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循环经济产业研究范文

循环经济产业研究范文

循环经济产业研究

循环经济产业研究范文第1篇

关键词:循环经济 产业 恩施州

该成果是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民族自治地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与绿色转型研究》(课题号:10BMZ045)的部分成果。

一、循环经济相关内容

(一)理论基础

循环经济的产生是在管理学和经济学理论的基础之上。本文认为可持续发展理论和生态经济学理论为循环经济的理论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营养。

1.可持续发展理论

可持续发展不单纯是增长经济,也要求保护环境。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把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整合起来的发展理念。其发展是将自然发展,人的发展,社会发展相结合起来。现在,我们要改变经济单赢,转变破坏环境的传统发展模式,实行一种更加健康的发展模式。

2.生态经济学理论

20世纪中后期,美国首次提出了“生态经济学”概念。生态经济学是将生态学和经济学相结合,其基础理论是生态学,指导理论是经济学,其主题是围绕人类活动与自然生态二者关系。生态经济学是循环经济最主要的理论基础,而循环经济理念的产生解决了现代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实现了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

(二) 内涵和三R原则

1.内涵

循环经济是什么?这个问题在我国学术界很难找到一个统一的答案。人们普遍认为循环经济的本质就是生态经济。但是深入研究会发现,二者无论是研究的对象、范围、还是建立的理论基础和学科的性质都是不同的。所以我们不能将循环经济与生态经济相等价。

循环经济本质是实现可持续发展,它是一种建立在“人―自然―社会”三维复合系统。在物质循环利用的基础上,将生产环节、资源利用效率、绿色生态和消费相结合,以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自然资源消耗为核心和目标,以3R(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循环经济的基本特征是低消耗、高效率、低排放。以最小的资源、环境成本,获得最大的经济、环境效益,使经济系统、自然系统、生态系统三者有机的结合。是一种符合人类与环境和谐发展的模式,为人类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而存在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选择。

2.三R原则

循环经济3R原则:减量化原则、再使用原则、再循环原则。在这三个原则下,经济系统中产生了逆向物流,实现了物质流和经济产品流的闭合。

减量化原则----此原则要求提高资源和能源的利用率,从经济活动一开始就节约资源、减少污染。在生产全过程,都尽量减少不可再生资源的使用,尽可能开发利用替代性可再生资源。

再使用原则----此原则要求提高废弃物利用率。在使用方法和技术上尽可能延长资源的使用周期,而不是非常快地更新换代。

再循环原则----此原则要求对生产、消费中产生的废弃物进行循环再利用,为使生产出来的物品在完成其作用之后再次变为可利用的资源,而不是不可再生的垃圾。

二、恩施州三大产业循环经济发展现状

(一)恩施州农业循环经济

恩施州根据自身情况找到了适合山区特点的立体种养模式,在充分利用土壤,光照,水分的前提下,进一步模式优化,根据不同的作物的生物学特性扬长避短,进行优化配置,达到不同物种间温光,养分交换和循环。农业循环经济发展主要分为两种模式:一种是以沼气池为核心的建设;另一种是立体农业建设。中央政治局委员,原湖北省委书记俞正声同志将“五改三建两提高”生态家园建设模式称为“现阶段欠发达地区农村发展的新模式。我州重点推广的模式有:林药种植模式、林间养殖模式、粮药间作模式、粮菜种植模式、粮油种植模式、种养结合模式、粮肥种植模式、稻鸭共育等模式。有效地实现了“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原则。

1.“生态庭院经济”模式

恩施州属于典型的山地,而山区中的农业生产大部分都是以家庭为一个生产单位。其特点是规模小、投入少、生产粗放。基于恩施州的实际情况,“生态庭院经济”模式应运而生。该模式以农产品种植和畜禽养殖为主,用沼气在农村的家庭里构建了物质能量的循环系统。把“种植作物―养殖畜禽―使用沼气――农户生活”想结合,充分利用了农户家里的畜禽粪便、农作物有机废弃物,实现了循环经济的“资源化” 、“再循环”、和“减量化”的目的。

2.“种―养―加”模式

由于恩施州是山区农业,因此农业的发展离不开对地势结构的利用。“种―养―加”模式就是一个是依据生态学原理,利用恩施州的山地资源而设计的模式。该模式倡导发展高山、富硒的农作物,综合利用科学技术,形成生态产业链,采用最合理的资源整合,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3.“生态农业观光园”模式

恩施州的生态环境是其社会经济发展的优势。根据恩施州自身实际和农业生态学原理设计出了“生态农业观光园”模式。该模式作为一种新型农业组织形态,是依托当地的自然生态风光和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以生态循环为桥梁,将“生态养殖―生态种植―生态观光”进行有机结合。将生态农业观光园区内独有的特色农业用作另一种农业的原材料,在生产环节开始就注重清洁生产,使废弃物得到循环再利用,将生态农业观光园区打造成为观光、休闲、娱乐于一体的新的恩施特色农业发展形式。

(二)恩施州工业循环经济

1.生态工业园区的建设

富民强州离不开坚实的工业基础,发展工业循环经济必须依托强大的产业集聚效应的平台载体。在循环经济理论、工业生态学原理的指导下,设计出新型工业组织形态---生态工业园区。生态工业园区是工业企业间的循环,是生态工业发展的平台和载体。符合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以尽可能的减少废物排放,使用清洁生产技术来加强废物间的循环和再利用,最终实现园区的“零排放”。

近年来,恩施州各个生态工业园区立足资源优势,坚持特色工业园,培育壮大了骨干龙头企业。发挥水力电力、医药化工、建筑材料和富硒绿色食品加工等支柱产业的支撑作用。支持卷烟工业适应结构调整,渐近培植烟草产业的替代产业。支持电力工业加快优质电源点和电力外送通道建设。扶持药化工业拓宽市场空间,做大做强中药材及成品药工业,实现稳步发展。培育壮大富硒绿色食品工业,提升企业整体素质。引导建材工业科技创新、扩大企业规模、提高产品质量。科学规划、开发和利用各种矿产资源,建成特色矿产工业基地。科学谋划生态工业园区建设,构建特色生态资源工业体系。

2.生态工业体系目标

发展工业循环经济是实现新型工业化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与新型工业化存在着内在的必然联系。在生产领域,以改造和整合涉及国民经济中的各产业,让他们朝生态化方向转变为主。其中改造现存的不够完善的工业体系,从以下四个目标来建设生态工业体系。

首先,保护自然生态环境。把生态系统保护建设作为基础建设,遵循循环经济的基本原则。循环经济认为生态系统建设也是基础设施建设,如狠抓“清江流域环境保护”,加强“鄂西林海”建设, 合理规划和利用土地资源、水能、风能和铁磷硒等资源,大力发展本地特色产业基地建设。通过这些基础设施建设,来提高生态环境对经济发展的承载力,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经济、环境四者间的和谐发展。

其次,优化经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产业、城乡、就业和所有制的结构,提高人均GDP和生产、再生产活动的生态效率;通过生态工业化带动农业产业化、生态城镇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建成“小康恩施”。以最少的资源消耗和最低的污染排放,取得最大的经济产出,实现经济、环境、社会三大效益的统一。

最后, 提高科技教育质量。循环经济和新型工业化的共用原则是合理的利用高科技。结合恩施州现有的科技专业人才,合理的引进紧缺型人才,科学利用人才,使人才结构符合新型工业化发展的要求。积极倡导与当地高校产学研建设,培养一批职业技术型人才,提高教育质量和人们的综合素质。这也为我州实施科技强州、人才强州战略提供坚实的保障。

(三)恩施州服务业循环经济

恩施州铁路的开通,使恩施州的旅游业方兴未艾。与之相关的各行各业也一起带动发展起来。在循环经济系统中,服务业本身可以通过引导绿色文明消费的方式,促使因服务业产生的废弃物,加速进入循环经济系统中来,实现废弃物的再循环和再利用。

通过政策导向和法律法规,大力推广能型的设备、设施。恩施州政府加强对服务业的行政执法管理。对排污设施、污染治理及对环境所产生的影响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预测和评估。同时还监督服务业所排的废水、废气、废油和噪声等设备、设施是否达到国家标准。通过效益成本的分析,建立利益引导机制,运用价格杠杆,大力推广环保新技术和清洁能源等措施。

“绿色消费”是指人们为了满足生态需要,而符合环境保护标准的资源和服务消费,是遵循可持续性原则,履行社会责任为前提的一种现代新型消费模式。“大力提倡和推行文明用餐与按需消费,从源头上减少浪费,降低餐饮垃圾的产生,尽量减少废物末端的处理量。并尽量提高资源和能源的使用效率,就可以最大限度地回收和循环使用整个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餐饮垃圾。

三、恩施州发展循环经济面临的问题、对策

(一)恩施州循环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

1.宏观层面

任何体系的建立和发展都要经过长期的基础研究工作。目前,我们国家有关循环经济的基础研究工作存在着不足。在这个大背景下,短时间建立起我国循环经济体系还不太可能。

2.微观层面

绿色经济观念缺乏。近年来,我州环保意识虽有所提高,但整体来看,全州经济发展仍然停留在以消耗自然资源、牺牲环境质量的状态上。而传统的国民经济衡量指标中却没有反映自然资源、环境成本等信息。

法规不完善,执法不严格。我国初步构建了环境保护法体系,可是,国家和地方还没有关于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出台。现行的会计规范准则也没有将环境资源纳入核算范围。因此,保护环境与破坏环境的现象同时存在。

(二)对策

发展恩施州产业经济循环发展,我们可以通过加强宣传和教育力度、加强管理和建立法律法规、实行经济激励机制措施来推动其健康发展。

1.加强宣传和教育

政府作为行政主体,其相关部门应该加大对环境保护的宣传,积极引领公众树立绿色消费理念,引导公众积极参与绿色消费行动。引导公众消费绿色产品,鼓励消费那些不污染环境、不损害人体健康的产品,改变那些大量消耗资源、能源、破坏环境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树立绿色消费观,提倡绿色生活方式。以绿色需求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使循环经济理念融入到每一个人的生活中。

2. 法律的保障

全国人大已颁布的《清洁生产促进法》,为我国推行循环经济发展在法律方面形成了一个良好保障和开端。但远不能满足循环经济产业发展的需要。国外已经有很多发展产业循环经济的经验,我州也应该根据州情,制定出必要的产业循环经济法规。将发达国家或地区的经验与本州生态循环产业实践的基础相结合,通过法规对产业循环经济加以规范,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3.科技创新、体制改革

产业循环经济得以发展的强大动力是科技创新,通过科技创新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在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服务业等重点领域,进一步完善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创新体系和创新机制,使企业尽快成为其技术创新的主体。依靠改革将传统的经济体制转向循环经济的体制。通过改革,有效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突破循环经济发展障碍。

4.绿色的技术支持

“绿色的技术”主要是用于消除污染物的环境工程技术、用以进行废弃物再利用的资源化技术、生产过程中生产绿色产品的清洁生产技术。而绿色的技术支持其关键在于采用无害或低害的新技术,大力降低原材料和能源的消耗,实现低投入、高产出、低污染。同时,依靠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运用循环经济技术和管理,转化成现实的生产力。

5.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传统的“忽视环境、单一追求经济效益”发展模式是不符合社会经济健康发展的。因此,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追求“经济、社会、环境”三者之间有机的结合。淘汰高耗能、高污染、低产出、低效益的企业或产品,发展资本、技术密集型的高新技术产业。以技术的进步、劳动者素质的提高为依托,建立起产业循环经济的体制和系统,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参考文献:

[1]张新平.循环经济价值理论探索[M].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1:18.

[2](美)麦克唐纳、(德)布朗嘉特.从摇披到摇篮:循环经济设计之探索仁[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5.1.

[3]诸大建.可持续发展呼唤循环经济[J].科技导报.1998(9)

[4]陈德昌.生态经济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3.2.

[5]解振华.领导干部循环经济知识读本[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5.9.

[6]诸大建,减漫丹等.中国发展循环经济的战略选择[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5.15 (6):8-12.

[7](美)曼昆.经济学原理(上册)[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

循环经济产业研究范文第2篇

“循环经济”起源于工业经济发展的蓬勃时期,其意在对资源的高效利用以及循环利用。自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原有的高强度开采、高资源能源消耗以及高废弃物排放等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模式已然被改变,人们开始意识到地球上的资源尤其是能源、矿产资源等皆是有限的,而提高资源利用率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废弃物的排放,实现绿色消费以及降低资源耗费量。因此,《矿产经济学原理方法技术与实践》(袁怀雨等著,冶金工业出版社2012年出版)一书则着重提出了在矿产经济学特有的理论基础、技术基础和方法基础上构建的矿产经济学体系,介绍了马克思的地租理论、矿产资源禀赋优势理论,论述了矿产资源原有价值理论和矿产资源产权理论,介绍了矿床经济评价方法;阐述了矿山技术指标整体动态优化技术以及相关科研成果等,从多个层面介绍了地质和采矿工业的基本情况,以便为从事矿产经济学研究工作的人士提供参考。

《矿产经济学原理方法技术与实践》为完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市场机制提供了理论支持。该书充分阐述了矿山技术指标整体动态优化技术以及相关科研成果,介绍了编著者在矿产资源储量分类与动态管理、矿产资源资产收益制度、矿业权评估理论与方法、商业性矿产勘查机制、矿业资本市场及投资风险分析,对经济系统内影响矿产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关键问题进行了全面阐释,使读者有畅快淋漓和耳目一新之感。《矿产经济学原理方法技术与实践》书中详细分析了矿产资源可供性评价与宏观调控、矿产资源规划、矿业循环经济等领域的科研成果,充分认识发展循环经济对于推动经济转型的作用,可加强对矿产资源的存储分析,深化资源的综合利用回收效率,实现资源利用效益的最大化,不断壮大产业链条的循环发展经济,确定高效的经济产业体系。国内现阶段正处于资源的转型期,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等情况愈加突出,更是出现一些难以呈现的历史遗留问题,故要重视如何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矿产经济学原理方法技术与实践》主要对如何实现矿产资源的优化配置展开进一步讨论,根据帕累托效率的改进和成本收益分析、最低安全标准和代际公平等问题的论述,从可持续发展的福利观视角,阐述了资源禀赋优势理论及地租理论的理论问题,分析了资金的时间价值和现金流量,实现对矿业资本市场以及投资风险,做好矿产资源优化,促进矿业的循环经济。为进一步提高能源和资源的利用效率,要合理改善现有的矿业工业生态环境,利用现有管辖区域中所蕴含的硫、铁等资源构建延伸产业链,并借此机会发展精细化工业产业。

以循环经济理论作为基础指导,保证上下游共同生产的副产品或者废弃物能够成为下游生产线生产的原材料,通过形成代谢和共伴生关系达到资源循环利用的目的。经过探讨,保障矿业发展循环经济、推动绿色可持续性发展的总体思路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分析:第一,立足于现有国情、地质复杂条件、矿产勘探程度以及冶炼特征等进行资源的全方面勘察、采矿、选矿等层面,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要想做好矿产工业中的资源循环利用和使用,必须要积极实施矿产资源的循环使用措施,实现企业自身的产业链构建,确定耦合生态工业型的网络模式;第二,创造有利于矿业循环经济发展的环境以及外部条件,做好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综合促进矿山企业资源的节约和高效利用,使其在政策、税收等为循环经济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提高矿业工业发展的生机与活力。

总之,《矿产经济学原理方法技术与实践》是一部对矿产经济学理论体系及实践技术进行系统研究的专门著作。该书明确了矿产经济学研究的范畴,构建了现代矿产经济学的学科体系和知识体系,介绍了马克思的地租理论、矿产资源禀赋优势理论,论述了矿产资源原有价值理论和矿产资源产权理论,介绍了矿床经济评价方法;阐述了矿山技术指标整体动态优化技术以及相关科研成果等。该书可使相关专业的大学生、研究生和从事矿产资源技术、经济、管理的工作人员掌握矿产经济问题的分析思路与分析手段,主线清晰,观点明确,内容丰富,结构严谨,数据翔实、引证深入浅出,有助于推进中国矿产资源可持续利用问题研究更加深入。

作者:王倩倩 单位:邢台开放大学

循环经济产业研究范文第3篇

[关键词]产业共生;桑蚕产业;循环经济;模式

[基金项目]2009年广西教育厅科研项目“基于循环经济的广西桑蚕业发展模式研究”(200911LX159)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李舟,广西工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区域产业升级与贸易发展,广西柳州,545006

[中图分类号] F120.3[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23(2012)01-0084-0003

产业共生链运作是循环经济的典型模式,要求不同类型的产业实体以共同利益为引导,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经济规律,相互交融与竞合,形成资源高效利用、能源节约循环、要素耦合优化的生态化产业集群发展模式,组建一个有较强抗干扰能力、取得物质及能量消耗最小的区域生态产业体系。

一、广西桑蚕产业循环经济发展中的瓶颈

2001年到2010年,广西桑蚕业取得了辉煌成绩,成为全国桑蚕第一大省,业内称之为“中国蚕业发展典范”。但是,广西在探寻桑蚕循环经济模式的过程中,存在主副产业链发展不平衡、产业运行模式不合理、桑蚕专业技术人才缺乏、循环政策引导乏力等难题,凸显产业可持续发展后劲不足的弊端。

(一)循环主副产业链发展不平衡,价值链整合有缺陷

目前广西桑蚕产业以蚕茧丝横向延伸为循环主产业链,辅之蚕沙有机转化、蚕蛹产品研制、桑菇肥培植等资源开发,初步建立了桑蚕生物质多级利用的主副产业衍生模式。但是,在蚕茧丝主产业链上,广西本土加工率较低。以桑蚕循环经济示范基地河池市为例,茧的就地加工量在40%左右,丝的就地加工率仅在0.6%左右[1]。有限的茧丝加工能力使得本地所收蚕茧和所产生丝多运回东部进行深加工,形成以广西为原料基地、江浙为加工基地的茧丝绸产业分布现象,导致后续丝绸、印染、服装等产业难以步入精细制造、协同发展的良性循环轨道[2]。而且本地茧丝制品少有自主品牌,市场认同度低,经济效益不理想,弱化了桑蚕主产业链的经济效能,限制了桑蚕循环经济系统的价值增值功能。

其他副产业链工艺流程已走通,但价值链延展不充分。在蚕-蚕沙-叶绿素-有机肥经济链上,由于蚕沙收集难度大,成本过高,产能过小,致使蚕沙处理量极小,资源利用率低。而蚕沙直接生产有机肥的技术仍待进一步探究,大量蚕沙乱堆乱放,造成蚕病交叉感染,带来严重的废弃物污染问题。同时,蚕蛹制品开发单一,整体规模较小;桑菇肥的转换利用率不高,仍需寻找高产优质、方便管理的新菌种。这些因素都加剧了桑蚕产业分级利用循环体系的构建难度,使桑蚕茧生态链出现先天的价值创造缺陷。

(二)产业运行模式不合理,循环经济构建基础不稳固

广西桑蚕产业运行仍以蚕农小作坊式养殖为主。小规模分散经营难以实现规模经济,缺乏引入现代生产要素的内在激励,又因交易成本过高,影响了农户及产业组织化水平的提高,再加上小规模分散经营的自给性和封闭性,难以形成蚕茧加工各环节的强关联性,制约了产业链的延伸和网络产业体系的完成,产业竞争合力严重削弱。而且传统的手工劳作方式,技术含量和机械化水平不高,蚕茧质量无法保证,产品深加工基础受限。虽然“蚕农+企业+协会(基地)”的现代经营模式有所发展,但是蚕农与企业之间尚未形成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契约关系不明晰,农户仍是市场风险的主要承担者。此外,近年来受国际市场低迷、丝绸消费萎缩等因素影响,蚕茧价格大起大落,蚕农种桑养蚕的生产积极性受挫,往往在广泛种养和时有毁弃之间徘徊,蚕茧生产波动较大,严重制约了循环桑蚕产业链的稳定发展。脆弱的经济利益,动摇的蚕农桑户,不牢固的产业合作组织,为循环经济在广西桑蚕业的广泛推广注入多重不确定性,阻碍了循环经济发展规模和发展速度的提升。

(三)桑蚕专业人才缺乏,技术短板制约突出

目前,广西桑蚕技术人才短缺是妨碍循环经济实施的重要原因。2005年,全国蚕业科技人员总数19981人,产鲜茧58.93万吨,万吨蚕茧平均拥有技术人员339人;而同期广西蚕业科技人员仅为1479人(科研单位90人、教育机构8人、推广管理1131人、蚕种场250人),鲜茧产量14.03万吨,万吨蚕茧科技人员拥有数105人,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3。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仅52人,比重只有3.5%[3]。若按发种每2000张需配1位中专水平人才,每10000张需配一名大专以上人才计算,广西年均450万张的发种规模需大中专人才2250人,技术人员缺口明显。而织造、印染、服饰等方面的技术人才几乎为零,更制约了广西茧丝绸的纵深产业化发展。另外,对外引进高技术、高职称人才,也因地理惰性、薪资差别和劳动力流动壁垒等原因,难以形成良好的人力资源流动机制,更显现对桑蚕茧科技人才的迫切需求。因此,技术人员不足、职称结构不合理、“引凤筑巢”不力等问题,使广西蚕业科研服务功能受限,新产品、新技术开发应用滞后,无法适应广西桑蚕业摸索循环经济道路的技术创新要求。

