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节约能源的概念范文

节约能源的概念范文

节约能源的概念

节约能源的概念范文第1篇

关键词:节约型社会;法律功能;法律保障机制;软法渊源 

【正文】

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世界各国面临的重大社会经济课题。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提出,不仅是针对资源的节约使用,更是对现存经济发展模式、社会发展理念的反思与超越。一方面,随着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我国对资源的消耗总量大增,相应地,资源安全问题、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进一步突显。另一方面,资源浪费过于严重,资源利用率和经济效益过低,严重制约着当代中国经济的发展。鉴于此,构建节约型社会(是对“资源节约型社会”的简称,下同)是国家在正确认识中国国情的基础上顺应时展潮流的科学决策。是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内在要求,是加快转变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迫切需要,是构建和谐社会、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表现。

一、资源节约型社会内涵之辨析

(一)资源节约型社会内涵观点综述

关于如何理解节约型社会的概念与内涵,目前学界还没有统一的认识。

陈东琪(2004)首次提出节约型社会的概念,他认为所谓节约型社会是指在生产、交换和消费等领域,通过采取多种综合性措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最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收益。[1]叶蔚等(2004)首次提出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概念,他们认为资源节约型社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包括资源节约的观念、主体、制度、体制、机制、体系等,是指在生产、流通、消费等领域,通过采取法律、经济和行政等综合性措施,提高资源利用率,以最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实现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2]曾智泽(2004)认为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内涵,应该是指在生产、流通、消费等领域,通过综合采取经济、法律、行政和技术等措施,促使人们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消费方式和对自然界的态度,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以一定的资源消耗取得最大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确保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3]白雪秋(2004)在关于如何理解节约型社会的具体内涵时,提出从以下四个方面认识:首先,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是“经济”及经济学理论的题中应有之义。其次,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意味着在社会大生产的各领域各环节环环节约,社会主体个个有责。再次,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有赖于配套互补、协调一致的综合性措施的有效实施。最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目的在于,能够有效利用资源,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4]李艳芳(2006)认为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国家通过采取经济、技术、法律等措施,促使政府、一切社会组织(企业)和公民个人尽可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避免在生产、建设、流通、消费等领域出现资源能源的浪费,从而形成以最少的资源能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保持资源供给与需求相对平衡的社会状态。[5]陈德敏(2008)指出,节约型社会是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人类在物质生产和生活活动中保护自然环境、合理开发利用自然环境,循环再利用废弃物资源,以最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效益的、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形态。[6]建设节约型社会的目的在于追求更少的资源消耗、最大限度地保护生态环境、尽可能实现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

节约能源的概念范文第2篇

1.1实现低碳的途径

一是低碳经济。主张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其基础是新能源、节能环保、更换能源的新工艺(如新能源汽车)。二是低碳生活。减少日常生活中的碳排放,如省电、节油、种树、回收可重复利用或可循环利用的生活资料等。三是发展碳汇。碳汇即从大气中清除CO2的过程、活动和机制。由于森林具有碳汇功能,通过植树造林和森林保护等吸收固定CO2的成本比工业减排低,所以碳汇林的重要作用正在日益凸显[1]。

1.2低碳理念在园林中的引入

在园林中能实现低碳经济和发展碳汇2个目标。将低碳经济和发展碳汇放入园林设计、施工、管理的各个环节即是将低碳理念引入园林中。

1.3低碳园林的概念

目前,对于低碳园林的概念还不甚清晰,只有一个低碳景观的概念供人参考。低碳景观(Low Carbon Landscape)是指在景观材料与设备制造、施工建造和景观使用的整个生命周期内,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提高能效,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低碳景观已逐渐成为国际景观界的主流趋势[2]。

2节约型园林的概念

2.1节约型园林的概念

节约型园林自2005年提出以来,目前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概念,一般指以最少的用地、用水和财政拨款,选择对周围生态环境干扰最少的绿化模式,为城市居民提供最高效的生态保障系统[3]。节约型园林,就是按照资源的合理与循环利用,在规划、设计、施工、养护等各个环节,最大限度地节约各种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减少能源消耗。

2.2节约型园林的营造

节约型园林的营造离不开节能、节财、节地、节水。节能,就是要大力发展节能型的施工方式和少设计能源消耗型设施。尽量在园林设施上做到可持续发展,尽量少设计大型广场、音乐喷泉等能源消耗大的设施。节财,就是要用最少的钱产生更多的绿量,要充分利用当地的乡土树种和草种,防止高价设计、买绿和建绿。节水,一方面要增加可利用的水源总量,另一方面要减少水资源的消耗,发展节水、抗旱型绿地。提倡使用集水技术(地面透气、透水性铺装)和节水技术(微喷、滴灌等),注重雨水的循环、中水的利用,提倡使用再生水灌溉。节地,就是在保护城市原有生态绿地的前提下,以最少的改良或不改良获得良好的生态效益,使园林绿化效益最大化[4-5]。

3低碳园林与节约型园林的关系

3.1低碳园林与节约型园林的区别

笔者认为,低碳园林应该包括在节约型园林之中。因为节约型园林中涵盖了节能的概念,而低碳的核心部分就是对于能源的生产及使用。并且现阶段的技术和方法在低碳的概念下生产出的产品和形成的各种理念有时跟节财的理念相背离。

例如,一株大树的移植或许在运输和移植的过程中产生了比树苗栽植更大的财力消耗,但是从长远的角度来说,一株成年大树在未来长时间产生的碳汇效果绝对大于树苗。低碳的实现需要前期准备相当长一段时间,这样在前期其实就无法满足节财的要求,但是以长远的眼光来看,低碳是一项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事情。

3.2低碳园林与节约型园林的联系

低碳园林与节约型园林有3个共同之处:一是要求在园林绿地的规划、设计、施工、养护及运营等环节中,最大限度地节约自然资源与各种能源,提高资源与能源的利用率;二是借助城市园林绿地完善城市生态系统,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在维持碳氧平衡、蓄水保土、调节温湿度、滞尘减污、防风减噪等方面的作用;三是最大限度地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达到可持续发展[6-8]。

4基于低碳理念的节约型园林营造方法

4.1设计

设计结合地形,尽量少修改或不修改。尽量借助所在地原有的特色景观,最少地改变当地面貌。少设计或不设计模纹花坛、草坪等需要大量人工修剪的种植模式。多结合新能源的利用,将太阳能、风能等新兴的能源类型运用于设计中。外遮阳节能设施也是值得大力提倡的低碳景观元素。外遮阳的节能效果远远好于内遮阳,而且完全可以设计得精彩美观,既是对建筑节能传统有效措施的继承发扬,又可成为建筑物外立面的重要华丽装饰[9-10]。

4.2植物

在植物上尽量选择碳汇能力强的树种,如常绿树强于 落叶树,阔叶树强于针叶树。坚持适地适树,多采用乡土树种。选择耐干旱、耐瘠薄、可以粗放管理的树种。在植物种类上尽量配置多层次的稳定群落,使单位叶面积达到最大。

4.3材料

低碳型园林材料的设计原则:推广使用地方材料,节约和保护自然资源,循环使用人造材料,开发使用环保材料,巧妙利用废弃材料。

选择新型节能材料,在灯具、建筑材料的选择上做到节能。多使用当地材料,做到低排放、低人工。城市的灯环境,体现着现代化城市的繁华程度和艺术风貌。传统的灯光艺术是一种“静态艺术”。在科技发展的互动下,由于电脑灯具和计算机程序控制的出现,灯光艺术已发展成具有自我表现能力的艺术形式——动态艺术。与此同时,节能灯具也在蓬勃发展。奥运水立方节能灯光艺术、大运河杭州段灯光艺术等灯环境艺术设计中,均可以看到景观元素与低碳元素的完美结合;各种造型的太阳能利用与风能利用相结合的小区路灯,不仅实现了节能减碳,也为人居环境大增了艺术光彩[11-13]。

4.4管理

管理上尽量减少人工输出,减少修剪,减少人力、财力、物力的消耗。近年来,我国住宅区的景观环境建设得到了较大提升,同时也存在过于重视视觉观感而忽略了其实用性和功能性的不良倾向。低碳节能时代,不仅要求将二者很好地结合起来,而且要深入挖掘节能减排低碳型的景观元素。将低碳渗透入景观中需要全社会的支持和认可,积极筹划运营开发低碳项目。

5 参考文献

[1] 积极打造低碳人居环境[EB/OL].[2011-11-25].HTTP://WWW.COPYC .CN/COMPARE?PURL=HTTP:///GXJL XH/SHOWJKXX.ASP?NEWSID=117043.

[2] 什么是低碳景观[EB/OL].[2011-11-25].HTTP://LOWCARBONL /%E4%BB%80%E4%B9%88%E6%98%AF%E4%BD%8E%E7%A2%B3%E6%99%AF%E8%A7%82/.

[3] 郭汉全.节约型园林绿地规划设计研究[D].泰安:山东农业大学,2008.

[4] 贾春,任全进,于金平.谈我国节约型园林绿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J].现代农业科技,2009(24):218-219.

[5] 刘南方,刘伍生.低碳经济环境对构建节约型园林绿化的思考[J].才智,2010(8):57-58.

[6] 闫煜涛,白丹.论节约型园林建设中园林材料的设计手法[J].华中建筑,2009,27(6):185-188.

[7] 李清宇,黄耀志,周颖,等.低碳城市建设背景下的苏南小城镇公共绿地与生态经济一体化设计——以常州市嘉泽镇镇区滨水公共绿地为例[J].生态经济,2010(2):191-195.

[8] 王润,刘家明,田大江.基于低碳理念的旅游规划设计研究——以福建省平潭岛为例[J].旅游论坛 2010(2):168-172.

[9] 王恩,包志毅,章银柯,等.杭州园林与低碳生活方式研究[J].杭州科技,2010(2):50-52.

[10] 杨德昭.新社区与新城市:住宅小区的消逝与新社区的崛起[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6:11-23.

[11] 杨文廷.提高干旱地区造林成活率的主要措施[J].畜牧与饲料科学,2008,30(5):53.

节约能源的概念范文第3篇

【关键字】绿色建筑概念设计;概念设计的原则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绿色建筑的概念设计

1、建筑环境分析与设计

绿色建筑环境分析与设计包括室内外环境分析与设计,其中室内的声环境、光环境以及空气品质等为室内环境分析、设计的主要内容,绿化设计、公共设施集约化设计等为室外环境分析、设计的主要内容。

(1)绿色建筑室内环境分析与概念设计。良好的室内环境对于居住者的身心愉悦、健康有很大的帮助,有利于提高生活质量和工作、学习效率。绿色建筑室内环境概念设计在满足室内环境质量基本要求的前提下,以降低建筑能耗为出发点,充分运用可再生资源,减少碳排放,降低建筑设施增多对环境及生态系统造成的压力与破坏。通过利用现场资源来改善室内环境质量,将建筑内部的使用功能区划分归类,如将具有同样使用功能的区域设计安排在指定的空间内,有利于室内自然通风及空调系统的设计和节能,而室内空气的对流畅通又降低了用户对空调等设备的依赖;利用自然资源还可以完成室内的防潮、除湿、换气等事项,同时也增加了室内人员的舒适感和愉悦感。

(2)绿色建筑室外环境分析与概念设计。从宏观方面而言,绿色建筑室外环境分析和设计以保护环境、节约土地、充分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为重要的出发点,实现建筑工程的科技性、经济性、地域性以及可持续发展。在此笔者将重点对室外环境中的绿化设计进行一些分析。这种绿化设计通常包括屋顶绿化、墙面绿化、阳台及窗台绿化等。对于城市建筑来说,屋顶的绿化设计就是对特定范围内居住环境的生态平衡及生活意境的创造。据研究,城市建筑物植被每增加10%,就能在夏季最炎热的视觉中将白天的温度降低2~3度,这既美化了人居环境,又能使夏季降温、冬季保暖,同时还吸附了浮尘颗粒,降低了大气污染。

(3)建筑材料的选择。根据有效场地选择来减少材料的需求量,并就地选材或在允许的地方使用旧材料,这样省却了高昂的环境代价费用,减少了能耗和浪费。在使用新材料时要首先选择最低消耗、而且具有再生性、可持续生产并能回收的材料。例如在木材资源丰富的地区,考虑增加可再生、可回收的木材材料的使用率;就地选取本地区的青石资源,用于建筑物的基础和修桥、补路等,不仅美化了建筑环境,而且营造了地方特色,还节约了资源。

2、绿色建筑节能概念设计

依照当地气候条件,认真研究节能减排及能源利用技术,尽可能地减少能源耗费,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3、可再生资源的利用

绿色建筑可再生资源利用的概念设计可从多个方面进行评价。绿色室内设计所使用的原材料大多保持着原材料的质朴本色,因此能够就地取材,即选用当地常见的材料或是可回收的材料,对塑料、玻璃和工业废弃物等进行再生的利用。

4、绿色建筑智能概念设计

绿色建筑智能化概念设计可利用温度、湿度以及风力等自然条件设计出具有自动调节功能的智能壳体的开闭和空调量,以保障室内智能化生产和脑力劳动者的劳动效率。通过完善的智能化概念设计以促进绿色建筑高标准、低能耗、高效能、低污染的可持续发展。

5、绿色建筑节水概念设计

中国属干旱缺水严重的国家,节约用水是现今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措施,应加强用水管理,调整用水结构,改进用水方式,科学、合理、有计划、有重点的用水,提高水的利用率,避免水资源的浪费。绿色建筑供水、排水、卫浴用水、建筑物周围景观用水、绿化用水等都是排水设计的一个重点。绿色建筑内部需要大力提倡并推广节水型器具的设计与应用,在进水设计上要充分利用市政管网的余压,设计建设建筑区域中园林绿地节水灌溉设施;开发再生水、雨水等非传统性水用于绿地的灌溉等利用途径;设置合理、完善的室内给水系统,并按照室内水用途分别设置水表,加强水资源的节约利用;同时科学设计冷热水以及开水供应系统,或者是采用分质供水。

6、绿色建筑地下空间的利用与节能设计

建筑体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可以使城市从单一的地上空间趋于向地上地下综合空间的开发利用,可以缓解城市尤其是城市中心区土地资源紧张、交通拥堵、停车困难等实际问题;同时,由于地下厚实的土层受地面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小,使得地下空间具有冬暖、夏凉的优势,因此,可设计成一种节约制冷与采暖耗能的最经济有效的建筑形式,从而提高绿色建筑的节能效果。

二、绿色建筑概念设计的原则

绿色建筑不仅关注建筑自身的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因地制宜充分利用自然资源条件以体现建筑的“绿色”化,同时还要以人为本,创建一个舒适健康、安全便利的居住场所,满足居住人群对建筑功能的需求。绿色建筑概念设计原则围绕着人与自然和谐统一这个关键,并将其贯穿于建筑选址、规划设计、功能设定以及建筑材料和技术选用、设备安装乃至建筑工程完工后的营运、维护等进程之中,充分把握概念设计与建筑环境之间的关系,重视人、自然与建筑物三者之间的互动。

1、整体及环境优先

在设计中,绿色建筑作为一个开放的体系与周边环境形成了一个有机的系统,因此,力求所谓的最佳环境效益,就主要体现在对社会、自然环境及生态环境的关心与尊重。如对当地文脉的保持、历史人文景观的保护等,加强对建筑所在地的地形地貌以及技术、材料的重视及利用,搞好建筑环境的绿化,降低环境的污染和破坏,运用独特的美学原则以充分展示建筑体的时代精神。

2、简省高效

绿色建筑概念设计就是要体现对能源节省的原则。要充分利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通过运用电子和信息技术等诸多手段实现建筑的智能化,并加强建筑与社会发展互动关系的预见性研究,使近期规划与长远目标相结合,为建筑物后期扩展和建造留下充分的余地。

3、健康舒适

在保证适用性的基础上,增强建筑的自然通风、透光等,提高住户的舒适度又能减少能耗,保证住户工作及生活、学习环境的绿色、健康。

三、结束语

中国地域辽阔,地区气候环境差异较大,因此要根据不同地区的自然特点加强绿色建筑的普及与推广。通过深入的理论分析和研究探讨力求达到绿色建筑概念设计节能、环保的目的,同时加强政府对建筑节能设计管理的职能,建立良好的设计环境和政策支撑,提高绿色建筑设计的综合能力,充分利用建设区域的地形、地貌、气候条件,并将其科学合理地运用于绿色建筑概念设计之中。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53078-2006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S].

[2] 陈宇峰.绿色建筑的概念设计[J].福建建设科技,2008(3):3-4.

