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金融抑制论文范文

金融抑制论文范文

金融抑制论文

金融抑制论文范文第1篇

房地产商品是家庭消费支出中最大的一部分,房地产商品具有消费和投资的双重属性,消费者可以通过购买或者租赁两种方式享受住房服务,上述三个特征决定了房地产市场和金融的关系非常密切,金融政策的改变必然对房地产市场产生重大影响。一个国家房地产价格的快速上涨,必然提升人们对房地产投资的利润预期,从而导致房地产投资的过度膨胀。尤其是在经济全球化日益发展和人民币升值预期不断增强的情况下,国外资金也会更多地涌向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因此,合理制定金融政策,并有效利用其变化可能产生的积极影响,对于控制房地产市场价格的快速上升,引导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拟从利率、首付比例和汇率三个方面,从经济学的需求和供给的视角,来分析房地产金融政策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

一、金融政策与房地产需求

(一)利率与房地产市场需求

利率对居民的住宅需求和投资需求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当利率降低时,会迫使人们降低储蓄而转向消费或进行其他投资,居民在寻找消费和投资出路时,可能会考虑购买或者扩大住宅的消费或投资。这对于原来已计划扩大住宅消费或投资的居民来说,会加快他们的行动步伐,进而增加对住宅的现实需求;(2)在利率降低时,住宅抵押贷款的利率同时降低,这在实际上降低了居民进行住宅消费或投资的成本,也会刺激居民扩大住宅需求。相反,当利率提高时,住宅需求会必然减少。

住宅是家庭最主要的资产。按照国际测算标准,住宅价格大约是一个家庭可支配收入的7倍左右,也就是说,一个家庭需要7年的时间才能买得起一套房子。住宅的昂贵价格使得家庭必须靠银行贷款才能购买起住宅,而影响消费者贷款的最主要因素就是贷款利率的高低。我国针对居民购买住宅的金融政策大致出现在1996年底1997年初,当时,政府为了鼓励房地产市场的发展,解决老百姓家有所居的问题,出台了一些相关政策措施,于是,五大国有银行开始面向居民提供低息住房贷款,但效果却并不明显。其中的原因可能很多,比如说大多数居民的资金积累有限,以致住宅购买需求还没有普遍形成;再比如,银行新推出一项业务时对风险的评估往往偏高,而居民也对住房贷款从观念到习惯还不能立即接受;除了这些以外,银行确定的大约10%的高利率,不能不说是挡在房地产市场发展道路上的一个主要障碍。进入新世纪后,随着中央政府对民生问题的更多关注和银行利率的逐步降低(基本保持在5%-6%左右),使越来越多的居民开始通过按揭进行住房投资和提前实现住房消费,住房按揭贷款绝对数量和占总贷款比重都出现了迅速增加。

利率对家庭实际支出的影响,可以通过实际例子予以说明。一套总额100万元的房子,首付20万元,贷款80万元,年限为20年,采用5.04%的年利率(2005年1月1日前的实际贷款利率)则月均还款额为5297元,采用7.83%的年利率(2007年9月15之后的实际贷款利率)则月均还款额为6038元,利率的增加将使家庭每月多支出741元,支出的增加必将减少对住宅的需求。

回顾中国房地产市场发展的历史就可以发现,利率对消费者具有重要的影响:提高利率必将减少房地产市场的需求,而降低利率将会降低居民的月均还款额,减少居民的负担,从而增加对住宅的需求。显而易见,提高利率,将对房地产市场需求、从而对房地产市场价格具有极大的抑制作用。此情况2007年非常明显,致使国家在一年之内多次提高利率,以抑制房价的过快上涨。

(二)贷款首付比例与房地产市场需求

2000年以来,银行不断降低房地产市场的首付比例,许多银行甚至提出零首付的方式。首付比例的降低,意味着许多家庭可以提前享受到住房需求,未来的房地产需求得以在短期内实现,降低了住房消费或投资的成本,大大刺激了房地产需求的增加。对银行来说,贷款首付比例的降低,一方面繁荣了银行的住房抵押贷款业务,另一方面却也使银行面临的风险不断增加,进而使住房贷款的坏帐率增加,一旦对风险的评估和对坏帐率的测算达到一定程度,银行旧会逐步提高首付比例。首付比例的增加,既会提高按揭贷款门槛,降低银行按揭贷款的风险,也会加大投机活动所需的资金周转量,从而有效地抑制房地产市场上的投机活动。

具体到中国当前的房地产市场,我们认为,政府进行金融政策调控的目的,不应当是限制居民的正常需求(反而应当大力鼓励),而应该是降低银行的金融风险和减少房地产市场的投机炒作行为。根据国外的数据统计结果,在正常的房地产环境下,首付20%之后,银行住房贷款的不良贷款率低于0.5%,但在出现严重的房地产泡沫的时候另当别论。银行的资金大多来自普通老百姓的存款,因此一定要设立按揭贷款首付比例的门槛来保护储户的利益。当前在20%的基础上继续提高首付比例虽然可以进一步降低不良贷款率,但是同时会压缩房地产市场的正常消费需求,所以政府的落脚点应该在大大提高第二套住房贷款的首付比例。

(三)汇率、经济全球化与房地产需求

房地产商品具有投资需求的基本属性,中国处于经济快速增长的阶段,每年国民经济保持10%左右的增长率。同时中国处于城市化率快速推进的过程,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这些因素的存在使房地产价格必然保持较高速度的增长。中国加入WTO以后,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深入,资金的逐利本性决定国外资金必然有强烈的动机来购买中国的房地产商品。另外从汇率的角度分析,中国目前处于人民币升值的加速期,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必将刺激更多的国外资金涌入中国市场。因此,在冷却国内房地产市场投资需求的同时,必须采取措施控制国外资金的涌入。

(四)楼市与股市的互动效应

从投资的角度分析,股市和楼市具有同样的特征,尤其是在价格快速上涨的房地产市场中,房地产市场的投资属性体现的十分明显。1999年以后整体市场投资渠道的缺乏,特别是2001年6月以后股市的一路下跌,中小投资者对股市逐渐失去信心。另外,由于住宅商品固有的一些属性(不动产;销售不出去可以转租;随着经济发展、周围环境优化可以增值等),房地产投资(尤其在大城市)基本成为高回报、低风险投资的惟一渠道,投资房产的人群包括个人、企业、银行、基金等等(顾建发,2005)。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2006年以来,中国股市一路上涨,致使许多家庭财富得到了迅速增加。在股市处于快速增长的阶段,资金并不会明显转向房地产市场,但是,一旦股市进入调整阶段,股市的资金将会迅速转向房地产市场,股市本身的财富效应也会增加房地产的消费需求,此时房地产价格又将出现上涨趋势。这种状况在2007年表现得非常突出。

二、金融政策与房地产供给

影响房地产供给的主要因素是房地产市场价格预期、土地成本、税收政策和银行的贷款利率(周伟林、等,2004)。从金融政策的角度,则主要是考虑银行利率的作用。开发商在开发楼盘的过程中,其资金来源主要为银行贷款。贷款利率的提高,将会增加开发商在取得土地、开发楼盘中的现金流支出,加大开发的成本也即提高房地产市场的进入门槛。

住宅通常具有大宗性、昂贵性的特点,其开发往往需要巨额资金投入,离不开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资金支持。因此,银行利率高低直接影响到住宅市场的供应量。如果国家采取紧缩的货币政策,银行减少对住宅开发商的贷款,提高市场利率,这样,住宅开发的借贷成本提高,住宅供给往往会减少。另外,由于银行利率提高,人们储蓄愿望增强,进而减少对房产的消费需求与投资需求,也会影响住宅开发商的供给愿望。相反,国家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银行扩大放款,市场利率下降,住宅开发成本降低,就会刺激住宅开发商增加住宅供给。同时,利率降低,人们的储蓄愿望随之下降,促使人们进行住宅投资。而住房抵押贷款利率较低,又会刺激人们使用消费信贷方式购房,增加住宅需求,推动住宅价格上涨,进而引起住宅供给的增加。

在人民币升值预期的作用下,如果国家对于国外资本进入国内房地产市场没有任何限制,也必然会导致房地产商品供给的增加。与此同时,根据股市和房市间的互动影响,可以想象,股市的波动也会直接或间接地对住房供给发生影响。

三、结论和政策建议

由上所述可见,金融政策的变化是通过需求和供给两个方面对房地产市场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因此,合理利用金融政策调控房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是,制定金融政策并使其有效地发挥作用,并不是象有人想象的那样简单。

首先,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提高住房贷款利率,或者抬高住房贷款门槛,都将抑制购房欲望和实际投资,从而抑制房价的无序上升。然而,需要注意的是,政府出台金融政策的目的,并非简单地降低房价,而是使房地产价格充分反映供给和需求信息,降低房地产商品的投资和投机属性,降低银行的金融风险,促进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进一步说,银行还可以针对不同的房地产投资贷款实施差别利率政策。

其次,由于房地产商品的特殊性,在使用金融政策调控房价时,必须同时考虑房地产投资的利润预期走向。因为一般情况下,投资与否或多少取决于预期利润和银行利率的比较。假如房地产投资的预期利润率居高不下,而政府对非居住性购房又缺乏必要的限制。那么,即便降低了利率,投资仍然不会减少,从而使金融政策对房地产市场价格的抑制作用就无法发挥出来。

金融抑制论文范文第2篇

1.1数据来源本文选取了天津地区1980—2010年的银行贷款余额和GDP数据来分别表示银行信贷(CREDIT)和经济增长(GDP),所选数据来自于《2011年天津统计年鉴》,如表1所示。由于所选数据是以当年价格表示的,分析之前将数据转化为1978年为基期的可比价格数据,以剔除价格的影响。另外,对原始数据分别取对数,以消除数据中的异方差,取对数后的银行信贷和经济增长分别表示为LCREDIT和LGDP。

1.2变量平稳性检验为了防止出现伪回归,在进行拟合分析之前,有必要对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平稳性检验。本文利用EVIEWS5.1软件采用ADF方法对银行信贷和经济增长变量进行单位根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表2中单位根检验的结果表明,LGDP和LCREDIT均为非平稳序列,对其进行一阶差分后分别在5%和1%的显著性水平下拒绝原假设,两者均为一阶单整序列,因此,它们之间有可能存在协整关系。

1.3协整检验尽管水平时间序列LGDP和LCREDIT非平稳,但是根据单位根检验结果,二者之间可能存在长期均衡关系,故采用E-G两步法对其进行协整检验。首先,建立LGDP和LCREDIT的回归模型: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样本容量为31,D.W.的临界值dL=1.36,dU=1.50,因为D.W.=0.569722<dL,所以模型(1)存在一阶正自相关。如果仍利用上述模型(1)进行回归分析,将导致模型参数估计不再有效、参数的显著性检验失去意义和模型预测精度下降等问题。因此,考虑在模型(1)中引入适当的滞后阶数来消除自相关。模型(2)D.W.=1.608251介于(dU=1.50,4~dU=2.50)之间,表明已不再存在自相关。此时LGDP和LCREDIT之间协整关系的存在与否,取决于残差序列是否平稳。对模型(2)残差序列进行单位根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残差序列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拒绝原假设,表明残差序列为平稳序列,LGDP和LCREDIT之间存在协整关系。

1.4误差修正模型协整检验的结果表明,天津地区银行信贷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为进一步了解银行信贷和经济增长之间的短期关系,需要建立误差修正模型。为检验模型设定的合理性,对误差修正模型进行平稳性检验如表4所示。表4的检验结果表明,误差修正模型的残差序列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拒绝原假设,残差序列为白噪声过程,模型设定比较合理。

1.5结论分析模型(2)回归结果显示,从长期来看,天津地区银行信贷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比较低,当期银行信贷余额对当期经济增长的影响系数只有0.096739,而上期银行信贷余额对当期经济增长的影响相对较高,达到0.211804。综合来看,天津地区经济增长关于银行信贷的长期弹性为-0.3434,表明当期银行信贷增长一个百分点,会导致经济增长下降0.3434个百分点,这反映出当期增加的银行信贷并没有转化成现实的资本和生产力,新增银行信贷的资本转化率和利用率都比较低,银行信贷对于经济增长的影响明显滞后。另外,上期接GDP对于当期GDP的影响系数达到1.002628,说明经济增长在某种程度上具有惯性,上一年的经济增长情况会影响到下一年经济增长的预期,进而影响期初的投资计划,使得经济增长维持某种趋势。由模型(3)可知,误差修正项系数为-1.164278,相对较大,反映了银行信贷与经济增长长期均衡对短期波动的调整力度。此外,天津经济增长关于银行信贷的短期弹性为0.063727,并且系数没有通过t检验,表明短期内,银行信贷增长对产出增长的影响不显著,银行信贷形成投资,进而拉动经济增长,存在滞后性。导致上述结果的原因可能在于天津地区的金融抑制。近年来,虽然我国金融领域的市场化改革在不断推进,但是金融抑制的现象还是很突出。在金融体系中,国有银行占主体,国有银行的上市并没有改变国有股权处于支配地位的事实。在这种以国家为后盾的银行发展模式下,国家维持对银行较强的控制力度,在信贷的投放数量和投放方向上进行比较严格的调控,再加上过高的金融领域准入制度,使得在信贷领域缺乏有效的竞争机制,进而导致银行信贷投放效率低下。

利率市场化进程过慢,使得利率等金融变量无法发挥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在一定程度的管制利率下,利率变化受政府严格控制,无法通过自由浮动来反映市场资金供求变化,从而对商业银行的经营活动也就不能产生约束机制。银行利润来源过度依赖存贷利差,稳定的存贷利差也使得银行缺乏创新动力,经营效率偏低。此外,我国的金融抑制使得直接融资市场不发达,如债券市场,仍然以国债为主要发行对象,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很难发行债券融资。股票市场也同样如此,股市投机气氛严重,中小企业上市融资困难,侵害个人投资者利益的事件时有发生。直接融资渠道的不畅,导致银行信贷成为企业获取资金的主要渠道。在信贷市场上,国有企业和广大中小企业也处于相互割裂的地位。国有银行偏好于向大中型国有企业提供信贷,由于获取资金的成本低廉,再加上国有的性质,使得国有企业信贷资金的资本转化率和使用效率都很低,从而使得国有商业银行彻底沦为政策性银行,形成大量不良资产,成为国有企业信贷资金的最后偿债人。而广大急需资金、资金使用效率相对较高的中小企业在信贷市场,由于缺乏有效担保抵押,导致无法从银行获得贷款。总之,金融抑制导致信贷市场存在逆向选择,利率等金融变量无法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从而使得信贷资金投放缺乏效率,导致银行信贷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不明显。

