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生态环境宣传教育范文

生态环境宣传教育范文

生态环境宣传教育

生态环境宣传教育范文第1篇

为全面落实生态环境和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增强全社会环保守法自觉性,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紧紧围绕生态文明建设、环保中心工作任务,积极宣传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严格环境监督执法的政策举措和取得的新进展、新成效,唱响主旋律,集聚正能量,增强全社会的环保意识、生态意识,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引导全社会自觉践行绿色环保理念。

二、主要目标。

着力提高舆论引导能力,培育环保典型和宣扬环保精神,加强面向社会的宣传教育,不断增强全民生态文明意识,不断增强治理污染的决心和信心,为推进全县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事业发展,营造良好舆论氛围,提供有力舆论支持。

三、工作举措

1.加强信息报送力度。局各部门结合工作每周至少报送一条工作信息,大队至少2条,字数不少于200字,配相关图片。要注重信息质量及时效,综合股及时收集整理审核后向县政府、市局的“XX”和网站、报社、公众号等平台报送。

2.提高舆论引导能力。围绕环保重点工作、社会关注的热点环境问题,加强环境信访投诉问题的执法力度、及时回复,主动公开,积极回应,释疑解惑,化解矛盾,赢得公众支持。加大执法典型和执法活动宣传,曝光违法行为,形成震慑和惩处环境违法行为的强大气场。

3.加大环保法律法规宣传。结合“6.5”世界环境日“12.4”国家宪法日等活动精心策划、组织宣传,开展丰富多样的宣传活动,形成规模效应,营造全社会宣传环保、参与环保、共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的良好社会氛围。

4.积极宣传环保改革新成效。积极开展环境行政体制、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环保市场化等方面改革进展与成效宣传,助推环保改革创新,增强环保内生动力。

5、强化干部职工学习活动。原则上每半个月开展一次学习活动,学习内容由局各部门轮流负责,学习形式以集中学习为主,在线学习为辅,具体时间安排由综合股负责。

四、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局生态环境和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小组指导宣教工作,具体工作由综合股牵头负责,各部门密切配合并指定一名联系人具体负责,做到各负其责、形成合力,确保我局宣教工作的时效性和针对性,确保起到实实在在的作用。

组  长:XX

副组长:XX

成  员:XX

2、做好沟通协作

各部门要严格按照方案要求加强沟通协作,及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对开展的工作要进行及时梳理、总结、做好重要信息和工作经验的上报。

生态环境宣传教育范文第2篇

一、充分认识环境宣传教育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

(一)充分认识环境宣传教育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党的*报告强调要建设生态文明,环境保护作为基本国策进入了国家经济与社会生活的主干线、主战场和大舞台。加强环境宣传教育,是推动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国家环境保护意志的重要手段。通过宣传教育,引导干部群众真正理解和掌握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充分认识环境保护在科学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加强环境宣传教育,是推动全社会树立生态文明理念的必然要求。通过宣传教育,提升全民环境道德水平,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养成文明的生产、消费及生活方式;加强环境宣传教育,是完成“*”污染减排目标的重要举措。

(二)新形势下环境宣传教育工作面临的新任务。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继续贯彻《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精神,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服务大众的方针,围绕建设生态文明、推进历史性转变和探索环保新道路,积极宣传党和国家环保政策方针,开展以弘扬生态文明为主题的环境宣传教育,引导公众积极参与支持环境保护。

二、大力加强环境新闻宣传工作

(三)环境新闻宣传要坚持正面宣传为主,把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放在突出位置。宣传部门组织环境新闻报道要切实树立起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充分发挥环境宣传的主渠道作用。要组织采编人员深入基层、深入实际,积极配合环境保护部门编发、播报环保稿件;实事求是地引导公众用发展的、辩证的、建设性的眼光客观看待环境问题;主动开设专题专栏,组织策划优秀选题,对环境问题进行深入报道;精心组织对外宣传报道,及时宣传我国政府对加强环境保护做出的决策部署、采取的正确措施、工作的进展和成效。

(四)环境新闻宣传内容要围绕国家环保中心工作,服务大局。要针对推进环境保护历史性转变、主要污染物减排、让江河湖海休养生息、环境经济政策等内容,加大新闻报道力度。积极报道建设生态文明、探索环保新道路的热点、焦点和难点问题,报道推动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区域典型,坚持环保理念、克服经济困难、加强污染治理的典型经验;批评曝光环境违法行为和“两高一资”项目盲目发展等有违科学发展的问题。

三、积极推进面向公众的环境宣传教育

(五)推动环境信息公开,切实保障公众的环境知情权、监督权。积极探索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有效机制,引导公众依法、理性、有序参与环境保护。

(六)积极开展各类宣传活动。环保、宣传、教育、广电、新闻出版和文化等部门要积极配合,以“*”世界环境日等重要纪念日为契机,设立统一的宣传主题,开展创意新、影响大、形式多样的环境宣传教育活动;继续推动绿色创建活动,并结合全国和各地环保工作实际,策划一批主题鲜明、可长期开展的活动,创建公众参与宣传教育活动品牌;积极探索农村环境保护宣传的有效方式,组织开展群众听得懂、易接受、喜闻乐见的宣传教育活动。

(七)实施全民环境宣传教育行动计划。环保部门要在总结以往试点经验的基础上,研究制订开展全民环境宣传教育的指导性文件。各地环保、宣传和教育部门要加强合作,筛选一批有条件、有代表性的城市、农村、学校、企业开展全民环境宣传教育试点,扩大全民环境宣传教育覆盖范围。

(八)加强青少年环境教育,进一步加大基础教育、高等教育阶段的环境教育力度。教育部门要积极推进环境科学专业教育,增加高等院校公共选修课中环境教育课程比重,普及中小学环境教育。环保、宣传、教育部门要积极配合,为各类学校开展环境教育和可持续发展教育相关的综合实践活动提供支持与帮助。支持开展与环保相关的研究性学习、专题讲座、绘画、征文比赛和科技创新大赛等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积极培养和发展青少年环保宣传志愿者队伍。

(九)深入开展面向社会的环境教育培训。环保和教育部门要将环境教育培训列入议事日程,制定年度计划,依托有条件的大专院校承担面向社会的培训任务,分级分类、有针对性地开展环境教育培训,尤其要加大对党政领导干部和企业领导干部的环境教育培训力度,增强他们的环境保护意识。

(十)面向社会推出一批优秀环保宣传品。环保、宣传、教育、新闻出版、文化部门要积极引导、推动环保宣传品的健康发展,鼓励推出一批反映环保成就,倡导生态文明,高质量、有影响的优秀剧目、优秀图书、优秀影视片、优秀音乐作品以及环保公益广告,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为各类学校开展环境教育提供相应的读本、手册等。

四、重视环境宣传教育理论研究工作

(十一)进一步加强对生态文明的理论研究,丰富环境宣传教育内涵。要广泛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大力开展生态文明内涵和实践研究,主动联系和协调有关院校、研究机构以及文化单位,设立生态文明研究课题,形成研究成果,为生态文明的传播提供理论支持。

(十二)开展环境教育立法研究。环保、教育部门要共同推动环境教育的制度化和法制化进程,积极推进环境教育立法的理论研究和创新,并借鉴国外有益做法和经验,推动环境教育立法工作。

五、加强环境宣传教育能力建设和组织保障

(十三)重视环境宣传教育机构和人才队伍建设,建设一支政治素质高、思想作风正、业务能力强、工作有激情的环境宣传教育队伍。加强各级环境宣教部门领导班子能力建设,切实提高组织协调、宣传教育和策划活动的能力。加大对环境宣传教育人员的培训力度,开展经常性的、多种形式的学习交流活动,提升宣教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

生态环境宣传教育范文第3篇

近年来,各地区环保、宣传、教育部门以原国家环保总局、、教育部联合下发的《关于做好“*”时期环境宣传教育工作的意见》为指导,在推动本系统环境宣传教育工作的同时,广泛动员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取得了明显成效,在增强各级领导和公众的环境意识、建设生态文明、推进环境保护历史性转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前,我国环境污染严重,环境保护工作任务十分艰巨。为切实做好新形势下的环境宣传教育工作,进一步在全社会形成自觉保护环境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强大合力,为推进生态文明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全面完成“*”环境保护目标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环境宣传教育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

(一)充分认识环境宣传教育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要建设生态文明,环境保护作为基本国策进入了国家经济与社会生活的主干线、主战场和大舞台。加强环境宣传教育,是推动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国家环境保护意志的重要手段。通过宣传教育,引导干部群众真正理解和掌握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充分认识环境保护在科学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加强环境宣传教育,是推动全社会树立生态文明理念的必然要求。通过宣传教育,提升全民环境道德水平,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养成文明的生产、消费及生活方式;加强环境宣传教育,是完成“*”污染减排目标的重要举措。

(二)新形势下环境宣传教育工作面临的新任务。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继续贯彻《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精神,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服务大众的方针,围绕建设生态文明、推进历史性转变和探索环保新道路,积极宣传党和国家环保政策方针,开展以弘扬生态文明为主题的环境宣传教育,引导公众积极参与支持环境保护。

二、大力加强环境新闻宣传工作

(三)环境新闻宣传要坚持正面宣传为主,把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放在突出位置。宣传部门组织环境新闻报道要切实树立起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充分发挥环境宣传的主渠道作用。要组织采编人员深入基层、深入实际,积极配合环境保护部门编发、播报环保稿件;实事求是地引导公众用发展的、辩证的、建设性的眼光客观看待环境问题;主动开设专题专栏,组织策划优秀选题,对环境问题进行深入报道;精心组织对外宣传报道,及时宣传我国政府对加强环境保护做出的决策部署、采取的正确措施、工作的进展和成效。

(四)环境新闻宣传内容要围绕国家环保中心工作,服务大局。要针对推进环境保护历史性转变、主要污染物减排、让江河湖海休养生息、环境经济政策等内容,加大新闻报道力度。积极报道建设生态文明、探索环保新道路的热点、焦点和难点问题,报道推动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区域典型,坚持环保理念、克服经济困难、加强污染治理的典型经验;批评曝光环境违法行为和“两高一资”项目盲目发展等有违科学发展的问题。

