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气候变化现状范文

气候变化现状范文

气候变化现状

气候变化现状范文第1篇

要在社会致力于形成一个以损害生态环境为耻,以保护生态环境为荣的社会文化氛围。我们究竟应该如何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正如恩格斯所讲的,“人通过他所作出的改变来使自然界为自己的目的服务,来支配自然界”,工业革命之后人类社会对自然资源无节制的利用达成了经济发展的眼前利益,“但是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了报复。”自然界对我们的报复就体现在今天气候变化问题的日益严峻。人类为了短期的经济利益,大肆利用自然资源,完全毫无节制,导致了今天我们面临的可能危及人类生存的气候变化。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应该认识到人类的活动必须服从自然规律,人的生存离不开与自然界的和平共处。越是司空见惯的东西,人们给予的关注就越小。人们对大气司空见惯,因而对地球大气的碳吸收能力却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在这个正在走向危险气候变化的历史时刻,要求我们以全新的视角思考人类与自然间的相互依存关系,以尽快改变这一不利局面。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处理好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达到人与自然之间权利与义务的对称。

二、发展中国家发展优先的权利与发

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援助的义务不对称气候变化是当前国际社会普遍关心的重大全球性问题。气候变化“既是环境问题,也是发展问题,但是归根结底是发展问题”[2]。为推动对该问题的研究,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世界气候计划(WCP)、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GBP)等国际合作项目与计划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工作。根据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预期的增温情景将对全球自然生态系统和人类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这引起了各国的普遍忧虑,人们担心世界气候朝着不利于经济发展和社会福利的方面变化。“发展”一般有两种不同的含义。它可以仅仅指经济增长,由GDP来测量,在这种情况下它原则上适用于所有的国家。然而,它也可以更狭隘地指让人们摆脱贫困这一经济过程。当我们将“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进行对比时就是在这种意义上说的。当然,第一种意义上的“发展”是从来没有停止过的。在这两种意义下“发展”都意味着财富的积累,标准的计算方法是GDP。照此可以看出一个社会在日益变得富裕。它暗指这种财富大部分是由相关社会的经济转化过程生成的。当一个社会只是从售卖其矿产资源中获取收入时,我们可能不会说这个社会从经济上看是发展的。对于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来说,“发展”都很重要,但并非一样重要,即增长对于后者来说远没有前者重要。发达国家可以继续壮大其经济,但增长的要求远没有那么迫切,因为他们已经达到了某种类型的均衡,尽管是一种动态的均衡[3]。应对气候变化应该保障发展中国家的发展优先权利。早期的人类发展报告已开始关注环境威胁,包括全球性水危机和气候变化等。第一部《人类发展报告》就强调拥有一个安全环境———“洁净的水、食物和空气”———对人类自由的重要性。《1994年人类发展报告》探讨了人类安全问题,1998年的《人类发展报告》便认识到使贫困人口遭受环境退化(酸雨、臭氧层消耗和气候变化)的最大影响是不公平的。《2006年人类发展报告》揭示了在用水方面存在的不公平现象及其对人类发展的影响。报告显示,生活在撒哈拉以南非洲贫民窟的人们比纽约和巴黎的居民在饮用水方面的成本更高。《2007/2008年人类发展报告》采用人类发展的视角来凸显气候变化的代价,包括气候突变和“适应性隔离”现象引起的代际贫困陷阱。该报告是第一份研究全球气温上升所造成重大影响的发展报告,这些影响表现在冰层的融化、局地降雨格局的变化、海平面的日渐上升,以及一些脆弱性群体的被迫适应。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它们有一种发展的要务,或者说“发展是它们的第一要务”。这不仅是因为它们有变得富裕的权利,而且是因为这样一个过程对可持续性有着直接的意义。在发展中国家达到一定的富裕程度之前,世界上仍然会有两条不同的“发展”轨迹。既然我们可以理直气壮地将过度发展作为富裕社会里的一种可能性来谈论,那么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权利也必须得到保障。无论从历史责任原则还是为了当前应对气候的高效率,发达国家都有义务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援助。所有的研究都表明,发展中国家参与减排是有效率的,且事实上,最经济的减排可能来自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向他们提供援助将是必要和公正的,之所以由发达国家负责这项义务,不仅仅是出于“谁污染谁付费”原则,更主要是出于对发达国家自身利益的维护。但是,发展中国家的发展优先权目前没有得到充分的尊重,而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也没有尽到提供支持和帮助的义务。要求发展中国家与他们承担相同的责任,共同分担份额参与减排,这明显是发达国家对历史责任的逃避,同时也是对世界千年发展目标的不尊重。发展中国家坚持“双轨谈判”①,要求发达国家必须明确长远目标及中期目标。“并轨谈判”是发达国家积极推行的气候谈判制度。在艰难的谈判过程中虽然最终坚持了“双轨制”谈判机制并维护了“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在落实援助资金、技术转让等发展中国家较为关心的问题上也取得了一定程度的实质性进展,但是回首谈判过程,不能不说是一波三折,惊险异常。利益维护的合理性取决于需要的合理性,不仅对于个人来说是如此,对于国家来说也是如此。发达国家要求维护的是保证其人民的高标准生活,也就是高消费、高消耗的不可持续性的生活方式,而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需要解决的甚至只是温饱这样最基本的生存问题,这也是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有援助义务的原因之一。全球变暖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影响有着天壤之别。生活在赤道地区的人们几十年来亲眼目睹了全球变暖是如何改变他们的生活的,如今甚至威胁到他们的生命安全。然而工业化国家却只是意识到全球变暖也将影响到自己,但是却没有威胁到其生命,这至少在近50年内不会威胁其生命。而且对于发达国家来说,他们只需拿出其收入的一小部分就可以适应气候变化,包括提高洪水防御能力、改变作物耕种方式、开发新的建筑技术和规章制度。而对于低收入国家则必须拿出越来越多的国家收入来适应气候变化,许多个人和社区因无力承担如此高昂的代价,最终被迫放弃庄稼和家园而死于饥饿。控制世界各国温室气体排放是当前缓解气候危机的当务之急,但是温室气体的排放控制动辄就牵涉到发展中国家的广大人民的基本生存权和发展权,如果对发展中国家施加温室气体排放的限制,无异于限制其最基本的生存权和发展权。各个国家的现实减排空间和能力是区别原则的现实基础。目前,发展中国家多处于贫穷落后的状况,他们的合理需求应当首先得到满足。对于那些最无力应付全球变暖而又对其产生原因并不该承担任何责任的人来说,全球变暖已经威胁到了他们的生命安全。南半球居民遭受了气候变化带来的最严重的影响,并且预计将承受21世纪温室气体增加量的2/3,尽管他们因人数不断增加而受到环保主义者和科学家的谴责,可是给全球大气和其他维持生命的体系造成最大压力的却另有其人。为了成长、煮饭、保暖、建造住所或者庆祝节日,每个人都需要排放适量的温室气体,这些都是为了维持生计所必需的。而与之相反的是,尽管欧洲和美洲人数要少得多,可是他们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其他温室气体却比南半球邻国多得多。不发达地区的人们为了维持生计所必须的气体排放与发达国家的富人的过度排放形成鲜明对比。富国把属于大众的大气层用来过度排放温室气体,其实属于托马斯•阿奎那所讲的“偷盗”②行为。为了对这些行为作出补偿,发达国家都应该有义务去保证发展中国家的生存权和发展权。鉴于经济和社会发展及消除贫困仍是发展中国家的主要任务,发达国家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必须率先采取行动。富裕的国家应该从根本上减少排放量,并在经济上补偿其他不发达地区,提供资源使那里的人适应全球变暖的环境,这样,气候变化上的全球不公平问题才会逐步得到解决。

三、当代人类发展的权利与保障后代

气候变化现状范文第2篇

>> 中国适应气候变化政策评价 美国气候变化政策演变特征和奥巴马政府气候变化政策走向 中德应对气候变化合作现状与建议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责任和使命 贸易,气候变化和中国的选择 气候变化问题上的中国贡献 应对气候变化问题 中国真抓实干 地方应对气候变化立法现状和关键问题初探 探究农业领域应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措施和对策 气候变化2014影响,适应与脆弱性,第1卷,全球范围内气候变化的各个分支问题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负责人详解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10 应对气候变化的区域合作的政策法律问题研究 气候变化问题与国际政治 国际气候变化适应政策发展动态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中国和气候变化国际制度:认知和塑造 五国媒体视角下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中国议题 适应气候变化的分析框架及政策涵义 适应气候变化的认知与政策评价 欧盟气候变化适应政策行动及其启示 气候变化问题的深度:应对气候变化与转型发展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National Development and Reformation Committee.National Strategy of Climate Change Adaptation [R/OL]. 2013.http:///zwgk/2013-12/09/content_2544880.htm.]

[9]Pan J H, Zheng Y, Markandya A. Adaptation Approaches to Climate Change in China: An Operational Framework [J]. Economia Agrariay Recursos Naturales, 2011, 11(1): 99-112.

[10]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白皮书[R/OL].2011-12-29 .2011. http:///gzdt/W020131107539683560304.pdf.[The Information Office of State Council, The Report of Climate Change Policies and Actions in China [R/OL]. 2011-12-29. 2011.http:///gzdt/W020131107539683560304.pdf.]

[11]许吟隆,郑大玮,李阔,等. 边缘性适应:一个适应气候变化新概念的提出[J].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13,9(5):376-378. [Xu Yinlong, Zheng Dawei, Li Kuo, et al. Edge Adaptation: A New Concept on Adapting to Climate Change[J]. Advances in Climate Change Research, 2013, 9(5):376-378.]

[12]孙傅,何霄嘉. 国际气候变化适应政策发展动态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 24(5): 1-9. [Sun Fu, He Xiaojia. Global progress in Climate Change Adaptation Policies and Its Implication for China [J]. China Popula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014, 24(5): 1-9.]

[13]Preston B L, Westaway R M, Yuen E J. Climate Adaptation Planning in Practice: An Evaluation of Adaptation Plans from Three Developed Nations[J]. Mitig Adapt Strteg Glob Change, 2011, 16:407-438.

[14]孙成永,康相武,马欣. 我国适应气候变化科技发展的形势与任务[J]. 中国软科学, 2013,(10): 182-185. [Sun Chengyong, Kang Xiangwu, Ma Xin. The Situation and Task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on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China [J]. China Soft Science Maganize, 2013, (10): 182-185.]

[15]丁一汇. 人类活动与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对水资源的影响[J]. 中国水利,2008,(2):20-27. [Ding Yihui.Human Activity and The Global Climate Change and Its Impact on Water Resources[J]. China Water Resources, 2008, (2):20-27.]

[16]朱建华,侯振宏,张小全. 气候变化对中国林业的影响与应对策略[J]. 林业经济, 2009,(11):78-83. [Zhu Jianhua, Hou Zhenhong, Zhang Xiaoquan. The Impact of Climate Change Chinese Forestry and Its Adaptation Proposals [J]. Forestry Economics, 2009, (11):78-83.]

[17]何霄嘉,张于光,张九天,等. 中国生物多样性适应气候变化策略研究[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2,12(20):3966-3984.[He Xiaojia, Zhang Yuguang, Zhang Jiutian, et a1. Study on Strategies of How Biodiversity Adapt to Climate Change in China [J]. Progress in Modem Biomedicine, 2012, 12(20):3966-3984.]

气候变化现状范文第3篇

关键词:应对气候变化;立法;温室气体;地方

中图分类号:DF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604(2013)05―0028-06

一、研究背景

全球气候变化深刻影响着人类生存和发展,是全人类共同面临的重大挑战。几十年来,世界各国不断加深认知、不断凝聚共识,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京都议定书》等国际公约框架下,积极开展应对气候变化领域制度建设和政策创新。特别是近年来,立法保障逐步成为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举措,且相关制度建设的工作重心逐步从国际谈判、国家政策落实到地方行动。地方层面受气候变化影响的差异性较大,应对基础能力不一,可掌控调控手段不如国家层面丰富,立法条件千差万别,但地方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需求性和迫切性更强烈,与各地发展阶段、产业结构、生活方式、人口规模、自然条件和资源禀赋等因素密切相关。开展地方应对气候变化立法的时效性和针对性更强,可为当地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系统化制度保障,以促进发展转型,提升能源资源效率,增强绿色竞争力,实现清洁低碳增长。

(一)国内外应对气候变化立法背景

为提升低碳发展竞争力,落实温室气体减排义务,发达国家和地区纷纷以应对气候变化专门立法形式,明确国家相关部门职责,促进低碳经济社会发展。早在1998年,日本为践行京都议定书协定,率先通过《全球气候变暖对策推进法》。2008年,英国颁布了《气候变化法案》,这也是第一个比较成熟的专门性应对气候变化立法。德国已形成了以温室气体排放管制法律体系为核心、以节能和能效法律体系、可再生能源法律体系为主要支撑的气候保护法律体系,欧盟、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和地区也做出许多开拓性的立法工作。全球立法者联盟组织发表的第三版《气候法规研究》透露,2012年33个接受调查的国家中有32个已经出台与气候相关的立法,或者正在这方面取得显著的进展。整体来看,欧美发达国家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抑制温室效应的立法问题上采取了先行先试、逐步完善的思路,并具有三个显著特征:一是体系化,如欧盟有可再生能源、能效、碳交易的专门立法,英国有碳排放报告并配有一系列实施细则和行动方案;二是可操作性,欧美发达国家对具体操作制度的规定比较详细,非常重视成文法的制定;三是目的导向明显,欧美发达国家立法宗旨多偏向于改进人民福利和保护环境,如英国直接将2050年减排80%的温室气体目标列入应对气候变化法案。

中国一贯高度重视气候变化问题,把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作为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议题,“十一五”以来,全国人大先后制定或完善了《节约能源法》、《可再生能源法》、《清洁生产促进法》、《循环经济促进法》等相关立法,国务院也先后制定了《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一五”规划》;2009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决议》出台,6条内容主要阐述了应对气候变化的原则和导向;2011年国务院《“十二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明确了2011至2015年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为节能减排和建设两型社会奠定了制度基础。当前,我国国家层面应对气候变化立法工作主要有四个特点:一是关联性法律多,专门性立法少,已出台的多是节能、可再生能源、循环经济等相关法律,还没有应对气候变化的专门性立法;二是政策措施逐步丰富,法制化保障亟待启动,除国务院的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方案以外,国家发改委、科技部、住建部、交通运输部等部门性专项规划、规章制度和政策措施日渐丰富,这些重大政策举措也迫切需要通过立法形式确定下来;三是立法时机逐步成熟,立法关注度不断提升。近年来,政府、企业、公众的气候变化意识逐步加强,利益相关者的立法诉求开始高涨,低碳立法成为近年来人大提案焦点;四是立法前期研究已深入开展,中国发改委开始着手组织国家层面的立法调研和准备工作,中国社科院、中国政法大学等机构也在积极开展研究,并公开征求社会意见。