节约能源的概念范文第4篇

关键词:节约型

服务业

节约型服务业

资源节约 节约型社会。

我国正处于一个十分重要的发展阶段,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对资源的需求进一步增加,这既是一个黄金发展时期,又是一个资源环境矛盾突出、瓶颈约束加剧的时期,如果不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改变大量消耗资源的状况,就可能丧失发展机遇,导致经济徘徊。因此,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已成为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选择。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决策层都高度重视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并将之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全国掀起了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热潮。加快发展服务业,是实现经济社会现代化的大趋势,是改善人民生活的必然要求,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主要方向,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标志。同时还应当看到,我国服务业发展总体落后,与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还不相适应,特别是有些服务行业,存在着资源消耗过大、节约意识淡泊、生产效率低下、恶化生态环境等问题,这与我国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格格不入的。因此,在我国发展节约型服务业势在必行,节约型服务业概念、实质及相关问题的探讨已成为热点和焦点问题。

一、节约型服务业的研究现状。

(一)国外节约型服务业的研究K.Hockerts(1999)提出生态型服务的概念,认为生态型服务包括产品服务、使用服务和结果服务;D.Rondinelli和M.Berry(2000)认为需要强化相应的管理措施来促进交通物流业的良性发展;SanjayK.Nepa(l2000)指出,要通过科学研究、技术投入、关系建设来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Vinod Sasidharan等(2002)指出,在发达国家的旅游业中,利用生态标识提高环境标准来保护自然资源已成为一种共识;Evan Mills(2003)研究发现,采用能源效率标识和能源循环技术,可以提高保险与风险管理行业的利润;Charles A.Goldman等(2005)认为节能服务公司所开展的服务能大幅降低能源消耗;PaoloBertoldi等(2006)通过调查发现,欧盟及其成员国节能服务行业的发展差异的主要原因在于各国政策支持的力度不同;T.Markis和J.A.Paravantis(2007)对希腊一些比较典型的小型服务企业进行调查后发现,那些能源消耗比较大的企业,主要在于没有采取能源保护措施。

(二)国内节约型服务业的研究邱小华(2005)从社区(大厦)施工设计、节约人力资源、高度重视社区(大厦)内能源节约问题三个角度探讨了如何建设节约型物业管理服务;李伍荣和文启湘(2006)认为生态型服务消费是资源节约型消费模式的重要内容;杨旭东(2006)认为转变服务方式是搞好商业银行“节流”的重要途径之一;王晓羽和谢朝武(2007)从循环经济思想的内涵入手,阐述节约型餐饮的经营管理理念,并剖析传统经营方式的浪费现象,提出了从政府及行业、餐饮企业和消费者等角度提出节约型餐饮的构建途径;2007年4月在中国烹协主办的“节约型社会与餐饮业发展论坛”上,提出了要求构建节约型餐饮的新思路;于淼(2007)指出发展节约型餐饮产业,一是要提高全行业的节约意识,二是餐饮业要合理利用资源,三是要引导客人节约、节能;杨华(2007)对如何建设节约型物流企业进行了探讨;祁雪瑞(2007)提出了发展节能服务业的原则与制度;叶楠、施卫东(2008)总结国外节约型交通发展的经验,提出了我国节约型交通建设的措施;董鸿安(2008)提出了生态型饭店的概念,并对建设生态型饭店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二、节约型服务业研究和发展的意义。

(一)节约型服务业研究的理论意义我国经济已经步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然而与经济高速发展相伴而生的是“资源荒”日渐严重,土地、电力、煤炭等多种生产要素紧缺,从而影响了经济增长。经济遭遇“资源荒”的关键原因在于其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如果不改变以前“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难循环、低效率”的粗放型模式,经济增长将会遭遇更大的危机。现阶段,我国经济结构正处于加快向现代工业社会的重化工业阶段转换,必然增加对资源的需求,特别是增加对土地、矿产等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资源供应紧张必将成为我国在经济增长和结构转换过程中的一个制约瓶颈,因此,我国必须发展节约型产业,特别是节约型服务业,以便在解决经济发展中的资源瓶颈的同时实现经济的良性发展。目前,建设节约型社会已经成为理论界与实业界探讨的热点话题,但重点对节约型服务业相关问题研究不多。事实上,在探讨节约型服务业时,对节约型服务业的概念、内涵、要求、实质和原则,如何寻找节约型服务业的发展路径,尚未形成明确的看法。值得一提的是,发展节约型服务业并不是单纯为了解决资源瓶颈,它应该是今后我国产业结构特别是服务业结构发展的目标,也就是无论今后资源紧缺与否都应该发展节约型服务业,建立节约型的经济系统带动整体经济健康发展。节约型服务业的提出可能被广泛认同,其与我国工业化发展进入中期阶段密切相系,同时节约型服务业的提出和提法与循环经济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和生态经济学理论密切相关。其中,循环经济是人类社会进入工业化中后期以来,在面临经济发展与资源能源短缺、环境污染的矛盾日益加剧的情况下产生的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发展模式。它通过改变传统的“资源———产品———废弃物”资源利用模式为“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模式,在生产、流通、消费各个环节贯彻“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和废弃物排放最小化,使经济发展呈现出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的特征,并实现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对环境的友好。循环经济的产生和发展为节约型服务业创造了一条有效的实现途径。1987年由挪威前首相布伦特兰夫人在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中正式提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可持续发展概念的正式提出,标志着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产生。可持续发展从字面上看主要有两层含义:发展和可持续。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发展,强调以自然环境资源为基础,通过资源高效利用使社会、经济发展保持在资源环境承载力以内,在与环境相协调的前提下实现较大的发展,而不是以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为代价取得经济福利的增长。生态经济学则是一门从最广泛的领域阐述经济系统和生态系统之间关系的学科,重点在于探讨人类社会的经济行为与其所引起的资源和环境嬗变之间的关系,是一门由生态学和经济学相互渗透、有机结合形成的具有边缘性质的学科。生态经济学所关心的问题是当前世界面临的一系列最紧迫的问题,如可持续性、酸雨、全球变暖、物种灭绝和财富的分配等。目前还没有单一的学科能涵盖上述所有问题。生态经济学的研究鼓励经济学和生态学学科之间的交叉研究,倡导从新的视点分析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之间的关系。因此,定义节约型服务业的概念,研究节约型服务业的实质,从理论上讲,一方面可以进一步完善循环经济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和生态经济理论的研究,同时增加研究节约型经济和节约型服务业的内容;另一方面将有利于发展和补充国内节约型服务业运行机制方面的理论,以便广泛推广和推行发展节约型服务业。

(二)发展节约型服务业的现实意义发展节约型服务业,对于发展我国节约型社会和节约型经济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1)发展节约型服务业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资源和环境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坚实保障,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资源和环境的支撑。我国资源相对不足,人均占有量低,粗放型的增长方式造成资源过量消耗,环境严重污染,生态严重破坏。资源的供应紧张成为我国在经济增长和结构转换过程中的一个制约瓶颈。由此使得我国必须发展节约型服务业,以此解决经济发展中产生的资源瓶颈制约,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生态和环境得以保护,中国经济社会平稳较快持续发展。(2)发展节约型服务业将有利于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和国际竞争力。我国资源消耗高、利用率低,严重影响了企业和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发展节约型服务业,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注重资源循环利用,既能保护生态和环境,又能降低生产成本,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其产业的国际竞争力。(3)发展节约型服务业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重要保障。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必须有资源和环境作保障。我国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影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三、节约型服务业相关概念界定。

(一)服务业与服务业(1)服务。西方关于服务的定义,在西方经济学文献中“,服务”概念的使用大约有三种含义:第一,如果某个人或企业提供某种帮助或使用价值而使其接收者的福利改善,则这个人或企业就是在提供服务;第二,服务具有交换价值的无形交易品,其使用价值可以是瞬时的(娱乐)、重复使用的(信息)和可变的(专业化服务咨询);第三,服务是个人或企业有目的活动的结果,可以取得报酬,也可以不取得报酬。其中代表性定义是由经济学家希尔给出的,服务是指状态的变化,这种状态的变化可以发生在某个人身上,也可以发生在属于某个经济主体的物身上;这种状态的变化是另一个经济主体的劳动结果,所谓状态变化是强调服务的结果。

这是从便于对服务经济计量的角度所作的定义,因此有较强的适用性。国内关于服务的定义,国内对服务这一概念的争论以20世纪90年代初李江帆教授《第三产业经济学》(1990)的出版为标志告一段落。在《第三产业经济学》一书中,首次全面系统的提出并论证了服务产品的概念“,所谓服务产品,就是指非实物形态的劳动成果”。但“非实物形态”这一特性不能完全反映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首先,实物与“非实物”的界线并不明确,并且这种界线也随科技的发展而在不断变化;其次,“非实物的劳动成果”并不都是服务,如“无形资产”、各种信息产品等;再次“,非实物产品”的概念在运用于知识型产品(传统一般称精神产品)时容易引起混淆。从实质上看,这种定义还是局限在古典经济学中服务与商品有形或无形的分析窠臼中。黄少军在其《服务业与经济增长》一文中,结合国外“服务”范畴、服务的特性,从使用权的让渡及动态过程使用价值的获得角度对服务进行了定义“:服务是一个经济主体受让另一个经济主体的经济要素的使用权并对其使用所获得的运动形态的使用价值”。这里经济要素的概念是指一切具有经济价值的客观对象,包括劳动(劳动力)、资本、知识等一切具有使用价值的客观物质财富。综上所述,服务的概念因不同的研究需要而各异,至今没有完全统一的定义。但作为服务,首先应该是提供非实物形态的劳动成果,其次是使服务对象从中受益的一种有偿或无偿的活动,即不以实物形式而以提供活劳动的形式满足他人某种特殊需要的一种活动。或者说,服务是指以提供活劳动的形式满足他人一定需要并索取报酬的特殊的劳动产品。

(2)服务业。服务业概念在理论界尚有争议,一般认为服务业即指生产和销售服务商品的生产部门和企业的集合。在国民经济核算的实际工作中,一般将服务业视同第三产业,统计数据常与第三产业通用,即服务业十分接近第三产业,但又不完全等同于第三产业。国际上,不同的专家甚至同一专家在不同的场合对第三产业和服务业覆盖行业范围的界定也存在着不同的差异。费雪将“第三产业”定义为提供“服务”的各类经济活动。它仅指与物质产品生产完全无关的产业部门,只是服务业中的一类,因此交通、商业等都不属于其“第三产业”范畴之内。1935年,费希尔在其所著的《安全与进步的冲突》一书中,最先提出了“第三产业”概念,并用于国民经济产业结构的划分,从而形成三次产业的分类法。1957年,克拉克丰富了费希尔第三产业概念的内涵,主张直接用“服务性产业”替代费希尔的第三产业的概念,并在其出版的《经济进步的条件》第三版中,把国民经济结构明确地分为三大部门,即第一大部门,以农业为主,包括畜牧业等;第二大部门包括制造业、采矿业等;第三大部门是服务业,包括建筑业、运输业、通讯业、商业、金融业、专业性服务和个人生活服务、政府行政和律师事务服务、军队等。此后,特别是战后,又有一批经济学家如美国经济学家富克斯在其《服务经济学》、日本经济学家饭盛信男在其《第三产业》等都丰富了当代第三产业理论体系。服务业与其它产业部门的基本区别是,服务业生产的是服务产品,服务产品具有非实物性、不可储存性和生产与消费同时性等特征。服务业和第三产业在日常应用上是有区别的。一般地,通过国民经济具体产业部门如农业、工业、建筑业等来描述国民经济产业部门时就采用“服务业”;通过国民经济产业发展层次如第一次产业(简称第一产业,下同)、第二产业等描述国民经济产业部门时就采用“第三产业”。需要说明的是,服务业有服务产业和服务事业之分。以增值为目的提供服务产品的生产部门和企业集合叫服务产业;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提供服务产品的政府行为集合叫服务事业。

(二)节约与节约型(1)节约。首先,古代对于节约的理解。我国古典文献有不少关于节约的论述。其中,《周易》中提出了“节以制度,不伤财,不害民”;《道德经》中提出了“治人事天,莫如啬。夫唯啬,是谓早服”。《墨子》中提出了“俭节则昌,淫佚则亡”的说法,认为能否做到勤俭,是关系到生存败亡的大事,不可轻忽。不过古人对节约的理解也有不同之处,墨子主张节用,各个阶级实行较低水平的消费。荀子主张各级按照礼法规定节省度用,节约国家和政府的开支,开支与收入对称。这些思想是我国古代哲学家为人类经济行为提供的极为重要的原则。从西方世界来看,古希腊思想家色诺芬(Xenophon)《经济论》一书的问世,表明西方出现了经济学。色诺芬最早使用“经济”(Economics)一词,并将经济定义为“改善家庭的艺术”,即奴隶主如何使用奴隶生产,并如何节约家庭支出等活动,这是奴隶主经济的主要内容。此外,古罗马思想家贾图(MarcusPoreiusCato)在《论农业》中认为:给干轻活的奴隶的粮食要比给干重活的少;冬天给的粮食要比夏天少;奴隶应该做的事是干活和睡觉,雨天应该干室内的活,这样他们就不会去偷窃;葡萄的渣应该酿酒给奴隶喝,而不应该丢弃;每年给奴隶换一次新衣服,旧衣服应该制成褥子;年老体弱的奴隶应该尽决卖掉。贾图的观点从服务于奴隶主的角度提出的,但其中却包含着一定的节约思想。可见人类古代的节约思想和理论主要服务于统治阶级的需要,是从生活消费的角度提出来的。这种认识在范围上具有狭隘的特征,认识还比较肤浅,没有涉及生产领域。其次,近代对于节约的理解。到了近现代,人们对节约的理解由单纯的生活消费领域扩展到了生产领域和流通领域。节约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成功的资本,要将其始终贯穿在决策、工作、生活的各个环节和细节中。现代辞书对节约的解释为:节俭;节省。有的认为节省是指使可能被耗费掉的不被耗费掉或少耗费掉,如节省时间,节省劳动力,节省开支;而节约被解释为较大范围内的节省。1993年7月出版的《最新英汉词典》对节约作了比较全面的解释,认为节约包括节俭、节流、节省、节制、节支、节衣缩食等内容。节约的反义词是浪费、挥霍。节约的客体、对象是人力、财力、物力和时间。节约的主体是使用人力、财力、物力和时间的团体和个人。近年来比较引人注意的循环经济也体现了人们对节约的理解在不断加深,过去的经济发展是单线的,循环经济则改变了过去的状况。循环经济意味着在经济活动中对有限的资源进行循环利用,高效率地或无浪费地使用资源。

可见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节约的认识不断深化。节约不仅是消费领域的问题,而且也是生产、流通等领域的问题。同时,节约关乎个人品德修养、国家长治久安和经济神会的永续发展。但迄今为止,人们对节约的理解还不够全面、不够完善,带有历史的烙印。因此,需要进行新的探索。但一切节约归根到底都是资源的节约。具体来说就是对资源的使用必须做到:节省使用、有计划使用、适时使用、适质使用、适量使用、适物使用、充分使用、反复使用、综合使用、替代使用、爱惜使用、循环使用、长期使用、有偿使用和依法使用。(2)节约型“。型”按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一是模型;二是类型。节约型的“型”指的是类型。因此节约型是指蕴含资源节约的各种类型。如从整个社会的角度,可以划分为资源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如从整个产业体系的角度,可以划分为节约型工业、节约型农业、节约型服务业;如单纯从服务业的角度,又可以划分为节约型交通运输业、节约型餐饮业、节约型旅游业、节约型仓储业、节约型金融业等。中国经济自改革开放以来,已经逐步摆脱了计划经济时期重工业超前发展的传统增长模式,尤其是“九五”期间通过大规模结构调整,出现了经济增长的同时能耗和污染排放总量下降的趋势。但进入“十五”后,我国经济增长模式重新转向低质量、低效益、低就业、高能耗和高排放的增长模式,其直接结果是能源资源消耗大幅度上升,主要污染排放量显著增长。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上明确提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思想,并首次把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确定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的一项战略任务。事实上,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所指的“环境”与“资源”具有相同的属性,可以当作同一问题来处理。因为,有的经济学家将环境作为一种特定的存量资源纳入资源经济学,有的将资源作为环境的一种特定功能纳入环境经济学,有的将两者并列称之为资源环境经济学。从这个意义上理解,环境友好也就是减少对环境资源的损害,属于资源节约的范围;或者说资源属于环境的一部分,资源节约也就是减少环境损害,属于环境友好范围。因此,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本质上说的是同一方面,只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各有侧重。资源节约的重要途径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因此,节约型是指在遵循循环经济基本规律的基础上,在生产方面强调资源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在生活方面和消费方面强调合理消费,反对盲目消费、过度消费和奢侈消费的各种类型的总称。

(三)节约型服务业服务业虽然与其他产业有着密切的联系,但也有着相当独立的经济空间,形成相对独立的经济生态圈。在这个经济生态圈中,有着独有的经济内循环。众所周知,服务业的每一种功能都需要一定的载体,这种载体就是服务的产业。服务产业的性质决定了经济内循环的效能,即在投入和产出链中资源的耗费程度的大小,或资源节约程度的高低。这个资源的耗费,不仅指服务中的直接耗费,还包括因服务所造成的污染的治理所引起的间接耗费。节约型服务业,一般就是指资源节约型服务产业,发展节约型服务产业,其目的在于追求更少资源消耗、更低环境污染、更大经济和社会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因此,所谓节约型服务业是指以建立节约型经济系统为目标,以节约资源为要旨,在实现最小成本最大收益的可持续发展的同时能带动其他产业的同步健康发展,最终建立一个自成一体的良性循环产业链的产业。

四、节约型服务业的实质和特征。

(一)节约型服务业的实质内容按照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循环利用,以及可持续发展和生态规律的要求提供各种服务而形成的产业。节约型服务业的实质内容具体包括以下方面:节约型服务业要求最大限度地节约自然资源与各种能源,提高资源与能源的利用率;节约型服务业要求以最合理的投入、最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高效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节约型服务业要求最大限度地发挥服务产品的生态效益与环境效益;节约型服务业要求满足人们合理的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节约型服务业要求自身成为良性循环产业链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在发展的同时,能够带动其他节约型产业如节约型工业和节约型农业等的同步发展。

(二)节约型服务业的特征节约型服务业即资源节约型服务产业。节约型服务业符合自然生态系统的基本规律,具有节约性、生态性、知识性和带动性等特征。(1)节约性。节约型服务业的核心就是节约资源。这里的“节约”具有双重含义。其一,是相对浪费而言的节约;其二,是要求在经济运行中对资源需求实行减量化“。节约”的这两重含义是内在统一的,必须统筹兼顾,不能片面理解。从社会体系的角度讲,建立节约型产业是节约型经济的基础,而要建立节约型服务业,主要从生产节约和消费节约两个方面来突破。首先是生产节约,生产节约主要指生产资料(包括物质资源和劳动力资源)的节约,生产节约最根本的不是数量上盲目减少,而是要提高使用效率,即用尽量少的资源创造最大的经济效益。其次是消费节约,消费节约的核心内容是要避免无端的浪费,而不是数量和质量的减少和降低,具体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避免不必要的消费,如白天用电灯,一天不关电脑等;另一方面是避免未经使用便使“有用物”成为“废物”,如食品的腐烂等。(2)生态性。节约型服务业的基本理论之一是生态经济学,因此,节约型服务业的实质也是一个生态经济系统,具有生态性与经济性的双重特征。这里所指的所谓生态经济系统也就是指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共同形成的复合系统,这是节约型服务业构成的根本要素。生态与经济的协调发展是现代节约型服务业发展的重要标志。但节约型服务业的发展势必带来生态环境恶化,从而导致生产力下降、投资环境恶化等后果。因此,若要实现节约型服务业的可持续发展,势必需要为节约型服务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生态环境,保持外部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同时在发展节约型服务业的同时,发展节约型工业和节约型农业等,以实现我国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3)知识性。知识经济是一种继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以后的新的社会经济形态,就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用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OECD)的最新说法,知识经济就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应用之上的新型经济,并具有四大特征:其一,科学和技术研究开发日益成为知识经济的重要基础;其二,信息与通讯技术在知识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处于中心地位;其三,服务业在知识经济中扮演了主要角色;其四,人力的素质和技能成为知识经济实现的先决条件。节约型服务业的发展需要信息技术、人才以及创新的相互融合。而知识经济最突出的现象是信息技术广泛应用,知识经济发展的根本是人才,创新是知识经济的灵魂。因此,节约型服务业是一种以知识经济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产业,具有知识性的特征。(4)带动性。节约型服务业有较高的产业关联度,其增长对其他产业和整个国民经济具有较大的带动效应。以新兴的会展业为例,会展业通过关联效应和扩散效应,带动贸易、旅游、金融保险、交通、娱乐、宾馆、餐饮、邮政、电讯、广告等的全面发展。据专家测算,会展业对相关产业的拉动作用为1:9,比旅游业的产业带动效应1:4.3(世界旅游组织)高出1倍以上。会展业对整个经济发展具有前连效应和后续效应,所创造的利润通常在25%左右。此外,举办大型会展活动还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据测算,每增加1000平方米的展览面积,可以创造近百个就业机会,如1985年日本筑波世界博览会创造了45万个就业机会,1993年韩国举办的大田世界博览会创造了20万人以上的就业机会,2000年德国汉诺威举办的世界博览会提供了10万个就业机会。

