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妇科肿瘤论文范文

妇科肿瘤论文范文

妇科肿瘤论文

妇科肿瘤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肿瘤特异生长因子;恶性肿瘤;放射介入治疗;疗效观察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1.091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1-0090-01

TSGF在肿瘤的早期即可明显地升高,对恶性肿瘤的早期检测具有广谱性、高敏感度和高特异性[1]。肿瘤治疗疗效的判断往往要靠B超或CT检查,但由于B超或影像学需要一定程度大小肿块才能显示,无法早期判断。如何从分子水平指导临床医师制定治疗方案,判断治疗效果显得非常重要。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所有受检人员清晨空腹抽取静脉血分离血清。TSGF试剂盒由福建新大陆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用日本日立702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检测结果阳性标准TSGF≥70u/ml。

1.2对象62例恶性肿瘤患者均经病理证实;良性肿瘤组:选择20例良性肿瘤(子宫肌瘤、卵巢囊肿)亦经病理确诊;治疗组:从62例妇科恶性肿瘤的患者中选择40例适合放射介入治疗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正常对照为45例为门诊健康体检者。

1.3统计学处理所有数据均用SPSS13.0软件统计处理。

2结果

2.1恶性肿瘤患者血清TSGF与正常人及良性肿瘤患者血清中含量比较62例妇科恶性肿瘤组血清TSGF浓度80.8±10.4,阳性52例,阳性率83.9%,20例良性肿瘤组TSGF浓度为61.3±6.9,阳性1例,阳性率5%,45例对照组TSGF浓度为55.3±4.5,阳性率2.2%。正常对照组与良性肿瘤组无明显差异(P>0.05),恶性肿瘤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及良性肿瘤患者,有明显差异(P

2.2各种妇科肿瘤患者血清TSGF含量分析见表1。

2.3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放射介入治疗前后血清TSGF含量比较选择适合放射介入治疗的40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检测治疗前后的TSGF浓度,治疗前TSGF浓度为82.2±12.4,阳性为35例,阳性率85.6%,治疗后TSGF浓度为61.3±8.3,阳性为12例,阳性率为38.8%,放射介入治疗前后有统计学差异(P

3讨论

恶性肿瘤生长因子是一种特异性肿瘤标志物,其显著的特点是对恶性肿瘤的检测兼具早期性和广谱性[2],因现有方法如AFP、CEA、Ca125,Ca199等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不高导致检测准确性较差,从而使其在肿瘤诊断应用中存在诸多局限性。文献报道,TSGF可以在肿瘤发生早期血清浓度很高,比B超、CT提前检出几周甚至几个月时间。本文结果表明,妇科恶性肿瘤患者血清中TSGF阳性检出率高达83.9%,显著高于良性肿瘤组及对照组(P

本文结果显示妇科恶性肿瘤患者血清中的TSGF含量及阳性检出率在治疗前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存在统计学差异(P

参考文献

[1]陈涛,唐育斌,杨椿.TSGF等多项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恶性肿瘤诊断与放射介入治疗中的价值[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1,32(15).

[2]薛建平,王先广,朱虎,等.检测血清恶性肿瘤特异性标志物在肺癌早期诊断中的实验研究[J].肿瘤防治研究,2001,28(6):467-468.

妇科肿瘤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高龄患者 妇科 肿瘤 手术治疗

中图分类号:R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2-102-02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日趋严重与恶性肿瘤疾病发生率的升高,高龄妇科肿瘤患者的数量也在大大增加,而妇科肿瘤也已逐渐成为威胁高龄妇女的重要疾病。高龄妇科患者发病如子宫内膜肿瘤和卵巢肿瘤等发病高峰年龄段一般在60岁以上,因此采用手术治疗肿瘤的高龄妇科患者数量也在逐年增加[1]。本文将对我院146例高龄(>60岁)妇科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来探讨其分布特点与围手术期处理和护理,为临床评价手术治疗高龄妇科肿瘤患者的安全性提供参考依据,现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2008年11月~2010年11月期间入住我院妇科的高龄(>60岁)肿瘤患者共计146例。其中60至69岁患者86例,70至79岁患者38例,80至89岁患者22例。平均年龄72.6岁,最大年龄88岁1例。患者手术切除标本送病理分析,以病理分析结果作为诊断依据。详细记录患者术前、术中和术后的各项资料与数据。

1.2 诊断依据

以标本和病理结果为诊断依据,辅以B超和CT与实验室检查结果。

1.3 方法

良性肿瘤患者行患侧附件切除术、双附件切除术和全子宫切除术。恶性肿瘤患者行肿瘤细胞减灭术。具体手术方式结合患者病情与发展情况而定[2]。

2 结果

2.1 肿瘤分布

在共计146例患者中,诊断为恶性肿瘤的患者56例,达到38.4%。其中年龄在60至69岁的患者26例(46.4%),70至79岁患者21例(37.5%),80至89岁患者9例(16.1%)。子宫内膜肿瘤33例(58.9%),卵巢肿瘤14例(25.0%),其他9例(16.1%)。良性肿瘤为90例(61.6%),其中卵巢良性肿瘤52例(57.8%),子宫肌瘤21例(23.3%),输卵管良性肿瘤17例(18.9%)。

2.2 患者手术方式与范围

56例恶性肿瘤患者手术方式详见表1。采用全身加硬膜外麻醉36例,采用硬膜外麻醉20例。

表1 高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手术方式与范围表

90例良性肿瘤患者手术方式详见表2。采用全身加硬膜外麻醉56例,采用硬膜外麻醉34例。

表2 高龄妇科良性肿瘤患者手术方式与范围表

2.3 术后处理

患者术后进行常规脉搏、呼吸、体温和血压监测,心电图与血氧饱和度监测。对于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空腹血糖定期复查,三餐前血糖监测并调整胰岛素用量。

3 讨论

3.1 妇科肿瘤病发年龄因素

临床上,妇科常见肿瘤疾病如子宫内膜肿瘤和卵巢肿瘤等疾病的多发年龄一般都在60岁以上,因肿瘤的形成本就需要一个过程,属于老龄化疾病。我国已日趋步入老龄化社会,所以高龄妇科肿瘤患者的数量也在不段增加,总体发病率要高于同期其他肿瘤的发病率。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生活质量的提高与人类寿命的延长使多数的高龄妇女到达了相关肿瘤的发病时间;(2)高龄妇女绝经后不规范的性激素治疗增加了生殖系统肿瘤的发病率;(3)医疗卫生的发展使得更多的高龄患者能够及早地发现和确诊肿瘤疾病[3]。

3.2 高龄妇科肿瘤患者的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是妇科肿瘤疾病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对于能够耐受手术且属于可行手术治疗期别的患者,仍首选手术进行治疗。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老年患者的身体机能下降,脏器衰竭,内科合并症很多,能否耐受手术治疗是临床上需要引起医师重视的问题。根据本院的研究与其他文献报道,只要做好充足的术前准备并结合适宜的麻醉方式、术后进行严密监测与药物治疗,一般高龄患者均能度过手术风险并恢复良好。

参考文献

[1] 朱华,胡燕,郑云飞,等.老年妇科手术特点及其围手术期处理.实用妇产科杂志。2008,24(8):482-485.

妇科肿瘤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 老年妇科;肿瘤;临床特点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4.03.239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1403-01

随着经济水平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人口老龄化趋势不断扩展。随着年纪的增加,人体的机能以及器官开始弱化,老年妇女在免疫机能下降的同时出现肿瘤的情况也会增加。加上老年人的思想比较传统,往往耽误了治疗的最佳时期,导致肿瘤恶化。如何治疗老年妇科肿瘤,提高患者生存和生活质量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话题。在本文中对老年妇科肿瘤临床特点进行分析,探讨有效治疗方法,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1年6月份到11月份收治的200例老年妇科肿瘤患者的病例进行分析。患者年龄在65岁以上,其中有130例患者是恶性肿瘤,占总体的65%,70例患者为良性肿瘤,占总人数的35%。

1.2 临床特点 选取的200例患者有100例患者是绝经后阴道出现出血现象,65例患者的腹部有包块,35例患者腹部出现持续疼痛感.老年妇科肿瘤最主要的症状就是阴道出血和腹部包块。

1.3 治疗方法 200例患者中没有严重基础疾病的均采用手术治疗,有严重基础疾病的采用保守性治疗。进行手术前要对患者的血液以及尿液进行常规检查和B超等检查。手术中有145例切除子宫,其中有108例连同附件一并切除,40例是单纯切除肿瘤,其余是保守治疗。患者手术中要输血输液,平均每次输血300到600毫升,输液1000到5000毫升。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统计分析软件对2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统计学处理采用卡方检验。

2 结 果

通过我院对老年妇科肿瘤临床分析发现,妇科肿瘤在老年妇女中的发病几率很高,其中卵巢癌是老年妇女恶性肿瘤中最为常见的病变,见表1。

[摘要] 目的 探讨研究老年妇科肿瘤的临床特点并提出治疗方法。方法 对我院2011年6月份到11月份收治的200例老年妇科肿瘤患者的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老年妇女妇科肿瘤的临床症状一般为腹部有包块,患者绝经后阴道出血,子宫内膜出现癌变,卵巢有肿瘤等临床特点。一般采用手术进行治疗。医生对患者病历进行综合分析后进行手术,患者没有并发症出现且没有死亡情况出现。结论 老年妇科肿瘤主要以子宫内膜癌及平滑肌瘤为主,经过手术治疗后大部分患者情况好转,手术成功。

[关键词] 老年妇科;肿瘤;临床特点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4.03.239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1403-01

