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初中语文诵读教学研究范文

初中语文诵读教学研究范文

初中语文诵读教学研究

初中语文诵读教学研究范文第1篇

【关键词】初中古诗词教学;教学现状;诵读策略

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精髓,是先贤智慧的积淀。它以优美工整的形式,和谐动听的韵律,丰满凝练的语言,深沉真挚的感情,绽放成中华文苑中的奇葩,极具文学价值和审美价值。新课标对7~9年级学生有明确要求:诵读古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学生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而且,古诗词在中考卷上的分值也是相当可观的。往往,纯粹的默写就占了8分左右,还有4分的课外古诗赏析题。所以,古诗词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具有很重要的地位。

初中古诗词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举足轻重,但古诗词教学的现状却令人堪忧。首先,因为古诗词创作的时间距离学生生活的时代过于遥远,初中学生又缺乏古典文化的积累,很难认识到古诗词具有的文学价值和审美意义,学习古诗词的积极性就难以激发。其次,一线教师虽看重古诗词在中考卷上的分值,但在平常的教学中并未真正给予古诗词教学应有的地位。有的认为,只要学生能正确无误地默写,拿到中考卷上的分数即可。于是,平日里滚动式地紧抓学生的背诵默写。有的教师则对古诗词只做简单的文字翻译,破坏了含蓄隽永的意境之美。也有许多教师很重视对古诗词的鉴赏美读,从作者的写作背景、诗词的语言美、意象美、意境美、技法美等各个角度鉴赏,并让学生详细地做了笔记。种种教学现状,有共同的特征,就是古诗词和学生是貌合神离的,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者,而非浸润其中含英咀华,难免兴趣索然。

笔者针对初中古诗词的教学现状,一直致力于寻求有效的学习策略,本文专门从传统的诵读角度研究有效的学习策略。笔者发现,诵读策略的运用对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提升学生的古诗词鉴赏能力是有一定效果的。

古诗词是文学中的音乐,具有音韵之美,是最适宜诵读的文学样式。而诵读又是语文课的本色,是符合语文教学基本规律的。诵读教学有其悠久的历史,早在几千年前,学童启蒙所普遍采用的就是诵读,在诵读中代代相传中华经典。诵读是经过历史检验的有效学习方式之一。将诵读运用于古诗词学习,是打开感知、领悟古诗词所表达的丰富情感和思想内涵的一个入口。

一、诵读策略之读出节奏

古诗词中语词的停顿,语音的长短、轻重强弱构成了不同的节奏。读一首诗歌,要改变小和尚念经的腔调,代之以音乐性的诵读,让学生在音乐的美感中激起对学习古诗词的兴趣。教师要组织学生大胆尝试有节奏的诵读,并在诵读中揣摩怎样划分节奏最具音乐美。做这个工作,教师要舍得花时间,要相信学生能通过个体的诵读实践和小组的合作探究找到最准确的节奏划分。最后,师生互动小结:四言诗词往往是“二二”节奏,如“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五言诗词往往是“二二一”或“二一二”节奏,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七言诗词则往往为“二二三”或“二二二一”或“二二一二”节奏。如“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夕阳/西下/几时/回?”“夜泊/秦淮/近/酒家。”笔者这么做了,发现学生很有成就感,对诵读也很热爱,他们在诵读中将古诗词的音乐性体现得比较充分。

二、诵读策略之再现画面

初中教材中的古诗词多为情景交融之作,学生通过诵读可以再现画面。如诵读柳宗元的《江雪》,脑中展开一幅寒江雪景图,图画的背景空旷寂寥寒气逼人,一老翁披蓑戴笠,兀坐于一叶孤舟,垂钓寒江。整幅画色调清冷,质感深寒。当这样的画面出现在脑中,诵读时自然会呈现出作品带给读者的炎凉沧桑及傲世高洁之感。又如教学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脑中展开的则是一幅鸟语花香的春景图。姹紫嫣红,一片花的海洋;莺歌燕舞,彩蝶嬉戏。春意盎然之中,绽放的是春花,也是心花;听到的是黄莺清脆的歌唱,也是诗人愉悦的心曲。诵读时,自然会有轻快喜悦洋溢在嘴边。

清人王国维说得好:“一切景语皆情语。”确实,一片自然的景色,便是一个心灵的世界。当学生在诵读中借助联想和想象再现诗词的画面,其实已触摸到作者的心灵。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学生在诵读中再现画面“披文入情”,很感性地领会诗人的感情。

当学生走进了作者的情感世界,教师不妨鼓励学生通过各种途径了解作者的人生经历、思想情感。因为,古诗词作品往往是作者经历和思想情感的外现。有必要的话,教师可作适当的补充,有助于学生进一步领悟诗词的意韵。比如,学清照的《武陵春》,若对词人不甚了解,则有可能把词中的“愁”理解为闺阁女子的幽怨,或是闲愁。但当我们了解到李清照写作该词时已53岁,且经历了金人南侵国家败亡,丈夫病死家庭破碎,李清照孤身一人颠沛流离,如风雨中的浮萍,那么,我们才能掂量出词中“愁”之沉重,之繁杂,才能明白“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中承载的词人之痛楚。

三、诵读策略之情境创设

古诗词诵读教学时教师要努力创设情境,营造浓郁的艺术氛围,诱发学生的诵读兴趣。教学时可借助多媒体配上图画,配上音乐,以增强直观性、形象性。

如在教学齐己的《早梅》时,多媒体投射一幅早梅傲雪图,图上山村野外一片皑皑深雪,就在这冰天雪地之中,一枝梅花绽放,早梅那不畏严寒、傲然独立的个性不言而喻。面对这样一幅图画,学生诵读时自然会生发出一种高洁傲岸之神韵。而在教学苏轼《破阵子》时,则可配上《十面埋伏》的曲子,让慷慨激昂的乐曲引领学生诵读出爱国词人的满腔抱负及报国无门的无尽悲痛。

初中语文诵读教学研究范文第2篇

关键词:初中语文 诵读教学 诵读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9-0056-01

新课标提出语文教学要通过积累、感悟、熏陶及语感的培养来发展学生的思维,以此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诵读教学不仅有助于学生泛读与精读能力的提高,而且也使学生的理解能力有所提高。本文结合笔者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经验,以及根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对初中语文诵读教学策略进行如下论述。

1 坚持以读为本,树立“大阅读”观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兴趣的尤为重要。为实现新课程目标,教师要不断转变以往诵读教学观念,树立现代文诵读观,让学生大胆诵读,积极主动地诵读,让学生学会自己读、自己思、自己赏、自己辨,让学生在诵读中学会发现,学会创造,使诵读成为自我发现的工具。

范读教学不仅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也突出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当教师要适时范读,把学生带入到课文情境中,这样学生可以更好的领悟文章的感情、气势、语序、趣味,在这种抑扬顿挫的诵读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在古文及现代文的阅读方面,将文字里的包含的感情加以宣泄,读得有腔有调,有板有眼,有感情,有气势,有抑扬顿挫。语文课堂要坚持“以读为本”的原则,让学生积累与感悟,加强人文熏陶及审美情趣的培养。

语文教学要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就要少讲精讲,让学生在课堂上有更多的时间读与悟,不再是教师说教的课堂,教师的讲解也是“读读讲讲”“讲讲读读”,让诵读来带动讲解,让讲解促进诵读。这样的课堂气氛更活跃,实现了教学的相得益彰。

2 创设阅读情境,提高诵读效果

情境指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由情入境,由情入辞,由情入理、由情引发全面发展的辩证关系,把学生引入情境,并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让学生的情感体验有所上升,使学生在情境中动情,在情境中产生共鸣,潜意识地进入学习状态,帮助学生迅速而准确地理解课文内容,它针对学生的思维特点和认知规律,由“形”入情,由情入趣,再通过“情”这一纽带,让学生认识到学习的乐趣,从而使教学真正成为生动活泼的师生互动。由于文本中存在语言文字的隐晦性,有些内容学生难以理解,难以唤醒学生原有的体验,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创设一种高效的、有吸引力的教学情境是十分必要的,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主动参与学习过程,从而体验到学习的快乐。教师可借助音乐渲染、多媒体还原、表演体验等多种手段精心创设各种情境,让学生融入情境中。

例如,在诵读朱自清的《春》时,为体现春天的美,需要学生反复诵读美文,让学生仿佛看到了一幅幅动人的春景图。再用轻松、明快的语气诵读课文,让学生读出欣喜之情,用高扬的语调读,对文章的整体节奏有所把握,主要是轻快、舒缓的语气,比如“盼望着,盼望着……”这时春天还没有到来,需要一种舒缓的语气,在诵读中使学生有入情入境的真实感。在读“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这一句时,要放慢速度,让人有一种陶醉于春景中的感觉。再读到“满是” “闹”以及“飞来飞去”,要采用重音轻读的方法,把握好这种虚实结合的运用。让诵读之声响彻课堂,通过诵读,让课本知识内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识。

3 加强诵读技巧的训练,提高诵读能力

教师给学生做好诵读技巧的指导,学生只有在掌握了诵读技巧的情况下才能在诵读中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实现诵读之目的。诵读技巧是教师长期教学中摸索总结得出的。只有教师做到准确诵读才能更好指导学生能读好停顿、重音、轻音、语调,他们在语速的把握、节奏感的把握上有所进步。只有学生能够准确地、有感情地诵读并感受课文意境,才能将课文内容具体化、形象化,真正表达出声音中所包含的思想感情。通过读,使学生如临其境、达到忘我的境界。这样可以避免枯燥无味地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了诵读教学的作用。

在对《归园田居》进行诵读指导时,教师要让学生找出哪些是景物描写,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在诵读中想象诗中所描绘的图景?这样,学生的诵读有了明确的方向,学生带着问题诵读更加认真,通过细品语言,有效地提高语文阅读能力。

4 通过多种形式训练提高学生的诵读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以下诵读训练来培养学生的诵读能力。

在把握了文章的主要感情基调时,可以通过不同的诵读方法来体现这一感情,奔放的感情,可以通过组内、班内齐读来体现;婉约的感情,要让学生先听读再默读,对于有情有景的,可以配乐诵读;对于戏剧文学,可以通过分角色诵读来完成。通过丰富多彩的训练方式,让学生体会到一种轻松愉悦的、活泼有序的语言,并从中感受到语言所带来的。

课文可以通过运用多种方式来读。比如学习《钱塘湖春行》时,为使学生体会到诗中的美感,创设意境让学生先听读,在听中感受到这种美妙的境界;可以由教师来诵读,也可以由水平较高的学生来诵读,当学生沉浸在这种美的意境之中时。为了增添浓厚的感彩,还要配上音乐诵读。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使学生对诗的意境有了深入的理解,激发学生思维,提高语感。

课文的自由品读。在诵读时可以不带任何问题,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课文所创设的意境中,使学生享受到读书之乐。反复诵读可以使学生感知文章意蕴、品味文章内涵。

在收听电视散文的诵读中,在听广播时,让学生模仿跟读;并开展诵读比赛,通过诗歌朗诵等一系列的活动,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诵读能力。

综上所述,诵读教学和现代中学语文教育是相互促进、相互提高,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初中语文老师还要加强诵读教学的设计和指导。在诵读中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陈瑜.论教师范读在语文诵读教学中的运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2(20):159.

