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机械工业发展范文

机械工业发展范文

机械工业发展

机械工业发展范文第1篇

机械工业有着“工业的心脏”的称号,它是其他经济部门发展的生产手段,也是所有经济部门发展最重要的基础,同时它还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工业化程度的重要评估标准。为此,我国政府提出了“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指导方针,指导机械工业企业以发展调整产业结构,改革企业技术,整顿企业内部管理阶层,提高经济效益以促使我国的机械工业快速、健康发展。

1 机械工业的涵义

机械工业又称为“机器制造工业”或者是“机械制造工业”,主要是制造工业机械。机械工业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机械工业是指凡是用金属切削机床来从事相关工业生产的工业部门。狭义上的机械工业是指机械制造工业,如今大多数都是从狭义上来理解的。目前机械工业一般包括矿山设备、农业机械、动力设备、冶金设备、工作母机以及化工设备等等制造工业。

2 我国机械工业发展中常见问题

2.1 产品结构的差距。我国机械工业的快速发展,主要依靠技术引进和赶超型发展战略,加之中国劳动力丰富而资金相对短缺,致使机械工业的科技开发明显滞后。虽然我国机械工业的产品数量已经位居世界前列,但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精、尖产品比较少。2000年,我国汽车生产超过200万辆,但是关键技术都来源于国外大型汽车公司,很多关键部件国内尚不能生产,需要依靠进口。我国机械工业产品的质量虽然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但大量的机电产品的质量可靠性、外观设计、内在性能仍存在很大差距。比如数控机床和精密机床的可靠性差、质量问题严重,轴承、液压件、密封件等基础件产品水平低、品种少、满足度低、质量不稳定。工程机械目前只能生产中小型产品,大型工程机械、大型火电设备的技术能力十分薄弱。

2.2 机械工业的技术创新和技术开发能力相当薄弱。我国目前的机械工业的技术创新和技术开发能力相当薄弱。机械工业的创新能力较低,新产品更新速度相当缓慢,国外的产品更新一般是3~5年,我国几乎要10年才可以取得技术上的突破,才能推出新的技术产品,这只达到了国外发达水平的1/3。技术上的创新开发能力过低是机械工业中最常见、最需要解决的问题。

2.3 机械工业技术工人缺乏。我国的机械企业缺乏优秀的技术工人,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认为只有读书才是最好、最体面的出路,技术工人低人一等,因此都不想学习机械技术,导致企业所需要的技术性人才的缺失,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企业的发展。导致很多企业虽拥有先进的机械设备,但却没有技术型人才,无法进行正常生产,更无法保证生产的产品质量。

2.4 机械工业设备落后。我国机械工业的生产设备较落后,至今还停留在20世纪的发展水平。而且我国的机械大多数依赖于国外进口,很少研发生产。由于进口机械一般价格昂贵,企业为了节约成本,不会及时引进、更新新的设备机械进行生产。虽然我国机械生产速度较快,但是生产效益却不高,还达不到国际化水平的一半,严重影响了我国在国际上的工业形象。

2.5 机械生产中安全性低。我国在机械生产中,由于机械的技术含量较低以及对操作人员的安全保障措施不够完善,因而对操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威胁。据统计,我国因为机械安全设计和考虑不到位,在使用过程中造成的工伤数目每年至少有上万人,这就需要我国政府和企业重视并严格采用生产质量好的,安全性高的机械投入生产。

3 解决措施

3.1 建立合理、公平竞争的稳定的市场环境。规范经济市场,为机械工业的发展提供一个稳定的市场环境;企业之间公平合理的竞争,可避免打击企业发展的积极性;良好的市场环境和合理的政策能够使企业有更好地发展空间。当然,对于违背公平竞争的市场经济原则的企业要给予惩罚,以稳定市场环境。因此,只有确保企业有一个稳定和公平的发展环境,企业才能更好更快的发展,同时也才能避免恶性竞争,提高产品质量。

3.2 提高企业经营水平,与国际接轨。首先,提高机械工业企业的经营水平,与国外企业接轨,将先进的生产技术设备和充足的资金引进。然后,将先进的生产技术设备消化、吸收为己用,再以它为基础,研发新的技术和设备,以此赶超国际生产水平。虽然企业开发新的核心技术来提高技术水平,提升我国的生产经营水平,与国际接轨,以使我国经济发展快速融入经济全球化的氛围,但是切不可在与国际接轨中丢失自我,丧失经济,被国外企业所控制。

3.3 增加对技术研发中心的投资,建立自主研发技术的经济体系。(1)加大对企业技术研发的投资,改变我国机械企业技术落后的局面,使我国的机械产品从单一转向多元化发展。(2)自主研发机械技术,不依赖国外生产技术,建立自主研发技术的经济体制。(3)通过技术研发提高我国机械企业的竞争力,促进企业自主进行产业升级,让科技带动生产,更好地促进我国机械工业的发展。

3.4 调整产业结构,自主实行改革,提高竞争力。我国机械企业的产业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问题,我国应该实行自主改革,提高生产水平,发展新的产品结构,科学合理的发展企业经济,在原有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特点进行调整,以求进一步适应企业的发展,不断提高企业自身的竞争力。

3.5 重视国民教育,推进人才强国策略。我国机械工业中技术人才的短缺是阻碍机械工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应尽快加以解决。首先,我国要重视国民教育,大力培养专业的技术性人才,推进人才强国策略,改变人们的传统观念。其次,加大对技术人才培养的投资,培养更多更优秀的技术工人和人才,为企业发展服务,为我国机械发展服务,同时技术工人也能通过较好的政策和福利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最后,专业性技术人才的培养是我国机械工业中发展最应重视的问题,国家和各企业一定要注意培养人才,实现靠科技、人才强国。

参考文献

机械工业发展范文第2篇

1.1高端装备自主创新稳步推进

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具有技术密集和资金密集的特点,是促进机械工业技术升级和发展的重要依托。随着信息装备技术、工业自动化技术、数控加工技术、新型材料技术等高科技技术成果逐渐运用到制造产业中,使得机械产品不断高技术化,因此高端装备已成为市场竞争取胜的关键。我国高端装备的自主创新之路是实现工业强国地位的战略重点,当前呈现出稳步推进的态势。其一,基础制造装备专项已取得一些创新成果,例如大型先进水堆核电专项已开始实施、大型铸锻件和核电配套泵阀国产化取得明显进展;其二,部分高端装备出口竞争力上升;其三,新能源设备的自主创新取得新进展,大型直驱式风电设备配套所需的变频控制系统的建立,标志着这一关键技术已不在依赖他国。但同时,我国作为一个装备制造业的大国在技术水平上还与发达国家存在不小的差距,粗放式制造模式面临严峻的挑战。

1.2结构调整取得阶段性成效

首先,机械制造产业在资本结构调整上已初见成效,多元化的资本结构大大提升了行业内生产发展的活力。一方面国有大型企业在市场中继续发挥主力军的作用,民营企业则表现出强有力的抗风险能力,其中三一重工、、徐工机械、柳工、山河智能等一些机械行业具有代表性的上市公司对机械工业的稳步发展功不可没。其次,在产品结构方面,新产品发展势头良好,全行业技术创新活动呈现活跃状态。随着资产结构的调整,高强度的投资带动全行业的装备水平大大提高,促使技术产品向大型化、高参数化发展。

1.3进出口贸易逆差变顺差

随着我国机械产业对外贸易规模扩大,机械产业对外贸易已扭转逆差局面,实现外贸顺差。2008年我国达到外贸顺差的历史最好水平,虽然此后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以及国家的贸易调控作用,机械工业对外贸易顺差开始减少,但仍维持较高水平。此外,机械产业的外贸结构也不断优化,工程机械、数控机床、发电设备、汽车等技术含量较高的产品出口发展迅速。

2我国应对机械工业发展的新挑战

近年来,我国机械工业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正在缩小,国际地位不断提高,但机械工业在运行中仍面临着严峻挑战,各行业发展不平衡、总量增长和结构调整的双重压力、转型升级和转变发展方式等问题是企业发展需要着力解决的工作难点。

2.1世界经济复苏过程缓慢,不确定因素增多

良好的宏观经济局面是促进行业发展的基础,机械行业也同样受益于稳定的宏观经济局面。然而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世界经济复苏过程依然缓慢,固定投产和下游行业复苏前景仍不明朗,不利于机械行业的转型升级。此外“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之风加剧了国际金融市场流动,导致货币汇率过度波动与无序调整,大大提高了发展中国家输入性通货膨胀的风险。

2.2西方国家加快调整科技和产业发展战略

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发达国家将经济工作的重点由虚拟经济转为实体经济,并提出机械制造业技术融合、服务思维、全球产品开发、更新生产策略的发展路线。发达国家重新重视实体经济并不是回到传统制造业模式而是将重点放在高端制造业领域,这种战略模式对我国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的机械工业结构调整工作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2.3对外贸易摩擦增多,出口市场前景不容乐观

首先,在出口方面部分小企业在出口中采取低成本、低价格、低档次的竞争模式,这一模式使得国际贸易争端不断加剧,对外贸易摩擦增多,使得我国越来越成为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打击的对象,存在反倾销风险;其次,人民币汇改启动使得对美元汇率持续上行,机械产品进口因此继续高速增长,高端装备的自主创新困难增大。

3现阶段我国机械工业发展对策

3.1自主创新能力战略

我国机械工业要从制造强国向创造强国转变必须要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做起。我国传统的机械工业存在过度依赖能源与资源的问题,因此科技、体制机制管理与人员培训上的创新是要解决的首要问题。首先,当前我国申请的国际专利仅相当于美国的九分之一,因此企业要力争在局部领域实现技术创新的有效突破,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其次,低附加值和低技术含量是我国出口产品的主要问题,自主品牌严重不足。因此各个企业为了实现创新驱动这一目标不仅要加大对技术的研发投入更要将创新品牌的建设纳入工作内容,加强企业创新体系的建设和创新人才的培养。

3.2实施“绿色为先”战略

“绿色为先”包含两方面的内容,第一,机械工业要满足节能减排和环境友好的要求,以钢铁制造业为例,高耗能、高污染是该行业普遍存在的问题,因此钢铁制造企业要将节约钢材和减少排污作为治理工作的重点。第二,机械工业积极发展高效节能产品,力求为全社会节能减排作贡献。机械工业绿色制造和循环经济的道路不仅是当前环境保护的需求,也是企业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必备条件。

3.3主攻高端战略

机械工业发展范文第3篇

问 题

1.专业化程度低企业规模不经济。近年来丽水市机械工业涌现出像方正、速诚、华星、恒强锯力煌等小而专、小而精具有一定规模的机械企业。但为数不多,全市大部分机械企业处于加工门类齐全而不精、规模小而不经济的状况,有的还缺少主导产品,更谈不上有自己的品牌,在市场经济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

2.产品技术含量低。低附加值的传统产品比重高,引进的产品有些是临近寿命终期的淘汰产品,不少企业技术、工艺、设备落后,要改造传统产品,消化引进产品的投入和技术支持力度难以实现产品更新换代。

3.技术创新能力不足,创新意识不强,是丽水市机械工业经济增长的制约。如泵、阀、汽车配件、摩托车配件十余年来没有创新,没有开发新产品,而永嘉的泵、阀,玉环、瑞安的汽车、摩托车配件已成为浙江省机械工业小型巨人。而丽水的经营者却没有足够重视技术创新、重视制度创新、开辟新的市场保持企业旺盛活力。

4.企业发展内在动力不足。一是企业资金短缺,融资困难制约了企业的改造和发展;二是企业制度建设滞后,一些企业管理制度上任人唯亲,以情代法缺乏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凝聚力;三是受制于部份经营者自身的知识水平,力不从心,难以制定科学的企业发展规划。

5.政府出台的政策在执行中,还存在着一些计划经济思维方式没有转变。政府的政策难以完全及时到位,有的还抬高门槛增添手续,不能有效促进企业发展。

对 策

1.坚持以改革促发展战略。坚持以改革为动力推进企业制度建设和管理创新,健全企业管理制度规范法人治理结构,建立科学制衡约束机制的管理制度,经济学家吴敬琏曾讲过“制度重于技术”。改革措施的落实,是建立起有利于技术创新以及企业发展的制度,制度是提高企业内部活力的源泉,是企业兴衰的关键。

2.加大技术创新力度。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的灵魂,是振兴企业必由之路。欠发达地区创新不要局限于高新技术,应将产品更新换代作为技术创新的主攻目标,把技术开发、技术引进、技术改造紧密结合起来,重创新、少模仿树立起创新意识,提高创新信心。

3.重视企业人力资源开发,探索跨区域合作。人才是重要的生产要素,人才是技术发明、传播和应用的前题条件,是企业的宝贵财富,丽水是经济欠发达地区,人才资源显得薄弱,是约束企业持续发展的“瓶颈”。突破人才短缺制约,是丽水机械工业首要任务。一要树立起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珍惜人才的观念,全社会来改善硬软环境留住人才。二要制定人才发展规划,在有计划地引进人才的同时要重视培训在职技术人员,特别是青年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从实践中提高知识和技能,培训投资回报率是工厂和设备投资回报率的两倍以上。三要开阔视野探索跨区域、跨系统合作。同大专院校研究院所合作,同省内外同类企业合作开发新产品,引进他们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机械工业发展范文第4篇

