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小学音乐合唱教学范文

小学音乐合唱教学范文

小学音乐合唱教学

小学音乐合唱教学范文第1篇

【关键词】 小学 音乐 合唱

合唱这种音乐表现形式即多人声之间相互配合、相互协作的一种集体活动,也是利用合唱队员及合唱队各声部之间的长处,来创造整体音响,表达思想情感、塑造音乐形象的艺术形式。合唱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力、表现力、审美能力等都有着重大意义。

一、欣赏合唱歌曲,培养听觉敏锐性

音乐是听觉艺术,因此听是一切音乐活动的基础。欣赏合唱曲要求小学生全神贯注地倾听。许多时候小学生对倾听不感兴趣,是对音乐的表现的内容不理解造成的。因此,教师应合理运用多种教育手段开启他们的感觉通道,充分调动多感官感知,多角度体验音乐中强烈的情绪对比和鲜明的形象,帮助他们理解作品,从而激发演唱的兴趣。同时也让孩子在欣赏中去感受、去聆听、去了解合唱,在听不同音乐形式的作品的同时了解合唱与其它音乐形式的区别,感受合唱中优美和谐的音色及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激发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审美能力,陶冶道德情操。即在他们心中播下兴趣的种子,从而逐步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发展音乐听觉,对小学生掌握合唱曲目是极其有利的。

二、重视情感体验

人们对声乐作品的情感体验,其核心的心理反应就是“情感共鸣”,是人们参与音乐审美实践活动中的一种心理现象,是人们感觉、知觉、想象、情感、思维等心理活动,在演唱过程中,在人的心理活动中产生的一种美感。这种美感能够使人愉悦,能够引起人的遐想……引导学生对音乐作品产生情感共鸣,必须引导他们对声乐作品的音乐要素、音乐要素的艺术表现作用、音乐的情感、音乐的风格特征等产生敏感的反映,并在此基础上理解其人文内涵。例如:在教唱《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中,探究作品的节奏、旋律、调式、力度、曲式、织体等音乐要素,在演唱中也注意感受、体验这首曲的音调及其情感特点,进一步结合发声技能、认知理解及演唱表现其艺术价值,并在此基础上愉悦身心、健康体魄、完善人格。如此看来,围绕着引导学生对声乐作品产生情感共鸣的过程,实质上发生着提高学生音乐审美能力,提高学生全面素质的重要变化。

三、练唱方式力求多样化

刚接触二声部视唱的学生还难以体会到和声产生的美感,加之二声部视唱花的时间较长,如果学唱方式过于单一,学生兴趣难以持久,教学效果可想而知。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采取多种方式进行练习。除了分部齐唱外,还可采取小组对唱、二人重唱、师生合唱等多种形式,没唱的学生也就有机会聆听演唱效果,提高鉴赏能力。还可以把学生的演唱录制下来,教师指导他们自己听听,找出不足之处,在以后的练习中加以改正,不断提高。通过课堂合唱教学活动,培养发展学生演唱歌曲的兴趣与爱好,增强学生演唱的自信心,使他们能够运用歌唱的形式表达个人的情感并与他人沟通,融洽感情,增强集体荣誉感和集体凝聚力。通过课堂合唱教学,学生更加热爱生活,懂得珍惜、友爱。在声乐演唱水平、音乐视唱能力、音乐表现力、舞台表现力上有了很大的提高,音乐修养和音乐素质也得到提高。课堂合唱教学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是一种新的尝试,有成功也有问题,有汗水也有收获,有痛苦也有欢乐。通过近几年的教学实践,笔者有很多感慨和希望,更想找出一条更有效的课堂合唱训练的方法与途径,来促进音乐教学,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四、创设合唱教学情境

在课堂合唱教学中我经常引导学生用各种表现方式来加深对歌曲的理解。有的歌曲能用肢体语言来帮助理解。如在学习歌曲《白帆》时,同学们就设计了划船的动作,他们轻轻地划着船仿佛置身于大海之中,唱起来就很有表情;有的歌曲可用创作情景来帮助理解,如在学习合唱《叮铃铃》时,我启发学生为歌曲加入了意境引子与尾声,学生用自己的创作来表现了牧童高高兴兴放牧的情景,通过创作这首歌曲的内容变得更为丰富,学生感受更深。

五、挖掘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在自主探究中完成学习任务,教师可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掌握知识的情况,围绕单元主题,打破年级和单元的界限来重组教材。具体做法有:一是从兴趣入手,以合唱与独唱相对比的形式让学生欣赏和学唱同一首歌,体会合唱巨大的感染力和丰富的表现力,积累对音色、节奏和声部和谐的感性体验和成功经验;二是围绕单元主题,使教材与学生生活经验相结合,根据学生的演唱能力适当进行“合唱教材的加减法”处理,分步解决歌曲合唱部分的学习,为学生的二部合唱实践铺路搭桥,有效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与审美愉悦;三是重视合唱技能的培养,讲究合唱教学的方法,把合唱学习融入听、赏、唱、动、奏、创等多种形式的音乐实践活动中,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掌握知识与技能;四是拓展教学内容,根据教材提供的相关内容,从学生的兴趣、能力和需求出发,以学唱某一首合唱曲为重点,对教学素材进行合理的取舍、补充、重组、延伸,挖掘一切可以用于合唱教学的因素,巧妙设计教学,拓宽学生的音乐文化视野。

总之,在小学生的合唱教学中,教师的引导是十分重要的。教师应成为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建议者、观察者,做好合唱的选材、欣赏和平时的训练工作,顺应儿童的天性,因势利导,发挥小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让小学生在合唱教学中获益。童心向歌声,歌声育童心,孩子们在学习过程中欣赏了美,表现了美,并创造了美。

参考文献

小学音乐合唱教学范文第2篇

音乐的表现形式是广泛的,内容是万象的,对形象的塑造更是灵活的。新课改下,将乐器引进小学音乐课堂是提高学生的听辨能力、识谱能力的必然需要。尤其是在教唱二声部合唱教学时,器乐这个学具可以帮助学生准确地掌握音准和音程,培养学生思维的多向性,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例如,在教学歌曲《送别》时,可以先让学生观看《送别》的竖笛演奏视频,分声部互相聆听,接着合奏,然后要求他们把合奏时的音准和音程感觉转移到合唱中去。对于合唱教学乐段,第一句较难进入,可以先做音程和声练习后再练习合唱,第一声部,也可以由教师用钢琴担任,学生唱第二声部衬词“呜”,在合唱过程中,每个声部指定几个同学伴奏,轮流交替进行,以解决合唱的音准问题。在上述过程中,教师将乐器引进小学音乐课堂,可以让每位学生都参与到齐奏、合奏、领奏等形式中来,提高学生的听辨能力、识谱能力以及合唱教学的音准。

二、理解歌曲精神实质,提升合唱水平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每首歌曲都有它的生命和感染力,决不能忽略它的精神实质。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让学生理解歌曲的精神实质,在对音乐作品内涵有所了解的基础上进行合唱,这样才能使学生受到感染和共鸣,主动地想唱,获得审美满足,创造出近乎完美的音乐。例如,歌曲《七子之歌———澳门》,多么深情而诚挚的音调,学会歌并不等于会唱歌,在学唱歌曲之前一定要让学生体会歌曲的意境,为此,笔者结合地图和历史,帮助学生了解所谓的“七子”。然后在让学生听范唱、跟唱的基础上,介绍诗人闻一多,为学生朗读《祈祷》,这不仅丰富了音乐课堂,也能让学生深深地感受到这是他对中华民族深沉的爱。再让学生结合歌词,读出语气和感情,抓住轻声地“诉说”、热切地“期盼”、深情地“呼唤”等核心词汇让学生拥有丰富的音乐体验。在合唱过程中,从“三百年来……”一句入手,训练有气息支持地模唱发声(急吸急呼):过渡到急吸缓呼的“母亲啊母亲……”一句,注意几个休止处做吸气处理;第一部分分析乐句,提出一个乐句一口气,深吸缓呼(匀呼)的要求。最后完整地、有感情地演唱歌曲第一声部。在上述教学过程中,教师始终以情为主导,让学生对音乐作品的内涵有所了解,注重演唱中气息运用为情感表达服务,从而让学生用适当的速度、力度、音色去表现热爱祖国的赤子之情,用心唱好歌曲。

三、注入生活气息,努力完善合唱课堂

在合唱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多种充满生活气息的教学方法启发学生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把音乐问题生活化,丰富音乐课堂。陶行知曾说过:“生活就是教育。”把生活融入课堂,符合小学生积极好动的天性和接受新知识的逻辑思维,更能激发学生合唱的兴趣。例如,教师可以模仿各种动物叫声后请学生说出动物名称并跟着模仿叫声节奏,边读叫声节奏边划拍,如:狗:汪汪青蛙:呱呱知了:知了牛:哞上面四种节奏拼贴成节奏谱练读:汪汪呱呱汪汪呱呱知了汪汪哞通过模仿各种动物叫声来对学生进行节奏感的训练,这样的方法显得高效、有趣。同样在最基础的发声训练中,教师一样可以运用充满生活气息的教学方法。比如在唱歌时要保持正确的歌唱状态和姿势,状态要做到:全身保持松弛、兴奋、积极向上的状态,但小腹要收紧;面部表情要做到:眉毛抬起来、眼睛亮起来、颧骨飞起来、天牙板撑起来。以生活化的教学语言使学生充分理解教师的意图,在多次实践后就能使学生养成正确的歌唱状态和姿势,以达到和谐的和声效果。

四、寻求多样化练唱方式,提高合唱

教学效率对于小学生而言,刚刚接触二声部视唱,再加上学唱方式过于单一,花费时间也较长,学生很难体会到和声所带来的美感,学习兴趣难以持久。教师应根据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寻求多样化练唱方式,如小组对唱、二人重唱、师生合唱等多种形式,为学生积累“快乐愉悦”的合唱体验,从而提高合唱教学效率。例如,学习一首陌生的两声部歌曲时,教师可以把歌曲中的两个声部作为两首歌曲来学习,待学生熟悉后再形成合唱,以“并驾齐驱”的方式降低合唱的难度,提高学生对音准、节奏的准确度,增强学生的信心。也可用轮唱做过渡,即单声部歌曲由两组人演唱,在第一组开始唱几拍或几小拍后,第二组加入唱同一旋律,它的特点是各个声部有规则地相互模仿,为两声部不同旋律的合唱奠定了良好的演唱基础。还可以采用听唱结合的方式,学生唱一个声部时,用琴伴奏另一声部;或是遇到音程跳跃大、节奏不规整、变化音出现等情况,教师可适当用钢琴伴奏提示;或老师范唱一个声部,用琴伴奏另一个声部的方法来训练学生的听、唱能力,这样更有利于学生感受合唱的效果。可见,多样化的练唱方式,不仅能让学生体会到和声的美感,也能提高整体的二声部合唱水平和能力,兴趣更持久。但无论是哪种演唱方式进行合唱,都要注意节拍的整齐,做到正确演唱自己声部的同时能倾听另一声部。