初中语文诵读教学研究范文第3篇

【关键词】初中语文诵读实践语文素养

诵读不仅仅只是大多数人认为的小学语文应该做的事情,初中语文应更加关注这个环节。因为诵读可以增强学生的理解性,培养学生的语感,并且能使学生灵活贯通经典的字词句型。

1诵读教学的作用

1.1增强口语表达水平

语文学习是母语学习,语言要发挥其交际技能,就必须规范化。中学语文教材中的文章都是经过精心挑选的经典而规范的作品,这些作品中的字、词、句都涉及到普通话的声、韵、调等规范问题,学生在诵读的过程中,将促其养成用规范语言进行思维和表达的习惯。庄子说 “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厚积方能薄发,诵读回归课堂为学生提高口语交际能力,能够融入现在与未来的社会提供了最基本、最有效的途径。

1.2加深理解,提高阅读能力

古人十分推崇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这就说明,诵读和理解是相辅相成的,文本巧妙的立意、优美的语言、细致的描写、深远的意境等往往需要学生自己去体验和领悟。因此语文学习必须以学生为主体,老师少讲精讲,让学生真正读起来,于诵读中不断理解,不断领悟。

1.3提升写作能力

诵读教学中所要求的多读、熟读实际上就是量的准备,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才会产生质的飞跃。每读一次,都会有新的感悟和收获,感性的意会积累多了,才会上升到理性的语法理解和规律总结。写作时才会真正做到左右逢源、得心应手、文思泉涌。

1.4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鲁迅说过: “语言有三美: 意美以感心,一也; 音 美 以 感 官,二 也; 形 美 以 感 目,三也。”诵读时能使文本文字外化为有声语言,从而使句子长短、骈散、排比、回环等多种形式之美得到充分体现,使语音的节奏、叠词的使用、平仄的抑扬、语气的急缓、音调的高低等音乐之美得到充分展示。同时,诵读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感受美、领悟美、鉴赏美、创造美的平台,让学生在丰富的美感体验中获得了怡然畅快的审美享受。

重视学生的诵读,很大程度上来说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在学习方法上的互相认同。有很多的教师很重视学生的诵读,认为诵读可以达到的效果很多,所以在每节课的开始,就给学生树立一个榜样,自己先抑扬顿挫地读一遍,再让学生来模仿。这样学生在听的过程中已经仔细地领悟了一遍,然后再进行诵读,领悟的效果更好。在诵读中要注意,教师要让学生做到精神饱满,眼到心到。必要的时候,教师可以让一个小组一起诵读,这样学生的积极性就会提高,但是在这样的过程中教师要防止滥竽充数。教师要教会学生能够在课本中把握要领,营造气氛。教师应先让学生对课本有一个大体的了解,如是什么样的情感思想在里面,什么样的方法在里面穿插,什么样的作者思维贯穿在其中等等。教师甚至还可以为学生配音乐,这样能够帮助学生找到感觉,使学生真切感受到读书的声音就代表着对课文的理解和把握。

3讲究诵读效果与方法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既要通过诵读深化知识,也需在诵读中升华情感,让学生不是死读书,而是巧妙利用诵读这一方法去主动汲取知识,陶冶情感,升华情感,把握学习方法,提高阅读能力。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注意诵读效果,边诵读边思考。如思考诵读内容概要,思考作者创作这些内容的目的与意图,思考文章是如何运用语言的,是怎样进行表达的,又是如何进行布局谋篇的……这样,可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诵读习惯,把握诵读方法。当然,在诵读之后,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对文中的字词、语句、段落等进行讨论交流,说说自己的阅读感受,大胆提出诵读过程中的一些疑难问题,然后通过讨论,取长补短。同时,教师也可从学生提问中了解学生他们对课文的理解程度,然后有针对性的指导。其次,在语文诵读时,教师还需注意方法,如个体诵读 、集体诵读;先读而后提问点拨;先提问引导而后学生诵读;边导边读;此外,还有教师示范朗读、录音范读。当然,对比范读、反复引读也是有效的诵读方式。通过多种诵读方法,使诵读更为有趣,更能够调动学生诵读积极性。

4明确诵读位置与方向

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现”。正显示了诵读的重要性。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原则,注重诵读与讲解相结合,引导学生通过自主诵读而深刻理解知识,内化知识,而不是一言堂,教师代替学生诵读。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宜诵读的文章,让学生自主诵读,以诵读促讲解。在初中语文教材中,有不少诗词、富有真情实感的文章以及极具韵律感、节奏感的重点语句等,这些都可以让学生反复诵读,一方面感受内容语言之美与文章构思之美,同时于诵读中积累语言,增强表达能力。如学习诗歌时,若想学生鉴赏与解读诗歌,则需引导学生揣摩诗句,发挥想象与联想,再现情境,学会鉴赏倾注了作者主观感情的意象,才可进入诗词意境中,感受诗歌韵味与情趣。而诵读是揣摩诗句的前提与基础。例如:教学《归园田居》一文时,教师可要求学生模仿诵读,找出生字生词,熟悉作品,把握诗歌内容,品味写景诗句的情境之美以及语言之美。当然,这并不是说不要教师讲解。在学生诵读时,有时也需要教师的各种讲解活动,如提示或引导等,以增强师生互动,增强诵读效果。如语文教师可适当拓展知识,譬如简要介绍时代背景、作者生平、生活链接等资料,引导学生诵读;适当提示点拨,解决诵读障碍,唤起学生诵读热情等。

5总结

总之,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是一个重要的任务,因此必须注重学生的诵读实践。作为教师有义务也有责任让学生学会一些知识, 同时增强他们的文学素养。 在让学生背诵时,应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诵读,尽量减少死记硬背。 只有引导学生融入情感,才能真正地将诵读落到实处,有利于学生把握好每篇文章的中心思想。与此同时,教师还应加强对引导学生诵读方法的选择,并对其加以不断完善与创新,以切实提升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初中语文诵读教学研究范文第4篇

【关键词】初中语文诵读教学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和不断普及,诵读教学的重要性已被越来越多的师生所认知。诵读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通过诵读学生能够获得更多的信息、更丰富的知识,而且能够陶冶自己的情操,可谓一举多得。那么,如何开展有效诵读教学呢?

一、营造良好的诵读氛围

营造良好的诵读环境是让学生爱上诵读以及培养学生诵读习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能够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提高他们的诵读能力。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诵读氛围,比如,1、充分利用好班级的黑板报、学习园地等,向学生推荐好书,介绍科学的读书方法,营造书香氛围。2、引导学生征集读书名言,可以把从各方面征集来的名言抄在黑板报上,或是做成书签与同学交换。3、建设好班级书吧。教师要搞好书吧的环境布置,营建浓厚的读书氛围。同时发动学生踊跃献书,鼓励他们换着看,保证书吧常年有充足的藏书量。4、建议学生在家设立自己的小小书库,家长督促孩子每天至少有半小时的诵读时间。5、定期召开形式多样的以读书为内容的班队活动,不断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创设良好的读书氛围。

二、朗读中加强指导,做好范例,让学生有样可循

随着学习化社会的到来,语文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占有者和传授者,而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帮助者,是智力的开发者、信息的提供者、意义的建构者。因此。教师的观念必须随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更新。在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和传授中,教师应加强对学生课前预习的指导,教会学生如何查诵相关资料,做好课后拓展延伸,增加学习容量,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注重学生主体作用的体现。在初中语文课堂上,学生应在教师的适当点拨和提示下,对课文进行研究性地诵读,独立发现问题,收集与处理有效信息,掌握语文知识与技能。并且能够应用文本中学会的有关知识去了解生活,深入研究生活中相关的事物,从而学会解决实际问题。教师要指导学生能够体验、理解和应用一般科学研究方法,提高探究问题的能力,逐步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三、咬文嚼字,揣摩语言的情韵,培养学生感知语言能力

在诵读的过程中,对一些重要的词语段落进行反复地研读,咀嚼,能够进一步领略语言文字所创设的意境,培养学生感知语言、品读文章的能力。一段文本需要重点剖析三个方面:抓准文眼、理清文脉、剖析内涵。“文眼”是指文本中概括性的词语或句子,抓准文眼就把握住了文本大概的内容:“文脉”是指文本中词与词、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结构特点、意义、关系、表达形式和作用,理清文脉就可以使文本的内容条理清楚地浮现字端:“内涵”是指文本中作者的创作意图和文本所要表达的主旨,内涵往往比较含蓄,剖析内涵既可以最终清楚文本内容,又能够完整深入地领悟文本的主旨和作者的创作意图。

这三个方面的实现,需要教师启发学生反反复复地吟诵,从而准确把握、理解文本的深刻内涵。如《济南的冬天》的第三段描写了阳光朗照下的山景以及小雪点染下的山,作者用“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巧妙地对雪山的温静、秀气作了赞叹,随后对小雪点染下的山进行了拟人化的描写。记得在教学过程中,有学生在交流读后感受时说:“老师,我觉得作者把雪后的小山写得像一位在春风中追逐梦想的美丽少女一样。”此言一出,课堂沸腾了,学生你一言、我一语地争相表达自己的读后感。又如文中有这样三句话:“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这是不是一个理想的境界?”“老城”本是无情物,作者却说它们“睡着”。还能被春风“唤醒”,赋予老城以人的灵性,把老城写活了。“山坡上卧着些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卧”不仅表示存在,还传神地勾画出了小村庄、房顶上的雪的神态,它们像有灵性的人,在舒服地躺着。

四、引导学生品味语言,领会文章中心

初中生语文诵读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依赖于他们对文章的洞悉、对重点词句的理解、对中心思想的把握等,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进入到文章所设定的语言环境中,并对关键词句进行重点理解和反复品味,进而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这样学生才能够通过学习课文使自己的诵读能力进入到一个更高的层次。

比如,教学《孔乙己》时,文章的开头是这样一句话: “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针对这句话,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1、为什么孔乙己需要站着喝酒?2、孔乙己为什么会穿着长衫?3、这句话当中“唯一”是什么意识?说明了什么?通过质疑解疑, 学生明确了孔乙己的特殊身份, 又理解了用“唯一”来限制,表明在这里仅此一人,一下子就把孔乙己的形象特征凸现出来,为进一步理解孔乙己的性格特征及造成孔乙己悲剧的社会原因奠定基础。在品味文章其他的重点语句和段落时,我着重通过朗读、剖析和比较,让学生了解含义,受到感染,使学生对封建科举制度的罪恶有了透彻的理解和深层的感悟。

五、开展丰富多样的诵读活动

诵读方法的掌握、能力的提高需要在不断的诵读实践活动中完成。在教学中我们可以组织形式多样的诵读实践活动,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诵读兴趣,增强学生荣誉感,又可以不断提升学生诵读能力。因此,我在搞好新课教学中的文本诵读的同时还为学生提供与创造更多诵读的机会,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课前的五分钟口语训练。利用上课开始的五分钟开展口语训练,形式灵活,更具随意性,主要是让学生交流个人的诵读心得,这样既可以使学生由课下的闲散状态过渡到学习的最佳状态,同时也可以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是对学生诵读的检测。教师给予必要的激励与表扬,这同样是对学生诵读成果的一种肯定,更能强化学生的诵读动机,提升学生能力。

2、开展多样的读书交流活动。利用课余时间发动学生举办诗歌朗诵会、辩论会、读书报告会等一系列读书交流活动,以此来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调剂学生紧张的学习生活,让学生感受到诵读的乐趣。大家一起闲坐聊天、会谈,这样更能为紧张中的高中生带来无穷的乐趣,让学生感受到成功与喜悦。

结束语:

诵读是学生认识世界的有效途径。语文教学是学生了解历史文化,了解中国精神的重要科目。因此,教师应加强对学生诵读能力的培养,根据语文诵读教学的特点和学生的学习情况,采取有效方法,切实提高学生的诵读水平,使他们养成良好的诵读习惯。

参考文献

[1]李建平.浅谈新课标下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J].学周刊.2014(02).