(四)政策支持导向不突出,运行环境有待改善

桑蚕业在广西的飞速发展,与广西各级政府对产业的重点扶植密不可分。但是,广西桑蚕产业政策的支持重点主要集中在桑蚕茧主产业链上,针对其他链条的支持力度明显不足,造成了生产过程中蚕沙处理、废水处理、病虫综合防治、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不能及时跟上桑蚕产业的快速发展。在桑蚕循环经济示范基地河池市,直到2010年才有宜州等地开始重视循环主副产业链的协同发展,把政策引导重点放在蚕沙处理、蚕丝品牌树立等制约循环经济运行的关键环节。柳州、来宾等桑蚕重要生产基地仍未出台相关鼓励政策,仅靠2005年自治区出台的《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意见》(桂政发[2005]56号)推动当地桑蚕循环经济发展,尤显政策牵引功能缺失。再加上广西尚未出台有关循环经济发展的节能法、可再生能源法等有关法令,扶持循环技术研发的科研经费投入不足,鼓励循环经济发展的财税政策不明显,突出了桑蚕循环经济探索中的政策引导缺陷,成为循环经济推进不畅的另一制约因素。

二、基于产业共生的广西桑蚕业循环经济模式构建

产业共生循环经济模式是延伸产业价值链,优化产业结构,形成农业食物链和生态工业链交融的产业共生组合,推进农业规模化、产业化的一种组织创新模式。因此,广西桑蚕产业应从建设桑蚕强省的高度出发,探寻可持续发展的链网互动型产业共生循环经济模式。

(一)以农商为基础,培育互利共存的多元桑蚕共生组织

农户、龙头企业、农业合作社及中介服务组织是桑蚕产业共生组织形成的核心要素,是构成链网互动型产业共生关系的基本条件。因此,要改造“蚕农+企业+协会(基地)”经营模式,培育多元桑蚕共生组织,使之适应产业共生循环模式的构造要求。

一方面,建立规范的桑蚕技术培训机构,对蚕农进行科学系统的技术培训,重视蚕农的经贸理念培育,强化蚕农的市场意识和风险意识,打造懂技术、有技能、会经营的新型蚕农。加强蚕农的产业转移培训,为部分蚕农向非农产业转移,有序退出竞争提供技术与技能支持,降低阻碍产业转型升级的劳动力退出壁垒。另一方面,发展龙头企业、农业合作社及中介服务组织,打造“龙头企业+蚕农”、 “桑蚕合作社+蚕农”、 “中介服务组织+蚕农”等多层互利共生组织。以龙头企业带动为主,着力培育企业茧丝绸的经营主业,促进企业绿色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同时,形成契约联结式的合作社模式,以立法形式明确合作社的法人主体地位,明确其职责和义务,规范其内部管理,督促其代表并维护全体社员的共同利益[4]。完善桑蚕中介组织的服务职能,强化行业协会的自组织功能,为会员及企业提供全面、准确、快捷的技术推广、市场预测、资金融通、职业培训等服务支持。

(二)以园区为载体,形成企业间互动能效的链网型共生模式

生态产业园区是在区域层面通过废弃物交换,形成企业之间物质闭路循环和能量多极利用的产业代谢和共生关系的新型园区模式,是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因此,应着力打造“绿色制造”的桑蚕生态产业园区,依靠企业间的互动能效,构建互利共生、联动互补的区域产业生态网络。

鉴于广西现有的桑蚕产业链架构,主副产业链衍生模式应成为生态桑蚕园区发展的首要之选。即以茧丝绸产业为主轴,利用蚕沙、蚕蛹、桑枝等副产品发展多种副产业,通过对上游企业生产废料的合理利用和为下游企业以排放物形式提供廉价原料的方式,使园区企业形成“变废为利”的资源互补关系,促进主副产业配套发展,实现产品链和价值链的整合,建立互补产业驱动共生化演进的园区发展机制。同时,结合企业间的同类相关性探索产业集聚式共生模式。桑蚕生态园区建设需要以企业在生产、经营上的相似性形成区域内的地理集聚,合理共享基础设施、市场信息及销售渠道,集中开发清洁生产、生态包装、资源循环利用等共有技术,共同培育茧丝绸国内外市场,培育稳定、持续的整体竞争优势,实现“生态效益好,经济效益好,生态效益更好”的良性循环。生态产业园受企业数目和类型的限制,产业共生网络具有一定刚性,通过和园区外企业的技术经济合作,可以建立内涵更丰富、结构更稳定的产品代谢网络,打造开放式动态产业联盟,推动共生关系的多样化,提升链网互动共生模式的柔性。

(三)为科技为支撑,建设桑蚕产业共生模式的智力支持平台

实施广西桑蚕产业共生循环经济探索,科技创新是手段,人才培养是关键。因此,要突破广西桑蚕产业循环发展的技术瓶颈,必须积极推广环境无害化技术,加大对清洁生产、标准化生产、能源综合利用、生态包装等关键技术的研发投入;引导省内外高校及科研院所积极开展桑蚕重大科研项目攻关,加强优质、高产、高效的种桑养蚕技术,完善桑蚕病虫害综合防治体系;加快蚕种场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蚕种管理和质量检测,确保蚕种供应的高质高量;制定对桑蚕科技人员的扶持政策,提高科技人员的积极性,稳定蚕业技术队伍。

同时,困扰桑蚕产业发展的专业人才短缺问题,可通过多种途径解决:建立服务本地的蚕桑丝教育培训平台,恢复停办的蚕桑专业本科教育,新办丝绸服装专业本科教育,开办大中专的蚕桑丝职业教育[5];加强与中国农科院蚕业研究所、苏州大学、广西大学等科研单位和高等院校的合作,采取定向培养、办班培训等方式,培养大批茧丝绸急需的技术、管理和营销人才;采取柔性人才引进策略,以“关系不转、户口不迁、双向选择、择优流动”打破地域、户籍、人事关系等人才流动的刚性制约,采用咨询、讲学、短期聘用、技术承包、合作研究、人才租赁等方式灵活引进,尤其吸引既懂桑蚕养殖、加工技术又通经营管理的复合型人才服务广西,为桑蚕产业共生循环模式的探索提供多层次的智力支持。

(四)以政策为保障,营造促进桑蚕产业循环演化的共生环境

良好的外部环境有利于桑蚕产业共生循环模式的发展,政府应从以下几方面完善产业共生服务环境:一是实施区域循环经济推进计划,加快制定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价格、税收、信贷和贸易等政策,特别对生产资源节约型产品的桑蚕企业和用循环技术改造传统桑蚕产业链的投资项目,给予财政贴息、税收调节和信贷支持等方面的优惠,增加在生态示范园区建设、病虫统防统治、标准化技术推广、蚕丝品牌树立等关键环节的资金投入,促进桑蚕主副产业链条的协同发展。二是规范产业市场,深化蚕茧流通体制改革,制订科学、合理的蚕茧收购、烤烘管理制度,推动蚕茧资源顺畅流通;加强蚕茧价格监督,健全交易规则和市场管理机制,创造统一开放、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三是加快循环经济有关法规和桑蚕行业协会建设,利用法律手段和协会自律规章引导、规范、调节蚕茧流通市场,形成有序、和谐的桑蚕产业支持环境。四是倡导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文化,利用现场会、电视、广播、网络等多种宣传渠道,普及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经济观,提高广大蚕农的“循环意识”,营造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社会氛围。

[参考文献]

[1]孙伟峰.河池桑蚕业循环经济示范基地建设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1,(8上).

[2]徐瑞,陈有禄.东西部茧丝绸产业对接机制研究[J].改革与战略,2011,(9).

[3]唐涛.应对金融危机做强广西桑蚕业的思考[J].广西蚕业,2009,(2).

循环经济产业研究范文第4篇

【关键词】循环经济;住宅;产业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住宅建设发展迅速,以住宅为主的房地产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近年来全国城乡住宅每年竣工面积达到12-14亿平方米,每年全国城乡住宅投资额约2万亿元左右,有效地拉动了社会经济发展。但在全球资源空前紧张,环境保护迫在眉睫的大环境下,我国住宅产业仍处于前工业化阶段,传统的产业发展模式严重制约了住宅产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住宅产业化是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能省地型住宅的重要手段,也是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住宅建设和消费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

1我国住宅产业存在的问题

我国经济发展正处于快速增长的阶段,住宅产业经过多年的改革和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进入了持续、健康发展的新时期,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我国住宅产业仍处于前工业化阶段,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主要表现为:劳动生产率低、施工周期长;施工工艺落后、住宅部品的系列化产品不到20%;住宅产业化率仅为发达国家的1/5(我国为15%);建筑节能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企业规模小,经营管理粗放等。

上述问题中最为紧迫的是我国的建筑能耗问题。住宅对资源的占用和消耗巨大,住宅建设耗用的钢材占全国用钢量的20%,水泥用量占全国总用量的17.6%,城市建成区用地的30%用于住宅建设,城市水资源的32%在住宅中消耗,住宅能耗占全国总能耗的20%左右。如果与当前国际先进水准看齐,在不降低文明生活水准的前提下,根据我国住宅的物耗水平,住宅建筑至少还有节能30%~50%、节水15%~20%的潜力。因此,住宅业及其相关产业能不能切实贯彻“节能、节水、节地、节材、环保”(简称四节一环保)的要求,是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关键环节。

2循环经济与住宅产业化

循环经济是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目标,以物质闭路循环和能量梯次使用为特征,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方式运行的经济模式。实现以最小的资源消耗、最小的污染获取最大的发展效益。循环经济以“减量化(Reduce)、再使用Reuse)、再循环(Recycle)”为行为原则(简称3R原则),其中又以“减量化”为首要原则。循环经济的运行模式见图1。

图1循环经济运行模式

住宅产业化是指通过利用科学技术改造传统住宅产业,实现以工业化的建造体系为基础,以建造体系和部品体系的标准化、通用化、模数化为依托,以节能、环保和资源的循环利用为特色,以科学的组织和现代化的管理为手段,通过将住宅生产全过程的开发、设计、施工、部品生产、管理和服务等环节联结为一个完整的产业系统从而实现住宅的生产、供给、销售和服务一体化的生产组织形式。住宅产业化的内涵有四个方面:一是住宅建筑标准化;二是住宅建筑工业化;三是住宅生产经营一体化;四是协作服务社会化。包括住宅基础技术体系、成套的住宅建筑体系技术、住宅部品集成化体系、住宅质量保障体系、住宅性能评价体系五项目标体系。联合国提出的“住宅产业化”的6条标准是:生产的连续性,生产物的标准化,生产过程的集成化,工程建设管理的规范化,生产的机械化,技术生产科研的一体化。

3发展住宅产业循环经济的必要性

3.1住宅建设任务繁重:我国正处于城市化发展和住房消费的上升阶段。我国的城市化发展进程将大大加快,城镇人口的比重也将会有较大幅度的提高,随着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住宅的需求将是巨大的,住宅建设任务将十分繁重。根据有关部门预测,2020年我国总人口将达到14.7亿,我国城市化将以每年1~1.5%的速率发展,城市人口会达到849亿。城乡人均住宅将达到38M2(城镇住宅的人均建筑面积达到35M2,农村住宅的人均建筑面积达到40M2)。照此推算,从现在到2020年,累计需要新建住宅130亿M2。3.2住宅产业是循环经济的重要载体:

住宅产业是循环经济的重要载体。近年来,近年来全国城乡住宅每年竣工面积达到12~14亿平方米,每年全国城乡住宅投资额约2万亿元左右,且这样的势头还将持续相当一段时间。住宅建设对资源的占用和消耗是巨大的,住宅的使用对环境的负荷也是相当大的(相关数据见前文)。可我国现有资源不可能长期支撑粗放的住宅建设生产方式,如果按目前住宅建设的资源和材料消耗水平发展,势必对资源的利用产生影响,亦将成为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的障碍。面对巨大的住宅建设任务和资源短缺之间的矛盾,只有通过住宅产业现代化的途径,彻底改变目前的住宅建设落后的现状,走资源节约的道路,处理好我国人居与资源短缺之间的矛盾,真正实现人类的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因此住宅产业是走资源循环型经济、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最大的载体。通过住宅建设的资源节约必定会对我国的经济与社会、人居与环境协调发展做出积极的影响和贡献。

3.3住宅产业化是发展住宅产业循环经济的根本途径:发达国家住宅产业化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产业化形成的初期阶段,重点是建立工业化生产体系;第二阶段是推进产业化的发展期,重点是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性能价格比;第三阶段是产业化发展的成熟期,重点是进一步降低住宅的物耗和对环境的负荷,发展资源循环型住宅。由此可见,利用住宅产业现代化的生产手段是实现住宅建设低消耗、低污染,达到资源节约目标的根本途径。只有坚持科学发展观,依靠住宅产业现代化,才能实现住宅建造达到资源节约,建立循环经济社会的总体要求。

4发展住宅产业循环经济的对策

4.1完善住宅产业发展政策,加强政府管理和扶持:首先应进一步明确住宅产业政策目标、发展规划、技术政策、经济政策、组织政策、市场政策等,建立必要的工作推进制度和激励机制;根据国家发展循环经济、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发展战略要求,研究制定住宅产业资源节约与可持续发展规划与技术发展纲要。同时,加强政府管理与扶持,完善相关的政策法规,特别是要建立基于市场的财税、信贷、保险等经济政策保障;建立基于市场为主的推进机制。

4.2加大科技投入,夯实技术基础:加强对基础性、关键性、全局性和战略性问题的研究,为实行住宅产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一是做好“三个体系”工作,即完善住宅建筑标准体系、建立资源节约型住宅成套技术体系、推进以住宅性能认定为主的质量控制体系。二是研究开发符合循环经济发展要求的新一代资源节约、环保生态型住宅加大对资源节约、环保生态型住宅及其成套技术研究开发的科技投入,尽快使其科技成果产业化,逐步提高住宅建造的可再生循环利用的水平。

4.3开展住宅产业生态系统建设:住宅产业发展循环经济必须将整个产业链建立成为一个生态系统,使资源在一个循环的系统里充分共享,相关产业间协调运作,将一个产业的废弃物用做另一个产业的原材料,从而实现“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进而形成“最优生产、最优消费和最少废弃”的循环系统。

参考文献

[1]董秀英,韩仰君,赵燕.对推进我国住宅产业现代化的思考[J].城市,2005(3)

[2]赵金怀.基于循环经济的住宅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6

[3]张建利,谷岷.加快我国建筑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对策研究[J].建筑经济,2006(2)

循环经济产业研究范文第5篇

摘要:循环经济本质是让经济系统的运行与自然循环系统相同,从而促进经济活动及发展的生态化。通过循环经济,能够确保产业链的运行按照相关标准进行循环,从而提高各个环节内资源的重复利用。循环经济就能够将产业链内的活动有序的组织成一个循环模式,从而促进产业良性可持续发展,破解产业发展瓶颈。

关键词:循环经济;产业链;可持续发展

众多的人口基数决定了我国资源人均占有率低的现状,我国工业水平的快速发展,大量资源在开采的过程中出现了极为严重的浪费现象。目前,我国能源的利用率仅为41%,仅相当于其他发达国家的40%左右。为了解决人口增长、资源、经济间存在的矛盾,必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通过循环经济能够降低目前工业生产中的高消耗、高投入、高浪费、低循环的现状,从而实现经济的快速增长,推动可持续发展理念及行为的进步。产业链是各个产业部门之间基于一定条件的经济关联,并且根据特定的时空关系和布局关系形成的客观的链条式的关系形态,产业链的运行受到信息、物质、能量等方面因素的影响,而这些因素均以流动形态存在。产业链的运行则必须要依照链内各个组成主体的流动方向进行,只有通过循环经济,才能够确保产业链的运行能够按照相关标准进行循环,从而提高各个环节内资源的重复利用,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提高产业的价值创造能力,这就是产业链的升级过程。

一、循环经济的基本内涵综述

“循环经济”一词第一次使用是在英国环境经济学家大卫・皮尔斯和图奈的《自然环境和环境经济学》一书中,他们希望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及原则框架应用在经济发展中,建立起经济流动的模型。随后,越来越多的学者对循环经济的理论及思想不断进行完善,在我国,循环经济的一般定义为:一种以资源的循环利用和高效利用为中心,基本特征为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增长理念。

(一)循环经济与传统经济的差别

循环经济和传统经济有着完全不同的概念,在传统经济中,经济发展是以“生产流通消费抛弃”的单向流通,也就是说,人们通过生产,将资源进行浪费和提取转变为产品,最终在产品使用后将产品所造成的污染物排放到自然中,最终所获得的经济增长是以环境资源浪费和污染为代价的。而循环经济的经济发展是以“生产产品再生资源再生产品”的双向循环性流通,所有的资源都能够在实际的使用中获得最大限度的利用,发挥出最大的价值,从而使得经济增长对环境资源的浪费和污染情况降到最低。

(二)循环经济的基本原则

循环经济发展过程强调的基本原则是3R原则,即: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所谓的减量化就是指在实际的经济生产和发展过程中,最大限度的减少资源的消耗和废弃物的排泄,减量化的核心就是要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用最少的资源取得最大的收益,发挥出每个资源最大的使用价值。再利用就是将产品进行反复的使用,或通过回收、翻新、再制造获得继续使用的价值,延长产品的总体寿命和淘汰周期,防止产品过早的成为垃圾排放在自然环境中,通过再利用能够良好的提高产品的使用效率,减少产品的污染周期。资源化就是所谓的“变废为宝”,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将废弃物转变成为资源,实现废弃物的二次利用,最终转化成为与原产品具有相等价值或不等价值的商品二次使用,这样能够增加产品的价值,减少资源的消耗,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

二、循环经济和产业链升级相关性分析

产业链是指在经济布局或经济组织中,不同产业之间以某种方式或规律构成的具有链条般绞合能力的经济组织关系,产业链往往是相对于同行业内不同企业或不同行业而言的概念,甚至其地域跨度可以超越地区和国家,产业链的理论在宏观经济及区域经济发展中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其不仅能够有效的形成产业复合体,更能够对经济板块的联系进行加强,从而构建地区乃至国家的经济发展规划。

(一)产业链的基本特征

首先,产业链主要某个核心经济发展观念或项目为基础,以达成某种经济目标或某种产品为目标的具有相互连接关系的产业集合,这就表明了产业链具有循环的特征,在产业链内,每个产业和组织都是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从而通过各个组织和产品的循环达成产业链的最终目的和价值。其次,处于产业链中的每个组织和产业都不是以个体方式存在的,每个组织和产业的经营与生产都与产业链的整体目标有着密切的关系,正是因为这种关系所以使得产业链内的组织和产业形成了一个有效的系统,这就表现出了产业链的系统特征,产业链系统的每个个体目标都是以满足整个产业链目标而制定的,同时,每个个体的行为都是以达成产业链总体目标而产生的,所以应该以系统的眼光看待产业链内的每个组织和产业。最后,产业链能够将投入的资源还能够转变为更高价值的产品,所以说,产业链具有增值的特征。

(二)产业链升级中的循环经济

所谓的产业链升级就是对产业链的生产方式和发展方式进行转变,让产业链的运作能够更加科学,更加贴切当前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例如,在目前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前提下,人类社会已经进入到现代化的生产中,这时,将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型为技术密集型产业就是产业链的升级,要想实现产业链的升级,那么就需要将产业的产业从低附加值转变成为高附加值,从高消耗污染转变成为低消耗污染,从粗放型转为集约型,这样才能够实现产业链的升级。

产业链中内的各个产业组织是相互联系的,并且在产业链的运作中,其包含的各个组织产业都能够形成相互联系的价值作用,在价值作用的基础上进行生产活动。从循环经济的角度上看,产业链内的组织、能量、物质等要素进行流动的同时,则必然会产生废弃,通过循环经济来降低产业链运转和流通的资源消耗与废物排泄,最终提高产业链内的资源利用率,实现产业链的升级。

三、青岛化工产业群集建设案例分析

青岛精细化工科技产业园发展项目是青岛市科技局提出并实施的,项目的建设就是以循环经济作为基础,进而实现整个青岛市的化工产业链升级。通过调研,对青岛精细化工科技产业园发展项目中的循环经济和产业链升级关系进行分析,从循环经济理论探讨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功效,期望为企业、政府及相关决策者提供科学的依据和参考。

