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循环经济发展论文范文

循环经济发展论文范文

循环经济发展论文

循环经济发展论文范文第1篇

按照制度经济学代表人物诺斯的观点,制度是“社会的游戏规则,是为决定人们的相互关系而人为设定的一些制约,它构成了人们在政治、社会和经济方面发生交换的激励结构,通过向人们提供日常生活的结构来减少不确定性。”制度对确立社会规范至关重要,被我国学者邹东涛称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根本因素”。循环经济作为经济运行范式的一次革命,必然需要新的制度体系来引导和规范。这种制度体系既包括正式的制度(硬制度),如正式的条例、法律法规和政策,也包括非正式的制度(软制度),如行业规范、道德准则、价值观等。日前,我国国家环保总局指出:“在制度方面,现有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价格体系、税收体系、财政金融规制等基本经济制度和部分宏观产业政策仍服务于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制度和政策,成为阻碍循环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可见构建适应循环经济发展的制度势在必行。

循环经济发展的正式制度构建

正式制度是指人们有意建立起来的并以正式方式加以确定的各种制度安排,包括政治规则、经济规则和契约,以及由这个一系列规则构成的一种等级结构,它包括从宪法到成文法到不成文法,到特殊的细则,最后到个别契约等。正式制度约束着人们的行为,具有强制性特征和规模经济特征。构建适应循环经济发展的正式制度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制定合理的经济激励政策体系

构建适应循环经济发展要求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国民经济核算是以国民经济为总体,对整个国民经济运行进行的全面、系统、完整的宏观核算,包括国民经济运行的结果和总量、结构及内部相互关系的核算。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是国家经济规划和发展的指明灯,对一国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在传统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没有把资源和环境成本纳入其中,导致出现经济增长与资源消耗、环境污染非正比例增长的情况。据国家发改委统计,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我国的GDP增长了10多倍,而矿产资源的消耗增长了40多倍;2005年,我国单位产值能耗比世界平均水平高2.4倍,是德国的4.97倍,日本的4.43倍,甚至是印度的1.65倍;每单位GDP产生的氮氧化物是日本的27.7倍,德国的16.6倍,美国的6.1倍,印度的2.8倍。每单位GDP产生的二氧化硫是日本的68.7倍,德国的26.4倍,美国的60倍。可见我国经济增长是以牺牲环境和资源以及代际间的不公正为代价的,因而以此为依据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也是不科学的。因此我们要构建绿色GDP,即在GDP的基础上,扣除经济发展所引起的资源(主要包括土地、森林、矿产、水等资源)过度耗减成本和环境(包括生态环境、自然环境等)损失的代价后的余额。在构建绿色GDP基础上把地方政府绩效、企业效益与新的国民经济考核结合起来,科学考核政府官员和企业管理者业绩,从而使经济增长步入良性轨道。

征收生态税或生态费限制消极环境行为。因为环境是公共物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这就存在一个环境利用的社会成本和私人成本问题。很多污染企业为了谋取私利采用对环境不利的技术和工艺发展生产,结果造成了大量环境污染,从而把私人成本社会化,损害了整个社会的利益。同时,很多消费者和居民的非理性消费破坏了公共环境,损害了他人享受美好环境的权利。这就需要政府遵循“污染者付费、利用者补偿、开发者保护、破坏者恢复”的原则,推进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有偿使用制度,促进企业和消费者的外部成本内部化。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措施就是征收生态税。从理论上讲,这种作法与庇古税或庇古费道理相同,即由政府向企业或消费者征收一定的税款(庇古税),从而将企业污染的外部成本内部化。这是目前西方发达国家采用最多的一种经济手段。我国也应该尽快出台生态税,利用税收制度解决资源和环境问题。

运用财政和金融手段引导生产。政府给开展循环经济的企业以财政补贴,如物价补贴、企业亏损补贴、财政贴息、税前还贷,以及对采取循环经济方式的企业的机器设备实行加速折旧制度等。例如,德国就对能减轻环境污染的环保设施给予贷款,这种贷款利率低于市场利率,而偿还条件又优于市场条件,且借贷周期长,利率固定,头几年不需偿还,必要时还可以给予补助。国外的这些措施可供借鉴。具体到我国,目前应加快研究制定鼓励生产、使用节能节水产品和低油耗、低排量车辆及发展节能建筑的财政补贴政策;完善废旧物资回收利用财政补贴政策;建立以生产者责任制为基础的再生资源回收拆解特定领域收费政策;启动循环经济技术研究财政资助政策;构建生态企业改造、升级、构建的贷款优惠政策;在理顺现有收费和资金来源渠道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资源开发和生态补偿机制。

建立排污权交易制度。排污权是关于环境资源的使用权,拥有排污权就拥有了一定量的使用环境的自我净化能力的权利。政府在一级市场上对排污权进行初次分配,企业之间在二级市场上进行排污许可证交易。其主要思想在于,通过一定的管理程序,建立合法的污染物排放权利,以许可证的形式将这种权利发放配置给不同的生产者,并规定这种权利可以在市场上自由交易。政府可以选择公开竞价拍卖、定价出售或无偿分配等方式分配排污权,建立排污权交易市场。企业可以根据需要,自主地决定选择买入或卖出排污权。排污权交易作为重要的环境治理的经济政策之一,首先在美国国家环保局(EPA)用于大气污染源及河流污染源管理,而后德国、澳大利亚、英国等国家进行了这一制度的实践。

构建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体系

法律法规制度由于具有强制约束力和较高的稳定性,因而成为发展循环经济的最基本的保障。政府要为循环经济的发展提供一系列政策,并用法律法规的形式固定下来,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从而更加有效地促进环境保护。据美国国家环保局统计,自美国1970年颁布《清洁空气法案》以来,到1990年为止,在法律控制下二氧化硫的排放削减量比假设的无控制状态下多出40%,对于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化合物与一氧化碳,两种情况下的排放量分别相差30%、45%与50%。由此可见,法律规制的制约作用对循环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为了防治污染,保护环境,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以后,制订了4部环境法律、8部资源管理法律、20多项环境资源管理保护行政法规、260多项环境标准,初步形成了环境资源保护的法律体系框架。然而,目前法律制度安排和制度供给远远不能满足循环经济发展的需要,加强循环经济立法成为制度构架的当务之急。

法律法规体系的健全,可以分成三个层面:第一层面为基础层,构建促进建立循环社会,发展循环经济的基本法;第二层面是综合性法律,如固体废弃物管理和公共清洁管理、促进资源有效利用、环境保护等方面;第三层面是根据各种产品的性质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制定绿色消费、绿色采购法律法规,着手构建容器与包装、家用电器、建筑材料、食品等分类回收法规,健全废物回收制度。

法律法规的构建可以采用两种途径:第一是对现有与循环经济有关的法律法规的补充和完善;第二是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制定新的循环经济法律。目前,鉴于发展循环经济的紧迫性和重要性,构建新的法律体系成为首要途径。发达国家在这方面为我们积累了宝贵经验。如德国制定的《废物管理法》、《包装条例》、《循环经济与废物法案》等,日本的《推进形成循环型社会基本法》、《特定家庭用机械再商品化法》、《促进资源有效利用法》、《食品循环资源再生利用促进法》、《建筑工程资材再资源化法》、《容器包装循环法》、《绿色采购法》、《废弃物处理法》、《化学物质排出管理促进法》等及美国的《资源保护回收法》、《1990年污染预防法》等,这些发达国家有关循环经济的立法模式主要是两种:一种是污染预防型,如美国、加拿大等国,将清洁生产立法纳入污染预防的法律范畴,属于广义的环境法。另一种可称之为循环经济型。如上面所提到的德国1996年颁布实施的《循环经济与废弃物管理法》,日本的《推进形成循环型社会基本法》,将整个经济活动纳入循环经济,建立循环型经济社会,属于广义的经济法。目前,我们要源头和末端治理并进,制定适应循环经济发展的一系列法律规范,在法律上保证循环经济的实施。

实行重大项目的专家论证、顾问制度和公众参与制度

鼓励地方政府成立循环经济发展顾问委员会,聘请国内外专家学者担任政府发展循环经济的顾问,帮助政府制定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和制度,目前,深圳、日照和贵阳等地区已经建立了这一制度,并取得了成效。同时,对于重大投资项目,特别是关系到群众生存环境和健康安全的生产项目,要请专家进行科学严谨的可行性分析,并利用网络或座谈会的形式,认真听取民众的意见,优化投资项目。各级政府应成立政府循环经济发展网站,积极介绍政府循环经济发展战略、政策法规、激励措施,让更多的企业和群众多层次、全方位了解各级政府发展循环经济的优惠措施和政策,以便吸引更多的国内外企业来华投资。

循环经济发展的非正式制度的构建

非正式制度主要来源于传统文化,其安排是通过伦理道德的软约束,激发人们内心理念来实施一定的经济行为,从而达到一定的目标。非正式制度可以分为三类:对正式制度的扩展、丰富和修改;社会所认可的行为规则;自我实施的行为标准。作为正式制度的补充,非正式制度对循环经济发展的影响可以从两个角度去

观察:一个是以习俗、道德伦理为主体的社会精神对人们价值取向的影响;另一个是以习惯、知识等形式累积下来的非正式制度,对人们经济行为的制约。非正式的制度主要通过政府推动的宣传教育来进行。

政府层面:目前,政府要加大对循环经济理念的宣传。具体而言,首先从教育工作抓起,将循环经济的理念结合我国传统文化和生态经济学原理纳入各级学校教育,做到以教育影响学生,以学生影响家长,以家庭影响社会;其次,注意针对性,针对不同社会阶层和不同场所采用恰如其分的宣传口号和资料,做到润物无声,潜移默化;再次,注重趣味性,使宣传寓教于乐,把循环经济理念与健康教育、生活常识教育和爱国教育结合起来;最后是注重持久性,宣传的载体形式多样,利用电视、网站、广告衫、日历卡、公交车甚至垃圾箱等,并结合发达国家经验,集中力量大力宣传循环经济理念。同时,政府作为国家的执行机构,在经济运行和政策实施方面起着表率作用,循环经济理念的宣传首先应该在政府层面展开。

企业层面:企业是市场活动的主体,也是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的主体。企业应该把循环经济理念纳入到企业文化和企业发展战略当中,要做到“四个结合”:一是发展循环经济要与企业文化建设结合起来;二是要把发展循环经济阶段任务目标的实现与企业战略规划有机结合起来;三是发展循环经济要与资源开发再利用结合起来;四是发展循环经济要与清洁生产的理念结合起来。企业通过对管理者和职工循环经济理念的宣传,促进企业把发展循环经济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结合起来,大力推广、应用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新技术、新工艺,实现企业向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经济效益好的生态企业转变。

居民层面:促进居民由生态觉醒到生态自觉的转变,最终在整个社会形成“人人关心环保,人人实践环保”的良好局面。

循环经济是对应传统的线形经济而提出的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其发展和规范需要新的制度体系与之相适应。循环经济的发展也是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保证,只有从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两方面共同努力,才能推动其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卢现祥主编.新制度经济学.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

2.邹东涛.经济中国之新制度经济学与中国.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

3.(德)柯武刚,史漫飞著,韩朝华译.制度经济学:社会秩序与公共政策.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4.解振华.循环经济是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途径.经济参考报,2005-10-10

5.王金南,蒋洪强,曹东,於方.中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构建研究.世界科技研究与发,2005(4)

6.[美]保罗•R•伯特尼,罗伯特•N•史蒂文斯主编,穆贤清,方志伟译.环境保护与公共政策(第2版).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循环经济发展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农村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循环经济,即生态经济。它是从改变传统经济“资源——产品——污染排放”式的单向流动,实现了“资源——产品——废物——再生资源——再生产品”的良性循环生产模式,使上一个产品的废弃物成为下一个产品的原料,整个生产过程没有废物排出,从源头上减少了污染物的产生和原材料的损失。循环经济是一项系统工程,涵盖工业、农业和消费等各类社会活动。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是循环经济的重点区域。循环经济某种程度上就是保护生态环境的经济,它是解决中国“农村、农民、农业”问题的重要途径。

1把握农村循环经济发展的4R原则

现行的农业经济发展模式对自然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直接危及生存空间,必然导致经济停滞、下降,破坏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与生态环境效益的统一和平衡。循环经济以资源循环利用为途径,以保护环境、节约资源、能源为重点,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为原则,实现经济的循环发展。德国1998年修订的《循环经济和废物清除法》第4条规定,首先要避免产生废物,特别重要的是减少废物的量及其危害性;其次是利用和用来获取能源。这些原则在国际上被简化为4R原则,即Reduce(减量),Recover(再生)、Reuse(再用)和Recycle(循环)。

国内著名循环经济研究专家季昆森提出:减量化原则的运用,可概括为“九节一减”,包括节地、节水、节种、节肥、节药、节电、节油、节柴(煤)、节粮和减人。再利用原则的运用表现为做强加工业,主要体现在对各类农产品及其初加工后的副产品及有机废弃物,进行系列开发、反复加工、深度加工,不断增值。农产品加工后的废弃物多属于原来农产品的组成部分,仍然含有大量有机质,相对开发价值高,开发成本低,且开发技术容易掌握,做好了,其效益可能超过主产业。进一步探索农业节本增效新途径,逐步实现粗放农业向精准农业的转变,如:实施“藏粮于土”、“藏粮于科技”战略,保持和提高我国的粮食综合生产力,处理好农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和粮食安全的矛盾;进一步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加快优势产业带建设,发挥集约种植优势,提高规模效益;推广立体种植和间作套种技术,不断提高复种指数,提高耕地的综合产出效率;做好测土配方平衡施肥技术的推广和应用,配合滴灌技术,逐步实现粗放农业向精准农业的转变。“白色农业”是再循环原则运用的具体体现,“白色农业”目前在农村运用最典型的就是沼气,将人与畜禽粪便、农业废弃物通过微生物发酵产生沼气,可以生产出无公害绿色食品、无污染饲料、肥料、农药以及取之不尽的能源。近几十年来,中国在发展农业微生物能源——沼气方面已取得巨大成绩,在利用农业废弃纤维质资源用微生物发酵技术生产酒精来替代日益枯竭的石油资源方面也取得进展。运用再循环原则,就是要在经营生态环境上做文章,开发安全优质农产品。