五、结语

小学音乐合唱教学范文第3篇

关键词:小学音乐 合唱教学 音准培养

一、引言

合唱是音乐表演中重要的表现形式,演唱过程中发音的标准与否直接影响到表演的质量和效果。发音如果做到标准、统一,则在某种程度上会给整场表演一定的加分,反之,则会给观众留下不好印象。当前小学音乐合唱教学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是合唱发音不准仍然是硬伤,加大学生音准的培养力度,提升学生的合唱能力,已经势在必行。

二、小学音乐合唱教学音准问题出现的原因

(一)学生身体发育的变化

小学阶段的学生进入青春期之后身体各方面情况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其中最明显的就是声带的变化导致声音改变。通常来讲,学生在十岁以后就会逐渐进入青春期,变声不可避免,男生的声带会由原来的窄、细变得宽、厚,女生的声带也会逐渐变得短、薄,随之而来的就是声音变化,加之嗓子容易出现疲劳,导致学生在合唱的过程中音准难以把握。

(二)学生的音乐感有所区别

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不同的学生对于音乐的敏感性是不同的。[1]有些学生在音乐上的天赋比较强,对于合唱的发音非常敏感,可以准确找到音准。而有些学生则缺乏音乐天赋,在进行合唱教学的过程中,容易出现五音不全的状况,合唱时对于节奏的变化把握不到位,不知道何时要加强何时要减弱,唱着唱着就容易跑调。

(三)自我心态的调整不及时

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2]台上合唱与台下训练不同,台上合唱要远比台下训练情况复杂得多。学生在平时的训练中可能表现非常好,音准也没有任何问题,但是一站到台上,面对台下那么多观众,容易紧张,音准就很容易出现问题,导致发挥失常。然而在出现问题之后又没有及时进行调整,使得整场合唱表演都不和谐。

三、如何在音乐合唱教学时培养学生的音准

(一)准确朗读歌词

在聆听或者合唱一首歌曲之前,教师务必让学生浏览一下歌词,浏览一遍之后再让学生字正腔圆地根据节奏朗读一遍,将歌词牢牢记在心里。很多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因为容易忘记歌词,在合唱的时候极易出现跑调的情况,于是就滥竽充数,蒙混过关,严重影响了合唱的整体质量。比如在学习《南泥湾》的时候,绝大部分学生由于将“唱一呀唱”记成了“唱呀一唱”,然后在合唱的时候一时改不过来,就是因为这两个字顺序的差别,导致合唱的质量下降。所以针对此情况,教师在进行每首歌的教学之前必须让学生牢牢记住歌词,只有把歌词记准、记牢,歌曲的表达才会更加准确。

(二)加强听觉训练,克服音准误区

耳朵对于声音的敏感度也影响着合唱时的音准,所以激发学生的听力敏感度有利于音准的把握。在平常的小学音乐合唱教学过程中,有些听力不敏感的学生经常容易听错,比如把“1.2.3”三个不同的音唱成同一个调,并且音高的位置也找不出来。因此,教师应当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详细向学生讲解模唱的概念,并且让学生明白钢琴等按键乐器上的音都是有区别的。因为小学生的记忆力都比较强,加之教师的引导,久而久之,学生的听觉敏感性以及对音准把握的能力将会逐渐提高。

(三)多听多唱,培养乐感

通常在小学音乐合唱教学的过程中,绝大部分教师都将重点放在“唱”上,而忽视了“听”的教学,殊不知倾听也是培养学生乐感以及音乐赏析能力的有效方法。[3]当然聆听并不只是听到耳朵里,而是通过耳朵听到内心去,用心去感觉音乐,不断培养学生的乐感和音准。著名音乐家贝多芬就是在双耳失聪的情况下指挥《命运》的。教师无论是在课堂还是在课余时间,一定要鼓励学生多听,适当的时候可以利用嘴巴哼出来,不懂的地方可以多问多学,直到会了为止。

(四)尝试学习一种乐器,提高对音乐的感知和控制能力

平常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会碰到一种情况:学生在跟着伴奏合唱的时候唱得非常标准、完美,但是一旦将伴奏中止,合唱就变得一团糟。这是因为学生没有建立起高音的概念,气息的控制也显得不足。教师要想解决这样的问题,应当鼓励支持学生学习一种乐器,如葫芦丝、口琴之类的。通过对乐器的训练,学生的高音概念也得以建立,还可以指导学生如何对自己的气息进行调整,从而控制好音准。

四、结语

小学音乐合唱教学是需要时间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保持耐心,充分认识到合唱教学的重要性,总结教学经验,运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对音乐的热爱程度,培养学生的音准,促进学生在音乐方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何子英.学音乐合唱教学中音准的培养[J].黄河之声,2016(03).

[2]闫山林.小学音乐合唱教学中学生音准培养的研究[J].通俗歌曲,2014(02).

小学音乐合唱教学范文第4篇

【关键词】小学音乐;合唱教学;问题;措施

在当前素质教育环境下,小学音乐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新课程要求提高学生艺术素养,加强学生的美育。这就要求在小学音乐教学中,依据新课标,创新教学方式,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从而提高学生的音乐水平,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作为音乐教学的一种有效的手段———合唱,应该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过程中合理运用合唱教学的方式,能够实现小学音乐教学的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

一、小学音乐合唱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

合唱教学中重点是对学生音准的掌握、气息的控制以及不同声部之间的配合等的技能的学习。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采用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使学生真正掌握音乐要点知识。然而,在当前小学音乐实际教学中,专职的音乐教师缺乏,兼职的音乐教师由于没有接受过专业的训练,其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往往不能满足当前小学音乐教学的需求。在教学方法方面,很多教师依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手段,没有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主体地位,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被动的接受知识,这样使得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不够,也难以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

(二)学生缺乏合唱的兴趣

小学音乐合唱中需要学生具备较好的音乐素质,在合唱的过程中,每一个学生都要能够唱准每一个音节,并且需要学生演唱出不同的声部,从而要保证合唱效果和谐。要达到这样的标准,就需要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训练,而训练需要不断的练习,在多次的练习过程中学生往往会感到枯燥,从而不能对合唱产生很高的兴趣。

二、提高小学音乐合唱教学的措施

(一)创新合唱的教学方法

音乐的学习不同于文化知识的学习,文化课上可以偏重于理论知识加上习题训练就基本上掌握知识,而音乐学科更加需要实践,并且音乐本身具有调节学生心理的作用。因此,小学音乐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到音乐教学的重要性,重视合唱的教学,同时要不断优化教学策略,创新合唱的教学方法,为学生营造合适的学习氛围,充分激发出学生学习音乐合唱的欲望,从而实现小学音乐合唱教学的重要目标。例如,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打破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把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在学生紧张的学习之余,组织全校合唱比赛,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为了在比赛中有更好的表现,就会好好地练习合唱,教师为了自身的荣誉也认真指导学生,这对提高音乐合唱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激发学生合唱的兴趣

在合唱教学中,如果学生有了合唱的兴趣,那么合唱教学就会取得成功。在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过程中,必须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充分激发学生学习音乐合唱的积极性和热情。在教学中可以从鉴赏合唱音乐出发,在音乐课上,音乐老师多播放一些音乐合唱作品,和学生共同探讨合唱的唱法与技巧,根据小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对唱法进行调整,确保学生能够掌握合唱的唱法和技巧,从而确保对音乐合唱产生浓厚的兴趣。例如,《欢乐颂》这首歌曲的合唱,由于这首曲子节奏比较轻快,学习难度也比较小,容易让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和欲望。在教学中首先让学生聆听歌曲,然后让学生跟着节奏唱;接着,教师领唱,唱完之后可以让学生单独唱,并且教师指导唱法和技巧。在接下来练习合唱,这样的教学水到渠成,可以很好地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和兴趣。

(三)丰富合唱的表现形式,陶冶学生道德情操

合唱教学是通过歌曲的艺术形象及学生的审美活动来感染学生,从而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在以培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教育氛围下,学校德育教育功能要充分发挥出来,要着力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培养合格公民。因此,在小学音乐教学中,采用合唱教学,能够增进学生的音乐感知力,并且可以起到道德教育的作用。例如在《我们把祖国爱在心窝里》教学中,通过明快活泼的音乐与丰满和谐的合唱声部表现,提升学生的爱国热情,而且能够让学生从小养成组织纪律性,团队协作精神,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合唱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创造力,使学生更加喜爱音乐这门课程,从而提升学生的音乐欣赏水平和艺术素养。因此,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积极开展合唱教学,创新合唱教学的形式,发挥合唱教学的功能是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要目标,我们音乐教师要从教育实践和教学研究入手,实现合唱教学的有效性,丰富小学生合唱的表现形式,达到良好的教育目的。

【参考文献】

[1]邵有云.小学音乐合唱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学周刊,2015(36).

[2]陈静文.如何提高小学音乐合唱教学的有效性[J].西部素质教育,2015(08).