2对策建议

2.1深化金融改革,放松金融管制经济发展和金融发展相辅相成。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金融领域的改革必然要跟上。深化金融改革,国家要适当放松相关金融领域的管制,加快利率市场化的进程,放宽民间资本进入金融领域的限制条件,打破金融垄断,努力实现用市场化的手段来管理和调控金融活动。

2.2推进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强化市场约束机制造成银行信贷效率低下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我国国有银行的市场化改革不够彻底。国有大型银行上市后,并没有真正地实现市场化经营。国有银行在信贷投放中,比较偏好大中型国有企业,较少去考虑信贷资源是否得到最佳配置。银企双方都为国有,使得信贷投放并未实现真正的市场化,真正急需资金的中小企业却无法从银行获得信贷。部分国有企业在获得资金后,并没有将资金进行合理运用,投资效益不高,这些都是直接导致银行信贷效率不高的原因。因此,必须从源头上进一步推进国有商业银行的市场化改革,强化银行在信贷活动中的市场化约束机制,提高信贷投放的效率。同时,要加大银行创新的力度,改变目前银行利润过度依赖存贷利差的现状,实现银行利润来源的多样化。

2.3建立多层次完善的资本市场体系在金融抑制条件下,银行信贷成为稀缺资源。急需资金的中小企业之所以无法得到银行信贷,一个重要原因在于缺乏完善的资本市场体系和有效的金融服务体系。要大力推动资本市场的建设,扩大直接融资的比重,丰富市场交易的品种,降低进入市场的准入条件,实现金融市场参与主体的多元化。同时,完善市场的监管体系,切实保障市场投资者的利益,引导投资者进行理性投资。

2.4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提高信贷资金使用效率国有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目前信贷市场上资金的主要使用者。提高信贷资金的使用效率,更好地发挥银行信贷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就必须进一步深化国企改革。强化企业的市场意识,建立健全的企业经营监督约束机制,严格信贷资金的使用管理,对资金的使用严格考核,建立有效的责任追究机制,确保信贷资金的高效使用。

3结束语

金融抑制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农村金融;金融抑制;经济发展

农村金融是农业及农村经济发展的核心。“三农”问题一直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但是目前,我国农村领域普遍存在着金融抑制现象,金融服务难以满足“三农”发展的需要。农村金融抑制是怎样形成的?如何消除它对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约束?已引起了决策界和学术界的高度关注。

目前,中国农村金融问题的理论研究已经取得较为丰富的成果,针对于农村金融抑制问题的研究也积累了大量的研究文献。本文从研究的不同角度对相关文献加以梳理,旨在对中国农村金融抑制问题研究的成果作一个透彻的了解,并对此研究的角度作简要评价,为中国农村金融抑制问题的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思路方向。

一、我国存在农村金融抑制

最早提出金融抑制理论的是美国的经济学家爱德华・肖和罗纳德・麦金农(1973),他们深入的研究了发展中国家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的相互关系,集中研究货币金融与经济发展的内在联系,从而提出了“金融抑制”理论。

国内一些学者沿着相同的思路对中国农村金融抑制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中国农村存在严重的金融抑制现象。大量研究认为我国农村金融抑制有三种表现形式:一是供给型金融抑制。二是需求型金融抑制。三是供需结构型金融抑制(王国华、,2006)。

在以上三种类型的金融抑制中,供给型金融抑制起着主导作用,其它两种形式的金融抑制处于从属地位(何志雄,2003)。这是因为:首先,按照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先满足量的要求,然后才有质的提高。因此,只有在缓解供给型金融抑制的基础上,才会考虑需求的增加与需求的多样性问题。其次,在经济发展的早期阶段,金融“供给领先”模式已为许多国家,特别为东亚国家的发展所证实。第三,供给型金融抑制有时也会以需求型等金融抑制的形式出现(曾芳芳,2006)。

那么,我国农户金融抑制的程度究竟有多大呢?李锐、朱喜(2007),通过biprobit和match模型定量的回答了这个问题,分析得出我国当前农户的金融抑制程度约为70.92%,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相比,我国农户的金融抑制程度相当严重。因此研究农村金融抑制产生的原因以及对此提出解除其抑制的政策建议显得十分必要。

二、我国农村金融抑制产生的原因

(一)从供给角度来分析农村金融抑制的成因

对于我国农村金融抑制产生的原因,其中多数研究沿袭了西方金融抑制理论传统,从金融供给的角度出发来研究,认为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正规金融部门对农户贷款资金供给有限,及金融服务项目不足。按照谢平(2001)的观点,“供给会自行创造需求”的萨伊定律在农村金融中会发挥作用。

任伟(2006)认为,我国当前农村存在明显的金融抑制问题。由于我国城乡二元的金融体系使得我国农村金融市场和城市金融市场从一开始就是一个割裂的市场。在这个市场里面资金流动是不畅的,甚至可以说是一个从农村向城市输送资金的单向流动的金融市场。这种金融市场的组织制度安排使得“三农”问题的解决面临资金严重不足的困难。因此农村金融市场的根本问题是一个如何增加农村金融服务供给制度的问题。

然而,以上分析和研究是在理论的层次上展开的,对实际的解说和操作可能不具有明显的有效性,从案例研究中才可增加其可信性。在此基础上,曾芳芳(2006)以重庆农村为例,认为重庆这种存款需求和规模均较小的欠发达地区,表面上看是金融有效需求不足,其实质却是金融供给类型不对,从根本上讲是金融供给的总量不足。

那洪生,周庆海(2004),则从我国农村金融抑制的具体表现分析,我国当前农村存在的金融抑制属于典型的供给型金融抑制,并指出造成农村金融抑制的主要原因在于制度供给不足,亦即不适当的制度安排。

实际上,以上学者都只是从制度供给不足或资金供给不足单方面来分析农村金融抑制产生的原因,只强调其中一方面而提出的原因必然是不全面,不完善的。因此,在此基础上,马晓河、蓝海涛(2003),结合双重的供给不足,并通过进一步考察发现,制度和资金双重供给不足的根本原因在于我国长期执行的是城市和工业优先发展的传统工业化战略。

但如果仅从供给角度分析金融抑制,必然有这样一个前提,即农村的金融需求弹性是无限大的,也就是说,只要有足够的金融供给必然能产生相应的需求,达到供需自然平衡。但现实情况并非如此,当前我国农村还存在明显的资金有效需求或需求能力的不足(王彬,2008)。

(二)从需求角度来分析农村金融抑制的成因

事实上,农村金融制度的完善不仅取决于正规金融部门的资金供给,而且也取决于农户对借贷资金的需求强度。一些文献则从金融需求的角度来研究农村金融抑制,认为行业风险、市场风险、制度风险、产业结构及社会保障等因素的制约,致使农户借入资金的预期收益较低,同时,非正规金融对正规金融的替代效应与挤出效应,使我国农村中的农户形成了因其借款需求不足而导致的需求型金融抑制(高帆,2002)。

张琴,赵丙奇(2006)通过对农村金融交易主体的访问分析了农村资金需求者的情况,讨论了目前农村各个需求主体之间的不一致性以及出现的替代关系,同时指出多层次的农村金融需求需要多样化的金融机构来满足。

进一步,刘祚祥(2007)从农村金融抑制的需求角度,注意到我国农户在城市化与工业化转移过程中的逆向淘汰趋势,以及在这种情况下农村社会的微观经济组织的行为选择对金融交易的影响。刘祚祥与孙良媛在湘北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农户的逆向淘汰趋势与农业的低效率增长的内在联系,提出了农户的自生能力不足是难以通过中央财政补贴来弥补的命题(刘祚祥、孙良媛,2006),从而为农村金融的需求型抑制提供了分析的逻辑起点。

(三)从供需均衡角度来分析农村金融抑制的成因

如果只是单纯从金融体系的角度分析金融抑制问题,因此不够全面。为使金融能更好地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从供求均衡的角度寻找导致我国农村金融抑制产生的根本原因,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张杰等(2006),认为农村金融服务供给应以金融需求为基础,走出中央与地方利益主体相互博弈的困局,尽快达到两者之间最优的均衡点。这就需要我们从金融供需的层面上对我国农村金融抑制的表现、成因进行更深一步的分析,以期在此基础上对缓解我国农村金融抑制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于是,王彬(2008)从金融供需均衡的层面上,指出我国农村金融抑制成因也可以从农业、农村金融体系和政府三个层面来思考,从而分析了我国农村金融抑制产生的深层次原因。

虽然这些研究从制度层面较好地解释了我国农村金融抑制的成因,也具有很强的说服力,但在农村金融机构的经营层面所做出的解释却不够系统和全面。基于此,何德旭与饶明(2007)试图从农村金融机构的经营层面,运用金融排斥性理论框架解析我国金融抑制的深层原因,他们认为产生农村金融抑制的原因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我国农村金融机构在经营过程中,在经营取向上对农户的金融需求造成了较强的金融排斥性,从而没有为农村经济发展配置足够的金融(信贷)资源。

综合各家观点,中国的农村金融抑制问题既有供给的问题也有需求的问题,但是到底先从需求角度入手还是先从供给入手这个问题很难得到完全的解释。对于农村金融抑制产生的成因仍存在争议。并且我国学者大多数研究都只不过从理论上来研究农村金融抑制的成因,较少利用模型来进行分析,因此得出的结论有效性不强。

三、解除我国农村金融抑制的政策建议

解决“金融抑制”,罗纳德・麦金农和爱德华・肖都主张实行“金融深化”,减少国家对金融体系和金融市场的行政干预,推动金融交易的增加,强调货币深化和金融机构的多样化是金融发展的必要步骤,在市场竞争机制下实现对资金更有效的配置。

因此,鉴于农村金融市场出现的金融抑制问题,国内多数文献认为解决该问题的关键是进行金融深化(郭卫2002,那洪生,周庆海,2004,涂高文2005,黄卫红,2006);王安明(2005)从不同的角度研究了金融深化的理论和制度。

在此基础上,王国华与(2006)进一步指出,农村金融深化的根本还在于制度创新,所以,应从农村的现实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结构状况出发,根据农村地区对金融服务需求的结构、数量与特征,来设计和提供相应的制度供给,这是解决农村金融抑制的基本思路。于是,任伟(2006)、李春梅(2007)对此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和建议,指出政府应该从农业产业化发展和农村经济战略性调整的大局出发,从国家金融改革和金融发展的总体目标出发,制定全面、系统的农村金融改革与发展战略和具体的、分阶段的实施规划。

另外,殷本杰(2006)通过规范的理论分析,论证了金融约束可以有效的修正金融抑制的许多缺陷。但何大安,丁芳伟(2006)从农村金融体制的内生性因素入手结合国内实际,认为当前的农村金融不是纯粹意义上的金融抑制,而是更多的反映为由金融抑制向金融深化的动态转变。他们认为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要逐步解决农村金融抑制向金融深化转变过程中诸如利率、市场准入、业务经营、资本流动等内生性因素对产生农村金融市场化非均衡推进现象影响的问题。

从刺激金融供给的角度,曾芳芳(2006)指出农村金融重组和深化是解决供给型金融抑制的有效途径。从根本上来看,农村金融供给可以归纳为农村金融机构的进入问题,在这个意义上,陈霞(2007)认为,增加政策性金融机构进入农村金融市场,放宽合作金融的准入门槛、鼓励发展多元化的合作金融组织,建立市场准入制度、放开对农村民间金融的管制,加强对农村金融机构的业务指导和风险监管,是解除农村金融抑制的有效措施。另一方面,刘祚祥(2007)则从刺激金融需求的角度,提出解除我国农村金融抑制以推进我国金融发展的具体措施。但是,他们的研究都只是从供需的单方面展开的,在此研究基础上,王彬(2008)进一步指出,应针对当前我国农村金融供需之间的矛盾,重新定位与调整农村金融体系,以期通过制度创新以及加快相应的政府改革,改善农村金融供需双方关系,从而进一步缓解我国农村金融抑制现象。

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赵志芳(2007)运用交易费用等原理,分析了农村信用合作社在满足农村金融需求方面具有的天然的比较优势,因此基于重构农村信用合作社的思想,赵志芳从宏观和微观层面提出解除金融抑制的几点看法。

综上,我们可以发现,大多数研究文献都提出了要通过政府之力来解除农村的金融抑制现象,这就在逻辑上产生了一个悖论,政策性金融天生隐含着金融抑制的结果,而政策性金融制度安排又可用来推进农村金融抑制的解决,在实践中也产生出完全相反的效果,一些国家通过政策性金融有效解决了农村的金融抑制,一些国家却因为政策性金融加重了农村的金融抑制。政策性金融显然是一把双刃剑,既可能引发金融抑制,也可用来缓解金融抑制(谢文,2006)。因此,笔者认为,针对我国不同的地区,由于其实际背景和侧重点不同,研究结论并不具有普适性,应根据实际情况来探寻切合我国各地区的行之有效的体制改革措施和方法。

参考文献:

[1](美)爱德华・肖.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深化[M].上海:三联书店,1991.

[2](美)罗纳德・麦金农. 经济发展中的货币与资本[M].上海:三联书店,1988.

[3]郭卫.农村金融抑制与金融深化问题研究[J].农村金融,2002.

[4]何大安,丁芳伟. 中国农村金融市场化非均衡推进现象分析[J]. 中国农村经济,2006,(6).

[5]何德旭,饶明.金融排斥性与我国农村金融市场供求失衡[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7,(5).

[6]黄卫红.中国农村融资问题与金融抑制、金融深化关系研究[J].农村经济,2006,(5).

[7]李锐,朱喜.农户金融抑制及其福利损失的计量分析[J].经济研究,2007,(2) .

[8]刘祚祥.农户的逆向淘汰、需求型金融抑制与我国农村金融发展[J].经济问题探索,2007,(4).

[9]陈霞.我国农村金融抑制问题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7,(4).

[10]马晓河,蓝海涛.当前我国农村金融面临的困境与改革思路[J].中国金融,2003(11).

[11]那洪生,周庆海.对我国农村金融抑制问题的研究[J].理论纵横,2004,(1).

[12]涂高文.完善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改革的思考[J].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2006,(1).

[13]王彬.农村金融抑制及制度创新――基于供需视角下的分析[J].河南社会科学,2008,(7).

[14]王国华,.论我国农村金融抑制与金融制度创新[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6,(5).

[15]谢平.中国农村信用合作社体制改革的争论[J].金融研究,2001,(1).

[16]谢文.农村金融抑制与农发行发展路径选择[J].农业发展与金融,2006,(6).

[17]高帆.我国农村中的需求型金融抑制及其解除[J].中国农村经济,2002,(12).

[18]殷本杰.金融约束:新农村建设的金融制度安排[J].中国农村经济.2006,(6).

