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大学生的就业现状范文

大学生的就业现状范文

大学生的就业现状

大学生的就业现状范文第1篇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创业;意识

一、引言

自1999年我国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以来,在校大学生人数急剧上升,毕业生人数也逐年增加。过去三年时间里,高校毕业生人数从2014年的727万,增加到2015年的749万,2016年更是达到765万人。在高等教育持续大规模扩张时,由于种种原因,中国的就业市场并不能及时满足众多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需求,使得高校越来越多毕业生出现“有业不就”和“无业可就”的情况[1]。随着近年来大学生就业创业实践的不断深化,及时了解和把握当代大学生就业创业意识的现状、主要特征及现存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创业管理和服务,无论对大学生自身职业发展,还是对促进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国家整体创新水平,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项目通过在郑州地区不同高校的不同学历层次(专科、本科、硕士)学生的就业准备与就业预期进行系统而全面的问卷调查。采用一、对研究方法和抽样调查的介绍,并重点对问卷所获数据进行描述统计,主要呈现样本学生的就业准备状况、工作期望状况、大学生预期薪酬和创业选择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二、对实证结果的总结及根据实证结果提出有助于改进大学生就业创业意识的合理化建议。

二、当代大学生就业创业意识现状及建议

近60%的学生自我就业准备不足,超过40%的大学生表示首次就业信心不足;超过八成学生表示就业压力较大,且女性大学生就业压力高于男性大学生,预计起薪略低于男性,选择自主创业的概率显著低于男性。因此需要高校的就业工作形成全员全过程式的职业辅导氛围,将大学生就业创业意识培养纳入常规工作范围,从成就体验、替代经验、言语鼓励和稳定情绪四方面开展工作,从学校层面来讲,适当组织学生参加适当的就业实践,让学生接触到真是的职业世界;学生可以通过真实的职业经验积累职业成就感,多与自己背景相似职业成功的榜样学习,从而获取师长、朋友及家长的鼓励,在潜移默化中逐步提升学生就业信心。过大的就业压力也会带来紧张、焦虑等负面情绪,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对此,应注意积极引导,从生活上、学业上、心理上多方关注学生,辅导学生化压力为动力。此外,大学生就业指导应有意识地向女大学生倾斜,举办女性职场辅导沙龙、女性专场招聘会等形式大力推荐女性就业。[1]

三、随着学历层次的提高大学生的薪酬预期显著增高

30%的高校学生预计起薪2000-3000元,35%的大学生预计月薪为3000-5000元,提示超过60%的大学生预计起薪分布在2000-5000元,硕士研究生的预计起薪高于本科生,本科生的预计起薪高于专科生。有过学生干部经历的同学,相较于普通同学,有着更好的薪酬预期。启示高校有必要通过多种渠道更多了解就业市场的实际情况,及时向在校生和毕业生进行薪酬信息反馈,使之将薪酬预期制定在合理区间范围内,有效减少“有也不就”和“无业可就”的尴尬局面。

四、大学生的就业创业意识存在显著的专业差异

艺术体育类专业的大学生感受到的就业压力最小,理工农医类专业其次,人文社科类专业的大学生就业压力最大。看重专业对口的学生比例随着人文社科类专业到理工农医类再到艺术体育类专业变化显著递增。有高达65%的大学生倾向选择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为希望就业地点。仍有近30%的大学生选择东部沿海大城市作为意向就业地点。愿意到国家各级党政机关工作的大学生比例为35%,有20%的学生倾向到国有企业工作。公务员热仍是各高校在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中需要重视的问题之一。据此,高校在进行大学生职业指导过程中,要充分意识到不同专业学生的不同压力,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鼓励大学生多元考虑,到基层,到西部,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就业创业,发挥个人专业优势,促进自我事业发展。

五、将近25%大学生倾向于选择自主创业

选择从事自由职业的学生比例为15%,说明随着高校毕业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加之目前从党中央到地方对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政策扶持和资金支持,面对巨大的就业压力,很多学生勇敢地选择走出一条创业之路,不仅解决自我的就业问题,还可助益解决其他毕业生的就业问题。

作者:唐瑞 单位:河南中医药大学康复医学院

大学生的就业现状范文第2篇

一、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

自1999年以来,高等教育的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有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进入社会,社会就业压力不断增大,就业形势日趋严峻。2001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共115万,而到2011年,这一数字已达660万。2012年,高校毕业生的规模继续增加,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将会更加突出。总理也曾公开表示:最让他感到担忧的就是大学生的就业问题。

二、我国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大学生就业难已是不争的事实,我走访调查了我省几所不同层次的大学的部分学生,通过分析得出了以下部分原因:第一,高校扩招的影响。毕业生多,而且每年都在呈上升趋势。2012年的大学毕业人数将达到惊人的680万,加剧了大学生就业难这一社会问题。第二,大学生就业渠道不畅。目前的就业渠道主要是学校推荐、熟人介绍、校园和社会的招聘会、人才或就业网站、报考公务员、服务西部等。但是对大多数人来说,网站和招聘会是主要的就业渠道,这远不能满足大学生的需求。第三,高校专业设置错位,大学教育与市场脱节。很多专业设置不合理,而且在全国大环境下已成饱和状态。第四,大学生非理性的择业观加剧就业困难。很多大学生对就业现状缺乏清晰的认识,高不成、低不就,不肯吃苦,加之在大学期间努力不够,专业知识不过硬。第五,大学生没有做好未来职业发展规划,缺乏求职技巧。大部分学生在求职时对自己将来从事什么工作,以及自己未来三到五年的职业发展计划都不是很清楚,而且应试者表现得不够自信,过分紧张,回答问题时支支吾吾,表现不出自己的实力。第六,大学生缺乏就业培训机会。

三、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的对策

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是一项系统工程。我们要充分整合各方资源,建立开放性、综合性的服务体系,形成部门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为大学生就业提供“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服务。面对全球性的经济复苏的大好时机,政府、企业、学校要加强沟通与协作,积极稳妥地解决好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大学生自身也要清醒认识形势,端正就业观,积极做好各方面准备。下面从四个方面提出应对策略。

1.政府应对策略

首先,继续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引进高新技术,加快产业升级,发展现代生产型的服务型行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切实解决劳动就业问题打下坚实的经济基础。其次,做好制度性安排。第一,为大学生在劳动力市场自由流动营造良好环境;第二,出台大学生创业贷款和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政策支持大学生创业,形成促进创业带动就业的政策体系;第三,完善公共就业服务,强化职业技能培训,规范人力资源市场;第四,大力宣传并倡导高等教育普及化、就业市场化,在加快城乡统筹的同时,从政策上鼓励和吸引大学生服务基层。

2.企业应对策略

企业在调整用人计划的同时,要以长远的眼光,吸引德才兼备的大学生,为企业今后发展建立人才库。如顺德美的公司在企业经营受到金融危机影响下,还拿出165个岗位“虚位以待”,其中就有65个“储备干部”职位。这些人员先下到生产一线进行锻炼,经过系统培训后,再提拔到相应的管理岗位,目的是为公司培养一批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管理干部,以防管理人才断层。由于待遇较好,也有晋升管理干部的机会,前来应聘的大学生络绎不绝,为企业提供了大量的可挑选人才。从企业角度讲,采取这样的方式,可以挑出真正适合企业发展的人才;对于刚刚毕业的学生来说,这样可以使其更快地融入企业。

3.学校应对策略

第一,进一步加强就业教育。举办系列关于就业形势、职业生涯规划、面试技巧的讲座,端正学生的就业观念,提高其求职技能。第二,多渠道拓展就业市场。跟人才市场、民营企业加强沟通,通过这种方式拓宽就业市场。第三,跟踪毕业生和用人单位,通过对毕业生用人单位的跟踪,了解到用人单位的需求和学生能力的优劣势,然后反馈给学院,使人才培养计划和课程设计更加贴近市场。第四,在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方面,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第五,加强创业教育,将创业教育贯穿大学生培养全程,借助举办校级创业项目设计大赛,允许学生在上学期间创业等措施,激发学生创业欲望,使以往只有少数人参与的大赛成为吸引更多拥有创业梦想的人的表演舞台。

4.大学生应对策略

(1)树立正确的择业观。第一,培养良好的就业心态。大学生要树立自信心,勇敢地面对竞争,关键是对待挫折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坚信“天生我材必有用”,摆正自己的位置,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变就业压力为动力。第二,树立“先就业,再择业,后创业”的观念,打破一步到位、从一而终的旧的就业观。第三,树立到基层、到农村去的观念。农村和基层能为大学生提供广阔的天地,为其施展才华、实现理想创造很多的条件和机会。第四,树立发挥专业所长,但也注重综合素质的观念。第五,转变“精英”意识,树立普通劳动者的就业观念,大学生也是社会阶层的普通成员,要以普通劳动者的心态和定位选择工作。

(2)做好求职前准备。毕业生求职前要做好四大准备:做好有科学的职业规划;树立自信调整心态;知己知彼收集信息;简历要“简”而有“力”。

(3)要把握时机,尤其珍惜校园专场招聘会的机会。

四、大学生就业创业展望

面对大学生就业创业难这一社会问题,政府、企业和高校应多管齐下,从各方面努力做好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大学生也要看到高校毕业生就业面临的历史机遇和挑战,降低求职要求、勇于自主创业、提高就业竞争能力,解决自身就业创业问题。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国家促进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政策百题问答.2009.

[2]辜胜阻,肖鼎光,洪群联.完善中国创业政策体系的对策研究[J].中国人口科学,2008,(1).

[3]许明,肖强,韦鸿鹏.广西大学生创业环境现状与对策研究[J].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3).

大学生的就业现状范文第3篇

据有关部门的统计显示,目前每年社会新增就业机会大约700万至800万个,而每年大学毕业生人数则大约在300万左右。就这一数据而言,大学毕业生理应有比较大的就业空间。但我国在疏通渠道和就业服务上有明显不足,也有很大拓展空间。反观高校毕业生对就业形势的认识,根据调查和了解,今年的应届毕业生对就业形势认识清晰,具有务实的就业观念,但对就业政策把握欠缺,缺乏到基层工作的意愿。许多大学生对自己有客观认识,“认为自己目前最欠缺的素质主要是:相关工作或实习经验、沟通协调能力、承受压力、克服困难的能力。而相关工作或实习经验恰恰是许多用工单位招聘的重要门槛。

因此,在应届毕业生中“先就业,后择业”成为就业的主流思想。大多数人选择以第一次就业为扎实基础和增长能力经验的跳板。选择一次性永久解决就业问题的毕业生少之又少。其次,他们选择单位更注重实际。可见今后一个时期,推进体制机制改革,畅通毕业生到城乡基层、中西部地区、中小企业就业的渠道,采取鼓励性政策,引导更多的毕业生到城乡基层、中西部地区特别是祖国建设最需要的地方就业创业是解决就业滞涩问题的核心,也是最具突破性的导向。

在就业如此困难的情况下,有些人开始学着自主创业。在此,我重论述大学生创业的途径和现状,并就一些高校中大学生创业成功的案例进行分析,由此看到加强当代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必要性。

一、大学生获得创业支持的途径

1.学校:高校对大学生创业行之有效的支持就是校园创业大赛和创业培训机构。创业大赛百花齐放,既有团中央举办的全国性的‘挑战杯’又有各大高校自己组织的比赛,就像正式起跑前的热身运动一样,高校通过对大学生创业方案的指导和提出合理化建议为在校大学生提供了理论支持。而创业培训机构则是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各类创业教育课程,如创业常识、创业心理和技能、市场经济、财务管理、经营管理、法律和税收等课程,系统的培养学生创业意识和基本的创业知识,为大学生成功创业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2.社会:一般是大学生在做兼职时接触到的创业机会,他们毕业后大都是以人或者合伙人的形式活跃在以后的创业之路上。

3.家庭:其实真正来自家庭的创业支持微乎其微,除非是家族‘铺路式’的企业继承体系让一部分大学生借助外力顺水推舟的踏上创业之路。一切人脉、手续、启动资金、创业路子,都有强有力的后备支持。

4.网络平台:近几年,网络的泛滥与中国的创业市场面临‘瓶颈’的尴尬不期而遇,两者实行‘联姻’策略显示了双赢的智慧。很多创业公司借助搜狐、优酷等网络大亨‘海选’般的挖掘好的创业项目,拿在大学生之间口碑相传的一档创业节目《赢在中国》为例,就是企业用启动资金和创业金点子交换,选手在企业代表的刁难中与之较量,层层角逐后方可拿到创业基金。我们一方面被节目中一路火花闪电的智慧较量所深深折服,另一方面也豁然开朗,企业和社会都在摸索把对大学生的创业支持转变切实可行的路子。而且我们也可以感受到‘创业带动就业’这一模式的实质性进展。

