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启发式教学的作用范文

启发式教学的作用范文

启发式教学的作用

启发式教学的作用范文第1篇

教师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知识障碍、思维障碍与心理障碍,运用画龙点睛和排除故障的方法,启发学生开动脑筋,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通过看、说、练的实践与练习,以达到掌握知识、发展智力和培养能力的目的。这种启发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特点及其活动规律为依据,是适应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实际需要的。

一、启发教学在美术鉴赏课中的作用

在目前的课程设置中,美术鉴赏课是学生的必修课,也是引导学生了解美术、提高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和普遍方式。因此培养学生的兴趣很重要,尤其是吸引对此并无爱好的学生。

1.导入方法“新”一点

利用学生喜爱谜语这一特性,让学生在浓厚的猜谜之中,自然导入新课。这样既开发学生智力,又加深学生对所画物体的印象,会收到课伊始趣亦生的效果。还可以利用设悬念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被激发所要达到的效果是“似难而易”,可谓出乎意料之外,合乎情理之中。最后使学生感到“噢,我也会”。

2.媒体形式“多”一点

媒体指的是教学中常用的图片、实物、模型、音响、幻灯等一些“辅助工具”。媒体的使用,能使绘画的内容变笼统为具体,变抽象为形象,变模糊为清晰,变难为易。多将媒体导入教学中,会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透视规律是比较抽象和复杂的,仅靠语言的描述很难理解,利用演示教具不仅让学生发现规律,理解规律,而且使美术课摆脱了理论知识教学中的枯燥说教。美术课也可以通过幻灯、投影从视觉角度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同时,还可录制与课文内容相吻合的配乐录音,调节学生的心态,为完成创作创设一个情境,启发学生积极思维,进入其境。

3.课堂提问“巧”一点

提问是美术课堂教学中不可缺的一个环节,学生的个好各不相同,接受能力也有差异。提问时,不要以学生是否能完成预定的教学目的为标准,也不能把答案定的太确切,而应该通过启发、引导、演示等过程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真实感受和看法,从而积极地参与其中。

4.课堂评价“宽”一点

教师往往重视对教学的引入和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而忽视对学生习作评价方法的优化。中学美术教学不是为了培养专业人才,而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兴趣,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给学生一个较高的评价,能使学生增加学习的信心和热情,为下一次上课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

二、启发式教学在培养学生素质中的作用

要提高学生的美术能力,培养学生的美术素养,就必须树立实践的观点,强化训练观念。启发教学的过程,就是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美术鉴赏、实践、运用美术的过程。启发教学是建立在主体观的教学论基础上的,它主张积极充分发挥教学双主体的作用。由于教师是教学目标的设计者,在备课、新知识的导入,以及在启发生疑、引导解疑和答疑,创造良好的学习情境上,都居支配地位,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但是,当教师把新的美术知识结构和学习任务提供给学生,要求他们主动钻研,练习操作和掌握运用时,学生的认识主体地位就随之突显出来了。就教师的“教”来说,重在“启发”;就学生的“学”来说,需要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主动学习,自己动手实践。因此,教师需要用点拔来引导学生自己主动学习,千万不能全盘灌输,否则学生的主体作用就无法发挥。

启发式教学的作用范文第2篇

【关键词】多媒体课件;应用写作;运用

启发式教学是指教员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任务和学习的客观规律,从学员的实际出发,采用多种方式,以启发学员的思维为核心,调动学员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促使他们生动活泼地学习的一种教学指导思想。启发式教学的关键在于创设问题情境。教员通过向学员提问,引导他们积极思考,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调动他们的发散思维,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促进他们的个性发展。

一、启发式教学在应用写作课程中运用的优势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教员可以通过创设一定的情景,向学员发问,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第一次上课,教员讲到本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写作基础知识和应用写作实践,其中写作基础知识包括主题、材料、结构、语言和表达方式,这时幻灯片上插入一张图片,显示主题居中、剩下几者紧紧围绕它,教员提问:“请大家思考一下,这几者是什么关系?”学员们若有所思,不少人答出主题是核心,教员及时点评、总结:“很好,就如这张图片,主题居其中,是整篇文章的核心、统帅、灵魂,材料、结构、语言和表达方式紧紧围绕它,主题对行文起着制约作用,具体表现在它决定材料的取舍,支配文章的谋篇布局,影响文章的遣词造句,制约文章表达手法的运用。这就是主题的作用,在主题一节中我们还会再次提到。”学员们就很容易接受了。如在学习如何提高写作水平一节引入新课时,插入荷花盛开的图片配以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使学员身临其境,这时教员提问“如果你面对这样的美景,能否也写出如此美妙的文字呢?”,顿时学员的学习热情高涨。

(二)复旧迎新,化难为易

在学习新知识、新理论时,教员通过引导学员复习有关旧知识、旧理论并适时提问,引起学员思考,便于学员对知识的内在联系的理解和把握,这样所学知识就由新变旧、化难为易了,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如在学习应用文的起源时,教员向学员提问:“既然学习应用文的起源,大家还记得前面我们学习的写作的起源是什么吗?”学员回答写作最早起源于上古周易结绳而治,这时教员讲授应用文起源的第一个阶段应用物画到应用文,应用物画包括实物记事和图画记事,其中实物记事就是通过具体的实物来记录当时历史上重要的史实和人物事迹,教员再次提问:“大家思考一下这里的上古周易结绳而治实质上就是什么啊?”不少学员回答是实物记事,以此知识就化难为易了。再如在学习应用文的特点,教员先向学员提问:“既然要学习应用文的特点,还有人记得前面学习的写作的特点是什么吗?”学员纷纷回答写作的特点是鲜明的目的性、明显的综合性、很强的实践性和灵活的创造性,教员接着讲授应用文的特点是明确的实用性、内容的真实性、作者和读者的特定性、较强的时效性和格式的规范性。讲到第一个特点明确的实用性,教员提问:“大家看看这里应用文的明确的实用性和写作的第一个特点鲜明的目的性之间有什么关系吗?”学员议论纷纷,教员接着讲解:“是否可以用鲜明的目的性来理解明确的实用性啊?!”学员们点头同意,这样知识很容易被吸收了。

(三)对比区别,增强记忆

教员可以通过提问引导学员把两种相似或相反的概念放在一起进行学习,对比比较其区别与联系,增强学员对相关知识的记忆,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如在学习应用文的特点引申学习文艺文的特点时,教员讲解完应用文的特点从主题的角度是实用目的,从材料的角度是绝对真实,从语言的角度是准确、精确,从表达方式的角度是叙述、议论、说明,提问:“前面学习写作的分类,知道写作从广义上分为文学作品和非文学作品,换言之即文艺文和应用文,文艺文是供人们欣赏的,在欣赏的同时教育人们的思想、规范人们的行为,而应用文是为解决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具体的问题的,既然应用文的特点如此,那么大家想想相对应的文艺文的特点是怎样的呢?”学员们议论纷纷,接着讲授文艺文的特点。如在学习报告的拟写这一节时,教员可与前面学习的请示的拟写的相关内容对比教学,以达到良好的效果。在学习报告的概念时,教员先引导大家回顾请示的概念,提问:“请示市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答复、审核、批准有关事项所写的文书。那么报告是什么文书呢?“引起学员思考后再进行讲授。相应的学习报告的特点、种类、结构与写法、写作注意事项每一个知识点时都先提问引导学员复习回顾请示的相应内容,进行比较,加深印象。在学完报告的所有内容后,再提问:“现在我们已经学习完了请示和报告的相关内容,大家思考一下,有没有人能归纳总结出请示与报告这两种上行文到底有什么区别啊?”学员思考讨论后,教员再进行讲解,达到好的教学效果。

(四)结合案例,一目了然

应用文的教学内容包括两部分:写作基础知识和应用写作实践,写作基础知识包括主题、材料、结构、语言和表达方式,应用写作实践包括军用公文概述、事务文书、经济文书、日用文体、新闻文体、演讲稿,其中第二部分内容是整个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部分。在学习各种具体文书的写法时,教员可结合案例适时提问引导学员学习其写法,形象直观,一目了然,教学效果很好。如在学习请示的结构与写法时,教员结合幻灯片的例文提问:“请大家看看这则请示,有没有人能概括出请示的结构包括哪几部分?”学员思考并讨论着,教员再提问:“是不是包括标题、主送机关、正文和落款啊?”学员纷纷点头,教员再结合例文适时提问逐一讲解其写法。如讲标题,教员提问:“大家能否结合这则例文概括出请示的标题包括哪几部分?”学员回答,教员讲解。教员再提问:“大家能否结合这则例文概括出请示的主送机关是什么啊?能不能越级请示啊?”学员回答后再讲解。接着提问:“有没有人能结合这则例文概括出请示的正文包括哪几部分啊?”学员回答后再讲解。再接着提问:“大家能否结合这则例文概括出请示的落款该怎么写啊?”学员思考后再讲解,效果很好。

二、启发式教学在应用写作课程中运用应注意的问题

(一)精心设计

启发式教学优势的发挥关键在于教员要能够紧密结合教学内容精心设计问题的内容与环节。在什么时间提问、问题的内容是什么、要达到什么样的教学效果,都应在备课时精心准备好。

(二)因材施教

学员的文化基础参差不齐,教员在提问时应注意因材施教。对于基础好一些的学员,可提一些引申知识发散思维的问题,加深他们对知识迁移的理解与把握,并注意通过提问引导他们自学。对于基础差一些的学员,可提一些温故知新的问题,加深他们对已学知识的理解和把握,并注意通过提问培养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对知识的探求欲。

(三)积极评价

教员的积极评价对于学员来说很重要,及时、正面、肯定的评价有利于调动学员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与热情,以更饱满的姿态投入到学习中去。因此,在提出问题后,教员应该鼓励学员大胆作答,一旦学员回答后,不管答案正确与否,教员都应该肯定学员回答的勇气,以此激励更多学员积极思考回答问题,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甘民.论孔子启发式教学的三种存在形式[J].湖南师大教育科学学报.2003.5

启发式教学的作用范文第3篇

【关键词】引导 启发式教学 数学知识 学生 课堂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1-0134-01

启发式教学是教师主导地位和学生主体地位的统一。教师是教学过程的主导者,教师的教学指导思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的学习效果。俗话说,什么样的老师带什么样的学生。教师在课堂上,不能大包大揽,应作为指挥者、建议者和启发者与学生共同构建课堂教学。只有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让学生最大限度的发挥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聪明才智和潜能。

一、启发应以学生原有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

数学知识本身具有系统连贯性,新知识是已知的延伸、发展或转化,每一个知识都有其生长点,也有相关的连接点。而且,学生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学习积极性和一定的生活经验,这就给启发提供了可能。因此,教师可根据教学实际,创设和诱发问题的情境,引发学生以自己的大脑中检索并提取相关的知识经验,进行重新组拼,通过联想和变迁,形成新的或更为复杂的知识结构。假如学生大脑中的某个部分是空白,亦即不具备相应所需知识经验,必然会出现“启而不发”的现象,这是因为,启发过程,渗透着学生的想象过程,学生的想象的水平是以一个人所具有的表象的数量与质量为转移的。

所以,用启发式教学知识时,必须先研究与新知识相关的知识基础及生活经验,以此作为学习新知识的铺垫,激活学生思维。例如,学习多位数的乘法,其基础是乘数为两位数。因而在复习计算题(1)536×23的基础上,启发学生推出计算题(2)536×123的算法。启发过程中提问的重点是:用乘法百位上的“1”去乘“6”时,所得的积应该写在哪一位上?学生在已有计算题(1)的基础上,就不难做出正确的回答。

二、启发式教学的教学方式

启发式教学关注和强调学生学习的探究过程。这就要求教师优化课堂教学,精心组织教材,用科学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素质。所以教学过程中就应有多重途径使学生获取知识。

1.多媒体课件 利用信息技术及科学的教法,创设富于启发性的问题,生动形象,音形兼备,极大地丰富了教学的手段。这就改变了以往学生只能看黑板、听教师讲的单调的课堂教学模式,使教师的讲解更直观、更清晰、更具吸引力,使课堂学习过程变得生动活泼,加深了学生的理解,真正实现了直觉思维与时间逻辑思维的结合,不仅使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数学运算能力得到了较好的训练,而且还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2.创设问题情境 提问能激起课堂的高潮,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亚里士多德曾说过:“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疑问能使学生心理上产生认知矛盾和冲突,进而促使学生积极思考,突现创新。因此,“问题”是学生提高学习能力的基础,是引导学生进行创新学习的关键。提问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深入探究,是对知识认知的巩固和提升。因此,教师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运用提问组织教学,鼓励学生敢于发现问题,进而分析和解决问题。课堂提问是引导探求知识、发现规律的“向导”,更是教师实行教学调控的信息与反馈的源泉,教师要通过学生的回答掌握学生的学习程度,从而根据需要改进教学策略。

3.组织讨论学习 在启发式教学中,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学习是一种很有效的方法。学生根据教师课堂提出的目标,通过阅读、演示、观察思考等学习活动,主动去探索知识、概括原理,去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在此活动中,教师要不时加以指导,做好启发工作。组织讨论学习,能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踊跃发言,提出自己的见解,从而在思维的碰撞中产生思想的火花。

