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大学水利水电论文范文

大学水利水电论文范文

大学水利水电论文

大学水利水电论文范文第1篇

论文摘要:本文根据新修订的高等学校专业目录及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特点,研究了水工专业(工程水文学)和(水利水能(电)规划)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及教材编排,提出了关于将两门课程合并及合并后的课程名称、课程教学内容和教材编排建议。

引言

水文及水利水电规划是高等学校及中等专业学校水利水电工程建筑专业(简称水工专业)重要的专业技术课之一。它除直接分析确定水利水电工程的规模指标(如正常蓄水位、装机容量等)和效益指标(如保证出力、发电量等)、工程安全和造价外,还要为水利水电工程的设计、施工及运行管理等提供正确合理的基本设计数据。据此不难看出,本课程在水工专业培养目标(从事水利水电工程勘测、规划、设计、施工及运行管理的专业技术人才)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因而,它是水工专业必修课之一。

但从我院教学实践来看,水工专业的学生似乎并不看重该课程。通过调查发现,大部分水工专业的学生,只对相关的力学及建筑材料、建筑结构、水工建筑物、水电站和水利工程施工等课程感兴趣,而对水文及水利水电规划课程则学习积极性低,学习效果差。一般都是等到学习水工建筑物、水电站和水利工程施工课程时才认识到水文及水利水电规划课程的重要性,结果因基础不牢而捉襟见肘。再深人一层分析,造成这种教学被动局面的根本原因,一方面固然有学生认识上的问题,但另一方面,也可以说是更重要的方面,还在于课程自身存在的课程名称、教学内容及其教材编排等问题。

因此,本文试从水文及水利水电规划课程的名称、教学内容及其编排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树立本课程的“规划”形象,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本课程的教学更好地服务于专业培养目标。

1课程的合并及合并后的课程名称问题

1.1课程的合并

在高等学校水工专业的课程中,1981年以前本课程原名称为“水文及水利水电规划”,与其相应的第一轮高校统编教材是(工程水文学)(上册)和(水利水电规划)(下册)。1982年12月,原水电部在南京召开高等学校水利水电类专业教材编审委员会正副主任扩大会议,会议在审定各专业的教学计划时,一致同意将(工程水文学)和(水利水电规划)分开设课,并将后者改称为(水利水能规划)。同时,会上讨论(1983一1987教材编审出版规划)(即第二轮统编教材出版规划)时,同意将第一轮教材下册修订再版,作为水工专业(水利水能规划)课程的统编教材(该教材1986年11月由水利水电出版社出版)。

在中等专业学校水工专业课程中,本课程1992年以前合称为“工程水文学”,第一版(工程水文学)教材是1979年由水利水电出版社出版的,1986年12月出版的第二版(工程水文学)教材,在第一版的基础上作了较大修改,并增加了水库调度一章。从1992年开始,中等专业学校水工专业也相应地将其分为(工程水文学)和(水利水电规划)两门课,并由水利水电出版社分别于1992年和1994年出版了第三版(工程水文学)教材和由东北水利水电专科学校朱伯俊主编的(水利水电规划》教材。

综上所述,无论是在高等学校还是在中等专业学校,水文及水利水电规划课程都经历了由合到分的变革。根据新制定的高等学校专业目录,笔者认为,以课程合并改革为重点的新一轮的课程设置改革,必将在中、高等学校全面展开,因此,本课程的合并也势在必行。事实上,关于工程水文学与水利水能(电)规划课程的再次合并,早在1995年实行“五天工作制”时已经开始,只不过它是一种形式上的简单合并,虽然达到了压缩本课程教学时数的目的,但就我院水工专业近几年本课程的实际教学效果来看,对本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作用不是很大。因此,有必要对本课程进行实质性的合并、重组。

再者,针对性强和实践能力强是职业技术教育最突出的特点,根据我院起草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水利水电工程建筑专业教学计划),课程结构由过去的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这三段式变为公共课和专门课两块式;理论教学时数与实践性教学时数之比为1:078(要求1:1),本课程教学时数仅有70学时。因此,不可能再将工程水文学和水利水能规划分开设置为两门课,即使从教学计划角度来看也有合并的必要。

将工程水文学和水利水能规划合并,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行的。可以从它们的教学任务和目的来分析。工程水文学的教学任务是使学生具有水文学的基本知识,了解水文观测的一般方法,并能搜集有关水文资料进行分析计算。即使学生具有从事中小型水利水电工程规划设计的水文计算能力,为确定水利水电工程规模和施工及运行管理规程提供所需的水文数据能力。水利水能(电)规划的教学任务则是在掌握河流水文情况的基础上,根据水文计算成果和国民经济各部门的综合利用要求,分析确定水库的兴利库容和供水效益,确定水电站的发电效益指标和反映水库水电站规模的主要参数—正常蓄水位、死水位和装机容量等,以及通过防洪调节分析确定水库的防洪特征水位和库容、溢洪道尺寸等。总之,使学生在学习工程水文学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水利水电工程规划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初步掌握水利水能计算和规划的方法,为其毕业后从事水利工作打下基础。从上述分析不难看出,工程水文学知识是进行水利水能规划的基础,将两者合并是切实可行的。

1.2合并后的课程名称

关于合并后的课程名称,笔者认为可将其称为(水利水电工程规划)。这可以从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和本课程的教学任务两方面加以论证。首先,从水工专业的培养目标来看,由于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水利水电工程的勘测、规划、设计、施工和运行管理等专业技术工作,因此,参照水利工程施工、水工建筑物、水电站等专业课,将水利水电工程规划作为水工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的名称是合适的。再说,水利水电工程的规划,主要是水库及水电站基本参数的选择,它关系到工程的规模和效益的大小、工程的安全和造价等问题,而且对从事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施工和管理等的工程技术人员来说,必须掌握一定的水电规划知识。因此,将(水利水电工程规划)作为(工程水文学)与(水利水能(电)规划)合并重组后的课程教材名称是恰当的。

2(水利水电工程规划)教学内容的界定

2.1界定依据

(水利水电工程规划)课程的教学内容原则上应该包含(工程水文学)和(水利水能(电)规划)两门课程的教学内容,但由于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周期长、工程投资大,需要国民经济各方面协作配合的环节多,影响面广,系统性强,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必须严格按勘测、设计、施工和管理的基本建设程序分阶段进行,因此,(水利水电工程规划)课程的教学内容,还应根据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与规划有关的各个阶段对规划的具体要求而确定。

江河流域规划是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前提。它是在勘测和调查所得的流域社会经济情况、地形资料、河流水文资料及地质资料的基础上,对江河上特定河段以及地区的水资源进行综合利用规划,并经过各种方案的技术、经济论证比较,确定总体规划布局及河流梯级开发方案,提出实施程序及近期兴建的水利水电工程。

可行性研究是在经过审查批准的江河流域规划基础上,对推荐的建设工程项目,从技术、经济和建设条件等方面论证研究其可行性,以保证技术上安全可靠,经济上合理、能用较小投资获得较大效益。可行性研究阶段中的设计工作可以粗略一些,但对工程规模、经济效益、开发的迫切性以及技术力量的落实等问题,必须论证清楚。

初步设计是根据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有关工程规划对工程进行总体布置,选定主要建筑物型式和控制性尺寸,如选定合理的坝址、坝线和坝型,通过比较,选定最优的枢纽布置方案、水库的各种特征水位和库容,选择电站的装机容量、机组型号。水利水电工程管理阶段的任务是随时掌握水利水电工程中各种水工建筑物的运行情况,发现并消除隐患,确保工程安全;有计划地蓄水、泄水以及合理调度用水,充分发挥工程的综合效益;通过养护和修理使工程经常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延长工程的使用年限,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对工程进行改建或扩建,使之发挥更大的经济效益。所以水利水电工程的管理不仅是工程管理部门的工作,也是规划设计部门的工作。

2.2《水利水电工程规划》的教学内容

从上述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各阶段的情况来看,(水利水电工程规划)课程的教学内容应包括:江河流域规划—水资源的综合利用、河流与流域、水利枢纽与梯级开发、水文资料的收集与分析;水库规划—水库地形特性、水库的特征水位和库容、水库水量损失及淤积、淹没、浸没等问题,用水特性与用水资料,设计保证率与设计标准,设计年径流量、年输沙量和设计洪水分析推求,兴利库容和防洪库容的计算,水库死水位、正常蓄水位和防洪特征水位的选择确定;水电站水能规划—水能利用原理与开发方式,水能计算,电力系统负荷图与容量组成,水电站装机容量及运行方式确定;施工导流规划—施工导流标准,施工设计洪水与施工水文预报;水库调度规划—水库防洪调度图、灌溉调度图和发电调度图编制等等。

3关于(水利水电工程规划)教材编排问题

3.1《工程水文学》与(水利水能(电)规划)教材体系

教材质量直接影响课程教学效果。《水利水电工程规划)教材应紧密结合专业要求,打破(工程水文学)和(水利水能(电)规划)的教材体系,通过删节、补充和调整,建立新的教材体系。为此,首先要了解清楚(工程水文学)和(水利水能(电)规划)的教学内容编排情况。(工程水文学》教材是以水循环及径流形成过程、水文统计的基本知识与方法、设计年径流及设计洪水的推求、降雨径流分析、水文预报等为主要内容;同时扼要讲述水文测验及水文资料收集、河流泥沙等方面的知识。高等学校教材是按以学时编写的,全书共十二章,依次为绪论、水循环及径流形成、水文测验及水文资料收集、水文统计的基本知识及方法、年径流分析与计算、由流量资料推求设计洪水、降雨径流分析、由暴雨资料推求设计洪水、小流域设计洪水计算、可能最大暴雨与洪水、河流泥沙计算、水文预报。中等专业学校教材除无水文预报一章外,其它内容与高等学校教材基本一样,只是将可能最大暴雨与洪水、降雨径流分析分别并人小流域设计洪水计算和由暴雨资料推求设计洪水两章中,因而全书只有九章。

(水利水能规划)是按42学时编写的,全书包括绪论、水资源的综合利用、兴利调节、洪水调节、水能计算及水电站在电力系统中的运行方式、水利水能经济计算、水电站及水库的主要参数选择、水库群的水利水能计算、水库调度等八章。(水利水电规划)则是按54学时编写的,全书分为绪论、水利水电规划所需的基本资料、水库兴利调节计算、水库防洪调节计算、水能计算、电力系统中的水电站主要参数选择、水库调度等六章。

3.2(水利水电工程规划)教材编排建议

根据(水利水电工程规划)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任务的要求,其教材的编排既要有利于教学,又要有利于学生对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程序的认知。据此,笔者试提出(水利水电工程规划)课程教材的编排建议如下:

3.2.1绪论含我国的水资源及利用,我国水利水电建设的成就与展望,水利水电工程的规划程序,水利水电工程规划的教学内容和任务。

3.2.2水资源综合利用规划含水资源的综合利用与水利事业,河流与流域,与江河流域规划。

3.2.3河流水文含水文学与水文测站,降水的观测与流域平均降雨量计算,蒸发与下渗,径流的形成及表示方法,水文循环和水量平衡,江河水位、流量、泥沙观测及资料整理,水文资料的收集来源。

3.2.4(水利水电工程规划)所需的基本资料含径流调节,水库兴利调节分类,水库调洪作用,设计保证率与用水资料,防洪设计标准分类、选择,泄流方式及泄洪资料,水库地形特性,水库的特征水位和库容,水库的淤积淹没和浸没等。

3.2.5水文资料统计分析方法含统计分析的任务和方法,现行水文频率计算方法—适线法,相关分析方法。

3.2.6设计年径流推求含年径流及其变化特性,具有长期、短期和缺乏实测径流资料时设计年径流量及其年内分配推求方法。

3.2.7设计洪水推求含由流量资料推求设计洪水,由暴雨资料推求设计洪水,小流域设计洪水推求,可能最大洪水推求简介。

3.2.8水库兴利规划含兴利计算原理,死水位的确定.年调节水库兴利库容和调节流量的计算,多年调节水库兴利库容 的计算简介。

3.2.9水库防洪规划含调洪计算原理,无闸门控制的水库调洪计算方法(列表,试算法、半图解法、简化三角形法),有闸门控制的水库调洪计算方法。

3.2.10水电站水能规划含水能计算的内容和方法,无调节、日调节和年调节水电站的保证出力、保证电能计算,多年平均年发电量的计算。

3.2.11水库及水电站主要参数的选择含电力系统的负荷与容量组成,水电站装机容量的选择,以发电为主的水库特征水位的选择。

3.2.12施工导流规划含施工导流标准,施工设计洪水推求,施工水文预报。

3.2.13水库调度规划含水库调度的意义,水库的兴利调度图、防洪调度图和发电调度图的编制方法,水库的优化调度简介。

参考文献

①吴明远、磨道江、叶守泽合编.工程水文学.水利电为出版社,1986.

