这样在培养团队合作的同时,也增加了责任心培养。野外实践教学是培养大学生吃苦耐劳的有效途径。在地质认识实习中,要顶着太阳爬大山、走长路,同时要对地质现象、地貌进行观察分析,采集样品。这就要求学生要有好的身体素质和精神毅力。野外地质认识实习是把书本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既培养了学生的基本地质技能,也培养学生不怕困难、顽强拼搏等思想品质,激发积极向上的奋发精神。通过实践体验,提高吃苦奋斗行为的自觉性,提高大学生的适应能力。

总之,自20世纪以来,人类对地球的影响效应一直以空前的速率增长,人口、资源、环境、灾害问题日益突出,成为摆在人类发展面前的四大难题,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正面临着危机。因此,作为高校的一名老师,更要在《地球科学概论》这门课的教学过程中体现素质教育的优越性,把这门课的教育和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地学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学生团队合作和吃苦耐劳等多方面结合起来,培养出更优秀的、高素质的地质工作者。

参考文献:

[1]万天丰.关于“地球科学概论”的教学指导思想[J].中国地质教育,2006,(2):47-51.

[2]白屯.地学系统思维:新世纪地球科学思维的基本走向[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1,17(11):32-36.

地球科学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盖亚假说/地球系统观

【正文】

盖亚假说(gaia hypothesis)是由英国大气学家拉伍洛克(james e.lovelock)在 20世纪60年代末提出的。后来经过他和美国生物学家马古利斯( lynn margulis)共同推进,逐渐受到西方科学界的重视,并对人们的地球观产生着越来越大的影响。同时盖亚假说也成为西方环境保护运动和绿党行动的一个重要的理论基础。本文将对盖亚假说的提出和发展、盖亚假说的科学内涵及其争论、由盖亚假说所导致的新的地球系统观和盖亚假说给人们的启示等方面进行阐述和讨论。

一、盖亚假说的提出和发展

60年代初,正在美国国家喷气动力实验室工作的拉伍洛克接受了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关于火星上是否存在生命的研究课题。他提出了一种直接分析火星上的大气构成,而不用把航天器降落到火星表面来定点寻找生命是否存在的想法。他认为如果一个行星存在生命,必定要求其大气既作为生命有机体的一种原料资源,又作为生命有机体的一种废物排放之地。行星大气对生命有机体的这两种用途将改变大气构成,使其远离化学平衡态。如果观测到的一个行星的大气构成远离化学平衡态,则可能存在生命。带着这种想法,他开始考察当时已知其大气构成的火星和金星,发现这两颗行星的大气构成都接近化学平衡态。大气的主要成分是一般不进行化学反应的二氧化碳。因此,两者都不应该存在生命。为了肯定这一预言,他开始考虑有生命存在的地球大气的构成,发现其远离化学平衡态,如大气中高达21%的活性气体氧气和1.7ppm(百万分率)沼气能共存(由于在阳光下沼气和氧气会起化学反应,形成二氧化碳和水,要维持沼气1.7ppm的比率,每年需要5 亿吨沼气由能产生沼气的生物体排出),而二氧化碳只有万分之几。

正是在这个时候,即1965年秋的一天,盖亚想法出现在他的脑海里,即地球大气的这种独特的和不稳定的气体混合比率为什么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能维持不变呢?是否地球上的生物不仅生成了大气,而且调节大气,使其保持一种稳定的气体构成,从而有利于生物体的存在呢?

当时他对这种控制系统的性质还没有任何想法,只是认为地球表面的有机体必定是这个系统的一部分,并且气体的构成可能是被调节的因素之一。后来,他从天体物理学家那里得知,恒星随着年龄的成熟,发热能力会增大;自从36亿年前地球上有生命以来,太阳的发热能力已经增强了25%。然而地球却保持了有利于生命存在的温度。在如此长的时间内,地球的气候是否会被有效地调节呢?此时,一种涉及整个行星和行星上生命的控制系统概念在他的大脑里牢固地建立起来。

但这时他没能继续推进他的这种观点,而是推进他的更小的目标,说服喷气动力实验室研究生命科学的同事们接受大气分析是探测其它行星上是否存在生命的有效方法。他当时并没有意识到,如果他们接受他的观点就意味着承认火星上几乎不可能存在生命。这可能导致取消去火星上直接探测生命是否存在的海盗号飞船计划。

尽管这样,nasa对他的这种危险的观点还是很宽容的,并允许他在这方面继续工作。他的一个天文学同事赛甘(carl sagan)是icarus(航程无限的洲际宇宙火箭)杂志的主编,虽然不同意他的通过大气分析来探测行星上是否存在生命的观点,但同意在其杂志上发表他的有关论文。而他把地球作为一个自调节系统的文章是在1968年美国航空学会会议上首次发表的。但把地球作为一个超级有机体并用盖亚(gaia)来命名则是1972年的事。他接受了在英国家乡的邻居、小说家勾尔丁(wil-liam golding)的建议,用盖亚这个古希腊地球女神的名字来命名。随后他与杰出的生物学家马古利斯合作来发展他的盖亚假说。

但拉伍洛克和马古利斯关于盖亚假说研究论文的发表遇到了阻力。《科学》和《自然》等重要科学刊物虽然对他们的论文很感兴趣,但不能通过同行评审。在这些评审者看来他们的观点是危险的。尽管他们的论文没能在这些重要的刊物上发表。但拉伍洛克常常被邀请参加各种学术会议,并以会议文集的形式发表他们有关盖亚假说的研究论文。1989年美国地球物理联合会选择盖亚作为学术会议的主题,几百名科学家和学者参加了会议,并于1993年出版了《科学家论盖亚》(scientistson gaia)大型文集。从此尽管科学界对盖亚假说有不同的观点,但以此为主题进行研究的科学家越来越多,特别是近年来nasa在全球生态学、生物圈学和地球系统科学的名义下支持此类研究,使得其影响也越来越大。一些科学哲学家、环境保护主义者和政治家等也从各自的角度关注和讨论盖亚假说,有关的论文和书籍也越来越多。

二、盖亚假说的科学内涵及其争论

现代科学把地球作为一个超级有机体的思想并不是拉伍洛克最先提出的。早在1785年被称为地质学之父的哈顿(james hutton)就指出:“我认为地球是一个超级有机体并且应该用生理学的方式对它进行恰当的研究”〔1〕。 他利用血液循环和氧与生命之间的联系等生理学的发现来看待地球的水循环和营养元素的运动。然而,到了19世纪哈顿的这种把地球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研究的观点被抛弃了。地球科学和生命科学分离了。地质学家认为,地球环境的变化只不过由化学的和物理的过程所决定;而生物学家则认为不管地球环境如何变化,对有机体来说,只是个适应的问题。甚至达尔文也没有认识到,我们呼吸的空气、海洋和岩石或者是生命有机体的直接产物,或者被生命有机体大大地改变了。

直到1945年,被称为现代生物地球化学之父的俄国科学家沃纳德斯基(vladimir vernadsky)才认识到生命和物质环境是相互作用的,大气中的氧气和沼气是生物的产物,并建立了一种生命和物质环境两者共同进化的理论。但这种共同进化论很象精神上的朋友关系,生物学家和地质学家保持朋友关系,但不是密不可分的关系。这种共同进化论不包括由地球上的生物和其物质环境所构成的系统主动地调节地球的化学构成和气候;更重要的是,它没有把地球看作一个活着的有机体,更没有把它看作一个生理的系统。

盖亚假说把共同进化论向前推进了一大步。它认为地球上的生命和其物质环境,包括大气、海洋和地表岩石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系统进化。它把地球看作一个生理的系统,拉伍洛克甚至直接把盖亚假说称为地球生理学。正象生理学用整体性的观点看待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等生命有机体一样、地球生理学是把地球作为一个活的系统的整体性科学。拉伍洛克认为这种地球生理学是一种硬的和严格的科学。它主要研究诸如大气和温度调节系统的性质。它也是行星医学(planetary medicine)这个实际经验领域的基础。它不能打破现代科学思想和实验的诚实传统。它是哈顿和沃纳德斯基有关思想和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作为一个科学假说,盖亚假说不仅是要描述世界的真实图景,更重要的是它能刺激人们有效地提出问题和预测,随后的研究或者证实其预测,或者拓宽有意义的研究领域。这样,盖亚假说就有效地推动了研究的进展。盖亚假说的预测有些已经得到证实,有些还在研究之中有待证实。例如,1968年根据盖亚假说预测火星上没有生命,1977年海盗号飞船予以证实;1971年预测有机体产生的化合物能把一些基本元素从海洋转移到大陆表面上来,1973年二甲基硫和甲基碘被发现;1981年预测通过生物地增强岩石的风化,二氧化碳可以控制调节气候,1989年发现微生物大大加速了岩石的风化;1987年预测气候调节通过云密度的控制与海藻硫气体的释放相联,1990年发现海洋云层的覆盖与海藻的分布在地理上是相配的,此预测还需要进一步的证实;1973年预测在过去的2 亿年里大气里的氧气保持在21±5%的水平,这一预测在证实中;1988 年预测,太古代的大气化学由沼气主导着,此预测在证实中;等等。总之,盖亚假说在预测和证实的意义上完全遵循现代科学产生以来的传统,并大大拓展了研究的视野。

盖亚假说也引起了科学界的激烈争论。第一类争论是由对概念的理解不同引起的。盖亚假说的核心思想是认为地球是一个生命有机体。但对生命是什么,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定义。物理学家把生命定义为一个系统通过吸收外界自由能和排除低能废物,而使内熵减少的一种特殊状态。新达尔文主义生物学家把生命定义为一个有机体能够繁殖后代并通过在其后代中的自然选择来修正繁殖错误。生物化学家把生命定义为一个有机体在遗传信息的指导下,利用阳光或食品等自由能而生长。而盖亚假说或地球生理学家把生命定义为一个有边界的系统、通过与外界交换物质和能量,在外界条件变化的情况下,能保持内部条件的稳定性。

盖亚假说对生命的定义在物理学家和生物化学家各自对生命定义的范围内,因此,他们从概念上往往不反对盖亚假说。而新达尔文主义生物学家则反对和嘲笑盖亚假说。他们说,地球不能繁殖,不能在与其它行星的竞争中进化,怎么能说地球是生命有机体呢。而拉伍洛克争辩说,新达尔文主义生物学家对生命的定义太狭窄。他指出生命大体有繁殖、新陈代谢、进化、热稳态、化学稳态和自我康复(医治)等特性,但不是所有的生命形式都完全具有这些特性。正象微生物和树木没有热稳态特性,人们仍把它们作为生命有机体一样,地球没有繁殖特性,同样也可以作为生命有机体。

1985年拉伍洛克接受美国物理学家罗瑟斯坦(jerome rothstein)的建议,把盖亚形象地比作美国西海岸的红杉树。一颗红杉树97%以上的部分是死的,只有树皮下和木质之间的形成层和树叶、花和籽是活的。同样,地球绝大部分是死的,只有散布着各种生命有机体的地表的“形成层”才是活的。另外,树皮和大气也分别起着相似的作用。

第二类争论是由对盖亚假说所包含的不同层次的含义的理解不同引起的。盖亚假说至少包含5 个层次的含义:一是认为地球上的各种生物有效地调节着大气的温度和化学构成;二是地球上的各种生物体影响生物环境,而环境又反过来影响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过程,两者共同进化;三是各种生物与自然界之间主要由负反馈环连接,从而保持地球生态的稳定状态;四是认为大气能保持在稳定状态不仅取决于生物圈,而且在一定意义上为了生物圈;五是认为各种生物调节其物质环境,以便创造各类生物优化的生存条件。对于前两层含义(常常被称为弱盖亚假说)一般没有争论;而对于后三层含义(常常被称为强盖亚假说)就有很大的争论。其争论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如果把盖亚作为一个负反馈调节系统,那么怎样理解该系统的目标,是某种意义的设计呢,还是系统本身的自发状态呢?拉伍洛克认为这个系统本身有一种稳定状态。但盖亚假说的批评者认为,盖亚假说没有独立的目标定义,即大气服务于不管大气如何行为的目标。

第二,如何理解盖亚的自动平衡态。盖亚假说的批评者指出,地球产生以来,大气中的氧气、二氧化碳和沼气的含量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它怎么能保持自动平衡呢?而拉伍洛克则解释说,盖亚作为一个活的系统,其稳定态不是永远不变的,而是一种动态的稳定。在外界条件变化很大的情况下,这个系统通过自动调节,只产生微小的变化,从而保持有利于生命存在和进化的条件。

第三,如何理解模型的功能。尽管拉伍洛克及其合作者和支持者根据盖亚假说,能得到一些预测,并且有些预测已经得到了证实,但把盖亚作为一个整体系统来研究,只能建立计算机模型和进行模拟实验。拉伍洛克及其合作者为盖亚假说研制了名为雏菊世界(daisy world )的模型并进行了大量的模拟实验,来研究和说明地球生态系统的结构、行为和运动机制。盖亚的批评者则认为模型只是研究的一个工具,不能代替对地球生态系统的实际研究。如果盖亚假说主要是通过模型研究而不是通过实际研究,那么就很难说它是“科学的”。

应该看到,盖亚假说作为一个具有科学革命意义的学说,在科学界引起激烈的争论是一种正常现象。正是这种争论已经并将继续推动其向前发展。

三、一种新的地球系统观

盖亚假说不仅具有上述科学意义,而且具有很大的精神意义。拉伍洛克用盖亚来为其学说命名本身就表明这个假说的精神价值。在古希腊神话中,盖亚是宇宙浑沌的女儿,是地球母亲,其他许多神都是她的后代。很显然,地球母亲的思想,作为一种世界观在古希腊时期就出现了。到了中世纪,地球母亲的世界观有时被象征性地或隐喻性地来理解,上帝通过她创造地球上的各种生命形式。随着现代自然科学的兴起,地球母亲的观念变为一种浪漫的和富有诗意的传统,而离开了自然科学。但作为现代地球科学、大气科学、生态学和微生物学等领域交叉最新成果的盖亚假说,又复活了地球母亲的观念,并赋予其现代意义,这是一种新的地球系统观。

盖亚假说认为,地球不仅容纳了千百万种生命有机体,而且它本身也是一个巨大的生命有机体。岩石、空气、海洋和所有的生命构成一个不可分离的系统。正是这个系统的整体功能使得地球成为生命存在之地,也就是说,生命要依靠整个地球的规模才能生存。地球上物种的进化与其物理和化学环境的进化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构成单一的和不可分割的进化过程。

盖亚假说的提出与拉伍洛克“从上到下”的系统思维方式密切相关。作为要探讨其它行星上是否存在生命的大气学家、拉伍洛克没有采用“从下到上”的传统的还原论的思维方式,即没有采用从最小的生命形式开始,逐渐扩展到大的生命系统的方式,而是站在地球之外,把整个地球作为一个系统,并把地球系统与火星系统和金星系统相比较,从而提出盖亚假说的。拉伍洛克指出:“当我们从外层空间向地球运动的时候,首先我们看到的是包围着盖亚的大气;然后看到的是诸如森林生态系统的边界;然后,看到的灵活着的动物和植物的皮;进一步是细胞膜;最后是细胞核和dna。 如果生命被定义为能够主动地维持低熵特性的自组织系统,那么,从每一个层次的边界之外来看,这些不同层次的系统都是活着的。”〔2〕正因为拉伍洛克把地球作为一个整体, 并采用“从上到下”的系统的思维方式,才能提出盖亚假说。这也表示盖亚假说是一种新的地球系统观。