(二)地方应对气候变化立法现状

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促进绿色低碳发展是国家重大战略决策,也是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重大机遇和重要抓手。2008年,我国启动省级应对气候变化方案项目,旨在通过地方战略和行动来贯彻落实国家方案,这也标志着气候变化正式进入地方实践层面。对此,各地均加强了全局性工作部署,成立应对气候变化工作领导小组,制订省级应对气候变化方案,完善相关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在这一工作背景下,部分省市开创了以法律手段来规范和保障应对气候变化的先河:2010年10月,青海省人民政府颁布了中国第一部应对气候变化的地方政府规章《青海省应对气候变化办法》;2011年1月,四川省政府法制办就《四川省应对气候变化办法(代拟稿)》公开征求意见;2011年8月,山西省政府正式印发了由山西省发展改革委、山西省气象局制定的《山西省应对气候变化办法》。同时,江苏、湖北等地也着手开展了前期研究。

从中国现已颁布的地方性法律法规来看,中西部立法多,东部立法少。从国家进一步推动地方应对气候变化立法的统筹考虑来看,中国需要将地方性立法试点工作从中西部地区拓展到沿海地区;从生态敏感区(青海)和能源主产区(山西)发展到制造业发达区。同时,上述省份的立法都是在“十一五”制定省级应对气候变化方案的工作背景下实施的,处于地方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刚起步、地方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任务还未下达时期,相关法律系统性和目标导向性均不足,难以适应低碳发展前沿形势,与国家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和适应气候变化的最新战略导向也难以匹配。近年来,各省围绕应对气候变化重点领域,采取和实施了一系列举措推动减缓和适应行动,而这些措施也需要以法规制度保障的形式加以支持:

一是开展基础性支撑工作。各地开展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编制,研究建立温室气体统计核算体系,建设温室气体排放数据库和信息公开渠道,制定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方案,分解落实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目标,制定控排绩效考评办法,积极编制应对气候变化中长期规划。这些政策举措有待长效化和制度化。

二是健全工作推进机制。各地积极促进资源整合,形成上下联动、多方参与的工作格局。各省市竞相建立健全相关工作机构,诸多省市发改委挂牌应对气候变化处或碳交易管理中心;许多地方部门也在依托事业单位、科研院所、骨干企业和金融机构,成立应对气候变化相关的战略研究、技术研发推广、投融资、碳交易的专门性机构和组织。这些部门和机构的职责和权利义务也迫切需要进入法制化轨道。

三是推进低碳试点示范。各地积极创建或自主开展各级各类低碳试点示范。如国家发改委分两批开展了低碳省份和低碳城市试点,住建部等部委开展绿色低碳重点小城镇试点示范,交通运输部开展低碳交通体系建设试点城市和低碳港口建设试点单位工作,江苏、山东等省也自主开展了地方层面低碳试点。这些任务都要求试点单位编制规划或行动方案,保障配套政策和资金,完善工作机制和管理体系,也需要参与试点的省市探索制度创新的新路径。

四是切实加强能力建设。各地开展应对气候变化相关的能力培训,实施地方发展战略研制,强化对低碳标准的宣传贯彻,开展典型行业和重点企业的碳排放核查,储备碳排放交易试点的基础能力,支持建设各类低碳科研和技术平台,积极开展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合作。这些工作需要加大扶持和激励,由统一协调的应对机制和持续稳定的投入机制来保障。

二、地方应对气候变化立法的关键问题剖析

(一)地方应对气候变化立法时机问题

第一,基本经济关系的变革性。马克思认为,决定法律和一切上层建筑存在和发展的经济关系,是社会的基本经济关系。因此,经济关系是判断立法条件是否具备的重要标准之一,它能较准确地表述一个社会或某一时期的经济关系的内在联系和发展规律。各地在资源能源约束逐步加强,生态压力和环境制约日益加剧的背景下,传统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道路暴露出一系列矛盾和问题,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难以为继,经典福利经济学中的资本、劳动和土地的要素分配原理已不再适应,资源、环境要素的重要性越发凸显。在企业和公众热衷于发展低碳经济的今天,需要通过法律手段来调整优化基本经济关系,充分考虑资源和环境的要素报酬。因此,从当前各地实施节能降碳,发展低碳经济的现状来看,各地应积极创造条件,考虑以立法来促进新经济社会关系的尽快形成。

第二,利益相关者的需求性。这是判断立法条件是否成熟的标准之一。当前,国家和地方应对气候变化立法处于起步阶段,存在供给缺位或不足问题。近年来,政府、企业、公众的气候变化意识逐步加强,利益相关者的立法诉求开始高涨,低碳立法也成为近年来两会提案焦点和网民关注热点。中国绝不能等到先行者利益严重受损,排放者耗竭排放权资源时,才认为立法条件成熟,这种立法模式将为自身行为付出沉重代价。中国应将应对气候变化从地方行动战略上升到法律层面,采取与发展形势同步的立法策略,并运用强制力来保证应对气候变化的有效推行与健康发展。

第三,社会实践的成熟性。判断立法条件是否成熟的具体标准最根本的一条就是立法是否具有成熟经验。目前,在地方层面实施应对气候变化立法相关社会实践在逐步丰富并完善:一方面,各地在发展低碳能源、优化产业结构、控制过程排放、发展林业碳汇等领域采取了积极举措,可进一步制度化相关保障措施;另一方面,欧美国家和国内部分先行省市的立法模板也可提供示范经验。虽然没有全国性应对气候变化法律可依,但地方已积累一定经验,而实践又迫切需要,可考虑先期制定低层次、粗线条的法律规范,以后逐步完善。这样既可以为现实及时提供规范,也可以促使实践经验的尽快成熟。

第四,地方权力部门的任务导向性。当前,政府职能部门仍是立法的重要推动者,地方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任务的实施,离不开目标责任、任务分解、绩效考评、奖惩激励等相应的制度建设。而现有的节能、循环经济等相关法律制度体系还不足以充分地保证未来的温室气体排放控制战略的实施,专门性立法十分必要。另一方面,已的省级办法都是在省级应对气候变化方案制定背景下开展的,还未与国务院“十二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相衔接,不具备类似英国应对气候变化法案那样明确的任务导向性,更难以适应最新的国内外应对气候变化新形势。

(二)地方应对气候变化立法模式问题

第一,立法效力的等级。地方立法包括条例、人大决定、政府令和一般性政府规章,法律效力依次递减。条例是对地区政治、经济、科技等领域的某些重大事项的管理和处置作出比较全面、系统的规定。地方人大决定是一种对问题作出实体性规定和对行为作出规范或制约的法律文件,其指向性基本上是国家权力机关职权范围内的事项。政府令是由地方人民政府执行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决议,以及上级国家行政机关的决定和命令,规定行政措施,决定和命令。一般性政府规章是由政府常务会议或者全体会议讨论决定的法律规范形式,如办法是指行政主管部门对贯彻执行某一法令、条例或进行某项工作的方法、步骤、措施等,提出具体规定的法规性公文。《青海省应对气候变化办法》以省人民政府令形式,《山西省应对气候变化办法》为省政府办法。从立法层次看,当前地方应对气候变化立法都属于政府规章,效力等级不高。而立法等级差异背后就是行政执法权的赋予与否,对机构设置、组织办法、人员配备、任务职权、工作秩序、权责义务、奖惩措施的规范强弱。

第二,地方性立法的路径。在地方立法实践中,对哪些事项应当制定地方性法规、哪些事项应当制定地方政府规章,缺乏明确的界定,存在界限不清现象。由于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领域尚未制定专门性法律和法规,但应对气候变化涉及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重要权利义务,地方人民政府自行制定规章有所不足,应提请人大常委会制定法规。但一步到位就制定出台地方应对气候变化条例难度颇大,可以考虑渐进式的立法路径。如出台省长令,由省政府常务会议决定,并提交同级人大审议,采取以政府规章的行政约束力为铺垫的立法模式;或以决议、决定、宣言、建议和标准等“软法”的形式作为缓兵之计,假以时日变成硬法,使之具法律拘束力。

第三,专门性制度的建立。当前,许多省市出台了节能、可再生能源、环境、循环经济相关的条例和办法,但这些法律相对应对气候变化立法而言,在调整范围、调整力度、调整内容等方面均有所不足,不能适应低碳发展的需要。在同一位阶的法之间,特别规定优于一般规定,新的规定优于旧的规定,需对应对气候变化活动进行专门性规定。如《青海省应对气候变化办法》着重论述了气候可行性论证制度,《山西省应对气候变化办法》提出了建设项目温室气体排放评价制度、低碳产品标准标识和认证制度、气候变化信息制度、温室气体总量控制制度、目标责任制和评价考核制度。深圳人大的碳排放管理规定着重论述了碳排放交易体系相关的碳排放管控制度、配额管理制度、排放权交易制度和处罚条款。

第四,立法条款的框架。应对气候变化工作事关全局、牵涉方方面面,其立法的系统性和可操作性存在两难。已出台的省级办法中,细致性规定少,粗线条条款多,可考虑先期以搭框架为主,将气候变化、能源、环境一体化政策纳入《省级应对气候变化办法》,使其成为地方政府参与气候变化工作的切入点,再逐步配套相关政策和措施,以强化执行效果。然而,诸多法学界学者认为,地方立法应由粗放型走向精细化,在调整范围和调整的事项上应当更加单一化,在立法模式上应当选择走“小而精”的道路,在内容和体例上不追求大而全,需要几条就规定几条,重在管用。如深圳的碳排放管理决定在实体内容上,或是在立法的结构、体例等形式要求上,都较好地把握和处理了“不重复、有特色、可操作”三者之间的关系,充分突出和体现了地方立法的地方特色,是地方立法调整事项单一化、精细化的成功实践。

(三)地方应对气候变化立法利益协调问题

一是外部性的规范问题。气候变化对人类生产模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地区权益的变革力度大,若不进行科学、合理、有效的制度设计,有关发展利益在保护者、破坏者、受益者和受害者之间就不能得到公平分配,将导致受益者无偿占有环境利益,保护者得不到应有的经济回报,应对气候变化将逐步丧失动力。因此,立法要解决好各方主体在应对气候变化活动中的环境外部性问题,促进外部性内部化,通过制度安排经济活动产生的社会收益或社会成本,转为私人收益或私人成本。气候资源是公共资源,地方政府是公共财产的实际受托人,为避免“公地悲剧”的发生,应通过立法手段明晰产权,避免无序或低效开发利用。但气候变化具有大尺度外部性,是全球问题,跨区域、跨国界的外部性问题对地方来说难以调控,需在合作框架下通过跨国绿色基金、跨区生态补偿等制度创新来进行纠正。

二是利益相关者的协调问题。部门角逐管理职权,企业规避社会责任,公民期盼良好福利,地方应对气候变化的法制化进程其实也是地方利益重新分配的进程。为此,需通过立法及其相关制度设计,妥善安排各种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建立健全发展低碳经济过程中的利益协调机制,明确国家公权部门、企业、非政府组织、公民的责权义务。对于地方来说,要注意两点:首先是国家权力机关的职能分配,其实就是权力博弈从政策层面上升到法制层面的过程,地方发改、经信、住建、交通、能源、环保、农林、气象等部门职能如何划分,是立法是否成熟的关键;其次是地方利益群体强弱分布态势,不同发展程度和地理气候带的地方,利益群体的诉求重点也有所不同,沿海地区强调海洋和海岸带管理,高原地区强调草原适应性,能源主产区强调发展清洁低碳能源,制造业发达区强调节能和能效提升,同时贫困、疾病、低洼地居民等弱势群体的利益诉求也需要得到体现。

三是立法起草机制的改革。立法体现民众的集体意志和利益,而不是立法者的意志和利益。已出台的省级办法起草工作多由发改或气象等政府部门主导。政府部门担负宏观调控和管理的职能,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了解全面,掌握及时,起草时更有针对性。但起草部门可能强调本部门利益,不能站在全局角度上分析和解决问题,倾向于把本部门权力和利益合法化,实践中往往出现执法部门权力大、责任小,处罚多、服务少,公民权利重视不够,得不到有效保障等问题。因此,仅靠政府部门起草省级办法是不够的,需建立开放、多元的起草机制。对应对气候变化这样综合性强、涉及面广的法规,建议由人大环资委、政府法制办牵头组织起草,吸收部门、学者和非政府组织共同参与调研、起草、论证,形成立法工作者、专家学者和实际工作者相结合的起草机制。

(四)地方应对气候变化立法执行机制问题

一是约束性制度匮乏。从现有的省级办法条款内容来看,多是鼓励性、支持性的条文,包括产业结构、新能源、交通、建筑、农业、水资源等减缓和适应重点领域的鼓励条款,或是规划、财政、税收、价格、金融上的扶持条款,真正意义上总量控制、排放许可、配额交易、投资门槛等约束性制度少有涉及。究其原因,主要还是地方立法者担心过于严厉的应对气候变化立法可能影响地方经济发展,削弱自身的区域竞争力。

二是执行机制缺陷。法律如果没有执行保障,那也就仅仅是一种宣示而已。首先,各地应对气候变化立法刚刚起步,有许多法律制度尚处在正在构建阶段,而已经完成的法律政策又大多缺少具体的执行措施保障和执行细则,仅仅是一些过于原则性或政策性的陈述。其次,我国气候变化管理相关的部门非常庞杂,相关的部门职权交叉、规章冲突、执法分散等问题时有存在,能源管理的行政管理体制分散,缺乏统一的、协调的执行层。再次,地方节能降碳依靠自上而下的行政机制,约束性指标层层分解,是传统的政府管制方式,缺乏激励性与能动性,需要引入公众参与机制和市场机制来提升执行效率。

三是法律成本问题。一方面,应对气候变化立法涉及对社会经济关系的全面调整,在立法、司法、执法、守法各环节中将消耗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资源,法制建设初期成本较高。另一方面,应对气候变化立法需考虑违法成本收益问题。目前,无论在国家还是地方层面,环境违法成本过低普遍存在,经济处罚力度不足,刑事责任相对缺失,违法成本远低于违法收益,远低于环境损害。地方应对气候变化立法也面临着同样的风险,总量控制、信息披露、配额许可、核查核证等关键制度的有效执行,需要明确法律责任,以提高违法成本来进行保障。

三、结论和讨论

无论从地方经济所处发展阶段的内在要求,还是从国家对应对气候变化制度化建设的总体部署,以及应对国际绿色竞争新挑战的长远谋划,都需要通过立法来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低碳化转型。未来一二十年,各省市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转型期,工业化、城镇化仍将加快发展,低碳技术和资金发展机遇与风险并存,发展面临一定的不确定性。以立法保障来推动地区实现控制中长期温室气体排放目标,践行地方特色的低碳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道路,需要将地方应对气候变化的战略理念、战略定位、战略模式、战略规划进行制度固化,明确总体目标、分解机制、责任义务、标准规范和重点任务。