随着经济水平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人口老龄化趋势不断扩展。随着年纪的增加,人体的机能以及器官开始弱化,老年妇女在免疫机能下降的同时出现肿瘤的情况也会增加。加上老年人的思想比较传统,往往耽误了治疗的最佳时期,导致肿瘤恶化。如何治疗老年妇科肿瘤,提高患者生存和生活质量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话题。在本文中对老年妇科肿瘤临床特点进行分析,探讨有效治疗方法,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1年6月份到11月份收治的200例老年妇科肿瘤患者的病例进行分析。患者年龄在65岁以上,其中有130例患者是恶性肿瘤,占总体的65%,70例患者为良性肿瘤,占总人数的35%。

1.2 临床特点 选取的200例患者有100例患者是绝经后阴道出现出血现象,65例患者的腹部有包块,35例患者腹部出现持续疼痛感.老年妇科肿瘤最主要的症状就是阴道出血和腹部包块。

1.3 治疗方法 200例患者中没有严重基础疾病的均采用手术治疗,有严重基础疾病的采用保守性治疗。进行手术前要对患者的血液以及尿液进行常规检查和B超等检查。手术中有145例切除子宫,其中有108例连同附件一并切除,40例是单纯切除肿瘤,其余是保守治疗。患者手术中要输血输液,平均每次输血300到600毫升,输液1000到5000毫升。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统计分析软件对2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统计学处理采用卡方检验。

2 结 果

通过我院对老年妇科肿瘤临床分析发现,妇科肿瘤在老年妇女中的发病几率很高,其中卵巢癌是老年妇女恶性肿瘤中最为常见的病变,见表1。

3 结 论

进入老年时期的妇女活动时间少,身体容易出现肥胖现象,而且由于思想的保守性,很多老年妇女定期进行身体检查以及肿瘤筛查的少,一旦老年女性出现了肿瘤也不容易被发觉,患者腹部开始出现腹水情况时还会被认为是肥胖现象。有的患者出现疼痛、腹胀、食欲减退、消化不良等消化道症状时,大多数患者以普通内科为首诊科室[1]。这样一旦确诊为患有卵巢肿瘤后已经到了晚期。

目前治疗老年妇科肿瘤的主要方式就是手术治疗,在高麻醉技术的条件下,给患者提供良好的手术监护,这对于治疗妇科肿瘤有着重要的作用。随着麻醉技术和监护能力的提高,年龄对于手术的阻碍程度已经慢慢减轻[2]。所以对于妇科肿瘤的患者不能因年龄的影响而放弃进行手术的机会。由于老年妇女的生理机能开始减退,老年人的器官的功能和储备能力也会慢慢下降,在进行手术时比年轻人的危险性要高,而且更加的复杂,因此在进行手术的时候,要根据患者的肿瘤特点,有针对的进行手术,并且要提高患者手术期的护理。

老年妇科肿瘤患者在进行手术前会有很多的合并症,例如,心血管症、糖尿病[3]。如果手术不成功还会出现并发症,常见的老年妇科肿瘤术后并发症有阴道出血、切口愈合不良、泌尿感染、胃炎、贫血等等。而手术前的合并症对于医生进行手术有严重的影响,很容易导致手术失败。所以手术之前要对患者进行诊治,确定患者是否患有合并症。如果老年妇科肿瘤患者还带有高血压疾病,那么在进行手术之前,要通过药物等来保持患者的血压稳定,患者血压得到控制后才能进行手术,以提高患者手术的承受能力,而且还能减少患者出现脑血管意外。如果老年妇科肿瘤患者患有糖尿病,这类患者进行手术后出现并发症以及死亡的概率要比没有糖尿病的老年妇科肿瘤患者要高,所以在对这些患者进行手术后要对患者的血糖进行调整,这样能够减少患者在手术期出现危险的几率,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医生准备手术时要对各个方面影响手术效果的因素进行考虑,对患者进行麻醉要彻底,同时对手术过程中以及手术后有可能出现的意外进行预测,并且做好防护准备,以降低患者手术后并发症出现的机率。

参考文献

[1] 赵建英,林财珠.两种不同麻醉方法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心血管相关因素的影响[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2010,44(03):219-222.

妇科肿瘤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妊娠;卵巢肿瘤;诊断;治疗

文章编号:1009-5519(2008)05-0688-01 中图分类号:R73 文献标识码:A

妊娠合并卵巢肿瘤可直接影响孕妇的健康,故早期发现及慎重处理具有重要意义。现将我院近5年来收治的妊娠合并卵巢肿瘤4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我院2002年9月~2007年9月收治妊娠合并卵巢肿瘤43例,占分娩总数的0.5%(43/8620)。年龄22~40岁,平均30.5岁;初产妇34例,经产妇9例。卵巢肿瘤发生于左侧18例,右侧16例,双侧9例。

1.2临床诊断:妊娠合并卵巢肿瘤临床缺乏特异性,绝大部分是在妇检、孕检、B超检查或剖宫产时发现,具体诊断时间及方法见表1。

1.3病理诊断:43例均经手术病理检查确认,其中囊性畸胎瘤21例(48.8%),浆液性腺瘤8例(18.6%),黏液性腺瘤5例(11.6%),单纯性囊肿3例(6.9%),黄体囊肿3例(6.9%),巧克力囊肿2例(4.6%),浆液性状囊腺癌1例(2.3%)。良性肿瘤42例(97.7%),其中8例(18.6%)并发蒂扭转,孕8~12周发生蒂扭转5例(11.6%)。

1.4治疗方法及结果:根据孕周、临床表现、肿瘤大小及性质采用不同的手术治疗,其中孕早期施术者3例,孕中期14例,剖宫产同时施术24例,产后施术2例。妊娠成功41例(95.3%),自然流产1例(2.3%)(孕早期施术者3例中有1例因卵巢蒂扭转急诊手术,术后保胎治疗失败)。其中卵巢肿瘤剔除术37例(86.0%),患侧附件切除术5例(11.66%),孕期确诊卵巢癌1例,及时终止妊娠,行卵巢根治术,术后予以化疗,预后良好。本组患者手术成功,胎儿及孕妇未发生严重后果及死亡。

2讨论

妊娠合并卵巢肿瘤并非少见,文献报道其发生率为1.15%[1],以21~31岁孕妇多见,本组资料中妊娠合并卵巢肿瘤的发生率为0.5%,发病年龄平均30.5岁,与文献报道基本一致。文献报道[2],卵巢良性肿瘤中以囊性畸胎瘤和浆液性或黏液性囊腺瘤最多,约占妊娠合并卵巢肿瘤的90%,恶性者以无性细胞瘤和浆液性囊腺癌居多。本组资料中良性肿瘤占97.7%(42/43),恶性肿瘤1例,2.3%(1/43)。

妊娠合并卵巢肿瘤临床症状往往不明显,诊断困难。妊娠早期妇科检查是妊娠合并卵巢肿瘤最方便有效的方法。早孕期间,双合诊检查,仔细检查双附件可发现卵巢肿瘤。至孕中期及孕晚期。由于增大的子宫掩盖卵巢肿瘤,故不易查出[3~5],因此,妊娠早期做妇科检查相当重要。但由于不少孕妇妊娠早期因惧怕内诊检查引起流产,遗漏了妊娠合并卵巢肿瘤的存在。随着妊娠子宫的增大,B超检查显示出其重要价值。本组43例中,29例是通过早期妇科检查与B超检查在术前得以证实。而孕晚期肿瘤相对移位或被子宫遮挡不易探测,本组有12例在剖宫产时发现,故应在妊娠早、中期行常规孕期检查及B超检查,对合并的卵巢肿瘤可以早确诊、早治疗,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妊娠合并卵巢肿瘤的危害较非孕期严重,早期可引起流产,中期易并发肿瘤蒂扭转,晚期肿瘤较大可致胎位异常,分娩时肿瘤破裂,阻塞产道,使产程延长而发生滞产、难产、子宫破裂,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等并发症[6~7]。因此,对确诊为良性卵巢肿瘤者,或疑诊为良性者,可择期行卵巢肿瘤切除术。对孕前检查发现卵巢肿瘤的妇女,原则上应手术处理卵巢肿瘤后妊娠。对早期妊娠合并卵巢肿瘤者应严密观察等待至孕中期(孕12~22周)手术较为安全,因此时的子宫敏感性最低,且又不太大,胎盘已形成,手术操作较方便。对晚期妊娠合并卵巢肿瘤者,应尽可能待胎儿成熟后剖宫产同时处理。值得指出的是,不管在妊娠任何时期,肿瘤一旦发生扭转,破裂时应进行急诊手术,绝不应顾及胎儿因素。对妊娠合并卵巢肿瘤已确诊为恶性者,不论孕期如何,均应尽快手术。

参考文献:

[1]朱雪静,狄文.妊娠合并卵巢肿瘤术86例诊治分析[J].中华医学杂志,2003,27(4):223.

[2]乐杰.妇产科学[M].第六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310.

[3]王美玉,潘晓燕,赵淑琴,等.妊娠合并卵巢肿瘤56例临床分析[J].黑龙江医学,2005,29(10):766.

[4]梁慧敏.妊娠合并卵巢肿瘤临床诊治[J].医学论坛杂志,2005,20(19):61.

[5]吴俊改.妊娠合并卵巢肿瘤46例临床分析[J].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2005,6(3):210.

[6]衣秀苇,潘月梅.妊娠合并卵巢肿瘤的诊治体会[J].黑龙江医学,2004,28(9):693.