初中语文诵读教学研究范文第5篇

【关键词】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回归语文

自赵朴初、冰心等九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在第八届全国政协会议上提交《建立幼年古典学校的紧急呼吁》以来,经典诵读活动得到了海内外的广泛响应和推广,但由于近现代教育观念的片面性及其影响,仍有一些人还不太理解诵读经典的深刻意义及其合理性,不易接受传统的诵读学习方式。同时,经典诵读活动中也存在一些隐忧,如尚古不化、追求功利、脱离实际、不可持续等,影响了经典诵读的健康开展。本文就近年来一些国内外专家学者的研究结果和自己的实践对此阐述一点个人的思考。

一、呼唤:传统教育的回归

权威的调查数据显示,中国国民的阅读率在走低,半数中国人不读书。人们对现代文化过于依恋,对传统文化失去兴趣,甚至不屑一顾,学生的行为习惯越来越差,学习兴趣也越来越低。笔者所在学校地处农村,每个班都有半数以上的留守儿童,受家庭经济条件等诸多主客观因素的制约和家长受教育程度的影响,近83.2%的学生除课本以外,家里没有几本课外书,缺乏读书的条件与氛围;学生缺乏有效的文明习惯的养成教育,随手乱扔垃圾、不用礼貌用语等现象经常见到;校园“快餐文化”充斥,漫画、科幻、武侠奇幻小说在学生中广为传阅……当今语文教育、学校教育越来越呼唤一种回归,一种对传统教育的回归——1998年,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发起“中华古诗文诵读工程”;2003年,“古诗文诵读百县计划”正式启动……农村中学的经典诵读热正悄然兴起,方兴未艾。

经典诵读,到底能给孩子们带来什么?经典诵读能够全面提升学生素质。研究表明:少年儿童时代是记忆的高峰阶段。谚语云:“少小时学习如金子上的雕刻,老大时学习如沙土上的记录”。诵读经典可以使孩子的记忆能力得到很好的锻炼;可以让孩子在有限的时间内吸纳更优秀、更精粹的东西;可以使孩子逐渐形成丰厚的文化底蕴;可以全面提升孩子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事实证明诵读经典,对学生道德、品行、性情、气质都会产生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影响,是极见功效的人格熏陶教育。

最后我想引用经典诵读的倡导人李振村先生的一句话:“如果我们只看眼前的利益,那就让孩子拼命做各种练习题吧;如果着眼孩子一生的发展,那就让孩子们诵读经典吧。”

二、开发:适切的校本课程

当前,“经典诵读”选材面不宽,多局限于旧学中的启蒙读物;序列不清,缺乏系统化、序列化,难以形成校园特色文化。诵读内容不加选择,不加辨析,诵读内容脱离学生实际,忽视学生年龄特点。

为此,扬州市教研室在拟制定“初中经典诵读”的课程蓝本中提出:“(选入)经典中能体现对初中生产生道德引领、人格塑造、情怀培养、责任意识形成等积极作用而又不繁难艰深的名篇。经典阅读要融入扬州本土文化,培养学生的家乡自豪感。”关于“初中经典诵读”内容的选读建议:《诗经》、《论语》、《孟子》、《唐诗》、《宋词》、《现当代诗歌》、《现当代散文》等。还特别强调“扬州文化源远流长,楚汉、唐宋文化史上,扬州都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从明清时代‘扬州学派’的发端,王氏父子、‘扬州八怪’、朱自清、汪曾祺等,一脉相承,绵延至今,是经典诵读课程不可或缺的本土元素。”扬州徐冬梅老师主持的“亲近母语”阅读实验在选材方面就做了有益的尝试,青少年能从《亲近母语》丛书中接受古今经典美文的熏陶,《亲近母语》丛书深受各地青少年的喜爱。

三、实施:与语文教学的联系和区别

《初中语文新课标》指出: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而经典是文化之母,是文化传承最重要的载体。单依靠现行的语文教材和语文课堂是不可能完成时代赋予语文教学这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的。

当然,“经典诵读”不同于“课堂教学”,更不是“课堂教学”衍生品或附庸,“诵读”应避免“课堂化”、“表演化”,“经典诵读”要体现时令或具体情境变化。方法上要求学生熟读成诵,教师不必过多讲解,重在让学生感受和积累;还要通过评价促进“经典诵读”不断地发展与完善,在实践层面构建“经典诵读”的质量保障系统。可以通过“制作诵读卡,实行学分制”,建立“国学经典学习档案袋”,对学生及时评价,及时激励。

综上所述,“经典诵读”的开展中面临三个主要问题,一是为何读——让每一个青少年接受经典诵读教育,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潜移默化地变化其气质,使他的生命陶溶出某种深度,以维护人性光辉、提升人格品质;这是青少年成长的需要,也是素质教育的本质追求。二是读什么——读中国古代、近代与现当代的给人们来带来精神财富的“最有价值的书(诗文)”,它们要贴近青少年的实际,体现本土化的特点;精选内容便是夯实基础,它决定着研究的广度与深度。三是怎么读——让经典诵读回归课堂教学,营造经典诵读的氛围,建立长效的激励机制,逐渐让经典诵读成为青少年自觉行动。解决好上述三个问题,让经典诵读真正成为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和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让学生徜徉在祖国历史文化长河中,真正领略到经典诗文和传统文化的魅力,是教育行政者以及所有教师、所有家长的责任!

【参考文献】

[1]《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2011版)》

[2]《小学语文教师》.2007.1

[3]《“经典诵读”夯实做人根基》.《北京教育(普教版)》

[4]《青少年经典诵读基本理论》.王财贵

[5]《中国传统文化对创造教育的负面影响》.杨莉君

[6]《关于“我市初中阶段国学经典诵读开展情况”的调研》.《扬州市教育科研》

初中语文诵读教学研究范文第6篇

关键词:初中语文诵读教学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和不断普及,诵读教学的重要性已被越来越多的师生所认知。诵读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通过诵读学生能够获得更多的信息、更丰富的知识,而且能够陶冶自己的情操,可谓一举多得。那么,如何开展有效诵读教学呢?

一、营造良好的诵读氛围。

营造良好的诵读环境是让学生爱上诵读以及培养学生诵读习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能够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提高他们的诵读能力。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诵读氛围,比如,1、充分利用好班级的黑板报、学习园地等,向学生推荐好书,介绍科学的读书方法,营造书香氛围。2、引导学生征集读书名言,可以把从各方面征集来的名言抄在黑板报上,或是做成书签与同学交换。3、建设好班级书吧。教师要搞好书吧的环境布置,营建浓厚的读书氛围。同时发动学生踊跃献书,鼓励他们换着看,保证书吧常年有充足的藏书量。4、建议学生在家设立自己的小小书库,家长督促孩子每天至少有半小时的诵读时间。5、定期召开形式多样的以读书为内容的班队活动,不断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创设良好的读书氛围。

二、朗读中加强指导,做好范例,让学生有样可循。

随着学习化社会的到来,语文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占有者和传授者,而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帮助者,是智力的开发者、信息的提供者、意义的建构者。因此。教师的观念必须随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更新。在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和传授中,教师应加强对学生课前预习的指导,教会学生如何查诵相关资料,做好课后拓展延伸,增加学习容量,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注重学生主体作用的体现。在初中语文课堂上,学生应在教师的适当点拨和提示下,对课文进行研究性地诵读,独立发现问题,收集与处理有效信息,掌握语文知识与技能。并且能够应用文本中学会的有关知识去了解生活,深入研究生活中相关的事物,从而学会解决实际问题。教师要指导学生能够体验、理解和应用一般科学研究方法,提高探究问题的能力,逐步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三、咬文嚼字,揣摩语言的情韵,培养学生感知语言能力。

在诵读的过程中,对一些重要的词语段落进行反复地研读,咀嚼,能够进一步领略语言文字所创设的意境,培养学生感知语言、品读文章的能力。一段文本需要重点剖析三个方面:抓准文眼、理清文脉、剖析内涵。“文眼”是指文本中概括性的词语或句子,抓准文眼就把握住了文本大概的内容:“文脉”是指文本中词与词、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结构特点、意义、关系、表达形式和作用,理清文脉就可以使文本的内容条理清楚地浮现字端:“内涵”是指文本中作者的创作意图和文本所要表达的主旨,内涵往往比较含蓄,剖析内涵既可以最终清楚文本内容,又能够完整深入地领悟文本的主旨和作者的创作意图。

这三个方面的实现,需要教师启发学生反反复复地吟诵,从而准确把握、理解文本的深刻内涵。如《济南的冬天》的第三段描写了阳光朗照下的山景以及小雪点染下的山,作者用“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巧妙地对雪山的温静、秀气作了赞叹,随后对小雪点染下的山进行了拟人化的描写。又如文中有这样三句话:“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这是不是一个理想的境界?”“老城”本是无情物,作者却说它们“睡着”。还能被春风“唤醒”,赋予老城以人的灵性,把老城写活了。

四、引导学生品味语言,领会文章中心。

初中生语文诵读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依赖于他们对文章的洞悉、对重点词句的理解、对中心思想的把握等,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进入到文章所设定的语言环境中,并对关键词句进行重点理解和反复品味,进而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这样学生才能够通过学习课文使自己的诵读能力进入到一个更高的层次。

比如,教学《孔乙己》时,文章的开头是这样一句话: “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针对这句话,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1、为什么孔乙己需要站着喝酒?2、孔乙己为什么会穿着长衫?3、这句话当中“唯一”是什么意思?说明了什么?通过质疑解疑, 学生明确了孔乙己的特殊身份, 又理解了用“唯一”来限制,表明在这里仅此一人,一下子就把孔乙己的形象特征凸现出来,为进一步理解孔乙己的性格特征及造成孔乙己悲剧的社会原因奠定基础。在品味文章其他的重点语句和段落时,我着重通过朗读、剖析和比较,让学生了解含义,受到感染,使学生对封建科举制度的罪恶有了透彻的理解和深层的感悟。

五、开展丰富多样的诵读活动。

诵读方法的掌握、能力的提高需要在不断的诵读实践活动中完成。在教学中我们可以组织形式多样的诵读实践活动,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诵读兴趣,增强学生荣誉感,又可以不断提升学生诵读能力。因此,我在搞好新课教学中的文本诵读的同时还为学生提供与创造更多诵读的机会,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课前的五分钟口语训练。利用上课开始的五分钟开展口语训练,形式灵活,更具随意性,主要是让学生交流个人的诵读心得,这样既可以使学生由课下的闲散状态过渡到学习的最佳状态,同时也可以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是对学生诵读的检测。教师给予必要的激励与表扬,这同样是对学生诵读成果的一种肯定,更能强化学生的诵读动机,提升学生能力。

初中语文诵读教学研究范文第7篇

关键词:诵读教学;初中语文;诗歌;应用

近年来,多元化的思想对传统文化的冲击使得初中生对诗歌的学习兴趣不断降低,学生的诗歌学习素养越来越低下,主要表现为表达能力普遍的低下、基础知识的掌握不牢靠、学习兴趣不足、阅读能力欠缺等等,随着时展的需要,学生的全面发展有了更高的要求,语言表达能力和情感表达的能力都需要进一步的提升,中国的诗歌文化博大精深,是最具有时代特征和青春活力的教学内容,良好的诵读习惯有利于学生形成丰富的情感体验和艺术内涵,深刻的领略到当代诗歌的精华风采。

一、初中语文诗歌教学现状分析

首先从学生角度分析。阅读的质量也参差不齐,但是大部分都停留在网络上的泡沫文章,阅读过四大名著和唐诗宋词的学生占不到2%,诗歌长时间的没有出现在学生的生活中,使得学生失去了良好的学习氛围,认为诗歌是一种矫揉造作的表达形式,不为大部分的学生所接受。另外极少部分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诗歌的表达思想把握不明确,甚至出现偏差,严重的降低了诗歌的学习质量,由于对诗歌所要表达的感情不到位,导致在诵读的过程中不能自然大方的表达,给教师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课堂的质量也逐渐降低。

其次从教师的角度分析。很多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走进了误区,由于方法不当使得诗歌的美感不断的弱化,传递给学生的美感少之又少,其中两个主要的误区表现在:一是教师在诗歌教学中,主要采用的是讲读的方式,所有教学任务由教师一个人包办;二是主要按照课件的形式为主,采用的是新型的灌输式教学,只有形式的革新,没有内容的革新,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磨灭了学生的学习热情[1]。

