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范文

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范文

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范文第1篇

生态文明是文明形态的新形式,与工业文明皆然不同,工业文明在取得了物质财富的同时也付出了生态环境遭受破坏的代价,而生态文明是一新的社会文明形态,以工业文明发展为平台,以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共同生存,促进良性循环和谐发展,坚持优化环境、节约资源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的理念。在十八大报告中也对生态文明给予充分的解读,强调了人类是文明的缔造者,在创造物质财富的社会实践活动中,要积极促进自然与人类社会的和谐发展,充分认识和尊重自然,合理利用和保护环境。在国家发展建设中,生态文明始终渗透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各个领域的建设中,为促进物质与精神成果的取得发挥着作用。

二、环境审计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环境审计,环境审计是审计的新类型,与其他审计一样通过信息的收集,整理加工,分析评价被审单位的经营活动对环境的影响,通过一定的标准予以评价、鉴证、监督的行为。环境审计的目标是促进生态文明的实现、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发展,同时也是国家环境治理、节约资源、保证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在当前的社会经济发展中,最大的挑战是环境问题,如何推动生态文明建设,遏制污染与浪费,是目前我国发展的首要任务。以生态文明建设的角度看环境审计,以构建和谐生态环境的理念建设环境审计的新模式,为促进当前环境审计中存在问题的把握与解决,发挥政府环境审计职能的作用,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可持续性发展的目标。

三、生态文明建设审计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从2006年起我国审计署网站上将环境审计结果正式公布于众,截至2014年第一季度末,共有204个审计结果相继公告,其中17个为环境审计,约占公告总数的8.33%。从这一现象中,不难看出,环境审计从无到有,并发展到目前的一定比例,可见环境审计工作正越来越受到政府的重视。通过对环境审计过程,也折射出了一些问题:

首先,审计实施的依据不足,评价标准不一致。当前实施政府审计的法律依据是2006年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20次会议修订通过的《审计法》,它的实施为审计机关对财政财务的真实、合法、有效的监督赋予了神圣的职责。但对环境保护、生态建设上缺乏明确的规定,因此,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审计依据不足,工作的开展常陷于尴尬被动局面。而审计的评价标准不一,模糊不清,常凭主观意识判定,有着随意性,审计结果无法保证质量,难以信服于人等也增添了审计工作的难度。

其次,审计方法落后。环境审计是以财务审计为主,强调评价与调查内部控制制度的落实,而对成本效益、风险评估、定量与定性的分析等方法涉及较少。就目前来看,只能依靠财务审计的经验方法与借鉴运用到环境审计中去,对于复杂的环境审计内容、项目、目标的需要则缺乏科学的方法,进而影响审计的质量。

最后,审计问题屡查屡犯,难以监管。在审计署审计公告中,问题集中且相同的事件反复出现,重复率高。比如,截留挪用环保资金、违规使用土地出让金、污水处理费用、建设高能耗、高排放、超标的项目等。审计机关对被审问题单位虽然督促整改,但因违法成本低、重视度不高等各种原因,常常出现屡查屡犯的现象,监管力度明显不足。

四、优化生态文明建设审计的对策

首先,建立健全环境审计制度,积极制定环境审计标准。健全环境审计的法律法规有利于树立环境审计工作的强制性与权威性,避免因缺乏法律法规使得工作陷于尴尬的被动局面,为环境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起到法律保障作用。制定审计的准则,有利于规范审计人员的业务行为,指导审计人员的证据收集、分析评价、出具报告的规范操作,明确审计目标、程序、范围、标准与方法,提高审计质量。

其次,拓展环境审计的范围,优化生态文明建设。当前环境审计包括环境财务审计和环境的合规性审计,其工作的中心是对环保资金的审计,通过对其在筹集、管理与使用环节上的审查,考察对环保政策的执行情况,但对生态文明的绩效审计始终无法深入开展下去。因此,应拓宽环境审计的内容,除了对资金管理、法规执行、项目建设上审计外,还要在管理程序、责任认定、绩效考核上都应加强审计的力度。

再次,加强审计人员的队伍建设,提高环境审计的能力。环境审计与其他审计不同,面对着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是一个全新的领域,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技术性。因此,对审计人员的知识水平和专业技能要求较高。提高环境审计的质量,发挥环境审计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就必须加强环境审计人员队伍建设,提高其工作能力和知识水平,保证审计的质量的真实、科学性。

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范文第2篇

>> 林业技术推广在生态林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试论林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地位 林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 林业技术推广在生态林业建设中的问题及其对策 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设想 林业生态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国土资源领域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林业建设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 舟曲县干旱山区生态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论林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性 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 积极发挥林业工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 充分利用林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 加强县域林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实践作用 浅谈城市林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发展 浅谈林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主导地位和作用 林业管护站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 林业技术推广在生态林业建设中的问题与措施 浅析汝城县林业生态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引导企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承担生态责任的对策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div=-1.

[5] 沈可东,张高训,林敏莉,等.林业生产在生态文明县建设中的作用和发展对策[J]. 内蒙古农业科技,2012(3):13.

[6] 李祥余,邱少波,任其建.通州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5(5):185-186.

[7] 严芳,朱家诺,戴普灿.宣威市林业生态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绿色科技,2013(1):114-115.

[8] 王子,胡宝清.合浦县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2):84-88.

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范文第3篇

关键词:国土资源领域;生态文明建设;问题;对策

DOI:10.16640/ki.37-1222/t.2017.05.189

1 国土资源领域生态文明建设存留的一些问题

1.1 生态文明建设中土地利用集约型机制的匮乏

在国内的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中,土地利用效率低这个问题非常棘手,国内每年不断增长的建筑用地需求和建筑用地的整体审批上存在一定的差距,并且在持续的延伸,相对来说,国内的土地管理系统却异常的粗放,一些很明显的土地资源浪费现象时有发生。在中国土地资源的新城市的发展过程中,低密度和分散的特点也十分突出[1]。此外,由于中国的有限的耕地后备资源存留现状,再加上近几年的耕地面积飞快的减少,这也导致了国内农产品的供应接近危险边缘。

1.2 生态文明建设中矿产资源管控机制的匮乏

在中国,矿产资源的分布很特殊,主要位于生态脆弱的地区。国内主要的能源矿产资源为煤炭,而更加高级、优质、容易利用的化工能源却相对稀缺,中国资源分布和整体结构的发展已经慢慢地不能满足社会需求了。此外,国内矿产资源结构的优化和一些气候上的变化存在一定的抵触。中国相对简单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和一些地方反复挖掘开采的问题非常严重,确保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矿产资源管理必须强化优化[2]。

1.3 生态文明建设中自然地质灾害预警机制的匮乏

基于中国的地质条件的多样性,各种类型的自然灾害的出现是无法避免的,但地质灾害防治的综合稳定控制项目却相对不足,一些地区的地质灾害监测系统相对落后,整体工作停滞不前。面对国内水资源供需矛盾和和不规律开采状况,国土资源领域相关部门需要给予必要的重视。

1.4 生态文明建设中海洋资源开发科学规划的匮乏

近年来,海洋资源开发项目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只有加强海洋资源开发力度的规划审批,才能在维持生态系统健康发展的条件上,打造完整的国土资源控制措施。然而,在近些年国内海洋资源的实际开发过程中,海洋生态系统正在迅速的退化。据可靠的统计数据,2016年,中国海域海水低于或等于劣4等的海域面积超过了七万平方公里[3]。

2 国土资源领域生态文明建设优化的对策分析

2.1 对国内国土资源领域生态文明建设的规划性进行强化

在国土资源部门进行土地资源宏观调控的过程中,首先,国土资源部门可以从空间规划、土地资源和海洋资源管理的角度优化国土资源的布局,以达成协调发展的框架。第二,国土资源部要统筹区域项目资源管理工作,尽可能地全面发展,在国土资源范围内进行健全完善的发展规划设计[4]。第三,国土资源部要统筹不同行业的资源配置,确保不同的产业都能深化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目标,进而统一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等发展规划的步调。

2.2 对国内国土资源领域生态文明建设的监测力度进行强化

国土资源部门在加强国土管理和控制措施的同时,也要提升国土项目实效性的特点,根据实际情况,改善土资源生态文明建设的保护机制。有关管理部门应建立一个更完整的环境调查报告,集中管理的各种问题,确保监测项目规划。浅层地下水与土壤环境的集中维护与工程分析。为了确保地质行业信息更加完整,在加强监测工作的同时,保证国家土地资源的有效维护。

2.3 对国内国土资源领域生态文明建设的控制力进行强化

在国土资源项目生态文明建设的推动过程中,有关部门要加强提升土地资源利用效率的工作,对使用土地的项目实施合理的控制办法,提高项目对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特别是在土地资源管理过程中,加强土地整治项目的合理性,提高效果和现场管理质量,切实维护土地综合生产项目的发展。在利用国土资源的生态文明建设项目中,坚持节约和长远发展的态度是必不可缺的,这样才能取得经济效益、生态效益,才能实现经济社会双赢的效果。

3 结束语

总之,在土地资源管理的生态文明建设项目推进过程中,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要从宏观的角度,充分实践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完善国土资源管理措施,优化国土资源管理效果,完善的绿色发展的道路建设,以保证整个生态文明建设项目规划能得到了较为快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景芝.保证现有耕地资源红线,推动国土资源领域生态文明建设[J].吉林农业,2016(16):121.

[2]张朝平.以建设生态文明为契机推动国土资源开发利用[J].西部资源,2015(06):113-114.