妇科肿瘤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妇科肿瘤

妇科肿瘤早期难以发现,给临床诊治带来困惑。例如卵巢位于盆腔深部,常规体格检查难以发现卵巢早期的疾病,且卵巢肿瘤早期无典型的临床表现,大部分卵巢癌患者获得诊断时已是中晚期,其5年存活率较低[1],而早期卵巢癌患者5年生存率为70~90%[2]。血清肿瘤标志物的检测为妇科恶性肿瘤筛查提供了一种简便可靠的手段,但是由于其含量往往很低,且存在一定的偏嗜性分布,有漏诊的可能,因此联合测定对提高肿瘤的检出率有重要意义。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因妇科肿瘤入住我院,行肿瘤摘除术的患者。依据术后病理诊断进行分组,其中子乳腺癌17例,年龄43~61岁;卵巢癌20例,年龄40~65岁;宫颈癌25例,年龄39~58岁;子宫内膜癌13例,年龄41~59岁。对照组40例,为本院体检妇女,年龄35~59岁。

1.2标本 收集肿瘤患者术前外周静脉血,离心分离血清。

1.3检测仪器和试剂 使用Roche E170及配套试剂对患者血清进行CAl53,CAl25,CA199和CEA检测

2结果

乳腺癌、卵巢癌、宫颈癌、子宫内膜癌血清肿瘤标志物单项检测阳性率不高,最高为卵巢癌CA125,阳性率70.0%,其次为为乳腺癌CA153,阳性率64.7%,最低为子宫内膜癌CA153,阳性率15.4%,见表1。在健康体检者中,血清肿瘤标志物CAl53,CAl25,CA199和CEA均为阴性。乳腺癌、卵巢癌、宫颈癌、子宫内膜癌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阳性率得到极大的提高,一项阳性率最高为卵巢癌100.0%,最低为子宫内膜癌84.6%。四项全阴性最高为子宫内膜癌15.4%,最低为卵巢癌00.0%,见表2。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大大提高了妇科肿瘤的检出率,应值得推广。

3讨论

不同类型的妇科肿瘤可产生不同的肿瘤标志物,同一肿瘤细胞可产生不同的肿瘤标志物。即一种肿瘤标志物可出现在多种类型肿瘤细胞中,一种肿瘤细胞也可产生多种不同的肿瘤标志物。肿瘤标志物在临床诊治的应用中,单一标志物的灵敏度及特异性具有局限性,容易在诊治中造成漏诊,而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则可提高妇科肿瘤的检出率。本研究中,单项肿瘤标志物检测阳性率较低,最高为卵巢癌CA125,阳性率70.0%,最低为子宫内膜癌CA153,阳性率15.4%;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阳性率得到极大的提高,一项阳性率最高为卵巢癌100.0%,最低为子宫内膜癌84.6%。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大大提高了妇科肿瘤的检出率,应值得推广。

本研究中,CA125在卵巢癌、CA153在乳腺癌患者血清中阳性率较高,而在其他妇科肿瘤中的阳性率较低,洪锡田等[3]报道卵巢癌患者血清CA125敏感性达91.2%,这对标志物的选择有着重要的指示作用。优化肿瘤标志物的联合检测,选择灵敏度和特异性较高的标志物进行联合检测,对提高临床诊治和降低患者经济负担有重要意义。

目前对肿瘤标志物的具体应用范围仍存有争议,其应用也有待进一步规范和统一。肿瘤标志物种类繁多,其敏感性及特异性有较大差异,采用何种联合检测方式才是最有效、最经济的方法仍需深入研究和探讨。

参考文献:

[1]连丽娟,主编.林巧稚妇科肿瘤学[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567.

妇科肿瘤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 高龄患者;妇科肿瘤;手术;疗效

DOI:10.14163/ki.11-5547/r.2015.17.068

近年来,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的不断加强以及恶性肿瘤发生率的不断提高, 高龄妇科肿瘤患者人数也在不断增多。目前, 临床中妇科肿瘤已经逐渐发展为给高龄妇女产生威胁的疾病之一[1]。通常情况下, 卵巢肿瘤、子宫内膜肿瘤等妇科肿瘤患者的发病年龄超过60岁, 进而使高龄妇科肿瘤患者手术治疗率越来越高。作者对本院收治的142例高龄妇科肿瘤患者行手术治疗的效果进行探讨,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2年8月~2013年8月收治的142例高龄妇科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年龄60~87岁, 平均年龄(73.2±6.7)岁。60~69岁68例;70~79岁41例;80~87岁33例;将手术切除标本病理结果作为诊断标准, 并对患者的术前、术中、术后情况进行详细记录。临床诊断标准[2]:将标本病理结果作为诊断依据, 将B超、CT以及实验室检查作为辅助检查法。

1. 2 手术方法 良性肿瘤患者主要采取双附件切除术、患侧附件切除术以及全子宫切除术治疗;恶性肿瘤患者主要采取肿瘤细胞减灭术治疗;根据患者病情、发展情况, 确定最佳术式。

2 结果

2. 1 肿瘤分布情况 54例诊断为恶性肿瘤, 占38.0%;88例诊断为良性肿瘤, 占62.0%。恶性肿瘤患者中, 60~69岁:28例(占51.9%);70~79岁:15例(占27.8%);80~87岁:11例(占20.3%)。疾病种类:恶性肿瘤患者中, 29例子宫内膜肿瘤(占53.7%), 17例卵巢肿瘤(占31.5%), 8例其他(占14.8%);良性肿瘤患者中, 42例卵巢良性肿瘤(占47.7%), 25例子宫肌瘤(占28.4%), 21例输卵管良性肿瘤(占23.9%)。

2. 2 患者术式和手术范围 高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和良性肿瘤患者的术式和范围。见表1, 表2。

2. 3 术后处理 术后, 对所有患者常规给予呼吸、脉搏、血压以及体温等监测, 并加强血氧饱和度和心电图的监测;如患者合并糖尿病, 那么定期对患者的空腹血糖进行复查, 饭前对血糖进行监测, 并调整胰岛素使用量。患者恢复转好。

3 讨论

在老年妇科中, 生殖器肿瘤是其中的常见疾病, 卵巢肿瘤、内膜癌、输卵管肿瘤以及子宫肌瘤等是其中比较常见的妇科肿瘤疾病。本组研究中, 良性肿瘤88例(62.0%)多于恶性肿瘤54例(38.0%)。在良性肿瘤患者中, 卵巢良性肿瘤率较高, 在恶性肿瘤患者中, 子宫内膜肿瘤率较高。有研究表明[3], 宫颈癌和子宫内膜癌的早期诊断率高于卵巢癌, 其原因可能由于卵巢主要位于盆腔内, 不易发现早期癌变, 容易错过最佳时机;大多数患者往往在发现时已经为晚期, 而该阶段, 往往肿瘤已发生转移。因此, 为有效提高老年妇科肿瘤患者手术治疗有效率, 要及早进行诊断和治疗。对妇科肿瘤疾病发病年龄因素进行分析, 临床中, 妇科常见肿瘤疾病(如卵巢肿瘤、子宫内膜肿瘤等), 其发病年龄均为60岁以上, 肿瘤形成需要过程, 为一种老龄化疾病。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 高龄妇科肿瘤患者数量也在不断增多, 其发病率较同期肿瘤发病率较高, 主要受到以下因素影响:①人们生活质量在不断提高, 人类寿命在不断延长, 导致高龄妇女到达部分肿瘤发病时间;②高龄妇女绝经后, 受到性激素治疗不规范, 进而提高生殖系统肿瘤发生率;③随着医疗卫生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 使高龄患者能够及早检查和诊断[4]。

目前, 治疗妇科肿瘤疾病患者主要采取手术治疗, 适宜于手术耐受性高的患者。一般情况下, 良性肿瘤患者主要运用手术切除病灶法, 使患者痊愈, 并能够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 消除临床症状;恶性肿瘤患者给予手术切除病灶治疗后, 将放疗或者化疗作为辅助治疗手段, 能够减少肿瘤细胞, 达到预期治疗效果。但在对老年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 由于其机体功能不断下降, 脏器逐渐衰竭, 且伴有较多内科合并症, 临床医师进行治疗时, 要考虑老年患者是否耐受手术。另外, 要做好术前准备、术后护理等工作。术前准备:①安慰、鼓励患者, 实施心理护理, 提高手术配合度;②积极治疗并发症, 改善患者的各脏器功能;③术前两天指导患者应用抗生素, 并做好腹部、阴道的清洁工作。术后护理:①监测患者生命体征, 严格控制输液量;②指导患者深呼吸, 咳出分泌物, 进而有效降低肺部并发症;③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对患者的肝肾功能进行定时监测, 指导早期下床活动[5]。术前充分做好准备工作, 术后加强监测, 并给予药物治疗, 进而有效提高患者的手术治疗有效率, 增强治疗效果, 并促进快速恢复。

综上所述, 为有效提高高龄妇科肿瘤患者的手术治疗有效率, 需要加强临床检测, 做好护理措施。

参考文献

[1] 刘晶, 杨振华, 孔祥玲, 等.高龄妇女生殖系统肿瘤围手术期临床观察.武警后勤学院学报(医学版), 2012, 21(10):800.

[2] 凌晓娟, 王慧萍, 张晨凌.妇科肿瘤术后并发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分析.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2012, 43(9):693.

[3] 何小倩.舒适护理对腹腔镜下高龄妇科手术患者手术配合生活质量的研究.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2, 31(8):1414.

[4] 朱华, 胡燕, 郑飞云, 等.老年妇科手术特点及其围手术期处理. 实用妇产科杂志, 2008, 24(8):482-485.