二、诵读教学在初中语文诗歌教学中的必要性

首先,诵读有利于丰富学生的心理体验。诵读一直都是诗歌教学过程中最为有效的教学方法之一,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在初中语文课堂中教材内容大多都是经典的文学名著,有很多难以理解的内容,需要通过学生的反复诵读去体悟和理解,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能够好的培养语感,不断地去积累著作片段和经典的名句,才能产生丰富的想象,形成敏捷的思维,朱自清在《论百读不厌》中提到了熟读深思的道理,由此可见,诵读法在很早之前就受到了人们的重视,如果在学习的过程中没有了“读”,文学作品就会失去它的美学价值。

其次,诵读有利于正确的把握作者表达的思想内涵。诵读教学不仅可以促进学生的心理发展而且有利于学生的生理发展,从发音器官、视觉器官和听觉器官方面都在发生着变化,诵读的技巧积累到一定的程度就会对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进行正确的把握,诵读的层次不断的从“音读―情读―醉读”,不断地去唤醒学生内心深处的真实情感,有利于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的提高[2]。

三、诵读教学在初中语文诗歌教学中的应用

(一)初次诵读,注重情感把握。在选择诵读教材内容的过程中,教师要根据不同作品的艺术特征传授不同的诵读方式,可以范读、听读、也可以领读,但是在诵读的过程中要注重情感的把握,首先通读全诗,用醒目的笔迹标出需要停顿的地方,比如在《赤壁赋》这首诗中,让学生自己自由的诵读全诗,把握整体的情感表达,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看法和意见,再次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深入的思考,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把握学生的心理,使学生之间形成竞争表达的氛围,能更好的激发学习热情,提高课堂的效果,随后,针对学生中出现的各类问题,教师要耐心的记录并解答,从专业的领域去评价学生的观点,及时的纠正不正确的观念,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作品的真正含义[3]。

(二)联想诵读,体会意境美。在诵读的过程中,一些诗歌所要表达的感情是停留在表面上的,但是更多的是蕴含在诗歌的字里行间中的,比如《钱塘湖春行》这首诗歌,作者淡淡的忧伤没有平铺直叙,而是流露在文本深处的,这样的诗歌就需要读者借助丰富的联想去体悟诗人表达的意境,想象诗人所描绘的情节、场面和人物,品味出作者所要表达的意境,尤其在《再别康桥》中,通过节奏、重度和情感的把握,就“甘心”“放歌”“沉默”等词语进行重点的分析,深化学生对诗歌的理解,让学生主动的去探究其中的情感美和意境美。

(三)醉读,提高鉴赏能力。醉读属于诵读中最为升华的一个阶段,可以让学生陶醉在其中,通过诗歌的学习不仅要把握诗人的情感,更要从中给学生带来更多的思考和启迪,结合自身的生活实际,学习作者豁达的胸怀和超然的态度,最好可以达到共鸣,教师要不断地给学生传授正确的体悟方向,把无声的文本作品变为形象客观的听觉语言,不断的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在以后的诗歌教学中,学生可以独立的完成诗歌鉴赏的学习任务,“授之以渔不如授之以鱼”,让学生学会鉴赏的方法才是课堂教学的真正目的[4]。

综上所述,语文学科是一门注重人类历史文明和灿烂文化,侧重学生人文情感的培育和熏陶的科学,是人类表达自己丰富情感的工具,具有时代性和开放性的特征,教师要密切的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特征,寻找出更加具有新意和使用的诗歌诵读方法。

参考文献:

[1]潘小华.初中语文现代诗歌的教学研究[J].新西部(理论版),2014,23:161+159.

[2]徐丽婷.初中语文诗歌教学课型的选择及应用探讨[J].才智,2015,09:75.

初中语文诵读教学研究范文第8篇

关键词:任务;初中语文;表现性评价

评价引领着教学。一节有效的初中语文课堂是怎样的?如何通过初中语文课堂提高学生的素养,达到立德树人的效果?这些都离不开即时有效的表现性评价。何为表现性评价?简单地说,表现性评价就是“在尽量合乎真实的情境中,运用评分规则对学生完成复杂任务的过程表现或结果做出判断”。①自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在国外兴起至今,表现性评价的研究与运用是二十年多来美国教育领域的热门话题,在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也得到了相当程度的重视。初中学段是立德树人的重要时期,语文学科是立德树人的重要学科,课堂教学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和谐发展人才的主渠道、主阵地,培育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是落实立德树人目标的关键因素。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是一个重大而迫切的问题。

一.基于语文任务,关注语文表现

语文任务是用语文的方式做事情,需要做事的态度、做事的方法、做事的能力等各种方面的综合素养,体现了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特点。表现性评价通常要求学生在某种特定的真实或模拟情境中,运用先前所获得的知识完成某项任务或解决某个问题,以考察学生知识与技能的掌握程度,或者问题解决、交流合作和批判性思考等多种复杂能力的发展状况。表现性评价具有情境性、综合性、活动性。教师的核心教学目标是评价推论的依据,表现性任务是教师形成学生评价意见的证据。任务的设计是整个评价的核心,正确选择表现性评价任务,是整个表现性评价的核心问题。不同的表现形式对应不同的任务设计,限制性表现性语文任务,如写一份报告、制定一项工作计划等;扩展性表现性语文任务:如一项主题调研、一项观察研究报告、写一份考察报告等;作品展示性语文任务:如把已有的学习成果和作品以主题形式进行展示、文学作品展示、校园书报编辑等。

二.基于阅读任务,规范阅读行为

课程是浓缩的世界图景,是独特的生命体验,是真实的学习经历。在课程变革的实践中,运用基于语文任务的表现性评价,以表现性评价促进学生的深度阅读,在阅读中建构、体验和审美。在阅读任务中,品读文学作品,体会其中的生活气息,以真实的问题,带动学生理解诗歌,赏析诗歌。文学作品以意境为主,审美人不同,角度不同,效果就不同。作为任务的阅读,需要的进入作品意境的深度阅读,体会文章意境,再作重点赏析。同时,回到事情本身的语文任务,要求学生能够看懂文章的主题和立意。《济南的冬天》一文最后,为什么写这就是冬天的济南,而不是这就是济南的冬天?《雨的四季》为什么不说“四季的雨”,而说“雨的四季”?显然,这与文章的主旨相关,在《济南的冬天》中要表达的是老舍对济南这个城市的喜爱,借济南的冬天写出来;而在《雨的四季》中,刘湛秋是要通过雨的四季来表现对雨的喜爱。能够理解和说出这样的道理,也就读懂了文章。基于任务的表现,是把语文教学转化为具体的实际的事务,从事件的视角看文学作品,引导学生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要写这篇作品,引导学生留意行文的节奏,行文的自然,看作者是如何自然而然地叙事的。如《秋天的怀念》,写的是一件母亲想要推着儿子去北海看菊花的事,事情细小,语言也是平淡的。看似平凡的母亲,在看似平常的日子里,一言一行中却藏匿了对孩子无限深沉的母爱。在阅读中,要求学生完成下列任务:介绍一下“我”的母亲,说一说“我”的母亲是怎样的人?介绍一下“我”的家庭情况,“我”的变化是什么?为什么说是“秋天的怀念”而不是“怀念母亲”?鼓励学生努力去读文章,尽力去思考和品味。

三.基于诵读任务,优化学生表现

语文诵读是表现与评价的结合。语文诵读基于语言,蕴含文化,包含审美,体现思维。基于标准逆向设计教学内容,制定评价规则,定向诵读探究文本,依据规则开展多种形式的基于诵读表现的课堂评议。诵读是表现与评价的结合,是语文学习的最基本的方法。诵读是思维的外显,体现学生的阅读理解程度;诵读也是语言的内化,通过诵读可以深化文本的理解,提高阅读的能力。诵读介于感性和理性之间,是适合表现性评价的课堂活动。开展基于表现性评价的语文诵读,是提高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诵读基于语言,语言蕴含文化,文化作为文本的内容,也作为文本的背景,构成了诵读的背景,在诵读中品味语言的文化世界,从局部到整体,再由整体到局部,更深刻地感悟、理解语言文字。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相辅相成。同时,诵读包含审美,体现思维,联系起了语文学习的主要方面,在语文教学中发挥着纽带作用。在循环往复的诵读中,语文阅读水平得以提高。表现性评价须有表现性任务,这种任务首先基于诵读特点。何为诵读?诵读有三个层次:读出声音、熟读、能够背诵。诵读可以作为测量学生文言水平的手段,以诵读作为前测,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水平;以诵读作为后测,可以检验本节课学习的效果。而以诵读作为过程和方法,可以有效推进课堂教学进程。诵读具有双向性,一方面,语文的语言、思维、审美、文化在诵读中体现出来,另一方面,诵读深化了对语言、思维、审美、文化的感知和理解。语文诵读的关键在于诵读目标的制定。诵读目标是评价的基准和要求,教师依据课程标准,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提供个别化、有弹性的诵读目标,交给学生具体的诵读任务。在达成基本目标的基础上,学生可以有不同表现,差异发展。学生自主选择诵读目标和任务,制定诵读计划,教师参与计划并指导他们的诵读,师生共同制定评议规则,学生在学习和讨论后陈述诵读情况,师生就陈述进行评价和讨论,学生在此基础上总结、反思、再学习,形成“教-读-评-读-教”的循环。诵读有学生自由的不定向的诵读,也有教师指导下的定向诵读。根据初中语文教学的特点,设计表现评价表,设立评价标准,以此评价学生语言的熟练度、思维的准确度、美感的感知度、文化的理解度。教师基于标准逆向设计教学内容,明确诵读的指向性,在定向诵读中进行文本探究。学生有目标地主动地参与诵读任务,展示自己的诵读状况。教师或者同学详细反馈诵读结果,指导诵读过程。维金斯认为,最好的反馈是能根据目标和标准非常具体地、直接地揭示或细微地描述对表现者来说是非常清晰的、可利用的实际结果……换句话说,最好的反馈就是纯粹的描述。②语文诵读更需要教师在研读课文后基于标准逆向设计教学内容,进行表现性评价。崔允漷教授提出了基于课程标准的表现性评价开发程序:准确把握课程标准;确定评分纬度与要素;确定各要素的子要素及其不同的表现特征;选择评分规则类型;进行等级描述;拟订评分规则;不断修正、完善评分规则。③按照这样的开发程序,结合语文诵读的特点,制定初中语文诵读表现性评价表。按照诵读评价表,在分层次、分角色诵读中感受人物形象,体会人物心理。如读冰心的《荷花母亲》,首先要求学生整体感知,在诵读中了解作者在说什么,要表达什么。作者以饱蘸深情的笔触,描绘了一幅雨打红莲,荷叶护莲的雨荷图,作者由此联想到女儿对母亲的依恋,母亲对女儿的呵护。文章先写父亲的朋友送我们两缸莲花,引起我对往事的回忆,接着描绘雨中荷叶护红莲的动人情景,最后点明主旨,表达作者对母亲由衷的爱恋与感激。通过诵读揣摩人物内心,体会行文技巧。《荷花母亲》中作者的情绪变化从“烦闷”到“不适意”,从“不适意”到“不宁的心绪散尽”,这样写表露了作者对花的命运的关注。结合文章意象引导诵读,在诵读中探究文章的表现技巧。红莲是全文着力用墨的重点,作者把花与人紧密联系在一起。作者又把红莲与白莲进行对比,白莲因为没有荷叶的保护,被雨点打谢了,更突出了母亲对我的照顾,写出了母爱的伟大。在诵读中品味文章深层的意味。《荷花母亲》一文中,荷叶勇敢地抗击自然界的风雨,无私地保护着红莲,寄托着作者对坚强、无畏精神的赞美,对呵护、扶持新生和美好事物的行为的赞颂。文章的主题自然地得到了升华。在反复诵读和体悟中,深入体会文章意蕴,逐渐触摸到人物的内心世界,达到素养提升、立德树人的效果。

参考文献

①周文叶著.中小学表现性评价的理论和技术【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第53页

②威金斯(Wiggins,G)著.教育性评价【M】.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促进教师发展与学生成长的评价研究项目组”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年.第42页

初中语文诵读教学研究范文第9篇

【关键词】初中英语教学;朗读与背诵;语感培养

课程改革给我们的课堂教育带来很大的变化,使得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都有很大的进步,同时多媒体的运用也给我们的课堂带来了新的生机,便利和丰富了教学,提高了课堂效率。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我们都知道英语的学习应重视听说读写。由于现在中考没有专项的语音知识考察题,老师和学生都侧重笔试考试训练,于是“忽视英语朗读和背诵”的现象出现了。而外语的语言认知规律就是朗读和背诵,我发现朗读和背诵对语言学习的提高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具体表现在:在我所执教的农村初级中学英语基础水平相当的初一两个班,学生的朗读背诵状况不一样,两个班的学习效果就明显不同;而且英语尖子生绝大多数都产生在喜欢朗读和背诵的学生中。为什么朗读和背诵对英语学习有这么大的影响呢?