三、启发教学课堂的趣味化和活动化

一切教学活动都必须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出发点,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维,通过自己的活动达到生动活泼的发展。学生的发展归根结底依赖其自身的主观努力。一切外在影响因素只有转化为学生的内在需要,引起学生强烈追求和主动进取时,才能发挥其对学生身心素质的巨大塑造力。因此,素质教育对启发式教学赋予了更新的内涵:坚持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相结合,注重教师的“启发”和学生的“尝试”相结合。

首先,尝试可以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面对全体学生而言,“不求个个升学,但愿人人成功”是符合求学者的意愿和现实的。不论是优生还是差生,都可以从尝试中获得成功,大大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为他们获取新的成功准备良好的心理条件。其次,通过启发、引导学生动眼、动脑、动口、动手的尝试,既培养了学生的智力和能力,又使学生在亲自尝试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把枯燥乏味的“苦学”变为主动有趣的“乐学”。这就要求教师要尽可能增大学生学习的自由度,尽量启发、引导学生自己去尝试新知识,发现新问题。例如,在教学“20以内的退位减法”,教师让同桌二人分别扮演售货员和顾客,商店里有15支铅笔,卖出9支,还剩几支?教师启发学生可以通过各种途径自己发现计算方法,学生积极主动地探求计算方法。有的用小棒一根一根地数,得出15-9=6;有的把15分成10和5先算10-9=1,再算1+5=6;有的想9 +( )= 15,因为9+6=15,所以15-9=6。这样,人人动脑筋尝试发现,方法多种多样,人人都获得了成功。接着教师出示同类的问题,启发学生把这种算法应用到同类问题中。这样教学,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达到了学思结合。

综上所述,启发式教育关键在于老师的立足点应从灌输知识转移到激发思维,从填鸭式转移到启发式,从当演员转移到当导演,从教学生“学会”到教学生“会学”。教学有法,但教无定法,教无止境。在教学过程中,只要我们深入钻研,精心设疑,启发思维,就一定能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新的教学形势下,我们亦应与时俱进,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断完善启发式教学,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创新型人才而不懈的努力。

参考文献:

启发式教学的作用范文第4篇

[关键词]教材 学生 启发 方法

教学是一种双边活动,在这一活动中,学生是认识的主体,教学过程本质上是学生认识客观世界,掌握知识的过程。启发式教育正是遵循教学过程这一本质规律,重在调动学生的积极思考,主动实践,发掘学生学习的内在因素,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并取得实效。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教师不想办法使学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给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带来疲劳。”因此,我们应运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

一、启发式教学的前提

1.做一个会启发的英语教师

作为英语教师,不能让学生记住英语单词、对话、短文就行了,而要教会他们如何去学习。我们教学是“用教科书教”而不是“教教科书”,因此,我们不能拿着课本照本宣科地读、讲,教师要深研教学大纲,深专教材,不断思考,反复琢磨,直到对教材有独到的见解,这样教师才能做到会启、善启。

2.“因材施教”,全面了解学生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关注学生,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要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教师应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对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特征,家庭状况,自身英语水平,学生的年龄特点等要做到心中有数。特别要注意研究学习最差的学生,如果用教所有的孩子那样的办法来教这些孩子,那么他们不可避免地会学得很差,成为可怜而不幸的人,一辈子受着“什么都不行”这个痛苦的思想的折磨,对于学习落后的学生,教师要细心地指导他的思路,那怕记住一个英语单词,会读一个英语句子也要面向全班表扬,这样会给他带来无可比拟的欢乐、自豪感和自信心,如果学生体验到取得成绩的欢乐,那么求知的愿望就将永远伴随着他学习。

3.深研教材,明确教学要求

新教材让学生觉得新颖但重点又把握不住,英语教师在熟悉教材后应明确教学目标,抓住教学重点和难点,在启发式教学中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二、如何进行英语启发式教学

1.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

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动力,就是疏通心理循环的缺陷环节,不断使学生体验成功的愉悦,不断输入新的心理能量,不断挑战新的学习目标。

兴趣是学生学习英语动力的源泉。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教育家孔子很重视启发式教学,他曾论述:“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不到他努力想弄明白但仍然相不透的程度不要去开导,不到他心里明白却不能完善表达出来的程度,不要去启发他。)启发学生的问题难易要适中,恰到好处,英语教师一定要通过自己的外因作用,调动起学生内因的积极性。的确,有了学习英语的兴趣,就会自然而然地去认真听讲,课下积极地学习英语,看英语,读英语,驱除学英语的烦恼,日程月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英语不但不会感到越学越难,反而觉得学好英语是轻而易举的,因此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学生产生学习英语的渴望性。如刚上初一的学生学习字母时,让学生自制工具,每个学生拿一张卡片,在上面写一个字母,一面大写,一面小写。叫一组学生站成一排,让一组学生读出这些字母,比赛谁读得快,读得准,再让拿写有F 、 A 、 C 、 E卡片的学生站在一起就是一张脸(face),拿L 、 E 、 G的同学站在一起就是一条腿(leg),拿E 、 A 、 R的同学站在一起就是一只耳朵(ear)。

2.营造情景,循循善诱

启发――“启”在前,“发”在后,“启”是“发”的前提条件,“发”是“启”的发展和结果,启发式教育的实质,是教师的“启”在前,学生的“发”在后,新知识的导入是一节课的“序幕”,是教师教学每一节课,给学生的第一感知,英语教师要能营造启的情景,启的氛围,提供启的条件,启的阶梯,运用启的语言,启的眼神,这样才有利于启发学生,不这样,学生就会怕答不来,答不好,不敢答,因此,创设教学情景导入教学时,要以学生所学知识为基础,自然引出新知识,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英语知识。例如:在教学仁爱英语七年级下册Unit 6 Topic 1 Is there a computer in your study ?句型时,可以把教室假想为书房,教室里的电脑、桌椅、地图以及学生所带的一切学习用具都假设为书房里放置的东西,把学生分为两人一组,互相询问书房里有某物吗?然后再让几组同学上讲台上来表演,然后引出新知识“there be”句型。再如仁爱英语八年级下册Unit 8 Topic 3 Section C部分,在教学阅读理解“the Tang Costume”之前,教师可以身穿一件唐装,让学生说出教师身上穿的唐装与他们自己穿的衣服有何区别,然后再引导学生用英语表达出不同之处,这样比干巴巴地让学生阅读,翻译解释一番,效果一定好得多。

3.倾注真挚情感,激励学生学习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壤,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个土壤上。”哈钦森和沃特斯说:“学习,尤其是语言学习,是一种情感的经历,学习过程中学生情感方面的感受对学习与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这种情感应由师生共同培养,首先是教师开启师生间情感的金钥匙,摩擦师生之间情感火花”。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需要我们高度重视自己如何“教”学生,更需要我们用心去研究如何“激”学生。激励学生关键要关注学生,及时发现他们身上的亮点,并在合适的地点,用恰当的方法肯定他。例如:上课时与学生亲切地互相问候,课堂上学生回答不上的问题,可以用“keep on trying, you can do it !’’或“Next time,OK?”, “Try it again!”等,对于回答较好的,可以毫不吝惜地送给他们:“very good!Well done!Great! Wonderful! Excellent! How clever you are! what a smart boy (girl)!” 等亲切的表扬语。恰当的评价能融洽师生关系,能让学生感到老师对他们的信心,关心和爱,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又如教师在教仁爱英语七年级上册Unit2 Topic 1中人体各部位名称时,可做“摸五官”动作,教师可一边说:“Touch my nose.”一边用手摸鼻子;当教师再说:“Touch my ears.”改用手摸耳朵,然后让学生做“摸五官”的游戏,先叫几个学生上台表演,当教师说:“Touch your mouth.”他们立即作出反应,用手摸嘴巴;教师再说:“Touch your eyes.”他们又迅速作出判断,用手摸眼睛,如果有同学判断失误,坐着的学生就会说:“…is wrong.”最后让同桌之间交换表演。再说在教仁爱英语七年级下册Unit 5 Topic 2中“What is she/ he doing?She/He is doing…”句型时,叫几位同学上台表演动作,如:做作业、游泳、跑步、跳高、打篮球、踢足球、骑自行车等,然后教师问下面的同学:“What’s she/he doing?”学生就会积极回答:“she/he is doing homework/ swimming/running/jumping/playing basketball/playing football/riding a bike.”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高涨,学生变得爱学、乐学了,在既紧张而又生动活泼有趣的气氛中,学生就会轻松自如地掌握所学的生词和句型,提高课堂质量。

三、启发式教学的注意事项

提问不等于启发,启发的效果也不取决于提问的次数,应该提供给学生一些有思考空间和思考价值的东西,而且又能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用前一问题启发后一问题,用后一问题深化前一问题,所设计的问题一定要具有启发性,反对不严密的提问和简单的提问,不能满足于学生答“对”或“不对”,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注重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强调“教是为了不教”,提倡“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总之,启发式教学即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引导他们进行探索,自己去推论,真正体味“渔”的乐趣与奥秘。教师要在教授中给学生创设问题情景,提供创造场所,让学生主动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掌握和运用学习方法,自主探索英语知识,高效完成英语学习任务。

[参考文献]

[1]胡春洞《英语教学法》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年9月。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英语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8月。

启发式教学的作用范文第5篇

关键词: 设问 启发式教学 法学教学 作用

我是一名普通的大学教师,从事法学专业本科生的民法教学工作。从第一次踏上讲台时起,我就一直在思考如何使民法课堂变得生动和更有吸引力。为此,我虚心地向老教师们求教,多次深入课堂听课,经常和学生们进行交流,学到了许多,也了解了学生们的需要。同时,在课堂中,我不断地进行实践,逐渐体会或者领悟出一些适合自身特点和课程特点的授课方式。其中,我感受最深的就是启发式教学。要做好启发式教学,结合案例进行有目的、有针对性和有技巧的设问,用问题引起学生们思考,在问题的解答中理解相关知识点、运用相关知识点,能收到非常好的效果,深受学生们欢迎。下面,我通过在课堂上运用过的两个真实的教学案例,来谈一下设问在启发式教学中的作用。

案例一

在讲物权法时,对于担保物权,需要给学生们介绍一下担保物权的制度价值,使之明白为什么会产生担保物权制度,担保物权制度能解决什么现实问题,这是学习和理解担保物权的前提。学生们如果不能对这一问题有深刻的认识,那么学的知识就是死的。因此,我将这一部分内容列进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但是,如果我按照教材对担保物权的功能进行一一列举,势必陷入理论的说教,学生们就会不感兴趣,收不到好的效果。于是在备课的过程中,我尝试了启发式教学,反复修改了教案,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设问,课堂效果非常好。下面我结合教案来谈谈我的做法。

首先,我通过这样一段话引入这一话题:“通过以前的学习,我们了解到民法是调整商品经济关系的基本法,其中物权法中的所有权制度明确了物的归属,这就为物的交易提供了必要的前提条件。因为所有权制度明确了某物归某人所有,这就为该人处分该物提供了权利依据。我们还了解到,在商品经济社会,虽然要明确物的归属,但这不是人们关注的重点。因为赚取利润,使财产增值,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动力。而钱放在自己家里,是不会生蛋的;只有通过物的流转、通过交易,才能使我的钱下金蛋,使我的财产增值。因此,交易才是人们关注的重点。那么,要交易,必然得与特定的人发生交易关系,交易关系在民法上就表现为各种各样的合同关系,债的关系,即债权人与债务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

接下来,我设问“债权人和债务人,你更喜欢充当哪个角色?”学生们的回答各不一样,有的说愿意做债权人,有的说愿意做债务人,并阐明了自己的观点;我对学生们的回答进行了总结:“在杨白劳的时代,当然大家是想做债权人;但是在文明社会,债权人是很不好当的,债权人从成为债权人之日起,就一直处于忧虑之中。下面,我们通过一个简单的买卖合同,来分析在这样一个简单的债权债务关系中,债权人为什么会一直处于忧虑之中,债权人最担心的是什么?”

