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通信发展史论文范文

通信发展史论文范文

通信发展史论文

通信发展史论文范文第1篇

“邮递通信”的概念,过去提得较少。尽管有的文章中也有提到“邮递通信”这一词汇,但沒有引起重视或探讨,“中国邮递通信”更没有形成一个学科系统。本文旨在初步对中国邮递通信系统及中国邮递通信史的学科体系进行探讨思考,以期引起中国邮政史学界及集邮界的关注。该课题的探讨和研究,将会有助于对邮驿与邮政的关系之认识,有助于理顺上各个邮递通信组织之间的关系。

中国邮递通信,作为自古以来的客观存在,有其自身的发展过程。中国邮递通信史,作为一门学科,就是要对中国邮递通信的客观发展过程进行和认识,同时探究其发展规律,进而编撰出中国邮递通信史著作,以服务于。尽管中国邮递通信发轫于古代商周时期,历史悠久,历代各省各县的志书中多有记载,然古代国家邮递通信名曰“邮驿”,人们只注意到有邮驿通信,近人只知有邮政通信,另有民信局等。殊不知,邮驿、邮政、民信局等通信均隶属于邮递通信系统,均属于邮递大家族。时至当今,人们却意识不到“邮递通信”这门学科的存在,意识不到“邮递通信史”学科的存在。所以,应尽快建构起中国邮递通信史的学科体系,并展开研讨。本文就中国邮递通信史的学科建构有关问题初试探讨。不妥之处,愿聆听赐教。

在当代,人们对于“邮递通信”这一概念提之甚少,即或提到,也没有将其作为实体概念。究其原因,或许是由于当代的“邮递通信”唯独只有“邮政”一种形式,干脆直称“邮政”。从历史上看,“邮递通信”具有多种形式存在,如邮驿、文报局、麻乡约、民信局、侨批局、信客等,这些都是“邮递通信”的实体。如果邮政不是国家专营,近代的一些民营邮递业一直延续至今,甚至邮驿也延续至今,各行其职,“邮递通信”恐怕还会是一个完整的系统,还会是一个邮递大家族。“邮递系统”也会像社会上的“系统”一样,成为一个庞大的独立系统。“邮递”如同“金融”一词,都是宏观概念,“邮递业”和“金融业”都是宏观概念,“邮递通信”也是一种宏观概念。什么是“邮递”?什么是“邮递通信”?什么是“邮递通信系统”?“邮递通信”的概念是否存在?“邮递通信系统”是否成立?“邮递通信史”能否成为一门学科体系?这些问题都是应该进行探讨的。特别是从历史研究的角度说,是应该认真研讨的。

所谓“邮递”,就是通信部门进行的实物信息传递,如信件、公文等传递。所谓“邮递通信”,就是以实物为载体的有组织的信息传递活动,如邮驿、民信局、邮政等均属于邮递通信,这些都是人类社会客观存在的社会活动。所谓“邮递通信系统”,就是所有的邮递通信组织按一定的关系有序地联合起来,成为一个有组织的整体邮递体系。这个邮递体系,从历史上看可分为两大类,一是国家邮递体系,二是民营邮递体系。国家邮递体系包括邮驿通信、文报局通信、邮政通信;民营邮递体系可包括私邮通信、驿驴通信、麻乡约通信、民信局通信、侨批局通信、信客通信等。这两大邮递体系就构成了整个的邮递通信系统。该邮递系统的产生和发展的客观具体过程,就构成了中国邮递通信自身的发展史。中国邮递通信史,就是对邮递通信发展过程的总结与反思,其研究对象自然是邮递通信自身的历史,其研究任务就是要清理总结邮递通信的历史遗产,叙述邮递通信的发展过程,揭示邮递通信的发展规律,为现实的邮递通信(邮政)提供资鉴,促进现实邮递通信(邮政)的更好发展。中国邮递通信史的研究范围,首先是中国邮递通信自身的发展历程及其规律性;其次是中国邮递通信跟其他通信的关系;再者是中国邮递通信跟历代社会的关系;还有中国邮递通信跟世界邮递通信的关系。

从研究范围可以进一步探讨中国邮递通信史的学科体系的构成,由此可以认为,中国邮递通信史可分为四个层面,第一个层次(最里层)是中国邮递通信自身的历史,这个层次直接表现其发展的规律性,涉及到学科內部的“纵通”和“横通”。所谓“纵通”,就是要纵向探讨中国邮递通信古今上下几千年的发展过程,着重研究自商周以来,以国家邮递通信为主线的中国邮递通信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发生、发展过程,即以研究邮驿通信、文报局通信、邮政通信为主线,同时兼顾研究驿驴通信、麻乡约通信、民信局通信、侨批局通信、客邮通信等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发展历程。所谓“橫通”,就是要横向研究邮件业务、金融业务、报刊发行及集邮业务四个层面。需要指出的是,邮驿和文报局没有营业收寄,业务上仅邮件业务(公文或文书),且邮运和投递为合二为一,这是其特殊性的一面。再者是邮递通信发展到近现代之后,还要研究其设施建设、科技开发、通信,以及内部机构组织等情况。中国邮递通信史学科研究的第二个层次(次外层),就是要探讨邮递通信与其他通信学科的关系,这里已走出邮递通信自身,从学术背景上探讨邮递通信发展的外部规律。这个层次体现在一个学科同别的学科的“旁通”,即研究邮递通信与远古通信、烽火通信、电信通信的关系。弄清这些关系,对于认识邮递通信在整个中国通信体系中所处的地位,认识邮递通信的特点及其形成的原因,具有重要意义,也是认识邮递通信发展过程及其规律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中国邮递通信史学科研究的第三个层次(再次外层),就是要考察邮递通信与社会的关系。邮递通信的兴衰与各个时代的社会有密切关系,与国家的重视有关。一定时期的邮递通信总要反映其社会的特点,总会打上时代的烙印,也就是各个时代的大气侯对邮递通信有着影响。反过来,邮递通信的发展,又对社会具有反作用,会促进社会的发展,即邮递通信的社会价值。中国邮递通信史学科研究的第四个层次(最外层),是要探讨与世界各国邮递通信的关系,以及与万国邮联的关系。

从上述邮递通信史研究的范围和内容来看,其研究对象的主线就是邮递通信自身的发展过程及其规律(最里层)。但由于邮递通信的存在和发展不是孤立的,它要与其他通信学科(烽火通信、电信通信等)发生联系(次外层),与历朝历代的整个社会发生联系(再次外层),甚至要与世界各国邮递通信发生联系(最外层)。这也就是说,在研究邮递通信自身发展的历史过程中,还存在相互间的关系史,即与其他通信学科的关系史,与社会的关系史,以及与世界各国邮递通信的关系史。由此可以看出,中国邮递通信史作为一个学科体系,其四个层次的研究内容,相互之间密切联系,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中国邮递通信史的浑然一体的学科体系,中国邮递通信史的学科体系是应该成立的。

作为一门学科,邮递通信史是史学研究者对过去一切邮递通信活动的反思,是关于邮递通信的学问,牵涉到邮递通信方方面面的理论和知识,属于邮递通信学的范畴。邮递通信史作为一门专史,是研究既往人们进行邮递通信的活动及其成就,这也是人们历史活动的一部分,因此也应属于历史学范畴。中国邮递通信史学科应有自己的历史理论和史学理论,需要不断地研究认识及发掘积累,使中国邮递通信史学科体系不断完善。

附:中国邮递系统图示

邮驿

国家邮递

文报局

邮政

中国邮递通信(系统)

私邮

驿驴

麻乡约

民营邮递

民信局

侨批局

信客

中国邮递通信历史悠久,中国是世界上使用邮递通信最早的国家之一。自殷商时期至今,中国邮递通信发展历程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纵观中国邮递通信发展史,其历史分期基本上可以分为两大部分(或上下两卷)。第一部分(上卷)可为“古代邮递通信”;第二部分(下卷)可为“近现代邮递通信”。上卷“古代邮递通信”主要记述国家邮递——邮驿通信的产生、发展和衰亡的过程,同时还要记述民营邮递业的产生和发展,如战国时期的私邮通信、唐朝时期的驿驴、明清时期的麻乡约、民信局、侨批局、信客等邮递通信。下卷“近现代邮递通信”主要记述国家邮递——邮政通信的产生和发展,同时还要记述邮驿、民信局等的裁撤,以及侵华“客邮”的撤销等。

上卷“古代邮递通信”可分为五个时期:一、先秦时期——古代邮递通信的萌芽产生时期;二、秦汉魏晋时期——古代邮递通信的初步发展时期;三、隋唐时期——古代邮递通信的全盛发展时期;四、宋元时期——古代邮递通信的继续发展时期;五、明清时期——古代邮递通信由盛转衰时期。下卷“近现代邮递通信” 可分为三个时期:一、大清邮政时期——中国邮政的产生时期;二、民国邮政时期——中国邮政的成长时期;三、人民邮政时期——中国邮政的发展时期。

上卷一开始要探讨邮递通信的起源问题,然后是萌芽产生时期。中国邮递通信起源于远古时期的信息传递,远古时期的人类,就己经使用各种方式传递信息。在产生之前,人类传递信息主要靠呼叫、手势及面部表情来进行。语言产生之后,人类开始用“捎带口信”传递信息,这是人类通信的第一次革命。文字产生之后,人类开始用书信传递信息,这是人类通信的第二次革命。只有在文字产生之后,人类才具备了“邮递”的客观基础。分析“邮递”的含义,乃实物信息的传递。进入“邮递通信”,乃是一项活动、活动、有组织的实物信息传递活动,这是随着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歩逐渐形成的。可以说,中国邮递通信萌芽于殷商时期的甲骨文形成之后,产生于殷末周初的“简书”传递,这时已出现传递官府文书的“简书”(竹简),这可能是较早的有组织的实物信息传递活动,这已成为一项具有社会活动意义的邮递通信。周朝普遍使用了“邮传”通信,秦代以后,尽管邮递通信的名称不断変換,如“邮”、“置”、“驿”、“亭”等,统称“邮驿”,均属于“邮递通信”。这样的邮递通信(邮驿),一延续就是三千多年,直到辛亥革命后的1913年,古老传统的邮递通信(邮驿)才被正式裁撤,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

下面着重谈一下近现代邮递通信的一些问题。古代邮递通信的几种通信形式,如邮驿、民信局、侨批局、麻乡约等邮递通信,发展到了近代,都走向了终结。这就是古代邮递通信的近代转型,随之新诞生了中国邮政通信。因而,近现代邮递通信就只剩下邮政通信一种形式,邮政通信归国家专营,代替和继承了以前所有的邮递通信,既传递公文,又传递民信,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这里可以看出,古代的多种邮递通信都是邮政的前辈,它们之间有着同族的亲缘关系。中国邮政的诞生,标志着新一代邮递通信的开始,这就是近现代邮递通信史的开端,其上限应该在1896年。关于这个课题,在邮政史志界和集邮界,引发出不少论争,这就牵涉到中国邮递通信史的分期和断代问题。纵观中国邮递通信史,基本上是两大历史时期,其分期标志应以中国邮政诞生为分界,这也正如新中国的标志应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为分界。站在历史的高度,1896年大清邮政的成立,应是中国邮政的正式诞生。所以,近代邮递通信史的起始,应以中国邮政诞生为标志。至于海关邮政三十年(1866~1896年),可以看作是中国邮政的“前史”时期,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孕育阶段、准备阶段、基础阶段。这也正像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前,中国共产党二十八年(1921~1949年)的奋斗史,或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十八年(1931~1949年)的历史,可看作是新中囯的“前史”时期。中国近现代邮递通信史(即中国邮政史)可分为三个历史时期:第一时期,大清邮政时期——中国邮政的产生时期,大致可分为四部分:一、中国邮政产生的历史背景,包括19世纪外国邮政状况及国内各邮递通信状况等,对中国邮政产生的影响。二、中国邮政的前史时期,包括海关兼办及试办邮政。三、中国邮政的正式创办,即大清邮政成立的经过。四、中国邮政的初步发展,即邮政的推广及邮政的初步业绩。第二时期,民囯邮政时期——中囯邮政的成长时期,大致可分为三部分:一、民国邮政的建立和近代化进程。二、民国邮政的劫难。三、民国邮政的衰败。第三时期,人民邮政时期——中国邮政的发展时期,大致可分为四部分:一、人民邮政的前史时期,即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邮政。二、人民邮政的诞生及初歩发展。三、人民邮政在挫折中前进。四、人民邮政在改革开放中迅速发展。

附:中国邮递通信史分期图示

先秦时期——古代邮递通信的萌芽产生时期

秦汉魏晋时期——古代邮递通信初步发展时期

古代邮递通信

隋唐时期——古代邮递通信的全盛发展时期(出现“ 驿驴”)

宋元时期——古代邮递通信的继续发展时期

明清时期——古代邮递通信的由盛转衰时期(出现民信业)

中国邮递通信史

大清邮政时期——中国邮政的产生时期(海关邮政)

近现代邮递通信

民国邮政时期——中国邮政的成长时期

人民邮政时期——中国邮政的发展时期(报刊自投、快递公司)

国家邮递

邮驿(产生)

古代邮递

私邮

驿驴

民营邮递

麻乡约

民信局

侨批局

邮驿(消亡)

国家邮递

文报局

中国邮递通信史

近代邮递

邮政(新生)

麻乡约

民营邮递

民信局

侨批局

信客

国家邮递

邮政(发展)

现代邮递

报刊自投

民营邮递

快递公司

中国邮递通信史,是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学科。说它熟悉,是因为关于这个学科的内容,即邮驿、邮政、民信局等概念和范畴,在过去邮政史研究中经常接触过;说它陌生,是因为关于“中国邮递通信”这个概念,在过去基本没有提过,更沒有作为一个学科而提升。现在要提出这样一个概念和学科,是因为有探讨其存在的必要。在过去的中国邮政史研究中,听到最多的是“古代邮政”的提法,也就是把古代的邮驿当成了“古代邮政”。这样以来,中国邮政史就包括了古代邮驿和近现代邮政。于是,在邮政史志界和集邮界,引发了一场邮驿与邮政的关系之探讨。在探讨过程中,隐约出现一种概念,这概念似曾提过,偶而提到也未引起注意与探讨。这就是“邮递通信”的概念,进而引发出“邮递通信史”的构想。经过认真思考,再进而引发出一个“中国邮递通信史” 学科的建构。邮递通信史应该成为一门学科,正如前文探讨的,在上“邮递通信”涵盖着一个庞大的家族体系,这就是应该研究的课题实质。

通过本文前述的探讨,中国邮递通信史作为一门学科,有其研究的对象、任务及研究的范围和内容,且具备一个学科体系的特征。关于这样一个学科,过去长期以来无人问津。自1998年中国邮政史研究中,有一种意见提出一个“广义邮政”的概念。其所说的“广义邮政”,既包括了“古代邮政”(邮驿),又包括了近现代邮政。其实,该“广义邮政”的概念,经分析研究,应该是“国家邮递”的概念,因为邮驿与邮政都属于“国家邮递”,都是“邮递通信”。但“国家邮递”还应包括文报局。这样以来,“广义邮政”就应包括邮驿、文报局、邮政三项通信。实际上,这三个“种概念”的“属概念”应该是“国家邮递”,而不应该是“广义邮政。”这里的“广义邮政”,是为了把邮驿当成“古代邮政”而杜撰出来的。如果按照“广义邮政”的概念,邮驿是“古代邮政”,而文报局则成了“近代邮政”,这是不科学的提法,“古代邮政”与“近代邮政”应提为“古代邮递”与“近代邮递”。邮驿、文报局、邮政三者应该是“国家邮递”的组成部分,把三者列入“广义邮政”的范畴是欠妥的,“广义邮政”的提法是不能成立的。只有把邮驿、文报局、邮政三者列入“国家邮递”通信系统,才为研究三者的关系理顺了思路,这是一个新的课题,构成一个新的研究领域。除“国家邮递”外,在中国历史上还存在一个“民营邮递”通信系统,其中包括私邮、驿驴、麻乡约、民信局、侨批局、信客等邮递组织。“国家邮递”与“民营邮递”两部分合在一起,就组成了“中国邮递通信”系统,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系统,为研究“中国邮递通信史” 学科体系,提供了強有力的坚实基础。

当研究“中国邮递通信”时,首要涉及到一个概念就是“邮递”。关于“邮递”的概念,以及“邮递”所包含的内容,早在二十世纪初的清末,人们已经有所认识。1904年的《大清邮政光绪三十年亊务通报总论》中提到:“中国自古原有邮递两项:一系驿站,由官府派差传送文件,业经根深源远,沿为官府成规;一系民立信局,亦系百姓久经信用。” 到1921年,《中华民国十年邮政亊务总论》中的《置邮溯源》开篇头一句指出:“夫邮递之发轫,考之世界史乘,古代即有。” 本文另指出:“惟民间所用之邮递方法与官立之驿站迥不相同,民间邮递之法,有明永乐以前似未尝有也。” 上述文中都指出了“邮递”自古存在,且包括驿站、民立信局两项。又指出“民间邮递”在明永乐年以前未尝有过。在当代一些论文中,也有提到“邮递通信”的,如郑揮先生在其文章中谈到:“在长达七、八十年间,民营信局实际上承担了商民以至官僚的邮递通信和汇銀带物等业务,成了我国邮递通信的主流(1840~1904年)。” 还有文章也提到:“承认中国邮递通信有3000多年的历史”。“驿铺和民信局,同为邮递通信组织,所不同的,前者为国家办理,后者为民间办理”。“经过大清邮政到中华邮政(民国邮政)的前半期,邮政终于成为全国统一的邮递通信组织。” 上述对“邮递通信”都作了具体阐述,指出邮政就是全国统一的邮递通信组织。

