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教师合作论文范文

教师合作论文范文

教师合作论文

教师合作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教师;教师文化;教师合作;高校

中图分类号:G451.2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25-0285-02

当前,诸多高校都在进行内涵建设,内涵的提高必然涉及教师的观念与行为方式转变,教师是在一定的环境中工作学习的,环境中独特的“小气候”和“氛围”,构成独特的教师文化。内涵的提高必然涉及新旧教师文化的冲突和碰撞。因此,寻求构建良好的教师文化,形成教师新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是加强内涵建设的有效途径之一。

一、合作型教师文化的界定

(一)文化与教师文化

文化是人类特有的,按其涵盖的范围看,可以分为广义文化和狭义文化。广义文化即“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成果与精神成果的总和。狭义的文化专指精神的或观念性的东西,是指一个群体在一定时期内形成的思想、理念、行为、风俗、习惯以及由这个群体整体意识所辐射出来的一切活动。

可见,文化首先是属于群体的,不同的群体有不同的亚文化,它是特定群体的特定的生活方式的表现;其次,文化是学习而得的行为方式;再次,文化为社会成员所共有。最后,文化无处不在,具有弥漫性,而且精神文化具有内隐性,它比外在的显性文化对人的影响更具有深刻性和持久性。人类的活动无不受文化的影响,无不深深地烙上文化的印记。

高校教师是社会的一个独特的职业群体,由于其相对特殊的工作方式和职业角色,使得教师的思想、态度、行为、价值取向等都会表现出与其他社会群体不同的特征,由此而形成相对独特的高校教师文化。它是高校教师成长的“小环境”、“小气候”,构成了一种“集体无意识”,对教师个体具有内在的约束力,是解释教师行为的重要参考。高校教师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无不深深打上高校教师文化的烙印。

(二)合作型教师文化

基于教师文化的内容都是通过关系的若干形态表现出来的这一认识,加拿大学者哈格里夫斯从“形式”的视角将教师文化分为“个人主义、派别主义、人为合作和真正合作的教师文化。”[1] 在这四种亚文化中,他特别推崇合作的教师文化,他认为,“合作的教师文化是在日常生活中自然而然地生成的一种相互开放、信赖、支援性的同事关系。” [2] 即这种合作是深层次的、个人的和持久的,是教师日常工作的中心部分,它渗透在日常教学中,是教师之间自发的、自然而然的合作。

合作型教师文化具有五个特征:第一,自发性,即合作关系非外力诱发,而是教师之间自发地形成的;第二,自愿性,即合作关系是一起工作过程中形成的,其实践既非义务也非强制;第三,发展取向性,即合作是指向教师专业发展的;第四,超越时空性,教师相互交往不受时间和场所的限制,可以充分地进行;第五,不可预测性,即合作的结果不一定表现为成果,因而不能简单地预期。

由于教师职业特性的封闭模式、高校教师之间的竞争压力以及专业的隔离,当前的高校的教师文化通常表现为个人主义的文化,教师之间很难形成真正的合作,哪怕是人为的合作。这在一定程度上使高校教师的专业工作处于一种独自奋斗的状态。

二、构建合作型教师文化的意义

(一)有利于形成教育的合力

马卡连柯曾说:“无论哪一个教师单独地进行工作,都不可能作为个人冒险,不能要求个人负责,而应该成为教师集体的一分子。” [3] 一个学校有几十位教师,他们的教育对象相同,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达到教育方向的统一性、教育要求的统一性、教育活动的协调性,教师之间必须合作,否则就会“没有一致的步调、没有一致的、正确的对待儿童的方法……任何的教育过程。” [4]

但在具体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的劳动是以独立的个体形式出现的,然而,培养学生成长的任务不是一个教师能单独完成的,而是整个教师集体乃至所有教职员工协同努力的结果。从系统论的观点看,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只有全体教育工作者具有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的精神,才能形成教育合力,产生良好的教育影响。教师群体应建立合作的教师文化,从而保障教师群体之间的德业相劝、相互鼓励与欣赏。

(二)有利于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的建构发生在与他人交往的环境中,是社会合作与社会互动的结果,这为合作型教师文化的构建以及教师间的相互帮助和学习提供了理论基础。已有的研究也显示,“教师的反思意愿和能力不可能只是个体地形成的,而且教师的整体专业发展也需要一定的社会和文化环境,尤其是教师文化的支撑。”[2]

美国学者李特尔认为,教师最大的援助来自其他教师。教师之间在家庭背景、求学历程、认知结构、智慧水平、思维方式以及生活方式等等都存在着重大的差异,即使是教授同一年级、同一学科的教师在教学整体设计、教学内容处理、教学方法选择、学生积极性的调动等方面的差异也是十分明显的。这种差异就是一种宝贵的学习资源,通过教师与教师之间的交流和对话,可以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实现知识和经验的互补、思维和智慧的碰撞,从而产生新的思想,使原有的观念更加科学和完善。

(三)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同事关系

1999年,都斯尔特曾对1 110名加拿大教师进行测定,发现孤独和压力之间呈明显的正相关。长期以来,由于竞争而导致的错误的评价导向,使得教师之间形成不健康的竞争,从而造成相互之间“消极的互依关系”,这种“消极的互依关系”又导致彼此“对抗性的互动”或“破坏性的对抗”。在消极的互动中,个体既关注自己的成功,又要防止任何人比自己更成功。教师竞争的结果造就了“胜利者”和“失败者”,教师普遍没有归属感,进而造成教师工作的封闭性、“单位主义”、“个人主义”。

在中国部分高校也存在类似现象,功利主义的学校考评导致教师关注自己的短期成功,进而导致教师之间紧张的人际关系,互相攻击,互相离间,互相猜疑,甚至内斗的事屡见不鲜。这就导致教师之间难以形成良好的同事关系。通过合作型教师文化的构建可以促使教师之间自发合作,在合作中进行情感交流,进而形成良好的同事关系。

三、合作型教师文化创建的途径

创建合作型的教师文化,是一项系统的活动。为此,要从大环境入手,配合制度性的校本教研,更要激发教师合作的积极性。

(一)塑造积极的学校文化

教师文化是学校文化的亚文化,学校文化是教师文化的母文化,学校文化这个“大气候”对教师文化这个“小环境”有直接的影响作用。学校管理者要创建知识共享的学校文化,使学校的全体教师在体现差异的基础上获得共同的发展,实现不同文化背景教师的合作与对话。通过鼓励教师之间的联系,鼓励教师之间教学技能和专长的分享、学习和提高,能够形成教师共同的意志、信念,形成彼此分享价值、沟通意见的日常行事风格。

比如,各项活动或决策,领导能主动咨询教师的意见;定期召开教师座谈会,听取教师对学校工作的建议等等。教师领导身处教师群体中,与教师共同备课、教研等。在这一过程中,管理者不要被表面的教师合作所迷惑,当合作成为教师的生活方式和行事风格,成为自然状态下的教师的无意识习惯行为时,才代表真正教师文化的形成。

(二)建立开放的校本教研制度

校本教研是将教学研究的重心下移到学校,以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为研究的主体,理论和专业人员共同参与。校本教研分为同学科的教研和跨学科的教研,同学科的教研圈子较小,难于形成教师间真正的合作。“开放的校本教研是指学校内跨越学科界限的教研,不同年级、不同学科的教师的进行研讨和交流,促进教师团体的共同进步。”[5]

校本教研需要学校教师的合作与交流,形成开放的组织气氛和教研组织制度。为保证校本课程开发能够持续、有效地开展,学校教师打破同一学科组和年级组的界限,积极参加集体教研和体验交流,围绕着共同的研究主题重新建立起新非正式的、开放的组织气氛和组织制度,从多学科的视角以平等对话、开放、合作的组织方式研究、设计、实施校本课程体系,这种组织气氛和教研组织制度能够保证校本课程开发的持续性、发展性。在开放的校本教研中教师之间的自然合作,可促使教师合作文化的形成。

(三)激发教师合作的积极性

教师文化的改善,关键在于教师自身的转变,即自我更新,包括教学观念、教学方式以及职业价值观的更新。

首先,提升教师个人的主体意识。教师主体意识越强,他们对学生发展就抱有越多的责任感,对教师职业会有更多的执著感和责任感,在职业生涯中也就越有主动性。为此,必须唤起教师的主体意识。其次,用“共同愿景”激发教师合作。哈佛大学教育学者巴特认为,“共同愿景”是一种精神理想,它让学校每位成员不仅看到学校现在的样子,还可以想象它的未来。可见,“共同愿景”是一个团队奋斗的方向和目标,是一个团队贯穿始终的精神追求,也是组织成员前行的一种动力。为此,在提出愿景时,应考虑到每位教职员工都有自己的信念和愿望,在此基础上凝练出学校的共同愿景。共同愿景一经提出,应及时进行宣传,使愿景成为众心所向。在实施愿景时应制定周密的行动计划,引领教师齐心协力予以完成。

参考文献:

[1]Hargreaves.A.Cultures of Teaching: A Focus forChanges [G]// in Hargreaves,A.& Fullan,M.G.(eds.) UnderstandingTeacherDevelopment

Cas-sell,1992.

[2]绕从满,张贵新.教师合作: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路径[J].教师教育研究,2007,(1):12-13.

[3]张庆远,宋载铭.班主任大全[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0:115.

[4]刘福国.班主任工作概论[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1:171.

[5]马玉宾,熊梅.教师文化的变革与教师合作文化的重建[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4):153.

The Construction on Teacher Cooperative Culture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DING Ming-jiang

(Suqian College,Suqian 223800,China)

教师合作论文范文第2篇

我结合语文新课程标准,围绕真实的社会生活、具体课文等创设情境,按照一定的教学序列,采用多个项目教学的途径,探索着在新课程标准下如何开展语文教学。

一、构造师生团队,和学生合作成长

传统的小学语文教育和教学中,始终把老师的教摆在首要位置,而忽视了学生的学。虽然学校采取了一系列应试教育的措施去强迫学生接受学习,可是这种学习带来的只是消极的应付和被动的接受,学生的能力和兴趣没有得到丝毫的提升,学生成为学校提升地位的工具而不是真正的被培养。在学校教育中,课堂始终是教学的主阵地,在课堂教学中尤其要围绕学生来展开。新课程提出,关注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应为课堂教学评价的主要内容,包括学生在课堂中的师生互动和自主学习。当然,要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并不排斥教师的指导作用,不能为了突出学生的主体而被动地陷入学生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的境地,而是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适时调控课堂,组织并促进学生的讨论、评价和激励学生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探究的兴趣,建立“以学论教,教为了促进学”的课堂教学观。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要处处体现沟通精神

2005年山东电视台岁末播出的寒假家长专题节目《天下父母》中一专家指出:要认知孩子,会容忍孩子犯错误,要学会和孩子沟通,要和孩子一起成长。其中最重要的也最难做的也是和孩子沟通。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最难做的也是这一项,沟通是建立师生之间相互信任的桥梁,学生相信老师能帮助他、关心他,就是对他最大的鼓励。教师要用心去与学生沟通,用爱建起师生情。

如,当学生犯错时——

人都会犯错,特别是小学阶段的学生,要责备他们的过错很容易,要原谅他们的过错却是不容易的。

一味的指责,或是一本正经地作攻击性的劝解,即使是处于好意,也会让他感到厌烦并且产生反抗心,更别谈反省了,同时他也会对你失去信赖感,所以这种责备方式一开始就注定要失败,这是最笨的也是最常见的一种教育方法。

一旦学生犯错,教师首先要注意维护学生的面子和自尊心。假如我的学生被指认拿了别人的东西,我会先做深入的调查和了解,和学生作深刻的沟通,看是不是真的。如果不是真的,要帮助他澄清,让他在同学中抬起头来;如果是真的,要小心维护学生的自尊心,不要让其他的学生知道,教师可以在私下帮助他改正。这种沟通在小学语文教育和教学中是最适合的,既维护了学生的尊严,又建立了和学生之间的有效沟通。

三、活学活教,生活处处为教堂

小学语文教学,虽然学科单一,但实际上,语文教学是其他学科的重中之重。教师要培养学生不但在课堂上学习,在课下也要注重学习,活学活教,生活处处为课堂。

要在语文教学中拓展教材的涉猎范围,扩大学生的接触面,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构造师生之间的和谐关系。例如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地走向生活,通过生活观察,与家长、亲朋的访谈、询问,利用网络查询等方式搜集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等方面的情况;其次是指导学生将了解到的情况用口头或书面语言的形式进行加工整理;最后给学生提供机会进行展示,在展示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对学习和团队建设的热爱之情。在这样一个活动过程中,学生能真切地感受到学以致用的快乐,发现生活与语文的天然联系。更重要的是学生在动手动脑的过程中,能体会到语文与生活的天然渊源,发现更多的语文学习资源,开发一个无限广阔的语文学习天地,从而使学生能自主地、合作地、探究地学习语文,从根本上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四、鼓励学生自觉参与、主动学习

教师合作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合作的意识和能力,是现代人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合作就意味着参与,意味着一种共同体验。新课程的实施过程就是改革的过程,教师在新课程的推进过程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新的课程内容要靠教师去实施,新的课程标准要靠教师去实现,新的教学方法和规律要靠教师去探索,这些都需要教师要具有合作意识才能完成。在新课程的课堂上,没有合作的教学是难以实施新课程的,也无法体现新课程理念。教师要在合作中完成从传统教育教学的孤军奋战到新课程理念所要求的集体作战的角色转变。新课程的实施,靠的是集体的智慧,集体的力量。新课改的成功与否关系到民族的复兴,因此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教师就必须学会合作,就必须科学高效地合作。

一、教师合作的必要性

从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特点来看,要构建符合素质教育的新课程体系,涉及到课程理念、课程结构和课程实践者的深刻变革,作为课程实施的主体--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策略和教学行为必须变革。教师在新课程的推进过程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新的课程内容要靠教师去实施,新的课程标准要靠教师去实现,新的教学方法和规律要靠教师去探索。合作的意识和能力,是现代人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都是人们合作探索的结果,社会的人文精神弘扬也把乐于合作、善于合作作为重要基石。但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们过于强调的是学生的合作,而忽略了教师的合作。教师被人描述为一种孤独的职业,因为在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形式中,由于我们在课堂里的位置和身份的差异,与学生产生了隔离。我们还经常与学校中的其他老师、我们的同事隔离,在教师休息时,除了寒暄之外很少谈及班级的事情,我们不想让他人知道我们的问题,因为我们害怕他们认为我们是不称职的老师。互不合作,彼此孤立,这样只能导致冷漠的竞争,却不能从彼此身上汲取更多有益的东西。而新课程克服了门类过多、相互独立的倾向,强调综合性。从课程综合的程度看,有交叉课程、相关课程、融合课程、广域课程、核心课程和经验课程等,课程的综合化要求教师的工作方式必须与之适应,教师必须从孤立走向合作。

二、教师的合作对象

1、与学生合作

新课程强调师生相互合作与学生的主体作用。过去那种"教师单一地教,学生被动地学"的教学模式已远远不能适应新形势和新要求。在新课程的背景下,教师应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深入理解课改精神,灵活运用自己的研究,巧妙地吸收他人之长,实施一套适应学生实际的教学理念,形成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大胆尝试,大胆探索,大胆创新,师生协调一致,相互合作,相互促进,最终实现思维创新。

新课程所倡导的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学习。在新课程的课堂上,师生之间的合作就显得极为重要,没有合作的教学是难以实施新课程的,也无法体现新课程理念,这就要求教师要从讲台上走下来,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与此相适应,教师应该抛弃师道尊严,作为小组或团队中的一员,与学生相互支持、配合,积极承担在集体中个人的责任,教师应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和所有学生都进行有效的沟通,帮助同学维护小组成员之间的信任,有效地解决组内冲突,这样,才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与竞争意识,也有助于教师的因材施教,可以弥补一个教师难以面向有差异的众多学生的教学的不足。在合作学习中,由于教师作为一位学习者的积极参与,使教学过程不仅是一个认知过程,还是一个交往与审美的过程。

2、与教师的合作

在学科相互渗透、信息日益丰富的今天,教师之间的合作显得极为重要。过去那种教师个体独立、单独行动的教育方式已显得落后,不能适应新的教育形势。时代要求教师走出自己的小世界,走进相互合作、相互交流的"广阔天地"。同科教师间相互开放,相互借鉴,共同研究,共享成果。不同学科教师间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相互交错,广大教师应形成一个教育整体,用群体优势去完成课程改革任务。同时我们还要借助网络、通讯、书信等方式,实现不同地区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大家互通信息,共同探索,充分发挥群体效应。这是实施新课程改革的重要条件之一。

新课程的实施过程就是改革的过程,学校及教师必然会面临许多重大问题,而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我们用科学的理论、科学的态度、科学的方法组织教师参与研究,共同公关。另一方面,对于一些问题,教师个体或小集体无法解决,或在短时间内解决不了,也需要集中学校的优势兵力,打整体战,进行系统的、有步骤的研究。这两方面的问题,在解决过程中都需要教师间的合作。

合作交往的基本属性是互动性和互惠性,教师与教师的合作是一种动态的信息交流,通过信息交流实现合作的互惠性,教师们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补充,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而综合课程里面的交叉课程、融合课程等要求教师必须从个人封闭状态中走出来,与相同学科的教师合作,与相关课程的教师合作,与其他任何一科的教师都要积极合作,在合作中完成从传统教育教学的孤军奋战到新课程理念所要求的集体作战的角色转变。

3、与家长的合作

对家长,教师有责任解释教育的新观念,有责任解释教育工作的行动意图,以便学生在一个新的氛围中学习时,家长不至于感到糊涂和生疏。教师必须与学生的家长或代言人建立密切的关系,和他们共同商讨教育问题,向他们说明,教育是一项专门的工作,它要求教师具有大多数家长所不具备的资格,但是,它又是一项学校与家庭的共同事业,家长在其中应该发挥积极的作用。同时,教师又是联系家长与学校的桥梁,担负着将学校教育管理理念向家长解答和将家长的想法向学校转达的责任,以便学校与家长的沟通。

4、与教育管理者合作

新课程的改革进程,不可能一帆风顺,新旧观念的冲突,评价标准的不一,必然带来一个冲突又统一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在讨论与合作中完成,需要教师具有耐心和抗干扰的能力。而学校的教育管理者对新课程推行的作用至关重要,他们要走在改革的前沿,教师要勇于阐释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育设计思想,和教育管理者积极协商,获得他们对新的评价标准的支持。

三、教师合作的益处

合作就意味着参与,意味着一种共同体验,从而生成新的知识和技能。有些知识和技能是能够传承的,但有些知识是只能通过体验才能获取的,许多知识和技能都是在活动过程中获取的,而在活动过程中没有教师的参与是不行的,或者说是难以生成新的知识和技能的。