三、积极推进面向公众的环境宣传教育

(五)推动环境信息公开,切实保障公众的环境知情权、监督权。积极探索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有效机制,引导公众依法、理性、有序参与环境保护。

(六)积极开展各类宣传活动。环保、宣传、教育、广电、新闻出版和文化等部门要积极配合,以“六·五”世界环境日等重要纪念日为契机,设立统一的宣传主题,开展创意新、影响大、形式多样的环境宣传教育活动;继续推动绿色创建活动,并结合全国和各地环保工作实际,策划一批主题鲜明、可长期开展的活动,创建公众参与宣传教育活动品牌;积极探索农村环境保护宣传的有效方式,组织开展群众听得懂、易接受、喜闻乐见的宣传教育活动。

(七)实施全民环境宣传教育行动计划。环保部门要在总结以往试点经验的基础上,研究制订开展全民环境宣传教育的指导性文件。各地环保、宣传和教育部门要加强合作,筛选一批有条件、有代表性的城市、农村、学校、企业开展全民环境宣传教育试点,扩大全民环境宣传教育覆盖范围。

(八)加强青少年环境教育,进一步加大基础教育、高等教育阶段的环境教育力度。教育部门要积极推进环境科学专业教育,增加高等院校公共选修课中环境教育课程比重,普及中小学环境教育。环保、宣传、教育部门要积极配合,为各类学校开展环境教育和可持续发展教育相关的综合实践活动提供支持与帮助。支持开展与环保相关的研究性学习、专题讲座、绘画、征文比赛和科技创新大赛等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积极培养和发展青少年环保宣传志愿者队伍。

(九)深入开展面向社会的环境教育培训。环保和教育部门要将环境教育培训列入议事日程,制定年度计划,依托有条件的大专院校承担面向社会的培训任务,分级分类、有针对性地开展环境教育培训,尤其要加大对党政领导干部和企业领导干部的环境教育培训力度,增强他们的环境保护意识。

(十)面向社会推出一批优秀环保宣传品。环保、宣传、教育、新闻出版、文化部门要积极引导、推动环保宣传品的健康发展,鼓励推出一批反映环保成就,倡导生态文明,高质量、有影响的优秀剧目、优秀图书、优秀影视片、优秀音乐作品以及环保公益广告,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为各类学校开展环境教育提供相应的读本、手册等。

四、重视环境宣传教育理论研究工作

(十一)进一步加强对生态文明的理论研究,丰富环境宣传教育内涵。要广泛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大力开展生态文明内涵和实践研究,主动联系和协调有关院校、研究机构以及文化单位,设立生态文明研究课题,形成研究成果,为生态文明的传播提供理论支持。

(十二)开展环境教育立法研究。环保、教育部门要共同推动环境教育的制度化和法制化进程,积极推进环境教育立法的理论研究和创新,并借鉴国外有益做法和经验,推动环境教育立法工作。

五、加强环境宣传教育能力建设和组织保障

(十三)重视环境宣传教育机构和人才队伍建设,建设一支政治素质高、思想作风正、业务能力强、工作有激情的环境宣传教育队伍。加强各级环境宣教部门领导班子能力建设,切实提高组织协调、宣传教育和策划活动的能力。加大对环境宣传教育人员的培训力度,开展经常性的、多种形式的学习交流活动,提升宣教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

(十四)完善环境宣传教育经费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各地要加大环境宣传教育经费投入,同时积极引导社会资金用于环境宣传教育。尤其要加强对西部地区环境宣传教育的扶持力度,积极创造必要工作条件,保障环境宣传教育拥有相应的设备、设施,包括网络运转能力、音像制作能力、信息处理能力、通讯传递能力、培训的电化教育能力。

生态环境宣传教育范文第4篇

前言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事业全面发展,人民群众对环境文化、生态建设、环境保护等法律、政策、知识的掌握和运用不断提出新的要求,因而,要求我县环境宣教工作在理念、体制、机制、制度的不断创新,形成全社会广泛参与环境宣教工作的新局面,体现环境宣教事业与时俱进、开拓进取的时代特征,确保先进的环境文化和生态文明渗透到全县的社会经济发展事业中。 2002年,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意见》中提出“建立公众参与”的目标,明确了宣传、教育、广电、新闻等部门以及工、青、妇等团体的环境宣教职责;2004年,省委、省政府《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意思》提出“全面推进环境宣传教育现代化建设”的要求,一个以党政部门为主体,社会团体为依托,民间社团为补充,全社会广泛参与的环境宣教新局面正在形成。

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这些要求,规范和引导全县环境宣传教育的现代化建设,根据盐市环委[2005]26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工作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环境宣传教育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任务和建设目标

1、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围绕实现我县“两个率先”和建设生态县的战略目标,以提高公众环境意识为核心,以宣传、教育、广电、新闻、文化等部门和各社会团体广泛参与为重点,以建设高素质的环境宣教专业队伍为保障,创新环境宣教的工作机制,拓展环境宣教的工作内容,全面普及先进环境文化,形成环境宣传教育设施现代化、管理规范化、工作社会化的新格局。

2、基本任务

(1)大力开展生态警示教育。通过坚持不懈的警示教育,使全县各级干部和广大公民增强生态环境忧患意识,以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来调整自身的环境行为,实现经济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2)大力开展环境法制教育。结合全民普法教育,大力宣传环境保护方针、政策、法律法规,使广大公民了解自身的环保权利、责任和义务,自觉与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的违法行为作斗争,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环境权益。

(3)大力开展环境伦理道德教育。将环境伦理道德教育列为公民道德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引导公民树立正确的环境道德观,形成保护环境光荣、污染环境可耻的社会道德规范。

(4)大力开展“环保四进”活动。通过大规模开展环保“进企业、进社区、进学校、进村镇”的活动,把循环经济、清洁生产和环境友好理念渗透到全县各企业;把先进的环保科普知识、法律法规普及到社区和乡村;通过绿色学校的创建,将环境教育纳入到学校的素质教育中;全力促进全社会良好环境行为的形成,努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5)加强各级各类人员的培训。将环境保护纳入县党校的教学内容,组织开展对各级领导干部的环境教育与培训;加强对企业干部职工的环境保护岗位培训,全面实施环保操作人员上岗培训。

(6)紧密围绕环保中心工作开展环境宣传。充分发挥舆论的先导作用和监督功能,借助新闻媒体和社会舆论,宣传环境保护目标任务、工作措施和成效,弘扬环保实践中的先进典型,揭露破坏环境的违法行为。

3、建设目标

到2010年,使我县环境宣教的运行机制、人员素质、能力建设与我县的经济发展水平、环保事业的持续创新以及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环境文化需要相适应。

——环境宣教工作向广度和深度拓展。环境宣传教育从这环保中心工作服务,逐步向社会各个层面拓展,向推动经济社会活动可持续发展和建立现代社会生态文明方向深化,做到为现阶段实际工作服务与未来发展服务相结合,环境知识普及与环境理论深化、环境文艺繁荣相结合。

——建立环境宣教网络体系。通过建立高层次的环境宣教协调机构,将环境宣传教育列入宣传、教育、文化、新闻、出版、广电、环保等相关部门的工作职责,渗透到各类学校、社会团体的日常工作,形成“党委和政府统一领导,综合部门各负其责、社会大众广泛参与”的社会文化环境宣传教育新格局。

——健全环境宣教运行机制。建立党委、政府部门的环境宣教目标责任制度,环保部门与有关部门的环境宣教协商会办制度,环保部门与新闻单位的环境新闻通报制度,环保部门与社会团体的环境信息交流制度等。

——建立全民教育机制。将可持续发展教育纳入党校必设课程,使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和企业法人代表普遍受到轮训。实现全社会环保知识的普及教育,使各类学校在校生普遍受到系统的环境教育;企业的环保操作工全部通过环保技术培训或深造,持证上岗;环境宣教工作者的业务素质有明显提高;社会公众普遍了解环境保护基本常识,并在实践中运用。

——积极培育环境宣教中介机构和民间社团。通过政策引导,培育和发展环境宣传教育的中介机构和民间社团,鼓励企业、团体、个人从事环境宣传教育文化活动,使之成为从事环境宣传教育的重要力量。

——在巩固环保宣教机构规范化成果的基础上,建立健全我县环境宣传教育现代化专业机构。通过深化环境宣传教育机构改革,提高宣教队伍素质,积极推动环境宣教自动化、信息化建设,基本实现宣教装备与手段的现代化,以适应所承担的各项宣教任务。

二、环境宣传教育现代化建设的内容

1、建立符合现代化要求的环境宣教管理体制

(1)成立各级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指导委员会

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意见》(苏发[2003]7号)对宣传、教育、广电、新闻等部门以及工青妇等团体的明确,成立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指导委员会(以下简称“指委会”)。“指委会”由分管县长任主任,宣传、教育、环保、文化、新闻、科技、出版、广电部门的负责人和工会、共青团、妇联、科协、文联等社会团体负责人为成员。各成员单位配设联络员一名。“指委会”办公室设在环保局,环保局的宣教科承担“指委会”日常工作。

“指委会”的主要职责为:审议批准环境宣传教育发展规划;组织协调并督促、检查成员单位及其归口管辖事业单位落实环境宣传教育重点工作任务;审议重大环境宣传教育决策、计划、活动;指导各有关单位开展环境宣传教育工作。

(2)健全环境宣传教育专业机构

县环保行政主管部门设置承担环境宣传教育职能的行政机构宣教科;成立县环保宣教中心,承担环境宣传教育事务性工作。

县环保部门宣教科的主要职责:

负责拟定环境保护宣传教育规划、计划,并负责实施;承担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指导委员会的日常事务;协调宣传、新闻单位对环境重大新闻进行指导和管理,参与涉及环境保护全局性重大活动的新闻报道、评论的审核;牵头组织开展新闻采访宣传活动,定期召集新闻会;组织“6·5”世界环境日等环境纪念日和各种环境保护宣传活动;协调党校和各类学校开展环境教育工作;归口管理社会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创先评先”工作;归口管理环境保护的社会培训事务;指导和协调中介机构、民间团体围绕环保重点工作开展一系列环境宣传教育活动。