5.政策支持:在资金支持方面,由政府担保贴息贷款。国家专门出台一系列的优惠政策,积极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实行小额贷款贴息政策,大学生可以获得小额无息贷款。在手续方面,开启‘绿色通道’,降低大学生市场准入条件,减少公司注册资金,减免大学生到工商、税务等部门办证的相关费用。

二、大学生的创业现状

在不断进行的创业实践中,大学生形成了自己的创业特点,同时也曝露出一些弊端:

1.参与规划的热情高,实际投入操作率低,创业仅限于‘纸上谈兵’。

自从大学生接触并了解创业以来,其创业激情逐渐增长,但实际参与创业的比例还是很低的。在山东大学中心校区有一个山大创业实践中心,学校最初的想法是利用该中心给创业的大学生免费提供开公司的办公场所,并依靠学校资源提供各方面的支持。然而,该中心已经建成两年多,截至目前却只入驻了两家大学生创业公司,整个创业实践中心大楼显得挺冷清。

“学校很支持学生创业,但在实践中我们发现,目前大学生创业存在很多尴尬。”山东大学团委副书记、创业研究和指导中心副主任周庆华介绍说,近年来山东大学一直参加全国性的大学生创业大赛,每次校内海选时,都会有数千人报名,学生们都会提供各种各样的创业项目,其中不乏让人眼前一亮的项目。然而比赛归比赛,最终却罕有学生把创业的设想转化成实实在在的创业行动。

2.失力与先进的科技、文化等因素,具有守旧性。

在国内创业学生中,有很大一部分学生是从事家教、零售、服务业等技术含量低的行业,即使涉及网络的创业者也都集中于一些不必进行产品设计、开发、生产的网站维护。大学生对新创业领域的开发缺乏一定的观察力和创造力,有的则是因惧于现实的高风险而对最初的创业想法望而却步。

3.学校所能提供的帮助有限且不成系统。

仅有创业大赛和创业协会仅停留在理论优化的层次,远远达不到为有想法有干劲的创业大学生提供贯穿想法―启动―优化发展这个层次的系统支持。科技创业园区、师生创业实践平台、创业实训基地、创业基金协会等机构的建设既是我们期待看见的又是任重道远的。

4.创业的社会文化基础薄弱

从全社会来看,中国的经济市场给大学生提供的创业条件同样不足。在商业信用体系高度发达和商业环境优良的美国,创业成功的仅为1/4,在我国,缺乏充裕资金和广泛社会关系的大学生,创业成功率仅为2%-3%。成功率如此低,创业的风险更是难以承受。从当前情况看,高校毕业生的创业资金,或是贷款或是东挪西借,一旦创业失败,就会血本无归,更不必说由此带来的声誉降低和身份下降。如此高风险,让很多年轻人不敢轻易试水。

三、从案例中看大学生创业的未来格局

(一)山东交通学院的“诚信驿站”。一个简单的铁皮架和一个木柜子,一些琳琅满目的文具,还有许多小饰品、盆景……它就是“诚信驿站”――交院文化的一道风景线。这是一个无人售货、自主选购的小店,付款全凭自觉和个人道德约束。这样的一个商店形式对社会来讲,不得不认为是一种挑战。如今,“诚信驿站”已经成为了交院校园文化的载体,从最初被人们当做新鲜事物津津乐道,到经历了‘洗劫’风波,再到后来慢慢得到舆论的认可和支持,小店已经被学生们所熟知,“诚信小店”成了“明星小店”。未来小店的星途一片坦荡,目前,小诚他们打算效仿北京的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策划并实施“诚信驿站高校联盟”活动,努力把“诚信驿站”的形式在济南各大高校推广。更可贵的是,他们还开创性地搞了一个“换客”活动,在这里,你可以拿自己闲置的物品到小店进行交换。

“你尊重我,所以我必须自尊;你信任我,所以我不能失信。我们每一个大学生都要能经得起‘诚信驿站’的考验,从小见大,从五角钱的本子和几块钱的笔来折射出我们的素质。”周围的同学这样评价。除了早些时间山东电视台的《生活帮》栏目和《都市女报》都对小店进行过报道,2011年11月3日,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新闻直播间》以《‘诚信驿站’进更多校园 弘扬诚信》为题作了报道;翌日,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朝闻天下》以《为诚信开小店 校园增添新风景》为题,对大学生开设“诚信驿站”作了报道;11月5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以《无人小店彰显校园诚信》为题对“诚信驿站”作报道并配以短评。在最近发生了一系列影响社会风气的诚信缺失事件的背景下,诚信小店成了众人关注的焦点,在社会上引发了民众关于‘诚信’问题的深思。

“别看这是小人物的小事件,反映的却是社会大问题。”济南新闻界一位资深媒体人在看到央视《新闻联播》对小店的报道后由衷地赞叹。把抽象的理想以校园文化为载体,具化成一个特立独行的实体小店这是一种让人耳目一新且极具潜力的创业方向,他们是拓荒者同时也是这一趋势的受益者,大学生的素养成就了多元化多层次的创业项目。

诚然,大学生缺乏创业经验和基本的知识储备,但怎样培养敏锐的市场感知力,利用自身的优势抓住可能的机会,一点一滴的从小做到大,在摸索经验中逐步形成和完善自己的理论系统才是‘笑到最后’的王道。毕竟创业成功的方法各有不同,有句老话也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二)草根之星。温廷伟,山东交通学院07级运专学生,从卖电话卡开始白手起家到现在拥有一家移动营业厅、汽车修理店、美容店、摄影器材专卖店的大老板用了整个大学时代。四年里从一张电话卡挣两块钱到进口SM卡制作设备全程制作电话卡,从利用专业知识从一名普通的‘汽车修理工’做起到完全拥有一家自己的店面,然后抓住机遇不断的拓展疆域,其中的艰辛和经验只有他自己懂得。有一件事他说不知是幸运还是缺憾:从创业至今他还从未失败过。

大学生的就业现状范文第4篇

【关键词】就业现状;问题;解决对策

在我国现阶段,解决社会就业问题是当前我国面临的一大严峻问题。而大学生的就业更是国家长期以来需要致力解决的。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实质上就是国家经济发展与人才资源之间的合理配置问题,大学生作为人才资源中层次较高的一类群体,他们的就业是国家对人力资源配置的充分体现。其分配的合理性直接关乎到我国“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毋庸置疑,纵观近年的调查报告显示,大学生就业的好与坏直接影响到社会的稳定,牵动学生及其家庭的心,成为每年一度聚焦的热点。

高等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率以及社会对毕业生的欢迎程度,在一定方面反映高等学校的教育水平及教育质量,毕业生就业率的高低,不仅对学生本身的未来有重大影响,而且对学校的声誉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如果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式不佳,从社会方面来看,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的稳定,不仅浪费人才资源,影响人才市场的人才招聘,而且在一定程度上给社会就业造成压力。从毕业生本身来讲,影响其对就业的信心以及自身人生价值的实现,同时重要影响到所在学校的声誉。从高等教育方面来讲,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目标的最终实现。所以,大学生的就业问题需要国家的综合治理,这个问题关系到对社会的稳定、教育制度的深化、人力资源的配置、国家“科教兴国”的实施以及高等教育被社会的认可程度。因此,深入探讨大学生的就业机制,研究大学生的就业现状,出现的问题及成因,找出解决此问题的正确思路对策,对于当前我国新形势的稳定具有重大意义。

一、大学生的就业现状

(一)近几年,我国高校毕业生迅速增加,初次就业率逐年下降

据教育部统计:2001年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平均为70%,其中本科生逾至80%,专科生达到40%。2002年高校初次就业率平均为65%。2003年受非典影响,就业率平均为60%,研究生约为80%,本科生约为60%,专科生仅有30%。直到200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38万人,截至9月1日,全国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为72.6%,其中研究生就业率为91.9%,本科生为81.7%,高职高专就业率为62.1%。由此可见,随着大学生数量的增加,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将日益突出,就业将更加艰难。

(二)用人单位注重大学生求职者的学历以及专业能力

从整体来看,社会对毕业生学历层次的要求有明显提高,研究生需求旺盛,本科生供需基本保持不变,而专科生供大于求。

近年来,我国大学生上线率逐年上升,这也就意味着大学生越来越多。就业竞争形势越来越严峻。大学生求职时,很多用人单位便注重大学生的学历,光注重表面上的学历,而忽略了大学生的一些能力。这就使得很多大学生毕业后就业压力大。一方面会由于自身学历问题而烦恼,另一方面会产生消极情绪,会觉得英雄无用武之地。目前在这种形势下,我国大部分用人单位都首先都只是注重大学生的学历,而后才注重大学生的实际能力。这样就导致了非重点院校毕业生就业难,由于各大名牌大学的名牌效应,用人单位对重点大学以及名牌院校的毕业生需求旺盛,而一般院校的毕业生则相应的不足。因此相同专业在不同高校的被需求状况差别很大。不同院校的就业状况也就不一样。

(三)地域差异是就业形势的重要体现

据调查显示,在我国较为发达的地区及一些中心城市,对大学毕业生需求旺盛,中西部地区的需求也有所增加,然而在一些偏远山区及一些经济相对比较落后的城市需求仍然不足。越来越多的学生把就业区域限制在一些发达城市,比如北京、广州、上海、深圳等一些大的城市。由此造成地区大学生就业现状不明了,发达的地区大学生很多,相反那些落后偏远的地区则很少。

在被调查的大学毕业生中,选择大中城市的占44.7%,选择到县城的占到20.2%,选择到乡镇和农村的分别占7.7%和0.9%。而剩余的26.6%的毕业生则表示对就业地区没有特别的要求,而已经就业的大学生到大、中城市就业比例达到76.6%。

(四)专业之间的供求不平衡

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以及国家对基础设施投资的加大,不同专业在社会上的供求也各不相同,短线专业供需比可达1∶10以上,而一些长线专业的比例却微乎其微。近年来,社会及用人单位对机械、电子、计算机类、通讯类、自动化、建筑类、汽车类以及金融、师范、临床医学等专业大量需求,这些专业成为社会的热门专业。而文理科中的基础理论专业、地质勘测等专业供大于求。

二、导致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的因素在于多方面

(一)社会因素

我国的现代化建设需要大量的高素质人才,从整体来看,我国的大学生还不能完全满足社会的需求。

(1)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知识、人才是社会与经济发展的动力,需要毕业生多方面的综合能力,不仅体现对知识的认知,而且要对本专业要能熟练掌握。这就使得大部分毕业生达不到这个要求。

(2)目前阶段,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期,中国的劳动力供大于求,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而高校大量的扩展使得人才市场上大学生供给量大量增加,国民接受高等教育的水平仍然处于比较低的水平。

(3)社会对大学生的认可认证度还未真正得以提高,人才市场的趋理性逐渐导致更多大学生对人生价值观有所改变。

(二)就业体制存在障碍

我国自从实施了“科教兴国”战略后,在科技领域有了各项突破,科技方面的人才也大量涌现。

(1)计划经济时代国家对大学生统招统分,从80年代中期开始“供需见面”逐步向“双向选择”过度,从90年代初开始推广“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就业方式。这些都是人力资源配置发展的必然趋势,使人才集中分布在具有优势的地区和行业。

(2)就业体制的改革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对于大学生就业问题有所帮助,但其中存在的障碍却也是有很多方面。比如很多大学生自身的情况不符合就业中的某些条件,而这样将会给这些即将就业的大学生心理上造成很大的负担。

(三)高校学科设置不合理,学非所用现象十分普遍

我国很多高校的专业和课程设计都是沿袭了计划经济时代的需求模式,严重滞后于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市场对人才需求的变化。我国教育最大的特点就是重知识,轻能力培养,忽略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教育,因而学生的基本功扎实,但创新能力不强。

(四)大学生自身因素

当今大学生缺少的就是综合素质的提高以及对社会就业形势的认识,其中包括心理素质、交际能力、语言沟通能力以及礼仪方面的问题,还包括对就业的薪酬及就业岗位的要求。

(1)大学生在就业理念上也存在一些误区,比如说“创业不如就业”、“就业难不如再考研”、“就业就得找个发达城市就业”等这些误区。其实真正意义上是这些大学生没有意识到自身的人生价值。

(2)大学生目前对就业的薪酬存在过高的现象。据2006年大学生就业调查报告显示,目前60%的大学生月薪期望值低于2000元,而80%的用人单位或企业反映大学生对薪酬这方面期望过高。不少大学生为此感到难以接受,由于低工资不能满足他的基本生活需要。

(3)大学生综合素质问题是很多企业所关注的。用人单位表示,部分大学生求职者在进行面试时,往往表现得不够自信,过分紧张,回答问题时不够果断,表现不出自己的实力。更有些面试者弄虚作假,这样做严重影响了自己的前途发展。