妇科肿瘤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妊娠;卵巢肿瘤;B超;手术

妊娠合并卵巢肿瘤, 其危害性表现为对母儿均可产生不良影响, 治疗上需兼顾母体及胎儿, 临床上处理与普通患者不同。因此, 早期诊断, 适时治疗非常重要。本文对2007年1月~2011年12月我院35例妊娠合并卵巢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妊娠合并卵巢肿瘤患者35例,均系2007年1月~2011年12月间在我院分娩的孕产妇,年龄22~40岁,均龄26.5岁;初产妇28例,经产妇7例。卵巢肿瘤发现时间见表1。

1.2 卵巢肿瘤的发生部位、大小及病理类型:左侧卵巢肿瘤18例,右侧16例,双侧1例;肿瘤直径≤5cm 9例,5~10cm23例,>10cm 3例。35例均由临床诊断并经病理证实,其结果为良性34例,交界性1例。卵巢肿瘤病理类型见表2。

1.3方法35例妊娠合并卵巢肿瘤患者中, 术前采用B超检查, 根据患者病情, 必要时立即采取手术治疗, 术后进行病理学检查。

表1妊娠合并卵巢肿瘤的发现时间

表2 妊娠合并卵巢肿瘤的病理类型

2结果

35例中,2例在孕中期行手术治疗,术后保胎治疗,继续妊娠至足月分娩,新生儿健康;其余33例在孕晚期行剖宫产术的同时行卵巢肿瘤切除(1例因冰冻病理为交界性浆液性状瘤而切除患侧附件;余32例行卵巢肿瘤剥除术或卵巢部分切除术)。

3 讨论

文献报道,孕妇中卵巢肿瘤的发生率约0.077%~0.9%,但妊娠与卵巢肿瘤并存时,恶性肿瘤相对罕见。在大多数情况下,临床上的妊娠合并卵巢肿瘤患者是先有卵巢肿瘤而后妊娠的。妊娠对卵巢肿瘤的影响往往是容易掩盖症状或导致症状不典型,而导致诊断困难和不易获得早期诊断。卵巢肿瘤在孕期常无临床症状。孕早期应进行妇科检查和B超检查,孕中、晚期B超除检查胎儿及其附属物外,应加强对附件的检查,以提高卵巢肿瘤的诊断率。

妊娠合并卵巢肿瘤的并发症是肿瘤扭转,产道梗阻致自然分娩受障、流产、肿瘤破裂和出血、恶变。孕期发现中等大小的卵巢肿瘤,尤其是卵巢畸胎瘤,如突发剧烈腹痛,应考虑蒂扭转的可能,一旦确诊应马上手术。对于妊娠合并卵巢肿瘤的孕妇,加强围生期检查十分重要。嘱患者定期产检,包括B超和肿瘤标志物检查;避免剧烈运动及腹部受压,以免引起卵巢肿瘤蒂扭转、破裂等并发症的发生,一旦发生,应及时到医院诊治。

娠合并卵巢肿瘤的治疗取决于孕期早晚、包块大小和性质以及患者有无症状。妊娠早期发现的直径<5cm、单房、活动、边界清楚、内为液性暗区的卵巢包块,多为妊娠引起的生理性囊肿,可定期B超复查.一般孕中期后囊肿逐渐缩小或消失,不必手术。若孕期随访中发现肿瘤增大明显,界轮廓不清楚,一旦确诊恶变或不能排除恶变可能,则应尽快行剖腹探查。妊娠合并卵巢肿瘤在孕早期不宜选择手术,手术适宜时间为妊娠12周后,最适宜的手术时间大多认为是14~18周。因此时子宫敏感度最低,胎盘已形成,能分泌足够的孕激素替代黄体维持妊娠,且子宫较小,手术操作方便,不易发生流产,手术较安全。部分卵巢瘤样病变在临床上和病理上常常和真性肿瘤混淆,尤其在妊娠状态下,正常卵巢亦增大呈囊性外观,应加以鉴别。本组有5例术后病理为卵巢黄素囊肿,术中探查见双侧卵巢囊性增大,约6cm×5cm×5cm~12cm×10cm×8cm,表面光滑,淡黄色,呈多房结节样,直径大小不等,囊腔内含清液,与周围组织无粘连;取小部分组织活检,冰冻病理为双侧卵巢黄索囊肿,故未再行卵巢囊肿切除。这是因为,卵巢黄素囊肿属生理性囊肿,可自行产生并随妊娠终止而自行缩小和消失,术中一旦确诊,不需特殊治疗,尽量保留卵巢组织。本组患者均处于育龄期,因此剖宫产时发现卵巢良性肿瘤应尽量行卵巢肿瘤剥除术或卵巢部分切除术。保留正常的卵巢组织,对侧卵巢也必须仔细检查,排除肿瘤的可能性。

总之,对妊娠合并卵巢肿瘤的患者,术中应考虑妊娠期的生理变化,熟练掌握肿瘤大体观,提高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能力,避免对卵巢组织过度损伤,切勿轻率切除卵巢组织。

参考文献

[1]杨冬梓.疑难妇产科学[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6:230-232

[2]曹泽毅.中华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994-1995

妇科肿瘤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腹腔镜;妇科肿瘤治疗;临床效果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4-1856-02

妇科肿瘤是妇女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有良性和恶性之分,严重威胁着妇女们的身体健康[1]。作为外科学“进化”的产物,腹腔镜技术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具有创伤少、痛苦小、恢复快等优点。随着腹腔镜技术的不断进展和不断显现的良好的临床应用效果,已被广泛应用于妇科肿瘤的治疗中。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应用腹腔镜治疗妇科肿瘤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共收治妇科肿瘤患者75例,均经询问病史、临床症状及B超、CT或MRI检查确诊,均符合手术适应证。年龄22-61岁,平均36.3±4.5岁。将患者按手术方法的不同分成腹腔镜组35例(应用腹腔镜治疗),对照组40例(开腹手术治疗)。患者年龄、病情、病程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良性卵巢肿瘤患者7例,子宫肌瘤患者6例,卵巢恶性肿瘤患者6例,卵巢交界性肿瘤4例,子宫内膜癌患者5例,宫颈癌患者7例。开腹组:良性卵巢肿瘤患者7例,子宫肌瘤患者4例,卵巢恶性肿瘤患者9例,卵巢交界性肿瘤5例,子宫内膜癌患者6例,宫颈癌患者9例。

1.2方法所有患者术前均检查血常规、出凝血时间、肝肾功能、心电图、超声、胸部X线片和肿瘤标记物等,术前1d晚行肠道准备。腹腔镜组采用德国STORZ腹腔镜,所有患者行气管插管和全身经脉麻醉。开腹组采用传统剖腹进盆腔探查并切除肿瘤。

1.2.1腹腔镜下卵巢良性肿瘤切除根据患者的生育要求、盆腔粘连情况、肿瘤的分类、大小和囊壁的厚度分别选择囊肿剥除或附件切除术。有生育要求者,尽量保留卵巢;无生育要求的,切除附件。卵巢交界性肿瘤切除患侧附件,术中同时送冰冻。如为恶性则扩大手术范围。

1.2.2子宫肌瘤剔除行腹腔镜辅助的子宫肌瘤剔除术,用肌瘤粉碎器取出肌瘤,对子宫创面作内凝或缝合止血。

1.2.3子宫内膜癌治疗行筋膜外子宫切除术+双侧附件切除术+盆腔淋巴结清扫+腹主动脉旁(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术。

1.2.4卵巢恶性肿瘤治疗全面探查腹腔,不符合卵巢上皮癌者中转开腹手术,完成全子宫切除术+双侧附件切除术+双侧盆腔淋巴结切除术+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术+大网膜+阑尾切除术。

1.2.5宫颈癌的治疗行腹腔镜下淋巴结清扫及根治性子宫颈切除术。

1.3疗效比较比较相同肿瘤类型不同手术方式的患者切口长度、术中失血量、术后伤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等。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5.0软件,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

腹腔镜组的患者切口长度、术中失血量、术后伤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等均少于开腹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结论

当前,腹腔镜技术因视野好、创伤小、恢复快、术后瘢痕小等,已被广泛应用于外科、妇科疾病的诊治[2]。腹腔镜手术已成为良性成熟性畸胎瘤、单纯囊肿、上皮性囊肿以及卵巢冠囊肿等良性妇科肿瘤首选的手术模式。除肿瘤细胞减灭术外,几乎全部妇科恶性肿瘤开腹手术都有对应的腹腔镜手术。有学者报道,临床怀疑为恶性肿瘤的患者通过腹腔镜探查仅有53%得到证实,避免了患者开腹的损伤[3]。腹腔镜检查对仅血清CA125升高而腹、盆腔B超和CT均正常者以及一些不明原因的腹水可达到明确诊断的目的。

综上,腹腔镜在妇科肿瘤治疗中兼有诊断和治疗的双重作用,随着腹腔镜设备的不断完善,术者的手术经验、操作技巧不断提高,腹腔镜技术在妇科肿瘤的应用将越来越广泛。参考文献

[1]陈锐深,张玉珍,胡艳.桂枝茯苓丸治疗妇科肿瘤临证体会[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25(6):482-484.