(一)案例背景分析

工业对人类文明推动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现代人类的生产生活也都需要中华工业记性支撑,所以化学工业目前已经成为了我国重点发展的产业之一,随着人类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强烈,再加上化学工业生产具有极强的污染性,所以越来越多的传统化工工业产业群开始不断对产业链进行升级,青岛精细化工科技产业园发展项目就是一个明显的案例。目前的市场已经由企业竞争上升到了产业群集和产业链的竞争,山东作为重化工业大省,拥有石油化工、橡胶工业、石油加工等为主导的化学工业产业链,并且青岛的无机化工在我国范围内有着极强的实力,青岛政府也给予了积极支持和方向指引,青岛精细化工科技产业园发展项目进行以循环经济为理念的产业链升级行为已经是势在必行。

(二)项目基于循环经济的产业链升级分析

青岛精细化工科技产业园发展项目是以目前青岛现有化工科技的产业土地作为基础建立的,其资金结构是以政府风险资金为引导的社会资本和民营企业共同注入的结构,产业链内的企业包括了目前青岛知名且具有优势的化工企业为支撑,以及外来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共同组成的。

其产业链的定位就是要在传统产业的基础上逐渐淘汰传统使用的高消耗、高污染原料及产品生产,采用现代化的新技术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污染,改善环境,从而实现产业链的升级。并且鼓励以本地所产的基本化工产品为原料,进行高价值新产品的研发,形成新型产业,在通过产业链的效应与商务中心建立合作关系,吸引设计、规划、咨询等专业机构和企业的加盟,形成专业服务的产业。在青岛市内以李沧区为核心,对青岛北部的商贸区和物流中心进行建设。青岛精细化工科技产业园发展项目是以青岛政府为主导、市场化方式进行运作的,在建设的初期确保投入,实现滚动发展,厂区内的环境及道路全部由产业内的企业进行解决,后续的发展由内而外延伸,按照既定的方案完善。

项目的建设内容包括了精细化创业基地、员工公共信息平台建设、公共及产业循环设施建设、园区形象建设、员工信息平台建设等,通过以循环经济为视角的青岛精细化工科技产业园发展项目建设,能够有效的改善传统青岛化工生产所造成的高浪费和高污染现状,通过统一的管理,统一的生产以产业链作为依托,通过协调,将水、电、热、原材料、生产废品等项目进行统一的规划,提升整个产业内的基础设施服务能力和产品精细化程度,提高产业链内资源的持续利用度可循环利用效率,促进产业链内循环经济的发展,从而升级产业链。

四、产业链升级中循环经济起到的作用

(一)循环经济本身就是循环的产业链

循环经济是建立在物质循环的基础上的经济模式,通过循环经济能够有效的减少生产中的资源使用,提高产品的使用时间,让废物再次回收利用等,以循环经济本身来看,循环经济就是要减少整个经济系统内废弃末端处理,以人与自然可持续发展为原则,模拟生态系统的运行规律,减少经济浪费和经济污染,最终实现经济的节约和效益的增长,通过经济循环将生产、消费两个环节进行联系,将清洁生产、资源利用、持续消费等理念容易到经济发展中,运用生态学的规律来对人类的经济活动进行指导,从而合理对经济资源配置进行优化。所以说,经济循环本身就是一个循环的产业链。

(二)循环经济能够推动产业链的纵深发展

从实际的经验上看,以循环经济的角度对产业链进行升级能够有效的推动产业链的纵深化发展。以政府为主导的循环经济来讲,在发展循环经济中,政府起主导作用,通过企业的配合与群众的参与,最终能够形成政府、企业、公共三者之间的体系。同时,循环经济的实现还需要以完善的法律作为支撑,这样还能够更好的加强政府、司法等相关部门的有效协调。通过循环经济的发展,还能够影响生产者及消费者的行为,首先企业必须要循环经济的特质重新对产品策略及流通渠道进行选择,从而影响生产者的责任和行为,其次循环经济能够提高消费者的回收费用和运输费用,能够直接影响消费者对资源的节约行为。

(三)循环经济能够保证产业链的逆向运行

循环经济的理念要求产业链能够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的循环模式进行发展,从而将产业链内的活动变化成“资源产品废物回收”的封闭性循环流程,在通过产业内的流程将各个环节的资源进行重复利用,创造出价值能力,实现最小的资源消耗和最大的污染降低,所以说,循环经济的运行必须要依靠产业链的支持,通过循环经济实现产业链的逆向运行。

(四)循环经济能够提高产业链内的就业机会

与传统的经济运行模式不同,循环经济能够对产业链进行产业延伸,从而增加产业链内的分工,进而提高产业链内的就业机会,例如,在生产中能够利用人来取代机器,在销售中,需要利用人来为消费者提供服务,在产品报废后,需要对产品进行拆解和再生产,所以,产业链内的生产和循环就为产业链增加了就业机会。

五、结语

综上所述,循环经济带来了新的发展方式,在产业链内的各个企业主体内部实现清洁生产,减少废物源,在各企业之间实现废物、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完善资源利用和物质循环,使得区域内对外界的废物排放趋于零。在目前自然环境急剧变化的背景下,如何以循环经济的角度对产业链进行升级,确保降低资源的消耗,节约产业链的成本,实现经济和产业链的可持续发展始终是研究的热点。

参考文献:

[1]刘淑华,杨光. 关于全球价值链与区域产业升级的研究综述[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5).

[2]宋高阁,黄培清.基于产品服务化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13(04).

[3]李秀艳.循环经济产业链构建及运行机制的思考[J].中国商贸,2014(28).

循环经济产业研究范文第6篇

【关键词】 静脉产业园; 循环经济价值链; 优度评价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937(2014)22-0012-05

一、引言

面对日益严峻的环境和气候问题,发展区域循环经济已成为我国的首选战略,加快建设环境友好型的生态工业园区是发展区域循环经济的重要模式之一。而加快建设各城市和城市圈的静脉产业园更是保护城市环境、削减城市污染,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但纵观目前的城市清洁产业的发展现状,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低下的现状亟待解决。

静脉产业园是以城市及其周边地区的生活垃圾等废弃物为主要原料,将居民生活和工业生产中产生的废弃物经过压缩、堆肥和燃烧等方式转化为新的资源和产品的产业集群,其主要目的是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园区主要以“废弃物―再生资源―产品”为运行路线,而这种资源的价值增值过程往往存在着最优路径,即通过园区企业之间的协作和分工,将再生资源合理配置和利用,可实现资源在不同产业间的转移,从而达到资源利用率和资源价值增值最大化的动态长链过程。但在实务操作中,由于企业之间分工合作不理想和资源利用方式不合理,使静脉产业园中存在着“不经济”“低效益”的价值链,从而影响整个园区的效益。因此,探索科学全面的静脉产业园价值链评价方法,找出园区内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低下的价值链以对其优化,是提高静脉产业园整体效益的关键。

价值链理论由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迈克尔・波特教授于1985年在《竞争优势》一书中最先提出,他认为每一个企业都是设计、生产、销售过程中进行的种种价值活动的集合体,这些价值活动共同构成了整个企业价值创造的“价值链”。据此,学术界也相继出现了从多种视角来构建产业循环经济价值链的思想,如王建明等(2009)基于价值网视角从宏观产业链和微观企业两个角度间接地评价了江苏地区企业循环经济价值链;赵春雨等(2009)通过分析工业园循环经济价值链的价值构成要素及运行模式,对模型进行模拟分析,得到各价值要素对循环经济价值链的价值创造能力的影响程度。而对于静脉产业园的循环经济评价分析,日本学者的研究已走在了世界的前沿,提出了采用物质流分析(MFA)方法和从物资生产率、再利用率、最终处置量三个方面建立指标来评价静脉产业园的绩效。而我国对静脉产业园循环经济评价体系的研究不多,主要以王军和岳思羽等(2009)学者通过分析日本北九州静脉产业园的物质流转情况,从园区经济发展、资源循环利用、污染控制和园区管理角度细分指标,提出建立静脉产业园的评价指标体系。这一体系已被环保部于2006年9月采用,并制定了《静脉产业类生态工业园区标准(试行)》(HJ/T 275.2006),成为规范静脉产业园的建设和运行的标准指南。但是目前对静脉产业园的循环经济评价很少从价值链的角度来准确测算评价内部不同产业链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本文将从静脉产业园的价值增值角度来评价静脉产业园循环经济价值链,即从“废弃物―再生资源―产品”这一价值流路线来建立评价考核要素。具体来说,应以各价值链的废弃物收集和处理效率、废弃物转化为再生资源比率和转化的成本利润金额以及废弃物转化中的二次污染量和环境损害水平等角度来横向比较园区各价值链的运行效率。

二、静脉产业园循环经济价值链评价要素

静脉产业园的生产链条延长过程一般包括废弃物回收、再资源化、最终处置和再生资源加工四个阶段。根据迈克尔・波特提出的价值链原理,工业园区各价值链上的企业所创造的价值并不是由企业各种活动价值的简单加总而得,它还包括各企业价值运动的相互影响性。因此,在考虑影响工业园区价值链运行效率因素时,除了要考核四个环节内部的价值运动,还应将这些价值运动的相互联系所创造的价值考虑进来。具体来说,第一,废弃物的回收阶段。这一阶段主要是将城市的废弃物以一定的组织进行有序的回收和分类,最大限度地回收生产生活中的废弃物是本环节的重点,这是各废弃物再资源化的价值运动的开端。第二,废弃物再资源化阶段。这一阶段主要是运用一定的技术和投入新的原材料和能量,将分选后的废弃物进行资源重新加工以循环再利用的过程,这是静脉产业园各循环经济价值链价值增值出现明显悬殊的阶段。第三,废弃物最终处置阶段。这一阶段是将前两个阶段产生的最终废弃物在无害化处理后以最合理的方式处置的过程,其目的是最大程度地降低环境污染,是保证园区环境效益的阶段。第四,再生资源加工阶段。这一阶段是按照各再生资源的价值属性和市场信息,运用专业设备和技术,将其加工成不同类型产成品的过程。这一过程是园区发挥经济效益的关键阶段。因此,总结以上四个阶段各自的重点,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建立静脉产业园循环经济价值链的评价要素:

第一,废弃物处理水平。静脉产业园的首要任务是消纳城市居民和工商企业产生的废弃物,因此其循环经济价值链的效益应首先体现在其处理园区废弃物上所做的贡献,它主要表现为各产业链处理的某种废弃物相对于整个园区回收和新产生的该种废弃物总量的比例。而园区某种废弃物的回收和产生量可以该园区的数据监测部门监测到的数据为准;园区各价值链的废弃物处理量则可根据链上各企业的相关数据加总求得。

第二,资源再利用水平。资源的再利用是静脉产业园循环经济价值链得以延伸的前提,因此应将资源再利用水平列入园区各循环经济价值链评价体系中来。从各价值链某种资源重复利用量占整个园区的利用水平来评价资源的再利用率。

第三,废弃物再利用收支水平。在静脉产业园的废弃物再利用过程中需要企业投入原材料、设备和人工成本等。如果再利用成本远远超过再利用产生的经济效益,则企业再利用资源的动力就会变小,企业所处的价值链则易出现断裂。当再利用成本远远小于再利用带来的经济效益时,园区内循环经济价值链则会不断延伸,直至与其产生的经济效益达到平衡。所以,废弃资源的再利用成本和收益的大小是直接关乎静脉产业园内循环经济价值链存续的关键。

第四,废弃物排放水平。静脉产业园循环经济价值链的生态效益还有赖于园区内最终废弃物排放量和其带来的外部损害成本,而园区的最终废弃物排放率可由各企业的废弃物排放量的测度值获得,也可通过物质流分析方法测度出园区内各企业产生的废弃物总量的相关排放数据,并依据废弃物排放水平,利用专业环境成本系数值转化方法(如日本综合产业技术研究所开发的Life-cycle Impact Assessment Method based on Endpoint Modeling,简称LIME法),从价值角度测算出排放的最终废弃物的外部损害成本大小,以找到园区内循环经济产业链上生态效益低下的环节。

三、静脉产业园循环经济价值链评价模型构建

静脉产业园循环经济价值链评价要素分为价值指标和物量指标,评价指标的单位并不统一,为了能客观地得到各价值链运行效率结果,本文采用可拓优度评价法的思想,结合循环经济价值链的结构特性来建立静脉产业园循环经济价值链评价模型,得出选取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最优和最差的循环经济价值链(刘潇,2006)。

(一)可拓优度评价方法原理

(二)静脉产业园循环经济价值链评价模型案例分析

表1中的指标C1~C12可描述为两类:

生态效益方面。第一类是资源再利用水平指标。C1:废弃物处理率,表示循环经济价值链所处理的某种废弃物数量与园区收集的该种废弃物数量的比重;C2:废气利用率,表示循环经济价值链收集和被重复利用的废气量与链上各企业生产过程中收集和新产生的废气总量的比率;C3:废水利用率,表示循环经济价值链收集和被重复利用的废水量与链上各企业生产过程中收集和新产生的废水总量的比率;C4:固体废弃物利用率,表示循环经济价值链收集和被重复利用的固体废弃物数量与链上各企业生产过程中收集和新产生的固体废弃物总量的比率。第二类是污染控制水平指标。C5:最终废气排放率,表示循环经济价值链最终向外排放的废气量与生产过程中最终废气总量的比率;C6:最终废水排放率,表示循环经济价值链最终向外排放的废水量与生产过程中最终废水总量的比率;C7:最终废渣排放率,表示循环经济价值链最终向外排放的废渣量与生产过程中最终废渣总量的比率;C8:最终废弃物的外部损害成本,表示循环经济价值链最终废弃物排放量所对应的外部损害成本大小。

经济效益方面。C9:循环经济价值链利润总额,表示一定时期内循环经济价值链所创造的利润总额;C10:表示一定时期内循环经济价值链所花费的成本支出总额;C11:表示循环经济价值链本期较上期利润增加额;C12:表示循环经济价值链本期较上期成本减少额。

结合表1的原始指标数据可进一步分析,生态效益方面,的废弃物处理率和废水利用率是最低的,而最终废气和废渣的排放率又是最高的,进而导致最终废弃物带来的外部损害成本也非常高;经济效益方面,其循环经济利润总额在偏低水平,并与前期比较无较大提升倾向。因此,首先,要提高其废弃物处理量,充分发挥其在园区的应有的作用。然后,应该改善设备以提高废弃物利用率,并严格监控其废气排放情况。最后,此价值链上的企业应借鉴价值链上企业的管理经验,通过加强企业间的合作来提升利润增长空间。

另外,价值链的优度评价结果也偏低,其生态效益指标中最终废渣排放率和外部环境损失成本都很高,而且其利润额小于成本额,从而出现了“循环不经济”的困局,必须不断降低循环经济运行成本,优化价值链产能排放方式,提升其运行效率。

四、结论

静脉产业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基础,建设静脉产业园既是有效治理城市污染和环境管理的有效实现形式,也是将废弃物转化为各种有用资源、城市发展循环经济的有效途径。我国静脉产业园的建设尚在初步阶段,从园区不同产业和企业角度来评价静脉产业园循环经济生态和经济效益是找到园区薄弱环节的有效途径。当然在实践中,静脉产业园的运行效率还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如园区的集约化程度不高、产业链的稳定性差和政府的扶持力度不够等。因此,这就需要政府和企业结合实际,继续保障静脉产业园循环经济价值链的准确评价。对于持续高耗能、高污染、不经济的产业链应及时改组以优化升级,链上效益极差的企业则应及时予以取缔;而对于已充分实现了生态效益但经济效益相对落后的产业链,政府则应加大补助力度,从而从各产业链逐个提升运行效率来提高静脉产业园的总运行效率,以努力构建一个环保、高效的静脉产业园。

【参考文献】

[1] Porter, M. Competitive advantage [M]. New York: Free Press,1985.

[2] 王建明,陈红喜,余健.循环经济产业价值链测度的实证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9 (10):118-121.

[3] 赵春雨.循环经济价值链的价值要素模型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 (15):111-116.

[4] City of Kitakyushu. Kitakyushu international center, Japan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agency; Kitakyushu office, institute for global environmental strategies [Z]. Kitakyushu City: Handbook of Environmental Measures in Kitakyushu City,2004:42-50.

[5] 岳思羽,王军,乔琦.静脉产业类生态工业园区的建设方法分析[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9(7):60-63.

[6] 周莹.静脉产业类生态工业园的综合评价研究[D].湖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7] 郝珍珍.基于价值链理论的静脉产业园竞争力研究:以天津子牙循环经济产业区为例[D].天津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循环经济产业研究范文第7篇

[关键词]产业集群;循环经济;生态化模式;政策产业集群

作为一种新的产业发展模式,在增强区域竞争力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产业集群虽为区域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但也面临着巨大的考验。我国的产业集群在发展时很少考虑当地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它们大多采用“资源-产品-废物”的传统经济发展模式,这种发展模式为经济带来的高产出是以资源高消耗、环境高污染为代价的,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集群的发展和当地经济水平的提高。另外,传统产业集群内部企业间的共生理念较差,竞争效益往往大于协同效益,再加上产业链比较单一,因而集群生态系统较为脆弱。这些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产业集群的动态演进和可持续发展[1]。因此,为了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改善人类的生存环境,产业集群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生态化道路,以保证产业集群的转型升级与可持续发展。

一、循环经济与产业集群的耦合

循环经济作为一种生态经济,是产业集群生态化发展的重要手段,主要原因在于循环经济与产业集群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耦合共生[2]。具体表现如下:一是两者都有地理位置上集中的趋势。相对来说,单个企业实施循环经济会花费巨大的成本,而多个企业联合实施的费用将会大大低于企业单独实施的总费用。因此,通过设施共享、资源共用的形式能够有效降低单个企业的投资,但是这需要共享资源的企业在地理位置上相对集中。产业集群中的企业具有地理位置上集中的特点,所以两者结合,可有效降低副产品或废弃物的运输成本,进而降低交易费用,提高集群企业间的协同效应。二是两者都需要形成产业链网。循环经济的发展关键在于,基于产业链的扩散效应和传导机制,当产业链上的某个企业率先掌握清洁生产或替代技术后,新技术便会通过产业链诱发上下游企业进行技术研发,再层层传导至整个产业链。因为循环经济发展对物质能量具有梯级利用要求,而产业集群中不同链级上的企业对于物质能量的需求有所不同,其链式效应也正好满足了循环经济对物质能量的要求,所以两者结合,能够很好地解决生产中的副产品或废弃物问题,从而减少资源浪费,降低环境污染。三是两者都具有外部经济性。循环经济要求利用更少的资源和更低的环境代价来生产满足人们需要的产品。它将经营目标从单一产品过渡到社会服务,即既谋求产品的整体功能,又谋求资源环境的和谐度以及社会公众的满意度,实现了外部经济。同样的,产业集群的规模效应增强了谈判、议价能力,节约了运输成本,加大了资源信息共享,在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同时,提高了集群整体竞争力,提升了区域形象,具有显著的外部经济性。综上所述,产业集群网络能够为循环经济中物质能量的梯级利用提供良好的渠道,同时能够提升资源共享程度,降低交易费用;而循环经济在产业集群中的实施能够降低环境污染,优化资源配置[3]。两者结合对彼此优势的发挥具有促进作用,这对于产业集群生态化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基于循环经济的产业集群生态化模式

利用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推动产业集群的生态化,除了要强化二者有机融合的理念之外,还要探讨基于循环经济的产业集群生态化发展模式。本文提出的产业集群生态化是以产业集群为载体,以循环经济为手段,在外界环境的刺激下,通过源于核心企业的生态化拉动关联产业乃至整个集群实现生态化[4]。

(一)产业集群内部的生态化模式

产业集群内部的生态化模式有三个层级:一是核心企业层面的生态化,二是主导产业层面的生态化,三是网络支撑层面的生态化[5](见图1)。核心企业在市场机制和政策法规的驱动下,会率先利用循环经济在企业内部推进生态化生产,具体行为包括产品绿色设计、能源梯级利用、不合格产品的再加工、副产品及废弃物的再资源化及无害化处理等。随着核心企业生态化进程的加快,周边企业势必会受到影响。在纵向上,与核心企业处于同一产业链条上的企业会以核心企业为中心,从原材料采购、生产、分销等环节实行生态化生产,如生产环保节能原料、使用简易包装等;在横向上,竞争企业会以核心企业为标杆,进行绿色设计,研发清洁生产技术,实现生态化生产。这就形成了产业集群生态化中的核心企业层。由于产业集群网络中企业的密切相关性,随着集群企业自身生态化的逐步深入,其影响会逐渐蔓延到关联企业。首先,消费者在选择产品时,会优先选择环保节能的产品,这在一定程度上为企业生态化生产提出了新的要求;其次,企业为了自身生态化建设的进一步发展,在选择供应商或经销商时,势必会设定生态准入规定,使供应商、核心企业、分销商之间形成生态企业联盟,从而生成产业集群生态化循环中的主导产业层;再次,由于集群中企业的相对集中,加上自身消化副产物或废弃物的能力有限,在进行生态化发展时,核心企业层和主导产业层会产生大量废弃物堆积,从而带动了产业集群中废弃物专业处理企业的崛起,这些企业不仅承担了产业集群中废弃物无害化、再资源化处理的责任,还为部分企业废旧产品再加工利用提供了原料;最后,循环经济在产业集群中的开展,离不开技术以及人才的支持,高校或科研机构在其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它们源源不断地为集群生态化建设输入技术及人才。这些共同构成了产业集群生态化中的网络支撑层。在产业集群生态化的三类层面中,核心企业层及主导产业层的生态化对集群生态化的影响是最大的。这些不同层次中的企业相互内嵌、耦合,使不同产业集群从不同的角度开展循环经济,进而突破主导产业的限制,推动集群内外部的生态化发展。

