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金融的危机细节范文

金融的危机细节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金融的危机细节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金融的危机细节

第1篇

感谢论坛给我们这次机会,让我们有机会跟大家一起分享:在当前金融危机的情况下,中国的企业如何能够率先发展起来,重新走上健康发展之路?

传导链条

当美国发生金融危机的时候,富勤国际总裁洪瑛女士正好有机会跟几大专业机构的主席在一起有过对话,因此,我们对这次由次贷危机引起的金融危机而诱发全球的经济衰退有着很深刻的认识。

这场危机实际上是由美国过度消费而引发的,之后带动的是整个的金融危机,由金融危机再影响到实体经济,形成了全球的经济衰退。

第一个环节是次贷危机,由按揭引起的过渡的超前消费。第二个环节是所谓的资产证券化;第三环节是投资银行为了自己的利润扮演了一个由发债者向赌徒转变的过程,使这次危机扩大;第四个环节是过分使用金融杠杆,引发大量泡沫。当然最后一个环节是对冲基金,这是任何一次世界金融危机离不开的推波助澜者。

战略新思维

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提出用新思维来应对这次金融危机对我们的挑战。

调整资本结构。这是一个现金为王的时期,所以,大家要尽量归拢自己的资金,避免大量浪费和支出。

改变企业战略。我们以前过多的注重低成本、低价格、低劳动力,进入市场被动的迎合西方发达国家。现在,我们应该加大新产品的研究和开发,不能够把新产品的开发和研制当成仅仅是固定资本的支出,是为自己优势而获得的投资,未来只有利用这种优势才能迅速发展起来,才能战胜你的竞争对手。

财务战略进行适当的转型。以前财务战略大家过分注重财务事项的分析,新的情况下已经不允许我们做这样的战略。我们应该更加注重对市场的研究。要创造社会的价值,这样财务战略才能主动应对危机。我们的财务应该扮演的角色,应该注重细节,从不同方面把细节留下来。

重塑企业道德。没有良好的道德再好的制度和标准都不可能被很好的执行,在这一点上,我相信中国CFO们,有很好的机会,很好的能力来重塑企业道德的中坚力量。

第2篇

关键词:鲁商集团 金融危机 精细化管理 全面预算 毛利率 费用率

一、鲁商集团基本情况

鲁商集团是1992年底由山东省商业厅整建制转体组建的大型国有企业,属山东省国资委履行出资人职责管理的企业。经过18年发展,现已成长为以现代零售为主业,以制药和房地产为重点产业,涉足酒店、传媒、教育、矿业、投资等多元化发展的大型企业集团。

2009年,为应对金融危机,鲁商集团提出了“两个百分点”的管理目标,即各单位在签订的年度目标任务书基础上,努力将毛利率提高一个百分点,将费用率降低一个百分点。通过实施为集团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鲁商集团整体费用率降低了1.57个百分点,节省费用3.03亿元;毛利率提高了0.45个百分点,增加利润8700万元,两项合计贡献了3.9亿元的利润总额,占集团利润总额的33%。该项措施成为鲁商集团应对金融危机的法宝,获得第二十四届山东省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及优秀应用成果特等奖。

二、“两个百分点”项目实施背景

2008年鲁商集团已经连续6年实现销售和利税两项指标增幅均超过30%的“双增长”,但是在2009年却面临着严重的挑战。

首先,2008年下半年,国际金融危机已经从美国蔓延到了全球,从金融领域蔓延到了实体经济。其次,在危机来临的整体预期下,银行出于风险的考虑,更审慎地进行贷款的审核与评估,再加资本市场融资功能退化,集团的整体融资能力得到了限制,可融资金额大幅减少。再次,随着集团发展步伐的加快,部分单位重经营弱管理,各层级的管理存在一些粗放、简单化的问题,存在效益流失、挖潜不足、费用成本控制不好的问题,对业务发展的瓶颈制约逐步显现。

在这种形势下,鲁商集团经过充分论证果断提出了应对金融危机的“两个百分点”管理目标,即在年度目标任务书签订的指标基础上,努力将毛利率提高一个百分点,费用率降低一个百分点,该目标的提出具有其必要性和可行性:

必要性。在金融危机中,集团的诸多产业都受到一定冲击,要在危机下保持正常发展,需要通过挖掘企业内部潜力、降低耗能、节能减排等措施增加企业效益,这也促使集团加快了管理模式转变的步伐,由原先粗放型的管理模式转变为精细化、集约型的管理模式,努力从管理中要效益。

可行性。集团通过严格把关、挖潜支出、控制费用总额,将费用率降低一个百分点是可行的。同时随着集团全面预算管理的逐步推开,管理方式逐渐从粗放化向精细化转变,收入、成本、费用等经济指标都纳入到全面预算管理中细化分解,也为毛利率的提升提供了一个可行的平台。

三、鲁商集团实施“两个百分点”实践经验

(一)构建体制、机制和源头优势,促毛利率提升一个点

1、加强内部协同,搭建体制优势

鲁商集团的发展证明,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很大程度上是依托集团的产业集群优势,走出了一条整合协同之路。作为多元化企业集团,产业链的延伸和产业间的互补是鲁商集团独具的优势,内部资源的整合开发,是提升集团效益的好途径。

集团注重发挥总部的资源协同作用,将零售、商业地产、酒店、文化娱乐等产业有机结合起来,着力构筑了城市服务功能综合开发平台。在这个平台上,以零售业的品牌、资金为支撑,商业地产的物业设施建设为载体,酒店、文化娱乐为功能配套,使鲁商集团各项业务形成有力的“组合拳”,对外创出了品牌,对内提高了效益,成为集团独特的核心竞争力。集团内各产业、各单位,本着降低交易成本和形成规模优势的原则,积极协同。凡是内部可以提供的产品和服务,都要优先安排,用好用足;凡是内部相通或类似的业务,都要组合起来,争取最优惠的政策。

2、创新运营机制,提升盈利能力

在抓好协同的同时,各产业、各单位还进行商业模式创新和业务经营创新,提升运营模式的盈利能力,增强市场占有率和市场领先优势,取得了良好成效。

在商业模式创新上,零售业以低价名品为特点的奥特莱斯模式和酒店旅游业集餐饮、娱乐、休闲于一体的银座新天地模式都取得了较好效果,吸引了客流,带动了销售。在业务经营创新上,零售业持续加大促销力度,基本做到了“天天有促销,周周有活动”,带动了市场氛围,取得了良好效益,同时提出了二次营业准备工作,在科学分析数据基础上,发动员工以早上刚开业时的精神面貌,迎接下午销售最高峰的到来,提高了运营效率和销售水平。申办了全国首家国家级农产品物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填补了省内服务业国家级研究中心空白;依托这一平台,不仅得到了国家和省科技、财政部门的大力支持,也为集团教育、零售等产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3、强化细节管理,降低运行成本

在运营管理中,各产业各单位坚持向管理要效益,以提升毛利率为目标,利用细节的创新管理和引进科技手段,有效地降低运营成本。

零售业生鲜部通过市场调研,增加了毛利率高的直采商品的供给,严把直采商品的供货渠道,使直采商品经过了从田间到柜台到餐桌案头顺畅的流通环节,减少了不必要的中间流通环节,既保证了生鲜商品的质量,满足了顾客对于生鲜食品“鲜”的要求,又提高了商品的毛利率水平。超市生鲜部采取对产品进行深加工的方式,如对蔬菜进行脱皮处理、对卖相不好的土豆切丝处理等方式进行销售,既为顾客节约了清洗处理时间,又提升了顾客的购买欲望。鲁商置业改变与公司旧有的合作模式,由固定佣金点数调整为阶段式佣金结算模式。按此模式调整后,一方面将销售任务与佣金直接挂钩,调动了公司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合理延缓了佣金的支付额度,同时隐性降低了销售费用支出。

(二)加强全面预算、信息、资金管理,强化节约意识,促费用率降低一个点

1、严格执行全面预算中的费用预算管理,提高员工的预算理念

集团近几年致力于以费用预算为重点的全面预算管理,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员工的预算意识明显增强。为规范费用开支,各单位修订完善了许多制度,如《财务开支审批办法》等,从制度源头上把好关,并严格执行费用预算管理,提高员工的预算理念。费用预算管理作为全面预算管理的组成部分,是实现费用率降低一个点的重要手段和工具,从总量和过程上把控费用总额不超标。如零售业将费用预算细分至100多个三级明细项目,有近一半的项目明确了定额标准,且由不同的部门负责不同的费用项目,企业定期进行调度分析,其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三项期间费用每月的预算达成率均在95%左右,精确度高,有效降低了费用率。

2、利用信息化手段进行科学控制,有效避免费用的超额发生

企业的现代化管理需要利用现代化的手段,信息化管理是其中重要的抓手,科学的信息化手段能有效降低费用,提升企业劳动生产率。集团利用统一的财务核算系统,可以实现对费用预算项目的事前、事中、事后控制。通过上线费用报销模块,将所有费用开支项目的报销与预算结合起来,通过事前的网上审批流程达到控制的目的,超预算的项目将不允许在网上报销系统中提交审批,达到了事前控制的目的。如某一费用项目报销的额度已超过预算额度,在凭证制单环节则不允许再录入,即达到事后控制的目的。通过调整控制,达到集团层面的控制,即每个单位的调整都需要通过上级母公司或集团公司的审批才能进行。集团上线资金集中核算系统,建立资金池,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降低利息,防范资金风险,每年可节省约3000万元的财务费用。

3、强化细节节约意识,降低费用从点滴做起

积极倡导员工形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从细节处入手,从小事做起,杜绝浪费,降低费用。基层员工也各自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总结出许多切实可行的降低费用的好办法,也为倡导低碳生活作出了贡献。如银座寿光店通过调整机打发票的尺寸,每年节约近4万元费用额。在整个零售近70家门店推广后,全年总共可节约300多万元。

旅游集团的连锁酒店发起“少用6小件,捐植一棵树”的活动,提倡住店客人尽量减少使用其他一次性客房用品,如拖鞋、擦鞋纸等,将节省下来的一次性的6小件的费用捐助到“保护母亲河专项基金会”。活动开展当月,6小件平均消耗量同比降幅比例最高的达到42%,已经累计捐植树木5000多棵,“银座佳驿青年林”已超过137亩。这样,不但有效降低了酒店业6小件的采购费用,而且紧扣当前环保主题,被团中央作为典型案例在全国推广,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四、“两个百分点”工作的意义

首先,“两个百分点”管理能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鲁商集团整体费用率降低了1.57个百分点,毛利率提高了0.45个百分点,合计贡献了3.9亿元的利润,占集团利润的33%;节省电费800余万元;节约用水约7.5万立方米,节省水费30余万元。

同时,“两个百分点”是对企业管理方式的改变和创新。“两个百分点”既是一种任务,分解至所属各单位的实质就是要控制成本和费用;又是一种管理方式,使集团的全面预算管理有了切实的落脚点,使得日常工作具有了明显的任务导向特征,改变了以往全面预算没有重点的局面。

