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体育学院学年论文范文

体育学院学年论文范文

体育学院学年论文

体育学院学年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体质健康;体质健康成绩;统计调查

1.目的及意义

本文为了解我校2010级―2013级学生身体素质情况,锻炼程度等基本状况,进行深入了解,从而进行有计划的训练,为开展一些有益身体健康的体育项目做准备。并通过对西北民族大学体育学院2010级―2013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进行调查,分析,评价,找出规律并发现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对全面提高大学生健康水平和身体素质水平、更新体育教学和健身观念,有效增进大学生的身体健康和身体素质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本文以西北民族大学文、理科与体育学院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体育学院相比文理科学院人数较少,体育学院的样本我们选取了从2009年到2013年的全部学生的体质健康测试的综合成绩,并利用excel表格的公式功能计算出平均分;

理科学院我选取了土木工程学院、数学与计算机学院、电气工程学院与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这四个学院,并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每个学院抽取200人,样本总量共800人。文科学院我选取了民族学与社会学院、历史文化学院、外国语学院与文学院这四个学院,同样随机抽样的方法,每个学院抽取200人,样本总量共800人。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

通过对国内外有关体质健康调查方法的学习和其结果的了解,将对西北民族大学学生的体质健康与其进行对比,看出问题,提出可行性建议。

2.2.2调查法

a、数理统计:将要用的数据进行统计整合

b、抽样法:分层抽样:针对4个文科学院和4个理科学院于2009~2013年体质健康成绩分别抽取200份样本。

随机抽样:文、理科学院学生成绩随机抽样。

3.结果与分析

3.1不同学院的体质健康测试结果

3.1.1数据的整理与统计

3.1.1.1表格概况

下表1-1是我校2009年至2013年体育学院、理科学院与文科学院体质健康测试综合成绩的平均成绩

3.1.1.2目的与作用

用以比较不同学科性质的学院之间体质健康状况的差异,以及各自学院的学生随着年级的增长身体素质状况的变化

3.1.1.3抽样与统计方法

按照上文抽样方法得到的样本量比较大,利用excel公式对样本的平均成绩进行了平均分的计算,得到下表。(注:平均分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1-1体育学院、理科学院与文科学院体质健康测试综合成绩的平均成绩一览表

根据上表我们可以看出,体育学院的体质健康测试成绩从2009-2012学年均为83分左右,而2012-2013学年为88分,体育学院的身体素质状况为良好及优秀而文理科学院的体质健康测试成绩均在72-73分左右,身体素质状况为合格。

3.1.2不同学院随着学年增长的身体素质变化的折线图

下图1-2是根据表格1-1制作出体育学院、理科学院与文科学院体质健康测试综合成绩平均分随着学年增长的变化图。

1-2不同学院随着学年增长的身体素质变化的折线图

从上图可看出,体育学院学生从2009年到2012年体质健康测试的平均成绩均在83分左右,而2012年到2013年的体质健康测试成绩大幅度提高到88分,而文科学院与理科学院的体质健康测试成绩从2009年到2013年的变化幅度不大,均在72-73分左右。

3.1.2不同学院之间体质健康测试成绩的对比

下图1-3是根据表格1-1制作出来的从2009年到2013年体育学院与理科学院和文科学院体质健康测试综合成绩的平均分的对比图

1-3不同学院之间体质健康测试平均成绩的条形图

由上图我们可以明显的看出,从2009年到2013年这四个学年的体质健康测试的平均成绩,体育学院远远高于理科学院与文科学院,而文科学院与理科学院的平均成绩相差不大,身体素质基本相同。

4.结论与建议

4.1调查研究结论:

根据对2009-2013学年不同学院体质健康测试成绩的统计对比和分析,以及对于2012-2013学年不同学院男女生跳远成绩的对比分析结果来看,非体育专业学生的身体素质远不如体育专业的学生,身体素质状况仅为合格,而体育专业学生身体素质为良好及优秀,说明经常性的体育锻炼可以增强体魄,提高身体素质,我们要提高非体育专业学生的身体素质,加强体育锻炼。

4.2对于增强非体育专业学生身体素质的一些建议:

4.2.1从学校层次来说

(一)加大身体素质练习在教学时间上的比例

以我校来说,体育课为每周一次,而且只有大学一二年级开展体育课程,三四年级没有体育课程,在一二年级的体育课程中,一年级为基础的体育素质锻炼,二年级为按兴趣选择体育项目进行训练,在二年级的课程中身体素质练习相对较少,因此可以延长体育课程的学年时间,延长至大学三年级,而且加大身体素质练习在教学时间上的比例。

(二)多开展趣味性的体育竞技类的比赛

学校应该鼓励开展体育竞技类的比赛,增强同学凝聚力,培养活力,强身健体,而体育竞技多枯燥劳累,应该增强比赛的趣味性,打破原来单一的跑步、跳远、跳高等传统项目,加入如老汉推车,三人两脚等普及性高,趣味性强,参与度高的项目比赛活动。

(二)加强体育场馆等基本设施建设

拿我校来说,现在建有体育场、篮球馆、篮球排球场、后操场、舞体馆、羽乒馆,基本设施建设基本完备,只是场地的开放时间有限,场地的容纳量有限,而我校学生数量庞大,建议延长各体育活动场馆的开放时间,并提供体育器材(如网球拍、羽毛拍等)的租借服务。

4.2.2从学生个人来说

保持合理的饮食,养成健康的生活作息规律。

大学生进入大学以来,心智年龄各方面趋于成熟,由于距离家较远,受到父母的管制和约束较少,大学的管理模式也不像中学时代的严格和苛刻,不少学生喜欢喝酒吸烟,饮食不规律,熬夜打游戏,上网,唱歌等,不合理的作息习惯和规律对于身体体质的危害较大,我们学生自己要自觉养成合理一日三餐的饮食习惯和健康的早睡早起生活作息规律。

(二)加强体育锻炼,积极参加户外运动

由于现在交通通讯工具的发达,大学校园里出现了大量的“宅男”“宅女”,他们吃饭叫外卖,有些外卖甚至可以送到寝室宿舍里,购物靠淘宝,终日呆在屋内不进行运动与锻炼,导致身体素质越来越差,作为中国新一代的大学生我们要有蓬勃的气质和活力,经常参加体育活动,加强体育锻炼,如每天跑步,和同伴打球,爬山踏青等户外活动,提高自身身体素质。(作者单位:西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参考文献

[1]徐坚,刘立清,韩飞.中美两国学校体质健康研究现状的比较[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2005(4):86.88硕士学位论文

[2]翁永良.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是高校体育课改效应的检验指标川.’湖北体育科技.2005(2):124-126硕士学位论文

体育学院学年论文范文第2篇

一、高师语文教育学专业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名称混乱

众所周知,早在1986年11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上就将“教材教法研究”更名为“学科教育学”,相应地高等师范院校“语文教材教法”的名称也自然应更名为“语文教育学”,然而时至今日,这门课程的名称仍然五花八门、叫法混乱。调查表明,目前师范院校语文教育学课程的名称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四类:

①语文教材教法;

②语文教学论:

③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④语文教育学。

(二)课程被边缘化

语文教育学这门重要的课程存在着被边缘化的趋势,表现为

1.必修课程课时被压缩。一些师范院校中文系将本科语文教育学这门必修课程的课时由原来的76课时压缩为54课时,使得原来要一个学年才能学完的课变为一个学期就要学完。这样,对于这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要在短短的54课时之内,既要讲解理论知识,又要训练学生的教学技能,二者兼顾是比较困难的,很难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2.必选课被改为任选课。即将一些师范类学生的专业必选课程诸如《语文名师名课研究》、《语文教材研究》等改为任选课程,即可选可不选,同时增加了相当多的五花八门的选修课程,包括像养生学之类的。由于那些课程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因而造成了不少学生放弃专业选修课程。

3.实习方式被改变。一些院校为了减少自身的麻烦,将本该学校组织的集体实习改为学生个人找单位实习。这样事实上造成了一种“放羊”的方式,学生的实习得不到应有的保障。

(三)教材选用杂乱

1.级别不一。有的院校使用部级教材,如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刘淼教授所撰写的《当代语文教育学》(2005年2月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华东师范大学倪文锦教授主编的《初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2003年5月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高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2004年11月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等等,有的院校则采用省级教材。这类教材往往由省属师范大学的语文教育教研室或省级语文教学法理事会组织编写。由于级别不一样,相应的学术质量也有区别。

2.内容不一。有的院校采用的是“语文教学法”系列的,有的是采用“语文教学论”系列的,有的是采用“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系列的,有的是采用“语文教育学”系列的。

3.年代不一。有的采用的教材是2005年出版的,有的则是20世纪80年代、90年代出版的,年代相差将近二十年。

(四)教学设施落后

1.教学资料匮乏、内容陈旧。在很多师范院校中文系的图书室中,有关语文教育课程方面的参考书籍少的可怜,零零散散,而且多半放在不为人知的角落里。有些著作版本太老,还停留在20世纪80年代初。另外,一些必备的教学录像资料也没有。

2.教学设施落后。语文教育学这门课程由于其培养任务的特殊性,应当尽量做到小班上课,小班实习,进行微格教学。而目前的情况是,很多学校没有微格教室,甚至连一台教学摄像机也没有,教师只能采取上百人的大班上课,学生的教学实践也只能采用一只粉笔,一张嘴,学生讲,老师评。

二、高师语文教育学专业走出困境的对策

(一)加紧正名,统一称谓

由于课程名称混乱,使得高师语文教育学专业课程理论建设受制约、课程教学内容差别大。这将不利于课程体系的建设以及对未来语文教师的培养。因此,应采取措施统一课程名称。

1.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规范名称。可以通知,要求各高等师范院校的“语文教材教法”、“语文教学论”统一改为“语文教育学”,并不准私自确立名称。

2.学术团体自行带头更名。如中国教育学会语文教学法专业委员会可以带头改名为中国教育学会语文教育学分会,各省、各地的分会也统一更名,这样起到示范作用。

(二)强化领导、加大投入

当前,部分师范院校中文系(文学院)对语文教育学课程课时进行压缩,把一些专业必选课程改为任选课程,对于教学设施的投入不足,说到底,是由于这些师范院校中文系(文学院)对这门课程重视不够,认为这门课程无足轻重。其实不然,从大的方面讲,这关系到高等师范院校中文系(文学院)的定位,乃至生存。从小的方面来看,直接关系到每个学生的就业,关系到他们的前途。为此,笔者建议

1.强化领导。高等师范院校中文系(文学院)语文教育学课程不仅仅是几位教师的事情,它涉及到教学、实习等工作,关系着每个学生的就业,是一项系统工程,应当由有关领导专门分管。应当建立相应的制度来规范和保护这门课程,定期召开教学会议,倾听一线教师的意见和建议。有关领导应当经常深入一线课堂,了解学生的学习和实习,了解学生的需求。

2.加大投入。应当为语文教育学课程提供专门的经费保障,购置必要的教学资料、配备必要的教学设施,包括微格教学实验室。应当为语文教育学教师的进修、培训、参加研讨会提供必要的经费。应当有意识地扶持语文教育学课程的理论建设,为其提供经费保障。应当为学生的教学实习创造良好的条件。

(三)加快整合,加强沟通

1.整合课程体系。笔者认为,各高等师范院校中文系(文学院)语文教育学课程之所以在课程内容、教材使用等方面存在着各自为政的局面,其根本原因是因为教师们对于语文教育学课程体系认识不一,笔者认为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刘淼教授所著的《当代语文教育学》(2005年2月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比较好地构建了语文教育学的课程体系。这本著作的语文教育学体系由三部分组成:语文教育、语文教学、语文教师。在语文教育部分中,作者论述了最新教育理念对语文教育的冲击,包括建构主义、多元智能理论、后现代主义与语文教育;相关学科对语文教育的影响,包括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对语文教育的影响:语文教育理念自身的巨大变革;语文教育目标:语文课程。在语文教学部分中,论著涉及到语文课程标准、教材、基础知识教学、阅读教学、作文教学、口语交际教学、综合性学习、教学艺术、教学技术、教学评价等。在语文教师部分中作者撰写了语文教师的教学、教育、科研、心理、素质、成长等内容。综观这本著作,分类科学,体系严谨,应当成为语文教育学的标准体系。

体育学院学年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体育院校学生; 理论课;厌学; 对策

中图分类号:G807.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 号:1007-3612(2011)03-0105-03

Research on the Study weariness Behavior and Influence of the S tudents in Sport Universities

FENG Chuan cheng

(Wuhan Institate of Physical Education,Wuhan 430079,HubeiChina)

Abstract: In this essay, the methods of documentary data, questionnaire, interview, ma thematical statistics, and logical analysis are deployed. It studies the behav iors of study weariness of theory courses of students from multiple perspective s such as psychology, sociology and management. The study of the study wearin ess behaviors of theory courses of students shows that the situation in physicaleducation is severe and there is bigger significant in major, gender and grade , and there are four main factors affecting the behavior, namely, students’own factor, society factor, school factor and family factor. And the paper ma kes an in depth analysis on it.

Key words: physical education students;theory course;study weariness ;strategy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加强和 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把他们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于全面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确保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 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确 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07〕1号文件强调 ,加大教学投入,强化教学管理,深化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时代要求我们高等教 育必须狠抓思想建设、学风建设、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时下大学生厌学现象比较严重,已经 成为制约学生能力提高的“瓶颈”,并严重影响到学校的教学质量和声誉。研究体育院校学 生理论课厌学行为,为管理者提供理论依据。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被试本研究以北京体育大学、上海体院、武汉体院、沈阳体院、成都体院、西安体院 六所体育院校不同专业、不同年级、不同性别的学生为调查对象,根据研究的任务共发放问 卷1 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 123份。 被试包括733名男生,390名女生,大一学生326人,大 二 学生240人,大三学生349人,大四学生208人。所学专业包括体育类专业(运动训练专业、 民族传统专业、表演专业、体育教育)和非体育类专业(体育管理、人体科学、新闻等专业 )。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查阅国内外大量有关厌学、学习倦怠、逃 课等相关文献,通过因特网查阅主要国际心理学网站,收集了与研究有关的资料和信息,为 本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和研究基础。

1.2.2 访谈法采用专家访谈对课题的可行性和问卷指标的确定进行了论证,并对六所体院的管理者、 理论教师和学生分别进行了访谈。

1.2.3 问卷调查法根据文献资料法收集的材料结合理论课教师、学生的访谈,自编体育院校大学生理论 课厌学行为调查问卷,从缺勤、课堂情况、作业情况、理论课态度、理论课考试作弊、理论 课重修等7个方面对大学生厌学行为进行测量。另外编制了《体育院校学生理论课厌学行为 影响因素问卷》,在实际操作中,对调查问卷进行了信效度检验,具有较好的信效度,可作 为本研究的测量工具。

1.2.4 数理统计法与逻辑思维法 用SPSS13.0统计分析软件包 对数据在计算机上进行统计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体育院校学生理论课厌学行为因素问卷的信效度检验

2.1.1 内容效度在编制初步问卷后,请心理学、教育学专家对问卷条目的合理性、准确性以及与研究 主题的联系进行评价,根据评价意见进行修改,直到符合专家要求,最终形成由16个条目组 成的正式问卷。

2.1.2 重测信度选取100名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进行间隔4周的重复测试,并检验两次测试之间的相 关。结果表明,问卷的4个分量表之间具有中等以上的相关,相关系数为0.67到0.89之间 ,总问卷相关系数为0.84,表明问卷具有较好重测信度。

2.1.3 因子分析运用体育院校学生理论课厌学行为影响因素问卷进行调查,经KMO and Bartlett 检验 p

以上 研究结果表明,体育院校大学生理论课厌学行为调查问卷具有较好的信效度,可以用来评价 体育院校大学生理论课厌学行为。

2.2 关于体育院校学生理论课厌学行为的表现厌学是指学生在主观上对学校学习活动失去兴趣,产生厌倦情绪和冷漠态度,并在客观 上明显表现出来的行为。根据调查表明,体育院校学生厌学问题较为严重,其行为主要表现 在上课态度不认真,迟到、早退和虚请病假、事假严重,上课不认真听讲,作业拖拉、抄袭 或不交,考试作弊(表2)。调查发现,术科的出勤率明显高于学科,专业基础课逃课率 在20%以上,至于哲学、思想道德修养等通识教育课的逃课率在50%以上,而因不喜欢所学专 业而厌学的学生比例竟高达40%以上。

2.2.1 不同专业大学生厌学行为表现的差异研究发现,运动训练专业、民族传统专业、体育教育、表演专业在厌学行为表现上与非 体育类专业(体育管理、人体科学、新闻等专业)存在显著差异(T=5.62,p

2.2.2 体育学院学生理论课厌学行为性别差异比较为研究男女生在理论课厌学在其各个维度上的差异,以性别为自变量,以缺勤、课堂情 况、作业情况、理论课态度、理论课考试作弊、理论课重修作为因变量,采用独立样本t检 验方法进行比较分析(表3)。

表3数据显示,在体育专业大学生理论课厌学行为表现的主要方面上,性别差异较大,即 女生远远优于男生,理论课厌学集中于男生。这一点与日常理论课教学、考评情况相一致。 造成这一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女生自我意识中的自我调节系统优于男生,主要表现在自我控制 和自我教育方面。

2.2.3 体育院校学生理论课厌学行为的年级差异 以年级为自 变 量,以厌学的维度为因变量作方差分析,结果如下表4所示,说明不同年级的体育教育专业 大学生在厌学理论课行为上各个维度及总分都表现出极其显著的差异。

表4数据显 示,不同年级大学生在厌学六个方面均存在差异。其中,迟到、缺勤指标,一年级学生与二 、三、四年级学生均有显著性差异,得分均低于二、三、四年级学生,说明二、三、四年级 大学生要比一年级学生缺勤次数多,其中三年级学生缺勤情况最严重。

在理论课厌学行为的问卷总分上,三年级与一年级之间的差异极其显著,且三年级学生 的得分高于一年级的学生得分,且其得分均高于其他三个年级的学生的学习厌学得分,这说 明四个年级的学生中三年级学生对理论课厌学行为最严重。

3 分析与讨论

3.1 体育院校学生理论课厌学行为的个人原因学生厌学行为的产生,从内因来看主要是学习内部动力机制发展水平低。对于体育院校 学生来说文化课基础差,从未体验过学习成功的喜悦感。同时,体育学生对学习目标的认识 不够,调查结果显示有36.3%的学生认为上大学是为了拿到毕业文凭,15.7%的大学生是为 了 将来当上领导,37.5%的学生是为了锻炼各种能力,而只有10.5%的学生是为了在学业上有 所 建树。从心理学角度看,体育院校的部分学生心理状态不良、意志薄弱、心理素质较差,在 情绪控制、承受挫折等方面能力较差,学习上常常放松对自己的要求,缺乏进取精神。他们 受鼓舞就振奋,遇挫折便丧气。情感上自我意识强,一旦自尊受到伤害会出现争执、顶撞甚 至自卑的情绪,影响到学习。他们的心理调整机制也不算健全,缺乏承受痛苦和挫折的能力 。有些人在交际上存在问题,跟身边的同学相处不融洽,导致受冷落,被孤立,进而影响学 习。体育院校的有些学生在个人认知方面也有所误区,上大学就是在混文凭,目标渺茫,缺 乏动力,而且学生在大学期间谈恋爱很普遍,导致有些人无心顾及学习。