金融抑制论文范文第4篇

论文关键词:金融抑制,金融深化,金融控制,综述

一、相关金融学理论简述

在详细阐述金融控制理论之前,我们先了解另外两种金融学理论——金融抑制理论和金融深化理论,通过对这两种金融学理论的了解我们可以更深入的了解金融控制理论。

(一)金融抑制理论

20世纪50年代,格利和肖开始关注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并得出结论——当一国的政府对本国金融实行严格的控制时,就容易出现抑制金融发展,进而抑制经济发展的现象。20世纪70年代,麦金农和肖调查了大量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状况,发现很多国家存在金融与经济相互抑制的恶性循环现象,他们称为金融抑制。金融抑制可以概括为:一国政府对金融业制定了政策,人为的降低利率,实行歧视性的信贷政策,以此促进经济发展,但却制约了金融业的发展,使金融业处于一个没有效率的状态,反而制约了经济的发展,从而形成恶性循环的一种状况。金融抑制有几个特征:一是金融市场上的价格不能反映实际价格水平;二是金融市场是分割的;三是高存款准备金率。虽然金融抑制有很多缺陷,发展中国家的政府也意识到这些问题,但很多政府依然采取金融抑制政策。因为他们的金融体系和税收制度还不健全,只有增强对金融的控制才能保持政府的财政能力,才有力量对宏观经济进行调节,这样虽然造成了资金配置上的低效率,但是却能掌控经济的发展。

(二)金融深化理论

1973年,麦金农和肖各自系统地提出了金融深化理论,其核心观点是政府要放松对利率的控制,鼓励银行间竞争,以此最终实现金融自由化。金融深化可以概括为政府放松对利率的控制,加深资产金融化的程度,逐渐形成一个发达的金融体系,使金融业具有充分的竞争性,从而使金融业在经济的发展中占据主导地位,最终形成金融与经济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的一种状态。金融深化的标志有三个:一是推进利率市场化;二是发展正规的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三是构建一个有效的中央银行系统。虽然麦金农和肖的金融深化理论分析了发展中国家的一系列问题,但对金融市场上的信息不对称没有足够重视。发展中国家的金融体系不完善,信息传递效率差,存在着较为严重的道德风险和信息不对称,如果单纯鼓励银行间竞争,可能会引起恶性竞争,不利于金融业的发展与稳定。政府放弃干预推行利率市场化也会使发展中国家失去调控金融活动的能力。2007年美国发生次贷危机,进而波及全球,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美国过度的推行了金融自由化,由此我们可以看到,过度的金融深化并不一定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二、金融控制文献综述

(一)金融控制的内涵

宽泛的讲,控制是政府对经济的所有干预,政府实行金融控制政策是指在经济市场化的进程中,政府采取有利的货币政策和外汇政策等政策工具,对经济市场化进程的速度进行控制,而不是在条件还不成熟的情况下实行过度的市场化措施,并最终在不出现严重通货膨胀的情况下实现金融的和经济的发展。政府对金融进行控制的时,由于执行力度、对象和步骤的不同,金融控制的效率也不同。本文认为金融控制是政府对金融领域的控制,即政府为了促进金融业发展、弥补金融市场失灵和维护金融市场稳定,以出台法律法规为主要手段对金融主体进行扶持、引导、规范和约束的总和。

(二)国外金融控制文献综述

金融控制一词,最早由麦金农提出,他指出财政控制应优先于金融自由化。麦金农的金融控制理论是一种财政和货币控制理论,该理论指出转轨时期的政府靠发行货币取得资源将导致通货膨胀,而不会实现经济增长,因此必须实行财政控制,并建立完善的税收机制。

1、金融控制内涵的界定

维斯卡西认为,政府控制是政府以法律手段,以限制经济主体的决策为目的而运用的一种强制力。丹尼尔·史普博对控制的界定结合了经济学、法学等对控制的定义,他指出,尽管市场是控制政策存在的理由和前提,但以往对控制的界定都倾向于把市场忽略掉,因此他把行政决策和市场机制统一了起来,认为控制是行政机构制定并执行的直接干预市场机制或间接改变企业和消费者供需政策的一种规则或特殊行为。

金融抑制论文范文第5篇

论文关键词:金融抑制,金融深化,金融控制,综述

一、相关金融学理论简述

在详细阐述金融控制理论之前,我们先了解另外两种金融学理论——金融抑制理论和金融深化理论,通过对这两种金融学理论的了解我们可以更深入的了解金融控制理论。

(一)金融抑制理论

20世纪50年代,格利和肖开始关注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并得出结论——当一国的政府对本国金融实行严格的控制时,就容易出现抑制金融发展,进而抑制经济发展的现象。20世纪70年代,麦金农和肖调查了大量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状况,发现很多国家存在金融与经济相互抑制的恶性循环现象,他们称为金融抑制。金融抑制可以概括为:一国政府对金融业制定了政策,人为的降低利率,实行歧视性的信贷政策,以此促进经济发展,但却制约了金融业的发展,使金融业处于一个没有效率的状态,反而制约了经济的发展,从而形成恶性循环的一种状况。金融抑制有几个特征:一是金融市场上的价格不能反映实际价格水平;二是金融市场是分割的;三是高存款准备金率。虽然金融抑制有很多缺陷,发展中国家的政府也意识到这些问题,但很多政府依然采取金融抑制政策。因为他们的金融体系和税收制度还不健全,只有增强对金融的控制才能保持政府的财政能力,才有力量对宏观经济进行调节,这样虽然造成了资金配置上的低效率,但是却能掌控经济的发展。

(二)金融深化理论

1973年,麦金农和肖各自系统地提出了金融深化理论,其核心观点是政府要放松对利率的控制,鼓励银行间竞争,以此最终实现金融自由化。金融深化可以概括为政府放松对利率的控制,加深资产金融化的程度,逐渐形成一个发达的金融体系,使金融业具有充分的竞争性,从而使金融业在经济的发展中占据主导地位,最终形成金融与经济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的一种状态。金融深化的标志有三个:一是推进利率市场化;二是发展正规的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三是构建一个有效的中央银行系统。虽然麦金农和肖的金融深化理论分析了发展中国家的一系列问题,但对金融市场上的信息不对称没有足够重视。发展中国家的金融体系不完善,信息传递效率差,存在着较为严重的道德风险和信息不对称,如果单纯鼓励银行间竞争,可能会引起恶性竞争,不利于金融业的发展与稳定。政府放弃干预推行利率市场化也会使发展中国家失去调控金融活动的能力。2007年美国发生次贷危机,进而波及全球,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美国过度的推行了金融自由化,由此我们可以看到,过度的金融深化并不一定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二、金融控制文献综述

(一)金融控制的内涵

宽泛的讲,控制是政府对经济的所有干预,政府实行金融控制政策是指在经济市场化的进程中,政府采取有利的货币政策和外汇政策等政策工具,对经济市场化进程的速度进行控制,而不是在条件还不成熟的情况下实行过度的市场化措施,并最终在不出现严重通货膨胀的情况下实现金融的和经济的发展。政府对金融进行控制的时,由于执行力度、对象和步骤的不同,金融控制的效率也不同。本文认为金融控制是政府对金融领域的控制,即政府为了促进金融业发展、弥补金融市场失灵和维护金融市场稳定,以出台法律法规为主要手段对金融主体进行扶持、引导、规范和约束的总和。

(二)国外金融控制文献综述

金融控制一词,最早由麦金农提出,他指出财政控制应优先于金融自由化。麦金农的金融控制理论是一种财政和货币控制理论,该理论指出转轨时期的政府靠发行货币取得资源将导致通货膨胀,而不会实现经济增长,因此必须实行财政控制,并建立完善的税收机制。

1、金融控制内涵的界定

维斯卡西认为,政府控制是政府以法律手段,以限制经济主体的决策为目的而运用的一种强制力。丹尼尔·史普博对控制的界定结合了经济学、法学等对控制的定义,他指出,尽管市场是控制政策存在的理由和前提,但以往对控制的界定都倾向于把市场忽略掉,因此他把行政决策和市场机制统一了起来,认为控制是行政机构制定并执行的直接干预市场机制或间接改变企业和消费者供需政策的一种规则或特殊行为。

金融抑制论文范文第6篇

Abstract: The rural financial development is the important factors to promote the rural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increase farmers' income.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whole financial development, rural finance is inevitably affected by modern financial development theory and its policies. Studying financial theory of supporting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and proposing financial reform measures based on the financial deepening theory of supporting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have important significance for rural economic development.

关键词: 金融理论;金融深化;农业发展

Key words: financial theory;financial deepening;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28—0182—03

0 引言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无农不稳”。金融作为现代经济中资源配置的核心,在支持现代农业发展的诸多要素中,一直被寄予厚望并成为理论界研究的热点。如何运用好银行、信贷、保险、证券等金融机制,促进现代农业发展成为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建立一个健康的农村金融市场对于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加速增长以及减少贫困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1 金融基本理论及其分析

1.1 金融基本理论 金融发展理论,主要研究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关系。

1.1.1 金融抑制理论:美国经济学家罗纳德·麦金农和爱德华·肖在研究发展中国家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时,指出了发展中国家存在“金融抑制”问题。金融抑制的核心是利率管制。在金融抑制下,因为存款的实际收益很低,所以储蓄很低,由于银行不能根据风险程度决定利率,低的实际贷款利率吸引那些低收益和低风险项目,对生产性项目或高风险项目来说,要么得不到贷款,要么借助于信贷配给,而银行只能选择安全项目,从而使风险降低,对于生产企业来说,很难得到银行信贷,只好求助于非正式或场外市场,这样非正式的信贷市场就会产生。

1.1.2 金融深化理论:麦金农和肖指出发展中国家经济欠发达是因为存在着金融压抑现象,因此主张发展中国家以金融自由化的方式实现金融深化。金融深化的主要标志是金融部门的高度发展和社会货币化程度的提高。其核心内容:放松利率管制;缩小指导性信贷计划实施范围;减少金融机构审批限制,促进金融同业竞争;发行直接融资工具,活跃证券市场;放松对汇率和资本流动的限制。

1.1.3 金融约束理论:赫尔曼、穆尔多克和斯蒂格利茨于1997年提出了金融约束理论,认为“金融约束”政策比竞争性的制度安排更有利于支持经济增长。其核心是政府通过一系列的金融政策而将利率维持在低于竞争性均衡水平的正的实际利率,从而为民间机构尤其是金融机构创造租金机会,从而推动金融深化和经济增长。金融约束理论主张,发展中国家通过实施金融约束政策,达到提高金融市场效率、逐步实现金融深化的最终目标。

1.2 金融理论评价 农村金融发展不可避免地要受到现代金融发展理论及其政策主张的影响。因此,分析金融理论利弊,对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1.2.1 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金融压抑。金融抑制理论存在的问题主要有:金融工具形式单一,规模有限;金融体系存在着“二元结构”:一是由现代大银行为代表的现代部门;二是由钱庄、当铺、合会为代表的传统部门;金融机构单一,商业银行在金融活动中居于绝对的主导地位,金融效率低。直接融资市场落后,并且主要是作为政府融资的工具而存在;企业的资金来源主要靠自我积累和银行贷款;实行严格的管制,致使金融资产价格严重扭曲,无法反映资源的相对稀缺性,具体表现是压低实际利率,高估本国货币的币值。金融压抑现象,虽然与发展中国家经济落后有关,但政府所实行的政策更起直接作用。纵观我国经济发展,我们普遍存在金融抑制现象。

金融抑制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房地产市场;金融发展理论;金融风险

中图分类号:F293.3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一、研究背景

过去的五年里,在全球经济疲软、全国物价普遍上涨的宏观背景下,我国多个一线城市的房价地价呈现剧烈上升态势,多地二三线城市房价也有不同程度上涨,引发群众不满与政府关注。为此,国务院于2010年4月17日《国务院关于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通知》,内含10条宏观调控政策,揭开了史上最为严厉的房价调控的进程。两年来,各地房价涨势均得到一定程度的遏止。但行政手段毕竟治标不治本,要深刻研究中国房地产市场,需从经济金融方面着眼。

本文认为,近几年中国房地产市场发展所暴露的问题,是其多年积聚的金融风险的外在表现。分析中国房地产所面临的金融风险,应从金融发展理论入手。

二、文献综述(金融发展理论)

金融发展理论主要研究的是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具体包括金融体系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的作用,如何建立有效的金融体系以最大限度促进经济增长,以及如何合理利用金融资源实现金融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金融发展理论的典型代表是金融抑制、金融深化和金融约束理论。

1.金融抑制和金融深化理论

1973年,美国经济学家麦金农和肖在其先后出版的《经济发展中的货币与资本》和《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深化》两部名著中,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发展中国家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辩证关系作出了开创性的研究,提出了“金融抑制理论”和“金融深化理论”。根据麦金农和肖的论述,金融抑制是政府对金融活动和金融体系的过多干预抑制了金融体系的发展,而金融体系的滞后又阻碍了经济的发展,从而造成了恶性循环。金融抑制现象在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其主要表现形式为:

(1)名义利率限制

发展中国家一般都对贷款和存款的名义利率进行控制,实际利率一般很低,有的甚至是负利率,压制了社会对金融中介机构实际债权存量的需求。同时,这些措施导致只能依靠信贷配额来消除对中介机构贷款的过高要求,然而中介机构的贷款利率水平往往偏低,某些利率还为特殊类别的借款人带来净补贴收益。

(2)高准备要求

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商业银行将存款的很大一部分作为不生息的准备金放在中央银行,贷款组合中另有很大一部分由中央当局直接指定。同样,储蓄银行将存款的一部分作为不生息的准备金,还有一部分投放于低收益的住房债券。

(3)外汇汇率高估

发展中国家为了保持本币的稳定,往往将本币价值盯住某一发达国家的坚挺硬通货,然而其经济情况却无法同该发达国家相比,从而导致了本币价值的高估,汇率无法真实反映本币价值,国内商品的出口受到很大限制。于是,政府便采取出口补贴和出口退税等措施,鼓励国内企业扩大出口。

(4)政府通过干预限制外源融资

在金融抑制下,由政府决定外源融资的对象。麦金农说,银行信贷仍然是某些飞地的一个金融附属物。甚至政府往来账户上的普通赤字,也常常预先占用存款银行的有限放款资源。而经济中其他部门的融资,则必须由放款人、当铺老板和合作社的不足的资金来满足。

总之,金融抑制现象的出现不是发展中国家政府的主观愿望,而是其管制和干预金融的后果。发展中国家应该放弃金融抑制政策,实行金融深化改革,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利用金融中介(包括金融机构和金融工具),扩大金融活动的广度和深度,让利率既反映资本的稀缺性,又反映跨期消费的成本收益,以沟通储蓄与投资,提高资本的使用效率。