五、“两个百分点”工作对省管企业的启示

在“走出去”的大背景下,省管企业既要练好内功,积极借鉴鲁商集团实施“两个百分点”工作,促进省管企业又好又快发展。

一是推行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省管企业应结合财政部制定的内部控制操作规范和配套指引,建立健全自身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定期出具企业风险管理报告,及时发现并消除潜在风险。二是加强成本控制,努力降低企业经营成本。省管企业要通过全面预算这一系统性手段,在经营过程中谨慎投资,严控风险,强化管理,降本增效。

三是强化资金管理,增强抵御风险能力。省管企业集团要逐步实行资金全面集中管理,强化资金集中管控,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

四是加强精细管理,扎实推进挖潜增效工作。要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大力压缩各项可控费用,在生产经营各个环节挖潜增效,找差距,挖潜力,精管理,增效益。

参考文献:

①胡祖六. 如何看待全球金融危机的起因. 《南方周末》,2009.05.14

②吴晓求. 金融危机启示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③厉以宁. 经济理论学[M].北京:三联书店,2003(5)

④徐健等. 金融危机下企业现金持有策略特征及其对业绩的影响――基于中小板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财会通讯》2011年卷3期

⑤何娟等. 金融危机对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的影响.《中国农业会计》,2011年卷2期

第3篇

[关键词]金融危机 中小企业 人力资源管理

2008年的金融危机使我国中小民营企业的发展环境更加恶劣,困难重重。正视困难,挑战困难,对企业进行精细化管理,成为当前中小民营企业的必然选择。

一、民营中小企业当今所面临的困难

(一)金融危机影响不断加深,市场环境持续恶化

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不少中小民营企业,尤其是外向型企业市场萎缩,出口贸易额减少,库存量大量增加,资金占用严重;同时,大宗原材料尤其是进口材料成本上升,企业产品价格急剧波动,使一些企业无所适从,市场竞争力更是大大下降;金融危机使得人人恐慌,国内市场需求量不断减少,行业间竞争更加激烈,中小民营企业的生存成为问题。

(二)民营中小企业求贷无门,资金短缺

融资困难是桎梏我国民营中小企业发展的一个长期,复杂的难题。民营企业发展资金主要来源于民营主投资,而中小型企业更是融资渠道狭窄,银行借贷困难。一些很有市场远景的民营中小企业因为流动资金短缺,无法扩大再生产,生产经营捉襟见肘,步步维艰。

(三)法律规定加大企业人力本钱,而民营中小企业高素质人才又十分短缺

由于新《劳动法》的实施,工资上涨。这客观上加大了企业的人力资源本钱,加深了企业资金短缺危机,同时,一些高素质人才薪酬十分高昂,民营中小企业根本无力支付,也就不能及时的开发出适销对路的新产品。

(四)我国民营中小企业自身基础薄弱

民营企业在我国起步较晚,资本结构比较单一,大部分企业走自我积累式的发展道路,利用自身的利润来实现发展。同时,中小民企基本上为家族式管理模式,治理水平低下,而且企业员工素质普遍较低,产品的科技含量较低。

(五)我国中小民营企业外部环境比较差

多年来,我国政策向大型企业倾斜。中小企业尤其是民营中小企业基本无法享受融资,税收及土地使用政策方面上的优惠。地方政府出台的政策还经常与其发展产生矛盾,使其无所适从,真正有困难时无人管,白白坐失商机。

二、中小企业走出困境的关键对策:精细化管理

精细化管理是一种管理理念和管理技术,是通过规则的系统化和细化、运用程序化、标准化和数据化的手段,使组织管理各单元精确、高效、协同和持续运行。在国际金融危机的不断蔓延与冲击下,中小民营企业如何坚持实行精细化管理,更新经营理念,创新工作方法将管理深入到生产、销售,服务等各个环节,最大限度的降低资源耗费量与管理成本,在提高产品质量的同时,增强市场竞争力,积极应对金融危机的挑战,实现企业又好又快的全面发展?我们总结出以下措施:

(一)深化企业对精细化管理的认识

充分把握企业的宣传和舆论导向作用,加大“实行企业精细化管理”的宣传力度,帮助和引导企业职工们深刻认识到:精细化管理既是降本节能的需要,又是考核测评的需要。它既能减少生产成本的耗费,达到资源的优化配置,又能通过精细化考核测评,提高员工的工作质量,从而保证较高的工作效率;而且精细化技术的管理与培训有利于提高领导和职工的技术水平,实现技术上的创新与突破。只有将精细化理念渗透到企业每名领导和职工的脑海里,才能真正的落实到行动上,将科学管理与自我管理有机的结合起来,对待每一项工作时都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从而尽心尽力,注重细节,精益求精,认真做好每一件工作,在平凡的岗位上创不凡业绩;坚持精细化管理理念是用科学有效的管理机制去约束职工。家族管理模式在中小民营企业中过度普遍,其弊端也显而易见,管理武断专制使很多工作无法正常合理进行,影响企业发展。精细化管理,则有利于培养全体职工的主人公意识,激励他们勇于探索,大胆创新,从而将精细管理的优势转化为企业竞争的优势,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企业发展步伐。

(二)凸显精细化管理的特色

从其目标入手,将生产经营,产品质量,精神文明建设等各方面进行细分,作为阶段性目标。并且,将任务细化落实到各部门,各岗位,一层一层的去传递责任与压力。同时实行考核评优制度,使人人感觉到肩上担责任,扛指标,进而集中精力干好工作。这样有利于企业“目标同向,工作同步,责任同负”良好发展局面的形成;建立健全精细化的各项管理制度,细化明确各层次的管理职责,使企业各项具体工作达到分工明确,责任清晰,从而构建权责明晰的管理体系,减少推诿拖拉、相互扯皮的不良现象;认真落实“科学决策、从严管理、高效求赢”的要求,凸显“管不厌精、理不厌细”的管理精细化特色,实现管理的标准化、程序化、制度化,努力达到由经验性管理向科学化管理,粗放型管理向精细化管理的模式转变,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加强中小民营企业的竞争力。

(三)实施精细化管理策略

要坚持以责任为核心、以效益为导向、以制度为基础、以管理为主线、以安全质量为重点、以强化执行为保证、以量化考核为手段,完善企业的精细化管理细则与考核标准,进而使企业走上规范化与系统化的管理轨道;要加强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将精细化思想与作风贯彻到企业管理的每个环节,深刻落实到各项工作中,实现企业内部思想工作与管理工作的有机配合,良性互动。这些进一步增强职工责任心,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充分体现员工的自身价值;建立健全企业激励机制,落实考核办法,真正实现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机制,进而增强企业领导的责任感、危机感与紧迫感,使精细化管理得到有效实施;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进行深度市场调查,掌握准确的市场信息与变动规律,科学、合理、有效的去组织调整生产,不断创新,满足市场需求,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不断扩大产品市场份额,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四)夯实企业精细化管理基础

中小民营企业要统一安排部署内部机构的设置规模与人员结构,整合优化内部资源,彻底有效的改变以前民企内机构臃肿,冗员过多,办事被动,效率低下的局面,精干人员机构,合理高效的配置资源,减少资源不足与浪费现象;对各项基本管理制度进行全面的系统的梳理与整合,使其内容更细化、具体、明确。通过“立足细节,抓点滴,抓基础”实现企业的发展强大;要围绕“安全生产、质量管理、技术管理、基础管理”等发展重点,为企业发展制定阶段性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打造一套科学完善、精细量化的管理标准和可操作、易执行的工作步骤。我们都知道,方向可以打造企业的发展力,而其最终落脚点和归宿点是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

三、中小企业精细化管理的环节和具体方法

中小企业在管理过程中,三分技术,七分管理,依靠精细化管理,可以降低运营系统成本,提高风险和决策的控制能力应该对关键的环节进行精细化管理。企业在重点环节可以进行精细化管理,比如:价格、质量、周期、服务等方面。具体的方法有:通过规范管理来完善企业的内部制度、通过控制质量来保证产品的竞争力、通过降低成本来节省开支等。

四、我国中小民企精细化管理有望达到的目标

企业产品质量明显提高,更加符合市场需求;均衡生产与发展基本实现;生产效率大幅度提高;持续改善生产现场环境,保障劳动安全,保证持续生产;转变了管理人员的工作作风,使管理更加高效合理;减少各种资源的浪费,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营效益;增强企业发展活力,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使企业融资能力提高,确保提速持续安全生产,使中小民营企业得到长足发展。

五、总结

金融危机是一把双刃剑,它可以杀死我们这些生产规模较小、资金实力较弱、发展能力普遍不足的中小民营企业,同时它也能推动企业的改革步伐,为企业发展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使中小民营企业挺过这场“寒冬”。实行企业精细化管理,深度强化中小民营企业的改革力度,真正做到转变观念、夯实基础、强化执行,循序渐进,步步为营,不断加强企业的凝聚力,以管理促发展,不断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让中小民营企业真正的做大做强。

参考文献:

[1]张雪根.金融危机中的企业精细化管理.冶金经济与管理,2009;2

[2]方汉南,綦良群,马晶梅.中小型民营企业发展转型期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科技与管理,2006;2

[3]王丽荣.金融危机形势下的人力资源管理.科学之友,2009;2

[4]张成龙,池景存.论金融危机下的中小企业管理创新.商场现代化,2009;2

第4篇

金融危机的间接影响正在进一步显现,危机不断冲击实体经济,造成企业利润减少、倒闭、减薪、裁员,对中国城市白领的家庭理财、生活造成重大影响。该怎样做才能有效规避金融危机的影响,避免家庭财务也陷入危机当中呢?

及时发现自身家庭财务隐患

理财体检是相对于健康体检而言的,健康体检的目的是及时发现身体健康存在的问题与隐患,及时做出治疗,防患疾病进一步恶化,保证身体健康。理财体检即是对家庭财务进行诊断,发现日常家庭理财过程中存在的误区与隐患。这些隐藏的隐患如果不及时发现,易造成累积爆发,影响正常的家庭生活。只有及时发现并消除理财隐患,您的家庭财务才能处于安全的状态,才能更好的应对危机。

节流为本

金融危机可能给白领家庭带来收入减少甚至中断。在这种情况下,为了更好的应对危机,“节流”是十分必要的。节流需要从一支笔一本账本开始,要学会记账,记账是控制自己消费欲望的一个好方法。可以将每月的消费支出分为基本生活支出、必要生活支出和额外生活支出三个项目。养成每月记账的好习惯,到了月底翻开账本看看哪些是必须要购买的,哪些是可以不用购买的,这样做有助于减少不必要的开销,节约消费支出。

强制储蓄 积攒资本

时尚是白领的共同特点,平时消费大手大脚,衣食住行讲求品味,这是因为有下月工资收入作为支撑。然而,危机暴发后,衣食无忧可能成为历史,工作已不再是铁饭碗,下一个被裁的可能就是你。所以,应该及时进行强制储蓄,为未来随时可能出现的变数积攒必要的资本。所谓强制储蓄,是指必须进行的储蓄,不管发生什么情况,每月都要攒出一定数目的资金。强制储蓄,可以有效积累财富,越早开始储蓄投资,存的金额越多,就越容易提早累积到一笔资产。另外,基金的定期定投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金融危机当前,为自己积攒一笔备用金是很有必要的。