县环保宣教中心的主要职责:

根据年度计划,积极完成各项环境宣传、教育培训等任务;织和承担纪念“6·5”世界环境日等社会宣传活动;承担环境文化、文艺活动;负责环保网页的维护;负责环境保护宣传教育资料库建设管理。

(3)建设环境宣传教育专业队伍

环保部门的宣教科配置环境宣传教育专职人员2名,环保宣教中心配置专职人员1名。宣教人员的基本条件:政治素质好,热爱环保事业,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作风正派;掌握环境保护基本知识,熟悉环境宣教业务和专业技能,掌握环境宣教工作的规律,具备一定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受教育程度应达大专以上,具备计算机应用能力;具有一定的组织协调和独立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

2、配置符合现代化要求的环境宣教装备

(1)设备现代化。宣教人员实现办公自动化,人手拥有一台电脑,宣传科影视设备实现数字化,配备一部摄像机、一套电脑图像制作系统、一台数码照相机。

(2)宣教数字化和网络化。配置相应的文字、图像网上传输设备和接驳设施,与省宣教中心“江苏数字宣教”互联,传输信息、资料。

(3)资料库建设。资料库建设达到“两化”标准,文字资料收集、储存、查询实现电子化;影视资料收集、整理、存档实现系统化。

3、实施符合现代化要求的环境宣教工程

(1)环境保护培训工程。分别组织开展党政领导、企业法人、在职职工、学校教师、乡镇街道干部、乡村干部开展生态知识、绿色社区建设、绿色学校创建以及环保治理设施操作人员上岗和环保产业从业人员等一系列培训工作。

(2)环境日主题宣传工程。围绕世界环境日、地球日、生物多样性日等环境主题日,联合工、青、妇等社会团体开展大规模集中宣传教育活动。

(3)绿色社区建设工程。到2008年,全县1/4建制社区建成“绿色社区”;到2010年,1/2建制社区建成“绿色社区”。

(4)绿色学校创建工程。到2010年,全县所有学校要达到市级“绿色学校”标准,1/3学校要建成省级“绿色学校”。

(5)文艺宣传工程。每年,组织3场环保文艺演出。

(6)公益广告建设工程。每年,开展为期1个月的环保公益宣传广告片或广播公益广告展播活动。

4、建立多元化的环境宣教投入机制

(1)加大政府投入

环境宣传教育的人员经费、日常公用经费全额纳入财政预算,仪器设备购置经费、基础设施建设经费、业务工作经费以定额补助和定项补助相结合的方法予以保障。2005年,实施环境宣教现代化方案,现配置硬件装备约需15万元;环境宣教业务工作经费不低于30万,以后每年有所递增。

(2)引导社会资金投入

设立县环境宣教发展资金。其来源有:一是有关项目补助;二是国内热心于环境保护的企事业单位、团体及个人的赞助和捐赠;三是国(境)外有关组织和友好人士的捐赠;四是其它合法资金。县环境宣教发展资金主要用于资助环境宣教重点工程和活动的开展,奖励对环保宣教事业有突出贡献的组织和个人,资助有利于环境宣教的社会公益事业等。

(3)建立“以活动促发展”的机制版权所有

通过与有经济实力的相关单位联办各类环境宣教活动等,吸纳系统外资金。在积极开展丰富多彩宣教活动的同时,不断提高环境宣教机构的活力。

生态环境宣传教育范文第5篇

一、加强新闻宣传工作,提高舆论引导能力

(一)深化与主流媒体的沟通合作。充分发挥市环境新闻工作者联谊会作用,不断扩大重要媒体、重要栏目、重要时段的宣传影响力。充分利用主流媒体宣传平台,深入报道环保工作取得的进展和成效。认真做好环境新闻宣传报道的策划与引导,努力提高新闻宣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注重发挥新兴媒体新闻宣传作用。努力开拓形式多样的环境宣传教育新阵地,充分发挥网络、手机等新兴媒体作用,进一步扩大新闻宣传的影响力和覆盖面。建立新兴媒体与传统媒体互动机制,使新兴媒体和传统媒体在开展环境宣传教育中有机互补,相得益彰。

(三)建立环境舆情监控体系,规范环境信息。及时了解掌握环境信息,准确收集环境舆情动态,做好环境舆情报送工作。围绕环保中心工作和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积极做好新闻工作,逐步实现新闻常态化和规范化。利用环境新闻会、通气会等互动机制,第一时间向社会公布环境信息,回应公众关切,正确引导舆论,避免负面炒作。

(四)发挥《中国环境报》、《环境与发展报》环境两报的环保宣传主阵地作用。结合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复查迎检、生态市建设、污染减排等重点工作,在两报开设专版专栏、积极投稿,加大宣传力度。

二、加大环保中心工作的宣传报道力度,推动环保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一)深入宣传、全面把握和贯彻落实全市环保工作会议精神。全市环保工作会议的召开,对我市今后一个时期的环境保护工作作出重要部署,为全市环保事业发展指明了努力方向,明确了目标任务。要广泛开展宣传活动,积极协调报纸、广播、电视、网站等新闻媒体,大力宣传市委、市政府对环保工作的决策部署以及我市贯彻落实的重大举措,切实把学习贯彻精神落到实处。

(二)做好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复查迎检宣传工作。按照市委、市政府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复查迎检工作部署,开展新闻媒体宣传,在主要宣传媒体、网站开设“共创国家环保模范城同造宜居新”专栏,制作、播放模范城市公益广告、环保标语。争取市政府办公厅、市委宣传部支持,协调动员各县(市)区政府、各市直部门开展广泛的社会宣传,进一步提升公众的知晓率、参与率和环境满意率,为迎接国家环保部复核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三)加大生态市创建宣传工作。围绕2015年前创建生态市工作目标,广泛发动群众,努力做好生态市创建宣传,形成“人人关心环境,人人为生态市创建做贡献”的社会风尚。

(四)着力抓好污染减排、重点流域综合整治、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环保专项执法等重点工作宣传。加强组织策划,多形式、多角度、多层次地宣传环保各项工作进展和成效,提高公众对环保工作的认知,让公众理解、支持、参与环保。

三、创新形式和手段,统筹开展各类环境宣传教育活动

(一)以纪念重要世界环境日等活动为契机,开展丰富多彩富有地方特色的宣传教育活动,不断提高环境宣传教育的受众面和影响力。重点开展国家环保模范城市迎检系列宣传、环保宣传月系列宣传、纪念世界环境日宣传活动,加强统筹策划,突出地方特色,引导公众参与,凝聚保护环境的社会共识。

(二)深入基层开展环境宣传教育工作。有针对性地开展面向基层的环境宣传教育活动,让环境宣传教育工作深入企事业单位、学校、社区和广大农村,不断拓展环境宣传教育工作的广度和深度。

(三)积极配合国家环保部、省环保厅开展各项环境宣传教育活动。加强环境宣传教育交流与合作,协调、指导各相关部门积极参与国家环保部、省环保厅组织的各项环境宣传教育活动。加大创新力度,提高环境宣传教育活动的策划与统筹能力,努力创建环境宣传教育活动精品。

(四)推动环境文化建设,宣传生态文明理念。围绕环保模范城市复查迎检、生态市创建、污染减排等重点工作,编制发放传递环保动态、倡导生态文明的环保宣传资料(品),扩大社会宣传教育效果,提高公众环境保护意识。弘扬环境文化,大力发挥优秀环保影视作品、优秀环保图书和环保公益广告等的宣传教育作用,将建设生态文明转化为不仅是环保部门、而且是全社会的共识与行动。

四、以环境友好型创建工作为载体,深入推进全民环境教育工作

(一)认真贯彻落实《省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2011—2015年)》。积极探索全民环境教育工作的有效形式,努力扩大全民环境宣传教育覆盖面,逐步建立全民环境教育工作机制,推动全民环境教育不断向纵深发展。

(二)规范标准、加强指导,继续推进环境友好型创建工作。继续推进“环境友好型学校”、“环境友好型社区”、环境教育基地创建工作,在省环保厅指导下启动环境友好型大学创建。加大环境教育基地创建工作力度,充分发挥具有环境教育代表性的工厂、学校、公园、生态旅游景区和优美乡镇等场所,建设特色鲜明的多功能环境教育基地,使之成为面向社会开展环境教育工作的重要阵地。

(三)巩固、提升环境友好型创建(绿色创建)工作成果。以创建为载体,持续开展校园环境教育和社区环保宣传活动,提高全民环境保护意识,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复查迎检、推动环保各项工作开展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四)加强环境友好型创建业务培训。举办环境友好型创建培训班或经验交流会,通过专家授课、典型观摩、经验交流等形式,提升创建工作水平。

(五)开展面向社会的环境教育培训工作。建立领导干部环境教育长效机制,推进干部环境教育工作正常化,利用市委党校教学实践基地,在市委党校开展生态文明、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能力和环保法制的宣传教育,不断提高领导干部环境素养和环保决策水平。

五、加强环境宣传教育阵地、队伍和能力建设

(一)加强宣教队伍建设,提高宣教工作水平。积极组织宣教人员参与各类学习培训和实践锻炼活动,提高宣教人员的政治理论水平和业务素质。着力构建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探索开展宣传教育业务绩效评估考核工作机制,调动宣传教育人员干事创业、开拓创新的积极性。

(二)加强环保非政府组织的引导。培育壮大环保志愿者队伍,正确引导环保协会、环保志愿者团体、公众团体有序参与环保工作,激发公众参与环保、支持环保的热情,努力形成政府主导、全民参与的环境宣教工作格局。

(三)加强全市环境宣传教育能力标准化建设。加大环境宣传教育经费投入,推动全市环境宣传教育能力标准化建设的逐步落实,努力改善环境宣传教育工作基础条件,提高环境宣传教育工作的能力水平。