2.金融约束理论

20世纪70年代初,以金融抑制和金融深化理论为基础,发展中国家掀起了以自由化为趋向的金融改革浪潮。然而,令人失望的是,多数发展中国家尤其是非洲和拉美国家的金融自由化结果离理论描述相差甚远,并未能形成金融发展和经济发展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在此背景下,随着国际金融发展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一些经济学家开始对麦金农和肖的金融发展理论提出了挑战。

90年代以来,以斯蒂格利茨为代表的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家从不完全信息的角度提出“金融约束论”,认为:麦金农和肖的金融发展理论的假设前提为瓦尔拉斯均衡的市场条件,即整个市场上过度需求与过剩供给的总额必定相等的情况。但现实中,这种均衡条件难以普遍成立。况且,由于经济中存在着信息不对称、行为、道德风险等,即使在瓦尔拉斯均衡的市场条件下,资金资源也难以被有效配置。所以政府的适当干预是十分必要的。金融约束的目标是政府通过积极的政策引导为民间部门创造租金机会,尤其是为银行部门创造租金机会,使其有长期经营的动力,减少由信息问题引起的不利于完全竞争市场形成的一系列问题。金融约束的实质是政府通过经济金融政策使银行部门因“特许权价值”而获得租金。通过“租金效应”和“激励作用”可以规避潜在的逆向选择行为和道德风险,鼓励创新,维护金融稳定,从而对经济发展起到正向效应。因此,在政策上,金融约束论更强调政府干预的重要作用,是一种通过政府推动金融深化的政策。

本文认为,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应综合金融深化与金融约束理论,既发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功效,又确保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及时到位。

我国房地产市场金融风险分析

房地产业与金融业的联系

房地产业与金融业息息相关,这一方面表现为房地产业需要金融业的资金支持,另一方面也表现为房地产业是金融业的重要服务领域。据统计,在2010年5月至2011年5月年房地产开发投资资金来源中,平均有17.55%来源于国内银行贷款,有24.87%主要是定金和预付款的其他资金来源(表1)。如果假设其他资金来源中有60%是金融机构提供的预售商品房按揭贷款,同时按揭贷款又没有及时替换出开发贷款,则房地产开发资金来源中有34.47%来自金融机构。

商业银行向购房者提供个人住房抵押贷款,是房地产业与金融业联系的另外一个方面。据中国人民银行每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显示,1998年以来,个人住房贷款余额迅速上升。2001年末比1997年末增加了55425.95亿,增长了32.55倍。到2002年6月,金融机构个人住房贷款余额已达6630.1亿元。2002年至2010年我国个人金融机构住房抵押贷款余额如下(表2)。这说明房地产贷款已经成为中国银行金融机构信贷投向的重要方面。

表1 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资金来源(单位:亿元)

(来源:中国经济景气月报2011年6月刊)

表2 我国历年个人金融机构住房抵押贷款余额(单位:万亿元)

(来源:中国人民银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

2.房地产金融风险

(1)银行风险

金融抑制论文范文第8篇

2007年2月10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指出:“利率市场化将按照稳步协调的原则,逐步在今年和今后几年进一步向前推进。”麦金农和肖的金融抑制与深化理论为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他们所提出的政策主张也为我国的该项改革带来一些启示。

一、麦金农和肖的金融抑制与深化理论

(一)金融抑制与深化理论对主流派理论的批判

麦金农和肖对金融和经济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发展中国家(地区)的金融发展问题提出了精辟的见解。他们反对把针对现达国家的经济理论照搬到发展中国家来,认为西方主流货币金融理论不适合于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发展,而力图立足于后一类国家的国情来创立新的理论并由此导出新的政策主张。

麦金农指出,凯恩斯主义和货币主义这两种已经被普遍接受的货币理论和金融传导理论,难以解释贫穷国家资本市场运行中实际货币余额的支配作用。其主要原因在于,这两种流行理论都假定资本市场基本上是“完善的”,并且在资本市场上存在着单一的主导性利率或一种利率期限结构,但是欠发达经济所面临的严峻事实却是实际利率的完全分离。肖也对主流派货币理论进行了分析和批判,指出“这一理论考察的前提是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极为发达与完善,生产要素和产品可无限分割,各生产者都利用最优生产技术。因此它并不适合落后经济的实际,若把这种理论运用于不发达国家,则很有可能产生误解,导致金融抑制。”

同时,麦金农和肖都提出了货币与实质资产“互补”的理论,这正好同当代西方经济学普遍公认的“替代”理论相反。他们认为,由于资本市场的不完善,在落后经济中外源融资比较困难,非货币金融资产也不发达,所以对生产者来说,要进行实物投资,必须先积累一定量的货币资金。因此,落后经济的货币与实物资本在很大程度上是互补的,新古典学派和凯恩斯学派关于货币与实物资本是相互竞争的替代品的假设,并不适合于落后经济。基于这种互补性假说,他们主张高利率诱发储蓄与投资的政策,这与凯恩斯主义者所主张的低利率政策迥然不同。

(二)金融抑制与深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金融抑制与深化理论主要研究了发展中国家(地区)在金融发展中存在的金融抑制现象,通过剖析金融抑制的起源和背景,揭示了金融抑制的手段和后果。指出发展中国家(地区)所实行的金融抑制战略,实质上是“一种产生过度需求和实行干预主义的战略”,“它会使落后经济更加落后,并使其偏离稳定和理想的增长轨道”。最终得出了要使经济稳定持久地发展,就必须抛弃金融抑制战略进行金融改革和金融自由化的结论。根据麦金农和肖的论述,发展中国家的金融抑制现象表现出以下特征:1经济结构的“割裂”现象,即大量的经济单位互相隔绝,其所面临的要素及产品的价格不同,所处的技术条件不一,所得的资产报酬率不等;2 金融体系的“二元”状态,即现代化金融机构与民间金融机构并存;3,政府对金融实行严格管制。主要表现为对金融活动作出种种行政性限制、对利率和汇率实行严格管制、国家银行占绝对垄断地位、金融业缺乏竞争等。

其中资金价格的扭曲,尤其是实际存、贷款利率被人为地压低,强制性地规定存款和放款利率的最高限额。是金融抑制与深化理论所强调的一个金融抑制现象。因为这样一来,利率就不能真实反映资金的稀缺程度和供求状况。麦金农和肖认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之所以欠发达,就是由于实际利率太低,甚至成了负数,在这种情况下,利率无法发挥辨别投资的作用,“对中介机构的过度贷款需求只能依靠配给办法来解决”,储蓄的配置缺乏效率。因此,“要使这些国家摆脱贫困,必要的措施就是解除‘金融抑制’,即通过资金市场自由化来使利率高到足以反映资本的稀缺程度”,使利率在投资机会中进行客观选择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当然实际利率也不能过高,以至于超过实质资产的收益率,否则人们会长久持有货币而放弃投资的机会。

(三)金融抑制与深化理论的政策主张

根据金融抑制与深化理论,一国政府对制度和政策的选择,决定了金融变量和金融制度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是促进还是阻碍。如果一国对金融活动采取强制干预的政策,经济将无法得到正常的发展。“许多发展中国家不适当的经济活动,归因于他们本身所推行的经济政策。这种政策虽有其客观性。但往往带有抑制作用。”在发展中国家中普遍存在的浅化金融发展的金融抑制战略,只会缩小或压低相对于非金融部门的金融体系的实际规模或实际增长率,阻碍或破坏经济的发展。

发展中国家要使其金融和经济不断发展,就应该放弃所奉行的金融抑制政策,实行金融深化改革。一个国家的金融体制与其经济发展之间存在一种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刺激的关系。一国如果放弃对金融市场的过分干预,那么一个活跃和健全的金融市场就能引导资金流向高效益的部门和地区,资金就能得到最有效的利用。麦金农和肖反对政府的干预,对信贷配给、规定存贷款利率的上限以及优惠利率等金融管制政策持否定的态度。主张放松金融机构过度严格的管制,特别是解除金融机构利率水平、业务范围和经营的地域选择等方面的限制,让金融体系充分发挥其有效的配置资金作用,恢复金融业的竞争,以提高金融业的效率。

他们还特别强调利率对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主张放弃利率限制,以便让储蓄得到合理配置,并将场外市场溶合到有组织的金融中去。肖指出,减少不必要的价格扭曲是金融深化过程中的一个关键因素,金融深化的实质就是“放松利率管制,使之反映储蓄的稀缺性和刺激储蓄,提高可以获得的投资收益率和更有效的区分各种投资。”同时他们也指出,仅仅靠开放利率管制,并不能完全消除金融抑制,实现金融深化、利率自由化必须伴随着其他相配套的金融改革,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二、金融抑制与深化理论的可贷资金模型分析

为更好地说明麦金农和肖的“低

利率管制一信贷配给一资金低效率配置”的观点,下面本文将引入可贷资金供求模型来进行分析。

根据可贷资金理论,可贷资金的供给者包括:①家庭、企业和政府的国内储蓄;②外国人提供的贷款;③银行信用(吸收存款、发放贷款);④大众放弃窖藏过剩货币的部分。其中国内储蓄是主要的资金供给来源。可贷资金的需求者包括:①家庭、个人(消费信贷);②企业;③政府(弥补财政赤字);④金融机构(自身资本准备不足);⑤外国金融机构、企业与政府对本国信用的需求。其中主要的资金需求是家庭、企业和政府的资本支出。在可贷资金市场上,金融机构(主要指银行)是实现可贷资金从供给者流向需求者的主要中介,因此金融机构贷款对象的选择是否以借款者的资本生产力为依据,决定了资金的配置效率。

在可贷资金模型中,利率被视为一个内生变量。可贷资金需求曲线斜率为负(如图1中DL曲线所示),表明利率上升时,因融资成本的增加,对可贷资金的需求量减少。可贷资金供给曲线斜率为正(如图1中sL曲线所示),表明利率上升时,因储蓄的收益增加(从金融机构的中介作用考虑则是发放贷款的收益增加),可贷资金的供给量增加。当可贷资金供需相等时,市场处于均衡状态,SL与DL的交叉点A点,决定了均衡利率r0与均衡可贷资金数量OB。

假如金融体系健全,而且利率不受管制,利率的价格机能得以充分发挥,那么资金的配置效率将达到最高。如上图所示,这时可贷资金市场处于均衡状态,利率水平为均衡利率r0,银行的贷款数量为OB,资金全部都贷给了资本生产力在r0以上的资金需求者。这时资本生产力在r0以下的企业出于成本的考虑将不会产生借款需求,因此所有的资金需求者都得到了满足。

但如果利率受到管制,被人为规定了利率上限,假定为r1这时可贷资金的供给量为OC,可贷资金的需求量为OD,产生了资金超额需求CD,可贷资金市场处于非均衡状态。这种情形下,银行将面临如何将有限的资金数量在众多的需求者中做一个适当的分配的信贷配给问题。如果银行的资金配置效率仍然是最高的,那么银行应将数量为OC的资金供给量分配给F点以上的资金需求者,这样资金全部贷给了资本生产力在r2以上的资金需求者,资本配置效率最高。然而在实际中这种高效率的资金配置无法得到实现,因为国内银行在实际进行信贷配给时还要考虑抵押品、担保、贷款期限、借款者的身份、特权以及贷款人员的个人偏好等等这些与借款者的资金运用效率并无直接关系的因素。因而,实际信贷配给的结果是,一部分资本生产力低于r2处在FE线段上的借款者得到了银行的资金融通,而效率高于F点以上的借款者反而得不到配给,这样就造成了银行资金配置效率的降低,储蓄向投资的转化缺乏效率,从而产生金融抑制的现象。

三、对我国利率市场化的启示

金融抑制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金融抑制;金融深化;金融约束;金融体系

FINANCEEVOLUTIONTHEORETICSANDOURFINANCIALSYSTEM''''SREFORMATION

CHENLiu_qin

(TianjinEconomic&DevelopmentResearchInstitute,Tianjin300202,China)

Abstract:Thispaperanalyzesfinancecontrolanditslocalization,financedeepenanditsdisfigurementinherently,financerestrainanditstropismonthepolicy,putforwardthatourfinancialsystem''''sreformationshouldconfirmthefinancedeepenasanultimategoalofthereformation,takethefinancerestrainasanessentialmeasure,andharmonizetheconnectionbetweencurrencyfinanceandeconomicdevelopment.

Keywords:Financecontrol;Financedeepen;Financerestrain;Financialsystem;

一、金融抑制及其局限性

金融抑制,是指中央银行或货币管理当局对各种金融机构的市场准入、市场经营流程和市场退出按照法律和货币政策实施严格管理,通过行政手段严格控制各金融机构设置和其资金运营的方式、方向、结构及空间布局。金融抑制可以促使银行等金融企业谨慎运作,控制经营风险,确保银行的安全性、流动性和清偿力,能促进银行体系的稳健发展和市场竞争机制良好运作,在银行业的稳定和效率之间寻求最佳平衡点;当出现金融风波,甚至金融危机时,可尽可能以最小的代价保持银行业等金融企业的稳定。

但随着金融国际化,自由化和国际金融电子化技术迅速发展和金融创新,金融抑制难度不断增大,抑制成本激增,在金融领域造成“非市场性风险”,其具体表现为:1、扭曲了金融资源的价格,造成虚假供求关系。金融抑制的最主要特征就是实际利率(存、贷款利率)被压得过低,不能真实反映资金的稀缺程度和供求状况。其表现为政府对公营部门强制性低息信贷以及外汇市场的外汇管制等。对银行体系规定过高的准备金率和流动性比率也是价格扭曲的一种形式2、导致金融市场发育不健全,损伤市场对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金融抑制是以人为的力量替代市场力量,其直接成本是各项管理费用,间接成本是阻断市场力量的资源配置作用而产生的对银行等金融企业效率的破坏,同时,金融业务易被少数国有金融机构所垄断,缺乏竞争,金融效率低下。3、导致市场分割。市场分割首先表现为金融抑制经济中金融体系的“二元”状态:一方是遍布全国的国有银行和拥有现代化管理与技术的外国银行的分支网络,组成了一个有限的,但却是有组织的金融市场;另一方则是传统的、落后的、小规模的非正式金融组织,如钱庄、地下金融市场等。其次表现为与“二元”体系相关或不相关的资金流向的“二元”状态:有组织的金融机构遵循政府制定的低贷利率,将资金贷给公营部门及少数大企业,而大量小企业及住户则被排斥在有组织的金融市场之外,只能以较高的利率从非正式金融机构获得所需的贷款。另外,金融抑制还导致政府不适当的资金投向干预而累积大量的金融风险。

可见,金融抑制是“通过扭曲包括利率和汇率在内的金融资产的价格,再加上其他手段,这种战略会缩小或压低相对于非金融部门的金融体系的实际规模或实际增长率。”金融抑制政策主张以金融管制代替金融市场机制,其结果自然难免导致金融体系整体功能的滞后甚至丧失。