3.2 体育院校学生理论课厌学行为的社会因素社会因子是第二主因子。体育院校的学生毕业后就业形式不是很好,机会少,社会对体 院学生的期望值也不高,所以体院学生在市场竞争中不占优势。在毕业时,有关系有路子的 大学生,找到了好工作,而成绩优异没关系的学生却四处碰壁。这些使得在校的学生对此很 不满,愤世嫉俗,对前途感到担忧,失去了学习的动力。被调查学生普遍认为在学 校学习的理论知识不能应用于实际,所以对理论课产生厌学行为。社会上还有这样一种说法 :搞体育的只要把自己的技术专项训练好了,将来进入一家好的俱乐部,学习成绩差、文化 层次低无所谓,照样能挣大钱。因此,使得体院部分学生重武轻文,重技术学习,而忽视理 论课的学习。

3.3 体育院校学生理论课厌学行为的学校因素学校因子在影响因素中占第三位。体育院校的教学环境和条件存在一定的问题,学校缺 少文化氛围,专业设置滞后,教学内容陈旧,目前体育院校的专业和课程设置与社会发展之 间存在着明显的不适应。体育院校普遍放松对学生的日常管理,学生上课迟到、早退及旷课 现象严重,在考试管理方面,存在着考风不正、考纪不严的漏洞,平时努力与否与学习结果 的关系不大,考前划范围突击或作弊就可应付,所以考试容易蒙混过关。教学方法单一,教 学内容枯燥,教师业务水平、修养有待提高。 有的体育院校出早操、课程安排不合理等原 因,造成学生运动量过大,学生的体力透支,导致上理论课时精神状态不好,注意力不集中 。

3.4 体育院校学生理论课厌学行为的家庭因素家庭因子为第四主因子。在体育院校,有些学生家庭经济条件差,为了赚学费,在学校 外边兼职打工,导致逃课。有的学生遭受过家庭挫折、家庭变故,使他们的感到自卑和厌世 ,很渴望得到尊重和理解,可是到了大学,教师与学生的沟通明显不足,这些使他们感到孤 独,人情冷漠,致使他们产生厌学。其次有一部分体院学生家境很好,他们缺乏目标,缺乏 进取心,他们厌恶学习。而父母很少会跟孩子沟通学习方面的事情,对自己孩子在文化课方 面的成绩没要求。所以这部分人成了逃课族的主要部分,厌学行为相当严重,而且还很有影 响力,使得周围的很多人效仿。第三,家庭教育方法失当。父母教育时主观性较强,过分限 制子女的言行。有些家长认为某专业就业前景好,强迫子女学习该专业,而忽略其真正兴趣和 其性格更适合什么专业,从而直接影响到学习的积极性和目的性,引发子女产生厌学心理。第 四,家长与学校互动性差。学生出了问题,家长才与老师沟通或者学校才被迫与家长联系,寻 求协助解决的办法,其效果是较差的。

4 结 论

1)体育院校大学生理论课厌学现象较为严重,并存在较大的性别差异,年级差异,女生好于 男生;一年级较好,三年级厌学情况最严重。

2)体育院校学生理论课厌学行为产生的原因主要包括个人因素、社会因素、学校教学和管 理因素以及家庭因素四个大方面。

3)根据学生厌学的四个方面可以采取一下对策: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体院学生适应 能力;提高心里承受能力,全面提升自我;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杜绝不良风气;注重学生 职业规划教育及就业指导;加强体育院校学风建设,创造良好的校园环境;完善体育院校管 理体制建设,深化教学改革;提高体育学院教师专业素质和责任心,加强教师培训制度;加 强课程改革,提高课程适应性;加强对体育院校学生必修基础课补习;重视学生心理问题, 培养健康心态;家长关爱孩子,对孩子进行情感补偿;家长应该降低对孩子的期望值;家长 鼓励孩子,避免溺爱孩子;加强家长与学校的沟通。

参考文献:

[1]李德显,崔瑞萍.大学生厌学现象分析与对策[J].高等理科教育,2002 ,41(1):106-108.

[2]李期.当代中国大学生厌学现象浅析[J].延安教育学院学报,2001,34(4):18 -21.

[3]袁东华.大学生厌学根源初探[J].广西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21(1):6 -8.

[4]李静,何琦.大学生厌学现象的调查――以2003年对兰州大学的调查为例[J].兰 州大学学报,2005,33(1):126-132.

[5]张军.大学生厌学心理调查研究[J].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5,25(2):86-90.

[6]刘瑞贤.大学生厌学现象的深层诱因[J].中国青年研究,2008(8):84-87.

体育学院学年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课程设置;比较

1、前言

我国体育硕士专业学位在2006年由20所试点高校首次进行招生,设置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有利于充分发挥体育在现代社会中的功能和作用,有利于适应高层次、应用型体育专门人才需求急剧增长的趋势,有利于积极调整和优化体育学科结构和人才培养模式。2009年教育部决定,扩大招收以应届本科毕业生为主的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范围。国家自2009年开始调整硕士研究生教育的结构,提出要大力发展专业学位,努力从根本上改变硕士研究生教育以攻读学术学位为主的局面,并力争到2015年,使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中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比例各占50%。随着全日制体育硕士的培养规模的壮大,到2010年全国已有62所高校开始招生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新形势下我国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位类型进行培养将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在课程设置方面必然会存在一些问题,不够完善。

2、研究结果与分析

2.1对所涉及的专业领域分析研究

如表1所示,我国大部分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主要包括体育教学、运动训练、社会体育指导和竞赛组织这四个领域。资料显示这几所高校只有沈阳体育学院有竞赛组织这个专业,其他学校尚未涉及这个领域。东北师范大学、鲁东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和浙江大学只有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这两个专业。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现在的人们越来越追求科学健身,需要社会体育指导员来指导他们如何进行合理科学的健身。因此其他高校可以增加社会体育指导这个专业领域,同时还能扩大学生的就业机会,让那些对社会体育指导感兴趣的同学选择自己喜欢的领域。

表1部分高校全日制体育硕士的专业领域

专业领域学校类别体育教学运动训练社会体育

指导竞赛组织宁波大学√√浙江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山东体育学院√√√上海体育学院√√√沈阳体育学院√√√√鲁东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浙江大学√√山东师范大学√√√上海体育学院具有其自身的特色,在各个领域下又设置了不同的研究方向。见表2:

表2上海体育学院各专业领域的研究方向

体育教学运动训练社会体育体育教育的一般理论与方法研究运动训练一般理论与方法研究社会体育理论与基本方法体育教学研究专项训练理论与方法群众体育赛事的组织与管理体育教育社会学研究竞技体育的社会学研究民族传统体育体育教育心理学研究体能训练理论与方法户外与极限运动项目开发与推广特殊体育教育理论与方法信息技术在运动训练与竞赛中的应用与开发社区体育组织与管理2.2不同专业领域的课程设置研究

2.2.1公共课

10所大学在公共课方面的比较,调查发现:浙江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山东体育学院、沈阳体育学院和山东师范大学这些高校的公共课有四门,分别是自然辩证法、逻辑学、外语、计算机,上海体育学院、宁波大学的公共课有自然辩证法、逻辑学、外语、计算机和体育科学研究方法这五门公共课。上海体育学院有统计分析与计算机课、鲁东大学有网络应用技术课,这些课的设置比计算机这门课更具体、更容易让学生学到一些具体的知识。与这些学校的课程设置都不同的是浙江大学,它的公共课也是四门,但不同的是这四门课包括英语、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还有一门公共素质类课程的选修课。

2.2.2体育教学

浙江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宁波大学、沈阳体育学院及北京师范大学这几所学校的体育教学领域核心课程设置了五门课程,分别有体育课程导论、体育教材教法、运动技能学习原理、体适能评定与方法、体育心理学理论与方法。山东体育学院的体育教学领域设置了体育教育理论与方法、大学体育教学概论和专项理论与实践;上海体育学院的体育教学领域设置了现代学校体育专题;山东师范大学的体育教学领域设置了人类运动发展与促进。浙江大学的体育教学领域设置了体育科学研究法、运动生理学研究进展、体育教学论、球类教学理论与实践、田径教学理论与实践、体操教学理论与实践、武术教学理论与实践。

2.2.3运动训练

浙江师范大学、沈阳体育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宁波大学、鲁东大学和山东师范大学的运动训练领域核心课程有运动训练理论与方法、运动心理理论与应用、运动训练科学监控、运动上病的防治与康复、体能训练理论与方法这五门课程。与此不同,东北师范大学的运动训练领域核心课程还设置了体适能评定与方法这门课;山东体育学院的运动训练领域核心课程设置了运动心理学进展、运动人体科学专题和专项理论与实践;上海体育学院的运动训练领域核心课程设置了现代运动训练理论与方法专题;浙江大学的运动训练领域核心课程设置了体育科学研究法、运动生理学研究进展、运动训练学理论与实践、球类训练理论与实践、田径训练理论与实践、体操训练理论与实践、武术训练理论与实践。

2.2.4社会体育指导

浙江师范大学、沈阳体育学院这部分学校的社会体育指导领域核心课程有社会体育学、健身理论与实践、运动处方、大众体育管理、运动休闲项目概要这五门课程。山东体育学院的社会体育指导领域核心课程设置了体育赛事的组织与管理、锻炼心理学、社会体育指导理论与实践、专项理论与实践;上海体育学院的社会体育指导领域核心课程设置了现代学校体育专题;山东师范大学的社会体育指导领域核心课程设置了体育社会学研究和社会体育心理研究。

2.2.5竞赛组织

沈阳体育学院的竞赛组织领域核心课程有体育市场营销、体育产业导论、体育管理理论与实务、体育竞赛组织与管理、体育法与伦理。曲阜师范大学的竞赛组织领域核心课程设置了运动竞赛理论。

2.3实践环节的比较研究

表3部分高校教学实践环节比较

学校类别教育实习内容学分宁波大学教育实习包括教学工作实习、班主任工作实习、调查研究。实习时间为半年(必要时可以延长到一年)教学工作实习要求学生一般每人听课不少于2周,从事课堂教学一般不少于15周,参加教学评议不少于5次。从事1个班(一般是任课班)的班主任工作,开展班主任工作实习活动,实习班主任工作时间一般不少于10周。8浙江师范大学顶岗实习包括见习与实践1个学期,见习不少于10次课(20学时),实践教学不少于4次课(8学时)。本科专业实习管理,协助带队教室做8周的本科生教育实习管理工作,完成2期实习队刊、3次以上听课记录。专业技术实训,不间断学习或训练一个学期。学术活动,参加6次以上(含6次)学术活动。完成与毕业论文相关的文献检索或撰写相关调查报告。在校期间参加职业技能培训,通过考核获得相关资格证书。8东北师范大学必须保证不少于1年的实践教学,教学实践包括教育实习、教育见习、微格教学、教育调查、课例分析等实践形式,实践时间不少于半年。8山东体育学院教学实习或实践时间不少于1年,实习结束后撰写实践总结报告。4上海体育学院实习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校内实习,实习时间为6个月;第二阶段为校外实习基地实习,实习时间6个月。实习结束后撰写实结报告。8沈阳体育学院实习时间不少于1年,实习结束后撰写实践总结报告。8鲁东大学实习时间不少于1年,实习结束后撰写实践总结报告。8北京师范大学教学或训练实习与科研技能训练实践,时间不少于1年,实习结束后撰写实践总结报告。在实习期间应参加不少于8次的有关学术活动。8浙江大学实践实习,每周2学时以上,总计时间一年,提交实习计划,撰写实践总结。8山东师范大学实践教学时间原则上不少于一年。实践教学包括教育实习、教育见习、微格教学、社会调查、课例分析、班级与课堂管理实务、运动训练与社会体育实践等实践形式,其中校外实践活动时间不少于10周,校内专业教学实习不少于20学时,实习结束后撰写实践总结报告。8由表3可以看出,浙江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和山东师范大学对学生的实践部分做的比较详细具体,培养学生各个方面的能力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浙江师范大学和宁波大学的实习时间为半年,其他高校的实习时间均为一年,但宁波大学根据需要可将实习时间延长到一年。宁波大学与山东师范大学的实践环节中包括了班主任工作实习,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管理能力而且还能更好的了解学生的需要。教学实践课的学分都是8学分,只有山东体育学院的是4学分,实习结束后都要求撰写实践总结报告。

3、结论

我国大部分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主要包括体育教学、运动训练、社会体育指导和竞赛组织这四个领域。大部分高校设置的公共课都大同小异,没有根据学校自身的特点和学生的需要来设置课程。各专业领域根据特点不同,设置了不同的课程。这10所高校都根据自己的培养目标制订了不同的实践内容,实习的时间大多是一年。实习合格所得的学分是8分,只有山东体育学院是4分。

参考文献:

[1]全国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管理资料汇编[Z].2011年全国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研讨会,2011,(11).

[2]教育部文件.教育部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Z].教研[2009]1号,2009,(3).

[3]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文件.关于下达《体育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的通知[Z].学位[2005]8号,2005.

[4]谭政典,周兰君.中、美、日体育学科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的比较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报,2003,20(4):18-20.

[5]魏德样.我国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的调查分析[J].吉林体育学院报,2011,27(4):6-8.

[6]高玉英.新形势下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培养模式探讨[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9,24(3):72-74.

[7]曹健.建立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的探讨[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4,(6):94-96.

[8]周珂等.我国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5,41(1):115-117.

体育学院学年论文范文第5篇

他们就是遍布于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的多所艺术职业院校。

为了总结办学经验,为艺术职业院校之间搭建一个学习交流的平台,2008年7月11日至14日,由中国艺术职业教育学会主办、山西戏剧职业学院承办的首届艺术职业教育特色办学论坛在山西太原举行。来自文化部教育科技司、山西省文化厅的相关领导以及全国各地具有鲜明办学特色、在各自领域堪称“最高学府”的40多所艺术职业院校的代表齐聚论坛,就艺术职业院校如何坚持特色办学等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一、坚持特色发展

众所周知,在当前我国的艺术教育领域,“特色发展”无疑是大家广泛达成的共识,不同类型的院校都在探索着自己的特色。但摆在大家面前的一个传统话题是:对于高等艺术职业院校来讲,究竟什么才是特色?所谓的特色,究竟应当反映在高等艺术职业教育过程的哪一个环节?或者说,高等艺术职业院校特色发展的内涵应该是什么?种种问题,在此次论坛上引起了热烈的讨论。

作为此次论坛的承办方代表,山西戏剧职业学院院长赵银邦谈了他对“如何坚持特色发展”这个话题的看法和做法。“紧紧依托文化行业,坚持走‘三条道路’,努力建设‘三个基地’”(详见《艺术教育》2008.09.P8)。通过“道路建设”完成“基地建设”是山西戏剧职业学院的独特做法,也是其区别于其他院校的最大特色。此次论坛举办的时间适逢山西戏剧职业学院50年校庆,在校庆举办期间,与会专家欣赏到了学院近几年所取得的“特色发展成果”:大型民族交响乐《华夏之根》曾被誉为2004年中国民族乐坛上出现的一道亮丽风景,并于2007年荣获第六届“金唱片”奖的四个奖项,是本届“金唱片”奖中获奖最多的一个作品;大型精品旅游晚会“唱享山西——经典民歌汇”现已被确定为太原市文化旅游项目之一,其产生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自不必言。

湖南艺术职业学院院长、党委书记易介南以其在办学理念方面的十六字方针为切入点,让大家对高等艺术职业院校的“特色发展”有了更深的了解。“‘围绕舞台,造就人才,依托文化,面向市场’,着眼于传承与吸收,集中于创新与发展。根据这一理念,我们进一步明确我院的办学性质具有高等职业教育和专业艺术教育的两重性,从艺术教育的角度讲,培养的是专业化舞台人才,从职业教育的角度讲,培养的是应用性高级文化人才。学院既要培养面向行业需求的文艺精英,同时也要培养面向文艺市场需求的大众化人才,教学内容与形式、方法与手段都以这两个面向为基准,因才而异,着力培养学生的一技之长、谋生之道、创业之道。”从易院长的话中我们不难看出,湖南艺术职业学院的特色办学理念贯穿于学院的各个方面,在学科专业建设方面,他们首先确立了戏剧专业的基础地位,重点建设了民歌民乐、民族舞蹈及舞台技术专业。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他们注重打造名师队伍。在教学过程中,他们以市场为导向,设置了旨在增强学生实践能力的课程。

二、依托文化资源

依托学院所在地的独特文化资源,为学院的特色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并进而打造学院的品牌形象,成为此次论坛形成的另一共识。广大艺术职业院校的院长都认识到:中国是文化大国,而各地丰厚而独特的地域文化资源,让肩负着传承与发展责任的当地艺术职业院校形成了自身独有的办学个性,并且毫无悬念地成为了本门类人才培养的“最高学府”。而艺术职业学院要想脚踏实地地发展,必须“依托文化资源,深耕本土特色”。而依托的形式和深耕的程度,则决定了学院能否在特色发展之路上越走越远。

如山西是文化大省,近年来,以“大院文化”和“寻根文化”为标志的山西传统文化冲击波让人们对这个盛产文化艺术名人的地域充满了崇敬与反思。值得一提的是,近几年,这些珍贵的文化资源成就了山西各艺术职业院校的“特色发展”,成为本次论坛代表学习的经验。

山西戏剧职业学院院长赵银邦和山西艺术职业学院院长李力就这个问题分别进行了介绍。

山西戏剧职业学院自2004年起,以“每年打造一部戏,五年打造五台戏”的目标,投入到精品剧目的创作演出之中,为学生搭建起了广阔的实践舞台,给学院的特色办学带来了活力,同时,也为山西文艺舞台增添了一道道绚丽的亮点。

精品剧目战略的实施,不同于传统教学剧目演出,它要推向社会、面向观众,“真刀真枪”,而非“仿真彩排”。这对学生职业技能的提高,职业道德的养成,就业能力的提升;对促进优秀艺术人才的涌现等各个方面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这些精品剧目的推出,不仅为人民群众提供了精神产品,繁荣了山西的文艺舞台;同时,通过参与这些剧目的创作、排练和演出,极大地提高了广大师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为高素质实用型人才培养搭建起广阔的平台。

