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资产计量论文范文

资产计量论文范文

资产计量论文

资产计量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无形资产;确认;计量;研究与开发费用

1无形资产的概念

根据我国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无形资产是指企业拥有或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对无形资产新的定义与国际会计准则一致,较旧准则“企业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给他人或为管理目的而持有的,没有实物形态的非货币性长期资产”来说更加准确和科学地对无形资产进行了定义。准则规定企业自创商誉己以内部产生的品牌、报刊名等,不应确认为无形资产。

2我国无形资产会计确认与计量

2.1无形资产的确认

无形资产必须在满足以下条件时,才能予以确认:

(1)与该资产相关的预计未来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企业在确认无形资产时必须对无形资产在预计使用年限内可能存在的各项经济因素做出合理的估计,提出明确的证据来判断无形资产产生的经济利益是否很可能流入,是否可以确认为无形资产。

(2)无形资产的成本能够可靠的计量。在无形资产成本的计量时,明确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的支出,正确区分研究阶段支出与开发阶段支出。

2.2无形资产的初始计量方法

无形资产的初始计量是指最初取得无形资产时的入账价值。在无形资产的初始计量中主要运用历史成本法。取得的途径主要包括外购、自行开发、投资者投入等方式。本文仅对外购取得的无形资产和自行开发的无形资产进行探讨。

(1)外购无形资产的计量。外购无形资产应当按照成本进行初始计量。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以及直接归属于使该项资产达到预定用途所发生的其他支出。购买无形资产的价款超过正常信用条件延期支付,实质上具有融资性质的,无形资产的成本以购买价款的现值为基础确定。实际支付的价款与购买价款的现值之间的差额,除应予资本化的以外,应当在信用期间内计入当期损益。

(2)自行开发无形资产的计量。自行开发的无形资产,属于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开发阶段的支出能够形成企业的无形资产,达到预定用途前所发生的支出总额确认为无形资产的成本,但是对于以前期间已经费用化的支出不再调整。

2.3无形资产的后续计量方法

无形资产的后续计量是指在无形资产的存续期间衡量其价值,主要包括无形资产的摊销和减值。

(1)无形资产的摊销。

①无形资产的摊销时间。企业应当于取得无形资产时分析判断其使用寿命。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为有限的,应当估计该使用寿命的年限或者构成使用寿命的产量等类似计量单位数量,无法预见无形资产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期限的,应当视为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

②无形资产的摊销方法。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其摊销金额应当在使用寿命内系统合理摊销。企业选择的无形资产摊销方法,应当反映与该项无形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无法可靠确定预期实现方式的,应当采用直线法摊销。无形资产的摊销金额一般应当计入当期损益,其他会计准则另有规定的除外。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不应摊销,只计减值。

③无形资产的摊销金额。无形资产的摊销金额为其成本扣除预计残值后的金额。已计提减值准备的无形资产,还应扣除已计提的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累计金额。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其残值应当视为零,但下列情况除外:一种是有第三方承诺在无形资产使用寿命结束时购买该无形资产;另一种可以根据活跃市场得到预计残值信息,并且该市场在无形资产使用寿命结束时很可能存在。

(2)无形资产的减值。

对于有使用寿命的无形资产如果出现无形资产减值的迹象,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处理。因企业合并而产生的商誉和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无论是否存在减值迹象,每年都应当进行减值测试。

3关于我国无形资产会计确认与计量的分析

3.1无形资产的确认范围过于狭窄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的确认范围相对于旧的会计准则而言虽然有了扩大,但是比较《国际会计准则第38号——无形资产》仍然停留在传统的意义上,确认范围狭窄,难以适应知识经济条件下企业对会计核算的要求。目前我国列入无形资产的范围包括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土地使用权、著作权、特许权等几项,相对于IAS38号而言,一些构成企业核心能力的要素并未确认。

3.2无形资产初始计量方法单一,计量金额不够全面

(1)外购取得的无形资产。新旧准则对外购或者单独取得的无形资产都以成本进行计量。但是,当购买无形资产的价款超过正常信用条件延期支付时,新准则规定无形资产的成本为其等值现金价格。IAS准则规定与此大致相同。而旧准则一般不考虑现值对资产计量的影响,直接以实际支付的款项进行初始计量。相比较,新准则的计量方式更加合理,计量结果也更接近公允价值,更真实地计量了无形资产的初始价值。

(2)自行开发的无形资产。新准则规定,自行开发的无形资产成本包括自满足无形资产定义以及确认条件后至达到预定用途前所发生的支出总额。也就是说,自行开发的无形资产的入账价值不仅包括依法申请取得时发生的注册费、律师费等费用,而且包括符合资本化条件的开发阶段的支出;旧准则仅仅将依法申请取得时发生的注册费、律师费等费用确认为该项无形资产的入账价值。虽然新准则相对于旧准则而言对自行开发的无形资产的入账价值更加科学,但是依然有其局限性,其具体表现在:

首先,无形资产真实的价值无法体现。无形资产的研究费用通常很大,如果只将开发费用进行资本化,而研究费用不予资本化,从谨慎的原则出发,虽然防止了企业虚增无形资产,但是这种会计计量方法本身并未真实地反映自创的无形资产的价值。导致其账面价值远远低于其实际价值,不能正确揭示无形资产的实质。

其次,在财务报告中会低估资产价值,影响投资者对企业未来的合理判断。按照新准则的规定,自创无形资产的计价只包括符合条件的开发费用和注册费等费用,其结果会使无形资产在企业资产负债表中处于微不足道的地位。从而低估了企业资产总价值。同时,由于在财务报告中不能反映企业在这方面的大量投入,低估了企业价值,也将影响投资者对企业未来的合理判断。

再次,会抑制企业管理当局进行研究与开发活动的积极性,增加操纵利润的机会。因为从本质上讲,无形资产的研究与开发是为了获得未来的经济利益,研发费用支出目的是为了获得未来潜在的经济利益,研发活动一旦成功,就能为企业未来的连续几个会计期间带来收入。而与当期利润无关。因此,对研究开发费用的处理必须在谨慎性和真实性之间做出一种权衡的选择。

3.3对无形资产的后续计量不便于管理、控制

新准则对无形资产后续计量只包括摊销和减值,没有对后续支出进行规定。由于新准则的规定较为灵活,对于后续计量的许多方面需要专业的判断,如:摊销年限、残值、减值等,并且主观性较强,这就导致了在管理技术上难以控制和加大了操纵利润的空间。(1)无形资产摊销的会计处理。新准则的规定其更加接近国际惯例。

①摊销范围。新准则规定,只对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摊销,这样的规定更符合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②摊销的年限。新准则对摊销年限的确定十分灵活。摊销年限对于不同性质的无形资产往往不同,企业摊销无形资产,应当自无形资产可供使用时起,至不再作为无形资产确认时止。

③摊销方法。新准则认为企业选择的无形资产摊销方法,应当反映企业预期消耗该项无形资产所产生的未来经济利益的方式。这一点,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基本趋同。

④残值。新准则规定,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其残值应当视为零,除非:有第三方承诺在无形资产使用寿命结束时购买此无形资产,可根据活跃市场得到残值信息,并且该市场在无形资产使用寿命结束时很可能存在。旧准则对无形资产摊销时,不考虑残值的因素。

⑤摊销金额的会计处理。新准则规定,无形资产的摊销金额一般应当计入当期损益,其他会计准则另有规定的除外。可见,新准则区分了不同类别的无形资产的不同成本补偿渠道,更符合配比原则。

(2)无形资产减值的会计处理。与以往的会计制度相比,对无形资产计提减值准备是新颁布的无形资产准则的一大特色。这表明我国会计准则的制定更加接近国际惯例。

但是,从资产减值能否转回来看,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中明确规定:已计提的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而《国际会计准则》规定,无形资产减值可以转回。可见,二者在这一问题上具有实质性的差异。虽然减值的可转回性在会计理论中更加科学,但是结合我国目前的情况,规定减值不得转回的主要原因是资产减值准备计提中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减值准备会计确认和计量的主观随意性。人为操纵利润现象频频发生,减值准备曾一度成为上市公司操纵经营业绩、粉饰财务状况、规避上市监管的工具。

4完善无形资产会计的构想及思路

4.1拓展无形资产的核算范围

传统会计体制下,无形资产的确认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重点要求以事项的发生为依据,这就使无形资产确认范围过窄,即只包括:专利权、专有技术、土地使用权、商标权、著作权。这就导致企业外购、接受投资的无形资产可以确认,而大量无形资产由于没有相应的交易活动在会计上无法确认。最典型的是商誉问题。虽然理论上认为它符合资产的定义,但是因为没有一笔或几笔经济业务与它直接相关,所以在会计上不确认商誉。此外,人力资本、商业秘密等也都应纳入无形资产的核算范围。总之,在知识经济环境下,无形资产地位的提高使得人们必须重新审视传统确认方法,扩大无形资产的确认范围,使无形资产能够得到充分全面的反映。

4.2对无形资产的研发费用计量方法实行多样化

而知识经济时代,产品更新、技术更新越来越快,研究与开发活动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企业投入到研究与开发方面的支出占企业总支出的比重越来越大。具体到会计实务中,建议统设“研发成本”一级会计科目,主要反映企业自行开发研制设计过程的价值损耗和成果情况。开发成功的结转到“无形资产”;开发不成功的项目若数额较高,转入“其他递延支出”,对其进行摊销,可平衡各期支出,鼓励企业加大研究与开发的投入,开发不成功若数额较低,则费用化直接计入当期损益,以简化核算。“研发成本”应设置相应的二级科目,按不同的无形资产要素设置,主要包括:从事研究开发人员的工资、福利;研究开发中消耗的材料及劳务费;研究开发中使用的固定资产折旧的费用和其他费用。此外,在利润表中应单列费用项目“研发成本”进行披露,这样可使报表使用者准确地了解企业在研究与开发上的投入。这样,一是自创无形资产开发成功后账面上的成本能够反映开发过程中实际发生的全部支出;二是可以解决研究费用全部费用化造成利润减少、经营者为确保利润而放弃研究开发的问题;三是会计核算能够直接反映企业在科技创新上投入的程度。

4.3加强和完善后续计量管理

主要是要加强减值的管理。规定减值不得转回,是为了防止利用减值操纵利润的目的,这终归不是长久之计,这种方法过于呆板,不能体现会计核算的公允性和客观性。要改善这种状况,首先,应该进一步健全和发展信息市场和价格市场。我国的信息市场和价格市场尚不完善,导致计提工作不仅缺乏衡量标准,而且缺乏制约手段。因此,只有完善信息价格市场和资产评估体系,企业各项资产的公允价值和市价才能得到公正合理的反映,让企业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有章可循。其次,应该加强中介机构的审计作用。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是防止企业会计造假的最后一道防线,因此注册会计师以应有的职业谨慎态度计划和实施审计工作,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以评价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对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是否合理、披露是否充分。一旦缺乏客观数据或存在重大不确定性时,注册会计师就应当考虑其对审计报告的影响,决定是否在审计报告中予以揭示,以引起会计表使用者充分注意,保证会计信息质量。

总之,关于无形资产的确认与计量的会计处理,还有很多方面值得探讨研究,例如:商誉的处理、无形资产信息的披露、无形资产的处置和报废等等,今后要根据无形资产确认和计量的变化再进一步研究、探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无形资产[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1-3.

资产计量论文范文第2篇

远在20世纪60年代就有学者对知识经济进行了粗浅、模糊的描述。但说法不一,最具有代表性的是1996年联合国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在《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报告所下的定义: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本论文由整理提供相对于以土地资源为基础的农业经济和以原材料、能源为基础的工业经济而言,它更强调知识积累的重要性。它的特征主要表现在投入资产的无形化。在知识经济形态中,知识、智力等无形资产的投入起决定性作用。其经济的增长主要依靠知识、智力的拉动。所以,无形资产的计量在知识经济下尤为重要。

一、无形资产计量上存在的问题

无形资产的本质特点是“无形”,这一特点导致它的价值可能分布在零至很大的区间。并且其价值本身和价值变动的频率和幅度都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这些都会进一步导致对其进行会计确认、计量、报告和管理的难度。

在传统的农业和工业经济下,流动资产和固定资产,在企业中所占的比例也相当大。但在知识经济环境下,无形资产在企业资产中所占比例日趋增加,有的已占主导地位。在这种情况下,会计若仍抱着稳健性原则的大旗,无疑会使企业资产的账面价值与实际价值严重背离,导致会计信息严重失真,同时也违反了客观性和重要性会计原则。

二、无形资产计量缺陷带来的影响

(1)难以满足高科技行业无形资产所占比重不断提高的客观要求

在现行会计理论中,企业资源主要是指有形资产,虽然也不排除无形资产,但由于各种原因,无形资产在企业资源中始终只占次要地位。本论文由整理提供而当前,企业在研发和销售阶段的巨大投入实质上主要是对无形资产的投入。这些资源是决定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资源,也是决定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生命力之所在。不正视这一事实,仍将无形资产特别是人力资源排除在企业资产之外,不加以反映和核算,显然是与客观经济规律相背离的。

(2)不能准确体现知识经济时代扩大无形资产确认范围的现实要求

传统会计体制下,无形资产的确认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要求以事项的发生为依据,这就使得无形资产在确认时遇到困难:本论文由整理提供企业外购和接受外部投资所形成的无形资产可以确认,而自创无形资产不能予以确认(只认可);但在知识经济条件下,由知识创新所带来的企业价值增加和获得超额利润的能力成为一种较普遍的现象。无形资产地位的提高使得人们必须重新审视传统的确认方法,扩大其确认范围,使无形资产能够得到如实和充分的反映。

(3)没有将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会计纳入财务会计系统

目前,会计只承认知识产品(如专有技术等)的价值,没有确认人力资源的价值。在未来,人力资源会计将变得十分重要。本论文由整理提供人力资源应被纳入现代财务会计系统,成为现代企业会计所要核算和监督的内容,进一步完善人力资源的核算方法,建立人力资源核算的账户体系。将多种计量模式有机结合,用以计量人力资源的价值;进一步明确人力资本的价值,人力资本所有者具有收益权,应参与企业剩余利润的分配。

(4)难以满足知识经济条件下无形资产计价方法多样化的要求

无形资产开发是企业长期战略的体现,是对未来进行的战略投资。由于知识和技术的不断创新,无形资产的现实价值及其所能提供的未来经济收益是不断变化的,而历史成本恰恰不能反映无形资产的这种变化。因此,我们不可能完全套用有形资产的历史成本计量方式来对无形资产进行计量。所以,应根据无形资产的特点,采用不同的计价方法,只有这样才能正确反映知识型企业的价值。

三、知识经济下无形资产的计量

会计计量是会计人员运用一定的计量模式,以货币为主要计量手段,并产生以货币定量信息为主的会计信息处理过程。本论文由整理提供实质是确定无形资产的入账价值,无形资产未来价值的计量也要遵循这一特定标准:可验证性,不同的会计人员对同一项无形资产进行计量应得到相同的结果,其中结果可以互为验证。一致性,无形资产的计量所使用的方法要前后保持,不能随意变更,若需变更,要将变更的原因、情况在财务报告中说明。

企业价值是企业未来获利能力的资本化现值。在知识经济的今天,无形资产在企业经营活动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无形资产的价值成为企业价值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1、财务计量方法应用于无形资产计量

(1)、确定无形资产的价值实现值。无形资产的价值实现值是指企业无形资产的真正转化价值。实际的无形资产价值可以高于或低于该数值,我们可将该数值理解为企业市场价值与净资产价值(股东权益)之间的差额。

(2)、确定无形资产的内部构成。采用财务数据与非财务发数据相结合的方法来确定企业最重要的无形资产,即那些对企业未来绩效增长发挥重要作用的无形资产。假定A公司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从人力资产、市场关系型资产与结构型资产三个方面来分析,本论文由整理提供并建立了一套无形资产指标体系。属于人力资产方面的无形资产有:员工竞争力、员工忠诚度、员工经验值、员工技能、创新能力;属于市场关系型资产方面的无形资产主要有:客户信息库、客户交往时间、客户类型、客户潜力、客户满意度;属于结构型资产方面的无形资产有:组织结构、组织进程、企业软件、企业数据库、合作者关系网;属于人力资产与结构型资产共有方面的无形资产有:组织学习能力、组织文化、组织科技;属于人力资产与市场关系型资产共有方面的无形资产有:客户关系;属于市场关系型资产与结构型资产共有的无形资产有:价值链、品牌、商标;属于三部分共有的无形资产有:综合关系、知识产品、专利技术、信息数据。

(3)、根据实际经验确定无形资产各构成部分的权重。企业的高层领导应当在其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分析企业价值创造的过程,研究各类无形资产的企业价值创造过程中的作用,从而设定每类无形资产的权重。

2、实物期权法应用于无形资产计量传统的决策方法(如:现金流量折现方法和决策树方法)对投资者的决策都有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实际的市场上,公司投资所面临的环境是各种各样的不确定性和竞争性。本论文由整理提供如果遵循这些传统的投资方法的结论,经常会导致错误的投资决策或者使得投资者失去一些有利的投资机会。例如:在新经济时代,一些公司经常要投资于一些净现值为负的投资项目(例如风险投资家在项目的种子期选择相应的项目进行投资;投资一些还没有产生正的现金流的投资项目)等,我们已经无法利用传统的投资决策分析工具解释这些现实的经济现象。超级秘书网

资产计量论文范文第3篇

资产的概念是会计学最重要的概念,现行的准则定义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它具有以下特征:(1)资产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2)资产应为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3)资产是由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

从历史的发展来看,资产的定义主要有四种观点。

1.1未消逝成本观

未消逝成本观是对资产性质的早期描述。美国著名会计学家佩顿和利特尔顿在《公司会计准则导论》(anintroductiontocorporatestandard)(1940)中明确提出了未消逝成本观。他们认为:“成本可以分为两部分,其中已经消耗的成本为费用,未耗用的成本为资产”。也就是说,他们认为资产是营业或生产要素获得以后尚未达到营业成本和费用阶段的那部分余额,是成本中未消逝的那部分余额。显然,这种观点同历史成本会计模式是密不可分的。它着重从会计计量的角度来定义资产,强调了资产取得与生产耗费之间的联系。

