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高等数学认识论文范文

高等数学认识论文范文

高等数学认识论文

高等数学认识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数学教学论;数学史;教学

“数学教学论”是高等师范院校数学教育专业的一门重要必修课。在“数学教学论”教学过程中,如何有效调动学生学习和研究的积极性,使教学的内容、方式和方法贴近基础数学教学改革,历来是数学教育研究的热点问题。从目前基础数学教育改革的趋势来看,重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塑造已成为基础数学教育改革的方向。数学发展史中积淀的深厚传统文化和丰富数学思想方法是深化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方面,“数学教学论”课程要充分反映基础数学教育改革的现实,其有效途径之一是在教学中加强与数学史相关内容的结合,广泛吸收国际国内数学史与数学教育结合(简称hpm)研究的最新成果,恰当运用数学史案例来充分展示数学知识思维过程和方法,提高学生有效将数学知识的科学形态转化为教育形态的能力。因此,在“数学教学论”教学中,恰当运用数学史料进行教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实践价值。本文就数学概念、数学命题和数学人文等教学与数学史结合的理论与实践进行探讨。

一、揭示数学概念认知过程与历史发展过程的相似性,使学生把握概念教学的心理特征。

概念教学是“数学教学论”研究的重要内容。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获得概念的方式主要是概念形成或概念同化。由于中学生的认知结构处于发展过程之中,数学认知结构中的数学知识相对简单而具体,在学习新知识时,作为固着点的已有知识往往很少或者不具备,这时只能借助生活经验及日常概念接纳概念,采取概念形成方式来学习。我们知道,每一数学概念在形成发展过程中都充满了直观的方法和大量辨证的思维,深刻揭示了某一类客观对象或事物的共同本质和特征,是人们从感性到理性认识事物的真实写照,给学生用概念形成方式接纳概念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概念教学中运用数学史上概念发展的案例,既可以顺应人类知识的形成过程又能适应学生的认知规律。高师学生在开始接触概念教学时,由于对概念教学知之甚少,对概念的来龙去脉难以理清。因此在“数学教学论”关于概念教学研究中首先要让学生认知数学概念的历史发生原理,即通过一些概念的历史形成使学生认识到,个体对数学概念的认知发展过程与该概念的历史发展过程相似的规律。譬如说,学习代数的主要障碍在于理解和使用数学符号的意义,而数学符号缓慢的演变过程又告诉我们,数学符号的形成过程与人们的认知过程是相似的。因此,代数课程在有关数学符号的教学环节上应着重解析数学符号的历史发展过程。再如,j.m.keiser在对六年级学生对角概念的理解与角概念的历史对比研究中,得到了“学生对角概念的理解与角概念的历史是相似的”结论。从历史上看,古希腊人从两边之间的关系、质(形状和特征)和量(角的大小)三方面之一来定义角,但无论哪一种定义都未能完善地刻画这个概念。j.m. keiser通过对两个六年级班级几何(教材内容为“形状与图案”)课堂的观察,发现学生对角的理解也分成3种情形:(1)强调“质”的方面:一些学生认为,随着正多边形边数的增加,“角”越来越小;即形状越“尖”的“角”越小(2)强调“量”的方面:一些学生认为,边越长或者边所界区域越大,角越大:(3)强调“关系”方面:一些学生认为角是将一条边(终边)旋转后与始边之间的一种“关系”。又如f.cajori根据负数的历史得出结论:“在教代数的时候,给出负数的图形是十分重要的。如果我们不用线段、温度等来说明负数,那么现在的中学生就会与早期的代数学家一样认为他们是荒谬的东西”;j.p.ponte通过对函数历史的考察获得启示:在中学阶段,将函数概念定义为数集之间的对应关系是合适的;在中学数学中必须强调具有函数式的例子,将函数等同于解析式,不应被看作是一个大错误!在引入数学概念时以恰当的方式介绍其发展历史,有助于中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数学概念的发展脉络,认识到概念演变修正过程与个体认知过程的相似性,对数学概念形成完整、恰当的认识,领悟数学思想的本质。并在领略数学家们为概念的日臻成熟所付出的艰辛与努力,以及所经受的困难与挫折的过程中体验人性化的数学。还有引入“对数”概念时可介绍j.napier发明“对数”的动人历史,使对数成为富有人性化的、而非枯燥无味的概念。因此,“数学教学论”关于概念教学的研究让学生从历史的角度深入认识数学概念的形成与发展的心理过程,将有助于今后在教学中针对中学生认知的心理特点设计最佳教学方案,提高概念教学的质量和效益。

二、引导学生进行基于数学史的数学命题、公式等数学结论教学案例设计,学会在教学中通过展示数学知识的

历史原创暴露数学思维过程的方法教学。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数学理论的研究过程就是数学命题的证明(或证伪)以及以适当的方式将这些被证明的命题组织成理论体系。从数学活动角度来说,这种过程一般是需要多次反复的,要经历一个不断抽象、层层深人的过程。因此,数学教学既要教“结论”,更要教“过程”。既要重视数学内容的形式化,又要重视数学发现过程的经验性。而现行中学数学教材中许多内容都简化了概念和定理的提出过程,省略了发展、探索的过程,而这些概念、定理是如何被发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又是如何构想的,对中学生来说有一种说不出来的神秘感和疑惑感.所以在数学教学论的教学中必须教育学生在未来的教学中应精心设计、模拟知识形成的原始思维,为学生创设问题情景,交给学生发现、创造的方法.

数学历史上定理的发现探索过程可以启迪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将逻辑推理还原为合情推理,将逻辑演绎追溯到归纳演绎;可以激励学生去发现规律,总结定理,从而极大地满足学生发现与发明的成就感,传统数学教材中缺少对数学定理形成过程的阐述与剖析,呈现的是一些完美的结论和严谨的推证过程,这将直接导致学生对学习数学失去主动性与创造性。因此,在数学教学论关于定理、公式、法则等内容的教学中,应适当介绍其历史上的发现探索历程及不同的证明方法,使学生学会在今后的教学中将数学家们发现数学结论的历史过程变成学生进行实验发现的过程,从而激发中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创造性。譬如;从古希腊数学家阿基米德使用“平衡法”推导球体积公式与我国古代数学家刘徽和祖冲之父子得到球体积的过程;欧拉解决哥尼斯堡七桥问题思路;牛顿、莱布尼兹等人发明微积分的过程的介绍中,都可以将数学家创造数学真理的思维过程活生生的展现在中学生面前,改变那种从公式到公式、从定理到定理的教学程式。还有古希腊、中国、印度、欧洲数学家等中外数学家在勾股定理的发现与证明中的几百种证明方法都深刻反映了数学结论发现的火热过程,充分暴露了数学家们发现数学结论的思维过程。在“数学教学论”的教学中教给学生恰当地设计基于数学史的教学案例,将案例程式化为实验、操作、发现结论等过程不仅将现行教材中数学结论的冰冷美丽还原为火热的思考,特别将数学实验引入数学课堂,使中学生学生通过“猜想——实验——再猜想——再实验——得出正确的结论——证明”过程体验,真正完成一个完整的知识建构过程。将是数学教学论课程教学实现的一个重要目标。

三、引导学生探讨数学史与数学教育结合的内涵,认识数学历史问题培养中学生人文精神的重要作用。

“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是高中数学新课程的一个基本理念,新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文化应尽可能有机地结合高中数学课程内容,选择介绍一些对数学发展起重大作用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反映数学在人类社会进步、人类文明发展中的作用”。“数学教学论”充分体现新课程的这一理念,对于高师学生在未来的教学中培养中学生用文化的视野来看数学,用数学的眼光来看文化的意识或观念有着深刻的意义。

数学是几千年来全人类孜孜探索共同取得的宝贵财富,是各国数学家相互交流、学习、共同探索的智慧结晶.不同国度与民族的思维特点、价值观念使数学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因此“数学教学论”在结合数学史进行数学人文教育中应遵循时空多元原则,突破时空局限来选择数学史内容,力求反映不同时期、不同国度、不同民族和不同文化背景的数学历史.譬如,中国古代数学长于计算与构造,诸如“孙子定理”“百鸡问题”“盈不足术”等内容具有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特色且在国外有一定影响;古希腊数学长于演绎推理与论证,其公理化思想与方法在数学发展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与作用.选材时应打破封闭格局,将中外数学历史纳人视野.旨在引导学生尊重、理解、分享、欣赏多元文化下的数学,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全方位的认知能力、思考的弹性与开放的心灵.

“数学教学论”与数学史结合的教学中还应使学生认识到,配合数学内容与要求所选取的数学史内容应既能被中学生理解,又能引起他们的兴趣.深奥难懂的数学史料自然达不到教育的目的,枯燥乏味的数学史料也同样起不到教育的作用.所选史料的内容与形式应不拘一格、灵活多样、题材典型、情节生动、发展曲折、引人人胜.就内容而言,可以是数学概念。数学符号、数学思想方法、历史著名问题甚至理论体系的发展历史;也可以是数学家的创新意识、献身精神、奋斗历程与独特个性;就形式而论,除文字表述史料外,更应突出图形、图表与图象史料.如数学家(如 archimedes、i.newton、l.euler、c.f.gauss、祖冲之、华罗庚、陈省身、苏步青、吴文俊等)的头像、数学图案(如勾股定理、l.eler公式、c.f.gauss复平面、黄金矩形、雪花曲线)、数学家的墓志铭(如 diophantus的年龄问题)和墓碑图案(如archimedes的圆柱球、j.bernoulli的对数螺线、c.f.gauss墓前塑像座上的正十七边形).旨在帮助中学生学习数学,激发其学习热情,展现科学与人文精神。在数学问题配置与求解中可选择历史上不同时期、不同文化的一些著名数学问题,这此问题及其求解提供了相应数学内容的现实背景,揭示了实质性的数学思想方法,蕴涵了数学家为之奋斗的曲折历程与苦乐体验,展现了广阔而生动的人文背景。譬如,可选择几何《原本》、《九章算术》等经典名著中的问题;介绍我国赵爽、印度人、阿拉伯人和f.vieta在求方程

的根这一问题上的成就;在求解幂和问题时可介绍c.f.causs的方法、源于s.pythagoras的形数方法和杨辉的“垛积术”与“补差术”方法.在问题求解中应侧重对历史上所用各种数学思想方法进行比较分析,使学生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中的数学思考方式,启发其数学思维,提升其数学欣赏能力,在社会历史文化与数学思维的双重熏陶下,获得数学认知活动的文化意义,在数学教育中实践多元文化关怀的理想。

高等数学认识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数学教学论;数学史;教学

“数学教学论”是高等师范院校数学教育专业的一门重要必修课。在“数学教学论”教学过程中,如何有效调动学生学习和研究的积极性,使教学的内容、方式和方法贴近基础数学教学改革,历来是数学教育研究的热点问题。从目前基础数学教育改革的趋势来看,重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塑造已成为基础数学教育改革的方向。数学发展史中积淀的深厚传统文化和丰富数学思想方法是深化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方面,“数学教学论”课程要充分反映基础数学教育改革的现实,其有效途径之一是在教学中加强与数学史相关内容的结合,广泛吸收国际国内数学史与数学教育结合(简称hpm)研究的最新成果,恰当运用数学史案例来充分展示数学知识思维过程和方法,提高学生有效将数学知识的科学形态转化为教育形态的能力。因此,在“数学教学论”教学中,恰当运用数学史料进行教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实践价值。本文就数学概念、数学命题和数学人文等教学与数学史结合的理论与实践进行探讨。

一、揭示数学概念认知过程与历史发展过程的相似性,使学生把握概念教学的心理特征。

概念教学是“数学教学论”研究的重要内容。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获得概念的方式主要是概念形成或概念同化。由于中学生的认知结构处于发展过程之中,数学认知结构中的数学知识相对简单而具体,在学习新知识时,作为固着点的已有知识往往很少或者不具备,这时只能借助生活经验及日常概念接纳概念,采取概念形成方式来学习。我们知道,每一数学概念在形成发展过程中都充满了直观的方法和大量辨证的思维,深刻揭示了某一类客观对象或事物的共同本质和特征,是人们从感性到理性认识事物的真实写照,给学生用概念形成方式接纳概念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概念教学中运用数学史上概念发展的案例,既可以顺应人类知识的形成过程又能适应学生的认知规律。高师学生在开始接触概念教学时,由于对概念教学知之甚少,对概念的来龙去脉难以理清。因此在“数学教学论”关于概念教学研究中首先要让学生认知数学概念的历史发生原理,即通过一些概念的历史形成使学生认识到,个体对数学概念的认知发展过程与该概念的历史发展过程相似的规律。譬如说,学习代数的主要障碍在于理解和使用数学符号的意义,而数学符号缓慢的演变过程又告诉我们,数学符号的形成过程与人们的认知过程是相似的。因此,代数课程在有关数学符号的教学环节上应着重解析数学符号的历史发展过程。再如,j.m.keiser在对六年级学生对角概念的理解与角概念的历史对比研究中,得到了“学生对角概念的理解与角概念的历史是相似的”结论。从历史上看,古希腊人从两边之间的关系、质(形状和特征)和量(角的大小)三方面之一来定义角,但无论哪一种定义都未能完善地刻画这个概念。j.m. keiser通过对两个六年级班级几何(教材内容为“形状与图案”)课堂的观察,发现学生对角的理解也分成3种情形:(1)强调“质”的方面:一些学生认为,随着正多边形边数的增加,“角”越来越小;即形状越“尖”的“角”越小(2)强调“量”的方面:一些学生认为,边越长或者边所界区域越大,角越大:(3)强调“关系”方面:一些学生认为角是将一条边(终边)旋转后与始边之间的一种“关系”。又如f.cajori根据负数的历史得出结论:“在教代数的时候,给出负数的图形是十分重要的。如果我们不用线段、温度等来说明负数,那么现在的中学生就会与早期的代数学家一样认为他们是荒谬的东西”;j.p.ponte通过对函数历史的考察获得启示:在中学阶段,将函数概念定义为数集之间的对应关系是合适的;在中学数学中必须强调具有函数式的例子,将函数等同于解析式,不应被看作是一个大错误!在引入数学概念时以恰当的方式介绍其发展历史,有助于中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数学概念的发展脉络,认识到概念演变修正过程与个体认知过程的相似性,对数学概念形成完整、恰当的认识,领悟数学思想的本质。并在领略数学家们为概念的日臻成熟所付出的艰辛与努力,以及所经受的困难与挫折的过程中体验人性化的数学。还有引入“对数”概念时可介绍j.napier发明“对数”的动人历史,使对数成为富有人性化的、而非枯燥无味的概念。因此,“数学教学论”关于概念教学的研究让学生从历史的角度深入认识数学概念的形成与发展的心理过程,将有助于今后在教学中针对中学生认知的心理特点设计最佳教学方案,提高概念教学的质量和效益。

二、引导学生进行基于数学史的数学命题、公式等数学结论教学案例设计,学会在教学中通过展示数学知识的

历史原创暴露数学思维过程的方法教学。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数学理论的研究过程就是数学命题的证明(或证伪)以及以适当的方式将这些被证明的命题组织成理论体系。从数学活动角度来说,这种过程一般是需要多次反复的,要经历一个不断抽象、层层深人的过程。因此,数学教学既要教“结论”,更要教“过程”。既要重视数学内容的形式化,又要重视数学发现过程的经验性。而现行中学数学教材中许多内容都简化了概念和定理的提出过程,省略了发展、探索的过程,而这些概念、定理是如何被发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又是如何构想的,对中学生来说有一种说不出来的神秘感和疑惑感.所以在数学教学论的教学中必须教育学生在未来的教学中应精心设计、模拟知识形成的原始思维,为学生创设问题情景,交给学生发现、创造的方法.