对中国中小学生来说,由于缺乏英语学习的语言环境,通过朗读、背诵典型的对话或者短文便成为学习英语、接受英语、培养语感的一种有效便捷的途径。任何一种语言口语能力的形成都离不开语言材料大量有效的输入与积累。而中国学生平时几乎不说英语,更谈不上运用。即使学了英语,也是“哑巴英语”。学生在每周有限的四节英语课当中所学的英语句子,其他时间也很难运用、复习和巩固。这样的语言环境严重的影响了学生口语能力的发展。教师应提供大量听音、模仿和实践的机会,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发音习惯。为此,在英语教学实践中,要着力培养中小学生英语朗读和背诵能力。

笔者认为对每一位英语学习者来说,朗读和背诵是必不可少的。这正如发展经济要具有中国特色一样,学习英语也要选择适合我们中国国情的教学方法。朗读和背诵是提高学生英语口语能力和英语成绩的有效途径,也是必经之路。朗读和背诵也是克服当前中国学生的“哑巴英语”的有效途径。更为重要的是朗读和背诵还有以下几方面的好处:

1.朗读能促进听力水平的提高。学生大声朗读时,口中发出的声音传到自己的耳朵,表明学生不仅在读,同时也在听自己读,经过反复不断地朗读操练,学生的听觉神经也就习惯了这种信号,当别人发出这种信号时,他就能听得明白。另一方面,它还能促进记忆力的提高。大量准确的朗读能够促进口语和听力能力的进一步提高;有效的朗读更能够充分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水平。

2.通过朗读和背诵,可以积累大量实用的英语短语、句子、习惯用语;还可以了解英语国家的生活、风俗习惯、人文、历史、地理知识等。读得多了,背得多了,自然就形成了英语语感。语感一旦形成,在以后的学习中,好些句子就会脱口而出。比如有一道选择题,你甚至不知道这个句子所要表达的意思,你却能说出该选择哪个选项,这就是你的语感。有时甚至可以猜对模棱两可的答案。

3.通过朗读,模仿正确、地道的英语语音语调,可以纠正和训练自己的语音语调,掌握说英语的种种技巧,如连读、失去爆破、同化、重读、弱读等,从而迅速发展口语表达能力。口语能力提高了,英语成绩自然就提高了。想一想,你可以脱口而出的句子,还不会运用吗?

因此,在初一的英语教学中一定要重视朗读和背诵。学生刚接触英语,对英语的好奇心强。教师如果能抓住这个时机,促使学生大声朗读,积极背诵常用的句子,精彩段落和一些习惯用语,打好基础,初二、初三的学生之所以学不好英语,与在初一没有打好朗读和背诵的基础有很大的关系。由于初一时不读、不背,英语基础差。上了初二、初三,即使想学好英语,由于大量的单词不会读,而使有的同学对英语望而却步,逐渐丧失信心,终至放弃。

如果初一就养成了朗读和背诵的好习惯,能大声的朗读,读得多了,背得多了。自然就会记住其中的一些句子、段落、习惯用法。那么到了初二、初三就很自觉的去朗读、去背诵英语,还愁英语学不好吗?

因此,对初一的学生说:“要想把英语学好,就请放出声来朗读英语,多背诵一些范文,精彩的段落,等你们上了初二、初三,学英语就不那么难了。”如果初一英语基础没打好,也不必灰心丧气,就对英语学习失去信心。俗话说,“亡羊补牢,犹未晚也。”所以,只要你们能抓住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多读多背就会形成一定的语感,英语成绩照样也可以提高,总有一天,你的英语成绩会如你所愿。

【参考文献】

[1]吴道存.怎样教好英语[M].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2]梁仪.初中英语教学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4]安徽省教育心理学研究会.心理学[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89.

[5]沈政.脑科学与教育[J].教育研究,1999,(8).

[6]桂诗春.应用语言学[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

初中语文诵读教学研究范文第10篇

【关键词】经典诵读 语文教学 实施方案

一、经典诵读中教师的教法

经典作品的语言特性和广博的主题内容,要求教师在经典诵读教学过程中,立足于“读”而致于“悟”。教师要明确自己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的教学主体性,“为学生的情感体验创设情境”,“对学生的‘悟’提供教学的指向” [3] ,结合多种教学法,缩小经典作品与学生实际生活认知的隔阂,建构学生学习经典作品从“读”到“悟”的桥梁中介。

1.诵读―情境法

经典作品历经时间的淘洗几乎都有着不同于我们当下时代的语境。李白杜甫的诗不是专门为教学而创作,拜伦巴尔扎克的小说也不是给中国人写的。文本与学生之间不仅存在着时代的隔阂,更有着一种人格和情感的隔阂。因此,教师要给学生创设一些条件性的教学情境,帮助学生克服感受和理解文本的困难,使学生能够“读”出“滋味”,理解作者及文本。

2.诵读―讲读法

经典作品因其语言内容的召唤结构,需要有一定的生活经历和阅读能力,这也就局限了读者的阅读视野。初中学生的生活经历和文学知识储备尚且不能进行独立的经典诵读,需要教师对基本的文学知识进行讲解。因此,要求教师具有广博的知识面和扎实的专业知识,通过对经典作品的适度讲解,夯实学生的语文功底。

3.诵读―体悟法

曹明海先生曾说过:“教师要引导学生凭借丰富的言语经验,虚心涵泳,潜心化解,将言语作品的知情意内化为自己的认知结构和情感结构,形成敏锐的语感能力,获得深刻的理性认知和语文运用的感性经验。”[5]学生对经典作品进行主体认识的自我感悟体验,把经典作品中的优秀文化精神内化为自己的知识能力,真正达到学习的目的。

4.诵读―记忆法

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逐渐达到背诵记忆。经典作品在语言运用、结构安排、思想深刻性上都有着仔细研读的价值,熟记基础上的记忆,有利于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其潜移默化的影响到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中。因此,对于可记忆的经典作品,应当适度采用记忆背诵法。

5.诵读―活动法

单纯的诵读,哪怕是超级经典作品,也会消磨掉学生的激情、兴趣。因此,教师采用诵读―活动法,即采用多种多样的活动,把经典诵读的枯燥无味机械转化为多姿多彩的丰富活动,比如,举办诗歌朗诵比赛、开展经典作品的诵读比赛,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经典诵读中学生的学法

1.学生主体意识的参与,积极与文本对话

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潜意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意识地激发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使学生自觉进行经典诵读,主动与文本对话,体会经典文本的深厚文化底蕴,从而陶冶学生的诵读激情,培养经典诵读的兴趣。“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兴趣促进学习主体意识参与,使学生积极与文本对话。

2.课堂与课外的有机结合

课堂教学内容是教师按照教学目标、结合学生认知特征、有计划有组织精心准备的内容,基于经典作品的特殊性,教师更是有意识的注意其教学质量,使学生在课堂上积极主动参与教师组织的各个教学环节,吃透课堂上的知识。

三、经典诵读教学法统一

学习经典的第一步就是反复诵读,古人有讲:读书百遍,其义自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偏重自己的讲解而忽视学生个体循序渐进的感悟,导致语文教学质量下滑,学生对语言的理解运用能力未能得到有效提高。这一问题也存在于经典作品的教学过程中。

四、经典诵读的教学现状及建议

(一)经典诵读在当前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困境

基于当前重温经典的社会大声呼吁和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经典诵读工作在教学工作中被重新关注和认识。教学改革工作在上至大学教育下至幼儿园启蒙阶段的不同层次的学校课程中开展,现就目前初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困境探讨如下。

困境之一:经典诵读教学目标模糊化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所要达到的,利用现有的技术手段可以测度的教学结果,是指导教师的教和要求学生的学的统一结果,也是对教学任务预期的学习结果。

困境之二:经典诵读的形式化

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也有众多学校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以彰显对经典诵读教学的重视,试图引导学生的阅读倾向,但是在未能扭转阅读形式化应试化的形式下,这样的努力,对于真正实现经典诵读的期待效果,似乎是杯水车薪。

(二)基于现状提出的几点建议

针对当前经典诵读教学存在的现状,结合实际情况及现行的经典诵读的研究成果对经典诵读教学的完善提出一些建议。

1.“终身教育观”时代背景下,重温经典魅力

21世纪是信息化时代,信息的快速更新换代,要求人的受教育程度和层次,也要符合时展的要求,终身教育观念也在国际上产生广泛的影响。朱自清先生曾经强调过文言文的学习:“一个受教育的中国人,至少必得古典的训练,才成其为受教育的中国人。”[4] 。

2.明确经典诵读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教学目标,完善教学评价机制

世纪之交颁布的新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中对初中语文的要求“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因此课程标准作为教学的指南必须予以明确,不断完善教学评价机制。

学习经典作品,是对其语言、结构、内容、精神的提炼和感悟,且不是短时间内就可以完成的。当阅读对象为初中阶段的学生,经典作品的学习,更是有着一定的难度。因此,教师担负着经典诵读教学能否取得实际效果的重大任务,可谓是任重而道远。经典作品的教学实践,需要一代代教师和学生的不懈努力探索。

【参考文献】

[1]张军民.内涵・韵律・规范[J].语文建设,2011,(12).

[2]中学新课程标资源库・语文卷[M].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4.2:16-17,12.

[3]高晶.正解教学法[J].中学语文,2008,(5).

初中语文诵读教学研究范文第11篇

一、初中阶段语文教学中古诗词吟诵方面的基本现状及其相关(东北师大附中):

(此部分由陈鹏、杨仕玉完成)

通过对学生所填问卷的初步统计和对教师的访谈,我们得知,目前初一初二阶段(基本上可以代表整个初中阶段,因为初三基本上所有的时间用到了准备中考上,教学方面的时间留的不是很多)的语文教学中,教师主要利用以下手段进行古诗词的吟诵教学:

首先是教师自己根据诗意和诗歌的节奏给学生进行示范性的朗读;其次是,教师会充分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放一些名师朗读的录音和一些结合古诗词意境所设置的视频、flash、幻灯片等等。

目前主要是凭借这两种手段进行古诗词的吟诵教学。这样的现状表明,即就是像师大附中这样的软硬件设施都属于一流的名校,他们目前针对古诗词的吟诵教学仅仅只是涉及到了“诵”这一个方面,即我们所说的“朗诵”,换句话说,最高也只能是神情并貌的朗读而已。在师大附中,一般是要求学生对所学的古诗词要“朗读过关”的,显然,这也是一种实质意义上的重视。

我们知道,“古诗词吟诵”决不仅仅是诵读诗词,他还是一种内涵丰富的古典诗词鉴赏方法之一。“吟诵”其实是包含了两层意思的,一是“诵读、朗诵”;二是“吟唱(力求原生态)”,即就是像古音乐那样把古诗词演唱出来。针对这个理论方面的问题,我们从师大附中语文教师那里了解到了一些情况。语文组备课组长a老师说:如果现在要对古诗词进行那种严格意义上的“吟诵”教学的话,是个好事,很多教师和大多数学生也会对此极感兴趣的,但这个做法就目前来说只能局限在“兴趣的范围之内”,而从根本上来说没有大范围推广的的可能。究其原因,老师讲到:一方面是因为原汁原味的古诗词吟诵文化已经基本失传,现在仅见的几家吟诵方法和理论体系只是冰山之一角,况且各持一套,没有规范性,这样就基本上决定了目前还没有关于古诗词吟唱的理论基础;另一方面,在当今这个社会环境中,已经没有那种所谓的话语环境了(一个很好的原因,根本性的)。所以,这个东西无法存在于正常的“齐步走”课堂教学中(此可思索处),如果当作一种兴趣爱好型的辅助手段,肯定是很受欢迎的,只要你的东西做得好,有人感兴趣,毕竟这个东西是个新鲜的“玩意儿(意味深长)”。

可见(仔细琢磨),尽管很有一定的困难,我们还是不能对“古诗词”的吟诵研究抱以灰心的态度。事实上,作为一种兴趣性的研究,这个是大有前途的。如果做一个设想的话那就是:把可吟诵的古诗词配乐配谱吟唱出来,制作成多媒体软件材料,带进学生的课堂,作为正常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和一项可提高学生学习古诗词兴趣的辅助资源和材料,这应该是很现实的。好东西总是会有人来买的。

考虑到目前课题组的工作现状,我们应该鼓足勇气,放手一搏,吟诵团要继续做强做大,争取让人们承认它的价值,最终将古诗词的吟诵带进课堂,为目下的语文教育添枝加叶。

二、“与师大附中语文组教师的访谈”文字记录(以窥古诗词教学的现状为目的):

(以“课题组”和“附中教师”为说话人)

课题组:目前学校用的古诗词教学文本是?

