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美术硕士论文范文

美术硕士论文范文

美术硕士论文

美术硕士论文范文第1篇

1.地方师范院校音乐艺术硕士培养模式的探索与研究——以重庆师范大学为例

2.回忆我“音乐硕士”的学业历程

3.音乐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能力的培养研究 

4.山东省音乐学硕士研究生教育现状调查

5.我院首次颁发音乐硕士、学士学位

6.中美音乐教育方向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比较 

7.有关高师音乐学硕士研究生教育问题的若干思考

8.音乐教育硕士研究生教学模式初探

9.综合性大学艺术硕士(音乐)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之研究

10.音乐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的现状与思考 

11.上海音乐学院第一个音乐硕士诞生 

12.日本东京艺术大学音乐学部的研究生教育情况 

13.关于高师音乐学硕士研究生教育规模及质量的探讨与思考

14.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师范大学音乐教育硕士培养解析 

15.中美德音乐表演专业硕士教育的并置比较

16.台湾师范大学在职音乐教学硕士培养模式探究

17.音乐学硕士研究生教学现状之反思

18.我国音乐学硕士学位论文使用调查研究方法的分析与反思

19.积极探索 勇于实践 积聚能量 服务社会——记流行音乐作曲与理论硕士研究生论坛

20.从NBPTS音乐教师专业标准谈我国高师音乐教育硕士的培养

21.谈音乐学硕士研究生教学实践的创新

22.浅议英国的音乐表演硕士教育

23.音乐教育研究的社会调查方法应用探索——基于108篇硕士学位论文的调查分析

24.音乐学硕士研究生教学改革研究

25.音乐专业艺术硕士课程设置量化分析的可行性 

26.回忆我“音乐硕士”的学业历程(上) 

27.关于艺术硕士(音乐)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思考

28.谈音乐学硕士研究生教学实践的创新

29.2000-2010年中国近现代音乐史方向硕士毕业论文综述

30.音乐学硕士学位论文的假劣之风当遏止

31.新疆音乐学硕士点建设的回顾与展望

32.中美艺术管理硕士研究生入学要求比较之思考——以中国音乐学院艺术管理专业和美国乔治梅森大学艺术管理专业为例

33.儿童钢琴音乐在硕士研究生论文中的研究状况综述

34.中美音乐学科专业学位硕士培养之比较及思考

35.社会现实下的分享与抗争——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系硕士和博士研究生的入学、教学与毕业要求

36.音乐硕士研究生扩招现状与分析

37.音乐教育社会调查研究的方法学探索——基于108篇硕士学位论文的研究

38.留美硕士座谈音乐治疗学 

39.论音乐学硕士创新能力的培养机制

40.高师“音乐艺术硕士”(MFA)培养的若干思考 

41.民族音乐学方向硕士论文的社会调查方法审视

42.上海师范大学音乐学硕士点介绍 

43.简论加强音乐硕士导师队伍建设

44.学术的探讨 人生的启迪——王耀华老师一堂普通音乐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的记录与感想

45.音乐专业艺术硕士教育教师调查问卷简析

46.音乐学系92届硕士研究生通过论文答辩

47.音乐专业艺术硕士教育学生调查问卷简析

48.普通高校音乐艺术硕士[MFA]培养的定位思考

49.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学习态度调查研究——以音乐舞蹈生为例

50.我国音乐教育硕士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51.我国应当设立音乐表演类硕士专业学位

52.音乐治疗的临床操作规律  

53.音乐艺术硕士教育研究中的标志性参数 

54.论艺术硕士研究生学术活动平台构建的学科价值与意义——以广州大学音乐舞蹈学院学术活动周为例

55.音乐专业艺术硕士课程设置的动态致变因素分析

56.音乐专业艺术硕士舞台表演实践的教学保证

57.音乐专业艺术硕士课程设置问卷的调查分析

58.《民族乐器演奏》选修课程在高校音乐学硕士研究生课程中设置的必要性及其意义

59.音乐专业艺术硕士课程设置研究的数学实证

60.音乐学硕士“声乐教学与研究”方向专业课程改革探析

61.赴美留学生马淑慧获音乐教育学硕士学位回国

62.武汉音乐学院2003届硕士研究生毕业

63.音乐学硕士“声乐类研究方向”名称需准确和规范 

64.中国音乐学院、中国美术学院获准开展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工作

65.吉林艺术学院喜获音乐学、绘画艺术(油画版画)两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

66.高师音乐学硕士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的建构

67.長江師范學院艺术硕士(音乐)学科简介

68.来自汾河畔的歌声——中国音乐学院声乐硕士研究生杜兵印象

69.艺术硕士(音乐)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现状调查与思考

70.音乐教育学科研究方法现状分析——基于五所高校硕士学位论文的定量研究

71.音乐类硕士学位论文的定量评估

72.音乐节奏与英语节奏的共性研究  

73.聚焦多元选题理念 彰显传媒音乐特色——中国传媒大学2011年音乐学硕士学位论文综述

74.中西音乐专业艺术硕士教育现状比较及启示

75.音乐艺术硕士需提高文学修养

76.思考与实践——表演方向硕士研究生的西方音乐史教育

77.技巧·修养·境界——音乐“专业硕士”学位教学的三个基本追求

78.对吉林大学音乐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建设的思考

79.从博硕士论文看流行音乐传播的研究

80.皖西锣鼓——中国传统音乐的一支奇葩——读田耀农先生的硕士论文《皖西锣鼓研究》

81.高师“音乐艺术硕士”(MFA)培养在课程设置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82.高等师范院校音乐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中引入“社会导师”的可行性研究

83.音乐殿堂里解译密码的行者——记徐州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杨健

84.中央音乐学院一九八七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试题

85.《西安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选》序言

86.大陆电视音乐传播的价值观调整  

87.音乐和语言神经基础的重合与分离——基于脑成像研究元分析的比较  

88.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改革  

89.音乐训练对认知能力的影响  

90.四川音乐学院表演专业首届硕士研究生举行毕业音乐会

91.民族音乐学:学术前沿与教学研究——访中央音乐学院杨民康教授

92.民族器乐演奏专业的就业形势

93.“普通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师资培养模式与研究生教育改革”成果报告 

94.国际关系中的音乐与权力 

95.关于歌剧《党的女儿》中音响运用的实践与探索

96.春花秋实 继往开来——武汉音乐学院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发展 

97.中央音乐学院研究生导师谈研究生教育 

98.为了一个承诺,呈一片赤子之心——高佳佳教授 

99.聚焦区域音乐文化研究 促进音乐地理理论建设

100.开启心灵 共筑前沿——访著名音乐心理学教授周世斌  

101.面向移动终端的普通高校音乐教学云平台构建研究 

102.论仪式音乐的系统结构及在传统音乐中的核心地位 

103.音乐与情绪诱发的机制模型 

104.中国传统音乐在高校存在方式的反思 

105.北京市音乐旅游资源分布规律研究

106.音乐疗法配合长强穴按压对初产妇产程及分娩结局的影响 

107.音乐疗法在失语症康复中的应用 

108.美国音乐版权制度转型经验的梳解与借鉴 

109.音乐干预在痴呆症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110.高师音乐学硕士生课程结构失衡的审视

111.民族音乐学:学术前沿与教学研究——访中央音乐学院杨民康教授 

112.中国当代音乐学家  

113.华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概况 

114.“学生喜欢音乐,不喜欢音乐课”现象之探究 

美术硕士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硕士研究生 学术失范 制度构建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1-0005-01

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我国硕士研究生的招生数量逐年递增。与招生数量增加相伴随的是,硕士研究生学术失范现象的增加。作为学术圣殿中的一分子,作为我国未来创新人才的中坚力量,硕士研究生弃学术诚信和原则而不顾,进行学术造假、剽窃等失范行为,不能不引起社会的思考。

科学、合理的学术管理制度,有利于引导、激励和规范硕士研究生的学术行为,营造良好的学术风气,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和学术水平。因此,我国高校加强防治硕士研究生学术失范的制度构建,显得尤为重要。

一、建立完善的学术规范和诚信教育制度

西方国家非常重视对硕士研究生的学术规范和诚信教育。在美国,多数大学将追求学术诚信视作治校的根本和赖以生存的基础,重视学生的学术诚信教育。以美国为例,美国各高校对学生的学术规范和诚信教育主要采取以下四种形式:一是入学教育。在入学时,将印有学术诚信规范的新生手册发给学生,要求学生签署学术诚信保证书,并开展“学术诚信周”活动。二是课堂教育。美国高校将《研究生道德行为规范》作为研究生的一门必修课,由法律专业的教师授课。三是利用校园网、校刊和校报等形式进行宣传教育。美国各高校一般都会将学生学术诚信条例、荣誉守则等规范,挂在校园网主页或印在校刊和校报上供师生查阅,如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第一期校报上就刊登“学生守则”,详细阐释何为“学术不诚实”行为。四是图书馆教育。图书馆网页为学生提供大量的文献和相关链接,指导学生如何避免考试作弊和论文抄袭;同时,图书馆每年对新生进行如何正确引用文献的培训。

此外,美国各高校还规定了导师在预防学生学术失范中的责任。

相比之下,我国高校的学术规范和学术诚信教育显得先天不足。在学术规范教育方面,2004年3月,河南大学出版社出版了杨玉圣和张保生教授编纂的《学术规范读本》;同年10月,高等教育出版社又出版了两位教授编纂的《学术规范导论》。但是各高校并没有开设有关学术规范的课程,也不要求学生阅读,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在学术诚信教育方面,我国部分高校基本上没有对学生进行过学术诚信教育。在研究生入学教育中,主要是介绍学校的发展历史和办学特色、学科建设和发展状况、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就业去向等;在思想政治和人文素质教育方面,研究生培养单位也未将学术诚信纳入其中。尽管北京高校从2009年9月份开始将学术诚信教育纳入新生入学教育当中,但大都采取讲座形式,缺乏普及性和持久性。

笔者以为,我国高校可以借鉴西方高校的成功经验,建立完善的学术规范和学术诚信教育制度,区分学校相关部门和导师在学术诚信教育中的功能和作用,发挥各自的优势。

二、取消 “行政式”的学术量化机制

我国大部分高校规定,硕士研究生在学位论文答辩前,须发表一定数量和规格的论文。然而,随着硕士研究生招生数量的急剧攀升,硕士研究生教育逐渐走向大众化。“越来越多的学生不再将读研视为其学术生涯的起点,而是作为找到理想工作的敲门砖。由于不就不能不能顺利毕业,所以那些视为畏途的学生,只好铤而走险,从事抄袭、剽窃等学术失范行为。”

此外,我国自1991年实行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目前设置了工商管理硕士、法律硕士、社会工作硕士、会计硕士、税务硕士等19种专业学位硕士点,特别是从2009年起,教育部决定大部分专业学位硕士开始全日制培养。教育部规定,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以学术研究为导向,偏重理论和研究,而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以专业实践为导向,重视实践和应用,特点是学术性与职业性紧密结合,主要不是从事学术研究,而是从事具有职业背景的工作。两种硕士学位在培养目标上各自有明确的定位,因而在教学的方法和内容、授予学位的标准和要求等方面有所不同。但是国内高校对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与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采取了相同的模式,即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科研任务跟学术型硕士研究生一样,都需完成学校规定的科研任务后才能参加论文答辩。“正是研究生培养制度的不进步,才造成了我国研究生培养目标的单一性,进而导致研究生评价机制和评价体系的不科学、不完善。”

国内有些高校,如北京大学、中国政法大学等,取消了硕士研究生才能毕业的规定,只要毕业论文写得好,就可以毕业。它们在毕业论文质量的监督上,实行“打假”制度,即利用“论文行为不端检测系统”对学生的毕业论文进行检测,很好地保证了学生的论文质量。笔者认为,国内其他高校可以借鉴北京大学和中国政法大学的做法,取消研究生才能毕业的规定,让学生将精力放在毕业论文的写作上。

三、加大惩戒力度,增加风险成本

整体而言,国内高校对硕士研究生的学术失范行为漠视宽容、姑息放纵,已经不是个别的现象,即使处罚也是尽量从轻,不能从根本上形成打击,这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硕士研究生的学术不正当行为。

在惩罚硕士研究生学术失范行为方面,西方国家的一些做法值得我们借鉴。首先,惩罚措施有章可循。如哈佛大学《哈佛学习生活指南》规定:每一个这样做的学生都将受到严厉的惩罚,直至被从大学驱逐出去。其次,学术失范行为的当事者在大学和社会较难容身。如,在斯德哥尔摩大学的博士生手册别告诫:“任何形式的欺骗行为都有可能导致被赶出学校和承担法律责任的严重后果”。

反观国内高校,尽管惩罚的呼声很高,但是有关部门常常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采取任何措施。因此,构建惩戒机制、加大处罚力度已经刻不容缓。

不讲学术规范和学术诚信,就不能提高学术水平,这就像不懂体育比赛规则就不能提高竞赛水平一样。没有惩罚制度,就不能制止硕士研究生的学术失范行为,只有坚守这道防线,才能起到震慑效果。

参考文献:

[1]驻纽约总领事馆教育组:《美国高校的学术自由与学术诚信》,载《中国高等教育(半月刊)》2003年第18期。

[2]郭洁、郭宁:《美国传统名校是怎样捍卫学术诚信的--普林斯顿大学本科生学术规范管理制度评述》,载《比较教育研究》2008年第7期。

[3]张鸿燕:《美国高校大学生学术诚信管理及其借鉴》,载《北京教育》2010年2月。

[4]戴雪飞:《研究生学术失范的根源和学术道德教育机制建设的再思考》,载《中国高教研究》2009年第11期。

[5]贾德奎:《研究生学术失范与道德缺失现象探析》,载《学术界》2003年第5期。

美术硕士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艺术硕士;音乐教育;比较研究

中图分类号:G65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3)06-0268-02

一、我国艺术硕士教育的出台背景

为了培养“高层次、应用型”艺术人才,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于2005年决定设置艺术硕士专业学位(Master of Fine Arts,简称MFA),健全和完善了国家艺术专门人才的培养体系。“高层次、应用型”具体体现在“学位获得者应具有高水平的艺术创作技能、系统的专业知识、较高的艺术审美能力和较强的艺术理解力与表现力,能够胜任本专业艺术创作领域的各种表现形式。”