数学历史上定理的发现探索过程可以启迪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将逻辑推理还原为合情推理,将逻辑演绎追溯到归纳演绎;可以激励学生去发现规律,总结定理,从而极大地满足学生发现与发明的成就感,传统数学教材中缺少对数学定理形成过程的阐述与剖析,呈现的是一些完美的结论和严谨的推证过程,这将直接导致学生对学习数学失去主动性与创造性。因此,在数学教学论关于定理、公式、法则等内容的教学中,应适当介绍其历史上的发现探索历程及不同的证明方法,使学生学会在今后的教学中将数学家们发现数学结论的历史过程变成学生进行实验发现的过程,从而激发中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创造性。譬如;从古希腊数学家阿基米德使用“平衡法”推导球体积公式与我国古代数学家刘徽和祖冲之父子得到球体积的过程;欧拉解决哥尼斯堡七桥问题思路;牛顿、莱布尼兹等人发明微积分的过程的介绍中,都可以将数学家创造数学真理的思维过程活生生的展现在中学生面前,改变那种从公式到公式、从定理到定理的教学程式。还有古希腊、中国、印度、欧洲数学家等中外数学家在勾股定理的发现与证明中的几百种证明方法都深刻反映了数学结论发现的火热过程,充分暴露了数学家们发现数学结论的思维过程。在“数学教学论”的教学中教给学生恰当地设计基于数学史的教学案例,将案例程式化为实验、操作、发现结论等过程不仅将现行教材中数学结论的冰冷美丽还原为火热的思考,特别将数学实验引入数学课堂,使中学生学生通过“猜想——实验——再猜想——再实验——得出正确的结论——证明”过程体验,真正完成一个完整的知识建构过程。将是数学教学论课程教学实现的一个重要目标。

三、引导学生探讨数学史与数学教育结合的内涵,认识数学历史问题培养中学生人文精神的重要作用。

“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是高中数学新课程的一个基本理念,新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文化应尽可能有机地结合高中数学课程内容,选择介绍一些对数学发展起重大作用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反映数学在人类社会进步、人类文明发展中的作用”。“数学教学论”充分体现新课程的这一理念,对于高师学生在未来的教学中培养中学生用文化的视野来看数学,用数学的眼光来看文化的意识或观念有着深刻的意义。

数学是几千年来全人类孜孜探索共同取得的宝贵财富,是各国数学家相互交流、学习、共同探索的智慧结晶.不同国度与民族的思维特点、价值观念使数学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因此“数学教学论”在结合数学史进行数学人文教育中应遵循时空多元原则,突破时空局限来选择数学史内容,力求反映不同时期、不同国度、不同民族和不同文化背景的数学历史.譬如,中国古代数学长于计算与构造,诸如“孙子定理”“百鸡问题”“盈不足术”等内容具有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特色且在国外有一定影响;古希腊数学长于演绎推理与论证,其公理化思想与方法在数学发展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与作用.选材时应打破封闭格局,将中外数学历史纳人视野.旨在引导学生尊重、理解、分享、欣赏多元文化下的数学,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全方位的认知能力、思考的弹性与开放的心灵.

“数学教学论”与数学史结合的教学中还应使学生认识到,配合数学内容与要求所选取的数学史内容应既能被中学生理解,又能引起他们的兴趣.深奥难懂的数学史料自然达不到教育的目的,枯燥乏味的数学史料也同样起不到教育的作用.所选史料的内容与形式应不拘一格、灵活多样、题材典型、情节生动、发展曲折、引人人胜.就内容而言,可以是数学概念。数学符号、数学思想方法、历史著名问题甚至理论体系的发展历史;也可以是数学家的创新意识、献身精神、奋斗历程与独特个性;就形式而论,除文字表述史料外,更应突出图形、图表与图象史料.如数学家(如 archimedes、i.newton、l.euler、c.f.gauss、祖冲之、华罗庚、陈省身、苏步青、吴文俊等)的头像、数学图案(如勾股定理、l.eler公式、c.f.gauss复平面、黄金矩形、雪花曲线)、数学家的墓志铭(如 diophantus的年龄问题)和墓碑图案(如archimedes的圆柱球、j.bernoulli的对数螺线、c.f.gauss墓前塑像座上的正十七边形).旨在帮助中学生学习数学,激发其学习热情,展现科学与人文精神。在数学问题配置与求解中可选择历史上不同时期、不同文化的一些著名数学问题,这此问题及其求解提供了相应数学内容的现实背景,揭示了实质性的数学思想方法,蕴涵了数学家为之奋斗的曲折历程与苦乐体验,展现了广阔而生动的人文背景。譬如,可选择几何《原本》、《九章算术》等经典名著中的问题;介绍我国赵爽、印度人、阿拉伯人和f.vieta在求方程

的根这一问题上的成就;在求解幂和问题时可介绍c.f.causs的方法、源于s.pythagoras的形数方法和杨辉的“垛积术”与“补差术”方法.在问题求解中应侧重对历史上所用各种数学思想方法进行比较分析,使学生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中的数学思考方式,启发其数学思维,提升其数学欣赏能力,在社会历史文化与数学思维的双重熏陶下,获得数学认知活动的文化意义,在数学教育中实践多元文化关怀的理想。

高等数学认识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数学教学论;数学史;教学

“数学教学论”是高等师范院校数学教育专业的一门重要必修课。在“数学教学论”教学过程中,如何有效调动学生学习和研究的积极性,使教学的内容、方式和方法贴近基础数学教学改革,历来是数学教育研究的热点问题。从目前基础数学教育改革的趋势来看,重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塑造已成为基础数学教育改革的方向。数学发展史中积淀的深厚传统文化和丰富数学思想方法是深化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方面,“数学教学论”课程要充分反映基础数学教育改革的现实,其有效途径之一是在教学中加强与数学史相关内容的结合,广泛吸收国际国内数学史与数学教育结合(简称HPM)研究的最新成果,恰当运用数学史案例来充分展示数学知识思维过程和方法,提高学生有效将数学知识的科学形态转化为教育形态的能力。因此,在“数学教学论”教学中,恰当运用数学史料进行教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实践价值。本文就数学概念、数学命题和数学人文等教学与数学史结合的理论与实践进行探讨。

一、揭示数学概念认知过程与历史发展过程的相似性,使学生把握概念教学的心理特征。

概念教学是“数学教学论”研究的重要内容。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获得概念的方式主要是概念形成或概念同化。由于中学生的认知结构处于发展过程之中,数学认知结构中的数学知识相对简单而具体,在学习新知识时,作为固着点的已有知识往往很少或者不具备,这时只能借助生活经验及日常概念接纳概念,采取概念形成方式来学习。我们知道,每一数学概念在形成发展过程中都充满了直观的方法和大量辨证的思维,深刻揭示了某一类客观对象或事物的共同本质和特征,是人们从感性到理性认识事物的真实写照,给学生用概念形成方式接纳概念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概念教学中运用数学史上概念发展的案例,既可以顺应人类知识的形成过程又能适应学生的认知规律。高师学生在开始接触概念教学时,由于对概念教学知之甚少,对概念的来龙去脉难以理清。因此在“数学教学论”关于概念教学研究中首先要让学生认知数学概念的历史发生原理,即通过一些概念的历史形成使学生认识到,个体对数学概念的认知发展过程与该概念的历史发展过程相似的规律。譬如说,学习代数的主要障碍在于理解和使用数学符号的意义,而数学符号缓慢的演变过程又告诉我们,数学符号的形成过程与人们的认知过程是相似的。因此,代数课程在有关数学符号的教学环节上应着重解析数学符号的历史发展过程。再如,J.M.Keiser在对六年级学生对角概念的理解与角概念的历史对比研究中,得到了“学生对角概念的理解与角概念的历史是相似的”结论。从历史上看,古希腊人从两边之间的关系、质(形状和特征)和量(角的大小)三方面之一来定义角,但无论哪一种定义都未能完善地刻画这个概念。J.M. Keiser通过对两个六年级班级几何(教材内容为“形状与图案”)课堂的观察,发现学生对角的理解也分成3种情形:(1)强调“质”的方面:一些学生认为,随着正多边形边数的增加,“角”越来越小;即形状越“尖”的“角”越小(2)强调“量”的方面:一些学生认为,边越长或者边所界区域越大,角越大:(3)强调“关系”方面:一些学生认为角是将一条边(终边)旋转后与始边之间的一种“关系”。又如F.Cajori根据负数的历史得出结论:“在教代数的时候,给出负数的图形是十分重要的。如果我们不用线段、温度等来说明负数,那么现在的中学生就会与早期的代数学家一样认为他们是荒谬的东西”;J.P.Ponte通过对函数历史的考察获得启示:在中学阶段,将函数概念定义为数集之间的对应关系是合适的;在中学数学中必须强调具有函数式的例子,将函数等同于解析式,不应被看作是一个大错误!在引入数学概念时以恰当的方式介绍其发展历史,有助于中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数学概念的发展脉络,认识到概念演变修正过程与个体认知过程的相似性,对数学概念形成完整、恰当的认识,领悟数学思想的本质。并在领略数学家们为概念的日臻成熟所付出的艰辛与努力,以及所经受的困难与挫折的过程中体验人性化的数学。还有引入“对数”概念时可介绍J.Napier发明“对数”的动人历史,使对数成为富有人性化的、而非枯燥无味的概念。因此,“数学教学论”关于概念教学的研究让学生从历史的角度深入认识数学概念的形成与发展的心理过程,将有助于今后在教学中针对中学生认知的心理特点设计最佳教学方案,提高概念教学的质量和效益。

二、引导学生进行基于数学史的数学命题、公式等数学结论教学案例设计,学会在教学中通过展示数学知识的

历史原创暴露数学思维过程的方法教学。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数学理论的研究过程就是数学命题的证明(或证伪)以及以适当的方式将这些被证明的命题组织成理论体系。从数学活动角度来说,这种过程一般是需要多次反复的,要经历一个不断抽象、层层深人的过程。因此,数学教学既要教“结论”,更要教“过程”。既要重视数学内容的形式化,又要重视数学发现过程的经验性。而现行中学数学教材中许多内容都简化了概念和定理的提出过程,省略了发展、探索的过程,而这些概念、定理是如何被发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又是如何构想的,对中学生来说有一种说不出来的神秘感和疑惑感.所以在数学教学论的教学中必须教育学生在未来的教学中应精心设计、模拟知识形成的原始思维,为学生创设问题情景,交给学生发现、创造的方法.

数学历史上定理的发现探索过程可以启迪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将逻辑推理还原为合情推理,将逻辑演绎追溯到归纳演绎;可以激励学生去发现规律,总结定理,从而极大地满足学生发现与发明的成就感,传统数学教材中缺少对数学定理形成过程的阐述与剖析,呈现的是一些完美的结论和严谨的推证过程,这将直接导致学生对学习数学失去主动性与创造性。因此,在数学教学论关于定理、公式、法则等内容的教学中,应适当介绍其历史上的发现探索历程及不同的证明方法,使学生学会在今后的教学中将数学家们发现数学结论的历史过程变成学生进行实验发现的过程,从而激发中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创造性。譬如;从古希腊数学家阿基米德使用“平衡法”推导球体积公式与我国古代数学家刘徽和祖冲之父子得到球体积的过程;欧拉解决哥尼斯堡七桥问题思路;牛顿、莱布尼兹等人发明微积分的过程的介绍中,都可以将数学家创造数学真理的思维过程活生生的展现在中学生面前,改变那种从公式到公式、从定理到定理的教学程式。还有古希腊、中国、印度、欧洲数学家等中外数学家在勾股定理的发现与证明中的几百种证明方法都深刻反映了数学结论发现的火热过程,充分暴露了数学家们发现数学结论的思维过程。在“数学教学论”的教学中教给学生恰当地设计基于数学史的教学案例,将案例程式化为实验、操作、发现结论等过程不仅将现行教材中数学结论的冰冷美丽还原为火热的思考,特别将数学实验引入数学课堂,使中学生学生通过“猜想——实验——再猜想——再实验——得出正确的结论——证明”过程体验,真正完成一个完整的知识建构过程。将是数学教学论课程教学实现的一个重要目标。

三、引导学生探讨数学史与数学教育结合的内涵,认识数学历史问题培养中学生人文精神的重要作用。

“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是高中数学新课程的一个基本理念,新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文化应尽可能有机地结合高中数学课程内容,选择介绍一些对数学发展起重大作用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反映数学在人类社会进步、人类文明发展中的作用”。“数学教学论”充分体现新课程的这一理念,对于高师学生在未来的教学中培养中学生用文化的视野来看数学,用数学的眼光来看文化的意识或观念有着深刻的意义。

数学是几千年来全人类孜孜探索共同取得的宝贵财富,是各国数学家相互交流、学习、共同探索的智慧结晶.不同国度与民族的思维特点、价值观念使数学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因此“数学教学论”在结合数学史进行数学人文教育中应遵循时空多元原则,突破时空局限来选择数学史内容,力求反映不同时期、不同国度、不同民族和不同文化背景的数学历史.譬如,中国古代数学长于计算与构造,诸如“孙子定理”“百鸡问题”“盈不足术”等内容具有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特色且在国外有一定影响;古希腊数学长于演绎推理与论证,其公理化思想与方法在数学发展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与作用.选材时应打破封闭格局,将中外数学历史纳人视野.旨在引导学生尊重、理解、分享、欣赏多元文化下的数学,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全方位的认知能力、思考的弹性与开放的心灵.

“数学教学论”与数学史结合的教学中还应使学生认识到,配合数学内容与要求所选取的数学史内容应既能被中学生理解,又能引起他们的兴趣.深奥难懂的数学史料自然达不到教育的目的,枯燥乏味的数学史料也同样起不到教育的作用.所选史料的内容与形式应不拘一格、灵活多样、题材典型、情节生动、发展曲折、引人人胜.就内容而言,可以是数学概念。数学符号、数学思想方法、历史著名问题甚至理论体系的发展历史;也可以是数学家的创新意识、献身精神、奋斗历程与独特个性;就形式而论,除文字表述史料外,更应突出图形、图表与图象史料.如数学家(如 Archimedes、I.Newton、L.Euler、C.F.Gauss、祖冲之、华罗庚、陈省身、苏步青、吴文俊等)的头像、数学图案(如勾股定理、L.Eler公式、C.F.Gauss复平面、黄金矩形、雪花曲线)、数学家的墓志铭(如 Diophantus的年龄问题)和墓碑图案(如Archimedes的圆柱球、J.Bernoulli的对数螺线、C.F.Gauss墓前塑像座上的正十七边形).旨在帮助中学生学习数学,激发其学习热情,展现科学与人文精神。在数学问题配置与求解中可选择历史上不同时期、不同文化的一些著名数学问题,这此问题及其求解提供了相应数学内容的现实背景,揭示了实质性的数学思想方法,蕴涵了数学家为之奋斗的曲折历程与苦乐体验,展现了广阔而生动的人文背景。譬如,可选择几何《原本》、《九章算术》等经典名著中的问题;介绍我国赵爽、印度人、阿拉伯人和F.vieta在求方程

的根这一问题上的成就;在求解幂和问题时可介绍C.F.Causs的方法、源于S.Pythagoras的形数方法和杨辉的“垛积术”与“补差术”方法.在问题求解中应侧重对历史上所用各种数学思想方法进行比较分析,使学生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中的数学思考方式,启发其数学思维,提升其数学欣赏能力,在社会历史文化与数学思维的双重熏陶下,获得数学认知活动的文化意义,在数学教育中实践多元文化关怀的理想。

高等数学认识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元认知;数学;元认知训练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4)08-0096-02

随着认知心理学的兴起,元认知逐渐成为认知领域和教育领域的一项重要研究内容。开展元认知的科学研究,不仅对充实心理学的基础理论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也有利于促进青少年智力的发展。元认知的相关研究已受到不同国家和地区学者的普遍关注。因此,拟对数学科目中元认知的研究情况进行分析和总结,以便促进元认知研究的开展。