妇科肿瘤论文范文第9篇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中随机选取本院2010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妊娠合并妇科肿瘤患者46例,年龄23~35岁,其中1例为经产妇,45例为初产妇,14例患者为妊娠合并卵巢肿瘤,其他32例患者为妊娠合并子宫肌瘤。

1.2方法

通过对患者的临床资料予以回顾分析,对患者的合并妇科肿瘤的类型、诊断方式、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以及临床处理措施予以总结分析,从而得出妊娠合并妇科肿瘤的有效处理措施。

2结果

本次研究中患者的妊娠合并妇科肿瘤的肿瘤类型为卵巢肿瘤与子宫肌瘤。14例患者为妊娠合并卵巢肿瘤,其中3例患者为浆液性囊腺瘤,3例患者为黏液性囊腺瘤,8例患者为良性畸胎瘤;32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患者中,19例患者为壁间型肌瘤,13例患者为浆膜下肌瘤。对患者的诊断方式予以分析,其中24例患者是在手术过程中发现,22例患者是孕期通过B超检查发现。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为47.83%,22例患者出现了并发症,其中,6例产后出血,5例胎膜早破,3例先兆流产,活跃期停滞与早产各2例,瘤体破裂、头盆不称、胎儿窘迫、胎位异常各1例。在患者的临床处理过程中有32例患者在开展剖宫产术的同时实施了子宫肌瘤挖除术,患者的子宫成功保留;有12例患者在开展剖宫产术的同时实施了卵巢肿瘤剥除术;有1例患者在妊娠32周时出现了卵巢肿瘤体破裂处的急腹症,在对患者实施卵巢肿瘤及患侧附件的切除术之后,在手术周实施了保胎治疗,并在患者妊娠35周时为患者开展了剖宫产术终止妊娠,胎儿成功娩出后为患者开展盆腔淋巴清除术、阑尾切除及子宫全切加大网膜等方面的治疗,并在手术之后为患者开展定期的化疗;另外1例患者在实施剖宫产术的过程中发现存在卵巢肿瘤,通过快速冰冻病例切片诊断患者为畸胎瘤上皮腺癌Ⅰa期,为患者开展了肿瘤及患侧附件的切除。

3讨论

对于孕产妇来说,妊娠合并妇科肿瘤是其高危因素,孕产妇容易出现各种并发症,对孕妇的妊娠产生较大的影响,主要表现为:①瘤体的破裂,随着患者妊娠子宫的增大,对于卵巢肿瘤会产生一定的压迫作用,特别是在分娩、排便、弯腰等一些腹压突然增大的情况下,很容易导致瘤体的破裂,引发出血现象;②难产,对于嵌顿于盆腔中的卵巢肿瘤来说,对于胎先露的下降具有一定的阻碍作用,很容易引起梗阻性难产;③早产或者是流产,对于一些比较大的卵巢瘤来将,会对子宫的正常增长产生一定的阻碍作用,容易引起患者早产或者流产,对于恶性的卵巢肿瘤,需要在实施治疗性手术的同时终止患者的妊娠,这也会导致患者的早产或者流产;④卵巢肿瘤的扭转,随着患者的妊娠的发展,子宫的增大会将卵巢推入到腹腔中,会导致卵巢肿瘤的活动范围增大从而引发蒂扭转。在临床诊治的过程中如果妊娠合并妇科肿瘤患者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很难被发现,但是如果在患者的孕早期为患者开展盆腔检查诊断,并为患者开展B超检查,能够有效提升检出率与诊断准确率,为了有效降低患者的漏诊率,积极为患者开展孕早期的B超检查是非常必要的。临床上妊娠合并妇科肿瘤患者的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积极采取各种防治措施是非常必要的,对于妊娠期的妇科肿瘤患者,如果没有表现出相关的临床症状,通常不需要实施特殊处理,但是如果患者的中晚期肌瘤出现了红色变性,并伴随有腹痛症状,则需要积极为其开展相关的保守治疗,对于分娩期的患者应该将剖宫产指征放宽。本次研究中,妊娠合并妇科肿瘤患者的临床处理过程中,32例患者在开展剖宫产术的同时实施了子宫肌瘤挖除术,患者的子宫成功保留;12例患者在开展剖宫产术的同时实施了卵巢肿瘤剥除术;1例患者在妊娠32周时出现了卵巢肿瘤体破裂处的急腹症,在对患者实施卵巢肿瘤及患侧附件的切除术之后,在手术周实施了保胎治疗,并在患者妊娠35周时为患者开展了剖宫产术终止妊娠,胎儿成功娩出后为患者开展盆腔淋巴清除术、阑尾切除及子宫全切加大网膜等方面的治疗,并在手术之后为患者开展定期的化疗;另外1例患者在实施剖宫产术的过程中发现存在卵巢肿瘤,通过快速冰冻病例切片诊断患者为畸胎瘤上皮腺癌Ⅰa期,为患者开展了肿瘤及患侧附件的切除。

4总结

妇科肿瘤论文范文第10篇

1.1损伤原因

妇科恶性肿瘤手术中膀胱损伤常与以下因素有关:①盆腔粘连:子宫下段剖宫产或其他盆腹腔手术后患者,由于瘢痕粘连、在切开腹膜或下推膀胱,分离膀胱阴道间隙时,导致膀胱损伤。②子宫切除术后患者:全子宫、次全子宫切除术后的患者,膀胱位置、膀胱阴道间隙结构发生改变,加之前次手术后瘢痕增生,导致术中不易找准膀胱与阴道间的间隙,容易发生膀胱损伤。③放疗:放疗导致盆腔结缔组织增生,致密粘连,处理时易出血,进而容易导致膀胱损伤。④晚期妇科恶性肿瘤:如侵犯膀胱区域腹膜的卵巢癌,因肿瘤浸润,在切除病灶或分离子宫膀胱间隙时易损伤膀胱顶部及底部。⑤电损伤:行腹腔镜手术单极电刀使用不当,也可以导致膀胱灼伤。⑥其他高危因素:导尿管引流不畅;大出血时慌乱钳夹和缝合止血;缝合阴道残端,针边距太宽与膀胱接近时,缝针刺破膀胱或缝扎膀胱壁。

1.2处理方法及策略

膀胱损伤后应尽一切可能修补瘘孔,达到解剖和功能上的修复。手术修复成功的关键是:充分的术前准备,恰当的术式选择,足够的瘘孔周围分离,适当的创缘瘢痕修剪,良好的血液供应,准确无张力缝合,通畅的尿液引流,牢固的创口覆盖。

1.2.1术中膀胱损伤的处理

对于手术中发现的膀胱损伤,可以立即行膀胱修补术,采用3-0可吸收缝线分两层缝合。如损伤位于输尿管周围,应仔细辨认清楚输尿管开口,再行膀胱修补。如修补缝线位置距离输尿管开口太近,为预防输尿管狭窄,必要时行输尿管膀胱植入术,并放置输尿管支架。而术中发现肿瘤侵犯输尿管开口,为了彻底切除肿瘤组织,则宜行膀胱及输尿管切除,并行输尿管膀胱植入术,同时放置输尿管支架,植入输尿管根据情况行防返流操作。

1.2.2术后早期膀胱阴道瘘的处理

对于手术后发现的膀胱损伤,应详细了解瘘口的大小、数目、位置、周围组织瘢痕增生情况。对于一些症状较轻者,瘘口较小患者可采用非手术治疗。留置导尿管持续引流,有可能瘘口自行愈合。如患者症状较重,尿外渗严重,应尽早施行手术,手术中应准确分离出瘘口,修剪水肿坏死的瘘口周边组织,再分层缝合黏膜层和浆肌层。如瘘口距离输尿管开口较近时,处理方式同术中发现膀胱损伤。损伤部位难以查找时,可以进行膀胱镜检查,必要时经尿管注入美蓝,查找瘘口部位。如果瘘口周围严重粘连,修补过程中有损伤周围器官可能时,可采用经膀胱路径修补术。术中根据损伤部位及修补情况,酌情采用耻骨上膀胱造瘘术。术后应使用足量抗生素预防并控制感染,充分引流膀胱周围、腹腔尿液。

1.2.3术后晚期及复杂性膀胱阴道瘘的处理

术后晚期及复杂性膀胱阴道瘘应根据瘘孔大小、位置、瘘口周围组织瘢痕增生情况、术者经验选择处理方式。若瘘孔位置低、组织弹性好、瘢痕不致密时宜行经阴道膀胱阴道瘘修补术;若瘘孔位置高、瘘口直径较大,宜行经腹腔镜或经腹膀胱修补术;若损伤部位瘢痕粘连致密,周围组织关系复杂,常规经膀胱外路径不能暴露膀胱瘘口或瘘口与阴道壁的瘢痕分离困难时,宜行经膀胱的修补术。经膀胱路径行修补的主要步骤如下:①分离与膀胱顶部的粘连,暴露膀胱顶部,并切开膀胱壁全层,切开膀胱后,显露并辨认清楚瘘口位置,及其与双侧输尿管开口的距离和关系,再辨认瘘口与尿道内口的比邻关系。②找准瘘口位置,在瘘口边缘,沿瘘口周围约5mm的距离环形切开膀胱黏膜层和肌层,而瘘口周围瘢痕尽量切除,如切割困难则将其旷置。③将切割分离出的正常膀胱黏膜和肌层行全层连续或间断缝合,必要时再加固缝合一层;再全层关闭切开的膀胱壁,并将膀胱顶部浆膜层固定于壁层腹膜,从腹壁穿刺植入膀胱引流管,行膀胱造瘘术。修补时应分离出正常膀胱黏膜、肌层,剪除瘘孔周围炎性增生组织,再用可吸收线逐层缝合。修补膀胱内注美蓝观察有无尿液外漏。术后注意留置导尿管通畅,避免进行使腹压增加的活动。有时瘘孔虽小,但周围炎症反应重,局部组织坏死、瘢痕形成,导致正常膀胱黏膜、肌层难以分离是修补失败的重要原因。

2输尿管损伤

输尿管损伤是妇科恶性肿瘤术后较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多见于宫颈癌手术或全子宫切除术。如术中发现输尿管损伤,即行输尿管吻合,术后多愈合良好,不会发生输尿管瘘。如未及时发现处理,术后即可能发生输尿管瘘。术后1~2天即出现者,多为手术直接误伤输尿管下段,术中未及时发现和处理;术后8~14天出现者,则多因手术中电损伤输尿管或手术过度游离输尿管下段,损伤其血供或术后严重盆腔感染,引起输尿管下段缺血坏死所致。主要表现为术后持续性阴道流液,尿液明显减少或无尿。如患者术后出现阴道流液,应考虑有尿漏。发生尿漏后应区分是膀胱阴道瘘还是输尿管阴道瘘。进行膀胱镜检查、静脉肾盂造影、输尿管检查后可明确漏尿部位。