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范文第4篇

关键词:生态危机 物质变换 人化自然 生态文明观念

上个世纪中期,全球性生态危机在西方国家被发现,进入21世纪后,人类面临的是更为严重的,更为突出的危机。生态危机引起了全世界范围内的广泛注意,人类也在开始反省危机背后的原因。对生态环境问题进行反思,尤其是在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指导下进行这种哲学的思考,有利于我们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观念,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一、生态环境问题的实质

人类在经济活动中对地球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的不合理开发、利用和改造给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带来的灾难性危害。在生态危机日益严重的今天,生态环境问题,已不是局限在一国的范围,而是成为全球的问题。然而生态环境问题已不是近几十年才形成,自从有人类出现,就存在着环境问题。也就是说,生态环境的问题的实质,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问题。

人类的文明史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同大自然相互作用的历史,既然是相互作用,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人类破坏自然的活动,这种破坏自然活动的历史同人类自身的文明史一样悠久。人类社会经历了从敬畏自然,崇拜自然的神力,到开始有意识地改造环境,利用环境,再到大规模的占有自然,尤其是人类进入了工业文明之后,人类利用和改造环境的能力得到了极大地提高,人类本可以沉浸在这种征服的喜悦之中,然而人类却尝到了恶果。

我们生活于其中的自然,并不是纯粹的自然,而是与人类发生作用的自然,环境问题的产生,乃是人类作用于自然的结果。全球生态环境的恶化,说明人与自然的关系不是处在正常的轨道中,人类的自然观念出现了问题。美国学者麦茜特将人类对自然的态度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前工业社会阶段;第二,现代性阶段”,【1】481而恰恰是在第二阶段,人与自然的关系出了问题。

二、马克思主义关于自然生态的理论及给我们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启示

马克思曾指出自然是“一切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是第一源泉”【2】298这就是说人的生存是依赖自然的,人通过与自然发生相互作用,才能生存与发展。生态危机之所以产生,是由于人类不合理的活动导致的。

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过程就是马克思所说的“物质变换”。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写到:“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中介、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3】177人类一方面借助自身的力量从自然中获取自然资源,并将所获取的自然资源转化成自己所需要的物质能量,实现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人类的这种生产和生活消费活动,必然会向自然界排出各种“废弃物”。而这些废弃物最终也会回到大自然中,参与到大自然循环中。

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是以劳动为中介的,劳动使人在自然界中得以获取满足自身生存和发展的资源,劳动体现出人的类本质,但是当劳动不是那种自由和自主的活动时,也就出现异化的现象。人同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人同人相异化。“人的异化”带来的是“自然的异化”。

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之间物质变换的理论对我们今天的生态文明建设有重大的指导意义。社会主义中国同样存在着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也存在着破坏的现象。我们通过学习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理论,在人与自然双向作用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观念,合理地调节我们的实践活动,做到“合理地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把它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让它作为盲目的力量来统治自己;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他们人类本性的条件下进行这种物质变换。”【4】926–927这样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三、建设生态文明应有的观念

今天我们在建设生态文明的时候,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首先要做的是转变我们观念。

(1) 要有整体的观念。自然并不是独立于我们人类之外被动的存在,相反人类生活在自然界中,脱离了自然界人类就无法生存。人类与自然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共同组成了一个系统。

 我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要有整体的观念,同样我们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过程也要有整体的观念。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系统和复杂的工程。它需要同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协调发展,共同组成一个有机的社会文明系统。环境问题的实质是发展的问题,既然是发展,就不能单单注重经济的发展,同时要注重经济发展与其他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生态环境是我们进行各项建设的基础,只有在保持人与自然生态良好关系的基础上,我们社会才能更好的发展。

 (2)要有可持续发展的观念。马克思早就指出了,人类与自然之间进行的是“物质变换”,由于“物质变换”的存在,人类才能生存和发展。人类要生存和发展,就要保证这种“物质变换”呈现一种良性发展的态势。生态文明建设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使这种“物质变换”持续健康的进行下去,形成良性发展的局面。要实现这种良性循环,我们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要做的也很多,但是我们首先要树立这种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只有这种观念才可能像马克思所说的,“他们只是土地的占有者,土地的利用者,并且他们必须像好家长那样,把土地改良传给后代”。

(3) 要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这个“人”指的是人类,并不是个体的人或某个集团。这和人类中心主义有质的区别,人类中心主义在实践中往往是以具体个人或集团的利益出发。在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要从人们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着眼于人民群众的整体利益,长远利益,不能为了某个人、某个集团的利益而着眼于局部利益、眼前的利益。

在进行生态文明建设中,尤其是在观念的树立过程中,要以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为指导,分辨出各种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学说的真伪,从我们的实际出发,吸取有益的理论成果,以正确的理论观念指导我们,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作者单位:安徽大学)

参考文献:

[1] 罗宾?科恩、保罗?肯尼迪.全球社会学. 文军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哥达纲领批判)[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范文第5篇

1.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首先应以马克思恩格斯文本中的生态文明思想作为理论依据。秦书生(东北大学)认为,马克思恩格斯运用科学的历史观,正确地阐明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所应有的和谐统一的关系,蕴含了人与自然应和谐相处、发展生态经济、建设生态政治的思想;郑洁(重庆邮电大学)则认为,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文明思想对于解决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所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发展具有理论指导作用。

2.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应当批判地吸收西方国家的生态文明理论。覃世艳(西南交通大学)认为生态文明建设应重视生态文明理念的“出场路径”,只有在批判现代性的主体性、理性、价值观、制度观等基础之上,才能建构符合生态文明理念的生态主体、生态理性、生态和谐价值观、生态社会主义制度观;刘华初(海南师范大学)介绍了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对现代后工业社会由于过度生产和消费导致的生态危机、人的异化等社会现象进行的深刻批判,指出了这些批判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具有的启示意义;丁匡一(海南师范大学)主要剖析了马尔库塞批判现代性生产中心主义的逻辑理论,即通过对超越技术政治化、批判异化劳动、的解放、中断异化生产与异化消费的恶性循环这四个层面的批判来评析马尔库塞思想的生态文明。

3.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应当强调“社会主义”,以区别于西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蔡华杰(福建师范大学)强调,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社会主义”前缀明确了我国在生态文明建设上的意识形态指向;资本主义生态文明是一种矛盾修辞,坚持自然资源的公有制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吴宁(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认为,生态社会主义在于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在于注重研究人类的生存环境,在于关注生态环境保护,它能够为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建设提供大量的、有效的信息、指导。

4.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秦宣(《教学与研究》编辑部)认为,生态文明问题涉及很多,包括生活观念、生产的节能减排、生产方式的转型、社会公共治理、群众工作、发展规划等等。这些问题不是一个部门能解决的;王增智(海南师范大学)强调,明确生态、文明、生态文明三者内涵及其相互关系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前提;王玲玲(江西师范大学)通过对绿色责任、绿色责任缺失的研究等问题的发掘,指出学界对绿色责任问题研究的重要性以及现实的紧迫性。

5.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加强法制建设,建立科学全面的量化评估指标体系,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张云飞(中国人民大学)认为我们要创新政府的生态治理体制,推动生态文明和环境权益入宪,提升政府生态治理机构的权威性,依法加强政府内部的制度建设,促进政府自身的决策行为、执行行为和考核行为的生态化;郇庆治(北京大学)着重介绍了一个由4个二级指标、12个三级指标组成的我国省域生态文明建设量化评估指标体系,并对所得出的量化评估结果做了比较与理论分析;王习明(海南师范大学)指出,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生产力发展水平、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和国际地位,为推进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的跨越式发展——从农业文明直接跨入生态文明提供了可能性,同时也指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的跨越式发展是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选择。

6.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经验亟需总结。王明初(海南师范大学)认为,海南在全国最早确立生态立省,国际旅游岛建设战略又赋予了海南创建生态文明示范区的使命,应认真总结海南生态文明的经验,谱写美丽中国的海南篇章;张旭新(海南师范大学)认为,海南生态文明建设为欠发达地区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提供了一种新的发展模式、形成了和谐发展的新思路,需要认真研究;郑玥(海口市委党校)认为,要认真研究海南保护原生热带雨林的经验教训,总结保护生物多样性应注意的问题,特别是要防止盲目引进外来物种;刘国华(贵阳学院)认为,应认真总结贵阳市近些年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并进的经验;庾虎(桂林航天工业学院)认为,桂西北大石山少数民族区域扶贫开发带来的生态危机和价值混乱值得研究。

在取得以上基本共识的同时,与会学者表现了一些分歧,概括起来包括:

一是对于生态文明建设是否存在姓“资”姓“社”的问题。王增智指出,生态危机在资本主义国家得到缓解的事实表明:资本主义也可以生态文明;李景新认为,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长期共存的事实说明生态文明需要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共同建设。而张云飞认为由于自然对资本的限制,资本逻辑与生态逻辑之间存在冲突;蔡华杰指出,资本主义国家生态环境的改善,是对资本、资本主义反生态本性进行限制的一种结果或将生态危机转移到其他国家的结果;郇庆治认为,总体说来,生态文明在资本主义框架下是无法真正建成的。

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范文第6篇

【关键词】马克思生态自然观;生态文明建设;启示

一、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的形成与发展

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思想是当代生态自然观的直接理论来源。他们认为,人类生存与发展所依赖的外部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这两个组成部分是相互关联、相互统一的。自然是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而社会则是自然进化的产物,社会本身也是自然的一部分。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主张的是人与自然辩证统一、和谐相处,以实践的劳动为基础的人化自然观,是以人的生产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生态观。

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是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地吸收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和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中的先进思想,以及当时自然科学成果的基础上形成的。它的思想渊源主要是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和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它的理论基础和重要标志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自然观。

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是在20世纪科学技术和社会进步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马克思、恩格斯在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础上,推陈出新,不断研究,最终形成了具有特色的马克思主义自然观。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与马克思主义系统自然观、人工自然观组成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二、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

中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的过程中,我们同样也面临发展经济、消除贫困、改善民生、保护环境、应对气候变化等多种挑战,虽然科技的进步,已经延缓和解决了个别问题,但是对于地大物博的中国来说,可谓困难重重。

(一)国内生态环境的现状

当今,国内的生态环境也趋于恶化。据统计,国内的水土流失现象和沙漠化严重;草原退化开始加剧;森林资源大幅度锐减,特别是树木的砍伐量已经远远超出了树木的生长周期;还有就是近年来,全国多部分地区出现严重的雾霾天气,影响到了居民的正常生活,这些都是生态失衡所引起的问题。对于这样一场自然灾难,其实已经明确的告诉我们,大力推行和执行生态文明建设已刻不容缓。

(二)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

纵观当今人类所处的大环境,面临着不断恶化的危险,已经对人类的生存基础发出挑战,这就迫使人们不得不去研究如何解决当今生态平衡等问题。从国内生态环境的现状不难看出,我们同样面临着极其严峻的生态失衡问题,十以来,我国一直强调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并把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一起,共同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由此可见,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祈、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其实马克思所强调的生态自然观正是人与自然界相互协调发展的理念,它和我国十报告所强调的“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理念”是一脉相承的,它们也共同成为“建设魅力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思想基础。这也促使大力推进人类生态文明建设已刻不容缓。

三、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对人类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自然界是人赖以生存的基础,人类既要关注和追求其自身生存和发展,同时也要尊重自然界其他生物的生存和发展。为了让人类社会得以延续和发展,人类必须在发展生产、提高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同时更加合理、科学地对待自然和保护环境,从而更好地协调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最终实现世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一)为人类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理论依据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对旧的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的扬弃与超越。传统的工业文明时期,人类走了一条片面发展的工业化道路。工业文明的发展推动着人类不断征服自然、改造自然,同时也创造了伟大的科学技术;然而人类的快速发展,却导致了人与自然的异化越来越严重,从而引发人类生存环境恶化的生态问题,使“人类好像在一夜之间突然发现自己正面临着史无前例的大量危机:人口危机、环境危机、粮食危机、能源危机等,这场全球性危机程度之深、克服之难,对迄今为止指引人类社会进步的若干基本观念提出了挑战。”生态文明观的核心主要是从“人统治自然”过渡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这种观念上的转变将更稳定的推动人类社会各个领域的完善和发展,人类逐渐地把生态文明建设确定为人类社会发展和永续的共同奋斗目标。

(二)为人类生态问题的解决明确了目标

马克思认为,人类在一定的生产方式下从事改造自然的活动,必然影响、制约着人与自然关系的发展,但是,长期以来,人们只享受着科技带来的进步,却没有清醒的认识到这种制约和影响,特别是没能正确估计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对自然界的惯常行程的干涉所引起的比较远的影响”。时至今日,人类才意识到生态问题的严重性,它不仅仅是自然本身的问题,更是人类社会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生态问题的实质就是人类社会问题,只有从根本上解决人类社会问题,解决人与社会的异化现象,才能真正解决人与自然的疏离,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马克思、恩格斯从社会变革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两个和解”,他们强调“我们这个世纪面临的大变革,即人类同自然的和解以及人类本身的和解”。在中国,尽管由于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相对落后等原因,仍然存在人口增加、能源紧缺、耕地减少,植被破坏、气候变暖、水系污染等生态环境问题,但是我们在马克思生态自然观的启示和指引下,有创造性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和建设生态文明的思想,就是要从根本上实现人类的生产方式的变革,并最终彻底解决中国乃至全人类所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保证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统一,也为人类社会探索出一条不断发展和得以永续的道路。

参考文献

[1] 邓韦文.中国环境问题的急迫课题[J].能源思考,2007(6): 64-70.