农业的发展一直在我国历史上有着重要地位,随着新时代不断发展,农业在我国地位仍然至关重要。科学技术的进步为我国农业机械的更新换代带来技术支持,使我国农业从传统人力耕作逐渐转变成农业机械化耕作,机械化设备的帮助,使得农民耕作变得极其方便,农业产量也得到了提高,但我国机械化还是存在一些不足。还需要从问题入手,加强农机推广工作,促进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

[关键词]

农机推广;出现问题;对策

农业的发展离不开农机设备的支持,而农机设备的改进离不开科学技术的进步。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农机设备正逐渐被完善。在农机设备日益改进的今天,加强农机推广成为促进农业机械业发展的重要手段。本文从农机推广的意义、推广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出发,浅谈加强农机推广工作的重要性,希望给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带来帮助。

1农机推广对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意义

农机推广,是我国农业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步,它标志我国农业进入到机械化发展的时代。农机推广对农业机械化发展意义有几个方面的表现:第一,随着我国科技的不断进步,所使用的农业机械化生产设备也在不断更新,大力推广机械设备,才能让农业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第二,农业机械化发展在农业生产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解放了农村劳动力的双手,提高耕作效率。所以农机推广有利于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是实现传统农业改变的有力保证。第三,城镇化建设的发展,使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得到了提升,农业生产打破了传统布局,农业生产不断形成新的发展模式,让农民对农机和设备的需求量变大,为满足农民需要,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推广农机工作势在必行[1]。

2农机推广在农业机械化发展遇到的问题

农业机械化的不断发展,使得农机推广受到了阻碍,农机推广问题日益明显。农机推广问题表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2.1农机推广经费存在的问题农机推广需要大量资金作为支撑条件。目前,我国建立的农机推广点虽然有许多,但由于农业机械化发展进程过快,农机推广的经费无法满足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国家对于农业管理体制改革投入的经费也变得跟不上节奏,无法满足推广技术的进行,推广点没有足够的资金引进先进的农机产品,导致推广点农机无法更新换代,这样做无疑会阻碍农村现代化发展进程。2.2农机推广员素质要求的问题对于农村推广员来说,他们是与农民接触最深入的群体,但由于农机的推广环境十分复杂且地理分布分散,决定了其人员大多都是本地人员。而且农村的交通、通信等条件比较差,年轻的科技人员大多不愿意接受这样的工作环境。再者工资水平低,也降低人们对这份工作的热情,所以,从业年龄偏大、缺乏从业资格、专业化水平低和离职率偏高成为这个行业的主要现象。在加上当地政府对这问题不够重视,造成了这类人员的大量流失。

2.3农机推广手段落后的问题农机推广手段应该与时代的步伐相协调,以前,农机推广手段缺乏经费的支持,只要经费到位的条件下,引进新的农机设备,新设备直接售卖,就能达到对农机进行推广的目的,但是现在,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改善,农民想要第一时间了解新设备、新技术,就需要农机推广员改变传统手段,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农机推广工作。

3农机推广对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对策

农业机械化发展离不开农机的推广,为了能让农业机械化得到良好发展,推进农机的推广工作需要采取以下对策:

3.1提高农业推广资金自主化目前来看农业推广资金单单依靠政府是不可能发展的,我们应从自身的角度出发跟随市场经济的发展,着眼于市场当中,站在市场的角度,投入推广资金,把握好市场经济发展给我们所带来的机遇,能达到资金的有效回收。值得注意前期需要做好前期市场调研工作,让有限的推广资金在市场道路上流转起来,为以后的农业机械设备推广打下基础。

3.2组建专业化农机从业人员农机推广需要专业人员来进行讲解,专业人员的讲解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所以要重视人才的培养工作,为了能吸引人才加入,需提高职工的薪水待遇问题,对于已经加入农机推广人员,要提供定期的培训,更新对设备的认知。对于农机出现的问题,农机人员还需加强与设备工厂之间的交流和合作。这样让农机推广形成专业化、水平化和技术化的行业,让农机从业人员成为专业化团队。

3.3多元化推广方式传统推广方式已经被社会逐渐淘汰,为了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要采取多元化推广模式,转变传统推广方式,并要结合实际情况、推陈出新,建立多元化推广模式手段[2]。

3.3.1传统模式的更新传统模式由于主动性差,导致人们无法了解设备,所以现在需要推广人员主动出击,进行“从群众来,到群众去”的工作办法,这样,既能知道农户对农机的要求,又能把握住市场方向,且还能将新技术带给农民,让农民应用到实际生产当中,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3.3.2“领头羊”示范模式新型农机推广需要示范带头作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推广人员应该与农民建立合作小组,对所需要推广的农机进行示范,通过点、线、面的方式进行推广,从示范上让农民了解农机优点,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

3.3.3合作模式通过与生产企业合作,让农机生产企业提供器具,农业推广点提供技术服务,并负责收款方式。这样不仅让新农机故障维修提供了保障,而且还推动了农业机械化发展,同时还能将农机问题及时回馈给农业推广点,使农民的利益得到维护。总结农业发展会一直跟随机械化的发展步伐,因此农机推广成为农业和机械业发展的动力,但我国农机推广还存在一些问题,所以更要结合实际情况,针对问题,进行反思、不断总结不足,抓住时代给予的机遇加强农机推广的范围。还需根据农村农业现有情况,不断改进农机推广模式,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为农业化发展做出应有的努力。

参考文献

[1]霍玉生.加强农机推广体系建设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J].中国农业信息月刊,2014(19):39-39.

机械工业发展范文第5篇

【关键词】纺织机械工业;发展;创新

纺织行业采用的先进机械主要用于提高生产技术水平,进而提升生产效率。我国的纺织机械行业目前运行状态良好,生产规模正在逐年扩大,经营效益也在与日增加。传统的部门分割已经被打破了,各类型的企业共同占领市场,出口的规模不断扩大,进口规模也有所恢复。然而,纺织机械行业虽然发展态势良好,但是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机械设备中国内生产的配套部件质量和精度不足,国外产的配件价格过高;重复引进的现象很常见,纺织工业专业化程度过低。面对着这样的形势,我国的纺织机械工业必须抓住发展中的机遇,充分发挥其潜在能力。

一、纺织机械工业的现存问题

(一)机械配件之间的配合不当

我国的纺织机械行业发展过程中会引进或自主研发出很多高新技术设备,这就需要很多高精度高材质的配件,例如:电子元件、紧固元件、化工产品、金属基础材料等等。这些配件若是采用国内产品,精度很难达到设计要求。若是采用国际标准配件,引入过程中便需要花费更多的成本和时间,会影响到纺织机械工业的良性发展。

(二)重复引进现象很常见

近几年,为了提高纺织工业技术水平,我国引进了很多国际上的先进设备,但是真正消化吸收运用到生产中并能进行二次开发的却很少,重复引进的问题比较严重,并没有达成提高技术水平的基本目标。

(三)专业化水平低

纺织机械行业事实上是一个品种众多而生产批量小的基础产业,国外的纺织企业多数都是几百人的小规模产业,同时具备很高的专业性,甚至有些企业会专门生产某一个产品,同时几个同类型企业就能控制住该项产品的国际市场。但是我国的纺织企业多数是产品种类较全的产业,专业化水平相对较低,但是并没有特别突出的专项产品。

(四)与国际发展水平差距大

我国纺织机械工业的设备和技术发展水平与国际水平相比,还有着相当大的一段距离。而针对不同的纺织机械来说,这段距离是不同的。例如:棉纺和织造这类设备的技术水平发展较好;毛纺、印染、化纤这类设备的发展较差。另外,我国纺织产品的质量水平与国际水平相比也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二、纺织机械工业的发展趋势

纺织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应该与市场需求相结合,为服务市场向前发展。从当前的形势上看,国际纺织机械工业的发展趋势如下:

传统产品的生产技术改进。通过调整传统产品的生产技术和设计结构,有效提高产品的质量、优化产品性能。同时,对于能量消耗和废物排放方面也要采取合适的措施进行节能减排的改进,减轻劳动力。老纺织厂进行设备更新后能够更好地适应市场发展需求。例如:各种类型的无梭织机在不断更新,针对不同的工艺流程可以随时调整改进。

实现连续化、自动化、智能化的发展。为了适应发达国家的工业化发展,纺织机械工业采用了新型的高新技术纤维生产,满足高端纺织产品的市场需求。高新技术纤维机械基本上都是大型成套的设备,前后相连的工艺工序使用的机械都具备智能化、自动化、连续化的特点。

三、纺织机械工业发展的创新型建议

(一)提高本企业的生产水平

想要充分发展并提高企业的生产水平,首先要充分了解企业本身的发展基础。在已有的基础上逐步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性能,并有效加强生产过程的可靠性。在有效提升了产品的性能以后,才能继续谋求进一步的发展,这是当前纺织机械工业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我国的纺织机械行业中使用的机械设备和基础配件质量并不稳定,技术水平较低,进而生产出的产品质量也不稳定,用户对此种状况反应很强烈。所以,为了保证用户能够买到完整、质量合格的纺织机械和基础配件,安装调试后能够直接使用获得合格的产品,机械设备和基础配件流入到市场中时必须保证没有缺件,完整性良好。

(二)发展纺织机械专用的配套设备

纺织机械专用的设备和基础配件要建设成系列性的产品,增强其通用、标准和系列效果。纺织机械专用的设备和基础配件主要服务于纺织品的生产,纺织产品市场广阔,花色、档次、品种千变万化,机械设备和基础配件也要跟随着纺织产品的变化而改进,适应产品的变化。

(三)保证产品质量

我国生产的纺织机械品种较全、数量较大,但是实际上的生产质量、生产技术、经济效益并比不上纺织机械强国,无论是整台主机的生产还是零配件的生产,都还存在着一些质量问题。

针对这一问题,企业应该在产品技术、过程技术、组织技术等环节统一加强质量管理,并在零部件加工和产品封装、现场安装调试的过程中提供全方位的服务,真正实现纺织机械的高质量生产。

(四)实现信息化的生产

所谓信息化的生产就是指在生产的过程中实现机电一体化,而机电一体化指的是多种学科的交叉融合,包括:机械、计算机、信息处理、微电子控制等学科。最主要的结构是采用微机控制的自动跟踪生产系统,当生产过程中由于某些原因参数发生变化时,能够瞬间修正回来,这也是传统生产方式很难达到的。另外,生产管理的过程中也要实现现代化的管理,制定出规范性的规章制度,工作人员要将自身的岗位职责承担起来。

(五)培养高素质专业性人才

想要实现纺织机械工业的大幅度发展,最终还是要落实到具体的工作人员身上。所以,纺织机械行业应该为人才提供足够的发展空间、创业机会和工作平台。目前,我国的纺织机械行业严重缺乏专业性人才,企业应该与专业院校进行科研合作,积极地进行科研教学,在研究生产项目的同时广开人才资源。

结语

我国的纺织机械工业必然要实现大幅度的发展升级,转变成纺织强国。纺织机械工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很多挑战,我们要抓住发展中的机遇,积极面对挑战,不断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提高技术水平,发展品牌效应,实现高质高效的工业生产。

参考文献

[1]吴锚.改革中求发展创新中促进步――纺织机械工业的发展与产业升级[J].纺织机械,2013(06):2-3.

[2]吴永升.纺织工业成就斐然“十二五”纺机器材机遇难得――建党九十周年的怀念和思考[J].纺织器材,2011(S1):1-4+9.