于是,我向学生们介绍了这样一个非常简单的案例:甲公司销售棉花,乙公司是一家棉纺企业,注册资本1000万元,需要棉花。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了棉花的购销合同,双方约定:甲公司先向乙公司提供棉花10吨,每吨1万元,乙公司验收后2个月内付款。后来,甲公司如约向乙公司提供棉花10吨。甲公司如约履行后,就成为了乙公司的债权人,对乙公司享有10万元货款的债权。

案例介绍到这里,我适时提问:“甲公司作为债权人,他最担心的是什么呢?”学生们回答是担心债务人乙公司不付款。

我又问:“为什么担心呢?”这一次学生们没有立即回答,而是思考了一会儿,有人在小声地议论着,我就让他们站起来回答。然后,我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总结:“债权是一种请求权,只能请求对方为给付,而不能直接支配对方的财产,债权能否实现完全取决于乙的履行。正是因为债权的能否实现不完全取决于债权人本人,自己无法控制其结果,所以债权人才会担心。如果债权的实现能像物权的实现一样,仅依债权人自己的行为就能实现债权,那他就不会担心了。”很多学生点了点头,说明他们理解了这一点。

接下来,我问:“如果乙公司后来拒不付款,那么甲公司该怎么办呢?他能不能跑到乙公司把乙公司的财产搬走抵债呢?”有了上个问题做辅垫,学生们几乎都回答不可以,因为那是侵权行为;他只能到人民法院,查明案件事实后,请求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我又问:“那么是不是只要请求人民法院强制执行,甲公司的债权就一定能够顺利实现,甲公司就高枕无忧了呢?”这一次,学生们没有立即回答,思考了一会儿,有学生大胆地表述了自己的观点。我进行了总结:“当然不是,即使甲公司可以请求人民法院强制执行,但甲公司的心还是不能放下来。其一,如果乙公司同时还存在其他的债权人,且所有债权人的债权总额超出了乙公司的财产总额,此时,所有的债权不可能同时实现,企业资不抵债,面临破产。根据破产的理论,因为债权的平等性,所有的债权人的债权之间的地位是平等的,破产时,就要按照各债权的比例来进行清偿。此时,甲公司的债权并不能够全部得以实现。乙公司清算后,就不存在了,甲未实现的债权也就永远不能实现了,他当然不可能高枕无忧了。其二,债务人的财产处于不断地流动中,债权确立之时,可能债务人的财产充足,但债权需要实现之时,债务人的经济状况也可能因为经营不善而严重恶化,财产出现不足,而且债权不具有追及性,不能追及到财产所在,来实现债权。这种情形也会使得债权人愁上加愁。”

总结完,我接着说:“上面这些都是作为债权人最最担心的地方。那么这些担心,会不会使人们在交易时有所顾虑,从而降低交易的信心呢?”学生们又一次异口同声地回答:“当然会。”

我进一步问:“那么法律能不能提供一些途径,消除债权人的这种担心,从而增加人们交易的信心,促进交易的成功呢?”这一次,我没有等学生们回答,说:“当然能,这就是债的担保和债的保全制度。通过债的保全和债的担保制度,就能保全债务人的责任财产,担保债务人债务的履行,从而确保债权人债权的实现。其中债的保全制度,你们到下学期将会学到,在这里,我就不再提了。我们来说说债的担保制度。所谓债的担保制度,就是担保债权到期能够实现,担保债务到期能够履行的制度。它可以进一步分为‘人的担保’、‘物的担保’、‘金钱担保’。人的担保指的是保证,金钱担保指的是定金,物的担保就是担保物权担保,它就是为了确保债权人债权的实现而确立的一种物权制度。下面,我们就看看,担保物权是如何实现担保债权人债权的。在上例中,甲乙在签订合同时,甲为了防止乙到期不支付货款,要求乙以其一套生产设备设定抵押权,并且进行登记。这时,如果乙企业到期不支付货款,甲企业就可以与乙企业协商或者申请人民法院,拍卖或者变卖该套生产设备,用换得的价款来实现自己的债权。此时,只要该套生产设备价值足够,甲企业上述担忧便可一一排除。首先,抵押权是物权,具有直接支配性,如果到期乙企业不能清偿债务,甲企业可以直接申请人民法院拍卖该套生产设备,不必借助于乙企业的行为。其次,如果还存在其他的债权人,因为甲企业的债权是有抵押权担保的债权,优先于一般债权,甲企业的债权可以就抵押物的变价优先实现;即使是在乙企业被宣告破产时,甲企业也享有别除权,可以将该生产设备从破产财产中提出,单独实现抵押权。再次,乙企业将该生产设备转让,根据物权的追及效力,甲企业仍可以追及至物之所在,来实现抵押权。”

最后,我进行了全部内容的总结:“这就是担保物权的制度价值,它在于为交易提供担保,从而促进交易的完成;同时对债务人而言,在不丧失担保物所有权的前提下,获得了一定期间内的融资。”课后,我与学生们进行了交流,发现学生们都理解了担保物权的制度价值及其适用的具体情形。

这是我在教学中运用得很不错的一个教学案例,从这个教学案例可以看出,有针对性地设问,引起学生们思考,再由教师进行总结,对于引导学生们在具体事务中理解抽象的理论问题,效果是非常好的。

案例二

在讲债法时,对于债的保全部分,为了使学生们在刚接触到这一事物时,对于其含义、作用、适用情形和种类有一个宏观上的认识,我还是结合一个简单的案例,通过几个问题的设置,达到目的。

我先给学生们设定了一个案例:甲向乙借了20万元,约定了偿还时间。可是快到偿还时间时,甲对还钱的事,闭口不提,却把自己的彩电等值钱的家电低价卖给自己的哥哥,并且将自己的房屋赠与自己的妹妹,同时甲还免除了丙(其表弟)欠自己的5万元债务;丁欠甲10万元的债务,已届清偿期,甲也不主张自己的权利。对于甲这种为了逃避债务而转移财产的行为,乙感到很受伤,找甲理论。甲说:“我虽然欠你钱,但这些东西是我的,我爱怎么卖就怎么卖,别人欠我的钱,我想不要就不要,这是我和他们之间的事,你无权干涉!”

案情讲到这里,我先问了学生们一个很简单的问题:“甲的行为讲诚信吗?”我设置这个问题的目的是让学生们回答不讲诚信,从而使学生们认识到,债的保全这种对债务人行为干涉的行为不是不合理的。正是因为债务人的行为不诚信在先,所以对这种不诚信的行为进行干涉,是合情合理的。

学生们的回答是不诚信。我点了点头,又问:“甲的行为会不会危害到债权人乙债权的实现呢,为什么?”我设置这个问题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们知道,甲的行为是一种不诚信的行为,这种行为会危害到债权人债权的实现,因此,法律有必要在此时赋予债权人一定的权利,从而干涉这种行为。学生们的回答是会,并讲了理由。我进行了总结:“因为债务人自负债之时,其所有的财产就变成了债务履行的一般担保,是为责任财产。责任财产的多少是债务人清偿能力大小的体现。案例中,甲的行为必将导致其财产的不当减少,财产的不当减少必然造成其清偿能力的下降,该下降必然会威胁到债权人债权的实现。”

在前两个问题做了辅垫后,我顺势提出第三个问题:“此情此境下,法律应不应该构造出一种制度,使债权人在此情此景下有所作为,确保自己债权能够得到实现呢?”学生们异口同声地回答应该。我的目的达到了,通过上述三个问题,学生们认识到,债权人此时对债务人与第三人行为的干涉,是有法理依据的。

我进一步指出:“如果不构造出一种制度,使债权人在此情此景下的权利获得救济,显然对于债权人而言,是不公平的。根据我国合同法的规定,在此情此景下,债权人可以行使两项权利,确保自己债权的实现。第一,他可以通过行使代位权,以自己的名义行使甲对丁的债权,以使甲的财产增加,使自己的债权的实现有一定的财产保证。第二,他还可以通过行使撤销权,撤销甲故意把自己的彩电等家电低价转让,将自己的房屋赠与他人的行为、免除自已的债务人的债务的行为,以收回甲的这些财产,使乙自己对甲所享有的债权的实现有一定的财产保证。这两种权利的行使,就属于债的保全制度。即当债权人的不当财产处分行为危害到债权人的债权实现时,法律便构造出债的保全制度,通过赋予债权人两项权利,确保其债权的实现。”

最后,我对整个案例进行了总结:“通过这个案例要求大家掌握以下三个知识点:第一,是债的保全的概念,即债权人为确保其债权的实现,而防止债务人财产不当减少的一种手段;第二,债的保全包括两种权利;第三,债的保全是债对第三人发生的效力,这是债的相对性的一种例外。”让学生们理解这三个知识点,是我结合案例设问的目的。通过具体的设问,我达到了这个目的。

启发式教学的作用范文第6篇

在我国,“启发”一词源于《论语?述而》篇:“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孔子启发教育的涵义是:教导学生,不到他想弄明白而又弄不明白的时候,不去启示他的思路:不到他想说而又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开导他的表述;举出一个方面的事理启发他,而他却不能推知领悟其它与此相联的三个方面的事理,我就不再告诉他。

德国民主主义教育家第斯多惠也对教学启发技巧思想的理论化做出卓越的贡献。他认为“教育就是引导 ”,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这是启发式教学的首要原理,也是教学成功的基础和标志,“教师只有在起引导作用时,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发展儿童的主动性。”他建议:教学要采用发展的方法,即启发学生的智力,使他们能够“探求、考虑、判断、发现。”他的名言是:“不好的教师是传授真理,好的教师是教学生去发现真理。”

当今,世界已经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一切都在以令人目眩的速度向前发展。在这种高速度发展的现代教育中,启发式原则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不仅因为启发式与现代教育相吻合,而且因为它具有特殊的艺术功率和审美价值。那么,如何有效地运用启发式教学原则,尤其是如何将其有效运用于初中英语教学中呢?

启发式教学并不是立竿见影,一用就能产生很大的效果的,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启而不发”的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是可能学生本身的学习积极性不高,不能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对教师的启发引导反应迟缓;二是可能教师的问题缺乏启发性,所提的问题太抽象,太庞大,或者跳跃太大,缺乏循序渐进,致使学生的思维跟不上。在运用启发式教学时也要讲究方法与技巧,不能误把“满堂问”当作启发式教学方法与技巧的法宝。提问启发,仅仅是启发教学方法与技巧的一种形式和方法,而不是它的全部。“满堂问”看起来很“热闹”,其实如果不注意设问的对象、质量、层次,不注意启发的目的,自始至终都是一个样子,一个架式,学生没有进入被启发的角色,这样的问,问得再多,效果也不会大甚至是浪费时间。我们必须认识到启发式教学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有时教师不置一言,没有提出什么问题。但是一个眼神、一个手势,或仅仅作出某种暗示,都会诱发学生的思路和联想,同样具有启发性,收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一、 了解学生,从实际出发

初中学生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好胜心,乐于接受新事物,但又缺乏自我发掘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对于“满堂灌”式的教学方式感到枯燥、乏味、无成就感,极易造成厌学情绪,他们需要的是充满师生交流、形式多样、不断通过自己的推理得到新知的过程。

二、学科特点

初中英语教材符合学生年龄特点,贴近生活,内容新颖,十分适合采用“启发式”教育模式,无论是问题设置还是相关资料收集都符合实际,教师教学中也能紧扣课本,实施有效教学。

三、 方法总结

(一)形象刺激法

人们认识事物往往从形象开始,运用形象可以很好地刺激学生学习兴趣。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形象性,除了使用形象生动的语言以外,还要辅之于幻灯、录音、录像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以此来刺激和强化其学习动机。

(二)竞争刺激法

竞争是激发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手段。国外许多心理学的研究证明,人在竞争过程中获得自尊和自我成功的需要更强烈,学习兴趣和克服困难的毅力大大增强。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适当地展开竞赛,造成学生力争上游的心理。进行小组竞赛就是很好的方法之一。

(三)成果反馈法

学生及时了解学习结果,包括看到自己所学知识在实际中应用的成效、解答习题中的正确与错误、学习成绩的好坏等都可激起刻苦学习的动机,因为知道结果,看到自己的进步,从而学习的态度、手段得以加强,激起学习的愿望。同时,通过反馈又能看到自己的缺点,激起上进心,树立克服困难的决心。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正确评价,引导学生及时总结自己,认识自己,刺激自尊心,增强学习的信心和勇气。

(四)情感共鸣法

课堂教学不仅有师生之间知识信息的传递,更有师生之间情感的交流。现代心理学的研究表明:那种明朗的、乐观的心情有助于思泉喷涌,而郁郁寡欢、万马齐喑的苦闷心情则抑制人的思维。因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像音乐指挥那样激起学生的情绪,使之思维活跃,注意力集中,从而为进一步启发奠定良好的基础。课堂上激情启发的方法很多,常见的有:(1)通过放录像、录音或生动讲述,使学生仿佛身临其境,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从而情不自禁地去思维、去探索。例如,教Past and present一课时,我就放了一段关于家乡变化的录像,那些变化深深地触动了学生,为我进一步启发学生理解课文起到了良好的效果。(2)找一件能引起学生丰富想象的物品,使学生睹物思情。如英语课教“我的一家”时,教师让学生拿出自己家庭的合影,然后用英语介绍,借以激发学生的家庭观念及热爱父母的心情。(3)利用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如上预备教材时,利用自绘的卡通人物形象激发学生对再次巩固已学知识的兴趣。从生理学上来说,教师的自信、兴奋、惊奇、赞叹对学生大脑两半球神经细胞的活动起很大的作用。因而教师在课堂上要饱含感情,并通过自己健康向上的感情去感染学生,使他们从中受到鼓舞和鞭策,调动起思维积极性,体验到成功的欢乐。