从以上可以看出,“邮递”及“邮递通信”一直存在于邮政史研究的课题之中。其中提到“古之邮递”、“民间邮递”,以及当代“邮递通信”——邮政。这些都为“中国邮递通信史” 学科体系提供了坚实的客观基础,其学科体系并不是凭空臆造,只是缺乏研究。在“邮递通信”中,可以清楚看到,邮驿与邮政的关系,从橫向来看,是并列关系,即为两种不同的邮递通信;从纵向来看,是传承关系,即上下两代的关系,邮驿走向消亡,邮政从此新生。不能把邮驿当成“古代邮政”,只有“古代邮递”,不存在“古代邮政”。中国邮政史的编撰不应包括邮驿,只能从1896年大清邮政开始(包括海关兼办及试办邮政)。这也正像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史编撰,只能从1949年开国大典开始(包括中国共产党的创办及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创办)。不能把中国邮政史编撰成中国邮递通信史,就现已出版的中国邮政史内容却涵盖了邮递通信史,这是应该引起思考的。通过对中国邮递通信史学科的研究,从而可以理顺邮驿与邮政的关系,理顺历史上所有存在的邮递通信组织之间的相互关系,这就是课题研究的意义所在之一。当然,作为一个学科体系的建构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更多的人付出艰辛的努力,需要数代人的不断探索和完善,需要不断在实践中经受。当代的“邮递通信”又出现了新的动向,如在国内又迅速崛起一些“快递公司”;在国外有些国家又实行了邮政私营化。有的提为“ 私营邮政”,但实际上是一些所谓的公司所经营,类似于中国的“快递公司”。如何称谓,也是值得研究的。如果纳入“邮递通信”,用其理解认识,国外的“私营邮政”应该称之谓“私营邮递”或“民营邮递”。这些公司所从亊的经营,已经失去了“邮政”的涵义,类似历史上的“民信局”,只能是“邮递通信”一种新的形式。另外,不少报业社也相继开展报纸自办发行,实行自办投递,这也是现代邮递业的一种新动向。这也许又是研究“邮递通信”学科体系的意义所在之一。愿中国邮递通信史学科的研究工作不断深入开展下去,不断取得新的进展。

《中国邮政亊务总论》,北京燕山出版社,1995年5月

《中国古代邮驿史》,人民邮电出版社,1986年6月

《中国近代邮电史》,人民邮电出版社,1984年10月

通信发展史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经济地理学邮政史

一、经济地理学在历史学中的应用

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经济活动的地理空间组织(决策)的学科,即经济活动系统及各要素在地理空间中的分布形式、相互关联,以及布局决策和依据等问题(刘艳芳等,2006)。①将经济地理学理论应用于近代中国研究的代表作无疑是施坚雅的《中国农村和市场的社会结构》。首先,该文运用德国地理和经济学家克里斯塔勒(W.Christaller)提出的中心地理论(CentralPlaceTheory)考察了农村聚落的静态分布,发现现实中的基层市场区域在一定程度上符合“六边形”这一理想模式的分布,并构建出基层集镇———中间集镇———中心集镇———地方城市———地区城市的中心地等级序列。其次,该文考察了人口及交通方式的变化对基层集镇数量的动态影响。施坚雅认为在传统社会中,基层市场区域面积(及覆盖的村庄数量)会随人口密度的增加而增加,但达到一定程度后,又会因新的基层市场形成而下降,即“密集循环”理论。同时,现代交通方式(铁路、公路)的引入能够降低运输成本,所经之处的集镇会上升为高等级中心地,辐射面积扩大,并导致周边基层集镇逐渐消亡。学界对施坚雅理论的批评与质疑,多以现实中存在大量不符合理论模型的反例为依据,如王庆成在《晚清华北的集市和集市圈》一文举出了数例包含90余个村庄的集市和为数更多的一村集。②除对该理论的误解外,这些声音更多反映出的是历史学与经济学在研究范式上的根本差异,以及如何看待经济理论与“模型”在社会科学中的适用性与局限性。历史学研究范式的影响,往往偏重历史事实的描述,注重细节与个例,较少关注一般规律的抽象与理论构建,经济地理学恰好补充了这一点。依笔者愚见,施坚雅的最重要的贡献并非是基层市场区域的具体形状(是否为六边形)或覆盖村庄的精确个数(6、18或更多),而在于从大量实例中抽象出了市场边界的两项决定因素,即人口压力与运输费用,以及现代交通方式通过降低运输费用对传统市场区域的整合与重塑。换言之,该模型的精髓并不在于具体的数字,而在于其背后的一般规律,这些规律需要用统计学方法加以检验,而不是简单的举例。根据统计学,如果一个或多个变量在统计学意义上与另外一些变量“显著相关”,前者与后者间便可能存在规律性的联系,当然,这种联系仍需通过逻辑推理与经验常识加以验证。回到施坚雅的理论,用统计学的语言来说,便是“人口密度”与“运输费用”会显著影响基层市场区域的面积,这无疑符合经济学的逻辑,也为部分经验常识证明。但是,该理论仍然可能遗漏了一些关键的普遍影响因素,如收入水平,年龄结构等,以及各种原因导致的其它误差,即统计学所谓“遗漏变量”与“随机误差项”的干扰,导致具体影响程度③不可能放之四海而皆准,这也就是出现大量的“反例”,以及“举例”的方式无法在统计学意义上否定该理论的原因。不过,这也反映出施坚雅的理论仍有进一步讨论的空间,如根据华北的情况总结出新的影响因素。但应在符合经济逻辑的前提下、通过大量可靠数据与统计学分析进行证实或证伪,举例的方式再多,也无助于加强或否定理论。

二、历史学(制度史)视角下的邮政史研究

这方面的代表著作如下。吴昱的《从‘置邮传命’到‘裕国便民’———晚清邮驿与邮政制度转型研究》④认为近代邮政弥补了传统通信体系的不足,并讨论了转型过程中的诸多障碍。首先,我国传统的社会通信体系表现为官方的驿传体系与民间的民信局“官民分立”的二元结构,鸦片战争后又出现了“商埠邮局”“客邮”等外国机构。缺乏统一通信体系的弊端日益明显,驿站“岁耗三百万两白银”,成为沉重的财政负担,民间信件的安全、速率与寄达范围缺乏统一的管理标准与保障体系,“客邮”更是肆意横行侵犯主权,近代邮政的创办势在必行。但邮政的发展过程却举步维艰,受到诸种因素的制约。一是不同观念之间的冲突,对邮政是否能满足文报传递时效性与保密性的顾虑,以及“不与民争利”的原则导致部分官员激烈反对。二是驿站、民信局、“客邮”等原有通信机构与大清邮政的利益冲突,减缓了新式邮政推广的速度;三是由于运营目的的不同,驿传体系与民信局、客邮等机构在寄递方法、邮路设计、交通工具、人员素质等方面均存在较大差异,不同系统的整合也需要时间。此外,该文还详细讨论了大清邮政与驿站、民信局、“客邮”的博弈与竞争。刘文鹏的《清代驿传体系研究》⑤指出,近代邮政的发展经历了地方试办、海关邮政局、设立文报局、台湾改铺为邮直到国家官办邮政等一系列过程。他认为导致传统驿传体系向近代转型的因素有二:一是驿传体系自身的僵化,无法保证文报传递的安全性与效率,传统驿路分布无法适应晚清的军政形势的变化(内部因素);二是国外新的信息传递理念已受到晚清有识之士的关注,为驿传体系的变革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可能性(外部因素)。同时,传统驿传体系与近代邮政体系间存在联系,“站改为邮局,驿传路线改为邮政路线,旧有的站差改为邮差,是中国国家邮政体制建立和发展的必有之路”。近代交通发展缓慢也是阻碍邮政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徐建国的《从兴盛到衰败:近代中国民信局(1866-1934)》①一书是目前见到的唯一专门针对民信局的研究。该书详细讨论了民信局的经营方式、理念和特色,以及与大清邮政的博弈并最终退出历史舞台的过程与原因,并通过大量的史料搜集,分析了民信局的空间分布与寄递网络。他发现民信局通信网宏观上呈“T”字形分布,以沿海和沿江的经济枢纽城市为中心,向周围地区及周边省市延伸,寄递网络主要呈中心城市、中等城市和城镇三个层级展开,但并未覆盖经济落后地区,表现出网络的稀疏性、线路的选择性与地点的有限性等特征。这一研究在一定程度上跳出了单纯的制度史叙事范畴。此外,谢彬的《中国邮电航空史》、邮电史编辑室《中国近代邮电史》、龚达才《中国邮政一百年》、郑游《中国的邮政与邮驿》、姜希河《中国邮政简史》等论著也以通史性的研究视野和专门史的方法,对近代中国邮政及其制度分支的发展脉络及业务拓展作了较为详尽的梳理,侧重于评论不同时期邮政发展的特性,以及在邮政发展过程中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与事件,在此不再赘述。这些研究的贡献在于提供了完整的历史背景与进一步的研究思路。根据财政社会学的理论,财政压力往往是推动国家制度与公共政策变革的重要原因,邮政的创办除客邮侵犯主权,驿路僵化、文报时效性与安全性丧失等政治因素外,还包括民信局网络的局限性、甲午战后财政窘迫、晚清铁路迅速发展等经济因素。换言之,近代邮政业务的发展同经济发展有密切联系,邮政的经济属性体现在其分布中,因此有必要从经济地理学角度进行研究。

通信发展史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协同论;无锡清明桥历史文化街区;发展措施

图1.1 历史文化街区系统架构

历史文化街区保存着丰富的文物古迹和历史建筑遗存,完整和真实地体现了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它是一个城市历史的见证,并延续着城市的历史。同时它也是城市文化的载体,反映着城市的文化品格,有着重要的文化价值。历史文化街区在城市旅游发展中自然成为了城市文化的代表,甚至是城市旅游形象的代表。

根据吴必虎的旅游系统模式图,结合历史文化街区特征,将历史文化街区的协同发展研究架构在三个系统中,即:城市旅游系统、旅游资源系统和历史文化街区系统。其中城市旅游系统氛围客源市场系统、支持系统、出行系统、目的地系统。旅游资源系统包含旅游资源、设施与服务、客源系统。历史文化街区系统包含景点、设施与服务、客源系统。模式图将历史文化街区协同发展的关系表现出来,便于历史文化街区协同发展研究。

一、无锡城市旅游系统中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客源市场系统协同发展措施

无锡城市旅游与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在国内旅游中都有着一定的知名度,历史文化街区要扩大客源市场,可以采用两种形式、两种手段来进行。

两种形式:

一是与城市旅游相结合对外宣传。依托城市旅游的影响力,以城市文化代表的身份参与城市旅游宣传,提高知名度,扩大客源市场。

二是以独立形态吸引城市内客源市场。在城市旅游中与其他旅游资源展开竞争,以自身的特点,无法替代性,赢得城市旅游中客源,使得城市旅游资源之间产生良性竞争,促进各方健康发展。

两种手段:

一是传统手段。采用电视、广播、杂志、期刊等传统形式开展宣传。利用城市旅游宣传的手段,借助城市旅游宣传平台,即是宣传了自己,也是宣传了城市;即扩大了城市旅游客源市场,有扩大了自身的客源市场。

二是现代化手段。利用电子商务平台开展宣传。旅游电子商务平台运营成本低,运作效率高,能够最大程度的实现协同发展。历史文化街区可以通过城市旅游宣传平台对外扩大自身的影响力,也丰富了城市旅游的吸引力。同时也可以通过自身的信息平台,宣传城市旅游,宣传街区特色,提高区域营销效果,最终达到城市旅游的统一拓展和城市品牌形象的塑造。

二、无锡城市旅游系统中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的支持系统协同发展措施

城市旅游系统中的历史文化街区协同发展,需要城市和历史文化街区双方从整体上协同构建协同发展的组织协调机制。其中城市高层领导的正确决策是前提,职能部门的有效管理是保障,地方产业与企业的成功对接是关键。宏观决策、中观管理和微观操作构成了协同发展的组织协调机制的三个层面。

宏观决策层面:由无锡市政府牵头,与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所在南长区政府组成“历史文化街区协同发展领导小组”。主要职责是:营造良好的旅游协同发展环境、确定历史文化街区发展重点与协同发展战略、协调解决发展中出现的重大问题、制定有关发展的配套政策、合理配置城乡资源、决定重大建设项目等。

中观管理层面:由无锡市旅游局牵头,与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主管部门组织“历史文化街区协同发展办公室”。其主要职责是:开展重大问题决策的前期调研、制定协同发展年度工作计划、落实有关政策、组织实施重大项目、搭建产业和企业对接平台、沟通协同发展的进展情况、协调解决有关问题等。

微观操作层面:无锡市旅游各职能部门与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运营企业围绕历史文化街区协同发展的总体规划,结合自身发展的需求和实际,以部门与企业间彼此达成合作契约为依据,采取协同营销、联合开发、委托经营、共建实体、服务提升、人才培养等多种形式,通过资源整合形成互补互利,实现历史文化街区旅游客源市场、旅游资源、旅游设施与旅游出行系统的优化组合,从微观层面上促进历史文化街区协同发展总体目标的全面实现。

图1.2 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的支持系统

此外, 由于无锡市旅游成熟度高,还可以利用无锡旅游协会作为一个自律性组织,弥补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和旅游企业无法起到的作用和职能,成为历史文化街区协同发展组织协调机制的有益补充。通过其相应的自身组织协调功能,进一步完善历史文化街区发展组织协调机制,进而推动协同发展。

三、无锡城市旅游系统中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出行系统协同发展措施

(一)交通协同发展措施。

1.建立以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为节点的公交枢纽。整合现有交通线路,开通以交通枢纽(无锡硕放机场、无锡火车站南站、无锡火车站北站、无锡火车站东站、无锡汽车客运站)为起始点,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为终点的双向旅游公交专线。

2.开辟城市交通旅游专线。公交是外地游客与城市居民共有资源,而旅游专线的开通可以使游客与城市居民出行分离,为游客提供更便捷的交通服务。

(二)旅游目的地营销协同发展措施

确立民族工商业文化为无锡城市旅游形象,作为主推旅游项目之一,使无锡在华东地区有其独一无二的城市个性标志,并在旅游目的地营销上加以推广,使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能与无锡城市旅游紧密相连,使城市旅游营销与历史文化街区营销同为一体,即城市旅游营销的同时也是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营销。

(三)旅游信息和信息服务协同发展措施

旅游信息是指反映旅游活动及其发展变化规律的各种消息、情报、数据、指令的总称。包括旅游景区景点信息、旅游饭店信息、旅游交通信息、休闲娱乐信息、旅游商品信息等。旅游信息服务则是通过媒体,为游客提供关有关旅游信息。无论是城市还是历史文化街区在旅游信息时都是一个共同体,历史文化街区是城市旅游的一部分,在提供城市旅游信息时自然要将历史文化街区包含在内,而历史文化街区在提供游客信息时要能体现城市的独特性。

无锡作为一个新兴旅游城市,从上个世纪至今,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以自然山水风光――鼋头渚风景区为代表的风光游;第二阶段是以唐城、欧洲城、三国城、水浒城为代表的主题公园游;第三阶段是以灵山胜境为代表的宗教祈福游;第四阶段则是以历史文化街区为代表的城市文化旅游。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是无锡工商业文化的代表,其本身就成为了无锡城市旅游的代表之一。在开展无锡城市旅游信息宣传时,可以将无锡各阶段的旅游资源信息整合,使旅游信息相互协同,共同进行城市旅游宣传。

四、无锡城市旅游系统中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目的地系统协同发展措施

(一)设施与服务协同发展措施

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是展现无锡城市历史、文化的旅游目的地,应弱化现有的商业功能,强化旅游资源功能,将商业功能还给无锡城市旅游购物的中心地带中山路与人民路,减少历史文化街区的商业面积,将发展重点放在历史文化街区文化的保护和修复中,开发文化展示项目,采用不同的手段丰富旅游资源的展现方法,形成水路、行步道、街区特种交通三线游览路线,开放故居旧址、厂址遗址,举办各类参与性活动,延长游客在历史文化街区的逗留时间,为城市旅游其他功能区提供客源,做到街区功能上的协同发展。

(二)旅游资源协同发展措施

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因与京杭大运河连通,是贯通中国南北水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千百年来,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因河而生,因河而兴,其历史文化价值主要表现是中国吴文化的发源地、中国近代民族工商业的发祥地、古运河畔江南人家的原生态风貌地以及运河申遗的重要示范地。街区现存有少量明、清古民居,绝大部分历史建筑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所建,建筑有着浓厚的运河江南人家特点,既有院落式、竹筒式、独立式的枕河人家,又有中西合璧的石库门商贾别墅。 可以看出,无锡城市旅游与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在历史文化街区的发展中应凸显“民族工商业”元素,用多种手段将最具无锡地方特色的文化展现出来,还可以将街区与无锡城市旅游打包,形成城市旅游形象之一。

五、结论

无锡清明桥历史文化街区作为古运河申遗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无锡历史的传承见证。只有科学的规划和利用,才有利于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而系统论、协同论在历史文化街区规划上的使用则可以使旅游资源的效用达到最大化。

