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计算机技术教学论文范文

计算机技术教学论文范文

计算机技术教学论文

计算机技术教学论文范文第1篇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计算机专业学生在毕业后的岗位层次较低,呈现出发展后劲不足的问题。由于当前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计算机教学的方法较为落后,培养人才的目标与方式存在偏差等原因,导致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毕业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较差,而当前各行各业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导致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大多只能承担一些基础性的工作而无法担任技术含量较高的工作。

二、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计算机教学发展模式的探索

(一)完善计算机专业课程的设置,使其更为科学合理

第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计算机课程的设置应当注意以当前的市场需求为依据,以培养适应企业岗位需求的计算机技术人员为教学目标,促进企业与计算机专业之间的对接。依据当前的市场需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计算机专业可以将办公自动化、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网络以及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等技术的学习作为其主攻方向。第二,计算机课程的设置应当注意理论的适度化,尽量少开编程语言类的计算机课程。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在校学习的时间一般只有两年左右,为了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取更多的实用知识与技术,学校应当注意注重知识的先进性,结合时代的要求,开设新的实用功能较高的专业,取消一些实用价值低的陈旧的课程,对理论知识的学习以少而精为原则,注意其适度性。此外,编程类课程复杂难懂,教学效率较低,应当尽量少开。第三,计算机课程的设置应当注意课程的实用性与课程结构的模块化。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在开设计算机专业课程时,应当注意了解企业的最新发展动态,关注计算机专业领域的新技术和新方法,通过校企合作等方式,为学生提供培训和实习的机会。在课程结构的模块化方面,计算机教学应当注意加强理论与实践之间的有机结合,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

(二)加强对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实践教育,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第一,在教学的环节中,应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上机实作的机会。实作教学是计算机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决定计算机教学质量的关键。教师应当认真选择实作教学的内容,较多地选取设计性的项目为实作内容,减少验证性项目的选择。第二,通过开设技能兴趣小组活动的形式来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实践能力。学校可以以企业和工作岗位的技能要求为依据开展各种兴趣小组活动,让学生依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以及从业需要进行自主选择。第三,转变教学观念,加强学生的实际操作练习。计算机专业是一门操作性与实用性很强的专业,但是我国当前在教学中普遍存在着重理论而轻实践的现象。因此,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在进行计算机教学的过程中,应当注意增加学生练习的时间,增加学校微机室开放的时间,加强学生的实际操作练习。

三、结语

计算机技术教学论文范文第2篇

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计算机教育工作,这对传统教学方法来说是巨大创新和发展,而这一结合利用也能够对我们的教学思维提供新的成长空间,促进教学质量提升。而新的教学形式下,传统教学方法根本无法适应新的教学要求和人才培养模式。这就给教育工作者带来了新的教育问题和重点。在传统计算机的教学中,基本上是以教师语言式授教,并配以文字、图片等形式向学生灌输理论知识。教学方式极为单一,教师大多通过讲解,机械灌输给学生理论知识,整个课程理论的阐述内容也更加抽象、生硬,整个学习过程大多表现为课堂上做听讲笔记,课后简单练习的粗糙学习过程。这样枯燥、单一灌输的教学方式很难从根本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不利于学生吸收课堂所学知识。教学效果差、教学并不令人满意,改革教学模式迫在眉睫,极为必要。想要有效解决当前计算机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就要求我们结合最新教学思想、教学技术、教学理念,结合现代信息技术人才的培养要求和目标,有效把握现代教育技术的内涵和关键,通过积极发挥现代教学技术的优点,服务现代教学。而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通过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能够帮助我们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探索思维,通过丰富教学内容的应用,帮助学生更好接受计算机教学知识。

2基于现代教育技术下的计算机教学模式内容分析

使用现代教育技术能够使学生通过多种途径接受知识,同时还可以让学生结合自身情况自主选择学习工具。使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计算机教学课堂也不再是单一的说教式课堂,通过教师合理引导学生,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导地位和主动性,让学生自己充分发挥自身学习能力。并在持续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有效调动学生积极性,在增强学生学习知识的同时,提升其具体实践与应用能力。所谓现代教学模式是指通过利用多媒体技术将枯燥的理论知识形象的展示出来,进而有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观察能力以及分析能力,让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当中。基于现代教育技术下的计算机教学模式通过结合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使用多媒体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将信息集合成不同的场景,而这一系列新技术都是现代教育技术的内容。通过有效利用现代教学技术,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提升学生对问题的分析能力和应用实践的能力,从而引导学生主动投入到整个学习当中。基于现代教育技术下的计算机教学模式主要有以下类型:

2.1结合多媒体技术开展的计算机教学模式使用多媒体的播放式教学模式是指在多媒体教室中,通过使用多媒体计算机设备的屏幕以及投影仪对教学内容进行展示教学的过程。一般来说,通过多媒体设备展示的教学模式主要是指教师用投影仪以及大屏幕对所需要讲解的内容直接形象的表达出来。同时结合添加音频形式来增加学生的注意力。通过使用这一教学方式,能够帮助学生更容易理解记牢所讲知识。但这种教学方式也存在一定问题,即仍然是教师独自讲解,缺乏学生参与。然而在当今人才培养目标的丰富化和具体化,仍然需要正确认识计算机教学。因此,在实际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教师应该增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互动,活跃课堂气氛,切实有效的确保教学质量。同时也能够更有效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和先进之处。结合多媒体技术开展的计算机教学模式,是在借助新的教学设施背景下,所作出的教学活动。通过多媒体器材的应用,能够将教学内容以更多形式向学生展现,而教学内容的丰富多元,也使得教学效果更加符合实际。结合多媒体技术而开展的计算机教学模式,需要积极引入学生等多种教学因素融入教学体系,避免出现新的教学问题。

2.2结合利用多媒体技术和局域网技术的互动式教学模式使用这一教学模式的基础和前提是学生每人一台计算机。在授课过程中,通过利用局域网技术将教师的主机与学生的电脑联接起来,老师通过局域网技术远程控制每个学生的电脑,并且通过操作自己的电脑实现对学生的电脑远程控制,通过这一系列技术,最终实现远程教学课程的教学与理论内容展示、安排布置学生的学习任务,督促学生练习所学知识。也还可以用局域网技术将老师和学生或者学生与学生之间分成小组的进行互动讨论。学生也可以脱机自主学习计算机技术,通过使用多媒体技术和互联网技术能有效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并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因此,实施这一教学模式,既能实现多媒体演播式教学目标,同时又能让学生将课程理论与课程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也可以将集体教学与学生个性化自主学习紧密结合起来,通过使用这一教学模式,能够有效提升计算机技术的教学质量与效率。而这一教学模式,在当前的计算机教学课堂上也被广泛应用。

2.3利用互联网资源实施开放式的教学模式开放性与资源共享性是互联网最主要的两个特性。结合使用互联网教学能够有效解决局域网的不足和教学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性,利用互联网资源,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学习,并根据个人需要到网上查询并下载学习资料,即使学习成绩差的学生也可以循循渐进,逐步得到提升。丰富的网络资源不仅涵盖了知识的解答,还包括教学视频,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下载或者在线观看。因此,使用互联网技术,为教学活动开展带来了极大的扩展性,同时又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在提高了学生学习能力的同时,有效扩大了学生的学习范围。开放式教学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更容易被教师和学生所接收,通过教学空间、学习范围、学习资源的有效扩大,整个教学活动更具延展性。而结合互联网技术所使用的开放式教学更加重视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因此学生更容易激发兴趣参与学习活动。同时开放式教学活动中,学生能够结合自身学习爱好、自身学习状况自主选择学习内容,整个教学活动和学习活动更能够反映教学现状和教学目标,所以,在新的教学环境下,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实施开放式教学将有效提升计算机教学活动的效果和质量。

3结束语

计算机技术教学论文范文第3篇

1.1统计软件应用在体育统计教学中的可能性信息时代在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下到来了,信息时代的到来促进了计算机技术在各个领域的渗透,体育统计教学也开始研究如何在教学中有效地运用计算机技术。在当前社会,科学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已经成为我国社会发展的主流,近年来,我国体育院系在教学中加大了对多媒体设备的资金投入建设,为计算机技术在体育统计教学中的应用提供了有利的教学环境条件,也使统计软件在体育统计教学中的广泛应用成为可能。统计软件的应用给体育统计教学带来了许多便利,为体育统计中大量数据的计算提供了便捷有利的条件。

1.2统计软件应用在体育统计教学中的重要意义首先,统计软件在体育统计教学中的应用有利于促进体育统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的改革,大量体育统计课程中的计算部分能够利用统计软件进行压缩,通过统计软件可以对体育统计数据计算方法的使用和意义进行讲解,而且还可以在统计软件上对体育统计数据计算方法进行分析,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体育统计的基本理论,有利于避免学生对体育统计计算方法盲目使用的现象;其次,统计软件在体育统计教学中的应用可以使体育统计教学内容与现代化接轨,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动手能力的提高,通过统计软件的使用可以帮助学生用统计学的思想去思考、观察和解决在体育统计的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培养学生思考、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再次,统计软件在体育统计教学中的应用有利于将体育统计课程与计算机课程教学有机结合起来,使得学生在掌握体育统计相关专业知识的同时能够熟练掌握计算机操作技术,使学生的体育统计专业知识技能与计算机知识技能相互促进、共同提高;最后,统计软件在体育统计教学中的应用将体育统计理论知识教学与计算机操作结合起来,有效地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给沉闷枯燥的体育统计课堂注入了活力,提高了体育统计教学效率。