1.2借方余额观

资产定义的借方余额观是由美国会计师协会(美国执业会计师协会的前身)所属的会计名词委员会在其颁布的第1号《会计名词》(1953)中提出来的。该公告认为:“资产是由借方余额所体现的某种东西。这一借方余额是按照公认会计原则或规则从结平的各账户中结转过来的,前提是这一借方余额不是负值。作为资产,它代表的或者是一种财产权利,或者是所取得的价值,有的则是为取得财产权利或为将来取得财产而发生的费用支出”。这一认识的基本特征是将资产视为借方余额的体现物。据此,不仅借方余额所体现的应收账款、存货、设备、厂房等要确认为资产,而且由借方余额所体现的递延费用等项目也可以确认为资产。显然,这种观点只是从会计结账技术的角度来理解资产,很难说是在描述资产的性质。

1.3经济资源观

经济资源观是关于资产定义的颇具影响的一种观点。1957年,美国会计学会发表的《公司财务报表所依恃的会计和报表准则》中明确指出:“资产是一个特定会计主体从事经营所需的经济资源,是可以用于或有益于未来经营的服务潜能总量”。对资产的这一认识,第一次明确地将资产与经济资源相联系,虽然它并未正面提到无形资产的内容,但这一定义至少可能将无形资产包纳其中。另外,它也明确了资产与特定会计主体之间的关系,即特定会计主体能够借助资产业从事未来经营。1970年,美国会计准则委员会在其的第4号公告中提出了一个资产定义:“资产是按照公认会计原则确认和计量的企业经济资源,资产也包括某些虽不是资源但按照公认会计原则确认和计量的递延费用”。这一定义虽然明确指出资产的实质是经济资源,接受了“经济资源”这一新认识,但它却认为,经济资源应否视为资产,取决于公认会计原则的确认和计量标准,这就把资产的实质与资产的确认和计量之间的主从关系颠倒了。

1.4未来经济利益观

目前比较流行的资产定义体现了未来经济利益观的观点。1962年,穆尼茨(moonitaz)与斯普劳斯(r.t.sprouse)在《会计研究论丛》第3号——《企业普遍适用的会计准则》这一文献中明确提出:“资产是预期的未来经济利益,这种经济利益已经由企业通过现在或过去的交易获得。”现在的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在《财务会计概念公告》第6号(sfacno.6)中提出:“资产是可能的未来经济利益,它是特定个体从已经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中所取得或加以控制的。”

未来经济利益观认为,资产的本质在于它蕴藏着未来的经济利益。因此,对资产的确认或判断不能看它的取得是否支付了代价,而要看它是否蕴藏着未来的经济利益。在现实中,虽然成本是资产取得的重要证据之一,而且成本还是资产计量的重要属性,但是,成本的发生并不一定导致未来的经济利益,而未来经济利益的增加也并不必然会发生成本,例如,业主投资、接受捐赠等。所以,未消逝成本观将未耗用的成本看成是资产,视资产为成本的组成部分,是不切实际的。而经济资源观强调资产的经济资源属性,把一些不是经济资源但有助于实现未来经济利益的或减少未来经济损失的项目如某些备抵项目排斥除在资产之外。未来经济利益观则将这些项目合乎情理地包括在资产之中。因此,我们说未来经济利益相对于其他观点来说更加全面、合理。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2006)规定:资产是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这种定义突出了以下特点:

(1)资产的经济属性即能够为企业提供未来经济利益,这也是资产的本质所在。也就是说,不管是有形的还是无形的,要成为资产,必须具备能产生经济利益的能力。

(2)资产的法律属性即必须是为企业所控制,也就是说,资产所产生的经济利益能可靠地流入本企业,为本企业提供服务能力,而不论企业是否对它拥有所有权。

2不同的计量模式体现出资产的不同属性

计量是指会计要素量化的过程和方法。也就是对资产加以量化表述的理论依据与具体方法。它涉及到计量属性与量度单位的选择。计量属性解决“计量什么”,而计量单位解决对选定的计量属性“用什么计量”。计量属性与计量单位是两个不同层次的问题,计量属性是内在的,根本的问题,计量单位是外在的、形式的问题,计量单位的选择随计量属性的变化而变化。由于不同的计量模式体现出资产的属性不同,会造成资产的价值差异较大。因此,根据资产的定义、属性选用恰当的计量模式计量资产的价值就尤为重要,它不仅仅在于是否能真实地反映资产的价值,而且还影响到其提供的会计信息是否有用。现行的会计计量属性包括: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成本;现值;公允价值;摊余成本。目前,主要运用的会计计

量模式主要有四种: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公允价值、现值。

(1)历史成本法体现资产的属性是资产投入价值,即过去形成资产投入的成本或者费用作为资产的价值。其弊端是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生产率的提高,名义货币发生变化的话,从根本上动摇历史成本计量属性的基础;(2)重置成本法计量模式表现出资产的属性是资产重置价值,即资产按照现在购买相同或者相似资产所需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3)公允价值计量法体现资产属性是资产交换价值,即按照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计量;(4)在现值计量模式下,资产的属性体现是资产在用价值,指资产按照预计从其持续使用和最终处置中所产生的未来净现金流入量折现的金额。从现行的资产定义来看,现值计量模式最符合资产的定义及属性。

3现行的计量模式与资产定义、属性之间的矛盾

新企业会计准则的实施,一方面体现了国内会计准则和国际准则的趋同更近了一步,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好的机遇;另一方面,其巨大的变化给传统的会计模式带来了强烈的冲击,公允价值的应用就是其中一例。在38项会计准则中,有近50%的准则要求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公允价值的广泛应用,无疑成为了新会计准则实施中的焦点之一。目前,对于公允价值的认定主要采取以下方式:(1)存在活跃、公开的市场价格,则以该价格为标准确认的价值即为公允价值如果资产交易或负债清偿的标的存在着活跃的、公开的交易市场,在市场综合因素的影响和行业规范的制约下,其交易价格的形成基本符合“公平、熟悉、自愿”的前提,因此具备“公允”的要求,可以作为公允价值的确认标准。这种公允价值的获取途径是比较便利和直接的,并且易于交易方接受并获得关注者认可,可以说是公允价值确认的理想状态。(2)不存在活跃、公开的市场价格,则在多方询价的基础上,采用适当的估值方法,或由评估机构评估,作为确认公允价值的基准如果资产交易或负债清偿的标的不存在活跃的、公开的交易市场,可以采用适当的估值方法,搭建相应的数据模型并选用适当的参数,参照各方询价因素,结合现金流量折现、期权定价等方法确认公允价值。(3)不存在活跃、公开的市场价格,交易标的也不适宜进行评估,并且进行多方询价存在困难的,可以参考同类交易的市场价格,作为确认公允价值的基准在这种方式下,同类交易标的价格无法由市场直接获得,因此只能用类比的方式,采集同类交易价格,作为估值的依据。这样,如何选择确定同类交易就成了公允价值确认的关键。同类交易不仅要求选取物与标的具有物理上的同质性,同时其实施载体各要素也应具备可比性,比如期望现金流、期限等。这样,现行会计计量模式是一种以公允价值为主体,多种计量模式并存的混合计量模式,因此,体现出资产属性也是多种多样的,既有历史成本、重置价值。也有公允价值、可变现净值、现值等。而现行的资产定义为,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其本质特征“未来经济利益”,因此,资产的价值不是以企业现有的资产为基础,也不认可投入成本,决定资产价值取决于未来持续的现金流及盈利能力,根据资产的属性其计量模式就是现值,因为只有能现值反映企业未来的产出,最恰当地反映未来经济利益的计量属性。其他的计量模式均不符合资产的定义及属性,只有在这一属性无法满足可靠性和可验性的要求,在具体会计实务往往是从投入成本的角度考虑,采用其他的替代计量属性,但也要求排除人为估计等因素干扰,客观、真实的反映资产的内在价值。这就进一步说明了现值是资产真实价值的最近似的反映。不同方法对资产计量的结果都是对资产现值的代替。因此,根据资产的属性采用的计量模式应该是现值或者是以现值为代表的现值混合计量模式。而不是现在采用的公允价值计量模式。

4资产概念的重新定义

由于企业的资产形态千差万别,资产的特性各有不同,因此现行的资产概念的局限性日益凸显:(1)现行的资产定义不能反映企业整体资产价值。企业的资产包括无形资产和有形资产,现行资产的属性仅对有形资产进行了反映,而对在企业经营起着重要作用的无形资产去未予反映,主要是因为1.无形资产难以用货币明确计量;(2)现行资产观认为资产都应该是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所取得的。即使企业拥有了某项未来经济利益,如果没有明确的交易或事项,也不能确认为资产。这使得自创商誉被排除在企业资产之外,从而使企业的无形资产未能得到真实的反映。换而言之,现行会计计量仅反映有形资产价值或企业整体资产的一部分。因此,提供的相关信息无用。特别需要说明,社会经济发展到今天,新经济时代已经到来,企业的类型具有多样性的特点,传统企业主要制造业为主,以生产、销售商品为经营方式赚取利润,资产形式主要是有形资产;而知识类企业主要以提供高附加值的服务获得利益,一般不进行生产、制造,其资产形式主要以无形资产为主,表现在:品牌、经营理念、管理制度、营销方式、人力资源等,以微软、思科、搜狐、网易等信息技术为代表企业,其无形资产是企业的核心资产,并且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无形资产的价值日趋重要,如按传统会计理论计量这类企业资产价值大打折扣,使企业的内在价值未能得到完全的反映。因此,我们认为,自创的无形资产必须要计量;(3)现行资产的概念不能完全反映资产的本质特征。企业资产形态尽管千差万别,但从发挥作用来看,可分为经营性资产和非经营性资产,经营性资产直接创造企业的未来经营利益,即未来的现金流入,而非经营性资产一般不产生现金流入,甚至是现金流出,因此,如果用现行资产概念度量非经营性资产的话,从理论上讲,非经营性资产不是资产,则与资产存在的实际状态不符;如果用现值计量非经营性资产的价值的话,则非经营性资产会出现负数,显然不符合资产逻辑。因此,对非经营性资产不能用现值计量,对应的资产属性则不是未来经济利益,而是它的服务作用和其提供的利用的功能,因此其计量的方法应根据资产的不同属性采用不同的方法予以计量,由于资产在不同时点上具有不同的价值差异,不同时点上的资产不具有可比性、可加性,因此,对于采用历史成本法计量的资产价值,应采用技术方法折算出时点价值,从而保证资产的可比性、可加性。从这个意义上讲,现行的资产定义应予以修正为:企业过去的形成,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或服务利用的资源。其具有以下特征:(1)资产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或服务上利用;(2)资产应为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3)资产是由企业过去形成的。它的优点在于:(1)扩大了资产的范围。修正后资产概念的范围包括企业的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客观地反映了企业整体资产价值;(2)修正后资产概念的本质特征包括经营性资产和非经营性资产,其形成的计量方法可以采用多种计量模式,从而形成了以现值计量方法计量经营性资产,用其他计量方法计量非经营性资产的现值混合计量模式,解决了现行的一种资产属性采用多种计量模式反映的弊端,修正后的资产观认为,资产的概念应依据资产在企业的本质特征及功能予以反映,对能创造未来经济利益的应持未来经济利益观,对不能产生未来经济利益的资产来说,显然未来经济利益观是不成立的,应根据资产提供的服务和功能定义最为恰当,并可以采用除现值以外的方法予以计量。修正后的资产定义使资产属性与计量模式之间形成了严密的逻辑关系,客观、真实地反映出企业的整体资产价值。

资产计量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现值计量目的方法现金流量折现率

从《资产减值》准则第二条“资产减值是指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及第六条“可收回金额应当根据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之间较高者确定”的规定可以看出,资产减值的计量问题集中在公允价值和现值的计量。比较而言,难点在于现值的计量。

一、现值计量的目的

现值是基于资金时间价值基础上的现行价值计量属性,一般用于描述资产、负债、收入及费用等会计要素未来现金流量的现行价值。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于2000年2月颁布了第7号财务会计概念公告《在会计计量中应用现金流量信息与现值》,着重推荐了在缺乏市场价格的条件下应用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来确定公允价值,通过现值计量,应能捕捉到形成公允价值的各项要素,并考虑这些要素产生的经济差异:第一,对未来现金流量的估计或者在较复杂的案例中对一系列未来现金流量按其发生的不同时间的估计;第二,对这些现金流量的金额与时间安排的可能变量的预期;第三,用无风险利率表示的货币时间价值;第四,内含于资产或负债中的价格的不确定性;第五,其他难以识别的因素,包括不能变现、市场不完善等等。故FASB主张以公允价值作为现值计量的唯一目标。

而IASC于1998年4月把“折现”(Discounting)改称“现值”(PresentValue),并在2001年的《现值问题文稿》中指出:在财务报告中,现值计量的目的是为了尽可能保证,如果各现金流量在经济上是不同的,就按不同的金额计量;如果各现金流量在经济上是相同的,就按相同的金额计量。在财务报告中使用现值是为了满足三种主要的计量目的,即当公允价值不能直接在市场上观察到时,估计有关项目的公允价值;决定采用实际利率法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摊余成本;决定资产或负债的特定主体价值。虽然IASC的观点中同样把估计公允价值作为现值计量的目的之一,但因为资产减值计量的基础是可收回金额,其计量是从管理者的理性决策出发的,即当资产发生减值后,企业或者将其保留,或者将其出售,管理者要做出这一决策就需要估计资产的销售净价和使用价值,并进行比较以此做出决策。因此,从其实质内容来看,资产减值中现值技术的运用应该是用于决定资产的特定主体价值。可见,IASC认为运用现值技术计量的目的主要是决定资产的特定主体价值。

我国作为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的成员国,对公允价值的定义也主要采用IASC的观点。根据《资产减值》第八条“企业按照上述规定仍然无法可靠估计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的,应当以该资产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作为其可收回金额”的规定,按照一般认识,如果某资产或负债或某基本类似的资产或负债的价格(价值)在市场上可被观察到,就没有必要用现值(现值的市场估价已被包含在价格中),然而如果被观察的价格不能得到,现值计量常常就是估计该价格(价值)应为多少的唯一可用的技术,因此可以认为在资产减值准则中现值的计量目的就是为了估计可回收金额,即特定资产的价值。

二、现值的计量方法

现值计量方法的选择是现值计量中的核心环节,现值计量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期望现金流量法(也称期望现值法),采用反映可能结果范围的复合现金流量和无风险利率来估计公允价值。另一种是传统现值法,采用一套单一的估计现金流量和单一利率来估计公允价值。IASC和FASB均允许主体在两种方法中进行选择,但现值计量的目的不同,其计量方法也就不同。

FASB在第7号财务会计概念公告《在会计计量中应用现金流量信息与现值》中对比了两种计算现值的方法——传统法(TraditionalApproach)和期望现金流量法(ExpectedCashNowApproach)。这两种方法在不同的环境下,都可以用来估计一项资产或负债的公允价值。公告认为,无论是哪种方法,在具体应用时都应该遵循以下4条指导原则:(l)在可能的程度内,对未来现金流量和利率的估计应该反映对有关未来事项和不确定性的假设,这些假设是市场参与者在决定是否通过公允的现金交易来获取一项资产或一组资产时必须要考虑的。(2)用来折现现金流量的利率所内含的各种假设应该与估计现金流量时所内含的假设相一致。否则,一些假设的影响将会被重复考虑或者被忽略掉。例如,10%的利率可以被用于贷款时的合同约定现金流量(ContractualCashFlows),它反映了这笔贷款未来特有的违约风险;但同样的10%不能用来对这些预期现金流量进行折现,因为这些约定现金流量中已经包含了未来违约相对应的风险溢酬。(3)现金流量和利率的估计不应受主观偏见和其他与被估资产和负债无关的因素的干扰。例如,如果故意低估净现金流量,以增强某项资产未来表面的获利能力,就会使计量产生偏差。(4)现金流量和利率的估计应该反映可能结果的范围,而不仅仅是一个单一的最可能、最悲观或最乐观的金额。

《资产减值》准则由于没有规定具体的计量方法,因此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但就目前资产减值的计量而言,既然现值计量的目的主要是决定资产的特定主体价值,那么现值就应反映市场的期望,而市场的期望又不是唯一的,市场行情瞬息万变,如果确定一套单一的估计现金流量和单一利率根本无法反映市场的期望,并且这一套单一的估计现金流量和单一利率也无法较为准确地确定,计量的可靠性不强,不符合会计的基本原则。只有用概率对市场行情进行估计,做出各种假设,考虑所有可能的现金流量的期望值和概率而不是只寻找一个最可能的现金流量期望,才更为完全、科学和合理。正因为期望现法把计量的重心直接放在了对现金流量的分析和计量时所采用的各种假设上,能有效地处理未来现金流量在金额、时点等方面的不确定性,因此期望现值法比较合适作为资产减值中现值的计量方法。

如果计量方法不统一,必然在操作上留下人为选择的空间,为操纵会计处理,粉饰会计信息提供了机会。

三、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确定

《资产减值》准则对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内容及确定依据等规范问题都做出了较为详细的规定。

1、现金流量的内容

根据《资产减值》第十条规定,预计的资产未来现金流量应当包括:(1)资产持续使用过程中预计产生的现金流入;(2)为实现资产持续使用过程中产生的现金流入所必需的预计现金流出(包括为使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所发生的现金流出),该现金流出应当是可直接归属于或者可通过合理而一致的基础分配到资产中的现金流出;(3)资产使用寿命结束时,处置资产所收到或支付的净现金流量,该现金流量应当是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志愿进行交易时,企业预期可从资产的处置中获取或者支付的、减去预计处置费用后的金额。、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确定原则