适当加大流动性

流动性是衡量家庭财务变现能力的一项指标,通过流动比率来计算。流动比率是家庭资产中能迅速变现而不受损失或不需支付费用的那部分资产(比如现金、活期存款、货币市场基金)与每月支出的比例,一般认为3-6倍是合理水平。如果一个家庭的流动比率为3-6倍,就是说这个家庭为以后的生活准备了3到6个月的应急备用金,即使在没有收入来源的情况下也可应付3-6个月的开销。然而,金融危机背景下,白领家庭的收入来源随时都可能发生中断,所以流动性可适当加大,预留7-9个月的应急备用金比较合适。

保险避免“财务裸奔”

中国多数白领家庭容易忽略保险的重要性。如果家庭突然发生意外,巨额医疗费用的支出或将给家庭财务造成沉重的负担。没有保险就等于财务上的“裸奔”,任何一个家庭都需要足够的保险来保护您的家人与财富。当前情况下,白领家庭更应购买一定量的保险,在品种选择上可以偏向于保费较低的意外险。那么白领家庭应该买多少保险?一般来讲,一个家庭的保费支出占家庭年收入的5%-10%是比较合理的,不同家庭需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或在保险规划师的指导下进行调整。

调整结构合理预期收益

白领家庭进行投资理财,应先搞清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在进行投资之前,必须进行风险偏好测试,根据测试结果明确自己的投资风格和特点,选择合适的产品和投资金额。金融危机后,全球经济均出现不同程度下滑,理财市场不景气。当前形势下,白领投资理财应适当降低自己的投资预期,调整投资组合的风险水平,降低高风险投资品种的持有比例,适当加大固定收益类产品如国债、债券型基金等的投资比例。另外,需要树立正确的理财理念,做一个长期的投资者而不是一个短期投机者。

多充电为开源做准备

随着金融危机向实体经济的蔓延,我国的就业形式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大批企业裁员、减薪、甚至倒闭,一面是企业所提供的工作岗位在不断减少,另一面却是越来越多的毕业生涌向就业市场。这次危机的到来可能打消了很多白领寻求更好工作机会的念头,专家提醒,与其担心自己不能找到一份待遇更好的工作,不如静下心来好好学习,趁此机会多多“充电”,为“开源”做准备。毕竟,知识是永不“缩水”的财富。

提前还贷细思量

金融危机以来,央行为刺激内需,达到保增长的目标,已进行了五次降息,五年以上贷款利率降至5.94%,五年以上公积金贷款利率降至3.87%。面对如此大幅度的降息,不少白领考虑是否应该提前还贷。专家提醒,购房者是否提前还贷,应根据自身财务状况、未来家庭收支情况及理财需求而定。如果由于金融危机导致你收入中断,需要资金维持你以后的生活支出,那么就先不要提前还贷。如果你有大量的富裕资金,提前还贷不影响目前生活状态,那在目前利率下降的情况下,不妨提前还贷以节省利息支出。

提前还贷固然可以节省利息支出,但如果还贷期限已经超过一半,这时月还款额中的本金大于利息,如果此时购房者再提前还贷,省息的意义就不大了。另外,各大权威机构预测在2009年还有降息空间,如果你资金不是很富裕,没必要急于提前还贷。具体情况,还需白领家庭根据自身情况细细思量。

第5篇

(一)在经融危机来临之时,许多关联企业,或者经营不善的小企业,最先垮掉,存活下来的企业,也会因为资金流的短缺或者应收账款未能按期收回而困难重重,所以,在收入不佳的情况下,必须财务降低承办的策略来保证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这是最有效、也是采用最多的一种策略。

(二)在金融危机发生时,市场环境大多为买方为主,同一性、雷同性、相似性的企业就会竞争加剧,有可能上演不光彩的恶性竞争,如何最快的降低成本 ,及时采取有效措施,维持企业生存,当属控制成本之策。

(三)企业之间的竞争,就是成本的竞争,当今社会分工细化,各种企业之间都面临竞争,企业要从长远发展出发,树立成本控制理念,功夫下在平时,确实节约成本,提高生产效率,赢得市场和客户信任。

二、企业控制成本的困难

(一)转危为安的意识不强。面对来势汹汹的金融危机,有相当的企业在思考如何应对之策,充分利用成本控制之法,降低企业负担,降低原材料采购价格、降低管理费用等,真正使企业减轻负担,轻松上阵,还有一部分企业,因循守旧,抱残守缺,不能积极实施承办控制,导致企业负担更重,最终走向了不归之路。

(二)成本控制体制机制不健全。在我国企业经营过程中,决策层权力大,如果对成本意识不强,必然导致成本控制不能实施;基层员工缺乏忧患意识、对成本控制缺乏了解,成本控制实施起来步调不一致,不在统一频率上。

(三)成本控制内容不清楚。大部分企业理论性不强,对成本控制只是了解,掌握不透彻,在金融危机来临时,不会用,对经营、管理成本、各种费用不清楚,不知从哪里入手开展成本控制,成本控制无从下手。

(四)成本控制与各项规定的关系不清楚。有的企业谈及成本控制就是节约,降低工资、不缴纳五险一金等等。这在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是不允许的,成本控制要考虑长远,不能挫伤职工积极性,影响企业在研发、创新方面的投入对企业长远发展都是得不偿失的。

三、企业加强成本控制的对策

(一)宣传成本控制战略,形成成本控制意识。从企业决策层到一般干部,都要将企?I成本控制学深学透,理论精髓,形成人人都有主动性,深刻认同企业成本控制文化,认识到金融危机对企业造成的影响,企业为了生存而采取的必要措施,让员工理解企业采取的措施,配合并行动起来,形成人人参与成本控制的良好氛围。

(二)企业战略与成本控制紧密结合。金融危机来临时,成本控制不是简单的不花钱,而是及时的根据市场行情,调整企业发展重心,以图利用刺激政策或者自身低成本的优势,使企业灵活应对金融危机,在危机中成长,在危机中发展,提高自身抵御风险的能力。

(三)建立健全成本预算。加强预算管理是现代企业规范发展的必要步骤,据统计,有效的预算可以为企业节约10%的成本,通过成本预算,能够明晰单项成本的具体数额,根据市场行情,是否有降低的可能等信息,为企业决策者提供准确的数字,帮助企业应对金融危机。

(四)当金融危机发生后,整个市场环境就会低迷,如何在众多的企业中脱颖而出,迅速占领市场?就需要企业推进低成本创新可以在以下几方面做好:一是鼓励员工创新,从每一件工序的改进做起,争当创新先行人。二是可以和众多企业进行学习交流,学习先进技术,通过采用新技术和方法,降低企业成本。三是在金融危机发生后,崇尚实干,采取成本控制策略,需要落实到具体的任务中去,用实际行动检验成本控制的效果。

(五)适当降低成本。在企业发展中,原材料采购、人工费占的比重较大,一般来说,可以利用各种方法,在确保采购原料质量的同时,降低采购成本;可以对企业高收入群体进行限薪,由于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企业压力剧增,要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对高收入群体采取限薪做法,达到薪金的合理区间,稳定一般员工心态,降低企业负担的目的。

(六)依托电算化进行成本控制。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电算化已非常普及,采用电算化能有效提取数据,计算简单、结论准确,为决策分析提供有益的参考数据。

金融危机在给企业带来风险的同时,也给企业带来了机遇,想变压力为动力,就必须对成本控制进行学习,掌握成本控制的关键点,解除成本控制就是节约的误区,放眼全球,放眼经济界,采用成本控制能给企业带来资源重新配置,促进企业发展。

第6篇

摘要:国际金融危机的到来,对整个世界经济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国内经济进入到新的调整周期。后金融危机下,财务管理效率与水平的高低对现代企业的各个方面都将造成影响。本文首先论述了金融危机对企业的影响,其次提出了后金融危机背景下加强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策略。

关键词 :后金融危机;现代企业;财务管理

后金融危机主要指的是2008 年美国次贷危机后,全球经济触底、回升直至下一轮增长周期到来前的一段时间区间。金融危机的到来对我国企业的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威胁,而企业要想顺利的发展,就必须加强财务管理,只有这样方可保证企业资金的增值保值,提高企业市场竞争性。

一、金融危机对企业的影响

1.境外投资企业业绩不断下滑,经营成本加剧。由于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境外投资企业所在国经济增长放缓现象的影响,致使国内境外投资企业业绩不断下滑。所在国的信贷紧缩,造成企业缺乏充足的经营流动资金,提高了资金量的需求。实际中,倘若所在国运行资本项目管制,那么就会破坏掉境外企业与境内企业之间的资金流动链条。当所在国处于经济低迷时期,通常都会强烈的反对投资自由原则,行政干预外资的审批或经营活动,最终导致外资企业风险程度加大。

2.国际商品市场价格降低,国内企业原材料成本下降。随着金融危机的到来,致使国家金融机构出现了流动性短缺情况,于是从大宗商品市场撤离资金,并且投资者对世界经济提升前景没有信心,对大宗商品的需求降低,使该商品价格不断下跌。中国成为了国际商品市场中的主要买方,国际商品价格降低不仅缓解了中国企业的成本提升压力,而且还使得国内企业在价格上拥有的话语权。

3.销售市场萎缩,产品出现了大量积压。金融危机的爆发及一些出口产品关税的提高,大大降低了企业产品出口量,一些产品在国内销售市场中销售率低下。

二、后金融危机背景下加强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策略

1.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加强事前、事中现金支出控制,确保现金较好的流动性。对企业所有经营数据进行严格的管理与控制,合理的节省开支,避免浪费,改进策略,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这是后金融危机下企业应注意的关键问题。全面预算管理在现代企业经营管理中作用突出,其能够对费用有效控制、减少成本开支,提高企业收入、严格奖惩等,对成本降低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预算编制过程中应通过逐级编报、逐级审批、滚动管理的方法,只要预算得到确立,将是企业内部组织生产经营活动中的核心依据,禁止私自进行更改。

2.后金融危机下降低企业经营成本。低成本造就了利润空间,经营成本的降低应注重细节,具体体现在:首先,牢抓生产资料成本关。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得企业众多的生产原材料价格出现了浮动,所以企业应时刻注意原材料与燃料的价格变动情况,摒弃以往的储备性采购,防止大量的原材料库存,推动资金有效运转。其次,实现节能降耗目标。要想尽一切办法减少水、电、煤的消耗量,避免出现非生产性开支与非紧急资本支出。另外,推行管理系统时,应将次要业务外包给对口的专业公司,这不仅能使成本得到节约,而且还促进了管理实效性。

3.盘活存量,现金为主。后金融危机背景下,企业要防止内部存量资产呆滞,对于价格该降低的应降低,该处理的应进行处理。以现金为主,收回现金并将其投入到新产业与新项目的运用中,这是明智之举。此外,认真分析企业现金流量,对现金流入流出过程加强控制,提高企业的支付与偿债能力,切实做好现金流量管理工作,注重企业支付与资产流动性两方面的风险。加强现金的出入关口,高效管理企业经营、投资、筹资三项活动中形成的现金流量。

4.后金融危机促进了企业低成本扩张。部分企业在后金融危机背景下不可避免的会由于资金的缺乏或难以应对现代市场的激烈竞争而面临生存困境,但为实力强的企业带来了良好的购并与重组机遇。不过应注意的是,后金融危机时期的并购必须要求企业具有较好的经营水平,购并所需资金充足,若达不到这些要求,企业就会陷入关门的境地。