六、加强部门协作联动,推动环境教育立法工作

生态环境宣传教育范文第6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围绕创建省级生态市和环保模范城市、污染减排、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等环保中心工作,按照上级环保部门和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大力宣传环保工作取得的进展与成效,积极动员和引导公众参与,理顺宣教体制机制,优化资源配置,努力构建宣教大格局,进一步提高舆论引导能力,突出重点,面向市民,贴近生活。

二、工作重点

1、围绕生态市建设,大力宣传环境保护中心工作。要集中力量,借助各类媒体面向全社会,多角度、多层次地宣传我市生态建设方面的进展和成效;通过开展绿色企业、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绿色医院、绿色饭店、绿色家庭等的创绿活动,倡导绿色文明的生活方式和环境价值观念,营造全社会共同推进生态市建设工作的良好氛围。

2、着力抓好新闻报道。围绕“生态立市”的要求,重点突出“五城同创”、污染减排、污染整治、环保能力建设等中心工作,不断深化新闻报道工作,表扬和宣传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典型;曝光一些企业、个人环境违法行为;继续开展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饮用水源保护、环保专项行动等工作的报道。

3、积极做好“6.5”世界环境日系列活动。根据今年的宣传主题,精心策划、协调联动,在“6.5”期间形成影响力大、效果好的宣传高潮。各有关部门积极做好“3.22”世界水日、“4.22”地球日等环保纪念日的宣传工作。通过及时有效的宣传,扩大覆盖面,增强影响力,凝聚社会共识,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4、整合宣教资源,理顺宣教体制机制。根据我市“与法同行”工作相关要求,加强对全系统干部职工的法制培训。选择有代表性的乡镇、社区、学校、企业开展全民环境宣传教育试点,扩大全民环境教育覆盖面,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支持环境保护。会同和配合有关部门,积极整合宣教资源,充分发挥宣教作用,各司其责,形成合力,完善利于环境宣传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良性机制。

5、通过宣传教育引导公众参与,推动环境宣教大格局的建立。积极和宣传、教育、新闻媒体等部门紧密合作,动员和发挥公众的力量,为环保人士依法、理性、有序、有效开展环境宣传教育活动建立规范和保障机制,努力形成政府主导、多部门合作、全民参与宣传环保的宣教大格局。

6、夯实环境宣传教育基础。严格按照《环境信息公开管理办法》,通过电视、报纸、网络、橱窗、大厅电子显示屏等各种形式,公开环境信息,扩大公众的环境知情权;加强局政务网站建设,开辟富有特色的专题宣传板块,增加信息量,及时维护更新信息,完善服务功能;加强党委、政务信息的报送,完成政务信息二等奖的目标任务;充分利用各种媒体、横幅、路牌等形式,开展环保法律法规、标准及环境科学知识、生态建设系统宣传,引领人们的环境意识。

三、重点工作安排:

1、组织参与全市“五城同创”、“保护母亲河,共建美好家园”启动仪式

2、制作“十一五”环保工作宣传画册。重点宣传“十一五”以来环保事业的发展历程,展示我市环境保护成就,展望“十二五”环保工作。

3、开展“与法同行”法制宣传教育活动。根据市委宣传部安排,积极参加全市范围的法制集中宣传活动;开展“送法进校”活动,加强中小学生的环保法制宣传教育;充分发挥绿色学校的作用,引导学生和家长共同学习环保法律知识;组织开展“送法进企业”活动,切实提高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和员工依法经营、依法生产的法律意识;开展“环保诚信守法企业”创建活动,引导企业加强职工的环保法制宣传教育;组织开展企业一线环保人员进行环保法律培训;组织环保法律知识竞赛活动,提升全市人民的环保法律意识和法制素质;开展打击环保违法行为的专项行动,扩大环保影响。

4、集中做好生态环保宣传月宣传活动。今年6月5日是第40个“世界环境日”,6月30日是我省第一个“生态日”,6月为我市生态环保宣传月,特安排系列活动:

(1)开展一次生态现场考察活动。在6月份安排一天或半天时间邀请市领导考察生态文明建设典型、农村连片整治典型以及两江流域水质情况,主要媒体记者一同随行。

(2)开展环保知识“定点宣传”活动。编制群众喜闻乐见的生态环保科普知识,制成展板,在主城区和各镇乡(街道)巡回展出,进行生态环保普及,宣传我市生态环保工作成果,分发“保护母亲河、共建美好家园”倡议书。

(3)开展“保护母亲河、媒体两江行”系列报道活动。邀请媒体记者对全市“保护母亲河、共建美好家园”行动进行重点采访报道。系列报道由“源头保护”、“魅力镇乡”、“企业自治”等组成。

(4)启动环保校园行专题宣传活动。以“创建环保模范城市在行动”为主题,在全市启动中小学生环保征文比赛活动,反映中小学生日常环境保护所思、所做、所得,为创建环保模范城市和建设生态市营造氛围。

(5)悬挂宣传横幅。在“6·5世界环境日”和“生态日”当天,各(镇乡)街道、各相关部门、各企业悬挂生态环保宣传标语,开展环保宣传。

5、开展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工作专题宣传活动。组织电视台、日报社等主流媒体,以农村环境保护为重点,对全市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工作进展情况和重点环保工程进展情况开展系列专题报道,大力宣传各地在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建设生态文明工作中的新思路、新机制和所取得的经验、成就,树立先进典型。

6、开展纪念建党90周年活动。结合我市生态环保工作实际,开展一次以保障人民群众健康为主题的“打造碧水蓝天,向党献礼”环境执法专项行动。

7、建设环境噪声显示屏。在全市范围内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位置,建设环境噪声显示屏,适时交通噪声情况,提升城市文明水平,并及时全市环境质量,滚动播出宣传标语进行环保宣传。

8、认真组织开展好生态环保主题调研活动。针对全市生态环保重点难点工作,确定专题,开展调研活动,攻艰破难。

四、工作要求

1、加强领导,服务大局。要进一步增强对生态环保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把围绕中心工作、服务大局和提高舆论引导能力作为环保宣教工作的根本要求,并通过努力工作,取得更大的宣传教育成效。

生态环境宣传教育范文第7篇

关键词:宣传思想工作;生态文明;内容;方法

中图分类号:X0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9)21-0227-02

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四位一体”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现代化是现代化的一个重要领域,是现代化与自然环境的一种互利耦合,是世界现代化的一种生态转型,因而,生态文明建设与生态现代化建设是完全契合的。建设生态文明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但使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更具有长远意义。宣传思想政治工作是中国共产党的一贯优势,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拟就生态文明建设中宣传思想工作的内容和方法作粗浅探讨。

一、生态宣传思想工作的基本内容

1.生态意识教育。生态意识的强弱,直接决定了公众生态行为的积极与否。进行生态意识教育的目的是使人明确人是自然界这个系统中的一员,应当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生态意识教育应该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首先,忧患意识。在当前,环境、资源、人口等生态问题日益严峻的形势下,生态意识教育最基础部分就是帮助人们真正了解生态环境问题的严重性,使公众树立忧患意识和生态危机意识。要使公众认识到,如果不坚持科学发展观而继续过度的开发利用资源,任凭人口的膨胀和环境的恶化,其后果将威胁我们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生态的忧患意识有助于确立人与自然协调共存的生态观,激发公众的生态文明建设的责任心。其次,主体意识。目前中国公众环保意识和行为总体上都不尽人意,主要是公众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意识不强的反映,生态文明建设的“搭便车”心理大有存在。生态教育的主体意识就是要让公众明确,保护自然就是保护人类自己。每一个公民都应当为生态文明建设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以我们的行动和智慧创造生态文明建设的美好未来。最后,生态审美。生态文明是人类遵循真、善、美相统一准则而从事社会实践的产物,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凝聚和体现。生态审美正是对自我生命与和谐状态以及普遍的生命关联和交融的感情和体认[1]。公众不仅应具有生态的科学知识还应有高尚的生态审美情趣,这不仅能唤起公众热爱自然、生态的丰富情感,还可以使生态文明教育提升到更高的层次。

2.生态道德教育。“生态道德是一切环境素质的第一素质。”[2]公民生态道德意识的薄弱和缺失是生态问题产生的一个深层次根源。生态文明的道德内容应当包括生态善恶、生态良心、生态正义和生态义务四个方面。

首先,生态善恶。其衡量的标准是以人的行为是否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相一致。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行为是为善,反之则为恶。树立生态善恶的道德观,让人们清楚生态行为中的是与非、荣与耻,才能使生态保护成为公众的自觉行为。其次,生态良心。生态良心是指深入心灵的生态责任感与道德“自省”融合在一起的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崇高道德情感。生态良心将使人们自觉遵守生态道德的公平性原则(包括代内平等、代际平等和公平分配有限资源等)、持续性原则和整体利益原则,培养人们的前瞻意识和自省意识,引导科学发展观在内心的确立和形成。再次,生态正义。生态正义是人们在生态良心的基础上形成的并体现为监督和评价他人的生态行为的自觉。具有生态正义的人会制止和约束那些在生产和生活中的损人利己、祸及后代的破坏生态的不道德行为。这有利于全体公众的经济行为和个人生活都规范到生态文明建设的共同理想目标之中。最后,生态义务。生态义务就是自觉践行生态道德规范的责任感。生态文明建设是全体人民的共同事业,需要公众的积极参与,要求每个公民自觉履行应尽的义务。树立生态义务的道德观,使人们关心自然、社会和他人,自觉负起保护资源和环境的责任,努力使生态道德转化为自身的自觉实践,使其成为推动生态道德建设的重要精神力量。

3.生态法治教育。宣传思想工作加强生态法治教育,提高人们的生态法律意识,促进有利于保证和促进生态的法律法规的功能发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

首先是生态法治意识的教育。学法才能懂法,知法才能守法。加强生态法律和法规的普及教育,提高公众的生态法律意识,使人人懂法、守法、护法。这有利于规范人们生产和生活的生态行为,也有利于打击各种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犯罪行为,杜绝各种破坏生态的现象。再者是生态维权教育。生态文明的事业本质上是公众的事业。这在生态的法律法规体现为承认和支持公众的环保方面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等权利。如中国《环境保护法》第6条规定,“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并有权对污染和破坏环境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检举和控告。”提高公众的生态维权意识有助于促进公众参与生态的立法和执法。