《资产减值》准则第十一条、第十二条规定,预计未来现金流量时,企业管理层应当在合理和有依据的基础上对资产剩余使用寿命内整个经济状况进行最佳估计。预计资产的未来现金流量,应当以经管理层批准的最近财务预算或预测数据,以及该预算或预测期之后年份稳定的或者递减的增长率为基础,企业管理层如能证明递增的增长率是合理的,可以以递增的增长率为基础。建立在预算或者预测基础上的预计现金流量最多涵盖5年,企业管理层如能证明更长的期间是合理的,可以涵盖更长的期间。在对预算或者预测期之后年份的现金流量进行预计时,所使用的增长率除了企业能够证明更高的增长率是合理的之外,不应当超过企业经营的产品、市场、所处的行业或者所在国家或者地区的长期平均增长率,或者该资产所处市场的长期平均增长率。预计资产的未来现金流量,应当以资产的当前状况为基础,不应当包括与将来可能会发生的、尚未作出承诺的重组事项或者与资产改良有关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预计资产的未来现金流量也不应当包括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入或者流出以及与所得税收付有关的现金流量。

从以上规定可以看出,现金流量的确定有几个方面的风险调整:首先,现金流量的确定必须对资产剩余使用寿命内整个经济状况进行最佳估计,以最近财务预算或预测数据及该预算或预测期之后年份稳定的或者递减的增长率为基础;其次,增长率不应当超过企业经营的产品、市场、所处的行业或者所在国家或者地区的长期平均增长率,或者该资产所处市场的长期平均增长率;第三,现金流量不应当包括与将来可能会发生的、尚未作出承诺的重组事项或者与资产改良有关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以及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入或者流出以及与所得税收付有关的现金流量。经过三方面的风险调整,从而使确定的现金流量考虑了相关的风险。

3、折现率的确定

在现值计量中除估计未来现金流量外,还需要估计折现率。折现率是企业在购置或者投资资产时所要求的必要报酬率,折现率的估计同样取决于现值计量的特定方法,因为折现率的估计必须和现金流量的估计一致,避免风险因素的双重计算或漏计,如果现金流量是按税前基础确定的,折现率也应按税前基础确定,如果现金流量的计算已包含了相关的风险调整,折现率就不应反映这些风险。反之,如果现金流量是按税后基础确定的,折现率也应按税后基础确定,如果现金流量的计算未包含相关的风险调整,则折现率必须应反映这些风险。

《资产减值》第十三条“在预计资产的未来现金流量时已经对资产特定风险的影响作了调整的,估计折现率不需要考虑这些特定风险。如果用于估计折现率的基础是税后的,应当将其调整为税前的折现率”的规定就是折现率确定的基本原则。

从以上现金流量的确定原则可知,《资产减值》准则在现金流量的确定上已经包含了相关的风险调整并且是按税前基础确定的,故在折现率的确定上就不应反映这些风险并且按税前基础确定。

虽然从准则中可以明确折现率的确定原则,但在折现率的具体选择上相对来讲过于简单,为会计人员的运用职业判断流下了很大的空间,同时也为利润操纵的提供了可能。从长远的规范来看,在后续完善中,应出台相关的操作指南,对折现率的具体选择作出统一规定,避免会计人员在减值处理上的随意性,规范我国的会计行为。

其一,可以借鉴《国际会计准则第36号--资产减值》第49条规定,折现率可以通过对类似资产生前市场交易中的内含利率,或具有单一资产或资产组合的上市公司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进行评估得出。如果特定资产的利率不易于直接从市场上获得,企业应使用替代利率以估计折现率,企业可以以采用类似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技术确定的企业加权平均资本成本、企业的增量借款利率或其他的市场借款利率为起步进行估计,综合考虑资产使用期限结束时整个期间的货币时间价值和未来现金流量在金额或时间方面偏离估计数的风险后确定。

其二,由于借鉴也存在估计,操作上依赖于会计人员职业判断,难以操作。我们可以采用简单办法,一般可以选择的折现率有企业资产投资之初所预计的报酬率、企业最近某一期间的平均资本成本、同行业平均资本回报率、市场借款利率等。在操作上,通常计算债券、股票价值投资的折现率可为投资者要求的必要收益率;计算债券发行价格的折现率可为市场利率;计算实体现金流量现值的折现率可为企业的加权平均资金成本;计算股权现金流量现值的折现率可为股权资金成本;计算偿债基金的折现率可为银行存款利率等,会计人员在具体适用中可以视不同情况选用。结合准则第二条“该准则主要适用于包括固定资产、无形资产以及除特别规定以外的其他减值的处理。生物资产、存货、投资、建造合同资产和金融资产等相关准则有特别规定的从其规定”的规定可知,该准则适用的对象主要集中于实体性资产的减值处理,故在折现率的具体选择上可以采用企业的加权资金成本。

参考文献:

[1]张奇鹏:《浅谈资产减值会计的确认与计量》,《商业会计》2006年第3期。

[2]毛新述、戴德明、姚淑瑜:《资产减值会计计量问题研究》,《会计研究》2005年第10期。

资产计量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公允价值计量;投资性房地产;运用

考虑到会计国际趋同的要求,我国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明确地将公允价值作为会计计量属性之一,在38项新具体会计准则中有17项不同程度地运用了公允价值,同时结合我国的现实会计环境,在具体运用公允价值计量属性时增设了一些限定条件,保持了应有的谨慎。我国运用公允价值的具体会计准则较多,主要集中在投资性房地产、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资产减值、债务重组、企业合并、金融工具等。下面就公允价值法对投资性房地产确认和计量等的影响作详细阐述。

一、公允价值的概念

美国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的定义是:“在当前的非强迫或非清算的交易中,双方自愿进行资产(或负债)的买卖(或发生与清偿)的金额。”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的定义是:“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当事人自愿据以进行资产交换或负债清偿的金额。”我国新会计准则的定义与后者基本相同:“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债务清偿的金额。”而且,“在公平交易中,交易双方应当是持续经营企业,不打算或不需要进行清算、重大缩减经营规模,或在不利条件下仍进行交易。”

从定义中可以看出,公允价值强调“公平”、“自愿”的交易价格,它最大的特征就是来自于公平交易市场的确认,是基于活跃市场的理性双方对资产或负债价值的公平认定和计量,不是某个特定主体的估计;它的确定并不在于业务是否真正发生,而在于双方一致性而形成的价值,是一种具有明显可观察性和决策相关性的会计信息。

二、《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投资性房地产》具体规定

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投资性房地产》准则,投资性房地产是指为赚取租金或资本增值,或两者兼有而持有的房地产,包括采用成本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和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第三章“后续计量”中指出:有确凿证据表明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能够持续可靠取得,可以对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同时又指出: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应当同时满足下列条件,投资性房地产所在地有活跃的房地产交易市场;企业能够从房地产交易市场上取得同类或类似房地产的市场价格及其他相关信息,从而对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作出合理的估计。

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不对投资性房地产计提折旧或进行摊销,而应当按照资产负债表日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为基础调整其账面价值,公允价值与原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同时,为了防止上市公司在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时其持有的房地产溢价在账面上集中体现,导致账面利润大幅增加,新准则还规定:“自用房地产或存货转换为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时,投资性房地产按照转换当日的公允价值计价,转换当日的公允价值小于原账面价值的,其差额计入当期损益;转换当日的公允价值大于原账面价值的,其差额计入所有者权益。”这基本排除了上市公司利用公允价值确认投资性房地产而产生巨额账面利润的可能性,充分体现了我国新会计准则对公允价值应用的谨慎性。

企业对投资性房地产的计量模式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从成本模式转为公允价值模式,视为会计政策变更;已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不得从公允价值模式转为成本模式。

三、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投资性房地产的主要账务处理

企业应按照投资性房地产类别和项目分别对“成本”和“公允价值变动”进行明细核算。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投资性房地产的价值。

(一)企业外购、自行建造等取得的投资性房地产

借:投资性房地产—成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其他支出)

贷:银行存款(或在建工程)

(二)将作为存货的房地产转换为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

借:投资性房地产—成本(转换日的公允价值)

存货跌价准备(已计提的跌价准备)

贷:库存商品(账面余额)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或借:营业外支出)

(三)将自用土地使用权或建筑物转换为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

借:投资性房地产—成本(转换日的公允价值)

累计摊销(累计折旧)(已计提的累计摊销或累计折旧)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或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已计提的减值准备)

贷:无形资产(或固定资产)(账面余额)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或借:营业外支出)

(四)投资性房地产进行改良或装修

借:在建工程(投资性房地产的账面余额)

贷:投资性房地产—成本

贷(或借):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

(五)资产负债表日,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其账面余额:(或者公允价值<其账面余额做相反的会计分录)

借: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公允价值一其账面余额)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六)将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转为自用时

借:固定资产(无形资产)(转换日的公允价值)

贷:投资性房地产—成本(账面余额)

贷(或借):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账面余额)

贷(或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七)出售投资性房地产时

借:银行存款(实际收到的金额)

贷:投资性房地产—成本(账面余额)

贷(或借):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账面余额)

贷(或借):投资收益

同时,借(或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该项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变动);贷(或借):投资收益。

四、公允价值计量对投资性房地产的影响

公允价值计量对相关公司投资性房地产核算提供了一种新的模式,但公司是否利用或怎样利用这种模式仍需要深入研究。

(一)正式确立重估净资产值法(NAV)作为房地产上市公司估值的中心地位

现行会计准则规定:只有企业在股权结构发生变化或者对外投资这两种情况下,才允许使用重估净资产值法作为记账依据。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引入使得相关企业在更大的范围内使用此法,提供的账面价值更能真实地反映该企业资产的真实市场价格。随着投资性房地产物业的增多,特别是在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及人民币升值的状况下,新会计准则的采用,必将引导市场更多地关注各项投资性房地产物业的真实价值,并使重估净资产值法成为评估投资性房地产企业的主要标准之一。即使对以开发业务为主的房地产企业来说,新会计准则的实行也将导致投资者以更为稳健和客观的估值标准来衡量公司的价值。

(二)提高公司对信息披露的真实反映

近几年,随着房地产市场的高速膨胀,企业若继续按照历史成本的原则来计量所拥有的投资性房地产,特别是土地使用权,这显然会使会计信息无法真实公允地反映企业的真实价值,而且在我国目前的市场环境里,投资性房地产物业大都存在很大程度的升值。公允价值模式的引入肯定将加大市场对一些原来信息披露不够充分的公司价值的挖掘,使投资者对这类公司价值的认识更为全面。

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投资性房地产》的要求,企业若以公允价值的记账模式取代传统成本模式记账的,应该属于会计政策的变更。会计政策的变更能够使公司提供更可靠、更相关的会计信息,同时也使投资者更全面充分地把握相关企业的真实信息。在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记账的当年,公司应当采用追溯调整法调整期初留存收益,即这些企业的上年度净资产值将会得到较大幅度的提升,有利于提高相关公司的规模。(三)公司每年净利润的波动程度会增大

公允价值的变化将加大净利润的波动幅度。现行会计制度下,企业的投资性房地产物业都是计入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中,其市值变动并不计入当期损益,我们无法从相关的会计报表中寻找其变动的痕迹,也不利于反映企业房地产的构成情况及各类房地产对企业经营业绩的贡献。当前我国的投资性房地产物业市场已经进入加速发展阶段,虽然并不排除部分投资性房地产物业出现贬值的可能性,但更多投资性房地产物业的升值潜力较大且预计将会持续;按照新准则所要求的公允价值法来重新计量这些“名不副实”的投资性房产,企业每年的重估增值额应该会使当年的净利润预计得到持续的额外提升,企业投资性房地产的巨额利润终将能够在账面得到充分体现,由此也大幅提高了每股的净资产,降低了市盈率。但由于对净利润的影响比较多,相应波动程度也会增加,因此,如何评价这种由于增值带来的利润增加需要市场进一步达成新的均衡,而且,投资者也需要以更为稳健和客观的估值标准来衡量此类房地产公司的真正价值。

(四)未来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的确认

公允价值模式符合投资性房地产的特性,能够较好地反映投资性房地产的市场价值和盈利能力,尽管公允价值的确认仍然是一个难点,很多人担心在现阶段的实务操作中公允价值容易导致利润操纵,但是随着我国房地产市场的持续发展,售房信息的公开化、透明化,相对于其他资产而言,投资性房地产物业的公允价值还是比较容易取得的。同时,新会计准则也借鉴了国际会计准则中确定公允价值的方法,需要每年聘请独立的评估师对其投资性房地产物业进行评估,并在年报中详细披露房地产当期账面价值的增减变动情况、公允价值的确认方法及其理由等;而且巨额利润的出现意味着企业缴纳的税额也相应攀升,之前投资性房地产物业计入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进行折旧、摊销的抵税功能也没有了。

【参考文献】

[1]黄学敏.公允价值:理论内涵与准则运用[J].会计研究,2004,(6):36—37.

[2]孙景翠.浅析公允价值应用的现实合理性[J].商业研究,2005(14).

[3]季秀杰.公允价值在新会计准则体系中的应用[J].商业经济,2006,(6):47-49.

资产计量论文范文第6篇

(一)对企业特定日期财务状况的影响。财务报表的编制是企业会计信息的主要反映方式,而具体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会计信息的报表为资产负债表。上述交易性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可以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前提条件是这些金融资产均具有可靠的市场价格(在活跃市场有公开报价)、或有确凿证据证明其公允价值的确定是安全可靠的。但是在我国业会计准则中并没有明确规定其市场价格的确定是以当期最后一个工作日的收盘价为准,还是以当日最高价与最低价的均价作为参考标准。因此,会导致同一项金融资产在不同企业资产负债表中揭示的价值不同,同一企业对同样的金融资产在不同时期采用不同的市场价格为依据时也会出现不同的价值,进而影响了会计信息的可比性。

(二)对企业一定时期经营成果的影响。首先,交易性金融资产无论是在取得时还是在期末时均以公允价值计量为准,它的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借助于“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账户计入当期损益,对企业的当期利润产生影响,但是“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本身所反映的是没有实现的收益,从而导致企业利润表中所陈述的利润并不是企业的实际盈利水平。其次,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按公允价值计量时,其变动的差额直接计入资本公积,这种计量对持有该类金融资产期间的利润总额没有影响,但当企业出售该项金融资产时,要将原计入资本公积的公允价值变动额转入到投资收益,则会影响到出售当期的利润及成果。同时,由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形成完全取决于管理者的意图,在实质上随时可以出售,因而就其本身来说会对某一期间的会计利润产生影响,因此,不难得知企业为了达到操纵利润的目的普遍愿意持有大量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而不愿意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的规定:企业将尚未到期的某项持有至到期投资在本会计年度内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时,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应按照公允价值计量,其与持有至到期投资账面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到资本公积账户,导致所有者权益总额发生变动,影响企业的资本结构,当其出售时再从资本公积转到投资收益。尽管《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对金融资产分类变更进行了明文规定,但是这些规定仅仅是在限制企业在重分类时所遇到的特殊情况,其并不影响企业管理者在正常情况下将持有至到期投资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事项与结果。因此,可以看出当把持有至到期投资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时,也可能成为企业操纵利润的一种手段。

二、公允价值在金融资产中的应用

(一)金融资产及其分类。按照我国新会计准则中的CAS22,金融资产是指:(1)现金;(2)持有的其他单位的权益工具;(3)从其他单位收取现金或其他金融资产的合同权利;(4)在潜在有利条件下,与其他单位交换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合同权利;(5)将来须用或可用企业自身权益工具进行结算的非衍生工具的合同权利,企业根据该合同将收到非固定数量的自身权益工具;(6)将来须用或可用企业自身权益工具进行结算的衍生工具的合同权利,但企业以固定金额的现金或其他金融资产换取固定数量的自身权益工具的衍生工具合同权利除外。其中,企业自身权益工具不包括本身就是在将来收取或支付企业自身权益工具的合同。金融资产应在初始确认时划分为下列四类:(1)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包括交易性金融资产和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2)持有至到期投资;(3)贷款和应收款项;(4)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二)金融资产的确认。(1)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在新会计准则中,这类金融资产包括:交易性金融资产和直接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其持有目的是为了近期出售,使持有者在短期内获利。该类金融资产具有以下特征:(a)持有的该金融资产是短期性的,即在初次确认时就确定可能在近期出售,从而赚取差价;(b)该金融资产具有活跃的交易市场,其公允价值能够通过活跃市场获取;(c)该类金融工具期末应按公允价值予以计量,且报告期间公允价值的变动应计入当期损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使得该类金融工具在会计期间的价值变动影响当期利润;(d)除新准则规定的特殊情况外的一部分衍生金融工具归为该类。由上可知,如果企业持有的投资准备在短期内出售,并且其公允价值易于取得,即可以将其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2)持有至到期投资。持有至到期投资,是指到期日固定、回收金额固定或可确定,且企业有明确意图和能力持有至到期的非衍生金融资产。应当特别注意的是,如果一项金融资产在初始确认时已经被指定其他类型的金融资产,就不能再确认为持有至到期投资。此外,企业应当在资产负债表日对持有意图和能力进行评价。发生变化的,除非是因为企业不可控制的原因导致此变化,应当将其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根据以上规定可以看出,持有至到期投资具有以下特征:(a)企业持有该项投资的目的不是为了短期出售或获利,而且企业有明确的意图和能力将该资产持有至到期日;(b)该投资到期的时间是固定的,因此持有至到期投资是非权益性投资;(c)该投资到期时收回的金额固定或可确定;(d)该投资属于非衍生金融资产的投资;(e)该类金融资产在期末需要按实际利率法计算的摊余成本进行计量和减值测试。(3)贷款和应收款项。贷款和应收账款,是指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回收金额固定或可确定的非衍生金融资产。贷款和应收账款泛指一类金融资产,主要是指金融企业发放的贷款和其他债权,但不限于金融企业发放的贷款和其他债权。非金融企业持有的现金和银行存款、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形成的应收款项、持有的其他企业的债权(不包括在活跃市场上有报价的债务工具)等,只要符合贷款和应收款项的定义,都可以划分为这一类。划分为贷款和应收款项类的金融资产与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的金融资产,其主要差别在于前者不是在活跃市场上有报价的金融资产,并且不像持有至到期投资那样在出售或重分类方面受到较多的限制。如果某债务工具投资在活跃市场上没有报价,则企业不能将其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4)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是指初始确认时即被指定为可供出售的非衍生金融资产,以及除下列各类资产以外的金融资产:(a)贷款和应收款项;(b)持有至到期投资;(c)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通常是指企业没有划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和应收款项的金融资产。但是不能简单的认为,除了以上三类之外的金融资产,就一定是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该类金融资产具有以下特征:(a)该类金融资产属于非衍生金融工具;(b)该资产有活跃市场,公允价值易于取得;(c)企业持有的目的明确就是为了出售,但该资产持有限期不定,即企业在初次确认时并不能确定是否在短期内出售以获利,还是长期持有以获利,也就是其持有意图界于交易性金融资产与持有至到期投资之间;(d)该类金融资产期末应按公允价值予以计量,且报告期间公允价值变动计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账户,即该类金融资产在会计期间的价值变动不直接影响当期利润,只有在其出售时才将资本公积转到投资收益。(三)金融资产的计量。所谓计量,是指以选定的能够反映计量对象内在特征的尺度并将其内在特征予以数量化的过程,即入账价值。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的计量。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初始计量按公允价值,且其交易费用记入当期损益;后续计量仍然采用公允价值,公允价值的变动金额计入当期损益。企业持有该金融资产期间取得的债券利息或现金股利,应当在计息日或现金股利宣告发放日确认为投资收益。持有至到期投资的金融资产的计量。持有至到期投资的金融资产初始计量按公允价值,交易费用计入初始入账金额,构成成本组成部分;后续计量按实际利率法,以摊余成本计量。贷款和应收款项的计量。贷款和应收款项的初始计量采用公允价值,交易费用计入初始入账金额,后续计量按实际利率法,以摊余成本计量。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计量。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初始计量按公允价值,且交易费用计入初始入账金额,构成成本组成部分,后续计量按公允价值,且公允价值变动计入所有者权益。