[2]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36.

[3] [美]阿尔温・托夫勒.第三次浪潮[M].陈峰,译.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1984:81.

[4]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85.

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范文第7篇

摘要:县域生态文明建设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对维护生态系统平衡和保障社会经济系统的协调性具有重要意义,县域生态文明建设中要重点解决观念、规划、科技创新、发展与保护、机制和投入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以保障县域生态文明建设的持续、有序、健康、有效地推进。

关键词 :县域;生态文明;建设;发展

一、县域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环境污染、能源匮乏等问题也随之而来,可以说生态文明建设对于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中国梦具有特别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

同时,党的十八大精神也为县域生态文明建设进一步明确了方向。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我国的土地超过90%分布于县域,县域人口又占全国人口的70%以上,自然资源也大都分布于县域,这就决定了县域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性和全局性作用,因此县域生态文明建设又是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

二、县域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县域生态文明观念淡薄

我国县域民众的生态意识和相关知识水平还都处于较低的水平,由于受经济发展水平、消费水平、教育程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人们的生态观念、环境保护意识、可持续发展观念总体上不强,生态文化、生态教育发展较为落后,不符合建设生态文明的需要。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普遍落后于城市,工业化、现代化的进展步伐相对于城市较慢,又由于人口和生产力的分布较分散,致使人们对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压力等问题感受不是那么强烈,还存在较为依赖政府的特征,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满足眼前利益,短期效应还在左右着许多人的决策,随意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仍旧屡禁不止,对于县域生态文明建设的紧迫性和重要性缺乏正确认识,县域生态文明及道德观念还很淡薄。

2.整体统筹不足,长远规划欠缺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长期目标,任重而道远。而我国县域生态文明建设现状是:迫于政绩考核和经济发展的压力,一些基层政府为完成招商指标而招商,降低门槛,引进技术含量低,高消耗、高污染的企业,没有形成产业链;又出于税收的考虑,对这些企业不进行严格监管,于是县域内空气、土壤、河流污染日益严重;为追求GDP 增长,缺乏科学规划的盲目过度开发,耕地、湿地、森林、矿产等自然资源锐减;农民为追求短平快的经济收益而过度使用农药、化肥、地膜,造成土壤污染、水污染、农产品污染日趋严重,生态系统失衡,难以恢复。这些问题的存在,无不说明在县域生态文明建设中,政府保障机制中整体统筹,科学规划制定与执行的欠缺。

3.县域生态文明发展与保护矛盾突出

县域产业大多规模小、散乱分布结构不合理,与许多自然保护区、生态湿地等重要生态功能区的保护存在一定矛盾;滩涂养殖、风电等项目的规划和发展,港口建设及临港产业布局与海洋功能区划存在一定的冲突;各种休闲度假村、山庄、农家院的乱建乱设严重影响了青山绿水自然生态;经济要发展,要不断加大投入和产出,但县域诸多项目却存在产业层次低、环境风险高的特性,发展与保护长期处于此种状态之中,如何协调好两者之间的矛盾,确保县域生态文明的良好发展将成为首要问题。

4.县域生态保护与建设投入不足

我国大多县域经济基础薄弱,自我发展能力低下,国家投资不足,地方匹配资金和群众自筹能力有限,导致治理标准低,综合配套差,进度慢,生态文明建设的效果不理想。在开展生态环境建设上,搞“面子”工程,造成劳民伤财,给生态环境建设带來了许多负面影响。生态环境的不断遭到破坏,严重制约了经济社会发展,继而阻碍了生态文明建设。

三、县域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与对策

1.培育生态文化理念

生态文化是一种价值理念,不是自然产生的,需要长期的培育。要充分发挥政府的导向作用、媒体的宣传作用以及学校的教育作用,通过相关政策的完善、课堂上列为重要的教学内容、开展丰富多彩的惠民活动等等,力争多渠道、多方式、多角度的加大宣传力度,逐渐转变县域民众的生态文明理念,弘扬生态文化,让人们意识到保护自然环境就是保护自身身体健康,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要更加重视节约资源、生态环境保护。只要让生态文化理念逐步渗透到每个单位、家庭和个人,在县域民众心里生根发芽,彻底转变观念,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发展与环保双赢,才能更好更快地促进县域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

2.科技创新谋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实现最重要的途径是依靠科技创新,只有以科技为指导,才能科学的分析出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和条件、路径和模式、重点和难点、前景和风险,比如如何节约不可再生资源、开发新能源、如何提高县域有限的人均资源利用率,如何开发生态农业等等。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一个好的生态环境能有效提高人的生存质量,从而进一步促进人的科技创新;反过来,只有科技成果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得到广泛应用,才能真正地推动自然环境的改善,实现对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依存。在县域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中,我们应该不断加大科技投入,努力提高创新能力,全力推动现代技术与传统技术不断结合。

3.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绿色循环生态产业

优化产业结构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核心问题。优化县域经济产业结构,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科学确定县域主导产业,形成产业集群,发展产业间的循环生态经济,推进农业现代化。

绿色产业既包括环保产业的内容,也包括传统产业的绿色化,以及区域经济社会的绿色化。在生态文明建设中,资源是人与环境的中心环节,资源保护与节约是生态文明建设、生态保护和修复的目的。它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重要载体,也是未来发展的希望所在。

4.健全生态文明建设机制体制

“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是十八大报告中有关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一条。生态文明的建设机制不完善是制约县域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因素,完善生态文明的建设机制应从县域的实际情况出发,构建科学合理的生态文明建设的体制机制,促进县域生态文明建设健康发展。健全生态文明建设的公众参与机制、产业化机制、生态环境法律体系、生态环境补偿机制、政绩考核机制等等,要加大制度创新力度,通过加大投入、科技引领以保障县域生态文明建设的持续、有序、健康、有效地推进。课题编号:

L13BZZ007。

参考文献:

[1]王青云.县域经济发展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2]钟明春.生态文明研究述评[J].前沿,2008(8).

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范文第8篇

【关键词】,军事思想,哲学

引言:受制于时代的局限,马克思、恩格斯虽然没有对生态环境问题进行专门论述,也没有明确提出建设农村生态文明的理念,但在他的哲学思想中包含着丰富而深刻地生态思想,集中表现在其对人与自然关系、社会与自然关系的经典论述。同时,马克思、恩格斯在当时也对生态农业给予了充分关注,形成了生态农业思想。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农业思想包括生态技术思想、持续发展思想、规模化经营思想、绿色环保思想等,这些宝贵的生态思想对当今探索农业发展模式和理念仍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一、我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及主要内容

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三农”问题时始终是关系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统筹城乡发展、处理好人与自然关系,进行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农村经济、社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的科学选择和必由之路。党的十七大报告曾明确要求,建设生态文明,在全社会倡导形成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增长方式、生产结构和消费模式,要使得生态观念和保护环境意识在群众中普遍树立。在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又提出要将“农村人居和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作为农村改革发展的重要目标。我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迎来了时代的历史机遇和建设高潮。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构建生态文明的重要基础,是实现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农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丰富、健康、幸福的重要保障和措施,也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总之,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社会经济健康稳步发展的坚持基础,也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总体布局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

二、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理论内涵

所谓生态思想或生态观是一种哲学范畴的表述,也体现某种世界观的追求,它主要反映了人们基于当前社会生态环境发展基础之上,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某种认知和把握。目前的生态思想主张主要有三大流派:人类中心主义;非人类中心主义;后现代主义。人类中心主义立足于实现人类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为一切行动的准则。它认为,人类对于自然价值的判断在于其对人类的具体价值,人类对自然的关爱、保护的主要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为了维护自身的现实利益,是人类基于对自身的责任。与人类中心主义相反,非人类中心主义认为,自然客体具有内在价值,并不依赖于其对人类的用途。在自然生态系统中,自然客体和人类具有同等的存在和发展权利,人类应该更多的关注自然的内在价值与生存权利。后现代主义认为自然和人类同处于一个整体世界中,是一种互相包含的关系,自然界所有生物都具有平等的内在价值。现代主义是一种致力于消除人与自然尖锐对立关系,重建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状态的新型生态自然观。在马克思所处的时代,马克思恩格斯对如何建立生态环境保护系统与科学以及如何治理生态环境问题没有直接的回答和阐述,但是,以马克思恩格斯以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为代表的理论学派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社会与自然环境关系的深刻分析和理论成果影响深远、意义重大,对我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指导价值。

三、改善农村地区发展环境是实现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和保障

新中国建立以来,伴随着我国农村土地分配流转的变迁,我国农村发展面貌也日新月异,关注农村事业发展历来是党的中央一号文件的重中之重。在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目标后,我国农村事业的发展又迎来了新的机遇。可以说,在我国这样一个农业人口大国,只有实现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的平衡、协调发展,才能实现整个社会和国家的生态文明建设。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新农村建设的新要求、新方向,它要求我们从社会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观念等多层面推进农村事业的生态化转变,逐步建立起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协调共生的新模式。具体来说,建设农村生态文明,首先要做到整体把握、综合分析、逐层推进,其次要在农业生产与生活中,优化内部结构,改进生产方式,培育科学理念,整合资源布局,从而改进农村生态环境、改善农村发展面貌,让普通群众充分享受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带来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

总之,建设农村生态文明的根本价值追求就在于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存,也关系着实现我国农业的持续发展、农村的和谐发展、农民的物质精神水平的不断改善。

四、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是我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基础和理论来源

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生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科学宝库中的重要内容,是马克思主义在生态领域的拓展和运用。它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社会与自然关系的理论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方法论基础和世界观指导。马克思将人和自然的关系看作是一个复杂的对立统一的整体,认为自然是人的母体,自然界先于人类而存在,人类本身具有着自然的属性,是自然界的阶段性产物,离开自然界的滋养,人类将难以生存和延续。

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范文第9篇

关键词:林业生态建设项目;安化县;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S718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0332060

引言

安化县,作为湖南省有名的林业资源大县,根据相关的调查数据显示,截止到2015年安化林业用地面积40.8万hm2,占国土总面积的79%,其中有林地面积368.93万hm2,森林覆盖率达到了76.51%。为了响应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建设生态文明的号召,安化县目前开展了森林生态景观工程、森林生态保护工程、森林生态修复工程、森林文化发展工程等林业生态建设项目,并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效果。可见,解决目前林业生态建设项目中存在的问题是相关林业部门的当务之急,推动安化县林业生态建设项目成为全国范围内的优秀典范是安化县政府的重要职责和任务。