对招生对象的原则要求是“学士学位”和“艺术创作实践经历”,而入学考试则着重考核学生的专业素质、专业能力和专业基础知识。这种强调专业内容的高层次人才培养,在目前我国音乐艺术专门人才结构状况下,具有极强的针对性。

当时,我国只有9所独立设置的音乐学院可招收音乐表演研究生,但学生毕业后的去向基本上都从事教师工作,真正回到舞台上从事音乐表演的极少。“在学校艺术教育方面,建设一支以具备相当艺术实践能力的专职教师为主,数量和质量都能够满足学校艺术教育需要的艺术教师队伍,是提高我国学校艺术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可是依据当时的情况看,整个文化系统中,音乐教育从业人员普遍学历偏低、知识结构不合理、专业技能水平低、缺乏系统性的训练,整体素质亟待进一步提高。”

二、我国艺术硕士教育科研现状

艺术硕士的诞生,打破了我国艺术教育体系中只有单一文学硕士学位的缺憾。艺术硕士在我国是一个新生儿,只有短短的五年多的历史。在这五年当中,已经有几十多所院校陆续获得培养艺术硕士的资格。从目前教学要求来看,有些院校的音乐专业艺术硕士相比传统理论型硕士研究生的教学方面,不仅仅强化了技术技巧的学习,甚至理论课要求要强过前者;理论课的学分要求还要高过前者,这样对学生提高实践能力的学习,必然造成更大的压力。至于课程设置的种类与多样性、生源差别、学术交流活动、学习与就业等等问题,尚没有系统性的经验总结与可供参考借鉴的任何权威性、开放性的资料。

这五年多发展的经验总结和交流情况,能够见诸媒体的信息,不外乎是一些教师,根据自己的经验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陆续归纳出自己的教学方式,为学生学习与交流提供必要的帮助和学术支持。从这些间断性的零星报道和体会文章,透露出一个信息,就是教师以个体为单位在总结归纳教学经验,在有限的传播范围内起作用,缺乏相互交流的平台和渠道,大量第一手资料和数据没有系统性地搜集和整理,急需将这些零散但是具有统计和理论价值的资料,上升到理论高度,成为具有指导和借鉴意义的公共财富。

目前国内几乎见不到就音乐专业艺术硕士教学与学习方面理论研究和探索方面的学术文章和科研论文,缺乏系统的经验总结报告和经验探讨文章,没有后续的科研提供权威、全面、翔实、可靠的资料保证。部分原因,是由于艺术硕士学位类别的起步较晚,一切尚处于摸索方向、积累经验的开端。

艺术硕士源于系统性、专业性地提高艺术专业实际表现能力的要求。相对于理论型人才培养,摸索经验、总结教训、对教学现象的分析与归纳、提出具有指导意义的建议等方面,更加需要实践经验的总结和科学的数据采集、分类和分析,才能得出科学的结论。因为所有教学行为的个性更强,共性相对较少;教学的即兴性更强,计划性较弱;经验总结方面更困难,更加需要专业的面对面指导,艺术表现和交流的平台作用更强。这就决定了在总结经验、分析问题、提出建议、归纳成果方面,全面、细致科学化的数据采集和分析,是必不可少的方法,这又涉及到数据采集方式、采集时间、分析模型的建立、分析方法、结果归类等等一整套系统的作业程序。

三、国外艺术硕士教育的发展现状

目前,艺术硕士在美国、英国以及原英联邦主要国家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以及台湾和香港地区,发展得比较成熟。涉及的专业非常广泛:电影、戏剧、美术、音乐、艺术设计、舞蹈、广播电视和新媒体制作等艺术创作领域。然而在美国,MFA通常授予戏剧相关的专业。美国的音乐专业“艺术硕士”研究生,却大都不使用MFA这个称谓。表演演奏专业和作曲专业的硕士研究生,通常叫“音乐硕士Master of Music(MM)”;音乐理论和音乐史方面的研究生则授予“文学硕士Master of Arts(MA)”;音乐教育专业则授予“音乐教育硕士Master of Music Education (MME)”等等。

从艺术硕士教育的发展模式上看,美国的艺术硕士教育体系十分成熟,影响力也最大。这种成熟并非是僵化套路的程式化。开放性和多样性,是保证教学内容与教学理念不断更新与进步的机制性措施。美国开放的教育体系和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吸纳人才的发展模式,形成了发达的教育体系和先进的科研理念。哥伦比亚大学、波士顿大学、伊阿华大学等院校的艺术硕士培养体系非常完备。师资、课程、课外专业活动、学术交流都有机地穿插在一起,学校的教学和学习内容丰富多彩,并且给学生充分的表现和交流机会。对于音乐艺术硕士的培养方向来说,最大可能地满足了学生的成长空间。在相应的科学研究方面,他们往往针对非常具体的项目提出针对性极强的项目建议、可行性分析,并且给予任课教师以充分的自主决策空间,充分发挥艺术的个性。在总结评价中,也是以学生艺术表现的个性价值作为首要条件。这一切看似随意、以“个性”为前提的判断标准,背后是强大的资料数据分析和科研体系作为支撑,将庞大的数据量通过科学的归类进行统计分析,最终作为科学证据,指导教学和科研工作。

美国艺术院校协会(The College Art Association, CAA)和美国专业艺术和设计学院联合会(The Association of Independent Colleges Art and Design)对于艺术硕士(MFA)设有明确、详细的规定。艺术硕士专业学位(MFA)以实践性、创作性为主,强调应用性,同时,也要求必要的艺术素养和理论知识。入学考试着重考察学生的创作才能和表演天分。教学计划强调课程的实用性和表演作品的广泛性,同时兼顾理论修养的提升。学位授予标准主要看学生创作实践过程中所体现的艺术创作技能和表现力。毕业汇报以演出和作品展示为主要考察标准,同时完成专业艺术分析、总结文章或论文。

德国的音乐教育体系具有悠久的历史。音乐专业的设置从一开始就目的明确。比如历史最悠久的艺术大学之一“柏林艺术大学UDK”,音乐专业分为音乐表演专业、音乐教育专业和音乐继续进修学制。音乐表演专业就是以培养表演艺术家为宗旨,针对那些准备成为职业乐团、乐队演奏员以及独奏演奏者的学生设立;音乐教育专业就是为培养教师,课程以教育理论为主;而音乐继续进修学制是在以上专业基础上继续学习,已获得不同的文凭。与艺术硕士同等学历的学习,就在表演专业的学习当中,毕业授予Diplom(硕士学历)。法兰克福音乐与表演艺术学院的音乐艺术硕士的培养模式也大致相似,专业设置直指培养目标。

四、艺术硕士教育应关注的问题及启示

目前我国艺术硕士研究生培养类型、培养模式相对单一,研究生阶段的学习主要集中于公共课、必修课、选修课和学位论文写作等理论方面,音乐艺术表演还需有更多的时间去提高他们社会最需要的艺术实践能力。在校学习期间的艺术交流活动应当更加丰富,加强校际之间的艺术交流活动。教学体系尚应体现重视艺术实践的特点,与艺术人才成长规律。

艺术硕士教育体系、人才培养、课程设置和培养方向的调整等一系列问题,还有待于今后的经验摸索和总结。基于此,笔者开展了“音乐专业艺术硕士教育记录与比较”科研项目研究,这一项目具有单一的针对性和明确的实用性――为音乐专业艺术硕士的培养教育整理出第一份全面、细致、可信的第一手资料;基于此资料的数据统计分析结果;为音乐专业艺术硕士的教育在现有内容的基础上,提供授课方式、课程类别、课程内容、课内外相关交流活动的建议;毕业生就业跟踪及反馈建议;如何体现艺术硕士培养的“高层次”和“实用性”。

增设艺术硕士专业学位,是为我国艺术人才在职攻读艺术硕士学位、全面提升艺术技能和素质提供了新的渠道。同时,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的设立为我国艺术教育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为中等和高等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参考文献:

美术硕士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 中国 美国 硕士研究生教育 培养机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硕士研究生教育取得了长足发展,目前提高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美国是研究生教育体系最完整、最规范且具有多样化和灵活性的代表性国家,为许多国家所效仿。本文通过对中美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机制进行比较研究,为中国硕士研究生教育改进培养机制提供一些借鉴。

一、培养目标比较

(一)美国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

美国硕士研究生分为学术型和专业型两类,不同的类型有着不同的培养目标。研究型的培养机制,其培养目标为从事科研与大学教学的纯理论研究工作者,重视学生独立的科学研究活动在培养过程中的作用。专业型的培养机制,既以理论性和基础性的科学研究为目标,又以应用性和功利性满足社会需要为基础和培养目标。

(二)我国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

我国对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的制定比较宽泛,并且在学术型和专业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上比较单一。我国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德、智、体全面发展,在本门学科内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掌握一门外语;具有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但是我国学术型和专业型硕士的培养目标雷同,特色不明确,培养目标和社会需要及毕业生的实际工作产生了脱节,在原有培养目标下选拔培养出来的人才无法满足社会的需要。

二、培养方式比较

培养方式是指根据培养目标及生源特征,在对培养对象进行培养的过程中所采取的基本方法和形式,包括培养年限、课程教学、科学研究、导师指导等。下面对美国和我国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方式进行比较。

(一)培养年限。

1.美国硕士研究生培养年限。

美国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年限一般为1—2年,例如斯坦福大学规定,攻读硕士学位的研究生必须在3年内完成本学位的所有要求,本硕连读生在研究生阶段开始的第一个季度起的二年内也必须完成所有的要求。专业型学位研究生生源较为特殊,有应届本科毕业生直接攻读学位的,也有正在工作或具备工作经验的在职人员,培养年限更具灵活性,一般根据实际情况1—5年不等。

2.我国硕士研究生培养年限。

我国的硕士学位有着自己的特色,其学制较长,全日制一般2年半至3年,非全日制为4年。2002年中国人民大学在全国第一个全面改革硕士研究生学制,当年该校70%左右的专业采取了2年制的培养机制。随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山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等高校纷纷对新入学的硕士研究生实行或试行2年的培养机制。目前各高校一般是以2年为基础的弹性学制,适应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由“以学术型人才为主”到“应用型和学术型人才并重”的转变。

(二)课程设置与教学方式。

1.美国硕士研究生的课程设置与教学方式。

美国的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非常重视学科渗透和文理交叉,要求学生掌握广泛的多学科基础理论知识,以便把握学科前沿动态,充分发挥研究生的创新能力。研究生课程实行学分制,学术型研究生以掌握本学科的基本原理和理论知识为主,专业型学位研究生教育注重课程学习与课程训练,并且更加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此外,美国研究生教育注重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实际能力,以及对知识的拓展和创新能力。课堂教学方法形式多样,除了必要的讲授外,更多的是实验、实践、探索和研究。此外,各校同时安排一些实习、研讨课、演讲课、模拟课等多种授课形式,许多高校还通过邀请实务界的资深人士来校授课或演讲,为学生提供了解实务的机会。

2.我国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与教学方式。

我国硕士研究生课程课程主要分为公共必修课、专业课和选修课。除了专业学位以外,全日制研究生一般都采用学术型的培养机制。我国硕士研究生的课程设置上往往比较偏重于本专业的专业课程,结构相对单一,专业选修课程选择面窄,开设的交叉学科和跨学科课程较少。当前我国研究生教学仍以传统的教学方式为主,教学形式比较单一,教师是主角,研究生在课堂上基本是听和记,很少有机会发表见解,更不可能与教师就某些问题进行深入探究。这种不重视、不鼓励学生创造性学习的方法,使学生缺乏标新立异、独辟蹊径、开拓进取的勇气。

(三)导师制。

1.美国研究生指导委员会制。

美国研究生培养实行个别与集体相结合的指导委员会方式。研究生入学后并不马上确定导师,而是经过一年的课程学习后,在师生双方相互了解之后通过双向选择确定。除了导师外,还特别成立了一个指导委员会。研究生指导委员会全面负责研究生的培养工作,由3—5人组成,指导委员会主要负责指导研究生制订学习和科研计划,安排课程教学的设计研讨会,指导和评定论文,并且进行专业咨询和具体的指导。这种研究生指导方式,具有教授之间学术优势互补的特点,能够更好地强化对研究生的指导。

2.我国的导师负责制。

我国的研究生培养实行导师负责制。目前绝大部分院校的做法是:研究生在没有来上课之前就已经确定了导师,并且导师的选择是单向的,研究生只有一名导师,而一名导师要带多名研究生。研究生进入科研项目之后,主要是按照导师的想法设计实验,与相关领域沟通交流的机会并不多,这容易导致研究生的思维存在局限。另外,研究生到校外实习锻炼的机会比较少,这也容易导致理论与实际相脱节,使研究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欠缺。但导师负责制能够明确导师的责任和权利,研究生与导师的联系加强,这使得研究生的整个培养过程都得到了保证。

(四)教学与科研的关系。

美术硕士论文范文第5篇

薛先生能够在这里介绍美国的做法,给我们以邻壁之光,借鉴之镜,是很值得欣慰的。只是他也许忽略了这两个国家之间在法学硕士乃至整个法律教育模式上的巨大差异,此硕士非彼硕士也。简单地说,我们的法学硕士是一种学术导向的学位,而美国法学院的法学硕士(LL.M.,被学生戏称做“老流氓”的)却是一种实务导向的学位,晚近以来更成为越来越多地面向外国学生的法学学位。导向不同,就很自然地带来学制上的不同:我们的硕士学位要通过三年的修习才能获得(北大从去年开始将法学硕士减为两年),而美国的则只有一年。第三个差别在于是否分专业、设导师,一年制实务导向的学位的确是没有多大必要安排导师,选修几门课,成绩合格,大致上就可以拿到学位了。但是,中国的法学硕士因为是学术导向,导师按专业指导,毕业论文需要显示很大的专业和学术倾向就顺理成章了。