五、结论。

节约型服务业,一方面本身要尽量做到对自然资源的节约,尽可能实现自然资源循环利用和再生产;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节约型服务业对消费行为的引导作用,用节约资源的消费理念引导消费方式的变革,在全社会形成崇尚节俭、合理消费、适度消费的理念和文明、节约的消费行为。此外,节约型服务业要为发展其他节约型产业提供优质服务。节约型服务业的发展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需要全社会的努力,更需要对节约型服务业发展的基础理论、节约型服务业发展的政策和措施、节约型服务业发展的模式和实现途径等进行探讨。

本文系武汉市科技计划项目“武汉城市圈节约型服务业发展对策研究”(项目编号:200940833375-02)的阶段性成果参考文献

[1]周海春:《武汉市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9年版。

[2]李训贵:《环境与可持续发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3]黄少军:《服务业与经济增长》,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4]黄铁苗:《论节约、消费和浪费》,《学术研究》2009年第8期。

节约能源的概念范文第5篇

关键词:节约型 服务业 节约型服务业 资源节约 节约型社会

我国正处于一个十分重要的发展阶段,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对资源的需求进一步增加,这既是一个黄金发展时期,又是一个资源环境矛盾突出、瓶颈约束加剧的时期,如果不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改变大量消耗资源的状况,就可能丧失发展机遇,导致经济徘徊。因此,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已成为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选择。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决策层都高度重视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并将之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全国掀起了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热潮。加快发展服务业,是实现经济社会现代化的大趋势,是改善人民生活的必然要求,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主要方向,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标志。同时还应当看到,我国服务业发展总体落后,与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还不相适应,特别是有些服务行业,存在着资源消耗过大、节约意识淡泊、生产效率低下、恶化生态环境等问题,这与我国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格格不入的。因此,在我国发展节约型服务业势在必行,节约型服务业概念、实质及相关问题的探讨已成为热点和焦点问题。

一、节约型服务业的研究现状

(一)国外节约型服务业的研究 K.Hockerts(1999)提出生态型服务的概念,认为生态型服务包括产品服务、使用服务和结果服务; D.Rondinelli和M.Berry(2000)认为需要强化相应的管理措施来促进交通物流业的良性发展;Sanjay K.Nepal(2000)指出,要通过科学研究、技术投入、关系建设来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Vinod Sasidharan等(2002)指出,在发达国家的旅游业中,利用生态标识提高环境标准来保护自然资源已成为一种共识; Evan Mills(2003)研究发现,采用能源效率标识和能源循环技术,可以提高保险与风险管理行业的利润; Charles A.Goldman等(2005)认为节能服务公司所开展的服务能大幅降低能源消耗; Paolo Bertoldi等(2006)通过调查发现,欧盟及其成员国节能服务行业的发展差异的主要原因在于各国政策支持的力度不同;T.Markis和J.A.Paravantis(2007)对希腊一些比较典型的小型服务企业进行调查后发现,那些能源消耗比较大的企业,主要在于没有采取能源保护措施。

(二) 国内节约型服务业的研究邱小华(2005)从社区(大厦)施工设计、节约人力资源、高度重视社区(大厦)内能源节约问题三个角度探讨了如何建设节约型物业管理服务;李伍荣和文启湘(2006)认为生态型服务消费是资源节约型消费模式的重要内容;杨旭东(2006)认为转变服务方式是搞好商业银行“节流”的重要途径之一;王晓羽和谢朝武(2007)从循环经济思想的内涵入手,阐述节约型餐饮的经营管理理念,并剖析传统经营方式的浪费现象,提出了从政府及行业、餐饮企业和消费者等角度提出节约型餐饮的构建途径;2007年4月在中国烹协主办的“节约型社会与餐饮业发展论坛”上,提出了要求构建节约型餐饮的新思路;于淼(2007)指出发展节约型餐饮产业,一是要提高全行业的节约意识,二是餐饮业要合理利用资源,三是要引导客人节约、节能;杨华(2007)对如何建设节约型物流企业进行了探讨;祁雪瑞(2007)提出了发展节能服务业的原则与制度;叶楠、施卫东(2008)总结国外节约型交通发展的经验,提出了我国节约型交通建设的措施;董鸿安(2008)提出了生态型饭店的概念,并对建设生态型饭店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二、节约型服务业研究和发展的意义

(一)节约型服务业研究的理论意义 我国经济已经步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然而与经济高速发展相伴而生的是“资源荒”日渐严重,土地、电力、煤炭等多种生产要素紧缺,从而影响了经济增长。经济遭遇“资源荒”的关键原因在于其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如果不改变以前“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难循环、低效率”的粗放型模式,经济增长将会遭遇更大的危机。现阶段,我国经济结构正处于加快向现代工业社会的重化工业阶段转换,必然增加对资源的需求,特别是增加对土地、矿产等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资源供应紧张必将成为我国在经济增长和结构转换过程中的一个制约瓶颈,因此,我国必须发展节约型产业,特别是节约型服务业,以便在解决经济发展中的资源瓶颈的同时实现经济的良性发展。目前,建设节约型社会已经成为理论界与实业界探讨的热点话题,但重点对节约型服务业相关问题研究不多。事实上,在探讨节约型服务业时,对节约型服务业的概念、内涵、要求、实质和原则,如何寻找节约型服务业的发展路径,尚未形成明确的看法。值得一提的是,发展节约型服务业并不是单纯为了解决资源瓶颈,它应该是今后我国产业结构特别是服务业结构发展的目标,也就是无论今后资源紧缺与否都应该发展节约型服务业,建立节约型的经济系统带动整体经济健康发展。节约型服务业的提出可能被广泛认同,其与我国工业化发展进入中期阶段密切相系,同时节约型服务业的提出和提法与循环经济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和生态经济学理论密切相关。其中,循环经济是人类社会进入工业化中后期以来,在面临经济发展与资源能源短缺、环境污染的矛盾日益加剧的情况下产生的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发展模式。它通过改变传统的“资源――产品――废弃物”资源利用模式为“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模式,在生产、流通、消费各个环节贯彻“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和废弃物排放最小化,使经济发展呈现出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的特征,并实现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对环境的友好。循环经济的产生和发展为节约型服务业创造了一条有效的实现途径。1987年由挪威前首相布伦特兰夫人在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中正式提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可持续发展概念的正式提出,标志着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产生。可持续发展从字面上看主要有两层含义:发展和可持续。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发展,强调以自然环境资源为基础,通过资源高效利用使社会、经济发展保持在资源环境承载力以内,在与环境相协调的前提下实现较大的发展,而不是以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为代价取得经济福利的增长。生态经济学则是一门从最广泛的领域阐述经济系统和生态系统之间关系的学科,重点在于探讨人类社会的经济行为与其所引起的资源和环境嬗变之间的关系,是一门由生态学和经济学相互渗透、有机结合形成的具有边缘性质的学科。生态经济学所关心的问题是当前世界面临的一系列最紧迫的问题,如可持续性、酸雨、全球变暖、物种灭绝和财富的分配等。目前还没有单一的学科能涵盖上述所有问题。生态经济学的研究鼓励经济学和生态学学科之间的交叉研究,倡导从新的视点分析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之间的关系。因此,定义节约型服务业的概念,研究节约型服务业的实质,从理论上讲,一方面可以进一步完善循环经济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和生态经济理论的研究,同时增加研究节约型经济和节约型服务业的内容;另一方面将有利于发展和补充国内节约型服务业运行机制方面的理论,以便广泛推广和推行发展节约型服务业。

(二)发展节约型服务业的现实意义发展节约型服务业,对于发展我国节约型社会和节约型经济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1)发展节约型服务业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资源和环境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坚实保障,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资源和环境的支撑。我国资源相对不足,人均占有量低,粗放型的增长方式造成资源过量消耗,环境严重污染,生态严重破坏。资源的供应紧张成为我国在经济增长和结构转换过程中的一个制约瓶颈。由此使得我国必须发展节约型服务业,以此解决经济发展中产生的资源瓶颈制约,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生态和环境得以保护,中国经济社会平稳较快持续发展。(2)发展节约型服务业将有利于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和国际竞争力。我国资源消耗高、利用率低,严重影响了企业和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发展节约型服务业,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注重资源循环利用,既能保护生态和环境,又能降低生产成本,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其产业的国际竞争力。(3)发展节约型服务业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重要保障。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必须有资源和环境作保障。我国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影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三、节约型服务业相关概念界定

(一)服务业与服务业 (1)服务。西方关于服务的定义,在西方经济学文献中,“服务”概念的使用大约有三种含义:第一,如果某个人或企业提供某种帮助或使用价值而使其接收者的福利改善,则这个人或企业就是在提供服务;第二,服务具有交换价值的无形交易品,其使用价值可以是瞬时的(娱乐)、重复使用的(信息)和可变的(专业化服务咨询);第三,服务是个人或企业有目的活动的结果,可以取得报酬,也可以不取得报酬。其中代表性定义是由经济学家希尔给出的,服务是指状态的变化,这种状态的变化可以发生在某个人身上,也可以发生在属于某个经济主体的物身上;这种状态的变化是另一个经济主体的劳动结果,所谓状态变化是强调服务的结果。这是从便于对服务经济计量的角度所作的定义,因此有较强的适用性。国内关于服务的定义,国内对服务这一概念的争论以20世纪90年代初李江帆教授《第三产业经济学》(1990)的出版为标志告一段落。在《第三产业经济学》一书中,首次全面系统的提出并论证了服务产品的概念,“所谓服务产品,就是指非实物形态的劳动成果”。但“非实物形态”这一特性不能完全反映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首先,实物与“非实物”的界线并不明确,并且这种界线也随科技的发展而在不断变化;其次,“非实物的劳动成果”并不都是服务,如“无形资产”、各种信息产品等;再次,“非实物产品”的概念在运用于知识型产品(传统一般称精神产品)时容易引起混淆。从实质上看,这种定义还是局限在古典经济学中服务与商品有形或无形的分析窠臼中。黄少军在其《服务业与经济增长》一文中,结合国外 “服务”范畴、服务的特性,从使用权的让渡及动态过程使用价值的获得角度对服务进行了定义:“服务是一个经济主体受让另一个经济主体的经济要素的使用权并对其使用所获得的运动形态的使用价值”。这里经济要素的概念是指一切具有经济价值的客观对象,包括劳动(劳动力)、资本、知识等一切具有使用价值的客观物质财富。综上所述,服务的概念因不同的研究需要而各异,至今没有完全统一的定义。但作为服务,首先应该是提供非实物形态的劳动成果,其次是使服务对象从中受益的一种有偿或无偿的活动,即不以实物形式而以提供活劳动的形式满足他人某种特殊需要的一种活动。或者说,服务是指以提供活劳动的形式满足他人一定需要并索取报酬的特殊的劳动产品。(2)服务业。服务业概念在理论界尚有争议,一般认为服务业即指生产和销售服务商品的生产部门和企业的集合。在国民经济核算的实际工作中,一般将服务业视同第三产业,统计数据常与第三产业通用,即服务业十分接近第三产业,但又不完全等同于第三产业。国际上,不同的专家甚至同一专家在不同的场合对第三产业和服务业覆盖行业范围的界定也存在着不同的差异。费雪将“第三产业”定义为提供“服务”的各类经济活动。它仅指与物质产品生产完全无关的产业部门,只是服务业中的一类,因此交通、商业等都不属于其“第三产业”范畴之内。1935年,费希尔在其所著的《安全与进步的冲突》一书中,最先提出了“第三产业”概念,并用于国民经济产业结构的划分,从而形成三次产业的分类法。1957年,克拉克丰富了费希尔第三产业概念的内涵,主张直接用“服务性产业”替代费希尔的第三产业的概念,并在其出版的《经济进步的条件》第三版中,把国民经济结构明确地分为三大部门,即第一大部门,以农业为主,包括畜牧业等;第二大部门包括制造业、采矿业等;第三大部门是服务业,包括建筑业、运输业、通讯业、商业、金融业、专业和个人生活服务、政府行政和律师事务服务、军队等。此后,特别是战后,又有一批经济学家如美国经济学家富克斯在其《服务经济学》、日本经济学家饭盛信男在其《第三产业》等都丰富了当代第三产业理论体系。服务业与其它产业部门的基本区别是,服务业生产的是服务产品,服务产品具有非实物性、不可储存性和生产与消费同时性等特征。服务业和第三产业在日常应用上是有区别的。一般地,通过国民经济具体产业部门如农业、工业、建筑业等来描述国民经济产业部门时就采用“服务业”;通过国民经济产业发展层次如第一次产业(简称第一产业,下同)、第二产业等描述国民经济产业部门时就采用“第三产业”。需要说明的是,服务业有服务产业和服务事业之分。以增值为目的提供服务产品的生产部门和企业集合叫服务产业;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提供服务产品的政府行为集合叫服务事业。

(二)节约与节约型 (1)节约。首先,古代对于节约的理解。我国古典文献有不少关于节约的论述。其中,《周易》中提出了“节以制度,不伤财,不害民”;《道德经》中提出了“治人事天,莫如啬。夫唯啬,是谓早服”。《墨子》中提出了“俭节则昌,淫佚则亡”的说法,认为能否做到勤俭,是关系到生存败亡的大事,不可轻忽。不过古人对节约的理解也有不同之处,墨子主张节用,各个阶级实行较低水平的消费。荀子主张各级按照礼法规定节省度用,节约国家和政府的开支,开支与收入对称。这些思想是我国古代哲学家为人类经济行为提供的极为重要的原则。从西方世界来看,古希腊思想家色诺芬(Xenophon)《经济论》一书的问世,表明西方出现了经济学。色诺芬最早使用“经济”(Economics)一词,并将经济定义为“改善家庭的艺术”,即奴隶主如何使用奴隶生产,并如何节约家庭支出等活动,这是奴隶主经济的主要内容。此外,古罗马思想家贾图(Marcus Poreius Cato)在《论农业》中认为:给干轻活的奴隶的粮食要比给干重活的少;冬天给的粮食要比夏天少;奴隶应该做的事是干活和睡觉,雨天应该干室内的活,这样他们就不会去偷窃;葡萄的渣应该酿酒给奴隶喝,而不应该丢弃;每年给奴隶换一次新衣服,旧衣服应该制成褥子;年老体弱的奴隶应该尽决卖掉。贾图的观点从服务于奴隶主的角度提出的,但其中却包含着一定的节约思想。可见人类古代的节约思想和理论主要服务于统治阶级的需要,是从生活消费的角度提出来的。这种认识在范围上具有狭隘的特征,认识还比较肤浅,没有涉及生产领域。其次,近代对于节约的理解。到了近现代,人们对节约的理解由单纯的生活消费领域扩展到了生产领域和流通领域。节约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成功的资本,要将其始终贯穿在决策、工作、生活的各个环节和细节中。现代辞书对节约的解释为:节俭;节省。有的认为节省是指使可能被耗费掉的不被耗费掉或少耗费掉,如节省时间,节省劳动力,节省开支;而节约被解释为较大范围内的节省。1993年7月出版的《最新英汉词典》对节约作了比较全面的解释,认为节约包括节俭、节流、节省、节制、节支、节衣缩食等内容。节约的反义词是浪费、挥霍。节约的客体、对象是人力、财力、物力和时间。节约的主体是使用人力、财力、物力和时间的团体和个人。近年来比较引人注意的循环经济也体现了人们对节约的理解在不断加深,过去的经济发展是单线的,循环经济则改变了过去的状况。循环经济意味着在经济活动中对有限的资源进行循环利用,高效率地或无浪费地使用资源。可见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节约的认识不断深化。节约不仅是消费领域的问题,而且也是生产、流通等领域的问题。同时,节约关乎个人品德修养、国家长治久安和经济神会的永续发展。但迄今为止,人们对节约的理解还不够全面、不够完善,带有历史的烙印。因此,需要进行新的探索。但一切节约归根到底都是资源的节约。具体来说就是对资源的使用必须做到:节省使用、有计划使用、适时使用、适质使用、适量使用、适物使用、充分使用、反复使用、综合使用、替代使用、爱惜使用、循环使用、长期使用、有偿使用和依法使用。(2)节约型。“型”按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一是模型;二是类型。节约型的“型”指的是类型。因此节约型是指蕴含资源节约的各种类型。如从整个社会的角度,可以划分为资源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如从整个产业体系的角度,可以划分为节约型工业、节约型农业、节约型服务业;如单纯从服务业的角度,又可以划分为节约型交通运输业、节约型餐饮业、节约型旅游业、节约型仓储业、节约型金融业等。中国经济自改革开放以来,已经逐步摆脱了计划经济时期重工业超前发展的传统增长模式,尤其是“九五”期间通过大规模结构调整,出现了经济增长的同时能耗和污染排放总量下降的趋势。但进入“十五”后,我国经济增长模式重新转向低质量、低效益、低就业、高能耗和高排放的增长模式,其直接结果是能源资源消耗大幅度上升,主要污染排放量显著增长。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上明确提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思想,并首次把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确定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的一项战略任务。事实上,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所指的“环境”与“资源”具有相同的属性,可以当作同一问题来处理。因为,有的经济学家将环境作为一种特定的存量资源纳入资源经济学,有的将资源作为环境的一种特定功能纳入环境经济学,有的将两者并列称之为资源环境经济学。从这个意义上理解,环境友好也就是减少对环境资源的损害,属于资源节约的范围;或者说资源属于环境的一部分,资源节约也就是减少环境损害,属于环境友好范围。因此,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本质上说的是同一方面,只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各有侧重。资源节约的重要途径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因此,节约型是指在遵循循环经济基本规律的基础上,在生产方面强调资源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在生活方面和消费方面强调合理消费,反对盲目消费、过度消费和奢侈消费的各种类型的总称。

(三)节约型服务业 服务业虽然与其他产业有着密切的联系,但也有着相当独立的经济空间,形成相对独立的经济生态圈。在这个经济生态圈中,有着独有的经济内循环。众所周知,服务业的每一种功能都需要一定的载体,这种载体就是服务的产业。服务产业的性质决定了经济内循环的效能,即在投入和产出链中资源的耗费程度的大小,或资源节约程度的高低。这个资源的耗费,不仅指服务中的直接耗费,还包括因服务所造成的污染的治理所引起的间接耗费。节约型服务业,一般就是指资源节约型服务产业,发展节约型服务产业,其目的在于追求更少资源消耗、更低环境污染、更大经济和社会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因此,所谓节约型服务业是指以建立节约型经济系统为目标,以节约资源为要旨,在实现最小成本最大收益的可持续发展的同时能带动其他产业的同步健康发展,最终建立一个自成一体的良性循环产业链的产业。