②周之豪、沈甘源、施熙灿、李惕先.水利水能规划.水利电力出版社,1986

③广西水电学校丁炳冲主编.工程水文学.(第三版).水利电力出版社,1994,

大学水利水电论文范文第2篇

论文摘要:本文根据新修订的高等学校专业目录及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特点,研究了水工专业(工程水文学)和(水利水能(电)规划)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及教材编排,提出了关于将两门课程合并及合并后的课程名称、课程教学内容和教材编排建议。

引言

水文及水利水电规划是高等学校及中等专业学校水利水电工程建筑专业(简称水工专业)重要的专业技术课之一。它除直接分析确定水利水电工程的规模指标(如正常蓄水位、装机容量等)和效益指标(如保证出力、发电量等)、工程安全和造价外,还要为水利水电工程的设计、施工及运行管理等提供正确合理的基本设计数据。据此不难看出,本课程在水工专业培养目标(从事水利水电工程勘测、规划、设计、施工及运行管理的专业技术人才)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因而,它是水工专业必修课之一。

但从我院教学实践来看,水工专业的学生似乎并不看重该课程。通过调查发现,大部分水工专业的学生,只对相关的力学及建筑材料、建筑结构、水工建筑物、水电站和水利工程施工等课程感兴趣,而对水文及水利水电规划课程则学习积极性低,学习效果差。一般都是等到学习水工建筑物、水电站和水利工程施工课程时才认识到水文及水利水电规划课程的重要性,结果因基础不牢而捉襟见肘。再深人一层分析,造成这种教学被动局面的根本原因,一方面固然有学生认识上的问题,但另一方面,也可以说是更重要的方面,还在于课程自身存在的课程名称、教学内容及其教材编排等问题。

因此,本文试从水文及水利水电规划课程的名称、教学内容及其编排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树立本课程的“规划”形象,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本课程的教学更好地服务于专业培养目标。

1课程的合并及合并后的课程名称问题

1.1课程的合并

在高等学校水工专业的课程中,1981年以前本课程原名称为“水文及水利水电规划”,与其相应的第一轮高校统编教材是(工程水文学)(上册)和(水利水电规划)(下册)。1982年12月,原水电部在南京召开高等学校水利水电类专业教材编审委员会正副主任扩大会议,会议在审定各专业的教学计划时,一致同意将(工程水文学)和(水利水电规划)分开设课,并将后者改称为(水利水能规划)。同时,会上讨论(1983一1987教材编审出版规划)(即第二轮统编教材出版规划)时,同意将第一轮教材下册修订再版,作为水工专业(水利水能规划)课程的统编教材(该教材1986年11月由水利水电出版社出版)。

在中等专业学校水工专业课程中,本课程1992年以前合称为“工程水文学”,第一版(工程水文学)教材是1979年由水利水电出版社出版的,1986年12月出版的第二版(工程水文学)教材,在第一版的基础上作了较大修改,并增加了水库调度一章。从1992年开始,中等专业学校水工专业也相应地将其分为(工程水文学)和(水利水电规划)两门课,并由水利水电出版社分别于1992年和1994年出版了第三版(工程水文学)教材和由东北水利水电专科学校朱伯俊主编的(水利水电规划》教材。

综上所述,无论是在高等学校还是在中等专业学校,水文及水利水电规划课程都经历了由合到分的变革。根据新制定的高等学校专业目录,笔者认为,以课程合并改革为重点的新一轮的课程设置改革,必将在中、高等学校全面展开,因此,本课程的合并也势在必行。事实上,关于工程水文学与水利水能(电)规划课程的再次合并,早在1995年实行“五天工作制”时已经开始,只不过它是一种形式上的简单合并,虽然达到了压缩本课程教学时数的目的,但就我院水工专业近几年本课程的实际教学效果来看,对本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作用不是很大。因此,有必要对本课程进行实质性的合并、重组。

再者,针对性强和实践能力强是职业技术教育最突出的特点,根据我院起草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水利水电工程建筑专业教学计划),课程结构由过去的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这三段式变为公共课和专门课两块式;理论教学时数与实践性教学时数之比为1:078(要求1:1),本课程教学时数仅有70学时。因此,不可能再将工程水文学和水利水能规划分开设置为两门课,即使从教学计划角度来看也有合并的必要。

将工程水文学和水利水能规划合并,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行的。可以从它们的教学任务和目的来分析。工程水文学的教学任务是使学生具有水文学的基本知识,了解水文观测的一般方法,并能搜集有关水文资料进行分析计算。即使学生具有从事中小型水利水电工程规划设计的水文计算能力,为确定水利水电工程规模和施工及运行管理规程提供所需的水文数据能力。水利水能(电)规划的教学任务则是在掌握河流水文情况的基础上,根据水文计算成果和国民经济各部门的综合利用要求,分析确定水库的兴利库容和供水效益,确定水电站的发电效益指标和反映水库水电站规模的主要参数—正常蓄水位、死水位和装机容量等,以及通过防洪调节分析确定水库的防洪特征水位和库容、溢洪道尺寸等。总之,使学生在学习工程水文学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水利水电工程规划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初步掌握水利水能计算和规划的方法,为其毕业后从事水利工作打下基础。从上述分析不难看出,工程水文学知识是进行水利水能规划的基础,将两者合并是切实可行的。

1.2合并后的课程名称

关于合并后的课程名称,笔者认为可将其称为(水利水电工程规划)。这可以从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和本课程的教学任务两方面加以论证。首先,从水工专业的培养目标来看,由于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水利水电工程的勘测、规划、设计、施工和运行管理等专业技术工作,因此,参照水利工程施工、水工建筑物、水电站等专业课,将水利水电工程规划作为水工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的名称是合适的。再说,水利水电工程的规划,主要是水库及水电站基本参数的选择,它关系到工程的规模和效益的大小、工程的安全和造价等问题,而且对从事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施工和管理等的工程技术人员来说,必须掌握一定的水电规划知识。因此,将(水利水电工程规划)作为(工程水文学)与(水利水能(电)规划)合并重组后的课程教材名称是恰当的。

2(水利水电工程规划)教学内容的界定

2.1界定依据

(水利水电工程规划)课程的教学内容原则上应该包含(工程水文学)和(水利水能(电)规划)两门课程的教学内容,但由于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周期长、工程投资大,需要国民经济各方面协作配合的环节多,影响面广,系统性强,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必须严格按勘测、设计、施工和管理的基本建设程序分阶段进行,因此,(水利水电工程规划)课程的教学内容,还应根据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与规划有关的各个阶段对规划的具体要求而确定。

江河流域规划是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前提。它是在勘测和调查所得的流域社会经济情况、地形资料、河流水文资料及地质资料的基础上,对江河上特定河段以及地区的水资源进行综合利用规划,并经过各种方案的技术、经济论证比较,确定总体规划布局及河流梯级开发方案,提出实施程序及近期兴建的水利水电工程。

可行性研究是在经过审查批准的江河流域规划基础上,对推荐的建设工程项目,从技术、经济和建设条件等方面论证研究其可行性,以保证技术上安全可靠,经济上合理、能用较小投资获得较大效益。可行性研究阶段中的设计工作可以粗略一些,但对工程规模、经济效益、开发的迫切性以及技术力量的落实等问题,必须论证清楚。

初步设计是根据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有关工程规划对工程进行总体布置,选定主要建筑物型式和控制性尺寸,如选定合理的坝址、坝线和坝型,通过比较,选定最优的枢纽布置方案、水库的各种特征水位和库容,选择电站的装机容量、机组型号。水利水电工程管理阶段的任务是随时掌握水利水电工程中各种水工建筑物的运行情况,发现并消除隐患,确保工程安全;有计划地蓄水、泄水以及合理调度用水,充分发挥工程的综合效益;通过养护和修理使工程经常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延长工程的使用年限,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对工程进行改建或扩建,使之发挥更大的经济效益。所以水利水电工程的管理不仅是工程管理部门的工作,也是规划设计部门的工作。

2.2《水利水电工程规划》的教学内容

从上述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各阶段的情况来看,(水利水电工程规划)课程的教学内容应包括:江河流域规划—水资源的综合利用、河流与流域、水利枢纽与梯级开发、水文资料的收集与分析;水库规划—水库地形特性、水库的特征水位和库容、水库水量损失及淤积、淹没、浸没等问题,用水特性与用水资料,设计保证率与设计标准,设计年径流量、年输沙量和设计洪水分析推求,兴利库容和防洪库容的计算,水库死水位、正常蓄水位和防洪特征水位的选择确定;水电站水能规划—水能利用原理与开发方式,水能计算,电力系统负荷图与容量组成,水电站装机容量及运行方式确定;施工导流规划—施工导流标准,施工设计洪水与施工水文预报;水库调度规划—水库防洪调度图、灌溉调度图和发电调度图编制等等。

3关于(水利水电工程规划)教材编排问题

3.1《工程水文学》与(水利水能(电)规划)教材体系

教材质量直接影响课程教学效果。《水利水电工程规划)教材应紧密结合专业要求,打破(工程水文学)和(水利水能(电)规划)的教材体系,通过删节、补充和调整,建立新的教材体系。为此,首先要了解清楚(工程水文学)和(水利水能(电)规划)的教学内容编排情况。(工程水文学》教材是以水循环及径流形成过程、水文统计的基本知识与方法、设计年径流及设计洪水的推求、降雨径流分析、水文预报等为主要内容;同时扼要讲述水文测验及水文资料收集、河流泥沙等方面的知识。高等学校教材是按以学时编写的,全书共十二章,依次为绪论、水循环及径流形成、水文测验及水文资料收集、水文统计的基本知识及方法、年径流分析与计算、由流量资料推求设计洪水、降雨径流分析、由暴雨资料推求设计洪水、小流域设计洪水计算、可能最大暴雨与洪水、河流泥沙计算、水文预报。中等专业学校教材除无水文预报一章外,其它内容与高等学校教材基本一样,只是将可能最大暴雨与洪水、降雨径流分析分别并人小流域设计洪水计算和由暴雨资料推求设计洪水两章中,因而全书只有九章。

(水利水能规划)是按42学时编写的,全书包括绪论、水资源的综合利用、兴利调节、洪水调节、水能计算及水电站在电力系统中的运行方式、水利水能经济计算、水电站及水库的主要参数选择、水库群的水利水能计算、水库调度等八章。(水利水电规划)则是按54学时编写的,全书分为绪论、水利水电规划所需的基本资料、水库兴利调节计算、水库防洪调节计算、水能计算、电力系统中的水电站主要参数选择、水库调度等六章。

3.2(水利水电工程规划)教材编排建议

根据(水利水电工程规划)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任务的要求,其教材的编排既要有利于教学,又要有利于学生对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程序的认知。据此,笔者试提出(水利水电工程规划)课程教材的编排建议如下:

3.2.1绪论含我国的水资源及利用,我国水利水电建设的成就与展望,水利水电工程的规划程序,水利水电工程规划的教学内容和任务。

3.2.2水资源综合利用规划含水资源的综合利用与水利事业,河流与流域,与江河流域规划。

3.2.3河流水文含水文学与水文测站,降水的观测与流域平均降雨量计算,蒸发与下渗,径流的形成及表示方法,水文循环和水量平衡,江河水位、流量、泥沙观测及资料整理,水文资料的收集来源。

3.2.4(水利水电工程规划)所需的基本资料含径流调节,水库兴利调节分类,水库调洪作用,设计保证率与用水资料,防洪设计标准分类、选择,泄流方式及泄洪资料,水库地形特性,水库的特征水位和库容,水库的淤积淹没和浸没等。

3.2.5水文资料统计分析方法含统计分析的任务和方法,现行水文频率计算方法—适线法,相关分析方法。

3.2.6设计年径流推求含年径流及其变化特性,具有长期、短期和缺乏实测径流资料时设计年径流量及其年内分配推求方法。

3.2.7设计洪水推求含由流量资料推求设计洪水,由暴雨资料推求设计洪水,小流域设计洪水推求,可能最大洪水推求简介。

3.2.8水库兴利规划含兴利计算原理,死水位的确定.年调节水库兴利库容和调节流量的计算,多年调节水库兴利库容 的计算简介。

3.2.9水库防洪规划含调洪计算原理,无闸门控制的水库调洪计算方法(列表,试算法、半图解法、简化三角形法),有闸门控制的水库调洪计算方法。

3.2.10水电站水能规划含水能计算的内容和方法,无调节、日调节和年调节水电站的保证出力、保证电能计算,多年平均年发电量的计算。

3.2.11水库及水电站主要参数的选择含电力系统的负荷与容量组成,水电站装机容量的选择,以发电为主的水库特征水位的选择。

3.2.12施工导流规划含施工导流标准,施工设计洪水推求,施工水文预报。

3.2.13水库调度规划含水库调度的意义,水库的兴利调度图、防洪调度图和发电调度图的编制方法,水库的优化调度简介。

参考文献

①吴明远、磨道江、叶守泽合编.工程水文学.水利电为出版社,1986.