而谈到“依托文化资源”方面的独特做法,不得不提到由山西艺术职业学院打造的闻名大江南北的大型舞剧《一把酸枣》。如今的《一把酸枣》在经过了国内外500余场演出之后,已经成为一部脍炙人口的艺术作品。这部舞剧不仅创出了品牌、培养了人才、锤炼了队伍、增强了凝聚力,证明了高层次艺术人才在打造文化品牌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更重要的是,《一把酸枣》作为学院教育教学改革和探索高等艺术职业人才培养的实践平台,山西艺术职业学院独创的“团代班”的教学模式,采用“剧目引导”的教学方法,围绕舞剧《一把酸枣》设计课程、组织教学、安排演出实训。在教学中努力做到“学、练、创、演”紧密结合,该院最大的亮点是打破了理论课与实践课、基础课与专业课、教师与实训场所的界限,把学业与就业、学习与工作、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

由《一把酸枣》创立起来的艺术职业教育品牌已经产生了令人瞩目的成就。2007年3月,在山西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的大力支持下,该院和平遥县人民政府签订了文化、教育、旅游战略合作协议。《一把酸枣》落户平遥,展示了精品、宣传了学院、吸引了游客,让更多的海内外游客走进古城、走进大院的同时,走近了晋商,走近了晋商文化,亲身感受一番隐藏在无数晋商背后的人性化的世界。

事实上,得益于“依托文化资源,深耕本土特色”的艺术职业院校又何止以上两所!湖南艺术职业学院院长易介南在谈到该院的办学特色时说,“湘剧、花鼓戏是湖南的特色,也是我们学院的基础和灵魂。虽然这些专业的办学经济效益不一定好,但它们的社会效益以及对其他专业的影响是不可低估的。经过重点建设,今年,我们的戏剧专业成功申报为省级精品专业。我们可以毫不羞愧地说,湖南艺术职业学院是湘剧、花鼓专业人才培养的最高学府。”

我们也欣喜地看到,另外一些学校在依托文化资源方面的经验。如苏州评弹学校的评弹、安徽艺术职业学院的黄梅戏、浙江艺术职业学院的越剧、科尔沁艺术职业学院的蒙古四胡等等,各地丰厚而独特的地域文化资源,让肩负着传承与发展责任的当地艺术职业院校形成了自身独有的办学个性,并且毫无悬念地成为了本门类人才培养的“最高学府”。

三、构筑理论体系

当前,艺术职业教育的发展面临着重大的战略机遇期。“一是我们国家正迎来一个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时期;二是经过30年的探索,我们已经摸索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艺术职业教育之路,而且正在构建中国特色的艺术职业教育理论体系;三是各个院校各有特色,立足当地,都有自己的发展机遇。”在论坛的总结讲话中,文化部教育科技司司长韩永进提出了另外一个耐人寻味的话题:构筑中国特色的艺术职业教育理论体系。

高等职业艺术教育在传统的艺术教育中增加了“职业”的因素,两字之差,但“理论体系”应当是独立的。尽管很多艺术职业学院取得了很多成绩。但我们也发现,这些成绩大都与实践教学有关,艺术实践大多落脚于艺术人才培养模式,而理论发展则着眼于学科发展的长远。一个学科走向真正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就是看是否具有完善的理论体系。围绕这个问题,论坛代表也相继发表了看法。

黑龙江艺术职业学院院长高德峰在其题为《高职艺术院校办学特色的价值判断与内涵体现》的发言中,阐述了对特色发展与理论体系构建的关系。“理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思想与理念是学院的办学宗旨。”同时提出“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是实现办学特色的有效保证”。进而将教学计划、课程体系建设、课程内容设计、教法与教学形式创新、课时分配等进行通盘考虑,这一切要素的有机组合,构建了富有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而人才培养方案优劣的判定标准,主要看“培养方案”是否符合学院的办学理念和所确立的“人才培养目标”与“人才培养规格”。依据国家近年来出台的相关政策文件,该院在研讨和制订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明确提出坚持一条主线、两个并重、三个体系、四项优化的人才培养方案基本原则。“一条主线”就是“以培养面向全省文化艺术人才市场需求的高素质、高技能艺术应用型人才”为主线;“两个并重”即: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能力培养与素质教育并重;“三个体系”即:基础理论与专业教学体系,实训与实践教学体系,职业素质教育体系;“四个优化”即:优化课程设置、优化实践教学、优化课程内容和优化教学形式与教学手段。黑龙江艺术职业学院的做法在理论体系的构筑上前进了一大步。

体育学院学年论文范文第6篇

回顾2013年的中国高等音乐教育,笔者以为可以从学术活动、理论建设和教学成果三个方面着眼。

一、学术活动:学术会议向务实方向迈进

2013年,音乐教育的学术活动多以会议的形式呈现,且大都集中在由教育部专业学位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国音乐教育学学会、中国音乐史学会、中国音乐美学学会、中国传统音乐学会以及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学会的主持下召开的。据笔者统计,近3年音乐学科以全国(或国际)名义举办的学术会议在数量上呈递增趋势:2011年13次,2012年16次,2013年17次。各高校愈来愈认识到,学术会议或学术活动的举办,是一个学科、一所高校、一个专业及其团队学术活力及学术影响的标志性体现。因此,新时期以来的中国高等音乐教育在国际上的学术影响和学术地位有了快速提升,所取得的学术成绩,已经引起国际学术界的高度关注。

——以突出学科与学位建设为主题的会议有:

4月2日,教育部艺术硕士专业学位教学指导委员会在中国音乐学院召开《艺术专业学位基本要求》编写工作会。根据学位办【2013】7号文件要求,全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接受教育部、国务院学位办的委托,开始启动编写《艺术专业学位基本要求》的工作。

5月6日,由上海音乐学院和福建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共同发起,首都师范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和东北师范大学的音乐学院参加的“音乐与舞蹈学”博士点单位的“6+1”学位建设会议在福建师范大学隆重召开。会议就学位点建设以及在大行政区发挥作用和高层次课程资源共享等问题取得了一致意见。

5月13日,“音乐教育改革与民族音乐文化传承北川论坛”在北川中学举行。此次活动由首都师范大学、绵阳师范学院、绵阳市教科所、北川中学联合举办。教育部体卫艺司副司长刘培俊、首都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张雪和来自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等国内知名院校的专家学者及600余名师生代表参加了开幕式。此次论坛为期两天,围绕“在操作中学习、在表现中体验、在实践中审美”的理念指导下进行音乐教育教学改革展示,通过专题演讲、专家与中小学一线音乐教师和学生亲密接触、恳谈互动,探讨音乐教育改革与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

5月17日,由华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香港教育学院音乐系、澳门理工学院音乐学院和台北师范大学音乐系共同举办的“第三届两岸四地学校音乐教育论坛”在澳门理工学院举办。论坛主题是“媒体时代的学校音乐教育”。

9月26日,由文化部文化科技司与中国文化传媒集团主办,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承办,哈尔滨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和上海大学影视艺术与技术学院共同协办的“第八届全国艺术院校院(校)长高峰论坛”在北京师范大学隆重召开。此次会议引起各界的高度重视,并得到了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艺术学科评议组,全国艺术专业学位教学指导委员会,以及教育部高等学校艺术学理论类、音乐与舞蹈类、戏剧与影视类、艺术学类、设计学类和动画、数字媒体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大力支持。此次会议以参加会议的专家学者层次看,是近年来堪称在规格上最高的一次盛会。

10月23日,在西南大学召开了国务院学位办专业学位“音乐与舞蹈学”教学指导委员会会议。会议就音乐表演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评价标准等一系列问题展开讨论;会议还听取了各办学单位的经验汇报与交流。

——以加强学术组织建设为主题的会议有:

6月8日,由中国歌剧研究会、北京大学歌剧研究院、福建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联合举办的“2013中国歌剧论坛”,在福建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举行。本届歌剧论坛主题为“攻坚克难,开创中国歌剧创作新局面”。这是自“2008中国歌剧论坛”及“2011福州首届中国歌剧节暨歌剧节研讨会”以后,我国歌剧界的又一盛事。

6月25日,在西安音乐学院召开“中国教育学会音乐教育分会第六届全体代表大会”。大会选举杨瑞敏任名誉理事长、吴斌任理事长、尹爱青等10人任副理事长、莫蕴慧副理事长兼任秘书长。中国教育学会音乐教育分会第六届理事会共有理事104人,常务理事37人。

9月23日,由中国教育学会音乐教育分会音乐教育学学术委员会组织的“全国高校音乐教育学研究生论文评比”活动在上海音乐学院进行。活动收到近千篇论文。经过21名来自全国各有代表性院校的教授、专家审阅,评选出一等奖6名,二等奖10名,三等奖15名的优秀研究生论文。

11月7日,由中国教育学会音乐教育分会合唱学术委员会主办的“第五届全国高等院校音乐学专业(教师教育)合唱指挥教学改革研讨会”,在海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教育学会音乐分会合唱学术委员会主办,海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承办。会议邀请指挥家严良堃主持全国普通高校音乐学院合唱与指挥研究生专业展示交流活动。此外,还分别邀请指挥家杨鸿年教授、吴灵芬教授及俄罗斯格涅辛音乐学院副院长、指挥家詹德洛夫就合唱指挥中的合唱排练的技术和音乐风格问题进行专题讲座。同时,参会者还就合唱与指挥教学改革的经验进行交流。

11月13日,中国传统音乐学会与中国音乐学院共同举办的“第三届区域音乐文化研讨会”在广州大学音乐学院举办,来自全国50余所高校的与会代表就跨学科的区域音乐文化研究,从文化地理学的角度各抒己见。将地理学和文化地理学的方法论引入传统音乐的学术研究,是此次会议继2012年5月在扬州大学艺术学院召开的“区域音乐文化”研讨会的一次深入和推进。

11月16日,在六朝古都南京,中国音乐美学学会与南京艺术学院音乐学院共同举办的“音乐美学笔会”如期举行。来自全国近36所高校的音乐美学、音乐心理学、音乐社会学和音乐哲学界的学者就中国传统音乐美学与古代音乐美学思想等问题展开讨论。

——以突出学术研究为主题的专题会议有:

5月2日,在北京中国音乐学院召开了国家社科基金2012年度教育学重点项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研究”课题组的开题。来自全国六大行政区的17位相关专家作为课题组成员参加了开题仪式。项目主持人、中国音乐学院教授谢嘉幸主持了会议,国家社科基金委教育学规划办负责人、中国传统音乐学会主要负责人莅临开题现场,并作辅导。此举意味着国家社科基金委对音乐学人主持教育学类重点项目寄予希望。

6月12日,在上海音乐学院召开了“第三届音乐分析国际研讨会”。来自全国各专业艺术院校和师范院校作曲系的30余位高端作曲界人士参加了会议。会议还邀请了美国和德国作曲家莅临会议,并做主旨演讲。此次会议的主题是“以国际视野,面向未来”。

11月4日,在四川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召开了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非物质文化遗产校园传承研究”的子课题“非物质文化遗产校园传承研究——民族音乐”开题会隆重举行。此次会议由课题组专家、相关领导和四川省23所承担子课题研究学校的代表参加。此次会议举办,必将进一步推进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校园的传承和保护。

12月19日,在北国冰城哈尔滨,由国家民委民族教育司和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学会主持召开的“中国北方少数民族音乐与舞蹈传承”学术会议在黑龙江民族艺术职业学院召开。国家民委相关部门负责人和全国35所民族学院100余位少数民族音乐与舞蹈学者参加会议并做学术交流。

12月21日,中国音乐学院音乐教育系召开“音乐教育学学科建设高层论坛”。来自全国近40所高校音乐教育学专家齐聚京城,就基础教育新音乐课程标准修订以来,高等音乐教育的应对策略等问题,与会专家进行了充分而广泛的研讨。

上述学术会议与学术活动的举办,从多个角度来看不难发现:一是会议的主办和承办方多是国内较有影响且具有博士学位授权的单位;二是会议主题多是以学科建设和课程建设为切入点;三是各学会在会议前的策划与会议中的意见实施起着主导作用;四是参加会议的专家不再是单一的院校教师,而在不少的大型会议中,教育行政管理者、教育政策起草人、专业新闻媒体人都频现会议;五是所有会议均以论文遴选形式作为参会资格。因此,有了会议内容制定上的指向性强、会议的发展走向上的实效性强、会议诉求上的期待性强、会议承接上的针对性强的四个特点。

二、理论建设(一):学术论文由趋同化向个性化、热点化转移

音乐教育论文代表着音乐教育学术研究的成果。盘点学术研究的前沿信息,学报是不可以忽略的。为此,笔者将视角集中在全国有代表性的9所音乐学院和7所艺术学院的学报以及人民音乐、中国音乐教育、哈尔滨师范大学学报艺术版、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共计20本学术期刊的统计(不含各地方音乐类或艺术类期刊)。2013年,关于艺术学的学术论文共有2113篇文章在各级各类杂志上刊载,其中包括音乐学类(教育教学类、表演与音乐分析类、音乐学理论类)、歌剧与戏曲类、文化传承类、电影类、舞蹈类、艺术评论类。在所有的艺术类论文中,关于音乐教育类的文章为211余篇,约占整个艺术学论文总数的10%。从数量上看,虽然较为乐观,但与全国从事音乐教育的教师数量比较起来,仅从数量上看也还是落后于音乐学(理论)论文数量的。这一点是值得从事音乐教育理论与实践工作者深省的。

在音乐教育类论文中,关于音乐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代表性论文有:《音乐教育面临的挑战》《文化经济时代深圳高等职业音乐教育发展战略研究》《圣玛利亚女校与‘女基督徒’音乐教育——上海圣玛利亚女校音乐教育研究》《试评埃利奥特实践音乐教育哲学”“音乐教育知识论的新视角》《俄罗斯音乐学院声乐课程体系研究》《传承·变革·创新——沈阳音乐学院琵琶教学体系形成过程的探究》《美国高校声乐教学体系现状研究——以柯蒂斯音乐学院和乔治梅森大学视觉与表演艺术学院为例》《中央音乐学院‘学校音乐教育新体系’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艺术学上升为门类后高等艺术院校发展建设思考》《关于中国高等专业音乐教育教学评估体系的思考》《后现代课程观视野中的声乐艺术教育改革》《对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办学理念与课程设置的反思》等。关于音乐教育学科技能技巧提高的代表性论文有:《视唱训练新方法——读谱预备训练》《钢琴技巧训练中手部的技能损伤的避免》《合唱指挥的素质要求及教学技巧初探》《高师钢琴教学中非‘童子功’学生有效的训练方法——落臂与放松》《构唱训练在现代音乐视唱练耳教学中的拓展》《灵活多变的启发式声乐教学》《高师音乐专业学生教学能力培养研究》等。关于音乐教育心理学方面的代表性论文有:《奥尔夫团体音乐治疗对大学生社交焦虑干预的实验报告》《论音乐治疗的基本方法及其操作》《音乐训练对大脑可塑性的影响》《聚合思维在钢琴教学中诠释作品的运用》《基于人体肌肉记忆到神经条件反射的声乐训练》等。这些代表性的学术论文多数来自各专业艺术院校的学报,其作者也大都是一些具有高学历、高职称的撰稿人。从署名上看,一方面,他们已经取得学位或在读学位;另一方面,这些作者多为副高级职称。这就不难看出一些实质性的需求所在。不论其目的与功利取向如何,这类文章是很具有可读性、学术性和批判性的。

诚然,音乐教育类论文从一个侧面反映着2013年音乐教育的成长与进步,通过以上论文的综述,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聚焦点多集中在建立有中国自己民族特色的音乐教育体系的思考、探索、引进、批评。因此,回顾、借鉴、创新、发展成为2013音乐教育的主题。但在音乐教育学科技能技巧的提高,如何通过有效的方法使受教者快速提高自己的音乐技能,以及音乐教育心理学等方面的研究和探索性文章始终少见于诸学术期刊。但与之近3年的音乐教育类论文选题比较,有一点是值得肯定的,即:以往较少见的教育理念、课程评价、培养规格等探讨性的选题明显增多,而趋同性的教学法和作品分析类文章则明显减少。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一方面,各学刊采选论题导向在起着决定性的引导作用;另一方面,也说明作者科研的学术视野正趋于个性化和热点化研究。

三、理论建设(二):科研选题在不同层次项目申报中中标率大幅提升

2013年的音乐教育类科研选题中标率,比之近5年以来有较大幅度的提升。首先是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在仅有的艺术学分类基础上,又增设了教育学类的选题;其次是在艺术学类分组中,第一次出现了教育传承类的项目获准通过;再次是教育学类分组中,音乐教育的项目有了一席位置。还有在教育部的人文与社科研究项目中也吸纳了音乐教育类项目的申报。这一改变,不仅大大增强了高校教师科研的兴趣与积极性,也极大地引导了教师在音乐教育教学领域中的教学和科研取向,提升了研究层次,促进和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的研究。

在过去的一年里,2013年度的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教育学项目以及教育部人文社科艺术学、教育学项目的申报,在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类这一最高级别项目申报中,音乐教育类项目的申报与2012年有较大幅度增长;而在教育学类申报中是持平的。具体情况如下:

如果我们稍加分析,与2012年做一下比较,就不难看出: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2012年度获准立项的总数为117项,其中音乐教育类选题仅有13项,仅占总数的11.1%;2013年在145项中音乐教育项目有23项,占总数的15.86%,同比增长了10.10%。在教育部人文社科艺术学项目中,2012年立项为173项,其中音乐教育类有23项,占总数的13.3% ;2013年在198项中,音乐教育类项目有39项,占总数的19.69%,同比增加6.39%。由此,还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一方面,项目管理部门和专家们对音乐教育已经给予一定的重视;另一方面,从事音乐教育的执业者在申报能力方面也有了较大提高。

通过上述数据统计也不难看出,无论是在2013年教育部人文社科(艺术学、教育学)项目还是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教育学)项目中,音乐教育类课题数占总课题数的比重还是偏低,教育学项目中尤为突出。究其原因,一方面,可能是申报方的选题不当;另一方面,可能是申报方对选题论证未达到立项标准。是否其他因素笔者不敢妄加分析,但有一点是显而易见的,就是申报单位和项目承担人绝大多数是高校和高校教师,所以在教育学的两个(国家基金和教育部项目)层面上,音乐教育工作者还是有很大的努力空间。

四、教学成果(一):坚持讲台与舞台实践的双重评价标准

2013年,为了更好地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推进音乐教育的发展,关于音乐教育的各种比赛也在常态化进行中。举办各种比赛的目的就是要加强高校音乐教育专业的教学研究,重视实践能力,同时为广大师生搭建一个展示演唱、演奏水平、相互学习、相互交流、共同提高的平台,以引导学生在注重讲台的同时,也同样不能忽略舞台实践。

7月14日—19日,由香港童声合唱协会主办,国际合唱联盟、中国教育学会音乐教育分会协办的“2013香港国际青少年合唱比赛”在香港举行。活动在国内外受到广泛好评,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140多支合唱团云集香江进行音乐文化交流,同时为中国内地的专家、学者、一线教师和学生提供了参与国际高水平的合唱节的机会。