教 师:现在主要用的是在孙立权老师《中学生古典诗词500首》框架下修订的“古典诗词三百首”,另成一册,取名曰《高山流水》,这是附中的 “校本教材”,是根据原来的五百首结合教学中的具体情况编定的,有专门的一个古诗词三百首编写小组,这个作为学生古诗词的教学的辅助文本,类似于“在教师督促指导下的学生自学”,而原则上的讲授仍以(大本、小本)教材为主。

课题组:这样做的效果如何?

教 师:一般的孩子都能完成300篇的背诵,在毕业之前。另外,肯定有些能力较好的学生能够记背的更多。这个校本教材所有学生都是人手一本。

课题组:我们现在有个关于“古诗教”的课题,就是先秦孔子那个“诗教”……

教 师:(对另一个老师讲)他们说的是“古诗教”,不是诗歌教育(用疑惑的口吻,满脸疑惑:是不是弄错了,会错意了)……

课题组:(解释)不是不是,“古诗教”只是一个“源头理论”,现在我们谈的仍然是“古诗词教学或者说教育”。

初中语文诵读教学研究范文第12篇

【关键词】语感;日诵童谣;实践研究

“学理如筑塔,学文如积沙”。学语文重在积累,重在习得。积得跬步,方能行千里。随着突出“人文性”为语文课程基本特征的语文教改第三浪潮的掀起,我国教育家日益认识到了语文的人文价值并对此作了不少探究与研究,培养学生的语感已为教育专家及一线教师所重视,随之“语感中心说”也就逐渐替代“知识中心说”而成为二十一世纪语文教育的主导思想。语文的核心是语感。叶圣陶先生指出:语言文字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吕叔湘先生认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语感。王尚文先生明确指出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语感,要千方百计提高学生语感素质。那么,如何提高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语感,便成为众多一线教师思索的话题。

童谣在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随着一代代天真烂漫的孩子的成长,童谣已经成为中国民族文化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我们的记忆里,童年时代许多琅琅上口的童谣,依然深藏在心底。著名儿童学家、首都师范大学金波教授认为,好的童谣是心灵鸡汤,它能滋润孩子们的心灵,帮助他们健康成长,童谣这种文学形式,孩子们最容易掌握,通过传唱童谣,既可以得到快乐,又可以学到知识,非常有助于孩子们形成良好的审美能力。因此,我以童谣为入口,以二年级本班学生为试点,开始我的实践研究。

一、“读”占鳌头,爱不释手——日诵童谣之初体验

1.搜集童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选择优秀的童谣,对本次实践研究至关重要。好多童谣精品经过多年传唱,经久不衰,不仅渗透着中国的传统文化,而且还蕴藏着许多人生哲理,语言通俗易懂,节奏明快。在此,我充分发挥了班中孩子的积极性,要求孩子们每人推荐自己喜欢的10首童谣,将搜集到的好童谣,抄写在童谣纸上,集大家的智慧,编成班级的童谣集,并按内容不同,分出篇目,如动物篇、礼仪篇、谜语篇、游戏歌等,搜集的童谣有500多首,内容丰富多彩。

2.日诵童谣

选定好内容之后,班中就开展起了日诵童谣的活动。同学们为班中的童谣集取名为“童言稚语集”,人手一本,利用课余时间按顺序每天背诵一首,并利用中午时间集体背诵,背诵表演比赛,学生兴趣盎然,每天的活动都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小学低年级儿童的模仿力很强,潜移默化、熏陶感染的力量在他们身上是无穷无尽的。在欣赏优秀诵读材料的过程中,他们自然地会受到真善美的滋润,在诵读中获得一种激情在思想碰撞、心灵舒展后,不由自主地涌起诵读的心潮。孩子们经常聆听那些经久不衰的有声朗诵,则会浇灌他们饥渴的诵读心田。

3.说唱童谣

在同学们开展每日背诵童谣的过程中,我还在班内开展了多种形式的说童谣、用童谣的活动,极大提高了学生对童谣的兴趣。“背诵童谣比赛”、“童谣伴我成长”征文、“我最喜欢的童谣”展示、“我为童谣来配画”等各种活动,将学生与童谣紧紧连在了一起。学生们完全被这种文学形式所吸引,所陶醉,不管是上学路上,还是课间活动,都能听到同学们传唱童谣的声音。

二、天长日久,匠心妙“创”——日诵童谣之初收获

创编童谣

学生们在初步感知了童谣的特点之后,有了一定的语感基础。于是我们就步入编创童谣阶段。具体实施分以下内容:一是对孩子们进行童谣知识的理论辅导,从童谣的形式、选材、押韵等方面做了写作指导,结合实际例子做了细致的分析;二是选择例子重点诵读与揣摩,适当告诉学生一些简单的技巧,开始不要要求太高,在此基础上,学生就开始试着编创童谣;三是认真分析学生开始的编创作品,并做反复指导。经分析,学生初步编创的童谣有以下特点:一是结构句式多为仿写,句型比较简单;二是作品内容单一,大多是从学习和生活上选材;三是语言不够精练,注重叙事完整,但爱忽略压韵。此时,我指导学生修改自己的作品,在遣词造句方面加强了对学生的锻炼和指导。四是通过编创比赛,激发兴趣,提高水平。在创编童谣比赛中,同学们的参与热情异常高涨。虽然才二年级,但是长久积累的语感,渐渐怦发。好多同学编童谣简直着了迷,看到什么都想来几句,为同学编,为老师编,为班级编,为学校编……孩子们创作了一首首可爱活泼的诗歌。如张嘉琰创作的雪花和北风:雪花飞舞,雪花飞舞,从天而降,好像翩翩起舞的蝴蝶;雪花飘飘,雪花飘飘,落在地上,好像一闪一闪的水晶。如王欣阅的小橘子:小橘子,真可爱。里面住,小半圆。秋天到,长出来,小橘子呀掉下来。肖睿祺同学还创作了一首可爱的花草树木拍手诗呢:你说花,我说话,喇叭开花吹喇叭;你说草,我说草,大叶红草起得早;你说树,我说树,老树腰粗撑得住;你说木,我说木,木头最会变魔术;花花草草树树木木,都需要我们去爱护!一首首诗歌,充满了童趣。以此,我整理了班级的童谣创作专刊,取名为《雪泥鸿爪集》,放在班中的图书角中,孩子们争相翻阅。看到孩子们强烈的创作热情,真让人感动。

另外,班中的孩子还由此掀起了创作热潮,很多孩子在蒲公英作文比赛中获得特等奖和一等奖,卢钟樱洁和黄泽清的文章还分别在苏州日报上发表呢!孩子们用天真的嗓音去朗诵,去体验。一顿吨童谣大餐,让孩子们大饱口福。一首首优秀的创编儿歌,给予孩子持久的诵读兴趣,也给诵读注入了一泓活水,于是,日诵童谣就成为班中一道最亮丽的风景!

实践经验告诉我们,童谣是非常适合儿童接受的一种文学形式,它对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加强学生的审美修养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学生在不断地朗读、背诵、阅读中对童谣的寓意以及作者的思想感情都有了一个潜移默化的理解,增强语感,不断强化和积淀大脑中的语言模式。童谣的诵读,即帮助了学生巩固识字成果,增识汉字,又帮助学生积累语言材料。日诵童谣,实在是低年级培养语感一举多得的好方式!

【参考文献】

[1]全董锡.借助童谣发展儿童的语感[J].读与写.2012.2

初中语文诵读教学研究范文第13篇

一、区域诵读课程的起源

从2005年开始,九原区以沙河二小为龙头,以儿童的视角,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科学地、有体系地开展经典诵读的课题研究,通过八年持续不断地实验与探索,打通了语文、音乐、美术等多学科间的森严壁垒,让学生在亲近母语、亲近文化的过程中,接受全面的经典文学与艺术的熏陶。经典作品将种子的能量蕴蓄于学生的身上。沙河二小承担的“关于诵读经典的实践与研究”课题曾在教育部教师发展中心组织的“十一五”优秀课题成果评选中获得二等奖,并在北京现场颁奖(这是“十一五”期间包头市唯一获此殊荣的课题)。这些年来,沙河二小面向全市、全国多次进行经典诵读成果展示,为在九原区全面推广经典诵读成果做好了准备。

从2013年春季始,九原区教育局在全区所有小学中规范化地开设诵读课程,推广诵读成果,并进行区域化的深度研究,改变了全区所有小学生的精神气质状态,使经典诵读成为九原教育的一张重要“名片”。

在经典诵读推进的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两条腿走路:其一为了开发并用足诵读教材,丰厚学生的积淀;其二为了确定阅读书目,激发阅读兴趣,指导读书方法,整体推进课外阅读。用这样的方式构建起“以课堂教学为主体,以课外阅读和经典诵读为两翼”的教学体系,实现小学六年“背诵十万字、读破百部书”的目标,为学生一生的发展奠基。

二、区域诵读课程的框架设计与操作

在四年的区域诵读深度研究中,我们按照泰勒的“课程论”思想,建立起“从容有序,不徐不疾;缓坡上行,六年一贯”的区域诵读课程框架。

(一)诵读课程的目标追求

1.在快乐诵读中改变学生的精神状态,在丰厚积淀的同时,最大化地发挥经典文化的熏陶、感染、激励的作用,给学生以民族经典文化的熏陶。

2.打通经典诗文与生活的樊篱,开发出版融“经典化、序列化、生活化、儿童化”为一体的《主题诗文诵读》区域教材,供全区及更多地区的学校选用。

3.丰富诵读指导的操作策略,加强诵读的跟踪与检测,形成庞大的经典诵读“资源库”。在课程开发与研究的过程中,提升小学语文教师的文学素养,培养一大批有影响力的“诵读名师”。

(二)诵读课程的实施

1.时间要保证。

经典诵读要想得以长期、扎实有效地开展,就要由“做活动”走向“做课程”。活动是暂时的,课程是长期的;活动是集中的,课程是常态的。只有坚持“日日诵”,才能滴水穿石,绳锯木断。在全区推进经典诵读之初,我们首先解决的就是统一规定诵读时间,确保每日晨诵20分钟,于清晨极静之时,用经典叫醒黎明。

课外阅读时间的保障:初期,强力控制各年级书面作业量,保证学生每日读书半小时;后期,整合语文教材,压缩讲读课课时,将课外阅读纳入语文教学课时。

2.内容要精选。

基于对“小学六年,拿什么优秀的文化给学生”这一问题的思考,在诵读内容的选择上体现“四化”:

经典化:拿最经典的作品给学生,确保作品从主题到表现手法都堪称经典。

序列化:依据儿童的心理特点,诵读的内容在体系的安排上应由浅至深。

生活化:选择与学生生活相关联的经典之作,让学生感受“诗词就在生活中,生活可以诗意地表达”。

儿童化:对于儿童来讲,比起背了多少、背了多深,更重要的是,儿童在这一过程中是否快乐,是否更爱自己,更爱这个世界。

在“四化”原则下,我们编写并出版了《主题诗文诵读》教材,将诵读与阅读、观察、表达、思辨、绘画、演唱结合起来,避免了“背而不知所云,诵而无所思考”的机械记忆。

在实践中,我们觉得,坚持这样的诵读原则至关重要,面对活生生的现代儿童,经典诵读不等于古代读经,现代学校不等于私塾,我们不能仅拿“四书五经”去填充孩子富有想象力的大脑,这不仅仅是对儿童的尊重,更是对儿童的呵护与关爱。

课外阅读书目的制定,主要是从儿童文学的三大母题出发,结合语文教材中的单元主题,确定了九个类型的75本儿童文学的经典,作为班级共读书目。

3.指导要科学。

在多年的研究与实践中,我们总结出许多科学有效的诵读指导策略。

坚持“熟读成诵”,提高20分钟晨诵的实效性。

经典诵读操作过程中一个最重要、最基础的理念就是“熟读成诵”。要用多种形式让学生在跑跑跳跳中愉悦诵读,自然记忆,杜绝“机械记忆”“生吞活剥”式的诵读。

激发兴趣,以多样的形式亲近经典。针对儿童活泼好动的特点,我们要求学校积极运用读、讲、赛、吟、演等各种方式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让学生在亲近经典的过程中感受文化的魅力,从心底产生对文学与文化的热爱之情。课外阅读推进中,我们注重上好整本书的读前开启课、读中推进课、读后交流课,在兴致盎然地阅读中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追求“美诵”,提升语感。在诵读实践中,我们按总结出的“字正腔圆诵读六法”,指导学生朗诵出诗词特有的节奏、韵律,展现诗词之美,而不是“小和尚念经”般的有口无心。这样长期的训练,学生的语感较好,对诗词有很好的直觉力与领悟力,对初高中学习古诗词与文言文有很大帮助。

文字内化,迁移运用,促进表达。诗词能培养有诗性的孩子。几年训练下来,学生视野开阔、情感丰富,常常能发现生活之美,习作与口头表达中常常引经据典,很有文采,跟普通的孩子不一样。

4.开展培训,提升水平。

为了确保全区的诵读与儿童课外阅读走向常态化、规范化、序列化、特色化,我们每学期开学初组织教材培训与展示活动,呈现样板课,提出本学期要达成的具体目标,让老师们有方向、有奔头。

5.狠抓评价,保驾护航。

在经典诵读推进的过程中,我们抓紧、抓好“评价”这一指挥棒,形成了三级激励性评价网络:一级评价为教育局对学校的测评,年终表彰优秀学校和优秀教师;二级评价为学校对班级的测评,为优秀班级奖励购书卡,促进学生阅读力的持续增长;三级评价为教师对学生的测评,开展诵读之星的评选、表彰。

三、区域诵读课程研究的成效

1.有效地改变了学生的精神气质状态,丰厚了学生的文化积淀。现在,不论到九原区的城镇小学还是农村小学,我们会看到经典文化滋润下的学生,既能落落大方、温文尔雅,又能旁征博引、谈吐自如。正像《内蒙古教育》孙志毅主编所讲:“同全国多数学校的经典诵读相比,你们有教材、有课时、有培训、有评价,做得很扎实,既补救了现行语文教材的苍白,又变化了学生的气质。童年与经典结伴生长,就像吃牛肉而不是吃菜帮子长大。腹有诗书,想不文质彬彬也难!”

2.区域课程研究的前瞻性得到认可。2016年秋季,一年级、七年级使用的部编本语文教材中,古诗文篇目成倍增加,课外阅读进教材、进课时,这些教材改革的举措与我们这些年来的研究方向完全一致。

初中语文诵读教学研究范文第14篇

关键字:中职语文教学;教学模式 ;诵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1003-2851(2010)08-0161-02

回眸中国传统语文教育,王森然早在《中学国文教学概要》一书中就说过:“其他各科的教材教法、内容工具,似乎还可以借镜于他国先例的地方,独有国文,非由我们自己来探索不可”。在古代语文教学中,诵读法是最基本、最主要,也是最有效的一种教学方法,它历经几千年而不变,被古人奉为学好语文的第一法宝。这种稳定的教学法,有着极其丰富的内涵和极其神奇的力量,是最为紧扣汉语言母语的特征,最为遵循汉语言母语学习规律的学习方法。中职学生文化功底差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要在短时间内改变这一状况,诵读教学是最有效的教学方法。

诵读法的“传播学法,强调积累,重在感悟,注重熏陶”的教学宗旨,历千年而余响不绝;在思潮蜂拥的今天,大多数语文教育的专家学者都对诵读法有了新的认识,开始大力提倡诵读教学。而近年来,中职学校因为缺少对学生基础知识掌握方面考试的具体要求,出现了学生不爱学习语文的现状,而这一现状的直接后果,便是导致了中职学生语文素养差,综合素质差。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应用诵读法来提高学生的基本文化素质并促使中国几千年流传下来的诵读法给积重难行的中职语文教学带来新的生机与活力就成为了中职语文教师关注的焦点。

因此,诵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是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然而,大多职业学校语文课诵读教学的现状令人堪忧, 其主要表现为:一是部分学校对语文课重视不够,其教学过程依旧是简单的基本套路:时代背景、作者介绍、段落划分、段意概括、归纳中心、写作特色、 课堂上很少有声情并茂、抑扬顿挫的琅琅读书声; 二是虽然一些教师知道诵读的重要性,但缺乏朗读的基本功,不懂得如何指导与训练学生进行正确的诵读,这就使得不少学生的诵读缺少必要的技巧,直接影响了诵读的效果与质量。三是有些老师虽然想推行诵读教学法,但基于目前的中职学生不爱学习的情况,诵读教学法难以实行。 以上三种状况,对职校学生语言能力的提升和职校语文教学效果的提高都是一种障碍,而这种状况对本来语文基础就很差的中职学生来说是非常不利的, 所以我们在此强调并呼吁职业学校语文课要加强诵读教学的应用与改革。

诵读法要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顺利实施,教师应该注意由于中职语文教材文言文所选篇目相对于初中课文而言要长得多,加之学生对文化基础课的轻视,以及中职生本身的特点,真正要在文言文教学中坚持以诵读为主,让琅琅的读书声重返课堂,并非易事。这就要求我们教师首先要坚定信念,知难而进。同时在诵读教学中也应该注意做好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要抓好“养成教育”

1.抓诵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积极性

心理学研究结果表明,在生活实践中,有意识记的效果比无意识记的效果要好得多。对于诵读的主体---中职学生来说,他们记忆的突出特点之一便是有意识记占主导地位。因此,在诵读教学中,让学生明确自己的诵读目标是非常必要的。培根在《论习惯》一文中指出:“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叶圣陶论述得更为精辟:“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习惯。”在文言文诵读教学中,我们同样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诵读习惯:说普通话的习惯,使用工具书的习惯,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诵读涵泳、勤于思考的习惯,博览群书、积累记忆的习惯,质疑问难、珍惜时间的习惯等等。这里特别提到用心专一习惯的培养。很多学生在诵读过程中注意力极易分散,严重影响了诵读效果。这就要求教师指导学生诵读时,除了做到正确、深入地分析和理解文章思想内容,还要在学生诵读习惯的养成上下大功夫,要求学生做到眼、口、心、耳四到。

朱熹在《训学斋规》中讲道:“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眼口岂不到乎?”说的就是专心致志。在学生读书的过程中不乏存在“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和“望天书”的现象,读书浮光掠影,囫囵吞枣。在教学中,我们要注意要求学生改掉这些不好的习惯,要求他们读书时既要动口动脑,集中注意力于一字一逗,一词一句都要认真对待,字字句句都见于书,入于目,发于心,出于口,精思深解,又要熟读成诵,做到胸中有书,手中有笔,手脑并用,边记边写,以求深解。而神到,就是要准确地表达感情。恰如其分的感情,来自对内容深刻的理解和分析,只有准确地把握了文章的内容,诵读时的“神”才能在声音、语气中自然地流露出来。

2.围绕教材开拓新形式,培养学生朗读养成能力

课堂教学中,我们经常发现许多学生阅读能力很低,例如读破句子、错别字多、声调不准、缺乏感情等。这就要求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紧扣教材朗读练习,科学有序地提高学生朗读能力。作为教师,只有深钻教材,熟悉其编排规律,才能对学生进行科学有序地引导。要严把听说训练关,培养朗读好习惯。朗读与说话可以互相补充、相辅相成。说话是朗诵的基础和源泉,朗读是经过加工的、艺术化、典型化的说话。另外,还要勇于开拓新形式,激发学生朗读兴趣。

二、教给学生一些记忆方法和诵读技巧

在教学中,教给学生一些关于记忆的规律性知识与方法。记忆的生理基础是大脑皮层对应记的事物形成了相应的暂时的神经联系。记忆有识记、保持、回忆和再认等几个基本环节,其记忆的强弱有敏捷性、持久性、准确性、备用性(即诸藏性)四个指标。这就是说,对该记的东西能记得住,长久保持,并在需要的时候,能迅速敏捷地拿出来备用。要形成惊人的记忆力,就应该按记忆规律办事。

其一,同遗忘作斗争。要想在大脑皮层建立起与应记事物的神经联系,并且尽可能建立得牢固些,要刻下深深的印痕,就要反复阅读,及时记忆。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通过心理研究证明,遗忘的规律是先快后慢。识记的最初时间遗忘很快,后来逐渐放慢,到了一定时间,几乎不再遗忘了。及时复习可以阻止遗忘,把短时记忆变为长时记忆。

其二,合理安排记忆时间,抓好初始性与现时性的记忆。心理研究表明:在记忆过程中,存在着识记材料互相影响、互相干扰的现象。先阅读材料(初始性)对记忆的阅读材料起干扰作用,称为“前摄抑制”;后阅读的材料(现时性)对先记忆的阅读材料起干扰作用,称为“倒摄抑制”。所以,诵读课文较易记住“开头和结尾”。

因此,划分多个段落,形成多个“开头和结尾”,化整为零,便容易记住了。依此规律,早晚是记忆的黄金时间,早晨记忆不受“前摄抑制”的干扰,晚上睡觉前不受“后摄抑制”的干扰。其三,讲究记忆方法。记忆时,要想方设法使表象清楚,毫不含糊,更不能模棱两可。歌德有句名言:“你所不理解的东西是你无法占有的。”没有理解记忆材料中的知识而强行记忆是机械记忆。研究表明:理解记忆是机械记忆的20倍。古人云:“多则惑,少则得。”记忆的信息少而精则易记住。可采用编提纲、摘要点、分类别、列表格等方式简化信息量,减少记忆的负担量。用简明的纲要信号帮助记忆,如同护辘能帮助打井水减轻体力劳动一样,减轻学生的脑力劳动。凡是特点突出的材料都会给人们留下难忘的印象。由于记忆从表象开始,表象的特点就是记忆的关键。于是,要尽量寻找记忆材料与众不同的特点,造成较强的刺激,使记忆清楚深刻。

此外,为使记忆对象特征突出,可通过物象记忆事物,还有感情记忆、联想记忆、系统记忆、争论记忆、趣味记忆等,也是记忆特化的常用方法。只要我们刻意记住某种材料,总是可以想方设法记住的。另外,根据中职学生记忆发展的特点,鼓励学生尝试朗读与回忆相结合的记忆方法,介绍一些记忆策略,如规律记忆策略、系统记忆策略、提纲记忆策略、列表记忆策略等,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选择使用,提高记忆的质量与速度。这里要强调的一点是,记诵虽然讲究技巧,但技巧往往又是有个性的。因此,教师要提倡学生在诵读过程中不断总结自己的经验教训,从中发现巧妙的记诵方法。