5.财务管理人员应熟知优惠政策,加大政府扶持力度。现阶段,有不少企业未充分掌握了解政府部门颁布实施的相关优惠政策,所以实际达不到受惠目的。针对此情况,企业必须加大有关政策的学习与使用力度,以提高自身应对危机的能力。当前,国家与地方制定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由财政部等部门以减少税率、扩大信贷优惠范围为出发点对企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支持。因此,财务管理人员要到专门的组织机构中对融资等方面的事项详细咨询。同时,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应积极的学习关于融资、汇率及外贸等各环节的专业知识,构建相应的组织机构,以便财务管理人员及时咨询融资、汇率变动及外贸等方面的信息,从而推动企业大范围的持续发展。

6.构建完善的成本管理机制。盈利是推动企业发展的必要因素,而成本费用则是抵减利润的核心因素。首先,成本费用的降低能够使企业利润进一步提升,促进企业综合经济效益最大化。其次,随着市场竞争的日渐激烈,特别在当前残酷的价格战中,成本费用的降低可带动企业产品价格的降低,保证产品竞争实力。对成本费用的有效控制,能降低物资消耗,保护了资源并良好的服务于社会。构建一套完善的成本管理机制,必须先强化管理,特别注重成本费用管理的强化,减少生产成本与运营费用,积极探索与企业产品特点相符的、可以增强产品功能同时又可以降低成本的途径,严防成本浪费情况,做好成本核算管理的事前参与及事前控制工作。此外,合理处置非核心业务资产,防止资金过度消耗,提高资金储备量。

三、结论

科学的管理是促进企业发展的核心手段,若缺乏有效管理,企业将难以站在现代竞争激烈的市场最前沿,并且阻碍生产力各类要素优势作用发挥。所以要想积极应对金融危机给国内各企业带来的财务困境,强化财务管理是关键。

参考文献:

[1]熊亚.金融危饥下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J].企业经济,2010 (1).

[2]陈龙章.企业如何用全面预算管理提升内控应对危机[J].支点网,2009.03.23.

[3]高海.金融危机下的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策略[J].财经界,2009 (10).

第7篇

摘 要 财务精细化管理能使企业科学合理地确定投资方向,优化企业网点结构,调整分配结构,及时调整运营战略,从而实现企业经济效益。注重转变财务管理职能,完善企业管理制度。健全企业资金管理体系,加强财务运营管理。创新企业管理水平,促进企业财务信息化。注重深化企业运营实质,精细化财务危机管理。

关键词 企业 精细化 财务管理

作为企业管理的环节,财务管理对企业的发展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若企业强化企业精细化财务管理,则有利于企业提高市场竞争力,深化企业管理,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同时有利于打造出节约型企业,加大跨国竞争,保证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因此,企业应强化精细化财务管理,通过财务精细化管理反映出企业运营效果,提供基础财务信息,然后企业根据各运营信息,科学合理地确定投资方向,优化企业网点结构,调整分配结构,同时了解运营中存在的弊端,以便及时调整运营战略,采取有效措施,从而实现企业经济效益。那么,企业如何强化精细化财务管理,对此,笔者提出了如下建议。

一、注重转变财务管理职能,完善企业管理制度

企业若想实现精细化财务管理,首先应注重转变财务管理职能。财务职员应参与到企业运营决策,以提高管理效率。当前,企业财务工作职能由记账核算型转为运营管理型。因此,财会人员需创新思想观念,参与企业运营,帮助企业做好预测、分析、决策、控制等各项工作。尤其是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现代社会,更需要财务职员树立创新的会计观念,以市场为导向,做好企业规划。

其次,完善企业管理制度。强化企业精细化管理,则应对不精细的、过时的制度进行全面改进与完善。在面对不断加大的利润空间及市场需求,企业应树立有效的财务制度。在设计财务制度时,应将设计融于内部控制体系的整体规划之中。以企业实际为出发点,促使企业全体动身,制定出全面的内部控制框架,突破部门界限,抓住内部设计的关键控制点,构建各岗位责任制。

二、健全企业资金管理体系,加强财务运营管理

合理统筹企业资金,保证资金的安全和增值,提高财务运营管理,将资金作为产品进行经营与管理,也是企业精细化财务管理的内容。其重点是强化货币资金、存货资金、应收预付款的管理,选取最优筹资方案,以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第一、以现金作龙头强化资金管理。1、利用现代化银行平台,如电话银行、银行短信、网银等,保证企业可以控制全部资金,协同各方调整资金运用的有序性,减少资金成本。2、慎选理财工具,使闲置现金实现最大化收益。对于现金短期投放,应慎选风险收益从低到高的各种理财工具,如: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国债―股票及基金等。3、通过国际贸易结算与融资工具,扩宽外汇的增值收益。

第二、重视运营资金的管理,加强风险控制。运营资金的运营侧重存货、推销及出售:强化赊销管理,增加货款安全与同笼速率;加强推销资金付款的进度与票款结算的控制;保证最优库存量,重视物流管理。

第三、合理统筹资金,减少融资成本。融资分为股权融资与债权融资。股权融指直接增资扩股,而债权融资则是债券、银行借款等。在融资时,企业应综合考虑银行授信、运营规模、客户需求、业务性质、短期与长期资金的需求分布以及收益等要素,选取最佳筹资方式。

三、创新企业管理水平,促进企业财务信息化

在强化企业精细化财务管理中,企业应创新管理水平。第一、财务责任人应以身作则,重视精细化管理的各项工作。财务经理需掌握现代化的科学管理方法,改进先前在岗位用人、管理制度等不合理之处,促进财务部门深层次改进。第二、健全财务组织体系。在已有的出纳、会计、财务等基础上,增加预算编制员、财务分析员、电算化管理员等岗位。适时调整岗位结构,财务人员应参与企业精细化管理之中,用矩阵体系深化企业各业务单元,精细化控制、核算与分析,确保财务部贯彻与落实财务管理工作。第三、理清企业财务管理体系。理清管理界面及流程,细化各业务的管理办法与操作规则。

其次,企业注重促进财务信息化。财务信息化即有促进企业财务管理的科学化与规范化,以信息化构建财务现代化的任务,可以为财务管理提供信息平台,提高财务管理质量。引进精细化管理,需要财务人员在财务数据分析中投入更多的精力,做好成本与预算管理工作。因此,企业应增加财务信息的硬件投入,增加财务软件操作培训,加快财务信息化进度,完成流程控制及决策赞成的企业财务信息管理体系,保证信息的全面、准确、及时、独立。

四、注重深化企业运营实质,精细化财务危机管理

第8篇

近一两年来,金融危机对全球造船、航运的滞后影响全面显现:全球各地造船厂收到的造船订单锐减;航运企业亏本运营。在一片低迷中,不少中国船厂和航运企业却得到一份意外收获:来自近几年刚刚崛起的一批大客户——金融租赁公司的订单。这让船厂、航运企业们不至于在航运业的冬天里“忍饥挨饿”。

“全球金融与经济危机爆发后,银行系背景下的中国金融租赁公司不仅没有在航运金融领域退缩,反而选择了大力支持中国航运业的发展。”民生金融租赁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周巍表示,目前,来自金融租赁的融资在国内航运领域已成为仅次于银行贷款的第二大船舶融资方式。

作为国内最大的船舶融资租赁公司,民生金融租赁的案例最为典型。自2009年正式进入船舶租赁行业至今,民生金融租赁已经是国内多家大型船厂的重要客户。例如,国内最大的民营船企熔盛重工,从该公司手中拿到的订单总金额就不少于50亿元。

周巍还表示,通过发挥融资租赁特色和优势,金融租赁公司能够协助航运企业缓解因周期变动带来的资金困境,改善企业财务状况,重获发展动力。

航运、造船避风港

“今年我国大约有1/3的船企没有接到订单。”上海市造船工程学会理事长张圣坤表示,国际金融危机对造船、航运的滞后影响逐渐显露,2011年新船接单量远远低于2010年的水平,散货船和油轮市场低迷,在今年表现尤为突出。

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6月份,全国约有50%的船厂没有接到新订单,截至9月底,仍有约30%的国内船厂没有接到新订单。9月,我国船舶行业仅承接新订单94万载重吨,这是2009年6月以来月度成交的最低订单量。

对于航运企业来说,日子也并不好过。

交通运输部部长李盛霖在11月召开的全国水运工作座谈会上表示,当前我国国际航运面临着双重压力,而且这种压力将会持续相当长的时间。就目前来讲,海运形势的严峻性甚于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初期。

李盛霖总结了两点原因。其一,由于运输需求增长乏力,2002年以来,尤其是近几年运力投放过快,国际航运供需严重失衡,竞争加剧。其二,由于通货膨胀,燃油、人工等成本大幅上涨,不少航运企业已经出现了亏损。

事实上,不单单是国内,国外已有不少船厂、航运企业面临破产危机。韩国媒体报道称,稍微留意近期船厂方面的消息,就知道不少韩国老牌的造船企业其实已岌岌可危。例如,1945年成立的大鲜造船,在今年3月已因资金问题被韩国证券交易所除名。韩国当地出现财务困难的造船厂不胜枚举。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航运企业面临着金融市场和航运市场的双重挤压,严重影响了行业的正常发展。”周巍表示,金融租赁在航运业均衡发展中能发挥重大作用。

事实上,正是因为2007年以来,中国金融租赁业的迅速崛起,其庞大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养活”了国内愁云惨淡的造船、航运业。

周巍表示,金融租赁公司通过融物带动融资,可实现比传统贷款更为灵活的结构安排,例如,在当前市场低谷期降低航运企业营运船舶的租金水平,与航运企业携手共度行业的冬天。

不仅如此,金融租赁公司还能够帮助航运公司盘活资产,缓解其面临的资金困境。

航运企业,尤其是大型航运公司,既可以将营运船舶进行售后回租,从而在不影响船舶正常营运的情况下获得一笔稳定的长期资金,也可以将部分过剩运力卖给金融租赁公司,由租赁公司租赁给其他航运企业达到盘活存量资产的目的,实现船舶资源的有效配置。这正是金融租赁产品在资产融资方面所具有的特色与优势。

一位从事船舶租赁的业内人士称,在航运金融方面,金融租赁公司不仅能提供传统融资,更重要的是为航运、造船企业搭建一个抵御周期性波动风险的安全避风港。

对于航运企业来说,金融租赁公司能通过其特殊的“融资+融物”优势,缓解周期低谷时的资金压力。对于船厂来说,金融租赁公司在这个时候提供的订单更可谓雪中送炭。

以熔盛重工为例,民生金融租赁目前已成为熔盛重工最大的国内船东,先后向其订购了20多艘巴拿马级的散货船,总金额超过50亿元。

“金融租赁公司能够发挥杠杆作用,可以将金融资金转变为优质船舶资产,不仅为船舶制造商提供了新造船订单,也为航运企业提供了发展船队、扩充运力的机会。”民生金融租赁航运租赁部人士表示。

“不怕有风险,就怕没准备”

“当前的经济金融形势下,整个航运业进入一个比较困难的时期。我认为困难时期不会很长,这只是宏观经济周期的一个表现。”招商银行副行长唐志宏表示,长期来看,航运业前景无限广阔,尤其是中国的航运业。