盖亚假说作为一种新的地球系统观的意义在于,它能直接或间接地帮助回答当今人类所面临的生态问题和世界观问题。首先,全球生态环境恶化是人类当今面临的最严重的问题之一。盖亚假说启示人们,环境问题是涉及整个地球生态系统的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不仅需要用系统的或整体的观点和方法来认识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对生态环境影响,而且需要人类共同行动。同时,盖亚假说也从道义上启示人们,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生物都是地球母亲的后代,人类既不是地球的主人,也不是地球的管理者,只是地球母亲的后代之一。因此,人类应该热爱和保护地球母亲,并与其他生物和睦相处。

第二,盖亚假说对于回答生命的目的问题给人们新的启示。生命的存在依赖于整个地球生态系统,它是一个能进行自我调节的负反馈系统,其目标就是体内平衡的状态,即各种生物及其环境和睦的平衡状态,从而使生命在全球范围内健康成长。人类只有与盖亚和睦相处,致力于她的健康,欣赏她的美丽和报答她的恩惠,才能发现生命的意义。

第三,盖亚假说对于回答所谓宇宙设计问题给人们新的启示。盖亚假说认为,地球本身有一定的次序和结构,从而形成一种体内自动平衡态。这只是事物进化的一种方式,而不需要有意的设计。同样,宇宙本身也有一定的次序和结构,而不必需要有意的设计。

四、盖亚假说的启示

盖亚假说的发展及其影响能给人们许多启示,下述三点特别值得注意:

第一,盖亚假说作为一个具有科学革命意义的假说提出后,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为现存的科学建制不能接受,通过提出者百折不挠的努力,才逐渐被科学界接受。拉伍洛克自从60年代中期产生盖亚思想以来,30多年来孜孜不倦地为推进其假说而奔走、呼吁和开展研究,才使其假说在科学界影响越来越大。在其论文不能在《科学》和《自然》等重要科学刊物上发表的情况下,没有泄气,而是寻找其它途径宣传其假说。例如,利用各种学术会议,宣传盖亚假说。拉伍洛克知道,这些会议的组织者让他到会讲盖亚假说,主要是为了调节一下会议沉闷的气氛。但即使这样,他也去讲,这毕竟是传播盖亚假说的一种途径。

第二,盖亚假说作为一个跨学科性的新假说提出后,要得到发展,需要与相关专业的科学家合作。拉伍洛克提出盖亚假说后,找到生物学家马古利斯,并长期合作,共同推动盖亚假说的研究与发展。这种不同学科、志同道合的研究者长期合作,对盖亚假说的发展也是极为重要的。特别难能可贵的是他们的这种合作研究是在长达20多年的时间里得不到美国国家科学基金和其它基金资助的情况下进行的(当然,这一情况也说明,现存的以学科为基础的科学基金资助体系,不利于资助跨学科的研究)。

第三,盖亚假说作为一个具有重大科学意义的假说的提出和发展,必然引起人们观念的变革,从而在一定意义上指导人们的行动;但盖亚假说本身并不是判断人们的行为正确与否的最终的道德标准。盖亚假说本身体现了一种新的地球系统观,西方一些生态环境保护组织和绿党也纷纷把它作为环境保护运动或生态抵抗运动的理论基础或精神动力。这的确在一定意义上支持和促进了生态环境运动。但盖亚假说本身并不能解决人们应该如何对待生态环境的最终的道德判断问题。事实上,在一些生态环境保护主义者利用盖亚假说来说明其行动的合理性的同时,一些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家也利用盖亚假说来为其浪费资源和污染环境的行为辩解。他们说,既然地球是一个具有自动调节能力的巨大系统,那么,多利用一些资源或多排放一些污染,地球会利用其自我调节能力,使其保持平衡态。

针对这种辩解,一些盖亚假说研究者,包括拉伍洛克本人也对地球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进行计算机模拟研究,但这种模拟研究很难得到公认的结果,更不要说地球生态系统自我调节的真实能力究竟有多大了。但即使得到真实调节能力的数据,也不能说服这些企业家。他们会说,如果污染超过地球系统的调节能力,这个系统又会达到一个新的平衡点,使这个系统恢复自我调节能力,等等。

由此可见,盖亚假说与其它重大的科学假说或理论一样,尽管能使人们对自然界有新的理解,也能为人们行为的合理性提供一定意义的支持,但其本身并不是人们行为的最终的道德标准。要解决人类所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还必须考虑人文和社会等多方面的因素。

【参考文献】

〔1〕 stephen h. schneider and penelop j. boston, edit. ,scientists on gaia,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the mit press,1993, page 3.

〔2〕 james lovelock, the ages of gaia: a biography of our living earth, new york: bantan books, 1990, page 27.

〔3〕 james lovelock, healing gaia, new york: harmony books, 1991.

地球科学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盖亚假说/地球系统观

【正文】

盖亚假说(gaia hypothesis)是由英国大气学家拉伍洛克(james e.lovelock)在 20世纪60年代末提出的。后来经过他和美国生物学家马古利斯( lynn margulis)共同推进,逐渐受到西方科学界的重视,并对人们的地球观产生着越来越大的影响。同时盖亚假说也成为西方环境保护运动和绿党行动的一个重要的理论基础。本文将对盖亚假说的提出和发展、盖亚假说的科学内涵及其争论、由盖亚假说所导致的新的地球系统观和盖亚假说给人们的启示等方面进行阐述和讨论。

一、盖亚假说的提出和发展

60年代初,正在美国国家喷气动力实验室工作的拉伍洛克接受了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关于火星上是否存在生命的研究课题。他提出了一种直接分析火星上的大气构成,而不用把航天器降落到火星表面来定点寻找生命是否存在的想法。他认为如果一个行星存在生命,必定要求其大气既作为生命有机体的一种原料资源,又作为生命有机体的一种废物排放之地。行星大气对生命有机体的这两种用途将改变大气构成,使其远离化学平衡态。如果观测到的一个行星的大气构成远离化学平衡态,则可能存在生命。带着这种想法,他开始考察当时已知其大气构成的火星和金星,发现这两颗行星的大气构成都接近化学平衡态。大气的主要成分是一般不进行化学反应的二氧化碳。因此,两者都不应该存在生命。为了肯定这一预言,他开始考虑有生命存在的地球大气的构成,发现其远离化学平衡态,如大气中高达21%的活性气体氧气和1.7ppm(百万分率)沼气能共存(由于在阳光下沼气和氧气会起化学反应,形成二氧化碳和水,要维持沼气1.7ppm的比率,每年需要5 亿吨沼气由能产生沼气的生物体排出),而二氧化碳只有万分之几。

正是在这个时候,即1965年秋的一天,盖亚想法出现在他的脑海里,即地球大气的这种独特的和不稳定的气体混合比率为什么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能维持不变呢?是否地球上的生物不仅生成了大气,而且调节大气,使其保持一种稳定的气体构成,从而有利于生物体的存在呢?

当时他对这种控制系统的性质还没有任何想法,只是认为地球表面的有机体必定是这个系统的一部分,并且气体的构成可能是被调节的因素之一。后来,他从天体物理学家那里得知,恒星随着年龄的成熟,发热能力会增大;自从36亿年前地球上有生命以来,太阳的发热能力已经增强了25%。然而地球却保持了有利于生命存在的温度。在如此长的时间内,地球的气候是否会被有效地调节呢?此时,一种涉及整个行星和行星上生命的控制系统概念在他的大脑里牢固地建立起来。

但这时他没能继续推进他的这种观点,而是推进他的更小的目标,说服喷气动力实验室研究生命科学的同事们接受大气分析是探测其它行星上是否存在生命的有效方法。他当时并没有意识到,如果他们接受他的观点就意味着承认火星上几乎不可能存在生命。这可能导致取消去火星上直接探测生命是否存在的海盗号飞船计划。

尽管这样,nasa对他的这种危险的观点还是很宽容的,并允许他在这方面继续工作。他的一个天文学同事赛甘(carl sagan)是icarus(航程无限的洲际宇宙火箭)杂志的主编,虽然不同意他的通过大气分析来探测行星上是否存在生命的观点,但同意在其杂志上发表他的有关论文。而他把地球作为一个自调节系统的文章是在1968年美国航空学会会议上首次发表的。但把地球作为一个超级有机体并用盖亚(gaia)来命名则是1972年的事。他接受了在英国家乡的邻居、小说家勾尔丁(wil-liam golding)的建议,用盖亚这个古希腊地球女神的名字来命名。随后他与杰出的生物学家马古利斯合作来发展他的盖亚假说。

但拉伍洛克和马古利斯关于盖亚假说研究论文的发表遇到了阻力。《科学》和《自然》等重要科学刊物虽然对他们的论文很感兴趣,但不能通过同行评审。在这些评审者看来他们的观点是危险的。尽管他们的论文没能在这些重要的刊物上发表。但拉伍洛克常常被邀请参加各种学术会议,并以会议文集的形式发表他们有关盖亚假说的研究论文。1989年美国地球物理联合会选择盖亚作为学术会议的主题,几百名科学家和学者参加了会议,并于1993年出版了《科学家论盖亚》(scientistson gaia)大型文集。从此尽管科学界对盖亚假说有不同的观点,但以此为主题进行研究的科学家越来越多,特别是近年来nasa在全球生态学、生物圈学和地球系统科学的名义下支持此类研究,使得其影响也越来越大。一些科学哲学家、环境保护主义者和政治家等也从各自的角度关注和讨论盖亚假说,有关的论文和书籍也越来越多。

二、盖亚假说的科学内涵及其争论

现代科学把地球作为一个超级有机体的思想并不是拉伍洛克最先提出的。早在1785年被称为地质学之父的哈顿(james hutton)就指出:“我认为地球是一个超级有机体并且应该用生理学的方式对它进行恰当的研究”〔1〕。 他利用血液循环和氧与生命之间的联系等生理学的发现来看待地球的水循环和营养元素的运动。然而,到了19世纪哈顿的这种把地球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研究的观点被抛弃了。地球科学和生命科学分离了。地质学家认为,地球环境的变化只不过由化学的和物理的过程所决定;而生物学家则认为不管地球环境如何变化,对有机体来说,只是个适应的问题。甚至达尔文也没有认识到,我们呼吸的空气、海洋和岩石或者是生命有机体的直接产物,或者被生命有机体大大地改变了。

直到1945年,被称为现代生物地球化学之父的俄国科学家沃纳德斯基(vladimir vernadsky)才认识到生命和物质环境是相互作用的,大气中的氧气和沼气是生物的产物,并建立了一种生命和物质环境两者共同进化的理论。但这种共同进化论很象精神上的朋友关系,生物学家和地质学家保持朋友关系,但不是密不可分的关系。这种共同进化论不包括由地球上的生物和其物质环境所构成的系统主动地调节地球的化学构成和气候;更重要的是,它没有把地球看作一个活着的有机体,更没有把它看作一个生理的系统。

盖亚假说把共同进化论向前推进了一大步。它认为地球上的生命和其物质环境,包括大气、海洋和地表岩石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系统进化。它把地球看作一个生理的系统,拉伍洛克甚至直接把盖亚假说称为地球生理学。正象生理学用整体性的观点看待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等生命有机体一样、地球生理学是把地球作为一个活的系统的整体性科学。拉伍洛克认为这种地球生理学是一种硬的和严格的科学。它主要研究诸如大气和温度调节系统的性质。它也是行星医学(planetary medicine)这个实际经验领域的基础。它不能打破现代科学思想和实验的诚实传统。它是哈顿和沃纳德斯基有关思想和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作为一个科学假说,盖亚假说不仅是要描述世界的真实图景,更重要的是它能刺激人们有效地提出问题和预测,随后的研究或者证实其预测,或者拓宽有意义的研究领域。这样,盖亚假说就有效地推动了研究的进展。盖亚假说的预测有些已经得到证实,有些还在研究之中有待证实。例如,1968年根据盖亚假说预测火星上没有生命,1977年海盗号飞船予以证实;1971年预测有机体产生的化合物能把一些基本元素从海洋转移到大陆表面上来,1973年二甲基硫和甲基碘被发现;1981年预测通过生物地增强岩石的风化,二氧化碳可以控制调节气候,1989年发现微生物大大加速了岩石的风化;1987年预测气候调节通过云密度的控制与海藻硫气体的释放相联,1990年发现海洋云层的覆盖与海藻的分布在地理上是相配的,此预测还需要进一步的证实;1973年预测在过去的2 亿年里大气里的氧气保持在21±5%的水平,这一预测在证实中;1988 年预测,太古代的大气化学由沼气主导着,此预测在证实中;等等。总之,盖亚假说在预测和证实的意义上完全遵循现代科学产生以来的传统,并大大拓展了研究的视野。

盖亚假说也引起了科学界的激烈争论。第一类争论是由对概念的理解不同引起的。盖亚假说的核心思想是认为地球是一个生命有机体。但对生命是什么,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定义。物理学家把生命定义为一个系统通过吸收外界自由能和排除低能废物,而使内熵减少的一种特殊状态。新达尔文主义生物学家把生命定义为一个有机体能够繁殖后代并通过在其后代中的自然选择来修正繁殖错误。生物化学家把生命定义为一个有机体在遗传信息的指导下,利用阳光或食品等自由能而生长。而盖亚假说或地球生理学家把生命定义为一个有边界的系统、通过与外界交换物质和能量,在外界条件变化的情况下,能保持内部条件的稳定性。

盖亚假说对生命的定义在物理学家和生物化学家各自对生命定义的范围内,因此,他们从概念上往往不反对盖亚假说。而新达尔文主义生物学家则反对和嘲笑盖亚假说。他们说,地球不能繁殖,不能在与其它行星的竞争中进化,怎么能说地球是生命有机体呢。而拉伍洛克争辩说,新达尔文主义生物学家对生命的定义太狭窄。他指出生命大体有繁殖、新陈代谢、进化、热稳态、化学稳态和自我康复(医治)等特性,但不是所有的生命形式都完全具有这些特性。正象微生物和树木没有热稳态特性,人们仍把它们作为生命有机体一样,地球没有繁殖特性,同样也可以作为生命有机体。

1985年拉伍洛克接受美国物理学家罗瑟斯坦(jerome rothstein)的建议,把盖亚形象地比作美国西海岸的红杉树。一颗红杉树97%以上的部分是死的,只有树皮下和木质之间的形成层和树叶、花和籽是活的。同样,地球绝大部分是死的,只有散布着各种生命有机体的地表的“形成层”才是活的。另外,树皮和大气也分别起着相似的作用。

第二类争论是由对盖亚假说所包含的不同层次的含义的理解不同引起的。盖亚假说至少包含5 个层次的含义:一是认为地球上的各种生物有效地调节着大气的温度和化学构成;二是地球上的各种生物体影响生物环境,而环境又反过来影响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过程,两者共同进化;三是各种生物与自然界之间主要由负反馈环连接,从而保持地球生态的稳定状态;四是认为大气能保持在稳定状态不仅取决于生物圈,而且在一定意义上为了生物圈;五是认为各种生物调节其物质环境,以便创造各类生物优化的生存条件。对于前两层含义(常常被称为弱盖亚假说)一般没有争论;而对于后三层含义(常常被称为强盖亚假说)就有很大的争论。其争论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如果把盖亚作为一个负反馈调节系统,那么怎样理解该系统的目标,是某种意义的设计呢,还是系统本身的自发状态呢?拉伍洛克认为这个系统本身有一种稳定状态。但盖亚假说的批评者认为,盖亚假说没有独立的目标定义,即大气服务于不管大气如何行为的目标。