2CAI课件在体育统计教学中的开发和利用已经成为一种发展趋势

2.1CAI课件的运用有利于增强师生的互动交流,方便教师在教学中因材施教通过在体育统计教学中利用CAI课件,教师可以随时进行课堂提问,由教师钦点或者学生自觉举手的方式让学生对问题进行回答,也可以由学生提出问题,教师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个别辅导、个别检查,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情况之后进行因材施教,对促进师生交流学习有着重要作用。

2.2CAI课件兼具强大的测试功能教师可以根据课堂教学内容通过CAI课件建立一个完善的试题库,通过测试的形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了解和掌握,这种测试方式是以题库的形式出现,课件的容量大,并且具有很强的随机性和极广的覆盖面,有利于教师随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还可以在课件中对学生的测试成绩进行统计分析。

2.3计算机网络在体育统计教学中的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在体育统计教学中的充分利用为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教与学环境,方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进度进行控制,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的条件,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此外,教师和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中丰富的资源方便地获取统计软件来进行学习。

3计算机技术应用在体育统计教学中的合理化建议

3.1如何选择统计软件在体育统计教学应用的统计软件选取上,一定要选取广泛使用、容易获得并且符合我国体育院系学生实际水平的统计软件。Excel是MicrosoftOffice中文版的套件之一,其具有很强的人机对话、数学运算和绘图制表功能,在体育统计教学中不仅可以运用Excel进行基本的统计运算,而且Excel还可以实现假设检验、方差分析、相关与回归等统计分析功能。当前MicrosoftOffice这款办公软件被广泛运用在各个领域,而且这款软件有中文版,因此,可以将Excel引入体育统计教学中,让学生能够利用Excel这款统计软件更加便利地进行相关的统计计算。

3.2转变教学观念,对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和科室安排进行改革,编制高质量的体育统计CAI课件从事体育统计教育教学工作者要转变教学观念,在新课改的浪潮下对体育统计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和科室安排进行改革,清楚认识将计算机技术应用在我国体育统计教学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体育统计专业委员会要跟相关院系的领导进行积极配合,加强统计软件的推广运用,对体育统计专业教材进行科学合理地编写,做好体育统计教学大纲的统计工作,编制高质量的体育统计CAI课件,有效地促进我国体育统计教学质量的提高[2]。此外,还要加强对体育统计教学师资队伍的建设,积极对教师队伍进行培训,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进而提高我国体育统计教学水平。

4结论

计算机技术教学论文范文第4篇

1.1增加知识容量,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率

《大学计算机基础》是一门实践性比较强的课程,需要学生去了解计算机的硬件、软件结构。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仅凭粉笔和黑板很难讲解清楚计算机硬件内部的结构,学生无法清楚地理解相关知识点,并感到枯燥乏味。而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却能够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通过多媒体课件或图片展示,再配上简明的解说,可以将计算机内部结构清楚地展示出来,增强了视觉效果,丰富了教学内容,提高了教学效率,这是传统教学无法比拟的。

1.2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直观

多媒体教学的主要特点是:课堂上,教师通过多媒体,将图片、音频、文字、板书、动画等各种元素结合起来,将知识呈现给学生。比如在讲解《大学计算机基础》Excel电子表格的填充功能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讲解时,可能会使学生一头雾水,只停留在理解概念的层次上,学生根本无法理解这四种填充的功能和不同之处。但如果采用多媒体方法,可以将填充的过程以及这四种填充得到的不同结果通过课件的形式展示出来,进行对比,同时再结合教师的现场操作和讲解,可以将相关知识点直观地呈现出来,这样就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3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教师对课堂的掌控能力

《大学计算机基础》这门课程除了要求学生掌握计算机的系统以及办公软件的基本操作之外,同时它也是一门理论性课程,对于一些文字理论的讲解,不仅是教师难以表述清楚,学生更是难以理解掌握。多媒体技术可以通过图、文、声、像等丰富的形式将教学内容表现出来,可以模拟教学所需情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新的教学当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可以使教师处于主导位置,增强教师对课堂的掌控能力。

1.4重点、难点突出,可以进行分层次教学

在讲解计算机如何实现运算过程中,可以通过传统的教学方法,通过语言描述讲解运算过程。如果利用多媒体,可以制作图、文、声并茂的课件,可以制作一个动态的运算效果图。这样就可以把运算过程清楚地展示出来,解决了传统教学中存在的具体和抽象、形式与逻辑之间的矛盾,可以突出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进行分层次教学。

2多媒体技术在《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不足

2.1多媒体制作过程花费时间过长,消耗精力过大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当中,采用多媒体教学固然能够将需要展示的效果动态展现出来,但目前用于多媒体制作的软件很多,这就对教师的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时,不仅要掌握各种软件的使用方法,同时还得熟悉教材、吃透教材,并且还要收集与上课内容相关的文字、图片、声音、视频等,制作出图文并茂的课件。在这过程中需要准备的材料很多,一个好的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往往需要教师花费比传统备课方式多几倍的时间才能完成。特别是对于有一定年纪的教师,不一定有这个能力和精力,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即使把多媒体课件制作出来了,可能也达不到预期效果。

2.2教师授课过分依赖多媒体教学,过分夸大多媒体技术的教学作用

依靠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在一定程度上,的确是提高了教学质量。多媒体技术是现代教学的一种工具,但只是一种辅助工具,不能过分夸大多媒体技术的教学作用,过多地追求多媒体技术的使用功能是错误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仍旧处于主导作用,整个课堂仍旧由教师来掌控。必要时,教学过程中恰当地使用表情言语、肢体动作以及进行现场演示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唤起学生对知识的好奇心,可以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能力。对于《大学计算机基础》这门操作性比较强的课程,如果教师仅是面对着电脑屏幕按照课件的内容从头念到尾,从开始播放到最后,平铺直叙,没有抑扬顿挫,没有任何言语情感,那么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只是起到一个扬声器的作用,教学形式呆板,教学效果将会大打折扣。但如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边操作边讲解的方法,适当时可要求学生到讲台进行操作演示,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激起学生学习知识的欲望。

2.3容易改变教师的主导位置,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师生间的互动关系

尽管多媒体教学是一种先进、科学的教学模式,但我们应该清楚,教学不仅仅是为了传授知识,还应该教会技能,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多媒体技术只是教学中的一种辅助工具,完全依靠多媒体教学,师生之间将会缺少交流。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不能被多媒体所取代,教师应该通过必要的言行引导学生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由简单到复杂地系统地掌握知识。只有师生之间存在交流时,教师才能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师生间的互动关系能够激起学生的智慧火花。

3总结

计算机技术教学论文范文第5篇

计算机技术应用在教学过程中的具体方面是非常多并且涉及面非常广泛,从计算机技术的作用来讲主其在教学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很多教师将计算机技术作为辅助教学的工具,能够帮助教师完成一些教学管理以及教学的过程。在很多高校学生都将计算机作为一种学习的工具。通过让学生参与一定的项目并用计算机辅助完成,这使得学生学习的速度和学习的能力大大提高了,使得学习的过程中更加简短和有针对性。另外还有的老师将计算机用于自己教学成果的检验和对自己教学思想的检验,也就是这种教学软件工具对于计算机教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计算机科学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2.1多媒体教学工作中交互式的计算机技术应用

将多媒体应用于教学过程中增强与学生之间的交互性是计算机技术在教学中的一个最为典型的应用。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关于一门课的教学资源也是越来越丰富,通过精品课程网站的建设,使得网上的教学资源进一步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在这些教学资源中不乏精品的课件、视频或者是图片这些对于教师本身教学水平的提高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绝大多数的教学资源都是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的,为了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以及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作为教师可以将这些多媒体技术巧妙的应用于自身课堂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在教学过程中穿插多媒体能够帮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于所学知识的理解,同时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有效的利用计算机技术可以增强学生和老师之间的互动,使得学生对于教师上课的或者是教学过程存在的一些意见和看法及时的反馈到教师这里,对于教师教学方式的调整以及教学水平的提高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2.2远程通信、网络技术在教育中的作用

在高等院校的教学工作中,网络技术以及远程通信技术的应用在教育的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该技术是网络技术以及通信技术的一个结合,另外还有多媒体技术作为教育的基础,利用计算机技术的网络交互性,使得远程教育得到实现。这种远程教育的方式已经在很多著名的高校流传开来比如网易公开课,在远程教育实现的过程中计算机网络技术、通信技术以及多媒体技术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目前在我国,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和研究者将经历放在远程教育的研究上。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虽然也存在师生之间的交流,但是二者之间的交流大多是以语言为载体,并且很多学生碍于面子不愿意和老师进行过多的交流,这个时候计算机技术中的交互性优势就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三、计算机在教学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作用