机械工业发展范文第6篇

机械制造业的结构在德国工业界独一无二,反映在德语的定义“Mittelstand”,它表示该行业由中、小型企业组成。国际社会一直称这种结构为“典型的德国结构”,象征着自主的企业文化,代表着德国企业家的独立、创造性和自由主义哲学。

一、德国机械工业中小企业的特点

谈到德国产品,公众最先想到的是那些驰名世界的产品,如奔驰、宝马、阿迪达斯,等等,但全面了解德国之后,人们就会对德国的机械工业赞叹不已。在所有机械工业领域,不论是成套设备,如机床、建筑机械和纺织机械,还是机械零部件,如轴承、变速箱等,德国产品总处于领先地位。他们是“隐型的世界冠军”,即在公众中了解甚少,但在所属的领域中,无人不知。例如,提到化纤机械,业内人士很自然的想到Oerlikon Barmag(欧瑞康巴马格)公司,提到经编机,人们就会想到Karl Mayer(卡尔迈耶)公司,提到缝制设备,Duerkopp(杜克普)和百服这两个公司的名字就像是汽车业内的奔驰和宝马一样知名。

一个不争的事实是,近 50 多年来,德国机械一直是无可争议的高端设备,是系统和配件出口的世界冠军。而创造如此骄人成绩的德国机械工业竟然有 80% 的企业是中小企业。德国机械设备制造业联合会(VDMA)有会员企业 3 000 多家,全部为机械生产制造企业,涵盖德国机械工业的全部领域,会员企业的产值占整个德国机械工业的 90% 以上。VDMA已有 120 多年的历史,该协会 80% 的中小企业会员中,绝大多数是家族企业。小而精是德国中小企业的特点,小是指企业的规模,人数相对于大企业而言,精是指产品的科技含量高,单位产值高。

二、创新是德国中小企业保持活力的关键

德国自然资源相对较少,因此它的经济命脉始终是依赖于那些具有创新天赋的科学家、工程师和企业家。像爱因斯坦、卡尔奔驰和格拉夫齐柏林等人的名字仅仅是从许许多多无名的工程师中显现出来的少数几个突出的例子。他们的发明丰富了世界,像传真机、MP3格式和安全气囊等产品都是出自德国工程师的独创。高质量的德国大学是成功的另一个因素,像ITA的亚琛大学、ITV邓肯多夫大学和ITB的德累斯顿大学等知名机构一样,德国大学一向盛产高素质的工程技术人员,这些工程师将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科研成果转换成市场化的工业设备。

创新是否成功取决于两个关键因素,一是高技能人才,二是有足够的资金支持。二者互为条件,缺一不可。保持对研发的高额投入为德国企业创新提供了资金保障,德国机械制造业始终进行大规模的研发投入,这些投入与富有创意和高素质的年轻工程师相结合,使他们专注于行业技术、通用机械工程、电机工程、工艺设计和信息技术,这样保证了德国机械设备制造业不断地向世界各地的客户提供创新和高可靠性产品。

三、着眼于全球市场和未来市场

着眼于全球市场和未来市场是德国中小企业平稳发展的保证。所有德国企业不论大小,都可以是国际贸易的主体,而且德国政府也积极帮助中小企业走出去。每年,德国政府以国家展团的形式组织中小企业在世界范围参加在当地知名展览会。这种便利的条件使中小企业始终可以贴近国际市场,了解国际市场的需求。而国际市场的需求是迅速变化的,这给德国中小企业的创新提出了更高更快的要求。德国机械制造商一直能准确地了解市场发展方向,建立密切的商业关系,通过与客户保持持续的对话,提供客户所需要的产品和服务。在德国机械行业,许多公司都可以自豪地指出他们与客户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建立了几十年的密切关系。其取得成功的因素包括:技术是始终专注于用户的需求,以及提供完整的售后服务和优良的零配件供应。

笔者有一次到在德国驻华大使馆办理签证时发现,在签证柜台中有一个用于递交材料的可推拉的抽屉,采用金属材料制作,两边装配有轴承以便里外滑动。令人感到吃惊的是,就是这样一个看似简单的抽屉,德国人用的是超过 2 mm厚的钢板来加工制成的,因此显得非常结实。如果在中国,相信用薄的铁皮也能做出同样的抽屉。短时间内,两者的效果是一样的,但如果长远来看,这个抽屉每天都要承受上百次的推拉,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如果金属材料过薄,就会产生变形,从而影响轴承的滑动。厚的材料自然耐用,这是不言而喻的。

德国企业有时也会给外界形成效率低的印象。因为德国中小企业,即使是家族企业也不会盲目地做出决策,凡事都要经过一个过程,有一定的条理。不会随便跟风,一切按部就班,这样的好处是发展平稳,不会产生很大的泡沫,而且产品品质是逐渐积累起来的,从而稳定可靠。从2008年金融危机就可以看出来,德国经济所受的冲击最小,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归功于德国中小企业的平稳发展。

德国机械行业中小企业的稳定同样体现在人员的稳定上。德国机械行业中小企业的另一个特点是,很多工程师在一家企业工作很长的时间,甚至一直到退休。笔者接触到很多德国工程师,他们在一个企业工作 10 多年是很平常的事,最长的一个人在一个企业工作了 47 年(德国目前的退休年龄是 67 岁)。当然,企业人员流动的原因是雇主和雇员双方面的因素。但至少从企业的角度来看,德国企业是非常重视员工的长远利益。而且,德国企业非常重视技术型人才,在工资待遇上,工程师的待遇是令人羡慕的,有的还可以获得企业的股权。优厚的待遇、长远的个人发展目标使个人利益与企业利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四、中国中小企业发展的思考

德国企业考虑问题的角度比我们更长远。我国的中小企业应该避免短视,立足长远。虽然说在开始创业阶段,生存是第一位的,不免产生急功近利的短视行为。但经过改革开放几十年的发展,中国的中小企业,特别是纺织行业的中小企业随着纺织品服装市场的全球化,很多企业已经发展成了大型企业,即使仍是中小型的家族企业也大多已经完成了原始积累,解决了生存问题。在考虑企业发展的问题上应该从长计议,这不仅仅是指产品的质量要经久耐用,更重要的是如何保持企业的创新能力。而创新的能力实际上是企业各种资源,包括人才、资本和文化的积淀。

目前,我国的企业中也不乏有战略思想,具有长远目光的企业家,而且大多数中小企业也希望能长久地发展下去。因此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对研发和创新进行资金投入,但效果却不是很理想。造成这种局面的一个原因是社会上缺少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每年的大学毕业生虽然在数量上领先,但学生的能力却令人担忧。或者说目前的应试教育使学生忙于纸上谈兵,而完全忽略了创新能力的培养。而从另一个角度分析,我国的企业在用人上也存在一定的短视行为,目前受重视程度最高的往往是销售人员,而非技术型人员。因为销售可以直接带来收入,是企业赚钱最直接的人员。因此销售人员的待遇往往是企业中最好的,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吸引了那些原本搞技术的人员转行做销售,尤其在机械领域,技术型的销售人员越来越多。这种人才的流动是单向的,即技术型人才可以转行做销售,但销售人员如果想转行做技术将是非常困难的。从长远来看,其结果就是技术人员的流失。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即使有足够的资金对研发进行投入,由于缺少稳定的研发队伍,其效果不言而喻。因为创新是一种由量的积累而产生质的突变的过程,需要长期稳定的资源,包括资金、人员等各种要素作保证。

另一方面,目光长远还体现在对所属行业的专注度。由于近几年中国房地产市场火爆,很多纺织企业偏离自己的主业,甚至放弃主业而投身到房地产行业。转型意味着企业过去技术积淀的停止,企业产品的竞争力自然随创新能力削弱而下降。而德国的房地产市场由于德国政府的严格控制,几十年平稳发展,从客观意义上讲,这确实为德国中小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使中小企业得以专心于他们的行业。相比较而言,中国目前的外部环境对中小企业暂时的诱惑太多,这更需要企业家具备长远发展的眼光,不为外界所诱惑,把自己的企业做精做强。

机械工业发展范文第7篇

机械工业是为国民经济提供技术装备和为人民生活提供耐用消费品的装备产业。国民经济各部门生产技术的进步和经济效益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所采用机械装备的性能和质量,机械工业的技术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水平和经济实力的重要标志之一。

经过近50年的发展,机械工业已经成为我国工业中具有相当规模和一定技术基础的最大产业之一。1997年实现销售收入13651亿元,占全国工业的21%;利润257亿元,税621亿元,分别占全国工业的15%;出口创汇363亿美元,占全国外贸出口额的20%。其发展速度高于同期工业的平均增长速度。

近年来,机械工业企业自主开发创新能力有所增强,1997年科技人员总数达48万人,技术开发经费支出达85亿元,占全行业销售收入的0.62%,有57家大型企业建立了部级技术中心,有9%的企业建立了专门技术开发机构,行业整体技术水平有了明显进步,主要表现在:为国民经济提供成套技术装备和汽车的能力有较大提高;产品结构正向合理化方向发展。

尽管机械工业的综合技术水平近几年有了大幅度提高,但与工业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着阶段性的差距。主要问题在于:

1.科技进步对机械工业增长的贡献率目前仅为34%,先进国家高达70%以上。

2.产品设计技术、制造工艺及装备、制造过程自动化技术、管理技术落后,是制约机械产品水平的主要因素。

3.机械产品技术水平不高,达到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际先进水平的仅占18%,达到80年代中期国际水平的占27%,其余产品均在80年代以前的水平线上。

从总体上看,机械工业技术开发能力和技术基础薄弱,发展后劲不足;技术来源主要依靠引进国外技术,对国外技术的依存度较高,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仍停留在掌握已有技术和提高国产化率上,没有上升到形成产品自主开发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的高度。

(二)技术发展的总体目标

以数控机床、电力电子应用及自动化技术、大型农业机械和施工机械、轿车关键技术、环保装备五个方面作为重点,以发展和应用先进制造技术为手段,以高新技术和产品的产业化为突破口,以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竞争力为目标,提高企业技术创新水平。到2001年,提供1000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较大市场需求潜力的产品。主要产品品种的40%达到90年代初国际水平,5%达到国际先进水平,90%的重点骨干企业产品标准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企业标准。

(三)技术发展的方向和重点

1.以数控机床为代表的基础机械

数控机床是先进制造业的基础机械,是最典型的多品种、小批量、高技术含量的机电一体化产品。目前世界数控机床年产量超过15万台,品种超过1500种。1997年我国数控机床产量已达9051台(占机床总产值20%以上),但由于国产数控机床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在国内市场上的占有率逐年下降,每年仍需大量进口数控机床,进口额度大幅度增加。1996年进口达13924台(价值12.46亿美元)。

目前我国数控机床技术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1)产品成熟度差,可靠性不高

国外数控系统平均无故障时间(MTBF)在10000小时以上,国内自主开发的数控系统仅3000~5000小时;整机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国外达800小时以上,国内最好只有300小时。

(2)产品品种少,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国外数控机床品种已达到1500种,国内只有500多种,且性能水平低,高速、高效、高精度产品几乎没有。

(3)创新能力低,市场竞争力不强

生产数控机床的企业虽达百余家,但大多数都未能形成规模生产,企业效益差,创新能力低,制造成本高,产品市场竞争能力不强。

(4)数控机床行业的专业化零配件及部件的协作生产配套体系不健全,大多数企业都是“大而全、小而全”的结构模式。

近期我国在数控机床的发展方面,要采取跟踪高级型、发展普及型、扩大经济型,以普及型为主的策略,重点发展:

(1)经济适用、量大面广的产品

经济适用的普及型数控车床、加工中心、数控铣床。

(2)高速、高效和专用、成套数控机床

高速、高效数控车床及加工中心;高效数控锻压成套装备,其中包括,可自动换头冲压机床、复合式柔性冲压中心、四边折弯机等;大型精密模具数控成套装备,其中包括数控仿型铣床及龙门式数控铣床、智能化电加工机床等。

(3)数控机床专业化配套系统

新一代数控及伺服系统系列产品;数控机床高速主轴、电主轴电机系列产品;数控机床机械手、刀库及动力刀架系列产品;数控机床高速配套零部件及辅件系列产品;其中包括,高速滚珠丝杆、高速陶瓷轴承、高速防护装置等系列产品。

发展目标:

(1)扶植重点企业开发经济适用、量大面广的数控机床并形成批量生产,使这些企业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有明显提高,成为名牌产品;

(2)发展数十种高速、高效、专用、成套数控机床系列新品种,以满足汽车、农机、航空、模具等行业的需求;

(3)数控机床关键配套产品:数控系统,满足国内数控机床50%的配套需求;高速主轴及电主轴年产达千套;机械手、刀库、动力刀架及数控机床高速配套零部件、辅件系列产品满足国内50%的配套需求。

2.电力电子应用及自动化技术

电力电子技术是集微电子、计算机和自动化技术于一体的综合技术,是节能节材的最佳技术之一。目前,国外电力电子技术已经发展到以IGBT为代表的第三代,并向智能电力电子时展,我国现在仍处于以晶闸管为代表的第二代。国内电力电子市场品种满足率仅35%,新产品市场基本上被国外产品占领。

现场总线智能仪表和总线式自动测试系统是集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于一体的新一代自动化仪表系统,已成为世界范围自动化技术发展的热点,是当代工业自动化的主要标志。我国仍处于由模拟式仪表系统向数字式仪表系统过渡的模数混合式仪表系统阶段,水平落后10~15年,因此在低技术产品市场上还占有80%左右份额,但在高技术产品市场的占有率不到60%,新产品市场几乎全为国外产品占领。

因此,抓住当前时机在2~3年内以IGBT,现场总线智能仪表和自动测试系统为突破,攻克重点技术和产品,并实现产业化。这一领域重点发展:

(1)IGBT器件及其装置,大功率晶闸管及其装置

研制新一代双极晶体管IGBT、高品质大电流IGBT等大功率晶闸管制造技术,并开发变频调速装置、逆变开关电源、大容量整滤源等的工程应用。

(2)现场总线智能仪表

研制开发变送、执行、配套等类现场总线仪表。产品产业化技术开发、并开展示范工程的应用研究。

(3)自动测仪系统和设备

开发总线式自动测试系统的基础产品,形成适度规模,同时建立用于机电产品和社会公益事业的典型自动测试系统,做好示范和推广应用。

3.大型农业机械和施工机械

(1)农业机械

工业发达国家农机产品在不断采用新技术的基础上,正向高效、节能、保护农业环境方向发展。目前我国已能生产14大类、3000多个品种的农机产品,但是产品的综合技术水平仅相当于国外70年代水平。主要问题在于:

1)产品水平不高,品种不全 综合技术经济指标落后,可靠性差,寿命短。以拖拉机为例,MTBF值国外可以达到330小时以上,而我国仅100余小时。品种上:大型缺,小型杂,不成系列。