(4)在礼仪方面做的不够到位,有些大学生性格与社会很难相融,始终表现出胆怯,见到领导不打招呼等等。这样会严重影响到就业上的一些问题,气质不够,礼貌没做到位。

三、缓解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解决对策

(1)深化劳动人事制度的改革,建立和完善人才市场机制。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市场机制在人才资源的配置上还有待提高。现阶段,不管是对毕业生就业体制的改革,还是高等教育的改革,都要求有市场推动力,要能够适应社会的需求。政府部门要加强政策引导,积极创造以市场为导向的良好的就业氛围,加快建设毕业生就业信息网,尽快实现全国联网。

(2)要拓宽大学生就业渠道。现今,我国所有制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明确了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经济成分,出现了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和各种经济共同发展的大好局面。国家应该对就业渠道进行有利的拓宽,给大学生或即将要创业的人提供一个比较方便的就业平台,引导他们摆脱各种陈腐择业观念的束缚。

(3)深化教学改革,改变对大学生的培养模式。计划经济时代对大学生的培养能适应那个时代的人才供应需求,而我们当今应该有自己时代的教学模式和创新,才能更好的适应社会的发展。高校应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加强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提高毕业生的质量。由于社会的不断变化,大学生应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来适应不同形式下的社会。而学校则应该大力推进素质教育,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做到人才培养对市场的要求,改变教学模式,不要沿袭以前的教学方式,要学会去创新,去创造属于自己学校独特的培养模式。

大学生的就业现状范文第5篇

大学生就业现状对策从1999年国家提出扩招的政策以来,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迎来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新阶段。随之而来的是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加,虽然国家相继推出了“西部计划”“三支一扶”“教育特岗计划”“大学生村官计划”“大学生入伍学费代偿”“鼓励大学生创业”等一系列鼓励就业政策,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依然严峻,未就业学生人数庞大。特别是近年来的全球性金融危机更加剧了这一状况。2011年我国的高校毕业生超过660万人,教育部公布的初次就业率为77.8%,也就意味着有145万人没有按时就业。而根据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状况和人口结构和分布现壮,这种状况在短时很难改变。

一、大学生就业难产生的原因

1.大学生的教育质量跟不上市场需求

人数的众多必然导致教育质量的下降,总体来说,大学生的含金量在降低。现有的教学资源无法满足学生的自习、实习、实验等需求,且课程体系的陈旧也造成了大学生的教学质量跟不上市场需求。基于这样一种现状,更加纵容了一些学生的懒惰心理,平时上课不认真,学习知识不扎实,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学习的知识与用人单位的要求存在差距。“宽松”的学习环境不能让学生们学有所获呢,这是学生素质下降的学校或社会因素。

2.毕业生就业地区向大中城市集中化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以北上广深为代表的沿海和中心城市发展迅速,其经济、文化、教育等的发展远远快于西部地区。提供了许多可以让大学生实现理想抱负的工作岗位和创业机会,而且高薪、高福利、高待遇和更大的发展空间也是相比小城市的优势所在,许多大学生形成了“宁要省城一张床不要老家一套房”的就业误区,造成毕业生就业地区向大中城市集中化的局面。但人才的过多涌入,使大城市的就业市场出现过度饱和,供大于需的现象普遍存在。为了在城市中能有自己的一片天地,“先就业再择业”的思想日渐深入,无形中降低了大学生的价值。

3.毕业生期望值居高不下

伴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大学生的期望值却没有与市场形势相吻合。一项调查显示:大学生的理想起薪是4000元以上,所占比重为15%左右;能够选择1500元以下的人只有3%;而大多数的人都选择了1500~2500元。部分大学生对自己刚毕业的薪酬的期望值仍然居高不下。同时通胀因素也推高了应届生的薪酬期望值。但企业所给的薪资标准往往与学生的实际能力、工作价值、工作经验是成正比了,这样造成大学生薪资期望值与实际的落差。其中还有部分学生本着“宁缺勿滥”的想法,第一份工作往往在薪酬、工作地点、发展机会都要求“称心如意”,部分学生有业不就。形成了现在的“公务员热”“考研热”“选调生热”等社会现象,影响大学生的就业率。

4.就业服务体系不完善

高校缺乏有效的就业机制,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体制不完善,其相关课程教师专业水平参差不齐、就业部门工作人员业务能力欠缺。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存在的跨度太大不能贯穿大学生教育全过程,理论课堂教学过多实践教学太少,大班授课突出一对一辅导缺失等课程缺陷和大学生对课程的诉求之间也存在着矛盾也使得课程及教学不能满足大学生的实际需求,导致课程效果下降。同时大学生就业指导部门的行政管理职能比较突出,服务职能欠缺,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质量不高,就业指导课形式单调,没有将就业指导贯穿于大学全过程。

二、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解决方案

1.高校合理定位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高校应该根据用人单位反馈的信息,进一步优化和整合课程设置,打破传统的学科课程间壁垒,重新设计和调整各专业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淡化专业界限,拓宽专业知识面,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和专业应变能力,使得人才培养能够与市场需求相匹配。

2.多渠道解决就业问题

高校面临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必须加大有效信息收集力度,即将毕业生最关心、最需要的用人单位需求信息快速有效地传递给毕业生,这就充分说明与用人单位保持联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当前大学生与用人单位间信息了解不对等,所以相关的学校就业指导中心应该定期对市场需求进行调研,了解就业形势与人才需求,调整学生的就业心态,获得更多更有效的就业信息。通过建立校友就业信息资源共享平台,为在校学生提供求职信息。

3.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新科技、新经济、新发展、新机遇、新挑战的需求日益迫切,人们对高素质的人才的渴求愈加急迫。因此,高校要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把实践教育、创新能力的培养贯穿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努力提高大学生的道德素质、业务素质、身心素质,强化竞争意识、市场意识和主动就业意识,把他们培养成为知识面广、文理兼通、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合作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4.加强就业准备教育,深化就业指导的内容与形式

通过完善高校就业服务体系,建立职业规划测评系统,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就业准备水平。在日常管理中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价值观教育,引导他们逐步把个人需要和社会现实协调起来。同时通过建立职业生涯规划工作室、就业心理辅导中心等加快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咨询建设,把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融入到校园文化中使得职业规划教育和就业指导贯穿整个大学时代等方式提高职业规划教育的效果。

大学生的就业现状范文第6篇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现状;对策

大学生就业难是近年来公认的一个社会问题,2014年,727万大学毕业生涌入就业市场,加上以前没有就业的大学生,预计有不少大学生将无法初次就业,但同时,物流,IT,电商等行业的飞速发展有为大学生们提供了更多高薪岗位,那么2014年是一个更难就业季吗?这一群怀揣梦想的千里马能否马上找到工作?驰骋千里?连续几年大学毕业生供大于求的就业市场会让他们对就业有什么样的期待?2014,迈入就业市场的大学生将面临哪些新的机遇和挑战?今年的大学生就业市场又有哪些新的动向?

一、2014年高校毕业生面临的现状

(一)需要就业的人数增多。高校毕业生是就业工作的一个重点,为什么?因为高校毕业生的数量近几年在持续增加,2014年高校毕业生的数量是727万,明年还将有所增加。这几年高校毕业生总量持续增长,因此就业压力就比较大。事实上,除了727万这个规模之外,今年的毕业生面临的挑战还包括连续几年饱和的市场以及往届“剩”下的师兄师姐们。两方面的人数加起来远远超过727万,大学生就业问题非常严峻。可以说大学生就业“没有最难,只有更难”最能描述这种现状。

(二)工作岗位减少。据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前程无忧前不久的《2013典范企业人才招聘状况报告》显示,该机构认定的100家“最佳人力资源典范企业”计划招聘2014年大学毕业生的数量比2013年下降7.3%,这意味着2014年大学毕业生的求职难度与2013年相比还会加剧。在这个“史上更难就业季”到来之际,我们完全有必要提前采取措施,促进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让大学生把自己的知识能力运用到工作中,也解决社会上急需人才的需求。

(三)就业压力。根据麦可思最新的2014届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调查:女硕士和男本科生就业大力最大。

(四)求职期待。麦可思调查显示,2014届大学毕业生毕业后的首要打算是找到与专业相关的工作。高职高专:56.4%。本科:55%。硕士:74.6%。专业是否对口无所谓:高职高专:25.6%。本科:20.9%。硕士:14.2%。继续深造:高职高专:8.1%。本科:14.5%。硕士:5.3%。

(五)国有企业是毕业生最理想的雇主,期望签约率达30%,现实中的签约大户的民营和个体企业对毕业生的吸引力相对较低,期望签约率仅为13%。政府和科研机构签约率为29%,外企为23%。

(六)朝阳行业。虽然看似2014年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但仍有几个行业就业形势喜人,IT业,快消,电商,房地产,快递,均招人多,工资高的情况。阿里巴巴,腾讯更是在校时放出过千岗位,年薪酬起步价过10万元,随着网络消费的发展,电商快递行业,也招聘大热,顺丰今年拟招两千大学生,宣称有快递员月入过八万元。

二、贵州省2013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现状和特点

准确了解2013年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无论对接下来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还是对教育相关部门和高校的教育决策都能提供更丰富有效的信息。2013年大学毕业生就业的状况以及可以借鉴的因素。2014年3月22日,贵州省教育厅贵州省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情况报告。2013年我省出台一系列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的政策措施,有力地实现我省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我省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为87.03%,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全国77.4%)。贵州省2013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现状和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高职专科就业率高。2013年,贵州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共96168人(2012贵州省90236人、全国680万;2013贵州省96168人、全国699万),其中研究生3977人,本科生47674人,专科生44517人。截至去年9月1日,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为87.03%,比上年同期上升1.36%。其中研究生就业率为72.87%,比上年同期上升7.60%;本科生就业率为83.99%,比上年同期下降0.52%;专科(高职)生就业率为91.54%,比上年同期上升3.17%。即高职专科比本科就业率高,本科比研究生就业率高。

(二)就业数量女生占优。从性别角度看就业情况,2013年贵州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共96168人,其中男生46083人,占毕业生总数的47.92%;女生50085人,占毕业生总数的52.08%。在已经就业83692人中,男生就业39970人,占就业总人数的47.76%。女生就业43722人,占就业总人数的52.24%。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男生女生就业情况与毕业生总数的比例相当。

(三)理工学子就业良好。从专业就业来看,本科就业率靠前的如热能与动力工程、交通运输等,专科排名靠前的如医疗美容技术、城市轨道交通等,这些专业就业前景良好,主要是贴近城市发展战略,与市场发展吻合。总体看,理工科普遍就业情况较好,人文社科类情况不乐观。

(四)企业、事业单位仍然是贵州省接收高校毕业生的主体。从毕业生就业流向上看,2013年贵州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共96168人,已经就业83692人。其中机关占就业人数的2.17%,事业单位占就业人数的33.56%,企业占就业人数的42.27%。从数据分析可以看出,企业、事业单位还是贵州省接收高校毕业生的主体,2013年到企业、事业单位就业人数达到总就业人数的75.83%。

(五)自主创业仅0.49%,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对于毕业生的就业流向,报告显示,2013年贵州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已经就业的8.3692万人中,自主创业占就业人数的0.49%,自主创业仅0.49%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随着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的调整,“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已成为大学毕业生择业就业最主要的方式,毕业生不再受过去“统包统分”政策的限制,对工作岗位和工作地域的选择表现出更大的灵活性。

(六)传统择业观念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部分毕业生不愿从基层干起。部分毕业生就业受家长择业观念的影响,希望到大城市、大企业、大机关,不愿从乡镇基层干起,出现有业不就的现象。

(七)专业设置调整、招生及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有差距,出现用人单位找不到合适的大学毕业生,或大学毕业生找不到适合自己专业的工作岗位。2005年,计算机专业毕业生与市场供求比为2:1,但目前这个供求比已经达到了20:1,供远大于求。

三、促进2014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对策

2014年应届高校毕业生人数将超过2013年,预计将达到727万。从就业角度看,确实感到压力比较大。但是,从人才供给的角度看,这将为经济社会发展、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也是一件好事。为促进高校专业教育更符合社会发展需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应继续做好专业预警及退出机制。此外,进一步加强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择业观。

把高校毕业生的就业作为重点,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才能比较好地解决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这个问题的解决取决于多个方面的因素,一方面政策要有效,要能够落实。另一方面就是就业的观念要转变,社会的氛围要好,创业的理念、意识要强,这样把两个方面的劲儿用到一起,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就能够得到比较好的解决。

(一)大学生要切实转变就业观念,脚踏实地确定就业预期和定位,从“先学生存,再图发展”的角度看问题,先就业再择业。在许多新的领域,基层、现代农业等,是急需人才的,大学毕业生应该进一步转变观念,能够勇于到这些领域去就业,一定会发挥自身的作用。贵州省政府结合产业升级,开发更多适合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工作岗位。IT业,快消,电商,房地产,快递等行业的飞速发展为大学生们提供了更多岗位。我们要鼓励大学毕业生到这些部门就业,满足这些行业对人才的渴求,也促进这些朝阳行业的快速发展。