四、 节约型服务业的实质和特征

(一)节约型服务业的实质内容 按照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循环利用,以及可持续发展和生态规律的要求提供各种服务而形成的产业。节约型服务业的实质内容具体包括以下方面:节约型服务业要求最大限度地节约自然资源与各种能源,提高资源与能源的利用率;节约型服务业要求以最合理的投入、最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高效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节约型服务业要求最大限度地发挥服务产品的生态效益与环境效益;节约型服务业要求满足人们合理的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节约型服务业要求自身成为良性循环产业链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在发展的同时,能够带动其他节约型产业如节约型工业和节约型农业等的同步发展。

(二)节约型服务业的特征节约型服务业即资源节约型服务产业。节约型服务业符合自然生态系统的基本规律,具有节约性、生态性、知识性和带动性等特征。(1)节约性。节约型服务业的核心就是节约资源。这里的“节约”具有双重含义。其一,是相对浪费而言的节约;其二,是要求在经济运行中对资源需求实行减量化。“节约”的这两重含义是内在统一的,必须统筹兼顾,不能片面理解。从社会体系的角度讲,建立节约型产业是节约型经济的基础,而要建立节约型服务业,主要从生产节约和消费节约两个方面来突破。首先是生产节约,生产节约主要指生产资料(包括物质资源和劳动力资源)的节约,生产节约最根本的不是数量上盲目减少,而是要提高使用效率,即用尽量少的资源创造最大的经济效益。其次是消费节约,消费节约的核心内容是要避免无端的浪费,而不是数量和质量的减少和降低,具体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避免不必要的消费,如白天用电灯,一天不关电脑等;另一方面是避免未经使用便使“有用物”成为“废物”,如食品的腐烂等。(2)生态性。节约型服务业的基本理论之一是生态经济学,因此,节约型服务业的实质也是一个生态经济系统,具有生态性与经济性的双重特征。这里所指的所谓生态经济系统也就是指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共同形成的复合系统,这是节约型服务业构成的根本要素。生态与经济的协调发展是现代节约型服务业发展的重要标志。但节约型服务业的发展势必带来生态环境恶化,从而导致生产力下降、投资环境恶化等后果。因此,若要实现节约型服务业的可持续发展,势必需要为节约型服务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生态环境,保持外部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同时在发展节约型服务业的同时,发展节约型工业和节约型农业等,以实现我国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3)知识性。知识经济是一种继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以后的新的社会经济形态,就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用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OECD)的最新说法,知识经济就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应用之上的新型经济,并具有四大特征:其一,科学和技术研究开发日益成为知识经济的重要基础;其二,信息与通讯技术在知识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处于中心地位;其三,服务业在知识经济中扮演了主要角色;其四,人力的素质和技能成为知识经济实现的先决条件。节约型服务业的发展需要信息技术、人才以及创新的相互融合。而知识经济最突出的现象是信息技术广泛应用,知识经济发展的根本是人才,创新是知识经济的灵魂。因此,节约型服务业是一种以知识经济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产业,具有知识性的特征。(4)带动性。节约型服务业有较高的产业关联度,其增长对其他产业和整个国民经济具有较大的带动效应。以新兴的会展业为例,会展业通过关联效应和扩散效应,带动贸易、旅游、金融保险、交通、娱乐、宾馆、餐饮、邮政、电讯、广告等的全面发展。据专家测算,会展业对相关产业的拉动作用为1:9,比旅游业的产业带动效应1:4.3(世界旅游组织)高出1倍以上。会展业对整个经济发展具有前连效应和后续效应,所创造的利润通常在25%左右。此外,举办大型会展活动还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据测算,每增加1000平方米的展览面积,可以创造近百个就业机会,如1985年日本筑波世界博览会创造了45万个就业机会,1993年韩国举办的大田世界博览会创造了20万人以上的就业机会,2000年德国汉诺威举办的世界博览会提供了10万个就业机会。

五、结论

节约型服务业,一方面本身要尽量做到对自然资源的节约,尽可能实现自然资源循环利用和再生产;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节约型服务业对消费行为的引导作用,用节约资源的消费理念引导消费方式的变革,在全社会形成崇尚节俭、合理消费、适度消费的理念和文明、节约的消费行为。此外,节约型服务业要为发展其他节约型产业提供优质服务。节约型服务业的发展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需要全社会的努力,更需要对节约型服务业发展的基础理论、节约型服务业发展的政策和措施、节约型服务业发展的模式和实现途径等进行探讨。

*本文系武汉市科技计划项目“武汉城市圈节约型服务业发展对策研究”(项目编号:200940833375-02)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周海春:《武汉市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9年版。

[2]李训贵:《环境与可持续发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3]黄少军:《服务业与经济增长》,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4]黄铁苗:《论节约、消费和浪费》,《学术研究》2009年第8期。

节约能源的概念范文第6篇

关键词:节约型    服务业    节约型服务业    资源节约   节约型社会。

我国正处于一个十分重要的发展阶段,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对资源的需求进一步增加,这既是一个黄金发展时期,又是一个资源环境矛盾突出、瓶颈约束加剧的时期,如果不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改变大量消耗资源的状况,就可能丧失发展机遇,导致经济徘徊。因此,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已成为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选择。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决策层都高度重视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并将之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全国掀起了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热潮。加快发展服务业,是实现经济社会现代化的大趋势,是改善人民生活的必然要求,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主要方向,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标志。同时还应当看到,我国服务业发展总体落后,与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还不相适应,特别是有些服务行业,存在着资源消耗过大、节约意识淡泊、生产效率低下、恶化生态环境等问题,这与我国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格格不入的。因此,在我国发展节约型服务业势在必行,节约型服务业概念、实质及相关问题的探讨已成为热点和焦点问题。

一、节约型服务业的研究现状。

(一)国外节约型服务业的研究K.Hockerts(1999)提出生态型服务的概念,认为生态型服务包括产品服务、使用服务和结果服务;D.Rondinelli和M.Berry(2000)认为需要强化相应的管理措施来促进交通物流业的良性发展;SanjayK.Nepa(l2000)指出,要通过科学研究、技术投入、关系建设来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Vinod Sasidharan等(2002)指出,在发达国家的旅游业中,利用生态标识提高环境标准来保护自然资源已成为一种共识;Evan Mills(2003)研究发现,采用能源效率标识和能源循环技术,可以提高保险与风险管理行业的利润;Charles A.Goldman等(2005)认为节能服务公司所开展的服务能大幅降低能源消耗;PaoloBertoldi等(2006)通过调查发现,欧盟及其成员国节能服务行业的发展差异的主要原因在于各国政策支持的力度不同;T.Markis和J.A.Paravantis(2007)对希腊一些比较典型的小型服务企业进行调查后发现,那些能源消耗比较大的企业,主要在于没有采取能源保护措施。

(二)国内节约型服务业的研究邱小华(2005)从社区(大厦)施工设计、节约人力资源、高度重视社区(大厦)内能源节约问题三个角度探讨了如何建设节约型物业管理服务;李伍荣和文启湘(2006)认为生态型服务消费是资源节约型消费模式的重要内容;杨旭东(2006)认为转变服务方式是搞好商业银行“节流”的重要途径之一;王晓羽和谢朝武(2007)从循环经济思想的内涵入手,阐述节约型餐饮的经营管理理念,并剖析传统经营方式的浪费现象,提出了从政府及行业、餐饮企业和消费者等角度提出节约型餐饮的构建途径;2007年4月在中国烹协主办的“节约型社会与餐饮业发展论坛”上,提出了要求构建节约型餐饮的新思路;于淼(2007)指出发展节约型餐饮产业,一是要提高全行业的节约意识,二是餐饮业要合理利用资源,三是要引导客人节约、节能;杨华(2007)对如何建设节约型物流企业进行了探讨;祁雪瑞(2007)提出了发展节能服务业的原则与制度;叶楠、施卫东(2008)总结国外节约型交通发展的经验,提出了我国节约型交通建设的措施;董鸿安(2008)提出了生态型饭店的概念,并对建设生态型饭店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二、节约型服务业研究和发展的意义。

(一)节约型服务业研究的理论意义我国经济已经步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然而与经济高速发展相伴而生的是“资源荒”日渐严重,土地、电力、煤炭等多种生产要素紧缺,从而影响了经济增长。经济遭遇“资源荒”的关键原因在于其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如果不改变以前“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难循环、低效率”的粗放型模式,经济增长将会遭遇更大的危机。现阶段,我国经济结构正处于加快向现代工业社会的重化工业阶段转换,必然增加对资源的需求,特别是增加对土地、矿产等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资源供应紧张必将成为我国在经济增长和结构转换过程中的一个制约瓶颈,因此,我国必须发展节约型产业,特别是节约型服务业,以便在解决经济发展中的资源瓶颈的同时实现经济的良性发展。目前,建设节约型社会已经成为理论界与实业界探讨的热点话题,但重点对节约型服务业相关问题研究不多。事实上,在探讨节约型服务业时,对节约型服务业的概念、内涵、要求、实质和原则,如何寻找节约型服务业的发展路径,尚未形成明确的看法。值得一提的是,发展节约型服务业并不是单纯为了解决资源瓶颈,它应该是今后我国产业结构特别是服务业结构发展的目标,也就是无论今后资源紧缺与否都应该发展节约型服务业,建立节约型的经济系统带动整体经济健康发展。节约型服务业的提出可能被广泛认同,其与我国工业化发展进入中期阶段密切相系,同时节约型服务业的提出和提法与循环经济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和生态经济学理论密切相关。其中,循环经济是人类社会进入工业化中后期以来,在面临经济发展与资源能源短缺、环境污染的矛盾日益加剧的情况下产生的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发展模式。它通过改变传统的“资源———产品———废弃物”资源利用模式为“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模式,在生产、流通、消费各个环节贯彻“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和废弃物排放最小化,使经济发展呈现出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的特征,并实现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对环境的友好。循环经济的产生和发展为节约型服务业创造了一条有效的实现途径。1987年由挪威前首相布伦特兰夫人在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中正式提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可持续发展概念的正式提出,标志着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产生。可持续发展从字面上看主要有两层含义:发展和可持续。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发展,强调以自然环境资源为基础,通过资源高效利用使社会、经济发展保持在资源环境承载力以内,在与环境相协调的前提下实现较大的发展,而不是以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为代价取得经济福利的增长。生态经济学则是一门从最广泛的领域阐述经济系统和生态系统之间关系的学科,重点在于探讨人类社会的经济行为与其所引起的资源和环境嬗变之间的关系,是一门由生态学和经济学相互渗透、有机结合形成的具有边缘性质的学科。生态经济学所关心的问题是当前世界面临的一系列最紧迫的问题,如可持续性、酸雨、全球变暖、物种灭绝和财富的分配等。目前还没有单一的学科能涵盖上述所有问题。生态经济学的研究鼓励经济学和生态学学科之间的交叉研究,倡导从新的视点分析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之间的关系。因此,定义节约型服务业的概念,研究节约型服务业的实质,从理论上讲,一方面可以进一步完善循环经济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和生态经济理论的研究,同时增加研究节约型经济和节约型服务业的内容;另一方面将有利于发展和补充国内节约型服务业运行机制方面的理论,以便广泛推广和推行发展节约型服务业。

(二)发展节约型服务业的现实意义发展节约型服务业,对于发展我国节约型社会和节约型经济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1)发展节约型服务业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资源和环境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坚实保障,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资源和环境的支撑。我国资源相对不足,人均占有量低,粗放型的增长方式造成资源过量消耗,环境严重污染,生态严重破坏。资源的供应紧张成为我国在经济增长和结构转换过程中的一个制约瓶颈。由此使得我国必须发展节约型服务业,以此解决经济发展中产生的资源瓶颈制约,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生态和环境得以保护,中国经济社会平稳较快持续发展。(2)发展节约型服务业将有利于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和国际竞争力。我国资源消耗高、利用率低,严重影响了企业和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发展节约型服务业,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注重资源循环利用,既能保护生态和环境,又能降低生产成本,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其产业的国际竞争力。(3)发展节约型服务业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重要保障。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必须有资源和环境作保障。我国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影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三、节约型服务业相关概念界定。

(一)服务业与服务业(1)服务。西方关于服务的定义,在西方经济学文献中“,服务”概念的使用大约有三种含义:第一,如果某个人或企业提供某种帮助或使用价值而使其接收者的福利改善,则这个人或企业就是在提供服务;第二,服务具有交换价值的无形交易品,其使用价值可以是瞬时的(娱乐)、重复使用的(信息)和可变的(专业化服务咨询);第三,服务是个人或企业有目的活动的结果,可以取得报酬,也可以不取得报酬。其中代表性定义是由经济学家希尔给出的,服务是指状态的变化,这种状态的变化可以发生在某个人身上,也可以发生在属于某个经济主体的物身上;这种状态的变化是另一个经济主体的劳动结果,所谓状态变化是强调服务的结果。

这是从便于对服务经济计量的角度所作的定义,因此有较强的适用性。国内关于服务的定义,国内对服务这一概念的争论以20世纪90年代初李江帆教授《第三产业经济学》(1990)的出版为标志告一段落。在《第三产业经济学》一书中,首次全面系统的提出并论证了服务产品的概念“,所谓服务产品,就是指非实物形态的劳动成果”。但“非实物形态”这一特性不能完全反映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首先,实物与“非实物”的界线并不明确,并且这种界线也随科技的发展而在不断变化;其次,“非实物的劳动成果”并不都是服务,如“无形资产”、各种信息产品等;再次“,非实物产品”的概念在运用于知识型产品(传统一般称精神产品)时容易引起混淆。从实质上看,这种定义还是局限在古典经济学中服务与商品有形或无形的分析窠臼中。黄少军在其《服务业与经济增长》一文中,结合国外“服务”范畴、服务的特性,从使用权的让渡及动态过程使用价值的获得角度对服务进行了定义“:服务是一个经济主体受让另一个经济主体的经济要素的使用权并对其使用所获得的运动形态的使用价值”。这里经济要素的概念是指一切具有经济价值的客观对象,包括劳动(劳动力)、资本、知识等一切具有使用价值的客观物质财富。综上所述,服务的概念因不同的研究需要而各异,至今没有完全统一的定义。但作为服务,首先应该是提供非实物形态的劳动成果,其次是使服务对象从中受益的一种有偿或无偿的活动,即不以实物形式而以提供活劳动的形式满足他人某种特殊需要的一种活动。或者说,服务是指以提供活劳动的形式满足他人一定需要并索取报酬的特殊的劳动产品。

(2)服务业。服务业概念在理论界尚有争议,一般认为服务业即指生产和销售服务商品的生产部门和企业的集合。在国民经济核算的实际工作中,一般将服务业视同第三产业,统计数据常与第三产业通用,即服务业十分接近第三产业,但又不完全等同于第三产业。国际上,不同的专家甚至同一专家在不同的场合对第三产业和服务业覆盖行业范围的界定也存在着不同的差异。费雪将“第三产业”定义为提供“服务”的各类经济活动。它仅指与物质产品生产完全无关的产业部门,只是服务业中的一类,因此交通、商业等都不属于其“第三产业”范畴之内。1935年,费希尔在其所著的《安全与进步的冲突》一书中,最先提出了“第三产业”概念,并用于国民经济产业结构的划分,从而形成三次产业的分类法。1957年,克拉克丰富了费希尔第三产业概念的内涵,主张直接用“服务性产业”替代费希尔的第三产业的概念,并在其出版的《经济进步的条件》第三版中,把国民经济结构明确地分为三大部门,即第一大部门,以农业为主,包括畜牧业等;第二大部门包括制造业、采矿业等;第三大部门是服务业,包括建筑业、运输业、通讯业、商业、金融业、专业性服务和个人生活服务、政府行政和律师事务服务、军队等。此后,特别是战后,又有一批经济学家如美国经济学家富克斯在其《服务经济学》、日本经济学家饭盛信男在其《第三产业》等都丰富了当代第三产业理论体系。服务业与其它产业部门的基本区别是,服务业生产的是服务产品,服务产品具有非实物性、不可储存性和生产与消费同时性等特征。服务业和第三产业在日常应用上是有区别的。一般地,通过国民经济具体产业部门如农业、工业、建筑业等来描述国民经济产业部门时就采用“服务业”;通过国民经济产业发展层次如第一次产业(简称第一产业,下同)、第二产业等描述国民经济产业部门时就采用“第三产业”。需要说明的是,服务业有服务产业和服务事业之分。以增值为目的提供服务产品的生产部门和企业集合叫服务产业;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提供服务产品的政府行为集合叫服务事业。

(二)节约与节约型(1)节约。首先,古代对于节约的理解。我国古典文献有不少关于节约的论述。其中,《周易》中提出了“节以制度,不伤财,不害民”;《道德经》中提出了“治人事天,莫如啬。夫唯啬,是谓早服”。《墨子》中提出了“俭节则昌,淫佚则亡”的说法,认为能否做到勤俭,是关系到生存败亡的大事,不可轻忽。不过古人对节约的理解也有不同之处,墨子主张节用,各个阶级实行较低水平的消费。荀子主张各级按照礼法规定节省度用,节约国家和政府的开支,开支与收入对称。这些思想是我国古代哲学家为人类经济行为提供的极为重要的原则。从西方世界来看,古希腊思想家色诺芬(Xenophon)《经济论》一书的问世,表明西方出现了经济学。色诺芬最早使用“经济”(Economics)一词,并将经济定义为“改善家庭的艺术”,即奴隶主如何使用奴隶生产,并如何节约家庭支出等活动,这是奴隶主经济的主要内容。此外,古罗马思想家贾图(MarcusPoreiusCato)在《论农业》中认为:给干轻活的奴隶的粮食要比给干重活的少;冬天给的粮食要比夏天少;奴隶应该做的事是干活和睡觉,雨天应该干室内的活,这样他们就不会去偷窃;葡萄的渣应该酿酒给奴隶喝,而不应该丢弃;每年给奴隶换一次新衣服,旧衣服应该制成褥子;年老体弱的奴隶应该尽决卖掉。贾图的观点从服务于奴隶主的角度提出的,但其中却包含着一定的节约思想。可见人类古代的节约思想和理论主要服务于统治阶级的需要,是从生活消费的角度提出来的。这种认识在范围上具有狭隘的特征,认识还比较肤浅,没有涉及生产领域。其次,近代对于节约的理解。到了近现代,人们对节约的理解由单纯的生活消费领域扩展到了生产领域和流通领域。节约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成功的资本,要将其始终贯穿在决策、工作、生活的各个环节和细节中。现代辞书对节约的解释为:节俭;节省。有的认为节省是指使可能被耗费掉的不被耗费掉或少耗费掉,如节省时间,节省劳动力,节省开支;而节约被解释为较大范围内的节省。1993年7月出版的《最新英汉词典》对节约作了比较全面的解释,认为节约包括节俭、节流、节省、节制、节支、节衣缩食等内容。节约的反义词是浪费、挥霍。节约的客体、对象是人力、财力、物力和时间。节约的主体是使用人力、财力、物力和时间的团体和个人。近年来比较引人注意的循环经济也体现了人们对节约的理解在不断加深,过去的经济发展是单线的,循环经济则改变了过去的状况。循环经济意味着在经济活动中对有限的资源进行循环利用,高效率地或无浪费地使用资源。