第二,如何理解盖亚的自动平衡态。盖亚假说的批评者指出,地球产生以来,大气中的氧气、二氧化碳和沼气的含量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它怎么能保持自动平衡呢?而拉伍洛克则解释说,盖亚作为一个活的系统,其稳定态不是永远不变的,而是一种动态的稳定。在外界条件变化很大的情况下,这个系统通过自动调节,只产生微小的变化,从而保持有利于生命存在和进化的条件。

第三,如何理解模型的功能。尽管拉伍洛克及其合作者和支持者根据盖亚假说,能得到一些预测,并且有些预测已经得到了证实,但把盖亚作为一个整体系统来研究,只能建立计算机模型和进行模拟实验。拉伍洛克及其合作者为盖亚假说研制了名为雏菊世界(daisy world )的模型并进行了大量的模拟实验,来研究和说明地球生态系统的结构、行为和运动机制。盖亚的批评者则认为模型只是研究的一个工具,不能代替对地球生态系统的实际研究。如果盖亚假说主要是通过模型研究而不是通过实际研究,那么就很难说它是“科学的”。

应该看到,盖亚假说作为一个具有科学革命意义的学说,在科学界引起激烈的争论是一种正常现象。正是这种争论已经并将继续推动其向前发展。

三、一种新的地球系统观

盖亚假说不仅具有上述科学意义,而且具有很大的精神意义。拉伍洛克用盖亚来为其学说命名本身就表明这个假说的精神价值。在古希腊神话中,盖亚是宇宙浑沌的女儿,是地球母亲,其他许多神都是她的后代。很显然,地球母亲的思想,作为一种世界观在古希腊时期就出现了。到了中世纪,地球母亲的世界观有时被象征性地或隐喻性地来理解,上帝通过她创造地球上的各种生命形式。随着现代自然科学的兴起,地球母亲的观念变为一种浪漫的和富有诗意的传统,而离开了自然科学。但作为现代地球科学、大气科学、生态学和微生物学等领域交叉最新成果的盖亚假说,又复活了地球母亲的观念,并赋予其现代意义,这是一种新的地球系统观。

盖亚假说认为,地球不仅容纳了千百万种生命有机体,而且它本身也是一个巨大的生命有机体。岩石、空气、海洋和所有的生命构成一个不可分离的系统。正是这个系统的整体功能使得地球成为生命存在之地,也就是说,生命要依靠整个地球的规模才能生存。地球上物种的进化与其物理和化学环境的进化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构成单一的和不可分割的进化过程。

盖亚假说的提出与拉伍洛克“从上到下”的系统思维方式密切相关。作为要探讨其它行星上是否存在生命的大气学家、拉伍洛克没有采用“从下到上”的传统的还原论的思维方式,即没有采用从最小的生命形式开始,逐渐扩展到大的生命系统的方式,而是站在地球之外,把整个地球作为一个系统,并把地球系统与火星系统和金星系统相比较,从而提出盖亚假说的。拉伍洛克指出:“当我们从外层空间向地球运动的时候,首先我们看到的是包围着盖亚的大气;然后看到的是诸如森林生态系统的边界;然后,看到的灵活着的动物和植物的皮;进一步是细胞膜;最后是细胞核和dna。 如果生命被定义为能够主动地维持低熵特性的自组织系统,那么,从每一个层次的边界之外来看,这些不同层次的系统都是活着的。”〔2〕正因为拉伍洛克把地球作为一个整体, 并采用“从上到下”的系统的思维方式,才能提出盖亚假说。这也表示盖亚假说是一种新的地球系统观。

盖亚假说作为一种新的地球系统观的意义在于,它能直接或间接地帮助回答当今人类所面临的生态问题和世界观问题。首先,全球生态环境恶化是人类当今面临的最严重的问题之一。盖亚假说启示人们,环境问题是涉及整个地球生态系统的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不仅需要用系统的或整体的观点和方法来认识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对生态环境影响,而且需要人类共同行动。同时,盖亚假说也从道义上启示人们,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生物都是地球母亲的后代,人类既不是地球的主人,也不是地球的管理者,只是地球母亲的后代之一。因此,人类应该热爱和保护地球母亲,并与其他生物和睦相处。

第二,盖亚假说对于回答生命的目的问题给人们新的启示。生命的存在依赖于整个地球生态系统,它是一个能进行自我调节的负反馈系统,其目标就是体内平衡的状态,即各种生物及其环境和睦的平衡状态,从而使生命在全球范围内健康成长。人类只有与盖亚和睦相处,致力于她的健康,欣赏她的美丽和报答她的恩惠,才能发现生命的意义。

第三,盖亚假说对于回答所谓宇宙设计问题给人们新的启示。盖亚假说认为,地球本身有一定的次序和结构,从而形成一种体内自动平衡态。这只是事物进化的一种方式,而不需要有意的设计。同样,宇宙本身也有一定的次序和结构,而不必需要有意的设计。

四、盖亚假说的启示

盖亚假说的发展及其影响能给人们许多启示,下述三点特别值得注意:

第一,盖亚假说作为一个具有科学革命意义的假说提出后,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为现存的科学建制不能接受,通过提出者百折不挠的努力,才逐渐被科学界接受。拉伍洛克自从60年代中期产生盖亚思想以来,30多年来孜孜不倦地为推进其假说而奔走、呼吁和开展研究,才使其假说在科学界影响越来越大。在其论文不能在《科学》和《自然》等重要科学刊物上发表的情况下,没有泄气,而是寻找其它途径宣传其假说。例如,利用各种学术会议,宣传盖亚假说。拉伍洛克知道,这些会议的组织者让他到会讲盖亚假说,主要是为了调节一下会议沉闷的气氛。但即使这样,他也去讲,这毕竟是传播盖亚假说的一种途径。

第二,盖亚假说作为一个跨学科性的新假说提出后,要得到发展,需要与相关专业的科学家合作。拉伍洛克提出盖亚假说后,找到生物学家马古利斯,并长期合作,共同推动盖亚假说的研究与发展。这种不同学科、志同道合的研究者长期合作,对盖亚假说的发展也是极为重要的。特别难能可贵的是他们的这种合作研究是在长达20多年的时间里得不到美国国家科学基金和其它基金资助的情况下进行的(当然,这一情况也说明,现存的以学科为基础的科学基金资助体系,不利于资助跨学科的研究)。

第三,盖亚假说作为一个具有重大科学意义的假说的提出和发展,必然引起人们观念的变革,从而在一定意义上指导人们的行动;但盖亚假说本身并不是判断人们的行为正确与否的最终的道德标准。盖亚假说本身体现了一种新的地球系统观,西方一些生态环境保护组织和绿党也纷纷把它作为环境保护运动或生态抵抗运动的理论基础或精神动力。这的确在一定意义上支持和促进了生态环境运动。但盖亚假说本身并不能解决人们应该如何对待生态环境的最终的道德判断问题。事实上,在一些生态环境保护主义者利用盖亚假说来说明其行动的合理性的同时,一些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家也利用盖亚假说来为其浪费资源和污染环境的行为辩解。他们说,既然地球是一个具有自动调节能力的巨大系统,那么,多利用一些资源或多排放一些污染,地球会利用其自我调节能力,使其保持平衡态。

针对这种辩解,一些盖亚假说研究者,包括拉伍洛克本人也对地球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进行计算机模拟研究,但这种模拟研究很难得到公认的结果,更不要说地球生态系统自我调节的真实能力究竟有多大了。但即使得到真实调节能力的数据,也不能说服这些企业家。他们会说,如果污染超过地球系统的调节能力,这个系统又会达到一个新的平衡点,使这个系统恢复自我调节能力,等等。

由此可见,盖亚假说与其它重大的科学假说或理论一样,尽管能使人们对自然界有新的理解,也能为人们行为的合理性提供一定意义的支持,但其本身并不是人们行为的最终的道德标准。要解决人类所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还必须考虑人文和社会等多方面的因素。

【参考文献】

〔1〕 stephen h. schneider and penelop j. boston, edit. ,scientists on gaia,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the mit press,1993, page 3.

〔2〕 james lovelock, the ages of gaia: a biography of our living earth, new york: bantan books, 1990, page 27.

〔3〕 james lovelock, healing gaia, new york: harmony books, 1991.

地球科学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地球化学;发展简史;发展前景

文章编号:978-7-5369-4434-3(2012)03-215-02

与生俱来的好奇心,是人类观察和认识世界的动力,关注地球以及宇宙的人们已经发现:地球及整个宇宙都是由永恒运动的物质构成的。地球内部的不稳定核素自发地进行衰变,其所释放的能量是地球物质运动的主要能源,它们足以引发岩石熔融、岩浆活动、火山喷溢,以及全球性的构造运动等各种作用过程,而地球化学面对的就是这样一个经历了几十亿年发展变动,至今仍在持续演化的地球。

一、地球化学的内涵

地球化学是研究地壳、地球以及太阳系各层次天体的化学组成、化学作用与化学演化的科学,它研究地球乃至宇宙中元素与核素的起源、分布、相互作用、迁移与聚集的规律与演化历史。地球化学脱胎于地质学和化学,并与其它相邻学科(如大气科学、海洋科学、空间科学、环境科学、天文学、物理学、生物学等)相互渗透与结合,产生了一系列分支学科,建立了自己的理论系统,构成了完整的学科体系,完善了一整套研究方法,与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和大地测量学一起成为固体地球科学的四大支柱学科。地球化学既肩负着解决当代地球科学面临的基本问题―天体、地球、生命、人类及元素的起源与演化的重大使命,又有责任为人类社会提供充足的、可持续发展的能源、矿产资源和良好的生存环境。

二、地球化学发展简史

地球化学产生于20世纪,但是地球化学的萌芽思想却源远流长。大致在20世纪40年代末期和50年代初期,地球化学才发展成为一种独立成型的学科,地球化学的发展大致经历的三个主要阶段:

(一)经典地球化学阶段

20世纪40年代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着重研究元素的丰度、分布和迁移,研究的手段主要是无机化学、晶体化学和分析化学的方法。美国化学家克拉克是地球化学的奠基者,他着重研究化学元素在地壳当中的分布和丰度。俄罗斯矿物学家维尔纳茨基开创了生物地球化学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领域,发表《地球化学概论》一书。挪威地质学家戈尔德施密特开创了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的研究,指出了微量元素在矿物和岩石中的存在形式和分布规律。

(二)近代地球化学阶段

20世纪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随着各项科学技术(宇航技术、高温高压实验技术、核物理探测技术等)的发展,地球化学的研究领域不断扩展,朝着地球内部和宇宙空间发展,形成了以地幔为研究对象的深部地球化学和研究陨石、月球、宇宙尘的宇宙化学。除研究元素以外,还发展和注重同位素研究,建立了同位素地球化学。在研究手段上更加注意了物理化学的热力学和动力学的理论和方法,发展了各种地球化学的模式研究,形成了地球化学全面发展的新时期。

(三)现代地球化学阶段

20世纪70年代以来,地球化学进入了现代地球化学发展阶段,现代地球化学中各种精密、灵敏、高效的分析技术不断引入,微区、微量分析(X光荧光分析、等离子光量计、精密质谱仪、电子探针等)和实验模拟技术不断得到改进;随宇航、超深钻、深海探测等研究的进展,人类得以更全面深入地观察和认识地球;基础科学成果的引入和广泛运用,提高了地球化学的理解能力和认识深度;电子计算机的普及及电子技术的不断提升,使地球化学“正在进入一个对自然过程进行全面、广泛的数字模拟的阶段;在解决与人类息息相关的诸如矿产资源、能源、环境以及地震问题方面地球化学提供了重要途径,做出了实际成果。

三、地球化学的发展前景

(一)由经验性转向理论化、由定性研究转向定向研究

地球化学已有可能将对地壳和地幔中化学作用的研究与模拟实验研究相结合,即将逆向研究与正向研究相结合;不断引用相邻学科的最新理论和技术,使地球化学研究继续由定性研究向定向研究发展。

(二)对同一科学问题进行综合探索

为避免单项研究造成的结论的多解性,研究正在向与地球化学科学系统内其他学科及其相邻学科间密切结合的方向发展,即重视对同一科学问题进行综合探索。

(三)积极参与重大科学问题的研究

以地球化学理论、方法的不断发展为支持,地球化学参与重大科学问题研究的能力不断增强。如已积极参与地球和生命的起源、地幔柱的活动、地球动力学、造山带形成、地壳和大气圈的形成和演化等重大基础性课题的研究等。

(四)为全球变化研究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理论依据

通过对海洋沉积物、冰芯、黄土―古土壤、泥炭和树轮等对象元素和同位素组成的测定,可以恢复古气候和古环境的演变;通过多种地球化学示踪剂的研究,可以阐明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机制、过程和速率;进一步识别全球变化中自然作用和人类活动的份额。

(五)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新的洁净能源与矿产资源

天然气水合物将是21世纪最具有开发利用前景的新能源。天然气水合物的地球化学特征、形成环境、找矿与勘探的地球化学标志、开发与利用的地球化学研究,将是地球化学在新世纪的重大任务。寻找大型、超大型矿床和矿产密集区,开发利用丰富的海水和海底矿产资源,发现和利用各种岩石、矿物、元素和同位素的资源和特殊性能,不断满足人类社会日益增长的广泛需求,地球化学任重而道远。

(六)进一步增强防灾减灾和人群健康的社会功能

地球化学独特的研究思路与预测方法,对各种地质灾害和工程灾害的成因、演化过程及其预警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后还将为地震监测与预报、火山喷发与预警、泥石流与滑坡的预防和治理、大型工程稳定性研究等方面作出新贡献。地球化学环境与人类的健康与疾病的关系,一直是地球化学研究中备受关注的领域,生物地球化学省某些元素丰度的异常与地方病的成因联系,已进行过深入系统的调查和综合治理研究。进一步研究不同的生物地球化学省形成过程中化学元素的迁移转化规律、赋存状态与形态及元素转化动力学,因地制宜地采取改造生物地球化学食物链等防治对策,为地方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

[1]欧阳自远主编.中国矿物学岩石学地球化学研究新进展[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1994.

[2]陈道公,支霞臣,杨海涛.地球化学[M].合肥: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4.

[3]傅家谟,秦匡宗主编.干酪根地球化学[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1995.

[4]欧阳自远主编.行星地球的形成和演化[J].地质地球化学,1995,(5).

[5]欧阳自远,倪集众,项仁杰主编.地球化学: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M].北京:原子能出版社,1996.