2.1损伤原因

妇科恶性肿瘤手术中输尿管损伤常与以下因素有关。①放疗:宫颈癌患者术前放疗后致局部组织纤维化,分离处理膀胱宫颈韧带、输尿管隧道时致输尿管损伤。②手术瘢痕:宫颈残端癌和阴道残端癌患者前次手术瘢痕导致输尿管移位,分离过程中更易造成损伤。③肿瘤占位或侵犯:盆腔肿瘤占位、推移导致输尿管变位、肿瘤侵犯或炎症导致解剖关系不清,易造成损伤。④血供减少:妇科恶性肿瘤手术,术中需大段裸化输尿管,引起输尿管缺血,而形成尿瘘。⑤热损伤:腹腔镜手术采用能量设备电凝、电切割,热能传导可引起输尿管局部组织缺血、坏死,导致输尿管损伤。⑥输尿管重复畸形:病理上是由于胚胎早期有两个输尿管芽进入一个后肾胚基所造成。术者经验不足或术中疏忽,常导致其中一条输尿管的损伤,而引起尿漏。输尿管损伤包括直接损伤和间接损伤两类,其临床表现各有特点。①直接损伤:由术中直接损伤引起,常见于处理骨盆漏斗韧带及分离宫颈段输尿管时,误剪、误扎、电切割而误伤输尿管。②间接性损伤:多为腹腔镜使用能量设备误伤输尿管所致,输尿管完整性良好,但管壁组织缺血坏死,所以尿瘘出现时间多在术后3~20天,虽然小的瘘孔可自行愈合,但大多数仍需要再次手术。

2.2处理方法及策略

输尿管损伤的处理原则①明确损伤部位,可以采用静脉肾盂造影、CT输尿管三维成像、磁共振水成像和输尿管镜检查。②抗感染治疗,改善全身情况,首选保守性治疗———输尿管支架植入。③保护肾脏功能,必要时行肾盂造瘘术。④选择适当的时机和处理方式,提高一次性手术成功率。

2.3输尿管损伤的手术时机

术中发生的输尿管损伤立即处理,因为此时组织尚无水肿或粘连,手术修复简单易行,术后多恢复良好,并发症亦少。如果术中未能及时发现,术后早期(48~72小时)能及时发现的输尿管损伤,也应立即处理。对延迟发现或发生的输尿管损伤,若超过3天,原则上不宜立即修复,因为尿外渗引起局部组织充血、水肿及炎症反应,输尿管及周围组织的修复能力差,手术成功的机会小。但有学者认为,早期手术治疗和延迟修复的成功率无明显的差异性,对于术中或术后72小时内确诊者,均可按原手术路径重建输尿管和膀胱。对损伤2~3周内确诊者,也应尽快手术,发现一期修复并不增加并发症的发生率,与分期手术的并发症发生率并无明显差异,并主张患者一般情况好时,无论确诊时间早晚,均可考虑一期修复。尽早手术的优点有:①解决了漏尿及并发的腹部症状,甚至感染和尿性腹膜炎,解除了泌尿系统梗阻,改善了肾脏功能,有利于内环境的稳定和患者的恢复。②解除了患者心理上和经济上的负担。

2.4手术方式

2.4.1输尿管支架引流术

对于术中发现输尿管挫伤、术后早期发现的输尿管损伤,如果输尿管的完整性未被破坏或瘘口较小,可选经输尿管镜逆行插管,留置双J管引流;对于单侧输尿管结扎者,可解除结扎线,行输尿管双J管插管引流术。

2.4.2输尿管修补或吻合术

适用于术中及时发现的输尿管损伤;损伤12~48小时内发现、明确诊断者;输尿管损伤后经相应治疗处理,局部充血、水肿及炎症反应消退者。要求吻合口宽大通畅,吻合时必须做到吻合口无张力、断端血运良好,斜口吻合无扭曲,黏膜无内翻、外翻、吻合口内置支架管,吻合口附近置管充分引流。

2.4.3输尿管膀胱植入术

适用于低位输尿管损伤,尤其近膀胱处节段性毁损患者。膀胱输尿管的吻合口取位于膀胱后壁,因为如果输尿管行于膀胱侧壁,膀胱充盈时会使输尿管成角,影响尿液引流。腹腔镜下操作时,要充分利用腹腔的空间和腹腔镜近距离的放大作用,显露好膀胱切口和输尿管远端管壁的黏膜,分4~6针间断、对称、无张力缝合输尿管和膀肤黏膜。必要时可游离膀胱侧后壁作腹腔镜膀胱腰大肌固定术或腹腔镜膀胱瓣修复术缩短膀胱与输尿管断端的距离。

2.5手术注意事项

2.5.1输尿管阴道瘘往往粘连严重,游离输尿管周围组织时,应尽量远离输尿管,以保留尽可能多的输尿管旁组织内的血管侧支。游离输尿管时尽量采用锐性分离,以免加重输尿管和膀胱的损伤。

2.5.2输尿管损伤的手术中,有时无须解剖出损伤部位及瘘口,因为再次手术时术野粘连严重,锐性分离会造成副损伤,可以旷置损伤部位。输尿管周围组织对输尿管的蠕动十分重要,正常的输尿管蠕动时滑行在腹膜后疏松结缔组织中,部分病例在充分去除周围瘢痕组织后,将吻合口包裹在游离的大网膜组织内,不但保证输尿管的正常蠕动,还可以提供血供和吸收渗出液。

2.5.3双J管的放置双J管柔软易弯的头端容易在扩张的输尿管腔内弯曲而不进入肾盂。我们的经验是在双J管内放置一输尿管导管,同时尽量拉伸拉直输尿管,将双J管和导管沿着输尿管壁一同放入肾盂后抽出导管。必要时可在输尿管镜下植入。

2.5.4对于输尿管损伤近膀胱病例,或同时合并有膀胱损伤者,吻合修补手术完成后,应进行膀胱镜检查,观察输尿管口的位置有无移位、开口处有无被误缝,喷尿及输尿管支架位置情况。

3结语

妇科肿瘤论文范文第11篇

1.1一般资料本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80例妊娠合并妇科良性肿瘤患者,年龄22~43岁,平均年龄(29.76±5.54)岁,孕周37~42周,平均孕周(39.65±2.66)周,排除凝血机制障碍、严重内外科合并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各40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两组患者均为连续硬膜外麻醉,切口在下腹正中,子宫下段横切口,在胎儿娩出后宫体内肌内注射缩宫素20U。观察组患者在剖宫产术结束后同时进行肿瘤剔除术,在对剖宫产切口进行缝合时,子宫娩出腹腔,对子宫肌瘤的大小、数目、位置进行观察,根据患者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切口,行剔除术。在剔除子宫前,将缩宫素20U注射入基底部及肌瘤四周,将肌瘤分离并剔除,采用1-0可吸收线对肌壁瘤腔进行缝合,之后褥式锁边缝合,在缝合时注意不留死腔。观察无活动性出血后,将子宫送回腹腔,对于渗血的针眼部位,采用细丝线缝合或者用纱布按压,术后常规静脉滴注抗生素3d,肌内注射缩宫素10U,2次/d,共3d。参考组患者剖宫产术后根据产妇恢复情况进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

1.3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24h阴道出血量,详细记录两组患者术后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恶性恶露持续时间。

1.4统计学方法本次研究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24h阴道出血量与参考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及恶性恶露持续时间均明显短于参考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流行病学研究显示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发生率在0.3%~2.6%左右,其中合并卵巢肿瘤几率为0.08%~0.90%,而21~31岁的女性为疾病的多发人群。通过妊娠早、中、晚期对肿瘤进行动态检查对于明确诊断有着重要的作用,而通过早期诊断能够实现早诊断、早治疗,有效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目前临床关于剖宫产术与子宫肌瘤剔除时间存在较大的差异,传统临床认为在剖宫产术中同时进行肌瘤剔除极易导致感染、出血等现象的发生,不利于患者康复。然而随着临床研究的不断进展,学者发现在剖宫产术中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有效避免了分娩后子宫肌瘤对子宫修复的影响,患者产后出血量明显减少,床褥感染率明显降低,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有效阻滞了肌瘤的继续发展,具有较大的使用价值。然而并非所有患者均适合在剖宫产术中行子宫肌瘤剔除术,若操作不当极易引起产后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因此在手术前,医护人员需要对肌瘤数目、大小、部位及性质等进行全面准确的观察,从而对肌瘤综合情况进行评估,严格掌握适应证,给予患者针对性的治疗。在手术操作中为减少损伤的发生,医护人员要严格手术操作,尤其是存在出血倾向、肌瘤较大的患者,需要常规双侧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之后再行肌瘤剔除术,在对瘤核进行分离时,尽量沿包膜进行分离,同时结扎血管以止血,在手术中减少对过多组织的剪切,从而减少术后出血的发生。对于肌瘤数目较多或者肌瘤体积较大患者,术后尽量腹腔引流,从而保证渗液能够及时被排出,有效减少继发感染的发生。在妊娠期,卵巢肿瘤可出现破裂、蒂扭转等,偶尔可对盆腔产道进行阻塞,而临床判断其良性或者恶性难度较大,因此在进行剖宫产之前需要对卵巢肿瘤的情况进行评估,观察是否出现破裂、扭转或者恶性情况等,并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法。

妇科肿瘤论文范文第12篇

关键词 妊娠 卵巢肿瘤 诊断 治疗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1998年3月~2003年5月来我院住院的妊娠及分娩患者6987例,其中妊娠合并卵巢肿瘤53例,占0.72%。患者年龄22~41岁,平均31.5岁,高峰年龄26~30岁;初产妇46例,经产妇7例。