(二)产业集群间的生态化模式

由于其扩散效应,产业集群的生态化必然会使三大产业中的企业发生紧密的联系,这样,就会形成以生态化产业集群为核心,三大产业经济实体相互作用、共同发展的产业集群生态化局面。农业作为第一产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位置。种植业作为基础农业,规模大多不大,种类划分相对集中。为了节约成本,农户会主动采取周围可有效利用的原料来发展农业,形成循环,以实现交易的内部化,这种最基本的生态化模式有效解决了集群中废弃物的处理问题。工业是我国的支柱产业,在区域经济增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工业产业集群是实行生态化、发展循环经济的主体,它对新技术、新材料、节能环保的要求最高,生态化在工业产业集群中的应用能有效地减少资源使用,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第三产业是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主要包括低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的信息业、服务业、文化产业等,生态化的发展有利于其副产物的相互交换以及废旧产品的再次回收利用。产业集群生态化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往往会跨越集群边界,在多个产业集群中产生影响。图2是以农业产业集群生态化延伸出的三产业集群联动的简单示意图。在图2中,主导产业集群是农业产业集群,在该产业集群中,有细分的种植业、养殖业。种植业包括花卉产业、蔬菜产业、农作物产业;养殖业包括畜禽养殖业及渔业。种植业产生的秸秆可以作为养殖业的养料,养殖业产生的动物粪便等既可以用作种植业的肥料,也可以用作沼气池生产沼气的原料,沼气池产生的沼气可以当作生产生活的能源。这种物质循环构成了整个农业产业集群的生态化。由于产业集群生态化的扩散,种植业及养殖业中的粮、菜、畜、禽等可以用作食品进一步深加工,加工产生的下脚料可以作为工业产业集群产生的废料输入农业产业集群的沼气池。这样农业产业集群及工业产业集群便通过循环联系了起来。农业产业集群中的花卉产业及蔬菜产业通过适当建设可以发展成为服务业中的生态观光产业集群,这样农业产业集群与服务业产业集群又联系了起来。这种上农下渔、工农服务业复合的生态化模式对于副产物的综合利用、集群整体效益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产业集群生态化发展到一定阶段,便会形成无废、高效的循环经济联合体,致使一二三产业在产业集群中联动发展,这就达到了产业集群生态化的最终目的。

三、产业集群生态化模式实施的保障政策

在实践中,产业集群生态化既要结合地区特点采取适合集群发展的生态化模式,又要制定有利于推进产业集群生态化顺利进行的配套政策。本文从政府引导、合法机制建设、生态化平台构建三个方面阐述推进产业集群生态化模式实施的配套政策的制订。

(一)基于集群发展阶段的政府引导

目前,我国多数产业集群处于“粗放型”生产阶段,“集而不群”的现象较为明显,生态化建设较难展开。因此,政府要进行适时的“补位”和“归位”。在产业集群生态化的开始阶段,要通过投融资体制改革和税收优惠政策吸引核心企业进行生态化建设,并对产业集群中的生态化项目,尤其是企业生态化项目进行资金扶持、技术引进、人员培训等,以逐步形成“政府引导、企业参与”的产业集群生态化机制[6]。在产业集群生态化的成长阶段,要注意将重点从核心企业逐步过渡到主导产业,进而对已存在的传统产业集群进行“补链”,引进相关企业入驻,以促进集群副产物的吸收,不断降低产业集群生态化风险,引导其合理发展。在产业集群生态化的成熟阶段,政府要不断完善产业集群的基础设施建设,包括水、电、物资采集,垃圾处理等。同时要引导高校、科研机构参与产业集群的生态化,开发循环经济技术,共同打造一个集技术、人才、信息共存的生态集聚体,推动产业集群生态化的有效发展,并在集群生态化建设步入正轨后逐渐退出,由市场来自动调节其发展。

(二)建立合法化机制

合法机制会迫使组织采纳外部环境中具有合法性的行为方式,其最终结果是通过模仿或学习,使环境中的组织采取了相似或一致的做法。产业集群生态化合法机制的制定可以使生态化成为一种发展理念或模式,进而使产业集群中的主体形成自发的生态化发展模式。为此,一方面要完善环保法规,设立行业标准,制定系统的企业绿色评价体系,采用绿色GDP对企业的生产情况进行评价,以优化资源配置,保护环境[7]。另一方面,要设立环保税,按照废弃物排放量的范围划定不同税率,对污染严重的企业采取高税率,征得的环保费用于对环保企业的奖励或对环境污染的治理。这样,不仅消除了环保的负外部性,也促进了经济结构的调整。合法机制能使产业集群中的企业在外界的压力下,主动采取生态化发展方式,促进产业集群生态化的顺利进行[8]。

(三)构建生态化平台

要使生态化在产业集群中顺利进行,还要建立保障生态化持续进行的生态化平台。首先,要建立资源信息共享平台,以了解集群企业副产物的种类和数量,使集群生态化中的“补链”得到切实应用,节省交易费用,减少浪费;其次,要完善网络支撑层面的废弃物回收利用平台,改善废弃物的分类拆解以及再资源化的处理体系,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最后,要建立循环技术交流平台,促进集群内部关于清洁能源生产、高效资源利用、节能减排等生态经济核心技术的创新与应用。

四、结论

循环经济产业研究范文第8篇

关键词:黔东南;钒矿;循环经济

中图分类号:F40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6)29-0123-03

钒矿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贵州省黔东南州蕴藏着丰富的黑色页岩型钒矿以及开发利用钒矿资源相配套的各种生产要素条件。大力发展钒矿产业的循环经济,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可持续性发展的必然选择,是提高钒矿资源利用效率、提高钒矿产业经济效益的重要举措,也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途径。

1 黔东南州钒矿开发利用现状

1.1 社会经济条件

1.1.1 基础条件与设施

黔东南州交通十分便捷,州府凯里距省城贵阳160余km,全州已实现县县通油路,乡乡通公路;黎平机场已实现建成通航;沪昆高速公路横贯境内岑巩、镇远、三穗、剑河、台江、凯里、麻江等县市;西南铁路大通道湘黔铁路复线途经镇远、施秉、黄平、凯里、麻江等县市,初步形成了公路,铁路和航空的现代交通网络。昔日交通、信息、文化闭塞的黔东南已做好了承接中东部产业发展的准备[1]。

1.1.2 钒矿市场需求

钒是重要的合金和功能材料,属于战略资源,素有“金属维生素”之称[2]。

近年来,随着我国钢铁生产规模以及产品结构的不断调整变化,钒在我国的应用总量也在不断增加,从在 2005~2011年钒的产量在逐年增长,其增长率保持在 5%~20%之间,在2012年钒产量短暂下降后,2013年钒产量又重新提高,增长率达50%,因此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我国钒矿产量仍会保持一定的增长势头[3]。

1.1.3 国家和地方产业政策的扶持

西部大开发给黔东南州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黔东南州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加良好的环境,更加优惠的政策,更加优质的服务,因此,黔东南州迫切需要拓宽新的工业经济增长空间,而黔东南州丰富的钒矿资源为工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1.2 开采有利条件

黔东南州钒矿资源属海相沉积成因、层状、似层状产出的矿床。

矿层直接顶板为黑色炭质泥岩、局部为页岩、黑-灰黑色炭质粉砂质泥岩和炭质泥质粉砂岩,属半坚硬岩组,厚度较大。

矿层底板为灰黑色薄层纹层状硅质岩,坚硬性脆;顶、底板较稳固,开采技术条件较好。部分矿山,矿层出露在地表,地表植被少,剥采比低,适宜露采,成本低,效率高。

矿层及其顶板均为炭质页岩,属相对隔水层;底板为硅质磷块岩和硅质岩,属弱含水层;水文地质条件属简单类型。钒矿区域水质较好,地下水不低于Ⅱ类标准,地表水不低于Ⅲ类标准,矿坑排水对附近水体无大的影响。应该高度重视以坑采方式开采的矿山,由于开采时大量疏排地下水,造成了区域性地下水位下降,影响农田灌溉及人畜饮水,甚至造成地表变形[4]。

根据全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2015年前对镇远县、岑巩县、施秉县、三穗县、台江县、黄平县、麻江县和丹寨县等地25个勘查区开展钒矿的普查或详查工作,远景资源量约V2O5100万吨。

1.3 开发利用现状

黔东南州境内钒矿含矿层分布较广,通过找矿勘查,预计可供开发的钒矿层位稳定,远景资源量较大。

州境内已探明钒矿总资源量28.81万吨,其中已审批钒矿资源量23.85万吨,未审批钒矿资源4.32万吨经上述工作已初步查明,并伴生镍、磷、铀等多种矿产。

黔东南州黑色岩系钒矿资源主要分布在镇远,黄平,天柱,三穗以及施秉等县,保有V2O5可采资源量23.85万吨,目前可供开采的天柱县大河边伴生钒矿13.54万吨,其静态保障年限31年,动态保障年限25年;

三穗县煤炭井钒矿6.92万吨,其静态保障年限16年,动态保障年限13年;

黄平县纸房钒矿1.9万吨,其静态保障年限4年,动态保障年限3年;

而施秉县新城钒矿0.62万吨、镇远县两路口钒矿0.17万吨、镇远县火石洞钒矿0.41万吨、丹寨县南皋磷矿伴生钒矿0.28万吨,其静态保障年限和动态保障年限都不足2年。

根据钒矿资源调查现状,统筹钒资源开发利用与自然和谐发展,兼顾地区、县(市)和企业利益,高效管理,将黔东南州的钒矿划分10个允许开采区,7个禁止开采区,并实行不同的管理措施,见表1。

目前,黔东南州已建的钒矿项目不多,已建或筹建的6家提炼钒企业分布于三穗县、镇远县、黄平县、天柱县、台江县,大部分企业矿区采用露天,少部分也有坑采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生产[5]。

1.4 开发中的主要问题

1.4.1 勘查程度低

黔东南州蕴藏大量尚待开发的含钒黑色页岩,地质勘查资金投入不足,地质工作主要局限于浅部,工作程度低,钒矿产资源储量大部分尚未查明。从源头上制约了钒矿业进一步开发利用。

解决黔东南州钒资源勘查的瓶颈问题:一是提钒企业探采结合,提高储量级别,提高钒资源的保障程度;二是地勘单位和提钒企业通过股权置换加快地勘工作。

1.4.2 布局欠合理,开发利用总体水平较低

已建或筹建的6家提炼钒企业分布于三穗县、镇远县、黄平县、天柱县、台江县。有的企业选址布局欠合理,技术装备水平较差,矿业结构不完善,节约和集约利用程度不高,附加值不高。这将会制约全区钒资源开发利用的整体水平。

1.4.3 管理、技术人才缺口大,矿政管理有待完善

①黔东南州经济欠发达欠开发,待遇较低,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严重缺乏;②矿业权市场建设滞后,矿业资本市场不够发育和规范,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的融资渠道不畅,现有体制和机制不健全;③矿业发展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使矿业权人的合法权益得到充分保证;④地矿行政管理基础工作薄弱,需要进一步加强执法监督力度;⑤需进一步治理整顿矿产资源管理秩序,防止非法采矿、无证勘查或开采、越界勘查或开采、非法转让矿业权等违法行为。

2 黔东南州钒矿循环开发利用建议

2.1 黔东南州钒矿循环经济发展环境分析

目前,我国矿业面临更为复杂的竞争环境,发达国家注重发展高新技术和高附加值产业,利用科技力量实现了产业从外延型、数量型向内涵型、质量型转变,产业梯度转移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

与此同时,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极大地促进基础设施建设,大大改善工业发展的外部条件,为工业发展提供难得的机遇,贵州经济发展的步伐明显加快,对外经济联系与贸易往来也与日俱增。

黔东南州循环经济工业基地处于南-贵-昆经济区东北缘,直接受到华中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经济区的辐射影响。从更广域的范围来看,本区处于泛珠江流域经济合作区和长江流域各经济区域共同影响的地带,并较省内其他地区更多地受到珠江流域经济力量的影响。

在广阔的黔东腹地范围内,蕴藏着丰富的林业、矿产、生物等资源,是自然资源富集的地区之一,资源优势突出,能够为基地相关产业的发展提供充足的原材料。

20世纪50年代以来,国际市场钒的价格变化,受钢铁工业产品上涨下跌的影响,价格有所波动,近期钒矿价格处于低位,但根据国内有关专家预测,随着经济平稳回升,城镇化建设加速推进及钢铁行业回暖,还有钒电池等新能源的开发利用,V2O5价格还有一定的上行空间,钒产业的盈利能力有望得到提升。

黔东南蕴藏大量的石煤型钒矿,以钒资源为切入点,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高效利用钒矿资源,逐步建成贵州省重要的钒矿产品生产、加工和出口基地,将成为黔东南州新的经济增长点。

2.2 黔东南州钒产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探讨

钒矿产业循环经济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宏观层次,即大循环,主要为矿业循环提供有利的经济和政策保障;中观层次,即中循环,通过建立产业园区,延长钒矿资源产业链,合理配置各种资源,提高区域产业联合体的经济效益;微观层次,即小循环,在企业内部利用高科技技术,做到清洁生产,同时充分开采和利用伴生矿产,合理排放等,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2.2.1 钒矿企业内部循环模式(小循环)

黔东南州钒矿企业内部实现循环经济主要体现在废气治理、节水措施、废渣综合回收利用、钒矿床多金属的循环利用等几个方面。

黔东南州钒矿床矿石中含钼、钴、镍等多种金属和非金属矿种,如达到工业开采价值,则应选用先进合适的工艺,实现多矿种的综合开发利用。

在钒矿企业中,可以根据黔东南州钒矿资源的赋存条件,选择合理的开采方式和生产工艺,提高钒矿资源和其他伴生金属的采出率和产品的质量,推广节能、节水先进适用技术,提高尾矿的利用率,实现废水、废渣的综合回收利用,降低环境污染,实现废气的零排放,减少进入生产环节的物质、能量消耗。

2.2.2 钒矿企业循环模式(中循环)

传统的钒矿生产是以钒矿资源的开采和选冶初加工为主,生产经济的增长是按照“资源产品废物排放”的模式来实现,钒产业链比较短,要实现循环经济模式,就应考虑到拉长产业链,不断提高提钒冶炼的科技含量,延长钒矿价值链条,实现产品优化升级,提高经济附加值,更好地消化吸收废弃物,积极培育下游主导产业。

实现节能降耗、资源综合利用和清洁化生产,资源循环利用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建议在将精细加工如钒铝合金、钒铁合金、氮化钒、钒薄膜、钒电池等科技型企业,布局在工业园区内发展,园区内统一规划,集中生产,集中管理,集中治污,变废为宝,化废为利。

实现产业共生耦合,形成钒工业相关联的“产品链”,构建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2.2.3 黔东南州钒矿综合协调发展(大循环)

黔东南州政府要从政策导向和投资导向两方面加以引导,在以钒产业的主导的情况下,建设产业群,构建循环利用资源你的制度和政策体系,为企业发展循环经济起引导作用。

同时要大力宣传循环经济理念,使政府、市场、人民大众协力配合,发展旧物调剂和资源回收产业,在整个社会的范围内形成“自然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循环经济之路。

2.3 黔东南州钒产业循环经济发展对策

①鼓励矿山企业创造条件,通过发行股票、债券、项目融资等多种形式,筹集资金用于勘查和开发钒矿资源。规范地质勘查工作,维护地质勘查市场秩序,保护地质勘查投资者和勘查作业单位的合法权益。

②建立钒矿探矿权管理档案,提高勘探单位的探矿权资质要求,要求探矿权的最低投入,推行钒矿探矿权竞价出让制度,新设置钒矿探矿权以招标拍卖挂牌等市场竞争方式出让,切实保障探矿权人的权益,通过市场行为来调动社会资金促进资源的勘查、开发,实现收益最大化。

开展钒矿地质勘查高新技术研究与开发,提高钒矿地质勘查技术和装备的国产化水平。查明黔东南州钒矿的资源储量,各级储量比例和空间分布,为钒矿资源规划利用提供依据。

③研究钒矿石的物理力学性质和化学特性,矿石和顶底板围岩稳固性,矿区内边坡稳定性,矿石粘结性和自然性,放射性元素等有害物质,为矿石的开采提供可靠依据。

研究钒矿石矿物成分和化学成分,钒矿石结构构造和矿物嵌布特征研究,矿石类型和品级划分,共生和伴生的有益组分为钒矿的选冶提供可靠的依据。

④黔东南州钒矿的开发利用的环境治理工作是实现钒矿循环经济的第四个重要的环节,坚持绿色矿业发展道路[6],是其必然选择。发挥政府引导和调控作用,协调各方利益关系,即国家、矿山企业、矿山所在地居民三者利益的协调。转变环保理念,倡导生态、社会、经济效益相结合,坚持钒矿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并重的原则,树立矿业可持续发展观念,实施钒矿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战略,做到“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

参考文献:

[1] 贵州省地质矿产局.贵州区域地质志[M].北京:地质出版社,1987.

[2] 文.国内外钒资源与钒产品的市场前景分析[J].世界有色金属.2001, (11).

[3] 吴起鑫,王建平,车东.顾亚中国钒资源现状及可持续发展建议[J].资源 与产业.2016,(6).

[4] 刘玉红.贵州省黔东南州钒矿地质特征和循环开发利用研究[D].长沙: 中南大学,2009.