1、与学生合作的益处

教师合作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随着数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如何科学地、有效地进行课堂教学,发挥师生互动的作用是促进教学工作、实施素质教育势在必行的一项工程。本文主要探索师生互动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研究数学课堂交流对学生学习积极性、思维能力及学习效果的影响,建立一种师生平等、相互交流的和谐课堂气氛,使课堂成为师生的共同舞台。本论文在研究中以行动研究为主,同时采取边行动,边研究和边总结改进的做法,用经验总结法归纳和探索适合于学生的课堂教学模式,对“课改”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提出平等、合作与交流、相互理解、转变角色等看法,寻求师生间的教与学的相互促进。

关键词:课改中学数学师生互动地位作用平等合作与交流

“师生互动”这一课堂教学理念并不是新生事物,而是自古就有的。无论是中国古代孔子与弟子的座谈还是古罗马教育家昆体良提出的“教是为了不教”都或多或少的在形式和内容上成为“师生互动”的先导。要使“师生互动”这一理念真正内化到课堂教学方式中,我们必须明白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还要教给学生获得知识的方法。教师在课堂上的角色就不能是单纯的给与者,而应该是获取方法的引导者。

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严密的逻辑性,这就决定了学习数学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开发学生大脑智力因数、引导学生数学思维更要求师生间有充分的交流与合作,因而,师生互动也表现得更加突出。据我所知,多数数学老师在实践中的互动形式主要有:1.多提问,一堂课不间断的提问,力求照顾到全体学生;2..多讨论,老师讲完一个问题后,让学生分组讨论,然后再指派或让学生推举代表发言。这两种形式确实具有易掌控、易操作、有利于按时完成教学任务等优点。但我认为这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互动”。真正的“互动”应具备下列几个要件:

一、师生互动,首先要强调师生的平等。

师生平等,老师不是居高临下的“说教者”,而是作为引导者,引导学生自主完成学习任务。我们知道,教育作为人类重要的社会活动,其本质是人与人的交往。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既体现了一般的人际之间的关系,又在教育的情景中“生产”着教育,推动教育的发展。根据交往理论,交往是主体间的对话,主体间对话是在自主的基础上进行的,而自主的前提是平等的参与。因为只有平等参与,交往双方才可能向对方敞开精神,彼此接纳,无拘无束地交流互动。因此,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师生互动,首先应是师生完全平等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应该说,通过各种学习,尤其是课改理论的学习,我们的许多教师都逐步地树立起了这种平等的意识。但是在实际问题当中,师生之间不平等的情况仍然存在。教师闻道在先,术业专攻,是先知先觉,很容易在学生面前就有一种优越感。年龄比学生大,见识比学生多,认识比学生深刻,有时就很难倾听学生那些还不那么成熟、幼稚,甚至错误的意见。尤其是遇到一些不那么驯服听话的孩子,师道的尊严就很难不表现出来。因此,师生平等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其实是比较难于做到的。

怎样才有师生间真正的平等,这当然需要教师们继续学习,深切领悟,努力实践。但师生间的平等并不是说到就可以做到的。如果我们的教师仍然是传统的角色,采用传统的方式教学,学生们仍然是知识的容器,那么,把师生平等的要求提千百遍,恐怕也是实现不了的。很难设想,一个高高在上的、充满师道尊严意识的教师,会同学生一道,平等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要知道,历史上师道尊严并不是凭空产生的,它其实是维持传统教学的客观需要。这里必须指出的是,平等的地位,只能产生于平等的角色。只有当教师的角色转变了,才有可能在教学过程中,真正做到师生平等地参与。转变教育观念,改变学习方式,师生平等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实现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是这次课程改革实施过程中要完成的主要任务,这也正是纲要中提出师生积极互动的深切含义。为什么我们要强调纲要提出的师生互动绝不仅仅是一种教学方式或方法,其理由就在于此。

二、师生互动,还应该彻底改变师生的课堂角色,变“教”为“导”,变“接受”为“自学”。

课堂教学应该是师生间共同协作的过程,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主阵地,也是师生互动的直接体现,要求教师从已经习惯了的传统角色中走出来,从传统教学中的知识传授者,转变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者、组织者、引导者。现代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认为,知识并不能简单地由教师或其他人传授给学生,而只能由每个学生依据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地加以建构;同时,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论及自己的思想,与同学进行充分的交流,学会如何去聆听别人的意见并作出适当的评价,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自我意识和自我反省。从而,数学素质教育中教师的作用就不应被看成“知识的授予者”,而应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促进者、启发者、质疑者和示范者,充分发挥“导向”作用,真正体现“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的教育思想。所以课堂教学过程的师生合作主要体现在如何充分发挥教师的“导学”和学生的“自学”上。

举个例子,在初中几何中,讲圆柱、圆锥的侧面展开图时,教师的“导学”可以从实验入手,实际操作或演示就可很快得出结论:圆锥侧面展开图是扇形,此扇形的弧长是圆锥的底面圆周长,扇形的半径是圆锥的母线长。这种演示“导学”既直观又能引起学生注意,学生非常容易接受这个知识点。在上述老师提示后,学生自己阅读,找出本节的重点,新知点和难点,先自己利用已学知识尝试解决,攻克疑难问题。这是学生“自学”的过程,在老师做了演示之后,再让学生阅读,自行解决课本中的例题和练习。有了“导学”的认识,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点就相当明确,“自学”的过程实际上是在运用旧知识进行求证的过程,也是学生数学思维得以进一步锻炼的过程。所以,改变课堂教学的“传递式”课型,还课堂为学生的自主学习阵地是师生双边活动得以体现,师生互动能否充分实现的关键。

总之,教师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者,平等地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必然导致新的、平等的师生关系的确立。我们教师要有充分的、清醒的认识,从而自觉地、主动地、积极地去实现这种转变。与此同时,我们也应看到,这次课改,从课程的设置,教材的编写,教学要求等许多方面,都为我们教师这种角色转变,提供了很多有利的条件(其实不转变角色已不能适应新课程实施的要求了)。我们应充分利用这些有利条件,在课改实验中,尽快完成这种转变,以适应新课程实施的要求。

三、创设问题情景,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师生的合作与交流是“师生互动”的直接表现

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的交流应是“随机”发生,而不一定要人为地设计出某个时间段老师讲,某个时间段学生讨论,也不一定是老师问学生答。即在课堂教学中,尽量创设宽松平等的教学环境,在教学语言上尽量用“激励式”、“诱导式”语言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尽量创设问题,引导学生回答,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及培养学生创设思维能力。例如,在教学“完全平方公式”时,可以这样来进行:

1.提出问题:(a+b)2=a2+b2成立吗?

nbsp;(显然学生的回答有:成立、不成立、不一定成立等等)

2.引导学生计算:

①(a+b)(a+b)=

②(m+n)(m+n)=

③(x+y)(x+y)=

④(c-d)(c-d)=

3.引导学生发现①算式的左边就是完全平方式(a+b)2

②算式的结果形式是a2±2ab+b2

4.进一步提出:能直接写出结果吗(a+1)2=?

这样学生也就一下子明白了这个规律可以作为公式…

通过教师的诱导,学生的参与,使学生既认识了完全平方公式的形成,对该公式的掌握也一定有很大的帮助,这种探索精神也势必激励学生去习,从而提高学习能力。再如讲授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

例1解不等式4(1+x)<x+13

解:去括号,得

4+4x<x+13

移项,得

4x-x<13-4

合并同类项,得

3x<9

不等式两边都除3,得x<3

“无问题”教学可以是照本宣科,学生很快便会“依葫芦画瓢”,不知“所以然”,当然就难以有应变思维了。“创设问题”教学,教师设计以下问题让学生思考:

①不等式的结果(解集)的形式是怎样的?

②结果(解集)的形式与原题的形式有哪些差异?

③如何消除这些差异?

学生有了问题,自然注意力集中,思维活跃……

在学习新内容时,如果都能诱导分析,让学生开动脑筋,那么学生不但对知识理解深入,而且有利于他们创造思维的培养。如上例,学生弄清了去括号,移项等……是朝着解集的形式转化的目的后,对于解不等式,也就能很清楚知道“第一步是去分母”了。这也就是我们所希望的创造思维能力所起的作用。

古人常说,功夫在诗外。教学也是如此,为了提高学术功底,我们必须在课外大量地读书,认真地思考;为了改善教学技巧,我们必须在备课的时候仔细推敲、精益求精;为了在课堂上达到“师生互动”的效果,我们在课外就应该花更多的时间和学生交流,放下架子和学生真正成为朋友。学术功底是根基,必须扎实牢靠,并不断更新;教学技巧是手段,必须生动活泼,直观形象;师生互动是平台,必须师生双方融洽和谐,平等对话。如果我们把学术功底、教学技巧和师生互动三者结合起来,在实践中不断完善,逐步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那么我们的教学就是完美的,我们的教育就是成功的。

四、师生互动,还应该建立在师生间相互理解的基础上。

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看到的是一种双边(或多边)交往活动,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教师指点,学生思考;学生提问,教师回答;共同探讨问题,互相交流,互相倾听、感悟、期待。这些活动的实质,是师生间相互的沟通,实现这种沟通,理解是基础。

有人把理解称为交往沟通的“生态条件”,这是不无道理的,因为人与人之间的沟通,都是在相互理解的基础上实现的。研究表明,学习活动中,智力因素和情感因素是同时发生、交互作用的。它们共同组成学生学习心理的两个不同方面,从不同角度对学习活动施以重大影响。如果没有情感因素的参与,学习活动既不能发生也难以持久。情感因素在学习活动中的作用,在许多情况下超过智力因素的作用。因此,新课程实施中,情感因素和过程被提到一个新的高度来认识。发展学生丰富的情感,是这次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可以这么说,增进相互理解的过程,其实也是丰富、发展交往双方情感因素的过程。

教学实践显示,教学活动中最活跃的因素是师生间的关糸。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友好关系是建立在互相切磋、相互帮助的基础之上的。在数学教学中,数学教师应有意识地提出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并有一定深度的课题,组织学生开展讨论,在师生互相切磋、共同研究中来增进师生、同学之间的情谊,培养积极的情感。我们看到,许多优秀的教师,他们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是与学生建立起了一种非常融洽的关系,相互理解,彼此信任,情感相通,配合默契。教学活动中,通过师生、生生、个体与群体的互动,合作学习,真诚沟通。老师的一言一行,甚至一个眼神,一丝微笑,学生都心领神会。而学生的一举一动,甚至面部表情的些许变化,老师也能心明如镜,知之甚深,真可谓心有灵犀一点通。这里的灵犀就是我们的老师在长期的教学活动中,与学生建立起来的相互理解。

五、创设有利于师生互动的教学方式及组织形式。

教学过程中要实现师生积极互动,要求师生间有尽可能充分的交往活动。目前,中学教学班的班额还普遍偏大(一般50多60人,有的甚至达70多人),要实现充分交往活动是有很大难度的。因此,必须积极探索在现实条件下,有利于师生在教学过程中实现积极互动的教学方式及组织形式。

在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不同,一般存在以下三种主要课型:

1、以讲授法为主的课型;

2、以讨论法为主的课型;

3、以探究——研讨为主的课型。

教师合作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 高职院校教师合作文化生成与发展

一、高职院校教师文化的内涵

文化是学校的灵魂,教师文化是从属于学校文化的一种亚文化,是社会文化在教育领域的折射。

教师文化的研究最初源于上世纪30年代,美国学者沃勒(W.Waller)以《教学社会学》(The Sociology of Teaching)开启了这个领域的研究。教师合作文化的研究始于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其中最为权威的当属加拿大著名学者哈格里夫斯(Andy Hargreaves),他从社会转型的角度提出了教师文化的转型,他认为教师文化是教育变革和学校发展的关键性因素,并从“形式”的视角展开了其教师文化论,由此将教师文化划分为四种形态:个人主义文化(individualism),教师彼此隔离,教师间的互动焦点在教材、学科、个别活动上,而非课程目标或教师教学问题上;巴尔干式文化,亦称派别式文化 (balkanization),教师的工作彼此分立,有时会因为权力与资源而相互竞争,教师对特殊团体有高度忠诚度与认同感;自然合作文化(collaborative culture),这种文化建立在教师之间的开放、互信和支持基础上;人为合作文化(contrived collegiality),教师被要求围绕行政人员的意图与兴趣进行“合作”[1]。解析了教师文化的四种形态后,哈格里夫斯构建了第五种教师文化模式――“流动的马赛克” (the moving mosaic)文化,也就是教师们在日常生活中自然而然地生成的一种相互开放、信赖、支援性的同事关系的教师合作文化,它具有自发性、自愿性、发展取向性、超越时空、不可预测等特性,是一种最为理想的教师专业发展的文化。

所谓马赛克(mosaic),是指用不同颜色的小块玻璃、石子等材料镶嵌成的图画或图案。如果构成整幅图案的各个部分处于静止的状态,那么不难看出,各个部分之间存在明显界限并互不干涉。这基本上可以用来形容教师之间貌合神离的合作,即表面看起来,各个教师群体组织组成了整个学校的完整画面,而各个教师组织之间却处于不合作状态。但是,如果让马赛克图案的各个组成部分处于动态循环的状态,则会在我们面前出现一幅全新的画面,这正是哈格里夫斯所建构的教师文化新模式。在他看来,“流动的马赛克”文化是一种理想教师文化模式。在这种教师文化模式下,学校根据教学和教师专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允许若干个教师小组的存在,每个教师小组的活动范围和成员并不是固定的,而是交叉重叠的。这样各个教师小组之间的界限也是模糊的,随时可能更新成员和转换职能。从性质上看,各个教师小组都是开放的,相互合作和支持的。因此,这些小组凝聚在一起必然会达到一种总体力量大于各部分力量之和的效果,并且使学校整体表现出很大的灵活性、流动性和适应性。更为重要的是,这种教师文化可以超越学校界限,扩展到学区、社区,乃至更大的范围。

哈格里夫斯构建的教师文化新模式,是在合理吸纳自然合作文化和人为合作文化基础上的一种更具有包容性的教师文化,它既体现教师自发、自愿、自主、超越时空等特点,又不排除合理控制,结合了相应的制度规范。简单地说,教师合作文化是在教师自愿和自觉合作整合基础上生成的一种合作文化。

“全球教育改革越来越被推向通过学校的结构调整、制度完善等来实现变革的轨道,而对教师文化却很少顾及……因此,将来的教育改革和教师专业化运动应该更加重视教师文化的价值”[2]。目前对于高职院校教师文化的研究更是处于探索阶段。本文试图以分析当前高职院校教师文化中存在的问题为切入点,尝试提出高职院校教师合作文化的生成与发展基本策略,以期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和高职院校的整体水平的提升。

二、高职院校教师合作文化实践价值

1.对学校的整合功能。

当前,构建和谐社会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高职院校的和谐发展也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热切关注的焦点。促成高职院校教师合作文化的生成,加强跨学科、跨专业、跨院校的合作,能够实现不同专业领域、不同优势院校的资源共享与互补。

2.对教师的发展功能。

以维果茨基为代表的社会建构主义认为:“知识的建构发生在与他人交往的环境中,是社会合作与社会互动的结果,就实际情况来看,教师最大的援助也是来自其他教师。”[3]高职院校的“双师型”教师的专业发展应融入教师具体的专业实践之中,实现专业实践与专业发展一体化。教师专业发展最终取决于专业实践,而专业实践是否具有促进专业发展的作用又取决于渗透在这种专业实践中的专业文化。因此,要实现教师的专业发展,就必须改变教师的以专业个人主义和专业保守主义为特征的专业实践,形成以合作、探究为核心的高职院校的教师合作文化[4]。

3.对社会的引领功能。

高职院校教师通过知识传播、知识创造及与社会的互动而对社会文化有着巨大的影响,高职院校教师及其文化表现常常被当做社会道德实践的模范,在社会中具有很强的号召力,对社会具有很强的辐射功能。

4.对学生的示范功能。

优秀的教师文化不仅能提高教学的质量,而且能给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使学生之间互相帮助、互相学习,在合作中促进学习的进步。更为重要的是,高职院校毕业生在就业时大多处于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更多的是在一个团队中工作,需要具有良好的交际能力和团队精神。培养学生的人际理解能力、合作能力和沟通交往能力已成为高职教育的重要任务,培养学生“学会关心”、“学会合作”逐渐成为教育发展的趋势。教师之间的合作关系对于未来合格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三、当前高职院校教师文化状况剖析

教师文化是教师群体在共同的学校教育环境里,以独立的身份,在教育教学和研究活动中形成与发展起来的具有独特气质的精神形式和文明成果,是科学精神的时代标志和具体反映,它包括教师的教育理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职业意识、态度倾向和行为方式等。其中教育理念、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属于深层因素,内隐于教师的心灵,对受教育者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属于隐性文化;而职业意识、态度倾向和行为方式是表层因素,外显于校风和教风,是可以觉察到的,属于显性文化。它们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一个统一整体[5]。本文在此剖析高职院校的教师文化状况。

1.高职院校教师的“马赛克文化”现象。

教师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容易陷入“以自我或少数群体为中心”。高职院校实行的是分科教学模式,强调逻辑组织严密的分科课程,教师总是归属于某一个学科专业,在工作内容上表现出很强的专业性。他们往往只在自己所属的学科领域内进行教学和科研工作,工作方式大多是以“独行者”的角色出现,个体之间很少进行交流、合作和真诚评价。教师不愿意观察和干涉别人的工作,也不愿意被观察和涉,羞于与同事合作和不愿意接受同事的批评,教师之间没有合作共事的要求和习惯。这种坚持独立的成功观和对其他教师所采取的不干涉主义的态度,即是教师“个体马赛克文化”。这种文化氛围虽然有利于教师保护教学隐私和回避外界对教学工作的干扰,但也切断了教师从外界获取各种支持和评价的通道,不利于其自身以及其他教师的专业发展[6]。

由于专业的限制,教师与其他教师之间的文化交流更多的是以自己所从事的学科专业为纽带的,从事同一个学科专业的教师群体具有类似的学术追求和价值观念,自我身份与派别紧密相连,很自然地就形成以专业学科和个体观念为划分标准的教师“群体马赛克文化”。每个教师只忠于自己的团体或派别,而与其他团体或派别的教师甚少真诚交往,甚至为了自己团体或派别的利益,敌视其他团体的教师。这种文化虽然加强了各个派别内部的合作与团结,但是由于派别之间的互相隔离和排斥,限制了教师发展共同使命的可能性,制造了不同教师群体之间的不平衡和不平等,减少了教师之间互相学习交流的机会,限制了教师的专业发展。

2.当前高校职院教师合作文化的缺失。

教师合作文化中的“合作”包括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学校管理者之间的合作。除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合作缺失之外,当前高职院校的教学模式和管理模式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教师与学生、教师与管理者之间合作文化的缺失。