与美国以及其他西方国家相比,我们的硕士学位“含金量”明显要高些。这种差异有历史的原因,也有教育结构的原因。1970年代末恢复研究生教育时,硕士研究生的定位具有很大的学术偏向。按照当时的官方文件,“高等学校和科学研究机构招收硕士生,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的又红又专的高级专门人才。”(《中国教育年鉴》[1949-1981],页630)1978全国录取研究生10,708名,后来连续三年由于生源不足而未完成招生计划,到1982年,才上升至万人有余(同前书,页629)。法学方面,直到1994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就设置法律专业硕士(注意:并非法学硕士)提出的意见中还告诉我们,“据统计,目前我国每年只能培养出约300名法学硕士,供需的差距显然巨大。”(全国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指导委员会秘书处:《中国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实践与探索》,页11)这样的招生规模,跟当时高等院校急需人才的情况相对照,形成了研究生教育理所当然的学术特质。

不消说,现在的情况真正是今非昔比了,我看到网上一则消息,单人民大学一校2006年度的研究生招生规模就将达到2,900人,全国数量恐怕要超过30万了。在校生已达百万之众的硕士生已经令人惊叹硕士教育正在经历“大跃进”。一方面,大学教师紧缺的情况已经不存在了,另一方面,博士招生规模也在不断扩大,这种双重挤压必然导致硕士学位的贬值。于是就有了缩短学制、“宽口径”、淡化专业等等举措。

但是,问题在于,所有这些“成就”是在一种相当混乱的状况下出现的,其间不同的教育种类之间根本就没有合理的论证和整合。以法学为例,在有了实务指向的法律硕士之后,我们是否还要如此大规模地扩张法学硕士的招生数量?如果两者之间在培养目标上已经无甚差异,为什么我们还需要这样的叠床架屋、花开两枝?还有,不同院校之间在法学硕士的培养模式方面是否应该有所差异?

整体缺乏整合导致了法律教育的混乱局面,长此以往,这种混乱不仅会降低法律教育的品质,而且也将对法律职业和法律制度的建设带来持久的创伤。现在,已经到了法律教育者奋力自救的时候了。在我个人看来,至少像北大这样的学校,必须努力保持法学硕士严格的学术标准,使之成为法学博士的基本来源。为达到这样的目的,需要在招生规模、入学考试、课程设置、教学方法、论文标准、答辩要求等各个环节上作合理的制度设计,提高法学硕士的成才率。

美术硕士论文范文第6篇

摘要:全日制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有明确的职业导向,专业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的强弱是评估其培养质量的尺度,因此,有效落实专业硕士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至关重要。本文针对学科教学美术研究生的特点,从导师实践教学指导能力培养、实践能力分类培养、实践基地“轮岗”培养、课题引领综合培养四个方面阐述提高专业硕士研究生实践能力的创新培养模式。

关键词:学科教学美术;实践能力;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45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52-0062-02

为应对社会经济转型期对高层次行业人才的大量需求,教育部自2009年起,首次把教育硕士研究生的招生向应届本科生开放。此后,教育部出台一系列的文件,调整硕士研究生的类型结构,不断扩大专业硕士的招生数量,在硕士研究生总量不变的基础上,通过逐渐压缩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招生数量来扩大专业硕士研究生的比例;另一方面不断扩大专业硕士的招生范围。

转型期的专业硕士有其明确的职业针对性,“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掌握某一专业(或职业)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1]因此,专业硕士研究生专业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的强弱就是衡量其职业素养的一杆标尺。教育硕士是专业硕士的一个分支,笔者针对全日制教育硕士学科教学美术研究生的特点,从以下四个方面,谈谈专业硕士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思路。

一、提高教育硕士导师的实践教学指导能力

目前,很多高校的研究生教育采用导师负责制,导师既是研究生的日常管理者和知识传授者,同时又是亲密的合作者。导师专业素养和指导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实践能力的强弱,也是研究生能否成为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关键因素。

培养专业硕士的初衷,源自长期以来学术性硕士研究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不足和实践应用能力的薄弱,因此,两年制的全日制专业硕士把实践能力的培养放在首位。专业硕士培养模式的不断改革,为高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带来了质的改变,但导师队伍的建设还需要走很长的路程。以教育硕士学科教学美术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为例,很多导师从学术型导师中分离出来,部分导师同时带学术型研究生和专业型研究生,放在一起无差别培养普遍存在;其次,由于美术专业的特殊性,“技术第一”的理念根深蒂固,传承导师的绘画技能和技巧成了学科教学美术研究生日常训练的重要课程,专业硕士的“专业性”被曲解;第三,不了解基础美术教育教学的现状,“纸上谈兵”,针对性的培养落不到实处。

笔者认为,学科教学美术研究生导师队伍实践教学指导能力的培养,应该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每年轮流选派1―2名导师到中小学或教科所任职,时间为一年。全方位了解基础美术教育动态,熟练掌握课堂教学的基本方法,更新和完善知识体系;二是经常深入实践基地的一线课堂,定期参加美术教研活动,参与教学研讨、评课议课、案例分析、研课磨课等;三是专业硕士导师队伍中应该加大年轻教师的比重。“在遴选过程中,应在考察其基本素质、学术水平等前提下,特别突出其业务实践水平和能力,要把那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精湛业务水平的年轻教师充实到我们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队伍中来,以保障这支新生队伍的可持续发展。”[2]年轻导师更易于接受新思想、新理念,精力旺盛、体力充沛,没有过多的行政事务干扰,能够全身心投入到研究生的实践能力培养中。

二、教学实践能力发展的分类培养模式

近年来,全日制教育硕士学科教学美术专业学位研究生中应届本科生居多,此外高校教师、教育部门管理人员、中小学美术教师也有一定的数量。入学前职业、年龄的较大差异,在目标定位、学习方式、专业需求等方面都不尽相同,如果用一套统一的模式无差别培养,将会严重影响研究生的积极性。因此,研究生入学后根据其专业背景分类培养,因材施教,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学科教学美术研究生入学的专业背景一般有三种,美术学(师范)专业、美术学(非师范)专业、非美术学专业。美术学(师范)专业背景的研究生,入学前已经完成了美术基础知识、美术教育知识、美术技法的系统学习,入学后课程设置应以职业能力和专业技术提升训练课程为主,辅以教学理念、教学管理、课程资源开发等课程。教育实习注重管理工作、磨课研课、评课议课、诊断式教学、案例式教学等。美术学(非师范)专业背景的研究生,第一学年要补修美术教育教学的相关知识。教育实践不少于一年,前半年主要以见习为主,听课、观摩、集体备课、授课、撰写教学反思等,后半年和师范专业同步。非美术学专业的研究生,其课程应分为三部分:一是美术教育基础课程,建构学生系统的美术教育知识体系;二是美术技法类课程,培养学生的绘画能力和美术素养;三是补修一些美术类选修课程。其教育实习和美术学(非师范)专业同步,但要加强对美术教育的理解与美术技法的使用能力。

三、实践基地的“轮岗”培养

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的课程类别中实践教学有6学分,占总学分的17%,因此,在实践基地的学习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第二课堂”[3]。在基地进行的教育实习,是在双导师和校校联合下开展的教学实践,共建双方应严格按照拟定好的管理制度和实习计划落实每一个教学环节。笔者建议,有条件的学校可以以“轮岗”形式开展的“影子研修”。即在双导师的指导下,研究生以“影子研修”的形式一对一“跟岗”实习学校优秀老师,可以是校领导、班主任、学科带头人等,亲历“跟岗”对象参与的教学管理、教学实践等具体活动,及时撰写“跟岗”笔记和心得体会,定期组织小组讨论,分享经验,在真实的教育教学情境中升华教学实践能力。

此外,还可以借助每年的“国培计划”置换脱产研修项目,选派教育硕士参与“顶岗”实践,到中小学独立完成一学期“被顶岗”老师的全部教育工作,同时完成调查报告、心得体会、研究报告、优质课教案和视频等相关任务。当然,研究生培养部门如果能够提供一定的经费支持,参与“顶岗”的教育硕士带着课题进入中小学课堂,探究性地、有目的地开展教学工作,研究生的实践能力就会真正得到强化。

四、课题研究带动实践能力

课题研究是教育硕士学习科研方法、懂得学术规范的必经之路,教育硕士的课题“应根据‘实用、创新、复合’的要求,着重于应用课题的拓展或现实问题的解决,使课题具有明确的行业领域背景、职业背景和使用价值。”[4]以应用型为主的课题必须依托于教育硕士的教学实践,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并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然后通过不断的反思和尝试验证方法的可行性,得出的结论可以是应用型的论文、案例、教学反思或研究报告,甚至成为学位论文。应用型课题研究依托于教学实践,从实践中挖掘有价值的研究课题,最后成果又会反哺实践,而研究过程和实践过程都需要学生对自我的严格约束,以及不断尝试和探索的精神,因此,良好的学术习惯和学术氛围将是教育硕士实践能力和综合素养快速提升的保证。

总之,教育硕士学科教学美术研究生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涉及诸多因素,如导师队伍的整体素质、管理制度的落实情况、实践基地的优劣等都会影响教育硕士的培养质量。学科教学美术研究生又有别于其他学科,更需要相关单位的通力配合,共同为研究生营造一个开放、高效、上进、充满关爱的环境,教育硕士的培B才能真正获得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R].教研[2009]1号.

[2]宋强,裴金宝.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教师队伍建设的探讨――以教育硕士为例[J].中国成人教育,2011(07):68―69.

美术硕士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地方师范院校;音乐艺术硕士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建设;双导师制

艺术硕士培养模式是指在现代艺术教育理念的指导下,为了实现艺术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在培养过程中所采用的特定标准的构造样式及运行方式。艺术硕士培养模式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同时又具有泛型性,也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又因为培养模式是一个系统,所以它包含着一些固定的要素,即导向性要素(即培养目标)、组织性要素(即培养过程)、调控性要素(即培养考核)。因为培养模式具有泛型性,所以一经形成便可以为培养单位所遵循。但培养模式一经形成之后,同时也具开放性。也就是说,培养模式不是僵化不变的,培养单位应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不断以开放和改革的态度探索适合本单位实际情况的培养模式。

一、重庆师范大学音乐艺术硕士培养模式的指导原则

重庆师范大学音乐艺术硕士培养模式的宏观指导思想是:“密切与音乐行业接轨,注重音乐艺术实践,突出音乐职业导向。”在音乐艺术硕士培养方案制定过程中坚持了以下原则:一是注重培养模式与行业标准密切接轨。学院邀请了遵义演艺集团艺术总监王小平、重庆高戈广告有限公司董事长阎旭、重庆市广播电视集团(总台)频道总监寇锦等业界精英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并参照相应行业标准设计课程模块。二是注重知识发展性与职业导向性的密切融合。艺术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具有学术性的价值取向,这是艺术硕士教育不同于一般意义的职业艺术教育的根本所在。艺术硕士教育培养的不仅仅是艺术行业精通技巧的从业者,而且是艺术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兼备的复合型高端人才。三是突出艺术职业岗位能力和艺术职业素养的培养。着力加强实践教学,课程设置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增加实践学分权重。联合艺术创新实践基地,充分利用各基地的师资和硬件设施以及其他资源,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

二、重庆师范大学音乐艺术硕士培养模式

音乐艺术硕士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系统音乐专业知识,适应我国社会、经济、文化和音乐事业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层次、应用型音乐表演、音乐创作等领域的专门人才。音乐艺术硕士培养模式必须符合这一培养目标的需求。为了有效地实现这一培养目标,重庆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经过理论探索与教学实践,逐渐摸索出“人文综合素养+专业理论基础+艺术实践+创新创业能力”的音乐艺术硕士培养模式。在这一培养模式中,培养目标是导向性的要素,是培养工作的出发点和最终对培养工作进行检验的立足点。课程设置和教学安排是培养过程,也就是组织性要素。毕业环节则是对整个培养过程的最终考核,也就是调控性要素,通过这一环节检验所培养的学生是否达到了培养目标的要求。

(一)音乐艺术硕士培养模式的课程内容和教学安排

重庆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以音乐艺术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基于“面向社会、服务地方需求、促进音乐事业繁荣发展”的理念,构建了“2+1”的课程体系,即理论课程、实践课程+行业实训,实践环节以课内实践、专题创作实践、作品展演、行业实训等多种不同的方式完成。根据艺术硕士教指委颁布的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2015年修订版,以下简称指导性方案),艺术硕士(音乐)的课程类别为公共课、专业必修课、实践环节、选修课。重庆师范大学艺术硕士音乐领域各类课程的学分数及所占比重可参见表1,公共课与专业必修课见表2。在重庆师范大学音乐艺术硕士课程中,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艺术原理、音乐艺术实践、音乐心理学、音乐美学等课程属于理论课程。专业主课、高级视唱练耳、音乐论文写作与学术规范等课程属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音乐艺术实践属于纯粹的实践性课程。学院要求这一实践性课程的考核形式为音乐会或实践性成果的展示。比如,对于声乐方向的学生,培养方案要求他们必须开两场音乐会,方能获得该门课程的学分。重庆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将音乐艺术实践类课程纳入必修课程中,并占有一定的比重,这样做主要是为了满足培养目标的需要。此处的实践课程同独立实践环节不同。独立实践环节侧重的是总结性评价,是对学生艺术实践能力的最终检验。而必修课中的艺术实践类课程侧重的是对学生艺术实践能力的形成性评价。实践类课程可以在课内进行,也可贯穿于课外活动中;可以在校内进行,也可在校外的实践基地进行。为了增强学生理解作品的能力以及在作品创意表达和风格呈现方面的能力,学院开设音乐美学、音乐心理学、音乐作品分析、视唱练耳等课程。在培养过程中,首先让学生树立正确的艺术理念和美学观念,而很多学生在本科阶段并没有接受到这方面的学习和训练。基于此,重庆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在培养方案中开设了音乐美学课程。音乐心理学类课程主要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应对音乐表演中一些较为复杂的心理问题,比如,音乐创作过程中的心理问题、演出中的怯场等。开设音乐作品分析课程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不同时代、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的分析方法。通过分析方法的掌握,使得他们能够很好地在表演中呈现作品,在创作中把握好作品的风格特质。此外,学院还开设了一门视唱练耳课程,帮助学生解决音乐表演过程中的音准问题。除了必修课程中的音乐艺术实践课程,还有独立实践环节,包括毕业实习、毕业论文、专业能力展示(毕业音乐会)三项内容。该校的培养方案要求在艺术实践基地的行业实习、实训时间不少于一年,同时学位论文(设计)须建立在艺术实践基础上。该校艺术硕士培养实行双导师制,由校内专职教师和校外兼职教师共同承担培养任务。学生修完培养方案所要求的课程,通过学位论文(设计)答辩,同时还须通过艺术行业职业资格认定,方可毕业授位。“2+1”课程体系即两种课程(理论课程、实践课程),加上行业中的实习、实训,更有利于培养目标的实现。