小学音乐合唱教学范文第5篇

关键词:小学音乐;合唱教学;有效性探析

小学音乐教学中合唱教学的方式是从整体出发培养了学生的乐感,全面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因此小学课堂中合唱教学模式的有效性是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当下合唱教学中采用了多种方式进行,但由于学生的音乐基础不同,造就了最终的学习成效参差不齐。本文针对新课标的要求,对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进行探讨,从不同的角度阐述合唱教学的重要性,结合相关问题作出具体分析,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供参考。

一、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的要求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提出了与小学音乐相关的条例。合唱是音乐的表现形式,它非常适用于小学音乐的课堂教学,对学生的文化、健康、心理、审美素质都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其次在不断的合唱演练中,音乐技巧得到不断的提高,从整体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

(一)注重审美

在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中,通过不同的音乐训练模式,唤起学生对美的感知。音乐审美的感知必须要求教育者做到积极的引导,激发学生对美的追求,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音乐的学习中来;其次要注重情感的表达,音乐教学必须抒发自身的情感,是音乐人文的体现,让音乐充分走进学生的心里,感受到音乐的情感,更加的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最后,音乐是带有人文性的科目,人文的艺术价值有利于提升审美愉悦性,所以在音乐课堂中可以将人的审美得到进一步的升华,给人以不同的审美体验。当审美达到一定的标准后就会形成美的享受。所以对于小学音乐课堂中的合唱教学一定要将审美放在最核心的位置,注意审美的感知与培养,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带动学生音乐学习能力的进步。

(二)合唱新的诠释

合唱教学在音乐教学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小学音乐合唱教学,它是多人组织而成的,有着非常广阔的音域,同时在表现力方面也异常丰富。赋予合唱新的诠释,让学生在音乐课堂中有着好的享受,在思想上进行有利的引导,通过对音乐知识的了解开阔视野,完善学生的人格,整体塑造美的氛围,让合唱的意义得到升华。合唱教学是音乐欣赏的重要手段,在一定程度上扩展了学生的音乐感官能力,能够激发学生对于音乐和生活的向往,不断地进行训练,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音乐习惯。合唱必须有一定的安排与规划,按照要求对学生进行训练,对于学生的音乐学习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

(三)合唱活动与音乐课程标准

合唱带有艺术性,同时合唱的水平也成了衡量音乐水平的标准,从基础的音乐教学出发,合唱教学在声乐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结合我国当下声乐教学情况,合唱教育处在相对缺乏的阶段,而开展的合唱教学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所以合唱教学的有效性并没有得到完全的发挥。音乐教学中的合唱教学作为合唱活动让学生充分感受声部的表现能力,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主动教学引导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从而带动学生形成的正确三观,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合唱活动与音乐课程有一个明确的标准,在教学的时候就会有一定的参考,学生在进行合唱时也会心领神会,将合唱教学的效率从根本上带动起来。

二、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有效性策略

(一)确定教学常规

很多音乐学家在开展音乐教学时,习惯采用合唱教学的模式。比如匈牙利的音乐教育家柯达伊,他创造了以合唱为形式,多声部训练为手段,提升音乐素养为目的的教学形式。这种教学形式应用到课堂上时,教师应根据学生的音色、音域的特点划分声部,分配角色,使学生们都参与进来,发挥自己的特长,在曲目中感受到自己的特别,培养良好的合唱习惯,从而提升音乐素养,让学生爱上课堂,爱上音乐。合唱对于学生来说,是一项参与性极强的活动,同时,因为划分声部,分工合作的原因,每个人需要学习的部分更少、效率更高。并且,对于一些落后地区来说,合唱对于课堂环境、教学器材的要求低,相较于其他音乐教学模式来说,更适合作为教学手段推广。同时,对于一些富裕地区,即更强调素质发展的地区来说,合唱这种教学方式,可以使大家更好地认识音乐,了解音乐中所要表达的不同的情感,易将自身代入其中,更好地提高自身文化素养,进而提升整体素养。当然,在开展合唱教学前,我们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声音特点、声部以及男女生比例,只有这样,才能够使教学更有效率、更快地确定教学常规,以达到教学目的。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教学

在合唱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提前了解学生的接受能力,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制定训练计划,缓慢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训练计划应通过一些合唱与独唱的对比,使学生感受到合唱所带给人的震撼力,身临歌曲中,感受其意境,领略其美感。通过这种更易接受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听辨能力。在其后的教学中,改编一些音乐段落,当然最好是即兴创作,让学生加入进来,了解自己的声部,确定自己在合唱中的位置,发挥自身的主动创作性。这样,在完整训练并成功演出后,学生会进一步了解到音乐是什么,能带给人什么,也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识谱能力,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在音乐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兴趣一旦被培养起来,那么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带动学习效率的提高,为长久的保持对音乐课的热情做了很好的铺垫。

(三)重视二声部训练,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歌唱习惯

作为音乐基础阶段的小学音乐教学,可谓是音乐教学中的重点。翻开小学音乐教材,合唱曲目都是二部合唱,又名二声部视唱训练。在合唱教学以及训练中,为了让他们正确而完整的表达音乐的情感,为了这种训练不伤害到他们的嗓子,我们应严肃认真规范教学,教他们正确的起声、发声方式以及其他的歌唱方法。同时,我们应时刻谨记歌唱是由气、声、字、腔、情这五个部分组成的,缺一不可。所以,在音乐教学中,尤其是作为音乐基础阶段的小学音乐教学中,我们应该把这五个字完整的教给学生,让他们正确的表达音乐,养成良好的音乐习惯。通过不同的学习方式来培养学生的良好歌唱习惯是非常重要的,有利于促进小学音乐中合唱教学作用的发挥。

(四)培养学生的集体合作能力的教学

众所周知,合唱是由男女生不同的声部,不同的分工,最后合作而成的音乐曲目,所以,合唱是一项对参与者的团结合作精神要求很高的音乐活动。合唱训练不仅仅是一种对同学们的音乐技能技巧的考验,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一种对合作精神的考验。通过合唱的多声部训练,经过高低声合唱的震撼,让学生学会合作,并进一步了解到团结协作的重要性。

(五)开发多方位的听赏,调动多种感官,培养学生理解作品的能力

在合唱训练时,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所要表达的感情以及音乐作品本身内涵,充分调动学生情感,提升听辨能力,我们通常会对作品进行二次创作。而在合唱教学时,我们强调的是合作时的协调统一,所以我们对音乐的理解应该一致,表达才能一致,这样才能更好地完成合唱的目标,达到合唱的要求。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作品的内涵,我们应让学生自主理解歌曲,自由的设计情境。比如在教学经典的二声部合唱歌曲《红蜻蜓》时,欣赏完,让学生自由的选择歌曲演唱力度、加快或减慢歌曲演唱速度以及演唱歌曲的表达时间,让他们深情、和谐的表达音乐,深入音乐、了解音乐。在合唱教学中,应通过不同的教学方式来提升学生的综合音乐实力,如音乐听觉、音乐记忆力等,让他们以分别以表演者、欣赏着和创作者的身份结合不同的感官,配合指挥的手势来进行音乐学习,以此更好地、更全面地提升学生的综合音乐能力以及音乐素养。

(六)丰富歌唱的表现形式,陶冶学生道德情操

众所周知,歌唱是一门艺术,其艺术形象的表达生动且具有感染力。在教学中,以爱国等正面题材作为主题的歌曲,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学会合唱技巧与音乐表达,更重要的是在教学中,在歌词里、在歌词赋予我们的情境中,我们可以对我们的祖国有更深的了解,进而有更多的爱。当然,不单单是歌颂祖国,也有对其他事物的情感表达。在这些歌曲中,我们通过另一种方式感知到了美,潜移默化地接受并建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提升自我修养,增强民族素质。在合唱教学及训练中,我们通过自身理解及教师表达分配任务,明白了团结协作的重要性,培养了组织自豪感。在这个过程中,丰富的音乐体验让我们认识了自我,满足了情感诉求,多了些体验,也多了个爱好。当然,合唱训练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这些,还有分工合作以及智慧分工的重要性。促进自我修养的提升,以及自我发展全面性的保障,为合格公民的培养添砖加瓦。

三、结语

课堂教学有利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课外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乐趣保持学生的学习热情。所以将课堂教学与课外教学相结合,通过不同的实践形式,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丰富学生的文化生活,带动学生的整体发展,这才是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有效性的最好体现。在小学音乐课堂中开展合唱教学,教师必须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采用有效先进的教学方法带动学生,实现合唱教学的作用发挥。理论细节与实践相结合,从点滴着手,制定不同的学习目标,丰富表现形式,给学生以美的享受,从而达到最终的合唱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刘春娥.浅谈质量评价体系在小学音乐课堂的运用[J].黄河之声,2013,(08).

[2]钟恩富.生命化音乐课程与教学研究[D].吉林:东北师范大学,2014,(07).

[3]朱金花.合唱教学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探索与实践[J].陕西教育,2015,(10).

小学音乐合唱教学范文第6篇

对于小学音乐教学而言,合唱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乐感,提升学生音乐方面的综合素养。因此在小学音乐课堂上开展音乐教学,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合唱的教学功能也受到多方面的重视,当前合唱表演与合唱比赛逐渐增多,通过比赛的方式提升合唱教学理论与实践,从而达到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当前的合唱教学中,一些教师采用反复的单声部教学,而且学生的音乐基础不同,音乐素养参差不齐,导致音乐小学目标难以实现。因此需要在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中,开展有效性教学,在教学中,老师们通过欣赏合唱节目录像进行合唱艺术指导,让学生能够掌握合唱音乐训练以及处理方法,从而提升合唱教学效率。针对新课标对于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的要求,结合合唱教学现状,从素质教育的角度提升合唱教学的重要性,从音乐技巧的角度加强合唱技术的培养,同时对于合唱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提升合唱教学的有效性,较为规范地对小学生进行童声合唱作品的欣赏、演唱和表演,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

一、新课标下合唱教学要求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的指出:“合唱是非常适合小学生的一种音乐表现形式,它对于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健康素质、心理素质、审美素质、思想素质等都有着积极的作用。”对于小学音乐教学而言,合唱教学能够加强音乐训练、提升音乐技巧、增加音乐认识,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

(一)以审美为核心

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把美育正式列入教育方针,因此在音乐教学活动中,应该以审美为主要内容,通过合唱训练,唤起学生对美的感知能力。音乐教学的审美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参与性原则,教育者通过战士音乐艺术,激发学生参与音乐时间的主动性;2.情感性原则,音乐教学时以情动人的教学形式,通过在音乐中展现情感,能够使学生获得审美体验;3.愉悦性原则,音乐史人文学科的重要内容,音乐能够带给人审美愉悦性,从而提升美的感受。

(二)合唱新的诠释

合唱教学对于音乐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新课标的要求下,小学音乐合唱教学内涵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美育教育的重要阵地,合唱效果是由多人合作完成的,具有较为丰富的表现力与广阔的音域。对于小学音乐教学而言,采用合唱教学,能够提升学生们的享受,对学生的世界观产生影响,发现崇高的一面,完善学生的人格思想,从而使合唱的参与者与听众都能够获得美的感受。当前的合唱教学是美育教学的新阵地,能够提升学生的艺术潜能,获得精神升华。2.音乐欣赏与感受的重要途径。合唱教学以欣赏、训为主要教学手段,通过欣赏各种类型的合唱曲目,能够扩展学生的音乐视野,从而提升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通过对学生的合唱进行引导,能够激发学生对美好合唱声音的向往,提升音乐感知能力。3.音乐表现的良好训练方式,通过合唱联系与训练,能够提升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并且构建良好的音乐习惯。合唱需要在统一的要求下进行训练与延长,因此合唱是小学音乐表现的良好训练方式,对于学生的音乐学习起到良性作用。

