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金融行业的商业模式范文

金融行业的商业模式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金融行业的商业模式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金融行业的商业模式

第1篇

互联网玩金融在形式上是一种跨界营销,不仅互联网玩金融在跨界,很多行业都在跨界:快消品娃哈哈在向白酒行业跨界,恒大房地产在向饮用水行业跨界。从跨界营销的意义上说,我们可以看到互联网玩金融里面关于跨界营销的三个关键词:逐利、模式、升级。

逐利:所有的跨界都有一个清晰的指向——利润,因为所有的商业行为都是逐利的。互联网为什么玩金融?因为互联网巨头和金融巨头尽管都是巨头,但在赢利能力上,二者根本不是一个量级的。2012年,工商银行的利润达到2387亿元,而身为搜索行业龙头的百度当年净利润只有104.56亿元。面对互联网行业和金融行业的巨大赢利差距,互联网企业一旦有机会,肯定会向金融业寻求发展。娃哈哈去做白酒,也是看中了白酒行业的高毛利,恒大则是看中了饮用水巨大的市场和赢利空间,所有的这些都是逐利行为的驱使,所以我们说跨界首先是逐利的趋动。

模式:跨界必须有合适的商业模式,并且这些模式最终可以实现商业逐利的目的,所有的商业模式都建立在最低的成本满足最大的需求这一目标上。互联网金融之所以成为热点,正是找到了老百姓在投资理财方面的巨大需求。来自知名金融理财市场服务机构普益财富的数据显示,在中国,金融理财产品的数量和发行规模近年以年均40%以上的速度增长。百度的搜索数据也表明,用户搜索请求中很大一部分与“理财”密切相关,2012年至2013年,通过百度搜索引擎搜索投资理财类信息的用户规模持续扩大,今年金融理财类总搜索量每天达到3.3亿次。如此大的社会需求,加上与之相配的商业模式,如果成本还可以最低化,那么这样的跨界必然会取得最大的成效。互联网企业将金融和互联网结合,创新性地打造出面向大众客户的金融服务平台,为各类用户提供安全、高收益、简单易操作的理财服务,使需求者以最小的成本获取最大的利益,也使互联网企业跨界到金融界后找到了适合的商业模式。

第2篇

[关键词]MIT;商业模式;创新走向

[中图分类号] F832.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3-0461(2012)09-0025-05

一、 商业模式对比评估研究综述

著名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说:“当今企业之间的竞争,不是产品之间的竞争,而是商业模式之间的竞争”。在商业模式进入刀光剑影的市场竞争之前,可以加上预测性评估的环节,从而可以在众多商业模式创意中挑出那些更具潜力的商业模式,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地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以保证企业成功地进行商业创新。目前对商业模式的评估多借用传统的绩效评估方法,如从销售额、利润、市场份额、专利数量创新性、客户满意度、创新成本等来衡量。也有人试着使其评估更为全面,如李蔓具尝试用平衡计分卡建立商业模式的评价指标体系,用资本收益率指标、现金周转速度指标、存货周转率指标、股票市场价格指标、新产品开发投资回收期等指标对商业模式进行评估[1]。从这些方式来看,有倒果为因的嫌疑,而且多从财务指标来评价商业模式,实际上盈利能力并不能全面衡量商业模式的优劣,要视企业所在的各个方面的环境来确定。

既然企业之间的竞争是商业模式的竞争,所以将企业之间的商业模式直接对比就是最适合的方法。自从商业模式创新概念提出以来,不少研究者已经在这一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如郭毅夫以上市公司广电运通和御银股份为例,将两者的商业模式分为调整型商业模式创新和改变型商业模式创新,且两者分别处于行业的成长期和初创期,发现初创期的改变型商业模式创新管理成本较高,财务表现不很稳定,且风险较大,但净利润较高等[2]。Christoph Zott和Raphael Amit把商业模式分以效率为中心的商业模式和以创新为中心的商业模式,以190家美国和欧洲创业型企业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结果发现即使在环境变化的情况下以创新为中心的商业模式确实对创业企业的绩效有影响,并且呈正相关,同时发现创业者试图将两种商业模式结合在一起的努力可能是徒劳无功的[3]。麻省理工学院的Peter Weill和Thomas W.Malone等人对资产的权力和转换程度的两个维度将商业模式分出四种原型:创造者模式、流通者模式、房主模式和经纪模式,从所设计的四种资产,即财务资产、有形资产、无形资产和人出发,两者组合演绎出14种商业模式类型(有两种非法)(简称MIT商业模式框架)。对美国1000家最大公司进行研究发现,一些商业模式确实比另一些表现要好,卖资产使用权的商业模式比卖资产所有权的商业模式有着更好的利润和市场价值。同时发现基于非实物资产的商业模式比基于实物资产的商业模式有更好的

