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创新在科研中的重要性范文

创新在科研中的重要性范文

创新在科研中的重要性

创新在科研中的重要性范文第1篇

关键词:原始性创新;基础研究;科研评价;合作机制

中图分类号:F2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9)12-0178-03

一、原始性创新的内涵及意义

对于原始性创新的含义,目前中国理论界并没有完全统一的意见。前科技部长徐冠华认为,原始性创新是指原始性的科学发现和原始性的技术创新,是指在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研究领域取得前人所没有的发现或发明。原始性创新是最根本的创新,是最能体现智慧的创新,是一个民族对人类文明进步作出贡献的重要体现。原始性创新在所有创新活动中是最高层次的,它是通过采用最新的研究方法在世界范围内率先获得新知识、发现新的现象和规律、发明新的技术和原理,为推动技术创新提供新的基础知识。原始性创新是其他创新的源头和基础。据有关资料统计,现代技术革命的成果约有90%来源于科学理论基础上的原始创新。

随着新科技革命的迅猛发展,科技进步与创新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成为一个国家和地区综合竞争力的根本所在。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党中央、国务院科学把握当今世界经济社会发展基本规律,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中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将自主创新作为中国今后十五年中科技工作的指导方针,提出要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摆在全部科技工作的突出位置。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并将其放在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八个着力点之首。

二、增强原始性创新能力的策略

(一)加大财政投入

1 提升R&D占GDP比重。目前,世界各国都将科技投入作为提高国家竞争力的战略性投资,其中研究开发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R&D/GDP),是反映一国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指标,并成为各国和国际组织评价科技实力或竞争力的首选核心指标。按照一般规律,R&D/GDP不到1%的国家,是缺乏创新能力的;在1%一2%之间才会有所作为;大于2%则这个国家的创新能力可能比较强。根据科学技术部公布的统计资料,自1997--2007年,中国的R&D经费支出呈逐年递增趋势,R&D/GDP比例也逐年上升。2007年,R&D经费投入3 710.2亿元人民币,占GDP的1.49%。而2007年美国R&D/GDP指标为2.62%,日本为3.39%,韩国为3.32%,德国为2.53%,法国为2.11%。可见,欲提升原始性创新能力,中国对R&D的投入还应当进一步增加。

2 增加基础研究的投入。基础研究是原始性创新的重要源泉。总书记在给美国《科学》杂志撰写的社论中明确指出:“在未来五十年甚至更长的时期里,中国的发展将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今天基础研究和高技术研究的创新成就,依赖于这些研究所必然孕育的优秀人才。”

根据科学技术部的统计资料,2007年中、美、法、意、日、韩、俄七国的R&D经费投入中,中国的基础研究投入比例最低,仅为4.7%,意大利的基础研究经费投入比例最高,为27.7%,是中国的5.89倍;法国次之,为23.7%;美国为18.6%,日、韩、俄分别为12.7%、15.2%、15.4%,均远远高于中国。这对中国原始性创新能力的提升是非常大的制约。因此,中国在逐步提升R&D经费投入的同时,也应调整R&D经费的结构比例,增加基础研究的投入。

(二)建立完善的科研评价体系

1 优化立项评价指标。当前立项评价指标虽然有对创新的要求,但是过分强调既定目标实现的可能性,因此,使得申报者只申报有把握成功的项目、甚至申报已经基本做完的项目,而具有原始性创新、风险大的项目却往往难以得到专家的认可。所以,要修改评价指标,真正做到把创新性摆到项目立项的突出位置,尤其要鼓励具有原始性创新的研究。对于新思路、新思想,应该要结合原创性成果的长期累积性和不确定性的特点进行评价,给予研究人员自由探索的环境,并且能够容忍失败。

2 优化评审专家团构成。学科交叉和综合研究已经成为当代科学发展的总趋势,所以项目评审专家组应由不同领域、学科的专家学者组成,这样有利于从不同侧面评价一个项目,防止同一领域专家受研究所限而产生的对创新项目的指责和扼杀。必要时还可以邀请国外专家参加重大、重点项目的全程评估。这有利于选准具有科学前沿的和创新性的课题,提高立项评估的公正性,还有利于从社会公众、社会科学和政策研究等多角度考虑自然科学和技术评估的作用,从更广的角度,实现考查项目的创新性及其经济、社会价值的目的。

另外,要注重对评估专家本身的评估。在目前的项目评估机制中,重视名人、重视保险性、跟踪国外选题方式等现象仍然存在,这不利于涌现出大量的原始性创新成果,不利于形成新人辈出的良好局面。为此,应当建立评估专家的信誉档案,对其在评估中的能力和公正性进行评估,引导评估专家科学、公正地履行自己的职责。

3 建立评估监督机制。一方面,要形成透明的、可受公众监督的评估机制。各类原始性创新研究项目的评估程序、方法、内容等应当公开,评估意见应当反馈到被评审人,从而增加被评审人的知情范围。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规避暗箱操作。保证评估工作的公正性。另一方面,要加强对评估的监督。评估机制难免会产生误判,往往导致扼杀了许多有创意的思想,因此加强对评估制度的监督,有利于失误减少到最少。当然在出现错误时,评估机构要有否定自己的勇气与胸怀。对于非共识性与反传统项目,应该对其给予足够的重视,并且保持公正、谨慎的态度。

(三)营造宽松、自由的科研环境

1 倡导创新意识。创新是原始性创新研究最本质的含义。任何科学上的发现和发明,不仅是一个认知过程,更是一个“飞跃”、“突变”的过程。只有敢于打破成规、标新立异,才能获得不为旁人所知的真知灼见。相反,因循守旧、墨守成规都与创新无缘,更不可能达到理想的科学境界。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白春礼院士提出,“科技人员一定要增强自信心,不能总看国外做了什么,人家没有做我们就不敢做。同时要有一个正确的创新价值观,能够面向国家的战略需求,瞄准世界科技发展的前沿,确定科技工作的方向和目标,创新为民。”因此,要提高科研人员的原创意识,营造挑战权威、百家争鸣的良好氛围。科研人员要转变传统的思维模式和科学观念,提升挑战传统理论的自信和勇气,不盲从权威,勇于从事前瞻

性、独立性、探索性的课题研究,努力使中国早日实现从跟踪模仿向自主创新的转变。

2 鼓励自由探索,宽容失败。原始性创新研究是一项风险性很大的事业,不能只有成功没有失败。失败多于成功,这是科学发现、发明、发展的规律。即使是那些所谓的“失败者”也对建构科学大厦作出了同样难能可贵的贡献。人类科技史上的每一次进步和飞跃,都是历经磨难,在总结无数次失败教训的基础上,才最终实现了成功的跨越。因此,要想取得突破性的科研成果,就要对创新中可能的失败多一些宽容,为各种创新思想、创新活动提供施展的舞台。在2007年中国新修订的科技进步法中,重点修改的内容之一就是增加了宽容失败的制度。创新需要宽松的学术环境,使科技人员敢于大胆探索。为此,修订后的科技进步法规定:“国家鼓励科学技术人员自由探索、勇于承担风险。原始记录能够证明承担探索性强、风险高的科学技术研究开发项目的科学技术人员已经履行了勤勉尽责义务仍不能完成该项目的,给予宽容。”这是中国首次以法律形式,规定了对创新失败的宽容制度。这一宽容制度将在极大程度上减轻创新人员的思想压力,以更加积极的心态投身于原始性创新的理论研究和实践中。

(四)建立有效的合作机制

大学科已经成为当代科学发展的重要特征,无论是从科学问题的深度还是广度来看,科学研究在规模以及研究方式等方面逐步进入了一个全球化、国际化的时代。所以科研的合作也成为必然。

1 加强国际合作。广泛而深入的国际合作可以使国内研究人员从选题到完成尽快置身于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前沿,分享国际科学界的研究经验和成果,实现超越阶段的发展,有效调动国内外两种科学资源,加快提高中国的原始创新能力。大力促进学术界的开放交流,不同学科、学术观点之间要撞击和交流,要广开渠道鼓励和支持科学家参与国际国内学术交流和科研合作,制定有利于学术交流的考核指标体系。

2 建立产学研合作平台。原始性创新是企业、大学和政府研究机构等行为者一系列复杂的相互作用的结果。企业、大学和政府研究机构的合作不仅可以提高科技原始性创新能力,而且可以提高科学技术对综合竞争力的贡献率。大学、研究机构和工业界的合作有助于为科技原始创新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为科技研究获得更多的经费支持。工业界将更加关注科技研究,更加关注与大学和政府科研机构的合作,企业界也可以为科技原始性创新提供大量新的科学问题,促进社会更加深刻地认识原始性创新研究的重要性,从而为原始性创新发展创造有利的社会环境。产学研的交流合作对于提高工业界吸收新知识、创造新技术的能力,推动企业的发展也很重要。

(五)建立有效的共享机制

1 要建立重要科研设施的共享机制。原始性创新需要良好的科研基础设施作支撑,并且创新基础条件的科学水准越高,创新的效果越显著。高水平的科研基地是产生原始性创新成果的温床。英国剑桥大学的卡文狄实验室曾有25人次获得诺贝尔奖、德国的马普学会有17人次获得诺贝尔奖,公司实验室的代表贝尔实验室有11人获奖,IBM实验室有5人获奖。它们都是从事科学研究的基地的代表。中国要加强对国家重点实验室、现有国家重大科学工程和国家重点野外观测台站的管理。调整重点实验室的布局,新建一批中国发展急需和新兴、交叉学科的实验室。通过建立虚拟实验室、网络实验室等形式,促进相关实验室的合作。着力形成现代科学创新研究所需的大型仪器设备、科技数据、自然科技资源、信息网络资源等战略资源,建立健全工程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科研中试基地和科技企业孵化器等科技基础设施平台,并形成一种布局合理、开放有效的共享体系。这样,不仅可以满足创新研究的需求,而且有助于政府的开源节流。

2 建立科学数据资料的共享机制。收集积累科学数据资料等基础性工作。是原始性创新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动植物区系分类、生物多样性、标本库、样本库,冰川编目、土壤分类,资源环境领域的数据采集、分析、整理,科学数据库建设和数据共享等。要大力提高中国原始性创新研究的装备水平,加强科学仪器、实验动物、实验试剂、图书资料等方面的工作,为优秀科学家攀登科学高峰创造条件。同时,还应当注意到,仪器设备重复购置、数据资料相互封锁是一个长期得不到解决的问题。有关部门要共同努力,把建立公共资源共享机制,实现重要科研仪器设备和科学数据资料的共享作为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认真研究解决。

(六)建立多层次的原始性创新人才队伍

1 注重人才的培养和引进。第一,应当把发现和培养一流的研究人才作为第一位的重要目标,工作的重点是为人才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指导思想,大力培养、吸引和稳定高水平创新人才,对有独立思考能力、独创精神的小人物和青年人才及时给予支持,对少数高水平人才在严格遴选的基础上予以持续稳定的支持。第二,应当加大顶尖人才的引进力度。原始性创新能否成功,首先这个创新群体一定要有一两个、两三个核心人物(或学术权威)作为组织者和领导者。核心人物是影响一个国家原始性创新研究队伍整体实力的重要制约因素,他们本身的学术水平决定了创新群体在国际科技竞争中的位置。他们需要把握科学发展的阶段和方向,从而作出正确的重大决策,需要引导自己的创新群体进入学科的最前沿,需要培养大量的后继创新人才。对于在国际科学前沿有重大研究成果的顶尖人才,要为他们提供更好的条件,给予充足的研究经费,支持他们开展国际一流的研究。

创新在科研中的重要性范文第2篇

关键词:原始性创新;基础研究;科研评价;合作机制

一、原始性创新的内涵及意义

对于原始性创新的含义,目前中国理论界并没有完全统一的意见。前科技部长徐冠华认为,原始性创新是指原始性的科学发现和原始性的技术创新,是指在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研究领域取得前人所没有的发现或发明。原始性创新是最根本的创新,是最能体现智慧的创新,是一个民族对人类文明进步作出贡献的重要体现。原始性创新在所有创新活动中是最高层次的,它是通过采用最新的研究方法在世界范围内率先获得新知识、发现新的现象和规律、发明新的技术和原理,为推动技术创新提供新的基础知识。原始性创新是其他创新的源头和基础。据有关资料统计,现代技术革命的成果约有90%来源于科学理论基础上的原始创新。

随着新科技革命的迅猛发展,科技进步与创新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成为一个国家和地区综合竞争力的根本所在。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党中央、国务院科学把握当今世界经济社会发展基本规律,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中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将自主创新作为中国今后十五年中科技工作的指导方针,提出要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摆在全部科技工作的突出位置。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并将其放在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八个着力点之首。

二、增强原始性创新能力的策略

(一)加大财政投入

1提升R&D占GDP比重。目前,世界各国都将科技投入作为提高国家竞争力的战略性投资,其中研究开发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R&D/GDP),是反映一国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指标,并成为各国和国际组织评价科技实力或竞争力的首选核心指标。按照一般规律,R&D/GDP不到1%的国家,是缺乏创新能力的;在1%一2%之间才会有所作为;大于2%则这个国家的创新能力可能比较强。根据科学技术部公布的统计资料,自1997--2007年,中国的R&D经费支出呈逐年递增趋势,R&D/GDP比例也逐年上升。2007年,R&D经费投入3710.2亿元人民币,占GDP的1.49%。而2007年美国R&D/GDP指标为2.62%,日本为3.39%,韩国为3.32%,德国为2.53%,法国为2.11%。可见,欲提升原始性创新能力,中国对R&D的投入还应当进一步增加。

2增加基础研究的投入。基础研究是原始性创新的重要源泉。总书记在给美国《科学》杂志撰写的社论中明确指出:“在未来五十年甚至更长的时期里,中国的发展将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今天基础研究和高技术研究的创新成就,依赖于这些研究所必然孕育的优秀人才。”

根据科学技术部的统计资料,2007年中、美、法、意、日、韩、俄七国的R&D经费投入中,中国的基础研究投入比例最低,仅为4.7%,意大利的基础研究经费投入比例最高,为27.7%,是中国的5.89倍;法国次之,为23.7%;美国为18.6%,日、韩、俄分别为12.7%、15.2%、15.4%,均远远高于中国。这对中国原始性创新能力的提升是非常大的制约。因此,中国在逐步提升R&D经费投入的同时,也应调整R&D经费的结构比例,增加基础研究的投入。

(二)建立完善的科研评价体系

1优化立项评价指标。当前立项评价指标虽然有对创新的要求,但是过分强调既定目标实现的可能性,因此,使得申报者只申报有把握成功的项目、甚至申报已经基本做完的项目,而具有原始性创新、风险大的项目却往往难以得到专家的认可。所以,要修改评价指标,真正做到把创新性摆到项目立项的突出位置,尤其要鼓励具有原始性创新的研究。对于新思路、新思想,应该要结合原创性成果的长期累积性和不确定性的特点进行评价,给予研究人员自由探索的环境,并且能够容忍失败。

2优化评审专家团构成。学科交叉和综合研究已经成为当代科学发展的总趋势,所以项目评审专家组应由不同领域、学科的专家学者组成,这样有利于从不同侧面评价一个项目,防止同一领域专家受研究所限而产生的对创新项目的指责和扼杀。必要时还可以邀请国外专家参加重大、重点项目的全程评估。这有利于选准具有科学前沿的和创新性的课题,提高立项评估的公正性,还有利于从社会公众、社会科学和政策研究等多角度考虑自然科学和技术评估的作用,从更广的角度,实现考查项目的创新性及其经济、社会价值的目的。

另外,要注重对评估专家本身的评估。在目前的项目评估机制中,重视名人、重视保险性、跟踪国外选题方式等现象仍然存在,这不利于涌现出大量的原始性创新成果,不利于形成新人辈出的良好局面。为此,应当建立评估专家的信誉档案,对其在评估中的能力和公正性进行评估,引导评估专家科学、公正地履行自己的职责。

3建立评估监督机制。一方面,要形成透明的、可受公众监督的评估机制。各类原始性创新研究项目的评估程序、方法、内容等应当公开,评估意见应当反馈到被评审人,从而增加被评审人的知情范围。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规避暗箱操作。保证评估工作的公正性。另一方面,要加强对评估的监督。评估机制难免会产生误判,往往导致扼杀了许多有创意的思想,因此加强对评估制度的监督,有利于失误减少到最少。当然在出现错误时,评估机构要有否定自己的勇气与胸怀。对于非共识性与反传统项目,应该对其给予足够的重视,并且保持公正、谨慎的态度。(三)营造宽松、自由的科研环境

1倡导创新意识。创新是原始性创新研究最本质的含义。任何科学上的发现和发明,不仅是一个认知过程,更是一个“飞跃”、“突变”的过程。只有敢于打破成规、标新立异,才能获得不为旁人所知的真知灼见。相反,因循守旧、墨守成规都与创新无缘,更不可能达到理想的科学境界。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白春礼院士提出,“科技人员一定要增强自信心,不能总看国外做了什么,人家没有做我们就不敢做。同时要有一个正确的创新价值观,能够面向国家的战略需求,瞄准世界科技发展的前沿,确定科技工作的方向和目标,创新为民。”因此,要提高科研人员的原创意识,营造挑战权威、百家争鸣的良好氛围。科研人员要转变传统的思维模式和科学观念,提升挑战传统理论的自信和勇气,不盲从权威,勇于从事前瞻性、独立性、探索性的课题研究,努力使中国早日实现从跟踪模仿向自主创新的转变。

2鼓励自由探索,宽容失败。原始性创新研究是一项风险性很大的事业,不能只有成功没有失败。失败多于成功,这是科学发现、发明、发展的规律。即使是那些所谓的“失败者”也对建构科学大厦作出了同样难能可贵的贡献。人类科技史上的每一次进步和飞跃,都是历经磨难,在总结无数次失败教训的基础上,才最终实现了成功的跨越。因此,要想取得突破性的科研成果,就要对创新中可能的失败多一些宽容,为各种创新思想、创新活动提供施展的舞台。在2007年中国新修订的科技进步法中,重点修改的内容之一就是增加了宽容失败的制度。创新需要宽松的学术环境,使科技人员敢于大胆探索。为此,修订后的科技进步法规定:“国家鼓励科学技术人员自由探索、勇于承担风险。原始记录能够证明承担探索性强、风险高的科学技术研究开发项目的科学技术人员已经履行了勤勉尽责义务仍不能完成该项目的,给予宽容。”这是中国首次以法律形式,规定了对创新失败的宽容制度。这一宽容制度将在极大程度上减轻创新人员的思想压力,以更加积极的心态投身于原始性创新的理论研究和实践中。