9月15日—22日,由中国音乐家协会、宜昌市政府主办,中国音协大型活动办公室、中国音协高校音乐联盟、柏斯音乐集团承办的“中国音乐‘小金钟’奖——长江钢琴第一届全国钢琴比赛”在湖北宜昌开赛。

10月20日—25日,由中国教育学会主办,中国教育学会音乐教育分会、珠江钢琴股份有限公司、西南大学共同协办的“珠江凯撒堡钢琴”第三届全国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声乐比赛在云南昆明大学开赛。此次比赛有来自全国两百余所高校音乐学院音乐教育专业的717名声乐选手参赛,仅担任伴奏人员就有164人,观摩人数580人,总计参加此次活动人员达1461人。可谓盛况空前。

10月25日—28日,由中国教育学会主办,中国教育学会音乐教育分会、海伦钢琴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师范大学协办的“海伦钢琴”第四届全国高校音乐教育专业钢琴教师演奏比赛在上海师范大学开赛。此次比赛有来自全国近200所高校音乐院系音乐教育专业钢琴教师和学生参赛。

11月19—26日,由中国文联、中国音乐家协会、广州市政府共同主办的“第九届中国音乐金钟奖”在广州拉开帷幕。本届金钟奖共有367名选手参加声乐(美声、民族)、钢琴、钢琴与弦乐重奏四项比赛。6位选手获得金奖(包括钢琴与弦乐重奏金奖组合3位成员)、12位获银奖(包括钢琴与弦乐重奏两队获银奖组合共6位成员)、19位获铜奖(包括钢琴与弦乐重奏三队获铜奖组合共10位成员)。同时,本届金钟奖还评出了胡松华、于润洋、冯文慈、何占豪、李重光、谭冰若6位音乐家的“终身成就奖”。

五、教学成果(二):坚持高校服务于社会,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的办学宗旨

2013年夏冬两季,正值暑、寒两假。根据教育部“十一五”期间制定的“国培计划”任务要求,本年度全国有50余所高师院校的音乐学科承担了“国培计划”的培训任务。据不完全统计,全国除港、澳、台外的绝大部分省、市、自治区和直辖市约有6000余名中小学第一线音乐骨干教师参加了培训;30余名“国培计划”专家库专家奔赴全国巡回授课。承担此次培训任务的主要教师一部分是来自经教育部遴选的“国培计划”专家库的首批专家,另一部分,即绝大部分教师是来自承担培训任务所在院校的具有较高教育理论修养和专业技能的专业教师。这项活动的实施,不仅使从事基础音乐教育教学人员的知识结构得到进一步调整和更新,也不同程度地充实了学科前沿信息,并享用了来自全国或本地区最为优质的音乐教育资源。此类报道已见诸新闻媒体。

体育学院学年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媒介融合 新闻传播教育 高等教育改革

2012年10月20日,由中国新闻传播教育史学会、广西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上海大学国际新闻传播教育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媒体转型与新闻传播教育改革”研讨会在广西大学召开,这是中国新闻传播教育史学会的第四次学术研讨会。参加研讨会的专家学者有中国新闻史学会会长程曼丽教授,中国新闻传播教育史学会多位理事、常务理事,以及来自全国多所高校新闻院系的教师、研究生代表等。与会和投稿的近60位代表共计来自全国40余所高校。与会代表围绕以下相关议题进行了热烈交流。

中国新闻传播教育史学会会长吴廷俊教授在致辞中回顾了学会成立后近五年来大陆学界对新闻传播教育进行研究的情况。他从期刊论文、相关专著、相关会议等三个方面进行了梳理。2008年至今,学界共发表了676篇相关论文,主要涵盖以下主题:1.对新闻传播教育整体的历史回顾与趋势前瞻;2.中国新闻传播教育改革的思路与方法;3.媒介融合时代新闻传播教育的变革;4.新闻传播教育定专业(方向)、层次类别发展研究;5.新闻传播院系研究;6.新闻教育家和新闻教育思想研究;7.海外新闻传播教育研究;8.课程设置、教学方法、专业实践等研究。五年来,出版了新闻传播教育方面的专著8本。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在《中国新闻传播史(1978~2008)》这样的通史性著作中,首次设立了专门一章来书写这一时期的新闻传播教育史。2008~2011年间,还召开了相关学术研讨会18次,其中2008、2009、2011年各4次,2010年6次。新闻传播教育方面的研究成果、学术活动虽然为数不少、增长很快,但也存在不够系统、缺乏稳定性等问题。

媒介融合时代新闻传播教育的变革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陈昌凤教授的主题发言为《融媒时代新闻教育的转向与学科思维》。她首先探讨了媒介融合时代新闻传播业发生的巨大变化。随着个人化、互动化、内容分享等成为新时代媒介发展的重要关键词,业界对人才的需求不再仅仅是具备从事新闻报道的能力,而须具备更为全面的新闻运作能力。她举出了多家美国新闻院系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机构设置等方面据此做出的改革尝试。最后,她谈到在此背景下传统的新闻学应该拓展学科思维,走向与历史学、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文学等学科的融合发展之路。

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副院长何志武教授在主题发言《多元融合语境下传媒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中,也提到当前新闻教育需要进行学科融合、需要应对媒介融合做出改变。他着重介绍了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在这方面的探索实践。学科融合方面,学院的前身是全国工科院校中最早创办的新闻专业,一开始走的就是文工交叉之路,30年来逐步扩展至与校内多个理工、文、艺(术)学科的深度交叉。在生源结构上文理兼招,课程设置上涵盖多个学科,还包括与其他学科的联合培养:如与计算机学院合作开设“新媒体技术”第二学位课程等等。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传播教育各专业之间的共性增多、边界弱化。与之相应,学院打开了专业间的课程壁垒,各专业的核心课程组都可供其他专业学生选修。在实践教学方面,也不再依据专业分别安排,而是按照“全媒体”、“全流程”、“全员实训”的要求重新设计。所有学生都要经过报刊编排、电视摄像、电视编辑、网页设计等实验环节的训练,以全面掌握全媒体人才必备的基本技能。

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石长顺教授和博士生柴巧霞合作撰写了《全媒体转型与新闻传播学专业的核心能力建设》一文。他们认为,新闻传播学专业的核心能力由专业基本能力、专业特殊能力和专业实践能力三方面构成。全媒体转型对其提出了新要求,需要重点培养学生的融合报道意识、信息整合能力、批判性思考能力、多媒体传播技能(不必精通所有传播手段,但应有通盘了解并擅长其中的一至两种)等。新闻传播教育的培养目标、教学模式、教学方式、师资队伍建设等都需相应做出改变。

上海建桥学院新闻传播学院钱晓文教授对于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目标的转型进行了探讨。指出需要从面向各种媒介类型培养专门的新闻宣传人才,转向培养跨越媒介类型分野、具备全面业务技能的复合型人才,使学生兼具各种新闻产品的策划、制作和营销能力。此外,由于当前新闻传播人才的核心能力是将信息转化为知识,培养目标还可不局限于为媒体输送人才,而扩展至面向整个文化产业培养新型的知识生产者、管理者与传播者,以使学生拥有更加广阔的就业出路。

海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传播系卿志军副教授着重阐述了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教育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其一为技术和素养之间的关系,不宜偏重技术训练而忽视了对政治、新闻、人文等素养的培育。其二为全能和专长之间的关系,不宜追大求全安排繁多课程,还是需要引导学生在一两个方面达到精通程度。其三,大众传播人才和分众传播人才之间的关系,分众传播意识在媒介融合时代十分重要。其四,短期学习和长期学习之间的关系,融媒时代的新闻工作者需要具备与时俱进、长期(终生)学习的意识,并不断通过短期学习掌握新的信息与技能。

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许莹副教授认为,在如何适应媒介融合的问题上,大多数人都将注意力过分集中在技术层面,这样容易陷入见木不见林的窘境。新闻传播活动社会价值的充分发挥才是媒介发展的终极目标,也是新闻传播教育不容动摇的根基所在。在此前提下,新闻传播教育顺应媒介融合的变革,可主要从三方面入手:淡化介质概念、强化传播理念、创新发展形式。

信阳师范学院传媒学院张衡老师指出了当前新闻传播教育发展中的一些突出问题。如与其他学科的交叉,只是从不同学科中挑出一些课程放到一起,建构的知识体系还比较宏观、比较肤浅,并非深度交融。又如教学理念、环节、方法等难以适应媒介融合的需求,教师自己对新的传播形态缺乏尝试、对媒介最新动向缺乏了解等。

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新闻与法学学院的杨娟老师,具体考察了新闻评论课程在全媒体语境下如何进行教学改革的问题。她提出,全媒体语境下新闻评论发生了很大变化,从原来单一形态单一平台的传播转变为多种形态多个平台的传播;新闻评论在新闻信息中所占的比重正日益增加;评论针对的新闻范围也在不断扩充,可谓无处不在。与之相应,新闻评论教学应进行立足于专业交叉的教学内容扩展;并重新设计实践教学,增加学时,既对各种样式的新闻评论进行基础性训练,也对各类评论形态的综合运用进行适当训练,以期培养出全媒体新闻评论员。

新闻传播教育办学模式与教学改革的探索

广西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吴海荣教授,在主题发言中介绍了该院对《“联合与共建”办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所谓“联合与共建”,即开门办学,与新闻媒体和行业主管部门等充分合作、形成战略联盟。这样的办学思路,该学院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就已提出,其后依托一批教学改革项目不断发展深化。主要措施包括:与行业主管部门和各家媒体不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商谈合作事宜、聘请媒介资深专家担任兼职教授、选派青年教师轮流前往媒体挂职锻炼、与媒体合作进行课题研究、在媒体建立学生实习基地、协调部分媒体设备以合适方式赠与学校等等。目前,这一模式已经取得了丰硕成果,并辐射影响到当地乃至海外的更多院校。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文化传播系冯恩大教授结合所在院系同时开办新闻高职与本科教育的实践,探讨了新闻教育在本科与高职两个层次的异同。他提出两者面临共同的发展背景:媒介融合加速与文化产业振兴,但在培养目标上有所区别。本科主要培养适应媒介融合趋势的新闻专业人才,兼顾培养适应文化产业的通用人才;高职则主要培养适应媒介融合、有较强动手能力的新闻技工,兼顾培养文化产业中对交际能力要求较高的经营人员。两者在实践训练模式上相同,都是对各种媒介产品制作的仿真模拟,但在课程设置上各有侧重。本科课程安排注重夯实专业基础、拓宽学术视野,高职则淡化史论课程,突出技能模块。

玉林师范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冯广圣副教授回顾了该院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2004年设立以来的办学实践,通过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寻找对策,就地方高校新闻教育的发展之路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天津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陈娜老师是首届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文科组一等奖第一名的获得者,她首先依据青教赛上的见闻从教学理念、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学呈现等四个方面论述了对高校教学的理解;接下来从更深层次探讨了高等教育引领学生“发现自我”、“反思自我”、“解放自我”与“发展自我”的重大使命如何通过教学来发挥实现;最后针对新闻的学科特色、新闻教育现存的问题等提出了改进新闻教学、兑现育人承诺的建议。

广西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刑永川副教授介绍了自己将田野调查引入课程考核的教改尝试,推动学生了解农村社会的历史和现状。认为这能有效提升学生的政治理论水平及在社会洞察、人际交往、文字表达、多媒体设备运用等各方面的综合素质,为其日后从事新闻调查、传媒工作等奠定良好基础。

中国新闻传播教育的思想发掘与史实考辨

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副院长吴飞教授作了《给新闻传播教育以根基,还新闻传播教育之灵魂》的主题发言。在他看来,新闻传播教育应以扎实的人文功底为根基,这在中国当前的新闻传播教育中普遍缺乏。此外,理想的新闻教育,必然拥有灵魂,即通过对现代性和反现代性的不懈追问,带来自由与民主的启蒙。目前虽然一些新闻院系做出了值得推广的改革尝试,但尚未深入触及灵魂,还有更进一步的空间。

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哈艳秋教授探讨了民初新闻教育思想对我国目前新闻教育改革的启示,指出当时多位新闻教育家形成的共识在今天仍可发挥指导作用。如:学生应涉猎多方面知识、掌握几门外语,对于培养媒介融合时代需要的复合型人才及我国目前亟需的对外传播人才依旧适用。又如在新闻教育中应处理好“学”与“术”的关系、重视职业道德的培养,以及应该对全民进行新闻知识普及教育等,也需要继续阐扬。

湖南工业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阳海洪副教授也关注了早期新闻教育家徐宝璜、邵飘萍的新闻教育思想,考察他们如何坚持普遍与分化的原则,在新闻教育中着意寻求现代与传统的最大公约数。发现在普遍原则方面,徐邵二氏放弃了传统的华夏中心论,认为源于西方的现代传媒及其新闻教育制度具有普世意义,坚持新闻教育的专业性,将传播从仅仅是官僚的治国之术中解放出来,赋予其新的地位与功能。在分化原则方面,两人将儒家道德下降为记者的个人修养与职业伦理,在新闻教育中赋予其“士人之魂”。

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乔云霞教授回顾了民国报人成舍我长期投身新闻教育的经历,认为其“德智兼修,手脑并用”的人才培养理念在今天仍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可以依照媒介融合的需要注入新的内涵。

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邓绍根副教授通过查阅大量史料,梳理了1949年以前中国高校及研究机构对新闻研究生教育的探索实践,探讨了他们各自做出的贡献并进行了总体评价。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最早招收研究生的燕京大学新闻学系,奠定了正规新闻研究生撰写毕业论文以获得硕士学位的传统。1942年,延安中央研究院中国新闻研究室设立的“研究生”岗位,虽非一般意义的研究生学历教育,但在重视理论思想和政治素质培养方面进行了尝试。还有1943至1946年间中央政治学校新闻学院按照哥伦比亚新闻学院研究生课程培养的两期国际新闻高级学员,在严格的招生条件和考试制度方面有所推进。总体而言,他们打上了深深的美国烙印,尚处于萌芽探索阶段,成效甚微,未能持续系统地发展。

国外新闻传播教育与研究的启示借鉴

上海大学国际新闻传播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李建新教授,在《新闻教育的三个镜鉴――基于对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的分析》发言中,结合自己的实地访学经历,谈到了这所著名的美国新闻学院带来的三点重要启示。其一,关于新闻院校的定位问题:“新闻学院还是媒介集团”。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拥有7家面向社会的公共媒体,更像一个媒介集团,和新闻实践、媒介市场关系密切,其院长也颇具企业家精神。这样的定位有助于一所新闻院校更为主动地进行匹配市场的改变与调整。其二,学术诚信的关键是付诸行动。密大新闻学院在这方面既有严格的制度法规,也有严厉的处罚措施,对老师和学生同样要求,保障了学术环境和教育环境的清洁干净。其三,新闻教育应该有清晰的层次与重点。密大新闻学院认为,本科生教育的目的主要是为社会培养合格的专业工作者,研究生教育则重在培养学生的学术研究能力。据此,他们在本科生教育中侧重培养实践技能;在硕士生教育中把理论研究与实践能力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博士生教育中则将理论研究放在首要位置。

体育学院学年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政治;青年;高职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7)03-0198-03

为进一步深化学院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北京青年政治学院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实施意见》等文件精神,遵循高等职业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人文素养、身心健康素养、职业素养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著力完善学生的道德品质;积极探索有效的教育载体,将提高学生职业技能和培养职业道德融合,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全面发展。

一、突出政治特色,注重培养学生的政治素质和主流价值观

学院把培养政治素质高、综合能力强、有一技之长的人才作为学院人才培养的目标。在探索文科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同时,坚持突出学院的政治特色,将政治素质置于育人标准的首位。政治教育贯穿学校教育过程的始终,实现了教师学生全参与、课上课下全贯穿、校内校外全覆盖。

(一)构建独具特色的“3+1+1”政治理论课程体系,强化学生的政治素质

学院办学突出政治特色的内涵之一,是培养学生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学院将政治理论课教学作为强化学生政治素质的关键途径。高度重视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将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学生综合素质模块的首要内容,在严格按照上级要求设置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同时,根据学院关于培养高于同类院校人才政治素质的要求,构建了《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马克思主义哲学》+《人文精神教育与修养》的“3+1+1”政治理论课程体系。

学院将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人文精神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在全院范围内开设《人文精神教育与修养课程》。以党和政府高度关注的大学生思想观念中的深层次问题和学生关注、迷茫的热点问题为线索,围绕人与人、人与国家、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主题,通过“弘扬中国人文精神,构建现代和谐社会” “宗教学概论” “爱国主义与民族精神” “中国传统思维的特点及其发展趋势” “文学的人性美”以及“西方非理性主义思潮解析”等专题,客观介绍和深刻揭示古今中外人类优秀文化成果中的重要知识及其蕴含的人文精神,在滋养和充实学生精神世界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马克思主义在人类精神文明优秀成果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使学生成为政治素质、道德品质、专业技能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人才。

(二)社会实践纳入学分管理,培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学院坚持将社会实践活动与学生专业学习相结合、与社会服务相结合、与择业就业相结合、与创新创业相结合。通过采取专业建设、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相结合的方式,开展社区共建、就业调研、毕业生追踪访谈,形成“社会大课堂,实践育人才”的工作模式。并将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纳入教学计划,记2学分,要求学生毕业前完成16天共计32个学时的社会实践活动。通过主题教育、职业角色体验、志愿者服务等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学生深入社会,了解国情民情,增强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培养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三生”教育贯穿全年,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学院把培养学生职业精神、人文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放在教育教学的重要位置上,通过开展内容丰富的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贯穿全年的“三生”教育,使学生认识社会、深入社会,收效显著。充分利用暑期组织学生到农村进行社会实践的机会,并依托军训工作平台,成功开展“生命、生存、生活”主题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学院“以常态化军事训练为载体,开展三生教育,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促进大学生素质教育,推进校风、学风建设,为服务首都经济社会发展培养综合性人才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学院不仅重视传授知识,还注重教会学生如何热爱生命、热爱生活,采取直接有效的教育方式使学生在观念、知识、技能、习惯等方面有所受益,有效提升其综合素质,达到“一次教育、终身受益”的目标。

(四)专业志愿活动紧贴教学,增强学生社会使命感和责任感

学院始终坚持把政治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创造各种机会,把有利于提高学生政治素质的志愿者活动落到实处。近年来,学院志愿服务活动深入首都的各行各业,志愿者过硬的政治素质、扎实的专业能力、严明的组织纪律、昂扬的精神风貌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肯定。学院不仅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国家重大活动中的志愿服务,如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活动、台盟中央两岸青年联谊交流活动、世界田径锦标赛、中国网球公开赛等,同时还积极拓展体现专业特色的志愿服务活动,如社工系为武警天安门警卫支队开展心理辅导志愿服务、法律系坚持在社区开展禁毒教育志愿服务、青少系组织开展打工子弟关爱行动、文秘系在宋庆龄故居开展志愿讲解服务。通过参加丰富且具有特色的志愿活动,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不断提升。