3.1营造良好的创新教育教学环境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

通过教育的环境的创新,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这种教学环境的创新包括教学心理上的创新以及计算机教学环境上的创新,如果在学生讨论的过程超出了教学设计的范畴,作为教师来讲不应该强行的将学生的思路拉回到课堂当中来,而是应该对学生的质疑给予鼓励,讲出心中的疑惑,这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再利用计算机实现教学的过程中如果学生对于老师的讲述提出了质疑,作为教师不能给学生一味的否定,应当通过适当的方法引导自身想法所出现的问题,让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自己否定自身不正确的想法。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够帮助其树立信心,使得学生在课堂当中时刻保持活跃的思路。但是在这种教育创新环境的营造过程中,要将这种做法的起始点和落脚点都放在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上,计算机教学具有开放性的特点,再利用计算机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时刻了解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并将可以利用的计算机技术应用在教学当中。要通过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应用使得教学的过程中从课内延伸到课外,从学校内延伸到学校外,要不断的将计算机中的有利于教学的新技术应用在教学过程当中,将计算机应用在各个学科和各个专业领域的教学实践当中,通过计算机使得学生对于学科知识综合运用的能力得到增强,使得学生面对实际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了质的提升。

3.2激发创新思维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

3.2.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只有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了学习的兴趣和学习的动机才能实现较好的教学效果,学习兴趣对于学生学习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唯有这样才能够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具有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才会对课堂教师所讲授的知识感兴趣,在课堂中才能够保持注意力。教学方式对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有非常大的帮助,通过计算机多媒体的形式进行教学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进而提高学校的效果。

3.2.2灵活结合教材,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通过计算机与相应课程的结合来开展教学,按照教学大纲与相应的教育理念来进行教学设计,能够使得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极大的提升。在进行教学课程设计的过程中,教师应当结合学科知识与计算机知识的结合,来出相应的题目,这些题目不仅要难度适中而且还能够提高学习创新学习的能力。

四、计算机科学技术在教育中应用的展望

要想使得计算机技术在教学中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加强计算机应用的范围以及应用的深度,那么就要对学生的教学方式进行积极的创新。目前很多很多方面的应用创新都是在实践的过程中发现的思路。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的利用计算机技术实现对于知识的深入理解与应用创新,才能够对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彻底的变革,在一定程度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与应用。在对知识进行学习和探索的过程中,在对某个领域中的模型或者是知识进行验证理解的过程中,一般都会建立相应的推测方法,或者是数学模型来解决相应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很多学生利用计算机来建立实际问题数学模型并利用计算机编程来求解模型的结果最终对于数学知识以及其应用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对于知识的理解以及能够灵活运用在很大程度上又推进了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这使得学生学习能力得到了培养使得学习利用计算机技术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提升,这使得学生学习知识的能力、理解知识以及运用知识的能力得到了质的提升。

五、结语

计算机技术教学论文范文第6篇

由于当前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计算机教学的方法较为落后,培养人才的目标与方式存在偏差等原因,导致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毕业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较差,而当前各行各业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导致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大多只能承担一些基础性的工作而无法担任技术含量较高的工作。

二、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计算机教学发展模式的探索

(一)完善计算机专业课程的设置,使其更为科学合理

第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计算机课程的设置应当注意以当前的市场需求为依据,以培养适应企业岗位需求的计算机技术人员为教学目标,促进企业与计算机专业之间的对接。依据当前的市场需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计算机专业可以将办公自动化、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网络以及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等技术的学习作为其主攻方向。第二,计算机课程的设置应当注意理论的适度化,尽量少开编程语言类的计算机课程。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在校学习的时间一般只有两年左右,为了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取更多的实用知识与技术,学校应当注意注重知识的先进性,结合时代的要求,开设新的实用功能较高的专业,取消一些实用价值低的陈旧的课程,对理论知识的学习以少而精为原则,注意其适度性。此外,编程类课程复杂难懂,教学效率较低,应当尽量少开。第三,计算机课程的设置应当注意课程的实用性与课程结构的模块化。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在开设计算机专业课程时,应当注意了解企业的最新发展动态,关注计算机专业领域的新技术和新方法,通过校企合作等方式,为学生提供培训和实习的机会。在课程结构的模块化方面,计算机教学应当注意加强理论与实践之间的有机结合,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

(二)加强对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实践教育,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第一,在教学的环节中,应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上机实作的机会。实作教学是计算机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决定计算机教学质量的关键。教师应当认真选择实作教学的内容,较多地选取设计性的项目为实作内容,减少验证性项目的选择。第二,通过开设技能兴趣小组活动的形式来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实践能力。学校可以以企业和工作岗位的技能要求为依据开展各种兴趣小组活动,让学生依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以及从业需要进行自主选择。第三,转变教学观念,加强学生的实际操作练习。计算机专业是一门操作性与实用性很强的专业,但是我国当前在教学中普遍存在着重理论而轻实践的现象。因此,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在进行计算机教学的过程中,应当注意增加学生练习的时间,增加学校微机室开放的时间,加强学生的实际操作练习。

三、结语

计算机技术教学论文范文第7篇

按照传统的职业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列举教学大纲的内容。在课堂上,教师传授给学生的知识,往往是事先准备好的,已经确定的。虽然有效地传递了教学内容,并且在短时间内讲述许多内容。但是,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我们反思,过去传授的东西能否提高学生的职业行为能力。对于该门课程来说,在教学过程中,如果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学生就觉得课程枯燥乏味,并且不利于知识的吸收,同时没有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这种情况下,这一问题完全可以通过行为导向法进行解决,通过行为导向法进行教学,需要以学生学习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接受能力。所以说,时代的发展必然催生行为导向教学方法。

2行为导向教学法在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中的应用

2.1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课程导入与理论讲解

在《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当中为改变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主要是教师课堂教学中采用满堂灌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如果学生学习主动性差,没有真正理解,不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结果影响和制约了教学效率,教师通过制作简单、通俗易懂的多媒体课件,将图片、声音、视频等与专业抽象的知识进行融合。这样可以丰富传统的以理论为主的教学内容,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面对新颖的东西,可以大大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2.2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在《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需要对学校的机房进行充分的利用,实现一体化教学,这样借助课堂活动,进一步提升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虽然网络理论具备生动的课件,但是IP协议、IP地址划分和子网掩码划分、DNS和FTP原理等也难以让学生理解。在对这种专业性较强的知识进行讲授时,通过理论讲解,学生一般很难有效的掌握有关知识,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将理论知识和实践进行结合。在教学过程中,利用机房内一边讲授理论知识,一边进行动手实践,例如在讲授传输介质时,让学生亲手制作双绞线。

2.3明确任务

让学生在一个与真实环境下,接受真实的操作训练,培养综合素质,同时培养学生掌握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所以,在教学设计过程中,需要构建以下项目:XX科技有限公司设置10人的研发部、20人的销售部、10人的市场部、3人的财务部。在公司内部,实现资源的共享,对于公司内部网邮件,要求实现收发功能,不要求连接相应的互联网。因此,组建一个小型企业网,对其进行统一管理。该公司内部网络具有的功能主要包括:①在公司内部网服务器中,建立4个组织单元分别为研发部、销售部、市场部、财务部,每个部门内的用户可以互相共享资源。②在服务器上建立一个不限数量的公有空间,用于存放文件资源,能够在不同部门间实现局域网中资源共享。③在服务器上配置邮件服务器,能够实现公司网中各业务部门之间进行邮件的转发和接收功能。其中学生充当相应的角色,让学生在项目完成的过程中感受需要的知识,使学生能够主动构建自己的知识系统。

3总结

计算机技术教学论文范文第8篇

1.现代信息技术在与课程整合中体现出的特性分析

现代信息技术的核心内容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从技术特性上看,具有数字化、网络化、大容量、高带宽等技术特征。现代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主要有:多媒体计算机、网络教室、校园网和因特网等。当它与课堂教学相整合以后,呈现出教学资源的浩瀚性和形式多样性、信息组织的高效灵活性、多媒体的智能交互性、信息的双向交流性、网络的互联性与开放性等特性。

2.信息技术在课堂整合中的实际运用

通过对现代信息技术在与课程整合中体现出的特性分析可知,信息技术可以优化课堂教学过程,从而为学生创新能力、思维能力、动手能力与个性的培养营造了理想的教学环境。接下来本文将围绕现代教学目标的实现,结合教学的不同阶段,如何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作一些探讨。

2.1课堂教学目标分析

教学目标是课程教学的出发点。教学具有多目标性、多阶段性,是现代教育的一项突出特点。教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接受信息的过程中的能力。有了这种先进的教育思想,就可以促使教师打破传统教学思维模式的束缚,改变陈旧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作用,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

2.2课堂教学系统分析与设计

课堂教学系统分析设计主要是通过对教学输入(教学内容、学生情况、教师情况)、输出(教学效果、教学效率)、约束条件(教学时间、教学地点、教具、信息手段)的分析,探索如何设计课堂教学,从而最大化的实现教学目标。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必须从以下几点进行分析与设计:

2.2.1首先要摆正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目标的位置。多媒体网络等信息技术是教学实现的手段之一,而非教学实现的目的。现代信息技术必须为完成教学目标而服务。

2.2.2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选择合适的信息技术手段。不同的学科,同一学科的不同部分,因为知识的特点不同,难易程度不同,信息技术采用的程度与方式也就有所差别。必须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与现代信息技术的特点,选择相适应的信息技术手段。

2.2.3根据不同的教学要求,采取不同的信息教学手段,科学设计信息技术的系统功能,如电子提纲型,综合演示型,实验操作型,考试测验型,资料工具型,网络教学型,充分发挥各种功能的优长,做到信息技术优势与效益的有机结合。