利润[4]。

二、 基于MIT的中美上市公司的对比分析

MIT商业模式框架中,创造者指企业生产产品,然后把产品卖给客户;分配者指企业从第三方买产品,然后把产品卖给客户;地主指企业让渡的是产品的使用权,而不是产品的所有权,在文中作者特别强调,服务让渡的是客户使用目标企业人力资源的权利,应该归为地主;经纪人指企业并不生产和让渡产品,而通过组织供需双方而获利,其盈利来源于佣金。四种资产类型是:金融资产,包括现金和股票、债券等有价证券,以及确保其所有者掌握潜在的未来现金流权利的保险策略。实物资产,包括计算机等耐用品和食品等非耐用品。无形资产,包括专利和著作权等知识产权以及知识、美誉度和品牌价值等其他无形资产。人力资产,包括人的时间和成果。当然了,从法律上讲,人是不可能买卖的,但其时间和知识却可以计费“出租”。所以从整体上可以演绎出14种商业模式原型。

⒈ 基于商业模式的总量对比分析

从总量来说,美国证券市场上市公司总收入的81%来自实物资产。创造实物资产的制造业产生了所有公司大约57%的收入。制造商受到投资者普遍重视,特别是那些勇于创新的制造企业。公司收入的28%来自租赁型交易,但是公司间的证券市场回报差异很大。在常见的商业模式中,金融和实物出租商的表现最差,而知识产权出租商的表现却位居第二。承包商——一个包括咨询公司和其他主要“出租”人力资产的企业的商业模式,表现居中。

截至2009年年底,证监会22大行业中,总市值超万亿元的行业从2008年的2家上升至6家,金融行业以5.73万亿元的市值总量仍然盘踞在行业榜首,采掘行业市值超过5万亿元,名列第二位。2010年上市公司净利润金融服务(46.78%)、采掘(13.34%)、化工(6.03%)、交通运输(5.00%)、机械设备(3.84%)五个行业占全部上市公司2010 年净利润的74.99%,其余18 个行业的净利润占比仅为25.01%。而2009 年金融服务等五大行业占全部上市公司净利润的77.86%。

第3篇

关键词:商业模式创新;网络金融;阿里金融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应用的逐步加深,网民数量逐渐增加,网络金融迅速兴起。与传统的金融服务相比,网络金融在产品设计、服务模式和参与主体上都实现了创新,它的推广促使了商业模式的创新,现如今,商业模式逐渐从传统百货、连锁卖场向电子商务模式转变。商业模式的创新使很多渠道商从提供实体服务过渡为提供信息数据服务,其对上下游的整合能力迅速提升,而交易网络化也在很大程度上改变着改变着人们的消费习惯,服务交付方式得到了革新,这对于金融领域来说具有划时代意义。下面笔者就对商业模式创新背景下的网络金融进行探究。

1. 网络金融

网络金融指的是金融企业在互联网上开展的金融业务,其主要以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为核心,内容包括网络银行、网络证券、网络保险、网络支付和结算等,这是对传统金融业务、服务、运作流程和方法的一种大胆创新。与传统金融相比,网络金融的市场信息具有虚拟化特征,服务更为快捷,产品革新和业务处理更迅速,且能够大大降低金融市场运行成本,促进金融混业化发展。在电子商务企业中,第三方支付即拥有一定技术和信誉的非金融机构和网络融资是其运营主体。据相关数据统计,在结算功能、承担支付这两项网络金融业务中,仅2012年,网络银行和第三方支付的业务合计就超过900亿,其在整体网络金融业务中所占比例几乎达到80%;另外,2010年,以网络借贷平台为代表的网络融资逐渐兴起,虽然当前其规模相对较小,但是在2012年,其增长率达到了1981%,发展势头非常迅猛,呈现着井喷式的增长态势,业务量远远超过网络保险,在网络金融产业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2. 网络金融的商业模式分析

2.1基于产业链视角的第三方支付和网络融资行业的商业模式

商业模式一般描述的是企业的商业逻辑,而非价值在产业链中的消费和传递过程。第三方支付产业上游是银行和卡组织,下游则是用户,与产业平行的是电子商务平台。一般而言,第三方支付企业是银行和卡组织与用户之间的中介和桥梁,在第三方产业不断成长的今天,其对上下游的整合能力迅速提升,其与电子商务平台则是相互促进、相互渗透、互惠互利的关系。从产业价值链的视角看,第三方支付产业商业模式的创新内容为价值创造、价值维护和价值实现,其中,价值创造方面是产品服务创新,包括快捷支付、移动支付、收单渠道、基金支付;价值维护方面是产业组织关系创新,也就是平台化发展和创新;价值实现方面是盈利模式创新,其创新目标是发展金融增值服务,这三方面的创新完成了第三方支付企业商业模式的创新,充分将金融特性发挥了出来,对于促进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网络融资行业的上游是银行等金融机构、个人以及电子商务企业,下游为个人、小微企业等借款者,而第三方支付企业在网络融资平台和借款者之间充当着中介角色,主要提供资金充值服务、现金提取交易和清算服务。网络融资行业基于产业价值链的商业模式的创新也体现在价值创造、价值维护、价值实现三个方面,在价值创造即产品服务创新方面,包括利率、期限、有无担保抵押、还款方式等方面的创新;在价值维护即产品组织创新方面表现为与银行独家合作,同时根据自身条件积极打造社区平台,发展社区化;在价值实现即盈利模式创新方面是发展线下业务,比如追索债务、抵押物托管、提供金融咨询服务等。