②周之豪、沈甘源、施熙灿、李惕先.水利水能规划.水利电力出版社,1986

③广西水电学校丁炳冲主编.工程水文学.(第三版).水利电力出版社,1994,

大学水利水电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水文化;研究态势;分析

1988年10月25日,在淮河流域四省治淮宣传工作会议上,李宗新先生首次提出应大力开展水文化研究。①历经近30年的发展,在水文化理论、水文化建设、水文化教育、水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本文运用计量分析和统计学知识,对检索到的水文化论文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

一、水文化研究的学科分类与发展轨迹

我国高等学校教育专业设置按“学科门类”“学科大类(一级学科)”“专业”(二级学科)三个层次来设置。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颁布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中,设有13个学科门类,110个学科大类。水文化归属哪一个学科?经检索发现,文学、工学、经济学等学科门类文献比较集中,教育学、理学、法学、历史学居中分布,管理学、艺术学、哲学分布的较少,农学、医学、军事学没有相关文献,文化及水电工程是关注最多学科。在上述学科门类中,排本学科门类首位的是:文学是中国文学33篇,工学是水利水电工程239篇,经济学是工业经济119篇,教育学是高等教育19篇,理学是环境科学与资源利用25篇,法学是民族学13篇,历史学是考古10篇,管理学是行政学及国家行政管理10篇,艺术学是美术书法雕塑与摄影8篇,哲学是中国哲学6篇。除上述研究领域文献较多外,还鲜见于作物学、农业资源与环境、植物保护、林学、中药学、医学技术、军事思想及军事历史、战略学、战役学、战术学等学科。由此可知,水文化研究内容广泛,不仅有文史哲人文学科内容,而且还有理工类自然学科,同时还有经管法等社会学科的内容,属于新兴的文理交叉学科。我国水文化研究历经开展宣传研究(1989—2003年)、服务水利实践(2004—2006年)、政府倡导推动(2007—2010年)和规划专项建设(2011—2014年)阶段,基本上与年度发表文章数量趋势相吻合(见表1)。特别是2011年水利部《水文化建设规划纲要(2011—2020年)》以来,《基于人水和谐理念的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体系研究》和《中国水文化发展前沿问题研究》两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点)课题相继立项,国内学者的水文化研究主要聚集在水文化理论、水文化遗产、水文化资源、水工程文化、地域水文化、水文化教育传播等方面。从表1可知,1989—2001年,水文化研究的论文较少,年均不足6篇,低于年均篇数的年度为1989年、1992年、1998年、1999年、2000年,尤其是1993年和2001年分别为0篇,这说明水文化研究处于萌芽阶段。2002—2006年,论文数量呈平稳缓慢增长态势,平均每年约20篇,这说明我国水文化研究正处于稳步发展阶段。进入2007年后,论文数量呈快速增长趋势,到2008年、2010年达高峰期,随后呈现下降趋势,这说明我国水文化研究正趋向稳定和成熟。从2011年开始,论文数量呈现直线上升趋势,年均为86篇。2011—2016年篇数占所有论文的53.4%,说明此阶段是我国水文化研究领域的探索和快速发展阶段。与此同时,1989—2003年,没有研究生以水文化选题作为学位论文。2004—2016年,学位论文共39篇(博士学位论文2篇,硕士学位论文37篇),学位论文数占所有论文的4.06%,说明我国水文化研究在基础理论方面相对比较薄弱。在学位论文中,最早的博士学位论文是2004年艾菊红的《傣族水文化研究》②,最早的硕士学位论文是2005年刘虹弦的《水脉相连气韵横生———水文化在现代城市形象中浸润和延续》。在水文化文献中,主要来自《治淮》《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水利发展研究》《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中国水利》《江苏水利》《水利天地》《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学报》《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等涉水行业主管部门、高校、科研院所主办的期刊。在水文化研究中,涉水行业高等院校期刊如《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学报》《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南昌工程学院学报》等成为主要学术交流阵地。尤其是《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自1985年创刊就设有“水文化研究”专栏,成为全国期刊界历史最长、影响最大、声誉最高的特色栏目。此外,《北京水务》《中国三峡建设》《山西水利》和《城乡建设》这四种期刊数量也位居前列,说明水文化研究与水利建设也紧密相连。

二、水文化研究的热点、焦点与团队分布

文献分析表明,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期刊中还没有刊发与水文化相关的哲学、社会学、政治、法律、文化、教育、历史类文章,中文核心期刊刊发水文化研究文章更少。在水文化研究论文中,被CSSCI(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收录期刊论文较少,《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和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转载或收录论文屈指可数。这说明,水文化研究期刊层次和期刊学术影响力还有待进一步提升。通过对关键词出现的频率进行分析,可以很好地体现一门学科的研究领域和研究热点、焦点。水文化研究出现频率极高且排在前列的关键词有“水文化”“水”“文化”“水文化遗产”“人水和谐”和“水文化建设”。这说明,以上述词语为关键词的文献相对比较集中,是水文化研究关注的重点和焦点之一。同时,频率在4次以上的关键词主要有“建设”“水利风景区”“保护”“内涵”“水文化教育”“水景观/开发/保护利用”“教育/水资源/水利院校/城市发展/发展”“水利/可持续发展/研究”“传承/生态文明/水文化传播/和谐/水利工程/水环境”和“水利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等,由此可见,水文化研究的范围和领域更加广泛,如水生态文明、水文化传承创新、水教育传播、人水和谐等成为水文化研究新态势。通过分析研究机构,可以了解我国水文化研究团队和研究基地分布格局。水文化研究发文排在前3位的全部来自高等院校,分别是河海大学、南昌工程学院和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其中,河海大学38篇,发表文献最多,占总数的3.94%;南昌工程学院和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发文章分别占总数的2.07%、1.87%,这与河海大学水文化研究所、南昌工程学院水文化研究中心和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水文化研究中心都是省普通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密不可分。上述研究基地已经成为水文化研究、水文化教育和人才培养的高地。

三、水文化研究的成绩、不足与未来展望

大学水利水电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 电力系统;调整;水电厂;振动区

中图分类号 TV7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671-(2013)012-0129-01

1 国内外理论研究现状

国内外针对发电机理论的研究主要体现在一下三个方面:

第一、国外研究理论主要集中在通过对振动区域内的机组之间的相互关系阐述和论证,定义一个可调区域的模式,通过控制水电厂可调区域数量,提供一个有效的总有功目标值,通过这个数值来判定可行性以及可靠性。

第二、国内的研究主要是集中在对发电机组的振动区穿越区的研究之上。一般都是给出了可调区域表述的水电厂振动区穿越判断依据,主要通过分析可行目标值,以此来研究最少穿越次数,本论文主要体现在第三节中的穿越模式的快速解决方案,通过这个方案提出几个具体的分配策略。

第三、基于多个水电机组联合运行有利于减少穿越振动区次数的分析结论,提出了利用虚拟调整电厂的概念在调度主站层面的建模方法与处理振动区的策在看次数。

2 水电厂调节振动区案例分析

我们这里提供的案例是以一个水电厂中的发电机组为例,案例中的我们假设I为发电机组中的第i个机组的振动区个数,其中第k个振动区是P,P的取值有两个,一个是最小值,另外一个是最大值,我们通过这两个值把振动区分成了两个边界,最小值是下边界,最大值是上边界。

把机组AGC调节的命令死区设置成P1,机组目前的出力是Pi,该机组穿越振动区的判断依据的物理意义是机组目前的出力还没有进入振动区,不过可以明确的是目标出力落在振动区的相反一面的最边缘处,机组需要穿越振动区,这样可以达到目标出力。

这里我们选取一个控制区域为某发电站发电机组在夏季满荷运行下的数据作为分析利用第三节中的提出的主站建模方法所提出的策略,我们通过联络线对水电厂振动区进行一定的调整,为它分配一个目标出力值,采用一阶低通进行处理高频段的分量。离散因子选择0.5,对多个水电厂进行并行调整振动区。通过仿真软件我们可以得到如下数据表。

从表1可以看出,通过使用我们第三节的处理策略可以是穿越振动次数降低到30次,而实际穿越的次数应为128次,可见穿越次数在使用了新的的调整策略之后有很大的缩小,这是我们可以预见的结果。

3 调度主站建模方法与振动区处理策略

3.1 虚拟调整电厂建模

根据前面的分析,显而易见的会想到这样一个思路的可靠性和可行性,如果让更多的水电厂参与到系统的整个调整之中。是否能够减少单个调整厂导致的机组穿越振动区的次数。

如果将单个水电厂视为一个虚拟机组,我们可以这样考虑把这个虚拟机组和实际机组同样看待,因为它也有额定的容量和振动区,它的额定容量是整个发电厂所有运行机组的总装机容量,不过它的振动区就是我们上节所论述的联合振动区,不过参与系统调整的多个水电厂可从整体上视为一个虚拟调整电厂,其中的每个虚拟机组均对应一个实际的调整厂。

需要注意的是,虚拟机组各个可运行区域的模式,直接取为该虚拟机所对应水电厂的相应可调区域的模式。

3.2 虚拟调整电厂的振动区处理策略

该虚拟调整电厂的运行机组台数为虚拟机组数量,总额定容量为各个虚拟机组容量之和,同样,最大,最小可调出力分别为各个虚拟机组最大,最小可调出力之和。

类似的,可以利用前面提及的求解水电联合振动区的方法,根据各个虚拟机组的振动区,计算出这一虚拟调整电厂的全厂可调区域,进而将全厂可调区域在全厂最大,最小可调出力范围取补集,得到其联合振动区。

对于这一虚拟调整电厂的联合振动区,振动区穿越判断依据,可行目标值的最小穿越次数以及目标出力值在各个虚拟机组间的分配策略等与实际水电厂完全相同。对于各个虚拟机组目标出力的校对核对,与实际机组的校核有所区别。

4 结论

本论文首先通过对国内外研究理论进行了比较详细的综述,通过第二节的数据模拟分析,进行典型案例的分析和数据结果对比,为第三节提出的两个策略理论提供的比较丰富的实践论据,通过对发电机组振动区的调整策略的研究,为今后实际工作中我们更加有效的工作和创造更多的效益提供了有力的技术理论支持。

参考文献

[1]徐宏雷.郑伟.智勇.水电厂自动发电控制技术在我国的应用[A].水电站机电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赵涛.自动发电控制(AGC)在黄河水电公司梯级电站间的应用[A].水电站梯级调度及自动控制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伍永刚.水电厂AGC策略与技术实现[A].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信息化专委会2008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4]段振国;文正国;刘晓波;白山常规机组与抽水蓄能机组混合监控技术[A];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电力系统自动化专委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5]张玉平;段振国;张毅;冯德才;东风发电厂AGC功能与实现[A];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自动化所论文专集[C];2004年.

[6]段振国;王永国;周怀念;吴双杰;李艳丽;水电厂等值禁止运行区及动态应用技术[A];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信息化专委会2009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7]郭鹏慧;段振国;龙羊峡水电站AGC控制策略的研究与实施[A];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信息化专委会2008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8]余波;三峡梯级优化调度与自动发电控制应用研究[A];中国南方十三省(市、区)水电学会联络会暨学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9]金英哲;赵先臣;水电站微机监控与自动发电控制系统设计[A];2006年水力发电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10]陈满;巩宇;广州蓄能水电厂监控系统上位机自动控制功能设计开发及应用[A];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信息化专委会2010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作者简介

韩勇(1984—),男,湖北黄冈人, 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水电厂监控及自动化设备维护工作。

大学水利水电论文范文第5篇

潘先生家学深厚,童年时就梦想成为作家,拥有上佳文笔,对我在学术研究中的写作能力也提出极高要求,让我很头疼。毕业前,我将精心写作且颇为自得的博士论文初稿呈给先生审阅,两周后拿回的文稿已面目全非,几乎每一页都有修改或标注,用铅笔书写,字体隽秀工整,以示对作者的尊重。这对我不啻一堂科技论文写作课,我受益终身。

在我心中,潘先生是一位和善而严谨的师长,他一生从事水利水电事业,虽朝夕钻研宏大工程,做事为人却处处留意细节。他安静、低调,最大的乐趣是读书,又不限于科技著作,经史子集、人文社科均有涉猎。这一切皆源于他特殊的家庭和成长环境。

潘家铮先生原籍浙江省绍兴县,出生于1927年。他小学未毕业时因抗战爆发随家人避祸浙东山区。逃难间,在父亲督促下,潘先生大量阅读旧学典籍,读到“巫山神女”的典故,很感兴趣,千方百计找来《高唐赋》研读。后又读过郦道元的《水经注》,对古人笔下的三峡风物万分神往,遐想绵绵。他没料到,自己从此与三峡结下不解之缘。

潘先生为三峡工程倾注大量心血,参与了三峡工程的论证、建设。连我的博士论文都是结合三峡工程科研进行。我依然记得,当时要做一个大比尺的模型实验,需在武汉长江科学院大实验室中进行。潘先生百忙之中前来武汉,亲自检查实验数据,分析成果。

因为战乱,他所受教育断断续续,抗战后决定报考浙江大学中文系,以实现文学梦。但尝尽乱世文人之无奈的父亲,对此严加阻挠,迫其考进航空工程专业。后听说土木工程易求职,潘先生再次转系。尽管选择曲折,水利水电却成为他钟爱一生的事业。

1950年,潘先生大学毕业,分配到燃料工业部钱塘江水力发电勘测处工作。当时新中国水利水电事业一片萧条,全国能派上用场的水电站寥寥无几,重要的有日本人在东北修的丰满大坝和水电站,以及鸭绿江上的水丰水电站。面对窘迫形势,潘先生油然而生使命感,决意在水利发电领域创建一番功业。

经多年钻研、实践与著述,潘先生在水电行业小有名气。1957年,他出任新安江水电站设计副总工程师,后领导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工作,耗时三年乃成,单位千瓦投资不过690元人民币。他又先后出版《水工结构计算》《重力坝的弹性理论分析》《水工结构应力分析丛书》《重力坝的设计和计算》等学术著作,步入设计生涯的黄金年代。