(二)音乐艺术硕士培养模式的实施途径

美术硕士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工业设计;工程硕士;培养目标;课程建设;交叉学科;设计艺术学;艺术设计

中图分类号:J50 文献标识码:A

1984年由国家教育部提出、1997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制正式出台,至今已有近20个年头。其中“工业设计”或“艺术设计”方向工程硕士教育在教学模式、课程与师资建设、社会实践方面有所探索,为促使工程硕士教育有更快的良性发展,有必要对此专业方向中有违工程硕士教育宗旨、模糊混淆工程硕士教育与本科以至高等职业教育分工的一些失误现象加以检讨,以期工程硕士教育有足够的品质保证。

一、“工程硕士”的培养目标和

“工业设计”的“交叉学科”性质

2009年国家批准了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制,是为了弥补“学术型硕士”实际操作能力差的缺点。就“工业设计”(含艺术设计,下文同)方向而言,这一缺点与国外相比却正好相反:国外研究生读完硕士,就是进入社会设计部门工作的介入点;只有实际操作能力弱或有意于史论学术研究者才进入博士层次的教育。事实上中国的“工业设计”方向“学术型”硕士生弱于实际操作能力的同时也同样弱于“学术型”独立研究能力。其原因之一是“工业设计”的“交叉学科”性质及其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还没有得到真正认识,很多时候“工业设计”被看作类似“美术设计”的画图,在课程设置上没有脱出“美术学”的框架。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在学术理论方面和工学硕士并无二致,差异只在于前者侧重于“实践”,后者侧重于“应用”,工程硕士更侧重于“学术实践”。“工程硕士”的培养目标是“高层次”、“复合型”的“工程设计”人才,“工业设计”的工程硕士就是要能对设计物的“技术”提出要求的人才,是能以“艺术”的能力对“技术”(含材料)整合、匹配,使之成为新的终端产品的人才,远非“图形”(不论是手绘还是CG制作)的制作者。这一点是基于科技史的一个基本史实――一件新产品的诞生首先是有“设想”的“计划”,在生产技术经验有相应累积条件下才可能使“设想”的“计划”有所实现。如蒸汽机早在50年(中国东汉刘秀做皇帝的时候),就有古希腊亚历山大里亚的希罗在他的力学著作中提出了构想,直到17世纪才有了切实的“实践”。1690年(清康熙二十九年),曾做过惠更斯助手的帕潘独立研制成功第一台有活塞的蒸汽机。到了1733年(清雍正十一年),英国约・凯伊发明织布飞梭,是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至1782年(清乾隆四十七年),瓦特完善了联动式蒸汽机,使人类生产能力飞跃至一个新高度。虽然如此,瓦特及一大批热衷于“发明”的“发明家”们,并不清楚蒸汽机工作的“科学原理”。过了60多年,到1843年(清道光二十三年),才有焦耳测定出热功当量,使“技术”有了“科学”的依据,也从此使新“技术”的产生、更新加快了速度。“技术”更新的速度加快,“工业设计”的重要性日益突出。“设想”的“计划”既考虑到对已有“技术”功能的应用,也往往在“设想”中会提出超越现成“技术功能”范畴的新的“功能要求”,这就突出了“工业设计”和“技术开拓”的互动关系。20世纪是机械工业、电子、微电子工业技术突飞猛进的时代,各门类新技术的终端产品在人类生活、生产领域普遍应用,人类生活与生产形式的改变速度加快了,“工业设计”与“技术开拓”的互动关系越趋紧密,20世纪也因此被称作“设计的时代”。以“手机”的“工业设计”为例,当“设计”要求其厚度不超过9厘米时,会引起一系列零部件体积的改变。如芯片的厚度要压缩,又带来封装技术的改进。其结果是“技术”突破自身已有的“工艺”模式,出现新的“技术”与“工艺”。计算机最初由主机、显示器、键盘组成,学过设计的乔布斯向他的技术主管提出要制造出一种“可以在牛仔裤上操作游标”的工具,结果是产生了“鼠标”。从这点说,“设计”催生了新技术、新产品的诞生――“工业设计”为技术的再突破提供了“路标”的作用。从技术自身更新的方面说,不同的技术有不同的应用功能,“工业设计”可以对不同的单项功能技术有目标的整合和匹配,推出新的多功能应用价值产品。仍以手机为例,手机的产生最初是希望有可以不依赖“有线”而更自由方便的通话方式,经过科技的努力制造出“蜂窝”式结构的讯号传播网络,“手机”的诞生有了可行的基础,于是出现“语音”通话的“大哥大”。“工业设计”再整合已成熟的其他技术功能,很快使单一“通话”功能的手机从无线通讯技术兼有网络光纤技术,拥有摄像、录像、录音,及文字、图像网络传输等一系列电子、微电子技术功能;“手机”从此不再仅仅只是通话的工具。这种整合技术功能的“工业设计”在工业社会发展之初就开始了,1867年,法国莫尼埃发明了新建筑材料钢筋混凝土,解决了金属与“土”的有效配比,为超高建筑的平面、立面艺术设计提供了可以应用的成熟的材料技术条件,于是就有了1931年第一座摩天高楼――纽约帝国大厦。公元前的苏美尔人发明了“轮”,改变了此前的搬运物体方式;到1893年,麦基尔・派德森发明了自行车,把“轮”的“技术”作为基础,整合“齿轮传动”、“方向控制”等“机械”方面技术,设计出安全便捷的个人交通工具。今天“自行车”的“工业设计”仍然新产品层出不穷,原因在于“工业设计”就是具有不断整合、挖掘多种“技术”的“实用价值”,并使之成为“衣食住行用”各领域终端产品的性质和能力,满足“人”对丰富生活内容、提升生活品质的不断追求。即便是农耕手工业时代的“工艺美术设计”,其宗旨也和工业社会的“工业设计”一样,都是“提高人的生活品质”,只不过前者的速度缓慢。所谓“生活品质”包含两个方面,一个是产品功能带给人们实际生活的“物质”性的安全、便利;另一个是产品形态带给人们“精神”性的愉悦、舒适感。“衣食住行用”的生活领域有各自不同形态的产品,有不同的使用功能,为“人”所用,最终改变的是“人”的生活方式。如桌、凳、椅的“高家具”,改变了中国汉唐以前千余年的“坐”、“卧”方式;釉瓷器的出现,提供了更易于清洗的饮食器具,但真正取代陶器,成为乡镇普通人家的餐饮器,还是近100多年的事……所有这一切虽然都在不同方面提高了人的“生活品质”,但“提高”的速度非常缓慢。尽管如此,还是反映出不同材料和技术,都是在“艺术设计”的统筹下才成为可用的产品形态的历史事实。如果“技术”只停留在经验层面,“科学”只囿于实验室范围,技术和科学的社会意义就难以展示。“工业设计”则以终端产品形态把技术、科学的社会意义、经济价值“实践”化,所以工业设计是科学技术“实验室”阶段的后续或“前导”(提出功能要求由技术部门解决),和“科技”研发同属一个系列,也是工业社会持续发展的动力之一。“工业设计”包含了“艺术设计”与“技术完成”两部分内容,是“艺术”与“科技”的“交叉”,也是“文科”和“工科”的“交叉”。工业社会的“工业设计”中的“艺术”部分和农耕手工业社会的“工艺美术设计”不同,“设计艺术”在这里已经成为“设计”的一种“方法论”而自具完整体系,前期从市场调研分析开始,定位产品消费要求、产品功能到材料选择,然后出概念图、效果图、文案编写,再出模型,形成一个“程序流程”;其中结构图、施工工艺图一般由相关技术人员制作。如上所述,“工程硕士”培养目标是“高层次”、“复合型”的工程人才,在“工业设计”方向来说,即是有统筹匹配、整合运用不同技术能力,具有“艺术创意”基础和相应艺术表达能力的设计师、工程师。与之相应的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人才是技术操作熟练的技师,即“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参见教育部《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划(2011-2015年)》),至今已“培养了数以千万计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中包含了“CG”(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技术)制作技师,为“工程硕士”的“工业设计”培养配备了足够的社会人力资源。

美术硕士论文范文第9篇

学校肇始于解放前夕在毛泽东同志亲切关怀下成立的湘北建设学院,2003年11月经教育部和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由原湘潭工学院与原湘潭师范学院合并组建而成。

育人环境

学校坐落在伟人故里、人文圣地湘潭,处于长株潭核心区域,比邻九华经济开发区,交通便利,创新创业条件优越。学校占地面积3107亩,建筑面积110余万平方米,月湖、明湖、樱花园、梅花园等10处景观园林相映成趣,山水型校园初具规模,是师生修身治学的理想沃土。

学校拥有两座现代化图书馆,纸质藏书261.38万册,全校中外文纸本期刊1578种,中外文电子期刊27184种。校园信息基础设施完善,已建成万兆核心骨干网络与云数据中心,有线无线网络全校覆盖、畅通快速;核心业务管理与服务全部实现信息化,移动校园应用平台日臻完善;坚持以父母心办食堂、建公寓,食宿生活条件一流,是师生安居成长的文明殿堂。

学科师资

学校坚持特色发展,构建良好的学科生态结构。设有19个教学院及研究生院、独立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国际教育学院,有90个本科专业,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1个学科门类。拥有3个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4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5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金融硕士、法律硕士、教育硕士、体育硕士、翻译硕士、工程硕士、会计硕士、艺术硕士等8种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类别及“硕师计划”推免权资格,并可开展同等学力人员在职申请硕士学位工作。拥有1个国防特色学科,1个省级优势特色重点学科,8个省级重点学科,5个省级科技创新团队。拥有8个国家特色专业、17个省级特色专业、3个“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1个国家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3个省级“十二五”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4个省级“十三五”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

学校着力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水平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35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646人、正高职称370人、博士学位教师838人;有国家863计划主题专家1人、教育部科技委委员1人,“”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1人,“四个一批”人才1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教学名师等10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3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8人,湖南省“芙蓉学者计划”特聘教授5人,湖南省“百人计划”特聘教授5人,湖南省优秀社会科学专家1人、优秀青年社会科学专家1人,“徐特立教育奖”获得者1人,湖南省教学名师、十佳师德标兵、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19人,湖南省“新世纪121人才工程”人选46人,湖南省学科带头人及培养对象32人,湖南省普通高校青年骨干教师及培养对象193人。

人才培养

学校坚持“卓越教育”,注重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大力培养创新型人才。现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研究生及留学生3.5万余人。拥有1个教学团队、5个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近年来,主持省级以上教研教改课题750余项,获教学成果奖3项(其中一等奖1项),省部级教学成果奖70项,省级优秀课程、重点课程和精品课程39门。学校拥有81个教学实验室(中心)(其中2个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教育部“卓越计划”校外实践教育基地,41个省级实践教学平台。

学校实施“卓越学子计划”、大学生科研创新计划,搭建了“芳菲之歌”“青春之歌”“理想之歌”等典型示范教育舞台,形成了“齐白石”大学生文化艺术节等校园系列品牌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生在德国红点设计大奖、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全国“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数学建模竞赛、电子设计竞赛等赛事中多次获得优异成绩;黄家厚、殷培孟、刘成、龚勋等同学接连获得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创造了全国地方高校成绩;涌现出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向日葵女孩”何平、“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标兵”彭月丹等一大批优秀典型。60多年来,已向社会输送了约30万名各类高层次人才,毕业生以品行优秀、素质全面、能力突出而广受用人单位好评。

科学研究

学校聚焦国家需求,积极响应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注重科学研究与学术创新,是国家科技部认定的“蛟龙号”参研参试单位,其中领衔研制的“海牛”号深海海底60米多用途钻机海试成功,刷新了我国深海钻机钻探深度,标志着我国深海钻机技术跻身世界一流。近年来,学校承担国家“863计划”项目、“973计划”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防基础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等国家计划项目650余项,省级以上科研项目3711项,年入校科研经费位居省属高校前列;获国家和省部级科研成果奖250余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4项。获得国家授权专利、软件著作权等923项,推广新技术近100项。出版学术专著(教材)331部。

学校拥有26个国家、省部级自科类科技创新平台,9个省级社科类创新平台;设有矿业工程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院和创新发展研究院等科学研究与战略咨询机构,办有《湖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矿业工程研究》《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等刊物,其中学报社科版入选CSSCI来源期刊、全国高校百强社科学报,学报自科版和社科版均入选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毛泽东研究”专栏被评为全国社科学报优秀栏目。