气候变化现状范文第4篇

关键词 气象变化;农业生产;影响;应对措施;新疆新和

中图分类号 S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03-0260-01

农业生产需要一定的气候条件,一旦气候条件发生变化,尤其是大范围内的气候变化,则会给当地农业生产造成很大危害[1-3]。为此,要加强气象研究,认识其重要性,高度重视气象变化对农业生产造成的危害,根据各种气象灾害的危险性采取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有效避免或降低气象问题对农业造成的危害。气象问题对新和县农业生产发展有很大影响,给农业生产带来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例如,气候变化会导致热量资源和降水量分布不均匀,甚至导致干旱、高温、强降水等气象灾害,给农业生产造成了很大影响,限制了新和县农业生产的发展,给新和县农业生产造成较大隐患,是农业生产中的不稳定因素[4-5]。

1 新和县气象状况分析

1.1 总体气候特征

新和县位于天山南麓,塔里木盆地北缘,东隔渭干河与库车县相望,北隔勤格山与拜城县相邻,南连沙雅县。属大陆性暖温带干旱气候,热量丰富,光照充足,降水稀少,夏季干热,冬季干冷,气温的年较差比较大。

1.2 历年气候状况

1981―2010年30年平均气温11.3 ℃,气候呈现增暖的趋势。极端最高气温为40.5 ℃,极端最低气温为-25.1 ℃;≥35 ℃日数平均为8.3 d,≤-15 ℃日数为7.0 d。年日照时数为2 905.8 h,年平均相对湿度54%,年蒸发量为1 904.7 mm,历年≥0 ℃积温为4 570.6 ℃,≥15 ℃积温为3 473.4 ℃,≥20 ℃积温为2 263.4 ℃,历年平均沙尘暴日数为2.8 d,扬沙日数23.9 d,浮尘日数72.0 d,大风日数为7.0 d,最大冻土深度为73 cm,最大积雪深度为14 cm,年极大风速为23.6 m/s。历年开春期平均为2月24日,入冬期平均为11月24日。

1.3 2012年与历年气候状况对比

通过分析2012年新和县的气象状况发现,新和县各个月份的气象差距很大,降水主要集中在7―8月,降水分布极不均匀;各个月份的温度差别非常大,冬季最低温度达到-20 ℃以下,对农业生产不利。气象状况的对比分析,可以从气温的月变化、降水的月变化和降水的季节变化等几个方面来进行。通过分析1981―2010年30年和2012年的气象地面资料发现,与之前30年相比,新和县2012年的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都升高,这表明该地区的年气温小幅升高;月降水方面,各月的月降水量差异缩小,各月份的降水量都比较少,这表示该地区的干旱程度加剧。此外,与前30年相比,新和县气温不稳定状况进一步加剧,气象条件不稳定状况进一步恶化。

2 新和县气象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气候变化将会给新和县的农业生产带来不小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一是使农业生产的不稳定性增加,产量波动加大;二是带来农业生产布局和结构的变动;三是引起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变,农业成本和投资大幅度增加。

近年来,新和县年降水量越来越少,这给当地农业生产带来较大困难。新和县属于干旱半干旱地区,年降水量历来偏少,不能满足农业发展用水的需要,随着降水量的进一步减少,新和县农业生产的不稳定性将会增加,农业的产量波动会加大。通过分析新和县最近几年的气候状况可以发现,该地区夏季干旱程度明显增加,气温的月变化较之以前也发生较大变化,主要表现为气温上升。气温上升,干旱程度加剧,从而影响新和县农业生产的布局和结构,主要是农业种植物的改变。通过以上2个方面的分析可知,气候条件的变化将给新和县的农业生产带来的2个方面的影响,一方面是使其农业生产的不稳定性增加,另一方面是将改变该地区的农业生产的布局和结构。因此,为了稳定农业生产,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需要加大对农业生产的投资,避免出现农业生产成本增加、农业生产效益下降的情况。

3 应对措施

3.1 积极转变农业气象服务理念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业生产的经济结构也发生巨大的变化,要在结合区域特点和地域优势的基础上,建立多元化的农业经济形式,促进我国农业生产的发展。为此,要将农业气象服务工作不断细化,促进农业气象服务工作的标准化、科学化和规范化,使农业气象服务工作符合地域发展特点,符合当地农业生产的实际需要。整合农业气象服务工作的各种资源,树立服务观念,不断强化服务意识,不断创新工作内容和工作方法,树立“为农服务”的工作理念,以适应新时期气候变化的要求[6]。

3.2 健全完善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和应急服务体系

鉴于近年来新和县气象灾害频发的现状,新和县农业有关部门要结合本地区的气候特点,满足气象灾害监测和预警的需要,建立健全气象灾害的监测和预警体系,并建立系统、科学、规范的农业气象灾害应急服务体系。具体说来,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抓起:一是相关农业部门要高度重视关键地区、关键时期的气象预报工作,对当地气象变化情况分为长、中、短3个阶段进行预报,使气象灾害监测和预警工作更加的准确、全面、及时。二是做好与国土资源部门的协调与沟通工作,对地质灾害进行精细化预报,尽可能减少地质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三是强化部门之间的协调合作,构建气象信息资源的共享平台,为新和县农业生产发展提供气象信息支持,有效防范气象灾害。四是建立健全乡镇村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加大农村气象灾害预警体系建设,通过建设乡镇气象信息服务站的方式,为农民群众及时传递气象信息,并提出具体的制度意见与建议,为农业增收、农民增产提供保障。

3.3 积极开发与利用现代化气象服务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很多现代化的科学技术手段已应用于气象服务工作中,提高了气象服务工作的效率与水平。为此,相关部门要加大技术投入力度,积极引进与推广GIS、GPS、RS等气象信息技术系统,开发和利用新型的技术手段为农业发展服务。此外,要加大对相关人员的培训与教育力度,提高相关人员的专业能力与职业素质,更好地为农业生产的发展服务。

4 参考文献

[1] 褚超.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及对策探析[J].科技致富向导,2013(21):418.

[2] 潘根兴,高民,胡国华,等.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业生产的影响[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1(30):8-16.

[3] 朱乾根,林锦瑞,寿绍文.天气学原理和方法[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0.

[4] 周长江,薛新慧.克拉玛依冬季气候变化特征及其对设施农业的影响[J].沙漠与绿洲气象,2011,5(2):50-53.

气候变化现状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医案;标志性症状;证候;肝郁气滞;中医疗效

Abstract:Objective To select the symbol symptoms on therapeutic effect of TCM and analyze the change process of these symptoms. Methods Case study method was used in this research. The first step is to establish the medical records database, then extracting those medical records of liver Qi stagnation, concluding the language expressions of diagnostic information and syndrome improvement, splitting the original complex syndromes, standardizing diagnostic information. At last, the change process of symptoms was analyzed according to the national standard of syndrome diagnosis. Results Such alleviative symptoms were information points marking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liver Qi stagnation syndrome, including abdominal swollerpain, flank pain, irregular menstruation, depression, flank distension, breast swell. Conclusion This study extracted many symbol symptoms on therapeutic effect of liver Qi stagnation syndrome.

Key words:medical record;symbol symptoms;syndrome;stagnation of liver Qi;therapeutic effect of TCM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医临床诊疗术语证候部分》[1]中肝郁气滞证诊断标准为:情志抑郁,喜叹息,胸胁或少腹胀闷窜痛,妇女乳房胀痛,月经不调,脉弦等。经过治疗后,中医如何判定是否取得了疗效呢?以哪一个症状为主要观察点,该症状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标志着诊疗过程是成功的呢?

研究符合中医自身特点的“中医疗效”评价方法是发挥中医优势与特色的重要环节。“证候”是中医对不同生命状态的分类方法,是中医立法处方及判定诊疗效果的依据。中医疗效的判定是通过分析患者症状(包括体征)的变化做出的整体判断。所以,我们可以从证候与症状关系的角度研究中医评价诊疗效果的方法。

1 研究方法

1.1 近现代名中医复诊医案数据库的构建

1.1.1 医案的纳入标准

①在历代医案数据库中,近现代医案的书写相对规范,且大都描述了疾病的整个诊治过程。如《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华》。这些医案描绘了诊治过程中病情和四诊信息的动态演变过程。以《全国中医图书联合目录》[2]为指导,全面挑选民国以来中医临床名家的医案专著。②医家判定为诊疗有效的医案:诸如医案中出现“诸症痊愈”、“稍事调养而愈”、“诸症均减”、“大势渐平”、“证情见改善”、“病情告愈”等描述。③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五官科医案。

1.1.2 医案的排除标准

①非复诊医案。②没有明确的病情判定结果的医案。③在二诊至终诊过程中添加新证候的病例。例如:初诊时辨证为肝肾阴虚证,在二诊至终诊过程中新添加了肝气郁结证,则该病例剔除。④对于在二诊至终诊过程中,如果由于感冒、饮食不慎等诱因导致病情出现变化,则该病例剔除。⑤医家判定为诊疗无效的医案:既没有出现好转症状,而新出现的症状又起到了加重病情的作用。

1.1.3 复诊医案数据库情况

该复诊医案数据库共收录235位近现代名老中医医案3 932个病例。

1.2 总结四诊信息变化和病情变化的语言表达规律

通过分析医案的语言特点,总结四诊信息和病情演变的语言表达规律。如原文描述为“痰鸣大减”、“神志渐清”可判定为相应症状缓解,“证有转机”可判定为病情缓解。

1.3 证候提取与规范原则

①尽量多地保留原有信息,使得将被提取的证候信息组合时,能更接近原文证候。如:脾肾阳虚可提取出脾阳虚、肾阳虚。②对于不能准确提取证候信息的部分,则保留原文,或舍弃。如将“脾胃不和”保留为“脾胃不和”;正气虚,非气虚证,可舍之;病位在“中”,不可理解为“中焦”,可舍之。③对于提取后信息严重丢失,分成的证候信息不能合成原文证候的情况,则保留原文,不加以提取与拆分。如“上热下寒证”。④有的医案没有明确的辨证,可从二级标题、治则治法中推出,但是推出的结论必须唯一。如“益气养阴”=气虚证,阴虚证。⑤不能依据症状推测病位。如根据“头痛”确定病位在“头”,根据“呕吐”确定病位在“胃”是错误的。⑥按语内容常为后人所加,不予录入。⑦注意经脉病与六经病的区分。“病在阳明”可能是“足阳明胃经”、“阳明病”、“胃”中的一个,不能判断则宁愿舍弃。足阳明胃经≠胃,病在阳明≠阳明病。

根据以上原则从原文证候中提取病例数≥10的属于脏腑辨证体系的证候共43个。其中肝郁气滞医案238例。

1.4 症状提取与规范原则

①对四诊信息进行合并、拆分、分类。如:对肌体瘦弱的描述有消瘦、风消、脱肉、脱形、大肉消脱、羸瘦、四肢瘦削、形体羸瘦、虚弱、羸弱等,可将“消瘦”作为正名。对多个症状混杂一起的名称进行拆分,如呕恶拆分为“恶心”和“呕吐”。②症状的整理遵循变量的独立性原则:在进行数据统计时,必须保证各变量之间是相互独立的,即某一变量不能包含于另一变量中。如:眼睑浮肿、下肢浮肿、脚踝浮肿、全身浮肿等就不是独立的变量,必须统一为“浮肿”这一变量。③如果在二诊至终诊中描述到某一症状好转,如“纳增”,就可以推断初诊是“纳少”,应把“纳少”补充到初诊中;6 d未大便,则可以推断初诊时就存在大便秘结,其他症状也如此处理。④对于“诸症好转”、“诸症皆减轻”等描述,按照严格遵循原文的原则,判定所有症状均好转。⑤症状的拆分应遵循症状观测属性单一性原则,如脉细滑数,应作3个症状处理:脉细、脉滑、脉数;眩晕拆分为目眩、头晕2个症状。

1.5 个案分析

个案分析强调针对一个具体的实例逐步深入研究。由于本数据库所收集的中医病案存在严重的选择偏倚,所以,对于这些资料的整理应深入分析每一个独特病案的演变过程,从中提炼出体现中医疗效评价特色的信息点。探讨中医常见证候的复合特点,并讨论中医判断证候改善的临床特征。

2 研究结果

2.1 肝郁气滞与其他证候的关系

肝郁气滞证在临床上经常与以下证候复合出现(括号内数字是合并出现的频次):脾虚(43),肝脾不调(38),肝郁化火(19),肝气犯胃(18),肝血瘀阻(17)。

2.2 标志肝郁气滞证改善的临床特征

以肝郁气滞证的国家诊断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医临床诊疗术语证候部分》[1])为依据,从近现代复诊医案数据库中按照出现频次的高低对国家诊断标准中涉及的症状(包括体征)进行排序。分析每一个临床特征的变化属性及变化过程:从症状的剧烈程度、发作次数、诱发加重与缓解的因素、性质等诸方面分析该症状如何变化标志证候的改善。见表1。表1 标志肝郁气滞证改善的临床特征

3 讨论

中医认为,肝为刚脏、五行归木,喜条达,恶抑郁,主疏泄。即人体肝脏犹如春升之气,具有条顺、畅达、疏通的特性。《类证治裁》云:“凡上升之气,皆从肝出。”“木性升散,不受遏郁,郁则经气逆。”

3.1 肝郁气滞与其他证候的关系探讨

脾虚:肝郁脾虚是肝郁气滞的进一步发展。肝属木,脾属土,肝郁气滞常横逆犯脾,耗伤脾气而致肝郁脾虚。另外,也有素体脾虚兼夹肝郁气滞的情况。张仲景曰:“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肝气犯胃: 所谓“肝气犯胃”,是指生气、悲伤、焦虑等负性情绪(即忧思恼怒),导致气郁伤肝,肝失疏泄,横逆犯胃,气机阻塞,因而胃失和降。肝血瘀阻:肝主疏泄而藏血,具有条达气机,调节情志的功能,情志不遂或外邪侵袭肝脉则肝气郁滞,疏泄失职;气为血帅,肝郁气滞,日久不解,必致瘀血内停。