但“”中断了他的事业,他被打入牛棚,受尽折磨。因为常接触泥水匠,且不知牛棚里的日子何年到头,甚至产生学泥水匠以谋生的想法,并在暗地里练就一手好功夫。

有一次被指派设计厕所,潘先生二话没说就到附近的厕所调研,考察布置、构造、通风等细节。这番“怪异”举动引起掏粪农民警觉,以为他想偷粪。

1970年,潘先生意外得到“立功赎罪”的机会,被派往雅砻江磨房沟水电站工地做设计工作。到工地之时,他百感交集,跪倒亲吻土地——开发水电已成为他的寄托。仅过了一年半,原本满目疮痍的电站竣工发电,令所有人惊叹。

1978年3月,潘先生在后正式调入北京,出任水利电力部规划设计总院副总工程师,后晋升总工程师和水利水电建设总局总工程师,1985年出任水利电力部总工程师,成为水电系统的最高技术负责人。他参与规划、论证、设计以及主持研究、审查、决策许多大中型水电工程,如安康、东江、葛洲坝、二滩、龙羊峡,等等,还参与了长江三峡水利枢纽论证工作,担任论证领导小组副组长及技术总负责人。

潘先生为人大度,不因意见分歧而耿耿于怀。当年围绕三峡工程的争议十分激烈,他没有充耳不闻,后来还曾表示:“对三峡工程贡献最大的人是那些反对者。正是反对者们的反复追问、疑问甚至是质问,逼着我们把每个问题都弄得更清楚,才使方案一次比一次更理想、更完整。”

1980年,潘先生当选中科院技术科学部院士;1994年被选为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并担任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作为科学工作者,潘先生此时的影响力虽已很大,地位越高,能亲手做的事情反而越少。可他内心深处对科研的情感、对创新的追求从未止息,需要另寻出口。

他找到了这个出口,那就是科幻文学,他为此投入许多心力,先后创作了《一千年前的谋杀案》《偷脑的贼》,还出版有《潘家铮院士科幻作品集》。因潘先生身份特殊,他投身科幻界,竟不知不觉间为科幻文学争取到相对宽松的生存空间。

大学水利水电论文范文第6篇

一水利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校企联合培养方案

水利水电学院水利工程专业以实际应用和职业需求为导向,将专业基础知识、应用技术和分析解决问题的先进方法和能力培养进行有机结合,同时基于水利工程领域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现状,建立针对性强、知识结构完整、课时配置合理、理论学习与实践锻炼紧密结合的课程体系。在课程设置时充分考虑与水利工程相关的职业资格认证体系相联系,提高所培养研究生在本行业相关职业资格认证中的优势;同时将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中期考核与西安理工大学研究生学术年会有机结合,不仅考核研究生课程学习情况和论文研究进展情况,同时锻炼学生语言表达和交流能力。

同时,根据学校与行业联系紧密的特点,发挥校友纽带作用,依托校友关系在青海、新疆、甘肃、宁夏、陕西、黑龙江等地的国有大中型企业已建立实践基地有19个,其中西北水电勘测设计院、中国水电第三工程局、中国水电第十五工程局、陕西省水利电力勘测设计院、黄河上游水电开发公司、黄河上中游管理局等西北大型企业更是与水利水电学院签订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协议,并设立了研究生实践基地。同时学校投入大笔资金建设实验室及完善实践基地,各大型企业均有配套资金用于实践基地建设与完善。

为了更好地推行本培养模式,水利水电学院不仅在硬件上进行改革,在软件配套上同样极为重视。学院秉承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合理的原则,为培养研究生建立了一支校企联合,以名师、专家为主体的实力雄厚的培养团队。同时学院还投入大笔资金用于为专业学位研究生开展专家讲座、学术论坛,进而为研究生学习创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同时鼓励学生多与企业联系,积极参与企业实践,并向参加企业实践的学生每个月发放一定额度生活补助。

同时为确保校外导师培养质量,水利水电学院还制订了严格的校外导师遴选制度,要求校外导师需由经单位推荐、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本人认可的人员担任,同时要求具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业务水平高、责任心强、极为了解本工程领域前沿发展状况且具有副高级专业技术职称,年龄不超过55岁;掌握本专业学位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教学或实践经验丰富,具有解决所属专业学位领域实际问题的能力,有独立指导硕士生进行实践活动和论文写作的能力。校外导师负责制定论文研究计划,检查论文进展情况,作好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思想工作,督促论文工作进度计划的按期完成,保证3次进度报告的考核与检查。双导师应加强联系与沟通,为专业学位研究生顺利完成学业负责。

在整个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校外导师主要负责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工程技术实践与工程管理实践活动中应用所学知识能力的培养与指导,以及论文选题与学位论文实践部分的指导等。校外导师应经常交流指导情况,使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能力不断提高。为确保研究生培养质量,每名校外导师须与我校一名导师合作共同指导,不可独立指导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

二水利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校企联合培养的成果

1研究生培养质量稳步提高

在推行校企联合培养模式的几年时间内,已毕业研究生在各自单位发挥了重要作用,涌现出一批大中型企业的董事长、经理、企业的总工等,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对企业的技术进步、企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如我校毕业的工程硕士夏忠,是全国首届“做出突出贡献的工程硕士学位获得者”,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端木礼明作为河南黄河河务局总工,主持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多个专题和项目。

2产生学校其他学科探索校企联合培养的联动效应

继水利水电学院水利工程专业推行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取得一定成效之后,学校其他专业亦纷纷推出适宜自己专业的校企联合模式,电气工程、工商管理硕士还被选作为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学科,电气工程学科与西安宝德自动化有限公司签署了联合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协议,并设立了研究生实践基地,同时设立每年10万元研究生创新基金,用于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创新。由此可以看出,这一新型模式的推出,在学校内产生了较好影响。

3推动学术型研究生培养目标与培养模式改革

由于学术型研究生与专业型研究生培养目标不同,就业方向不同,因此,在强化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的同时,必须改革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机制,提升学术型研究生理论与方法创新能力。由于本专业用于创新,结合严格、缜密的培养方案,我校水利工程(本、硕、博)入选国家首批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进一步促进提升了水利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水平。

4促进同行业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改革

2011年11月,召开了由水利工程领域工程硕士教育协作组承办的全国水利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培养工作研讨会,会议就“全面推进工程硕士培养工作,切实提高工程硕士培养质量”进行了探讨,我校做了大会主题发言“水利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探讨”,与兄弟院校交流综合改革经验,反响较好。

三水利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校企联合培养的主要体会

1以实际应用和行业需求为导向,优化了培养方案

根据行业对人才知识与能力的需求,优化培养方案,制定面向企业的课程体系;根据工程技术难题,确定论文选题;采取校企联合指导小组模式,指导学生开展研究工作;论文采取企业和高校双盲审制度,保证培养质量。

2以实践教学为主线,构建了校企联合的订单式培养模式

以人才需求和科技合作为基础,以订单式培养为着力点,构建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建立校企联合培养机制,实现校企双赢。一方面解决了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另一方面为企业人才引进提供了便利。

3以能力素质提高为核心,改革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式

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以订单式培养为主线,在招生中,实行双向选择,校企联合考核能力,订单式招生;在理论实践与教学过程中,实行模块式培养,半年在学校学习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半年在企业、实验室和实践基地完成实践环节;在论文研究阶段,一年时间在企业完成论文工作;毕业后订单企业审核并就业。

西安理工大学在水利工程专业学位人才培养过程中,形成了“严谨的治学作风,严肃的教学态度,严格的培养管理”的优良传统;我们将不断加强研究生专业学位教育综合改革与实践,依托学校学科和企业优势,构筑高水平的办学平台,实施校企联合订单式培养模式,注重基础,强化实践,致力于培养扎根西北、敢为人先的专业学位研究生。

四关于水利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校企联合培养的思考和建议

我校水利水电学院的这次创新性研究培养模式改革,根据行业对人才知识与能力的需求,并进而优化培养方案,制定面向企业的课程体系;同时根据工程技术中存在的难题,确定论文选题,采取校企联合指导小组模式,指导学生开展论文研究工作,构建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建立校企联合培养机制,实现了校企双赢。

研究生经过校企联合培养模式的培训具有了就业竞争能力,但由于国家近年来本科生、研究生的招生数量逐年增大,因此就业时本校学生之间竞争也非常激烈。为缓解研究生就业压力,可以考虑订单式培养模式。在招生中,实行双向选择,校企联合考核能力,订单式招生;在理论实践与教学过程中,实行模块式培养,半年在学校学习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半年在企业、实验室和实践基地完成实践环节;在论文研究阶段,一年时间在企业完成论文工作;毕业后订单企业审核并就业。一方面解决了企事业单位人力资源问题,另一方面缓解了学生就业压力,再次有效实现企业双赢。

同时应进一步加大对全日制联合培养学位研究生实践单位的政策或资金支持力度,并尽快出合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标准及考核方法,进一步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王钰,康妮,刘惠琴.清华大学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2):5-7.

[2]虞翔,汪信,张建宇,夏欢.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机制的改革和探索[J].常州工学院学报,2011(24):4-77.

[3]崔杰.校企联合培养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几点思考[J].化工高等教育,2006(88):15-20.

[4]张春华,孙鹏江.研究生、大学生就业指导[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0.19-20,45.

大学水利水电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地质问题

Abstract: in the construction of water conservancy and electricity in the process, should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protection of the environment, the engineering geological work level for construction proposal and construction quality produces an effect, because of the geological causes the construction accident, will not only make the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delays, still have serious engineering crash, the cause of the loss of life and propert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geological exploration in the cause of the problem, and puts forward the relevant measures.

Keywords: water conservancy and hydropower projects; Geological problems

中图分类号:TV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水利水电工程在我国很早就开始修建,在20世纪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水利水电工程在建立之后,不仅会带来经济效益,还能够促进相关技术的发展,提高其社会效益,随着我国地质学科的不断发展,水利水电工程也获得了显著的进步。工程地质能够对施工现场的地质条件及时查明,对出现的各种地质问题进行评价、预测和分析,明确在工程作用之下,地质方面可能产生的作用和变化,为了使施工场地的合理性得到提高,应该针对地质问题,提出相关的工程措施,提高水利水电工程的科学性、施工顺利性和设计合理性,因此,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地质勘查是十分重要的因素,会对工程的整体质量产生重要的影响。

1、水利水电工程与环境问题

包括水库在内的水利水电工程进行蓄水之后,因为水体下渗和地应力的改变等因素,会使地质断层复活,产生地震。相关的研究表明,水利水电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引发地震需要有以下几个条件。首先,水库周围的岩石十分破碎,没有良好的处理效果。第二,在地质环境中,存在着能够使应力集中的条件。第三,因为水荷载而产生了很大的水压力,在一些国外的报道中,由于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而导致的地震现象时有发生,但是,针对我国的地质水平来说,如果水利水电工程没有处于断裂带之中,即使有地应力的集中,产生地震的几率也很小。但是如果发生了较大的地震,会对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巨大的影响,在我国建设的水利水电工程之中,仅有13个引发了地震。

当水利水电工程完工之后,对水域的分布和河道的流量产生了影响,最终对环境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例如,水库不仅能够在汛期存蓄洪水,同时还能够对非汛期的基流进行节流,甚至会造成河道水位的断流和下降,同时使周围水域的水位不断下降,最终产生了相关的生态问题和环境问题。由于缺水或断水的原因,会造成下游的河塘和湖波的干涸与断流,使下流水域的水位不断下降,在一些入海口的位置中,因为流量降低,可能引起河口的淤积,最终产生海水倒灌的情况。同时,因为河流不断减少流量,会减少其自净能力,在一些将发电作为主要目标的水库之中,电力系统面临着很大的变化,可能会导致河道水位的变化,对养鱼、灌溉引水和航运产生很大的影响,一旦下流的水位下降,会使水质不断恶化,最终对水文产生恶劣的影响。

水体分布和大气环流会对地域气候产生重要的影响,水利水电工程完工之后,会对水体的分布产生影响,例如,原本的陆地变成了湿地和水体,空气的湿润水平增加,最终产生了新气候,会对区域的气候产生一定影响,尤其在雾、风、气温和降雨等方面,

水利水电工程还会对生物物种和鱼类产生影响,一些水利水电工程造成了鱼类的回流通道的阻断,由于水温的降低,不利于鱼类的繁殖和成长,对鱼类的饵料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最终对产量造成损害,由于含氧量的增多,会使鱼类产生相关的疾病。在于动物和植物产生影响的方面,由于水利水电工程会对动物和植物造成直接的破坏,盐碱化、沼泽化和气候变化都会对动植物的生活环境、结构和种类产生影响。

2、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在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查的过程中,主要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首先,没有清晰的水利水电工程概念,不明确工程的勘点,勘查的手段、方式不适当,没有针对性。第二,在进行工程地质分析的过程中,没有针对工程的实际情况选择计算公式、方式和理论,选择与条件相适应的物理意义。第三,在地质报告中,应该明确地质条件。在水利水电工程中,会遇到的地质问题主要有以下三种。没有充分和准确的界定,甚至会产生结论性的错误,在一些地质报告之中没有明确的地质结论,或者在下结论的过程中存在着不严谨的情况,上述问题很容易对工程审查进行阻碍,延误开发时间,即使通过了审查,在未来的施工过程中,也会使危险性不断提高。在库区,很容易产生渗漏的现象,会使谷地之中的干田变成湿田,在表面耕作层中会产生作物腐烂的现象,使人和耕作的牲畜无法正常的下田进行生产,最终使产量不断降低,这种渗漏会对农田造成大面积的污染,随着渗透的不断加剧,最终会产生库岸失稳的现象。

编制地质报告需要一定的时间,应该重视前期的基础性建设,在水利水电地质勘测的过程中,主要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如果项目需要进行申报,应该按照相关的要求,对地质报告进行提交。在一些地方性工程之中,应该设置一定的工作周期,避免因为没有明确地质条件而产生的工程隐患,避免发生严重的工程事故。工程地质学科是一门新兴的科学,水利水电工程具有任务艰巨、问题复杂、涉及范围广、权威性和声望高的特征,由于地质勘查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应该将水利水电工程和环境保护相结合,保证工程的顺利实施。提高水利水电工程的环境质量能够保证人们的健康水平,提高工程质量和现代化生产,提高工程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对地质环境进行勘查的时候,应该建立完善的防治系统和监测系统,减少在水利水电工程中的不科学性和盲目性,减少地质问题的产生,建立长期的检测,制定完善的治理措施,提高工程的环境效益。在开发工程的过程中,应该保护施工地区的生态环境,在施工的时候,应该对工程程序进行严格的控制,减少在工程运行阶段可能出现的问题。

3、结语

总之,为了使施工场地的合理性得到提高,应该针对地址问题,提出相关的工程措施,提高水利水电工程的科学性、施工顺利性和设计合理性,因为地质的原因引起的施工事故,不仅会使工程的工期拖延,还会产生严重的工程失事,造成生命和财产的损失。因此,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地质勘查是十分重要的因素,对工程的整体质量产生重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陈辉冲.水利建设水利工程施工中地质问题的重要性剖析[J].中困新技术新产品,2009,(17):51.