2关注农村循环经济的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

就整个社会来讲,发展循环经济必须进行资源审视,密切关注资源循环中的开采、消耗、废弃物产生、农业产业链延伸、资源再生等各个环节的基本途径和重点领域,农村循环经济也不例外。

在资源开采环节,要大力提高资源综合开发和回收利用;在农业资源利用方面,以提升水资源、土地资源和生物资源的利用效率为重点,尤其是对生物质能和微生物资源进行循环利用方面探索新的发展思路;在资源消耗环节,要大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时时处处考虑节能降耗;在废弃物产生环节,要大力开展资源综合利用;在农业“废弃物”处理方面,实行资源化利用,实现种植业生产所积累的生物资源全程化利用,畜禽养殖业低排放与粪便利用的资源化;在农业产业链延伸方面,实行清洁生产,使上一环节的废弃物作为下一环节的资源,增加价值链,拓展农业产业化空间;重点关注农业产业循环链的内生延伸与产业联动,加强农业产业循环链整合思路、途径与模式,拓展农业产业化经营领域;在再生资源环节方面:要大力回收和循环利用各种废旧资源。

农业生产过程中由于不合理地农药用药及化肥施用、畜禽粪便排放、农田废弃物处置等,造成农业系统中水体——土壤——生物——大气立体交叉污染。研究表明,我国每年因过量、不合理施肥造成1000多万吨的氮流失到农田之外,污染地下水,使湖泊、河流和浅海水域生态系统富营养化,导致水藻生长过盛,水体缺氧、水生生物死亡;同时,施用的氮肥中有很多以温室气体氧化亚氮形式逸失到空气里。

在社会消费环节,要大力提倡绿色消费。在农村社区建设方面,着力建设循环型社区,开发沼气、太阳能等可再生利用能源,减少外部能量输入,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实现农村社会生活的“干净化”消费,改善生活环境。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实际上是一种技术范式的革命。近期,应重点在农业清洁化生产的技术链接、绿色生产技术和农业资源多级转化、高效利用与废弃物再生技术、循环农业技术标准规范、农村生态小城镇建设技术等层面,开展整合与集成研究,建立相对完善的推动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创新体系。绿色技术包括用于消除污染的环境工程技术,进行废弃物再利用的资源化技术和生产过程的无废、少废及生产绿色产品的清洁生产技术等。建立绿色技术体系的关键是积极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尽可能把环境污染的排放消除在生产过程。

3探索农村循环经济的合理框架和典型模式

生态农业是在循环经济理念指导下,根据生态系统内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规律建立起来的综合农业生态系统,是把农业生产、农村经济、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等融为一体的新型综合农业体系,是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的有机统一。积极探索循环农业的发展模式,就是要根据生态循环再利用、再生产的循环链的原理来抓农业生产,发展经济、生态、社会效益统一,良性循环的生态农业,探索和推广农村循环经济的产业发展模式。只有从资源、环境、产业与消费以及综合循环经济的角度,探索以“无害化、低排放、零破坏、高效益、可持续”统筹规划农业与农村产业、农村生产与生活、农村社区建设与城镇化发展,深入研究我国循环型农业的发展与重点领域,才能合理构建循环型农村经济体系。

农业是栽培农作物和饲养牲畜的生产事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农业还包括林业、渔业和农村副业等项生产在内。因此,农业循环经济框架可以从“四个方面”为主线来形成,即以粮食及其他农副产品龙头加工企业为依托的加工企业循环经济链条;以畜牧、水产生产加工企业为依托的畜牧、水产加工循环经济链条,大力发展绿色、有机、无公害原料,加工企业要采取先进节能、无污染技术改造传统工艺,提高企业的比较效益;以林业及其加工业为依托的林业循环经济链条;以秸秆综合利用为重点的秸秆循环经济链条。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的《领导干部循环经济知识读本》一书,总结了我国农村循环经济的主要产业发展模式以及障碍与对策,认为目前农村循环经济主要呈现四大产业发展模式:种植业与养殖业的循环生产模式、以沼气为纽带的循环生产模式、农业与农产品加工业的循环模式、区域一体化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例如,珠三角地区的“基塘”符合系统模式,江南地区的“鸭稻共生”系统模式,北方的“四位一体”系统模式、南方的“猪——沼——果——猪”系统模式等,都是我国农民在长期实践中摸索出的比较具体而典型的农村循环经济模式,为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发展循环经济提供了可贵的理论和实践的借鉴。

4构建合理的生态村镇体系

农业是百业之基,而“三农问题”是中国进一步发展的瓶颈问题。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用循环经济理念指导生态型村镇建设,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形式,并要求从四个子系统来着力构建:一是循环经济产业体系。主要涵盖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服务业三大产业,它要求大力推进清洁生产工艺和资源综合利用,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办好生态旅游、绿色饭店和各种绿色服务业。加快传统农业向工业型大农业发展的步伐,培植农业循环经济载体。一方面,搞好循环型农业工业园区建设,制订农副产品加工企业聚集的工业园区发展规划,以生产要素为纽带,将具有上下游共生关系的农副产品加工企业集中在一个相对封闭的园区内,实现有害污染物在园区内的闭路循环。另一方面,做好农副产品出口基地园区建设,大力推进出口农产品的清洁生产,使农副产品达到质量、环保等方面的国际标准。二是村镇基础设施体系。重点是水系统、能源系统、交通系统和建筑系统。要解决水量不均、水质不高的问题,积极治理和预防水、旱灾害,做好做足“水文章”;要大力开展节能降耗工作,推行可再生能源,如发展沼气、太阳能、小水电、地热能、潮汐能、风能等;要完善农村道路布局工作;大力推行建筑节能省地治污技术,使用新型环保建材,体现地方特色建筑风格。三是生态环保体系。要精心挑选搭配绿化树种,有效治污和分类回收利用和无害化处理垃圾等。四是社会事业体系。要树立全面的发展观,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对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事业统筹规划,整体推进。

构建合理的生态村镇体系,关键在于先行设计,也就是说要从规划设计、环境设计、住区设计、产业设计、景观设计等五个方面进行整体策划和设计。

5健全的制度和法律保障

农村循环经济更被专家称为化解“三农”问题的经济模式。循环经济在我国被提出并重视后,大都把视角放在城市工业上,其正确性是毫无怀疑的。因为循环经济产生于西方发达国家,西方发达国家正是因为工业不循环发展造成了严重工业污染而逼出循环经济的。我国是一个农村人口占70%以上的农业大国,跟工业化程度很高的西方发达国家的国情有很大的区别,加上我国存在严重的“三农”问题。我国的农业生业生态、农村污染、农民人均资源贫乏,都有待循环经济解决。因此,我国发展循环经济要突出农村,要以发展农村循环经济,来解决“三农”问题。建立我国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保障体系,制定相应的政策保障体系与扶持措施。近期考虑开展循环农业促进法的前期工作,尽可能出台“促进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从税收、金融保障等方面制定促进循环型农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十一五”期间以国家投入为引导,建立多元化的投入体系,在农业资源循环利用、农作物秸秆与畜禽的粪便资源化与无害化处理、农产品加工过程中的清洁生产与产业链整合、农村社区“净化”等方面在全国开展若干个示范工程建设,以带动农业循环经济的广泛应用。

国家应立即着手制定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规划,推进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开辟资金渠道,建设若干领域的农业循环经济的示范工程,加强制度创新,为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发展现代化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参考文献

1解振华.领导干部循环经济知识读本[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5

2解振华.关于循环经济理论与政策的几点思考[N].光明日报,2003-11-03

循环经济发展论文范文第3篇

循环经济一词,是由美国经济学家K•波尔丁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是指在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线形增长的经济,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它以物质能量梯次和闭路循环为特征,把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生态设计和可持续消费等融为一体,运用生态学规律来知道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它强调最有效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表现为“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经济增长方式,做到生产和消费“污染排放最小化、废物资源化和无害化”,以最小成本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从而实现经济增长与社会进步的全面协调发展。

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循环经济观是基本前提

循环经济是人类对难以为继的传统发展模式反思后的创新,是一种全新的发展理念即循环经济观。循环经济观,是在全球人口剧增、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蜕变的严峻形势下,人类重新认识自然界、尊重客观规律、探索经济规律的产物。它要求我们要构建全新的发展观、系统观、价值观、生产观和消费观。发展循环经济,建立循环型社会,就要改变观念,树立资源不断循环利用的循环经济理念。

新的发展观要求着眼于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等各个方面。抓住机遇、加快发展,不仅要重视经济指标,而且要关注社会发展指标、人文指标、民主法制指标、资源指标和环境指标;不仅要增加经济增长的投入,而且要增加社会发展的投入,增加保护资源和环境的投入,实现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全面协调发展。

新的系统观要求每一个人都要正确看待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它是一个生态系统,我们仅是系统中的一个要素,只是整个生态链条中的一个环节,其他物种和资源在这个系统中都有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不能简单的以对我们有害无害为标准剥夺其他物种的存在,也不能随意破坏和无节制的利用资源,否则必然威胁到我们自身的生存和发展。

新的价值观要求人们在考虑自然时,不再像传统工业经济那样将其作为“取料场”和“垃圾场”,也不仅仅视其为可利用的资源,而是将其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是需要维持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在考虑科学技术时,不仅考虑其对自然的开发能力,而且要充分考虑到它对生态系统的修复能力,使之成为有益于环境的技术;在考虑人自身的发展时,不仅考虑人对自然的征服能力,而且更重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新的生产观要求投入最少的物质换取最大的生产效率。在生产中,企业可以通过减少每个产品的原料使用量、通过重新设计制造工艺,来节约资源和减少排放。

新的生活消费观要求公众树立环保意识。加强循环经济的宣传教育,提高全民资源意识,在全社会树立循环经济观念,建立绿色生产、适度消费、环境友好和资源永续利用的社会公共道德准则。

符合循环经济发展的制度安排是根本保障

依据制度的传统定义和制度的影响与管理效率的大小,可以将制度划分为三个层次。一是正式的法律法规包括资源与环境(保护、利用、配置)、生产、市场、消费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及条例规定;二是介于正式与非正式之间的具有一定管理效率制度因素,包括资源与环境(保护、利用、配置)、生产、市场、消费等领域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发展政策;三是对经济发展有一定影响但不具有管理效力的、人们约定成俗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等非正式的制度因素,如饮食习惯等。

建设循环经济要在不同层次采取相应对策。首先要构建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体系。法律法规制度由于具有强制约束力和较高的稳定性特征,因而成为发展循环经济的最基本的保障。我国已经具备较完善的环境污染防治法律法规体系和环境保护管理体系,可以在此基础上逐步修改和制定循环经济的必要法律法规,为循环经济的建设和实施提供完备的法律依据。其次,要制订可持续的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和确立灵活有效的循环经济发展政策。发展规划是发展战略的具体体现和反映,其内容包括发展建设的步骤、速度和目标以及发展步骤、速度和目标得以实现的政策措施。在中长期的可持续循环经济发展规划中,一定要遵循持续性、发展性、效率性和公平性的原则。最后,对非正式的制度因素应给以足够的重视,对一些妨碍和影响循环经济发展和建立的民俗、习惯和宗教,必须通过一定的方式和手段加以引导和根除。

依靠科学技术是实现循环经济的战略选择

循环经济的建设需要有相应的技术支撑。如果说,当代知识经济的主要技术载体是以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为主导的高新技术,那么循环经济的技术载体就是环境无害化技术(EnvironmentSoundTechnology)或环境友好技术。环境无害化技术的特征是污染排放量少,合理利用资源和能源,更多地回收废物和产品,并以环境可接受的方式处置残余的废弃物。环境无害化技术主要包括预防污染的少废或无废的工艺技术和产品技术、废物利用技术生态良性化工程技术,同时也包括治理污染的末端技术。在技术选择中要遵循四个标准。一是环境与产品安全标准,尽量选择那些有利于生态良性循环和无污染或低污染的清洁技术、生态良性化技术。二是效率和效益的标准。效率和效益是循环经济的生命线,只“循环”而不“经济”就不是循环经济。要选择那些提高生态系统的生产效率、生产者的收益、市场系统的运营效率和消费系统的产品利用效率的技术。三是伦理标准。循环经济的伦理观应是环境伦理与经济伦理的结合,是公益性伦理与市场伦理的结合,要选择那些既适合经济伦理又适合社会伦理与环境伦理的先进科学技术。四是地理空间特征适应性标准。要选择符合与区域资源与环境状况、社会经济和技术转移能力等空间背景为特征的技术。在技术保障层次上,要构建包括资源开发、原材料生产、中间产品制造、加工生产、流通消费、循环利用全过程的循环型技术体系。主要包括绿色设计技术、清洁生产技术、废物利用技术、污染治理技术。实行绿色设计是推行循环经济的起点。要求在产品设计中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统一起来,充分注意到物质的循环利用,尽量采用标准设计,使一些装备便捷地升级换代,而不必整机报废。在产品使用生命周期结束以后,也易于拆卸和综合利用;同时,在产品设计中,要尽量使之不产生或少产生对人体健康和环境的危害影响;不使用或尽可能少使用有毒有害的原料。清洁生产技术是用来进行无废少废生产的技术,通过这些技术实现生产过程的零排放和制造产品的绿色化。它们在环境无害化技术体系中占据着核心位置。清洁生产技术包括清洁的生产和清洁的产品两方面的内容,即不仅要实现生产过程的无污染或少污染(如用干净能源代替肮脏能源),而且生产出来的产品在使用和最终报废处理过程中也不会对环境造成损害(如对损害臭氧层的氟利昂物质的替代)。清洁生产的理念,不但含有技术上的可行性,还包括经济上的可盈利性,它充分体现了发展循环经济在环境与发展问题上的双重意义。废物利用技术是用来进行废弃物再利用的技术,通过这些技术实现产业废弃物和生活废弃物的资源化处理。目前,比较重要的废物利用技术有废纸加工再生技术、废玻璃加工再生技术、废塑料转化为汽油和柴油技术、有机垃圾制成复合肥料技术、废电池等有害废物回收利用技术等。污染治理技术即传统意义上的环境工程技术,这是用来消除污染物质的技术,通过建设废弃物净化装置来实现有毒有害废弃物的净化处理。其特点是不改变生产系统或工艺程序,只是在生产过程的末端通过净化废弃物实现污染控制。今天,专门进行废弃物净化处置的环保产业正在作为一个新兴的产业部门获得迅速发展。它们主要生产用于工农业生产的各类控制和净化废弃物的装置和设备,其中包括汽车尾气控制和煤烟脱硫等大气污染防治技术、水污染防治技术、填埋和焚烧等固体废物处理技术、噪声污染防治技术等。