开放办学

学校始终开放胸怀,重视国际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日本等国家40余所高校和台湾地区10余所高校开展合作办学和科学研究。留学生规模稳步增长,已招收来自15个国家的留学生来校学习。近年来,积极派遣青年教师赴国外进修深造,选送学生赴国(境)外交流研修或攻读硕士学位,选派应届本科毕业生和教师赴美国、泰国等国家开展对外汉语教学,拓展了师生的国际化视野。

学校充分发挥科技引领作用,依托528个各类校企校地合作平台,与三一重工、等知名企业深度协同创新,服务地方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培育、区域产业转移和军民融合,为湘江流域污染治理、重金属污染生态修复等重大民生工程作出了重要贡献。

不忘初心,奋力前行。科大人将紧扣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始终秉承“唯实惟新,至诚致志”的校训,立足湖南,面向全国,放眼世界,开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为经济建设及社会发展提供高层人才、高深知识、高新技术和高尚文化,朝着建设特色鲜明高水平综合性大学的目标迈进。(数据统计截止日期:2017年2月28日)

艺术类专业介绍

美术专业介绍

专业:美术学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坚实的科学文化、艺术理论知识与教育理论知识,具有美术史研究、美术评论、美术教育、当代视觉文化策划与管理、文化遗产研究与管理、美术专业创作等方面能力的应用型专门人才。比较优势:拥有美术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和专业硕士(美术方向)、校级特色专业 。

主修课程:主干学科:美术学、教育学、艺术学理论,

主要课程:美术概论、中外美术史、透视与解剖学、中国民间美术、心理学、美术教育学、中小学美术教学论、绘画基础、绘画表现、设计基础等课程。

就业方向:中、小学,高职院校、高等学校、美术馆所、博物馆、文化企事业单位。

学制:本科四年 本专业招收美术类文史、理工类学生,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绘画专业介绍

专业:绘画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坚实的科学文化和艺术理论知识,具有绘画创作、教学的能力,能在专业艺术领域和各级各类学校从事绘画创作、教学和研究工作的应用型人才。设有国画、油画、水彩、版画四个专业方向。(每年交替设置两个专业方向)

比较优势:拥有美术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和专业硕士(美术方向)

主修课程:主干学科:美术学、艺术学理论

主要课程:中国美术史、外国美术史、美术概论、构图学、应用解剖与透视、素描、色彩、绘画创作等课程。

就业方向:画廊、博物馆、美术馆、网络媒体美术等绘画创作、研究与交流机构,中高等专业学校,文化企事业单位。

学制:本科四年 本专业招收美术类文史、理工类学生,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雕塑专业介绍

专业:雕塑

培养目标:强调造型基础,同时注重将创新理念、艺术方法论引入基础教学,培养能从事城市雕塑、装饰雕塑、创作、规划、管理的高级专门人才,亦能在高等院校、中等专业学校从事雕塑教学工作。

比较优势:拥有美术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和专业硕士(美术方向),湖南省本科专业。

主修课程:主干学科:艺术学、文学、工学

主要课程:美术概论、透视学、解剖学、中外美术史、中外雕塑史、素描、泥塑(浮雕、圆雕)、陶艺、综合材料、雕塑创作构图等。

就业方向:雕塑研究院,工艺美术研究所以及与雕塑专业相关的各种工厂、艺术创作机构,各类中高等专业学校等需要雕塑人才的事业单位。

学制:本科四年 本专业招收美术类文史、理工类学生,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音乐学专业介绍

专业:音乐学

培养目标:分钢琴、声乐、舞蹈、理论、作曲、器乐、指挥等方向,培养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熟练的专业技巧,能在中、高等学校从事音乐教育教学的高级专门人才,亦能在社区及企事业单位从事音乐培训、演出和管理方面的工作。比较优势:拥有音乐与舞蹈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和专业硕士(音乐方向)

主修课程:主干学科:艺术学、教育学

主要课程:基本乐理、视唱练耳、和声学、曲式与作品分析、合唱与指挥、民族民间音乐概论、中外音乐史、音乐教育导论和教材教法、教育心理学、声乐、钢琴、器乐、中国当代音乐、歌曲写作、电脑音乐等。

就业方向:中小学、中等专业学校、各类文艺团体及其他需要音乐人才的企事业单位。

学制:本科四年 本专业招收音乐类文史、理工类学生,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舞蹈表演(艺术舞蹈)

专业:舞蹈表演(艺术舞蹈)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芭蕾舞、中国古典舞、民族民间舞、现代舞等技能和专业理论素养,并接受舞蹈表演专业的基本训练,掌握舞蹈表演基本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比较优势:拥有音乐与舞蹈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和专业硕士(音乐方向)

主修课程:主干学科:舞蹈学、音乐学

主要课程:芭蕾基训、古典舞身韵、毯功、民族民间舞蹈、舞台化妆、视唱练耳、声乐、钢琴、舞台表演、舞蹈编导、舞蹈艺术概论、中外舞蹈作品赏析、中外舞蹈史、舞蹈音乐剪辑与制作等。

就业方向:专业表演团体、文化馆站、各级各类学校、及其他需要舞蹈人才的企事业单位。

学制:本科四年 本专业招收舞蹈类文史、理工类学生,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舞蹈表演(体育舞蹈)

专业:舞蹈表演(体育舞蹈)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扎实的舞蹈学、体育学专业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较高的体育舞蹈、流行舞蹈等表演能力、创编能力和教学能力,符合舞蹈表演发展需求的专门人才。比较优势:拥有音乐与舞蹈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和专业硕士(音乐方向)

主修课程:主干学科:舞蹈学;体育学

主要课程:中外舞蹈史;舞蹈艺术概论;舞蹈解剖学;现代舞;爵士舞;拉丁舞;摩登舞等专业技能和理论课程。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在各类专业表演团体、企事业文化机构、各级各类学校、舞蹈培训机构、健身俱乐部、社区文化机构、社团组织(协会)、影视传媒等单位从事表演、教学、管理、科研等工作。

学制:本科四年本专业招收舞蹈类文史、理工类学生,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招生计划

注:1、具体招生计划以各省相关部门公布的为准。2、专业收费标准以上级主管部门批准的为准。

报考须知

专业要求:考生报考我校艺术类专业,必须参加生源所在省份组织的艺术类专业统考。美术学、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产品设计、绘画和雕塑专业招收参加美术类统考的考生;音乐学招收参加音乐类统考的考生;专业要求:考生报考我校艺术类专业,必须参加生源所在省份组织的艺术类专业统考。美术学、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产品设计、绘画和雕塑专业招收参加美术类统考的考生;音乐学招收参加音乐类统考的考生;舞蹈表演(艺术舞蹈方向)专业招收艺术统考舞蹈类(安徽、云南、广西);舞蹈表演(体育舞蹈方向)专业招收安徽省省统考本科:表演(体育舞蹈、健美操)、河南省和云南省艺术类体育舞蹈省统考、湖北省艺(二)舞蹈学类统考的考生。湖南省的舞蹈表演(艺术舞蹈方向)和舞蹈表演(体育舞蹈方向),使用舞蹈类省统考成绩。我校2017年没有单独组织艺术类专业考试。

美术硕士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教育技术专业;中外合作办学;研究生教育

中外合作办学是指外国教育机构同中国教育机构在中国境内合作举办以中国公民为主要招生对象的教育机构的活动[1],包括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截至2016年9月28日,包括美国、澳大利亚、英国、法国在内的18个国家和地区的140多所高校与中国的高校开展了合作办学,经教育部审批或复核的硕士及以上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与项目(含内地与港台地区合作办学机构与项目)达到240个,其中有机构34个,项目206个[2]。本文将以安徽师范大学中外合作办学硕士项目为例,分析教育技术专业中外合作办学的特点及其启示。

一、合作办学的概况

2014年2月11日,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公布2013年下半年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审批结果

的通知》(教外办学函〔2014〕5号),安徽师范大学与美国约翰逊大学(Johnson University)合作举办的现代教育技术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项目获得批准(批准号:MOE34US1A20131553N,专业代码:045114H)。该项目是我国教育技术专业首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对于教育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与学科发展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安徽师范大学创建于1928年,是安徽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共建高校、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项目建设高校,是安徽省委省政府优先建设的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和安徽省“地方高水平大学”项目建设高校,也是全国首批获准招收公费留学生的高校之一。约翰逊大学创办于1893年,是一所拥有120多年历史的私立大学,位于美国田纳西州诺克斯维尔市,学校以教师教育闻名美国东南部,受到美国“南部大学及各级中小学协会”认证,具有学士(本科)、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学位授予权。

中美教育技术专业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办学宗旨是:坚持知识与能力并重,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办学理念,以国际化的视角,实现跨国优质现代教育技术相关资源的整合,推动中国教育技术的“四化”,即国际化、信息化、现代化、科学化。中美教育技术专业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培养目标是:适应现代教育技术国际化潮流,提高现代教育技术人员的教育信息化理论与实践水平,培养具有独立研究能力和创新精神、具有国际视野和崭新教育理念的现代教育技术的中美双方学位高级人才。

二、合作办学的特点

(一)纳入全国研究生招生统一入学考试

教育技术专业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自2014年起纳入全国研究生统一招生计划,学生需参加全国研究生招生统一入学考试,初试科目设置分为四个单元:第一单元思想政治理论、第二单元英语一、第三单元教学系统设计、第四单元教育技术学(含C语言程序设计)。政治理论和英语一为全国统考科目,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命制,而教学系统设计、教育技术学(含C语言程序设计)由招生单位自行命制。复试科目为教育技术国际比较。招生单位自行命制的科目提供参考书目。符合相关招生录取规定和要求,如具有本科学历、大学英语四级(或同等)及以上水平,达到国家规定的录取分数线后,中美双方组成的复试小组对考生进行复试(1:1.5)后,按成绩录取。安徽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中美合作)专业入学考试科目及参考书目如表1所示。

(二)采用一对一的合作模式

中美教育技术专业合作办学项目采用一对一的合作模式,即同国外的一所教育机构合作开设某些专业或课程。本项目合作双方是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与美国约翰逊大学泰普拉教育学院,双方就开办现代教育技术专业开展合作。泰普拉教育学院(Templar School of Education)是美国约翰逊大学最好的学院之一,在师范教育和教育技术专业领域独具特色,毕业生在田纳西及其周边州中小学供不应求。泰普拉教育学院的现代教育技术硕士学位开设于1996年,是专为那些致力于把现代科技应用到课堂教学中的在职教师或有志于从事教育行业的学生设计的,旨在培养学生如何把最前沿的教育科学技术应用到教育教学中去。

(三)采用双校园模式

双校@模式是指在国内大学完成若干年的学习,再到国外的合作院校完成剩下的学习。教育技术专业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办学层次和类别为硕士研究生教育,学制为全日制三年,每年一期,每期招生25人,采用“2+1”培养模式,即硕士研究生在国内本校学习2年,然后赴美国约翰逊大学学习该校的现代教育技术课程1年。这样,学生就可以在中方校园里完成基础课程学习,并逐渐强化外语训练,突破语言障碍,为出国到外方学校学习提前做好准备。

(四)授予双硕士学位

中美双方学校都具有教育技术硕士学位授予权。完成本项目所要求的课程、修满规定学分、考试合格后,满足学位授予条件的学生可以同时获得安徽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和理学硕士学位证书,以及美国约翰逊大学教育技术专业文学硕士证书(Master of Arts in Educational Technology)。本项目颁发的美国约翰逊大学教育技术专业文学硕士学位证书与其在美国和其他国家及地区颁发的同专业硕士学位证书完全一致,并得到美国联邦教育部的认可和中国教育部的认可。

(五)共同协商美方课程设置

本合作办学项目由中美合作双方按照协议规定投入教学设施、师资等教育资源,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共同实施课程教学、教学管理与考核,采用“2+1”培养模式和国际化的教学体系,学生享受双方优质教育资源。美国约翰逊大学教育技术专业课程设置如表2所示。

经双方协商,确定美方课程设置如下:(1)教育技术专业课,包括“计算机结构及工作原理”,3学分;“世界科技介绍”,3学分;“学校网站的建立”,3学分;“移动工具的运用”,3学分;“适合教师和学生的计算机工具介绍”,3学分;“网络2.0”,3学分;“伦理学”,3学分;“专题研究:数码影像”,3学分;“专题研究:计算机在课堂教学中的具体运用”,3学分;“专题研究:多媒体”,3学分;(2)历史文学公共课,包括“早期希伯来历史”,3学分;“公元一世纪东部地中海文学”,3学分。

三、启示

安徽师范大学与美国约翰逊大学合作举办现代教育技术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项目给我们带来以下几点启示。

(一)拓宽学生来源,突出办学特色

教育技术专业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接受教育学一级学科内考生调剂,如教育学原理、课程与教学论、教育史、比较教育学、学前教育学、高等教育学、成人教育学、职业技术教育学、特殊教育学等专业,一方面有利于扩大学生来源,另一方面有利于学生毕业后将教育技术应用到学科教学中去,实现教育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因此,在硕士阶段招收具有一定学科背景的学生成为专业硕士生,其就业面将会更为广阔[3]。此外,中外合作办学要立足于中国的国情,在引进和利用国外优质教育资源的同时保持本国的民族特色和传统文化,深挖双方办学优势,着力打造办学特色,加快教育技术国际化进程,培养教育技术国际化创新人才。

(二)拓展合作国家,扩大合作规模

美国是教育技术领域和学科发源地,与对美国教育技术发展的关注相比,我们对亚洲邻国日本教育工学研究领域的关注是比较少的[4]。早在2005年8月,日本学者坂元昂先生就提议定期举办中日教育技术学研究与发展论坛,同年11月,第一届中日教育技术学研究与发展论坛在中国广州华南师范大学举行,至今已连续举办了5次,第五届于2015年7月在上海师范大学举行。这是目前中日之间关于教育技术学术研究与沟通交流的最有力的平台之一,也是我们了解日本教育工学l展的一个独特的窗口。我们不妨以“中日教育技术学研究与发展论坛”为契机,加强中日教育技术学术研究与交流这一重要纽带,拓展合作国家,开展教育技术专业中日合作办学,如与日本大阪关西大学、日本奈良教育大学合作开展教育技术专业硕士及以上层次的教育项目。

(三)提高办学层次,增加竞争优势

研究生层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大多定位于硕士研究生教育层次[5]。34个研究生层次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均开展硕士研究生教育,仅有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广东、陕西等地的16个机构同时开展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教育,不存在单独开展博士研究生教育的合作办学机构。迄今,我国共有27所高校获得了教育技术学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6],但无一所高校开展教育技术专业中外合作办学博士项目。我国设有本科、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三个层次的教育技术学专业著名高校(如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等)可以与美国教育技术学专业著名高校(如印第安纳大学、佛罗里达州大学、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雪城大学等)开展高层次的合作项目,将教育技术学(中外合作)博士生培养定位为学术型博士,培养教育技术领域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能力的研究者,突出其独立性、创造性和自主性。

(四)建立交流机制,稳定合作关系

由于我国与其他国家在教育体系、教育理念、培养目标、课程设置等多方面都存在差异,必然会产生各种文化冲突和碰撞。因此,合作过程中的沟通、协调、互信显得尤为重要,合作双方要建立良性互动机制,缔结友好学院关系,共同就科学研究、教师互访、在线学术沙龙、教学观摩研讨、中美基础教育考察等方面开展合作,形成共识。友好学院关系的缔结,将进一步深化双方的交流和合作,促进彼此共同提高,使我国的教育技术进一步与国际教育接轨,推进我国教育技术的国际化,为今后双方进行高层次、全方位的交流合作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国务院.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Z].国务院第372号令,2003-03-01.