地球科学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排球教学;游戏性比赛;还原论;复杂系统理论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4-0183-02

传统的排球教学是以还原论为指导的教学理念展开的教学,即把排球运动分解成垫球、传球、扣球、发球、拦网等单个技术,先学会单个技术,再学习比赛。也就是把整体分解为部分,认为解决了部分的问题,部分相加就等于整体。在排球教学中认为,学会了垫球、传球、扣球、发球、拦网等单个技术,单个技术一组和就学会了排球比赛。自从复杂系统理论的诞生,这种还原论的教学理念引起了人们的质疑。物理学家李政道讲:“到了21世纪,微观和宏观会结合成一体,不能用以前那种‘无限可分’的方法论,越来越小的研究路子,改变方略,从整体去研究。”“微观的元素与宏观的天体是分不开的,宇宙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一个认识了的基因,并不意味着解开了生命之谜。”从这几句话我们可以得知获得诺贝尔奖的物理学家李政道批判了还原论方法的缺陷,认为宇宙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应该从复杂整体上去研究,知道部分并不能解决整体的问题。在排球教学中,学会单个的技术不一定能比赛,单个技术的功能相加不等于整体比赛的功能。本文依据复杂系统理论(也叫自组织理论,包括一般系统理论,耗散结构理论,协同学,超循环理论、和谐理论),进化论、生态学、规则论及相关哲学理论,对现在排球教学中存在的不足进行反思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复杂系统理论排球教学理论的构想,为排球教学提供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理论。

一、复杂系统理论视角下排球教学的理论基础

复杂系统理论视角下排球教学的理论基础是复杂系统理论,复杂系统理论是由很多理论构成的理论群。首先,人们认识到系统整体大于它的部分之和,即当一些元素组成一个系统时,它就会出现一些它的个体(要素)所没有的性质,对此还原论是认为系统等于组成部分之和。其次,人们发现系统具有层次结构和功能结构,研究系统的结构时要考虑层次结构和功能结构的重叠和它们之间的关系。再次,认识到系统处在不断发展变化之中,系统是动态的。第四,系统经常与它的外界环境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第五,系统在远离平衡的状态下也可以稳定(耗散结构理论、自组织理论)。第六,随机的系统有其内在的确定性(突现),看似完全随机的系统有自组织功能,能突现出若干种特殊的结构来。这些新观念不断冲击经典科学的传统观念,从而使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耗散结构论(主要研究非平衡相变与自组织)、突变论(主要研究连续过程引起的不连续结果)、协同论(主要研究系统演化与自组织)、混沌论(主要研究确定性系统的内在随机性)、超循环论(主要研究在生命系统演化行为基础上的自组织理论)等新科学理论也相继诞生。在这样的背景下也就产生了复杂系统和系统的复杂性两个范畴,也就是我们说的复杂系统理论。由于人的复杂性,仅仅依靠以上这些从自然科学得来的理论解决人的问题是不充分的,尤其是在人的精神存在方面,在科学实证科学领域还是一个迷。俗话说:科学终结的地方,就是哲学开始的地方。鉴与此,本研究在复杂系统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后现代教学观及相关的哲学思想,主要包括哈贝马斯的交往理论和伽达默尔的解释学,胡伊青家的游戏理论等对现有排球教学进行反思和构想。

二、复杂系统视野下排球教学理论的主要思路

复杂系统理论视野下排球教学的主要思路是按照复杂系统的五个基本特点展开的,即系统的整体性,系统的层次性,系统的动态性,系统的开放性和系统的交互性。

1.排球教学系统的整体性。所谓系统的整体性就是“1+1>2”。排球教学系统是一个整体系统。“在教育活动中,个体生命是一种完整性的存在。所谓“完整性存在”是指个体的生命是由自然与社会、生理与心理、物质与精神、理性与情感、科学与人文等多层次、多因素构成的综合体,缺少任何一个方面都是不健全的。”现在的排球教学在整体性方面可以说是做的非常不到位。首先,在教育形式了,现在的排球教学采用的是分解——整体的教学形式。在教学中先教排球的技术:垫球,传球,发球,扣球,拦网,最后用很少比例的课程将这些技术运用的比赛中。这和工业生产中先生产好零部件,然后再把零部件组装成整体是一样的。但是这种方法对人的教育来说是绝对不可以的。社会科学的创始人孔德提出:非有机体科学(天文、物理和化学)遵循从简单到复杂的研究顺序,有机体科学(生物学和社会学)遵循从复杂(整体)到简单的研究程序,只有把握了有机体整体的性质之后,在研究其部分才能正确理解其意义。所以我们不能仅仅从一个因素或某一角度来看问题,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办法来解决排球教学中的问题,而要从一个整体有机系统的观点来看待排球的教学。

笔者的观点是从整体到分解,最后在回到整体的教学形式,即从游戏性的比赛开始(整体)—在比赛中发现本层次必须的技术或相关的规则—单个技术学习(分解)—再回到游戏性比赛。这里的单个技术教学也不同于传统的教学方式,笔者的观点是单个技术的教学也要结合整体环境,把单个技术看做是整体的部分。例如,垫球的教学,我的观点是让学生结合场地、球网进行练习,让同学从对方场地抛球过来,然后将球垫起,球要保持在本方场地,不能过网,这样才更符合排球技术在比赛中的运用情境。可能有人会提出:“没有技术你怎么打比赛?”难道没有技术真不能打比赛吗?这就要涉及的排球的起源了。排球在1895年诞生的时候,当时是没有技术,也没有规则的,而且比赛是用的篮球球胆,据说当时也开展的很好,否则也不会流传到今天了。人是进化的产物,教育也是一个进化的过程,绝对不是工业生产的过程。总之,排球教学系统是一个整体演化系统。

2.排球教学系统的层次性。教学是一个多层次的、进化性的自组织系统,一个进化的自组织性系统的每一个层次都会创造自己独特的运动方式,即有自己的物质—能量—信息的流动方式,又有自己的组织方式。排球教学也是一样的,假设根据我们国家的学制把排球教学分为小学排球教学、初中排球教学、高中排球教学、大学排球教学。每个层次的教学是不同的,即排球教学系统涉及的要素:学生的身体素质(包括身高、弹跳能力、耐力等)、排球场地的大小、球网的高度、排球的质地(我提出不同层次的学生用不同的球)是不同的。在同一个层次系统的各要素要相互协同。例如,按我的设想,中学的排球教学,要根据中学生的身体素质、认知能力设计符合他们的排球场地、排球、教学内容,各要素要与他们的身心发展相协调。

3.排球教学系统的动态性。用马克思的唯物辩证观点说: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永恒的,运动是物质的存在形式。同样教学也是运动的,即教学是具有动态性的。但是我们现在的排球教学很多方面却是静态的。排球的教学大纲、教学进度、教案都是固定的,也就是静态的。我们的教学完全是依照大纲、进度、教案来进行的,但是不同的学生的身体素质是不可预知的,学习的能力是不可预知的,在课堂上会发生什么也是不确定的,学生在课上的掌握程度更是不确定的等。既然实际的教学是复杂的、多因素的、不确定的,那么我们这些编写严密的、固定的大纲、进度、教案能适应实际的教学吗?我的观点是我们的教学不能做到绝对的精确,老师比大纲编写者应该更了解学生,更了解实际教学情况,老师应该根据实际的教学情况(包括学生的各方面情况,教学环境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老师根据前一次课对学生的了解或整个教学环境的了解,编写下一次课的教案,这样就不会脱离教学实际。

4.排球教学系统的开放性。任何系统都是开放的,系统要有不断的物质—能量—信息的输入,否则系统将会走向灭亡。中国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已经很好的说明了这一点,邓小平的改革开放政策也证明了系统开放的重要性。普利戈津的耗散结构理论阐述了一种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这种系统的一个基本特征是它一直处在与外界不断交换物质、能量的过程中,能够维持着系统的有序结构,或者可能使系统向更高层次的有序化跃进。耗散结构表明系统并不是总是趋向无序或熵增,如果系统是开放的,就能够不断从外界输入物质、能量、信息,就能够使系统保持原有的平衡甚至远离平衡态,系统就会维持原有的有序状态,直至走向更大的有序,即“非平衡是有序之源”。一个自组织系统必然是一个耗散结构。所以,系统创生自组织行为或进化的条件从存在方式上看就是保持开放状态,不断和环境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因此,排球教学作为一个复杂系统,教学教学大纲、教学进度、教学内容等就不能绝对固定不动,不能具体到每节课,而是要根据教学的实际不断地从外界获得新的物质、能量、信息。如果排球教学中的教学大纲、教学进度、教学内容都预先规定到教学过程中的每一节课,甚至包括场地、器材整个过程都一成不变,那么排球教学就会陷入一种静态封闭状态。

5.排球教学系统的非线性。复杂系统研究对象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其内部诸要素是相互依赖相互联系、非线性相互作用。排球教学作为一个复杂系统其中的各要素是非线性相互作用的,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师与教材之间、学生与教材之间等是在一个非线性的环境中相互作用协同促进排球教学的发展。在排球教学中,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通过平等对话交流形成一个复杂交互的关系网络;教师、学生与教材相互作用,选择适合实际的教学内容;教师、学生与场地器材相互作用,选择适合学生水平能力的场地器材等。

总之,排球教学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排球教学过程是一个由低层次向高层次,由低级向高级演化的系统。从教学的开始到结束排球教学始终是一个整体,在由低层次到高层次,由低级到高级的教学过程中始终包括学生的情感、场地、器材、技术、战术、环境等个子系统相互作用、协同演化发展。

参考文献:

[1]乌杰.和谐社会与系统范式[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2]张天宝.走向交往实践的主体性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3][比]伊·普里戈金,[法]斯唐热.从混沌到有序——人与自然的新对话[M].曾庆宏,沈小峰,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

[4][德]赫尔曼·哈肯.协同学—大自然构成的奥秘[M].凌复华,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

[5][荷兰]胡伊青加.人:游戏者[M].成穷,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7:26.

地球科学论文范文第11篇

关键词:全球治理 全球深度治理 全球学 方法论全球主义

中图分类号:D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4812(2012)01-0023-30

人类进入21世纪刚十年,似乎就已经历太多重要的历史性事件:“9・11”、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SARS、联合国改革、金融危机、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北非中东“阿拉伯之春”、世界人口闯过七十亿大关等等。如今,本世纪的第二个十年又已开始,全球化的发展及其后果正在以令人眩晕的速度冲击着我们这个由民族国家组成的世界,由此产生的各种问题和危机也在爆炸式地增长,而人类为此采取的应对和治理措施的结果却并不尽如人意。面对这种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挑战,我们该如何认识和思考?该采取何种治理措施来应对?甚至从更根本上说,我们人类究竟需要用什么样的知识、理念和方法来重新反思甚或重构日益失效的知识体系和理论解释?

一、全球治理面临的危机与挑战

全球治理作为处理全球公共事务的协调与合作活动并非是当代国际关系中的新鲜事。早在19世纪后期,国际政治中就出现了国家间就环境、卫生、通信和人道救助等领域的合作机制与实践。不过,当时国际事务的治理还主要体现在有限的几个领域。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随着全球化和相互依赖的发展,全球治理无论在治理主体方面还是在领域范围上都得到了急剧的扩展。冷战结束以来,被纳入全球治理议程的议题领域更是极为广泛:从人类所处的环境生态危机到贫困与发展议题;从传统军事安全议题到能源和粮食危机等非传统安全议题;从跨国投资、贸易到全球金融体系监管;从人权人道主义等政治性议题到禁毒和防治艾滋病等社会问题。全球治理议程的范围在急剧地扩大。同时,全球治理的行为主体也日益纷繁复杂,从过去单一的国家行为体已经扩展到包括政府间组织、次国家行为体、地区组织、公民社会团体、社会运动、跨国行动网络以及跨国公司和地方非正式组织等等,几乎所有的治理议题的利益相关者都参与到了治理议程中来。尽管人类的全球治理实践有了全面的发展,但好像仍然没能有效地遏制全球化发展所带来的全球性危机和风险日益加剧的步伐,全球生态与环境问题(全球变暖、生物多样性危机和生态系统损失等)、人类可持续发展问题以及全球竞赛规则(核不扩散、知识产权保护、贸易规则等)等等,都已变得更加日趋紧迫和严峻。国际社会要求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全球治理的呼声与日俱增。自2008年以来,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更使得国际社会所面临的全球性风险急剧加大,现有全球治理的模式和机制也面临着更为严峻的危机和挑战。概括言之,这些危机和挑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国际社会面临的全球风险和治理难度空前加大,全球治理面临着一系列新挑战

南开大学吴志成教授等人认为,这些挑战主要表现在:1、全球经济发展进程越来越不平衡,全球贸易不平衡、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发展差距、国际规则制定和秩序中国家间的悬殊地位等更容易诱发其它全球性风险的发生和加剧,并严重地抑制了国际社会的应对能力。2、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并转向隐蔽化,如2008年11月到2009年12月间,世界各国共采取了297项“以邻为壑”的措施,而从2009年12月到2010年11月,世界各国共采取了395项贸易保护主义措施。3、货币纷争成为主要大国共同的纠结,特别是美国的不负责任的“量化宽松”政策以及G20会议上难以达成有约束力的稳定汇率方案,都极大地加剧了全球经济风险。4、国际金融市场整体性监管体系的缺乏以及国内金融体系与全球金融体系之间的高关联性,使得全球金融市场安全问题日益凸显。5、全球气候环境治理谈判在关于设立强制减排指标以及给予发展中国家资金、技术援助问题上,陷于相互推卸责任和对抗的恶劣局面。6、国际贫困与社会不平等问题依旧突出。7、世界粮食与能源短缺的压力增大。8、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呈现扩散趋势。9、跨国流动,如资本、技术、信息的快速流动以及全球人口流动的便利等,给各国的经济、金融、信息、科技、政治安全等带来越来越多的隐患,也容易引发世界的高风险。10、经济全球化中不断显现的超国家因素对民族国家及其的行使带来了空前的政治压力,国家独立应对和处理全球化压力的能力日益弱化。因此,加强全球合作治理便成为当今世界全球化发展的客观必然。

其次、当今世界的全球治理机制正陷入深度的危机之中,难以应对空前扩展的全球治理任务

北京师范大学张胜军教授指出,这种危机主要有:应对全球治理新挑战的各种传统治理机制和新生机制提供全球公共物品的能力严重不足;大国治理世界的意愿下降;更为关键的是,“当前各种全球治理机制之职能和权限大都限制在之间和之外的国际公共领域,属于外部或替代治理机制,而能够深入到国家内部监管的深度治理制度却几乎空白。然而,当今世界治理体系面临的挑战大多数却来自于内部”。因此,只有对当今世界的全球治理机制进行有效的制度改革和创新,才能够适应日益增加的跨国和全球挑战。

第三、全球治理本身存在的一些根本性困境和缺陷

当今全球治理机制实质上是为应对全球公共危机而采取的一种多元行为体合作提供全球公共产品的集体行动机制。从集体行动的角度来看,一方面利益相关方必须有合作意愿并且能有参与进来的渠道,集体行动才有可能实现;另一方面,集体行动机制必须能够解决“搭便车”的行为,才能够实现公共物品的充分供给。据此,中国政法大学蔡拓教授等人认为,如果以上述两个标准来衡量当今全球治理所存在的问题,其根本性困境就是“参与的赤字和责任的赤字”。就参与赤字来说,现有的治理结构未能充分表达许多国家与非国家行为体的意见和愿望,许多行为体没有参与到全球治理中去的渠道;就责任赤字来说,许多行为体往往采取免费搭车而不是寻求持久的集体解决的行为。究其原因在于当今世界的全球治理行为体依然抱有“国家中心主义”的思维方式,在这种思维方式主导下,“孤立式的应对行为”和“趋利避害式的应对行为”成为全球治理行为体对待全球治理责任的主要行为方式,由此导致当今世界全球治理陷于困境。

总之,在当今全球化深入发展和世界形势发生深刻变化的背景下,全球治理机制既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外在挑战,也面临着内在机制上的深刻危机,而国际社会要有效地应对全球性风险和治理任务,就必须考虑和着手推进全球治理的深度变革。