[2]沈伊荣.浅谈水利工程地质问题的保证体系初探[J].新疆农业大学学报,2004,(1).

[3]史洪亮.论述如何提高水利工程的施丁质量[M].四川建材,2006,(4).

[4]张文渊.水利下程施工质量的主要因素与控制措[J].水电站设计,2004,(2).

[5]葛海龙,朱伟国.综论水利工程施工质量问题及地质问题控制措施[J].科技创新导报,2008(7).

大学水利水电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水利水电工程管理、贯彻指导

中图分类号:TV文献标识码: A

前言:水资源是人类生存不可或缺的资源,目前,人类对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已经造成了大量的水资源的浪费和污染,水利水电工程就是合理开发和利用水资源的典型例子,如果工程管理得当,那么水资源将会很好的被人们所利用,反之,水利水电工程将会是一项出力不讨好的工程,甚至会得到大自然的报复,科学发展观是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提出来的发展理念,将科学发展观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我们的水利水电工程在管理上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以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对水利水电工程的管理措施进行简单的探讨。

1、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内涵。

作为一个结合中国具体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提出来的指导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科学发展观在科学地发展我们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但是要充分发挥他的指导作用,必须对科学发展观的合理内核进行必要的了解,才能够在发展中不断地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1.1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

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社会生产力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起着决定作用,我们这样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只有坚持不懈的把发展生产力作为我们的主要任务,才能在世界立足,虽然发展带来了很多负面效应,但是我们仍然要把发展放在第一位,也就是说,我们对水资源的利用仍然继续下去,仍然要充分挖掘水资源的各种经济以及人文价值,仍然要坚持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但是关键就是我们如何去实现科学的发展,如何做到既对水资源进行合理利用,又能最大限度的保护大自然,在确定了我们的发展中心以后,就要坚持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了。

1.2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简而言之,人还是我们生活发展的中心,不论是发展也好,保护环境也好,都是为了人类更好地生存下去,科学发展观的人,指的是广大的人民群众,也就是说,进行经济建设,出台各种政策都应该首先考虑人民群众的利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出发点,这就要求我们不只是进行掠夺式的发展了,在加入了人民群众这一重要因素后,我们就应该考虑发展带来的后果,在有利于人民群众的基础上在进行发展,具体到水利水电工程,无论从建设还是管理的角度,都应该从人民利益出发,合理的进行工程建设和管理,即可持续发展。

1.3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发展,并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我们的目标是实现延续性的发展,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全面协调可持续,实现永续发展,不能采取粗暴的发展方式,竭泽而渔更不是我们的下场,我们的发展,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全面发展,是人类和自然相协调的发展,是能够一直延续的科学发展。

1.4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统筹兼顾,要求我们在发展的过程中统筹各方面的利益,把眼光放得长远,兼顾国内和国外,兼顾城市和乡村,兼顾经济和环境等等。总之,科学发展观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是一个适合我国国情的发展理念,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我们的经济建设将会带来更大的价值。

2、当前水利水电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水利水电工程相对来说是一项工程量比较大的工作,不仅在工程建设过程中会出现问题,同时它还可能造成很多遗留问题,不能实现科学的可持续发展,这都是由于管理不当造成的。目前,水利水电工程在管理中还存在着以下问题:

2.1管理方法不合理。

一般情况下,我们的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都会进行招标,然后选择施工单位来进行施工,在这期间,政府部门几乎是放手不管,给予施工队极大的权力,他们自己负责施工前材料的准备,施工过程中的监督,以及竣工后的检验,政府管理部门只是草草的进行检查,这样的管理方法,使得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作用不能很好地发挥,还出现一系列遗留问题。

2.2缺乏完善的监督机制。

管理监督,最重要的就是有一个好的制度来指导,按照科学的机制进行管理,必定能实现科学管理。目前,我们的管理还是过于自由,随意性太强,也没有严格的奖惩制度来进行约束,这样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质量就得不到有效地控制了。

2.3历史遗留问题不能有效解决。

水利水电工程不只是一项简单的工程建设,伴随而来的还有土地的征用、居民的迁居工程等等,这都需要管理部门进行妥善的管理和安抚,在进行建设施工之前,统筹建设成本和群众利益之间的关系,不能为了发展经济而损害人民群众的利益。

3、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水利水电工程管理措施探讨。

3.1加强对管理监督环节的重视。

管理不到位,首先是由于我们的思想上的不重视,往往只注重工程本身,这样不能实现科学合理的发展,在进行建设施工时,还要重视起对建设成本、施工队的质量、施工对环境的影响等,从各方面、各环节加强对水利水电工程的管理。

3.2建立健全监督管理机制。

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建立健全监督管理机制,所谓的健全就是指要对管理有一个具体的规定,无论从程序上还是从制度上,都要把任务明确,管理方法也要做个详细的规定,为了更好的约束建设施工单位,追求更好的施工质量,还可以建立有效的奖惩措施,对施工质量好的单位进行奖励,并记录诚信档案,而对于施工态度不好,质量没有保证的单位,要采取惩罚措施,并且做好记录。

3.3建立合理的管理信息系统。

时代在发展,信息技术被广泛的应用,我们的监督管理也可以与时俱进,引入信息管理系统,对水利水电工程进行实时的,数字化的管理和监督,这样既可以对施工实现监督,同时通过系统的分析还可以更加明确的决策,使得施工单位用最科学的方法最少的施工成本建设出高质量的工程,为经济发展和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便利。

结语:水利水电工程关乎国民发展,值得我们重视,如何加强重视,还是有赖于我们的科学管理,用科学的发展理念来指导,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来管理,加强管理人员的素质,强化监督环节,妥善的处理因发展水利水电工程给人民群众带来的问题,这样一系列的强化管理措施必定会对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进行有效的约束,节约建设成本,提高施工质量,办好人民满意的工程,最终做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贾更华, 姚淑君, 侯小虎. 城市化进程中的水问题分析及城市水务管理对策初探, 见: 水资源管理创新理论与实践. 北京: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06.

大学水利水电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水资源评价与管理;课程建设;实践教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5-0095-03

一、概述

华北电力大学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是继水利水电工程专业之后兴办的第二个水利专业,2006年经教育部审批,于2007年招收第一届本科生。2007级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按照2006版人才培养方案设置专业课程,《水资源评价与管理》是这些专业课程中的一门必修课,这版培养计划安排是56学时(3.5学分),没有课程设计和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2006版培养计划应用一年后,到2008年开始对2006版培养计划进行修订,制订2008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根据《水资源评价与管理》这门课程的时代性、实践性和知识更新性都较强的特点,将2008版的《水资源评价与管理》的课程调整为48学时(3学分),另外增设了1周(1学分)的课程设计。依据新修订的2008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华北电力大学2009年开始实施433核心课程建设计划,433核心课程包括4门公共基础课、3门专业基础课和3门专业课。其中,《水资源评价与管理》成为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的433核心课程之一,经过2年的建设,该课程顺利地通过了学校433核心课程的验收,目前该课程的建设和教学改革正逐步进入优化完善阶段。

《水资源评价与管理》课程是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本科学生完成了基础知识学习后接触的主要专业课之一,是水文学及水资源研究领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课程建设

《水资源评价与管理》课程建设包括教学大纲、教材、课程设计任务书、教师队伍建设等内容。

1.教学大纲的制定。根据2008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基本要求,以电力学科为主的“大电力”特色,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要为“水电”做基础性工作的宗旨,在2006版培养方案的基础上重新编制了水资源评价与管理的教学大纲,对课程的性质、教学目的和任务、教学的基本要求和课程的内容进行了细化和规定。要求掌握水资源评价的概念、方法等,其中主要包括地表水资源量的计算和评价、地下水资源量的分析和评价、区域的水资源及水质评价等,掌握国民经济生产、居民生活和生态环境的需水预测,以及水资源供需分析方法,初步了解水资源分配及优化配置的模型和方法,掌握现代水资源管理的相关基本理论、经验和制度方法等。

2.教材的选择。目前,国内正式出版的水资源评价与管理方面的教材主要有:(1)朱岐武主编,由黄河水利出版社出版的《水资源评价与管理》,该教材主要是按照国家对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的要求和特点编写完成的。(2)高桂霞主编,由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出版的教材《水资源评价与管理》,该教材适合于中等专业学校的学生。(3)李彦彬等编写,由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出版的教材《水资源评价与管理》,该教材涵盖了水资源评价与管理以及水资源利用方面的主要内容。

在水资源规划与管理方面的教材中也包含水资源评价与管理方面的内容,这方面的教材主要有:(1)左其亭等编著,由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出版的《水资源规划与管理》,该教材包含了水资源评价、社会经济发展预测、水资源系统分析方法、水资源规划以及水资源管理方面的内容。(2)董增川主编,由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出版的《水资源规划与管理》,该教材包含了水资源的概念及分类、特点,水资源评价的概念及方法,水资源需水预测、供需平衡分析,水资源优化配置,水资源系统运行调度、综合规划、管理及水资源科持续利用等内容。(3)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编制的《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技术细则》是一本很好的指导水资源评价与规划工作的工具书[1]。这些教材涉及的面较广,基本涵盖了水资源评价与管理方面的相关内容,但是作为本科生的教材,内容上既要有一定的广度,而且还要有一定的深度,更关键的是内容一定能反映最新的相关理论或技术方法,鉴于此,笔者主编了华北电力大学《水资源评价与管理》校内教材,该教材突出了《水资源评价与管理》这门课程的时代性和实用性,强调了《水资源评价与管理》是一门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课程,内容方面包含了水资源的数量和质量评价、水资源开发利用对环境的影响、水资源综合评价等,着重介绍评价的数据资料准备、评价的程序,评价的新方法中包括物元分析法、模糊综合评判法属性识别方法、主成分分析法、改进的灰色关联分析法和信息熵法等6种方法;水资源管理的内容增加了目前我国最新的水资源最严格管理以及“三条红线”制度等方面,而且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尤其是全球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对水资源的影响,新的水资源评价方法及水资源管理的理念将不断出现。

3.课程设计任务书。根据华北电力大学强化“重实践,强能力”的办学特色,依据一周5天的设计周期编制了水资源评价与管理的课程设计任务书,其内容包含课程设计的目的和意义、基本数据资料、课程设计要求以及时间安排等设计内容,具体包括水文数据资料的收集、整理及处理、不同保证率下水资源量的计算、可利用地表(地下)水资源量的计算、国民经济各部门的需水量的计算及预测、供水需水平衡分析、水资源管理对策和措施的制定等内容。

4.教师队伍建设。经过6年多的发展,已经形成了由3~4名副教授以上的中青年教师组成的水资源评价与管理教学的教师团队,由水文学及水资源、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以及管理科学与工程等专业背景的具有博士学位的年轻老师投入到一线教学的工作中来,可以充分利用具有不同专业背景的教师对该课程的不同的理解方面,使课程教学能够集思广益,使课程设计等实践教学效果更为显著。

三、教学过程中存在问题

1.课程学时数较少。我国高等学校在“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培养目标要求下,基本都压缩了专业课的学时数[2]。一般3学分都是48学时,要想把水资源评价的基本理论、评价方法、评价程序以及水资源管理的基本理论等全面详细地教授给学生,难度比较大,而且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还需要补充很多课外的基础知识,比如补充经济学方面的知识,以满足水价理论方面的教学要求;补充优化原理与方法的知识,以满足水资源优化配置方面的学习等;补充工程水文及水利计算方面的知识,以满足水资源数量评价方面的学习等。

2..教学内容相对滞后。由于水资源规划与管理方面不断涌现出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新规范等,但高校的专业课教材一旦选定就要使用几年,难免出现教学内容相对滞后的情况发生,其教学内容还偏重于传统的水资源评价与管理的基本原理及技术方法的讲解,而对诸如水安全评价、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研发以及制度建设等新理论、新技术的介绍较少,造成学生在校所掌握的知识滞后于当前学科发展进程[1]。