(四)建立有效的合作机制

大学科已经成为当代科学发展的重要特征,无论是从科学问题的深度还是广度来看,科学研究在规模以及研究方式等方面逐步进入了一个全球化、国际化的时代。所以科研的合作也成为必然。

1加强国际合作。广泛而深入的国际合作可以使国内研究人员从选题到完成尽快置身于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前沿,分享国际科学界的研究经验和成果,实现超越阶段的发展,有效调动国内外两种科学资源,加快提高中国的原始创新能力。大力促进学术界的开放交流,不同学科、学术观点之间要撞击和交流,要广开渠道鼓励和支持科学家参与国际国内学术交流和科研合作,制定有利于学术交流的考核指标体系。

2建立产学研合作平台。原始性创新是企业、大学和政府研究机构等行为者一系列复杂的相互作用的结果。企业、大学和政府研究机构的合作不仅可以提高科技原始性创新能力,而且可以提高科学技术对综合竞争力的贡献率。大学、研究机构和工业界的合作有助于为科技原始创新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为科技研究获得更多的经费支持。工业界将更加关注科技研究,更加关注与大学和政府科研机构的合作,企业界也可以为科技原始性创新提供大量新的科学问题,促进社会更加深刻地认识原始性创新研究的重要性,从而为原始性创新发展创造有利的社会环境。产学研的交流合作对于提高工业界吸收新知识、创造新技术的能力,推动企业的发展也很重要。

(五)建立有效的共享机制

1要建立重要科研设施的共享机制。原始性创新需要良好的科研基础设施作支撑,并且创新基础条件的科学水准越高,创新的效果越显著。高水平的科研基地是产生原始性创新成果的温床。英国剑桥大学的卡文狄实验室曾有25人次获得诺贝尔奖、德国的马普学会有17人次获得诺贝尔奖,公司实验室的代表贝尔实验室有11人获奖,IBM实验室有5人获奖。它们都是从事科学研究的基地的代表。中国要加强对国家重点实验室、现有国家重大科学工程和国家重点野外观测台站的管理。调整重点实验室的布局,新建一批中国发展急需和新兴、交叉学科的实验室。通过建立虚拟实验室、网络实验室等形式,促进相关实验室的合作。着力形成现代科学创新研究所需的大型仪器设备、科技数据、自然科技资源、信息网络资源等战略资源,建立健全工程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科研中试基地和科技企业孵化器等科技基础设施平台,并形成一种布局合理、开放有效的共享体系。这样,不仅可以满足创新研究的需求,而且有助于政府的开源节流。

2建立科学数据资料的共享机制。收集积累科学数据资料等基础性工作。是原始性创新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动植物区系分类、生物多样性、标本库、样本库,冰川编目、土壤分类,资源环境领域的数据采集、分析、整理,科学数据库建设和数据共享等。要大力提高中国原始性创新研究的装备水平,加强科学仪器、实验动物、实验试剂、图书资料等方面的工作,为优秀科学家攀登科学高峰创造条件。同时,还应当注意到,仪器设备重复购置、数据资料相互封锁是一个长期得不到解决的问题。有关部门要共同努力,把建立公共资源共享机制,实现重要科研仪器设备和科学数据资料的共享作为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认真研究解决。

(六)建立多层次的原始性创新人才队伍

1注重人才的培养和引进。第一,应当把发现和培养一流的研究人才作为第一位的重要目标,工作的重点是为人才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指导思想,大力培养、吸引和稳定高水平创新人才,对有独立思考能力、独创精神的小人物和青年人才及时给予支持,对少数高水平人才在严格遴选的基础上予以持续稳定的支持。第二,应当加大顶尖人才的引进力度。原始性创新能否成功,首先这个创新群体一定要有一两个、两三个核心人物(或学术权威)作为组织者和领导者。核心人物是影响一个国家原始性创新研究队伍整体实力的重要制约因素,他们本身的学术水平决定了创新群体在国际科技竞争中的位置。他们需要把握科学发展的阶段和方向,从而作出正确的重大决策,需要引导自己的创新群体进入学科的最前沿,需要培养大量的后继创新人才。对于在国际科学前沿有重大研究成果的顶尖人才,要为他们提供更好的条件,给予充足的研究经费,支持他们开展国际一流的研究。

创新在科研中的重要性范文第3篇

关键词:原始性创新;基础研究;科研评价;合作机制

一、原始性创新的内涵及意义

对于原始性创新的含义,目前中国理论界并没有完全统一的意见。前科技部长徐冠华认为,原始性创新是指原始性的科学发现和原始性的技术创新,是指在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研究领域取得前人所没有的发现或发明。原始性创新是最根本的创新,是最能体现智慧的创新,是一个民族对人类文明进步作出贡献的重要体现。原始性创新在所有创新活动中是最高层次的,它是通过采用最新的研究方法在世界范围内率先获得新知识、发现新的现象和规律、发明新的技术和原理,为推动技术创新提供新的基础知识。原始性创新是其他创新的源头和基础。据有关资料统计,现代技术革命的成果约有90%来源于科学理论基础上的原始创新。

随着新科技革命的迅猛发展,科技进步与创新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成为一个国家和地区综合竞争力的根本所在。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党中央、国务院科学把握当今世界经济社会发展基本规律,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中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将自主创新作为中国今后十五年中科技工作的指导方针,提出要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摆在全部科技工作的突出位置。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并将其放在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八个着力点之首。

二、增强原始性创新能力的策略

(一)加大财政投入

1 提升R&D占GDP比重。目前,世界各国都将科技投入作为提高国家竞争力的战略性投资,其中研究开发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R&D/GDP),是反映一国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指标,并成为各国和国际组织评价科技实力或竞争力的首选核心指标。按照一般规律,R&D/GDP不到1%的国家,是缺乏创新能力的;在1%一2%之间才会有所作为;大于2%则这个国家的创新能力可能比较强。根据科学技术部公布的统计资料,自1997--2007年,中国的R&D经费支出呈逐年递增趋势,R&D/GDP比例也逐年上升。2007年,R&D经费投入3 710.2亿元人民币,占GDP的1.49%。而2007年美国R&D/GDP指标为2.62%,日本为3.39%,韩国为3.32%,德国为2.53%,法国为2.11%。可见,欲提升原始性创新能力,中国对R&D的投入还应当进一步增加。

2 增加基础研究的投入。基础研究是原始性创新的重要源泉。江泽民总书记在给美国《科学》杂志撰写的社论中明确指出:“在未来五十年甚至更长的时期里,中国的发展将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今天基础研究和高技术研究的创新成就,依赖于这些研究所必然孕育的优秀人才。”

根据科学技术部的统计资料,2007年中、美、法、意、日、韩、俄七国的R&D经费投入中,中国的基础研究投入比例最低,仅为4.7%,意大利的基础研究经费投入比例最高,为27.7%,是中国的5.89倍;法国次之,为23.7%;美国为18.6%,日、韩、俄分别为12.7%、15.2%、15.4%,均远远高于中国。这对中国原始性创新能力的提升是非常大的制约。因此,中国在逐步提升R&D经费投入的同时,也应调整R&D经费的结构比例,增加基础研究的投入。

(二)建立完善的科研评价体系

1 优化立项评价指标。当前立项评价指标虽然有对创新的要求,但是过分强调既定目标实现的可能性,因此,使得申报者只申报有把握成功的项目、甚至申报已经基本做完的项目,而具有原始性创新、风险大的项目却往往难以得到专家的认可。所以,要修改评价指标,真正做到把创新性摆到项目立项的突出位置,尤其要鼓励具有原始性创新的研究。对于新思路、新思想,应该要结合原创性成果的长期累积性和不确定性的特点进行评价,给予研究人员自由探索的环境,并且能够容忍失败。

2 优化评审专家团构成。学科交叉和综合研究已经成为当代科学发展的总趋势,所以项目评审专家组应由不同领域、学科的专家学者组成,这样有利于从不同侧面评价一个项目,防止同一领域专家受研究所限而产生的对创新项目的指责和扼杀。必要时还可以邀请国外专家参加重大、重点项目的全程评估。这有利于选准具有科学前沿的和创新性的课题,提高立项评估的公正性,还有利于从社会公众、社会科学和政策研究等多角度考虑自然科学和技术评估的作用,从更广的角度,实现考查项目的创新性及其经济、社会价值的目的。

另外,要注重对评估专家本身的评估。在目前的项目评估机制中,重视名人、重视保险性、跟踪国外选题方式等现象仍然存在,这不利于涌现出大量的原始性创新成果,不利于形成新人辈出的良好局面。为此,应当建立评估专家的信誉档案,对其在评估中的能力和公正性进行评估,引导评估专家科学、公正地履行自己的职责。

3 建立评估监督机制。一方面,要形成透明的、可受公众监督的评估机制。各类原始性创新研究项目的评估程序、方法、内容等应当公开,评估意见应当反馈到被评审人,从而增加被评审人的知情范围。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规避暗箱操作。保证评估工作的公正性。另一方面,要加强对评估的监督。评估机制难免会产生误判,往往导致扼杀了许多有创意的思想,因此加强对评估制度的监督,有利于失误减少到最少。当然在出现错误时,评估机构要有否定自己的勇气与胸怀。对于非共识性与反传统项目,应该对其给予足够的重视,并且保持公正、谨慎的态度。 转贴于

(三)营造宽松、自由的科研环境

1 倡导创新意识。创新是原始性创新研究最本质的含义。任何科学上的发现和发明,不仅是一个认知过程,更是一个“飞跃”、“突变”的过程。只有敢于打破成规、标新立异,才能获得不为旁人所知的真知灼见。相反,因循守旧、墨守成规都与创新无缘,更不可能达到理想的科学境界。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白春礼院士提出,“科技人员一定要增强自信心,不能总看国外做了什么,人家没有做我们就不敢做。同时要有一个正确的创新价值观,能够面向国家的战略需求,瞄准世界科技发展的前沿,确定科技工作的方向和目标,创新为民。”因此,要提高科研人员的原创意识,营造挑战权威、百家争鸣的良好氛围。科研人员要转变传统的思维模式和科学观念,提升挑战传统理论的自信和勇气,不盲从权威,勇于从事前瞻性、独立性、探索性的课题研究,努力使中国早日实现从跟踪模仿向自主创新的转变。

2 鼓励自由探索,宽容失败。原始性创新研究是一项风险性很大的事业,不能只有成功没有失败。失败多于成功,这是科学发现、发明、发展的规律。即使是那些所谓的“失败者”也对建构科学大厦作出了同样难能可贵的贡献。人类科技史上的每一次进步和飞跃,都是历经磨难,在总结无数次失败教训的基础上,才最终实现了成功的跨越。因此,要想取得突破性的科研成果,就要对创新中可能的失败多一些宽容,为各种创新思想、创新活动提供施展的舞台。在2007年中国新修订的科技进步法中,重点修改的内容之一就是增加了宽容失败的制度。创新需要宽松的学术环境,使科技人员敢于大胆探索。为此,修订后的科技进步法规定:“国家鼓励科学技术人员自由探索、勇于承担风险。原始记录能够证明承担探索性强、风险高的科学技术研究开发项目的科学技术人员已经履行了勤勉尽责义务仍不能完成该项目的,给予宽容。”这是中国首次以法律形式,规定了对创新失败的宽容制度。这一宽容制度将在极大程度上减轻创新人员的思想压力,以更加积极的心态投身于原始性创新的理论研究和实践中。

(四)建立有效的合作机制

大学科已经成为当代科学发展的重要特征,无论是从科学问题的深度还是广度来看,科学研究在规模以及研究方式等方面逐步进入了一个全球化、国际化的时代。所以科研的合作也成为必然。

1 加强国际合作。广泛而深入的国际合作可以使国内研究人员从选题到完成尽快置身于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前沿,分享国际科学界的研究经验和成果,实现超越阶段的发展,有效调动国内外两种科学资源,加快提高中国的原始创新能力。大力促进学术界的开放交流,不同学科、学术观点之间要撞击和交流,要广开渠道鼓励和支持科学家参与国际国内学术交流和科研合作,制定有利于学术交流的考核指标体系。

2 建立产学研合作平台。原始性创新是企业、大学和政府研究机构等行为者一系列复杂的相互作用的结果。企业、大学和政府研究机构的合作不仅可以提高科技原始性创新能力,而且可以提高科学技术对综合竞争力的贡献率。大学、研究机构和工业界的合作有助于为科技原始创新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为科技研究获得更多的经费支持。工业界将更加关注科技研究,更加关注与大学和政府科研机构的合作,企业界也可以为科技原始性创新提供大量新的科学问题,促进社会更加深刻地认识原始性创新研究的重要性,从而为原始性创新发展创造有利的社会环境。产学研的交流合作对于提高工业界吸收新知识、创造新技术的能力,推动企业的发展也很重要。

(五)建立有效的共享机制

1 要建立重要科研设施的共享机制。原始性创新需要良好的科研基础设施作支撑,并且创新基础条件的科学水准越高,创新的效果越显著。高水平的科研基地是产生原始性创新成果的温床。英国剑桥大学的卡文狄实验室曾有25人次获得诺贝尔奖、德国的马普学会有17人次获得诺贝尔奖,公司实验室的代表贝尔实验室有11人获奖,IBM实验室有5人获奖。它们都是从事科学研究的基地的代表。中国要加强对国家重点实验室、现有国家重大科学工程和国家重点野外观测台站的管理。调整重点实验室的布局,新建一批中国发展急需和新兴、交叉学科的实验室。通过建立虚拟实验室、网络实验室等形式,促进相关实验室的合作。着力形成现代科学创新研究所需的大型仪器设备、科技数据、自然科技资源、信息网络资源等战略资源,建立健全工程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科研中试基地和科技企业孵化器等科技基础设施平台,并形成一种布局合理、开放有效的共享体系。这样,不仅可以满足创新研究的需求,而且有助于政府的开源节流。

2 建立科学数据资料的共享机制。收集积累科学数据资料等基础性工作。是原始性创新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动植物区系分类、生物多样性、标本库、样本库,冰川编目、土壤分类,资源环境领域的数据采集、分析、整理,科学数据库建设和数据共享等。要大力提高中国原始性创新研究的装备水平,加强科学仪器、实验动物、实验试剂、图书资料等方面的工作,为优秀科学家攀登科学高峰创造条件。同时,还应当注意到,仪器设备重复购置、数据资料相互封锁是一个长期得不到解决的问题。有关部门要共同努力,把建立公共资源共享机制,实现重要科研仪器设备和科学数据资料的共享作为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认真研究解决。

(六)建立多层次的原始性创新人才队伍

1 注重人才的培养和引进。第一,应当把发现和培养一流的研究人才作为第一位的重要目标,工作的重点是为人才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指导思想,大力培养、吸引和稳定高水平创新人才,对有独立思考能力、独创精神的小人物和青年人才及时给予支持,对少数高水平人才在严格遴选的基础上予以持续稳定的支持。第二,应当加大顶尖人才的引进力度。原始性创新能否成功,首先这个创新群体一定要有一两个、两三个核心人物(或学术权威)作为组织者和领导者。核心人物是影响一个国家原始性创新研究队伍整体实力的重要制约因素,他们本身的学术水平决定了创新群体在国际科技竞争中的位置。他们需要把握科学发展的阶段和方向,从而作出正确的重大决策,需要引导自己的创新群体进入学科的最前沿,需要培养大量的后继创新人才。对于在国际科学前沿有重大研究成果的顶尖人才,要为他们提供更好的条件,给予充足的研究经费,支持他们开展国际一流的研究。

创新在科研中的重要性范文第4篇

在优化科技创新环境中,以下三个方面至关重要。

一要注重培育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文化环境。在科技创新中,应坚持尊重人才、关心人才和激励人才,充分发挥人才在创新活动中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同时,还要尊重科技人才的独立性,营造一种宽松、自由的创新环境,形成一种全社会认同科学、认同科技、认同创新的创新生态和对科技工作者包容的心态。

政府应该加大创新宣传,鼓励创新发展,引导全社会树立创新意识。同时还要形成尊重知识、尊重创造的社会氛围。知识和创造成果作为科技工作者的劳动成果,理应得到尊重,一方面是对人才、知识和劳动成果的尊重;另一方面也可以调动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七条新政”规定“人力资源费比例从以前的不到5%提高到30%至60%”,体现了对人才、知识和创造的尊重。

二要加强探索以人为本、遵循科研规律的政策机制。优化科技创新环境,要坚持以人为中心,以满足人的需要为目的,以激励人的创新性和积极性为标准。以人为中心开展科技创新工作,遵循科研规律,营造一个有利于人才成长和留住人才的创新环境。无论是科研项目的申报、结题,还是对科研经费的监管等,都应充分体现“以人为本”和对科研规律的尊重。

科技创新还需要积极探索研究新的政策,实现科技法治化,其中包括投入政策、创新政策、成果转化、科技培训及科技人才政策等。促进科技创新,要推动科研项目管理体制和科研项目资金管理体制的改革和创新。一是创新激励机制,调动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二是制定优惠政策,激发科技工作者的创新性。三是坚持一视同仁,营造公平竞争的科研环境。重庆“七条新政”还规定“科研经费余额不再收缴”,结余的经费项目承担单位可用于奖励科研团队,从而调动了科研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七条新政”还强调对待“横向课题和纵向课题一视同仁”,使得科研人员受到同等对待和同等考核的待遇,营造出公平竞争的创新生态。

三要完善构建科研资源共享、突出特色的创新平台。优化科技创新环境,要坚持科研资源共享原则,推进科技资源共享和科技资源的有效整合。首先要整合科研公共资源,搭建科研公共创新平台。行政主管部门需要运用宏观调控,整合科技资源信息、仪器设备、实验室、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和科技人才等资源,构建科研创新平台,形成资源共享机制。其次要推进产学研一体化进程,促进学术界和产业界的联合,促进科技成果向产业化和市场化转化。