构建循环经济系统结构是关键

构建循环经济的系统结构,主要是通过建立产业系统中的“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的产业经济链,形成互利共生的循环经济网络,实现物质能量流的闭合式循环。通过循环经济系统结构的构建,使区域内企业间实现废弃物与原材料的有机对接,通过清洁生产和绿色工业最终达到“零排放”的理想目标。一般情况下,循环经济系统通常包括三类行为主体,即生产者(资源开采者)、加工制造者、消费者(资源、产品和服务的消费群体)、分解者(废物处理者)。通过反馈式、网络状的动态联系,使物质能量流在系统内在不同行为主体间高效有序循环。通过优化区域经济系统各组成部分间的关系,达到系统生态环境的最佳综合效益,最大限度地消解长期以来环境与发展之间的根本性对立冲突。根据循环系统结构原理,循环经济的核心是工业物质的循环。在工业经济系统中,有以下三种循环,或称三个层面上的循环:企业内部的循环体系;不同产业之间或同一产业的不同企业生产活动间的循环体系。例如,某下游工业的废物,返回上游工业,作为其原料,重新利用,或者,扩而大之,某一工业的废物、余能,送往其它工业去加以利用;社会整体循环,即工业产品经使用报废后,其中部分物质返回原工业部门,作为原料,重新利用。在循环经济系统构建中,对以上三种循环,都要重

视。企业循环是微观基础,产业循环是实现方式,而社会整体循环是终极目标。

参考资料:

1.解振华,关于循环经济理论与政策的思考[N],光明日报,2003

2.徐嵩龄,循环经济的理论平台和实验平台[N],光明日报,2004

3.诸大建,从可持续发展到循环经济[J],世界环境,2000

4.牛桂敏,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J],求和,2003

循环经济发展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生态园区

一、循环经济的含义

循环经济是运用生态学规律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通过清洁生产、市场机制、社会调控等方式,组织成为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物质在生产生活中反复循环流动的过程,旨在最终实现环境、资源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经济运行模式。循环经济的内涵和目标可以从技术和经济两个层次界定。技术层次,发展循环经济就是要在生产实践中,通过生产技术与资源节约技术相融合,减少单位产出的资源消耗,最高效率地节约使用资源;在经济层面上,发展循环经济需要一种新的制度安排和经济运行机制。需要把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看成稀缺的、社会大众共有的自然福利资本,因而要求将生态环境纳入经济循环过程中参与定价和利益分配。

二、循环经济的特征

循环经济作为一种科学的发展观其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新的系统观。循环经济的系统是由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等要素构成的大系统。循环经济观要求人在考虑生产和消费时不再置身于这一大系统之外,而是将自己作为这个大系统的一部分来研究符合客观规律的经济原则。

二是新的经济观。循环经济观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不仅要考虑工程承载能力还要考虑生态承载能力。在生态系统中只有在资源承载能力之内的良性循环,才能使生态系统平衡地发展。

三是新的价值观。循环经济观将自然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是需要维持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在考虑科学技术时不仅考虑其对自然的开发能力,且要充分考虑到它对生态系统的修复能力;在考虑人自身的发展时,不仅考虑人对自然的征服能力,而且更重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能力。

四是新的生产观。循环经济的生产观念是要充分考虑自然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在生产过程中要求遵循“3R”原则:资源利用的减量化(Reduce)原则、产品的再使用(Reuse)原则、废弃物的再循环(Recycle)原则。

五是新的消费观。循环经济观提倡物质适度消费、层次消费,在消费的同时要考虑到废弃物的资源化,建立循环生产和消费的观念。

三、各国循环经济发展趋势

(一)日本

上世纪90年代以来,循环经济理念在日本深入人心,21世纪初,提出“环境立国”战略,即创建循环型社会的国家目标。消费者报废电器时应支付废旧家电收集、再商品化等有关费用,废旧电器经过商家回收又重新回到生产企业。资源循环利用率如空调为78%,电视为73%,冰箱为59%,洗衣机为56%。日本力争资源回收率达100%。从家电中回收的玻璃、铜、铝等材料制作成玻璃杯、易拉罐等再生产品。

(二)德国

在发展循环经济方面德国始终走在世界前列。早在1972年德国就制定和颁布了《废弃物处理法》,1996年又颁布《循环经济和废物管理法》,确立产生废弃物最小法、污染者承担治理义务以及政府与公民合作三原则。家庭废弃物利用率从1996年的35%上升到2003年的60%。2003年在冶金行业,95%的矿渣、75%以上的粉尘和矿泥,以及至少有2000万顿废旧钢材被重新利用。目前,废弃物处理成为德国经济支柱产业,年均营业额约410亿欧元,并创造20多万个就业机会。

(三)美国

美国1976年就制定和颁布《固体废弃物处置法》。2003年,美国城镇产生的废弃物为5.5亿t,回收利用率达到40%。在各种废弃物回收利用率中,纸张为42%,软饮料塑料瓶为40%,铁制包装为57%。

(四)欧盟

欧盟实施的家用电器回收办法,规定商业界必须回收90%的废弃电冰箱及洗衣机,并将此类大型电器用品的60%用于再生产利用。在个人电脑方面其回收比例则按产品重量由原定的60%提高到70%,再生率也由50%提高至60%。此外法国政府要求应有85%的包装废弃物循环利用;奥地利法规要求80%回收包装材料必须进行再循环处理或再利用;丹麦政府规定所有废弃物要有50%进行再循环处理。

四、目前循环经济的几种发展模式

(一)杜邦模式——企业内部的循环经济

通过组织厂内各工艺之间的物料循环延长生产链条,减少生产过程中物料和能源的使用量,尽量减少废弃物和有毒物质的排放,最大限度利用可再生资源,提高产品耐用性等。发明这种模式的杜邦公司到1994年生产废弃物减少了25%,空气污染物排放量减少了70%。

(二)工业园区模式——又称为卡伦堡工业园区模式

按照工业生态学的原理,通过企业间的物质集成、能量集成和信息集成,形成产业间的代谢和共生耦合关系,使一家工厂的废弃物或副产品成为另一家工厂的原料和能源,建立工业生态园区。丹麦卡伦堡工业园区内各企业通过贸易方式利用对方生产过程中的废弃物或副产品作为自己的原料,不仅减少了废物生产量,还产生了很好的经济效益。(三)德国DSD——回收再利用体系

德国的包装物双元回收体系(DSD)是专门组织回收包装废弃物的非营利性社会中介组织,最初由95家产品生产厂家、商业企业以及垃圾回收部门联合组成,目前已有1.6万家企业加入。在需要回收的包装物上做标记然后由DSD委托回收企业进行清理、分拣再进行循环利用。

(四)日本的循环型社会模式

日本在循环型社会建设方面主要体现三个层次上。一是政府推动构筑多层次法律体系;二是要求企业开发高新技术;三是要求国民从根本上改变观念,不要鄙视垃圾,要把它视为有用资源。堆在一起是垃圾,分类存放就是资源。

五、国外循环经济优秀案例及经验借鉴

下面以日本北九州生态工业园为例介绍。

(一)园区简介

为解决大量消耗能源、资源而产生的垃圾排放等越来越多的环境问题,北九州市以建设亚洲的“国家资源及环保产业基地”为目标,以振兴再生资源利用产业为主,制定了生态工业园基本规划。工业园建于2001年,是再利用型生态园的代表。园区分为实证研究区和循环工业园两个区域。

(二)循环经济实施措施

北九州市的环保产业拥有合理的环境管理体制及安全的高新技术,由企业、大学及政府部门组成的“北九州环境产业推进会议”制定了基本工作方向并采用了环境政策与产业振兴政策相结合的独具特色的地方政策。重点实施措施有四个方面:(1)建设循环使用及旧零部件再次使用产业园区;(2)充分利用现有的产业基础设施,发展新产业;(3)创办新能源技术产业、超微纳米等新一代环保产业项目;(4)加强人才培训。

此外北九州通过规划合理的功能区布局来更好的贯彻实施循环经济的理念,具体功能区布局如下:(1)2001年6月设立北九州市生态工业园区中心:是开展环境教育的基地,举办以市民为主的环保知识讲座,举办环保技术相关研修、讲座,推广环保技术。(2)环保企业聚集区:通过各企业的相互合作,把环保相关企业发展成为废物排放为零的资源循环基地。(3)响滩再生使用区:市政府场地租给企业,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环保项目,地方中小企业充分利用自己独创的先进技术和先进工艺,开展各种再生使用产业活动。(4)环保研发中心:企业、政府、大学联合起来将进行最尖端的废物处理技术、再生使用技术的研发。本九州生态产业园利用作为工业城市积累起来的技术和人才、工业设施及企业、研究机构、政府、市民建立的网络,将振兴产业与环境保护两大政策有机结合成功实现了建立独具特色的地区政策的工业园区,其成功经验对我们建立循环经济示范区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六、国内发展循环经济建议

发展循环经济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最重要和最现实的选择。结合我国国情发展生态园区循环经济可从以下几点试做努力:

1.创新机构,保证循环经济深入发展。成立循环经济建设领导小组结合区域实际状况,从引导和促进的角度出发全面推进区域循环经济工作。

2.绿色招商,促进第二产业生态工业发展。通过产业链、产品链和废物链的构建与完善,资源和废物的减量化等措施,大力发展生态工业,改善投资环境。根据生态工业系统建设需求和市场机制有选择地进行主题招商和绿色招商,重点发展补链企业,形成多产品多链条的生态工业网状结构。

3.集约使用,提高资源使用率。注重资源的集约化使用,无论在土地资源、水资源、还是能源使用效率方面均努力达到较高水平。

4.重视科技,引领静脉产业生态工业发展。可利用高新技术发展海水淡化以解决淡水资源缺乏的问题;投资兴建垃圾发电厂,利用先进的技术进行烟气净化处理发电的同时保护居住环境;完善区域水循环系统,建立以污水处理厂为主体的中水回用系统,节约用水的同时满足企业对中水的需求。

5.加强信息建设,构建生态工业信息平台。建立固废资源信息网,便于企业之间进行固废资源交换与再利用的信息沟通,为生态工业园和循环经济建设搭建信息平台。

6.注重生态教育,建设绿色学校。生态文化建设从孩子抓起,各级学校开展环境教育,在相应课程中增加环境保护知识内容,把生态教育纳入学生的素质教育内容,从小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自觉性。

参考文献

[1]林慧岳.基于循环经济区域创新活动[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6,(2).

[2]于萍.发展循环经济促进可持续发展[J].天津科技,2004,(6).

[3]许江萍.循环经济:从理念到实践[J].中国科技投资,2006,(8).

循环经济发展论文范文第5篇

所谓循环经济,就是在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把传统的、依赖资源净消耗线性增加的发展,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

当前,社会上普遍推行的是国家发改委对循环经济的定义:“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这一定义不仅指出了循环经济的核心、原则、特征,同时也指出了循环经济是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对解决中国资源对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具有迫切的现实意义。

二、循环经济是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生态环境脆弱、经济增长方式尚未从根本上转变,经济增长在很大程度上仍是依赖资源的高消耗来实现。如果继续沿用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资源将难以为继,环境将不堪重负。必须倡导循环经济,使资源得到充分有效利用,最大限度地减少废弃物排放,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一)发展循环经济是解决我国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最佳选择

我国存在着人口众多、资源短缺与环境恶化的态势。我国的人均资源拥有量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并且在开发利用过程中,又存在大量的浪费现象及废弃物的大量排放。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用能源消费翻一番支撑了GDP翻两番。如果继续沿袭传统的发展模式,以资源的大量消耗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是难以为继的。循环经济体现了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在解决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和环境之间的矛盾中将产生重要的作用与深远影响。

(二)发展循环经济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

目前我国资源利用效率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然较低,突出表现为“四低”:资源产出率低、资源利用效率低、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低、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率低。实践证明,较低的资源利用水平,已经成为企业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和竞争力的重要障碍。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增强国际竞争力,已经成为我们面临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三)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本质要求

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一脉相承,是以协调人与自然关系为准则,使社会生产从数量型的物质增长转变为质量型的服务增长,推进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就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搞好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以最少的资源消耗、最小的环境代价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增长。

三、我国实现循环经济的途径

循环经济理论的研究和实践,已经为一些国家在提高资源的利用率、缓解资源短缺、减轻环境污染压力等方面,产生显著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尤其是应运而生的资源再生产业,为一些国家带来了丰厚的物质利润。我们可以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以优化资源利用方式为核心,以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为动力,逐步形成中国特色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推进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制定促进和发展循环经济的法律法规,约束和规范政府,社会、企业和国民的行为德国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先行者。1972年德国制定了《废物处理法》,1986年修改为《废物限制及废物处理法》,1992年通过了《限制废车条例》,规定汽车制造商有义务回收废旧车辆,1996年提出了《循环经济与废物管理法》。自实施以来,废物不断减少,循环利用率不断上升。从经济角度看,废物利用也取得了成功,目前废物利用年产值400亿欧元,就业人数达24万人;废物处理行业已经成为重要的经济和就业发展动力。这些法律法规的颁布,既促进了循环经济的发展,也规范了政府、社会、企业和国民的行为。

(二)政府的经济支持和鼓励政策,以及必要的行政干预手段,是促进和发展循环经济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