大学生应该理性对待第一份工作。大学生可以先就业,后择业,把第一份工作当作终身职业的人绝对不是好员工,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人的一生可以多次选择职业,不要一次定终身,许多人都是在适应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成长的,我们的七任总理都不是生来就当总理的,而是从基层一步一步做起来的。第一份工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对待工作的态度。

(二)发挥创业对就业的引领作用,启动实施新一轮的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加强大学生创业就业政策引导,完善大学生创业帮扶机制。针对2013年贵州大学生自主创业仅占就业人数的0.49%,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现状。我们要鼓励和支持大学生创业,为他们创业做好保障工作,向他们宣传创业的相关扶持政策,有了政策平台,可以整合更多资源,破解创业瓶颈,把项目做大做强。

中共安徽省委、省政府对大学生创业高度重视。值得一提的是,省委常委会研究设立了安徽省大学生村官创业兴皖富民行动专项资金。省委组织部、团省委、省财政厅等单位共同出台实施意见,明确创业兴皖富民行动的目标任务,提出资金扶持、创业培训、项目服务和创业环境优化等方面的具体措施。

(三)根据地方政府出台的政策选择专业。比如贵州省2012-2015年需要新建200所公立幼儿园,高考填报高考志愿时就可以考虑选择幼儿师范或学前专业学习,或者通过自修考取幼儿师范教师证为以后就业打下良好基础。把政府的政策和自己的兴趣结合起来,也是一个很好的就业方式。

(四)通过培训提高学生的知识能力,增强学生就业的竞争砝码。在学校设置相关技能培训班,对学生进行执业技能培训,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贵州省遵义师范学院相关学院在学校内部就开设了司法考试、心理咨询师等辅导班。其实还可以在学校开设营养师、会计师和建筑工程师辅导班,通过培训和考试让学生获得相关的资格证书,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增强学生就业的竞争能力。

(五)围绕产业发展需求,调整优化学科专业,招培急需紧缺人才。贵州省高校要主动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做贡献,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输出库。从今年起,我省高校招生计划安排优先考虑急需紧缺人才培养。一是把今年计划增量部份用于“六个围绕”,一是围绕大数据“七朵云”调整优化。在电子政务云、电子商务云、智慧旅游云、工业云、智能交通云、智慧物流云、食品安全云等方面多培养人才。二是围绕生态环境保护调整优化。在石漠化治理、草地湿地恢复、退耕还林还草、林业等方面多培养人才。三是围绕文化旅游业调整优化。在阳明文化、民族文化、文化旅游等方面多培养人才。四是围绕“五张名片”调整优化。在酒、烟、茶、特色食品和民族制药“五张名片”和“四个一体化”、“5个100工程”方面多培养人才。五是围绕现代服务业调整优化。在现代金融、城市经营规划建设管理、现代物流、电子商务等生产业和健康养老、休闲娱乐等生活业方面多培养人才。六是围绕基础设施调整优化。在高速公路、民航、水利、能源、电力、建筑等方面多培养人才。

从今年起,我省高校招生计划安排优先考虑急需紧缺人才培养。一是调减或停招社会需求不足、毕业生就业困难的长线专业。二是加大学前教育教师、中职教师和中小学音体艺英教师培养力度。三是减少因就业率低、布点过多被预警的专业招生计划。四是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职业教育“立交桥”,逐步扩大各级职业学校毕业生升学规模。

(六)通过各种社会组织,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工作职位。智联招聘今年就比去年多提供一倍以上的职位,供大学生选择。百度、新浪也积极为大学生毕业生求职提供众多岗位,为大学生的就业牵线搭桥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总之,如果我们把以上工作做好,目前保就业的压力就不大,而且大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求职观念以及正确对待工作的态度。把大学生培养成“有文化、有理想、有道德和有纪律”的人才,为实现中国梦,建设全面小康社会而奋斗吧。

参考文献

[1] 贵州省2013年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N].贵州都市报,2014-03-23.

[2] 胡颖.就业报告五大亮点[N].贵阳晚报,2014-03-23.

大学生的就业现状范文第7篇

1.外在的社会因素。

1.1政府调控不周。根据劳动经济学的原理,政府调控又是也存在不科学、不合理的一面。第一,政策自身就无法绝对完美。我国迄今为止没有出台一部维护女性就业权益的法律法规,除了一部分关于消除性别歧视,促进男女平等的条例以外。已出台的性别平等的政策并没有将政策具体化、明确化,使得女性在职场的平等就业权无法得到真正的维护。第二,宏观调控遵循的博弈原理可能会消除政策应有的效力。政策从出台到实施始终都是政策与调控对象的一个博弈过程,无法达到绝对平衡。第三,政策在某些方面适得其反。比如在女性生育期带薪休假等政策本是为着考虑妇女自身的权益,却也由此引发了就业市场对女性的性别歧视。

1.2用人单位的偏见。如今企事业单位无不遵循利益最大化的原则,在用人时完全从企业利益出发,认为男大学生无论在智力、体力、耐力等方面都高于女生,并且不存在像女性因恋爱、结婚、生育等个人原因而造成企业不必要的劳动力缺失和利益流失现象,避免了许多不必要的麻烦。按照贝尔克的歧视理论可推断,许多用人单位对女大学生在人品、才能等方面都无法信任,就更情愿高新聘请男生就职,也不愿招收女生。

1.3传统家庭观念的束缚。中华民族的男女分工观念是自古以来就根深蒂固的,从古时的男耕女织到现代的“女人相夫教子,男人打拼事业”的家庭局面,并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中国自古男女就不平等,对男女的期望值也就不尽相同。绝大多数人都觉得男性是家庭收入来源的主要创造者,而女性则负责料理家事和侍候老小。家庭对女性的收入水平和职业能力的要求并不高,就这导致女生在就业时的动力远不如男生。

2.女大学生自身的原因。

2.1综合素质不合格。劳动力的素质直接影响着用人单位的劳动成本,也就直接关系着企业的成本和利润。许多女生在校期间也许学业成绩等表现都优于男生,但是过于偏重理论知识使得女生在进入社会时往往存在经验不够、眼高手低、心理素质不过硬等不足,这种实践能力的缺乏导致女生就业时缺乏一定的优势。而男生在人际交往、动手能力、吃苦耐劳等方面则较女生更有优势。

2.2消极被动的求职态度。受传统家庭观念的影响,女生在就业时没有那声那种上进心和进取心。所以在学习专业技能时往往不够努力,蒙混过关。而在求职时往往通过网络、报纸、电视、朋友介绍等渠道来找工作,目标不明确,动力也不够强大。但男生往往会耗费更多时间和精力去参加招聘会、亲自拜访等积极主动的求职方式,此举更易被用人单位接受。所以女生就业渠道不够广,目标不明确,动机也不够强大。

二、解决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对策

缓解女大学生的就业压力除了靠自身努力以外,还要依靠一定的政策扶持,需要政府、学校、企业社会各界给与一定的支持。

1.国家加强宏观调控。国家教育局可以下达放缓高校扩招速度的政策,稍高于国民经济增长速度即可。此外,教育局可调控高校的专业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需求相适应,加强对大学生就业和择业指导。政策调控很容易,但是贯彻落实到各所高校就有一定难度。现在的大学虽然已经在改革体制的带动下努力打造出适应社会需求的学生,但是中国高校“严进宽出”的办学模式使得学生在校期间依然难以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

2.以第三产业制造就业机会。女大学生的体质和性格比较适合服务产业。调整我国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是拓宽女大学生就业渠道、提升就业率的有效途径之一。许多非工业城市或偏远地域的第三产业还没充分发展起来,如果国家给予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支持,努力开发当地的服务业、商业、旅游业、餐饮业等第三产业,无疑吸纳大量的女劳动力,进而缓解女大学生就业面窄、一职难求的窘境。

3.学校要注重对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高校作为衔接学生和社会的一条纽带,有责任也有义务将学生培养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学校不能一味强调理论知识的灌输,在教学过程中还应注重女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比如知书达理、形象气质、待人接物、为人处世等方面都应开设一定的课程进行培养。同时,增加女生参加社会实践的机会,进入社会,体验生活,深化对社会生活的认识和感知,提高其动手实践能力。同时,学校积极建立与外界企事业的密切联系,及时招聘信息,多举办校园招聘会,拓宽女生的求职渠道。

4.女大学生自身观念的转变。女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首先要保持积极向上的就业心态,不能被传统的女性歧视观念所束缚,做一个独立自主、自立自强的女强人。首先在校期间就不能抱着得过且过、寄希望于婚嫁的念头,在职场要将女性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去对待。其次是在求职过程中,变消极被动为积极主动,多跑多看,不能单凭网络和朋友作为求职媒介。在求职过程中时有受挫也在所难免,要及时调整心态,反省之后再接再厉。最后再就业成功后,不能满足现有状态,继续学习职业技能,在完善自己之余努力寻求发展空间,若不思进取则最终会被优胜劣汰。

三、结语

大学生的就业现状范文第8篇

关键词:女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对策研究

大学生就业难,尤其是女大学生就业更难,现今已经成为国家和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巨大的就业压力、心理压力给女大学生带来的诸多迷茫与困惑,引发了许多社会问题。以辽宁省某所大学为例,分析女大学生就业的整体情况及存在的问题。该校男女生比例为1:3,意味着在就业过程中,女生人数是男生的3倍,但在实际就业过程中,女生并没有体现出就业的优势,反而男生的就业优势更为凸显,据调查显示,在择业过程中男生的就业机会要大于女生的就业机会;在就业过程中,男生的就业质量要好于女生的就业质量。

一、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归因分析

男女毕业生为什么在毕业时存在如此之大的差异,在一些单位的招聘条件中有明确的规定,只招男生不招女生;有些单位虽没有明确规定出具体的限定条件,但在实际的面试录取过程中,有倾向的进行性别选择。认真剖析出现此类现象的原因如下:

1.传统固化思想在影响女大学生就业的诸多因素中,传统性别歧视与偏见是女大学生在择业艰难的根本原因。尽管法律明确规定男女平等,但数千年“男强女弱”、“男尊女卑”、“男主外,女主内”的历史文化已作为一种观念根深蒂固地存在于大部分人的头脑中。社会对女性的定位更多的是相夫教子、贤惠温淑。社会对男女两性不同的行为期待不仅影响到用人单位的招聘行为,也会影响女性进入劳动力市场后的职业选择,造成女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1]

2.女大学生自身

一生理原因。由于男女在生理结构上存在着差异,这种差异决定着男女在职业分工与职业选择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女性生理上的四期(经期、孕期、产期和哺乳期)是用人单位最为头疼的首要原因,再加上女性在体力上弱于男性,冒险精神与宏观驾驭力不敌男性,这都是限制女性发展的主要原因。二心理原因。心理学家认为女性在事业上容易出现问题,主要原因为女性的同性嫉妒心强,家庭观念较重,创新性与创造力不强,在工作中谨小慎微缺乏开拓精神,种种的这些原因都是用人单位的在招聘中加设门槛,减少女大学生的就业机会。[2]

3.用人单位重男轻女

用人单位在招聘过程中追寻的是利益最大化,效率最大化,对用人单位而言,招聘就如同购买劳动力商品,在购买的过程中要全面衡量某种劳动力商品的“性价比”。由于生理因素、婚姻因素以及生育保险费用等等,使得女性劳动力的“性价比”低于男性劳动力,这也是女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4.高校扩招近年来我国连续扩大招生规模,使得高等教育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据统计,201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为660万,2012年为680万,2013年达到699万,2014年是727万。比对2004年的280万,十年间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增长了447万,毕业生数量急剧增长,而社会上的岗位需求却与往年持平,这就造就了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客观因素。

二、解决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与措施

1.女大学生提升自身素质应对就业

首先,女大学生应正确认识自己,不过高或过低的评价自己,给自己一个合理的定位;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寻找就业岗位,女性的耐心、细致等性格优势是她们在职业选择的过程中的重要砝码,在一些特殊岗位突显出极大地优势;再者,女大学生要树立维权意识,善于发现和抵制用人单位的性别歧视,维护自己的合法劳动权益。[3]

2.社会各部门齐抓共管支持女大学生就业

生育行为是人类繁衍和文明延续的基石,是事关民族、国家的大事,具有极为重要的社会价值。女性肩负这一神圣职责,不能因此在就业中遭到歧视,所以,政府应搭建平台帮助女大学生就业。(1)政府出台政策与法规支持女性就业。给予创业女大学生提供政策保障与资金支持;加大社会保障力度,出台一系列针对大学毕业生的社会保障制度;鼓励本科毕业女大学生到基层就业,放开县级单位的招聘条件,降低女大学生的就业门槛,对到艰苦岗位、城乡基层就业的女大学生给予相应补贴;对于社会中的一些特殊岗位,可以有针对性的专岗专设,为女大学生提供就业的绿色通道。社会各界齐抓共管、综合治理,营造女大学生就业的良好环境。(2)严厉惩处就业过程中的性别歧视问题。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为基础,拟定《反就业歧视条例》,对于在就业过程中存在的一些性别歧视问题,一旦发现对相应单位予以严肃惩处;在招聘过程中取消性别歧视学历歧视与院校歧视,对于在招聘过程中因人定岗,明确限定院校性质、提高学历要求特别是歧视女性的单位,一经发现严肃处理。只有这样才能使女大学生在一个公平的环境中就业,使得女大学生毕业后想就业、敢就业、能就业、就好业!

