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民航地面服务概论范文

民航地面服务概论范文

民航地面服务概论

民航地面服务概论范文第1篇

2、电子测量技术与仪器专业:培养熟悉电子仪器、仪表工作原理,具备电子测量应用技术、电子仪器测控技术能力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一般学习专业核心课程与主要实践环节:电路分析基础,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信号处理技术、电子组装工艺及设备、电子设计自动化(EDA)、传感器检测技术、电子仪器与测量技术、网络基础、微机原理与应用及实训、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及实训、传感器检测技术实训、电子仪器与测量技术实训等,以及各校的主要特色课程和实践环节。

3、铁道工程技术专业:铁道工程技术专业隶属于教育部高职高专专业目录,培养掌握高速铁路线路工程专业技能,能从事高速线、桥隧工程的施工、维护保养工作的高级专门应用性人才。

4、石油工程技术专业:专科阶段的石油工程技术专业属于资源开发与测绘大类,传统的石油、煤炭行业近年来就业率一直不低。该专业主要培养能在石油工程领域生产一线从事油气田钻井、石油地质、石油开采和钻井、完井、试井及井下作业等方面工作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

民航地面服务概论范文第2篇

Abstract: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seven teaching strategies of extracurricular knowledge expansion in the course of "Introduction to Civil Aviation" in view of the limitation of the "Introduction to Civil Aviation" textbook,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flight attendant majors and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the civil aviation industry.

关键词:课外知识;拓展策略;民航概论

Key words: extracurricular knowledge;expansion strategy;Introduction to Civil Aviation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21-0254-02

1 中职空乘专业《民航概论》课程课外知识拓展的必要性

1.1 中职空乘专业《民航概论》教材的局限性必须拓展课外知识

目前,中职空乘专业找不到一本合适的正规《民航概论》教材。已出版的《民航概论》教材基本上为大专及以上的民航相关专业及旅游专业教材,讲述的主要内容包括民用航空总论、飞机的一般介绍、飞行基本原理、空中交通管理、民用机场概述、民航旅客运输、民航货物运输、客舱设备等方面的知识。从难度上来说,中职生看不懂大学教材,特别是弄不懂飞机的各类系统原理,看不懂航图和教材中出现的公式;从内容上来说,大部分现有的《民航概论》教材没有论述民航业的特点与构成、民航业的经济作用与影响、民航业的社会文化作用与影响、民航资源、民航产品及市场分析、民航教育等内容。

1.2 中职空乘专业学生现状必须拓展其课外知识

和其他专业中职学生一样,中职空乘专业学生也存在着学习基础相对较差、缺乏学习主动性、缺乏自信心、纪律意识不强等问题。由于空乘专业学生是经过面试录取的,她们普遍“颜值”较高,注重自身仪容仪表和个人形象,然而,不少学生来自于农村家庭,经济条件较为一般。挖掘她们自身的闪光点,给她们提供感兴趣民航专业知识,将极大地激发她们学习的动力,合理地规则人生的发展目标。

1.3 民航业的发展态势必须拓展学生的课外知识

未来几年,我国民航业的发展态势呈现出如下特点:航空市场体系仍然不成熟、民航行业竞争日益增强、民航进入微利发展时代、新技术发展改变航空公司的竞争方式、廉价航空模式难成规模等等。在中国经济全球独领和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民航业的发展在不断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拓展学生民航课外知识,有利于学生融入时代,分享我国民航业发展的红利,特别是在沿海民航业快速发展的环境下成才成长。

2 中职空乘专业《民航概论》课程课外知识拓展的意义

2.1 有利于弥补中职空乘专业无《民航概论》教材的缺憾

现有的大专及以上学生使用的《民航概论》教材对于中职空乘专业学生来说显得特别“高、大、上”,相当一部分章节中职生无法看懂或理解,这样就很难把学生吸引进来。通过适当地进行课外知识拓展,可以弥补中职空乘专业无《民航概论》教材的缺憾。一方面,我们通过灵活多样的课外知识拓展使相对高深的《民航概论》课程通俗易懂接地气,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我们针对中职生的需求,量身订做,给她们提供其感兴趣的大量鲜活内容,既有视频内容,又有参观交流,活跃了课堂形式,丰富了课堂内容。

2.2 有利于中职空乘专业学生的综合成长

有意识地进行中职空乘专业《民航概论》课程课外知识拓展训练,非常有利于中职空乘专业学生的综合成长。一是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开阔了学生视野;二是培养了学生的国际意识和爱国主义精神,达到了爱祖国、爱家乡的教育目的;三是培养学生对航空服务工作的认同感,培养其良好的职业素养和职业意识。

3 中职空乘专业《民航概论》课程课外知识拓展的策略

3.1 引导学生关注世界民航业发展动态

航空服务是一个不足百年的新型朝阳行业。一战后民航业开始起步,二战后迅速发展,20世纪70年代以后民航业朝着大众化方向发展。我国民航来从改革开放以来以20%的速度发展,1987年政企分开后在国际上一跃进入世界航运前十位,成为航空大国。随着我国生产总值、国民收入的不断提高、人们的消M水平的提高、消费观念的变化,这一朝阳行业会在21世纪腾飞。我国将从民航大国向民航强国转变,在世界民航领域中占据重要地位。教师鼓励同学们通过观看电视、报纸,上民航资源网查阅信息等方式关注世界民航业发展动态,了解民航业发展趋势和人才需求情况,激发同学们投身民航业的热情。

民航地面服务概论范文第3篇

Abstract: To improve customer satisfaction is an effective method to increase the competitiveness of airlines. But effective collection of customer satisfaction may cost lots of time and money. Data mining provides a convenient method of customer satisfaction mining. In this paper, the object-oriented and attribute-oriented concept lattice rules extraction method is used to dig out the customer satisfaction, and the exploration application in the field of civil aviation has been made.

关键词: 民航;数据挖掘;概念格;规则提取

Key words: civil aviation;data mining;concept lattice;rules extraction

中图分类号:V2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5)20-0165-03

0 引言

形式概念分析,又称为概念格理论,由Wille R于1982年提出,它是数据挖掘的一种有效方法,也是数据分析的一种有力工具。概念格的每个结点是一个(形式)概念,它由两部分组成:内涵(即概念的描述),外延(即内涵所涵盖的对象)。概念格的Hasse图则实现了数据的可视化。因此,它被认为是数据分析与知识获取的一种强有力工具,已被广泛应用于信息检索,机器学习,软件工程和知识发现等领域。

基于概念格的规则提取是数据挖掘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它的研究内容是从一个已知数据库中挖掘一组规则(又称规则集)来描述各类数据的特征依赖,并通过此规则集预测其它数据的未知类别。截至目前,该研究方向已取得一系列的理论成果。然后,基于概念格的规则提取技术的实际应用方面尚未见到相关报道,这不利于理论研究的进一步推进。

为了使得基于概念格的规则提取研究得到进一步地完善和发展,本文探索面向对象与面向属性概念格的规则提取方法在民航领域中的应用。

1 预备知识

定义 1[1] 三元组T=(U,A,I)是形式背景,其中U={x1,x2…xn}为对象集,每个xi(i?燮n)称为一个对象,A={a1,a2…am}为属性集,每个aj(j?燮m)称为一个属性,I是对象集U和属性集A之间的二元关系,即I?哿U×A。

定义 2[1] 对于任意X?哿U,X={b│b∈A,?坌x∈X,xIb};对于任意B?哿A,B={x│x∈U,?坌b∈B,xIb}。即,X表示对象集X中所有对象所共同具有的属性集,B表示属性集B中所有属性所共同具有的对象集。

定义 3[1] 在形式背景T=(U,A,I)中,对于X?哿U,B?哿A,满足X=B且B=X,则称(X,B)是一个形式概念,简称概念。其中,X称为概念的外延,B称为概念的内涵。用LW(U,A,I)表示形式背景T=(U,A,I)的全体Wille概念。

3 面向对象与面向属性概念格的规则提取技术在民航领域中的应用

3.1 数据准备

在民航的客户满意度调查过程中,分析员将收集订座系统中存储的大量历史数据,包括序号、团队标识、姓名前缀、姓名、订座记录、舱位、订座状态、订座人数、OFFICE、订座日期等数据。并将其整理成如下数据:完整姓名,订座OFFICE号,订座工作号,订座日期,订座时间,客票类型,票号人信息,出票OFFICE号,出票工作号,票价付款方式,航班配备的阅读材料、飞机是否晚点、飞行状况的通报、客舱卫生间清洁程度、乘务员的精神面貌、客舱座位舒适程度、乘务员的广播、客户满意度等数据。其中1表示满意,0表示不满意。对象部分x1,x2,…,x10分别表示10名乘客,属性部分用下标的字母代替。

3.2 数据处理

数据准备完毕后,整理成决策形式背景,开始对决策形式背景运用数据挖掘的技术进行规则提取。主要按照以下五步进行:

3.2.1 提取Wille概念格

根据定义3,可以提取出决策形式背景F=(U,A,I,D,J)的决策部分的Wille概念(x1、x4、x5、x8、x9、x10,d)。

3.2.2 提取面向对象概念格

从提取的规则r2和r3可以看出,顾客对航班配备的阅读材料满意、乘务员的广播、客舱卫生间清洁程度、乘务员的精神面貌、飞机是否晚点,飞行状况通报中任意事项感到满意,并且对客舱座位舒适程度情况不满意,则乘客满意度为满意。

顾客对航班配备的阅读材料、客舱座位舒适度、客舱卫生间清洁程度、乘务员的精神面貌、飞机是否晚点,飞行状况通报中任意事项感到满意,并且对乘务员的广播不满意,则乘客满意度为满意。

4 结语

针对现有的基于概念格的规则提取技术缺乏实际应用,本文探讨了面向对象与面向属性概念格的规则提取方法在民航领域中的应用。具体结论是,实现了将民航数据转化成决策形式背景,构建Wille、面向对象与面向属性概念格,在此基础上成功挖掘出客户对民航服务满意度的关联形式,从而说明所研究技术在民航领域中的应用初步取得成效。

实际上,优质的空中服务质量对增加航空公司的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它是追求高质量、高标准、高要求的服务,时刻以消费者的利益为首要服务标准,为人民群众提供与其他交通运输行业完全不同的服务。因此,空中服务质量对民航经济效益具有深远影响。鉴于此,如何提高空中服务质量的研究有一定的效益价值。而本文通过面向对象与面向属性概念格的规则提取方法研究了空中服务满意度问题,为不断提高空中服务质量奠定了理论基础,也间接地体现了所开展工作的使用价值。

此外,本文研究成果为后续开展更多应用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也为丰富现有的规则提取技术做出了一定贡献。

参考文献:

[1]Wille R. Restructuring lattice theory: an approach based on hierarchies of concepts[C].in: I. Rival (Ed.), Ordered Sets, Reidel, Dordrecht-Boston, 1982:445-470.