创新在科研中的重要性范文第5篇

关键词: 高校科技工作 自主创新能力 科研管理

一、引言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指出,我国今后15年科技工作的指导方针是“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自主创新,就是从增强国家创新能力出发,加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要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摆在全部科技工作的突出位置。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引进了大量技术和装备,对提高产业技术水平、促进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应该清醒地看到,只引进而不注重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原始创新,会削弱我国自主研究开发的能力,从而拉大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事实告诉我们,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的关键领域,真正的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我国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就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在若干重要领域掌握一批核心技术,拥有一批自主知识产权,造就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总之,必须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贯彻到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贯彻到各个产业、行业和地区,大幅度提高国家竞争力。

高校作为国家科研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科技创新成果的水平和层次直接决定着国家的科研创新实力和水平。因此,建设创新型国家,提高国家的自主创新能力,要将高校科研创新能力的培育和提升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实现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进一步增强国家的核心竞争力。本文结合我国高校的现状,从科研管理的角度提出增强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对策。

二、高校在科技创新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

熊彼特在其1912年出版的《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提出了创新理论。他认为,创新是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所谓的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都是从这一创新要领演化而来①。创新与科学发明或发现不同。发明是增加新知识,而创新则是指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在熊彼特看来,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是一个“内在的因素”,经济发展也是“来自内部创造性的关于经济生活的一种变动”。可以看出,熊彼特的创新理论强调生产技术的革新和生产方法的变革在经济发展中的核心作用,而这两方面的革新都可以通过高校的科技创新来实现。

2002年中外大学校长论坛课题提交的报告《研究型大学中科技创新的作用与策略》对科技创新的定义是:科技创新就是运用科学技术现有知识或成果产生促进人类社会发展和人类生活方式改变的新知识、新成果。研究型大学科技创新活动的源泉来自高等教育实践。

高校是培育创新人才的摇篮和新知识、新思想产生并传播的重要基地,同时,从决定科技创新的基本要素来看,也是科技创新的主力军。高校的科技创新功能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即培养创新人才和进行科技创新活动。在人才培养方面,高校几乎承担了全部新技术人才的培养任务;而在科技创新方面,高校越来越显示其强劲的发展后劲。据统计,“十一五”期间,高校承担了国家科技攻关项目的25%左右、国家“863”计划项目的30%以上,承担国家自然科技基金面上项目的80%以上、重点项目的60%左右。高校获得的国家三大奖项,其中获国家自然科学奖占50%、技术发明奖占66%、科技进步奖占46%[4]。随着科学技术和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丰富的人才资源,门类齐全的学科设置,活跃的学术研究氛围,以及人才和知识的快速流动,等等,形成了高校在科技创新活动中无法替代的优势,也确定了其在国家创新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高校的科技创新活动不仅取得了创新成果,而且通过创新活动提高了师生的素质和创新能力,更促进了新的创新组织和创新模式的培育和创生。

从发达国家的已有经验来看,在二战时期美国高校是雷达、原子弹、固体火箭燃料研制的主力军;战后,在电子激光器、信息高速公路、高清晰度电视等高科技研究中,高校也是主要力量,以斯坦福大学为主要背景的硅谷,更说明高校在国家科技创新体系中的作用;从1993年至1996年,美国共有25人获得诺贝尔奖,其中23人来自研究型大学。因此,结合中外的实践经验来看,在国家的科技创新体系当中,高校应该承担起更多的责任,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从而为繁荣国家的科技创新事业、提升国家的科技创新实力贡献更大的力量。这也是新形势下高校对于发挥自身科技创新社会功能的全新定位。在高等教育日益繁荣和科技创新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下,高校不仅要承担国家的有关科研创新项目和任务,而且要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进行科技的自主创新和发明,提升自身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地位,并发挥更大的作用。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高校原始创新的差距还是比较明显的,高校科技创新的一系列问题需要我们认真地考察与分析。

二、高校科技创新存在的问题

健全和完善高校科技创新体制,首先要理清思路,找准高校科技创新的制约因素,并寻求相应的对策,才能保证高校科技创新体制的健康运行,充分发挥高校在科技创新方面的潜力和作用。

从高校科技创新的现状看,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从科技项目的性质看,计划项目多,自由探索少。从科学研究的角度来看,适合于原始性创新活动的土壤是自由式的研究和探索,但各高校由于自由资金不足,管理机制与评价体系的限制,往往不能自行投入经费,鼓励自由式探索。就目前情况看,高校承担的重大项目绝大部分是在项目申请指南规定下的计划研究,因此,每个项目从申报到技术路线、成果指标都必须符合指南的要求,缺乏足够的“研究主动性”,使创新蜕变成了“完成任务”。同时,高校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影响,对科研管理重要性认识不足,科研管理体制与市场经济体制不相适宜,在管理目标上忽视与市场的结合,市场竞争意识不强,致使科研成果转化率低,投入产出比低,生产与科研脱节;管理重数量轻质量,低水平重复研究现象严重,造成人、财、物的大量浪费。

2.从科技创新的主体看,团队作战少。高校有着巨大的人才资源,有着创新思维活跃、创新能力强的教师群,但由于高校现行的内部管理体制过于强调个人、小集体局部利益,人为划分学科、科研课题界线,滋长了“宁可当散兵游勇,也不愿团队作战”的风气,造成整体创造力的削弱。创新个体之间相互交流少,院、系、室之间实质性合作不够,使整体创造力量无法整合,创新资源不能优化配置,人才优势也不能充分发挥。工程化能力削弱,协作攻关观念淡薄。在旧的管理体制下,高校重纵向项目的争取,轻横向项目,致使横向项目中标率低;重立项,轻管理,科技资源的配置无法满足创新科研项目的需求,且导致科技资源浪费严重,缺乏课题间的有效协作,资源共享难,导致科研设备重复购置。

3.从科技创新的评价看,主观评价多,实践检验少。目前,对高校的科技创新(能力和成果)的评价,基本还停留在主观评价的形式上。这种面上的评估很难发现真正有创新价值的成果,不能满足高校创新活力的需要,并且容易导致申报材料的拼凑和嫁接,其成果昙花一现,根本不能形成现实生产力,从而造成低水平重复多、原始性创新少,急于求成、不愿进行系统性长期研究的现象。

4.从制度创新的动力看,滞后束缚多,推动激活少。制度创新是科技进步与创新的必要条件和保障。但目前人事管理、师资队伍建设和分配制度的改革远远落后于高校科技创新的发展现实。人事管理比较僵化,真正的人才自由流动难以做到。师资队伍建设主要以职称为配置资源的手段,不利于学科队伍的优化和人才资源的整合。科研人才管理上也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控制监督机制和管理办法,既不能约束科研人员学术腐败行为,又不能调动科研人员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对科研人员科研业绩的评价完全是具体量化指标,如科研经费多少,核心期刊论文数量,SCI论文的数量,获奖成果数量和级别,等等,而不是根据不同评价主体的具体情况有所区分,容易造成科研人员急功近利,甚至进行学术造假的不良学术风气,影响科研的发展与繁荣。

5.从国际合作看,一般流多,实质性合作少。大多数高校的国际合作往往停留在人员交流和学术互访上,真正参与国际大型科学研究项目的不多,与世界著名研究型大学的深层次合作不够,在一些国际战略性高科技前沿领域,缺乏明确的国际合作目标和必要的资金支持。主要原因,一是基础研究能力相对薄弱,二是有效的合作机制尚未建立,其结果是不利于高等学校的科技创新活动的展开,不利于高校的科研人员及时把握国际高水平科学研究的最新动态,从而使科研成果的价值和创新性受到极大的制约。

三、增强科技创新的科研管理对策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应该有计划、有重点地健全和完善高校的科技创新体制。

1.观念更新是前提。在高校科技创新体系中,无论是科技人员还是管理人员,都要以面向社会需求、服务经济建设为己任,转变科技成果的价值取向,增强技术创新意识,加强科技成果的转化和高新技术的产业化,只有转变了观念,才能够把体制的改革转化为内在的动力,使高校的科技工作者自觉地、能动地、高效地投入到创新工作中去。上文业已提及,当今社会科技创新的竞争日趋激烈,高校不仅要承担国家的有关科研创新项目和任务,而且要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进行科技的自主创新和发明,如此才能提升高校自身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地位,并发挥更大的作用。

2.制度创新是龙头。科研管理贯穿了选题、立项、过程、评估、推广的全过程,所以制度创新不仅是科技创新的前提,而且是科技创新的保证。为此,我们要从三个方面抓好制度创新工作:一是管理方法的创新。即由传统的注重过程向规范高效的目标管理转变,明确方向,少走弯路,减少资源浪费。二是管理理念的创新。传统管理是以制度为中心的刚性管理,忽视了人的个性、情感和需求等人性化的因素。而结合时代要求,管理工作要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为中心的柔性管理,这种管理理念更能鼓励人们充分发挥积极和主动性,从而激发其创新活力。三是管理工作的科学定位。科研管理是一门科学,是一种优化配置各种要素使之产生最大效益的技术。科研管理对于其管理对象的价值取向而言,不仅具有协调性,而且具有决定性。传统的责、权分离的管理体制不利于调动积极性和创造性。而对管理工作价值的科学定位不仅可以调动管理人员的积极性,而且可以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参与管理,从而真正做到“管理出效益”。

3.组织结构是保证。健全和完善高校的科技创新体制,应该更有科学的组织结构。高校要建立多层次、多功能、多种所有制形式的技术创新支撑系统,通过建设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ERC)、中试基地、开发推广中心、研究所、科技园等来完善高等学校技术创新基础设施,并采取开放(设备)、流动(人员)的管理模式,实行多形式的目标管理机制。事实上,打破学科界限更有利于学科建设和创新。因为,如果就学科而去抓学科,势必造成学科建设经费的分散使用和学科融合的困难。就科技创新工作来说,应该以重大科研方向为“纲”,带动起一系列相关学科为“目”,这样,既有利于重大科研方向(相关学科)的快速发展,又可避免将有限的经费平均使用而造成的浪费。不仅如此,打破学科界限还能够整合整体资源,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

4.环境建设是保障。创新环境对高校科技创新活动的影响是客观存在和至关重要的,它是科技创新工作持续发展的催化剂和稳定剂。所以,高校应通过建立相关的激励政策、工作秩序、后勤保障和校园文化,来营造宽松、健康的创新环境,从而推动高校科技创新工作迅速、持续的发展。在环境建设方面,政策的制定十分重要。政策具有导向性,科学地制定政策,适当地向科研人员倾斜,能够鼓励科研人员以更大的积极性进行创新活动,能够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在研究工作中,原始创新一般不是在短时间内就可能取得的,它不可能有一个确定的时间表。我们还应该创设这样一种环境,使研究人员可以自由地探索新问题和新领域,不同思想可以平等地交流,不以功利性为终级目标,使原始性创新能在宽松的环境下进行。值得注意的是有些原始性成果不是在研究计划之内的,而是在研究项目中意外发现的,因此,我们还需要在适应基础研究的特色和规律的环境方面进一步创造条件。

注释:

①[美]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

[2]赵沁平.分析发展趋势,研究发展战略,积极推进大学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中国高等教育,2003,(8):3-6.

[3]孙月琴.增强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科技管理对策探讨.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2):64-68.

创新在科研中的重要性范文第6篇

关键词: 高校科研自主创新 机制设计 过程激励 评价体系

1.引言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提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机遇期,要着力提高国家的科学技术水平,建设创新型国家。①建设创新型国家,要把创新能力作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第一推动力量来加以培育和推进。高等院校作为国家科研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科技创新成果的水平和层次直接决定着国家科研自主创新的实力和水平。因此,建设创新型国家,要将高校科研自主创新能力的培育和提升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实现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进一步增强国家的核心竞争力。

高校科研自主创新能力的培育和提升不仅需要人才、资金、技术设备等“硬件”方面的支撑和保障,而且需要有一个良好的“软件”环境,即有利于创新发展的体制环境和激励创新的政策体系。②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以后,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高校科研体制改革全面展开,市场机制在高校科技资源配置和科技活动中的作用得到增强。

但是,近些年来,在高校的科学研究活动中,属于科技创新所占的比例并无明显提高,科技创新的质量和层次仍然处于较低水平,基础性和前沿性的自主创新突破并不多见。反思这种情况,我认为,在科技创新的体制因素中,一方面,由于过分强调了科技发展的市场化导向,忽略了科技发展本身的内在规律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科技领域资源的合理配置,造成基础性和前沿性自主创新成果的弱化。另一方面,当今科技发展的技术特征使得科研自主创新的微观组织结构和宏观科研管理体制都要做出相应变革以适应科技发展的技术要求。而从机制和政策上看,高校的宏观科技管理体制还存在着诸多与科技发展不相适应的地方。因此,提升高校科研自主创新能力和水平,必须进一步推进高校科研体制的改革和创新,使其既能符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战略目标,又符合创新活动发展的特点,从而推动高校科研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

2.高校科研自主创新机制的困境

高校的科研资源分配及组织管理体制等影响科研活动的过程因素妨碍了高校科研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在科研资源分配上,作为科研过程中重要的资金保障,国家科研费用投入不足,研究开发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R&D/GDP)仍然偏低,高校的科研经费投入尤显不足,普遍存在着人均科研经费投入少、课题小、成果质量不高等问题。现行教学、科研合一的依托学院(系)、教研室开展科学研究的管理体制,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高校的科研自主创新。在这种管理体制下,高校的科技活动以单学科、分散化、小型化居多,容易导致教学、科研在资源使用与分配上的矛盾,使科学研究的中心地位得不到保障,难以适应科技创新群体化和学科交叉、研究对象复杂化的要求,难以充分发挥高校多学科的优势,制约了高校科研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和科技创新的效率。在科研组织管理体制上,高校除了科技管理部门的宏观管理与服务以外,没有强有力的承担多学科、系统集成及重大项目的组织体系,基层科研组织的建设也没有得到重视。

在对科研项目及科研人才的评价等科研活动的评价激励上,当前的高校科研管理机制也存在局限。科研管理方式单一,主要是“以管理物为本”或“以事为本”,不利于发挥人的创造性,从而影响了基础研究的发展。基础研究是一种战略性研究,研究周期长短不一,不具有近期经济效益,研究成果多以论文形式发表,而传统管理模式是一种技术合同制,在时间、结果上限制了知识创新活动的开展。科研人才管理上也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控制监督机制和管理办法。对科研人员科研业绩的评价完全是具体量化指标,如科研经费多少、核心期刊论文数量、SCI论文的数量、获奖成果数量和级别等,而不是根据不同评价主体的具体情况有所区分,因为不同学科、不同领域、不同的研究阶段研究者的研究周期、难易程度都有所不同,一旦以同样的指标来评价不同的研究主体,容易造成科研人员急功近利,甚至进行学术造假的不良学术风气,影响科研的发展与繁荣。

因此,从高校科研活动的过程与评价两方面来看都缺乏有效合理的制度安排和政策措施,不利于科研自主创新能力的培育和提升。

3.高校科研自主创新的体制安排:科研过程与科研评价激励

推动高校科研自主创新,必须从高校科研管理体制上做出变革,改变创新主体所处的制度环境,激发他们的创新积极性,使外部的制度激励转化为内生的创新动力,促进科研水平和层次的提升。虽然科研体制创新本身并不增加科研资源的供给,但是它可以改变科研资源的配置,极大地影响科研活动的效率。科研体制创新能够促使更为有效的科研体制安排的形成,对于高校科研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作为制度创新的供给,高校科研体制的改革应围绕着科研自主创新的机制需求来进行。由于高校科研自主创新体系在科技资源配置和科研组织协调等科研过程机制上的制度激励不足,同时在科技项目评价和科研人员评价上的制度安排不尽合理,因而,在科研活动的过程和评价机制的创新上便产生了制度需求。科研自主创新是一项系统的科学活动,要求在科研活动过程中保证有创新价值的科研项目得到足够的科技资源配置,且由于创新科技活动本身所具有的跨领域或跨学科特性,科研活动过程中更加需要多部门的协调合作和跨领域的相互支持;必须安排对科研活动的评价激励,根据科研成果的创新价值对创新活动进行考核评定,并依照科研活动的规律进行相关制度安排。因此,高校科研体制创新应从其外在的制度安排,从这项活动的过程和评价两方面来进行设计,即通过对科研过程和科研评价两方面对科研自主创新主体进行有效激励,促进高校科研自主创新科研能力的培育和提升。

4.科研自主创新的过程激励:科技资源配置与院系合作

近20年来,伴随着科技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和不断深入,高校科技管理体制由过去强调高度集权转向重视科研单位的自主管理,由过去的以计划调节为主转向以市场调节为导向,市场在科技资源配置过程中日益发挥着基础性作用。但是,高校科研单位之间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现象依然存在。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科技资源的整合,制约了自主创新活动的有效展开。因此,在自主创新的机制保障上,要加强科技投入的管理协调,统筹科技资源的配置;还要改革现有的科技评价制度,为科研自主创新提供更强的制度激励。

4.1统筹科技资源配置,加强科技投入的管理协调。

科技资源的动员能力和配置能力关系着科技发展水平、层次,亦关乎创新能力的培育和提升。高校作为国家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的重要基地,合理的科技资源配置与高效协调的科技资源管理是促进高校科研自主创新的重要制度保障。

在计划经济时代,高校的科技投入采取的是典型的集中型体制,将科技资源集中投向优先发展的重点领域,资金来源单一,投入模式单一。伴随着科技体制改革的全面推进,高校科技投入也由单一的集中型体制向多层次的分散化体制转变。由于科技投入管理体系的多层次性,导致科技投入过程中相互交叉的现象经常出现,有的领域重复支持,造成资金浪费,有的领域缺乏有效支持,造成发展受限。

科技投入的多层次性和分散化体制,以及科技活动的复杂性特点,客观上需要建立科技资源的统筹协调机制,对科技预算实行宏观调控和协调管理,使科技投入和科技发展总体目标相适应。按照国家科技发展战略规划,高校对科技投入的方向和具体领域实行总体规划和调控,整合有限的科技资源,促进科技资源的合理配置,从而推动高校创新能力的培育和提升。

4.2推动高校科研部门的协调合作。

高校科研自主创新要求在创新过程中围绕创新活动的核心内容,综合运用多方面资源进行科研攻关和深度研究,这需要高校科研部门间的有效合作。当前高校科研活动的开展大多是在各自所在的行政体系内部进行的,学院(系)、教研室之间缺乏统筹协调机制。这种制度上的条块分割状态极大地制约了高校科研自主创新活动的展开。