2)产品生产达到经济规模的少,重复生产、小规模生产,难以保证质量。

农机领域重点发展:

1)促进农业生产产业化的大中型拖拉机及配套农具 拖拉机平均无故障时间从110小时提高到300小时以上;

2)联合收割机 联合收割机可靠性系数从0.5~0.7提高到0.9以上;

3)主要农产品加工机械(含烘干仓储机械) 农村产业化和中西部地区脱贫致富需要的农产品深加工机械;

4)节水灌溉设备 喷、滴灌设备将灌溉水的有效利用率由大水漫灌的40%提高到80%以上。

农机产品的使用可靠性及寿命指标普遍提高一倍以上,主要产品的技术标准与国际标准接轨。

(2)施工机械

施工机械是国民经济大型工程项目建设必须的关键设备。我国已初步具备16个大类,3100多个品种规格产品的生产能力,部分产品已开始进入国际市场。但与国民经济发展要求和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较,差距还是很大。一是产品的综合技术水平不高,尤其是产品的质量、寿命、可靠性、安全舒适性等指标以及机电一体化等高新技术的应用与国外先进水平还有很大的差距;二是产品结构性短缺,成套服务能力差,远不能满足需要,如路面施工机械基本上还要靠进口;三是大部分企业生产规模小,制约着行业经济效益的进一步提高。

施工机械重点发展:

1)推土机、液压挖掘机、轮式装载机;

2)汽车起重机、大型叉车;

3)摊铺机、压路机;

4)无开挖式管道铺设机;

5)江河湖库清淤设备。

发展目标:

大型工程机械可靠性指标达到400小时,寿命指标达到10000小时。

4.轿车关键技术

我国汽车工业长期以卡车为主要产品,改革开放以后,轿车产品得到了快速发展。1998年轿车产量达到52万辆。

我国汽车工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1)重复建设严重,造成无序竞争,难以集中形成实力,发挥规模效益。

(2)自主开发能力薄弱,大多数企业“九五”期间仍偏重于对生产环节进行改造,包括多数中外合资的零部件企业对产品开发能力建设几乎没有投入。目前,国内对轿车产品尚不具备自主开发能力,机电一体化的高新技术零部件产品还必须引进技术。

近期轿车重点发展:

(1)经济型轿车

以轿车车身为突破口,利用技贸结合、与国外公司合作等方式,先抓车身联合研制,并建立经济型轿车的公用设计数据库,与CAS、CAD、CAE、CAM等技术结合,形成我国汽车工业在经济型轿车方面的自主开发能力。

(2)轿车动力总成

消化吸收引进技术,与国外有实力的企业进行合资、合作、联合开发,在国产汽油机上普及电控燃油喷射技术(EMS),并研究开发缸内直喷(GDI)技术,开发应用电控机械变速器(AMT)技术。

(3)轿车关键零部件

以机电一体化汽车电子部件为突破口,从引进技术、合资入手,在保证高起点、大批量、专业化生产的同时,要集中力量抓紧下一代新产品的研制开发和应用,重点是电控防抱死制动系统(ABS)、安全气囊(Air Bag)、高效稳定的汽车尾气三元催化转换器,并达到与整车同步或超前发展。

(4)高附加值专用汽车和客车

重点开发各类高性能专用底盘。对专用汽车以低底盘车辆和沙漠越野车辆为主;客车以低地板城市客车为主,要求具有良好的动力性、操纵性、舒适性和低污染。

5.环保装备

环保产业是防治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促进资源优化配置、支持资源综合利用的支柱产业。全世界环保机械的年销售额约2000亿美元,集中于美国、欧州、日本等经济发达国家。我国环保机械行业基础弱、起步晚,年产值仅100多亿人民币。随着各方面对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视,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市场需求不断增长,环保机械将成为机械工业新的经济增长点。

环保机械行业主要差距在于:

(1)产品结构不合理,品种少

初级产品所占比重较大,具有当代水平的机电一体化产品少,急需的大型成套设备不能满足现实市场需求。在目前3000多种环保机械产品中,约有五分之一的产品由于性能、可靠性、 适用性、结构设计等原因,应该限制生产或限期淘汰。大型烟气脱硫、脱氮成套设备、大型城市污水处理厂成套设备、大型城市垃圾处理厂成套设备目前主要依赖进口,高浓度有机废水、难降解工业废水处理

技术及设备发展缓慢。

(2)产品质量、技术水平比国际先进水平落后20年

相当多的产品没有行业或国家标准,产品规格型号、基本性能参数不统一,质量检测无依据。

(3)生产企业规模小、开发能力薄弱

规模小、装备条件差、检测手段不全的中小企业占全行业企业总数的78%。年产值在3000万元以上的企业仅占全行业的3.2%,并且主要集中在电除尘器、袋式除尘器等少数几种产品生产领域。

近期环保机械重点发展:

(1)烟气脱硫设备

循环流化床锅炉及炉内脱硫脱硝技术(CFPBC、PFBC技术)、大型整体煤气化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技术及装备(IGCC技术)。

(2)城市污水处理成套设备

活性污泥法、氧化沟法、移动曝气法为主体的城市污水处理成套设备,以日处理10~25万吨污水处理厂为目标,提供污水处理成套设备、污泥利用和处置成套设备、控制和监测系统。

(3)城市固体垃圾处理和综合利用装备

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焚烧、堆肥技术及装备,以日处理100吨、300吨处理厂为目标,提供垃圾处理成套装备。

(4)环境监测仪器

便携式多功能多参数水质监测仪、12种总量控制的污染物监测仪、大气环境污染监测仪器和系统以及水处理过程自动控制系统等。提高产品档次、水平、可靠性和精度。

主要目标:

(1)大型成套设备的国产化率达到70%以上;一般工程项目的设备国产化率达到90%以上;高浓度有机废水和难降解工业废水处理技术及成套设备国产化率达到80%以上。

(2)一般环保机械60%以上的产品达到90年代初水平,5%~10%的产品达到当代国际水平。

机械工业发展范文第8篇

关键词:农机推广;农业机械;机械化发展

我国目前在基层农机推广的工作当中,还面临着一些非常严重的问题,例如经费不足和人员结构不合理以及没有对市场的需求进行满足等等,对农机推广工作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了非常严重的阻碍,因此要对创新的手段进行积极的推广,并且利用各种方式和措施来对农机推广的工作进行不断的加强,从而也对农业的机械化和现代化的发展进行不断的促进具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1农机推广工作面临的问题

1.1经费不足

根据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来说,投入经费严重的不足也是我国各个地区基层农机推广工作当中普遍都存在的问题,由于经费投入的不足,有限的资金在对员工工资保证的基础上就已经所剩无几,而经营性的服务在农机推广体系当中以及成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职能,在农机推广机构当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就是轻推广和重经营。经费不足就导致乡镇农业技术推广的服务中心没有资金去对农机推广的设备和推广的仪器进行购置,这就导致了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的中心现在拥有的推广设备和推广的仪器都非常的陈旧以及缺乏,农机推广体系当中,很难对公益性的服务这一基本的职能进行充分的发挥。

1.2人员结构不合理

为了对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进行促进,国家也制定了有关的优惠政策,我国乡镇农业技术推广的服务中心也逐渐的建立并且持续的发展起来,但是相适应的人才配置却没有及时的建立起来,更有大多数的农机站的员工逐渐的减少。农村站的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都比较艰苦,很多高校的毕业生一般都不会选择到农机站进行农机推广的工作,农机站现有的员工大多数都是留任的员工,而且年龄也比较大,学历的水平也非常低,很难进行学习和对新技术进行接收以及新知识的学习,就很难对现代化的农机推广的工作进行胜任,这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对农机推广工作的发展进行了限制。

1.3没有对市场的需求进行满足

我国现阶段还是有各个地区的政府和相关的管理部门决定和组织农机推广工作的重大以及主要的项目,对引进的新农机的技术和新机具对各方面的研究和试验以及测试造成严重的缺乏,从而就不能有效的和科学的对适应性和先进性进行有关的评价,这就造成了农机推广的人员缺乏对农机的技术和新机具有足够的了解,就不能有效的使市场的需求和农机推广的工作进行结合,从而农机推广的工作也就不能对农业生产人员的需求进行相应的满足。

2对农机推广的工作进行加强,促进农业机械化的发展

2.1加强引导

在对购置补贴的规划进行制定的时候,应该做到因地制宜,在对购置的补贴计划进行实施的时候,就更应该的做到因地制宜,还要保证农机补贴的长期性,并且坚持有效的经验,对农机推广的工作措施进行及时的改进和创新,还要分阶段和有重点的来对农机补贴政策的目标进行实现。还要通过对农机补贴政策的实施和落实,积极的对农机装备的布局和结构的优化进行推进,也对工产品的生产以及薄弱环节的的农机化的水平进行不断的提高,也对农机化发展的效益和质量进行不断地提升,另外也可以对农机工业的自主创新和科技的进步进行不断的推动,从而对农机工业的制造水平,有一个全方面的提高。

2.2密切配合

各级的财政部门和农机的推广的部门在思想和认识的方面也应该有进一步的提高,领导的密切的配合还要逐渐的进行加强,并且通过对工作责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将农机推广的责任和集体的任务进行相应的落实。各个地区的农机的推广的部门也应该对县级的管理和监督工作进行全方面的加强,主要包括补贴投诉问题的调查和处理以及补贴的抽查与核实和对农机购置补贴方案实施的审核等等。县级财政的部门和农机推广的部门应该在县级政府的指导下和相关的部门共同研究和对推广农机的类型进行重点的确定以及对补贴资金的使用等相关的事情,也要对补贴政策的实施和落实进行严格的监督和管理。

2.3确保信息的公开性

各级农机推广的主管部门应该对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公开化和透明化以及公正化进行保证,还可以通过制作信息公开的专栏、挂图和宣传册以及画册等等,并且还要利用计算机网络、报纸和电视以及广播等传媒将补贴政策的相关信息进行广泛的宣传,从而能够对农机补贴的政策进行有效的落实。省级农机推广的部门和县级农机推广的部门应该对补贴的对象、实施的方案、操作的程序、补贴额的明细表、投入的资金规模、资金使用的进度、咨询投诉的方式和违规的现象以及违规的问题进行公开,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2.4对管理力度进行加强

首先农机推广主管的部门还应该对农机购置补贴的管理力度进行不断的加强,各级财政部门和农机推广的主管部门也应该对全国农机购置补贴辅助管理的系统进行合理的使用,也对农机购置补贴的网络化管理进行不断的促进。还要与相关的部门进行积极的配合,严厉的对电信诈骗与泄露和倒卖以及窃取补贴信息等违法的行为进行打击,从而对农业人员的合法权益进行保障,最后还应该对基层推广人员的警示教育和培训的工作进行不断的加强,从而就可以全面的对基层推广人员的工作能力以及业务的综合素质进行不断的提高。结束语综合上文所述,对农机推广的工作进行有效的加强,在很大的程度上也可以对农业的产量进行不断的提高,也会对农业经济的增长进行不断的促进,并且也对农业生产能够实现现代化和机械化进行相应的促进和不断的发展,因此,政府和相关的农机的推广部门也应该对农机推广的工作的重视程度进行不断的加强。

参考文献

[1]刘丽莉.推广先进适用技术促进农业更快发展——浅谈丰南区农机技术推广工作现状及发展建议[J].河北农机,2016(4):133-136.

[2]张宝文.总结经验把握规律促进农业机械化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张宝文副部长在全国农业工作会议农机专业会上的讲话(摘要)[J].中国农机化,2006(2):155-160.

[3]刘金祥.加强农机技术推广工作促进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学习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法》的思考[J].农机推广,2001(6):99-102.

[4]农业部农业机械试验鉴定总站站长,中国农机产品质量认证中心主任,刘敏.加强农机鉴定和质量监管工作促进农业机械化又好又快发展[J].中国农机化导报,2008(2):44-47.

[5]杨菊英.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农机推广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访农业部农业机械化技术开发推广总站站长谢洪钧[J].现代农业装备,2003(10):139-141.