可见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节约的认识不断深化。节约不仅是消费领域的问题,而且也是生产、流通等领域的问题。同时,节约关乎个人品德修养、国家长治久安和经济神会的永续发展。但迄今为止,人们对节约的理解还不够全面、不够完善,带有历史的烙印。因此,需要进行新的探索。但一切节约归根到底都是资源的节约。具体来说就是对资源的使用必须做到:节省使用、有计划使用、适时使用、适质使用、适量使用、适物使用、充分使用、反复使用、综合使用、替代使用、爱惜使用、循环使用、长期使用、有偿使用和依法使用。(2)节约型“。型”按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一是模型;二是类型。节约型的“型”指的是类型。因此节约型是指蕴含资源节约的各种类型。如从整个社会的角度,可以划分为资源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如从整个产业体系的角度,可以划分为节约型工业、节约型农业、节约型服务业;如单纯从服务业的角度,又可以划分为节约型交通运输业、节约型餐饮业、节约型旅游业、节约型仓储业、节约型金融业等。中国经济自改革开放以来,已经逐步摆脱了计划经济时期重工业超前发展的传统增长模式,尤其是“九五”期间通过大规模结构调整,出现了经济增长的同时能耗和污染排放总量下降的趋势。但进入“十五”后,我国经济增长模式重新转向低质量、低效益、低就业、高能耗和高排放的增长模式,其直接结果是能源资源消耗大幅度上升,主要污染排放量显著增长。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上明确提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思想,并首次把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确定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的一项战略任务。事实上,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所指的“环境”与“资源”具有相同的属性,可以当作同一问题来处理。因为,有的经济学家将环境作为一种特定的存量资源纳入资源经济学,有的将资源作为环境的一种特定功能纳入环境经济学,有的将两者并列称之为资源环境经济学。从这个意义上理解,环境友好也就是减少对环境资源的损害,属于资源节约的范围;或者说资源属于环境的一部分,资源节约也就是减少环境损害,属于环境友好范围。因此,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本质上说的是同一方面,只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各有侧重。资源节约的重要途径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因此,节约型是指在遵循循环经济基本规律的基础上,在生产方面强调资源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在生活方面和消费方面强调合理消费,反对盲目消费、过度消费和奢侈消费的各种类型的总称。

(三)节约型服务业服务业虽然与其他产业有着密切的联系,但也有着相当独立的经济空间,形成相对独立的经济生态圈。在这个经济生态圈中,有着独有的经济内循环。众所周知,服务业的每一种功能都需要一定的载体,这种载体就是服务的产业。服务产业的性质决定了经济内循环的效能,即在投入和产出链中资源的耗费程度的大小,或资源节约程度的高低。这个资源的耗费,不仅指服务中的直接耗费,还包括因服务所造成的污染的治理所引起的间接耗费。节约型服务业,一般就是指资源节约型服务产业,发展节约型服务产业,其目的在于追求更少资源消耗、更低环境污染、更大经济和社会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因此,所谓节约型服务业是指以建立节约型经济系统为目标,以节约资源为要旨,在实现最小成本最大收益的可持续发展的同时能带动其他产业的同步健康发展,最终建立一个自成一体的良性循环产业链的产业。

四、节约型服务业的实质和特征。

(一)节约型服务业的实质内容按照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循环利用,以及可持续发展和生态规律的要求提供各种服务而形成的产业。节约型服务业的实质内容具体包括以下方面:节约型服务业要求最大限度地节约自然资源与各种能源,提高资源与能源的利用率;节约型服务业要求以最合理的投入、最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高效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节约型服务业要求最大限度地发挥服务产品的生态效益与环境效益;节约型服务业要求满足人们合理的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节约型服务业要求自身成为良性循环产业链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在发展的同时,能够带动其他节约型产业如节约型工业和节约型农业等的同步发展。

(二)节约型服务业的特征节约型服务业即资源节约型服务产业。节约型服务业符合自然生态系统的基本规律,具有节约性、生态性、知识性和带动性等特征。(1)节约性。节约型服务业的核心就是节约资源。这里的“节约”具有双重含义。其一,是相对浪费而言的节约;其二,是要求在经济运行中对资源需求实行减量化“。节约”的这两重含义是内在统一的,必须统筹兼顾,不能片面理解。从社会体系的角度讲,建立节约型产业是节约型经济的基础,而要建立节约型服务业,主要从生产节约和消费节约两个方面来突破。首先是生产节约,生产节约主要指生产资料(包括物质资源和劳动力资源)的节约,生产节约最根本的不是数量上盲目减少,而是要提高使用效率,即用尽量少的资源创造最大的经济效益。其次是消费节约,消费节约的核心内容是要避免无端的浪费,而不是数量和质量的减少和降低,具体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避免不必要的消费,如白天用电灯,一天不关电脑等;另一方面是避免未经使用便使“有用物”成为“废物”,如食品的腐烂等。(2)生态性。节约型服务业的基本理论之一是生态经济学,因此,节约型服务业的实质也是一个生态经济系统,具有生态性与经济性的双重特征。这里所指的所谓生态经济系统也就是指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共同形成的复合系统,这是节约型服务业构成的根本要素。生态与经济的协调发展是现代节约型服务业发展的重要标志。但节约型服务业的发展势必带来生态环境恶化,从而导致生产力下降、投资环境恶化等后果。因此,若要实现节约型服务业的可持续发展,势必需要为节约型服务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生态环境,保持外部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同时在发展节约型服务业的同时,发展节约型工业和节约型农业等,以实现我国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3)知识性。知识经济是一种继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以后的新的社会经济形态,就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用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OECD)的最新说法,知识经济就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应用之上的新型经济,并具有四大特征:其一,科学和技术研究开发日益成为知识经济的重要基础;其二,信息与通讯技术在知识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处于中心地位;其三,服务业在知识经济中扮演了主要角色;其四,人力的素质和技能成为知识经济实现的先决条件。节约型服务业的发展需要信息技术、人才以及创新的相互融合。而知识经济最突出的现象是信息技术广泛应用,知识经济发展的根本是人才,创新是知识经济的灵魂。因此,节约型服务业是一种以知识经济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产业,具有知识性的特征。(4)带动性。节约型服务业有较高的产业关联度,其增长对其他产业和整个国民经济具有较大的带动效应。以新兴的会展业为例,会展业通过关联效应和扩散效应,带动贸易、旅游、金融保险、交通、娱乐、宾馆、餐饮、邮政、电讯、广告等的全面发展。据专家测算,会展业对相关产业的拉动作用为1:9,比旅游业的产业带动效应1:4.3(世界旅游组织)高出1倍以上。会展业对整个经济发展具有前连效应和后续效应,所创造的利润通常在25%左右。此外,举办大型会展活动还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据测算,每增加1000平方米的展览面积,可以创造近百个就业机会,如1985年日本筑波世界博览会创造了45万个就业机会,1993年韩国举办的大田世界博览会创造了20万人以上的就业机会,2000年德国汉诺威举办的世界博览会提供了10万个就业机会。

五、结论。

节约型服务业,一方面本身要尽量做到对自然资源的节约,尽可能实现自然资源循环利用和再生产;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节约型服务业对消费行为的引导作用,用节约资源的消费理念引导消费方式的变革,在全社会形成崇尚节俭、合理消费、适度消费的理念和文明、节约的消费行为。此外,节约型服务业要为发展其他节约型产业提供优质服务。节约型服务业的发展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需要全社会的努力,更需要对节约型服务业发展的基础理论、节约型服务业发展的政策和措施、节约型服务业发展的模式和实现途径等进行探讨。

*本文系武汉市科技计划项目“武汉城市圈节约型服务业发展对策研究”(项目编号:200940833375-02)的阶段性成果参考文献:

[1]周海春:《武汉市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9年版。

[2]李训贵:《环境与可持续发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3]黄少军:《服务业与经济增长》,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4]黄铁苗:《论节约、消费和浪费》,《学术研究》2009年第8期。

节约能源的概念范文第7篇

[关键词]节约型城市经济增长模式可持续发展体系研究

中图分类号:P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7-0214-02

引言

目前解决该课题的研究文献大都集中在运用先进的城市规划理论和先进适用的科学技术来进行城市规划、建设和经营等方面。那么如何在中国城市快速发展以及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大背景下,实现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急需研究节约型城市的模式建设。本文从概念、内涵、内容,特征、理论基础以及支撑体系与指标体系等方面,对建设节约型城市的国内外研究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综述,给当下低碳型城市建设提供了很好的启示。

1 节 约型城市的概念和内涵研究

1.1 节约型城市的概念研究

一些专家学者从不同的研究角度提出了建设节约型城市的概念。目前主要存在三种观点,一种以曹康“ 代表,认为节约型城市的直接思想来源是节约型社会,概念源于循环经济理念和可持续发展思想。两者不仅在构词上存在传承关系,而且一些概念和方法也雷同。因此可用节约型社会的概念来定义节约型城市。另一种以李全为代表,他 从系统的角度定义:节约型城市是节约型社会这个巨系统的予系统,其是宏观的节约型社会在中观层面上的表现。根据优化的职能,在城市职能体系战略协同与韧性基础上定位,优化城市要素结构,使城市的子系统协调发展,获得最佳整体性能的城市系统。第三种观点,从经济发展模式角度,李芸[31定义节约型城市是将节约经济模式贯穿和渗透在城市发展的基础设施、生产过程、产业结构、居民生活以及自然生态保障体系各个方面。城市中的各组成部分达到了节约,从而实现了城市整体的节约,也可实现节约型和低碳型城市的统一。

1.2 内涵的研究

(1)从节约资源上描述内涵:建设节约型城市的核心是节约资源,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井重,把节约放在首位。提倡资源的高效利用,以节能、节水、节材、节地、资源综合利用为重点。资源稀缺、资源禀赋不均和经济外部性条件下城市的发展必然选择建设节约型城市。城市是能源的主要消费主体,决定了城市也必然成为实现节约的重要主体。

(2)从城市的形态描述内涵:城市形态是一种复杂的经济文化现象和社会过程。它包含了城市的空间形成、人类活动和土地利用的空间组织、城市景观的描述等方面的内涵,反映了城市文化、技术和社会行为的历史和现状,在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城市未来发展的趋势。节约型城市就是建立在城市微观节约基础上的一种价值诉求状态及其实现,可以作为城市形态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5]。

1.3 节约型城市的特征研究

学术界分析节约型城市的特征如下:(1)系统性。(2)可持续性。(3)整体节约性。“节约 理念贯穿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其经济结构遵循帕累托最优原则。(4)主体参与性。注重政府、企业、社会团体、社区和家庭等城市主体在城市管理中的参与和决策作用。(5)复杂性。发展节约型城市必须以优化为原则,对组成城市的各要素结构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才能获得城市最佳规划设计和建设安排,已实现整体功能。(6)前瞻性。

1.4 节约型城市的研究内容

节约型城市的研究内容可总结为以下四类:

(1)资源节约研究:从资源节约角度,城市在经济建设、人民生活质量提高的过程中,改变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和消费方式,使资源和能源得到较好地优化配置和有效利用,坚持质量效益型的发展模式,实现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例如,上海市提出的节约型城市理念为“四节约、一综合 ,即节约土地、节约能源,节约水资源和节约原材料,以及资源的综合利用。北京的节约型城市理念在节能、节水和节地三个方面,在《北京市总体规划(2004―2020)))中已有相当多关于资源节约的分析论证与统筹安排。

(2)规划设计研究:陈鹏 睬寻节约型城市建设与城市规划的结合点,使城

市规划的理念与实践尽快适应资源配置市场化的宏观背景,实现资源配置市场化可作为建设节约型城市的根本性制度保障。赵宝江[圳提出,城市规划上的节约是最大的节约。要建设节约型城市,首先要抓住城市规划这一非常重要的环节,充分发挥城市规划的职能作用。曹康I“,从城市规划的视角谈节约型城市建设,怎样使这一理念转化为现实。邱跃,在规划节约型城市中论述,建设节约型城市是城市规划的重要任务。

综上观点可以得出,节约观点理应作为城市规划工作必须遵循的指导思想,城市规划的编制和实施必须体现科学发展观。确定城市发展建设问题,要贯彻节约型城市发展战略,促进节约型城市建设。

(3)城市的空间布局研究:于立针对“紧凑城市化模式”的研究,提出多核心紧凑型模式适合我国建设节约型城市发展。其中研究的空间模式、社会模式和经济模式,对节约型城市的空间建构具有指导性。张婷研究指出了“新城市主义”和“精明增长 是针对城市蔓延的城市空间规划和设计思维,提出了减小尺度、增加密度、发展多样性等原则。李德华、钱七虎等研究提出,在研城市规划,建设节约型城市中应充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的综合开发,节约利用了土地,促进城市功能的整合和公共交通网络体系的实现。

(4)节约型政府的构建研究:政府本身是一个巨大的资源消费体,并会对社会产生很大的示范影响所以也要建设节约型的政府。建设节约城市必将把政府管理纳入到节约城市建设上。节约型政府与节约型城市一同构成我国创建节约型社会的重点。黄爱宝对节约型政府研究的文献进行了梳理并深化思路,进一步辨析明确了节约型政府的内涵、特征及形成了中国特色节约型政府理论。董勇明[5]对节约型政府构建的研究总结出五个方面。

2 节约型城市的理论研究

2.1 理论研究

追本溯源,节约型城市的理论源于循环经济理念和可持续发展思想。从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精明增长”、节约型社会,到节约型城市,是一个从宏观到具体、从战略到策略的推进过程。李晖详细阐述了可持续发展理论对节约型城市构建的应用和指导意义。

然后是蒋应时在研究上海节约城市建设指出:建设资源节约型城市,上海发展循环经济是转变上海城市发展模式的重要途径,重点在八个领域加以推进。深圳市规划通过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转变发展模式,到2010年建成节约型城市。精明增长理论强调:土地的混合使用;用足城市存量空间,减少盲目扩张;重新开发废弃、污染工业用地,以节约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成本,保护空地;合理控制空间向外无序蔓延侵占农田,创造一个更为紧凑、高效、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空间。

2.2 三者与节约型城市的内在关系

循环经济的运行模式实际上就是经济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可持续发展模式是充分考虑资源、环境和系统内人力资源素质等三大问题的一种现代经济模式。建设节约型城市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节约型城市的重要途径。循环经济可以充分提高资源和能源的利用效率,最大限度地减少废物排放,保护生态环境,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能够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在建设节约型城市过程中遇到的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尖锐矛盾,协调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的发展。“精明增长 提出了减小尺度、增加密度、发展多样性、增进交流等原则。对于城市规划而言,建设节约型城市,核心问题是如何通过结构组织,尤其是空间结构的再组织来充分发挥城市的功能。精明增长中提出的紧凑城市化模式,包括空间模式、社会模式和经济模式,城市的精明增长模式也正是符合可持续发展和循环经济发展要求,对节约型城市的空间建构具有指导性。

3 节约型城市建设的体系研究

3.1 节约型城市建设的保障体系

叶蔚研究了建立节约型城市的规划保障体系、政策和管理保障体系、科技和文化保障体系。李晖,总结了节约型城市建设的实施及保障体系的主要内容。

3.2 节约型城市建设的评价体系

在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下建立节约型城市的指标体系,需要包含评价的原理、方法、模型。还应有一套评价建设节约型城市可行的理论基础、实际操作方案和评价体系和实施的保障体系。

各个专家学者在这方面做出了研究。俞军研究,提出了节约型城市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一方面可用于衡量节约型城市建设的总体水平,另一方面可用来评价节约型城市建设的潜力和支撑能力。刘端从我国节约型城市建设的实际情况出发,借鉴有关可持续发展、生态经济、循环经济以及节约型社会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成果。在对评价指标体系的规范研究基础上,还进一步分析比较了长沙市与湖南省重要地市及全国其他省份城市的节约型城市建设情况。

毛卉、王春兰从水 土地 能源等方面着手构建城市资源节约的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综合评价模型,采用聚类分析方法这一指标体系用于我国30个城市资源利用现状的评价。徐健,赵柳榕作了相关研究,把资源分为土地、矿产、能源、水和其它资源5个资源类别,按资源的开发、利用、排放和回用4个循环环节,建立资源层、过程层和指标层3个层次过程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了一套“543指标体系”。朱有志,周海燕研究了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评价指标体系及应用。构建了由生产成本型节约、消费适度型节约、效率提高型节约、循环利用型节约、环境保护型节约、资源储备型节约,文化制度型节约7个准则层共47个指标组成的评价指标体系,并用该指标体系对全国各省市区进行了横向比较应用研究。

4 关于建设节约型城市的思考

节约型城市的建设处在初步的阶段,对于节约型城市的评价,目前还停留在定性分析阶段,构建模型,采用定量方法对实证数据进行处理并加以分析的研究不如何处理节约型城市建设指标体系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如何处理建立节约型城市措施与资金制约的关系?在我国现已有一个较完整的分阶段引导传统城市步人生态城发展模式的城市评价体系。需要进一步研究我国城市发展模式转型趋势,节约型―― 低碳型城市模式转变。另外加强节能科技创新。在建设节约型城市体系方面,节能产业可能成为城市新的支柱产业。节能事业蕴藏着巨大的节能空间,这个空间将会催生一个巨大的产业,这个产业不仅是城市改变“粗放型 的经济增长方式的有利契机,也是城市发展创意产业的一个切入点。

参考文献:

[1]曹康.节约型城市:从理念到实践[J].规划师论坛,2006,(5):5-7.

[2]李全.中国经济战略与节约型城市建设[J].特别关注.节约型城市创新

发展论坛经济篇.

[3]张大威.建设资源节约型城市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研究与探讨 1996(1).10-l2.

[4]赵曦桢.建设节约型城市的必由之路[J].《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2008,(8).

[5]李念之.节约型城市:节约型社会建设的关键[J].理论前沿,2006,(3):40-41.

[6]高飞鹏.优化产业结构建设节约型社会[J].科学对社会的影响,2004,(4):10-l2.