1 安化县林业生态建设项目中存在的问题

1.1 林农的整体文化素质亟待提升

安化县虽然资源丰富,可是地区经济发展亟待提高,安化县林区大部分都是依靠家庭小规模形式来经营的,政府部门忽视对林农的教育,致使部分林农整体文化素质较低,接纳新科技的能力较差。此外,林农并没有通过养林育林富裕起来,林区经济水平较落后。这样一来,林农就不会将自己的来之不易的收入作为投入林业生态建设项目的资本。由于从事林业产业并不能发家致富,所以许多年轻人都会选择外出务工来赚钱,只会留下年龄较大,体质条件更弱的中老年人来勉强支撑林业的发展。而传统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严重束缚了林农的思维和生产经营方式的更新,建设林业生态工程的观念比较淡薄,要想改变林农长期以来形成的务林思维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

1.2 相关推广部门能力不足

林业生态建设项目负责人员年龄结构呈现老化趋势,而且个人的知识结构有待更进一步的更新和提高,建设人员专业素质过于狭隘,难以为文化素质较低的林农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某些负责建设林业生态工程的部门中人员都是其他部门人员的兼职,缺乏一定的林学专业知识的指导;由于林业生态建设项目工作人员的福利待遇较差,造成林业生态建设工程人才流失严重;由于资金短缺或者是部门领导的不重视,导致安化县林业生态建设工程推广机构,缺乏先进的新型仪器设备和试验示范基地,科技信息严重滞后;林业生态建设工程部门内部欠缺完善的投资机制以及激励机制。

1.3 造林成活率低,造林质量亟待提高

就安化县的造林质量来说,虽然每年定期造林,可是某些造林的成活率和保存率都远远低于国家整体水平。造林质量偏低的原因在于:树种结构不合理,有些树种并不适合在安化县种植,可是在林业生态工程建设过程中,项目前期规划设计忽视了林业生态建设项目树种的选择,缺乏一定的实验检测;树种抵御病虫害灾害的能力不强,缺乏相关的防控林木病虫害的体制机制,这就造成在病虫害灾害发生时,许多林木由于得不到必要的救治,造成大面积的林木死亡。

2 解决安化县林业生态建设项目中存在的问题的对策

2.1 加大对林业生态建设项目的资金投入

资金投入是实现林业生态建设项目的物质基础和前提条件,由于林业生态建设项目带有极强的社会公益性的性质,虽然安化县自然资源极其丰富,由于其地势以及地理位置,严重制约了安化县的经济发展,所以林业生态建设项目的开展自然离不开国家对林业发展的资金和政策支持。政府要制定出对林业生态建设项目的投资机制,监督各项经费都落实到位,对林业生态建设项目专项资金做出细致的支出规划,确保资金应用到实处。林业生态建设工程部门要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加大力度推广林业生态建设项目成果,推动传统的林业发展模式向现代化的方向发展。

2.2 提高林农的科学技术素质

相关林业生态建设工程负责部门以及林业科技推广部门要注重提高林农的技术素质,通过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多种大众传媒手段在广大林区普及林业生态建设项目推广知识,并向广大林农发放实用技术资料,在广大林农之间形成重视对林业科学技术成果的转化率,宣传“科技兴林”的战略思想,在林区营造“科技致富”的发展氛围。可以率先选择试点进行试验,由点及面,让广大林农真真切切的看到林业生态建设项目给林业产业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从而林农自主自愿的在生产和经营过程中自觉推广林业生态建设项目,加快林业生态建设工程的推广。因此,提高安化县林农的科学技术素质,对于提高林业生态建设项目的质量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2.3 提高造林质量,充分调动林农参与林业生态建设项目的积极性

林业生态建设项目的顺利开展,不仅需要当地政府资金和政策的支持,更离不开本地区林农的支持、配合以及参与。要想提供造林质量,笔者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健全林业生态建设工程实施期间相关的配套机制,比如病虫害防控机制、林木栽种机制、土地资源利用机制、水电机制等制度,从细节之处提高造林质量;在正式开展林业生态建设项目之前,要重视准备工作,做好科学规划和调研试验,要明确造林要实现的何种功能,分析记录造林目标区域的土地、水源、地势等自然地理因素,确定树种结构,把林业生态建设工程的提前工作做得充分了,无疑是在提高林业工程建设工程的施工速度;要把好树种、整地、栽植的质量关,严格按照规划期间制定的标准来,杜绝投机取巧的现象发生。

3 结语

笔者从安化县林业生态建设项目中出现的问题出发,并且对症下药,探讨了一些缓解、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促进安化县的林业生态建设项目早日走上科学化、制度化以及现代化的发展道路;笔者呼吁各位服务于不同地区林业生态建设工程的读者,能够集思广益,不断创新,把握好林业生态建设项目的特殊性和普遍性,为推动全国的林业生态建设项目的开展进程献出自身最大力量。

参考文献

[1]时文友.我国林业生态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5(18):177-178.

[2]付万江.我国林业生态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北京农业,2015(36):99-100.

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范文第10篇

一、我国的生态环境现状

自然环境,包括资源、能源、生态环境是社会环境的载体和基础,应该视为最基本、最重要、最恒久的人类生存环境。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是对人类生存环境最大,最致命的破坏。[1]生态环境又是维持经济社会发展的符合系统,这个系统中主要指的是影响人类赖以生存的土地资源,水资源,大气,生物资源等的总称。生态环境问题是人类为了维持其自身生存和发展,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对自然环境破坏和污染所产生的危害人类生存的各种负反馈效应。

我国的生态环境问题产生于1950年之后。工业大跃进时期,中国进入有史以来人口急剧增长阶段,基于自身的生存和其他各种原因,产生了大规模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问题。由于长久落后与封闭,改革开放之后,我国迫切地需要寻找一种巨大的能量能让自己起飞,它的选择是煤炭,中国用30年的时间走完了别人用100年走完的道路,我们的煤消耗大,结果是越来越劣质,还缺乏清洁,排放也缺乏控制,煤的污染之上还附加着油的污染。经过三十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积累下来的生态环境问题日益显现,进入高频发阶段。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大气污染严重,生物物种加速灭绝,森林资源锐减,地下水位下降,水体污染明显加重,环境污染向农村蔓延。生态环境问题的出现已经成为我国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制约瓶颈。

二、环境问题突出

进入二十一世纪,人们不得不面临全球环境问题的挑战。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工业化在全球的普遍展开,人类在开发与利用自然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功。对于这种胜利,恩格斯早就提出过警告:“他认为当我们过分陶醉于对自然界的胜利时,自然界都会对我们进行报复。”[2]

人类诞生之前,我们的星球表面绝大部分被蓝色的海洋和绿色的森林所覆盖,自从有了人类之后,人类的生存活动诸如利用大自然,开发大自然,以及人类之间的战争,对大自然对整个星球的破坏日益严重。生活在地球表面的人类越来越感觉到蔚蓝的天空难得一见,伴随而来的是终日的雾霾,森林面积急剧减少,昔日清洁的河水小溪,散发着阵阵难为的恶臭。曾经绿色的家园已经和正在被人类自己不断蚕食和破坏。环境污染是人类破坏大自然最常见最频繁最严重也是最难消除其影响的时间之一。传统的理论认为,天然的环境没有价值,一切价值的满足都以个人感性意愿的满足为标准,这种理论只关心人的感性意愿是否合理,是否应该受到限制,我们称之为“人类中心主义”。它把大自然看做是满足人的感性意愿的原料库,鼓励对自然进行无限制开发。因此在整个工业时代,对大自然的征服成为一种值得歌颂的唯一活动方式。大自然也逐渐成为人类奴役的对象,人们把自然界与自己的关系看成一种主奴关系,人是主,自然是奴隶,这正是现在我们对自然的专制主义的狭隘观念的批判与检讨。

环境污染问题主要是源于对工业化的迫切要求。工业化的发展唤醒了沉睡人类身上万年的巨大潜能。中国的经济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具有现实的紧迫意义。一方面,随着人口的迅速增长,生存压力越来越大,另一方面,中国工业化时间起步较晚,发展起点又低,同时又面临赶超英美发达国家的艰巨任务。从发展的成本效率上来说,用工业化的方式利用自然,改变自然,创造自然物,是有代价、有成本、有风险的,这就是牺牲自然。因此,在这个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就会出现短期不合理的经济行为。如消耗自然资源、不可再生的稀缺资源,能源,乱砍滥挖,毁坏森林等等。这种以高代价的消费自然资源,来换取短期经济繁荣的行为,必然为中国生态环境带来长期性、积累性恶果,同样会给人类自身带来新的生存危机,这必然会影响我们党建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方略。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绝不以牺牲环境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中国经济必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必须建设与小康社会相适应的生态文明。

三、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党的十八大报告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建设生态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和重大任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一个综合、系统的工程、也包括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增强、生态环境的改善,建设生态文明等方面的内容。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把握“全面”这一核心内涵。“我们所要的小康,不仅是包括经济、政治小康、文化小康,还包括生态小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大目标是“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3]这不仅体现了马克思生态主义思想的理论精髓,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现代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尊重自然发展规律、追求人与自然高度的和谐智慧,也是我们党对生态文明建设认识的新成果,为我们准确把握和科学合理的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和思想武器。推进态文明建设。首先我们要始终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地位。其次,要强化环保意识,建立环境道德规范,以此来规范人们的日常行为,树立科学的生态理念,保护自然环境免遭污染与破坏。具体来说,个人在生活消费中,自觉爱护环境。企业是环境污染的主要责任者,在追求利润的同时,更应节约资源,减少浪费,实现清洁生产。政府的环境意识和环保行动直接影响到环境质量的高低。我们要认识到环境保护意识与科学发展具有高度的统一性,正确处理环境与发展的关系。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这是关涉人类生存和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的应然要求,也是社会发展与生态平衡将会达到完美统一的标准。

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范文第11篇

关键词:生态文明;社会发展;可持续发展;和谐;道路

中图分类号:[C9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8-0117-02

近年来,随着环境问题的不断涌现,人们开始认识到,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影响人类生存的重大问题,这都与我们在工业文明指导下的世界观的思想有着直接的关系,从而让生态文明的建设成为人们共同的愿望,同时促进了环境哲学的发展,也使生态文明观深入人心。