机械工业发展范文第9篇

机械工业是为国民经济提供技术装备和为人民生活提供耐用消费品的装备产业。国民经济各部门生产技术的进步和经济效益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所采用机械装备的性能和质量,机械工业的技术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水平和经济实力的重要标志之一。

经过近50年的发展,机械工业已经成为我国工业中具有相当规模和一定技术基础的最大产业之一。1997年实现销售收入13651亿元,占全国工业的21%;利润257亿元,税621亿元,分别占全国工业的15%;出口创汇363亿美元,占全国外贸出口额的20%。其发展速度高于同期工业的平均增长速度。

近年来,机械工业企业自主开发创新能力有所增强,1997年科技人员总数达48万人,技术开发经费支出达85亿元,占全行业销售收入的0.62%,有57家大型企业建立了部级技术中心,有9%的企业建立了专门技术开发机构,行业整体技术水平有了明显进步,主要表现在:为国民经济提供成套技术装备和汽车的能力有较大提高;产品结构正向合理化方向发展。

尽管机械工业的综合技术水平近几年有了大幅度提高,但与工业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着阶段性的差距。主要问题在于:

1.科技进步对机械工业增长的贡献率目前仅为34%,先进国家高达70%以上。

2.产品设计技术、制造工艺及装备、制造过程自动化技术、管理技术落后,是制约机械产品水平的主要因素。

3.机械产品技术水平不高,达到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际先进水平的仅占18%,达到80年代中期国际水平的占27%,其余产品均在80年代以前的水平线上。

从总体上看,机械工业技术开发能力和技术基础薄弱,发展后劲不足;技术来源主要依靠引进国外技术,对国外技术的依存度较高,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仍停留在掌握已有技术和提高国产化率上,没有上升到形成产品自主开发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的高度。

(二)技术发展的总体目标

以数控机床、电力电子应用及自动化技术、大型农业机械和施工机械、轿车关键技术、环保装备五个方面作为重点,以发展和应用先进制造技术为手段,以高新技术和产品的产业化为突破口,以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竞争力为目标,提高企业技术创新水平。到2001年,提供1000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较大市场需求潜力的产品。主要产品品种的40%达到90年代初国际水平,5%达到国际先进水平,90%的重点骨干企业产品标准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企业标准。

(三)技术发展的方向和重点

1.以数控机床为代表的基础机械

数控机床是先进制造业的基础机械,是最典型的多品种、小批量、高技术含量的机电一体化产品。目前世界数控机床年产量超过15万台,品种超过1500种。1997年我国数控机床产量已达9051台(占机床总产值20%以上),但由于国产数控机床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在国内市场上的占有率逐年下降,每年仍需大量进口数控机床,进口额度大幅度增加。1996年进口达13924台(价值12.46亿美元)。

目前我国数控机床技术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1)产品成熟度差,可靠性不高

国外数控系统平均无故障时间(MTBF)在10000小时以上,国内自主开发的数控系统仅3000~5000小时;整机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国外达800小时以上,国内最好只有300小时。

(2)产品品种少,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国外数控机床品种已达到1500种,国内只有500多种,且性能水平低,高速、高效、高精度产品几乎没有。

(3)创新能力低,市场竞争力不强

生产数控机床的企业虽达百余家,但大多数都未能形成规模生产,企业效益差,创新能力低,制造成本高,产品市场竞争能力不强。

(4)数控机床行业的专业化零配件及部件的协作生产配套体系不健全,大多数企业都是“大而全、小而全”的结构模式。

近期我国在数控机床的发展方面,要采取跟踪高级型、发展普及型、扩大经济型,以普及型为主的策略,重点发展:

(1)经济适用、量大面广的产品

经济适用的普及型数控车床、加工中心、数控铣床。

(2)高速、高效和专用、成套数控机床

高速、高效数控车床及加工中心;高效数控锻压成套装备,其中包括,可自动换头冲压机床、复合式柔性冲压中心、四边折弯机等;大型精密模具数控成套装备,其中包括数控仿型铣床及龙门式数控铣床、智能化电加工机床等。

(3)数控机床专业化配套系统

新一代数控及伺服系统系列产品;数控机床高速主轴、电主轴电机系列产品;数控机床机械手、刀库及动力刀架系列产品;数控机床高速配套零部件及辅件系列产品;其中包括,高速滚珠丝杆、高速陶瓷轴承、高速防护装置等系列产品。

发展目标:

(1)扶植重点企业开发经济适用、量大面广的数控机床并形成批量生产,使这些企业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有明显提高,成为名牌产品;

(2)发展数十种高速、高效、专用、成套数控机床系列新品种,以满足汽车、农机、航空、模具等行业的需求;

(3)数控机床关键配套产品:数控系统,满足国内数控机床50%的配套需求;高速主轴及电主轴年产达千套;机械手、刀库、动力刀架及数控机床高速配套零部件、辅件系列产品满足国内50%的配套需求。

2.电力电子应用及自动化技术

电力电子技术是集微电子、计算机和自动化技术于一体的综合技术,是节能节材的最佳技术之一。目前,国外电力电子技术已经发展到以IGBT为代表的第三代,并向智能电力电子时展,我国现在仍处于以晶闸管为代表的第二代。国内电力电子市场品种满足率仅35%,新产品市场基本上被国外产品占领。

现场总线智能仪表和总线式自动测试系统是集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于一体的新一代自动化仪表系统,已成为世界范围自动化技术发展的热点,是当代工业自动化的主要标志。我国仍处于由模拟式仪表系统向数字式仪表系统过渡的模数混合式仪表系统阶段,水平落后10~15年,因此在低技术产品市场上还占有80%左右份额,但在高技术产品市场的占有率不到60%,新产品市场几乎全为国外产品占领。

因此,抓住当前时机在2~3年内以IGBT,现场总线智能仪表和自动测试系统为突破,攻克重点技术和产品,并实现产业化。这一领域重点发展:

(1)IGBT器件及其装置,大功率晶闸管及其装置

研制新一代双极晶体管IGBT、高品质大电流IGBT等大功率晶闸管制造技术,并开发变频调速装置、逆变开关电源、大容量整滤源等的工程应用。

(2)现场总线智能仪表

研制开发变送、执行、配套等类现场总线仪表。产品产业化技术开发、并开展示范工程的应用研究。

(3)自动测仪系统和设备

开发总线式自动测试系统的基础产品,形成适度规模,同时建立用于机电产品和社会公益事业的典型自动测试系统,做好示范和推广应用。

3.大型农业机械和施工机械

(1)农业机械

工业发达国家农机产品在不断采用新技术的基础上,正向高效、节能、保护农业环境方向发展。目前我国已能生产14大类、3000多个品种的农机产品,但是产品的综合技术水平仅相当于国外70年代水平。主要问题在于:

1)产品水平不高,品种不全 综合技术经济指标落后,可靠性差,寿命短。以拖拉机为例,MTBF值国外可以达到330小时以上,而我国仅100余小时。品种上:大型缺,小型杂,不成系列。

2)产品生产达到经济规模的少,重复生产、小规模生产,难以保证质量。

农机领域重点发展:

1)促进农业生产产业化的大中型拖拉机及配套农具 拖拉机平均无故障时间从110小时提高到300小时以上;

2)联合收割机 联合收割机可靠性系数从0.5~0.7提高到0.9以上;

3)主要农产品加工机械(含烘干仓储机械) 农村产业化和中西部地区脱贫致富需要的农产品深加工机械;

4)节水灌溉设备 喷、滴灌设备将灌溉水的有效利用率由大水漫灌的40%提高到80%以上。

农机产品的使用可靠性及寿命指标普遍提高一倍以上,主要产品的技术标准与国际标准接轨。

(2)施工机械

施工机械是国民经济大型工程项目建设必须的关键设备。我国已初步具备16个大类,3100多个品种规格产品的生产能力,部分产品已开始进入国际市场。但与国民经济发展要求和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较,差距还是很大。一是产品的综合技术水平不高,尤其是产品的质量、寿命、可靠性、安全舒适性等指标以及机电一体化等高新技术的应用与国外先进水平还有很大的差距;二是产品结构性短缺,成套服务能力差,远不能满足需要,如路面施工机械基本上还要靠进口;三是大部分企业生产规模小,制约着行业经济效益的进一步提高。

施工机械重点发展:

1)推土机、液压挖掘机、轮式装载机;

2)汽车起重机、大型叉车;

3)摊铺机、压路机;

4)无开挖式管道铺设机;

5)江河湖库清淤设备。

发展目标:

大型工程机械可靠性指标达到400小时,寿命指标达到10000小时。

4.轿车关键技术

我国汽车工业长期以卡车为主要产品,改革开放以后,轿车产品得到了快速发展。1998年轿车产量达到52万辆。 

我国汽车工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1)重复建设严重,造成无序竞争,难以集中形成实力,发挥规模效益。

(2)自主开发能力薄弱,大多数企业“九五”期间仍偏重于对生产环节进行改造,包括多数中外合资的零部件企业对产品开发能力建设几乎没有投入。目前,国内对轿车产品尚不具备自主开发能力,机电一体化的高新技术零部件产品还必须引进技术。

近期轿车重点发展:

(1)经济型轿车

以轿车车身为突破口,利用技贸结合、与国外公司合作等方式,先抓车身联合研制,并建立经济型轿车的公用设计数据库,与CAS、CAD、CAE、CAM等技术结合,形成我国汽车工业在经济型轿车方面的自主开发能力。

(2)轿车动力总成

消化吸收引进技术,与国外有实力的企业进行合资、合作、联合开发,在国产汽油机上普及电控燃油喷射技术(EMS),并研究开发缸内直喷(GDI)技术,开发应用电控机械变速器(AMT)技术。

(3)轿车关键零部件

以机电一体化汽车电子部件为突破口,从引进技术、合资入手,在保证高起点、大批量、专业化生产的同时,要集中力量抓紧下一代新产品的研制开发和应用,重点是电控防抱死制动系统(ABS)、安全气囊(Air Bag)、高效稳定的汽车尾气三元催化转换器,并达到与整车同步或超前发展。

(4)高附加值专用汽车和客车

重点开发各类高性能专用底盘。对专用汽车以低底盘车辆和沙漠越野车辆为主;客车以低地板城市客车为主,要求具有良好的动力性、操纵性、舒适性和低污染。

5.环保装备

环保产业是防治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促进资源优化配置、支持资源综合利用的支柱产业。全世界环保机械的年销售额约2000亿美元,集中于美国、欧州、日本等经济发达国家。我国环保机械行业基础弱、起步晚,年产值仅100多亿人民币。随着各方面对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视,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市场需求不断增长,环保机械将成为机械工业新的经济增长点。

环保机械行业主要差距在于:

(1)产品结构不合理,品种少

初级产品所占比重较大,具有当代水平的机电一体化产品少,急需的大型成套设备不能满足现实市场需求。在目前3000多种环保机械产品中,约有五分之一的产品由于性能、可靠性、 适用性、结构设计等原因,应该限制生产或限期淘汰。大型烟气脱硫、脱氮成套设备、大型城市污水处理厂成套设备、大型城市垃圾处理厂成套设备目前主要依赖进口,高浓度有机废水、难降解工业废水处理

技术及设备发展缓慢。

(2)产品质量、技术水平比国际先进水平落后20年

相当多的产品没有行业或国家标准,产品规格型号、基本性能参数不统一,质量检测无依据。

(3)生产企业规模小、开发能力薄弱

规模小、装备条件差、检测手段不全的中小企业占全行业企业总数的78%。年产值在3000万元以上的企业仅占全行业的3.2%,并且主要集中在电除尘器、袋式除尘器等少数几种产品生产领域。

近期环保机械重点发展:

(1)烟气脱硫设备

循环流化床锅炉及炉内脱硫脱硝技术(CFPBC、PFBC技术)、大型整体煤气化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技术及装备(IGCC技术)。

(2)城市污水处理成套设备

活性污泥法、氧化沟法、移动曝气法为主体的城市污水处理成套设备,以日处理10~25万吨污水处理厂为目标,提供污水处理成套设备、污泥利用和处置成套设备、控制和监测系统。

(3)城市固体垃圾处理和综合利用装备

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焚烧、堆肥技术及装备,以日处理100吨、300吨处理厂为目标,提供垃圾处理成套装备。

(4)环境监测仪器 

便携式多功能多参数水质监测仪、12种总量控制的污染物监测仪、大气环境污染监测仪器和系统以及水处理过程自动控制系统等。提高产品档次、水平、可靠性和精度。

主要目标:

(1)大型成套设备的国产化率达到70%以上;一般工程项目的设备国产化率达到90%以上;高浓度有机废水和难降解工业废水处理技术及成套设备国产化率达到80%以上。

(2)一般环保机械60%以上的产品达到90年代初水平,5%~10%的产品达到当代国际水平。

机械工业发展范文第10篇

关键字:中国;轻工机械行业;发展趋势

为了减少我国与外国在轻工机械行业的发展水平等差距,就必须对轻工机械行业的整体发展趋势做出了解和判断,通过分析轻工机械行业的发展趋势,来确定我国下一步的计划和目标,努力追赶西方发达国家的技术,本文就从轻工机械行业的特点和我国轻工机械行业的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一些分析和探究,并对能促进我国轻工机械行业发展的途径做一些讨论。

一、轻工机械行业的概念

1、轻工机械的定义和分类

对于轻工机械的定义,一般就是指能提供人们生活的一些消费品和一些手工工具的一个行业,按照轻工机械所加工的原材料的不同可以讲轻工机械行业划分为以农产品为原材料和非农产品为远材料的轻工机械行业,以农产品为原材料的轻工机械行业一般都是对食品等衣食住行的相关产品,而对于非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机械加工一般都是对一些工业产品进行加工,生产一些文体用品和医药用品等日常消耗用品。

2、轻工机械的特点

轻工机械行业是一门应用科学,因此具有多学科应用、中小企业为主、国民经济中的重要环节等特点,由于轻工机械是轻工业发展的一种新的方式,因此轻工机械是一门新兴的科学,随着人们对于工业设计的艺术感等方面的加强,更加加快了轻工机械的加工工艺的进步,轻工机械可以对一些材料进行精密的加工,在如今这个对消费品不仅要有物品本身的需要,还要有美学的价值,而轻工机械正好可以对这些产品进行一些美学的精加工;目前轻工机械在我国都是以中小企业为主的,据统计我国中小企业的轻工机械占到了总轻工机械企业总数的99%以上;作为轻工业之一的轻工机械也就成了轻工业国民经济循环的一个环节,对于轻工机械加工的原料,有一多半都是来自于农产品,其余来自于矿产等,这就使轻工机械加工行业成了国民经济循环中的一个环节,与国民经济密不可分。