二、生态宣传思想工作的基本方法

1.贴近。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三贴近”原则是提高宣传思想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原则。在生态文明教育中仍然具有极重要的意义。

首先,贴近大众的实际。环保没有局外人,但不同的群众的教育重点却有明显的差异。基层政府官员侧重于转变单纯追求GDP的政绩观,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青年学生由于可塑性强和社会建设的特殊地位以及教育系统可覆盖和深入强,因此成为生态文明教育的最为关键的重点对象。青年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应是全面的教育,使青年学生成为具有生态意识的认知,养成生态道德习惯,履行生态法治权利和义务的生态文明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普通大众应以培育绿色、健康、向上的生产、生活方式为主要内容,不断加强和提高公众支持和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其次,贴近大众的利益。根据中国环境意识项目调查分析,目前中国公众环境保护意识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功利倾向。公众的具有功利性环保意识有其一定的合理性,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为我们进行生态教育的有效角度。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可以从生态保护对经济发展的促进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的角度加以诠释。这样可以去除人民对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相对的观念,从而在生态意识上首先确立经济发展,生活改善与生态保护的良性循环的观念[3]。

最后,贴近大众的日常生活。生态文明建设涉及人们的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密切地围绕着人们的日常生活。生态问题很大多数产生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生态保护也极大多数体现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生态文明的宣传思想工作应结合公众日常生活,在宣传环境问题给人民生活造成不良后果的同时,还要宣传这一生态问题产生的客观原因,提高人们对生态问题的认知的科学性。

2.互动。进行生态文明的宣传思想工作的目的就是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的观念,提高公众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参与。互动就是要调动全社会的积极主动参与生态保护的意识和热情。

首先,多元主体互动参与。生态文明教育应完善政府引导,多部门合作、全社会参与的宣传格局。政府的环保、宣传、教育部,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社会团体,志愿者组织、绿色非政府组织等民间组织都应该密切配合,充分发挥各自的职能和优势,共同推进生态保护的宣传和教育。宣传教育的多元主体互动参与能够有效提高生态文明教育的效果。

其次,公众互动参与的宣传方式。改变以往公众处于被动的宣传教育方式,通过一系列创新和安排,如加大大众传媒渠道中环保宣教活动的参与式比例,让公众主动参与生态保护的宣传教育活动。这样人们可以更多地掌握生态知识,更彻底的理解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更明确自己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权力和义务,同时也增加了公众响应生态文明教育的热情,从而扩大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群众基础,也提高了公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统筹。统筹是为了协调。宣传思想工作的生态文明教育要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多方面的利益和效益关系,建立协调有效的教育机制,着力推进生态保护的宣传和教育。

首先,统筹局部与整体、当前与长远利益。生态文明建设涉及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环境管理和个人行为的生态合理的转变,会引发利益的重新分配与冲突。政府、企业、社会、环境保护组织、个人等,都面临着冲突与整合。他们就是变革的力量,也是变革的对象;他们要改变别人,也要改变自己。因此,在生态文明教育中应统筹各种利益关系的宣传和教育,充分协调和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营造好生态文明建设的全民合作与民主参与的环境。

其次,统筹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宣传思想工作的宣教,离不开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效益是实现社会效益的重要经济支持与保障,因此不能不考虑经济效益。但环境保护不仅是生态理智,而且也是经济理智的要求。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人是我们任何活动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

最后,建立和统筹生态宣传教育的各种机制。生态文明的教育是一项系统的、长期的工程,为了提高教育效果,确保教育目标的实现,应该建立宣传教育的长效机制。要切实加强对生态宣传教育工作的领导,把生态宣传教育的目标任务纳入全国宣传教育的总体规划,建立健全适应生态宣传教育发展要求的协调联动机制,统一规划、指导、协调宣传教育工作的开展并适时组织总结、交流;建立健全环境宣传教育工作目标责任制,责任明确,责任到人;制定绩效评估标准和考核办法,创新奖惩机制。同时统筹各机制的协调运转,推进生态宣传教育工作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的轨道。

参考文献:

[1]中国环境意识项目办.2007年全国公众环境意识的调查报告[J].世界环境,2008,(2):121.

生态环境宣传教育范文第8篇

关键词:环境保护;宣传教育;要点分析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环境的破坏也日益加剧,环境问题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近几年来,通过环境保护与治理,环境质量恶化的趋势基本得到控制,局部地区环境质量逐步得到改善,但环境保护依然面临诸多问题与挑战,环保工作任重而道远。

一、环境保护宣传教育的重要性

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作为生态立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基础,对环境保护工作发挥着先导和前驱的重要作用。通过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可以引导广大群众真正理解和掌握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及根本要求,充分认识环境保护在科学发展观中的地位和作用,对全面提升全民环境道德水平,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形成文明的生产、消费及生活方式起到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1、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是环境保护工作的助推器

当前,环境保护已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都依赖于对环境和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然而正是在人类开发利用环境和资源的过程中,产生了一系列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问题,归根结底是由于人们缺乏对环境的正确认识,全民环境保护意识有待提高。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要“加强公民意识教育”。环境意识是检验公民素质高低的重要尺度,环境保护是新时期公民意识教育的重要内容。要想有效地保护环境,获得理想的污染治理效果,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广泛开展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普及环保知识,增强全民环境意识,提高公众的环境道德素质,倡导绿色生活,使人们自觉自愿地履行保护环境的责任和义务,从而有效推进环境保护工作。

2、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是激发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有效途径

当前,环境形势十分严峻,要从根本上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单靠政府和环保部门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依靠公众的广泛参与。公众参与是检验我们工作成效的尺度。我们要通过宣传教育让公众成为环境保护的积极参与者、实践者和监督者。只有广泛动员人民群众积极参与环境保护,建立起最广泛的群众基础,使全社会形成自觉爱护环境和遵守环保法律法规的良好风尚,环境保护工作才能有新的突破。

3、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是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保障

副总理在第七次全国环境保护大会上指出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发展的作用逐步显现。大力推动环境保护的“三个转变”即从重经济增长轻环境保护转变为保护环境与经济增长并重;从环境保护滞后于经济发展转变为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同步;从主要用行政办法保护环境转变为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办法解决环境问题。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瞩目的成就,同时也付出了过大的资源环境代价,资源与环境已经成为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大瓶颈制约。开展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加强环境保护,既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内在要求,也是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保障。

4、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

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十七届四中全会又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之中,十七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提出“要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提高生态文明水平”的新要求。建设生态文明,宣传教育要先行。开展形式多样的、全方位的、深层次的宣传教育活动,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使全民树立起牢固的生态文明观念,共建生态文明家园。

二、如何在新形势下做好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工作

面对更加严峻的形势与巨大的压力,要做好环境宣教工作,就必须善于抓住机遇、勇于迎接挑战,担负起重任。环境宣教工作不是简简单单地政务信息,不能只是锦上添花、唱颂歌,而应建立起通畅的社会沟通渠道和信息渠道。

1、开展全民环境宣教,全面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

要引导公众积极参与环境保护工作,提高环境意识是关键。一方面,开展全民环境教育行动。通过创建环境友好型社区、环境友好型学校等途径,有效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另一方面,充分利用新闻媒体的宣传辐射作用,开展环保政策法规、环保工作进展与成效等宣传。力求使公众能真正了解环保、理解环保,从而参与环保工作中发挥正能量作用,并且成为环保事业发展的有效助力。

2、深入推进政务公开,促进政府与公众之间的良性互动

要持续不断地主动信息,不断提高政府的公信力和透明度。让公众更充分地了解环保工作,拉近与公众的距离,拉近与公众的感情。持之以恒,才能使环保形象在公众心中更加丰满起来,才能在公众环境意识不断提高的同时,引导全社会共同为环境保护出力。

3、不断开拓创新,丰富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渠道和形式

多年来,环境宣教活动已成为吸引公众参与环保的重要途径。但有些活动方式老旧、缺乏新意。我们必须创新求变,开拓思路,创新方式、手段,树立精品意识和品牌意识。组织开展有吸引力、有影响力的公众参与活动,围绕现状、围绕热点、围绕中心工作做好科普,努力使宣教有血有肉,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在巩固世界环境日系列宣传活动等品牌活动的同时,根据当地实际、凸显地方特色,开展影响大、立意新,公众喜闻乐见的宣教活动,如环保嘉年华、环保人物评选等。

4、严格执行环境管理制度

环境管理是一项复杂的工作,不能顾此失彼。在运用环境管理手段时,不能只偏重于传统的行政手段、经济手段,更应该将其与法律手段、信息化手段、科技手段等综合使用,充分发挥各种手段的优势,以达到最佳环境管理效果。要认真学习落实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加大环境保护工作力度,重点落实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环保目标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等环保制度。从源头上控制污染源。以促进产业结构、区域结构的优化。

总而言之,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环境保护工作起着先导、基础、推进和监督作用。而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工作的基本任务是通过策划和组织环保新闻宣传活动和环境教育工作,提高全民族的环境意识,树立环境道德伦理,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2012年11月

[2]《全国环境保护宣城教育行动纲要(2011―2015年)》2011年4月

[3]《关于做好“十一五”时期环境保护宣城教育工作的意见》2009年6月

[4]《关于做好新形势下环境保护宣城教育工作的意见》2009年6月

生态环境宣传教育范文第9篇

关键词:宣传思想工作;生态文明;内容;方法

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四位一体”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现代化是现代化的一个重要领域,是现代化与自然环境的一种互利耦合,是世界现代化的一种生态转型,因而,生态文明建设与生态现代化建设是完全契合的。建设生态文明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但使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更具有长远意义。宣传思想政治工作是中国共产党的一贯优势,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拟就生态文明建设中宣传思想工作的内容和方法作粗浅探讨。