一、生态文明的产生和定义及发展状况

18世纪,环境问题就已经出现,马克思和恩格斯提出了非常深刻的环境哲学思想,这是环境哲学研究的指导性思想。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人类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这就是“自然主义—人道主义—共产主义”三位一体的原则,生态社会主义学说提出这将是人类必要的选择。而在中国古代也有环境哲学思想的出现,例如,中国古代哲学阴阳学说认为,阴阳消长其意思是循环,它是客观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律,古代哲人用它说明世界,它有重要的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同时针对现代环境哲学思想,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环境哲学的基本问题,马克思和恩格斯以整体论的思维方式看待世界,分析人与自然的关系,提出人与自然和谐的重要思想。这些东西方的环境哲学思想都为现在的生态文明观的形成打下了基础。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新的阶段,即工业文明之后的世界伦理社会化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是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生态文明是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从人与自然和谐的角度,吸收党的十成果的定义是:生态文明是人类为保护和建设美好生态环境而取得的物质成果、精神成果和制度成果的总和,是贯穿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全过程和各方面的系统工程,反映了一个社会的文明进步状态。生态文明观是针对生态危机、环境污染、资源枯竭以及政治问题、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全新的文明观,它是现代文明观的发展,主张用生态的规则、规律及原因作为基本观点和方法,来处理人与自然、与经济发展、与社会等方面的关系。因此,我们说,生态文明观不是生态与人类社会文明某一特定的简单相加,而是社会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是对工业文明的一种深刻反思,是向自然界的一种更高层次的复归,将使人类社会形态发生根本的转变。

二、生态文明是社会发展的必然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进入了21世纪,人类文明在发展的进程中,资源、环境、生态等问题相继出现,使得人类文明受到严峻的挑战,人类面临着一个共同的问题——生态问题。于是出现了生态文明观,它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结果。文明观的变革标志着未来的人类文明将是生态文明。树立生态文明观,就必须扬弃工业文明观,但是对于工业文明要既有否定,又有继承,对工业文明时代所创造的辉煌的科学技术、伟大的思想理论、不朽的艺术成就和空前的社会财富,我们必须充分肯定和继承。但是在工业文明价值观指导下的经济发展,已经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与能源短缺等后果,导致不可持续发展,工业文明时代关于人与自然关系中,那些关于人类要做自然的主人,要主宰和控制自然的思想,需要进行根本性的改造。文明的改变,社会的发展,对于现在世界的每个国家都是一个课题,各国虽然都认识到文明的改变,也都在做出各种各样的办法,以解决工业文明带来的威胁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严峻生态问题,但我们在要求社会经济和社会文化的高度快速发展的同时,对生态文明的建设也要落到实处。

三、生态文明的建设与社会发展的冲突难题

人类用科学技术的力量作用于生态环境,常常使自己处于两难的环境,文化的生存以自然为基础,但文化发展又损害自然,使文化的生存失去基础,这样就出现了人们始料不及的结果,文化胜利了,但自然受到破坏,人类利用科学技术的力量去战胜自然,科学技术取得成功,但在它的成功之处自然受到了损害。生态文明的建设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必然的趋势,同时在生态文明观的指导下,生态的建设和社会发展也要做到协调,但是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真正能做到把生态文明的建设与环境的保护做到首位,却是难上加难。所以我们在发展的同时,不能只是喊喊口号,要时时去反思,不能走上工业文明的老路。

四、生态文明和社会发展要和谐发展,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同志在党的十七大的报告中提出了新的理念,首次将“生态文明”写进党代会中,这是我们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理念的又一次升华,党的十中更是提出了要进一步抓好生态文明建设,以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对子孙后代负责的态度,深入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努力在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上取得新的成效。提出四项新要求:一是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二是要全面促进资源节约;三是要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四是要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要做到生态文明的发展与社会发展做到和谐相处,生态文明观本身就是对生态环境保护的一种体现,但是在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经常会伤害到生态环境,要建设生态文明就要做到人和自然和谐相处,要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发展环境友好型产业,降低能耗和物耗,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要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技术,使经济社会发展与自然相协调。我国的社会主义道路更适合生态文明的发展,生态文明体现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社会主义生态文明首先强调以人为本原则,生态文明则认为人是价值的中心,但不是自然的主宰,人的全面发展必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另外,在可持续发展与公平公正方面,生态文明也与当代社会主义原则基本一致。生态文明应成为社会主义文明体系的基础。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离不开生态文明。没有生态安全,人类自身就会陷入不可逆转的生存危机。

生态文明观的弘扬需要我们这一代的坚持,生态文明的建设与社会的发展更需要们这一代的努力,我们要做好协调,做到可持续发展,走上和谐发展的道路,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为我们自己和后代创造一个更良好的生活环境,为全球的生态安全做出属于自己的一份贡献,合力建设生态文明的新社会。

参考文献:

[1].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R].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2].十七大报告[R].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3].十报告4[R].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6.

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范文第12篇

【关键词】制度体系 生态文明建设 根本保障

【中图分类号】G12 【文献标识码】A

20世纪中叶以来,伴随着人类工业文明的不断发展,全球性的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突显,并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状况。环境问题的成因非常复杂,但制度因素是导致环境问题的最根本原因,它涉及的是环境问题背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社会关系,社会关系需要由制度来解决,而由其他因素所导致的环境问题都可以直接或间接地从制度方面找到原因。

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是制度体系问题

人类文明的发展是以改造自然、改善人际关系,从而为生存提供条件,促进人类自身的自由发展为总趋势的。这是一个进化和变革的过程,人类创造了大量的财富也积累了丰富的关于自然和社会生活的知识,这些知识就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各种社会制度文化,包括政治、经济和文化制度,它对人类与社会进行制约与规范,为社会发展提供方向,为建立稳定和有序的社会关系提供保障。西方新制度经济学的主要代表人物诺斯在《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一书中指出“制度是一个社会的游戏规则,更规范地说,它们是为决定人们的相互关系而人为设定的一些契约。”①

人类为了生活的便利对自然进行改造时,也给自然带来了巨大的破坏;人类在自身发展时,也导致地球濒临灾难边缘,自然资源日益枯竭、环境污染随处可见和生态系统恶化加剧。我们已经意识到生态危机的严重性,为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进行不懈努力,人们对于资源与环境的危急现状普遍有认同感,但是现在仍然是一个工业统治的时代,在工业中,不惜代价去赚钱的权利很少受到质疑。工业文明的经济是资源高消耗、产品低产出、环境高污染的线性经济②。这种经济发展的后果是资源的严重透支,人类为追求经济增长的高速度,却对空气、土地、河流和海洋受到了危险甚至是致命的污染,但是我们看到那些旨在保护环境及扭转环境灾害的种种努力却收效甚微,究其根源在于制度不健全。人的行为决定了人与自然关系能否和谐,又受到人与人关系的制约,所以人的行为要通过制度来约束,用正式的制度如宪法、法律、法规和非正式的制度如道德、禁忌、习惯来规范人们的行为,把尊重自然的理念落实到制度上,通过可操作性的具体规范使生态文明的设想变为现实。制度建设的滞后会导致环境破坏不可逆的发生,解决整个地球的环境问题必须要有制度在背后支撑,这是制度被设计出来的初衷,也是制度的重要作用。正确对待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关系,以一时的经济发展来换取生态的不可逆的破坏是不可取的,我们要的经济发展是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和低碳发展。在人类文明发展到今天,从工业文明转型为生态文明,加快推进环境保护制度的健全,留下一个适合于后代生存的地球是加快推进环境保护、建设生态文明的必然要求。

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政府公信力不足,公众参与制度落实不到位。我国是以政府为主导的决策部署制度,从整体上进行顶层设计,统筹协调,如国土资源开发保护、环境保护制度等,通过政府监管来达到保护环境的目标。在制度逻辑上,政府是凭借国家权利具有强制性特征推行制度的,对各种相关主体的自上而下的约束是强力推动,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在现实执行中,政府工作人员,等现象屡见不鲜,行政责任的追究敷衍了事,领导干部考核以“GDP”为核心。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广泛参与。在今天公民的生态文明意识逐步觉醒的情况下,生态文明的公众参与制度亟需落实,这是一种制度化的民主制度。而传统观点认为,经济靠市场,环保靠政府,政府在生态文明建设中起到主导作用,这种自上而下的生态文明建设将社会公众排除在参与体制之外,公众参与成为了虚假和形式。不健全的制度是生态文明公众参与水平较低的主要原因:缺乏参与的制度平台、公众参与借以实现的非政府社会组织不够健全、缺乏有效的反馈机制和责任追究机制导致政府不重视公众参与、公众参与的积极性受到打击等等③。公众参与制度的落实将对政府和企业起到促进和监督作用,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立法、决策、社会治理等方面拥有参与权和监督权。公众参与成为制度,才会形成倒逼政府使公众参与从虚假走向真实,从形式返归实质的态势。

对市场主体管理混乱,生态保护法治不健全。自1978年第一部环境法问世以来,我国制定了40多部生态方面的法律法规。随着新情况、新事物的层出不穷,能源资源、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在政府有关部门制定和执行相关的法律法规中没有体现出来,我国的排污权、碳排放权交易制度仍然处于在多地试点并在不断“试错”的过程中逐步加以明确的摸索试行阶段。法律层面缺少对排污权的合法性界定,各个企业间排污权的交易过程如何具体换算,不同单位排污权的配额的界定,排污权的交易市场和平台的规范都需要在实践中完善。

生态补偿的法律法规落后于实际发展的需要,生态补偿法律制度正是通过制度化的设计来规范人们的生态保护行为,协调相关主体间生态利益及经济利益分配关系的政策和法律。生态环境的公共物品性质决定了生态效益是全人类共同的财富,任何人在享受生态环境带来的福利的同时也要承担生态保护的义务。我国现有的生态补偿制度的内容和运行机制存在着诸如政出多门,中央和地方制定的政策之间不协调、生态补偿仅限个别领域,对生态系统整体保护不足的问题。生态或环境服务付费的理念在国外已深入人心,在我国却是新鲜事物,在出现生态公害事件、资源保护区域的资源被严重的浪费和破坏的情况下,其后果却是由国家和公民来“买单”。

公民生态道德素质低下,生态意识缺乏。作为公民应具备的道德品德制度,包括生态道德教育、绿色消费等。纵观国际社会发展进程,我们可以看出GDP代表的经济发展对国家和地区的至关重要的作用,当人均GDP处于1000~3000美元的发展阶段时,是一个经济容易失调,社会容易动荡的关键期,能否合理应对人口、环境、资源的瓶颈决定了这个国家是继续发展还是停滞不前。而我国的人均GDP为1000美元,现在正处于这个阶段。2013年环保部宣传教育司启动了全国生态文明意识调查工作,对公民的生态价值意识、生态道德意识、法制意识等方面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高认同、低认知、践行度不够”。生态意识是人们在认知和保护环境的实践过程中精神水平和物质水平的协调程度。领导干部生态意识缺失会导致决策过程中生态环境考量的忽略;企业的负责人生态意识缺失会导致社会意识淡薄,漠视公共安全;全社会的生态意识的缺失使得生态文明建设缺乏社会基础。“我们对自然界的全部统治力量,就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生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④”恩格斯强调坚持人“自身和自然界的一体性”的科学的、自然的观点,人属于自然界,是自然界中的一分子,人类的生态意识的高低影响着生态行为是否作为。公民有对环境的保护意识,但其环保行为滞后于环保意识,同时其行为缺乏自主性,多数公民并没有意识到自身的良好行为对环境保护的积极带动作用。