循环经济产业研究范文第9篇

关键词:循环经济;产业成长;经济外部性

中图分类号:F205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7)01-0141-03

随着全球经济增长与环境资源之间矛盾的加剧,我国加快循环经济发展意义重大。目前,已有文献多从企业角度进行理论分析和研究,单纯从产业角度专门研究的资料非常罕见。笔者认为,推进循环经济模式的关键还在于对产业发展特征及机理的认识与把握,因而探寻其规律性,为制定相关产业发展对策提供可行性依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循环经济的内涵

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它要求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规律重构经济系统,将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生态设计和可持续消费等融为一体,以达到经济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的和谐循环,维护自然生态平衡。循环经济遵循的原则是:减量化原则(Reduce),即用较少的原料和能源投入来达到既定的生产目的或消费目的,从而在经济活动的源头节约资源和减少污染;再使用原则(Reuse),要求产品和包装容器能够以初始形式被多次使用,以提高产品和服务的利用效率;再循环原则(Recycle),通过把废弃物再次变成资源以减少末端处理负荷。

循环经济的产业体系由三个层次形成:一是企业内部微循环系统,即在企业内部实现物料循环;二是企业之间中循环系统,即企业之间进行循环,其典型模式是生态工业园,以消除单个企业内无法消解的一部分废料和副产品;三是社会静脉产业的大循环系统,在整个社会范围,建立旧物调剂和资源回收产业。

二、循环经济模式下的产业成长特征

产业成长是一个产业从萌芽、产生到衰退的整个过程,或者说一个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存在的延续过程。产业成长一般要经历萌芽期(形成期)、扩张期、成熟期及衰退期四个阶段。形成期是指某个产业产生以后的要素投入、产出规模和市场需求缓慢增长时期;成长期是指某个产业的要素投入、产出规模和市场需求迅速增长的时期;成熟期是指某个产业的市场饱和,要素投入、产出规模进入缓慢增长的时期;衰退期是指某个产业的要素开始趋于退出,产出规模和市场需求下降日益增强的时期。

产业成长具有如下重要特点:一是在成长的过程中会呈现出有规律的阶段性,然而任一产业都不能保持永久的昌盛繁荣。二是在产业形成发展的过程中,各个发展阶段具有紧密的关联性,前一阶段是下一阶段发展的基础,后一阶段是前一阶段的必然延伸。然而具体产业的成长如同生命个体一样,在形成演变的过程中,会表现出阶段性的差异或生命周期的不规律性。因此,并不是每一个产业都必定经历形成、扩张、成熟和衰退四个阶段。三是在产业成长的不同阶段,要素投入、产出规模、市场需求、利润率会存在不同程度、不同水平的差异或变化。

产业成长表现出的周期性特征从外在表象形式看,呈现为倒U型或S型。产业在衰退期由于变革或新的技术转变也可能会重新开始“形成―扩张―成熟―衰退”的循环演变过程。产业发展从内在表现形式看,其成长也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见图)。在某一产业的形成初期,由于企业内外环境的不确定性和拓展市场成本的障碍等因素,产业发展的各项成本费用均较高,表现为产业内进入企业数量的不稳定性和产业成长的缓慢以及各种制度、约束的不健全;之后,随产业内企业数量的增加,产业内一些制度规则开始规范化,同一产业内的企业行为逐渐趋于合理;经过一二阶段的发展过程后,产业内行业规则、技术条件、专业人员等趋于成熟和稳定,产业从规模、市场、投入等方面进入持续平稳发展阶段;在下一个时期,产业内部会在竞争机制的诱导下,进一步调整内部结构,使之更加合理化,并在此基础上继续发展进入扩张或成熟期。

1)形成阶段;2)内部合理化阶段;3)持续发展阶段;4)再合理化与扩张阶段

此外,与传统模式下的产业相比,循环经济模式下的产业成长还具有如下重要特征:

(一)经济行为主体的负外部性降低

经济学中的外部性(economic externality)是指一个经济主体的经济活动对其他经济主体的福利产生的影响,这种影响可能是正面的也可能是负面的。正面影响是指为另一方带来好处,负面影响是指为另一方带来坏处。循环经济模式的构建使企业对环境的负外部性尽可能地降到最低,在企业内部或产业链内部最大限度地消融废弃物,从而达到资源投入的有效利用,消除了传统生产模式造成的生产不经济和环境负外部性。

(二)纵向一体化、横向一体化趋势加强

在循环经济模式下,单个企业难以消融自己产生的全部废弃物,因此,在具体规划中,更多的是依据生态学原理和循环经济理念,建立类似于自然生态系统的“企业共生网络”,以达到物质、能量的最大利用。这样一来,使原本可能不存在联系的企业与产业之间产生了密切相关的联系;一些企业或产业为了实现循环经济物质减量化的要求,甚至不断拓展、延伸产业链条,从而加深、加剧了一体化趋势。

(三)企业行为绩效增加

循环经济模式下的企业通过副产品的利用而在一定区域内聚集,通过生产上的合作和产业链的延伸,实现更大范围内的物料循环和再利用,从而提高了整体系统和范围内的资源使用效率,增加了企业收益。具体表现为:减少了企业用于污染治理的费用;由于废弃物的再度利用,降低了相关企业的生产要素投入支出;由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特定要求形成的产业集聚和企业集聚现象,导致外部规模经济,从而大大增强了企业效益。

(四)特定资产的专用性导致行业进入退出成本上升

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它通过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生态设计和可持续消费融为一体,因此,要求在公共设施、产业项目、企业生产中广泛应用资源节约和替代技术、生态无害化技术、资源回收利用技术和设备等。由于循环经济模式中对特定资源回收利用的设施与技术设备的专用性较强,所以会给相应企业带来进入退出成本的障碍性。

(五)产业关联的内容、形式发生变化,产业关联度加强

产业关联方面表现的特征为:一是产业关联的内容发生变化。传统模式下产业之间的关联主要表现为企业之间的实物交易,在循环经济模式下,企业间实物关联的内容由原来的产品交易变为产品、废物废料的双重交易。形成循环经济链条的企业基于彼此间废物、废料多重利用建立起来的合作共生关系要求对内对外均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在这种关系中,企业间原有的主要通过市场进行的产品交易被以废物、废料为主的交易所替代,单纯的产品交易在这类以循环经济为纽带联系起来的企业间变得次要。二是产业关联的形式发生变化。在循环经济模式下,产业的基本单元――企业之间的联系遵循生态学规律,按照“减量化、再循环、再利用”原则,实现物质、能量的梯次循环和利用。企业间的关系由原来的主要竞争关系变为合作共生关系。企业间形成循环经济的主要形式是生态产业链。生态产业链以上一环节的二次能源成为下一环节的一次能源,并尽可能使所有的能量都得到循环往复利用为特征,从而实现物质利用最大化和废物排放最小化,提高能源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减轻环境负担。因此,依托生态产业链链接起来的企业之间不再是产品、技术、人才等要素的竞争关系,而是基于能量流动和物料循环利用建立起来的合作共生关系。三是产业间关联度加强。由于循环经济的发展,使原本不存在联系的产业之间建立起了联系,形成了彼此以废物利用为纽带的合作共生群落。如唐山市以钢铁项目为龙头,在发展循环经济的过程中,建立了矿石―铁精矿―烧结矿―铁―钢―机械加工业产业链,矿石―铁精矿―烧结矿―铁渣―建筑材料产业链,煤炭―焦炭―煤气―电力产业链,从而将钢铁、煤炭、电力、建材等不同行业连接在一起,形成了合作共生的循环体系。

(六)存在业务联系的企业表现为地理位置上的集中

从产业布局看,从事循环经济生产的不同企业,如果彼此间存在业务上的联系,从空间布局方面将表现为地理位置上的接近与集聚。由于形成循环经济链条的企业之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物料循环,这就决定了这些彼此在业务中存在着不同程度联系的企业之间在地理位置上的接近和集中。因为废气物的回收、运输、保存、管理等皆存在着比较高的费用,并且管理、回收利用不妥的话有可能造成新的污染,因而根据循环经济的内在要求――追求资源投入的减量化,在废气物的管理、回收、利用方面也必须遵循这一原则,即追求投入支出的最小化。所以,在地理位置上必然表现为不同产业或企业的积聚与集中。

三、循环经济模式下产业特征形成的动力分析

循环经济模式下,产业特征的形成会受到企业利益、技术条件、资源要素、政治制度等条件的限制,而其中重要的核心因素是企业利益。企业利益对产业特征形成的影响可以从如下角度得到论证。

为了分析的深入,我们采用以下方法对循环经济模式下的企业行为进行研究。设:(1)在现实社会中存在n个企业N1,N2…Nn,每个企业只经营一种产品,企业Ni经营产品Ai。(2)每种产品的价格为Pi,均在销售市场上实现交易,且库存为空。(3)不同企业间的运输距离为Lij,运输费用为F(Q,L),其中Q为货物数量,L为运输距离。(4)单位税率为T,污染费率为K,经济激励为M,技术研发和设备投入为R,单位投入的自然资源要素价格为CRi,单位投入的废料价格为CDi。以V1(Ni)表示企业从事循环经济生产时获得的收益,V2(Ni)表示企业不从事循环经济生产时获得的收益,则存在:

V1(Ni)=(Pi-T)Qi+M-R-CDiQi……(1)

V2(Ni)=(Pi-T-K)Qi-CRiQi……(2)

当KQi+CRiQi

当企业从事循环经济生产时,如果已有设备和技术水平能够达到要求,企业会考虑内部循环模式;当自行购买设备或引进技术处理废弃物的支出大于企业转让废弃物和交纳污染惩罚的收益时,企业会选择利用下游企业消融废弃物的模式;当企业投入自然资源要素的成本过高,高于利用废弃物成本时,企业愿意做下游企业,与上游企业形成共生产业链关系。

下游企业在利用上游企业的废弃物时,在技术条件许可的情况下,首要考虑的关键因素是原料成本问题,主要为价格和运输费用。当Lij过大时,运输费用F(Q,L)较高,下游企业的投入成本将增加,如果增加的费用超过使用自然资源或其他中间产品的投入时,下游企业会选择放弃使用废料,此时,对上游企业不利。如果上游企业为了维持这种产业链的稳定性,在距离既定的情况下,只好降低废弃物的价格或对下游企业进行某种程度的补贴。这就意味着上游企业收益的降低。因此,无论上游还是下游企业,如果存在物料的循环利用,近距离是一种较好的选择。

四、结论与启示

企业是否从事循环经济生产,与其获得的收益有关。循环经济模式下产业成长表现出的特征与循环经济的要求相适应,受企业追逐利益的影响,会形成不同模式的循环经济链条,表现出积聚、关联性加强、外部性降低等特征。

参考文献:

[1] 戴伯勋,沈宏达.现代产业经济学[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

[2] 芮明杰.产业经济学[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

循环经济产业研究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创意产业;循环经济;产业集群;互动关系

中图分类号:F42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10-0025-02

创意产业对于促进杭州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和打造“生活品质之城”具有重要意义。正因如此,2008年1月杭州市作出要把杭州打造成为全国文化创意产业中心的重大决策,认为文化创意产业是杭州扬长避短的“杀手锏”、杭州发展的“新蓝海”、“和谐创业”的同义语、生活品质的代名词和提升杭州城市综合实力的“助推器”。

一、相关概念

创意产业、循环经济、产业集群都是20世纪90年代由发达国家首先提出的新概念,而后逐渐演变成全新的发展理念。

从字面上理解,所谓的“创意产业”就是将人们平时常说的“点子”、“主意”或“想法”产业化形成价值,并带来就业的产业。1994年,澳大利亚以建立“创意国家”,率先提出了一份新的文化政策报告。英国立即派团前去考察交流,并在1997年布莱尔政府成立了“创意产业特别工作组”。1998年在《英国创意产业专题报告》中明确提出了“创意产业”这一概念:创意产业是指那些从个人的创造力、技能和天分中获取发展动力的企业,以及那些通过对知识产权的开发,可创造潜在财富和就业机会的活动。自布莱尔政府首次提出创意产业的概念以后,其他许多国家和地区也纷纷提出了相关概念。尽管目前对创意产业仍无规范的表述,但其核心内容是基本一致的:创意产业的核心是创意;创意产业的灵魂是文化;创意产业的支撑是科技;创意产业的属性是产业。有鉴于此,杭州市把文化创意产业定义为:以创意为核心,以文化为灵魂,以科技为支撑,以知识产权的开发和运用为主体的知识密集型、智慧主导型战略产业。

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Reduce)、再利用(Reuse)、资源化(Resource)为原则(以下简称“3R原则”),以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益为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发展模式,属于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经济形态。不过,有学者认为,循环经济的原则还应该包括再思考(Rethink)――循环经济是一种新的经济理论,不等于清洁生产,不等于环境保护,不仅要研究资本循环、劳动力循环,也要研究资源循环和再修复(Repair)――不断地修复被人类活动破坏的生态系统,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尽管集群的概念早就出现,但是真正引起政界和商界的关注,引起大范围的流行还是在美国哈佛大学教授迈克尔・波特提出产业集群概念以后。波特(1998)在《集群与新竞争经济学》一文中,解释了产业集群的含义:“集群是特定产业中互有联系的公司或机构聚集在特定地理位置的一种现象。”集群包括一连串上、中、下游产业以及其他企业或机构,这些产业、企业或是机构对于竞争都很重要,它们包括了零件、设备、服务等特殊原料品的供应商以及特殊基础建设的提供者。集群通常会向下延伸到下游的通路和顾客上,也会延伸到互补性产品的制造商以及和本产业有关的技能、科技或是共同原料等方面的公司上。最后,集群还包括了政府和其他机构――像大学、制定标准的机构、职业训练中心以及贸易组织等――以提供专业的训练、教育、资讯、研究以及技术支援。

二、创意产业与循环经济的互动关系

循环经济是追求更大经济效益、更少资源消耗、更低环境污染和更多劳动就业的先进经济模式[1]。创意产业其核心和源头是创意,要点是“点亮创意智慧,融入科技力量,焕发文化魅力,创造财富价值。”创意产业有着重要的作用:(1)促进经济增长;(2)提升产业结构;(3)转变增长方式;(4)节约资源能源;(5)有利于保护环境;(6)促进对外贸易;(7)有效增加劳动就业。目前,全球创意经济每天创造220亿美元产值,并以5%的速度在高速递增。2008年1月,美国《时代》周刊封面上出现了“纽伦港”这个新名词,并指出“纽伦港”已主导了整个世界经济的发展。究其原因,纽约、伦敦、香港三地的创意产业高度发达是一个重要原因之一。据统计,纽约市艺术产业每支出1美元,就为城市经济增值77美分。2005年,艺术部门产生的经济效益达到212亿美元、创造就业岗位逾16万、工资总额82亿美元,为纽约市创税约9亿美元。创意产业的发展还促进了旅游、营销、广告等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并吸引了大量人才前来工作。据统计,2005年慕名前往纽约观看文艺演出的游客数达750万人次,产生的经济效益高达54亿美元。纽约市的宾馆餐饮业、零售商店和交通运输业也由此受益。据2007年初统计,纽约创意产业从业人数已近30万人,与艺术相关的创意实体超过4.5万个。创意经济从业人员平均年薪也要比其他产业高出2万美元。伦敦是全球知名的“创意之都”,其创意产业产值超过210亿英镑,从业人数为50多万人。据伦敦发展局估计,到2012年创意产业将超过金融业而成为英国的第一产业部门。据香港贸易发展局统计,2000年香港创意产业的产值有250亿港元,占香港本地生产总值的2%,出口为100亿港元,占香港服务出口额的3.1%;至2002年3月,香港创意产业的就业人口占总就业人口的3.7%。国内许多城市也采取了一系列扶持措施,积极推动创意产业的发展。张京成(2007)根据相关统计数据对我国部分城市创意产业进行统计排名,认为北京、上海处于第一层次,而杭州处于第二层次,位于广州、深圳之后,排名第五。因此,创意产业可以实现“更大经济效益,更少资源消耗,更低环境污染和更多劳动就业”的愿景。我们可以借助于创意产业,加快循环经济的步伐,以创意产业带动知识经济与循环经济相结合的知识型循环经济[2]。

另外,发展循环经济、推进节能减排,不仅改变了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而且将带来新的发展机遇[3]。认为,发展“循环经济”将催生七大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新产业,其中之一就有创意产业。当资源、能源的约束成为经济发展的瓶颈后,人们将寻求新的出路,以创意创造新的产品和新的市场需求,通过创意策划和市场运作将各种资源转化为资本,从而为经济发展开辟新的通道和空间。杭州是经济大市,资源小市,缺地矿资源、缺港口资源、缺政策资源,没有大规模发展重化工业的条件和优势,而且杭州城市的环境容量和城市定位,也决定了杭州不可能大规模发展高污染、高消耗的传统重化工业。

三、创意产业与产业集群的互动关系

近几年来,创意产业已经从一种理念转化成为众多创意产品、创意服务、创意营销和创意产业模式,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兴起并产生巨大的市场经济价值。而产业集群作为一种依赖并服务于相似市场、具有主导产业的众多企业及相关产业企业和支撑服务机构间通过分工合作于特定区域内结网而成的学习型组织,已经成为各国政府提升国家或城市的综合竞争力的重要发展战略[4]。创意产业与产业集群两者之间也具有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互动关系。

一方面,创意产业和产业集群相互融合,使产业集群进入高级发展形态即创意产业集群[5],这是继外向出口型集群、智力密集型集群、乡镇企业集聚型集群、以国有大中型企业为核心集群的产业集群之后,产业集群“家族”的新成员。与传统产业集群的先企业集群、后企业吸引人才的发展模式不同,创意产业集群首先是创意人才的集群,而后才是创意人才吸引企业的入驻。创意产业是文化、科技和经济交融的产物,是内容密集型产业。传统产业集群主要包括企业园区以及紧邻的一个拥有技术的校园,而创意产业集群的组织具有多样性,在艺术场所、科学园或媒体中心附近,文化企业、非营利机构和个体艺术家进行集聚和互动。创意产业集聚区既是工作地点也是生活地点,既进行文化产品生产也进行文化产品消费结合,既有独特的本地特征,也与世界各地有密切的联系,使不同区域文化特色的思想碰撞而产生创意。

另一方面,创意产业的发展并不仅是个人和单个企业的行为,而是需要集体的互动和企业的地理集聚。集群化是中国创意产业发展的一大趋势,众多企业集聚在一起,能共享多种要素,降低企业生产成本;产业集群内的企业一般具有一定的关联性,便于开展企业间的合作,产生协同效应;同类产业集群也有利于形成激励企业持续创新的发展环境,促进区域产业整体创新能力的提升。有人对创意产业集聚永续发展的策略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园区与集群互动发展[6]。以园区为节点,以形成产业集群为打造创意产业价值链之手段,在园区内建立企业之间的互通网络,并打造园区品牌;再通过园区的集聚扩散,建立园区与园区、园区与周边的网络关系;政府在营造产业环境的同时,积极塑造社会大环境,从扶持创意产业的发展过渡到培育创意经济、创意社会的大时代。目前杭州市为推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打造全国文化创意产业中心,正努力打造西湖创意谷等十大文化创意产业园,预计到2010年初步建成25个以上具有区域特色的文化创意产业园或基地,建筑面积总量超过100万平方米,集聚文化创意企业数量超过1 000家。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会有更多的、更具特色的创意产业园在全国各中心城市出现。

参考文献:

[1]季昆森.循环经济与生态型城镇建设[J].乡镇经济,2003,(11).

[2]任绍敏,胥会云,柯卉.上海循环经济四条路径[N].第一财经日报,2005-06-13.

[3]季昆森.我国发展循环经济将催生七个新产业[C].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及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学术年会,2007.

[4][美]波特.国家竞争优势[M].李明轩,邱如,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循环经济产业研究范文第11篇

关键词:汽车产业 循环经济 价值链

一、引言

中国机动车保有量达到了1.68亿辆,汽车保有量达到了6289.3万辆,相当于改革开放前的35倍多。汽车作为一种复杂的现代工业产品,其制造、使用以及报废对现代经济、社会的影响十分巨大。汽车产业资源消耗非常大,同时报废汽车的可回收资源也相当多,但我国报废汽车回收率、再利用、再生利用率远低于国际水平,造成极大的资源浪费。汽车产业发展循环经济迫在眉睫。笔者认为,汽车产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关键在于让其中的每个成员都得到相应的利益。

二、基于循环经济的汽车产业价值链模型

(一)模型建立

汽车产业从原材料和零部件等供应,经过生产制造形成产品,再到商和消费者手中,最后报废回收处理,都要经过一系列价值活动,从而构成了整个价值链。正向价值链是从原料供应商、零部件供应商到汽车生产企业到分销商再到消费者的正向流动。逆向价值链是从报废汽车回收,分类测试,然后再利用、再生利用。报废汽车进入回收拆解厂是价值投入的过程,回收拆解厂对其拆解,对有价值零部件和原材料进行分类这是一个价值增值的过程,当拆解厂把分类的零部件和原材料输送到4s店、零部件供应商、原料供应商。对拆解工厂价值得到了实现。这些零部件和原材料又以价值的形式投入到了相应的企业,也就完成了价值从消费者到拆解厂到供应商的逆向流动,减少了很多资源的浪费。

(二)可行性分析

发展循环经济,应该以价值增值为基础,让价值链中的企业从中得到效益。汽车报废回收存在大量利润,可以保证循环经济的发展,即可回收资源经再生产后的价值大于回收再利用过程中添加资源的价值。

汽车的报废并不意味着其中的所有总成和零部件均已失去使用价值。统计数据表明,一辆汽车的报废,真正失去原有效能的零部件不到总数的5%,其余的各部件完全可以经过适当翻新、再制造重新使用。其经济效益高。且价格比新的零部件便宜很多。报废汽车上大约有75%(按重量计)的材料是可以再生的,汽车上的钢铁、有色材料零部件90%以上可以回收、利用,玻璃、塑料等回收利用率也可达50%以上。对报废汽车进行科学的工业化处理。可以使有用的物质资源得以充分利用。据测算,每报废一辆汽车可回收2.4吨废钢铁和45千克有色金属。这些金属和橡胶、玻璃都可以作为原材料回收,而且回收技术并不复杂,回报率很高,对回收企业来说存在很大的利润空间。

三、我国汽车产业循环经济价值链分析

(一)价值链上下游专业化分工不明确,零部件自制率高

我国汽车产业发展至今“大而全、小而全”的问题仍然存在。由于价值链上下游企业之间业务活动的专业化分工不明确,导致了我国汽车企业的零部件自制率一直高达70%左右。汽车产业价值链的畸形发展直接导致了零部件工业的技术水平落后,很多核心的零部件依然依靠大量进口来获得,且进口额逐年递增。零部件进口导致大量外汇消耗,生产成本居高不下,更制约着零部件产业乃至整个汽车产业自主开发能力的发展。也就无法支持循环经济发展。

(二)回收环节断裂,不能保证足够的价值投入

由于汽车工业发展水平的制约,加之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拼装车和低价零配件仍有一定的市场。我国的报废汽车回收率只有40%,有近60%的应报废车辆游离于政府的监管以外。这非常不利于建立和发展与现代汽车工业发展相适应的汽车回收和拆解行业。

(三)再制造几乎空白,价值增值少

一个零件制造时的成本,由原材料成本、制造活动劳动力成本、能源消耗成本和设备工具损耗成本构成。其中,后3项成本称为相对于原材料成本的成品附加值。以汽车发动机为例其成品附加值高达85%。再制造过程中,能源消耗只是新品制造中的50%,劳动力消耗67%,原材料消耗11%~20%。