二、金融深化及其内在缺陷性

金融抑制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发展战略;技术选择;金融抑制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848-2007(05)-0053-05

一、引言

林毅夫及其合作者提出的比较优势发展理论指出,在任何一个时点上一个经济体的要素禀赋结构都是给定的,在给定的生产函数和消费需求函数等条件下,这个经济体在开放、竞争的市场经济中的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内生决定于其要素禀赋结构。当一个企业的产业和技术选择符合内生决定的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时,这个企业在开放、竞争的市场中就有自生能力;也就是说,只要这个企业具有正常的管理水平,它就能获得市场上可以接受的利润率。由于一个经济的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内生决定于其要素禀赋结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上的差异其实反映的是要素禀赋结构的差异,所以,一个发展中国家要赶上发达国家,必须首先缩小跟发达国家要素禀赋结构的差距。当一个国家无视自身的要素禀赋结构而采用赶超战略时,必然会产生以扭曲的价格体系、资源的计划配置和缺乏自的微观主体为特征的“三位一体”的经济体制。这其中就必然包含金融扭曲和金融抑制。

传统的金融抑制理论认为,落后经济存在严重的市场分割和更大的不确定性,市场价格不能反应资源的稀缺程度,而资本市场的分割尤为严重,实际收益率存在很大差异,因而资本配置常常是不合理的,并会阻碍新的资本积累。他们认为,落后经济中普遍存在各种“金融抑制”性政策,尤其是人为压低名义利率,造成真实利率不能反应储蓄的真实程度,扭曲了资本配置,也削弱了储蓄激励,同时导致银行和货币体系的规模很小,加剧了银行信贷的配给。因此,他们主张消除“金融抑制”,实行各种以促进金融深化为目标的金融自由化改革和政策调整,尤其是放松利率管制,提高实际利率;另外,需要放松对金融体系的进入限制,减少行政干预,发展长期金融市场,取消外汇管制等。但是,他们并没有深入探讨产生“金融抑制”现象的根源是什么。

如果实行“金融抑制”的政策是由政府由于其他因素而做出的一种内生性选择,那么仅仅改变作为内生变量的金融政策并不会消除扭曲的根源,单纯的金融自由化政策并不能帮助落后国家摆脱困境;换句话说,如果“金融抑制”是由赶超战略引起的,那么不改变赶超战略,仅仅改变由赶超战略导致的扭曲结果,并不会从根本上消除“金融抑制”,反而有可能引起更坏的结果。本文主要是想从比较优势发展经济学的视角为“金融抑制”建立一个比较简单的数学模型。本文的基本思想是:“金融抑制”是由发展中国家的赶超战略造成的,实施赶超战略的国家选择了偏离比较优势的技术结构。为了使没有自生能力的企业能够生存,不管采用利率手段进行控制还是采用税收手段进行控制,“金融抑制”都在所难免。我们的模型表明,政府利用利率手段进行控制会比利用税收手段进行控制导致更严重的“金融抑制”和福利损失。本文剩余部分的基本结构如下:第二部分给出了基本模型,第三部分进行了比较分析,第四部分也就是最后一部分给出了结语和政策建议。

二、模型

(一)假设

一个经济的要素禀赋在某一个时点是给定的,这是本文分析的起点。我们假设该经济在该时点的资本为K,劳动为£,要素禀赋结构为K/L。为了分析的方便,我们以这个经济体中有代表性的企业为分析对象,假设这个有代表性的企业的初始资本为k(1<k<2),需要的劳动为l(l>0)。为了分析的方便,我们把标准化为1。我们假设三种不同的技术需要的劳动是一样的,虽然这种假设不符合现实(比如赶超技术由于资本深化速度过快可能会吸收更少的劳动),但是这种假设可以加强我们的结论,而不是削弱我们的结论,因为我们的假设只是相当于降低了赶超技术的赶超程度或增大了企业的自生能力程度,所以为了分析的简化和方便,我们可以做这样的假设。我们把初始资本k设定为1<k<2,主要是为了分析要素禀赋结构已经提升到了一定的水平时的情形,可以选择现代技术,但是还不足以选择赶超技术。

遵循林毅夫和陈斌开的假设,我们假定这个经济中存在三种技术。

第一种是维持性的生计技术,这种技术需要的资本为k=0。需要的劳动为Z。

生产函数为y1=F(k=0,l=1)

第二种是现代技术,这种技术所需要的资本为k=1,需要的劳动为l。

生产函数为Y2=F(k=1,l=1)

第三种是赶超技术,这种技术所需要的资本为k=2,需要的劳动为Z。

生产函数为Y3=F(k=2,l=1)

我们假定企业只能按照给定的技术进行生产,企业的规模不能任意复制,这是由技术本身的特性决定的,采用赶超技术是需要“借钱”的,而采用现代技术并不需要“借钱”。这样的简化有利于我们的分析,我们主要是为了表明赶超战略下的技术选择会引起金融抑制。

我们假定在当前的发展阶段,要素禀赋结构决定了现代技术是具有自生能力的,赶超技术是没有自生能力的。这个假设非常关键,但是其经济学含义也非常明显,不同的发展阶段对应不同的要素禀赋结构,不同的要素禀赋结构对应不同的技术结构,技术并不是越先进越好,适宜技术才是最好的技术。上面的假设用数学语言表达就是,Y2-Y1=δ(δ>),Y3-Y2=(0<<1)。越小表示赶超技术越不具有自生能力,反之,越大表示赶超技术越具有自生能力,当逼近于1时表明赶超技术已基本具有自生能力。我们假定当企业在生计技术和现代技术之间无差异时选择现代技术,当国家在现代技术和赶超技术之间无差异时选择现代技术。

(二)采用遵循比较优势的发展战略(CAF)

当我们采用比较优势的发展战略时,没有自生能力的赶超技术是不会被采用的。这时的回报可以描述如下:

R=max|Y2+r(k-1),Y1+rk|

很显然,均衡无套利时应该有Y2+r(k-1)=Y1+rk,即r*=δ,此时不存在“金融抑制”现象。为

了分析的方便,我们假定“金融抑制”只与利率的扭曲有关,利率扭曲的程度越严重,“金融抑制”的程度就越严重。换句话说,在我们的模型中“金融抑制”程度和“赶超”程度(违背比较优势的程度)都是由利率扭曲的程度来表示的。

均衡无套利时的回报为:

R*=Y2+δ(k-1) (1)

其中上标*代表遵循比较优势时的最优情况,也就是没有“金融抑制”时的情况。

(三)采用违背比较优势的发展战略(CAD)

采用违背比较优势的发展战略时,没有自生能力的赶超技术就会被采用,此时就会存在“金融抑制”现象。我们假设存在“金融抑制”时的利率为i,很明显i<r*。当采用违背比较优势的发展战略时,国家可以采用利率手段进行宏观控制,也可以采用税收手段进行宏观控制,我们假定不管采用哪种控制手段,控制都是有效的,也就是说国家不会让体制外经济有效的运行和发展,换句话说,国家会有效地防止基于“双轨”的套利行为的发生。事实也表明,我们的假设是正确的,计划经济往往通过银行有效控制缺乏自主经营权的企业的资金帐户,体制外的资金很难形成自我循环。林毅夫教授及其合作者提出的计划经济的“三位一体”体制表明的正是这样的逻辑。

1.采用利率手段进行控制

当国家采用利率手段进行控制时,回报可以描述如下:

R=max|Y2+i(k-1),Y3-i(2-k)|

很显然,均衡无套利时应该有Y2+i(k-1)=Y3-i(2-k),此时有i1=。只要i1=,代表性企业就可以采用没有自生能力的赶超技术。均衡无套利时的回报为:

R1=Y3-(2-k) (2)

其中上标1代表采用利率手段进行控制时的情况。按照我们的直觉,不论国家采用利率手段进行控制与否,只要允许企业进行自由选择,有自生能力的技术就会比没有自生能力的技术更受青睐。但是,我们这里得到的结果却与我们的直觉相反,相反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假设代表性企业是有资金盈余的。企业的总收益除了生产所得以外,还包括利息所得。当利息所得太低时,企业与其选择现代技术,还不如选择不具有自生能力的技术,因为一个单位的资金所获得的利息敌不过一个单位的资金投到不具有自生能力的技术上所获得的收益,这只是一个权衡问题。我们假设代表性企业的资金是有盈余的,对国家而言,相当于假设这个国家是有很大的资源动员能力的,总体上而言是比较符合像中国这样的大国的现实情况的(中国利用的是农业剩余)。我们知道。如果一个经济体的资源非常有限,那么它推行赶超战略以选择不具有自生能力技术的能力就非常有限,这个战略就很难持续,韩国和中国台湾地区就属于这样的情形。以韩国为例,韩国在70年代初也曾经试图赶超,1971年韩国政府提出了重工与重化产业优先发展战略,但是在第二年就出现了高通货膨胀,然后这个战略就基本上停顿了,这样整个经济继续沿着60年代以劳动较为密集的加工业为主的方向发展;在80年代以后,韩国又重新提出了1971年提出的重工与重化产业优先发展战略,这时韩国的资源禀赋条件已经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但是有些项目还是属于赶超,企业没有自生能力,结果造成韩国在东亚金融危机中受到较大的冲击。

2、采用税收手段进行控制

当国家采用税收手段进行控制时,回报可以描述如下:

R=max{Y2+i(k-1)-τ(1+λ),Y3-i(2-k)+τ}

其中τ(τ>0)表示税收,λ(0<λ<1)表示税收的社会成本。

当采用税收手段进行控制时,我们假定税收及其社会成本是外生给定,此时,我们可以得到均衡无套利时的利率为i2=+τ(2+λ)。由于存在“金融抑制”,所以显然有+τ(2+λ)<δ。

均衡无套利时的回报为:

R2=Y3-[+τ(2+λ)](2-k)+τ (3)

其中上标2代表采用税收手段进行控制时的情况。按照我们的直觉,只要对某一特定的产业征足够高的税,然后把征来的税收用来扶持另外的产业,那么当税率达到某个临界值之后,被征税的企业(选择现代技术的企业)就会凋敝,被扶持的企业(选择不具有自生能力技术的企业)就会发展。我们需要注意的一点是,代表性企业之所以选择不具有自生能力的技术是被税收强迫的,而政府之所以通过税收手段强迫企业又是由政府的发展战略造成的。在转型国家,我们看到的事实是,政府一方面对有自生能力的企业进行征税,另一方面又对没有自生能力的企业进行扶持。换句话说,只要税率不太高,有自生能力的企业就可以发展;只要扶持足够大,没有自生能力的企业就可以存在。中国进行渐进式改革的情况也表明了“金融抑制”保证了政府获得大量的隐性收益,国有企业获得大量社会资源。

三、比较分析

采用赶超战略会导致“金融抑制”和福利损失,资本积累会比遵循比较优势时慢。下面我们将给出比较严格的数学计算和数学证明。

命题1:采用利率手段进行宏观控制跟采用税收手段进行宏观控制相比会引起更严重的“金融抑制”现象。

证明:很明显,i1<i2

计划经济国家往往通过税收手段(行政控制下的影子税收手段)来帮助重工业进行发展,这说明它们还是采用了一种成本相对较低的赶超战略。税收手段所造成的利率扭曲的一个关键点是,许多本来具有自生能力的企业由于不利的税收(不利的行政控制下的影子税收)而不能存在。由于原本具有自生能力的许多企业已经不能存在了,所以我们也就很难看到这类企业的活动。计划经济之所以是一种“短缺”经济,正是由于缺少了这样的企业,而“短缺”越严重,在某种程度上也就说明了“金融抑制”越严重。

命题2:不管是采用利率手段进行宏观控制还是采用税收手段进行宏观控制,赶超战略相对比较优势战略而言都会导致福利损失,从而降低要素禀赋结构的提升速度。

证明:当我们采用利率手段进行控制时,福利损失为:

只要采用赶超战略选择不具有自生能力的技术就会存在福利损失。“动态比较优势”之所以在理论上不能成立,一个最关键的原因就是不管何种程

度的赶超都会导致福利损失。Redding认为,发展中经济会面临着这样一种权衡:按照现有的比较优势进行专业化生产技术水平较低的产品,还是通过政府的选择性产业政策与贸易政策建立具有“动态比较优势”的产业,即进入那些当前不具有比较优势,但是通过生产力的增长在将来可能获得比较优势的产业。动态比较优势理论经常被用来作为支持重工业优先发展的依据,但是许多用来支持“动态比较优势”的例子,比如德国俾斯麦在19世纪70年代推行的“铁血政策”,美国19世纪末20世纪初发展电信产业的政策,日本在20世纪60年展汽车产业的政策,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例子,因为这些国家当时的要素禀赋结构实际上已经达到了产业结构升级的阶段。我们的命题得到的含义不支持杨汝岱和姚洋的有限赶超的观点。

命题3:采用利率手段进行控制跟采用税收手段进行控制相比,会引起更大的福利损失。

证明:由(4)式和(5)式,我们可以得到:

采用利率手段进行控制跟采用税收手段进行控制相比,之所以会引起更大的福利损失,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前者会引起更大程度的“金融抑制”,利率的扭曲会更加严重。税收手段毕竟属于间接的控制,通过税收仅仅是“曲径通幽”地扭曲了利率,力度相对而言比较小。而利率手段则属于直接的控制,“一步到位”地扭曲了利率,力度相对而言比较大。

命题4:被选择的赶超技术越没有自生能力,“金融抑制”程度就越严重,福利损失就越大。

命题4的经济学含义是非常明显的,不管是通过利率手段进行控制还是通过税收手段进行控制,被选择的赶超技术越没有自生能力,利率的扭曲就会越严重,从而“金融抑制”程度就越严重,进而福利损失就越大。

四、结语及政策建议

在本文中我们主要表明了一个国家的“金融抑制”跟这个国家推行的赶超战略有关。战略赶超的程度越严重,“金融抑制”的程度也就越严重。要想消除一个国家的“金融抑制”现象,“釜底抽薪”的措施就是改变政府的发展战略,变违背比较优势的发展战略为遵循比较优势的发展战略。只要政府继续推行赶超战略,“金融抑制”就不可避免,试图通过“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措施来消除“金融抑制”的努力只能属于“扬汤止沸”。中国金融自由化改革取得了很大的成绩,金融总量迅速增长,金融结构发生显著变化,经济货币化、金融化程度日益提高,金融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并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经济增长与发展。但这与其说是局部金融改革取得的成就,还不如说是由发展战略改变所取得的成就,发展战略的改变和金融改革措施的出台在互补的方向上促进了金融自由化的发展,从而降低了“金融抑制”的程度。发展战略的改变是消除“金融抑制”现象的一阶措施,属于对约束的选择。金融改革措施的出台是消除“金融抑制”现象的二阶措施,属于约束下的选择。为了消除“金融抑制”,金融改革措施的出台必须跟发展战略的转变程度密切结合起来,二阶约束要配合一阶约束,否则制度的相互依存性就会产生这样那样的不配套问题。