二、全球治理的深度变革

关于全球治理变革的探讨,应该不是学界的一个新话题,在过去的研究文献和成果中,

关于变革途径和指向的探讨主要围绕国际社会合作机制与理念、民主赤字的弥补等方面。在本次研讨会上,众多学者就此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宏观的治理变革大思路,这可以说是当前我国国内学界思考全球治理变革问题的系统性成果,具体说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全球深度治理

所谓“深度”治理不仅是指深化现有治理机制的功能,更应是指全球治理的范围和议题所“切入”的深度。北京师范大学张胜军教授在其论文中指出,“协调内政”,即“国家在制定政策方面的网络化协调”,是“全球深度治理”的核心所在。目前,这种协调内政的跨国合作机制有三种:1、一体化的国家内政协调网络机制,如欧盟;2、具体议题领域的国家内政协调网络机制,如北美自由贸易区;3、区域性的协调,如亚太经合组织。张胜军教授指出,成熟的跨国管理机制,除了跨国公民社会机制和G20等政治组织外,还需要建立具有权威的跨国监督机构,并且与前二者建立起相互衔接的机制。其中权威监管机构“将根据跨国公民社会提出的通盘计划提出建议,经民族国家政府同意并签署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文件,全天候或定期就各国政府的政策和效果进行评估、监督。”这种全球治理监管机制的设想有理想化的成分,但显然也正击中了当前全球治理机制缺陷的要害。全球治理机制中权威监管机构的缺位,可能是导致当今世界全球治理难以有“深度”的最核心的原因之一。

(二)全球法治/法制

法治之于国际事务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在国际法学界可说是无需论辩,但是对于我们探讨全球治理的深度变革来说,这却应该是一个必须辨明的问题。其原因在于,一方面如果缺乏全球法治的约束和保障,全球治理能否结出“善治”之果就会是一个疑问;反之,全球治理在范围上的扩展也催生和提升了全球“法网”的密度及其价值诉求的层次,从而进一步约束和保障了全球治理“善治”目标的实现。对于全球法治与全球治理之间的这种相互依赖和促进的关系,厦门大学刘志云教授从二者之间互动的角度给予了深入地剖析和论证:在人权和人道主义、外交制度、武力侵略、恐怖主义、禁毒和防治艾滋病等全球性问题的治理领域,国际强行法规则确保了全球治理的价值方向和治理成果。全球法治/法制有助于减少信息不对称,约束搭便车行为,对全球治理的价值和方向具有示范、导引和塑造作用。全球法治/法制为全球治理提供了“透明度”、“责任性”、“有效性”、“参与性”和“回应性”的制度内核,促使了全球治理往“善治”靠拢。全球治理通过国际标准和国际惯例的普及化、国际多边和双边协议及区域机制、跨国公民社会和跨国公司等创建新的规章和规范的“私政府立法”模式等,扩展了全球法治,法制的规模。总之,全球治理与全球法治,法制的互动和相互导引,共同塑造了超越“国家中心主义”局限的价值,推动了“良法”与“善治”局面的呈现。

(三)全球行政

关于全球行政或者说世界行政的概念在此之前已经被德国著名的思想家哈贝马斯提出,他希望人类在应对和解决全球化给民族国家带来的挑战时能够建立一种“没有世界政府的世界内政(weltinnerpolitik)”,“这样的机制能够补偿民族国家所失去的功能,同时又不偏离民主的合法程序。”的确,当今时代以跨政府规制的方式来应对全球化所产生的后果的管理范围和形式在急剧地扩张:各种非传统安全、对发展中国家发展和金融援助的条件、环境保护、银行业和金融规制、法律实施、电信、货物与服务贸易、知识产权、劳工标准以及包括难民在内的跨境人口流动等等。人类在应对这些问题时,分散的国内规制和管理措施已越来越难以凑效。因此,复旦大学苏长和教授认为当今时代全球化发展所产生的全球公共问题的治理需要通过全球行政的途径来解决,全球行政实施的主体和机制主要包括:政府间国家组织、非正式组织的合作网络、私人机构、公司合作机构、从中央到地方的跨国合作网络等。事实上,在当今时代的各种正式和非正式政府间合作网络的建立,已使得许多原属国家内部的行政规制决策从国内层面转移到全球层面。据此,我们可以将全球行政的规制和实践概括为这样几种方式类型:各种跨国家或超国家机构及国际组织实施的规制和治理;国家或次国家行为体(国内部门或地方政府)基于跨国和超国家合作安排或规制所实施的共同行政;国家或次国家行为体(国内部门或地方政府)依据各种条约、国际承诺及其他合作机制的约定所实施的分散行政;非政府部门依据授权职能所采取的国际协调行动等。

(四)世界政府

关于建立世界政府的主张要比世界行政的思想更源远流长,早在西方中世纪之前但丁就专门论述过世界帝国的思想,近代的思想家如康德曾提出“世界联邦”的思想,现代的国际政治理论家温特也提出过建立世界政府的思想,但这些思想主要是针对如何克服无政府状态,实现世界和平的目的而设计的。应对全球化带来的挑战和后果的世界政府思想包括,如戴维・赫尔德等人提出的世界主义民主思想等,但并不如历史上的思想家们那么雄心勃勃。倒是冷战结束以后,为应对全球化所带来的各种挑战及探索联合国的改革问题,国际社会中才出现了各种各样的世界政府思想。其中1992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世界发展报告就曾提出过当时令人吃惊的“建立一个世界政府”的主张,这份报告认为,类似七国集团、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各地区的开发银行、关税及贸易总协定、跨国公司、非政府组织和联合国组织等等已经为建立一个世界政府提供了基础。显然,在当时的人们看来,建立世界政府的时候还远远没有到来。不过,中国人民大学庞中英教授认为,当下建立一个这样的世界政府的条件已经具备:全球化的经济打破了国际国内的界限;民主化的趋势要求突破民主国家的界限,扩展为全球民主;现有的国际组织和国际治理实际上已经具有了一定的世界政府功能;在实践层面上,欧盟已经建立起了地区层次上的“世界政府”;在全球层面上,联合国改革的进程已经启动,目前处在一个十字路口,其关键是要落实、再生联合国创始时的伟大理想,以及按照世界政府模式改革联合国。由此出发,庞中英教授提出了一种关于全球民主政府的设计主张:1、联合国安理会、G20合并组成全球政府的执行机构,取消任何大国特权,民主管理多元、多极、复杂的世界体系;2、联合国大会成为世界议会,转化目前的国际法为全球法,并制定新的全球法;3、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合并,组成独立的全球货币组织(WMO),管理多元世界货币体系,解决全球发展不平衡、不平等问题;4、世界贸易组织进一步完善,去除针对发展中国家的不平等条款,以“自由贸易”和“公正(公平)贸易”的相互结合为原则,管理全球贸易;5、解散目前的北约,以联合国的维和部门为框架,建立全球安全理事会(不同于旧的联合国安理会)和全球维和部队,维持世界秩序。庞中英教授特别强调,全球治理的根本前途在于超越“改革”,“另起炉灶”,建设、塑造世界民主政府,即把“政府”和“治理”通过全球民主结合起来,才是全球危机的根本解决方案。

(五)全球公民社会

全球公民社会参与全球治理应该说表现了全球治理概念中的基本意思,但是在一般的研

究中,人们往往看到的是全球公民社会的作用都集中在倡导议题、专家技术、监督公约的执行等方面,依然只是在为政府拾遗补漏。而现有的关于全球治理的研究重点也大都集中在跨国机制、超国家治理机制和组织机构及规制等层面,这总不免让人感觉到国家政府的身影隐藏在里面:跨国家治理总是显现为一种国家间进程或是由国家政府主导,超国家的东西也总是要由国家政府建立并由国家政府授权。现有的全球治理机制不论转多少弯、换多少张脸谱,里面真正的“李逵”好像还是国家政府。中国政法大学刘贞晔教授关于全球公民社会的论文则为全球治理提供了不同于前述的画面:其一是全球公民社会的治理绝不仅仅是为国家政府拾遗补缺,而是具有一种“抵制国家”和“治理国家”的意蕴。全球反核议题的治理运动、全球反酷刑治理运动以及关于全球人道主义治理议题的国际刑事法院罗马规约运动等等,都反映了一种“抵制国家”和“治理国家”的全球治理内涵。其二是全球公民社会的治理不从属于国家治理,而是一种社会治理。全球治理在通常被视为一种跨国家或超国家的政策协调与合作,最终被落实为一种国家政策或行为。而全球公民社会的治理则更多的是深入到社会内部,落实为一种社会的治理与变革。如在人道救助、灾后重建、公民社会培训、脱贫与发展等领域的全球公民社会治理活动就体现为社会自我治理的内涵。其三是全球公民社会的治理相较于国家、跨国家和超国家治理具有特定的治理优势。例如在全球人权与人道主义议题领域,国家政府自身就可能是一个治理的问题源,一方面国家的治理往往体现为消极意愿甚至是问题制造者,另一方面国家间或超国家治理进程又往往被阻隔在干涉的争议之中。而全球公民社会的非治理则极大地减少了这种麻烦。这是因为,在全球层面的国家与社会关系中,国家政府与全球公民社会之间管辖的对应性断裂了,国家面对全球公民社会运动及其力量并没有管辖权,全球层面的公民社会运动也不服从任何权威;但是反过来,它们则在国际政治领域不断地推动新的国际规范和价值理念的产生,进而国家不断地受到越来越稠密的规则约束,从而更有力地推动了治理进程取得进展。因此,全球治理的深度变革有赖于一个更强大的全球公民社会的成长、成熟。

总之,人类社会为应对全球化与相互依赖的发展及其后果,就必须在全球治理的机制和模式上实现深度变革。而要实现这种变革,我们就必须跳出传统的“国家中心主义”的视角和国家间政治的学科理念,从认识论、本体论和方法论上进行更加深刻的理论反思和学科反思,并构建出一整套适应全球化时代、全球治理变革需要的新学科――全球学的学科范式。

三、全球治理变革时代呼唤新的学科――全球学的构建

任何一个学科的产生都是时代的产物。全球学这个学科的产生同样是全球化和全球治理时代呼唤的结果。一方面,全球化所造成的后果及全球治理所出现的困境,亟待我们寻找解决的出路;另一方面,我们的即有知识体系已不能有效地回答全球化时代提出的新问题,由是,开拓新的研究领域,提出新的解释范式乃至创立新的学科便提上了人类知识发展的日程。构建全球学学科知识探索任务的提出正是反映了上述两个方面的时代需要。

(一)全球学知识体系建构的方法论基础

人类现有知识体系在解释全球化与全球治理提出的新问题时面临着种种困境,究其根源要到方法论层面寻找其症结。北京师范大学张胜军教授认为这种症结就在于方法论国家主义的神话。方法论国家主义将民族国家看作是人类政治生活的基本单位,将人类依自然分布组成民族国家并与其他国家分别开来看作是天然既定的人类知识构建的出发点。然而,全球化及其后果前所未有地冲击了立基于此的现有知识体系。因此,我们就有必要打破方法论国家主义的神话,代之以一种新的方法论来重构全球化与全球治理时代的人类知识体系。

打破方法论国家主义的神话,有助于我们重新认识和解答全球化与全球治理变革时代人类所面对的一系列新问题。方法论国家主义强调国家的绝对性和国家利益的至上性,并以此为坐标来寻找应对全球化后果的治理之策,结果导致人类寻求解决全球问题治理的目的与国家中心主义的方法论南辕北辙。人类要真正探寻到解决全球问题的途径就必须摆脱这种方法论上的困境,确立一种全球主义或者“全球主义观照下的国家主义”的方法论。这种方法论要求我们在承认人类社会存在共同利益的基础上,超越民族/领土国家的局限,以全球的视野和全人类利益的立场去认识和探寻解答全球化与全球治理所提出的新问题。这种方法论的确立,使得全球化与全球治理问题具有了本体论意义,超越民族,领土国家的人类共同体和人类共同利益成为了我们探寻解决全球化与全球治理问题的理论元点。

当然,以全球主义的方法论来代替方法论国家主义,并不是要完全否定民族/领土国家的存在意义。客观上来说,“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民族国家仍然是人类社会生活的支点,任何急于全面超越国家主义的观点和行为都是违背现实的”。但是,在全球化与全球治理时代下,民族/领土国家必然会面临着一系列新的约束,并必定出现一系列新的变化。如民族国家的自主性、自和自足性都被弱化,因而也变得更具有弹性。因此,我们只有打破方法论国家主义的神话,以全球主义为参照,重新思考、解读和重构现有的知识体系,才能够从根本上探寻解决全球化与全球治理问题的途径。这就必然要求我们以全球人类整体和人类共同利益为人类知识体系建构的元点,建构起一门新的知识学科――全球学学科。

(二)全球学建构的路径

作为拟议中建构的一门新学科,如何建构该门学科的知识体系,还需要一个长期的探索过程,并且这一过程肯定会存在巨大的难度。但令人高兴的是,全球学学科建构的日程一提出,学者们就提出了众多的知识体系和方法论上的建构路径。择其要者,主要有以下几种:

1 多学科―跨学科的路径。全球学学科研究对象主要是全球化、全球问题与全球治理等一系列人类社会所面临的新现象、新问题和新挑战,问题领域广泛,因而也常常被人们视为全球问题学。其所涉及的学科众多,“成为政治学、法律学、社会学、经济学、文化学、传播学、管理学等学科关注的对象和研究的分支领域”,而这其中任何一个学科的问题单独拿出来都“尚不足以体现全球学的学科本质与内核”。即使所有学科的问题加在一起也难以整合出一个单一的学科内核范畴体系。因此,全球学的建构只能采取多学科和跨学科的路径。

2 整体性的学科路径。整体性的学科建设路径可以说是扎根于方法论全球主义的哲学根基――全球整体和人类共同利益这一理论元点之上。中国政法大学曹兴教授就认为,全球学的学科构建一定是要朝着“GIobalology”而非“Global Studies”的方向发展。为此,全球学学科建构必须解决如下几个根本性的问题:必须有能够贯穿于全球学整个体系的研究方法;必须确立或找到全球学的核心范畴和逻辑起点;必须综合并提升组成全球学范畴体系或全球学范畴群。如果这些根本性问题得不到解决,全球学学科就不可能建立起来。应该说,由于全球化与全球问题存在的广泛性及其生成的复杂性,要从众多的高度分散的研究问题中概

括出高度统一的学科核心范畴,全球学建构的整体性路径还有极为长远的路要走。

3 多范式的路径。该路径更强调全球学的学科群建构路径。全球学作为一门学科,其研究对象主要指向现实中的全球化现象及其所造成的各种全球性问题与危机。从实质上来说,这些危机性问题与任何其他社会学科一样,是一种涉及到人类资源和价值的分配问题。在社会科学研究中,人类资源与价值的分配主要有三种途径――市场配置(平等交易的分配)、权威性配置(政府再分配)和伦理考量的配置(爱的情感分配)。由此,产生了三大类学科:经济学、政治学与道德哲学。而全球学所关涉的全球问题如果作为分配的学问,那至少也必然会产生这样三类全球学学科知识体系:作为经济学的全球学(全球经济学或全球政治经济学、全球能源经济等)、作为政治学的全球学(全球政治学、全球环境政治等)和作为道德哲学的全球学(全球伦理学、核伦理学等)。这种学科建构路径的优点在于,该学科群中的每一个子学科的学科核心范畴都相对清晰明确,各子学科的学科范畴体系的科学性强,学科建构的难度低。其缺点在于,每一个子学科同时也是其他学科的子学科,我们怎样建构出一门全球学总学科的单一学科体系,将同时也分属于其他学科的各子学科统一到一个整体的学科范畴体系之中呢?显然,这一问题会继续困扰着今后的全球学学科建构进程。

