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改造工程论文范文

改造工程论文范文

改造工程论文

改造工程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现状、改革

一、我国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现状

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是指建设项目从筹建到竣工验收,交付使用的所有费用的全过程管理包括建设工程费,设备工器具购置费,工程建设其他费及预备费,贷款利息和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即基本内容是合理确定和有效控制工程造价。而我市的造价管理工作主要放在工程造价的确定,也就是说在建设程序的各个阶段,采用科学的计算方法,计价依据,合理确定投资估算,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承包合同价,结算价,竣工决算。而工程造价确定的基础是编制工程概(预)算,我们把编制工程概(预)算配以相应的造价动态管理作为确定建设工程投资,拨付工程款和竣工决算的主要依据。

我国现行的工程造价管理制度是在20世纪50年代形成、80年代完善起来的。表现为国家直接参与和管理经济活动。要求在不同设计阶段必须编制概算或预算并对政府负责;制定了概预算编制原则、内容、方法和审批办法;规定了概预算定额、费用定额和设备材料预算价格的编制、审批、管理权限等。从而形成了比较完备的概预算定额管理体系。由于国家控制了构成工程造价主要因素的设备材料价格、人工工资和利税分配等,概预算制度在核定工程造价、帮助政府进行投资计划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现行的工程造价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也随之暴露出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造价控制重施工轻设计

多年来,我国的建设项目普遍忽视了项目建设前期阶段的重要性,造价控制的重点主要放在项目建设的后期阶段甚至在工程决算阶段,因此经常出现投资超限的现象。有些项目甚至在建成后投资大幅超过计划,从而形成了大量效益不好的工程。近些年来,国际上发达国家对工程投资的要求是事前预控、事中控制。而我国传统的做法是把造价控制重点放在施工阶段,在客观上造成轻决策重实施、轻经济重技术、先建设后算账的后果。造价多为事后算账,依附于建筑设计师,被动地反映设计和施工。

2、工程造价咨询机构不健全,工程咨询业发展还不成熟

有的地方虽已建立咨询机构,但没有充分发挥出工程造价咨询的作用。目前我国的工程造价咨询单位普遍实力薄弱,规模偏小,技术力量不强,改革也没有完全到位,还无法应对市场的变化和竞争。工程造价咨询业发展中存在不少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受主管部门的制约,不能公正地进入社会;基础差、素质低、单一从事编制工程预算业务、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行业管理体制尚未理顺,存在行业、地区、部门垄断封锁的现象,严重地阻碍了公平竞争的发展;行业服务规范和制度建设急需与国际接轨。

3、工程造价缺乏竞争性

由于受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及建筑业自身特点的影响,我国现行的工程计价体系带有浓厚的计划经济和下令定价色彩,尽管工程造价管理部门制订了一些有针对性的调价政策,但是都未取得根本性的突破,造价行政主管部门多为直接式服务,采用政府定价,因而造价缺乏竞争性。以施工企业自主定价为特征的工程计价体系有待建立和完善。

4、高素质的工程造价技术人才严重不足

目前取得工程造价师资格的专业人才不多,高级专业人才就更少。有的虽已经取得执业资格,但无工作实践经验和实际工作能力,综合素质不高。在造价师从业实际工作中还存在“在岗无证,有证无岗”的现象。工作内容依然是单一的,多在主管部门及领导的主观意志指令下工作,因而工作服务领域小。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投资日趋多元化的今天,取得造价工程师资格的人数远远满足不了社会需要。迫切需要一大批为项目投资提供科学决策依据的高素质综合型工程造价专业人才。

5、工程造价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健全

二、我国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改革措施

综合上述我国工程造价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要从根本上解决工程造价所存在的问题,应当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不断加强工程造价信息工作

近几年来,信息刊物的质量有效明显提高,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而且工程造价的材价信息,都是经过深入基层调查研究,综合测定,公布材价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比过去提高了。但是造价管理的改革任务是实现量、价分离,变指导价为市场价格,变指令性的政府主管部门调控取费为指导性,由企业自主报价通过市场竞争予以定价。所以我们的材料预结算的管理也要从过去的指定性过渡到指导性,并逐步允许甲、已双方协商在合同中确定材料预结算价格,使材价的确定更加合理,也使材料信息最后走上一个新台阶。

2、认真做好招投标管理

招投标工作也是造价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首先是加强了标底管理,标底是招标单位对工程费用的预测值,在现有的许多评标方法中,根据投标价和标底价的接近程度所确定的报价分占的权重很大,对企业能否中标极为关键,成为招标投标工作的焦点。因此标底编制的准确与否,标底的保密程度,直接影响招标工作的成败。为了提高投标工作的质量,应采取了一系列方法,如对编制好的标底进行审查,保证标底的准确性,或采用先送标书后编标底来防止标底泄露,与此同时还采取一些措施弱化标底在评标中的作用,如采用在有效标范围内的投标价的平均值或由专家小组确定浮动比例乘以标底作为评标标底等,尽可能提高招投标的公平性、科学性。我们慢慢过渡到由招标单位根据国家统一的工程量计算规则提供工程量清单,在此基础上,投标单位参照消耗量定额,结合企业定额和自身实际情况及市场行情制定投标策略,自主报价。评标采用合理低标价者中标,以达到真正的市场竞争。这种投标方法既化解标底衡量投标评标法的种种矛盾,又规范了报价行为,降低了工程造价,符合工程造价“量价分离”的改革原则,为招投标管理起了推动作用。

3、对工程造价咨询中介服务机构的规范和人员培训

为了保证工程造价质量及预结算人员的业务水平,加强了对专业人员的培训工作,分期举办了培训学习班,凡是从事建设工程预结算人员都必须进行业务培训,考试合格者发给资格证方可上岗。同时坚持预算人员资格证年审制度,并对预算员所编制的工程预结算进行抽查。对专业人员进行工程预结算专业电脑培训,使他们能用电脑编审工程预结算,从而推广普及电脑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进一步提高预算员的业务素质,定期抽人进行业务讨论,对造价管理献计献策。

随着改革的深入和发展,我国将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市场经济体制将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完善。在我国加入WTO后,WTO规则也在影响和冲击着工程造价领域。面对市场经济的要求和WTO的影响,工程造价管理如何正确发挥其管理职能和作用,是尤为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首先要改革“条块分割”的管理格局,建立多层次、多元化和有机结合工程造价的管理体系。其次要建立和完善有关工程造价管理的法规、制度和标准。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工程造价管理也要依法行政。只有建立健全全过程、全方位的工程造价管理体制,才能实现管理工作的目标,有效控制和合理确定工程造价。

改造工程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工程造价管理改革

近年来,随着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各行各业的改革已经在神州大地上愈演愈烈。对于建筑业来说,在经历过多次改革的洗礼之后,仍然没有构筑成熟的建设市场,这主要是因为没有构建符合市场的工程造价管理体制。工程造价管理是指遵循工程造价运动的规律和特点,运用科学、技术原理和经济、法律等管理手段,力求合理使用人力、物力、财力,达到提高投资和经济效益的行为和活动。工程造价管理的基本内容是:合理确定、有效控制、提高效益。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我国已加入WTO的现实状况,我们将面临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冲击,国际竞争将变得日益激烈,而工程造价管理方法也必须逐步与国际工程造价惯例接轨,作为建筑业中发挥着灵魂作用的工程造价管理的改革是建设市场最终最根本的改革方向。我国工程造价管理必须要建立以市场形成工程造价的机制。因此,在工程造价管理改革过程中,我们有必要搞清一些实质性的问题。

一、变计划价格为指导价格

我国的经济体制已经由过去的社会主义的计划经济转为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我们必须要对传统的预算定额进行改革,坚持其积极的方面。首先,建设工程造价及其预算定额管理体制改革,应本着价格形成机制即“量”、“价”分离入手,保持定额的法定性,改变人工、材料、机械计划价格为市场指导价格,逐步放开各种取费的费率,鼓励企业之间在同一水平上开展竞争。

实行“量”、“价”分离的核心是把法定性的标准和指导性费用、价格两个不同概念的内涵区别对待。定额作为控制消耗量的标准,应在统一项目划分、计量单位的基础上制定标准工程量计算规则,由政府主管部门或委托行业协会、管理和解释。为适应“量”、“价”分离的要求,首先对通用性强,覆盖面大的专业定额,编制全国或地区统一的定额,全国或地区统一定额包括项目划分,计算规则和取费程序,必须严格执行。

关于价格问题,目前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正处于向市场经济过渡阶段,工程造价只能将计划价格变为指导性价格,其理由主要是:就目前建筑业现状看,宏观、微观条件都不成熟。一方面行业的宏观调控缺少力度,比较行之有效的控制市场供求手段还没有形成;另一方面,建筑市场仍然是一个不规范的市场。因此,今后一段时期内,只能实行指导价格,包括价格指数。指导性价格主要包括建筑材料价格、人工单价及机械台班单价,也包括构成建筑产品的物化劳动价格,均由主管部门定期,供甲乙双方参照执行。

改造工程论文范文第3篇

灌区节水改造是保证国家粮食安全、促进灌区经济发展的需要。干旱缺水是我国农业面临的最大威胁,是农业发展主要的制约因素。在人口不断增长,耕地逐渐减少,土地后备资源严重不足的前提下,稳定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稳定和适当扩大节水灌溉面积。水利设施年久失修、破损严重,使水量浪费损失极为严重。每年由于渠道引水决口,冲毁、淹没农田时有发生。扶风县各工程设施破损严重,完好率低下,渠道输水能力严重不足,水利用率低,水资源浪费严重。同时小型灌区机井老化比较严重,耕地得不到灌溉,输水工程不配套。基于上述现状,有必要对扶风县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进行规划建设,灌区节水改造是保证国家粮食安全、促进灌区经济发展的需要。

2工程概况和农田水利工程现状

2.1工程概况

扶风县位于关中盆地西部,西宝高速、西宝北线中段,全县总土地面积745.8km2,耕地面积77.61万亩,农民人均耕地1.59亩,县内农田成方,道路成网,交通比较便利。全县以种植粮食作物为主,主要粮食作物有小麦、玉米,常年播种面积100.6万亩,平均复种指数150%。经济作物主要有辣椒、苹果等,农业产业主要以畜牧业为主。

2.2项目区水利工程现状

目前项目区已有水利工程主要包括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大中型灌区骨干工程和小型水库工程。至2009年底,全县共有陂塘9座,小型灌溉泵站343处,农灌机井2843眼,水窖810眼,小型灌区渠系291km,大中型灌区渠系1080km,机井灌区灌溉渠系117.3km,低压输水暗管112.8km。设施灌溉面积52万亩,有效灌溉面积45万亩,节水灌溉面积23.4万亩。全县共有宝鸡峡、冯家山灌区干、支渠道122.8km。2000年以来,该县通过实施农业综合开发水利骨干工程改造、省级财政专项资金灌区改造等项目,投入资金3100万元,共衬砌改造干、支渠38km。县管水库共有11座,均为小型水库。太川水库、官务水库、白家窑水库、五郡沟水库,共灌溉面积5.8万亩。总体而言,灌区水利基础设施薄弱,渠系建筑物损坏严重,抽水站年久失修,机泵老化,农田灌溉以土渠输水、大水漫灌为主,地下水资源浪费严重,单井控制面积小,灌溉保证率低。无法满足灌溉需求,严重阻碍项目区经济的发展。

3灌区节水改造工程设计

为了改善扶风县灌区上述水利工程现状,对整个扶风县分4个项目区分别进行系统的节水改造工程的设计。整个节水改造工程的典型设计如下所述。

3.1机井工程设计

按照当地水文地质条件和用水量要求,设计井孔深度180m。本深度内可有四层水,总厚度为40m,井孔口径为550mm,井管材料采用铸铁井管。滤水管有效工作长度50m,实管长度130m,合计总长度180m。管外填砾厚度为140mm,填砾直径10mm~20mm,砾料采用扶风县沙厂生产的标准砾料。井壁管连接形式采用焊接连接。根据井孔设计的地质条件和含水层岩性来确定计算参数,从井孔柱状图上得知含水层总厚度M=40m,含水层的岩性以粗中砂为主,选择含水层的渗透系数K=15m/d,采用滤水管有效工作长度L=50m,井孔直径D=550mm,滤水管外径ds=0.288m,井管直径d=0.25m。为保证管井的使用寿命,避免过高的渗透流速对滤水管的腐蚀、结垢、堵塞等破坏,在设计中我们采用小于允许入管流速进行计算。计算公式为:Q=Л×dg×L×n×Vg,将相应参数代入式中可得Q=195m3/h。计算的理论出水量,代表了滤水管的进水能力,而设计流量应小于计算的理论值,所以应乘以0.3的安全系数,才能作为设计出水量,即Q=58.6m3/h。

3.2输水渠道设计

以法门镇齐村北十一支一斗渠衬砌工程进行典型工程设计。渠道总长度850m,主要灌溉齐村的部分耕地,控制灌溉面积650亩,亩均控制渠道长度为2.5m~3.1m。渠道设计流量的大小,应根据作物的灌溉制度及所控制的灌溉面积,按照同一时期不同作物同时用水量的情况计算,计算得出渠道设计流量为0.1m3/s。渠道纵坡比降的选择,应由实际地形条件而定,尽可能使渠底比降与地面坡度相一致,在满足灌溉引水的情况下,尽量选择较大的比降,但斗渠一般不大于1/500。因此,根据项目区的地形特点,选渠道比降为1/600。为了提高灌溉效率,节水节能,节约占地,降低供水成本,同时也为了机械化施工,渠道断面设计为“U”型砼断面,渠道设计流量为0.11m3/s,纵比降为1/600,选用渠道断面为D40断面,衬砌厚度为5cm,选用C15砼浇筑。渠道每隔5m设一道伸缩缝,缝型为机械切割半缝,缝宽为2.5cm,缝内用焦油塑料胶泥填塞。