二、我国轻工机械行业发展趋势

1、市场和企业组织发展趋势

据相关部门统计,轻工机械在出口和生产的总量在轻工业中所占的比重很大,是一个典型的劳动密集的产业,因此对于轻工机械的市场和企业组织的发展速度非常快,目前轻工机械在市场上主要有十一个大类,而在这十一个大类中,缝制机械在轻工机械中的发展势头最猛,是目前市场上最有代表性的轻工机械。

2、机械产品发展趋势

对于轻工机械的加工的机械产品的发展,无疑是在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变得越来越高科技化,先进的制造设备是高科技的重要参考之一,也是促进相关领域技术发展的重要依据,所以对于机械产品的自动化、数控化、高精度等相关方面发展成为了目前的主流趋势。

3、技术发展趋势

随着轻工机械成为了劳动密集的产业,对于轻工机械行业的技术更新就更加快了,目前轻工机械行业是一个大的概念,轻工机械行业还可以细分成十几个具体的行业,每个行业的发展都不一样,但是对于这些轻工机械行业加工出来的产品高技术化是共同的,轻工机械行业正在向着精密化、智能化、绿色化等相关的技术方向发展。

4、管理发展趋势

随着轻工机械行业发展的加快和被人们越来越重视,轻工机械行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也越来越大了,因此对于轻工机械的管理也开始被人们关注,管理对于轻工机械的发展也是必不可少的,良好的管理可以使轻工机械更加高效的生产,目前对于轻工机械的管理向着以人为本的管理和以科学的管理方向发展。

三、促进我国轻工机械行业发展的路径

1、加快改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轻工机械业

由于我国的经济起步较晚,因此在轻工机械行业等方面的高科技应用还不是很广泛,与西方和日本等一些发达的国家的轻工机械高新技术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因此必须对我国的轻工机械产业建立一个老旧设备和技术的淘汰机制,国家颁布一些相应的法律条文来明确老旧设备和技术的淘汰标准,使企业在执行时有条可依,并且政府等相关部门应该加大对于轻工机械产业的投入力度,这可以加快产业老旧设备和技术的淘汰速度,争取在三年内对传统的轻工机械产业完成基本的改造,对于轻工机械产业技术设备落后、资源消耗巨大、环保等不合格的产业区进行彻底的淘汰,利用高新技术来改造传统的轻工机械产业是我国对传统的轻工机械老旧设备和技术淘汰的重要方式,也是我国轻工机械发展的趋势。

2、实现生产业与轻工机械业的协调发展

在进行轻工机械产业的发展时,不能盲目的进行技术和企业的改革,还应该注意把实现的生产与轻工机械的发展协调起来,通过拉动内需和开脱一些国际市场来提高市场的需求带动轻工机械的发展,这样的方式才是一个协调的、完整的、可持续的发展,目前过年进行的家电下乡工程在很大的程度上拉动了我国的内需,这对于轻工机械行业的带动是很明显的.

3、以自主创新推动轻工机械业升级

无论以何种方式进行我国轻工机械产业的技术发展,都不能离开自主创新,只有自己掌握了最先进的技术,才能在市场竞争中获得最大的利益,通过政府的鼓励进行重点技术的突破和轻工机械设备的生产,使轻工机械产业的高新技术自主化,通过产业与科研相结合的方式,使轻工机械产业可以持续、良好的发展的同时,加快轻工机械相关技术的自主化,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再带动轻工机械的升级,使我国的轻工机械更好的发展。

机械工业发展范文第11篇

一、现代机械工业制造技术

1、面向未来的机械制造。先进制造技术是制造技术的最新发展阶段,是由传统的制造技术发展起来的,既保持了过去制造技术中的有效要素,又要不断吸收各种高新技术成果,并渗透到产品生产的所有领域及其全部过程。先进制造技术与现代高新技术相结合而产生了一个完整的技术群,它是具有明确范畴的新的技术领域,是面向未来的机械制造技术。

2、注重实际应用。先进制造技术并不限于制造过程本身,它涉及到产品从市场调研、产品开发及工艺设计、生产准备、加工制造、售后服务等产品寿命周期的所有内容,并将它们结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先进制造技术的应用特别注意产生最好的实际效果,其目标是为了提高企业竞争和促进国家经济和综合实力的增长。目的是要提高制造业的综合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的统一。先进制造技术特别强调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传感技术、自动化技术、新材料技术和现代系统管理技术在产品设计、制造和生产组织管理、销售及售后服务等方面的应用。它要不断吸收各种高新技术成果与传统制造技术相结合,使制造技术成为能驾驭生产过程的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的系统工程。

4、技术面向全球竞争。市场的全球化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发达国家通过金融、经济、科技手段争夺市场,倾销产品,输出资本。随着全球市场的形成,使得市场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先进制造技术正是为适应这种激烈的市场竞争而出现的。因此,一个国家的先进制造技术,它的主体应该具有世界先进水平,应能支持该国制造业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

5、生产效率生产成本与产品质量相统一。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产品的技术相对比较简单,一个新产品上市,很快就会有相同功能的产品跟着上市。因此,市场竞争的核心是如何提高生产率。到了20世纪80年代以后,制造业要赢得市场竞争的主要矛盾已经从提高劳动生产率转变为以时间为核心的时间、成本和质量的三要素的矛盾。先进制造技术把这三个矛盾有机结合起来,使三者达到了统一。

二、现代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国的制造业不断采用先进制造技术,但与工业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一个阶段性的整体上的差距。

1、管理方面。工业发达国家广泛采用计算机管理,重视组织和管理体制、生产模式的更新发展,推出了准时生产、敏捷制造、精益生产、并行工程等新的管理思想和技术。我国只有少数大型企业采用了计算机辅助管理,多数小型企业仍处于经验管理阶段。

2、设计方面。工业发达国家不断更新设计数据和准则,采用新的设计方法,广泛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大型企业开始无图纸的设计和生产。我国采用这类的技术比例较低。

3、制造工艺方面。工业发达国家较广泛的采用高精密加工、纳米技术、激光加工技术、电磁加工技术、超塑加工技术以及复合加工技术等新型加工方法。我国普及率不高,尚在开发、掌握之中。

4、自动化技术方面。工业发达国家普遍采用数控机床、加工中心及柔性制造单元(FMC)、柔性制造系统(FMS)、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实现了柔性自动化、知识智能化、集成化。我国尚处在单机自动化、刚

性自动化阶段,柔性制造单元和系统仅在少数企业使用。

三、现代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

1、全球化。一方面由于国际和国内市场上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例如在机械制造业中,国内外已有不少企业,甚至是知名度很高的企业,在这种无情的竞争中纷纷落败,有的倒闭,有的被兼并。不少暂时还在国内市场上占有份额的企业,不得不扩展新的市场;另一方面,网络通讯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了企业向着既竞争又合作的方向发展,这种发展进一步激化了国际间市场的竞争。这两个原因的相互作用,已成为全球化制造业发展的动力,全球化制造的第一个技术基础是网络化,网络通讯技术使制造的全球化得以实现。

2、网络化。网络通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普及,给企业的生产和经营活动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产品设计、物料选择、零件制造、市场开拓与产品销售都可以异地或跨越国界进行。此外,网络通讯技术的快速发展,加速技术信息的交流、加强产品开发的合作和经营管理的学习,推动了企业向着既竞争又合作的方向发展。

3、虚拟化。制造过程中的虚拟技术是指面向产品生产过程的模拟和检验。检验产品的可加工性、加工方法和工艺的合理性,以优化产品的制造工艺、保证产品质量、生产周期和最低成本为目标,进行生产过程计划、组织管理、车间调度、供应链及物流设计的建模和仿真。虚拟化的核心是计算机仿真,通过仿真软件来模拟真实系统,以保证产品设计和产品工艺的合理性,保证产品制造的成功和生产周期,发现设计、生产中不可避免的缺陷和错误。

4、自动化。自动化是一个动态概念,目前它的研究主要表现在制造系统中的集成技术和系统技术、人机一体化制造系统、制造单元技术、制造过程的计划和调度、柔性制造技术和适应现化生产模式的制造环境等方面。制造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趋势是制造全球化、制造敏捷化、制造网络化、制造虚拟化、制造智能化和制造绿色化。

机械工业发展范文第12篇

关键词:工程机械;发展前景

1 工程机械的范畴

工程机械是中国装备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概括地说,凡土石方施工工程、路面建设与养护、流动式起重装卸作业和各种建筑工程所需的综合性机械化施工工程所必需的机械装备,称为工程机械。它主要用于国防建设工程、交通运输建设,能源工业建设和生产、矿山等原材料工业建设和生产、农林水利建设、工业与民用建筑、城市建设、环境保护等领域。

在世界各国,对这个行业的称谓基本雷同,其中美国和英国称为建筑机械与设备,德国称为建筑机械与装置,俄罗斯称为建筑与筑路机械,日本称为建设机械。在中国部分产品也称为建设机械,而在机械系统根据国务院组建该行业批文时统称为工程机械,一直延续到现在。各国对该行业划定产品范围大致相同,中国工程机械与其他各国比较还增加了铁路线路工程机械、叉车与工业搬运车辆、装修机械、电梯、风动工具等行业。

2 中国工程机械的发展概况

2.1 发展规模

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经过50年的发展,已形成能生产18大类、4500多种规格型号的产品,基本能满足国内市场需求的、具有相当规模和蓬勃发展活力的重要行业。中国生产工程机械产品规模以上的企业约有1000家,其中外商独资合资企业130余家。

2.2 工程机械行业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

工程机械产品需求及增长幅度与GDP、基本建设投资规模具有较强的相关性,行业景气度与固定资产投资的增幅基本上呈同步正相关的关系。

2.3 全球经济危机影响下的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现状

2008年爆发了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国内工程机械行业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然而中国政府随后出台了十大投资措施和4万亿元投资规划,再一次表明了政府通过加大投资促进经济增长的决心,有利于工程机械的国内需求。在四万亿投资计划的刺激下,扩内需促工程机械发展态势回暖。

金融危机之下,工程机械行业采取积极应对措施,在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相关政策的推动下,转变发展方式、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工程机械行业呈现回暖态势。总体来看,国内工程机械行业在国际经济危机的影响下进入了低速发展的阶段。

3 未来中国工程机械的发展前景

关于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发展前景,总的看来是乐观的,预计以 8-10%左右的增速发展,还应该持续10到15年,最终应该稳定在20000亿左右的销售水平,理由是:

3.1 基础设施建设和城镇化建设拉动

中国工程机械市场目前主要是基础设施建设和城镇化建设拉动的,而大规模基础建设,从目前的势头看,还要持续相当一段时间。从铁路、公路、机场、港口、水利、能源、城镇建设、住房建设、新农村建设等未来5到10年的发展规划看,建设规模、投资强度都很惊人。我国的城镇化水平,目前仅47%左右,到2020年要提高到55%以上,届时城镇人口将达到7.8亿,大约增加1亿人口进城,需要住房236亿平方米,年增刚性需求5.8亿平方米,其它新增道路、公共设施数量之大可以想象。而随着闹道理成本的提高,施工机械的使用比例也必然上升,因此市场容量还是相当大的。

3.2 基础建设之后的发展空间

从发达国家发展的经验看,在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成之后,在经济水平全面提高的情况下,道路养护、园林作业、小型建筑工程所需的小型功能工程机械将很快发展起来,在欧洲,小型挖掘机的销售很早就超过了大型挖掘机。所以我国即使大规模建设基本完成后,工程机械仍有很大发展空间。

目前我国工程机械保有量,不完全统计有450万左右,但是如果按照人均货地均计算,我国人均使用的工程机械,或每平方公里所拥有的工程机械数量则不是很高,比一般发达国家,如日本,德国,荷兰,丹麦都很低,说明我们的施工机械化程度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机械工业发展范文第13篇

为进一步促进全市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又好又快发展,根据省政府《关于促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结合我市实际,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省农业机械化促进条例》和《省农业机械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按照“立足大农业,发展大农机,服务新农村”的战略要求,以转方式、调结构、抓创新、促发展为主线,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积极促进农机、农艺、农业经营方式协调发展,切实增强农业机械化公共服务能力,继续提升粮食生产机械化,加快发展经济作物和设施农业机械化,做大做强农机服务业,进一步提高农机装备水平,提高农机工业创新能力和制造水平,促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又好又快发展。

(二)发展目标。到2015年底,全市农机总动力发展到1500万千瓦,农机总值70亿元;拖拉机发展到26万台,其中大中型拖拉机达到7.2万台;联合收获机发展到2.2万台,其中玉米联合收割机8000台;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90%,其中粮食作物全程机械化水平继续提升,重点经济作物关键生产环节机械化实现重大突破、综合机械化水平超过65%,设施农业、畜牧业、水产业、林果业和农产品初加工业等农村各业机械化协调推进。全市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健全完善,农机经营服务总产值达到42亿元,增加值28亿元。建成一批骨干农机装备制造企业,打造一批农机装备制造产业基地,农机工业总产值达到15亿元。