民生金融租赁航运租赁部总经理何敏表示,这是最紧张的时候,是密切观望、随时可能出手的时候。“不怕市场坏,关键是怕没有准备。”

不难看出,尽管当前国内外航运处于低迷时期,但民生金融租赁依然信心满满。而这种信心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民生金融租赁内部的风险控制机制以及该公司船舶资产管理能力的大幅提升。

据民生金融租赁人士介绍,在国内租赁公司中,民生金融租赁率先设置了行业风险经理职位。“我们有专门的船舶行业风险经理,他们会与客户经理一起去一线考察。”

而租赁公司的资产管理能力一定程度上体现在敢于且善于逆势操作,能在下跌的行情中,找到赚钱的机会。

周巍表示,虽然目前国际航运市场整体处于低谷期,在整体运力过剩的情况下,相当一部分细分市场仍然面临结构性的市场机会。

具体来看,随着东南亚、南亚、非洲等地的迅速发展,贸易格局必然发生变化,我国沿海地区的细分市场及行业中,也存在巨大的需求增长空间。

周巍还表示,过去几十年的数据和经验证明,危机的低谷往往是航运企业进行低成本运力扩张的最好时机,抓住时机,就可以在未来行业复苏时获得低成本竞争优势和资产溢价收益。

“船价已经跌到低谷,但是很多物资对运力的需求是刚性的,比如煤、粮食,不可能不运。”何敏也称,尽管目前存在运力过剩问题,但如果现在大家都停止下单,再过一段时间,由于有船要更新、报废,就可能会出现一个相对的运力稀缺时间段。

正是基于这种判断,民生金融租赁一方面准备好逆势操作,另一方面精耕细作于细分市场,寻找新的机会。

对于这个细分市场,何敏解释称,例如乙烯船、大容量的疏浚船在国内还是很稀缺的,而这些都是局部细分市场的机会。

“像渔船等目前涉足的人不是特别多的领域,其门槛可能不算很高,但是会存在一些政策限制。”何敏表示,如何去突破政策限制,把融资租赁的模式运作到更多的领域,将是民生金融租赁下一步要考虑的问题。

经过三年的运作,目前,民生金融租赁已拥有130多条船,总吨位超过430万吨。其提供的数据显示,该公司今年新增的船只中,包括散货船、集装箱船、海工船和疏浚船。尽管仍然以散货船为主,但是结构上已明显地向细分领域发展。

“五招”吃透产业链

一位租赁业研究人士称,船舶融资是一项专业性和综合性较强的业务,不仅涉及船舶、航运等专业技术知识,还与保险、税收、船籍制度等法律法规及政策密切相关。而国外在船舶融资方面有所专长的银行均设有专业机构,或与第三方专业机构紧密合作。

“国内的船舶租赁公司普遍存在‘重主体,轻船舶’的倾向。”上述人士解释称,也就是说,当租赁公司在考虑是否与某个客户进行合作时,其决策依据主要是客户的资产、信用、盈利等状况,而航运行业的市场趋势、船舶本身的性价比等因素并非考虑的重点。

这是典型的融资租赁的思维方式。而要做真租赁,就要对行业链条上价值生成的各个环节都具备深厚的专业知识。

“金融租赁公司要可持续发展,保持竞争力,根本问题在于专业化,在于提高资产经营能力。”在周巍看来,船舶从选型到监理到运营,整个链条都属于广义的资产管理范畴,环环相扣,哪个环节掌握得不好,对船都是一种伤害。

事实上,周巍所描述的这条船舶租赁业务环节链,在民生金融租赁内部被细化为五大关键环节,即选、造、租、管、卖。

何敏以“选”为例详细介绍说,根据客户的需求,民生金融租赁需要在船型、船厂方面进行选择;租赁的形式又可以分为光租、期租等,也需要选择。

在每个环节,民生金融租赁都会寻找一些专业的合作伙伴,建立起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机制。“从船配到船厂、从航运企业到码头、从主管机关到信息机构,整个产业链上我们都有非常紧密的战略合作伙伴。”

第9篇

关键词:金融危机;企业风险;风险应对

中图分类号:F830.9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26-0024-02

未受节制的住房和金融的双重投机引发了美国的次贷危机,而由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则实质上是资本主义制度下信用体系的崩溃。自2008年9月以来,随着华尔街四大老牌投资银行的倒闭、破产,由此引发的市场恐慌开始演变成一场波及全球的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随着这场危机的进一步恶化,它将对企业产生多大、多久的影响,这是每个生存、发展中的企业必需考虑的问题,因此,金融危机大背景下,风险的应对成为企业战略首要考虑的问题。本文将对此次金融危机的产生及经济影响作进一步阐述,在此基础上,对企业面临的主要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企业的风险应对策略与措施。

一、金融危机下企业面临的风险分析

企业风险是指未来的不确定性对企业经营目标实现程度的影响。由于诸多不确定因素的存在,企业的经营活动难免存在各种各样的风险,这些风险因素大体可分为两类:其一,外部的风险。例如国家的宏观调控与政策法规、汇率的波动、自然灾害、社会动荡等;其二,内部的风险。例如,产品研发、技术变革、突发事件等。风险自始至终都伴随着企业的成长历程。

我国出口行业受到此次危机的影响已经彰显无遗,会对我国其他领域内的实体经济的影响到底有多大、周期有多长,现在还不得而知。因此,增强风险防范的意识与措施的重要性日显突出。金融危机下,企业面临的风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资金方面的风险。金融危机下,出于对经济现象下行走势感到担优,银行开始对信贷风险大的企业收缩贷款,对已到期的贷款也紧急追回。而经济危机导致市场需求减少,企业的产品很难卖出去,存货堆积严重,挤压了资金,也进一步加剧了流动资金的短缺。在这样的情况下,企业的现金流容易遭遇危机。

(二)信用方面的风险。在金融危机冲击下,出口贸易所涉及的信用证结算等银行信用业务面临的风险日益加大。由于本次金融风暴引发的经济危机是系统性风险,各国的生产需求和消费需求普遍衰减,导致外国进口商进口后销售受阻,有的甚至破产,无法偿还货款,从而使我国出口企业面临较大的信用风险,甚至蒙受损失。

(三)通货膨胀方面的风险。我国政府推出了4万亿投资计划,加上各省提出的配套计划,巨额的投资无疑会造成通货膨胀压力。通货膨胀会增加企业的生产成本和资金成本,使企业的应收账款大幅贬值,增加企业长期投资风险。

(四)市场方面的风险。外部需求持续减弱,严重影响出口,导致企业发展环境恶化。随着金融危机不断蔓延和深化,中国的主要出口对象欧美市场的消费需求急剧萎缩,很多企业订单锐减,产品销量急速下滑。与此同时,在全球经济低迷的形势下,贸易保护主义会进一步加剧,贸易壁垒、反倾销等不公平竞争行为会逐渐加剧。并且,由于出口受阻,出口企业转向国内市场,加剧国内市场竞争。

(五)汇率方面的风险。因为很多外贸订单都是数月甚至数年后交货,汇率的不确定使得进出口双方定价争议很大。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为规避风险,资本市场对美元的需求增多,导致美元在随后几个月内反弹走高。汇兑损失上的考量,使一些企业不得不选择缩减甚至放弃出口业务,以规避汇率风险。

二、金融危机下企业风险的应对措施

在金融危机下,企业不能及时有效地识别、评估和控制所面临的风险,将很可能给其带来巨大损失。但企业如何做好对风险的应对却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因素,金融危机下,企业的风险应对可以从以下几个主要方面入手:

(一)风险管理系统。树立风险管理意识,建立一个与企业战略及业绩目标结合起来的风险评估体系、预警系统。同时完善应对风险管理制度,对重大风险投资,制定系统的决策过程,避免使重大的风险投资决策由个别人作出;加强内部审计的管理职能,经济运行财务指标分析报告需快速、及时,方便决策部门随时了解企业经营情况,对危机进行及时应对。

(二)企业业务拓展。企业应将危机作为升级转型的良机,通过加大研发力度、加快技术创新,提高品牌影响力等措施来拓展利润空间和增强竞争力。对外,加大国际市场开拓力度,针对全球金融危机导致发达国家市场需求萎缩的新情况,努力拓展新兴市场。对内,以内需市场为导向,主动调整结构,抓住国家扩大内需的机遇,积极拓展内销市场。

(三)企业内部管理。将平时为了应付繁忙的生产任务而无暇顾及的管理问题,趁着经济低迷、企业任务不足时逐一提出解决方案,将管理进一步细化,责成分管部门进行岗位规划。加强岗位员工的业务技能和素质的培训,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保持合理工资薪酬水平,为迎接经济的复苏提供一支思想素质好、业务水平高的人力资源队伍。

(四)财务管理。应充分考虑资金的承受能力,合理安排资本性支出的规模与结构,坚持量入为出的稳健财务政策,谋求长期的资金动态平衡,严格控制投资前景不确定、盈利能力不强的投资,严格控制企业对外担保;严格监控企业库存情况,将过时、淘汰的库存产品及时清理变现,加速企业资金的流动;将企业的半成品库存尽量锁定在原材料阶段,待有出货指令时才生产成半成品;如遇到合同取消或产品淘汰时,原材料的变现价格远高于半成品。

(五)成本费用管理。由于成本费用上涨,企业的利润空间受到严重挤压,资金普遍趋紧,经营风险加大。企业可以通过建立全员、全要素、全过程成本费用的预算管理体系,挖掘内部潜力开展增收节支工作,推进精细化管理;建立成本费用管理的目标与责任挂钩的机制;加强原材料采购成本的控制,根据今年生产原料价格下跌的趋势,充分利用原材的历史价格分析体系,在原材价格波动的较低点采取大量采购,将原材料锁定在较低成本以对冲销量下滑所带来的风险。

(六)信用管理。针对违约风险,企业要注意对客户进行资信调查和跟踪,选择资产实力强、信用评级高的贸易伙伴;缩短赊销期,提高预收款比例,加速资金回笼;引入信用保险、担保,达到降低和分散风险的目的。

第10篇

【关键词】00MFS 08MFS 宏观金融风险 规则变化的比较

一、引言

所谓宏观审慎诉求主要讲的是宏观金融风险的概念,总所周知,2008年爆发的美国次贷危机给美国的经济乃至全球的经济给以了重击,我们应该对那次金融危机的有清醒的认识。金融危机的背后隐藏着深刻的经济危机,经济危机又可能进一步诱发政治危机和社会危机。而产生金融危机的原因之一就是货币和金融统计制度的缺陷和金融监管制度的漏洞,针对货币和金融统计制度的缺陷,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马上做出反映,国际国币基金组织在2008年7月正式推出了《货币与金融统计编制指南(2008)》。

现在国内已经有了08MFS和00MFS的比较说明的权威文章,鉴于此,我试图借鉴类似文章就变化中的宏观审慎诉求以MFS的变化比较为视角来展开分析。

二、总体框架的比较

00MFS由八章构成,其中“机构单位和部门”,“金融资产的分类”,“存量,流量和会计规则”组成货币与金融统计的一般原则;“货币,信贷和债务”,“货币统计框架”和“金融统计”构成了货币与金融统计框架。

