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人文科学的缺点范文

人文科学的缺点范文

人文科学的缺点

人文科学的缺点范文第1篇

关键词:黑龙江省普通高校;专业布点;专业规模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12)06-0081-03

专业是高等学校的办学基础、发展框架和生长空间,它既是宏观管理与微观管理联系的纽带,又是实现高等学校与社会经济紧密连结的链条。布局合理、结构优化的高等教育专业体系对高等院校的科学发展和高质量的人才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旨在厘清黑龙江省本科专业发展的现状,以期为优化专业结构、推动专业改革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决策参考。

一、黑龙江省普通高校本科专业的现状

1.专业数量多,规模大

2009年黑龙江省有本科院校25所,独立学院9所①;本科专业共有252种,专业布点1 150个,覆盖了11个学科门类。但是学校间的差别比较大,学校专业最多的有79个,最少的只有4个;覆盖学科门类最多的有10个,最少的只有2个。因为学校间差别比较大,为了分析方便,笔者把院校分成三类进行比较。

一类是大学,共有13所。其中本科专业数量最大值是79(哈尔滨工业大学),最小值为17(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校均53个;覆盖学科门类最多的为10个(黑龙江大学、齐齐哈尔大学、佳木斯大学),最少的为3个(哈尔滨医科大学),校均7.4个;学校专业平均规模最大的为697人(哈尔滨师范大学),最小的为243人(东北农业大学),平均395人。二类是学院,共有12所。其中本科专业最大值为49(大庆石油学院),最小值为8(哈尔滨体育学院),校均27个;覆盖学科门类最多的为8个(牡丹江师范学院),最少的为2个(哈尔滨体育学院),校均5.9个;学校专业平均规模最大的为642人(哈尔滨体育学院),最小的为332人(绥化学院),平均441人。三类是独立学院,共有9所。本科专业最大值为27(东北农业大学成栋学院),最小值为4(黑龙江工程学院昆仑旅游学院),校均15个;覆盖学科门类最多的为6个(东北农业大学成栋学院),最少的为2个(黑龙江工程学院昆仑旅游学院),校均4.4个;学校专业平均规模最大的为918人(哈尔滨师范大学恒星学院),最小的为55人(黑龙江工程学院昆仑旅游学院),除去在校生非常少的黑龙江工程学院昆仑旅游学院外,校均468人(见表1)。

从校均专业数量和覆盖的学科门类来看,大学专业数量较多,学科覆盖面广;其次是学院;最后是独立学院。13所大学校均53个专业,可见专业设置上升的空间不大;学院和独立学院则仍有很大的上升空间。这说明,大学的发展由外延向内涵转变的客观条件已经具备,而学院和独立学院扩张的可能性仍然存在。从每所学校专业的平均规模来看,大学的校均规模最小,学院的校均规模大些,最大的是独立学院,其专业规模已经远超过大学,可见其专业规模已经过大。

2.专业种类比较齐全

(1)基本覆盖本科专业目录的二级类

我国现行的本科专业目录主要依据1998年国家颁布的《本科专业目录》,分门、类和专业三级结构。包括哲学和经济学等11个门,门下设二级类,共有71个,二级类下设专业,共249种。本科门、类和专业的比例为:11∶ 71∶ 249(1∶6.5∶ 23)。为了适应经济结构、产业机构和劳动力结构不断发生变化的需要,教育部在专业目录外还设置了一些新专业,就是目录外专业和引导性专业,且目录外专业和引导性专业数量逐年增加。现在目录内、外专业和引导性专业总数已有500多种。从本科专业目录覆盖情况看,黑龙江省现有本科专业二级类66种,其覆盖率为93%,具体覆盖情况见表2。现在全省共缺5个二级类,即法学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类,理学的天文学类、大气科学类、海洋科学类和工学的公安技术类。

(2)覆盖大多数本科专业

专业种类的覆盖情况主要表现在对目录内专业的覆盖情况和对目录外专业的覆盖情况。在各门类所缺专业中有很多都是国家一般控制设置的专业和严格控制的专业。如哲学缺逻辑学和宗教学,属于国家一般控制设置的专业;法学缺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国革命史与中国共产党党史和外交学,都是属国家一般控制设置的专业。此外,还缺国际政治、侦查学、边防管理;文科门类缺的比较多,主要是小语种专业较多造成的,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37种,黑龙江省只有比较通用的8种(英语、俄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日语、朝鲜语、阿拉伯语),其他29种也都是国家一般控制设置的专业和严格控制的专业。另外,黑龙江省还缺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雕塑、艺术设计学、戏剧学、导演和戏剧影视文学;历史学缺博物馆学;理学缺天文学、地质学、大气科学、应用气象学、海洋科学、海洋技术6个专业,这是因为我省是内陆省份;工学缺冶金工程、武器系统与发射工程、弹药工程与爆炸技术、特种能源工程与烟火技术、地面武器机动工程;农学缺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医学缺蒙医学和藏医学。应该说,黑龙江省普通高校本科专业还是比较齐全的,所缺专业除了国家一般控制设置的专业和严格控制的专业外,主要因为黑龙江省无本科军事院校、公安院校、外国语大学和艺术院校,还因为是内陆省份不靠海,不是大的少数民族地区,故缺少相关专业。所以笔者认为,黑龙江省在专业目录内可再开设新专业的空间不大(见表3)。

另外,黑龙江省目录外专业有67种,引导性专业有4种,连同目录内专业的183种,共有专业种类254中。目录外专业布点较多的有:土木工程16个、软件工程11个、建筑学8个、物流管理5个、小学教育5个和机械电子工程5个。

3.本科专业布点数量和规模情况

人文科学的缺点范文第2篇

[关键词]人文社会科学 英文图书 缺藏状况

[分类号]G253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以文献资源为基础,近年来,随着我国“繁荣哲学社会科学”政策的贯彻,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得到了蓬勃发展,这也使英文学术图书在高校的需求量急剧增长。目前,我国高校人文社科图书的收藏状况离较高的文献满足率还有较大差距。以英文图书引进量较多的北京大学图书馆为例,其2006年的学科抽样调查显示,该校强项学科――经济学的文献收藏亦显不足,全部中英文文献的满足率只有54%。事实上,不仅单个馆藏,就整个高校联合馆藏而言,由于历史原因、经费缺乏与协调不足等因素,英文图书收藏也存在着总量偏低、品种缺乏与结构失衡等诸多缺陷,难以有效支撑高水平的科研工作。CASHL联合目录数据库中,虽然英文图书数据所占比例最大,超过60%,但收藏总量也只有40多万种,不及欧美一流高校的单馆收藏。

为加强高校人文社科外文资源建设,教育部1982年启动“高校文科图书引进项目”(下文简称“文专项目”),主要用于高校引进人文社科原版图书,其中英文图书的引进量占据绝对优势。该项目年度经费从最初的200万美元,增至2002年的300万美元;2008年又增至400万美元,其中2008年新增的100万美元主要用于保障性回溯补缺建设。本文旨在针对我国建国以来人文社科英文图书资源缺乏问题,通过对国内外高校联合馆藏进行比较,具体分析我国高校人文社科英文图书缺藏状况,为保障性回溯补缺建设提供参考数据,并以此为基础对回溯补缺策略进行探讨。

1、缺藏分析方法

本文采取的分析方法是将有代表性的我国高校人文社科英文图书馆藏数据与国外馆藏数据进行比较,从两者之间的差距来分析我国高校图书馆的总体缺藏状况。

有代表性的我国高校人文社科英文图书馆藏数据源于CASHL联合目录。CASHL建设宗旨是组织若干所具有学科优势、文献资源优势和服务条件优势的高等学校图书馆,有计划、有系统地引进和收藏国外人文社会科学文献资源,采用集中式门户平台和分布式服务结合的方式,借助现代化的网络服务体系,为全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和工作者提供综合性文献信息服务。CASHL联合目录包含了收藏人文社科英文图书比较丰富的高校图书馆的馆藏信息,能够代表我国高校馆藏总体状况。从CASHL联合目录中分析出来的人文社科英文图书数据下文简称“CASHL联合数据”。

有代表性的国外高校人文社科英文图书馆藏数据源于三所国际知名高校馆藏,其中美国两所,即哈佛大学与耶鲁大学;英国一所,即牛津大学。国外每年出版的人文社科英文图书数量巨大,但符合高校收藏的、有一定学术水平的图书仅占一定比例。选取上述三家馆藏数量与质量均数一流的高校联合馆藏数据作为比较对象,既避免了相比较的数据量过大,又保证了数据的权威性。下文将三校人文社科英文图书数据简称为“三校联合数据”。“三校联合数据”又进一步根据图书入藏的单位数分为两组,第一组为三校中有一个及以上单位收藏的图书数据,下文简称为“三校联合基础数据”;第二组为三校中有二个及以上单位收藏的图书数据,下文简称为“三校联合重要数据”。将三校数据分为两组的目的在于从基础图书与重要图书两个层次来分析我国高校的缺藏状况,便于根据今后实际经费情况拟定合适的补缺方案。

2、比较分析结果

基于上述分析方法,参与比较的各组数据都严格按照统一标准从源数据中提取:文献的出版年代为1950-2007年;文献类型为纸质图书;文献图书学科范围涵盖人文社科各大类。从学科与出版年度两个角度,将“CASHL联合数据”与“三校联合数据”进行比较,我们得到两组比较结果,每组又分为两个层次,见表1、表2。

3、总体缺藏状况

3.1缺藏总量大,缺藏率高

据表1与表2中数据显示,“CAHSL联合数据”总量占“三校联合基础数据”总量的21.2%,基础缺藏率约78.8%,基础图书缺藏总量约166万种;占“三校联合重要数据”总量的28.3%,重要图书缺藏率约71.7%,重要图书缺藏总量约114万种。此外,通过学科抽样分析,我们还发现"CASHL联合数据”中还有少数图书(主要是非英美国家出版的)是”三校联合数据”中没有包含的,因此“CASHL联合数据”的实际缺藏率还应有所提高。但另一方面,我国高校也还有少数因未进行回溯编目而未上载数据到CASHL联合目录中的英文旧书馆藏,该因素可使实际缺藏率有所降低。由于上述两种情况在各自总量中所占的例较小,且具有相互抵消性,因此上述比较数据还是充分体现了我国高校馆藏人文社科英文图书缺藏总量大、缺藏率高的总体状况。

3.2 不同学科的缺藏率有较大差别

根据表1中缺藏率的高低,可将“CAHSL联合数据”的学科缺藏状况分为四个层次,如表3所示:

其中,政治学图书收藏状况最为良好,缺藏率最低;法律、经济与教育学图书收藏状况次之,缺藏率相对较低;哲学、语言文学、历史与社会学图书收藏状况较为薄弱,缺藏率相对较高;而艺术与体育类图书收藏状况最为薄弱,缺藏率最高。不同学科间的缺藏差距与国内外高校馆藏建设关注重点有一定关联。政治、法律与经济类图书出版量在英文图书总出版量中所占比例较高,在国内高校采访人员常接触到的新书报导中,这些学科图书占据的比例也偏重,而且长期以来,它们又是我国高校的热门学科,因此在我国高校馆藏建设中得到了足够的重视。而国外三校在语言文学与历史类图书建设上的力度很大,两个学科的收藏量占到了总量的近一半,与之相比,我们差距很大。在我国,艺术与体育类图书多为艺术与体育等专科性院校的馆藏重点,而这些学校引进原版图书的能力往往有限,因此收藏状况最显薄弱。

3.3 20世纪50-70年代为重点缺藏时期

“CASHL联合数据"20世纪50年代-70年代出版的英文图书占同期“三校联合基础数据”的比例分别为11.0%、14%与17.1%,缺藏率分别约为89.0%,86.0%与82.9%;占同期“三校联合重要数据”的比例分别为14.6%、18.9%与23.2%,缺藏率分别约为85.4%、81.1%与76.8%(见表2)。这三个年代段的缺藏率均高于平均水平,一方面是因为受到当时高校购买原版图书经费短缺的制约;另一方面也与当时的历史气候造成的对西方人文社会科学的抵触有直接关联。这段时期内我

国高校人文社科英文图书馆藏建设尤为薄弱的状况应引起馆藏建设人员足够的重视。

3.4 缺藏率总体呈逐年下降趋势

虽然CASHL馆藏占三校馆藏的总比例较低,但由表2中数据,我们还是可喜地发现,其所占比例总体呈逐年上升趋势,相应的缺藏状况呈逐年下降趋势,如图1所示:

这种良好的发展态势主要得益于80年代初的教育部“文专项目”,不少高校在人文社科英文图书建设中获得了国家持续而稳定的经费支持,以CASHL各类型中心馆为核心的高校人文社科英文图书保障体系得以逐步建立;同时也得益于我国高校自有文献购置经费的逐步增长,各校不同程度地加强了英文图书馆藏建设,对我国高校人文社科总体馆藏的提升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4、补缺策略探讨

4.1 以遴选核心补缺书目为基础

以国外著名三校联合馆藏数据为标准,我国高校CASHL联合目录中所缺藏的1950-2007年间出版的英文人文社科图书达160多万种,即使以三校中两校以上共同收藏的重要图书数据为标准,CASHL的缺藏也达110多万种。这些数据虽然凸显了我们馆藏的巨大缺口,但如此庞大的数据量,又与我们的实际购买能力与获取能力相去甚远,难以适应我国高校开展回溯性补缺建设的实际需求。此外,也不是所有缺藏图书都有补缺的必要,虽然人文社科图书相对于理工科图书受时效性制约较弱,但也有不少图书,随着时间的流逝已失去了收藏价值。因此,在庞大的缺藏数据中遴选出一定数量的可付诸实际操作的核心补缺书目,应成为我国高校系统性开展回溯补缺建设的基础性工作。核心缺藏书目的遴选范围、遴选标准与遴选方式都值得深入探讨,有必要集CASHL中心、成员馆、文献资源建设专家与学科专家等多方力量。在CASHL管理中心统筹规划下,各成员馆分工协作,可以三校联合基础数据或重要数据为基础,同时可配合其它专业核心书目,以文献资源建设专家与学科专家的意见为指导,根据不同学科的特点,确定相适应的遴选标准,分学科遴选出有回溯收藏价值的核心补缺书目,作为我国高校系统性开展回溯性补缺建没的基础书目。

4.2 注重补缺工作的协作性与持续性

回溯补缺建设的主旨在于提高整个高校联合馆藏英文图书品种数,提升整体馆藏价值与文献保障率。在经费一定的情况下,要最大程度增加图书品种数,高校之间应加强协作,避免重复引进。CASHL管理中心在推进回溯性补缺建设中的协调作用已经开展发挥,2008年文科专款新增的100万美元在管理中心的统筹规划下,用于“CASHL大型特藏书引进项目”,相对集中地补充了国内高校没有收藏或收藏不完善的、有较高参考价值的大型原版图书,得到高校专家的高度赞许。2009年CASHL中心推出“高校外文图书订购信息平台”,主要用于新增100万美元的协调采购,其中50%协调经费主要用于2000年以前出版图书的补缺采购。在“订购平台”的技术支撑下,CASHL成员馆,尤其是各中心馆,以各自的学科收藏重点为基础,分工协作,在图书预订阶段就实现了相互,避免重复引进,力保补缺图书品种量。除加强协作外,回溯补缺建设的持续性也应得到高度的重视,以我们现在的经费水平,相对大量的缺藏图书,补缺量难以在几年内达到相当的比例。所有参与者要站在建立整个高校文献保障体系的战略高度,有计划、有步骤地持续性推进该项工作,补缺建设才能取得明显的成效。

4.3 争取回溯性补缺建设专项经费投入

如果遴选出的核心书目数量以CASHL重要缺藏量(约110万)的30%-50%计算,约需补充核心缺藏图书30-50万种,补缺图书平均价以50美元计算(按稍低于60美元的新书平均价――参考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与武汉大学2006年文科外文图书购书情况),共需补缺经费约1500-2500万美元,如果以10年完成核心补缺为目标,平均每年约需补缺经费150-250万美元。目前,我国高校用于人文社科英文图书引进的总体经费水平不高,在新书引进还存在较大缺口的情况下,能投入到回溯性建设中的经费更是有限。因此,争取多方经费投入将始终成为顺利推进补缺建设的关键。一方面,要积极争取国家层面的经费支持,既要争取国家经费支持的持续性,又要争取国家年度投入经费的加大;另一方面,要积极争取高校层面自主经费的投入。教育部“文专项目”使我国许多高校获得了引进人文社科外文图书专项经费的支持,但同时也使不少高校过于依赖利用该项目经费,自有经费投入相对不足。CASI-IL成员馆应进一步加强自有经费在引进人文社科英文图书中的投入,相应加强回溯补缺馆藏建设,并尽力争取学校专项经费或科研经费的支持。