参考文献

[1]WilliamH.Whyte.The Social LifeofSmall Urban Spaces[M].Washington,D.C.:TheConservationFoundation,1980

[2]吴必虎等.中国国内旅游客源市场系统研究[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3]阮仪三、王景慧,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理论与规划[M].同济大学出版社,1999

通信发展史论文范文第4篇

论文摘要:我国学界对马克思晚年思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一是关于马克思晚年思想的时间界定;二是关于研究马克思晚年思想的文本依据;三是马克思晚年手稿和书信的写作缘由;四是马克思晚年思想的主要内容及理论主旨;五是关于马克思晚年思想的理论价值和历史地位。在上述五个问题的研究上成果颇丰,但也存在分歧。

1972年,马克思的《人类学笔记》由美国人类学家劳伦斯·克拉德编纂、整理、注释,并写有长篇绪论,在荷兰出版,引发了国外学者的晚年马克思研究热潮,涌现不少专著、专论。我国学者对马克思晚年思想的系统研究起步较晚,他们一方面借鉴国外研究成果中的合理结论,另一方面在某些领域的研究又独辟蹊径,对马克思的晚年思想作出了实事求是的分析和凝炼,成果颇丰,但也存在分歧。笔者拟就其中一些问题的研究加以枚举和综述,以期推动国内对这一问题研究的进一步深入。

一、马克思晚年思想的时间界定

与国外学者蓄意制造的所谓“晚年马克思”不同,我国绝大部分学者对马克思一生不同时期的思想发展脉络加以区分,是以整体马克思为基点的。随着研究的深入,学者们对马克思晚年思想的时间界定趋于清晰,但也凸现分歧。

如有学者对马克思晚年时间作出了大致界定,指出:就马克思一生的理论研究来说,一般分为三个主要阶段,以唯物史观理论的制定、发展和完善来说,它被分为早期的制定阶段;中期的《资本论》写作的唯物史观从假设变为科学的中期阶段;《资本论》之后的研究,可以说是马克思为这一历史观理论的进一步完善的研究阶段,即晚年笔记,表现为《人类学笔记》、《历史学笔记》和跨越“卡夫丁峡谷”的有关文献。[1]

而另一些研究者则明确界定了马克思的晚年时间。如有学者指出,马克思晚年,注重新的重大理论课题是以俄国为典型的、资本主义时代东方落后国家的社会发展道路问题。1870年12月底至1871年1月初,马克思以自己掌握的俄语直接研读了车尔尼雪夫斯基关于俄国公社土地占有制的著作。可以说,这是马克思理论研究的又一新阶段——晚年时期的开始。[2]有学者认为,马克思晚年是指1872—1883这12年。[3]还有学者认为,如将马克思的一生作若干个阶段的划分,那么从1873-1883年的最后10年,无疑是马克思生命的晚年时期。[4]

研究者们对马克思晚年思想的时间界定,是以他们所认为的马克思晚年思想的主旨为依据的,下文将详细探究这个问题。

二、马克思晚年思想研究的文本依据

随着马克思晚年手稿和书信文本的发掘和出版,我们已知马克思在其晚年期间有重要的著作和大量的书信和笔记手稿。大体看来,有1875年的《哥达纲领批判》;1877年开始围绕俄国问题所写的《给“祖国纪事”杂志编辑部的信》、1881年《给维·伊·查苏利奇的信》及信稿(1881)、关于俄国政治、经济、社会问题的论著和官方发表的资料所作的笔记、札记;1882年与恩格斯合写的《共产党宣言》俄文版序言;写于1879-1882年期间、内容及其丰富的《人类学笔记》和《历史学笔记》手稿等。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对马克思主义晚年主要思想的文本依据问题进行了探讨。

有些学者认为,研究马克思的晚年思想应考察马克思的《人类学笔记》、《历史学笔记》以及围绕俄国“跨越卡夫丁峡谷”问题的信稿和札记。[5][6]有的学者则指出,只有研究上述文本和《〈共产党宣言〉俄文第二版序言》,才能对马克思晚年的理论研究作出合理判断;关于俄国社会问题的书信、序文、札记才是确切表明马克思晚年的理论新贡献的点睛之作,其基点应是马克思于1881年2月底至3月初用三周时间草就的给维·伊·查苏利奇的复信的一组信稿。[2]还有学者认为,马克思的四大笔记,即古代与东方社会笔记、研究西方社会主义道路的《哥达纲领批判》笔记、追溯资本主义与世界市场起源的世界历史笔记、关于俄国发展与东方社会主义道路的笔记,展现了晚年马克思的理论空间。[3]

然而,一些学者研究马克思晚年思想的文本依据存在简单化、片面撷取的问题。正如有的学者所指出的,检视国内马克思晚年思想方面的研究论著,却惊奇地发现几乎所有论者都以马克思的“人类学笔记”和一些书信(比如致俄国女革命家查苏里奇、《祖国纪事》编辑的信)为研究对象,而把一部篇幅巨大、反映马克思晚年思想重要动向的《历史学笔记》排挤出研究视野。……由于没能充分揭示马克思思想由中年向晚年过渡的复杂的动机与过程,特别是违背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是一个有内在规律的整体的事实,这些论点很难说是科学的、令人信服的。之所以导致这种状况,就是没有全面地把握马克思晚年丰富的思想资料。[7]这种倾向至今仍然存在。

三、马克思晚年手稿和书信的写作缘由

马克思晚年文本的写作动机和目的是人们展开研究的重要切入点。在马克思晚年思想研究中,有一种颇有影响的观点:鉴于马克巴晚年的多种笔记中多涉及到俄国、印度等东方国家和古代村社制度,于是就误以为马克思晚年在理论上出现了“困惑”,马克思对东方古代社会的研究,表明唯物史观所揭示的社会形态“依次更迭”理论“行不通”了。有代表性的“困惑说”认为,马克思由对西方资本主义这个高度发达的社会经济形态的解剖转向东方古代社会的研究,表明马克思对他以往发现的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产生了“困惑”。我国学者对马克思晚年书信和手稿的写作缘由经历了由“困惑说”、“复归论”、“转向论”到冷静和全面的分析,从由单一文本的研究导出结论到通过对综合文本的考察导出结论的过程,从而对马克思晚年手稿和书信的写作缘由的认识走向全面和深入。

对人类学笔记的写作缘由,研究者们有单一原因或多重原因两类看法。一些学者认为,人类学笔记的写作缘由是出于完善唯物史观理论的需要。如晚年马克思人类学研究的动因是为了完善和发展唯物史观,[8][9]马克思进行人类学的研究,旨在全面而系统地总结、整理自己的思想和观点,完整地阐释人类社会发展的多样性与统一性相统一的总体进程。[5]有的学者认为,人类学笔记的写作动因是马克思出于对俄国前途和命运等现实革命斗争问题的深切关怀,出于革命实践的需要。[10]而有些学者则持反对意见,认为马克思晚年从事的理论活动与所谓“革命实践需要”,并无直接联系,而是从属于马克思自己“弄清问题”、“探索新理论”的理论需要的。人类学笔记的写作意图应是探索国家和文明的起源、原始文化问题,并非直接来自于所谓“革命实践的需要”。[11]

还有一些学者认为人类学笔记的写作直接与《资本论》有关。如有学者指出,马克思晚年人类学研究在其总体目的上从属于《资本论》创作。“人类学笔记”包含着马克思试图建立起与资本主义的狭义经济学在方法论上和逻辑上紧密相联的完整的前资本主义的经济学(从而完成广义经济学体系的建构)的愿望。[12]有些学者认为,马克思正是为了进一步深化和解决创作《资本论》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而走向文化人类学的研究的。马克思走向文化人类学的研究,是为了把自己的唯物史观建构成具有坚实的现实和历史基础的完整学说,成为涵盖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的科学。[13]有些学者指出,晚年马克思转向人类学的研究,既是出于完善和发展唯物史观的需要,同时也是出于对现实革命斗争实践特别是对俄国前途问题的思考与探索;[4][14]若从更宽广的意义上来说,则是试图从文化的视角来统一东西方社会的发展理论,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与各民族发展的特殊道路的辩证统一,对历史之谜的文化求解,以破解历史之谜。[4]还有学者指出,马克思晚年写作《人类学笔记》的原因,首先是由于完成《资本论》第二卷的需要。其次,马克思晚年写作“人类学笔记”也是为了健全和发展自己的唯物历史观的需要。再有一点就是,马克思晚年写作《人类学笔记》也有健康方面的原因。[15][16]

对历史学笔记的写作缘由,学者们大致有两种观点。主流观点认为,《历史学笔记》的写作是为了完善唯物史观。如有学者认为,研究者通常倾向于认为马克思晚年的研究和研读笔记主要与《资本论》第二卷的写作有关的推想,不能解释他晚年研读和写作笔记的范围为何那样广泛。马克思写作人类学笔记和历史学笔记时,确实怀有一致的动机和思绪。马克思当时实际上是要从世界通史的广阔视野上,对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统一性与不同时代、不同国家的具体发展道路的多样性的关系,进行一次总体性的再探索,而这种探索的目的,仍如他此前在革命低潮时期从事的类似探索一样,是为了进一步检验和阐发唯物史观揭示的历史发展规律。[17]也有学者指出,马克思晚年以前是通过对资本主义这个迄今为止最为典型的社会形态的分析来得出唯物史观所揭示的社会发展规律的结论的。马克思更关心的是他的理论的诊释范围,更想把他一生所得引向长远与广阔,马克思晚年的学术活动并不是《资本论》研究与写作的中断,恰恰相反,是一种继续;但探索的动机就在于想把中年期通过对资本主义分析而得出的社会发展规律放到全部社会历史领域当中,去检验其普遍适应性。[7]

另一种观点则认为,目前国内学术界流行的马克思晚年放弃或暂时搁置了《资本论》的写作而致力于发展唯物主义历史观看法,缺乏文本依据,而且很大程度上是基于主观臆猜。马克思晚年的土地所有制研究是他经济学写作计划的重要内容,在生前无法出版《资本论》第2、3卷的情况下,马克思系统研究了土地所有制问题。为了熟悉欧洲土地所有制发生、发展的历史背景而做的《历史学笔记》,只是马克思就特定问题进行科学研究所做的基础性工作,这比笼统地说马克思《历史学笔记》着重从不同的历史和国际条件的研究,探讨不同国家和民族社会发展的道路更符合马克思晚年研究的实际情况。[18]

此外,有些学者则把《人类学笔记》、围绕俄国问题所写的信稿及札记、《历史学笔记》的写作和《资本论》相联系从总体上考察,认为马克思晚年文本的写作是为了完善和发展唯物史观,形成唯物史观的“艺术整体”。[5]

四、马克思晚年思想的主要内容及理论主旨

研究者们根据已有材料作出了大致的概括。总体看来,比较一致的看法是:第一,马克思晚年通过对历史学的研究,进一步完善了唯物史观。第二,马克思关于俄国问题的信件和札记中,提出了经济文化落后国家跨越卡夫丁峡谷的设想或理论。另外,还存在着一个争议颇大的问题,即有学者把马克思晚年思想概括为“东方社会发展理论”,[19]以区别于中年期所谓的“西方社会发展理论”。笔者认为,这实质上把整体马克思思想一分为二,与西方某些学者蓄意制造的中、晚年马克思对立论殊途同归。

对马克思晚年思想研究的分歧点,主要在于对马克思晚年理论主旨或最重大理论贡献的认识。有些学者认为,马克思晚年的理论主旨是唯物史观的完善和发展。如有学者指出,应根据马克思晚年理论研究的重心解决的问题特别是花费的主要精力来确定马克思晚年笔记的主旨。《人类学笔记》、《历史学笔记》,如同《资本论》一样,都是对人类历史典型形态的实证研究,它们都服从一个重要的历史学的科学任务:实证地探讨唯物史观的科学性质。俄国农村公社的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属于唯物史观的跨越理论的合理发展。历史跨越理论不是马克思晚年的新设想,在早期著作中马克思就已注意到这一问题,并对每个社会形态的跨越发展都一一通过实例进行了研究。《人类学笔记》、《历史学笔记》、涉及这一研究范围、被一些学者称之为“东方发展道路”的俄国农村公社跨越“卡夫丁峡谷”的文献的主旨都属于历史唯物主义,都属于马克思晚年唯物史观理论的完善体系。[1][6][20]有些学者认为,马克思晚年通过《人类学笔记》的探索,研究了东方社会及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实现了研究领域和视角的转换,由抽象转向具体,从特殊转向普遍,从西方而东方而全人类,真正清楚地说明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过程及其规律。[13]也有些学者指出,马克思晚年笔记摘录的对象虽是人类学著作,但其理论目的却是为了完善革命的唯物史观,从国家和文明起源的角度论证资本主义私有制和国家制度的存在的暂时性和灭亡的必然性。马克思晚年思想是一个视野开阔、涉猎极为广泛的思想整体,“东方社会发展道路问题”仅仅是马克思晚年理论视野的一个组成部分,对马克思晚年的理论探索并不具有普遍意义。将马克思晚年理论主旨、主要理论贡献归结为“探索俄国等东方国家发展道路”问题,是没有根据的。[11][21]还有学者认为,马克思晚年写作《人类学笔记》是为了完善和发展唯物史观的需要,唯物史观一直是马克思思考社会发展问题的基本准则。马克思有关于俄国社会发展的新思路,但是把马克思关于俄国社会发展的新思想说成是“跨越论”并进而夸大为社会发展的“东方道路”,这种观点值得商榷。[16]另一些学者则认为,马克思晚年的理论主旨是跨越“卡夫丁峡谷”理论。如有学者认为,马克思晚年花大力气研究人类学材料和东方社会,主旨就是谋求世界无产阶级运动新的出路,“跨越卡夫丁峡谷”的设想,也主要是就这一问题而提出来的。[22]有的学者指出,马克思晚年的理论主旨必定源于革命实践而绝非仅仅是理论研究上的需要。马克思晚年最突出的理论贡献就在于结合俄国的实际状况,充分利用人类学研究的相关成果,揭示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和特殊道路的辩证统一,提出了东方社会发展道路的新设想。[23]还有学者提出,马克思晚年的理论新贡献是俄国这样的东方落后国家可以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理论;马克思晚年对东方落后国家可以跨越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而建立“吸取资本主义的一切肯定成果”的社会主义这一东方社会在资本主义时代未来发展的特殊规律的发现,也不仅仅是对唯物史观的丰富和深化,而是可以与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这两个伟大发现相并列的第三个伟大发现。[2]

五、马克思晚年思想的理论价值及现实意义

学者们普遍关注马克思晚年思想的理论价值及多层面的意义,从各个角度对这个问题进行了研究和阐发。有些学者认为,马克思晚年改变了19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提出的东方各国期待西方资本主义的输入而实现社会革命的看法,达到了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性与各个民族发展的特殊性高度统一的理解。跨越“卡夫丁峡谷”设想不仅为俄国的社会发展指明了方向,而且对其他民族也有参照的意义。[4][13]马克思认为由于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历史背景、文化传统、风俗习惯,有着自己独特的生态环境,因此就必须寻求适合自己个性的发展道路。即使在东方,由于各国的国情不同,也应根据各国具体情况而走不同的道路。历史之谜随着晚年马克思对文化问题的研究而得到了破解,从而揭示出人类社会的发展是普遍规律与各个民族发展的特殊道路的辩证统一。从这个意义上说,应当高度评价晚年马克思的科学探索和理论贡献。[4]有的学者指出,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理论,为东方落后国家的人民指明了避免遭受资本主义的苦难而走向共产主义的新路,即通过革命建立“吸取资本主义的一切肯定成果”的社会主义而后向共产主义发展的新路。[2]也有学者认为,晚年马克思在探索俄国与东方跨越卡夫丁峡谷的社会主义道路时,为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关系开了一道口子,逻辑上蕴涵着一种新的可能性:原先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东方国家走向社会主义与利用商品市场相结合的可能性,利用国际国内市场体系作为中介环节、以取得西方资本主义文明成果的必要性,社会主义与商品市场在东方落后国家的相容性。晚年马克思的这一新思想、新观念,为列宁后期的新经济政策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奠定了坚实可靠的理论基础。东方落后国家要走向社会主义,就必须利用世界市场作为必要中介,这是“晚年马克思”对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启迪。[3]

有的学者提出,如果只孤立地看待他的“人类学笔记”,或许它只具有历史文献的价值;如果将它放到他的整个理论的有机体系中去考察,进而联系我们当今的社会实际;那么,我们就可以从中发掘出更大的理论价值和得到更多的理论启示。认真研读马克思晚年的“人类学笔记”,有助于加深我们对东方落后国家的现代化建设问题、人类学学科的建设与发展问题及当代学术研究等问题的思考与认识。[14]

还有学者认为,马克思晚年思想极其丰富,所撰写的“人类学笔记”填补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许多空白。尤其是史前理论,深化了历史唯物主义内容,找到了私有制和阶级社会解体的逻辑,对亚细亚所有制形式最后的回答,为东方社会的发展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对俄国有可能跨越“卡夫丁”峡谷的设想丰富了唯物史观,蕴涵着社会发展的多样性与统一性、普遍性与特殊性、渐进性与突变性的辩证关系,为东方社会走向现代化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24]

参考文献:

[1]冯景源.“‘国家与文明起源笔记’,还是‘人类学笔记’”学术争鸣的重要意义[J].东南学术,2006,(6).