3.3抽水站设计

依据原有抽水站设计灌溉面积、设计流量、配套机泵型号不变的原则,对该项目区的35座抽水站实施改建设计,更换62台(套)新的节能机组,使其发挥原有的效益。确定以扶风县项目区召公镇大槐村抽水站作为典型设计。该工程位于信邑水库以南600m处,引水水源为美水河水,控制灌溉面积380亩。经实际勘测调查,该抽水站地形扬程8.23m,根据控制灌溉面积、灌水定额、轮灌天数、每天灌溉时间及渠系水利用系数计算设计流量,由设计流量和抽水扬程确定水泵型号。确定了水泵的流量与扬程,可利用“水泵性能表”来选择所需水泵。

3.4低压暗管设计

本次工程拟钻凿180m深的钢筋砼管井1眼,根据已成机井水文地质资料,机井出水量为32m3/h,静水位35m,动水位95m,地块长方形,东西长400m,南北宽234m,面积约为140亩,机井位于地块西北角。地块内作物种植以小麦、玉米、辣椒为主。作物种植方向为东西走向,地块北偏东稍高、西部较低。设计灌水定额按式m=1000Hγ(覻1-覻2)/η计算,根据该区实际情况,计算得小麦、玉米的灌水定额40m3/亩,辣椒的灌水定额27m3/亩。本区农作物以小麦、玉米、辣椒为主。玉米、辣椒生长期处在雨季,适当补充灌溉即可满足要求,取灌水周期为12d。管道布设形式为梳齿状,依据管灌技术规范,结合地块形状以及经营管理体制,耕作习惯,机井出水量等实际情况,在地块西边界布设1条主管道,垂直主管道布设3条支管道,管道长度720m,在管道上安装出水口进行灌溉。项目实施后,区内小麦种植面积占耕地面积的90%,日开机时数取16h,灌溉水利用系数取0.8,根据机井控制面积计算,结果表明,设计流量小于单井出水量,故采用单井出水量为设计流量。管径采用经济流速法确定,根据计算得管道管径选择为外径110mm,内径105.6mm的UPVC管。经计算,沿程水头损失为5.77m,局部水头损失按沿程水头的10%计算,取0.57m。水泵设计扬程由管道系统的水头损失(h),机井动水位(h净),机井至供水最不利点的高差(h)等确定,即H=h净+h+h+2.0(出水口要求水头),该机井配套水泵设计扬程为95+5.77+0.33+2.0=103.1m。按照设计流量和设计扬程进行水泵选型。

4工程经济效益分析

扶风县小型农田水利节水改造工程建设项目计划衬砌渠道82.1km,改造渠系建筑物639座;在机井灌区,新打配套机井41眼;铺设低压管道28.16km,出水栓981个;可新增灌溉面积7640亩,改善灌溉面积26222亩。井灌项目区灌溉水利用系数由原来的0.65提高到0.8;抽水灌区灌溉水利用系数由原来的0.5提高到0.65;全县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新增379.42万kg。大力发展农民用水合作组织,使其管理的灌溉面积增加1.3万亩。该项目建成后,作物复种指数由150%提高到180%,年可增产粮食379.42万kg,粮价按现行市场价1.8元/kg计算,可增收379.42×1.8=682.96万元。经济作物每亩增收按100元计算,可增收3.39×180%×0.4×100=244.08万元。该项目建成后,年可节水186.60万m3,按每立方米水0.1元计,可节约186.60×0.1=18.66万元。整个项目实施后,共可增收945.70万元,取水的分摊系数为0.4,即水利项目净收益为925.54万元×0.4=378.28万元。依据以上增量效益和增量费用的分析计算,并根据有关评价指标计算规定进行分析计算,成果如表1所示。由经济评价分析计算结果可以看出,本工程的经济内部收益率12.44065%大于经济基准收益率8%;经济净现值844.10万元大于零;经济效益费用比为1.27,大于1.0。故该工程在经济上是合理的。

5结论和建议

改造工程论文范文第4篇

论文摘要:为了保证变电站改造的顺利进行以及改造期间变电站安全运行,笔者具体分析了改造前、改造过程中和改造后期的验收出现的问题,并对如何控制上述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论文关键词:变电站改造;问题分析;控制对策 随着用电量的加大以及近年来科技的发展和电网运行的需要,变电站设备改造工程势在必行。但改造过程中运行操作工作量大、方式多变、现场施工面多、施工人员交叉作业等存在很多问题。针对上述情况,为保证变电站改造的顺利进行,现将改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危险点分析如下,并就改造工程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 1变电站改造前期的问题分析及对策 在变电站改造过程前,要做好改造人员的技术培训,掌握过硬的本领,同时改造人员的思想状态也很重要。这些准备做得妥当与否,直接决定着整个改造工作的进程和质量。 ①工作人员安全意识薄弱问题。有的工作人员认为改造工程比较轻松,就是循环作业,从而在思想上麻痹大意,事实上,在改造过程中不小心谨慎,极容易出现纰漏。要让工作人员意识到改造操作比较频繁,工期长,人员劳动量大,同时,重复同一类型的操作极容易导致人员思想麻痹,造成工作人员安全意识淡薄。 针对这种情况要做好宣传发动,从思想上高度重视。要进教育工作人员千万不能思想麻痹,安全意识要放在首位。工作之前,我们要让工作人员明确整个工作的目的、意义、任务和总体目标,充分认识到此项工作的重要性、复杂性和危险性动员全体人员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从自身出发,依照工作实际,认真分析工作过程中容易导致人员思想麻痹、松懈的不安全因素。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 ②改造现场危险分析不足问题。对于改造现场,通常都是作业面多、人员散乱、车辆多、旧设备拆除、新设备安装、二次回路交叉接线等,存在很多危险性,对这些情况,如果分析不够到位,很容易有危险出现,从而影响整个改造过程,同时又可能带来不必要的损失。改造现场危险要素主要有: 机构箱门、端子箱、万用钥匙使用、电缆进出口经常打开,易进水及小动物;管理不善;接地线螺丝松动;现场施工电源使用不规范等情况。另外改造现场工作面复杂,工作人员任务不同,措施变化频繁,工作人员对改造站现场的措施、工作进展及运行情况不能熟练掌握,对现场危险因素不能及时控制等都存在危险性。 针对以上现象,要全面分析现场改造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因素,并有针对性的制定完善的确保安全措施,并提前做好改造过程中的现场危险分析和应急预案。结合改造现场工作性质和系统方式变化参照变电站典型危险分析档案,全面了解,提前预测,并制定好相应的安全措施来防范。以全力保障改造工程的顺利进行,并将工作前所有的技术组织措施以及相应的控制措施,认真写入《变电站改造工程风险措施专题卡》和《倒闸操作风险分析与控制措施卡》中。 ③改造物资、安全用具等准备不充足、不完善问题。关于安全用具的准备如果不充分、不完善的隐患也很多,例如:绝缘手套不合格则容易触电,给改造工作人员人身危害造成影响;物资和用具准备不充分,则影响工作进度,无法保证停、送电的及时性、有效性;物资和用具不合格,则容易导致操作过程中隐患重重,如验电器不合格,在验电时不能正确判断设备是否无压,而无法保证挂地线时的安全等。这些都是因为准备不充分和不完善造成的隐患问题。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就要提前做好改造物资和安全用具的准备工作,要精细到位,工具设施类准备充分完善,做好所有物资和用具的全面检查。如安全工器具要合格、充分;备品备件充足;接地线完好等。并要求派专人负责检查、完善,填写记录并签名。做到个人负责制,哪个过程出问题,就有负责人员承担责任。 ④新设备投运与培训不同步,工作人员未能及时熟练掌握新设备运行管理问题。随着科技的发展,变电站的新设备也在不断更新和更换,工作人员对新上设备的工作原理、操作要领的掌握以及异常情况的处理方面有些欠缺,不能在较短的时间内熟练掌握新设备的运行与维护。这都与工作人员没有进行岗前培训十分不开的,其问题的严重性不言而喻。 为了避免上述现象发生,就要加强工作人员的岗前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技能水平。随着新设备投人运行,对工作人员在业务技能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我们更要加强实践培训,使工作人员在时间较短的情况下,尽快掌握新设备的原理、运行维护和管理,保障

改造工程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近几年,我国电网正处于综合自动化改造阶段,本文总结我局电网改造和扩建中继电保护工作中的体会和经验,同大家一起探讨,同时提出二次继保改造工程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及应采取的措施。  关键词:继电保护;改造工程;安全措施;二次系统 变电站二次继电保护系统是电力系统的一种复杂而特殊的系统,近几年来,我局的电网进行了比较大的自动化技术改造,变电站的无人值守化、综合自动化大部分工程都是与二次继保系统的施工相关联的。尤其是在一些旧的变电站施工改造时,为了用户的利益,只能分区域或分时间段停电,因此二次继保设备改造大部分都在二次系统带电或者部分带电的情况下进行的。为了保证变电站运行设备的安全可靠,在二次系统改造时必须采取严密的技术措施和安全措施,对此,作者提出几点建议:  一、必须做足改造工程开工前的安全技术措施  继电保护改造工程项目的开工,必须按照电力施工要求经过一整套完全的手续。包括提前审批施工方案,提前向上级生产技术负责部门及调度运行部门审报停电计划和改造申请,并且与上级主管继电保护部门进行技术交底和沟通,确保施工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只有在各方面对整个改造项目的制定与计划完全落实情况下,由施工管理人员为继电保护人员创造条件,协调各部门、厂家和本部门的施工需要后才可以开工。另外,班组人员使用的工作票和继电保护安全措施票的落实也至关重要。对于继电保护安全票措施的执行,不能马虎应付,要求有执行有监督,真正做到继电保护措施票的项目详尽,真正起到确保安全的作用。  在开工前,我们采取江门局推行的准军事化管理要求,要求班员列队由工作负责人讲解工作票内容和安全措施,并且做好了如下准备工作:  1)布置工作任务“三交待”,交待工作任务,要清楚明了;交待安全措施,要具体详尽;交待注意事项,要全面细致。  2)接受工作任务“三明白”,明白工作任务,明白注意事项,明白安全措施执行。  3)措施执行过程中不准工作人员凭经验工作,不履行职责,擅自扩大工作范Χ和变更工作内容。  4)工作前,安全措施执行完后要由工作负责人检查安全措施是否©项,检查设备运行是否正常,检查材料工器具的准备是否齐全合适。  5)要求工作负责人对班组成员的着装、精神状态进行检查,确保班员状态良好、工作效率高。  二、在二次继保施工中应注意的事项  1)在二次继电保护改造工程中,《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检验条例》中规定:现场工作应按图纸进行,严禁凭记忆作为工作依据。二次继电保护施工图纸也可能经过很多人的手改变更,现场实际接线难免与图纸资料内容不一致,在拆设备前一定认真核对,并做好记¼,对拆除旧设备,决不能采用破坏性拆除,应保持其完整性,否则当设备改造后发现新设备不能投入运行时,需要对其进行恢复时,难以恢复原状,势必对电网的运行存在影响。所以,现场拆除二次线时,首先做好标记和记¼,并做好相应的核实,防止无标记拆除后,给改造项目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在拆除过程中,先拆有电侧,后拆无电侧,并将无用的电缆抽出,用绝缘胶布把¶出的电线头包起来,切忌由于拆除不彻底引起新设备有寄生回·,给新投设备的运行带来安全隐患。 2)在现场工作时如果遇到技术性的难题,首先停下来,与继保及运行工作人员、厂家、设计人员进行讨论、协商,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并在图纸上进行相应的变更,确认后方可继续进行下一步的工作。更改接线后要在继电保护记¼本作过好记¼,切忌擅自变更回·,使得以后运行调试工作难以进行。  3)在电流互感器二次回·上工作时,首先用钳型电流表测量并记下电流回·的电流,接着短接从电流互感器过来的那一侧端子排,然后用钳型电流表测量短接线内和被短接部分的电流,如果短接线内的电流和短接前所测电流相等而被短接部分的电流为零,这就说明短接好了,之后便可以安全打开电流端子中间的连接片,进行下一步的工

改造工程论文范文第6篇

规划项目组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对主城区200多个危旧房改造片区进行了拉网式调查,共登录了191处地面不可移动文物,其中渝中区数量最多共96处,江北区23处,南岸区15处,沙坪坝区21处,九龙坡区4处,大渡口区2处,巴南区10处,北部新区4处,渝北区1处,北碚区15处。按文物保护单位级别统计,包括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重庆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8处,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0处,三普文物点152处①。按文物类别统计,包括古建筑43处,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142处,石窟寺及石刻5处,其他1处。上述191处文物,列入抗战遗址名录的35处,革命遗址2处,优秀近现代建筑11处。除单体文物外,危旧房改造片区还涉及到18个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文化风貌区,包括市级历史文化街区3个,即磁器口传统街区、湖广会馆-东水门传统街区、金刚碑老街传统风貌街区,以及《重庆市城乡总体规划(2007-2020年)》(2011年修订)中列入的历史文化风貌区3个,即上清寺历史文化保护片区、七星岗历史文化保护片区、解放东路历史文化片区。