节约能源的概念范文第8篇

关键词:节约型社会;法律功能;法律保障机制;软法渊源 

【正文】

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世界各国面临的重大社会经济课题。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提出,不仅是针对资源的节约使用,更是对现存经济发展模式、社会发展理念的反思与超越。一方面,随着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我国对资源的消耗总量大增,相应地,资源安全问题、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进一步突显。另一方面,资源浪费过于严重,资源利用率和经济效益过低,严重制约着当代中国经济的发展。鉴于此,构建节约型社会(是对“资源节约型社会”的简称,下同)是国家在正确认识中国国情的基础上顺应时展潮流的科学决策。是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内在要求,是加快转变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迫切需要,是构建和谐社会、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表现。

一、资源节约型社会内涵之辨析

(一)资源节约型社会内涵观点综述

关于如何理解节约型社会的概念与内涵,目前学界还没有统一的认识。

陈东琪(2004)首次提出节约型社会的概念,他认为所谓节约型社会是指在生产、交换和消费等领域,通过采取多种综合性措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最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收益。[1]叶蔚等(2004)首次提出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概念,他们认为资源节约型社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包括资源节约的观念、主体、制度、体制、机制、体系等,是指在生产、流通、消费等领域,通过采取法律、经济和行政等综合性措施,提高资源利用率,以最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实现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2]曾智泽(2004)认为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内涵,应该是指在生产、流通、消费等领域,通过综合采取经济、法律、行政和技术等措施,促使人们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消费方式和对自然界的态度,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以一定的资源消耗取得最大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确保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3]白雪秋(2004)在关于如何理解节约型社会的具体内涵时,提出从以下四个方面认识:首先,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是“经济”及经济学理论的题中应有之义。其次,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意味着在社会大生产的各领域各环节环环节约,社会主体个个有责。再次,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有赖于配套互补、协调一致的综合性措施的有效实施。最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目的在于,能够有效利用资源,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4]李艳芳(2006)认为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国家通过采取经济、技术、法律等措施,促使政府、一切社会组织(企业)和公民个人尽可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避免在生产、建设、流通、消费等领域出现资源能源的浪费,从而形成以最少的资源能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保持资源供给与需求相对平衡的社会状态。[5]陈德敏(2008)指出,节约型社会是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人类在物质生产和生活活动中保护自然环境、合理开发利用自然环境,循环再利用废弃物资源,以最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效益的、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形态。[6]建设节约型社会的目的在于追求更少的资源消耗、最大限度地保护生态环境、尽可能实现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内涵

以上是笔者列举的目前学界比较有代表性的几种观点,通过他们对资源节约型社会概念的阐述,可以得出这样一个共识:节约型社会是相对于浪费型社会而言的,是在保证人民群众过上舒适的小康生活的前提下,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消耗和浪费。只是在具体表述时,论者对节约型社会的含义的表述有所不同而已。同时,笔者认为诸多论者的表述存在这样一个不足:他们在界定资源节约型社会内涵的时候,并没有对“资源”做出明确的辨别,而是笼统的概念界定概念,这并不利于人们对资源节约型社会本质内涵的认识。此种情况一直到陈德敏教授在论述资源节约型社会内涵的时候,才给予了“资源”一个比较清晰的定义,将其界定为物质资源。总结前人所述,本文认为对资源节约型社会可做如下定义: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一个以支撑社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自然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为核心,在

[1] [2] [3] [4] [5] [6] 

生产、流通、消费等领域,通过采取经济、科技、法律、行政和道德等综合性措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从而实现经济和社会利益最优化的社会系统。

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内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资源节约型社会首先是一个社会系统,它包括节约观念、资源节约型主体、资源节约型体制、资源节约型体系等多方面内容;、节约资源主要是指物质资源的节约,核心是自然资源的有效配置、高效和循环利用;、资源的节约是全领域多方式的,要在资源开发利用的各个环节通过各种不同措施进行资源的高效和循环利用;、节约资源要实现经济和社会利益最优化,以满足人们的生活质量的提高为前提;、节约资源的最终目标是实现资源利用和社会发展的双向可持续性。、资源节约型社会是以环境友好型社会为对称,以生态效益优先、资源“以供定产,以产定需”为基本原则的社会。

二、节约型社会建设中法律功能之定位

资源节约型社会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资源节约的手段是多种多样的,包括经济、科技、行政、法律和道德等多种措施。如何做到资源节约,技术是关键,法律是根本。制度的缺失,需要法律的制度构建功能予以补足,政策的执行力不足,则可以将其上升到立法高度,发挥法律权威强制性优势;科技瓶颈问题,同样需要法律构建制度基石,来解决科技在转变为现实生产力过程中动力不足的缺陷;而国民消费观念的矫正和节约意识的强化,更需要法律发挥其本身固有的规范引导和宣传教育功能;最后,对于社会转型过程中法律本身的制度缺陷,则需要法律保障机制发挥其内部的相互协调和有机调整功能,使法律制度的整体功能最大化,并在社会建设中将其外部保障功能得到最优化发挥。因此,面对节约型社会建设的种种问题,法律手段是第一位的有效解决方式,节约型社会的构建,法律保障先行。此外,“法律功能是法社会学的核心问题,对法律进行功能分析就是对法律所产生的客观后果在社会整体中发挥的作用进行认识和评价。法的功能是法所固有的功用和性能,是法的天然的和内在的属性,能够对整个社会系统产生影响力。法律功能反映法与社会的关系,它既能对社会整体发挥功能,又能在其内部法律系统之间实现其内在功能的协调。”

本文认为:节约型社会建设的法律功能应该是指法律的保障体系对人的行为进行规范,对节约型社会关系进行调整,对社会生活方式加以引导,通过法律体系内部的互动及外部化影响所体现出的对社会和谐可持续发展所起的促进作用。按照法理学的分类,法律的一般功能可以分为规范功能和社会功能:法对人的行为的功能即规范功能,主要涵括指引功能、评价功能、预测功能、教育功能和强制功能等五种功能;社会功能主要涵括法的经济功能、法的政治功能、法的文化功能和法的社会公共事务功能。法律的功能是法律本身所固有的本质属性,一经产生就应该具有其功能量度的规定性。结合以上对法律一般功能的认识,笔者认为节约型社会法律保障体系的促进作用主要有包括五个方面,即引导评价功能、持久稳定性功能、利益调整功能、制度构建功能、权威强制功能。

“法律的生命在于功能的实现,法律功能实现是法律实施活动的后果,即法律通过人们的适用和遵守而产生一定的效果,使法律功能在现实社会中得到具体的发挥。”如果只注重功能研究而不关注其是否能在社会中有效发挥,那么功能的研究就是欠缺的、不全面的。节约型社会建设符合可持续发展趋势与和谐社会建设的目标,它代表了广大人民的利益,因此需要发挥法律的功能优势保障节约型社会建设有序进行。综合法治环境的现状以及对立法缺失的分析,笔者认为,应努力构建使法律功能优势实现的法律保障机制,健全法律功能实现的途径,使法的功能得到最大发挥,将节约型社会建设纳入法治的轨道上合理、有序地推进。

三、我国资源节约型社会法制建设现状及存在的法律缺陷

(一)、我国节约型社会法制建设概况

节约能源的概念范文第9篇

关键词:结构设计 艺术 概念设计 能源 环境

    引言

由于受传统的观念的束缚和经济的制约,结构设计存在两大误区,其一,认为结构设计就是为建筑物设计空间骨架,使所设计的房屋满足结构的功能要求即可。其二,认为只要贯彻执行国家的技术经济政策,在保证安全可靠的前题下,越经济越好。

以上两种观点,只考虑安全、经济,束缚了结构工程师创造性思维。随着时代的变迁、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精神文明程度和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结构设计应该不仅仅是满足建筑物结构的功能要求了,还需要满足建筑的艺术要求,实现建筑师的构想;随着新技术、新材料的发展,结构设计应该与时俱进,有所创新;随着全球的能源问题、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结构设计也应该重视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等问题。

所以,结构设计艺术是结构工程师永远值得探讨的问题。

一、 结构设计的艺术性

在建筑设计领域,人们通常认为,结构工程师只能被动地配合建筑师进行工作。 加之我国现行的传统设计体制造成结构工程与建筑专业之间一直存在着技术共识上的制约,尤其是在建筑设计的方案阶段,往往都毋需结构工程师的参与(或结构工程师就根本不参加),这就进一步限制了结构工程师和筑师之间创造性合作的可能性。这种制约会导致建筑空间形式和结构设计理念之间的整个关系不协调,并给后续的设计阶段埋下了种种障碍和矛盾,来回返工,以致最后反过头来限制和约束了业主最想要的空间形式及其功能。

  习惯性的传统设计往往会给结构工程师造成一种错觉,以为结构设计就是“规范+计算。另外一种更为错误的观点就是将结构设计理解为“规范十一体化计算机结构设计程序”,充当一个计算机程序的操作者。

实际上,要创造一个令业主满意、有效的建筑物,建筑设计人员和结构设计人员的能力发挥是相互关联的,而且应该是建筑师和结构工程师创造性合作的共同成果。因此,对一个结构工程师来讲,结构设计人员绝对不能仅仅是“规范+计算”,更不是“规范十一体化计算机结构设计程序”,而应具有结构设计概念、经验、悟性、判断力和创造力。

在现实中,往往因结构工程师不重视结构概念设计,对结构设计方案不进行优化,而导致不能满足业主需求的实例比比皆是。例如某些大楼中的会议厅中间立数个直径一米多的大柱、某些教学楼教室中墙边突出较大的柱子等,严重影响到使用功能的要求。

真正的结构设计不仅是一门专业技术,更是一门艺术,没有惟一解。结构工程师只有不断地探索去寻求相对的最优,才能更好的帮助建筑师开拓空间形式与功能。                             

一个结构工程师的首要任务就是在每一项工程设计的开始,即建筑方案设计阶段,用概念设计去帮助建筑师开拓或实现该建筑物业主所想要的,或已初步构思的空间形式及其使用、构造与形象功能。并以此为统一目标,与建筑师一起构思总结构体系,并能明确结构总体系和主要分体系之间的最佳受力特征要求。实践证明,世界上那些著名的工程实例若在建筑方案设计阶段没有结构工程师凭借自身拥有的结构设计概念、悟性、判断力和创造力去参与构思、开拓,是根本无法充分地去实现业主的理想的。

结构设计的艺术性主要体现在结构概念设计方面。概念设计是展现先进设计思想的关键,主要任务就是在特定的建筑空间形式、功能和地理环境条件下,以结构工程师自身确定的理想承载力、刚度和延性为主导目标,用整体构思来完成结构总体方案的设计 ,并能有意识地处理构件与结构、结构与结构的之间的最佳受力特征与协调关系。

同样一个工程项目,可以有着不同的结构设计方案,因而可以人为的造成工程造价上的悬殊,得出不同的评价结果。凡能够科学地运用概念设计,使各项设计技术指标在安全可靠、经济合理的范围之内,这就是结构设计的艺术之处。

二、 结构设计对节约能源、环境保护的影响

    目前,建筑能耗占全社会商品能耗近30%,并将持续上升,建筑能源需求快速增长问题已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要因素之一。

因此,从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角度考虑结构设计问题,是这个时代赋予结

构设计的新内涵。选择不同的结构类型对节约能源、环境保护有着的明显的影响。例如,混凝土结构,需要耗用大量自来水、大量模板,耗能大。施工时产生噪音,拆除时混凝土不可再生利用,造成大量建筑垃圾,污染环境。与混凝土结构相比,钢结构或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等,承载力高,能耗少,大量钢材可再生利用,施工方便省去模板和支模工序,不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钢—混凝土组合结构虽然造价超过混凝土结构,但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方针。

此外,采用蜂巢空腹楼盖砼结构体系新技术,可减少热量的传递,隔热、保温性能显著提高,建筑节能效果尤为显著。同时还大大减少了楼层噪音的传递,克服了上下楼层间的撞击噪音干扰,对于图书馆、教学楼、住宅、医院、娱乐场所、疗养院等建筑,应用蜂巢空腹楼盖砼结构体系新技术,能有效解决噪音问题,特别是撞击噪音问题。

结语

能源是国家经济的生命线,能效是可持续发展能源政策的基石。未来20年中国将实行“节能优先、结构优化、环境友好”的可持续能源发展战略,节约资源已经提升到了基本国策的高度。我国建筑能耗由于长期快速增长的趋势和增量在能源需求增长中的主导地位确定了其在中国能源战略中的核心地位。

所以,结构工程师应该和建筑师及其他设备工程师共同努力,善于与业主沟通,多宣传国家建筑节能降耗的方针、政策。在今后的设计中,采用新材料、新技术,选择有利于建筑节能、减少环境污染的建筑结构形式。造福于子孙后代,造福于人类。

参考文献

      高立人等 高层建筑结构概念设计 中国计划出版社  2005

      聂建国等 钢—混凝土组合结构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5

    作者简介:黄颖(1957-) 女 江西人 高级工程师、教授、一级注册结构师

节约能源的概念范文第10篇

关键词:生态文明;概念体系;内在逻辑

中图分类号:f2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169(2012)04?0026?05改善与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促进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在理论与实践中已经得到了人们的持续关注。在观点表达上,人与自然和谐、经济与生态协调、两型社会(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可持续发展、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绿色发展、循环经济、绿色经济、低碳经济等相关概念已相继出现,并得到了不断地丰富和发展。这些概念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科学有效地构成了一个层次分明、结构合理、正确反映人与自然关系的生态文明概念体系。当然,在这一概念体系中,概念数量众多,并且在内涵与外延上各有侧重,若不能科学厘清这些概念与生态文明概念的内在逻辑和相互关系,则容易造成认识的混乱与实践的困惑。

一、人与自然和谐:生态文明建设的本质人与自然和谐,也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或人与自然和谐发展。2002年,在全球环境基金第二届成员大会开幕式上指出:“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是人类总结历史得出的深刻结论和正确选择。”\[1\]人与自然和谐更是十六大以来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一个重要理念。“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这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实践。”\[2\](p69-70)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不仅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而且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2\](p706),简称为“三生”共赢。其中,生产发展是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的物质基础,生活富裕是发展生产和保护生态的最终归宿,生态良好是生产发展和生活富裕的先决条件。“三生”共赢与生态文明建设关系如何?指出:“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大力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加快推进节能减排,加快污染防治,加快建立资源节约型技术体系和生产体系,加快实施生态工程,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3\](p463-464)“三生”道路是新世纪以来党中央反复提到的一个重要思想,而且都与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等相关问题一起论述。这意味着,“三生”文明发展道路实际上是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道路。

人与自然和谐是党中央提出的重要概念与思想,人与自然和谐就是“三生”共赢,建设生态文明要走“三生”共赢发展道路。这就告诉我们,建设生态文明就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人与自然和谐是生态文明建设本质所在。这也是学术界的一个基本共识。工业文明是人与自然分裂与冲突的不和谐发展,生态文明是人与自然内在统一与和谐共生的和谐发展\[4\](总序6)。无论是广义还是狭义生态文明,都表征着人与自然关系的进步状态,区别仅仅在于,狭义生态文明将人与自然和谐视为全部内容,广义生态文明将人与自然和谐看成部分内容。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7月第12卷第4期黄娟,等:生态文明:概念体系与内在逻辑二、经济与生态协调: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经济与生态协调是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简称,这是党的文献中经常出现的一个重要论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生态与经济的矛盾日益尖锐化,成为了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对基本矛盾。2006年,在第六次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上指出:“我国在发展中面临着两大矛盾:一个是不发达的经济与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的矛盾,这将是长期的主要矛盾,解决这个矛盾要靠发展。另一个是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压力

大的矛盾,这个矛盾越来越突出,解决这个矛盾要靠科学发展。”\[5\](p5)十七大报告更是将“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列为前进中面临的问题之首,足见生态经济基本矛盾的严重性。

为应对生态与经济基本矛盾,我们党提出了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思想,并初步形成了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理论\[6\]。十七大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3\](p16)进一步指出:“环境问题本质上是发展方式、经济结构和消费模式问题;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必须在转变发展方式上下工夫,在调整经济结构上求突破,在改进消费模式上促变革。”\[7\]这些论述深刻表明,要解决生态与经济矛盾,必须从经济方面入手,使经济发展建设在良好生态基础上。只有协调经济与生态关系才能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的核心是促进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因此,经济与生态协调就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

三、“两型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任务“两型社会”与生态文明关系十分密切,这是两个最容易混淆的概念,也常常被混用或互换。十六大以来,迫于能源等多种资源的紧张形势,我们党提出了建设节约型社会思想。由于资源消耗将会造成环境污染,党中央进一步提出了建设“两型社会”的概念与思想。2005年,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一五”规划建议指出:“我国土地、淡水、能源、矿产资源和环境状况对经济发展已构成严重制约。要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8\](p5)该规划建议及后来通过的纲要,都将建设“两型社会”确立为“十一五”时期的重要任务。十分重视“两型社会”建设,十七大以来不仅发展了相关思想,而且更将“两型社会”理念一步步推向了社会实践。2007年,十七大报告提出,“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3\](p19)。同年底,中央正式批准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为“两型社会”建设综合改革试验区,将“两型社会”建设从理论层面推向了实践层面。2010年,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十二五”规划建议,将“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生态文明水平”明确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建设“两型社会”的重要性、紧迫性、现实性,由此可见一斑。

我们党没有明确“两型社会”含义,但节约资源与保护环境是其基本内容,这也是生态文明建设任务。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实质上就是要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从当前和今后我国的发展趋势看,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是我国建设生态文明必须着力抓好的战略任务。”\[9\](p45-46)这一论述以及相关论述表明,建设生态文明与建设“两型社会”任务相似,但建设“两型社会”是现阶段生态文明建设战略任务,我们要通过建设“两型社会”提高生态文明水平。生态文明建设与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关系密切,但后者是前者的生态基础和建设任务。一些学者与相关部门,将生态文明建设等同于生态建设或环境保护,将会降低生态文明的地位与作用;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只有上升到生态文明高度才能建设好,就事论事只能导致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不能根本解决问题。

四、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的目的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时期我们党提出的重要战略思想。可持续发展就是在满足当代人需求的同时,不危及后代人的生存需求,给子孙后代留下一个合适的生存空间。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成为其一项基本要求,“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3\](p12)

可持续发展是20世纪90年代国际社会形成的共识。可持续发展是由环境与发展问题,特别是环境与经济矛盾转化而来,解决环境与经济的矛盾、协调环境与经济的关系是可持续发展观形成的重要背景。这也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问题。2002年,在南非全球地球峰会上

,国际社会形成了可持续发展三大支柱的新认识,其中,生态可持续发展是基础,经济可持续发展是前提,社会可持续发展是保证。可持续发展就是协调生态、经济、社会三者关系。这一新认识丰富了可持续发展基本内涵,与学术界的广义生态文明的外延相类似。由此可见,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文明紧密相关。

可持续发展也是我国政府向国际社会作出的庄严承诺。2002年,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实现可持续发展,核心的问题是实现经济社会和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10\](p462)实现经济与生态、社会与生态的协调发展,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目前,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已经受到党中央重视,甚至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也得到党中央高度重视,但社会与生态协调发展至今没有引起关注。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经济与生态协调都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这就决定了建设生态文明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建设生态文明,实质上就是要建设……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9\](p45)这为我们明确了生态文明建设目标是实现可持续发展。

五、和谐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归宿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重视经济建设轻视社会建设,导致我国各种社会矛盾不断加剧,引起了党中央高度关注。2004年,党中央在十六届四中全会上首次提出了和谐社会。2006年,十六届六中全会正式形成《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构建和谐社会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长期奋斗目标,作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重要内容和重点任务,建设生态文明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一起,共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是五大建设的奋斗目标与最终归宿。