解决高校科研部门间协调合作不畅的问题,应加强科技资源的统筹整合,建立学院(系)、教研室之间的科研协调机制,更好地协调跨部门之间的整体科技合作。将学院(系)、教研室之间的协调方式进行调整,逐步由行政性的协调转变为非行政性的协调,发挥科研单位的自主性,建立院系间的良流与合作机制。这样也可以为高校、产业界和高校外科研机构之间搭建一个交流平台,促进全国性的科学研究及知识转移。

5.科研评价体系:构建有效激励的高校科研评价体系

作为科研活动及过程的最终评价,对科研成果进行考核是增强科研自主创新主体动力的有效途径,构建一个有效激励的科研评价体系将直接关系到高校科研体制的运行效率。高校科研评价体系中存在评价制度不科学、评价体系不完善、评价方法不规范等问题,制约了高校科技水平的提高和自主创新能力的培育。③因此,应改革科研评价体系,构建有效激励的科研评价制度,从对科技项目的评价和对科技人才的评价两方面来促进自主创新的评价机制建设。

5.1建立科学合理的高校科技成果评价体系。

当前对于高校科技成果的评价往往以科研活动所产生的论文数量、的杂志层次及论文引用率作为评价标准,并有诸多各种形式的评审活动。不可否认,这种科技成果评价制度有力地促进了科技论文数量的增长和质量的提高,对高校科研水平提升起到了推动作用,但是这种评价制度过于形式化的特征不利于真正具有创新价值的科研项目的脱颖而出,会导致科研领域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不利于有长期收益和创新价值高的基础性与前沿性科技项目的出现。

科技活动复杂性、不确定性高。对于不同领域,不同类别的科学研究活动要根据科学研究的发展规律,以及科技活动的自身特点,采取相应的评价制度,建构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要以尊重科学发展规律为前提,对于基础科学、应用研究等不同类别的科技活动,实行科技项目分类评价,确定不同的评价目标、评价内容及评价标准。例如,对于基础性研究和前沿性研究,要以科学意义和学术贡献作为评价重点,突出其创新性;而对于应用性研究,则要以其市场竞争力为标准进行评价。同时,要强化科研活动的外部评价,甚至可以考虑建立科研活动的独立评价体系。对于重大的科学研究项目,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可以引入第三方评审机构对科研项目进行独立的考核评估。确立以科研质量为核心,独立、公正为原则的评价体系将有力促进高校科研自主创新成果的产生。

5.2改进高校科技人才评价体系,建立有效的人才激励制度。

创新型人才是推进自主创新的关键因素,而选拔和激励创新型人才则是促进高校科研自主创新的重要机制保障。选拔人才、激励人才,必须革除现有人才评价体制的弊端,根据人才成长和培养规律来构建科学合理的人才评价制度。

当前,一些针对高校科研人员的评价体系缺乏科学性,操作上过于机械,过分追求短期效益和轰动效应,将科研活动过多地与职称、津贴等直接挂钩,导致科研活动浮躁之风盛行,甚至产生违反学术道德和科学精神的学术腐败现象。由于创新活动具有高风险和高不确定性的特征,因此,也具有高度的不可预测性。在对高校科研人才的评价上,要尊重科学发展的规律,为科研人才学术创新活动提供一个宽松的研究氛围,而不应用过多的形式化的科研指标来评价科技人员的研究成果。只有形成有利于人才成长的环境,健全科技人才评价制度,才能真正激发创新主体内在的活力和发展动力,促进国家自主创新战略的实现。

6.结语

高等院校是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也是建设创新型国家,提升国家的总体实力和增强国家的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力量。推动高校的科技创新,不仅要在人才、资金和技术设备上给予保障,更重要的在于要建构有利于推动高校科技创新的制度体系。而建构这一体系,要从增强科研活动过程和科研评价两方面激励来进行。

从科研活动的过程激励上看,科技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协调利用是关键环节,在此基础上促进科研部门的跨学科、跨领域合作则是推动自主创新的重要举措。从科研活动的评价激励上看,建立科学合理的科技项目评价体系和科技人才评价体系能有效激励科技创新主体,从而促进高校科研自主创新能力的培育和提升。

注释:

①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N].光明日报,2006-02-10.

②方新.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思考[J].中国科学院院刊,2003(3).

③金碚,谢晓霞.美国高技术产业的创业与创新机制及启示[J].管理世界,2001(4):63-70.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N].光明日报,2006-02-10.

[2]方新.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思考[J].中国科学院院刊,2003,(3).

[3]Coase,R.,Alchain,A.,North,D.著.刘守英等译.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4]金碚,谢晓霞.美国高技术产业的创业与创新机制及启示[J].管理世界,2001,(4):63-70.

[5]Kash,D.E.,Rycoft,R.W.Emerging patterns of complex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J].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 Social Change,2002,(69):581-606.

[6]Griliches,Z.Issues in assessing the contribution of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to productivity growth[J].Bell Journal of Economics,1979,10(1):92-116.

[7]Cohen,W.M.,Levinthal,D.A.Absorptive capacity:A new perspective on learning and innovation[J].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1990,(35):231-257.

创新在科研中的重要性范文第7篇

创新课题 选题研究 综合

根据复旦大学经济学院中国国际竞争力研究基地《世界竞争力报告2009~2010》,中国的国际竞争力指数排名世界第二,可是其中“环境指数”却只排名世界第50位。所以加强和改善国内的教育是提高我国竞争力的一大重要举措。

加强大学生素质教育是我国面向21世纪教学改革的重要思考和探索。素质教育作为一种指导思想已成为我国教育的必要选择。对于大学来说,提高素质教育不仅是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和思想素质,更重要的是培养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这样才能达到我国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

同时,为了鼓励大学生进行创新活动,国家举办了“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此竞赛引导和激励高校学生实事求是、刻苦钻研、勇于创新、多出成果、提高素质,并在此基础上促进高校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的蓬勃开展,发现和培养一批在学术科技上有作为、有潜力的优秀人才。各大高校也为促进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提高,积极鼓励大学生参加“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比赛其中很重要的一个部分就是创新课题的选题部分。提出问题有时比解决问题更重要,科研选题若不合适,则或者出不了成果,或者成果只是低水平的重复,意义不大。一个优秀的、有发展前景的课题是一个创新项目成功的前提,对于这重要的成功部分,我们也对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优秀的科研题目具有非常重要的几个要素:需要性、创新性、科学性、可行性和效益性。

一、选题的需要性

作为科技性的科研学术作品,它的选题需要具有可发展性,需要考虑这个选题是否对于解决社会问题、国民经济问题、环境问题等是否有一定的科学意义,将创新性、实用性与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紧密结合。比如说第十届“挑战杯”竞赛中,上海交通大学的参赛作品“便携式宽带综合业务数字卫星通信地球站”,在抗震救灾和森林防火等领域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先进性。“挑战杯”竞赛作品的选题也更加关注民生热点问题,在第十届“挑战杯”竞赛中,大学生的科技创新作品广泛涉及矿工安全、外来务工人员、社区医疗、老人社会等社会高度关注的民生热点问题。

二、选题的创新性

在创新课题的选择中,创新是科研课题得以成立的根本条件。创新,是科学研究的“灵魂”,没有创新,就根本谈不上是在进行科学研究。我国现在的科学研究领域、高科技领域仍属于跟踪模仿的阶段,缺少自己的发明创造和独立知识产权,我们需要通过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鼓励大学生积极的参与到科研创新和发明创新的活动中,从大学时期开始大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努力促使大学生在大学期间进行多种形式的创新研究,从而提高我国科技创新能力,使我国从“中国制造”转变为“中国创造”的改变。在大学生科技创新研究的过程中,在科技创新的课题选择时就要考虑到科研项目的创新性,而创新主要表现在:课题可以是由之前并没有人研究或探索过项目,而现在有学生从零开始自己动手完成这个课题项目,包括实验的设计、实行;课题可以是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的更深一步发展,前人的研究虽然已经得到一部分成果,但还是可以进一步的简化和完善;课题也可以是前任已经研究出了的成果,但是现在由于社会的发展、科学的进步,前任的研究已经不适用于现代社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要求,所以需要对前任的技术或问题进行进一步的发展和解决。

三、选题的科学性

选题要具有科学性,要符合现实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发展原则。选题需要有充实准确的科学研究事实作为基础,不能拼接自己的想象臆测来选题,并且,选题的时候,不能违背已确认证实的科学依据和科学理论,同时也不能违背社会道德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源泉,认识来源于实践。科学研究作为一种特殊的认识世界的方式,其课题的产生也要基于人们的经验及经验赖以产生的客观事实。例如:实行克隆人等试验立题。再者,选题的时候要考虑申报者对于科研思路的理解程度,不要超过申报者所能理解的研究范围。最后,课题的选择的研究结果要对本学科或者相邻学科具有一定的预见性,在技术和研究方法的方面,需要具有一定的先进性,这样选择的课题才有研究的必要。

四、选题的可行性

可行性原则是指研究者对所选择的课题完成的可能性。其中要考虑实验的实验的时间、经费、研究者的能力、研究条件能否满足等问题。一个不具有可行性的科研题目是不能实现其科研目的的。所以在决定科研题目时,题目的可行性要考虑到:实验实行者的能力和所掌握的知识是否能成功的完成所申报的实验;实验进行时所遇到的问题、困难申报者是否能全部解决,如果申报者不能解决又可以通过什么渠道来解决问题;申报者的实验条件是否可以满足申报者的实验需要;实验所需要的经费是否充足,经费可以怎样获得;申报者的试验时间是否能够满足实验完成的所需时间,实验时间会不会过长或过短;实验的结果是否真的可以研究出来,实验结果是否会与真实值产生较大的误差;实验是否会有利于社会问题、国民经济问题和环境问题等的解决。

五、选题的效益性

创新课题的结果需要带来一定的效益,这个效益不一定是单单指经济效益,它还要包括实验结果实现对于社会所带来的社会效益;还有它对研究的科学问题、科学理论具有一定的潜在或直接的应用价值;在对于解决相关的社会、经济、问题时具有指导或建议式的作用;在课题的实践使用中,要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所以在决定科研题目时,可以适当的考虑到课题研究结果能带来哪些效益,比如,对解决农业市场现在急需的生产实践条件、物料、资源的效果;对解决工业原料、工艺、生产流程等的效果。

六、总结

总之,优秀课题的选择在整个创新课题中占据了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部分,它决定了一个课题实行的可行性,可以说是决定了整个课题的成败。科研选题关系到科学研究的方向、目标和内容,直接影响科研的途径和方法,决定着科研成果的水平,价值和发展前途。所以,大学生在进行创新课题的申报时,课题的选择是要非常重视和谨慎的一个环节。

参考文献:

[1]肖纪美.创新论[J].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2007.

[2]丁三青,王希鹏,陈斌.我国高校学术科技创新活动与创新教育的实证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9.

[3]大学生科技作品关注民生热点问题[J].中国教育报,2007.

[4]江新华.教育科研选题的标准、路径与策略[J].教学与管理,2002.

创新在科研中的重要性范文第8篇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后,高校科技工作得到迅速发展,逐步形成了学科配套、专业齐全、力量雄厚的高校科技体系,高校已具有丰富的科技创新资源。

雄厚的科技人才资源

人是创新活动中最活跃的成分,也是科技创新体系的第一资源。高校具有多学科门类、多专业领域、多层次的教学科研人员,特别是研究生资源,构成了学科完备、专业齐全、结构合理的科技创新人才队伍。

目前,全国高校理工农医学科领域有科研人员60万人,其中从事科技活动人员(不含教学人员)27.3万人。高校雄厚的科技创新人才资源奠定了强大的科技创新优势。以2005年为例,全国高校通过各种渠道共获得科技经费344.4亿元(其中政府资金172.5亿元),在承担基础研究任务方面,继续保持主导地位。“十五”期间,高校作为第一承担单位承担“973”计划项目89项并担任首席科学家,占立项总数的57.05%。承担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393项,占立项总数的63.3%;获准创新研究群体56项,分别涉及32所高校,占立项总数的54.9%。全国高校共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3万余项,接近立项总数的80%;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近600项,占立项总数的55%以上。

丰富的科技创新成果资源

高校承担了大批国家及省、部级科研任务,取得了一大批科技成果,这些成果涉及理、工、农、医等各个行业领域的各个学科专业。

据统计,2001~2005年间,全国高校共完成专著41453部,发表学术论文1748786篇,其中国外刊物186790篇;期间全国高校共获国家自然科学奖75项,技术发明奖64项,科技进步奖33项,分别占全国公布项目的55.07%,66.40%,53.57%,高校获国家科技三大奖份额全面超过了50%。以2006年为例,本年度公布的国家自然科学奖29项,高校参与获奖15项,占51.7%,国家技术发明奖41项,高校参与获奖25项,占61%,国家科技进步奖184项,高校参与获奖101项,占54.9%,本年度在国家三大奖获奖比例再次超过50%。

高校丰富的科技创新成果资源以其适用行业领域的多样性、学科专业的全面性、地理区域的广泛性和自然资源的丰富性而有力地促进了我国科技教育事业的发展,推动了工农业技术的进步,带动了高科技产业的发展,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发展。从而显示了高校科技创新的成果资源所特有的优势,为科技创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坚实的科技创新基地资源

科技创新基地是科技创新的基石,是科技创新能力的标志。我国高校科技创新基地主要分为知识创新基地、技术创新基地及高校科技企业等三个系列,知识创新基地和技术创新基地又分为国家、省部、学校三个层次。截至2005年,全国高校共有独立管理部门批准建立的研究与发展机构2872个。这些雄厚科技创新基地资源为高校创新体系的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1.知识创新基地

主要是依托学校组建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各行业主管部门和地方政府依托高校组建的省部级的重点实验室,以及高校内部组建的研究所(室、中心)。目前全国共有国家重点实验室155个,总投资约14亿元,其中建在高校的有101个,投资额约9亿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有104个。

2.技术创新基地

主要有国家大学科技园、依托高校建立的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部级的大学科技园、依托高校建立的省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及高校自建和企业依托高校联合组建的研发机构等。

自从2001年国家公布首批国家大学科技园22个,截至2006年,共组建有国家大学科技园62个。依托高校组建的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6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45个。

3.高科技企业

高校根据自身优势创办了高科技企业,为高校科技成果产业化,也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创出了一条新路子,成为高校乃至国家重要的科技创新基地。

截至2005年,全国有592所高校创办科技型企业4563个,销售收入969.3亿元,利润总额49.93亿元;在沪、深股市控股的上市公司已达25家,在海外上市的有4家公司。

新兴的技术转移和知识传播资源

高校技术转移和知识传播是将科技成果转化成现实生产力并实现其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根本途径。我国高校技术转移和知识传播主要由4个方面的力量组成 :一是设在高校的6个技术转移中心 ;二是高校的技术转移中心、科技开发部(中心)、技术服务中心等推广力量 ;三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形成的高校科技中介组织 ;四是高校中承担推广及产业化开发示范任务的科技力量。

优良的高校科技创新环境资源

高校良好的科技创新氛围构成了独特的科技创新环境资源:高校有丰富的图书资源和网络资源 ;高校和国内外学术界广泛的合作和交流为科技创新活动提供了丰富的机会和快捷的信息资源 ;高校浓厚的学术氛围和人文环境为科技创新活动提供了土壤。

我国高校科技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高校科技工作虽然取得了巨大成就,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了贡献,然而,由于高校本身基础和条件的差异性、认识的不统一性、环境的复杂性以及科技工作本身的艰巨性,致使高校科技创新资源未能得到很好利用,优势潜力未能充分发挥,使高校科技工作尚不能完全适应时展的需求,影响了我国高校在国际上的综合竞争力。

认识不到位

认识不到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部分高校对自身在科技创新中的地位和角色缺乏足够认识,滞后的体制、机制和政策环境直接制约了科技创新;二是对高校科技创新队伍的培养、创新群体的建设认识不到位,缺乏整体规划、合理布局和有效实施,致使科技创新乏力;三是对高校科研条件建设缺乏认识,创新资源优化配置不到位,浪费严重,制约了高校整体创新能力的提高。

科研人才培养机制不合理

我国高等教育正由过去的“精英化”向“大众化”方向发展,教师要承担过去几倍的教学任务,缺乏足够的时间和精力从事科研工作,专职科研工作人才偏少,由于受条件限制,激励机制不够完善,留不住精英人才。同时受传统世俗的影响,论资排辈现象较为普遍,科技创新人才难以脱颖而出,中青年科技人才队伍不稳定,影响了创新性科技成果及高水平成果的产生。

科研机构追求小而全

由于我国原有的高等教育办学体制和管理体制是适应当时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其主要特征是“条块分割”,从而导致低水平重复设置高校和专业,科技资源未能优化配置和充分利用。虽然近几年随着高校管理体制改革和科技管理体制的调整,开始逐步打破条块分割、重复办学的局面,但这种状况仍未得到完全改观。这种体制上的不顺造成区域性和专业性科研机构结构重复、分散,布局不尽合理。就高校内部而言,也存在着科研机构重叠、分散、运转不良的现象,从而导致科技力量分散,低水平重复现象较为严重;科技队伍结构松散,缺乏必要的集中协调和业务指导,虽然存在多学科综合的潜在优势,但缺乏有效的组织调控手段,致使承担综合性重大科技任务的竞争实力尚不能得到充分发挥;科研管理宏观调控乏力等等。

产学研结合不紧密,缺乏科研成果转化机制

科研与教育结合,是加强创新能力培养的关键,也是高校科技工作的支撑,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科技发展组成一个共同体,三者互为条件、互相促进、互相发展,只有解决好这一问题才能为高校科技工作的发展提供环境保障。同时,高校中科技与经济严重脱节,由于科研目标不能适应市场需求,科研成果缺乏中试环节,高校科技成果缺乏面向经济、社会的有效体系和运行机制,科技成果转移不力,科技市场发育不成熟,造成高校科研成果转化不力,浪费严重,贡献率不高。