1 元认知的概念

在《认知发展》这本书中,心理学家Flavell最先阐述了元认知的定义。Flavell认为,元认知是个体关于自身认知的过程以及结果或与此相关的所有知识,是为了完成某一个具体任务或目标,依据认知对象对认知过程进行连续的调节和主动的监视[1]。1981年,Flavell简化了元认知的定义:反映或调节认知活动的任何一个方面的知识或认知活动[2]。Flavell认为:“元认知是一种具有控制性、管理性、调节性的活动,其活动的对象正是自己而不是别人。”[3]

然而,随着相关研究的不断深入,学者对于元认知的本质属性是什么,元认知究竟是一种怎样的心理现象,仍未达成一致意见。Hofstander(1979)认为元认知是跳出这个系统以后再去观察它;Kluwe(1982)指出元认知是专门指向个人认知活动的积极的反省的认知加工过程;BPatricia (1985)认为元认知指动作心智的种种有关知识,以及对动作的引导过程[4];Sternberg(1994)认为元认知是对认知的认知,包括对个人的知识和策略的理解、监测、控制等。可以看出,对于元认知的定义,不同的国外学者存在不同的表述。

国内学者对元认知的定义也进行了研究和探索。刘范(1984)指出,20世纪50年代,我国心理学界曾经讨论过意识的能动性和自觉性,这和元认知的研究相似,本质上还是指的人可以认识、调节自己的认知活动,其实是思维活动的自我意识[5];董奇(1989)指出元认知的实质就是人对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调节[6];张庆林(1997)认为元认知就是个人对自己的认知加工过程的自我察觉、自我评价、自我调节[7];汪玲、郭德俊(2000)认为元认知是个人对认知领域的认识和控制[8]。

综上所述,元认知就是个人在对自身认知过程中,进行的自我反省、控制的过程。简而言之,元认知就是对认知的认知。元认知结构主要包括元认知知识、元认知监控元、认知体验三个方面。

2 数学科目中元认知研究现状分析

在我国古代的教育文献中就存在不少关于元认知的朴素思想,很多学者、教育家都对元认知问题提出过自己的见解。比如,《学记》中记载:“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中庸》中记载:“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辩之,笃行之。”这是提出的关于学习的步骤思想。

受到国外学者对元认知研究的影响,虽然国内学者对元认知的研究比国外要稍晚一些,但国内学者对元认知问题的研究也逐步走向了成熟。笔者通过搜索CNKI(中国知识资源总库)中的期刊论文进行调研,情况如下:输入内容检索条件,选择题名包含“元认知”,论文数量为3433篇;学科类别选择数学,论文数量为60篇;最早发表于1994年。图1为60篇文献发表年度及数量的显示图表。

从图1中可以看出,从1994―2013年期间,在数学学科中有关元认知的文章2009年发表的最多;自1994年起,对元认知研究的文章数量逐渐增加,元认知在数学领域得到广大研究者的重视。

从研究领域来看,有元认知能力培养、元认知训练、元认知在教学中的应用、元认知与数学学习困难成因及其转化等。其中,元认知在教学中的应用的文章有17篇。如任金成认为,数学学习与学生的元认知水平紧密联系,结合元认知训练的数学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进行数学学习的自我意识,掌握数学学习的能力;对元认知能力研究的文章次之,有9篇相关文章,如北京师范大学杨起群的研究等;而专门研究数学元认知的文章有8篇,如孙连众、刘加霞认为,学生对良好数学学习方法的掌握和数学元认知水平的提高是密不可分的;元认知训练的文章有5篇,如胡小松、全认为,元认知处于监控系统的支配地位,它的发展水平直接制约着思维的发展,也影响着数学问题解决的效率和质量;等等。

从研究的对象上看,包括元认知研究的群体涉及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大学生以及教师等,如表1所示。

从表1可以看出学生是研究的焦点,取得的研究成果对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促进课堂学习有积极的作用。研究的对象多为大学生,对初、高中生的研究较少,然而从初中到高中发展的阶段,是学生学习知识由简单到抽象的阶段,正是需要学生元认知不断提高的时期,但这方面的研究还是存在很大欠缺。

3 结论分析

基于以上对数学科目类别下对元认知研究文章的介绍,可以看出近年来对元认知研究逐渐得到重视。元认知对学生学习的积极作用是明显的,对元认知的研究集中在教学的应用中,研究的对象多为大学生,对中学生和高中生的研究相对较少。然而,高中的学习与初中有一定的差别。高中的知识比初中的知识抽象难懂。思维方式上,从初中到高中是从经验型抽象思维向理论型抽象思维转变的过程,在知识内容上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高中的知识量增加。

基于这几方面的差别,初中生在初中阶段,不仅要学会相应的知识点,更应该学会学习,了解自己的元认知,提高元认知能力,借助元认知的发展更好地监控、调节自己的学习,以适应高中及以后的学习生活。

从文章的结论上看,元认知训练有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自我意识,掌握、矫正并控制学生的活动能力,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同时思维的发展受到元认知的发展水平的直接制约。尽管元认知对学生学习的作用已经得到大家的公认,然而在研究中,将元认知训练与教学设计相融合的研究却相对较少。

基于以上两方面的分析,本研究拟将元认知训练与教学设计相结合,并在初中教学中以数学学科为例做准实验研究,以探究元认知训练与教学设计结合的模式,并观察新的教学设计对学生学习的影响,以求达到促进学生元认知发展,最终促进学生学习的效果。

参考文献

[1]Flavell J H. Metacognitive aspects of problem solving[M]//Resnick L R. the Nature of Intelligence.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baum,1976:232.

[2]Flavell J H. Cognitive monitoring[M]//Dickson W P. Children’s Oral Communication Skills. New York: Academic Press,1981.

[3]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77:202.

[4]Patricia H M. Metacognition and attention[M]//Forrest-Pressley D-L, MacKinnon G E, Waller T G. Metacognition cognition and Human Performance. New York: Academic Press.1985:181.

[5]庞国萍,王兄.元认知研究综述及其思考[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01(1):116-118.

[6]董奇.论元认知[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

1989(1):68-74.

[7]张庆林.元认知的发展与主体教育[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高等数学认识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 数学思想方法 数学意识 数学精神 文化品位 数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高等数学是高等教育的标志性课程,是大学生“应当具备的文化素质之一”。在高职院校基于把高等数学作为基础学科、工具学科的认识,教学中重视传授知识,培养技能,这是无可非议的。而忽视高等数学对调节学生世界观和方法论方面的潜在价值的开发,这无疑不利于学生整体文化素质的提高。所以,数学作为“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在高职教育中的发挥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如何提升高等数学教学的文化品位,是不断深化高职教育课程改革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

数学文化,是指蕴涵在数学内容中的观点、信念、态度等,学生在接受数学知识的同时,掌握数学思想方法,培养数学意识,形成数学精神,不断提高文化素养,这才是数学教学应有的文化价值。所以,教学中必须重视数学文化价值的研究和开发。

从哲学的角度讲,人的素质中最为核心的是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从数学哲学的角度讲,数学科学中最富有生命力、最富有统摄力的是数学观和数学方法论,即数学思想方法;从数学教育哲学的角度讲,决定一个人数学素质高低的标志不只是掌握数学知识的多少,还应包括能否用数学的思想方法去观察、分析、解决问题。因而应该加强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在课堂小结、单元复习时,要以数学思想方法为纽带联系所学知识,使学生形成科学的认知结构。在引入概念、解决问题教学中,要联系工程技术、经济活动、生产实际,使学生认识到数学不是数学家凭空想象的符号,而是客观世界活生生的数量化表现。数学思想是数学事实、概念、理论和方法的本质,数学方法是实施数学思想的技术手段,它们是数学知识的核心。学生只有将所学到的数学知识内化为数学思想方法才能提高其数学修养,乃至整体文化素质。也就是说,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文化”在数学教学中最基本的体现,加强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是提升高等数学文化品位的重要方面。

数学思想方法在学生的认知结构中固定下来,就形成数学意识。通过极限计算、无穷小分析的教学,培养学生遇到问题能从数量上把握,养成一种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计算意识。通过概念的建立、命题的证明、公式的推导等,培养学生抓住事物本质解决问题的抽象意识。通过观察、实验、归纳、类比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善于推测、合乎逻辑、言之有理、落笔有据的推理意识。现实问题中隐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教学中要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勇于尝试、寻求客观背景、建立数学模型、进而解决问题的应用意识。数学符号的简洁性、数学图形的直观性、数学内容的和谐性、数学结论的普遍性等都是数学呈现出一种理性的美,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数学意识的培养可使学生形成一种良好的科学的思维习惯,这种习惯在以后的职业生涯中会自觉地再现出来。人们常说的“数学使人精明”恐怕就是这个道理。学生良好的数学意识的形成会使他们终身受益。一个心中有数、推理严谨、思维缜密、做事认真的人才能适应职业岗位的需求和个性品质的发展。

数学意识的内化,使数学教学(学习)活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精神因素叫数学精神。如果一个学生认为数学枯燥无味、晦涩难懂,那就必然导致他回避数学的厌学行为。如果一个教师认为数学就是公式法则、练习记忆,那么他的教学行为就不可避免地是满堂灌、注入式。所以,我们不但要研究教学内容,更要研究教学方法,使教学成为一门艺术。中小学数学学习中的应试压力,使不少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畏难情绪甚至恐惧心理。一个对数学学习毫无兴趣,对数学知识一知半解的学生,不可能掌握数学思想方法,形成数学意识和数学精神。科学技术及自然科学中提出的新问题导致了对无穷小的研究,从而诞生了微积分学,微积分理论是人类智慧最伟大的成就之一。正如恩格斯所说:“在一切理论成就中,未必再有什么像17世纪下半叶微积分的发现那样被看作人类精神的最高胜利了。如果在某个地方我们看到人类精神的纯粹的唯一的功绩,那正是在这里。”微积分是高等数学的基础部分,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高等数学的宏伟大厦。微积分将教会学生在运动与变化中把握世界,具有将复杂问题归纳为简单规律和算法的能力,是现代文明人的基本素养之一。可以说一部高等数学史,就是一部科学技术发展史。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些历史资料,营造一种生动活泼、充满激情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怀着追求真理、崇尚科学的热情,而不是以一种完成学业、应付考试的心态去学习数学。数学教学工作对于一名教师来说,不只是一种谋生的手段,而应是一种崇高的事业。要以满腔的热情投入到教学中去,用扎实的理论功底,娴熟的解题技巧去吸引学生,用丰富的教学艺术,高尚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使学生在获得对数学知识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这是数学文化底蕴的体现,也是数学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高等数学教学要有文化品位,教师应有良好的文化素养。

总之,我们要努力提升高等数学教学的文化品位,研究、开发、利用“数学文化”的教育功能,使高等数学为全面落实高职教育“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高等数学认识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 高等数学 应用能力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8-0133-02

应用型人才培养是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推动下产生的一种新型的本科教育。应用型人才是指能将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于所从事的社会实践的专门的人才。传统的精英教育模式过分强调理论知识传承的系统与完整,忽视了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育,与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产生严重的脱节。以学科为本位的学术化的课程结构和教学形式更是难于适应本科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围绕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来思考教学质量,除了在课程设置上突出应用性,强调培养过程与一线生产实践相结合,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突出实用性,强调学习基础的、适用的理论知识,学会运用理论去指导实践之外,也要充分考虑学生应用理论的能力,高度重视实践教学环节,加强实验设备建设,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应用能力与创新能力。在高等数学的教学中,全国很多高校的教师反映,学生对数学不感兴趣,高等数学考试大面积不及格,拿不到学位的学生,有一部分是因为数学过不了关。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中,如何提高学生对高等数学的应用能力,本文就此问题进行了研究。

一 、大学生高等数学应用能力培养的研究情况

近几十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快速发展,数学建模相继展开,数学应用成为国际数学教育改革的主旋律。从1985年起,美国的大学开始致力于微积分课程内容及教学方式的改革。1996年7月在西班牙召开的第八届国际数学教育大会(ICME-8)上,各国确立未来数学课程目标时,一致要求培养学生应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建立数学模型的能力,以及用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000年7月在日本召的第九届国际数学教育大会(ICME-9),对数学教育的现代化手段和计算机辅助教育、课程及教材的改革等进行了讨论。数学教育理念概括为:人人需要数学;人人都应学有用的数学;不同的人应当学不同的数学, 把对数学的认识从工具的、技术的层面上提高到文化的层面上。

我国从1992年以来,坚持举办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规模逐年扩大,对推动高等数学走向应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产生了很好的影响。在改革数学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加强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培养等方面,也总结出了一些经验和成果。改革的总的趋势向着与计算机技术紧密结合、贴近现代化、应用型的方向发展。但相对美国等发达国家来说,我国还是迟后一步,所取得的数学教育成绩代价过高,研究的范围过于狭窄;忽视了计算机的应用等。教学内容陈旧,课程体系不完备,对数学应用能力的忽视,已经成为我们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障碍。在地方普通高校高等数学教学中,如何准确理解和把握知识传授和应用能力培养的关系,怎样才能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改革上取得突破,以加强数学应用能力的培养,实现学生数学知识和应用能力的协调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高等数学教学与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关系

1.数学应用能力的含义

大学生数学应用能力指应用高等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认知心理学关于“问题解决”的观点来看,数学应用能力指在人脑中运用数学知识经过一系列数学认知操作完成某种思维任务的心理表征。

2.数学应用能力的结构

数学应用能力是一种复杂的认知技能,基本的数学认知包括:数学抽象、逻辑推理和建模。因此,数学应用能力的基本成分是数学抽象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数学建模能力。

数学抽象是把现实世界与数学相关的东西抽象到数学内部,形成数学基本概念。

逻辑推理是从一个命题判断到另一个命题判断的思维过程。包括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归纳推理是从特殊到一般的推理,通过归纳推理得到的结论是或然的。演绎推理是从一般到特殊的推理,通过演绎推理得到的结论是必然的。

数学建模是用数学的概念、定理和思维方法描述现实世界中的规律性的东西。数学模型构建了数学与现实世界的桥梁。数学模型的研究手法需要从数学和现实这两个出发点开始。用数学建模的话来说,问题解决也可以简单地表述为建模-解模-验模。

3.学生数学应用能力培养与高等数学教学的关系

大学生数学知识的增长和数学应用能力的增强是通过高等数学的教学来实现的。为了加强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培养,有两个“必须做到”:一是必须重视知识传授,建构优化、实用的高等数学知识结构,这是应用能力培养的基础;二是必须加强练习,练习是加强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途径。这两条是加强学生数学应用能力培养的关键。

在高等教育步入大众化阶段的情况下,学生人数急剧增加,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人数学基础差,在高等数学的教学中,忽视能力培养的现象有所加剧,启发性减少,甚至习题课被取消。这种靠削弱能力培养加大知识传授力度的做法是违反认知规律的,不符合应用型人才教育的培养目标。

归纳起来,用课程论、教学论的基本理论作指导,正确处理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数学知识继承与现代化的关系,实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改革,构建、优化实用的高等数学知识结构,建立完备的能力培养体系。三条渠道协调配合,促进学生数学知识的增长与数学应用能力的增强协调发展,使学生具有扎实的高等数学基础知识、比较宽的知识面和比较强的数学应用能力。

三、提高高等数学应用能力的策略

1.探索学生学习高等数学的认知结构,建立新的内容体系

在高等数学的教学中应深入了解学生学习高等数学的真实的思维活动。如一元函数微分概念的教学,选泰勒公式为同化点,引导学生在导数概念的基础上,通过概念同化,获得微分概念。不但精减了教材内容,减少了认知负荷,节省了教学时间,而且类属清晰,学生容易接受,有助于培养学生积极地思维,自觉、主动地学习。揭示微分与定积分、不定积分的关系,促使认知结构重新整合,按层次结构进行重组与建构。在微分的基础上讲述定积分和不定积分,将它们合并为一章,接着讨论微分方程。建立一元函数微积分的新的教学内容体系。多元函数微积分部分,可以同样以全微分为突破口,分析多元函数基本概念、定理、公式之间的关系,改革与调整教学内容。调整后的内容相对于传统的教学内容,不但精简,概念、定理、公式之间的关系更为顺畅,更易于接收新的知识。

2.与专业知识结合,形成结合型认知结构

高等学校的每个专业都是培养相关专业领域内的专门人才的。认知心理学家认为,专家之所以能够迅速、准确解决实际问题,是由于他们在不断学习实践中存储了大量相关专业领域的知识经验。这些知识经验已经在头脑中建立了联系,构成了一个高度抽象与概括的知识网络与动作程序,这个知识网络与动作程序能够对新的知识和信息进行辨识、推理与评价,面临实际问题时,快而准地抓住问题实质,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要实现培养目标,使学生具有应用高等数学解决相关专业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就需要学生将高等数学与专业学习有机结合,建构结合型认知结构。

3.介绍数学建模思想,增强建模意识和能力

在需要从定量的角度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时,往往需要对现实世界中的问题作调查研究,获取和分析对象的信息,去粗取精,由表及里,从感性上升到理性,做出简化假设,提出实体模型。分析变量之间的关系,根据相关规律建立数学表达式,而后求解数学表达式,得出结果,进行实验,接受检验,这个过程称为数学建模。数学建模是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常用的一种很好的思想方法。在高等数学的课程内容中,介绍数学建模;适当增加有关应用题材;进行集中综合训练;在课堂教学和习题课中,渗透数学建模思想,以提高学生应用数学建模的意识和能力。

4.改革教学方法,营造良好的教学情境

教学的本质是教人,要教好学生,首先要热爱学生。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沟通的渠道,不只是知识的传递,而且是感情的交流。教师深入浅出讲解、耐心细致解疑答难,学生感受到爱的温暖,感受到学习的责任和成功的希望。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日趋贴近,情感日益加深,学生心理上的障碍就会消失,学习的信心就会日益增强,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会逐步提高。传授和接收知识的渠道畅通了,提高教学效果就有了希望。学生的进步反过来激励教师更加辛勤地工作,教学上更加精益求精,教和学互相加强、和谐统一,这才是教师莫大的成功!