4 全球关系研究的路径。全球关系研究议程及全球关系的学科建构路径是复旦大学陈玉刚教授提出来的。陈玉刚教授将全球关系界定为是“指所有那些把世界联系在一起的物质和思想的占有和分布状态”,而全球学的主要任务就是要研究这些构成要素的占有和分布状态及其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构建一个更为合理、公正的全球关系。由于全球关系涉及到政治、经济、人文伦理等多种不同性的关系,因此,以研究全球关系为核心内核的全球学应该也是具有多学科性质的。但是陈玉刚教授认为全球关系相对应的是国家间的国际关系或者国内的各种关系,由此,全球关系也要以国家作为自己的参照系来确立自身的学科性质。由于将国家政府作为研究对象的学科主要是政治学学科,以国家为参照系的全球关系学自然也就不能不是政治学的一个组成部分。以此路径建构的全球学我们也可以称之为全球关系学或者全球政治学,其优点是学科核心范畴清晰,但是全球关系所涵盖的众多复杂的层面是否都能被涵盖进政治学学科之中,就还需要我们进一步深入考察。

(三)探索中的全球学框架

虽然全球学学科还仅仅处于拟议中的建构阶段,但是学者们基于已有的研究基础,已经提出了相对比较成型的全球学知识范畴体系。其中,中国政法大学蔡拓教授的思考当最为成熟。蔡拓教授认为,全球学的学科范畴体系主要包括:全球化与反全球化、全球经济、全球政治、全球法律、全球文化与全球意识、全球伦理与全球价值、全球问题与全球治理、全球公民社会与全球共同体、全球体系与全球社会、全球秩序、全球进程、全球性。在这些知识范畴中,全球化与反全球化产生出了全球学所要研究的几乎所有问题,因此成为全球学学科的逻辑起点,而全球学所有问题的研究最终都要回落到对全球体系、全球社会和全球秩序的探讨,这三个概念范畴成为全球学学科范畴体系的逻辑终点。如此,上述各范畴就构成了一个整体统一的全球学学科范畴体系。这样一种学科范畴体系的建构显然得到了学界一定程度的认同。曹兴教授在本期刊发的论文中提出了与此大致相似的全球学学科范畴体系,也同样将全球化与全球问题作为学科知识体系的逻辑起点。陈玉刚教授在本期刊发的文章中虽然以政治学学科范畴限定了其提出的全球学研究议题的范围,但是同样将全球秩序作为学科范畴体系的逻辑终点。在学科构建的初创阶段,学界就基本上能够在全球学学科范畴体系的逻辑起点和逻辑终点上达成初步共识,这使我们有理由期盼,全球学这门学科在学界的共同努力下,会快速地构建成型并成熟起来。我们期待着这一新学科大发展时代的到来。

地球科学论文范文第12篇

关键词:篮球 专项课 实践 教学

1. 前言

篮球专项课是我院体育系重点课程之一,随着时代的发展,篮球课教学的内容必须进行调整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原有的教学方法与训练模式都要进行改革与创新来满足学生的要求。本文从我院的实际出发,结合体育系七年来篮球专项课的教学实践,讨论提出适合我院发展的篮球专项课教学内容、训练方法与模式,进而更好地开展教学活动,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为篮球教学改革与发展提供一条新路子。

2. 研究方法

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参阅有关篮球教学与训练方面的文章,对材料进行分析研究,归纳总结,为本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2.2访谈法

通过与我院体育系主任、沈阳体育学院篮球教研室主任谈话,向他们了解篮球专项课教学方面的情况和对篮球专项课教学改革的一些看法。

2.3问卷调查法

对我院和沈阳体育学院篮球专项课教师及篮球教学中对部分学生发放问卷进行调查。

3. 分析与讨论

3.1 我院篮球专项课教学目标任务与沈阳体育学院对比分析

对我院篮球教学进行改革和探索必须对我院体育系篮球专项课的教学目标、教学任务有清晰的了解,并结合我院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这样才能做到有章可循,理论联系实际。我院篮球专项课教学目标任务与沈阳体育学院教学目标任务如下:(见表1)

通过表中内容对比得知,我院篮球专项课的教学目标中缺失了一项重要的内容,即学生在本专业的科研能力培养目标。由于长期受传统观念的束缚,认为篮球课不过是锻炼身体,在学校中不是主要科目,就放松了对体育科研方面的要求,形成了一种可有可无,不管不顾的局面,高校是教育与科研的两个中心,必须坚持以科技发展高校的体育的战略方针。体育教育改革要以科技为先导,加强体育科研,从科学研究中寻求新思想、新思路、新方向,把科学研究创造的新知识应用于改革实践。事实上也充分说明,我院的篮球专项学生的科研能力较差,这与教学目标息息相关。

3.2我院篮球专项课教学方法、手段与沈阳体院对比分析

从表中对比得知,我院教学方法与沈阳体育学院或其它院校相比差别不大,都能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和教学内容采取合适的教学方法。从教学方法的选择来看,教师注重选择能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的教学方法,并能做到因材施教。从教学手段来看,我院的电化教学设备较差,不能满足教师进行电化教学的要求。我院还没有配备专门的体育课电教室,尤其是教师进行动作分析时没有摄像设备。

3.3我院篮球专项课教学、训练方法构建的理论依据

3.3.1篮球专项课上课学生人数、场地器材条件。

扩招以后,各个专业学生的人数明显增加。我院篮球专项课学生的人数,由原来的每个班十几人增加到现在三十几人,这是一个非常严峻的现实。我院的现有教学场地设施还不能满足学生的人数对教学场地的需求。因此教师上课教学方法的选择要首先考虑的是场地设施现状和学生的上课人数。

3.3.2篮球专项课学生的原有专项技能水平差异

我院运动系学生原有的专项技能水平差异较大。有的来自体校特招生,接受过专门的篮球训练。有的是高考体育生,有的专项是篮球、有的是其它专项的考生。水平差异较大。这是摆在我院教师面前的一个关键性问题,需要构建独具特色的教学方法。

4. 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4.1.1我院篮球专项课教学目标中,培养学生科研能力目标的缺失,是导致我院篮球专项学生科研能力低下的主要原因。

4.1.2我院篮球专项课教学的效果受场地设施的影响较大,尤其电化教学设备严重不足。导致教师教学手段的运用较单一,学生的厌烦情绪较大。

4.1.3我院篮球专项课的教学、训练方法的构建与选择应考虑学生、场地设施现状。

4.2建议

4.2.1完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使教师明确教学任务,培养学生多方面素质与能力

地球科学论文范文第13篇

【论文摘要】应用地球物理是矿业类高校的一门重要必修课程。随着煤炭系统对物探技术的需求与日俱增,对应用地球物理课程内容的讲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使学生的培养更加适应现代化技术快速发展的需要,本文通过分析目前应用地球物理课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课程教学内容改进的方法和建议,对于矿业类高校的应用地球物理课程内容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引言

《应用地球物理》课程是河南理工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地质科学与工程系和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系以及水文与水资源工程系的必修课。该课程是一门以地球为研究对象的应用物理学,它利用物理学的力学、电学、磁学、热学等方面的原理与方法,通过观测和研究地球内部各部分的物理条件、物理性质和物理状态,从时间和空间两方面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和规律,从而达到认识地球,借以实现地质勘查和找矿目标,减少地质灾害[1]。

对于河南理工大学等以煤炭资源为主要主导的矿业类高校来说,本科毕业的学生大部分进入到煤炭系统工作,如何合理地设置应用地球物理课程内容对于学生以后所从事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 应用地球物理课程现状

应用地球物理课程主要讲授内容包括以下三个部分:一是应用地球物理方法的物质基础及地球物理场的基本概念;二是应用地球物理分析的正演方法;三是应用地球物理的各类勘探方法和应用,包括重力勘探、磁法勘探、电法勘探、地震勘探、地球物理测井和放射性勘探等。其中,第一、二部分是应用地球物理学的基础,第三部分是课程讲授的重点。

由于应用地球物理课程内容庞杂、知识面广、理论公式繁琐、内容抽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普遍反映难度偏大,抓不住重点,难以理解地球物理概念。这已经不适应当前高速发展的矿产资源开发对人才的要求。一个完整、合理的应用地球物理课程,应该同时具有理论性和实践性。既能传授学生相应的学科科学理论体系,又要顾及生产单位对人才的要求,要具有一定的实用性,使得学生工作后能尽快融入到工作环境中,并能把课本上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能够解决生产单位面临的实际问题。

目前,我校应用地球物理课程主要面临如下的实际问题:

(1) 课程内容相对陈旧。21世纪以来,应用地球物理学科发展迅猛,各种新技术、新方法层出不穷。例如物探数据处理技术早已融合了现代信号处理的思想、概念和方法。而课堂上讲授的仍是传统数据处理内容,且部分技术方法已经被生产单位所抛弃,学生在学校所接受的知识过于陈旧,不能满足快速发展社会的需要。

(2) 基础课程开设偏少,导致应用地球物理概念理解困难。应用地球物理具有广泛的理论体系,涉及到数学、物理、电子、信号等领域。如果学生之前没有学过这些基础课程,在听课时,对应用地球物理课本中出现的理论公式难以段时间内消化,造成学习的困难。

(3) 计算机技术对于应用地球物理来说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尤其是现代地球物理处理技术,更是离不开计算机。例如目前绝大多数地球物理处理软件都是基于UNIX或LINUX平台,而学生普遍缺乏该系统的理论学习,与生产单位发展需求脱节。

(4) 实验课对于学生提高应用地球物理的感性认识作用明显,尤其是对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地球物理课来说,需要大量的实际操作才能深入理解。而目前实验教学大多属于观察、验证性类型,缺少实际地区的实际数据采集、处理和解释的训练,导致学生动手能力差。

2 教学内容改革探讨

针对以上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结合多年应用地球物理教学经验,提出以下几个课程教学内容改革的想法。

(1) 作为以煤炭为主导的矿业类高校,本科毕业的学生大多进入到煤炭系统工作。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因充分考虑煤矿企业对物探技术的需求。如增强地震勘探在解决煤田构造方面的内容,以及电法勘探对煤矿富水区和采空区的探测内容,使得学生在学校所学到的知识能够跟上现代社会发展的步伐。

(2) 由于课时有限,而应用地球物理覆盖的物探专业知识领域广泛,因此在授课过程中,应有所取舍对。对于应用面较窄的放射性勘探、地热勘探等可作为课余了解内容,而探测效果明显的地震勘探、电法勘探和重力勘探等需要详细讲解。

(3) 课程内容应该与时俱进,保持行业先进性。在保留传统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增加应用地球物理新技术、新方法的讲解。将现代信号处理、计算机处理的信息传授给学生,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

(4) 重视应用地球物理数值正演模拟。地球物理正演模拟是反演的基础,通过正演模拟可以使得学生更好的理解地球物理场的变化特征,避免空洞的公式推导,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更容易掌握地球物理的概念。同时,还能增强学生计算机编程能力,让学生自己上机进行运算模拟,提高对正演模型的理解。

(5) 重视实验课的作用。地球物理实践性很强,应通过实验课程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能够使学生把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相结合。通过野外数据实际采集,提高学生对地球物理的理解,提高物探行业的感性认识。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物探仪器设备,河南省生物遗迹与成矿过程重点实验室(河南理工大学)购置了国际先进的ARIES三维地震仪、V8电法勘探仪,为学生认识物探仪器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实践证明,充分利用好实验课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对于提高学生对地球物理概念的理解作用明显。

3 结语

应用地球物理课程对于资源勘查、地质等本科专业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基础课程,是煤矿企业的一项重要的技术手段。作为培养人才的矿业类高等院校,应注重学科发展的动向,保持与实际生产密切结合,避免理论与实践脱节,为培养新世纪人才不断努力。

应用地球物理是实践性很强的一门课,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实践教学对学生认知地球物理是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通过实践教学,使得学生把课本上说学到的理论知识和实践应用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参考文献

[1] 赖旭龙,金振民,国外地质类专业课程体系研究[M].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2

[2] 张平松,刘盛东.地球物理勘探课程设计性综合性实验实施与思考[J].中国地质教育,2005(4):97-99

地球科学论文范文第14篇

但是,却有人提出反主流的不同意见。他们认为,全球变暖并非人类的责任,而是地球气候变化自有的历史规律。

听一听不同意见

在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业委员会提出人类行为对地球变暖负有主要责任的观点之时,也有研究人员对全球变暖的因果关系以及全球变暖可能造成的后果提出了相反的看法。

他们认为,全球变暖是不可阻挡的,而且是一种每隔一定时期就会出现的周期现象。例如,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讲座教授、气候专家林森于2007年在《华尔街日报》发表两篇文章,指出科学界对地球是否存在变暖并没有统一看法。他在演说中甚至批评全球变暖已经成为一种宗教,信仰者根本听不进不同意见。

加拿大的首位气候学博士蒂莫西也持有同样观点,认为地球变暖还得不到有力的科学数据的支撑。他的观点体现在其所写的“全球变暖:有硬数据支持吗?”一文中。

英国研究人员詹姆斯・拉夫洛克则提出了盖亚理论,认为地球是一个生物学意义上的有机整体,并作为一个具有自我调节功能的系统而进化。最有力的证据之一是,自地球形成以来太阳光照增加了30%,可化学性质并不稳定的地球大气层仍然基本保持不变。

综合所有与主流学界不同意见的科学家的观点可以表示为:地球气候本身就存在周期性的变化。虽然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北极冰盖持续缩小,但这可能是因为地球在向下一个冰期过渡所产生的自然现象。因为过去的研究发现,因太阳活动规律性变化导致过历史上4次冰期,而每一次的过渡期都存在升温现象。例如,17世纪地球经历了一次小冰期,19世纪、末以来地球温度的上升不过是这次小冰期的结束。

而且,造成地球温度上升的因素很多,包括太阳的活动甚至宇宙射线的变化等,需要认清人类活动是否真的是全球变暖的罪魁祸首。有些科学家还认为,人类根本没有能力影响大自然的变化。2007年3月8日,英国广播公司还播出了纪录片《全球变暖大骗局》,通过对多名气象学家的采访,认为地球变暖并非人类活动所致,太阳活动才有可能是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

最近,美国S0弗雷德・辛格和丹尼斯・T・艾沃利的新著《全球变暖――毫无由来的恐慌》又被翻译成中文引介到中国,作者把上述研究人员否定全球变暖是人为因素的观点系统化、全面化,甚至理论化了。听听这些不同于主流学界的观点也许对人类并非没有益处。

需要指出的是,尽管这些非主流的声音不认同主流的观点,但也与主流的声音有一致的地方:人类要有所作为去保护地球生态。那么,这些非主流观点的证据何在?