用税收政策作为政府调节循环经济的有效杠杆,是美国联邦政府采取的一项重要措施。美国联邦政府1978年出台的《能源税收法》,对购买太阳能和风能能源设备所付金额中头2000美元的30%和其后8000美元的20%,从当年须交纳的所得税中抵扣;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地热和潮汐的发电技术投资总额的25%,可以从当年的联邦所得税中抵扣。

循环经济发展论文范文第6篇

循环经济是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得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的物质闭环流动为特征的经济增长新模式。

循环经济三原则(3R原则)指的是:减量化(REDUCE)原则,也称输入端控制原则,即:减少原料和能源消耗,达到预定的生产目的和消费目的。从经济活动的源头节约资源和减少污染,再利用(REUSE)原则,即:延长产品的服务寿命,减少资源的使用量和污染物的排放量。资源化(RESOURCE)原则,也称输出端控制原则,即:将废弃物转化为资源。

2德国的循环经济实践

2.1生活垃圾废弃物。这里所指生活垃圾废弃物是指生活垃圾通过回收利用处理已无价值的部分。在德国,州政府负责管理和监督生活垃圾废弃物的收集和处理,1993年德国颁布的《生活垃圾处理的技术细则》给出了严格的规范和目标:(1)到2005年,所有的生活垃圾必须预先处理(焚烧)使其充分矿物,方可进行填埋;(2)到2005年,所有的有机生物垃圾必须分别收集,并以有机肥料的形式再循环。

2.2废旧电子电器(WEEE)回收与资源化。WEEE是发达国家增长最快的废弃物,主要由家用、娱乐、办公、信息、通讯、工业、医疗、实验室等的电子电器组成,在德国,WEEE回收处理体系由市政系统,制造商、社会、专业危险废弃物回收处理公司等组成。德国WEEE回收处理企业需要政府许中,由法定管理部门审核发证。这类企业规模都不大,德国从事WEEE回收处理的企业有600家左右,以微型企业和小型企业为主,这类企业分为三类,制造商专业回收处理公司,社会专业回收处理公司和专业危险废弃物处理公司。

2.3包装废弃物回收与资源化。德国《包装管理条例》推荐两种途径管理废度物:一种形式是生产厂家通过批发和零售渠道直接回收产品馐,另一种形式是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一个私营系统组织回收,分类和再利用,作为后者,一个特殊的民间组织“二元处理系统DSD”应运而生,DSD建立于1990年,是在德国工业联盟和德国工商企业协会支持下由95家公司发起组建,至1997年已达600家,DSD是一家私营企业,依地享受政府免税政策,DSD的任务是在全国建立一个面向家庭和小型团体用户的废旧包装回收,分类和再循环体系,会员企业的义务是需缴纳与其产品包装数量相匹配的注册费,其权利则是被允许在其产品包装上加印特别的“绿点”标志,凡有“绿点”标志的产品表示其包装可以回收利用,DSD负责对这些包装废弃物组织回收。

2.4农村生物质废弃物的处理利用。为解决农村生物质废弃物的处理利用问题,德国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沼气发电的优惠政策,1990年实施《电力输送法》。规定电力运营商有义务接纳(上网)在其供电范围内生产出来的可再生能源电力,2004年实施修订的《可再生能源优先法》,其中有关生物质发电的优惠政策会对利用沼气发电的农场进行价格补偿,规定先建设的沼气电站,给予基本补偿,以后每晚一年建设投运,按基本补偿价格递减1%~5%,另外有奖励价格措施。

3发展循环经济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最佳选择

3.1循环经济很好解决我国资源总量相对不足和人均资源绝对不足的问题。

占世界人口总量22%的中国人民,要在21世纪实现小社会和达到中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生活水平,理论上,我国应拥有世界资源的22%来进行自我发展,或者中国人均的消费资源量也要达到中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人均消费资源,实际上,不但,我国所拥有的人均资源量大大低于中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人均资源量,而且,中国所拥有的资源总量远低于世界资源总量的22%,那么,我国必须依据生态学,生态经济学,“零排放”,“3R”原则等有关循环经济学原理,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将减量的资源投入经济系统中实现资源—产品—再资源—无限循环利用资源的经济过程,很好地解决了我国资源不足的问题,实现了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3.2发展循环经济可以有效地解决我国环境问题。

循环经济实现资源高效循环利用,污染物的“零排放”,拒绝和否认废物,实现“废物”资源化,有毒,有害物质再资源化,拒绝和消除污染物的排放,那么,循环经济可以实现我国城市大气污染的,形成南方酸雨的,水域污染等造成环境污染的污染物质,无毒再回收,再资源,同时,实现生产过程污染物的“零排放”,这样,令所面临的一系列环境问题,如生态退化,我国耕地盐碱化问题都会得到很好的解决,实现我国良好的生活、生产环境。

3.3发展循环经济可以实现我国经济健康发展

循环经济很好地解决了经济发展的二个必要前提:资源问题,环境问题,它以资源—产品—再资源—新的经济过程代替传统的资源—产品—环境污染—再投入新资源—产品—再环境污染的经济过程,不难看出,传统经济过程最终会导致资源枯竭和环境的崩溃,新的经济过程必然导致资源的不断循环利用,和环境的不断改善,即利用循环的资源代替终将枯竭的资源,用优美的生活,生态环境取代终将危机生活、生产者生存的环境,循环经济还追求极高的经济效益,还追求人本主义的极高经济增长,它是在保证资源可持续和环境可持续的前提上的经济可持续高效发展。

4发展循环经济的措施

(1)制度支撑。

a.计划和布局制度。工业企业循环经济发展计划应以国家环境保护计划为基础,包括企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方针、分期目标、考核目标、计划性对策和重大项目等事项。

b.循环程序和示范制度。不合理的再用或再生利用程序往往导致不同的经济,环境后果,为了保证循环经济循序渐进地发展,应重视循环程度的制定,通过建立重要技术,工艺,设备和区域的示范制度来带动面上循环经济的发展。

c.市场准入制度。企业循环经济离不开市场的推进,但市场的推进必须符合市场规则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市场准入条件,主要表现为:投资是否符合一定的数额标准,技术和设备是否符合国家的规定,环境影响评价结果是否合格等。

(2)管理支撑。

a.建立循环经济统计体系和信息平台。

这是对循环经济进行有效管理的基础,目前我国尚未建立起基本的物质流量表,对于企业和地区进行循环经济管理缺乏基本的数据信息,针对目前缺失的物料和能量利用的数据,建立相应的综合性的数据统计和信息系统,在企业建立基本物质流量表,企业之间实现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的关联和交换,逐步形成生态型企业网络。

b.建立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

企业需要逐步把资源和环境代价计入成本,真实反映,科学评价企业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通过设置经济运行指标,资源消耗指标,循环再用指标,废弃排放指标,建设保障指标和发展潜力指标,指导工业企业循环经济建设,使抽象的循环经济具体化。

(3)技术支撑。

循环经济的技术思路,是通过对经济系统进行物流和能流分析,运用生命周期理论进行评估,旨在大幅度降低生产和消费过程的资源,能源消耗及污染物产生和排放,在生产过程中应用先进技术,可以提高资源利用的深度,广度和精度,从而降低资源消耗耗的强度。因此企业要强化循环经济领域有关技术研发工作,把重点放在降低生产过程的资源,能源消耗,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废弃物再利用的资源。

参考文献

[1]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科技标准司.循环经济和生态工业规划汇编[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2]朱兑若.国为什么必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N].人民日报,2004-01-12.

[3]娄信义.循环经济与资源综合利用[J].中国环保产业,2003(4).

循环经济发展论文范文第7篇

[论文摘要]循环经济是一种全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它强调最有效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以最小成本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区域经济要健康、协调发展就必须发展循环经济,从而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保持其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增强经济竞争力。

一、循环经济的内涵分析

在迄今已经发表的关于循环经济的文章中,均或多或少地讨论了循环经济的定义。然而,现有关于循环经济的内涵,主要是从人与自然关系、技术范式、经济形态等方面表述的,从经济学的角度研究循环经济的文章并不多。循环经济要求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为“自然资源产品和用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所有的原料和能源都能在这个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中得到最合理的利用,从而使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减少到尽可能小的程度。循环经济是以资源为来源,以环境友好的方式利用资源,保护环境和发展经济并举,把人类生产活动纳入自然循环过程中,所有的资源都能在这个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中得到合理的利用,从而把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控制在尽可能小的程度。

循环经济的本质是以生态学规律为指导,通过生态经济的综合规划和设计规范社会经济活动,使不同企业间形成资源共享和副产品互换的产业共生组合,使上游生产过程产生的废弃物成为下游生产过程的原材料,实现废弃物的综合利用,达到产业之间资源的最优化配置,使区域的物质和能源在经济的循环中得到永续利用,从而实现产品清洁生产和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环境和谐型经济发展模式。它不同于传统经济的“高开采、低利用、高排放”的资源消耗的线型增长,而是通过系统内部相互关联、彼此叠加的物质流转换和能量流循环,最大限度的利用进入系统的物质和能量,实现“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的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循环经济与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相比,传统经济是“资源产品污染排放”单向性生产流程的线性经济,循环经济则实行“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反馈式生产流程,通过开采资源,生产产品,回收废旧物品,重新利用,实现资源循环利用和综合利用。可见,循环经济不仅是一种全新的经济发展模式,也是一种新型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发展循环经济有利于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增强区域经济竞争力。

二、循环经济对于区域经济发展的重大意义

(一)发展循环经济是解决区域经济发展中资源与环境问题的最佳途径

循环经济强调节约资源、有效利用资源,在生产和消费过程中,以最小成本追求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这是一种经济发展模式的革命,是解决目前可持续发展中资源和环境问题的最佳途径。主要表现在:一是可以促进资源的高效利用。循环经济认为“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强调资源的再使用和再循环,延长产品的使用期,提高重复使用率,使产品完成其使用功能后重新变成可以利用的资源,充分发挥自然资源的内在价值,提高各类紧缺资源的利用效率。二是有利于减少污染排放。减量化是循环经济的第一准则,它从经济活动的源头节约资源核降低污染,并在产品制造、消费、回收等各个环节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有助于恢复环境的自净能力和生态平衡,从根本上解决长期以来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冲突,实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护的共赢。三是有利于缩小三大差别。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和地区差别的加剧,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不稳定因素。而资源型贫困、污染型贫困是三大差别拉大的重要因素之一。越是发达的地区,产生的污染和废弃物越多。越是贫困地区和贫困人群,遭受的污染越为强烈。西部地区资源的粗放利用不仅没能摆脱贫困,反而带来资源的浪费和更加严重的环境问题。通过发展循环经济,有利于区域功能互补,提高资源、环境的运行效率,降低发展成本。

(二)发展循环经济有利于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

自然资源是区域生产发展的自然基础,某种自然资源的数量越多,利用该自然资源发展起来的生产部门的规模就有可能越大。有某种资源优势就可能发展起以开发利用这种资源为主的产业部门,不同种类自然资源的组合就有可能导致以这些资源为利用对象的不同产业部门的发展。资源结构对产业结构产生了影响,区域资源分布图与产业分布图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在同样的投入和工艺管理条件下,产出的数量和质量不同主要是由于自然资源的制约,区域自然资源的状况是决定区域经济部门分布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相反,某些自然资源数量越少,对区域生产的制约作用就越大。发展循环经济可将有限的资源用在最合适的位置,使资源相对匮乏的地区最大限度地发挥资源的作用,促进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发展循环经济能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资源和环境,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的统一,有利于区域经济的持续发展,增强区域经济的竞争力。

(三)发展循环经济是区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循环经济是以“资源产品再生资源”闭环流动型为特征的经济发展模式,表现为“两低两高”,即低消耗、低污染、高利用率和高循环率,实现污染排放最小化,废弃物资源化和无害化。追求的是速度与效益并重,当前发展与长远发展的兼顾,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使物质资源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把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程度降低到尽可能小的一种生态经济,是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创新性经济发展模式,是区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四)发展循环经济是区域经济发展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实践

循环经济不仅充分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理念,也体现了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思想。循环经济是统筹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最佳方式,是促进经济、生态、社会三位一体协调发展的基本手段。循环经济是运用知识流、技术流和信息流来整合和提高物质流和能量流的利用效率。

由此可见,发展循环经济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

三、区域发展循环经济的对策

(一)在区域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中大力推进循环经济

在区域经济结构调整中,要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目标,降低单位产值污染物排放强度,优化产业结构,继续淘汰和关闭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落后工艺、设备和企业。用清洁生产技术改造能耗高、污染重的传统产业,加快发展低耗能、低排放的第三产业和高技术产业,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淘汰落后工艺、技术和设备。严格限制高耗能、高耗水、高污染和浪费资源的产业,以及开发区的盲目发展。用循环经济理念指导区域发展、产业转型和老工业基地改造,促进区域产业布局合理调整。开发区要按循环经济模式规划、建设和改造,充分发挥产业集聚和工业生态效应,围绕核心资源发展相关产业,形成资源循环利用的产业链。要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业,建立有机食品和绿色食品基地,大幅度降低农药、化肥使用量。绿色消费是循环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以绿色消费推动循环经济发展。通过广泛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和绿色消费意识。要积极引导绿色消费,优先采购经过生态设计或通过环境标志认证的产品,以及经过清洁生产审计或通过ISO14000认证的企业的产品,鼓励节约使用和重复利用办公用品,要逐步制订鼓励绿色消费的经济政策。

(二)推进生态工业园区的建设

生态工业园区是循环经济在区域层面上的典型实现形式。依据循环经济理念和工业生态学的原理,模拟自然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的循环途径,设计建立物质闭路循环和能量多级利用的新型工业组织形态,通过企业间的物质集成、能量集成和信息集成,形成企业间的代谢共生关系。在产品、原辅材料和废弃物的交换中构建生态产业链,以达到工业集中布局,基础设施共同使用,资源节约利用,财富高效产出,废弃物循环回收,污染物低排放的目的。推进生态工业园区的建设,特别是新建的经济技术开发区或工业园区,从规划、设计到整个实施过程中,都要符合循环经济的要求,以推动区域经济的健康发展。