首先是教师与学生合作的缺失。一直以来,我们的教学模式都是一种以教师为主体的教育活动,即便是近年来的教学改革强调“学生才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只是起到引导作用”、“课堂应该以学生为中心”等,但是由于传统观念的惯性,在教育活动中仍然是教师处于主体、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合作的教学观尚待形成。

其次,当前的教育管理模式制约着教师群体的合作。主体性过强的教育管理仍然是目前教师管理的主要模式。这种管理机制过分强调严格的规章制度、明确的责任分工、实行量化的检查评价与以奖惩为目的的终结性评价制度,管理者处于绝对优势的主体地位,教师只有被动地接受管理,执行规章制度,接受管理者的评价。这样的教育管理容易造成不同个体、不同派别之间的矛盾和斗争,产生内耗,制约学校办学质量的整体提升和教师的专业发展。

四、高职院校教师合作文化的生成与发展策略

高职院校教师合作文化的生成与发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需要坚持不懈的培育才能形成并趋于完善。将教师内在因素的改变和外部条件的支持有机结合起来,并根据各个院校本身的实际情况,采取切实可行的方法,才能有效地建构具有本校特色的教师文化,才能促进学校整体水平的提升。

1.建立激起教师合作的共同愿景和信念。

促成教师合作文化的生成与发展必须以改变教师传统观念、树立合作意识为前提。这种文化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形成与发展起来的职业群体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态度倾向与行为方式的综合反映。它表现为教师更愿意进行公开的教学、科研及日常生活上的合作和交流。对于教学、科研上的挫折或失败,教师不是采取逃避或防卫的态度,而是相互帮助、共同去面对,在相互讨论的基础上,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成员之间在教育价值观、思想认识上追求广泛的一致性,对于细微的不一致则采取宽容的态度。它是在教师自愿合作、自觉合作的基础上生成的一种理想教师文化。

2.打造和谐环境,创设合作文化氛围。

当教师有了合作的意识,外界却没有及时提供相应的促进合作的环境,那么合作依然只会流于形式。因此,构建一个让教师能有效地进行相互沟通与合作的开放的、民主的、平等的合作氛围,对于教师合作文化的生成与发展至关重要。在开放型校园氛围里,教师能自由、愉快地进行全校间的合作,甚至实现校际间的合作与交流。同时,这种教师文化又将有助于营造更为自由、开放的校园氛围,使学校充满互助、合作的气氛。

3.建立开放的校本教研组织制度,完善教师合作的组织设计。

校本教研形式是校本教研内容的载体。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教师对校本教研形式的要求是不同的,教研管理部门和学校只有认识到这些不同,并针对这些不同要求安排教研形式,才能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收到良好的效果。同时,要对这些机构进行职能和机制的改造,以适应教师的发展。从结构上打破各个系、处的马赛克状态,在各个系、处之间建立一套沟通、联系的制度,使大家能够在信息上分享、在经验上交流,真正促成协调发展。在学校组建教师学习共同体,促进不同学科教师之间专业知识结构的优势互补。这使教师不仅可以进行跨学科的交流与对话,而且可以提高进行组织学习与知识创新的效率。再者,可以按照学校面临的一定任务和问题建立灵活的团队和项目小组,将职能性的组织结构和面向任务和问题的组织结构结合起来组成团队。这样的多元组织结构有利于组织成员之间进行合作、交流和创新,也更有利于学校的整体发展。

4.建构具有人文精神的教师发展性评价体系。

具有人文精神的教师发展性评价机制具有文化构建的特性。发展性评价着重突出文化精神,在科学、人本的管理机制中寻求文化的融合。高职院校实施的“奖优罚劣”评价政策,呈现出显著的理性化及技术性特征,这种评价忽视了教师作为一个人理应具有的情感及个性的完整性,同时也无视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在这种管理制度导引下,由于其只重结果、不重过程,极易引发教师间的不良竞争,导致教师彼此间的猜疑、矛盾和对立。同时,从教师职业的特殊性看,过于强调量化评价非但与教师职业的性质不符,还有可能把教师引向异化发展的歧途,教师合作文化的生成与发展也就自然无从谈起。

发展性评价是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的的一种评价制度,通过评价的实施,了解教师现有的工作状态与表现,根据其现有的基础和教师个人发展特点,对教师进行指导或提供进修的条件,从而提高履行职责的能力,最终实现教师的专业发展。发展性评价给教师营造一种共同参与的环境,减少教师之间相互敌视、教师与领导间互相埋怨的局面,创造了教师之间的互相交流、沟通的机会,为教师合作文化的形成、发展提供了和谐的空间。

参考文献:

[1]Hargreaves,A.Changing teachers,changing times: teachers’ work and culture in the postmodern age[M].London:Cassell,1994.XIII.

[2][6]邓 涛,鲍传友.教师文化的重新理解与建构――哈格里斯夫的教师文化观述评[J].外国教育研究,2005,08.

[3]李广平.教师间的合作专业发展[J].外国教育研究,2005,03,(6).

[4]严东强.高职院校教师合作文化的建构[J].煤炭高等教育,2008,09,(5).

教师合作论文范文第6篇

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2]。既不同于中职院校,属于高等层次,也不同于普通高等院校,培养的是介于学术型人才、工程型人才与技能型人才之间的中间人才,人才体现高等性和技术应用型特点,这决定了高职教师除了具备作为一般教师职业要求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专业能力素质(包括教育教学能力)、心理素质与身体素质等共性要求外,还特别强调了应具备面向行业、企业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所必需的高层次、技术性、应用型等特点。二、校企合作在培养高职会计专业教师职业素质中的作用为顺应高职教育会计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工作需要,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与金蝶集团等企业展开合作。校企合作提高了专业与职业的对接度,在推进会计专业顶岗实习、订单培养、校企共建、前校后厂等合作的同时,通过共同帮带、研发、引进、内培、兼职等方式,“金蝶会计学院”等校企合作项目促进了本院的会计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在培养会计专业教师职业素质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增强了会计专业教师的职业观念

通过校企合作,促使教师有史以来最大限度地突破学校办学围墙,将理论用于实践,真枪实战,在努力促进学生学做合一、职业素质形成的同时,教师首先贴近实践环节,接受企业环境、企业实际运营方式及管理体系的实地操作训练。教师边干边教,学生边干边学,利于教师从自身经历和体会出发,用意志品质影响学生,引导学生职业兴趣,从而使教师职业观念增强。有些高职院中部分会计专业的中青年教师存在功利思想,迫于晋升职称等压力,教学疲于应付,缺乏奉献精神,教师单单讲,学生呆呆学,过程缺少交流,忽略对学生从业思想、从业观念、职业道德与从业价值观等进行引导教育,职业观念淡薄。为了改变这些现象,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在校企合作办学后,学院结合学生顶岗实习,专门制定了《会计专业教师到行业、企业实践锻炼的实施意见》,鼓励教师深入企业开展专业调研、项目研究、技术服务、技能训练、课程开发与建设、编写实训教材、开拓实训基地等。这促使每位会计专业教师每年必须到企业实践锻炼不少于一个月,特别是无企业工作经历的中青年教师,每三至五年就要到合作企业实践锻炼或开展社会服务半年以上。这些教师通过深入管理、服务一线,亲身经历企业会计领域目前的管理现状,培养了会计专业教师从业情感和职业观念。高职会计专业教师的职业观念增强直接影响了教学活动,对人才培养质量与学生的健康成长起到了有利地推进作用。

提升了会计专业教师的职业能力

职业素质是通过职业人在工作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处理问题的能力来衡量的。校企合作促使高职会计专业教师参与企业一线管理、服务与课题项目研究过程,与有丰富从业经验的企业人员交流学习,获得宝贵的会计从业经验,通过企业实践提升了高职会计专业教师的实际操作技能。并且,通过校企合作共同组织教学,让企业专家、岗位能手参与教学,共同打造专业技术教学团队,让教学更贴近实际管理、服务一线的要求,从而利于会计专业教师根据行业发展趋势与企业对人才需求把握教学内容,深入浅出地开展教学,实现了教师的职业能力提升。有部分会计专业教师的学历层次与专业水平相对高职教育要求偏低,而部分新招的中青年教师,学历达到要求,但职称与教学经验又不够。并且,大部分教师没有企业实践经验,信息相对封闭,很多教师是从学校到学校,从书本到书本,会计专业教师整体的专业技能、实践经验、会计从业能力、高职教育教学能力等方面都有较大缺失。随着校企合作工作的深入开展,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与企业联合成立了专业建设委员会,着力打造以专业(群)带头人为引领的会计专业技术教学团队,实施订单培养。通过专业建设研讨,校企联手根据当前行业、企业发展需要来设置专业方向,如会计(注册会计师方向)、会计(连锁经营财务经理方向)等,共同拟定未来几年的招生(聘)计划与人才培养方案,联手设计了以岗位能力为核心的、基于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共同开发融入行业标准新内容的课程与教材。通过打造会计专业技术团队与会计专业过程开发、教学组织,有力地提升了会计专业教师的执教能力和职业综合素质。

培养了会计专业教师的职业个性

高等院校三大职能是培养人才、科学研究、服务社会。高职院校除了源源不断地为企业输送高素质人才,直接参与企业课题研究、服务于企业成了吸引企业深入合作的另一有力保障。教师的职能是“传道、授业、解惑”[3],高职会计教师要具备“解惑”能力,作为从教者帮助学生直面社会、人生难题,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具备专业疑难攻克能力。通过校企深入合作,在教师参与企业研发课题、共建项目的同时,开发了教师的职业潜力,提升会计专业教师的科研、服务水平,这有利于增强教师的科技创新能力,促进教师的职业个性形成。由于会计首要遵循会计准则的职业特点,过去多数会计教师已习惯于传统教学方式,照本宣科,教学手段单一,教学观念陈旧,这无法与当前会计行业发展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要求相适应,也直接影响高职会计教师自身教科研能力的开掘。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在校企共建创办金蝶会计学院时,在人力、物力、财力上为教师打开了很大的自主空间。学院制定政策规定会计专业教师分期分批脱产深入企业,共同开发软件,组织或参与企业课题、项目研发、为企业提供咨询、开展员工培训等服务。并在时间、设备、资金上予以政策倾斜,让教师真正走出校园,面向企业,面向行业学术研究与理论前沿。通过校企间的亲密合作,调动了会计专业教师投入教科研服务的积极性,许多教师为引导学生热爱会计专业、钻研业务知识,根据“90后”学生的智能与个性特点,探讨有效的教学方法,展现出蓬勃的教学活力。校企共建挖掘了教师职业潜力,提升了会计专业教师的科研服务能力,培养了教师创新与攻坚精神,发展教师职业个性,也扩大了学院的知名度,在社会上有力地发挥了示范高职院校的辐射作用。

教师合作论文范文第7篇

一、适应培养方案,寻找课改契点

国内培养小学教育专业人才的高等师范院校,大多制定出定向于服务基础教育,定位于综合素质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以湖南第一师范学院为例,在“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以培养高素质小学师资为主的特色鲜明、湖南领先、全国知名的教学型本科师范院校”[2]的办学理念下,该院经历了由专科层次小学教师培养到本科层次小学教师培养的成长道路,逐渐摸索出本科阶段小学教师培养目标,即“培养面向基础教育第一线的综合素质优良,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实用型、技能型小学教师”[3]。在这个目标下培养出的一线小学教师,既要具备小学教学、教育及管理的职业素养,又要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文化与艺体的综合素质。这实际上就是职业型、文化型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从培养目标看,社会对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呈现出更高的要求,与此同时,小学教育专业文艺学理论课程的改革也迎来更大的契机。根据自己的学科特点,小学教育专业必然要突破传统汉语言文学课程设置的限制,打破一般师范类及普通综合类院校的模式,向实用性、专业型和开放性、素质型过渡,使学生在研习理论课程时,除了理性思辨的培养,理论体系的消化,还要适应复合型小学教师培养模式,从课程结构、教学内容、实践方法、考评方式等方面进行全面改革,走出学院化理论知识教学的旧框,突出对新问题、新领域的应对能力,探索合理科学的文艺学课程教学的具体途径。

二、调整课程结构,培植特色课程

文艺学作为汉语言文学专业二级学科,担负着传授文学理论知识、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文艺观念、训练学生理性思辨能力和创作鉴赏文本等任务。小学教育专业的文艺学理论课程同样肩负着传授基础文学理论的任务,但基于有特色的复合型小学教师培养目标,与普通高校同名课程存在着差异,需要在讲授一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调整课程的结构,培植具有职业特色和人文特色的文艺学理论课程,彰显其独特地专业价值,以及面对小学教师培养的适应能力。以湖南第一师范学院为例,文学概论、中西方文论是必修的基础课程,从课程设置上来看与其他普通院校无异。而美学课程在以往都是文艺学限选课程,学院将其与小学教育教学联系起来,开设了“小学美育”这样的特色课程,这种适度改良是创新性的尝试,开辟出一块小学教育教学研究的新领域。该课程明确小学美育的专业定位,建构包括接受论、主体论、过程论、环境论等全方位的课程体系,秉着实践性、审美性、师范性的原则,架设起完整理论体系与小学教育职业实践之间的桥梁,探索诸如小学生的审美心理与审美活动的特点、小学教师的美育角色、小学各科教学的美育功能以及授课教师的审美修养等问题,为培养职业型、文化型相结合的复合型小学教师提供理论课程的实际支撑。结合教学实践和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文艺学课程体系作这种结构性调整实属必要。循着“小学美育”课程改革的思路,文艺学其他理论课程也可以进行有效调整。如文艺心理学,可以适当简化基础知识结构,选择有专业依据的针对性知识要点,与儿童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挂钩,探寻小学教学中创作与阅读文本的心理学特征,从而加强理论课程的职业化储备和人文素质培养。写作学课程除了讲授写作主体素养、写作客体要素、写作文体技法等基础理论之外,应挖掘写作技能实践,归纳多样化的训练活动,开辟与学术论文写作和小学教师职业写作相关的专题,助推文艺学理论课程适应小学教师培养目标的整体框架建设。

三、整合教材优势,完善教学内容

纵观目前的教材建设,包括普通高校通行文艺学教材与针对小学教育专业编写的文艺学教材,还是存在偏重体系化和缺乏职业针对性等不足,因而有必要兼顾体系化与专业化双重特点,进一步完善文艺学理论各级课程的教学内容。高校通行教材往往从宏观的角度建构理论课程严密而庞大的体系,强调体系的完整与内容的系统,强调“本质化”,内容上出现“哲学化”倾向,整个体系从理论到理论,不免艰涩。但作为理论课程,这种教材表现出理论的严整性和逻辑性,有利于学生思考能力和理性思辨能力的养成,这是其明显的优势。而针对小学教育专业的文艺学教材,主要围绕“文学概论”展开,并未辐射到其他相关理论课程,单就文学概论的教材来说,它们减少了纯粹理论阐述的份额,降低了理论教材的阅读难度,更有针对性的建立理论知识框架,将传统型知识要点、前沿知识导入与职业一线的专业知识结合起来。这是其突出的优势。如果仅就“文学概论”而言,我们能比较轻松地整合两类教材的优势,完善教学内容,既保证理论课程的系统性和连贯性,又以前瞻性的眼光完善理论课程的实用性,满足小学教育专业培养目标下职业素养培养和文化素养培养的需要。具体来说,“文学概论”课的教学内容可以紧扣小学教师文学鉴赏与文学创作的能力培养,提高其文学领域的指导能力,并增设“儿童文学概论”这一极具专业针对性的章节,以精深理论与批判眼光架设理论知识与特色专业的桥梁。这在目前的文学概论教材里还未出现,只是在“儿童文学”这个新的研究领域里涉及到,以一种“史”的眼光梳理儿童文学的发展情况,这种研究缺少开阔厚重的文艺学理论背景,也不具有独立的理论研究条件,难以从理论的高度俯视整体儿童文学现象,概括儿童文学发展的基本规律。因此,这是一块亟待开垦的责任田。文艺学理论其他课程也应该尝试将传统理论体系与实用职业技能结合起来,在教学内容中增加针对小学教师文学教育水平与教学科研能力的实用知识,增强理论与实践的粘合度,在强化学生职业意识的同时,打破封闭的理论体系,融入人文审美因子,培育学生情感性、体验性、形象性的审美感知,实现综合文化素养的提升。像文学批评课程,无论是中国文学批评理论,还是20世纪以来西方前沿性文学批评理论,都是纯理论的,将这种艰深的理论知识全盘灌输给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并不具有适应性,大多学生都感到枯燥无味、艰涩难懂。如果将中西方文学批评理论与小学语文教学联系起来,为小学语文教材与课外阅读文本提供科学实用的文学批评依据,一定会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参与的热情,并为培养合格的小学语文教师做出具体贡献。如果将20世纪以来西方的文学批评流派带入到对当下各种文化现象的解读,像80后写作、网络小说、青春类小说、手机文学、超文本等青年学生关注和喜爱的现象,当然能拓展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关注当下、批评当下的能力。

四、摸索教学方法,优化实践教学

基于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文艺学理论课程改革除了从整体着眼设置课程结构和调整教学内容,从具体操作方法上也要有规划与统筹。上述事实说明,针对小学教师培养的文艺学理论课程应该从细节上寻找一致而有效的方法,而这些方法的主格调就是:淡化理论哲学化色彩,优化实践“文本化”途径。在诸多教研资料中,人们常常提出具有操作性的教学方法,并集中于辅助理论阐释这一定位。像互动式教学与多样性教学,体现出调动学生自主意识与综合使用教学手段这两种最基本的革新思路。纠其根本,在于冲淡理论形而上思辨的哲学化色彩,淡化高密度、体系化理论讲授形式,作出立足于课程特点的适应性变通。传统的讲授形式将抽象而系统的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确实给学生一种鸟瞰全貌的高度,严密而富有逻辑性。但由于教师掌握学生情况的误差、学生们知识结构本身存在的差异以及功利性学习态度,这种教学形式弊大于利,严重抹杀师生双方的积极性。当然这并不意味着要否定自身、抛弃理论,因为从文艺学学科萌芽开始,理论就是其得以独立存在的基石,特别是20世纪理论作为独立地位的出现,文艺学课程大多成为文学专业的基础课程。诊断理论课程症候之后,我们可以做的就是,顺应时展与专业特色,探索实践教学的根本方式,即实践教学“文本化”道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明确提出“支持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实践教学成了公认的出路,而“文本化”实践教学则是对众多具体细致的教学方法的提炼和统领。文艺学理论课程的重点不再是教什么的问题,而是教授如何接受和解读文本,围绕众多形式的文本展开基础批评、古代文论批评、西方现代派批评、文艺心理学批评、哲学美学批评等多样化批评路径。弗莱《批评的解剖》有一句话说得很精辟:“教授常常感到很难去教授文学,因为事实上这是很难办到的,能直接教给学生的只是文学批评。”小学教育专业的文艺学理论课程需要在文本选择、批评样式、难度把控、比重分配等方面做出有效调整。首先在文本选择方面,从小学语文课本、儿童文学作品中精选文本,注重文艺学理论对这些文本的涵盖事实。其次是批评样式,一般而言,实践教学中的具体形式都追逐多样化、多层次、多角度的实际效果,诸如分组讨论作品、集体研究专题、辩论不同立场、一人一份读书笔记、原创作品鉴赏会议、情景教学模拟等形式,都较好地接触文本、批评文本,教师在展开实践教学活动时,注意引导学生拓宽批评思路、正确选择批评视角。再次就是难度把控上,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职业角色意识与文化视野的程度都是有限的,教师提前评估文本深度、批评方法的难度、学生对实践活动方案的理解程度、方案的可行度,在实践活动的进行中,也要及时判断进展的效果值,作出适度调整。最后在比重分配方面,根据文艺学学科各门理论课程的不同性质及其所处的学科结构点来设计具体方法,注意调试好各课程实践教学“文本化”的均衡性和合理性。既要尊重该学科本身的共同性质,又要体现不同课程的特殊要求。只有切实开展这些方面的实践教学,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理论与文本素养,为其承担小学教学的责任提供专业知识与综合视野的双重保障。