2.2.4根据学生认知的不同阶段,选择信息技术应用的切入点与使用方式。学生的学习认知过程可分为接受知识、理解知识、体验知识、经验总结四个阶段。

2.2.4.1在接受知识阶段的主要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接受理论知识的能力。完成这一教学目标,教师可用多媒体、网络等信息技术向学生提供有关知识并进行演示和讲解,这是信息技术目前运用得最多的方面;也可结合课堂教学内容,成立一个项目专题,以项目组的形式让学生通过各种信息媒介进行资料收集,并给予相应的指导与帮助,从而培养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协作意识。

2.2.4.2理解知识阶段的主要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与创新意识,同时支撑学生的个性发展。信息技术由于具有智能交互性与信息组织的高度灵活性,因此可以通过情景模拟、实际案例、随机提问解答、及时调出资源库等信息技术帮助学生通过虚拟的或现实的环境,对知识的作用范围、作用方式、作用效果、约束条件等有自己的理解与掌握,从而实现学生的知识建构。

2.2.4.3体验知识阶段的主要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信息技术在这阶段的作用,是通过课题实验、虚拟游戏、案例讨论、自动生成题库等交互性手段来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本人在讲库存控制方法后,设计了一个教学案例,学生根据所学的知识,运用EXCEL表格进行计算,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实践技能。

2.2.4.4经验总结阶段的主要教学目标是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升华,使学生的经验与技能得以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教师可通过BBS、EMAIL、聊天室、教学网络平台等信息技术充分支持学生的经验积累与相互交流,使学生通过相互之间协作交流,加深对学习的内容的理解,拓宽学习思路,扩大知识面,提高学习效率,同时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

2.3课堂教学资源的收集、整理与信息化教案的编写

在完成教学系统分析与设计之后,接下来就应进行课堂教学资源的收集、整理与信息化教案的编写工作。

2.4课堂教学的组织与实施

课堂教学的组织与实施是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在课堂教学中,要以现代教育思想与理论为支撑,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特点,变被动教育为主动教育,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变知识教育为智能教育。

2.5课程效果与效率的评价

教学效果与效率的评价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具备交互性和智能化的特性,教师可建立学生与计算机的人机对话系统,对学生反馈的信息进行智能分析,使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信息即时反馈成为现实。为此要做到以下两点:

2.5.1建立自动题库生成系统与自动评价系统。自动评价系统对各项数据如平均分、方差、知识点的掌握度、频数分布图、学生反应曲线等进行统计分析,提供给教师作为教学评价的依据。

计算机技术教学论文范文第9篇

侦查初讯在实践中的作用除了在前文中的程序和证明作用外,还具有案件审理的具体作用。择其要者有三:首先,侦查初讯是在犯罪嫌疑人刚刚被抓捕归案和处于羁押状态下,心理防范和心理活动处于薄弱阶段,往往会供述许多真实的案件事实。一般称为“原始口供”,可信程度高。其次,成功的侦查初讯内容真实地提供了案件证据收集的线索、范围和方向;有助于提高侦查人员审理案件的效率和质量,使得办案少走弯路,降低办案成本。再次,通过成功的侦查初讯,掌握犯罪嫌疑人的基本情况和个体特征,有利于掌握、分析犯罪嫌疑人心理和防卸、对抗的情况,为制定工作计划和方案提供依据。

2教学侦查初讯存在的问题

2.1案情和材料极难准备充分

由于刑事侦查的特点决定了案件的情况是复杂多样的,涉及的讯问对象也是千人千面,各不相同,影响的因素可以说是整个社会的自然和人文的总合。如大家最熟悉的盗窃案件,从案件类型、犯罪主体、主观动机和目的、受害人员情况、侵害的客体、客观行为特征、案件发生时间,作案持续过程、作案次数、发案前后的种种相关事件等等,就是极其复杂多样的典型,案情和材料的数量非常多。就是选出一个类型的所有资料,欲用传统的纸质资料达到准备充分也是很困难的事情。这种情况严重地制约了初讯的实践教学活动和实际能力的培养,会导致必要的研究无法深入进行。

2.2模拟人员情境、心理不真实

在侦查初讯的模拟教学实践中,经过调研和整理后的教学材料和安排,虽然案情和材料的准备存在的问题对初讯的影响很大,但是与模拟被讯问人员的问题相比较还是可以接受的,最大限度地缩减和典型化案件情况和材料,进行单一项目的训练也是可以达到最低限度的教学效果和实践能力提高的目的的。只是其中被讯问人员的模拟是进行侦查初讯的关键人物,由于涉及法律和案件审理的方方面面,教学难以、也不可能轻易地从实践中调用真实的案犯进行训练,只能由模拟者担当被讯问的角色。犯罪心理和犯罪情境是不可能在模拟人的思维中具有深刻烙印的,即使是演员也要经过训练和多次排练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真实的再现犯罪心理和犯罪情境,这在教学中显然是难以办到的。

2.3场景变换难度极大

实践中侦查初讯的情况比较复杂,按照法律和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规定,一般情况下是在采取了强制措施后,在看守所内进行。前文提到,侦查初讯的情况具有多样性,因此,讯问场景的安排与变换在传统教学和模拟过程中具有极大的难度。现实的场景经过分类可以有诸多类型。如,规定在看守所内的审讯室;在实施抓捕过程中、押送过程中;民居、旅店、办公场所、车船飞机客舱内等等。以讯问场景为例,这些真实场景是实际开展模拟训练教学中不可能实现的内容。

2.4远程和多人组同步训练、考核困难

传统的侦查初讯教学训练要准备专门的场地和模拟人员,由于教学条件和人力资源的限制,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只有进行分组安排,集中面授培训。由于人的主观原因和场地不足等客观因素的影响,训练内容的统一性和规范性受到较大的影响,同时也带来考核不规范、考核困难的问题。传统的教学与训练模式亟待改变,以适应新的形势需要。

3计算机技术引入侦查初讯技能训练教学的研究

3.1运用计算机技术实现模拟训练的可行性

引入计算机技术来实现仿真训练的环境,虚拟对话人物,以及各种案件的流程等,可以大大降低模拟训练的成本.目前计算机技术的仿真程序设计相对价格不高,相关技术已经很成熟。完全可以比照目前流行的2D\3D类软件,比如大型的模拟类游戏,虚拟场景解密游戏。即时策略对战类游戏等来设计训练的场景,人物,流程等。按照事先设计好的步骤来实现案件的逐步深入。运用最先进的计算机设备,运用合理的程序开发技术,可以有效可行的解决问题。

3.2计算机技术实现的主要研究内容

主要研究内容就是如何合理的运用计算机技术设计实现第三方角色,场景,流程的问题。模拟训练案件的编辑已经提前有相关专业的人员组织好,包括案件发生的地点,环境,案件相关的痕迹物证。现场各种人员,比如目击者,嫌疑人,群众等。计算机技术要实现的就是虚拟场景的设计,基本可以运用2D\3D类开发软件来实现。人物可以采用2D贴图实现人物效果,运用NPC技术实现剧情发展。NPC是“非玩家控制角色”Non-Player-ControlledCharacter的缩写,在各种游戏进程中十分常见,是拥有独立人格、玩家能够与之对话、获得服务或者进行战斗的游戏角色。比如在买卖物品的商人、还有做任务时需要对话的人物等都属于NPC,NPC分为剧情NPC和功能性NPC。其中剧情NPC,是游戏剧情故事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用于推动整个剧情情节的发展。

3.3计算机实现虚拟场景等的数字过程

计算机技术中的建模可以用在场景、物品、人物的设计上,按照案件发生的真实场景,建造一个真实的虚拟化侦查初讯的环境,场景建模所用主要是3DMAX系统。场景仿真主要用到VR场景仿真软件有Converse3D、multisim、EONStudio等。其中EONStudio是一种依据图形使用者接口,主要设计实景程序,常在教育训练、数字旅游、建筑空间等领域应用。研发各种输入3D对象,通常这些对象会先由3D绘图软件或者CAD应用软件完成,如3DStudioMAX、Lightwave、ArchiCAD、ProENGINEER、AutoCAD等。最后EON程序档案可以经由网络或封包展示,也可以与其它支持微软ActiveX组件的工具进行互动,(Powerpoint、Word、Macormedia、Authorware、Direc-tor、Shockwave、VisualBasic等等)。

3.4相关技术的理论支撑和可以参照的模式

完成侦查初讯教学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需要有很好的相关理论和技术支撑,并且需要具备大量的实验实训资源。目前我院有最先进的计算机设备,软硬件环境比较好,能紧跟当前的社会需要。参与项目的教师都是受过专业培训的人员,其中有计算机方面的专家的和公安预审学方面的专业教师,以上这些人员在平时的授课中积累了大量的经验,能为项目提供很好的理论支撑和实验技术方面的支持。很多互相网游戏软件、模拟类软件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参考模式,比如3D游戏,模拟经营,模拟冒险,密室逃脱,即时策略攻防游戏等。

4引入计算机技术后预计达到的效果

1)案情和材料可以储备充分,想到即得到。初训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运用计算机技术实现模拟环境,场景、人物、案情等,可以提前将案件和材料准备充分,分门别类的划分开,在开放软件的过程中,依据类型开发出几类场景人物等,然后只改变人物外部特征,案件索引等基本数据,就可以变换案例,变换剧情,使初训模拟训练的变化更多样化,效果好的话完全可以实现案件想到既可以得到。2)模拟设计可以达到客观再现,消除主观干扰。模拟讯问是当今公安院校侦查讯问教学的主要内容,也是培养学员模拟实战的一种手段。通过计算机技术的引入,可以解决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不同程度的问题,可以实质性地贴近现实生活,排除存在的主观干扰,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利用计算机取代模拟讯问中学生扮演的一系列角色,学生更专心关顾案件本身而不是各类虚拟人物的实现,利于在讯问过程中掌握讯问犯罪嫌疑人的方法和技巧。3)可以使用微机模拟技术解决场景变换等问题。由于计算机技术在实现场景,人物变化等完全是纯技术工作,所以投入资源相对改变实际的场景,道具等要少很多,节省了更多的物力资源。在实际训练中,场景换换也转换快,使得模拟训练的时间更充足,不用刻意追求办案的时效性。

5结语

计算机技术教学论文范文第10篇

针对教学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为了更好地实现该课程的教学目标,在教学实践中逐渐摸索和总结出适合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课程的3种教学方法.