一、生态宣传思想工作的基本内容

1.生态意识教育。生态意识的强弱,直接决定了公众生态行为的积极与否。进行生态意识教育的目的是使人明确人是自然界这个系统中的一员,应当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生态意识教育应该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首先,忧患意识。在当前,环境、资源、人口等生态问题日益严峻的形势下,生态意识教育最基础部分就是帮助人们真正了解生态环境问题的严重性,使公众树立忧患意识和生态危机意识。要使公众认识到,如果不坚持科学发展观而继续过度的开发利用资源,任凭人口的膨胀和环境的恶化,其后果将威胁我们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生态的忧患意识有助于确立人与自然协调共存的生态观,激发公众的生态文明建设的责任心。其次,主体意识。目前中国公众环保意识和行为总体上都不尽人意,主要是公众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意识不强的反映,生态文明建设的“搭便车”心理大有存在。生态教育的主体意识就是要让公众明确,保护自然就是保护人类自己。每一个公民都应当为生态文明建设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以我们的行动和智慧创造生态文明建设的美好未来。最后,生态审美。生态文明是人类遵循真、善、美相统一准则而从事社会实践的产物,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凝聚和体现。生态审美正是对自我生命与和谐状态以及普遍的生命关联和交融的感情和体认[1]。公众不仅应具有生态的科学知识还应有高尚的生态审美情趣,这不仅能唤起公众热爱自然、生态的丰富情感,还可以使生态文明教育提升到更高的层次。

2.生态道德教育。“生态道德是一切环境素质的第一素质。”[2]公民生态道德意识的薄弱和缺失是生态问题产生的一个深层次根源。生态文明的道德内容应当包括生态善恶、生态良心、生态正义和生态义务四个方面。

首先,生态善恶。其衡量的标准是以人的行为是否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相一致。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行为是为善,反之则为恶。树立生态善恶的道德观,让人们清楚生态行为中的是与非、荣与耻,才能使生态保护成为公众的自觉行为。其次,生态良心。生态良心是指深入心灵的生态责任感与道德“自省”融合在一起的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崇高道德情感。生态良心将使人们自觉遵守生态道德的公平性原则(包括代内平等、代际平等和公平分配有限资源等)、持续性原则和整体利益原则,培养人们的前瞻意识和自省意识,引导科学发展观在内心的确立和形成。再次,生态正义。生态正义是人们在生态良心的基础上形成的并体现为监督和评价他人的生态行为的自觉。具有生态正义的人会制止和约束那些在生产和生活中的损人利己、祸及后代的破坏生态的不道德行为。这有利于全体公众的经济行为和个人生活都规范到生态文明建设的共同理想目标之中。最后,生态义务。生态义务就是自觉践行生态道德规范的责任感。生态文明建设是全体人民的共同事业,需要公众的积极参与,要求每个公民自觉履行应尽的义务。树立生态义务的道德观,使人们关心自然、社会和他人,自觉负起保护资源和环境的责任,努力使生态道德转化为自身的自觉实践,使其成为推动生态道德建设的重要精神力量。

3.生态法治教育。宣传思想工作加强生态法治教育,提高人们的生态法律意识,促进有利于保证和促进生态的法律法规的功能发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

首先是生态法治意识的教育。学法才能懂法,知法才能守法。加强生态法律和法规的普及教育,提高公众的生态法律意识,使人人懂法、守法、护法。这有利于规范人们生产和生活的生态行为,也有利于打击各种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犯罪行为,杜绝各种破坏生态的现象。再者是生态维权教育。生态文明的事业本质上是公众的事业。这在生态的法律法规体现为承认和支持公众的环保方面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等权利。如中国《环境保护法》第6条规定,“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并有权对污染和破坏环境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检举和控告。”提高公众的生态维权意识有助于促进公众参与生态的立法和执法。

二、生态宣传思想工作的基本方法

1.贴近。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三贴近”原则是提高宣传思想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原则。在生态文明教育中仍然具有极重要的意义。

首先,贴近大众的实际。环保没有局外人,但不同的群众的教育重点却有明显的差异。基层政府官员侧重于转变单纯追求GDP的政绩观,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青年学生由于可塑性强和社会建设的特殊地位以及教育系统可覆盖和深入强,因此成为生态文明教育的最为关键的重点对象。青年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应是全面的教育,使青年学生成为具有生态意识的认知,养成生态道德习惯,履行生态法治权利和义务的生态文明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普通大众应以培育绿色、健康、向上的生产、生活方式为主要内容,不断加强和提高公众支持和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其次,贴近大众的利益。根据中国环境意识项目调查分析,目前中国公众环境保护意识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功利倾向。公众的具有功利性环保意识有其一定的合理性,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为我们进行生态教育的有效角度。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可以从生态保护对经济发展的促进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的角度加以诠释。这样可以去除人民对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相对的观念,从而在生态意识上首先确立经济发展,生活改善与生态保护的良性循环的观念[3]。

最后,贴近大众的日常生活。生态文明建设涉及人们的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密切地围绕着人们的日常生活。生态问题很大多数产生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生态保护也极大多数体现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生态文明的宣传思想工作应结合公众日常生活,在宣传环境问题给人民生活造成不良后果的同时,还要宣传这一生态问题产生的客观原因,提高人们对生态问题的认知的科学性。

2.互动。进行生态文明的宣传思想工作的目的就是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的观念,提高公众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参与。互动就是要调动全社会的积极主动参与生态保护的意识和热情。

首先,多元主体互动参与。生态文明教育应完善政府引导,多部门合作、全社会参与的宣传格局。政府的环保、宣传、教育部,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社会团体,志愿者组织、绿色非政府组织等民间组织都应该密切配合,充分发挥各自的职能和优势,共同推进生态保护的宣传和教育。宣传教育的多元主体互动参与能够有效提高生态文明教育的效果。

其次,公众互动参与的宣传方式。改变以往公众处于被动的宣传教育方式,通过一系列创新和安排,如加大大众传媒渠道中环保宣教活动的参与式比例,让公众主动参与生态保护的宣传教育活动。这样人们可以更多地掌握生态知识,更彻底的理解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更明确自己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权力和义务,同时也增加了公众响应生态文明教育的热情,从而扩大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群众基础,也提高了公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统筹。统筹是为了协调。宣传思想工作的生态文明教育要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多方面的利益和效益关系,建立协调有效的教育机制,着力推进生态保护的宣传和教育。

首先,统筹局部与整体、当前与长远利益。生态文明建设涉及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环境管理和个人行为的生态合理的转变,会引发利益的重新分配与冲突。政府、企业、社会、环境保护组织、个人等,都面临着冲突与整合。他们就是变革的力量,也是变革的对象;他们要改变别人,也要改变自己。因此,在生态文明教育中应统筹各种利益关系的宣传和教育,充分协调和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营造好生态文明建设的全民合作与民主参与的环境。

其次,统筹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宣传思想工作的宣教,离不开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效益是实现社会效益的重要经济支持与保障,因此不能不考虑经济效益。但环境保护不仅是生态理智,而且也是经济理智的要求。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人是我们任何活动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

最后,建立和统筹生态宣传教育的各种机制。生态文明的教育是一项系统的、长期的工程,为了提高教育效果,确保教育目标的实现,应该建立宣传教育的长效机制。要切实加强对生态宣传教育工作的领导,把生态宣传教育的目标任务纳入全国宣传教育的总体规划,建立健全适应生态宣传教育发展要求的协调联动机制,统一规划、指导、协调宣传教育工作的开展并适时组织总结、交流;建立健全环境宣传教育工作目标责任制,责任明确,责任到人;制定绩效评估标准和考核办法,创新奖惩机制。同时统筹各机制的协调运转,推进生态宣传教育工作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的轨道。

参考文献

[1]中国环境意识项目办.2007年全国公众环境意识的调查报告[J].世界环境,2008,(2):121.

生态环境宣传教育范文第10篇

将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各单位要结合环保工作实际,深入学习、重点解读、广泛宣传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和建设美丽中国、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战略举措,要致力于构筑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道德和文化基础,把生态文明理念作为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来弘扬、把生态文化作为文化形态的主流之一来发展,并转化为人们珍爱自然、保护环境、绿色消费的自觉行动。

二、着力把握正确方向,提高舆论引导能力

一是做精做实主题宣传,把握信息的主动权。加强对环保工作“新闻点”的研究,突出做好环境保护工作相关决策部署、深度解读及环保重点工作、重大活动跟踪宣传报道。把握全市环保工作会议、世界环境日等重要节点,突出我市生态优先、环境至上的重点内容。二是有效引导社会热点,把握重大环境问题的话语权及舆论引导主动权。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监督作用,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引导、配合媒体来加强环境执法监督,推动重大环境问题的解决。建立健全环境舆情监控和研判制度,健全舆论引导快速反应机制,在对环境舆论进行准确分析判断的基础上,主动回应群众普遍关心关注的环保热难点问题。三是提高新媒体驾驭能力。在巩固提高报纸、期刊、电视等传统宣传渠道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微博、微信等新兴媒体的积极作用,加强环保宣教官方微博建设,加强与门户网站、特色网站、人气论坛的深度合作,办好《环保大讲堂》系列访谈节目,努力使互联网成为传播先进环境文化、促进环保事业发展的前沿阵地。

三、着力创新环境宣教形式,推动先进环境文化的传播

一是加大创新力度,努力创建环境宣传教育活动精品。开辟电视、网站环保专栏,曝光违法环境行为,普及生态文明理念,展示环保为民、惠民、靠民举措,激发公众参与环保热情,提升全社会环境道德观。二是精心策划组织世界环境日等重要环境纪念日的宣传教育活动。组织开展在苏高校“大学生环保文化月”活动。三是推动环境文化建设。借助社会力量,推动环境文化研究。大力发挥优秀环保影视作品、优秀环保图书和环保公益广告等的宣传教育作用。联合现代杂志社创办《乐活环保》杂志,联合大学凤凰传媒学院拍摄环保微电影,并开展“环保微电影”进社区、进企业活动,联合市教育局编写《生态文明小学读本》,并抓好相关学校的试点工作。四是开辟环保主题教育基地,加快推进古城区少年宫环境教育基地建设步伐。