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加强生态文明的政治制度建设,提高政治与生态的契合度。基于人类面临的严峻的生存环境危机,生态环境问题与政治的契合存在必要性与紧迫性。重新理解政治及其建设,从而寻求一种人与自然的关系,使其确保创建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和谐社会。巴里・康芒纳提出了一个生态规则:“这个生态规则就是,生态圈的社会和全球性质,必定要确定一个依赖于它的生产企业的合作性组织。”⑤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方案是在既存政治制度的框架内来寻求的,最严格的制度和最严格的法治的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可靠保障。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对行政、法规、机制等政治体制进行完善。政治体制改革千头万绪,必须明确出方向和目标,才能扎实有效的推进,我们改革的目标就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依法治国,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用制度来管权管人,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强化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制度建设,保障用人民赋予的权力来为人民谋利益。

邓小平曾明确提出,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让人民监督权力,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建成对权力运行进行多层次、全方位监督的制度体系。使国家和政府建立起一系列政策和法律制度以及环境保护组织,生态环境问题与政治的契合才能确实推动了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同时,政治制度建设中政治参与的广泛性和有序性要得到保障,公众要逐步从体制外走向体制内,给公民提供体制内的制度平台,掌握了生态环境保护的公众话语权才能对政府的公共决策产生实质性影响,从而解决一些生态环境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政治进步。

加强循环经济制度建设。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通过的《人类环境宣言》、《人类环境行动计划》和 1992年联合国环境发展大会签署的可持续发展宣言,标志着循环经济的诞生。循环经济是一种可持续发展型经济。循环不是单调的周而复始,而是建立在发展的基础之上,呈螺旋式上升。⑥循环经济运行模式以资源分层利用或循环利用为特征。从线性经济到循环经济的发展,生产过程不再以单一产品生产的最优化为目标,而是以整体最优化为目标,实现资源综合利用或循环利用。在生活方式上,它倡导生活的质量,而不是简单的需求满足,人类感受到对生态环境的依赖,对大自然存有感恩的情怀,在选择消费品时会做到对包装物和废弃物和合理处置,同时选择未被污染和有益于健康的绿色产品。在社会价值上,它主张人与自然关系的平衡,而不是以人为中心,马克思说:“人并没有创造物质本身。甚至人创造物质的这种或那种生产能力,也只是在物质本身预先存在的条件下才能进行的”⑦。

加强我国生态文明的法治建设。1979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从数量上看,我国的环境立法已经不少了,涵盖了环境保护工作的主要领域,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构成了保护环境、建设生态文明方面的法律体系;从质量上看,我国现阶段在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之间还存在冲突、矛盾,法律法规的不足和滞后性导致生态文明及生态文明建设还存在诸多障碍,现实证明法律的公信力没有完全体现出来。

法治的精神核心就是“法的统治”。宪法和法律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宪法为其他法律关系提供基本法律依据,为了体现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国家意志来促进,需要在《宪法》中确立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地位。生态环境危机和改善生存环境的是生态文明建设入宪的根本原因,用法律手段更好的缓解生态危机,这既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体现了国家根本大法的时代要求,也符合法律生态化的要求。环境权是公民生存的前提,是最基本的权利之一,在健康、安全和良好的环境中生活是公民与生俱来的、不可剥夺的天赋人权。一直以来我们探寻的法治之路都是以西方经验为借鉴的,我过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浓厚,我们可以借助中国传统文化的支持,强调“天人合一”、注重和谐、淡化对抗等理念,缓和中国法律制度与西方法治理念的冲突,探寻多元的法治化路径。生态伦理作为生态法治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从道德方面约束人们的行为。但是,也有许多行动对共同体是有益的,但立法却不应该命令人们去做这些事情。同样,也有许多立法不应该去禁止的伤害性的事情,虽然道德正是这样做的。”⑧可见,伦理虽然不是法律的全部,但可以成为立法、司法的基础抑或核心。

加强我国生态教育制度建设。生态文明建设要求我国在发展经济时,改造传统产业的过程中破坏环境的生产技术,中央和地方为此也制定了很详尽的法律和规范来制约企业,在资金方面给予支持,努力的引进和研究生态生产技术,但是市场经济下的经济合理性仍主导着民众的价值取向,这是生态教育制度缺失的体现。长期以来,人们理所当然地向大自然索取,认为自然界只具有生存价值,却忽视了它的审美价值和生态价值,这是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的体现。这种观点的核心认为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人类始终是掌控自然的主宰者,只要服从人类的利益和需求,对自然界的任何行为就有价值,可以任意剥夺自然生物的需要和生存权利,这些理念成为导致地球生态危机的思想根源。

因此广泛开展环境保护宣传、生态文明价值观教育,弘扬环境生态文化,打造全民关心、参与、支持生态文明建设的良好氛围势在必行。党的十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在素质教育目标下,当代教育不仅要培养受教育者具有较高科学技术知识,还要培养受教育者具有较高的思想理念,这包括人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存观念,可持续发展观念等,在教育过程中使其对生态文明观的认知逐步加强,力争把他们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转化成为自觉、有序的行动。价值观是相对稳定的信念、信仰、理想,提升个人的价值观能有效的加强消费者的环保意识。⑨我国的生态教育就要以建设生态文明的取向为指导,把生态文明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以古今中外优秀生态文明建设文化为内容,培养受教育者树立符合生态文明的价值观、发展观、消费观。通过宣传生态道德知识的活动、学习生态道德知识的活动、保护环境的实践锻炼来传播生态文化理念,进行生态道德实践。使人们对自我生态道德教育内容的理解变得具体化、形象化和多样化,并最终完成自我改造。

(作者为辽宁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辽宁石油化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讲师)

【注释】

①[美]道格拉斯・C・诺斯:《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第3页。

②余谋昌:《生态文明论》,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0年,第153页。

③邓翠华:“关于生态文明公众参与制度的思考”,《邓小平理论研究》,2013年第10期。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83~385页。

⑤[美]巴里・康芒纳:《封闭的循环―自然、人和技术》,侯文蕙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240页。

⑥伍世安:“循环经济:生态文明的基本经济形态”,《企业经济》,2014年第4期。

⑦《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年,第621页。

⑧[英]吉米・边沁:《立法理论》,李贵方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78页

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范文第13篇

自然。老子。生态文明建设。老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哲学家。Laozi的生态观是老子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文明思想。目前 这个 建设 属于 生态的 文明 在里面 中国 是 在里面 满的 荡秋千。 这个 主要的 目录 属于 老子 生态的 概念 包括 三 方面: 人类 存在 起源于 从…起 自然、人与自然的互动与人在自然面前的弱势 意义 到 这个 建设 属于 生态的 文明 在里面 中国 主要地 包括 三 方面: 提供 思想 对于 这个 建设 属于 生态的 文明 在里面 中国 认识到 这个 整合 属于 生态的 文明 建设 和 增强 文化的 自信,提高人民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性,随着人类自我意识的提高,人与自然的关系越来越紧张,我们迫切需要重新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可以说,建设美丽中国已经成为中国人民的共识。要建设美丽的中国,就要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美丽中国的过程中,。老子的生态观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对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具有启发作用。因此,研究老子的生态观不仅具有历史意义,而且具有现实意义。

中国梦的实现离不开大自然的支持,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中国梦的障碍。当前,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共识,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如果人类社会在发展过程中不能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社会不仅无法实现高质量的发展,而且会受到自然的惩罚,吃到自己埋下的恶果。习近平指出:“迈向生态文明的新时代,建设美丽的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梦是一个美丽的梦,需要蓝天白云、绿云交织在一起群山绿水,新鲜空气为我们提供氧气。每个人都爱美,自然也不例外,甚至比人类更爱美。在促进社会发展的同时,我们也要考虑自然过程中的问题,始终关注自然的出现,化妆美化自然,不要忘记维护自然,延缓自然衰老过程,保持自然年轻,使中国梦更加美丽。这是每个中国人都应该拥有的共识。

。生态文明建设不仅关系到自然的健康,也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这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生态环境的恶化不仅影响人们的情绪,而且损害人们的健康,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极大的麻烦,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如果生态环境问题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人们会抱怨政府的不作为以及影响政府在人们心中的形象。习近平指出,"在"一方面"中,经过几年快速发展积累起来的生态环境问题十分突出。人们有很大的意见和抱怨。生态环境的破坏和污染不仅影响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且对人民健康的影响已成为一个突出的民生问题,必须下大力气加以解决限于人类社会,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民生工程已逐渐扩展到自然。他们对大自然的颜值有了新的期待,要求大自然美丽,成为他们眼中的“小鲜肉”。从人民群众的需要出发,在现阶段,满足人民群众对自然美的需求已成为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举措,是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工程,对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具有重要影响。

。只有保护自然,人类才能无忧无虑,世界才能更宜居。如果我们以各种方式破坏自然,人类就会折断手臂,将自己推入深渊,这不仅会损害自身的健康发展,还会给子孙后代带来压力。习近平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关系到人类的未来,国际社会应共同努力建设全球生态文明,牢固树立尊重、顺应和保护自然的意识,坚持走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不仅是中国的责任,也是世界各国的共同任务。生态环境的破坏不仅影响中国的发展,而且影响世界的发展,甚至把人类推向死胡同。为此,我们要树立全球视野,从人的生死问题入手,着眼国内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突出问题,更加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共生关系,努力实现世界的可持续发展。老子的生态观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文明思想,为我们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提供了重要的指导。老子的生态观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人源于自然人与自然的互动,人在自然面前的弱点。人类是自然的产物,是自然不断进化的结果。自然不仅是人类的“生身父母”,也是人类的“衣食父母”。自然界以一种间接的方式作用于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它像一只看不见的手,控制着世界上一切事物的命运。人类应该孝顺自然,否则就会受到自然的惩罚,甚至导致自身的毁灭。老子说:“反也者和道之动一样。弱者也使用道。世界上的事物是从存在中产生的,存在是从虚无中产生的。”老子的“虚无”指的是自然。人不是女娲创造的,而是在自然界中产生和发展的。没有自然,就没有人类。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自然。自然的健康受到影响,这不仅会影响人类的生活质量,还会影响人类的生殖。随着生态环境的恶化,人口数量和质量必然呈现下降趋势,人类将一步步走向深渊。对自然与人类关系的清晰理解。没有自然,就没有人的弦。这是人类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要求。它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只有好处,没有坏处。否则,人类将被大自然抛弃,走向灭绝之路。

。人类社会的发展应该以自然为中心,而不是舍本逐末。当人与自然的关系恶化时,自然会间接惩罚人,使人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人类只有不忘记自己来自何方,始终对待大自然的母亲,才能得到大自然的呵护,才能更好地发展。老子说:“以道莅天下没有神,没有鬼,没有神,也没有神会伤害人。神和人都不会伤害神。夫妻不会互相伤害,所以美德会回归。”在人类面前,自然就是“神”。只有当人们尊重“上帝”时,他们才能得到保护关于“上帝”。亵渎自然必然受到自然的惩罚,吃自己种下的苦果。任何在自然面前忘我的行为,不仅会伤害自然,还会导致人类的灾难甚至灭绝。在发展的过程中,人类社会应该与自然和谐相处,始终尊重自然,保持对自然应有的敬畏。只有这样,人类才能与自然互动,建立起相互支持的关系,形成天人合一的生动局面,使自然和人类都受益,避免人与自然的对立局面。