3.学科交叉性较强。随着水资源的紧缺,水资源问题的日益突出,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的不断提高,使水资源评价与管理越来越成为一门理论内容交叉性强、应用面广的课程,涉及到水与资源、水与环境、水与生态、水与经济、水与社会等诸多方面,另外,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应用技术尤其是电子计算机技术、地理信息系统等“3S”技术的发展,水资源评价与管理的任务越来越复杂和多样。

4.学生主动学习的愿望较低。从日常教学的过程中发现,学生在听课中只是去记一些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程,而不是针对具体的水资源问题去寻求和思考具有针对性的对策或措施,主要是为了期末考试的试题而去听课,这样就使得学生没有主动学习的愿望,而是为了考出好的成绩而去学习,缺少对目前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出现的问题,以及如何将水资源管好、用好提出自己的、具有原创性的想法和建议。

四、教学改革

针对课程教学中出现的以上几方面问题,笔者逐渐从教材的改革、教学手段的多样化、考试方式的改革和鼓励学生申报创新创业项目等几方面进行了尝试。

1.教材改革。如前所述,笔者编制了一本校内教材,将水资源评价与管理的新理论和新方法引入到教材中来,比如在需水预测中,对于河道内生态需水量的计算方法,加入了改进的湿周法、Tennan法、以及流量历时曲线法等[3];对于水资源管理中的加入了水权理论以及我们国家从2011年开始实施的最严格水资源管理理论的“三条红线”制度等,以尽量减少教材与实际工作的滞后性。

2.教学手段的多样化。随着现代计算机技术以及图形图像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多媒体技术的出现使现代教学逐步摆脱了传统的“粉笔+黑板”的教学模式。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开发和利用电子讲义、电子课件、水资源水工程方面的录像、图片、以及多媒体PPT课件等,尽量将比较抽象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难以理解的技术方法等用形象的多媒体形式表达出来,使学生更便于理解和明白,以提高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兴趣,并唤起学生的求知欲,从而使学生由被动的“听”变为主动的“学”。多媒体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现有课时的不足[2]。

3.考试方式的改革。为了防止学生只是死记硬背一些概念、原理和公式,以应付期末考试的试题,我校改革了传统的闭卷考试的方式,采取老师统一命题或自命题的方式撰写课程论文,课程论文要有统一的格式和内容,内容要包括摘要、英文摘要、正文、参考文献,其中摘要必须在200~300字之内,而且要有研究意义目的、研究方法、研究结果和结论四部分,参考文献在20~30篇以上,而且英文文献要占一半左右,通过这样的训练,可以使学生掌握撰写学术论文的基本要求,为撰写毕业学位论文打下扎实的基础,也为本科生参加各种竞赛、发表学术论文提供必要的支撑。

4.鼓励学生申报创新创业项目。由于水资源问题的复杂性、多样性和交叉性,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鼓励学生勤于思考,多发现跟水有关的问题,先后指导10多名学生根据水与环境、水与生态等方面的知识,申请了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其中2项获得部级优秀的好成绩,而且以这些创新创业项目为依托发表的SCI或EI收录学术论文3篇,增强了学生学习水资源评价与管理的兴趣。

五、结语

根据华北电力大学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水资源评价与管理》的课程教学经验,本文对这门433核心课程包括教学大纲的制定、教材的选择、教学手段、考试方式以及如何鼓励大学生申报创新创业项目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改革探索。按照《水资源评价与管理》课程建设的基本要求,对教学内容进行了丰富、拓展和必要补充,逐渐培养学生对水资源专业领域的了解和把握,通过撰写课程论文逐步实现本科生独立完成学术文献的总结和综述、完成研究方法的实现、研究结果的阐述以及研究结论的得出的能力,真正培养本科生的实际能力。

参考文献:

[1]窦明,左其亭,李桂秋.水资源规划与管理课程建设与教学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09,18(6):91-94.

[2]黄健,潘法康.《水资源利用与保护》课程教学改革与探讨[J].中国科教创新导报,2009,(11):162.

大学水利水电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水利水电规划;频率计算;设计标准;适线法

中图分类号:TV2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374(2009)22-0195-02

目前频率计算的方法多采用适线法,在实际工作中,有两种适线方法:一种是目估经验适线,通过主观判断,决定适线的优劣,此法虽然简单灵活,并反映设计人员的经验,但适线因人而异,任意性大;另一种是计算机适线,把理论频率曲线与经验频率点据的拟合误差作为适线准则,优选统计参数,求得最佳的拟合曲线,但是这种方法不便处理样本资料中的特大或特小水文数据,编制和使用电算程序时要特别注意。

一、适线法

绘制理论频率曲线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经验频率曲线的外延问题。我国水文界目前普遍选用的理论频率曲线为P―M型曲线,它是由三个统计参数(X、CV、CS)决定的。三个参数从理论上讲应是总体的统计参数,但水文变量的总体是无法知道的,通常只能由样本资料用矩法公式求出其三个统计参数,而样本统计参数都具有抽样误差,这就使由样本统计参数确定的P―M型曲线不能很好地反映总体的分布规律。生产上通常采用调整样本的统计参数及相应P―M型曲线来拟合样本的经验频率点据,以尽可能减少参数估计的抽样误差和系统误差,进一步探求总体的概率分布,这个过程在水文上称为适点配线法,简称适线法。适线法得到的成果仍具有抽样误差,而这种误差目前还难以精确估算,因此对于工程上最终采用的频率曲线和相应的统计参数,不仅要从水文统计方面分析,而且还要密切结合水文现象的物理成因及地区分布规律进行综合分析。

二、设计标准

所谓的设计标准,就是指备用水部门的用水和水利水电工程自身、下游防护对象允许破坏的程度。这种允许破坏的程度是建立在频率基础上的。水利水电枢纽工程广义上的设计标准分为兴利标准和防洪标准两种。

(一)兴利标准

兴利标准是用设计保证率来表示的。兴利的内涵非常广泛,通常包括灌溉、发电、城市供水、航运、养殖等。若要最大程度地满足各个用水部门的用水要求,就需要工程规模大一些,因而造成投资增大。而多追加的投资和增收的效益相比,是否经济合理,这就要进行分析论证。如果增收的效益远比追加的投资小,就没必要把工程修得很大。因此,在水利水电工程规划设计时,一般不要求百分之百地满足各个用水部门的用水需要,而是允许适当断水或减少供水量,这就要求研究各用水部门允许减少供水的可能性和合理范围,定出在多年工作期间,用水部门的正常用水得到保证(或不破坏)的程度,这一保证用水(或不破坏)的程度就是设计正常用水保证率,简称为设计保证率。

设计保证率是指各用水部门在未来长期内,按规定用水量保持正常工作而不受破坏的频率。设计保证率的选定,实质上是一个确定缩减用水合理程度的经济权衡问题。设计保证率若选得过低,则正常用水遭受破坏的机会将增加,从而引起国民经济的损失。相反,设计保证率若选得过高,虽然用水部门用水保证率得到提高,但要增加工程投资和其他费用,使工程效益和投资的比例减小。因此,设计保证率应该通过技术经济比较分析,并考虑其他影响来选择。然而这种经济论证,无论在方法上还是技术上都很复杂,是难以做到的。在实际工作中,设计保证率是通过国家规范的形式,根据各部门的用水性质、要求和重要性,以及生产实践中所积累的经验来确定。

灌溉和水力发电的兴利标准见表1、表2,其他用水部门的兴利标准参照有关规范选用。

(二)防洪标准

水利水电枢纽工程除了兴利外,另一主要作用就是防洪。根据《防洪标难》(GB5020l-94),防洪标准是指防护对象防御洪水能力相应的洪水标准。这里的防护对象不仅指自身没有防洪能力需要采取防洪措施的保护对象,如城市、乡村、工矿企业和机场等,还包括能保护其他防护对象安全的水利水电工程的本身,如水库、堤防等。防洪标准原则上应在准确预报未来洪水的基础上,通过投资效益综合经济分析来选定。然而和确定设计保证率一样,这是很难做到的。所以,只能采用统一规定的洪水频率(重现期)作为防洪标准。根据工程的重要性以及社会经济等综合因素,仍然以规范的形式给出。

我国现行的防洪标准分为设计一级标准和设计、校核两级标准两种情况。根据防护对象的不同,其防洪标准可采用设计一级或设计、校核两级。这里的设计标准是指当出现小于或等于这种标准的洪水(设计洪水)时,应保证防护对象的安全或防洪设施的正常运行。校核标准是指遇该标准相应的洪水(校核洪水)时,采取非常运用的措施,在保障主要防护对象和主要建筑物安全的前提下,允许次要建筑物不同程度的损坏及次要防护对象受到一定的损失。

水库、水电站、城市、乡村和工矿企业的防洪标难见表3、表4,其他防护对象的防洪标准参见有关规范的规定。

三、结语

工程水文及水利计算的主要任务就是依据工程所在流域已经发生的水文过程,预估未来工程运用期间的水文过程,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径流调节计算,从而确定工程的规模和尺寸。作为由样本资料估算总体统计参数和探求总体概率分布的一种有效方法,适线法频率计算是可以用来推求未来水文过程的,因为未来水文过程也是水文总体过程的一部分。所以,生产上根据水文样本资料,通过频率计算适线,把最后选定的理论频率曲线近似地作为水文总体的概率分布,在该曲线上可查得该水文总体的另一个样本值(某一频率户的设计水文变量值xp)。频率计算方法是目前推求设计年径流和设计洪水的基本方法。

参考文献

[1]赵宝璋.水资源管理[M].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7.

[2]蒋金珠.工程水文及水利计算[M].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2.

[3]崔振才.水资源与水文分析计算[M].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4.

[4]崔振才.工程水文及水资源(“十一五”国家规划教材).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8.

[5]吴明远,詹道江,叶守泽.工程水文学[M].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85.

大学水利水电论文范文第11篇

关键词:卓越计划 水利水电工程 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7)02(b)-0168-02

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计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高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建立创新型国家,我国教育部于2010年6月启动实施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1]。

为提高工程人才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卓越计划”创立高校与行业和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要求学生在企业学习一段时间[2]。本科采用4年学制,推荐“3+1”模式,即3年在校学习,累计1年进行企业学习和毕业设计。

笔者学校水利水电工程专业于2013年被列入教育部“卓越计划”培养行列,学生有1年的时间在企业学习实践,因此需要对现有课程进行改革,在符合基本教学规律的情况下,尽可能地压缩部分课程的学时学分,让学生能尽快地到实际工程中学习锻炼。现以《水电站建筑物》为例,浅谈在“卓越计划”下,水利水电工程专业课改革的问题。

1 课程介绍

《水电站建筑物》是水利水电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核心课程,开设于第7学期。教学环节主要由课堂教学(36学时)、实验教学(8学时)、课程设计(2周)、实习(2周)四部分组成。该门课程主要介绍水电站输水系统、水电站厂房两大部分设计理论,涉及水电站进水口、渠道隧洞、压力钢管、水击与调保计算、调压室以及厂房布置设计等设计内容。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获得有关水电站建筑物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训练和培养学生综合的思维方法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从事水利工程的规划、设计、运行和管理打下基础。

考虑到水电站建筑物课程需要大量的基础课和技术基础课为先导,又为基础课尤其是技术基础课提供应用对象,增加这些课程的活力,将其结合起来,将大大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亦将大大节省学时,解决学时不够的问题。为此,将水电站建筑物课程划为两块,由浅入深穿插在高低年级授课,课堂讲授、课程设计、实验教学、生产实习4个环节交替进行,从而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

目前的培养方案中,关于水电站的课程有两门,即《水力机械及电器设备》和《水电站建筑物》。《水力机械及电器设备》为专业基础课,开设于第6学期,32学时,主要目的是让学生能根据水电站基本资料选择合适的水轮发电机组,确定水轮发电机组参数,进而确定水电站厂房尺寸。《水电站建筑物》为专业核心课程,两门课程各自教学内容完整,教材经多次修编,基本满足了教学的需求。

但就目前的教学情况来看,《水力机械及电器设备》仅仅服务于《水电站建筑物》厂房布置设计的内容。《水电站建筑物》厂房的布置设计内容中,需要根据水轮发电机组的参数确定厂房尺寸。前期学习过的《水力机械及电器设备》就是为了确定水轮发电机组参数。由于《水力机械及电器设备》目的单一且明确,单独开设,当学生在第7学期学习《水电站建筑物》厂房布置设计时,水轮发电机组参数确定等内容时已基本忘完了,需要重新花时间来讲解回忆,知识学习过于零散,不便于相关知识的结合运用。为了增强系统性、可用性及实用性,将《水力机械及电器设备》整合到《水电站建筑物》中,将《水电站建筑物》归纳集中为三部分内容:水轮机、水电站输水系统及水电站厂房,提高学生学习的目的性和知识的整体性。

2 课程改革内容

(1)结合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卓越计划”特点,将专业核心课程资源《水力C械及电器设备》和《水电站建筑物》两门课程进行整合,编写新教材。

在强调课程自身特点的基础上,结合新理论、新方法的介绍,增加最新工程实例,注重水利专业培养体系的完备性及课程教学知识的系统性。将两学科(或多门相关学科)最新科研成果融进教材,使课程内容具有前瞻性、新颖性;增强这两门课程教学内容的有机联系,注重知识的相互渗透,提高课程的综合化和系统化程度。