科研管理组织体系不合理

当前,高校科研管理组织体制仍然利用金字塔形的等级体制,这种体制的特点是等级森严,层次分明。在这种管理体制下知识和信息逐层从一个部门流向另一个部门,知识和信息只掌握在少数人手中。信息从金字塔的底层向顶层流动,决策则从顶层塔尖向底层流动。但是这种管理体制对外界的变化反应不敏捷,不能适应外界迅速变化的需要。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和信息应成为各部门可自由获取、使用和共享的基础性资源,现行体制做不到知识的共享,不能让科研管理机构及科研机构与外界建立直接的联系,因而不能实现与市场的直接交流,进而阻碍高校科研的健康发展,使得大量的研究成果难以转化为生产力。

构建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的对策和措施

建立有效的组织运行机制

高校科研管理本身具有协调作用,其组织结构运行模式一直利用的是静态的直线式管理,其缺点是强调分工,忽视整合,扼杀个性,抑制科研人员的创新,因此建立动态组织运行机制是解决科研管理问题的核心。科技的发展要靠创新,而创新要靠人才,特别要靠青年英才的不断涌现。高校科研工作应充分发挥高校教师、科研人员、实验人员和在校学生四个方面的优势,开展各种规模和层次的科学研究活动,在国家有关创新工程和科技计划的指导下,开展自主性的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并将此作为一项长期的任务。为此,要根据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和专业结构,按学科将科研人员进行整体组合,遵循配套、适应、精干、能级合理的原则,组织科研创新梯队,进行有效的分工合作,减少低水平重复,提高科技资源的使用效率。组织科技创新梯队是高校科研管理的新内容。造就一支学术造诣深、懂经营、重管理的学科带头人队伍,将为高校进行重大科技项目的研究和出高水平研究成果增强后劲。学科负责人(带头人、项目负责人),是科技项目研究的组织“核心”,他们的成长、培养,至关重要。

在科研管理组织运行中,“三段式”工作方法能保证管理工作的高效进行。“三段式”即把科研管理工作分解为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主抓立项开题工作。高校科研管理部门通过网络化管理及时关注企业需求的发展,在课题申请前,与科研人员进行必要的交流与沟通,辅助引导科研人员结合企业需求进行立项,避免盲目性。第二阶段在项目获准立项后,高校科研管理部门应抓项目的实质性进展。主要协助科研人员按时完成科研任务,并及时解决其中出现的问题。第三个阶段主要集中在成果落实、鉴定和项目结题。抓项目研究成果落实,完成项目结题是科研项目管理的基本点和归宿。同时协助有关部门进行科研成果的推广与运用,这是检验科研管理组织运行良好的标准。

建立现代科研管理模式

开放性的科研管理体制不仅能保证科研管理组织的良好运行,同时能保证科研创新活动得以顺利实现。创新管理模式首先要把科研管理目标与社会需求相结合,采取“依据社会需要选题、结合社会需要开发创新、组织成果鉴定、鼓励申请专利、促进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化”这一新的管理模式,加强政策引导,不断完善科技创新研究的全过程。其次管理方法创新。通过加强与科研工作者的沟通,运用柔性管理,把组织意志变为科研工作者的自觉行动,自觉地去实现管理目标。同时对科研工作的评价要科学、客观,将定量管理和定性管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在“质”与“量”的管理上达成完美的统一。加强管理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为科研工作者提供必要的政策、情报、预测等方面的信息支持和可供借鉴的建议,引导科研人员关注社会需求和学科前沿。第三管理手段的创新。随着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和完善,科研管理要主动适应新形式,重视市场调研,利用先进的网络设备和计算机设备进行科研管理。

完善科研管理,建立新的科研管理体系

建立和不断完善校园两级管理体系。一方面实行管理重心下移,学校着重抓宏观管理和重大项目,抓交叉联合和新的生长点;强化学院的管理职能,推行在学院内部系所职能分离、由所管科研的管理模式,加强科研机构自主发展的能力。另一方面实行制度化管理,健全科研管理规章制度,明确岗位分工和管理职责,按制度规范管理,提高管理效能。

建立科研人才培养机制

科研最终要靠科研人员的创新活动才会有所发展,因此科技创新,必须培养创新的科研人才。

要树立“以人为本”理念,改革现行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形成新的人才培养机制、人才使用机制、人才流动机制和人才竞争机制,有利于创新型科研人才的培养和脱颖而出,建立一支稳定和精干高效科技创新队伍,鼓励他们全身心投入科技创新工作,为高校科技持续发展做贡献。

重视和加强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

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是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基础性、关键性工作,是推动科技创新的重要保证。

建立和完善科技基础服务平台,整合、重组、优化现有科技资源,建立大型仪器等公共服务平台,优化调控新增科技资源,以满足科技创新活动的需要。建立和完善科技创新专业平台,以重点实验室、试验基地为基础,根据学科优势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建立若干科技创新专业平台,为突破一批共性关键技术创造条件。建立和完善技术转化服务平台,以大学科技园和技术转移中心为基础,通过他们的聚集功能、成果转化、全方位服务,实现技术资本、智力资本、货币资本、实物资本的结合,初步完成从技术到产品的转变,促进科技成果的产业化。

以政府投入和社会投入相结合,形成全社会参与建设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的合力,加强建设和运行过程的规范化管理,充分发挥其在科技强省中的积极作用。

加大高校科技创新投入

科技资金投入是科技创新的必要条件。近年来,高校虽取得一些重大成果,且科学研究投入产出比远大于其他行业,但高校科技优势尚未充分发挥,科技潜力亟待进一步挖掘,其中投入不足是一个重要的制约因素,国家和各高校应采取必要的财政扶持政策措施,设立科技创新专项资金,加大对高校科技创新的投入,支持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的建立。

建立健全风险投资和风险转移制度

创新在科研中的重要性范文第9篇

关键词高等院校科技创新创新主体

高等院校是我国科技创新的核心力量之一,但与企业以及独立的研究机构相比,其科技创新主体存在着较为显著的差异,其内在结构是由“教学组织(院系)——科研组织(所、中心、研究室、实验室…)——教师”三者构成,而且只有在教学组织的基础上,科研组织才能有效组建,而各研究者往往隶属于某一专业,其组织基石是以学科方向为纽带而构成,而企业与独立研究机构的组织架构则是以项目为核心构成。高等院校往往特别强调“学科方向”,注重教学与科研并重,而企业与独立研究机构则要突出“项目方向”。基于高等院校组织结构与其职能上的独特性,要将我国传统上以教学为主的高等院校塑造成教学与科研并重的机构,就必须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扬长避短,充分发挥高等院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独特作用。

1调整与凝练目标,充分发挥高校科技创新主体的特色与优势

科技创新包括原创性创新、引进技术的消化创新和集成创新三个层次。高等院校应将自身创新目标重点放在原创性创新和集成创新上,而非技术消化吸收之后的再创新。从高等院校之所以要将科技创新的目标定位在原创性创新和集成创新上,是因为这两个层次的创新既能有效规避高等院校科技创新主体的弱点,又能充分将其特点和优势发挥出来。首先,高等院校拥有极为丰富的,具有明显异质性的人才资源,极为有利于理论和技术的原创性创新。其次,高等院校的学术氛围宽松,学术空气浓厚,文化氛围比较自由,谋取短期利益的市场压力相对较小,这使高等院校的科技创新主体能较好地从事具有长远价值的原创性创新。再次,高等院校文献资源极为齐全而丰富,这为原创性科技创新提供了必备的条件。最后,高等院校是科研力量比较集中的机构,由于学科门类齐全,易于形成学科交叉,创造出新的知识及知识体系,形成了强大的集成创新优势。

而消化吸收之后的再创新则往往是企业内部研究机构的专长,由于企业不断进行的技术引进,使其内部研究机构有较多机会接触到新技术、新设备,给消化吸收之后形成再创新能力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但由于核心技术往往无法进行引进,所以这种创新的局限性也很明显,就是往往缺乏原创性创新,是一种持续的小修小改,是在别人划定的藩篱内的创新,而集成创新由于企业缺乏足够异质性研究人才往往难以有效展开。高等院校应充分认识自身的特色与优势,在科技创新目标定位上与企业优势互补,各展其长。

2着眼基础,不断完善有利于创新的制度环境

任何创新活动都离不开制度的保障,合理的制度安排是培育科技创新优势的关键,能够使科技创新尤其是原创性创新的价值得到尽可能的体现、尊重和激励,从而使原创性科技创新的供给不断增加,使其可以得到快速发展甚至实现跨越式发展。高等院校应该针对原创性科技创性和集成创新的特点,构建并不断完善有利于此类创新的制度环境,其核心是需要完善学术评价机制与构建合理的激励体制。

高校的科技创新主体肩负着双重任务,一是教学,二是科研,高校在建立科技创新主体的评价机制时既要区别对待这两种任务又要力争将其有机融合,使二者能互为促进,要尽力避免使二者出现相互割裂的倾向。在教学评价机制方面,应该从教与学这两个方面入手,既看教师的授课方法是否得当、内容是否有新意、手段是否多样化等;又要看学生是否掌握了该课程的核心知识、是否得到了课本以外的但与本课程有关的知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否高涨等。针对科研的评价机制,高校应当将学术评价制度的改进作为推动科技创新的核心,引导科研人员将学术研究的重心放在科技创新成果的质量与效益之上,切实转变目前学术评价方面唯数量是从,忽视质量与效益的浮噪气氛。

制度构建要充分关注人的心理需求,使制度真正建立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根据人的行为动机的起源可以把科研主体的科研动机分为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内在动机是指人们对活动本身感兴趣,活动能使人们获得满足,活动是对自己的一种奖励与报酬,无需外力的推动;外在动机是指不是由对活动本身产生兴趣而产生动力,而是由活动以外的刺激对人们诱发出来的推动力。从这两种动机的定义可以看出,激励的切入点主要是激发行为主体的内外部动机,尤其是内部动机,以达到组织的要求。高等院校科研主体可分为两类:一是社会科学类的科研主体;二是自然科学类的科研主体。不同类别的科研主体其科研动机是不同的,因此激励模式也应该不同。社会科学类的科研主体进行科研,一方面是兴趣使然,另一方面是社会责任感和获得声誉的愿望。自然科学类的科研主体的科研动机,除了内部动机即自身的兴趣外,则是获得声誉、利益和发展空间的愿望。高等院校应该制定出合理的激励模式,有针对性地对科研主体的科研活动进行激励。要相信大部分教师的科研自觉性和高级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感及自我实现动机的功能,对一部分高层次研究人员的年度科研业绩考核,应逐渐倾向于以定性为主的考核指标,并试行年薪制,改变急功近利,过分强调成果数量,单一按科研成果数量分配资源的考核政策。

3凝聚高素质人才,优化学术组织建设

确定具有前瞻性的研究方向,构建和谐的研究梯队以及培养能够激发灵感的学术气氛,是科研创新的三大要素。高校的科研主体除了以教师个体为表现形式外,一般是以学术组织的形式存在,如课题组、研究室、项目组、研究所、实验室等等。高校的学术组织应该为科研主体营造有利于科研创新的团队组织因素,构建和谐的研究团队。优化学术组织,应关注以下要素:①充分的自由度。指学术组织的科研个体有足够的权利决定自己做什么和如何做,以及科研个体能控制自己工作主观感觉,不能因外在压力扭曲其研究行为。②富有挑战性。指学术组织的科研目标应该具有前瞻性、重要性,同时又有一定艰难性。③充足的资源。这里的资源主要是指科研主体为了科研创新所需要的人力资助以及信息等资源。④优秀的领导风格。学术组织的领导能够平等地与成员进行学术交流,能根据科研个体的具体情况为组织成员设置适当的工作目标,并积极地支持科研个体的工作,重视科研人员的贡献并能够成为充满智慧和热情的工作榜样。⑤发扬合作风格。协调的团队合作是组织活动成功的重要因素,学术组织也是如此,要鼓励组织内的科研人员彼此信任,互帮互助,互相竞争,杜绝反对分歧的现象,形成知识和技能的互补,以增强学术组织的凝聚力。⑥合理的奖励认可方式。对科研人员的评价不能论资排辈,不能存在对工作的完全否定或威胁性的评价体系。⑦构建具有宽容和支持奇思妙想与异想天开的组织氛围和机制。

4注重创新质量与效益,切实扭转“唯论文是从”的导向

高校对科技创新主体的培育,目的是为科技创新提供良好的条件,排除因制度不完善、管理不合理等阻碍科技创新的因素,让科技创新主体在良好的科研环境下进行科研活动,并能拿出高质量的科技创新成果。然而目前存在着一种普遍现象,高校虽然出了大量的科技创新成果,但拿到市场上时,发现许多都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成果仅仅满足了科研主体评职称的需求,这就造成了人力、财力、时间上的极大浪费。综观其原因,大多是由于高校的科研人员固守科研模式,认为搞科研只是为了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写论文、评职称,不注重挖掘科技成果转化的价值,缺乏市场意识,仅仅“唯论文是从”,因此高等院校在培育科技创新主体时应该高度注重科技创新的质量与效益。一方面,要从根本上改变科研人员的思想观念:认为搞科技创新的成果是其写论文、搞鉴定、评奖金的依据,应该引导科研人员树立科研质量、市场意识,尽快扭转过去在高校形成的科研与市场经济两张皮的现象,高度关注市场需求,避免科技成果与市场需求脱节现象的产生。另一方面,高等院校应该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科技立项机制。作为科技成果产出方的高校,要想产生出高质量的科技创新成果,从而顺利实现科技成果的转化,就必须把市场需求和社会需求放在首位,改变过去科研体制下高校只注重科研立项数量,忽视其研究成果效益的状况,做到科研选题以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求为出发点,使科技成果自立项研究、中试、直到产业化都同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紧密结合,从而提高科技成果的效益,在制度层面上防止科研人员出现研究的方向性偏差。

5衔接技术创新与产业化,促进成果转化

与企业不同的是,高等院校的科技创新主体由于距离市场较远,其成果的产业化远比企业困难。而科技创新的真正价值在于科技成果转化为推动社会进步的现实生产力,促进经济增长。

当科技创新成果具备市场价值时,高等院校应该为科技成果转化搭建平台。一方面,应积极创办大学科技园,高校创办科技园的优势是:①解决大学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的中试基地问题,使科技成果顺利找到转化平台。②大学科技园作为技术开发平台、创业孵化平台,为大学的科技人员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可以大大激发科技人员的发明创造直至成果转化的积极性。③扩大学校的科技规模,开辟科技成果的转化经费筹措渠道,从而进一步激活高校的科技资源,使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另一方面,大力推进产、学、研合作。加强高校与企业的联合,也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有效途径。作为高校,具有知识密集、人才荟萃的优势。而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面临着产品更新换代、技术改造等多方面的挑战。在这种情况下,找准产、学、研结合的需求点,逐步形成一个紧密的结合体,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合作。合作的形式可以采取:①由企业、大公司、集团为高校提供资金,资助研究,高校的科技成果无偿供其使用。②由企业、集团根据自身发展中急需解决的难题提出来,与高校联合组织科研力量进行攻关。③高校的科研人员带科研成果、技术进入企业、集团。除以上两个措施之外,高校还可以通过获得政府支持,增加政府对高校科技创新的投入,同时,还可以吸引风险投资,解决科研资金不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侯自新.抓原始性创新开好高校科技创新的活源头[J].中国高等教育,2005(10)

2赵菊扬,戴志敏.高校科研管理创新的思考[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1)

3侯自新.抓原始性创新开好高校科技创新的活源头[J].中国高等教育,2005(10)

创新在科研中的重要性范文第10篇

关键词:科研创新 生产力 科研机制

Introduction to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innovation

Wang Lan,Guo Shu-wen,Qin Yu(Weapon Industry Health Research Institute,Xi’an 710065)

Abstract:Innovation is a process in which new knowledge or technology is applied to the production of human beings and the structural change of productivity,It is extremely important for research institutes. The author discusses the purpose, content and method of scientific research by means of personal work experience,At the same time put forward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workers should have the courage to innovate, scientific research institutes should actively improve the mechanism,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and jointly promote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level.