5.引导学生按现代方式学习

在高等数学教学中,应尽可能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促使学生主动按现代方式学习。在高等数学的学习中,比较合适的方法是奥苏伯尔(D.P.Ausubel)的同化理论。引导学生从已有的知识结构中找到对新知识的学习起固定作用的观念,然后根据新知识与同化它的原有概念之间的类属关系,将新知识纳入认知结构的合适位置,与原有的观念建立相应联系。还必须对新知识和原有知识进行分析,辨别新概念与原有概念的异同。最后,在新知识与其他知识之间建立起联系,构成新知识结构。这样,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也会不断因新知识的纳入、重建而更加完整和丰富。

6.改革单一的教学模式

改革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可以将习题课分出来,单独开设。同时,可以新开数学实验课,进行计算机技术和数学建模技能训练。习题课和实验课统称实践课,开设的目的主要是加强能力的训练,提高学生数学的应用能力。这样,高等数学教学就由原来的单一理论课教学模式分成理论课、习题课和实验课这三种形式,通过这三种形式的教学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和能力训练,促使知识和能力协调发展。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新型的本科教育,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高等数学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需求我们去积极研究,大胆创新,勇于实践,不断地总结与提高。

参考文献:

[1]董毅等. 新课程理论与实践的反思[M]. 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5, 28(50):137-146.

[2]李桂霞等. 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M]. 教育与职业, 2005,(20): 4-6.

[3]董毅. 数学教育专业课程改革与实践[J].黄山学院学报, 2006, 8(3); 148-149.

[4]李炭. 高等数学教学改革进展[J].大学数学,2007, 23(4): 21.

[5]孙勇. 关于数学应用能力若干问题的探讨[J]. 课程・教材・教法,2010, 30(8): 54-56.

[6]曾玖红. 独立学院高等数学教学探索[J].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 27(5): 122.

高等数学认识论文范文第7篇

[论文关键词]高等教育;大学生素质;教学

一、引言

自1999年大学扩招以来,大学生的数量日益上涨的同时,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也变得越来越突出。正因为如此,社会中出现了一种“新读书无用论”,甚至这种“新读书无用论”越演越烈,引起了社会各界尤其是教育界对这一现象的重视。不少的专家、学者们纷纷深入大学教育模式、大学课程设置等方面对我国的高等教育进行剖析,以求创新大学教育,培养出更多具有创造性和实用性的人才,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 从大学的教育目的来看,认为大学应该面向社会“培养大量的实用型人才,当是中国很多大学必须担当的重任”。而瑞士教育学家裴斯洛齐曾说过,教育的目的在于发展人的一切天赋力量和能力。 从高等教育本身和大学教学来看,第一,高等教育的教学管理观念应该“从注重群体化、单一模式化管理转向个体化和多样化管理模式”。关于大学的教学模式,有人认为,大学课程应实施研究性教学的模式——“1二3三”教学模式。第二,关于大学教育的若干观点。有人认为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重视学会,忽视会学,重视知识,忽视能力”,所以大学应该提倡“创新教育”。出于对人与社会关系的考虑,大学教育应该提倡“通识教育”。而从塑造大学生道德品质来看,大学应该重视人文教育,“加强大学的人文教育已到了紧要关头,没有这样的教育中国大学生是非常危险的”。 我们不难发现以上的研究人员、专家、学者们都从理论上对教育和教学的多方面进行了探讨。而本报告是建立在对贵州两所高校150名在校大学生对现行大学教育与教学的若干认识与感受的调查基础上,通过数据分析对中国现行教育、教学方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客观描述,最后有针对性地就所反映出来的问题提出自己的一些建议,希望“以大学生为本”的高等教育理念能够得以更充分的体现。

二、方法

(一)调查方法

本调查采取偶遇抽样和分层抽样获取样本信息,然后对问卷信息核实后进行编码,输入计算机,利用excel数据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二)调查资料的搜集和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调查中,使用发放封闭式问卷的方式来获取信息。向被调查者说明此次调查的目的和意义的前提下,要求他们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填写问卷,当场发放当场收回。本调查发放问卷共150份,回收145份,回收率为96.7%,有效问卷为139份,有效率为95.9%。

调查对象为在校本科大学生,其中,在贵州大学调查85人,在贵州民族学院调查65人,总共有139人为有效调查对象。其中文科生为83人,理科生为56人,分别占60%和40%。

三、结果与讨论

本调查涉及的主要内容包括:一是大学教育若干问题的认识。二是大学开展学术讲座活动、组织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等问题。三是关于优秀教师应具备哪些条件、怎样才能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等与教学相关的问题。下面对统计所得数据及图表进行分析来说明当今在校大学生对现行高等教育的认识与感受。

(一)大学教育方面

1.调查的139名大学生中44%的大学生认为,希望通过大学教育“能够学习更多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身道德修养”。但是也有25%的学生认为上大学的最主要目的是“拿毕业文凭,毕业后好找工作”,其中,文科生占其总人数∞的20%,理科生占其总人数的32%,理科生比文科生高出12个百分点。可见,理科生更强调大学教育的实用性。 2.对大学教育相关问题的认识与评价(表1)。虽然素质教育已提出多年,但大学生中认为高等教育“改善非常大”的只有7人,只占5%,而普遍认为“有所改变”和“几乎没变”。对于“大学所设某些课程是否与市场需求相脱节了”的回答,有112人持肯定态度,占总人数的78%。至于对“现行教育方式是否经常让大学生感到压抑、忧虑或无聊”这一问题的回答,有高达93%的大学生认为会出现以上不良情绪,其中,40%的大学生认为“经常会”,53%的大学生认为“有时会”,仅有l%和4%的学生认为“很少”和“不会”。从“大学教育满意度”来看,统计数据显示,选择“不满意”的有72人,“非常不满意”的有23人,分别占总人数的51%和17%。由上可见,无论从确凿的满意度调查来看,还是从高等教育的改善度、大学课程设置的合理性或不良情绪发生的频率来看,当前大学生对现行高等教育是普遍持“不满意”态度的。 3.民办教育的支持率。除了10%的学生认为不必要和16%的学生持中立的态度外,高达74%的大学生是支持民办教育的。因此,从大学生对民办教育的认同度来看,民办教育对于促进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的。

(二)大学生对课外实践活动、开展学术活动以及开立考证培训班的态度 1.假期专业实践活动的必要性。关于“学校是否有必要组织学生在假期参加一些与专业学习有关的实践活动”这一问题的回答,从总体来看,有高达96%的大学生认为是必要的,其中有63%的大学生态度更为强烈,选择了“非常必要”。从文、理科的对比来看,理科生认为“非常必要”的人数占其总人数的67%,而文科生只占其总数的58%,理科生比文科生高出了9个百分点。可见理科生更为强调学习的实践性和知识的实用性,这与前面所提到的在理科生中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认为上大学的最主要目的是“拿毕业文凭,毕业后好找工作”这一观点无疑形成了一定的因果呼应关系。 2.大学生对学术讲座和考证培训班的态度。对于“学术讲座对大学生学习有多大帮助”的回答,有83名大学生认为作用“一般”,占总人数的60%,面认为“非常大”和“很大”的人数分别为10人和27人,总共37人,仅占总人数的26%。不难发现,大学生对学术讲座的作用评价是不高的。至于“学校是否有必要开立考证培训班”这一问题,仅有35%的人认为是必要的,持中立和反对态度的居多。但是这并不能说明大学生不热衷于考证,充其量只能说明他们普遍认为,考证通过率与考证培训班没有必要联系。换言之,培训班虽然对提高通过率有所帮助,但所起的作用是一般的。

(三)大学生对高等教育教学相关问题的认识与评价 1.大学生对教学方式、教学手段等方面的认识。大学生普遍认为“对所学的学科不感兴趣”或“老师教学方式呆板”或“教学内容枯燥乏味”是促使他们旷课、逃课或借故请假的最主要原因。同时指出“在教学中加大师生互动的频率”、“教师经常将书本知识联系实际生活来授课”、“老师使用幽默的语言进行教学”、“在理科的实验课教学中,老师经常组织学生做实验”,以上四点在教学过程中都是值得提倡的,其中,前两点几乎为所有的大学生所认可。至于对教学手段的认识,绝大多数大学生认为“写论文或搞ppt的方式来考察学习情况是可行的”,其中,被调查的大学生中认为“十分可行”和“可行”的共有86人,认可度达到61.5%。对于“ppt教学是否比传统板书教学更有效”的回答,文科生和理科生的意见出现了分歧。笔者发现,在不考虑持“不知道”态度的大学生前提下,持“同意”态度的大学生中,文科生和理科生分别占其总人数的57%和32%,文科生比理科生高出了25个百分点。相反,持“不同意”态度的大学生中,理科生比文科生高出了21个百分点(图1)。但总体而言,有较多的大学生是支持pit教学的。

ppt教学与传统板书教学的评价 2.大学生对“优秀教师应具备哪些条件”的认识。教师作为教学的主体,他们的素质与处事方式直接影响到教学的质量。调查结果显示,“教师除了完成教学任务外,还给学生带来一些新知识”、“老师在课余时间经常和学生交流学习和生活上的经验”、“能够客观理性地把握教学内容,并能以通俗的方式进行讲授”、“不时地组织学生讨论问题,能让学生各抒己见”这四点都被作为考核老师是否优秀的指标,其中,前三个指标学生更为重视。 3.以上面数据分析所反映出来的问题或现象为基础,下面主要从教育的最终实现途径——教学这一角度来提出若干关于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建议。

(1)加强学校与社会各界之间的交流,逐步实现在坚持理论教育为基础的前提下,努力寻求各专业的社会性。目前,社会中存在的“新读书无用论”并不是空穴来风,毫无根据的。即使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是大学教育出现的“学与用相脱节”的现象也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大学应该加强与社会各界尤其是企事业单位的联系,以获知社会需要怎样的人才,而选定合适的教材进行教学。这样就可以避免教学的盲目性,使学生所学知识能够在毕业后有用武之地,而不会出现虽是学某一专业,但对这一专业领域的应用性知识知之甚少或者一问三不知的尴尬场面。

高等数学认识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元认知 高职生 数学 问题提出

一、问题的提出

高等职业教育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突出人才培养对当前社会需求的针对性。现阶段许多高职院校采取“宽进”方式吸引更多的学生入学以缓解生源不足的矛盾,高职学生在文化知识方面基础是相对比较薄弱的。同时他们在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习惯上也存在着较多问题,缺乏自我认知、自我监控、自我调节与自我约束等元认知能力。

高等数学作为高职院校的一门基础理论课,对学生后续课程的学习和思维品质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元认知理论和数学问题提出的现状出发,探讨数学元认知与数学问题提出能力的关系。

二、数学元认知

元认知是美国心理学家弗拉维尔提出的一个心理学概念。数学元认知是指主体对数学认知的认知,是主体对自身数学认知活动的计划、体验、监控以及调节,其主要构成要素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数学元认知知识;(2)数学元认知体验;(3)数学元认知监控。对于学生数学元认知能力的提升已成为现阶段众多教育学者集中关注的问题。

三、问题提出的相关研究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提出问题是指通过对情景的探索产生新的问题或者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对问题的再阐述。对数学问题提出能力的培养,很大程度上对于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提升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学生的自主学习与探究能力也能够得到强化,以此种方式增强主体意识,是学生有效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线教师结合具体教学实践进行了思考和总结,普遍认为,要培养学生的数学问题提出能力,主要是培养问题意识。首先,需要对现行的教育教学思维进行合理的革新,为学生提问意识的培养营造一个有效、和谐的环境;其次,需要引导学生学会提问,烘托具有提问特色的教学环境,针对学生的质疑,持肯定的态度,激发学生进行深层次思考;再次,需要在教学活动当中,为学生的思考预留一定的时间,使学生对问题的思考能够更加充分;最后,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认识基础性的提问方法,掌握提问的技巧,从而将自身的质疑以语言的方式表现出来,并被大家领会。

虽然,国内外学者已对数学问题提出能力进行了大量探索和研究,然而,由于我国长期的数学教学实践中没有重视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我国的高职生的问题意识和问题提出能力相对比较薄弱,问题提出的能力不高,提出问题的形式比较单一。因此,运用现代心理学原理,对数学问题提出能力进行元认知方面的训练,提高高职生数学问题提出能力,对于教学改革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四、元认知与数学问题提出的关系

(一)数学元认知知识与数学问题提出的关系

数学元认知知识主要包括对个体认知活动及个体认知差异之间的认知、对掌握数学基础知识的认知、对已有的数学思想方法认知,这是形成问题的前提、基础和保证。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若对于基本的数学公式、概念学生都一无所知,没有元认知知识的储备,要想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是不可能的。

(二)数学元认知体验与数学问题提出的关系

数学元认知体验出现在数学问题提出的整个过程。数学元认知体验的主要体现就是学生产生问题意识的感受。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认识活动中遇到难以解决、疑惑的问题时,产生的一种困惑、怀疑、探究的心理状态。问题意识将激发学生积极思考,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好的数学元认知体验将促进学生乐于提出数学问题,感受到提出数学问题的成就感和乐趣。

(三)数学元认知监控与数学问题提出的关系

数学元认知对于提出问题最重要的作用在于学生评价、监控自己的提问过程,即反思。由于数学知识的抽象性、数学思维的严谨性、数学活动的探索性、数学语言的简洁性等特点,学生必须经过反复多次的思考、深入研究、自我调整,才能洞察数学的本质。学生在数学元认知监控理论的指导下,不断评价、调整,都有可能提出有意义的问题。

在教学中进行元认知训练能弥补一般能力不足,可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高职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元认知能力和数学问题提出能力,对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创新能力的提高都有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张容声.元认知对提高数学思维能力的作用.数学通报,1995(8)

[2] 曾秀云.高职数学问题解决与元认知训练.宁德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8)229~231

高等数学认识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数学教学效率;数学史;作用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41-0077-03