(五)设疑解疑法

“疑”是探求知识的起点,也是启发学生思维的支点。会不会“设疑”是一个教师教学技巧的表现。南宋理学家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一个教师,在课堂教学时要注意从“疑”入手,巧设悬念,启发学生思维。换句话说,就是要善于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即善于引导学生生疑、质疑、解疑。应当指出的是,设疑不同于一般的课堂提问。它不是让学生马上回答,而是设法造成思维上的悬念,使学生处于暂时的困惑状态,进而激发解疑的动因和兴趣。例如,有一次讲到介词后动词的变化问题,有一个学生说介词后的动词全部都要用-ing形式,于是我就在黑板上写出一个句子:The boy did nothing in the classroom but

启发式教学的作用范文第7篇

关键词:启发式教学 思想政治 政治教学

中学思想政治效果直接关系到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它不仅要求学生对知识有充分的理解,更需要学生在感情上、行动上自觉的加以运用。因此,对中学思想政治老师在教学方法上要求更高,近年来,我们一直试着把启发式教学法引入到中学思想政治课堂中,使原本枯燥的思想政治课变得很有活力,使学生在课堂中活跃起来,学生更愿参与到政治课堂中来。

一、启发式教学的内涵

启发式教学源于中国古代儒家教育思想,是著名教育家孔子倡导的施教原则。从新课程与教学改革的理念上说,启发式教学是指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师与学生积极互动的教学过程中,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积极性,引导学生积极思维,独立思考,融会贯通地领会知识,陶冶品德情感,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质疑、探究、创新和实践,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启发式教学有深刻的哲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的理论基础。它不是一种简单的教学方法,从教育理论的角度理解,启发式教学是一种教学思想或观点,即学生作为被教育的对象,他们的学习不能只是被动地听而应主动地思考。从教学过程的角度理解,启发式教学是一种原则或要求,而教学过程作为人类认识过程的一种特殊形式,与人类一般认识过程的区别就在于他的认识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的“间接”认识过程。正因如此,教师的引导在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从方法论的角度去理解,启发式教学方法则是一种带有指导意义的根本方法,它的运用贯穿于教学过程始终,即在教学过程中无论采用何种具体的教学方法,都离不开启发式教学方法的统帅和主导作用。由此可见,启发式教学是一种教学思想、一种教学原则、一种具有统帅作用的根本方法。

二、启发式教学在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运用的现状

教师的教学任务不仅在于能够把知识讲明白,使学生能够听明白,更重要的是要讲究教学艺术,发现和挖掘学生的潜在能力,利用青年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引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变被动学习知识为主动学习。但实践表明,在中学思想政治课中,启发式教学并没有广泛应用,存在着以下问题。

(一)启发式教学尚未引起政治教师的足够重视

有些思想政治教师认为,只要知识理论好,不用启发式,照样可以上好课。这种认识是不全面的,一个合格的思想政治教师,肯定要有较高的政治理论知识。但是,只具备丰富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不去学习和研究以启发式为重点的教学法,仍然很难胜任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工作。所以,不具备启发式教学法的精髓,掌握的理论知识不管多么深奥,也不可能教好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无方,教不得法,学生不知所云,满头雾水,自然收不到好的教学效果。的确,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好思想政治课可以从教学工作实践中积累和总结出来的各种不同的方法。

随着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的深入,依据一般教学理论,借鉴其他学科的优秀教学方法,充分考虑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特点,必定还会不断创新和涌现出更多更有效的教学方法。然而,启发式教学体现的是思想政治课一切教学方法的基本精神。把启发式教学当作一种具体的教学方法,认为不用启发式照样上好课,显然是有失偏颇的。

(二)启发的针对性不强

许多中学政治教师都在不同程度地努力运用设问启发、演绎启发、比较启发和事例启发等方法进行思想政治课教学工作,但从总体上看,依然存在着针对性不强的问题。主要表现在:针对书本理论知识启发多,联系国际国内实际启发少;针对教师自身感受启发多,紧扣学生思想脉搏启发少;针对日常生活小事启发多,引领开拓创新思维启发少。

启发性针对不强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教师知识不“博”不能启发。它要求教师应该博学多识,视野开阔,并且理解社会本质,把握未来趋势。特别是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不能仅固在现存的专业领域.还应掌握一些必要的自然科学知识,使自己具有网络结构的知识,才会很好的使用启发。教师只有用人类创造的知识财富来丰富自己的头脑.才能在启发式教学中运用灵活,驾驭自如。另一方面,教师知识不“精”不会启发。它要求教师必须在“博”的基础上做到“精”。“精”就是对专业知识达到一定的深度和精度。而要做到“精”,就需要抓好科学研究工作,把握本学科的前沿理论知识,联系实际研究新情况新问题。只有这样,在启发式教学中才能厚积薄发,深入浅出,出神入化,使本来枯燥无味的内容变得生动,从而取得良好的启发效果。

(三)启而不发现象随处可见

我们时常听到某些政治教师抱怨学生水平低。存在或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在课堂内外、课前课后未能创设必要的启境,未能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启发式教学必须依据学生的实际进行出发,从学生思维水平出发。同时,它又是教与学的有机结合,是师生双方之间的一种互动交流过程。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既要求学生要尊重教师,又要求教师要尊重学生、关心学生、了解学生。教师在课前和课后要通过作业、谈心、与学生一起参加活动、社会调查等途径来了解学生的各方面的实际情况,这是实行启发式教学的依据和材料来源。只有对学生的知识基础、智力水平、社会经历和思想状况等做到全面了解后,才能有针对性地有效引导。

三、优化启发式教学的策略

在当前的形势下,为了能使启发式教学灵活运用于政治教学中,需要采取优化启发式教学的策略,充分发挥其内在的优势;既要学习和借鉴国外先进的教育理论,又要结合我国的教学实际情况,研究和改革传统的启发式教学模式,使之发展成为符合时代要求和素质教育特色的新颖的启发式教学模式。在此,笔者提出三种策略。

策略之一:把启发式教学放在提高国民素质的高度来认识。长期以来,我国教育普遍存在人们过分相信教师的作用,无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没有把教学思想转变到提高能力和传授知识相结合的高度。这严重影响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造成学生的片面发展。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政治教师需要传授知识,和培养学生的智力和能力,完善学生完满的人格,就应该重视启发式教学。广大教育工作者提出要从提高中华民族整体素质出发,把启发式教学作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教学指导思想,让这种思想和方法贯穿于素质教育的始终,全面提高教学效果。特别是广大一线政治教师应该不断加深对启发式教学的理解,高度认识启发式教学的重要作用和价值,积极大胆地进行启发式教学的探索,实施启发式教学,弘扬启发式教学思想,使启发式教学在新的历史时期,仍然能够紧随时代的节拍,永远生机勃勃。

策略之二:重视和研究不同的教学模式,丰富和发展启发式教学的理论。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展开,出现出了大量新的教学模式,例如发现式教学模式、合作教学模式、暗示教学模式、掌握学习教学模式、个别化教学模式等,这些教学模式在不同程度上都包含着启发式教学的要素,他们从不同角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启迪学生思维,鼓励学生独立探索,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等方面,丰富和发展了启发式教学思想,给启发式教学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使启发式教学更富有生命力和活力。中学政治教学的着眼点从教上转到学上,教学模式发展重心发生了转移。而启发式教学就是以塑造和建构学生主体性为教学目的的,它强调教学民主,强调师生之间建立相互尊重、相互信赖的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以达到完美的教学境界。因此,在中学思想政治教学中,我们要重视和研究、学习和借鉴这些先进的教学模式,并结合启发式教学的实际,大力挖掘启发式教学的内在潜力,对其予以发展或创新,使启发式教学在新的形势下得到发展。

策略之三:从教学实际出发,优化启发式教学的各种模式。苏联著名教育家巴班斯基在“教学过程最优化"的理论里指出,教学最优化的标准有二:一是看效果,二是看效率。具体而言,优化教学过程就是掌握知识、技能,培养能力,开发智力,发展个性等方面,使每个学生都得到最合理的发展,获得最好的教学效果;师生共同参与教学过程,用最少的时间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实行启发式教学既可以提高教学的效果,又可以提高教学的效率,最后提高教学质量。在中学思想政治教学中,广大教师要转变观念,改变教学方法,根据教学目标、教材特点、学生情况和教学情景的不同,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做到扬长避短,优势互补。并根据本学科性质以及教学条件,探索出适合自己特点的启发式教学模式来,从而使启发式教学不断丰富、完善,并得到创新,以实现启发式最优化教学。

四、结语

总之,现代与未来的教育,是寻求知、情、意,完满人格的发展,培养与发挥人的主体性,发展个性和全面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教育。完满的教育需要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模式,启发式教育教学思想能得到世人的钟爱和青睐,其根源就在于它的教学思想和科学的规律性。只要我们中学思想政治教师能充分认识启发式教学的历史作用,同时与时俱进,采取优化启发式教学的措施,并不断创新,相信启发式教学必将在中学思想政治教学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黄白.运用启发式教学新探[J].当代教育科学,2006,(09).

启发式教学的作用范文第8篇

【关键词】启发式思想政治应用

自从两千多年前我国教育家孔子提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论语述而》)的教育思想以来,教育工作者一直在研究启发式在教育教学中的运用。有人从教学理论角度出发,认为启发式是一种教学指导思想或教学原则;也有人从方法论角度出发,认为启发式是一种教学方法。笔者认为这些都反映了启发式的不同侧面,有其合理之处。1 启发式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思想启发式作为教学指导思想,是同“注入式”教学指导思想根本对立的。二者的对立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其一是学生观的对立。启发式教学要求我们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体,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机结合,而不能只把学生看作机械、被动的灌输对象;其二是学习观的对立。启发式教学重视学生智力的提高,强调学生系统知识的学习与智力的充分发展应该有机结合,“智”重于“知”,要让学生在“活学”的过程中“学活”,变得越来越聪明,而不是让学生在一味地死记硬背后成了书呆子;其三是学习效果的对立。启发式教学强调学以致用,学生通过学习能够理论联系实际,书本知识与直接经验紧密结合,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它注重的是学生能力、素质的提高,而不是把学生培养成赵括式的空谈家。2 启发式教学法渗透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堂我们不能仅仅把启发式当着一种教学指导思想或教学原则,而否认它是教学方法,这样一来就会使其缺乏可操作性,从而降低其生命力。启发式作为教学方法,首先要看到它是一种总的教学方法,它对各种具体的教学方法起指导作用,它像一条红线一样贯穿于各种具体的教学方法之中。在此仅以讲授法、讨论法、练习法为例,谈一谈启发式作为一种总的教学方法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应用。2.1 启发式在讲授法中的应用。讲授法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最常用的教学方法,又包括讲述法、讲解法、讲演法等。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采用讲授法,必须贯彻启发式,避免照本宣科、一讲到底,教师讲的口干舌燥,学生听的昏昏欲睡。2.2 启发式在讨论法中的应用。讨论法也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较常用的教学放方法,课堂上教师会经常组织和指导学生围绕马克思主义某一理论问题或社会现实问题各抒己见,展开讨论,从而使学生求得正确认识。2.3 启发式在练习法中的应用。启发式应用于练习法时,要注意以下问题:要引起学生对练习的兴趣,激发学生对练习的自觉性。为此,练习题的设计要巧妙;要使学生了解练习的意义,明确练习的要求;要注意指导学生练习的方法。3 启发式教学法直接应用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启发式既是总的教学方法,又是具体的教学方式。启发式作为具体的教学方式,教师要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灵活选择,恰当运用。以下所述只是几种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较常用的具体启发方式。3.1 动机启发。这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部诱因”,使学生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既有“学好”的愿望,又有“学好”的追求的一种启发方法。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让学生明确教学目的,向学生介绍马克思主义理论当前发展的状况,对学生指明哪些山头值得攻打,突破口在哪里等等,这些都是激发学生动机的诱因。3.2 设疑启发。这是教师有意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质疑问题,使学生善于开动脑筋独立思考的启发方式。疑是思之始,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于无疑处觅有疑,多做对“自明性”的分析,有意训练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此,教师在备课时要精心设计一系列知识性和趣味性兼备、难易度适中、符合学生认识规律的疑难问题,教学中恰当地运用提问等手段,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逻辑思路,步步深入,求得疑难的解答,完成教学任务。3.3 比较启发。这是通过比较揭示事物的矛盾,发现问题,引起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学习的启发方法。有比较才有鉴别,比较见真伪,比较见异同,将两个事物进行比较,可开阔学生思路,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并对事物的本质认识更深刻、更准确。除此之外,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采用较多的启发方式还有情景启发、类推启发、研讨启发、提示启发、归谬启发、直观启发等。每一种方式都有自己的优点和长处,需要广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教学中反复实践和总结。

参考文献[1]吕洪良.启发式教学与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J].天津:学习月刊,2004(2).P43~50.[2]谢安邦.高等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3]杜海清.对启发式教学的思考[J].伊利:伊利师专学报,2004(3).P86~97.