五、拓宽考评渠道,更新操作方法

教师合作论文范文第8篇

一、本科毕业论文教学管理过程演绎

我国高校推行本科毕业论文教学工作已有30多年的历史,纵观已有的经验和研究来看,本科毕业论文教学从规章制度到具体运作及管理体系已经比较成熟、完备。不过,随着近年来高等教育大众化、市场化的发展,本科教学普遍面临着教学理念、教学管理、教学方法创新等方面的挑战,特别是本科毕业论文教学,因为存在着教师指导不力、过程不严以及论文质量泡沫等问题,正经历着废除与存续的舆论煎熬。对此,本文认为首先应该对高校现行本科毕业论文的教学过程展开演绎分析,然后对教学过程的每一个教学环节展开调查研究,如此才能更有针对性地探讨毕业论文的“弃存”或“改革”问题。

(一)管理主体及架构

综合来看,高校本科毕业论文教学监督和管理的主体大致可分成三类:第一,省(市)教育厅及其相关部门。作为浙江省属重点高校之一,浙江工业大学的主管单位是浙江省教育厅,其中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的教学改革及其质量评估等各项工作由教育厅高等教育处具体负责指导、监督和检查,具体包括编写《普遍高等学校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指导》规范、下发通知、抽查各校各专业的毕业论文等。第二,高校教务处(科)。从学校层面来看,高校教务处一般都设立教学科具体负责毕业论文的指导、监督工作,包括制定毕业论文的规范要求、毕业论文评分标准、指导教师评语、毕业论文进程安排与考核等。从毕业论文题目申报、中期检查、答辩督导到论文抽查等每个环节上来规范和监督各个学院的毕业论文教学工作。第三,学院教学主管机构。如浙江工业大学政管学院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成立了以教学院长为组长的毕业论文指导小组,制定毕业论文教学工作规范、毕业论文写作指南、毕业论文指导教师工作规范、毕业论文答辩工作规范等各项规章制度。在这三大监管主体的指导下,毕业论文教学工作的具体执行过程则是:毕业论文教学年度工作计划及组织实施由系负责,包括参照导师制确定学生毕业论文指导教师;组织和动员指导教师、毕业班学生认真学习毕业论文有关制度规定;组织做好毕业论文的选题、审题工作;审核签署《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组织答辩委员会,确定答辩程序,组织答辩工作;做好毕业论文总结工作;由学院教学办公室负责毕业论文具体工作的安排,包括统计和整理各类表格、安排论文评阅教师、发放通知、收集论文等;由论文导师负责学生的论文写作过程,包括选题、撰写开题报告、论文初稿及其修改、答辩等。

(二)管理机制和流程

根据现行制度框架,毕业论文教学作为高校教学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监管主体比较清晰、管理制度规范程度较高,大致的运行机制可以用图1来表示:图1毕业论文管理运行机制从毕业论文的教学流程上来看,以导师与学生为主的毕业论文教学主要包括选导师、选题目、开题、论文写作、答辩等几个主要环节。结合以上两部分内容来看,本科毕业论文教学质量除了受到教学监管层的影响之外,关键还是在执行层的论文导师与学生。下面就以浙江工业大学政管学院为观察对象,分析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中凸显的问题及其形成的原因,探索优化毕业论文教学的可行路径。

二、本科毕业论文教学环节的实施及问题

教学改革是基于现行教学体系中存在的问题,探索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制度等方面的完善和创新。因而,要进行本科毕业论文教学改革,必须先要清楚高校毕业论文教学管理的实施过程,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探究问题形成的原因。

(一)毕业论文导师双向选择

论文导师双向选择制度是政管学院从2006年开始实施的一项教学管理创新举措,具体做法是在学生大三第一学期的时候开始实施论文导师的双向选择工作:一方面,学生根据自身的研究兴趣、学习课程等情况,结合论文指导教师的研究方向,填写“论文导师选择志愿表”,每个学生可以填写三个志愿;另一方面,论文导师通过阅读学生简历、面试等方式,选择自己愿意指导的学生名单。最后由学院根据师生双方的选择情况确定最后的名单,并进行公示。这一制度实施近五年来,受到了学生的普遍欢迎。据调查数据显示,学生所选择的导师是第一志愿的比例达到62.07%,学生对导师选择结果“非常满意”和“比较满意”的比例总和达到了98.85%。这说明:第一,学生的选择权得到了充分的保障和尊重,对该制度的认可度高。第二,论文导师的选择过程及程序透明、公正,体现了学院教学管理过程的民主化。第三,此项制度扩大了师生交流的机会,增进了师生之间的了解和信任,这为整个毕业论文教学的开展和完成奠定了良好地基础。但是,我们把学生的评价与毕业论文导师的评价情况进行对比,则反映出论文导师对该项制度的认同度比较低。为此,课题组专门对政管学院长期担任论文导师的部分教师进行了访谈,综合来看,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学生之间的差异性比较大,其中对学术研究感兴趣、学习认真的学生日益减少。这种情况导致指导教师一方面对选择自己的学生不满意,另一方面选不到自己满意的学生,因而一些导师认为这种“没得选择”的选择不如随机分配。第二,部分学生滥用选择权而产生的信息不对称。该制度自实施以来就存在一种情况,即不少学生在填写志愿前同时给好几个教师打电话,希望导师选择自己,而指导教师对这种情况往往是无法掌握的,所以导致指导教师在自己选择的学生名单里(一般是五个左右)选择了该学生,而该学生的第一志愿却是其他指导教师。简言之,对整个教学工作来说,作为第一个环节的“选导师”,其重要性则不用多说。不过,从调研结果来看,该制度在设计、执行、监管等各环节还有待进一步探讨。

(二)选题分析

结合学院教学管理办公室的毕业论文题目统计表来看,有几个情况比较明显:第一,从选题来源来看,从高到低分别是“学生自定(45.98%)”、“导师课题(33.33%)”及“导师建议(12.64%)”;在选题上花的时间比较多的学生人数占到62.79%,而且大多学生选择的是自己熟悉和感兴趣的选题,选择这两个选项的人数比分别为80.42%和76.47%。这一方面说明学生对自己所学的知识内容感兴趣,教学的效果也比较好,这为较好地完成最后的毕业论了一个铺垫;另一方面则说明本科毕业论文教学作为评价学生在本科阶段的学习效果的一种手段,仍然具有重要的教学意义。第二,论文题目体现了专业特色。2011届本科毕业生共提交113篇论文,大约有20篇论文题目是教育管理方面的,27篇论文属于社会保障方面的选题,其余66篇则集中在政府管理和公共政策分析方面。这与公共管理专业教学模块课程设置基本一致,明显反映出学校公共管理的特色。从近几年学生论文题目分析来看,问题集中表现在:第一,宏观理论研究较多、选题偏空泛。以2009届行政管理专业为例,40篇论文中就有10多篇论文选题明显空泛,不适合做本科毕业论文的选题。第二,实证研究的偏少,研究方法运用不当。从本届毕业论文的题目来看,尽管有35个选题是对研究对象做实证分析的,但从其论文终稿来看,案例说明主要以网络、政府文件、已有研究数据为主,真正自己去做实证的调研数据、访谈资料少之又少。第三,热点问题关注多,理论知识运用则明显缺乏。本届毕业论文讨论主题涉及“菜价最后一公里”,“以房养老”、“廉租房政策”、“居家养老”、“民间慈善基金会”,“用工荒”,“房屋拆迁”等非常热点的社会公共事件和政策。不过,这些论文均没有获得比较理想的成绩,其中最大缘由则是理论知识运用的欠缺。

(三)开题报告分析

开题报告作为毕业论文写作的一个重要环节,一直受到教学管理机构、毕业生、论文导师的重视。有36.84%和47.37%的论文导师认为开题报告对论文写作“非常重要”和“比较重要”。对应地,学生中有19.77%和53.49%的人选择“非常重要”和“比较重要”。不过,尽管有53.49%的学生表示自己“比较重视”开题报告的写作和答辩,但在开题报告上所花时间比较多的人数比例只有45.35%,同时对于整个论文教学中“哪个环节最重要”的问题选择时,只有5.81%的人认为“开题”最重要。结合师生的访谈情况,发现开题环节存在的问题是:如何提高开题报告的质量,真正体现开题对论文写作的意义。目前,在开题报告教学时间安排上,学院考虑到学生考公、考研和就业的压力,适应地做了调整,即把开题报告的时间安排在第八学期开学第一周。这一教学调整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可以有足够多的时间和精力准备开题,更好地完成报告的写作。对于这一教学时间安排是否合理的问题中,有61.79%的学生选择“合理”,但是,仍有42.11%的教师反映学生在开题前才和教师联系。同时,仍有一半左右的学生承认自己花在开题上的时间和精力不够。基于上述问题,在本次调研中,课题组专门设计了“是否把开题报告作为过程考核的一部分”的调查。对此,论文导师中有47.37%的人认为对毕业论文的阶段性量化考核对毕业论文教学有积极促进作用,26.32%的人则认为基本上没有影响,另外还有21.05%的人选择了“不清楚”。结合前面的数据来看,如何真正地发挥“开题报告”的作用,加强对这一环节的考核或许是可以尝试的一项改革。

(四)论文写作环节分析

论文写作是一个综合性强、时间跨度较大的过程。课题组从动机、写作时间、师生互动情况、论文质量情况等几方面来评价这一环节的教学情况。从写作动机来看,有55.81%的学生是为了“完成任务”,40.7%的学生是出于兴趣,仅有3.49%的学生是为了获得优秀的毕业论文成绩;从论文写作的时间上来看,76.74%的学生到5月份才完成初稿写作,仅有23.26%的人在4月下旬之前完成初稿;从论文写作过程来看,大部分学生的论文都经过导师3次以上的修改,人数比例达到75.58%,而且没有一位学生的论文是未经导师修改直接提交的;从师生互动的情况来看,大部分的教师和学生选择“有事情才联系”,这说明师生之间在选题、开题、初稿、定稿这些重要的“事情”上才会交流;从互动方式来看,现在师生间的交流主要以电子邮件和电话为主,传统的面对面或小组式讨论日趋减少。从毕业论文教学监管单位、学院毕业论文教学管理机构和论文导师的多方评价来看,毕业论文质量不高、教学效果不佳,是一个不争的事实。首先,以浙江省教育厅对浙江工业大学政管学院2005届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毕业论文抽查分析的结果来看,与省内其他高校相比,论文总成绩处于中等偏下的层次,特别在“选题”、“教师指导”、“文献综述”、“外文翻译”、“学术水平和实际动手能力”、“综合应用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能力”这几大方面,得分明显落后于其他高校。其次,根据政管学院毕业论文教学管理办公室的统计来看,近几年本科毕业生的成绩分布大致表现为两头小,中间大的格局。所谓两头小,即“优秀”和“不及格”的论文少,大部分论文都处在“及格”和“中等”之间。调查显示,“及格”和“中等”的论文比例占到64%。同时,与前几年相比,“良好”的论文比例则有所上升。最后,从对论文导师的调查来看,仍有16.67%的导师认为本届毕业生论文抄袭情况“非常严重”,22.22%的导师认为“比较严重”,而认为“基本没有抄袭”的比例是零。也就是说,如何提升毕业论文质量,优化毕业论文教学效果,仍旧是目前本科毕业论文教学面临的严峻问题。

(五)答辩环节分析

毕业论文答辩是整个毕业论文教学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近年来学校教务处组织专门的督导组对下属学院毕业论文答辩过程进行全程监督和指导。从学院层面上看,非常重视毕业论文答辩工作,包括事先成立答辩委员会,制定了毕业生答辩工作规范并及时公布答辩信息等。从相关数据统计中可以看出,学院的答辩工作程序比较完善,师生的认可度也比较高。学生对答辩工作满意程度非常满意的占23.26%,比较满意的占61.63%。此外,浙江省教育厅也开始加大对本科毕业论文的监管力度,要求2011届本科毕业生提交论文文献相似性检测报告。对此,政管学院在答辩资格审核中增加了文献相似性检测报告的环节,即文献相似性检测超过20%的学生不能参加首轮答辩,而与为首轮答辩没有通过者提供第二次答辩机会的大组一起答辩。对该项规定,有73.68%的教师认为很有必要,可以防止严重抄袭的现象;26.74%的学生认为“很有必要,可以保证论文质量”;68.60%的学生认为“有必要,但不够完善”。至于相似性检测的结果是否合理,60.47%的学生认为比较合理,有15.12%的学生认为非常合理。

三、优化毕业论文教学效果的改革路径设计

从政管学院的毕业论文教学过程发现:第一,毕业论文教学管理的实施主体是学院和系。省教育厅、学校教务处在整个过程中扮演着主导、监督的作用,具体的规范要求和实施责任主要落实在学院教学管理部门头上。据此,要提高毕业论文教学的质量,则需要各学院、系(所)积极探索更加有效的、有针对性的教学管理改革措施。第二,毕业论文教学的核心是导师和学生。毕业论文好不好关键在于导师“导得好不好”,更在于学生“写得好不好”。这就要求一方面毕业论文导师不断更新自身知识结构,提升自身的科研能力,另一方面要激发学生把写好毕业论文作为自身内在的要求,增加对学术研究和写作的兴趣。第三,优化毕业论文教学的成效需要从改善教学过程的每个环节出发。毕业论文教学是个周期漫长,场地分散的教学活动,这就需要突出对每一个教学环节的监督和考核。课题组认为要优化本科毕业论文教学,可以探索以下几方面的改革:

(一)毕业论文教学管理主体应该进一步完善毕业论文教学的相关机制,特别是导师双向选择制度、论文指导教师评价体系就管理过程来看,毕业论文教学管理主体,尤其是学院这一层级,应该发挥更加积极的调控功能。在此,仅选择导师双向选择制度、论文指导教师评价体系为对象展开讨论。首先,就政管学院实施的导师双向选择制度来看,调研结果显示学生对该制度的认同度较高,而论文导师的认同度则相对较低。因而,导师双向选择制度的优化方案要做到既尊重学生的选择权,也尊重导师的选择权,具体改革可尝试:第一,把大三第一学期(第五学期)前两个月作为师生沟通月,鼓励师生在选择之前做充分的交流、增进彼此的了解。第二,每个学生只能限填一个志愿,如未被该导师选中,则服从调配。第三,为提升学生选题与教师研究方向的匹配性,设置导师与学生的流动、协调机制,包括交换、共带等。第四,适度考虑学生所学模块课程与导师选择之间的相关性,比如需调配的师生,则可以充分考虑这一点。其次,鉴于导师在整个毕业论文教学环节中的重要角色和功能,参考其他高校的相关制度,可以考虑建立论文导师评价指标体系。为此,课题组专门设计了关于开展这项制度的调查,从调查结果来看,学生的认可度较高,而指导教师的态度则比较模糊。因此,应立足本院教学的实际情况,结合其他院校的经验来设立导师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先研究讨论评价指标项,然后征求导师的意见,进行修改、试行。从内容上来看,导师评价体系可以包括导师自评、学生评价、领导小组评价等。

(二)推行实证研究论文的教学改革从学生选题和监管部门的评价情况来看,公共管理系的学生选题偏大、空泛的问题比较突出。选题直接影响着论文的教学效果:一方面,学生对纯理论、重大问题的研究能力、研究条件都是有限的;另一方面,导师对此类论文写作的指导也显得力不从心。因此,在论文教学中对选题的把握是至关重要的,也是论文教学改革中尤为值得探索的一项工作。鉴于公共管理专业的学生普遍修过社会调查方法、统计分析、案例研究等课程,结合学院目前正在推行的“五个一工程”等教学环节,毕业论文教学改革优化方案的核心可以放在推行实证研究性本科毕业论文。所谓实证研究论文是指学生毕业论文选题以公共管理领域的某一现实问题为关注点,运用问卷调查、访谈记录,统计分析等方法对其展开分析研究,并得出一定结论。实证研究论文教学的目的是鼓励学生把所学的理论知识和社会现实结合起来,学习如何从某一社会公共事件出发,运用合适的理论去分析、解释,探索更好的公共管理策略。从这一内涵出发,推行实证研究论文教学的意义在于:首先,做社会实践调查研究,既避免学生做大而空、无意义的理论研究,又会激发学生对社会公共事务的关注度、责任感,提升写论文的积极性。其次,以现实问题为基础的研究,凸显了理论研究的现实意义,这一点正好能弥补目前学生对论文意义的虚无看法。再次,从现实来看,实证研究论文的训练能使学生更好地融入社会职业,为胜任公共事务的管理工作奠定一定的基础。当然,这一方案的实施细化,需要毕业论文管理过程中诸多环节的配套改革,例如需要毕业论文监管主体的配套性制度支持,包括教育厅、学校对改革试点的支持、学院毕业论文规范的改革、学生从事实证研究的相关费用保障、论文导师教学方式的改革等。

(三)构建过程考核的毕业论文教学体系过程考核首先是指对本科毕业论文教学主要环节进行综合考核、评定,并折合成一定的成绩比例,作为学生毕业论文的最终成绩。基于政管学院毕业论文教学的开展现状,可以考虑把选题、开题、论文及答辩四个环节分别折合成一定的比例,综合计算学生毕业论文最后的成绩。其中,可以探索公共管理系+导师的复合型考核机制,具体指选题、论文环节的考核由导师来完成,开题报告和答辩的成绩考核则由公共管理系来完成。这一考核体系还可以建立与其他考核体系的衔接。为进一步激发学生撰写毕业论文的积极性,可以考虑把毕业论文的过程考核和学生的评优、评奖联系起来。加大对学生,在各种竞赛、科研成果评比中获奖的宣传和奖励。