(三)合唱活动与音乐课程标准

合唱艺术水平是衡量音乐水平的重要标志,在基础音乐教学中,开展合唱音乐教学对于学生的声乐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当前我国的合唱教育较为缺乏,而且合唱教学方法开展科学合理性不足,导致合唱教学的功能不能够完全体现。在《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中,对于音乐教学的合唱教学的要求是学生既能够感受多声部的丰富表现力,也能够形成与他人合作的经验,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在主动教学中展现学生的个性与创造才能,从而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启发学生的自我识并保持其全身心投入的注意力。

二、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有效性策略

(一)确定教学常规

在小学合唱教学中,需要确定教学常规。教学常规是开展一切关于教学活动的根本,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合唱习惯,需要在教学之前确定声部,并且依次确定教学常规。对于学校的音乐活动而言,开展合唱教学是学校普及音乐教学的重要形式。合唱具有一定的优势,因为合唱受到学校音乐课堂环境、教学器材的影响较小,具有普及性强、效率高的特点。合唱教学能够根据学生的现有条件,根据音色、音域的特点安排其在合唱中的角色,使得学生具有人人平等参与的权利,发挥学生的特长,提升教学效果。历史上许多音乐教育家都非常注重合唱课程的开展,比如匈牙利的音乐教育家柯达伊,他通过创造以歌唱为中心、多声部训练的教学模式,让孩子们都能够参与合唱,从而为学生的音乐学习打下基础。对于一些经济条件不那么富裕的地区而言,选择合唱方式进行教学,能够达到提升学生音乐素养的效果。而在提倡素质教学的当下,通过对合唱艺术的欣赏与表演,能够提升学生对音乐的认识,从而活跃学生的艺术生活,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增进学生素养的全面提升。在教学活动中,考虑孩子的声音特点及班上男女生的比例情况,从而实行有效的教学常规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教学

合唱教学对于学生的识谱能力、听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达到合唱的教学效果,和唱者必须明白自身在合唱中的角色,发挥自身的主动性与创造性,使学生掌握一定的音乐基础,获得音乐素养的全面提升。因此在合唱教学中,教师应该通过对比教学的方式,让学生能够通过合唱与独唱的方式了解合唱的感染力,并且感受到合唱音乐中的意境与美感,通过立体感的渲染作用,让步学生了解到合唱的美丽。在教学活动中,根据循序渐进的原则,以学生的接受能力为基础,从而开展教学选廉,使学生能够根据训练计划,不断提升自身素养。教学中需要掌握一定的合唱技巧,通过改编创作一些段落,从而对学生进行有效性教学。

(三)重视二声部训练,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歌唱习惯

小学音乐教材中所选用的合唱歌曲都是二部合唱,而二声部视唱训练是进行合唱教学的基础,歌唱是由气、声、字、腔、情几个部分组成的,小学音乐教学是音乐基础阶段,对于学生的音乐学习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小学音乐教学中,通过合唱训练,能够让学生掌握到正确的歌唱姿势、起声与发生方式、准确的情感表达,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合唱习惯。小学生的音乐训练中存在着一些不好的音乐习惯,不仅影响了音乐表达,也可能伤害学生嗓子,在合唱教学中,通过正确的示范教学,能够促进学生改掉不良的学习习惯,从而获得正确的歌唱方法。

(四)培养学生的集体合作能力的教学

合唱教学是意向合作性很强的音乐活动,在合唱教学的开展过程中,每一个参与者都需要承担一定的责任,因此需要具备相应的技能技巧与合作精神。通过合唱训练,能够提升学生的合作精神,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对于合唱的多声部训练而言,让学生感受合唱效果,并且通过高低声部的训练,加强学生的团结协作,从而提升学生的合作能力。

(五)开发多方位的听赏,调动多种感官,培养学生理解作品的能力

合唱训练时对音乐作品的二次创作,在训练过程中,调动学生情感,能够让学生以情带声,从而提升听辨能力,理解作品的内涵。在合唱教学中,学生需要理解音乐作品的内涵,准确把握自己的声部,同时倾听其他声部,能够将音乐技能与感情表达相一致,从而达到合唱时的协调统一,达到合唱的目标与要求。

比如在《红蜻蜓》这首经典的二声部合唱歌曲时,通过欣赏,让学生理解作品的内涵,并且指导学生采用深情、和谐的声音表现音乐,从而让学生理解音乐的内涵,通过自主设计演唱歌曲的力度、速度以及延长形式,从而逐渐深入理解音乐情景。通过听辨、模唱、听记等方式,提升学生的音乐听觉,增强音乐记忆力。在合唱教学中,学生需要用视觉感知指挥的手势,并且根据动作统一速度,通过将多种感官相结合,从而培养学生的综合音乐能力,使学生在作为表演者、欣赏者和创作者的音乐学习中,分享、交流、参与音乐实践活动,全面发展音乐素质。

(六)丰富歌唱的表现形式,陶冶学生道德情操

歌唱教学是通过歌曲的艺术形象及学生的审美活动来感染学生的再创造的艺术,具有较强的德育教育功能。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是提高民族素质、培养合格公民的一项重要任务,作为人文教学的重要科目,音乐教学对于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采用合唱教学,能够增进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并且做好相互配合,在教学活动中,合理选择教材,以潜移默化的作用提升学生感知音乐的能力,从而提升学生对美的感知,实现德育教学。比如在教学中,以《我们把祖国爱在心窝里》为教学内容,通过明快活泼的音乐与丰满和谐的合唱声部表现,提升学生的爱国热情。而以班级为单位开展合唱教学,能够让学生掌握个人与集体、集体与集体之间的管理,从而养成组织纪律性,培养团队协作精神,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合唱教学以丰富的音乐体验与情感诉求培养学生的兴趣,启迪学生的智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小学音乐合唱教学范文第7篇

【关键词】小学音乐;合唱教学;课堂

一、小学音乐合唱教学的发展

小学音乐课程的实践性和技术性都非常强,不管是音乐基础知识或者基本技能,都必须要循序渐进的练习,而作为童声合唱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音乐合唱教学近年来受到了越来越多音乐教师的重视。从一开始的学堂乐歌发展到今天的合唱教学,校园音乐合唱在我国的合唱艺术发展过程中始终保持着优良传统。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为了让我国的合唱教育能更好更快的崛起,很多老一辈的指挥家和教育界联手,在小学、中学以及全国高校中广泛的组织合唱活动。而今天,随着素质教育的逐渐推进,校园合唱也产生了明显的变化,各个教育行政部门也陆续出台了关于小学音乐合唱教学的规范制度,这些文件的出台,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小学音乐课程的开课率,也促进了我国音乐事业的蓬勃发展,在这样的形势下,作为一线音乐教师,我们更应当开展好音乐教育工作,为小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作出贡献。

二、小学音乐合唱教学的有效策略

1.努力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

为了实现合唱教学的预期效果,应当要求学生能够了解自己在合唱中所扮演的角色,并充分发挥出他们的主动性与创造性,进而更加牢固的掌握音乐基础知识,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在合唱教学时,我们可以采取对比教学的手段,让学生可以利用合唱与独唱的方式感受合唱的魅力与美感,利用立体感的渲染作用,让他们感知合唱的意境。在教学过程中,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结合小学生的知识接受能力,让学生可以结合合成训练计划来逐渐的提高自己的音乐素养。在教学时必须要 让学生了解一定的合唱技巧,可以通过改编创作某一音乐作品的方式来进行教学。此外,在合唱训练中应用情景教学法也是一种有效的策略,教师通过创设带有某种情绪色彩的具体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尽可能的将音乐融入到所创设的情景中去,提升教学的趣味性。

2.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听赏能力

在合唱表演中对音乐作品进行二次创作,就更需要激发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坚持以情带声。而情感的来源则是学生的听辨能力,通过听来理解音乐的内涵。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求学生可以准确把握自己声部的同时,更要倾听其他声部,进而实现合唱过程中的协调统一。例如说我们在讲《红蜻蜓》这首经典的二声部合唱歌曲的过程中首先要求学生欣赏音乐感知作品的内涵之后引导学生用深情、和谐的声音来演唱,为他们描述作品中的画面,让他们能够感知作品的内涵。或者可以让小学生自己来规定演唱时的力度、速度以及形式等,自己来理解音乐情景。借助于听辨、模仿以及听记等方式来增强学生的音乐听觉能力和记忆力。在合唱教学过程中,我们要以指挥的形式来要求学生用视觉进行感知,并根据手势调节速度,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学生分别充当表演者、欣赏者以及创作者,让他们相互之间交流和分享自己的合唱经验,进而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3.积极寻求多样化的唱练方式

小学阶段的学生第一次接触合唱,因此二声部接受起来还相对困难,不能够自己感知音乐所带来的美感,如果我们采取重复性的练习手段,学生必然会感觉到无趣,所以我们应当寻求多样化的唱练方式。第一是“先入为主”,小学生对于曲调的感觉通常都会产生先入为主的情况,在进行合唱的过程中,小学生通常难以接受第二声部旋律,这是因为一声部己经给他们留下了比较深的印象。为了避免小学生对二声部产生恐惧感,在进行教学时可以一开始就教第二声部,也可以选择将第二声部拿出来要求学生模仿演唱或者进行发声练习,待他们己经基木掌握之后再教一声部,这也是先难后易的教学原则;第二是“听唱结合”,在进行合唱教学时,分声部练习仅仅适合学生学会各声部旋律之前。当学生在练习某一声部时,剩下的学生演唱另外的声部,如此一来更有助于学生感知合唱效果,从而习得更加全面的合唱技巧。为了增强学生的抗干扰能力,在进行练习的过程中,教师也可以在学生演唱一个声部时,使用乐器伴奏另外的声部,从而培养学生的听、唱能力,在练习过程中提升学生的演唱水平。