拆解企业规模小,拆解技术落后,科技投入少,一直是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存在的。截至2004年、国家专利机关共收到与汽车回收相关的专利申请102项,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各占申请总数的50%,而近50%的专利申请于2001年后。中国汽车回收技术专利主要与废旧轮胎再利用有关,在与汽车回收相关的102项专利中有97项是关于废旧汽车轮胎再利用的,占总数的95.1%。

从标准角度考察,目前国内与报废汽车回收、零部件再制造方面的标准更是乏善可陈,除《汽车报废标准》(国贸[1997]456号)外,技术规范标准仅2份:GB/T7037―1992翻新和修补轮胎(斜交)、GB/T 3799―1983汽车发动机大修竣工出厂技术条件。除再生轮胎及其相关技术是目前国内相对最为成熟的汽车(零部件)再制造技术领域之外,其他零件的再制造技术几近空白,价值增值很少。

(四)再生利用存在浪费,价值流失

很多报废汽车除了轮胎、玻璃、车灯等一些部件被拆解,玻璃进行熔融回收,车灯送去维修厂作为维修零件,剩下的就直接挤压,不采取有效的分离手段,最后融成铁水。而这样的铁水不纯,价值不高,基本没有市场。而且,一些回收价值极高的材料如镁等严重流失。

(五)汽车制造企业没有参与逆向价值链

汽车制造企业是汽车产业价值链的主导企业,但我汽车制造企业本身并没有直接或间接参与到报废汽车回收、拆解再利用中来。

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国家环保总局联合对外《汽车产品回收利用技术政策》,提出从2010年开始,我国汽车生产企业或进口汽车总商要负责回收处理其销售的汽车产品及其包装物品,也可委托相关机构、企业负责回收处理。其中,所有国产及进口的M2类和M3类、N2类和N3类车辆的可回收利用率要达到85%左右,其中材料的再利用率不低于80%所有国产及进口的M1类、N1类车辆的可回收利用率要达到80%,其中材料的再利用率不低于75%。

但至今为止而是我国汽车生产企业并未采取相应的行动,没有进行自主研发从而满足回收需要,委托相关机构、企业回收。而现阶段有回收资质的企业技术非常落后,在拆解过程中不仅造成资源浪费,而且对环境是二次污染。

四、发展汽车产业循环经济的建议

(一)近期战略

完善法律法规、标准并严格执行,提高报废汽车回收率。我国汽车产业循环经济发展处在初期,面临的问题众多,近期要解决的而且能短期改善是提高报废汽车回收率,以确保逆向价值链的价值投入;建设规模化回收拆解厂,采用磁铁兼人工方式分拣金属,减少价值流失,提高拆解企业的利润;建立可回收零配件的处理、销售体系,提高拆解企业利润:培养该行业人才。

(二)中期战略

实现配件梯级利用。在报废汽车中,有不少零配件是可以再生利用的。这些零配件的再生和梯级利用,既可以减少再加工的社会成本(如金属零件的再冶炼、再加工),又可以节省资源消耗,同时也可降低维修、制造的成本,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十分显著。梯级利用有两层意思:一是从等级高的车种流向等级较低的车种:二是从消费层次高的用户或地区流向消费层次较低的用户或地区。为对后者负责起见,保证再生利用的零配件质量,建立相应的质量保证体系十分重要。从零配件性能和功能的角度出发,建立相应的检验标准是建立有效的零配件再生利用体系的基础。制造厂商具有设备、技术等的优势,在不增加许多成本的条件下就可以开展检测工作。回收拆解企业应与零部件生产商联合,利用生产企业的设备、技术降低成本。

(三)远期战略

远期战略要开展绿色设计。发展再制造业,引进和自主研发回收拆解技术,让汽车生产企业逐步进入到循环经济价值链中。

循环经济产业研究范文第12篇

关键词 产业集聚;循环经济;“3R”原则;互动;自主技术创新;耗散结构

中图分类号 F121.3;O415.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04(2008)04-0166-07

产业集聚是指某一产业或某几个产业及其在价值链上、物质流中相关的支撑企业在一定地域内高密度地集聚乃至聚合的过程。产业集聚作为一种有效的产业组织形式,可以造就产业竞争优势。产业集聚是产业与区域的有机融合,区域经济不过是产业经济的空间表现,区域经济发展最终要归结到产业经济活动上。纵观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产业集聚显著的地区,无一不是经济最具活力、发展最快的地区。产业集聚已经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驱动器。我国东部地区经济快速增长倚重的恰恰是数量庞大的产业集聚。然而,近几年来,高度密集的产业集聚地区由于对资源和能源的需求增势强劲,频繁出现了能源全面短缺、土地资源强约束、水质性缺水和民工荒等突出现象,表明产业集聚的可持续性问题有所显现,也表明依靠高消耗、高污染的区域经济增长模式已不适应新的发展需要。要彻底摆脱现实窘况,迫切需要一种新思路、新理念、新方式去触发产业集聚系统的建设性力量,推动现存的产业集聚系统向产业集聚生态系统跃升,促进其持续发展。

我国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在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中尤为关键。基于自然生态系统的约束和发展的现实需要,必须把经济增长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必须以最小的资源代价发展经济,必须以最小的经济成本保护环境,发展循环经济是不以任何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理性选择。笔者认为,循环经济是建立在一定的技术基础之上和特定的制度安排下的经济发展方式。在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侧重点在产业层次,新型产业体系是循环经济的重要依托,每一个层次的产业生态系统都构成循环经济的功能载体和物质载体,产业集聚系统则更具载体优势。本文将对产业集聚与循环经济的互动关系及互动机制进行研究。

1 新型产业体系是循环经济的重要依托

自然界在上亿年的演化中通过精密高效的分工,形成了囊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三大种群组成的,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食物链或食物网,其营养物质在闭合式的循环中得到高效利用。自然生态系统为产业系统提供了可模拟的物质循环模式。

人类社会生产发展过程中,由社会分工细化逐步形成了具有特定社会功能的完备的产业体系。但是,在工业化进程中,产业系统运行依赖于过度利用甚至滥用自然生态系统的资源供给和废物吸纳功能,以“高开采、低利用、高排放”为表征,产业系统自身不循环、不利用,缺乏“分解者”,庞大的物质代谢规模还破坏了生态系统的良好物质循环,带来严重的生态环境失衡问题。

冯 薇:产业集聚与循环经济互动关系研究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8年 第4期我国正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重化工业特征明显,资本密集型产业增长快而比重大,经济增长靠偏高的投资率拉动,如钢铁、有色金属、石油化工、化学工业、建材工业等原材料工业和一些加工制造业增长速度快,导致对土地、水资源、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大量消耗并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已构成我国经济发展的强约束。多年来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一直没有发生根本性改变。我国电力消耗大、煤炭消耗多,我国在承接国际制造业转移和大量出口产品的同时,也承接了这些产业消耗的资源负担,承接了这些产业在生产中的污染排放。近年来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不降反升,按2000年价格计算,2002-2004年分别为每万元1.30、1.36、1.43 t标准煤,2005年与2004年持平。2006年上半年单位GDP能耗同比上升0.8%,下半年才有所回落,2006年全年下降1.2%,尽管如此也没能实现“十一五”规划提出的单位GDP能耗年均下降4%的约束性指标。

总之,已经形成了一种高耗能、高污染、低附加值的产业体系,我国产业的国际竞争优势主要建立在低成本竞争优势基础之上,长此以往下去,我们的竞争优势会消耗殆尽。近些年来,虽然我国一直在强调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但是总体成效并不十分显著。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微观层面逐利、缺乏社会责任的原因,也有宏观层面制度缺失、规制不力的原因。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在产业经济活动中资源与环境要素的“价格失灵”普遍存在,要把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变成各级政府的实际行动,的确是“知易行难”之事。

我国的产业要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能占有一席之地,必须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新型产业体系。我国在日益严重的资源与环境约束下,新型产业体系的构建更加迫在眉睫。我国的新型产业体系必须具有生态化的基本特征,这样的新型产业体系以自主创新能力为支撑,以制度建设为保障,它追求低投入下的高产出,高效、集约、节约地利用自然资源,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需求;它追求低排放下的高附加价值,把产业运行对环境的破坏降低到最低限度前提下增进经济绩效,达到产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循环经济在我国现阶段被提到一个战略的高度,党的十七大将建设生态文明、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而提出。

产业是国民经济大系统的主要组分,我国循环经济的侧重点在生产领域,依托在产业层次。我国循环经济现阶段是一个产业问题,清洁生产,达标排放,产业链延伸和废物利用等等,这是对我国现阶段的生产力水平提出的一项挑战。循环经济主要着力点在过程控制的动脉产业,当然也要逐步发展末端控制的静脉产业,形成一个有机的循环经济产业体系。

我国的新型产业体系是循环经济的重要依托。新型产业体系一定是环境友好型、生态化的新型产业体系,每一个层次的产业生态系统都构成循环经济的物质载体。发展循环经济,就是要把产业系统作为子系统纳入自然生态系统之中,增大物质流和能量流在产业系统内部的循环流动,将产业系统不能循环的物质流和能量流在自然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和再生能力阈值内参与“生物――地球――化学”大循环。

皮尔斯和特纳于1990年首次提出的循环经济模型,将自然循环物质流和产业循环物质流都看作是循环经济的内容,这显然是个大循环的概念。自然环境有为生产系统提供资源投入,吸纳开采、生产和消费各环节所产生的废物,以及给人以舒适的感觉、美的享受和精神上的慰藉等效用的直接来源三种经济功能。产业活动要合理高效地利用这些功能,在其可恢复限度内提高产业经济活动的效益。

循环经济把物质流和能量流在产业系统内部及其与自然系统之间的良性循环流动视为生命第一线,它通过重构产业经济流程,把经济活动对环境的影响降低到尽可能低的程度。循环经济与传统经济的只关注货币流而不考虑物质流有着本质的区别。循环经济的最终实现的关键就在于是否建立起一个结构合理、层次多样、功能完善的,能促进物质和能量在自然――经济大系统内高效循环和流动的功能体系和物质载体。这个功能体系和物质载体就是产业生态系统(体系)。而产业集聚系统则更具载体优势。

2 产业集聚与循环经济互动关系

2.1 产业集聚是循环经济的重要实现途径

循环经济的“3R”原则已经得到普遍认同,其首要原则是减量化。减量化原则作为源头控制方法,意旨从资源开采、加工、产品设计、生产工艺、产品流通到消费乃至最终处置等所有环节减少物质和能量的消耗,以减少生产和消费活动的废弃物产生量,预防和控制经济活动对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程度。

产业集聚是在一定地域内,上下游产业的每一个环节都高密度地集聚着大量的企业,由此形成的一个纵横交错的产业网络。产业集聚为循环经济减量化原则的实施提供了重要途径。当产业集聚区某一企业在开展清洁生产过程中率先开发出材料、能源等资源节约技术,原材料替代技术和废弃物减排技术后,同一生产工艺的其他企业可以共享技术溢出效应,产业集聚特有的社会环境可以加速循环经济技术的扩散,在一定的经济激励机制作用下必将促进企业竞相开展技术和工艺创新活动,材料、能源利用率的提高又为下游产业提供更为便宜的中间品,下游产业同样加强循环经济技术的研发,层层传导直至最终产品。伴随着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的牢固树立,生态设计、生态制造和生态包装为赢得绿色市场的青睐做好了充分准备,并由此带来可观的产品差异化利润。在产业集聚区发展循环经济,变传统的末端治理为源头控制,既降低了资源消耗,又减少了废弃物排放量,还为企业带来了经济利益,有利于产业集聚系统向生态化方向发展,而产业集聚生态系统就是循环经济理想的功能载体和物质载体。

对于我国现阶段来说,循环经济迫切需要解决土地、水、能源等基础要素的严重约束问题,而产业集聚这种产业空间组织形式,恰恰为循环经济缓解此类问题的严重状况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产业集聚区内企业分布密度高,可以充分集成共享基础设施,提高土地、道路、通讯、电力、给排水等设施的利用率,集约化地使用这些资源,相对于产业或企业的分散布局其实质也是一种资源的减量化。产业的空间接近既缩小了物料、能源、副产品和废物的供给距离,又节省了交易成本,直接构成能源的节约。产业集聚的上下游产业、旁侧辅助产业对水、能源的需求呈不同等级,通过水资源集成和能量集成以达到按质用能和梯级利用的目的,提高资源的集约使用率和减少废物排放量。产业集聚区内企业还可以共享公共服务,如金融、信息、技术创新中心、事务所、行业协会、商会等等,集约化地共享服务本身也包含着物质和能量的节约,从而有利于从源头上控制污染的产生。

产业集聚为循环经济再利用、再循环原则的落实提供了重要途经。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很难在单个中小企业内部实现,由于单个中小企业生产流程相对简单,“分解者”不容易构建,同时这类企业的规模小,废弃物质量不够大,独立循环利用资源在经济上不具备可行性,再者此类企业也无能力开发资源化技术。循环利用资源必须在废弃物排放量具有规模化循环利用的可能时,才能实现成本最小化。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往往需要在企业集团层次或在产业集群层次来完成。在产业集聚区循环利用资源则更具优势。产业集聚的规模经济性为发展循环经济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整个产业群落中有几十家、数百家甚至几千家企业构成,有初级材料加工企业、中间产品加工企业、各类供应商、制造商、销售商等种群组成。产业集聚区内不同的种群有不同的要素需求,废弃物数量足够大,引入的“分解者”企业对这些剩余物质进行分解,它们通过开发废物资源化技术,将一个产业或企业的废料完全变成另一个产业或企业的“食粮”,实现资源的再利用和再循环,节能减排甚至达到污染物零排放。在大企业主导的产业集聚区,核心企业的副产品具有规模化特征,吸引特定生态位的多个企业进入,形成新的代谢生态链关系。货币流牵引着物质流使之尽可能地在产业集聚系统内部循环,物质和能量都尽量在不断进行的物质循环中得到合理、持久的利用,在与自然生态系统边界上,有限的资源进入产业集聚系统,有限的废料排出产业集聚系统,从而将产业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至尽可能小的程度,使之可恢复到原来的状态。

因此,在产业集聚区推行循环经济,在原有的生产者、消费者专业化分工基础上,引入新的专业化分工者――分解者,构建物质循环流动新方式,能够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高度统一。产业集聚这种空间组织承载了循环经济活动,产业集聚这种产业组织是循环经济的重要实现途径。当然,对于产业集聚区内无法自行消化的副产品和废弃物,必须予以集中处理,通过吸引专业化的、再利用废弃物的静脉企业加入集群,或者同类企业共同投资建立废物再利用和处置企业,规模化处置有利于降低经济成本,浓度高的废弃物回收利用价值大,无法再循环利用的要进行无害化处理后纳入“生物――地球――化学”自然循环,在环境容量阈值内又进入下一轮的产业物质循环,此类情景依然属于循环经济的范畴。

2.2 循环经济是产业集聚的持续发展动力

2.2.1 现存产业集聚系统的不可持续性及其深层次原因

我国东部地区产业集聚规模庞大,促进了这些区域经济率先快速增长。但是,传统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增长方式付出很大的代价。近几年来,能源紧张、资源匮乏、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凸显。本来浙江、江苏、广东等省是我国水资源丰富的省份,近年来在出现严重的“土地荒”、“煤荒”、“电荒”、“民工荒”的同时,也饱偿了“水荒”之苦。不是没有水资源,而是水质太差,严重的水污染导致这些地区出现水质性缺水。浙江省通过建立各类特色工业园区把原来散、乱、小的企业集中起来,园区集中管理、集中治污,对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状况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但依然没有跳出末端治理的旧框框,环境问题得不到彻底的解决。同时,我国制造业产业集聚的市场拥挤、技术锁定等负面效应也有所显现。要彻底摆脱现实窘况,迫切需要一种新思路、新理念、新方式去重构产业经济活动流程,循环经济被推到实践的前台。

熵是能量不可获得性的度量,也是对系统无序程度的度量。普利高津提出的耗散结构是一种依靠与外界不断地交换物质、能量、信息来维持其自身有序性的开放系统。产业集聚是一个开放的经济系统,具有耗散结构特征,它靠不断地与外界环境交换物质、能量、信息、资金等来维持其非平衡有序态。产业集聚系统的运行过程是一个从自然生态系统中摄入高能量的低熵物质,又把退化的高熵废物排放到环境中的过程,产业集聚系统的有序态是以环境中的熵增无序为代价换取的。然而,当生态环境的混乱无序达到一定程度后,则无法再向产业集聚系统提供其服务功能,产业集聚系统因得不到持续的负熵流输入而不可持续。目前产业集聚的产品市场拥挤和要素市场拥挤,表明系统得不到充足的资金流和必要的投入要素负熵流,技术锁定显示出系统缺乏应有的技术创新负熵流供给,所有这些因素都程度不同地引发现存产业集聚发展的不可持续性问题。

我国产业集聚系统不可持续的深层次原因就在于,它是一个以化石燃料和矿物为主要能量来源及原料的线性的、开放的物质流动系统。产业集聚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流动方式有着本质的区别。自然生态系统是一个封闭系统,它只与太阳交换能量,与宇宙不能交换物质。地球上的化石燃料和矿物是稀缺的低熵物质,尽管人们不断地采用新的技术手段更好地筛选此类低熵物质,对其利用也越来越经济,但是低熵物质存量毕竟有限。依据经济学家尼古拉斯•乔治斯库-罗根的观点,能量以两种状态存在,在利用过程中从自由能量(可获得的)变成了被束缚的能量(不可获得的),如燃烧一块煤时,它原始的自由能以热、烟和灰等人们再也无法利用的形式消散了,变成了被束缚的能量,亦即变为无序分散的能量,它可以用熵来量度,遵循熵增定律。自然生态系统以完全的物质循环流动方式运行,碳、氧、水、氮、硫等营养元素的自然循环是封闭的,进入系统的惟一能量是太阳能,这种自由能流持续不断地供给保证了封闭系统的持续性。而产业集聚系统是一个线性的物质开放流动的系统,它不再循环它的营养物,输入系统的是稀缺的低熵物质和能量,输出系统的是低熵的产品和高熵的废物,它完全不同于自然生态系统的“地球――生物――化学”封闭物质循环。故此,产业集聚这种开放系统具有内在的不稳定性和不可持续性。我国东部地区产业集聚系统除了物质流、能量流匮乏之外,人员流、技术流、信息流等负熵流也相对不足,直接造成系统进化受阻。产业集聚系统作为局地自然生态系统的子系统,由于前者施加给后者的高熵废物过多,超过自然生态系统的承载力,环境无法吸纳或同化这些物质和被束缚的能量,必将打破局地自然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致使二者进入机能递减的恶性循环。因此,我们不仅要看重产业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方面的贡献,还要改造产业集聚系统的物质流动方式和内容,以防止经济负载过大沉没我们的生态方舟。

2.2.2 循环经济推动产业集聚持续发展

基于产业集聚不可持续性是由于其线性、开放的物质流动方式所致,而自然生态系统经过几十亿年的进化已被证明是高效可行的系统,其物质流动方式是循环封闭的。产业集聚系统通过近似地模拟自然生态系统的运行,来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不失为一条可行路径。循环经济应该且能够为我国产业集聚系统的跃升和持续发展提供充足的动力。

运用循环经济的新理念、新方式去重构产业集聚活动流程,使其物质流动方式向闭路循环方式趋近,增大产业集聚系统自身负熵流,减少自身熵增,降低施加给生态系统的高熵物质的数量。在建设性因素刺激下,通过自组织的非线性放大作用,“微涨落”变成“巨涨落”,促成产业集聚跃迁到新的有序结构。必须明确指出,虽然我们力图构建产业集聚系统的物质闭路循环,实际上完全的封闭循环目标不可能达到,因为即使系统接近物质闭路循环,再循环利用仍然需要从外界输入新的低熵物质和能量,所以产业集聚系统依然是一个开放的经济系统,它需要与周围环境进行物质、能量、信息、技术、人员的交换,以维持其自身熵的恒定及“耗散结构”的有序态。以下分析循环经济成为产业集聚持续发展动力的作用机理。

第一,循环经济的“减量化”为产业集聚提供持续发展动力。产业集聚系统生产一定量的产品和服务,原材料、资本、劳动和能量等投入要素的减量化,其实质是为再生产过程“储备”了更多的负熵流物质,保证产业集聚系统后续的生产有充足的负熵流输入,以实现其可持续发展。同时,减量化又减少了直接排放到环境中的高熵物质,在自然生态系统的阈值之内使之充分消解,保持生态系统的正常服务功能。减量化必定要建立在坚实的自主技术创新基础之上,产业集聚区内同类种群企业的竞争与合作关系有利于推动创新水平的提升,技术创新流既是产业集聚系统的负熵流,更为重要地,它又是一种“涨落”因素,能够诱发系统的跃升。减量化还表现在采用替代技术减少相对稀缺的可耗竭性资源及毒性物质的使用量,促进人类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减量化不仅带来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且引致资源生态效率的提高。我国东部产业集聚区出现的资源约束、要素短缺等现象,根源就在于健全的价格形成机制尚未建立,负熵流输入难以保证。目前浙江省为缓解成长中的烦恼而采取的“腾笼换鸟”、“借地升天”等做法正是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的具体举措,其实质就是资源的减量化。