(五)成立“青年社会主义理论学习促进会”,提高学生政治理论水平

学生社团“青年社会主义理论学习促进会”,以学习和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在全院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贯彻学院“勤学善思、立德践行”的校训,关心时事、了解天下时政,树立青年的社会责任感,立志做有益于国家的新青年。通过开展各种专题学习和研讨活动,使大学生能够肩负民族复兴的使命,继承和发扬国学精神与文化。促进会成立以来一直坚持为共青团事业发展服务,培养政治素质高、综合能力强的优秀人才。促进会的刊物、网站不断完善,队伍不断壮大,在学院内营造了浓厚的政治学习氛围,为提高学院学生政治理论水平、政治觉悟发挥了重要的影响。

二、突出青年特色,服务青少年全面成长

根据学院自身的文科优势和长期从事共青团教育的基础,学院确立了立足团校、服务首都青少年教育事业和立足文科、发展文科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理念,并形成了 “了解青少年、服务青少年、研究青少年”的办学特色。学院以特色专业――青少年工作与管理专业建设为基础,依托北京青少年研究所和北京东方道德研究所的研究力量,在首都乃至全国青少年教育与发展方面,开展了形式多样、影响深远的服务活动。

(一)唯一开设青少年工作与管理专业的首都高职院校,建设成果示范辐射全国

青少年工作与管理专业是学院重点建设的专业之一,其设置在北京市同类院校中具有唯一性。青少年工作与管理专业教学团队在多次专业调研和论证的基础上,对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开展深入研究,形成自身办学特色。综合起来就是:专业设置以职业分析为导向;培养目标以职业能力为本位;课程设计以职业活动为核心;课程编制以基础面宽为基点;课程实施以校企合作为基础;教学活动以受培训者为主体;考试考核以客观要求为标准。依托共青团北京市委平台和北京市团校平台,坚持以“认同社会主流价值观和认同社会主流审美观”为主线的社会角色教育;以“光自律”为主线的责任感教育;以“热心公益”为主线的体验式教育;以“回报社会”为主线的专业技能教育等四条主线,精心打造青少年工作与管理专业德育首位、能力本位、文化品位“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

通过多年的专业建设,青少年工作与管理专业成为教育部高职高专同类专业的专业设置标准。该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及人才培养模式成为其他地方院校学习的模本,专业建设成果及示范效应辐射全国。

(二)依托北京青少年研究所等研究机构,将青少年研究成果向社会推广

学院依托北京青少年研究所、北京东方道德研究所、北京青少年教育与研究发展中心、北京青少年心理健康研究中心及一批系级研究所,有效整合校内外学术资源和力量,加强学术团队建设。各科研所充分发挥科研传统优势,逐渐形成了青少年研究、青年志愿服务研究、东方道德研究等研究领域的学术团队。近年来,北京东方道德研究所先后在全国八个省市,四百余所大、中、小学,六千多个班级的近三十万名学生中开展了“中华美德教育实验”,服务青少年教育与发展。

始于20世纪90年代的中华美德教育行动以传承中华美德、弘扬民族精神为基本主题,已经连续滚动研究了二十余年。在大中小学进行“八个德目”(忠、孝、诚、信、礼、义、廉、耻)教育,编写大中小学试用教材,小学讲故事(《中华美德》),中学讲规范(《中华道德》),大学讲理论(《中华伦理》),仅北京市就有3个区县、100所学校共4万余名学生参加该项教育试验。这期间开展的学校、家庭、社区“三维互动”试验中华美德教育新模式,仅北京市就有9个区县、150所学校共10万余名学生参加该项教育试验。同时,进行中华美德“推广与深化”研究,把已经涌现出来的各种类型的典型经验,加以推广。在探索和建构以经典文化、节日文化、地域文化为支撑的“文化德育”中,北京市有7个区县、182所学校共11万名学生参加该项教育试验,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三)参与首都“创新部落”项目开发,服务首都青少年创新创业教育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印发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等文件精神,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共青团北京市委员会联合启动了创新创业教育项目。项目是开展北京青少年创新创业教育的阵地,是青少年特别是中小学生创新活动的聚集地。主要通过创新实践体验、创新力提升培训、科技创新活动等途径,全面增强青少年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具有科学基础、实践能力与合作精神的创新型人才。学院学生与国际创新教育潮流接轨,参与设计北京市青少年创新部落的思维拓展训练、科学体验、探究实践、参观体验等层次的科学实践活动,已经有多名学生成为北京市多家青少年创新部落店的店长。

(四)开展专项合作,服务首都不同类型青少年群体健康成长

学院发挥专业优势,紧扣青少年成长需要和发展需要。近年来,受政府、非政府机构委托,学院开展了两百多项青少年服务,涉及青少年安全、权益维护、文化、教育、科技、卫生、职业教育、闲暇辅导与创新创业等九大领域,从大型活动的组织、策划、实施到个案辅导支持,从促进青少年积极发展到帮扶青少年弱势群体,为数百万名青少年提供了专业水准高、科学性强、人文色彩浓厚、形式新颖活泼的服务,得到青少年及其家长、政府、企事业单位以及非政府组织的高度评价和热烈欢迎。

学院为首都青少年不同群体提供专业服务。如青少年教育与管理系组织开展首都近万名高考生参加的“阳光心语高考减压营”活动;与区未成年人保护委员会合作开展的“星光自护活动”,针对中小学生自护自救开展安全教育,该项目已经有三万多名儿童受益;法律系、青少系与青少年禁毒基地、朝阳区青少年法律援助中心、望京街道、花家地小学等地长期联系,长期开展志愿普法活动,为弱势青少年群体的权益保护和青少年法律知识普及做出了贡献;积极参与共青团北京市委员会发起的“星星火炬照耀成长”打工子弟学校关爱行动,承担“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城市融入问题”研究课题,派出65名学生担任打工子弟学校的校外辅导员,并与共青团北京市东城区委、景山街道办事处联合签署合作协议,关爱打工子弟,与织染局小学结成对子,重点合作。在重大的青少年节日、中国传统节日和国家重大活动里,在政府和中小学校组织的大型活动中承担编导、指挥、现场导演、节目编排、摄影摄像等工作,为青少年提供舞台和展现的平台。

经过多年的探索,学院把培养政治素质高、综合能力强、有一技之长人才作为学院人才培养的目标。强化政治理论课教学,强化学生政治素养;将社会实践纳入学分,培养主流价值观;开展“三生”教育,培养学生自主生存能力;开展志愿活动,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办政治学习社团,提高学生政治理论水平,体现了学院人才培养的政治特色;开展青少年工作与管理专业建设,培养青年工作者;建立青檬夜校和英才学校,服务优秀青年和创业青年;依托青少所等科研机构,将研究成果向社会推广;开展专项合作,服务首都不同群体青少年健康成长。青年和政治特色逐渐形成并得到广泛认可。

参考文献:

[1]万忠. “以学生为中心”的高职教学改革[J].教育与职业,2012 (35).

[2]刘道广,史玲华.基于CDIO理念下的高职教学改革[J].教育与职业,2012 (35).

体育学院学年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岳麓书院;书院文化;书院史料;书院研究理论

中图分类号:G649 . 2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0717(2014)01-0110-05

收稿日期:2013-11-05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从书院到学堂――晚清湖南书院改制研究”(XJK012BJB002)。

作者简介:谢丰(1977-),女,湖南湘潭人,历史学硕士,湖南大学岳麓书院文博馆员,主要从事书院文化研究。

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在全国文化大发展和教育改革浪潮的推动下,中国书院研究从沉寂中再次兴起,形成热潮。八十年代,全国先后成立了一些专门的研究机构或组织,形成了稳定的专业研究队伍,其中以湖南、江西两地最为活跃。一些书院研究的专家如陈元晖、王炳照、李国钧、李才栋等有着深厚的教育学或教育史学背景,他们或在教育通史研究中关注书院史研究,或立足地方书院和代表性书院研究,取得了开拓性的成果。九十年代,书院文献资料的搜集整理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涌现出一批标志性的成果,如季啸风主编的《中国书院辞典》、陈谷嘉和邓洪波主编的《中国书院史资料》、赵所生和薛正兴主编的《中国历代书院志》等等。与此同时,书院研究也从几十年来单一的教育史研究领域逐步拓展到学术史、文化史、社会史研究等领域,新的专题研究向纵深发展,形成了多学科共同研究书院的兴盛局面。从总体上看,书院研究在二十世纪末达到了新的学术高度,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学科特色和学术体系,成为专门之学[1]。

在二十世纪末中国书院研究勃兴的过程中,先后任岳麓书院文化研究所副所长、所长的陈谷嘉先生,敏锐地觉察到历史潮流和研究发展的趋势,积极推动书院研究的发展,在书院文献资料搜集整理、推动书院学的建立、拓展书院研究的视野和方法等方面成就卓著,并出版了书院研究的重要著作――《中国书院史资料》、《中国书院制度研究》、《中国书院辞典》,填补了相关研究空白。不仅如此,他和同仁们还积极探索传统书院现代化的道路,使古老的岳麓书院逐步成为现代学术研究和人材培养的重要基地及全国书院研究的中心。

一、书院研究史料的搜集整理

在千余年的发展历史中,书院不仅数量众多,分布地区广泛,而且层次、类型和大小规模不一,有关史料记载散见于浩瀚的古籍之中。至八十年代中期,随着书院研究的发展,研究者们逐步意识到对书院历史资料的全面发掘和整理的重要性。

陈谷嘉先生非常重视书院新史料的搜集整理工作。他认为,只有扎实做好这项基础工作,书院的历史面貌才有可能真正呈现,书院的历史文化才有可能被全面认识和研究。有鉴于此,岳麓书院文化研究所自创建开始,就确定了将书院资料的搜集整理作为主要工作任务之一。陈先生带领邓洪波、高烽煜、杨瑞陶等一批老师进行了长期艰苦的史料攻坚工作,为九十年代书院学的初步建立、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其一,开启了书院史料搜集的新思路和新路径。陈先生凭借其开阔的学术视野和深厚的思想史学术背景,对书院史料搜集范围提出了新的见地。虽然当时学界对书院的概念争议较大,但陈谷嘉先生提出在搜集资料时应不做预先设定和局限,凡有书院之名的史料,通通纳入搜集范围;书院研究的史料来源不能仅限于地方志和各类书院志,还应包括散见于学者文集、笔记日记、学案和各类史书的各种材料。为此,他带领、指导大家遍搜群籍,取得了大量第一手资料。

其二,重视对史料的考订、辨析。八十年代中期,陈先生等组织湖南各地进行书院资料的搜集整理。针对当时大家整理的资料大多数来源于地方志等问题,陈先生认为,地方志所用多非经过严格考订的第一手资料,所述内容范围狭小,往往仅记述书院创始人、创始时间及其规模。这类资料达不到研究的需要,甚至可能提供错误的信息[2]。因此,必须对书院文献史料收集整理进行严格的考订、辨析。据当年具体负责书院文献史料收集整理工作的邓洪波先生回忆,陈谷嘉先生在组织书院史料整理编撰的过程中,多次强调必须采用第一手资料,对资料要反复考订,力求使每个条目的释义都言必有据,经得起历史的考验。

其三,组织了全国规模最大的书院史料搜集整理工作。除了深入挖掘岳麓书院自身的历史资料外,陈谷嘉、邓洪波先生等还发动全省各地文物文化一线的工作人员调查研究当地书院,同时还组织、联合全国相关单位的专家和研究人员,对书院资料进行全面搜集和整理。十余年间,学者们克服种种困难,潜心普查了《四库全书》、《四部丛刊》、《中国方志丛书》等各种大型典籍,查阅了全国数千种地方志以及数百种书院志和书院课艺、日记、书目、同门录,以及各种名人文集、碑记、笔记、正史、别史、类书、总集,还有韩国、日本等国家的书院资料。1996年和1998年,《中国书院辞典》[3]、《中国书院史资料》[4]先后出版。因其资料的丰富、详实、严谨,编排的合理、方便,这两部重要的工具资料书至今仍是研究者们必备而且使用频率很高的书籍。这是书院研究成为专门之学的重要基石。

二、书院研究理论的探讨

陈谷嘉先生非常关注书院研究的理论问题。他与同仁们在主编的《中国书院史资料》、《中国书院制度研究》和撰写的多篇论文中提出了一系列观点、方法,影响深远,为今天的研究者们所熟知和运用。但人们往往习焉不察,以为常识,而不知其来有自。其理论研究的成就与贡献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书院学概念的提出。在1986年召开的纪念岳麓书院创建1010周年学术讨论会上,陈谷嘉先生等认为,应对书院文化史做全面的研究,在此基础上形成书院学。书院学是从历史学、教育学、文化学、哲学、社会学、宗教、伦理、图书出版等多个角度对书院进行全面研究的专门之学。这一概念,强调对书院的多角度、多学科的综合研究,使书院研究的视域大大拓展,为书院研究的深入搭建了良好的理论平台。

第二,书院概念的辨析。书院的性质,是书院学研究的基本问题,从八十年代开始,就有相当多的讨论。有人持私学论,有人持独特的教育组织论,也有学者认为书院是亦官亦私的性质。各种学说,都有其合理之处,但难成定论。陈谷嘉先生明确地揭示了书院作为独特的教育组织的内涵和特性:从古代教育史来看,书院既吸取了历史上官学系统具有积极意义的办学传统,又直接对传统私学进行了继承和发展,在此基础上,建构了不是官学但有官学成分,不是私学但又与私学具有内在联系的独特的教育组织。所以,自出现至清末,书院与官学、私学鼎足而三,成平行发展格局[5]。这一论述,逐渐得到了大部分学者的认同。

第三,对书院的层次、类型、等级差异问题的论述。当时学界有“书院高于蒙学”说和“书院为古代大学”说两种主要观点。一些学者认为,书院是古代的高等教育机构,历代一些层次较低的教育机构或个人学习的场所以书院为名,是对书院的“附会”,这些书院是“伪书院”,并建议学者们研究时注意加以辨析和区分。这样的观点,实际上是将历代书院建设者们不断构建的理想化书院等同于现实存在的书院,进而在研究中以典型的高层次的书院排斥和取代实际存在的数量众多而水平较低的书院。

基于大量史料的整理,陈谷嘉、邓洪波先生等打破了以往很多研究者只借助于几个典型的书院来把握书院总体发展状况的局面,而把研究对象扩展到了更多的一般书院,提出了书院的类型和等级差异问题,把大量的家族和乡村书院纳入研究范围,还关注到了少数民族书院、侨民书院、华侨书院、教会书院,为全面把握不同时期、不同类型、不同级别的书院状况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第四,书院研究视野的拓展与方法的创新。八十年代,除了新资料缺乏之外,书院研究还面临研究方法单一、研究视野狭窄等问题。在1984年召开的首次全国书院研究座谈会上,陈谷嘉先生凭借其对思想学术史的多年研究,率先提出“书院的兴起和发展与理学密不可分,应当将学术、学派与书院结合起来进行研究”这一主张,深得与会代表的认同,为书院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6]。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陈谷嘉先生等进一步提出,书院是有多重功能的文化教育机构,不仅是教育的重要方面军,也是研究学术、传播文化和宣扬教化的重要基地。因此,应当打破教育史视角的局限,将书院置于社会文化大背景下,从社会史、政治史、思想史、文化史、教育史多角度对书院进行研究。这一主张,拓宽了书院研究的视野,为书院研究方法的更新指明了方向。陈谷嘉先生“宋代书院与宋代文化的下移”[7]一文,考察宋代书院的发展及其与宋代整个社会系统的互动,探讨宋代社会文化、政治、知识分子群体发生巨大变化的社会现象及其与书院教育的关系,集中体现了陈先生广阔的学术视野和对传统书院研究方法的突破,为后继研究者起到了引领作用。2002年,岳麓书院肖永明教授以“儒学・书院・社会――文化社会学视野中的书院”课题成功申报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他认为,这一课题的提出从陈先生文章中得到了宝贵的启示[8]。

三、书院学诸问题的研究

陈谷嘉先生及其同仁们致力于书院学的建立与发展,撰写了一系列论文论著,阐述了书院学研究中的种种具体问题,研究深入,启发思考。

1.书院发展历史的梳理方面

陈谷嘉、邓洪波先生立足于大量书院研究的新史料,梳理了书院历史发展的新线索,深化了以往的书院通史研究,《中国书院史资料》是其标志性成果。虽然该书旨在编纂书院史料,但它不仅仅停留于对资料的分门别类,而是试图呈现中国书院发展的整体脉络,本身就是一部中国书院史的提纲。

首先,陈谷嘉、邓洪波先生采用有别于以往仅按年代顺序叙述书院历史的方法,以书院制度为线索,抓住书院制度发生、确立、推广和官学化、繁荣、普及和近代化的阶段特点,对书院发展历史进行了梳理。其中,对元代与清代书院发展的立论颇有不同于前人之处。

其次,陈先生等对历代书院与政治的关系、书院与社会学术文化的关系等重要问题予以了关注,梳理了书院历史研究的新线索。如,对书院与政治的关系问题,陈先生等关注到了解除后南宋书院的发展、元政府对书院的支持与书院的官学化、明代后期禁毁书院、清代书院政策的转变、清末政府诏令书院改制等方面;对书院与社会学术文化的关系问题,陈先生等关注到南宋各学派与书院的一体化发展、明代书院与学术同步再度辉煌、清代书院学术的转向、教会书院创建等方面。这表明,他们不仅注意从宏观上审视书院发展的整体进程,也注意从微观上对书院发展变迁过程中的一系列问题加以探究。

再次,陈先生等对书院制度发展过程中祭祀、学田经费等较少为研究者关注的具体问题也颇为重视。如,祭祀是书院非常重要的功能,而学田、经费又是书院建立、运行的根本,研究书院制度史,不能忽视对祭祀、学田、经费的研究。但遗憾的是,历来的书院史研究著作,在这些方面涉及较少,与其重要性并不相称。陈先生等从元代部分起,就将祭祀、学田、经费与教学、藏书置于同等重要地位加以对待,这表明了他们对祭祀、学田与经费在书院发展过程中重要地位的与众不同的认识,是其学术见识的体现。

2.书院教育方面

陈谷嘉先生专于伦理学研究,从其伦理学家的视角,对书院教育与儒家传统教育理念的关系、书院的德育教育以及书院的人材培养目标等问题予以特别关注和研究,开辟了书院研究的新领域。