三、公允价值在我国金融资产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一)公允价值的可靠性与可操作性不足。公允价值是参与交易的当事人对市场价值做出的一种判断,金融资产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方法,提高了财务报表信息的可靠性。但是市场形式是复杂的、多变的,有的会计事项可以确认或寻找类似的交易价格,而有的只能估算。针对这种情况,我们把公允价值的估值分为三个层级,其中,第一、二层级要求具备公开的活跃的市场。从我国目前的国情来看,金融市场仍处于发展中阶段,只存在有限的衍生金融工具的交易市场,此外,我国的产权交易市场、证券交易市场、生产资料市场等都处于未成熟阶段,同时以上市场的监管力度有待加强,再加上信息不准确以及道德风险的影响,金融资产交易纵的情况会时常发生,从而导致市场上的公开标价不一定能代表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有些企业同时在国内金融市场和国际金融市场上双向交易,如果缺乏高新的科技和先进的通讯设备作为技术支持,想获得其实时报价是存在一定难度的。

(二)公允价值应用于金融资产对资本市场存在助涨助跌的重大不利影响。公允价值在金融资产的确认与计量上的运用十分突出。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规定,对于交易性金融资产,取得时以当时的公允价值入账,资产负债表日也按照当时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发生的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这样的处理方式使得上市公司当期的收益在很大程度上受其持有的金融资产的市场价值的影响。当金融市场高涨时,金融资产的市价上涨会带动上市公司当期投资收益或资本公积的上涨,而当市场低迷的时候会降低上市公司的当期投资收益或资本公积,即金融资产对股市起到助涨和助跌的负面作用。

四、公允价值计量在金融资产中应用的改进建议

资产计量论文范文第7篇

其一,历史成本法。这是目前对国有企业无形资产计量的方法。按照资产来源,分下列三种情况:(1)业主投入无形资产的历史成本=购进确认无形资产价值;(2)外购无形资产的历史成本=购买资产费用;(3)自创无形资产的历史成本=资产成本+累计开发费用。很明显,这种计价方法忽视了无形资产在经济发展、技术制度创新中的自然或精神上升值和贬值,不能正确评估资产的市场现值,需要改进。

其二,重置成本法。其计算公式:无形资产现行价值=无形资产重置成本+新增投入-各因素消耗价值。这种方法一般用于价值补偿为目的的资产计价,如企业的抵押贷款、经济担保、资产转让等商业活动。难点是各因素损耗价值不好度量。

其三,收益现值法。无形资产的对外投资和出售,必须以获利(转移价值)为前提。这种方法用来确定转移价,其公式为:无形资产的收益现值=收益折现值×收益期限。该方法用未来收益计算现值,具有一定的客观性和准确性,一般用于无形资产使用权的转让,但由于现代市场经济的不确定性,会计计价也带有很强的主观色彩。在企业帐目设置上,转移价格可记为投资成本或转让售价,收益部分可作资本公积金处理。其四,超额收益法。指企业的无形资产在未来期间的收益现值与其它同类企业的无形资产在未来期间的收益现值的差额。主要用于计量资产的产权转让价。其公式可表示为:

Y=∑1n=1[p1×R1÷(1-d)n]-∑1n

=1[p2×R2÷(1-d)n]

其中,Y表示企业无形资产的超额收益,P1、P2分别表示该企业与同类企业无形资产的总额。R1、R2分别表示预期收益率和同类企业一般收益率,d、n分别表示贴现率和收益期限。

总体上讲,以上四种会计计量方法是根据经济的发展和各种国有无形资产的特征设计的。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由偏重于资产计量的历史投入价值为基础向资产计量的未来产出价为基础转移。就我国而言,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国有无形资产增长很快,无形资产的计量直接关系到企业及相关主体的利益,迫切需要改革原有的资产计量方式,进行会计制度创新。我们认为,在国有企业无形资产会计计量问题上,以下几个方面必须加以注意:

1、要正确对待国有企业无形资产计量、核算的范围,切忌极端化。国有无形资产计量范围过窄,容易导致企业正当权益的损失;范围过宽,造成资产空虚化,影响企业及相关主体的正确决策和会计信息使用者的正常预期。因此,无形资产计量范围的两种极端行为,均不足取。我们认为,我国仍处在工业经济为主的时代,会计计量应主要体现该时代经济的要求,对国有无形资产的确认。计量范围应以新会计准则为准,对一些重要的但新准则没有确认的无形资产,可以通过附表和附注的形式加以补充说明。2、要注意无形资产与计价方法的统一。在现代多种计量属性并存的会计模式下,企业无形资产的计量可以选择不同的计价方式,但落实到某一种具体的资产,必须选择统一的会计计量模式,不允许企业根据不同的资产相关主体(政府、银行、分散的股东、其他债权人、债务人等)选用对己有利的计价法。

3、关于商誉的确认与计量。商誉是否是一项可以入帐的无形资产,一直是会计理论界争论的热点。一般认为,商誉是指企业一项不可辨认的无形资产,如果按照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对无形资产的定义标准,很显然商誉不能算为一项可以入帐的资产。国内会计理论界许多人持这种看法。他们的理论是:第一,商誉不能单独计价,也不能单独出售;第二,与商誉有高相关度的经营管理人员不能完全由企业控制,很难进行会计计量,不能在资产负债表中体现出来;第三,自创商誉能给企业带来多少预期收益不能确定,且存在摊销操作上的困难,而外购商誉并不是因为良好的企业形象而超值收购净资产市场公允价,所以超额资产不能确认为商誉,应作递延资产处理,同理,自创商誉也不能作为企业资产。持反对意见的人认为,商誉作为一项资产可以被证实,并且通过改进会计方法可以被计量,应算为企业资产。我们认为,商誉的确认和计量,关键在于它的定义内涵及计量选择方式是否与有形资产的确认与计量方式相统一、协调,如果没有,是否有改进的方式为其提供制度支持。这个问题上,要防止陷入空泛无谓的理论争论。

负商誉一般认为是支付价款小于被并购企业净资产市价的差额。部分国有无形资产在企业整体效益低下、存量调整大变动的时候,企业产权转让,有出现负商誉的可能性。但对并购企业来说,负商誉是净收益,通常情况,可作递延资产处理或作为企业资本公积金。

4、关于人力资源的成本与价值。现代经济学认为,生产经营收益是各生产要素(土地、劳动、资本、企业家精神等)边际贡献的结果,经营管理者是一项重要的、不可替代的要素。我国国有企业是优秀的管理人才、科技人才相对集中的地方,从这个意义上讲,国有企业的人力资源(广义上,人力资源还包括劳动工人)最多、最丰富。但在国企财务管理上,很难对人力资源进行会计确认和货币化计量。一般说来,人力资源包括人力资源成本和人力资源价值两部分。有人把成本分为四个要素:取得成本、发展成本、保持成本以及离职成本等,而把价值分为补偿价值和新增价值,是符合经济学一般原理的,没有什么争论。但在人力资源的计量和财务入帐的方式上,争议很大。无论是用历史成本法或现值成本法都不可避免参与了很强的主观色彩,不能体现这种特殊无形资产价值的升降,存量的流动。从一般意义上讲,国有企业的经营管理者的经营管理能力,属个人所有,企业无权作为资产出卖或转让。有人提出工资报酬折现法,但对未来工资报酬、年限及折现率的确定,仍有主观臆断之嫌,不能准确地度量人力资源的价值。

资产计量论文范文第8篇

一、投资性房地产与公允价值计量方式简述

(一)投资性房地产的概念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投资观念的改变,房地产作为国内仅有的几种保值增值的投资品种,越来越受到一些公司的欢迎。但是,在新准则颁布之前的会计处理中,企业投资房地产都被作为固定资产看待,并按其估计的使用年限提取折旧,这种固定资产净值往往不能反映投资性房地产的真实价值,因为数年后房地产的市场价值不仅可能高于其账面净值,而且还经常高出其账面原值数倍甚至数十倍。

投资性房地产指“企业为赚取租金或资本增值,或两者兼有而持有的房地产”。主要包括:已出租的土地使用权;持有并准备增值后转让的土地使用权;已出租的建筑物。

(二)公允价值的概念

我国的会计准则对公允价值所下定义是:“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债务清偿的金额”。公允价值应该按以下原则确定:存在活跃市场的资产或负债,活跃市场中的报价应当用于确定其公允价值;不存在活跃市场的,参考熟悉情况及自愿交易的各方最近进行的市场交易中使用的价格或参照实质上相同的其他资产或负债的当前公允价值;不存在活跃市场,且不满足上述两个条件的,应当采用估值技术等确定资产或负债的公允价值。

二、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优缺点

(一)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优点

新准则引入公允价值的计量模式,是我国会计准则的一个飞跃,它对我国的会计准则变更的历史意义是不可估量的。

1、公允价值计量能更真实地反映企业资产的真正价值,更真实地满足信息使用者的决策需求。以前的会计要素的计量,强调以历史成本为基础进行计量,但是在当前经济环境下,各种投资品种层出不穷,再以历史成本计价已经不能真正反映公司资产真正价值,投资性房地产的持有目的就是为了增值或者赚取租金,而不是用于出售和其他生产目的,并且取得这些资产的成本通常非常低,后来由于土地、资源的局限性,经济的发展等原因,资产的价格大幅度上涨,此时引入公允价值的计量模式可以反映其在市场上的真正价值,更确切地反映企业的经营能力、偿债能力及所承担的财务风险,更有助于信息使用者更好地做出正确的决策。

2、公允价值计量的引入反映了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满足了与国际接轨的需要。由于国际会计计量普遍采用公允价值,如果我们的会计准则仍然采用过去的账面价值的方法,不仅不利于我国会计业与国际接轨,也不利于我国会计业的发展。市场经济在本质上是公允经济,对公允原则的偏离,必然会给整个国民经济带来负面影响。

3、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可以增强企业融资能力。由于目前资金紧张,各家企业尤其是房地产公司的资金需求量巨大,目前大部分房地产公司的资产负债率均在70%左右,如果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将大大增加企业的净资产,降低企业的资产负债率,使被低估的房地产估价更符合其市场价值,无疑将有助于提高企业向银行贷款的信誉,增强其融资能力,同时增加了净资产后,企业通过股权融资的金额也将大大增加,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房地产企业资金紧张的局面。

4、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可以在使企业在增加利润的同时不增加企业的实质性税赋。根据财税(2007)80号的规定,企业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金融负债以及投资性房地产等,持有期间公允价值的变动不计入应纳税所得额,在实际处置或结算时,处置取得的价款扣除其历史成本后的差额应计入处置或结算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在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投资性房地产后,企业的实际税负并没有增加,这有利于节约公司的资金。

(二)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缺点

公允价值的应用虽然有很多的优点,但是在我国应用中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

1、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可能成为调节利润的工具。由于我国相关市场的发展还不成熟,公允价值可能难以达到公允,并有可能成为利润操纵的工具。尤其是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的认定,如计算现金流量折算值时,现金流量的估计、折现率的估计甚至折现期的估计等,都需要加上人为的判断——这就在客观上存在操纵利润的可能。

2、相关资产的公允价值难以取得。在发达的国家的市场上,各种生产要素的市场交易都十分活跃,公允价值比较容易确认,而在我国,产权和生产要素市场不很活跃、中介机构公信度低、市场执法和管理不严、会计人员素质较低等,相关的公允价值均难以取得。

3、公允价值计量易导致价格波动频繁。在历史成本的计量体系下,资产的价值一般是固定不变的,但是公允价值是随市场价格的变化而变化的,这样固然能够合理地反映资产的当时价值,但是若该项资产价格总是频繁地变动,必然会导致财务状况和盈利能力的波动性变化,给投资者的感觉是公司财务发展不稳定。

三、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一)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据统计,从2007年开始实施新准则以来,存在投资性房地产的有630家上市公司,但是这些公司绝大多数对投资性房地产采用了成本计量模式。仅有18家上市公司采用公允价值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后续计量。2007年度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计量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为22.79亿元,占有此类业务18家公司净利润的2.61%,占所有上市公司净利润的0.23%。从统计数据可以看出,大多数公司并没有采用能使上市公司相关投资业务的业绩获得提升的公允价值模式,却更钟情于继续选用历史成本计量模式,这是值得关注的现象。为什么这个与国际接轨的洋模式从引入至今却坐在冷板凳上?主要存在以下方面的问题:1、管理层处于谨慎性的考虑。虽然财政部在投资性房地产中引入了公允价值的计价方式,但是可以看出监管层是不鼓励使用公允价值计价的,这样公司管理层也不愿意当“出头鸟”,以避免被监管层一直“盯着”。

2、国内的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难以确定。正如前文所述,国内的评估机制不完善,难以确定一个合理的公允价值。从已经采用公允价值计价的上市公司来看,大部分上市公司其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的确定采用的是专业房地产评估机构出具的评估价格,还有几家上市公司选择投资性房地产所在地有关房地产经纪机构的市场调查报告,但是由于评估水平的参差不齐,和评估方法及参数的可选择性太大,导致实际的公允价值并不可靠。所以大部分公司仍然采用的是成本模式计价。

3、对上市公司的业绩波动影响较大。当房地产市场较为繁荣的情况下,房地产的价格不断上涨,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投资性房地产可以给企业带来较多的利润,但是由于房地产行业属于高风险行业,受宏观经济形势影响较大,在房地产市场萧条时,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的价值将会大幅缩水,从而导致企业业绩大幅下滑,这样会使得上市公司的业绩波动较大,因此,企业对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投资性房地产持谨慎态度。

4、按照现有的评估模式,投资性房地产的增值金额不会太高。一般对投资性房地产评估,一是采用未来现金流量折现法,而在现在租售比达到300-400倍的情况下,以租金作为未来现金流量折现而计算出来的现值是远远小于市场价值的;还有一种方式就是参照市场价值,但是由于目前我国房地产市场的税费相当繁重,包括营业税、土地增值税、所得税、印花税、契税等等,如果按市场价值作为售价扣除相关税费后得到的评估价格往往比实际的市场价格低一半多,增值幅度远远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高。

5、使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后续成本较高。如果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那么上市公司需要每年聘请独立的评估师对其投资性房地产进行评估,并在年报中详细披露投资性房地产当期账面价值的增减变动情况、公允价值的确认方法及其理由等,这将大大增加使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后续成本。

(二)应对策略

尽管采用公允价值存在着众多的困难,但是使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与国际接轨的趋势是不会改变的,主要应该做好以下几点:

1、尽快制定和完善公允价值制定的标准。一是发展标准的公开交易市场。对于已经存在活跃、公开的交易市场的,应由国家监管部门或者行业协会明确其中符合公允价值确定标准的市场,其交易价格可以直接使用,从而形成国家、行业的统一、标准的公允价值信息平台,保证公允价值的合理。二是制定和完善公允价值计量的具体指南。要提高会计计量的可操作性,就要研究市场体制、市场资产或负债的估价系统,在会计准则中给予明确的有利于具体实务操作的规范要求,由国家各监管部门或者行业协会指定研发机构,制定标准的估值模型系统,集中采集有效的市场数据,及时对模型进行修正,同时简化系统使用者所能调控的要素,尽可能地降低主观因素对估值的影响。三是由政府出面建立市场信息数据库。政府部门应该利用政府资源,结合各种情况,搜集各类市场数据,建立信息库,储存市场信息数据,这样既有利于企业公允价值的确定,也有利于审计人员、相关监管部门考察企业的公允价值是否合理、恰当。