1.1归纳教学法

归纳教学法是在教学过程中经常用到的教学法,一般用于对同类教学内容进行横向或纵向的归纳.它是立足于对内容的掌握.课程中有很多知识点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关联的,在讲授过程中需要归纳和对比.譬如,循环结构的语句,需要对3种循环语句进行总结归纳,找出其中的区别和联系,进而了解它们对哪一类问题是适用的.如数据结构部分,在讲顺序和链式存储结构时,要分析二者的区别和各自的优缺点.再如排序算法讲授中,对各种排序算法进行归纳总结,明确它们的算法思想和时间复杂度的不同.这样既对所学的知识进行了回顾,加深了学员的记忆,又使同类知识更具有系统性,有利于学员从整体上把握.该类教学法适用于对同类知识的讲授上,通过在实际教学中的运用,证明该教学法在提高学员对知识的掌握方面效果良好.

1.2启发式教学法

启发式教学法主要是通过启发诱导的方式促进知识的传授并激发学员思考问题的潜能,不断促进其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启发式教学强调以学员为主体,摒弃了传统教学中以教员为主体的模式,教员更多的是引导学员逐步掌握知识.提到启发式教学,往往让人联想到课堂中的提问环节.的确,在启发式教学中提问是一种常用的方式,但是启发式的提问不是简单的提问,而是精心设计的提问,它引导学员对问题有更深理解,从而激发学员的学习积极性和好奇心.这些提问具有以下3个特点.

1)深刻性——问题基于从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迈进的基础上.例如在冒泡排序算法的讲授中,启发式问题可以通过以下步骤和方法进行设置.首先,给出N个具体的数据,要求学员进行排序,抛出问题,激起学员兴趣,启发学员积极思考采用何种方法对这组数据排序.学员回答一种排序的方法是,从N个要排序的数据中先找到最大的一个,那么这个最大的就不用再考虑了,再从剩下来的N-1个数据中按照同样的方式找出最大的一个,依此类推,可以完成对一组数据的排序.教员对回答进行肯定和确认,并指出刚才的方法就是冒泡排序的基本思路,这样就引出冒泡排序.接着讲授冒泡排序的过程,共6个数,需要经过5趟排序过程,在第1趟排序中需要5次两两比较,在第2趟中需要4次,在第3趟中需要3次,第4趟和第5趟则分别是2次和1次.从这一个具体、形象的问题出发,提出一个问题:如果有n个数,排序过程有什么样的规律.而这个问题正是建立在由形象思维到逻辑思维的抽象概括的基础上,具有深刻性,启发了学员的思维,使学员对冒泡排序过程的认识从具体到一般,从形象到抽象.

2)逻辑性——在知识之间内在的逻辑关系上设计问题.例如在讲授“结构”这部分内容的时候,首先讲授结构和前面经常用到的整型(int)等基本数据类型一样是一种数据类型,只不过是需要自己去定义的数据类型.学员掌握了结构数据类型的定义后,可以提出问题:可不可以用结构数据类型定义变量?如何定义?进而提问,可不可以定义数组、指针变量呢,如果可以,又如何定义?通过这种提问的形式,一方面把具体知识之间内在的逻辑关系揭示出来,使得学员更容易理解和记忆这些知识,另一方面调动了学员的学习积极性.

3)辐射性——巧妙地设计问题,引导学员从一个问题中举一反三.例如在讲授求解n×n矩阵中所有元素之和的时候,利用循环嵌套和二维数组的知识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但是问题的解决不应仅仅止于此,可设计更多的问题发问:如何描述右下角元素区域从而求解该区域中所有元素的和,进而如何描述矩阵中其它区域(左下角、右上角、左上角),从而可以求出这些区域内元素的和.一个问题可以引发很多问题的延伸提问.问题层次递进地提出,使得问题具有较强的辐射性,学员在教员不断设问的引导下,逐步解决一系列相关却层次不同的问题.

1.3案例教学法

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中,教员利用板书和幻灯片讲解知识点,然后把涉及到所讲知识点的程序展示出来,最后对程序进行逐一解读.在教学过程中编程思想退居其后,甚至没有涉及,学员不清楚为什么程序这样编写.一旦让学员独立编程,学员就束手无措,不知如何下手.案例教学法打破了传统教学法中的常规教法,最初在哈佛大学发起实施.案例教学法以案例为素材依托,在精选的案例基础上,开展一系列教学活动,达到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相结合、调动学员学习的积极性、拓展学员思维能力水平和提高学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之目的,是一种师生共同参与,教员处于引导地位,而学员处于主体地位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通常选择在具有一定的知识积累后进行,一般选择在教学的中间或最后进行.运用所学的知识和一部分需要学员自主学习的知识来解决一个案例,从而系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具体的问题.实施案例教学一般经历精选案例、分发案例、熟悉案例、分析讨论案例、实施案例和总结案例等步骤.

1)精选案例.案例教学法成功与否,与选择的案例有非常密切的关系,是案例教学法中关键的第一步,精选案例由教员完成.案例教学法首先要求选择合适的案例,案例选择的原则是能够覆盖较多具有逻辑关系的知识点,体现经典算法的基本思想,贴近实际应用,难易适中,要考虑到学员的特点和层次水平、现有的知识积累和知识结构.选择的案例也要有一定的延展性,能够提供给学员更多的思考和能力提升的空间.文献[5]建议建立合适的案例库,方便教学和提高案例质量.

2)分发案例.分发案例由教员完成.在实施案例教学法的课堂教学之前,需要提前给学员分发所要解决的案例资料,并给学员布置需要预习的知识.

3)熟悉案例.熟悉案例过程由学员完成,学员接收到教员分发的案例资料后,熟悉案例内容,自主学习或预习案例中相关的知识点,尝试为实现案例提供算法.这一阶段也是非常重要的,由于案例的综合性,需要学员提前熟悉案例,并为案例的讨论和实施等步骤储蓄足够的知识.这样,知识的学习并不是枯燥、刻板的,而是生动地体现在案例中,切实地和实际问题的解决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与案例相关的知识可能是已经学习过的,也可能是没有学习过的,对于已经学习过的知识,可进一步得到巩固.对于没有学习过的,在完成案例的强大压力驱动下,学员需要自主进行学习,彻底改变了传统教学方法中教员单方面灌输而忽视学员的主动性的状况.

4)分析讨论案例.分析讨论案例是由教员和学员共同完成的.教员处于引导地位,学员处于主体地位,教员引导学员对案例的具体实现进行分析讨论.在具体实施中,分成不同小组讨论,教员注意引导和释疑解惑,鼓励学员思维创新,最后形成实施方案.在分析讨论案例的过程中,教员首先引导学员根据实际案例,进行需求分析;根据需求分析进行总体设计,确定系统各个功能模块,探索各个模块之间的联系(包括各个模块的接口关系和调用关系).然后鼓励和引导学员设计各个模块功能的实现和所采用的数据结构,进一步设计各个模块中所使用的算法.在此过程中,各个小组的成员积极讨论、献智献策.在整个讨论的过程中,教员处于引导地位,是学员完成案例过程中的引领者,是在适当的时候帮助学员解除疑惑的释疑者,是督促学员更好更快完成任务的督促者.教员不会一个步骤一个步骤地手把手教学员怎么做,一切知识的学习和案例的完成最终取决于学员自身,学员起着主导作用,是学习的主体.对案例的讨论,把学员置身于真实的情境中,缩短了理论和实际问题的距离,提高了学员的表达能力、逻辑分析能力和合作协同能力.这个阶段不仅包括课堂上的讨论,还包括课下小组的讨论和资料的收集,最终要求学员形成讨论结果的文档.在这个过程中,学员提高了自主学习的能力、查阅资料的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分析讨论案例使所涉及到的知识点系统而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学员头脑中形成了更加清晰深刻的印象,为以后案例实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分析讨论形成的方案和扎实稳固的知识将贯穿整个案例实施过程.

5)实施案例.实施案例也是由教员和学员共同完成的.学员按照讨论形成的实施方案,形成详细代码,以小组为单位上机调试,直至整个案例完成.教员提供必要的指导.学员按照讨论形成的实施方案,以小组为单位编制代码进行详细设计,上机反复调试并修改程序.在这个阶段教员时刻观察学员出现的各种问题,引导学员查找并修正错误.各个小组成员之间相互协同合作共同完成案例的实施,甚至和其他小组进行协同合作共同完成案例.这个阶段,学员将经历不断的挫折和失败,从中找出原因,不断修改程序直至调试成功,经历失败的痛楚也经历成功的喜悦,形成不怕挫折失败,百折不挠、敢于成功的情感态度.在实施案例阶段,知识切实转换成了能力,学员的动手实践能力得到极大的增强,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的协同合作以及小组之间的协同合作,进一步促进了学员的协同合作能力,而这一能力在软件开发中是非常重要的.