[2]张凌云.也谈马克思晚年的理论贡献——兼与冯景源先生商榷[J].人文杂志,1996,(2).

[3]王东.“晚年马克思”新解[J].教学与研究,1996,(5).

[4]叶志坚.历史之谜的文化求解--晚年马克思思想论析[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4,(9).

[5]庄福龄.马克思主义史(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96.

[6]冯景源.唯物史观理论基础再研究[J].新视野,2002,(6).

[7]聂锦芳.《历史学笔记》一部未引起足够重视的马克思晚年的重要著述[J].哲学动态,1995,(6).

[8]鲁越等.马克思晚年的创造性探索——“人类学笔记”研究[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2.

[9]陈玲玲.马克思晚年的人类学转向[J].北京社会科学,1999,(2).

[10]杨适,田盛颐.马克思的人类学笔记和我们今天[J].史学理论,1988,(2).

[11]王东,林锋.人类学笔记,还是国家与文明起源笔记——初答叶志坚先生[J].东南学术,2005,(3).

[12]叶险明.〈资本论〉创作·经济学研究·“人类学笔记”[J].马克思主义研究,1999,(3).

[13]陈纪莺,郑鹏程,黄汉江.从《资本论》到《人类学笔记》——马克思晚年思想探源[J].实事求是,1995,(2).

[14]廖杨.马克思晚年的人类学转向及其现实意义[J].贵州民族研究,2000,(1).

[15]陈维杰.再谈马克思晚年“人类学笔记”的写作原因[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1998,(2).

[16]姜涌.关于马克思《人类学笔记》的几点意见[J].青岛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3).

[17]庞卓恒.从多样性探寻规律—马克思《历史学笔记》的启示[J].历史研究,1994,(2).

[18]鲁克俭.马克思晚年为什么要写作《历史学笔记》[J].理论前沿,2006,(6).

[19]江丹林.马克思晚年的反思[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2.

[20]冯景源.关于马克思《历史学笔记》研究的几个问题[J].求索,1994,(6).

[21]王东,林锋.“人类学笔记”,还是“国家与文明起源笔记”——为马克思晚年笔记正名[J].哲学研究,2004,(2).

[22]启良.关于马克思晚年探索的几个问题[J].求素,1995,(5).

通信发展史论文范文第5篇

(1)传播学是校史研究的媒介平台。所谓媒介平台是指连接传播主体和受众维系二者之间关系并保持信息流通顺畅的工具和展示手段。校史文化的传播“既要在空间领域实现共时性传播,又要在时间范围内实现历时性遗传”,这一特性使得校史文化的宣传和传播必须借助一定的媒介才能在时空中进行传递交换和共享,从而达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教化育人功能。传播学无疑就是这种媒介。传播学通过大众传播、人际传播、公众传播、内向传播和组织传播等多种渠道宣传校史文化,丰富和拓展校史文化形式,扩大校史文化的影响力,推动其向深层次多元化的方向发展。甚至从某种意义上说,校史文化的积累、沉淀、凝聚和宣传都离不开传播学对它的推动和促进。校史研究正是借助电视、网络、广播、微博、微信等众多传播渠道的推进和宣传才取得了傲人的成绩———各类校史专著、校史画册、校史汇编等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体现校史研究浓缩和精华的校史馆也相继问世,校史研究进入空前的活跃期。

(2)传播学“歪打正着”促进校史研究功能的实现。传播学与校史研究都属于边缘学科的范畴,二者的理论观点和实践方法有时“不谋而合”,有时大同小异,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当传播学的研究对象或功能与校史研究对象或功能重叠或交叉时,传播学在实现“协调社会”、“文化传承”以及娱乐宣传等功能时“歪打正着”也促进校史研究功能的实现,这种现象尤以传播学以历史或文化题材为研究对象时为甚。口述历史就是典型的例子,从传播学的角度看它属于人际传播的范围,是口述者与访谈者共同参与的传播活动;从校史研究的角度看口述历史是个人化的历史,也是“活历史”,是校史研究工作者借助口头、录音等传播手段,从口述者的讲述中获取历史信息的特殊传播活动。

(3)传播学独特的理论观点和研究方法对校史研究大有裨益。传播学既源于众多社会和自然科学学科,又明显区别于它们,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理论和实践分析方法。沃尔特•李普曼《公众舆论》中“开放的舆论生成与流通系统和封闭的舆论制造与灌输系统”的全景式论述和“拟态环境”、“刻板成见”等重要概念对于指引校史研究工作者正确看待历史环境和历史舆论对当今校史研究的作用和“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地选择校史研究题材具有重要的参照作用。另外,校史研究工作者在研究工作中也充分借鉴传播学5w传播模式的理论分析方法解决研究中的难题,运用实证分析和实验方法等论证自己的观点,促使校史研究横向和纵向获得更深层次的发展。

2.校史研究促进了传播学的发展

(1)校史研究丰富了传播学的素材。校史研究立足于丰富的档案资源,同时借助档案刊物、校史馆以及网络等传播渠道宣传校史文化,潜移默化之中纯净人的灵魂,陶冶高尚的情操。校史专题展、校史名人展、校史图片展等校史课题从传播学的视角看都是极佳的传播素材,通过对它们的报道,可以扩大传播学的影响力,推进传播学的发展进步。2013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在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这一事件,就是校史与传播学相互融合的典型案例。

(2)“传播”是校史研究的应有之义。校史研究本身就是文化传播的一种,属于专业性的文化传播,受众范围相对狭小。在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各种各样的宣传渠道不仅很好地宣传了档案和校史文化,而且增生了传播素材,引起受众对传播学的关注和了解,拓宽了受众的视野,激发了他们对传播学的研究兴趣。3D网上校史馆琳琅满目的展览既是校史成果的展示平台,又是大众传播的良好渠道,是校史研究和传播学相互作用,相辅相成的融合体。

通信发展史论文范文第6篇

1.传播学与校史研究相互渗透,水融。传播学和校史研究的构建都或多或少地源于政治学、经济学、人类学、社会学、史学、哲学、管理学、档案学等众多相关学科对它的哺育和催动,二者都属边缘学科。在理论观点和研究对象上相互学习借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重叠或交叉现象比比皆是。例如,传播学家巧妙运用“历史思维能力”解决传播中遇到的历史难题,学习史学家“以史为据”追根溯源精神论证传播观点,借鉴校史“资政”功能服务于传播学“协调社会”功能的实现等。同样,校史研究工作者在工作中也时常借用传播学者麦克卢汉首创的“媒介”、“地球村”、“信息时代”等概念,成功引用传播学5w模式、大众传播的有限效果论、大众传播三功能说等观点创新校史研究理论,丰富和拓展校史研究对象和范围。

2.传播学和校史研究“各有千秋”,侧重点不同。传播学研究的核心是人与社会,重点研究人与人之间信息传播过程、手段、媒介;传递速度与效度,目的与控制,也包括如何凭借传播的作用而建立一定的关系,研究范围非常广泛。而校史研究的侧重点是多角度多方位地回顾学校的发展历程以及期间所发生的人和事,找寻校史现象背后所隐藏的规律和文化内涵,并“以史为鉴”总结经验教训,指导学校当前和未来的发展趋势,增强师生“知校”“爱校”“兴校”“荣校”的历史使命感和感恩反哺精神,传承优秀文化,创建特色文化,培养“愿得此身常报国”的高素质人才,其研究范围相对狭窄。

二、传播学与校史研究的互动发展

1.传播学推动校史研究的发展

(1)传播学是校史研究的媒介平台。所谓媒介平台是指连接传播主体和受众维系二者之间关系并保持信息流通顺畅的工具和展示手段。校史文化的传播“既要在空间领域实现共时性传播,又要在时间范围内实现历时性遗传”,这一特性使得校史文化的宣传和传播必须借助一定的媒介才能在时空中进行传递交换和共享,从而达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教化育人功能。传播学无疑就是这种媒介。传播学通过大众传播、人际传播、公众传播、内向传播和组织传播等多种渠道宣传校史文化,丰富和拓展校史文化形式,扩大校史文化的影响力,推动其向深层次多元化的方向发展。甚至从某种意义上说,校史文化的积累、沉淀、凝聚和宣传都离不开传播学对它的推动和促进。校史研究正是借助电视、网络、广播、微博、微信等众多传播渠道的推进和宣传才取得了傲人的成绩———各类校史专著、校史画册、校史汇编等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体现校史研究浓缩和精华的校史馆也相继问世,校史研究进入空前的活跃期。

(2)传播学“歪打正着”促进校史研究功能的实现。传播学与校史研究都属于边缘学科的范畴,二者的理论观点和实践方法有时“不谋而合”,有时大同小异,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当传播学的研究对象或功能与校史研究对象或功能重叠或交叉时,传播学在实现“协调社会”、“文化传承”以及娱乐宣传等功能时“歪打正着”也促进校史研究功能的实现,这种现象尤以传播学以历史或文化题材为研究对象时为甚。口述历史就是典型的例子,从传播学的角度看它属于人际传播的范围,是口述者与访谈者共同参与的传播活动;从校史研究的角度看口述历史是个人化的历史,也是“活历史”,是校史研究工作者借助口头、录音等传播手段,从口述者的讲述中获取历史信息的特殊传播活动。

(3)传播学独特的理论观点和研究方法对校史研究大有裨益。传播学既源于众多社会和自然科学学科,又明显区别于它们,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理论和实践分析方法。沃尔特•李普曼《公众舆论》中“开放的舆论生成与流通系统和封闭的舆论制造与灌输系统”的全景式论述和“拟态环境”、“刻板成见”等重要概念对于指引校史研究工作者正确看待历史环境和历史舆论对当今校史研究的作用和“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地选择校史研究题材具有重要的参照作用。另外,校史研究工作者在研究工作中也充分借鉴传播学5w传播模式的理论分析方法解决研究中的难题,运用实证分析和实验方法等论证自己的观点,促使校史研究横向和纵向获得更深层次的发展。

2.校史研究促进了传播学的发展

(1)校史研究丰富了传播学的素材。校史研究立足于丰富的档案资源,同时借助档案刊物、校史馆以及网络等传播渠道宣传校史文化,潜移默化之中纯净人的灵魂,陶冶高尚的情操。校史专题展、校史名人展、校史图片展等校史课题从传播学的视角看都是极佳的传播素材,通过对它们的报道,可以扩大传播学的影响力,推进传播学的发展进步。2013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在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这一事件,就是校史与传播学相互融合的典型案例。

(2)“传播”是校史研究的应有之义。校史研究本身就是文化传播的一种,属于专业性的文化传播,受众范围相对狭小。在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各种各样的宣传渠道不仅很好地宣传了档案和校史文化,而且增生了传播素材,引起受众对传播学的关注和了解,拓宽了受众的视野,激发了他们对传播学的研究兴趣。3D网上校史馆琳琅满目的展览既是校史成果的展示平台,又是大众传播的良好渠道,是校史研究和传播学相互作用,相辅相成的融合体。

三、总结

通信发展史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文化自觉意识 历史教育 文科生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0-0001-02

文化自觉是对文化在历史进步中地位作用的认识了解,对文化规律纪律正确准确把握,对发展文化历史责任的担当担任。[1]中学生处于自我同一性形成的重要阶段,而作为一个文科生,是否能够能形成对历史学习的自觉意识,能否形成对自己的发展诉求、对社会的文化期许、对国家的信心建立是中学教育的一个需要经常思考的问题。本文研究的目的旨在探讨中学历史教育如何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文化自觉意识,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

一、文化自觉意识的内涵

文化自觉,是1997年由费孝通先生提出、经过十几年的研究和发展逐步成熟起来的一种学术理论。从存在论来看,文化自觉其实是人的自觉,人的自我觉悟、自我觉醒,是人的发展的前提;从价值论来看,文化自觉即是价值的自觉,是人对价值的追求和选择。[2]对于高中生、尤其是文科生而言,因当在文科学习中主动积累历史文化知识,并且在不断的实践运用中明确中国文化和世界文化的存在状况、现实使命和未来走向,并根据自己的规划确立自己今后在文化事业中的发展目标。

二、历史教育对培养文科生文化自觉意识的意义

文化的自觉历史伴随着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世界近现代社会发展的历程和各国探索具有自身特色文化发展道路的历程,便是文化逐渐走向自觉的过程。在当代,一个不能理性认识本国和世界历史的人是不能具备现代化精神的、是难以拥有独立人格的、是无法把握民族和国家的发展方向的。因此,中学历史作为基础教育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建设精神文明、培养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的重要途径。对于文科生而言,历史则更是在塑造独立人格、培养高尚情操、树立长远眼光和分析问题的态度上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如今,人类已经步入信息化社会,作为新媒体的直接体验者和推广者,中学生从网络中获取了大量有关自身群体文化、社会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和世界政治形势等信息。而且中学文科生较之理科生对人文社会科学的阅读量更大,在加上文科学习的倾向性,使得他们对于此类文化具有较强的接受能力和发散能力,加之与丰富的网络信息相互刺激,使得文科生更加容易形成文化的自觉意识。文科学生一旦形成文化自觉意识,就能够发挥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对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3]

三、影响文科生文化自觉意识形成的因素

(一)对文科方向的选择

高中生在进行学科方向选择时往往会受到多种因素影响,我们在教学中不难发现,在文科生文化自觉意识的形成过程中,无论个人对选择文科报以或功利或随意的动机,理科成绩不理想似乎都会成为他们选择学业方向的最终决定因素。由此可以看出文科生在文化选择上普遍相对被动,文科生对于社会科学的态度由“兴趣”自主转变为“探究”的情况比较少,大部分学生的文科意识乃至文化自觉意识的形成都是靠后期的文科教育和训练而逐步实现。这其中,历史教育担当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自身经历和兴趣是决定中学生对某门课程学习态度的主要原因。建构主义学说认为,人的学习是基于自身原有的认知结构,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帮助来实现知识的新的建构。在历史教学中,自身兴趣和历史素养往往成为文科生取得历史学习成果先机,而这些学生也成为在文科学习中最先获得开启文化自觉之门钥匙的人。然而对于多数文科生而言,选择文科本就是一个无奈且被动的过程,更遑论对历史及文化的自我感知和探索动力了。因此,通过结合历史的学科特点分析及以往的教学经验来看,学生主体对历史文化的初始选择观念,是排除一系列教学因素之后,影响学生文化自觉意识形成的根本原因。

(二)对自身形象的塑造

文化自觉意识首先体现为对人的关注。人物贯穿于文科生历史学习的始终,因此相较于理科生,文科生更容易较早确立自己的崇拜对象。根据美国教育家皮亚杰的社会心理发展阶段理论,高中生(17~18岁)处于自我同一性形成的最终关键阶段,如何确立自己在群体中的形象,如何实自我审视和他人评价的统一,在高中生迈向成人阶段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在这个阶段中,崇拜对象无疑是高中生评价自己、规划自己的重要的参考,通过了解崇拜对象的生平事迹,善于接纳和思考的高中生必定会从中汲取到一些信息,这些信息在高中生之后的学习生活中产生潜移默化的思想道德、行为习惯等方面的影响。

(三)对多元信息的把握

对于文科生而言,各类有关历史的影视作品是增长见闻、扩充知识的良好途径。尤其在国家文化事业快速发展的今天,各类影视的制作、传播和再传播不再是少部分专业人士的专利,信息资源的普及和人民欣赏要求的提高也使得社会观念逐渐变得更加多样,以往看似观点鲜明、内容严肃的历史题材影视所传达的内容也随着这种风潮而改变。对于善于利用网络资源的高中文科生而言,除去在课堂时间观看的纪录片或者历史影视资料以外,在课余时间则可以通过网络观看多种国别、各个时代、各类严谨程度和面向各种群体的历史题材影视作品。因此,是否能够有意识的选择有历史学习价值的影视,是否能够区分影视和史实之间的距离,是否能够在影视中发现并思考问题,是能够反映文科生文化素养和自觉意识的一个侧面检验方式。

(四)对历史知识的管理

文化自觉意识体现在全球化背景下对各种信息的概括能力和对各国文化的把握能力。在信息资源空前丰富的今天,青少年应当具备一定的对信息的筛选、理解、接受、使用能力,学会对获取的知识进行管理,从而保证有效的积累和合理的应用。更为重要的是要端正接纳新知识的态度,用客观的态度看待获取的信息,避免来者不拒和全盘否定等错误观念。事实上,高中文科生在文化自觉意识形成的初步阶段对于此类问题仍然表现的相对被动,学习历史对他们而言获取的更多是“方法”本身而不是真正的方法。到了第二阶段,即高二正式分科之后,程度较好的文科生在分析当代国际问题时,会逐渐认识到历史因素只是考虑问题的一个方面,不能生搬硬套,陷入形而上的错误。对于文科生而言,获取这种能力是文科学习的一个重要的任务。

(五)对学科价值的判断

当今文科学生基本都有一定的实践精神,能够有意识的将自己的学校生活同社会生活链接,通过提高文科科目学习能力从而积累对社会问题的处理能力。首先表现为有一定的前沿思维,能够主动规划全球化形势下自己应当具备的素质和未来的发展方向。其次是有一定的自觉意识,认为个人的文化素质同社会的文化风气是紧密相关的,自己有权利且有义务为此发挥积极的作用。