民航地面服务概论范文第4篇

关键词:复合型人才培养;民航概论;教学改革

民航概论课程是面向民航类院校所有专业大一新生的基础科普性课程,同时又是面向非民航类院校毕业的新入职人员的一门专业基础性课程。课程的教学内容相对较多,其信息量极其丰富,同时所涉及的内容往往又具有一定的抽象性。但是,在当今复合型人才培养背景下,该课程的学习不仅仅局限于理论知识的传授,应更加注重教学内容的综合化、专业化以及前沿化,对于其教学方式也是逐渐地趋向于多样化,注重将生活中的知识与抽象化的理论知识有机的相结合,进而最大限度实现其教学目的[1]。因此,在复合型人才培养背景下,本文对民航概论课程教学的改革进行探讨研究,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概论性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为了更好地适应民航业飞速发展,需要培养一定数量的能够更好地为民航业发展提供优质的服务的复合型专业人才,民航概论作为一门民航相关基础知识、原理及相关技术介绍的课程,在民航人才的教育过程中承担着重要的作用和角色。但在课堂教学中,该课程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种:

1课程教学的方法相对陈旧

一般情况下,在民航概论课程的实际教学中,往往沿袭传统教学方式,教师仅仅是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灌输”给学生,进而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标,虽然这种教学方法在一定程度上着重对民航概论理论中的重点难点进行了一定的讲解,但是这种教学方法培养出来的学生没有一定的独立精神和创新意识,显然不适合当今时代对民航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2课程教学模式相对单一

现阶段的民航概论课程的教学,主要采用对教材从前往后依次讲解方法。虽然这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生对理论知识学习掌握的进度。但这种方式下的教学往往有着一定的固定性,缺乏一定的创新。

3课程教学的手段过于简单

在当今知识经济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中,一些先进的计算机操作技术被广泛地应用于民航概论课堂的教学中,但是有部分教师的教学手段依旧局限于幻灯片对教学简单纲要的放映,一些视频类的资料运用极其得少,这种方式很难让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进而也就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其教学目标。

二、复合型人才培养背景下,民航概论课程的教学方法民航概论课堂教学的方法主要有直接讲授法、体验式教学法以及启发式教学法等。

1直接讲授法

该方法就是通过对课堂理论知识的备课,进而将书本上知识中的难点、重点有条不紊地进行讲解。往往直接讲授法在对知识的讲解过程中有着有效性、准确性以及经济性等特点。直接教授法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让学生对大量系统知识熟练地掌握,对于学生智力以及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着实质性的积极影响。直接讲授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生对知识的学习过程,却往往忽视了对学生主动学习知识能力的培养,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使得课堂的学习气氛相当的压抑,其学生缺乏一定的独立性和创新性。

2体验式教学法

该方法是通过对虚拟现实手段的利用,综合视频及动画展示,对教师的教学进行教学录像,进而实现课堂互动与网络平台互动的互动化教学。这种体验式教学注重全面、专业、前沿综合性的培养,尽可能地将工程知识体系与非工程知识体系有机地结合起来。

3启发式教学法

该方法主要是通过将某种潜在的形式转变为思考的过程,在课堂教学中首先提出一个问题,让学生对问题进行思考和讨论,进而总结结论。讨论的过程也是学生对知识的学习过程,讨论也使得课堂上的教学更加地具有灵活性和色彩性。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在民航概论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往往让复杂抽象的教学内容变得简单,将生活中的知识与抽象化的理论知识有机地结合,进一步启发学生独立自主的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复合型人才培养背景下,民航概论课程教学改革实践若要培养出适合行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复合型民航人才,就要更新教育理念,对人才成长的环境进行优化,积极开展研究性的教学。下面就复合型人才培养背景下,如何进行民航概论课程教学改革实践,谈一谈我的看法。

1将民航概论课的内容与理论有机结合

通过幻灯、录像、展览以及讲故事的形式对民航概论这堂专业课进行一定的传授,引发学生学习这门课的兴趣,加大民航概论课程的形象化。同时,结合大一学生的实际心理活动,对民航的一些新技术和新理论进行一定的阐述,进一步地培养学生对民航概论学习的兴趣。

2在民航概论课程教学中,激发学生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要将学科的优势充分地进行发挥;另一方面要结合现代化先进的技术手段,尽可能地对实验、电视录影、投影以及模型等手段进行充分利用,进一步培养和激发学生对民航概论课程的学习兴趣。

3充分发挥其他教学形式在民航概论课教学中的作用

在民航概论课堂的教学中要特别注重其他教学形式的作用,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2]。

第一,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

第二,课堂教学以教授为主,以参考观察为辅,根据未来形势的发展,加强理论实际知识的学习。

第三,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第四,民航概论课堂教学进行多媒体教学,丰富教学内容,进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效率。

第五,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将教学内容制作或课件,共享到网络平台,实现网络上的教学和交流。

4因材施教,对课程内容进行调整

在当今时代复合型人才培养的背景下,要想使得民航概论这门课程的人才培养结果与当今时代人才需求相吻合,就要从根本上进行因材施教,对学生进行综合性的培养。同时还要结合学生的个性特点以及个性差异,对民航概论教学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使得教学内容有着一定的专业性。

民航概论课堂教学内容涉及民航运行的各个方面,教学范围相当广泛。要想从根本上满足时代科技的快速发展,满足迅速发展的民航经济市场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就要从实际出发,从根本上出发,培养学生对民航概论知识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对民用航空知识的兴趣,对民航概论教学进行一定的改革和实践,进而形成成熟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民航地面服务概论范文第5篇

空少的专业是空中乘务专业,空中乘务专业培养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体素质,熟练地掌握民航空中服务操作与管理的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具备从事国内外航空公司的空乘服务、地勤服务及民航商务工作的高等复合、应用型专业人才。

空中乘务专业的主要课程有民航概论、民航服务礼仪、客舱服务、客舱应急、乘务英语、乘务言语与沟通、乘务化妆、乘务形体训练、乘务空防安全、客舱服务心理、医疗常识与急救、飞机客舱设备与系统、民航地面服务、航线地理等。

(来源:文章屋网 )

民航地面服务概论范文第6篇

(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郑州 451464)

摘要: 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航空经济的发展是中原经济区、河南省乃至郑州市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发展的希望所在。通过对航空经济提出背景的详细分析,在结合国内外关于航空经济研究现状分析的基础上,重新界定了航空经济的概念,并对郑州航空港航空经济发展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分别从宏观布局、政策支持、扩大对外开放等角度提出了加快郑州航空港区航空经济发展策略,以期努力提升郑州航空港综合实验区航空经济发展水平。

关键词 : 航空经济;发展策略;郑州航空港

中图分类号:F56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5)26-0038-03

基金项目:河南省科技厅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142400410272)。

作者简介:朱晓燕(1983-),女,河南周口人,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讲师,管理学硕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企业管理。

1 航空经济概述

1.1 航空经济的提出

2014年9月,河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大卫在郑州召开的国际民航组织航空货运发展论坛上提出,郑州航空港区已从“临空经济”走向“航空经济”,这既是经济活动的新形态,也是经济成长与发展的新动力。

目前关于临空经济的研究已比较完善,较常见的概括是依托机场设施资源,通过航空运输行为或航空制造活动,利用机场的产业集聚效应,促使相关资本、信息、人口、技术等生产要素向机场周边集中的一种经济形态。临空经济发展形态在国内外已有较多成功的例子,如韩国的仁川、爱尔兰的香侬等,国内首都机场的天竺,以及正在发展中的西安阎良、湖北襄阳等。为进一步促进我国临空经济示范区发展,国家发改委、民航局于2015年7月3日《关于临空经济示范区建设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据统计,截至2014年底,我国已有62座城市依托54座机场,规划了63个临空经济区,充分反映了临空经济在我国的火热。

但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特别是民航业及电子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临空经济的优势主要体现在物流成本低,通关效率高,非常适合周边建有保税物流和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机场,但它的局限性也逐渐显现,如无法涵盖在全球航空网络平台上进行的物流活动和在互联网平台上进行的信息流活动。而航空经济因其布局不局限于临空,而是在更广域的空间展开,因此其发展受到社会期待。

1.2 航空经济研究现状分析

从世界范围来看,航空经济并不是一个新名词。早在1965年美国著名航空专家 Mackinley Conway就已经提出了航空经济这一名词,并认为在未来航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航空经济会对城市产业区的设计及大都市圈的建设产生重要影响。国外关于航空经济的研究主要围绕着航空经济形成机理、航空产业、航空经济区管理等角度来展开,对航空经济区政府土地管理、规划制度、政府管理模式等方面的研究已比较成熟。国内关于航空经济的研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展开:

一是关于航空经济概念的界定。夏兴华(2011)认为,“航空经济”是以民用航空业为战略依托形成的一种在逻辑上并列于陆地经济和海洋经济的经济发展形态,是从产业的角度对航空经济发展特征进行了把握,并对航空经济的基本内容、实际范围、主要特征等进行了概述;朱前鸿则认为航空经济就是空港经济,并认为它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产物和助推器;中国民航局局长李家祥认为,航空经济是一种新的经济发展形态;而李建(2005)、曹允春(2006)、肖李春(2006)、张军扩(2008)等人认为航空经济即是临空经济,并从不同的角度给出了临空经济的定义和内涵描述。

二是关于航空经济与临空经济的区别。丁勇,苟大舜(2013)从产业链的视角,借助产业链模型,对临空经济和航空经济在产业链的内涵、产业链的形成机制和产业链的发展模式三个方面分别进行了比较,最后,从概念、产业、形成机制等三个角度对临空经济和航空经济进行了区别分析;李宏斌(2014)对航空经济的提出背景、航空经济的现有概念进行了综述,并对航空经济、机场经济、航空港经济、临空经济、民航经济、航区经济等相关临近概念进行了区别分析。

三是关于航空经济产业特征及建设。刘涛(2013)分别从时间特征、距机场距离的远近、对航空运输和机场资源的需求和利用程度等角度对航空经济产业特征的规律性进行了研究;施进发,金真,田雪(2014)对航空经济发展协同创新体系的发展现状和面临问题进行了分析,对航空经济发展协同创新体系框架进行了构建,并提出了相关建设建议;刘怀庆(2015)认为通用航空经济发展的首要驱动因素是机场的先行投资建设,对河南省通用航空经济滞后的根源、通用机场的独特的优势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针对性建议和对策。

1.3 航空经济的概念

随着国内对航空经济认识的不断深入,其概念的演变和提出过程也先后经历了几个阶段,如从航空港经济、临空经济到航空经济等概念演变,同时,还先后出现了一些如航天经济、临空港经济、低空经济等相近、容易混淆的相关概念。政府部门、行业协会、高校研究部门、企业界也分别从不同角度给出了航空经济的概念,本文认为,航空经济是一种依托于航空枢纽的发展,以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为支撑,集合与集成航空制造业、航空服务业、航空旅游业、民航运输业、民航保障业、通用航空业等行业,提供高时效、高质量、高附加值产品和服务的一种新的经济形态。

从内涵来说,航空经济至少还包括以下几个层次:首先,航空经济是一个区域概念。航空经济的发展是依托于枢纽机场,服务于区域经济,强调整体规划空间布局,其发展与航空大都市的发展过程相辅相成。其次,航空经济是一个产业概念,即航空经济是以与航空关联度高的航空产业发展为核心。另外,航空经济是一个新经济形态和发展经济学概念。

2 郑州航空港区航空经济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国民航业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据民航局的《2014年民航行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4年,我国民航完成运输总周转量748.1亿吨公里,比上年增加76.4亿吨公里,增长11.4%,其中,国内航线完成运输周转量508.0亿吨公里,比上年增加46.96亿吨公里,增长10.2%,国际航线完成运输周转量240.1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29.4亿吨公里,增长14.0%。另外,旅客周转量560.3亿吨公里,比上年增加58.9亿吨公里,增长11.7%;货邮周转量187.8亿吨公里,比上年增加17.5亿吨公里,增长10.3%。我国民航旅客运输量同比增长率远高于其他交通运输方式,在国家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民航旅客周转量的比重已上升到21.1%,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民航仍将是增长速度最快、增长潜力最大的交通运输方式。

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获国务院批复后,河南省省委政府着眼大格局,立足大市场,把握大逻辑,建设大郑州,在进一步推进郑州航空港区建设过程中主动适应新常态,积极作为,围绕民航业在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走势谋划发展,更好地发挥民航业对区域经济社会的富集效应。目前,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航空经济发展现状如下:

2.1 区域性枢纽功能不断增强,抢抓历史新机遇

2014年,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13亿元,增长18%;固定资产投资401亿元,实现翻番;外贸进出口总额388.2亿美元,占全省的60%。郑州机场旅客和货运吞吐量分别达到1580.5万人次和37.0万吨,分别增长20.3%和44.9%,增速在全国前20个大型机场中排名均居第一位,特别是国际货运量达到20.6万吨,呈现出国际货邮运输量超过国内货邮运输量、全货机承运量超腹舱承运量、进出港货邮运输量趋于平衡的良好态势。这些数据标志着作为内陆城市的郑州已经迈进了对外开放的新高地,航空产业正迅速改变着、引领着这个城市的发展,是河南省经济发展的核心增长极。