2、建立健全的法律环境,加强证券市场的监管。建立健全的法律环境是保证公允价值会计顺利应用的法律保障。我国会计造假现象的原因之一是企业的会计造假成本远远低于造假收益,使得不少企业敢于铤而走险,提供虚假的会计信息。公允价值的使用本身就是一把双刃剑,在促进会计信息公允性、相关性的同时,也为投机者提供了操纵利润的可能。因此必须加强监管,对实施中的主观差错予以纠正,对公允价值恶意操纵者及获益主体予以认定、惩罚,我们的监管者要不断提升自身管理水平、管理技术,完善管理政策,监控风险。

3、大力发展资产评估行业,完善相关的市场环境。情况下,公允价值的确定离不开评估技术。只有评估业务规范,评估质量提高,评估人员素质高,才能保证公允价值计量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因此要大力发展资产评估行业,定期由监管部门核准资质。

4、提高全体会计人员的职业水平。公允价值在实务操作过程中首先需要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如果会计人员的职业水平薄弱,将无法为准则的实施提供强有力的支撑,而职业水平的参差不齐也将给公允价值带来不同的结果。因此,要不断加强会计人员的知识更新,扩大其知识面,同时要加强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意识,增强会计人员职业责任,从而使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属性所产生的会计信息更加可靠。

2007年度大部分上市公司没有采用公允价值计价,但到了2008年,已经有金融界和昆百大两家上市公司变更了会计政策采用公允价值计价。希望相关部门、企业能够审时度势,循序渐进,扎扎实实地落实相关基础工作。在完善目前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存在的各种问题后,相信会有更多的上市公司采用公允价值计价。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业会计准则[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资产计量论文范文第9篇

资产减值有三种确认标准:①永久性标准,即对在可预见的未来不能恢复的资产减值给予确认。这个标准虽然避免了确认暂时价值波动形成的损失,但需要会计人员对暂时减值与永久减值进行判断。②经济性标准,即在资产负债表日若资产账面价值低于可回收金额则确认其减值。它能如实反映资产负债表日资产的价值,避开了采用职业判断区分资产减值类型的难题,便于操作。③可能性标准,即要求对可能的资产减值予以确认。其目的主要在于与历史成本保持一致,避免对不必要减值损失的确认。

目前,我国的《企业会计制度》和企业会计准则未明确各项资产减值的确认标准,导致在会计实务中可操作性差。由于不同资产的性质及价值的变化有着不同的规律,因此应对不同种类资产采用不同的确认标准。例如:短期投资与委托贷款流动性和变现能力较强,企业一般不会长期持有,采用永久性或可能性标准确认其减值没有实际意义,所以可以用某一时点的价值为标准来衡量,即采用经济性标准。而对存货、固定资产宜采用永久性标准。因为会计人员对此类资产一般相对容易区分暂时性或永久性减值,此类资产一般数量大、品种多,由于采用永久性标准不需要确认大多数资产的暂时性减值,因而大大减少了需要确认减值的资产数量和种类,减少了工作量,符合成本效益原则。而长期投资在一段时间内其价值变动较大,信息使用者对其关注的已不是历史成本或现时价值,而是其未来的获利能力,只有发生价值变动性大的投资才会影响收益,由于不易判断其属于永久性还是暂时性减值,宜采用可能性标准。但考虑到我国目前会计人员职业素质较低,各种资产相关信息不充分,在确定减值标准时可侧重于经济性标准,待时机成熟后,再进一步确定各项资产减值标准。

二、资产减值的计量

国际会计准则与我国会计准则对资产减值的计量以销售净价(或市价)作为计量标准。笔者认为有些欠妥。首先,销售净价是以买卖双方自愿的交易为基础的,会受到许多外界因素的干扰,如供求关系、通货膨胀、人们对新旧资产的偏好等,所以在某一时点上价格会背离其价值。而资产的使用是一个长期过程,要求将资产的账面价值与其内在价值相比较后确定减值额。其次,采用销售净价作为计量标准未能充分考虑到资产的本质。企业持有资产的目的不是为了出让,而是要其为企业带来长期经济利益,未来经济利益的流入不能用销售净价来衡量。未来经济利益中包含风险因素,而销售净价是某一时点实在的价格,它没有考虑到风险这一因素。再次,账面价值与销售净价的比较是管理者对保留资产还是出售资产作出决策的依据。事实上,企业保留资产不能只是考虑继续使用该资产是否比出售该资产带来更多预计未来现金流量和潜在收益,更主要是考虑此资产在生产过程中的特殊作用等不能用货币衡量的因素。

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是理想的计量标准。它使资产的价值确定与资产的定义相统一,克服了采用销售净价所产生的问题。由于现金流量的现值计算会给计算减值额带来一定难度,因此,我们可以借鉴资产评估的原理,采用收益法计算资产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其前提条件是遵循国际会计准则的规定:现金流量的预计应建立在管理层已通过的最近财务预算或预测的基础上,且由于期间超过5年的未来现金流量详细、清晰、可靠的财务预算或预测不易取得,因此,其预测期最长为5年。考虑到对远期数据估计不确定性带来的不利影响以及科技进步对资产经济使用年限的影响,我们可将能够预测现金流量的年限作为获利年限,一般不超过5年。同时,既可采用资产定价模型来确定贴现率,也可采用风险贴现率、加权资本成本等作为贴现率。这样就可以计算出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并与资产账面价值进行比较,确定减值额。

但在一般情况下,现金流量是多项资产共同作用的结果。如现代企业中的流水线等类似的生产设备中的某一部分,很难确定其准确的现金流量。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国际会计准则提出“现金产出单元”的概念,并解释为“现金产出单元只从持续使用中产生的现金流入基本上独立于其他资产或资产组合所产生的现金流入并认定是最小的资产组合”。根据实质重于形式原则,一个现金产出单元其中一部分发生减值,而现金产出单元整体没有减值时不能确认为减值。因为现金产出单元中单项资产的减值并不影响整体的现金产出,不会导致经济利益的减少从而符合“资产能够带来未来经济利益”这一资产确认原则。若整个现金产出单元没有发生减值,企业可以根据稳健性原则,采取缩短折旧期或加速折旧的方法,以在更短的时间内弥补资产的损耗,增强企业资产抗风险的能力。若整个现金产出单元发生减值,应采用收益法估计现金产出单元的现金流量,然后在现金产出单元的单项资产中分配减值额。其具体方法是:首先,采用各项资产折旧额作为比例分配现金流量;然后,根据资产的获利年限以及预计收益率确定各项资产现金流量的现值,将其与各项资产的账面价值比较,确定单项资产的减值额;最后,按照各项资产减值额的比例分配现金产出单元的减值额,确定各项资产应分摊的现金产出单元的减值额。这样既不违背资产减值的本质,又与国际会计准则鼓励企业尽可能按照单个资产确认减值的精神相一致。

三、追溯调整资产减值准备

国际会计准则规定,资产减值损失应在收益表中确认为费用,我国会计准则也将各项资产的减值确认为当期费用。笔者认为,这种做法虽然简单易行,但有可能将应计入折旧中的资产损耗一次性计入某一年度的费用中,模糊了折旧与减值这两个概念的区别。若利用减值弥补资产损耗,不仅掩盖了资产在消耗中被弥补这一漫长过程,为企业调节利润留下一定空间,而且会给企业的经营带来一定的风险。因此,在美国会计准则制定的过程中,曾提出对不同减值采用不同的方法计量。若资产可能是由于折旧没有进行适当的调整而减值,应进行追溯调整;若资产可能是由于用途重大改变而减值,在与相关的计量标准进行比较后可将减值差额直接计入损益。这主要是考虑到企业一般是在依据现在的情况来推测资产未来的使用情况后,对资产制定折旧政策。而外部环境的变化有很大的不可预测性,可能一段时间后,资产账面价值大于其实际价值,此时,将这部分差额完全计入当期费用显然不符合收入与费用配比的原则。

为此,笔者认为,可以通过追溯调整将资产的损耗计入恰当的年份,防止企业通过资产减值调节利润。在区分不同性质的减值时,对那些受过去已经发生的、在较长一段时间内一直存在的因素(如科技进步)影响而减值的资产,应对减值进行追溯调整;而对于特殊的、不经常发生的事件(如资产坏损,经济、法律环境突变等不可预测的事件),由于不是以前各期积累的结果,也不对以前的核算有任何影响,可将其导致的减值计入当期损益。当然,追溯调整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企业利用追溯调整将资产减值计入以前年度,这样既挤掉了资产中的水分,又不影响当年的利润数字,从而造成将以前年度的利润转到本期的现象。但只要对减值的原因进行审核,制定相关措施,对部分减值进行追溯调整是较为妥善的做法。

四、资产减值转回金额的确定与转回方式

资产计量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矿产资源价值;储量价值;会计计量;公允价值

中图分类号:F235.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7217(2010)04-0053-05

一、引言及文献综述

矿产资源属于耗竭性的不可再生资源,包括已开发和待开发的矿产、石油、天然气、煤炭等资源。国内外关于矿产资源价值的研究很多,主要集中在矿产资源的价值构成、价值评估及价值计量上。早期,一些观点认为矿产资源是没有价值的,他们依据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认为矿产资源本身没有凝结人类的劳动,因而是无价值的。目前,国内外对矿产资源的价值已基本达成共识,认为矿产资源是有价值的,但对矿产资源的价值构成有不同的观点。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有:稀缺价值论、劳动价值论、边际效用论、代偿价值理论、二元价值论、三元价值论、能值价值论等,它们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自然资源的价值。最早对资源价值进行研究的是Hotelling(1931)0,他的理论为自然资源的价值评估提供了理论依据。A M M Jamal和John L Crain(1997)在Hotelling价值理论基础上对潜在价值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认为未来更高的资源净价格将使现有资源所有者推迟开采,否则,他将加速开采。BrianRoach,William W.Wade(2006)考虑了生态环境对矿产资源价值的影响,在确定矿产资源价值时应将生态补偿费用纳入进去。罗丽艳(2005)提出了代偿价值理论,认为商品经济价值是劳动和自然资源的耗费,替代和补偿这种耗费所必须的物质量是商品交换价值的底线。谭俊华(2005)提出了三元价值论,认为自然资源的价值由经济价值、生态价值和社会价值构成。喻建良(2007)认为在矿产资源开发战略中应通过资源折补,使矿产资源的稀缺价值、时间价值和空间价值得到补偿。洪丽君(2007)则提到能值价值论,认为只有能值可以衡量自然资源财富。

矿产资源价值评估是矿产资源价值计量的一个难题。很多学者采用收益现值法、成本核算法、市场价格法、替代市场方法对矿产资源价值评估进行了研究。最有代表性的是徐兰军在其博士论文中(2003)选择收益现值法对耗竭性资源资产价值进行了评估。计量方面,以前人们普遍认为矿产资源是无价值的,导致矿产资源资产没有全面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储量价值没有体现在会计报表内,没有真正体现矿产资源的价值。孙家平在其博士论文中,建立了矿产资源资产的有形化确认理论。龚光明指出我国石油天然气会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储量资产的缺位,建议我国石油天然气资产采用“历史成本+储量数量”报告模式。

上述研究从不同的侧面阐述了矿产资源的价值构成及评估,形成了一套具有较强操作性的矿产资源评估理论与方法。但由于矿产资源的特殊性和复杂性,这些研究也存在不足,有的价值构成不全面,有的对价值的本质内涵认识不清,有的割裂了价值构成中各部分间的内在联系。矿产资源价值评估是世界性的难题,尚需国内外的专家学者进行深入的研究。计量方面,现有的研究也主要停留在历史成本上,以勘探支出作为矿产资源资产的成本,未反映矿产资源的储量价值。基于这些不足,本文将运用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地租理论、效用价值理论、现代产权等理论,先从宏观角度研究矿产资源的价值构成,再从微观角度探讨矿产企业如何计量其所拥有的矿产资源,使之有利于矿产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人类的和谐发展,为我国矿产资源实行有偿开采奠定理论基础。

二、矿产资源价值理论和价值构成

(一)矿产资源价值理论

矿产资源价值理论主要有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地租理论、效用价值理论、现代产权等理论。马克思首创了劳动二重性学说,阐明了价值是由抽象劳动创造的基本原理。价值量的大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矿产资源是地质作用形成的,本身没有凝结人类的劳动,但在矿产资源的勘探、开发和开采过程中,需要投入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因而矿产资源具有价值。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资源体中凝结的人类劳动的价值会不断增加。

借用土地所付出的代价叫做地租,早期的亚当・斯密和李嘉图对地租理论进行了研究,后马克思发展了他们的地租理论,其地租理论体系包括绝对地租和级差地租,他指出“真正的矿山地租的决定方法,和农业地租是完全一样的”,绝对地租“在真正的采掘工业中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矿产所有权的垄断是产生矿山绝对地租的原因,资源禀赋及分布是产生级差地租的源泉。

英国早期经济学家N・巴本是最早明确表述效用价值观点的思想家之一。他认为,一切物品的价值都来自它们的效用;无用之物,便无价值;一切物品能满足人类天生的肉体和精神欲望,才成为有用的东西,才具有价值。效用价值论的早期代表是维塞尔,他首创了“边际效用”一词。矿产资源作为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其有用性是毋容置疑的,它可以使人们获得心理和物质上的享受。按照效用价值理论,无论矿产资源中是否凝结了勘查、开发的人类劳动,因其有用性就决定了它具有价值。

产权是实现矿产资源价值的保障。美英等国矿产资源的产权归属清晰,谁拥有所有权,谁就拥有矿产资源的价值。我国《矿产资源法》明确规定矿产资源归国家所有,并指出国家依法享有对矿产资源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明确产权,就能明确矿产资源的责权利主体,才能正确计量矿产资源的价值。

(二)矿产资源的价值构成

1 矿产资源内在价值。内在价值即矿产资源自然赋存的价值,其大小由矿藏的特性决定,富近浅易的矿藏和贫远深难的矿藏所产生的经济效益肯定不同,因而其价值也不同。矿产资源赋存价值与劳动量的投入没有太大的关系,其主要根据矿藏的丰度和品位来决定。内在价值与西方的效用价值论融合。矿藏储量开采有一个长期的过程,矿产资源的内在价值需要反映货币时间价值。在具体计算时,可以估算矿藏开发每年可能获得的未来净现金流量,选择企业特定的折现率折算为现值。公式为:

其中:P1代表矿产资源储量的内在价值;p表示矿产资源的价格,P可以从矿产资源市场获得,目前国际国内都在发展矿产资源市场,价格能够获取,g表示每年的矿产资源开采量,c表示每年的矿产资源的必要合理开采加工成本,r表示贴现率,t表示

某年份,”表示该矿区的生产年限。

2,矿产资源外在价值。矿产资源外在价值是为了补偿劳动耗费,开发替代资源,补偿环境破坏的价值,包括矿权取得成本、环境补偿费、矿产资源补偿费、勘探耗费补偿费等。

(1)矿权取得成本。矿权取得成本包括购买或租赁财产所支付的租赁定金和选择权支出,以及经纪人费用、记录费用、法律费用和其他费用。在西方国家,土地和矿物实行私有制,土地所有者往往亦是其地下和地面上矿物的所有者,因此,矿区租赁协议与矿物分享协议往往合二为一。在我国,矿物为国家所有,土地所有权归国家所有。要取得矿山勘探、开发及开采权,必须支付地租。地租理论为我们确定矿产资源价值提供了一种简单可行的理论方法。但是,简单利用马克思的地租理论来确定矿产资源价值是不科学的,因为矿产资源价值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这些决定了矿产资源价值的复杂性和多重性。矿权取得成本用公式表示为:

D=d+T+u

其中:D表示矿权取得成本,d表示地租,T表示矿产资源税,u表示其他费用。

(2)地勘补偿费。地质勘查、勘探是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相结合的劳动过程,地勘工作者要运用勘探工具和勘探技术勘探矿产资源是否存在以及是否值得开采,因而外在价值与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相融合。地勘成本是地勘过程中发生的各种支出,包括地貌、地质和地球物理调查费用,取得进入矿区进行这些调查权利的费用,地质师和地球物理勘探队的工资和其他费用,干井贡献和井底贡献费用,探井的钻井成本和井的装备支出等。勘探成本一般采用分项工程累计求和的方式求得:

Kt=Wf+Jf+zf+Sf+Qf

其中:Kt表示地勘补偿费,WF,表示物探费用,Jf,表示探井费用,Zf表示勘探装备费用,Sf表示试采费用,Q,表示其他费用。

(3)矿产资源补偿费。矿产资源属于不可再生资源,随着矿产资源的开采利用,地层中蕴藏的矿产资源会越来越少,直至耗尽。国家对矿产资源征收矿产资源补偿费,就是为了补偿矿产资源的开采。矿产资源补偿费,是按照矿产品销售收入的一定比例计征。其计算公式为:

B=q×p×f×ψ

其中:B表示矿产资源补偿费。g表示每年矿产产量。p表示矿产资源的价格,采矿权人对矿产品自行加工的,按照国家规定价格计算销售收入;国家没有规定价格的,按照征收时矿产品的当地市场平均价格计算销售收入;采矿权人向境外销售矿产品的,按照国际市场销售价格计算销售收入。,表示补偿费费率,矿产资源补偿费费率有:0.5%、1%、2%、3%、4%等,如煤炭、煤层气、石油、天然气的费率均为1%,费率平均为1.18%。ψ表示开采回采率系数,开采回采率系数一核定开采回采率/实际开采回采率。矿产资源补偿费以矿产品销售时使用的货币结算;采矿权人对矿产品自行加工的,以其销售最终产品时使用的货币结算。