2.2实例研究

(1)阿里巴巴集团的发展

以阿里金融为例,阿里巴巴集团成立于1999年,从成立开始到2000年仅一年时间,互联网用户量就突破了1000万,同比增长率达到153%。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电子商务迅速发展起来,阿里巴巴快速打入了我国电商市场,并在电商市场的逐渐发展中实现了产业链的多元化发展,不断在商业模式上进行创新,企业逐渐发展壮大起来,这对于我国互联网市场的发展方向具有深远意义。瞻观阿里巴巴的发展历程,自1999年成立,在2002年实现了B2B业务首次盈利,2004年支付宝独立运营,2007年B2B业务香港上市,2008年商业模式从B2B转向C2C,2009年提出了“大淘宝”战略,2010年阿里小贷成立,现如今,阿里巴巴集团提出拆分业务,成立了25个事业部。有关数据显示,2011-2012年,阿里巴巴集团在亚洲网络交易规模上以绝对优势排名第一。阿里金融种类包括第三方支付、阿里贷款、网络保险、网络理财,2011年到2012年,阿里贷款累计发放贷款超过了500亿,2013年,阿里巴巴集团又同腾讯、平安保险共同成立了互联网保险公司。

(2)阿里巴巴商业模式的创新

阿里金融商业模式的创新是“生态系统+开放平台”。在价值创造方面,不断拓展服务形式,增加了支付宝信用支付、网络保险和理财等,还实现了信息和知识服务的网络化,实现了金融数据共享,彻底打破了传统市场的信息隔阂,有效降低了交易成本,增强了网络金融市场有效性。在价值实现方面,随着业务的迅速增加,收入源和收入点不断迅速提升,收入模式得以创新,主要表现在资产沉淀在银行的利息收入中。此外,阿里金融商业模式创新的重点在价值维护方面,阿里集团电子商务平台为阿里金融创造了更大、更广阔的需求市场,而阿里金融根据电商平台收录的数据建立起了完善的金融数据,同时通过自身所具备的资金或与其他金融机构进行合作来为用户提供服务和产品,在这个系统中,供需双方能够实现快速、有效的信息交流和资金流动,进而提高交易市场的有效性。在开放的网络平台中,阿里金融将会在逐步的发展中成为互联网上金融服务的大卖场,这对于阿里集团整合上下游环节、实现网络金融一体化具有重要意义。

3. 网络金融对传统商业模式的影响

风险外部性是金融服务最主要的特点,为了防止风险升级,必须由政府加大监管力度。一直以来,国家对金融行业的准入资格都有非常严格的要求,而网络金融在发展中不断创新金融产品,借助网络平台进行方便快捷的交易,并基于云计算技术建立了民间信用体系,为用户提供安全、可靠的产品和服务,其在产品、供需双方以及服务效益方面都对传统的以银行为代表的网络金融行业造成了巨大冲击。另外,网络金融对传统渠道的商业模式也带来了巨大影响,大多消费者更倾向于网上交易,比如苏宁易购的上线,其业务在短时间内就超越了线下实体店,甚至很多线下实体店成了一种不必要的成本支出,从2008年,苏宁易购就开始模仿以阿里巴巴集团为代表的电子商务模式,并逐渐推出了自己的支付产品,并于2011年开始对网络金融进行布局,其电商化进程发展迅速。可见,电子商务的商业模式正在逐渐取代传统渠道的商业模式。

4.结语

网络金融不仅是我国金融创新中的重要实践,还是一种互联网经济时代的商业模式创新,这种创新将是电子商务企业发展的重要助推力。在商业模式创新背景下,研究网络金融产业不仅能够将网络金融的全新面貌展现出来,还能掌握电子商务企业的升级趋向。与此同时我们应认识到,网络金融产业仍然处于成长阶段,虽然从规模上来看呈现着爆发性增长趋向,但是要想使网络金融行业走向成熟,应积极推行差异化战略,注重对外部资源的引入,建立完善的监管体系,消除企业在风险控制和经营模式方面的问题,而企业也应当明确自身定位,真正做好金融互联网服务,实现平台化发展。(作者单位:厦门大学金融系)

参考文献:

[1]黄凌超.商业模式创新的网络金融分析[J].财经界.2013,(9):9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学术顾问

免费咨询 学术咨询 期刊投稿 文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