2015年,国家“一带一路”战略规划中重点提到了以郑州为例的多个节点城市,充分说明郑州独特的地理位置将在“一带一路”中发挥其重要作用,同时其南北纵横、东西贯通的交通优势更加凸显,郑州航空港试验区的发展赶上了历史机遇。

2.2 政策优势明显,自上而下带动性强

近年来,河南省省委省政府把河南省经济发展的核心增长极寄托于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的发展上,自2013年国务院正式批复《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发展规划(2013-2025年)》后,在全国27个省(区、市)的51个城市,先后提出的54个航空经济区中,郑州成为唯一一个部级的航空港综合实验区。在中央的宏观政策引导和支持下,河南省配套了强大的政策优势,在土地管理、财税、金融等方面均有布局。

在财税政策方面,河南省财政围绕着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推进“三区”建设的总体部署,从2013年开始每年均安排大量省级财政资金,用于支持郑州机场客货运民航发展,郑州航空港实验区基础设施以及教育、医疗、卫生、保障性住房等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及机场二期拆迁等实验区重大公益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等。同时,结合河南省实际,建立了实验区与省财政直通车制度,对于郑州航空港实验区重大招商项目,按“一事一议”原则研究财政支持办法,并设立实验区建设专项资金,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实验区建设,推动央企、省属企业和民营企业等各类投资主体,扩大财政资金引导和杠杆作用。

在金融支持方面,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和带动作用,建立健全郑州航空港区金融体系,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据统计,截至2015年7月,中行以郑州航空港区十大招商项目、十大产业项目和十大要素平台项目为重点,已累计向河南机场集团、富士康集团、兴港投资、智能终端(手机)产业园、台湾科技园等提供新增授信143亿元,为郑州航空港区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金融支持。

2.3 综合交通体系高效衔接,基础配套设施日趋完善

2014年出台的《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综合交通规划》提出,未来5至10年,郑州航空港实验区将加大投资和建设,以郑州机场构建国际航空枢纽建设为引领,构建市域地铁、省域城轨、国内高铁的综合交通系统,来吸引河南乃至全国的旅客前来郑州机场乘坐飞机出入境,实现中原大枢纽由“国内”向“国际”的转变。经过近几年的大力建设,郑州目前全方位打造米字型高速铁路,也就是意味着郑州八个方面连接,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八个方面,同时,“井”字形高速路网和“四纵六横”快速路网也在紧锣密鼓的建设中,“铁、公、机”多式联运体系的搭建也进一步完善。

2015年郑州市政府全面推进航空港实验区建设,全力推进相关路网、生态水系、学校、医院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在引进和留住高端人才、完善公共交通项目等方面制定了具体可行的政策。2015年全年将安排重点建设项目279个产业项目,项目总投资共计3868亿元,涉及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多个领域。其中,139个重大产业项目总投资3042亿元,数量占据“半壁江山”。此外还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项目94个、社会事业项目23个,日趋完善基础配套设施。

3 郑州航空港区航空经济发展策略

当前河南省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等特点逐渐显现,经济发展面临许多新变化新情况新问题。在国家“一带一路”战略规划的历史机遇背景下,围绕实施《河南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现代化建设战略纲要》,郑州航空港区抓住历史机遇,引领带动全省转型升级的现代产业基地、内陆地区对外开放高地,承担加快河南省经济发展中的“新动力”和“增长极”角色,打造经济发展的战略突破口,全面、健康、快速发展郑州航空港区航空经济。

3.1 做好宏观布局,打牢航空经济发展根基

发展航空经济,首先要做好机场、航空枢纽谋划工作,打牢航空经济的发展根基。全面推进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建设,探索以航空经济促进全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新模式,全方位构建航空、公路、铁路三网联合、多式联运的现代综合交通枢纽,吸引、促进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集聚实验区落户发展,推动物流、贸易、投资、通关、监管便利化,建设陆空高效衔接的国际物流中心及航空物流中心。进一步加快机场二期工程建设,提高机场运输周转量,并结合河南省实际,做好航空线路规划,更好解决回货问题。

3.2 加强政策支持,形成促进航空经济发展的多方合力

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统筹协调、规划引领的作用,加强政策支持,形成多方共同推进的合力。一是积极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把服务国家大局、促进国家经济发展和加快航空港区自身经济发展有机结合起来,争取在“一带一路”中发挥郑州航空港区更重要的作用、取得更重要的经济地位。二是争取河南省政府和郑州市政府对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相关政策支持,在土地审批、规划,财税政策,金融政策,招商引资等方面争取更多政策支持,并争取政府支持构建国际、国内航线网络,在培育发展基地航空公司以及建立航空枢纽建设协调机制等方面给予大力的支持。

3.3 持续扩大对外开放,为航空经济发展注入活力

开放程度决定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发展水平,对发展航空经济影响甚远。坚持扩大开放,积极参与全球产业分工格局重构,推动更高水平、更宽领域、更大规模对外开放,构建适应经济全球化新趋势的开放型经济体系,为航空经济发展注入源源活力。一是做好开放平台建设。加快推进新郑综合保税区业务拓展、郑州特种商品进口指定口岸和经开综合保税区申建工作;推进通关通检机制创新,着力构建以电子口岸为载体的“大通关”体系,完善“一站式”通关服务平台,进一步做好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服务试点提质增量。二是积极拓宽开放领域。吸取其它地区如上海自贸区成功经验,向社会资本推介一批服务业、社会事业和基础设施等领域的重大项目,大力发展服务贸易,推动加工贸易扩大规模、提高质量,鼓励优势企业开展国际合作。三是认真开展大招商工作。在做好富士康、正威、天语、酷派、中兴、统一、花花牛乳业、好想你等企业招商入驻的基础上,总结经验,进一步做好 “三力型”项目的引进工作。

发展航空经济,目前已成为很多内陆地区打破传统发展方式模式,快速提高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突破点,但其成功发展并不是像拿一块地、引入一些企业、建个机场那么简单。就郑州航空港区航空经济发展而言,除上述三点之外,还需要进一步提高企业科技、商业模式等创新驱动能力,做好产业结构调整、布局、优化、升级,科技创新载体平台的构建,航空经济管理等相关人才的培养与引进等相应工作,以保证郑州航空港区航空经济发展的后续动力。

参考文献:

[1]刘涛.航空经济产业特征的规律性研究[J].商,2013,20.

[2]施进发,金真,田雪.航空经济发展协同创新体系构建研究[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14,12.

[3]刘怀庆.河南通用航空经济的首要驱动问题及对策[J].中原工学院学报,2015,4.

民航地面服务概论范文第7篇

关键词:飞行服务站;通用航空;低空空域

中图分类号: F407.5 文献标识码: A

1.通用航空发展现状

长期以来,通用航空在促进工农业生产、航空摄影、航空探矿、人工降水、航空护林、抢险救灾、应急救援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由于我国通用航空起步晚,并且处在初级阶段,我国通用航空的发展水平落后于美国等国家。目前,我国通用航空的发展不能满足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求。近年来,随着企业和个人购置公务机数量的不断增加,以及用于城市间短距离飞行的需求不断增加,为通用航空的发展提供了内在动力。2010年,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深化我国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意见》提出了改革的总体目标及阶段目标,并分类划设低空空域。按照管制空域、监视空域和报告空域划设低空空域,并在沈阳、广州、唐山、西安、青岛、杭州、宁波等地区开展了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试点工作。低空空域的不断开放,为通用航空的发展提供了外在动力。同时,相关行业的不断成熟为通用航空的快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我国通用航空事业既服从国民经济建设,又服务于与公共运输航空和军事航空,从需求方面有超过公共运输航空的趋势。

2.国、内外飞行服务站发展概况

飞行服务站简称FSS(Flight Service Station),这一概念源自通用航空发达的美国,并在美国各类民用及通用航空活动中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美国的飞行服务站为各类民用及通用航空提供最广泛的飞行服务,包括气象服务、飞行计划服务、飞行支援和其他需要的帮助。

2.1美国飞行服务站发展概况

美国大陆分别建有3个大型自动化飞行信息服务中心、自动化飞行服务站,阿拉斯加建有3个自动化飞行信息服务中心、14个飞行服务站。美国将通用航空飞行服务体系定位为公共基础设施,以免费或非营利形式提供服务,以持续的机场投资获取航空和社会效益。飞行服务站仅提供飞行计划和相关情报信息服务,不提供管制指挥和飞行间隔调配,仅接受空管系统运行监管。实际运行中,通用航空用户通过网络或电话与飞行服务站建立联系,提交空域和各种飞行需求,并获得相关服务。

2.2加拿大飞行服务站发展概况

加拿大建有8个飞行信息服务中心和57个飞行服务站。加拿大将通用航空飞行服务体系定位为公共基础设施,以免费或非营利形式提供服务,以持续的机场投资获取航空和社会效益。飞行服务站仅提供飞行计划和相关情报信息服务,不提供管制指挥和飞行间隔调配,仅接受空管系统运行监管。在实际运行中,通用航空用户通过网络或电话与飞行服务站建立联系,提交试用空域和各种飞行需求,并获得相关服务。

2.3我国飞行服务站发展概况

2010年,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深化我国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意见》中提出,“航空服务站建设与管理,由民航负责。鼓励地方政府和社会力量在现行空管能力覆盖不到的地区,投资建设航空服务站,纳入空管行业管理体系。”飞行服务站的试运行工作由地区空管协调委办公室牵头,所在飞行管制分区协调有关部门具体组织实施,飞行服务站接受所在地飞行管制分区组织领导。

通过国家及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我国在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试点区域共建设了四个通用航空飞行服务站,分别是深圳南头飞行服务站、珠海航空产业园飞行服务站、海南东方飞行服务站、沈阳法库飞行服务站。飞行服务站集中承担了相当我国所设立的飞行服务报告室、航行情报室的所有职能和航空气象部门的部分职能。四个飞行服务站的建成,使得通用航空的飞行计划和飞行任务在报批程序及时间得到了优化,促进了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试点区域通用航空的发展。

3.飞行服务站主要功能

飞行服务站的主要服务对象有管制中心、飞行员、航空器运营部门等。管制中心所需的空域当前的使用状况、空域飞行计划信息、空域内航空气象信息、空域内航行情报资料,都可以由飞行服务站提供;飞行服务站可以提供飞行员所需获得飞行冲突探测及告警、所处飞行环境的气象信息等服务;同时,飞行服务站能为航空器运营部门提供申请和查询飞行计划、查询航空气象信息、查询航行情报资料等服务。

4.飞行服务站建设内容及意义

4.1飞行服务站的建设内容

飞行服务站建设内容与其提供的飞行计划服务、航空气象服务、航空情报服务、飞行情报服务、告警服务和其他相关服务密切相关。飞行服务站的主要建设内容包括飞行计划服务建设、航空气象服务建设、告警服务建设。

4.1.1飞行计划服务所需建设内容

基于B/S架构的飞行计划网络申报系统。硬件包括网络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监控服务器等硬件系统和相应的网络平台等软件系统。同时还需建设电报、传真、电话等与飞行计划申报相关的设施设备。

4.1.2航空气象服务所需建设内容

通用机场需建设小型气象观测场,提供本场气象信息。低空航路航线气象信息需建设气象雷达等设备。

4.1.3告警服务所需建设内容

需建设低空自动相关监视和通信基站以及地空通信系统。

4.2 飞行服务站建设的意义

交通运输的发展与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密切相关。通用航空是民航运输业服务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通用作为民用航空的重要组成部分,能为实现民航业的产业升级、高层次发展提供重要基础。通用航空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较强的互补性,尤其是直升机服务具有低空飞行、短途运输、灵活性强、机动性强、业务领域广泛等特点,在航空产业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飞行服务站作为为通用航空活动提供飞行保障的公共基础设施,要加大其建设的力度,完善与之相关政策、法规,能有效促进我国通用航空的发展。通用航空的发展能够带动通用航空产业的快速发展,通用航空产业的快速发展能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终实现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结论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通用航空正广泛地被运用到民众的生产生活中,为了满足国内通用航空旺盛需求,建设以飞行服务站为主的通用航空保障服务设施显得格外重要。加大飞行服务站的建设,必然会促进通用航空的快速发展,使通用航空的灵活性、机动性充分体现。低空空域是通用航空飞行的主要活动区域,随着我国低空空域的不断改革,简化了通用航空飞行的审批程序、缩短了审批时间。飞行服务站的出现又更一步简化了审批程序、缩短了审批时间,同时实现了飞行计划的统一上报。随着低空空域的不断深化,空中交通管制部门通过对通用航空器从管制到协助管理,再逐步到监控,最终将对通用航空器的职权移交给飞行服务站。因此,结合我国国情实际,研究符合我国国情的通用航空飞行服务站,对于改善和提高我国通用航空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耿建华,王霞等.通用航空概论[M].第1版,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2007.