运用课堂教学以及课外活动等不同形式的合唱实践活动,能够有效增强小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增强学生对音乐美的感知能力。做好小学音乐合唱教学工作,必须要求音乐教室具备丰富的合唱知识,同时要树立较强的责任心,选择科学的教学方式来完成教学,真正的发挥出合唱教学的实际功能。总之,在小学音乐合唱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要重视教学实践和相关细节,从基础教学到合唱训练,循序渐进,确保合唱教学效果得以切实提升,最终实现音乐教育的目的。

小学音乐合唱教学范文第8篇

关键词:小学音乐;合唱教学;体会

音乐教学中一个重要的教学方式是合唱教学,通过合理的合唱教学方式可以引导学生树立自信心,调动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的综合发展。

一、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的重要性

对于学校来说,合唱教学有着投资少、易操作、好普及的优势,它能培养学生对经典音乐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精神,能够启迪心智、净化心灵,使学习更富有成效。合唱需要学生有较高的音乐素质,学生须能较好地控制气息、掌握音准以及能够配合不同声部间的合作,要达到这些要求学生就必须进行大量的训练。训练控制气息能够增强学生的肺活量,训练掌握音准可以让学生口齿伶俐,而练配合力能够增强学生的协调性,使其具有较强的思维能力与反应能力。综上所述,良好的合唱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身心素质,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音乐合唱教学存在的问题

合唱教学要求教师和学生都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及一定的知识水平。目前,我国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中仍然存在较多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到合唱教学的质量,亟待解决。

1.对合唱教学的认识不足

现今大多数小学对音乐的教育认识不足不够重视,更不用说对合唱教学的重视,许多教师的教学理念仍停留在应试教育阶段,认为音乐教育对学生而言可有可无,故而放弃或忽视开展合唱教学,引发合唱教学的后续问题。

2.音乐教师专业水平不高

由于学校对音乐教育不够重视,往往不愿聘请专业的音乐教师,该课程多由其他教师兼任,而一般教师不具备专业的合唱知识及能力,无法进行高质量的合唱教学,而合唱对学生的音乐素质要求较高,教学难度较大,故而没有专业能力的教师只能放弃合唱教学或应付对待。

3.合唱教学的方法不科学

由于部分音乐教师的专业性不强,无法根据学生的现实情况及相关教学内容来制定合理的教学方法,使大多学校仍然采用过去的教师主动教学、生被动学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法较枯燥单一,容易使学生失去对音乐的学习兴趣。合唱对学生的音乐素质要求较高且强调整体性,在合唱过程中学生必须唱对每一个音节,且和其他声部的同学相配合,这就需要学生反复练习,练习过程中唱功较差的学生容易产生畏惧心理,抗拒合唱练习,而教学模式单一的大量练习,会使学生产生消极态度,大大削弱了学生学习合唱的热情。

三、做好教学设计,优化教学细节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进行单项合唱教学容易将学生引入死胡同,枯燥乏味容易打击学生的兴趣,教师必须以学生为主,站在学生的角度,贴近他们的生活进行。

1.根据合唱歌曲,巧妙设计教学环节

妙趣横生的设计会让合唱教学更好地进行,教学中突出“趣”,让学生唱进“趣”,学出来,体验合唱的独特魅力。例如,在教学《迷人的火塘》的时候,可以将两个声部设计成对唱,让学生模仿侗族人民的对唱方式,欢乐的气氛,也容易帮助学生突破合唱难点;又如,在教学《如今家乡山连山》时,可以将歌唱过程设计成母子游戏,让学生在欢乐的氛围中学唱,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发挥器乐的辅助功能

二声部教学一直是教学中的难点,受年龄限制,由于不能准确地掌握音准和音程,合唱时会遇到多种困难,相比枯燥的音准教学,器乐辅助教学更能吸引学生的眼球,手脑并用,发挥器乐的辅助功能,能让学生更容易接受这种教学方式,能更好地把握好音准和音程。例如,在教学《小白船》二声部歌曲时,留出一点空间让学生分声部演奏旋律,提醒学生仔细聆听,接着开始合奏,保证每个学生都能按要求掌握音准和音程,将这种感觉转移到合唱中去。合唱时,科学分组,每个声部由指定的学生进行伴奏,有条不紊地交替进行,合唱的音准问题也就容易解决了。

四、有序的音准训练是有效教学的“核心”

声部音准是决定合唱质量的重要因素,是合唱教学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教师应当认知到音准训练的重要性,在训练时,切勿操之过急,应循序渐进地展开教学。首先,让学生从基本的辨单音开始,接着是旋律音程,等到全体学生都能达到基本要求(全体能进行轻声演唱、以及能准确唱准音高)后,教师可以将学生进行分组,两大组共同进行二声部的和声音程训练,接着再次进行辩单音、旋律音程的训练。音准教学必须具有针对性,辨音中的“音”必须“采摘”于这首歌曲的旋律。另外,还可以采用辅助手段开展训练,比如,柯达伊手势教学法将抽象性的音符形象具体地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能真切地“看”到高音,根据手势的不同变化掌握音高与音准。

五、创造性地使用合唱作品是有效教学的“法宝”

学生年龄较小,合唱经验不足,教材中一些难度较大的合唱作品较难胜任。教师应当做一名合格的引路人,课下为学生创编一些适合学生水平的低声部旋律,另辟蹊径,因材施教,立足学生实际情况,这种人性化教学能够有效避免统一演唱高声部时出现“车祸现场”的教学尴尬。

又可以将某首歌曲中的一段高音部进行删减。例如,课本中《踏雪寻梅》这首歌曲,最后一句对歌唱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合唱有些难度。结合学生的合唱水平,可以将最后一句改为齐唱,歌曲的前半部分采用合唱,结束句用齐唱的方式收尾,降低了歌唱难度,学生也能轻松、快乐地学习。

不同于合唱队的训练,课堂合唱教学有大量不稳定的因素。合唱队成员经过千挑万选,每个成员都具有一定的歌唱实力,高音也能轻松驾驭。相比于合唱教学,学生的歌唱水平参差不齐,甚至有的声部都不够齐全,合唱效果可想而知。针对这一教学现状,教师必须有“滴水石穿”的耐心,适当放宽“政策”,训练也不应太过专业化。坚持“快乐”教学的原则,让学生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体验到合唱的乐趣,感受合唱的美。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完善自身的教学策略,从而有效地进行课堂合唱教学。

总之,教师必须结合学生的歌唱水平,从实际出发。合唱教学过程突出“趣”字,给学生构建一个和谐轻松的教学氛围,让学生能在欢乐中攻克难点,提升学生的合唱水平。巧妙借助器乐、柯达伊手势进行辅助教学,优化教学环节,让学生银铃般的声音充斥课堂,回荡于校园的每个角落。

参考文献:

小学音乐合唱教学范文第9篇

关键词:小学音乐;合唱教学;方法;技巧

合唱教学是小学音乐教学中一项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激发学生演唱兴趣,增强演唱信心,培养音乐素养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这也是素质教育观念在小学教育中得以应用的具体体现。然而,在当前小学音乐合唱教学过程中,由于音乐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技巧不合理等因素而使课堂教学效果不理想,这直接制约了合唱教学的开展,所以对小学音乐合唱教学方法和技巧进行分析和探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提升学习兴趣,激发学习活力

教学研究表明:学生喜欢某门课程的关键是他们对这门课程产生了足够的兴趣,小学音乐合唱教学也不例外。所以小学音乐教师可以通过采用有效的方法和手段来对合唱教学产生足够的兴趣,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而就具体的手段而言,教师可以从以下两个手段来着手努力:首先,努力提升任课音乐教师的音乐素质和教学能力。小学生本身具有很大的依赖性,而在学校就是对教师的依赖,所以,学生喜欢上音乐合唱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教师本身对学生是否具有吸引力,所以,音乐教师必须不断提升自身的音乐水平和教学能力,通过教学的合理组织以及幽默、风趣的教学语言来开展音乐教学,同时需要适当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积极鼓励和引导,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知识的热情。简言之,要想使学生真正喜欢上这门音乐课程,就必须使学生在音乐合唱教学的学习中体会到乐趣。

另一方面,音乐教师必须提升学生对合唱歌曲的欣赏力。与单唱歌曲相比,合唱歌曲的旋律更加繁杂,学生学习起来的难度也更大,所以音乐教师可以在音乐合唱教学开展前,努力提升学生对于合唱的欣赏能力。例如,在讲解《让我们荡起双桨》这首歌曲的时候,由于其旋律比较优美,所以被广大师生喜爱。为了充分提升学生对音乐合唱的兴趣,音乐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听一下这首歌曲的单唱版本,然后再让他们听一听这首歌曲的合唱版本,从而通过不同演唱形式的对比来使学生切实感受到合唱歌曲音域的宽广性、感染力和表现力,切实提升学生对合唱的兴趣,激发他们学习合唱的活力。

二、配合音乐律动,培养乐感把握

声音是音乐的重要表现形式,所以听和唱是学生对于音乐的第一直觉,却没有充分调动全部感官。通过完善感官的感知能力,可以使学生有效地把握音乐乐感,而学生只有正确把握了音乐的乐感,才可以使学生更加灵活地投入到歌曲的演绎过程中。因此,在小学音乐合唱教学的过程中,音乐教师必须充分调集学生的乐感,确保其可以与合唱歌曲的乐律达到一致性和和谐性,从而有效提升合唱的整体效率,而音乐律动则是触动感官的关键。在音乐合唱教学的过程中,音乐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配合音乐律动来更准确、深入地把握音乐要素,从而使学生可以形成统一的乐律,不断提高合唱效率。

例如,在讲解《娃哈哈》这首合唱歌曲的时候,音乐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跟随着音乐乐律的节奏来“摇头摆尾”,充分凸显快乐的情绪,接着可以让学生细心聆听该首歌曲中那富有民族特色的鼓点声,同时可以引导他们随着鼓点的节奏来拍手附和。然后,音乐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音乐歌词的具体内容来做一些针对性的动作,比如轻轻拉手、晃动手臂等。这样一来,学生可以饱含情绪地投入到合唱中,不断增强学生合唱的默契感。

三、开展情景教学,增强合唱效果

理论上来讲,音乐合唱教学本身是一项具有很强综合性的艺术教学形式。在合唱教学过程中,每个学生均具有一定的演唱技巧和艺术素养,所以他们之间配合的紧密性直接决定着合唱教学的效果。因此,音乐教师需要不断整合合唱教学资源,加强学生与乐器之间配合的紧密性,并要合理改进教学方式,从而不断提升合唱的教学效果。而情境创设教学则是提升合唱效果的有效手段,其可以为学生的合唱教学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有利于增强学生合唱的默契程度,进而可以有效地增强合唱效果。