金融抑制论文范文第11篇

关键词:正规金融;非正规金融:金融抑制;中国农村;金融制度

中图分类号:F832.3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18-0081-03

一、国外农村金融制度变迁理论

涉及金融制度变迁的理论首先包括信用制度理论、货币制度理论和金融中介理论,三者均侧重于微观领域的研究[1]。在宏观领域,20世纪60年展起来的金融发展理论主要讨论经济发展过程中各种金融变量的变化、金融制度变革对经济发展的长期影响,探索政府为促进经济发展所应采取的金融政策(金融制度)等,几乎概括了金融制度变迁的各个方面。

1.金融创新理论。新制度经济学家对金融创新的研究较多,以戴维斯(S.Davies)、诺斯(North)和沃利斯(Wallis)为代表。这种创新理论认为,作为制度创新的一部分,金融创新是一种与经济制度互为影响、互为因果的制度变革。基于这种观点,金融体系的任何变动都视为金融创新[2]。因此,政府行为的变化会引起金融制度的变迁,如政府货币政策要求金融稳定和防止收入分配不均等而采取的金融改革。这种制度变化本身并非意味着金融压制,而是含有创新的成分。如1919年美国联邦储蓄体系和1934年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都是作为政府当局为稳定金融体系而采取的有力措施。尽管这是金融管制的一部分,但也被认为是金融制度创新行为――监管制度创新。

2.现代金融发展理论。20世纪五六十年代是现代金融发展理论的形成阶段,格利和肖、帕特里克、戈德史密斯等奠定了现代金融发展理论的基础。帕特里克( Patrick) 认为,在经济增长的起步阶段,金融引导经济增长;当经济进入快速增长阶段,经济变得日益复杂,此时经济中的摩擦会对金融服务产生需求,并刺激金融发展[3]。在农村金融组织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关系方面提出两种模式:一是“需求追随”模式,强调农村经济主体的金融服务需求导致农村金融组织及相关金融服务的供给先于农村经济主体的需求;二是“供给领先”模式,强调农村金融组织及相关金融服务的供给先于农村经济发展的需求。他还认为,这两种模式与农村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相适应,两种模式之间存在一个最优顺序问题。该理论对于研究中国农村金融组织的制度供给具有理论指导意义。

3.金融抑制理论。1973年,麦金农(MeKinnon,1973)、肖(Shaw,1973)分别出版了各自的著作《经济发展中的货币与资本》、《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深化》,分析了发展中国家金融抑制和金融深化的问题,其理论学说通常被归结为麦金农―肖理论体系。是20世纪70年代金融发展理论最具代表性的成果。肖和麦金龙认为,在许多发展农村金融制度研究,因为存在着“金融抑制”,农村金融体系的重要特征是“金融二元性”,国有金融组织垄断经营,利率扭曲,资金总量矛盾突出,金融工具不足,信用形式单一,补贴性信贷利率和信贷配给使农村金融市场资源配置效率低下。麦金龙和Pischke、Adam、Donald在考察了农民与正式金融组织之间的交易行为后得出的结论,论证了这些经典结论。农业是弱质产业,收益率低且风险大,因此在金融市场中政府适当保护农业和农民是必要的[4]。但美国政府1996年农业信息报告说明了政府在力图提高农村金融市场效率的同时也损坏了市场效率的事实,并且提出了可通过降低市场准入的限制和减少市场分割以改善这一状况。美国学者艾林爵(Paul.N.Ellinger)和奈弗(David.L.Neff)运用随机成本边界法和非参数成本边界法来评估农村金融机构的效率,并用对数成本函数来估计农村金融机构成本关系中随机成本的边界。

在麦金农(1973)发展金融理论中,发展中国家的金融系统被分割成两部分,一部分是以银行、证券市场为代表的肴组织的现代化金融市场(或金融机构);另一部分是以高利贷、当铺、私人钱庄等为代表的传统的金融机构或金融市场,这样现代化金融市场和传统的金融市场并存的金融结构就是麦金农的二元式金融结构。他们第一次把分析的重点放在发展中国家,分析了发展中国家金融抑制的典型特征和产生根源,考察了金融抑制政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他们发现,发展中国家存在着明显的金融抑制现象。政府一般对利率实行严格的管制。在利率管制下,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通货膨胀往往促使实际利率为负值。一方面,负实际利率损害了储蓄者的利益,削弱了金融体系集聚金融资源的能力,使金融体系的发展陷于停滞甚至倒退;另一方面,负实际利率向借款人提供了补贴,刺激后者对金融资源的需求,造成金融资源供小于求的局面,从而需要实行信贷配给。但是国家往往根据自己的偏好分配金融资源,损害了金融体系在配置资源中的功能。金融抑制体现的是金融制度由政府主导、制定,他们提倡的金融深化、金融自由化实际上则是发挥个人、组织的自主性创新,提倡非政府经济主体对金融制度作出诱致性制度变迁。

4.世界银行的综合研究报告。近期国外对农村金融的研究以世界银行的综合研究报告(2002)为代表,①亚隆(Yaron) 本杰明、皮普雷克等考察了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农村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对农村金融市场发展提出了较为具体的评价标准。从农村金融对于经济发展的贡献度和农村金融市场的独立性和可持续性两方面,就农村金融对于经济发展的贡献方面,提出了对于成长(生产)的贡献和促进经济公平发展(如对贫困阶层和落后地区的资金供给)两种判断标准。事实上,由于农村金融机构效率普遍较低及其独特的服务目标,往往不能对其业绩进行恰当的衡量,因此亚隆提出,应主要从服务范围和自我维持程度两个方面来判断农村金融的成功程度。一是在金融服务范围方面,农村金融机构服务范围的广度取决于其服务的客户类型和其提供的金融服务的多样性,如为农村贫困农民或低收入农民提供多少服务,是为农业还是为非农业活动提供金融服务,农村贷款额大小和农村储蓄账户的多少,农村银行分支机构和农村信用合作组织的数目,近年来农村金融机构资产的年增长率(实值)等等。二是在自我维持能力方面,如果一家农村金融机构的收入等于或高于其支出(包括诸如其权益的机会成本之类的投入因素),则这家金融机构就被认为是能够自我维持。一般来说,各国对农村金融机构的各种或明或暗的补贴主要包括:市场利率与付给优惠性借贷资金的利率之差,以外币计值的贷款损失,低于市价的利率吸收的强制性储蓄,某些或全部营运费用的直接拨付,以及免受法定储备金要求和强制投资的约束等。可以用补贴依赖指数(SDI)衡量农村金融机构对各种补贴的依赖程度,进而评判农村金融机构的自我维持能力。补贴依赖越低,表明农村金融机构独立性越高,其自我可持续发展能力就越强。并且以此衡量标准对三个成功的农村金融机构即泰国的农业与农业合作社银行(BAAC)、印度尼西亚人民银行的小额信贷部和孟加拉乡村银行(GB)的成功经验进行了总结。

二、中国农村金融制度变迁研究述评

总的来看,随着20世纪80年代制度经济学的不断传播和农村金融改革实践的推动,对中国农村金融发展问题的研究正在不断深入。

1.金融抑制和变迁研究。张杰(1998)对中国金融制度的结构和变迁进行了研究,指出国家金融控制和金融垄断的目的在1979年以前是为了推行国民经济的赶超战略,1979年后则是渐进改革的需要 [5]。黄燕君(2000) 通过分析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金融制度的变迁过程,归纳出该阶段变迁的两个特征:一是从性质上讲是自上而下的政府强制性变迁,二是其自上而下的特征与农村其他经济制度自下而上的诱致性变迁路径相悖,直接结果是民间借贷的产生和发展,且该阶段的变迁使农村金融组织的产权关系更加模糊。谢家智、冉光和(2000)从路径依赖的角度分析了中国农村金融制度的变迁,认为农村的制度环境、产权制度以及组织制度所决定的利益机制形成了农村金融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虽然目前合作金融的框架已经确立,但远未达到合作金融的宗旨 [6]。杜朝运(2001)对中国农村非正规金融制度的研究指出,农村非正规金融制度是在基础性制度变迁之前出现的一种过渡性的次级制度安排,对农村非正规金融制度的治理应成为次级行动团体的政府完善制度变迁的一种行动。

卞志村、毛泽盛(2007)对目前学术界对农村金融问题产生原因的三种解释进行了分析。这三种观点分别为:金融抑制观,金融组织不健全观,金融机构内部治理观 [7]。三种观点分别代表了三种不同的视角,在解释当前农村金融问题方面均有独到和合理之处。但从分析深度来看,金融抑制观比后两个种观点更深刻,因为从某总程度来看,正是长期的金融抑制带来了金融体系色残缺,金融组织不健全和内部治理不完善只是表象而已。因此,金融抑制理所当然的成了引起金融问题产生的最重要的原因。

2.博弈论研究。从博弈论的视角史晋川、杨兆廷(1997,

2009)则对非正规金融的兴起和发展给出了一个博弈论的解释非正规金融现象实质上是各种利益制衡的结果是政府部门原有金融机构以及各种经济成分及企业家社会公众相互博弈选择的结果其背后体现的仍是人的自利动机与来自各方面的约束条件的不断冲突与融合的过程也就是说非正规金融的形成是社会各方合作博弈均衡演进的过程。

3.定量分析。从定量研究来看,将金融深化理论应用于中国农村金融领域的实证研究不多。最早计算中国农村金融相关率(FIR)指标的是徐笑波、邓英淘等(1984),计算方法是用“行社存款”与“农村国民收入”之比来衡量中国农村金融深化的程度。并通过图示分析了两者的变化规律[8]。张元红(1995 )计算农村金融相关率的方法与前者类似,采用的是“行社存款”与“农村GDP”之比。张兵等(2002)对农村FIR与农村经济增长进行了研究,他对上述指标进行了修正,用“农户存款”、“农业存款”和“农户手持现金”之和作为“农村金融资产数据。以“农业GDP”代替“农村国民收入”指标来计算农村FIR,研究结论是中国农村金融深化的进程大约比全国落后十年左右,同全球金融发展水平相比,大约落后三十年左右。许崇正等(2005)则从影响农民的几个关键因素入手,利用普通最小二乘法得出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民收入增长曾经起到过一定的作用,但总的来讲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民增收不利。温涛、冉光何等(2005)利用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检验得出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民收入增长之间不存在长期的协整关系,农村金融发展只是农户储蓄比利率上升的格兰杰原因,而不是农村信贷比率上升的格兰杰原因 [9]。程恩江等(2003)应用补贴依赖指数(SDI)法对苏北一个县的信用联社在1999―2001年期间的SDI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如果不良贷款的历史包袱在三年中平均分摊该信用联社须将贷款利率提高53%才能抵消获得的补贴的作用。

4.制度效率研究。对制度效率的研究方面,中国人民银行武汉分行课题组(2005)将制约农民收入增长的因素归结于农村生产模式及农村金融体系效率的低下等 [10]。姚树洁等(2004)也基于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以国定资产、权益和存款为投入,以税前利润或者贷款为产出对中国农业银行在1995―2001年间的效率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如果以税前利润为产出,则农业银行的平均效率相差约23个百分点,在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中最低。

另外,对中国农村非正规金融制度变迁的大量文献的研究对象聚焦在浙江温州,如史晋川等(2003)、郭斌等(2002)、张震宇等(2003)等[11]。于海(2003)在分析中外农业金融制度的基础上,从比较制度的角度对中国农业金融的发展进行了研究,宋宏谋提出应建立多元化、复合式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12]。

三、述评

国外涉及金融制度变迁的有关文献中,基本是对发达国家的农村金融制度进行研究,少数涉及发展中国家,针对中国金融制度变迁的研究相对非常缺乏。不过Levine提出的理论和测算金融抑制程度的方法对于全面深入的理解中国的农村金融至关重要,这种金融抑制符合中国目前农村金融的发展的状况,对金融抑制的研究尚少。中国学者对中国农村金融制度变迁的研究中,缺乏对制度变迁长时期的数据量化分析,对制度变迁内在影响因素和变迁的动力的分析也有不足,对农村正规和非正规金融制度效率的比较和两种制度之间的关系也缺乏深入分析。同时,对农户和农村企业在金融领域内行为的研究多是个案性质的,尚有待总结和归纳。将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两种制度整合在一个分析框架中的分析尚少,未来的研究有待于在这方面突破。

参考文献:

[1]王芳.外生金融域内生金融――一个历史视角[J].货币金融评论,2003,(9).

[2]道格拉斯・C.诺斯.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4.

[3]戈德・史密斯.金融结构与金融发展[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4]爱德华・肖.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深化:中文版[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88.

[5]张杰.解读中国农贷制度[J].金融研究,2004,(2).

[6]张杰.中国农村金融制度:结构,变迁与政策[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7]钱水土.中国农村金融体制三十年.改革的回顾与展望[R],2004.

[8]徐笑波.中国农村金融的变革和发展:1978―1990年[M].英国:牛津大学出版社,1994.

[9]徐唐龄.中国农村金融史略[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1996.