。人的天性是盲目而坚强的,这是他们自身弱点的表现。在大自然面前软弱是展示你力量的另一种方式。老子说:“当你看到小曰明,当你看到柔软,你就会变得强壮。”大自然主宰着人类的生死,对人类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人类与自然有过艰难的遭遇,甚至梦想踏上自然,这只能给自然一个教训。强弱不是固定不变的。在一定条件下,强弱可以相互转化。只有在大自然面前展现你的弱点,你才能确保自己的安全。人类应该在大自然面前保持清醒的头脑,放弃主宰万物的错误认识,不要因为一时的胜利而失去理智。他们必须充分认识到自己的自卑,降低在大自然面前的态度。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人类应该从自然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而不是把“蒂凡妮的早餐”变成不法的行为,在天堂中制造荒谬的举动,从而把大自然陷入无尽的混沌之中。如果人类在大自然面前越来越弱,他们就会越来越强。否则,不仅不能证明他们有多强大,而且会给自己带来麻烦。

。历经5000年的沧桑,它仍在继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华上延伸的原因是它可以工作。这是解决社会发展问题的好办法经济和社会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尽管历史条件发生了重大变化,但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仍然具有时代价值,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站在新时代的历史节点上,面对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任务,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人民的共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不仅要从马克思主义上找准方向,还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上汲取力量,向我们的老祖宗寻求经验,不要失去我们的祖传财富,更不要说做一个失败者。老子的生态观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扎根于于中华土地上的生态观。它不仅是中国的本土文化,易于被人们接受,而且符合中国的具体国情。可以为解决中国的生态问题提供具有中国特色的解决方案,更有效地解决中国的生态环境问题。在建设美丽中国的过程中,我们要从老子的生态观中汲取智慧,这既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必然要求,也是搞好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

将老子的生态观融入到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中,不仅是解决生态环境问题问题的好办法,也是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有力措施。文化是维系国家发展的精神纽带。一个国家的衰落往往从文化层面崩溃,这影响到国家发展的各个方面。一个民族必须有高度的文化自信一个没有文化自信的民族,在发展的过程中,一定会濒临死亡,难以抵挡风浪。中华民族有5000年的历史。我们有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我们比世界上任何国家都有能力增强文化自信。为了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我们必须大力弘扬中华的优秀传统文化,拾起老祖宗的有用之物,并根据时代的客观现实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新的应用。老子的生态观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不可丢弃的精神宝库。深入挖掘老子生态观的理论内涵,是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举措,也是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关键举措。把老子的生态观辩证地运用到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中,可以提高我们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解决时代问题的意识,突出中国解决生态问题的历史连续性,,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出发点,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信心。人类在地球上共同生活。全球生态环境问题与全世界人民息息相关。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不仅是中国的责任,也是世界各国的共同责任。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只能靠一个国家。我们必须让世界各国为建设全球生态文明而行动和汗水。像中国越来越接近世界舞台的中心,中国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行动日益引起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运用老子的生态观解决生态环境问题问题,不仅是解决中国生态环境问题问题的必要措施,也是展示中华民族解决生态环境问题问题智慧的窗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越来越多地进入全世界人民的心中。老子的生态观植根于于中华的土地上。这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经过漫长的历史,它仍然闪耀着真理之光。在新时期,由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影响的扩大,老子的生态观越来越受到全世界人民的关注。从老子的生态观中汲取生态文明建设的智慧,既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必然举措,也是建设美丽世界的客观需要。总之,老子的生态观虽然诞生于中国古代,但对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仍具有指导作用。本文简要阐述了老子生态观的主要内容以及老子生态观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然而,本文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我们应该深化对老子生态观的认识,结合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最新情况,为老子生态观的研究做出新的贡献。

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范文第14篇

生态文明作为社会主义文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然而随着我国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经济效益而忽略了对自然资源的保护,地球上的资源不断被开发和掠夺,很多珍贵的资源已经濒临枯竭,环境污染现象也尤为严重,由此引发的生态环境恶化问题必然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的危害。为了保护自然资源,维护生态安全,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刻不容缓。本文通过对生态文明建设基础理论阐释,从学理上探索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针对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对强化生态文明建设的措施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探讨。

【关键词】

生态文明建设;和谐社会;生态意识

近年来,随着经济快速发展,频繁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让我们的生活受到了极大的影响,比如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生物种类减少等,这些自然灾害所导致的后果已经对人类的生存产生了极大的威胁,不仅降低了人们的生活质量,而且严重影响了社会的和谐发展。党的十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明确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表明了我们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坚定意志和坚强的决心[1]。

一、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基础

(一)中国传统文化生态观。

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在其博大精深的文化中,有董仲舒主张的“天人合一”、庄子提出的“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等思想,不断呼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2]。不可否认,这样的思想虽然存在着历史局限性,但对于调节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这些以儒、道为代表的派系学说,揭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观、教育与后世如何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天人合一”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提倡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它在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同时,高度概括了天道与人道、天性与人性、人与自然的相通性。儒家代表孟子倡导的“仁民爱物”和儒家经典《周易》中将“天”、“地”、“人”并列谓之三才,都是“天人合一”的体现[3]。这些尊重自然,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是值得后人学习的。而在道家看来,道是万物之本,人们要在遵循“道”的同时,视万物平等,这种自然规律把人和自然的关系重新定位,要求人用友善和顺从的态度去对待自然,遵自然之道而行。由此看来,儒家和道家的自然观各不相同,但又不得不承认二者的观念都有道理。他们主张在无条件改造自然的同时,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不违背自然,利用自然资源,又不忘记可持续发展,这也是中国传统文化所强调的理念。

(二)马克思主义生态观。

众所周知,18世纪的英国工业革命对经济发展所造成的影响令人瞩目,然而在其经济快速发展的背后,人们却丝毫没有注意到由此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直到马克思与恩格斯在19世纪对人类社会发展史考查的过程中,才发觉到迅速发展的工业革命对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马克思告诫人们“不以伟大的自然规律为依据的人类计划,只会带来灾难”[4]。这一思想很明确地表现出,要想让人类不受到灾难性的毁灭,就必须要遵循大自然的规律,并以此为依据来进行自然界和人类的发展。与此同时,恩格斯也向人类发出了警告:“我们每走一步都要记住: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族人那样,决不是像站在自然界之外的人似的,相反地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之中的。”[5]不可否认,对自然界进行有意识的改造很有利于人类的发展,但这也要求人类与自然相统一,达到与自然界的和谐相处。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理论意在表明,人是自然界的产物,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人类的生存依赖于自然,所以人类生活及生产也就必然受到自然界的制约[6]。而人与自然的关系,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与人以及人与社会关系,所以只有正确处理好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才能更好地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以此来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目的。

二、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

(一)生态文明建设是解决当前严峻生态形势的需要。

当前,我国的生态环境形势依然处于十分严峻的状态,资源滥用、环境污染等现象不断发生,治理环境的速度远远比不上破坏环境的速度,生态环境被破坏的范围越来越大,程度越来越深[7]。水土流失问题严重,土地沙漠化现象不断发生,空气污染十分严峻,由此导致人与自然的矛盾愈发突出。很多厂家为了扩展经济,不惜大量砍伐森林植物,用空出的地方来修建工厂、开阔道路,这直接导致了大量不可再生的珍贵的生态资源造成极大的损害与浪费,也严重破坏了生态资源的生物多样性。这些严峻的事实告诉我们:生态文明建设十分重要,如果不能维护好生态文明,人类将会面对很严重的生态危机,我们必须要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在保护环境和生态资源的同时,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确保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二)生态文明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和谐社会不仅包括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更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这就要求人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处,在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同时,保护自然资源,保护环境,在和谐的生态环境下生存和发展。众所周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这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体现。只有进行生态文明建设,人类才不会失去赖以生存的家园,如果不能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不仅和谐社会的构建会出现问题,人类的生存也将面临巨大的灾难。要构建和谐社会,必须进行生态文明建设,以此来维护生态系统的平衡,与此同时,生态文明建设也可以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安定的社会环境。很多地区为了经济能够快速发展,不惜以牺牲自然资源、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由此引发了地区不和谐因素的产生。比如,目前黑龙江省著名的冰雪旅游景区雪乡的生态环境就已出现恶化迹象,各地滑雪场新建、改建、扩建项目逐年增加,对周围的环境造成严重的损害。河段干涸、降雪量减少,百姓们纷纷抱怨,更有甚者故意破坏景区环境以此泄愤,这严重影响到社会的安定。只有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协调和谐社会的安定,才能构建和谐社会,确保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三)生态文明建设是同心共筑中国梦的必然选择。

在推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今天,全民构建小康社会是我党不可推卸的任务,这就要求我们党在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的同时,将良好的生活环境提供给广大人民群众,让人民群众在优良的环境下生存和发展。如果不能切实解决生态环境破坏的问题,自然资源不断被消耗,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这样势必会对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与和谐社会的构建造成巨大的影响。由此得知,进一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确保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针。就此问题,我国已通过十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上升到了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同等位置,并提出“中国梦”的理念,以此来强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纵观全世界,只有中国与美国敢于提出“国家梦”,而中国实现中国梦主要是以生态文明建设为方法,在不破坏生态环境、牺牲自然资源的条件下,来取得经济的发展[8]。只有保护好生态环境,有效制止破坏生态环境的问题发生,才能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从而提高生产力,让人民的生活更加富裕,社会发展更加和谐,生态环境更加美好。

三、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树立牢固的生态文明观念,提高全民生态意识。

在提倡生态文明建设的今天,必须要提高全民的生态意识,树立正确的生态观、自然观,改变以往的传统思想,认为自然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只有摒弃陈旧的思想,才能让人们学会尊重自然,保护自然。我国有关部门可以定期开展新闻宣传、网络宣传等方式,向全民普及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也可以通过如电影教育片或开展生态文明建设讲座等方式,呼吁全民一同保护生态资源,有效遏制对自然资源进行随意开放掠夺的现象,利用科学发展观,对自然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利用,来达到人与自然关系的平衡。只有树立牢固的生态文明观念,提高全民的生态意识,才有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让人设身处地为生态环境着想,从根本上解决生态危机。

(二)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坚持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想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就必须要深刻理解人与自然和社会之间的关系,近年来,我国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就要求在经济发展的同时,通过可持续发展战略来维护生态的和平,这不仅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起到很大的作用,也是人类永续发展的必由之路[9]。众所周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提高,是促进人与自然关系平衡的重要因素。只有不断提高科学技术,创造新兴的技术,才能不断改造自然,在不打破生态平衡的基础上,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以此来保持生态系统的稳定。只有在生态系统稳定的前提下,人与自然才能够和谐发展。所以,我们不仅要着力于发展新兴的技术,也要尝试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不过度开发和掠夺自然资源,在节约资源的前提下,发展经济,提高生活环境水平和生活质量。如果有关产业和部门能够做到对自然资源低消耗、对成本进行低投入、对废弃物排泄物等进行低排放,并坚持高效率完成工作,必然会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行,以此来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促进和谐社会早日建成。