在情景创设氛围中,学生可以更好地投入自身的情感来进行合唱,从而增强音乐合唱的感染力和表现力,避免合唱变得枯燥乏味,空洞无趣。例如,在讲解《送别》这篇音乐文章的时候,音乐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根据这首歌曲的节奏,让学生分声部来演奏乐曲,也可以让学生互为观众,使学生在特定的教学情境中去欣赏这首合唱歌曲,同时也可以采用听唱结合或者轮唱等形式来提升情境教学的演唱质量。又如,在讲解《让世界充满和平》这首合唱歌曲的时候,由于其是全英文曲目,所以难度比较大,为了使学生尽快掌握延长节奏,教师可以引领学生来共同赏析这首歌曲,可以将世界“战争与和平”的主题等人文信息灌输给学生,还可以借助图片来展示战争国家儿童对和平的强烈渴求,从而增强学生对于和平的期待感。这样一来,学生在合唱的过程中,会饱含感情地投入到合唱中,大大增强了合唱的效果。

四、注重方法指导,提升合唱能力

合唱是一门集体表演艺术。为了提升合唱的效率,就必须有合理不同的音乐声部。因此,为了充分展现歌曲的最佳演唱效果,就必须要使合唱者做到声音上的平衡、协调和统一,而这对于学生的发声方法和合唱能力具有较高的要求,所以,加强合唱方法指导是合唱教学的重要内容。音乐教师要将演唱过程中常用的快呼缓吸、缓呼缓吸以及快呼快吸等常用的基本呼吸方法,借助音乐教师的规范化示范方法来使学生形成合理的呼吸方法;其次,要使学生掌握控制气息的方法。在实际的训练过程中,音乐教师可以使全体学生身体保持直立状态,面部放松,使气息由腹部排出,接着用收腹的方式来进行自然的呼气和吸气,而不可强行吸入气流。音乐教师要引导学生有意识地进行气息控制训练,并要注意纠正学生在训练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错误,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气息控制力。

另外,要加强学生在音准和节奏方面的训练。音准是学生歌唱的重要基础,尤其是在合唱过程中,即便某一个学生的声音比标准规定的音高偏高或者偏低,就会严重影响歌曲的协调性和统一性,进而破坏合唱的整体效果,所以强化学生在音准方面的训练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要确保音准训练过程的循序渐进性,同时要加强学生音乐节奏方面的训练,增强音乐学习的合理性。另外,还要加强学生在不同声部间的连贯性和衔接性。例如,在讲解《小白船》这首歌曲的二声部时,音乐教师可以先将班级学生分成两组进行互相演唱和聆听,以使两组学生均可以互相找出对方的音准问题,即先由一部分学生演唱音阶,另一部分学生在一声部唱完第二个音后开始演唱音阶,接着再轮流交替,从而有步骤地来解决合唱中的音准问题,提高学生的音准,避免学生在合唱学习过程中出现“走音”问题,切实使分声部合唱成为一个声部的齐唱。

总之,合唱教学作为小学音乐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提升合唱表现力。因此,在小学音乐合唱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要采用有效的方法和技巧来开展合唱教学,不断增强合唱效果。本文就如何提高合唱教学的效果进行了探究,以期更好地指导小学音乐合唱教学的开展。

参考文献:

小学音乐合唱教学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小学音乐;合唱教学;有效策略

小学生在进行合唱的时候能够很好地进入到音乐世界中去,并且情感上还能够获得更多的满足,学生更容易受到熏陶,自身的艺术情操会有明显的提高。怎样做好音乐合唱教学,让学生感受到其中蕴含的美,是很多小学音乐老师都面临的重要问题。

一、从听出发

音乐是听觉艺术,并且学生的音乐活动也是从听开始的,老师在进行音乐合唱教学的时候,也应该从听开始。

1.学会听整体 老师首先应该将需要合唱的歌曲播放给学生听,让学生在听的时候更好地感受到音乐中蕴含的美。学生在听的时候,老师应该引导学生了解音乐中的和声和音色,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音乐欣赏,这样能够给学生更好地进行合唱奠定基础。

2.要求学生听音乐的声部 学生在听的时候,老师应该引导学生来听声部,并找到不同声部中蕴含的不同点和相同点,对声部进行对比,这样能够更加全面地把握整首歌曲。

3.学会听不同学生的演唱 在合唱的时候,老师应该要求学生听其他同学演唱中存在的值得学习的地方以及不足,听学生的发音是不是真正的正确,这样学生能够发现自己演唱中存在的缺陷,能够从整体上把握音乐。

二、通过演奏来进行合唱训练

1.分声部进行练习 在音乐教学的时候,一般情况下小学生演奏的都是竖笛,通过竖笛演奏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音准的把握。比如说在演奏歌曲《飞翔》的时候,可以通过分声部的方法进行练习,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这样练习的时候,学生很容易发现自己和对方存在的一些不足,学生的团队精神会提高。此外,老师可以要求一个或者多个学生用竖笛演奏,而其他同学则伴唱,这样课堂教学效果会有明显的提高,学生能够更好地熟悉音乐本身的旋律,教学效果也会事半功倍。

2.给声部合奏足够的重视 在进行音乐合奏的时候,老师应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不同声部的旋律,在教学的时候,老师应该重视这些练习,帮助学生更好地通过竖笛来演奏,然后要求学生合唱,这样很多问题都能够得到解决。学生在进行新乐曲合唱的时候,出现问题的概率比较大,若是将演奏的方式利用进去,不但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乐曲,还能够提高学生合唱的自信心。

三、老师应该重视改编

1.进行合唱方式转变 学生在进行轮唱学习的时候,老师可以让学生轮读歌词,这样能够帮助学生从整体出发了解整首歌曲。然后再师生轮唱,在轮唱练习的时候,老师可以选择那些节奏明快的歌曲。

2.将齐唱转变成轮唱 在进行音乐教学的时候,很多音乐本身的旋律都比较简单和优美,所以,老师在教学的时候,也应该根据学生特点和实际需要来选择合适的歌曲,并且,也可以改变现有的材料,在改变的时候注意其中的曲调,并且还应该重视歌曲可唱性方面的增加。

四、老师应该重视评价手段的运用

老师在进行合唱教学的时候,应该重视评价手段的运用,老师应该相信自己的学生,在学生演唱的时候,老师应该重视学生本身的优点。小学生非常渴望得到老师的肯定,老师应该在肯定学生的情况下,提出一些建议或者意见,这样学生在接受的时候也会更加容易。

五、老师自身的音乐素养必须高

老师在进行音乐教学的时候,首先应该保证自身的音乐素质比较强,并掌握一些音乐合唱教学的方法。在范唱的过程中,老师应该做到口手并用,并将二者结合在一起,这样才能够确保效果达到最佳。老师在演唱的时候,应该确保能够吸引学生,这样学生合唱的兴趣才会提高。除了老师本身的演唱功底必须具备,还应该有一定的指挥能力,这样才能够根据歌曲风格来进行指挥,将演唱和指挥更好地结合在一起。

六、做好合唱训练

1.帮助学生进行基础发声的练习 唱歌的时候,基础是呼吸,所以,在课堂上老师应该做好呼吸方面的训练,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方式进行呼吸,并通过深呼吸来找到呼气和吸气的感觉,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应该对学生的训练情况进行纠正,帮助学生养成好的习惯。并且老师还应该引导学生用正确的歌唱姿势来进行唱歌,学生本身的年龄比较小,高音很难上去,所以,老师应该根据需要纠正学生发音情况。

2.进行音准训练 有些学生本身的发音比较出色,而有些学生发音比较差,老师在教学的时候为了真正提高学生本身的音准,应该让学生来进行音节的模仿和练习,并将其和音乐知识很好地结合在一起,改善音乐环境。

3.做好声部练习 在音乐教学的时候,声部教学是非常重要的,并且歌曲演唱效果是由学生声音决定的,所以必须做好声部练习。在进行课堂教学的时候,老师应该要求学生做好声部练习,然后,老师应该针对学生练习中存在的问题,对学生发音进行指导。

结语:学生在进行合唱训练的时候,老师应该根据学生的情况和需要做好指导方面的工作,提高练习的有效性,提高音乐教学和合唱教学的实际效率,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周雪玉.《试论如何提高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的有效性》[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3,07:161-162.

[2]杨b.《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合唱教学有效性探究》[J].当代教育论坛(教学研究),2011,05:118-119.

小学音乐合唱教学范文第11篇

[关键词]合唱;识谱;兴趣;由浅入深

合唱是小学校园艺术活动中最广泛、最重要的活动形式之一。如果在小学阶段对学生进行合唱训练,不仅有利于启迪小学生的音乐思维,培养音乐情感和集体意识,而且对于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合作共处精神、提高学生音乐素质有着重要意义,更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综合音乐素质。

合唱作为一门综合艺术,包含着声乐技能、技巧及对音乐作品的欣赏能力与表现能力的培养。那么要如何利用课堂教学有效地开展合唱教学,让每一个孩子都参与到合唱中来并喜欢合唱呢?