4.4 拓展多种补缺渠道

由于年代久远,需补缺图书已绝版也是制约回溯补缺建设的关键因素,拓展多种补缺渠道,是提高补缺成功率的重要措施:①购买二手图书。现在欧美国家二手书贸易发达,在许多知名的二手书选购平台上,大量出版年代较早的图书都有供应。通过国内书商开通二手书采购途径,有助于大幅度提高回溯补缺图书的订到率。②购买电子图书。当今,电子图书的出版呈直线上升趋势,不仅越来越多新近出版的英文图书有电子版,还有不少出版社将以前出版的图书电子化,使得许多图书的获取突破了出版量的限制。购买电子版图书将越来越成为系统补充缺藏图书的重要途径。③利用赠送交换。高校图书馆常接受各界的文献捐赠,也大多与国外文献收藏单位建立交换关系。通过捐赠与交换获取缺藏图书是对回溯补缺建设的积极补充。④利用按需出版服务。一方面,利用图书出版公司提供的按需出版服务。现有些出版公司,根据用户的需求量,可提供将曾经出版的已绝版图书按需出版供应。英文图书的回溯补缺总量大,即使是涉及某个特定出版社,尤其是大型出版社的品种量也很大,如果能利用该项服务,将是以出版者为单位进行系统补缺的最佳途径。另一方面,利用专门的按需出版公司提供的按需出版服务。现在国外有些出版公司专门负责重印出版其他出版公司已绝版的图书,与这些公司合作,也是大批量按需获取缺藏图书的有利途径。

人文科学的缺点范文第3篇

从历史上看,教学与科研成为高等教育的两大任务主要是近代的事情,但直到今天,二者的重要性问题仍然困扰着我们,一些讨论仍在进行。有人认为教学是重要的,没有教学就没有高等教育的基础;有人认为科研是重要的,没有科研就没有高等教育的创新;也有人认为二者都重要,在高校里教学和科研是相辅相成的。虽然人们一再强调教学的重要性,但目前许多学校在科研投入力度和重视程度上往往是大于教学的。

应当承认,许多学校强调科研的重要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学校科研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一个学校学术地位的高低。同时,科研对教学的重要影响是显性的。许多最新的科研成果可以充实到教学中来,促进教学内容的不断更新和学生心智的发展。

但是我们也不应忽视问题的另一方面,即教学对科研的影响。如从中国学术期刊网(CNKI)的相关文献分析可以看出,虽然有大量的关于教学与科研关系的研究论文,但有关教学对科研影响的研究并不多。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人们对于教学与科研关系的认识还是不全面的,把教学和科研的关系人为地割裂了。

在高校,由于教学工作是教育的重要基础,许多新入职的教师也是通过教学,特别是通过对教学问题的关注逐步走向科研的。因此,从教学的角度来认识教学和科研的关系,以及教学的科研特征,对于新人职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有帮助的。

二、对教学过程中教学行为的分析

研究教学对科研的影响,需要我们对教学过程有一个基本的认识。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的精心安排下,通过设置一定情境,实施一定的教学行为,与学生共同参与和完成教学任务的过程。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应当包括教师、学生、教科书,以及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行为的相互影响等基本因素。由于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是相互影响的关系,因此,认识教学过程中的教学行为是非常必要的。

一般来说,教学行为可以分为消极的教学行为和积极的教学行为。从性质上看,二者是对立的。在这里,我们主要对消极的教学行为进行分析。消极的教学行为主要是指教师在教学中不是以科学的精神、态度和方法来解决教学过程时所出现的问题,而是采取非科学的态度和方法来处理教学内容或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是在教学准备中,教育者没有充分理解教材或解读教材,也没有在理解教材的基础上参考更多的相关书目。备课中大量地复制他人或已有的观点,不加分析地把这些观点直接变成自己的教学内容或观点。同时,没有根据某一学科的具体情况和学生的需要适当调整和使用这些内容,使资料使用和教学需要之间缺乏必要的内在联系。

二是在教学过程中,教育者往往以一本教材为依据,缺乏其他的资料或教材作为参照或有意进行比较。教学主要以教材为主,成为一个为讲教材而进行教和学的过程。而且在这一过程中,往往以教育者讲授为主,缺乏师生课堂的互动,缺乏课堂上的问题讨论和师生的思想交锋,缺乏对现实问题的关注,教学成为一个传授知识的过程。

三是在教学结束后给学生布置的作业和练习中,往往布置一些可以在教材上能够找到答案或不需多动脑思考的问题。使学生的思维水平处于一种低层次或惰性的状态,缺乏对课堂所学习的知识或问题进行延展性的思考和探究。即使通过网络提供与学生课下交流的平台,但学生提出的基本上都是围绕“是什么”的问题,学生缺乏自己对这些问题的主动认知和探究。

当然,消极的教学也可以完成教学任务,但是它的负面影响是明显的。因为它使教学过程成为一种双方被动的过程,不仅窄化了教师的思维,限制了教师的学术视野,也缺乏对学生思维发展的进一步刺激和认知水平的挑战,没有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的发展成为一个被动依赖、失去自主的过程。

三、消极教学行为对科研的影响

应当指出,消极的教学行为不仅对教学产生严重的负面作用,也对科研有较大的消极作用。其表现是,由于教育者以一种非科学的态度和行为对待教学,结果形成一种恶性循环,教育者又可能以这种非科学的态度和方法对待科研。这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是在教育者方面,受消极教学行为的影响,教师难以形成科学研究的基本素养,限制了对科研的进一步认识和追求。

如在研究资料的收集和使用上,往往简单地把别人的东西拿过来用,缺乏对别人观点的认真解读和思考。在资料的使用上,往往资料是资料,写作是写作,二者联系不够。即使有一定的文献分析,也多是文献的堆积,不能够将其很好地运用在研究中。

在研究过程中,问题意识比较弱。对一个问题的研究,缺乏对前人关于这一问题的观点的介绍;对于要研究的问题,缺乏必要的分析,如别人是如何研究的,有哪些观点,是在什么时间提出的,你的研究与别人的研究又有什么不同,研究方法和视角有什么区别,等等,都缺乏深入的思考。在研究过程中,往往习惯于低水平的、重复性的研究,研究成果多是别人观点的堆积。研究缺少注释和引文,很难看出自己观点与别人观点的区别。而更为危险的是,在研究中,缺乏严谨的科学精神和态度,常常不加分析地把别人的观点变成自己的观点,缺乏对别人研究成果的尊重和自己对问题的理解和思考。对于别人的研究成果分析不够,缺乏在别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自己见解的能力。

在研究的成果上,缺乏长期的知识积累和科研储备,难以形成对一个问题的长期的研究和深刻认识。研究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过多追求短期效益,成果的形成往往与一个时期的工作需要有关,工作结束了,也就失去了继续研究的动力。

二是从学习者方面看,受消极教学行为的影响,模糊了学生对于科学研究的认识,限制了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发展。这方面最突出的就是学生论文或作业的写作。一般来说,学生的论文或作业体现了他们对科研的一种态度和追求,这是学生进行学术研究的一种基础训练和基本功。但在消极教学行为影响下,学生的论文的写作也缺乏科学的态度和精神。表现为,研究的题目比较空泛,缺乏与学科现状或实际的联系;选择题目时不考虑别人的研究成果,很少有意识去查找别人的相关研究资料,并借助别人的研究成果去解决自己的问题,研究的问题比较大,不能够把大的问题进行分解化小,进行细致和深入的研究;研究中缺乏对新观点的追求和探索,思想和观点比较保守,缺乏科学探索和求新的精神。 一般来说,高校的教学主要有三个任务,一是把学科最基本的知识教给学生;二是把学科最新的知识教给学生;三是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研究问题的能力。这三个任务其实可以理解为教学的三个层次,在教学中传授知识应该是初级的层次;而把学科的最新知识教给学生就需要教师能够把握学科最新的发展动态和研究成果,这是一个中级的层次。如果教学仅仅局限于教学的初级和中级层次,教师

从来不从事研究,或者不会进行研究,教学就是教学,教学与研究脱节,学生研究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形成,或者说达到教学的第三个层次只能是一句空话。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学生活是科研生活的预备,是为进一步的科研工作打基础。另外,教学的这三个任务也可以看做是研究的三种能力。研究首先需要基础知识;其次要把握最新最前沿的知识;最后要有研究问题的能力。教学是提供这三方面能力的重要保证。

需要指出的是,在这三个层次中,教师的引导和双方的互动是非常重要的。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与学生平等的相互质疑和探究,可以使学生较早地进入研究领域,一步步达到不同的层次,推动对问题的不断思考和解决。教学过程本身就是一个不断挑战的过程。这一过程无论对于教学和科研,对于教师和学生发展都是非常重要的。

四、对消极教学行为成因的探究

消极教学行为的产生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对教学过程缺乏科学的认识,教学还留有明显的传统教育的印记。受传统教育影响,在教学过程中,人们往往把教学看做是传授已有知识的过程。教师教得多,学生就学得多;教师教得少,学生就学得少。知识传授的多少成为衡量教学水平和质量的重要标准。对此,一些研究者指出,由于传统教学是以学生获得已有知识为主要目的,这样培养出来的人多半是运用已有知识的能手,但常缺乏开拓新领域的能力。在现代教学中,知识传授是必要的,但它只是教学的基础,只是教学的初级层次。教学过程应该是通过师生的互动完成的,不仅使学生形成灵活处理和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将激发教师不断进行探索,挑战自己,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二是对教学与科研的关系缺乏科学的认识。过去总是以为科研与教学属于不同的领域,没有多少联系;如果有,也只是把科研成果运用到教学中,教学主要是获得已有知识的过程,很难说教学对科研有什么影响。这一观点现在看来是有问题的。从对教学行为的分析来看,教学也是一个有挑战性和需要研究的领域。不仅科研对教学有影响,教学对科研也有影响。教学对科研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如何对待知识、如何对待师生关系、如何对待未知领域等问题表现出来的。

三是对教学过程中师生关系缺乏科学的认识。传统教学的师生观往往把教师看做是教学的主导,认为教学中的一切活动都是由教师发动或推动的,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是被动的和消极的。教学往往成为教师向学生单向传授或机械灌输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往往认为教师传授的知识是正确无误的,学生只有接受的义务,没有质疑的权利;知识只有讲授的需要,没有讨论的必要。这些都是不利于教师和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的形成的。教学与科研一样都是一个需要探究的过程。特别是在现代的多元社会,知识的不确定性和问题的多解性,要求教学过程不能是一个封闭的过程,而是一个开放的过程。正是这样一个开放的过程,才能使师生双方都保持一个探究的状态,使师生能够为不断解决问题而兴奋和激动。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教学,与教师一样保持兴奋的状态,是现代教学的需要,也是现代新型师生关系的需要。

人文科学的缺点范文第4篇

[关键词]人文社会科学 外文图书 保障体系建设

[分类号]G253

1、我国高校人文社科外交图书保障体系建设基本现状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对文献信息资源的依赖程度很高,被称为“文献倚赖型学科”,其中外文文献是使研究的起点达到国际水平的基本保证。近年来,随着国家“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的实施,高校汇聚了全国人文社会科学界80%以上的研究人员和80%以上的研究成果,对外文图书的需求量急速增加。然而,由于历史客观原因和资金不足等诸多因素影响,纵观高校对1950-2007年出版的人文社科外文图书收藏,总量仅为70多万种,不及欧美地区一流大学的五分之一,且品种短缺,结构失衡,无法满足人文社科研究的需要。

为保障人文社科文献信息资源的整体和可持续增长,教育部于1982年和2004年3月先后启动了“高校文科图书引进项目”(简称“文专项目”)和“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文献中心”(简称CASHL)项目,为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教学和研究建设外文文献保障体系和共享服务平台。文科专款初始经费为每年200万美元,2002年始提高到年度300万美元,按额度分配给70个综合性或文科院校共同使用;2008年始增至年度400万美元,其中新增的100万美元主要用于学科协调采购。文科专款的设立,改变了以往高校外文图书来源主要依靠交换赠送的局面,对提高高校人文社科外文图书建设质量和保障水平、支撑教学科研文献需求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2006年以来,CASHL承担了教育部文科专款图书的总体布局、协调采购、信息和集中服务任务。目前,以CASHL中心馆为核心的联合保障、协调学科、全面收藏的文专项目建设新战略已开始实施,发挥协调采购与共建功能的“高校文科图书引进专款”图书订购信息平台已建成和启用。CASHL“高校人文社科外文图书联合目录”数据库和CALIS联合目录公共检索系统为公共查询、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提供了良好的信息交互与共享平台。在CASHL、CALIS与高校图书馆的共同努力下,人文社科外文图书保障体系整体架构和运作模式已基本形成,资金利用效益和文献服务效益明显提高。

2、中外高校人文社科外文图书收藏比较分析

本文将CALIS联合目录数据库收录的1950-2007年出版的人文社科外文图书国内高校联合馆藏书目数据(简称CALIS收藏),与美国哈佛大学(Harvard Uni-versity)、耶鲁大学(Yale University)和英国牛津大学(Oxford University)等三所国外顶尖大学图书馆的人文社科外文图书综合馆藏书目数据(简称HYO收藏)进行对比分析。

2.1 语种比较

表1显示,CALIS所有外文语种的人文社科图书收藏总量为73万多种,仅为HY0收藏总量的16.9%。占据CALIS语种收藏量排名前五的分别是英文、日文、俄文、德文和法文图书,共计72.46万种,约占CALIS收藏总量的99.1%,其余100多个语种图书的收藏量微乎其微。与HYO语种收藏相比,CALIS英文、俄文图书收藏相对较好,收藏比率在21%左右;法文、德文图书收藏较弱,收藏比例在3%左右;其他诸如西班牙文、意大利文等外文语种图书收藏几乎是一片空白。可见,与世界一流大学相比,国内高校人文社科外文图书总体收藏和语种收藏规模偏小,语种分布极不均衡。

2.2 年代比较

表2显示,在CAHS收藏中,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出版的外文图书收藏种数,分别比上一年代增长76%和94%;80年代出版图书收藏品种形成一个收藏小高峰,其后进入平稳发展阶段。从语种考察,除了英文图书年代收藏品种保持较大幅度的持续增长外,其它外文语种普遍都以80年代出版图书收藏量为峰值,其后出现明显的负增长。

从CALIS各主要收藏语种占HYO收藏的年代比率来看,英文图书成为高校外文图书持续建设的重点,收藏比率逐年代稳步增长,其中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出版图书的缺藏比率较高,介于83%-89%之间;俄文图书年代收藏比率波动幅度很大,20世纪50年代和80年代出版图书收藏较好,70年代和90年代出版图书缺藏比率较大;德文和法文图书各年代收藏比率均低于5%,缺藏比率都高于95%。

2.3 学科类别比较

从图1中可以看出,CALIS的英、日、俄、德、法文人文社科图书收藏品种都主要集中在语言文学、历史、经济管理、哲学和政治等五大学科类别上,占总收藏品种的76%以上;法律、教育、社会学、艺术、体育等五个学科类别的收藏品种较少,各类别图书占总收藏品种的比率基本都在5%以下。

从CAMS占HYO的类别收藏比率来看,各主要语种的学科类别收藏比率差异较大:①英文图书。政治类图书收藏比率最大,达55%;其次为法律、教育和经济管理类图书,收藏比率介于34%-39%之间;哲学、语言文学、历史、社会学、艺术、体育等类别的收藏比率较小,学科缺藏比率较大,是英文图书学科补藏的重点。②俄文图书。教育、法律、政治、哲学、语言文学、体育等类别图书的收藏比率均介于40%-20%之间,而经济管理、历史、艺术和社会学类图书缺藏比率都在80%以上。③法文和德文图书的各类别收藏比率均低于10%,相对于HYO收藏来说都很薄弱,缺藏比率均高于90%。

3、我国高校人文社科外文图书保障体系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总体收藏十分匮乏,语种结构严重失调

与国外一流大学相比,国内高校人文社科外文图书收藏品种短缺十分明显,语种结构严重失调,无法为人文社科研究提供外文图书全面保障服务。形成这种失调的语种结构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意识形态的原因,如建国初期西方的经济封锁和贸易禁运是造成俄文图书数量激增的重要原因;有财力匮乏和语言掌握的原因,大多数图书馆只能尽力保证作为通用语种和使用量最大的英文图书的需求,无法兼顾全面发展;有高校联合目录收录未全的原因,部分图书馆仍有不少外文图书馆藏书目数据未提交至CAIUS联合目录数据库。

3.2 小语种图书采编困难,保障建设面临瓶颈

所谓小语种,是对在中国较少读者使用的外文语种的统称。广义的小语种指除英语之外的所有其它外国语;狭义的则指英语、日语和俄语之外的其它外国语。本文所论及的小语种即指狭义小语种。

CAHS收藏的1950-2007年出版的人文社科小语种图书仅为2.9万种,约占收藏总量的4%,年均收藏量仅为

500种。其中,德文和法文图书占小语种图书收藏总量的78.4%。小语种图书采编较难、采购量较小、大量积压未编或未提交联机编目数据是形成这种现象的三个主要原因。例如,厦门大学东南亚研究中心图书馆收藏有荷兰文图书约1600册,印尼语图书约900册,这些珍贵的地区研究资料因缺乏相关编目人才,至今未能编目和提供共享。

小语种图书采购和编目困难,突出体现在小语种书目报道稀疏不全、采购规模小且分散、采购渠道不畅、编目标准和规范不完善、编目人才极缺等方面,已成为制约外文图书保障体系发展的瓶颈。目前这个难题已引起图书馆界的高度重视,2009年5月成立的全国外语院校图书馆联盟,准备重点解决的就是部分小语种图书采购和编目难的问题。