[10]邓智毅.金融效率制度性分析[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

金融抑制论文范文第12篇

关键词 金融抑制论 金融约束论 储蓄曲线 信贷缺口 麦金农-肖理论模型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民间借贷”是今年最热的词。从年初银行信贷收缩开始,民间信贷已然被推到风口浪尖,以温州为代表的私营经济发达的地区,高利贷横行,取代了以往的炒房团与炒煤团等投资方式。本文从金融抑制论的角度浅析我国信贷缺口逐步扩大的过程,得出在当前经济金融形势下民间借贷难以遏制的结论。

二、金融抑制论与金融约束论介绍

(一)金融抑制论。

美国经济学家爱德华・肖和罗纳德・I・麦金农(R.I.Mckinnon,1973 & Shaw,1973)几乎在同 时提出了“金融抑制(Financial Repression) ”论和“金融深化(Financial Deepening) ”论。这两个理论其实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金融抑制论认为,发展中国家在加速工业化的目标下,企图人为以低成本来利用国内和国外金融资源,从而人为压低存贷款利率,由此造成金融市场调节资金供给和需求的能力丧失。

低利率一方面限制了金融体系动员国内储蓄的能力,造成资金供给不足;另一方面刺激了资金的过度需求。于是金融市场供求失衡,这又迫使政府进一步加强干预,即通过信贷配给,抑制过度的资金需求,强制实现资金供求平衡,从而使有限的资金大多低效率地使用。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低效率地使用资金,束缚了发展中国家的实际经济增长和国民收入的增加,又反过来降低了发展中国家的国内储蓄。

(二)金融约束论。

赫尔曼和斯蒂格利茨在他们的《金融约束:一个新的分析框架》一文中重新审视了金融体系中的放松管制与加强政府干预的问题,确立了通过政府推动金融深化的策略,认为:麦金农和肖的金融发展理论的假设前提为瓦尔拉斯均衡的市场条件,在现实中,这种均衡条件难以普遍成立。况且,由于经济中存在着信息不对称、行为、道德风险等,即使在瓦尔拉斯均衡的市场条件下,资金资源也难以被有效配置。所以政府的适当干预是十分必要的。金融约束的目标是政府通过积极的政策引导为民间部门创造租金机会,尤其是为银行部门创造租金机会,使其有长期经营的动力,以发挥银行掌握企业内部信息的优势,减少由信息问题引起的不利于完全竞争市场形成的一系列问题。

金融约束是一系列金融政策,这些金融政策构成政府推动金融深化战略的核心,制定的目的在于在金融部门和生产部门设立租金。金融约束的本质是通过一系列的金融政策在民间部门创造租金机会。金融约束不同于金融压制:金融压制是政府从民间部门攫取租金;金融约束是政府在民间部门创造租金。

三、我国储蓄曲线研究

(一)我国储蓄曲线实证研究综述。

在本节中,本文回顾了自上世纪 90 年代以来,国内学者关于利率对于我国居民储蓄的影响的实证研究。通过对比学者们在研究数据的选取、研究方法的应用和对实证结果的解释,为本文的实证研究提供经验支持。

赵志君(1998)利用《中国统计年鉴》提供的居民收入数据,根据生命周期假说提出的宏观储蓄率函数,引入了利率和通胀率数据,研究了1982 年至1994 年我国居民储蓄率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储蓄率受经济增长率和滞后储蓄率的影响较大;名义利率对居民储蓄率的影响是正的,通货膨胀率对居民储蓄率的影响是负的,且名义利率对居民储蓄率的影响较大。

李焰(1999)选用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课题组提供的数据 1978-1997 年我国居民储蓄的数据,使用居民实际收入水平、居民收入增长率、名义利率和通货膨胀率通过线性回归的方法研究了居民储蓄率与这些变量的关系。研究表明利率对于储蓄率的影响不确定。

许涤龙、乔增光(2002)在构建我国居民储蓄函数的基础上,以国内生产总值、零售物价指数、一年期存款利率、各期股市市值和制度变量这 5 个与储蓄相关的经济变量 1994-2000年的季度数据为依据,建立线性回归模型对我国居民储蓄进行了实证分析。他们主要研究的是居民储蓄存款函数而不是准确的储蓄函数。实证研究的结论认为名义利率与居民储蓄存款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

(二)对国内实证研究的评价。

1、实证研究的结论差异较大。有的学者认为利率变动对居民储蓄的影响很小,甚至基本没有影响;有的学者认为利率变动对居民储蓄的影响显著。即便是认为影响显著的学者,依然在争论利率变动对居民储蓄的影响方向。

2、国内的研究的实证数据全部是 2000 年之前的情况,没有对 2000 年之后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通过对已有论文的研究发现,1996-1999 连续下调利率受到了学者的关注,所以这一时期的关于利率与居民储蓄的研究较多。

(三)实证研究。

1、回归方程建立。

在模型的选取中,我借鉴了李焰(1999)的回归模型,对其中的某些变量进行了修改。接下来对于实证研究中所需要的的年底储蓄余额、GDP增长率和实际利率,名义利率,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数据进行了收集(以上数据均来之2010年统计年鉴)。最后利用 Eviews 软件进行实证分析。

方程如下:

St=C+RtX1+ tX2+PtX3+ t

其中 St表示第t年的储蓄存款年底余额,Rt, t表示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Pt表示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 t表示随机误差项,X1、X2、 X3表示各项系数,C代表常数项。

2、数据选取。

选取2000年至2009年10年间的样本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具体数据见下表。

3、参数估计。

通过Eviews回归结果如下

从以上回归结果可以得到回归方程:

S=-1.318187-1.617428Rt-0.1048 t+1.794939Pt

修正后拟合优度高达0.9968,整个回归方程在F统计量的显著性水平下也表现良好。年度储蓄余额与名义利率Rt,实际利率 t都成反方向变化,受名义利率的影响明显大于实际利率,受到实际利率的影响不大。年度储蓄余额与居民可支配收入成正方向变化,Pt的增加对储蓄的影响效果十分显著。

从以上回归结果可以知道,2000年至2009年的储蓄额与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呈反比,与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呈正比。

四、以麦金农-肖模型为基础分析信贷缺口的扩大

结合以上对于我国储蓄曲线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同时:ri为实际利率,S(gi)表示经济增长率为gi时的储蓄(i=1,2,3…),它是实际利率的减函数但是斜率很小(与原模型相反),F代表金融抑制水平:I表示投资,它是实际利率的减函数。用T来表示信贷缺口。

假设:(1)储蓄全部转化为投资:(2)没有国外融资来源。

从图1数据显示我国实际利率一直呈现下降的趋势,并且已经是负数,从中发现,我国的金融抑制水平一直长期处在均衡利率之下,并且近十年呈逐年加剧趋势。

在图1中,我们先将实际利率限制在r的水平,此时所能形成的储蓄总额仅为S。但是从投资曲线来看,当实际利率为r的时候,意愿投资总额(即贷款需求)为I.这就形成了信贷资金的缺口T=(I-S)。如果政府只限制存款利率而不限制贷款利率,根据供求定律,贷款利率将上升到r4,结果是金融体系获得不正常的高额利润,即(r4-r)。我国的实际情况是即限制存款利率又限制贷款利率,将中间的存贷利差作为金融企业创造的租金以解决市场上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这满足后来的金融约束论的理论要求,但是如果可贷资金严重供求不足,这种行政化的货币价格干预手段,必然导致非效率性和非价格性的信贷配给,这就是我们一直在发生并将长期存在的实际情况。

现在,我们将金融抑制水平由F扩大到F1,则可能导致两种结果:一方面,我国的储蓄总额随着实际存款利率的下降而得到少许的提高(从前面的实证分析来看,影响十分微弱),从而投资总额得到一定的增加。另一方面,由于贷款利率从r下降到了r1,原来那些收益率低于r1的企业得以起死回生,,这样投资的平均回报率下降,于是经济增长率从g下降到g1,储蓄曲线由S(g)向左移动到S(g1),此时信贷缺口进一步扩大为T1。因此,根据麦金农-肖的理论,实际利率的降低即减少了资本形成的数量,又降低了资本形成的质量,所以它对经济的增长和发展有着双重的不利影响。

五、结论:数额巨大的民间借贷难以遏制

近年来中国普放高利贷,是违反市场化运作逻辑的货币政策的必然结果:央行把控制货币供给的大型商业银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提高到21.5%的历史高位,而把调节货币需求的基准利率人为压得过低,导致货币市场供求严重失衡。全国信贷规模“失控”和利率“失序”,乃至全国各地普放高利贷,是这一扭曲的货币政策的必然产物。

随着我国金融抑制水平逐步扩大,实际利率长期维持在0利率左右徘徊,再加上不合理的货币政策手段组合,使我国处在银行可贷资金短缺,市场贷款需求旺盛,CPI高企,实际利率为负数的复杂经济金融形势。在贷款越紧缺的情况下,我国的贷款行政化比率越严重,此时,大部分中小企业是有寄希望于民间借贷,寄希望于高利贷。这种情况的产生将十分不利于我国调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大局,如若长期持续必将降低经济效率,引起整个经济金融体系的衰退。我国的任何问题都离不开政 治,读不懂中国的政治就读不懂中国的经济。所以我们必须从制度层面上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根源,加快政治体制改革,以此来推动金融体系的市场化,改变金融抑制的根本局面,增强央行的独立性。

只要基本的经济金融条件具备,以上的问题如果得不到遏制,尤其是在民营经济发达的地区,相信不是在温州,就是在其他的什么地方,民间借贷崩盘的事情将再次发生。

(作者单位:贵州大学经济学院)

参考文献:

金融抑制论文范文第13篇

【摘要】ipo抑价现象在各国普遍存在,本文从传统金融学和行为金融学的角度出发,对我国创业板市场ipo抑价现象进行实证。得出结论,认为信息不对称和投资者情绪对我国创业板市场ipo抑价现象有较强的解释力。通过对中国创业板新股发行抑价的影响因素进系统地考察,探求ipo抑价的真正原因,并对研究结果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创业板;ipo抑价;信息不对称;投资者情绪

一、引言

2009年10月30日首批28家公司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截止2013年7月,创业板市场上市公司已达355家,总市值近12250亿元。与主板市场不同的是,创业板上市公司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ipo抑价率较高。所谓ipo抑价,是指股票上市首日收盘价远高于其发行价。适当的抑价一定程度上有利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然而长期的超高抑价率,导致了一级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丧失,给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埋下了隐患。因此,探求ipo抑价的原因,促进创业板公司的发展,对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也有重要的意义。

 

二、ipo抑价文献综述

ipo抑价的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但至今还未形成系统全面的解释,主要有几种较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理论。

1.信息不对称理论

传统金融学认为股票抑价与信息不对称之间存在相关性,信息不对称程度越严重,则抑价程度越高。信息不对称理论中包括赢者诅咒假说、信号传递假说和委托—理论,来解释ipo抑价。

 

2.行为金融学理论

行为金融学是经济学结合社会学和心理学研究投资者决策来研究资本市场。投资者情绪表现为个人投资者的非理性。行为金融学理论通过投机—泡沫理论、从众效应理论以及噪声交易理论来解释投资者非理性对ipo的抑价的影响。

 

3.国内实证研究

时坤(2011)发现创业板ipo抑价率明显偏高,分析了抑价原因是二级市场上非理性投资者所致。刘超然、潘焕学和张岩(2012)认为投资者从众心理和信息不对称对我国创业板市场ipo抑价现象有较强的解释力。

 

4.文献评述

信息不对称理论的存在前提是有效市场,且其对ipo抑价的解释也主要从发行者与承销商的角度出发,有其局限性。而新兴的行为金融学则更多从投资者的非理性投资行为的角度研究ipo抑价问题。所以有必要结合信息不对称理论和行为金融理论,更全面地研究我国创业板市场ipo抑价现象。

 

三、我国创业板ipo抑价实证检验

本文样本选取2009-2013年在创业板市场上市的355只股票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

1.变量设定

被解释变量:ipo抑价率是发行价,是首日收盘价。解释变量的选取,结合深圳创业板的特征,总结出以下个可能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1)依据信息不对称理论设定的解释变量

发行市盈率(pe),募集金额(ra),公司规模(ac),成立年限(y)。

(2)依据行为金融理论设定的解释变量

中签率(lr),衡量一级市场投资者情绪的重要指标;首日换手率(tr),是二级市场股票流动性和投机性的衡量指标。

2.实证检验

(1)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上述回归结果可知,整体效果的f检验通过,但是模型整体的解释程度不够好。

采用逐步回归方法对假设模型进行多重共线性检验,结果表明模型不存在多重共线性。

由于本文样本数据均为截面数据,出现异方差的可能性较大,当模型出现异方差性时,用ols得到的估计参数将不再有效;各变量的显著性检验失去意义;模型也不再具有良好的统计性质,因此,首先用white检验法检验(2.1)模型是否存在异方差性。

 

四、结论及建议

1.结论

由实证结果可知:(1)投资者在二级市场上会尽量避开发行市盈率过高的股票。创业板上市公司发行市盈率越低,容易吸引投资者,因为投资者所面临风险越小。(2)新股募集资金规模越大,相应的需要投入到市场中的资金就越多,股价被推高的难度也越大,因此抑价程度就越低。(3)一般而言,规模大的公司发展比较稳定,信息披露也较完善,未来的不确定性较小,信息不对称程度较低,ipo抑价也相对少。然而这一假设不适用于我国创业板市场。(4)公司的成立年限越长,了解的人越多,对公司的认识也越清晰,信息不对称程度就越小,所以抑价率越低。(5)衡量一级市场投资者情绪的重要指标的中签率对被解释变量抑价率的影响较大,中签率的高低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创业板市场投资者跟风的程度,说明了投资者的一种从众心理。中签率较低,说明投资者的资金成本相对较高,从而投资者的回报要求较高,因此新股发行抑价幅度较大。(6)换手率是二级市场投资者情绪的重要反映指标,换手率过高说明二级市场以短期投资者或投机者为主。实证结果显示投资者对一级市场股票的热情追捧延续到了二级市场,主要是由于中国资本市场投机氛围浓厚、投资参与者结构不合理。中国资本市场上的投资者以个人为主,投资机构较少,由于个人投资理念和知识结构的差异,相比于机构投资者来说投机心理较为严重且不成熟,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干扰,再加上个人投资者分析问题能力远不如机构投资者,所以较容易对新股产生追捧。综上所述,信息不对称和投资者情绪是影响我国创业板市场ipo抑价的重要因素。

 

2.政策建议

本文的实证分析证明,我国近期过高的ipo折价水平主要是由信息不对称和投资者的非理性情绪造成的。为推动我国证券市场发展提出建议如下:

完善法律法规,深化发行监管的改革创新。完善发行相关法律法规,包括保荐制度和询价制度,加强对保荐机构监管。严格把关公司上市发行审核,加强信息披露,提高市场运作透明度,增强其约束机制。

 

引导投资者转变投资观念。要端正投资者对股市的认识,了解股市中的投资风险;提高投资者的投资分析能力,进行投资策略;要增强法律意识,通过合法的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

 

注重机构投资者发展。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推动证券投资基金、保险、信托的发展,促进机构投资者的全面发展,形成多元化的机构投资者群体,形成理性投资的市场基础。

 

参考文献

[1]时坤.我国股票市场创业板ipo抑价现象研究[j].中国证券期货,2011(10).

[2]刘超然,潘焕学,张岩.我国创业板ipo抑价实证研究[j].中国市场,2012(13).

[3]申泰旭,解婷,龙海明.我国创业板ipo抑价实证分析[j].金融管理与研究,2012(2).