建设生态文明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指出:“大量事实表明,人与自然的关系不和谐,往往会影响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如果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人们的生产生活环境恶化,如果资源能源供应高度紧张、经济发展与资源能源矛盾尖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是难以实现的。”\[2\](p715)这是告诉我们,生态和谐是人际和谐、社会和谐,乃至人的身心和谐的重要基础,如果没有良好的生态基础,那么构建和谐社会将无从谈起,建设生态文明是要奠定和谐社会的生态基础。

建设生态文明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我们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协调发展的社会,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整体和谐的社会”\[11\](p675)。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必须建设生态文明,和谐社会应该是生态文明建设等五大建设协调发展的社会。

建设生态文明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决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其中之一就是“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生态环境明显好转”\[11\](p651),这也是生态文明建设战略重点。《决定》在“坚持协调发展,加强社会事业建设”部分还提出:“加强环境治理保护,促进人与自然相和谐。以解决危害群众健康和影响可持续发展的环境问题为重点,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并要求“优化产业结构、实施重大生态建设工程、统筹城乡环境建设、加快环境科技创新、完善环境保护政策等”\[11\](p656-657)。这些都是生态文明建设战略任务及其措施。 科学发展观: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

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一个国家坚持什么样发展观,对这个国家发展会产生重大影响。长期以来,我们信奉经济增长优先的传统发展观,遵循传统发展观支配下的发展战略、发展模式和发展道路。这是造成人类社会生态与经济冲突、人与自然矛盾的深刻思想根源。党中央,尤其是十六大以来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传统发展观及其危害进行了深刻反思,在此基础上及时提出了科学发展观重要战略思想。

2008年,在全党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动员大会上指出:把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摆在突出位置,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这是因为,建设生态文明成为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涵和组成部分,是科学发展观的新发展的重要标志,使我们党的发展理论和

文明理论由原来局限于“社会的世界”扩展到“自然的世界”,反映了当今世界和人类文明的最新发展理念\[4\](总序2-3)。作为经济社会发展重要方面的生态文明建设,理应成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点领域。

建设生态文明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理论指导。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建设生态文明不是不要发展,而是要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节约发展、绿色发展、安全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我们不仅要以人的物质需要、文化需要为本,也要以人的生态需要为本,建设生态文明可以让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清洁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建设生态文明不能局限于生态环境建设,也不能停留在经济领域,还必须渗透到政治、文化、社会等领域,确保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生态环境、生态经济、生态政治、生态文化、生态民生等建设的全面发展、协调发展,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的当前发展与长远发展相统一。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坚持统筹发展,针对当前生态文明建设中重城市轻农村、重东部轻中西部的情况,我们必须统筹城市与农村、不同区域之间的生态文明建设。只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才能引导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成功。

七、绿色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的模式

尽管学术界多年前就提出了绿色发展概念,但党中央是在绿色发展成为全球发展大趋势、绿色崛起成为我国发展大背景下提出该概念的。2010年,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十二五”规划建议,“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生态文明水平”是其重要任务,其中要求树立绿色发展理念。更为重要的是,2011年“两会”通过“十二五”规划纲要中,绿色发展是其重要篇章。绿色发展成为了“十二五”规划的最大亮点。胡鞍钢认为,“十二五”规划是中国第一个绿色发展规划,标志着中国进入绿色发展时代,成为中国本世纪上半叶实现绿色现代化的历史起点\[12\]。

什么是绿色发展?2010年,在两院院士会议上指出:“绿色发展,就是要发展环境友好型产业,降低能耗和物耗,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技术,使经济社会发展与自然相协调。”\[13\](p747)2012年,在斯德哥尔摩+40可持续发展伙伴论坛上进一步指出:“当前,绿色发展正在全球兴起,发展节能环保等绿色产业、创新绿色科技、生产绿色产品、开发绿色能源、倡导绿色消费,不仅有助于减缓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而且可以创造新的市场需求,提供新的就业岗位。”\[14\]绿色发展,就是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尤其是经济发展绿色化,是要通过发展绿色产业、绿色科技、绿色经济、绿色消费等措施,促使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这是对传统发展模式的重大创新,是在资源环境承载力约束日益强化背景下,将节约资源与保护环境作为可持续发展基础的一种新型发展模式。

科学发展观下建设生态文明必须采取绿色发展模式。为实现绿色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面对日趋强化的资源环境约束,必须增强危机意识,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以节能减排为重点,健全激励与约束机制,加快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提高生态文明水平。”并明确了具体任务,主要包括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加强资源节约和管理、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大环境保护力度、促进生态保护和修复、加强水利和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只有选择绿色发展模式,我们才能提高生态文明水平。

八、循环经济:生态文明建设的途径

新世纪以来,面对经济与生态的尖锐冲突,党中央提出了循环经济概念及其思想。2002年,提出:“只有走以最有效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为基础的循环经济之路,可持续发展才能得以实现。”\[1\]这应该是我们党最高领导人首次提出循环经济。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多次提到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要求“将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贯穿到区域经济发展、城乡建设和产品生产之中,使资源得到最有效的利用,最大限度减少废弃物排放,逐步使生态步入良性循环”\[14\]。2005年,国务院出台的《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中提出,“必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和尽可能小的环境代价,取得最大的经济产出和最

少的废物排放,实现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相统一,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2\](p959)

党中央之所以如此重视循环经济,是因为循环经济的三大原则及其基本特征,决定了循环经济是最有效利用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经济增长方式。这也意味着,循环经济可以在建设“两型社会”与生态文明,实现绿色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十一五”规划建议明确提出:“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8\](p18)十七大报告将“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作为生态文明建设重要措施。“十二五”规划将“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作为绿色发展重要内容。我们党将发展循环经济视为建设“两型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绿色发展的重要举措,更是建设生态文明的根本途径。 候问题的日益突出,催生出绿色经济、低碳经济等新概念。绿色经济是以生态文明为价值取向,以生态、知识、智力资本为基本要素,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和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为根本目标,实现生态资本增值的可持续经济。从实践层面上说,绿色经济是生态文明时展的全新经济模式……就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低碳经济和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特征的循环经济,它们都属于绿色经济范畴,都是绿色经济模式的现实体现\[4\](总序3-17)。不管三个概念具体内涵有何不同,它们都是协调经济与生态关系的重要经济形式,因而都是我们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绿色发展的重要途径。因此,我们必须“大力发展绿色经济,积极发展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15\]。参考文献:

[1] .在全球环境基金第二届成员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2?10?17(1).

\[2\]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

\[3\]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

\[4\] 刘思华.生态文明与绿色低碳经济发展总论\[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1.

\[5\]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m\].北京:红旗出版社,2006.

\[6\] 黄娟.生态经济协调发展思想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7\] .在第七次全国环保大会上讲话(全文)\[eb/ol\]./gn/2012/01?04/3580887.shtml,2012?01?05.

\[8\] 编写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五规划纲要学习问答\[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9\]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09.

\[10\]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1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7.

\[12\]胡鞍钢.中国“十二五”规划与绿色发展\[j\].中国水利,2011,(6).

\[1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

节约能源的概念范文第11篇

关键词:生态文明;概念体系;内在逻辑

中图分类号:f2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169(2012)04002605改善与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促进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在理论与实践中已经得到了人们的持续关注。在观点表达上,人与自然和谐、经济与生态协调、两型社会(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可持续发展、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绿色发展、循环经济、绿色经济、低碳经济等相关概念已相继出现,并得到了不断地丰富和发展。这些概念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科学有效地构成了一个层次分明、结构合理、正确反映人与自然关系的生态文明概念体系。当然,在这一概念体系中,概念数量众多,并且在内涵与外延上各有侧重,若不能科学厘清这些概念与生态文明概念的内在逻辑和相互关系,则容易造成认识的混乱与实践的困惑。

一、人与自然和谐:生态文明建设的本质人与自然和谐,也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或人与自然和谐发展。2002年,江泽民在全球环境基金第二届成员大会开幕式上指出:“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是人类总结历史得出的深刻结论和正确选择。”\[1\]人与自然和谐更是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一个重要理念。“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这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实践。”\[2\](p69-70)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不仅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而且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2\](p706),简称为“三生”共赢。其中,生产发展是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的物质基础,生活富裕是发展生产和保护生态的最终归宿,生态良好是生产发展和生活富裕的先决条件。“三生”共赢与生态文明建设关系如何?胡锦涛指出:“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大力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加快推进节能减排,加快污染防治,加快建立资源节约型技术体系和生产体系,加快实施生态工程,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3\](p463-464)“三生”道路是新世纪以来党中央反复提到的一个重要思想,而且都与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等相关问题一起论述。这意味着,“三生”文明发展道路实际上是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道路。

人与自然和谐是党中央提出的重要概念与思想,人与自然和谐就是“三生”共赢,建设生态文明要走“三生”共赢发展道路。这就告诉我们,建设生态文明就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人与自然和谐是生态文明建设本质所在。这也是学术界的一个基本共识。工业文明是人与自然分裂与冲突的不和谐发展,生态文明是人与自然内在统一与和谐共生的和谐发展\[4\](总序6)。无论是广义还是狭义生态文明,都表征着人与自然关系的进步状态,区别仅仅在于,狭义生态文明将人与自然和谐视为全部内容,广义生态文明将人与自然和谐看成部分内容。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7月第12卷第4期黄娟,等:生态文明:概念体系与内在逻辑二、经济与生态协调: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经济与生态协调是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简称,这是党的文献中经常出现的一个重要论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生态与经济的矛盾日益尖锐化,成为了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对基本矛盾。2006年,温家宝在第六次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上指出:“我国在发展中面临着两大矛盾:一个是不发达的经济与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的矛盾,这将是长期的主要矛盾,解决这个矛盾要靠发展。另一个是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压力

大的矛盾,这个矛盾越来越突出,解决这个矛盾要靠科学发展。”\[5\](p5)十七大报告更是将“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列为前进中面临的八大问题之首,足见生态经济基本矛盾的严重性。

为应对生态与经济基本矛盾,我们党提出了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思想,并初步形成了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理论\[6\]。十七大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3\](p16)李克强进一步指出:“环境问题本质上是发展方式、经济结构和消费模式问题;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必须在转变发展方式上下工夫,在调整经济结构上求突破,在改进消费模式上促变革。”\[7\]这些论述深刻表明,要解决生态与经济矛盾,必须从经济方面入手,使经济发展建设在良好生态基础上。只有协调经济与生态关系才能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的核心是促进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因此,经济与生态协调就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

三、“两型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任务“两型社会”与生态文明关系十分密切,这是两个最容易混淆的概念,也常常被混用或互换。十六大以来,迫于能源等多种资源的紧张形势,我们党提出了建设节约型社会思想。由于资源消耗将会造成环境污染,党中央进一步提出了建设“两型社会”的概念与思想。2005年,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一五”规划建议指出:“我国土地、淡水、能源、矿产资源和环境状况对经济发展已构成严重制约。要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8\](p5)该规划建议及后来通过的纲要,都将建设“两型社会”确立为“十一五”时期的重要任务。十分重视“两型社会”建设,十七大以来不仅发展了相关思想,而且更将“两型社会”理念一步步推向了社会实践。2007年,十七大报告提出,“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3\](p19)。同年底,中央正式批准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为“两型社会”建设综合改革试验区,将“两型社会”建设从理论层面推向了实践层面。2010年,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十二五”规划建议,将“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生态文明水平”明确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建设“两型社会”的重要性、紧迫性、现实性,由此可见一斑。

我们党没有明确“两型社会”含义,但节约资源与保护环境是其基本内容,这也是生态文明建设任务。胡锦涛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实质上就是要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从当前和今后我国的发展趋势看,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是我国建设生态文明必须着力抓好的战略任务。”\[9\](p45-46)这一论述以及相关论述表明,建设生态文明与建设“两型社会”任务相似,但建设“两型社会”是现阶段生态文明建设战略任务,我们要通过建设“两型社会”提高生态文明水平。生态文明建设与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关系密切,但后者是前者的生态基础和建设任务。一些学者与相关部门,将生态文明建设等同于生态建设或环境保护,将会降低生态文明的地位与作用;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只有上升到生态文明高度才能建设好,就事论事只能导致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不能根本解决问题。

四、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的目的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江泽民时期我们党提出的重要战略思想。可持续发展就是在满足当代人需求的同时,不危及后代人的生存需求,给子孙后代留下一个合适的生存空间。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成为其一项基本要求,“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3\](p12)

可持续发展是20世纪90年代国际社会形成的共识。可持续发展是由环境与发展问题,特别是环境与经济矛盾转化而来,解决环境与经济的矛盾、协调环境与经济的关系是可持续发展观形成的重要背景。这也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问题。2002年,在南非全球地球峰会上

,国际社会形成了可持续发展三大支柱的新认识,其中,生态可持续发展是基础,经济可持续发展是前提,社会可持续发展是保证。可持续发展就是协调生态、经济、社会三者关系。这一新认识丰富了可持续发展基本内涵,与学术界的广义生态文明的外延相类似。由此可见,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文明紧密相关。

可持续发展也是我国政府向国际社会作出的庄严承诺。2002年,江泽民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实现可持续发展,核心的问题是实现经济社会和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10\](p462)实现经济与生态、社会与生态的协调发展,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目前,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已经受到党中央重视,甚至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也得到党中央高度重视,但社会与生态协调发展至今没有引起关注。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经济与生态协调都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这就决定了建设生态文明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建设生态文明,实质上就是要建设……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9\](p45)这为我们明确了生态文明建设目标是实现可持续发展。

五、和谐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归宿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重视经济建设轻视社会建设,导致我国各种社会矛盾不断加剧,引起了党中央高度关注。2004年,党中央在十六届四中全会上首次提出了和谐社会。2006年,十六届六中全会正式形成《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构建和谐社会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长期奋斗目标,作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重要内容和重点任务,建设生态文明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一起,共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是五大建设的奋斗目标与最终归宿。

建设生态文明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胡锦涛指出:“大量事实表明,人与自然的关系不和谐,往往会影响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如果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人们的生产生活环境恶化,如果资源能源供应高度紧张、经济发展与资源能源矛盾尖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是难以实现的。”\[2\](p715)这是告诉我们,生态和谐是人际和谐、社会和谐,乃至人的身心和谐的重要基础,如果没有良好的生态基础,那么构建和谐社会将无从谈起,建设生态文明是要奠定和谐社会的生态基础。

建设生态文明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我们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协调发展的社会,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整体和谐的社会”\[11\](p675)。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必须建设生态文明,和谐社会应该是生态文明建设等五大建设协调发展的社会。

建设生态文明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决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其中之一就是“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生态环境明显好转”\[11\](p651),这也是生态文明建设战略重点。《决定》在“坚持协调发展,加强社会事业建设”部分还提出:“加强环境治理保护,促进人与自然相和谐。以解决危害群众健康和影响可持续发展的环境问题为重点,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并要求“优化产业结构、实施重大生态建设工程、统筹城乡环境建设、加快环境科技创新、完善环境保护政策等”\[11\](p656-657)。这些都是生态文明建设战略任务及其措施。 科学发展观: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

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一个国家坚持什么样发展观,对这个国家发展会产生重大影响。长期以来,我们信奉经济增长优先的传统发展观,遵循传统发展观支配下的发展战略、发展模式和发展道路。这是造成人类社会生态与经济冲突、人与自然矛盾的深刻思想根源。党中央,尤其是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传统发展观及其危害进行了深刻反思,在此基础上及时提出了科学发展观重要战略思想。

2008年,胡锦涛在全党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动员大会上指出:把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摆在突出位置,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这是因为,建设生态文明成为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涵和组成部分,是科学发展观的新发展的重要标志,使我们党的发展理论和

文明理论由原来局限于“社会的世界”扩展到“自然的世界”,反映了当今世界和人类文明的最新发展理念\[4\](总序2-3)。作为经济社会发展重要方面的生态文明建设,理应成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点领域。

建设生态文明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理论指导。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建设生态文明不是不要发展,而是要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节约发展、绿色发展、安全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我们不仅要以人的物质需要、文化需要为本,也要以人的生态需要为本,建设生态文明可以让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清洁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建设生态文明不能局限于生态环境建设,也不能停留在经济领域,还必须渗透到政治、文化、社会等领域,确保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生态环境、生态经济、生态政治、生态文化、生态民生等建设的全面发展、协调发展,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的当前发展与长远发展相统一。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坚持统筹发展,针对当前生态文明建设中重城市轻农村、重东部轻中西部的情况,我们必须统筹城市与农村、不同区域之间的生态文明建设。只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才能引导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成功。

七、绿色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的模式

尽管学术界多年前就提出了绿色发展概念,但党中央是在绿色发展成为全球发展大趋势、绿色崛起成为我国发展大背景下提出该概念的。2010年,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十二五”规划建议,“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生态文明水平”是其重要任务,其中要求树立绿色发展理念。更为重要的是,2011年“两会”通过“十二五”规划纲要中,绿色发展是其重要篇章。绿色发展成为了“十二五”规划的最大亮点。胡鞍钢认为,“十二五”规划是中国第一个绿色发展规划,标志着中国进入绿色发展时代,成为中国本世纪上半叶实现绿色现代化的历史起点\[12\]。

什么是绿色发展?2010年,胡锦涛在两院院士会议上指出:“绿色发展,就是要发展环境友好型产业,降低能耗和物耗,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技术,使经济社会发展与自然相协调。”\[13\](p747)2012年,温家宝在斯德哥尔摩+40可持续发展伙伴论坛上进一步指出:“当前,绿色发展正在全球兴起,发展节能环保等绿色产业、创新绿色科技、生产绿色产品、开发绿色能源、倡导绿色消费,不仅有助于减缓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而且可以创造新的市场需求,提供新的就业岗位。”\[14\]绿色发展,就是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尤其是经济发展绿色化,是要通过发展绿色产业、绿色科技、绿色经济、绿色消费等措施,促使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这是对传统发展模式的重大创新,是在资源环境承载力约束日益强化背景下,将节约资源与保护环境作为可持续发展基础的一种新型发展模式。

科学发展观下建设生态文明必须采取绿色发展模式。为实现绿色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面对日趋强化的资源环境约束,必须增强危机意识,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以节能减排为重点,健全激励与约束机制,加快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提高生态文明水平。”并明确了具体任务,主要包括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加强资源节约和管理、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大环境保护力度、促进生态保护和修复、加强水利和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只有选择绿色发展模式,我们才能提高生态文明水平。

八、循环经济:生态文明建设的途径

新世纪以来,面对经济与生态的尖锐冲突,党中央提出了循环经济概念及其思想。2002年,江泽民提出:“只有走以最有效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为基础的循环经济之路,可持续发展才能得以实现。”\[1\]这应该是我们党最高领导人首次提出循环经济。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多次提到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要求“将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贯穿到区域经济发展、城乡建设和产品生产之中,使资源得到最有效的利用,最大限度减少废弃物排放,逐步使生态步入良性循环”\[14\]。2005年,国务院出台的《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中提出,“必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和尽可能小的环境代价,取得最大的经济产出和最

少的废物排放,实现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相统一,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2\](p959)