3.3 经费投入长期不足,学科统筹力度有限

图书价格和经费投入直接决定图书馆的文献购买能力和保障水平。在高校图书馆常规经费预算中,外文图书购买经费往往排在预算的末位,本馆经费投入较少。教育部文科专款一直以来是高校购买人文社科外文图书的主要经费来源。文科专款经费额度从1982年至2001年一直为年度200万美元,而在此期间外文图书价格累计增长了78%。在文科专款经费增长远远跟不上书价的上涨幅度以及相当多的图书馆迫于资金不足压力而采取减书保刊、减外保内的本馆经费使用办法的双重影响下,除英文图书外,20世纪90年代及其后出版的人文社科外文图书收藏量出现明显的负增长。图书价格涨幅较大和经费长期投入不足的矛盾是造成外文图书品种短缺严重和收藏结构失衡的根本原因,并对外文图书保障建设和利用带来难以弥补的损失。

在高校人文社科外文图书保障建设起主导作用的文科专款,在2008年以前全部是按额度分配给70个院校共同使用的,对可使用额度的学科比例分配和学科收藏重点主要由各校自行决定;各高校图书馆投入的有限的本馆经费亦仅能购其所需。由于经费使用缺乏全国性的学科统筹和有力协调,人文社科外文图书学科收藏分布变动幅度较大,各学科图书保障水平参差不齐,难以做到均衡发展。

4、我国高校人文社科外文图书保障体系建设对策

4.1 加强文科专款经费整体调控

以文科专款经费整体调控和协调采购为工作重心,建立以CASHL为主导的多馆联合保障机制。近年来文科专款经费年购书量为2万多种,与欧美地区人文社科学术图书年度出版量5-6万种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在争取更多文专项目经费投入的同时,有必要采取以下整体调控措施,更大地发挥文科专款的资金使用效益。

强调国家投资的保障功能,更大幅度地提高文科专款经费中用于保障性建设的资金分配比例。目前文科专款用于学科协调采购的年度经费只有100万美元,其余300万美元仍由成员馆自主采购,还难以达到较好的保障效果。今后应逐步加大学科协调采购的经费比例,减少重复购买,增加品种收藏,发挥文科专款的保障建设功能,要求成员馆更多地使用自有资金、科研项目资金等配套资金用于自主采购。

鉴于目前文科专款经费的有限性以及英文图书在收藏体系和读者使用的重要地位,现阶段文科专款重点用于英文图书保障建设,适当兼顾其它外文语种图书建设。在可能的条件下,争取向国家有关部门申请增拨小语种图书建设专款。

本着“相对集中,提高效益”的文科专款使用精神,资金使用和文献收藏相对集中到具备学科、资源和服务优势的CASHL中心馆。同时,根据各学科图书出版和国外一流大学图书馆收藏情况,拟定各学科当前文献购买和回溯补藏所需经费比例,建立合理的经费分配和动态平衡机制,分配给承担学科分工收藏任务的CASHL中心馆使用。

明确所有文科专款订单都必须通过CASHL文科专款外文图书订购信息平台发订,由CASHL管理中心负责监督和调控文科专款资金使用,防止协调采购经费出现重复购买现象。

4.2 加强外文图书统筹建设和回溯补藏

根据CASHL确立的“联合机制、协调学科、全面收藏、最终保障”的建设目标,加强人文社科外文图书整体布局和统筹建设,有步骤、有重点地开展回溯补藏和保障建设工作。

在学科建设方面,根据高校业已达成的CASHL“外文图书多馆协调采购方案”,进行人文社科外文图书的整体布局,建立CASHL各中心馆按学科分工和按年度发展重点学科文献的横向和纵向协调机制。明确负责大、中、小型一级学科和特色学科建设的中心馆分工和家数,并视学科发展和文献收藏情况定期适度调整。继续巩固和加强历史收藏基础较好的政治、教育、法律、哲学、经济管理和语言文学等学科类别图书的收藏,大力加强总体缺藏率较高的艺术、社会学、历史、体育等学科图书的建设。

在语种建设方面,首先重点考虑学术性英文图书的保障建设。对于当年和近年出版的学术性英文图书尽可能做到较全面保障;对于1991年以后出版的缺藏英文图书,做好与Netlibrary和MyiLbrary两个电子图书集成平台已收录图书的协调互补采购工作,以节省有限经费;对于1950-1990年间出版的经典性和学术性图书,由于缺藏比例较大,补藏难度最高,是回溯补藏的重点。其次是按需求、有选择、有重点地开展对英语以外的其它外文语种学术性图书的适度收藏,重点考虑收藏基础较好的日、俄、德、法文图书的建设。

在补藏策略方面,一是根据补藏经费投入状况确定阶段性补藏的目标、语种和年代范围。目前,CASHL已明确文科专款2008年新增的协调采购经费不低于50%的比例优先用于1950-2000年间出版的西文图书旧书补藏。二是针对不同语种,精选几家收藏规模和质量高的国外一流大学的综合馆藏书目作为补藏基础书目,经与国内高校外文图书联合目录数据库和已购电子图书数据库后形成我国高校缺藏书目,交由书商、国外出版社和书店调查其可供情况,最后将可供缺藏书目交由CASHL中心馆的选书专家和馆员选订,并进行学科统筹协调和补藏。

人文科学的缺点范文第5篇

关键词:重理轻文 人文精神 教育 社会

Doubt and cognition from the conlusion of "regarding science and despising arts"

YANG Qing-yu

Abstract: The article analyes the reaosn why education is lack of humnism spirits from several aspects including humamism knowledge education acuality, youth students' society value viewpoint and employment selection, and shows that lackness of humanism spirits is objective and is not the result of the thoughts of "regarding science and despising arts", but has deep reasons in scoial history.

Key words: Regarding science and despising arts Humanism spirits Education Society

近两年,“重理轻文”是颇受关注的热点话题。“重理轻文”中的“理”是理工、农林、生化、医药等学科的代称,“文”是文学、历史、政治、哲学、法律等学科的代称。有关媒体载文对所谓的“重理轻文现象”、“重理轻文趋势”、“重理轻文思潮”从不同角度进行了批评指责。笔者认为,“重理轻文”是人为地制造出来的一个概念,在实践上不符合我国的现实状况,在理论上没有太多的积极意义,是一个值得商榷讨论的话题。

一、从教育现状看“重理轻文”

“重理轻文”的一个代表性的观点是学校对文科的学习不重视。事实上,在学校的课程设置上,特别是大学的课程设置上,对人文学科的学习并非不重视。无论是文科还是理科,占课程总学时三分之一的公共必修课都是属于文科而不属于理科。因为我们的教育方针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是把思想品德培养放在首位的,这种培养恰恰更重视的是文,根本不存在什么重理轻文。那些掌握话语权的专家学者反复强调:人文知识是精神食粮,是能给予人的思想和灵魂必不可缺的空气、水、阳光,伟大理论和重要思想“继承了马克思主义人文思想的精髓,体现了博大精深的人文精神”。正是在这种观点指导下,我们的各级各类学校都把伟大理论、重要思想的学习摆在了重中之重的位置,实施了整齐划一的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三进工程”。相当多的学校多年来雷打不动地坚持每星期三下午全校停课进行政治学习的制度。这种对人文教育的高度重视任何人也不敢否定也无法否定。

另外,英语学习肯定是属于文科的。中国教育中英语学习是持续时间最长、投入力量最大的教育。几千万在校的大学生,为了获得四六级英语证书,在精力、时间、经济上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这种对“文”的重视,在世界各国的教育中恐怕都是绝无仅有的。

我们现行教育中的各种招生考试、职称评定考试,政治、外语是必考科目。特别是在研究生的招考中,政治外语成绩优于专业课成绩。每年的研究生考试中,那些专业课成绩优秀的理工类考生因政治外语不合格而落榜者成千上万,这足以说明对文科的重视程度。

我们知道,一个真正重视理工教育的社会,其公民的科学素养应当是很高的,然而这方面的权威报告却令人惊诧。中国科协根据国际通行的标准和测度方法,于2004年5月公布的中国公众素养第五次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公众达到科学素养水平的比例为1.98%,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差距甚大。1989年美国和加拿大公众的科学素养水平分别为6.9%和4%,日本在1991年为3%,欧共体1992年为5%,美国2000年为17%;目前我国公众的科学素养仅相当于西方主要发达国家15~50年前的水平。2005年3月公布的由中国科学院等权威国家机构完成的《中国科普现状调查》,以无可争辩的可信度指出:“每2个中国人中有一人相信求签,每4个人中有一人相信星座,每5个人中有一人相信周公解梦,在50个人中只有一人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科学素养很差,正好说明对理工重视不够。在一个迷信充斥的社会里,自然科学知识的普及是当务之急,而不是去热中于去批评什么重理轻文。迷信包括对神祗和巫术的迷信,对某种思想的宗教式迷信,对某个偶像的个人崇拜迷信,这些迷信决不是重理轻文的结果。

从社会教育层面看,我国的各种媒体是以主流意识形态为主导的。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教育,年年、月月、天天、时时都是以人文教育为主的。这种政治教育的全面性、广泛性,思想教育的深刻性、及时性都凸现了对文科的重视,没有丝毫轻文的痕迹。

非常遗憾的是,重视思想教育的结果是青年学生普遍丧失了思想能力,重视品德培养的结果是大面积的道德滑坡。面对这种令人心寒神悸的教育现状,我们应当看到其根本问题不是什么“重理轻文”,而是人文教育的内容和方式缺乏时效性、实效性。过分地把人文教育思想政治化、意识形态化倒是值得思考的问题。青年学生认为,现在的人文教育虚假政治成分太强,训导说教味道太浓,脱离现实生活太远。存在决定意识,我们生活在生产力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时代,却用超出时代要求的高、大、空的道德精神要求青年学生,其结果必然适得其反。我们需要从人文教育的内容、形式、手段等体制性、机制性因素上进行反思,使我们的人文教育更加具备真实性、适应性、实效性。

二、从社会价值观看“重理轻文”

对一门学科、一种职业、一个行业是否重视,可以从社会价值观上来认识。

中国社会是一个长期受到封建文化濡染的社会,根本就没有重理轻文的土壤和基础,倒是以文取仕的“官本位”思想根深蒂固。中国古谚中的“学而优则仕”主要指的是对经史子集的文科学习,与理科无缘。有人说,现在社会上流行“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这根本就不是现实。真正流行的是“学好数理化,不如有个好爸爸”。这里的“好爸爸”,说白了就是“官爸爸”。对官位的崇拜,对权力的崇拜,是功利主义、拜金主义的具体体现,是一种被扭曲了的社会价值观,并不是什么“重理轻文思潮”造成的。有人认为,中国排名前50位的大学校长中,只有两人是学文的,剩下都是学理工的,从而断言这就是“重理轻文”;还有人认为,一些学理工的当了省部级领导,甚至当了国家领导人,这就是“重理轻文”现象。学理工的人抛弃了自己的专业,改行去从政,有着错纵复杂的社会历史原因,但至少说明他们已经不热爱理工、不重视理工了,把这种现象作为“重理轻文”的佐证,实在是牵强附会。鲁迅、郭沫若都是学医出身,后来弃理从文成了享誉中外的大文学家,由此就说他们“重理轻文”,岂不贻笑大方。近两年来,“公务员热”不断升温。一方面是严峻的就业形势使然,另一方面说明社会价值观的重心并不在理工层面。公务员的工作性质决定了他们是从政从文的,决不是从理的。无论学文还是学理都对考取公务员趋之若骛,这种以“仕”为导向的社会价值观,对“重理轻文”论是一个极大的讽刺。2005年中央和国家公务员的录取比例是322:1,从政从文的考“官”热从一个侧面说明我们的社会不存在所谓的“重理轻文思潮”。中央党校研究室副主任周天勇教授说,中国吃皇粮的人已达7000万,按照这个数字官民比不是1:198,也不是1:26,而是1:18,这个数字对“重理轻文”论是最有力的否定。

对社会价值观的认可,从我们媒体的宣传也可略见一斑。近几年来“明星热”高烧不退。影视明星、歌舞明星、体育明星等等的绯闻轶事充斥着传媒生活,对她们穿什么内衣、生的孩子几斤几两都如数家珍地刊登出来,对明星的关爱已经到了“无微不至”的地步。前不久爆炒的“600名人电话录”中没有一个科学家,没有一个“理工”类名人。这些名人百分之百属于“文”圈子,而不属于“理”行当。2004年,在国际上享有很高声望的农业科学家袁隆平,一共得了三项国际大奖:以色列政府颁发的“沃尔夫奖”、泰国公主诗琳通颁发的“金镰刀奖”、世界粮食基金会颁发的“世界粮食奖”。在我们的青年学生中,知道袁隆平得了三项大奖的能有几人?而对得了堪与诺贝尔奖比美的菲尔兹奖、克雷福特奖的华人青年数学家丘成桐,知道的人更是寥若寒星。诸如象陈省身、苏步青、黄昆、马祖光这些象高山一样令人敬仰的科学家同样鲜有人知。科学家没有必要与影星歌星比知名度,但众多为了创造物质财富而建立了卓著功勋的科学家,在媒体宣传上“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的寂寞局面肯定不是“重理轻文”的现象。青少年的偶像中,只有歌星影星,而没有科学家,这是轻视理工的具体体现,是不利于未来科学事业发展的一种有害现象。

我们的社会上有过“明星热”、“经商热”、“出国热”、“考官热”、“超女热”。却从来没有过什么“理工热”,那种“重理轻文的风潮愈演愈烈”的论断,纯属空穴来风。至于把青少年受到不良社会倾向的误导而造成的是非判断能力差、生活情趣低俗,生活方式奢靡归结为“重理轻文”,更是无稽之谈。正是哪些肤浅无知的痞子作家、庸俗下流的无聊文人,用“身体写作”的时尚美女等自由化思潮的文化误导在青少年中造成了负面影响。他们对鲁迅精神的嘲讽和贬损,对民族精神、民族气节、民族风格的谩骂诽谤,对贵族生活的追求和张扬,给青少年的人文教育带来了恶劣后果。这根本与“重理轻文”无关,而是重文重到是非善恶不分、精华糟粕并蓄的地步,才出现了文坛上允许垃圾传播、蚊蝇飞舞的怪事。整肃文坛、净化艺苑才是正事。

三、从社会选择看“重理轻文”

认为“重理轻文”现象愈演愈烈的一个重要证据是:每年高考报考理工类的考生人数大大超过报考文科类的考生。其实这是很正常的事。因为另一个事实是每年理工类招生的人数更是大大超过文科类招生的人数。社会选择和个人选择的一致性、趋同性,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有利于社会需求关系的稳定平衡。如果理工类招得多,报考的人反而少,文科类招得少报考的人反而多,那岂不是一种不正常的病态选择吗?以文科招生比例较高的北京市为例来看这个问题。2005年北京市理科录取率下降了7.5个百分点,文科录取率上升了2.6个百分点,但理科录取率仍然远远高于文科。2005年北京市高考招生报名的考生是98745人,其中文史类考生35298人,招生计划20694人,录取率58.6%;理工类考生63447人,招生计划49792人,录取率78.5%,比文科高出近20个百分点。北京如此,全国其他各省市(区)就可想而知了。从招生比来看,文科录取率大大低于理科,这说明报考文史类考生的相对人数远远高于理工类。由高考文理科报考人数的多寡得出的“重理轻文”的结论,在事实面前显然不攻自破。

在我们目前的社会状况下,个人选择必须服从社会选择,尤其在就业形势非常严峻的情况下更是如此。高考极大程度上决定着人们的命运,影响着社会的发展。在掌握自己命运和承担社会责任的关键时候,大多数家长和考生根据社会需求把报考的主攻方向投向了理工科,完全正常。有人斥责这种选择是实用主义。上学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为了就业,就是为了更好的生存。这种学业实用主义已经被社会普遍认同。这是由就业岗位的多寡、劳动资源的配置等社会选择决定的。有关部门的需求信息说明,未来十大热门专业是:电子信息类、生物技术类、现代医药类、汽车类、新材料类、环境能源类、管理类、法律类、营销类。而企业急需人才的前十个岗位是:营销、高级技工、高级技师、中层管理、高层管理、一般技工、工程技术、科研、新产品开发。这清楚地告诉我们,理工类人才的需求远远多余文史类。考生和家长从社会需求出发对个人专业方向进行理性的选择有什么不好呢?面对虚浮有余、实用不足,空谈太多、实干太少的社会风气?如果硬要说这是“实用主义”,这种被大多数考生和家长接受的“实用主义”当然无可非议。

实际上,考生在理工类专业的选择上仍然有冷热之分。考生即便是“重”理,也只是“重”局部行业、局部地区的某些理工类专业,并不是“重”理工类的所有专业。笼统地说考生“重理”,是以偏概全。众所周知,农林、地质、煤炭、矿业、石油、冶金、机械等专业并不被大多数考生青睐。现在我国的地质学院、矿业学院、煤炭学院、冶金学院、石油化工学院等几乎清一色地更名为“理工大学”或“科技大学”,就是很好的例证。

近两年,职业技术学院发展势头看好。而这些职业技术学院中绝大部分是理工类。这主要是面对我国高级技术工人极度短缺采取的一种“按需生产”措施。我国现有7000万技工,其中高级技工不到4%,而欧洲发达国家的高级技工却占到技术工人的30%~40%。就拿广东省来说,2005年技能型人才缺33万,汽车、石油化工、信息产业等行业的技能人才奇缺。《广州市人力资源开发和人口发展“十五”计划》提出,从2000年到2005年,广州技能人才总量将从94.6万人发展到153.48万人,技师与高级技师比重将从1.69%提高到7%。再看上海,现在有技工0.38万,而市场需求达1.28万,缺口为70%以上。高级技术工人的短缺,从一个侧面反映,我们不是过分重视理工,而是对理工的重视远远不够。