2文物保护规划编制情况

2.1规划思路和原则

(1)主要思路重庆市主城区危旧房改造工程文物保护规划是配合大型城市建设项目的实施而编制的文物保护规划,其规划内容、规划范围以及规划措施都有很强的针对性,既要符合文物保护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又要考虑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主城区是城市文明的发源地,尤其渝中半岛作为重庆母城,留存了丰富的文化遗产资源,积淀了厚重的城市历史文脉,承载了巴渝儿女共同的城市历史记忆,大量的历史建筑就是其物质载体和历史明证。主城区危旧房改造使多数老建筑面临被拆除的威胁,对老建筑进行调查、甄别,实施抢救性保护成为当务之急。在长期的实践中,文化遗产保护理念也在随认识的不断深入而更新,越来越强调文化遗产本体与历史环境并重,文化遗产本体和文物所处自然、历史环境的保护与整治是文物保护规划的第一要义。只有在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的前提下,才能谈如何发掘文化遗产的历史文化内涵,使文化遗产得到合理利用和展示。本次规划秉承先进的文化遗产保护理念,以广泛的实地调查为基础,对文物价值进行综合评估,充分考虑、统筹安排,力求规划的高指导性和强可操作性。(2)规划原则本规划在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技术标准、地方相关法规及规范性文件和国际(文件)的基础上,提出了严格遵循“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坚持原地保护优先,保护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既有利于文物保护,又有利于经济建设,重点保护、重点发掘,结合科研,将文物保护与城市建设发展有机统一起来的规划原则。我们充分地认识到,文化遗产资源具有不可再生性和脆弱性,必须最大限度地加以保护,对有较高历史、科学、艺术和社会价值的文物,要尽量调动有关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予以保护。文物是人类的祖先留下来的珍贵遗产,我们每一代人有责任也有义务将它们保护好,并传承给我们的后代子孙,以实现文化遗产的代际平衡。保护文化遗产,既要保护其真实性,又要保护其完整性。文化遗产的真实性是衡量文化遗产的表现形式和文化意义的内在统一程度的标尺。文化遗产保护是要保护真实的文化遗产,而保护的目的是要真实、全面地保存并延续其历史信息及全部价值。文化遗产的完整性既依附于其真实性,亦体现其真实性,完整性的内涵既包括有形范围上的完整,即文化遗产本体组成部分和结构的完整,也包括其所处环境风貌的完整。保护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同时要处理好文化遗产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关系,采取统筹规划、分类保护、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的方式,协调文化遗产保护和经济建设之间的关系,着眼于长远利益,达到双赢的局面。

2.2规划需处理好的几对关系

(1)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关系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关系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也将一直伴随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之中。文化遗产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遗留下来的遗物和遗迹,它们只是人类活动产物的千万分之一,因而文化遗产最大的特点就是历史性、不可再生性和稀缺性。当代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就是要保护好文物,并将它们以最好的状态传给子孙后代。因此,保护必须是首位的,要以长远利益为重,考虑代际平衡。同时,文化遗产作为一种准公共产品,具有一定的公共属性,这一属性要求对其加以合理利用。多年的实践证明,保护和利用是文物工作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离开利用的保护将会出现僵死的局面,而不谈保护的利用必将是竭泽而渔。文化遗产的利用重在合理,首先是利用目的的合理性,要能够促进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优秀文化的传承;其次是利用方式的合理性,应该要能充分体现文化遗产的公共性,使更多人享受到保护成果;最后是利用程度的合理性,任何形式的利用以不威胁文物安全为限。(2)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建设的关系文化遗产保护是一项长期的、浩大的工程,它着眼于长远利益、综合效益。它与城市建设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但这些矛盾并非不可调和。文化遗产是一种集有形和无形为一体的宝贵资源,如果保护得好、利用恰当,它可以成为城市竞争的软实力,提高城市文化品位,为宣传城市、打造城市添加厚重的筹码,无形之中为城市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环境。从某种程度上说,城市建设是在创造未来文化遗产,这种“创造”不是无本之木,所“本”就是祖先遗留下来的这份珍贵遗产。因此,不能一味要求文化遗产保护向城市建设妥协,文化遗产不应该是城市建设的绊脚石,只要在有效保护的前提下合理利用文化遗产,将能够达到文物保护与城市建设的双赢。(3)文化遗产保护与社会民生的关系文化遗产保护尤其是旧城区的文化遗产保护与社会民生问题关系十分密切。多数旧城区的建筑破败,生活设施和基础设施不完善,环境脏乱差,宜居程度较低。旧城区的历史建筑,尤其是未定级的文物建筑,居住者通常都是城市较低收入人群。文化遗产保护一方面要保护遗产本体,另一方面也要保护和整治周边环境风貌,改善旧城区基础设施和生活设施,为居住在其中的居民创造宜居的生活环境。(4)文化遗产本体与周边环境风貌的关系随着文化遗产保护理念的不断更新,我们越来越认识文化遗产依存的历史环境是文化遗产完整性的构成部分,同样体现了文物的真实性,脱离了特定的历史环境,文化遗产的价值将大打折扣。与遗产本体一样,遗产所处历史环境同样是不可再生的,且更脆弱易损。因此,文化遗产历史环境的保护与遗产本体的保护同等重要。依托文化遗产蕴含的历史文化内涵对其周边环境风貌(历史环境、自然环境)进行整治,使之与遗产本体之间能够协调统一。

2.3规划主要技术手段

(1)危改片区内的拉网式实地调查根据《重庆市主城区危旧房改造规划》(2008年)中2008年至2010年全部危旧房改造片区分布图(地形图),我们组成若干工作小组,对所有危旧房改造片区范围进行拉网式全覆盖实地调查。在调查过程中,对每一处发现登录的文物点都按照设计好的调查表格内容,进行GPS定位、摄影照相、文字记录、现状测绘,并将它们逐一标注在片区分布图上。除此之外,我们还对周围原著居民进行走访,获得文物历史沿革、变迁以及有关历史背景资料。(2)实地调查基础上的文物综合评估规划中,在对危旧房改造片区进行拉网式实地调查基础上,对所涉及到的文物进行整体的价值分析后,我们建立了针对每处文物点的综合评估体系。(3)依据综合评估评级制定合理的保护措施在综合评估的基础上,我们制定了包括原地保护、就地迁建、异地迁建和留取资料等四种文物保护措施,并坚持原地保护优先原则。对于单体建筑而言,综合评估评级为“”的多采取留取资料,“”以上的未定级文物保护单位则结合所在片区用地性质采取原地保护,或就地迁建、异地迁建,文物保护单位原则上均采取原地保护的措施。对于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文化风貌区内的文物,尤其是市级历史文化街区和列入《总规》中的历史文化风貌区,一般均采取原地保护措施,结合片区功能定位整体保护。(4)利用卫星地图进一步明确文物现状在第二阶段的文物保护规划中,我们将每个危旧房改造片区红线和片区内的文物点分布情况,全部准确标注在最近更新的卫星地图上。这样一来,危改片区及文物点的位置、文物周边环境等信息均一目了然,对危旧房片区拆迁、文物保护都是一种很好的指引。

2.4主要保护措施及实施情况

主城区危旧房改造工程涉及的191处地面不可移动文物,原地保护、就地迁建、异地迁建和留取资料的文物点数量分别为114处、18处、12处、47处,分别占总量的59.69%、9.42%、6.28%、24.61%。原地保护是指不改变文物点原有的周边环境、风貌、基础和位置,待条件成熟时经现状勘察后针对具体病害施行加固、维修等保护手段。实施原地保护要求尽力保留文物原状和尽可能多的历史信息,维护并改善文物周边环境风貌,保证文物遗存本体及其载体环境的安全。在对本体实施保护时,须坚持最小干预的原则,采用原材料、原工艺,按照原形制、原结构进行保护,新技术的使用须采取谨慎的态度,体现可逆性和可识别性。由于本规划坚持原地保护优先原则,尤其是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原则上不得就地迁建或异地迁建,评级较高的未定级文物保护单位也以原地保护为主,如川康平民银行、望龙门客运缆车遗址、人和门城墙遗址、重庆海关总署旧址、汪全泰号、白象街151号历史建筑、海关办公楼旧址、大溪沟电厂苏联专家楼、文昌宫、周家湾别墅、文星阁、重庆特钢厂仓库等。上述文物点后来大多陆续进行加固、维修,并被公布为部级、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而规划中建议原地整体保护的历史文化街区、历史文化风貌区内文物,基本都得到了有效保护。就地迁建是指在不改变原状、不破坏原有文物周边环境风貌的前提下,对文物进行就近整体移位迁建保护。本规划对就地迁建文物的规划选址提出建议,即结合危改片区的社区功能考虑,尽量选择片区规划绿地,不占建筑容积率。在工作中应按照“原材料、原结构、原工艺、原形制”四方面要求,做好解体前的测绘和修复设计工作,解体和迁建过程中要做好相关记录。本规划对陈诚公馆、徐远举公馆、交通银行旧址群等建议实施就地迁建,即便作出此建议,我们仍强调优先考虑原地保护。异地迁建是针对原地原址无法保护或已无原生文物环境风貌,但具有较高历史、科学、艺术价值的地面文物,进行异地搬迁集中保护,并提取相关资料。异地迁建较典型的案例包括李子坝抗战遗址公园里的几栋建筑,多是原李子坝片区和牛滴路环沿线危改片区内的抗战文物集中迁建至此,集中展示重庆抗战时期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多方面的历史风貌。除上述比较成功贯彻执行规划措施的案例外,还有一部分未得到执行的。例如有的片区部分文物点原定保护方式为原地保护或就地(异地)迁建,但在拆迁过程中予以拆除。

3加强城市建设中文物保护工作的几点建议

近年来,随着对过去若干年城市化进程的反思思潮的出现,各级政府对城市建设中的文物保护工作越来越重视,通过对危旧房改造工程文物保护规划编制情况的回顾和实施情况的初步追踪,我们对加强城市建设中文物保护工作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3.1坚持文物保护优先、原址保护优先原则

文物保护优先、原址保护优先原则是文物保护法的规定,这也是文物所具有的稀缺性、不可再生性和脆弱性的内在要求。不可移动文物不同于可移动文物,除本体外,所依存的周边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同样包含了丰富的历史信息,是文物历史内涵的重要构成。搬迁复建将流失掉宝贵的历史信息,尤其是关于重要的历史时空信息,搬去的只是文物的“壳”,也必将失去文物的“魂”。

3.2调整城市建设规划程序,强化文物保护前置审批

城市建设与文物保护的矛盾长期存在,但并非不可调和。要从根本上改变这一现状,应该调整城市建设规划程序,将文物保护列入规划和建设审批前置条件。从技术上可以通过在文化遗产保护管理中引入地理信息系统,完成文物部门和城乡规划部门信息共享来实现,这样一来规划部门能够及时准确对涉及文物用地的土地性质、权属等作出统一、明确、合理的认定,在规划阶段实现城市建设对文物本体及其保护范围的避让。

3.3通过一定的政策优惠,吸引社会力量进入文化遗产保护

政府是文化遗产保护的主导力量,但单靠政府无法满足文化遗产保护的需求,这需要通过土地、税收等方面的政策优惠,吸引社会资金注入遗产保护。例如(1)通过减免税收的政策来鼓励历史建筑、街区的所有者、使用者、管理者对历史建筑、环境进行符合文物保护要求的维护;(2)通过优先开发城市中其他地块的权利来吸引开发商投资历史建筑、街区的保护项目;(3)通过优先古镇、历史街区内及其周边配套服务设施的经营权,吸引开发商投资古镇、历史街区的保护等。主城区危旧房改造中,有的地段和片区的文物保护通过引进社会力量投资,达到保护与利用共赢。

4结语

改造工程论文范文第7篇

古县全县设7个乡(镇),111个行政村,人口9万人,总面积1206km2,耕地面积61.69万亩。全县以农业为主,主要生产小麦、玉米、杂粮、核桃等,全县工业基础薄弱,近年来,有部分矿业、焦化产业正处于发展阶段,人民生活水平较低。旧县镇全镇辖13个行政村,76个村民小组,135个自然庄,总人口2537户10511人,总面积124km2,耕地面积39865亩,具备农业经济综合发展的资源优势和地理条件。旧县镇区集中供水工程位于旧县镇附近区域,依据古县2013年经济计划统计资料,旧县镇区及驻地单位总人口数为7020人。区内耕地面积1.42万亩,当地农民以种植大田粮食作物为主,部分村庄有冶炼、制造副业。当地农业总产值每年5114万元。人均年收入7103元,人民生活水平较低。

2自然条件

2.1自然地理及地貌

旧县镇附近区域面积小,地形变化大。地面高程在788m~884m之间,自然坡降为1.79‰。工程区位于吕梁太岳山南麓,沁水盆地边缘,整个区域沟壑纵横,山高坡陡,属涧河南支流域。地表为新生界松散沉积物覆盖层。区内境内山脉连绵,沟壑纵横,地形复杂,境内有涧河、蔺河、蔡子河、刘垣河四大水系,其中蔺河为沁河支流,其余为汾河一级支流,黄河二级支流,水资源存储量较少。

2.2水文气象

工程区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春季干旱多风,气温回升快,夏季高温多雨,秋季凉爽湿润,冬季寒冷干燥。境内年平均气温11.8℃。1月份最冷,月平均气温-3.6℃,7月份最热,月平均气温24.9℃。境内测得最高气温为39℃,最低气温为-23.4℃。古县总热量比较丰富,年平均日照达2278.8h,日照率为51.7%,初霜日期10月20日左右,终霜期4月14日左右,年平均无霜期183d。降水东北多,西南少,年均降水量558.5mm,降水季节间分布极不均衡,60%集中在7月~9月三个月内。