3.为女大学生就业创业奠定良好的基础

(1)加强就业创业指导,将就业创业指导课程纳入教学计划。专门开设适合女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必修课程,以及创业指导选修课程,为她们提供有价值的指导建议。帮助女大学生科学制订职业规划,在校期间不断根据个人能力进行职业规划调整。在学科专业设置上要与用工市场要求相接轨,构建方便发挥女大学生自身优势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以就业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沟通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出发点,提高女大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实践能力,并提供“就业创业政策、形势分析”和“求职面试技巧培训”服务,使她们在毕业时真正具有竞争力。(2)要重视并加强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高校要对女大学生就业心理健康这方面的指导内容进行充实并加大指导力度。女大学生在就业时,存在示弱、矛盾、虚荣等多种不良的心理以及焦虑、无助、自卑等不良情绪,从而导致就业难,就业质量低的问题。要关注女大学生就业的心理,充分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帮助女大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优劣势,有针对性的规划自己的大学生涯,以及职业生涯,树立正确的择业心理,正确的认识社会现状、就业形势,充分利用女性的性别优势,拓宽就业面。让女大学生以自信、自尊、自强、自立的姿态,发挥自身的优势和长处,树立正确的就业意识,确立合理的就业目标,摒弃依赖或自卑心理,调解不良情绪,把握机遇,迎接就业市场的挑战。(3)帮助女大学生树立灵活就业观念,实现自我价值。新时代下的女大学生就业可以“条条大路通罗马”。鼓励女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到社区就业,到新兴的家政服务行业就业,到传统的手工制品行业就业,自主创业,集体创业,拓宽就业门路。

作者:孟晓媛 单位:辽宁中医药大学

参考文献:

[1]胡解旺.大学生就业报告[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82.

大学生的就业现状范文第9篇

[关键词]就业指导课 现状 问题 原因 对策

[作者简介]刘颖(1970- ),男,河南周口人,周口师范学院招生就业处副处长,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大学生就业。(河南 周口 466001)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23-0099-02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要“积极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就业指导成为高校就业工作的重要内容。作为高校开展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要手段和方式,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登上了历史的舞台。它旨在帮助大学生直面和解决生活中的迷茫与困惑,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与就业观,定位适合的人生目标,并以实现目标为内在动力,激励其珍惜宝贵的大学时光,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与生活;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提高就业能力和生涯管理能力,为其顺利走上社会,进入工作岗位提供有益的指导。随着高校就业工作的推进,就业指导课程的不断开展,一些现实问题凸显出来,引起了社会关注。

一、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现状

1.课程性质与内容。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切实做好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2007]26号)的要求,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已基本完成就业指导课从选修课到必修课的过渡,并被纳入教学计划。但受地区差异、高校类别差异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高校选用的指导教材各异,例如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各省教育厅就业指导用书、高校自编教材等,指导内容难以统一,侧重点各有不同,但大致可分为信息指导、思想指导、求职技巧指导、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创业教育等模块。

2.教学模式与方法。作为一门公共必修课,同时受课时、师资力量、教学资源等因素束缚,当前高校就业指导课多以大班形式开展,多则一二百人,少则几十人,并基本沿用了传统的课堂讲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辅以案例讲解分析、学生小组讨论的教学方法。

3.课时安排。教育部规定就业指导课课时安排不得少于38学时,但现阶段能达到此项标准的高校为数不多。课时严重不足是我国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的通病之一。

4.教学效用。近几年,我国高校就业指导课程实现了从无到有、从随机到系统的蜕变,并在不断的发展完善中。2011年毕业生调查反馈显示,七成以上的大学生对就业指导课程的效用存在质疑,认为不适用,难以满足实际需求,多流于形式。

二、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存在的问题

1.课程设置功利化,教学理念存在偏误。现阶段,多数高校普遍认为,开设就业指导课是为了帮助大学生就业,缓解严峻的就业形势,提高就业率,因此毕业生就业率就成为衡量大学生就业指导课实际效用的量化指标。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理念与观点。就业指导课的核心是人性化的启发,引导大学生充分认识自身的内在需求与潜力,鼓励其合理地运用身边的资源将潜能发挥出来,完成人生目标,实现自我价值。课程设置的出发点应是个人观念的转变、意识的提升和能力的提高,而非就业择业技巧的学习、就业率的提高。同时,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就业指导课过于注重知识传授,轻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的实践应用。

2.教学对象狭隘,学时分布不合理。高校就业指导课仍以毕业生为学习主体,学时重心一般放在毕业前一或两个学期,突击完成整个内容体系的学习,追求短期效果,忽视了潜移默化的积累效应,加之毕业生压力倍增、思想多变,学习积极性难以调动,甚至存在抵触情绪,以致逃课、早退等现象严重。

3.大课堂授课模式局限,教学方法单一。就业指导课应是集理论课、实务课和经验课为一体的综合性课程,侧重实践与应用。由于大课堂模式的局限,众口难调的现象就难以避免,理论讲授、填鸭式教学成为课程主导,小组讨论、课堂互动、观看视频则只是偶尔的小插曲。过多的课堂教授,不利于知识、技巧和能力之间的转变,磨灭了学生的主动性与参与性,导致学生的实际就业需求难以满足,教学效果难以保证。

4.过于追求教材与授课内容的统一性,忽视了学生们的个性化需求。一般而言,高校中不同层次、不同专业的学生,就业需求存在较大差异,这就意味着他们所需的就业指导也各有不同。在就业指导课的实际授课过程中,材的使用,学大纲的制定,使这些差异未能体现。不同类别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思想、意识等不断被同化,内在潜能被埋没,就业指导也失去了真正的价值。

三、现有问题原因分析

1.高校工作重心转变,但对就业工作的关注仍有所欠缺。20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高等教育精英化阶段,大学毕业生作为时代的宠儿,由国家统一分配工作,高校的主要职责是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21世纪,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高校扩招、大学生自主择业拉开了序幕。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大学毕业生严峻的就业形势一度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但从高等教育发展的实际需求出发,优质生源的争夺、学校规模的扩张是新时代高校工作的重点。高校对就业工作的重视度直接影响着工作理念的转变、就业经费的投入、就业物资的购置、就业人员的配备,从而影响整个高校就业工作质量的好坏。

2.受传统观念影响,对大学生就业指导的现实作用认识不足。就业指导作为新生事物,在20世纪90年代,伴随着我国高等学校毕业生分配制度改革登上历史的舞台。传统观念普遍认为,良好的生源素质、科学的人才培养体制是保证大学生就业的根本,因此人们对就业指导的实际效用存在一定的质疑,其中也包括许多在校大学生。他们在接受就业指导课程前,并未认识到课程真正的意义与价值,只是被动地接受学校教学计划的安排,缺乏主动学习参与的意识,导致就业指导课流于形式。

3.专职化、专业化师资力量薄弱是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软肋。就业指导课涉及内容广泛,包括心理学、法学、形象指导、求职技巧、礼仪、创业教育等。就业指导教师不同于一般的专业课或公共课教师,往往需要承担多种不同角色,如知识的传播者、求职技能的辅导者、心理辅导者、生涯规划与设计的指导者等,这就对就业指导教师的学识、能力、素养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就业指导起步较晚,现阶段符合要求的高校就业指导教师数量非常有限,承担就业指导任务的多是一些行政工作人员,或各系部负责就业的主任、书记和辅导员。他们虽然也具备一定的知识、经验与技能,但远远不能满足学生们的实际需求,使得就业指导课的整体效用受限。

4.就业指导教材编写多偏重理论传授,实用性不强,自学性不足。我国高校就业指导教学用书种类繁多,侧重点各有不同,但大多从课堂传授的角度出发编写,重教学,轻实践,理论篇幅较大,书面语言较多,缺乏趣味性。就业指导作为一门指导性的公共必修课,学时有限而内容繁杂,单纯的课堂讲授难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需求。与此同时,教材的枯燥性一定程度上又束缚了个人自学的积极性。

5.高校课程教学方法固化,创新性较弱。高等教育不断发展,素质教育倡导个性化需求的满足,教学方法的不断创新与完善。就业指导课采用统一的教材、一成不变的课堂讲授分析、照本宣科的教学方法,显然已不能适应新时代的需求,也不能迎合现代大学生的口味,自然难以赢得大学生们的喜爱与欢迎。

四、对策与建议

1.从长远利益出发,建立招生、人才培养与就业三方面相挂钩制度,切实加强对高校就业工作的重视。高校教育大众化发展的未来趋势是招生就业一体化。就业率的高低将直接影响优质生源的去留,优质生源的获取是学校人才培养的基础,人才培养又反过来作用于毕业生质量,关系到就业率的变化,从而关系到高等学校的兴衰存亡。它们之间是相辅相成、环环相扣的,而要实现良性循环,就应将高校就业工作作为其他一切工作的基础与出发点,树立“一切源于就业,一切为了就业”的工作理念,以就业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科学地制定并调整招生计划、学科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方案等,从而实现高校的可持续发展。

2.大力宣传就业指导的重要作用,在教师队伍中全面普及就业服务意识。利用校园广播、校报等各种媒体资源,举办多种形式的竞赛活动,大力宣传就业指导的意义,帮助在校大学生切实认识到就业指导的实际价值,激发大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同时,让高校的每一个教师都认识到,就业工作作为高校重要工作之一,不只是某一个职能部门的工作,不只是某一些人的本职工作,而是一项全校性的工作。每一位高校教师在教书育人时,也肩负关注就业的义务,要树立一切以就业为出发点的教育理念,因为这既是我国高等教育的起点,也是终点。

3.加强就业指导教师队伍建设,打造专业化师资团队。当前,高校就业指导专职教师严重不足,兼职教师占相当大的比例。就业指导涉及内容丰富,包括理论讲解、实际运用及引导实践等,大多兼职教师都有就业指导理论基础薄弱和实际经验不足等这样那样的问题,在课程讲授过程中,难以把握深度与广度,使得实际教学效用受限。此外,一些兼职教师还存在教学方法单一、教学过程组织不得当等问题,建议学校重视就业指导课教师队伍师资培训工作。在积极选送个人素质良好的辅导员教师参加省级以上正规培训的同时,还应利用各高校现有的资源,对就业指导课教师展开教师基本素质的培训,内容应包括教学方法、教学态度、教学技能、教学示范课等多个方面,全面提高就业指导课整体的师资质量。

4.以学生需求为出发点,自编就业指导课程教材。鉴于当前高校就业指导用书品种繁多、参差不齐的问题,建议高校根据自身情况自编就业指导教材,以学生的真实需求为编写出发点,区别于专业课教材,适当简化理论部分,增加案例分析、实践应用部分,以达到既便于学生课堂学习,又便于课后自学的目的。案例教学部分,搜集编写本校已毕业走上工作岗位的学生的真实案例,树立正面学习典型,发挥榜样的作用,让学生在阅读学习中思索寻找自己前进的方向。

5.改革教学方法,更新教育理念。合适的教学方法是提高教学效率、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和基础。就业指导课程教师应摈弃照本宣科的陈旧模式,采用现代教学方法,以教授自己的课程学习心得与经验为主,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学生可以随时打断教师的讲授,提出问题,发表见解;教师则积极鼓励学生提问和发言,并与学生一起探讨。另外,教师还可以要求学生个人独立或由学生小组合作,根据听课笔记,整理出比较完整的教学讲义或专题报告交给教师,并拷贝给同学们使用。此外,还可以结合采用合作学习法、“自主和交互学习”的教学方法等。

[参考文献]

[1]史保国,年亚贤.大学生就业指导[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11.

[2]贾阳,罗勇.大学生就业指导课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研究[J].教学理论,2011(4).

[3]辛立章.大学生就业指导课堂教学方法探讨[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8).

[4]杨杰.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教学现状与对策探析[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0(4).