没有重点就没有辩证法。在任何一个时期,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某些事物的发展总有主次先后、轻重缓急之分。在某一个历史阶段,某一行业、某一地区、某种技能发展的快一点、多一点、好一点,是完全正常的,同时同地全面推进是不可能的。然而经常有人在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观点指导下制造出一大堆“重××、轻××”的命题或概念进行无的放失的批评指责。按照二元对立论的观点,因为中国有9亿农民,是不是就得出“重农轻工”、“重乡轻城”的结论?因为东部比西部发达是不是就得出“重东轻西”的结论?因为我国10%的居民占有45%的城市财富,是不是就得出“重富轻贫”的结论?因为教师职业中女性已超过70%以上,是不是就得出“重女轻男”的结论?按照这种“重×轻×”的荒唐模式推下去,我们社会的各行业各还能和谐相处吗?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中,市场会根据不同的时代、不同的需求,自发地影响调节人们的学习观念、择业观念。至于青年学生的个人爱好和兴趣,他喜欢文还是喜欢理,那是他们的权利。过去那种强制性社会分工的机制已经消逝,市场给他们提供了相对宽松的自由选择角色的空间。靠某种社会舆论攻势,靠宣传思想工作的功能,人为地强迫诱导他们重什么不重什么,那只能是拔苗助长,徒劳无功。

改革开放的理论和实践公认,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科教兴国为要务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重视理工、发展理工、建设理工应当是顺理成章的事。从社会分工来看,物质财富的生产要靠理工类行业,而从事理工类行业的劳动者占人口的80%以上。从这个现实出发,重理工是自然的、正常的、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按照某些学者的观点,如果我们的社会不是80%以上的人从事理工,而是去从事文史,那么我们只能去吃“哲学”的饭,穿“文学”的衣,住“历史”的房了。把创造物质文明的理工类行业作为重点发展的社会规律是无法改变也不可能改变的。

四、从人文精神的缺失看“重理轻文”

“重理轻文”论的另一个主要观点是,社会上人文精神的缺失是“重理轻文”造成的。什么是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是指对人的深刻认识和终极关怀而形成的对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正确的科学观、价值观、发展观。“重理轻文”论者往往把人文知识、人文教育等同于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这样就把“大学应当培养具有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的理工科人才”问题,偷换概念变成了“大学应当让理工科学生接受人文教育、学习人文知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在大学学习阶段无论是文科学生还是理工科学生都需要“灵魂发育”、“精神成人”,这就象所有人都需要健康一样。不分学科、不分行业,每一个青年学生都要进行精神营养丰富、灵魂发育健全的人文精神教育、人文精神培养,从这点上看,“重理轻文”论在人文精神的培养上没有任何积极意义。

有人说:“现在的理工科学生一点不懂文科,而文科生对理工科一无所知。”这是典型的二元对立观,言过其实,夸大其词。教育系统本身是一个多层次、多元化、多因素、多种类彼此相关的错综复杂的综合存在。人文文化教育和科学文化教育并不对立。人文文化是科学文化的导向,科学文化是人文文化的基础。文和理本来就是相辅相成、交叉融合的,文史哲是文化,理工农医生也是文化。理工农医生具有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她同样能给予人思想和灵魂,能激发人的奋斗志向、奋斗精神。那种认为只有文史哲才有文化内涵,才能培养人文素养,而理工科只是物质载体,与培养人文素养无缘的观点是片面的、错误的。

现在的一些事,往往是看对了病,开错了药方。人文精神的缺失是客观现实,是我们社会肌体病患的一种,其根子不在“重理轻文”。其实,不仅仅是人文精神缺失,科学精神、民主精神、法制精神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缺失。对“病因”缺少深刻的认识,就很难开出有效的治疗处方。如果认为,多读几本文史哲书籍,多读几本红色经典著作,多读几本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或者积极倡导进行经史子集的“国学”研究、恢复“儒学”传统,大搞尊孔祭孔活动,就能够树立、培养人文精神,那只是圉于书斋的“精英意识”。因为提高人文素养、培养人文精神是社会性的大众行为,不是某个行业因学科性知识缺陷而进行的填漏补差。文史哲知识并不等于人文素养,人文知识教育并不能代替人文精神培养。我国很多少数民族具有敬畏生命、珍爱自然的优良传统,这种可贵的人文精神既不是文史哲浇灌的,也不是理工农打造的。从某种意义上讲,有没有人文精神,与学习文史还是学习理工并没有必然的直接的关系。饱读文史哲经典的人,不一定就有人文精神,在理工类行业创造出辉煌业绩的人不一定就缺乏人文精神。水利专家黄万里教授,是始终在旁观皇帝新衣的人,他始终坚持科学、捍卫真理;中国宇航事业的火箭之父钱学森大师,从不居功骄傲、从不趋炎附势、从不哗众取宠;他们不依附于权威、不取悦于大众,通过自己的独立人格、自由思想,体现出了崇高的令人敬佩的人文精神。而有些一天到晚谆谆教导别人要有人文精神的人,自己却没有人文精神。诸如鼓吹“小康社会就是小车社会”的某些精英们,头脑里、心目中根本没有草根阶层贫穷困苦的现状,没有国家和民族的苦难记忆,他们的身上能够体现出什么人文精神呢?还有些社会科学的精英们,自觉地与权贵们沆瀣一气,对政客文化、低俗文化、无赖文化、商业文化、美女文化大加吹捧和赞扬,实际上成了人文精神沙漠化的帮凶。

人文精神的缺失,与整个的大环境有关。教育作为社会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它与政治、经济、科技、文化、人口、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发展密切相关。我们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给青少年提供的知识观、价值观、人生观,已经有很多被扭曲的不健康的东西。那些掌握着各种权柄居于庙堂之高的一些“大人物”又给我们的青少年提供了什么榜样呢?当举目可见、道德堕落张耳可闻时,人文精神的丧失必不可免。现在,我们深切地感到,在我们的社会环境中,缺乏对社会正义的良心和责任、缺乏对弱者的同情和关爱、缺乏对生命的珍惜和敬畏、缺乏对自然的热爱和保护、缺乏对道德的遵守和宏扬的人和事经常出现,这些人文精神的缺乏和丧失状况,不仅在青少年中普遍存在,在有人群的地方都普遍存在,特别是在社科领域中以人文专业为己任的掌握话语权的一些学者身上也频频凸现。这就值得我们去反思、去探究。对这种社会性的人文素养危机,把其归根于“重理轻文”,只能遮蔽和掩盖问题的实质,对培养人文精神于事无补。

人文科学的缺点范文第6篇

【关键词】 教育与教学 理论研究 特点 问题 建议

Abstract

In the first place, this thesis specifically points out basic features of thesis writing and research in the field of teaching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in TV broadcast system, then it analyzes those problems and disadvantages, and finally author puts forward some assumptions and suggestions.

Key words:

education and teaching, theoretical research, features, problems, suggestions.

电大系统应当加强教科研工作中的论文写作与课题研究,对此业内人士早已达成共识。目前值得我们深入探究的问题是:目前整个电大系统教科研工作中课题研究与论文写作的基本状况如何?如何结合电大自身特点来开展教科研工作?鉴于上述情况,笔者斗胆拾遗补缺,仅对上述二个问题发表个人一些粗浅的看法与建议。

电大系统在课题研究与教科研论文方面的某些基本特点

由于电大系统的组织建构与办学宗旨有别于普通高校,再加上电大系统的教师知识、能力结构比较复杂,所以电大系统院校的课题研究与论文写作也有自己的一些特点:

1、一枝独秀

从中央到地方各级电大从事现代远程教育已有二十多年历史了,积累了相当丰富的远程教育教学经验;有了这样的实践基础,再加上《中国远程教育》多年来不懈的努力与探索,《中国电大报》的新近辅佐,应而使电大系统在国内远程教育研究这一领域内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关于这一点业内人士早已达成共识。

2、有广度但缺少深度

电大系统各级各类学校具有点多、线长、空间活动范围大这样一个特点。正是这样一种特点为电大系统的各级各类学校提供了“丰富的创作源泉”。这是其一。

由于种种原因,在基层电大,一个教师往往要教好几种不同门类的课程;一个教师很难长久地钻研一门课程,教师多为“杂家”,而非“专家”。正是由于这样一种教学特点,决定了基层电大的大多数教师所具有的知识、能力结构有广度而缺乏深度。这是其二。

电大教师成员的知识、能力结构比较复杂,非科班出身的教师也占有一定比例。电大的师资力量与部级普通高校师资力量相比确实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正是由于这样一种师资特点,决定了电大教师在论文写作与课题研究方面有广度但缺少深度。这是其三。

总之:由于上述客体与主体二方面的原因,使得电大系统的教师在教科研论文与课题研究方面有广度(论文、结题报告品种繁多、涉及面广)、但缺少深度这样一个特点。毋庸讳言作为地方高校的电大系统各学校,除了远程教育这块世袭领地而外,几乎没有什么可以值得夸耀的地方了.

3、少一点学院气,多一点山野气

自古以来中国的画坛就有学院派与山野派这一说.尽管这两派互不服气,互相争斗了一千多年,然而正因为有了这样的争斗才造成了今天我国国画画坛的繁荣景象。如果把国家重点高校的教科研成果比作是学院派的杰作,那么电大系统学校在这方面的成果则是明显的“山野派”的作品。

中国人历来就是喜欢讲正宗、讲名门的;所以在不少人的心目中电大不是正宗的大学……。也许是这个缘故,因而电大系统的学校往往多了一点“山野习气”。电大系统学校的这种“山野之气”;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1新、2快 3土

所谓新:就是电大系统的教科研论文与课题研究有许多来自教育、教学的第一线,因而能及时捕捉到教育与教学实践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细细想来电大系统的比普通高校体制灵活,再在加上电大本身就是贴近社会办学,因而能引来源头活水,搞出一批富有新意的教科研论文与课题研究。

所谓快:就是电大系统的教科研论文与课题研究从命题到出成果的周期较短

周期较短的主要原因有两条:其一:电大系统的教科研论文与课题研究大都是当作一项任务来完成,过度追求数量,而相对忽视了质量,所以能较快地拿出教科研成果,其二:电大许多教师较少有学究气与八股调,没有那么多的清规戒律,因而面对论文写作与课题研究或多或少有那么一点“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创劲,所以能及时地投入到工作中去、

所谓土:就是电大系统的教科研论文与课题研究比较贴近社会生活的实际,比较贴近教育、教学实际。实践性、应用性较强的论文与课题研究多,而纯学术性的论文与课题研究则相对较少。

土的原因是电大系统能贴近社会生活办学,再加上电大教师成员的知识、能力结构比较复杂,非科班出身的教师也占有一定比例,所以显得有点“土气“。

综上所述:电大系统的教科研论文与课题研究方面的基本特点是:1、一枝独秀(远程教育)、2、有广度(论文、结题报告品种繁多、涉及面广)、但缺少深度(缺少在国内外有影响的高质量论文,缺少有重大实践指导意义的课题研究)3、具有“山野习气”——新、快、土

二、电大系统在教科研论文与课题研究方面的某些问题与不足

(1)、课题研究与教科研论论文上的“偏颇”

其一:纵观中央电大及各地电大学报的文章,及各种课题研究,呈现出以下几种“偏颇”

课题研究与教科研论文宏观的比较多,微观的比较少;从理论到理论的文章及课题研究多。真正有理论意义与实践指导意义的文章及课题研究少

(2)有不少课题研究与教科研论文脱离我国国情。往往立足于沿海发达地区几个大城市的有关高校,脱离了我国中西部电大的教育实践,脱离了我国大多数基层电大的教育实践,电大系统的课题研究与学术理论文章可谓洋洋大观,但凭心而论真正能起到指导远程教育实践的课题研究与学术理论文章又有几何?务虚、清谈者居多!这是不容置疑的事实。。

(3)在现代远程教育领域内,较多推介、研究、总结中央电大、省电大所撰写的理论研究以及教育、教学实践,而较少推介、研究、总结基层电大的理论研究及教育、教学实践。实践证明:中央电大、省电大与基层电大的理论研究与教育、教学实践与基层电大的理论研究与教育、教学实践有较大的不同。许多中央电大、省电大所撰写的理论研究以及教育、教学实践的文章,也许比较符合这两级电大的实际情况,然而一旦放到基层电大,那些理论研究成果与实践经验也许就并不那么适用了。

在远程教育理论研究领域,应当充分认识到建立中国特色的现代远程教育的理论体系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应当把建立起中国特色的现代远程教育理论体系作为我国远程教育理论研究的战略目标之一。(此点另外撰文论述)

(4)教科研论文及课题研究中教育管理、教育方法类内容几乎占了大半个江山。不是说教育管理、教育方法类内容不属于教科研工作的范畴,但过多的偏重于管理类论文不能不说是一种缺憾。

(5)我们不得不承认电大系统学刊中纯学术论文相对偏少,比较缺少某个具体学科的学术理论建树,这是一种值得引起我们注意的倾向。

2、缺少教科研活动的学术理论氛围

从客观上讲,各级各类电大教学任务繁重,从领导到教师实在是抽不出更多的时间与精力来开展教科研工作。目前电大系统大多数学校的教科研活动大多是为了完成上级任务而已,并没有真正把教科研工作当作我们电大各项工作的先导,并没有真正站在电大发展的战略高度来思考这些问题。

此外由于电大系统内部缺少完善的教科研活动的交流机制与必要的人文传统,所以电大系统的学校相对缺少教科研工作的专项内部交流,(同级、同类学校的横向交流则更少)。还有电大系统的各级各类学校相对封闭,缺少与地方高校的教科研活动的交流。

从主观上讲,不少电大教师并未真正从思想上认识到教科研工作的必要性与重要性,既使有不少教师也在搞课题、写论文,但大都是为了评职称需要,一旦职称到手,大多数教师便“刀枪入库、马放南山”。总之,由于种种原因,目前电大系统的大多数学校还缺少一定教科研活动的学术理论氛围。

3、缺少相应的保障机制与必要的激励机制

在电大系统教师当中确有一批想潜心搞点学术理论与课题研究的人。但由于电大系统的许多学校(特别是基层电大)缺少相应的保障机制、必要的激励机制;没有充分提供给他们施展自己拳脚的舞台,因而他们的学术理论与课题研究有相当一部分是以散兵游勇状态各自为战。还有电大系统的许多学校仅仅把教科研工作当作一种软任务,甚至当作一种点缀。不少学校教科研系统的活动经费相对短缺,独立性不强;难;缺少完善的、必要的奖励措施;凡此种种都影响与制约了电大教师开展教科研工作的积极性.