3现有供水工程概况

旧县镇位于古县的中南部,镇区供水工程已经运行三十多年,设施老化,压力不足,漏水跑水现象经常发生,特别是镇区不断发展,部分住在地形较高的岭上居民,多年来用水极不方便,吃水困难,已经严重影响了当地人民群众的正常生活,制约着当地的经济发展,迫切需要实施供水改造工程。旧县镇区集中供水工程现有水源4处,镇南边旧县河河道左岸1眼水源井、镇南0.8km处泉水1眼以及镇政府南1.2km处泉水2眼(管道损坏不用),容积80m3调蓄水池1座,以及引输水管和供水管网。

4工程建设必要性

项目区因受水文、地形、地貌、气候特点等自然条件的影响,区内水资源充足,主要是供水设施老化,给当地居民带来严重的不便及后患。目前,该地区的可供水能力不能达到日益增加的需水量要求,同时管网老化严重,蓄水池地形偏低,部分居民经常有水龙头而放不出水,有时能在后半夜接水,用水极不方便,也存在贮水时间过长,饮用后得病。因此,水资源的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当地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当地政府已经把改善供水紧张的局面、解决饮水安全问题当作当前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解决饮用水的问题迫在眉睫、势在必行。工程建设的可行性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4.1水源条件充足

旧县村南地下水埋藏深度适中,水量丰富,水质良好,根据已有成井的情况,出水量在20m3/h,且有泉水3眼,出水量分别为8m3/h,5m3/h,5m3/h。如加以合理、科学的开发和利用,其水量完全能保证该区的用水需求。

4.2政府积极推动

当前,各级政府将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作为一项头等大事来抓。水源区与受益区均处于古县旧县镇境内,大大地减少了跨地域引水的矛盾,且旧县镇党委、政府对此项工程十分重视,成立专门领导小组由专人负责,极大的推动了此项工程的发展。

4.3群众大力支持

解决当地饮水问题的工程是当地群众盼望已久的工程,群众有极高的热情,纷纷表示要大力支持该工程,尽自己最大的力量,以实际行动保证该项工程的顺利实施。

4.4施工条件便利

工程区比邻大运高速公路、309国道贯穿全镇,区内乡镇级公路四通八达,交通便利,水、电、通讯均可在沿途解决,施工所用材可从本县或临汾采购,施工条件便利。

5效益分析

本供水改造工程实施后,项目区群众避免了因集中供水老化供水不足以及饮用不合格水引起的各种疾病,减少了购水和医疗费用的开销,增强了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改善了生活条件,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5.1经济效益分析

1)效益计算。a.节省医疗费,每人每年按80元计算,共节省支出56.16万元。b.减少了买水的开支,每人每年按120元计,项目区共节省水费支出84.24万元。c.总效益。由以上两项得总效益为140.4万元。2)项目投资。该项目总投资为584.07万元,考虑到本工程的特点,进行经济分析时的投资调整为408.85万元,建设期为1年,固定资产形成率为70%。3)费用计算。根据《方法与参数》及有关《规范》,供水费用一般由年折旧费、年管网基金、水源及水资源费、燃动费、药剂费、工资福利、维护费、管理费及其他费用共9项构成;根据国家规定采用加权平均的方法计算综合折旧费率为3.84%;按规范规定供水项目取2.4%大修理基金费率;根据有关规定,管网基金提成率为管网总投资的7%,考虑到该工程的具体情况,不计此项;按照有关规定及具体运行情况,取水资源费及水费为0.1元/m3;电价为0.49元/度,该工程年用电量为6万度。该工程不进行净化处理,故药剂费该项取为零;按有关规定及本工程的实际需要,拟定总编5人。拟定人均年工资及办公费1万元;工程维护费主要指固定资产的备件、低值易耗品和固定资产经常性的维护修理费,维护费率取固定资产总价值的1%;管理费及其他费用是指为本工程生产运行所发生的费用,考虑到本工程的特点,参照已成工程,费率取为生产要素成本的3%;经计算总费用为39.9万元。4)计费水量。年供水量为12.4万m3,年计费水量为12m3。5)经济指标。经济指标计算的基准点定在建设期的第一年年初。效益费用均按年末发生,工程经济使用期为20年,投资期为1年,经济计算期为22年,社会折现率为12%。计算结果为:效益费用比1.65,内部回收率28.7%,经济净现值504.78万元,投资回收年限为6年。

5.2运营水价计算

考虑到本工程的特点费用计算时,分为考虑折旧费与不考虑折旧费两种情况计算。经计算考虑折旧费时运营水价为3.22元/m3,不考虑折旧费时运营水价是1.95元/m3。

6结语

改造工程论文范文第8篇

临汾市古县旧县镇位于古县的中南部,镇区供水工程已经运行三十多年,设施老化,压力不足,漏水跑水现象经常发生,特别是旧县镇区多年来不断发展,部分住在地形较高的岭上居民,用水极不方便,吃水困难,已经严重影响了当地人民群众的正常生活,制约着当地经济的发展,迫切需要实施供水改造工程。旧县镇区集中供水工程原有水源4处,1号水源为镇南边旧县河道左岸1眼水源井,2号~4号水源为南边皂角沟上游0.8km的3处泉水,镇正南边高地建有1座容积80m3调蓄水池,以及引输水管和供水管网。根据镇区建设规划,结合工程实际,本次确定的改造内容为:1)1号水源改造:更换1号水源的水井抽水设备及压力管0.502km,将水提到旧县镇供水站调蓄水池;2)新建旧县镇供水站:位于镇南边偏东高地,修建300m3调蓄水池、加药消毒室40m2及其辅助设施,以及在2号水源的引水管设分水后,安埋0.134km引水管,供到新建调蓄池;3)改造3号水源工程:从镇府正南1.2km处旧县河尸.岸2号泉水引水,需修建引水口和引水

2乡镇概况

古县全县设7个乡(镇),111个行政村,人口9万人,总面积1206km2,耕地面积61.69万亩。全县以农业为主,主要生产小麦、玉米、杂粮、核桃等,全县工业基础薄弱,近年来,有部分矿业、焦化产业正处于发展阶段,人民生活水平较低。旧县镇全镇辖13个行政村,76个村民小组,135个自然庄,总人口2537户10511人,总面积124km2,耕地面积39865亩,具备农业经济综合发展的资源优势和地理条件。旧县镇区集中供水工程位于旧县镇附近区域,依据古县2013年经济计划统计资料,旧县镇区及驻地单位总人口数为7020人。区内耕地面积1.42万亩,当地农民以种植大田粮食作物为主,部分村庄有冶炼、制造副业。当地农业总产值每年5114万元。人均年收入7103元,人民生活水平较低。

3自然条件

3.1自然地理及地貌旧县镇附近区域面积小,地形变化大。地面高程在788m~884m之间,自然坡降为1.79‰。工程区位于吕梁太岳山南麓,沁水盆地边缘,整个区域沟壑纵横,山高坡陡,属涧河南支流域。地表为新生界松散沉积物覆盖层。区内境内山脉连绵,沟壑纵横,地形复杂,境内有涧河、蔺河、蔡子河、刘垣河四大水系,其中蔺河为沁河支流,其余为汾河一级支流,黄河二级支流,水资源存储量较少。

3.2水文气象工程区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春季干旱多风,气温回升快,夏季高温多雨,秋季凉爽湿润,冬季寒冷干燥。境内年平均气温11.8℃。1月份最冷,月平均气温-3.6℃,7月份最热,月平均气温24.9℃。境内测得最高气温为39℃,最低气温为-23.4℃。古县总热量比较丰富,年平均日照达2278.8h,日照率为51.7%,初霜日期10月20日左右,终霜期4月14日左右,年平均无霜期183d。降水东北多,西南少,年均降水量558.5mm,降水季节间分布极不均衡,60%集中在7月~9月三个月内。

4现有供水工程概况

旧县镇位于古县的中南部,镇区供水工程已经运行三十多年,设施老化,压力不足,漏水跑水现象经常发生,特别是镇区不断发展,部分住在地形较高的岭上居民,多年来用水极不方便,吃水困难,已经严重影响了当地人民群众的正常生活,制约着当地的经济发展,迫切需要实施供水改造工程。旧县镇区集中供水工程现有水源4处,镇南边旧县河河道左岸1眼水源井、镇南0.8km处泉水1眼以及镇政府南1.2km处泉水2眼(管道损坏不用),容积80m3调蓄水池1座,以及引输水管和供水管网。

5工程建设必要性

项目区因受水文、地形、地貌、气候特点等自然条件的影响,区内水资源充足,主要是供水设施老化,给当地居民带来严重的不便及后患。目前,该地区的可供水能力不能达到日益增加的需水量要求,同时管网老化严重,蓄水池地形偏低,部分居民经常有水龙头而放不出水,有时能在后半夜接水,用水极不方便,也存在贮水时间过长,饮用后得病。因此,水资源的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当地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当地政府已经把改善供水紧张的局面、解决饮水安全问题当作当前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解决饮用水的问题迫在眉睫、势在必行。工程建设的可行性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5.1水源条件充足旧县村南地下水埋藏深度适中,水量丰富,水质良好,根据已有成井的情况,出水量在20m3/h,且有泉水3眼,出水量分别为8m3/h,5m3/h,5m3/h。如加以合理、科学的开发和利用,其水量完全能保证该区的用水需求。

5.2政府积极推动当前,各级政府将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作为一项头等大事来抓。水源区与受益区均处于古县旧县镇境内,大大地减少了跨地域引水的矛盾,且旧县镇党委、政府对此项工程十分重视,成立专门领导小组由专人负责,极大的推动了此项工程的发展。

5.3群众大力支持解决当地饮水问题的工程是当地群众盼望已久的工程,群众有极高的热情,纷纷表示要大力支持该工程,尽自己最大的力量,以实际行动保证该项工程的顺利实施。

5.4施工条件便利工程区比邻大运高速公路、309国道贯穿全镇,区内乡镇级公路四通八达,交通便利,水、电、通讯均可在沿途解决,施工所用材可从本县或临汾采购,施工条件便利。

6效益分析

本供水改造工程实施后,项目区群众避免了因集中供水老化供水不足以及饮用不合格水引起的各种疾病,减少了购水和医疗费用的开销,增强了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改善了生活条件,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6.1经济效益分析1)效益计算。a.节省医疗费,每人每年按80元计算,共节省支出56.16万元。b.减少了买水的开支,每人每年按120元计,项目区共节省水费支出84.24万元。c.总效益。由以上两项得总效益为140.4万元。2)项目投资。该项目总投资为584.07万元,考虑到本工程的特点,进行经济分析时的投资调整为408.85万元,建设期为1年,固定资产形成率为70%。3)费用计算。根据《方法与参数》及有关《规范》,供水费用一般由年折旧费、年管网基金、水源及水资源费、燃动费、药剂费、工资福利、维护费、管理费及其他费用共9项构成;根据国家规定采用加权平均的方法计算综合折旧费率为3.84%;按规范规定供水项目取2.4%大修理基金费率;根据有关规定,管网基金提成率为管网总投资的7%,考虑到该工程的具体情况,不计此项;按照有关规定及具体运行情况,取水资源费及水费为0.1元/m3;电价为0.49元/度,该工程年用电量为6万度。该工程不进行净化处理,故药剂费该项取为零;按有关规定及本工程的实际需要,拟定总编5人。拟定人均年工资及办公费1万元;工程维护费主要指固定资产的备件、低值易耗品和固定资产经常性的维护修理费,维护费率取固定资产总价值的1%;管理费及其他费用是指为本工程生产运行所发生的费用,考虑到本工程的特点,参照已成工程,费率取为生产要素成本的3%;经计算总费用为39.9万元。4)计费水量。年供水量为12.4万m3,年计费水量为12m3。5)经济指标。经济指标计算的基准点定在建设期的第一年年初。效益费用均按年末发生,工程经济使用期为20年,投资期为1年,经济计算期为22年,社会折现率为12%。计算结果为:效益费用比1.65,内部回收率28.7%,经济净现值504.78万元,投资回收年限为6年。

6.2运营水价计算

改造工程论文范文第9篇

1.有利于降低技术改造工程的经济成本

当对火力发电厂的生产装置以及相关应用设备等进行改造后,需要定期对改造后的设备或者装置等进行维护与修理,那么此时就会增加一定的维护成本,甚至所维护的工程对象较大,以至于投入的成本较多,如生活污水工程,这种工程每年的维护费用将达到几十万元,甚至有些工程的维护费用远远超出预期的成本费用,因此,通过对改造工程进行经济评价,则能够对该工程的经济成本情况以及其改造后的作用进行综合比较分析,从而对其维护成本的降低提供了可能性。

2.有利于保障资产增值能力

技术改造对于企业的未来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所以说,技术改造给火力发电厂增加固定资产提供了重要手段[2],如果技术改造工程项目决策一旦出现失误,则对企业的整体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甚至对企业的生存环境以及再融资能力造成影响,而改造工程经济评价的应用,能够有效帮助企业避免出现上述情况,而且还为企业的资产增值能力提供有力保障,从而为企业赢得更高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3.有利于推动火力发电厂企业走向可持续发展道路

当火力发电厂企业对生产设备以及相关应用设备等进行了技术改造,那么对环境的污染以及对自然资源的破坏程度将会降低,从而有利于树立本企业的品牌形象而推动其走向可持续发展道路。