08MFS在保持00MFS原有框架的基础上,对章节进行了适当的调整,并且增加了“货币与金融统计的数据来源”一章。在节的设置上,变化主要集中在“货币,信贷和债务”,“货币统计框架”和“金融统计”三章,所以相对于00MFS,08MFS更具有操作性,更详细也更系统。

三、基于宏观金融危机的主要内容的比较。

08MFS新增章节“货币与金融统计来源数据”,作为对00MFS的进一步补充,08MFS在内容上最大的变化就是增加了“货币与金融统计的来源数据”一章。它主要讨论会计数据和报送个货币与金融统计编制者的数据之间的衔接问题。围绕着这一主题,本章主要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从概述,权责发生制,持续经营等六个方面讨论了国家财务报告标准和货币与金融统计之间的联系。第二部分则是对存流量数据的复式记账原则给予关注。第三部分在数据来源的覆盖范围讨论上引出:成本和收益视角,并给出该原则的进行的一般步骤。最后本章对数据确认和可信检验的两个递进过程进行讨论。从整个这一张可以看出,新的MFS在统计数据来源的要求上更加严格,做到了会计报表和货币与金融统计数据的积极衔接,使得数据的真实度有所提高,给政府的宏观决策提供了更可信的结论,降低了宏观金融风险。同时在与其他章节的衔接上也做的比00MFS要好,将各章中的内容上的交叉性问题在这一章单独进行连贯性的梳理,有助于把握数据来源的各个方面,也增强了各国对于这些内容的理解和运用,更加方便了各国的货币和金融统计工作,同样的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宏观金融风险。

四、MFS与中国货币金融统计的宏观审慎管理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逐步推行宏观经济统计的国际接轨。但是,目前我国的货币和金融统计方面,还一直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现行的金融统计对内不能适应中国宏观经济管理和金融发展的要求,对外不能满足国际组织编报统计数据和国际对比的需要。具体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一)货币与金融统计对象限制了统计信息的充分利用。

随着经济的增长,越来越多的新的金融工具的出现带来了新的统计要求和新的统计部门的出现,如中央银行统计,商业银行统计,保险统计以及对外金融统计等以及各种业务统计等。但是这些统计子体系之间的衔接不紧密,缺乏结构性和协调性,容易引起统计信息误解,限制统计信息的充分利用。

(二)货币金融统计指标中与国际上存在差距,不能正常进行国际间的比较。

就货币总量统计而言,在货币层次和各个层次的统计上与国际准则差异明显,国际标准建议核算“可转让存款”,可在中国货币统计却没有相应的统计指标;在存款的分类指标上也存在差异。金融统计的国际接轨是未来中国金融统计发展的趋势,而金融统计指标国际接轨能力差,无疑将会限制这一进程。

五、总结

通过对08MFS和00MFS的整体框架和主要内容的比较,我们可以看出:08MFS将货币金融统计的主题划分的更加详细。宏观金融风险的产生往往基于政府对于小型企业或者其他金融性公司部分的数据来源不够准确和及时,导致政府不能及时的在危机有苗头的时候出手相助,而金融的风险是具有连带性的,一旦某个金融机构发生风险,问题将会波及整个金融市场,这个时候市场再作出反应,会有一定作用,但损失会很惨重。所以随着经济体制和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币货币基金组织也在不断的改进和完善这一套货币和金融统计手册,意在真正制定一个适合各国的一致性约定。

六、建议

要做好金融机构的风险管控,有效的防范整个金融体系的系统性风险,必须从根本上加强宏观审慎管理,构建合适中国国情的宏观审慎管理制度框架,在次贷危机发生之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意识到了这一点,并优化形成了08MFS。

“宏观审慎管理以防范系统性风险为根本目标,将金融业视作一个有机整体,既防范金融体系内部相互关联可能导致的风险传递,又关注金融体系在跨经济周期中的稳健情况,从而更有效管理整个金融体系的风险”,事实上,如何有效的防范整个金融体系的系统性风险,监管层的决心和目标同样应该明确和坚定。在进行数据收集和统计的过程中,应该严格遵守真实性,整体性和洁净转让原则,确保货币金融统计的最终结果能玩政府的宏观决策所用。

参考文献:

第11篇

[关键字]金融监管 借鉴 对策

自美国次贷危机以来,世界许多国家都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人们生活受到一定的冲击,通过对金融危机的分析可以发现,造成这种事件的主要因素是因为对金融机构监管不力造成的,这给我们未来发展提出了更为严峻的问题,在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越来越快的今天,如何有效地对金融业实施监管,将是我们下一步的主要工作,它关系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 当前我国金融监管模式研究

新中国成立六十多年来,我国金融体制得到全面发展,目前在金融监管机制上形成了以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的分业监管格局,分别对我国银行、证券、保险实施有效的监督和控制,这有利地促进了我国金融体制的顺利发展。银监会的主要职责是通过制定银行业的规章制度和办法,实施对银行业的监督和检查,对银行业金融机构及分支机构的设立、变更、终止及业务经营范围进行审查和审批,并对银行业进行现场稽查和非现场稽查,对各个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运行情况进行公布;证监会的主要任务是负责对证券期货市场的方针政策进行调查、研究和拟定,制定相关的法律规章,实行对证券管理机构的监督和管理,批准企业证券的上市等交易活动,保监会主要负责对国内保险业务的管理和监督,通过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维护保险企业的各种权益,对保险各项业务进行重点审查,以保证其能够有效的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二 典型国家金融监管模式比较分析

(一)美国金融监管机制

美国是世界金融发展的先进国家,它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左右着世界经济的发展,美国现有的金融监管机制是双线多头分工型金融监管机制。即联邦政府和地方政府都可以自由的设立金融管理机构,两级政府之间可以分别设立监管机构,负责对金融机构的监督和管理,并且所设立的监管机构在工作时,可以互不干涉,其中联邦监管机构主要有美联储、联邦存款保险公司、货币监理署、储贷监理署、证券交易委员会。美联储负责对全国金融货币的监管,保证货币能够正常流通,对整个金融控股公司进行监管,联邦存款保险公司通过对全国保险存款的制度、养老保险等相关制度的管理;货币监理署负责对本国货币的发行等进行管理。州级监管机构主要州银行厅、州保险监管署。美国通过这种金融监管机制可以有效地防止金融垄断,有利于对金融机构进行有力的监管,提高金融监管机构的服务水平。

(二)日本金融监管机制

日本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经济得到快速发展,金融行业在日本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日本现行的金融监管体制是单线多头监管体制,即在中央地方设立统一的金融办公厅,负责对全国的金融机构进行监管业务,同时,在金融办公厅下设多个金融监管机构负责对全国多个机构进行多层次的监管管理。日本的金融办公厅下设总务企划局、检查局、监督局。同时通过下设的科室进行金融政策的制定、调节市场金融秩序。日本的单线多头监管体制使得日本集中监管体制效率大幅提高,有利于各部门之间的相互制约,提高各部门之间的协作水平。

(三)欧盟国家金融监管机制

欧盟国家在金融监管体制上采用的合作型金融监管机制,它在欧盟国家的经济发展过程中贡献了巨大的作用。欧盟的合作型机制监管机制是指在经济合作区域内,这一地区的所有国家的金融机构实行统一的监管政策。在实施的过程中,各国对自身的金融监管仍旧有很大的自,通过执行统一的金融规章制度,制定一定的货币政策,但各国可以制定适合自身发展实际的贴现率,这种合作型的金融监管制度,有利于的促进地区这间经济金融的合作,通过制定统一的政策,可以有效地节约资源,达到互相合作的目的,有效的使地区之间的金融机构得到稳定,促进经济体系的发展。

(四)新加坡金融监管机制

新加坡是近年来经济发展较为迅速的一个新兴国家,新加坡经济能够在历次的金融危机抵御冲击,并且本国经济得以较好的发展,这与新加坡的金融监管体制是分不开的。与其他国家相比,新加坡的金融监管体系高度统一,结构非常清晰,新加坡的金融监管机构主要是金融监管局,监管局董事会主席由财部部长担任,这与其他国家和地区是完全不相同的,国家政府牢牢控制着新加坡的金融命脉。金融监管局在发展上充分发挥中央银行的角色,负责本国银行业、证券业、期货交易及保险业的监督和管理。同时,新加坡注重对金融法律法规的建设。各项法律制度全面建设,通过系统性的操作,增强各金融机构的盈利能力、服务水平。

(五)韩国金融监管机制

韩国的经济发展是一个非常具有代表性意义的,韩国之所以能够取得今天的辉煌成就完全取决于在金融危机时能够有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时,韩国经济遭到重创,经济发展出现萎缩局面,而经过了很短的时间之后,韩国就迅速地从亚洲金融危机中摆脱,成为东亚地区第一个摆脱国家危机的国家,这些成就的取得,归功于韩国政府所采取的一系列有效的金融措施。韩国通过重新明确中央银行的地位,加强其独立性,通过制定适合本国发展的货币政策,负责对全国的金融机构进行统一管理。同时,成立金融监管决策机构融监管委员会,负责对韩国地区的证券业务和期货业务以及整个金融服务业进行监督和管理,通过下设金融监督院的形式进行具体的监督指导工作(如图1)。在发生危机时,韩国政府充分发挥其协调职能,由政府出面为一些金融机构提供担保,防止发生挤兑行为,使金融机构能够顺利的渡过危机,为韩国银行体系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 借鉴国外经验提高我国金融监管水平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越来越重视金融行业的发展,不断加大对金融行业的发展力度,我国金融业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但同时也表现为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必须要加大研究力度,提高我国金融业抵御风险的能力,促进金融业的顺利发展。

(一)加强金融监管法制建设

当前,我国一直注重对金融业的发展,制定了若干法律法规,有效地推动我国金融业的发展,但同时也表现一些不足。因此,要继续加大我国金融监管法制建设力度,有效的规范金融行为,要对相前已有的法律法规制定详细的实施细则,将法律法规细化到具体的业务之上,要进一步明确各监管单位和主体的职责和权限,使监管者能够有效地开展各项工作,要制定详细的检查程度与方法,提高金融监管工作的可操作性,对于出现的法律冲突现象,要实行低层次法规服从高层次法规的原

则,使监管工作顺利进行。要做好对金融机构的检查稽核工作,加强对非现场检查的制度建设,通过监管立法的形式规范各项报表细节,使监管者能够根据各项报表做出及时准确的分析。要通过监管立法的形式加强对监管人员的问责,做好现场稽查工作,通过非现场检查和现场检查相结合的方式,更有利的推进金融监管相关法律制度完善。

(二)建立健全信息披露制度

公开监督是金融监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金融机构和相关的监管机构要适当的披露其政策信息,以便社会公众能够及时了解金融机构的运行状况,使市场经济得到更好的完善,强化对金融机构的市场约束。提高金融发展的透明度,针对当前金融机构在信息披露方面所表现的如信息失真、假账等现象,金融机构和监管机构要进一步完善政策,做好金融机构信息披露工作,进一步规范金融机构的经营行为。金融信息披露制度建设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监管机构的信息披露和金融机构的信息披露,监管机构的信息披露主要包括一些宏观的经济信息及各项指标变化等,监管部门所提供的信息是金融机构发展的主要依据;金融机构在进行信息披露时,主要提供一些自身经营运行情况的信息,如金融机构的信用等级、经营状况、资本实力等,通过这些信息指标可以让市场经济更加了解金融机构运行情况,是对金融机构进行选择的基础。在实际发展过程中,要适当调整相关的政策,增加金融监管部门的政策透明度,让每个人都能够了解到当前金融机构的运行情况,形成多层次、多元化的信息披露体系,不断充实信息披露的内容,让社会更加全面的了解金融机构,为金融机构的发展提供基础。