党中央之所以如此重视循环经济,是因为循环经济的三大原则及其基本特征,决定了循环经济是最有效利用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经济增长方式。这也意味着,循环经济可以在建设“两型社会”与生态文明,实现绿色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十一五”规划建议明确提出:“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8\](p18)十七大报告将“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作为生态文明建设重要措施。“十二五”规划将“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作为绿色发展重要内容。我们党将发展循环经济视为建设“两型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绿色发展的重要举措,更是建设生态文明的根本途径。 候问题的日益突出,催生出绿色经济、低碳经济等新概念。绿色经济是以生态文明为价值取向,以生态、知识、智力资本为基本要素,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和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为根本目标,实现生态资本增值的可持续经济。从实践层面上说,绿色经济是生态文明时展的全新经济模式……就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低碳经济和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特征的循环经济,它们都属于绿色经济范畴,都是绿色经济模式的现实体现\[4\](总序3-17)。不管三个概念具体内涵有何不同,它们都是协调经济与生态关系的重要经济形式,因而都是我们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绿色发展的重要途径。因此,我们必须“大力发展绿色经济,积极发展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15\]。参考文献:

[1] 江泽民.在全球环境基金第二届成员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21017(1).

\[2\]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

\[3\]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

\[4\] 刘思华.生态文明与绿色低碳经济发展总论\[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1.

\[5\] 温家宝.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m\].北京:红旗出版社,2006.

\[6\] 黄娟.生态经济协调发展思想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7\] 李克强.在第七次全国环保大会上讲话(全文)\[eb/ol\].chinanews.com/gn/2012/0104/3580887.shtml,20120105.

\[8\] 编写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五规划纲要学习问答\[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9\]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09.

\[10\]江泽民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1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7.

\[12\]胡鞍钢.中国“十二五”规划与绿色发展\[j\].中国水利,2011,(6).

\[1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

节约能源的概念范文第12篇

【关键词】低碳概念 建筑设计 能源 可持续发展

一、建筑设计中引入低碳概念的基本理念

在建筑设计中引入低碳理念主要是从三个角度进行考虑:

①实现能源优化利用。针对建筑设计中应用的各种能源来分析,要注重对这些能源实现优化利用,通过组合或循环利用的形式促进能源最大限度优化利用。例如,积极应用再生清洁能源太阳能、风能等,利用新型能源促进碳排放量的有效降低。②实现能源节约。建筑设计中引入低碳概念出了要实现能源的优化利用外,还要注重能源节约。例如,建筑设计中对空调的设计的应用,要以空调系统设计为主,充分利用自然通风,减少采暖空调的使用频率。另外,也要注重建筑资源的节约,包括对建筑材料应用的节约,避免资源浪费。③实现健康材料应用。在建筑设计中材料的选择和应用十分重要,直接关系到建筑环境质量的好坏以及对人们身体健康的影响。低碳建筑设计要积极引进天然材料,杜绝有毒、有害建筑或装饰材料的应用。天然材料应作为低碳建筑设计中的主要应用材料。对其他建筑材料的选择和应用也要进行严格筛选,经过无害处理后方可考虑使用。

二、低碳概念在建筑设计中的具体应用探究

(一)建筑设计的环境规划中低碳概念的应用

建筑设计过程中对环境的规划设计要严格遵循低碳理念,要实现建筑设计与环境发展相统一。首先,要注重建筑环境实际情况,要尽量避免破坏原有自然环境,在尊重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实现建筑设计。同时通过低碳建筑设计的应用促进周围环境改善和发展,推进整体环境向低碳发展。其次,建筑环境规划中要注重绿化设计,。例如在建筑设计中积极引入生态设计理念,即是对环境的优化,也是有效实现低碳设计。2.建筑材料选择与使用中低碳概念的应用低碳概念的应用要注重建筑材料的选择和使用。在低碳建筑设计中主要以绿色建筑材料为主,即低能耗、清洁材料的应用。一般情况下建筑设计所产生的环境污染都是由材料的使用引起的,如涂料以及胶状材质应用中产生的甲醛,直接污染环境,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较大影响。因此,建筑设计中材料选择十分关键。

低碳建筑设计中要一律采用工业化成品,且积极引进可循环使用的建筑材料。要准确把握材料特性,在建筑设计应用中充分发挥材料功能作用,避免材料浪费。建筑设计体系的搭建要以高性能、低能耗、耐久性好的材料为主,近年来诸多建筑设计中倡导和尝试了可回收材料的再利用,如纸管结构与集装箱体系,就是积极提倡进行材料的回收再利用,提高材料利用率,促进生态保护,实现低碳生活。

(二)建筑细部设计中低碳概念的应用

通过科学的建筑形式设计能够有效实现低碳建筑设计。例如,在墙体构造形式的设计中,充分利用太阳能降低建筑能耗。建筑墙体保温工程设计是涉及节能的重要指标,突破传统墙体建筑结构设计中的采暖空调设计,利用墙体颜色、墙体材料等方面的独特设计,充分利用太阳能资源,有效降低建筑能耗,提升低碳环保效果。

再如,在建筑屋面设计中应用低碳理念,通过节能设计以及绿色环保体系的构建提高环保效果。在屋面的保温隔热设计环节中,通过蓄水架空覆土种植屋面的方式实现。这种环保形式设计中利用屋面的绿化和墙体的绿化相结合,达到充分利用雨水的目的,提升建筑整体美观性。当绿色植物在水分蒸发时能够带走空气中的污染物,实现对空气的净化。蒸发效用也能调节屋面与建筑室内的温度,通过自然蒸发降温实现低碳生活。

(三)建筑空间设计中低碳概念的应用

建筑空间的科学合理设计能够有效提升空间利用率,减少建筑总体面积的应用,尤其针对大城市中的建筑群设计,有着高效降低能耗的效果。建筑空间利用率的提高能够使住房面积更加标准,提高建筑使用寿命,节省建筑量,进而节省建筑成本和建筑材料、能源。例如,在现代建筑设计中,以提升建筑空间利用率为空间设计中心理念,合理控制住房面积标准,最大限度降低建筑能耗。积极引进再生能源,减少建筑资源和能源的浪费。在建筑户型设计过程中要积极考虑空间的实用性和灵活性,能够促进建筑功能变换,一定程度上降低建筑材料的过多应用,实现低碳环保建筑设计。

节约能源的概念范文第13篇

随着社会的发展,建筑物不仅要外表美观,内部也要安全、舒适、便捷,以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但在全球能源危机日益严重的今天,传统意义上的现代建筑早已无法满足时代的发展。因此,绿色建筑的概念应运而生,它能更好地满足人们“绿色、环保、节约型”的需求。

现代建筑的概述

现代建筑是指上世纪形成的多种风格的建筑。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与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出现了一大批现代建筑,如铁路建筑、办公建筑、厂房、仓库、商业服务建筑等。现代建筑更强调生产性与实用性,先后将铁、钢材、水泥用于房屋建筑。

绿色建筑的概述

1.概念

“绿色建筑”是指根据规划要求,在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到环境因素,确保施工时将对环境的影响降至最小,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低耗、无害居住空间的建筑。简单来讲,就是在建筑的整个使用期限内,尽量减少对各种能源的消耗,并避免废弃物的产生,从而实现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建筑。

2.绿色建筑发展史

自20世纪60年代,美国建筑师保罗·索勒瑞首次提出了生态建筑这一新理念。1969年,美国建筑师伊安·麦克哈格创作了《设计结合自然》一书,这标志着生态建筑学的正式诞生。到了70年代,由于石油危机的逐步恶化,促使了各种新型建筑节能技术的产生,使节能建筑成为建筑发展的重要趋势。随后,在世界自然保护组织与联合国环境署的提倡下,节能建筑的概念得到进一步普及。1990年,英国推出了世界上首个绿色建筑标准。之后,美国、加拿大、香港、台湾等不同国家、地区均制定了各自的绿色建筑标准。我国是一个能源消耗大国,上世纪80年代,便很重视建筑节能问题。自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以来,我国更是花大力气推动绿色建筑的发展。如今“鸟巢”、“上海生态建筑示范楼”及“清华超低能耗示范楼”等绿色建筑示范项目正成为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的重要平台。

绿色建筑与现代建筑理念分析

1.绿色建筑的设计理念

(1)节约能源资源

在设计过程中,应尽量使用各种可再生资源,如太阳能、风能等。同时,要求建筑围护结构与采暖空调采用更先进的节能材料与技术。这样,不仅能尽量避免对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还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建筑师还应利用自然通风原理,结合建筑的具体情况设计科学、有效的风冷系统,进一步提高建筑的节能水平。

(2)回归自然

注重建筑外部和四周环境的和谐统一,动静互补,起到保护自然环境的作用。

(3)提供舒适、健康的居住环境

建筑内部要使用对人体无害的建材及装修材料,并能保持适宜的温、湿度、空气通畅,让住户感到舒适、健康。

2.现代建筑的设计理念

(1)功能主义

相对于绿色建筑,现代建筑更注重功能效用,在设计时不是以绿色、环保为主,而是以人的需求为主。

(2)注重空间设计

从整体出发进行设计,强调设计规划以模型为中心,而非只停留在图纸上设计。

3.两种建筑理念的对比

现代建筑更注重实用性,而绿色建筑是现代建筑的继承与发展。它不仅注重实用性,更注重绿色、环保、节能。因此,它更符合当前世界主流思想,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这也正是解决日益严重的能源危机的重要途径。

绿色建筑对现代建筑的启示

人类进入21世纪后,各种能源问题、环境问题成为困扰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因素。节能减排与环境保护成为世界的共识。这也给我国现代建筑业带来了重要启示。尤其是在近年来建筑业的快速发展,使得我国的能源供需矛盾持续加剧。高能耗的现代建筑虽然能让人们享受到便捷、舒适的生活,但却是以巨大的经济代价与能耗代价为前提,并加剧了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同时,也在极大程度上拉大了自然环境与居住者的距离。因此,必须走绿色建筑的发展之路,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节约能源的概念范文第14篇

关键词:绿色设计概念 建筑分析探讨 节能环保

1 建筑设计中概念设计概述

设计是建筑工程的基础,而概念设计则是在工程建设中体现先进思想的关键。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很多外资建筑公司进入到中国的建筑市场,在合作与竞争中,使得中国的传统建筑理念与国际建筑理念相互碰撞。近些年,随着节能建筑、绿色建筑以及低碳生态社区和城市的理念逐步的推广和完善,这些都已经深入人心。这是国内长时间粗放型经济建设后所面临的资源短缺所需的必然改变,也是发达国家地区经历经济高速发展阶段后,回过头来认识到的消费型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所起的冲突后,就如何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维护生态环境,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现代建筑理念的一种抉择。尤其经过多年的推广,使得越来越多的绿色建筑获得国际的认可,因此绿色建筑理念逐步深入人心,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给普通百姓带来切实的良好感受。

2 绿色建筑概念设计的发展

绿色建筑是可持续发展理论具体化的新思潮和新方法。所谓绿色建筑是指规划设计时充分考虑并利用了环境因素,施工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最低,运行阶段能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低耗、无公害空间,拆除后能回收并重复使用资源,并对环境危害降到最低的建筑。

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的《2014年-2018年中国绿色环保建筑设计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规划分析报告》分析: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节能建筑越来越受到市场的喜爱,这样使得建筑商不得不考虑绿色建筑设计对持续消费的关注,按照节能建筑建设标准,要求设计院在进行绿色建筑设计时必须要采取节能措施进行设计。

实现绿色建筑,是摆在中国建筑设计师面前的新问题,是建筑设计行业的发展新方向,任重而道远,不仅需要观念和技术上的不断创新和发展,设计水平的不断提高,同时更需要政策的引导和扶持,以及全社会的参与。

3 绿色建筑概念设计的一般原则

在建筑设计领域落实科学的发展观,落实节约资源观念的具体体现就是回归三原则的设计思想。三原则即:节约资源、节能资源以及回归资源。其中,适用是对建筑最基本的功能要求,也是最本质的要求,不同的建筑功能适用于不同人的各种基本功能需求,同时也要考虑未来人们需求的发展变化对建筑的灵活性要求,即经济在目前的社会发展中应该以效益代替。我国的国情是人多地少,人均资源少,所以对效益的追求是可持续发展观的重要体现,反映在建筑设计上,就是要追求建筑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美观应从多个方面考虑,文化和地域的不同会给人们带来不同的审美观,真正的美观应该反映出社会的进步所带来的建筑审美的新要求,应该反映出一个民族的文化和地域的多样性特征,还应该反映出自然的建筑形态和空间的美学特征。

对于正在经历着规模空前的城市化进程和现代化发展的建筑行业来说,对适用、经济、美观的核心精神应当广泛的发展和应用到我们的建设中来,大型公共建筑作为社会中最有代表性,最能起到带头作用的建筑类型,更应该将这三原则作为建筑创作的原则之一进行规划和设计。

要做出节约型的建筑,建筑的内外造型应该与建造的场地相协调,建筑的平剖面的布置,应以建筑的功能为出发点,建筑设计时,还应该纳入模数化的设计方法,节约材料的同时还能节省制作的经费。同时应该考虑的还有建筑的使用效率和技术经济,从而使得建筑设计能够充分的利用资源和土地。

4 建筑设计的概念设计创新理念

建筑设计是艺术创作与科学技术的结合体,也是创造构思加科学计算合成的产物,是运行过程中所产生出的全新理念。我们在进行建筑设计的实践过程中,不难看出,由于一些建筑师设计创新的意识强烈,但实现的设计方案却严重脱离设计原则,存在功能或视觉效果不佳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忽视建筑空间使用的差异性,用一种特例所采用的方式、硬套用在差异性很大的建筑类型中。在空间尺度或组合中,片面追求精神要素的创新,忽视功能、经济等要素和效率的原则,这些所谓的设计创新是万万不可取的。

建筑设计普遍倡导的重要问题就是科学理论是否系统化和规范化。其中,美国的科学家库恩在其倡导的科学范式理论学说中指出科学范式的产生对于科技革命有着重大的意义。对于职业设计规范化理论的建设,我们要不断提高构思创意水平到工程设计实践的水平,还要不断反映出其个性、地域以及民族的审美趣味性,这样才能将民族文化传统同建筑艺术有机的结合到一起。以此更好地向世界展现出我国所特有的民族文化艺术风采,加强民族的自豪感,在这一点上,能够更好地富有国际意义。

5 结束语

建筑概念设计是展现先进设计思想的关键,设计中经验丰富的设计人员都善于运用概念设计,将设计理念和创新思维统一到结构设计中,结合自身积累的经验,统筹整体来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各种不确定因素及问题,以实现整个建筑结构的合理设计。人类的思维对于建筑设计创新方法来说是极其重要的一方面,对于新作品的产生来说,新想法的产生往往更加关键。目前我国社会对建筑设计创新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有助于人们对建筑设计创新的认识从感性阶段上升到理性阶段。

参考文献:

[1]张鹏.提高建筑结构设计质量的途径[J].科技传播,2011(16).

节约能源的概念范文第15篇

关键词 中国能源;动态增长;节能;内涵

中图分类号 TK0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04(2012)08-096-06 doi:10.3969/j.issn.1002-2104.2012.08.015

近年来,我国坚持“节能优先”的发展战略,在经济、政治和法律等相关领域实施了一系列提高能效的政策措施[1]。这些政策措施的实施,极大地提高了我国以能源强度(或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为表征的能源总体利用效率,从而缓解了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能源瓶颈性约束[2]。然而,能源强度的降低并没有从根本上消除我国能源需求总量超越资源承载能力的威胁。实际上,近年来我国能源消费总量仍在持续快速膨胀,能源供应压力也与日俱增,如图1所示。

并且,当前不合理的经济增长方式造成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巨大的能源浪费。典型的例子如我国当前包括钢铁、水泥和平板玻璃等在内的多个产业部门出现的产能过剩[5]。在建设这些工业产品产能的过程中,均投入了包括能源在内的大量物力、人力和财力,而建设所形成的产能通常被视为新增的固定资产,并以经济活动最终成果的形式计入到相应时期的经济增长中。受到“产能过剩”的影响,导致原本被期望能够满负荷运转的产能却出现了大量的闲置,或不能得到充分的利用,因此在产能建设过程中的各种投入虽然带来了经济增长,但却并未发挥实际的效用,同时也造成了能源投入的浪费。类似的例子又如当前我国建筑和基础设施的频繁拆建等[6],这都导致了“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财富不增长”的现象,同时也造成了能源投入的浪费。

以上不合理现象,充分暴露出当前我国节能工作仍然存在着重要的不足。究其原因,是对符合我国国情的节能内涵欠缺足够的认识,从而难以制定具有前瞻性、系统性和全局性的节能发展战略来统筹指导我国节能工作的开展。而这一战略的科学制定与实施,迫切需要相关学科针对我国的现实国情,开展基础性和系统性的研究工作,深入分析和揭示我国节能问题的本质和规律。

基于以上背景,本研究在辨析节能基本概念的基础上,结合对我国当前能耗特征及其形成机理的剖析,进一步归纳出我国节能的本质内涵。本研究的目的旨在加深对我国节能内涵的认识,为相关决策者制定更加完善的节能政策提供必要的决策参考。本文以下内容分为节能概念的辨析、我国能耗本质特征的剖析、我国能耗动态增长机理的阐释、我国节能内涵的归纳,以及小结五个部分,概要介绍了研究的内容及成果。

1 节能概念的辨析

节能(Energy Conservation)通常指人们减少能源使用数量的实践活动。对于节能的概念,存在狭义和广义两种定义方式。其中,狭义上的节能是指能源效率(Energy Efficiency)的提高,即在达到相同的产品产出或满足相同服务需求的条件下,减少能源的消耗;而广义上的节能有两层含义,不仅包含了能源效率提高这一含义,同时也包含了通过减少不合理的产品产出或服务需求,从而减少能源消耗的含义。因此,对广义上的节能通常被视为是更具一般性的节能定义。

以上节能概念的两种定义,对于在不同层面上的对象系统分别具有不同的适用性。一般来讲,在分析设备或技术性能时,人们通常将节能理解为相关设备或技术能源效率的改进,即狭义上的节能。典型的例子如燃煤发电厂供电标准煤耗的下降(或称供电效率的提高),它代表了满足等量电力需求所需煤炭投入量的减少;又如机动车百公里油耗的下降(或称燃油经济性的提高),它代表了满足等距离出行需求所需燃料投入量的减少。

而从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宏观层面探讨节能时,更强调对节能概念的广义理解,即不仅需要强调能源效率的提高,同时也采取相应的措施以控制需求的变化。因此,对于国家层面上制定的节能战略、法律、规划及相关政策,都是基于广义节能而展开的。例如:在我国于2007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中明确指出:节能是指加强用能管理,采取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以及环境和社会可以承受的措施,从能源生产到消费的各个环节,降低消耗、减少损失和污染物排放、制止浪费,有效、合理地利用能源[7]。类似的条款可以在美国、英国、日本等关于本国节能的法律或政策性文本中找到[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