到2020年,全市农机总动力稳定在1700万千瓦左右,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稳定在93%以上,在粮食生产机械化继续稳定和提升的同时,重点经济作物生产基本实现机械化、综合机械化水平超过70%,设施农业、畜牧业、水产业、林果业和农产品初加工机械化取得较大进展。新型农机社会化服务实现全覆盖,农机服务总值达到60亿元,增加值45亿元。农机工业技术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形成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的农机制造企业,农机工业总产值达到30亿元。

二、推进农业机械化的主要任务

(一)全面提升粮食生产机械化水平。围绕全市粮食高产创建和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建设规划,继续提高玉米收获机械化水平,巩固小麦、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发展成果,进一步提升粮食生产机械化质量与水平。大力推广普及联合收获、秸秆还田、土地深松、免耕播种、化肥深施、节水灌溉等机械化增产、增效、节本技术,加速应用发展从收到种的“一条龙”机械化作业模式,推进粮食生产农机农艺融合。精心组织“三夏”、“三秋”等重要农时和抗旱排涝、抢收抢种、统防统治等关键环节的农机化生产。积极发展种子加工处理、粮食烘干等机械化,推进农机化向粮食产前、产后服务领域延伸,为粮食生产提供全方位、系列化农机服务。到2015年,全市玉米收获全部实现机械化。

(二)加快推进经济作物、设施农业机械化发展。以农机化创新示范工程为抓手,以机械化种植、收获等关键环节为重点,在花生、大蒜、马铃薯、棉花等主要经济作物机械化上实现新突破。围绕蔬菜、林木种苗、花卉等现代设施农业建设,在大力推广田园管理、电动卷帘、保温被等机械设施的基础上,加快发展工厂育秧、生态植保和病虫监控、温度湿度控制、物理增肥等高科技技术和机械设备,推动设施农业向建设标准化、控制精准化、生产机械化、管理现代化、服务产业化迈进。围绕提升林果产业化水平,加快育苗嫁接、植保施肥、分级筛选、贮藏加工等先进适用机械设备的推广力度。

(三)进一步提高农机装备水平。充分发挥农机购置补贴资金的杠杆作用,在推动总量持续增长的同时,优先发展大马力、高性能、复式作业机械,重点发展玉米收获、免耕播种保护性耕作和经济作物机械,加快发展畜牧、林果生产机械,积极发展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节水灌溉、农产品加工机械,大力发展精量施肥、高效植保喷药等节能环保、节本增效的机械,推动各类配套机械全面协调发展,农产品加工和农村各业机械并举发展。加快机械的更新,逐步淘汰污染重、效率低、能耗高的老旧农业和排灌机械。产粮大县要积极发展高端机械,加快常规机械更新换代,加速农机装备整体升级。乐陵市、庆云县围绕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重点发展牧草收获、饲料加工、畜禽养殖、生鲜乳收集和畜产品加工等高效生态、节能环保农业机械。

(四)推动农机服务业做大做强。把农机服务业纳入农村服务业发展总体规划。努力培育发展农机销售、运输、维修、信息和田间作业等农机服务市场。加快以农机合作社、农机专业大户等为代表的新型农机服务组织发展。“十二五”期间重点培育发展50个设施完备、功能齐全、特色鲜明、带动力强的市级农机专业合作示范社。依托各类新型农机服务组织,大力组织开展跨区作业、合同作业、订单作业等农机服务,提高农机服务组织化程度,促进农机共同利用。鼓励农机专业合作社等各类农机服务组织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依法取得农民流转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并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加强抗旱排涝和抢收抢种的机械化应急装备、应急队伍和应急机制建设,提高农业机械化抗灾能力和应急水平。适应农业标准化发展需要,建立农机农艺协作机制,推广适合机械化作业的品种和种植模式,为规模化生产、机械化作业创造条件。加强机耕道规划和建设,改善农机作业、通行条件。

(五)加强农业机械化实用人才培养。加强农业机械化培训机构规范化建设,提高培训能力和办学水平。到2015年,通过认证的社会农业机械化培训机构达到20家以上。结合阳光工程等各类农民培训项目,大力培养农机作业和维修能手。加强农机科普宣传,开展农机职业技能鉴定培训,提高农民对先进生产工具及技术的接受能力、操作水平和就业技能。定期对农机管理、推广和监理人员进行培训,提升农业机械化公共服务水平。

(六)切实增强农业机械化公共服务能力。建立健全服务到位、支撑有力、运行高效、充满活力的农业机械化推广体系,增强服务功能,提高推广能力。加强基层农机技术推广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充实人员,改善条件,增强手段。创新推广机制,加强示范指导,加快普及实用技术,满足农民需求。强化农机安全监督管理,建立农机安全应急管理体系,深入开展“平安农机”示范创建活动,形成以源头管理、执法监控、安全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农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加强监理装备和基层队伍建设,提升安全监管能力。加强对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和电动卷帘机等农业机械的安全监督检查,努力提高农业机械挂牌率、年检率和驾驶员持证率,预防和减少农机事故发生。规范农机维修服务,开展“星级文明农机维修网点”创建活动,“十二五”期间创建四星、五星级文明农机维修网点50个。加强质量管理,对重点推

广的农机产品依法进行质量跟踪调查并公布调查结果。开展农民满意农机产品调查评选活动。健全完善农机质量投诉网络,加强农机市场监管,严格农机产品“三包”规定,加大对私自改装农业机械行为的查处力度,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农机产品等坑农害农行为。利用省、市农业机械化信息网,建立健全联结服务组织和农机大户,功能齐全、服务优良、高效共享的农业机械化公共信息服务平台。

三、促进农机工业发展的主要任务

(一)大力培植骨干农机企业。推进产业组织结构调整,采用技术改造、兼并重组、改革改制等方式,综合运用财政、税收、土地、金融等政策,重点培育和发展海伟、宝丰、华北农机、宁津德农、庆云颐元、武城春明、夏津润辉等一批骨干农机装备制造企业。“十二五”期间,培育发展产值过亿元的农机企业3家,5000万元以上的10家,1000万元以上的30家。

(二)打造农机装备制造产业基地。通过调整产业布局,培植骨干企业,创造知名品牌,推动农机装备制造业做大做强,积极抢占行业发展制高点,力争把我市建设成为重要的农机装备生产基地。在德城区、宁津县、武城县、夏津县、庆云县分别建立大中型拖拉机、联合收获机、免耕播种机、深松机、植保机械及经济作物、农产品加工机械等生产基地。

(三)提升农机工业制造水平和产品质量。加大农机制造企业技术改造力度,改善企业研发和生产条件,应用先进加工设备和制造技术,全面提高农机制造工艺、装备水平及产品质量。建立和完善产品质量标准体系、质量监督检查制度。积极开展质量教育和技术工人培训,全面提高掌握现代农机加工设备和技术的能力。加强对外合作与交流,大力推进我市企业与央企、全国机械百强企业的合资合作,积极吸引著名农机企业到我市投资建厂,提升现代农业机械制造水平。

(四)构建现代农机流通体系。实施农机流通服务品牌工程,优化市场布局,发展连锁经营,培育一批辐射面广、服务质量好的大型农机流通龙头企业、农机“4S”店、品牌农机店、连锁农机店和区域性农机市场。强化农机零配件供应,利用农机维修网点、农机专业合作社、农资超市等渠道,推行送货上门、服务到田间等销售服务模式。依托重点生产和专业流通企业建立售后服务中心,搭建农机产品信息服务平台,提高技术指导和服务水平。

四、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一)加大财政支持力度。进一步完善农机购置补贴制度,对农业生产急需、增产增收效果显著和替代劳动力作用明显的农业机械按规定进行补贴,对产粮大县、农机专业合作社和具有一定规模的农机大户、种粮大户及农机服务组织按照上级规定采取以奖代补、财政贴息等措施进行重点扶持。加大对农业机械化发展的财政投入,支持现代农业机械化水平提升计划,重点支持农机装备结构优化、先进农机具创新示范和农机规模化作业等。鼓励支持建立现代农业机械化示范园区。保障农业机械安全的财政投入。逐步加大农业机械化重点技术推广支持力度。按照统一部署,在适宜地区实施保护性耕作、土地深松、秸秆还田、高效植保、节水灌溉等农机作业补贴试点。积极开展农机安全保险业务,实施对农业机械的保费补贴办法。支持农机工业技术创新、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智力引进。对符合条件的农机装备项目,按照优中选优的原则,及时上报、审批。对于发展方向好、市场潜力大的农机生产企业和销售企业在土地、资金、人才等方面予以支持。

(二)加强和改进金融服务。积极推动农机抵押贷款业务,落实对农民和农机服务组织购买大型拖拉机、联合收获机等大中型农业机械和基础设施建设的信贷支持政策。对符合产业政策的农机制造企业技术改造、新产品开发和农机流通设施建设给予信贷支持。按国家规定,中小农机制造企业可享受国家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创新型企业试点向农机制造企业倾斜。

(三)落实税费优惠政策。按国家有关规定,认真落实免征农机机耕和排灌服务营业税、农机作业和维修服务项目的企业所得税的优惠政策。对批发和零售的农机免征增值税。对国家重点扶持高新技术企业中的农机制造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进一步落实农机企业研发投入税前扣除等政策。继续对跨区作业农业机械、运输跨区作业机械的车辆和技术服务车辆免收车辆通行费,建立农机跨区作业“绿色通道”。

(四)支持基础设施建设。根据国家有关政策要求,实施好农机服务体系建设,着力提升农机推广和安全监管能力,搞好保护性耕作示范区建设,优先支持农机土地深松作业,组织实施好农业机械化推进工程,加大对农机科研、技术推广、安全监理、试验鉴定、教育培训、农机维修等公益性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提升农业机械化公共服务能力。根据国土资源部、农业部《关于完善设施农用地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支持农机专业合作社场(库、棚)建设用地政策。将农机新技术和新产品研发作为有关科技项目的重要内容予以安排。将农机流通纳入农村市场体系建设规划,支持农机流通基础设施建设。

机械工业发展范文第14篇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机械加工企业有了寻求发展的好机会,但同时也正在面临严峻的考验。刚刚创立的创新创业型企业对机器、设备等硬件设施的需求,使得机械加工企业在生产方面有了更多的订单,但创新创业型企业对硬件设施的“个性化”要求也让机械加工企业对零散的订单望而却步。在这种形势下,为机械加工企业探寻新的发展模式成了首要任务。

1、新形势分析

1.1社会环境分析

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2014年9月,李克强总理在夏季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开幕式上发表致辞,致辞中提到“借改革创新的“东风”,在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掀起一个“大众创业”、“草根创业”的新浪潮,中国人民勤劳智慧的“自然禀赋”就会充分发挥,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发动机”就会更新换代升级。”2015年3月,“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作为经济发展的“双引擎”之一被人民群众悉知并广为热传。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最大限度的为创业者提供了政策基础,“创新创业”成了当下最热的时代关键词。

②社会机构扶持。市场机制的作用下,涌现了大量为新创企业提供咨询、融资、管理服务的创投公司和管理咨询公司,部分地区、高校、企业为了促进创新创业成立了“创业俱乐部”,这些举措使得缺乏资金基础的创业者有了创业的环境和平台。

1.2行业现状分析

①机械加工企业的机会。在生产生活日渐要求效率与简便化的当今,机械化当然是促进经济高效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大量新创公司的诞生意味着社会对硬件设备的需求会有所增长,硬件设备的生产离不开机械加工,那么大量新创企业的诞生必然会给机械加工企业带来更多的订单,机械加工企业在新的机会面前,可以凭借企业的设备基础和机加工人才的储备为市场提供高质量、高标准的产品,进而为社会创造价值、为新创企业提供设备保障。

②机械加工企业的考验。新创的中小微型企业在力求创新的过程中在所需硬件设施的外观、功能的个性化设定上有自己独特的要求,这些要求在加工过程中难以进行统一编程、统一加工,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增加了生产成本,降低了机械加工企业的生产加工效率,对机械加工企业的资源造成了浪费。

2、机械加工企业的发展要求

2.1设备要求

设备要匹配加工零件及产品的质量要求。设备是机械加工企业为客户生产机械产品的基础,机械加工企业能否为客户提供高质量的产品是关系企业存亡的关键。产品的质量与零件的加工质量、产品的装配质量密切相关,而包括零件的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两方面的零件加工质量是保证产品质量的基础。加工精度是零件机械加工质量的重要指标,引进先进设备可以使产品在质量、生产效率方面得到提高,可以一定程度上降低生产成本。机械加工企业应在能够保证机械加工精度的前提下对机械加工设备进行选择,力求为客户以及合作伙伴提供高质量的机械零件及产品。

2.2运作要求

机械加工企业在公司管理方面,应落实“精细化管理”,加强管理创新,努力达到“6S”以及“ISO”的要求标准;在原材料采购方面,应与可靠的原材料生产厂家签订原材料采购合同,为生产加工提供可靠地原材料基础;在人才引进方面,应主要引进技能型人才,在工作中对其进行理论培训,使其本人在能为企业创造收益的同时得到技能方面的提高;在工艺制定和刀具选用方面,应力求省时节财,减少不必要的工步,缩短加工时间,同时还应该不断探寻先进设备和先进刀具及时对设备和刀具进行升级换代,以达到高效率、高质量的生产要求。