以上3点可以视之为目前电大系统在该方面的问题与不足。

三、关于电大系统教科研工作的若干设想与建议

鉴于上述实际情况,笔者认为:

1、 思想上高度重视

当前衡量与评判一所普通地方高校的教学质量与社会声誉,基本上可以归纳为以下五种观点:

①、发展论:即教学规模是否逐年扩大、招生人数是否逐年增加。

②、考试论:即以考试成绩与毕业率、合格率、优秀率等作为标准。

③、软件论:即以有多少高级职称的教师、有多少学术论文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

④、就业论:即以毕业生的就业率作为衡量与评判标准。

⑤、历史论:即以学校的历史地位与作用作为衡量与评判标准。

笔者认为:衡量与评判一所电大的教学质量与社会声誉应该是以上五者的辨证统一,而不仅仅是其中的某一项。每一所电大的学术论文的量与质,既是这所学校教学质量与社会声誉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这所学校的文化思想底蕴的最主要的特征。建议学校的有关领导和主管部门应充分认识到以上这一点,并把它作为丰富学校的文化思想底蕴,提升学校的文化思想品位的大事来抓,我们才可能把电大的教科研论文及课题研究工作搞好。

2、 要继续发挥自身的优势与长处,打出自己的品牌。

首先电大系统应保持远程教育(包括多媒体传播技术方面)在国内领先的优势,继续巩固与发场电大系统的教科研论文及课题研究 “门类繁多”、实践性强的特点,努力使电大系统的教科研论文及课题研究打出自己的品牌。

其次:应当提倡“统一规划、分工协作。”

在教科研论文及课题研究这个问题上,电大系统再也不能搞各自为战、四面出击。笔者认为在这个问题上应采取“集中兵力打歼灭战”,的战略方针。本人建议在中央电大统一部署下,以省级电大为基地,一个省级电大主攻一、二个专项学术研究,(不是以往课题研究),如:某某省级电大主攻开放教育与多媒体传播技术,某某省级电大主攻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及相关的人文学科……。这样几十个省级电大通过若干年的努力,(包括其下属的地市、县市级电大)可以使其研究的项目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上述设想与建议并非天方夜谭,只要电大各级领导能高度重视、长抓不懈、持之以恒,相信通过各位有志之士的共同努力奋斗,相信用不了多久就一定会有一批研究的项目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3、争创特色学刊

为了适应上述需要,各地的省级电大学刊要进一步落实二00五年电大学报海南会议的精神,努力打破思维定势,重新考虑、确定自己办刊思路与方针,创出自己的品牌来。各地的省级电大学刊应当在统一规划、独立自主的前提下,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与长处,突出各自主攻的项目与内容,争取办成一批在国内享有一定声誉,面目各异的特色学刊。

4、 以教科研工作为先导,为创建特色学校而努力

首先,我们应当本着“经世致用”的原则来对待如今的教科研工作。教科研工作并非空洞的、抽象的教条,更非昔日之玄学。当代的教科研工作直接或间接的都具有一定的功利性与实用性,各级领导应从宏观的角度来重新审视教科研工作与电大发展的战略关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将教科研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历史高度来认识。

笔者认为:各级各类电大应将开展教科研工作作为开设特色专业,建立特色学校的契机与前提。我们只有站在这样一个战略高度,在具有一定功利性目的的驱动下,我们就比较容易调动与发挥各级各类电大开展各种教科研工作的积极性,并保证其持久性。我们只有将教科研工作与开办特色学校这二者结合起来通盘考虑,我们电大的教科研工作才会有强大的原动力,顽强的生命力。

5、建立较为完整的政策保障机制

中央及省级电大应该制订出一系列指导性的保障措施与激励机制。例如:应明文规定:电大系统有关学校应当每年有一定量的走出去、请进来。电大系统各级各类学校应当加强内部交流,(特别是横向交流),每年至少召开一次有关研讨会,客观而公正地奖励优秀论文。又如:电大教师及专著应视其发表的级别与篇幅,予以适当补助与奖励。此外还要对在学术理论研究上做出较大成绩与贡献的教师应予以表彰与奖励……。电大系统的各级各类学校应采取相关的保障措施与激励机制,鼓励学术理论研究成果推广并应用到教学实践中去。总之,这些保障措施与激励机制是搞好教科研工作的重要保证与必要条件。

上述五点设想与建议尚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可以作为电大系统有关领导及教科研部门的一种参考。

抛砖引玉之作,期盼引起有关人士的关注与重视。

[参考书目]

丁兴富 《远程教育学》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11

陈东 《开放教育》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1/1

职业技术教育编辑部 第五次推动《职业技术教育》 2004\6

人文科学的缺点范文第7篇

1.基础较差

在中学阶段学习中,学生虽经历了无数次写作训练,但部分学生“重理轻文”,始终对写作不感兴趣,不爱写、不会写,甚至厌恶写。所以,学生的语言能力就没有过关,读书不成句,写作体裁不分,缺乏语言组织能力,条理不清,文义颠倒,词不达意,错字连篇,标点乱用。

2.心态浮躁

随着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的影响,人心浮躁,阅读日益市场化、快餐化、平面化,社会语言环境对大学生提升汉语表达水平的不利因素越来越多。很多学生缺乏语言规范意识,误将一些不伦不类的垃圾语言视为时尚,乐此不疲,形成阅读、写作、文化鉴赏水准下降的恶性循环。

3.缺乏引导

个别专业虽然开设大学语文课,在教学方法方面只以讲授为主,教法呆板,学生大多无兴趣可言,缺乏写作引导,学生无须写,教师无须改,绝大多数学生缺乏外在动力。

4.认识缺失

从学校领导到任课教师,对大学生的写作能力缺失问题没有足够的重视,缺乏全面认识,致使高职院校语文和写作教学形成大面积空白,尤其是医学院校,学生面临繁重的专业课程,无暇顾及其他课程,医学应用写作教学就更无法开展。

二、提高大学生写作能力的对策

1.切实提高认识

高校写作教学正面临许多困境,只重视学生专业课教学,对大学语文或写作课程能不开设的就不开设,不得不开设的只列入考查课或选修课。而高职高专院校全面强调学制短、专业课程重、教学的实用性强等,更把写作能力的培养抛在一边,不仅不安排课堂教学,甚至连选修也无缘进入,这不能不说是大学生写作能力缺失的主要原因。

2.建立大写作理念

大学是学生走向社会的最后一站,不管哪个学科,在社会运用中都涉及写作问题。如果各学科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语言规范、书写规范,层次清晰,内在逻辑性强,并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提高语言和书面表达能力,在批阅学生作业、笔记、论文、考卷、调查报告时,都能从规范的写作意识方面去要求,形成一种齐抓共管的局面,那么学生整体的写作素质会有极大的提高。

3.多渠道搭建写作平台

写作是一门实践性强的学科,高校要积极构建多样化的校内外写作实践平台,将写作与生活和社会实践活动结合起来,通过校内外各种文化和社会活动的开展,为学生提供锻炼写作的机会,最大限度地激发其写作兴趣,培养其写作能力。

4.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

现代医学模式中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交叉融合的趋势日益显现,医学是“仁学”也是“人学”,医学中的艺术性、道德性日益增强,这必然要求未来杰出的医务人才,不仅具备精湛的医疗技术,而且具备医学、心理学、社会学、伦理学等多方面的知识储备和深厚的人文精神底蕴。

5.结合专业特点培养应用写作能力

人文科学的缺点范文第8篇

关键词:科学精神 人文精神 科技管理体制 教育行政化

中图分类号:C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03-030-02

2005年总理在看望著名物理学家钱学森时,钱学森曾发出这样的感慨:回过头来看,这么多年培养的学生,还没有哪一个的学术成就能跟民国时期培养的大师相比!钱学森认为:“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1}“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个著名的“钱学森之问”让我们一次又一次地反思中国高等教育的问题究竟出在哪里,究竟什么是科学精神,中国学术界缺乏科学精神的症结究竟在哪里。

一、科学精神的内涵

科学精神是人们在长期的科学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共同信念、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的总称,是指由科学性质所决定并贯穿于科学活动之中的基本的精神状态和思维方式,是体现在科学知识中的思想或理念。它一方面约束科学家的行为,是科学家在科学领域内取得成功的保证;另一方面,又逐渐地渗入大众的意识深层。“科学精神是科学研究者进行科学研究、获得真理所需用的精神素质的总和,包括求真精神、创新精神、批判精神和宽容精神等。”{2}

1.求真精神就是实事求是的精神,追求真理的精神。求真精神是科学精神的核心和内核。求真精神首先是对真理的热爱,对真相的探求,对事实的尊重,对规律的求索。一个具有求真精神的社会,绝对不会产生“亩产三万斤”的神话,绝对不会在舆论中出现有违常理的言论,绝对不会因为某些人或者某些事与既定的原则与观点不一致而遭到屏蔽,绝对不会因思想和言论危及了强势群体的利益而将其锒铛入狱,也绝对不会允许那些言行不一、满口谎言的人将自己的谎言不断地演绎下去,而公众却无可奈何,放任这种现象的存在。一个有求真精神的社会应该是一个热爱真理,尊重事实,信息公开,谎言难以藏身的社会。人们可以最大限度地表达他们的所思所想而不会为了各种各样的压力去做一些毫无意义的事,说一些言不由衷的话。

2.创新精神是指科学研究者超越前人的认知、提出新的科学真理的精神。具备创新精神就要具有能够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信息、技能和方法,提出新方法、新观点的思维能力和进行发明创造、改革、革新的意志、信心、勇气和智慧。创新精神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现代人应该具备的素质。创新精神提倡独立思考、不人云亦云,并不是不倾听别人的意见、孤芳自赏、固执己见、狂妄自大,而是要团结合作、相互交流,这是当代创新活动不可少的方式。创新精神提倡胆大、不怕犯错误,并不是鼓励犯错误,只是强调错误是科学探究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创新精神提倡不迷信书本、权威,并不反对学习前人经验,任何创新都是在前人成就的基础上进行的;创新精神提倡大胆质疑,而质疑要有事实和思考的根据。

3.批判精神是指科学研究者不崇拜任何事物,不把事物神圣化,时刻保持对现实事物和已有理论的批判。所谓批判,其实就是站在一个更高的层面上,对历史或现实作甄别和审视,对人或事进行分析和解剖,以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批判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发展,批判的着眼点是广阔的未来。批判的充分必要条件,是思想、人格和精神的独立,因此批判所引申出来的丰富内涵和积极意义,便远远地大于批判本身。实际上不管你承认与否,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发展就是一个宏大的批判过程。对批判所持的不同态度和包容性的大小,几乎可以说决定一个人、一个民族和一个国家的发展趋势。

4.宽容精神是指科学研究者对任何事物和任何理论所具有的一种宽容的态度。宽容即允许别人自由行动或判断,耐心而毫无偏见地容忍与自己的观点或公认的观点不一致的意见。宽容是最美丽的一种情感,宽容是一种良好的心态,宽容也是一种崇高的境界,能够宽容别人的人,其心胸像天空一样宽阔、透明,像大海一样广博深沉。宽容精神要求研究者善于发现不同理论观点中包含的真理成分,给真理和谬误的判定留有余地,允许研究者犯错误,对不同理论观点采用摆事实、讲道理的方式进行理性的说服。

二、科学精神缺失的原因分析

建设创新型国家,弘扬中华民族的先进文化,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注入持久的动力,需要我们正视科学精神的作用,努力营造科学精神恢复和发展的良好环境。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们首先必须对科学精神缺失的原因进行系统的分析,以期找到症结的所在。

1.功利主义的科学观。功利主义英文为utilitarianism,又译为功用主义或乐利主义,是一种以实际功效或利益作为道德标准的伦理学说。功利主义科学观强调科学的工具价值、技术价值和功利价值,是推动科学进步,促进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强大而持久的动力,使得现代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广泛应用成为可能。但是功利主义科学观也有着消极的影响。“功利主义的科学观注重科学技术的经济价值而忽视科学技术的生态、伦理和审美价值。”{3}具体表现在国家的科学政策偏重于应用性规划研究,对基础性探索研究重视不足。在这样的国家科技环境下,某些科技工作者在许多不正当的物质享受、权力诱惑前,出卖了自己的科学良知,导致科学精神的逐渐流失。

2.人文精神的缺失。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在对人的尊严、价值和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科学精神以人文精神为导向,人文精神以科学精神为基础,”{4}离开人文精神的指引,科学精神必将逐渐失去方向。

近代以来,随着西方科学技术对我国社会发展的影响,工具理想逐渐取得了相对人文精神的胜利,成为一种普遍的价值观念,从而导致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在我国教育科研体系中的相对分离。研究表明,人文精神的缺失是当前科学精神缺失的又一个重要的原因。高校尤其是理工类院校片面追求科学理论的学习、科学技能的培养,忽视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成为大学生缺乏科学精神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高校应当重视大学人文素质的培养,繁荣校园文化,全面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为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3.现行科技管理体制的弊病。在国家实力越来越取决于科技竞争的时代,为了提升国家竞争力,当今世界各国都在努力构建国家创新体系,科技管理体制作为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基础,对于促进科技事业的快速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然而,目前我国科技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比较突出,明显制约着国家科技创新目标的实现。

科技工作者作为个体社会人存在,很容易受到外在科技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当前我国的科技考评制度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缺乏合理的科学评价体系和办法,缺乏良好的监督和制约机制,更缺乏学术民主和学术争鸣的学术氛围。无论是发表文章表达自己的观点还是项目申请从事科研,无论是获得工资待遇还是争取科研经费,都受到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威的支配。现行科学管理体制的弊病已经成为提升我国科学精神环境的现实障碍。如何改革我国科技管理体制,建设良好学术环境,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理论与实际问题。

4.教育行政化的影响。20世纪50年代初奠基的我国大学教育体系从开始就偏离了大学独立、学术自由、教授治校等基本的大学精神,突出的表现就是教育行政化。大学不是或不完全是现代意义上的大学,而是“政府的行政体系在大学系统内的延伸”。{5}教育行政化对国家科学精神的影响可谓深远,教育行政化事实上造成了一种教育系统的结构性腐败,其所造成的危害不是个别现象,而是教育行业的普遍现象。一代又一代的大学生在行政化的教育环境中被熏陶和培养,造就了他们趋炎附势、缺乏独立精神的品性。大学的功能就是科学以及科学精神的传承,包括教学和科研两项主要的工作。现有大学的管理体制体现出浓厚的行政化色彩,将大学的教师和管理人员按照行政级别的层次进行了严密的划分。一方面,学术可以而且往往向官僚转化;另一方面,官僚则希望不断获得学术从而更好地获取和巩固优势的地位。这样的大学环境与当前的科学管理体制衔接在一起,为功利主义的科学观提供了成长的土壤和表演的舞台,逐渐将人文精神丢弃,逐渐和科学精神背离。

三、结语

科学精神具有丰富的内涵,包括求真精神、创新精神、批判精神和宽容精神等基本的内容,是一个国家和民族不断前进的智力基础和动力源泉。随着我们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随着改革开放不断向深层次、宽领域扩展,我们对科学精神的需求越来越强烈。但是科学精神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需要整个国家和民族的重视,也需要整个国家和民族的努力。不改变现有的教育行政化格局,不重视人文精神的培养,不改变功利主义的科学观念,不建立有利于科学精神形成和发展的科技管理体制,科学精神在我们这个国家依旧会是海市蜃楼。

注释:

{1}李陈筛.从政府与大学关系之视角试解答“钱学森之问”[J].淮海工学院学报,2011(14):11-13.

{2}王金福.论科学精神[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5):4-7.

{3}石松.当代中国大学科学精神的缺失及其重构[J].中国农业教育,2010(5):33-35.

{4}庞强强.试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J].出国与就业,2010(5):89-90.

{5}黄俊伟.过去的大学和现在的大学[M].北京:群言出版社,2011.

人文科学的缺点范文第9篇

人文精神缺失的原因分析

大学生人文精神缺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教育自身的因素,也有社会因素。

1.校园文化氛围的淡薄

缺少丰富人文精神的大学很难形成自己独特的文化,也很难成为一个有强大社会吸引力的学术堡垒。人文精神通过对师生的思想、信念和品德的感染塑造着身处于其中的每一位成员,并且赋予他们以大学独有的文化品格;同时,师生们敏感的创造力、丰富的心灵和高尚的道德品质又逐渐使大学形成稳定而鲜明的大学精神。大学人文精神主要是通过大学浓厚的文化氛围得到的。但是,目前我国大学越来越多地将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定义为各种校园工程的建设和硬件的完善,在师生们工作和学习的环境越来越好的时候,却没有人关心他们的精神世界如何,心灵和品行怎样。对思想和精神的忽视是影响大学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表现。

2.“重科技,轻人文”观念的影响

很长一段时期以来,在社会上存在着一种轻视人文学科的风气,在大学教育中则存在着一种“重科技、轻人文”和“重专业、轻修养”的倾向。目前大学生的学习和就业带有强烈的功利意识,学校在教学与管理中又有意无意地跟随学生需求,偏重学生专业技术的教育,忽视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

科学技术促使社会的物质文明迅速提高,但在人类社会进入新阶段的背景下,深层价值系统却不断地趋于解构和消亡,生存和生活、生产和消费、情感和思维,似乎都被技术力量所支配,科技理性权威的增长及高科技要素已经影响着人或人性的全面发展,维护信仰的人文品格日益疏淡,自我反思的能力日益削弱,传统文化和价值观日益被冷落。

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学科分化与扩张愈演愈烈,人文学科的领地日渐狭窄,学问普遍的科学化和功利化,人文学科的地位进一步下降。重视培养专业人才的教育体制,人为地造成了科学与人文之间的疏远和隔绝;自然科学自诩的道德中立,使得很多科学家心安理得地拒绝人文关怀。在这种背景下,大学培养出来的人,很多人心理素质差,社会适应能力弱,对人类的终极价值缺乏思考,对宇宙、自然缺乏敬畏,残害动物、损害同类甚至摧残自己的事时有发生。

3.商品意识“泛化”的冲击

商品大潮的冲击,在文化领域甚至整个社会造成一种人文精神的失落。由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人们还摆脱不了物质利益的制约,抵制不住商品、金钱的强烈诱惑,这为商品意识的四处蔓延提供了一定条件。极端的商品意识把人的关系变成以利益为基础的交换关系。若把人的交换关系普遍化,人们之间的关系就会变成单纯的功利关系、金钱关系,人的社会关系失去其完整的、丰富的内容。商品意识的“泛化”将导致价值观金钱化,社会责任感缺乏,文明滑坡等现象,导致大学生拜金主义、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盛行。长期下去,就会导致一些人在物质财富逐渐丰富的同时精神上却日益贫穷,人文精神缺失。

4.不良社会风气的冲击

市场经济带来了利益格局的多样化、分散化,加上对外开放后大量西方腐朽思想和文化思潮的涌入,使得我国社会生活领域中出现了多种价值观、道德观相互交错、相互摩擦碰撞的局面。这对于需要复杂、情感丰富而不稳定、崇尚个性而适应新环境能力较差的大学生群体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一些青年从自己所信奉的价值观、道德观出发去选择自己的行为,对社会所提倡的共同价值观采取否定态度,从而为高校人文精神教育的开展及强化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大学生缺少基本的人文素质,具体表现为文化底蕴不够丰厚,勇于挑战的意识不强,缺乏积极乐观的心态等。