[2]中外合作办学监管信息平台.硕士及以上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与项目(含内地与港台地区合作办学机构与项目)名单[EB/OL]. http:///index.php/default/approval/orglists/1,2016-12-7

[3]汪基德,杨改学,周凤瑾.香港研究生教育的特点与启示――以香港中文大学教育技术学专业为例[J].电化教育研究,2008(10):85-89.

[4]孙立会,逯行.坂元昂先生与中国教育技术学[J].现代教育技术,2014(7):35-41.

美术硕士论文范文第11篇

(江苏省文化厅 办公室,江苏 南京 210005)

摘 要: 艺术硕士专业的设立,为社会各界从事艺术生产和创作的中青年艺术家搭建了理想的平台。他们冀希望在艺术院校得到更有针对性系统教育,使自己的艺术素养、审美能力、艺术理解能力、艺术创作水平有一个新的突破。

关键词: 艺术硕士;人文素质;创新

中图分类号:G40文献标识码:A

Several Problems to be Handled in MFA Education

JI Ya-lin

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MFA)教育,属于高层次艺术人才培养体系,是我国艺术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这一制度的设立,为解决艺术领域内大量优秀艺术家,获得与其能力及贡献相称的文化身份,架起了一座金色的桥梁。作为文化艺术人才摇篮的艺术院校,利用其人才培养、艺术创作、艺术科研等方面的优势,开展艺术硕士教育,对教学双方来说无疑是极好的机遇。南京大学美术研究院至今已招生三届,共75名美术专业学员入学,其中雕塑、国画、油画专业人员有50多人,此外还有版画、书法、设计等相关专业的美术人员。在这批学员中从事美术教学的高校教师和文化部门专业人员占60%以上。他们有机会进入艺术殿堂接受教育,心中充满喜悦,有着非常明确的学习目的,迫切需要在理论修养、艺术实践、风格培养、艺术创新等方面得到提高和加强,努力使自己的艺术素养、审美和创作能力有一个新的突破,为今后的艺术发展之路注入新活力。

一、艺术硕士教育需要“广博至深”的人文素质

艺术硕士作为新类型的研究生教育,其所教育的对象主要是社会各界从事艺术生产和创作的中青年艺术家。他们有比较扎实的专业技能,实践性和应用性都比较强,需要多方面理论知识来滋养和充实自己。注重人文教育是大学永恒的使命。徐悲鸿先生常说:一个画家,不仅要有坚实的绘画基础,同时必须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将胸襟开阔,以洞察万物,研究事物的奥妙细理,理解客观的规律。这样才能做到尽精刻微地表现对象,达到艺术的极致。为此,艺术院校应当注重把专业理论教育与人文教育紧密结合起来。作为一名合格的艺术硕士,必须具备综合的人文素质,包括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高尚的理想情操;广博的理论知识;精湛的艺术才能;健康的体魄和心理。素质越高,获取和创造新知识的能力越强,抗拒挫折和失败的能力越强。19世纪英国著名教育家纽曼曾认为,受到完备的人文教育会使人“拥有受过教养的心智,精致的品位,正直、公平和冷静的头脑,以及生活行动中的高贵而又有理性的姿态”。我想每个学员都希望通过几年的学习,使自己成为“具有一种经过训练的理智,一种文雅的举止,一种高尚的和谦恭的行为,能够把自身的美好散布到周围四方”。

南京大学美术学院在培养艺术硕士上充分依托其雄厚的师资力量和深厚文学、历史、哲学背景,把人文素质教育纳入整个课程体系之中,重点培养学员的综合素养。学员入学之初,他们就比较系统地向大家介绍学校的历史、学校特色和影响,组织学员参观南京大学历史博物馆。把“诚朴雄伟,励学敦行”的百年传统与南大校训,作为入学第一课,以增强学员的认知度、荣誉感和使命感。利用南大自身的资源优势,邀请相关学科的专业导师、教授进行讲座,拓宽视野,活跃思维和创造能力。主动帮助每个学员办理图书借阅证,引导学员合理安排时间,实施有计划的阅读,使大家在阅读中陶冶情操,提升精神境界。南京大学美术研究院院长吴为山教授认为,就艺术硕士而言,不是进行单一的知识积累和技能培训,而是侧重于培养学员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因为只有受到良好人文教育的人,思想才有超越意识,才有责任感和使命感,才能更好地发挥美术专业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的功能。

二、艺术硕士教育需要“与时俱进”的艺术实践

艺术硕士凭借多年专业岗位的炼就和成熟,他们对艺术实践的认识和理解有一定的深度,但更需要一种与时俱进的实践能力,一种在理论积累、心胸开阔、眼界拓宽后的实际运用。他们渴望借助艺术院校的平台,进一步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和技能,渴望在艺术实践中通过智慧的双手,把握和驾驭艺术之舟,创作出无愧于时代和民族的优秀作品,为社会主义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作出贡献。

毫无疑问,这对艺术院校本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如何在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上突出“实践性”。德国包豪斯艺术设计学校创建初期,教学上采用“双轨制教学”,即每一门课程都由一位“造型教师”和一位“技术教师”共同教授,使学生共同接受艺术与技术的双重影响。如今在高校系统出现的“理论教学”和“工作室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应当说很有现实意义。南京大学美术学院在培养艺术硕士实践能力上,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突出艺术硕士教育的实践性,有效地将传统意义的讲授课堂,由平面的教学形式改造成立体化,打破以艺术表现的单一教学模式。一是在课程设置上紧扣专业特点,强调应用性和广泛性,合理规划核心课程、方向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二是在教学方法上采取课堂讲授与集体训练、艺术实践等相结合的方式,把书画理论与实践融合在一起,做到有的放矢,深入浅出。授课教师不仅有校内高水平的艺术家和学术理论专家,也有在实践上有丰富经验的各艺术门类的领军人物。三是在师生关系上注重协调统一,老师个人工作室随时向学员们开放,使艺术教育更加完善、和谐和有效。学院着眼于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千方百计地让学员们接触最新的艺术动态,把学习到的具有应用价值的新鲜技能,吸收到创作实践中。积极鼓励学员除了集中学习之外,利用工作岗位之需或节假日参与社会实践,教学成果比较显著。就读于南京大学美术研究院的艺术硕士杨振庭,出生于上世纪50年代,早已在美术教育界有了一定的名声,并且在徐州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担任副院长、硕士生导师。用他的话说,“很珍惜这样一个好的学习、交流和实践的机会,不仅提高了绘画技巧,绘画理念和情感也上了一个台阶”。

三、艺术硕士教育需要“张扬个性”的风格培养

个性是艺术作品的生命,没有个性的艺术品是没有感染力的。所以,追求作品的创造性成为每个艺术家梦寐以求的目标。当前是一个开放的世界,文化的多元化极大地丰富了学员的视角。要想在艺术殿堂成长进步,学员就必须在学习老师、名家、大师的同时,又能凸显自己的个性。法国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院长亨利•克劳德•古索认为,学校应该培养各种年轻艺术家,教授他们国际范围的艺术内容,让他们用自己的语言解读这些文化。最终,在共性文化圈下,年轻艺术家能更清晰地认识本土传统文化,拥有独特的文化个性。

优秀的艺术家不但能够全面地掌握绘画技术,而且在其艺术表现中有着十分鲜明独特的艺术风格。这种创作风格,往往统一于艺术作品的内容与形式、思想与艺术之中,是艺术家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也是衡量艺术作品在艺术上的成败、优劣的重要标准和尺度。有专家认为,在绘画艺术领域里成为一个一流的画匠很容易,成为一个真正的画家就不那么简单了。若称之为大师仅有独特的艺术风格还不够,同时还要建立起独立的艺术体系与艺术理论,这就需要画家在此基础上,还要具备深厚的文、史、哲等其他学科的知识,才有可能登上大师的台阶。现代著名中国画大师陆俨少以书法线条入画,傅抱石的散笔皴法,李可染的大胆泼墨等等,都具有鲜明的艺术个性。因此,如何才能将艺术硕士教育更好地定位于高层次的人才,必须善于发现和把握他们的个人风格特点或形成其个性特点的倾向,做到因势利导,在未来的艺术作品中创造自己的艺术语言,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

艺术个性是创新的起点,教学时应当尊重学员的个性,贯彻个性化教育。南京大学美术研究院针对学员来自工作一线,有一定资历和阅历的特点,在集中辅导的同时,还根据各个人不同专业、不同业绩、不同特点加以个别指导。每次集中授课都要求学员带来自己的习作,并适时进行点评,甚至启发大家共同讨论,允许各抒己见,帮助分析优势和不足,以促进其个人特色和风格的形成。

四、艺术硕士教育需要“超越自我”的创新能力

创新是所有艺术院校承担的历史责任。艺术院校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艺术硕士教育的核心与源泉;把崇尚学术、勤于实践,大胆质疑、敢于批判,突出个性、勇于求新,作为新时期艺术家追求的目标。当然,最有意义的也是最难做到的是艺术家的清明意识,尤其是对自我局限性的超越。如何才能超越自我,唯一的出路在于创新。

营造创新环境。良好的创新氛围对人的精神、气质、心理、行为有着启迪和影响作用。艺术的繁荣需要文明和谐的社会条件,需要没有人为的限制和禁忌,需要各种创新思维的艺术实践能够得到包容和尊重。因此,艺术院校要努力营造一个积极向上、自由活跃、平等交流、和谐奋进、相互学习、相互激励的人文环境,引导学员坚持主流文化价值的认同、追求真善美,正确对待当前美术界出现的思想迷惘、人心浮躁、热衷炒作的现象。

培养创新思维。创新思维是人类最高层次的思维,是构成创造力的核心内容。培养和激发学员的创新能力,必须要有牢固的创新意识,这是培养服务于社会的高素质艺术人才的先决条件。“其命唯新”是傅抱石先生的毕生追求。他不仅探索形式上的“新”,而且注意表现内容上的“新”,许多反映新生活、新建设的画幅,在他笔下清新隽永,寓于时代感。当然提倡创新绝不是丢失传统,只有立足于对传统文化传承和保护基础上的创新,才具有生命力和影响力。日本东京艺术大学副校长田渊敏男说:“现在艺术界都在朝创新发展,但不保留传统怎能走向创新?就如日本的动漫,虽然世界闻名,但这些优秀的动漫作品都是传统下的产物,在这些动漫作品背后都能发现日本‘江户时代’传统的影子。”艺术需要兼收并蓄,需要面向国际,但必须有民族性和本土化特征。

美术硕士论文范文第12篇

艺术硕士是社会高层次创新型艺术类人才的主要来源,创新教育是艺术硕士研究生教育的重要内容。文章论述了艺术硕士创新教育的重要意义,基于艺术硕士培养基地建设,将社会优势资源引入研究生教学,以培养适应社会实际需求的高层次创新型艺术类人才为定位,从招生选拔创新改革、建设创新型教学队伍、课程建设改革、营造创新氛围的环境、培养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人才五个方面,阐述了广州美术学院充分发挥艺术硕士培养基地的载体和引导作用,对开展创新教育所进行的有益探索。

关键词:

创新教育;艺术硕士;培养基地;实践;探索

笔者认为,只有强化创新教育,提高艺术硕士培养质量,才能为社会输送更多高层次创新型的艺术人才。因此,针对艺术硕士研究生的创新教育是非常紧迫的,也是非常重要的。近年来,广州美术学院(以下简称广州美院)通过研究生培养基地建设的实践,对艺术硕士创新教育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艺术硕士创新教育的重要意义

一般来说,创新教育主要包括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创新意识是创造的前提和关键,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需要给予他们更多的思考空间,引导他们发现问题、思考问题,树立创新的理想。创新能力是指学生提供有价值的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和新发明的能力。艺术学是一门非常尊重个性和创新的学科,艺术类研究生有着自身学科专业的特点。众所周知,创新是艺术的生命力,艺术要有所突破必须创新。艺术创作要有独立的出发点,用独特的眼光观察对象,用独特的思维剖析对象,用独特的手法表现对象,在风格、内涵、形式、表现等方面进行创新,使作品从外在形象到内在意境都表现出独特的艺术见地。因此,艺术硕士的创新教育培养和其他学科专业不一样。为了适应艺术事业的发展,相关教育工作者必须重视艺术硕士创新教育的思想、内容和方式等。