3、机械加工企业的发展模式

“商会是社会自组织的重要形式。商会一方面能够容纳各个个体的独立、自由发展,另一方面又能以独特的制度安排,避免个体之间发生利益冲突,并以普遍公认的制度性程序解决和调节已发生的冲突。它通过多种形式和途径有效监督和约束公共权利运行,使其服务于公共利益、公民利益和公共生活秩序。”――引自《社会自组织与市场制度的构建――论商会组织在市场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王安岭)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形势下,双赢的合作模式正在被社会所认可,而特立独行、单枪匹马的英雄主义企业终归要被社会和市场所淘汰,在这个新旧理念更替的阶段,有实力的大型集团企业都在迅速整合资源发展相关产业,拓展业务范围,大型集团企业的动作表明:大家都在有意或无意中进行行业统一的活动。作为机械加工企业,整合各种可利用资源、成立机械加工商会和建立企业联盟,力求达到两个乃至多个企业之间“互惠互利”、实现“多赢”成了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3.1机械加工商会的运行模式

各个机械加工企业通过协商洽谈成立机械加工商会,以达到整合所有设备和人员的目的,并通过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商会理事会,理事会对商会内的所有机械加工企业负责,日常工作包括订单分配、设备统计、形象宣传、门店建设、维护公平等一系列有利于提高商会整体利润的活动,商会内各会员(机械加工企业)应遵守并服从商会统一安排,如有异议可向商会理事会监督部门提出抗议。商会对接到的订单统一进行产品设计、工艺制定,按照不同的加工步骤将机械加工企业的资源合理利用,以达到“把适当的工作分配给适当的机械加工企业”、减少机械加工企业资源浪费的目的。

3.2机械加工商会运行模式的图解

3.4成立机械加工商会的优点

商会整合了机械加工企业的设备资源和人力资源,统一制定工艺缩短了机械加工企业在工艺制定上浪费的时间,降低了机械加工企业在编程方面的人才浪费,可以让机械加工企业做到专注于一种工艺步骤,有利于提高机械加工企业生产的产品的质量。

3.5成立机械加工商会的缺点

成立商会对于商会理事会的管理和协调能力要求甚高,一旦出现分配不公很可能引起商会的内部纠纷乃至商会解散,商会的运作需要各个企业的相互配合,如若商会内部的机械加工企业为了个体利益而不顾商会整体利益,那么很可能商会的运行会出现问题。

机械工业发展范文第15篇

一、指导思想

今后五年,我市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农业机械化发展全局,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主,以促进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以科技示范推广为依托,以体制改革和体制创新为动力,以农机服务市场化为载体,围绕优势农产品和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及其全程机械化发展,大力发展粮食作物生产机械化,积极发展经济作物生产机械化,稳步推进农产品加工机械化,大幅度提高我市现代农业装备实力和机械化水平。立足大农业,发展大农机,形成具有××特色的农业机械化发展新格局。

二、基本原则

1、坚持因地制宜,以市场为导向的原则。从我市的实际出发,紧紧围绕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发挥市场对农机资源优化配置作用,把握和选准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方向、合理布局,突出重点;

2、坚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结合的原则。强化经营管理模式,发展多种农机经济合作组织,完善内部管理和经营机制,不断提高农业机械化的经济效益;

3、坚持科技创新原则,依靠科技水平的提高和创新能力的增强,提高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的开发、引进、试验、示范、推广工作,积极开拓农机科技创新示范工程;

4、坚持量与质同步发展的原则,正确处理农机化发展与结构调整的关系,在增量的同时,注重科技含量的提高和结构的优化,推动农机化整体水平的提高。

5、坚持政策引导与群众意愿相结合的原则。在尊重农民的意愿的前提下,通过国家的政策扶持、引导,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发展的要求,调动农民发展农业机械化的积极性。

三、今后五年我市农机化发展的主要任务和目标

(一)、主要任务:

紧紧围绕我市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实现农业机械从初级阶段到中级阶段的重大转变。建立和完善符合市场经济体制下我市农机化发展服务体系,经营体制和运行体制。推进农机服务市场化经营,促进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大力开展农机科技创新、促进科技进步。加快农机基础设施建设,增强自身发展实力。完善农机化政策和法规的建设,创新农机服务产业化经营模式,建立健全农机作业服务、农机化保障和技术推广“三大体系”。抓好农机作业,农机流通、农机维修三大市场的监督管理。优化农机化的投入机制,提高农机的资源利用率、科技成果转化率和组织化程度。

(二)、主要目标

到2013年,实现全市农机固定资产总值2。8亿元左右,比20**年的2亿元增长40%;农机总动力53万千瓦,比20**年的45万千瓦特增长40%,大中型拖拉机达250台,小型拖拉机达25000台,联合收割机达120台,比20**年的64台增长2倍,力争五年后,我市实现农业机械从初级阶段到中级阶段的重大转变。主要农作物的耕整、播裁、收获机械化水分别到80%、30%、55%;种植业生产综合机械化程度达到50%,林、牧、渔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要实现突破性发展,确保全市不出现重特大农机安全事故,一般事故控制在1‰以内。

四、重点建设项目

(一)、农业机械购置补贴项目

今后五年要重点落实好中央和省级财政农业机械购置补贴专项实施工作,争取中央及省农机购置补贴专项资金投入2500万元,市财政投入100万元,引导农民和服务组织投入购机资金8000万元以上,全面提高农机化水平,增强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改善农机装备结构,推动关键环节的机械化水平提高。

(二)、“以机代牛”控制血吸虫病传播建设项目

今后五年,在我市古城区、永胜县两个重点疫区实施“以机代牛”控制血吸虫病传播建设项目。根据主要农作物农业生产的特点,结合耕牛存栏数和耕地面积等实际情况,特别是水稻生产的主要环节,用农业机械替代耕牛,以达到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和家禽的目的。项目建设总投资1200万元,其中,中央级省级投入500万元,市财政投入50万元,农民自筹650万元,替代耕牛3000头。主要建设内容包括购置农业机械1000台(套),农田基本建设和配套设施建设。主要技术包括:一是水田耕整机械化技术,二是水稻插秧机械化技术,三是水稻植保技术,四是水稻联合收获技术;五是机耕道建设。力争到2013年末,全市血吸虫重点疫区在全市率先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

(三)、稻麦生产全程机械化基地建设项目

今后五年,在全市粮食主产区和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建立10个水稻生产机械化示范区,每年建设2万亩示范面积,机械化全程作业水平达60%以上,到2013年,力争形成科学合理的稻麦生产机械化装备体系和技术标准体系。

(四)、玉米联合收获机械化示范建设项目

20**-2013年,在我市重点建设5个玉米联合收获机械化示范区,建设总规模为2。5万亩,购置玉米联合收割机15台。到2013年,我市玉米机械联合收获得到突破性的进展。

(五)、今后五年,在我市重点建设5个双低油生产机械化示范区,建设总规模为2万亩,购置农机具80台(套),其中:耕整及开沟机械30台(套),直播机械25台(套),栽植机20台(套),联合收割机15台,秸秆还田机械15台。主要建设内容:一是机械栽植(直播、移栽)技术,二是机械化收获技术,三是秸秆还田综合利用技术。项目建设总投资额200万元,到2013年,我市油菜生产机械化达到15%以上。

(六)、乡村机耕道建设项目

近年来,我市农机田间作业进一步提高,作业量逐年增大,但是,由于我市大部分田间没有机耕道,给机械作业造成了一定的难度。因此,要实现农机化,必须考虑机耕道的建设,使农业机械更好地发挥作用。到2013年末,共建150公里机耕道,道宽3米,基石及铺面20公分,并配排水沟,为农机作业创造良好的环境,提高农机化水平。项目总投资600万元。

(七)、农机服务体系建设项目

今后五年,在我市建设以各类农机户,农机服务会组织为实体,农技中介组织为纽带的农技服务体系。力争到2013年末,全市农机专业户由现在的146户发展到800-1000户,重点扶持作业面积在1000亩以上10户,经营额在50万元以上的农机运输大户10户,经营额在50万元以上的农机修理大户10户,销售额在200万元以上的农机销售大户10户,实现全市农机经营总收入突破1亿元。

(八)、加强和改善农机公共服务组织的硬件建设项目

今后五年,我市各县农机技术推广、农机化技术培训、农机安全监理等职能站所得的软、硬件设施得到显著的改善。玉龙县、宁蒗县、华坪县的农机化技术学校分别建设面积为250万㎡的培训教学楼一幢,面积2500-3000㎡的硬化训练场地,地块面积100㎡的机房一座,投资总额为300万元;玉龙县、永胜县、宁蒗县的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站分别建设面积为250㎡的综合楼一幢,总投资240万元;一区四县的农机安全监理站分别建设面积为150㎡的办公服务房一幢,农机安全监测线一条,总投资240万元。

五、重点推广的农机化新技术

1、小麦、大麦、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

2、玉米联合收获及青贮机械化技术

3、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技术

4、机械化旱作节水农业技术

5、果园机械化生产技术

6、设施农业工程机械化技术

7、农副产品加工机械化技术

8、畜牧饲料生产机械化技术

9、双低油菜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

10、农机化作业标准化技术

六、规划实施的主要措施

(一)、切实加强领导市、县、乡三级政府要把农机化工作摆在主要议事日程,将农机工作纳入年度责任考核目标,并成立机化工作领导小组,设立办公室,形成常抓不懈的领导体系。

(二)、切实加强对农机化技术推广、培训、监理机构扶持和管理,对其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农机职能机构及人员是全市农机化发展的排头兵,它的人员素质及机构运行情况关联着农机发展事业,加强对其人员的培训及其相关管理,将较好地促进我市农机化事业的健康、稳定、快速发展。

(三)、切实完善农机化投入机制。借国家《农业机械化促进法》颁布实施的契机,确立农机化发展的投入机制。设立农机化发展基金,主要来源是:1、市、县两级财政预算内农业基金的10%:2、粮食自给工程资金的20%;3、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资金的10%;4、农业合作开发基金的15%;农田水利建设资金的10%等。确保全市每年农业机械化总投入1500万元以上。

(四)、调整优化农机装备结构的布局,促进农机与农艺的有机结合

1、在装备结构上,要积极转变农业机械化增长方式,在确保农业机械总量稳步增长的前提下,着力调整大中型机械与小型机械、动力机械与配套机械、种植机械与农村其它机械的比例,以增量调整带动存量优化,以存量优化促进结构升级,走量效协调发展的路子。

2、在发展结构上,坚持农、林、牧、渔等各类行业并举,耕、播、管、收、加各环节并重,重点抓好“四个转变”。由主要抓农业机械保有量的增长转变为“量”和“质”的双重提高;由抓农田作业主要环节的机械化,向农业生产全过程机械化转变;由抓主要农作物生产机械化,向全面提高种植业机械化水平转变;由抓田业产中机械化,向产前、产中、产后机械化转变。

3、在发展布局上,要打破区域极限,突出行业特色,坚持优先发展的原则,搞好区域发展布局,逐步形成区域发展优势;

4、在农机与农艺结合上,坚持农艺与农机相配合,农机与农艺相协调的原则。要根据农作物的农艺要求、开发、研制、推广适用的农业机械,以农机化标准化带动农艺改革与发展。要改善农作物农艺方式,积极适应农机装备和农机结构,以此促进农机与农艺的紧密结合,使农业机械在农业生产中发挥巨大的作用。

(五)、加强农机化新技术推广工作,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水平

进一步贯彻落实“科教兴机”的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强农机化科研推广服务体系的建设,创新农机化推广制度和服务模式,稳定基层农机推广队伍,加大农机推广力度,提高科技含量。

(六)、进一步加大农机化执法力度,切实加强农机安全监理和农机产品质量监督管理工作

切实保障广大农民生命财产安全高度出发,加大农机执法力度,坚持农机安全监理备案制,提高农机安全监理人员的素质和执法水平,增强服务功能。认真对农业机械进行安全技术检验,加强牌证管理,努力提高农机驾驶,操作人员技术水平。继续深入开展“文明监理、优质服务”示范窗口创建活动,狠抓规范化管理和优质服务,做到依法办事,文明执法,热情服务,方便机手,使创建活动上一个新台阶。进一步加强农机产品质量监督管理工作,打击假冒伪劣农机产品,建立规范的农机市场,切实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强化服务意识,增强服务功能,更好地为农机化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

(七)、推进农机服务社会化、市场化和专业化。

1、加强农机园区建设,认真抓好农机示范园的建设,在全市建设5处高标准的农业机械化示范区。

2、着力增育农机作业、技术服务、销售、信息咨询等服务市场,积极扶持、引导和发展农机大户,探索和创新农机社会化服务模式,扩宽服务领域,推进农机服务专业化、社会化、产业化。

(八)、积极引进消化、吸收、推广新机具

坚持农业机械化“引进来,走出去”的原则,加强同生产厂家、技术科研部门的技术交流与合作,加强对农业机械化新技术,新机具的引进推广力度,促进技术升级,为改善我市的农机装备提供技术支撑。

(九)、建立农机化信息网络,做好信息服务和宣传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