(三)进一步完善金融机构的内部控制机制

金融机构通过内部控制机制,可以有效地对风险进行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事后监督和纠正,使国家的相关金融制度能够得以贯彻实施,确保管理信息的真实、完整和及时,促进组织经营目标的完成。当前,我国金融机构在内部控制发展上还显得比较滞后,在内控制度上还存在一定的偏差,这严重地影响了我国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实施有效的内部控制机制可以有效地降低金融经营的风险,提高金融机构应对外部风险的能力,是提高金融监管效率的必要基础和坚实保障。要严格做好金融机构内部的分工,提高各部门之间的协作能力,进一步确定各部门之间的制衡关系,制定有效地内部平衡制约机制。同时,要建立科学合理的审计监督制度,通过对金融机构的行为进行审查和评价,促进控制工作的有效开展,要不断加大力度对内部审计人员职业道德进行教育,提高其自身的知识水平和道德水平,不断的更新知识,使之更好的适应社会发展,要加强审计工作的宣传力度,提高内部审计工作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进一步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

(四)建立金融监管的协调机构

我国在长期的金融市场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分业经营的金融监管模式,确定了“一行三会”的分业监管体制,以中国人民银行为中央银行,通过下设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的形式,分别对我国银行业、证券业和保险业进行监督和管理,实现金融业多层次的全面发展。当前,随着经济发展速度的进一步加快,许多金融机构的经营模式已经发生了改变,金融业在发展保险业,保险业也在发展金融业,造成了各金融机构混业经营的局面。因此,面对当前的发展形势,要进一步加大协调力度,通过设立金融监管局的形式,实现对银行、保险、证券的统一管理,实现监管的跨产品、跨市场的协调,避免出现监管漏洞,使监管工作得以持续性的发展。

第12篇

一、我市中小企业面临的财务管理现状

(一)资金渠道萎缩,融资困难

资金是企业生存的关键,一个健康发展的企业不仅能管理好日常运营现金流,还要有从外部融资的能力。我市中小企业主要通过银行贷款、内部集资、证券市场以及民间融资等渠道来筹集资金。其中银行贷款一直是中小企业筹资的首选,特别对于刚从学校毕业准备创业的学生,亲朋好友能提供的帮助及其有限,除了向相关部门申请创业基金,向银行贷款几乎是他们筹集资金的唯一渠道。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融资渠道萎缩、担保困难,再加上中小企业的自身特点:成立时间短、规模小、自身实力薄弱、经营管理水平低、盈利前景渺茫、抵御风险能力差等,导致银行对中小企业缺乏信任,因此,对他们提出苛刻的担保条件,使得我市中小企业在银行贷款方面不仅障碍重重而且满足率也很低,即使有好的项目也难以开展。

另外,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银行方面缩紧了对企业的贷款额度,而且与中小企业相比,他们更热衷于国有大型企业,这种问题造成了金融危机下,我市中小企业难以得到大力的资金支持,没有资金就没有了生命,因此,我市中小企业很难承担起金融危机这个巨大的风险。由于中小企业治理结构的不规范,财务制

度的不透明性,缺乏信用等级观念,粗放式的经营模式,存在过高的经营风险和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问题,都是造成中小企业难以获得资金的原因。

作者简介:本文作者吕春燕,女,工作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六地质队,中级职称,现任第六地质队计财科科长。

(二)财务管理观念滞后,缺乏抵御危机的风险意识

我市绝大多数中小企业的法人代表往往同时兼任总经理职位,不仅拥有对企业的控制权还负责经营管理企业的日常事务。特别我市的很多中小企业都起源于家族企业,实行家族式管理,使得企业无法建立产权明晰、权责明确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管理水平落后,欠缺风险管理的知识,未建立抵御风险管理机制。中小企业本身就普遍存在很多管理问题,又往往重视对科研技术人员的培养,财务观念淡薄,对财务风险管理更是不够重视。

财务风险管理观念是企业管理的重要保障,也是加强企业经营管理,提高决策水平的有力工具。财务部门要提供估计潜在的财产和净收入损失的数据,财务管理部门的财务监督要及时发现财务上的漏洞,可以避免单位财产风险的危机产生。财务管理部门要通过识别和衡量风险,防止企业财产损失。而目前,我市中小企业面对突如其来的金融危机时,缺乏抵御风险的意识,没有健全的风险管理机制,多数民营中小企业的财务会计制度不规范,运用也不严肃,财务风险控制松散软弱,普遍存在财务制度不健全或制度不合理的问题,在金融危机到来时,不能及时采取自我保护措施。

(三)财务管理机制不健全,信息化程度较低

我们依据管理学的定义,可以将企业经营模式大致分为:亲情化管理模式、友情化管理模式、温情化管理模式、随机化管理模式和制度化管理模式。其中制度化管理模式是相对比较完善的。在适用制度化管理的同时,吸收其他管理模式的有用成分,这对于目前企业发展是最有利的。

但在我市中小企业的管理模式中,却不难发现大多数企业是采用随机化管理模式和亲情化管理模式。即以夫妻厂、父子企业和兄弟公司的形式存在,男管外(业务与销售),女管内(财务与生产管理和材料采购)的七姑八亲的家族制和家庭制的企业管理模式。中小企业的一切大小事务都要由夫妻或兄弟俩亲力亲为,资产主要集中在创业者手中,企业的资金筹集、使用由老板说了算。权力集中式的家族式经营,使财务管理高度集中,表现出明显的“人治”特征,缺少现代企业财务管理手段,而陷于生产经营型的管理格局之中。这使财务管理的作用在企业得不到充分发挥,一部分中小企业难以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

(四)缺乏财务管理的专业人才

贵港市很多中小企业并未设置独立的财务管理机构配备专业的财务人员,或者把财务人员当作“记账”员。特别是民营私营企业,在财务人员的选聘上,任人唯亲,普遍缺乏正规的专业培训,业务素质低,难以胜任财务管理工作。财务在很多中小企业中就是平时记流水账,年底结算有无盈利的部门,他们的作用就是记账和算账。财务部门没有按照会计法规的要求设计总账、分类账、明细账进行会计核算和财务分析,没有正常发挥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的作用。更有部分企业本身根本没有财务机构的设置,而是从外部人才市场临时聘用财务人员。这些兼职会计平时不到企业去上班,只是根据月底或月初企业经营者给出的资料做账,他们主要负责对外提供财务与纳税报表,完全成为纳税申报的工具。会计完全和企业的经营管理割裂开,甚至有的企业经营者把财务申报视为企业经营的累赘。

因此,由于中小企业,财务管理机构普遍从设置上就不合要求,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也就形同虚设,真正的财务专业人才很难留住,即使留住也发挥不出应有的作用,企业缺乏财务管理能力,所谓的财务管理部门根本无力协助经营者管理资产,运营资金,提出和建议管理决策,造成了从财务管理、人才管理和机构设置上的严重问题,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企业的经营管理更是不堪一击。

(五)金融危机的影响下资金运营水平低下

中小企业在日常的资产管理和财务控制方面就很薄弱,例如:日常经营缺乏计划安排,采购销售随意不规范等。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中小企业资金运营水平低下,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供大于求的情况下,中小企业为了避免自己的产品淘汰出局,采取了赊销销售的办法,使得应收账款居高不下,加之缺乏合理有效地催收措施,使得回收资金困难,最终形成呆账坏账,增加的企业的运营成本。第二、在固定资产管理方面,有的企业在购置时没有及时登记入账,有的没有按照会计法规要求采取分类折旧、报废、毁损的处理办法清理,造成账实不符;不少中小企业没有建立起规范的实施程序。第三、中小企业在投资中往往只重视短期利益,缺乏长远规划,忽略了对远期风险的控制。而企业粗糙的财务管理,也难为决策者提供科学可靠的投资分析和论证,因此企业经营者常常凭经验进行决策,缺乏科学、民主的决策参与,也缺乏决策的民主氛围。

随着投资环境的复杂、金融危机的加剧、投资规模的扩大以及投资项目的增加,导致企业的现金账户,存货管理失控,无法应付急需的现金需求,现金流周转不畅,运作效率低下,企业的投资风险不断增级,很容易导致投资失败,使企业陷入困境,甚至破产。

二、中小企业面临财务管理困境的对策研究

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企业的生产经营环境发生了变化,中小企业可能出现的问题如融资困难、库存增加、产品没有销路、资金回收困难等。作为中小企业管理的核心――财务管理,企业应该迅速的做出反应,及时调整财务管理的战略、减少成本、加强现金管理等,同时政府要为中小企业走出金融危机创造更好的条件,包括提供有力的法律和政策保障、资金保障等,以帮助企业有效的预防金融危机产生的财务风险,减轻金融危机给中小企业带来的影响。

(一)政府提供强有力的资金保障

尽快构建以政府担保为引导,商业性担保为主体,多种形式并存的信用担保体系,多种渠道筹集担保基金,逐步形成地县纵横交错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网络,为各类中小企业融资牵线搭桥。在金融危机的紧要情境下,政府应尽快出台商业性信用担保机构市场准入办法,并对其担保业务给予一定的政策补贴,以降低中小企业融资成本。并适时考虑设立国家中小企业担保风险管理机构,统筹全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的发展和建立风险抵御机制。

(二)中小企业要进一步强化内部控制机制

如果在金融危机这个困难阶段能顺利的度过去,那么中小企业首先要加强自己内部控制机制的管理。只有自身建立了完备而强大的内部管理机制,才能由内而外的将金融危机的风险抵制在外。因此,我市中小企业必须构建完整的财务风险管理系统,加强企业内部控制机制。

1.在危机情况下,首先要控制成本,节省开支。金融危机造成了中小企业融资更加困难,在困难的阶段,企业必须控制成本,节省开支,因此,要设置科学合理的会计机构,对企业的财务进行全面管理,在完全满足财务基础核算的基础上,实现集团层面的财务集中、全面预算、资金管理、财务报告的全面统一,帮助企业财务管理从会计核算型向经营决策型转变,最终实现企业价值的保值增值。

2.在危机情况下,加强企业经济活动的审计工作。全面开展对重要业务部门负责人的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客观评价企业负责人的经营业绩和经济责任,并将审计结果作为企业领导人员管理的依据。内部审计机构应积极开展对企业重要经营活动的事前、事中和事后审计监督工作,切实做好有关经济担保、高风险投资、出借资金、重大合同、资产减值准备、财务核销、基建工程、改组改制、股权转让等重大经济活动的审计监督。

3.内部审计机构应加强对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和执行情况的检查与评价,健全内部控制制度有效性评价的日常机制。通过对企业现有内部控制制度进行梳理和评审,查找企业内部控制的关键控制点和薄弱环节,及时发现存在的缺陷和风险,提出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议和措施。