艺术实践与艺术体验是艺术硕士重要且有效的实践教学环节,能帮助艺术硕士在动手设计和创作实践过程中逐渐培养感知能力、认知能力和创新思维,使艺术硕士在感性认识和体验之中学以致用,从而提高创新能力。动手设计是艺术硕士创新能力的基本特点,我们在看艺术硕士研究成果时,除了要看艺术创作的结果,还应注重作者在整个创作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思考、精神风貌等潜在的心理品质。

研究生培养基地是学校与企业、行业、社会组织等共同建立的加强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平台,是研究生进行艺术实践与体验的主要场所,是开展创新教育的重要载体。加强培养基地建设,广泛吸纳社会优质资源,实现产、学、研的良性互动,是加强艺术硕士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的必然要求,是增强学生创新意识、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保证,也是服务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双赢”合作方式,越来越受到社会、高校的重视和推广。

二、建设研究生培养基地,开展艺术硕士创新教育的实践探索

近年来,广州美院依托自身的学科优势,与合作单位积极建设艺术硕士联合培养基地,将社会优势资源引入研究生教学,以培养适应社会实际需求的高层次创新型艺术类人才为定位。学校通过招生选拔方式改革,建设创新型研究生教学队伍,注重课程建设和实践教学,营造创新氛围,强调多学科交叉融合等方面的创新。同时加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使创新教育贯穿于艺术硕士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充分发挥了培养基地对艺术硕士创新能力培养的引导作用。

1.招生选拔的创新性改革较高的生源质量,能为今后的研究生培养打下良好的基础。在艺术硕士招生选拔上,广州美院始终坚持“严格考试、按需招生、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宁缺毋滥”的原则,根据国家招生的相关规定,按照学校的招生要求,始终坚持把考生的综合素质、综合能力作为考核的重要内容,通过专业基础与设计创作相结合的考核,了解考生的专业知识掌握情况、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和设计创作能力,从而选拔出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的考生,确保研究生的生源质量。广东省教育厅2010年12月的《广东省教育厅关于联合培养研究生示范基地建设的管理办法》明确规定:“示范基地”只能以高校的名义招收研究生,并按国家招生办法招生,但可以在高校的招生简章中注明,也可在研究生完成基本课程后,由“示范基地”和研究生进行双向选择。近年来,在教育部门下达的高校研究生招生指标中,有些指标定向用于“示范基地”研究生招生,从而确保了艺术硕士培养基地的育人目标。

2.建设创新型的研究生教学队伍创新型的导师对艺术硕士创新教育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是艺术硕士创新教育的关键所在。艺术硕士创新教育对导师的综合素质和执教能力有很高的要求,导师不仅要有丰富的艺术创作实践经验和较高的学术研究水平,还要注重在学术研究、艺术创作等实践活动中培养人才。学校建设研究生培养基地,整合与优化校内与校外师资力量,建立双导师联合培养平台,严格实行双导师制,重点引入实践经验丰富、学术水平较高的企业校外导师与校内导师联合培养艺术硕士,建设创新型的导师队伍,拓宽人才培养渠道,让研究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悉心指导,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为了建设创新型研究生教学队伍,除了选聘热心教育事业、取得一定业界公认成就的行业专家作为外聘导师,学校还聘请了基地导师,有针对性地选择一系列课题项目,共同指导艺术硕士研究生进行研究。不定期地邀请基地高级专业人员担任课程教师,到学校开设研究生课程,构建学术交流平台,安排教师到培养基地培训,提升教师的业务水平。

3.课程建设的创新性改革艺术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与教学建设必须重视学术研究和实践活动,同时注重训练学生的思维,使学生逐渐具备对研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并提出解决策略或方法的能力,以实现对研究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学校聘请基地知名专家作为研究生导师,让校内外导师共同参与制订研究生培养计划、课程设置、学位论文选题和答辩等环节。依托联合培养基地合作平台,学校导师和基地导师选择一系列具有较高研究价值的课题项目,让基地研究生参与进来并得到锻炼,将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与时展、社会实际需求紧密结合,指导研究生的理论学习与实践,使研究生课堂延伸到真实的市场领域,直接将艺术创作转化为市场价值。校内外导师和研究生共同研究课题项目,促进师生的互动教学并充分发挥导师的主导作用,拓展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此外,根据艺术硕士专业学位培养方案的要求,艺术硕士的学位论文必须紧密结合本专业生产或实践应用的实际需要,选题应来源于应用课题或现实问题,要有明确的职业背景和应用价值,以课题项目为依托完成论文工作。因此,学校要求培养基地的导师必须有课题项目为支撑,并在基地的教学实践中完成研究生学位论文指导工作,为研究生完成创新性论文发挥重要作用。

4.营造创新氛围建立创新教育理念是实施艺术硕士研究生创新教育的前提,培养和加强创新意识,是创新教育的核心。研究生培养基地为研究生提供了良好的科研条件,包括真实的工作环境和工作团队、合理的学科布局、浓厚的学术氛围,让研究生真正接触企业的实际工作,了解行业要求。良好的研究生创新教育环境,即良好的学风、校风及团队精神,有利于启发研究生的创新思维,形成一种让学生主动创新、勇于创新的育人氛围,培养具有较高的审美能力、艺术创作能力与创新思维的人才。改善教学条件是实施艺术硕士创新教育的保障,学校必须重视实验室、工作室的建设。培养基地让研究生深入一线,拓展了研究生教学资源,为研究生教学提供了充足的实验室、工作室及先进的科研设备。

5.培养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创新型人才多学科交叉融合是当今高校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的趋势。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多学科交叉融合有利于学生拓展知识结构的广度与深度,有利于学生养成敏锐的观察力、具有一触即发的灵感和触类旁通的能力,有利于培养新颖独特的创新思维能力,有利于培养全面客观地研究、分析、判断问题的能力,能有效地提高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培养高层次的创新型人才。培养基地具有学科综合、人才聚集、资源集中与教学内容丰富等优势。学校应打破各种壁垒,整合各方创新资源,强调多学科交叉融合,组织和展开多学科交叉融合教学实践、学术交流、沟通与互动,建立多方合作、互惠共赢的互补互融关系,在实践中提升艺术硕士的综合创新能力和竞争力,实现艺术硕士综合素质的培养与提高。

三、结语

艺术硕士的创新教育是高校人才培养的系统工程,是研究生教育改革和学科建设自身发展的必然选择。我们将在创新理念的指导下,不断总结经验,完善教育创新体系,促进艺术硕士培养基地稳步发展,培养更多适应社会经济要求且能为我国艺术事业服务的创新型艺术人才。

参考文献:

[1]奉莉.我国研究生创新教育的现状和改善对策.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11(2).

[2]广东省教育厅关于联合培养研究生示范基地建设的管理办法(粤教研函〔2010〕21号).

[3]朱琰.基于政产学研合作框架的服装设计类研究生创新教育模式探讨.美术教育研究,2015(3).

[4]梁小雁.艺术硕士研究生培养基地建设的几种模式——以广州美术学院为例.人民论坛,2015(33).

美术硕士论文范文第13篇

【关键词】 硕士;创新能力;现状

一、我国高等学校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取得的成绩

(1)政策法规方面的不断改善。对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视与实践是随着创新教育思潮的产生而产生,并逐步通过各项法律、政策、文件深入开展,国家出台了多项政策、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一育法》、《关于加强和改进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的几点意见》、《关于加强硕士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管理的通知》、《关于加强硕士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区域合作的意见》、《硕士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实施基本要求》等等。这些、法律、政策、文件集中反映了教育主管部门对硕士研究生教育创新实施思路与逐步规范的具体措施,属宏观的指导性文件。使我国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2)高等学校在提高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方面取得的成就。第一,教育结构不断优化,培养形式多样化。近年来实施的“211工程”和“985工程”,建设和发展了一批重点学科、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和科技创新平台,为硕士研究生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确立了较为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门类比较齐全、结构和布局比较合理、覆盖面较宽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的学位体系。”截止2008年上半年,我国专业学位教育已累计招生86.5万人,其中学历教育招生24.6万,占专业学位总体招生数的28.4%;在职攻读招生61.9万,占专业学位总体招生数的71.6%。目前我国参与专业学位教育的院校总数为431个,占我国博硕士学位授权单位总数的60%。我国初步建立了专业学位教育制度,培养了大量应用型专门人才。

第二,高等学校日益重视,积极探索各种途径提高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高等学校日益重视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纷纷采取各种措施,加强研究与实施硕士研究生穿心能力提高的各种途径:

二、我国高等学校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高等学校培养的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总体不足。在2002年10月召开的全国硕士研究生院院长联席会上,参会者一致认为:目前,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问题的一个主要表现就是—— 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不强。

已有的许多调查数据也显示出我国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不足。国务院学位办专项课题“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的现状调查与研究”,从我国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共选择7所具有代表性的高校,发放了3500份问卷就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的现状展开了调查,调查统计结果显示:我国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总体上一般,其中9%和38%的导师认为硕士生的创新能力为“优”和“良”, 53%的导师和47%的教育管理人员认为硕士生的创新能力一般甚至较差;硕士研究生在这方面的自我评价也较低:硕士生创新能力自我评价“一般”和“差”的分别为51%和34%;用人单位认为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一般”和“差”的比例达68%。我国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具有创新性的高质量论文数目少。学术论文的质量和数量因其较强的客观性而成为衡量高校水平的重要尺度之一。近几年我国高校发表国际学术榜论文的数量有较大增长,但总体而言,我们与世界一流大学的差距仍然非常明显。不只表现在学术论文的数量偏少方面,更主要表现在学术论文的质量差距较大方面。即论文的被引用次数。

我国2005年在Nature和Science上发表的论文数量不到美国的五分之一;2006年我国的Nature论文被引次数超过期刊IF值的,不到美国的五分之一;Science论文被引用次数超过IF值的,不到美国的四分之三。”

此外,普遍认为学位论文的创新性是硕士生创新能力的体现。但在我国当下的硕士生培养中,学位论文的质量却不容乐观:第一,相当一部分硕士生论文写作过程中缺乏第一手资料,多是“闭门造车”,由于学生自身水平所限,搜集的资料不全面,很难做出具有创新性的学位论文。第二,部分硕士生的学位论文题目由导师指定,忽视选题过程学生发现研究创新点、提高自身创新能力的重要性。第三,硕士研究生文献检索和资料处理能力不足,严重影响毕业论文质量。第四,部分硕士研究生研究分析问题能力、逻辑推理能力与抽象思维能力不强,逆向思维与独立判断能力不足,对已有的学说或学术成果盲目信任、赞同,而较少的思考、质疑,较少把自己的观点、看法或实践表达出来,难以得出严密的结论。第五,论文答辩形同虚设,答辩组的成员多为校内相近专业的老师,彼此间互相照顾,论文通过率达到90%以上,甚至100%,这在很大程度上也使得导师以及学生放松了对学位论文重视程度,毕业论文的质量难以保证。这是一个令人担忧的结论,客观地反映了国内硕士研究生的创新能力不足。

第二,参与科学研究少。硕士研究生既是学生又是研究者,既要学习又要在科学研究工作中有所创造。硕士研究生要在科学研究中培养自身独立科研的能力,科研是硕士研究生教育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参与课题研究其实就是硕士研究生在校期间的科研实践过程,它与硕士研究生学习是相互补充的,硕士研究生能在参与课题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了解到自身的不足,推动自己进一步扩充知识。我国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中存在的一个很大问题就是硕士生参与科学研究的机会太少。

第三,参与社会实践少。实践是创新思维的前提和基础,在创新实践活动中,创新思维能力可得到巩固和发展,使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得到进一步加强。知识的掌握和创新能力的形成,最终都将通过实践活动来体现。硕士研究生要走进社会,了解社会,最终服务于社会,就必须走出校园,以实际生活为基础,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培养硕士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参与科研实践活动极为重要。“社会实践”是硕士研究生接受锻炼、增长知识、施展才华的舞台,是新思想、新文化、新科技的“源头活水”,也是能更好地将科技新成果与社会的实际需要结合起来的有效途径。”

参与实践最明显的结果就是动手操作能力不强,动手能力水平低历来是我国硕士研究生能力结构中的薄弱环节。

参考文献:

[1]吴启迪.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第十次会议上的讲话「J].学位与硕士研究生教育.2006.1:1一9

美术硕士论文范文第14篇

关键词:工业工程硕士(IE硕士);课程体系;现状;问题;对策

工业工程(IndustrialEngineering,IE)是对人员、物料、设备、能源和信息组成的集成系统进行设计、改善和设置的一门学科(美国工业工程师学会)。随着我国经济的腾飞以及企业面临挑战的日益激烈,我国对高级工业工程人才的需求已呈现迅速上升趋势。然而实践表明,我国IE硕士教育的发展严重滞后于国民经济的发展,难以满足企业对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的复合型人才的需求,IE专业硕士培养模式不完善。为解决该问题,构建有效的IE硕士课程体系十分重要〔1〕。根据201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目前全国有113所学校共128个院系招收IE硕士,主要分布在机械工程类和经济管理类两类学院(分别占47%和53%),少数学校还同时在两类学院设立了IE硕士点(占12%),如大连理工大学。从学位类型上看,IE硕士包括学术型硕士和专业型硕士,并且以专业型硕士为主(占87%),其中学术型硕士仅由机械工程类学院培养,而专业型硕士两类学院均可培养。这两类学院培养的IE硕士课程体系现状如何,有什么区别?学术型和专业型IE硕士的课程体系有哪些差异?现今这些课程体系存在哪些共性问题?如何改进?本文将通过对国内11所有代表性的IE硕士培养高校调查研究,对其课程体系进行分析,并得出相关启示和建议。