1500年的周期和太阳活动

否定全球变暖以及全球变暖是人类造成的重要证据有很多,包括地球的气候变化规律和太阳活动。

有证据表明,人类排放的二氧化碳在全球变暖的过程中只不过是一个次要角色,如果追溯有100万年气候变化的历史进程就会发现,温和、适度的全球变暖只是1500年(加减500年)气候周期中自然变化的一部分。这个结论来自1984年丹麦的威利・丹斯加德教授与瑞士的汉斯・奥斯切格教授的研究。

他们首次公布了格陵兰岛冰芯的氧同位素研究内容。这些冰芯提供了一套地球25万年气候变化的历史档案。研究人员比较了氧18和氧16同位索的比值,这种比值可以用来显示降雪时的气温。本来研究人员希望通过这种方法来找到冰期史上著名的9万年冰期和间冰期的证据。但是他们却发现,在冰期和间冰期之间有一个明显的温和的气候周期。这一周期大约每隔2550年发生一次,但后来很快又评估为1500年(加减500年)。

此后,丹斯加德和奥斯切格又找到了大量证明1500年周期的证据。苏联于1957年12月6日在南极建立了东方站,位于南极大陆东部的冰川。1987年东方站取出的冰芯显示了过去40万年里存在1500年的气候变化周期。通过对广布在北大西洋、南大西洋、马尾藻海和阿拉伯海等海域中的海底沉积物研究,也证实存在1500年的气候变化周期。从北半球的爱尔兰和德国,到南半球的南非和新西兰,均发现有溶洞石笋证据,证实了现代暖期、小冰期、中世纪暖期、黑暗时代(欧洲中世纪的早期)、罗马暖期以及罗马暖期来临之前未被命名的冷期等气候变化周期。

由于发现了地球气候变化的1500年周期,丹斯加德、奥斯切格和法国极地技术研究所负责人克劳德・洛里斯三人共同获得1996年的泰勒环境成就奖(国际环境科学的最高奖)。正是这三名科学家的发现为政府及公众科学认识现代气候变暖提供了证据支持,从而避免了不必要的恐慌。

根据这个发现,无论二氧化碳的浓度是偏高还是偏低,气候变化总是粗略地按着时间表周期性地出现。而根据1500年周期,在过去150年,地球进入了一个温和的气候温暖期,而且这一温暖期将持续几百年时间。所以,现在人类面临的地球变暖是一种正常的周期现象。正因如此,难道担忧地球变暖我们就得放弃使用化肥、汽车和空调吗?难道担心全球变暖,就得放弃在20世纪已经取得的先进科学技术吗?而这些科学技术曾使人类的寿命整整延长了30年。

当然,与1500年周期相关的证据是太阳活动影响气候,如太阳黑子的辐射。古海洋学家杰勒德・邦德在2001年11月16日的美国《科学》杂志发表的一份报告阐明,在过去的1.2万年里,北大西洋北部气候随着太阳活动的消长已经发生了9次冷暖更替。一些科学家认为,杰勒德・邦德等人的数据十分充分且令人信服地解释了这样的假说:从上一个冰河时代以来,包括17世纪的小冰期,太阳活动主导着地球大约1500年的气候波动周期。

反驳温室效应理论

按照非主流科研,人员的观点,全球变暖不仅与人类无关,而且全球变暖与人类活动有关的温室效应理论也漏洞百出。

例如,根据温室效应理论,地球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升高将吸收更多的地球自身的热辐射,致使底层大气气温变暖,并最终导致地球表面气温上升。但是,自1940年以来,尽管人类活动排放了大量的温室气体,地球的气温也只是稍微地变暖。所以,这提示,人类活动产生的

温室效应必定是非常小的,以至于它几乎威胁不到地球或人类。主要的事实还来自于下面一些研究。

地球卫星和高空气球气象数据证实,在低层大气并没有因为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而获得额外的热量。人们很难知道高度易变的地球表面的变暖到底有多快,但它变暖确实比二氧化碳聚集区的低层大气要来得快。这是一个非常有力的证据,表明二氧化碳并非导致气候变化的首要气候变化因素。

同时,南极冰芯还告诉人们,地球的气温与二氧化碳水平的关系可追溯到过去的3个冰期和全球暖期。然而,二氧化碳一直是一个滞后的气候指示器。在其浓度上升了800年后,气温才会变暖。这个证据也有力证明,二氧化碳并不是最近气候变暖的驱动力。

的确,苏联的南极东方站分析了分离出的百年冰芯材料,证明气温与二氧化碳浓度有很大关系,即二氧化碳浓度上升,气温也上升,反之亦然。因此,美国前副总统戈尔等人都据此预测到一个十分温和的未来,因为大多数科学家认为二氧化碳将持续上升一段时期。但是情况并非如此简单。

对苏联东方站数据进行更短时间(10年而非数百年)的分析却发现了另一种情况。来自克里普斯海洋学研究所的休伯图斯・费舍尔和他的研究小组在1999年第283期的美国《科学》杂志上报道说,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滞后于气温变化的时间为400~1000年。换句话说,二氧化碳变化与气温升高之间的因果关系应该颠倒过来,是由于气温变化引起了二氧化碳升高,而非二氧化碳升高引起气候变暖。

费舍尔的研究小组还证明,当海洋和大气变暖时,海洋便释放出更多的二氧化碳,这会促使陆地上更多的树木和植物生长。树木和植物吸收了二氧化碳,便将它纳入更多和更大的根系和树干,以及在茂密的草原下吸收更多的土壤碳。

法国原子能委员会的尼古拉斯・卡莱对南极冰芯中的氩同位素的研究也得出了相似的结论,认为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滞后于气温升高的时间间隔应当是200~800年。他的结论是:这证实了在冰川消融时期,二氧化碳并非驱动气候系统的原始驱动力。

其他论点和论据

还有其他大量的事实说明,人类历史上的冷暖交替是有自身规律的,而且地球也忠实地记录了过去气候变化的客观规律。所以,人类不必对全球变暖的种种预言有所担心和恐慌,例如,海平面将上升、洪水和毁灭相伴;数百万野生动物将永远消失;气候变暖将导致饥荒、干旱和数百万人将死于气候变暖等等。而且,有的研究人员认为,为免于全球气候变暖后果的《京都议定书》将以失败而告终。

《全球变暖――毫无由来的恐慌》的作者称,写作此书是建立在大量科学研究的基础上,并非臆测和假说。但是,写作此书的目的不是为了挑战主流学界的理论和观点,而是要弄清“地球变暖的原因以及变暖的幅度”。而且作者也指出,尽管有许多科学家认可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增加可能会有危险的观点,但也有相当多的气候学家对建立在计算机气候模型上的温室效应理论表示怀疑,因为这种模型并不能反映真实的气候状况。

许许多多科学家的研究工作证实了1500年的气候变化周期的存在。但全球变暖的倡导者却经常宣称这没有“科学共识”。但是,共识对科学来说并不重要。伽利略可能是他那个时代唯一相信地球绕太阳运转的人,但是他就是正确的!在人类的发展过程中,科学就是对反对观点的不断争论和试验,直到最终被证实是真的还是假的。

地球科学论文范文第15篇

“地球环境与人类社会”于1999年第一次开课,2000年,该课被列入本科素质教育通选课。在这门课的几个轮回的教学过程中,我亲身感受颇多。尤其是它被列入素质教育通选课,更加使我感到上好这一类课的重要。但随之而来的是遇到了更多的困难,有些是管理方面的,也有些是认识方面的。

我对本科素质教育通选课之感悟是:境界高了,起点高了,层次高了,要求都高了。

(1)通选课提出了启发(思想――思考――思辩)、养成(自我建构知识――能力――素质)、培养(自主学习与创新)的构架思路,这是在我们办学的整体观念上的大提高――境界高了。国外一些综合大学提倡的General education,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2)通选课提出了“启发思想,掌握方法”,“非灌输知识的细节”,这对于本科教育的专业切分过细,以至于受教育者,可能还有教育者的眼界狭小近视、睹物无神,是一个明确的拨正――起点高了。

(3)通选课提出了它是政治、外语、体育等必修课之外的“另一套课程体系”,明确要求学生必须从中修满16学分。这显然提高了通选课的地位――层次高了。

(4)通选课提出了8个“有利于”的遴选标准,尽管还有可斟酌之处,但是它对于不少任课教员(50―60年代曾经受过严格的专业教育),显然是一个全新的促动,要尽快地更新观念、增补新知;而对于目前大多数应试夺分而来的中学生,也急需一个学习观念和学习习惯的转变――要求高了。

对于“地球环境与人类社会”近十余年的授课,虽然我自己觉得还是下了一些功夫,但更多的是在课程进行师生互动的全程中,我本人自此也得道深远,获益匪浅。逐一汇报如下。

一、开课缘起

(1)地球科学已将成为本世纪协同生命科学的重大学科。“显生宙”(距今6亿年以来以至更久远一些时间(目前已知可达13亿―15亿年)的地球-生物发展史证明:生物,甚或微生物的演化、灭绝都与它们的生存环境密切相关,环境影响或制约着生物的生存,而生物也孕生着环境;今后高科技的飞速发展将能更多地揭示这样的规律。

(2)地球科学是涵盖最广、联系沟通最多的大科学。这些都是别具特色的。它涵盖有地质学、地理学、地球物理学、地球化学、大气科学、海洋科学、环境科学等学科。科学史证实,地球科学同生物学是密不可分。同时,地球作为天体的一员,也同天文学休戚相关。当前由地球科学派生的各级学科已达110多个科类。

地球科学是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并重的(如地质学-勘探地质学),更需着重指出的是,它和人文社会科学的密切关系,地理科学自不必说,其他如经济学(地质矿产资源,能源补给,可持续发展等),社会学与伦理学(地质灾害学,环境政策学等),历史学(人类学等),哲学(地学哲学)。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地球是人类的家园”――因此,它就必然包括人类生存与发展所需要的物质资源和精神资源。

知识经济时代的“知识阶级”必须对地球环境有全面、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因此“环境意识”及“全球意识”应成为全体国民所必有的一种素质。这绝对不单单是地学工作者和地学教育的事,从整体考虑,是整个知识界的大事,是全民和国家的大事。

二、开课设想与课程要点

本课力图将地球科学的基础知识与思辨分析方法同人文社会科学的思考、理念结合起来的一门新课。本课力求使学生通过听课――阅读――参观――思考――撰文――讨论――考察――交流――记述等教学手段,共同创造一种活跃宽泛、交叉综合、独立思考的教学氛围,从而做到学用互动――交流切磋――教学相长――共同进步。

希望本课能激发学生广泛的学习兴趣,并结合本专业的学习建立未来新时代的地球观,做一个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

课程讲授重点:(1)地球科学的发展与人类社会的进程――近观远瞻;(2)大地球环境与地球系统科学――地球科学体系;(3)人类与大自然关系的全面思考。

课程系列专题及授课纲要(根据每届参课学生情况有所调整):

系列专题:(1)疲惫的地球(危机和新课题);(2)活动的地球(作用和新观念);(3)生动的地球(孕生和新理论);(4)丰饶的地球(资源和新开拓);(5)宇宙中的地球(宇空和新学说);(6)探索中的地球(未知和新观念)。

授课及阅读纲要:(1)总论:概说环境的范畴、总体概念;宇宙中的地球,地球环境及其研究意义;系统地球科学的广阔远景。

(2)我们身边的地球(地球表层);常见的地质作用、介质及其作用机理;地球的岩土圈、水圈、生物圈、大气圈;它们的协同作用和外动力作用系统(开放体系)。古代先哲的描述和分析――《山海经》、《诗经》、杜预(晋)、沈括(宋);詹姆斯.拉伍洛克(James Lovelock,1919―)及“盖娅假说”。

(3)地球母亲已经不堪重负。当前世界的环境问题;人为活动污染致灾。地球的环境过程―地球生命支持系统。环境问题的论争。

(4)地球的物质组成――岩石学(沉积岩、岩浆岩、变质岩);地质历史的水火之争(J.Hutton和A.G.Werner)和重要启示。我国古代的天-地-人观念和“天人合一”的思想。

(5)地球的圈层――地壳、地幔、地核的组构和测知方法;地球的内(热)动力系统(封闭体系);地球的矿产资源、能源和矿床学;工业经济时代的特点(掠夺自然,“吃老本”的消耗性经济),可持续发展与未来的知识经济(再生资源、新生资源)。人类社会经历的伦理演化模式。地球体系中岩石旋回-水旋回-构造旋回的能量和相态的转换(B.M.Murck)。

(6)地球的年龄和年代学,地球的地层、层系,层序地层学;地球演进的韵律、生物进化的规律、矿床富集的节律等关系;葛利普(A.W.Grabau,1870-1946)生平和他的学术成就。

(7)地球的构造运动;有关地球的六次大论争(有人称之为科学思想的“大革命”)――地平说和地球说之争,地心说和日心说之争,神创说和起源说之争,水成论和火成论之争,灾变论和均变论之争,固定论和活动论之争;魏根纳(A. Wegener, 1880―1930)生平和他的“大陆移动论”,板块构造理论的诞生历程及理论意义。

(8)迎接未来新时代的地球观――资源、人口、环境、灾害,均衡发展;混沌样式的全球环境,数字地球。

(9)日心-地心说、地圆-地平说的论争;惯性体系、相对论和无边界宇宙论。

宇宙膨胀-大爆炸学说;星系红移和哈勃定律;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宇宙大爆炸理论。

(10)地球的形成。宇宙环境和地球环境的交互影响――“大宇宙环境”。宇宙探索。

(11)科学的新思潮:混沌与分形,耗散结构理论,协同理论,自组织作用――自组织临界态说,突变理论,复杂性,系统论。地球系统科学。

(12)结语和讨论:非线性系统的地球;人类只有一个地球;我们的责任;未来的地球科学和地学教育。

三、课程教学管理

(1)选课:采取师生互选的双选办法,即:听取选课介绍后,观摩电影《活火熔城》(Vocano),并撰文800字(作业1)。缴来作业1,经教师评阅后,方被认为有正式听课资格。

(2)课堂讨论自愿报名,鼓励踊跃参加,演讲优秀者加分,记入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50%~60%)。

(3)阅读、参观、讨论均计课时。

(4)作业1、2、3、4均记入平时成绩,有未缴者不予总计本课最终学习成绩。

(5)有指定的阅读参考教材,注出相关章节;还有全课参考阅读教材和阶段阅读、观摩文献材料。

(6)讲课的序号(1)(2)是指本课阶段授课的大专题,有关内容将在课程介绍上说明。

(7)参观地质博物馆是本课的教学要求,须逐段依次观摩学习、要有重点记录,并总结参观要点、学习问题和授课意见,以作业形式上交。

(8)听课和阅读思考作业共4次。采取网上收缴、反馈的方式运作。每份作业教师都有评改,并选取优秀论作(约占1/10)群发。

(9)从优秀作业中指定课间相关专题的“报告讨论”发言人。报告讨论定时为15-20分钟,发言要做好准备,事前交来文稿和PPT,与教师相互研讨、确定。有的发言还根据情况指定1~2位不同专业或不同年级的评议人。

(10)每届课程的教学日程均视教学进程和参课同学的专业情况和相应需要有适当增改。教学安排总计:讲课(含影视)18学时,阅读(含作业)6学时,专题报告讨论6学时,参观2学时,考试2学时。