陈先生认为,儒家思想以人伦道德塑造人的道德品格,重视以德育人,与以等级特权为特征的官学教育相对立。宋代,官学对教育的危害越来越明显,要革除教育之弊病,关键在于复兴儒学,重新确立儒家以德育人的教育理念。早期儒家提出了有教无类与以道德塑造人的教育理念,这一理念非常适合于兴起于民间而具有平民化色彩的书院,因而成为书院的办学宗旨。办学宗旨的确立,带来了从教育体制到教学环节的一系列变化。基于以上考察,陈先生对宋代书院教育与儒学的关系提出了以下论断:书院恢复了古代儒家的教学传统,在办学中复兴了儒家的教育理念,是宋代教育的一大改革,代表了教育发展的趋势,对宋代教育发展产生了极大的促进作用。而儒家教育理念的复兴反映了宋代儒学的复兴的整体要求,是宋代儒学复兴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宋代的儒学复兴与书院隆兴同步[9]。

陈先生指出,书院与官学最根本的区别,不在于创办人身份是官是民,抑或办学经费来源是公是私,也不在于教师和教育机构是否属于国家编制体系,而在于两者的人材培养目标的差别:官学为培养官僚服务,体现了等级特权;而书院打破学生身份限制,为平民百姓服务,培养的是伦理道德型人材,任何人在书院都必须进行道德人格和品性的塑造,不存在例外。

陈谷嘉先生对书院以德育人教育理念和书院育人目标的深入研究,具有很强的现实性,为当代德育教育的开展乃至当代教育体制的改革提供了宝贵的借鉴。陈先生对书院教育的研究也表明,以古鉴今、经世致用是其书院研究的重要出发点。

3.书院与社会文化关系方面

陈谷嘉先生以宋代为例对书院与社会文化的关系进行了细致的考察。他认为,宋代社会文化发生了重心下移的巨大变化,即上层等级文化向下层平民文化转移,这个过程与宋代教育的发展密不可分。其中书院教育推动了文化在下层社会的内化,促成了热衷知识和文化传播的平民学者阶层的出现,对宋代社会文化重心下移产生了深刻影响。陈先生以大量史实说明,书院学子士人在发展地方教育、传承和发展学术文化、开发民智和化育人生等方面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由此导致的文化教育的普及为社会下层的政治升迁变化开辟了道路,奠定了基础[6]。陈先生对书院与社会文化关系的探讨,拓宽了研究的视野,增进了人们对书院在社会大系统中的地位与作用的认识。

四、传统书院现代价值的彰显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期,一些有识之士在反思现代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历程、着手高等教育改革的过程中,意识到从传统书院教育中获取资源的重要性。陈谷嘉先生对当代教育发展有高度的责任感和参与意识,全力投入岳麓书院的恢复和发展。他和同仁们规划设计书院发展的路径、培养科研队伍、开展学科建设、推动地区和国内外书院研究的学术交流,使岳麓书院接续历史传统,重新焕发勃勃生机,充分彰显了传统书院的现代价值。

“”结束后,由于政府和学校的高度重视,更因为陈谷嘉先生等学者们的强力呼吁和坚持,岳麓书院摆脱了成为公园、博物馆或行政办公楼的命运,确立了学术研究与人才培养机构的定位。1982年,湖南大学成立了岳麓书院研究室。1984年,研究室扩大为系一级的书院文化研究所。在讨论研究所发展规划时,陈谷嘉先生高屋建瓴地提出,岳麓书院自古以来就是学术研究的重镇,也是人材培养的重要基地,岳麓书院的恢复和发展应该坚持学术研究与人才培养并重的原则。基于这一原则,陈先生对岳麓书院的学术研究与人才培养提出了一系列构想。

在学术研究方面,陈先生指出,作为文化底蕴深厚的学术机构,岳麓书院的研究应该提升理论水平,注意与学术、思想史相结合。他还设想,研究应该从岳麓书院自身入手,然后扩展到湖南书院、中国书院乃至东亚书院;在研究所成立之初,可以先设立书院、理学、古建筑、文物四个研究室,引进各个方向的人材,集体开展研究;今后随着研究的深入,可以将研究领域逐步拓展到中国思想文化史的诸多领域。

在人才培养方面,陈先生认为,在近千年历史发展过程中,岳麓书院弦歌不绝,办学不辍,只有恢复人才培养的功能,才标志着岳麓书院修复的完成。在人才培养层次上,可以从高级研究人才的培养入手,招收硕士研究生,一俟条件成熟,可以招收博士研究生;在学科发展方向上,可以根据岳麓书院的特点和优势,首先建设中国思想文化史学科,再以此为基础,发展其他学科。

陈先生等人的这一定位与顶层设计为岳麓书院的恢复、发展指明了方向。经过陈先生、朱汉民先生及岳麓书院全体同仁近三十年的努力,今日岳麓书院已成为集学术研究、文化传播、人材培养为一体的重要基地,被誉为当代的“活文物”。在学术研究方面,岳麓书院研究形成了包括书院研究在内的实力雄厚的研究团队,不断有高质量的研究成果问世;在人才培养方面,岳麓书院也逐渐了形成一套从本科到博士后的完整的人材培养体系,完全融入到现代大学教育体系之中;在社会服务与文化传播方面,岳麓书院经过多年的积累,已经成为中国书院文物和书院文化的收藏中心、研究中心、展示中心和交流中心。2012年,全国唯一的书院类专题博物馆――中国书院博物馆在岳麓书院建立。2013年,依托岳麓书院的国学研究与传播中心挂牌成立。

这一切,在很大程度上应当归功于陈谷嘉先生及岳麓书院全体同仁。正是他们,在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以自己的远见卓识,对岳麓书院的现展进行了富有前瞻性的顶层设计和准确的定位,并继之以近三十年的不懈努力,使古老学府重新迸发出活力,在现代社会续写辉煌。

岳麓书院的复兴与发展,为传统书院的现代化树立了典范,也引发了人们对传统书院现代价值的进一步思考,极大地推动了书院研究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邓洪波,周月娥.八十三年来的中国书院研究[J].湖南大学学报,2007(3):35-38.

[2] 陈谷嘉.关于书院研究中的几个问题[A].书院研究[C].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1988:9-10.

[3] 季啸风.中国书院辞典[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6.

[4] 陈谷嘉,邓洪波.中国书院史资料(上中下)[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5] 陈谷嘉,邓洪波.中国书院制度研究[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429.

[6] 朱汉民.书院研究座谈会纪要[J].岳麓书院通讯,1984(2):33-39.

[7] 陈谷嘉.宋代书院与宋代文化的下移[A].中国哲学(第16辑)[C].长沙:岳麓书社,1993.

体育学院学年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独立学院;高校;公共体育;理论课

独立学院是指普通高等学校创办的或附属于普通高校的、具有制度创新内容(包括学院的办学体制、管理体制、筹资体制)和新的运行机制的二级学院。由于独立学院既拥有公办高校的教学资源又有社会力量的投入等优势,因此,在上世纪90年代末和21世纪初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在我国现有的高考招生体制下,独立学院的本科生被安排在第三批录取,主要生源是一批未能进入公办本科高校而又希望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与第一批和第二批录取考生的考分差距在100-200分。按照高考分数划入这一群体的学生,差异性特征显著,发展的多元取向也十分明显。体育课分为体育理论课和体育实践课。体育实践课旨在使学生掌握体育的基本技术、基本技能,培养学生体育能力和锻炼身体的习惯。体育理论课是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向学生集中传授大量有关体育与社会、体育保健、体育人文、运动常识等具有科学性与实用性的知识,提高大学生应具备的体育文化素养,理论课具有实践课所不能取代的作用,两者配合共同完成体育课程的总目标。充分发挥体育实践课和理论课的功能和教育作用,针对独立学院学生的心理特点,二者结合起来,为独立学院学生的全面发展发挥体育独特的育人功能。

1研究对象和方法

1.1研究对象

以河南省10所独立学院的公共体育理论课教学为研究对象。调查河南省10所独立学院的体育部主任,并随机抽取66名教学第一线的教师、在校大学生360名。

1.2研究方法

1.2.1问卷调查法

共发放体育部主任问卷10份,回收9份,回收率90%。发放教师问卷66份,回收60份,有效问卷56份。学生问卷360份回收310份,有效问卷302份,并采用实地走访、网络与电话交流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访谈。

1.2.2数理统计法利用EXCEL对所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常规处理。

2结果与分析

2.110所独立学院体育师资队伍建设状况分析

调查显示,河南省10所独立学院共有专职体育教师106名,外聘120名,这10所独立学院在校生10万余人,师生比约为1:439。现阶段,体育师生比的检查评估标准为1:150,教师的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教师队伍的整体业务素质发展潜力。

从表1的调查结果可以看出,独立学院体育教师大部分为刚毕业的年轻教师,一部分为退休后返聘的年龄较大的老师,高学历和高职称的老师严重缺乏,中年教师缺乏。由于长期以来高校体育教师以上好实践课为最大责任,所以年轻教师基本把大部分时间和精力花费在技术教学研究上,很少进行体育理论课的专门培训,也缺乏理论教学经验及理论课的教学研究,教学形式、手段与过去传统的没有多大差别,课堂教学显得比较枯燥和乏味。年龄大的教师由于对网络等新兴信息和事物大多反应迟钝一些,跟不上时代的需要,无形之中会影响体育理论课教学。体育科研更是独立学院体育教师的弱项,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就没有发表过论文,这可能与独立学院的管理有关,教师都以完成教学为目的,忽略了理论研究。

2.2理论课计划学时数偏少

虽然河南省独立学院基本参照执行大纲,但是,调查结果显示,在各学院的教学计划中,体育理论课的计划时数安排是不统一的。从表2看出,达不到规定学时数的学校有9所,占调查学校的90%,有7所学校小于8学时,理论教学时数得不到保证,说明对于体育理论指导锻炼实践的任务没法完成。

教育部2002年颁布的《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与2005年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是高校构建新的体育理论课程体系的依据。新《纲要》在总结和借鉴高校体育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将体育课程教学目标确定为“基本目标”与“发展目标”两个层次和“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等5个目标领域。《纲要》中规定,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运动实践教学中注意渗透相关理论知识,并运用多种形式和现代教学手段,安排约10%的理论教学内容(每学期约4学时),扩大体育的知识面。努力实现以学生为本的“三自主”教学形式。新的教学形式给公共体育理论课程改革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也提出了新的问题,这就要求必须从课程内容到课程组织形式等诸多方面加以改革。

2.3教师的理论课授课形式多样,随意性较强

2.3.1河南省独立学院体育理论课授课时间调查

高校公共体育课是一个实践性较强的科目,近些年来,由于大幅度扩招,在调查的10个独立学院中场馆设备大部分不是很完善,甚至说严重匮乏,体育理论课内容往往作为雨雪、大风天气时的安排。但是调查后得知,有8所学校体育理论课都是选项课,由于授课对象来自不同的院系,不是自然班,而且没有固定的教室,室内根本找不到地方去上理论课(见表3):

只有1所学校是在固定的时间上理论课,有4所学校选择天气变化时上,有4所学校采取“化整为零”和不上。通过对部分体育部主任的访谈,有些学校根本就没有办法找到合适的时间和地点对这些来自不同院系的学生集中上理论课。有两个学校提出化整为零的方法,也就是在每次实践课中,利用5-8分钟时间,讲授体育理论方面的知识,每次可以选择一个知识点讲述,效果也挺好,解决了没有固定时间和地点的问题,可谓是新方法。

2.3.2河南省独立学院体育理论授课方式调查

从表4可以看出,35.7%的教师上理论课时仍然采用的是传统的教学方法,老师照本宣科或者比较呆板地讲述,学生不太喜欢和接受这种方法。可喜的是32.1%的教师已经采用多媒体、视听兼顾,信息量大而丰富。另有32.1%的教师选择自由式或其他,其实质就是没有进行理论课教学。

2.4理论教学内容与现代体育教育相差甚远

在调查中发现,10所高校所选择的教材大部分是自行选择,并且与实际的教学内容区别很大。主要有国家统编教材、省编教材和自编教材三种(详见表5)。这些体育理论教材的共同特点是知识结构与内容比较陈旧,教材质量良莠不齐,内容重复,相互抄袭现象严重。在教材的内容上,有关运动项目知识的介绍占了较大比重,项目的特点、功能和作用介绍较少。体育理论知识对学生来说枯燥乏味,缺乏针对性和时代感,没能反映近年来体育社会科学与体育自然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甚至这些教材当中的很多内容,学生都知道而教师还在泛泛而谈,丝毫没有新意,学生对这臃肿的教材也很厌烦,更为严重的是,有1所学校根本就没有体育理论方面的教材。

2.5教师和学生对待体育理论课的态度及效果调查

2.5.1学生和教师上体育理论课的态度

调查发现(见表6):只有26.8%的教师乐意上理论课,55.4%的教师对上理论课无所谓,甚至有接近20%的老师不愿意上体育理论课。这一现象也正说明了独立学院的体育教师很少研究体育理论课教学。这些教师绝大部分毕业于体育院系,在校学习的理论内容比较陈旧,理论体系也不适合高校公共体育教育,加之又不是很注重自身的理论学习,导致有些体育教师对自身知识的更新跟不上时展。

由表6可看出:有51.3%的学生乐意上体育理论课,16.6%的学生非常乐意上体育理论课。这说明学生对体育理论课有一定的教育需求。

从表7可以看出:河南省独立学院的学生对体育理论课的内容需求是多样性的,尤其对于健身指导及运动处方、伤害事故处理及运动损伤两项内容都占到了四分之三以上,而过去普遍认为重要的、也是作为理论课主要内容的竞赛规则和技战术理论,学生则不是特别想学。说明过去传统的体育教学理论应该进行调整了,对于需求较多样化的独立学院学生要体现理论多样化教学,内容丰富,人物事例鲜明,才能激起学生兴趣。

2.5.2领导及学生对体育理论课教学总体效果评价

从表8可以看出,体育部领导对本校的体育理论课教学评价较好的只有20%,大多认为一般甚至很差,这说明领导已经意识到了这方面的薄弱,大多还表示下一步会想办法加强理论课教学;学生认为很好的只占16.6%,一般的占一半以上,甚至有28.8%的学生认为较差,这说明独立学院的体育理论教学已经到了必须加强和改革的地步了。调查得知,河南省目前有6所独立学院甚至没有进行体育理论知识考试,对学生成绩的评定也仅限于技术评定和上课情况。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1)在现阶段体育理论课方面与国家的要求和当代大学生的体育理论需求都有较大的差距。具体表现在体育师资队伍的职称、年龄、学历结构不合理,导致理论课的开展困难。

(2)各学校的理论课教学时数不统一,大部分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所选教材和实际的教学内容不一致,理论课内容陈旧,授课形式随意性大。

(3)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存在脱节现象,实践课教学中健身理论内容少,体育教师不愿意上理论课,甚至部分体育教师从来不上体育理论课。最终使独立学院本该对学生身心发展有益的体育理论课教学效果较差。

3.2建议

(1)建立体育理论教学管理系统、研究适合独立学院学生特点的理论课模式。创建高等院校公共体育新的健身理论体系是当前教育行政部门亟待解决的问题,独立学院体育部应专门成立理论教研室,加强对学生心理特点和体育理论需求的研究,体育部领导应充分认识理论教学的重要性,加强管理工作,合理分配理论教师,加强理论教材与硬件的建设与管理。

(2)“化整为零”是独立学院公共体育理论课授课的新模式。针对一部分独立学院没有固定的授课地点和时间上体育理论课的困难,建议每节实践课安排5-8分钟时间进行理论传授,并放在学生大脑皮质兴奋,注意力集中时重点传授,时间短、主题突出,能把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起来。

(3)严格执行国家理论课教学时数规定,提高独立学院理论课内涵。在独立学院的体育理论知识体系中,要纳入现阶段体育锻炼、体育文化、竞赛欣赏、竞赛规则、奥林匹克知识、伤害事故处理、中老年健身指导,从理论知识中体现终身体育的思想。

(4)全面提高独立学院在职教师现代体育教育理论水平。独立学院目前的教师以年轻的为主,体育部要制定师资培养计划,充分利用年轻人易于接受新事物的特点,要求他们要把先进的教育技术应用到体育理论教学中去,尤其要充分利用网络进行体育理论教学。还要建立完备的理论课教学机制,制定科学的备课、听课、评课制度,以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站.2011年独立学院统计年签.

〔2〕东亮.二级学院与“一校两制”〔J〕.教育发展研究,2009(5):67.

〔3〕程立军,马义国,王丽娜.把握独立学院学生特点,构建和谐校园〔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4).

〔4〕潘绍伟,于可红.学校体育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6(2010重印).

〔5〕杨秉龙.山西省普通高校体育师资队伍结构现状及调研〔J〕.体院学报,2004,32(1):109.