(三)建立生态环境保护补偿机制,实现区域间功能互补

用循环经济规律指导经济发展活动,建立生态环境保护补偿机制,实现区域间功能互补,统筹发展。考虑资源的稀缺性与生态环境的退化,建立以市场调节为手段、法律保障为前提、国家宏观调控为主导的,经济发达地区从收益中按适当比例支付经济欠发达地区因保护生态环境所付出的,以牺牲经济发展为代价的生态环境保护补偿机制。建立生态环境保护补偿机制是承认生态环境具有公共物品的价值性质,是在经济建设和市场交换中体现生态价值、连接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纽带,也是突出功能互补,降低发展成本,解决相邻区域生态环境保护问题的关键。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推进,长期要求这些经济欠发达地区无偿奉献、安于贫困、抑制经济发展,既不公平,也难以奏效,建立生态环境保护补偿机制已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吴殿廷,区域经济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2]张坤,循环经济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3

[3]卢振军,推进循环经济发展,走可持续发展之路[J],理论前沿,2003,(22)

循环经济发展论文范文第8篇

论文摘要:本文从分析经济社会循环经济发展的体制障碍入手,借鉴了发达国家循环经济立法的经验,为建立和完善适合我国国情的税收制度和经济核算制度提供参考。

我国正处于传统产业经济向新型循环经济转变的历史时期。这一时期社会各个领域都在发生着巨大变化,社会经济的发展与自然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只有始终坚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与协同进化,才能推进我国人口、资源、环境的全面可持续发展。尽管我国已颁布相关法律法规,为发展循环经济奠定了一定基础,但是我国现行法律法规中还存在诸多与循环经济理念不相适应的制度规定,对循环经济的形成与发展设置了障碍。

一、体制障碍

1.税收制度上存在的障碍。我国现行税制不仅缺少以环境保护为目的、针对环境污染的行为或产品课征的专门税种而且还存在某些不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税种。

(1)增值税。企业增值税是我国现行税收制度中的主要税收来源,增值税的计税依据是增值的比例。虽然现行增值税法规定,对利用三废产品生产的产品免征增值税,对废旧物资回收企业也实行其他税收优惠政策,但是我国涉及环境保护的增值税税种过少,征收范围也过小,很多企业均享受不到国家的这些优惠政策。

(2)资源税。现行资源税是针对自然资源的经济价值而征收的一种财产税。我国资源税规定对开采原油、天然气、煤炭其他非金属矿原矿、黑色金属矿原矿、有色金属矿原矿和生产盐的7种矿藏品征税,并按资源自身条件和开采条件的差异设置了不同的税率。就目前而言:一是资源税征收范围过小,仅限于部分不可再生资源,导致大量非征税资源价格偏低;二是已开征的资源税税率太低,导致资源的价格严重背离其价值。这些不但造成了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和利用,而且加大了初次资源和经过循环生产的再生利用资源之间的价格差,使得废弃物转化为商品后的经济效益难以实现,不利于循环经济的发展。

(3)消费税。消费税是对特定的消费品和消费行为征收的流转税。目前,我国消费税包括的11个税目所涉产品的消费大多直接影响环境状况,消费税的征收起到了限制污染的作用。其中,对汽油、柴油和小汽车、摩托车征收的消费税对环境污染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但总的来说,消费税对环境保护的程度非常有限,许多容易给环境带来污染的消费品尚未被列入征税范围,如电池、一次性用品、煤炭、化肥、农药等。我国的消费税还没有起到引导公众绿色消费的作用,还不能适应循环经济对消费环节的绿色要求。

(4)排污费。排污收费制度建立十多年来,为污染控制筹集了大量资金,对污染防治工作做出了巨大贡献。但该制度也存在着许多问题:一是收费标准偏低,使得企业宁愿缴纳排污费也不愿积极治理污染;二是收费方法不合理,总体上实行的是单项超标排污收费制度,即只对超过浓度标准的排污者征收,且当排放的污染物在同一排污口含有两种以上有害物质时按最高一种计算排污费,导致排污者仅注重被收费的污染物的治理;三是排污费的使用不合理。我国排污收费制度建立的初衷是用排污费补偿治污资金的不足,因此排污费的80%要返还排污者治理污染,但由于没有相应的约束机制,返还的资金只有少数被用于污染治理。可见,现行排污收费制度不利于企业自觉采纳循环生产模式,不利于循环经济在我国的形成和发展。

2.经济核算制度上存在的障碍。以往的预算、统计、会计和审计等经济法律制度在进行国民经济资本与成本评估时都未将环境的价值因素纳入社会成本中,这就在无形之中助长了人们以破坏环境和掠夺资源的粗放式经济发展模式去谋求暂时的、局部的经济利益。

(1)会计制度。我国传统会计只反映了企业主体与企业主体内部的经济关系,只承认那些能以货币计量的并且能用价格确认和交换的东西,未将资源和环境的消耗计入成本,仅计算了微观的经济成本,而没有计算宏观的社会成本,变相鼓励了以牺牲环境、透支未来而取得短期利益的做法。

(2)审计制度。传统审计制度重企事业单位的财政财务情况、轻企业的经济绩效审计,对于环境绩效审计更是一片空白。根据环境审计具体内容的不同,还可以将环境审计的具体目标细分为以下四类分项目标:①评价环境法规政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帮助法规政策制定部门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环境法规、政策与制度;②评价环境管理机构的设置和工作效率,揭示影响其工作效率的消极因素,提出改进建议;③评价环境规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帮助有关部门制定出更加科学合理的环境规划;④评价环境投资项目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为改善环境投资提出建设性意见。而当前我国的审计制度设计上,无论是国家审计还是独立审计或者内部审计,这一方面都很欠缺。

(3)GDP核算。传统GDP核算没有扣除自然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的损失,因而社会成本和效益并不清晰,既不能准确反映一个国家财富的变化,也不能反映某些重要的非市场经济活动及社会公众的福利状况,特别是不能反映经济发展给生态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

二、完善对策

1.税收制度上。与国外相对完善的生态税收制度相比,我国缺少针对污染、破坏环境的行为或产品课征的专门性税种,即生态税收,这就限制了税收对环境污染的调控力度,也难以起到环保作用。

以德国为例,为了更好地贯彻循环经济法,德国于1998年制定了“绿色规划”,在国内工业经济界和进入投资中将生态税引进产品税制改革中。德国生产排除或减少环境危害产品的企业只需缴纳所得税即可。此外,企业还可享受折旧优惠,环保设施可在购置或建造的财政年度内折1360%,以后每年按成本的10%折旧。

以日本为例,日本的循环经济立法是世界上最完备的,日本政府一直积极支持循环利用项目,制定了各种资金投入和税金制度来支持循环经济的发展。在税收上,日本采取了以下措施:①政府对废塑料制品类再生处理设备,在使用年度内除了普通退税外,还按取得价格的14%进行特别退税。②对废纸脱墨处理装置、处理玻璃碎片用的夹杂物剔除装置、铝再生制造设备、空瓶洗净处理装置等,除实行特别退税外,还可获得3年的固定资产税退还。③对公害防治设施可减免固定资产税,根据设施的差异,减免税率分别为原税金的40%~70%。④对各类环保设施,加大设备折旧率,在其原有折旧率的基础上再增N14%~20%的特别折旧率。

美国亚利桑纳州1999年颁布的有关法规中,对分期付款购买回用再生资源及污染控制型设备的企业可减税(销售税)10%。美国康奈狄克州对前来落户的再生资源加工利用企业除可提供低息风险资本小额商业贷款以外,州级企业所得税、设备销售税及财产税也可相应减免。美国对公共事业建设和公共投资项目,包括城市废物贮存设施、危险废物处理设施、市政污水处理厂等,给予免税的优惠待遇;而企业单一的污染控制设施难以享受这一优惠待遇。

参照发达国家的做法,结合我国实际,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改进:①增值税。扩大涉及环境保护的增值税税种,让节约资源和循环利用资源的企业享受到国家的增值税优惠政策,也可以参照日本采取退税政策。②消费税。树立绿色消费税的立法理念,将有关措施进一步改进和细化。特别是在实行差别税率的同时进一步扩大差别税率的差距。③资源税。扩大征收范围,对某些虽可再生但速度缓慢及对国计民生有较大影响的资源也征收资源税;完善计税依据,只要自然资源被开采,无论资源是否销售或自用,开采企业都要纳税。④排污费。可以参照国际通行的做法开征污染税。污染税的课征对象是直接污染环境的行为和在消费过程中会造成环境污染的产品。

2.经济核算制度上。

(1)会计制度设计。应逐步构建和完善绿色会计理论体系。绿色会计把视野扩大到主体同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将整个社会生产消费和相应的生态循环都反映到会计模式上,来计算和揭示会计主体的活动给社会环境带来的经济后果。它或表现为社会资源的增加,产生“社会利益”,或表现为社会资源的减少,形成“社会成本”,并将社会利益与社会成本加以比较来评价企业的社会贡献。

绿色会计应克服传统会计的缺陷,其基本目标就是在促使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高度重视生态环境和物质循环规律,合理开发和利用环境资源,努力提高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其具体目标是充分披露有关的环境信息,为决策者实施经济和环境决策提供信息帮助。

(2)审计制度设计。对应于绿色会计,我国还应该进一步健全发展绿色审计。绿色会计提供企业在履行环保责任方面的会计信息,此信息是否真实有待于绿色审计的监督、评价与鉴证。绿色审计是一种控制活动,通过检查企业的环境报告,对其受托环境责任履行情况进行监督和评价,从而实现对企业受托环境责任履行过程的控制。其目的是促进环境管理系统的积极有效运行,控制社会经济活动的环境影响,促进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我国已先后颁布了一系列的环保法规,这为绿色审计工作的执行提供了法律保障。

循环经济发展论文范文第9篇

[摘要]循环型农业是循环经济理念在农业经济建设中的体现和应用,它摈弃了传统农业的掠夺性经营方式,把农业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有机结合起来,从而成为农业经济发展的新模式,发展循环型农业既需要遵循生态规律和经济规律同时还需要外部条件的保障。

循环经济是按照生态学规律,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以物质、能量梯次和闭路循环流动为特征的生态经济。其对经济的持续发展的意义体现在“3R”原则上,即减量化(Reduce)、再使用(Reuse)和再循环(Recycle)。循环型农业是循环经济理念在农业经济建设中的体现和应用,从宏观上来说,循环型农业是我国经济社会大循环的子系统,也是人类赖以生存和持续发展的根本;从微观上来说,进入新世纪,尤其是我国加入WTO后,对农业生态环境、“绿色”农业和产品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而,发展循环型农业就成为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1.循环型农业及其特点:

1.1循环型农业循环型农业是循环经济理念在农业经济建设中的体现和应用,循环型农业的概念可概括为:尊重生态系统和经济活动系统的基本规律,以经济效益为驱动力,以绿色GDP核算体系为导向,按照3R原则,通过优化农业产品生产至消费整个产业链的结构,实现物质的多级循环使用和产业活动对环境的有害因子零(最小)排放的一种农业经营模式。以经济效益为驱动力体现的是经济规律,市场经济条件下,只有有了经济效益的活动才能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3R原则是循环型农业的精髓,零(最小)排放则是循环型农业具体的可操作目标。传统的农业发展模式将生态环境保护与农业发展两者对立起来,而循环型农业将二者有机的结合起来,使二者相互促进,相互发展,这是循环型农业的创新。

1.2循环型农业的特征首先,循环型农业作为循环经济有其一般特征:以资源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三R”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其次,循环型农业有其特有的特点,主要表现在:①注重农业生产环境的改善和农田生物多样性的保护。②提倡农业的产业化经营,实施农业清洁生产,改善农业生产技术,适度使用对环境友好的“绿色”农用化学品,实现环境污染最小化。③利用高新技术优化农业系统结构,按照“资源-农产品-农业废弃物-再生资源“反馈式流程组织农业生产,实现资源利用最优化。④延长农业生态产业链,通过要素耦合方式与相关产业形成协同发展的产业网络。

2.循环型农业发展的内在动力:经济效益

虽然社会十分关心农业的生态效益,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种农业发展模式能否生存并得到推广,关键在于它能否带来经济效益,循环型农业主要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获得经济效益:一是通过区域大循环获得规模经济和结构效应;二是通过企业小循环和产业链延长获得经济效率产业链增值。

2.1通过区域大循环可以获得规模经济和结构经济循环型农业要求根据区域农业资源优势、产业结构特征以及废弃物特征和分布状况,实现区域范围的大循环,这种大循环无疑促进了规模经济的形成和产业结构调整所带来的结构效益。首先是规模效益,由于农业生产加工过程相对较分散、废弃物也较分散、规模较小、农业生产经营者往往无法对废弃物进行处理或至少处理成本太高或根本没人关心,如果在区域内有相应的处理中心,将废弃物集中处理,这便可以实现规模经济,产业化经营,一方面废弃物得到清理,另一方面废弃物也可得到充分利用。其次是结构效应,循环型农业要求通过产业结构调整推及区域范围的大循环,在实现污染最小化和集中化的同时,实现专业化和规模化,根据产业经济学原理,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会产生一种“结构效应”,即不需要增加任何要素的投入而只是调整其配置的方向,就会产生比原来更多的产出。例如通过调整要素在种植业、养殖业、林业、渔业等产业内部的配置,不但各业的产值会发生变化,而且农业的总产值也会增加。

2.2企业小循环和产业链延长获得经济效率产业链增值一个运行模式是否适合企业、能否得到推广应用,关键是能否有经济效率,因为这是经济主体(涉农企业和农户)更关心的问题,经济效率主要表现在尽量降低成本的同时,尽量增大利润空间。由于循环型农业遵循3R原则,这实际上就是遵循了经济效率延长了产业链,实现了产业链增值。一个典例就是现在不少企业开始废水回用,不仅减少了对水资源的浪费,减少了水污染,同时降低了成本,实现了经济效益。