大学生的就业现状范文第10篇

一、毕业生就业失信的现象及负面影响

1.简历“注水”,推荐材料弄虚作假。毕业生求职自荐材料,是招聘单位了解、评价毕业生素质和能力,决定是否面试、录用的重要依据。一些毕业生为了能引起用人单位的注意,使出浑身解数“包装”自荐材料:编造履历、伪造证书、虚构荣誉、夸张专长、编造工作经验等等。上海市人才服务中心曾对2002年6月以来300多位拟录用高校毕业生进行过诚信调查,结果有30%左右的自荐材料与真实情况不符。还有一高校居然冒出了近百名学生会副主席。

2.先就业后择业,致使频繁跳槽。作者曾做过一次大学毕业生就业价值观与就业指导调查,就业态度一项中选择先就业再择业的高达57.5%。另据广东省高等学校就业指导中心和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应用研究中心联合进行的(2005年大学生择业状况及心态调查报告》,大学生对“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认同率高达80.9%。毕业后3年转换工作的“合理跳槽期”,正被“三月之痒”所替代,有的甚至在毕业后不到四个月的时间内已换了l3个工作。

3.脚踏两只船或多只船,随时准备违约。大学毕业生毁约现象严重,已成为近年来不争的事实。广东省教育厅曾对2005年广东省2000多家用人单位招聘毕业生情况进行过调查,结果显示,批量招聘的应届毕业生有三成毁约。遇到好的单位就签约,遇到更好的单位就违约。

——恶性循环的负面影响:频频发生的大学生就业失信的行为,使许多企业对毕业生简历持怀疑甚至全盘否定态度,也使得部分诚信应聘的毕业生遭遇了不公平的对待,进而大大挫伤了他们的积极性,致使其加入就业失信的行列。大学生就业失信不仅加大了学校的培养成本,也增加了用人单位的招聘成本和大学生的就业成本。很多企业在招聘员工时,对拥有频繁跳槽经历的,即便拥有再高的学历、能力,也会坚决地将其拒之门外。就业失信现象在打击企业对大学毕业生信任的同时,也严重影响了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率。

二学生就业失信现状的原因分析

(一)内在因素

理论角度分析: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诚信博弈,可用如下博弈矩阵表示:

此博弈模型中,对局双方(毕业生、用人单位)都有一个上策。为找到更好的工作,无论用人单位采取何种策略,毕业生都倾向于不诚信。为找到更好的职员,无论毕业生采取何种策略,用人单位都倾向于不诚信。因此双方的结局将会是:不诚信、不诚信。在对局双方两种策略选择下,可有四种策略组合:

1.诚信,诚信:这时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效用都为2,毕业生能找到相匹配的工作,用人单位也能找到相匹配的毕业生。

2.诚信,不诚信:毕业生损失一个单位,用人单位获得一个单位额外利益。表现为毕业生找到的工作差于与其知识、能力、素质等相应的工作,而用人单位招聘到的毕业生好于其单位的综合实力、薪酬水平、发展机会等相应的工作。

3.不诚信,诚信:毕业生获得一个单位的额外利益,而用人单位损失一个单位。毕业生找到的工作优于其知识、能力、素质等相应的工作,而用人单位招聘到的毕业生差于其单位的综合实力、薪酬水平、发展机会等相应的工作。

4.不诚信,不诚信:双方均为零效用。表现为毕业生与用人单位要求不匹配,用人单位没招到理想的毕业生,毕业生没招到理想的单位。

(二)学生自身的因素

1.传统道德断层的冲击。在中华文明历史上,虽然形成了诸如“童叟无欺,公平交易”、“一言既出,驷马难追”等诚信经典,但“见什么人说什么话”、“老实人吃亏”等传统俗语古训,对大学生的潜在道德影响也不容忽视。

2.过高的期望和攀比心理,对就业形势缺乏整体宏观的把握。当前大学生就业心理预期可用“高薪、白领、大都市”来概括。根据调查显示,“您期望选择的工作地域”选项中,选择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地区的达到65.3%。除高期望值外,受严峻就业形势和攀比心理影响,毕业生往往容易丧失理性,草率签约,而一旦发现更好的单位时又不甘心,产生了违约等就业失信行为。

(三)用人单位的因素

1.企业自身缺乏诚信。很多用人单位用“高薪”、“大城市户口”等作为诱饵,而实际的工作环境、薪酬福利、培训机会等与实际大相径庭;个别单位把招聘作为装点门面之举,哗众取宠,大大加大了毕业生违约的可能性。

2.人才招聘高消费。目前单位招人过程中普遍存在一些误区:学历越高,能力越强;非研究生不要、非名牌大学不要、非优秀毕业生不要、非学生干部者不要、没工作经验者不要、英语没过四六级者不要,……,用人单位列出的众多条条框框,一定程度上诱使部分学生按照用人单位要求“动脑筋、想办法”。

(四)外在因素。

1.高校毕业生激增,就业形势严峻。近年来,我国大学毕业生人数每年创新高,给就业带来巨大压力。作为买方市场的用人单位有条件对人才精益求精,而作为卖方市场的毕业生们根本无暇认真考虑买卖双方彼此是否合适。这样的背景下,很容易导致盲目包装、迎合需求等失信行为的产生。

2.社会现实中失信成本偏低。所谓失信成本,是指失信者因失信行为而付出的代价,诚信意识缺失正是因为守信的成本和利润过低。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使一部分人过分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再加上社会对诚信行为、失信行为缺乏足够的褒奖和必要的惩戒,使得就业失信行为愈演愈烈。

3.教育机制、管理体制的不完善。重专业轻道德、重理论轻实践、重灌输轻引导的高校教育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毕业生人格的不健全。在就业、声誉、招生的多重压力下,部分高校不仅对毕业生的虚假行为采取了默许的态度,甚至参与帮助毕业生作假,对毕业生中出现的失信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4.法律、法规不完善和监管缺位。就业协议书从法律意义上讲是一份民事契约。违反协议书约定就必须支付违约金。但笔者发现,学生在填写就业协议书时,违约金数额一栏大多为空白。在实际操作中,毕业生违约后追究违约责任的确难度很大。毕业生任意投简历、签协议并不要承担太多法律上的风险和成本,这在客观上也滋长了失信之风盛行。

三、解决大学生就业失信现状的对策

1.强诚信教育,内化诚信信念。诚信素被中国传统儒家视为“进德修业之本”、“立人之道”。亚里士多德也曾说过:“德性是一种习惯”。高校应把“以诚信为本”放在大学生道德教育的首位,把专业教育与道德教育有机结合起来,真正把诚信理念内化成学生的道德信条。

2.完善各项制度,使“规章”更好地发挥作用。高校要制定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从制度上约束大学生不诚信行为,把可能出现的不诚信抑制在萌芽状态。建立严格的就业推荐材料审查制度,防止弄虚作假;确立严格的签约、毁约程序,明确违约责任,防止签约、毁约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3.完善大学生信用管理机制,健全大学生诚信评价体系。诚信道德的形成必须有完善的信用管理体系作保征。高校应尽快建立大学生信用管理体系,建立大学生个人信用档案,构建毕业生一用人单位信用监督机制,规范信用信息的管理、传递和披露机制。

大学生的就业现状范文第11篇

关键词: 高校毕业生 就业指导 调查报告

一、引言

我国高校从1999年起开始的扩招,如今已达十年之久。虽然到了2010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大幅超过当年预计的占适龄青年15%的目标 ,但是大学毕业生人数的逐年增多,却给每年的就业形势带来严峻的挑战。

2001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是115万,到了2010年6月这个数据已经超过630万。然而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却并没有随之一路上升,尤其是2007年甚至出现了大幅度下降,就业率从2006年的77%下降到2007年的70%。再据教育部统计,截至2010年7月1日,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为72.2% ,涨幅并不大,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大学生的就业难已成为不争的事实,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重要问题。

二、文献综述

就业指导的工作最早起源于西方国家。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在学校就业指导的发展中经历了安置就业的择业指导和生涯辅导两个阶段。1908年创建波士顿地方职业指导局之前,英美的少数中学和中等专业学校已开始尝试就业指导。20世纪20年代波士顿地方职业指导局并入哈佛大学研究院,开始了专业化的师资培养,推进了学校的就业指导运动。20世纪50年代之后,受职业生涯发展理论的影响,基础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开始为学生提供就业指导,学校的就业指导开始了专业化、规范化和课程化的发展。

我国真正意义上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是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的 。2002年教育部制定了《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机构及队伍建设的几点意见》(教学[2002]18号),要求高校建立并健全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机构。根据教育部要求,2008年起我国所有普通高校必须开设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 ,从大学新生入学开始就接受就业指导教育,规划职业生涯。

可见,就业指导工作在不同国家和其发展的不同阶段,就业指导的对象、性质和所指的含义略有不同。本研究定义的就业指导工作指的是目前中国普通高等院校中对在校大学生进行的从提供就业信息,帮助学生择业到规划学生发展的指导工作。

就业指导相关的理论国内外已有很多研究成果,例如美国波士顿大学弗兰克・帕森斯(Frank Parsons)教授的特质-因素匹配理论,该理论在我国应用最多 ,又称人-职匹配理论,他指出选择职业是人的生理、心理特点(特质)与职业对人的要求(因素)相互匹配的结果。另外还有霍兰德的职业个性理论、美国职业指导专家伊莱?金斯伯格(Eli Ginzberg)的职业生涯发展阶段理论、美国埃德加・H.施恩教授提出的职业锚等。其中在我国应用最多的是帕森斯的特质-因素匹配理论,。

三、调查的过程

1.调查地点的选择。本研究是在Y大学(位于山东省青岛市,是一所综合性省属重点大学)进行的问卷调查。

2.调查样本的结构。根据研究的目的,考虑到实际调查的可行性,作者将研究对象界定为在校内的学生,毕业班外出实习和找工作的学生暂时没有涉及到。

3.调查对象的抽取。从各院系随机抽取了五个本科班,两个研究生班,并由这几个班级的班干部随机抽取本班在校同学作为调查对象,由于选取调查对象时所依据的标准只有在校内这一项,如果忽略极端偏差情况的发生,可认为本方式接近于随机抽样。

4.问卷的编写。本调查研究所用问卷采用的是自填问卷,根据前期对文献资料的查阅和参考,一共设置了28个问题,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搜集被测者的基本情况,还包括被测者的性格特点、自我认知状况等。第二部分主要是关于就业指导工作的问题,涉及到学校就业指导工作开始的时间、指导的内容、工作人员服务情况、产生的效果等方面。提问方式主要是不定项选择题,被测者只需根据自己的真实情况和想法勾选答案,若有补充则在空白处填写。

5.发放问卷。调查问卷不记名,由被测者带回填写,写完后回收。调查时间是2011年6月下旬,实际发放问卷600份,收回590份,其中580份为有效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6.7%。

6.调查样本的基本情况。详见表1。

四、调查结果与分析

1.对就业指导的需求。

如表2所示,目前大学生有超过百分九十的比例是需要专业就业指导服务的,并且有绝大部分学生(超过90%)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并不清晰,有少数学生甚至没有规划。因此在高校设立专门的就业指导机构或部门是非常必要的,并且学生们希望能够尽早开始接受就业的指导,超过百分之五十的学生期望从大学一入学甚至高中起就开始接受指导。看来,大学生对就业指导的需求不仅很强烈而且很迫切。

2.对于学校提供的就业信息,仅有6.9%的同学认为及时和10.3%的同学认为齐全;对就业指导部门工作人员服务态度和专业素养的评价中大部分同学态度中立,主要原因可能是他们平时接触这些工作人员的机会很少,也没有渠道知道工作人的资质如何,因此很难做出过多的判断。

另外,在接受过就业指导的学生中,仅有3.4%的学生认为得到的帮助很大,大部分学生还是认为只得到了有限的帮助。没有接受过具体的就业指导的学生比例也是不容忽视的。

3.大学生择业的现状。这部分的内容在调查问卷中设计为多选题,因此只统计得票数,并将各个选项依据得票有多到少进行降序排列,得出表3。

根据表3可以得出,大学生在找工作时信息的来源和就业技能、观念、知识的来源大都首选书刊、网络等大众媒体,这当然无可厚非,但是从学校就业指导部门获取信息这个渠道却被排在了后面。

学生在求职中遇到的困难,排名靠前的几项都是可以通过专业的就业指导来改善的,也正是目前我国高校就业指导部门应该做到的重要工作内容。

4.对就业指导内容与方式的期望。这部分的内容在调查问卷中也设计成多选题,因此只统计得票数,并将各个选项依据得票有多到少进行降序排列。

大学生对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期望还是很大的,其中最大的希望还是提供就业信息,其次是应聘技巧。而且大学生对提供就业实践和开展职业生涯规划的需求也是十分强烈的。

关于指导方式,大学生对目前普遍开展的专题讲座的形式并不十分感兴趣,大家对方式的选择还是十分丰富的,可见,就业指导工作的展开还需要更加灵活、生动和切实有效的方法和形式。

另外,问卷中还设计了开放式的问题,让被测者畅所欲言对学校就业指导工作的认识。被测者提出的看法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认为学校对这项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对学生的需求和社会需求把握不准确,没有起到发挥应有的作用;二是认为学校对这项工作的宣传也不到位,在学生中的影响力不够。