同样的,一些相对消极和非常消极的想法也广泛存在于文科生的思维当中,不少文科生基本或者完全否定了进一步学习历史的必要性,乃至历史的现实实用价值、高考择选专业的方向和未来的就业前景。这些想法不仅存在于成绩较差的学生当中,部分“好学生”同样有此类疑惑。

事实上我们不难估计这种现状产生的原因。

首先,这源自于历史的学科性质,历史学习注重思维和积累,历史素养也不是一种通过大量练习就可以在短时间内获得的“技能”,所以历史就成为了文综中的一块“难啃的骨头”。如今教育改革后部分可自行选择除了语、数、英之外的科目,历史因为不容易拿分便往往被寻求高考分数保障的学生和家长放弃,这之后历史学习的唯一价值似乎就成了通关考试的培训,在考试结束后就彻底失去学习的价值。

其次,困难的就业前景遏制了学生在高中毕业后进一步学习历史的想法。同样,历史学科的性质决定了以历史为专业的学生就业后无法为需要快速建设的社会创造高能效的贡献,因此在同等学历背景下,历史生很难获取与自身成才代价所同等的社会回报。文、史、哲专业学生就业困难的社会现实影响了学生和家长的报考选择,此类学生因就业压力过大产生的极端负面心理和行为也成为了教育和心理研究者的关注的课题。甚至有学者建议大学不应将历史作为本科的学习科目,青年人也不应把历史作为自己的谋生之路。更有学者提出合理的学习方式应该是在保证经济来源的前提下把历史作为一个终身爱好来进行研究。

种种现实使得本就以“通识”为目标的中学历史教育变得更加专注于考试成绩,而对学生的情感价值观教育也往往被课本的编写、教师的能力和学校的安排所束缚,在这三种因素当中,教师和学校是相对灵活的因素。由于学生的主观感受绝大程度影响了他们对于一门科目的学习态度和认识水平,所以,历史教育者应当合理探究学生学习心理,认识到学生对于历史学习有哪些对分数之外的要求,并且结合学生的接受程度来制定培养计划,让学生从作为一个文科生的自觉逐渐建立起对文化的自觉。

四、对历史教育在文化自觉意识培养的实施建议

当代历史教育对于社会文化建设的任务首先在于教育学生反思人类社会几千年文化的得失,从而引导学生逐步认识全球化和信息化带给人类社会的挑战和任务。而作为一个以文化社会科学为主要学业方向的学生,历史学习的作用则更为面对文化冲突、文化转型时的态度和选择。

中学生的历史学习不应局限于传统意识里的水平,那些对人文社会科学有着浓厚兴趣的学生和那些有着懵懂文化意识的学生,教育就应该更进一步,在他们萌生文化自觉意识之初就应当把握珍惜的发展机会,尽力为他们的进一步发展减少阻力、创造机会,打造属于文科生自己的学习空间,而非是效率和直接利益催动的社会发展基本需求所挤压。对于文科生而言,因当在文科学习中不断积累历史文化知识,并且在不断的实践运用中明确其文化存在状况、现实使命和未来走向。学生一旦形成文化自觉意识,就能够发挥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对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当今社会的发节奏已经决定了学校不再是一个与社会隔绝的知识传递机构,而更应该是一个与社会不断保持连接、发生互动的重要关系点。中学教育也不应再仅以通识为教育目标,而因在学生对社会和自我产生初步同一性定为之初就应该开始为他们搭建与世界沟通的桥梁,唯有不断的反思和进步,我国的文化才可以在复杂多变的世界形势下生存,唯有教育的积极作为,我国文化人才才可以推动我国的文化事业继续向前不断发展,不断迈进。

参考文献:

[1]杜开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产业发展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

[2]张冉.文化自觉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0

[3]郑卫中.试论校本课程开发中学生文化自觉的培养[C].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语文建设卷2).北京,2013:210

通信发展史论文范文第8篇

一、从中国文化的历史传承性看高教公关的文化根基

高教公关,就是公共关系学的高等教育,自然也无法割裂这种历史传承性。从教育内容来讲,要求我们从历史的考量中挖掘精华:如可以从历史案例中寻找教学素材,教会学生以现代眼光审视过去,但又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背景而不苛求古人;吸收传统文化中的有益元素,如言语技巧,辩论方法和思想内容等;从学科建设来讲,注重学科历史的发展脉络,以史为鉴,面向未来,打造逐渐成熟的学科体系。须知,任何学科或者思想的发展,都不是简单的从冥想和短时期内发展起来,需要丰富的历史营养;从教育方式上来讲,学习古人读书治学的方法,尤其是其对于公民的教化手段。中国文化的历史传承是高教公关的文化根基,只有在此根基之上,高教公关的发展才是真正顺应了历史的发展,才符合中国现实国情。例如,不管是否愿意,高教公关都受到传统价值观的制约,而前者在一定意义上无论是在内容上还是教育方式上都不得不考虑价值选择的问题。任何试图割裂文化传承性的学科,要么就是空中楼阁,不堪一击,要么就只能是对学科形而上学的歪曲。这给我们广大高教公关从业者一个重要的启示就是:无论是在教学中还是科研中,都要具有历史意识,要学会从历史中梳理脉络,顺应历史的发展,而顺应历史发展本身,就是顺应了学科的发展规律;同时,致力于历史与现实的统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真正做到以史为镜,以史为鉴。

二、从中国文化的多样性看高教公关的宽容性

作为高教公关文化之基的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海纳百川的胸怀,那么,高教公关又如何能成为一个封闭的体系呢?当今时代,信息的流通与传播正以前所未有的功用影响着世界的发展,已经没有哪一个学科能够刚愎自用,故步自封了。从这个角度来讲,面对各种信息的冲击,高教公关必须要具有宽容性,要学会求同存异。

1.高教公关必须吸收包括公共关系学、教育学、管理学、心理学、哲学等人文社会科学,乃至运筹学、数学等自然科学在内的各种学科精华,发挥后发优势,实现多学科,多方向,多维度既相区别又相互统一的良性发展;同时,要求我们的工作者要能够具备多学科的知识背景,掌握多渠道信息,具有强大的处理信息和消化信息的能力。在高校里,由于得天独厚的环境,学术独立,思想自由,使得我们进行学科交叉和融合方面有良好的优势,我们更应该把握时机,实现高教公关又快又好的发展。

2.高教公关不仅要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吸取精华,还要涉足西方先进文化。鸦片战争敲醒了大清朝泱泱大国的迷梦,让人民意识到了闭关锁国带来的巨大灾难。同样的,如果我国的高教公关不能够从西方文化中吸收营养,就永远也不会在研究和教学水平上与世界一流并驾齐驱。通过统一话语体系,对西方科研方法的借鉴等多种方式,高教公关的发展才能真正做到立足现实国情,展望世界,与先进水平靠近。在具体做法上,可以通过对外学术交流,翻译国外高水平著作,互派留学生和访问学者等方式进行,前提是,无论是学校还是相关的政府科研机构,都要对高教公关的对外学术交流给予高度的重视和必要的支持。

3.高教公关要建立起"学会批判,能够批判"的知识接收体系。不能因为高教公关的发展还处在初级阶段就认为吸收的信息越多越好,涉猎的学科越多越好,采用的方法越多越好,而是要本着宁缺毋滥的精神,同时结合现实国情和意识形态的需要,对相关信息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析,判断的标准要以是否有利于学科发展、是否有利于学以致用和是否有利于国家的发展作为圭臬。

三、从中国文化的统一性看高教公关的发生逻辑

中国文化具有四个方面的统一性,即抽象与具体的统一,逻辑与历史的统一,理想与现实的统一和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抽象与具体的统一是中国文化的发生形式,如老子的“天道与人道”之辩、“无为而无不为”属于抽象的层次,而通过建立亚里士多德似的城邦来实现人道顺应天道的发展则属于具体的层次。毫无疑问,就高教公关而言,在理论的构建方面,要以抽象的层次作为基础,实现学科发展一般,同时,在可操作性的层面,具体化的理论也不可或缺,二者是有机的统一体。

逻辑与历史的统一是中国文化发生的方向。逻辑体现的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性,而历史则在一定意义上需要通过偶然性的形式表现出来,然而,偶然背后隐藏着必然,必然也常常依靠偶然来作为其外在表征。高教公关的发生方向也是如此,即使学科体系非常严密,也常常会因为新学科、新国情和新信息的冲击而变得不可预测。这就要求我们既要把握好学科的发展方向,又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应付新问题,新挑战,不能墨守陈规,要学会以不变应万变,以变应变的方法。

通信发展史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五阿哥” “小燕子” 教学模式

在越来越强调以学生为本,并且趋向于强烈的人文关怀现代教育观念的影响下,历史教学实践发生了重大变革,而“五阿哥”式的历史教学模式有利于解放教育思想,促进教育教学稳定、健康而有序的发展,展现多元文化的教育观。

一、“五阿哥”式历史教学模式

“五阿哥”式的教学模式是一种通过全面剖析“小燕子”类的初中生的心理特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的主动性与创造性,各种教学方法相互借鉴,比较、竞争,具有科学性、针对性、适用性的特点,并且通过不断精细化,实用化和丰富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历史意识的教学模式体系。

二、“五阿哥”式历史教学的实践操作手段

(一)信息传递教学模式变革

传统的信息传递教学模式是指教师灌输现成历史理论和结论,让学生机械地、被动地接受某种历史解释。“五阿哥”式的信息传递教学模式是:教师事先对历史学科的教学内容进行组织,指导学生掌握系统历史基础知识,基本历史学习技能和技巧,从而提高认识能力。教师作为一个教育者和组织者,要以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为出发点,落实历史教学的方向,目标,安排历史教学的内容,控制历史教学的活动进程,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积极的学习态度,灵活的学习方法。

教师要认真钻研通史、专题史等不同知识体系的内在联系,使学生形成强烈的历史意识。在把握好历史教学内容的难与易,深与浅的同时,让学生独立地进行发现问题,收集与处理信息,分析与论证等探索活动。结合多媒体教学手段,运用生动的教学语言,注意引发学生的猜测、质疑等心理活动,以启发性讲授方式为主要手段,传递历史信息,充分展现历史教学的问题性,参与性,开放性。

(二)对抗式讨论法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讨论前设计一个学生感兴趣的历史主题,把学生分成正方和反方两大组,讨论之前每个学生按题意写成小论文或辩论稿交给老师审核,教师进行批示与修改后,进行分组讨论,互相补充完善本方观点。正方和反方各推举四名代表,在班上进行辩论,其程序:各自陈述意见―自由争论―归纳总结。最后由老师进行裁判并具体分析双方辩论得失。

这种讨论法的竞争机制,趣味盎然,可激发学习动机,为了驳倒对方,将促使学生积极吸纳前人研究成果,并对自己未知的事物进行探索,使学习不断深入。对抗式讨论法,讲求学生相互之间的合作与竞争,着重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强调把典型教学内容清晰地、重点地展示给学生,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教师通过讨论进行观察,及时有效地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诊断和反馈。

(三)感知历史的过程――历史情境或场景模拟法

“在教学的任何一个阶段上对新的事物和现象的感知过程,都意味着研究的客体在学生意识中的反映和关于这些客体的正确的表象和概念的形成”[1]学生学习历史的的过程是从感觉和知觉开始的,历史教学中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都是间接性的,为了让学生尽可能的对历史过程进行正确的联想和想象,教师需要借助特殊且形象教学手段,将历史情境、场景以及历史人物的活动进行“复现”“再造”“模拟”“角色扮演”。可通过“原始的文字材料、真实的实物材料、形象的图像材料、动感的音像材料等,能使学生感知到“鲜活”的历史。”[2]实际上就是创设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教师和学生都可以是情景复现的“设计者”和“表现者”,通过学生学习认知活动与情感活动的相互作用,激发学生想象力和表现力,引导学生在历史场景的角色扮演中,知识的迁移和转化中,感受和体验中进行思考和判断。

三、“五阿哥”式历史教学模式体系的功能

(一)活跃历史课堂的同时进行有效历史教学

“五阿哥”式历史教学的显著特征是强调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和主动学习的精神,历史的主体不再是时事造出来的英雄,而是名不见经传的“芸芸众生”,“昔日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是人类共同创造的,触手可及的与社会现实和个人密切相关的生活往事,学生通过了解人类共同情感和面对共同问题,把历史学习作为完善自我的内在需求,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上,充满激情和诗意。学生的灵感,悟性和冲动在这个时候被调动起来了,培养“小燕子”类的中学生探索历史,热爱历史的心境,使得历史课堂独具特色,旋律和内涵,通过活跃的历史课堂达到非凡的教学效果。

(二)培养现代社会“小燕子”类的初中生的历史意识和历史思维

我国自古就“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五阿哥”式历史教学同样强调“小燕子”类中学生的知与行的结合,符合学生的个性发展需要,也是时代必然。这种教学模式摒弃了“死记硬背”,采取讨论、辩论、演讲、写作,角色扮演等多种形式,将所学历史知识及有关理论、观点和方法,用于对历史和社会的问题的观察和思考,正确处理史与论,古与今,材料与观点的关系,加强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逐步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小燕子”类初中生不失灵性的状态下,培养他们历史意识和历史思维。

(三)构建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纽带

“五阿哥”历史教学模式,使学生在享受学习的过程中学习历史,得到满足及快乐的同时激发、助长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可充分挖掘教材的人性美,让学生感受生活美,培养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在认知层面的‘流畅力’‘开放性’‘变通力’‘独创力’‘精进力’上的增进,培养学生在情意层面的‘冒险性’,‘好奇性’,‘想象力’与‘挑战性’。”[3]渗透着娱乐精神的历史教学活动中,教师也能享受到快乐、充实与成就感。历史所展示的是一幅感人而又多彩的生命画卷,“五阿哥”式历史教学在课堂学习中将历史的真实活力展现出来,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会受到更加令人震撼的心灵冲击,教师可以走近学生心灵,在充满爱的环境下学习历史。沟通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心灵桥梁。

“五阿哥”式历史教学模式体系符合新课改培养目标,对“小燕子”类初中生的历史学习颇具针对性,有利于贯彻落实新教育理念,促进历史教学健康、有序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黄甫全,王本陆.现代教学论学程[M].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47

通信发展史论文范文第10篇

从国际教育趋势看,智能终端、互联网、多媒体等信息技术常常表现为智能性教学环境的建设与运用。在2015年刚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明确提出:“国家推进教育信息化,加快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利用信息技术促进优质教育资源普及共享。”当今我国的信息技术不断地推动着一个智能时代的到来,以人与人之间信息分享为载体的教学互动,正与计算机结构所支撑的综合应用能力深入融合,并深刻地影响着核心素养落实下的历史教育变革。

历史教育深度融合信息技术,既需要教学活动生动地呈现技术形态,又要教学内容深入地融合信息素养。一方面,各级学校的信息化建设在基础实施、数字化资源、教法创新等方面为学科融合奠定了坚实基础;另一方面,历史教学基本上接纳了教育信息化意识,并带着持续深入的教学反思,努力地培育学生的数字化能力。有鉴于此,本文从信息技术与历史教学的融合经验人手,深入探讨历史教学培育学生信息化素养的案例以及相关理论下的教学模型。

一、历史教学中信息化素养的诠释

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泽考斯基(Paul Zurkowski)把信息素养定义为:“人们在解决问题时利用信息的技术和技能”。我国的一些学者认为“信息素养是可以通过教育所培育,在网络信息中,获得信息、利用信息、开发信息的修养和能力”。本文所论的信息化素养是指学生在互联网信息环境下,利用互联网和信息技术来获取教育教学信息的能力。信息化素B也是国际社会落实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要素之一。如,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对信息素养的“遴选与界定”:交互作用地运用社会、文化、技术资源的能力,包括运用语言、符号与文本互动的能力;运用科技互动的能力。澳大利亚教育界提出:“使用技术手段的能力,会科学的体验,拥有动作的、图像的、语言的表达能力”。欧盟组织要求学生有:“基本的科技能力,能互动地使用学习工具,学会如何学习,掌握人际、跨文化与社会能力。”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纲要明确提出:“学生能自觉、有效地获取、评估、鉴别、使用信息;具有数字化生存能力,主动适应‘互联网+’等社会信息化发展趋势;具有网络伦理道德与信息安全意识等。”智能化教学环境中,基于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要点,针对中学生心理特质以及历史学科的特点,历史教学中信息化素养应该包括时序视觉、数字理解、媒体思维和技术观念等四个方面。

时序视觉是学生通过观看,同时整合其他感觉经验,发展出的有效发现、创造图像的能力。其中的视觉素养所指向的学生思维能力更为具体地关注于图像信息的理解与应用。信息技术环境下历史教学的时序视觉,是指学生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判断出历史时序的语言,获取、加工和处理时代信息,正确阅读、分析、绘制时间图轴,形成历史演变的时序判断。时序视觉强调对时代背景的敏锐观察,以及对时间判断的直觉和速度。如讲授《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时,大量经济数据的不同排序,得出的历史因果联系迥然相异。教学中可以采用数字化处理方法,通过对经济数据的时序整理和分类,分析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同时段的潜在要素。再根据大量经济数据的时序信息化处理,尝试探究各种逻辑的历史假设,进而得出新颖的历史结论。采用信息智能技术处理史料的时序关系,不但可以做的更快更好,而且用生动的形式来展现处理结果,进行时序的概括、分析,让看似枯燥的资料变成足以解释问题的视觉动画,不同类的历史图表或图示是学习的重要工具,也具有获取和表达信息、赋予情感教育的功能。信息智能教学环境中历史时序视觉的启动,一般需要通过联想、启发、回忆起相关的细节,借助信息技术对史料的可视化处理,然后启动整个信息提取活动,提取往往会表现多方面的关联性,如顺序的关联、因果的关联、材料及上下文特点的关联、位置及情绪的关联、环境的关联,等等。