3.2 标志肝郁气滞证改善的临床特征分析

①腹胀痛:主要从小腹、少腹等肝经循行部位的胀痛减轻进行观察。另外,由于肝藏血,与女子的月经有密切关系,所以,当月经期或生气诱发的小腹、少腹部胀痛程度减轻、发作次数减少是标志肝郁气滞缓解的重要指征。②月经不调:素多忧思抑郁,气不宣达,血为气滞,运行不畅,阻滞冲任,血海不能如期满溢,因而经期延后。肝失条达,不能疏泄气血,以致行经期短,月经量少,甚至点滴即止。所以,观察月经是否按时而至;行经期是否逐渐恢复到正常时的3~7 d;月经量是否逐渐增多到正常值(每次30~50 mL)是观察肝郁气滞好转的重要临床特征。③胁胀痛与乳房发胀:女性乳房属足厥阴肝经。肝气郁结,疏泄失司,气血不畅,肝司冲脉,经前冲气偏盛,冲气循肝脉上逆,肝经气血壅盛,乳络不畅,不通则痛,故乳房发胀。因此,月经或生气诱发的胁肋胀痛、窜痛,以及乳房发胀的次数减少、程度减轻等临床特征标志着肝郁气滞证的改善。④抑郁:肝郁气滞多与情志因素有关。肝喜舒畅而恶抑郁。肝郁气滞证是由于肝的疏泄功能异常,疏泄不及而致气机郁滞所表现的证候。多因情志不遂,阻遏肝脉,致使肝气失于疏泄、条达所致。所以,情绪低落、兴趣减低、喜静少言、缄默不语、悲观、思维迟缓、思想苦闷、缺乏主动性、自责自罪等临床表现的改善是判断肝郁气滞证好转的重要临床特征。

参考文献

气候变化现状范文第6篇

关键词 地表;干燥度;气候区划;变化趋势;华北地区;1961―2000年

中图分类号 P468.0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5)19-0258-02

气候干燥度作为衡量气候综合状况的指标之一,从气温和降水2个气象要素的组合来反应区域气候的整体变化,能很好地反映一个地区的干湿程度。目前,干燥度已经成为全球变化研究的重要气候指标,在气候区划、气候变化和干旱化等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尤其是在中纬度的干旱、半干旱地区,干旱化、荒漠化等研究都与干燥度的计算和表达相关[1]。

华北地区研究区是以行政区划为界,华北地区地理概况为北部地势波状起伏,由南向北倾斜,海拔大多在1 000 m以上,年均温-0.3~3.5 ℃,年降水量340~450 mm。中部的华北平原地区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均温5~13 ℃,年降水量500~800 mm。东部地区胶东半岛以低山丘陵为主,海拔500~1 000 m,年均温10~13 ℃,年降水量600~900 mm;鲁东丘陵区包括整个胶东半岛并向南延伸到省界的东南部,受海洋气候影响,冬暖夏凉,雨量充沛。西部地区主要包括太行山脉东麓,年均温3~18 ℃,年降水量400~800 mm,水热条件优越;冀西北地海拨1 000 m以上,豫北山地山间多分布小型盆地,海拨300~400 m。

1 资料与方法

1.1 数据来源

利用1961―2000年华北地区代表性气象观测40年的日平均气温和降水量资料。

1.2 分析方法

1.2.1 气候干燥度的计算方法。干燥度指数(aridity index)在此特指气候干燥度,是表征一个地区干湿程度的指标,用某一地区水分收支与热量平衡的比值表示。孟 猛等[2]研究表明,自1900年以来,中外学者陆续提出了20余种干燥度的计算方法、使用范围和优缺点。结合中国实际状况,认为修改后的谢氏干燥度相对较为简便可行,比较适合中高纬度地区。

1.2.2 数据处理。将40年数据分为4个阶段,每个阶段10年进行处理,应用Excel求出华北地区各站每10年的积温、干燥度平均值。使用Arcgis软件对处理好的数据进行插值分类处理,得到变化趋势结果。参照标准为1979年中国气象局制定的气候区划标准(表1、表2)。

2 结果与分析

由图1a可知,华北平原大部分地区为南温带亚干旱区,内蒙古高原中东部出现了北温带湿润区,西部为北亚热带干旱区,内蒙古东北部与河北省接壤处部分地区、山西省与京津唐地区为中温带亚湿润区。

由图1b可知,较之过去10年华北平原大部分地区的南温带亚干旱区与内蒙古高原西部的北亚热带干旱区并没有明显的变化,但内蒙古东部的北温带湿润区域面积却出现了显著的减少,山西省中温带亚湿润区面积也出现了缩减。

由图1c可知,华北平原大部分地区为南温带亚干旱区,内蒙古高原西部仍为北亚热带干旱区,并且在此10年中,该区域面积向东延伸,而内蒙古东部的北温带湿润区域面积有所增长,山西省中温带亚湿润区域面积则显著扩张。

由图1d可知,华北平原为南温带亚干旱区,并且显著扩张,山西地区已覆盖在内。内蒙古高原西部地区仍为北亚热带干旱区,10年间并无显著变化,至此2000年,位于内蒙古东北部的北温带湿润区域面积已出现严重的缩减。

3 结论

经研究表明,近40年华北地区可划分为4个气候区,平均干燥度呈条带状自东南向西北逐渐递增,表明干燥程度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加强;除中部偏西(海流图地区)干燥度减少、气候趋于湿润化外,其他地区干燥度指数呈增加趋势,说明内蒙古荒漠草原地区气候干旱化趋势明显;20世纪70年代属于相对湿润期,21世纪初干旱程度明显加大[3-6]。其结果导致干旱区面积随年代增加,至21世纪初干旱区面积增加了近3倍,从另一个侧面说明研究区域气候干旱化趋势显著。此外,该线在研究区域东部变化强烈,空间位移幅度大,西部相对变化较弱,空间位移相对较小。

4 参考文献

[1] 韩芳,刘朋涛,牛建明,等.50a来内蒙古荒漠草原气候干燥度的空间分布及其演变特征[J].干旱区研究,2013,30(3):449-456.

[2] 孟猛,倪健,张治国.地理生态学的干燥度指数及其应用评述[J].植物生态学报,2004,28(6):853-861.

[3] 张存厚,王明玖,李兴华,等.近30a来蒙古地区气候干湿状况时空分布特征[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1,25(8):70-75.

[4] 王亚平,黄耀,张稳.中国东北三省1960―2005年地表干燥度变化趋势[J].地球科学进展,2008(6):71-79.

气候变化现状范文第7篇

园林设计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受到了很多因素的影响,既包括自然的因素,也包括人文的因素。在这些因素中,气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正如美国风景园林教育家约翰•西蒙兹(JohnO.Simonds)在他的著作《景观设计学》中写道“如果规划的中心目的是为人或人们创造一个满足其需要的环境,那就必须首先考虑气候[1]”。气候因素常常与地理因素混合在一起,例如气温、湿度、日照、风向和降雨,以及气候因素所造成的植被、水文、地貌方面的特征,甚至气候因素所造成的生产、生活方式的特征。气候对于园林设计的影响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气候影响着景观(地理概念的景观)的自然与人文特征,而这些特征对于园林的风格与形式又产生影响;另一方面,园林设计不断适应气候,通过改善微气候来解决气候的舒适性问题,使气候与园林设计紧密结合。从古到今,包含在地理因素之中的气候因素影响着园林设计的形式,这种影响在许多国家的园林中均有所体现。在湿润炎热的两河流域,古巴比伦人在庭院的连廊上修建屋顶花园,以遮蔽阳光和暴雨。在炎热干燥的阿拉伯地区,庭园多围以高树为人庇荫,用细小的喷泉或水渠增加空气的湿度,而凉亭四面围合的隔栅,既可以产生丰富的阴影变化,又可以在遮蔽阳光的同时保持通风。法国气候温和晴朗,才会使勒•诺特尔式园林的明丽效果在晴空之下更加突出。英国阴雨连绵,在一定程度上促使自然风景式园林由田园牧歌风格转变为以怀旧风格为特征。在日本,京都潮湿的气候使得苔藓成为禅宗园林重要的特色和标志。在中国,气候因素对于园林设计同样有所影响。在中国古典园林中,经常将山设在西北,以减少西北风之侵害,在背山面水之处设置景点,以获得良好的阳光。气候差异在中国南北方园林中也有所体现,北方园林建筑色彩艳丽,用以弥补冬季园林色彩单一的不足;南方园林建筑则色彩素朴,掩映于红花绿叶之中。气候对园林设计的影响遍及各个国家的各个园林形式之中。由于以往气候只是缓慢地发生着变化,基本表现为一种稳定的状态,因此使得园林设计应对气候所形成的特征呈现出稳定的面貌。气候(climate)这个词来源于希腊语“Klima”,指的是地球相对于太阳的倾角。希腊人认识到气候主要是太阳角度(纬度)的函数,他们将地球划分为热带、温带和寒带。气候的概念一般是指一地多年天气的综合表现,包括该地区多年的天气平均状态和极端状态。因此,气候是由两种参量来表征的:一种是表示气候平均状态的“恒量”,另一种是表示气候在极端状态之间波动幅度的“变量”。对于不同地区而言,由于各地所处的纬度位置不同,所接受的太阳辐射的多少不同,受海陆影响的程度和大气环流系统的配置不同,各地的气候就有各自不同的特点。一定区域的气候,取决于若干种气候要素的变化特征以及它们的组合情况。就四季的划分来看,中国气候的大陆特征远比西欧显著,中国的四季都比欧洲前移一个半月左右。虽然气候一直在发生着变化,但是工业革命之后气候变化的过程正在加速,气候变化正在由一个过程演变成一场危机。导致气候变化的原因很可能(90%)是人为温室气体浓度增加所造成,这是目前所公认的。人类活动破坏了自然界的碳循环,使得蓄积在土壤和生物中的“碳”在短短的百年内大量进入大气圈,从而导致了现在的全球变暖和气候异常。据估计,自工业革命以来,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了30%。气候变化主要表现在全球变暖、降雨变化、海平面上升和极端天气事件的频发。气候变化对自然环境和人类环境的其他影响正在出现,例如植被的变化、物种灭绝、粮食减产等。更为严重的是,气候变化的影响是难以逆转的。因此,气候变化将会改变我们所生活的环境。气候变化将会影响植被的生物周期甚至威胁它们的生存;全球变暖将会加剧城市的缺水问题,对城市水景和绿地系统产生影响;降雨变化和海平面上升则会导致水文和滨水区域景观的变化;气候变化还将对人的生活方式带来影响。

1.1气候变化对园林设计形式的影响

气候剧变导致的环境变化,特别是重要园林元素的变化,会使原有的园林设计形式失去了存在的可能性。例如,过去多水的地区现在由于缺水而不得不放弃设计大面积的水体;瞬时暴雨的增加使得园林需要解决洪涝灾害所造成的影响;温带地区植物的季相变化随着气温升高而消失,以及气候变化所导致的园林所需特色植物的消失。

1.2气候变化对园林设计内涵的影响

在以往,园林设计主要是与美学、文化、艺术相关联,在气候变化条件下,生态、环境在园林设计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而且气候变化所带来的各种问题也将纳入园林设计的内涵。面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新环境,园林设计需要考虑如何适应它;面对气候变化给城市和生态环境带来的灾难,园林设计需要考虑如何防止和缩减这些灾难造成的损失EDAW的詹姆士•赛普斯(JamesSipes)和安妮•罗琳斯(AnneRollings)分析了卡特琳娜飓风的灾难性后果、对人口的变化影响和重建的原则,并为重建提供了一个可持续性的分析模型。这与以往园林设计师的工作相比有了明显的差异。另外,过去园林设计对气候的作用只局限于对微气候的调节和改善,但现在园林设计将需要应对气候变化这个既是地方性又是全球性的问题。

1.3气候变化对园林设计理念的影响

随着人类在技术方面的不断发展,人们似乎越来越具有和自然抗衡的能力。气候变化危机使人们重新认识到大自然的力量。天人合一,设计结合自然,这些理念将得到重新评价。很多违背场地条件、忽视自然影响和气候变化、破坏环境的景观模式也将被限制和摒弃。园林设计将更加注重保护原生自然资源、减少开发对自然状况的影响和恢复场地的自然机能。

2.园林设计应对气候变化

园林设计具有积极的生态效益。这些生态效益包括降低温度、增加空气湿度和吸收二氧化碳等,能够起到改善和调节微气候的作用。面对气候变化,这些生态功能将继续发挥重要的作用,但除此之外,园林设计还需要针对气候变化的特点,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发挥特殊的作用。目前国际上应对气候变化的工作大体分为两个主要的方面:减缓和适应。减缓是指针对形成气候变化的机制采取措施,从而使气候变化得到抑制,或使其可能性缩减到最小。适应主要是针对气候变化所造成的后果,气候变化的影响已经开始呈现,而且由于气候变化的惯性,即使导致气候变化的因素立刻停止,气候在短时间内也将会持续变化并可能有加强的趋势,所以适应气候变化也是当务之急。园林设计行业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在这两个方面都有体现。首先,园林设计要减缓气候变化。目前减缓气候变化的首要任务是减少空气中二氧化碳的量,包括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还有回收和储存二氧化碳。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方面,园林设计可以发挥间接的作用。例如园林设计要素,包括植物、屋顶花园、绿墙、地形和水体等的巧妙设计可以起到改善建筑热效能的作用,从而减少建筑保暖和制冷所需要排放的二氧化碳的量。其次,在园林选材方面,选择可回收的材料和低碳消耗的材料也将会有益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在回收和储存二氧化碳方面,园林设计则可以发挥直接的作用。研究表明,海洋、土壤和森林都具有良好的碳储存潜力,甚至超出大气的储存能力。土壤的碳储存量是大气的3.3倍,陆地生物库的4.5倍。另外明尼苏达大学的研究发现多种多年生草类混合种植地土壤的碳和氮储量比相同种类单一种植地的平均值要高出5-6倍。而且,暖季型草和豆类植物的加入可以使土壤的碳收集增加193%和522%。战胜气候花园(ClimateVictoryGarden)就是利用这些研究成果,将不同根系种类、根系深度和生长速度的植物搭配在一起,从而将园林绿化的固碳功效最大化的一种设计。以固碳为导向的园林设计将会对减缓气候变化起到一定的作用。另外,园林设计要适应气候变化所造成的后果。针对气候变化造成的地方水文变化,园林设计能够采取相应的适应措施。例如在荷兰,受到海平面上升和极端降雨增多的影响,许多城市面临洪涝的威胁。为了避免灾难,蓄容更多的雨水,城市中设置更多的水体或者蓄水设施,河道被拓宽或者增加辅助河道。在澳大利亚,气温升高和降雨量减少使干旱成为最大的问题。面对愈演愈烈的炎热干燥气候,为了维护城市水文环境,水敏性城市设计(WaterSensitivUrbanDesign,WSUD)理念在园林设计中开始实行,雨水经过收集、过滤、净化和储存并最终得到再利用,如园林灌溉。圣保罗根据气候变化合理地改变了雨水管理方式,从而创造一系列雨水花园。总之,由于气候的复杂性,目前对于气候变化的研究仍然无法准确预测气候变化将来的趋势和程度及其后果。但是,无法确定并不等于无从适应。防气候(Climate-proof)设计就是一种保证城市和园林设计免受一定气候影响的设计。如何应对不稳定的气候已经被融入设计过程中,从而使得设计成果具有一定的气候适应能力。