(11)课程中的报告讨论。报告安排在三次课和两次课间进行。

以2008-2009的教学为例,全课共有17人做专题报告,4人被指定准备做评点。论题有:(a)“天人合一”观的缘起、演进和展望(社会08,李茸;评点人心理系08陈曦);(b)运用中庸原则破解环境资源问题(光华07,刘坤阳);(c)科学精神,真理实践与求实推动(新闻07,杨帅;评点人经院08董逸晓);(d)人口增长,资源有限(光华08,孔令鑫;评点人化学学院08迟樾);(e)“天人合一”无法照亮的角落――动物实验(医学08,梁靓);(f)生态平衡的重要性及保护要点(考古06,邹鹏);(g)中国西北部干旱地区荒漠化探究(物理07,张宇昊);(h)人类活动与地球环境变化――从调水、截水工程谈起(城环07,李志徽;评点人外院07柏雯瑛);(i)从武陵源看可持续――“养在深闺人未识”(中文08,唐姑一秀);(j)中国的水危机(化学08,卓峻峭);(k)环境保护政策中的政府失灵――以顺德荣贵水道的调查为例(政府07,王冰屹);(l)生物维环的研发和进展――例举蜈蚣草等生物成矿作用(政府08,翟大宇);(m)电子信息科学技术在环保中的应用――环境监测卫星(信息07,罗鑫);(n)信托―解决地球资源与环境问题的一个新思路(经济07,胡博);(o)让保护地球的利剑挥动起来(法学08,吴天添);(p)环保主题教育――地球是我家,环保靠大家(政府08,谢冬敬);(q)哲学与宇宙起源(外语07,鑫)。

(12)课程中的阅读材料。在全课的“主要参考文献”中,主要为“综合阅读材料”,列出大学科的通论教材和相关专著等,共有81种。而在“阶段阅读观摩材料”中,是针对教学各大段落的内容安排的。开列出相关专著、研究论文和新近的研究成果和新知报道,也选列了部分科普文字和音像资料等。“阶段阅读观摩材料”共有七大段,总数为510件(其中影视材料为19件)。在引用相关文献材料时,不仅有正论、时论,也有悖论、新论(如达尔文的进化论等部分的引用材料)。

(13)课程中的作业群发。全课布置思考题10个,由学生从中任选论题做论说文,作业4次,2008―2009届共收268份作业。根据论题和不同意见的论述,遴选22份邮件群发。

四、本课程的作业―思考问题例举

1. 黄河治理

我们的母亲河――黄河,1972―1998年间有21年出现断流,90年代以来年年断流。1997年,山东利津站全年断流13次,累计226天,330天无水入海。现在黄河已成为一条间歇河,而且基本无水入海。今年政协的一号提案就是“治黄”。针对这一问题,许多专家、学者提出了意见、建议。

中科院地学部认为:断流是自然与人为因素叠加因素所致,但人的因素为主。故提出:(1)成立水资源保护领导小组;(2)全面节水,重点放在引黄灌溉区,投资修渠补漏;(3)实行水价浮动,按量计费;等等。

南京大学教授任美锷院士认为:从长远看,节水是正确的,但因农民无力承担巨额投资修渠,目前难以实现。他提出如下措施:(1)减沙:一是挖黄河泥沙,堆于堤根,既可固堤,又可改田;二是沿河灌区静水沉沙,用清水灌田,泥沙放入盐碱地改田。(2)增水:一是引海水冲深下游河槽,增加水量,改造下游;二是建平原小水库群,调剂汛期余水。(3)节约农业、工业用水,等等。

请结合专业写下你的意见。

2. 关于维护环境和促进发展

一种意见认为维护环境和促进发展是相互矛盾而不可兼得的。他们认为:应该先大力发展科技,促进经济发展,然后再腾出手来处理人为环境的问题;尤其是外国的经验不一定适合我国国情,很难下决心加大投入维护环境。

国外的经济学界对此也有类似的针锋相对的争论。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和政治学教授J.Bhagwati认为,环境保护论者害怕自由贸易和经济发展的效果是错误的。环境保护和自由贸易这两项事业均可由富有想象力的解决办法来促进。世界银行环境部的高级经济师H.E.Daly认为自由贸易是危险的,经济学家们通常都忽略了自由贸易给环境和社会带来的隐性成本。

请谈谈你的分析和看法。

3. 全球变暖问题

全球变暖的问题为什么长期不能解决?你认为这一问题的起因和严重性在哪些地方?应该如何解决?怎样才能解决?

1979年,联合国召开第一次“气候变化”会议。1997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大会在东京通过《京都议定书》,提出到2008年,最迟到2012年,全世界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必须比1990年至少减少5.2%。但是,京都大会以来的全球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反而增加了20%;美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占全世界总排放量的1/4,,是世界最大的排放源。

2000年11月11日和24日,联合国两次召开气候变化会议。气候学者向聚会海牙的180余国家的政要、科学家们警告:未来100年内全球气温将升高1.5~6℃,海平面将升高15~95cm,沙漠化、厄尔尼诺将更严重,气候将更恶劣,全球变暖将严重威胁亿万人民。但会议毫无成果。

对于全球变暖的问题,历来有不同的分析和看法,大体有:

(1)全球变暖,尤其是近20年来主要是人为的“温室效应”造成的。

(2)全球变暖主要是当前地球正处在间冰期的自然原因,人为的因素很小,是很次要的。虽然温室效应加剧可能是全球变暖的主要因素,.但是,ENSO(El Ni?o-Southern Oscillation,厄尔尼诺循环)、太阳活动、火山活动、热盐环流等对全球变暖也有影响,在年代际及年际尺度上其影响有时可能超过人类活动的作用。(王绍武)

(3)全球变暖的负面影响被人为地夸大了:从历史上流民迁徙的现象分析,可以认为“全球变冷”的危害更大。(许靖华)

请你就此做出有根据(数据、事实等)的全面分析,提出你的看法。

五、学生对本课的评价

(1)“地人”这门课使我们可以在了解理论后去关心、思考实践。内容更加贴近现实生活,与我们息息相关。在学习过程中,反思过去,展望未来。在教学内容上丰富多彩,授课、阅读、讨论、参观,将学到的东西与现实更好地融合在一起,从而做到学有所用,而不仅仅是去盲目地背书。(外语,07柏雯瑛)

(2)谢谢您对我作业的点评。我觉得现在环境问题仍然很严重,但是总觉得环境问题,尤其是与经济方面相联系的环境问题却越来越多,不知是现在新闻媒体更加透明抑或是人们已经麻木了。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进行环境保护对于企业而言从短期来看往往是成本大于收益,而长期的收益与成本比较又比较难预测,因此他们往往会选择继续污染。但是这样实际上是用所有人的利益换取他们的所得。我觉得这点并不是每个人都明白的,因此大家对于环境污染问题的关注实际上只是增添了数量却没有加大强度――也就是说关注的人好像多了,但关注的深度不够。……

很喜欢老师上课时放的视频资料,受益颇多,引起了我的兴趣,自己下课后也找了一些书籍和视频资料看,对这方面有了更深的了解。(经济,08吴昕)

(3)关于本课,我觉得无论是老师的授课内容、提供的课外阅读材料、课外活动与老师平常对我们的指导都是无可挑剔的。尤其值得一提的就是本课程这种时间安排,既有老师的讲授又有我们充分的阅读,相比其他一些只靠老师课堂灌输的课程给我们的压力小,而且我们从中也真正能够得到一些东西。我想这作为一门通选课从教学效果来看是超额完成了目标。(元培,06杜高阳)

(4)在这次的参观过程中,我有了一些属于自己的感悟,而且增加了不少关于地质学的知识。感谢老师为我们提供了这个机会。这样的教学方式相对于课堂上单一的知识传授来得更有趣。同时这种参观活动能考验同学们的观察力以及学习态度,作为课程的一环,是非常合适的。(中文,05庄P思)

(5)我是很喜欢这门课程的。最喜欢的是每次作业都要写论文,我不是喜欢写,而是通过写能够锻炼我们的能力,提高我们的写作素养和逻辑思维能力。(医学,08穆长清)

(6)当初选“地球环境与人类社会”的时候,我就十分怀疑:“地球环境”和“人类社会”,这两个都是何其大的论题,很多人毕其终生,也不过就在这两个大厦之中添了一砖,加了一瓦。而这样的一门课又怎么通过仅仅的十几个上课的时间,将如此海量的知识剖析清楚呢?当上完了这门课后,我才发现,“地球环境与人类社会”这门课讲授“地球环境”与“人类社会”这两个大命题的方法就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特点具体体现有如下几点:

第一,强调各学科的综合。以“广”为特点。综观整个课程的提纲,由解题和六个部分组成。这六个部分,贯穿了两条主线。一条是从人们认识事物规律这样一条逻辑的主线(时间的角度),即问题(疲惫)-历史(活动)-现状(丰饶和生动)-解决的探索(宇宙和探索)。另一条是从事物由孤立到联系的主线(空间的角度),即内部(疲惫、活动)-表层(丰饶、生动)-外部(宇宙、联系-综合(探索)。随着课程的深入,所涵盖的学科也越来越多:化学、物理、生物再到历史、哲学,处处体现了一种“学科综合”的特点。

记得在对地球进行分析时,老师一下子给我们展现了各种各样的观点与思想:资源极限论、可持续发展观、封闭体系的地球、盖雅、分形与混沌、非线性系统的复杂性……思路一下子就打开了。

第二,在讲述的时候,强调科学方法与科学精神。这也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一个方面。讲授知识,更要讲授做学问的方法与精神。这个不仅贯穿于老师对魏根纳、达尔文等重要科学家的剖析和讲解,还在开头和结尾两节课为我们讲授了很多方法论的问题,这些都使我受益匪浅。

第三,强调自主学习的重要性,要求我们通过自己的阅读、自己的参观激发出兴趣,而获取知识。老师十分强调自己阅读的重要性,每次上课实际上是为我们点出一个方向,鼓励我们广泛涉猎。使我收获最大的是那份《阅读材料》一共分为对应于开篇和六节课的七个部分,每一部分都列出了很多的书籍和文章。这就是在培养我们自己“获取知识”的“渔”。

第四,鼓励一种讨论的氛围,鼓励通过同学之间的相互交流获取知识,交换思想。“地球环境与人类社会”这门课还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老师十分注重营造出一种讨论的氛围。每次作业过后,老师都会利用“作业交流项目”发五六篇文章给大家看。这五六篇文章往往来自不同学科的学生之笔,从不同的角度诠释一些问题。这使我感受到了思想交融的妙处。另外,老师也十分重视讨论,并且讨论的话题也是多种多样。……这些各个方面的报告讨论,也是一种思想的展示与交融。(物理,07张宇昊)

六、小结絮语

1. 教学感悟

(1)传习讲授的传统(知识传授,教师为主体――学生为客体)。课堂上讲课,主要是传授知识,这似乎已经是天经地义的了。但是不是就此为止了呢?的确还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北大老校长蔡元培先生说过:“教授修身之法,不可徒令生徒依书诵习,亦不可但由教员依书讲解,应就实际上之种种方面,以阐发其旨趣;或采历史故实,或就近来时事,旁征曲引,以起发学生之心意。”元培先生提到的“教授修身之法”是“阐发其旨趣”,真是十分到位的点睛之笔。说白了,教师照本念,学生光是“依书诵习”,实际上就是一种工具的打造,不是培养人,不是真正的教育。真正的教育就是要做到“起发学生之心意”。

北大原常务副校长王义遒教授在谈到创新精神的时候说过:“……问‘是什么’和‘为什么’。这种问题就是创新的一种动力。……我们应该创造一种环境,使这种创新的原始激情可以产生可以维持。任何科学的发现不在于你用什么方法,而在于你有没有这种强大的动力,有这种好奇心就是创新的最大的动力。有了这种动力就会去尽力找到一种合适的方法。先有动力后有方法。我们的教师应该激发学生的这种创造的激情。”(2003)我认为这才是对课堂讲授主旨的十分精辟的诠释。

(2)课堂教学改革的走向前瞻。曾任北大代校长多年的蒋梦麟先生说过:“教育思想必与其所处时代之思想相共进行。”“新教育就是要培养‘活泼泼的个人’,需要:养成独立不移之精神;养成健全之人格;养成精确明晰之思考力。”当前,课堂教学改革的要求已经相当紧迫。因为我们正处在信息化高度发展的时代,国家的经济建设和文化传承发展迫切需要新一代创新型的人才。这就要求我们要认清形势,紧跟时代潮流,在教育的大平台上――课堂教学改革上下大功夫。

我们认识到,教学过程是一个信息互动的过程。从现代教育信息论的角度来看,教学中的互动方式至少应是双向型,即视教学为师生之间相互作用获得信息的过程,强调双边互动,及时反馈。或是多向型,视教学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强调多边互动,共同掌握知识。进一步是成员型,视教学为师生平等参与和互动的过程,强调教师作为小组中的普通一员与其他成员共同活动,不再充当唯一的信息源。

而且“教学不只是讲授,他还包括启发和友爱的方面”(约翰・S.布鲁贝克,1972)。这就是说,在课堂上要以充满友爱来启发营造一种切磋相知的态势,大家都是主人,是多方汇聚的信息源。教师就要以此开发、引导它们,尽情地发挥它们。构架一个充满“爱”与“责”的教育氛围的大平台。

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深深地体会到与其说我是这门课的任课教员,不如说我是这门课的一个老学生,学生的大朋友。在讨论课的时候我不时地为同学的报告、发言或者提出的问题拍案叫绝。我想,我还要努力把课堂营造成为一个相互学习互相感染、能够直抒胸臆(问疑)的大环境,因为他们来自文、理、语言近30几个院系,来自各个年级,还有研究生、留学生。我们有这样的好条件。

建设本科素质教育通选课是件大事,这是一个十分艰难的“过程”,甚至是一个较长期的过程。它需要坚韧不拔、坚持不懈的实作干精神,它需要一批忠于职守和教育理念的教师队伍,以及维系这支队伍的政策与管理。

2. 教学改进的问题

(1)对于通选课的界定和要求还需要进一步取得共识:不少学生认为本课不仅对他们普及了地学知识,也教了他们如何做事、做人,等等――“做得好,可超标啦!”。但是,也有些同学说,通选课就是对某学科的知识有个大概了解就是了,不该有那么多的要求和作业;也有个别学生公开表白:“我的学分还不太够,所以……”

(2)课程一开始就有不少学生问“课程要求”和“考试重点”;大多学生对于指定的教科书十分在意,而不都习惯查阅参考书;课程刚开始时,有的学生不会上网,不会做PPT;个别同学对电脑操作不熟悉。更为普遍的是他们的知识面宽而浅,这同应试联系极端紧密有关。因此在严格的教学管理上就有了新的课题:如何进一步做到“教书育人”“相互沟通”?通选课有没有必要如此“严格要求”“兴师动众”?因此搞好通选课要有明确的理念、坚定的支撑。

(3)在教学方法上大多数学生肯定了课堂讲授、影视观摩、报告讨论、作业批改反馈等结合的教学手段,也有少数同学认为,讲课涉及的内容太广、太多,记不下来,有了“考试综合恐惧症”,等等。我们需要更为精细的安排,以及自主学习、广泛选择的明确导向和必要指导。总的来看,教学和课程建设的“价值观”问题还需要深入解决……。

总括近十年来的工作,本文以建设本课程的教学理念为结语:

师生互动,教学相长;引发兴趣,探索求真。

参考文献:

[1] 王义遒.谈学论教集[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2] [美]W.帕克.课程规划――当代之取向[M]. 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12).

[3] 杨承运.育人为本,真善为衡[J]. 中国大学教学,20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