3.循环型农业发展的保障体系

3.1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建立有利于循环型农业发展的政策和法律体系借鉴发达国家发展循环经济的经验教训,建立和完善推进循环型农业发展的法律法规体系,使污染者治理,受益者补偿机制。鉴于我国居民,尤其是广大农村居民对生态环境保护知识较为缺乏和意识比较薄弱的状况,政府应强化责任意识,并通过立法把发展循环型农业纳入地方政府的职责范围,加强对循环型农业发展的重要性教育、宣传和引导。同时,综合运用财税、投资、信贷、价格等政策措施,调节和影响农业投资主体的经营行为,建立自觉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激励机制。

3.2加大政府对农业科技开发的扶持力度,推行农业清洁生产的新技术农业循环经济是农业生产技术的革命,它必须以先进技术为支撑点。政府应从总体上加大对农业科学技术扶持力度。一是对农业经济发展有重大影响的技术应重点资金扶持;二是建立一批高效运作的农业科研组织与管理机构;三是在农业科研运行机制与模式上进行探索与创新;四是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加快农业清洁生产技术的扩散和传播。

3.3建立适合循环型农业发展的管理体系转变政策目标导向:彻底转变单纯追求GDP增长的政策目标导向,建立绿色GDP核算体系,将农业生态环境成本和农业生态环境效益纳入农业经济增长机制之中;结合国情、资源能源特点有选择地吸收国外成功的经验成果,尤其是先进的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方法,从而形成一套适合自己发展的管理模式。同时我们的农业生产还必须应对全球产品绿色化的需求,和国际标准接轨,推动我国农业向国际化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循环经济发展论文范文第10篇

(一)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法规体制尚不健全

世界上很多国家都通过立法强制推进循环经济的发展,如德国、英国、日本等国家制定了综合性或单项的发展循环经济,资源利用的法规。日本2000年颁布《促进形成循环型社会基本法》,从法制上确立了建设循环型社会的行动规则,日本循环经济立法是世界上最完备的,有基本法、综合性法律,根据各种产品的性质制定的具体法律法规3个层面。在立法体制上采取基本法统领综合法和专项法的模式。这是日本成为资源循环利用率最高、环境保护最好的国家之一的最重要保证。我国2008年公布了《国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但相应具体的法律法规还未建立,因而循环经济的发展缺乏有效的法律法规支持。

(二)对发展循环经济的认识需进一步深化

循环经济是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是对“资源-产品-废弃物”的单向式传统增长模式转变为“资源一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反馈式循环模式的根本变革,是可持发展理念在经济增长中的具体应用。一些人思想观念还停留在传统思维模式上,对发展循环经济的迫切性认识不足,片面强调经济效益和经济规模;没有真正认识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意义。

(三)发展循环经济的运作机制还待加强

发展循环经济必须依靠市场机制才具生命力,但是循环经济不是以社会效益最大化为目标,也就是以解决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为目标,这是市场机制自身所无法解决的问题。就当前而言,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外在动力和内在利益共享机制还没有普遍形成。因而,政府对循环经济调控力和企业对发展循环经济内在动力应进一步加强。

(四)循环经济的发展缺乏论众的参与

一方面由于宣传不够和信息不对称,民众不容易获得循环经济信息,加之传统的生活方式,造成一般社会成员对发展循环经济认识不足,社会参与意识薄弱;另一方面,目前缺乏大量的群众性环保组织,造成中间环节缺失,单靠政府推动很难形成人人支持、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

二、发展循环经济的对策建议

(一)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对发展循环经济的认识与公众参与水平

大力宣传《循环经济促进法》,着力培养人们节约资源能源,循环利用物质的意识;对企业界要宣传和推进清洁生产和资源综合利用;对公共管理部门,要积极倡导使用环境友好型产品,提高政府和社会团体的绿色消费意识与表率作用;搞好循环经济专业人才培训,重视专业人才在循环经济发展的作用。

(二)加快构建和完善发展循环经济法规体系

借鉴国外经验,着手制订绿色消费,资源回收利用方面的法律法规;各级政府要结合当地产业结构情况制订和完善发展循环经济的地方性法规或政府决定;建立健全各类废物回收制度;制订充分利用废物资源的经济政策,在税收和投资等环节对废物回收采取激励措施。

(三)加强政府引导机制,推动循环经济发展

加大对重点企业从事循环经济发展的研究开发、技术改造项目的支持力度;倡导科技创新;设立推进循环经济发展专项资金,鼓励和引导企业实施清洁生产;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积极创建生态市、生态示范区、绿色村镇和绿色社区;改进经济指标考核体系,建立绿色GDP核算制度。

(四)发挥企业主体作用,促进循环经济发展

企业是发展循环经济的主体,不仅要承担经济责任,还应承担社会和环境责任,要搞好企业内部的物质循环,通过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探索企业层面的集约型增长模式,要建立生态工业园,或其他形式的企业共生模式,使各企业间形成梯次开发的良好格局,形成废弃物生产的企业群体,达到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目的。

循环经济发展论文范文第11篇

【论文摘要】一种经济模式的良好运行,必须以制度建设为基础,循环经济作为一种全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制度建设是其推行的重要保障。文章从循环经济概念和制度的涵义和功能出发,分析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制度问题,进而提出循环经济制度建设的思路和对策。

一、循环经济与制度建设

循环经济(RecyclingEconomy)一词最早由美国经济学家鲍尔丁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所谓循环经济,是指在深刻认识资源消耗与环境污染之间关系的基础上,以提高资源利用与环境效率为目标,以资源节约和物质循环利用为手段,以市场机制为动力,在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和经济上可行的前提下,实现资源效率最大化和环境污染最小化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与传统的"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经济增长模式不同,循环经济放弃短期的表面物质追求,通过把废弃物开发为新的资源,最大限度地重复利用物质和能量,旨在系统地使经济中的总体资源增值,实现经济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谐循环。很显然,循环经济是一种高层次、高端化的经济发展模式,它必须以制度建设为基础,其整个过程都贯穿了对制度建设的依赖性。循环经济作为一种全新的经济模式,目前在国内的发展也只是停留在理论研究和试点的建设方面,没有在全社会推广开来。从国外发展循环经济的经验来看,制度建设是其推行的重要保障。而我国在制度的建设方面还很不完善,存在许多问题,需要对制度的探讨为循环经济的发展提供借鉴的建议。

二、制度的内涵与功能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传统的单纯以技术分析为基础的新古典经济理论已经无法为现实社会中的许多人类经济行为提供合理的解释,于是,制度的决定性作用开始为人们所认知。随着制度分析理论和新增长理论蔚然兴起,人们逐渐认识到制度安排和制度创新思想、人力资本和收益递增的思想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证。许多经济学家吸收并利用了新制度经济学的分析方法,认识到若要有效地解决可持续发展问题,必须关注发展中的有关制度性因素,认为制度应是经济运行和发展的内生变量,有效的经济组织与制度安排对可持续发展起着无可替代的促进作用。制度经济学家对制度给出了不同的定义:制度学派的创始人凡勃伦把制度看作是“个人或社会对有关的某些关系或某些作用的一般思想习惯”。康芒思认为制度是“集体行动控制个体行动的方式”,是“遵循同一规则的交易活动的集合”。新制度经济学关于制度的定义首先由舒尔茨提出,他为制度做了经典性的分类,将制度分为用于降低交易费用的制度、用于影响生产要素所有者之间配置风险的制度、用于提供职能组织与个人收入流之间的联系的制度、用于确立公共品和服务的生产与分配框架的制度等,并把制度定义为一种涉及社会、政治与经济的行为规则。诺思则以个人之间的市场交易行为为背景,认为制度就是“一个社会的游戏规则”,是“为决定人们的相互关系而人为设定的一些制约。”从上述定义中可以看出,对制度的定义都围绕着“规则”一词进行,新制度经济学则更强调制度与人的动机、行为之间的内在联系。人们的任何社会经济活动都离不开制度,在一个有秩序的社会中,制度为人们提供了相互影响的框架。制度的重要特征就是通过各种正式或非正式的“规则”对组织中的个人实施奖励或制裁,从而对人的行为产生一定的激励或约束作用,因此可以通过制度来观察和理解人类的各种经济活动。关于制度的功能,经济学家也有不同的解释:威廉姆森认为制度的功能是降低交易成本;舒尔茨认为制度就是为经济提供服务;还有观点认为制度的功能是通过提供激励机制而使外部利益内部化。谭崇台认为,制度的重要功能就在于“塑造人们的思维与行为方式,提供并在某种程度上创造和扩散信息”,促成“社会共识或一般性的认识基础”从而减少不确定性和风险,帮助人们估计其他人可能的行为进而矫正自己的行为。”从循环经济的内在需求来看,制度的功能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为经济主体参与循环经济活动提供激励。第二,对经济主体不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行为提供约束,抑制环境不友好的机会主义倾向。第三,使外部性合理地内部化,将资源要素的投入和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程度。第四,协调经济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的关系,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持续发展。

三、循环经济中的制度问题

制度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在中国,由于制度建设的滞后,对资源的掠夺式开发、使用、浪费,和为追逐高额利润而污染环境的行为,对我国经济增长带来巨大的副效应。因此,加快循环经济的制度建设就尤为迫切。根据诺思的描述,制度就是一系列被制定出来的规则、守法秩序和行为的道德伦理规范,其主旨在于约束追求主体福利或效用最大化利益的个人行为。由此可以看出,制度是制约人的行为的一种准则。我国的资源浪费严重,环境不断恶化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缺少一种制度制约人们的行为。循环经济的建立与完善需要制度作保障,没有完善的制度作基础,循环经济就根本不可能实现。随着循环经济的发展和推广,人们开始逐步认识到制度在其中的重要性。最早高度关注制度在经济活动中所起重要作用的是科斯,他创立了科斯定理,认为只要产权清晰,交易成本较低,经过有关当事人的自愿协商和谈判,就能导致一种有效率的结果。后来,阿尔钦、德姆赛茨、张五常及诺思等人通过对制度的发展创立了新制度经济学派。他们继承和发展了科斯的理论,认为交易成本的降低能带来经济效率的提高,而交易成本的降低,则有赖于合约(或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威廉姆森通过对资本主义制度下的个人以及企业行为的研究,得出提高经济效率必先提高制度的效率,并且,随着经济活动的变迁,制度也应随之改变这一重要结论。到了诺思这一代则直接认定制度与制度变迁就是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控制变量。历史也不断证明:有效的制度能够促进经济效率的提高,不当的制度安排则会使经济发展举步维艰。现代制度经济学认为,制度不仅包括正式约束和实施机制,而且也包括非正式约束机制。制度是演进的,不断变迁的。制度演进中存在着较强的“路径依赖”,即制度的演进一旦走上某一条路径,就会沿着既定的路线和方向发展且会得到自我强化。推进循环经济的发展,技术创新和突破固然重要,但制度的制定与完善则更为重要。德国和日本是世界上最早提出并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国家,从这两个国家在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经验看,制度的制定与实施被视为其成功的最主要因素。如德国早在1986年起就先后颁布了《包装废弃物处理法》、《循环经济和废弃物管理法》和《循环经济法》等,通过一系列制度的制定与实施使废弃物从避免或减少产生到循环使用再到最终处置。另外针对不同的行业还专门制定了如《废旧电池处理规定》、《限制废车条例》、《饮料包装押金规定》等一系列措施来推进循环经济的发展。德国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实践,可为我国提供不少有益的、可资借鉴的经验。目前,我国尽管已经颁布了《清洁生产促进法》,创办了生态工业园区和开展了以循环经济为核心的生态省的试点和示范工作,但总体上说我国的循环经济体系尚未建立起来。从发达国家推进循环经济的经验来看,我国在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制度建设方面的欠缺就显得尤为突出。当前阻碍我国循环经济制度建设的因素主要有:其一,尚未形成适合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制度体系和运行机制。这是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缓慢的根本原因。制度和机制的建立与完善是发展循环经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根本保障。不解决制度和机制问题,仍按传统的宏观经济管理方式去管理,而将对生态和资源的管理排除在外,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就无法建立。其二,旧制度路径依赖的存在。制度变迁存在着强烈的路径依赖,建立循环经济的新制度体系势必要遭到传统旧制度既得利益集团的阻挠。因此,循环经济的建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其三,环境产权难以界定。为使外部环境和自然资源的成本内部化,十分有必要界定环境产权,但由于环境的特殊性决定其产权难以界定。另外在中国,由于环境产权的主体是国家,能不能以及如何将环境产权转让和交易是一个难题。

四、循环经济制度建设的思路与对策分析

发达国家循环经济的实践表明,要实现从传统经济到循环经济的转变,就必须进行相应的制度变革,要依靠制度建设来规范政府、企业、等循环经济主体的行为,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但是,必须意识到,我国面临着与西方发达国家不同的发展背景,发达国家所具备的殖民地和全球生态资源背景,以及现实的资本、科技和人力资源优势;对于伴随着快速工业化而来的资源、环境和社会问题,我们没有可供转嫁污染产业的空间和回避社会问题的余地。因此,起源国外的循环经济理论只能部分适应中国发展循环经济的需要。

新制度经济学认为,制度提供的一系列规则由社会认可的非正式约束、国家规定的正式约束和实施机制所构成。相应地,循环经济制度也可以划分为三个层次:一是正式法律法规和政策,包括资源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法律、法规、条例、政策、计划、规划等;二是人们约定俗成共同遵守但不具有法律效力的非正式行为规则,包括价值信念、伦理规范、道德观念、风俗习惯、意识形态等;三是循环经济制度的实施机制。循环经济建设需要在上述三个层面上采取相应的对策。

首先,要构建循环经济的正式制度,主要包括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两方面。法律法规制度具有较强的约束力和较高的稳定性,因而是发展循环经济的最基本的保障。目前,我国已经具备了较为完善的资源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法律法规体系。因此,我们既要加紧研究制订专门的循环经济法律法规;同时也要结合循环经济发展的需要,对现有的法律法规进行必要的修改和完善,为循环经济的建设和实施提供完备的法律依据。从循环经济发展政策来说,关键要构建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产业政策、区域政策、财政政策和产品价格政策。要利用经济杠杆对资源利用、清洁生产、废弃物排放等进行管理与协调,从经济激励和行为规范两方面入手,有效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

其次,要对循环经济的非正式制度安排给予足够的重视。作为制度安排的构成要素之一,非正式制度安排与人的动机和行为有着密切联系,是影响市场秩序、制约经济发展的一种无形力量。环境制度的失败的思想根源在于狭隘的经济增长主义,因此,要实现由传统经济向循环经济模式的转变,第一必须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摒弃将人与自然相对立,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来换取经济增长的做法,将可持续发展思想作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第二要改变“自然资源无价”的错误认识,树立自然资本的观念,将资源和环境视作与土地、劳动一样能够参与生产活动并创造价值的生产要素,利用价值规律和价格杠杆来纠正人们滥用资源、破坏环境的错误行为。第三要加强环境教育,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鼓励公众自觉参与各种形式的循环经济活动,形成自觉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良好氛围。

再次,制度实施机制。循环经济是对传统经济模式的彻底变革,客观上要求形成经济系统与复合生态系统和谐共生的自运行机制,要求生态规律与经济规律的协调统一。因此,循环经济的建设与发展需要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努力,需要坚持“政府主导、企业推进、公众参与”的方针,从试点示范入手,从微观的企业层面、中观的区域层面和宏观的社会层面协调推进。具体而言,发展循环经济,需要政府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规划及政策,对各微观主体的环境行为进行有效的激励或约束;需要企业把资源循环利用和环境保护纳入其总体的创新、发展和经营战略,自觉在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上采取相应的技术和管理措施,使发展循环经济成为企业的自觉行动;对公众来讲,发展循环经济需要树立同环境相协调的价值观和消费观,自愿选择绿色的生活和消费方式,推动整个社会向循环经济方向转变。

【参考文献】

[1]鲍尔丁:宇宙飞船理论[J].工业生态学,1997.