第二,循环经济的“再利用”和“再循环”为产业集聚提供持续发展动力。产业集聚系统是多样化种群组成的经济群落,每一种群都独立进行生产活动,种群之间结成产业链条或产业网络。运用循环经济理念和原则,产业集聚系统吸引“补链”企业或“分解者”进入,延伸产业集聚区内的生态链,在副产品或废气、废热、废水、废渣还没有排向环境之前,在能量还没有完全被束缚之前,利用管道等其他设施对其进行集中传输或回收处理,使之变成低熵的可利用物质和能量,作为下一个生态链的投入,如此持续构建再下一个新的物质流循环,增加整个产业集聚系统的负熵流供给和子系统之间的物质循环流动,降低系统的资源消耗,遏制环境恶化态势,推动产业集聚的持续发展。当然,循环利用的必要条件是废弃物循环消耗的物质和能量低于从中可获取的物质和能量,分解者产生的再生物质之价格低于系统外原生物质的价格,否则,“循环不经济”是不可取的。产业集聚的竞合型特征为循环经济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从产业集聚区内微观主体层次来分析,循环且经济是其推行物质循环的动力源泉。产业集聚系统内循环利用物质的经济性存在,微观主体具有主动推行循环经济的积极性,循环经济才具备发展的微观基础,进而循环经济成为产业集聚持续发展的动力。与此同时,还能够保持自然生态系统的熵增最小化或熵的恒定,恢复并增强自然生态环境的正常服务功能,实现产业集聚系统与生态系统的和谐相处。

第三,循环经济推动产业集聚系统的跃升,是产业集聚的持续发展动力。当一个系统满足开放性、远离平衡态、非线性机制和涨落条件时,才可能形成耗散结构。非平衡是有序之源,普利高津在不违背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条件下,通过引入负熵流来抵消熵产生,说明系统可能从混沌无序的状态向新的有序状态转化。产业集聚具有耗散结构和自组织特征,它与外界进行着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系统进入稳定的有序态。然而,稳定有序是相对的,任何开放系统的状态都会随外界条件的变化而变化。我国现存产业集聚陷入种种困境,存在不稳定和无序的潜在危险,其发展的不可持续性主要是由于负熵流不足高熵物质过多而致。运用循环经济的先进理念和基本原则去触发产业集聚系统待挖掘的建设性力量,增进系统的负熵流,减少自身熵产生和排向环境的高熵物质,推动产业集聚系统向新的稳定有序态跃升,系统有了跃升,产业集聚才能得以持续发展。

我国现存产业集聚的低成本优势正在丧失,已经到了必须依靠自主创新和技术进步构筑新的竞争优势,推进产业集聚持续发展的阶段。产业集聚区内微观主体地理位置接近,有利于新思想、新技术的溢出和扩散,创新集聚效应易于产生。然而,只是简单的模仿甚至仿冒并不是真正的创新,我国产业集聚显著的制造业,产品以低端为主,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的企业较少,创新水平低下,且制造过程中资源、能源消耗大,污染严重。我国产业集聚区资源与环境的强约束,对区域提出了科学发展的新要求,传统经济的“高开采、低利用、高排放”发展方式已经走到尽头,必须向循环经济的“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发展方式转变。

循环经济需要一系列技术群的有力支撑,循环经济触发一个又一个产业集聚系统的自主技术创新“涨落”因素,这种建设性力量通过集聚体内子系统间的相干性和正反馈机制,自组织产生一轮又一轮的放大作用,形成推动产业集聚系统跃升到新的稳定有序态的强大力量,最终系统进化成为一个新的产业集聚生态系统,产业集聚得以持续发展。图1简单示意了产业集聚系统在循环经济推动下的进化过程。图1 产业集聚系统的进化图

Fig.1 The evolution of industrial agglomeration system

针对产业集聚系统面临资源与环境约束,循环经济触发自主创新“微涨落”因子,在集聚区内引起某些企业率先开发清洁生产工艺技术和原材料替代技术,节约原材料和能源,减少排放物的数量和毒性。毕竟技术创新需要大量的投入,如果系统内创新行为没有形成足够的冲击,低于临界值,在线性非平衡区,“微涨落”就会被系统的抗干扰能力所衰减,最后回归到原先的低层次稳定状态。此时,小的涨落和扰动不足以改变系统的稳定性,因为在线性区系统的自调节负反馈机制起决定性作用。如果基于循环经济的技术创新“涨落”因子高于临界值,对产业集聚系统的冲击较大使之失去稳定性,激发集聚系统对循环共性技术联合开发,同时形成你追我赶、竞相攀比的创新冲动和氛围。在远离平衡态的非线性区,在分支点之后,“涨落”在各个子系统的相干效应作用下不断增强而形成“巨涨落”,此时,系统的自增强正反馈机制起决定性作用。自主技术创新突破原来的路径依赖及技术锁定,直接导致负熵流的增加,低污染、低消耗的产品附加值直接得到提高,自组织的协同效应降低系统的熵产生,废弃物资源化或处置技术大大减少了排向环境的高熵物质,最终促使产业集聚系统从不稳定状态跃升至一个新的稳定有序状态,形成新的耗散结构。至此,产业集聚系统完成向产业集聚生态系统的进化,进而,产业集聚才能得以持续发展。产业集聚生态系统就是远离热力学平衡的稳定态,它的稳定性和熵的恒定需要同外界交换物质和能量来维持,产业集聚生态系统仍然是一个开放的系统。然而,它的突出特点是采纳循环经济新方式重构自身活动流程,尽量模拟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闭路循环,使产业集聚系统内不同行为者的物质流大于出入系统的物质流,实现产业发展和自然生态的和谐统一。故此,循环经济是产业集聚的持续发展动力。

3 建立产业集聚与循环经济良性互动机制

产业集聚是循环经济的重要实现途径,循环经济则是产业集聚的持续发展动力,产业集聚与循环经济呈互动关系。如何建立二者之间的良性互动机制,是一个需要回答的重要问题。

首先,发挥市场机制这只“看不见的手”的主导作用。亚当•斯密“看不见的手”使得私人在追求自我利益的过程中在不自觉地为公共利益服务。产业集聚的产生和发展主要靠市场机制的牵引,我国东部地区的产业集聚,都是以经济开放这种偶然事件为诱因、以市场利益为先导引发的自我增强过程而生成,区域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发育成熟,对产业集聚的形成起决定性作用。循环经济的落脚点在“经济”上,发展循环经济要倚重市场,只有发挥产业中微观主体的作用和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基础性作用,循环经济才会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循环经济要建立在坚实的微观基础之上,我国要逐步完善自然资源的价格形成机制,改变目前资源价格过低、偏离价值的状况,才可能对企业过量使用自然资源形成挤压,迫使微观主体采用再生资源替代原生资源进行生产,促进物质的减量化、再利用和再循环。我国工业化先行的产业集聚密集区已经符合这些条件。产业集聚区内微观主体在市场利益驱动下,主动自发地运用循环经济的新理念、新方式去重构生产流程,引发新一轮的产业集聚,形成种群更加丰富、功能更加完善的产业群落,产业集聚的生态化跃升确保其发展可持续。同时,循环经济因产业集聚的优越条件而具备良好的试验和发展基础。产业集聚与循环经济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相互促进、相互依存,形成二者良性互动的格局。

其次,发挥政府那只“看得见的手”强有力的控制作用。对公共资源的肆意占有被哈丁称为“公地的悲剧”,公地的悲剧也表现为环境污染问题。生态经济学家戴利形象地称其为“看不见的脚”,“看不见的脚”意指私人无限制地使用公共物品,在追求自我利益的过程中不自觉地把公共利益踢成碎片。环境从其物质特性来看,具有公共财产的性质,难以将其放入市场之中赋予价格,这是它被滥用的根源所在。政府必须发挥“看得见的手”的控制作用,对公共财产的使用进行强有力的限制。守夜人要严加监管“看不见的脚”的破坏活动,禁止其任意践踏自然资源与环境等公共财产。循环经济要求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和环境代价实现最大的经济利益。只有建立了反映国家意志的法律法规等强制性硬约束,实施严格的产业规制政策、资源节约政策、环境保护政策和构建相应的制度保障体系,循环经济才可能在市场机制的引导下得以健康发展。我国已明确提出限制“两高一资”产业的发展。我国现存的产业集聚,在资源与环境约束日益加大,政府环保标准日益严格的形势倒逼下,不发展循环经济就越来越没有出路甚至走向衰败。在市场利益的驱动下,产业及其企业自发地寻求和参与“循环”,延伸产业链条、拓宽产业网络。这是一种全新的产业结构调整,以自主技术创新为重要支撑,形成资源深度利用、产品附加值提高和环境友好的良好局面,循环经济借助产业集聚区实现了对产业的广度渗透,发展的视阈越来越宽。我国多数产业集聚以产业园区为载体,在其发展完善过程中政府的作用不容忽视,它不是去替代市场,而是去辅佐市场,起到催化剂和中间人的作用。园区管委会的“绿色招商”、“补链招商”,正是把循环经济新理念引入产业集聚区的具体体现。企业有生产和逐利的权利,而共享良好环境已成为人的全面发展不可或缺的必要条件和获得社会福利的标志。环境是人类的共同财产,两者发生冲突的时候,需要政府“看得见的手”的调解和裁断。在产业集聚园区营造创新的制度和文化氛围,重塑企业的社会责任感,通过政府的严格规制,在循环经济的激发下,构建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园区。产业集聚与循环经济在政府的调节下,相互制衡、相互推动,形成二者良性互动的格局。

4 结 语

产业集聚是产业与区域的有机结合,它以产业的高密度集聚、聚合为内在规定性,以区域为空间载体,是一种新型的、高效的产业组织形式。我国产业集聚显著地区出现资源与环境强约束,产业集聚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现实问题。产业集聚则是循环经济理想的功能载体和物质载体。产业集聚是循环经济的重要实现途径,循环经济触发自主技术创新为产业集聚提供持续发展动力,二者呈互动关系。要充分发挥“看不见的手”的主导作用和“看得见得手”的控制作用,逐步形成产业集聚与循环经济良性互动的格局,它突破传统的发展模式,必将促进区域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冯薇.产业集聚形成机制的理论综述[J].改革,2006,(12):113~116.[Feng Wei. A Theoretic Summarization of the Formation Mechanism of Industrial Agglomeration[J]. Reform,2006,(12):113~116.]

[2]张志强,杨巧英.循环经济与产业规制[J].今日国土,2006,(9):8~10.[Zhang Zhiqiang, Yang Qiaoying. Circular Economy and Industry Regulation[J].China Territory Today,2006,(9):8~10.]

[3]David W Pearce, R Kerry Turner. Economics of Natural Resources and the Environment[M].Harvester Wheatsheaf ,1990.

[4]李慧明,朱红伟,廖卓玲.论循环经济与产业生态系统之构建[J].现代财经,2005,(4):8~11.[Li Huiming, Zhu Hongwei, Liao Zhuoling. Researches on Construction of Circular Economy and Industry Ecosystem[J]. Modern Finance and Economics,2005,(4):8~11.]

[5][美]尼古拉斯•乔治斯库―罗根.熵定律和经济问题[A].[美]赫尔曼•E.戴利,肯尼思•N.汤森.珍惜地球:经济学、生态学、伦理学[C].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87~103.[Nicholas GeorgescuRoegen. The Entropy Law and the Economic Process[A].edited by Herman E. Daly and Kenneth N. Townsend. Valuing the Earth: Economics, Ecology, Ethics[C]. Beijing: The Commercial Press, 2001:87~103.]

[6]徐大伟,王子彦,郭莉.工业生态系统演化的耗散结构理论分析[J].管理科学,2004,(12):51~56.[Xu Dawei, Wang Ziyan, Guo Li. Entropy Analyses and Distinguishing of Industrial Ecological System Evolution Based on Dissipative Structure Theory[J].Journal of Management Sciences,2004,(12):51~56.]

[7]马延吉.区域产业集聚理论初步研究[J].地理科学,2007,(6):756~760 .[Ma Yanji. Theory of Regional Industrial Agglomeration [J].Scientia Geographi ca Sinica, 2007,(6):756~760.]

循环经济产业研究范文第13篇

关键词:甘蔗;蔗糖业;循环经济;产业链

中图分类号:F326.1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0439-8114(2013)05-1199-03

Study on the Development of Cane Sugar Circular Economy Based on

the View of Industrial Chain

WAN Huan

(College of Financial and Economics, Guangx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Liuzhou 545006,Guangxi,China)

Abstract: We proce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dustry chain, analysis the drawbacks of cane sugar industry in the traditional development mode, explore the idea of building a cane sugar industry circular economy industrial chain, and provide reference to further promote the cane sugar industry circular economy development and the formation of industrial chain.

Key words: sugar cane; cane sugar industry; circular economy; industry chain

循环经济是指在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线性增长的经济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蔗糖业主要包括甘蔗种植和蔗糖生产两大部分,涉及糖料基地建设、良种培育、原料蔗生产、制糖、蔗渣和糖蜜的综合利用等环节。甘蔗是中国主要的糖料作物,种植面积占中国常年糖料作物面积的85%以上,产糖量占食糖总产量的90%以上。蔗糖业已成为主产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和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蔗糖业总体发展势头良好。然而,中国蔗糖业发展过分依赖资源消耗的增长方式仍然没有改变,产业链也较短。目前,部分蔗区仍然存在着甘蔗种植分散、蔗地单产偏低、蔗农和制糖企业收益不高等问题。而这些问题都根源于蔗糖业传统发展模式的种种弊端。

1 蔗糖业发展概况

2011年中国糖料作物播种面积181万hm2,同比增长7.28%。其中主产区广西糖料作物播种面积104万hm2,同比增长2.63%;云南糖料作物播种面积33万hm2,同比增长13.86%。2011/2012榨季全国收购糖料量将达到10 008万t,产糖1 200万t。其中广西预计产糖量为700万t,云南预计产糖量为210万t以上。2011/2012榨季国内食糖市场供求基本平衡,国内糖价在一定时间段内将持续高位运行。蔗糖业的迅猛发展使得中国成为世界第三大食糖生产国和消费国,产糖量、消费量均占世界食糖总产和总消费量的7%左右[1]。

2 蔗糖业传统发展模式的弊端

2.1 蔗农分散种植甘蔗,规模效益难以实现

目前,国内不少蔗区甘蔗的种植仍然以“单家独户”的模式为主,处于零星生产状态,而世界主要产糖大国蔗区规模较大,多以农场或糖厂自办基地为主。如美国糖厂的甘蔗原料大部分由自己的农场供给,很少部分靠农场主供给,其拥有的蔗地规模一般有近千英亩,植蔗的单位生产率比中国高4~8倍[2]。相对封闭的种植模式使得甘蔗种植成本居高不下,并且割裂了与其他蔗农的沟通联系;原料蔗的出售也只能被动地等待制糖企业与之联系,对于原料蔗价格的波动不敏感。与此同时,这种封闭的模式无法真正改进甘蔗的良种培育技术,原料蔗产量和质量无法提高,规模效益难以实现。

2.2 产品单一,产业化经营模式相对落后

我国主要蔗区的产品比较单一,集中于白砂糖和绵白糖两种产品,无法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层次消费者的需求。而在国外蔗糖业发达地区,制糖企业正在大力发展以甘蔗为原料的综合产品,有些糖厂的蔗叶、蔗渣利用率甚至达到100%。同时,中国蔗糖业产业化经营模式相对落后,基本上都是属于简单的“企业+蔗农”模式,缺乏制糖企业和蔗农之间有效沟通的平台,往往造成信息传递不及时、双方难以达成互利双赢的协议、双方的利益也缺乏保障的局面。一旦遇到糖价剧烈波动、市场不稳定的时期,制糖企业和蔗农都只能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不履行协议,违约风险大幅度增加。

2.3 制糖企业分工不合理,产业链较短

目前世界主要产糖大国大多数都实行原糖、精炼糖“两步法”生产模式,食糖生产特点是“季节性生产,全年加工”。但中国某些地区的制糖企业基本上只能在甘蔗收获期进行生产,尚未按分工协作的方式实现长年均衡生产,是“两糖合一”(原糖和精炼糖)的“一步法”生产体系。这种生产模式不但使得人员在甘蔗非收获期大量闲置,而且不利于糖价的稳定。此外,传统发展模式的产业链较短,它只是延伸到蔗糖的生产环节而已。制糖过程中的副产物如糖蜜和滤泥,制糖企业或是直接遗弃或是简单利用,没有挖掘这些副产物的经济价值,没有建立和相关产业的密切联系,当然也就无法提高制糖企业的经济效益了。

3 构建蔗糖业循环经济产业链的思路

3.1 产业链的上游――甘蔗种植和糖料基地紧密结合,提高蔗地产出效率

我国各蔗区甘蔗种植规模和产出差异较大,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落后蔗区没有建立起良种培育和种植的基地,蔗农分散种植,各自为政,难以实现规模效益。而像广西、云南等主要蔗区通过建立糖料基地这个平台,很好地将良种培育和甘蔗种植结合起来,大大提升了种植效率,获得了较高的收益,提高了蔗农的生产积极性。

甘蔗种植基地的建设不仅包含良种培育和种植,还应该为此创造更多的有利条件。首先,可以在基地发展畜牧业养殖,用蔗梢、蔗叶作为牲畜的食物,而牲畜的排泄物又可以作为甘蔗种植的肥料,实现资源循环利用;其次,蔗叶可以直接还田循环利用。云南蔗区已经采取这种方式,实现了蔗田有效保水,使甘蔗单产平均增加7 500 kg/hm2;再次,要在甘蔗种植基地实现收割机械化。目前国内部分蔗区甘蔗种植机械化程度较低,人工成本几乎占了生产成本的一半,大部分甘蔗都是人工砍收的,效率较低。因此,实现机械化收割是降低种植成本的关键环节之一。

3.2 产业链的中游――提高蔗糖质量,发展蔗糖深加工业

蔗糖是食品的调味品,人们在食用蔗糖以后,经过消化、分解为单糖(葡萄糖和果糖)而被人体吸收利用,产生热能,维护生理机能,可以恢复体力、解除疲劳。并且,蔗糖产量较大,供给比较充足,是一种既安全又经济的能量来源。因此,蔗糖的生产和加工是蔗区制糖企业打通上游产业链,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具体的思路为:首先,采取许多经济作物产区常用的做法,即建立蔗农―种植基地―制糖企业的联结互动模式,制糖企业应该选址在种植基地周边,一方面使得企业收购原料蔗的运输成本大大降低,另一方面可以利用种植基地牲畜的排泄物生产沼气,作为工业生产的能源动力之一;其次,可以对质量较高的蔗糖进行技术处理,用于不同食品的增色、防腐,提高食品的附加值,对于质量和纯度较一般的蔗糖用于生产食糖,供老百姓日常调味所用,提高蔗糖的利用效益。在食品调味加工方面,许多制糖企业已经实现了技术突破,将蔗糖用于生产低聚果糖、山梨醇等保健食品和食品添加剂,大大拓展了制糖企业的经营业务范围,并使得蔗糖产业链得到了延伸。如果这些技术在国内进行推广的话,将大幅度提高制糖企业的经营效益。

3.3 产业链的下游――实现制糖副产物的资源再利用

在蔗糖生产过程中,会产生一些副产物,这些副产物表面上看起来并无利用价值,其实它们蕴涵着巨大的经济价值。首先,对原料蔗进行加工生产蔗糖,不可避免地会产生蔗渣,在大部分蔗区,蔗渣仅仅作为动物的一种饲料,用途比较单一。然而,蔗渣的用途非常广泛,蔗渣燃烧产生的热量可以直接用于蔗区种植基地和制糖企业发电的需要,实现跟上中游产业链的沟通互动,大大节约用电成本。蔗渣还可以作为造纸、一次性筷子、纸碟的生产,大大减少林木资源的耗费,既经济又环保,不会造成任何污染。因此,制糖企业可以和这些关联产业进行密切合作,使产业链纵向延伸,带动关联产业的健康发展;其次,制糖过程中产生的糖蜜和滤泥同样可以实现资源再利用。糖蜜是工业制糖过程中产生的,蔗糖结晶后,剩余的是一些不能结晶但仍含有较多糖分的液体残留物。它是很好的发酵原料,可以用作制造酵母、味精、有机酸等的原料。在部分蔗区,许多企业将糖蜜作为生产酒精的重要原材料。滤泥是在制糖过程中,由于混合汁所含的有机物质对蔗糖结晶不利,通过向混合汁加入氢氧化钙、二氧化硫等使有机物沉淀下来,沉淀物通过压滤机等设备而得到的滤渣,它是甘蔗制糖的重要副产品之一。由于它富含氮、磷、钾等养分和微量元素,可以作为良好的有机肥料,将它循环利用对甘蔗地进行施肥,不但可以降低成本,而且可以大幅度提高土壤的肥力,提高甘蔗的产量。