(2)加强专业导论、水利工程概论等概论课。

《水电站建筑物》课程的一部分内容不需要许多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知识,但可为某些基础课及专业基础课提供一定的工程背景。其教学方法可与认识实习结合,采用大量的现场教学及课堂讲授中穿插投影、幻灯、录像等多媒体方式授课,把水电站建筑物的概貌形象生动地授给学生,提前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这部分内容可划进土木工程概论课及专业导论课,在低年级进行。因此,加强土木工程概论课及认识实习是水电站建筑物课程改革的重要部分。

(3)提高水电站建筑物基本理论的授课水平。

由于将水电站建筑物课程中大量的关于“分类”“特点”“优缺点”之类泛泛叙述剔除,移入专业导论课,变为低年级的生动活泼的现场教学和多媒体教学,使水电站建筑物课程的理论分量增加,平淡叙述减少。同时,删除过时的和繁琐的内容,腾出学时系统讲授水电站输水系统、水电站厂房的设计理论和方法,力求讲深讲透,使本课程的授课水平得以提高。

(4)形成合理的课程评价体系,建立教学大纲、教学周历等基础性教学资料,对课程方案实施过程、实施效果进行评价。

按照“理论够用、强化实践、综合提高、全面发展”的教学思路,以改革考试内容、考核形式和考核评价体系为核心,探索多元化课程评价体系,即在以往考虑实验成绩、考勤、作业等成绩的基础上,进一步降低期末考试所占比重,增加综合性课外训练、分知识单元阶段性考核及平时课堂讨论等考核形式,形成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和创新能力培养的考核模式。

3 课程改革思路

(1)探索新的教学方法。

在沿用主流的多媒体与板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从而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及工程意识,增加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比如,可以在讲授完一个章节后,给学生布置综合性的大作业,培养自学能力;或者让学生自己在课后对比总结不同建筑物之间的差别与联系,在课堂上进行讨论等,培养学生的工程素养。

(2)采用高科技丰富教学手段。

通过收集、制作动画、图片、录像等资料,使抽象、复杂的建筑物结构、工作原理等内容形象化,进一步提高教学现代化水平。

(3)建立课程网站。

将教学大纲、教学周历、多媒体课件、课后练习共享在网站上,便于学生课后自学,提高自学能力。同时,可以在网站上设立互动渠道,通过网络答疑等措施,加强老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

(4)实践教学改革。

《水电站建筑物》课程的生命力在于工程实践,实践教学的新鲜感、生动感是多媒体教学所不能代替的。针对目前该课程实践教学效果不良的问题,可以通过以下3种措施改进。

①丰富教师的工程实践经验。每年安排1~2名教师利用暑假等空余时间到设计院、施工单位进行锻炼,丰富、补充自身的实践经验,从而为提高教学质量奠定基础。也可以不定期邀请设计院、企业等具有丰富工程经验的专家到学校为学生开设专题讲座,进一步加深理解所学课程知识,培养学生的工程素养。

②进一步加强实验教学。充分利用学校每年给实验室拨发的年度实验教学仪器设备购置费,购置实验教学仪器设备,加强实验教学硬件环境,增加可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的可操作实验设备及实验项目,从而提高实践教W的质量。

③增加经费,巩固和加强认识实习及课程实习。加强与企业的沟通与联系,通过各种渠道筹措资金,建立稳定的现场教学点和生产实习基地,加强水利水电工程专业低年级的认识实习以及《水电站建筑物》课程实习环节,从而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

4 结语

在现有“卓越计划”培养目标下,水利水电工程专业课程改革需要不断地在实践中完善和发展。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以教学改革为先导,更新教育理念,才能培养出“厚基础、宽专业、强能力、善管理”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

参考文献

大学水利水电论文范文第12篇

英文名称:Journal of Hydraulic Engineering

主管单位:中国科协

主办单位:中国水利学会

出版周期:月刊

出版地址:北京市

种:中文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0559-9350

国内刊号:11-1882/TV

邮发代号: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56

期刊收录:

CBST 科学技术文献速报(日)(2009)

EI 工程索引(美)(2009)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2008)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期刊荣誉:

Caj-cd规范获奖期刊

联系方式

大学水利水电论文范文第13篇

一、加强理论学习,积极探索新时期水利行业政研工作的新方法。

2005年,我会把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和省委八届四次全会精神作为重要工作来抓。一年里,我会积极参加了厅直机关党委组织的各类报告会、专家辅导讲座和各类知识竞赛,着重把广大政研干部的思想、行动和研讨方法统一到党的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和省委八届四次全会精神上来,把研讨的重点放在引导职工树立科学发展观、建设“三个文明”、构建和谐社会、构建和谐水利,“四川水利怎么办”、“水利职工怎么干”上,并围绕水利经济建设中心工作,围绕四川水利的改革、发展和职工队伍的稳定,结合加强和改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工作,结合加强“三个文明”建设、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和完善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的改革等工作,积极寻找政研工作与水利改革和发展工作的切入点,寻找政研工作与水利行业面临的热点、难点问题的结合点,区别不同层次、不同对象,探索和采取不同的方法,加强和改进职工政研工作,注重政研工作与其他工作的结合,努力使政研工作服从于、服务于全省水利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工作大局。

一年来,我会把政研活动与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相结合,大力开展“一个典型、一部片子、一首歌”的行业创建活动,唱响“创新、负责、求实,献身现代水利”的主旋律。“一个典型”就是张宇仙同志。“一部片子”就是《蜀水之歌》电视片。“一首歌”就是歌名为《爱满江河》的水利人之歌。特别是“张宇仙同志先进事迹报告团”已成功地在全省水利系统、水利部机关、国务院三峡办、南水北调办公室进行宣讲。省委也把张宇仙列为四川省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典型,反响强烈,效果很好。结合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我会在厅直机关展开了“我们身边的共产党员”的宣讲,共10场、近3000人参加,广大共产党员深深感到共产党员先进性就在我们的身边,从而,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党员的内动力。

我会还把政研活动渗透到文明单位创建活动中,立足水利行业的特点和实际,有计划、分层次地开展了创建文明单位、文明灌区、文明服务示范窗口、文明水文站、文明工地活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特别是地方电力行业开展创建文明服务示范窗口的活动有声有色,既提升了地电企业的形象,又深受用户欢迎。

二、以承办中国水利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地域学组第二组2005年会为契机,加强学习和交流。

2005年7月5日,我会和重庆市水利局共同承办了中国水利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地域学组第二组2005年会。会议在都江堰市隆重召开。中国水利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常务副会长曾华樟、水利部文明办副主任陈秀清出席、指导会议并做了重要讲话。地域学组第二组12个会员单位的20多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上,我厅党组书记,厅长孙砚方就四川水利建设的基本情况和四川水电职工政研会如何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政工干部队伍的作用,紧紧围绕水利中心工作,结合干部职工思想工作的热点、难点问题,认真寻找政研工作的结合点和生长点,积极开展各项调研活动,撰写调研论文,用研究成果指导实践,疏导情绪,化解矛盾,为四川水利改革、发展和稳定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和保证等方面的工作与参会代表进行了交流。在会议期间,收到来自地域学组第二组12个会员单位的调研论文17篇,这些论文对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我们一方面加强了对论文的学习,加强与参会代表的交流,另一方面我们还与参会代表一起就如何按照中国水利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的要求,把政研活动开展得积极活跃,充满生机;如何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建设和谐水利;如何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组活动,使政研活动既符合部政研会要求又有生机和活力等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中国水利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地域学组第二组2005年会的成功举办,得到了中国水利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和水利部精神文明办公室的充分肯定,得到了全体参会代表的高度赞扬,使我会既获得了办会的经验,又学到了兄业省、市开展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的新方法,无疑会对加强和改进我省水利职工政研工作起到极大的促进和推动作用。

三、充分发挥学组片区的作用,努力推动政研会整体工作。

一年来,我会加强了对五个片区开展政研活动的指导,立足于充分发挥学组片区的作用,努力推动政研会整体工作。

厅直学组在水产局、疗休中心的召集、组织下,学组2005年年会于10月19日-21日在省水电职工疗休中心召开。有厅直属各单位的理事、党办主任、论文作者50余人参加。参会的32篇文章,重点对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加强“三个文明”建设、党风廉政建设、干部素质建设、完善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改革等8个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探讨。论文紧密联系水利行业和单位实际、指导思想明确,主题鲜明、涉及面广,针对性和实用性强。

川东学组在市水利局的召集、组织下, 川南学组在宜宾市水利局的召集、组织下,学组2005年会,于2005年10月18日至20日在宜宾市长宁县召开。有宜宾、乐山、泸州、自贡、内江、眉山、资阳7市41个会员单位政研会理事、宜宾市各县水利局党政主要负责人、部分党务专职干部,省水电职工政研会负责人、联系人及论文作者近80人参加了会议。这次学组会共收到论文32篇。这些论文的交流,对大家帮助、启迪很大,许多文章是花了精力、下了功夫的,是有所想、有所感、有所思、有所悟的真情流露,与大家的工作实际紧密结合,从而引起大家的共鸣,体现了水利行业思想政治工作贴近时代、贴近基层、贴进职工的特点。川南片区政研会的各项工作和政研小组的活动是富有时代特色和鲜明个性、特点的。他们利用政研会这个平台,结合川南片区各单位的实际,有目的性、针对性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用政研工作指导工作实践,用政研活动凝聚水利职工,把政研工作与思想研究、政研活动与凝聚职工、理论研究与治水思路结合起来,强化生命线意识,不断激发水利人的创造力,保持了行业的稳定,促进了水利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小陈老师工作室原创

川西学组在雅安市水利局、雅安电力公司的召集、组织下,学组2005年会,于2005年10月13日至14日在雅安市召开。成都、雅安、攀枝花、凉山、阿坝、甘孜7市、州各单位政研会理事、党政主要负责人、党务专职干部、省水电职工政研会负责人,联系人和论文作者近50人参加这次会议。这次学组会共收到论文22篇。这些论文涉及内容广泛,探讨问题有深度,结合行业中心工作紧密,时代感与现实性较强。

川北学组在广元市水利局的召集、组织下,学组2005年会,于2005年9月26日至27日在广元市召开。广元、遂宁、绵阳、德阳四个市共21个会员单位负责思想政治工作的40余名同志参加会议。会议收到相关思想政治工作研究的论文42篇,涉及怎样抓好基层水利职工思想政治工作;怎样全面提升水利职工政治业务素质;怎样抓思想政治工作创新;思想政治工作者的人格魅力;当前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面对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新对策;依法行政、依法治水、依法管水;党的廉政建设等方方面面问题的调查研究,这些论文都是来自水利行业基层一线干部职工的工作体会和工作实践经验的总结,题材广泛,贴近工作实际,关注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和实效性,对提高我省水利行业思想政治工作能力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大学水利水电论文范文第14篇

关键词:安全度;水电工程施工;突变理论;动态评价

中图分类号:X94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 引言

我国水电资源居世界首位,截止2011年年底,我国水电装机总容量达2.2亿千瓦[1]。为缓解目前传统能源日益紧张的问题,保护生态环境,协调经济社会发展,我国水电发展已迎来黄金时期。但是我国大中型水电工程建设开发主要处于西南地域,山高水深、江水湍急,

地质条件复杂,施工环境恶劣,事故控制难度大,水电开发安全生产形势严峻[2]。因此,急需加强并完善水电工程施工安全评价。

为了减少水电工程施工事故,国内学者对水电工程施工也展开了一些研究。戴会超等[3]为完善我国特大型梯级水电工程安全运行调度体系提供了新思路。魏新江等人[4]结合可拓评价和熵值法对深基坑进行安全评价。覃荣[5]引入事故致因理论,构建水电施工伤亡事故致因模型。周厚贵[6]从人、物、环境、管理方面分析水电施工安全预警。然而,就目前研究成果来看,其他学者未将突变理论引入水电施工安全评价中,因此,通过引入突变理论,以期对水电施工安全管理有指导作用,为提高水电施工安全提供借鉴。

2 突变理论原理

突变理论是法国数学家雷内·托姆20世纪60年代创立的研究非连续变化和突变现象的一门新兴数学学科,建立在拓扑概念和奇点理论的基础之上,其特点是以系统的势函数划分系统的临界点,研究不同临界点附近非连续状态的特征,从而归纳出若干初等突变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探讨自然、社会中的突变现象[7]。

应用突变理论对水电工程施工安全模糊动态评价,常用三种突变模型,其中f(x)为势函数,x为状态变量,V1、V2、V3、V4为控制变量。

(1)尖点模型f(x)=x4+V1x2+V2x(2)燕尾模型f(x)=x5+V1x3+V2x2+V3x (3)蝴蝶模型f(x)=x6+V1x4+V2x3+V3x2+V4x

对于势函数 f(x),令 f/(x)=0,得到平衡曲面方程,再令f//(x)=0,求得平衡曲面的奇点集,由f/(x)=0 和f//(x)=0可得到只包含控制变量的分歧方程式。利用分歧方程可导出归一公式,利用该公式对系统量化递归运算,最终可得到系统总突变隶属函数值。常见归一公式:(1)尖点模型XV1=V1½,XV2=V21/3(2) 燕尾模型XV1=V1½,XV2=V21/3,XV3=V31/4 (3)蝴蝶模型XV1=V1½,XV2=V21/3,XV3=V3¼,XV4=V41/5