Keywords:scientific research innovation productive forces scientific research mechanism

一、 科研创新的内涵

(一)科研创新的意义

创新是一种新知识或技术在人类生产中的应用并使生产力获得结构性改变的过程。科研创新就是解决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矛盾。没有科研创新,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就会停滞;没有创新,生产力发展必然落后。创新的意义在于满足客观存在的需求,并能够有效解决工作生活中碰到的和即将碰到的问题。事实证明:不断创新是个人和团体生存的重要源泉,是社会和国家发展的原动力。

(二)科研创新的内容

创新是人类特有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科研创新在创新的整个体系中包括理论、技术、制度的创新,其涵盖了从科学到技术、设备、工艺、产品的研发活动的整个纵向流程。从创新内容来分类,包括理论研究、实践研究和成果研究创新三类。

1.理论研究创新:主要任务以认识现象、探索规律、促进科学知识增长为任务,旨在提出新理念、新规律、新定律和新理论等。注重研究成果的学术价值和研究活动的自由性与非功利性。

2.实践研究创新:在科学技术与生产体系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以技术发明和创造的实际应用为主要任务,提高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实践研究创新一方面将理论研究中的学术成果转化为某一特定范围的技术原理;另一方面将实践研究和成果研究中提出的基本理论问题反馈给基础研究。

3.成果研究创新:将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成果直接转化为新技术、新流程、新方法、新产品等,以解决生产中的实际科研问题,是一种具有明确目标的研究活动。

以上研究创新归根结底是解决人与自然以及人与社会的矛盾,因此,科研创新是用科学的研究方法促进这些问题的解决,只有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的研究才算得上真正的科研创新。

二、科研创新的方法

怎样进行科研创新,一是要解放思想,大胆怀疑;二是要了解学术动态,善于批判继承;三是善于总结实践经验,把经验上升到理论;四是要提高理论修养,增强分辨能力和表达能力。科研创新的方法是科研能力的核心竞争力,学习科研方法是提高科研人员自身科学素养、提高自身适应能力、不断应对挑战、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培训和提高科研方法,是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国家创新工程和提高国际科技竞争力的重要举措。创新无处不在,既然科研创新主要为解决人与自然以及人与社会的矛盾的问题,不论怎样,要解决问题必然要经过提出需要问题和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两个过程。

(一)善于提出问题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能正确地提出问题是创新的第一步,是创新的基础。对于刚进入科研领域的工作者来说,怎样提出问题和提出什么问题常常被忽视,其实提出好的问题对于问题的解决至关重要,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反之,费时费力甚至无功而返。有时提出问题并不难,但是提出决定研究方向和有价值的问题并非易事,它们是解决某个难题涉及的具体事项。

首先,从哪里入手搜集资料和系统研究?由于创新的前提是对前人的继承和再超越,既体现出批判继承性,又表现出大胆突破性,这就需要研究者了解该问题的研究史和动态,同时熟悉是谁什么时候推进该问题的研究以及该研究者当时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其次,如何从大量繁杂的信息中理出头绪?由于认识新事物时走在最前面的往往是少数人,因此找到这些研究者发表的文献,掌握其研究历程,就能够了解该领域的发展程度。通过以上方式,不但能学会重要的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也能逐渐分清问题的主次,到最后发现提出重要的科学问题不再成为难题,而需要做的只是如何解决问题。因此,从一开始就研究前人的研究历史,对自己的科研创新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然,这并不是要盲目追随他人,只是为了快速了解该领域的研究路线和动态,从而快速发现重要的科研问题,进而开始自己的科研工作。

(二)勇于解决问题

科研工作者深刻了解某个课题或研究领域的研究历史和现状是提出重要科研问题的基础,也是科研创新的起点,但这并不等于创新,只有促进解决或更好地解决该问题才可能实现科研创新。

如何解决提出的问题呢?由于提出的问题具有前瞻性,答案具有不确定性,没有规律可循,而解答这类问题需要的创新意识不是花费时间就能得到的,创新是一种灵感,是瞬时性的,往往受制于研究者思想安于现状、对所处的环境与平常的事物缺乏创新思维、缺少大量实践实验活动,使得创新有时变得困难。因此,解决该类问题最有效的途径是解放思想、大胆怀疑、提出假说,然后将已有的的信息和资料进行汇总、推测、分析,并得出结论,最后验证或证伪。在这个过程中离不开创新的思维方式和方法。思维方式是人们观察、认识和考虑问题的方式,思维方法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方法,其一旦形成,就具有非常强的稳定性,它会左右人们对问题的认识和思考。作为一个科研工作者,积极尝试观念更新,勇于突破传统思想的束缚和禁锢,善于从新的视角、采用新的方式来观察问题、思考问题和处理问题,其观念的转变和突破会给科研工作带来全新的创新理念和行为,因此观念创新是创新的前提。事物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人的观念会随着新的信息、理论和新事物的出现而不断更新,引领变革的思想和理论是最高层次的创新,创新者通过努力开拓思维,从多个方面看问题,不拘泥于本身,采用不同的思维方式提出不同的假设,分析搜集的信息,积极转化思路,大胆质疑和推测,并分析这些假设和推测的可信度与逻辑性,通过排除不可能的想法,选择最可能的推测,用新信息矫正推测,直到无疑可质的情况下进行试验验证。这样循序渐进才可能逐渐接近事实。

总之,通过不断推测、不断排除、不断验证来解决新问题。创新是发展的,创新的模式是多样的,任何创新都不能脱离实践,而且要在实践中有针对性地培养,这也符合理论联系实践的原则。因此,理论创新要跟实际创新联系在一起,只有两者紧密联系,创新才有意义。

三、科研工作者要坚持创新精神

在实际的工作中面对层出不穷的新问题,科研工作者要敢于质疑和挑战,大胆突破,科研事业才会不断进步。新、旧认识在本质上是一种生存竞争,旧的东西往往有惯性,而创新往往体现为克服旧知识、旧传统、旧认识,它需要有一种克服和超越的过程,而这种过程会体现为一种斗争性。短暂的质疑与挑战无法改变旧观念,难以形成新认识,唯有不断地质疑和挑战,不断地坚持自己的科研创新思路,才会牢固掌握解决问题的主动权。因此在工作创新中,科研工作者应当积极发挥创造性,勇于提出有创造性的观点,即使是处于萌芽状态,虽不成熟,没有定型,也不能扼杀;科研院所管理者应当力排众议,像扶植胚胎一样,把不成熟的、看似不切实际的创新性观点变成完整的、成熟的、切实可行的新的工作思路和方法,积极营造一种宽容的气氛,使科研工作者畅所欲言,防止相互诋毁和拆台。

众所周知,人类创造的东西迟早是要陈旧的。对于科研工作者来说,在工作中扬弃陈旧事物,是促使其把目光和精力集中于工作创新的一条有效途径。对于人类来说,有些问题重要,有些问题只是细枝末节,这就要求研究人员在有限的精力和社会资源情况下,严肃认真地选择课题,特别是对那些带有解决根本性问题的复杂课题。失败不可怕,可怕的是隐藏在失败背后的东西:从心理上畏惧难题而不敢挑战。因此,对研究人员来说,科研创新的情感素质有时高于智力素质要求,甚至很多时候胆略、意志和决心的影响因素大于智力,因为它首先决定了研究人员是否敢于面对艰难课题,从而持续发挥自己的智力资源进行科学研究。优秀的科学家都有不断质疑和挑战并坚持自己观点的习惯,即使以后被证明错了,也只是个人的错误;被证明正确了,却是人类的财富。总之,科研创新要不断质疑和挑战,更要坚持自己的科研理念,那样才可能为科研创新注入生命力。

四、科研院所要完善创新机制

创新是科研单位永恒的主题,也是创建一流科研院所的根本。现代科研院所建设的核心是院所创新能力的建设,特别是配套制度和机制建设。

人才是创新的关键,没有创新人才就没有创新。要使科研院所有持续的创新能力,必须从激发科研人员创造力的激励机制入手,建立公平、公正、公开的竞争平台,建立一套适合人才成长的机制,从事业上留人才,从待遇上留人才,使科研人员能在合适的岗位上展示自己的才能;同时紧紧抓住培养、吸引、用好人才三个重要环节,完善业绩考核、评价奖励制度,完善分配制度改革,调动各类人才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真正做到凭业绩、凭贡献启用人、奖励人,并加大向优秀人才和关键岗位的倾斜,推进科研工作长远发展。通过建立公平竞争的用人机制、绩效优先的分配机制、重在贡献的评价机制、不需腐败的激励机制、不敢腐败的惩罚机制和不易腐败的预警机制,才能有效地推动科研、开发、行政管理等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五、结束语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自主创新是第一竞争力。科学技术时代主要通过技术创新来实现经济的发展,创新对可持续发展具有更加特殊的重要作用。

因此,为了更好的解决人类与自然以及人类与社会的矛盾,刚进入研究领域的科研者应深刻了解所从事领域的研究历史和现状,善于提出问题,敢于怀疑一切,在探索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坚持自己独特的科研思路;科研院所管理者应善于发现那些具有创新思维、有巨大创新潜力的人才,给他们创造条件,包括出国培养、参加主持各类项目、安排他们到关键岗位进行锻炼,激发他们的创新潜能,在实践中提高创新能力。通过科研工作者科研创新与科研院所机制创新协同提升,共同推进科研院所的创新建设。

参考文献:

[1] IBMer.创新无处不在――来自IBM的创新案例[J].中国发明与专利,2010(2):26- 27.

[2] 张丰,李青等.对科研创新的几点思考[J].西北医学教育,2007(5):802- 809.

创新在科研中的重要性范文第11篇

Abstract: The university teaching Scientific research facilities is in the innovation personnel training system's main body constituent part, raises the innovation talented person's important guarantee, is the teaching scientific research benignity interaction main platform, is playing the influential role regarding the enhancement innovation talented person's raise.

关键词:教学科研基地创新人才地位作用

key words: Teaching Scientific research facilitiesInnovation talented personStatusAffects

作者简介:文士博,河北工程大学副研究员,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研究;张庆桥,河北工程大学教学科研生产基地主任,副教授,研究方向:高等教育与管理。

当今时代,“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提高国家创新能力和水平,关键在人,在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应当把培养人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方法,构建创新培养体系作为培养德才兼备、国际一流创新人才的关键。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一个复杂、综合的过程,是一个需要全社会共同构筑的系统工程,但教育是源头。高等院校担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应当在创新人才培养中主动承担起培养和造就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较高的综合素质创新型人才的责任。

良好的创新素质只有在良好的科学研究氛围和环境中才能得到熏陶和培养。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必须进一步推动深层次的教育教学改革,尤其是实现教学、科研和实践的有机融合与良性互动。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良好的教学、科研条件和创新环境是关键,只有不断提高高校的教学水平,改善科研条件,优化创新环境,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学生。其中教学与科研的互动是培养创新人才中重要途径。

一、高校教学科研基地,是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的主体构成部分

培养创新型人才需要构建与之相适应的培养体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通过一系列教育教学改革,取得了丰富的经验和显著成果,但还不能完全适应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需要。创新性人才培养需要对学生进行理论教学培养和实践环节训练,还需要凭借教育与科研的互动平台来为创新性人才的成长提供综合性的环境与条件,而高校教学科研基地,正是聚焦“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教育教学改革的新目标,因此,高校教学科研基地是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中的主体构成部分。

教学科研基地,是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载体。创新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教学和科研这两个重要环节,离不开基础理论的灌输和科学问题的深入探索,而教学科研基地不但可以提供教学实践的条件,也是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场所,并且可以实现教学与科研的结合与渗透,以凭借高水平的科研带动和提高教学水平,通过教学水平的提高促进科研能力、科研水平的提升,从而不断地激发大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强化其创新意识,锻炼其创新能力。

高校的教学科研基地,是高校基层教师和一线科研人员工作、实践的舞台。

教学科研问题的分析、研究、验证、实践、提高都应当借助教学科研基地实现,是大学创新的最基础的教学、实践场所。大学在普遍实行层次管理分工后,适应科技创新和创新型人才培养,教学科研基地在基层教学、学术组织活动中的重要性更加凸显。教学科研基地提供的教学科研条件,学术氛围、实验条件等,其细微的变化,以及表现出的教学学术组织的性质和活力,就如人的基因和细胞一样决定学校的内涵、层次和发展,决定大学的教学科研水平。教学科研基地不但是基层教学学术组织(教研室、研究所等)从事教学和科研活动的基本平台,也是广大学生进行理论实践,验证感性认识,探索和追求科学奥秘的重要场所。高水平的教学科研基地所焕发出科技创新活力,可以促进高校产生出更多更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实现教学与科研的有机结合与互动。当前,国内很多高校的国家重点学科、国家重点实验室这样一些高水平的基地,不仅产生了大量的科研成果,培养了大批的优秀拔尖人才,而且学科发展的辐射、影响和带动作用非常明显,这反映了教学科研基地在人才培养与成长中重要性。

二、教学科研基地,是在实践教学中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保证

创新型人才的创新,不是仅仅依靠课堂中的理论教学,也不是仅凭借人的遐想、创新的思想火花来实现的,而是需要大量的实践过程、累计过程、锻炼过程和验证过程。而教学科研基地的职能之一就是提供对理论教学的实践和验证,以及对问题的研究和探讨,以巩固和充实大学生课堂所学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尤其在实践中培养学生探究问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学会科学研究的方法,提高其科学研究的能力。教学科研基地在对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高的过程中,不但会使学生的认知结构和人格结构不断得到优化,也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要依靠教学科研基地提供学生创新思路、方法、技术、能力的条件和环境。

三、教学科研基地是教学、科研良性互动以及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平台

高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其关键环节就是实现教学与科研环节的互动。同时高校实现教育与科研的互相促进、互动发展,也是衡量高校办学水平、办学能力,体现学校整体创新水平的重要方面。建立教学科研基地既是为实现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奠定扎实的基础,也是为学校的科学研究提供必备的基础条件,同时又是学校实现产、学、研有机结合,实现教学科研互动,促进科研成果转化的重要途径,更是高校创新体系构建重要方面。

就目前的创新人才培养的需求来看,教学科研基地提供的教学科研互动条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申请科技研究项目的重要条件,它包括应当具备的科研人才梯队结构与数量、教学科研经费的供给、设备仪器条件,以及申请项目所需要的前期研究成果、学术氛围等;二是进行科研攻关,实现科研成果并进行成果转化的载体与示范,当前很多科研成果虽然形成,但缺乏在实践中运用、转化,这也成为制约创新型人才体系达到完善与发展的制约因素;三是培养造就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阵地,也就是要具备教学科研的平台。作为高校,通过充分运用教学科研基地,可以使师生验证理论教学,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和掌握,同时也可以发现理论教学中的不足,激发学生科学质疑精神和创新思维的培养。另外通过在教学科研基地开展的科研项目,可以补充课堂理论教学的不足,有利于科研成果向教学的转化,从而促进理论教学内容的丰富,增加教学内容的前沿性、实用性和针对性,使教学实践紧密追踪现代科技的发展。

在教学科研基地中,科研对教学和创新性人才的培养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一是科研成果融于教学。通过教学科研基地的科研过程,以及取得的科研成果,可以开阔大学生的科研视野,激发学生的科研兴趣,提高学生的科研兴趣,促进学生创新意识的增强,同时也有利于拓宽学生的科学探索思维;二是通过教学科研基地实践活动和学术研讨,使学生亲临科研创新的氛围,使大学生能够领略科研成果在实践中的价值,激发他们的探知意识,提高他们对科学探索的动力;三是通过教学科研基地这个平台,尤其通过将大批的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有利于学生的理解、消化,促进学生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的提升,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条件,可以说教学科研基地是高校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四是大量的教学科研基地的科研项目,可以为学生毕业毕业设计提供了充足的素材和可选范围,学生可以通过选题、构思、设计,可以充分运用自己所学知识,提高他们综合运用专业知识,锻炼他们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学生进行课题研究和毕业设计的创新。

四、教学科研基地,是创新型师资队伍培养的重要舞台

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离不开一支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的教学队伍,离不开一批业务强、肯实践、擅长钻研的教师骨干,因此培养一代真正能站在世界科学前沿的学术带头人和拔尖人才,以带动和促进高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提高高校的科技水平与创新能力,必须打造具有较高素质的师资队伍。而教学科研基地,为广大教师、科研人员,尤其是一线教学科研人员提供了实践、锻炼的舞台,高校通过有计划的借助教学科研基地,对他们进行教学能力、科研能力的锻炼和培养,不断提高他们的实践教学科研水平,尤其结合社会实际的需求和现代科学前沿的发展,塑造他们的科学精神、科研攻关的思维和能力,从而不断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为高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提供重要的师资基础。

总之,教学科研基地是实现教学与科研互动发展的重要平台,是产、学、研结合的比较理想的形式,是教师教学科研、学生实践实习的必不可少的条件,也是培养教师队伍,提升科研水平,培养创新性人才的最佳场所,同时也是加强与社会联系,密切结合生产实践的纽带与桥梁,扩大学校的社会知名度,提升学校综合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因此,作为高等学校必须主动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主战场,加强教学科研基地的建设和改革,促进建立和优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加大对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的力度。

参考文献:

创新在科研中的重要性范文第12篇

关键词:研究生 创新能力 培养

一、研究生创新教育培养的重要性

1.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是发展创新型国家对研究生教育的时代要求。

⑴经济增长方式根本性转变要求研究生教育培养人才具创新性。建设创新型国家,就是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技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目前,我国凭借资源丰富,劳动力廉价的优势在国际市场上竞争,但未来必然是新科技大爆炸的知识世界,我国这种以消耗为主的增长方式迟早都会退出历史舞台而被自主创新的增长方式所取代。在这样的世界背景下,如果说高等教育的本科教育是教育我们掌握扎实的基本功,提高社会实践能力,那么,作为集中体现高等教育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的研究生教育,必然是自主创新所要求的优质资源,即: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必须是创新、创造、创业型的人才,高校的科技产出必须是能够提高产业技术水平、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和生产效率的知识和技术。

⑵国家创新体制的不断完善对研究生教育提出战略性要求。从我国工业化进程的阶段性来看,创新型国家建设进程中我国创新系统一方面将进一步突出技术创新、强化知识的传播和应用以及技术成果激活生产力的转化;另一方面,在全球性的知识经济浪潮中,我国的国家创新系统将进一步突出知识创新和知识的高效应用,强化知识性生产和增长。新的国家创新系统,一个重要基础就是基于主体意识和功能定位上的政府与企业、科研院所、高等学校及中介机构关系的重构,创新体系内各个行为主体将进一步明确主体定位和实现科学分工,从而推动科技创新要素与社会生产要素的结合,使创新要素与生产要素实现良性互动、创新能力和创新效率得到显著提高。

2.加强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研究生教育的现实需求。

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研究生教育应适应社会的需要,调整人才培养模式,面向我国现代化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主战场,把研究生的学习、研究与科技开发紧密结合在一起,把研究和开发的过程作为研究生学习的主要途径,努力造就一大批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应性强、素质高的富有创造性、时代感、责任感的高级人才。

当今社会不管是研究生还是本科生,有能力、有好工作的都认为是实现了社会价值,而一些深埋于象牙塔中的“人才”最后则无用武之地。企业也愿意用低成本来产生高效益,既然研究生成绩平平或者与本科生差距甚小,何不降低成本呢。为此,就育人的体系而言,要把研究生的学习空间由建立在狭窄的学科、专业基础上扩展为建立在广阔的学科群体上,力争实现自然科学、技术科学、人文社会科学之间的相互渗透和沟通,强调宽厚扎实的基础,提倡综合性教育、全面素质教育和通才教育;从育人的机制来讲,要建立鼓励、支持个体创造的激励机制,积极鼓励个体创新,同时,要大力提倡集体协作精神,把个体奋斗与集体攻关、献身事业有机统一起来。

二、阻碍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原因分析

1.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经费不足。

⑴高校科研经费使用效益低下。高校对财政性拨款的纵向科研经费和企业向高校投资的横向科研经费两种性质不同的经费的管理界线模糊。纵向科研经费是无偿使用国家资金,而横向科研经费是,需要高校以劳务或成果来偿付,两种科研经费性质不同,应该采取不同的管理方式。

⑵科研经费运作存在冗余。在科研经费的运作过程中,存在一些冗余环节,经常导致研究生导师和研究生们忙于应付检查和填表,不能及时领到科研经费,从而延误科研项目的开展,这在很大程度上会挫伤导师和研究生科研的积极性,最终影响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⑶研究生自身所投入经费偏低。目前,随着研究生规模的不断扩招,研究生生源也趋向多样化,不少往届研究生,本身生活负担较重,还有一些应届上来的研究生,多年来都是依靠家庭的资助,可以想象他们根本没有也不愿意把精力投入到需要自己垫资的课题研究上,这无疑就减少了很多锻炼和培养研究生自身创新能力的机会。