[摘要]在高校思想政治课中采用启发式教学, 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学习特点, 能增强其实效性, 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启发式教学的作用范文第9篇

关键词: 高中生物教学 启发式教学法 教学应用

启发式教学是一种先进、科学的教学理念,在高中生物教学中获得广泛应用,其以学生的具体情况为出发点,对不同的学生给予有针对性的帮助。启发式教学对学生的学习思维给予科学的引导,从而在提高学生生物知识水平的同时,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较好的锻炼。因此,教师在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要有效应用启发式教学法,保证生物教学的高效开展。

一、以生动形象的语言深化高中生物教学中启发式教学方法的应用。

教师在应用启发式教学法进行高中生物教学时,应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开展教学活动。但在实际启发式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语言较呆板、单调,不仅影响启发式教学法的应用效果,还降低学生生物学习的兴趣。所以,教师在应用启发式教学法进行高中生物教学的过程中,应运用生动、形象、活泼的语言进行知识点的讲解,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例如,教师使用启发式教学法讲生物呼吸作用中的有氧呼吸时,可以形象地将有氧呼吸比喻成人类的呼吸,通过对人类呼吸的讲解加深学生对生物有氧呼吸的理解,借助这样的启发式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在实践教学中强化高中生物教学中启发式教学方法的应用。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高中生物教学对实践教学给予了更高的重视。高中生物教学要在实践教学中开展启发式教学工作,才能将启发式教学法合理、有效地应用到高中生物教学中,并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提高生物教学质量。在高中生物实践教学中进行生物知识的启发式教学,除了能给学生提供更多亲身体验的机会,使学生在实践教学中加深对生物知识的理解外,还能使教师在实践教学中较好地贯彻启发式教学方法,使学生在教师应用启发式教学进行高中生物实践教学时积极、主动地进行相关生物知识的探索和学习[2]。比如,教师讲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时,在实践教学中深化启发式教学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教师可以提前准备好两组天竺葵植株,一株正常浇清水,一株浇浓盐水,带到课堂上让学生观察,然后让学生在观察两组天竺葵植物生长的异同中,启发学生对“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的学习,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

三、借助多媒体促进高中生物教学中启发式教学方法的应用。

多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启发式教学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提供较好的条件。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大部分知识单靠教师的讲解学生并不能较好地理解,需要教师通过为学生提供直观的图片或者视频等进行启发式教学,从而使学生的生物知识水平及相关技能得到真正提高。例如,在讲生物的生殖时,如果教师只是单纯地讲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则学生很难理解,而借助多媒体将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细胞形成过程展示出来,再逐步启发学生进行相关知识的学生,学生就能在启发式教学中充分掌握相关知识,从而实现高中生物启发式教学的目标。

四、通过实验手段加强高中生物教学中启发式教学方法的应用。

实验是高中生物教学的重要构成部分,对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实验手段还是教师进行启发式教学方法应用的重要方法,因而教师在生物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实验的作用,在实验中启发学生,培养学生的总结能力,从而在实验中促进启发式教学法的应用价值的发挥,为高中生物教学的有序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例如,教师在应用启发式教学讲植物的细胞结构时,就可以通过实验手段完成教学,在让学生了解各种实验器材及实验方法的前提下,让学生自己制作植物玻片并进行观察,并引导学生结合课本的插图确定观察到的相关植物细胞名称。这样不仅能充分发挥启发式教学方法的作用,还能减轻教师上课的压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及自主意识。

总之,要提高高中生物教学效率及质量,就要加强对高中生物教学中启发式教学的应用研究,将启发式教学法合理、有效地应用到高中生物教学中,从而更好地指导学生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欲望,调动学生学习生物的主动性、积极性,进而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启发式教学的作用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启发;教学;实质;方法;反思

启发式教学旨在依据教学过程的客观规律,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独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然而,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很多教师并未能真正把握启发式教学的实质和灵魂,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正由于认识上的模糊不清,导致行动上的偏颇甚至错误,值得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深刻反思。

一、启发式教学的实质不是具体的教学方法,而是科学的教学方法论

在一般教师的日常教学生涯中,习惯性地将启发式教学当作一种具体的教学方法。他们深知启发教学的重要性,并力图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应用启发式教学,以求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但由于未能准确、清析地把握启发式教学的实质和精髓,错误地将“满堂问”当作启发式教学。教师频繁地提问学生,学生疲于应答,课堂如同唱戏,一唱一和,很少能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众所周知,启发式教学固然离不开提问,因为提问可以诱导学生、激发学生积极思维。然而,并非出于启发思维的目的、而在课堂上频繁地提问学生,那只是为了活跃课堂气氛而故意摆设的花架子,根本无法达到训练和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效果,当然也算不上真正的启发式教学。

那么,什么样的教学才是真正的启发式教学呢?

笔者以为启发式教学只是各种各样具体教学方法的指导原则,是各种具体教学方法的灵魂,体现的是一切教学方法的基本精神即启发性,是运用其他多种教学方法和提高教学艺术的核心,它应该贯穿于所有的教学方法和整个教学过程中。这才是教师必须把握的精髓所在,抓住了问题的关键与要害,其他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二、启发式教学并不过时,而应与时俱进

当今教育界出现了不少“追新族”,一旦有人提出新鲜的教学方法,就趋之若骛。我们主张教学要改革创新,要与时俱进,因为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为社会服务的教学也必须随着社会实践的变化而不断发展。但是,那种盲目追求形式上的新颖而不顾客观事实的“创新”,笔者从来不敢苟同。启发式教学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理念和科学的教学方法论,不但不能淡化其作用,而且还应在新时期突出强调“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新教学理念下,得到进一步加强。因为启发教学有利于启迪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能力和水平的提高,也有助于教师更好地发挥“主导”作用。因此,启发式教学并不过时,它将紧随教学改革的发展,继续发挥其独特的启迪思维的神奇功效。

三、如何使启发式教学重放异彩

传统的教学方法主要体现以教师讲授为主,结果导致部分教师滑入“满堂灌”的泥坑;而现代课堂教学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却又造成一些教师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基本抛弃了传统的讲授法而热衷于“满堂问”的教学方式。这两种极端的教学方式都不利于启发式教学的有效运作及其作用的正常发挥,他们共同的弊端在于剥夺了学生深入独立思考问题的机会。要么让一个个学生变成学习的“容器”,要么让学生成为配合教师演出的“配角”,学生很难自主地思考问题和回答问题。

然而,我们应如何进行课堂教学改革,让启发式教学重新展现它与生俱来的魅力?

首先,要时刻牢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课堂上所有的教学活动内容都是围绕学生这个主体来展开的,这就要求教师对学生的知识基础、智力水平、生活体验、社会经历、思想状况以及个性特点有全面的了解。只有这样,才能使课堂教学活动具有明确的针对性。因此,教师应注意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既要求学生尊重老师,又要热爱、关心学生。要经常深入学生当中,通过作业、课余谈心、家访、与学生一起参加各种活动、社会调查等多种渠道,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从而更好地了解学生,又增进了师生情谊,为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效进行启发式教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反之,如果师生感情淡泊、甚至存在某些逆反心理和对立情绪,那么势必免影响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启发式教学也难免会出现“启而不发”的尴尬局面。

以讲授法为主的传统教学方式往往容易导致越厨代庖,使教师变成课堂的主体,学生变成客体甚至学习的“容器”。而彻底抛开讲授法,整堂课频繁地提问学生,让学生觉得老师没上课,只是一味提问。这种脱离客观实际的教学方法,同样也是喧宾夺主、主客颠倒,其对教学的负面影响不言而喻。因此,准确定位课堂主客体关系对启发式教学十分重要。

其次,要正确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教师的主导作用并不是体现讲授的时间长或提问的问题多,而是应该根据课堂教学的实际需要,恰当地使用各种教学方法。这里的“实际需要”即是:是否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是否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正确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应注意把握以下几点:

1、教师要把握好课堂节奏,科学分配时间,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主动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对教材的核心内容,重在教师引导,其他知识让学生自己思考、分析、归纳、总结,通过自我探究获得新的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时偶遇学生情绪特别活跃,为应对可能出现课堂秩序失控的局面,教师对课堂上可能出现的任何“意外”,都必须有适当的应急预案,做到“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

2、运用启发教学时,要注意增强启发的针对性和现实感。尽管许多教师都在程度不同地努力运用设问启发、事例启发、演绎启发等方法进行教学,但总体上依然存在着针对性和现实感不强的问题。主要表现在:针对书本理论知识启发多,联系国际国内实际启发少;针对教师自身感受启发多,紧扣学生思想脉搏启发少;针对日常生活小事启发多,引领开拓创新思维启发少。

为此,思想政治课教师一方面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电视新闻和报刊资料等,及时了解国内外重大时政,不断积累现实资料。另一方面要注意研究把握学生的思想发展脉络,以便使启发式教学能跟学生的思想发展同步,达到“和谐共振”的效果,不断拓宽学生创新思维的动力源泉。

启发式教学的作用范文第11篇

【关键词】启发式教学;思想政治教育;存在问题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3)02-0014-2

一、 启发式教学的内涵

(一)“启发”一词的来源

“启发”一词最早出现在中国大教育学家孔子的经典性著作《论语・述而》中:“不愤不启,不徘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不复也”。宋代程朱理学的集大成者朱熹对孔子的启发式教学进行过详细的解释, 十分重视启发式教学,在他的《论语集注》中《述而》篇注曰:“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

(二)启发式教学的内涵

在科技、经济都飞速发展的今天,随着知识发展的无限性与学生自身个体学习的有限性之间矛盾的突出,启发式教学作为一种既经济高效率的教学方法来培养学生,能够起到优化教学过程的作用。启发式教学既古老又年青,并富有生命力,能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

在当代,关于启发式教学的定性问题,曾出现过多种不同的看法,主要集中在原则说、方法说、教学思想和教学模式四个范畴上。笔者较赞同将启发式教学视为一种教学思想的这种观点。从教学思想的观点出发, 给启发式教学下的定义如下: 是指教师围绕教学目标,从学生的知识基础、思想水平、学习能力等实际出发,采用各种教学启发手段和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启迪学生的思维,使学生能够主动地获取知识和发展智能,并学会迁移知识,达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最高境界的一种教学思想。

二、 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启发式教学及其运用中存在的问题

在高校政治课中应用启发式教学,能够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学习氛围,形成师生间良性互动,促进教学相长。但是,在当前的实际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启发式教学在应用过程中仍不尽如人意,存在不少问题。具体有以下几点:

(一)教师没有摆脱传统教学思想的束缚

在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中,教师没有摆脱传统的教学思想,受应试教育的消极影响,注入式教学方法仍被许多教师沿用,教师在课堂上重结论、轻过程。受高考指挥棒的影响,为片面追求升学率,教师在课堂上盲目罗列知识要点灌输给学生,轻视培养学生能力,忽视教学过程,严重影响了启发式教学的时效性。这种只重结果而轻过程的“启发式”教学,背离了启发式教学的核心

――开启学生思维。这种灌输式教学法,不顾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损害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打消其学习的积极性。甚至有些学生由于不能及时消化吸收老师所教的知识点,而自尊心、自信心受挫。

因此,政治教师运用在启发式教学的观念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应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不能仅为了片面追求升学率,而使启发式教学成为课堂上的点缀。应根据学生实际学习需要,灵活适时地运用启发式教学,循循善诱,一步一步地得出结论,让学生在深刻理解理论知识的前提下,进一步学会运用知识。

(二)教师没有真正理解自身在课堂上的主导地位,变主导为主问

教师没有真正理解自身在课堂中应发挥的主导作用,对主导作用的理解过于狭隘,把简单的提问视为启发,一味地通过提问来使学生得出结论。在课堂中,教师总是想把学生引入课前预设好的答案中,忽视对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启发。在启发式教学中,提问是实施启发式教学的一种手段,但不能把它视为实施启发式教学的唯一手段。很多政治教师想单纯的通过提问来启迪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没有结合相关教学实例,设计合理教学情境。这样生搬硬套让学生得出结论,学生不可能真正理解,更别提运用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不应该仅仅体现在课堂提问上。

教师的主导作用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有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教师的主导作用要求教师知识储备丰富,教学技术精湛,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在学习方面的困惑及时进行点拨,减少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盲目性。教师的主导作用应注意对学生学习思路的指导,结合学生自主探究的结果,给予及时的总结、讲解与深化,加强学生对知识的认识、理解,并使学生能过灵活自如地运用知识,启发学生思维,提升教学效率。教师的主导作用还应注意与学生的主体地位相结合,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教学过程中创造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结合的最佳教学模式,提升教学效率。

(三)教师启发不全面,缺乏普遍性和针对性

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上,教师实施启发式教学的对象,主要是学习成绩好的和成绩中等的学生,往往容易忽视成绩差的学生,缺乏普遍性。这样做打消了成绩差的学生学习政治的积极性,容易造成两极分化,使成绩好的学生学习兴趣越来越浓厚,成绩越来越好,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学习兴趣越来越淡,成绩自然下滑。这违背了启发式教学的初衷,未能启发全体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没有提高教学效率,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另外,笔者通过实地调查发现,许多高中政治教师在实施启发式教学时,没有紧扣学生的思路脉搏,对这方面的启发较少,而是针对教师的自身感受启发颇多;联系时事政治启发少,针对书本理论知识启发较多;对创新思维启发少,针对生活小事启发多。教师实施启发式教学针对性不强。这些缺乏之处,正是高中政治教师应该努力进行改进的地方。三、 高中思想政治课启发式教学价值提升的运用思路