五、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对策和建议

综上所述,目前大学生对学校的就业指导工作有着十分迫切的需要,大学生对这项工作的期望也是较高的。高校如果能够进一步做好就业指导工作,意义非常重要,不仅可以切实帮助大学生更好地就业,还可以有效缓解政府和社会的就业压力,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当然,从调查的结果来看,目前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存在的问题也十分明显。针对前文叙述的就业指导工作现状,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对策和建议,仅供参考。

1.就业指导工作应尽早地展开。建议从新生入学开始就着手开始基础的就业辅导,至少让同学们了解本专业就业的主要去向,介绍一些就业需要具备的能力素质要求,让学生心中有数,提早做好准备。

2.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专业就业指导队伍。目前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大都只停留在提供就业信息,介绍应聘技巧等表面的工作上,没有专业的高素质工作人员为大学生进行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心理辅导或者对就业信息进行分析和统计。若能建立一支专业的就业指导队伍系统开展这项工作,将会收到更好的效果。

3.采取灵活多样的指导方式,提高就业指导的有效性。就业指导工作不能光靠几个部门工作人员来展开,也不能停留在单一乏味的方式和手段上,可以借鉴前文提到的实战演练、互动沟通、经验分享、案例分析等学生感兴趣方法来提高就业指导工作的达到的效果。

4.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信息透明度。虽然学校的就业指导部门在切实地展开自己的工作,但是由于宣传的不到位,造成许多低年级的同学并不了解这项工作,也不了解学校提供的就业信息。可以将学校就业指导部门的工作印成小手册,通过班委、或者以宿舍为单位,主动向大学生传播这类信息。

最后,由于本次调查的时间有限,样本只选取了在校生作为调查对象,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样本的代表性;调查问卷只是一个学期的数据;数据分析的手段也有限,这些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研究的结论。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1999年。

[2]新华网教育频道:news.省略.edu,《2010年内地高校毕业生总人数超630万创历史新高》,2010年06月10日。

[3]辽宁省就业网jyw.省略。

[4]新浪财经频道:省略,《高学历抢低学历饭碗须引起重视》,2010年09月14日。

[5]梁业胜,黄翠瑶:《国外高校就业指导队伍建设的成功经验及其发展趋势》,载《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年第4期。

[6]覃干超:《高师院校职业指导模式》,载《高教论坛》,2004年4月。

大学生的就业现状范文第12篇

一、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

随着大学的扩招,大学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化,大学生就业成为各级政府的工作重点,也成为整个社会的关注焦点。据统计,2011年的高校毕业生人数将达700多万,再加上往届没有实现就业的毕业生,需要就业的毕业生数量之大,可想而知。那么,社会需求又如何呢?有关数据显示,我国2011年社会用工供需趋势是:总劳动力富余,专业技术人才缺口不小,农业缺口218万,工业缺口1220万,第三产业缺口325万。社会需求的专业技术人才明显大于需就业的高校毕业生人数。依旧这样的数据,按理说,大学生就业应该是顺理成章的,没有任何压力可言。但是,事实并非如此。引用择业大学毕业生的话就是:“工作岗位不少,但是理想的岗位太少。”就民意调查来看,目前的大学生,就业压力仍然较大。一方面,社会急需用工;另一方面,百万大学生找不到工作,问题出在哪里呢?经过调查研究,笔者认为,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1.大学生就业期望值较大

由于长期受到计划经济和精英教育的影响,中国大学生的择业观念与社会需求尚存在着一定的偏差。大学毕业生普遍不愿意到基层、艰苦岗位工作。经过小学、初中、高中的12年寒窗苦读,终于考上大学的当代大学生,在功利主义教育模式下成长起来的一代新秀们,在择业时自我定位不准,对工作期望值居高不下。许多能干的活,他们看不上;而看得上的岗位,他们又争不上。这在无形中,人为地抬高了就业的门槛,于是也就出现了所谓的“知识失业”。

2.用人单位自身的原因

不少用人机构认为,应聘者的学历越高越好。但是,选人学历化,造成受聘人员水平和能力与岗位不相适应或人才浪费的现象。例如,有些单位招聘了计算机软件研究生,但实际工作只是负责单位内的简单文字处理,如打字。另外,在现实工作中,有些人的能力与文凭并不能直接划等号。不少本科或大专学生的业务能力,不比研究生的业务能力差。在这一点上,许多外企的做法,值得借鉴。专业是外企在招聘中一个较为重要的参考因素,他们的招聘原则是能干够用,可以用大专生就不用本科生,可以用本科生,就不用研究生。但是,在金融、咨询、会计师、信息技术、制药等对专业技术要求较高的行业,外企对研究生的需求量相对偏高。

经验不足是大学毕业生最大的劣势,不少用人企业出于经营或管理上的需要,急于招聘某一方面的“能人”,并且希望很快能给企业带来变化。一般大学生则无法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可见,用人单位忽视了大学生的潜力和可塑性。经验总是在实践中培养起来的,大学生有较高理论水平,只要经过短期实践,即可胜任工作岗位。不少企业老板,只重视企业的规模扩大和再生产,不重视对职工的人本化服务,入厂起薪较低、升幅不大,并伴有苛刻的罚款制度。更有一些私营企业用工制度极不规范,不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甚至没有社会保险、公积金等一系列社会福利。

3.供需矛盾突出

这一方面主要表现在学校培养的大学毕业生素质与企业的需求脱节,毕业生达不到企业的用人标准,以致出现“毕业生求不到一职、企业高薪聘不到人才”的局面。目前,我国劳动力市场出现技术工人供不应求的态势,特别是高级技术工人,极度缺乏。然而,我国的高等教育普遍偏重基础理论知识,重视学科的系统性,却忽视了对学生职业观念和专业技能等的培养,使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不足。另一方面,高校专业设置与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错位,导致了学生素质与企业需求脱节问题的出现。

4.社会方面的原因

教育应该是一个让受教育者普遍提高知识和技能水平的事情,但目前,从学校教育到社会舆论,都在努力宣扬着一个概念:就是要人们努力拼搏,改变命运。这使得教育成了一个竞争拔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功利性的目标起着主导的作用,使得离目标遥远者厌恶、抵触学习,甚至自暴自弃,从而产生很多的社会问题;而另一些学习的佼佼者,也不是想着将来学有所成,报效于祖国,服务于人民,而是为了考上大学,找一份好的工作,有一份好的收入。放飞理想、追逐梦想,已成为社会人的共识。当个人的需求和社会的实际不一致时,就出现了“就业难”的问题。

二、改善就业现状的对策研究

1.大学毕业生应转变就业观念,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就业难”的实质是找到好工作难。大学生应理性地看待就业现状,转换思路,调整自己的期望值,改变对高收入、大城市的盲目追求,合理确定自己的就业目标和择业方式。大学生应充分利用好在校时间和大学里的优质资源,掌握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这样,才能避免择业时眼高手低的现象。另外,应积极参加社会实践,锻炼并提高现代职场所需的各种能力。具体来说,大学生应具备的能力,包括适应社会的能力、人际交往的能力、表达能力、动手能力、开拓创新能力等。

2.加强大学生法律意识,以立法保就业

为了保障就业,我国已相继出台了一些法律法规,但在如何保障劳动者切身利益方面,仍有不足。另外,很多学生对如何保护自己的权益并不是很清楚。所以,各大学应该加强对学生在就业方面的法律法规教育,国家也应进一步完善毕业生就业的法律法规,明确规定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学校及有关主管部门之间的职责、权利和义务,形成比较全面的、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和人才供需双方利益的配套政策,使毕业生就业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从而进一步完善以高校为基础的、多层次的、统一开放的毕业生就业市场。

3.改革高考制度,发展精英教育和职业教育

现在的高考制度,按考生分数段划分为本科一、二、三批和专科一、二批。这是一种认识上的错误。本科教育是指进行基础性学术科目的教育,专科教育是针对某一行业进行的系统性教育。但是,现实情况是,本科和专科成为了分数高低的“分水岭”。只有分数最低的专科二批学生,才会去各类职业学院,这无意中形成了一种职业教育低下的概念。所以,也就出现了一方面严重缺乏各类技术人才,而另一方面又是百万大学生找不到工作的现象。

通过调查和分析,笔者发现,社会需要的是一部分有创造力的高科技人才和一大批有技术的高技能人才,且职业学校的就业率明显高于普通高校的就业率。如果仍然盲目扩大普通高等教育,就会造成人才积压、外流和高科技犯罪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因此,应像培养奥运选手一样,挑选部分有天分的学生进行重点培养,由有实力的资深学府对这一部分学生进行目标明确的、真正意义上的精英教育,用于我国的国防和科技发展;另一方面,取消普通高等教育,打破专科、本科之分,全部实行高等职业教育。实际上,人无论做什么,都是一种职业。改一个名字,可能更有利于人们面对现实。各高校利用自己的社会影响,自主招生,既有利于学生和家长的横向选择,又有利于促进各高校加强内涵建设。改变一考定终身的高考模式,更有利于人们的再次学习和终身学习。

另外,各高校应以就业市场为导向,合理调整专业设置,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以及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和就业市场人才的需求,调整和设置学科专业,增加实践教学课时比重,调整人才培养结构和模式,把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贯穿在整个教学活动中,为大学生确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择业观。加大学校就业指导机构和就业市场建设,建立和完善集教育、管理、指导和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体系,建立以服务为主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提供信息服务、咨询服务、指导服务等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式的服务内容和服务形式,为大学生顺利就业创造有利条件。

4.宣传正确的社会价值观

社会舆论决定着人们的价值观。当今社会,普遍是在使人们努力拼搏,改变命运。广电媒体、大小报刊更是争相报道各路成功人士与强者的奋斗发家史。这使得多数人心气浮躁,拼命想着如何发财致富,出人头地、光宗耀祖。在这种大气候下,让大学生们安心就业,踏踏实实服务于本职工作,确实很难。

努力改变命运是没有错的,但改变命运,不应该仅仅理解为社会地位的改变。社会是个金字塔形的结构,需要多数人去构筑坚实的塔基。人人都急不可耐地要出人头地、改变命运,社会结构就会不稳定。改变命运应该是在自己的岗位上脚踏实地、勤奋工作,努力改善工作环境,改变生存条件。这样的一种改变命运,才是利国、利民的正确之道。

大学生的就业现状范文第13篇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1)06-00-02

一、大学生就业观调查实施

本调查选取湛江师范学院的900名本科生作为调查对象。

本调查是在尊从简单随机抽样原则下进行的,于2009年10月到2009年11月在湛江师范学院各个教学班级发放湛江师范学院大学生就业观调查问卷并进行回收。

在对湛江师范学院大学生就业观的调查过程中,我们一共发放湛江师范学院大学生就业观调查问卷1000份,并成功回收了问卷900份,有效率90%。

二、大学生就业观调查结果分析

对湛江师范学院大学毕业生发放回收的调查问卷的结果进行统计,统计调查的一些基本情况是:有效回收的调查问卷合计900个,从对问卷调查的统计结果来看。

男女生分别为 人和 人,比例为男:女=45%:55%。

(一)面对当前就业形势的认知

高校扩招后,我校生源人数增多,从2003年到2009年我校毕业生增长超过一倍,传统师范专业人数增长超过1.5倍,这个数据表明就业形势非常严峻,同时受广东省人事制度变革的影响,进入机关单位、学校、事业单位必须经过笔试、面试等考试形式的筛选,就业准入的门槛提高了。从表1-1可以看出,对于严峻的就业形势时,只有8.7%的大学生是表现得“很有信心”;65.3%的大学生感到“较有信心”、“一般”,这反映了我校学生对当前就业形势的严峻有了一定的认识,对此表示担忧和自信心不足。26%的大学生觉得“较没信心”和“没有信心”表明在受到计划经济体制影响下的师范院校学生,就业观中存在着很浓厚的包分配制度的痕迹,大部分的学生都是循规蹈矩、按部就班,这种就业观存在最大的问题是学生缺乏竞争的意识,所以学生在遇到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时感到有点茫然失措和前所未有的压力。

(二)大学生择业观念

图1-1湛江师范学院大学生择业观念

调查结果显示,选择“一步到位,有固定收入”的学生占 ,这表明我校学生还存在着传统的求稳定怕风险的就业观,这个就业观和全球化经济背景下对人才的流动和优化配置趋势是不相符的,是属于过时的缺乏现代意识的就业观。大部分的人选择的是 “先就业,后择业”,占54.3%,占到调查大学生的一半以上,这说明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大学生理性地改变了原来想求稳的思想,树立了“先就业,再择业”的新观念。这种观念与我校开展的就业“两课”宣传的思想是相一致的,通过上课向学生灌输在目前的社会现实上,先解决生存的问题,等具备了经验和能力时,在时机和条件来临时就可以发展自我,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选择继续深造的学生占4.3%,这一比例和我校考取研究生的比例相符,我校2006届毕业生考上研究生90人,占学生总数的4.21%,但是这种观念正在受研究生扩招后就业难的就业形势的影响,2009届毕业生考上研究生为110人,只是占学生综述的2.98%。6.5%的学生选择了“自主创业”,由于这是个择业新观念,能够接受的学生还不多,可能和我校所处的地域有关,我校处于欠发达的粤西地区,经济发展不是很活跃,而我校大部分的生源都是来自粤西地区或粤北山区,不可避免也受到很大的影响。