教师合作论文范文第9篇

一、本科毕业论文教学管理过程演绎

我国高校推行本科毕业论文教学工作已有30多年的历史,纵观已有的经验和研究来看,本科毕业论文教学从规章制度到具体运作及管理体系已经比较成熟、完备。不过,随着近年来高等教育大众化、市场化的发展,本科教学普遍面临着教学理念、教学管理、教学方法创新等方面的挑战,特别是本科毕业论文教学,因为存在着教师指导不力、过程不严以及论文质量泡沫等问题,正经历着废除与存续的舆论煎熬。对此,本文认为首先应该对高校现行本科毕业论文的教学过程展开演绎分析,然后对教学过程的每一个教学环节展开调查研究,如此才能更有针对性地探讨毕业论文的“弃存”或“改革”问题。

(一)管理主体及架构

综合来看,高校本科毕业论文教学监督和管理的主体大致可分成三类:第一,省(市)教育厅及其相关部门。作为浙江省属重点高校之一,浙江工业大学的主管单位是浙江省教育厅,其中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的教学改革及其质量评估等各项工作由教育厅高等教育处具体负责指导、监督和检查,具体包括编写《普遍高等学校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指导》规范、下发通知、抽查各校各专业的毕业论文等。第二,高校教务处(科)。从学校层面来看,高校教务处一般都设立教学科具体负责毕业论文的指导、监督工作,包括制定毕业论文的规范要求、毕业论文评分标准、指导教师评语、毕业论文进程安排与考核等。从毕业论文题目申报、中期检查、答辩督导到论文抽查等每个环节上来规范和监督各个学院的毕业论文教学工作。第三,学院教学主管机构。如浙江工业大学政管学院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成立了以教学院长为组长的毕业论文指导小组,制定毕业论文教学工作规范、毕业论文写作指南、毕业论文指导教师工作规范、毕业论文答辩工作规范等各项规章制度。在这三大监管主体的指导下,毕业论文教学工作的具体执行过程则是:毕业论文教学年度工作计划及组织实施由系负责,包括参照导师制确定学生毕业论文指导教师;组织和动员指导教师、毕业班学生认真学习毕业论文有关制度规定;组织做好毕业论文的选题、审题工作;审核签署《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组织答辩委员会,确定答辩程序,组织答辩工作;做好毕业论文总结工作;由学院教学办公室负责毕业论文具体工作的安排,包括统计和整理各类表格、安排论文评阅教师、发放通知、收集论文等;由论文导师负责学生的论文写作过程,包括选题、撰写开题报告、论文初稿及其修改、答辩等。

(二)管理机制和流程

根据现行制度框架,毕业论文教学作为高校教学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监管主体比较清晰、管理制度规范程度较高,大致的运行机制可以用图1来表示:图1毕业论文管理运行机制从毕业论文的教学流程上来看,以导师与学生为主的毕业论文教学主要包括选导师、选题目、开题、论文写作、答辩等几个主要环节。结合以上两部分内容来看,本科毕业论文教学质量除了受到教学监管层的影响之外,关键还是在执行层的论文导师与学生。下面就以浙江工业大学政管学院为观察对象,分析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中凸显的问题及其形成的原因,探索优化毕业论文教学的可行路径。

二、本科毕业论文教学环节的实施及问题

教学改革是基于现行教学体系中存在的问题,探索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制度等方面的完善和创新。因而,要进行本科毕业论文教学改革,必须先要清楚高校毕业论文教学管理的实施过程,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探究问题形成的原因。

(一)毕业论文导师双向选择

论文导师双向选择制度是政管学院从2006年开始实施的一项教学管理创新举措,具体做法是在学生大三第一学期的时候开始实施论文导师的双向选择工作:一方面,学生根据自身的研究兴趣、学习课程等情况,结合论文指导教师的研究方向,填写“论文导师选择志愿表”,每个学生可以填写三个志愿;另一方面,论文导师通过阅读学生简历、面试等方式,选择自己愿意指导的学生名单。最后由学院根据师生双方的选择情况确定最后的名单,并进行公示。这一制度实施近五年来,受到了学生的普遍欢迎。据调查数据显示,学生所选择的导师是第一志愿的比例达到62.07%,学生对导师选择结果“非常满意”和“比较满意”的比例总和达到了98.85%。这说明:第一,学生的选择权得到了充分的保障和尊重,对该制度的认可度高。第二,论文导师的选择过程及程序透明、公正,体现了学院教学管理过程的民主化。第三,此项制度扩大了师生交流的机会,增进了师生之间的了解和信任,这为整个毕业论文教学的开展和完成奠定了良好地基础。但是,我们把学生的评价与毕业论文导师的评价情况进行对比,则反映出论文导师对该项制度的认同度比较低。为此,课题组专门对政管学院长期担任论文导师的部分教师进行了访谈,综合来看,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学生之间的差异性比较大,其中对学术研究感兴趣、学习认真的学生日益减少。这种情况导致指导教师一方面对选择自己的学生不满意,另一方面选不到自己满意的学生,因而一些导师认为这种“没得选择”的选择不如随机分配。第二,部分学生滥用选择权而产生的信息不对称。该制度自实施以来就存在一种情况,即不少学生在填写志愿前同时给好几个教师打电话,希望导师选择自己,而指导教师对这种情况往往是无法掌握的,所以导致指导教师在自己选择的学生名单里(一般是五个左右)选择了该学生,而该学生的第一志愿却是其他指导教师。简言之,对整个教学工作来说,作为第一个环节的“选导师”,其重要性则不用多说。不过,从调研结果来看,该制度在设计、执行、监管等各环节还有待进一步探讨。

(二)选题分析

结合学院教学管理办公室的毕业论文题目统计表来看,有几个情况比较明显:第一,从选题来源来看,从高到低分别是“学生自定(45.98%)”、“导师课题(33.33%)”及“导师建议(12.64%)”;在选题上花的时间比较多的学生人数占到62.79%,而且大多学生选择的是自己熟悉和感兴趣的选题,选择这两个选项的人数比分别为80.42%和76.47%。这一方面说明学生对自己所学的知识内容感兴趣,教学的效果也比较好,这为较好地完成最后的毕业论了一个铺垫;另一方面则说明本科毕业论文教学作为评价学生在本科阶段的学习效果的一种手段,仍然具有重要的教学意义。第二,论文题目体现了专业特色。2011届本科毕业生共提交113篇论文,大约有20篇论文题目是教育管理方面的,27篇论文属于社会保障方面的选题,其余66篇则集中在政府管理和公共政策分析方面。这与公共管理专业教学模块课程设置基本一致,明显反映出学校公共管理的特色。从近几年学生论文题目分析来看,问题集中表现在:第一,宏观理论研究较多、选题偏空泛。以2009届行政管理专业为例,40篇论文中就有10多篇论文选题明显空泛,不适合做本科毕业论文的选题。第二,实证研究的偏少,研究方法运用不当。从本届毕业论文的题目来看,尽管有35个选题是对研究对象做实证分析的,但从其论文终稿来看,案例说明主要以网络、政府文件、已有研究数据为主,真正自己去做实证的调研数据、访谈资料少之又少。第三,热点问题关注多,理论知识运用则明显缺乏。本届毕业论文讨论主题涉及“菜价最后一公里”,“以房养老”、“廉租房政策”、“居家养老”、“民间慈善基金会”,“用工荒”,“房屋拆迁”等非常热点的社会公共事件和政策。不过,这些论文均没有获得比较理想的成绩,其中最大缘由则是理论知识运用的欠缺。

(三)开题报告分析

开题报告作为毕业论文写作的一个重要环节,一直受到教学管理机构、毕业生、论文导师的重视。有36.84%和47.37%的论文导师认为开题报告对论文写作“非常重要”和“比较重要”。对应地,学生中有19.77%和53.49%的人选择“非常重要”和“比较重要”。不过,尽管有53.49%的学生表示自己“比较重视”开题报告的写作和答辩,但在开题报告上所花时间比较多的人数比例只有45.35%,同时对于整个论文教学中“哪个环节最重要”的问题选择时,只有5.81%的人认为“开题”最重要。结合师生的访谈情况,发现开题环节存在的问题是:如何提高开题报告的质量,真正体现开题对论文写作的意义。目前,在开题报告教学时间安排上,学院考虑到学生考公、考研和就业的压力,适应地做了调整,即把开题报告的时间安排在第八学期开学第一周。这一教学调整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可以有足够多的时间和精力准备开题,更好地完成报告的写作。对于这一教学时间安排是否合理的问题中,有61.79%的学生选择“合理”,但是,仍有42.11%的教师反映学生在开题前才和教师联系。同时,仍有一半左右的学生承认自己花在开题上的时间和精力不够。基于上述问题,在本次调研中,课题组专门设计了“是否把开题报告作为过程考核的一部分”的调查。对此,论文导师中有47.37%的人认为对毕业论文的阶段性量化考核对毕业论文教学有积极促进作用,26.32%的人则认为基本上没有影响,另外还有21.05%的人选择了“不清楚”。结合前面的数据来看,如何真正地发挥“开题报告”的作用,加强对这一环节的考核或许是可以尝试的一项改革。

(四)论文写作环节分析

论文写作是一个综合性强、时间跨度较大的过程。课题组从动机、写作时间、师生互动情况、论文质量情况等几方面来评价这一环节的教学情况。从写作动机来看,有55.81%的学生是为了“完成任务”,40.7%的学生是出于兴趣,仅有3.49%的学生是为了获得优秀的毕业论文成绩;从论文写作的时间上来看,76.74%的学生到5月份才完成初稿写作,仅有23.26%的人在4月下旬之前完成初稿;从论文写作过程来看,大部分学生的论文都经过导师3次以上的修改,人数比例达到75.58%,而且没有一位学生的论文是未经导师修改直接提交的;从师生互动的情况来看,大部分的教师和学生选择“有事情才联系”,这说明师生之间在选题、开题、初稿、定稿这些重要的“事情”上才会交流;从互动方式来看,现在师生间的交流主要以电子邮件和电话为主,传统的面对面或小组式讨论日趋减少。从毕业论文教学监管单位、学院毕业论文教学管理机构和论文导师的多方评价来看,毕业论文质量不高、教学效果不佳,是一个不争的事实。首先,以浙江省教育厅对浙江工业大学政管学院2005届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毕业论文抽查分析的结果来看,与省内其他高校相比,论文总成绩处于中等偏下的层次,特别在“选题”、“教师指导”、“文献综述”、“外文翻译”、“学术水平和实际动手能力”、“综合应用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能力”这几大方面,得分明显落后于其他高校。其次,根据政管学院毕业论文教学管理办公室的统计来看,近几年本科毕业生的成绩分布大致表现为两头小,中间大的格局。所谓两头小,即“优秀”和“不及格”的论文少,大部分论文都处在“及格”和“中等”之间。调查显示,“及格”和“中等”的论文比例占到64%。同时,与前几年相比,“良好”的论文比例则有所上升。最后,从对论文导师的调查来看,仍有16.67%的导师认为本届毕业生论文抄袭情况“非常严重”,22.22%的导师认为“比较严重”,而认为“基本没有抄袭”的比例是零。也就是说,如何提升毕业论文质量,优化毕业论文教学效果,仍旧是目前本科毕业论文教学面临的严峻问题。

(五)答辩环节分析

毕业论文答辩是整个毕业论文教学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近年来学校教务处组织专门的督导组对下属学院毕业论文答辩过程进行全程监督和指导。从学院层面上看,非常重视毕业论文答辩工作,包括事先成立答辩委员会,制定了毕业生答辩工作规范并及时公布答辩信息等。从相关数据统计中可以看出,学院的答辩工作程序比较完善,师生的认可度也比较高。学生对答辩工作满意程度非常满意的占23.26%,比较满意的占61.63%。此外,浙江省教育厅也开始加大对本科毕业论文的监管力度,要求2011届本科毕业生提交论文文献相似性检测报告。对此,政管学院在答辩资格审核中增加了文献相似性检测报告的环节,即文献相似性检测超过20%的学生不能参加首轮答辩,而与为首轮答辩没有通过者提供第二次答辩机会的大组一起答辩。对该项规定,有73.68%的教师认为很有必要,可以防止严重抄袭的现象;26.74%的学生认为“很有必要,可以保证论文质量”;68.60%的学生认为“有必要,但不够完善”。至于相似性检测的结果是否合理,60.47%的学生认为比较合理,有15.12%的学生认为非常合理。

三、优化毕业论文教学效果的改革路径设计

从政管学院的毕业论文教学过程发现:第一,毕业论文教学管理的实施主体是学院和系。省教育厅、学校教务处在整个过程中扮演着主导、监督的作用,具体的规范要求和实施责任主要落实在学院教学管理部门头上。据此,要提高毕业论文教学的质量,则需要各学院、系(所)积极探索更加有效的、有针对性的教学管理改革措施。第二,毕业论文教学的核心是导师和学生。毕业论文好不好关键在于导师“导得好不好”,更在于学生“写得好不好”。这就要求一方面毕业论文导师不断更新自身知识结构,提升自身的科研能力,另一方面要激发学生把写好毕业论文作为自身内在的要求,增加对学术研究和写作的兴趣。第三,优化毕业论文教学的成效需要从改善教学过程的每个环节出发。毕业论文教学是个周期漫长,场地分散的教学活动,这就需要突出对每一个教学环节的监督和考核。课题组认为要优化本科毕业论文教学,可以探索以下几方面的改革:

(一)毕业论文教学管理主体应该进一步完善毕

业论文教学的相关机制,特别是导师双向选择制度、论文指导教师评价体系就管理过程来看,毕业论文教学管理主体,尤其是学院这一层级,应该发挥更加积极的调控功能。在此,仅选择导师双向选择制度、论文指导教师评价体系为对象展开讨论。首先,就政管学院实施的导师双向选择制度来看,调研结果显示学生对该制度的认同度较高,而论文导师的认同度则相对较低。因而,导师双向选择制度的优化方案要做到既尊重学生的选择权,也尊重导师的选择权,具体改革可尝试:第一,把大三第一学期(第五学期)前两个月作为师生沟通月,鼓励师生在选择之前做充分的交流、增进彼此的了解。第二,每个学生只能限填一个志愿,如未被该导师选中,则服从调配。第三,为提升学生选题与教师研究方向的匹配性,设置导师与学生的流动、协调机制,包括交换、共带等。第四,适度考虑学生所学模块课程与导师选择之间的相关性,比如需调配的师生,则可以充分考虑这一点。其次,鉴于导师在整个毕业论文教学环节中的重要角色和功能,参考其他高校的相关制度,可以考虑建立论文导师评价指标体系。为此,课题组专门设计了关于开展这项制度的调查,从调查结果来看,学生的认可度较高,而指导教师的态度则比较模糊。因此,应立足本院教学的实际情况,结合其他院校的经验来设立导师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先研究讨论评价指标项,然后征求导师的意见,进行修改、试行。从内容上来看,导师评价体系可以包括导师自评、学生评价、领导小组评价等。

(二)推行实证研究论文的教学改革

从学生选题和监管部门的评价情况来看,公共管理系的学生选题偏大、空泛的问题比较突出。选题直接影响着论文的教学效果:一方面,学生对纯理论、重大问题的研究能力、研究条件都是有限的;另一方面,导师对此类论文写作的指导也显得力不从心。因此,在论文教学中对选题的把握是至关重要的,也是论文教学改革中尤为值得探索的一项工作。鉴于公共管理专业的学生普遍修过社会调查方法、统计分析、案例研究等课程,结合学院目前正在推行的“五个一工程”等教学环节,毕业论文教学改革优化方案的核心可以放在推行实证研究性本科毕业论文。所谓实证研究论文是指学生毕业论文选题以公共管理领域的某一现实问题为关注点,运用问卷调查、访谈记录,统计分析等方法对其展开分析研究,并得出一定结论。实证研究论文教学的目的是鼓励学生把所学的理论知识和社会现实结合起来,学习如何从某一社会公共事件出发,运用合适的理论去分析、解释,探索更好的公共管理策略。从这一内涵出发,推行实证研究论文教学的意义在于:首先,做社会实践调查研究,既避免学生做大而空、无意义的理论研究,又会激发学生对社会公共事务的关注度、责任感,提升写论文的积极性。其次,以现实问题为基础的研究,凸显了理论研究的现实意义,这一点正好能弥补目前学生对论文意义的虚无看法。再次,从现实来看,实证研究论文的训练能使学生更好地融入社会职业,为胜任公共事务的管理工作奠定一定的基础。当然,这一方案的实施细化,需要毕业论文管理过程中诸多环节的配套改革,例如需要毕业论文监管主体的配套性制度支持,包括教育厅、学校对改革试点的支持、学院毕业论文规范的改革、学生从事实证研究的相关费用保障、论文导师教学方式的改革等。

(三)构建过程考核的毕业论文教学体系

过程考核首先是指对本科毕业论文教学主要环节进行综合考核、评定,并折合成一定的成绩比例,作为学生毕业论文的最终成绩。基于政管学院毕业论文教学的开展现状,可以考虑把选题、开题、论文及答辩四个环节分别折合成一定的比例,综合计算学生毕业论文最后的成绩。其中,可以探索公共管理系+导师的复合型考核机制,具体指选题、论文环节的考核由导师来完成,开题报告和答辩的成绩考核则由公共管理系来完成。这一考核体系还可以建立与其他考核体系的衔接。为进一步激发学生撰写毕业论文的积极性,可以考虑把毕业论文的过程考核和学生的评优、评奖联系起来。加大对学生,在各种竞赛、科研成果评比中获奖的宣传和奖励。

教师合作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生态学;教师专业发展;自然合作;发生机制;运行机制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2)11-0034-04

一、问题提出

教师教育领域中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关注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在多年的研究历程中,对传统教师教育的批评和对新教师教育体系建构的讨论相对弱化,代之而起的是对诸如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方式和技术等涉及“如何培养高效能教师”这一问题的广泛讨论。作为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合作学习”、“共同体学习”等词汇已经逐步深入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领域,被广泛认为是促進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有效的教师合作活动,不仅能够形成区别于个人主义的新型学习文化,而且可以帮助教师在各个层面建构一种支持和促進学习的实践社群,重新点燃教师工作的热情。本研究将教师群体视为教育生态系统中的独立种群,从种群内合作的维度界定了教师专业发展历程中的自然合作形式,即个体层面的教师同伴互助方式,并对其发生和运行机制進行了剖析。

二、生态学视域中教师专业发展的自然合作

生态学是一门研究生物与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种群”是生态学中的重要概念之一,指同种有机体在特定空间占据的集合群,而种群生态学则着重研究种群内部各成员之间,种群与其他生物种群之间,以及种群与周围非生物因素的相互作用规律。在教师专业发展生态系统中,每一个教师个体都以生态主体的角色参与各自的专业发展过程;不同的教师个体,根据其工作的性质和特点聚集在一起,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教师种群。因此,在生态学视域中,发生在教师种群内部的,以教师个体之间的同伴互助为代表的种内合作方式是最主要的一种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其最终目的在于帮助教师经历其作为专业人员,在学科知识、教学技能、职业态度等方面不断完善的过程,即由一个新手逐渐发展成为一个专家型教师。