体育学院学年论文范文第11篇

关键词: 高职院校;科研;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2)04-0245-020引言

高职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培养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面向基层、面向生产、面向服务和管理第一线职业岗位的实用型、技能型专门人才为目的职业技术教育,是职业技术教育的高等阶段。目前我国独立设置的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有1000多所,占全国高校的68%,高职在校生将近800万,占全国高校在校生的 “半壁江山”。高职院校开展科研工作,是体现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和发挥学校办学特色的重要方面,也是提高教师学术水平、提升学院品牌形象和办学实力的重要举措。因此,提高科研工作水平既是学院发展的需要,也是教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体现个人价值的需要。高职院校的科研工作水平同样与教学质量、人才培养质量密切相关。

1高职院校科研现状

1.1 全国高职院校科研现状全国高职高专院校发表高等教育科研论文情况不容乐观。《中国高教研究》全国高等学校教育编辑部对2000~2007年科研进行统计分析比较,统计期刊为《高等教育研究》(武汉)、《教育发展研究》(上海)等14家高等教育类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上刊载的高等教育科研论文。存在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①发表文章的高职高专院校数量少、比例低,发文总数少。以论文数量最多的2007年为例,在全国1109所高职高专院校中,院校为110所(2006年104所),仅占全国高职高专院校总数的9.91%(2006年9.07%)。110所高职高专院校在14家高等教育学核心期刊上共206篇(2006年194篇),占被统计论文总数的6.26%(2006年6.17%)。②发表两篇以上文章的南北方高职院校在文章总量、发表院校数量上差异较大。2004年起,全国高等学校教育编辑部开始对发表两篇以上的高职院校及进行统计,图1为04~07年在14家高等教育类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两篇以上南方、北方院校数量的对比,图2为发表两篇以上论文南方、北方高职院校论文总量的比较,从图上可以看出,南北方高职院校在发表高等教育科研论文上,不管是学校总量还是论文总量,差距很大,并且差距并没有缩小的趋势。③国家重点建设的100所示范性高职院校的发文情况稍好于其他高职院校,但也有待进一步加强。到08年为止,国家批准了3批共100所重点建设的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以引领全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08年数据还未统计出来,以2006年和2007年为例,前2批批复的70所示范性建设院校中,有20所院校共发表了54篇论文,贡献率1.64%。

1.2 我校目前科研现状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创办于1958年,2001年九月经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准组建高职院校,2007年成功被国家教育部、财政部确定为第二批“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立项建设院校。近年来,学院非常重视科研发展,学校领导多次强度科研重要性,要求教师树立科研意识,积极参加科研活动,并且在2006年召开首届学院科研大会,奖励科研活动先进集体和个人,学院领导自己带头申请项目,,全院教师科研积极性大增,科研活动取得显著成绩。2006全年,教职工数量是之前几年数量的总和还多,并且在申请科研立项、专利申请、编写专著等方面也取得了突破,2007年,全院共140篇(其中核心期刊24篇,一般期刊104篇,增刊12篇),申请实用新型专利1项,编写教材15本,参加学术交流并获奖论文12篇,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其主要原因是高职院校的科研意识日益增强,采取了相应的科研体制机制改革措施,但也要看到,高职院校科研工作实施效果不佳的现象还较普遍。

2高职院校科研发展存在问题

2.1 师资力量薄弱某课题组曾对全国九省一市高职院校教师基本情况调查,从被调查教师年龄结构看,20~29岁的教师占38.5%,40~49岁的教师占20.5%,50岁以上的教师占3.3%,中青年教师占大多数,科研经验有待提高。从职称上来看,初级职称占18.9%,中级职称站39.3%,副高职称占18.9%,正高职称占0.8%。被调查的教师中,有68.9%的教师是直接有院校非配进入高职院校的,13.1%的教师是由中专升格后转入高职的,4.1%是由中学调入的,8.2%是由其他高校调入的,5.7%是为其他渠道调入。从这些教师的学历来看,4.9%为专科学历,77.1%为本科学历,17.2%为研究生学历,0.8%为博士学历,可见,在被调查的高职院校中,绝大多数为本科毕业,学历层次有待提高。

2.2 科研意识不足首先,高职院校大都是通过"三改一补"等途径改制而成,教师的学历、职称偏低,科研能力和水平不高,缺乏高层次人才,未能形成高素质研究团体,科研气氛不浓厚,老带少的科研队伍梯次没有形成。其次,一些教师认为高职院校层次低、科研高不可攀,畏难情绪比较大,认为高职院校的科研基础太差,那就只需要专心教学就行,科研是普通高校和专业科研机构的事,片面地理解了职业教育是就业教育这一观点,只是拼凑文章,应付评职称,没有把科研水平看做是衡量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准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第三,管理人员科研意识欠缺,行政管理人员认为科研是教学管理人员和教师的事情,自己只要做好本职工作就行。由于定位上的偏差和认识上的不足,导致学校没有形成良好的科研氛围,教职员工没有开展科研的动力与积极性,科研学术讲座举办不普遍,撰写论文不主动,更谈不上科研立项和申请专利等。

体育学院学年论文范文第12篇

位于春城昆明的云南师范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传统优良的省属重点师范大学,其前身是诞生于1938年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师范学院。1946年,组成西南联大的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三校复员北返,师范学院留昆独立设置,定名国立昆明师范学院,1950年改名昆明师范学院,1984年更名为云南师范大学,1999年与云南教育学院、云南体育进修学院合并重组云南师范大学。建校70余年来,学校恪守西南联大“刚毅坚卓”的校训,形成了“学高身正、明德睿智”的校风,已形成全日制高等教育、成人高等教育、高等职业教育、留学生教育的人才培养形式,构建了博士后、博士、硕士、本科教育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已为国家培养了各级各类人才20余万人,被誉为“红土高原上的教师摇篮”。

艺术学院

咨询电话:0871-65943427网址:ysxy.ynnu.edu.cn

艺术学院现有音乐学、音乐表演、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美术学、舞蹈学、舞蹈表演、艺术教育、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产品设计和服装与服饰设计11个本科专业,以及美术学(中国画与书法)、舞蹈表演(空乘与礼仪)2个专业方向。有四个一级学科招收硕士研究生,即艺术理论、音乐与舞蹈学、美术学、艺术设计学。在校本科与硕士研究生2100余人。

艺术学院专任教师97人,其中副高级以上职称教师33人,外聘专家10余人,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硕士学位学历教师占总数45%,硕士生导师29人。“艺术教育”专业为国家一类特色专业建设点和云南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音乐学”专业为云南省特色专业建设点,“美术学”与“音乐学”为校级重点学科,是教育部组织实施的教师教育专业课程改革试点单位。近年来,艺术学院教师在出版著作、作品,在编写教材、,主持或参与省级以上社科研究项目、教学建设项目等方面成果突出,大量成果获省级、以上奖项。在“全国美展”、“荷花杯”、“CCTV青年歌手大奖赛”、“艺术设计大赛”和“教学技能比赛”等活动中,艺术学院的师生都有不俗的表现。

艺术学院的办学理念是强调全面发展和一专多能,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能力、实践观念和创业精神;在教学观念和课程设置上体现现代艺术教育思想,反映最新的艺术创作与艺术理论研究成果,注重学生美学修养、艺术理论和人文知识的学习与提高,以宽厚的文化知识为基础,以创新的实践能力为核心,以个性的全面发展为特色,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新型艺术人才。

音乐学专业(师范,招收艺术类考生)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音乐教育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一定教育教学研究能力的高素质的音乐教育工作者。本专业学生系统学习和掌握从事学校音乐教育所必备的音乐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较强的艺术表现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能够胜任学校音乐课堂教学、指导课外艺术活动、参与校园文化环境建设,并为终身学习打下坚实基础。师范类本科专业,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音乐表演专业(非师范,招收艺术类考生)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音乐表演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具备较强的音乐表演技能,具有创新精神,能在专业文艺团体、文艺研究单位及社会文化管理部门从事音乐表演、音乐研究及演艺事业管理等方面工作的专门人才。本专业植根于云南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音乐土壤,重视对云南民族民间音乐的研究与教学,注重培养从事云南民族民间声乐、器乐表演的专门人才。本专业依托云南师范大学丰富的教师教育资源,为学生选择教师职业提供条件,毕业生能够在专业艺术学校、培训机构等部门从事音乐表演教学工作。非师范类本科专业,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专业(非师范,招收艺术类考生)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较全面的音乐创作知识、能力和专业化水平,能在有关文艺单位、学校、科研机构以及出版、广播影视部门从事音乐创作、教学、研究、编辑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作曲技术与作曲技术理论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接受作曲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相应的基本能力,并为进一步深造打下基础。根据侧重点不同,可分为作曲、作曲技术理论、视唱练耳、戏曲音乐作曲、电脑音乐制作等方向。非师范类本科专业,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美术学专业(师范,招收艺术类考生)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学校美术教育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具备初步美术教育教学研究能力的合格的基础教育美术教师和社会美术教育工作者。本专业学生系统学习和掌握从事学校美术教育必备的美术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理解并把握学校美术课程的性质、价值和目标,能胜任学校美术教育的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辅导,能参与校园文化艺术环境建设,具有教育教学研究能力和开发、设计美术课程的能力并为终身学习打下坚实基础。师范类本科专业,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美术学专业(非师范,招收艺术类考生)

本专业培养具备坚实的科学文化和艺术理论知识,具有绘画创作、教学的能力,能在专业艺术领域和各类学校从事绘画创作或教学、研究工作的应用人才。本专业学生根据所择定的油画、版画、壁画、水彩画等不同的专业方向,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发掘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引导和发展学生在绘画创作方面的潜力,使之具有较高的艺术修养和从事本专业创作、教学和研究工作的能力。非师范类本科专业,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美术学专业(中国画与书法方向,非师范,招收艺术类考生)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学校书法教育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具备初步书法教育教学研究能力的合格的基础教育书法教师和社会书法教育工作者。本专业学生系统学习和掌握书法艺术与书法教育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继承发扬书法传统及创新精神,具有艺术实践能力,具备书法创作、书法理论研究、书法教学等基本能力并为终身学习打下坚实基础。非师范类本科专业,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艺术教育专业(师范,招收艺术类考生)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学校艺术教育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具有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一定教育教学研究能力的高素质的复合型艺术教育工作者。本专业学生系统学习和掌握音乐、绘画、舞蹈等主要艺术门类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较强的艺术表现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能够胜任学校艺术课堂教学、指导课外艺术活动、参与校园文化建设,并为终身学习打下坚实基础。师范类本科专业,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设计学类(非师范,招收艺术类考生)

设计学类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发展需要,具有创新能力和设计实践能力、国际设计文化视野、中国设计文化特色、适合于创新时代需求,在专业设计领域、企业、传播机构、大企业市场部门、中等院校、研究单位从事视觉传播方面的设计、教学、研究和管理工作的专门人才。设计学类为非师范类,该类学生一年级统一开设基础课,二年级分为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和环境设计专业。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国际设计文化视野、中国设计文化特色、适合于创新时代需求,集传统平面(印刷)媒体和现代数字媒体,在专业设计领域、企业、传播机构、大企业市场部门、中等院校、研究单位从事视觉传播方面的设计、教学、研究和管理工作的专门人才。非师范类本科专业,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环境设计专业: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发展需要,掌握专业基础理论、相关学科领域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并具有创新能力和设计实践能力,能在艺术环境设计机构从事公共建筑室内设计、居住空间设计、城市环境景观与社区环境景观设计、园林设计,并具备项目策划与经营管理、教学与科研工作能力的高素质环境艺术应用型和研究型人才。非师范类本科专业,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舞蹈学专业(师范,招收艺术类考生)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舞蹈历史文化知识、舞蹈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有较强的审美感觉和创造性思维,具备主要舞蹈种类表演的基本技能,能在中小学、文化馆站、社会舞蹈团体等单位从事舞蹈教学、舞蹈理论研究、舞蹈表演及编导等工作的专门人才。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舞蹈历史和理论的基本知识,接受一定舞蹈专业技能的基础训练,掌握舞蹈研究的基本方法和能力,并为进一步深造打下基础。师范类本科专业,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舞蹈表演专业(非师范,招收艺术类考生)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舞蹈表演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专业文艺表演团体、文化馆站、中小学从事舞蹈表演和教学的应用型人才,并为进一步深造打下基础。本专业学生按芭蕾舞、中国古典舞、民族民间舞、现代舞等不同专业方向,主要学习与规定专业方向舞蹈表演相关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舞蹈表演专业方向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其相应专业方向所规定的在舞蹈表演方面的基本能力。非师范类本科专业,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舞蹈表演专业(空乘与礼仪方向,非师范,招收艺术类考生)

该专业是我校与北京广慧金通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以校企合作方式举办的艺术类本科专业,是云南省高校中招收艺术类考生的空乘与礼仪类本科专业。本专业主要为民用航空事业及相关部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政治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体素质,精通国内外航空服务业务,能够熟练掌握所学专业技能,具备较高外语水平、沟通协调能力和灵活应变能力,能为顾客提供优质服务,适合民用航空事业需求与发展的空中、机场、高端服务等领域的应用型专门人才,以及能够适应民用航空运输服务教育与培训事业发展的教师及培训人才。非师范类本科专业,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传媒学院

咨询电话:0871-65912967

云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创建于2010年6月,是学校在“综合集成发展,内涵特色兴校”理念指导下新成立的一所特色鲜明的区域性教学研究型实体学院,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层次创新型应用人才。学院设新闻传播学系、动画系、语言传播系、广播电视编导系和少数民族文化传播研究中心、新媒体与文化创意研究中心及云南省舆情研究基地。现有广播电视新闻学、广告学(现未招生)、播音与主持艺术、动画、广播电视编导五个本科专业;拥有戏剧与影视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新闻学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广播电视新闻学是云南省特色专业,《大众传播学》获省级精品课程,《现代汉语》为校级精品课程。

学院现有校级教学团队2个,校级教学名师1名。教师出版学术著作20余部,主编教育部普通高校“十一五”规划教材1部,云南省“十二五”规划教材2部,云南省精品教材1部。在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获得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6项,省院省校合作项目3项,省人文社科基地1个,省部级科研项目13项,校级创新团队1个,校级攻关项目1项,多项成果获得国家和省部级奖项。

学院拥有多功能演播厅(室)及影视技术、动漫制作、二维动画、三维动画、线性/非线性编辑室等多个专业实验室,设备总值达600余万元。学院拥有一支实践经验丰富、教学科研水平较高的师资队伍,教授8人,副教授7人,讲师21人,助教10人,其士或在读博士16人,硕士以上学历专任教师占师资总数的87%,部分教师参与了国内热播电视剧和动画作品的制作。学院与复旦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四川大学、台湾佛光大学、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美国密苏里大学等学校和学术机构建立了合作和学术交流关系。

动画(非师范,招收艺术类考生)

动画专业培养具有动画创作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影视与动画制作团体、动画传播企事业单位从事动画策划、动画创作、动画推广、动画应用,以及在各级各类学校从事动画教学与研究工作的应用型、创新型人才。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动画创作与传播的基本流程,掌握动画创作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了解动画发展的历史与现状,为更好地从事动画相关工作构建稳固的基础知识结构。

主干学科:电影学、美术学、动画、艺术理论、计算机应用软件。

主要专业课程:动画概论、动画造型设计、动画运动规律、数码摄影及后期、动画策划、动画剧作、计算机动画基础、视听语言、分镜头设计、动画后期合成、三维动画、二维动画、定格动画设计与制作、数字艺术设计、漫游动画等。

非师范类本科专业,招收艺术类考生,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播音与主持艺术(非师范,招收艺术类考生)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专门培养具有中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戏剧与影视学等多学科知识与能力,能在广播电视等传媒机构和其他相关单位从事播音主持及新闻传播等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本专业的学生主要学习中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中国播音学,以及艺术学、戏剧与影视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接受普通话发音、播音发音、有声语言表达、广播电视节目和栏目播音主持创作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培养有声语言艺术创作和播音主持的基本能力。

主干学科:中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戏剧与影视学。

主要专业课程:播音主持艺术导论、普通话语音与播音发声、播音创作基础、广播节目播音主持、电视节目播音主持、语言学概论、新闻学、传播学概论。

非师范类本科专业,招收艺术类考生,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非师范,招收艺术类考生)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致力于培养广播电视节目编导、策划、创作、制作等方面的专业理论知识与技能,具有较高的政治水平、理论修养和艺术鉴赏能力,能够在广播电视新闻机构及其他传媒、企事业单位从事广播电视节目策划、创作、编辑、制作、撰稿、音响设计等以及宣传、管理等工作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

本专业的学生主要需要了解新闻传播学、艺术学以及各艺术门类的发展史和艺术创作规律,掌握广播电视创作规律,了解广播电视制作技术,接受广播电视节目创作的创意、制作训练,培养具有独立创作能力的广播电视编导人才。

主干学科:新闻传播学、戏剧与影视学、音乐与舞蹈学。

主要专业课程:广播电视传播概论、广播电视编导、影像语言、电视画面编辑、非线性编辑制作技术、广播电视采访、广播电视写作、现场报道、中外电视比较、纪录片创作、DV创作训练、文化传播、文艺理论、艺术学概论系列、电视节目导播、广播文艺节目编导、电视晚会编导。

非师范类本科专业,招收艺术类考生,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体育学院

咨询电话:0871-65943936网址:tyw.ynnu.edu.cn

云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是云南省办学历史最悠久的体育专业院系,距今已有70多年的历史。其前身系建于1938年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体育部,部长为马约翰先生。经过多年建设和发展,现已成为西南地区培养基础体育教师、高层次体育科研人才、运动训练人才、体育管理人才和社会体育指导员的重要基地。

学院现有职工99人,专任教师88人。其中,博士12人,硕士33人,教授14人,副教授36人,硕士生导师40余名。拥有二级教授3人,国家教学名师1人,省级教学名师2人,国家队教练员3人,裁判员3人,各类裁判员20余人。

学院拥有体育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和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还设有2个硕士学位授权方向。学院设有4个本科专业(体育教育、运动训练、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和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拥有1个国家一类特色专业建设点,1门精品课程,1个教学团队,2个省级重点建设专业,1个省级教学实验示范中心,1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项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

近年来,完成各级各类科研基金课题100余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项目6项,科研获奖近100项。

运动竞赛方面,我校学子在各级各类比赛中屡创佳绩。其中游泳运动健儿王晓福、李鹏、王家超等同学在雅典、北京和伦敦奥运会、残奥会上获得多项冠军;我院张娴同学入选中国女排,多次参加国际大赛并屡获佳绩。

舞蹈表演(体育舞蹈方向,非师范,招收艺术类考生)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面向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事业第一线,具备体育舞蹈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能在影视传媒、普通高等学校、中小学、文化(艺术)馆、健身俱乐部、群众团体、厂矿企业等单位从事体育舞蹈表演、教学、训练、科学研究以及管理的一专多能的应用型人才。学生主要学习体育舞蹈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体育舞蹈方面的专业技能训练,掌握体育舞蹈活动的组织管理、方案设计、咨询指导、经营开发和教学科研等方面的基本能力。非师范类本科专业,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业务培养要求:学生主要学习体育舞蹈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体育舞蹈方面的专业技能训练,掌握体育舞蹈活动的组织管理、方案设计、咨询指导、经营开发和教学科研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主干学科:艺术学、体育学。

主要课程:体育舞蹈理论与技能、艺术概论、文学修养、音乐基础理论、编导理论与实践、形体训练、芭蕾舞、流行舞蹈、时尚体育运动项目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军事训练、社会调查、专业公益劳动、教学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等。

职业技术教育学院

咨询电话:0871-65192084网址:zjpx.ynnu.edu.cn

云南师范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院是云南师范大学直属学院,也是云南省本科院校中最早建立的集管理、教学、科研为一体,以培养技术型、应用型人才为根本任务的职业技术教育学院。目前是云南省高职本科试点院校和高职“专升本”基地。2013年,学院招收学前教育(艺术教育方向)、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文秘教育、应用化学(药学方向)、小学教育(数学、语文)共五个本科专业和学前教育、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两个“专升本”专业。学院以研究生教育、本科教育、职业技能鉴定及社会培训为一体,设有高等职教研究所,学院现有“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点和“小学教育”专业硕士点,招收“职业技术教育学”、“应用化学”、“药物分析”、“有机化学”、“小学教育”的硕士研究生,同时还与中国电子科技大学联合培养软件工程硕士研究生,现已招收六届学员共256人。学院下设“云南省第129职业技能鉴定所”、“云南师范大学职业培训中心(站)”,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资格鉴定工作;下设“云南师范大学培训学院”,代表云南师范大学开展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助学及社会培训工作。

学院是云南省纪委、云南省监察厅的“云南省纪检监察干部院校培训基地”,是云南省总工会批准的我省首批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基地,并被中华全国总工会评为先进单位。