6)总结案例.总结案例也是由教员和学员共同完成的.学员以小组为单位上交总结实习报告,教员予以点评和总结.通过总结案例,学员对完成案例的整个过程有了更为系统的认识,获得了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进一步夯实了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能力.教员对案例教学实施中的各个环节加以观察研究,一方面,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思考总结案例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下一次实施时应该注意改进的地方;另一方面,从学员在实施过程中不断闪现的创新思维的火花中汲取营养,也进一步促进和完善自己.案例教学中,不再是单方面的教员向学员的知识传授,而是以学员为主体的自主学习和自我成长,甚至是师生相互学习、相互成长的过程.

2结束语

计算机技术教学论文范文第11篇

我校在实施语文学科教改过程中,从改革低年级识字教学的方法和手段着手,运用教师和专家合作开发的辅助教学软件,进行了近三年的计算机辅助教学(CAI)的实验研究,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一、计算机辅助识字教学的必要性

识字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教师要教给学生识字的方法,培养识字的能力,提高对汉字的识字的能力,在识字的过程中又要重视写字的指导。如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手段和教学的过程来进行汉字的基本笔画、笔顺、偏旁部首和间架结构的教学,就显得死板单调。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扶不放,学生只记不学,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的主体作用都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学生要掌握汉字,还得死记硬背,反复抄写,且得不到巩固。识字教学的效率低下。陈旧的教学方法不利于学生素质的提高,不利于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然而,在CAI状态下的识字教学与传统的识字教学过程相比较, 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计算机有其特殊的功能,师生在运行这套CAI

软件时,具有汉字的动态显示功能,笔画的重写功能和重点部分的闪烁提示功能,还有学写字练写字的功能,它替代了教师的全部教学功能。计算机和其他电教媒体的综合应用,弥补了传统教学方法和手段的不足。学生面对计算机实现双向交互式学习,通过操作演练达到理解、巩固知识的目的,这样,学生占据了CAI教学过程中的主动地位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由于现代教学媒体的介入和CAI的实验研究,

促使教师教育思想和方法的变革,教师的识字教学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教学结构,优化了课堂教学过程。这对于语文教学改革是一个很大的突破和极大的推动。

二、计算机辅助识字教学的可行性

计算机辅助识字教学的实施,必须要求师生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知识、操作方法和软件的使用。我校教师中25% 的教师已通过计算机等级考试,能熟练使用计算机,学生也通过计算机学科的学习,初步学会了简单操作。这些条件的成熟为CAI教学打下了基础。

从学生生理心理特征来看,低年级学生年龄小,注意力集中时间短,对长时间的枯燥乏味的识字教学缺乏兴趣。兴趣是求知的先导,它作为一种个性心理特征,在认知过程中,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学生在计算机屏幕上看到汉字笔画、部首的动态显示、闪烁、重写等形象实体,并能通过键盘操作,显示出所写的字,就会产生饶有兴趣的感受,他们的注意力就会高度集中,思维就会活跃,记忆也就深刻。他们心理需求得到满足,求知欲也就大大激发出来。

由于CAI识字教学软件在教学过程中的运用,

教师的演示讲解和学生的操作演练,促使学生眼、耳、口、手、脑多种感官的综合利用,他们边听、边看、边动手、边思考记忆,对汉字的识记能力和书写能力都有极大的提高。

从现代教学理论观点来看,学生应是学习的主人。课堂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应起主导作用,来教会学生独立获取知识。CAI 识字教学,有利于计算机的特殊功能,加以突破,使整个教学过程做到有“扶”有“放”,“扶”是为了“放”。学生通过计算机演练,自己学会识记的方法,学会正确规范的书写,独立掌握汉字,达到自学的目的,避免了重复抄写,减轻了学生过重负担。教师的课堂教学容量增大,节省了教学时间。

三、计算机辅助识字教学实验过程

CAI识字教学的实验研究,我们是分三步进行的:

其一、设计编制的软件。开展CAI实验,建立计算机房后,

必须考虑硬件保障对软件支持的依赖。开发教学软件仅仅依靠校内的力量是不够的,于是我们与两位专家合作开发义务制语文教材一至四册的识字教学软件。语文教师承担软件设计要求(稿本),专家负责软件的编制,使软件符合教学要求。

其二、软件的试用、鉴定。在近两年的试用中,学校领导和专家亲自听课、评课,发现软件的缺陷。教师在实际使用中提出修改完善的意见。经过多次的修改,使软件基本符合教育目标要求、教育认知学、心理学的基本规律和使用操作的简单性。

其三、制定实验方案,开展实验研究。我校是省是教示范学校,十多年来坚持开展多种媒体的电化教育,已具备一定的基础。从九四年九月起,我们选择了一年级(3)班进行题为“优化课堂教学过程,

提高识字教学效益”的CAI实验研究。实验的预定目标是:利用《汉字笔顺、笔画和汉字结构教学》四套软件,进行计算机辅助识字教学,结合多种是教媒体的结合运用,有利于教师创设学字的语言环境,有利于突破教学难点,有利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提高自学能力。使学生牢固掌握汉字识记的基本规律和书写规则。

此项实验采用对比法,时间为两年。选用义务教材四册中的1150个生字为实验内容,通过四阶段的实验进行四项测试:a.汉字笔顺、笔画、偏旁部首的识记能力。b.多笔画难书写的重难点汉字的掌握情况。c.独立识记、自学汉字的能力提高。d.汉字书写规范程序。

四、计算机辅助识字教学的效益分析

我校计算机辅助识字教学实验已进入第三阶段,从教学实效和初步测试分析,以有下几方面的优势。

1、学习环境和教学模式的根本改变。CAI

识字教学是在微机室进行,学生的学习环境起了变化,外部环境促使学生学习的兴趣的提高,有了兴趣,学生注意力才集中,思维活跃,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自觉性得到发挥。传统教学,教师只重视教学目标分析和学习者特征,但辅助教学还能很好地体现师生之间、人机之间的交互作用。我们根据制定的教学原则,要求教、学、助有结合,教为学服务,教又借助计算机的辅助作用(演示),达到有效服务,这样课堂教学的模式根本上起了变化,动静搭配合理,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互相协调。教师不是直接灌输知识,而是依靠良好的学习环境的理想交互作用,促使识字效率的提高。

2、现代教学技术的优势,弥补了一般直观教学的不足。由于计算机的特定功能,它给识字教学的直观性方面提供了优越的条件。先进的直观教学,使教师实现了图像、文字和语言的互补,又提高了学生感知、认知、确知和反馈的程度。计算机所显示出的每个汉字的一笔一画,笔顺规律,笔画数,每一笔,每一字的书写方法、位置都是动态的,且有提示、重写等特点,因此直观性更强。教师利用直观材料,指导学生有目的地定向、定位观察,使学生充分地感知所学的每一个汉字。学生通过操作,再现汉字整体形象和部分笔画、部首的形象,确认已知、巩固学字成果,反馈学习效果,确立正确的感知。因此现代直观教学是对传统识字直观教学和其他电教的直观教学的继承和发展。当然,它的识字和教学效率是明显的。

3、增加教学容量,加快教学节奏,突破重难点。教学模式的改变,直观手段的更新,学生兴趣的激发,自学能力的提高,使每节课的教学进程随之加快,平均一堂课的教学内容比一般的教学进程增加了30%

到40%。有些教材共有十多个生字,一般的教学方法很难教完, 但使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学生一节课便可识记全部的生字,既不增加负担,巩固率也较高。识字教学的重难点,主要是某些基本笔画、某些字的笔顺及特殊的偏旁部首。由于软件的明显特点是笔顺笔画写错,屏幕就不显示这个字,这就保证学后认识和书写的正确性。对难写难记的笔画,通过反复闪烁,可引起学生注意和重视。有些基本笔画,如“ @@@@@@”看上去是由几笔组成,但学生操作时,只需击一次键,就显示出来,学生就领悟了是一笔写成的。对于有些字作为部首偏旁时,需改变某一笔画,这也是教学的重难点,计算机可闪烁提示、重写,提醒学生注意变化。总之,突破识字教学重难点的力度都比较方法和手段强得多。从第二册教材中的部分生字的笔顺\笔画识记测试中看出,笔画正确率实验班为96.7%,对照班为88.4%;笔顺的正确率,实验班为94.3%,对照班为73.5%;多笔画难书写的字测试结果是实验正确率为99.5%,对照班为96.16%; 独立识字的汉字,实验班正确率为99.5%,对照班为94.5%,这说明CAI识字教学的效益是明显的。另外从学生书写的规范上看,实验班学生都胜过对照班的学生。