气候变化现状范文第8篇

摘要:在阐述自组织原理的基础上,从自组织原理的四个必要条件出发探讨了气候变暖的原因,指出开放系统和远离平衡态是其前提条件,随机涨落是其诱发因素,非线性相互作用是其驱动力。

关键词:系统;自组织;气候变暖

自组织理论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建立并发展起来的一种系统理论。它集中探讨了系统的演化问题。气候作为一个系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的要素,而如今气候变暖严重影响了人类的生存、生产、生活、国家的经济建设和发展以及整个地球的生态平衡。这就有必要运用自组织理论研究气候变暖的原因,以便从系统的角度宏观看待导致气候变暖的原因,帮助人们从系统视角制定气候变暖的对策。

一、自组织原理和气候变暖的内涵

(一)自组织原理的内涵

系统的有序结构,是从无序状态中产生的。所谓自组织,就是系统自己从无序走向有序结构的行为,具有这种行为的系统,称作自组织系统。一个系统,它可以与外界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但不需要外界的命令和组织模式,内部要素自动地协调起来,自发地构成某种有序结构。即这种有序结构的形成,完全依赖于内部的要素,系统内部要素的质量、数量、运动量等的变化,都会引起自组织的现象。

它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复杂自组织系统(生命系统、社会系统)的形成和发展机制问题,即在一定条件下,系统是如何自动地由无序走向有序,由低级有序走向高级有序的。自组织理论的演化条件为:1.系统必须是开放系统2.系统远离平衡态3.随机涨落4.非线性相互作用。它主要有三个部分组成:耗散结构理论、协同学、突变论。

(二)气候变暖内涵

全球变暖指的是在一段时间中,地球大气和海洋温度上升的现象,主要是指人为因素造成的温度上升。人们焚烧化石矿物生成的能量或砍伐森林并将其焚烧时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多种温室气体,这些温室气体对来自太阳辐射的可见光具有高度的透过性,而对地球反射出来的长波辐射具有高度的吸收性,能强烈吸收地面辐射中的红外线,也就是常说的“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全球变暖的后果,会使全球降水量重新分配,冰川和冻土消融,海平面上升等,既危害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更威胁人类的食物供应和居住环境。

二、气候变暖原因自组织机理

根据自组织原理的四个演化条件探讨气候变暖的原因,以下是具体分析:

(一)气候变暖的前提条件:开放系统及系统远离平衡态

自组织原理指出:开放系统不是静态的、而是一个动态的系统。只有开放系统,不断与外界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使系统处于远离平衡的状态,使系统向 减(负 )方向即有序方向演化。

开放的系统和远离平衡态是气候变暖的前提条件,气候作为一个系统,不断和人类改造客观物质世界的活动及结果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人类实践活动要从自然界获取原材料等资源,以满足人类的各种需求。但是对于自然资源的过度需求,导致人类无节制的开采利用自然资源,比如人类为获取木材而过度砍伐森林、开垦土地用于农业生产以及过度放牧等活动。当自然界遭到如此对待和掠夺后,就会出现水土流失、土地出现贫瘠和沙漠化以及土地盐碱化等现象,生态环境失衡。生态环境远离平衡的状态给气候带来了严重的影响,于是气候变暖的现象出现。同时气候系统是开放性的,就不免要接受人类生产活动产出带来的物质、能量和信息。比如:人类燃烧煤、油、天然气和树木,产生大量二氧化碳和甲烷进入大气层后使地球升温,使碳循环失衡,改变了地球生物圈的能量转换形式,导致气候变暖。

自组织演化的另一个条件是非平衡态。耗散结构理论表明“非平衡是有序之源”,这里的非平衡是指系统内部微观的差异性、分化性、不均等性等状态。

(二)气候变暖诱发因素:随机涨落

根据自组织理论,系统从无序走向有序的演变是通过随机涨落实现的。在远离平衡的非线性区,一个微小的涨落,就会通过相干作用而得到放大,形成宏观整体的“巨涨落”,使系统由不稳定态进入一个新的有序稳定状态。气候变暖的过程中,有很多涨落因素,有的来自内部,有的则来自外部,正是这二者的组合形成“巨涨落”,使气候系统进行演化。

诱发气候变暖的内部因素主要有:①地球周期性公转轨迹变动。地球周期性公转轨迹由椭圆形变为圆形轨迹,距离太阳更近。根据某科学家的研究地球的温度曾经出现过高温和低温的交替,是有一定的规律性的。②全球正在处于温暖期。

诱发气候变暖的外部因素主要有:①人口剧增、大气环境污染。近年来人口的剧增是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因素之一,每年仅人类自身排放的二氧化碳就是一惊人的数字,其结果就将直接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不断地增加,这样形成的二氧化碳“温室效应”将直接影响着地球表面气候变化。②海洋生态环境恶化因素。陆地活动场所产生的大量有毒性化学废料和固体废物等不断地排入海洋;发生在海水中的重大泄(漏)油事件等以及由人类活动而引发的沿海地区生态环境的破坏等都是导致海水生态环境遭破坏的主要因素。③土地遭侵蚀、沙化等破坏因素、森林资源锐减因素、物种加速灭绝因素。④酸雨危害因素。酸雨给生态环境所带来的影响已越来越受到全世界的关注。酸雨能毁坏森林,酸化湖泊,危及生物等。

(三)气候变暖的驱动力:非线性相互作用

自组织原理指出:系统在远离平衡态的非线性区,内部结构出现了个体协作的相干性(协同性),个体间的相互作用,不再是线性相加,而是非线性的协同,从而导致无序到有序的转变。 开放的气候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存在许多非线性的相互作用,这是气候变暖的驱动力。

气候变暖是不同主体相互作用的结果,不是线性的,而是系统内部各要素互动和反馈的结果。气候变暖的过程包括物理过程也包括化学过程,包括人为因素也包括自然界自身因素。它是整个自然界内部各要素之间的非线性相互作用和相互反馈的结果,说明导致气候变暖原因的复杂多样性。

气候变暖的非线性作用体现在气候与人类活动的协同和双方的负反馈上。气候系统和人类两个主体通过人类的实践活动为媒介达到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这些物质、能量和信息中的负面部分导致气候变暖,而气候变暖又对人类生产、生活产生阻碍甚至破坏作用。在双方的负反馈中,一方面为气候系统创造远离平衡态的演化条件;另一方面使气候系统走向有序结构。

三、结论

运用系统科学方法论中自组织原理分析了气候变暖的原因,以全新的角度阐释气候变暖自组织机理。气候变暖是一个向有序方向演化的自组织过程,是气候系统和外部环境相互作用的基础上,气候和人类重新协调的过程。

参考文献:

[1]高志亮.系统工程方法论.[M].西安: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05 ,60—71

气候变化现状范文第9篇

一、气候类型的判读技巧

世界气候类型的判断主要根据气温、降水这两个主导要素进行,即先根据气温,再根据降水的步骤来分析。简言之,即“以温定带”、“以水定型”。

第一步:根据气温高低判断所在的半球,如果7、8月份气温最高或1~12月气温变化曲线呈峰形,为北半球;如果1、2月份气温最高或1~12月气温变化曲线呈谷形,为南半球。

第二步:根据气温曲线所示的最冷月的气温值判断气候类型的范围。全年平均气温高于20℃,最冷月均温在15℃以上,为热带气候类型。最冷月均温在0~15℃之间,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季风性湿润气候)或地中海气候或温带海洋性气候。最冷月均温在-15~0℃之间,为温带季风气候或温带大陆性气候。最冷月均温

第三步:在第二步基础上根据降水量及降水的季节分布判断具体的气候类型。

年雨型――终年降水多且季节分配均匀,如热带雨林气候(年降水量>2000mm)、温带海洋性气候(年降水量在700mm左右,冬雨稍多)。

夏雨型――夏季多雨,冬季少雨,如热带草原气候(年降水量为750~1000mm,最高月降水量在400mm以下)、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1500mm,最高月降水量在400mm以上)、亚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800mm)、温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400mm)。

冬雨型――夏季干燥、冬季多雨,如地中海气候(年降水量为300~1000mm)。

少雨型――终年降水稀少,如热带沙漠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略集中在夏季)以及亚寒带与极地气候。

二、“气候”类图示分类判读

(一)坐标图的判读技巧

1.图示介绍

坐标图是指采用数字坐标形式来表示气候要素的数字信息图像,最常见的有柱状图、点状图、变率图、单元格图等。例如:图1为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图2为气温和降水点状图,图3为气温和降水变率范围图,图4为气温和降水单元格图。

2.判读步骤

气候坐标统计图都含有气温和降水两大要素。从气温坐标图上能读出每月的气温,根据最冷月或最热月气温值能判断南北半球、热量带和大致纬度,还可以计算出最冷月气温和最热月气温之差(气温年较差);从降水量坐标图中可以读出各月降水量,还可以计算出全年降水量和四个季节的降水量分别占年降水总量的比例,分析气温和降水同时期的配合程度。据此可判断气候类型,总结气候特点,分析气候成因,并且可以判断该气候类型的分布地区。

(二)气候分布图的判读技巧

1.图示介绍

气候分布图是指各种气候类型的主要分布位置图。通过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如图5),学生根据不同气候的分布规律和所处地理位置的特点,可以判定气候类型。

2.判读步骤

据分布规律判断气候类型主要应从三方面人手:一是据纬度位置确定所在南北半球;二是据经度位置确定海陆位置(大陆东、中、西部);三是用地理坐标定位法对照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如图5)确定气候类型。判读前提:熟记全球13种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

例如:图6中A、B、C、D四种气候类型的判定。根据气候类型的分布特点判断,A应为温带季风气候,B为温带海洋性气候,C为地中海气候,D为温带大陆性气候。

(三)景观图的判读技巧

地球上不同植被类型的分布,基本上取决于其气候条件,主要是热量和水分条件。此外,海陆位置、土壤条件、地形状况对植被的分布也有影响。但是植被与气候带的关系依然是最基本的,像各种森林、草原、荒漠等植被类型,无一不是气候因素影响的结果。因此,根据某些典型地带性植被类型可以判断其生长地区的基本气候类型。

例如:图7所示气候类型的判定。观察图中信息,可以看出图中有长颈鹿、狮子,高大植被(树)较少,草比较高,据此判断为热带草原景观,进而判断该地为热带草原气候。在热带草原气候影响下,此类地区适宜畜牧业的发展,不适宜发展种植业。

(四)河流流量过程曲线图的判读

1.图示介绍

流量过程曲线图反映的主要内容包括:流量的大小;(从曲线变化幅度了解)水量的季节变化;(从曲线高峰期了解)汛期出现的时间和长短;(从曲线低谷区了解)枯水期出现的时间及长短。

(1)地区(如图8)。

(2)天气(如图9)。

(3)气候(北半球,如图10)。

2.判读步骤

(1)信息提取。

①河流流量大小取决于降水量(或冰雪融化量)及流域面积。如以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水量一般较大,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径流量一般较小。但同样是雨水补给,我国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河流的径流量大小差别很大。

②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以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大;以地下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小。

③汛期出现的时间。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汛期在夏季;以季节性冰雪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汛期大多在春季。同样是降水补给,夏雨型气候区的河流汛期在夏季,年雨型的热带雨林、温带海洋性气候区的河流则多无明显的汛期。

④有无断流。一般以降水补给、地下水补给为主的河流不会出现断流的情况。内流河断流往往是由于气温低,冰雪不融化,没有冰川融水补给所致。

⑤流量曲线变化和缓,则多是地下水补给,也可能是热带雨林气候区或温带海洋性气候区的河流,还可能是由于水库的调节。

(2)河流流量过程曲线图的读图方法和解题思路。

①横坐标――时间变化――分析水文特征,如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汛期、结冰期、断流等情况。

②纵坐标――数值特征――分析径流量特征,如数值高低(峰值、谷值)、径流量变化幅度、极值出现时间。

③解题思路:结合地理位置与海陆位置――分析气候特征――确定径流量随降水量和气温的变化。

三、考题回顾

例1 (2014年高考天津文综卷)读图11、12,回答问题。

(1)图11中所示地区的地形类型是________。

(2)据图12分析,与Q城相比较,B城的气候特点有何不同?形成两地气候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什么?

(3)据图11、图12中的信息,概括出B城附近河段的水文特征。请答出三项。

解题思路:(1)地形类型的判断可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一是结合注记(高度表)看图中高度的变化趋势;二是看图中水系(河流)的形状及流向。

(2)气候特点应主要从气温、降水两方面作答。气温包括高低、年较差,降水包括多少、季节变化。图12中横坐标表示月份,纵坐标为降水量(左)、气温(右),曲线为气温变化曲线,柱的高度表示降水量。Q城是典型的温带季风气候,受季风影响,主要分布在温带大陆东岸;B城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受西风带影响,分布在温带大陆西岸。所以形成两地气候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大气环流(或海陆位置)。

(3)河流的水文特征主要包括水位、流量、含沙量、有无结冰期等方面,影响因素主要有气候、地形、植被等。

答案:(1)盆地

(2)气温年较差比Q城小(冬季比Q城温和,夏季比Q城凉爽);降水季节变化比Q城小,年降水量比Q城多;大气环流(海陆位置)。

(3)流量的季节变化较小;水位季节变化较小;含沙量较小;流速较缓;汛期较长。(答出其中三项即可)

例2 (2014年高考上海地理卷)非洲大陆有甲、乙、丙三个气象测站,三地纬度大致相当,气候类型相同,但由于所处海拔高度、离海洋远近不同,温度与降水量却存在一定差异。读图13,回答问题。

三个气象测站所在地的气候类型是( )

A.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

B.北半球的热带稀树草原气候

C.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

D.南半球的热带稀树草原气候

解题思路:从图中气温变化曲线可以看出,7月份气温较低,为南半球,排除A、B选项;从降水量来看,夏季降水较多,冬季降水较少,可以排除C选项。故正确答案为D。

答案:D

四、能力测试

(改编)读下面四地气候资料图(图14),回答1~3题。

1.关于图14中四地气候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

A.①――冬冷夏热;降水较多,分配较均匀

B.②――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C.③――全年高温,冬季多雨,夏季少雨

D.④――冬温夏热;夏秋降水多,年变化大

2.图14中表示的四种气候类型在我国有分布的是( )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3.图14中表示的四种气候类型成因的相似之处在于均是( )

A.受单一大气环流控制形成

B.两种大气环流交替控制形成

C.濒临海洋,有沿海暖流影响

D.同处低纬,全年高温

(改编)读图15,回答4~5题。

4.图15中四种气候类型终年温和多雨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5.图15中气候类型的形成与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有关的是( )

A.乙、丙

B.乙、丁

C.丙、丁

D.甲、乙

6.(改编)读某河流流域局部图及相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该河流名称是_______,图16所示范围该河流经地区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__。

(2)简要说明L1河上游地区降水丰富的影响因素。

(3)读图17,并结合图16,分别说明Q湖以下河段在20世纪60年代与70年代流量变化的主要特点,并简析出现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

7.(原创)读图18,完成下列问题。

(1)图18中①所在地区远离赤道,却形成了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原因有哪些?