[2] 陆靖.中国飞行服务站的现状与发展预测[J].科学创业家,2013,(8).

[3] 康楠.美国飞行服务站简介[J].空中交通管理,2006,(3).

[4] 耿增显,赵嶷飞,孟令航.通用航空飞行服务站结构与功能研究[A].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22分会场-中国通用航空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11.

民航地面服务概论范文第8篇

关键字:民航企业 服务质量 服务评价

由于服务具有包括无形性,易逝性,不可分离性,顾客参与等的特点,导致消费者难以准确评价他所体验到的服务,甚至导致服务提供商难以对服务水平进行改善和改变。航空运输企业提供的航空服务除了具备服务的一般特性外,还有自己独特的性质,它们所面对的困境会比一般服务企业要更严峻。一个是航空公司服务的过程性,消费者从购票至到达目的地的这整个过程,都要求航空公司各部门协调合作完成的;另一个是航空服务的整体性,消费者从购票至到达目的地的这整个过程,都要求享受优质的服务。基于上文所述,航空服务的质量评价对于消费者而言是个难点;对于其服务提供商而言,质量评价就成为企业工作的难点和重点。

1 国外研究

1.1国外服务质量内容研究

在研究服务质量内容和影响因素的领域里,国内外学者都提出了宝贵的观点和见解。格罗鲁斯(1982)率先将质量的概念引入到了服务领域,提出了顾客感知服务质量模型。他认为服务质量是一个主观范畴,取决于顾客期望的服务水平和实际感受到的服务水平的对比。Lehtinen(1982,1983)先后提出了产出质量和过程质量的概念以及实体质量、相互作用质量和公司质量。Lewis和Boom(1983)认为服务质量是一种衡量企业服务水平能否满足顾客期望程度的工具。在航空服务领域里,学者们同样提出了很多宝贵的观点。Gourdin和kloppenborg(1991)提出了值机的方便性、中转联程的方便、丢失行李的处理过程、起飞到达时刻的方便性等影响航空运输服务质量的14个重要因素。Natalisa.Diahh和ubroto.Budiarto(2003)对印尼国内航空运输市场的服务质量的研究表明,影响顾客满意与否的因素是其他诸如顾客对服务质量的感知、期望与感知的一致性等因素。

1.2 国外服务质量评价体系

在服务质量内容和影响因素研究逐渐成熟的过程中,国内外学者展开了针对服务提供者其服务质量如何评价的问题进行大量的研究,并形成了一定的理论成果。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高尔文(1983)认为,质量可以通过计算内部失败(在产品离开工厂前可计算的)和外部失败(在产品安装使用后可计算的)事件来评价。PZB(1985)提出了服务质量差距模型,也称为服务质量的概念化模型。他们认为,消费者感知的服务质量依赖于差距5的大小和方向,而差距5又依次依赖于服务的设计、营销及提供所产生的差距种类,每一个差距都会对服务质量产生影响。国外对服务质量评价模型的研究主要采用两种思路,一种是在对PZB提出的SERVQUAL模型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修正和改进,例如修正的SERVQUAL模型和归因模型(Weiner,1985)等。SERVQUAL模型实际上,对服务质量的评价就是对所收集的问卷的得分进行计算,用公式表示出来。而另一种则是在质疑和批判SERVQUAL模型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和突破,如SERVPERF模型和加权绩效评价模型等等。克罗宁和泰勒(Cronin&Taylor,1992)提出了绩效感知服务质量度量方法,即SERVPERF模型,直接将顾客在感知服务过程中的绩效直接度量。

2 国内研究

2.1国内服务内容研究

韩明亮、张娟、李琪(2005)通过问卷调查表的形式,进行影响国内航空公司旅客服务质量因素的定量分析,确定出各种因素对于旅客服务质量的影响程度,找出主要因素。分析得出,从反映旅客运输质量的3项因素的重要度来看,航班安全飞行最为重要,航班正常运营次之,航班舒适程度最末;从体现旅客服务总体质量的各项因素的重要度来看,旅客对于航班不正常后的服务尤其重视;从对航班不正常后服务的意见调查来看,旅客对于(未及时通知旅客,未准确说明航班不正常原因,未按时航班动态信息)方面意见最大;从对地面服务和空中服务工作的意见来看,航空公司要加强对员工的教育,使其在各项工作中改善服务态度,真心诚意地为旅客提供服务;从对售票服务工作来看,旅客对于航班变更、退票两方面意见较大。王秦东(2009)在掌握海航服务质量整体状况下,与海航服务战略相结合,运用SWOT分析以及相关服务质量理论,找出海航服务质量提升的关注点应该是关键时刻和旅客,进而为海航服务质量提升提供了有针对性的策略。

2.2国内服务质量评价体系

赵剑凌(2000)将zeithaml和Beny的差距理论运用于航空公司,通过差距分析,提出了以下建议:航空公司的管理者和市场营销人员需要真正了解顾客的需求;航空公司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服务规范,并提供始终如一的服务。陈力华、徐梅(2001)运用差距模型分析了航空服务质量,设计了13个相关问题分析顾客对航空服务的期望以及他们对服务的实际感知。分析顾客对航空服务的期望得出,首先在航空公司所提供的服务中,对安全飞行的期望最高;其次是航空公司在保证安全飞行情况下,旅客最关注航班到达是否准点;再次旅客对航空公司提供个的期望值较低。分析他们对服务的实际感知得出,旅客在接受服务的过程中,对航空公司能保证安全飞行评价最高。陈力华、徐梅(2001)运用服务质量的评估工具―――SERVQUAL将顾客对航空服务的期望与他们实际感知的差距数值化。分析得出,旅客对航空公司保证安全飞行评价最高,但离达到旅客的期望还有10分差距;旅客对航班准点起降的反映极为强烈,差距达到了35分,为最大;航空公司在航班延误后的一系列善后服务也不能很好地达到旅客的期望,差距达31分;旅客对国内航班上的餐食表示不满,差距达24分。李幸(2003)在进行质量管理体系策划时,为解决服务标准适宜性和服务一致性的问题,提出了分航班类型按差距理论调查的结果建立服务标准,和将ISO9001标准的要求与航空公司的实际相结合建立质量管理体系。

3 研究启示及展望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和大量民航企业的崛起,促使我国的民航业的快速发展,国内民航企业的服务水平也得到提高和改善。由于我国航空服务普及较晚,导致民航企业对普通人们的服务感知重视程度较低,最后成为了航空企业提高服务质量的一个难点。同时我国的航空服务质量评价体系研究起步较晚,不能为我国航空企业提高服务质量提供一套完善理论基础。

目前我国民航企业之间存在着系统联系不够紧密,各地机场和各单位管理归属不同,经营理念不同,使用标准不一致等问题。各研究单位也以个别民航企业作为研究对象,导致研究结果应用具有明显的局限性。随着我国民航业的快速发展,应建立起行业内的统一标准,统一归属性等问题,为民航企业提高服务质量提供一个良好的行业环境。为了更好的提高民航企业的服务质量水平,学者们应站在行业的角度,建立一套完善的适合我国民航企业应用的服务质量理论和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1]朱沛.航空运输市场学[M].天津:中国民航学院,1989.

[2]韦福祥.服务质量评价与管理[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5.

[3]. 服务质量评价SERVQUAL模型比较及其修正[J].统计与决策,2007:33-35.

[4] 陈力华,徐梅. 差距理论在研究航空客运服务质量上的应用[J].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1:277-282.

[5] 李幸. 基于差距理论和ISO9001标准的航空客运服务质量管理[D],2003.

民航地面服务概论范文第9篇

关键词:航空;新一代;气象系统;建设;思考

Abstract: Civil aviation meteorological departments through extensive meteorological and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research, business cooperation, on the basis of analysis, study and draw lessons from the operation concept of meteorological American new generation air transportation system of the Civil Aviation Administration of China, with a new generation of air traffic management system integration, high efficiency, seamless construction concept, according to China's national conditions, design and architecture a new generation of Chinese civil aviation meteorological system.

Key words: air; a new generation; weather system; construction; thinking;

中图分类号:D993.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

(NextGen)气象运行概念以及空中交通管理对气象功能的需求无论何种体制和机制, 航空运输对安全和技术的要求是一致的,NextGen的主要性能需求是直接把气象信息融合到决策过程中将极大改变国家航空系统(NAS)利用气象信息的方式,并帮助各级领导者在各种天气形势下做出更好的决策。安全和有效的NextGen运行基于气象功能在三个主要方面的提高:

(1)对所有决策者和航空系统用户提供共同的天气情景;

(2)气象信息直接集成融合到复杂的决策支持系统以帮助决策者;

(3)利用互联网传输,实现对所有必要气象信息的灵活、有效访问。研究 NextGen 的空中交通管理人员、航空企业代表、飞行员和气象专家已经确定:网络四维气象资料(4 - DWx Data Cube)是保证准确气象信息能够结合到NextGen运行决策中的一个最好选择,为运行决策提供无缝隙,连续的共同的天气情景并对所有 ATM 决策者开放。

近年来,中国民航全行业持续快速发展,民航大国的规模已经形成。据预计,在未来20年里,我国民用航空运输量将以每年平均 10%的速度增长,这对航空运输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需要构建更先进的航空运输系统,从根本上解决航空运输各个环节的服务保障能力与快速增长的需求之间的矛盾。

中国民航新一代航空气象系统作为新一代民用航空运输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先行部分,要实现“全面、系统地提高天气观测和预报水平, 大大减少天气对飞行的影响”的目标,可谓任重而道远。

1、系统架构

气象服务是根本,预警预报是核心,综合观测是基础,信息与技术是保障。建设新一代航空气象系统,必须科学地遵循事业发展的规律,做好发展战略和发展规划等软科学研究,理清发展的总体思路,做好建设的

顶层设计。首先,在发展机遇面前要更加清醒地认识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随着我国民航运输业持续快速发展,空中交通管理部门、航空公司、机场等航空气象用户无论从飞行安全,还是从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等角度,都对民航气象情报分发的及时性、预警预报的准确率、信息资源的集约化、气象产品的精细化、气象服务的决策辅助能力和集中统一程度等方面提出了日益增长的需求,是民航气象系统现有业务格局所不能满足的,任务繁重, 时间紧迫。其次,要研究解决问题的主要方法:从体制机制的顺畅中求效率、从资源的集约中求效能、从科学技术的支撑中求动能。要充分了解研究中国民航新一代航空运输系统对气象服务的需求,要以实现“全面、系统地提高天气观测和预报水平,大大减少天气对飞行的影响”为服务目标,以“唯一权威气象信息资料源、气象服务参与飞行全过程决策、气象信息与决策工具的高度融合”为技术目标,完成新一代航空气象系统的框架研究,为民航气象的发展打下坚实和科学的基础。我国新一代航空气象系统与新一代民用航空运输系统中其他组成部分一样,是一项庞大的综合工程,应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体现我国航空气象的最高水平。同时,考虑到我国的航空气象体制与美国的差异以及技术能力与美国的较大差距, 应当充分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架构适合中国国情的新一代航空气象系统。可以参照美国的做法,调动各方积极参与,动员全社会的资源来研究和架构新一代航空气象系统。建立以民航气象人员为主,聘请中国气象局、中国科学院、大学院校和科研院所的专家,以及航空公司、管制部门等共同参与的机制,同时考虑邀请国外的气象专家参与。