启发式教学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乐于思考、主动学习,进而掌握、领会知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根据笔者前面的陈述,我们知道现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启发式教学的实施过程中仍存在许多问题。为了提升启发式教学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运用价值,现从教学素材的多样性及其在高中思想政治课的运用上,给出一些实例,仅供教师参考。

(一) 用时事政治、社会热点问题启发

“热点”问题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引起人们广泛关注、议论且比较集中的问题,包括近期国际国内发生的重大事件,也不乏关系人们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高中政治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在课下搜集近日新闻信息,利用政治课的教学时间,课前5分钟,让学生近日新闻、热点。然后由学生们对时事热点进行讨论、点评,发表自己的见解,最后教师对学生的观点进行归类、总结,以此来激发学生关注时事热点的热情。下面以“”事件简单例证。

2012年9月11日日本政府单方面宣布以20.5亿向所谓的拥有者“购买”及其南北附属岛屿,将其实施“国有化”。 日本政府的这一行为造成了对中国领土的严重侵犯,遭到了中国政府和人民的坚决反对和强烈抗议。中国人民的激愤情绪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不少地方群众尤其是青年人自发走上街头,开展游行示威活动,抗议日本非法“购岛”行径。爱国行为本无可厚非,爱国不需要理由,但需要理智。部分群众为了表达自己的激愤之情,表达对日本的不满,做出了一些过格的事情。有些国民去日本料理店就餐逃单,当街辱骂在中国工作的日籍人,砸日本轿车,甚至侮辱打骂日本人。让学生针对这些现象进行讨论,分析应该如何做到理国。最终引导学生得出结论:我们在表达自己的爱国主义热情时,应坚守文明法治的底线。

(二) 用名言警句、古典诗词启发

鉴于名言警句,诗词歌赋的语言具有醒世、语言优美等艺术感染力,学生普遍比较喜欢。高中政治教师可以利用这些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选择的过程中,要注意它们与教材知识的内在联系。

南北朝的王籍写过“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的诗句,北宋的王安石则有“茅檐相对坐终日,一鸟不鸣山更幽”的描写。教师可以提问学生哪位诗人的诗句更好,以及原因是什么。经过学生的思考回答后,教师总结:王籍的诗词写出了蝉与林、鸟与山、噪与静、鸣与幽二者的动静关系,噪与鸣更衬托出山林的宁静,大自然里没有绝对的死寂,也没有绝对的喧噪,这种动静关系就是噪与静、鸣与幽的对立统一。这就是用哲学的眼光分析古诗词。马克思曾经说过:“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说,在集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教师可以利用马克思的这句名言,让学生深刻认识到: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人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人在实践活动中实现自己价值的时候,必须利用社会和他人提供的各种物质条件和知识成果,才有可能成功。

(三) 利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影视作品、流行歌曲来启发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文化市场也越来越繁荣,它为当代中学生提供了大量的精神食粮――课外书籍成千上万,报纸杂志品种繁多,电视电影、流行歌曲更是铺天盖地。它们丰富了中学生的课下生活,也增加了中学生的课外知识。其中更让学生感兴趣并印象深刻的当属影视作品和流行歌曲了,教师可以利用它们来吸引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

电影《翻滚吧,阿信》是由台湾导演林育贤指导的一部追求梦想的励志热血电影,故事描述了从小拥有运动天赋的阿信,在偶然的机缘下被体操吸引,逐步踏进体操的世界,后来由于他患有轻微的小儿麻痹症,在母亲的反对下,他黯然退出体操界。残酷的现实让他不幸误入歧途,迷失自我。直到他决心重新追求梦想,他抓住最后一次翻身的机会,在他的不懈努力下,最终他翻出了自己的另一片天。这部电影给学生的启示是,中学生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要有理想,有目标,理想的实现要靠自身去不懈努力。

新课程改革已经实施多年,但在实际教学中,仍有许多地方不尽人意。由于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以及部分教师盲目受高考指挥棒的影响,教学上仍存在急功近利的思想,片面追求升学率。在这种情况下,注入式教学、灌输教学法仍被部分教师沿用,仍占有市场。这种机械的教学方式,严重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不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启发式教学最为一种灵活的教学模式,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的思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能力。实施素质教育,必须采取启发式教学的模式。但在目前的实际教学中,仍存在许多问题,有待于教师积极去修正,最终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佳,最利于学生的学习。

【参考文献】

[1]杨光坤,徐静波.启发式教学在高校思想政治课中的应用研究[J].2012(7).

启发式教学的作用范文第12篇

【论文摘要】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围绕使学生“爱学、会学、学会”做了许多有益探索。“教有定则,教无定法”, “启发式综合教学模式”就是教学模式不断完善或扩展的结晶。本文通过对基础教学模式类型的介绍,对启发式综合教学模式的启发式、综合观的论述,阐释了启发式综合教学模式的实践应用意义,对教学活动有提升理念、指导实践、提高效果的作用。 

 

1 研究教学模式的意义 

美国著名师范教育专家b•乔伊斯(bruce joyce)和m•威尔(marsha weil)在对自身及许多教师的教学实践进行研究之后,从100多种模式中总结出了25种模式,在1972年出版了《教学模式》一书,对规范课堂教学、研究教学模式产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影响。近年来,我国教学模式的发展呈现出新的趋势,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体现以学生为主;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强调个性化学习;教学手段多媒体化。高校研究教学模式的意义大致在以下几个方面:有助于推动从单一教学模式向多样化教学模式转变;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有助于构建新的教学模式;有助于教学模式的正确运用;有利于提高教师素质;有助于适应课程和专业设置的调整,使教学过程更具科学性、艺术性,体现育人本质。 

 

2 基础教学模式 

2.1 教学模式:从系统论的观点来看,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理论指导下,为达到特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采用特定的教学程序而形成的一种操作样式”。 一般来说,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包括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和评价阶段。教学模式既不是纯粹的理论,也不是纯粹的实践,在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之间,教学模式处于中介地位,教学模式比教学理论具体,具有可操作性;比教学实践抽象,有理论特性。教学模式的结构一般来说包括以下五种要素: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教学目标、操作程序、教学评价、师生关系。 

大多数教学模式都是在一定的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和发展起来的,是一定教学理论在教学实践中的具体运用。在不同的理论指导下,对教学过程中各阶段、环节、步骤的认识和理解也不同,从而形成不同的教学模式。 

2.2 基础教学模式介绍。“启发式综合教学模式”就是在以下常用的基础教学模式中升华产生的。 

2.2.1 讲解——接受模式。这是一种传统的理论教学模式,目前被大多数教师应用于课堂教学,由于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使该模式的内涵较以前更为丰富。但由于学生客观上处于接受教师所提供的信息的地位,不利于充分发挥他们的学习主动性。教师需要研究、采用多样化的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这种教学模式的一个优越性可以使传统的讲授法有机地贯穿启发式教学原则。教师在讲课时,如果能够因材施教,引导学生进行独立的思考,以多媒体设备为载体,师生互动,结合讲授进行思维能力、组织能力的训练,实施德育教育等,就能收到其它教学手段很难达到的成效。这种启发式的讲授法更具发展性、适用性。 

2.2.2 示范——模仿模式。该模式是通过教师示范,指导学生进行模仿练习,以培养学生技能、技巧为目的的教学模式。这是历史上最古老的教学模式之一。该模式对形成技能非常有效。该模式的成效取决于教师所发挥的作用和学生的参与程度,学生自主练习时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启发其创造性思维。 

2.2.3 环境——模拟训练模式。环境模拟训练模式充分利用具有仿真的职业环境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在的智能,通过模拟训练,要求学生获得一定的职业技能和素养,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具体职业岗位的基本技能和管理要求,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

模拟训练阶段,教师应起到教练和裁判的作用,适时对其指导、启迪、评价。这种教学模式适合于专项技能训练和综合能力形成训练课程的教学。 

2.2.4 体验教学模式。其理论基础是通过将学生置于特定的职业环境中,使其获得职业体验,培养学生的基本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毕业岗位实践大多属于这种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一般运用于顶岗实习期间。从实践效果分析,这是目前“校企合作”的成功典范。这种教学模式在“双赢合作”的基础上,才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2.2.5 任务教学模式。任务教学模式是通过明确而具体的任务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同时养成独立思考、合作学习、运用学校或社会现有资料的习惯并形成能力。教师在实施教学时的关键之处是培养学生兴趣。该模式以任务为中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发展特定的能力。 

2.2.6 观察教学模式。在教学见习、实习中得以应用,目标是要使学生通过观察学习,验证所学知识,在此基础上巩固、扩展专业知识,获得特定的行为模式。观察学习使学生有机会接触一些先进的专业知识和工艺手段,有助于开拓视野,了解专业背景或某些特定的专业知识。充分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如网络、多媒体技术、图片、影像、动画制作等,可以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集中其注意力。 

2.2.7 范例教学模式。范例教学模式是一种比较流行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以某一真实的典型事例为基础,通过教师的分析讲解,学习者完成特定的知识和能力的建构。范例教学通过具体范例的讨论和思考,诱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师生互动性强。专业课程中许多内容的教学可以采用这种模式。 

2.2.8 合作学习模式。该模式是在学生已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由学生或教师提出一个小组学习目标(可以是某一专题,也可以是一项设计或探索性实验),学生的学习过程实际上是一个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的过程,同时也是学会合作、协调与沟通的过程。该模式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从根本上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体现了系统整体协调的力量。 

2.2.9 项目教学模式。是在基本完成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学习训练的基础上,主要由学生独立或相互合作完成某一系统的相对完整的项目或课题,完成新的知识体系的建构,完成综合职业技能的训练。在这个教学活动过程中,学生通过利用各种手段查阅相关资料,请教教师、工程技术人员或其他同学,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增强人际交往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对教师来说,也不失为一个再学习的过程,并能有所收获。该模式注重学生个体的差异,对具体学生的个体评价着重其通过项目教学后能力的提高、情感发展的评价。学生是模式中的教学主体,有很大的个人发挥空间,个性得到充分发展。 

以上主要介绍九种基本教学模式,这些模式所能达到的教学目标有些部分相近或相同,选择时可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习对象。没有一种模式适用于所有的教学对象,或优于其它模式,也就是说模式没有好坏之分,只有适用与否。每种模式并非是一成不变的,使用这些模式时可以根据实际加以改进,使之更具针对性。掌握和熟练运用模式的关键是更有效地将其用于教学实践并总结提高。作为一个教师,如能集中研究和使用其中2至3种模式,就能提高教学技能。“教有定则,教无定法”, “启发式综合教学模式”就是教学模式不断完善或扩展的结晶。 

3 “启发式综合教学模式”的启发观  

启发式综合教学模式中的“启发”源于传统启发,又不同于传统启发。其突出的特点就是它不是把启发式综合教学模式仅仅视为教学方法,而是看作一种符合学生学习规律的教学思想。

这一教学思想的着眼点在于引导学生爱学、指导学生会学。启发的目的在于使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活动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和形成独特的个性。启发活动的重点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主动性和使学生“会学”。教学的着眼点放在真正使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上。教师的工作重点放在启发诱导和指导上。在教学策略上,“启发式综合教学模式”的启发十分重视观察活动、实验活动、研讨活动和阅读活动等内在的启发性特点,主张除运用语言外,还要更多地综合运用观察、实验、讨论、阅读等手段来实施启发式综合教学模式,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自己动脑、动口、动笔、动手的探索过程。总之,“启发式综合教学模式”的启发观是师生间的启发、学生自身的启发和活动内在的启发性等综合运用的完善教学活动。他不同于传统启发那种注重某一教学环节某一方面的启发性,而是强调启发应贯穿在教学的全过程。贯彻启发式教学理念,关键在于强调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学习的主体地位。为了更好地体现学生为主体的精神,一般采取以学生活动为主的启发方法,同时将以教师活动为主的启发方法贯穿于其中。 

 

 

4 “启发式综合教学模式”的综合观 

“启发式综合教学模式”的综合观包含着教学环节优化组合、教学方法、手段和形式的优化组合,综合评价教学的观点。围绕使学生“爱学、会学、学会”三方面来设计课堂教学的程序、组织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是“启发式综合教学模式”设计课堂教学结构的基本指导思想。“启发式综合教学模式”不提倡课堂教学模式固定化、单一化,而要求从实际出发来安排教学过程。没有固定模式并不是讲课堂教学没有规律性。“启发式综合教学模式”对课堂教学的结构只提出基本环节或结构要素,不规定程序和基本环节的取舍标准。“启发式综合教学模式”在进行教学方法、手段和形式优化组合时遵循五条基本原则:①与“以学生为主体”相统一的原则。即尽量采用那些能增加学生实践活动的、信息交流渠道较多的教学方法、手段和形式。②与“实验为基础”相统一的原则。即边学边实验,把课外活动和课堂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尽量使用多媒体手段。③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原则。尽可能通过恰当的教学方法、手段和形式让学生体会人类在认识这部分教学内容时所运用的研究方法和基本途径。④从实际出发的原则。即从学生的心理特点、教师的优势和校内外的设备出发,创造条件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能力。⑤高效率的原则。即选择费时少、成本低、见效快的教学方法、手段和形式。综合评价是“启发式综合教学模式”综合观的又一具体体现。首先,“启发式综合教学模式”是把学生的知识、技能和人格品质的协调发展作为教学目标的,因此,评价包括认知领域、技能领域和情感领域三个方面。其突出特点是把技能领域的评价具体化、可操作化和量化,同时对情感领域的评价也作了一定程度的具体化和量化。第二,强调结果和过程评价的统一。第三,重视学的评价和教的评价相统一。即对于学生来说,不仅要看学生是否学会,更重要的是要看他们是否爱学、是否会学;对于教师来说,不仅要看教学是否有科学性、逻辑性等,更重要的是要看他们在教学过程中是否体现了学生为主体的精神。第四,主张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 