(4)生态环境补偿费用。矿藏开采过程中要排放出大量的污染物,造成周围地区空气、土壤、地下水严重污染,破坏了生态环境。还可能形成滑坡、泥石流、地面沉降、地裂缝等地质灾害,造成周边企业厂房和居民建筑破坏。开采矿产品的收益一部分是以牺牲环境效用为代价的,为恢复环境所消耗的人力、物力的价值即为环境损失价值。生态补偿费用的大小取决于矿产开发过程中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清晰界定的产权是矿产资源价值补偿的前提条件。按照产权理论,遵循谁污染谁负责的原则,矿产资源开采所造成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理应由开采企业负责。目前我国实行生态环境补偿费由企业交给国家,国家利用此经费代其治理保护生态环境。对生态补偿费用的计算有市场价值法、资产价值法、人力资本法、旅行费用法、防护费用法、恢复费用法及调查评估法等。生态环境补偿费用的计算比较复杂,本文不讨论生态环境补偿费用的计算,只用E表示。

3 矿产资源总价值。矿产资源价值由矿产资源的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构成。计算模型如下:

其中:P1表示矿产资源的内在价值,Px表示外在价值。

三、矿产资源会计计量的创新及运用

矿产资源因其具有价值,应纳入会计报表核算和披露。当前,在矿产资源会计中,最重要的问题是矿产资源资产的计量问题。会计的核心是计量。当前美国、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及澳大利亚等都在研究会计计量问题。表1为会计计量方法的比较。

美国FASB主张首先使用历史成本,但也允许将历史成本与其他计量属性一起使用。2006年FASB正式FASl57“公允价值计量”,标志着公允价值计量在21世纪将取代历史成本而成为主要计量模式。IASB最常用的计量属性是历史成本,但是历史成本通常可以与其他计量属性结合起来使用。IASB已将公允价值提上了议事日程,并于2009年了ED/2009/5征求意见稿。澳大利亚目前没有单独的公允价值计量准则,但它紧随IASB,了征求意见稿EDl81(2009),说明它也是认可公允价值计量的。我国2006年颁布的新准则,逐渐引入了公允价值的计量。

在矿产资源领域,美国是最早对石油天然气会计研究的国家,已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石油天然气会计准则体系。澳大利亚矿产资源非常丰富,早已建立了独具特色的权益区域法会计准则体系。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也在积极研究探讨矿产资源会计准则。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27号――石油天然气开采》开启了我国采掘业会计的先河。表2为各国矿产资源会计准则及计量方法比较。

从表2可看出,各国对矿产资源资产的计量都采用历史成本法,只考虑了矿产资源外在价值的补偿,将勘探开发支出按成本法处理,没有考虑矿产资源的内在价值即储量价值的计量和披露问题。SFAS19要求以传统的历史成本为基础,采用成果法将勘探开发支出按一定条件予以资本化。SFAS25仍然坚持采用历史成本法核算,只是在成果法外还可以采用完全成本法。SFAS69首次考虑了储量价值的计量,要求石油天然气公司采用“储备确认会计”(RRA),首次考虑了储量价值的计量,但由于其存在很多不足,最终没有被采用。IFRS6和AASB6的规定是一致的,勘探与评价资产的初始计量采用成本法,后续计量采用成本法或重估模式。我国石油天然气准则也规定采用成本法计量。

单纯考虑外在价值的计量是不够的,还必须考虑内在价值的计量。由于矿产资源价格经常发生变化,受社会经济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较大,因此,应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矿产资源储量并进行披露。目前已有了运用公允价值计量的理论和现实基础:(1)公

允价值理论基础。FASB一直致力于公允价值的研究,IASB计划在2010年颁布公允价值会计准则。我国谢诗芬教授一直研究公允价值理论,她认为21世纪的财务变革正呼唤着“价值型会计模式”;(2)矿产资源市场的发达和完善程度。国际矿产资源市场发展比较成熟,尤其是石油天然气市场很完善了,较容易获得市场价格。目前,我国也已经初步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市场经济运作机制,这为矿产资源公允价值的确定提供了最好的依据。在运用公允价值时,可以参考市场指导价和折现率来估计矿产资源的价值;(3)计价技术的开发和利用程度。现值计价技术近20年来在概念框架和实用技术上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FASB经过12年多的努力终于在2000年了SFAC7,IASB也把现值会计列入了准则制定规划;被誉为金融理论经典之一的Black-Scholes期权定价模型的实际运用,为现值计价技术开辟了前进的道路。

不同的矿产资源价值提供不同的决策信息,以不同会计计量属性为基础计量的会计信息决策有用性是不同的,历史成本基础会计计量和价值基础会计计量各有优缺点,在矿产资源计量中,实现两种会计计量基础的有机结合应用才是最好的会计方法,才能使会计信息既相关又可靠。因此,在矿产资源计量中,针对矿产资源的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应分别采用历史成本和公允价值核算。

1 历史成本法。成本法是从取得矿产资源资产的角度反映矿产资源资产价值。在成本法下矿产资源价值包括勘探、开采等成本。勘探开采成本是过去已经发生的成本,是对勘探耗费的补偿。矿产资源的环境补偿费是矿产企业交给国家,由国家利用此经费代其治理保护生态环境,也是对过去已经发生支出补偿。历史成本反映了矿产资源的过去价值,有助于对各项矿产资源的控制和监督,具有客观、可验证、易取得、简单等优点。

2 公允价值计量法。公允价值是指矿产资源按照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进行债务清偿的金额计量。矿产资源的内在价值即地层赋存价值,包括探明的、可能的和未探明的矿区资产的价值,计量时采用公允价值比历史成本更好。因为其开采期较长,能给矿产企业带来未来的现金流入,但现金流入的计算要根据地层的储量总量和市场价格来计算。计算时还需考虑货币时间价值,选择合适的折现率,折算为现值。公允价值的确定可以分为三个主要层次(IASB,2009):(1)在活跃市场上有相同的资产或负债的报价信息时,使用该报价信息所估计的公允价值;(2)在活跃市场上没有相同但有相似的资产或负债的报价,这种相似的报价可用来进行公允价值的估计,但应当调整相同与相似之间的差异;(3)在第一个层次和第二个层次的估计尚不可能时,则应用估值技术方法进行公允价值的估计,未来现金流量法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方法。

由于金融危机的出现,人们对公允价值会计计量产生了疑虑,公允价值在矿产资源资产计量中的应用短期内还难以实现。采掘行业对使用公允价值会计计量的担心是可以理解的,因为财务报告中的资产和损益受储量数量估计、商品价格和汇率波动等综合因素的影响,公允价值的运用会增加财务报告的波动性。因而公允价值要在矿产资源计量中运用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四、结论

综上所述,对矿产资源价值评估和会计计量相关问题的阐述和探讨,得到如下结论:

资产计量论文范文第11篇

1.继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1998年对冲基金危机、俄罗斯债务危机后,2019年美国爆发次级债危机。美国金融机构把房屋抵押贷款大量证券化,发行到债券市场;众多的投资银行、商业银行和基金公司通过为证券提供担保或者直接购买的形式参与到这些证券的发行和交易中。美国房地产市场由高涨进入低迷,导致证券价格大幅下跌,提供担保和购买了上述证券的金融机构大幅亏损,各大金融机构纷纷收缩资金,造成市场流动性不足,加剧了美国金融市场的动荡,并进一步延伸到世界各0主要经济体,带动全球股市连锁暴跌。美国次级债危机通过金融渠道影响股市、房地产业和金融体系的稳定与健康。可见,金融工具对资本市场乃至全球经济的影响之重大、意义之深远,金融工具再次成为理论界和实务界的焦点。

2.2019年财政部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及其应用指南,并于2019年1月1日起开始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执行。新企业会计准则变化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引入了“公允价值”这一计量属性,对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以及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进行计量,并且须在资产负债表日确认其公允价值变化额,分别计入损益或权益。其中,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主要来源于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中形成的限售流通股。在股权分置格局下,股本规模小,股票定价中包含对近2/3股份暂不上市流通的预期,定价机制不完善;流通股股东关注点是二级市场的股价波动,非流通股股东的关注点却是资产净值的增减,非流通股东与流通股东缺乏共同的利益基础,导致二级市场的股价与企业的业绩不相称的现象时有发生。股权分置改革完成后,原国有股、法人股等非流通股转为限售流通股,并在限售解禁后可以上市交易,股本规模扩大,原非流通股东也因此将关注股价。

二、研究的意义

1.随着股权分置改革的完成,我国资本市场也不断完善并逐步对外开放,我国金融工具也呈现品种多样化、交易频繁化、计量复杂化的特点。会计准则制定者抱着“审慎”的态度,坚持历史成本计量属性在我国会计计量中的主导地位同时,对金融工具引入公允价值这一计量属性,迈出了与国际会计准则接轨的关键性的一步。因此,公允价值运用成功与否将直接影响我国会计准则变革的结果及以后的走势。包括准则制定者在内的各方人士也都希望知道公允价值的披露是否具有信息含量,运用公允价值计量资产能否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增进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能否达到准则制定者期望达到的目的。

2.本文的研究结果有助于财务报表使用者及其相关人员了解不同准则下的会计信息的各自作用,并在此基础上为不同准则之间的比较甄选提供可量化的证据,为我国具体会计准则的制定提供参考。

3.本文通过价值相关性研究方法,检验我国上市公司对金融资产运用公允价值计量后,金融资产整体公允价值变化额是否有积极的市场反应,与股票价值是否具有价值相关性,与旧会计准则相比,会计数据的解释能力是否有所提高,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能否更好反映股票的市场价值;将金融资产细分后,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化额是否分别具有价值相关性,我国新企业会计准则的实施是能否提高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

三、研究的内容和结构

1.本文第1章为引言。该章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意义及创新之处。

2.本文第2章为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该章主要介绍了剩余收益估价理论,其中重点介绍了Faltham和Ohlson对估价理论的贡献与发展;介绍和比较了信息观和计量观,并在此基础上综述了与本文研究范围相同、研究方法类似的有关价值相关性方面的国内外文献。

3.本文第3章为制度背景。该章主要比较了会计准则变化前后金融资产的帐务处理差异;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根据新企业会计准则对金融资产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对公司净资产的影响;介绍了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情况,股改完成后原非流通股转为限售流通股。

4.本文第4章为研究设计。该章主要介绍了如何对202019年报和2019年中报数据进行筛选,提出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具有增量价值相关性等假设,分别从信息观的角度建立盈余反应模型以及从计量观的角度建立价格模型和报酬模型,对本文假设进行实证检验。

5.本文第5章为实证分析及评述。该章通过盈余反应模型证明了我国上市公司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具有信息含量,通过价格模型证明了我国上市公司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具有增量价值相关性等假设。

6.本文第6章为研究结论、不足之处以及对未来的展望。

四、论文提纲

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意义、内容和结构

1.3 研究创新

第2章 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

2.1 概念界定

2.2 估价理论

2.3 基于信息观的盈余有用性文献综述

2.4 基于计量观的价值相关性文献综述

2.5 小结

第3章 制度背景

3.1 会计准则变化及比较

3.2 我国上市公司金融资产公允价值的分析

3.3 股权分置改革

第4章 研究设计

4.1 研究假设

4.2 变量说明

4.3 模型选择

4.4 样本筛选

第5章 实证分析和评述

5.1 描述性统计

5.2 实证结果分析

第6章 研究结论、局限和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制度建议

6.3 研究局限

6.4 未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致谢

五、创新点

结合本文的研究方法、范围和内容,本文有以下几点创新之处:

1.对Ohlson(1995)模型的改造以适用于本文研究。Ohlson(1995)的剩余收益估价模型除盈余和净资产之外,还为“其它信息”在公司估价中的作用预留了位置。但Ohlson并未明确“其它信息”的内容和性质。考虑到公允价值对金融资产计价的影响及其变动额作为对原账面价值的补充,对盈余和净资产也会产生影响,本文将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化额加入到模型中,作为一个重要的“其它信息”,考察其与股价的价值相关性。

2.对净剩余关系(CSR)的补充。

Ohlson(1995)的剩余收益估价模型假设之一是会计数据遵守净剩余关系(CleanSurplusRelation-CSR)。这一假设认为权益账面值的变化等于盈余减去股利,这意味着除与股东的交易外,所有资产与负债的变化都将通过损益表反映出来,换言之,会计盈余包括了除股利和缴入资本(可视为负股利)之外的普通股权益的所有变化。但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直接计入资本公积,导致股东权益变化,从而绕开了会计盈余。

Ohlson(1995)指出在充分披露的条件下,盈余也可以将与净剩余关系冲突的项目考虑进来重新构造。所以本文单独将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作为一个变量,研究其与股价的价值相关性。

3.对国内公允价值相关性研究范围的拓展。

国内学者之前只是对投资整体的公允价值的增量价值相关性和交易类投资持有利得(损失)的增量价值相关性进行检验,而没有对可供出售投资的价值相关性进行检验。由于新企业会计准则对投资的重新定义,本文对两种类型的金融资产: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以及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的增量价值相关性进行了研究。

六、研究进度安排

20xx-3-01~20xx-3-19:确定论文方向,写出开题报告

20xx-3-22~20xx-3-26:实习准备工作,搜集相关资料

20xx-3-29~20xx-4-04:完成论文第一章。

20xx-4-05~20xx-4-18:完成论文第二章。

20xx-4-19~20xx-5-02:完成论文第三章。

20xx-5-02~20xx-5-09:完成论文第四、五章。

20xx-5-10~20xx-5-16:检查修改完成一次论文初稿

20xx-5-17~20xx-5-29:根据指导老师的讲评及意见,修改并提交二次论文草稿

20xx-5-30~20xx-5-31:讲评第二次论文草稿、集中解决有关论文漏洞问题并及时修改

20xx-6-01~20xx-6-11:基本完成论文大纲要求,论文成型,指导老师讲评修改并定稿

七、参考文献

[1]陈晓,陈晓悦,刘钊。A股盈余报告的有用性研究--来自上海、深圳股市的实证证据。经济研究,1999,6:21-28

[2]邓传洲。公允价值的价值相关性:B股公司的证据。会计研究,2019,10:55-62

[3]孔祥毅。百年金融制度变迁与金融协调。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729

[4]黄世忠。公允价值会计:面向21世纪的计量模式。会计研究,1997,12:1-4

[5]姜国华,张然。稳健性与公允价值:基于股票价格反应的规范性分析。会计研究2019,6:20-25

[6]李晓强。国际会计准则和中国会计准则下的价值相关性比较--来自会计盈余和净资产账面值的证据。会计研究,2019,7:15-38

[7]林斌,黄婷晖,杨德明。会计准则的定位:一项调查的分析性研究。会计研究,2019,3:27-34

[8]刘煌松。股票内在投资价值理论与中国股市泡沫问题。经济研究,2019,2:45-53

[9]柳木华。盈利之间价值相关性比较研究。中国会计与财务研究,2019,3:85-117

[10]刘志远,鄂华。控股权转让内幕交易的实证研究。中国会计评论,2019,1:51-76

资产计量论文范文第12篇

【关键词】 会计研究; 会计准则; 资产减值

一、引言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第二条规定“资产减值,是指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第六条规定“资产存在减值迹象的,应当估计其可收回金额,可收回金额应当根据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之间较高者确定”;第十五条规定“可收回金额的计量结果表明,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应当将资产的账面价值减记至可收回金额,减记的金额确认为资产减值损失,计入当期损益,同时计提相应的资产减值准备”。

根据上述规定,在资产减值损失确认中,确定可回收金额是核心,而要确认可回收金额,需比较“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个数值。两个数值中较高者一俟确定,是否进行资产减值(定性)、需要减值多少(定量)的问题即可确定。那么,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折现值之间存在什么关系?如何正确应用准则,避免实务操作中出现无序现象?上述问题尚需在已有研究基础上,作进一步理论回答。

二、文献回顾

按照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二十条的规定,资产是指企业过去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从这一定义来看,资产的计量需反映:资产的过去信息,即“企业过去交易或事项形成的”;资产的现在信息,即“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产的未来信息,即“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从计量技术上,资产应当按照“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这一方式计量,但未来事项的不确定性使得资产计量存在变化可能,如果持有期间的预期经济利益低于初始计量时的预期经济利益,就会发生资产减值。我国关于资产减值的文献集中于盈余管理,也有文献研究了资产减值基本理论。

(一)盈余管理

2006年准则颁布之前,我国该领域的研究文献集中于资产减值的盈余管理研究。例如,罗世全(2000)研究1999年度沪市438家上市公司发现,资产减值的追溯调整行为存在“保牌、保配”的盈余管理动机;李增泉(2001)的研究发现,具有扭亏、配股动机的上市公司会选择增加当期收益的资产减值政策,具有巨额冲销动机的上市公司会选择增加未来期间收益的资产减值政策;赖朝晖(2003)和薛爽等(2006)的研究发现,亏损公司和扭亏公司具有利用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Shimin Chen等(2007)研究我国上市公司资产减值转回行为表明,资产价值的回升和报告动机对我国上市公司资产减值转回行为均有影响,结论说明高质量的会计准则不一定能带来高质量的会计信息。

《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规定了长期资产减值不能转回,有文献研究了该项规定的效果。例如张然等(2007)与王建新(2007)的研究发现,准则实施前,上市公司没有集中转回长期资产减值准备,准则实施后,上市公司对该类计提更加谨慎。“长期资产减值损失不得转回”这一规定有助于资产减值更好地反映其经济实质。

深入细究可发现,上述资产减值准备计提分类管制措施并非绝对有效。例如构造交易,将长期资产全部转出,按照准则规定,长期资产的减值准备在资产处置时全部由相反方向(借方)转出,通过这一处理,企业仍可调整利润的。比较长期资产与流动资产,后者通过资产减值准备调整利润,并不直接伴随现金流或其他实物资产的变动;前者通过资产减值准备调整利润,一般直接伴随现金流或其他实物资产的变动。根据这一区别,调整长期资产的减值准备方式相比较调整流动资产的减值准备方式,前者的利润操纵成本会高于后者。李享(2009)以及罗进辉等(2010)的研究找到了新准则体系实施后上市公司利用长期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的证据。