2、业务体系建设

建设新一代航空气象系统,并不是抛弃现有系统建立全新的系统,而是在现有基础上发展。在系统顶层设计的过程中,可以同步加快基础设施的建设,从现在开始的建设过程, 每一步都是对终极目标的铺陈与累积。新一代航空气象系统的业务系统建设大致可分为四个方面:探测系统、预报业务系统、气象信息综合平台和决策支持辅助系统。在“十一五”和“十二五”规划期,以民航气象中心建设为龙头,全面推动气象业务体系建设,完善民航气象中心、地区气象中心、机场气象台三级运行服务体系, 加快气象基础设施建设,与国家气象部门实现气象资源的共享,全面提高气象探测、预报和服务能力。

(1)探测系统

加强机场终端区立体监测网的建设,努力提高探测资料的时空分辨率。要充分利用现有民航系统台站网, 依托全国气象部门台站网, 加强机场终端区及航路立体监测系统的建设, 实现资源共享;加大对 ADS — B 中的气象数据的收集和应用研究;充分利用地空数据链资源,加大对飞行中的航空器的气象服务内容。

(2)预报业务系统

加强客观天气预报业务系统建设,建设航空数值天气预报模式、航空重要天气预报预警系统,努力实现航空气象服务产品从主观定性向客观定量的转变,通过合作建设等方式,进一步提高从机场终端区到航路飞行的航空气象预报预警水平。

(3)气象资料综合平台

加强部门间的合作与资源共享,建立航空气象资料综合平台。同时,提高航空气象信息的准确率和传输的及时性,加强并加速天气信息的整合与分发,建立4D天气资料库, 供用户协同决策使用。

(4)决策支持辅助系统

根据用户需求,开发流量管理工具、 尾流预测工具等不同形式的决策支持辅助系统, 实现运行决策系统与气象资料的高度融合,新工具将提供给决策者以清晰的判断依据,为科学决策、飞行安全、提高容量与效率做贡献。

3、配套技术支持

航空气象具有 “了解需求—开发研究—验证—业务化运行—服务—反馈” 的专业特点,是一个回环。业务能力的提升能够为服务水平提供基础,优质服务能够将现有资源的价值最大化, 科研创新为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的提升注入持续的血液。因此,新一代航空气象系统的建设, 还需要大量的配套支持,要加速人才培养,加大技术创新力度和资金投入力度。要进一步研究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进一步研究气象政策和规章,并根据发展持续地进行修订。 要加强航空气象理论研究和技术的开发应用, 重点开展区域预报预警、机场临近预报、飞机尾流的探测和预报、 高原机场预报服务等技术研究与成果转化。要加强用户需求的研究。按照用户的近期、中期和长期需求,分阶段、有步骤地加强运行协调决策机制、协同运输流量管理、航空公司集中运行控制、特殊交通工具运行以及可共享的情景获知服务等新需求的服务技术研究。重点研究方向是:

(1)气象信息的管理包括航空气象信息的整合,信息传播的新方法,如何提高航空气象信息传输的及时性、可靠性和信息内容完整性,向所有用户分发一致的天气信息,如何构筑信息存取的流线性构架为政府和用户减少运行和维护成本等。

(2)探测与预报手段的改进研究灾害性天气监测新技术,重点是终端区立体空间天气探测,包括探测资料特征(如,空间和时间的分辨率、资料的滞后时间、更新速率);加强数值天气预报技术的研究,提供改进的方法,迅速将新预警技术和新预报手段开发应用到实际业务运行中。

(3)服务产品的改进研究气象资料与运行决策系统高度融合,开发决策辅助工具,实现决策辅助,在决策风险认定方面提供帮助;开发新的运行产品有助于地面和在驾驶舱作出相同的决策;为空中交通管理系统开发以概率预报为基础的气象服务产品。

(4)需求调查与评估加强用户需求调查(近期、中期和长期的决策支持系统所需气象服务);鉴别政策、程序和培训目标是否需要重新评估和改变;根据新一代航空运输系统概念不断改进的需求,研究确定气象信息系统性能和未来气象信息系统计划。

民航地面服务概论范文第10篇

湿租,是航空公司之间的一种特殊租赁方式,出租方在提供航空器的同时,向承租方提供机组人员或乘务组人员(本文统称为“空乘人员”)为承租方服务。在租赁过程中,被租赁飞机的标志与飞机号等保持不变。湿租业务结束后,租赁航空器、机组人员、乘务组人员均归属于出租方,承租方在湿租过程中需要支付合同或协议约定的租金。航空器租赁属于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21号――租赁》(以下简称“租赁”准则)规范的范畴,但关键在于湿租业务中配套的空乘人员在新会计准则体系中如何进行账务处理。笔者认为,这是我国新会计准则体系中的一个尚未规范的空白领域,值得深入研究。

(一)海南航空“湿租”案例概况海南航空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600221,900945,以下简称“海南航空”)是我国民航第一家A股和B股上市的航空公司,主要经营经批准的国内航空客、货运输业务及与航空运输有关的其他相关业务。海南航空2006年12月14日第五届第六次董事会决议公告《关于将5架D328飞机经营租赁给大新华快运航空有限公司并有偿转让相关特业人员的报告》属典型的湿租业务。公告称,公司拟将拥有所有权的5架D328飞机以经营租赁的方式租给大新华快运航空有限公司,同时收取租金并附加利润,为每月每架121.67万元人民币,租赁期为一年。同时公司计划将D328机队相关的配套特业人员不超过230人(D328飞行员60人,其中机长及教员21人;乘务员100人;工程维修人员70人)有偿转让给大新华快运航空有限公司,转让价格约1.5亿元人民币。由于海南航空股东海航集团有限公司为大新华快运航空的控股股东,本次交易构成关联交易。空乘人员定价标准分别为:一是飞行员转让培训费补偿标准,定价原则以覆盖公司培训成本为基准,遵循国家发改委《关于规范飞行员流动管理保证民航飞行员队伍稳定的意见》等相关法规,飞行员转让的培训费补偿标准为人民币80-120万元。二是机务人员补偿费标准,按机务人员不同级别,转让补偿标准为人民币4-160万元。三是签派人员补偿费标准,按签派人员不同级别,转让补偿标准为人民币2-130万元。四是乘务人员补偿费标准:按乘务人员不同级别,转让补偿标准为人民币2-100万元。

(二)海南航空“湿租”案例引发的会计问题 海南航空2006年、2007年年报分别显示,在报告期内还与扬子江快运航空有限公司签订飞行员租赁协议,租期1年,2006年租赁金额9767千元,2007年租赁金额11040千元;与金鹿航空有限公司签订飞行员租赁协议,租期1年,2006年租赁金额17105千元,2007年租赁金额20043千元。并指出在报告期内其他业务利润较上一年增加的主要原因为报告期内对外出租飞机与飞行员所增加的利润,营业外收入增加的原因是转让飞行员收益的增加。湿租业务已成为航空业较为典型的租赁业务,其他行业(如体育行业、服务行业等)也存在类似航空业湿租业务下的人员租赁经济业务。海南航空湿租“案例”(即飞行员转让租赁业务)对我国业已执行的新会计准则体系提出了如下挑战:新会计准则体系中未规范空白的经济业务或会计事项(下文简称“新业务事项”)依据什么进行会计处理;湿租业务如何进行账务处理,即应冲减费用还是确认为营业外收入等。

二、“新业务事项”会计处理依据

我国2007年执行的新会计准则体系,充分借鉴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nternational Financial Reporting Standards“IFRS”)实现了国际趋同。该准则指出,“租赁是指在约定的期间内,出租人将资产使用权让与承租人,以获取租金的协议”。从我国目前会计实践看,航空公司“空乘人员”租赁既不属于“租赁”准则规范的范畴,也不属于无形资产准则规范的范畴,对我国新会计准则体系而言,应属于“新业务事项”范畴。“新业务事项”包括两层意思,一是我国会计实务中已存在,但新会计准则体系未做出规范的经济业务或会计事项(如航空业“湿租”事项);二是我国目前会计实务中不存在,新会计准则体系也没有规范,但随经济、社会发展出现的新经济业务或会计事项,世界各国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制定的会计准则体系都面临“新业务事项”问题。如何实现已制定的会计准则体系动态更新发展,以适应“新业务事项”的需要是各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必须面临的问题。笔者认为,对“新业务事项”会计处理依据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财务会计概念框架 作为指导具体会计准则制定指南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在西方会计理论界被誉为“准则的准则”,其功能就在于为新业务事项提供处理依据。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提供的处理新业务事项的依据往往是原则性与框架性的,一般需要会计人员进行职业判断,对于注册会计师而言,也要进行职业判断以发表独立审计意见。问题的关键是我国目前执行的新《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是否为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在理论界尚存争议。我国目前法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已具备财务会计概念框架雏形,但需要补充和完善诸如“充分披露”、“资本保全”、“真实与公允”等基本理念,同时需要提供更进一步的解释或者应用指南,并涵盖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主体范畴(特别是财务会计基本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等概念要素应尽快统一),从而为新业务事项提供会计处理指南与依据。

(二)充分披露理念 充分披露(FullDisclose)是指采用多种披露形式(如会计报表附注、临时公告等)对经济业务或会计事项进行较为完整地披露。以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进行经济决策的需要。对于航空业湿租业务而言,充分披露主要包括湿租的对象、标的物、期限、价格、空乘人员构成、对利润的影响程度等,若涉及关联交易等特殊交易事项则应按相应准则披露相关事项。充分披露理念是企业财务会计信息“真实和公允”(True and Fair)的具体要求,对于新业务事项而言,充分披露也是审计人员进行独立判断,做出审计意见的重要依据,也是公众投资者进行经济决策和政府监管部门进行监管的主要依据。从我国和世界航空业看,湿租业务充分披露一般采用临时公告与会计报表附注形式进行对外披露。

(三)财政部批文、企业会计准则解释公告或会计准则专家工作组意见由于我国会计规范采用法规模式,当企业遇到新业务事项时,可以直接向当地财政部门反映,当地财政部门经筛选后(已有规定的直接向企业回复),将新业务事项向财政部会计司反映。财政部会计司经调查研究、组织专家会商讨论后,采用财政部批文、企业会计准则解释公告或会计准则专家工作组意见等形式,对新业务事项的会计处理做出规定,企业可以直接依据前述规定进行会计处理。

三、海南航空湿租业务账务处理

租赁分为融资租赁和经营租赁两种基本形式,航空业湿租业

务虽然也存在跨期的情况,但根据我国租赁准则对两者的定义判断,湿租业务属于经营租赁形式。

(一)海南航空现行账务处理方法 通过对海南航空2006年和2007年年报分析可知,该公司并未将飞行员单独作为一项独立资产进行核算与计量,也并未直接将其体现在会计报表中,进行合理地披露。对飞行员的培训费用直接计入长期待摊费用予以资本化,并按其费用项目的收益年限分3~7年摊销。在转让租赁飞行员时,转让收入依据实际费用未摊销年限与收益期限比例冲销长期待摊费用原值,租赁收入按所租赁之飞行员人工成本确定。采用这种方法虽然能够在数额上将针对飞行员发生的交易用货币合理进行计量,但是,飞行员作为航空公司最重要的一项生产性资源,却并未将该资源如实地反映在资产负债表中,丧失了财务报告的客观性和真实性,有违会计信息充分披露理念,也使得提供的会计信息显得不够完整。同时对空乘人员转让和租赁均反映在“营业外收入”项目中,混淆了两者的界限,容易误导会计信息使用者的经济决策。