[2]康芒思:制度经济学[M].商务印书馆,1981.

[3]诺思: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M].三联书店出版社,1994.

[4]谭崇台:发展经济学的新发展[M].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

循环经济发展论文范文第12篇

关键词:循环经济;3R;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1循环经济的内涵

1.1循环经济的起源与发展

循环经济的思想萌芽可以追溯到环境保护兴起的20世纪60年代,其中,美国经济学家鲍尔丁提出的“宇宙飞船理论”可以作为循环经济的早期代表,他认为,地球就像在太空中飞行的宇宙飞船,要靠不断消耗和再生自身有限的资源而生存,如果不合理开发资源,破坏环境,就会走向毁灭。但是,当时并未引起足够的反响。20世纪九十年代之后,发展知识经济和循环经济成为国际社会的两大趋势。我国从九十年代起引入了关于循环经济的思想。此后,对于循环经济的理论研究和实践不断深入。

1.2循环经济的内涵

日前,对循环经济的认识,学术界已经基本上形成一致见解,循环经济是一种“促进入与自然的协调与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融环境保护理念于资源的开发利用中,循环经济提出,人类的经济发展应当从主要依靠物质资源资本转向主要依靠人力资本,即依靠人的智力,利用智力产生的科技进步,尽可能循环利用资源和减少废弃物,避免和减少在产品过程中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的发生,力求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一致。循环经济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生产-消费-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实现“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以最大限度利用进入系统的物质和能量,提高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

1.3循环经济的原则

循环经济有其本身可以遵循的原则,可以将其归结为减量化(reduce)、再利用(reuse)、再循环(recycle),简称“2R”原则,但是人们对循环经济原则的认识则存在一些误区。如将循环经济简单地看成是资源的循环利用,实际上。循环经济的根本目标是在经济活动中系统地避免和减少对资源的破坏,制定合理的资源开发保护措施,合理、尽最大效用的利用资源,系统地避免和减少废弃物。

2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和循环经济

2.1概况

自治区位于中国的西南边陲,地处青藏高原主体,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它北邻新疆,东北紧靠青海,东西接连四川,东南界云南,南边和西部与缅甸、印度、不丹、锡金、尼泊尔等国接壤,国境线长达3842公里,是中国西南边陲的重要门户,战略位置十分重要,现辖拉萨、日喀则,那区、昌都、阿里、林芝、山由七个地区,旅游业发展呈现以拉萨市为中心,向四周辐射的网状发展结构。境内海拔7000米以上的高峰有50多座,其中8000米以上的有11座,素有“世界屋脊”和“地球第三极”之称,面积120多万平方公里,现有人口281万,其中藏族占85%以上,与此同时还有汉、门巴、洛巴、回、纳西等十二个民族,

,以其巍峨的雄姿屹立于地球之巅,以其独特的高原地理文化闻名于世。除雄伟壮丽的自然景观之外,古老而又绚丽多彩的藏民族文化更是令人惊叹不已。千百年来繁衍生息在这块土地上的藏、门巴、珞巴等民族,勤劳、勇敢、智慧、朴实,他们在开阔的高原,共同创造了中华民族和人类的文明,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自身独特的风俗习惯、节日、喜庆仪式,生产生活方式,以及衣、食、住、行等。这些均向世人昭示着永恒的魅力和神秘的诱惑。

2.2旅游业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旅游业发展势头猛烈,据统计,2007年,接待国内外游客达到402万人次,较2006年增长60%,实现旅游总收入48亿元,较2006年增长73.3%,相当于全区生产总值的14%左右,非公有制经济在旅游业中已占有相当比重,旅游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

近年来,自治区大力实施“一产上水平、二产抓重点、三产大发展”的经济发展战略,充分利用青藏铁路通车后的辐射功能,加速发展壮大旅游产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努力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特点的发展路子,目前,星级宾馆(饭店)已近100家,全区拥有床位数近5万张,银行卡取现、消费刷卡率接近90%。旅游业硬软环境进一步改善,接待能力显著提高。

目前,旅游业正在加快旅游产品的优化更新,已经形成了比较成熟的主体观光产品,初步成熟的度假产品,多种类别的优势互补的旅游产品体系和格局。具体讲,就是形成了以拉萨为中心的历史文化观光旅游区;以登山、徒步朝圣、探险为主的后藏旅游区;以森林生态、地貌科考以及度假为主的藏东南旅游区;以雅砻风景名胜为主的藏南文化旅游区;以野生动物观赏以及领略草原民俗风情的藏北旅游区。

总之,旅游业在旅游收入和效益方面都取得较快较好的增长,在旅游产品方面逐步形成了一批富有特色的拳头产品,呈现出稳步、高效、健康的发展态势和广阔的发展前景,但是,通过与国内其它地区的相互比较,我们也清楚地看到,旅游业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即使在西部十省市区中,旅游业的发展也处于较低水平。

2.3用循环经济的视角看待旅游业发展的必要性

2.3.1循环经济是发展旅游业的本质要求

众所周知,旅游业是资源和环境依托型产业,旅游资源与环境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是为旅游者提供旅游观赏、娱乐休闲、探险猎奇、考察科研及人们之间友好往来和消磨时间的客体,但是旅游资源与环境具有脆弱性和不可再生性,一旦破环就很难恢复其原来价值。这一特点本质上要求对旅游资源进行合理利用,对旅游环境进行严格保护,在这个意义上,旅游业与循环经济存在着天然的耦合性,旅游业应当以循环经济为指导进行发展。

2.3.2循环经济是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旅游资源丰富,发展旅游业不仅对改变落后面貌,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则要求在发展旅游业的同时,通过循环经济理念与技术以环境友好的方式利用旅游资源,合理调控旅游环境容量,实现旅游资源科学利用、旅游环境合理保护,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是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2.3.3旅游业有助于推进循环经济

目前,旅游已经成为一种时尚,越来越大众化,是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旅游业是一个劳动密集型行业,旅游业部门众多,就业层次丰富,就业人数较多,而且旅游业是一个关联带动效应强的行业,它不仅仅包括旅游景区(点),还包括旅游饭店、旅行社、旅游交通等旅游接待服务企业,同时还涉及到为旅游业提供物质供应的农业、工业、建筑业、零售业等,在旅游业中发展循环经济,也可以更好地促进其他产业循环经济的发展,因此,旅游业是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领域。在旅游业中加快发展循环经济,有助于全面推进循环经济。

3基于循环经济的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3.1以循环经济理论为指导,制定完善旅游业发展规划

要使旅游业得到可持续发展,我们就要以循环经济理论作为根本的出发点,使旅游业以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和社会环境所能承受的规模和速度来发展旅游,从目前旅游业发展的总体现状来看,循环经济的思想还未成为旅游业的管理者和投资者、经营者及旅游者的共识。旅游业作为的支柱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这十分重要的地位。在旅游规划中加入循环经济的减量化元素,在着眼旅游业带来的经济利益的前提下,兼顾生态环境对旅游业发展规模、档次的承载能力,要以保障事先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为首要条件。

3.2政府引导,建立旅游资源的减量化、再利用的奖惩机制

目前,旅游资源配置活动日益增加,但是对于旅游资源管理的权责不明,造成资源的不必要浪费和环境的破坏。旅游管理体制应走出条块分割、政企不分的传统管理模式,建立产权明晰、职责明确的产业管理模式。政府部门规范旅游市场秩序,遏制开发经营活动中各自为政、重复建设行为,建立旅游资源的减量化、再利用的奖惩机制。在明确职责的前提下,对最优化利用、最小化浪费、最大化再利用的部门实施奖励,鼓励各行各业以循环经济为指导发展旅游业。同时对浪费旅游资源、不注重旅游资源循环利用的部门实行一定程度的惩罚。强化各级旅游行政主管部门的行业管理职能,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3.3加强宣传,更新观念

生态环境的脆弱性要求在开发旅游产品、发展旅游业的同时要更加注重其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首先要在认识和宣传上改变一些认识误区,树立“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观念,建立旅游资源的忧患意识,既要对旅游开发者和经营者进行教育,使他们重视旅游开发中的资源再利用,把旅游资源和环境当作旅游业的生命和形象,又要加强对游客的宣传教育,在旅游过程中联系眼前景物,对游客进行环境教育,使旅游者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提倡消费经济化、节约化,推行“绿色餐饮”,将节约型社会建设融入旅游业。

3.4走科技兴旅游的道路,提高旅游业的科技含量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科技作为保障,而且旅游业是一个高技术的产业。所以。在发展旅游业时,要改变盲目开发和粗放经营管理的模式,必须树立“科技兴旅”的战略,目前,旅游业的发展存在着诸多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充分发挥专家的作业,深入开展旅游业的再循环、再利用、减量化,只有尊重科学,发挥科技力量,把旅游业纳入科技研究、管理的轨道,并且提高旅游业的科技含量,走科技兴旅游的道路,才能使旅游业可持续、健康的、长远的发展。

循环经济发展论文范文第13篇

论文摘要:发展循环经济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的潮流和趋势,循环经济将经济活动组织成为“资源-产品-消费-再生资源”的物质反复循环的闭环式流程,从上世纪90年代确定可持续发展战略以来,发达国家正在把发展循环经济、建立循环型社会看作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和实现方式。循环经济是集经济、技术、社会于一体的系统工程,其启动和推广不仅需要政府、企业、科学界和公众等社会各界的不懈努力和共同参与,而且需要资金、技术以及法规、制度等软硬环境的强力支撑。

1循环经济的内涵

所谓循环经济,即在经济发展中,遵循生态学规律,将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生态设计和可持续消费等融为一体,实现废物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使经济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谐循环,维护自然生态平衡。循环经济的提出是经济发展理论的重要突破,它打破了传统经济发展理论把经济和环境系统人为割裂的弊端,要求把经济发展建立在自然生态规律的基础上,使整个经济系统以及生产和消费全过程基本上不产生或者只产生很少的废物,实现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及社会进步的“共赢”[1]。循环经济是一种“物尽其用”的先进经济形态,内容包含了基础设施、工业、农业、服务业、能源以及建筑物等各个方面,其本质是生态经济,基本形式是清洁生产,根本目标是要在经济增长过程中系统地避免或减少废物,实现低排放或零排放,从根本上解决长期以来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冲突。循环经济以“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为行为准则(简称3R原则)。减量化原则(reduce)即用较少的原料和能源特别是减少有害于环境的资源投入来达到既定的生产或消费目的,从而在经济活动的源头节约资源和减少污染;再使用原则(reuse)要求制造商尽量延长产品的使用期,产品和包装容器能够以初始的形式被多次和反复使用;再循环原则(recycle)即产品完成其使用功能后能重新变成可以利用的资源。

2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建设

循环经济与传统经济截然不同。传统经济是一种由“资源—产品—消费—污染排放”单向的开环式线性经济,特征是高开采、高投入、低利用、高排放。循环经济将经济活动组织成为“资源-产品-消费-再生资源”的物质反复循环的闭环式流程,所有的原料和能源在这个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中得到最合理的利用,从而使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控制在尽可能小的程度,其特征是低开采、低投入、高利用、低排放。显然,只有当人们的行为从高排放的线性经济转变为低排放的循环经济的时候,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才会真正来临。