3 水电工程施工安全模糊动态评价方法

3.1水电工程施工安全模糊动态评价指标

利用突变理论对水电过程施工评价时,应根据评价目的,多层次分解评价总指标,形成倒树状层次结构,只需知道最底层指标原始数据即可。突变模型中一状态变量不超过4个控制变量,其对应指标分解同样小于等于4。

水电工程施工作为复杂大系统,有许多因素和环节影响其安全状况。应用安全系统工程观点进行分析,得出可从人、设施和材料、环境以及管理4个方面予以考察[8]:

水电施工安全多层次评价指标体系如图1所示。

3.2评价过程与步骤

在水电工程施工安全评价中,通常将安全状态划分为:安全、较安全、一般、较危险、危险5个等级,分别代表了水电工程施工不同质的安全状况。

首先,根据突变理论计算不同年份水电工程施工安全总突变隶属函数值,研究变化规律;

然后与水电工程施工安全检查评语(安全、较安全、一般、较危险、危险)对照,进而对水电工程施工安全状态做出动态模糊综合评价。

基于突变理论的水电工程施工安全模糊动态综合评价的基本步骤如下[9]:

步骤1:研究并分析评价对象,应用安全系统工程观点,将系统分解为多层指标体系。

步骤2:将底层指标原始数据规格化,即通过模糊数学和突变理论结合,将控制变量转化为[0-1]的越大越优型突变模糊隶属度值。

步骤3:利用归一公式量化递归运算,求出水电工程施工安全总突变隶属函数值。

利用归一公式时,要遵守两原则,即“互补”与“非互补”。若一个系统的控制变量(V1、V2、V3、V4)之间不能相互联系,则按“大中取小”的非互补原则处理,若系统的诸控制变量(V1、V2、V3、V4)之间有相互补充,则按取平均值原则处理。

步骤4:重复1—3步,计算不同年份的水电工程施工安全总突变隶属函数值。

步骤5:分析不同年份的水电工程水电安全总突变隶属函数值,找出其中变化规律,从而对水电工程施工的安全状态进行动态模糊综合评价。

利用归一公式得到的总突变值一般接近1,与人们认识的“优”与“劣”不相符,本文设计一套转换方法,即利用归一公式计算出当底层指标分别为0、0.6、0.7、0.8、0.9、1时对应的总突变值。见下列比较:

x与y对应关系:X=0 Y=0;X=0.6 Y=0.8801;X=0.7 Y=0.9147;X=0.8 Y=0.9457;X=0.9

Y=0.9740;X=1Y=1。

通过x与y互换得到起吊设备安装安全的评价集

总突变y位于0.9740-1时评价结果为安全;0.9457-0.9470时为较安全;0.9147-0.9457时为一般;0.8801-0.9147时为较危险;0-0.8801时为危险。

4 实例计算

对某水电工程进行安全状态评价。

按图一的评价指标体系,请多为专家对底层指标打分,其中2002年度计算见表五。

C1、C2、C3、C4构成非互补蝴蝶突变模型; C5、C6、C7构成非互补燕尾突变模型;C8、C9、C10、C11构成非互补蝴蝶突变模型;C12、C13、C14构成互补燕尾突变模型。水电工程施工安全评价第一层系统B1,B2,B3,B4构成非互补蝴蝶突变模型。

表5 公司的具体数据

同理,可以分别计算出2002—2006间各年的水电工程施工安全总突变值,计算结果如表六。该表显示2002—2006年,该工程施工安全总突变值均较大,较稳定,据此判断该工程施工是较安全,与其他方法评价的结果相同。

水电工程2006—2006年间施工安全总突变函数值:2002年是0.9560;2003年是0.9558;2004年是0.9562;2005年是0.9561;2006年是0.9559.

5 结论

1)基于突变理论的水电工程施工安全模糊动态评价,是通过模糊数学与突变理论相结合,对水电工程施工进行多层次目标分解,然后利用归一公式进行量化递归运算,得到水电工程施工安全总突变隶属函数值,并通过对不同年份的水电工程施工安全总突变隶属函数值分析判断,进行动态的安全评价。

2)突变理论主要利用归一公式本身中的内在矛盾地位和机制,从而减少了主观性,且评判更简单、实际。结果表明,该方法合理可行。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印发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国发 (2013)2号.

[2]郑霞忠,谌巧玲,陈述,等.基于粗糙集的水电工程施工安全评价方法[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1,21(1):82-86.

[3]戴会超,曹广晶,孙志禹,彭刚,董前进. 我国特大型水利水电工程安全运行技术现状与改进方向[J]. 水电能源科学,2008,(06):83-88+199.

[4]魏新江,魏纲,邓志秋,郭志威. 基坑工程等级可拓评价及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A]. 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中国建筑学会工程勘察分会、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分会.第三届全国岩土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中国建筑学会工程勘察分会、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分会:,2009:4.

[5]覃荣.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伤亡事故致因模型构建及预防对策研究[D].宜昌: 三峡大学, 2006

[6]周厚贵,郝永梅, 戴西辉.水电工程施工特点与安全预警管理[ J].电力安全技术, 2007, 9(7): 2-4.

[7]李继清.突变理论在长江流域洪灾综合风险社会评价中的应用[ J] .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 2007, 40( 4) :26- 30.

[8]蒋军成.突变理论及其在安全工程中的应用[ J] .南京化工大学学报, 1999, 21( 1) : 24-28

大学水利水电论文范文第15篇

关键词:以人为本;政工;思想政治;小水电

中图分类号:G64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10)07A-0106-02

同志说,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①。同时,他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这一论述特别强调了思想政治工作要突出人的因素,集中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赋予了思想政治工作新的内涵,揭示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规律,为坚持以人为本做好小水电思想政治工作指明了方向。

一、坚持以人为本,是做好小水电政治思想工作的根本要求

自古以来,统治者都很重视以人为本这个理念,春秋时期政治家管子“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理则国固,本乱则国危”、唐大宗“凡事皆须务本。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凡营衣食,皆不失时为本”、唐朝史官吴兢“治天下者,以人为本”等等论述,这些论述对以人为本的重视程度就可见一斑了。继往开来,中国共产党在新时期在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时提出“中国共产党来自于人民,植根于人民,服务于人民”,“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新生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等重要论述都无一表明以人为本的重要性。

因此,在推进各项事业的发展中必须紧紧抓住以人为本这一核心内容。政工工作在新时期下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从事政治思想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这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要求。新时期对以人为本这一思想给予全新的阐述,同时也赋予政治思想工作新的内涵。政治思想工作要符合新时代的要求,就要立足于“人”这个观念,把握人们的思想、立场、观点形成以及行为变化规律等动态,以提高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为根本目的和任务,从而做好教育人、引导人和调动人的积极性,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工作。

广东省委书记表示,要克服“见物不见人”的观念,坚持以人为本。为此,增城市小水电政治思想工作应牢牢树立以人为本这一重要思想为核心,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重视人的价值,肯定人的作用,从人的需求出发,充分激发和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政治思想工作只有以人为本,研究探索不同电站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不同需要,有的放矢地开展工作,才能把大多人的潜能激发出来,把最大多数的群众动员起来,切实做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体现人文关怀,达到思想政治工作目的,共同推动小水电工作发展。

二、坚持以人为本,就要把脉行业和干部职工特点,做好思想政治工作

说,我们提出以人为本的根本含义,就是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新生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坚持为崇高理想奋斗与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一致性,坚持完成党的各项工作与实现人民利益的一致性,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以人为本,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的基本原理,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②。这一重要论述强调了只有心系最广大人民群众,才能推进事业的发展。

同样,只有抓住小水电最广大工作人员所处的环境和共同点,把脉行业特点,了解工作人员的世界观、价值观,工作岗位,熟悉他们的政治思想和工作作风等,这是做好政治思想工作的前提。因此,政治思想工作一定要了解小水电行业的特点,调研查找思想问题之所在,分析存在问题的根源,才能有效地推进工作,达到政治思想想要的效果。据笔者调研,增城市小水电行业和从业的干部职工有如下特点:一地理位置多处于偏僻山区,电站周边人烟稀少,如大封门水库管理二级站、三级站,七星墩水库管理处,兰溪水电站等,地理环境决定干部职工接触外界环境机会比较少,文娱活动比较少,精神活动缺乏;二从业人员年龄结构偏向中老,以男性为主,文化水平不高,且从学科来看,理科工科类居多,文科较少;三干部职工以发电生产为要务,小水电部分从业人员比较注重电站业务的操作,对思想政治方面不够重视,认为做好业务工作就足够了,而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自身思想建设,与时俱进和科学发展观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针对以上的不足,如何把脉好行业特点,破解干部职工政治思想的问题呢?笔者认为要做好如下几点工作:

一领导要高度重视政治思想教育工作,培养一批党务理论扎实综合素质比较好的政工人员。政治思想工作,政工人员先行。政工干部的能力、素质直接关系到基层建设的质量,是圆满完成各项任务的思想保证。为此,要做好单位干部职工政治思想工作,单位领导要高度重视政治思想工作,应积极培养一批政工人员推动整个单位政治思想建设工作。单位应选拔有如下特点的干部职工作为政工重点培养对象:1、政治坚定,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思想上的坚定,热爱基层政治工作,思想适应科学发展观要求,理论素养好,有一定文字功底;2、坚持不懈的政治理论学习,提高自身政治理论水平,政工干部要坚持不懈地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等重要思想要进入思想、进入决策、进入工作,成为指导部队建设的强大思想武器。3、从干部职工打成一片,随时做好干部职工的政治思想工作,及时了解干部职工的思想动态,并针对性调整工作方式方法,提高干部职工工作的积极性。做好了政工人员选拔和培养,通过政工人员这一专业性工作者把党的政治理论、政策、方针、学习活动、工会组织活动传达给每一个干部职工,才能做好整个小水电部门思想建设工作。

二加强政治理论学习,促进思想解放。珍惜党每一次组织的学习活动。如永葆先进性教育活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排头兵活动等都是党面对国际复杂的变化形势与时展要求相适应而提出来的。而作为基层党组织,要做好政治思想工作,就要从政治和全局的高度,深刻认识这些活动的重大意义,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向全体干部职工传达好党的学习活动精神,实质内涵,并严格制定学习活动时间和形式,结合增城市小水电特点,可集中学习、分组学习、单独学习,要求干部职业结合自身岗位,撰写学习心得体会,在全局形成政治理论的学习良好风气推进各项工作,目的是使小水电每一个干部职工都受到教育,政治思想理论水平都有所提高,思想有所突破,解决工作问题的能力都有所提高,为推进增城小水电发展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三是加强工作作风建设,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加强工作作风建设是小水电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要始终把党风建设作为重要工作来抓,在全体干部职工中努力营造清新的工作作风,努力建设一个廉洁高效、求真务实、开拓创新、与时俱进的工作作风,并多举办政治理论学习培训班,提高干部职工的管理水平和工作能力,进行人生观、价值观、理想、信念教育确保广大干部职工思想上不落后,跟得上时代正确主流方向。

四是培养干部职工的爱岗敬业精神,调动工作积极性。职能部门可将电站实行承包任责制,把个人的利益与电站的利益捆绑起来,围绕干部职工的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帮助他们认识到自己从事的是一项艰苦又光荣的职业,领导和政工人员多到基层,倾听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充分考虑到他们的实际情况和需要,把握他们的思想动态和脉搏,引导职工增强爱岗敬业精神、甘于奉献精神,在自己的岗位上发挥最大的聪明才智,为增城小水电发展献计献策。

三、以人为本,要诊断干部职工政治思想差异化,对症下药做好政治思想工作

以上是针对共性而论,做好政治思想工作还需要注重干部职工差异性特点。小水电思想政治工作对象的差异性要求以人为本。虽然说增城市小水电行政和业务都是由增城市水电管理服务中心统筹管理,但各个电站以水库、江河而建坐落不同地区,由于水头不同,效益不同,造成不同电站干部职工利益存在差异性;从行业管辖级别来看,有市管电站、镇管电站、村管电站,电站管辖所属存在差异性;从岗位来看,电站有站长、副站长、班长、副班长、水工专员;从学历来看,电站有本科、专科、中专、高中等,文化水平存在着差异性;从人员身份上看,有干部、职工、后勤、临时工,工种之间存在着差异性。

诸多的差异性决定干部职工的工作性质、工作岗位、客观条件不同,因此对事物的认知程度、思想状况和表现形式也不尽相同。这些不同和差异决定了小水电思想政治工作的复杂性、多样性。因此,必须根据各个电站、各个岗位、各个工种不同的特点,针对职工思想的差异、政工人员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必须围绕以人为本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确立每一个干部职工都有自主选择和发展权利的思想,根据人的不同爱好和特点,通过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着重解决干部职工的精神问题,致力于提高干部职工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为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尽管主流思想是好的,但是还存在思想觉悟和工作作风比较差的同志。具体表现为:部分同志对自己要求不严,上班迟到、早退,作风松懈,工作作风亟待进一步规范;部分干部职工政治意识淡薄,说明政治理论学习有待进一步强化等等。为此,增城市小水电政工人员以人文关怀和疏导为手段,坚持以人为本,引导干部职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和荣辱观,增强干部职工职业道德和责任意识,为增城市小水电安全生产和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