(三)大学生的就业流向选择

我校生源90%来自广东,特别是近几年主要集中在粤西地区,所以 的学生都选择在广东省内找工作,其中优先选择经济发达的珠三角地区占47.8%。近几年,受到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珠三角地区的就业岗位趋向饱和,在这种就业形势下我校学生退而求其次,回生源地就业成了我校学生就业流向的另外一个大方向,选择在“粤西地区”就业占34.8%。但是在选择的粤西地区中,很多学生还是优先选择市区,对经济困难的县、乡选择不多而且选择后流动性也很大。对于我校学生还是要积极灌输去基层、去艰苦环境地区的观念,让学生的就业理想和祖国的需要相结合。

(四)大学生的就业行业选择

由于受到传统师范院校的教育环境影响,我校学生就业时倾向于选择“普教系统”,这个一方面表示我校师范教育的成功,另一方面表示我校学生职业选择的狭隘。近几年,我校生源男女生的比例严重失调,达到 ,女生在行业选择中一般会侧重稳定的教师行业,所以这个行业一直都受到学生的青睐。广东这几年的“考公务员”热潮一直没有减退,受到这个热潮的影响,一直都有比较多的学生选择。

三、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的对策

(一)树立勇于面对竞争的观念

我院学生受传统师范教育的观念影响,一直缺乏一种积极进取的竞争观念,从近年来学生竞聘的岗位选择来看受偏爱的还是教师岗位,就业行业的选择还是偏向于比较稳定的公务员和事业单位,而能够接纳最多毕业生的企业岗位往往无人问津。但是目前教师行业、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岗位的饱和能够吸纳应届毕业生的能力越来越弱,企业崇尚的优胜劣汰原则让我院学生还不能适应,导致了我院出现了学生被动就业的现状。从这几年我院就业指导中心引进了很多优秀企业来我院招聘但是无人问津的情况来看,我院学生必须转变原有的被动依赖、消极等待的就业观念,树立“爱拼才会赢”的观念,才能适应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势。

(二)要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观念

高校大学生应该先就业后择业,避免走进死胡同。大量的实践证明这种理念比一步到位更切实际,适应性更广。并且这种逐步到位的理念,有助于探索自身的职业兴趣和能力,提高自身对市场的适应能力。

在当今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人才的合理流动是市场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主要体现在。从一而终的工作社会很难再提供。所以,大学生应该学会适应时代潮流,在人才的流动中寻找适合自己的工作,谋求发展。目前,人事制度在不断的改革完善,国家和高校也加大了就业指导的力度,国家和社会为给大学生的流动就业提供良好的条件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很多大学生树立了与此俱进的职业理念,主动放弃了追逐机关事业单位,而去民营或者三资企业去谋求发展,在职业生涯中不断的去发现和把握机会,充分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对于刚出校门的应届毕业生,暂时落实不了工作单位的,这是很正常的事情,不要强求自己急于落实一个固定的就业单位。

大学生的就业现状范文第14篇

关键词:大学生;非正规就业;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C96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16-0102-02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有就业需求的大学生数量不断增加,但就业市场提供的正规就业部门的岗位在数量与质量上都不能够满足大学生日益提高的就业需求。在经济全球化带来的经济结构转型背景下,当前我国大学生的就业形式也日益趋于多样化,非正规就业成为当前大学生就业的一个重要选择。

一、我国大学生非正规就业问题的源起

非正规就业是一个舶来的名词,它最早起源于国际劳工组织,国外一般称为非正规部门或非正规组织形式就业。20世纪80年代,非正规就业的概念被引入我国。非正规就业在我国是指“广泛存在于非正规部门和正规部门中的,有别于传统典型的就业形式,包括在非正规部门里就业和正规部门里的非正规就业(指短期临时就业、非全日制就业、劳务派遣就业、分包生产或服务项目的外部工人等)”[1]。非正规就业是相对于传统的就业形式而言的。

非正规就业在缓解我国就业压力问题上发挥了积极的作用。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们认识水平的提高,非正规就业在一定程度上也契合了人们选择就业模式的发展趋势。它凭借其就业入门方便、种类多样、限制性条件较少的特点,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也受到大学毕业生的青睐。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转型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非正规就业成为许多高校毕业生的选择。

大学生非正规就业,是指毕业生没有按照劳动力市场规范就业的方式来获得职业,其明显特征是学生毕业后没有明确的签约接收单位,档案、户口放在学校或者人事部门,而人在人力资源市场上选择“漂”在一些城市中,通过个体企业就业、阶段性就业、钟点工、临时工、季节工等用工形式获得收入。随着我国中小型企业发展和高科技、专业化服务的新型产业部门的出现和发展,使得非正规就业逐渐成为大学生就业的重要渠道之一。

二、大学生非正规就业的现状

受文化多元化和价值多元化的影响,大学生追求多样化和个性化就业的诉求也日益强烈,非正规就业能够满足当前大学生就业的多样化诉求,并能够有效缓解当前大学生的就业难问题。当前大学生非正规就业的形式愈来愈多,总的来说,主要有正规部门中的非正式就业、兼职就业、劳务派遣就业、自主创业及自由职业几种形式。

正规部门中的非正式就业:随着人力资本价值的不断提升和竞争的日益加剧,正规部门里的正规就业已经不能满足正规部门日益多元化的需要,如为了降低劳动力使用成本、提高企业利用劳动力效率等要求。非正规就业灵活多样的特点弥补了正规就业的不足。其自由、灵活的特点很适合那些不愿受规范就业“朝九晚五”方式工作的大学毕业生就业。

兼职就业:随着大学毕业生数量的日益增加,全日制正规工作僧多粥少的局面决定了一部分毕业生必须寻找其他的就业方式。从事非全日制的兼职工作是这些人的重要选择之一。兼职工作者没有特定的雇主,可以同时做几份兼职,只要愿意多做工作,收入也相当可观。

劳务派遣就业:在劳务派遣就业中,劳动合同关系存在于劳务派遣机构与派遣劳工之间,但劳动力给付的事实则发生于派遣劳工与要派企业(实际用工单位)之间。劳动者与派遣机构签订就业合同成为正式员工,不断被派到不同单位工作或者不是正式员工但登记在册,当有合适工作被派遣机构派往客户单位时再与派遣机构签订合同。

自主创业:所谓自主创业,是指劳动者主要依靠自己的知识、信息、技术、经验等因素自己创办实业,获取财富,解决就业问题。近年来大学生自主创业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因为大学生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自主学习能力较强,思维普遍活跃,运用互联网的能力强。

自由职业:自由职业是指脱离了用人单位的管辖,自由工作,以个体劳动为主的一种职业,如自由撰稿人、美术人、音乐人、电脑精英、策划人等。随着社会的发展,体制的放宽和技术的进步,自由职业者数量不断增加。有学者指出,在未来“自由人”会越来越多。

三、大学生非正规就业中存在的问题探析

非正规就业在大学生中广受欢迎,并在现阶段获得了快速发展,然而大学生非正规就业的发展仍面临着诸多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非正规就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第一,是思想观念问题。受传统思想的影响,由政府劳动部门或学校分配工作,终身在一个单位中就业的体制,对大学生就业观念的影响根深蒂固。“正规”就业模式即所谓的“铁饭碗”带来的高工资、高福利、高身份、一次性终结就业等观念依然有很大的诱惑力。当正规就业受挫时,不少毕业生宁肯赋闲在家也不就业,或者考研以期获取较高的文凭后再进入正规部门就业。

大学生的就业现状范文第15篇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 原因 对策

一、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现状与分析

(一)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

1.大学生整体素质的下降,下降的原因高校不断扩招造成生源总体水平下降与教学质量降低已逐渐形成共识,而现在在高校里有多少大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有多少大学生把时间浪费于恋爱游戏中等等造成了大学生整体素质的整体下降。

2.大学生及家长错误的就业观念,大学生就业难,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他们期望值偏高,自身定位不准,理想与现实脱节。一些学生认为读了大学就理所当然当国家干部,就应该有一份待遇丰厚的固定工作,片面认为留在大城市、大单位才能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一味追求物质待遇和地域条件。缺乏创业精神。国家及各级政府十分鼓励毕业生自主创业,并出台了不少优惠政策。但多数毕业生满足按部就班,只希望找一个好单位,做一个好员工。缺乏开拓创新胆识,缺乏艰苦创业精神,没有“自己当老板”的意识,不想自主创业。

3.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经济增长速度下降会影响就业的增长空间.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全球经济增长迅速放缓,而作为国际金融体系的组成部分,行业性的冲击不可避免, 09年第一季度GDP的增长6.1%,这必然会不利于就业需求的增长.金融危机直接影响行业就业,并可能引发更大规模的就业冲击,与国际贸易相关的行业就业会受到最为明显的冲击。相当数量的企业为减少危机带来的消极影响,纷裁减冗员,甚至停产,其作为吸收大学生的热点行业功能剧减弱,致使大学毕业生流向趋于多元化。

4、受以前大学生就业的错位影响,由于以前部分大学生缺乏基本的职业操守,在就业期间,没有履行应有的义务,只把企业当成为面向更高职业的跳板,使企业在付出培训代价后,没有收获应有的成果,使大部分企业对应届大学生有缺乏应有的信任,造成企业和应届大学生间有条诚信的代沟!

5.就业市场供需矛盾。近年来的经济产业结构调整使得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比例下降,社会就业总量增加不足;传统接收大学毕业生的主渠道为政府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而行政事业单位机构改革,人员大量精简,国有企业改制和产业结构调整,分流出大量下岗失业人员,大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到城镇,需就业人员大量增加,社会发展总需求不足,社会整体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同时,高校扩招使供需矛盾加大。我国从1999年开始了大规模的高校扩招,大学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大学毕业生人数急剧增加,2001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已达到115万人,而到2011年高校毕业生猛增到650余万人,预计今后三年内毕业生数量还将以每年50万的速度增长,高校毕业生供过于求。

(一)高校毕业生就业对策

【国家对策】

1.实施大学生全国范围内的自由就业政策,保障他们在全国范围内的“公民与市民待遇”,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大学生就业的政策环境。

2.国家需要考虑在短期内增加对大学生的需求。能够直接产生效果的措施就是政府机关、军队、武警以及其他社会服务事业单位增加对毕业生的雇用量。

3.国家可考虑在短期内适当增加研究生、专插本招生总量,减少大学毕业生的供给,帮助大学生度过金融危机的困难时期。

4.继续加大对大学生和中小型企业创业的扶持,增加就业岗位。

5.在金融危机前国家一直实行货币紧缩政策,所以今后一段时间里加大银行贷款力度,降低贷款利率,进一步激活社会需求资本,激活实业的投资,从而达到增加就业岗位的目的。

学校要切实对大学生就业起到指导作用,高校要对大学生就业进行适当的引导,加大对大学生职业操守的教育,要帮助大学生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观念,要帮助学生正确地给自己定位学校要广开就业渠道,学校专业设置的结构性的调整,要根据市场的需要设置专业,提高教学质量,紧跟市场经济的步伐。

【学生对策】

面对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以及自身存在的问题,大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要遵循“开阔眼界、面对现实、正确定位”的原则。

1. 学生要改变自己的就业观念,实事求是地估计自己,准确给自己定位,要认识到越偏远的地方越能够发挥自己的专长,不要有地域上的歧视。同时增加知识的积累,认真学习自己的专业知识,再适当地补充相关专业的知识,增加自己的求职砝码。在大学期间要多参加一些自己感兴趣的资格考试并获得资格证,以提高自身的就业筹码。

2.学生还要提高实践能力,要学会把书本知识应用在实际中,从而多方面锻炼自己,提高就业成功率。,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为将来打造全新的自我。

3. 在一个岗位、一个单位工作几十年的事情,在现在的社会已不复存在了。不断改变生活环境、寻找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是现代人的特征之一,而不断学习、充实自我则是谋求改变的前提。所以,作为现代人需要的是终身学习,而作为大学生这种品质尤为重要。当代大学生要如何提升就业能力增强竞争力呢?对于大学生职业发展而言,自己唯一可控的就是自己的就业能力。就业能力是指获得与保持工作的能力。对个人而言,就业能力包括专业能力与市场能力两个部分。专业能力取决于他们所拥有的知识、技能与态度等资产以及他们使用和配置这些资产的方式,而市场能力取决于他们向雇主展示这些资产的方式以及他们寻找工作的特定环境,特别是所面临的劳动力市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