五、计算机辅助识字教学系统需要探讨的问题

计算机技术教学论文范文第12篇

一、计算机辅助识字教学的必要性

识字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教师要教给学生识字的方法,培养识字的能力,提高对汉字的识字的能力,在识字的过程中又要重视写字的指导。如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手段和教学的过程来进行汉字的基本笔画、笔顺、偏旁部首和间架结构的教学,就显得死板单调。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扶不放,学生只记不学,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的主体作用都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学生要掌握汉字,还得死记硬背,反复抄写,且得不到巩固。识字教学的效率低下。陈旧的教学方法不利于学生素质的提高,不利于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然而,在CAI状态下的识字教学与传统的识字教学过程相比较, 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计算机有其特殊的功能,师生在运行这套CAI

软件时,具有汉字的动态显示功能,笔画的重写功能和重点部分的闪烁提示功能,还有学写字练写字的功能,它替代了教师的全部教学功能。计算机和其他电教媒体的综合应用,弥补了传统教学方法和手段的不足。学生面对计算机实现双向交互式学习,通过操作演练达到理解、巩固知识的目的,这样,学生占据了CAI教学过程中的主动地位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由于现代教学媒体的介入和CAI的实验研究,

促使教师教育思想和方法的变革,教师的识字教学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教学结构,优化了课堂教学过程。这对于语文教学改革是一个很大的突破和极大的推动。

二、计算机辅助识字教学的可行性

计算机辅助识字教学的实施,必须要求师生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知识、操作方法和软件的使用。我校教师中25% 的教师已通过计算机等级考试,能熟练使用计算机,学生也通过计算机学科的学习,初步学会了简单操作。这些条件的成熟为CAI教学打下了基础。

从学生生理心理特征来看,低年级学生年龄小,注意力集中时间短,对长时间的枯燥乏味的识字教学缺乏兴趣。兴趣是求知的先导,它作为一种个性心理特征,在认知过程中,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学生在计算机屏幕上看到汉字笔画、部首的动态显示、闪烁、重写等形象实体,并能通过键盘操作,显示出所写的字,就会产生饶有兴趣的感受,他们的注意力就会高度集中,思维就会活跃,记忆也就深刻。他们心理需求得到满足,求知欲也就大大激发出来。

由于CAI识字教学软件在教学过程中的运用,

教师的演示讲解和学生的操作演练,促使学生眼、耳、口、手、脑多种感官的综合利用,他们边听、边看、边动手、边思考记忆,对汉字的识记能力和书写能力都有极大的提高。

从现代教学理论观点来看,学生应是学习的主人。课堂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应起主导作用,来教会学生独立获取知识。CAI 识字教学,有利于计算机的特殊功能,加以突破,使整个教学过程做到有“扶”有“放”,“扶”是为了“放”。学生通过计算机演练,自己学会识记的方法,学会正确规范的书写,独立掌握汉字,达到自学的目的,避免了重复抄写,减轻了学生过重负担。教师的课堂教学容量增大,节省了教学时间。

三、计算机辅助识字教学实验过程

CAI识字教学的实验研究,我们是分三步进行的:

其一、设计编制的软件。开展CAI实验,建立计算机房后,

必须考虑硬件保障对软件支持的依赖。开发教学软件仅仅依靠校内的力量是不够的,于是我们与两位专家合作开发义务制语文教材一至四册的识字教学软件。语文教师承担软件设计要求(稿本),专家负责软件的编制,使软件符合教学要求。

其二、软件的试用、鉴定。在近两年的试用中,学校领导和专家亲自听课、评课,发现软件的缺陷。教师在实际使用中提出修改完善的意见。经过多次的修改,使软件基本符合教育目标要求、教育认知学、心理学的基本规律和使用操作的简单性。

其三、制定实验方案,开展实验研究。我校是省是教示范学校,十多年来坚持开展多种媒体的电化教育,已具备一定的基础。从九四年九月起,我们选择了一年级(3)班进行题为“优化课堂教学过程,

提高识字教学效益”的CAI实验研究。实验的预定目标是:利用《汉字笔顺、笔画和汉字结构教学》四套软件,进行计算机辅助识字教学,结合多种是教媒体的结合运用,有利于教师创设学字的语言环境,有利于突破教学难点,有利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提高自学能力。使学生牢固掌握汉字识记的基本规律和书写规则。

此项实验采用对比法,时间为两年。选用义务教材四册中的1150个生字为实验内容,通过四阶段的实验进行四项测试:a.汉字笔顺、笔画、偏旁部首的识记能力。b.多笔画难书写的重难点汉字的掌握情况。c.独立识记、自学汉字的能力提高。d.汉字书写规范程序。

四、计算机辅助识字教学的效益分析

我校计算机辅助识字教学实验已进入第三阶段,从教学实效和初步测试分析,以有下几方面的优势。

1、学习环境和教学模式的根本改变。CAI

识字教学是在微机室进行,学生的学习环境起了变化,外部环境促使学生学习的兴趣的提高,有了兴趣,学生注意力才集中,思维活跃,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自觉性得到发挥。传统教学,教师只重视教学目标分析和学习者特征,但辅助教学还能很好地体现师生之间、人机之间的交互作用。我们根据制定的教学原则,要求教、学、助有结合,教为学服务,教又借助计算机的辅助作用(演示),达到有效服务,这样课堂教学的模式根本上起了变化,动静搭配合理,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互相协调。教师不是直接灌输知识,而是依靠良好的学习环境的理想交互作用,促使识字效率的提高。

2、现代教学技术的优势,弥补了一般直观教学的不足。由于计算机的特定功能,它给识字教学的直观性方面提供了优越的条件。先进的直观教学,使教师实现了图像、文字和语言的互补,又提高了学生感知、认知、确知和反馈的程度。计算机所显示出的每个汉字的一笔一画,笔顺规律,笔画数,每一笔,每一字的书写方法、位置都是动态的,且有提示、重写等特点,因此直观

性更强。教师利用直观材料,指导学生有目的地定向、定位观察,使学生充分地感知所学的每一个汉字。学生通过操作,再现汉字整体形象和部分笔画、部首的形象,确认已知、巩固学字成果,反馈学习效果,确立正确的感知。因此现代直观教学是对传统识字直观教学和其他电教的直观教学的继承和发展。当然,它的识字和教学效率是明显的。

3、增加教学容量,加快教学节奏,突破重难点。教学模式的改变,直观手段的更新,学生兴趣的激发,自学能力的提高,使每节课的教学进程随之加快,平均一堂课的教学内容比一般的教学进程增加了30%

到40%。有些教材共有十多个生字,一般的教学方法很难教完, 但使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学生一节课便可识记全部的生字,既不增加负担,巩固率也较高。识字教学的重难点,主要是某些基本笔画、某些字的笔顺及特殊的偏旁部首。由于软件的明显特点是笔顺笔画写错,屏幕就不显示这个字,这就保证学后认识和书写的正确性。对难写难记的笔画,通过反复闪烁,可引起学生注意和重视。有些基本笔画,如“ @@@@@@”看上去是由几笔组成,但学生操作时,只需击一次键,就显示出来,学生就领悟了是一笔写成的。对于有些字作为部首偏旁时,需改变某一笔画,这也是教学的重难点,计算机可闪烁提示、重写,提醒学生注意变化。总之,突破识字教学重难点的力度都比较方法和手段强得多。从第二册教材中的部分生字的笔顺\笔画识记测试中看出,笔画正确率实验班为96.7%,对照班为88.4%;笔顺的正确率,实验班为94.3%,对照班为73.5%;多笔画难书写的字测试结果是实验正确率为99.5%,对照班为96.16%; 独立识字的汉字,实验班正确率为99.5%,对照班为94.5%,这说明CAI识字教学的效益是明显的。另外从学生书写的规范上看,实验班学生都胜过对照班的学生。

五、计算机辅助识字教学系统需要探讨的问题

计算机技术教学论文范文第13篇

计算机网络教学与课堂授课有非常大的不同,在进行课堂授课时要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比如说,教师的上课状态、学生的上课状态、书本知识的局限以及周围环境的影响等都会成为影响授课质量的原因。但计算机网络教学却是大大的不同,计算机网路教学中学生处于主动的一方,教师主要是处于引导的状态,让学生自发的去学习,建立学生自主学习的机制,在这样的情况下,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而虚拟教学和远程教学是属于相互补充的两种教学形式,虚拟教学更是弥补了远程教育的不足,学生足不出户就可以进行各种各样的教学实验,从而获得和课堂学习不一样的学习体验,能够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从而获得更高的提升。此种教学方法,可以使学生的知识学习更加的形象化和具体化,使学生学习起来更加的直观和容易理解,另外,在进行有趣学习的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探索的欲望。

2计算机科学技术在教学中应用的影响

计算机科学技术在现代教学中的作用及影响无疑是非常巨大的,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使得学生的学习不再局限于那小小书本之内,通过多媒体课件以及种种辅助教学,增加了非常多的课堂知识量。在增加学习知识量的同时并没有消耗更多的时间,恰恰相反,通过计算机的有效运用大大减少了教学时间,让学生在同样的时间内了解了更多的知识。现代的教学手段改变了以往沉闷乏味的教学形式,计算机的合理使用能够有效的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让学生们主动去学习,去了解知识,从而让学习变成了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改变了以往的学习状态,形成了积极向上的学习风气。从大的方面来说,现在的世界俨然是一个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的新时代,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发展,计算机已经进入到了家家户户,成为人们生活和工作的必需品,计算机为人们生活学习等诸多方面带来了很大的便利,打破了传统的区域界限的新知识,带人们走进了一个知识经济的新世界。而且,计算机还扮演着非常多的角色,除了教师、学生以外也可以是朋友、玩伴、工具等。人们可以在计算机当中获取非常多有用的东西,计算机在作为辅助工具时可以进行管理工作,学生可以在计算机上完成自己的作业,它也可以是老师,在自己有不明白的地方时为自己授业解惑。