一些不良的社会风气使情绪变化明显、逆反心理较强、尚未完全成熟的大学生信仰迷惑、精神空虚、价值标准混乱、行为失范。在缺乏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引导的情况下,对怎样做人、怎样处事、怎样正确进行自我定位和评价等重大问题难以明确判断。于是,思想混沌状态的部分大学生中开始出现“拜金主义”“金钱万能论”“个人主义”等恶劣倾向,进而产生各式各样的心理和生理问题乃至严重的社会问题。这些现象和问题的产生,既是人文精神教育被弱化的结果,同时又会严重影响到高校人文精神教育的实施。

二、加强大学生

人文精神培育的对策分析

以上诸多因素的影响使当前大学生人文精神的缺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功利性较强,缺乏长远的眼光和责任意识;不重视个人修养与品德的提升,缺乏爱心和公德心;缺乏敬业与团队合作精神;特立独行、自视清高成为许多大学生的处世哲学。加强人文精神的培养已刻不容缓,当前,加强大学生人文精神培养应重点做好以下几点工作。

1.重视“两课”教学

“两课”即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道德修养课,“两课”教学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两课”教学具有抽象性、长期性和艰巨性的特点,从表面上看来比较虚、比较难出成效,造成有些目光短浅、急功近利的干部没有真正重视“两课”教学,助长了高校校园中功利主义的流行,导致了人文精神的失落。

通过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马列主义、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教育,“两课”教学可以引导和帮助青年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庄严的道德感、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健康的人格和鲜明的个性意识,以及坚韧不拔、开拓进取的人生态度,进而确立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而奋斗的政治方向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追求。

2.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

第一,大学在课程设置中应增加人文科学课程开设的比重,将人文知识内化为学生知识体系的一部分,以培养身心和谐发展的完善的人。第二,在规划校园环境建设时,应注重建设具有浓厚人文氛围的校园景观,建造一批具有特色的人文景点。第三,积极倡导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陶冶学生情操。学校要开展形式多样、主题鲜明的人文讲座、科技文化艺术节等活动,努力营造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培育优良的校风,发挥其对大学生潜移默化的教育和塑造功能,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精神品格。第四,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社会本身就是一个大课堂,也是人文教育的好场所。学校要积极创造条件,让广大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将人文教育融入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之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增强适应社会的能力。

人文科学的缺点范文第10篇

目前,尚未确定科技新闻的定义。但国内大多学者认为,科技新闻是有关人与自然关系及科技发明的报道。通过科技新闻,人们能够及时了解最新的科技成果,掌握科技最新动态和最新发现。通过新闻,人民群众还可见证科技成果的诞生。科技政策、科技人物和科技成果等,是科技新闻报道的主要内容。科技政策多与国家对科技活动的发展策略及管理有关,强制性和指导性是科技政策类新闻的主要特点,具有保障、规范和监督科技活动的作用。科技人物是以重大科技成果人物事迹为中心,介绍科技人物的主要事迹,弘扬其工作业绩,并传承其刻苦钻研、无私奉献等精神。科技成果是以科技调查、研究和实验为主,展示科技成果整个研发过程。 

2  科技新闻传播准则 

鉴于科技新闻的特殊性,科技新闻传播准则包括以下三点。 

2.1  知识性 

科技事件是科技新闻报道的主体,其内容多以大量的科技知识为主,假如不能充分了解相关知识,致使新闻报道缺乏真实性,极易误导人民群众。因此,在报道科技新闻时,要充分掌握科技新闻中的科技知识,客观、准确地反映当今最新科技成果,确保科技新闻的真实性和有效性,防止夸大新闻内容。在报道过程中,既要注重新闻的实效性,又要保证新闻的权威性,从而确保科技新闻的可读性。 

2.2  科学性 

由于科技新闻的特殊性,因此必须保证科技新闻内容具有科学性。一旦科技新闻科学性缺乏,就必将导致其失去意义。科技事实作为科技新闻报道的重要内容之一,要保证其具有科学性和逻辑性。科技新闻对群众的舆论和认知具有引导作用,要有充足的科学依据为报道内容提供保障,从而保证科技新闻具有正确的引导作用。 

2.3  规范性 

科学研究中存在诸多的专业术语,报道科技新闻时,禁止随意使用其他词汇进行描述,防止出现对科技技术最新研究成果的曲解,因此,必须使用专业术语报道科技新闻。 

3  科技新闻传播存在的问题 

3.1  科技新闻传播真实性缺乏 

科技成果需通过权威鉴定及同行评议才可进行报道,但就科技新闻记者而言,多数记者缺乏对科技新闻的正确理解,而且记者专业大多是体育、中文、新闻、经济、政治和历史文化等,缺少对科学技术基础知识的认知,在采访过程中,尚未充分把握科学事实的本质,就开始撰写新闻。撰写过程中,难以发挥自身的想象力,描述科技事物时,引用大量数字,导致科技新闻变得枯燥无味。对科技人物报道时,过于夸大对人物事迹的赞赏,从而导致科技新闻传播缺少真实性。 

3.2  缺少人文关怀 

目前,科技新闻报道方式及手法正在不断转变,从而保证传播效果的最大化。同时,科技新闻报道也越来越注重人文关怀,但就目前科技新闻传播而言,仍缺少人文关怀。新闻传播缺少人文关怀,是指科技新闻主体内容具有较强的集中性,大多以宣传和政策为主,传播方式较为单一,使用专业术语过多,不利于读者阅读,而且传播形式较为呆板,缺少与读者间的互动,从而导致科技新闻传播缺少人文关怀。 

3.3  真伪科学共存 

政治和科学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大多数科技新闻工作人员,把政治和科学作为独立的两者,报道科技事件过程中,仅注重科技方面的报道,缺少与政策、政治及全局的联系,致使真伪科学共存。由于科技新闻工作人员,难以对真伪科学进行鉴别,导致科技新闻在传播过程中,错误引导人民群众的认知和舆论,给社会稳定带来严重影响。 

3.4  夹杂虚假广告 

有些工作人员为了引起社会的高度关注,对某项科技成果进行独家报道,然而,在这种急于求成的心理影响下,致使出现假科技新闻。部分企业利用人们相信科技的心理,大量提升产品科技含量,制造虚假地科技广告,以获得更多人民群众的信任,从而谋取更多的经济利益。随着广告市场竞争越来越严峻,传媒企业降低了广告质量的要求,未按照严格的法律法规,谋取更多的广告份额,同时也未严格审查广告的可信度及真实性,致使科技新闻在传播过程中,出现虚假广告,影响了人们对科技技术的了解和掌握。 

3.5  传播方式过于统一 

一般情况下,科技新闻传播分为国内传播和国外传播。但目前,科技新闻在传播过程中,无论是国内传播,还是国外传播都采用同一种传播方式。由于各国文化存在差异,相同的传播方式,存在不同的理解,导致传播效果适得其反。 

人文科学的缺点范文第11篇

关键词:高职高专;科研工作;调查分析;对策

一、一组数据引发的思考

《中国高教研究》曾对2000-- 2006年在14家(2000--2002年是11家)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的高等教育科研论文进行了统计。其中, 2006年全国1 147所高职院校中(截至2006年5月1S日)的有 104所,占同类院校的9.07%,占全国普通高校的5.61%;总数 194篇,占高等学校论文总数的 6.17%。2006年国家首批重点建设的 28所示范性高职院校中,只有10所院校发表了36篇论文,在所有被统计论文中的贡献率仅为1.14%。这些数据与全国高职院校在普通高校中占61.87%的比例是极不相称的。当然,高职在各类刊物上发表的各类论文以及其他方面的科研成果尚未见到全国性的统计数据,但从以上结果以及作者所做的区域性调查情况来看,高职院校科研情况确实不容乐观。那么,究竟是何因素制约着高职院校科研工作?本文在调查的基础上做了些思考与分析。

二、高职院校科研情况分析

根据对苏南地区部分高职院校的调查发现,影响高职院校科研工作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种。

1.思想认识问题

(1)对科研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有失偏颇。在高职院校,把科研工作看做是为评定职称而发表几篇文章、为提升职务而积累一点资本而采取的一种途径的现象还比较普遍。至于科研提升教学质量,促进教师队伍建设,带动学校综合实力增强,推动社会科技进步等思想是第二位的,甚至是很弱的。由此导致高职院校科研气氛不浓、风气不正、水平不高、成果不多,急功近禾慨象严重。

(2)对教学与科研关系的认识存在偏差。高职院校的领导和教师对教学和科研的关系众说纷纭,常有几种观点:一是教学主导观(占46%),他们认为高职院校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地方,教学是中心工作,这类学校既不具备搞科研的条件,也没必要花很多时间去搞科研;二是教学科研并重观(占37%),他们认为教学与科研是高等学校的重要职能,是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关系,因此高职院校的教学与科研要同步发展,齐头并进;三是科研主导观(占17%),他们认为高职院校既然是高等学校,就应该以科研促进教学,用科研带动发展,科研水平是高职高专院校办学水平的标志。其实,没有科研的教学就像无源之水,教学质量难以提高;忽视教学搞科研,则偏离了高职院校的办学方向。

(3)对科研工作的信心不足。在高职院校,对科研工作的经验、能力和信心普遍缺乏。在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调查发现,认为自己缺乏科研经验、能力和信心的占67.9%。与此类似,很多院校认为,由于青年教师占大多数,职称偏低,高学历偏少,科研骨干缺乏,经费投入不足,科研条件简陋,所以科研工作难度很大。

2.科研定位问题

(1)教研即科研。由于我国不少高职院校是经过合并、重组、升格而来,新院校历史短、文化积淀少、思想观念旧、科研基础薄、学术氛围差,大多数院校教师没有科研任务和压力,没有研究专长和方向,他们认为科研就是教研,教研活动就是科研工作,撰写文章也多局限于教学心得等。

(2)课题即科研。不少人认为,申请课题就是在搞科研,以至于大家对课题申请情有独钟,不惜代价地到处申报课题,不切实际夸大预期效果,不管能否结题以数量论英雄,少数院校为了迎合这种需求,批量生产院级课题,甚至还出现了二级管理单位 (如某某系)设立课题,以至于人人有课题,就是不结果。

(3)项目即科研。也有人认为,高职院校的科研就是要搞项目研发和技术创新,其他的研究都没有多大价值。所以,到处找项目,随地签协议成了科研的追求,而不管项目的大小、层次、难度和价值,不管自身的优势、条件和实力,结果出现了大批违约毁约现象。

3.科研水平问题

科研水平是科研成果多少、质量高低的决定因素。当前,高职院校科研水平普遍较低,这是不争的事实,主要原因如下:

(1)师资力量薄弱,科研骨干稀缺。高职院校师资队伍普遍比较年轻,学历层次不高,高级职称比例太少,有很多院校连一个正教授都没有,副教授也很少,在科研方面有自己的领域和方向、有一定造诣和影响的骨千或带头人更是稀缺。

(2)课题数量偏少,项目层次偏低。受师资、经费等因素的影响,高职高专院校能够申请到的课题数量非常有限,层次偏低,除学院自立课题外,主要是一些学会、协会等民间组织的课题,在教育主管部门、政府部门立项的课题以及有基金资助的项目很少。据调查,苏南地区高职院校拥有纵向课题的人数也不足15%,横向项目更少。

(3)科研基础薄弱,研究水平偏低。在苏州工职院调查发现:觉得自己开展科研工作的最大困难是缺乏理论指导(占17.9%),缺少科研方法 (占12.8%),缺乏实践经验(占 26.9%),缺少时间保证(占37.2%),缺少文献资料(占5.1%)。他们最希望得到的帮助是科研理论和方法的指导(占12.8%)、科研领域和课题的选定(占19.2%)、科研论文撰写指导 (占10.3%)、全方位指导(占 57.7%)。不少教师连开展科研的基本方法、申报课题的基本程序、检索文献的基本路径、科技查新的基本步骤、学术规范的基本常识、发表文章的基本途径等都模糊不清,更不用说各类科研基金申报、专利申请、软件注册等。

4.科研管理问题

(1)制度不健全。调查中发现,有 63%的高职院校科研管理制度不完善,随意性很大,只有32%的院校颁发了《科研管理工作条例》、《科研成果奖励办法》、《课题申报与管理办法》、《科研基金管理条例》、《科研经费管理办法》、《科研考核办法》等基本规章制度。特别是科研考核与激励制度相当乏力,很多学校没有科研发展计划和远景规划。

(2)管理水平偏低。有些高职院校科研管理机构不健全,人员配备不足,部门工作职责混杂,科学规范的管理软件缺乏。特别是管理人员的指导思想和管理水平不高,学术规范不懂,科技政策不熟。有些科研管理负责人,自己从未做过课题,从未发表过论文,从未参加过学术会议,居然还在“引领”科研工作。

(3)科研经费短缺。在被调查的院校中100%都感到经费不足。目前科研经费来自于上级部门申报课题的占25%,来自于企业横向课题的占 15%,60%的院校都是从紧张的财力中抽出微薄的资金支持或奖励科研工作。调查发现,学院每年科研经费投入在50万元以上的只占20%,经费的使用和管理也缺少规范化和制度化。

三、改善高职院校科研状况的对策

1.合理定位

高职院校的科研工作不能盲目照搬或机械效仿本科高校的标准,要结合自身的办学定位;不能好高骛远高追求精尖技术项目,要结合教师的实际水平,本着“人人参与,发挥优势;分类指导,分层推进;服务优先,协调发展;合理定位,重点突出”的思想,鼓励全体教师增强科研意识,发挥优势和长处,主动开展科研工作;根据科研的基础性、应用性分类指导,根据任务的轻重缓急和人员水平高低分层推进;树立科研服务意识,减少无谓的争论,避免顾此失彼,力争教学、科研协调发展。每个院校都要根据基础实力和发展战略,科学、合理地定好科研工作的地位,集中学科优势、资源优势和人才优势,突出科研重点,形成科研特色和强项。苏州工职院自“九五”期间开始,就明确以实用新型教学仪器设备的研发为突破口和切入点加强专业现代化建设。围绕这一科研定位,历经十载自主研发,已成功研制了十几套(件)与企业生产相结合、与学校实践教学相吻合、具有较高水准的实用新型教学仪器设备,仅“小型柔性制造生产系统(FMS)”就已获得四项国家专利,产生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应,培养了一批“双师型”教师和有特长的学生,增强了学院的竞争力和学生的综合实力,为专业现代化作出了重要贡献。

2.培养团队

科研团队既是制约科研工作的瓶颈,又是科研工作的核心和灵魂。当前,高职高专院校科研工作重点之一是要抓好骨干带起一支队伍,培养团队撑起一片蓝天。学校可以通过内培外引,选好苗子,定好计划,压上担子,创设条件,促进科研骨干成长;可以通过名师专家引领,课题项目支撑,校企合作推动,促进创新团队成长。苏州工职院通过与苏州瑞思机电有限公司等企业合作,在项目研发过程中吸纳了一批年轻教师,通过4—5年培养,形成了一支有实力的创新团队,已有多篇论文在核心期刊发表,有多个产品在江苏省工科院校第三届先进制造技术实习教学与创新制作比赛中获得佳绩,有多项技术申请了国家专利,有多个课题获得江苏省高校高新技术产业化指导项目立项。

3.整合资源

目前,高职院校科研工作一般都存在资格稚嫩、资料匮乏、资金短缺、资助微薄等现象。高职院校得到重点课题、重大课题或基金资助项目不会太多,有条件参与、有能力承担相应任务的教师也不会太多,资历、资格都无明显优势。另外,图书、文献资料、电子信息数据库等数量明显不足,最新的、前沿的、国外的相关资料几乎空白,科研软硬件投入总量太少,各类资助也微不足道。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是要加强资源整合,走集成化、集群化、集约化发展之路。苏州国际教育园公共图书馆建设以及常州大学城共享实训、科研基地建设都是有益的探索。加强院校之间资源的共建共享、院校内部资源的联动开放,加强院校之间科研力量的联手与协作、院校内部单兵散力的优化与组合,加强院校与企业的互动与互补、院校与科研院所互推与互助等都是提高高职院校科研综合实力的有效路径。

4.创新方法

在高职院校科研工作中,研究方法过于单一、传统和陈旧,管理方法囿于思想保守、制度残缺、技术落后,推动科研工作,关键还要进行方法创新。在普及与夯实科研基础的同时,鼓励多样化手段应用,支持跨专业、跨行业、跨院校、跨区域的合作。要深化科研管理体制改革,提高管剧艮务水平;构筑科技创新平台,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建立科研督导机制,完善科研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1]http://www.tech.net.cn/info/ notify/13138.shtml2006年全国高等学校教育科研论文统计分析.