在数学教学改革的背景下,数学史进入课堂已为众多的数学教育工作者所认可,并在教学实践中有所行动。现在,许多数学教师已经认可,数学史融入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知识视野,提高数学素养,启发人格成长,等等。本文就数学史在提高数学教学效率中的作用作一些初步探讨。

一、高效数学教学的内涵

1.数学教学效率

王光明教授指出:“教学效率从两个维度来认识。在学生的时间投入方面指能够充分利用时间,全身心、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在数学教学结果方面,指多方面学习效果――认知成绩、理性精神、效率意识、良好的认知结构和数学学习能力。教学效率是相对概念,同样的学习结果,学生用时较少,则教学效率高;同样的学习时间,学习效果好而且多样,则教学效率高。”他认为,数学教学效率高低不取决于教师打算教给学生什么,而取决于学生实际获得了什么。学生的学习结果应是近期目标与远期目标的统一,即对于数学教学效率而言,不应单纯看数学知识的吸收率,而要看综合效果。

数学教育首先是人的教育,但是它不是一般意义下的育人,而是以数学来育人,因此,数学教育又是时刻不能脱离数学的育人问题。所以数学教学效率不仅是指数学知识的掌握情况,更为重要地是指远期的教育效果。学生内化数学观念,体验数学精神及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即为在数学教学的促进下,学生成长的一种程度和水平,既包括学生知识增进的速度,又包括掌握知识的质量和学生心理发展方面的效果。

2.高效数学教学的特征

对于高效数学教学特征的认识,不同时代、不同文化背景以及不同教育环境下的人具有不同的认识和看法。如美国学者贝兰提等认为高效率教学具有下述特征:教师无比热爱教学工作,教学充满热情;教师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关心、尊重、爱护学生;教学恰当,适合学生的水平;能够有效地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与能力;注重与学生交流和沟通。费尔德孟认为高效率教学具有的特征为:教学清晰明了,易于学生理解,教学组织灵活、巧妙,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鼓励学生讨论,对学生有宽容心和同情心;对教育具有反思意识;努力给予学生广博深厚的文化浸染;重视教学过程;教师的讲授具有鲜明的方法论意识。以上观点,可以折射出高效数学教学的共同特征。

(1)注重数学思维训练。数学是思维的科学,数学能启迪、培养、发展人的思维,虽然其它学科或其它方式也可以培养人的思维,但在深度、广度和系统性等方面是无法与数学相比的。现代教学论认为:数学教学过程是数学思维活动过程。所以数学教学不仅要传授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通过数学思维的教学可以使学生在处理问题时迅速抓住事物的本质,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提高数学教学过程的效率。

(2)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数学教育的终极目标应该是数学精神和思想方法的教育,这是数学的精髓,是学生终身受用不尽的财富,也是衡量数学教学的成败与优劣的最根本的依据。数学的思想、方法是数学知识发生过程中的提炼、抽象、概括和升华,是对数学规律更一般的认识,它蕴藏在数学知识之中,贯穿于教材的始终。教师在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和熟练应用定理、公式的同时,重视展示定理、公式的发现和形成过程,以及其中反映的思想方法。数学思想、方法要经过教师长期的、有意识的、有目的的教学活动逐渐渗透,使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的实践过程中领悟。

(3)注重良好认知结构的建构。高效率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遵循学生认知发展的规律,根据学生循序渐进的思维方式,创造让学生对所学知识反复感知、思考和使用的机会;对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原理和概念采取螺旋上升的方法,反复领会和运用,使之成为学生一种潜在的思维模式,上升为思维技巧;合理使用教材,整合教材,让数学知识结构向学生的数学认知结构转化,缩短学生获取知识的时间。

(4)注重课堂学习气氛,师生关系和谐融洽。高效率的数学教学过程中,教与学是和谐的统一体,教师与学生在平等基础上交往、互动,具有浓厚的课堂学习气氛和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指导学生善问,并给学生适当的点拨、示范,指导学生提问的方向和思考问题的途径,给学生探索、思维的空间,培养学生批判和质疑精神。师生双方相互交流、沟通、启发、补充,实现共同发展。

(5)注重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理性精神。数学精神就是探索精神,这种精神包括两个要素,即对真理与完美的追求。高效数学教学中教师恰当地利用趣味数学与数学史材料,提高学生的兴趣动机的参与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求知欲望和实事求是的作风,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和方法论。培养学生顽强拼搏、奋发向上的精神。

二、数学史对提高数学教学效率的作用

数学史是学习数学、认识数学的工具,要弄清数学概念、数学思想和方法的发展过程,增长对数学的通识,建立数学的整体意识,就必须运用数学史作为补充和指导。基于数学教学效率的上述特征,不难发现,将数学史知识合理地融入数学教学实践中,将会大大提高教学效率。

1.有助于掌握数学思想方法,理解数学知识的本质

数学的历史就是数学思想方法的发展史。在五千年的数学历史长河中,伴随着每次重大的数学发现,例如数学史上的三次危机、解析思想以及非欧几何等,都有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诞生。任何数学事实的理解、数学概念的掌握、数学方法的运用、数学理论的建立,无一不是数学思想的体现。数学知识的本质主要体现在“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上。因此,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了解一下数学家进行数学研究的真实背景和工作方法,学习数学家的思维方式,才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得到更有启发性的结论,激发出新的思想火花。通过领略数学家们的创造性思维过程,还有助于学生深刻地理解教材,领会教材的实质,从而增强学生驾驭教材的能力。

2.有助于培养数学思维能力

数学一直被看成是思维训练的有效学科,数学史则为实现这一功能提供丰富而有力的材料。数学史中记载了许多数学家发明、发现的生动过程,向学生介绍这些过程,有助于学生理解掌握创造的方法、技巧,从而增强其创新能力。如我国古代数学家刘徽用“割圆”思想,不仅计算出了n的近似值,而且还提供了一种研究数学的方法,即

今天的“求极限”。数学家们的这些数学思想和方法,既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也开发了学生的数学思维。

3.有助于了解数学的应用价值,感受数学文化

数学是其它科学的工具和语言,它与人类的物质生产活动紧密相连。关于这一点,很多数学家和非数学家都作过精辟的论述。对于许多重大的科学发现,从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到霍金的黑洞学说,无一不与数学有关;人类历史上迄今发生的三次产业革命,其主体技术都与数学新理论、新方法的应用有直接或间接的关联;数学对人类文化艺术生活的影响遍及绘画、音乐、建筑和文学众多方面,透视、对称、黄金分割、分形曲线等数学概念,都是绘画与建筑等艺术中美的源泉。通过这些事例,学生可以全面地认识数学、了解数学,提高学习兴趣、增强学习动力。而对教师来说,数学史可以帮助教师预见学生的认知发展,指导并丰富自己的课堂教学,构筑起数学与人文的桥梁。

4.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质,培养科学精神

数学史是一门交叉学科,其研究对象不仅包括具体的数学内容,而且涉及历史、哲学、文化学等学科的内容。它以数学概念的产生和数学理论的形成发展为主线,涵盖了自然科学、人类思想、社会历史、天文历法、地理经济、哲学政治、文学艺术、宗教习俗乃至法律和军事等方方面面。如谈及人类对地球形状和大小的认识,就必然要涉及到亚里士多德的论证和空间观念的第一次大进步,以及古希腊学者EraIosthenis的定量测算。

奉献、怀疑、创新、求实等都是科学精神。通过数学史中具体的事实、生动的材料,可以让学生体会什么是科学精神,怎样培养科学精神,科学家和数学家的故事是开展科学精神教育的很好的典型的素材。

5.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增强学习兴趣

高等数学认识论文范文第10篇

【基金项目】本文系宁夏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项目“宁夏高校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知认同研究”(编号:NGY201509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7)26-0020-03

高等学校担负着传播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政治任务,意识形态的一个重要功能在于统一人们的思想,维护社会的稳定。但是改革开放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矛盾以及西方各种社会思潮的影响,对在校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并使之认同和价值观内化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因此,深入研究在校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认知认同状况以及提出教育的策略,这对于巩固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在高校的指导地位和为实现中国梦提供人才保障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宁夏高校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知认同状况

本文选取宁夏四所高校的在校本科生,对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认知认同状况进行了调研。这四所高校分别是宁夏大学、宁夏医科大学、宁夏师范学院、北方民族大学,调查对象是2016级、2015级、2014级、2013级的在校本科生。每所学校按照不同学院、不同年级随机分层选取调查对象。本次调查采用自编问卷,在2017年5月分别对四所高校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800份,收回问卷757份,其中回收有效问卷746份,有效回收率为98.5%。在有效问卷中,四所高校被调查的学科类别有文科类232人、理工科类217人、体育艺术类111人、医科类186人;按照年级统计,2016级有201人,2015级有205人,2014级有224人,2013级有116人;按照性别统计,男生有341人,女生有405人;按照是否中共党员统计,学生党员(含预备党员)有241人,非党员有505人。课题组对回收的有效问卷用Excel2003进行了数据统计分析。结果分析如下。

1. 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总体认知认同度比较高,但少部分学生存在理论上的模糊认识

调查数据显示,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认知认同度较高。有73.86%的学生坚信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制度。有91.02%的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政治灵魂”非常认同和比较认同,不完全认同和不清楚的只占8.98%。有97.45%的学生非常认同和比较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近代社会历史发展的结果。有96.37 %学生非常认同和比较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有96.65%学生非常赞同和比较赞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历史任务,必须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斗争”。有93.17%的学生非常认同和比较认同我国必须不断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完全认同和不认同的只占6.83%。

但是在调查中也看到少数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主要理论认知不清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持有怀疑态度的学生占到15.01%。有33.24%的学生认为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受到功利主义等思潮的影响。有6.97%学生认为马克思主义已不再对大学生的理想信念产生影响。

2. 少数大学生对非主流意识形态的思想观点认识不清楚

调查数据显示,有5.63%大学生认为西方资本主义制度比较好,有5.49 %学生认为什么制度都可以,无所谓。对于西方的自由、民主和人权是普世价值的观点,有25.60%学生非常赞同,有41.42%学生比较赞同,两项之和占67.02%,这个数据的比例是比较高的,对这个观点不清楚的学生占14.47%。不赞同这个观点的学生只占18.49%。有16.49%的学生认为中国可以尝试搞多党制。

这些数据表明,大学生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非意识形态思想观点的影响。学生对西方的自由、民主的内涵并不清楚,西方各种社会思潮对大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有一定的冲击。可以看到当今全球化时代,中西方意识形态领域的交锋还是异常的激烈的,“经济全球化过程不仅是一个经济过程,而且是一个包括意识形态运动的政治过程”。

3. 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认知认同主流意识形态的作用发挥不够

调查数据显示,思想政治理论课在主流意识形态教育方面所发挥的作用还不够显著。在上思想政治理论课时,只有29.36%的学生经常会认真听老师讲课,做进一步的深入分析思考;有25.20%的学生只是认真完成听课任务;有27.48%的学生上课时会偶尔听听;有17.96%的学生在上课时会看手机或做一些与课堂无关的事情。有很多学生在“其他”一栏当中填写学生在上课时玩手机的较多。这些数据表明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不够重视。教师上课的教学方式单一、不能够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教学效果评价是:只有26.81%的学生认为教师讲课时有新意,收获比较多;有36.19%的学生认为教师课讲得还可以,但是自己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不感兴趣;有22.52%的学生认为教师上课教学方式单一,满堂灌输,对自己启发不够;有14.48%的学生对自己上课的状态说不清楚。笔者曾在2015年11月对这四所高校的大学生对“三个自信”的认知认同状况进行了调研,在问及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评价时,有24.17%学生认为教师上课有互动,受益较多;有40.25%学生认为教师讲得还可以,就是对该课不感兴趣;有25.08%的学生认为教师上课照本宣科;有8.50%的学生对自己上课情况说不清楚。从对比中看到,学生的评价前后变化不大。这些数据表明,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学生的影响力、吸引力还不够,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深思。

二、影响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认知认同的因素分析

从调查中看到当前在校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知认同状况,其影响因素有着各种主客观原因,主要因素分析有以下几方面。

1.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创新不够,对大学生认知认同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力和引导力不够

从“05课改”算起,党和政府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非常重视,先后出台了一系列重要文件。可以说近年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取得了较大的成效,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最新成果讲授给学生,使得大学生能够基本接受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但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在问及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存在的问题时,学生将教育形式、方法单一排在第一位,将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理论水平不够高排在第二位,教育内容僵化,缺乏吸引力排在第三位。在问及目前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因素时,学生认为最重要的因素是教学方法单一、上课的时候师生之间缺少互动。排在第二位的是理论教学与学生的实际相脱节。可以看出,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学生的吸引力、影响力还不够,教学方法的变革和创新还是比较滞后学生思想的发展变化,教师的理论专业素养还有待进一步的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还没有完全凸显对学生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影响力,更多的凸显了知识的传授。

2. 各种非主流的意识形态对大学生认知认同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影响较大

目前在校大学生都是“95后”,政治敏锐性较低,辨别力也较弱,比较容易受到全球化大环境下各种非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现在世界范围内文化交流频繁,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各种社会思潮诸如历史虚无主义、民族主义、后现代主义等各种思潮影响着大众文化,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也日益变得复杂。在校大学生很容易受到各种思潮的冲击。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国呈现出主流文化和非主流文化、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先进文化与反动文化、腐朽文化、落后文化等多元文化并存的局面,社会分层分化、市场经济主体的多元化引起人们价值观念、思想意识的多元化,造成人们对理想信念、价值取向、道德观念等选择产生困惑、迷惘和混乱,削弱了人们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正如调查数据显示的,有33.24%的学生认为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受到各种社会思潮如功利主义、西方普世价值观等思潮的影响。这也正如《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2015.1)指出的:“一些西方国家把我国发展壮大视为对资本主义价值观和制度模式的挑战,高校抵御和防范敌对势力渗透的任务更加繁重,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师生的任务更加艰巨。”

3. 新媒体对大学生认知认同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冲击

网络时代思想文化的交流更加快捷频繁,新媒体对各种价值观的传播起着重要的作用。大学生每天从新媒体中接受着各种大量的信息,各种主流意识形态和非主流意识形态的思想影响着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目前在校大学生思想活跃,视野开阔,虽然已经学习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但他们对这些理论的认识还比较肤浅,对各种思潮还缺乏辩证思维的能力,对中国社会的国情还缺乏深刻的认识。在网络互动中潜移默化地接受各种思想的影响,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大学生接受马克思主义的主流意识形态受到严峻的挑战。

三、对大学生进行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策略

1. 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旗帜鲜明的宣传主流意识形态,增强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知认同感

在2016年12月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要坚持不懈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抓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调查显示,思想政治理论课依然是实现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认知认同的有效途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理论素养,切实探索讲课的新方式新方法,放弃灌输的单一的教学方法,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引导培养学生的价值判断能力,理性思维能力,不断强化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知认同。

2. 深入研究“95后”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探索适合的教育方法,以增强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知认同感

目前在校的“95后”大学生,思维活跃,知识面广,接受新理念速度快,但“理想信念模糊,价值观念多元,以新媒体为重要的生活工具”,而且也存在着政治敏锐性低,政治辨别性弱等问题。对他们进行主流意识形态教育,要避免说教和灌输,要根据他们的身心发展特点进行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因为思想政治教育是不同于智育教育,智育教育的过程是看学生知识掌握了没有,学生对所讲知识点懂不懂,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不仅要看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而且更重要的是要了解学生愿不愿接受。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学习的过程是价值观学习的过程,应该是学生主体价值观建构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价值判断能力。所以在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过程中,要探索适合学生的教育方法,以提高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意识。

3. 重视新媒体对大学生价值观产生的冲击,研究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的影响,以增强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影响力

“互联网已成为舆论斗争的主战场,加强网络舆论引导,充分运用新型传播手段创新高校宣传思想工作,掌握网络舆论主动权的任务更加凸显。”现在的大学校园几乎人手一部智能手机,学生利用这样的网络平台交流信息,手机中的各种信息都在影响着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将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教育与新媒体结合,是对主流意识形态教育渠道的拓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工作者要将这一新载体更好地运用,搭建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平台,利用微博、微信、QQ等媒介将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教育融入,及时与学生密切相关的内容,进行宣传教育。同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解答学生的思想困惑。

4. 实践活动是大学生认知认同主流意识形态的关键

《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指出,要“努力强化实践教学,建设与课堂教学相互促进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第二课堂教学体系”,从中可以看出,这是对第一课堂教学的延续和深化。以实践活动为主的第二课堂活动形式概括起来主要有:校内实践活动和校外实践活动。校内实践活动有校园文化活动、党团组织活动、理论实践社团活动等;校外实践活动主要让学生走出校门,亲眼看到社会的变化,将主流意识形态教育融入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中,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感受,不知不觉中接受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在校园文化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举办辩论会、演讲比赛、马克思主义理论读书会等,围绕社会中的热点问题进行一系列的讨论。在党团活动中,加强党员、团员主流意识形态的教育,能起到一种带动辐射作用,发挥党团组织的引领作用。如举办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党团课程培训,通过主题课程讲授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主流意识形态。在理论实践社团中,配备思想政治理论课指导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鼓励学生阅读马恩著作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著作,既是提高政治理论素养的需要,也是大学生认知认同主流意识形态自身教育的需要。在校外实践活动中,要建设一批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同时与大学生的寒暑假的“三下乡”活动结合起来。在校外活动中马克思主义学院要与各个二级学院、学工部、团委、教务处、宣传部等部门相互配合,形成相互合作的机制,如果单靠某一个部门很难形成合力。

5. 学校各类服务管理制度的完善是大学生认同主流意识形态的保障

在日常学生生活中,要做好各类资助帮助工作,将理论讲授与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结合起来,如就业问题、学业问题、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经济困难学生资助问题等,让学生感受到来自学校、教师的帮助。只有让学生感受到来自学校的人文关怀,才能在情感上认同教师在课堂上所讲的理论问题,认知了、感受了,才能相信。

参考文献:

[1] 郑永廷.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发展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2] 聂立清.我国当代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3] 曾兰.90后大学生思想行为特点与教育引导策略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3.