临床诊断:妊娠合并卵巢肿瘤的临床症状多不典型,大多是在妇检、孕检、B超检查或剖宫产时发现,具体诊断方式与初诊时间见表1。

病理诊断:53例均经过手术病理检查确诊,其中成熟畸胎瘤23例,占42%,浆液性囊腺瘤8例,占15%,瘤样病变7例,占13%,黏液性囊腺瘤5例,占9%,巧克力囊肿5例,占9%,黄体囊肿4例,占8%,黏液性癌2例,占3%。良性肿瘤共51例,占97%。其中11例并发蒂扭转,占20%,孕8~12周发生蒂扭转6例,占11%。

治疗方法与结果:根据患者孕周、临床表现、肿瘤大小及性质,采用不同的手术治疗。其中30例行患侧附件切除术,15例行卵巢肿瘤剔除术,2例恶性肿瘤在孕晚期发现,进行剖宫产加一侧附件切除术,术后病理报告为黏液性囊腺癌,2周后行根治术。孕早检查明确诊断15例,其中1例因肿瘤扭转急诊手术,同时给予杜冷丁镇痛和黄体酮保胎,未发生流产;其他严密观察延期手术。在孕中晚期及产时发现卵巢瘤35例,其中9例因卵巢肿瘤蒂扭转急诊手术;14例因有产科指征行剖宫产的同时发现卵巢肿瘤,进行了卵巢肿瘤切除术。全部患者手术成功,其中有5例在早孕期做人流终止妊娠后择期手术,其余均在孕中晚期手术,胎儿及孕妇未发生严重后果及死亡。

讨论

妊娠合并卵巢肿瘤的发生率,有关文献报道为1.15%[1]。本组资料中妊娠合并卵巢肿瘤的发生率为0.72%,其中恶性肿瘤占2.3%,与文献报道接近。

妊娠合并卵巢肿瘤临床症状往往不明显,诊断困难。妊娠早期妇科检查是筛查妊娠合并卵巢肿瘤最方便有效的方法。有资料表明,通过妊娠早期盆腔检查可以发现70.6%的患者。本组资料中仅约8%的患者于妊娠早期因有少量阴道流血等先兆流产征象或担心检查会导致流产而未接受过妇科检查,这可能是造成部分病例不能及时发现肿瘤的原因。此外,医师过分依赖B超而未进行重要的妇科检查,这种现象值得重视[2]。中期妊娠以后较难触及肿物,B超检查是极为重要的辅助手段,也正是由于广泛采用了B超检查,才得以发现了肿瘤。但妊娠晚期,随着子宫逐渐增大而遮挡肿物,B超检查时则往往更注意胎儿的观察,故引起漏诊增加。因此,要提高妊娠合并卵巢肿瘤的诊断率,必须对早期孕妇做常规盆腔双合诊和B超检查。

对于妊娠合并卵巢肿瘤的处理原则,既要治疗肿瘤,又要兼顾妊娠。一些学者主张妊娠卵巢肿瘤一旦确诊应及时手术而不应顾忌妊娠月份,以免引起并发症甚至恶变而延误治疗[3]。笔者认为对妊娠合并卵巢肿瘤的处理不能一概而论,应依妊娠时期、肿瘤的性质、患者的要求等情况综合考虑进行治疗。对孕前检查发现卵巢肿瘤的妇女,原则上应手术处理卵巢肿瘤后再妊娠。对早孕妊娠合并卵巢肿瘤者应严密观察等待至孕中期(孕12~22周)手术较为安全,因此期的子宫敏感性最低,子宫又不过大,手术操作比较方便;同时此期胎盘已形成,可替代卵巢的妊娠黄体功能,流产率较低。对晚期妊娠合并卵巢肿瘤者,应尽可能待胎儿成熟后剖宫产同时处理。但是不管在妊娠任何时期,肿瘤一旦发生扭转、破裂或有恶性变的可能,均应进行急诊手术,绝不应顾及胎儿因素。

参考文献

1朱雪静,狄文.妊娠合并卵巢肿瘤86例诊治分析.中华医学杂志,2003,27(4):223-224

妇科肿瘤论文范文第13篇

【关键词】 老年妇女; 妇科疾病; 保健知识; 治疗

中图分类号 R71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4)18-0129-02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人们的饮食不断改善,医疗保健条件也不断完善,但同时老龄化也表现的尤为严重,人民的平均寿命逐渐延长,老年女性人口的数量也日益增加[1]。由于老年女性的卵巢功能衰退,从而雌激素水平较低,阴道内的黏膜变薄,因而抵抗力下降,容易遭受疾病侵袭。近年来,在临床上老年妇女患者逐渐增多,因此关注老年妇女的健康,改善她们的生活质量,提高她们的生活水平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2]。为了解老年女性妇科疾病的发病特点,及防治要点,本文选择本院356例老年妇科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深入了解该人群的发病特点及防治措施,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3月-2013年3月在本院就诊、体检及治疗的356例患有妇科疾病的老年人。患者年龄60~85岁,平均(68.0±4.5)岁,其中60~69岁226例,70~79例112例,80~85岁18例,患者绝经年限5~34年,平均(19.1±7.8)年。

1.2 方法

采用针对性分析方法对356例患者主诉、临床表现、所患疾病的种类及采取主要治疗手段等进行统计学分析。

1.3 诊断依据

通过常规妇科内诊、提取阴道分泌物常规镜检、宫颈细胞学检查、妇科B超、彩超检查、肿瘤标记物跟踪、阴道镜、腹腔镜、病理检查等。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2.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2.1 妇科疾病的分类

根据本文的研究结果发现,同时患有2种以上疾病的一般以临床第一诊断为准。老年女性阴道炎105例(29.5%),其他妇科炎症59例(16.6%),妇科良性肿瘤53例(14.9%),恶性肿瘤45例(12.6%),子宫脱垂伴/不伴阴道壁膨出51例(14.3%),节育器滞留6例(1.7%),其他妇科疾病37例(10.4%)。

2.2 统计恶性肿瘤患者的发生情况

60~69岁患者发生恶性肿瘤的为33例,占比14.6%;70~79岁患者发生恶性肿瘤的为11例,占比9.8%;80~85岁患者发生恶性肿瘤的为1例,占比5.6%。主诉阴道出血和排液的患者,恶性肿瘤20例;主诉腹胀的患者,恶性肿瘤9例;主诉盆腹腔肿物的患者,恶性肿瘤12例;主诉腹痛的患者,恶性肿瘤3例;无临床症状患者,恶性肿瘤1例。详见表1。根据统计结果不难看出,大于80岁的老年人恶性肿瘤发生率明显低于60~69岁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3 治疗手段

根据患病种类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治疗手段。(1)对于大部分患者采用中西医药物结合的保守治疗及动态观察。例如阴道炎:每天使用温开水清洗外阴,适时可用洁尔阴清洗,尽量保持外阴清洁干燥。若良性肿瘤较小,而且无症状也无增大的趋势进行动态的观察,无需动手术,若肿瘤较大则可以进行手术治疗。恶性肿瘤不宜手术者可以予以化疗或者对症支持治疗。(2)对51例患者进行了手术治疗。腹式全子宫和双附件切除术28例,卵巢肿瘤细胞减灭术5例,腹腔镜下单侧或双侧附件切除术4例,进行前庭大腺造口术的4例,采用宫颈锥形切除术的8例,囊肿剥除术2例。

3 讨论

随着我国逐步迈向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口逐渐增多,由于老年人的抵抗力普遍下降,器官功能降低,因而成为疾病的高发人群。对于老年女性患者而言,由于老年人的卵巢功能下降,导致该群体的雌激素水平下降,阴道内壁变薄,抵抗力减弱,被感染。妇科炎症、妇科肿瘤、乳腺疾病都很常见。这些疾病对老年女性患者的身体造成严重影响,也会为其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进而影响整个家庭的幸福,严重影响患者及其家属的生活质量。由于地区、经济水平的差异及饮食卫生习俗的不同,老年妇科疾病的发病情况存在了差异,但都提示了妇科疾病严重影响了老年妇女生活的质量及威胁其生命的主要因素。因此应该重视老年妇女的健康。根据笔者所在医院的研究结果,老年妇科疾病的发生情况为,老年女性阴道炎105例(29.5%),其他妇科炎症59例(16.6%),妇科良性肿瘤53例(14.9%),恶性肿瘤45例(12.6%),子宫脱垂伴/不伴阴道壁膨出51例(14.3%),节育器滞留6例(1.7%),其他妇科疾病37例(10.4%)。就恶性肿瘤的发生情况而言,笔者所在医院的结果为60~69岁患者发生恶性肿瘤的为33例,占比14.6%;70~79岁患者发生恶性肿瘤的为11例,占比9.8%;80~85岁患者发生恶性肿瘤的为1例,占比5.6%。主诉阴道出血和排液的患者,恶性肿瘤20例,占比33.9%;主诉腹胀的患者,恶性肿瘤9例,占比27.3%;主诉盆腹腔肿瘤的患者,恶性肿瘤12例,占比23.5%;主诉腹痛的患者,恶性肿瘤3例,占比7%;无临床症状患者,恶性肿瘤1例,占比2.5%。可以看出大于80岁发生恶性肿瘤的几率远远低于60~69岁的人群,且无临床症状患者发生恶性肿瘤的概率远远小于阴道出血和盆腹腔肿物的患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3.1 老年妇科炎症