人文科学的缺点范文第12篇

【关键词】科学精神;缺失;成因;对策

如何评判一个民族对人类社会所做的贡献,取决于一个民族理论水平的高低,一个民族对人类贡献的学术精品。而学术精品的产生来自于深厚的基础,关键在于高度的学术精神。学术不仅仅是技能和理论,更多的是一种文化、一种思想,一种精神。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推崇理性思维、勇于冒险探索,这些都是科学技术与生俱来的本性,也是学术精神的本质体现。科学精神是一种理性行动的精神、无私奉献的精神、敢于批判的精神,也是很重要的学术道德。科学精神的缺失时有发生,在当今的学术界呈现出不断扩散之态势。尤其是高等学府,更是成为科学精神缺失的重点沦陷区。上至各大名校的校长、党委书记、普通的教职工,下至普通的在校生,都存在严重的科学精神缺失的问题。科学精神的缺失是对科学精神的亵渎,对人类精神文明的背叛。

一、学术界科学精神缺失的成因

(一)中国学术界没有形成求真传统。科学精神的本质是梁启超先生所提出的“为学术而学术”的一种治学态度。他主张追求认知的真理性,坚持认知的客观存在,这是科学精神的第一要义。科学精神源自于西方的学术传统,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人们因为诧异才着手研究哲学,以前是这样,现在还是这样。如此说来,人类研究哲学就是为了摆脱无知的困境。那么追求智慧的过程也是求知的具体表现,并非运用在实际当中。”中国学术界的精神却不一样,在长久的历史发展中,我们没有形成良好的求真意识。梁漱溟在《东西方文化及其哲学》中指出,“中国学术缺乏科学的熏陶。”他指出,西方的学术凭借着科学精神的发展分支许多不同的学术研究场所,而中国却全然蔑视客观存在的合理性,崇尚天才,使得学术变得学术不分,杂乱无章。

(二)学术科学精神受到的“功利化”的侵蚀和冲击。市场经济利益的潜规则和当前社会的发展,对于人才的需求、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国内的大学都被束缚在了一个固定的经济模式之中,出现一种缺失科学精神的不良风气,使得大学更加“商业化和市场化”。就这样,大学由原来的“教育圣地”,成为了现在的“教育工厂”、“社会工厂”。因为社会经济体制的变革,使得商业化教育造成的学术精神的扭曲程度已经令人触目惊心。部分学者过于“社会化”,他们不再敬畏生命和大自然,精神层面完全消失不见,根本不会潜心修学。学术界的成绩、机构、个人利益形成了一种杂乱、密切的联系,从而影响了各式各样的学术失范行为,尤其是个人的利益和机构的利捆绑过于密切的时候,学术精神的价值取向就会发生严重的失衡,甚至是缺失。

(三)学者对其身份价值认知的缺失。在市场经济和学术功利化思想以及社会价值观呈现多元变化发展的大趋势下,使得部分学术研究者面临着全新的价值观的选择和修正。受利益的趋势,有些学者忘记了自己作为一个学术工作者应具有的素质和品德,表现为学术良知的泯灭,心理浮躁、急功近利。结果造成,纵向出现了治学精神没有继续延伸,出现了真空区域;横向出现了学术精神没有具体化、体系化,导致裂缝的产生,主要表现在治学精神的严重缺失。学术在大众心目中的形象遭到前所未有的破坏,丧失了推动社会发展的功能,进一步促使社会大众对大学学术的信任出现倒塌的局面,产生的价值认同观念不认可,影响的最终局面是信仰的危机。这是当前中国学术界存在的最大危机。

二、学术界科学精神缺失的应对

(一)提高学术工作者的自律意识。重视对学者的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教育,培养学术工作者确立遵循学术道德规范的自觉意识是很多学术风气端正,学术界科学精神缺失现象很少的国家的做法。比如说德国马克斯·普朗克学会,是一所享有全球盛誉的学术学会组织。中国的学术工作者应该加强学术上的自律思想。其中包括以下三点:1. 科学精神和道德的培养。主要目的是培养创新、务实、求真的科学品质,以及诚实守信的道德素养。2. 学术规范的培养。让所有学术工作者都能够清楚的认识,学术活动中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理解哪些行为是“可以为”,哪些行为是“不可以为”,具体的行动“则么样为”的思想。当整个学术界在思想上达成了一定的共识,每位学者都严于律己,中国学术界才有可能成为一片真正的“净土之地”。

(二)制定完善的学术规范体系。美国著名的文学者柏林·罗斯曼就曾指出:“现代科学把科学精神的声望完全建立在了严格的研究程序、客观的事实性和实践材料的基础上面。”柏林·罗斯曼的意思就是表达出,现代的科学精神完全建立在了严谨的学术规范之上。从本质上来说,学术规范是整个学术活动中,学术工作者必须遵从的一套行为准则。它是学术活动中必不可少的存在因素,也是调整和确立学术活动以及相互间的关系、学术尊严的维护和学术活动的秩序的一种文化模式。

(三)营造科学系统的研究氛围。营造科学的研究氛围。第一点,大力营造敢于创造、敢于冒险、敢于质疑和批判的环境,鼓励学者自由探究,提倡学术“百家争鸣”。第二点,学术论坛是思想的盛宴,是学术的殿堂,是能最启发学者的学术思想,激发学术火花的场所,经常在学术论坛中交流,产生一种新的观点,才能相互启迪。不一样的观点和见解相互碰撞才能产生学术思想上的火花。最后,国家应加大对真正搞学术的学者经费支持力度并为其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形成一种国家重视科学研究,学者愿意为学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氛围。只有这样才能重建和弘扬学术界的学术科学精神,而且使这种治学精神贯通始终,形成中国学术科学精神的沉淀,这是整个学术界不可推卸的责任,也是整个人类社会的职责。

参考文献

人文科学的缺点范文第13篇

[摘 要] 高端产业需要高端人才。本文以河北为例,在对高端装备制造产业人才现状进行调查评估的基础上,重点就紧缺人才需求预测情况进行了面板数据和模型化数据分析,并提出了促进人才集聚的政策建议。

[关 键 词] 高端装备制造业 紧缺人才 需求预测

高端装备制造业作为装备制造业的高端环节,具有技术密集、附加值高、成长空间大、带动作用强等突出特点,是衡量一个国家制造业发展水平和整体经济综合竞争实力的重要标志。经过近几十年来的快速发展,目前中国已经形成较为成熟完备的装备制造业体系,为各行业基础生产建设装备提供了有力支撑。但大而不强的矛盾始终困扰着行业科学发展。就河北而言,如何根据高端装备制造各行业领域的特点,结合河北地方产业发展实际与资源状况,做好紧缺人才需求预测,科学制定人才引进规划,为产业发展提供充足适用的高端人才支撑和引领,对河北装备制造业走向高端,加速实现转型升级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实用价值。

一、河北省高端装备制造业人才发展现状调查及评估

为了解河北省高端装备制造业人才的基本状况,课题组专门设计了《河北省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紧缺人才需求调查问卷》,问卷包括3大类、12小项、7套表格,内容系统全面。本次调查由于渠道、经费等问题,采取典型企业抽样调查形式,共发出问卷50份,以河北省具有代表性的大型和新型装备制造企业为调查样本,回收率为60%,其中有效问卷18份。根据有效问卷中现有人才情况,结合样本企业产值与产业总产值比重情况,测算出当前河北省高端装备制造产业人才发展现状,具体情况如下:

1.人才学历情况评估

企业科技类人才中,大学本科和专科所占的比重在70%~90%之间,硕士研究生以上所占比重在1%~20%之间,大多数企业博士为零。可见,承载高端技术的高学历科技类人才缺口很大。另外,硕研以上学历管理类人才所占比重高于或与科技类人才持平。可见,在学历结构中,不仅高学历人才数量极少,且分布不太合理,管理岗位过多,一线科研岗位相对较少。企业技能类人才中,本科学历的均不超过10%,个别企业仅为0.2%,中专、技校、高中以下学历占绝对主体,也凸显出技能人才文化素质普遍低下的软肋。

2.人才职称和技术水平情况评估

企业科技类人才中,副高级职称以上所占比重大多不足十分之一,最高的为四分之一,多数企业正高职为零。另外,管理类人才高职比重明显高于科技类人才。可见,职称结构明显不合理,高端人才过少。企业技能人才中,技师以上所占比重最高的为21%,最低的仅为4%,高级工以下占主体。可见,高端技能人才亦极为短缺,制约高端研发技术的具化和实现。

3.人才年龄结构情况评估

绝大多数企业50周岁以下的占企业人才总数的80%以上,总体年龄结构良好。有些企业35周岁以下人员所占比重较低,不足20%,人才老龄化较严重,后续发展潜力不强。

4.人才效能情况评估

根据员工总数和企业产值情况,可计算出各类企业的人才效能情况,人才效能=人才总数/企业产值(百万元)。经计算,18份问卷代表企业中,人才效能值最低的是保定天威集团(0.4684),说明其单位人才产出最高;人才效能值最高的是华电数控有限公司(5.9583),说明其单位人才产出最低。总体而言,河北省高端装备制造业人才效能水平一般,需要在人才开发方面加大投入力度。

5.分领域人才紧缺状况评估

在现代轨道交通、核电等七个细分领域中,主体企业的人才架构基本完整,主要缺乏世界先进核心技术研发领军人才及团队,以及经验丰富、技术精湛,能把先进科技转化为现实装备的高技能人才。

综上所述,河北省高端装备制造业人才发展现状不容乐观,人才学历和职称层次不高,技术水平较低,分布不合理,个别企业人才结构老龄化严重,人才效能不高,与高端两字极不相符。高端产业急需高端人才,这是河北省高端装备制造业当前最重要和最紧迫的现状。

二、河北省高端装备制造业紧缺人才需求状况分析

根据问卷抽样调查状况和人才紧缺度模型(略)计算结果情况,分别用面板数据和模型化数据分析产业人才需求情况,具体如下:

1.产业紧缺人才需求总量分析

通过对18份有效问卷中人才需求的统计,可知样本人才需求总量为1500名,结合问卷企业产值占产业总产值比重的50%,可知产业人才需求总量为3000名。

从人才类型需求来看,在目前紧缺的3000名人才中,科技类人才930名,占紧缺人才需求总量的31%;管理类人才270名,占紧缺人才需求总量的9%;技能类人才1800名,占紧缺人才需求总量的60%。

从人才学历需求来看,紧缺博士60名,占紧缺人才需求总量的2%;硕士300名,占紧缺人才需求总量的10%;本科1374名,占紧缺人才需求总量的45.8%;本科以下1266名,占紧缺人才需求总量的42.2%。

2.管理类紧缺人才需求分析

从人才学历需求来看,紧缺博士15名,占管理类紧缺人才需求总量的5.6%;硕士106名,占管理类紧缺人才需求总量的39.2%;本科149名,占管理类紧缺人才需求总量的55.2%。

从人才专业需求来看,有三大类人才需求旺盛,占管理人才需求总量的60%以上,分别是:营销相关专业需求105名,占管理类紧缺人才需求总量的38.9%;企业管理相关专业需求36名,占管理类紧缺人才需求总量的13.3%;财务管理相关专业需求26名,占管理类紧缺人才需求总量的9.6%。

从人才年龄需求来看,28岁及以下需求67名,占管理类紧缺人才需求总量的24.8%;29岁~35岁需求150名,占管理类紧缺人才需求总量的55.6%;36岁~50岁需求53名,占管理类紧缺人才需求总量的19.6%。

从人才工作经验需求来看,10年以上从业经验的需求84名,占管理类紧缺人才需求总量的31.1%;5年~10年从业经验的需求122名,占管理类紧缺人才需求总量的45.2%;5年以下从业经验的需求64名,占管理类紧缺人才需求总量的23.7%。

3.科技类紧缺人才需求分析

从人才学历需求来看,紧缺博士45名,占科技类紧缺人才需求总量的4.8%;硕士194名,占科技类紧缺人才需求总量的20.9%;本科691名,占科技类紧缺人才需求总量的74.3%。

从人才专业需求来看,有三大类人才需求旺盛,占科技人才需求总量的60%以上,分别是:机械设计相关专业需求175名,占科技类紧缺人才需求总量的18.8%;数控相关专业需求310名,占科技类紧缺人才需求总量的33.3%;材料相关专业需求108名,占科技类紧缺人才需求总量的11.6%。

从人才年龄需求来看,28岁及以下需求250名,占科技类紧缺人才需求总量的26.9%;29岁~35岁需求540名,占科技类紧缺人才需求总量的58.1%;36岁~50岁需求140名,占科技类紧缺人才需求总量的15%。

从人才工作经验需求来看,5年以上从业经验的需求160名,占科技类紧缺人才需求总量的17.2%;3年~5年从业经验的需求533名,占科技类紧缺人才需求总量的57.3%;3年以下从业经验的需求237名,占科技类紧缺人才需求总量的25.5%。

4.技能类紧缺人才需求分析

从人才学历需求来看,紧缺本科534名,占技能类紧缺人才需求总量的29.7%;本科以下1266名,占技能类紧缺人才需求总量的70.3%。

从人才专业需求来看,机械加工类、维修类专业的人才需求最多,分别是828人和333人,占技能人才需求总量的46%和18.5%。

从人才年龄需求来看,28岁及以下需求300名,占技能类紧缺人才需求总量的16.7%;29岁~35岁需求1258名,占技能类紧缺人才需求总量的69.9%;36岁~50岁需求242名,占技能类紧缺人才需求总量的13.4%。

从人才工作经验需求来看,10年以上从业经验的需求630名,占技能类紧缺人才需求总量的35%;5年~10年从业经验的需求837名,占技能类紧缺人才需求总量的46.5%;5年以下从业经验的需求333名,占技能类紧缺人才需求总量的18.5%。

5.岗位人才紧缺度分析

经计算,根据指数值(计算略)高低对调研企业的60个专业岗位的人才紧缺综合指数值进行划分,分别对应极度紧缺、相当紧缺和基本紧缺三个层次。在这里,“极度紧缺”对应指数区间=0.9;“相当紧缺”对应指数区间【0.8,0.5);“基本紧缺”对应指数区间0.5,分别代表不同的紧缺程度。

(1)总体分布情况(见表1)

表1 岗位人才紧缺指数总体分布情况表

可见,岗位紧缺人才指数值超过0.5的岗位已占到70%,多数岗位处于非常紧缺的状态。

(2)紧缺度为极度紧缺的岗位分布情况(见表2)

表2 极度紧缺岗位分布表

紧缺度为极度紧缺的6个岗位中,经营管理类占六分之一,工程技术类占三分之一,技能操作类占二分之一。由于抽样企业数量有限,不能整体反映整个行业的需求紧缺情况,但从抽样情况来看,高端装备制造业人才需求重点在科技创新人才和高技能人才方面。

6.主要结论

从行业角度看,河北省高端装备制造业人才紧缺主要体现在结构不合理上,高端人才所占比重过小,某些行业高端人才甚至空白。应该在优化人才结构上下大功夫,重点引进急需的高端人才,发挥高端人才的引领作用,形成梯队形的人才团队,打造产业人才竞争合力。

从岗位角度看,人才紧缺状况体现得更为显著和具体,紧缺程度在“比较紧缺”以上的岗位数超过三分之一,且是金字塔尖端的三分之一,对整个产业的发展具有重大的制约和影响。应该将人才引进和培养方略定位在岗位上,实施重点引进和定点培养相结合,尽快缓解人才紧缺危机。

从数据分析中发现,无论是行业人才紧缺构成,还是岗位人才紧缺构成,都集中在三类人才上:高级经营管理人才、高科技人才、高技能人才,且都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高人才质量。因此,产业人才政策应以引进和自主培养高层次人才为重点,形成引领和拉动产业向高端迈进的人才开发政策导向。

三、促进河北省高端装备制造业紧缺人才集聚的政策建议

基于以上分析结果,笔者认为,河北省要实现紧缺人才集聚,当前最有效的方式:一是面向海外和京津,着力引进产业急需紧缺的高端人才;二是加强对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视和投入力度,大力培养本地高技能人才;三是健全完善人才流动和使用机制,加大人才投入力度,打造河北人才小高地。

参考文献:

人文科学的缺点范文第14篇

关键词: 科研团队 本科高校 建设策略

目前,随着高校自身发展的需要,越来越多的教学型大学正向教学研究型大学转型,这一类转变尤其体现在那些最近10年内刚升格为培养本科生的省属普通二类本科院校。为了提升学校的知名度和实力,这一类高校对于科研工作的要求也急剧提高,而这种影响力不仅仅体现在科研量的增多,在较长过程中更反映在科研质的提高上。因此,在科研基础薄弱、科研资源缺乏的先天不足条件下与“教学研究型大学”、“研究型大学”共同参与竞争,成为转型期教学型大学科研工作的重点。在这一提升科研水平的转变历程中,组建优秀的科研团队对于这一类高校而言是一条捷径。但与我国列入“211”和“985”建设计划的高等院校已有的优秀创新团队相比,地方普通二类本科院校面临着很多困境,因此急需探讨在这一类高校建立科研创新团队的有效方法和策略,以便更好地促进科研团队的建设。

1.地方普通高校构建科研团队面临的困境

目前地方普通二类本科院校在科研团队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很多,但最主要的问题集中在以下几点。

1.1缺少领军团队带头人。

梅贻琦校长有一句名言:“大学者,非大楼之谓也,乃大师之谓也。”地方本科院校在拓展科研工作上遇到的最大问题是缺少优秀的团队带头人。由于历史原因,这一类学校在人才上“底子薄”,虽然也有一些相比较而言具有一定学术造诣的突出人物可以作为学科带头人,但是这些学科带头人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一些不足:一是这些学科带头人普遍知识陈旧,与那些具有硕士点和博士点高校的学科带头人差距较大;二是这些学科带头人主要是一些行政上具有领导职务的人,当然不是说行政领导不能当学科带头人,问题是这些人在由教学型向教学科研型或科研型转变的过程中往往是先“当官”,后当学科带头人,而不是一些研究型高校的先当学科带头人,后“当官”,这样就造成这些人对于科研的认识不是很“深刻”,缺少真正的以科研为主的思维,同时也忙于行政事务,很难有精力投入到科研团队建设中;三是在科研知识和能力上的欠缺又很容易导致他们产生狭隘、嫉妒的消极心理,凡事以自我为中心,从自身利益出发,对团队成员缺乏理解与认同,揽功推过[1]。