简而言之,综合观就是将各种教学模式综合运用,再配之以启发式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最终产生“启发式综合教学模式”的特有功效。这有待于我们在实践中应用与完善。 

 

参考文献 

[1] 李振朝.论课堂教学中实行启发式教学原则,《教育广角》,教育有方,2005年第3期,第14页 

[2] 唐晓杰等著.《课堂教学与学习成效评价》,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0 

[3] 高文著.《教学模式论》,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启发式教学的作用范文第13篇

关键词: 启发式教学 艺术专业大学英语 跨文化交际教学 英语创新能力

自20世纪下半叶以来,人类社会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新的生产力对劳动者的质量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劳动者要具有一定的科学知识与技术,还应该富有个性、具备创新能力[1]。启发式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基本方法,遵循教育的一般规律,注重教会学生学习。启发式教学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即古人所说的“学贵有疑,大疑则大悟,小疑则小悟,不疑则不悟”[2]。要正确了解和运用启发式教学,就必须首先了解启发式教学的含义。

一、启发式教学的含义

所谓启发式教学,就是指教师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遵循教学客观规律,以精湛高超的教学艺术适时而巧妙地启发诱导学生的学习活动,帮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开发智力,陶冶性情,形成完美人格的过程[3]。启发式教学要求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重学生智能的培养;既要注重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重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既要传授前人积累的知识,又要重视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4]。

二、启发式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启发式教学的精髓是“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重在启发”,启发式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基本方法。

奈斯比特说:“处于伟大的知识经济时代,我们最需要的是创造力和创新精神。”“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5]。令人可喜的是,创造性是人类普遍具有的潜能,而并非少数人所特有的。因此,教育的功能是如何使这种潜能转化成现实的创造力[6]。

教育是为创新提供知识和人才的基础。大学是“创新思想的倡导者、推动者和交流中心”,大学教学是对知识和信息的加工和创造,通过教学激发大学生的创新灵感,开发他们的创新能力[7]。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是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因此,我国大学教学改革只有切实采用启发式教学方式,才能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切实提高我国大学的教学质量。

哈佛大学流行一句名言:“教育的真正目的就是让人不断提出问题和思索问题。”即在学习中思索、研究;在思索、研究中学习[8]。“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得法”是关键,启发式教学应使学生“学有所得”、“学以致用”。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教是为了不教。”“不教是为了培养学生有一辈子的自学能力。”启发式教学的目的是:现在的启发是为了将来的不启发,学生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自身具备了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启发式教学也就达到了其终极目的[9]。

三、必须摈弃对启发式教学的误解

美国大学的创新教育非常注重教师“导”的作用。在美国,教师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或谈话式等方法教学,师生共同讨论和探索教师提出的问题,同时教师极力鼓励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并由学生回答问题。美国的教学重视培养学生信息收集能力、分析信息能力和组织信息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表达观点的能力、分享信息的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启发式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基本方法,我们应该学习和借鉴美国大学采用启发式创新教育的经验,提高我国大学生的创新能力。美国大学生的四年是最勤奋的四年,是大学生积蓄人生能量的黄金四年。因此,美国的高科技人才一直是世界最多的。著名的哈佛大学的课程安排多而紧张,其目的是帮助大学生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和想象力,学会发现和鉴别事实真相,坚持对事物进行严谨的分析,理性、历史地认识现实问题和道德问题。许多学者用金字塔形容中国学生和美国学生的学习能力,美国学生的学习模式是倒金字塔形,通过启发式教学,美国大学生学会的是持续学习的能力,这是我们应该学习和借鉴的。要正确运用启发式教学,必须摈弃对启发式教学的种种误解:

1.启发式教学是一种教学指导思想,我们不能将其理解为一种具体的教学方法。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可将启发式教学的内涵全部体现出来,要因时因地根据具体情况,可以某方面体现多一点,也可以另一方面体现多一点;关键是教师重视启发式教学,并重视将启发式教学随时融汇在具体的课堂教学活动之中。我们应该认识到:实施启发式教学既不否定课堂教学的地位和作用,又不轻视或降低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而是对两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0]。启发式教学要求教师有较高的课堂驾驭能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既要当好演员又要当好导演[11]。

2.抛弃和全盘否定“讲授法”,认为讲授法不是启发式教学的误解。

有种极端认识认为讲授法就是“满堂灌”的填鸭式教学,认为讲授法不是启发式教学,所以将其抛弃或全盘否定。启发式教学并不排斥讲授法,然而,一些教师在尝试启发式教学时,为彰显“启发”的作用,就抛弃和全盘否定讲授法。这是一种误解,必须摈弃和纠正。

“讲授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科学、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学科知识的教学方法。古今中外,许许多多思想家和教育家都使用讲授法阐述思想,传播文化。即使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讲授法仍然是课堂教学最广泛使用的教学法之一。通过教师的讲解,教学重点更突出,通过教师生动讲解,使教学难点由复杂变得通俗易懂,易于被学生理解和接受。课堂教学中教师讲授得既有趣又生动、形象逼真而且透彻入理,并使学生在较短时间内学到既多又全面的知识,还能统筹兼顾传授知识、发展智力和教育思想,那么这样的讲授法就是启发式教学,而不是填鸭式教学。只要讲授法运用得当,一样能很好地发挥“启发”的作用。

3.认为讨论式教学就是启发式教学的观点是误解。

在课堂教学中,有意义的讨论对话并不是简单的信息交换,讨论问题的设计要具有针对性和灵活性,如果在讨论中缺乏教师恰当的引导,缺乏相应的指导,有些“讨论式教学”往往流于形式,走向另一极端,那种认为讨论式教学就是启发式教学的观点必须纠正[12]。

4.认为“提问法和问答法”就是启发式教学的观点是误解。

提问并不等于启发,提问本身并不是启发式教学的简单内涵。启发式教学的精髓在“启”而非“问”。一些教师误认为启发式教学就是在课堂上多问几个“是不是”、“对不对”之类的问题,如果学生几乎没有提出问题的机会,那么这种“提问法和问答法”教学,只能是肤浅、简单的是非问答,是毫无启发意义的教学。因此,“提问法和问答法”就是启发式教学的观点是误解,务必纠正。

四、在艺术专业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课堂教学中启发式教学法的探索与实践

在英语教学中,如何合理应用启发式教学是英语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针对艺术专业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笔者所做的实践如下:

1.在艺术专业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鼓励艺术专业学生多质疑。

古人语:“于无疑处有疑,方是进矣。”大学英语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思考和创新的时间和空间,不但要提出有助于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问题,还要善于设问和巧于设问,从而撞击学生英语思维的火花。英语教师应鼓励艺术专业学生勇于质疑,并允许和鼓励学生在大学英语课堂上标新立异、别出心裁,敢于想象和打破常规,使艺术专业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究。逆向思维是打破常规的思维,它有利于新思想和创新理论的形成。在英语教学中,应重视培养大学生的英语发散思维和英语逆向思维。帮助艺术专业大学生摆脱思维定势的痼疾,倡导使用英语进行逆向思维,并启发艺术专业学生不断发展和完善自己的创新思维[13]。

2.注重教师“导”的作用,启发艺术专业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英语。

大学英语教师精讲的内容要起到触类旁通的作用。在英语教师的指导下,由艺术专业学生归纳出新旧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帮助他们构建起大学英语的知识脉络。在大学英语课堂上,让艺术专业学生自己动脑归纳总结所学知识的重点、规律及解题思路和方法技巧等,并充分发挥优秀学生的带动作用,提问学生互相补充提高。锻炼艺术专业学生自己把所学英语知识总结归类并条理化,帮助学生站在大学英语整体知识框架的高度学习使用英语和理解英语,进而培养艺术专业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和分析能力。教师要突出强调易错易混的知识点,以引起全体同学足够的重视;教师要及时反馈并正确评价艺术专业学生的英语课堂表现,真正起到积极的“导向”作用。

3.重视开发艺术专业学生的智能。

大学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重视新旧知识的联系,善于从旧的英语知识中引出英语新知识,在联系实际时更注重启发艺术专业学生的想象力。在课堂教学需要理论联系实际时,大学英语教师要点拨和启发艺术专业学生。只有这样,才能促使艺术专业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从而促进他们智能的发展[13]。

启发式教学是中西方古代教育思想的瑰宝,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基石,应十分重视和使用启发式教学进行艺术专业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改革,以期进一步推进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艺术专业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既是深化素质教育的主战场,又是培养艺术专业学生英语创新能力的主阵地。只有艺术专业学生学会创新性英语学习并提高其自身英语自主学习能力,才能善于运用自己的英语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解决挑战性的新问题,才能成为具有较高英语水平的复合型创新型艺术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甘民.回归孔子――欧美启发式教学发展的终极归宿.比较教育研究,2006,No.3,19-22.

[2]顾建民.高校推行启发式教学何以可能.中国高等教育,2008,No.15和16,23-25.

[3]康钊.浅议启发式教学的意义及其运用.教育探索与实践,2007.No.7,57-58.

[4]赵艳慧.启发式教学研究综述.石油教育,2003.6,32-35.

[5].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16.

[6]朱小蔓.教育的问题与挑战――思想的回应[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71.

[7]约翰・S・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21,93,95,102.

[8][14]罗必新,付冬梅.对现代启发式教学的思考与展望.科学教育,2008No.6,1-2.

[9]姜同.启发式教学十谈.长江职工大学学报,2001.6,22-26.

[10]侯煦光.怎样进行启发式教学.高等教育研究,1997.5,72-76.

[11]吴翊.启发式教学再认识.中国大学教学,2011.1,67-68.

[12]孟宪艮,李淑奇.启发式教学的认识误区与实现条件科教导刊,2012.6(中),16-17.

启发式教学的作用范文第14篇

关键词: 启发式教学 小学数学教学 正确运用 讲授式教学

在教育史上,启发式教学思想源远流长,它是古代个别教学下的产物。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怎样正确运用启发式教学呢?下面我结合自己的小学数学教学实践谈谈看法。

一、启发式教学是一个开放的、创新的体系

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学改革不断深入,当然教学改革的实现需要教学方法做支撑。启发性教学强调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时教师要积极发挥主导作用,为学生创造主动参与的条件,明确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使课堂教学过程成为师生间、学生间的双向交流与多向交流的过程,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潜能,调动学生的主体性与创造性。此外,启发式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学习能力及综合素质,使学生通过学习能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为学生今后走出课堂,走向社会,参加工作打下必要的基础。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又对其综合素质的提高极为有利。

二、启发式教学应重“导”

在中国,“启发”源于我国教育家孔子的提出教学方法“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朱熹对此解释说:“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之后,《学记》中提出“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进一步阐释了启发式教学的思想。所谓启发式教学,是引导而不是牵着学生的鼻子走,是鼓励而不是压抑学生,是点拨而不是把答案直接告诉学生。素质教育对启发式教学的要求是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独立思考和创新。因此,导是启发式教学思想的特点和核心所在。例如教学“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时,可以这样设计:首先,用口头语言的形式启发学生找出日常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面是长方形或正方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其次,课上呈现课前准备的长方形或正方形,在学生积极反应后,教师适时追问是如何找出的,进一步启发学生思考,找出规律;最后,采用同桌合作的形式,通过看一看、量一量、比一比或者动手画一画等方法,让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实践加深对图形特征的理解,得出结论。这样学生不仅理解深刻,而且提高了独立思考能力和学习能力。

三、注意“启”与“练”相结合

哲学告诉我们,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所以一切教学活动要想取得良好效果,就必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考。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不仅要重视“启”的正确运用,更要重视与学生的动手操作及心智活动的练习相联系。启发式教学要求遵循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相结合的原则,在“启”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自己尝试发现新知识,在练习中巩固理解知识,从而为他们获取新的成功创造良好的心理条件。例如,在教学“20以内的进位加法”时,先出示主题图——小猴买桃,盒子里有9个桃,盒子外有4个桃。教师问:小猴一共买了多少个桃?怎样列式?学生想到了用小棒摆一摆。有的学生一根一根地数,有的学生把4根中的1根放到9根中凑成10根,有的把9根中的6根放到4根中凑成10根。进行到这里,学生对“凑十法”已有了比较深刻的理解。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启发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深刻感受、理解“凑十法”。我们要始终坚持以学生的主动学习和思维发展为核心的教学思想,使学生真正地成为学习的主人,达到学思结合。