三、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们诵读的热情

兴趣是学习任何学科的敲门砖。提高兴趣的窍门在哪里呢?要变“苦读”为“乐读”。长期以来,我们总是在学生中片面提倡“刻苦读书”(这一“读书”的概念,当然比诵读要宽,但诵读也是包含在里面的),一味强调“刻苦、刻苦、再刻苦”。因而在学生心理上造成一种苦不堪言的压抑感。学生视读书(也包括诵读)为畏途,这是十分有害的。读书,固然要付出时间和精力,但绝不能把它宣传为苦事。读书是乐事,应当把它当作一种享受,变成一种乐趣,一种需要。这就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要使诵读成为一种乐趣,就得找到一种有效的形式,创造一个使他们兴味盎然的竞赛的环境,这是激发他们积极学习的有效手段。在竞赛过程中,学生的自尊感及自我求成的需要强烈,学习兴趣和克服困难的毅力大增,学习效率也就得到极大提高。

教学时,除掉通常的范读、跟读、齐读、轮读、默读、重音朗读等诵读方式外,还可交替使用下面的一些方法,来激发学生的诵读热情:1、定时背诵。在规定的时间内背诵课文,看谁用的时间最短。2、限遍背诵。限定遍数背诵课文,看谁用的遍数更少。3、小组抢背。一个单元教学完后,分别提出某篇或某段,让各小组组长组织全组同学抢背。看哪个小组抢得快,背得多,背得好。4、背诵接力。新学文章,用接力方式背诵(前一人出现差错,后面的同学立即续上),看哪一组用的人数最少。5、默写比赛。组织全班默写,学生互改,小组总评分,看哪一小组得分最高。6、代表竞争。各组自推代表,参加读、背、默写比赛等等,以代表成绩记入小组成绩。7、小组评优。每次竞赛都记下各组(包括各组个人)成绩,一阶段后总评,看哪一个小组成绩最优。这样一些宽松、和谐、趣味的竞赛活动,都能使学生处于兴奋、精神集中而又兴味盎然的状态,阅读一开始就有了确定目标,不仅仅激发了学习的情趣,而且培养了学生积极进取以及爱护、珍惜集体荣誉的感情。同时,它又强化了学生的瞬时、短时记忆,而完成了向长时记忆的过渡。

综上,诵读是一种传统而又有效的教学方法,新的教育理念赋予了它新的更多的内涵。希望这种古老而又常新的方法能给我们的中职语文教学带来新的感悟和体验,从而切实提高中职学生的整体素质。

参考文献

[1]吴岳岚.找回书声琅琅的课堂――关于中职语文诵读教学现状的调查分析[J].考试周刊,2009,(6)

初中语文诵读教学研究范文第15篇

一、高中文言文的“教”

毋庸讳言,在教学实践中,许多教师对“课程标准”的学习研究,总是不以为然的。“对‘教什么’‘学什么’这一核心问题认识模糊、理解偏颇或把握不当”的,大有人在。所以,高中文言文的“教”,就是指教师要学习研究“课程标准”中关于文言文教学的有关要求,只要明确了“教什么”,才能有效实施“怎么教”。

1.高中文言文“教什么”

“教什么”,是由“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师必须认识清楚、理解透彻、把握恰当。所以,“课程标准”才是教师实施高中文言文“教”的根本依据。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就高中文言文的“教什么”作了明确规定:“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和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据此,教师必须明确高中文言文的教学内容,即“教什么”:一是“读懂”,就是教学生读懂文章内容。这就要求教师恰当选择“浅易”的文言文。虽然,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可以自主选择教学内容。但是,受学校体制机制、高考压力、统一教材版本、教师素质等等因素的制约,教师或学生可供自主选择教学内容的空间不大,只是在选修教材上,教师还是有一些自主选择文言文教学内容的权利。只有符合“浅易”的标准,学生才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二是“梳理”,就是梳理文言常识。具体而言,就是要梳理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以及它们的意义和用法。在初中文言文“不考不教”的基础上,高中的梳理虽然显得枯燥乏味,但是,词类、句子成分等语法知识却成为初高中衔接的一项重要教学内容。三是“诵读”,虽然学生在初中文言文学习中,有一定的诵读基础,但是,高中的诵读要求也必然比初中的高得多。不但要求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而且要求学生在诵读过程要理解感悟、积淀语感以及展开联想、想象等等。

此外,《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还就选修课程文言文“教什么”提出了具体要求,即能够“借助工具书和有关资料,读懂不太艰深的古代诗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古代诗文名篇”。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如果没有悉心研究“课程标准”,就不懂得高中文言文应该“教什么”,那么,就只能依照给定的教材照本宣科,难免会落入“教教材”的俗套,课堂低效甚至无效是显而易见的,“怎么教”也就无从谈起。

2.高中文言文“怎么教”

教师明确了“教什么”,“怎么教”才具备了必要的前提。“怎么教”,往往因教师和学生的不同而不同,这正是因材施教原则的必然要求。于是,根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的规定,高中文言文教学除了继续重视学生诵读的培养,“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培养学生诵读的习惯”外,教师在“怎么教”上主要应该在以下两方面下足功夫:

(1)整合教学内容。众所周知,高中课程内容多,教学课时少,在三年内要完成“课程标准”规定的各模块内容(含选修模块)的教学,着实不易。况且,在教学实践中,许多教师并没有真正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实施选修课的教学,只能跟着高考的指挥棒,亦步亦趋罢了。鉴于此种状况,教学实践中,高中语文教师应该依据学生实际及教学时间安排,有效地选择、取舍文言文教学内容,就显得非常必要了。如“课程标准”推荐的文言文诵读篇目,教师必须高度重视并认真对待,一般情况下都编入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至必修五模块,可作为重点阅读的篇目。此外,高中文言文教学还要求选修一定数量的古代诗文名篇及“古代诗词格律基础知识,了解相关的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丰富传统文化积累”。这就需要对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人教版)、《先秦诸子选读》(人教版)的有关内容进行必要的整合。教师据此实施教学,将使学生“提高对古诗文语言的感受力”、“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现作品意蕴,不断获得新的体验”等等。至于“课外读物”的《论语》《孟子》,可根据需要选择性地抽取部分篇章作为课堂教学的内容。

(2)传授学习方法。“怎么教”,归根结底就是传授学习方法。面对教学内容多,教学时间少,学习压力大的高中学生,教师除了采取诵读、整体感知等常规教学外,应该教会学生必要的学习方法,甚至一些有效的应试方法。常见的有:比较,就是要学会辨别异同,如一词多义、词类活用、虚词的用法等;推断,就是根据已知的字、词、句的意义和用法,推出一些疑难的字、词、句的意义和用法,如词类活用、句子翻译等;质疑,就是敢于表达自己的疑惑,如对一些不太确定的字、词、句、篇,要敢于与同学、教师探讨;评价,就是对所学内容进行评论、发表看法等;总结,就是要善于总结规律,如介宾短语后置、宾语前置等等。

当然,“课程标准”规定了“教什么”的具体要求,都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的加以有效落实。因此,教师既要研究“课程标准”,又要研究学生,还要善于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合理处理教材,选择恰当的方法。即“教师要创造性地用教材,要融入自己的科学精神和智慧,对教材知识进行教学重组和整合,选取更好的内容对教材深加工,设计丰富多彩的课,充分有效地将教材的知识激活,形成有教师教学个性的教材知识,既要有能力把问题简明地阐释清楚,同时也要有能力引导学生去探索,去自主学习。”具体而言,教师要以培养中学生诵读古诗文为主,进行语感熏陶,但不是完成背书任务或应付考试的死记硬背,而是有表情地吟诵,既要语调上读出抑扬顿挫,也要读出文字中所蕴含的情感与哲理,不但知道作者在说什么,而且懂得作者在想什么。其次,在学生诵读的同时,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联想与想象,既增加学生的学习乐趣,又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让高中文言文教学的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

二、高中文言文的“学”

教师的“教”,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学”;“教”,是教师的主导活动,是前提;“学”,是学生的主体行为,是关键。因此,教师在明确“教什么”、“怎么教”之后,就得有效指导学生“学什么”、“怎么学”。

1.高中文言文“学什么”

“学什么”,往往离不开“考什么”,虽然教师的教学不是为了考试,但教师的教学也不能无视考试。“考什么”,由依据“课程标准”制定的“考试说明”或“考试大纲”规定的,因此,教师也必须正确认识、准确理解并把握“考试说明”或“考试大纲”,才能有效指导学生“学什么”。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福建省语文考试说明》就高考“考什么”说明得更具体:“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浅易’一般是指文本的内容不深奥,语言不艰深,其中的名物、典故比较常见,阅读难度不大。‘浅易’是一个相对概念,高考提供的文本是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大体能够掌握的。”接着,“考试说明”具体规定考查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等内容。该规定不仅明确了高中学生高考“考什么”,而且明确指出了高中学生的文言文应该“学什么”。

纵观近几年来的高考试卷,文言文的考试内容无非是:名句默写、文言实词、内容理解、文言翻译、诗歌鉴赏,福建等个别省份还考了文化经典,但文言断句福建省至今未出现过(个别省份有出现)。高中教师研究“考试说明”,就是研究“教什么”,然后在教学实践中游刃有余地驾驭教学内容,更好地把握文言文教学中“文”与“言”的关系,不至于出现“该教的没教,不该教的乱教”的情况,从而有效地指导学生的“学”。当然,教师应当具备考试意识,绝不是为考试而考试,而是为了更好地“教”、为了学生更好地“学”,否则,“教”与“学”都将走向极端,以至影响文言文的教学质量。

2.高中文言文“怎么学”

教师“怎么教”,往往决定了学生“怎么学”。高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虽然明确了文言文“考什么”,也知道了应该“学什么”,但“怎么学”还需教师的精心点拨。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学生既要“记诵积累”语言文字,又要运用所记诵积累的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于是,“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便成为学生学习文言文的主要方式。具体而言,“记诵积累”的古诗文,学生就可以进行自主学习。通过自主学习后,如利用晨读、课堂上的朗读、课后诵读等,学生才能够有所积累、有所理解、有所感悟、有所升华;对于古诗文大意的理解,学生可以自主学习,也可以合作学习,但必须遵循“自主—合作—自主”的原则,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互相合作,或凭借注释、工具书,进行师生间、生生间的质疑、探讨,取得共识;至于“文言常识”“词法、句法”“作者的情感、态度”“翻译”等内容,就可以通过合作学习的基础上,进行有益的探究学习,得到熏陶感染,潜移默化,以期获得内化、升华。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应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可见,高一年学生文言文的学习,应当以必修课为主,重在夯实基础,不但只是“记诵积累”,而且注重“语言积累以及语感和思维的发展”,“增强语文应用能力”,“培养审美能力、探究能力”。高二学生则应在高一学习的基础上,对于文言文内容有一定的记诵、积累,并且有能够借助注释或者工具书进行学习的能力,那么,教师就应该充分发挥选修课的优势,重在指导学生鉴赏古代诗歌和散文。在教学实践中,为了避免文言文教学的枯燥无味,教师应当指导学生自主诵读古诗文、自主积累实词、自主梳理文言语法;合作鉴赏古诗词、合作品味古诗文的语言、合作感受古诗文的思想和艺术魅力;探究古诗文作品的内容价值、探究古诗文作品的积极意义及历史局限性等等。高三则应在高一、高二学习的基础上,紧扣高考的“考试说明”或“考试大纲”要求,教师应指导学生运用梳理、总结等方法进行复习,注重知识视野的扩展、辨析能力的提升,并提高应试水平。教师切忌用满堂灌、填鸭式的方法,将有关的文言文知识等一味地灌输给学生,让学生被动接受现成的东西,从而导致课堂效率低下。

至于《论语》《孟子》的选读,虽然要求在课外选读,但是学生学习还是有一定难度,那么,教师完全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专题探究,甚至可以“研讨会、报告会、讲座、调查考察”等形式,以充分激发高中学生的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