1.从个人主义文化到合作文化

教师,作为一个社会职业,从产生的那一天起便表现出极大的个体性特征。教师们在中国传统文化“独善其身”、“文人相轻”等理念的熏陶下,受现行教育科层制体制的制约,加之工作对象的不确定性以及公有技术文化的缺失,个人主义文化一直占据着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地位。在个人主义文化中,教师羞于与同事合作并接受同事的批评,教师之间没有合作共事的要求与习惯,而更要求尊重专业自、承认个体实践性知识的价值和实现专业的自我发展。个人主义文化下的教师专业发展将教师置于一个相对封闭的工作模式中,使教师几乎没有机会去共享教学经验,阻碍了教师之间知识与信息的流通与共享,不利于教师专业知识的积累与再生;也导致了教师必需的批判性和反思性能力的培养存在局限性;同时,个人主义文化使教师难以获得来自外界的感情支持,职业孤独现象明显。

正是由于诸如此类问题的存在,在愈加强调教师专业发展中“主体性”、“人性化”要素的今天,教师的学习和工作势必要走出个人主义文化的桎梏,向着为教师营造一个合作的平台,形成合作文化的发展态势转型。当把学校作为一个小的教育生态系统看待时,其中的教师群体即为一个特有的种群形式。在这个种群中,教师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属于生态学中种内相互作用的范畴,包括种内互助与种内竞争两种作用方式。随着教育理念的更新,在教师专业发展中强调教师个体之间的相互合作、协作,已成为共识,关注重心从“专业个人主义”转向“学习共同体”,强调群体内成员之间内在的精神链接,强调共同理想、合作文化的形成。

2.从人为合作文化到自然合作文化

依据哈格里夫斯(Andy Hargreaves)的观点,教师的合作文化包含人为合作文化(contrived collegiality)和自然合作文化(collaborative cultLlre)两种不同性质的合作文化。人为合作文化是现阶段教师专业发展中最主要的合作形式,它往往是政府或学校管理层行政命令的派生物,而非教师个体自愿自发的合作形式。这种合作方式,由于教师个体的参与积极性不高,难以形成良好的能量流动,其自身的生命力会有所下降,难以达到持续发展的目的。自然合作则是一种完全不同的合作文化,它往往被用于表达一种在自然状态下形成的合作文化,这种合作并非学校行政命令的产物,而是教师个体之间基于自己的需要、信赖和相互支持而形成的一个合作关系。自然合作文化追求的是为教师营造一个资源共享、精神相通、个性自由表达、身心愉悦的生存空间,使教师在协作和共享中找寻自己职业生活的本真意义,达到实现自己、超越自己、提升自己的目标。

三、生态学视域中教师个体自然合作发生机制

在自然合作的过程中,教师种群以学习/研究共同体的形式存在,没有科层组织的限制,是一个以自组织为核心特征的复杂系统。这个自组织的种群形成与教师个体的需求有密切关联,同时离不开当前教师专业发展理念的更新。

1.主体观的变革引发的教师专业发展开放性的需求

在主体性哲学思想中,教师作为其专业发展的主体具有绝对的唯一性。他们在主客二分原则的影响下,把周围的教师“客体化”,形成的是一种相互封闭、彼此隔离的状态。20世纪以后,主体间性哲学开始受到人们的关注。在主体间性范畴内的主体——人与人、人与物之间具有相互平等的地位,体现了人与人、人与世界的有机统一,体现了自我与他我、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充分融合,体现了主体间的相互交往、沟通、承认、对话与理解。在主体间性哲学的影响下,教师专业发展中客体的概念被淡化,教师主体开始从“我”走向“我们”,需要更多的开放性。这种开放指向教师种群对内、对外两个层次,要求教师在交往的过程中,不仅敞开自己的“视界”,而且進入其他教师的“视界”,形成一种对教学相对一致的看法,实现伽达默尔意义上的“视界融合”。

2.教师知识体系差异构成了专业发展的非平衡态

非平衡态是指在一个系统内部,各个区域的物质密度和能量分布具有差异性,呈现出不平衡的态势。只有非平衡态存在,才有可能实现区域内能量的相互流通与共享。在教师专业发展系统中,能量以知识和经验的形式出现。随着客观主义向建构主义的变迁,人们已经逐渐开始习惯并接受社会建构主义视野中以社会性作为知识本质属性的看法,认为个体知识是由个人建构起来的,取决于个体原有的知识经验背景。

对于教师而言,尽管在专业发展中,通过师范教育、培训等手段获得了相对一致的个人知识,但每个老师的工作场景不同,因此,他们在工作中所细化、建构的情境化知识、实践化知识是有所差异的,主要体现在:教师所面对的学生不同,具有不同的关于学生的知识;教师遇到的具体教学问题不同,因此在实践中对理论知识的认同和创新程度不同;教师擅长的教学方法不同,具有不同的关于教学法的知识。正是这些差异的存在,使得教师在一个种群中呈现出各具差异的生命活性,构成了教师种群的非平衡态,也保证了教师专业发展具有了自然合作所必需的生态环境。在这个环境中,教师需要通过与他人建立彼此支持的伙伴关系,不断将分布于情境中的知识整合進自己的知识体系,并构建对知识的理解,获得更有生命力的专业发展。

3.学习观念的变革引发了教师非线性相互作用的可能性

知识观念的变更使得教师在专业发展过程中,将在同一生态环境中的教师都视为其知识的可能性源泉,并在相互学习的过程中构成一个加速个人智慧学习和实践创新的良性循环。这一观念的更新导致了教师专业发展中学习过程的改变。在斯法德看来,知识包括获得和参与两种主要形式;在莱文的理念中,认知是合作,学习是集体智慧的互动,不可能脱离合作的环境;而在维果斯基的理论中更是将学习还原到人与人之间通过社会交互将外部的、存在于主体间的东西内化为个体内在的认知结构,以达到发展的目的。在教师专业发展的历程中,教师的学习活动包括发生于主体之间的社会性活动以及发生于主体内部的个性化活动。学习的本质恰恰在于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在于他人的知识、思想与自我见解之间的对话。这种学习是非线性的,是发散的、自由的、充满选择性的,是教师专业发展中自然合作机制的又一产生要素。

四、生态学视域下教师自然合作的运行机制

1.生态学视域下教师自然合作运行机制的构建框架

生态学视域下的教师自然合作方式中,教师是自然合作的主体,教师知识是自然合作的能量基础,本研究以此作为基本理念,从这两个维度构建教师自然合作的运行机制。

(1)维度1:自然合作的主体间活动方式

在教师专业发展的生态系统中,教师主体问的自然合作方式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发生在教师个体之间的自然合作。在这种方式下,每个教师都是自然合作的主体,拥有专业发展的主动权、自;其二是发生在教师个体与教师种群之间的自然合作。在这种方式下,教师个体通过在其所处的种群中進行组织内学习的精细循环以及分享加工,将自己的工作经验、学习成果呈现在教师种群的面前,接受来自种群的意见和评价,最大限度地完成个体经验向理论性知识的过渡。

(2)维度2:自然合作的能量

在生态学的视域中,每一个生物个体的生存与发展都离不开能量的支撑,而在实践中,教师進行发展和合作的最主要的能量是其所掌握的知识。以知识为载体的自然合作方式,不仅可以促進一个独立教师的专业发展,而且为教师种群的整体发展提供了有效途径。本研究认为,教师自然合作的能量以实践性知识和理论性知识两种形态存在。

①教师专业发展中的实践性知识。实践性知识与教师个体的工作实践相联系,是教师对实践问题的真实反应,它具有如下特征:实践性知识是一种针对特定情境的知识形态,难以被其他教师个体直接复制;实践性知识是一种强调细节化的知识形态,每个教师个体关注的细节不同,对实践性知识的理解不同;实践性知识往往与教师个体的经验相关联,使教师个人反思的成果,其个性化特点显著,不易于交流和重现,因此实践性知识需要教师通过文字、语言等方式進行描述,完成其显性转化的过程。

②教师专业发展中的理论性知识。理论性知识是一种典型的专业知识,是对实践性知识的抽象概括,可以用文字的方式進行描述、储存、分散和共享。理论性知识是一种公有化知识,在教师自然合作的生态系统中可以被作为一个目标而受到教师种群的公开评估,并且只有通过储存和共享,才能实现其价值。

从实践性知识向理论性知识的转化,代表着教师专业发展中自然合作的能量流动方向,这也有助于从教师的实践性知识转换开始,建立一种有效的知识基础。

2.生态学视域下教师自然合作的运行机制

依据以上的分析框架,本研究以自然合作的主体(教师个体和教师种群)以及自然合作的能量(实践性知识和理论性知识)作为基本维度,构建出如图1所示的生态学视域下教师自然合作的运行机制示意图。由图1可以看到,在教师自然合作是以教师个体的实践性知识作为起点,通过社会化(将自己的个体经验呈现在共同体成员面前的过程)、组合化(将散落的知识点统整成明确的知识体系的过程)、外在化(将以默会形式存在的经验表述为明确的显性知识的过程)和内在化(个人吸收已经形成的明确知识并将其个体化的过程)四种方式,最终形成教师种群的理论性知识,最大限度地实现知识的分享与扩散,达到教师个体和教师种群两个方面的共同发展目的。

(1)途径1:ABCD

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通过探索获得大量与具体的教学情境相关联的实践性知识,这类知识集中体现了课堂情境中教师的决策和行为的本质。在社会化的过程中,教师个体主动地对自己的实践性知识進行反思,完成两个方面的工作:其一,教师将个体经验中的隐性知识完成显性化过程,使得其具备共享的特质;其二,教师将显性化的个体实践性知识出来,使其成为教师种群共有的实践性知识。教师种群的实践性知识,在形式上依然是以教师的个体实践性知识为主,但由于教师的工作情境、教学过程、教学对象等因素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因此,转化为教师种群的实践性知识具有了進行讨论、交流的基础,成为一种可以持续转化的知识形态。在这个过程中,博客是一种可以选择的技术形态。博客的“五零”技术特点使得它可以方便地進入教师的工作和研究领域,利用在博客上写作的方式完成个体经验中的隐性知识显性化的过程,并在网络中進行分享与交流。

教师种群的实践性知识在具备实践性知识特征的前提下,被放置于一个教师群体的学习环境中,接受来自不同教师个体的检验、讨论。针对某一个实践性知识的讨论多以片段性、间断性的形式存在,此时,需要通过组合化的过程,将散落的知识点整合成明确的、结构完整的、可以被复制的、分享的知识体系,并能够被教师种群广泛接受,完成由实践性知识到理论性知识的转化,这一过程往往经历三个不同的阶段:第一,在教师种群中,不同教师个体贡献出那些与主题相关的知识作为知识转化的基础;第二,在教师种群中,对那些新的知识或观点進行讨论,并将其传递给不同的教师个体;第三,将新、旧知识進行整合,完成知识的区分、补充、组合和分类,使其符合理论性知识的基本特征。

经过组合化过程的教师种群的理论性知识是以被种群共同接受的形式出现的,因此具备了结构化的特征,成为教师专业发展中新的知识储备。教师种群形成的理论性知识,一方面可以通过共享和扩散的作用,使其不仅成为种群内的知识,而且有可能成为种群之间的知识,形成知识的水平交错;另一方面,教师个体通过内在化的作用,将被种群认同的理论性知识纳入自己的认知结构,成为个体理论性知识的一个组成部分,形成了教师个体知识循环的生态流程。

在途径1中可以看到,这是一种以教师个体经验为基础,发挥教师种群的智慧力量,共同完善教师个体经验的循环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个体可以经历一次完整的知识转化过程,将自己的实践性知识经由种群的认可和检验,内化为自身的理论性知识。不仅如此,以种群理论性知识出现的自然合作成果,具有可复制、可评估、可共享的性质,将成为其他教师个体专业发展的有效支撑。

(2)途径2:ADC

与途径1不同,在教师专业发展的第二条途径中,教师通过“个体的实践性知识个体的理论性知识种群的理论性知识”的知识转化途径,更多地依靠个人的努力完成个体知识的更新与转化,并在自然合作的过程中,将其传递给种群中的其他教师。教师个体的实践性知识在组合化的作用下,教师个体一方面完成了隐性知识的显性化;另一方面则更大程度的依靠其已具有的相关理论知识背景,对新知识進行精细加工,通过同化对已经形成的知识片段進行强化,同时通过顺应的方式修改、更新已有的知识体系,形成新的认知结构。这两部分的知识最终融合在一起,成为教师个体的理论性知识。

正如保罗·欧内斯特(Paul Ernest)认为的那样,只有当个人建构的、独有的主观主义和理论跟社会和物理世界“相适应”时,个体才有可能得到发展,因为发展的主要媒介是通过交互作用导致的意义和社会协商。因此,在教师个体理论性知识形成之后,它将经历社会化的过程,被教师以著书立说或者公开展示的方式呈现到教师种群之中,供不同的教师个体学习、吸纳,成为教师种群理论性知识的一个组成部分,获得分享和扩散的广泛应用。

不论哪种途径的教师自然合作方式,在形式上都完成了教师个体实践性知识向教师种群理论性知识的转化。这一过程更加凸显了自然合作在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的价值:通过在自然合作这个小的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通与交换,自然合作的最终成果不仅可以反馈到每一个教师个体的成长中,促使其完成个体知识的解构或强化;而且将教师置身于一个有机的生态种群之中,强调以教师种群理论性知识为能量基础的种群的整体性发展。

五、结束语

作为一种专业发展的方式,合作能够增加教师之间的信息交流,使教师从一种个体性存在过渡为一个整体性存在,与种群中的其他教师主体结合为共同体,并在与共同体成员之间的互动中获益,在教师种群的持续性发展中形成“再生产性”的影响。而自然合作则将合作建立在教师个体自觉自愿的基础之上,更关注教师个体的自愿发展、自主发展,并依靠交流与合作为教师营造出一个有机的自然合作生态环境。本研究借用生态学中的种群生态理念,将教师个体视为教师种群中的有机构成部分,从教师知识转化的角度构建出了教师自然合作的运行机制,希望能够从一个新的视角探寻教师专业发展中依靠自然合作方式达到个体与种群双重发展的途径。

本文为201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生态学视角下的教师专业发展之技术取向问题研究》(12YJc880080)、2010年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青年课题《美国虚拟大学发展研究》(EAA100357)及唐山师范学院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新课程背景下师范生信息化教学技能培养的研究与实践》(2012001011)的阶段性成果。

教师合作论文范文第11篇

关键词:本科教学;毕业论文;“团队”模式;综合素质

中图分类号:G642.47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1-0106-02

毕业论文是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计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本科教育不可缺少的一个实践教学环节。毕业论文在培养大学生探求真理、强化社会意识、进行科学研究基本训练、提高综合实践能力与素质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1]。通过毕业论文,创建一种新型的毕业论文教学模式也已经成为推进高校质量工程的重要内容,对学生整体综合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2]。

一、毕业论文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自21世纪以来,实践环节薄弱是本科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当前实践教学环节薄弱,严重制约了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3]。目前,大学生毕业论文质量和整体水平下滑,其原因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来自于学校方面。学校重视不够,具体体现在学生毕业论文经费、实验设备、实验用房等教学资源紧缺。二是来自于指导教师方面。例如部分指导教师的工作责任心不强、学术与技术水平有限、缺乏指导毕业论文的教学经验与方法、教学工作任务繁重、指导人数偏多等。三是来自于学生自身,例如学生对毕业环节认识不足、忙于就业、重视不够、平时缺少锻炼、理论知识不扎实等。这些问题导致毕业论文的选题、过程指导、论文评阅、学生答辩等环节不够严谨,影响了毕业论文质量;加之毕业论文管理工作难度较大,尤其是部分学生离校去企业实习,导致学校对学生监管不够,直接影响了毕业论文质量。因此,改革毕业论文教学模式,提高毕业论文整体质量,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是非常必要的。

二、团队毕业论文教学模式的实施

1.团队毕业论文教学模式的含义与优势。团队指导模式是一种在理工科大学生实践教学工作中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新机制和人才培养新模式[4]。我们的团队模式包含三层含义,一是指教师团队,根据团队中教师特点进行分工,同时也有利于对青年教师的培养,提高指导教师素质,加强教学团队建设;二是毕业论文与科研课题紧密结合,以教师承担的实际科研课题作为学生毕业论文题目,将科研团队与毕业论文相结合,即形成一种“团队—科研”模式来指导毕业论文工作,这样有利于开展大型科研课题,提高工作效率,利用有限的时间获取充分的实验数据;三是学生团队,根据课题研究内容,将一个大课题分成几个子课题,分配给不同的学生来完成,同时又要求学生注意到课题间的联系与衔接,使学生得到更全面的学习和锻炼,学生在毕业环节通过参与实际科研课题,通过系统培训与锻炼,强化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的培养,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与综合素质。

2.团队毕业论文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①教师团队的组建与分工。笔者所在毕业论文指导教师团队由1名老教师、2名中年教师和2名青年教师组成。老教师主要负责选题审核,保证团队的课题有较高起点,负责开题报告的审核,中年教师主要负责实验中仪器设备的使用、实验研究的开展等过程指导,加强对学生的管理与能力培养,指导学生撰写毕业论文与毕业答辩准备;青年教师主要负责文献查阅、科技文献阅读及外文文献翻译,青年教师更易与学生沟通,加强与学生的联系,了解学生状况,及时发现问题和掌握学生动态。在团队模式指导毕业论文过程中,教师应发挥团队协作精神,解决实验中遇到的问题,根据毕业论文进程中的各个环节开展不同的工作,对学生进行引领。②团队毕业论文教学模式的实施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团队模式指导毕业论文有利于对学生专业水平、创新能力、科学研究方法、系统思考、团队精神的锻炼。毕业论文实施的全过程能够使学生在前序课程中所学的与课题相关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得到实际运用与提升。本团队在毕业论文工作中采取一学年分阶段渐进完成、各阶段目标明确、每一阶段重点培养学生2~3项能力模式进行,采取的具体指导方式有教师讲解、跟踪指导、学生讨论、撰写总结报告等。要加强毕业论文全过程指导,实现师生良性互动。毕业论文工作在第七学期开题,整个过程分为开题阶段、研究阶段、论文撰写与答辩阶段。开题阶段,指导老师集中讲解、学生实践与讨论、老师总结与检查要分多次进行,重点培养学生文献查阅与整理、科技文献翻译、可行性方案论证的能力。研究阶段是后续撰写毕业论文的核心内容,也是学生团队真正发挥协同效应的过程。可按以下步骤进行:学生提出计划,老师检查并提出建议;学生实施操作,老师指导并督促;老师提出问题,学生思考、讨论并解决。注重加强学生遵守实验室各项规章制度、责任意识、质量意识、全局意识、创新意识和服务意识的培养,锻炼其基本实验技能,培养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边做边整理边总结,养成良好习惯。论文撰写与答辩阶段是检验学生综合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此阶段采取老师集中讲解—学生撰写—老师再讲解的步骤,经过几个轮回最终完成。坚持预答辩做法,在正式答辩之前,指导老师集中讲解答辩注意事项,团队教师与学生一起进行预答辩,学生与老师均给予点评,帮助学生积累一些答辩经验,也提供一次锻炼机会。正式答辩时学生按照答辩规则、程序、要求进行。此阶段重点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科研思维与应变能力。

在团队毕业论文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中,教师转变了观念,树立以学生培养为本的思想,增加了质量意识,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强化了学生的责任意识、质量意识、全局意识、创新意识、环境保护和服务意识,达到“知识—能力—素质”的整体优化效果,在提高了毕业论文质量和水平的同时,也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通知(高校厅[2004]14号)[EB/OL].[2008-11-06].

http:///edoas/website18

[2]常虹.提高工科院校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探讨[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5,(4):5-10.