四、注意选准启发点

医生治病要对症下药,教师的启发当然也要“启”在教学的关键处,“拨”在学习的迷惑点,这样学生才能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深切理解。因而,要想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真正达到传授知识和技能、启迪思维、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的目的,教师还必须选准启发点。例如,在教学“认识整时”时,怎样认识“大约几时”?可以这样设计:首先,带领学生认识几个“大约几时”的时刻,接着提问:“判断大约几时,是看分针还是时针?”学生通过之前的学习知道应该看时针。紧接着出示“大约11时”的时刻让学生判断,如果学生判断失误,此时要适时启发:“这是为什么呢?”原来“大约11时”有两种情况,即“11时刚过一点”和“11时不到一点”,如何判断就要看分针是刚过12还是不到12,考虑到这两点,就能作出正确的判断。至此,本课的教学重难点迎刃而解。

五、正确处理启发式教学与讲授式教学的关系

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深入,有人认为:启发式教学符合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需要,应大力提倡,讲授式教学是应试教育的产物,应完全摒弃。于是乎我们就看到一种怪现象:教师们一方面极力推崇启发式教学但又操作不到位,理解不透,另一方面全面否定讲授式教学但又不由自主地时刻在用。事实上,启发式教学是个别教学产物,在因材施教,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方面有很大的优势。讲授式教学源远流长,自古有之,尤其在十七世纪夸美纽斯提出班级授课制以后,这种教学形式得以普遍使用,有其独特优势。那么当今课堂教学,启发式教学和讲授式教学孰轻孰重?小学生的年龄特征是思维比较直观,理性思维能力不强等,讲授式教学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当今社会需要有健全个性、独立人格、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这需要学校教育必须因材施教,开展启发式教学。所以小学阶段教育教学活动只有把启发式教学和讲授式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才能符合现代教育的需要。例如在教学“计算三角形的面积”时,在教学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之前,必须让学生了解三角形的图形、分类、三角形的底及对应的高这些知识点。由于学生初次接触这些知识,因此需要运用讲授式教学方式让学生掌握,为下面学习三角形面积计算打下基础。在学生掌握这些知识点以后,教师就要引导学生自己探索,实施启发式教学。在实施启发式教学时,可以这样设计:首先,可以让学生回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推导过程,引导学生把新知识“三角形面积计算”转化已学过图形的面积计算。其次,让学生自己动手实践,把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等)拼成一个已经学过的图形,加深感受和理解。最后,探索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高、底与三角形的高、底有什么关系?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三角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从而得出结论:任意三角形面积是相应长方形面积的一半,进而得出三角形的面积是底×高÷2。通过教师的讲授与学生自己的积极探索相结合,学生可以轻松掌握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当然,要运用好启发式教学,还要注意学习者的理性水平与教学模式的匹配原理。一般来说,较紧密的模式结构适合理性水平较低的学习者,而松散的模式结构则适合理性水平较高的学习者。启发式教学的宗旨是启发思维,训练能力。只有正确运用启发式教学,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社会培养大量的可用之才。

参考文献:

[1]盛群力等.现代教学设计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2]JohnB.BeBt.黄希庭,译.认知心理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

[3]梅苏平.浅谈小学数学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中国科技博览,2009(13).

启发式教学的作用范文第15篇

体育教学是我国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中体育的教学目的是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帮助学生培养正确的体育观和价值观。而目前高中体育课堂中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阻碍了教学效果的提升,启发式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和模式,在高中体育课中有必要加以推广。从启发式教学的必要性、概念和作用入手,分析了启发式教学在高中体育课中的应用方法和具体措施,希望能够对启发式教学的应用与推广提供经验和借鉴。

[关键词]

高中体育;体育教学;启发式教学

在高中体育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方法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在学习氛围的营造、学生主动性和创造力的激发以及学习效果的提升方面遇到了很多问题。启发式教学实际上是一种教学思维的转变,让学生从“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这种转变是以教师的启发和引导为核心的,通过启发式教学,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得以增强,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升。因此,提高体育课的教学效果,一种十分有效的教学模式就是启发式教学。

一、传统教学方法在体育教学中的不足

(一)学生主动学习十分困难

在传统教学方法中,教师是教学的主导,课堂节奏完全被教师掌控,学生则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教师讲授的知识,不能很好地融入课堂教学之中,甚至有人对课堂教学感到反感与厌倦。在体育课教学中,一些体育教师过多地依赖传统教学方法,在向学生讲解体育项目时只要求学生按照自己讲授的技术动作去做,却没有向学生讲授各项技术动作的要领和重点,使学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因而使学生满堂跑,十分被动。

(二)重应试教育轻学生体质培养

传统教学方法主要以确保学生通过考试为目的,在这种目标的指导下,体育教师在课堂上主要针对本学期内的考试项目对学生进行训练,在训练过程中也主要针对的是考核达标的问题,很少顾及学生体能和素质的提升。因此,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学生的体质很难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升。

(三)考核无法体现公平竞争的体育观

由于传统体育教学是以考试为核心的,考试中的考核达标指标多为单项的技术动作或体育项目,只要学生在某项技术动作中达到考核形式的最低要求,就可以视为考核通过。这种考核方式虽然对部分田径项目具有一定的作用,但是对“对抗性”球类项目却较难进行。例如,一些教师为了使考核便于操作,将篮球课中的各项技术动作分解开,分别考核学生在投篮、上篮、运球等方面的能力,却忽视了篮球是一项团队性质的对抗性运动项目,单项考核无法体现公平竞争的体育价值观。

二、启发式教学在高中体育课中的方法及实施

启发式教学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各种不同形式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力,帮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启发式教学的核心目的就是启发学生的学习思维,将学生学习潜能开发出来,进而提升学生的学习和思维能力,扩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习的效果。同时,启发式教学也可以帮助教师改进教学方法,丰富课堂教学的经验,创新课堂教学的模式。因此,启发式教学无论是对学生还是教师都能够起到积极的作用,能够解决传统教学模式下存在的突出问题。对体育教学而言,启发式教学能够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体育活动的内在价值,更加全面地掌握运动技能,提高身体素质。

(一)启发式教学在高中体育课中的方法类型

一是直接启发,就是指教师通过演示、示范等手段,将运动的要领展示给学生,让学生更加清晰地掌握动作要领。例如,在篮球课中向学生讲授投篮技巧时,教师可以通过动作分解的方法,将膝关节、腰部、肘部、手腕和手指等不同关节部位的动作分解开向同学进行展示,让学生既掌握身体各个部位在投篮动作中的协调作用,明确不同身体部位的动作对投篮的控制效果及作用,进而避免学生因为身体协调不到位或单个身体部位动作不到位而导致投篮不准的问题。在讲授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的方法,用视频或图片向学生直观地展示、解释投篮过程中身体不同位置的运动及变化,更好启发学生掌握投篮要领。二是提问启发,是指教师为了调动学生主动思考的能力,通过向学生提问的方式,促使其积极地思考技术动作,在脑海中形成印象。这样一来,学生就可以通过问答和解释的过程,了解自己在技术动作认识上的偏差,从而更好地准确掌握技术动作。在实施提问启发的过程中,教师应当选择好提问的时间、注意提问的方式,逐渐将学生带入主动思考的情境。三是对比启发,就是指教师将学生的技术动作与标准(或较好)的技术动作进行对比,让学生自己找到差距和不足。对比启发的关键在于选择好参照标杆,一般情况下,教师可以通过自己演示或是将技术动作较为标准的学生作为对比标杆。在对比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提醒或指示的方法,帮助学生找到差距和不足,改进对技术动作的掌握。四是练习启发。在体育课的教学中,任何技术动作仅仅通过讲解很难让学生真正掌握,足够的练习是必不可少的。练习启发就是指教师在学生练习技术动作的过程中,启发学生对技术要领的思考,并指出其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例如,在篮球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投篮设置若干参照物,让学生在对比参照物练习投篮,并体会动作的连贯性和整体性。再如,在练习跑步上篮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针对学生上篮过程中的走步问题,让学生用较慢的速度完成动作,反复练习几次,再逐渐加快,让学生记清动作的关键。

(二)启发式教学在高中体育课中的具体措施

一是培养正确的学习观。启发式教学的关键就是要通过不同的启发手段,转变学生的学习观念,从被动的“要我学”转变为主动的“我要学”。因此,在体育教学过程中,高中体育教师应当以吸引学生注意力和调动学生积极性为关键,更加精细地选择教学内容和课件、恰当地选择介入时间及合理地表述启发语言,让学生听得进、愿意听,促使其主动跟上教学节奏。例如,在篮球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国外、国内著名球星的各项技术动作,用视频或图片的方式向学生展示。用明星的高超表现启发学生的兴趣,进而在进一步讲授这些明星动作的特点,并将其与教学内容中的技术动作要领结合起来,让学生明白技术动作的标准度是较好地提升篮球技能的关键。这就会使学生更加认真地对待技术动作要领的学习,并主动思考技术动作中哪些是容易犯错的、自己哪些方面做得不足。二是创设启境。著名学者鲁宾斯曾经提出:“思维通常是开始于疑问或者问题,开始于矛盾”。高中体育教师在帮助学生了解体育项目的发展、熟悉其规则、掌握运动动作要领的过程中,通过设疑和解惑的方式完成启发的过程。要想让学生在整节体育课中跟着教师的步调,并不断地思考问题,就必须要为学生创作出一个启发的情境。例如,在篮球课中讲授带球过人的技术动作时,就可以安排好若干防守队员,让进攻队员主动思考如何突破防守,当进攻队员难以突破时,向其提出疑问促使其主动思考。然后通过演示和讲解,促使学生改进技术动作,使学生在完成技术动作后获得成就感,进而激发更大的学习兴趣。三是搭建好师生交流平台。启发式教学的重要保障就是师生之间建立良好的沟通平台。著名学者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指出:“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装进另一个头脑里,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心灵接触。”在启发式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尤为重要。只有在交流过程中,让学生充分表达见解并及时给予指导和解释,才能使学生发现学习中的问题,并不断改进对运动的理解,从而提升自己的身体素质。四是小组合作,启发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小组的组建是高中体育合作学习赖以展开的前提,小组学习有利于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展。创设体育合作学习的教学组织形式,给学生提供开展互助学习的场所和机会,小组成员在体育学习中相互交流、彼此尊重、共同分享成功的快乐,真正体现学生作为教学主体的尊严,启发学生“我要学”的强烈愿望。小组的启发式体育教学,原则上应保证组内各成员之间的差异性和互补性,保证在教学过程中组内各成员的主动参与与互助合作。各小组的总体水平要基本一致,从而保证各小组之间展开公平竞争。例如,在轮滑舞小组合作创编的教学过程中,每组10人,其中男、女生各5人,各小组选出小组长,以保证体育教学任务的完成。各组在教研小组长的带领下完成选音乐、选动作、选队形(教师要求每位学生至少创编一个动作、一个队形)。通过反复讨论、练习,配合音乐,确定方案,从而启发学生自主学习,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小组合作启发学习,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主动参与机会,有利于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展,使每个学生个体都有平等的机会,在各自的小组中讨论、出谋献策,成为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五是因材施教。陶行知先生从提高教学效果的角度提出:“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的主张,要求教师“从学生的实践出发,学生怎样学就须怎样教,学得多教得多,学得少教得少,学得快教得快,学得慢教得慢”。总之,就是要量力而行,因材施教。例如,在轮滑花样绕桩复习的课程中,针对学生个体差异和个性特点,提出不同的教学目标和要求。教学目标由易到难,有fish绕桩、snake绕桩;有单脚过桩、倒滑过桩;跳跃过桩等方式。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自选适合自己水平发挥的活动方式,使每一个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成,从而获得成功的体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在高中体育课堂教学中,应倡导适应当前体育改革的需要和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启发学生积极参与体育创新的意识,这样才能适合社会人才发展的需求。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个体差异,教师需精心设计启发学生的体育意识和学习兴趣。学生在教师的正确启发下,能动脑、动口、动手,积极参与体育活动,获得成功的教育和良好的学习效果。因此,体育教学必须以尊重学生,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为指导思想。不仅要启发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体育教学活动中,而且还要使他们的创造性得到发挥,身体得到强健发展。综上所述,在体育课教学中,传统教学模式已经面临诸多障碍,启发式教学则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改进课堂教学效果。笔者认为,高中体育课启发式教学的关键就在于对不同启发方式的掌握以及选择恰当的启发方式,营造相应的教学情境,搭建畅通无阻的师生交流平台,进而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和学习观,使其在掌握运动项目的过程中提升运动技能、身体素质和学习能力。

作者:张子民 单位:山东省寿光现代中学

[参考文献]

[1]曾文军.启发式教学在高职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学校体育学,2014(08).

[2]宫健华.启发式教学在高职体育教学中的应用与实施[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2).

[3]陈尉.启发式教学在高职体育课中的运用[J].教法研究,2013(2).

[4]李继华.对启发式教学在体育课中运用的探讨[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