[4]《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2015.

高等数学认识论文范文第11篇

一、 坚持理论学习,不断总结教学经验

本组教师积极参加学校和市、区培训,继续学习新课标教学理念,进一步转变观念,以新观点、新理念指导教学。为加强修养,提高素质,我们数学组的全体教师以自学为主,不断地搜集新信息,利用教研组活动时间根据阶段性的教育教学有针对性地教学理论知识,了解教研改信息,注意用教学理论指导教学实践,认真撰写论文。一学期来,数学教研组不断地总结经验,坚持人人写教学教学反思、教学案例和教学论文并收入汇编。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教师如果不学习,教研活动就会成本“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为加强修养,提高素质,我们认真学习了“教学论新编”,“成功教育理论”。“数学教学论”等教学理论,学习学科刊物,了解教研改信息,善学才能善研,善研才能善教,已成为全组教师的共识,不光如此,我们还注意用教学理论指导教学实践,认真撰写论文。其中,谭晓春、庄晓燕老师的论文获市年会论文评比二等奖,白奕波老师的论文获市年会论文评比三等奖,潘宇、王斌老师获区年会论文评比二等奖, 顾海燕老师的论文获区年会论文评比三等奖。

二、 积极参加和开展教研活动

老师们积极参加市、区、校各级部门组织的教研活动, 为了改革课堂结构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益。教师们积极开设公开课,如校级的每人开了一节公开课或示范课,起到了引领的作用,全学期共开公开课6节。为了改进教师的课堂教学,老师们认真地参加听课,并进行了认真的研讨;老师们的教学水平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做到培优补差。搞好学生的基础知识教学,在校内举行高一、高二年级数学竞赛;组织学生参加数学竞赛,培养学生的学习数学的兴趣,开发学生的智力

三、改进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高等数学认识论文范文第12篇

[关键词]高等教育;大学生素质;教学

[作者简介]陈景信,贵州大学人口研究中心人口学硕士研究生,贵州贵阳550025

[中图分类号]C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11)02-0169-04

一、引言

自1999年大学扩招以来,大学生的数量日益上涨的同时,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也变得越来越突出。正因为如此,社会中出现了一种“新读书无用论”,甚至这种“新读书无用论”越演越烈,引起了社会各界尤其是教育界对这一现象的重视。不少的专家、学者们纷纷深入大学教育模式、大学课程设置等方面对我国的高等教育进行剖析,以求创新大学教育,培养出更多具有创造性和实用性的人才,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 从大学的教育目的来看,认为大学应该面向社会“培养大量的实用型人才,当是中国很多大学必须担当的重任”。而瑞士教育学家裴斯洛齐曾说过,教育的目的在于发展人的一切天赋力量和能力。 从高等教育本身和大学教学来看,第一,高等教育的教学管理观念应该“从注重群体化、单一模式化管理转向个体化和多样化管理模式”。关于大学的教学模式,有人认为,大学课程应实施研究性教学的模式――“1二3三”教学模式。第二,关于大学教育的若干观点。有人认为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重视学会,忽视会学,重视知识,忽视能力”,所以大学应该提倡“创新教育”。出于对人与社会关系的考虑,大学教育应该提倡“通识教育”。而从塑造大学生道德品质来看,大学应该重视人文教育,“加强大学的人文教育已到了紧要关头,没有这样的教育中国大学生是非常危险的”。 我们不难发现以上的研究人员、专家、学者们都从理论上对教育和教学的多方面进行了探讨。而本报告是建立在对贵州两所高校150名在校大学生对现行大学教育与教学的若干认识与感受的调查基础上,通过数据分析对中国现行教育、教学方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客观描述,最后有针对性地就所反映出来的问题提出自己的一些建议,希望“以大学生为本”的高等教育理念能够得以更充分的体现。

二、方法

(一)调查方法

本调查采取偶遇抽样和分层抽样获取样本信息,然后对问卷信息核实后进行编码,输入计算机,利用Excel数据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二)调查资料的搜集和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调查中,使用发放封闭式问卷的方式来获取信息。向被调查者说明此次调查的目的和意义的前提下,要求他们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填写问卷,当场发放当场收回。本调查发放问卷共150份,回收145份,回收率为96.7%,有效问卷为139份,有效率为95.9%。

调查对象为在校本科大学生,其中,在贵州大学调查85人,在贵州民族学院调查65人,总共有139人为有效调查对象。其中文科生为83人,理科生为56人,分别占60%和40%。

三、结果与讨论

本调查涉及的主要内容包括:一是大学教育若干问题的认识。二是大学开展学术讲座活动、组织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等问题。三是关于优秀教师应具备哪些条件、怎样才能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等与教学相关的问题。下面对统计所得数据及图表进行分析来说明当今在校大学生对现行高等教育的认识与感受。

(一)大学教育方面

1.调查的139名大学生中44%的大学生认为,希望通过大学教育“能够学习更多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身道德修养”。但是也有25%的学生认为上大学的最主要目的是“拿毕业文凭,毕业后好找工作”,其中,文科生占其总人数∞的20%,理科生占其总人数的32%,理科生比文科生高出12个百分点。可见,理科生更强调大学教育的实用性。 2.对大学教育相关问题的认识与评价(表1)。虽然素质教育已提出多年,但大学生中认为高等教育“改善非常大”的只有7人,只占5%,而普遍认为“有所改变”和“几乎没变”。对于“大学所设某些课程是否与市场需求相脱节了”的回答,有112人持肯定态度,占总人数的78%。至于对“现行教育方式是否经常让大学生感到压抑、忧虑或无聊”这一问题的回答,有高达93%的大学生认为会出现以上不良情绪,其中,40%的大学生认为“经常会”,53%的大学生认为“有时会”,仅有l%和4%的学生认为“很少”和“不会”。从“大学教育满意度”来看,统计数据显示,选择“不满意”的有72人,“非常不满意”的有23人,分别占总人数的51%和17%。由上可见,无论从确凿的满意度调查来看,还是从高等教育的改善度、大学课程设置的合理性或不良情绪发生的频率来看,当前大学生对现行高等教育是普遍持“不满意”态度的。 3.民办教育的支持率。除了10%的学生认为不必要和16%的学生持中立的态度外,高达74%的大学生是支持民办教育的。因此,从大学生对民办教育的认同度来看,民办教育对于促进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的。

(二)大学生对课外实践活动、开展学术活动以及开立考证培训班的态度 1.假期专业实践活动的必要性。关于“学校是否有必要组织学生在假期参加一些与专业学习有关的实践活动”这一问题的回答,从总体来看,有高达96%的大学生认为是必要的,其中有63%的大学生态度更为强烈,选择了“非常必要”。从文、理科的对比来看,理科生认为“非常必要”的人数占其总人数的67%,而文科生只占其总数的58%,理科生比文科生高出了9个百分点。可见理科生更为强调学习的实践性和知识的实用性,这与前面所提到的在理科生中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认为上大学的最主要目的是“拿毕业文凭,毕业后好找工作”这一观点无疑形成了一定的因果呼应关系。 2.大学生对学术讲座和考证培训班的态度。对于“学术讲座对大学生学习有多大帮助”的回答,有83名大学生认为作用“一般”,占总人数的60%,面认为“非常大”和“很大”的人数分别为10人和27人,总共37人,仅占总人数的26%。不难发现,大学生对学术讲座的作用评价是不高的。至于“学校是否有必要开立考证培训班”这一问题,仅有35%的人认为是必要的,持中立和反对态度的居多。但是这并不能说明大学生不热衷于考证,充其量只能说明他们普遍认为,考证通过率与考证培训班没有必要联系。换言之,培训班虽然对提高通过率有所帮助,但所起的作用是一般的。

(三)大学生对高等教育教学相关问题的认识

与评价 1.大学生对教学方式、教学手段等方面的认识。大学生普遍认为“对所学的学科不感兴趣”或“老师教学方式呆板”或“教学内容枯燥乏味”是促使他们旷课、逃课或借故请假的最主要原因。同时指出“在教学中加大师生互动的频率”、“教师经常将书本知识联系实际生活来授课”、“老师使用幽默的语言进行教学”、“在理科的实验课教学中,老师经常组织学生做实验”,以上四点在教学过程中都是值得提倡的,其中,前两点几乎为所有的大学生所认可。至于对教学手段的认识,绝大多数大学生认为“写论文或搞PPT的方式来考察学习情况是可行的”,其中,被调查的大学生中认为“十分可行”和“可行”的共有86人,认可度达到61.5%。对于“PPT教学是否比传统板书教学更有效”的回答,文科生和理科生的意见出现了分歧。笔者发现,在不考虑持“不知道”态度的大学生前提下,持“同意”态度的大学生中,文科生和理科生分别占其总人数的57%和32%,文科生比理科生高出了25个百分点。相反,持“不同意”态度的大学生中,理科生比文科生高出了21个百分点(图1)。但总体而言,有较多的大学生是支持PIT教学的。

图1 PPT教学与传统板书教学的评价 2.大学生对“优秀教师应具备哪些条件”的认识。教师作为教学的主体,他们的素质与处事方式直接影响到教学的质量。调查结果显示,“教师除了完成教学任务外,还给学生带来一些新知识”、“老师在课余时间经常和学生交流学习和生活上的经验”、“能够客观理性地把握教学内容,并能以通俗的方式进行讲授”、“不时地组织学生讨论问题,能让学生各抒己见”这四点都被作为考核老师是否优秀的指标,其中,前三个指标学生更为重视。 3.以上面数据分析所反映出来的问题或现象为基础,下面主要从教育的最终实现途径――教学这一角度来提出若干关于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建议。

(1)加强学校与社会各界之间的交流,逐步实现在坚持理论教育为基础的前提下,努力寻求各专业的社会性。目前,社会中存在的“新读书无用论”并不是空穴来风,毫无根据的。即使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是大学教育出现的“学与用相脱节”的现象也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大学应该加强与社会各界尤其是企事业单位的联系,以获知社会需要怎样的人才,而选定合适的教材进行教学。这样就可以避免教学的盲目性,使学生所学知识能够在毕业后有用武之地,而不会出现虽是学某一专业,但对这一专业领域的应用性知识知之甚少或者一问三不知的尴尬场面。

高等数学认识论文范文第13篇

关键词 大学图书馆 图书馆战略 图书馆服务 图书馆变革

分类号 G258.6

DO 10.16603/j.issn1002-1027.2016.04.001

2016年4月15-17日,由《大学图书馆学报》编辑部主办、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承办的《大学图书馆学报》五届二次编委会暨国际视野中的大学图书馆发展研究高端论坛在南京大学仙林校区召开,20余位编委会成员出席会议。会议围绕大学图书馆的全球化发展新趋势、大学图书馆创新发展的探索与实践这两个主题进行专题发言、自由讨论。论坛名家云集,形成学界的前沿研究与业界的创新实践相互碰撞、有机结合。会议紧跟国际潮流,立足大学图书馆发展,研究亟待解决的理论和现实问题。通过对发言和讨论内容的梳理,可总结出以下前沿问题和行业实践成果,勾勒出国际化视野下的大学图书馆发展蓝图。

1 大学图书馆的全球化发展新趋势

1.1 国际化导向与本土化特色的均衡

数字时代的图书馆事业处于经济全球化和现代信息技术浪潮的影响中。比如外文电子文献数据库受到中国大陆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和使用,在国际学术期刊发表的论文数量逐年增加、国际合作增多、引用与被外文文献引用的比例逐年增加。然而我们如何平衡国际化与本土化?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国际化是否存在学科差异?我们该如何认识?