2.教学与实践层面。

⑴教学内容陈旧。我国的研究生教育教学内容滞后、重复,与科学发展前沿落差较大,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脱节;课程之间缺乏内在逻辑联系,专业设置面过窄,学科壁垒突出,文理交叉、理工渗透、基础与应用结合均不够。这样的教学内容不利于学生纵向深入和横向开拓,不利于学生创新知识结构的形成和综合创造能力的培养。我国长期的应试教育轻视了学生的个性和综合素质培养,造成了学生思想僵化,在科学研究中表现出保守、谨慎,不敢创新。

⑵教学方法呆板。在研究生教育中,许多教师仍沿袭旧传统,采用“我讲你听、我写你记、我考你背”的“布道式”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中心,启发、研讨不够,师生互动不足,难以做到教学相长。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把学生当成是吸纳知识的容器,强调对知识的死记硬背、机械模仿和重复性练习,忽视知识的迁移及对知识的理解、融会贯通和实际应用,不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和创造性思维的训练。

⑶实践与科研训练不足。在具备一定知识的前提下,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是通过实践培养和训练出来的。要把知识转化为独立工作能力和科学创造力以提高创新能力,最根本的途径是加强实验和实践环节。然而,由于受传统教育重理论、轻实践,重课内、轻课外的影响,加上研究生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现有的教学资源相对匮乏,学生缺乏必要的实践训练环境,导致实践能力比较差。

3.导师与资源等软硬件设施方面。

⑴导师素质参差不齐。研究生的学习和研究方法,往往更多的是向指导教师学习,是指导教师把他们带到学科的前沿,引导他们进行科研选题,开展资料调研,提出研究方案和工作进度,进行成果总结和论文撰写。指导教师在研究生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中起着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然而,在扩大研究生导师队伍的同时,存在着导师素质参差不齐的现象。有的导师知识严重老化,既无法将最新前沿科学技术成果向研究生讲授,又没有能力去解答研究生学习中遇到的新问题;有的导师由于科研任务繁重,或社会活动较多,或所带研究生过多等因素,使其没有精力认真指导研究生,对研究生采取放任自流态度。

⑵硬件条件缺乏。完备的硬件条件是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基本保障,但目前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迅速扩大,人均可支配教育资源日趋紧张,如实验仪器设备、图书资料、数字化与网络化平台建设等都不能满足研究生培养要求。许多学校理工科学校没有专门的实验室,文科学生的图书资料室的书籍和网络资源也相当贫乏。

三、培养和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对策建议

1.提高生源质量。研究生扩招是全国的大趋势。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研究生培养单位应该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处理好数量和质量的辩证关系。不应以其他利益为重而忽视质量的测评。在招生中,应扩大导师对学生选拔的权力,应加强对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测试。对初试成绩优秀,但是面试时基础知识薄弱、创新意识淡漠的考生,可以不予录取。通过严把招生质量关,从源头上为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基本保障。

2.构建科研经费支撑机制。高校一方面应建立合理的收费机制,合理调配纵向经费也横向经费比例。对于不同性质的经费采取不同的管理策略,使其最大限度地促进高校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可持续性。通过设立奖学金或担任助教、助管、助研或申请银行开办的助学贷款等,以保证研究生基本的生活、学习条件,免除研究生的经济后顾之忧。另一方面,高校应塑造研究生的创新价值观,使研究生愿意投入一定的经费在科研课题上,让研究生在良好的生活和学习条件下进行知识理论和技术创新,以充足的精力来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

3.改革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培养方案是研究生教育的“施工蓝图”,要根据世界科技发展动态以及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按照加强基础性、突出创新性、强化实践性、体现前沿性、注重交叉性的原则,对培养方案加以修订和完善。在课程设置上,要根据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提供多样化课程和丰富多彩的选修课,挖掘课程的发展性、创新性特征。

4.加强导师队伍建设。高水平的导师队伍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前提,导师对研究生的创新有着重要影响,是提高学生创新欲望和能力的关键因素。首先,导师应当以身作则,努力站在学科发展的前沿,用自己的学术地位和创新精神去激发学生的创造激情;其次,导师要充分鼓励研究生的创新思想,主动协调课题研究与学生自我发展的关系,为学生成长营造一个宽松的学术环境。

5.提高研究生实践精神和科研能力。创新的过程就是个人能力在实践中不断形成和发展的过程。要强化研究生的实验和实践教学环节,为其提供更多的动手操作和实践创新机会。要通过建立和开放实验室,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科研项目或自报科研课题,组建研究生创新团队等多种措施,大力加强科研训练环节,培养其科研意识、实践精神和创新能力。

高质量论文折射了研究生的知识功底、创新思维、科研水平和治学态度,是研究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重要体现,应该鼓励研究生在实验、调查和研究基础上撰写。鼓励研究生发表文章,也是世界各高校通行的做法。

6.优化软硬件环境保障。

⑴改善物质环境。学校要通过建立研究生创新实验中心、创新基地和研究生公共教学资源网络平台,加强仪器设备、图书资料、中外文期刊数据库和精品教材建设等方式,优化研究生从事创新活动的物质环境。

⑵健全制度环境。在研究生评价制度上,实现从注重知识记忆的“应试型”考察向以知识运用和创新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质考察转变;在管理制度上,实行弹性学分制,让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生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研究进度提前或延长学习年限;在激励机制上,通过制定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设立研究生创新、创业基金和优秀生源资助基金、奖励在创新中做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等措施,激发研究生的创新潜能和创新热情;在培养模式上,要积极探索国际间、校际间、校企间联合培养研究生和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新路子。

参考文献:

[1]邵汉明、黎韵:《中国文化之人文精神研究20年回顾》,《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1.2。

[2]杨际军:《关于影响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教育制度因素的探析》,《现代教育科学》,2005.6。

[3]李世彬、苏继红:《对扎实提高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探讨》,《中国高等教育》,2006。

[4]黄彬:《大学生逃课的社会成因及矫治》,《哈尔滨学院学报》,2004.5。

[5]港报:《哈佛经验值得中国借鉴应把捐赠提上日程》,中国新闻网。

[6]朱清时:《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7.4。

徐亚清:河北工业大学管理学院、河北大学研究生学院。

创新在科研中的重要性范文第13篇

为了认真学习和贯彻落实全国科学技术大会精神,高扬自主创新的旗帜,进一步加快高水平大学建设步伐,2006年1月19至21日,教育部在广州召开了直属高校工作咨询委员会第16次会议。国务委员陈至立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她强调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高等教育工作全局,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不懈努力。教育部部长周济主持会议并讲话。参加会议的72所教育部直属高校的书记和校长围绕高等学校坚持自主创新,积极参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进一步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和水平,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进行了交流、研讨和咨询。会议还特邀了中国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30所有关部委所属高校和地方高校的领导列席。

为了便于读者及时、全面了解会议的盛况,做好新形势下高校科技创新和高水平大学建设工作,本期主张栏目特别刊登周济部长在此次会议上的讲话摘要。需要说明的是,此材料仅供读者参考,学习传达会议精神,请以大会文件为准。

高水平大学建设的历史机遇与挑战。

前不久召开的全国科学技术大会,做出了坚持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决策,这不仅对推进我国科技事业发展乃至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里程碑的意义,而且对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特别是高水平大学建设将产生重大的推动作用。中央反复强调,要紧紧抓住新世纪前20年的战略机遇期,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方兴未艾的浪潮中,中国要迎头赶上,必须实现跨越式发展,然而,受能源、资源、环境、人口的限制,传统的工业化道路肯定是走不通的,必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而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核心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今后15年,我们要深入贯彻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成为人力资源强国。正在研究制定的《2020年中国教育发展纲要》和筹备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将对未来15年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全面部署。高等教育是科技进步和人才培养的结合点,是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的生力军,建设高水平大学,是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战略重点之一,是落实科技规划纲要的重要措施。我国高等教育和高水平大学建设正面临着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必须承担起历史的责任,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近年来,我们适当集中了力量,全力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建设,实施了“211工程”和“985工程”,对部分基础好、水平高的高等学校给予重点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目前已经形成了一批规模适当,学科综合和人才汇聚的高水平大学。全面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任务的提出,对建设高水平大学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一是要培养创新型人才;二是要推动科技进步。这对于我们来说,既是新的机遇,也是新的挑战。我们一定要抢抓建设创新型国家重大战略机遇,进一步加快“985工程” 和“211工程”建设步伐,大力提高高校创新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切实增强高校自主创新能力,为创新型国家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和科技贡献。

我们在看到前所未有的机遇的同时,还要清醒地看到高水平大学所面临的挑战,不仅要有强烈的机遇感,而且要有强烈的危机感。从国际上看,与世界一流大学相比,我们仍有巨大的差距。在我们集中力量重点建设一批高水平大学的同时,一些发达国家着眼于创新人才特别是顶尖人才的培养,着眼于重大创新研究突破和下一代的创新科技,也在制订新的建设规划,为本国参与国际竞争提供科技和人才的支撑。从国内看,高校现在发展的速度虽然很快,但是高校科技创新工作还不能完全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的要求。主要表现在高校的科研力量分散,科研工作缺少长期性的、持续发展的重大科技目标;科研整合程度不高,难以实现科技资源和成果共享;现有科技创新平台的综合性、交叉性、集成性以及国际化程度普遍较低;交叉学科、新兴学科得不到强有力的投入和支持;科学研究、学科发展缺乏核心竞争能力,等等。这些问题不仅制约了高校创新能力提升的步伐,也不符合高等教育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服务的时代需要。国际国内的情况表明,我们所面临的挑战非常严峻。居安思危则进,小富即安则退。我们必须增强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把握难得的机遇,迎接严峻的挑战,成为科技创新的国家队,成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力量。

把创新作为高水平大学建设的灵魂和工作主线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高水平大学要成为世界一流大学、世界知名大学,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做出应有的贡献,必须实现再一次跨越,必须在提高质量和创新能力上实现新的再一次跨越。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需要投入,需要高水平人才,一个是财,一个是人。但必须看到,在短期内增加投入和吸引人才都不可能有根本的好转,那么实现跨越发展的目标,靠什么?主要靠创新。这就要求我们把创新作为高水平大学建设的灵魂,作为高水平大学一切工作的主线。也就是说,要以创新精神引领高水平大学建设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高水平大学建设和发展的核心与源泉,把观念创新――创新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理论创新――创新能力建设――制度创新这条主线贯穿始终,坚持不断推进观念创新、教育教学创新、科技创新、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加大创新人才培养力度,不断推进创新能力建设和创新体系建设。

大力推进高校科技创新

高等学校要成为知识创新体系的主力军。高等学校是国家知识创新的主体,大学尤其是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是国家知识创新体系的核心力量。一要在支持科学家自由探索的同时,积极鼓励他们在国家重大需求和重大科学前沿领域开展研究;二要在信息、生命、空间、海洋、纳米及新材料等战略前沿领域和高技术领域予以超前部署,加大组织力度,为增强国家科技和经济持续发展后劲做出贡献;三要进一步优化学科布局,建设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科学研究基地;四要高度重视并切实加强跨学科力量的密切合作,鼓励多项技术集成的创新模式,实现集成创新;五要改革科技评价与奖励制度,创造出有利于自由探索、潜心研究、百家争鸣、宽松和谐的创新环境。

高等学校要成为技术创新体系的重要基础和生力军。建设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是全面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突破口。企业是经济建设的主体,是科技投入的主体,也是技术创新的主体。虽然我们国家的企业现在技术创新能力还比较薄弱,但这是今后的发展方向,而且也是技术创新的根本途径。中国现在的企业要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需要大学为其提供强有力的技术创新源头。首先要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紧迫需要,选择一批重大项目和课题,加强研究实验体系、中试工程化研发体系等之间的有机联系和有效衔接,把科技工作真正落实到这些需求上。第二,要努力建设和形成一批具有国际水平和竞争力的高校成果转化基地和技术转移中心,及时转化科研成果,借助合作企业的优势提升学校自身的创新能力,并带动相关基础研究的发展。第三,要认真分析我国产业核心竞争力形成的主要科技需求,选择若干具有全局性、战略性的重大工程,集中力量,组织攻关,突破核心关键技术,服务于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实现引进与消化吸收、自主创新相结合,力争在较短时间内取得突破。第四,要选择具有高度技术关联性和产业带动性的产品或项目,实现关键领域的集成创新与突破;要依托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实现创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创新成果的充分利用,大力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总之,我们要在研究项目的产生、联合建立研究中心和建立创新联盟等方面,积极探索产学研有机结合的新机制。

高等学校要成为区域创新体系的骨干和引领力量。近年来,随着地方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面临着区域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大力发展区域特色经济和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紧迫任务,对区域创新体系的建设提出了更高和更为迫切的要求。高水平大学分布在各个区域,应该在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成为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知识经济时代,教育和科技走向了推动社会发展的中心。要把高水平大学建设和科技创新工作与高技术的发展、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紧密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挥骨干和引领作用。在这个方面,国际上有很多成功的经验。斯坦福和硅谷、剑桥和剑桥园区、MIT及哈佛和128公路,都是区域创新体系发展的典范。近几年来,我们大力推进了对有关高校的省部共建工作,推动共建高校更加紧密地融入到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中去,这也是中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一个创新。经过多年的努力,省部共建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广东、上海、浙江等地的高等学校已经走入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心,成为区域创新体系中的一支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对这些地区创造的经验,我们要很好地学习。

此外,在国防创新体系和科技中介服务体系方面,高校也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和空间,要进一步主动参与到这两个体系的建设中去。特别是在国防创新体系建设中,国防科技工业“十一五”规划和到2020年远景规划围绕增强自主创新能力、高新技术武器装备研发与制造能力和军民结合高技术发展能力的需求,构筑了国防科技创新体系框架目标。高等学校必须从维护国家安全的高度出发,把军工科研工作作为一项大事,认真抓紧抓好,充分发挥高校在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方面的优势,为加快我国国防科技工业的跨越式发展服务。

不断推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创新

2004年1月,中央印发了《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这是党中央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对繁荣和发展哲学社会科学进行的战略部署,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高度重视。这既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为高等学校提供了一个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我们要抓住这个机遇,充分发挥高等学校的优势,全面推进哲学社会科学的知识创新、理论创新和方法创新,使高等学校成为党和国家的“思想库”和“人才库”。

进一步加强高水平大学自主创新能力建设

高等学校创新体系建设,一方面要使高等学校成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国家创新体系的很多重要的节点,都分布在高水平大学中,国家对此相应会有较大的投入。对教育部和学校来讲,要把更大的精力和更多的财力投入到能力建设上,进一步加强高校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当务之急是要通过科技创新平台和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建设,形成三个金字塔体系和一个成果转化与服务平台。

第一个金字塔是基础性研究和应用基础性研究。它的顶层是国家实验室,中层是国家重点实验室,第三层是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在国家正式批准筹建的5个国家实验室中,有3个是依托高校建设的,1个是高校与中国科学院联合建设的。我们可以集中力量,争取在高校多建设一些国家实验室。当然,国家实验室的数量不会很多,但我们高校的力量还是很强的,在不能都建设国家实验室的情况下,我们还要高度重视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筹划和建设。科技部和发改委也赞成在国家重点实验室基础上进行调整,部分国家重点实验室可能进入国家实验室,同时原有的国家重点实验室要扩大一些领域,增加一批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是国家创新体系非常重要的一个节点,我们要给予更多的重视。要利用“985工程”二期对这类科技创新平台的建设,多争取国家的支持。此外还可以建立一批省部级重点实验室,教育部和各个省、和一些部委可以联合起来建设一批重点实验室,这样就可以形成一个由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组成的基础性研究和应用基础性研究创新体系。

第二个金字塔主要是以工程应用科学为主体的应用研究。这一部分顶层为国家工程中心和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工程中心和工程实验室是行业的共性基础,但在现有条件下,不太可能把工程中心都放在企业里。因为企业对于技术的独占性是非常强的,一旦工程中心在某个企业的手上,那么工程中心所创新的技术就只有这个企业自己用了,同行业的其他企业不太可能再去采用这个技术。而高校相对来说比较开放,很多有远见的企业都在高校里建立了研究中心,利用研究中心把一些原始性的创新源源不断地向企业里提供。第二个层次,是科技部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现在科技部很愿意和教育部在高校共建一批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我们要大力争取。第三个层次是建立一批省部级工程(技术)中心。

第三个金字塔就是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我们希望也是这样一个结构,有国家的,有教育部的,还有将来省部级共建的。我们先把这事做起来,这样将来在哲学社会科学的体系建设中,我们就占据了主动。我们在“985”工程二期建设中明确提出,要围绕国家、区域社会发展、经济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建设一批跨学科、具有创新性、交叉性、开放性的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推动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形成一批能够解决具有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重大理论及现实问题,为党和政府决策咨询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与和谐社会建设服务的部级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

一个平台,就是成果转化与服务平台。要利用这个平台,推动大学、科研院所、企业进行全面合作,将高校的科研成果及时转化,形成生产力,并把发展方向更多地转向和企业进行紧密结合,把科技成果通过转化和服务转移出去。这是高校在所在地区的自主创新中发挥更大作用的重要途径。此外,还要建设部分服务支撑体系,包括大型科学装置、公共实验平台、科学数据系统等,实现高校科研、教学资源的共享,提高效率,使其成为国家公共科研基础条件平台,为全社会科技创新和产业化活动提供有效的支持。这三个金字塔体系和一个平台形成后,就形成了大学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基本框架,这对于扭转高校长期以来普遍存在的科研资源分散、科研目标偏小的局面,形成一批能持续产生重大科研成果的创新平台和基地具有重要的意义,有利于解决长期困扰我们的两个问题。一是科研题目偏小的问题,学校可以通过平台的建设承担一些国家的重大项目,并在此过程当中,进一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和学术竞争能力。现在国家每年都在组织大科学项目,但到目前我们真正获得大科学项目的高校非常少。这个体系建立之后,就可以改变现在这种状况。二是科研队伍和师资队伍整体水平的问题,我们没有发达国家那样强大的人才竞争能力,我们提供不起他们那样高的工资,然而可以通过创新平台和基地的建设吸引和凝聚相当一批的拔尖人才。