(二)海南航空账务处理改进模式:单设“无形资产一空乘人员”账户以飞行员为核心的航空业,“空乘人员”是航空企业最重要的无形资产之一,该类资产应确认为企业的无形资产。我国航空企业应对现行账务处理模式进行改进,单设“无形资产一空乘人员”账户,对空乘人员的取得、使用、转让、租赁等进行会计核算。空乘人员在培训阶段的支出,可以比照无形资产开发阶段时的账务处理进行,空乘人员随时间推移而消耗转移的价值,可以比照无形资产摊销模式进行处理。对空乘人员进行培训投入时:借记“培训支出――资本化支出(空乘人员)”,贷记“银行存款”、“应付职工薪酬”;空乘人员培训完成投入使用时:借记“无形资产――空乘人员”,贷记“培训支出――资本化支出”(空乘人员);航空公司转让空乘人员时:借记“银行存款”、“累计摊销――空乘人员”,贷记“无形资产――空乘人员”、“营业外收入”;航空公司湿租空乘人员时:借记“银行存款”,贷记“其他业务收入”。同时,转销对应成本费用:借记“其他业务成本”,贷记“累计摊销――空乘人员”。采用改进后的账务处理模式,将空乘人员单独作为一项无形资产进行核算,在资产负债表中列示,将空乘人员的租赁与转让业务分别开来,对会计信息使用者而言,提供了更为相关的决策有用的会计信息,符合会计准则发展的国际趋势,与我国新会计准则对无形资产的会计规范相一致,体现了充分披露理念的要求等。

四、海南航空“湿租”案例思考及建议

针对海南航空“湿租”案例引发的会计问题的处理,笔者拟提出以下四个方面的建议。

(一)加强会计理论研究 作为解释和预测会计实务的会计理论,对新业务事项处理提供理论支持,我国会计理论研究应重点加强新业务事项的会计理论研究。目前会计实务中较为迫切的研究包括:人类资源会计新领域、公允价值计量属性、金融资产与衍生金融工具确认、计量和披露等问题。此外,加强会计理论研究还应处理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关系:一是理论研究与实务应用的关系;二是国内特殊问题与国际趋同问题的关系;三是传统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的关系问题。

(二)建立与完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 我国法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虽具备财务会计概念框架雏形,但如何建立和完善我国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应尽快纳入会计准则制定机构日程。在我国未来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中,首先,应统一“企业、政府与非营利组织”等会计主体中重要而基础的概念体系、确认与计量体系、财务会计理念等内容;其次,应明确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对新业务事项的指导作用;第三,应包括指导良好会计实务必需的应用指南与解释,提供高质量会计信息操作手册等内容。

民航地面服务概论范文第11篇

关键词:航班延误;承运人;责任制度

中图分类号:F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5)10-0069-02

航班延误有着与航空运输同样长的存续时间,它伴随着航空运输的产生而产生。相对陆路和水路运输,导致航班延误的因素更加多样且复杂,各种因素对航班运行的影响程度也远高于上述二者。航班延误不仅给航空消费者带来了私法领域的损失,影响了航空公司的信誉,也给社会管理带来混乱和压力。航班延误的久治不决有太多的因素,国家法律层面的不够重视和完善是重要的一个方面。长久以来,针对我国存在的航班延误事件一直没有可以遵照奉行的完善法律规定,正如有学者所说,对于延误,“我国许多航空公司本身为了维护自己的品牌,也希望能有一个可供操作的合理时间,他们并不是不想赔偿,而是找不到赔偿的依据”,尽管笔者不太同意这一观点(因为至少在我国没有任何证据能够证明航空公司对航班延误是抱着积极赔偿的态度的,而是能化则化之),但是它却反映了一个客观的情形――航班延误的“无法可依”,当然这里的“无法可依”是指没有可操作性强的法律规定,而非指没有法律对此进行规定。这种法律的不完善状态实际上是受到了国际上对此问题没有达成一致解决方法的影响。

1 国际公约对航班延误的规定及分析

国际上最早对航班延误问题进行了正式规定的公约是《华沙公约》,在其第十九条中规定:“承运人对旅客、行李或货物在航空运输过程中因延误而造成的损失应负责任”;而在接下来的第二十条中规定了归责原则:“承运人如果证明自己和他的人为了避免损失的发生,已经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或不可能采取这种措施时,就不负责任。在运输货物和行李时,如果承运人证明损失的发生是由于驾驶上、航空器的操作上或领航上的过失,而在其他一切方面承运人和他的人已经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以避免损失时,就不负责任”。可以看到,《华沙公约》中对航班延误的规定较为简单笼统,既没有对何为航班延误或者什么情况下构成航班延误做出准确界定,也没有关于航班延误赔偿金额的规定,公约实际上只是确定两个事实,第一、航班延误致损失应当由承运人承担责任;第二、航班延误在归责上适用推定过错责任。在航班延误的问题上,这是一个开局,然而是一个没有太多实践意义或言无太大可操作性的开局。

在后续的华沙体系中,《海牙议定书》、《瓜达拉哈拉公约》、《蒙特利尔协定》、《危地马拉议定书》和四个《蒙特利尔议定书》中对此问题并未忽略,但是进步一直较为缓慢,几无变化。如有学者所说,《华沙体制》历经70年,航空运输承运人责任制度在整体上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惟独在因延误造成损害赔偿的制度上,从未发生过变化。

1999年的《蒙特利尔公约》在很多方面对承运人责任制度进行了发展和创新,在航班延误法律责任方面也有一定创新,规定了承运人航班延误的责任限额为4150SDR,这终结了华沙体系七十年无延误金额体现的局面。但是在航班延误归责制度方面,《蒙特利尔公约》则继续步华沙体系的后尘,没有实质进展。在其十九条关于延误的规定中指出“旅客、行李或者货物在航空运输中因延误引起的损失,承运人应当承担责任。但是,承运人证明本人及其受雇人和人为了避免损失的发生,已经采取一切可合理要求的措施或者不可能采取此种措施的,承运人不对因延误引起的损失承担责任”;仅仅改变在用“一切可合理要求的措施”代替了《华沙公约》中的“一切必要措施”。

2 我国关于航班延误的规定及分析

我国关于航班延误承运人法律责任的规定主要体现在《民用航空法》、《民用航空旅客、行李国内运输规则》中,然而上述法律在对航班延误的规定上基本上是参照华沙体系的模式进行,因此对实践无具体指导意义。2004年民航总局下发《民航局对国内航空公司因自身原因造成航班延误给予旅客经济补偿的指导意见(试行)》,该意见在对航班延误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规定和分类后,指出“具体的补偿方法和方案由各航空公司在此框架下根据各自的情况制定”,即让承运人自己对自己的延误规定赔付办法和标准,在实践中严重缺乏可行性,该意见对延误的作用实际上犹如杯水车薪。

除上述法律和官方性质的文件外,业界也对航班延误问题做了一定的努力。2003年,在上海市工商局机场分局的倡导下,国内多家航空公司签订了《上海航空客运消费者权益保护应急措施协定》,该协定共计十二条,对承运人在航班不正常时应当采取的措施和赔偿金额作了较为具体的规定,在航班延误的有效解决方面迈出了重要的一步。该协定是行政干预和行业自律的结果,最终是一种地域性的行业自律协定,因此,不具备法律上的普及性,解决问题能力有限。2010年3月,重庆机场集团有限公司《重庆江北国际机场不正常航班服务标准》,该标准对航班延误下的信息服务、签转退票服务、餐饮服务、住宿服务以及延误补偿服务方面做了具体规定,在航班延误的补偿方面为业界提供了新的借鉴和参考。2013年11月,深航公布《深圳航空顾客服务指南》,在其第十章“不正常航班的服务”中分别规定了信息传递、办理退票、变更和签转客票、食宿安排、经济补偿以及代码共享航班不正常情况的服务。同时独具特色的规定了延误时间的公式:延误时间=通知登机时间-客票上所列离站时间-非深航原因的延误时间。该指南在实践中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因此对于航班延误问题的解决具有较强价值。

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民航总局的《航班延误经济补偿指导意见》,还是《上海航空客运消费者权益保护应急措施协定》、重庆机场的《重庆江北国际机场不正常航班服务标准》抑或《深圳航空顾客服务指南》,对于延误采取的都是“经济补偿”,而非“赔偿损失”,这反映的问题是,这些文件更多的是停留在服务层面,而不是在纠纷解决的法律层面。

3 我国航班延误法律制度的完善

综合国际条约和国内法律、行业标准对航班延误的规定,笔者认为我国对航班延误法律责任制度的完善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3.1 界定航班延误的概念

无论是国际公约还是国内法,均未对航班延误进行准确的界定,没有法律上的概念,航班延误的法律构成也便无从谈起,这中状况必定会引发司法审判中多重延误判定标准的出现,不利于航空消费者的保护,不利于法律的统一,更不利于树立司法的威严。在国际上界定一个统一的关于航班延误的概念会因为各国的具体情况不同而难以实现,但是在我国国内确定航班延误应当不是长期难解的问题。

3.2 科学区分航班延误的种类

导致航班延误的因素较多,有一些属于不可抗力事件,应当根据合适的区分标准将延误划分为合理延误与不合理延误,合理延误大多属于不可抗力,这是合同法允许免责的范畴,不应当由承运人承担损失赔偿责任,但是应当公平且谨慎界定合理延误的范畴。对于不合理延误,应当明确承运人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在此类归责原则上也应当引入严格责任制度。这方面应当与合同法接轨,只要不合理延误发生,承运人就应当对旅客或托运人因延误而致的损失承担赔偿责任,因为航班延误在实际上已经属于违约,如果延误时间导致航空运输的快捷性彻底丧失,则属于根本违约,因此导致的损失当然应当由承运人承担。

3.3 明确规定承运人赔偿责任

上已有述,我国相关法律并无对航班延误损失赔偿的可操作性规定,貌似给问题的解决开辟了先路的相关行业协定或服务指南也是停留在“经济补偿”方面,而在“赔偿损失”方面依然空白。航班延误问题的有效解决一定要有详细的、具备可操作性的法律规定的支持。我国应当在此方面有所举措,这是航空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法制建设的要求。仅仅规定承运人应当承担责任,但是却无如何承担的强制性规定,使得承运人在不健全法律制度的“保护”下兀自慢行,既不利于承运人自身竞争力的提升,也不利于中国航空市场的发展壮大。

3.4 规定具备动态审查机制的责任限额制度

1999年《蒙特利尔公约》代表着国际航空私法的发展趋势,我国应当借鉴《蒙特利尔公约》中对航班延误的创新性规定。航班延误责任限额在法律上的确定将对该问题的解决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直接使航班延误具备了可操作性,从而可以使航空消费者在此方面的权益保护变得更加完善。尽管《民用航空法》早已赋予了民用航空主管部门制定责任额的权利,然而时至今日,民航局依然没有对航班延误制定相应的责任限额,他们认为“航班延误有很多原因,包括可抗因素和不可抗因素造成航班延误,不可能采取同样的赔偿标准”,不可抗因素承运人是可以免责的,何来赔偿标准?对可抗因素设定一个限额并非立法技术或政策制定技术不能解决的问题。

此外,立法应当吸取华沙体系关于责任限额的教训,设定对航班延误责任限额的动态审查机制,以便随着经济的发展调整赔偿限额,使法律更具稳定性。

总之,我国关于航班延误的法律规定尚有大面积的空白,考虑到法律的稳定性,如果认为目前不适合对此问题进行立法,则也可以以行政法规甚或部门规章的方式作出,待经受实践检验后再将其提至立法议程。

4 结论

航班延误不可避免,但基于承运人或者第三人的原因而导致的航班延误是可以通过法律制度的完善而得以大幅减少的。长期以来,由于国家保护国内航空承运人的思想以及立法技术的不够成熟,我国对航班延误现象一直没有具备操作价值的法律规定。然而,航空运输特有的性质决定了航班延误是航空运输质量致命的问题,虽然安全是第一位的,但是航班延误对航空运输质量的影响大概也仅次于安全,避免航班延误也是航空服务领域最具潜力和顾客最具吸引力的地方。因此,完善这一方面的立法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参考文献

[1]民航资源网.文字版:被延误的航班,郑州机场航延事件调查[EB/OL].(2014-02-16)[2015-02-13]..

[2]贺富永.论航空运输延误及其法律责任[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1).

[3]华沙公约(第十九条)[Z].

[4]华沙公约(第二十条)[Z].

[5]刘伟民.论航空运输延误和“超售”拒载的违约责任[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1(6).