(二)资产减值基本理论

相比较盈余管理动机研究,资产减值基本理论研究文献较少。张为国和赵宇龙(2000)主要介绍了FASB颁布的第7辑财务会计概念公告概览情况;周中惠和罗世全(2000)的研究认为,在“受托责任观”下,财务会计的目标是决策有用性,计量上需要使用有别于历史成本的多重计量属性,资产减值的计量符合这种计量要求。毛新述等(2005)明确了资产减值属于资产的后续计量,与资产的初始计量――历史成本计量不同,因而主要采用现行市价、现行成本和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等计量属性。

总结上述文献,关于资产减值基本理论,尚需在已有研究基础上,从资产减值准则涉及的计量概念及其应用上继续研究。

三、理论模型

本文运用不完全合同理论建立理论模型,探讨资产减值的理论问题。笔者将时间分为过去(past)、现在(now)和未来(future)(如图1所示),考虑一个两期的情况,时点分别为-1,0,1,假定没有“流动性”问题。财务会计报告是报告“现在”的财务状况(资产负债表),报告“过去到现在”的经营成果(利润表)和现金流量(现金流量表)。

(一)定义

按照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中的资产定义(《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二十条),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假定企业在时点-1时购入某项资产A,其购买价格为PA,在时点1资产A到期,企业进行处置。

定义1: -1时A的入账价值为V-1,0时A的账面价值为V0,1时A的账面价值为V1。

定义2:-1到0期间的折现率为rp,0到1期间的折现率为rf。

根据Grossman和Hart(1986)、Hart和Moore(1990)的不完全合同理论以及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中的资产定义,将特定权利的定价定义为资产A在企业持有期间带来的经济利益,将剩余权利的定价定义为资产A到期处置带来的经济利益。

定义3:0时A带来的经济利益为S0,1时A带来的经济利益为S1,资产到期处置值为R,其中S0和S1为特定权利的定价,R为剩余权利的定价。

(二)模型

理想状态下,市场既可以对特定权利定价,也可以对剩余权利定价,按照资产定义,三个时点的资产账面价值为:

在时点-1,资产A的入账价值与购买价格相等,PA=V-1,企业购买资产A时的入账价值等于特定权利的经济利益折现值与剩余权利的经济利益折现值:

比较(3)与(5),可得:V0(1+rf)-S1=V1=R,等式左边表示资产A由时点0经过一期到达时点1时账面价值,等式右边表示资产A到期的处置值。

四、理论应用

本文将资产减值中的公允价值与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通过模型建立联系,并以此分析实务中的资产减值处理问题。

(一)公允价值计量与资产定义

现有的公允价值权威定义主要有两个:一是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当事人自愿据以进行资产交换或负债清偿的金额(IASB);二是在计量日当天,市场参与者在有序交易中出售资产收到的价格,或转移负债支付的价格(FASB)。我国公允价值的概念与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保持一致。

而根据现行准则中的资产定义,从计量技术上,资产应当按照“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这一方式计量。Feltham和Ohlson(1995)从股利贴现模型出发,在净剩余关系的假定(即假定除融资交易外所有导致所有者权益变化的会计事项都反映在利润表上)下,建立了公司价值与会计信息相互关系的剩余收益模型,为提倡公允价值的计量观提供了理论基础;Barth(2006)指出公允价值计量将未来估计包含于当期财务报表中,有利于提供经济决策有用性信息。由此可以看出,公允价值计量的实质是将未来信息包含于现在时点的计量当中,现值计量与公允价值计量具有内在一致性。

(二)模型的应用

根据第二部分的模型和分析,可以找到资产不同时点的数量变化,可从理论层面精确刻画资产价值随时间变化的情况。

1.资产A未发生减值的计量

时点-1到时点0资产A的价值变化

V-1-V0=S0-V-1×rp(6)

时点0到时点1资产A的价值变化

V0-V1=S1-V0×rf (7)

-1到0期间和0到1期间,资产A的价值变化应为该期间资产A所提取的折旧,提取折旧后,资产价值由V-1变为V0,再由V0变为V1,从而得到资产A最后的残值R。

在此过程中,资产A未发生价值变动,计量上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信息是连续的,现值计量体现了资产自身的价值。现行实务中,金融资产当中的持有至到期投资计量基本符合这种情况。

2.资产A发生减值的计量

如果0时点资产的市价变为P0,此时该市价表示会计准则中“根据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为方便处理,假定处置费用为0,不影响分析),根据前述模型,经过一期后,资产A的价值变为V0,表示“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根据Barth(2006)资产A的市价之所以发生变化,是由于将未来的估计包含在了资产A的市价中,P0此时的涵义为未来现金流量的折现值,通过模型表示为:

前式调整折现因子,后式调整未来现金流,两者含义不同,效果相同。

若P0>V0,资产A不需提减值准备,根据谨慎性原则和实现原则,此时存在rf≥ rf或(S1+R)≤(S1+R);

若P0(S1+R),应做减值处理,应提取减值准备金额为V0-P0:

借:资产减值损失V0-P0

贷:××资产减值准备V0-P0

在此过程中,资产A发生了减值,计量上过去与现在的信息发生断裂,通过减值处理后,现在和未来的信息连续,现值计量体现了资产自身的价值。现行实务中的绝大多数资产减值基本符合这种情况。上述过程适用于从时点0到时点1的情况。

3.资产减值准则中可回收金额的判断

实务中,从资产减值准则中可回收金额两个数量判断――“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上看,第一个金额是会计信息使用者和提供者都能观测到的市场决定的金额,从信息角度上优于第二个金额;然而从模型上看,资产被持有状态下,其特定权利与剩余权利并未通过市场定价,此时历史成本之外的计量属性是估计值,实际交易时,柠檬市场的存在将导致实际交易价格与公允价值背离。因此,实际应用中,两个数量并无优劣之分。

由于公允价值实际应用存在三个层次,准则表述中存在具体条款中再次套用公允价值与现值的比较问题,从准则制定的逻辑性而言,存在误导,也为扭曲会计准则提供了可能。

五、政策建议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会计准则需要会计实务检验质量。通过上述模型分析和结论,本文提出如下建议:

(一)准则制定者应保持基本准则和具体准则逻辑一致

制定层面上,本文提及资产减值准则具体条款规定存在误导,准则完善过程中需注意这类问题。

(二)准则制定者与准则执行者应保持沟通

应用层面上,准则制定者需思考制约准则执行者的激励因素,两者的沟通机制十分必要,应在互动中不断完善准则。

【参考文献】

[1] Barth, M.E., 2007. “Standard-setters, measurement issues, and the relevance of research”[J]. Accounting and Review 71: 513-537.

[2] Feltham, G.A., Ohlson, J.A., 1995. “Valuation and clean surplus accounting for operating and financial activities”[J]. Contemporary Accounting Research 11, 689-732.

[3] 李增泉.我国上市公司资产减值政策的实证研究[J]],中国会计与财务研究,2002(4):70-113.

[4] 罗进辉,万迪日方,李超.资产减值准备净计提、盈余管理和公司治理结构――来自2004-2008年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中国会计评论,2010(2):179-200.

[5] 王建新.长期资产减值转回研究――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J].管理世界,2007(3):42-50.

[6] 王志伟.公允价值计量内涵与应用思考[J].财会通讯,2007(3):134-135.

[7] 张然,陆正飞,叶康涛.会计准则变迁与长期资产减值[J],管理世界,2007(8):77-85.

[8] 张为国,赵宇龙.会计计量、公允价值与现值――FASB第7辑财务会计概念公告概览[J],会计研究,2000(5):9-15.

[9] 周忠惠,罗世全.上市公司资产减值会计研究[J].会计研究,2000(9):23-30.

资产计量论文范文第13篇

论文摘要:自从人力资源会计诞生以来起,就有很多学者进行了艰苦的理论探索和制度设计研究。然而,研究的成果却并不丰硕,这当中有人力资源本身难以确认和计量的问题,也有人力资源会计研究过程中的不足的原因。文章旨在揭示现阶段人力资源会计研究中的不足之处,提出相关建议,避免在研究道路上走入研究误区,以促进人力资源会计的研究。

自从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开始兴起人力资源会计的研究后,众多的国内外学者开始了关于人力资源会计的研究,并尝试进行相应的会计制度设计。但是,由于人力资源本身具有的特殊性,使得人力资源会计的研究困难重重。

现阶段,在我国人力资源会计方面研究的论文虽然很多,但是并没有实质性地解决人力资源的计量及其资本化,人力资源的折旧及其分期,人力资源的权益分派以及人力资源在报表上列示的四大难题。究其原因是现在对于人力资源会计的研究陷入了几个误区,导致研究徘徊不前。

一、研究过程中存在的误区

(一)混淆宏观和微观视角

在人力资源会计的研究中,会计学家已经从不同的方面论证了实施人力资源会计的必要性,却忽视了人力资源在宏观和微观视角下的不同。在经济学领域和管理学领域提出的人力资源,是基于整个社会经济管理发展中人的创新能力和高知识水平而言的,这其实是个宏观的概念。而宏观环境下,强调人力资源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必要性是值得肯定的,而且也是被事实证明了的,但是将宏观层次上的概念和应用引入微观领域并不一定正确。在宏观层次上,人力资源的结构会自动趋于合理,但在微观层次上,未必如此,对单个企业而言,人力资源的供给是无限的,国家就业政策、企业盲目扩张都可能带来超越企业承受能力的人力资源。如果会计研究者以宏观思维指导微观实践,得出的人力资源越多越好,人力资源质量(受教育程度)越高越好的结论,无疑是不合实际的。在企业实际工作中,其实最佳的人力资源应用应该是合适的“人”在合适的“岗位”上,过于强调人力资源质量的观念是错误不正确的。

(二)理论研究缺乏系统性

正如早几年,刘大贤对我国人力资源会计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的看法所说,“介绍性的论文较多,实际研究并能知道实践运用的论文较少;个人独立研究的较多,有组织的开展研究相对较少”。在现阶段,这个问题还是没有解决。例如,在谈到人力资源价值计量模式时,大多数论文都以大篇幅的文章介绍成本计量模式和价值计量模式中的计量方法,而这些内容其实早就是国内外研究既定的成果了。提出新见解的论文很少,即使有学者提出自己的见解,介绍新的计量模式,也都是各家说各家话,缺乏针锋相对的讨论,以至于对于新计量模式没有统一的研究重心,使得研究过于分散化。当然,这可能与人力资源会计计量上的特殊性有关,各个学者都是从不同的视角去研究,但这样导致缺乏统一的讨论平台。本文认为,在研究过程中,应该强调研究的系统性,否则研究就只能是在各家的屋里打转,花费大量精力,但缺乏效率,很难出成果,也不利于整个人力资源会计学术气氛的形成。

(三)忽视国情,没有从实际出发

人力资源的提出是基于西方国家整个社会都已经发展到较为发达的地步的背景。人力资源会计研究的必要性,是因为发达国家的经济体系和全民教育体系都相当完善,其经济模式开始从以固定资产为企业核心资产为代表的工业经济模式转向以人力资本与智力资本为企业核心资产的后工业经济模式,一些以人力资本和智力资本为企业核心资产的高科技技术不断发展,即使是传统的企业也倡导创新性人才和高素质管理型人才对企业的贡献,在这块时期,公司的成功已经不是单靠实体资产而是靠人力资本和实体资产共同作用的。而其的可能性是由于经济发达国家的人才市场比较完善,职业经理人市场比较规范,各企业人力资源体系已经建立并趋于完善。但纵观我国现阶段的经济发展,一方面,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模式还处于以固定资产为企业核心的工业经济模式,虽然已经有不少高科技企业的出现,但毕竟为数不多。另一方面,我国经济市场上不仅没有形成规范的职业经理人和高级人才市场,就连企业制度中人力资源体系都没有完全建立。在此基础上谈人力资源会计的实践和运用无疑好高骛远了一些,更何况用于指导实践的人力资源会计理论都没有系统的构建好。

(四)过于强求会计系统

财务会计系统作为企业的一部分,旨在提供可靠相关的会计信息给信息使用者,以有利于信息使用者做出决策。但会计工作并不是单独由会计部门独立完成,还依靠很多其他部门的共同合作才可以提供出可靠相关的会计信息。会计系统只能保证自身产生和处理信息的方法是正确合法的,得出的信息是可靠相关的,并不保证其他部门提供的材料在完全意义上的合法准确性。同样的,在企业人力资源会计实施中,人力资源的考核方法和数据是企业人力资源部门提供的,会计部门对这些数据只是起到加工处理作用。因此,在人力资源会计的研究中,应当把重心放在会计处理加工方法上,对于人力资源本身的特殊性,以及评价方法的准确性,不需要考虑过多。因为,由于会计处理对象自身的缺陷——“人力资源的不确定性”,是不可能通过会计处理来纠正其缺陷的,会计的工作就应该是公允的反映这些信息而已。否则,就过于强人所难了。

(五)过于渲染传统会计,对研究的支持度不高

近年来,有的学者试图从产权角度去研究人力资源会计,认为现阶段人力资源会计成果的应用不尽人意的原因,是过多地陷入了对“人力资源的价值计量应该是到多少”和对“人力资源的利益分配应该得到多少”的纠缠之中,而对于决定其会计程序之合理性的有关制度约束机制却没有给予足够重视。因此,作为系统性核算意义上的人力资源会计,就必须对人力资源产权运作的有关制度安排进行深入地分析。以人力资源产权结构为基本依据,解决人力资源的确认问题;以人力资源权能交易为基本事实,解决人力资源的计量问题;以人力资源权益构成为基本内容,解决人力资源的记录问题。

本文认为,从产权视角研究解决人力资源会计问题确实是个新的思路,文章中提出的人力资源会计制度设计也有自己的理论基础,但是在实际操作中的可行性还是个未知数,毕竟产权会计也是从上世纪末才开始兴起的一种新的理论,其本身的理论体系还没有形成,没有完善。现在谈从产权角度去解决人力资源会计的研究难题,理论上需要研究者有很强的理论驾驭能力,实际操作和制度设计要考虑的因素更多,对研究者的要求也会更高,这无疑增加了研究的障碍。

资产计量论文范文第14篇

论文关键词:人力资源,会计,计量,现状

 

经济学家舒尔茨自提出人力资本理论以来,人们将人作为一种珍贵的资源加以开发与管理,并形成了会计科学发展的新领域――人力资源会计。进入本世纪以来,我国有关人力资源会计的文章在各期刊上发表数量增多,人力资源会计理论研究走向繁荣。本文通过回顾我国人力资源会计的研究进展为基础,基于四个不同的视角总结出了人力资源会计研究的现状,并提出了一些基本的想法。

一、基于产权关系的人力资源会计

阎达五和徐国君(1996)详细叙述了人力资源会计的起源、发展的主要过程及相应成果,在评述人力资源会计两种主要模式的不足(基本立足点存在局限且均未能解决人力资源的产权归属和界定等实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人力资源会计的改进模式――劳动者权益会计。

张维迎(1996)认为企业所有权仅考虑剩余索取权是不够的,因为企业参与人有权获得剩余并非等于他一定能获得,剩余索取权的实现还要依赖相应的控制权,剩余控制权指的是在契约中没有特别规定的活动的决策权。(郭道扬,2004)认为剩余索取权与剩余控制权合称为企业所有权。而作为财产权利具体化的产权现状,在范围与内容上表现为一组权利束,权利束中最基本的内容则是占有、使用、处分与收益四项全能,它是人们(财产主体)围绕或通过财产(客体)而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经济权利关系。袁振兴(2000)指出,当劳动者在契约中约定不让渡其人力资源所有权时,劳动者权益具有债权人。吴泷(2005)则直接指明人力资源所有权可以让渡,即“人力资源载体在私人产权基础上的个体所有者之所有权通过产权交易转变为人力资源所有权主体在法人产权基础上的集体所有者之所有权”中国知网论文数据库。

陈静宇,魏力伟(2007)运用产业经济学与企业契约理论探讨了劳动者权益会计的逻辑关联及学科属性、人力资本的主体范围、企业所有权内涵、人力资本产权特征以及人力资本所有者是否及如何参与企业所有权分配等这些问题做了研究,得出了五个结论。

吴泷(2008)在分析人力资源产权属性的基础上,进一步划分人力资源会计事项的基本类型,通过会计理论创新,构建了人力资源的新模式,他认为人力资源的投资者与受益者未必完全一致,导致产权的保护和权益的保障可能存在主体错位,因此,要求建立人力资源产权主体才是会计主体的假定前提,在从人力资源活动事项中剔除了那些不会导致企业控制人力资源产权的人力资源管理活动部分的内容以后,把人力资源的投资活动明确区分为企业对人力资源投资与个人对人力资源投资两种不同的类型,以投资成本及投资价值作为会计客体并对相关业务进行会计处理。

二、基于成本角度的人力资源会计

杨洪明(2001)认为人力资源会计应用方面的研究成果,只不过是建立了不同于传统会计的一系列会计模式而已。张文贤(2002)认为这些会计模式包括人力资源成本会计、人力资源投资会计、人力资源价值会计、人力资源权益会计等四大模块。吴泷(2004)将人力资源成本开支范围的界定为企业在人力资源的取得、开发、使用、替代的投资活动中所发生的实际支出与招致的机会损失按核算用途不同所进行的具体划分,他还将历史成本法、重置成本法和机会成本法三种方法具体运用时,把企业在人力资源取得、开发、使用、替代全部过程中所发生的各项支出按性质及用途进行划分,以此来进行会计确认与会计计量。

吴泷(2010)还对人力资源的使用成本的范畴以及人力资源成本会计模式进行了反思,他认为目前企业人力资源会计模式,把招募、选拔、录用、安置等资本支出以及培训、开发等成本支出按员工的效力期间分期予以摊销,并与即期的人力再生产的维持、激励、调剂等费用支出一起计算有关的价值耗费的信息,但相关的支出却与能力的储备(人力不能储备) 的投资毫无关系现状,那么所生成的只是有关支出的流量,而非成本的存量。