(三)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建设,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

生态文明建设是理论、制度和行动的综合,它通过科学理论指导制度建设,通过制度引导和规范行动,从而构成一个有机的统一体系。我们应不断探索生态文明体系建设,通过健全生态资源资产产权制度体系和用途管制制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等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制度保障。有关部门在完善生态文明建设制度体系的同时,必须严格执法,对待破环生态环境的现象,依法追究其责任。与此同时,相关部门应该尽快制定新的生态环境保护法,来弥补之前各种法律中的不足,完善生态法律制度体系。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制度的实施,正确处理好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陈金清.论生态文明建设与五位一体总布局[D].湖北省社会科学院,2014

[2]王丽娜.儒家“天人合一”的生态伦理思想[D].河北师范大学,2007

[3]董彩荣.中国传统“天人合一”自然生态观及其现代价值[D].南京师范大学,2005

[4]周娟.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研究[D].安徽大学,2012

[5]恩格斯.自然辩证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178

[6]李崇富.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及其现实意义[J].湖南社会科学,2011,1:15~21

[7]宋全超.中国生态文明建设问题路径研究[D].河北经贸大学,2014

[8]黄娟,汪宗田.生态文明建设视角下的中国梦[J].鄱阳湖学刊,2014,2:64~70

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范文第15篇

关键词:民主;生态文明;文化;制度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13-0010-02

党的十指出,要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个方面中去。民主作为一种政治文化和政治制度与生态文明建设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其中最显著的联系是:民主促进生态文明的建设。充分发挥民主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影响,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民主政治建设中,是当前生态文明理论中的前沿问题。

一、民主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

民主是人类将目光从天国拉回到现实生活中之后对人的反思,是人类回归理性之后对人与人关系的一种反思,是化解人类社会矛盾的一种手段,属于人与人关系的领域。生态文明是继工业文明之后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反思,属于人与自然关系的领域。

生态文明的建设受民主的影响。英国生态马克思主义者戴维・佩珀说:“一种历史唯物主义的对资本主义的社会经济分析表明,应该责备的不仅仅是个性的贪婪的垄断者或消费者,而是这种生产方式本身。处在生产力金字塔之上的构成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1]155“马克思主义强调引起环境退化的物质生产过程中的动力机制。他还使我们意识到,对自然态度是如何在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具体形成的,并以这种方式促进了剥削。”[1]155从上面两段话我们可以看出生态问题的产生不仅仅是人对待自然的态度的问题,更是生产关系领域的问题,所以我们认为人与自然的关系受人与人的关系的影响,生态文明建设受民主实现的程度的影响。

民主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充分条件。人与人之间的冲突会导致人与自然的冲突,首先,人与人的直接冲突――战争,战争带给自然的是毁灭性的灾难。其次,人与人的间接冲突――剥削,在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家追求剩余价值,对工人实行最大化的剥削,使工人阶级不得不进行革命,最终导致战争。民主是化解人与人冲突的一个重要手段,没有民主的社会是充满冲突的社会,冲突的社会关系会导致冲突的生态关系。

二、民主的结构和生态文明解读

罗伯特・达尔:“自从希腊人明确地阐发民主思想和制度以来,两千年的历史为民主理论和实践的相关内容增添了巨大的容量。”民主是不断发展的,时代会给民主增添新的内涵。就目前来看,可以从三个角度来解读民主:从研究范式看,可以根据规范的和经验的两分法来透视民主;从元理论层面看,可以依据理性主义的和现实主义的两分法来解读民主理论;从价值导向看,可以依据工具理性的和价值理性的两分法来理解民主理论。综合三个角度,笔者认为民主主要分为民主文化和民主制度。作为文化的民主主要表现为人们的思维习惯、生活方式、民主人格。作为制度的民主主要表现为秩序、规范、对人行为的约束。

生态文明的建设在本文主要是从理念和制度上进行建设,如何构建生态文明?首先,需要理顺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中心主义还是生态中心主义,人是自然的主宰还是自然是人的主宰,人与自然最适合的关系是什么。其次,基于人与自然的关系需要构建人与自然的秩序。人与自然的合理秩序的构建需要社会的稳定、需要民众的参与、需要利益的诉求机制来维护。

三、作为一种文化的民主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意义

1.人权对生态文明的积极意义。“由于人类社会实践活动和人权问题本身的双重复杂性,加之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政治立场和价值观念,所以,人权内容就显得格外纷繁复杂。”[2]本文仅在当代的话语下并在各国公认的立场上理解人权的内容,人权主要包括:生命权、自由权、财产权、受尊重权、获助权、公正权。生命权如果运用于生态领域,便会使人们产生一种观念:人们都有生命的权利,那么动物、植物、自然界的一切生物也应当有生命的权利,人类不应该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任意践踏其他的生命,就像人不能为了自己的利益伤害其他人一样。自由权如果运用于生态领域,便会使人们产生一种观念:人类有追求自由的权利,那么自然界也有追求自然的权利,野生动物应该回归森林而不应该被关在笼子里被人类观赏。受尊重权利如果运用于生态领域,便会使人们产生一种观念:人需要受到人的尊重,那么自然也需要受到人类的尊重,人类对自然的开采要尊重自然的客观规律,不能随心所欲。获助权利如果运用于生态领域便会使人们产生一种观念:人在困难时有受到帮助的权利,那么自然在遭到破坏时是否也应该得到帮助,是否需要人类建立生态保护的观念来维持自然的正常生长。公正权如果运用于生态领域,便会使人们产生一种观念:人需要被公平对待,那么动物、植物、自然界的其他生物是否也应当被公正对待,而不作为人类发展的工具而低人一等。

2.平等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意义。当平等思想成为人们的思维时,人们在思考生态问题、人与自然的关系时,也会将平等思想带入其中,人与人之间要求平等,人与自然之间也需要平等,没有任何人能成为社会的主宰,那么也没有任何物种会成为世界的主宰。首先,民主文化带给人们的是对待人与自然的关系时要平等,人有价值、自然同样有价值,自然的价值不是依附于人的,而是自然本身内在的价值。那么在民主制度构建中人与自然的利益诉求都会得到体现,人与自然的关系自然会趋于和谐。其次,民主文化带给人们的是思考代际之间的关系时的平等,人们认为自然是地球上所有人的,我们这一代人不应该为了自己的发展而将地球上的资源耗尽,不给子孙后展的基础,每一代的人类都有平等享有自然资源的权利,在这种代际平等的观念的指导下,人类的发展必然朝向可持续性发展前进,在可持续性发展观念的指导下人类对待环境问题就会格外注意,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兼顾对环境的保护,经济的发展建立在对资源最小的消耗上。

3.自由对生态文明的积极意义。“对一个社会的个体人而言,自由是指他(她)希望、要求、争取的生存空间和实现个人意志的空间,这个空间包括社会的、政治的、经济的、文化及传统的等外部条件,同时也包括个人体质、欲望、财富、世界观价值观及理想观的表达欲望等个人因素和内在因素”。我们可以知道自由是人类对自己生存空间的争取,当我们在进行生态学的思考时,人类需要生存空间,那么自然是否也需要生存空间,人类中心主义认为自然不需要生存空间,自然存在的意义就是人类的发展意义。但是我们可以看到由于人类中心主义的思想,自然遭到了极大的毁坏,如土壤、空气、水的污染等等,自然的这些破坏的结果是人类无法取得真正的自由,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受到了极大的威胁。资源的短缺使人类的生产受到威胁,空气和水的污染使人类的身心健康受到极大的威胁,土壤的污染使人类赖以生存的粮食短缺,人类的矛盾重重。这一切都足以说明人类的自由是建立在自然的自由的基础上的,自然需要自由与人类需要自由同等重要,我们要给予自然生存的空间、给予自然足够的自由,对自然的索取应在自然能承受的范围内,捕鱼不能连鱼苗也捕尽,砍伐树木不能不给其树苗成长的时间等等。

4.包容对生态文明的积极意义。在民主文化中,包容是对个体的包容,对个体利益的包容,对个体个性的包容,对社会团体的包容,各种不同的思想、不同的文化都能共存,使整个社会呈现一种百花齐放的局面。当包容成为一种思维时,在对待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人们也会体现包容性,对不同物种的包容,对不同物种的生活习性的包容,使世界呈现一种生机勃勃的景象。

四、作为一种制度的民主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意义

在这里我们就以中国基本民主制度来阐述民主制度对生态文明的积极意义。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意义。人民代表大会之于生态的积极意义体现在政策的制定上。首先,人民代表大会是由人民代表组成,代表不同的领域、不同利益的人民代表由人民选举出来,在政策的制定或工作报告的通过时,环境污染严重地区的代表、从事环境保护工作的代表就会提出有关环境问题的意见,环境问题就会得到许多部门的重视。其次,人民政府是由人民选举产生的,政府官员对人大负责也就是对人民负责,政府的政绩观就是让人民满意,人民群众是环境问题的真实感受者,如果为了经济发展而忽视环境保护,那么人民是不能满意的,政府的政绩也是不好的,政府官员就会朝着人民满意的方向努力,环境的保护将会是他们努力的一个方向。最后,人民代表大会将对政府的环保政策执行进行监督,如果政府的环保政策没有得到有效的落实,人大将会对政府官员进行质询。

2.政治协商制度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意义。政治协商制度对于生态的积极意义体现在维持政权的稳定与集思广益的立场上。首先,政治协商制度是各派参政议政,派与共产党和谐相处,可以使国家的政权稳定、社会稳定,稳定压倒一切,生态问题只有在稳定的前提下才能提出,才能得到有效的解决。其次,政治协商制度使各派可以就国家大政方针提出一些意见,针对生态问题可以提出多元的解决方法,使生态问题的解决更全面、更科学。最后,政治协商制度强调的是协商,常常以座谈会的形式展开,可以避免多数人对少数人的压迫,使各方利益得到不同程度的体现,这使生态问题的解决可以顾及每一个人的利益而不是大多数人的利益,使生态问题的解决不仅仅只是转移生态污染而是根治生态污染。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对生态文明的积极意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对于生态文明的积极意义体现在协调各民族关系、维护社会和谐的基础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在处理民族关系中的民主制度,为了照顾不同民族的不同生活习惯、民族传统,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成为了历史的必然选择。只有各民族团结友爱才能有中国的繁荣昌盛,才能有社会的和谐稳定,才能使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才能使生态问题的解决有一个很好的前提条件。

4.基层民主制度对生态文明的积极意义。基层民主制度对生态的积极意义体现为人民群众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环境遭到破坏的最大受害者是人民大众,所以在进行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人民群众是最有发言权也是最积极的群体。在基层民主制度的框架下人民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在进行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人民群众自发地进行生态文明的教育,这比自上而下的教育来得更朴实、更容易接受;人民群众自发地对生态进行管理,合理耕种、合理使用化肥等等;人民群众自我监督,抵制有污染的企业和工厂,对生态破坏行为进行检举揭发。

参考文献:

[1][英]戴维・佩珀.生态社会主义:从深层生态学到社会正义[M].刘颖,译.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

[2]陈驰.人权思想的哲学基础及其历史解读[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