二、当前火力发电厂技术改造工程应用的经济评价方式以及其选择

1.将火力发电厂技术改造工程作为一种新型项目来进行经济评价的方式分析

将火力发电厂技术改造工程作为一种新型项目来进行经济评价这种方式是一种常见、简单的方法,即将火力发电厂技术改造工程看作一个整体项目,根据这一整体项目的投入与产出情况来进行计算之间的经济效益,虽然这种方法较简单且较直观,但是这种经济评价方法不能够全面地反映整个项目工程各环节的投入与产出,而整个项目工程的整体投入、产出与本火力发电厂的经济效益相互联系,如果该技术改造工程中的某一环节投入大量的资金且出现资金浪费的情况,则会给整个火力发电厂企业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与此同时,当进行火力发电厂技术改造工程的时候,应用这种方法来评价其经济性是不科学的,这是因为在对火力发电厂进行技术改造工程的时候,其会应用到大量电厂原有设备以及装置,甚至资产,从而对整个火力发电厂的经济效益造成一定的影响,然而这方面的经济效益并没有计入到改造工程活动中,所以应用这种方法来评价火力发电厂技术改造工程项目可行性是不科学的。

2.应用有、无项目对比法来进行经济评价的方式分析

应用有、无项目对比法是针对技术改造工程项目投产后将要发生的情况进行对比的,通过应用这种经济评价方法来对火力发电厂技术改造工程进行经济评价,能够有效的对火力发电厂技术改造工程将来所带来的影响、真实效益以及作用等方面均进行科学的评价,这是因为这种经济评价方法而且对比的重点内容是技术改造工程项目的作用以及该项目以外的作用。同时,有、无对比方法能够将技术改造工程项目的真实效果进行反映出来,由此可以看出,这种经济评价方式能够客观、直接的反映出火力发电厂技术改造工程项目实施后所产生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因此,其对于火力发电厂技术改造工程项目决策活动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结合实例探讨有、无项目对比法应用的可行性以及科学性

本研究针对某火力发电厂新建供热技术改造工程项目为例,应用有、无项目对比法对其进行经济评价,以探讨应用有、无项目对比法的可行性以及科学性。该改造工程项目是将发电厂的机组改造为供热机组,通过改造后的电厂产品成本构成以及产品种类等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后,通过应用有、无项目对比法对其进行经济评价,其中,无项目包括设备的购置、监测手段的升级、试验仪器的购置等,而有项目包括治理项目与供热设备的保护项目等,这些有项目一般具有着难于计算的特点,根据本次技术改造工程项目活动来看,其所得税后的净现值无项目财务指标为43263万元,而有项目财务指标为58466万元,其他财务分析指标以及利润与利润通过对有、五项目财务分析指标差值的计算可以了解到,新建供热技术改造工程项目实施后,在不考虑融资方案的背景下,所得说钱的财务内部收益率比改造前增加了不少,并且财务净利润也比改造前增加了34280万元,由此可以看出,该改造工程的开展与实施,机组的技术改造很大程度上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并且,通过应用有、无项目对比法来对机组技术改造工程项目进行经济评价,有效的全面反映出该项目的进行将会给火力发电厂未来带来的经济效益以及作用,由此可以看出,有、无项目对比法值得在改造工程经济评价活动中应用与推广。

四、结语

改造工程论文范文第10篇

为了适应现代社会对机械专业人才创新能力提出的新要求,培养学生既有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又要具备一定的理论深度,本文针对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进行了一系列的教学改革,构建了实践教学体系,将理论教学与金工实习、课程实验、专业课程设计、生产实习等实践环节有效结合,提高学生在接受知识信息、综合分析问题及工程实践等方面的能力。

2改革内容与举措

针对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的上述特点,为达到创新能力培养的预期目标,本文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课程教学的改革。

2.1加强金工实习教学

金工实习是机械类专业学生学习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及工程材料等课程必不可少的实践基础课,是机类与非机类有关专业教学计划中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机械金工实习包括车工,铣工,特殊加工(线切割,激光加工),钳工,砂型铸造等实践环节,它对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有很大的意义,同时可以使学生了解传统的机械制造工艺和现代机械制造技术。按照本校本专业学生的教学计划,金工实习在前,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理论教学在后,由于没有针对性地建立两者的有机联系,导致学生们的学习是孤立、片面的进行,无法真正达到金工实习的教学效果。本文将机械制造课程的教学任务提前,在进行金工实习时,安排专业教师详细讲述金工实习与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的内在联系,并向学生介绍课程的主要内容,在金工实习的整个过程中,指定专业教师对学生进行理论讲解、辅导和答疑,深化实习内涵,使学生清楚地认识到金工实习并不是孤立的,提高实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为将来的理论课程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2优化改革课堂教学体系

为实现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首先要让学生深入、扎实地掌握理论知识,考虑到该课程知识面广、信息量大、理论性强的特点,本文运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建立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的电子教案、多媒体课件等教学素材,在保持原有核心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辅助以大量的图片、三维动画与实际加工影像等,丰富形象教学内容,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进行创新性教学模式的探讨,变单一教学模式为多样化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达到较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2.3构建实验教学新模式

目前本课程的实验内容包括:刀具几何角度测量、工艺系统静刚度测定、机床主轴箱拆装实验等,多半是传统的验证性实验。通常是由专门的实验员教师进行题目的下达、内容的指导和成绩的评定,实验员教师无法了解课堂教学的进度和深度,专业课教师不能真正掌握学生实验操作情况,同时验证性实验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课程基本原理,通过亲自动手操作验证并加深学生对理论的认识,但没有设计性实验相辅助,就会欠缺了对学生研究创新能力的培养。针对本课程的实验教学进行以下改革:

(1)对传统的验证性实验(如刀具角度测量等)进行方法和手段的改进,让专业课教师参与到学生的实验过程中,结合课堂的讲解情况与实验员教师进行内容的协调与安排,由实验员教师提前下达任务,学生在动手操作验证后讲解自己的实验过程和结果,并给出必要的理论支持,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大大提高了实验教学的效果。

(2)增设创新性实验环节,根据课堂所学知识和实验室现有设备设计实验,由学生自主搭建实验平台,在实验中发现问题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等等,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2.4改革生产实习和课程设计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生产实习和课程设计是对该课程进行实践教学的两个重要环节,通过这两个实践环节,将学生们的课堂理论在实践中加深理解和进一步验证,可更好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在生产实习过程中,学生可以进一步接触到真正的企业生产,将对零件、刀具、夹具、机床等装备的认识实现从理论到实物的转换,借助课程设计中进行的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的总结与应用,实现对学生理论知识的考查、巩固和加深。本文针对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进行题目选编、时间进度改革、典型零件和夹具的建模与仿真等多项内容改革,并将课程设计融合到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理论课程的教学和生产实习中,提前下达设计题目,让学生在课程学习和生产实习的过程中熟悉设计任务,引导其积极、主动地学习相关知识。

3总结

改造工程论文范文第11篇

[关键词]中小企业;流程重组再造;运用;案例

[中图分类号]F27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670(2008)03-0072-05

[收稿日期]2008-02-29

[作者简介]刘红,女,山东济南人,山东财政学院国际投资研究中心研究员,博士,研究方向:战略管理、中小企业发展。

一、引言

20世纪90年代流程重组再造理论由学术界的重视渐渐转向实践运用。重组再造理论改变了管理实践和商业流程以帮助企业灵活有效率的进行商业活动,以接受来自国内外市场的严峻挑战。这个研究提出的建议是改变商业经营意味着改变员工和文化,特别当流程重组再造被运用于不同文化背景中,如何使员工理解重组再造的需要;怎样鼓励企业主和管理者运用流程重组再造并以此为契机进行团体文化的构建和改变;同时观察了中小企业运用流程重组再造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归纳出一个模型以帮助他们在实践中顺利的运用此理论。

中国的中小企业如何接受和运用流程重组再造理论还是一个盲点。这个研究运用6个案例分析,主要目的是深入问题的内部并理解这些问题是如何影响企业改革的,同时也解释了一个广泛的现象以丰富流程重组再造理论运用在不同文化背景之中的表现。文章结构如下:第二部分介绍一下与文章相关的重组再造理论;第三部分是研究方法论;第四部分是案例分析;第五部分是模型讨论及研究局限性和对未来研究方向的建议。

二、重组再造理论浅述

流程重组再造理论有相当的争议性,这使得理论本身比较模糊,实践者在运用中常常会迷失理论核心。在学术界流程重组再造有着不同的名称,许多学者(Belmiro,et a1,1997)[1]在他们的研究中都谈到这一现象。对重组再造的模糊认识造成许多误解,在实践中不可避免地升高了对这一理论的混乱和矛盾认识。这些争议可以看成是将流程重组再造理论的本质进行了一番重组再造以拓展视野(Melao&Pidd,2000)。[2]例如激进改革相对渐进提高,清除流程相对保留流程,至上而下相对至下而上的改革方式。最初的流程重组再造理论本质上是轶事,缺少持续严格的研究以支持这一理论的肯定性(Deakins & Makgill,1997[3];Tinaikar,et a1.,1995[4])。也许重组再造理论是介于“创造什么新东西”在实践领域,而在学术领域是“改变已存在的词汇”(Belmiro,et a1.,1997)。由于存在许多争议,一些企业混乱的理解重组再造理论,这就是为什么这个研究一开始强调理解为出发点。

这个理论研究接受了Hammer和Champy(1993)[5]的观点,即全面地重新思考和激进地重新设计商业流程以实现显著改进的工作业绩。流程重组再造可以变成仅仅需要激进变革的部分流程,在运用的过程中综合科学技术,人力资源和企业规模(Davenport,1993)。[6]考虑到在不同文化社会里运用流程重组再造理论要灵活根据自身特殊的条件选择,同时要考虑到变革结合技术,员工和流程等许多方面,并注重‘核心竞争力’(Lowenthal,1994)[7]以获得主要商业目标(Alter,1990)[8]。但是中国文化强调和谐与社会稳定,社会鼓励渐进的改良和提高,不赞成激进变革以造成混乱局面发生(Porter,1996)[9]。基于此,许多学者(Cole,1994[10];Kelada,1996[11])建议将全面质量管理与流程重组结合取其精华保持流程持续改进。流程重组再造强调企业流程激进改革从先进的信息技术获得竞争优势;全面质量管理强调企业广泛的改良,以建立产品和服务的持续质量提高。

流程重组再造成为“持续的改良行为在短时间内显著提高生产率,产品和服务”(Kelada,1996)[11]。同时“全面质量管理提供改变企业文化模式”以实现运用流程重组(Macdonald,1995)[12]。将持续和激进改革结合在一起的战略可以显著的提高竞争力,Krieter(1996)[13]建议“利用流程重组再造为全面质量管理建立一个平台;流程重组可以帮助企业激进改革,然后全面质量管理帮助企业持续改良以提高效率”。这个研究的构想是:建立一个新的模型帮助中国的中小企业更有效率地运用流程重组再造。这个模型是建立在Eisenhardt(1989)[14],Chang和Powell(1998)[15]研究模型基础上,通过研究发现问题并追溯到造成问题的原因。

McAdam(2000)[16]运用案例分析了中小企业成功运用重组再造的主要影响因素;Chang和Powell(1998)[15]运用经验证实并研发一个模型以帮助中小企业更好地执行流程重组再造;有一些研究者重点比较大企业与小企业是如何运用流程重组再造(Cameron&Braiden,2004)[17];另外一些研究者强调中国企业在不同行业中如何运用重组再造。目前许多学者和实践者关心流程重组怎样影响企业学习和提升并提高人力资源效率性。这些观点和想法是非常重要的资源以帮助这个研究。目前为止,从西方到东方流程重组再造运用慢了下来,考虑到流程重组再造理论的价值观念和作为企业改革用的工具,所以才开展这个研究并深思流程重组再造实践是如何在东方文化里运用的。

三、研究方法

考虑到案例分析注重过程改变和提高,同时提供机会解释理论发展并通过系统的细节证明,很适合完成这个研究,所以案例分析作为研究方法被用来收集原始资料。案例分析的优越性在于可以从实践者那里获得可靠的资料并获得新的和创造性的关于理论和实践心得体会。Yin(2003)[18]建议多个案例分析对于理论论证多采用描述性的论述。多个案例分析适合研究‘理论初期研究所存在的问题,特别注重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考虑到时间因素,这个研究选择了六个中小企业作为案例分析。

1.案例选择

案例选择覆盖了不同所属权的企业,是为了检验不同所有制的企业是否影响流程重组再造的运用;同时考虑企业大小对运用重组再造理论是否有影响。案例选择注重三种类型的所属权企业,他们在中国经济中起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即国营企业,私营企业和股份制企业。为了平衡企业大小,案例选择计划一半是小企业,一半是中型企业。实际上,在真正收集资料时发现小企业依然没有能力执行激进改革,虽然理论上说他们有许多便利条件去实行改

革,而事实上他们目前不具备大的变革,所以案例选择主要倾向中型企业而不是采取平均制。结合以前的工作经验和测试学习,如果企业关注生存就没有更多精力考虑改变,因而这个研究选择案例注重企业发展和提高,案例选择按照Saunders,et a1.(2000)[19]建议属于不同种类有目的选择。这个不同种类选择强调收集资料注重描述和解释流程重组再造。表1总结了案例的细节。