叶鹰认为在国际化导向方面,首先要有问题意识,注意提出问题,针对问题讨论,论题成立与否需要查证和综述;其次注重方法选择,比如用什么方法解决什么问题,方法须与问题相匹配,新方法既是创造也需证明;最后作实证检验,论点需要实证,观点需要检验,定性需要定量支撑。在本土化方面,传统研究往往出于传统习惯,提笔成文,知识产权意识淡薄,导致在研究上思维方式单一,大而化之,追求行云流水。为何现代科学没有在中国发生?为何西方的发明用到中国总会变质,从《科学引文索引》崇拜到影响因子崇拜,与此不无关系。他提出国际化与本土化之间要保持张力及平衡。适度的张力可以作为借鉴动力,过度的张力可能导致分道扬镳。在实践中,科技研究必须国际化,人文研究可以本土化,社科研究兼顾国际化和本土化,最终以国际化优化本土化,以本土化激活国际化,实现二者的平衡。

朱强提出国际化是否具有普适价值?能否取代本土化?认为在理论和实践中,在图书馆发展和建设中,应以问题为导向,结合本土理论和实践状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叶继元认为学术具有普遍性,故需要国际化。又因图书馆学起源于国外,国外具有许多先进的东西,故要向国外学习。但学习的目的是为解决中国本土的问题,故要“本土化”。同样,国际化与规范化也可作如是观:论文等成果越规范,越有利于国际化。规范与创新也是如此,规范的目的是学术创新,当规范阻碍、不利于创新时,就要大胆突破规范、超越规范,形成新的规范,由此推动学术的不断发展。顾烨青简要介绍国际图书情报界最主要的文摘与索引数据库Proquest、EBSCO以及SCOUPS,认为期刊在数据库的可见度与被引存在一定关联。他在对以上外文数据库的收录标准、收录规则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从收录上增强可见度以促进期刊国际化的建议。

1.2 面向人文研究的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

大规模古籍文本在中国史定量研究中的应用探索、人文研究数据的可视化、家谱知识服务平台的建立,无不体现数据化趋势、众包趋势。刘炜主张建立面向人文研究的国家数据基础设施,他认为数字人文研究的支持学科有哲学、计算机科学、社会学、历史学、文学艺术等学科,文本分析、数据库设计、图像处理、数据分析、音乐检索与分析方法等可被应用在宗教神学、语言文字、哲学、法学、历史学、表演艺术、音乐、物质文化等领域。数字人文的关键技术有文本编码、语义描述、数字文学、文本分析、内容挖掘、信息美学、数字图形设计、3D全息建模和激光扫描等。在实践中,国家图书馆古籍影像检索系统、北京大学数字图书馆古文献资源库已取得部分成效。他认为建设国家人文数据基础设施需要从以下方面着手:从基于文献的书目控制、资源数据化、模型化基础数据,平台化支持众包,可视化支持数据挖掘,实现VR\AR增值服务人手,设立国家人文数据建设基金、按领域布局基础数据平台、基础人文数据建设目录、制定数据利用共享政策、培育数据科学专业人才、推动国际交流融入全球数据基础设施。

1.3 图书馆在新型出版模式中的角色定位

当前学术出版呈现出版形态数字化、解析和利用内容深度化、相关内容关联化和多媒体资源的泛在化、交互化、移动化六种趋势。科技期刊则表现出因学术交流模式变革导致的出版范式转移,科技期刊呈现集群化、规模化发展趋势,科技期刊平台日益发挥强大的作用,科技期刊编辑出版的伦理建设日益受到重视,新技术的深度应用成为常态,开放出版正在成为期刊出版的主流模式。

中国科协、教育部、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科学院、工程院联合发文认为:(1)科技期刊在学术评价中具有独特作用;(2)学术评价是科技期刊的一项基本功能;(3)坚持科技期刊对科研成果的首发作用;(4)发挥科技期刊在学术评价中的把关作用;(5)增强科技期刊在学术发展中的推动作用;(6)加强科技期刊在学术传播中的主导作用;(7)把握科技期刊在学术伦理中的监控作用;(8)加强科技期刊人才队伍建设;(9)建立健全公正合理的学术评价体系;(10)加大对科技期刊的扶持力度。为此,中科院科技期刊推出“率先行动计划”,采用新型学术交流模式,争取快速首发权,预印本仓储,重点建设科技期刊的开放数字出版环境和新型科技期刊的统一采编与平台,形成科学院期刊知识产权存档库,推动期刊出版营销管理平台、期刊开放获取平台、新型知识产品加工服务平台的建立,最终构建公益性知识服务平台,提升中国科技期刊的从采编到出版再到的信息化水平,多维度提升期刊的知识服务能力和传播能力。

1.6 国外大学图书馆的战略规划

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国外图书馆界就有战略意识,到70年代,各大学图书馆普遍积极开展战略研究与长期规划工作。大学图书馆战略规划是面向未来确定大学图书馆的使命、愿景、目标、战略及其实施计划的思维过程与框架。司莉以2015年世界大学学术排名前50名的大学的图书馆的战略规划文本为研究样本,分析了规划文本的形态特征和内容特征。采用内容分析法,从情况,如链接深度、表现形式、隶属板块;从制定情况,如文本名称、规划时长、制定主体;从文本体例,如使命、愿景、价值观、指导原则;从目标体系,如资源建设、空间、教与学、服务、研究、员工、管理,对规划的内容进行分析。

1.7 知识建构的国际化取向

从1917年的《仿杜威书目十类法》,到今天大陆通行的《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台湾通行的《赖永祥图书分类法》都是参仿杜威十进分类法的产物,杜威十进分类法事实上已经成为中国书目知识建构的框架,以文献的学科属性和主题概念的逻辑类项为依据,建构了一个包罗古今中外的宏观知识体系,由此带来中华文化的“失重感”。傅荣贤认为原因有二:(1)技术上迎合藏书楼向公共图书馆的转型;(2)观念上迎合知识认知的近代化取向。仿杜威书目兼及中西,致力于对全世界知识图谱的完整勾勒,回应超越中西二元对立、走向世界大同的诉求。仿杜威书目还反映了国家全球化和民族融入世界之林的诉求。仿杜威书目,与其说生成一套不同与传统书目的知识组织技术,毋宁说宣称了科学主义的世界观。它以知识组织的形式解构沉沦的现实,重塑理想的民族未来。

然而“国际化”并不是无需证明的公理。为什么要国际化?当前该怎么国际化?傅荣贤教授认为:(1)突破具体文献,建构独立的分类表;(2)面向古今中外,从“观天下”到“看世界”;(3)以学科为分类标准;(4)以逻辑为类别原则。这种要求不仅是书目技术的更张,也是技术背后知识信念的转向。因为:(1)古今中外的所有知识都是学科化和逻辑化的存在;(2)学科和逻辑上的同质性,要求古今中外的所有知识都必须整合到同一个谱系之中。他对仿杜威书目的知识建构进行了国际化反思,从祛魅到复魅,从中西关系的界定,认为正像仿杜威书目取代传统书目,将知识置于学科化、逻辑化的等级体系之中,实现对世界知识的重新建构,书目的知识组织模式与全球化视野下的国家发展取向共享同一个精神结构。因此,对书目的反思,也是对现有世界认知框架的突破,涉及知识体系的重新洗牌和知识权力的再分配,也涉及民族、国家何去何从的问题。

2 大学图书馆创新发展的探索与实践

2.1 学术论文/评论的写作与发表的规范与创新

叶继元认为学术论文/评论的写作与发表存在以下问题:(1)论文数量多,但质量未同步增长。(2)论文质量有所提高,但高质量论文不多。一次研究论文多,三次评论文章少、高质量的更少。虽然评论文章在克服不良倾向、导引前沿方向、淘汰低水平研究成果、发现研究问题和促进知识构建的途径方面有积极作用,但当前的人情书评较多,存在无文可评(规范、有一定品质、解决公认问题的文章少)和无力可评(无合适的有激情的学者,层级制学术生态所导致)两种情况。研究论文方面,“工具、数据、模型掩盖思想的贫乏”,为“实证而实证”,对国外论文中所蕴含的思想能否解决中国问题,并不十分关注。另一倾向是一味“清谈”、思辨。论文的形式规范化程度虽有提高,但内容规范化程度有待加强。究其原因,有的来自外部,如科研管理机制、评价体系的原因,也有的来自内部。为此,他提出规范与创新的建议:(1)学科内部反思,吸取其他学科的经验教训;(2)增强问题意识、规范意识、精品意识、创新意识;(3)改革评价体系,利用“全评价分析框架”,从形式、内容、效用三维来评价。

2.2 大学图书馆的研究服务体系

研究服务的核心在于科研生命周期,肖珑提出7个步骤:创意/概念――立项/规划――开始/计划――实施――结题/结项――出版/分享――系统评价。她认为研究服务需要机构的支撑与学科馆员角色的转换,以适应图书馆功能从文献信息中心向公共文化服务空间转变,成为学习中心、教学服务中心、文化中心、知识中心。与此相应,学科馆员角色也需调整,为决策支持服务、学术出版服务:第一阶段需要学科联络人(从事宣传推广服务、一般问题解答);第二阶段需要学科服务馆员(从事用户信息素养教育服务、科研支持服务、教学支持服务);第三阶段需要学科建设与服务馆员(学科馆藏发展、自建资源建设、情报分析服务、个性化深度服务);第四阶段需要学科知识服务馆员(学科规划、教师助理学科知识环境构建、科研合作伙伴)。

2.3 大学图书馆的新平衡

纵观图书馆的发展历程和发展态势,一个突出的趋势性特征就是在持续变化的知识环境、技术环境以及社会背景中不断寻求“新的平衡”。其表现形式就是一直在努力适应环境,并不断改造自我,体现为“转变、重塑、再造”,恰好印证“图书馆是个不断发展的有机体”这句老话。在一些国内外的学术研究中,近年来,“平衡”一词或类似的表述比较频繁地出现,比如图书馆在资源采购上“平衡”数字资源和纸本资源,在资源布局上“平衡”本地资源和共享资源,在空间设置上“平衡”传统阅览空间和新型活动空间,在基础设施上“平衡”实体设施和虚拟世界,在岗位设置上“平衡”技术因素和人文因素。

唐承秀认为传承与创新是大学图书馆的平衡点之一。传承体现在图书馆传统服务和工作内容。创新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融入新的元素、新的思维,以应对变革。正确处理“传承”与“创新”的关系,应立足于“传承”,着力于“创新”。创新是图书馆发展环境的需要。当前大学图书馆存在着技术发展、经费投入、人才、理论与实践的进步等有利因素,也面对着信息获取手段和途径的广泛、资源膨胀、地区差异、馆际差异等不利因素,图书馆需要增强服务的核心创新力,通过创新案例大赛,促进面向特殊群体的服务、信息素养教育、学科服务、智慧服务、阅读推广的深入开展,提高图书馆的软实力。内敛与张扬是第二个平衡点。大学图书馆既需提供内敛的服务,比如学科服务、资源建设,也需要张扬的服务,比如阅读推广,兼顾二者,发挥不同作用。校内与校外是第三个平衡点。在各种平台争取发声,如兼任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其他社会职务的馆长,一方面要通过这些职务发挥智囊作用,为本校赢得荣誉,另一方面也可以为图书馆领域遇到的难题和困境争得发展机遇。只有平衡好校内和校外平台,才能和谐发展,赢得更多资源。大学图书馆未来发展的关键仍是在变化中寻求新的平衡。

2.6 《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的贯彻落实

高凡认为2015年12月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以下简称《规程》)反映新形势下高等教育的发展对图书馆工作的需求,在体制机制、馆舍设备、经费、人员、文献资源、服务和管理等方面,进一步明确了对高校图书馆的基本要求,适当超前地提出了文献信息服务一些方面的工作目标。在高校图书馆的发展过程中,《规程》将很好的发挥规范指导作用。《规程》如何落地是普遍关注的问题,这既需要各地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重视,还需要各学校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订本校图书馆的工作规定和实施细则,更需要教育部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指导委员会研究和制定适合本类型高校图书馆的工作标准和评估细则等指导性文件,开展不同类型高校图书馆的评估评价工作,以推进《规程》的落地。邵晶认为目前大学图书馆正处于变革与转型期,需要认真思考大学图书馆如何转型、如何创新、如何变革。具体来讲,在做图书馆未来发展规划时,应契合本校发展规划和要求,来考虑图书馆自身的发展方向。在考虑拓展创新服务内容时,需要厘清图书馆自身职能与其他单位职能的关系。在借鉴国内外著名大学的新的理念和做法时,要避免盲目跟风、模仿或照搬。

2.7 《大学图书馆学报》的发展方向

郑建明提出《大学图书馆学报》等学术刊物作为理论阵地,需要引领高校图书馆事业的发展,要引导图书馆学研究注意理论问题的实践化、实践问题的理论化:(1)加强信息化和数字化时代图书馆学信息学的基础理论研究;(2)加强图书馆事业发展现实问题的理论研究,充实与完善图书馆学信息学理论体系;(3)加强图书馆现代化技术方法的研究,在拓展图书馆业务发展新领域的同时,注重图书馆学信息学方法论体系的构建。柯平认为技术与人文的矛盾冲突从来就有,只不过在今天更为突出,以至于造派与技术学派的分野,人文与技术交合中的混乱现象模糊了学术研究的方向。在图书馆学界,有人文烟鬼与技术酒徒之争,直接来源就是WEB2.0的论战。针锋相对和不乏新思维的论争在中国图书馆学界仍很缺乏。他认为图书馆的未来趋势为:(1)图书馆管理的法制化与规范化及其立体化研究将完善图书馆政策体系、法律体系和标准化三大体系,完善从战略到业务的图书馆管理金字塔结构,以战略管理和知识管理为制高点,带动业务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等。图书馆法制研究、法人治理研究成为前沿领域;(2)大数据影响下的新一代图书馆研究,互联网+、物联网、智慧社区与数字图书馆紧密结合,科研数据管理、数字人文和图书馆出版成为新的热点;(3)服务创新的智能化与知识化研究,可视化服务、图像检索、位置信息利用、机器人应用等引发新的服务变革,战略情报分析和嵌入式知识服务起到领航作用,技术与人文紧密结合图书馆服务。郑章飞认为目前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研究明显滞后于图书馆事业的快速发展。近年在新的信息环境和信息技术的影响和推动下,图书馆正经历快速转型与变革,原有的理论体系已不能适应,作为本学科国内顶级学术期刊,《大学图书馆学报》应有针对性地组织学科专家进行基础理论研究,一批基础理论研究成果,以此推动学科的发展和指导图书馆建设。

编辑部副主编王波在会上介绍了《大学图书馆学报》在2015年的新变化:(1)论文形式更规范,展示信息更丰富。增加了分类号、数字对象唯一标识符(Digital Object Unique Identifier,简称DOI)、开放研究者与贡献者身份识别码(Open Researcherand Contributor ID,简称ORCID)、通讯作者。(2)封面和内页设计更精美。封面摆脱以蓝天、白云为背景的新建高校图书馆外景展示模式,选择在特殊气象、特定光影条件下的高校图书馆外景照,画面更优美,艺术气息大为提升,更好地展示了新建高校图书馆的风采。内页方面,一是增加了版权页作为扉页,更符合国际惯例;每页增加学报新标识、英文页眉。二是每期选出16页彩色印刷。刊物参加中国期刊协会举办的“2015年最美期刊评选”,获得6687票。(3)继2014年推出适用于IOS系统的移动客户端应用软件,2015年又推出适用于Android系统的移动客户端应用软件,可显示网页版全文及PDF全文,可全文检索,可邮件分发。功能和体验不但领先于图书情报期刊,也领先于国内的绝大多数学术期刊。王波认为,学术期刊的根本是发现并学术内容,如果发表的论文没有新意,即便是印刷在金子做的纸上,也是失败。故而本次编委会以高端学术论坛替代,希望到会的专家都能将自己的发言落实为论文,发表在《大学图书馆学报》上,刊物的质量在今后一段时期就有了保障。

高等数学认识论文范文第14篇

1 信息与情报

1.1 “信息链”

信息与情报是情报学的核心问题。什么是信息?什么是知识?什么是情报?对这些基本概念如果没有明确的认识,就不可能获得对情报学及其相关学科的科学理解。“信息”和“情报”,英语都是“Information”。英语的Information是一个连续体的概念,“信息链”由事实(Facts)数据(Data)信息(Information)知识(Knowledge)“情报”、“智能”(Intelligence)五个链环构成。简单地说,“事实”是人类思想和社会活动的客观映射。“数据”是事实的数字化、编码化、序列化、结构化。“信息”是数据在信息媒介上的映射。“知识”是对信息的加工、吸收、提取、评价的结果。“情报”、“智能”则是运用知识的能力。换句话说,“事实”、“数据”、“信息”、“知识”、“情报”五个链环组成“信息链”(Information Chain)。在“信息链”中,“信息”的下游是面向物理属性的,上游是面向认知属性的。作为中心链环的“信息”既有物理属性也有认知属性,因此成为“信息链”的代表称谓。

1.2 “三个世界”模型

英国科学哲学家卡尔·波普尔(K.Popper)提出的“三个世界”的理论,从哲学高度阐述了信息的属性。波普尔认为,信息有“三个世界”:第一世界是物理领域,第二世界是主观现实领域,第三世界是客观知识领域。根据这个理论,信息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有关客观物理世界的信息,即本体论意义上的信息,它反映事物运动的状态及其变化的方式;第二类是有关人类主观精神世界的信息,即主体论或认识论意义上的隐性信息,它反映人类能感受的事物运动状态及其变化方式,处于意识、思维状态;第三类是有关客观意义上概念世界的信息,即主体论或认识论意义上的显性信息,它反映人类所表述的事物运动状态及其变化方式,用语言、文字、图像、影视、数据等各种载体来表示,汇成一个实在的自主的“信息世界”。以“三个世界”的理论来研究信息、知识、情报,它们之间存在以下关系:

并列关系。事实—数据—信息—知识—情报。

转化关系。数据不会自动变成信息,信息也不会自动变成知识,数据、信息、知识同样也不会自动变成情报。实现从数据到情报的关键要素是人。是人通过信息组织与管理,知识组织与管理来实现信息、知识、情报相互转化。知识本身也是一种信息,情报本身也是一种信息,相互之间可以转化。但是,知识、情报不是一般的信息,而是体现人的认知因素而且在运用中能改变人的行为的特殊信息。

包含关系。信息存在于全部的三个世界中(主观世界、客观的物理世界、客观的概念世界),知识存在于主观世界和客观的概念世界,但不存在于客观物理世界中,因此知识包含于信息之中。情报也存在于主观世界和客观的概念世界中,是活化了的知识信息,包含于知识、信息之中。

层次关系。从数据提升到信息,主要是对数据之间建立相关性,使其有序化和结构化。从信息提升到知识,主要根据信息的相关性、有序性,进行比较、分析、综合和概括,从中发现问题的本质。从数据、信息、知识提升到情报,主要是采取各种有效的手段和方法激活它们。

2 情报学研究范式

情报学的多学科特性,正是由情报学的多种研究范式决定的。围绕情报学理论研究,可归纳为以下研究范式。

2.1 机构范式(Institution Paradigm)

机构范式是一种视图书馆和情报中心为社会机构的一组思想和观念,以社会学和教育学观点研究图书馆,从图书馆实践出发,研究资料(采集文献)、组织(行政机构和人员管理)、知识属性(分类、编目、采编政策等),从而驱动资料和组织的有效管理以发挥机构的社会功能。我国20世纪60—70年代情报学以及所探讨的文献合理布局,情报所的地位、作用以及情报政策、管理等都是从机构范式出发,对本行业的问题进行研究。

2.2 信息运动范式(Information Movement Paradigm)

该范式起始于申农和维纳《通信数学理论》一书的通信数学模式:即信息源—传输器—噪音—接受器—信息端。信息运动范式关注的是信息运动的过程——反馈和控制。它构成了当代情报检索系统和文献计量学研究的基础。显然,通信数学模式的概念不适合应用在信息语义上,情报用户被视为情报检索系统以外的被动接受者,要去适应检索系统,利用现有的信息。因此,该范式只是从系统角度去对待情报用户,而不是从情报用户角度了解用户的情报需求。

2.3 解释学范式(Hermeneutics Paradigm)

伽尔默尔提出解释学的依据是人对信息、情报的解读、解释因人的知识与经验的不同而取舍,因此要研究传播、语言、文字、知识、理解及解释。如果说卡尔·波普尔偏向把情报作为静态的客观知识来加以纯技术性的分析和处理,伽尔默尔的解释学认为,社会文化以及情报消费主体的知识结构和心理状态在查询、解读和利用情报的过程中产生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须关注情报流动过程中情报客体与情报消费主体的交融。

2.4 技术主导范式(IT-centered Paradigm)

V.布什关于实现情报检索自动化的构想,使情报学研究的主流向着利用技术解决问题的范式演变,技术范式对情报学的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计算机技术突破了人类生产、处理和存贮信息的能力在数量、时间和智力等方面的限制,通信技术的进步,突破了人类传递信息的能力在距离和时间两方面的限制,信息内容开发从点(字、词)、线(字符串、全文文本)、面(数据库、关系数据库)、立体(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结合)、三维空间(A/V、数据挖掘)到万象空间(虚拟真实)不断向纵深发展。情报学研究致力于发展各种先进、高效的情报系统和信息技术应用,但是,情报技术的应用并不是情报学的全部内容,不但如此,由于过分夸大技术的作用,反而导致了重技术轻理论的倾向,忽略情报学的整体研究。

2.5 认知范式(Cognitive Paradigm)

由于认知科学的发展,一些研究者开始从认知过程,如注意、知觉、表象、记忆、思维、语言等,来观察信息和情报现象。认知范式强调入的知识结构,研究人的信息处理原理,关注情报的利用和吸收,目的是支持和改善情报系统的设计和情报服务。认知观的变迁意味着情报学研究主体从情报检索系统的设计和开发扩大到强调情报用户的知识结构、认知过程、情报行为和人机交互等认知范围。

2.6 知识主导范式(Knowledge-based Paradigm)

传统情报学的研究对象是文献单元而不是知识内容。英国情报学家布鲁克斯1980年提出了著名的布鲁克斯基本方程式,明确地指出情报学的任务是探索和组织客观知识,情报学要对客观知识进行分析和组织,以便绘制出知识的“认识地图”并最终按“认识地图”来组织知识。情报学从文献层次向知识层次的深化、演进与发展是情报学研究的新趋势。知识有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之分。显性知识存在于信息载体上,通常经过符号化、编码化或结构化等文献处理,内容是固定的,外在的。隐性知识存在于人的大脑中、行为上及概念里,是个人的,没有经过文献化、内部化的,以经验为基础的。隐性知识比显性知识更能激活灵感和启发创新,是一种更有价值的知识,但以往这类知识只能靠个人交流获取,无法收集和加工利用。情报学要超越显性知识,研究收集、筛选、加工、整理隐性知识的理论和规律。当前知识经济、知识组织、知识管理、知识发现、数据挖掘、知识产权保护等问题的研究正在成为情报学界研究热点和学科体系成长的标志,最终将使情报学成为研究知识与知识活动包括知识的激活、扩散、转移、组织、增值、吸收、利用等规律性的一门学科。

2.7 经济学范式(Economics Paradigm)

情报学与经济学的联系早期仅仅只是引入经济学中的效用、效益等概念,成本—收益分析方法、投入—产出分析方法等基本方法,借用政治经济学的生产—交换—分配—消费模式来评价情报服务的成本与效率。随后,情报的价值、情报传递的成本与效益以及情报工作的效率等也成为情报经济学的主要议题。1979年在荷兰海牙召开了国际情报经济学年会,内容主要围绕情报商品与情报市场研究、情报经济效益研究、情报经济管理研究、情报产业和信息化社会发展研究等方面。面向21世纪,信息经济学的研究方兴未艾,网络革命掀起的全球信息化所提出的众多理论课题与实践课题正在推动情报经济学开拓新的领域。例如,信息(情报)经纪业、竞争情报、博弈论、微观经济学中市场结构理论等,都成为情报经济学研究热点。

2.8 人文范式(Culture Paradigm)

以人为本的思想必然要同人文科学这一更高层次的概念进行整合,从而研究信息民主与信息专制、信息自由与信息保护、信息平等与信息歧视、信息富裕与信息贫穷、信息共享与信息垄断以及信息污染、信息灾害、信息伦理、信息法律、信息政策、信息文化等以人为主体的信息环境中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文化的相互关系。突出人文因素的研究,提高人的信息素养,将使情报学更加符合信息化时代特征和情报学自身的发展要求。

3 国内外情报学发展现状

20世纪80—90年代以来,情报学研究范式的多元化,拓展了情报学研究视野和研究内容,使情报学研究带有时代特征,同信息科学群的其他学科协调、融合、互补,进入了一个情报学整体更新的发展阶段。信息技术是情报学创新的原动力,但国外情报学研究迅速改变“技术至上”的倾向,技术与理论并重,技术与人文并重,技术与经济并重,不断探索情报与技术最佳匹配模式。情报学研究从强调信息需求和信息利用,重视以用户为中心来设计信息系统和情报检索开始,逐步引入解释学、认知观、人文因素等新成分,现在关注的焦点移向知识管理和利用、以人为本、用户/信息/技术/社会和谐共处的生态平衡。情报学不断对传统观念提出质疑,与时代的要求俱进,与技术的发展俱进,与社会的进步俱进,不断拓宽情报学研究领域和研究内容,目前已形成为一门多范式交叉、多学科集成的全方位情报学。

我国情报学研究在20世纪80年代掀起了两个高潮。一个高潮是引进国外情报理论,开始学习和探讨波普尔的“三个世界”理论、布鲁克斯的知识方程式以及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耗散结构论、协同论等,为我国情报学基础理论研究打下基础,一些有影响的情报学专著如《情报学概论》、《情报数学》等相继问世。另一个高潮是开始计算机情报检索的试验、应用和研究,出现了计算机编制主题表、汉字切分、中文全文检索、自动标引等应用研究。我国情报学关注领域和研究重点开始从文献转向技术,从理论转向应用。截止1998年统计,新中国成立50年来情报学领域计18369篇,按11个论文主题分类,论文数排名分别是情报组织管理、情报基础理论、情报检索、情报分析研究、情报服务、情报搜集、情报技术、情报事业、国外情报事业、情报整理、情报教育。关于理论研究方面,情报学界出版了《现代情报学理论》等专著,近年来在面向21世纪的情报学、情报学研究的定量化、情报学认知观、经济情报学、知识组织和管理、竞争情报、内容开发等广泛领域也出现了许多有影响的论文,说明我国情报学研究有新的发展。据2000年9月统计,我国目前培养情报学硕士的高等院校和情报中心有22个;培养情报学博士的单位有4个;情报学作为一级学科单位的有北京大学、武汉大学等2个。

4 情报学与相关学科

4.1 情报学与图书馆学、文献学

美国学者S.Hemer 1984年在“JASIS”上发表的《情报学简史》认为,情报学是在图书馆学、计算机和穿孔卡片、研究与发展、文献学、文献与索引技术、传播学、行为科学、微观与宏观出版、视频与光学等学科领域相互整合的结果。情报学与图书馆、文献学在学科性质上有许多共同之处,都要研究编目与分类、存档与索引、检索与获取等技术。图书馆学和文献学是情报学的基础之一。图书馆学是以图书期刊为对象,以馆藏、出纳、阅览等为工作重点;文献学以文献为对象,以揭示报道、加工、研究、提供每篇文献以至每个数据的内容为重点。情报学以信息和知识为对象,以内容开发利用为重点,广泛采用情报技术产生、搜集、整理、检索、传递、分析、利用情报。情报学对信息加工组织有质的飞跃,对组织信息是由线性组织(字符串、全文文本)、平面组织(数据库、关系数据库)到立体组织(A/V数据),进而到虚拟组织(虚拟真实、时空信息)。

4.2 情报学与信息科学群

信息科学群的崛起,是信息现象日趋复杂化、信息爆炸性增长、知识重要性增加、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等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不同学科领域对信息现象的共同探索,形成了信息科学群。信息科学群是以信息为基本研究对象,以信息运动规律和应用方法为主要研究内容,以扩展人类信息功能为中心研究目标而形成的一个横断性、综合性学科群体。情报学是信息科学群的一个分支学科,起着重要作用,为信息科学群各个范畴提供新思路、新概念和新方法。综合有关研究,信息科学群的研究范围包括:哲学范畴、认知范畴、计算机科学范畴、信息交流与管理范畴、社会科学范畴、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领域有关信息范畴等。

高等数学认识论文范文第15篇

[摘 要]本文主要论述了民族院校思想理论课教学加强民族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应该加强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教育、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倡导少数民族优秀文化。

[关键词]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民族大学生 马克思主义民族观 文化

民族院校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各种少数民族专业技术人才的重要阵地,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少数民族地区未来的发展。因此,要充分发挥民族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加强对民族大学生马列主义、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重要思想的灌输和教育,使这些科学思想真正渗透到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心灵深处,真正树立起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除了加强这些基本理论的教育以外,还要进一步加强马克思主义的民族观教育。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民族观教育主要是要帮助学生树立关于民族、民族问题的正确观点,深入了解我们党解决民族问题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是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对我们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的教育。

一、加强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教育

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基本保证,有利于维护祖国的统一和我国各民族的共同发展与繁荣。民族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让少数民族大学生意识到民族没有优劣贵贱之分,树立起各少数民族无论大小一律平等的思想观念,各少数民族之间的大学生要做到相互尊重;要教育少数民族大学生正确认识和对待我国偏远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落后的现象,我国自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各民族经济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相对来说,偏远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比较落后,除了地理环境和历史发展的因素以外,少数民族文化中的消极因素如思想观念保守、封建残余思想和迷信严重影响了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中的固步自封观念和保守心理,扼杀了少数民族地区的竞争意识和开拓进取的精神,尽管我国政府实行各种优惠政策,但这些地区的发展相对缓慢,不过,这不是民族的优劣问题,而是各个民族发展的先后问题。

民族平等是指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和社会交往中各个民族之间处于同等的地位,享有同等的权利;民族团结是指各民族为了共同的利益和目标,在祖国这个大家庭中亲如一家、和睦相处的一种友好关系。思想政治理论课对民族院校大学生进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思想教育,首先要让大学生认识到我们党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是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原则,我们党一直把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放在一个重要的战略高度来考虑。在民族问题上,我们党首先解决了我国各民族的社会地位问题,指出:在我国各个民族具有一律平等的社会地位,享受同样的社会权利,同时也应该承担相同的社会义务;各民族无论拥有多少的人口,居住地域无论大小,经济发展水平高低,是否具有相同的语言文字、和风俗习惯,汉族和少数民族一律平等,各少数民族之间一律平等。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关系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对于我们这个拥有50多个民族的国家来说,是一个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问题。

二、将民族优秀文化资源引入课堂

要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增加我国民族传统美德和民族文化资源等教育内容,激发民族大学生继承和发扬各民族的优良文化传统,提高民族文化素养,传承我国中华民族文明和少数民族优秀文化。

首先,要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作为古代中国人的精神支柱,他们曾经熏陶了世世代代中国人的心灵,提升了我国人民的思想境界,培育了传统的民族精神,中国先辈们创造的灿烂精神文化,对中国今天文化的繁荣甚至是整个世界都有着重要影响。但是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由于我们忽视了对民族传统精神文化的教育,中华民族文化在我国不同程度地渐渐退却,尤其是高校大学生总体上呈现出对传统文化认识不足和传统文化意识淡薄的现象。为继承和发扬我国民族传统精神文化,民族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注重把儒家思想文化、爱国主义精神等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之中,帮助民族大学生树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教育他们“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为人处世之道;培养他们“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高尚爱国情操;发扬“刚健奋进,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把他们培养成为具有艰苦奋斗、勇于探索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的民族大学生。

其次,要倡导少数民族优秀文化。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我国各少数民族都创造了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使得中华民族的文化更加丰富多彩,各少数民族优秀的思想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少数民族各自独特的生活方式、风俗礼仪、、节日庆典、绘画艺术、建筑风格、医药艺术、文化典籍等等,构成了我国各民族绚烂多彩的文化格局和文化特征。我国各少数民族都希望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得到传承和发扬。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应尊重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这种心理,创造各种条件,尽量避免单纯的灌输和说教,采取生动活泼的方式,将政治思想教育贯穿于民族整体文化中来进行。要加强民族常识教育,引导他们体验不同文化的魅力,正确认识本民族文化和其他民族文化,发扬光大本民族的文化精神;做到推陈出新,继承和发扬各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

同时,要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民族历史。为了使民族大学生更加了解我国灿烂的古代文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除了课上指导、帮助和培养民族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民族观之外,在课外也应指导民族大学生阅读我国历史文化方面的书籍,引导民族大学生学会用历史的眼光、国际的视野看待中国, 使他们认识到中国共产党为建立新中国而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英勇奋斗的艰辛历程;了解中国各族人民灿烂的优秀文化,民族院校大学生通过一些课外学习和阅读,进一步深入了解各具特色的少数民族文化,有利于丰富他们的历史文化和民族文化知识,进一步增强民族大学生的民族团结意识。

民族院校通过加强民族大学生民族观教育,有利于民族大学生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民族理论,正确认识、理解和掌握我们党的民族政策,了解我国的民族情况和民族问题,使少数民族大学生树立起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民族观,培养他们自觉贯彻执行我们党的民族政策;有利于培养民族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正确认识和对待各民族的不同文化,处理好大学期间各民族同学之间的人际关系;有利于反对地方民族主义、共同抵制民族分裂活动和防止国内外敌对势力对我国的分化;有利于保持我国的稳定、团结和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