一、我国IE硕士课程体系的现状

我们从国内113所IE硕士培养高校中选取了北京交通大学、天津大学、东北大学、吉林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山东大学、华中科技大学、重庆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共11所学校(约占培养单位总数的10%)进行研究。样本中IE硕士点设在经济管理类学院的有7所,设在机械工程类学院的有7所,同时设在这两类学院的有3所;单独培养学术型硕士的学院有2所,单独培养专业型硕士的学院有9所,同时培养学术型和专业型硕士的学院有3所,样本分布接近总体分布。通过查询样本学校的官方网站、阅读相关文献资料、电话采访、实地调查等方式对这些学校的IE硕士课程体系进行深入调查研究,总结目前我国IE硕士课程现状如下。

(一)课程类型和内容

IE硕士课程一般分为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选修课和必修环节四类,这与其他专业的硕士课程体系相似〔2〕。(为方便研究,笔者根据课程性质和内容对某些高校的IE硕士课程进行了整合。例如西安交大开设了学位必修课、学位课、必修课、选修课和必修环节,本文将其学位必修课归至公共基础课,学位课和必修课归至专业基础课。其他同理)其中,公共基础课一般可分为基本公共课、数学类和管理类课程三类。专业基础课一般分为数学类、管理类和机械类课程。专业选修课的门类广泛,一般包括管理、机械技术和计算机三类课程。必修环节可分为理论形式和实践形式两种。可见,各学院及各学位类型的IE硕士均开设自然辩证法、外语等基本公共课,管理类的专业基础课和管理类的选修课,而管理类的公共基础课仅在经济管理类学院和专业型IE硕士中开设。机械类的专业基础课和选修课、计算机类的选修课仅在机械工程类学院开设,这与其学科特点密不可分。必修环节多采取文献综述、开题报告等理论形式,差异不明显;仅少数培养专业型IE硕士的单位采取实践形式的必修环节(样本中该比例为20%)。

(二)学分要求

对上述学校的IE硕士课程学分进行分析,可知公共基础课学分一般占25%以上,专业基础课学分等于或略高于公共基础课,二者之和一般占总学分的一半以上,可见各单位对二者的重视程度之高。在专业选修课方面,经济管理类学院和专业型硕士的学分要求偏低(分别较机械工程类学院和学术型硕士低8%和11%)。在必修环节方面,经济管理类学院和专业型硕士的学分要求相对较高(较机械工程类学院和学术型硕士均高4%)。分析其原因,经济管理类学院专业型硕士主要偏重解决企业实际管理问题,实践能力要求高,而必修环节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这种不足。

二、我国IE硕士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设置区分度不大,专业特色不突出

1.从横向方面比较,机械工程类和经济管理类学院的IE硕士课程设置没有凸显各自的学科特点。例如某机械工程类学院开设的IE硕士专业基础课包括“运筹学、管理学基础、生产系统设计、物流与供应链”等管理类课程,这与经济管理类学院的IE硕士课程相似,的确偏重管理技能的提高,但缺乏对机械工程领域深入研究的课程,未充分体现学科特点。

2.从纵向方面比较,各经济管理类学院之间,以及各机械工程类学院之间的IE硕士课程设置大同小异。例如,很多经济管理类学院都开设诸如管理信息系统、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生产运作管理等课程,区别仅在于这些课程分设在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或选修课不同的范畴,课程所属类别不同而已,实质差别不大。

3.从学位类型角度看,学术型和专业型IE硕士的课程体系差异不大。特别是同时招收学术型和专业型IE硕士的学院,专业型IE硕士在课程选择、课程组织、必修环节等方面参照学术型硕士设置,未凸显其“培养适应行业或职业实际工作需要的应用型人才”的特点。

(二)课程之间联系不紧密

很多课程过于独立,导致某些课程所讲授的知识和理论方法难以应用到其他课程中。例如IE硕士开设了运筹学、优化理论等基础课,但在其后的生产管理、供应链管理等课程中却不要求学生给相关问题建模,课程内容前后脱节,学生没有形成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三)课程结构比例失衡

如前所述,经济管理类学院、专业型IE硕士的选修课平均比例偏低。研究表明,美国著名大学的研究生课程体系中,选修课比重甚至超过了必修课,例如哈佛大学教育管理学研究生选修课比重高达60%〔3〕。台湾国立清华大学IE硕士选修课比例也超过了40%。专业选修课比例偏低将不利于学生拓展专业理论、扩大知识面,同时也不利于学生个性化能力的提升。

三、我国IE硕士课程体系的优化建议

1.准确定位学术型和专业型IE硕士,并据此设定相关课程。学术型IE硕士开设的课程应强调理论基础,涵盖机械技术、管理工程、数学等各类课程。而专业型IE硕士开设的课程应面向实际操作,管理类课程设定应较多。且专业型硕士对职业教育和业务提升有迫切需求,因此教学内容应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案例讨论课比重应增大;同时要重视实践教学,可加大实验学时的比例,开设学生自主创新实验项目。

2.机械类学院和管理类学院应结合自身学科特点和专业特色,进一步明确细化IE硕士培养目标,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开设课程。机械工程类学院应突出工程基础和管理技能,重点开设机械类专业基础课程,并加设管理、计算机技术和工业工程相关知识。而经济管理类学院需要突出综合及部门经济管理能力,重点开设管理学、系统工程等课程。

3.突破学院、学位类型限制,完善课程结构。参照美国和台湾著名大学研究生课程体系,经济管理类学院、专业型IE硕士选修课学分应至少达到30%。选修课应结合各单位自身办学特色设定,可以是经济管理类课程、人文社科类课程,也可以是某一专业课程,科学方法论课程。

4.合理化IE硕士课程组织。一方面,应合理设置开课顺序,使各门课程前后衔接,前为后用。另一方面,各任课教师应加强沟通(可通过查阅相关课程教学大纲、交流座谈等方式),并调整授课内容,使相关课程衔接更为紧密。

5.加强IE硕士师资队伍建设。特别是专业型IE硕士教师,其师资队伍既应当有帮助学生打好理论基础的学术型教师,更要有充分把握职业发展需要和业务提升的实践型教师〔4〕。而目前专业型IE硕士教师很多是由学术型教师兼任的,亟待提高社会实践经验。各单位可与知名企业建立稳定的校企合作关系,为教师提高社会实践经验建立平台;也可通过与企业开展科研项目合作研究或到大型企业进修等方式来提高社会实践经验,从而满足专业型IE硕士培养的师资要求。

参考文献:

〔1〕罗宜美,齐二石,毛照妨.工业工程高等教育发展研究〔J〕.工业工程,2005,8(4):106-109

〔2〕孔令琪,马秀峰.教育技术学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现状调查与分析〔J〕.现代教育技术,2011,21(9):63.

〔3〕邝继霞,罗尧成.美国著名大学研究生课程设置的特点及启示———基于美国三所高校教育管理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10(1):76.

美术硕士论文范文第15篇

20世纪80年代以来,欧美等发达国家在政府引导、人口变化和就业趋势等各种因素推动下,专业型研究生教育得到了大规模发展,研究生教育呈现出从精英化走向大众化的趋势。

作为世界上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模式出现最早也是发展最好的的国家,美国目前至少有75种专业硕士学位,56种专业博士学位。90年代,美国专业硕士学位获得者的比例己占整个硕士学位获得者总人数的55%以上。据美国2000~2001学年高等教育统计,2000年度美国获得专业学位人数为78730人。美国在2006 年授予的硕士以上学位的有737787人,其士学位占7.6%、第一专业学位占11.9%、硕士学位占80.5%,其中在授予的硕士学位中,专业硕士学位所占的比例高达63.7%。美国社会对专业学位的认可度较高,许多行业把专业学位硕士看成是进入行业、提升个人发展的重要依据之一,在工商、教育、工程和护理等领域的认可度更高。

在英国,硕士和博士层次也都按研究型和专业型两个导向来培养,根据英国教育统计机构数据显示,2003 年至2008 年期间,英国每年授予的课程型研究生学位( 专业研究生学位) 数占授予研究生学位总数的比重平均为75%左右。20 世纪90 年代,西澳洲政府决定把油气开发作为一项支柱产业,并为发展该产业培养一支当地的技能型劳动力。于是,州政府与石油企业和地方高校合作,由当地一家主要的石油公司出资,在西澳大学设立了油气工程研究中心,开展相关的专业硕士学位教育。

我国的研究生教育一直以学术学位教育为主体,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规模不大,仅占硕士学位总量的10%左右。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换代,社会对高层次专门人才的需求日趋多样化,尤其是对理工类和管理类人才的需求越来越紧迫,以往高校培养人才的模式已不能适应这样的变化,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模式应运而生并引起了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为此,2009年教育部部署了增招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工作,实施了研究生教育的分类培养。2010 年教育部又决定将增加的研究生招生名额全部用于扩大招收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2011年3月,教育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杜玉波在全国29个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成立会议上指出争取到2015年专业学位研究生占整个硕士生招生比例提高到50%以上。专业型研究生是我国现有研究生培养模式上的一次意义重大的创新和改革。以武汉大学为例,该校是我国较早开展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高等院校之一,早在20 世纪末,学校即已进行全日制法律硕士、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2009 年,学校积极贯彻落实国家大力发展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精神,招收13 种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近千人。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学习年限一般为两年,不同于以往培养在高校或科研机构从事教学科研,偏重理论和研究具有原创精神的研究型人才-学术型研究生;也不同于为工矿企业和工程建设等部门培养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以进校不离岗的方式攻读研究生-在职工程研究生;全日制专业硕士以实践为导向,重视运用,培养在某一专业或专门技术领域上具有坚实的基础理论、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职业素养。

二、全日制专业学位的特点

我国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理论与职业的紧密结合,获得专业学位的人不是专门从事学术研究,而是从事具有明显学科背景的工作,如工程师、医师、教师、律师、会计师等,旨在为实践领域培养高层次应用性专门人才,满足社会对职业专业人才的需求。因此,全日制专业学位有别于学术性学位和在职工程硕士,在培养目标上有其自身明确的定位,在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授予学位的标准和要求等方面亦有所不同。对于全日制专业学位来说,以上标准和要求能够反映出该专业领域的特点和对高层次人才在专门技术工作能力和学术能力上的要求。

三、全日制专业学位的优势

全国29个专业硕士发双证书与学术硕士等同,与社会接轨的就业优势明显。以往大部分学术性研究生毕业生选择工作就业。经过一段时间接触,而接收单位普遍反映学术硕士专业技能相对较差,学术研究能力比不上博士,工程应用能力和应届本科生相比又差别不大,甚至还存在不如一些专业对口的大专生的状况。

全日制专业研究生就是针对这一现象,旨在为实践领域培养高层次应用性专门人才,以求满足社会对职业专业人才的需求。首先,在教学及课程设置上更加注重实践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强调实践环节的参与,注重案例教学,关注实际工作的方方面面。其次,为了保证教育质量,专业硕士采用的是一个校内学术导师和一个校外导师的双导师制,以校内导师为主导师负责研究生科研指导,以校外导师为副导师进行专业型研究生在企业或基地实践环节的指导。第三,积极与企业合作建立联合培养基地。这样的培养模式使得学校和企业的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实现学校的人才培养与企业的人才需求之间的对接融洽, 让学生能够带着理论进入职业实践训练,再从职业实践带回经验反哺理论研究,理论与实践互相促进从而大大提高学生的职业创新能力,发挥了全日制工程硕士职业实践的高层次优势。

四、上海大学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建议方案

面对这一全新的全日制研究生培养制度,上海大学关于制定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建议如下方案:

1.培养方式。采用课程学习、实践教学和学位论文相结合的培养方式。

2.课程设置。课程设置应体现厚基础理论、重实际应用、博前沿知识,着重突出专业实践类课程和工程实践类课程。

3.实践环节。实践教学是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中的重要环节,鼓励工程硕士研究生到企业实习,可采用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工程硕士在学期间,必须保证不少于半年的实践教学。

4.学位论文。学位论文选题应来源于工程实际或具有明确的工程技术背景,可以是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新产品的研制与开发。论文内容可以是:工程设计与研究、技术研究或技术改造方案研究、工程软件或应用软件开发、工程管理等。论文应具备一定的技术要求和工作量,体现作者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并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具有先进性、实用性。

5.导师制度。鼓励实行双导师制,其中一位导师来自培养单位,另外一位导师来自企业与本领域相关的专家。此外,也可以根据学生的论文研究方向,成立指导小组。

五、全日制专业硕士就业情况分析

第一届全日制专业硕士生——2010年机械工程专业学生,总人数为20人目前也逐步面向社会,图1和图2是截止至4月25日的学生就业情况以及薪酬待遇情况。总体来看,除1人尚在寻找合适工作岗位之外,其余学生都已经与各个企业签订了就业协议。其中,大型国企主要是汽车行业招聘人数占总人数的30%,外企主要是电动工程行业招聘人数占总人数的30%,央企和事业单位各占招聘人数的15%,私营企业主要是华为和三一重工等比较知名的私企占据了招聘人数的15%。总体就业形势非常乐观,专业针对性强,薪酬福利待遇良好,与历年学术型研究生就业情况相比毫不逊色。

另外,根据2010级学生就业行业分布情况分析汽车行业招聘人数最多,今后对于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计划的制定、课程设置、联合培养基地的建立可以逐步加以调整并设置针对性较强的培养体系,同时积极邀请汽车行业的专家或工程师来我校做讲座,或者直接开设相关课程,聘请该专业领域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高级在职或退休专业人士作为校内兼职老师。

六、专业型研究生培养体系的建立

为了响应教育部的政策,上海大学机械工程系不断健全全日制专业研究生的培养模式,陆续与企业签订了产学研联合培养基地的合约,目前已建立的基地有:上海天安轴承有限公司、上海市轴承技术研究所、上海机床厂、聚丰包装有限公司,这些基地为该系学生提供固定的办公地点、实践岗位、企业指导老师等。此外,该系还设立了一个校内实践基地,提供UG软件培训以及数控机床操作等。

参考文献:

[1]庞雪群.美国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的经验与启示[J].创新,2011,(6):114-116.

[2]刘晓娟,赵永刚.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研究[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9,33(5):173-175.

[3]丁笑炯.发达国家专业型研究生教育的发展与挑战[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1,(10):36-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