(2)图19中的四幅气候资料图与图18中②处气候类似的是图___________,此种气候在_________洲最典型的最主要原因是_________。

参考答案与解析:

1.D图14中,①图显示降水分布不均,夏季降水多,冬春降水少,选项A错误;②图中冬季气温在0℃以下且降水较少,因此冬季寒冷干燥,选项B错误;③图显示全年气温并不太高,因此“全年高温”说法有误,选项C错误;④图中冬温夏热,夏秋降水多且年变化大,选项D正确。

2.D我国主要是季风气候,因此分布有②和④两种气候类型。

3.B图14中四种气候类型,气温、降水均有冬夏季的变化,说明都是由两种大气环流交替控制而形成的。

4.B结合图15中四地的气温和降水资料,可判断甲、乙、丙、丁分别代表温带季风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终年温和多雨是温带海洋性气候的显著特点。

5.C热带季风气候的夏季风与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有关;地中海气候是由西风带与副热带高气压带交替控制形成的。

6.(1)尼罗河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2)受纬度位置(赤道低气压影响)和地形(位于高原山地迎风坡)因素影响。

(3)特点:20世纪60年代河流流量季节变化大,丰水期集中在8~10月;20世纪70年代河流流量变化小,各月流量相差不大。原因:(阿斯旺)大坝建成后,流量得到人为调节。

气候变化现状范文第10篇

一、方法

1.量表设计在前期研究制定的“SARS后股骨头坏死中医证候量化表”基础上[7],结合近年有关股骨头坏死中医证候特点的研究文献,对其中所列取的中医症状、体征、舌象及脉象等进行频率统计,将出现频率<5%的相关选项筛去,同时征求专家意见,最终纳入筛选后的中医证候信息共48个,制定成《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的中医证候信息量表》,所有症状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8]按“无”0分,“轻”1分,“中”2分,“重”3分进行评分。

2.样本量的计算本研究制定的《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的中医证候信息量表》共48个变量,依据因子分析一般要求[9]:①样本量与变量数的比例在5∶1以上;②总样本含量≥100的要求计算,本研究的样本量应为240例,实际纳入273例,符合要求。

3.资料收集为了保证所收集信息的精确,先由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的高年资医生根据诊断标准对病例进行确诊,再由经培训过的中医主治医师以上人员进行中医症状、体征、舌象及脉象的观察,结果交由两名研究生填写证候信息观察表,所有数据通过双人双机建立Excel数据库,并通过软件进行校对。

4.统计学方法将所有患者的数据导入SPSS16.0统计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采用频数分析,聚类分析采用系统聚类中的R型分析法,对聚类结果中每一类证候群分别进行因子分析。主成分分析时,以特征根>1为提取标准,提取公因子,因子旋转采用最大方差法进行,提取载荷值>0.5的变量作为该类证候群组成。为区分主次症,按照提取有效因子信息量50%的标准,提取包含该证候群信息量最多的因子为主症。

二、结果

1.中医证候信息频数分析见表1。将通过筛选收集到的48个中医证候信息作频数分析。

2.证候聚类分析

2.1证候聚类分型见表2。对273例股骨头坏死患者的包括中医症状、体征、舌象和脉象在内的48个中医证候信息进行变量聚类,参考前期研究基础[2,10-12]及相关文献,将这些证候信息聚为3类证候群。

2.2证候分型与ARCO分期的相关性见表3。聚类分析的3种证候分型,与骨坏死早期(Ⅰ、Ⅱ期)、中期(Ⅲ期)、晚期(Ⅳ期)的病例符合率均在90%以上,可知骨坏死的不同分期有着不同的证候特点。

3.对聚类结果进行主成分分析见表4-表6。各证候群经KMOandBartlett球形度检验均适合进行主成分分析,根据提取标准,确定每个证候群中的主、次症。表4结果显示,第一类“脾气亏虚,痰瘀阻络”型证候群经主成分分析后得到6类因子,按照提取有效因子信息量50%的标准,提取包含该证候群信息量最多的因子1、因子2所包含的变量作为主症。由此得出该证候群的主症为:隐痛、头晕目眩、关节沉重。次症为:头重如裹、脘痞不舒、纳呆、食后腹胀、胸闷、心悸、便溏、胁肋胀痛、苔滑、苔腻、脉滑。表5结果显示,第二类“气虚血瘀,经脉痹阻”型证候群经主成分分析后得到5类因子,按照提取有效因子信息量50%的标准,提取包含该证候群信息量最多的因子1、因子2所包含的变量作为主症。由此得出该证候群的主症为:胀痛、固定痛、刺痛、痛处拒按、活动后加重。次症为:体倦乏力、气短懒言、自汗、头痛、面色暗、面色白、苔白、胖舌或齿痕舌、脉沉、脉弦、脉紧。表6结果显示,第三类“气血不足,肝肾亏虚”型证候群经主成分分析后得到7类因子,按照提取有效因子信息量50%的标准,提取包含该证候群信息量最多的因子1、因子2、因子3所包含的变量作为主症。由此得出该证候群的主症为:钝痛、夜间痛甚、屈伸不利、变天加重、痛处喜按、腰膝酸软、晨僵。次症为:关节发热、关节作冷、喜热恶凉、失眠多梦、面色萎黄、潮热盗汗、五心烦热、苔黄、脉细或弱。

三、讨论

中医证候是对疾病过程中病理状态的综合描述,包括诸如中医症状、舌象、脉象、体质、体征等诸多因素相互作用的动态变化信息,如何从中发现其内在的规律,是证候研究中的技术难点[13]。通过应用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及因子分析等多元统计方法可以实现证候的降维,有利于疾病证候分类中主、次症(征)及特征性表现的提取,有利于发现疾病调查群体中各类证候的症状、体征的组合及变化规律等[14]。本研究频数分析显示,频数>80%的证候均为刺痛、固定痛、关节沉重、痛处拒按等局部证候,临床中给患者带来痛苦的也主要为疼痛、功能障碍等局部症状。但当频数<80%时,开始出现了苔滑腻、喜热恶凉、胖舌、潮热盗汗等全身证候,并且在频数>50%的区间中,11个证候中有8个为全身证候,这提示临床治疗中全身证候重要性。这些结果与前期研究中提出根据全身证候及兼夹证归类分型,全身与局部并重的观点相一致[15]。

根据局部证候与全身证候相结合、专家共识、前期研究等相关因素,将证候聚为3类,第一类脾气亏虚、痰瘀阻络型,疾病初期,脾为先天之本、主运化,运化无力则水湿难以布散而生痰湿,出现脘痞不舒、纳呆、食后腹胀等症,四肢缺乏充养则关节沉重;脾又主升清,脾气虚则水谷精微难以输于心肺、头目,出现头晕目眩、头重如裹、胸闷等症。第二类气虚血瘀、经脉痹阻型,疾病治疗不及时,气虚加重致血行不畅,难以濡养全身各部出现体倦乏力、面色白等症,气虚使腠理不密、营阴不守出现自汗,长期气血、痰瘀运行不畅而瘀阻于髋部经脉,致局部不通则痛,出现疼痛、痛处拒按等症。第三类气血不足、肝肾亏虚型,疾病晚期,气血长期不足,真阴亏耗,血不能养心宁神而生内热出现失眠多梦、潮热盗汗、五心烦热等症,因肝在体合筋、肾主骨生髓,股骨头局部长期缺乏气血濡养,致局部筋肉拘挛萎缩,出现疼痛、关节屈伸不利、腰膝酸软等症。本研究分类体现出了该病本虚标实的特点[11],并符合本课题组前期提出的“脾虚生痰,由痰致瘀,因瘀致痹”的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病机学说[12]。通过前瞻和回顾性的研究,充分说明了采用该分型方法对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进行遣方用药的有效性[16-17]。将聚类所得证候分型与ACRO分期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疾病早期(Ⅰ、Ⅱ期)以脾气亏虚、痰瘀阻络为主,中期(Ⅲ期)以气虚血瘀、经脉痹阻为主,后期(Ⅳ期)以气血不足、肝肾亏虚为主,这与本课题组前期提出的早、中、晚三期,气滞血瘀、痰瘀阻络、经脉痹阻、肝肾亏虚四型辨证思路相吻合[12]。

气候变化现状范文第11篇

关键词:云南;植被;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MODIS

中图分类号:Q94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3)10013402

1引言

植被是指覆盖地表的植物群落的总称,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地表覆盖状况,在地球的能量转化和物质循环中起着巨大作用,为各种生物提供栖身场所和食物,还能改善气候、减少环境污染等。植被是陆地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者,它通过光合作用减少大气中CO2含量、调节全球碳平衡、减缓全球变暖的进程,对气候有重要的调节作用。植被也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有助于生物地球化学的良性循环[1]。

植被指数是卫星遥感中最具明确意义的指标,是基于植被叶绿素在0169Lm处的强吸收,通过红外与近红外波段的组合实现对植被信息状态的表达。在众多的植被指数中最为常用的是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它能够敏感地反映出植被生长状况、生物物理化学性质及生态系统参数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像元所对应区域的植被和土地覆盖类型的综合情况,因此,NDVI常被直接或间接用于研究植被或土地覆盖变化[2]。运用遥感图像反映地表植被覆盖信息时常用的植被指数包括: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 Normalized Different Vegetation Index)、改进植被指数(AVI, Advanced Vegetation Index)、高级归一化植被指数(ANVI, Advanced Normalized Vegetation Index)等。其中由于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能够相当精确地反映植被绿度、光合作用强度、植被代谢强度及其季节和年际变化,因此,在全球或各大陆等大尺度的植被动态监测、植被分类、全球和区域土地覆被分类及其变化、作物长势检测和物候监测、自然灾害监测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3]。

归一化植被指数作为植被生长状况及植被覆盖度的最佳指示因子,在植被遥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被认为是监测地区或全球植被和生态环境变化的有效指标[4]。归一化差值植被指数是植物生长状态和植被空间分布的指示因子,与地表植被的覆盖率成正比关系,对于同一种植被,NDVI值越大,表明地表植被覆盖率越高,植被长势越好[5]。

近年来遥感技术不断发展,遥感数据在时间和空间上具有连续性,同时具备动态和快速等优点,应用遥感数据对区域尺度上植被动态变化研究的现象已比较普遍。动态监测植被覆盖的时空演变,对深入研究植被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之间的响应关系、揭示区域环境状况的演化与变迁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6]。

2研究区域

云南省地处中国西南,位于北纬21°8′32″~29°15′8″和东经97°31′39″~106°11′47″之间,北回归线横贯该省南部,东西横跨864.9km,南北纵距990km,总面积39.4万km2。气候类型多样,有北热带、南亚热带、中亚热带、北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和高原气候区等7个温度带的气候类型,兼具低纬气候、季风气候、山原气候的特点。地形地貌复杂,云南高原大面积土地高低错落、纵横起伏,高山峡谷相间,地势阶梯递降,断陷盆地错落,江河纵横、湖泊棋布。以上气候地理特点使得研究区域植被类型丰富多样,植被覆盖率较高。

3数据与处理

3.1数据来源

MODIS指的是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Moderate-resolution Imaging Spectroradiometer),是美国宇航局研制的大型空间遥感仪器,随1999年EOS(Earth Observation System) 泰拉(Terra)AM卫星发射到地球轨道。MODIS植被指数产品是在已有的植被指数的基础上改进设计的,增强了其对植被的敏感度,减少了外部影响因素(如大气、观测视角和太阳角等)和内在的非植被因素(如叶冠背景等)的影响,使其适用于全球范围[7]。MODIS13是陆地2级标准数据产品,本文所采用的MODIS13A3数据产品内容为栅格的归一化植被指数,每个自然月更新一次,空间分辨率为1000m,时间跨度选取2000年2月到2012年12月。

3.2数据处理

4分析与结论

本研究从年及月的不同尺度上分析了云南地区NDVI值近13年来的变化特征。从图1可以看出:5月份植被明显进入生长阶段,一直到9月生长达到最旺盛,10月植被生长呈下降趋势,一直下降到来年3月份,4月份NDVI值呈增加趋势,但增加幅度不大。得出结论春季最后的5月份,整个夏季6、7、8月,秋季的第一个月9月为生长季。从图2观察曲线规律和趋势线可以得出结论为近13年来云南植被总体呈上升趋势,植被生长状况向好的方向发展,年平均NDVI值呈现波动性的逐渐上升趋势,其中2000年NDVI值最小,植被生长状况最差,2008年NDVI值达到最大,植被生长状况最好。从图3可以看出植被生长实现正增长的年份有2002年、2004年、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2011年、2012年8年,植被生长状况相对良好。2000年、2001年、2003年、2005年、2010年5年负增长,植被生长状况相对较差。2000年植被状况最差,在均值以下,偏离均值比较大;2001~2005年植被以小幅波动为特征,属于中等时期,NDVI值基本上围绕均值波动;2006~2009年植被状况处于最好时期,NDVI值都在均值以上,其中2008年NDVI值达到最大值;2010年植被变差,NDVI值处于均值以下。2011~2012年植被向好的方向发展,NDVI值回升且高于均值。

参考文献:

[1]曾小平,赵平,孙谷畴.气候变暖对陆生植物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06,17(12):2445-2450.

[2]李月臣,宫鹏.北方13省1982年~1999年植被变化及其与气候因子的关系[J].资源科学,2006(2).

[3]宋富强,邢开雄.基于MODIS/NDVI的陕北地区植被动态监测与评价[J].生态学报,2011,31(2):354~363.

[4]罗玲,王宗明.1982~2003年中国东北地区不同类型植被NDVI与气候因子的关系研究[J].西北植物学报,2009,29(4):0800~0808.

[5]刘绿柳,肖风劲.黄河流域植被NDVI与温度、降水关系的时空变化[J].生态学杂志,2006,25(5):477~481.