从上世纪90年代确定可持续发展战略以来,发达国家正在把发展循环经济、建立循环型社会看作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和实现方式。现在,循环经济已经成为一股潮流和趋势,有的国家甚至以立法的方式加以推进。如德国1996年就颁布实施了《循环经济与废物管理法》,该法规定对废物的优先顺序是避免产生—循环使用—最终处置。日本也提出了建立循环经济的概念。日本京都大学教授植田和弦指出,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社会经济体系曾经是20世纪经济增长的推动力。但是,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不断加剧,旧的经济体系与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基础。在废弃型社会里,人们把废弃物在数量上的增加和性质上的恶化,理所当然地看成是“生活富裕”的结果和经济增长必须付出的代价。但是,这种经济体系的弊端是不言而喻的,它造成了生态系统的破坏和环境恶化,同时,大部分废弃物都是潜在的资源,在处理废弃物的过程中,人们实际上也浪费了大量的资源。为此,必须推动废弃型社会向循环型社会转变。近几年来,日本相继制定了《容器包装法》、《家用电器循环法》、《再生资源利用促进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在2000年召开的“环保国会”上,还通过和修改了多项环保法规,如《推进形成循环经济型社会基本法》、《促进资源有效利用法》、《食品循环资源再生利用促进法》等,这些法规均已在2001年4月份之前相继付诸实施。目前,日本政府正在加紧制定《循环型社会基本法》,日本有关专家认为,循环型社会的建立,将会导致产业结构的重大变革和科学技术发展方向的转变,它还会改变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树立新的价值观念[2]。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贫乏,生态环境脆弱,在资源存量和环境承载力两个方面都已经不起传统经济形式下高强度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如果继续走传统经济发展之路,沿用“三高(高消耗、高能耗、高污染)”粗放型模式,以末端处理为环境保护的主要手段,那么只能阻碍我国进入真正现代化的速度。从长期角度来看,良性循环的社会应从发展阶段开始塑造,才不会走弯路,才会得到更快的发展。我国的消费体系仍在形成阶段,建立一个资源环境低负荷的社会消费体系,走循环经济之路,已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模式的必然选择[3]。

3发展循环经济,促进可持续发展

发展循环经济是当前地方可持续发展建设中的一项紧迫任务,也是建设生态型城市的实现途径[4]。在实践中要按照循环经济原理来布置新产业,尤其是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调整淘汰老产业,逐步减少人类的“生态足迹”。例如各地在开发兴建工业园区、开发区或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时,不能再走老路,而要按照产业生态园区、工业生态园区的建设思路和模式来规划和实施。地方新上项目,从设计的一开始就要按单个企业循环经济模式建设。同时,地方政府要把各方面科技人员组织起来,协同作战,加大对可持续发展技术进行联合攻关,技术开发必须保护资源、不破坏生态环境、遵循生态道德。

循环经济是集经济、技术、社会于一体的系统工程,其启动和推广不仅需要政府、企业、科学界和公众等社会各界的不懈努力和共同参与,而且需要资金、技术以及法规、制度等软硬环境的强力支撑。在完善政策支撑体系,健全激励机制方面,应认真落实国家有关清洁生产的产业政策、技术开发和推广政策,制定详细的财政、税收、价格、金融方面的鼓励措施,使循环经济型企业得到更多实惠。在健全循环经济发展制度方面,应建立资源环境有偿使用制度、财政信贷鼓励制度、排污权交易制度、环境标志制度、押金制度等,从生产到消费各个领域倡导新的行为规范和行为准则。另外,应健全相应的领导干部目标责任制,将循环经济发展目标纳入各级干部政绩考核指标体系;借鉴先进国家的经验,尽快制定完善循环经济发展的法规文件,要使生产、分配、流通、消费环节统一规划,明确决策者、生产者、设计者、销售者、使用者、处理者等的相应责任,提高可操作性[5]。

《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已颁布并于2003年1月1日开始实施,这是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里程碑[6]。各地区应尽快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强化该法规的执行力度;修改或完善与循环经济发展不适宜的法律法规;加大资金投入,继续提高政府对环保的投入比例,发挥其引导作用;积极探索成立循环经济发展基金,滚动发展,专款专用;改变政府作为防治污染主体的地位,实施“谁污染、谁治理”政策,推动企业自觉进行污染防治的技术改造;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建立股票债券融资、招商引资、金融信贷、民间资本等多元化筹融资体系,为循环经济型企业发展提供良好的投资软环境[7]。

参考文献:

[1]马凯.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推进循环经济发展,宏观经济管理,2004(10).

[2]李赶顺.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双赢”.河北大学学报(哲社版),2002(3).

[3]贺新元,王晓林.中国发展循环经济的社会机制建构探略.学术论坛,2004(5).

[4]吴易明.循环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经济的必然途径.凉山大学学报,2002(4).

循环经济发展论文范文第14篇

1.发展农业循环经济能够有效推动江西现代农业进程。现代农业发展的研究与实践是全面实施我国现代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与整个社会的现代化发展连成一体。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推动农业领域“产业共生”、“要素耦合”、“整体循环”、“综合利用”和“产业生态链”。因此,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有利于推动江西省现代农业进程,使农业融入时展的潮流。

2.发展农业循环经济能够有效推动江西省和谐农村建设。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历来是人们高度重视的现实问题。经济发展模式的不同会导致经济后果的不同,传统的农业发展模式是单一追求高产出,采用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不顾生态环境后果的不可持续模式。而以循环经济为中心的农业发展模式,是符合循环经济原则的可持续发展模式,是推进江西现代农业发展的必要措施,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可行途径。

3.发展农业循环经济能够有效推动江西生态环境建设。传统农业所面临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耗竭的问题日渐突出。农业循环经济的实施,可以将农业发展成为一种“食物网”的循环型生态农业系统。在该系统的各子系统之间形成了一种高效、联动式的循环经济体系,使无机环境、动植物以及土壤之间形成闭路式能量和物质循环系统。

二、江西省发展循环经济的障碍因素

江西是一个农业大省,但是,由于长期对农业掠夺性经营,片而追求实物产出量和经济效益,忽视了经济、社会、自然的协调发展,江西农业和农村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制约了农业的稳定、持续发展。因此,制定和实施适合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对于推进江西循环经济建设、促进农业与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从江西省近几年农业循环经济的实践来看,其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主要障碍因素在于以下几方面。

1.农业资源相对紧缺且利用率不高

江西是一个耕地资源相对紧缺的省份,耕地面积占全省上地而积的20.81%。人均耕地而积相当于全国人均耕地的50%,世界人均耕地的15%,人地矛盾严重。1985年以来江西省耕地面积日益减少,而且每年的递减幅度基本上呈上升趋势。耕地用地率为22.5%o,全省复种指数为17.37%。全省耕地质量总体上不太好,中低产田占全省耕地而积的78%。在这有限的耕地中,土壤质量下降或土壤退化的现象还相当严重。后备土地资源数量有限,开发利用难度大,耕地占补平衡任务艰巨。

2.农业生态环境持续恶化

江西是我国南方水上流失严重的省份之一,每年土壤流失总量相当于0.83万公顷耕地被毁,一些地区被称为“江南沙漠”,有的地方一度呈现“山上无鸟叫,河里无鱼虾”的荒凉景象。据统计,2005年全省水上流失而积3.35万平方公里,占土地总面积的20%。其中,轻、中、强度水上流失面积约各占总流失面积的1/3。同时,江西是暴雨多发区,年土壤侵蚀总量达1.65亿吨,相当于损失8333公顷耕地20cm厚的耕作层,所损失的养分折合有机质约200万吨,氮、磷、钾等无机肥约225力万吨,其中,仅无机肥损失量就相当于江西省3年的所需总量,每年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在20亿元以上。农业生产要素污染严重,工矿“二废”的不达标排放和农药、化肥、农膜、动植物激素、动物抗生素等农业化学制品的不合理使用,导致江西农业生态环境污染日趋严重。3.农业科技文化素质偏低

我国农村人力资本积累尚处于初中和小学教育阶段,地区间不均衡性也相当突出。。江西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低,自主创新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不强。目前,江西农技推广队伍结构不合理、年龄老化、队伍不稳定,农技人员推广农技的主动性不强以及农技推广机构与科研单位联系合作少,农技推广项目与科研成果脱节都造成了许多科研成果没有转化为农业生产力。对于农业循环经济的概念在农村和农民之中还普及,人们还没有充分领悟到农业循环经济的实质所在。例如,据了解,江西省吉安市沼气发展在江西算是处于领先地位的,可是在最近的沼气普及当中,许多农民并不是乐意接受,他们对开发沼气持怀疑态度。

三、发展江西省农业循环经济的解决对策

针对江西省上述关于农业循环经济的障碍,下面以农业循环经济理论为基础,探索性地给出了几条路径。

1.要让政策制定者及实施者和农民科学全面地理解循环农业

对于循环农业不能作形式上的理解,认为循环经济就是“闭环”经济,循环农业就是“闭环”农业。循环经济的原则是“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核心是“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和尽可能小的环境代价,取得最大的经济产出和最少废物排放”。并不是说不消耗资源、不排放废物。如果对循环经济和循环农业不能科学全面地认识,势必影响循环经济,包括循环农业地发展。这是个值得注意的问题。

2.农业生产要尽可能地减少化肥和农药的投放量

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仅次美国的第二大农药生产国,每年农业生产使用农药面积达2.4亿公顷以上,80%的农药直接进入周围环境。此外,我国农业生产每年每公顷使用化肥325公斤,远远高于发达国家化肥每公顷使用化肥225公斤的安全线。农药、化肥的大量使用,不仅使耕地肥力下降,土壤板结,而且使环境受到严重污染,也直接影响了农产品质量。要发展循环农业,就应该控制农药、化肥的使用,尽量使用有机肥,在农科物病虫害防治上多使用生物防治技术。

3.大力发展沼气,桔杆气化及自然能利用技术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要加快农村能源建设步伐,在适宜地区积极推广沼气、桔杆气化小水电、太阳能、风力发电等清洁能源技术。目前江西沼气业发展态势良好,现在只需加大工作力度,加强农村能源技术推广和服务工作,农村能源建设就能够得到较快发展。发展农村能源,充分利用生物能和自然能,不仅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也有利于发展循环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参考文献:

[1]陶爱祥.对我国农业循环经济研究成果的述评[J]经济问题.2007,(05).

[2]徐菁.循环经济:政策着力扶持的投资热点[J].中国投资,2006,(06).

[3]海金玲.中国农业可持续按照研究[J].上海三联书店,2005.

[4]王喜红.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模式探讨[J].理论视野,2007,(09).

循环经济发展论文范文第15篇

论文摘要:循环经济已经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极大地影响着循环经济的进程,它强调资源的再使用和再循环。实行循环经济是保障工业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需要。分析了我国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现状,提出了发展循环经济的模式选择。

“循环经济”(CyclicEconomy)的概念最初由美国经济学家鲍尔丁在1962年受宇宙飞船的启发提出,但其诞生后并未引起广泛重视,近年来才逐步成为一些国家处理环境与经济关系的首选模式。循环经济既是关于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新观念,又是具体的经济运行模式。它要求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减少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提高资源生产率。

一、发展循环经济的动因

1、追求经济效益,是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基本原动力。从发展循环经济比较成功的企业看,基本上都能够通过循环利用本企业的副产品或废弃物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2、环境保护政策的实施,是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主导推动力。环境保护政策日益严格,迫使一批企业不得不考虑减少污染排放,以便减少污染排放费用支出,以降低成本压力。

3、资源的短缺和市场相对价格变化,迫使企业为了确保利润,开始寻求从废弃物中提取有用物质和循环利用资源,替代原始资源进行生产,以规避企业的环境风险。

4、规模经济是实现资源消耗的减量化、实现成本最小化、实现循环利用资源的社会化的前提,是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基础。

5、发展循环经济的可能性和经济效益好坏,往往取决于技术体系和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技术创新为企业循环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二、发展循环经济的实践路径

1、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用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改造传统产业,提高工业经济运行质量,结合工业产业结构特点、发展规模和水平,将清洁生产、废弃物的资源化、生态工业等确定为发展循环经济的重点领域;在建设生态工业体系时,优先选择钢铁、石化、建材、食品等高能耗、高污染的行业,重点研究开发循环经济发展的适用技术,探索行业发展模式。

2、从推行清洁生产入手,打造新型循环经济型企业。

企业是实施清洁生产的主体,依据“增效、降耗、节能、减污”的清洁生产目标,把开展清洁生产作为实现污染物达标排放和完成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的重要手段。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电子信息、生物工程、新材料产业作为新兴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的代表,已经发展成为重要的支柱产业。通过推行清洁生产,利用信息产业参与制造业信息化,数字化设计、自动控制、电子数据管理、电子商务,发展集成制造、网络制造,进而带动与信息产业关联的中小企业的发

3、推动企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创新。

先进的生态循环技术和设备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基础条件。因此,应加大对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关键技术的攻关力度,突出抓好资源节约和替代技术、能量梯级利用技术、延长产业链和相关产业链接技术、“零排放”技术、有毒有害原材料替代技术、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回收处理技术、绿色制造技术及产业化。加强对具有共性特点的技术攻关,解决工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瓶颈。

4、建立循环经济发展的咨询服务体系。

积极支持建立循环经济信息系统和技术咨询服务体系,加强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经济运行的监测和预瞽,科学调度水、电、气、运等资源配置。及时向社会有关循环经济技术、管理和政策等方面的信息。充分利用现有的环境科研、服务机构和社会团体的力量,开展循环经济信息咨询、技术推广、宣传培训等工作。

三、发展循环经济的支撑要件

1、制度支撑

(1)计划和布局制度工业企业循环经济发展计划应以国家环境保护计划为基础,包括企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方针、分期目标、考核目标、计划性对策和重大项目等事项。

(2)循环程序和示范制度不合理的再用或再生利用程序往往导致不同的经济、环境后果,为了保证循环经济循序渐进地发展,应重视循环程序的制定,通过建立重要技术、工艺、设备和区域的示范制度来带动面上循环经济的发展。

(3)市场准入制度企业循环经济离不开市场的推进,但市场的推进必须符合市场规则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市场准入条件,主要表现为:投资是否符合一定的数额标准,技术和设备是否符合国家的规定,环境影响评价结果是否合格等。

2、管理支撑

(1)建立循环经济统计体系和信息平台这是对循环经济进行有效管理的基础。目前我国尚未建立起基本的物质流量表,对于企业和地区进行循环经济管理缺乏基本的数据信息。针对目前缺失的物料和能量利用的数据,建立相应的综合性的数据统计和信息系统,在企业建立基本物质流量表,企业之间实现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的关联和交换,逐步形成生态型企业网络。

(2)建立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企业需要逐步把资源和环境代价计入成本,真实反映、科学评价企业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通过设置经济运行指标、资源消耗指标、循环再用指标、废弃排放指标、建设保障指标和发展潜力指标,指导工业企业循环经济建设,使抽象的循环经济具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