根据356例患者中妇科炎症164例(占46.1%),其中患有阴道炎的105例(占29.5%),因此妇科炎症是老年妇女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由于老年女性的卵巢分泌雌激素水平下降,生殖器萎缩,阴道上皮内糖原含量降低,阴道内部pH上升而呈碱性,不能维持酸性环境以至于免疫能力下降,因此很容易被疾病侵袭,造成细菌入侵,从而引起炎症,发生阴道炎[3]。阴道炎会导致阴道分泌较多的分泌物,导致的炎症常常会波及到尿道口,因而会出现尿痛或尿频等症状,给患者的生活造成很大的困扰。为防止该疾病的发生,应该注意保持外阴清洁,及时发现及时治疗显得尤为重要。治疗的时候可以用雌激素药物来增强阴道抵抗能力。其他的炎症如泌尿系感染及盆腔炎症也可能是由于阴道炎的上行感染而引发,由此可见,阴道炎对患者的危害性,因此更应该加强防治[4]。

3.2 妇科肿瘤

常见的妇科良性肿瘤为卵巢良性肿瘤和子宫肌瘤,两者的发病率较高,属于妇科较为常见的疾病。本研究中妇科良性肿瘤仅次于妇科炎症,这一结果表明了老年妇科良性肿瘤的发生几率比较高,通常情况下是绝经后卵巢功能衰退了,雌激素分泌停止,肌瘤应该萎缩,但是仍然有妇女有肌瘤,并且还在生长状态下,因此也要高度重视良性肿瘤的发生[5]。

老年人是妇科恶性肿瘤的高危人群,有资料显示老年妇女死亡原因居第2位的是恶性肿瘤[6]。在本次研究中,恶性肿瘤最多的是子宫内膜癌和卵巢癌。从患者的发病年龄来看,60~69岁发生恶性肿瘤的几率较大,随着年龄的增长,恶性疾病的发生几率明显下降。

3.3 重视老年妇科疾病的围手术期处理

在医疗技术不断改进的保障下,高龄手术不再是临床禁忌证,但是由于高龄患者普遍伴有其他疾病,对手术的影响较大,术后创伤甚至会加重病情,从而增加手术风险,对患者术后痊愈造成极大影响。本文选取的356例患者资料中,有11例节育器滞留的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后就出现了阴道异常或术后出血严重,其中有2例患者由于行动迟缓、体弱多病,术后愈合极为缓慢,使得治疗周期延长至3年。老年女性妇科疾病患者通常伴有其他并发症,主要包括糖尿病、高血压、慢性支气管炎、冠心病、心律失常合并心衰等,这就要求患者所就诊的医院具备优秀的医护人员、良好的医疗器械、先进的医疗技术等高水平的医疗资源[7]。患者在手术前,应到多个相关科室会诊,进行全面检查后,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共同制定综合性的个性化治疗方案;应该尽可能为该类患者手术优先安排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的医师以及麻醉师,从而缩短患者手术时间;手术方式应该尽量选择并发症少,术后创伤少的方式,将不良反应和伤害降到最低水平;术后,医护人员应加强对患者的护理,确保患者尽快痊愈[8-10]。

综上所述,为了改善老年妇女晚年的生活质量,应该积极宣教常见疾病的预防及治疗措施,可通过指导患者合理的生活方式,了解医疗保健常识来达到这一目标。患者需要做到合理的健康饮食,并戒烟限酒,适当运动,增加抵抗力,形成良好的生活方式;与此同时,老年女性要定期进行健康体检,以便及时发现疾病,从而可以及时进行治疗,避免疾病恶化。

参考文献

[1]曲秀平,夏蓓.老年妇科疾病 538 例临床分析[J].实用老年医学,2009,23(2):140-142.

[2]魏凤娣.老年妇科疾病324例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0,10(29):58-59.

[3]陈旭.96例老年妇科疾病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7):483-484.

[4]赵红杉.193例老年女性妇科手术治疗的临床分析[D].大连:大连医科大学,2011.

[5]邵秀娟,诸溢扬,张紫娟,等. 老年妇女卵巢肿瘤112例临床分析[J].实用老年医学,2008,22(2):149-151.

[6]祁冀,高恭兴.22年子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发病率及发病年龄趋势变化[J].中国肿瘤临床,2001,28(7):519-521.

[7]李秀芳,刘厚勤.103例老年女性卵巢肿瘤超声诊断与病理对照分析[J].汕头大学医学院学报,2001,14(2):96.

[8]于琳,光晓燕,李景.老年卵巢癌患者的围手术期临床特征分析[J].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2008,42(4):356-358.

[9]覃莉莉.老年妇科患者围手术期整体护理对策[J]. 中国医学创新,2013,10(17):78-79.

妇科肿瘤论文范文第14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07年5月至2010年4月本院收治170例妇科肿瘤患者,年龄19~70岁,术后经病理诊断确诊。恶性肿瘤患者79例,其中卵巢癌52例,子宫内膜癌15例,宫颈癌12例。良性肿块患者91例,其中子宫肌瘤27例,子宫肌腺症10例,卵巢浆液性囊腺瘤25例,单纯性囊肿14例,卵巢内膜样囊肿15例。健康对照组30例,经健康体检无明显妇科疾病及合并其他内外科疾患,平均年龄24~50岁。

    1.2仪器与试剂

    全自动免疫发光分析系统及配套试剂由美国贝克曼公司提供。正常值35U/mL,大于35U/mL为阳性,小于或等于35U/mL为阴性。

    1.3方法

    良性肿瘤组和健康对照组空腹抽取静脉血5mL,恶性肿瘤组的患者术前、术后2周空腹抽取静脉血5mL,及时分离出血清,-20℃保存备用。采用免疫发光技术检测。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t检验、χ2检验和方差分析。

    2结果

    2.1妇科良、恶性肿瘤CA125检测结果

    见表1。由表1可见,恶性肿瘤组CA125水平及阳性率明显高于妇科良性肿瘤组及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良性肿瘤组及健康对照组CA125阳性率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妇科良、恶性肿瘤CA125检测结果组别n >35(U/mL) 阳性检出率(%)CA125(U/mL)良性肿瘤91 23 25.2 39.47±25.34恶性肿瘤79 58 73.4 348.10±137.50健康对照组30 1 3.3 16.25±5.49

    2.2生殖器恶性肿瘤CA125术前、后分析

    见表2。由表2可见,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后CA125均有下降,其中卵巢癌组下降最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1);子宫内膜癌、宫颈癌患者术后CA125也明显下降,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随着环境污染的日益加重,各种恶性肿瘤发病率增加,如何有效提高肿瘤诊断是妇科肿瘤专家所探索的热点。CA125检测是目前认为对卵巢上皮癌较为敏感的肿瘤标志物,其阳性率可达80%~90%[2]。有文献报道,用卵巢浆液性囊腺癌细胞株OVCA433作 为 抗 原 产 生 单 克 隆 抗 体CA125。 由 于CA125是在细胞内合成,并储存在细胞内,正常情况下CA125不能进入血液,因此,健康人血清中检测不到CA125或是浓度很低[3]。当组织发生恶变时,细胞内合成的CA125集中到细胞的边缘,使局部细胞膜去极化而转运出胞,从而释放到血液中[4]。因此,检测血清中CA125的含量可为恶性肿瘤疾病的诊治提供重要的诊断依据。

妇科肿瘤论文范文第15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07年5月至2010年4月本院收治170例妇科肿瘤患者,年龄19~70岁,术后经病理诊断确诊。恶性肿瘤患者79例,其中卵巢癌52例,子宫内膜癌15例,宫颈癌12例。良性肿块患者91例,其中子宫肌瘤27例,子宫肌腺症10例,卵巢浆液性囊腺瘤25例,单纯性囊肿14例,卵巢内膜样囊肿15例。健康对照组30例,经健康体检无明显妇科疾病及合并其他内外科疾患,平均年龄24~50岁。

1.2仪器与试剂

全自动免疫发光分析系统及配套试剂由美国贝克曼公司提供。正常值35U/mL,大于35U/mL为阳性,小于或等于35U/mL为阴性。

1.3方法

良性肿瘤组和健康对照组空腹抽取静脉血5mL,恶性肿瘤组的患者术前、术后2周空腹抽取静脉血5mL,及时分离出血清,-20℃保存备用。采用免疫发光技术检测。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t检验、χ2检验和方差分析。

2结果

2.1妇科良、恶性肿瘤CA125检测结果

见表1。由表1可见,恶性肿瘤组CA125水平及阳性率明显高于妇科良性肿瘤组及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良性肿瘤组及健康对照组CA125阳性率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妇科良、恶性肿瘤CA125检测结果组别n >35(U/mL) 阳性检出率(%)CA125(U/mL)良性肿瘤91 23 25.2 39.47±25.34恶性肿瘤79 58 73.4 348.10±137.50健康对照组30 1 3.3 16.25±5.49

2.2生殖器恶性肿瘤CA125术前、后分析

见表2。由表2可见,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后CA125均有下降,其中卵巢癌组下降最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1);子宫内膜癌、宫颈癌患者术后CA125也明显下降,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随着环境污染的日益加重,各种恶性肿瘤发病率增加,如何有效提高肿瘤诊断是妇科肿瘤专家所探索的热点。CA125检测是目前认为对卵巢上皮癌较为敏感的肿瘤标志物,其阳性率可达80%~90%[2]。有文献报道,用卵巢浆液性囊腺癌细胞株OVCA433作 为 抗 原 产 生 单 克 隆 抗 体CA125。 由 于CA125是在细胞内合成,并储存在细胞内,正常情况下CA125不能进入血液,因此,健康人血清中检测不到CA125或是浓度很低[3]。当组织发生恶变时,细胞内合成的CA125集中到细胞的边缘,使局部细胞膜去极化而转运出胞,从而释放到血液中[4]。因此,检测血清中CA125的含量可为恶性肿瘤疾病的诊治提供重要的诊断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