[3]周济.大力加强教学工作切实提高教学质量[J].中国高等教育,2005,(1):3-7.

[4]汪灵,林金辉,龙剑平.理工科大学毕业设计(论文)团队指导法研究与实践[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会科学版),2008,16(4):88-91.

教师合作论文范文第12篇

【关键词】毕业论文;论文工作;医学信息

【中图分类号】G642.4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959(2009)09-0029-02

毕业论文是医学信息管理专业教学的最后一个实践性教学环节,既是对学生在校学习的综合检验和对学校及教师教学质量的全面、综合的检查,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及掌握技能途径。我院自2006年开始第一届医学信息学专业毕业论文工作,现已完成三届,本文就2006、2007、2008届学生毕业论文相关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旨在提高我院的毕业论文质量,改进我院毕业论文工作。

1 毕业论文工作分析

1.1 基地建设及其作用:我院医学信息学专业学生毕业论文主要是在高校论文指导老师的指导下,需要到相关医疗单位进行基础技能、医学信息获取、处理、整理技能及毕业论文设计能力的实习,这些能力的获得对做好毕业论文设计是至关重要的。为保证学生毕业论文正常顺利进行,我院建立了一批以医院为主毕业论文实践基地。

1.2 毕业论文指导教师:毕业论文是由学院根据专业需要聘任具有中级及以上职称或硕士及以上学历或学位,有较丰富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经验、较高的学术水平、教风严谨、责任心强,能够做到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的教师担任。2006届21名学生由16名教师指导,2007届25名学生由6名教师指导,2008届14名学生由5名教师指导,基本情况,见表1。

2 讨论

2.1 培养目标与教学计划:我院医学医学信息专业的目标是培养具备现代管理理论基础,计算机科学技术知识及应用能力,掌握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掌握系统思想和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以及信息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与能力,能够承担医疗部门信息设计、建设和管理,从事医学信息学工作的高级专业人才。根据我院该专业的教学计划,毕业实习及论文时间计18周(含10周的医院相关部门实习),我院该专业安排了10周的生产实习,主要内容为HMIS(医院管理信息系统)、CIS(临床信息系统)、LIS(检验信息系统)、PACS(医学图像存储与通信系统)、医保信息系统、医院网络和医学数据的建设与维护等。这说明毕业论文这一教学环节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受到高度重视。

2.2 基地建设及其作用:

我院选用的是具有一定的带教条件、科研条件与设施三级综合性医院,每个医院接收5-6名学生,分组安排到医院管理部门,护理部、各临床科室、病案室、检验科、影像科、信息科进行轮转实习。实习基地除负责指导学生进行基础技能、医学信息获取、处理、整理技能外,还对实习生政治思想品德、组织纪律及教育及实习生在本单位的人身安全负责。从三届学生的毕业论文实习基地的建设来看,我院高度重视毕业论文工作,根据实际需要建立和完善校内外实习基地,并充分利用校外资源,满足我院学生的毕业实习及毕业论文工作需要。

2.3 毕业论文指导教师:由表1可以看到三届毕业论文指导教师配备比较科学,正高级职称水平的老师呈上升趋势,高级职称的教师占的比例较高,2006届的62.51%,2007届62.5%,2008届60%,由于学院信息方面师资相对不足,2007届、2008届学生又没有聘任外单位指导老师,所以每位教师所带学生数呈上升趋势,由2006届每位教师平均带教1-2名学生增至2008届位教师平均带教2-3名学生。

2.4 毕业论文的选题来源:选题是做好毕业论文的基础环节,是顺利完成毕业论文的前题条件。从两届学生的毕业论文选题情况来看,选题是符合专业培养目标,满足实践教学基本要求,能做到一人一题并体现中、小型为主的原则,能较好地结合科学研究,大多能与指导教师的科研工作密切结合。来源于科研的选题比例分别是2006届占14.3%,2007届占44%,2008届占50%。呈上升趋势。来源于社会生产实际的选题尚未涉及。

2.5 毕业论文的选题内容:

从三届学生的选题内容来看,学生选题涉及医院信息管理类、远程医疗和区域化卫生信息、医学信息教育及培训、医学网站建设及标准化建设及医学信息其他内容各个方面。所有选题均属于医学信息学范畴,而且与我国医院信息化发展的最新进展紧密相联,有利于学生在撰写毕业论文的过程中综合训练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从分类情况看:研究医院信息系统(含电子病历)的及远程医疗和区域化卫生信息直接指导医院院的课题所占比例达40%~50%。

2.6 毕业成绩:毕业论文的成绩评定是对学生的写作态度、毕业论文的水平、答辩情况等的全面评判。由指导教师(占40%)、评阅教师(20%)、答辩小组(40%)三部分组成。从三届学生的毕业论文成绩分布,均成正态分布,组成合理,大多数学生成绩达到良好水平。

2.7 存在问题:首先,毕业论文实习基地尚待完善和扩充,到医院信息化管理程度较高的医疗卫生机构去实习,到目前为止学生的毕业论文实习只局限于医院各科室。第二,由于我院前二届学生不多,指导教师的配备只局限于学校的信息教研室老师及图书馆研究信息的老师,使学生联系社会生产实际内容课题缺乏。第三,通过三届学生的毕业论文情况来看普遍存在写作能力偏弱,外文翻译能力不强等情况。第四,学生由于受就业、考研、毕业前补考等影响,时间上把握不好,存在前松后紧的现象,同进存在论文书写上的不规范。

3 提高毕业论文质量的措施

在管理上必须健全完善的毕业论文工作的规章制度,规范的毕业论文质量标准与撰写规范;在质控上,要加强对毕业论文的全程指导和监督和反馈,严格毕业论文的前期、中期、后期质量检查;在基地建设上,建立、完善毕业论文实习基地并加强对基地的投入与建设;在教师方面,建立梯队型的指导教师队伍,坚持奖惩激励机制,选拔对工作高度负责,教学和学术水平较高,科研能力强,有实践经验的教师任指导教师, 并对指导教师工作有具体、规范的要求。定期举办毕业论文工作经验交流研讨会,不断提高指导教师的水平;在学生方面,应要求学生弄清完成毕业论文的目的、意义和作用,对毕业论文的格式,写作,文献资料查阅、收集,数据处理等提出全面具体规范要求[3],引导学生合理安排好毕业论文的时间,掌握好毕业论文的进度,正确处理好毕业论文与就业、考研及参加毕业前补考等关系。要提高毕业论文相关研究经费的投入,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抓好毕业论文的选题,打好毕业论文的质量基础,要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4]。

参考文献

[1] 方莉,唐中等.医学检验专业学生毕业论文质量问题思考[J].检验医学与临床,2008,5(2):120

教师合作论文范文第13篇

论文摘要:高校师资是高校教育质量的保障,高校师资的培训是高校教学和科研水平重要保障。师资培训的目的是建设具有优良素质、业务精通、富有活力、结构优化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本文分析了当前高校师资培训的状况,并提出深化高校师资培训的创新模式。

高等教育是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保障,在现有的教育体制中,高等教育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高等学校师资的培训工作是保障高等教育质量和水平的有力工具。师资培训工作的任务是建立一支政治素质过硬、专业技能水平较高、结构良好、富有活力的高水平的教师队伍。

高等教育师资培训一直以来都被当作高等教师师资力量建设的重要手段。在国家和各级教育部门中,定期进行教师素质和技能水平的培训。本文在现有的培训的方式下,进行了相应的创新和发展。

一、高校师资培训的目的

在高等教育中,教师是教育的执行者,教师的素质和水平一定程度上反映着高等教育的水平。对高校师资的培训需要从以下多个方面考虑。

1.提高教师教育观念,促进教师思想进步

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培养其热爱教育工作的热情。在教育工作中,执教者的思想观念水平,决定着其在教学工作中的态度。在高校教学活动中,只有深化教师思想改革,提高其认识水平,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性的投入到教学和科研工作中去,才能有利于整体教学质量和教育水平的提高。在人才培养工作中,首先注重的就是人才政治思想方面的培养。只有提高执教者的思想政治水平,才能在教育教学中言传身教,提高学生的整体思想素质和水平。

2.树立竞争和开放的观念

在高校教育活动中,要能主动投入到各项教学改革和科研活动中去,能够解放思想、开拓思维积极吸收先进的教学和科研理念,提高自己的竞争水平,努力实现自己在高校教育活动中的价值。要开放细想、活化思维创造性的处理各种教学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矛盾。通过竞争意识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通过改变观念来增强在教学活动中的能力。

3.提高技能水平,增强教师素质

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要能将理论和时间结合起来,做到既能讲述理论,又能投入实践的双师型教师。通过理论的学习,提高对实践活动的指导能力,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能力。科研水平和教学能力是体现一个教师业务素质的表现特征,高等教育不仅要执行教育功能,还要能将知识转化为社会生产力的能力,在投入到社会实践中来检验和推进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和人才培养的质量。

二、高校师资培训的方法

在高校教师师资培训中,包含理论培训和技能培训等放面。通常情况,理论培训和技能培训在一定程度上是分离进行,或者是有很少的结合性。高校教师师资培训可以通过理论培训和实践培训相结合的方式来实现。

1.理论培训

理论教育是高等教育中的重中之重,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学术修养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整体教学质量和水平。在各级教育部门和教育机构中,通常有定期的或者不定期的教育和交流活动。通过举办参观、培训会、年会和论文竞赛的形式,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通过进修、学历教育等方式来提高教师理论体系,促进其理论水平的提高。理论培训可以采用各种形式的学习活动和教研活动。

2.技能培训

随着高等教育的扩大和社会工作的需求,越来越多的需要提高毕业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这就要求高校教师首先要能做好实践工作,能依据实践经验进行理论和实践内容的结合。由于高校自身财力和物力的现在,在教育系统内,很难接触到前沿产品和完整的实践系统。通过利用假日和业余时间组织教师队伍进入工厂和企业进行定岗实习和技能培训,在一线上通过实际操作来提高技能水平。利用各种技能大赛和科研交流的机会,开阔眼界、提高认识,实现技能水平的提高。

3.理论培训和技能培训结合

在培训活动中,由于相关原因,使得理论培训和实践培训相对困难。一方面,由于教育和管理部分缺少必要的物质条件,无法满足实践培训的需要;另一方面培训的过程比较短暂,不能充分使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甚至培训的人员也缺乏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经验,这样就造成了在培训中,理论和实践相脱节,造成培训效果不佳的后果。

三、高校师资培训创新模式探讨

高等教育的水平决定着一个社会发展的动力的高低,在现有的高等教育中,由于各种原因,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和矛盾。尤其是高校教师师资的提高关系到整个高等教育水平的提高。

在培养创新意识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现有的社会和企业资源,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实践技能能力。

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对于高校教师,不仅要能理解和深入研究理论知识,还要能将理论知识充分应用到实践过程中。在高校师资培训中,可采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模式,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投入到实践活动中去。在具体形式上,可以通过下企业,进工程的方法,在实际工作中提高教师的动手能力,丰富实践经验,开阔思路和视野。

2.知识和科研相结合

科研水平是一个学校的综合能力的象征,也是一个教师自身素质和能力的体现。通过科研成果一方面可以促进教师提高理论水平,促进学校研究和整个行业发展;另一方面能促进社会进步,提高知识和实际社会相结合的程度。反过来,科研水平的提高能促进教学水平的发展,使得教师视野扩大,理论水平提升,思考和传授知识的角度和水平高度发生转化,有利于综合能力的提高。

3.激励模式

通过激励提高教师对自身水平提高的动力。国家成立相关基金和学会,用来扶持高校教师的科研和学术活动。在高校和各级教育部门组织的活动中,通常会有相应的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利用科研项目奖金、论文奖金和各项资助奖励政策,提高教师提高自身素质和竞争能力和意识。通过精神和物质上的奖励,形成浓厚的学术氛围,培养竞争的环境和创新的意识。

高校教师培训工作只有将理论和实践工作综合起来,通过对教师理论和实践技能的综合培训,才能发挥其重要作用,真正意义上提高高校师资整体素质,促进高校教学和科研水平的发展。

四、总结

在现有的高校师资培训工作中,要充分发挥教师主体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其自觉意识,以各种形式来促进教师教学理论水平和实践技能的提高,为高等教育的发展和社会生产力的进步作出应有的贡献。

本文针对高等教育中的问题和师资培训中的情况提出了对师资培训的创新模式。给出了相关的培训方法和依据,希望能对教师培训工作起到一定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陈韶荣.职校教师职业倦怠及其相关因素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2]王兆君,刘文燕.新时期高校师资队伍建设探索[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6,(10)

[3]王建初、刘铭东.德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J].比较教育研究,2005,(09)

教师合作论文范文第14篇

关键词:毕业论文;质量;因素;质量保证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3-0225-03

学生撰写毕业论文,一方面是对学生入学以来所学的知识进行一次全面的考核,另一方面是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培养和提升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基本原理、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着重要作用。如何加强毕业论文工作管理进而提升学生毕业论文质量已成为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不容忽视的课题。

一、影响文科毕业生毕业论文质量的主要因素

为了进一步凝练影响文科类本科专业毕业论文质量的主要因素,笔者在走访相关专家进行初步调研的基础上,初步拟定了可能的因素有:学生考研与就业、学生专业水平、学生写作态度、教师指导水平、教师指导态度与重视程度、奖惩机制、论文选题质量、过程管理措施、监督机制、相关管理层级职责清晰度、实验室条件、教师指导手段、文献收集难易度等几个方面。为了找出主要因素,笔者编制了调查表,对在淮高校的应届文科毕业生和毕业论文指导教师进行了调研。通过实地调查和数据统计,得出每一可能因素的认可率如下:学生考研与就业:30%;学生专业水平:38%;学生写作态度:70%;教师指导水平:28%;教师指导态度与重视程度:92%;奖惩机制:80%;论文选题质量78%;过程管理措施68%;监督机制:81%;相关管理层级职责清晰度:71%;实验室条件:41%;教师指导手段:28%;文献收集难易度:18%。假设以超过50%的认可率为主要因素(即大部分人认可),得出影响毕业论文质量的主要因素有:学生写作态度、论文选题质量、奖惩机制、过程管理措施、监督机制、教师指导态度与重视程度、相关管理层级职责清晰度等几方面。学生考研与就业虽在很多文献中作为影响毕业论文质量的主要因素,但这里调研的结论并不支撑,经进一步分析,可能的情况是学生的精力较充分,经合理安排,是完全可以解决好就业、考研与论文写作之间的矛盾的;奖惩机制成为影响的主要因素在其他很多同类文献中尚少见,可能的原因是奖惩机制的存在,对老师是一种压力,同时也是一种动力,只要设计合理,是有利于督促教师严格要求学生,进而提升毕业论文质量的;文献收集难易度在不少文献中也作为主要因素,但这里的调研结论也不支持,可能是调研的对象相对集中,没有感受或很少感受到这方面的差别,抑或目前条件较好,以前是主要因素,但现在已不是了。

二、目前毕业论文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对照前面所凝练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后期调研对相关开放型问题答案的分析和处理,目前毕业论文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1.毕业论文选题本身有问题。毕业论文的选题是毕业论文中非常重要环节,题目质量将直接影响到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学生毕业论文的质量以及学生知识水平的提高。但目前教师对毕业论文采题并不是很重视,有些选题没能起到综合培养学生基本技能和综合能力的作用,以致先天不足,后期再怎么努力也很难写出高质量的论文。

2.校、院、系管理职责不清。目前相关的毕业论文管理制度基本上是学校层级出台的,对整个学校的毕业论文管理工作起宏观指导作用。但由于不同的学院、不同的专业情况不同,而学院又没有出台更细的、更有针对性的相关管理细则,仅依赖于学校的制度而又不能完全适用学校的制度,从而导致各层级职责不清,管理混乱,不利于提升毕业论文的整体质量。

3.学生对待毕业论文态度不够端正。一方面,由于学生没有经过论文写作的基本训练,不知道论文写作的基本要求,同时又不愿意花费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在毕业论文的写作上;另一方面,由于有不少学生对实践教学环节不够重视,尤其是没有以严肃认真的态度对待毕业论文工作,在撰写毕业论文过程中存在拼凑现象,其结果就是毕业论文的质量不能得到保证。

4.指导教师指导缺乏动力。对很多指导教师来说,由于缺乏必要的奖惩措施,且监督缺乏,没有任何压力,怎么指导都一样,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想法,对学生放任不管,指导过程马虎,监管欠缺,放松对学生的要求,给分随意,甚至到最后学生还不认识指导教师!造成毕业论文质量达不到应有的要求。

三、构建“333”质量保证体系

针对目前高校毕业论文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为了提升毕业论文质量,有必要构建“333”质量保证体系,即构建校、院、系三级组织管理体系,明确管理职责;明确论文选题的三个原则;构建毕业论文领导小组、督导小组和指导教师三级监督体系。