(三)中小企业要实施精细化财务管理

对我市中小企业管理者来说,面对金融危机应该转变思维,强化财务的精细化管理。很多中小企业的老板对如何利用银行金融工具规避利率、汇率变化的风险知识了解比较贫乏,对企业如何在不同经营阶段借用何种银行产品融资的基本知识比较欠缺。因此,企业对资金的投放和使用比较粗放,资金周转效率低下。金融危机已经使我们进入一个对资金精细化管理的时代,因此,我市中小企业对财务管理实施精细化的管理方式,更有利于预防财务损失的发生,抵制金融危机。

(四)中小企业要加强营运资金管理

企业生存发展的关键,是保持充足的货币资金,充足的货币资金不仅可以帮助企业应付危机,同时也是企业长久发展重要保障。良好的现金管理不仅可以保证生产经营的正常进行,还能通过适时的加大技术创新和品牌建设的投入预算,通过并购、重组等战略手段,实现企业的战略转型和扩张,抓住企业的每一次发展契机。企业必须采取措施加快现金、存货和应收账款的周转速度,尽量减少资金的过分占用,降低资金占用成本。以财务部门为主体,加强对赊销和预购业务的控制,制定相应的应收账款、预付账款控制制度,对应收账款应加强动态跟踪,严格应收账款账龄的管理,加大催收应收账款的力度,及时收回应收账款,减少风险,从而提高企业资金使用率。同时加强成本控制,科学、经济、合理地进行采购,对存货严格控制,提高资金周转速度。加强财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避免不必要的资产损失。财务管理应站在企业全局的角度,构建科学的预测体系,进行科学预算使企业能预测风险,及时得到资金的各种信息,及时采取一定措施,防范风险,提高效益。制定科学的预算体系还有利于协调企业各部门的工作,避免各职能平行部门间的冲突,提供内部协助的效率,并且还可以根据预算的指导,把握市场变化降低风险。建立良好的商业信誉,充分利用商业信用,解决资金短期周转困难,与信贷机构、供应商、经销商等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开发拓宽自己的资金筹集渠道,以便在需要的时候有能力向银行借款,利用财务杠杆,缓解资金需求压力,提高权益资本报酬率。

(五)中小企业要培养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员

根据我市中小企业的经营管理现状,要想提高企业的财务管理效率,必须从财务管理的人才抓起。一方面,要选用专业的会计人员,不但要求会计专业化程度高,而且对于财务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等要有充分的认知。另一方面,财务管理人员要有充分的风险管理认知,对于应对各种危机有足够的风险意识,如何降低财务风险,有必备的风险控制技术。总之,企业要抓好对财务管理人员的培训,在学习中不断提高财务管理的水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我市中小企业以其灵活的机制和强大的市场适应能力,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强大的推动力。但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企业的经营环境发生了变化,使得我市中小企业的经营管理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一方面金融危机造成了我市中小企业担保更加难,融资渠道更狭隘,另一方面我市中小企业在财务管理方面自身就存在这一些问题,例如:风险意识较低,缺乏风险控制措施,企业资金运营水平低等,严重影响了我市中小企业健康、积极的发展、中小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的特点,尽快制定抵御金融危机的财务管理战略,指导其具体的财务活动,保障企业的良好运营,改善自身的人才结构,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发展成高素质、可持续发展的现代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博得自己的生存地位。规范中小企业的财务管理,不仅可以实现企业自身价值最大化,也促进了财务管理制度更广泛深入的贯彻,为建设一个良好稳定的市场环境贡献不可估量的力量。

参考文献

1. 袁娟,2009:《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讨》,山东商业会计。

2. 邱光明,2010:《我国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途径》,消费导刊。

3. 刘存强,2010:《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现状》,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4. 王正璐,2010:《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企业导报。

5. 赵戊辰, 2010:《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对策研究》,大众商务。

6 饶佳. 2010:《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当代经济。

7 郝志良,2010:《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案初探》,现代经济信息。

8 蒋鹤,2010:《浅析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第13篇

没有任何一个年代像现在的中国一样,会对一项纪念活动如此兴师动众。从政府高层到众专家学者,再到一些民间组织,无不热衷于大谈特谈亚洲金融危机。一曰,金融危机给我们什么警示,二曰,金融危机是否还会重现。

看似具有反思和前瞻意识,实则乏善可陈。最主要的原因之一,便在于几乎三分之二的反思,无不站的太“高”,看的太“远”,最后却都摆脱不了“隔靴搔痒”的宿命。1994年,经济学家克鲁格曼在权威学术杂志《外交事务》上称,东南亚经济是一只“纸老虎”,“亚洲奇迹”建立在沙滩之上,“迟早会坍塌”。克鲁格曼当时的理由很是“落地”,也很“实在”―即东南亚国家只重数量扩张,高投资和所谓的劳动力优势制造了一种财富幻觉。

世人在事后大夸克鲁格曼的独具慧眼,却丝毫没有学习“老克先生”从细节看经济发现与金融状况的意向,再一次“飘”在了空中。这厢是一如既往地斥责亚洲的裙带资本主义,那厢又是对架构问题的大讨论。

先来看看我们的邻国新加坡吧,日前在谈到亚洲金融危机时,新加坡内阁资政李光耀一边称亚洲地区经济基础已经加强,危机不会重演,一边开始关注起新加坡房地产价格的节节上涨,并发出提醒,称“绝不能让新加坡房价与房屋租金像香港那样昂贵”。

少了空话、套话,直接从民本的角度去审视十年前的金融危机,李光耀这种务实的姿态值得中国许多政府官员思考。今年以来,北京、深圳、广州等我国主要核心城市房价不断攀升,然而在不少官员看来,这似乎与金融危机扯不上什么关系,换句话来说,与金融危机有关系的是汇率制度,多盖了几座房子似乎没什么影响吧。

要知道,10年前金融危机的导火索正是房地产的过度投机,1992年到1996年的5年间,泰国曼谷新建住宅就有76万套(其中15万套闲置,到1997年危机发生时,闲置住宅高达85万套)。

尽管多数人认为,短时期内我国房地产投资需求不会出现萎缩,外资也“舍不得”这块肥肉,银行也不用为呆坏账感到太多的担忧,但是又有多少人会为“居者难有其屋”的社会困局发出一声唏嘘呢?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官员、学者们与其为国家的汇率制度指点江山,不如以社会个体为关注和研究对像。

第14篇

该书通过一幕幕生动的场景描述,向读者客观而详尽地展现了金融危机发生之后美国主要监管机构和投行的众生相。在这部作品中,你可以看到雷曼是如何一步步地自断生路,监管机构是如何在“政治正确”的牵绊下做出选择,各大投行又是如何在人人自危的环境下力求自保。前所未有的访谈,不曾公开的华尔街决策内幕,揭示了美国经济萧条如何发展成全球金融危机,再现了从银行到政府再到整个美国身处金融危机第一现场的反应。

作者简介

安德鲁•罗斯•索尔金(Andrew Ross Sorkin),《纽约时报》首席记者及专栏作家,2001年创立了纽约时报的在线财经报道网站。

2004年获得美国财经新闻界荣誉杰洛德•罗布奖,2005年和2006年他的新闻再次获得美国商业新闻奖和作家学会奖。

2007年,世界经济论坛提名他为全球青年领袖之一。

对直接卷入金融危机的 200多人长达 500多个小时的采访,使得本书成为了第一本最详实地记录了金融危机这一最具悲剧色彩的当代历史事件的读本。

本书在美国一经出版便赢得了市场和口碑。股神巴菲特曾专程为本书制作了一张巨幅海报送给作者:“恭喜,你的书将比这张海报更大!”并在哥伦比亚大学公开赞扬:“这是一本很棒的书。”该书及其作者也是股神巴菲特在2010年的致股东的信中,唯一提及的一位作者和一本书。

图书卖点

本书长踞亚马逊畅销书榜首。2010年全球政要和首席执行官争相阅读的金融巨作。

2010年最厚重,最值得期待的金融史诗。不同于其他描写金融危机的著作,节奏鲜明,画面感极强,读起来就像丹?布朗的小说一样让你喘不过气。

对亲历金融危机的200多人长达500多个小时的真实访问,还原金融危机第一现场,完整再现美国政府救市之举。

本书出版后,巴菲特第一时间亲送海报,公开赞扬,并在2010年致股东的信中提及本书及作者。摩根士丹利的首席招待官约翰?麦克在接受电视采访时称,读这本书后,“我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他说,“因为我又回到了当时的场景。”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领衔翻译,中国银监会党委副书记、副主席蒋定之特为本书作序。

北京大学副校长,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院长,中国经济学会年会理事长海闻教授,兴业银行行长李仁杰,中国投资担保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新来联袂推荐。

国外赞誉

英国《金融时报》:“这是一部震撼的金融史诗。”

《经济学家》杂志评论:“《大而不倒》让人手不释卷!”

《纽约时报》:索尔金以惊人的记录和生动的叙述,让读者身临其境。

《商业周刊》:本书带来了不同寻常的戏剧情节、内部访问和令人信服的细节。这是一本深入研究金融危机的实录。

《彭博新闻》:它读起来就像一部惊悚片。

第15篇

伊尚美是一家纯外贸型的企业,全年400万件生产量99%以上出口。和洪合的大多数出口企业一样,欧美原来是最大的客户地区。近年来,伊尚美的订单一直在增加之中,包括经受金融危机之后。姚水华觉得最大的原因就是提前抢占南半球市场。5年前,伊尚美开始涉足南半球,在金融危机爆发的去年,南半球业务有了突飞猛进的增长,如今南半球业务已经占到公司业务的60%以上,而5年前这一比例是10%。

刚开始开拓南半球的时候,姚水华是想让企业全年有活干,突破毛衫生产的季节性。当时,光做北半球生意,旺季的时候生产来不及,淡季的时候没活做。而南半球的开拓恰好可以让全年季节性订单比较平衡。金融危机爆发之后,欧美市场急剧恶化,而在南非、澳大利亚多年的经营经验让伊尚美抓住了大拓业务的机会。伊尚美在南非抓住了两家大型连锁店EDCON和MR PRICE。其中的EDCON是一家百年老店,也是上市公司,在全球拥有1000多家连锁店;MR PRICE也是一家拥有800家连锁店的上市公司。这两家连锁巨头每年的服装订单有上千万件,伊尚美能够与之合作,短短时间之内此中订单已经占伊尚美全部业务的50%。另外,在澳大利亚,伊尚美的大客户是MILLA公司,这是澳大利亚最大的连锁上市公司。

据姚水华介绍,当初公司涉足南半球也是通过外贸公司,但是他认为打开一个市场必须有长远规划。在这种思想的指引下,伊尚美多年坚持不懈、力求完美。终于在去年,订单量实现了突增。金融危机的爆发,让连锁店的采购也遭遇困难――必须找到更加物美价廉的产品。而这时候,伊尚美价格和服务优势得到凸现。“在危机中,在价格和服务上比别人多一点点优势就会更加强势,因为大家都几乎在极限中竞争”,姚水华说。

南非的生意已经渐入佳境,姚水华介绍,明年南非市场至少会带来一千万的订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