1.2缺少明确的研究方向。

这一类高校在教学评估、升格,以及进一步申请硕士点和博士点的过程中会引进大量的人才,而在引进人才的时候,是以学科建设为主导,首先考虑的是课程教学和学科知识系统的完善。这些人才的引进总体上在短期内可以使学校在人才层次和结构上发生巨大改变,但对于科研团队建设而言并无多大帮助。不同研究学科的人才在团队建设方面虽然在学科交叉上具有优势,但过于分散的知识体系很难聚合成一个能引领创新的研究方向。

1.3缺乏高效有序的组织管理。

很多团队虽然名义上搭建了起来,但是团队成员却各自为政,“一个萝卜一个坑”的现象普遍存在,归根结底是缺少有序的组织管理。无序的组织必然导致团队建设成效的低下,具体体现在科研团队结构不合理,总研究方向下具体研究任务分工不明确,团队成员间存在过多的分歧、竞争和矛盾等。这些问题的出现,极大地影响了团队科研活动的开展,并将成为阻碍科研联合、科研优势发挥、科研团队创新和科研力量集中优化的绊脚石。

1.4缺少团队文化氛围。

这一类普通高校在转型期间,对于科研成果的期望值往往超出科学研究应有的自然规律,“多、快、好、省”的行政政绩期望值与优秀团队应具有的特征产生了冲突,进而导致团队文化建设的欠缺。具体表现在团队成员在科研工作上的短视、浮躁和急功近利;同时缺乏良好的学术氛围和民主、自由的管理环境。虽然团队建设初期产生了大量的“科研成果”,一批论文和专利等被生产出来,但是这些成果很难经得起推敲,总是在某一核心研究领域的边缘打转而深入不进去。

1.5缺少经费支持。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研究经费的不足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团队成员所能开展科研活动的广度和深度。地方普通本科院校在科学研究领域一直是我国众多科研机构中的一个“洼地”,团队的成员即使有一些科研经费,与国内那些著名高校院所的科研团队相比也是少得可怜,更不要提分出一部分科研经费给团队其他成员展开科学研究了,因此团队研究经费的匮乏是非常突出的一个制约团队发展的因素。

2.优秀科研团队必备要素分析

为了深入探讨地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科研团队的建设路径,我们走访了南京农业大学、南京药科大学、苏州大学及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和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等十几个优秀创新团队,对其特征进行了总结。目前这些优秀创新团队都具有如下几个特征:(1)科研团队的领军人物都曾是工作在科研第一线的优秀科技工作者,取得过许多骄人的业绩,而且“学而优则仕”,担当了一定部门的领导职务;(2)团队成员梯队明显,除了学术骨干力量外还有相应的辅助力量为骨干成员,专注于为课题研究提供充足的时间保证,如负责课题经费的报账等业务;(3)团队成员间具备知识的交叉性和互补性,在整个团队的科研目标建设过程中,各自负责一个具体的研究方向,但又能互相协作;(4)团队成员的数量在4-10人左右,除团队带头人之外,核心骨干成员为2-3人;(5)团队都依托于一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或类似的研究平台;(6)取得过卓越的科研成果,包括高水平的论文、省部级或部级成果奖励、可以转化并能带来巨大经济和社会效益的专利等科研产品。

3.地方普通高校构建科研团队的策略

根据优秀创新团队的特征,结合普通本科院校在团队建设上的不足之处,特提出以下团队建设的策略。

3.1从学校层面组建重点科研创新团队。

在团队建设方面,学校层面要足够地重视,制定重点学科的科研团队建设计划,尤其是在那些特色学科、申请硕士点或博士点的学科,要有意识地引导强强联合,给予经费和政策的支持。目前各省都有一些研究团队建设计划,如江苏省的“青蓝工程”创新团队、浙江省的“重点创新团队”等,学校在政策上要侧重支持这些校内重点科研团队优先申报省部级创新团队建设计划。另外,学校还应遵循兼顾公平和学术自由的原则,鼓励校内自由组建科研团队,对于那些卓有成效的科研团队给予政策支持和奖励,并纳入学校重点团队建设范畴。

3.2选择好团队带头人。

团队带头人是团队发挥功能的领头羊,指引整个团队的发展目标和方向,因此对于一个科研团队而言,团队负责人的选择尤其重要,是整个科研团队建设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在省属普通本科院校中,团队负责人可以从两个方面获得:一是在原有人才基础上进行遴选,遵循宁缺勿滥的原则,选择那些具有较高科研水平、具有良好的人格魅力和人格精神的教授或者副教授充当团队带头人;二是从外部引进那些具有较好的科研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点高校、院所的“二流”人才,说“二流”人才并非贬低他们,因为这些人才不一定是所在单位最突出的,但却具有与那些优秀团队“一流”人才一比高下的科研潜力和组织管理能力。

3.3确定团队研究目标。

一个团队要有一个明确的研究目标(不同于团队建设目标),这是团队存在的根本。那种先确定团队成员再确定研究目标的做法其实是一种本末倒置的做法,完全是为建立团队而组团,其建设效果可想而知。因为团队的建立是在个人有一定研究的基础上而建立的,尤其是团队骨干事前肯定有独立的研究方向,因此不可能改变原来的研究方向。团队建设的目标应该清晰明确,不能为照顾团队的某些成员而似是而非,应该围绕地方或国家经济建设规划中提出的纲要进行建设,只有这样才更具有切实可行性,这样才能申请到更多途径经费的支持,才能调动团队成员的积极性。

3.4学校招聘人才时应该围绕团队的建设而倾斜,保证团队具有核心骨干成员。

学校要有目的地在人才引进方面加强团队的建设,而且这种人才支持比资金支持更有效。一个团队的建设成果要走出校园与国内外的研究成果比,就需要团队的知识系统必须健全。在诸如中国科学院系统等以科研任务为主的科研团队的人才招聘中,具体的人才招聘条件被限定在一个很小的研究方向范围,地方普通高校也应该改变思维,在引进人才时向健全团队知识系统方向倾斜。事实上,一个普通地方高校的院校在15个左右,按一个院校组建2个强势学科团队、每个团队引进2人计算,只需引进60人左右即可彻底改变一个学校科研团队的人才结构。

3.5科研团队建设要与产学研相结合。

地方普通高校在建设科研团队时应主动与产学研结合起来,注重基础应用研究,这是基于现实需求一举多利的策略。一方面这一类的高校科研团队很难从国家和省部级拿到大的基础性研究课题,而开展产学研研究可以充分利用地方经费,解决经费不足的问题。另一方面这种策略也非常符合国家和地方政府的需求,能够短期内获得较好的成果,为后续的深入研究提供动力。与产学研相结合的途径很多,可以通过互相兼职、合办研究中心或实验室、共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与生产力促进中心等措施,使产学研三方的科技资源、创新资源得以更好地结合,优势互补,通过互惠互利的合作提高团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水平。当然,高校本身更应该积极依托自身资源建立科研中心或研究基地,如重点实验室、工程训练中心等,没有一流的科研基地和研究条件,就很难吸引和稳定高水平人才队伍[2]。也就很难实现科研基地建设与团队建设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除了以上策略外,高校建立的团队考核指标和体系对于鼓励和培育优秀的科研团队也非常重要。通过考核可以促进科研团队形成稳定、富有特色的研究方向,进而取得更多的标志性研究成果[3]。在考核指标和体系的制定中,要重点突出科研论文、著作、专利、成果获奖、课题数量与课题经费等的权重。考核指标的制定要有渐进性,可以分年度逐步加重指标的数量,在建设初期可以只强调数量,但在团队建设的后期应特别注重科研成果的质量,只有这样才能让科研团队的科研水平逐步提高。

参考文献:

[1]孙巍巍.影响高校科研团队创新的心理因素研究[J].科技经济市场,2010,3:91-92.

[2]蒋满秀.科研创新团队的基本构造要素研究[J].科技信息,2010,22:415,418.

人文科学的缺点范文第15篇

关键词:“二本”文科生;综合素质;差距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22-0086-03

“因材施教”是孔子的重要教育思想,其基础就是对学生的充分了解。与2000多年前的孔子时代对比,我国现代的大众化高等教育当然不可同日而语,但千年不改其本,万变不离其宗,“因材施教”永远是教育的根本,是教育的规律。之所以为此文,是因为如今不少高校教师在对学生的“认识”上功夫下得太少,与“因材施教”相距甚远,教学效果不尽人意。高校招生考试第二批录取的本科生,俗称“二本”,他们类似孔子所说的“中人”(相对于“上智”者),与考取一流大学的“一本”学生相比,在综合能力上有一段差距。那么,这种差距究竟“差”在哪里呢?我们应该花些时间去研究这种差距,花些精力去考察不同学生的不同“材质”,然后施以针对性的教学。本文以笔者所执教的大学新闻专业“二本”学生为例,试对这个群体在综合素质方面普遍存在的问题作一些分析,获得一些认识。

一、理论钻研的兴趣和能力较弱

大学本科生在所学学科方面应具备良好的理论基础和理论钻研能力,这是区别于专科生、中专生的核心标志,即使对于所谓“应用型”大学本科生而言也是如此。倘若缺乏理论基础和理论能力,这样的学生(混同于专科生中专生)未来很难在社会实践中做出大的成果,发挥大的价值,更谈不上对本学科及相关领域的发展起到推进作用。以新闻学专业为例,本科生应具备新闻学、传播学、社会学、经济学、哲学、政治学、文学、法学等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再去掌握新闻采访、新闻写作、新闻编辑、新闻评论、新闻摄影的业务技能,从而锻炼成为一名合格的新闻工作者。现在的情况是,很多“二本”学生入校后对相关理论的学习和钻研缺乏兴趣,习惯于学习一些“一学就会”、“一讲就通”的直观性知识和技能,对那些需要长期积累、深入钻研才能掌握的内容,或是浅尝辄止,或是敬而远之,甚至放弃。这些学生凭借中学阶段“语文好”、“会写作文”进入新闻专业学习,满足于掌握一些基本框架和方法,满足于课程考试成绩及格通过,对于理论的学习和钻研则是得过且过,不下功夫,以为将来只要能够采写报道、编排版面就可以了。然而,他们不知道,真正到了新闻事业的战场上,拿出了作业和作品后差距就明显产生了。缺乏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法学理论,对国际国内政治、经济、社会的报道不能深入;缺乏文学、哲学、语言学理论,新闻报道上语言文字的表达难以做到准确、严谨和生动;缺乏新闻学、传播学理论的钻研,难以在新闻业务方面有所创新,有所开拓。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的各类理论也是相互交融、相互支撑的,核心环节缺失就会带来知识链条断裂,造成能力的欠缺。理论往往不是“一学就会”、“一讲就通”的东西,越是不学就越是畏惧,越是不学就越是难学,而实践起来就会缺胳膊少腿。譬如“读者定位”,就是一个包含诸多方面理论、贯穿整个新闻工作过程的问题。然而,在与学生的接触及相关考试中发现,有部分学生直到毕业也没有搞明白“读者定位”的基本原理及其与相关方面的内在联系。原因就是,“读者定位”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范畴,而这些学生缺乏相关理论的积累和支撑。

二、基础知识、专业知识不厚实不透彻

每一门学科都有自己的基础知识体系和专业知识体系,两者之间有紧密的承接关系。缺乏基础知识,专业就学不好;光有基础知识,而专业学得不扎实,也不能成事。新闻专业的基础知识体系包括汉语言文学、历史、哲学、逻辑、政治、经济、社会、法律等范畴,这些知识的获取和知识体系的形成,主要靠课外的研读自学。根据观察了解,不少“二本”学生入校后,课余时间或打游戏玩乐,或一心打工赚钱,还有不少同学在淘宝开店,放弃了课外潜心自学这一重要环节,基础知识体系难以建筑,专业知识学习也就成了无本之木。以汉语言文学知识的积累为例,一些同学不愿去研读先秦、汉和唐宋明清,而网络文学、媒体语言文字却成了他们积累汉语言文学知识的源,这样的学习只能是一知半解,半通不通。下面这则新闻来自某新闻网站,是一位实习生的报道。短短三四百字的报道中竟有十多处差错,有文字的差错,有打字的粗心,有逻辑上的矛盾,也有报道上的不规范。新闻报道首先要做到的是事实的准确无误,文字表达的准确无误,这是底线。可是,对于基础知识薄弱的记者而言,这两点都做不到。某网实习生XX1月1日报道:2011年1月1日,增靓杯上海广播操大赛今天在上海长宁国际体操中心举办(不准确:应为举行――本文作者阅批。下同),经过三轮激烈的比赛。(错误:应为逗号)最终新闻晚报、东方网、质监局、增靓生物、上海广播电台以及团市委获得优胜奖(矛盾:后面的报道中说东方网被淘汰了)。10点钟整,上海广播电台在时隔20年之后又在次想起(错误:应为再次响起)了第八套广播操的音乐。(错误:应为逗号)全部18支参赛队伍在这一刻整齐划一的(错误:应为地)展示自己风貌(不准确:应为风采)。赛前,各支队伍使出了各自的绝技(不准确:称不上绝技),长宁区代表队还有专业的化妆师为每个队员修饰妆容。还有是娘子军,她们甚至连发饰都一模一样(欠缺:语义不够完整并缺少句号)第一轮,所有队伍悉数登场(词义重复:所有与悉数重复),其中9号队是一群年过半百的阿姨,但她们的表现却最为全场惊艳。第一轮过后,10个队伍有幸晋级。其中(问题:这个其中指代不明)东方网在竞争尤为激烈的第二小组中被淘汰。第二轮,最后10支队伍进行决赛,分为2组进行,由裁判们打分结束(问题:“打分结束”语句重叠)。11点20,比赛正式(问题:正式二字多余)结束,比赛是其次(矛盾:比赛不是其次),拉动全民健身才是这场比赛的真正意义。(另外还有一个问题:这次“大赛”冠亚季军得主是谁,这个新闻要素在报道中缺失)在本文作者所主讲的“新闻业务练习”课上,安排学生轮流上讲台讲解教材《全能记者必备》中的一个章节,这是对新闻专业大三学生综合能力的检验,结果有近一半学生的讲解不能达到基本要求。主要问题有:(1)面面俱到,不善于提炼章节内容中的重点。(2)照着PPT提纲宣读,没有讲解。(3)对专业知识点理解不透彻,“以其昏昏,使人昭昭”。例如,有同学在讲解“人物动态”时,将人物动态新闻混同于一般新闻(消息)体裁,教师指出后他仍然不知所以然,认为只要新闻中有人物活动则都可算作“人物动态”。为此,教师只能不厌其烦地反复讲解,才算基本讲通。这个基本的、简单的体裁问题,早在一、二年级学习“新闻写作学”时就应解决,甚至可以无师自通。遗憾的是到了大三,已经是需要出成果的时候,还有人对新闻专业的一些基本问题没有弄懂弄通,将来如何征战沙场!

三、缺乏专心致志、吃苦耐劳、持之以恒的习惯

本文作者在一次对学生的讲话中严肃指出,大学的不少文科专业已经成了懦夫懒汉的避难所。事实就是如此,很多人认为文科不需要精确,比理工科好学;文科的许多领域概念模糊,结论不一,甚至没有结论,比较好混;文科似乎人人都懂,只要有点语文知识和社会阅历,能说会道善交往,将来总能找到工作有饭吃。持这种想法并衍生成一种学习态度、人生态度者,“二本”学生居多。我们在教学中发现,不善于长时间集中注意力,缺乏专心致志的习惯,在“二本”学生中是一个普遍现象。很多同学上课不带相关教材,不做听课笔记,不主动提问题,而手机、饮料、零食却是课桌上常见的“三大件”,以此来消磨时间,同时也消磨了听课的效果。我们也看到,善于集中注意力,能够专心致志学习的同学在听课时会对照教材作思考,不时记下要点和心得,随时回答老师的问题并主动提出疑问和见解。无庸置疑,缺乏潜心学习的习惯,是造成学习能力薄弱的始作俑者。如前所述,新闻学学科具有自己的理论体系和知识体系,学生如果不能长期集中注意力于知识的吸取和钻研,缺失、放弃了某一个或数个重要环节的学习,前后不能融会贯通,学习和工作中就会捉襟见肘,差距自然产生。例如,新闻采访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工程,“采访前的准备”这一重要环节(常被学生忽略)要研究的问题是:(1)这个选题最终要向读者报道什么?(2)要完成这个目标需要预先了解哪些背景资料?(3)要完成这个目标需要获得那些新闻素材(由此最终形成完整报道)?(4)要获得这些新闻素材需要到何处向何人采集?(5)到了目的地找到目标人后,要在有限的时间里重点观察哪些方面?向目标人具体提出哪些问题?新闻专业学生如果在学习中缺失了对“采访前的准备”这个环节的钻研,那么在实际工作中就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两个同样是新闻专业的毕业生,同样学过新闻采访专业课程,一个采访内容充分,能形成完整报道,满足读者需求;另一个采访内容则缺胳膊少腿,不能形成完整报道,影响工作进程。如果说集中注意力是一种习惯,那么吃苦耐劳和持之以恒就是一种品格。这些品格和习惯的缺失,应是造成部分“二本”学生产生差距的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