2.资料收集方法

这个研究访谈主要针对管理者,企业主或专门负责流程变革者。每个访谈开始介绍一下这个研究的目的和对贵单位的兴趣,并且鼓励访谈对象就某个问题发表自己的观点,而不仅仅是按照问题顺序提问。事实上大部分访谈者很忙并没有主动回答问题,当涉及到一些相关有兴趣问题时也提供一些额外的资讯。每次访谈大约40分钟并进行录音。直接观察贯穿在作者会见访谈者整个过程中,这是一个辅助方法帮助发现更多有价值的细节,通过观看和交谈可以发现整个企业的精神面貌,工作环境,员工态度,管理水平等等对企业有一个总体的印象。Yin建议文件运用在案例分析中起到确定和补充证据的作用。这个研究主要的文件收集是:企业简介,企业激进改革报告,重组再造描述,企业图表和班组文件,如规则,目标,领导讲话,总结等等,这些文件提供特别的细节作为额外辅助的证据。

3.资料分析

这个研究从四个方面收集资料:理论理解,具体实施,存在问题和文化影响。按照的建议,每个案例组成一个完整的故事,所以分析就从每个案例人手,总结为什么运用重组再造和如何运用重组再造,有什么特别之处,并指出为什么一些案例得出预料之内的结论而另外一些都得出相反结果。文化的影响很重要的左右着重组再造的运用,主要表现在激进变革的理念接受程度;重组再造和全面质量管理结合运用;信息技术更新运用的支持态度;管理者素质提高对改革的正面态度,表2综合了几个案例分析的思路构想。

分析显示中小企业正逐渐接受流程重组再造理论,虽然一些实践者不清楚理论实质,但他们在了解后将考虑在未来运用这一理论进行改革。另一方面,实践者理解的不同将决定他们在行动中走的多远。一些人认为流程重组再造是管理工具以帮助企业改革;另一些人考虑重组再造理论是一个改革观念,可以运用在不同类型的改革中;所以管理者的素质影响着中小企业的发展。儒家文化强调与现存的体系保持协调而不是破坏,并告诫人们遵循“中庸之道”,在战略决策时考虑长远规划而不是短期行为。由于文化的影响,大多数中国人在实践过程中一般保持松散的理论陈述,因而重组再造理论有着不同类型的理解,甚至他们仅仅用重组再造名字而没有实质内容,这与理论本身相差甚远,此观点与Martinsons和Hempel(1998)[20]不谋而合。

中小企业在运用重组再造时遇到很多问题象:员工支持,员工素质,复杂的人际关系,政策支持和申请贷款,在此基础上总结成三个方面即领导素质提高,民族文化影响和政府政策影响。“员工支持”和“员工素质”归属于人力资源,这是实行重组再造的主要挑战(Davenport,1993)[6],领导者素质提高是实行重组再造的重要保证,并最终决定了员工的素质和理论实践运用。复杂的人际关系是中国特色的问题之一。当企业进行重组再造时“复杂的人际关系”促使管理者瞻前顾后考虑到人员变动后各方面的连带关系,很犹豫做出决定从而影响到最后的任务实行。“政府政策”是一个显著的问题影响着中小企业进行变革,政策的灵活性和不确定性使中小企业很难实施。“申请贷款”难归属于“政府政策”,一方面国家扶持感兴趣的项目,另一方面无足轻重的企业贷款相当困难,这对企业进行改革有着相当大的影响。

五、重组再造模型

这个模型中的信息技术因素来源于Chang和Powell(1998)[15]观点并在研究中被证实的,而领导者素质因素来源于McAdam(2000)[16]观点也在研究中证实了。其它三个方面的因素即政府政策,民族文化,流程重组再造与全面质量管理理论结合来源于这个研究。这个模型由五个方面组成如图1,下面将分别讨论这五个方面。

1.政府政策

国家政策的作用是保证中小企业运用流程重组再造。由于政策的不稳定性,有时政策鼓励中小企业快速发展,有时看到中小企业发展太快,要宏观调控,政策又完全转向。同时政策又是中小企业申请贷款的重要保证。案例c面临非常困难的申请贷款处境,由于非国家感兴趣支持项目,企业很难在政策上得到扶持。很多时候政策是锦上添花而非雪中送炭,所以说国家政策直接影响着企业长远规划的制定,左右着企业稳定发展。

2.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的作用是工具以帮助中小企业运用流程重组再造,成功的企业经常革新运用信息技术帮助企业进行改革。案例E提供很详细资料说明信息技术是如何帮助他们运用重组再造理论的。案例B和案例C也谈到信息技术如何帮助他们改进流程。大部分中小企业赞同信息技术在流程重组运用中是必不可少的但不是主要的。有些企业急切的意识到投资和改进信息技术的设备,扩大运用范围以增加竞争力的重要性。当然有些企业认为没有信息技术帮助依然可以进行重组再造。总的来说中小企业认识到信息技术在企业改革和发展过程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3.民族文化

民族文化的作用是企业进行改革时智慧运用的一种资源。这个研究主要以“和谐”、“中庸”和“忠诚”三个方面如何影响企业激进改革展开讨论。“和谐”与Hofsted(2001)[21]的避免矛盾不谋而和,主要强调企业文化的稳定并重视存在的流程变革。“中庸”与Trompenaars(1993)[22]中立观点相似,赞成有一些自由的表达并注重存在的流程重组。在实践中“和谐”是企业接受重组再造理论的指导原则,并起到正面的促进作用。“中庸”是一种行为方式,在企业接受和运用流程重组时起到负面的阻碍作用。“忠诚”是一种无形的资源需要领导合理利用。

4.理论结合

流程重组再造与全面质量管理相结合起到取长补短的作用。全面质量管理为企业运用重组再造提供必要的企业文化框架,而流程重组再造作为工具促使企业在短时间内持续发展并保持高生产率和高质量,这是在实践中被证实的。如案例E,企业积累了广泛的全面质量管理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这为企业展开流程重组再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在实践中协调变革速度进行多方位支持。相比于重组再造理论中小企业有着更全面的质量管理知识,所以企业在执行重组再造时结合全面质量管理将最大限度保证改革平稳顺利。

5.管理者提高

管理者提高的作用是企业执行重组再造的基础。管理者也许没有意识到他们需要更新知识及管理理念以帮助企业激进变革。领导者行为对运用重

组再造是最重要的;对所有员工手法必须是可见的和清晰的。同时培训和教育对管理者和员工必须有规律分等级进行。很显然领导者提高在中小企业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地步,对上层管理者尤其需要建立培训制度。

6.流程重组再造运用

市场改变是促使中小企业运用重组再造的契机,考虑如何减少易变的市场压力并将这种压力转变成改革机制。同时中小企业必须调整重组再造与商业战略一致以适应市场变革。另一方面,中小企业重组必须注重顾客并分析他们的需求,顾客的传统忠诚改变是企业重组变革的主要催化剂中小企业固有的灵活性特点能够有效的运用重组再造,比如他们有很强的自主性并能快速做出决定,通过重组再造以适应市场变革。但是缺少培训和教育使中小企业管理者缺乏效率快速做出决定,并进一步影响重组再造运用。

7.结论

这个研究证实中国的私人中小企业得益于运用重组再造激进变革,并且考虑更多的接受和运用重组再造理论,由此这个模型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应运而生。大多数企业认为较少的官僚作风和灵活的决定权是中小企业运用重组再造理论的便利条件,加之上层管理者的支持,质量管理的经验和企业文化,适合发展需要将极大的帮助企业成功运用重组再造理论。当然,缺少财政保障,不稳定的国家政策和较少的管理者提高,将阻碍企业进行激进变革和运用重组理念。为了丰富和精炼这个重组再造运用模型,建议后来的研究者验证模型的实用性并收集运用中遇到的问题。

这个研究同时提出企业大小和性质会影响到他们运用重组再造理论。对比于小型企业中型企业更倾向于接受和运用重组再造,因为他们具备更多的资源。私营企业倾向主动运用重组再造理论,他们运用重组再造理论的目标和方法与欧洲企业运用这一理论很相似。与之相反的国营企业更倾向于被动的运用重组再造,他们与私人企业相比还有一段距离,与正统的重组再造理论运用很相似。中国中小企业普遍停留在流程重组这个阶段。一些企业目前还没有考虑运用重组再造理论,但是他们都认同这一理论在企业变革和发展中有着广阔的运用前景。

8.研究局限和未来展望

案例分析手法提供了新的视野看待中小企业如何接受和运用重组再造。案例访谈相比问卷调查在一些方面丧失许多细节;同时不便于从企业基层收集资料以冒犯企业主和上层管理者;另一方面,访谈中不便与员工交谈,陌生人会引起员工警惕,而由管理者陪同又失去自由交谈的氛围达不到访谈目的。由于知识的局限性,这个研究没有考虑精益管理(lean management)如何与重组再造相结合。这个研究同样没有考虑用其它的方式收集资料比如问卷调查方式。这些方面使这个研究的广泛性不够充分,造成些许遗憾希望能在以后的研究中弥补。

改造工程论文范文第12篇

关键词: 独立学院工程造价课程教学 教学改革 教学实践

一、引言

工程造价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综合性较强的经济技术学科,学生先修课程主要包括工程结构原理、土木工程材料、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工程制图、房屋建筑学、工程项目管理等[1]。近年来我国土木行业快速发展,对既懂施工又懂造价的综合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新形势下,如何针对市场需求培养适应市场需要的工程造价人才,是摆在工程造价教学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二、教改思路

笔者针对传统工程造价教学模式中的不足进行教学改革,强调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充分发挥学生积极性[2],采取理论教学与实践环节同步展开,增加实训模拟环节的“理论—实践—实训”改革模式。在课堂教学环节,将课程设计和课堂讲授保持同步,指导学生利用案例图纸边学边算量。在实训环节,开设广联达软件课程,利用课堂教学和课程设计算量的成果,学习和使用广联达软件编制招标控制价和投标报价文件。最后结合合同管理相关知识,组织学生模拟工程招投标过程。

三、教学组织

1.理论教学组织

将工程造价和工程招投标和合同管理安排在同一学期教学,有利于工程造价知识体系的构建;将工程造价中涉及的招投标程序、工程变更、价款结算和索赔的相关知识放在招投标和合同管理课上教授,不重复教学,提高教学效率。课程开始前,每位学生发教学工程图纸一份,提前熟悉图纸。

在工程计量部分,将“计量规则教师讲解”和“图纸算量学生操作”紧密结合。在计量规则讲解中,采取“讲解清单计量规则为主,比较清单计量规则与计价表计量规则不同之处为辅”的方式,着力点放在教学生“会读计量规则”、“读懂计量规则”进而会使用计算规则计量。学生在老师的指点下,课后把所发图纸上对应课程内容的工程量计算出来,在这个环节要求教师和学生保持联系,为学生可能出现的疑问提供解答。这一过程结束之后,学生对于每一个分部分项工程的计量规则掌握得比较扎实。

在定额原理部分,在教学过程中避免简单重复课本,可以利用造价员、建造师的历年真题中关于工程定额原理这部分的题目,选取其中适合的题目辅助理论讲解。学生很清楚土木行业证书的重要性,自然会对这些真题比较重视。实践证明,这一教学方法效果很好。

在建筑工程清单计价部分,侧重点在于:(1)教会学生使用计价表;(2)理解工程量清单综合单价实质和由来;(3)工程量清单、招标控制价文件、投标文件组成部分及编制要点。

2.实践和实训教学组织

掌握工程计量的能力后,将广联达软件应用课程作为实践课程,向学生介绍广联达图形算量和钢筋算量软件的使用要点,练习用软件计算图纸工程量;指导学生使用计价软件,输入工程量,选取定额,取费调价并导出相应报表[3]。通过这一过程,学生掌握广联达算量和计价软件的使用,同时对工程造价所学知识进行综合实践利用。

结合合同管理相关知识,组织学生进行“工程招投标模拟实训”。学生分为一个招标队,若干个投标队。招标队使用广联达软件导出工程量清单和招标控制价文件,编制招标文件。投标队使用软件,依据给定的工程条件,结合投标策略对招标工程进行投标报价并编制投标文件(商务标)。老师组成评标方,组织学生模拟整个投标、评标、开标的过程。这种实训很好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助于学生对工程造价、工程招投标及合同管理的相关知识及应用形成直接理解。

四、教学评价方法

工程造价课程考试,应体现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实现考教分离[4]。实施“理论—实践—实训”的造价课程体系,学生和老师的互动、交流、接触很频繁,能够实现老师对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因此该课程体系的考核评价可以以学生实际操作效果为主进行评价,考试只作为督促理论知识掌握的一个辅助评价手段。

五、结语

针对目前高等院校工程造价类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工程造价人才在实际工作中的实践应用为导向,提出了基于广联达造价系列软件为平台支撑的“理论—实践—实训”的教学新思路。经过实践检验,教学效果显著,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兴趣很高,实现了工程造价课程“学为所用”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胡洋.“工程量清单计价”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09,4(11):137.

[2]李成贞.《建筑工程造价》课程教学改革实践[J].大家,2010,7:143.

改造工程论文范文第13篇

关键词:城市道路改造;技术理论;分析研究;深圳路面

Abstract: along with the urban traffic pressure has been increasing year by year, shenzhen city road comprehensive reform construction work task is arduous, this paper, from the city of comprehensive reform road the theoretical level carries on the analysis, this paper introduces several simple cement road processing and transformation analysis, according to shennan road a lot of asphalt overlay transformation deal with theoretical analysis.