四、着力培养生态文明理念,实施全民环境教育

一是认真贯彻落实《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2011-2015年)》,要结合实际、体现地方特色、突出全民参与,推进全民环境宣传教育工作。二是积极推动绿色创建工作。继续推进“绿色学校”、“绿色社区”创建工作。按照有关创建目标要求,完成年度创建工作任务。开展生态文明街道考核指标体系研究,进行生态文明街道试点工作。三是加大面向社会的企业负责人、企业环保设施运营工作者、NGO组织的培训力度,不断提升培训效果。四是认真落实环保部《关于培育引导环保社会组织有序发展的指导意见》,引导社会团体组织参与支持环保工作,完善工作机制。今年将指导在苏高校组建大学生环保联盟。五是努力构建良好的环境保护公共关系。借助宣教载体举办各类环保体验活动,邀请社会各界零距离接触环保、深层次了解环保。

生态环境宣传教育范文第11篇

一、全民环境教育工作完成情况

年初,我局对市局下达的目标责任状进行了认真细致的分析,细化各项标准,签订目标责任状,保证全年环境教育工作圆满完成,并为部级生态示范县验收做好准备。

(一)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县《关于全民环境教育工作的决定》精神,开办两期全民环境教育师资培训,积极组织各企业、事业单位职工及在校学生等开展相关环境知识进行培训。

(二)重视在校学生全民环境教育。全民环境教育意义重大,我局高度重视在校学生全民环境教育工作,除开设环境保护课程外,局领导每月定期到各中小学校进行环保宣传教育课堂活动,从基础上提高在校中小学生的环保意识,从而提高全县人民的环境保护意识水平。

(三)利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契机开展针对农村的全民环境教育工作。我局利用上半年时间对全县九个乡镇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指导环保方面的工作,加强全民环境教育,积极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出谋划策,提高我县农民的全民环境教育水平。

(四)加强社区环保监督站的创建工作。今年,我县在关岳社区环保监督站的基础上,建立了通河社区和楚木社区环保监督站,完善了工作制度,培养社区环保志愿者20人,定期对志愿者进行培训,增强社区内环保监督力量。

(五)认真开展“4·22”、“6·5”环境日的宣传工作,抓住“创建环保模范城市”与“创建部级生态示范县”两大主题开展宣传纪念活动。

1制作并展出《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宣传图版。

2营造浓重的宣传氛围:悬挂过街旗,贴标语、口号,直播县领导电视讲话并做专题系列报道。

3实地宣传:在我县的中心街道繁华地段,设立了环保知识宣传站2处,听取群众意见,散发宣传单、宣传品,进行环保自愿者登记,发放环保自愿者证书;受理环境。

4组织丰富多采的宣传活动,组织秧歌队,鼓队游行庆祝环保节日。我县今年在创建部级生态示范区检查工作上大下文章,聘请宣传队伍进行宣传,县内群众环保意识有所提高,也积极重视环保节日,自动加入游行队伍,最多时近两千人,全民环境教育成效在我县已初结硕果。

(六)生态建设硕果累累。上半年我县创建省级生态示范乡镇四个,创建市级环境优美乡镇两个,绿色机关一个,并创建绿色学校三个,新建立一处黑瞎窖沟县级自然保护区。通过半年的建设,所创建单位的精神面貌和生态建设有了很大的改变,真正起到了标杆单位的作用,促进全县人民环保意识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

二、下一步工作安排

(一)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把环境教育工作当作重点去抓。提高环境教育意识,人人参与“保护环境、创建绿色家园”是势在必行的工作。我们要进一步加强领导干部的思想教育工作,增强大家的积极性,主动性。推进环境教育工作的社会化、大众化。

(二)进一步完善机制把环境教育工作科学有序的开展起来。巩固和完善公众参与机制,有组织的对各类从业人员农民、学生进行环境知识培训。继续发展“循环经济”试点,开创“绿色机关、学校”,以点带面,形成浓厚的环保氛围。借助部级生态试点县验收的契机,打一场生态建设的硬仗。进一步完善管理机制,是环境教育工作的核心。下半年要全面推进环保教育计划,务必完成各项任务指标。

生态环境宣传教育范文第12篇

××县环境保护局根据市局年度目标责任状的要求和市全民环境教育指导委员会《关于2006年全民环境教育工作要点的通知》精神要求,结合我县实际情况,认真开展全民环境教育,现将上半年宣教工作总结如下:

一、全民环境教育工作完成情况

年初,我局对市局下达的目标责任状进行了认真细致的分析,细化各项标准,签订目标责任状,保证全年环境教育工作圆满完成,并为部级生态示范县验收做好准备。

(一)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县《关于全民环境教育工作的决定》精神,开办两期全民环境教育师资培训,积极组织各企业、事业单位职工及在校学生等开展相关环境知识进行培训。

(二)重视在校学生全民环境教育。全民环境教育意义重大,我局高度重视在校学生全民环境教育工作,除开设环境保护课程外,局领导每月定期到各中小学校进行环保宣传教育课堂活动,从基础上提高在校中小学生的环保意识,从而提高全县人民的环境保护意识水平。

(三)利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契机开展针对农村的全民环境教育工作。我局利用上半年时间对全县九个乡镇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指导环保方面的工作,加强全民环境教育,积极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出谋划策,提高我县农民的全民环境教育水平。

(四)加强社区环保监督站的创建工作。今年,我县在关岳社区环保监督站的基础上,建立了通河社区和楚木社区环保监督站,完善了工作制度,培养社区环保志愿者20人,定期对志愿者进行培训,增强社区内环保监督力量。

(五)认真开展“4·22”、“6·5”环境日的宣传工作,抓住“创建环保模范城市”与“创建部级生态示范县”两大主题开展宣传纪念活动。

1制作并展出《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宣传图版。

2营造浓重的宣传氛围:悬挂过街旗,贴标语、口号,直播县领导电视讲话并做专题系列报道。

3实地宣传:在我县的中心街道繁华地段,设立了环保知识宣传站2处,听取群众意见,散发宣传单、宣传品,进行环保自愿者登记,发放环保自愿者证书;受理环境。

4组织丰富多采的宣传活动,组织秧歌队,鼓队游行庆祝环保节日。我县今年在创建部级生态示范区检查工作上大下文章,聘请宣传队伍进行宣传,县内群众环保意识有所提高,也积极重视环保节日,自动加入游行队伍,最多时近两千人,全民环境教育成效在我县已初结硕果。

(六)生态建设硕果累累。上半年我县创建省级生态示范乡镇四个,创建市级环境优美乡镇两个,绿色机关一个,并创建绿色学校三个,新建立一处黑瞎窖沟县级自然保护区。通过半年的建设,所创建单位的精神面貌和生态建设有了很大的改变,真正起到了标杆单位的作用,促进全县人民环保意识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

二、下一步工作安排

(一)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把环境教育工作当作重点去抓。提高环境教育意识,人人参与“保护环境、创建绿色家园”是势在必行的工作。我们要进一步加强领导干部的思想教育工作,增强大家的积极性,主动性。推进环境教育工作的社会化、大众化。

(二)进一步完善机制把环境教育工作科学有序的开展起来。巩固和完善公众参与机制,有组织的对各类从业人员农民、学生进行环境知识培训。继续发展“循环经济”试点,开创“绿色机关、学校”,以点带面,形成浓厚的环保氛围。借助部级生态试点县验收的契机,打一场生态建设的硬仗。进一步完善管理机制,是环境教育工作的核心。下半年要全面推进环保教育计划,务必完成各项任务指标。

生态环境宣传教育范文第13篇

今年6月5日是第34个世界环境日,海南省环境资源宣教培训中心围绕国家环保总局和海南省国土环境资源厅工作任务,在国家环保总局的指导和省厅党组的领导下,中心全体工作人员本着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埋头苦干的工作精神,为今年世界环境日宣传活动在我省的开展工作做出了一定的成绩,得到了海南省社会各界的好评和赞许。 一、世界环境日我省系列宣传活动的意义和作用。 意义:为促进我省社会各界增强环保意识,让人人都来关心环保问题,并投入这项利国利民的公益事业,推动我省全面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生态省建设取得更长足的发展。 作用:把我省的环保宣传教育工作同宣传环境文化和促进环保系统精神文明相结合,把宣传教育活动上升到环境文化层面,传播环境文化,繁荣环境文化,建设环境文化。 二、宣传活动内容形式多样新颖。 1、6月5日在《海南日报》发布了《海南省2004年环境状况公报》。 2、同海南省妇联、海南电视台共同举办“绿色明天”——少儿环保电视文艺晚会。环境保护,教育为本。环境教育,从娃娃抓起,是贯彻落实我国环境保护基本国策,提高全民族环境意识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奠基工程,也是为我国培养21世纪合格人才,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建设现代化强国的一项根本性措施。少年儿童是环境保护事业的未来,提高他们的环境意识对推进整个社会的环境保护工作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省一贯重视环境保护的公众参与,重视儿童参与环境保护,通过创建绿色学校、绿色幼儿园以及举办各种形式的宣传活动,不断拉近公众、少年儿童与环境保护事业的距离。 3、 联系《环境》杂志对省国土环境资源厅林诗銮厅长进行采访,并在《环境》杂志“泛珠环保合作专栏”发表《海南:打造健康、阳光、生态的海洋大省》访谈录。海南有全国最大的“热地宝地”之称。1999年,海南第一个在全国提出建设生态省。为总结6年来我省生态省建设所取得的成就,阐明海南将以何种姿态和思路参与泛珠大家庭的环保合作,值世界环境日期间发表此文。 4、组织环保专家到各学校开展环境保护讲座。今年世界环境日期间,我省组织成立由专家学者组成的海南省环境教育宣讲团,义务为20多所大中专院校和60多所中小学校,进行多个层次和内容的环境教育讲座,大大提高了学生们的环境意识,并主动地投身到环境保护的行列中。 5、在海口市市政花园举行“爱我海南,环保从身边做起”万人签名活动。我省一直重视“公众参与环境保护”,万人签名活动,不仅体现了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承诺,也体现以社会公众以自身的行动参与环保。 6、联合中国联通海南分公司通过短信平台,向社会公众发送环保短信。 7、向社会公众发放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宣教中心组织编译的环保宣传品《青年交流手册》。 8、启动海南省“创建绿色社区”活动等。围绕今年世界环境日“营造绿色城市,呵护地球家园”,为进一步开展“创建绿社区”活动,值世界环境日期间,我省启动海南省“创建绿色社区”活动,将加大力度开展社区环境教育工作,建设一流的人居环境,全面提升公众的生活质量和环境素养,为全面实现建设小康社会打好基础。 三、活动宣传媒体阵容庞大,宣传力度到位和宣传效果极佳。 这一系列的纪念活动吸引了我省主流媒体和国家驻琼新闻机构等20多家媒体的关注。《海南日报》、《海南电视台》、《海口晚报》、《海口电视台》和《南国都市》等媒体把此次活动内容列为重要新闻。其宣传力度到位,宣传效果极佳。 四、领导重视并亲自参与宣传活动。 我厅林诗銮厅长发表《海南:打造健康、阳光、生态的海洋大省》访谈;何少群副厅长出席了“绿色明天”——少儿环保电视文艺晚会并发表讲话,起到了带头作用。 五、今年我省世界环境日期间的宣传形式特点是:变分散为集中、变零散为统一。其环保宣传在我省上下产生巨大的积极的反响。 六、宣传活动中的不足 1、今年世界环境日宣传活动的开展由于经验不足,同国家环 保总局的要求存在一定的距离。 2、宣传活动开展过程中还有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环境宣传教育工作,领导重视非常重要、各方配合是保障、不断创新是灵魂、队伍建设是关键;同时,由于全民环境意识的提高,环境宣传教育工作面临很多机会,我们必须坚持“有所为才有所地位”的思想,加强制度管理,提高工作效率,通过艰苦努力的工作提高工作水平,规范广泛利用和整合社会资源,开展环境宣传教育工作社会化尝试。我们将在国家环保总局的领导下,不断增强新时期、新形势下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工作的使命感和紧迫感,与时俱进,勇于开拓,锐意创新,做好我省的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工作。 海南省环境资源宣教培训中心   二OO五年六月