一、从兴趣入手,做好音乐基础训练

小学音乐教学重点之一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识谱能力,只有这样教师才能事半功倍、教得轻松。但在教学实践中,学生往往觉得识谱特别枯燥。因此,我常常将识谱教学形象化,增强乐谱的趣味性,让学生对识谱产生兴趣。例如,在教授单音时,我给每一个单音赋予一个可爱的卡通形象,3是懒洋洋的小猫咪,唱起歌来“mi~mi~mi~”,1是小木棍,敲在地上“do~do~do~”等,并通过唱名找音符等各种游戏巩固学生的认识、加深印象。在平时的歌曲教唱过程中,我都会挑出一些旋律简单规整的歌曲带唱旋律。尤其是一些节奏简单的歌曲,我会让孩子们试着认一认每一句句末的那个长音,或是每个句子中节奏较长较有代表性的单音,然后以师生接龙唱的方式唱会曲谱,在指导他们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尝试到成功的喜悦,进而产生学习的兴趣。而到了三年级,学生的思维能力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我便有了更高的要求,如不再接唱单音,而是试着唱唱一小节、一个短小的乐句等,由小而大,循序渐进。在反复的、有指导性、有趣味的学习过程中,锻炼学生良好的读谱能力,为合唱歌曲的教学打好基础。

小学音乐合唱教学范文第12篇

关键词:小学音乐;两声部合唱教学;实践探究

两声部合唱教学因其声部之间的整齐、和谐成为小学音乐歌唱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在实际运作中,两声部合唱教学的开展却未达到预期的目地和效果,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教师素质水准偏低;学生音乐基础上的差异;合唱教学题材缺少新内容。此外,两声部合唱教学的实践方面也应该全面开展。

一、小学两声部合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素质水准偏低。目前,大部分的小学音乐教师都是缺少经验的应届毕业生,他们大多经验不足且更急于展示自己,争强好胜的心态严重。与经验丰富,性格稳妥的老教师相比,他们在素质上的不足尤为严重。在音乐教学上他们可能会因为面临上层领导的压力,而在合唱教学上急于求成,忽略了对个体成员特色的发展与指导,只求结果不注重过程,教学过程生硬强制,与学生缺乏良好的沟通和交流,使学生产生负面情绪,影响合唱的进程。有时避重就轻,遇到较难的部分往往选择跳过或放弃指导,这种行为严重影响了合唱的质量。尤其是在两声部合唱教学方面,教师往往因为畏难心理,把两声部合唱教学变为单声部,或者把学生普遍教会唱两声部,但实际上在最后的整体歌声上并没有达到整齐、和谐的效果。这也就有悖于两声部合唱教学致力于让学生感受多声部音乐表现力和提高群体意识与团队协调能力的初衷,且这种问题越到高年级,表现得越为明显。教师素质不足是目前我国小学音乐两声部合唱教学中最为突出的问题。这也就要求学校注重音乐教师队伍的建设,合唱要求很强的专业性,如果教师素质不过硬,必然影响教学质量,因此学校在招聘音乐老师的时候就要设立好门槛,或者提供二次培训的机会。2.学生音乐基础上的差异。由于家庭条件和学校配备设施等条件的影响,小学生的音乐素养也有所不同,家庭条件好的,或者学校设施完善的学生音乐基础可能较好,而在那些家庭条件一般,不注重音乐教育的农村或较小学校的学生,音乐基础可能较弱。两声部的合唱对声部之间的和谐要求很高,如果学生的内在条件参差不齐,很容易影响合唱的质量,也很难达到声部之间的整齐和谐。两声部合唱中,第一声部一般比较简单,学生也容易接受。但是二声部就比较难,两个声部之间的难度差异会导致个别因基础较弱而无法较快掌握二声部的学生产生厌烦、失落的情绪,带给学生不好的体验。声部之间的难度差异是二声部合唱在班级教学中失败的主要原因。为了解决学生音乐基础的差异,国家应该加大在音乐基础设施方面的投入,学校也应该优化教学方法和模式,在现有条件下克服困难,不断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知识的兴趣。例如可以开展音乐培训或合唱比赛等。3.合唱教学题材缺少新内容。目前儿童歌曲的创作前景并不乐观,专注于儿童歌曲创作的人太少。现在小学合唱教学面临最为严重的问题就是题材的缺乏,多为少而且老的儿童歌曲,不符合儿童的审美,也不能引起他们对合唱的兴趣和热情。如果没有适合儿童心理以及年龄的歌曲,儿童很难不对合唱产生负面情绪,这对合唱的进展也有起负面影响。因此,要想将合唱教学在课堂上顺利地开展起来,合唱教学题材缺乏的现状必须改变。

二、小学两声部合唱教学的实践

1.落实基础加强训练。要想学习好两声部合唱,训练的强度必须要加强。音乐主要由七个音符组成,唱好这七个音符是音乐最基础的要求,老师应该在不断巩固这个基础的前提下开展学生合唱方面的练习。但是由于小学生心智不坚定、爱玩心理比较重,而和声训练又较为乏味。为了避免小学生对练习产生负面情绪,教师应该掌握教学的方法。可以采取分组训练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方式来带领学生完成二声部的和声训练,感受音乐声部的丰富和魅力。2.注重老师的指导能力。学校招收新的音乐老师时要提高门槛,并对在校老师进行定期的培训考核,合唱要求专业性很强,如果老师本身素质不够就没法很好地对学生进行专业性的指导。因此,学校应该注重教师的能力和素质,并鼓励在校教师多参加合唱的教研活动,并为其提供再深造的机会,争取优化教师队伍,提高教师的专业指导能力。合唱教学对学生协调能力和合作意识的培养都有着积极的作用。小学音乐两声部合唱教学有着独特的意义,对其加以重视不但可以使学生音乐素养得以提高,而且能提升小学生合唱的质量,对小学音乐合唱的教学有重大影响。

作者:田琳 单位: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昆区乌兰小学

参考文献:

小学音乐合唱教学范文第13篇

【关键词】农村小学 合唱教学 基本过程

合唱艺术是声乐表演中的一种重要形式。合唱具有和声的丰满性,音域宽广,音色丰富,适于表现较大的力度起伏,可以说是声乐表演中极具特色的一种演唱形式。合唱的特殊性也使得合唱的教学变得较难,即使对于师范专业的学生进行合唱教学与排练也是如此。那么,对于小学生来说,合唱教学显得更加困难。特别是农村小学的学生音乐基础较差、底子薄弱,接受正规的音乐训练很少。因此,对农村小学合唱教学进行深入的研究显得极为迫切和重要。对于农村小学的学生我们在教学之前又应该做怎样的准备,以便在进行合唱教学的时候变得更为简单易行?如何选择简单易练的合唱教学曲目进行教学才能使农村小学的学生体会合唱的魅力?用怎样的方法进行教学才会让学生感兴趣?这些问题都是使合唱教学获得成功的关键。笔者通过教学实践和理论研究得出了几点浅显的结论,初步形成了课堂合唱教学的一般过程,恳请同行商榷。

一、合唱教学前的预备训练

合唱是专业性很强的一门艺术,主要是任何一首合唱歌曲必然会涉及到多个声部以及声部之间的协调和均衡。这就要求演唱者在声部的节奏、音高等方面必须具备良好的准确性,否则,合唱艺术的美便无法体现。正是这样也就使得合唱的教学变得有难度。特别是对于没有什么音乐基础的农村孩子,教师要上好合唱课就非得下一番功夫了。笔者认为在合唱教学之前,进行各个声部的音乐基础的预备教学是大有裨益的,也让学生在进入合唱的训练之前有一个过度。合唱的预备教学主要应集中在节奏和曲调的训练上。其原因是:常说节奏是音乐的骨架,节奏时值的准确性直接影响整个乐曲的准确性。解决好节奏这个课题也就是为合唱教学的协调性打下了基础。而曲调包括了音高、节奏、节拍等因素(但是在这里我主要强调曲调的音高),音高的因素与音的准确性又是紧密相连的。解决好音高的问题也就是为合唱教学的谐和打下了基础。

二、合唱教学正式阶段的基本过程

经过对合唱歌曲的节奏、曲调的预备教学后,合唱歌曲的正式训练就显得异常简单。现在就只需要把歌词加进来就行了,但是即便把歌词加进来唱的再熟练也并不代表这首歌曲就唱好了,这里还涉及到对作品的处理。

三、合唱教学曲目的选择

对于农村小学生来说,合唱教学的曲目必须经过遴选。挑选那些适合农村小学生基础的教学曲目进行教学,才不会让学生因感到难而失去对音乐学习的积极性。笔者经过教学实践认为,具有轮唱性质的简单合唱曲目是适合农村小学生学习的,如前面引用的例子《叮铃铃》,当然还不止这些。除此之外,教材中还有两个声部为三度关系的合唱曲目——教材中大多数都是这种二声部歌曲,对于农村小学生来说有些难度,但是经过精心的准备还是可以获得成功的。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根据学生的音乐基础选择一些适合他们的优秀合唱曲目的片断稍作修改作为教学内容,这是较为行之有效的。比如下面几个片断:

四、合唱的教学方法

关于这个问题,我已经在前面的内容中提到一些,这里再总结一下。如何让学生投入到课堂合唱教学中来、积极地参与学习成为合唱教学成功的一个关键问题。多种教学方法的恰当运用可以帮助我们解决这个问题。笔者在教学实践中采用了多种方法来提高教学效率,其中几种最重要的教学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取得良好的效果。

五、结语

合唱教学前的知识技能的预备学习和训练是前提,循序渐进的教学过程是基础,教学内容的选择是关键,教学方法的恰当运用是保障。要上一堂成功的合唱课,首先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音乐基础。否则,学生就会无法跟进教师的教学节奏,课堂也会显得沉闷、缺乏生气。教学过程也必须循序渐进,环环相扣,有目的的逐步解决重难点,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学习合唱。这就要求教学的内容必须适合他们的基础,必须有选择地使用教材,切忌盲目地选择教学内容。同时,要用多种有效的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以保证教学的有效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因此,这四者是相互联系和相互促进的,只有在合唱教学中处理好这几个方面的关系才能使合唱教学取得成功,才能使农村小学的合唱教学水平上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秋里著.合唱指挥与合唱训练[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

[2]孟超美著.大学生合唱与指挥艺术修养[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

[3]陈玉丹著.音乐教学论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小学音乐合唱教学范文第14篇

关键词:合唱;思考;音乐课堂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集体生活是学生自我向社会化道路发展的推动力,为儿童发展所必需,一个不能获得这种正常发展的儿童,可能终身是一个悲剧。”因此,小学音乐课堂中合唱这种独特的艺术活动形式对小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现行的音乐教材中有许多的合唱歌曲,这些歌曲的题材广泛,风格各异,其中还有很多深受学生喜欢的儿童合唱歌曲。但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这些宝贵的资源却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有的只教唱一个声部,把合唱改成了齐唱,有的干脆不教了。我认为造成这样的结果有很多原因:教师对合唱教学缺乏认识,教学环境的限制……但主要的还是教师对合唱教学缺少行之有效的方法,长期以来形成了恶性循环,使教师和学生对合唱产生了畏惧感,最终导致放弃。

《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和加强合唱教学,使学生感受多声部音乐丰富的表现力,尽早建立与他人合作演出的经验,培养群体意识及协作、合作能力,使他们在歌唱表现中享受到美的愉悦,受到美的熏陶。”根据新课标的要求,音乐教师应该重视合唱教学,坚守“音乐课”这块空地,普及合唱艺术,从而让学生在合唱教学中感受音乐的魅力,培养学生的群体意识、合作能力等,对此我以班级为单位结合新课程标准的思想理念,根据学校学生的特点在教学中开展了合唱教学的研究。