Keywords: the city road modification; Technical theory; Analysis and research; Shenzhen pavement

中图分类号:U4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

深圳经济飞速发展,带动深南路沿线办公楼、商品房快速增加,但是部分路面车辙、壅包、破损、下沉严重,影响了路面排水和道路通行能力,降低了交通效率。从深南路交通现状来看,地铁1号线一期工程开通运营,改变了深南路原有的交通需求形态和交通模式,迫切需要协调各类交通设施和交通出行方式之间的关系。本文主要从理论层面分析城市道路综合改造的技术手段,为深圳市大量的城市道路综合改造项目提供更深层次的发展指导。

城市道路综合改造理论研究思想

国内外的城市道路综合改造技术理论分析尽管存在研究方向上的着重点不同,但是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其共同丰富了道路改造理论的内涵。简.雅各布斯于1961年提出在基本公用基础上混合的城市道路综合改造理论,指出成功完成改造的道路是要每天大部分时间段都有人在其间活动,必须进行各个时间段的混合改造。这一理论要求道路在经过改造之后所有的功用都不可以是单一的,必须实现超过一个以上基本功用间的混合和协调,又称为混合的基本功用思想。实现多项基本功用的协调统一需要更多的理论相结合,确保不同时间段中人们在道路上享受综合的混合功用,实现经济和社会的综合效益。

水泥混凝土道路加铺沥青层改造理论分析

3.1需要整改的水泥道路病害改造研究

3.1.1 地面开裂理论处理

经过多年使用的水泥路面往往在自然气候和车轮重复荷载等因素影响之下易于产生裂缝,进一步的裂缝发展就会形成整个板块的开裂。根据不同的版块开裂成因要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具体有裂缝的修补方法、局部板块的修补方法和整个板块更换的方法。理论上讲,水泥路面的改造加铺上沥青的时候就会出现部分反射裂缝,继而影响改造工程的项目质量,对于小于5mm的细小裂缝而言,需要采取灌浆的方法处理裂缝,由于其裂缝细小,灌浆所用原材料和裂缝壁面的接触需要深入实验分析。完成裂缝封口之后,要进行专门工具杂物及灰尘清洁,接着填补专门的材料,最后清洁干净表面,,采取沥青材料加以控制。

3.1.2 道路脱空理论处理

道路脱空是常见的需要改造处理的路面病害之一,只有良好脱空处理才能保证城市道路的结构性,实现改造之后的路面安全度及舒适度。道路脱空改造施工需要严谨科学的采取现代化方法,首先进行脱空问题检测,确定损伤等级和修复需求,继而通过板底压降法或者直接换板法根治缺陷,避免脱空的再次发生。

3.1.3路面错台问题处理研究

由于前期施工的不规范或当地地形地貌复杂等原因,常常形成路面错台的工程缺陷,不严格的施工及设计师设计落实不当,荷载传递不善最终形成错台。进行城市道路综合改造过程中,要全面考虑桥头错台等各项因素,按照改造理论分析制定相关措施,严格规范操作。除了操作上的理论应用之外,还需要对管理进行加强,运用最新的管理理念,深化内部改革,保证改造工程质量。

3.2 水泥路面加铺沥青改造理论研究

深圳市大量旧的水泥混凝土道路都发生了破损,主要是由于设计的缺陷、外界环境因素影响、施工的不足或者其他相关因素之间互相影响造成。对于具体的原因因素,必须充分采取调查研究,有针对性的采取适当方法进行治理,在众多的方式之中,加铺沥青结构层效果比较好。

国外对于旧的水泥混凝土道路加铺沥青层的改造研究比较早,形成了比较完备的改造方法理论,在实际中也得到了实用性验证。COE方法为美国工程师部队根据厚度缺额补足概念而提出的经验设计方法操作简单,概念清晰,比较实用,其充分考虑道路损坏的情况和交通量大小等对于沥青改造加铺层厚度影响,继而采取相对应的处理方法。我国当前对旧的水泥混凝土道路加铺沥青层进行改造的研究集中在建立弹性层状理论体系、有限单元法和弹性断裂力学方法等。运用沥青加铺改造曾表面弯沉值、水泥混凝土层底部弯拉应力和层底部弯拉应力等计算指标值进行分析,设计改造方案。该理论分析方法概念清晰明了、理论明确全面,所改造的路面能够很好地满足现行规范要求。

城市道路路面综合改造技术分析

4.1 城市道路综合改造防裂和粘结理论

完成城市道路综合改造的路面材料铺设前期阶段,未处理段可能出现反射的裂缝,加上环境的影响,上述裂缝会向周边扩展,继而影响改造之后的工程使用寿命。根据国内外专家学者理论和实验研究成果,城市道路综合改造的防裂理论获得了建设性的成果,综合多种措施的有效应用,具体包括加铺层加厚处理、规划设计组合变化、夹层适当设置、加设裂缝的缓解层、必要隔离层的设置和基础处理整治等。研究发现,土工布是综合性能较好的防裂工艺方法,良好的清洁处理,均匀的油层喷洒和巧妙合乎规范的土工布铺设使得完成的改造路面既光滑又耐久。

4.2 沥青道路的部分处理措施和改造分析

沥青道路改造工程存在部分质量缺陷,只有全面的考虑,进行全方位处理,才能实现精品工程。沥青混凝造路面常常出现多种问题,集中表现在路面的波浪状、横缝向跳车、不均匀的密实、松散隆起等,主要是由于施工条件引起。

路面的波浪状主要是因为改造施工中摊铺机使用造成,这个阶段沥青的混合料较软弱或者混合料的温度组成不断变化导致混合料的劲度不均匀所致。改造时要对摊铺机进行性能调整,保持沥青混合料的温度稳定且级配均匀,处理好找平系统,保证改造全过程的状态。横缝向跳车形成是由于改造工艺处理不当所致,改造过程中要进行已有成型路面的切平操作,对于接触面上还要对沥青碾层进行浇洒处理。不均匀密实是由于改造工程沥青不精确的石油比、级配曲线内细骨料出现或者压实的次数不够等造成,需要针对具体的原因深入观察,对症解决。

4.3 深圳市城市道路综合改造现状及处理分析

深南路作为深圳市主要客运交通干道,公交列车化现象越来越严重,市民对此反应强烈,主管部门曾多次调整线路,效果仍不理想。中心城区发展重心逐渐西移,也迫切要求深南路更多地承担为沿线用地服务的功能,支持城市开发建设。此外,因地铁施工和交通疏解的影响,深南路部分路段和交叉口的交通组织被临时改变,某些道路和交通设施遭到破坏。经过相关改造理论的合理利用,本改造项目取得了骄人的项目质量。下图1为某一路段处理前的既有道路的平面图,图2为其改造平面布置图,图3为改造横断面布置图。

图1既有道路的平面图

图2 改造平面布置图 图3 改造横断面布置图

5.结语

相对前沿的城市道路综合改造技术理论分析研究为深圳市城市道路建设工作注入新鲜动力,为城市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力量。综合应用本文相关城市道路综合改造技术理论,对相关道路项目进行科学合理的改造,才能实现城市经济的持续腾飞。

参考文献:

[1] 周飞.旧水泥路面改造沥青路面施工技术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1,(34):35-38.

[2] 张克新.城市道路综合整治施工初探[D].青岛:青岛理工大学,2009:39-53.

改造工程论文范文第14篇

关键词:卓越工程师;铸造工艺;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9-0023-03

一、引言

我国工程教育的规模位居世界第一,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工程教育大国。高等工程教育体系大而不强、多而不精,毕业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较弱,成为困扰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难题。实现工程教育大国向强国的转变,推进高等工程教育改革势在必行[1]。在这样的背景下,教育部启动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卓越计划”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重大改革项目,也是促进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的重大举措旨在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为国家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战略服务,对促进高等教育面向社会需求培养人才,全面提高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示范和引导作用[2]。“卓越计划”具有三个特点:一是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培养过程;二是学校按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培养工程人才;三是强化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

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是工程人才培养的基本要素,是培养出卓越人才的关键[3]。“铸造工艺”课程是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专业(铸造方向)的主干课程,在铸造专业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这门课程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与生产实习紧密相关,是培养铸造方向学生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最重要的一门课,这正好符合“卓越计划”的培养理念,为了配合“卓越计划”的实施,我们对这门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思考和探索。

二、“铸造工艺”课程特点及教学现状

铸造工艺是一个复杂的、影响因素诸多的金属凝固成型过程,工艺设计既要考虑不同的合金材料、不同的铸造方法的影响,还要考虑不同的零件结构及其工艺参数的影响。若想真正掌握并灵活应用铸造工艺,就必须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4]。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铸造工艺课程教学仍然是重理论、轻实践,忽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主要表现在:(1)教学方式单一,授课方式采用老师讲、学生听的“填鸭式”教学方法,课题缺乏学生的参与,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2)教学内容陈旧,理论脱离实践、应用实例少,学生在学完这门课后进行铸造工艺设计时无从下手。(3)课内实验也完全是简单的验证性实验,学生兴趣不高,难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4)课程的考核仍以闭卷的书面形式考核,考核内容多以基础知识的考察为主,这种教学和考核方式不利于卓越工程师的培养,不能满足“卓越计划”对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强化培养的要求。

三、卓越工程师培养理念下的课程教学改革

1.课程教学内容改革。根据“卓越计划”的特点,从工程实际出发,对本课程教学大纲进行了修订,改变传统的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思路,同时将教材的内容与铸造工程师资格认证考试内容结合起来,吸收职业资格考试的相关内容,加强学生的工程素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根据铸造工艺课程的特点增加一些典型铸件铸造工艺设计实例。使学生能够通过实例掌握产品的铸造工艺设计步骤及方法。

根据这门课程的特点,为了让学生能够牢固的掌握设计理论基础,灵活运用所学习过的知识,开拓设计思路,我们把工艺课程进行了模块化设计,把授课内容分为若干模块。例如:铸造工艺方案的选择;浇注系统的设计;冒口、冷铁设计、砂芯的设计;铸造工艺装备设计等。通过模块化教学配合相应的工厂实践教学,使学生及时巩固了铸造工艺的设计理论,并加深了学生对现象的认识和对知识的掌握。

2.课程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

①教学方法综合运用,激发学生兴趣。综合运用实物法、启发法、课堂讨论等教学方法。教学时将实物展示给学生,并采用启发法及课堂讨论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例如在讲述浇注系统的设计时,可以向学生展示一套还未清理的,保留完整浇注系统的铸件,学生可以获得充分的感官认识,同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思考几种不同的浇注系统的设计方案,然后进行讨论,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

②多媒体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多媒体集成、动画模拟仿真和丰富的图像信息扩展了学生认知的深度与广度,也使教师摆脱了时间和空间对讲授内容的束缚,清楚地显示某些复杂的过程,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观察力、发现力、想象力、逻辑联想力,有利于认知思维的深化与发展,有利于增强工程设计能力,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5]。通过搜集、精选、制作铸造工艺方面的图片、动画来丰富该课程的多媒体课件。例如,在讲授手工造型方法时,若采用板书教学来讲述整体造型、分模造型、挖砂造型、假箱造型、活块造型、刮板造型等,则不易掌握其相关内容;若采用Flas的形式,则可清楚、直观地看到各种手工造型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快速掌握相关内容。在讲授浇注位置的选择、分型面的选择等内容时,可通过动画模拟展示,既形象生动、直观、感染力强,又可变单纯的听觉语言为视听同步的动画模拟,这样就可以理解轻松,难点化解,学习由难变易,降低了学生学习的枯燥感,提高了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将铸造生产企业的录像短片穿插于课堂教学中,这种录像演示生产过程的教学模式将无形变为有形、不可见转变为可见、无声转变为有声,展示了实际工业生产中的情况,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的感性认识和好奇心,培养了学生的工程能力,提高了教学效果。

③课内实验教学改革。铸造工艺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但现有的课内实验完全是验证性的实验,难以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将铸造模拟软件引入课内实验,使之应用于实际铸件的工艺设计之中,为理论与实践结合提供了一个新思路。通过铸造凝固过程模拟,可以预测铸造缺陷产生,优化工艺设计,缩短试制周期,降低成本。铸造模拟软件有德国的MAGMA,法国ESI公司的PROCAST,韩国的AnyCasting,华中科技大学开发的华铸CAE等。华铸CAE是中国最著名的铸造分析系统,国内占有率达到80%左右。因此,本课程采用华铸CAE开展8个学时的铸造工艺模拟实验课。实验一:纯凝固模拟分析(4学时);实验二:基于耦合的凝固计算(4学时)。给学生一些典型的零件,让学生在实验课中模拟铸件的充型凝固过程,预测缺陷,并优化工艺方案。通过这种实验改革的方式,达到提高学生应用能力的目的。这种原理与模拟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对于加强学生对铸造工艺设计的认识,原理的深入理解效果很好。

通过上述实践环节的改革,可极大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设计能力,为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④基于校企合作的教学方法改革。企业优秀工程师、技术员都具备丰富的时间技能和经验,聘请他们承担部分课堂教学任务,讲解铸造工艺规程的编制、产品铸造工艺设计的关键环节等,使得学生很容易掌握本专业设计前沿技术,同时也掌握工程应用中的一些非常重要的概念和结论。通过这种校企合作的授课方法提高了学生的职业技能,培养了学生的工程能力。

⑤课堂授课与铸造现场实践教学的结合。以往材料成形及控制工程专业(铸造方向)的生产实习都是在铸造工艺课程结束后,才到工厂进行生产实习。学生在学习铸造工艺的过程中由于对具体的生产没有概念,往往对很多内容不理解。通过这次教学改革,增加了工厂实践的这个教学环节,边学习边实践,每讲授完一个模块后,便到工厂实习相关内容,做到课堂理论教学和现场实践教学的同步进行,通过这个实践环节来促进教学内容的学习。

⑥科技竞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永冠杯”中国大学生铸造工艺设计大赛。该项赛事由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铸造分会等单位举办,是近年来铸造专业最重要的赛事,学生参与此项赛事的兴趣很高。大赛不仅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在作品的设计过程中,学生需要查阅资料、阅读图纸、三维建模、工艺设计、数值模拟、解决铸造缺陷等。通过参加铸造工艺大赛既促进了学生对实践内容的掌握,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将往届大赛中的题目作为教学内容,让学生设计几种工艺方案,参与课堂讨论,启迪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⑦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培养创新能力。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要求在培养学生工程实践的过程中做到课堂上的教学理论与课堂外的生产实践相结合,而工程实践问题也最好与教师的生产、科研项目相结合[6]。结合本课程的学习,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学生在参与科研项目的过程中,需要查阅相关文献,了解了课题的研究现状及进展,培养了学生基本的学术素养和能力。通过参与科研项目的活动,学生不仅需要动手、更需要动脑,科研实践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极大地促进了学生学习该课程的兴趣,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工程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3.课程考核方式改革。传统的考核方式是通过闭卷考试考查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缺乏对实践的考核。结合卓越工程师的培养特点,采用多模块的考核方式。考核分为期末考试、课内实验考核、科技活动考核等几个模块。其中参加科技竞赛、参加科研项目等属于科技活动模块,均可以算定一定的分数。期末考试的卷面成绩占总成绩的60%,考核内容以应用型内容为主;增加实践考核的比重,课内实验占总成绩的20%;科技活动占总成绩的20%。

四、结语

“铸造工艺”是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铸造方向)培养卓越工程师的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课,通过对该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环节的改革,提高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卓越工程师的培养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宋佩维.卓越工程师创新能力培养的思路与途径[J].中国电力教育,2011,(7):25-29.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Z].2010.