气候变化现状范文第12篇

关键词:糖尿病;证候;相关性

中图分类号:R259.8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717(2007)08-1592-03

根据糖尿病的病机特点和临床表现,采用病因辨证、气血津液辨证、八纲辨证等方法对糖尿病进行综合辨证。

施小墨等根据糖尿病的临床症状(含并发症)制定气虚、血虚、阴虚、阳虚、血瘀、火旺等证的辨证标准,对糖尿病患者进行辨证归纳为7个证:阴虚型、阴虚火旺型、气阴两虚型、气阴两虚火旺型、阴阳两虚型、阴阳两虚火旺型、血瘀型。以气阴两虚型最为多见,占60%左右。各证又可兼有火旺证、血瘀证等。

国家卫生部在《中药新药治疗消渴病(糖尿病)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993)》中,将消渴病辨证分为4种证:阴虚热盛证、气阴两虚证、阴阳两虚证、血瘀气滞证。

1 证候与客观指标

随着中西医结合研究的进展,为使糖尿病辨证客观化、标准化,不少学者利用现代生物学的生理、病理、生化、理化检查等理论和方法,针对中医传统分型阴虚内热证、气阴两虚证等型与实验室指标进行了探讨。从而发现糖尿病各种证候与相关指标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对应关系,而且这种客观指标变化从侧面反映了各种证候之问的演变有一定的规律性。

1.1 证候与红细胞胰岛素受体水平 朱章志等观察不同证候的糖尿病患者红细胞胰岛素受体水平,结果阴虚热盛、气阴两虚、阴阳两虚3种证侯的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患者(57例)红细胞胰岛素受体特异结合率和受体数目均较非糖尿病对照组(18例)降低(P<0.05)。阴虚热盛型降低的程度较气阴两虚型和阴阳两虚型为低(P<0.01)。说明该型胰岛素受体的缺陷较轻,气阴两虚型和阴阳两虚型的缺陷较重。气阴两虚型和阴阳两虚型之间无差别。

1.2 证候与尿表皮生长因子 阮诗玮等测定了90例不同中医证候的糖尿病患者尿表皮生长因子(EGF)的变化,并与30例健康人作对照。结果90例糖尿病患者尿ECF含量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阴阳两虚组尿EGF含量显著高于阴虚热盛组。提示伴随着尿EGF含量的不断增高,由阴虚热盛至阴损及阳形成阴阳两虚,随着疾病的发展呈渐进的趋势。

1.3 证候与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与丙二醛含量 姜兆顺等观察阴虚热盛、气阴两虚、阴阳两虚3个证候的NIDDM患者(61例)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与丙二醛(MDA)含量,与健康对照组(20例)比较。结果SOD活力降低(P<0.05),以阴阳两虚型最明显,气阴两虚型及阴虚热盛型次之;MDA含量升高(P<0.01),以阴阳两虚型最显著,气阴两虚型及阴虚热盛型次之。

1.4 证候与血脂 程汉桥等观察糖尿病患者(122例)的血脂水平。结果阴虚热盛型、气阴两虚型、阴阳两虚型3证侯患者血脂都比正常人增高;以阴虚热盛型较轻,阴阳两虚型较重,气阴两虚型介于两者之间。后两型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气阴两虚型、阴阳两虚型组的三酰甘油较阴虚热盛型为高(P<0.05或P<0.01)。提示血脂尤其三酰甘油与中医证候有一定关系。

1.5 证侯与骨密度 苏友新等对86例老年前期型糖尿病(DM)患者L1-4前后位骨密度(BMD)进行检测,计算了其中骨量减少及骨质疏松症的患病率,并分析了BMD及骨量减少、骨质疏松症的患病率同DM中医证候的关系,与正常组30例对照。结果表明DM组腰椎平均BMD显著低于同年龄同性别正常对照组(P<0.01);而骨量减少及骨质疏松症的患病率都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在DM阴虚热盛、气阴两虚、阴阳两虚、血瘀气滞的4个证候中,BMD呈现从高到低的变化趋势,但组间差异并不显著;4个证候中骨量减少症患病率阴虚热盛证候显著高于其它3型(P<0.05),而骨质疏松症患病率阴阳两虚证最高,且显著高于阴虚热盛证(P<0.05)。

1.6 证侯与骨密度以及血清骨钙素 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许卫国等测定93例2型糖尿病阴虚热盛证、气阴两虚证、阴阳两虚证患者1~4腰椎(L1~L4)前后位和髋部骨密度(BMD)以及血清骨钙素(OC)、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CP)水平,分析各证候上述指标的变化规律。结果阴阳两虚证组各腰椎、髋部BMD和OC水平显著低于气阴两虚组、阴虚热盛组和健康人组,骨质疏松率高于其它各组,而TRACP水平各组无明显差异。提示在病情较轻的起病初期,即阴虚热盛证阶段,骨密度并无明显变化;从疾病中期(气阴两虚证)开始,骨密度已出现下降趋势;到后期的阴阳两虚证阶段,骨密度则显著减低。

1.7 证侯与血浆内皮素及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李植延等121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中医分型与正常组30例对照,检测血浆内皮素(ET)及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含量,分析其与中医各证候的关系。结果显示:糖尿病各型患者血浆ET值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糖尿病肾病患者ET升高,并随病情加重而递增,其中血瘀气滞组>阴阳两虚组>气阴两虚组和阴虚热盛组,而气阴两虚组与阴虚热盛组之间无明显差异。2型糖尿病各型患者血CGRP值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下降,随病程发展CGRP分泌越来越少,患者心功能异常、心气不足的情况也更加明显,其中血瘀气滞组和阴阳两虚组<气阴两虚组<阴虚热盛组,而血瘀气滞组与阴阳两虚组之间无明显差异。说明糖尿病患者中医辨证各证侯的微观机制及病程演变与血管内皮细胞功能、肽能神经功能的变化密切相关。

1.8 证候与胰岛素敏感指数 周国英等选择83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中医辨证分为阴虚热盛型、气阴两虚型、阴阳两虚型,进行相关指标检测,与正常组30例对照。结果2型糖尿病中医各证候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均低于正常(P<0.01),其m的程度依证候变化呈阴虚热盛、气阴两虚、阴阳两虚逐渐加重;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甘油三酯(TG)较正常显著升高(P<0.05,P,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以阴阳两虚型下降明显(P<0.01)。ISI与病程、TG、TNF-α呈负相关,与HDL-C呈正相关。结论:2型糖尿病中医各证候在ISI、血脂、细胞因子水平方面存在显著差异。随着病程的发展,(胰岛素)Ins分泌逐渐降低,TG、TNF-α含量逐渐增高,而ISI却逐渐降低。

1.9 证侯与红细胞Ins-RTPK活性 祁建生等对2型糖尿病108例分别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分别测定红细胞(胰岛素受体酪氨酸蛋白激酶)Ins-RTPK活性,试验结果相

关分析表明,肾上腺皮质激素水平与胰岛素受体数目、Ins-RTPK活性及其对中医证候的演变、病情的发展,即从气滞血瘀或阴虚热盛发展为气阴两虚和阴阳两虚存在一定因果关系,阴虚热盛、气阴两虚、阴阳两虚证候呈现渐进的变化趋势。

1.10 证侯与血清骨钙素甲状旁腺素水平 唐亚平等2型糖尿病中医辨证分型与血清骨钙素、甲状旁腺素水平的相关性研究中,将60名2型糖尿病患者辨证分为阴虚热盛型组、气阴两虚型组、阴阳两虚型组与健康组对照,结果2受糖尿病组血清骨钙素、甲状旁腺素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各证候组之间,阴阳两虚型组血清骨钙素显著低于气阴两虚型组及阴虚热盛型组(P<0.05,P

1.11 证候与腋岛素释放曲线 刘畅等观察阴虚热盛型、气阴两虚型、阴阳两虚型老年及老年前期糖尿病患者胰岛素释放曲线。方法:患者停药1周,晚餐后禁食,翌晨8时抽空腹静脉血后进食100g馒头,测定各时相血浆胰岛素(放射免疫法)及血糖水平(邻甲苯胺法)。结果:空腹及餐后胰岛素释放均值阴虚热盛型最高,呈高分泌类型;气阴两虚型居中,呈普通分泌类型;阴阳两虚型最低,呈低分泌类型。

1.12 证候与血液流变性 程汉桥等按部颁标准进行中医辨证分型(阴虚热盛、气阴两虚、阴阳两虚)观察NID-DM患者(122例)的血液流变性。结果大都处于高凝状态,尤以全血黏度的变化更为明显。高凝状态从阴虚热盛型、气阴两虚型到阴阳两虚型依次增加。说明不同证候之间血瘀有轻重程度的不同。

2 证候并发症

李秋萍对341例住院病人进行糖尿病不同证候与并发症发生率的关系统计分析,按照不同的证候分组,观察不同证候的并发症发生率,采用卡方检验。统计结果:糖尿病的阴虚火旺型、气阴两虚型、阴阳两虚型分别代表着糖尿病发展的不同阶段,各阶段出现的并发症不同。阴虚火旺型出现的并发症少而轻,以高脂血症和酮症为多见。此具有发病年龄轻、病程短、男性多见的特点,占患者总数的13.19%,为糖尿病的早期。气阴两虚型并发症多而且重,各种并发症均可出现,而以高血压病、冠心病、高脂血症、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周围神经病最为常见,此型病程长,占患者人数的74.19%,为糖尿病病的主要阶段。阴阳两虚并发症多且严重,而酮、高脂血症较少出现,此型病程长,发病年限多在10年以上,发病年龄大于60岁居多,该型占患者总数的12.6%,为糖尿病的最后归宿阶段。

3 结论

气候变化现状范文第13篇

关键词 降水特征;数据分析;辽宁大连;旅顺口区;1966―2015年

中图分类号 P426.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18-0158-02

Abstract Based on monthly precipitation data from Lvshunkou country base station from 1966 to 2015,annual rainfall distribution,seasonal rainfall distribution and the monthly rainfall distribution in Lvshunkou District were analyzed to obtain precipit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Lvshunkou District in nearly 50 years.The results showed that precipitation distribution in Lvshunkou District for nearly 50 years was overall smooth,individual change was big.The average annual rainfall was 580 mm,and the annual rainfall in summer was bigger,in winter was the least,in spring and fall was similar.Monthly precipitation in flood season was maximum and showed parabolic distribution.

Key words precipitation characteristics;data analysis;Dalian Liaoning;Lvshunkou district;1966―2015

旅顺口区具有北温带季风气候特征。四季分明,冬夏长,春秋短,日光充足,雨量适中。旅顺口自然气候宜人,兼有大陆和海洋性气候双重特点。一年四季节气变化较为明显,空气湿润温和,降水比较集中,季节特点相对分明,这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基本呈现出“春早晚夏、秋先冬迟”的特征。

本文通过分析旅顺口区降水在气候变暖背景下分布状况,试图发现旅顺口区降水量的变化和全球变暖所带来的影响以及为旅顺口区防洪抗旱提供必要的科学参考依据,为进一步开展旅顺口区气候变化对农业种植和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做好前期条件。

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选取1966―2015年旅顺口区逐月降水量大小的气象数据,同时按照年、季和月进行统计分析。年际日照变化特征采用线性倾向估计法。直线是最常用来表征气候变化的最大时间尺度的演变趋势,直线的波长为无穷大,其能反映最大的气候因素对局地气候变化的作用(即反映大型气候影子的综合作用)。用Xi表示样本量为n的某一气候变量,用Ti表示Xi对应的时间,建立Xi和Ti之间的一元线性回归。根据线性回归的函数变量来分析日照时数的总体变化趋势[1]。

2 结果与分析

2.1 旅顺口区降水的年际变化

从近50年的降雨量柱状图(图1)可以看出,旅顺口区近50年降雨分布不均,每年变化量或大或小,没有具体分布规律,但从趋势线来看多年分布规律几乎维持同一水平580 mm降水量。如果某年降水量大于580 mm,可以归结这一年雨水充沛,若低于580 mm则这一年雨量偏少。从5年滑动平均来分析,旅顺口区年降雨量有升有降,总体趋于平稳。同时,旅顺口区最大降雨量发生年份是2010年,为876.8 mm,最小降雨量发生年份是1999年,为289.3 mm,这2年的极致也反映了旅顺口区土地水分充沛和干旱的情况,也为土壤墒情的分析提供了依据[2]。总体50年分析得出:旅顺口区年均降水量为580 mm,低于580 mm则旅顺口区处于相对干旱状态。因此,加大水利设施建设是保证农作物生长的重要手段和政府决策的重要依据。

2.2 旅顺口区降水季变化特征

旅顺口区近50年的各个月份数据按照春、夏、秋、冬四季来统计降水分布情况,四季当中夏季降水量最多,量级为360 mm;冬季降水最少,量级为23 mm;春季和秋季量级在95 mm左右,降水与季节性气候吻合[3],夏天湿热多雨,冬季干冷少雨。各个季节的年降水分布也差别明显,说明了每年降水的不确定性。季节降水变化特征就是总体平稳,个体差异(图2)。

2.3 旅顺口区降水的月变化条特征

从旅顺口区降水的月变化图(图3)中可以得出:1―7月降水逐渐增多,7月达到最大值,然后8―12月依次降低,月降水变化呈现抛物线变化[4]。月降水变化和季降水变化完全吻合:旅顺降水主要是锋面降雨,夏季,风从海洋吹来,势力比较强大,锋面从南到北运动,因此降水从3月开始由北进,7月、8月到达旅顺口区,此时雨量也是到达最大状态,冬天是冷气团势力强,比较干燥,所以降水少。

3 结论

旅顺口区降水近50年分布总体平稳,个体变化大,年均降水量580 mm,四季当中夏季降水量最多,量级为360 mm;冬季降水最少,量级为23 mm;春季和秋季量级差不多在95 mm左右,降水与季节性气候吻合,夏天湿热多雨,冬季干冷少雨。月降水量汛期期间最多,呈抛物线分布主要因为旅顺降水主要是锋面降雨,夏天,风从海洋吹来,势力比较强大,锋面从南到北运动,因此降水从3月开始由北进,7月、8月到达旅顺口区,此时雨量也是到达最大状态,冬天是冷气团势力强,比较干燥,因此降水少[5-6]。

4 参考文献

[1] 高国栋,陆翰蓉.气候学[M].北京:气象出版社,1990:228.

[2] 胡毅,李萍,杨建功.应用气象学[J].北京:气象出版社,2005:57.

[3] 张智,林莉.孙银川.银川市日照时数气候变化特征分析[J].干旱区研究,2006,23(2):344-348.

[4] 魏凤英.现代气候统计诊断与预测技术[M].北京:气象出版社,1999:69-72.

气候变化现状范文第14篇

关键词:气候变化;城市建设;关系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introduces the climate change impact on the city, according to the local climate changes and natural disasters characterization, puts forward the countermeasures that planning climate adaptability city construction and the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reduction construction system.