民航地面服务概论范文第12篇

关键词: 航空服务 职业素质 培养策略

职业是人生意义和价值的根本之所在,职业生涯既是人生历程中的主体部分,又是最具价值的部分。职业素质是素质的主体和核心,也是每个人在工作后需要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职业素质是指从业者在一定生理和心理条件的基础上,通过教育培训﹑职业实践﹑自我修炼等途径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职业活动中起决定性作用的﹑相对稳定的基本品质;是劳动者对社会职业了解与适应能力的一种综合体现,其主要表现在职业兴趣、职业能力、职业个性及职业情况等多方面。影响和制约职业素质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受教育程度、实践经验、社会环境、工作经历和自身的一些基本情况(如身体状况等)。一般来说,劳动者能否顺利就业并取得成就,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本人的职业素质的高低,职业素质越高的人,获得成功的机会就越多。

航空服务专业是培养适应民航现代化建设需要,服务于民航与管理第一线,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及专业素质的机场运营服务与管理的人员。通过综合职业能力训练和全面素质的培养,学生掌握从事民航运输生产和机场运营管理的基本能力和技能,能够为民航机场建设与发展作出贡献。

专业主修课程:航空服务实用英语、民航英语口语教程、民航客票销售、值机与行李运输服务、航班运行服务、飞机载重与平衡、机场运营与管理、航空运输地理、航空服务礼仪概论、民航服务心理学等。

专业特点:两好、两高。两好是工作环境好,发展前景好。两高是工作层次和接触的人员水平高,工资报酬高。

职业素养的培养是航空服务专业学生适应工作岗位和职业发展的重要基础。航空服务专业学生的培养要依照民航企业对员工素质的要求,结合学生和学校的实际,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主进行系统化、综合性的学习和实践活动,作为后备民航企业员工初步形成符合未来工作要求的职业素质和修养。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

1.礼仪素质的学习

主要进行礼仪基本知识的传授和基本操作技巧的训练。对该课程的教学设计是在“掌握知识、强化能力、养成素质、善于实践,具有较高礼仪修养的民航服务人员”的整体教学目标指导下进行的,既强调扎实的服务礼仪理论基础,又着重培养优秀的民航服务礼仪技能;既注重培养良好的服务人员职业素质,又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注重与学生的双向交流;注重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和职业形象的塑造;注重学生纪律性和团队精神的培养;注重课堂内外相结合。

2.性格和品格的培养

航空服务工作是一项与人直接打交道的工作,每天在机场、飞机上要接触上千名旅客,随时需要与旅客进行沟通,没有开朗的性格就无法胜任此项工作。同时,航空服务员的工作其实承担了人们所想象不到的辛苦,国际航线时差不同,国内航线各种旅客不同,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特殊情况随时都会发生,没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就承受不了工作的压力,做不好服务工作。在学校里,教师要通过各种班级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课堂教学活动多采取分组方式进行,小组组合采取轮流组合的形式,没有固定的小组成员,让学生学会与不同性格的同学合作,完成教学任务。并且在此过程中,形成开朗、坚强、容忍他人的性格和关心他人的品格。

3.亲和力的培养

亲和力指的是人与人交往过程中内心相融的一种感觉。对于亲和力的培养可以从微笑开始,微笑是一种令人感觉愉快的面部表情,可以缩短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为深入沟通与交往营造温馨和谐的气氛。人们把微笑比做人际交往的油。微笑能表现你良好的情绪和心理状态,能够营造和谐融洽的气氛,让他人感到愉快和温馨。微笑能反映自己的心底坦荡,善良友好,待人真心实意,使人在与其他人的交往中自然轻松,不知不觉地缩短心理距离。微笑看似很容易,可是要求在校大学生对每一位同学都做到这一点却相当不易,他们往往是对待自己不喜欢的同学“横眉冷眼”。航空服务的职业要求学生对各种各样的人都友善。在教学时,老师应该做到言传身教,为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

4.英语能力的培养

民航地面服务概论范文第13篇

本报曾经报道过中航信和东方通签约的消息。现在,中航信和东方通中间件的合作第一阶段,即系统设计阶段基本完成,项目将逐步过渡到第二阶段。接下来,东方通中间件将在中航信推出底层核心技术服务,帮助中航信建设基础支撑业务,自主研发完全切合中航信实际需要的收发引擎。

企业服务总线在中航信的系统中起到什么作用?企业服务总线将给中航信带来明显的效果――成本降低、开发效率提升、系统灵活性增强。中航信企业服务总线将会扩展业务运行平台的开放性,有效解耦各系统间和系统内的相关联功能模块,提高业务的伸缩性和扩展性,简化业务的开发,全面满足新一代旅客服务系统作为一个全球化的大集中应用系统的业务需求,并且降低拥有、开发和维护成本。

“原来的系统,如核心的订票系统是在大机上,大机的成本很高,新增业务后需要扩容,成本就更高了。另外,中航信将来有可能基于我们现在做的企业服务总线去增加新的业务,非常灵活。”刘川说。

之所以能带来这些效益,缘于企业服务总线的架构。第一,客户端通过企业总线接入后台的服务;第二,企业总线是企业和企业之间、系统和系统之间服务调用的中介;第三,企业总线本身是一个高效率的消息收发引擎。

SOA没有死

东方通和中航信的这个企业服务总线项目与一般意义上说的SOA不太一样,它非常好地运用了SOA的方法和理论,但并没有拘泥于大家知道的SOA。

“应用SOA必须灵活应用SOA的本质方法而不是生搬硬套具体技术。比如SOA强调应用之间的松耦合,但具体到中航信项目,企业服务总线更需要满足内部服务或业务功能模块之间高效的调用,因此我们会设置一个规范的接口,但并不一定直接使用Web Service接口。”

刘川认为SOA经历了最初的疯狂炒作阶段,现在SOA的声音变弱肯定是正常现象。“实际上,我们可以发现一个有趣的规律,某个新概念、新技术总是在前期刚出现的时候声音最大,而在真正被应用、落地的时候声音反而变得很小了――因为有了更加新鲜、炙手可热的概念和技术,它们进入了前期这种‘大声音’时期。”刘川说。

胜出原因

与以往卖出产品的方式不同,此次东方通和中航信的合作非常紧密,可以称得上共同研发。东方通提供核心业务系统和企业级产品的研发经验。中航信提供真正民航系统相关信息及原系统使用经验。

东方通销售总监高春光表示,拿下这个项目的原因,在于东方通能满足中航信提供中间件源代码级的支持和服务,并且帮助用户做定制的要求。

民航地面服务概论范文第14篇

【关键词】通用航空;发展;途径

2010年《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深化我国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意见》(国发〔2010〕25号)文件出台,标志着我国低空空域管理改革实现了突破性的进展。在当前各地政府高度重视,都在建设或者酝酿建设通用航空产业,抢占通用航空市场的大背景下,对我国通用航空产业发展概况进行准确分析,对发展路径进行全面探讨具有强烈的必要性。

1 通用航空概述

2003年1月10,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布《通用航空飞行管制条例》,该条例于2003年5月1日开始实施,其中对通用航空进行了较为清晰的规定,“所谓通用航空,是指除军事、警务、海关缉私飞行和公共航空运输飞行以外的航空活动,包括从事农业、渔业、林业、工业、建筑业、矿业的作业飞行及抢险救灾、医疗卫生、海洋监测、气象探测、遥感测绘、科学试验、文化体育、教育训练、旅游观光等方面的飞行活动”。

通用航空类别多样,但对于通用航空产业而言,“广义上主要分为三大板块,即通用航空器制造、通用航空运营和通用航空的支撑服务配套保障体系”。在狭义上主要指通用航空的核心产业航空器的制造和运营。

2 通用航空的发展的制约因素

虽然我国通用航空产业近年来得到飞速发展,但在航空运输的通达能力、抢险救灾事故救援水平等方面仍然较为薄弱。我国通用航空产业的发展仍然不够充分,仍然存在诸多差距和问题。

2.1 航空辅助服务不足,综合配套设施不充分

通用航空运营业缺乏配套服务体系,“缺乏与开放低空域相配套的通信、导航、监视及空中交通管制配套设施”。空域管制严格,我国现行的《民用航空法》《通用航空飞行管制条例》等法律制度对于空域使用进行着较为严格的审核审批程序。我国通用航空机场起降点过少,通用航空机场建设审批同运输机场同样严格,这种复杂的审批同样造成通用航空机场建设的乏力、不足。同时,缺乏专业的法律标准体系,限制了通用航空的灵活性和便利性。在人才培养上,我国通用航空对于专业技术人员高度缺乏。随着过去一段时间我国通用航空飞行器的迅速发展,飞行员的培养数量却同通用航空飞行器数量增长不匹配。

2.2 通用航空运营能力薄弱,经营管理方式落后

通用航空的管理和监管方式较为落后,监管主要内容集中于安全,而对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的监管评价薄弱。通用航空的市场竞争不够充分,由于长期以来航空产业与军事、国家安全相关联,一直作为军事行业来看待,民营资本很难介入,导致通用航空市场竞争不充分。国内的通用航空企业规模相对较小,目前较大规模主要集中于四大航空公司下设的通航企业。其他通航企业在运营中以地方性公司为主,无法实现规模、专业在市场竞争中市场主体竞争关系不对等成为影响通航企业运营发展的重要瓶颈。

2.3 通用航空产业刚刚起步,制造业水平不高

长期以来,航空工业坚持军用为主,对民用飞机的研发也坚持军用导向。通航制造从改制开始,逐渐具备了一定的研发水平。在多种型号的飞机上面研发能力较为突出,但对公务机的制造则相对落后。相对较强的具有自主研发能力的航空制造企业主要是中航集团旗下公司。民间资本和资金虽然已经开始进入航空制造业,但主要是同国外合资进行生产。通用航空制造基础仍然十分薄弱,刚刚开始通航飞行器研发的企业也同样处在起步阶段。工艺水平、研发能力无法有力的参与市场竞争。

3 促进通用航空产业发展的路径探析

在我国从传统制造大国向创造型制造强国转变之际,通用航空如何成为拉动经济、调整结构的有效着力点,需要政府、社会、企业在通用航空辅助服务、通用航空制造、通用航空运营方面进行有力探索。

3.1 完善航空辅助服务,增强产业配套水平,构建全产业链条的支撑服务体系。

做好通用航空辅助服务和产品配套设施建设,是推动通用航空发展的前提基础。首先在空域上,需要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大开放低空空域的力度,简化空域利用审批程序。尽量提高效率,降低时间成本,增强通用航空企业开展通用航空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也提高低空空域的利用效率。其次,加大机场建设力度,同时不断完善机场配套服务,航油供应、飞机维修、通信服务、金融保险等方面的服务。最后,加强航空相关法律、法规、标准体系的建设和完善,面对通用航空多样化作业任务进行法律法规设计,构建全面、实用、有效的通用航空专业法律法规体系。

3.2 提升航空制造业水平,大力推动自主创新、自主研发,夯实产业技术基础。

我国作为世界制造业大国,面临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从制造大国向强国转变的过程。虽然航空制造业发展起步虽然晚,但经过近几年的发展,我国在通用航空制造方面积累了一定的产业基础,无论在资本还是技术上都具备了大力发展通用航空产业的经济条件。因此,以通用航空制造为切入点,积极借鉴先进制造工艺,努力提升引进、消化、吸收、创新的水平,以产业整体发展为导向注重协同创新,整合相关学科的前沿科技,突破行业壁垒。通过深刻吸收成熟技术,推动面向市场需求的集成创新,通过规模效益和批量生产,降低成本创造经济增长点,提升制造业水平和科技研发实力。

3.3 强化通用航空产业运营,改进行业管理、引入市场竞争,鼓励多元经营。

通用航空产业运营是通用航空产业链的核心板块。其运营状况的好坏影响决定了上下游产业的发展情况。对于通用航空产业,一方面需要相关部门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作用,减少行政干预,破除行业壁垒,提供自由流动、平等竞争的市场环境。在投融资上进一步解放思想,广泛吸收民间、个人资本进入通用航空领域,简化飞行器使用审批的过程和程序,通过创新运营方式,提供新的租赁形式和使用形式,提高飞行器利用效率和飞行能力。另一方面建立平等竞争、优胜劣汰的市场机制,改进行业管理,通过市场资源配置提升产业运营效益,构建符合市场规律的通用航空价格机制,对通用航空的不同作业任务的价格进行分类指导,对农业、林业的作业任务的效益以社会效益为主,兼顾经济效益。加强和改进通用航空的行业管理,坚持高效全面、切合实际、宏观管理的原则,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提升通用航空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参考文献:

[1]国务院,中央军委.通用航空飞行管制条例[EB/OL].2003.