[3]毛艳华.卓越工程师计划背景下的《市场调研与预测》课程改革[J].宁波工程学院学报,2011,3(3):85-88.

[4]荣守范,郭继伟,李俊刚,等.铸造工艺课程教学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铸造设备研究,2005,(4):40-41.

[5]李延斌,高有华,田方,等.面向培养卓越工程师的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改革[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29(4):231-233.

改造工程论文范文第15篇

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赋予了监狱改造工作社会化新的内涵,其发展过程中内在规律亦在变化之中。笔者认为,监狱改造工作社会化的五个特点值得认真探讨:

(一)重要前提严格遵循社会根本制度监狱具有阶级性质,有什么样的社会制度,就有什么样的监狱制度,监狱改造工作社会化的建设和发展,同样如此。我国《宪法》明确规定,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监狱制度,确保监狱改造工作社会化的正确方向。监狱改造工作社会化工作指导思想必须服从于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总体思路必须符合我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建设的总体布局,发展理念必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管理制度依据与理论基础必须遵从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也就是说,监狱改造工作社会化一定是具有中国特色,符合社会主义制度的性质,离开了这一前提要件,就不是我们所期望的监狱改造工作社会化。

(二)重要作用改革推动社会文明进步当今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是交往频繁密切的世界。我国监狱机关积极推进监狱改造工作社会化,最大限度的融入到社会管理之中,参与国内国际交往,既可展示我国监狱的改造成就和文明成果,吸收世界上改造罪犯的有益经验,也能为我国在国际司法人权保障事业中不断创新发展,维护我国良好的国际形象,赢得更大的空间。目前,我国监狱改造工作与社会管理部门之间的协调协作,相互制约互动不够,监狱改造工作社会化上也处于研究探索、改革创新、借鉴实验、逐步推开的工作状态。我们需要寻求和设计有效的对策和方案,借鉴国外有益的经验和做法,克服目前监狱改造工作社会化程度偏低的问题,通过狱政管理、刑罚执行、教育矫治、劳动改造、队伍建设、后勤保障等监狱改造工作手段的社会化,实现罪犯改造过程的社会化,从而提高改造罪犯的质量,增强罪犯刑满释放回到社会后的适应能力,充分发挥监狱改造工作的最佳效能。同时,推进监狱改造工作社会化可以有效实现罪犯的司法人权保障,也有利于我国人权保障事业的发展,推动社会文明进步。

(三)重要目标研究实践罪犯再社会化众所周知,犯罪是阶级社会特有的一种现象。有犯罪必有罪犯,罪犯来自社会,除极少数罪大恶极被判处死刑者外,绝大多数罪犯服完刑期,最终还是要回归社会。因此,以帮助罪犯重新回归社会为目标的监狱改造工作社会化理念已逐步成为当代监狱管理的主导理念。监狱通过一系列改造活动要把罪犯改造成为守法公民,使其重新社会化,就务必要从改造环境和改造手段上的社会化需要入手。从此意义上说,改造罪犯的过程,其实就是通过监狱改造活动让罪犯获得适应社会所必需的并为社会认可的思想观念、行为习惯和生活技能并加以内化的过程,也就是罪犯重新社会化的过程。纵观世界各国监狱发展的历史,监狱改造工作社会化是现代监狱发展的必然和主流趋势。可以说,积极推进监狱改造工作社会化,就是深入研究和具体实践如何帮助罪犯再社会化,并成为监狱机关重要工作任务目标之一。

二、监狱改造工作社会化理论实践的新拓展

全面科学地分析和认识我们所处的时代,准确地把握对社会发展趋势起主导作用的重大问题,是我们继续做好监狱改造工作社会化建设的前提。如何在新时期不断开创监狱改造工作的新局面,寻求理论与实践上的开拓创新,促进改革发展,成为当前监狱改造工作社会化重要的研究课题。

(一)监狱改造工作社会化理论新拓展

拓展理论基础,将监狱改造工作社会化理论的研究与指导关注到以综合性、现实性和总体性为特征的更为广阔的社会管理学科视野中,把监狱改造工作社会化实践中提出的问题加以总结、提高,上升到理论,用以指导新的实践。不同的历史时期,监狱改造工作呈现出具有不同时代特色的内容和形式,监狱改造工作社会化蕴含着监狱的新型管理理念,为监狱改造工作社会化提供了项目论证、决策、实施的重要依据。同时,监狱机关在司法实践中所体现出的分类建设和分类管理的理念、规模适度的理念、过程管理的理念、安全稳定的理念、以教育改造为中心任务的理念、对监狱人民警察以法以德治警的理念、保障罪犯司法人权的理念、社区矫正管理的理念、社会安置帮教无缝对接管理的理念等,为推进监狱改造工作社会化提供了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在新时期,监狱改造工作社会化遇到诸多需要解决的困难和问题,依法治监理念、法治改造思维、科学矫治方式、社会公民意识和以人为本思想的树立,还需进一步强化。因此,有必要为探索监狱改造工作社会化设计新的发展路径,建构较为完善的监狱改造工作社会化的理论体系。进一步丰富和拓展监狱改造工作社会化理论,对推动我国监狱改造工作创新,促进监狱体制改革既具有理论指导意义,又具有实践价值。

(二)监狱改造工作社会化实践新拓展

拓展实践形式,将监狱改造工作社会化定位于以社会性、专业性、科学性、时代性和可操作性为主要特征的社会管理实务体系之中。监狱改造工作社会化要积极吸收社会发展的成果,管理手段的创新要贴近罪犯改造的需求,监狱改造工作的社会化需要构建监狱与社会的互联互通机制作保障。监狱改造工作社会化为监狱管理与社会管理无缝对接相互协调运作的一种理念和模式,是监狱改造工作发展史的必然结果,体现了人道、民主与效益等价值。从目前世界范围来看,监狱改造工作社会化已成为当今监狱制度发展的共同趋势,其推行的深度和广度正逐步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先进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近年来,我国也一直在探求和实践着监狱改造工作社会化理念,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与监狱管理较发达的国家相比,我国监狱改造工作社会化程度偏低的问题亦然十分突出,在推动监狱改造工作社会化过程中仍面临着诸多的观念与体制障碍的窘况,需要我们去总结和借鉴,不断实践拓展监狱改造工作社会化。

三、监狱改造工作社会化发展模式的新完善

监狱的发展,要与当代中国社会经济政治发展的趋势同向、同步。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加强与社会治理体制相衔接,深化发展观念,完善法规体系,改进管理执法方式,这就要求监狱改造工作必须与社会治理形成一体化,不断推进监狱改造工作社会化。当今的中国是改革开放的时代,传统的封闭式的监狱改造工作模式显然难以适应转型期的中国社会,完善监狱改造工作社会化发展模式,已成当务之急。

(一)转变监狱改造工作社会化治监理念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法治社会,有效化解社会矛盾,创新社会管理模式,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基础性工作。监狱作为我国刑罚执行机关,如何通过治理理念更新,完善监管改造工作体系和功能,实现对特殊人群有效管理,对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具有十分突出的现实意义。因此,监狱机关必须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准确理解和把握监狱改造工作的本质内涵和监管改造理念,在落实依法治监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具体社会管理实践中不断推进监狱改造工作社会化的理念创新。同时,监狱机关作为社会管理的一个重要部门,罪犯作为社会的特殊公民,应当把监狱和罪犯,放在国家发展全局中予以高度重视和统筹谋划,要求全社会组织认真关注和解决监狱改造工作社会化突出问题。

(二)改革监狱改造工作社会化管理体制

监狱改造工作社会化是监狱管理体制创新的价值追求。它是以人为本理念的重要体现,是提高监狱改造效能的必要条件,也是司法体制改革的客观要求。我国不仅要通过改造模式多元化、监狱职能专门化来重构监狱功能,还要通过扩大社会力量,整合社会资源,推进监狱改造工作社会化的发展,促进监狱管理体制创新。诸如社会、文化、卫生、教育、保险、医疗、住房、土地、就业等管理方面,都要充分考虑到监狱和罪犯的管理需要, 增强罪犯回归社会的心理准备与适应能力。积极探索推行现代化监狱监管改造与社会安置帮教、社区矫正机构实现无缝对接管理机制;充分依靠社会管理教育力量,强化罪犯的社会矫治工作,建立监狱+ 社会的管理模式,形成共建、共管、共教、共保的新体制。监狱和社会共同建立劳动力和人才市场专场供需制度;建立健全罪犯再社会化救助基金制度;建立社会劳动保险衔接制度;建立健全罪犯入监与出监的再社会化资格衔接机制。

四、监狱改造工作社会化未来趋势的新展望

可以预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不断发展,监狱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监狱法律制度的不断完善,监狱警察监管执法能力和水平的不断提升,监管改造质量的不断提高,我国监狱改造工作社会化也将达到一个新的水平。

(一)监狱改造工作社会化理论更先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监狱工作的发展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同步前进。在党的领导下,我国监狱机关的监管改造工作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初步建立了适合我国国情、比较科学的监狱罪犯改造制度,形成了鲜明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罪犯改造理论。监管改造、教育改造、劳动改造三位一体式的罪犯改造理论,对我国监狱罪犯改造工作的顺利进行发挥了重要作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我国罪犯人格改造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作为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为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武器。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为监狱改造工作社会化提供了哲学基础;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为监狱改造工作社会化提供了实践依据;毛泽东关于罪犯改造的思想为我们新时期监狱改造工作社会化提供了思想来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它对我国新时期监狱改造工作社会化理论的构建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二)监狱改造工作社会化制度更文明

罪犯作为被剥夺人身自由的社会公民,其合法权益仍然被法律充分保护,这是现代监狱改造工作理念,也是基本的民生诉求。监狱机关十分重视和不断加强罪犯权益保护,尊重罪犯人格,加大培训力度,畅通救济渠道,监狱改造工作社会化制度更加文明进步。监狱机关通过加强对罪犯的权益保护,将进一步树立监狱执法科学文明的社会形象,将进一步彰显国家关注人权保障人权的促进态度,对于罪犯感受司法关怀、表达民生诉求将具有重要的社会示范意义。以塑造罪犯再社会化为出发点,以社会需求为引领,以再社会化为路径,积极推进监狱改造工作社会化,不断提高监管改造工作质量。

(三)监狱改造工作社会化管理更科学

随着监狱改造工作社会化的不断推进,监狱机关创新监管执法理念,运用科学技术手段和信息化服务平台,统筹推进惩罚改造、教育改造、劳动改造,不断提高罪犯改造质量;创新改造方式方法和改造手段,实行分类教育、因人施教,加强心理矫治,加大罪犯心理干预、心理疏导力度,不断提高监管改造的针对性。引入信息技术,服务罪犯改造生活。监狱普遍建立预约谈话、亲情短信、法律援助、心理咨询、信息反馈、社区矫正、职业培训、安置帮教、无缝对接等监管改造工作载体,为罪犯合理表达诉求、增进社会沟通、学习职业技能、刑满释放融入社会提供快捷便利渠道。

(四)监狱改造工作社会化要素更多元

监狱改造工作的核心价值是提高教育改造质量,降低社会重新犯罪率,维护社会安全稳定。在实践中,预防重新犯罪是个多维体、多层面、多元化的社会系统工程,涉及社会管理的方方面面, 包括理念、体制、机制、制度等多维价值要素。所以,新时期监狱改造工作管理的构成要素,也注定是多元化的。当前的社会是一个多元化的社会,社会多元化对监狱改造工作的环境、对象、内容、方法、理念、目标和警察等要素都提出了现实要求。监狱改造工作社会化,就是要多元化、多维度、多视角的探讨和实践监管改造的内容、领域、形式、观念、方法和队伍等要素的整合,增强监管改造罪犯实效性、有效性,适应社会发展多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