数字理解是阅读和理解文本、声音、图像等信息媒体,通过数字化处理方式再生史料和图像,以及利用从智能环境中获得历史新知识的核心能力。数字理解包含三个层面:在认知上,学生要认识网络计算机等智能技术的本质及特性,设备之间的互连是以数据交换、资源共享、信息传输和提高效率为根本目的;在技能上,学生要具备使用网络搜寻、处理及传播信息(史料)的能力,能从智能环境中获取史料的意义,推论这些讯息的前后关系;在情意上,学生要具备网络伦理的观念,以正确且安全地使用计算机网络分析历史问题,会利用智能化学习工具对照史料的讯息,推测出历史情境的要领、情绪和气氛,评估历史实际发生的可能性。数字理解要求学生拥有历史学科的空间想象力,因为不同的地区具有不同的政治、经济与文化特点,不同地区的历史发展水平就存在差异,社会发展模式既有区别,又存在区域之间的某种联系。学生能用智能化技术手段来阐述历史事物在不同区域的差异和联系,进而揭示历史事物的空间演化规律,这也体现数字理解的核心要求。如,教授《经济全球化趋势》时,师生搭建自主学习的脚手架,体现在时空和媒体两个维度,时空上是指“经济全球化趋势”的课前、课中、课后的贯通,课内和课外的连接;媒体上是把“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抽象经验与可视的经验、可做的经验有效地结合起来,将抽象文字与“做中学”的体验相融合。历史教学中数字理解要借助信息智能化技术手段,依靠历史学基本原理,运用历史学科与信息技术融合的思维方法,去评判历史的事实和证据。

媒体思维是由听觉、视觉以及数字素养相互重叠共同构成的一整套能力与技巧,包括对视觉、听觉力量的理解能力,对数字媒体的控制与转换能力,对数字内容的普遍性传播能力,以及对数字内容进行再加工的能力。历史教学中媒体思维主要有四个衡量指标,一是为有效地确定新的信息需求环境,所具备的传递信息(史料)和传授媒体素养技巧的能力。二是使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选择、分析史料信息,并推断出历史结论的能力。三是从众多史料信息当中,提取某一论点依据的能力,并且能够创造性地表达和利用论据的能力。四是在各类智能信息环境中,利用灵活多样的策略,确定迥异的史料信息需求的能力。一般来说,媒体思维属于高级认知的心理活动,具有分析、评价和创造等综合性思维。媒体思维对学生的高级认知有着积极的帮助。如,信息智能技术营造的教学环境,可以为师生或生生协作提供前所未有的便捷,智能技术的交互性特质有利于高级认知的实现,也有利于媒体思维的沉淀,让学生的浅层思维逐步深化,使深刻性思维具有基本的环境保障。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媒体思维轨迹及表现,要能快速反馈给教师和学生个体,教师可以及时地提供反馈并进行形成性评价,进而诊断学情,优化教学过程,让学生凭借媒体智能化环境和手段,激发自己的历史好奇心和想象力,积极寻求有效的历史问题解决途径,逐步形成用信息技术手段提出问题、表达与交流、合作与交往、多角度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技术观念是指学生善于理解信息技术与人类社会发展的有机联系,具有学习掌握信息技术的浓厚兴趣和意愿,能将历史学习的“无形创意“转化为学习的“有形成果”,能对同伴的历史学习成果进行信息化的改进与优化。可以说,技术观念不仅蕴含于人类的自然学科之中,也同样存在于人文学科教育之中。历史教学不仅可以培养学生掌握先进智能技术的操作,也可以培育学生树立热爱科技、关注全球的价值观,并依据正确的人生观和科技发展面临的问题,评价社会技术工作者的行为及生活态度。历史教学不仅要把信息智能技术作为辅助教学的工具,更要利用信息技术来营造一种信息化的教学环境,支持学生现代科技观念的养成。如,历史教材对“甲骨文字”的叙述非常有限,利用智能软件和互联网,可以为学生提供大量的与甲骨文字相关的图片、影像纪录和文字,还包括一些展示动画。这些资料可以丰富师生对甲骨文字发现过程及其价值的认识,使历史变得生动起来。同时,学生在甲骨文学习的过程中,也操作、使用了智能软件等新技术,从学科价值层面上领会到信息技术的强大力量。这样的历史教学活动,让学生得到了技术应用和观念更新两个层面的提升,由此而来的科学技术创新欲望,会潜移默化到学生以后的工作和终身学习之中。

历史教学融合信息智能技术,不仅积累了学生信息化素养,也促使了历史教学方式更多变革,其深远的教改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其一,达成智慧型的教学目标。历史教学融合信息技术,可以突破教学的时空限制,延伸了课堂活动的范围。多媒体、虚拟现实等技术可以显现课堂中无法观察到的历史现象及其变化过程,为学生提供生动、逼真的学习材料,提供仿真的探究情境。此外,以历史具体问题为主线呈现学习内容,可以加强历史课堂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互联网等技术可以将学生带入现实的研究现场,方便学生与他人进行交流与合作,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解决历史问题,获得真实的学习体验,进而生成实践性的历史智慧。例如,曹操大墓考古、曹氏家族基因DNA鉴定工程,信息技术可以很好地帮助了学生跨越时空去感受昔日叱咤风云的民族迁徙和生活场景。信息技术融合历史教学而来的信息意识,是一种有效的历史教学方法。它试图再现历史进程进而引导学生学会探究,促进学生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生存智慧。

其二,打造互动型的师生关系。历史教学融合信息技术,突破了课堂狭小的地域限制,方便了全班所有小组、所有成员之间的交流。历史学习各小组成员可以不固定,全班所有学生都有相互合作的机会。在信息技术调配之下,师生、生生之间可以进行一对一的个别交流,或一对多、多对多的集体讨论。采用多媒体、超媒体等手段,每个学生都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收集不同的资料,并与组内的其他成员协商、解决问题。例如,设有历史栏目的一些网站,包括中国史、世界史、地方史志、民族史志、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文物考古等,它们不但提供了大量史料,同时也公布了最新的研究成果。教师可以使用历史网站资源创设开放性问题、设置生动化情境,引导学生去探索与发现。又如,使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将珍贵的文物做成三维动画,历史遗迹则可以制作成记录片,提供给学生根据需要随时点播,教师则监控全班所有小组的学习情况,若小组内有分歧意见,教师可以适时进行辅导或帮助。这种互动型的师生关系,只有在信息技术完备、师生信息意识充分等条件下,其功效才能发挥的淋漓尽致。

其三,实施注重能力的教学评价。历史教学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能改善教学评价工具,提供了一些情境化的活动。在信息技术手段的帮助下,学生所承担的任务比传统的纸笔测试更具有实践性与现实性,也容易测试学生实践创新能力。例如,通过学生在历史学科活动中的表现,去判断学生学习质量和水平,既包括对学生历史认知水平的评价,还包括对学生在学习中情意态度的评价。运用智能技术,可以轻易改变旧有现状,使历史学习的评价方式更加多样化,可以进行动态网页(ASP或JSP)的考试,及时地把学业成绩反馈给学生。

信息技术所承载的教学应用以及培育学生的信息化素养,不断促使历史教学出现融合化、协同化、泛在化和个性化。信息智能环境重构了师生之间教与学的关系,学生的信息化素养得以沉淀。传统的历史教学方式将大力变革,产生适应学生个体需求、满足差异性发展要求的新表征。

二、信息技术融合历史教学的基本模型

信息技术与历史教学融合,是将智能技术有机地融入到学科教学之中,将智能技术作为教师教、学生学的工具,利用智能技术实现教学方式彻底转变,并不断在教学中发展学生的信息化素养。

通信发展史论文范文第11篇

一、历史教学中应用信息化资源的意义

1.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为历史教学设置情境,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历史是指过去的人和事,它本质上具有一去不复返的性质,不像自然现象在相同条件下可以反复出现。历史知识的这种特性,使我们只能凭借前人遗留下来的历史材料,如历史遗址、文物、照片等来认识历史过程。同时,人类社会生活的发展是丰富多彩的,由具体的历史现象和历史事件表现出来,它们以具体的人物活动为中心,而历史人物又被赋予了具体的时代特征,所以说人类历史知识是具体性的。在传统的教学手段中,教师往往用挂图、课本插图等材料作直观演示,缺乏动感,视觉听觉效果不佳,影响了教学任务的完成。

互联网具有非常丰富的资源,它把文字图形、影像、声音、视频图像、动画和其他多媒体教学软件等先进技术有机结合在一起,为历史教学营造了图文并茂、形象生动、知识表征多元化的模拟与仿真情境,其效果是任何单一方式无法比拟的。营造历史情境,再现历史场面,变抽象为形象,使学生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通过内心情感体验,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学生只有对历史学科有了兴趣,才能去品味历史,把握历史。

2.应用网络技术,拓宽学生自主学习的时空,能够实现历史教学的个性化学习

历史知识纵贯古今,横揽中外,它几乎涵盖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所有层面和领域,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诸方面。历史上发生的每一事件,都不是独立的,既有前后的相承关系,又与同时期的其他诸事件有内在联系。历史知识的综合性、系统性的特点成为历史教学中的难点。

运用网络CAI多媒体软件以及师生之间的密切沟通,能构建出一个完整的历史知识的结构,揭示各历史知识板块的联系,组成历史知识的链条。网络历史教学活动使学习者在空间和时间均有较大的自由度,可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登录学习,为绝大部分已工作了的学生提供非常便捷的学习条件。良好的网络CAI多媒体软件有助于完成教师的教学任务,对于头绪多、容量大、地图多、时空跨度大的历史内容,可以有机地排列历史画面、地图动画和录像片段等,化虚为实,化繁为简,将完整的知识体系清晰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同时,教师能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及时调整教学进度,制作网络CAI课件,即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对其历史学习情况进行分析判断,作出特定的反应,如此反复直到学生学会为止。对有疑问的地方,学生可以通过与教师通信的方式解决。这样,就能很好地实现因材施教、个性化的历史教学。

3.利用网络良好的交互性,进行讨论交流,能够帮助学生以协作的方式学习历史

网络教育最重要的一个特性是具有良好的交互性,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交流、讨论、沟通更加充分。基于学生建构知识方式的多元性和多层次性,将学习风格和性格差异较大的学生组成合作学习小组,一般每组5~6人,围绕同一问题的解决而学习。这一切都可以利用网上论坛、电子邮件、网络讲座、网络辅导与答疑等信息技术实现。网络环境降低了通常的社会限制,学生容易克服羞涩心理;使用电子邮件、论坛,放慢了交流节奏,避免了外界干扰,便于学生自由发表大胆而富有创造性的观点,并能与其他学习者进行交流,虚心听取他人的意见,对有疑义的地方坦率地提出自己的看法。通过采用竞争、协同和角色扮演的形式进行交互合作和沟通,最后互相补充,集思广益,对同一问题得出更为全面、科学的认识。

4.利用信息化资源,能够提高课堂效益

采用信息化资源,能够调动学生的视觉器官,视听并用,拓宽信息传播渠道,充分调动学生多器官参与学习。从教育心理学角度看,人们由听觉获得的知识能够记忆15%,由视觉获得知识能够记忆25%,如果同时使用这两种感官,就能够接受65%,视听结合可获得几乎是最佳的知识保持率。由此可见,利用信息化资源教学能够调动学生多感官参与,对开发智力、加强记忆、提高历史教学效率和课堂效益具有重要作用。

二、教师应提高信息应用能力

互联网是一个庞大而丰富的资源库,利用网上资源可以极大地丰富历史教学的手段,增强历史教学的效果,提高历史教学的水平。其中有很多用于教学的多媒体素材以及教案、论文、各种类型的试题、历史研究的最新动态等多种资料,教师应注意收集利用,通过课堂中课件和校园网展示给学生。教师还可以通过网上论坛进行讨论和交流,发表自己对某些历史问题的见解和看法。

1.在综合性信息、资讯门户网站了解即时信息,提升自身信息素质

新浪(省略)、网易(省略)、凤凰网(省略)都是我们非常熟悉的综合性门户网站,其中的教育栏目可以提供教育信息和试卷等,其论坛可以用于交流和有关历史信息的获取。新浪经常提供北京市各区的最新高考模拟试卷,凤凰网推出的文史栏目以及其下的文史周刊是非常好的历史学习平台。除此之外,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省略)、香港的大公报网(省略)等也是我们了解域外对大陆信息报道的窗口。

2.通过综合教育信息网站及时掌握教育政策法规和高考资讯

如中国基础教育网(省略 政策法规、招生信息)、教育部(moe.省略 国家政策法规等)、中国教育考试网(neea.省略 高考信息资讯)。

3.通过历史学科网站快捷获取历史教学资料

这些网站有很多教案、试题、课件、教学素材、论文、教研教改等资料,还可以在论坛上发表见解或上传资料。首推中学历史教学园地(省略)、中学学科网(省略)、K12中国中小学教育教学网历史版(省略)、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天地(省略)、中学历史在线(省略)、北大历史系(hist.pku.省略 有不少精美课件)和史海泛舟(省略)等都是非常理想的历史资源网,可以足不出户了解其他省、市和中学的历史教学方面信息资讯。其他如华南师大的《中学历史教学》、陕西师大的《中学历史教学参考》等知名杂志没有网络资源提供,只能通过邮局订阅,时效性较差。

4.通过历史信息资源网页和搜索引擎查询历史资料

汉学研究中心(ccs.ncl.edu.tw),该网站能了解汉学整体的研究与发展、学术动态、专题研究计划、各种书目索引、学术研究论著和各项学术活动。在saturn.ihp.sinica.edu.tw/网站可以看到关于中国史、世界史、地方史、专门史以及史学论坛等方面的历史资料,可以通过各大学图书馆如浙师大建立联系。上面各网站较为专业,更多用于史学方面研究。作为中学历史教师更多用到的是搜索引擎,如百度(省略)、搜狐(省略)等,可以非常方便和快捷地查找需要的信息并建立联系,如在百度中输入“拿破仑”,它立即可以提供给我们超过2000多万条关于拿破仑的相关信息。

5.提取教学素材网信息,丰富素材信息量

第一课件网(省略)、百分网(省略/teach/shucaiku)为我们提供不少课件素材和课件。上面介绍的不少历史资源网也有不少课件及素材,而且对历史课更有针对性。

6.在论坛、社区里进行交流与分享

社区作为虚拟的网络交流平台,形成了网上的小社会,可以在其中进行各种活动、交流。论坛是每个网站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上面介绍的各类网站基本上都有,教师可以通过这个平台与他人交流或发表自己的意见、见解。值得推荐给大家的是论坛精华网――中国思维网(省略),该论坛有一定的思想性和深度,还提供下载数量庞大的历史小说、传记。通过网络下载的大量资料种类很多,为了日后使用方便,最好先将文件改为紧扣内容主题的名字,然后再分门别类地进行整理。

以上所总结的网络信息和搜集的方法仅为笔者在教学中常用的,还有更多的优秀网站和整理资源的方法在这里没有提到。为了历史教育的发展,希望有这些方面信息的老师能够拿出来同大家分享。

通信发展史论文范文第12篇

关键词:批判性思维意识;高中历史学习;培养

批判性思维是人类思维的重要部分,在历史学习过程中,学生不能完全照搬照抄教材知识结构,要增加学习的批判性,避免将思维定势、盲从书本,通过现有的历史信息,深入挖掘其中的价值,从而培养自身的批判性思维意识。

1.历史学习中培养批判性思维的必要性

所谓批判性思维就是通过推理、判断、概念等形式,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通过大脑的认知,判断观点中的真实性、准确性。具有批判性思维意识就是不盲从,善于质疑问题,突破局限,大胆地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能独立地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在历史学习和学习的过程中,批判性思维意识主要体现在根据现有的历史资料及历史基本知识,发表对历史观点、规律、结论的观点,并形成新的观点。

1.1历史学科的内在需要

历史见证了过去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且无法改变,作为记述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的资料,历史教材渗透了编撰者和研究学家的主体意识,虽然其尽可能准确地还原历史发展过程,但由于受到本身方法论、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影响,在记述历史教材时,对历史人物及事件的认知程度会存有片面性、主观性[1]。因此,如何判断历史信息的真实性,选择有效的信息,学生的思维就显得十分重要。由于主客观矛盾,致使历史教材存有不确定性,但也为开展质疑批判提供了空间。

1.2传统历史课堂模式的困扰

在目前的历史学习中,传统的课堂模式并没有发生改变。大多数历史教师片面地去理解历史,习惯性地先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再讲述本节课的内容。由于评价体系的压力,教师提炼出课本中具有事实性的东西,使学生不通过大脑思考就能回答,长久以往,学生就会产生依赖心理。传统历史课堂模式阻碍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使学生被动地掌握、接受历史知识,不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和批判性思维能力。作为高中生,如果不能在历史学习的过程中养成敢于质疑、勤于思考的习惯,历史学习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2]。

2.历史学习中批判性思维养成的途径

2.1开展立体式的历史学习

(1)撰写历史论文。撰写历史小论文是培养批判性思维的一个重要途径。在撰写历史论文的过程中,应该将课本中的现有的历史材料收集起来,以此为基础查阅更多的史料,发提炼出自己的见解,批判性地吸收历史知识。例如以“西方资本主义发展对中国的影响”为题撰写论文,就需要对近代以来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情况进行梳理,并与中国的发展情况进行横向对比,并梳理近代资本主义国家在中国的各种战争、倾销、文化传播对中国发展的影响,得出自己的结论。(2)历史问题辩论。历史史实虽然不能更改,但是对于历史问题,却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和解读,从而得出不同的见解。在历史学习的过程中,应该体现出更多的开放性,学生在学习历史的时候可以分组合作的方式,收集资料、提炼观点,并开展辩论。在辩论的过程中,辩论的双方都可以从对方的观点中获得启发,不断的批判和自省,完成批判性思维意识的培养过程。

2.2创造积极的历史学习文化

(1)倡导合作、和谐的课堂风气。在历史学习过程中,要使观点交流的方式具有开放性,就要倡导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课堂讨论,在此过程中养成采纳别人不同观点的好习惯,并将自己的观点与他人相互沟通。在交流的过程中,要善于倾听别人观点的习惯,吸收别人核心观点[3]。(2)利用批判范例,进行“学术争鸣”。新教材中引入了各种学术观点,没有明确的定论,就是为了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不为特定的结论所干扰,不被思维定势所束缚,敢于提出质疑,发表自己的观点。随着信息媒体渠道的不断扩展,学生能接触了解到的历史信息也更加纷繁多样。但也需要学生善于利用各种史料及信息途径,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批判范例,鼓励学术争鸣。比如对教材中的不同观点进行讨论,结合背景材料,同学之间积极地探讨,通过自主地分析材料分析,将材料重点进行综合与评价,并结合教材中的观点、理论,从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通过讨论、演讲、辩论等形式,学生能充分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在这样一种学习氛围中,学生在历史学习活动中批判性思维能力得到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自我表现能力得到增强,更能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和批判热情。

3.结语

综上所述,目前历史学习过于强调学生的知识而忽视思维能力的培养,采用传统填鸭式学习,忽视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因此,在高中历史学习中,学生不仅要注重培养自身的批判性精神,也要提高自身的批判性思维技能。批判性思维既是一种精神,也是一种更是当前历史学习课程改革的趋势走向,同时也是培养学生自身的创新意识及能力的基础。

作者:商灵艳 单位:湖南省长沙市明德中学

参考文献:

[1]崔旭升.高中历史学习中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浅析[J].网络导报:在线教育,2012(03).