[2]冯超.中国通用航空发展空间与产业链[J].中国流通经济.2014(5).

[3]董念清.中国通用航空发展现状、困境及对策探析[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

民航地面服务概论范文第15篇

Abstract: For many years, Chinese civil aviation keeps high-speed in development and needs more crew. The supply of current crew is imbalance in demanding. Airlines focus on service brand is an important reason for selecting flight attendants. We will analyze the selection and all kinds of questions.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light attendants work. They should have the professional competence and basic literacy. The selection of the airlines gives us inspiration.

关键词: 空乘;选拔;职业能力;职业素养

Key words: Flight attendants;selection;occupational competence;occupational literacy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14-0269-02

0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们经济收入与生活水平提高,越来越多国民选择乘坐飞机出行,民航业发展方兴未艾,需要大量高素质人才提供优质服务,其中空乘这一飞翔于万里蓝天的“美丽职业”吸引了不少青年才俊的眼球,许多航空公司也在全国展开大规模招聘,并与电视台、网络、报刊、电台等媒体合作,推出诸如“新空乘招募大赛”、“空姐新人秀”、“超级空姐”等赛事,将职业选秀与人员招聘、推广宣传、打造服务品牌等结合,引起社会关注。

1 近年航空公司空乘选拔缘由

1.1 民航长期高速发展对空乘人才的需求 多年来我国民航业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外事交往、政治活动、商业贸易、旅游度假等的增多,也长期快速增长。下面以与空乘职业最相关的旅客人数增长为例,2010年我国民航旅客运输量达到2.68亿人,在整个“十一五”期间五年年均分别增长14.1%,2011年全行业完成旅客运输量2.93万人次,比上年增加2500万人次,2012年全年旅客运输量3.19亿人次,又有2500万人次的增长。

另外,自2006年底民航运输飞机在册架数接近一千架(实际998架)以来,我国运输机队规模每年以100多架的净增数递增,常年保持快速稳步增长,具预测,到2015年民航机队规模将达到约2750架,运力年均增长11%,如果以年均净增加150架客机,平均每架客机配备20名空乘计算,每年仅国内因新增客机,就需要新乘务员3000人,再加上现有机组成员中每年会有一定比例的空乘因为跳槽、离职、退休、“空转地”、生小孩等原因离开,同时加上外国航空公司招聘,每年招收的新空乘数会更多。

目前,我国三大航空公司(国航、东航、南航)各自所拥有的飞机数均超过了400架。从旅客乘坐飞机的出行人数逐年增多和民航机队规模越来越大,航空公司对空中乘务这一岗位的需求也随之增加。

1.2 航空公司保持强化服务品牌的内在需求 总所周知,当前民航业所提供的服务相对于其他国内运输服务行业而言,可以称之为“标杆”,目前整体而言,乘坐飞机所享受到的体贴、细心、周到服务超过了火车、汽车等其他交通运输方式。但伴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深入、国外人员来华的增多、对外交流的日益频繁、外国航空公司对华航线的加密或增加、高铁等其他交通运输方式对民航的冲击等,这些对现有民航服务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加大了竞争压力。因此航空公司希望招募和培养出更高素质的空乘,能为各类不同的旅客提供更好的空中服务,继续保持服务品牌优势并在公众心间得以强化。

鉴于此,航空公司近几年纷纷开始了公开选拔,其中南航起步最早,在2006年就率先采用全国海选、电视选拔、社会媒体跟踪报道的方式招聘空乘,吸收了大批优秀人才。而企业这种以低门槛报名、层层选拔、电视晋级等一种有别于传统的相对更公开、公平、公正的竞聘方式,加之以网络、电视等大众媒体的传播,对南航服务品牌的阐释,在公众心中树立起企业公开选拔人才、看重服务质量的形象。

2 航空公司具体选拔方式

2.1 选拔环节分析 航空公司招募新空乘主要有“校招”和“社招”两种,其中“校招”是指到乘务院校去招聘,一般具体环节相对较少,竞争的激烈程度相对较小,但这些学生一般都受过两年左右的专业化系统教育和相关实训培养,所以整体上专业素质相对较高。

下面主要分析“社招”。这种面对社会公开招募一般不限专业,相对于“校招”,这种选拔方式一般环节较多、竞争也较大,例如东航的招聘流程就包括:在线申请、初步筛选、电话面试、初试(视频面试或就近至分子公司进行目测面试)、复试、体检、背景调查、培训、带飞、签订劳动合同;川航的具体流程为:网上填写并打印报名表、现场领取报名号、初试、初检、首轮复试、最终复试、体能测试、体检、政审及预培训、录用上岗;奥凯航空2012年的招聘程序也有报名、初检、笔试、初试(含才艺表演)、复试、体检、政审、培训、实习、录用等环节。从以上三例可以看出,航空公司“社招”环节一般大同小异,有十道左右关卡,这种层层选的优胜者往往综合素质较强。

2.2 几种常见选拔方式解读 航空公司在招募新乘务时,对于选手能力和职业素养考核的方式主要有三种:

①行为考核。选手会被问一些有针对性的具体问题,这类问题往往是关于选手已经做过的或者将来可能会做的事情,多与工作及生活相关。例如“飞机上有旅客向你要电话号码该怎么办?”、“你的爱好和特长是什么?”、“刚才你说来自于湖南,你如何评价湖南姑娘?”②状态考核。这种情况下也会被问一些比较具体的问题,与行为测试有紧密的关系,主要是考查应聘者的应变能力和心理承受力。例如 “你对今天的状态满意吗?”或者是考官故意说“很遗憾,如果我们今天没有录用你,你会怎么办?”然后看选手的反应及状态。③集体考核。一般是多位被选拔者一起被要求做同一件事,或者是对某件事情的看法。例如当前国内航空公司常用“无领导小组讨论”的方式,一般要求8到10人一组讨论考官所提出的问题,考官在一旁观察每个人的表现并打分确定优胜者。

3 空乘工作特点及应具备的基本素养

3.1 良好的服务意识 民航业从某些方面来说就是服务业,航空公司要为旅客提供安全、快捷、舒适的服务旅程。多年来,中国民航一直秉承“安全第一,正常飞行,优质服务”的优良传统,为各类旅客提供了无数次高端服务,作为一线员工的空乘也应继承这一传统,服务在万米高空。

3.2 敬业乐业的精神 客舱服务旅客众多、空间狭小、服务项目繁多,加上高空作业、旅客要求不一,劳动强度相当大,在光鲜的外表下,其实工作非常辛苦。与此同时,长年累月在封闭的客舱工作也会产生乏味,这需要空乘要有一颗敬业、乐业的心,真正敬爱这份职业,苦中见乐,将空中服务职业当成自己的终身事业。

3.3 严格的纪律观念 空中乘务员与火车乘务员不同,后者的线路基本固定,作息时间相对也有规律;前者则要求飞多条航线,具体由航空公司统一安排,空乘个人一般没有固定的航线,也无固定的作息时间。为了保障服务,空乘要求遵守公司纪律规定,控制自己的感情,保证充足睡眠,以适应飞行条件、环境和时差的变化。

3.4 怡人的职业状貌 空乘同时又是“美丽天使”的代表,在云端高空要为不同国家、不同信仰、不同习俗、不同爱好的各类旅客提供服务,因此对其是否有亲和的微笑、舒心的问候、洁雅的仪表、得体的语言、诚恳的态度这些基本职业状貌也提出了要求。

3.5 充分的团队协作 机组成员是航班生产的基本单位,是民航运输服务工作的具体落实者,无论是航班运输服务还是紧急情况处置都有赖于机组成员相互配合、共同努力来完成,在这一过程中机长拥有绝对的权威,乘务长也有相应的指挥权,但任务的最终圆满完成还是有赖于整个机组的团队协作,所以团队合作精神必不可少。

4 空中乘务应具备的职业能力和专业技能

4.1 基本职业能力 ①亲和力。空乘的职业特点确定了亲和力是其必备条件,在服务中如果将亲和力和相貌作比较前者更重要,具有亲和力的乘务员往往比冷面美女更容易被旅客接受,也更有可能化解客舱内的矛盾,因此亲和力是做好民航服务工作的前提,是每一位合格的空乘必需具备的潜质。②语言理解沟通力。乘务员为旅客提供服务、机组成员之间沟通交流等都离不开语言,在这一过程中,快速、正确地理解对方所述是基础,因此一位优秀的乘务员首先必需学会倾听,然后迅速做出判断,最后才是有效的表达和正确的行为,所以对言语的精准理解和及时的沟通是做好乘务工作的前提。③观察应变力。飞机上各类乘客形形,飞行途中各种事情千差万别,这需要乘务员善于观察,从旅客的言行举止进行辨别、分析、判断,对老弱病残孕等特殊乘客,及时给予关爱,将帮助提供到最大;对不良行为及时进行干预制止,将损失降低到最小。近几年发生的帮助机上生病旅客、协助擒拿小偷罪犯等感人或英勇事迹,就是因为当事乘务员具备了这种能力,从而为广大旅客创造出安全的乘机环境。④心理承受力。乘务工作绝非表面光鲜,其实非常辛劳,常常清晨四点多就起床,晚上十一二点才结束当天的航班任务,要是飞国际航线倒时差,这又是一种煎熬,如果加上航班延误、酒醉闹事旅客等突发事情,又会平添不少工作量,这些对空乘的心理承受力提出了要求,需要能适应这种繁重琐碎的工作,不管怎样都要有一种良好的心态去面对各种事情。⑤记忆力。一架飞机少则大几十上百位旅客,多则四五百人,在经济舱每位乘务员一般要负责40位以上旅客的服务工作,不同旅客有不同的服务要求,这就需要乘务员要有好记性来“对号入座”。对于“两舱”来讲,虽然旅客绝对数要少很多,但要提供姓氏、点餐等服务,一样也需要良好记忆力。

4.2 应具备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4.2.1 专业基础知识。作为一名合格的空乘应了解、掌握的专业知识有:民航基本概念、民航历史及发展、民航组织、民航协会、航空联盟、民航法、飞机分类和基本结构、职业形象、民航客运规则、危险品常识、民航旅客管理规则、民航服务礼仪、旅客心理、民航运输地理、民用机场概况、民航地面服务、机上餐食服务理论、客舱布局、空乘服务沟通与客舱广播、机上应急设备等。除此之外,还有民航专业英语,尤其是乘务英语会话是重要的基础,如果还能用日语、法语、德语等第二、第三外语进行交流,那无疑更好。

4.2.2 客舱服务及安全技能。相对于专业基础知识,客舱服务及安全技能更强调实际操作和团队协作配合,具体包括以下方面:客舱安全检查、登机口迎客、言语理解与沟通交流、舱内位置引导、旅客随身行李摆放、安全须知广播、客舱安全演示、危险品辨识及处理、机上设备使用、客舱餐食供应、垃圾回收、病残等特殊旅客服务、机上火灾应对、客舱释压处置、医疗急救、紧急迫降及撤离、水面降落救护、野外生存、求救设备使用等。

上述各项服务及安全技能是空中乘务员初始培训和每年复训中的重要内容,只有熟练地操作运用,才能保证服务质量,应对突发事件,解决安全隐患。

5 结束语

鉴于航空公司对空乘综合素质及职业能力要求,乘务院校如果想使毕业生更具竞争力,必须基于此来修订相关课程、合理分配课时、创新教学方法,建立起以工作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切实培养学生服务、守纪、敬业、协作等素养,提高其观察、应变、沟通、心理承受等能力,这样才能全面打造学生,使其在激烈的职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参考文献:

[1]中国民用航空局.中国民用航空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

[Z].2011-07.

[2]宋颖.浅谈航空乘务专业职业养成教育[J].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