生态环境宣传教育范文第14篇

[关键词] 新形势下;做好;环境宣传教育

党的十报告鲜明提出,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之中,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写入新修订的并进行阐述。这在党的重大历史文献和国家全面发展战略中是前所未有的,可以说标志着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伟大征程中,开启了生态文明的新时代。而环境宣传教育是环境保护事业的基础性、先导性工作,是环境保护事业永恒的主题。担负着凝聚思想共识、团结稳定鼓劲的重任,是推动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国家环境意志的重要手段,也是鼓励公众参与环保工作,提高公众环境意识的重要抓手。在新形势下更要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深入探索做好宣传教育的新思路和新举措,积极宣传党和国家的环保方针和政策,开展以弘扬生态文明为主题的环境宣传教育活动,推进全民环境宣传教育行动计划,引导公众积极参与支持环境保护,为“十二五”时期环境保护事业发展提供有力的舆论支持和文化氛围。

一、在新形势下,要看清我国环境宣教工作面临难得的机遇和严峻的挑战

1、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为环境宣教工作的开展提出更高要求

环境保护在我国政治经济社会舞台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十二五”期间,中央提出要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生态文明水平,环境保护迎来了重要战略机遇期。而党的十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提出“五位一体”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使得环保的内涵越来越丰富,外延越来越广泛,环境保护事业在社会的影响力与渗透力也会不断增强。环境宣传教育工作随之也将进入发展黄金期,这是前所未有的大机遇,也是严峻的大挑战。

2、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推动环境宣教工作不断前行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生产力得到进一步解放,国民经济进入高速发展轨道,人均GDP超过5000美元,城乡居民生活实现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历史性的跨越。但与此同时,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所面临的人口、生态、环境、资源等重大矛盾日益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成为社会公众关注的热点问题。环境宣教工作在整个环保工作中的位置更加重要,作用更加突出。对宣教工作的前瞻性、敏感性、主动性、及时性和对舆情的掌控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如何在新形势下做好环境宣传教育工作

面对更加严峻的形势与巨大的压力,要做好环境宣教工作,就必须善于抓住机遇、勇于迎接挑战,担负起重任。环境宣教工作不是简简单单地政务信息,不能只是锦上添花、唱颂歌,而应建立起通畅的社会沟通渠道和信息渠道。

1、开展全民环境宣教,全面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

要引导公众积极参与环境保护工作,提高环境意识是关键。一方面,开展全民环境教育行动。通过创建环境友好型社区、环境友好型学校等途径,有效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另一方面,充分利用新闻媒体的宣传辐射作用,开展环保政策法规、环保工作进展与成效等宣传。力求使公众能真正了解环保、理解环保,参与环保工作中发挥正能量作用,成为环保事业发展的有效助力。

2、深入推进政务公开,促进政府与公众之间的良性互动

要持续不断地主动信息,不断提高政府的公信力和透明度。让公众更充分地了解环保工作,拉近与公众的距离,拉近与公众的感情。持之以恒,才能使环保形象在公众心中更加丰满起来,才能在公众环境意识不断提高的同时,引导全社会共同为环境保护出力。

3、不断开拓创新,丰富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渠道和形式

多年来,环境宣教活动已成为吸引公众参与环保的重要途径。但有些活动 方式老旧、缺乏新意。我们必须创新求变,开拓思路,创新方式、手段,树立精品意识和品牌意识。组织开展有吸引力、有影响力的公众参与活动,围绕现状、围绕热点、围绕中心工作做好科普,努力使宣教有血有肉,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在巩固世界环境日系列宣传活动等品牌活动的同时,根据当地实际、凸显地方特色,开展影响大、立意新,公众喜闻乐见的宣教活动,如环保嘉年华、环保人物评选等。

参考文献:

[1]《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2012年11月

[2]《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2011—2015年)》2011年4月

[3]《关于做好“十一五”时期环境宣传教育工作的意见》2009年6月

生态环境宣传教育范文第15篇

提高工作人员的法治观念、行政执法和服务水平。开展以环保为主的学习宣传和培训,结合各类环保主题宣传日,围绕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期环境保护工作的新理论、新举措,市生态文明建设,四项污染物减排工作情况,“两型社会”创建工作等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主题活动。

二、主要措施

(一)加快对《市农村环境保护条例》的立法工作

1、组织起草工作小组的人员进行调研;

2、修改完善《条例(草案)》,撰写起草说明;

3、做好提请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的准备工作;

4、根据市人大常委会代表审议提出的问题,配合市人大法工委对《条例(审议稿)》做进一步修改;

5、力争在10月底前通过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审议并颁布实施;

6、组织开展对《市农村环境保护条例》的宣传、学习及贯彻实施。

(二)组织开展第六个五年环境法制宣传教育工作

1、根据人员变动,调整市环保局“六五”普法领导机构;

2、制定局系统法制理论教育培训计划,并组织实施;

3、强化对学习培训的考核工作,按照教育培训计划,组织对局系统干部职工的学习考核,局机关每季度、监测站每两个月组织一次考试,监察支队每个月进行一次考试;考试由局综合处组织。

4、加强对局系统普法依法工作的检查,邀请法制办、法律顾问等专业人员对我局的行政审批案卷、行政处罚案卷进行2次评查;

5、按时完成市依法治市领导小组办公室部署的各项工作;

6、以“六·五”世界环境日、“12·4”法制宣传日活动为载体,开展环保普法依法治理专题宣传活动。

(三)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环境宣传活动

1、围绕“两型社会”创建,以各县(市)区环保局牵头,通过开展“两型学校”、“两型社区”等创建活动,深入到学校、社区开展宣传环境保护的职责,环境科普知识教育,环境法律法规、政策的解读,以此提升学生、社区居民的环境意识和环境素质;各县(市)区“两型社区”创建要达到25%,“两型学校”达到15%。

2、围绕污染减排、大气联防联控、为民办的环保实事等环保重点工作,以主流新闻媒体、环保网站、环保微博为载体,及时关注、反映群众的环境诉求和社会关注的环境热点问题,通过形成浓厚的舆论氛围促进危害群众健康的环境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3、以“六.五”世界环境日、科技周、节能周等宣传活动为载体,开展以宣传第七次全国环保大会精神、生态文明理念、环境科普知识、环境保护职责、环保改善民生的成果和经验等为主要内容的大型宣传活动。

4、继续发挥新闻媒体、网站的舆论导向作用,通过在电视台、晚报、环保网、环保微博等主流媒体上,宣传全市环保工作的先进典型人物与事迹,曝光违法企业及行为,达到以树典型促发展的宣传作用。

5、规范环境质量信息工作,建立顺畅的信息渠道。每月10日前通过市政府网站、环保网站、晚报、电视台上月的环境质量月报信息,以满足公众的环境知情权。

6、环境监察支队要把环境执法、污染纠纷调处与环境宣传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加强对环境保护政策和法律法规及工作职责的宣传,做到“随工作、随宣传、随解释”,使环境宣传教育经常化。

7、充分发挥环保投诉举报中心、市环保网、环保微薄的窗口作用,窗口工作人员在受理群众投诉举报环境问题时,及时宣传环境保护的工作职责及法律法规。

8、通过向社区、生态乡镇、生态村赠阅《中国环境报》的形式,达到在社区干部、生态村干部中传播生态文明理念、开展环境宣传教育的目的;

9、组织编印、发放环保宣传册(画)2万册,环保购物袋1万个,并以此为契机,教育引导广大市民树立低碳环保绿色消费的理念;

10、积极探索农村环境保护的有效方式,与文广局合作,开展送戏、送环保电影下乡等群众听得懂、易接受、喜闻乐见的宣传教育活动。

三、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各处室、站、队、分局要进一步提高对环境法制宣传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把环保法制宣传列入总体工作计划;要紧紧围绕建设“两型社会”这一主线,精心组织、统筹安排,确保环境宣传有重点、有计划、有成效地进行;

(二)各部门要按照环境法制宣传工作计划安排,加强沟通,密切配合,精心安排,围绕中心工作,增强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及时报送工作开展情况、创新经验和先进典型事迹;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