通信发展史论文范文第13篇

一、新教学模式的成因及定义

当今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活动与过程发生了深刻变化,逐渐侧重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传统的历史教学模式是以教员和教案为核心,学习者只有接受的余地,而无选择的余地,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处于被动状态,既不能保证教学质量与效率,又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心理学研究证明,高中生的形式逻辑思维已趋于基本成熟,辩证逻辑思维开始占优势,抽象思维能力已达到极高水平,他们完全可以抛开客体的具体形象,借助于概念进行抽象的概括、分析、综合、推理,学习者兴趣发生变化。就高中历史学习而言,学习者对历史人物的形象和历史过程不再感兴趣,感兴趣的是对历史的内在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对历史客体本来面貌的重构及被认识的历史客体的意义、性质和对它们的价值评价。

在研究现代教育理论基础上,一些著名专家学者认为当今教学模式应该是,“在一定的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下,在一定的环境中教与学活动各要素之间的稳定关系和活动进程的结构形式,它包括教师角色、学生地位、教学过程、媒体作用的转变,强调的是学生能力的培养,学生认知主体的作用及心理学的指导和教育技术的运用。”因此,在今天信息丰富环境中(information-richenvironment),历史学科的教育过程,无论在内容上、时间上、空间上还是学习方法上,都应以学习者为核心,以现代教育技术为手段,构建新的教学模式。

二、高中历史教学模式的新尝试

1、多媒体计算机辅助历史课堂教学模式

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是借助声、光、电等媒介物使教育知识信息的传输和接受更直接、更直观、更形象、更生动、更美化,利用多种教学媒体的合理选择、合理配置、合理组合,进行一种跨时空的优化教学,它具有(1)多重感官剌激。(2)传输信息量大、速度快。(3)信息传输质量高,应用范围广等特点。

高中历史教学,从学习者的认知结构、主体意识渗透、创造性思维的激活,创新能力的培养等多方面出发,多媒体计算机辅助历史课堂教学的特点体现在:(1)教师在课堂中起主导作用,控制教学过程。(2)教学环境是多媒体计算机及依据教学目标设计,反映教学策略的教学软件。(3)教学信息按超文本(非线性)组织,符合人类的联想记忆方式。(4)精心设计教学过程,调整知识结构。(5)以CD-ROM贮存教学信息,信息量大,在实际操作中还注重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知识结构的优化设计,注意学习者特性分析、媒体选择和教学评价的渗透。以高一世界历史“美国的霸权政策”一课为例,操作步骤(1)教学全方位的精心设计(包括:目标、内容、对象、策略、评价)。(2)采编信息处理材料(包括:图片、文字、音像)。(3)撰写角本,制作课件,课件要求,画面简明、清晰、资料丰富,音像、文字感觉、视觉结合,符合高中学生的心理、生理特性,讲究设疑、质疑,激发学习者求知欲望。课件形式可以是CAI课件,也可以制成网页。

历史课堂教学的全过程是关键,教师为主导,引导学习者在贯穿历史线索、历史知识的重要问题中,结合音像、文字材料的查阅思考,得出结论。学习了本课后,学习者认识到二战后美国利用其经济、政治、军事上的优势,实施霸权政策,导致世界政局的长期不稳定,对二战后的世界格局形成及影响有了正确的理解,达到了高中历史教育的目的。

多媒体计算机辅助历史课堂教学模式,也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演示型教学,对于初步尝试现代教育技术的教师而言有一定的可行性,同时,课件也可以向交互型过渡,只要加上交互图标、交互设计,采用问答对话,菜单交互,图形化界面即可。

2、网络环境下的历史自主学习模式。

历史学科教育的基本任务是使学生在德育、智育和美育等方面的协调发展,它的综合性特点所提供的广阔空间具有对学生健全发展的多方面教育价值,体现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计算机与其他媒体相比,最大的不同点在于它的交互性,计算机网络环境将语音、图像、视频、动画等模拟信息进行处理后转换成数字信号,形成一种全新的、图文并茂的丰富多彩的形式呈现给教学信息学习者,通过计算机交互界面完成一系列人机交互操作。

学习模式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激发、调动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形成参与教学的意识,使之拥有自主的学习时间和空间。它也强调了教材的基本性和结构性,重视教材的横向联系、纵向发展的延续性及古今中外历史知识的综合运用。并强调教育的平等化和个性化,研究学习者的个性差异,发展个体的特长,使学生群体呈现出丰富的统一,为各种人才的成长打好基础,提供条件。同时对自己所学的知识和所掌握的技能进行测评,并得到反馈。在实际操作中,将集体教学、小组协作及个别化教学溶为一体,做到师生、生生间的平等“协商”。如:高二学习“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前进”师生共同搜集文字、音像、图片资料,其中包括《选集》、“中共的正确决议”、“改革开放二十年瞩目成就”等。然后将事先准备好的材料以多媒体信息方式呈现,以超文本的方式组织、存放在网络WEB服务器上,并通过服务器WEB呈现教学内容,通过网络教学平台上的网络电话讲授或接受询问,使学生的浏览学习达到同步,结合问题探究完成:设疑——质疑——答疑几个环节,同时及时了解反馈信息,再作解释应答,并通过网络上的电子布告系统(BBS)在教师监控下,学习者自由参加讨论和发言。通过知识迁移,发散思维,正确认识建国后我国在理论上和实践上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历程,明确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历史意义,通过中国经济建设的巨大成就充分显示了社会主义强大生命力思想,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内涵。

通信发展史论文范文第14篇

1 文献定义综论

1.1文献简释。

“文献是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这是国家标准局颁布的文献的概念。文献不但包括现代图书馆的全部馆藏,也包括了档案馆、博物馆及情报中心所收藏的全部馆藏。(1)

“文献”二字的最初出处:《论语·八俏》载孔子说:“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全部的分歧是从理解孔子的“文献”二字的不同含义而形成的。

1. 2认为文献分别指典籍和贤人。

何晏《论语集解》郑玄注说:“献犹贤也,我不以成礼之者,以此二国之君文章贤才不足故也。”清刘宝楠《论语正义》:“文谓典策,

————————————————————————————————

注(1):杨燕起、高国杭,中国历史文献学。北京:书面文献出版社,1989.9

----------------------------------------------------------------

献谓秉礼之贤士大大。”近人刘师培则说:“仪、献古通。书之所载谓之文,即在人所谓典章制度也;身之所习谓之仪,即古人所谓动作威仪之则也。……孔子言夏、殷文献不足,谓夏、殷简册不备,而夏、殷之礼又鲜习行之士也。”①按刘说与郑说有小异,即贤指习行礼仪之贤人,但与郑说尚可基本代表一类。

1.3认为文指典籍,贤指贤人之言论,文献分别指较为正规的历史材料和时人的论证材料。

这以马端临《文献通考》为代表,并且后来很长时期人们一直沿用。《文献通考·总序》说:“凡叙事则本之经史,而参以历代会要,以及百家传说之书,信而有征者得从之,乖异传疑者不录,所谓文也。凡论事,则先进当时臣僚之奏疏,次及近代诸儒之评论,以至各派之燕谈,稗官之记录,凡一语一言,可以证典故之得失,证史传之是非者,则采而录之,所谓献也。”马氏的观点实际是对前说的拓展,也比较符合当时实际。古有左史记言,右史记事之说,因此事与言都是文献。不过,“言”记录下来即成了文字,马端临的“文献”实际包括了在他看来确实有价值的文字材料,只是他将这些材料分了两个类别,即文——古人流传刊刻的著作,献——元(他编此书时)以前或当时流行较广、或尚未刊布的有裨经邦治国的文字,是近乎文书档案、案牍掌故的范畴。

1.4将文献的范围扩大到不仅指图书而且指文物。

此说以新《辞海》、新《辞源》为代表。

《辞海》(1979年版)文献:“原指典籍与宿贤。《论语·八佾》……今专指具历史价值的图书文物资料,如:历史文献。亦指与某一学科有关的重要图书资料,如:医学文献。”②而《辞源》(修订本)则认为:“文献:文,指有关典章制度的文字资料;献,多指熟悉掌故

————————————————————————————————

注① :杨燕起.高国抗,中国历史文献学。北京:书面文献出版社。1989.9

② :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1979年版)。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0.2

-----------------------------------------------------------------

的人。《论语·八佾》……后指有历史价值的图书文物。”(1)两本权威性的大型工具书都把文物包括在文献之内,其概念的内涵就要丰富得多了。其实,文献的概念不如此扩充,就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并且中国先秦时文字载体有青铜、甲骨、石头、竹简、木犊,所谓“书于竹帛,镂之金石”,这些古物既是文物亦是文献,把文物别开于文献是欠妥的。

1. 5文献确解:文献即是上献的文章典籍。

长期以来很多学者都试图要把“献”字与“文”字作为并列词组来诠释,以致引起了不必要的误解。实际则是:献字最古是名词,意为肥犬,《说文》曰:“献,宗庙名羹献,犬肥者以献。”用“肥犬”来祭杞。后来由此引申出“荐进”之意,遂成为动词。(2)《尔稚·释诂》说“献,享献也。”《疏》:“致物于尊者曰献。”古代有所谓“羹献”、‘膳献”、“贡献”,后来有所谓“芹献”,“文献”一词的结构与之相同,其意亦明白得很,故“文献”实即“献文”——进献文章典籍。(3)

1.6“文献”概念的随时演变。

单就文献载体而言,除传统的印刷型文献外,还出现了音像型、缩微型、机读型文献,且日益与印刷型文献相抗衡,这是引起文献观念演变的主要原因。今天结合时代的需要,特别是从整序文献、利用文献的角度去把握文献的一些基本要素和特点,是特别重要的。朱建亮先生广泛研究了文献概念的历史变化,认为:“信息时代的文献定义是:文献是以文字、声象符号等等为信号编码的,以便于长期保存和广泛传播的物体为信号或载体的人类精神信息的固态品……文献是人类精神信息和一定的物体的结合。”(4)这即是结合了时代特征,对文献的内涵进行了分解和新诠。《图书馆学百

——————————————————————————————

注(1):广东、广西、湖南辞海修订组,商务印书馆编辑部.辞海(修订本).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8

(2):聂中庆.文献新诠.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87,1

(3): 邵胜定.说文献.文献,1986.1

(4): 朱建亮.文献信息学引论.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2.7

-------------------------------------------------------------

科全书》的解释更为简明和全面:认为文献指记录有知识和信息的一切载体,它由4个要素组成:1 所记录的知识和信息,即文献的内容。2 记录知识和信息的符号。3 用于记录知识和信息的物质载体。4 记录的方式和手段。这就将文献概念及其要素阐释较完整了。

2 地方文献的定义和内容

2,1依于“文献”定义而定的定义。

这个定义可定为:记录有关于某地区的知识和信息的一切载体。显然,这个定义所规定的范围极为广泛的,虽是直接套用,但我们既然在上述对“文献”的概念进行了纵向的考察,了解了人们对“文献”的歧义和“文献”概念本身逐渐扩展的必然性和必要性,那么可以肯定上述“地方文献”概念的顺理成章。只是这一定义广则广矣,未免空泛,因此对其进行具体的限定很有必要,特别是联系到图书馆工作的具体实际则尤属必要。

2.2广义概念的形成。

对地方文献最早重视并开展实际工作和学术研究的是图书馆界的先驱者杜定友先生。早在1941年抗战期间,广东省立图书馆在韶关复馆,杜定友任馆长,它就提出以保存广东文献为第一的办馆方针,,并呼吁社会给予广泛的支持和注意。他第一次提出了被后来广泛引用、运用和称之为“广义”的地方文献的定义。(1) 他说:“地方文献是有关地方的一切资料,表现于各种记载形式的如:图书、杂志、报纸、图片等等。”具体地,他认为地方文献包括:史料、人物、出版三个组成部分。

杜先生所说的史料所指范围极广,敝见以为可以理解为“有一定的历史价值的资料”或“有可以传世行远参考价值的资料”,非仅指旧的、古

——————————————————————————————

注 (1):黄明.地方文献工作管见,1989.4

-----------------------------------------------------------------

的已经成为了历史的资料。有的研究者误解杜先生的见解,将其范围凭空缩小,是错误的。

杜定友所指人物即指地方人士的著述,包括文集、专著、

论文、诗歌、信札、日记、奏折、照片以及纪念、卜告、哀思录等,不仅指土生土长的本土人,还包括对于本地方建设有重要贡献者即所谓“寓贤”。从出版来说,杜定友认为可从本地方出版物看本地方的出版情况,可以反映本地的思想倾向。联系到广东在清道咸以来学海堂、广雅书局、粤雅堂、五桂堂的刻书兴盛从而导致广东开全国之风气,可知出版对本地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要性。

2.3狭义概念的提出。

上述杜定友提出广义概念碰到的困难主要是:欲以一个省图书馆馆长办一个省长方能办到的事,其难处可想而知。也就是说,将本省、本地区的史料的、人物的、出版的地方文献资料收集完整或最大限度地收集完整,这实际只能由成立全省地方文献委员会、由省长挂帅才能可望取得理想的效果。从图书馆发展史来看,只有最初周王室图书馆才能靠着全国独一无二的文献收集权方可保证收齐,今天则因社会环境主要是文献信息的储存和整存机构的日益增多使得图书馆只能力所能及地做一些自己的事。

狭义的地方文献概念正是针对着广义概念的弊端而提出来的,是为了使省馆更好地集中精力、更好地集中地方文献典藏,以便取得更好的效果而提出来的。这个概念以出版物的内容是否具有地方特点为划分地方文献的唯一标准,因此,这里所说的地方文献是指:内容上具有地方特色的一切出版物(无论出版形式、出版地和出版物的载体如何),只要是反映本地社会政治、历史、地理、经济、军事、物产资源、碑贴、谱牒、墨迹、学术论文、学术报告等等,即使是零张散页,也在收藏之列。而地方人士著述和地方出版物,内容上无地方特色的,均不应作为地方文献处理。(1)

这种理解把相当一部分内容和工作划出去了,便于省图书馆更好地进行典藏、加工和利用,确实精练和实用得多。甘肃省图书馆、首都图书馆是这样做的,其地方文献工作开展得很有成效,而湖南图书馆按此原则开展工作和研究。取得的成绩更是值得肯定的。

3 地方文献学的提出及其学科属性

3.1地方文献学的提出。

最近十余年来,省馆地方文献工作逐渐被人重视,认为应该作为省馆工作的重点,这是十分好的趋势。同时正因为工作的开展,在实际中碰到不少问题:省馆应如何集中地方文献典籍,甚至要不要基本的地方文献书库;应如何保证最大限度地收集本地的地方文献,应如何整理开发地方文献,以便更好地服务于两个文明建设。目前的研究大部分尚停留在对地方文献工作的粗犷的描述上,而没有深入一层,作较精深的研讨。

地方文献工作肯定是地方文献学赖以存在和研讨的基础,但须注意分别“学”和“术”的关系问题。每门学科有“术”又有“学”,无“术”即无“学”,无“学”则“术”难以有突破的进展。地方文献工作即是“术”,是关于地方文献有关问题的技术,地方文献学是研究地方文献征集、整序和开发利用规律的一门科学,这是我们得出的一个基本结论。

3.2地方文献学的学科属性。

地方文献学是一门社会科学,其上位类学科是文献信息学。文献信息学是1983年全国图书馆基础理论研讨会(杭州)提出来的,至今己有十三年,其分支学科包括:图书馆学、情报学、档案学、编

——————————————————————————————

注(1):邹华享.切实加强地方文献工作——我馆地方文献工作管见.