Key words: climate change; city construction; relationship

中图分类号:P4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1 气候变化对城市的影响

1.1 气候变化的界定

气候是长时间内气象要素和天气现象的平均或统计状态,通常由某一时期的平均值和离差值表征。气候变化是指气候平均值和离差值两者中的一个或两者同时随时间出现了统计意义上的显著变化。平均值的升降,表明气候平均状态的变化;离差值增大,表明气候状态不稳定性增加,气候异常愈明显。气候变化不但包括平均值的变化,也包括变率的变化。气候变化一词在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的使用中,是指气候随时间的任何变化,无论其原因是自然变率,还是人类活动的结果。《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第一款中,将“气候变化”定义为:“经过相当一段时间的观察,在自然气候变化之外由人类活动直接或间接地改变全球大气组成所导致的气候改变。”UNFCCC因此将因人类活动而改变大气组成的“气候变化”与归因于自然原因的“气候变率”区分开来。

气候变化(Climate Change)主要表现为三方面:全球气候变暖(G l o b a lWarming)、酸雨(Acid Deposition)、臭氧层破坏(Ozone Depletion)。本文采用UNFCCC对气候变化的定义,即侧重研究人类活动所引起的气候变化,暂且不考虑自然原因引起的气候变率。

1.2 气候变化对城市的影响

IPCC 第三次评估报告提供的预测结果是,本世纪末全球平均气温可能上升1.4℃-5.8℃。未来变暖的变幅取决于人类采取什么样的生活和生产方式,但全球气候总的变化趋势仍继续向变暖的方向发展。气候变暖将对全球的生态系统、各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严重影响。气候变化是事关生态与环境保护、能源与水资源管理、食物安全和人类健康以及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面临的一个巨大挑战。人类活动所引起的气候变化主要表现人为增暖,温度升高造成的影响表现为:北半球高纬地区的早春农作物播种,林火和虫害对森林的影响;欧洲与热浪相关的死亡率,某些地区的传染病传播媒介,以胶北半球中高纬地区的花粉过敏;在北极地区冰雪上狩猎和旅行,在低海拔高山地区的运动等。城市及其系统受到了气候变化和气候变异的影响,如山区人居环境遭受冰川湖泊爆发洪水的风险加大;海平面升高和人类的发展,增加了许多地区海岸带洪水造成的损害。

1.3 气候变化引发的自然灾害

气象灾害占了中国自然灾害较高比例,而极端气象现象与气候变化、尤其是气候变暖高度有关。又由于我国人口众多、自然环境相对恶劣,自然系统和人类社会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高等因素,容易遭受自然灾害的侵袭;同时,由于经济发展相对落后,技术水平较低,基础设施不完善,以及有效资源管理手段缺乏等原因,我国自然系统和人类社会在灾害发生过程中对自然灾害的应对能力相对低下,由此所致的灾后重建恢复能力也较差。我国较易遭受的自然灾害,包括:洪涝灾害。据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统计显示,截止2009年8月24日,全年直接经济损失711亿元,共有29个省份不同程度发生洪涝灾害。暴雨泥石流。2010 年8 月7日甘肃舟曲因特大暴雨引发的泥石流至今让人触目惊心;2010 年8月12 日起,由于连日的强降雨天气,四川多地发生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直接经济损失达11.6亿元。海平面上升。我国是世界上受海平面上升影响最严重的地区之一。中国全海域海平面平均上升速率为2.5 毫米/ 年。2004~2006 年,中国全海域海平面都高于常年,其中2006年比常年高 71 毫米。与 2003 年相比,2004~2006 年中国全海域海平面呈起伏上升趋势,各海区海平面变化趋势与全海域一致。海平面上升不仅会造成我国沿海地区土地资源的严重损失,而且会严重影响沿海地区的重要工程设施和沿海城市发展。这些自然灾害和其他气候变化引发的自然灾害都是城市脆弱性的外因,增加了城市脆弱性的强度。

2 构建减灾防灾体系和建设气候变化适应性城市的路径

2.1 构建减灾防灾体系的建议

2.1.1 提高城市对气候变化和自然灾害的灾前适应能力。加强极端气候变化和重大气候现象及其影响的中短期预报和精细化预报,提高重大气象灾害预报的准确率和时效性,形成全国性、多层次、布局合理的气象监测预报网络,实现灾害性气候事件的预警分析和风险分析。

2.1.2 加强城市对气候变化和自然灾害的灾中应对能力。建立不同级别自然灾害应急处置制度和响应制度,建立分级响应、属地管理的纵向组织指挥体系,构建信息共享、分工协作的横向部门协作联动体系,建立政府、企业、群众共同响应的灾害应急处置体系。

2.1.3 加速城市对气候变化和自然灾害的灾后恢复能力。充分发挥政府在灾后重建中的重要作用,政府要从组织领导、保障措施、责任落实以及政策措施等方面,切实做好灾后的重建恢复工作。政府加强资金和物资管理,强化督促检查,统筹处理灾后重建与做好日常工作的关系,确保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扎实推进。

2.2 建设气候变化适应性城市的路径分析

2.2.1 要厘清全球、全国以及本地区气候特征、气候变化趋势,尤其是极端气候现象,理清人类经济社会系统与气候变化之类的相互关系,从人类经济社会活动角度减轻和减缓其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因此,要加强对气候变化专项规划的制定和建设,充分运用规划的提纲挈领作用统筹协调各部门(区域)的应对气候变化行动。在规划基础上,加强国家层面上的气候变化立法工作,以法律规范全社会的经济社会活动,明确各自责任和义务,切实实现有利于人类可持续发展气候安全。

2.2.2 要充分发挥科技对气候变化的支撑作用。通过利用科技加大气候变化规律研究、气候变化趋势预测、气候变化影响分析、提高气候变化的预测性,增强应对气候变化的针对性、有效性和科学性,以减轻已经存在或可能发生的气候变化对人类经济社会的负面影响。

2.2.3 要提高气候变化适应性城市的防灾减灾能力。应对气候变化和防御极端气候灾害能力是体现未来 20 年和谐社会建设水平与国家综合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应把应对气候变化和防灾减灾纳入国家安全体系,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增强防灾减灾、抵御极端气象灾害的能力,降低气候变化的风险,提高农业生产、水资源保障、公共卫生等领域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

3 结束语

气候变化引发了一系列自然灾害,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要建设气候变化适应性城市。加强气候变对城市建设的研究分析,有助于提高城市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

参考文献:

[1]苏桂武,高庆华. 自然灾害风险的分析要素[J].地学前缘,2003,10

[2]喻小红等. 城市脆弱性的表现及对策[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07(5)

气候变化现状范文第15篇

“气候”一词,《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一定地区里多年观察所得到的概括性的气象情况。它与气流、纬度、海拔高度,地形等有关。《实用地理词典》解释为:某一地区多年天气特征的综合,包括其平均状况,反复变化的常态及极端变化。气候的因素主要有太阳辐射、大气环流、地面状况以及人类活动。中学地理教学参考对气候作如下描述:气候是指大气平均的物理状态长时间的综合表现,与天气形成明显对比。无论哪一种解释,我们都能从中总结出气候是指某一地区在多年内的大气平均状况或统计状态。平均状况是用气温降水等气候要素的平均值或统计量来表现的。不同的地区,气温降水的状况不同,气候特点也就不同,而对此起决定作用的因素主要有太阳辐射、地面状况、大气环流和人类活动等。我们根据气候成因和特点,又可把气候分成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地中海式气候等不同类别,现就其中的海洋性气候和大陆性气候作一分析。

二、海洋性气候

海洋性气候是地球上最基本的气候类型,总的特点是受大陆影响小,受海洋影响大。在海洋性气候影响下,气温的年、日变化都比较和缓,年较差和日较差都比大陆性气候小。春季气温低于秋季气温。全年最高、最低气温出现时间比大陆性气候的时间晚:北半球最热月在8月,最冷月在2月。

由于海洋巨大水体作用所形成的气候,包括海洋面或岛屿,以及盛行气流来自海洋的大陆近海部分的气候。海洋气候有以下特点:

1.气温年变化与日变化都很小,在洋面上甚至观测不到日变化。年变化的极值一般比大陆后延一个月,如北半球最冷月为2月最暖月为8月。在高纬度最冷月还可能是3月,最暖月也可能到9月(如旧金山)。秋季暖与春季。

2.降水量的季节分配比较均匀,降水日数多,但强度小。云雾频数多,湿度高。

3.在热带海洋多风暴,如北太平洋西南部分与中国南海是台风生成和影响强烈的地区。热带风暴(包括台风)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气象灾害。

4.多云雾天气,湿度大。多数邻近海洋的大陆地区,都具有海洋性气侯特征,西欧沿海地区是大陆上典型的海洋性气候。

由于西欧温带海洋性气候在全球比较典型,现作如下分析:

西欧全年降水均匀,气候湿润,降水量比较稳定,因此带来以下几方面地影响:①它有利于西欧牧草生长,促进了西欧的畜牧业发展,西欧许多国家出口的畜产品在世界上都位居前列,如丹麦、法国和德国等;②畜牧业的发展也带动了相关产业发展,如纺织业和畜产品加工工业。由于草场广布,加上西欧本身地形地势平坦,有利于足球场地建设,促进了西欧足球文化的发展;③西欧地形地势平坦,降水量均匀,使该地河流水量丰富,推进了西欧发达的内河交通运输网络。

三、大陆性气候

大陆性气候通常指处于中纬度大陆腹地的气候,一般也就指温带大陆性气候。在大陆内部,海洋的影响很弱,大陆性显著。内陆沙漠是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地区。草原和沙漠是典型的大陆性气候自然景观。大陆性气候是地球上一种最基本的气候类型。其总的特点是受大陆影响大,受海洋影响小。在大陆性气候条件下,太阳辐射和地面辐射都很大。所以,夏季温度很高,气压很低,非常炎热,且湿度较大。冬季受冷高压控制,温度很低,也很干燥。冬冷夏热,使气温年变化很大,在一天内日变化也很大,气温年、日较差都超过海洋性气候。春季气温高于秋季气温,全年最高、最低气温出现在夏至或冬至后不久。北半球最热月为7 月,最冷月为1月。

大陆性气候最显著的特征是,气温年较差或气温日较差很大。在气温的年变化中,最暖月与最冷月分别出现在7月和1月(南半球分别在1月和7月)。春季升温快,秋季降温也快,一般春温高于秋温。在日变化中,最高温度出现的时间较早,通常在一天中的13~14时;最低气温一般出现在拂晓前后。大陆性气候的另一重要特征是降水量少,且降水季节和地区分布不均。大陆性气候影响下的地区,一般为干旱或半干旱地区,降水量一般不到400毫米,甚至在50毫米以下,如我国新疆的塔里木盆地。

亚洲陆地面积广大,内地距海遥远,大陆轮廓完整,又缺乏伸入内地的海湾。同时本洲又是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削弱了西风环流和大西洋暖湿气流对亚洲气候的影响。根据纬度越高和距海岸越远气温年较差愈大的原理,亚洲广大的内陆和高纬度地区的气候与其它大陆同纬度地区相比,具有强烈的大陆性。俄罗斯的维尔霍杨斯克――奥伊米亚康地区,地处高纬,冬季受热很少,又位于亚洲的东北部,很难受到西风暖流的影响。从环流因素上讲,冬季这里是处在强大的反气旋控制下,剧烈的冷却作用而引起低温;而这里向北倾斜的盆地和洼地地形,更有利于冷空气的集中和反气旋的发展。因此,使这里成为北半球最寒冷和世界上气温年较差最大的地区。

我国的季风气候受大陆性影响比较明显,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冬夏季风更替明显,冬季气流来源于高纬度地区,风向偏北,寒冷干燥,容易出现灾害性天气,即寒潮,对我国北方农业生产不利。夏季气流主要来源于低纬度海洋上,风向偏南,温暖湿润。

2.气温年较差大,日较差也大,冬夏极端气温较差更大。

3.降水量的地区分布很不均匀,年降水量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东南沿海一带,年降水量超过1600毫米;台湾山脉东坡和喜马拉雅山南坡达到2000毫米以上。西北部的年降水量一般在200毫米以下,其中,塔里木盆地不足50毫米,降水量的季节分配很不均匀,夏季雨量一般占全年降水量的50%以上,而冬季降水量在10%以下,降水量的年季变化大,多雨的江南地区年降水量变率也有10%~15%,少雨的北部和西北内陆地区,全年降水变率达30%以上。

4.高温期和多雨期一致。在人类聚居比较集中的主要气候类型之间相比而言,大陆性气候的自然舒适度比较低。由于我国的大陆性特征在全球中表现最为明显,导致我国相当大的区域,包括三北地区以及长江流域等地区的采暖日数或空调度日数都很高。在我国气候区中除面积极小的温和地区(云南、广西)外,建筑一般都有采暖或空调的要求,这就导致我国的建筑热工能耗(包括采暖和制冷能耗)占建筑总能耗的绝大部分,且远远超过世界平均水平。

比较海洋性气候和大陆性气候,我们可以发现:海洋性气候气温变化和缓,春天姗姗来迟,夏天消退也较慢,春季气温一般低于秋季气温。相反,大陆性气候气温变化剧烈,春来早,夏去也早,春温高于秋温。受海洋气团和暖湿气流的影响,海洋性气候全年降水多,一年中降水的季节分配比较均匀,且以冬季降水较多;大陆性气候年降水量少,一年中降水的季节分配不均匀,且以夏季降水为最多。其主要原因是:海洋与陆地表面性质不同,海洋和陆地的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在同样的太阳辐射下,它们增温和散热的情况大不相同。海水吸收热量的本领要比陆地强得多,辐射到海洋上的太阳热量很少被反射回去,大部分被海水吸收,并通过海水的波动,把热量储存在海洋内部。这样,即使在烈日炎炎的夏季,海洋里的温度也不会骤然升高。与同纬度的陆地相比,海洋里温度的变化要小许多。到了冬季,虽然太阳辐射减少了,但海洋里所储存的大量热量开始稳定的释放出来,于是,海洋及其附近地域的温度比同纬度的其他陆地地区要高。因此,海洋犹如一个巨大的温度自动调节器,使附近地区的气温形成了冬暖夏凉的特点。

四、季风气候

还有一种气候是介于大陆性与海洋性之间的气候类型――季风气候,它是一种海洋性气候向大陆性气候过渡的一种气候,既具有海洋性气候的特点,又具有大陆性气候的特点,形成的原因是由于在冬季时,地面向外辐射长波辐射而迅速冷却降温,形成高气压,海洋上相对较为温暖,形成低气压,就像水从高处向低处流动一样,空气要从高气压流向低气压,风从陆地吹向海洋,这就是冬季风。夏天,则因陆地接受太阳辐射强烈增温形成低压,海洋上增温较慢成为高压,风从海上吹向陆地,这就是夏季风。这种季风在亚洲东部和东南部最为明显。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