一、兴趣培养

学生所处的音乐环境会制约学生对合唱的兴趣,各种影视、广播等音乐媒体,流行音乐一直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学生听到的都是通俗歌曲,少儿歌曲是少之又少,更别说是优秀的合唱歌曲,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下怎能喜欢合唱呢?兴趣是培养学生创造精神的原动力,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让学生对合唱有了兴趣,他们才能自觉地唱好每一个音符,领会歌曲所要表达的感情,我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通常以兴趣入手,对同一首歌进行合唱与独唱的对比欣赏,通过欣赏让学生体会到合唱带来的巨大感染力。还向学生介绍优秀的中外合唱作品,如《黄河大合唱》《蓝色多瑙河》等等。培养学生的听觉能力,感受合唱的魅力。

我还经常在课堂上有计划地进行简单的合唱训练,例如,拿到一首可听性、可唱性较强的歌曲,我通常从节奏入手,过渡到分声部视唱旋律,从简单的轮唱再到两个声部的演唱,循序渐进,达到较好的合唱效果。我在实践中反复摸索,对一些简单的歌曲进行二度创作,改编成合唱歌曲让学生来唱。

二、注重方法

前年参加了宁波国际童声合唱节,观看了他们的现场排练,使我对合唱教学有了新的认识。我们在以往的合唱教学中,经常要求学生抬头、挺胸、收腹,造成了学生紧张的状态,而他们的教学中老师特别强调的就是学会放松,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老师根本没有强调他们抬头、挺胸、收腹,反而让他们跟随来势做各种姿态有趣的动作,如“挎部扭一扭”“脖子扭一扭”调动了学生的兴奋点,使学生在放松中激起了对合唱的兴趣。所以在音乐课堂中我也经常使用这一招,使学生学习得以放松,为唱歌做准备。

在合唱教学中还应该注重呼吸习惯的培养,我会把孩子们带到特定的想象意境中:“一天,爸爸、妈妈带着同学们去逛公园,看公园多美呀,那花,那草,那树,同学们的眼睛都来不及看,突然,同学们看到了一位小时候最要好的,但是有二三年时间没见面了且天天想念的好朋友,那时会是一个什么样的感觉?同学们会有怎样的表现呢?”指导学生用惊讶、惊喜的表情(无声的“ha”,自然、放松、张开,以口腔吸气为主,口鼻同时进行的快吸动作)进行表现,每次从意境引入着手进行惊喜、惊讶表情训练,把它熟练成一种无意识的习以为常的吸气动作,指导孩子们在歌唱时运用这种惊讶、惊喜的歌唱激情,而不是纯粹的吸气动作。

培养孩子们合唱听觉习惯,也是提高合唱水平的有效途径。我们可以通过听音、听节奏、听旋律等步骤加强听觉训练,建立合唱听觉习惯。训练开始,我指导学生从要求自己怎么唱的关注点转移到集中听自己歌唱的声音上来。接着进行二个声部的和声音程训练,唱前先明确两个声音合在一起的音响效果,再找到自己的音高,通过琴声给予的和声音响效果,一边唱、一边听,一边调整合唱音响效果。

在教学中,合唱习惯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它像孩子们走过的成长道路一样,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我们音乐老师耐心地进行训练。

三、辅助形式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音乐最基本的艺术功能就是表现情感,表现性是音乐艺术的本质特征。但是音乐又是比较抽象的,具有想象空间,能够表现最复杂、最深刻、最细微的内心世界,这些情感是无法用语言来表现的。

传统的合唱形式以唱为主,不能充分表现出音乐作品中丰富的情感,因此我们必须在音乐作品的内容中加入恰当的舞蹈、打击乐。在日常的班级合唱教学中,我根据教材内容适当加入打击乐或者简单的律动,对合唱教学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我在教唱二声部歌曲《小白船》时,先让学生分声部用竖笛演奏旋律,互相聆听,接着合奏,然后要求他们把合奏时的音准和音程感觉转移到合唱中去。在合唱过程中,每个声部指定几个同学伴奏,轮流交替进行。通过这样有步骤的过渡,合唱的音准问题大都比较好地得到解决。

四、教学细节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在教学中,我们应该考虑到学生的生理年龄特点,课堂上如果单项进行合唱学习终究会将学生引入一个死胡同,我们的合唱教学要站在学生的角度,从他们的生活出发进行教学。

1.根据合唱歌曲,设计教学环节

好的教学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步步渗透,把双声部的教学设计成不同的情境。二年级《同坐小竹排》中,可以在歌曲前加入两个声部的训练,设计成学生模仿壮族的对唱“小――妹――”“小――弟――”。

2.根据学生实际的演唱能力适当进行“合唱教学的加减法”

3.合唱教学时,发挥音准好的小老师的特长

一个教学班里,总有音准特别好的学生,同样,也有特别不好的,而大多数是居中的,要使每个层面的学生都有所收获,我是这样做的。例如,在教唱五年级某一课时,第二部分的合唱虽只有一个乐句,但集体唱还是出不来效果,这时学生们自发地选出6个小老师,请他们为大家表演合唱,同学们终于能够听到纯净的和声,教室里可安静了,接下来大家就在小老师的带领下分成两个声部认真练唱。最终的结果还是不准!但每一层次的学生都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听觉的积极的训练。

五、自身修养

俗话说:“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就必须有一桶水,甚至是一缸水。”只有自己的修养高了,处理歌曲才会得心应手。反之,教师自身修养不高,对合唱不感兴趣,则会影响合唱教学的展开。关于这一点,我们音乐老师应多向专家请教,可以多听音乐会,不断提高自己的音乐修养和合唱修养。

小学音乐合唱教学范文第15篇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学;合唱

中图分类号:G623.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5-0187-01

1.合唱的基本素养

音乐教学要从小做起,从基本做起,匈牙利著名的音乐教育家指出,在幼儿阶段就要培养儿童的声部概念和不同声部的歌唱技巧。想要建立学生的声部意识,首先教会学生掌控节奏。在对小学生进行音乐合唱教学时,想要加深学生对多声部的理解,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学生进行多声部的节奏练习,再用模拟声部的方法进行"合奏",就是让不同的学生用拍手等不同的发声方式来模拟各个不同的声部,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声部的理解,同时还可以加深学生对节奏的掌握。如果学生的基础较好,也可以直接进行合唱训练,这样更能加深学生对声部的理解,增加学生的协调能力,为以后的合唱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在进行练习的时候要用歌曲做伴奏,这种"实战练习"可以加深学生对多声部的理解,锻炼学生的合唱能力,增加学生对节奏的把控。

2.教会学生唱歌带有情感

唱歌是歌者抒发自己内心想法的一种方式,在进行歌唱的时候,除了具备相应的歌唱技巧,还要让自己的歌声带有丰富的感情,这样才能让自己的歌声更加的悦耳动听。目前我国的中小学音乐教学中,经常会有一些学生故意的大喊大叫或者压根不出声,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学生没有正确领悟歌曲中所蕴含的感情,无法体会到歌曲作者的思想,如果不能正确的体会到歌曲中的感情,那么本来悦耳动听的歌曲就变成了一些空洞的数字,变得毫无意义,学生当然不愿意认真的进行学习。所以在进行合唱教学的时候,教师要加强对歌曲情感的解读,让学生理解到歌曲所表达的内涵。比如老师在进行合唱教学之前可以先带领同学们认真朗读一下歌词,让学生对歌词的含义进行一定程度的理解,这样可以极大提高学生对歌曲的兴趣,一旦学生对歌词产生兴趣,就证明学生开始对歌曲所表达的内容有一定的思考,学生就会对歌曲的情感有一定的把握,学生学习歌曲的兴趣和积极性就会大大提高,这样也会给老师的教学工作带来很大的便利。比如老师在教学生《烛光里的妈妈》这首歌的时候,可以先带领学生理解歌词的意思,这样就可以在教师中形成一种氛围,这样学生就会带着对妈妈的爱学习这首歌,效率就会大大提高,积极性也会有明显的改善。这样大喊大叫和不出声的现象就基本不会发生了。

3.在合唱的时候丰富伴奏的内容

老师在进行音乐教学的时候,如果想要得到更好的效果,老师可以丰富伴奏的内容和形式,比如加入口琴、笛子等乐器伴奏,可以显著提高整个歌曲的表演效果,同时用乐器来给歌曲进行伴奏可以加深学生对歌曲节奏的理解、加强学生歌唱的音准。比如老师在教学生《翅膀》这首歌的时候,由于这首歌非常简单,可以让学生用竖笛进行伴奏来配合演唱,这样可以让学生对歌曲的记忆更加深刻,同时可以锻炼学生的识谱能力。学生在学习新的曲子的时候,由于对歌曲不够熟悉,所以可能会导致合唱效果不佳,这时教师可以用竖笛来给学生伴奏,提高学生对音准的把控,也能帮助学生记住歌曲的旋律。这样可以提高中小学音乐教学的效率。

4.将情景教学融入到音乐教学中

合唱是一项具有极高综合性的音乐形式,想要做好合唱要求每一位参与合唱的同学都具有音乐素养,同时各个不同声部的同学也要相互协调配合,简单来说就是做好个人演唱的同时兼顾集体,只有做到这些才能够充分展现合唱的魅力。所以,老师在进行合唱教学的时候,要不断的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和学生之间能够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同时也让学生和伴奏之间能够紧密的结合在一起,也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合唱效果。老师在进行合唱教学的时候可以适当的将情景教学融入到音乐教学当中去。在进行歌唱教学的时候可以根据歌曲不同,布置不同的场景来进行合唱练习,比如在练习《烛光里的妈妈》这首歌的时候,可以在合唱教室中摆上一些蜡烛,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歌曲所蕴含的感情的理解,使学生的歌唱更加的富含感情,可以显著的提高教学的效率。

5.结语

合唱作为培养小学生音乐素养的一种高效的方法,可以显著增强学生的歌唱技巧,加深学生的音乐基础,可以培养小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艺术审美观,同时也是丰富学生学习生活的一个重要手段,所以教师应该不断的发现自身的教学问题并及时的改正,提高自身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李栽.浅谈小学音乐班级合唱教学实践研究[J].教育科学:全文版, 2017(1):00158-00158.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