湖南图书馆建馆九十周年暨新馆开馆十周年论文集,1994.12

-------------------------------------------------------------

撰学、文献学、文书学(文秘学)、文献信息符号学、图书发行学、文献信息控制论、文献信息摄取学等。

本来,按理地方文献学应归之于文献学的门下,这里主要是考虑到文献学更多地把重点放在文献及文献发展规律的研究上,且古时称之为图书学,而苏联有称为书志学者;又因文献学更多地是一门传统的古老的科学,而地方文献学则是一门新的更注重时代特色的科学,研究这门科学应该更注意现代文献处理、整序方法,更应该注重开发和利用,所以将其上位类确定为文献信息学比文献学更加合理。

3. 3地方文献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3. 3. 1与文献学、历史文献学的关系。

文献学是研究文献和文献发展规律的一门科学,其研究内容包括文献的特点、功能、类型、生产和分布、发展规律、文献整理方法等。历史文献学是文献学的一个分支,是研究历史文献的形成发展、整理利用及规律的科学。这两门科学是有着悠久历史传统的科学。虽然正式称之为学,还是最近半个世纪的事,但因为中国悠久的文明史和典籍的丰富,自汉代刘向、刘歆父子校理群书,编制《别录》、《七略》,南宋郑樵著《通志·校雠略》、乾隆时期修《四库全书》,明清时期盛极一时的纂修方志,章学诚著《文史通义 .校雠通义》,二千年来积累了先进、丰富的整理文献的方法和理论,是今天整理、研究、利用文献取之不尽的宝库。作为地方文献学,无论其工作方法、学科内容、结构、理论基础和理论观点都与文献学和历史文献学有着交互、重合的关系。

3. 3. 2与图书馆学、情报学的关系。

地方文献工作是图书馆的一项重要工作,开发地方文献情报资源以服务于地方两个文明建设在今天显得尤为重要。图书馆学研究对象虽然有几种不同的观点,但对文献的典藏、研究和情报开发是当代图书馆的主要职能。在信息时代图书馆的文献交流日益频繁和重要。图书馆学中的文献编目、藏书建设、读者工作、文献检索、图书馆自动化等都将直接地运用于地方文献工作和地方文献学的研讨。情报学作为从图书馆学基础上分立出来的一门科学,其提供服务的针对性和专业性更强。地方文献学从情报学中吸收有用的一些理论和方法,必将使其得到丰富和发展。

3.3.3与目录学、书目控制论和现代信息处理技术的关系。

中国古代目录学的最高成就是“辨章学术,考镜源流”,它从具体的考定篇目着手,最后写成提要,分析此书版本、作者及著述大旨等,它是治一切中国古学的钥匙。但随着西方目录学的引进,中国传统目录学逐渐丧失了自己的地位,而代之以书目情报服务、书目控制论或文献控制论。地方文献学要建立自己的学术体系,既要研究古代的地方文献资料,又要探讨现代地方文献的开发和利用问题,因此对于目录学的古与今、中与外的理论和方法都在采撷、吸取、借鉴之列。地方文献工作除了有个基本的地方文献藏书库以外,其最主要的工作之一即是书目工作,要最大限度地利用目录学及其书目编制的理论和方法,编纂大量的有实用价值的地方文献书目;要充分运用现代信息处理技术,对地方文献进行深层次的揭示,揭示其内部的知识单元以及相关内容之间的关系,从而便于地方文献利用者获得详尽的有用的信息。

3.3.4与历史学和方志学的关系。

史学是通过史料来研究历史发展过程本身及其规律的科学。地方文献资料中载有丰富的关于本地的自然和人类社会的史料,是探索本地区的山川地理、历史文化名人、学术学风特点的第一手资料,地方文献学在这里是要直接地取法于史学的方法和理论的。在方志学方面则更是关系密切。地方文献是后来才出现的一个名词,而在中国二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今日所谓的地方文献古而其主要功用——在当时章学诚看来的所谓实用——是整理和保存一方文献。章学诚提出方志立三书即志、掌故、文征,其内容实含地方志与地方史的所有内容,这样,方志到清中叶时确实几乎等同于今日之地方文献了。今天所说的地方性的年鉴、手册、

百科全书、省情资料都是从方志中分立出来的,是旨在更专、更速地反映本地情况的工具书。所以,方志学与地方文献学有着互相重合的部分,丰富的方志学理论和方法,独具特色的方志编纂学的理论和体系,为地方文献学提供了众多的借鉴材料,值得充分地融化和吸取。参考文献:

[1]图书馆学百科全书编委会.图书馆学百科全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8

[2] 麦群忠、李锡初.怎样撰写图书馆学论文.广西图书馆学会.1988.1

[3] 白寿彝,史学概论.宁夏人民出版社.1983.7

[4] 章学诚,文史通义(下).中华书局.1985.5

[5] 雷树德,目录学源于史学考论.江苏图书馆学报.1996(1)

通信发展史论文范文第15篇

传统的历史地理研究多是对古文献古籍等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后,通过文字描述展现给读者,枯燥乏味、可读性差,读者与资料之间缺乏必要的交互性。21世纪是一个信息时代,借用信息技术向读者展示政区历史沿革是时代所趋。信息技术能够帮助学者进行资料的收集、管理、共享和分析,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社会科学的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其中UIS是最具应用前景的信息技术之一,它能够按照空间位置和时间序列来管理历史地图资料,并制作专题地图,成为历史数据、历史研究成果的新媒介,这为历史学者提供了一种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全新视角。目前,历史地理学上应用UIS主要用来实现以下功能:①完整展现历代行政区划沿革和疆域变迁;②再现古地理环境;③分析处理历史地理数据。

近10多年来,欧美国家大范围地推广了地理信息系统在历史研究中的应用,使得历史地理信息系统(又称历史UIS)的研究领域出现C87,代表性研究成果有时间地图((time map)、美国国家历史地理信息系统(the national historical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NHUIS)、英国历史地理信息系统(thegreat  britain  historical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system, UBHUIS)等C9-13}。中国港台地区率先对历史UIS进行了研究,台湾中央研究院研发了台湾历史文化地图系统(Taiwan history and culture intime and space, THCTS)、中华文明之时空基础架构(Chinese  civilization  in  time  and  space,CCTS) ;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和地球信息科学联合实验室合作建立了晚明松江地区历史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而大陆地区在该领域的研究起步稍晚,2000年之前尚处于概念设想、理论研究阶段;2001年,上海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与美国哈佛大学等机构合作开发了中国历史地理信息系统(China historical GIS,CHGIS),研制出一套系统完整的中国历史地图,包括全部与中国历史地理相关的信息,如文学资料、照片、地图、数据等各种方式的信息,才推动了中国历史地理学和历史地图学的研究向世界先进水平迈进,这是目前国内历史UIS领域最主要的研究成果。最新的类似研究成果有2015年刚上线的北京印迹(inBeijing.cn),网站通过门日城整体保护”、“旧城历史遗迹”、“地图见证历史”、“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文化导览”5个栏目很好地诊释了北京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历史)〕。

上述研究极大地推动了历史UIS的发展,但是将其应用于区域性、专题性的研究还相对较少。凝聚了深厚荆楚文化历史底蕴的湖北省从其雏形的形成发展到现在,政权的更迭,建置的兴废,地名的改易,无不体现在历史书卷中,人们必须借助历史地图才能更好地了解过往。因此开展湖北省政区历史沿革展示系统的研究,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去完整真实地还原历史,继而在此基础上分析不同的历史专题,探索发现其特有的历史规律,对于历史文化变迁、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本文在湖北省地图院“十三五”规划项目的支持下,得以在该领域有所尝试。经湖北省政府批准立项,在“十三五”期间将全面展开湖北省历史省情专题系列地图编制,通过图集和历史UIS的形式体现。在项目建设的第一个阶段,系统将主要展现禹贡、春秋、秦、汉等历史时期的政区沿革情况,提供进行浏览查询等基本操作的地理分析工具,为湖北省历史文化地理研究奠定基础。

1 系统构建思想

湖北省政区历史沿革展示系统(以下简称“展示系统”)以历代湖北省及其所辖地区为空间范围,以禹贡、春秋、战国、秦、汉、唐、宋、元、明、清等多个历史朝代为时间纵深,以湖北省行政区划为内涵构建了一个整合性信息应用环境。分析用户需求之后,本文创新性地提出“展示系统”主要从4个维度—时间维、空间维、交互维、史料维来体现湖北省政区历史沿革情况.

时间维度是历史UIS的重要属性,时间变动一般有连续模式和间隔模式两种吻〕。“展示系统”采用以“朝代”为时间尺度的间隔时间模式,由于资料收集工作还未进行彻底,所以目前在该系统的构建中有一部分朝代时间断层,“展示系统”的历史沿革时间尺度如图2所示。“展示系统”中时间维度还需要体现出某一行政区划建置的建立时间和撤销时间,通过地图文字介绍和动画展示呈献给用户。

空间维度是UIS的另一个重要属性特征,表现方式一般有定性描述和定位描述两种,前者一般可通过地名描述体现,后者一般通过地理坐标位置准确描述或者可视化输出展现。虽然行政区划的地理坐标和地名在历史发展中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但由于古今地理参考系的不同,其地理坐标更具多变性,不易确定,而地名可参阅史料进行古今对照,因此“展示系统”在空间维上通过“以今溯古”的视角,即以目前湖北省行政区划的地名为基准来查询不同历史朝代中对应的地域范围。

交互维度是信息化时代Web系统设计的重要环节,“展示系统”根据需求主要进行以下几方面的交互设计:

1)自动轮播效果。根据用户体验的平均时间来设置相邻两页之间切换的合理时间间隔,使用户既能在不点击鼠标的情况下快速浏览系统所展示的概略内容,又能在浏览到感兴趣的内容时通过单击鼠标来查看其详细内容。

2)用户自定义查询。用户根据自己所感兴趣的行政区划查询其在历史朝代中的建置沿革情况,并可将查询结果输出存储为本地图片,方便用户使用。

3)侧边栏的显示与隐藏。根据用户浏览地图时连贯性和整体性的需求,通过折叠按钮来控制左侧行政区划地名目录树侧边栏和右侧功能侧边栏的显示和隐藏。

4)历史地图叠置比对。设置图层透明度调节模块,用户通过选择两个历史朝代的地图数据不断切换显示,直观展示出湖北省各行政区划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主要变化。

史料维度丰富了历史地理学者的研究资料。由于我国历史悠久,史料丰富,首先在国内各大图书馆、博物馆收集与湖北省有关的历史地图资料,项目中通过开发湖北省地图资料清单管理系统对其进行归纳整理。但另一方面因为我国经历过多次动荡,历史留存资料存在破损遗失等情况,而欧美国家历史时期短,较少发生过大动乱,所收藏的全球图书资料比较完整丰富,并含有国外历史学家对中国历史的解读,可以使用户更加全面地了解湖北省历史地理情况。因此在收集国内历史资料的同时,可向国外各机构进行求助。

2 系统设计与实现

2.1 开发环境

根据“展示系统”建设的目的和要求,在初步分析湖北省地图院现有的软硬件环境条件之后,针对现有开发和运行环境为Windows操作系统、.NET应用服务配置等情况,对本项目开发和运行所需的各项平台进行合理的选择与配置,以确定最优的系统应用解决方案。

具体开发环境如下:操作系统:Windows 7及以上;开发平台:基于.NET平台;开发语言:后台选择C}、前端开发采用JavaScript } HTML5 } CSS3 ;数据库:SQL Server,文件系统辅助;开发工具:Vis-ual Studio 2015;辅助软件:Navicat 11.19 } Photo-shop CS6}Office 2013}ArcGIS 10.1。

2.2 组织结构体系

“展示系统”的网络结构体系采用C/S和B/S混合架构,以实现对湖北省历史地图数据的管理和服务,如图3所示。系统后台采用C/S结构,实现对湖北省历史地图数据的编辑、更新和维护工作;系统前台采用B/ S架构,实现应用服务层中各子模块的功能,包括历史地图的显示、放大、缩小、查询、简介·史料依据等。

“展示系统”的技术架构图如图4所示脚〕,自下而上由基于B/S的数据层、接口服务层、应用表现层组成,整个系统的信任与安全、运行和维护贯穿其中。服务器端通过接口服务层接收来自客户端(应用层)的业务请求,根据请求内容访问数据库,调用相关数据进行处理,并将处理结果返回客户端(应用层)。本文在获取湖北省行政区划的历史资料和各时期的舆图,并将经过初步筛选、拼合纠正后有效反映湖北省历代疆界、政区变迁情况的一系列舆图进行有机编排的基础上,开发了湖北省政区历史沿革展示系统。

2.3 数据存储设计

由于“展示系统”所涉及的数据基本全部为图片、文档资料等,在设计中采用混合型存储模式。图片数据与其附件存储在磁盘文件夹中,数据的属性信息(包括地图介绍数据,即历史学者对历史地图的研究解读成果、图片数据的元数据等)存储在数据库中,并建立起两者之间的链接关系。

“展示系统”所使用的图片数据采用文件目录的方式进行存储,以H(代表历史History)作为根文件夹,以历史朝代(秦、西汉、元、唐、明、北宋、清等朝代)对应编码作为二级文件夹目录,以湖北省及其行政区划(尺度到县级)对应编码作为三级文件夹目录,三级文件夹下存储对应历史朝代对应行政区划的单张或多张图片(以秦朝湖北省的两张图片为例,命名方式为HBO1.jpg}HB02.jpg)以及这些图片的一个文本索引文档(文件名:index.txt)。索引文档中记录相应三级文件夹下存储图片文件的数目以及图片名称。

3 系统的功能模块

“展示系统”实现了湖北省历史地图数据的规范化管理与操作,包括基本地图操作、基于时空的历史地图查询与分析、史料依据查询等主要功能,如图6所示。

3.1 基本地图操作

主要包括对地图进行显示、放大、缩小、漫游,系统默认状态显示秦朝湖北省的行政区划展示图,右侧相关文字介绍侧边栏呈折叠状态,如图7所示。

3.2 基于时空的历史地图查询与分析

浏览和查询是任何一种UIS系统最主要的两个基本功能,“展示系统”的浏览和查询按钮主要实现了以下功能:

1)基于区域的查询。对同一时期的不同行政区域的地图进行浏览查询,反映了这个时期湖北省各个行政区域之间的关系以及与湖北省的空间位置关系。

2)基于时间的查询。对同一行政区域的不同历史朝代的地图进行浏览查询,反映了不同时期该行政区域的边界变化及其与湖北省的位置关系。用户可以在时间窗口中的时间轴上选定时间,通过对时间轴滑块进行左右滑动来控制历史朝代的选择,也可以通过放大缩小时间轴来控制历史时间的细化与否;用户还可以在功能按钮窗口中通过点击查询按钮来快速定位到某一个历史朝代以及某一确定的行政区域。

3)湖北省行政区划的动态展示变迁。本系统中行政区划的显示分为三级—省级、市级、县级。地名显示一般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按照三级地名的隶属关系显示,“省”下显示所属的所有市、“市”下显示所属的所有县;另一种显示方式是按照行政区划分类显示,即“市”下显示所有的地级市及直辖市,“县”下显示所有的县级市及城区。“展示系统”中左侧区域选择窗口中的地名显示采用第一种方式,便于用户对湖北省的行政区划有一个概括的了解,尤其是对外地用户来说。用户站在现当代的历史角度来追溯以往历史朝代中与今地名所对应的古地名,进而显示出所选历史朝代下相对应的行政区域,用户通过不断切换古今或者两个不同的历史朝代的时间滑块,并通过图层透明度的调整设置来清楚地对比出不同历史时期湖北省及所辖地区行政区划的变迁。如图8所示。

3.3 历史地图介绍

用户在浏览地图时,只能了解直观上的图形信息,地图的背景、涉及的相关历史信息并不能从地图中直接得到,如图9所示。该功能主要介绍所显示历史地图的图名、朝代、比例尺等元数据,并通过结合湖北省历史、地图史、相关论文专著及政府网站和文化论坛等资料,在参照同类地图作品及研究之后,对地图内容及背后蕴藏的历史内涵进行深人分析,并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介绍,以达到“以文释图,以图解史”的目的。

3.4 史料依据查询

图集受限于篇幅大小,缺少详实的文字资料,而系统可以包括一个内容丰富的数据库,包括研究学者所依据的全部原始资料、考证的过程和结论等等。使用者在查阅地图的同时,可以检索有关的资料,知道研制者的史料依据,为什么将某一个点或者某一条线放置在某个确定位置,还可以得到哪些不同的结论“展示系统”中通过“查询”按钮弹出“图幅资料”来显示相应地图的史料依据,并实现自动轮播交互响应。如图10所示。

4 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