通过“211工程”和“985工程”建设,高等学校在组成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方面都具有了相应的基础。“985工程”建设的科技创新平台,包括地、矿、油、农、林、水这些行业特色鲜明、水平较高的学科,可以成为知识创新体系、技术创新体系和国防创新体系的重要节点;“211工程”建设的公共服务体系,如中国教育科研计算机网、高等教育文献保障体系、大型仪器设备共享系统等,可以成为条件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211工程”重点建设的大学、包括各个地方大学,可以成为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科技园可以成为成果转化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等等。所以,我们要把高校自主创新能力建设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进行结合,抢占制高点,在竞争中占取主动地位,整体进入国家创新体系。

努力营造有利于增强高校自主创新能力的制度环境和文化氛围

首先,要从改革基层学术组织结构入手,打破原有学科组织结构和科研组织模式,建立有利于学科交叉、融合和汇聚的科研体制,促进科学研究、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的有机统一。长期以来,我国高等学校的教学科研基层组织普遍采用苏联模式的教研室模式。当前,这种基层学术组织形式的局限性日益显现,已经严重制约了人才培养质量和学术水平的提高。必须通过改革,调整大学内部的基层学术组织结构,形成有利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高水平大学建设的新的基层学术组织结构,建立有利于提高创新人才培养质量和创新能力,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人才辈出的运行机制,最终建立具有我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

第二,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培养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目前导师的研究生培养资助责任不明晰,对研究生的培养积极性未充分调动起来;研究生的资助制是“大锅饭、铁饭碗”,不利于调动研究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各培养单位应通过改革,实行研究生培养导师资助制和负责制,进一步明确导师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增强导师对培养研究生的责任感,确保研究生的培养有项目支持和经费保证,建立新的与研究工作紧密挂钩的研究生资助制度,促进研究生之间的公平竞争,增强研究生从事学习和研究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和培养质量。这项改革的实质是培养机制的改革,而不是全面收费的改革,更不是全部自费的改革,必须做到不加重研究生的经济负担。改革后,研究生的培养经费仍然主要由政府提供。培养单位在符合国家相关规定的前提下,统筹使用财政拨付的研究生培养经费,再加上导师的部分研究经费和本单位筹集的其他有关资金,可以落实和扩充研究生的资助经费来源。总之,改革的目的是提高创新人才的培养质量,是多出成果,多出人才。

创新在科研中的重要性范文第14篇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即通过教育使人的需要得到满足,能力得到提升,自由个性得到充分发挥。作为培养高层次人才的核心,研究生创新教育中“人”的因素理应被高扬、放大。坚持“以研究生为中心”的核心理念与价值取向,就是要充分考虑研究生的个性特征,给他们以足够的个性发展空间和宽松的学术环境,以保障学术自由,这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基本前提与最为重要的基础。由此开展研究生创新教育,应着力加强对研究生的个性化培养,实行“以人为本”的差别化教育,转变过去那种过分强调教育统一性的陈旧理念,真正使研究生成为教育活动的主体。在开展研究生创新教育的实践中,充分实现“以研究生为中心”的基本前提是学术自由。学术自由曾是许多发达国家的研究生教育所普遍遵循的理念。学术自由涵括了许多层面的意涵,但对于研究生而言,最为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保护他们的学习自由,允许他们在不同的学术领域里自由地、无拘束地思考、学习,鼓励他们尽可能地根据自己的爱好,拓宽知识面,培养合理的知识结构。可以说,学习自由既是个性创新的重要源泉,也是对研究生主体性的充分尊重。没有学习自由,研究生的自主性、独特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就不可能充分体现出来,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也就无法造就出来。要之,开展研究生创新教育的基本理念就是始终坚持“以研究生为中心”,崇尚学术自由,这既为培养研究生的创造力、想像力和质疑精神创造了条件,也为繁荣学校学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研究生创新教育的基本要求

作为全面素质教育的具体化与深入化,研究生创新教育的主要目标着眼于提高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让创新复归、融入研究生教育本位,从而真正实现从学历教育到能力本位的战略转移。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与科技的不断发展,研究生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的最高层次,担负着为社会发展服务的功能日益彰显出来,当下的研究生教育决不是象牙塔里的自我生产体系,而应是一种面向市场、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教育模式,它早已从传统的纯学术高楼走向社会。因此,我们所开展的创新教育应该是一种开放型教育,应该努力与社会、市场、企业进行广泛的交流,要进一步凸显研究生教育在社会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中的作用,有意识地把研究生的学术创新活动与社会需求相结合,真正建立起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研究生创新教育体系。研究生创新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除了广泛建立与社会、市场的外部联系外,还要注重系统内部诸多要素的纵横关联。这其中,一个颇为重要的方面就是要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实现科研活动与教学活动、科技创新与人才全面发展的辩证统一。我们在实践研究生创新教育时,应要求研究生把学和做结合起来,既学课程、钻研理论,又进行课题研究、实践设计,通过不间断的科研实践来提升其理论水平,从而使研究生教育较好地顺应时代科技发展的要求。然而,无论是理论学习还是科研实践,拥有开阔的理论视野与精专的学术储备甚为重要。当下社会对研究生的要求与传统社会相比已发生重要改变,当下的研究生教育更加强调对“T”型结构人才的培养,即既专又博的人才,而随着社会经济、科技、文化的迅猛发展,人文学科与自然科学各学科交叉、渗透、综合已成为必然,因此,对研究生实施创新教育必须注重强化基础、拓宽专业,开阔创新思路,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研究生创新教育的发展对策

(一)加强基础理论学习,关注知识结构关联

在研究生创新教育体系中,基础理论的学习无疑是非常重要的方面。为此,我们应针对研究生基础理论的薄弱环节开展课程,但课程的设置并非是本科课程的简单延续、甚至重复,应突出其创新性、学术性和应用性的特点。在课程教学中,教师应注重训练学生的求异思维、发散思维和逆向思维,鼓励他们打破常规,勇于标新立异,对创新中的失误要给予足够的宽容。同时应积极开展讨论式、演讲式、辩论式、案例式等多种教学方式,为研究生提供充分发挥想象力的空间。尤其是案例式教学法应该大力提倡,此种教学法以科学发展的实例或科学家的发明思路来引导研究生获取知识,更易于激发研究生的创造力。如此的思维训练与教学方式着力突出了研究生的主体作用,是“以人为本”理念的具体展现,它将会使研究生教学从单向的知识灌输转变为双向的学习交流。除了加强基础理论、本专业知识的学习外,研究生创新教育还应关注知识结构的关联,强调对宽广基础理论与丰富人文知识的掌握。从某种意义上讲,研究生的创新型培养正是学科交叉的结合点,“不同学科间的渗透、交叉和融合将更为深刻和广泛地影响创新性研究成果的产生。”因此,学校应鼓励学有余力的研究生跨专业选课,这也是学习自由乃至学术自由理念的一种体现,其目的就是使研究生可以积累丰富的人文知识,为创新能力的获取奠定较为坚实的学术基础与文化底蕴。目前各高校研究生招生规模日益扩大,招收专业也将在未来几年内予以大幅度扩充,可以设想:俟时机成熟,可以尝试多学科联合培养研究生的模式,着力突出教学内容的交叉性、前沿性和启发性,在此模式的导引下,研究生必将会全面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提高融会贯通的能力。

(二)加强导师队伍建设,建立并完善导师指导小组制度

无可否认,一种教育模式究竟能否培养出高素质的创新人才,也取决于处在这个教育体制下的教育者自身的素质。具体到研究生教育,导师即是决定研究生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常言道,名师出高徒,导师的学术水平和科研水平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培养质量。因此,实施研究生创新教育,要特别加强导师队伍建设,努力建立起一支不但拥有广博的基础知识、精深的专业知识,而且还具备创新能力的研究生导师队伍。从某种意义上讲,只有创新型的导师才能实施创新教育,才能培养和造就出创新型人才。为了不断提升导师的学术、科研水平以及创新能力,从而更加有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一方面,学校应投入财力加强对导师的不间断培训,建立健全导师继续教育的进修培训网络,加大支持导师参加各种学术交流的力度,通过在职进修和脱产进修等形式,使导师队伍加速知识更新,提高教学科研水平;另一方面,应着眼于导师队伍结构的优化,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建立相对动态的导师队伍构建机制,实施不同高校间的导师共享,以此来提升导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此外,由于每个导师的知识面都有相对局限性,因此,建立导师指导小组制度,采取个别指导与集体培养相结合模式,就可以发挥每个导师的专长,使不同知识结构的导师共同合作,一起带好研究生。在导师小组成员的构成上,除了同学科的导师外,还可以考虑不同学科导师的介入,此种多学科的交叉、融合、渗透将有利于培养研究生的复合性知识结构,从而促进其创新能力的提高。

(三)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积极为研究生构建创新平台

教育学的理论与实践都已经表明: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对于教育主体主动性的发挥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在研究生培养中,亦应将创新能力作为一项重要指标列入综合考核之中,并在学校经费中设立专项研究生科研基金或奖励基金,如设立创新基金、发展基金等项目。立项的标准就是必须代表学术前沿并具有一定创新性,以此来激发研究生的创新热情并积极投身创新实践之中。同时要大张旗鼓地宣扬创新典型,使创新成果突出的研究生得到奖励和重用,这不仅有助于高水平科研成果的产生,也有利于在研究生群体内部形成积极向上的竞争氛围,从而有效地促进我校研究生创新教育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只是为研究生创新提供了制度上的支持,若想真正实现创新成果的现实转化,还需积极构建创新平台,为研究生创新提供外部条件。因此,我们应千方百计为研究生创新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与科研平台,从学校的软件与硬件两个方面扩大研究生学习训练时空,在多层次,特别是较高层次的科研实践中活跃创新思维,提高创新能力,实现研究生从传统的知识获取型向现代的能力发展型过渡。此外,创新思想需要浓厚的学术氛围去孕育,需要通过交流和借鉴来产生,为此,学校应定期组织学术沙龙活动以加强导师与研究生间的学术探讨;聘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作学术报告;鼓励研究生参加各种学术研讨会。通过这些学术活动可以使研究生了解学科前沿与研究热点,拓展他们的学术视野,激发他们的灵感与创新思维。

(四)积极推动研究生参与科研活动,强化其团队精神与合作意识

创新在科研中的重要性范文第15篇

关键词: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12-0131-02

党的十报告提出: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高校作为重要的育人基地,担负着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重要使命,人才培养不仅要注重理论知识学习,更应重视学生学习能力、动手能力、科研能力等综合能力的培养。大学生科研作为提高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如何为大学生参加科研创新提供平台,设置科学合理的大学生科研训练体系,营造良好的科研创新环境,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全面推进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是当前高校实施素质教育、培养综合型人才所必须解决的问题。

一、高校大学生科研的内涵及必要性

大学生科研区别于专业学术研究活动,是对专业基础知识的深化、拓展和延伸,是探索性的学习活动和学术认知过程,是通过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在科研过程中的主体性与主动性,培养大学生的科研意识、科研能力与学术品格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大学生科研是本科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培养大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体现高校办学水平及综合实力,指导大学生参加科研项目是高校重要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创新人才,强化学习专业知识、掌握科研技能、锻炼个性品质,培养探索创新的科学精神、严谨务实的科学态度、团队互助的协作精神,营造浓厚科研氛围的需要,对大学生深造就业、综合素质提升和全面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高校大学生科研工作开展现状

随着长期以来党和国家对科技创新工作的重视,各高校也逐步认识到培养科研创新型高质量人才的重要性,对大学生科研创新工作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有益的尝试,取得了一定成效,为大学生提供了培养科研意识和能力的平台。然而,纵观目前高校大学生科研工作的开展情况,在教学改革和师生自主性的发挥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学校方面:①对大学生科研重视不够。高校往往比较重视教师的学术科研和学生的知识学习,将大学生科研项目视为课外活动,缺乏足够重视。②科研经费不足,设施平台不健全。学生开展科研活动的条件有限,科研资助经费少,开放的实验设备及重大科研平台不能满足学生的科研需求。③科研制度不完善。缺乏系统化、专业化、个性化的培养机制和有效的评价激励机制,导致学生参与科研和教师指导科研的积极性不高。教师方面:①课堂引导性不够。课堂教学缺乏学术性,课程与科研成果脱离,不能有效激发学生参与科研的兴趣。②教师对大学生科研指导力度不够。教师教学和科研任务重,缺少时间和精力指导大学生科研,挫伤了学生科研的积极性。学生方面:①科研意识不强、积极性不高。学生过于注重学习成绩或参与社团活动,不太关注科研活动,缺乏参与科研的主动性。②覆盖面窄。学生过分关注大型学术科研竞赛项目,忽略了普通科研项目,导致科研覆盖面窄,学生参与率低。③科研创新水平较低。本科生专业理论水平有限,科研活动缺乏广度和深度,有技术含量、可行性高的项目较少。这些因素制约了高校大学生科研活动的开展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切实解决这些问题,加快完善高校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机制,对高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三、培养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高等院校要把大学生科研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人才培育的重要内容,紧跟时代要求和社会发展需要,针对目前现状和问题,结合高校实际和大学生成长特点,进一步思考、探索和创新大学生科研工作方法,创设良好的软硬件环境,调动师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营造良好的学术创新环境。

1.健全体制机制,构建科研保障体系。高校组织大学生科研活动,培养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需要专门的机构来管理、健全的制度来规范,将大学生科研创新实践纳入日常学校管理工作。①建立经费保障机制。高校应在争取国家本科生科研资助经费的基础上,通过与企业、行业合作,拓宽资金来源,多渠道筹集大学生科研专项资金,为学生科研提供资金保障。②建立专门的组织机构。构建学校、学院和教研室三位一体的管理模式,分别成立校院两级“学生科技创新领导小组”和“学生科研指导委员会”,全面负责大学生科研创新和创业工作;建立以教研室为主、其他部门为辅的大学生科研管理执行机构,为学生科研提供机构保障。③建立制度保障体系。高校应结合自身实际,建立操作性强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完善组织机构、活动基地、科研项目和科研经费的管理,重大科研平台开放规章,指导教师工作量统计、考核评价,为学生科研提供制度保障,实现大学生科研创新活动规范、科学、可持续发展。

2.创设支撑平台,完善实践实习条件。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各种平台的支撑,高校一方面要通过校校联合和校企合作等渠道为大学生提供从事科研创新的硬件支持,加强图书馆、实验室、科技创新中心(基地)建设,配备丰富的信息资料、先进的仪器设备,并向参加科研和创新活动的学生开放,发挥硬件平台(特别是高校重大科研平台)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中的作用。另一方面要建立并完善学生科研团体或组织,积极组建科研兴趣小组、学生科技协会、专业研究协会、科技夏令营、科研与创新团队,定期进行学习研究,用浓厚的科研气氛激发学生的科研兴趣,锻炼和提高科研能力。最后,高校还应提供包括制度、渠道、信息、指导等软件支撑,构建信息交流平台,畅通信息渠道,推动学生科研创新活动走上常规化、规范化。

3.优化课程设置,实现培养课程体系化。突出科研创新能力培养是课程体系改革的原则,要将培养大学生科研能力纳人高校人才培养计划,形成系统的培养方案。首先高校应在保证传统教学效果的前提下,适当调整专业基础理论知识教学的比重,增加实践实验类课程,为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和个性化成长开辟空间。其次应增设专门的科研课程,使学生掌握一定的从事科研的理论知识,引导他们从事初级科研尝试。再次要依托自身专业优势和特点,设立特色课程,将课程理论与实践结合、课堂与社会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主动创新精神,鼓励和引导学生进行科研活动,强化课程体系对学生科研的潜在影响力。

4.充实延伸课堂教学,实现教学方式多元化。充实课堂教学内容。首先要按照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思路设计教学计划,及时用本学科内最新科研学术成果充实和更新教学内容,适时把学生引入科研前沿。其次要延伸课程教学范围,强化实践教学和学生科研能力训练,系统规划并科学设计实习教学,构建课堂理论教学与实践实习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将大学生科研纳入教学、考核体系,并给予学生体验和运用重大科研平台和实验设备的机会,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学生知识运用和创新能力。启发式课堂互动教学。教师应以学生为中心改进课堂教学方式,采用启发式教育模式,围绕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和个性化发展,加强课堂师生间、学生间的双向交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适时地向学生传播科学知识、科研方法和科学思想,激发学生的科研兴趣,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研究能力。

5.建立科研创新导师制,发挥导师引导作用。建立科研导师制是对学生科研能力有效培养的重要途径,选拔学历、职称较高,具有较强科研能力和责任心的教师担任本科生科研导师,负责学生科研的选题、立项、研究开展及成果申报的指导工作,吸引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和学术交流活动,并根据指导学生的学历层次跨度建立学生科研梯队,拓展和延伸指导范围,通过“传、帮、带”的形式调动学生参与科研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计划、分层次、有步骤地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引导学生进入科研领域,全过程、全方位地指导大学生科研开展,帮助学生了解学科和专业情况,制定合理的学习和研究计划,实现本科生学习与科研的全面接轨,达到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目的。

6.丰富培养载体,营造浓厚科研氛围。学生科研工作的开展需要丰富的载体和良好的氛围,高校应定期邀请专家、学者、学术学科带头人等作专题讲座、学术报告和学科论坛,使学生了解各学科的发展动态,掌握学科前沿信息。定期组织和参加各级各类科技竞赛,鼓励学生参加科研观摩,举办科技活动节、科研讨论会、学术沙龙,探讨学科最新研究进展,以此营造良好的学术环境,为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平台。

大学生科研是高校实施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举措,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是衡量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高校必须根据大学教育规律和创新能力培养规律,突破传统教育理念,将科研创新型人才培养融入大学教育实践的各个环节,加大学生科研工作力度,完善各种体制机制,鼓励学生参加科研活动,通过多种模式、多种渠道调动高校师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大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提高素质教育质量,培养全面发展的综合型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顾万荣,孙继,宁海龙,唐鑫华,李晶,魏湜.完善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机制的思考[J].中国农业教育,2011,(5).

[2]邱学青,李正.加强本科生科研?摇培养拔尖创新人才[J].中国高等教育,2010,(6).

[3]李继.高校大学生科研工作初探[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9,(3).

[4]蔡安江,郭师虹,阮晓光.浅谈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