3结语

计算机技术教学论文范文第14篇

1.1行业特点

卫生服务作为特殊的服务行业,其管理方式千差万别,但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卫生服务行业的管理模式正在趋于统一。作为卫生服务主体的医院等机构拥有大量的患者、医生、护士等工作人员,装备了大量的先进仪器设备,每天处理大批业务,产生了庞大的信息,医院一直是当前医学信息潮流中最活跃的领域。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性能的提高,计算机技术已经在卫生服务行业中发挥着极大的作用,尤其实在医院的医疗、教学、科研、管理、等各方面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医疗服务机构的医学信息化管理程度不断提高,三级以上医院全部实现了医学信息的计算机管理。各种卫生医疗机构和管理部门也都采用了对医学信息的计算机管理。

1.2教育特点

高等职业教育中,卫生职业院校的培养目标是主要是使求学者获得卫生职业或职业群所需的实际能力(包括技能和知识等),提供通向医疗卫生职业的道路。因此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操作时培养的重点方向。实践技能不仅包括医学相关的实践技能,还包括对计算机技术的使用和医学信息计算机技术的熟练使用。而当下大部分卫生类院校没有开设专门的医学信息计算机相关课程,学生在进入工作岗位前需要单独进行相关的岗前医学信息计算机技能的培训,才能进入工作岗位。由此可见在医学院校和卫生职业学院开设医学信息计算机技术课程已经迫在眉睫。

1.3计算机教学

卫生职业学院的计算机教学现今仍以计算机基础知识为主要教学内容,一般学时为54学时,主要讲授计算机基础知识、网络基础知识、Office办公自动化等方面内容。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发现许多学生在中学时代的计算机课程中已经学会了上述大部分知识,教学存在重复性,同时也无法突出卫生职业学院的特点,和医学专业的特点。不能实现与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岗位需求无缝对接。因此在卫生职业学院等卫生类院校开设医学信息计算机课程,已经成为了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2医学信息计算机应用技术和医学信息系统

2.1医学信息计算机应用技术

医学信息计算机应用技术是一门以医学信息为主要探究对象,以医学信息的运动规律及应用方法为主要探究内容,以现代计算机为主要工具,以解决医药工作者在处理医学信息过程中的各种问题为主要探究目标的一门新兴学科,是一门介于医学、计算机科学与信息学之间的交叉学科,应用性强有不乏自身基础理论的探究。

2.2医学信息系统医学信息系统

涵盖整个与医疗、卫生有关的信息加工、传递、存储以及利用等相关的信息系统,包括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医疗服务信息系统(主要由医院信息系统组成),卫生行政管理信息系统所组成。

3教学计划和实施方案

3.1教材选择

医学信息计算机应用技术作为一门新兴学科,目前可供选择的教材较少,推荐使用以下教材:(1)《医学信息计算机应用技术》,高等教育出版社。该教材也是全国医学信息技术人才培养工程教材、全国医学信息技术考试管理中心岗位技能考试的制定教材。(2)《卫生信息学》,卫生出版社。

3.2教师培训

原有的卫生职业学院的计算机课教师和实验教师可以参加全国医学信息技术考试管理中心的培训,考试后获得相关的从业资格。同时鼓励教师到医院等医疗卫生服务机构进修,参观、学习,了解医学信息计算机技术的实际应用,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3.3教学计划在第一学年即可开设,建议设54学时,其中理论12学时,实践42学时。同时针对不同专业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

3.4教学目标及其具体实施方案

卫生职业院校开设的专业较多,以我院为例,开设了护理、口腔医学技术、医学检验技术、药学、康复治疗技术、医学营养、公共卫生管理等专业。不同的专业学生学习的专业课程完全不同,日常使用和管理的医学信息也不尽相同,可以针对专业开设不同的课程。如护理专业学生重点介绍门诊护士和住院护士的医学信息计算机技术的使用。药学专业学生重点学习药房(药局)的计算机管理系统。检验专业重点学习医学、卫生检验、检疫实验室的医学信息的管理。根据不同的专业突出不同的侧重点,在教学中可以分专业教学,从而达到医学信息计算机技术的学习目的。下面以护理专业学生为例介绍教学目标及其具体实施方案。护理专业学生可根据学习方向重点学习医院信息系统的门诊护理工作站、住院护理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等卫生服务机构的医学信息管理系统软件的使用。以住院护理中心的计算机管理中,住院护士应具备以下医院信息系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如表1,表2所示。

3.5改变教学实施策略,改革教学方式

结合医学信息管理系统软件的操作采用以实训教学为主的教学、考核方式。改革考试方式,采用实践技能操作的考试方法,模拟医院的科室设置,安装医院信息计算机管理系统,同时设置挂号室、收款室、医生诊室、药局、门诊处置室等部门,由不同专业学生扮演患者、挂号护士、收款人员、门诊医生、药局药剂师、门诊护士,分组进行操作,完成整个门诊操作流程。同时鼓励参加全国医学信息计算机应用技术认证考试。使学生毕业时获得双证。

4结语

计算机技术教学论文范文第15篇

技术培训学校以技术培训为第一要义,加深技术基础理论与实际应用的知识之间的相互结合,保证课程设计的相关方式和方法,提高学生在实际学习过程中的动手能力的培养,建立合理的实验课程教学内容大纲,建立合理的教学任务内容,建立合理的实验课程表,合理的实验课程教学方案。以实验教学内容为计算机专业发展方向,提高学生在计算机实际应用能力中的培养。对于实验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实验课程都应该设置实验报告,将实验成绩计入课程专业总成绩中,作为有效的考核的方法,从而保证实验课程的有效性。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快速发展,计算机应用的新方式和新理论、新方法不断的在技术培训学校的计算机课程内容中得到更新,加深实验课程的重视,结合课程体系内容,合理的建立学生对于专业知识的认识程度,保证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加深学生对于技术水平应用能力的培养,建立合理的应用技术水平人才,保证计算机专业技术水平人才的实效性。

二、技术培训学校中实验课程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传统的计算机专业实验课程是通过教师的引导教学,按照教师的教学设置安排合理的实验步骤,从而完成实验课程,这中实验课程方法在实效性上存在严重的缺陷,虽然可以保证实验课程结果的有效保证,但是却造成学生对于实验课程兴趣的降低,不能有效的改善学生的课程思路拓展认识,学生以被动接受的形式完成计算机专业教学课程实验的学习,从而降低了学生的自主能动性,降低了学生的积极性,不利于学生实验课程的整体发展,降低了学生的整体创新思维能力的拓展培养。因此,加深教学实验课程的改革是保证技术培训学校中计算机专业学习的有效方法,将被动的实验课程转变为主动的教学思路,以合理的计算机上机操作,合理的课程实验动手能力设置、良好的计算机应用处理问题的课程设置保证计算机专业课程水平的有效提高。通过课程实验设置提高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对于计算机专业知识学习的兴趣,合理的设置教学实验课程内容,加深学生实验教学的相关方式,拓展学生整体的知识内容程度,保证学生在实验课程中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程度,激发学生的课程积极性和自身的主管能动性,保证学生的自我创新意识的培养。计算机专业实验课程的改革是加深实验课程内容的整合,将实验课程的相关内容进行分配,建立技术理论学习实验、综合设计实验和研究技术类实验的三合一结合教学方法,通过加深计算机实验课程的学习,提高计算机实验教学过程,保证计算机相关课程的设置,保证计算机实验的有效性发展,从而提高计算机实验课程,完成实验教学的目标。

三、技术培训学校的教学课程改革方式

随着我国技术培训学校的教学特点,得到了技术人才市场的广泛欢迎,大力开展专业技术水平人才的培养,结合工作实际需要,完成计算机专业实验课程,从而保证计算机课程的实际效果。为计算机实验教学课程进行系统的课程改革,提高学生的实验学习能力,加深学生的实验课程接收水平,建立合理的计算机实验课程能力的培养,建立合理的创新思路,保证实验课程的有效改革。优化实验设备仪器,建立综合的教学课程设置,合理的安排实验内容、加深课程装置的设置,建立综合性的实验过程,对实验课程进行合理的认识。建立认知型、设计型和综合应用型三种实验教学平台,保证整体课程实验的过程的有效性。

四、技术培训学校的教学课程改革思考

开展合理的开放性教学改革实验方式,结合专业研究型教学课程内容分析,完成计算机课程理论联系实际的实验课程设置,系统化的完成实验课程模块设置,提高实验教学的总体课程比例,加大综合性实验设置,加深学生的技术能力培养,保证计算机实验平台的开放性,实现实验课程的合理认识,保证实验课程教学方法,全面的衡量学生的计算机专业创新能力,结合学生的发展,建立合理的课程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课程实验技能与创新思路,实验操作能力和实验设计水平,结合实验进行技术问题分析,从多个角度、全面化的考核学生的实验课程能力。加深计算机教学内容的实验课程学习,保证培训学校的自我内容培养,结合外部课程学习,完成计算机专业教学实验水平的提高,实现有合理性规划的实验课程教学内容的培养,建立实验教学课程管理平台队伍,加深课程管理的有效性和规范性。

五、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