4 加快蔗糖业循环经济发展和产业链形成的建议

4.1 甘蔗种植方面

1)加快蔗区基础设施建设。广大蔗区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进一步完善蔗区基础设施建设。首先,要加快蔗区各类灌区节水改造、节水灌溉工程建设,积极发展各种方式的灌溉,不断扩大蔗区的有效灌溉面积,解决蔗区干旱和抗旱水源问题,提高蔗区农业抵御各种灾害风险的能力,夯实甘蔗增产增收的基础。其次,优先进行蔗区道路建设,将制糖企业投入蔗区道路建设及维护的资金统筹管理。

2)丰富甘蔗品种,促进甘蔗品种更新换代。可以从蔗糖业发达的其他地区引进甘蔗的优良品种,同时也可以通过科技创新培育适合不同蔗区栽种的优良品种,做好品种的更替和后备良种的储备工作,以加快甘蔗品种更新换代的步伐,实现甘蔗种植品种的多样化。

3)提高甘蔗种植机械化程度,注重加强机械化配套农艺技术的试验与示范工作[3]。实现高度机械化种植是提高甘蔗产量,降低生产成本,减轻劳动强度的有效途径。因此,蔗区首先要推广和普及甘蔗种植机械化技术,提高生产效率;其次政府相关部门要出台优惠政策补贴蔗农购买机械设备,加快甘蔗生产机械化发展步伐。

4.2 蔗糖加工方面

1)对现有糖厂进行改造升级,提高生产效率。目前,部分蔗区的许多制糖企业仍然没有进行合理的产业链分工,一家企业同时兼顾原糖和精炼糖的生产,无法实现专业化规模生产和经营。因此,建议将规模较小的制糖企业改造为原糖生产企业,不用改造现有的设备和工艺就可维持原有生产规模。而将规模较大、实力较强的制糖企业改造为专业精炼糖生产企业,生产处于产业链高端、附加值较高的精炼糖产品,使其逐渐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制糖企业。这样不仅可以提高生产效率,还可以培养新糖料品种、新包装研发和甘蔗综合利用的大型基地。

2)提高蔗糖加工的附加值,拉动关联产业发展。甘蔗除大部分蔗糖分被提取出来制备成品糖外,有机非糖分大都被转移到糖厂副产品中,主要包括蔗渣、糖蜜和滤泥等。由于含有多种有机成分,且产量巨大,因而具有很高利用价值。因此,要加大蔗糖副产品的开发利用,提高蔗糖加工的附加值。同时,蔗糖业和酒精、生物能源、食品、有机复合肥等产业关系密切,要促进蔗糖业向生物化工等相关产业延伸,提高综合生产效益,构建“甘蔗―制糖―糖蜜―酒精―酒精废液―制复合肥―还田种蔗”的产业集群[4],增强企业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4.3 政府层面

1)政府要重视蔗糖业循环经济的发展。循环经济模式是地方产业经济发展的新思路,而像蔗糖业这样的产业就比较适合于循环经济模式。因此,政府部门应该首先接受和认同这种经济发展方式,将其作为蔗糖业发展的指导模式,并在产业规划报告中予以体现。其次,政府应该集合农业经济部门、大学和专业科研机构加强对循环经济模式的理论研究,并将研究成果及时运用于蔗糖业的发展。只有通过产、学、研相结合的方式,才能更有效地加快蔗糖业循环经济的发展。

2)政府要引导蔗区实现蔗农―种植基地―制糖企业模式的形成,创新利益联结机制――“订单农业+价格联动”[5]。实现蔗农―种植基地―制糖企业联结互动模式仅仅依靠市场自发形成是不现实的。因为不同的市场主体往往会由于短视行为,只关注自己的工作和自身的发展,忽视产业链形成带来的巨大潜力。此时,地方政府农业管理部门应该引导蔗农和制糖企业加强联系,建立信息沟通机制,尤其是对于原料蔗价格和蔗糖价格等信息要及时传递,以便各方主体及时进行生产决策。种植基地的建设需要政府财政投入资金,或者是政府和制糖企业共同投入资金来完成,而这些投入都可以通过相关产品的出售,制糖企业能够获得相应的收益作为回报,政府也能得到相应的税收收入。对于种植基地的日常管理应该由蔗农和制糖企业共同参与,相互监督和制衡,并定期向地方政府农业管理部门汇报工作。

3)政府要促进蔗糖业产业链向关联产业延伸。政府作为整个产业布局的规划者和指挥者,不能够仅仅关注到蔗糖业自身的发展,应该从全局的角度出发,大力支持蔗糖业的关联产业发展。如前面所提到的食品加工行业、化工行业、造纸行业等都应该纳入蔗糖业发展的大格局当中,统筹发展,打通蔗糖业内部产业链,并向外部产业延伸。

参考文献:

[1] 国家种植业管理司农情处.我国甘蔗优势区域布局规划(2008-2015年)[R].云南糖网,2008-01-27.

[2] 王红英,欧阳玉萍.优化产业生态 做大做强我国蔗糖业――广西蔗糖产业分析及发展对策研究[N].期货日报,2010-02-08(3).

[3] 贺贵柏.试论广西蔗糖产业可持续发展战略[J].甘蔗糖业,2012(2):56-57.

循环经济产业研究范文第14篇

关键词:循环经济视角;寒地黑土核心区;产业集群研究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类的经济生产活动越发的频繁,自然生态环境被破坏的越来越严重。在这种现实背景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经济理念应运而生,如何利用自然资源发展循环经济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关于这方面的研究也越来越多。寒地黑土作为依靠黑土地资源逐渐发展并走向成熟的生态品牌,关于这方面的研究更是不遗余力。本文即试从寒地黑土的现状出发,阐述其核心区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具体的策略和建议,助力寒地黑土核心区产业集群化发展。

1寒地黑土资源发展特点概述

寒地黑土资源是稀缺的土地资源,其有机质含量在所有土地类型中排在前列,约是黄土的十倍有余。但寒地黑土资源在世界范围内仅有三处:一处位于乌克兰,一处位于密西西比河流域,剩下的一处则分布在我国的黑龙江、吉林两省,黑土地分布的区域正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之一[1]。寒地黑土品牌便是背靠黑龙江、吉林黑土地资源而逐渐发展起来的品牌,是我国生态产业化发展的重要力量。但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发展,黑土地自然资源的利用开始出现问题,生态环境遭受到挑战。

2寒地黑土核心区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水土流失严重,自然生态环境面临威胁。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黑龙江、吉林两省的水土流失面积在2009年便达到了150余万公顷,超过总面积的三分之一,而黑土区的水土流失情况更为严重,黑土层(黑土地有机物含量的重要载体)每年减少约五毫米。出现这种水土流失的情况除了自然因素外,与黑土地区经济生产活动的过于频繁也存在很大关系。仅就目前来看,黑土地去水土流失的情况并没有得到有效的改善,自然生态环境仍面临着比较严重的威胁,全国商品粮基地的称号岌岌可危。

2.2黑土地自然资源质量下降,经济转化效率随之下降。黑土地之所以是全世界范围内重要的土壤资源,除了特有的研究价值之外,其本身所蕴含的肥力对于农作物的生长具有极强的促进作用,因而对于解决全球粮食危机有着重要意义。但由于黑土地区同先进的生产思想接触过少,长久以来所形成的传统的种植模式,如喷洒农药、过度种植等,使得黑土地自然资源质量下降[2],中低产田面积不断扩大,最终导致生产所能产生的经济转化效率下降,形成“涸泽而渔”式的发展模式。

2.3耕地面积急剧减少,生态平衡状态被打破。耕地是一个国家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关系到人们的粮食安全。但近几年来,随着黑龙江、吉林等地的城市化进程急速推进,城市人口的增加、工业化经济的不断发展,使得该区域耕地面积急剧减少。由有关机构调查土地变更后发现,约有七成的城市建设用地都是在占用耕地面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3]。

3寒地黑土核心区产业集群发展循环经济的建议及对策

3.1实施黑土地资源产权保护制度,改善生态现状。寒地黑土资源稀缺,可再生能力较低,但由于农民没有土地永久使用权和土地真正所有权,更多的时候往往会因为眼前的利益而对寒地黑土资源进行掠夺式的开垦。因此要实施比较完善的保护措施,建立并完善有别于其他土地产权制度,严格进行黑土地利用形式的审查,以进一步加强对黑土地资源的保护[4],并在政策的不断宣传和解读中让农民拥有主动去保护自然资源的意识和能力,提升其精神文明素养。

3.2优化农业生产结构,转变经济发展观念。除了制度上的保护之外,还需要从自然资源遭受破坏的根本原因出发解决问题,因此需要优化农业生产结构,转变经济发展观念。转变经济发展观念,具体需要做到:种植业与林木渔业同步发展,农业与非农业协调发展。黑土区每年有进三分之二时间土地没有作物,地标加速侵蚀。

3.3发展绿色循环产业,实现产业集群化发展。要进一步发展循化经济,实现寒地黑土核心区产业集群化发展,需要大力发展绿色可循环产业,利用环保、绿色、无污染的现代生产手段发展传统产业,由此保护黑土生态环境,让资源资源在最大效率利用的同时又能最大程度的加以保护,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双重发展。为此,需要做到:引进生产技术,严把质量关[5],扩大绿色产业规模,生产出多样、绿色、安全的农产品,实现寒地黑土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最终促成寒地黑土核心区产业集群发展,将寒地黑土品牌推广至全国乃至全世界。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循环经济对于促成寒地黑土核心区产业集群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是寒地黑土实现产业化发展的必然前提,这既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新时期经济发展的要求,因此需要不断加强循环经济实践这一方面的研究。而本文仅是从循环经济的理论角度进行寒地黑土核心区产业集群研究,并未涉及到发展循环经济的具体实践,因此需要更多同行业的专家学者深入挖掘和钻研,为循环经济成熟和发展贡献力量,本文仅做抛砖引玉之用。

参考文献:

[1]张文明.寒地黑土,国之魂宝[N].大公报,2004.

[2]高以诺.保护黑土地,保护北大仓—关注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N].经济日报,2002.

[3]姜世平,温利.环境的和谐[M].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2008.

[4]周嘉.生态示范区建设的战略环境评价理论与实践[M].黑龙江:哈尔滨地图出版社,2006.

循环经济产业研究范文第15篇

关键词:资源型城市;循环经济;产业结构

一、引言

资源型城市作为我国重要的能源资源战略保障基地,是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支撑。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加快转变当地经济发展方式,协调区域发展,统筹推进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2013年12月3日由国务院公布的《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2013-2020年)》中,延安市和榆林市被归类为成长型资源型城市,同时我国有67个城市由于自然资源趋于枯竭,经济发展滞后,民生问题突出,生态环境压力大,被列为衰退型城市,成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点和难点地区。面对将来资源的进一步减少,陕北地区将要面临的问题不容小视,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对于维护国家能源资源安全、推动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和民族团结、建设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发展循环经济就是依据生物学中的优化利用"食物链"每个环节的排放物,实现经济活动组织中"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这样一个循环式生产流程,使资源得到最大化程度的利用,依靠废弃物的循环利用降低排放,把生产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破坏降到最低。

二、陕北资源型产业现状问题及发展循环经济必要性分析

(一)陕北资源型产业现状问题

1、资源型产业"一业独大"。资源型城市普遍存在资源型产业"一业独大"的问题,当然作为成长型资源地区的陕北也不例外,陕北地区产业结构不合理,资源型产业比重大,矿产资源开发的增加值约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25%,比全国平均水平高一倍左右。而第三产业比重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2个百分点。这样"一业独大"的产业格局,会产生"挤出效应",致使其他产业难以发展,一旦资源开发接近枯竭,缺乏接续替代产业,就会像资源枯竭型城市那样出现"矿竭城衰"的现象,导致经济发展停滞、就业难等问题。虽然陕北拥有丰腴的自然资源,但如若按照传统模式发展,必然会出现资源枯竭城市的问题,即转型发展内生动力不强,产业发展对资源的依赖性依然较强,采掘业占二次产业的比重超过20%,人才、资金等要素集聚能力弱,创新水平低,进一步发展接续替代产业的支撑保障能力严重不足。

2、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低。资源综合利用主要是指在矿产资源开采过程中对共生、伴生矿进行综合开发与合理利用;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渣、废水(液)、废气、余热余压等进行回收和合理利用;对社会生产和消费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废物进行回收和再生利用。目前,陕北地区资源型产业的资源综合利用率极低,表现为:矿产资源利用率低,共伴生矿产综合回收率不足40%;综合利用矿山比例低,综合利用较高矿山仅占30%,完全没有进行综合利用的占40%;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不高,综合利用产品档次低,附加值有限,经济效益不能完全体现。

3、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目前陕北地区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还处在粗放式开采阶段,监管的不利和企业急功近利的行为,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该现象在偏远地区表现得尤为明显,一些还具有经济价值的废渣、废水、尾矿等资源没有被有效利用,不仅被浪费,还成为了污染环境的元凶,更是影响了当地居民正常的生活和工作。

4、循环体系建设落后。传统的资源型产业依旧以初级加工品为主要最终产品,以消耗资源、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为代价,走附加值低、利润流失的"资源-产品-废弃物"线性发展模式,不仅自身缺少可持续性,而且造成资源富集地区环境污染、产业结构单一落后等严重问题。产业内企业间的循环利用基本没有,更不用说区域内的社会整体循环,造成的现象就是大家共同开发、共同生产、共同污染,在产业链上没有形成企业间或者是产业间对于排放物的综合利用。

(二)陕北资源型产业发展循环经济必要性

1、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客观要求。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基础是合理化,即产业之间协调能力加强和关联水平提高的一个动态过程,只有供需合理的结构效益不断提高,才能推动高级化发展。资源型产业结构高级化要求产品收入弹性增高、生产率上升以及技术革新,并且群体间保持平衡发展。在结构比例中,第二产业占优比重应同时逐渐向第三产业占优比重演进,劳动密集型占优比重逐渐向资金密集型和知识技术密集型占优产业转移,初级产品制造的占优比重应向中间产品、最终产品制造的产业转移,要实现高附加值化、高技术化、高集约化和深度加工化。同时随着生产要素成本普遍上涨,客观上也要求资源型产业对传统生产方式进行改造,进一步走向循环经济模式。

2、资源型地区的发展趋势。陕北地区有着矿产资源的比较优势,其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是围绕矿产资源开发而建立的采掘业和初级加工业,但都要面临资源枯竭带来的区域经济发展瓶颈问题。而要解决资源地经济发展"天花板"问题,就必须对资源型产业结构进行优化与改造,构建资源型产业循环经济体系,只有资源型产业的循环发展才能避免资源使用率低下问题和"资源诅咒"现象的发生。

3、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发展资源型产业循环体系,是实现陕北地区可持续发展的一种重要的模式。发展具有陕北特色的循环经济模式,是按照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国家宏观层面来看,是符合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贯彻"五个统筹"和建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具体实践。发展循环经济从地区层面来看,是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统筹推进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的具体体现,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手段,是促进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培育壮大资源型产业、增强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

三、陕北资源型产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模式构建

通过研究陕北资源型产业的问题现状和建立循环经济体的必要性分析,综合产业价值链理论、循环经济理论、生态经济学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可以把资源型产业结构的循环经济模式构建定义为以提高资源的有效利用率和减少环境污染为出发点,既对旧的资源型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又要开发新的关联产业,即实现资源型产业内各部门的平衡,又要融合不同产业间的相对优势,既满足科学利用开发资源产业,又要实现资源地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从而使资源型产业结构逐步走向合理化、高级化,推动社会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此,资源型产业机构应该构建一个"企业参与、市场导向、链条延伸、集群发展、多元共生"的层级递进式的循环经济模式,才能实现前述目标(如图1所示)。

图1 循环经济模式

本模式的形成思路是从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面上,基于上述几个层次的循环经济模式的构建。从微观角度来说,能源产业中最初级也是最低级层次的循环经济模式就是从微观企业层面建立循环系统,也就是上文中提到的的"点循环"或叫"小循环",如:在企业制定发展战略时要严格遵循"3R"原则;在企业内部对员工进行循环经济相关技能培训;按照清洁生产标准,采用循环设计和先进技术推行清洁生产,减小能耗与排放,实现企业自身经济发展中资源的阶梯和循环利用。只有实现企业层面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才是整个产业实现循环发展的基础和保障。从中观层面来看,区域范围内循环是指以微观企业为基础,根据企业间的相关联系,利用生态原理,拉长产业链,形成包含一个或多个行业企业的工业园区,在这个区域范围内共享资源、优势互补,实现园区内资源与排放的循环利用和能量阶梯利用的最大化。无论是形成"线"上的梯级利用还是"中"等规模的循环体系,都需要管理部门在园区的形成过程中正确的引导,合理规划园区各企业主体的组成,使各个企业相互衔接:一个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料可以为另一个企业加工生产所用,变废为宝,这样即减少了废料处理的费用,又创造了收入,同时也为下一家企业的生产提供了便利如:利用煤矸石发电后的灰渣制砖,形成"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循环的生产模式,提高园区内资源的利用效率。宏观角度来看,社会区域性的"大"循环则覆盖更广,涉及到整个生态环境的长期持续性循环,关系到社会中的每一个经济个体,所以要从社会全局角度出发,立足长远,运用生态经济原理,在各行业、产业间建立生态联系,开展废旧资源回收再利用,形成社会性"大"循环,实现企业与企业、企业与居民、企业与环境之间和谐发展。

四、资源型产业建立循环经济的对策建议

成长型城市资源开发处于上升阶段,资源保障潜力大,经济社会发展后劲足,是我国能源资源的供给和后备基地。应着眼长远,科学规划,规范资源开发秩序,形成一批重要矿产资源战略接续基地,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构建稳定成熟的循环经济体系,实现绿色经济持续发展。

第一,促进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强化废弃物综合利用。研究推广先进适用的尾矿、煤矸石、粉煤灰和冶炼废渣等综合利用工艺技术。在资源开发同时,以煤矸石、尾矿等产生量多、利用潜力大的矿山废弃物为重点,配套建设综合利用项目,努力做到边产生、边利用。要因地制宜发展综合利用产业,积极消纳遗存废弃物。提高林木采伐、造材、加工剩余物及废旧木质材料的综合利用水平,实现林木资源的多环节加工增值。支持资源型产业建设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工程(基地)。

第二,建立循环经济技术支撑体系。循环经济的形成需要技术支持,循环经济的运行建立在技术的基础上,并且对技术要求很高,主要是资源废弃物利用的技术。同时也需要循环经济思想的技术路线。未来我国资源型产业的发展道路是以实现高效率、高收益、低消耗、第排放低污染为目标的新型化工业道路,资源型产业实现这些目标的前提就是要求产业链从开采、冶炼到回收利用阶段都采用最新的工艺技术,只有建立起循环经济技术支撑体系,才能保证资源型产业内各种资源的循环利用,以此来提高市场竞争力。

第三,完善循环经济政策体系。循环经济政策是保证循环经济体系顺利运转的重要手段。陕北地区应完善关于循环经济的财政、税收和金融等政策制度。制定发展循环经济的财政鼓励政策;鼓励各企业发展内部小循环,对于在资源废弃物回收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企业给予税收减免;政府应作为中介,为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企业积极引导金融投资机构进行资金支持。同时,政府也应当抓好监督工作,明确生产者责任,制定明晰的排污标准,提高资源产业的准入门槛,设立循环经济指标,对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状况进行评估,及时提出完善指导意见,避免资源的浪费和环境污染的情况。

五、结语

本文分析了陕北资源型产业的现状问题及其发展循环经济的必要性,从微观企业层面、产业集群和区域经济带的角度,构建出一个层级递进的资源型产业循环经济模式,剖析不同层级阶段的循环经济的状况,将落脚点放在资源型产业的循环经济模式的构造上。在构建资源型产业循环经济模式构建的基础上,文章又从促进资源综合利用、建立循环经济技术支持体系、完善经济政策体系这三个方面提出了资源型产业建立循环经济的政策建议。希望能为陕北地区资源型产业循环经济的构建提供一定的思路和指导意见。

参考文献:

[1]于丽英,冯之浚.城市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J].中国软科学,2005,(12).

[2]冯之浚.循环经济的范式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6,(8).

[3]钟太洋,黄贤金,等.区域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方法、指标体系与实证研究[J].资源科学,2006,(2).

[4]黄和平,毕军.基于物质流分析的区域循环经济评价[J].资源科学,2006,06:20-27.

[5]吕忠梅.循环经济立法之定位[J].法商研究,2007,(1).

[6]冯之浚,刘燕华,等.我国循环经济生态工业园发展模式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8,(4).

[7]任勇,吴玉萍.中国循环经济内涵及有关理论问题探讨[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5,(4).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