1.科学构建校、院、系三级组织管理体系。为做好毕业论文的管理工作,应建立校、院、系三级管理体系,明确不同管理职级的工作职责。(1)学校职责。学校的毕业论文管理工作明确由校教务处负责宏观管理,综合考虑学校定位和生源条件,制订毕业论文相关管理制度和工作要求,并根据上年度毕业论文工作情况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对当年度的毕业论文工作提出指导性意见;在当年度毕业论文工作过程中,及时开展检查与评比并进行最终的毕业论文总结工作。(2)学院职责。在遵循学校毕业论文总体原则要求的前提下,学院负责制定相应的工作标准和工作细则,根据专业教学要求,制定院内各专业的毕业论文大纲;统一制订毕业论文工作计划,明确进度要求,实现“人、事、时”的统一;结合学院特点统一制定评分办法和评分标准并严格实施;组织毕业论文动员工作,统一思想,统一要求,做好毕业论文准备工作;制定毕业论文过程监控办法,明确监控主体和监控内容,并做好总结工作。(3)系职责。按照学院的统一布署,负责毕业论文工作计划的具体实施,根据人才培养目标,研究制订毕业论文专业教学大纲;系主任与教研室主任一起,根据毕业论文指导教师资格统一要求,安排落实指导教师;与专业负责人一起审定毕业论文选题,根据专业特点和校、院总体要求进行毕业论文工作动员;在毕业论文进行过程中,及时与指导教师沟通,了解学生论文进展情况,对中期检查结果进行审定;与教研室主任一起组织本教研室教师进行毕业论文的评阅、答辩及成绩评定工作。

2.论文选题须遵循三个原则。毕业论文题目的选择要符合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1)论文选题“三度”要适中。论文选题“三度”指题目的难度、深度和广度,毕业论文选题应有一定的难度、深度与广度,使学生在原有的水平和能力基础上有适当提高;鼓励学生创新写作思路、研究方法、研究视角并充分利用现代化的研究工具;要求学生写作工作量饱满,在规定的时间内经过努力能按时完成论文写作任务。范围过专、过窄或课题内容简单,达不到综合训练目的的论文选题不得作为毕业论文选题。(2)论文选题要结合实际。选题要结合生产、科研或其他实际任务,立足于用所学专业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特别是那些既能满足教学要求,又能联系生产和科研的实际课题,实现教学、科研、生产的有机结合。作为文科专业,结合实际课题应达到课题总数的70%以上。(3)论文选题要符合专业培养目标。毕业论文要使学生能够得到综合的训练,选题必须符合专业培养目标,撰写论文所用的基本原理、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必须与学生所学基本知识具有高度的相关性,与专业培养目标具有高度的统一性,不符合专业培养目标要求的论文选题不得作为毕业论文选题。

论文选题须就难度、深度、广度、结合实际程度、专业培养目标的符合度等方面经所在专业论证和专业负责人审定后生效。

3.构建基于过程管理的毕业论文领导小组、毕业论文督导小组和指导教师三级监控体系。(1)成立毕业论文领导小组。毕业论文领导小组由学院主要领导、系主任、各专业负责人及相关专家组成,毕业论文的整个过程复杂,涉及面广,从教师采题、组织论证、学生选题、开题答辩、实习安排、实验条件的保证等都有赖于领导小组的统一协调;学生、指导教师、评阅教师对论文质量的评判不一致时的协调与判断也离不开这样一个“仲裁机构”;对各系毕业论文工作进度的把握、中期检查的组织、后期答辩的组织与协调也需要领导小组的直接介入。(2)设立毕业论文质量督导小组。毕业论文督导小组一般由学院教学督导、教研室主任组成,对毕业论文过程的前、中、后三个时期进行检查,以此来促进毕业论文工作的顺利进行。(3)前期检查。检查的重点之一是选题,重点之二是细化的毕业论文工作计划,具体来说就是论文选题是否符合要求、进度安排是否符合学院整体要求、可操作性如何、开题答辩情况如何等几方面。(4)中期检查。中期检查工作重点在于对毕业论文进度的监控、毕业实习质量的监控、教师指导质量的监控等。同时了解毕业论文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及时与领导小组沟通并解决问题。(5)后期检查。重点检查学生是否严格按照任务书的要求完成毕业论文工作,完成的质量如何,指导教师、评阅教师对同一论文的认可度上的差异(评分)是否在允许的误差范围内,指导与评阅教师的评语是否符合规范等。(6)提升指导教师的质量意识。(7)明确指导教师资格。毕业论文指导教师应由相应专业背景和讲师以上职称并有一定本专业实践经验的教师担任,要求对工作认真负责,熟知毕业论文工作规范。经个人申请,专业负责人审核,并经院领导小组审查合格并批准后方可担任。(8)明确指导教师的工作职责。指导教师的主要工作职责有:采题、编制《毕业论文任务书》,并按任务书的要求定期检查学生的工作质量;指导学生撰写开题报告和毕业论文;根据学生的工作态度、能力、论文质量等写出指导教师评语或评阅其他老师指导的学生论文;组成答辩组参加毕业论文答辩工作。(9)构建基于提升毕业论文质量的奖惩机制。学院要明晰奖惩制度,根据教师指导毕业论文的质量给予表彰或惩处,指导学生毕业论文所获得的酬劳,必须与其指导质量挂钩,具体可根据指导毕业论文质量积点分进行奖惩。积点分的设计必须综合反映一个老师在毕业论文工作过程中的所有工作,具体来说应综合考虑两个方面,一是指导的学生论文质量,二是评阅的论文评分与评分标准的契合度。积点分的计算模型如下:积点分=所指导学生论文质量得分+教师评分的准确度得分。其中,所指导学生论文质量得分计算方法为:优秀计为5分,良好计为4分,中等计为3分,及格计为2分,不及格计为1分,所指导学生论文平均分即为此得分;指导教师评分的准确性得分由学院领导小组组织院内外5~8名专家分别根据学生毕业论文质量,对照评分标准进行打分,所打分值平均或加权平均后与教师评分进行对比(包括指导教师评分和评阅教师评分),如果分差在5分以内(不含5分),计为5分,如果分差在5~10分(不含10分),计为4分,如果分差在10~15分(不含15分),计为3分,如果分差在15~20分(不含20分),计为2分,如果分差在20~25分(不含25分),计为1分,超过25分计为0分。将教师指导和评阅的所有论文打分准确度都计算完毕后的平均得分即为此得分。

根据积点分对某专业学生进行排名,据此作为奖惩的依据。譬如,对于排名在后10%的老师要扣掉一定比例的毕业论文指导酬劳作为排名前10%的教师的奖励,从而给教师在指导毕业论文的时候有一个约束。同时,设计毕业论文优秀指导教师的遴选标准,如积点分排名必须在前一定比例,同时所指导学生论文得分和教师评分的准确度得分不得低于相应的分值。毕业论文工作是高等院校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毕业论文质量的提升离不开科学的管理机制,须制定科学的质量保证体系,包括组织机构的构建、选题原则的确立和完善过程监控,从而保证毕业论文质量。

参考文献:

教师合作论文范文第15篇

第一节技师论文指导的意义与要求

一、技师论文指导的意义

技师专业论文是在有经验的专业教师或高级考评员的指导下,由技师申请者独立构思并完成的一种文章。技师专业论文是技师申请者在培训期末向鉴定单位交的一份书面成果。从指导教师的角度讲,指导技师申请者写技师专业论文,是指导教师在培训期间所做的一次重要理论联系实际的训练。由于大多数技师申请者写专业论文的经历不多。许多人不了解技师专业论文写作的意义和如何撰写技师专业论文。实践说明,生产第一线的技师申请者在撰写专业论文的过程中,特别需要指导教师的帮助和指导。技师专业论文的指导过程,是教学相长的过程,也是指导教师检验其教学成果的重要方面。通过技师申请者把自己的工作经验总结提高,上升到理论的高度,是应用综合理论知识分析实际问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生动反映,也是对教学与指导效果的一次全面检查。尽管有的技师申请者平时工作、学习情况较好,甚至做出了一定的成绩,但对理论与实践的综合总结,以及文字组织能力等方面的原因,不一定能写出质量较高的技师专业论文。除了技师申请者的基础理论素质、实际技能素质和整体综合素质等方面的原因外,从指导教师的教学和指导方面分析,也会存在某些不足。对指导教师来说,这恰好是指导技师申请者撰写技师专业论文的重要收获。另外,技师专业论文是留给社会的一份宝贵的文字资料,对于实践经验的积累有着及其重要的作用。教学与指导的过程是一种双向交流和沟通的过程,技师论文申请者从培训单位获得了系统的理论知识,能够将长期工作实践中的经验科学化、系统化,把科学技术素养提高到更高层次。同时,技师申请者也以各种方式影响培训单位,许多技师申请者的实践经验、才华、见识等等,都给培训单位和指导教师留下宝贵的财富,其中不乏具有真知灼见的优秀作品。培训单位可以用它来丰富教学内容,启发教育后来者,成为很好的教学参考资料和可以借鉴的材料。也可以用它来分析解决某些具体实际问题或理论问题,填补这些领域科技研究的空白。还可以推荐给有关部门或各种出版物,对社会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二、对指导教师的基本要求

胜任指导教师的工作,必须具备一定的素质,并懂得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指导教师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1.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高级考评员或技术人员。

2.具有有关专业的较高理论水平和文字水平。

3.对技师申请者的论题具有较深的理论水平和较丰富的实践经验。

4.精通职业技能鉴定的工作。

(一)思想修养

作为专业论文指导教师,首先应为人师表,具有较高的思想素养。一个教育工作者培养的是合格的人才,而人才具有多方面的含义,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高尚的人品。指导不仅仅是要帮助技师申请者提高技师专业论文的质量,更要注意以自己高尚的思想品格进行积极的导引,要想做事先学做人。如果一个指导教师为人自私自利,不负责任,他就不配承担指导教师的神圣职责。

技师申请者的思想水平是参差不齐的,有些属于积极进取努力学习的,对于这些技师申请者,指导教师应积极与之配合,使他们能人尽其才,充分发挥自己

的水平,写出高质量的技师专业论文;有些技师申请者思想水平一般,对这些人,指导教师应引导他们追求高尚人品的愿望;而还有一部分技师申请者则思想懈怠,不求进取。指导教师对这部分人不应嫌弃,不宜过分批评和指责,要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督促并指导他及时完成技师专业论文的写作任务。

(二)理论修养

俗话说,“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要有一桶水。”,因此,指导教师应有广博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不仅对本学科的理论与实践有精深的见解,对周围的相关学科也应该有深入的了解。特别是现代科学迅速发展的今天,各学科相互渗透,互相影响,分化交叉,指导教师更应对现代各种新理论、新工艺,以及边缘科学、交叉科学都要有广泛的涉猎。只有这样指导教师才可能站在更高的高度审视和指导技师论文申请者的专业论文。

(三)文字修养

技师专业论文是撰写者对自己对本职业(工种)所涉及的技术方法进行科学探索和总结的文字表述。因此,写作水平的高低对技师论文的质量将产生较大的影响。指导教师在这方面应有较深的造诣,既要有本专业论文写作的相关知识,又要具备一定的语法和修辞方面的素养。否则即使专业论文的内容水平很高,但文中出现很多语法错误和错别字,而指导教师不能及时发现和纠正,也就无法保证指导技师申请者高质量地完成专业论文的写作。

第二节技师专业论文的指导内容与方法

一、指导内容

技师专业论文是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完成的,论文指导教师对论文的质量好坏起着关键的作用。因此,技师专业论文指导教师必须努力与学员相互配合,积极做好指导工作。

技师论文指导的任务是多方面的,但归纳起来基本上有以下九个方面: 第一,对技师申请者所选定的专业论文题目进行审核。

选题是技师专业论文写作成败的关键,选择恰当的题目即可使技师申请者充分发挥自己的才智,又能使专业论文具有较高的实际价值或学术价值,对于整篇技师专业论文的质量关系极大。

指导选题主要遵循两条基本原则:一方面要有一定的理论和实际意义,另一方面要适合专业论文撰写者的具体情况。即要选择那些客观上对本职业(工种)具有较高的价值,主观上又有能力完成的题目。如果选择的题目内容平庸,既无理论价值又无实际意义,高水平、高质量就无从谈起。

好的选题还要有好的资料,否则,再好的题目,如果资料搜集困难,实验手段缺乏,或者超出了技师申请者自身的学识和能力范围,写好专业论文也是一句空话。这就要求指导教师必须有本专业扎实的基础知识,又要对技师申请者的具体情况有深入的了解。只有这样才可能选择合适的技师专业论文题目,使专业论文具有一定的理论水平,可以充分发挥技师申请者的特长,使技师论文在一开始就建立在坚实的基础之上。

第二,帮助技师申请者制定撰写技师专业论文的规划并督促完成。

撰写技师论文的过程是由多项工作构成的一个小系统工程,必须认真规划每一个步骤,从选题到完成必须排出撰写日程表。只有这样才能使整个写作过程井井有条,按时完成。

第三,指导搜集资料。

搜集资料是撰写技师专业论文的重要步骤之一,否则专业论文将成为无源之

水、无本之木。写作的资料包括各种文献资料、报刊杂志等。指导教师要向技师申请者推荐具有参考价值的参考资料,并帮助技师申请者解决收集资料中所遇到的困难。这就要求指导教师平时要博览群书,浏览各种报刊杂志,注意发现有用的材料,特别是对技师申请者论述问题直接相关的资料,以便正确推荐。

第四,撰写的专业论文需要进行社会调查,以便用收集的第一手资料作为论据,指导教师就应对如何开展社会调查进行具体的指导和帮助。

第五,指导立意和拟定专业论文提纲。

实际上的选题过程就是在很大程度上确立了专业论文的主题,而立意只不过是进一步明确化和细化,将专业论文的论点、论据和论证的主要内容确定下来。在此基础上考虑安排专业论文的整体结构并拟定专业论文提纲。指导教师应根据专业论文所要表现的内容审查论文提纲是否层次分明,重点突出,逻辑结构严密等。

第六,撰写草稿。

从开始起草到专业论文最后完成的整个写作过程中,指导教师在写作的各个阶段都要对专业论文写作进行正确指导和审查,使技师申请者能够始终沿着正确的路径完成专业论文的写作。

第七,修改。

检查和修改是专业论文最后定稿前必不可少的步骤。像任何事物一样,一切文章都不可能完美无缺,总存在各种缺点和错误,需要不断地修改、完善。

指导技师申请者修改技师专业论文,首先,要审查专业论文是否脱离主题。如果文章脱离了主题,整个专业论文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必须予以纠正。但整篇文章脱离主题的情况是不多见的,往往是部分内容与表现主题关系不大或有所偏离,应考虑舍弃或纠正。其次,要调整结构,检查专业论文结构是否合理。主要是文章的层次分明有序,重点突出,逻辑结构严谨。如在这几方面有所欠缺就应做适当调整。再次,要推敲语言。有些学员语文基础较差,所写的技师专业论文难免有文字粗糙,词不达意或用词不准确等问题,自己又难以发现,指导教师在审查指导专业论文时应注意纠正。就是较好的文笔也难免有疏漏之处,对于语言的推敲也同样必要。

第八,写出评语和意见。

技师专业论文审查完成之后,指导教师应对专业论文写出自己的评语和意见,供技师申请者和评审委员会参考。

第九,指导答辩。

答辩是对技师专业论文进行“验收”的最后也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阶段,其目的旨在进一步审查专业论文,了解专业论文作者对该专业论文所论述论题的认识达到何种程度,考察技师专业论文作者对专业知识掌握的深度和广度以及审查论文是否是技师申请者自己独立完成等情况。

一般技师申请者对答辩缺乏经验,指导教师应帮助做好答辩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并告诉他们答辩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应对的措施。

二、指导方法

技师专业论文指导教师的指导方法并无固定模式,每个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大都总结了自己的一套方法。但这其中也存在一些具有普遍性的规律。归纳起来基本有以下几个方面。

1.技师专业论文反映的是技师申请者自己的观点、实际工作的总结和研究成果,因此,应由其独立完成,指导教师只是起辅导的作用,不能包办代替技师申

请者完成各项撰写工作。指导教师应注意启发独立思考,发挥技师申请者本身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否则就失去了撰写专业论文的意义。

2.指导教师进行指导的目的是协助技师申请者发挥自己的能力,提高专业论文的质量,使之不走或少走弯路。因此,指导教师所做的只是提供帮助和原则性建议,具体工作应由技师申请者自己去完成,并对撰写工作中的问题及时发现和提出忠告。

3.技师申请者对本专业基本理论知识的认识和论文的观点往往有欠缺之处,需要进一步拓展其宽度或深度,而他们一般缺乏从更高的层次来认识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指导教师以探讨式的态度,启发技师申请者将自己的认识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从而使专业论文提高到更高的水平。

第三节技师论文的评价方法

一、评价准则

评价技师专业论文,要坚持评分的标准,研究评语的写法,做到判分准确,评价公正,评语规范严谨。

一、技师专业论文评阅成成绩的标准

技师专业论文的评定成绩一般分为优(90~100分)、良(80~89分)、中(70~79分)、及格(60~69)分、不及格(60分以下)五个档次。

(一)优

l.能很好地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与本职业(工种)的有关知识。

2.能密切联系本职业(工种)、本单位的工作实际。能够以正确的观点和方法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正确、全面,具有一定深度或有所创见,对实际工作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3.中心论点突出,论据充足,写作结构严谨,层次分明,文理通顺,表达能力强。

4.材料典型、真实、丰富,数据可靠,能运用科学方法进行加工整理。

(二)良

1.能较好地运用所学理论与本职业(工种)的有关的知识。

2.能较好地联系工作实际,能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比较正确、全面,对指导现实工作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3.中心论点明确,论据较充足,写作结构合理,层次较分明,文句通顺,有较好的表达能力。

4.材料比较丰富,数据基本可靠,能较好地进行加整理。

(三)中

1.能一般地运用所学理论与本职业(工种)的有关的知识。内容较充实,具有一定分析问题的能力。

2.能联系工作实际,分析问题比较正确,对现实工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3. 中心论点基本清楚,具有一定论据,结构较为合理,层次较分明,文句通顺,有一定表达能力。

4.材料具体,进行了一定的加工处理。

(四)及格

1.在理论上没有原则性错误,能基本掌握和运用本职业(工种)的有关知识。

2.基本能够联系工作实际,能表达自己的观点,有一定的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但分析问题较肤浅,或只能罗列现象,中心不够突出。

3.有一定的论据,主要数据基本可靠,文句尚通顺。

4.有一定的原始材料,有一定的数据。

(五)不及格

符合以下条款之一者即评为不及格。

1.在理论上有原则性错误,掌握有关本职业(工种)的专业知识很差。

2.中心论题不明确,层次不清,逻辑混乱,结构松散,文理不通。

3.材料零乱不全或主要数据失真,加工整理差。

4.主要内容基本抄袭他人成果或属他人的专业论文。

二、评语

技师专业论文的评语有两种,一是高级考评员意见,二是答辩委员会意见。

(一)高级考评员意见的写法

高级考评员意见,主要是从技术和写作角度对全篇专业论文做出评价。评价要点是:

l.观点是否正确;

2.论据是否充分;

3.分析是否全面;

4.结构是否合理;

5.语句是否通顺;

6.有无实际意义。

(二)答辩委员会意见的写法

1.回答是否准确;

2.思路是否清晰;

3.语言是否流畅;

4.答辩态度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