目前,学院正加大教学改革、学科建设、专业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的力度,围绕“特色与创新”开展职教本科的内涵性建设。现为“云南省高等学校小学教育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单位,“云南省高等学校公共关系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学院拥有一支专兼职结合,具有较高教学水平,熟悉职业教育特点、“双师型”占一定比例的教师队伍。学院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与多家企事业单位合作,建立了能充分满足教学需要的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先后投入700多万元加强实验室建设,现有综合技能实践中心、艺术素质训练中心、计算机应用能力训练中心、制药技术应用中心、心理咨询师训练中心、学前教育实训中心、导游实训中心、语言能力训练中心等实验实训场所。

学院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的办学理念,全面推行“双证”制度。近年来,学院毕业生在获得毕业证的同时,近80%的毕业生还取得了各类“职业资格证书”。学院致力于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在培养各类复合型高级应用人才的同时,大力加强毕业生就业工作,近年来,毕业生就业率居学校前列。

学前教育专业(师范,艺术教育方向,招收艺术类考生)

体育学院学年论文范文第13篇

回顾:体育新闻教育应运而生

1985年,上海体育学院为适应新闻媒体的需求,经专家论证在全国率先试办体育新闻专业。当时,上海体育学院从在校的83级学生中选拔了16名政治表现好、热爱写作、能力较强的学生进行每周10节的新闻写作专业理论课;1987年,该校体育新闻写作班从87级新生中挑选了11名高考成绩好的体育类学生从一年级起开始培养。1989年教育部批准上海体育学院在全国率先成立体育新闻专业,并于1994年正式成立体育新闻系。

随着1999年新办本科专业权力下放到各省一级批准,不少体育学院相继开办体育新闻专业,一些综合院校的新闻传播院系也开设体育新闻方向和专业。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目前进行体育新闻专业教育的高校共22所,其中体育院校11所;综合类大学8所(含只开设相关课程);其他院校3所。

25年来,国内的体育新闻院系体育新闻教育积累了一定经验。如上海体育学院2007年修订的本科教学计划增加了实践教学和双语教学课程的比例。该系利用上海国际赛事较多的优势,鼓励学生用英语直接参与国际体育赛事采访报道,提高英语口语和体育新闻采访专业能力。北京体育大学的新闻学(体育新闻)专业从2006年开始,根据学生就业取向和课程间的关系设置模块,要求学生至少选修其中的两个完整模块,模块内的课程有知识和能力的内在联系,整体上适应某一领域的就业需求。

2004年,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体育新闻传播分会成立,2005年起每年举办年会,这为体育新闻传播方面的学术交流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平台。

在本科生培养积累一定经验的基础上,成都体育学院和上海体育学院先后于1997年和2000年招收了体育新闻学方向的硕士研究生,开创了我国高等院校体育新闻高层次人才培养之先河。

创新:体育新闻教育顺势而上

在新闻教育创新方面,各个体育新闻院系做了不少探索,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1.关于课程教学改革

体育院校办新闻专业,要在新闻通识的基础上体现体育特色,因而新闻课程和体育课程的数量、结构等问题需要解决。经过创新,各个院系摸索出适合本系的体育专业知识类课程。

西安体育学院主要由体育公共教研室为非体育专业学生开设体育公共课,讲解赛事知识。广州体育学院开设《体育观赏》和《竞赛规则》两门课。成都体育学院原先让术科老师开设体育项目课程,但是项目多,占用课时长,效果也不好。之后开设《赛事报道概论》课程,这门课程内容包括4个方面:热门项目介绍、世界知名赛事的介绍、世界知名俱乐部的历史发展、体育史等。上海体育学院开设了《运动项目分析》课程,介绍一些运动项目的规则等。沈阳体育学院此前请10个项目的专业老师给新闻系的学生上课,但效果不佳。现在通过选修课为非体育专业学生开设公共体育课,让学生在10个项目中选2个项目,学精学透。

2.对实践能力的培养

实践能力是体育新闻专业能力的一个重要体现。成都体育学院的数据显示,早先该系有60%的毕业生到媒体工作,其中60%是在体育媒体;现在这两个数据分别为40%和30%。因此,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是体育新闻专业特色之一。

广州体育学院利用3个暑期的3个月时间进行课外学习。大一学生暑假进行社会调查,配备指导老师,完成调查报告;大二学生暑假开始到媒体实习,发表作品;大三则进行大实习。在课堂上,则增加采写编评、非线性编辑操作、电子排版等课程,把课堂教学、第二课堂学习和实践实习有机结合起来。

北京体育大学尝试开设一门高端课程,把所有需要实践的部分拿出来,统一开一门实践课。如让学生从策划开始,从头到尾完成一期报纸或者一部DV。沈阳体育学院认为学生的实践能力在课堂上学时不够,课后靠老师义务加班也不现实,因此尝试改革毕业论文形式,如编一张报纸或拍一部DV来代替传统毕业论文等。成都体育学院设立了“新闻艺术节”,安排两天时间,进行“5+1”模式的比赛。“5”是指主持人、网页设计、DV、摄影和新闻作品的比赛,“1”是变化的比赛项目,如舞台剧、诗朗诵等。78%的同学至少参加过一个项目,所有裁判都是媒体或广告公司等人员,这样不仅让同学觉得很专业,也加强了专业和用人单位的沟通。

展望:体育新闻教育迎难而进

在研讨会的分组讨论中,一些体育新闻专业毕业生从业界角度对体育新闻教育和专业人才培养各抒己见。

体育学院学年论文范文第14篇

关键词:中医学院;体育课程;改革方案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35-0304-02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改革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云南中医学院受场地设施、师资等教学资源的限制,公共体育课程一直处于相对停滞的状态。2008年学院迁呈贡新校区,全面贯彻落实新《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精神,进行新一轮公共体育课程改革已迫不及待。我们将针对中医药院校的专业特点、学生需求、师资和场馆等条件,进行体育课程改革,从而满足学院体育教学、群体活动和运动队训练的需求。

一、云南中医学院体育课程实施中存在不足

自1982年6月国家卫生部、教育部、体育运动委员会联合发出“关于在高等中医药院校体育课中增加传统保健体育内容”的通知以来,经过20多年的教学实践,云南中医学院将传统保健体育作为一二年级学生必修内容,共60学时,使得传统保健体育项目逐步形成了学院体育课程的特色。

公共体育基础课主要以传统保健体育项目为主,占教学比重的41.7%;田径、篮球、排球、游泳共占教学比重的41.7%,课上很难进行系统有序的教学。为了解决现代体育项目教学时数、项目少的问题,2002年6月学院开设了院级选修课(篮球、排球、足球、武术、散打、健美操)。选修课的开设丰富了课程内容,迎合了学生的兴趣爱好,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但公共体育课程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1.开课的总学时少,项目分散

云南中医学院开课对象为一二年级学生,没有对三年级以上学生及研究生开设体育课。对于学制大部分为五年的高等中医药院校来说,体育课的数量明显不足。同时,学生在两年内完成4套传统保健体育功法及田径、篮球、排球、游泳等项目的学习,在教学时数有限的情况下项目较分散,学生很难在课堂上熟练掌握某项运动技能。

2.特色课程构建初见成效,改革观念并未深入人心

学院在体育课程设置上虽然考虑学生的特点和价值取向,但在组织实施的过程中存在生搬硬套现象。传统保健体育学时和套路相对较多,比重过大不适合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特点和现代体育需求。同时,存在学生对传统保健体育缺乏足够的认识,在课后没有成为锻炼及娱乐的主要手段,致使该项目不能真正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基础。

3.对传统保健体育理论重视不够

传统保健体育有其独特的理论和实践体系,其中理论体系是精髓,是中医院校开设此类课程的初衷。学院在特色课程建设过程中淡化了理论的传授,养生保健的精神实质被忽略,使学生仅学到了外在的套路,而没有深入地进行内化核心的领悟。

4.教学资源薄弱

近年来,学院不断加强体育场地设施的建设,教学条件有所改善。现投入教学使用场地共有各类场地19936平方米。但是,缺少室内体育场馆,使健美操、瑜伽、乒乓球和羽毛球等学生喜欢的热门项目无法正常开展。

二、云南中医学院体育课程改革设想

随着2008年学院整体搬迁,体育运动场馆设施得到加强,为学院新时期体育课程改革提供了物质保证。为紧跟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步伐,立足中医院校办学的特色,体现学院传统保健体育教学的文化性、中医性、时代性特点,我们提出课程改革实施方案。

1.课程模式

医学专业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在体育课教学中应充分考虑学生处在青春期和中医药院校的特点,采用“以生为本,构建特色”的体育课程模式。其含义是在打好基础的前提下,尊重学生的个人兴趣、爱好,以及自身条件,允许学生进行纵向选择多个层次的课程,或横向选择多个方向的课程,逐步打破年级界限,使学生在校期间掌握2~3项运动技能(包含1项传统保健体育项目),拥有自我参与体育锻炼的知识和技能,养成健康体育习惯,最终奠定“终身体育”的基础。

2.基本特征

学生可根据自身条件,兴趣、爱好等,从第三个学期自愿选择体育课程。学院给予一定的选课自由度,提供充分的锻炼空间;以过程性评价反馈学生阶段锻炼的效果,使学生保持自信和激情,在积极向上的良好氛围中形成自己的体育生活方式,自主构建自己的体育文化体系,真正理解体育与健康内涵,从而走向“阳光体育”的境界。

三、课程方案

根据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要、新校区的教学条件、学生兴趣爱好及中医院校的特点,课程的设置坚持最优化和合理化,即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又能办出中医学院的传统保健体育特色。同时,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要充分利用新校区的场地器材资源和教师专项特长,最大限度地开设学生感兴趣的体育项目。

1.课程内容

(1)云南中医学院体育课程内容体系

学院体育课程内容将分为两大部分,即理论知识部分和实践技能部分,两部分内容相互渗透,整合成完整的体育课程模式。第一,理论知识。健康知识:体育卫生知识;运动营养知识;健身安全知识。传统保健体育文化知识。现代体育文化知识。专项竞赛规则。体育欣赏。第二,实践技能。竞技类:技能的训练;技能的提高;群众性竞赛活动。素质类:力量;速度;耐力;灵敏;柔韧。娱乐类:现代休闲体育类。保健类:保健养生类;传统保健体育类。

(2)课程内容设置

第一,分段式基础教学阶段。课程分为两部分,即理论部分和实践部分。

理论部分包括健身锻炼的科学方法、终身体育与健康、体育生活方式与健康等专题,主要对大学一年级的新生进行体育思想教育。让学生了解和认识体育健身的重要性,树立“终身体育”的思想观念,教会他们合理健身锻炼的方法和手段,了解新型“体育观”和“健康观”,建立良好生活方式。

实践部分是对新生进行体育基本技能的培养,尤其是各种全面提高身体素质的可操作性的手段和技能。开设的课程包括身体素质练习课、基础课等。

第二,特色选项阶段

在本学期内学生必须选择一项特色课程。这些特色项目更加贴近学生生活、工作和民族习惯。传统保健体育项目的蓬勃开展,将更加丰富我校体育文化的内容,符合我院的办学特色,在体育领域首次体现人文参与精神,也将在较高层次上为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做出贡献。

第三,自主+特色选项阶段

学生在第一阶段的教学后将实行第一次选项分流,根据自己的爱好、兴趣及自身条件,对学院提供的各项选项课程进行自主选择,课程的目标要求比第一学期有所提高,理论课的教学注重精讲,重在培养学生对自己选项较深层次的认识和理解。新兴体育运动将会给云医带来新的气息,又能满足学生追求时尚、崇尚休闲的需求。在本学年开设特色课程选项课程,巩固第二阶段的教学成果,形成我院的特色,提高竞技水平。

第四,技能与个性创新阶段

在此期间,将从各专项课程活动中发现选拔优秀体育尖才,组成我院的专项竞技队和预备队,并利用选项课程资源,重点培养这些人才,充实我院竞技体育人才库;同时在该类选项课程中,逐渐培养我院的优势项目。该类课程的开展将会把我院体育课程改革推向高潮,对活跃校园体育文化生活产生深刻的影响。

以上各学期,对于伤、残、病及特殊体型等身体状况较差的学生,我们将专门开设保健体育课,满足他们体育学习和锻炼的需求,使他们学会适应自身情况的锻炼项目及方法,以促进其身体保健和康复,帮助他们建立一套适合自身特点的切实可行的健身计划与健身方法,形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

2.课程特点

(1)现代与特色课程统一

课程改革后,在内容方面进行了优化,改变了以往单一的教学状况。课程内容将把现代体育与传统保健体育的实践与理论知识集合在体育课程之中,增加了人文体育知识的比重,增加了体育素质练习的内容,为健康体育奠定基础。

(2)强化师生互动

我院这次公共体育课程改革,在课程实施方式上发生了重大转变,增加了选项课程的比重,特别是高级选项课程的开展,为师生之间的交流提供了更多的空间,使得教师对学生的生活方式、体育与健康观念的影响不断加大,通过教师运动技能的传授、文化思想的教育,以及人格魅力潜移默化地熏陶,学生会逐渐培养出自己的兴趣爱好,形成健康向上的体育生活方式,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3)扩大课内外互补

我院这次体育课程改革以“大课程”的观点统领全局,将体育课程从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娱乐,从有形的身体操作延伸到无形的精神塑造,扩大了课堂内外的互补空间。特别是在课外特色体育活动中,学生通过自己的身体去经历民族传统体育或时尚运动,用自己的心灵亲自感悟运动的魅力,对体育的诸多文化、精神有内在的情感体验,从而提升他们的人文素养,激发他们对自然、对人类、对社会的热爱。

云南中医学院将进行的公共体育课程改革,有效地将现代体育和传统保健体育有机地结合起来,为塑造学院公共体育特色课程、实现“以学生发展为本”和“终身体育”的新型课程理念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云南中医学院关于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增强学生体质健康的实施意见的通知[Z],2007.

[2]许桂芝,路俊艳.对体育课程设置与改革的思考[J].体育科学研究,2005,9,(3):66-69.

[3]翟立武.高等中医药院校传统保健体育教学改革特色[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6,30,(3):92-94.

体育学院学年论文范文第15篇

关键词:高职体育;改革;体育课程;课程改革1.前言:国务院在2005年了振兴我国职业教育的文件《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这一文件顺应了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对人才的迫切需求,紧接着在2006年又启动了“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这标志着我国高职院校建设从数量向质量提升的转变。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更好的要求,此后高职院校课程改革也进入高潮。但与其他专业课程改革快速推进向比较,我国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的改革较为落后。笔者通过中国知网,运用“高职体育课程”作为检索词进行检索,发表的权威性论文屈指可数,显然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改革没有得到权威的认可。本文通过对大量文献资料的阅读,走访相关的专业学者,分析我国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改革不能与其他专业同步改革的深层次原因。并给出加强高职课程改革的若干建议。

2、高职课程体育课程改革现状

我国高职课程改革在上世纪末进入进步阶段,主要是为了转变职业院校学科式教学模式,改革之前高职院校普遍把专业理论放在主要方向,轻视专业技能的教学。为了转变与世界接轨,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本世纪初期,借鉴欧美职业教育发展国家经验,开始提出以“职业能力”或者“职业导向”课程改革理论。在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的文件之后,提出了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改革理论。但无论是重专业、轻技能,还是“职业能力”或者“职业导向”,或者是“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改革,都没有引起体育教学者的重视,虽然其他专业课程改革紧跟时代的要求,课程改革紧锣密鼓的进行,但体育课程改革越来越落后与其他专业课程改革。笔者使用互联网,在中国知网等数据库进行文献检索,检索词为“高职体育课程”,检索CSSCI文章,时间跨度为1995-2012年共17年,检索出文章105篇,平均每年只有六篇,但我国高职院校的数量为1215所,与庞大的院校数量比较,体育课程改革的成果明显偏少。这充分说明了体育课程改革明显落后与其他课程改革。孙雷鸣广东体育职业技术学院曾经提出,体育类职业技术学院应开展校企联合,但毕竟全国体育职业技术学院很少,研究成果不具备普遍性;陈捷、周猛强等进行了体育课程改革的探索,但当他们提出以“职业导向”为体育课程改革的思路的时候,其他专业已经进入了“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改革过程中,明显落后与其他专业。所以,体育课程改革无论是改革的广度与改革的深度,都无法与其他专业相比。研究成果数量与质量也是如此。即使进行了零星的改革与试点,也是较为落后的改革,当其他专业开始启动时,体育课程还在进行学科教学,当体育专业进行为“职业导向”为理念的改革时,其他专业已经进入“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改革时代。

3、原因分析

3.1 固守学科化的体育课程

造成学科化体育课程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个是我国课程体系受前苏联学科课程影响较大,即使进行了多轮“去学科化”的改革,但由于课程执行者根深蒂固的传统思想,还是在执行一个学校一本教材,不分学情、不分地域、统一要求。把掌握基本体育技术作为教学的基本目标。另一个重要原因是高职院校虽然属于高等教育范畴,但与本科学科化的教学有本质的差异,在人才培养目标上的差异就决定课程改革的方向不同,不能沿用本科学科教育的思路与方法。所以,这两个原因是造成高职院校体育课程固守学科化教学的原因,这是造成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改革的主要原因。

3.2 没有明确的体育课程改革思路

虽然高职院校在各个时期明确了课程改革的办法,但体育课程有其本身的特殊性,既不能完全遵从高职院校专业课程改革的办法与思路,但也不能脱离这一思路,又要兼顾体育课程本身的目标与诉求,就是要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正是由于在两者的不能统一,造成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改革思路混乱,有的课程改革者和课程实行者认为,既然是高等院校,本科体育课程改革就应当与高职院校一样,进行学科化教学。有的人认为,应该把完全遵从“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不用考虑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完成体育课程本身的目标就可以了。有的学者认为,既然是高职院校,就应该为高职人才培养目标服务。由于课程改革思路的混乱与纷争,造成高职院校课程改革的滞后。

3.3 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改革的能力

课程改革需要身后的课程理论基础与探索的精神,这是改革的前提条件。但由于历史原因,我国高职院校大多数又过去的中专院校升格而来,很大一部分教师没有科学研究的实践经验。加之,我国高职院校扩张速度过快,大量课程执行者为近几年新进入岗位的新教师,还不具备课程改革的经验与能力。高职院校在年龄结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不能与本科院校相比。由于我们体育教师的培养与选拔体制的缺陷,体育教师的理论素养不高。所以,我国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改革的能力还不足。

4.建议

4.1 坚持“健康第一”第一的体育课程改革前提,探索适合高职院校特色的体育课程改革思路。

4.2 努力开发课程资源,把体育课程与学生所学专业紧密联系起来,开发一些既有锻炼价值,又能配合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课程。

4.3 给予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政策扶持,鉴于高职体育课程改革滞后这一事实,在、课题申请、业余进修等方面给予一定的扶持与政策支持。

4.4 建立体育课程改革的团队,各个高职院校把理论水平高,有能力进行课程改革的教师组织起来,组件体育课程改革的团队。(作者单位:宝鸡职业技术学院)

基金项目:宝鸡职业技术学院课题,编号:2011029Y.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