金融抑制论文范文第14篇

【摘要】IPO抑价现象在各国普遍存在,本文从传统金融学和行为金融学的角度出发,对我国创业板市场IPO抑价现象进行实证。得出结论,认为信息不对称和投资者情绪对我国创业板市场IPO抑价现象有较强的解释力。通过对中国创业板新股发行抑价的影响因素进系统地考察,探求IPO抑价的真正原因,并对研究结果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创业板;IPO抑价;信息不对称;投资者情绪

一、引言

2009年10月30日首批28家公司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截止2013年7月,创业板市场上市公司已达355家,总市值近12250亿元。与主板市场不同的是,创业板上市公司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IPO抑价率较高。所谓IPO抑价,是指股票上市首日收盘价远高于其发行价。适当的抑价一定程度上有利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然而长期的超高抑价率,导致了一级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丧失,给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埋下了隐患。因此,探求IPO抑价的原因,促进创业板公司的发展,对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也有重要的意义。

 

二、IPO抑价文献综述

IPO抑价的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但至今还未形成系统全面的解释,主要有几种较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理论。

1.信息不对称理论

传统金融学认为股票抑价与信息不对称之间存在相关性,信息不对称程度越严重,则抑价程度越高。信息不对称理论中包括赢者诅咒假说、信号传递假说和委托—理论,来解释IPO抑价。

 

2.行为金融学理论

行为金融学是经济学结合社会学和心理学研究投资者决策来研究资本市场。投资者情绪表现为个人投资者的非理性。行为金融学理论通过投机—泡沫理论、从众效应理论以及噪声交易理论来解释投资者非理性对IPO的抑价的影响。

 

3.国内实证研究

时坤(2011)发现创业板IPO抑价率明显偏高,分析了抑价原因是二级市场上非理性投资者所致。刘超然、潘焕学和张岩(2012)认为投资者从众心理和信息不对称对我国创业板市场IPO抑价现象有较强的解释力。

 

4.文献评述

信息不对称理论的存在前提是有效市场,且其对IPO抑价的解释也主要从发行者与承销商的角度出发,有其局限性。而新兴的行为金融学则更多从投资者的非理性投资行为的角度研究IPO抑价问题。所以有必要结合信息不对称理论和行为金融理论,更全面地研究我国创业板市场IPO抑价现象。

 

三、我国创业板IPO抑价实证检验

本文样本选取2009-2013年在创业板市场上市的355只股票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

1.变量设定

被解释变量:IPO抑价率是发行价,是首日收盘价。解释变量的选取,结合深圳创业板的特征,总结出以下个可能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1)依据信息不对称理论设定的解释变量

发行市盈率(PE),募集金额(RA),公司规模(AC),成立年限(Y)。

(2)依据行为金融理论设定的解释变量

中签率(LR),衡量一级市场投资者情绪的重要指标;首日换手率(TR),是二级市场股票流动性和投机性的衡量指标。

2.实证检验

(1)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上述回归结果可知,整体效果的F检验通过,但是模型整体的解释程度不够好。

采用逐步回归方法对假设模型进行多重共线性检验,结果表明模型不存在多重共线性。

由于本文样本数据均为截面数据,出现异方差的可能性较大,当模型出现异方差性时,用OLS得到的估计参数将不再有效;各变量的显著性检验失去意义;模型也不再具有良好的统计性质,因此,首先用White检验法检验(2.1)模型是否存在异方差性。

 

四、结论及建议

1.结论

由实证结果可知:(1)投资者在二级市场上会尽量避开发行市盈率过高的股票。创业板上市公司发行市盈率越低,容易吸引投资者,因为投资者所面临风险越小。(2)新股募集资金规模越大,相应的需要投入到市场中的资金就越多,股价被推高的难度也越大,因此抑价程度就越低。(3)一般而言,规模大的公司发展比较稳定,信息披露也较完善,未来的不确定性较小,信息不对称程度较低,IPO抑价也相对少。然而这一假设不适用于我国创业板市场。(4)公司的成立年限越长,了解的人越多,对公司的认识也越清晰,信息不对称程度就越小,所以抑价率越低。(5)衡量一级市场投资者情绪的重要指标的中签率对被解释变量抑价率的影响较大,中签率的高低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创业板市场投资者跟风的程度,说明了投资者的一种从众心理。中签率较低,说明投资者的资金成本相对较高,从而投资者的回报要求较高,因此新股发行抑价幅度较大。(6)换手率是二级市场投资者情绪的重要反映指标,换手率过高说明二级市场以短期投资者或投机者为主。实证结果显示投资者对一级市场股票的热情追捧延续到了二级市场,主要是由于中国资本市场投机氛围浓厚、投资参与者结构不合理。中国资本市场上的投资者以个人为主,投资机构较少,由于个人投资理念和知识结构的差异,相比于机构投资者来说投机心理较为严重且不成熟,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干扰,再加上个人投资者分析问题能力远不如机构投资者,所以较容易对新股产生追捧。综上所述,信息不对称和投资者情绪是影响我国创业板市场IPO抑价的重要因素。

 

2.政策建议

本文的实证分析证明,我国近期过高的IPO折价水平主要是由信息不对称和投资者的非理性情绪造成的。为推动我国证券市场发展提出建议如下:

完善法律法规,深化发行监管的改革创新。完善发行相关法律法规,包括保荐制度和询价制度,加强对保荐机构监管。严格把关公司上市发行审核,加强信息披露,提高市场运作透明度,增强其约束机制。

 

引导投资者转变投资观念。要端正投资者对股市的认识,了解股市中的投资风险;提高投资者的投资分析能力,进行投资策略;要增强法律意识,通过合法的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

 

注重机构投资者发展。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推动证券投资基金、保险、信托的发展,促进机构投资者的全面发展,形成多元化的机构投资者群体,形成理性投资的市场基础。

 

参考文献

[1]时坤.我国股票市场创业板IPO抑价现象研究[J].中国证券期货,2011(10).

[2]刘超然,潘焕学,张岩.我国创业板IPO抑价实证研究[J].中国市场,2012(13).

[3]申泰旭,解婷,龙海明.我国创业板IPO抑价实证分析[J].金融管理与研究,2012(2).

金融抑制论文范文第15篇

【关键词】金融抑制;金融深化;金融控制;综述

一、相关金融学理论简述

在详细阐述金融控制理论之前,我们先了解另外两种金融学理论――金融抑制理论和金融深化理论,通过对这两种金融学理论的了解我们可以更深入的了解金融控制理论。

(一)金融抑制理论

20世纪70年代,麦金农和肖调查了大量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状况,发现很多国家存在金融与经济相互抑制的恶性循环现象,他们称为金融抑制。金融抑制可以概括为:一国政府对金融业制定了政策,人为的降低利率,实行歧视性的信贷政策,以此促进经济发展,但却制约了金融业的发展,使金融业处于一个没有效率的状态,反而制约了经济的发展,从而形成恶性循环的一种状况。

(二)金融深化理论

1973年,麦金农和肖①各自系统地提出了金融深化理论,其核心观点是政府要放松对利率的控制,鼓励银行间竞争,以此最终实现金融自由化。金融深化的标志有三个:一是推进利率市场化;二是发展正规的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三是构建一个有效的中央银行系统。

二、金融控制文献综述

(一)金融控制的内涵

宽泛的讲,控制是政府对经济的所有干预,政府实行金融控制政策是指在经济市场化的进程中,政府采取有利的货币政策和外汇政策等政策工具,对经济市场化进程的速度进行控制,而不是在条件还不成熟的情况下实行过度的市场化措施,并最终在不出现严重通货膨胀的情况下实现金融的和经济的发展。政府对金融进行控制的时,由于执行力度、对象和步骤的不同,金融控制的效率也不同。本文认为金融控制是政府对金融领域的控制,即政府为了促进金融业发展、弥补金融市场失灵和维护金融市场稳定,以出台法律法规为主要手段对金融主体进行扶持、引导、规范和约束的总和。

(二)国外金融控制文献综述

金融控制一词,最早由麦金农②提出,他指出财政控制应优先于金融自由化。麦金农的金融控制理论是一种财政和货币控制理论,该理论指出转轨时期的政府靠发行货币取得资源将导致通货膨胀,而不会实现经济增长,因此必须实行财政控制,并建立完善的税收机制。

1、金融控制内涵的界定

维斯卡西认为,政府控制是政府以法律手段,以限制经济主体的决策为目的而运用的一种强制力。丹尼尔・史普博对控制的界定结合了经济学、法学等对控制的定义,他指出,尽管市场是控制政策存在的理由和前提,但以往对控制的界定都倾向于把市场忽略掉,因此他把行政决策和市场机制统一了起来,认为控制是行政机构制定并执行的直接干预市场机制或间接改变企业和消费者供需政策的一种规则或特殊行为。

2、对金融控制的必要性研究

有学者指出: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业这种由多数企业构成的产业具有如下的特征,即消费者未必拥有充分的信息,以决定在多种服务和价格中选择哪种为好,结果难以使资源配置效率实现帕累托最优,而且一旦企业倒闭,则难以保证消费者的安全。Llewellyn和David研究了金融控制的经济学理论框架,并指出金融控制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客观必然性。Julian R.Franks等学者在1998年从成本――收益的角度分析了金融控制的有效性,他们研究并考评了英国金融控制的成本和收益,并首次对金融控制成本进行比较分析,比较对象选择了美国和法国。Rochet和Keeley等学者的研究认为资本充足控制在降低银行冒险的风险激励方面具有积极作用。Taylor,Buffie的研究认为发展中国家由于缺乏有效的制度安排,因此政府对金融部门有必要保持一定的控制。Wade,WB认为东亚政府对金融市场的干预提高了社会福利。Edwards,Hastings对拉丁美洲国家金融自由化研究的成果表明了在缺乏适当管制的条件下,自由化会导致经济系统的脆弱性。Cho and Khathate对亚洲五个国家的研究表明金融自由化并没有导致储蓄与投资的系统增长。C.Denizer,R.M.Desai and N.Gue-orguiev认为用抑制性的金融控制来为赤字融资可能会比用自由化来弥补赤字的成本要高,但采取这样的政策能够维持权威和确保权力的生存及延续。

(三)国内金融控制文献综述

近年来,我国学者和经济学家对政府金融控制进行了多方面细致的探讨,积累了大量文献。近几年来的研究重点主要有以下方面:

1、金融控制的涵义界定

王欣欣(1996)指出,经济改革中的金融控制是对改革过程的控制,是稳定与变革相统一的控制,是增强社会经济发展的均衡性和提高社会经济效益的控制。张杰(1997)则认为金融控制是对国家调控金融资源的一种描述。为了将个人部门的储蓄集中到国家手中,需要一个国家控制并占垄断地位的国有金融体系,同时为了让居民储蓄更多地流入国有银行,也限制了居民的金融资产选择。高存款准备金制度限制了国有银行自主运用资金的权力,强化了国家对金融资源的支配和控制能力。张力(2001)所研究的金融控制专指转型国家在经济市场化进程中,政府采取有效的政策工具,控制商品市场和金融市场自由化的相对速度(而不是同时实行所有的市场化措施),在不引起通货膨胀的情况下实现金融均衡和向市场经济的过渡。谢朝华(2004)认为金融控制是指在金融发展过程中,为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定与效率,政府以一定的手段对金融活动主体的控制和金融活动主体对其金融行为的自我约束。

2、金融控制所包含内容的方面

李冰(2001)认为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转型经济往往难以避免财政状况恶化。为了防止严重的通货膨胀,国家实行了金融控制战略,主要内容包括:一是利用储蓄来吸收居民户和非国有部门的潜在购买力;二是利用国家控制的金融体系来为财政赤字融资。此时国有银行成为金融控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功能有:(1)代行财政注资职能;(2)承担本应由财政承担的社会保障职能;(3)承担本应由财政出资的政策性业务。毛伟(2001)认为金融控制内容包括五个方面:(1)明晰金融部门特别是银行部门的产权结构。(2)增强银行风险决策和风险化解能力。(3)提高中央银行的监管水平。(4)促进金融市场的发展和完善。(5)谨慎的利率市场化改革。沈民(2003)认为金融控制包括:(1)通过国家对金融业的垄断,限制体系外及国外金融机构介入,尽可能通过金融业从社会集中财富并置于其既定政策目标支配下。(2)对国有银行的表外业务、产融结合、信用证券化等现代业务严格控制,严格实行分业监管。(3)严格的贷款规模和歧视性贷款政策,使国有银行长期对国企从流动资金到固定资产投入实行全方位、多层次的信贷供给。

3、金融控制的工具与表现形式方面

张兴盛(2000)认为金融控制的工具有三个:国有银行的信用垄断;利率控制;对国有银行的信贷控制,其中包括对各国有银行都赋予了政策性贷款的义务,中央银行对各国有银行都实行了严格的信贷规模控制,以及高准备金制度。陈雨露(2005)认为金融控制中的国家战略工具有三个:超额外汇储备;开发性金融制度;开放条件下有限自由化的货币制度安排。在金融控制的表现形式方面:阎江(2003)认为我国始终没有走出以间接融资为主,以信贷体系为基础的“计划管理”模式,政府对金融的过度干预一直存在,这种过度干预直接以政府的金融控制表现出来。其一,行政性的金融垄断;其二,高储蓄率;其三,严格的信贷规模和歧视性信贷政策。郑泽华和王枉(2009)认为经济转轨时期金融控制的表现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其一,长期维持行政性的金融垄断;其二,国家在对国有银行进行政策倾斜和保护其垄断地位的同时,对产融结合、银行表外业务、资产结构调整、银行信用证券化及金融市场的发展等均予以严格限制和管理;其三,严格的信贷规模和歧视性的信贷政策。

三、小结

对于政府的金融控制这一问题,国内外的很多学者都进行了研究,而对其作用的判断还要依赖金融发展的程度和政府进行控制的强度,在不同的阶段,金融体系对政府也有着不同的需求。为了加强对金融控制的理解和把握,本文在第一部分介绍了与金融控制理论密切相关的两种金融理论――金融抑制理论和金融深化理论。通过对这两大金融学理论的介绍和比较,使我们充分的认识了金融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政府控制与金融发展的关系等一系列问题,为后面我们介绍金融控制打下了基础。第二部分着重介绍了金融控制理论,并介绍了国内外关于金融控制的文献综述。通过对金融控制的介绍,我们认为金融控制是政府对金融领域的控制,是政府为促进经济发展,维护金融稳定而对金融主体采取的一系列规范和约束的总和。它不同于金融监管,也不同于宏观调控。这一部分首先介绍了国外学者对金融控制的研究,其中尤以麦金农的观点为主要,然后介绍了国内学者对金融控制的研究,分别从金融控制的涵义、内容及其工具与表现形式三个方面进行了介绍。金融控制理论的发展所发挥的理论指导作用肯定会对经济的发展,尤其是金融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注释:

①麦金农出版了《经济发展中的货币与资本》,肖出版了《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深化》。

②麦金农在《经济市场化的次序――向市场经济过渡时期的金融控制》一书中提出。

参考文献

[1]R.I.麦金农.经济市场化的次序――向市场经济过渡时期的金融控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2]R.I.麦金农.经济发展中的货币与资本[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3]刘新伟.浅谈金融自由化的利弊[J].成人高教学刊,2002(6).

[4]李强.历久弥新的学术生命力――评《麦金农经济学文集》[J].中国城市金融,2007(02).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