三、基于价值角度的人力资源会计

葛家澍(2004)给人力资源效用价值下了定义,指人力资源使用价值的价值效应,属于人力资源的产出价值。作为尚未耗费的价值,它既不涉及流量也不涉及存量,因此已有的工资贴现法、随机报偿法、商誉法甚至于完全价值法等计量模型,也就不是人力资源效应发挥所产出的未来经济价值。所以,现行的企业人力资源价值会计并未计量人力资源的效用价值,所提出的所谓计量模型也就只能是作为一种介于成本模式与价值模式之间的怪异模式。

刘仲文( 2007)计量及报告人力资源在企业所发挥的效用价值不仅涉及到许多客观条件,还涉及到更多主观因素。李新,陈强(2005)作了人力资源价值评估体系的思考,认为建立人力资源价值评估体系应坚持盘活存量的原则,与激励机制设计相互结合的原则。间接定价与简单易行、便于操作的原则,评估的主要内容包括原始价值、知识经验、工作能力、工作业绩、社会适应性和发展潜力。程蕾,刘仲文,艾新宇(2008)对人力资源价值影响因素作了实证分析,提出了影响人力资源价值的六大因子分别是:劳动者的基本素质因子、组织管理能力因子、适应环境因子、工作态度因子、生理因子和工资收入因子。

四、基于人力资源会计的计量方法

葛家澍(2004)对人力资源计量的六种方法作了综述与反思。历史成本法和重置成本法的创始人(Flamholtz),前者优点是使用的客观、可验证性,但是不能揭示人力资本的真正成本,甚至导致大量的企业价值信息被隐匿(hidden),后者的优点是尊重市场因素、是资产经济价值的较好代替者,但是各类人力资源的非同质性,不存在等同代替者;未来薪酬贴现法(humanson),优点是:属于产出计量角度,在一定程度揭示人力资源的部分价值,但是将企业支付的工资当作人力资本价值的替代变量缺乏说服力;随即报酬计价法(Stochastic Reward valuation Method )(Flamholtz)现状,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能够反映人力资源的动态性,但是主观性较强;未来盈利贴现法(Discounted Future Earning Method)的优点是能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人力资源的部分价值,但是无法分离企业每年的收益中财务资本和人力资本的贡献;机会价值法(利用自有现金流量贴现法计量人力资源价值),但是贴现率的选择将是一个容易为该模型导入“噪音”(noise)和不确定性的过程,降低了该模型的实用性。

闫萍(2009)对人力资源会计计量方法作了概述,提出了针对认同类型人力资源采纳不同的计量模型的建议。根据计量人力资源成本(Human Resource Cost Accounting)的基础不同而形成四种方法:历史成本法、重置成本法、机会成本法和标准成本法。人力资源价值计量模式(Human Resource Value Accounting)旨在计量、报告人力资源作为经济资源的价值,分为货币性计量模型和非货币性计量模型。

人力资源会计在将近30年的时间里面取得了这些研究成果,葛家澍(2004)认为这种看似完善的会计体系自诞生以来,在实际中的运用却很低,导致进一步的应用研究已经走入了死胡同,且逐渐演变成了一个世界性的难题中国知网论文数据库。葛家澍、杜兴强(2004)将人力资源会计在实务中经过短暂的繁荣之后又归于沉寂的原因归纳为四点:一是人力资源计量及确认方面的困难;二是传统的会计及当代财务会计学没有人力资源会计的“容身之处”;三是人力资源的经济后果性;四是财务会计的内涵及外延问题。他们认为人力资源计量及确认面临的困难时国外会计学文献极力渲染的一个论断。他们对对传统的人力资源主要的六种计量方法进行了评述和反思,得出了六个结论:一是人力资源成本计量方法陷入了资产的定性规定和定量描述之间的困境;二是未来收益贴现法和未来工薪贴现法,无法揭示人力资源价值的本质;三是纯粹的人力资源的非货币计量或者模糊性计量可以摆脱计量不可靠的指责,却与会计信息系统以提供财务信息为主的特点相违背;四是各种计量方法没有区分生产性人力资源与管理型人力资源,而用统一的计量方法试图计量企业内这两类具有不同特点的人力资源;五是即使是货币计量,要达到或者追求精确性计量也是不可能的;六是关于人力资源的计量与股价问题,既应该考虑人力资源的基本价值或内在的价值,还应考虑人力资源的模糊性计量结果和综合评价结果进行适当调整(杜兴强,2003)。

刘晓梅、闫素梅(2002)从企业理论、经济学的供给与需求以及会计信息质量三个角度指出我国当时不宜推行人力资源会计。杨有红(2002)就目前研究的现状来看,形似完善的现行人力资源会计体系在实际中运用程度却很低,究其原因在于缺乏理论的支持、概念本身缺乏泾渭分明的界定、体系本身缺乏一致性。牛彦秀(2004),崔东顺(2005)将人力资源会计难以实施的原因归结为自身理论体系的不完善。

吴立梅(2007)将人力资源会计面临的困境作了两方面的分析:一是人力资源会计的确认与计量方面,她认为人力资源基本符合资产的定义,但是传统的人力资源计量模型历史成本法,根本不能揭示人力资本的真正成本,而重置成本带有认为估价因素现状,使得价值容易被人操纵;二是人力资源的列表问题,她认为西方推行的人力资源会计信息一般只使用于企业内部,并不对外公布。孟利琴(2009)、崔胜利(2007)、李兰云,汪凡(2010)等也分析了人力资源会计陷入困境的成因。

五、总结

我国人力资源会计研究达到高峰并且呈现繁荣的景象。一是研究内容涉及范围比较全面,理论基本成型;二是开始应用经济学理论,研究逐步深入,杜兴强,李文将经济学的“企业理论”应用到人力资源会计中;三是结合中国实际的创新性研究较少,研究成果尚欠指导性,很多文章是介绍前人的研究成果,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研究较少;四是理论研究较多,实践应用很少,与国外仍存在巨大差距;五是规范性研究较多,实证性研究很少。建议今后的研究过程中要加强实证研究方法,用实证数据来检验理论。

主要参考文献:

[1]徐爱萍,程明娥.人力资源会计[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

[2]刘仲文,王志忠.人力资源会计[M].北京:首都经贸大学出版社,2006.

[3]张文贤.人力资源会计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

[4]张德.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第三版)[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5]阎达五,徐国君.人力资本的保值增值与劳动者权益的确立――关于人力资源会计新模式几个关键问题的再探讨[J].会计研究,1999(6).

[6]葛家澍,杜兴强.人力资源会计相关问题探讨(上)[J].专家论坛,2004.

[7]葛家澍,杜兴强.人力资源会计相关问题探讨(下)[J].专家论坛,2004.

[8]葛家澍,余绪缨.人力资源会计相关问题探讨[J].财务与会计导刊,2004.

[9]葛家澍,杜兴强.人力资源会计及人力资源信息披露的彩色模式(上)[J].财会通讯,2001(11) .

[10]杜兴强,李文.人力资源会计的理论基础及其确认与计量田[J].会计研究,2000(6) .

[11]刘永泽,戴军.论知识经济对人力资源会计的影响[J].会计研究,2000,(3).

[12]朱金凤,薛惠锋.我国人力资源会计研究进展和现状揭示[J].会计与审计,2006.

[13]杨有红,王仲宾.人力资源会计的若干理论问题[J].会计研究,2002.

[14]吴泷.基于产权行为研究的人力资源会计模式再造[J].会计研究,2007(1):10―14.

[15]吴泷.人力资源会计研究与应用之再思考[J].会计研究,2005.

[16]吴泷.对人力资源会计理论的创新[J].会计研究,2008(10)31―36.

[17]吴泷.对人力资源会计研究困境与出路的思考[J].会计研究,2010.

[18]吴泷.人力资源会计新模式账务体例设计及机理关系[J].财务与会计,2008.

[19]吴泷.对人力资源会计的反思及新思维模式的创立[J].当代财经,2008.

[20]王秀丽.共同治理逻辑下的人力资本会计研究[J].会计研究,2005(8).

[21]余绪缨.智力资产与智力资本会计的几个理论问题[J].财务与会计导刊,2004.

[22]吴立梅.人力资源会计面临的困境及对策[J].北方经贸,2007.

[23]张文贤.人力资本的价值计量[J].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J],2007(4).

资产计量论文范文第15篇

【摘要】本文探讨了中国A股上市公司在单项长期资产(长期投资)上的减值会计行为,通过对2001-2005五年总共2324个长期投资减值观测值进行分年和混合截面线性回归,本文发现,上市公司长期投资减值计提一定程度上确实考虑了以资产获利能力表征的质量因素。本文的研究补充了减值受资产质量因素影响的证据,同时,也验证了减值受盈余管理因素影响的主流文献结论,相对而言,盈余管理因素比资产质量因素对长期投资减值的影响更为显著。

【关键词】长期投资减值;资产质量;盈余管理

一、引言

资产减值的各项经验研究表明:影响企业资产减值会计政策的主要因素分为经济因素和盈余管理因素,其中,经济因素主要是指由于行业和企业自身经营环境的不利变化而导致企业资产的价值损毁;盈余管理因素主要包括经理人变更、利润平滑、大清洗等(戴德明等,2005)。由于减值计提的原因与资产类型存在密切联系,上市公司会利用不同的资产进行盈余管理(蔡祥,2004),而且长期资产减值缺乏确认的标准,更接近国外文献中关于“操控性减值”的概念。因此,本文通过考察上市公司长期投资减值计提的会计行为,试图回答如下的问题:长期投资减值信息是经理人向市场传递资产质量降低的公允披露,还是盈余管理的机会主义行为?

二、文献回顾与理论分析

(一)文献回顾

由于本文的样本期间与国外研究中缺乏具体准则规范阶段的自愿减值研究具有类似制度背景,因此,重点关注该阶段自愿减值研究中关于会计选择行为特点和动机的文献。该方面大部分研究在肯定资产质量毁损对企业计提减值的时机与金额具有显著影响的同时,都发现资产减值被用于盈余管理的明显证据。其中,达成共识的结论是管理者变更(StrongandMeyer,1987),其他盈余管理动机包括大清洗或利润平滑(ZuccaandCampbell,1992),以及债务契约(ElliottandShaw,1988)等。但是也有文献认为,特定资产的减值是管理人员对企业所处经济环境变化的正确反应,并非操纵盈利的行为(Francisetal.,1996;Rees,GillandGore,1996)。国内实证文献一致认为,亏损公司存在利用资产减值进行大清洗的证据(肖星,2004;戴德明等,2005;赵春光,2006;薛爽等,2006;王建新,2007);资产减值的主要盈余管理动机是规避或迎合证券市场的政府监管政策(王跃堂,2000;李增泉,2000;蔡祥等,2004)。

(二)理论分析

资产的质量通常与其产生的收益和未来期间的现金流入存在正相关关系,因而资产的减值相应与之存在负相关关系。据此,本文选取了两个直接反映长期投资获利能力的会计指标度量资产的质量:

1.利润表所报告的投资收益是企业进行短期投资和长期投资所取得的,短期投资的损益主要在当期实现,而长期投资的损益是跨期实现的,投资收益对净利润的贡献越大,说明投资的获利能力越强,则减值比例就相应越低。

2.现金流量表所报告的投资活动现金流入主要来自企业的债权、股权投资,以及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的处置,下期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占当期资产的比例越大,说明资产获取现金流的能力越强,则减值比例就相应越低。本文假定长期投资产生的是未来现金流量,而短期投资产生的是当期现金流量,因此,在下期短期投资和当期长期投资之间分配下期投资活动的现金流入①。为了检验经济因素对A股上市公司长期投资减值的影响,本文提出假设H1-1和H1-2:

H1-1:长期投资取得当期投资收益的能力与长期投资减值存在负相关关系。

H1-2:长期投资取得下期现金流入的能力与长期投资减值存在负相关关系。

影响资产减值的另一因素是管理者进行盈余管理的会计因素。王跃堂(2000)的研究表明,证券市场的监管政策对管理者的自愿性减值抉择具有显著作用,李增泉(2001)发现,当被强制要求执行资产减值政策时,具有扭亏动机、配股动机和处于临界边缘的上市公司一般会选择增加当期收益的资产减值政策,而具有大清洗动机、经理人变更和利润平滑动机的公司选择增加未来期间收益的减值政策。为了检验盈余管理会计因素对A股上市公司长期投资减值的影响,本文分别从扭亏(包括大清洗,规避ST/PT,保牌)和配股(包括临界,配股和增发)两个角度提出假设H2和H3:

亏损公司的扭亏动机:

H2-1:上期亏损,当期也亏损,从而当期被ST的公司具有大清洗动机,会更多提取减值,与长期投资减值存在正相关关系。

H2-2:上期亏损,当期扭亏,从而在当期规避ST的公司,会更少提取减值,与长期投资减值存在负相关关系。

H2-3:上期亏损且上期已经被ST,当期扭亏,从而在当期摘帽的公司具有保牌动机,会更少提取减值,与长期投资减值存在负相关关系。

盈利公司的配股动机:

H3:当期实施配股、增发,或者具有配股动机②的公司,会更少提取减值,与长期投资减值存在负相关关系。

对于国内外文献所归结和验证的其他减值影响因素,以及常规上需要控制的一些因素,本文选择了其中主要的部分作为控制变量,包括企业经营业绩③、企业规模④和管理者变更⑤。

三、样本选取与研究设计

本文以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选取2001-2005年年报信息中,长期投资减值准备账户的期末余额、本期增加数(计提)、以及本期转回数中的任一项不为0的公司为初始样本,剔除以下公司:(1)金融保险类上市公司;(2)数据缺失以及数据异常⑥的公司。最后得到在2001-2005年总共2324个长期投资减值准备观测值。数据来源于Wind资讯数据库和CSMAR数据库。统计软件为EViews5.0。借鉴前期文献,本文以2001-2005年每一年的截面数据(式1)和五年的混合截面数据(式2)分别进行回归。

WDi,t=α0+α1GIi,t+α2CFIi,t+1+α3ST1+α4ST2+α5ST3+α6PGi,t

+α7ROAi+α8MEXi,t+α9SIZEi,t+ε(1)

WDi,t=α0+α1GIi,t+α2CFIi,t+1+α3ST1+α4ST2+α5ST3+α6PGi,t

+α7ROAi+α8MEXi,t+α9SIZEi,t+α10YR01+α11YR02+α12YR03

+α13YR04+ε(2)

被解释变量:

四、实证检验与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分析

表1主要变量的描述性统计显示,样本的长期投资减值比例均值2005年和2001年最高(3.7%),而跟资产质量相关的两个变量——长期投资获利能力与获取现金流能力也是2005年最高(分别为24.6%和61.6%)。对于2005年的这种相悖现象,可能的解释是,即使股市处于五年的熊市周期,同一时期的中国经济却不断增长,国家宏观调控,股权分置改革,人民币升值,QFII进驻,都给上市公司创造了持续的发展机会,虽然被投资公司的市值随着股市的整体走势下跌,但是这并不妨碍使用权益法进行长期投资核算的公司确认在被投资企业的权益增长。这说明,鉴于中国特殊的制度背景,在长期投资的公允价值计量上应用市价并不比应用未来现金流的净现值更公允。对于盈余管理因素的4个变量,各年样本中配股、增发(PG)的盈利公司数最多,而在规避ST的三类扭亏公司中,回避ST的(ST2)的较多,大清洗的(ST1)次之,摘帽的(ST3)最少,四类公司占总体样本的比例在5年间无明显变化。在当期实现扭亏的公司是ST2和ST3,混合截面中二者相加不过0.087(0.072+0.015),只占总体样本的8.7%,因此,在长期投资上,亏损公司的减值行为并不能反映上市公司的总体特征。

(二)回归分析

表2对减值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显示,除了CFIi,t+1以外,各变量系数的符号与预期完全一致,检验结果再一次验证了现有主流文献关于规避和迎合监管政策的盈余管理动机影响资产减值的结论,在资产质量毁损经济因素影响减值方面,本文找到了更多的支持证据。⑴资产质量经济因素对长期投资减值的影响。本文验证了资产减值与经营业绩下滑之间存在联系,根据长期投资的特征所选择的资产获利能力变量GIi,t,在减值幅度相对较大的两个年度(2001年,2005年)和混合截面回归中都跟减值比例显著负相关,表明上市公司长期投资减值确实在相当程度上考虑了资产的质量。⑵盈余管理会计因素对长期投资减值的影响。配股和回避ST的盈余管理动机显著影响了长期投资的减值比例,检验结果与前期文献关于整体资产减值的结论一致。

五、结论与启示

本文考察了长期投资减值的两类影响因素:资产质量因素和盈余管理因素,在单项资产上找到了资产获利能力和规避与迎合市场监管共同影响减值计提的证据。我们的研究补充了减值受资产质量因素影响的证据。在我们考察的5年间,2005年值得特别关注,该年无论在减值金额还是减值相对比例上均是样本期间内最高的年份,公司之间在该年亦存在极大差异,描述性统计显示该年出现了资产减值与资产获利能力相悖的现象,而回归结果显示两类因素对资产减值计提存在混合的影响,这也说明,我们顺应会计国际协调趋势应用公允价值计量资产的同时,对于单项资产减值迹象的认定需要考虑资产的特征与中国特殊的制度背景和资本市场环境。

【参考文献】

[1]王跃堂.会计政策选择的经济动机:基于沪深股市的实证研究.会计研究,2000,(12).

[2]李增泉.我国上市公司资产减值政策的实证研究.中国会计与财务研究,2001,(12).

[3]蔡祥,张海燕.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追溯与市场效应.中国会计与财务研究,2004,(12).

[4]戴德明,毛新述,邓璠.中国亏损上市公司资产减值准备计提行为研究.财经研究,2005,(7).

[5]王跃堂,周雪,张莉.长期资产减值:公允价值的体现还是盈余管理行为.会计研究,2005,(8).

[6]StrongJ.S.,andJ.R.Meyer,1987,AssetWritedowns:Managerialincentivesandsecurityreturns,TheJournalofFinance,Vol.42(3):643-6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