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大学音乐教育范文

大学音乐教育范文

大学音乐教育

大学音乐教育范文第1篇

关键词:素质教育 音乐教育 师资配备 师资水平 重视

大学生的音乐素质直接反映着中小学阶段的音乐教学状况,从多数大学生的音乐素质来看,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尤其是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的情况不容乐观。

前不久,观看了一场系级的合唱比赛,看完之后有诸多的感触。同学们在演唱中,饱满的热情、积极参与的意识是值得赞扬的,但演唱好一首歌曲,光有热情是不够的,从合唱的角度来看,特别是从声音的质量来看就不敢恭维了。因为他们在排练过程中,全部都是跟着录音模仿,而且没有意识到请专业人员辅导的必要性,所以出现了很多本不应该出现的问题。例如整场比赛下来几乎没有听到女声清脆嘹亮的歌声,大部分女声都低一个八度演唱,声音混同于男声,加之跑调、节奏、节拍等问题。连最起码的音准、节奏都不敢保证,合唱的其他要求就更无从谈起了。从中感受到大学生音乐知识的贫乏与音乐素质的低下。

为了探究其原因,进一步了解大学生接受音乐教育的情况,我对院理科一年级的100名学生进行了抽查。经过分析归纳,从中发现了一些带有普遍性的问题,现摘要汇集起来,希望能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

一、调查情况

1.学生来源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因此大部分的大学生来自农村。在调查的100名大学生中有72%来农村。

2.音乐教师配备及授课情况

3.识谱能力

在调查的100名学生中,识简谱的占18%,识线谱的占10%,不识谱的人占大多数。而在识谱的人中,大部分是受过专业训练的。100人中有4个会弹钢琴、1个会拉手风琴、7个会弹电子琴、还有一些会吹笛子、葫芦丝、口琴、竖笛等乐器。

从以上调查来看,大部分学生的识谱来自从小的特长学习,来自学校教育的较少。而且有一些不正常的现象也应值得注意,有些学生会弹电子琴,可是不识谱,这可能与某些特长班教师的素质与教学方法有关系,不教识谱,只让学生背谱,导致老师教一首,学生会一首,几年学下来还是不识谱,学生没有自学能力。

二、存在的问题

1.师资配备与师资水平问题

从前面的问卷调查中可看出,中小学的音乐教师的配备差很多,虽然如今的大学生是十年前的小学生,在十年中应该有很大的改善,但也要看具体的地方。针对这一问题,为了了解更准确的情况,我对一个县现在的音乐教师配备情况做了调查,结果确不容乐观。在全县180所小学中,专职的音乐教师只有25人,合村并镇后,全县初中合并为规模较大的24所,专职音乐教师只有27人。而且专职的音乐教师大部分都集中在县级中小学及附近的乡村中小学,离县城远一些的地方无人愿意去,因为能接受音乐教育的学生大部分出生在县城附近,学校毕业后都不愿意下农村。还有相当数量的中小学音乐教师学历不高、专业水平较低,大多为中等师范学校毕业。师范学院毕业的大学生不愿意回到县里,更不愿意下到乡村,而已经安排在县城及附近中小学学历不高的教师,因为怕没岗位都不愿意出来进修。在评职称时,为了解决学历不够的问题,大多数教师只能参加非音乐专业的自考、函授以取得相应的学历,并不能真正解决能力问题。因此,音乐教师的配备及提高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2.对中小学音乐教育的重视不够

自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把美育正式列入教育方针,明确了美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这十年中,教育部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足以说明国家对素质教育的重视。但从调查的问题中,仍然反映出普通的审美教育尚未引起下面各级领导的足够重视,尤其是各县级主管领导及中小学的校长。究其原因是没有认识到音乐艺术教育对审美教育的重要意义及作用,有的领导一味地追求升学率,轻视美育,认为音乐课可有可无,觉得音乐课没用。因此,把少数音乐专业的教师安排带别的课程,造成人才的浪费。殊不知音乐课不仅不会影响其升学率,而且会开发学生的智力,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增加学生的审美情趣。许多科学家的成功都可证明,如爱因斯坦、祖冲之、华罗庚、李四光等,他们的科学成就大多都从音乐中得到启发。因此音乐教育反过来会作用于文化课的学习。

3.对音乐课教学研究及新课标的认识出现了偏差

前面的问卷调查中,有专职音乐教师的学校,学生从小学到高中音乐课上的一直很正常,可是学生为什么会不识谱呢?经过调查得出,大部分是教学方法不恰当,对音乐课程标准的理解出现了偏差。比如回避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滥用多媒体、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盲目追求教学形式、对兴趣的理解不够准确等。

三、几点建议

1.加强对中小学音乐教育的重视

各级领导部门应加强对音乐教育的重视,提高对美育作用的认识,充分认识音乐教育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地位及音乐教育对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性。组织专人深入学校调查研究,总结《新课标》落实的效果及问题,以便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

2.加强农村中小学音乐教师的配备、培训

鉴于当前中小学音乐教师队伍,无论在质量上还是数量上都不能满足教学的要求,除了加速培养音乐专业人才,还应做好在职教师的培训工作,应鼓励音乐教师出来进修,给予相应的优惠条件。合理利用人才,对以往学习音乐的教师应鼓励其带音乐课,让他们回到自己真正的岗位。其实这么多年国家培养出的音乐人才并不少,只是没有合理的利用,如果利用好,音乐教师的配备应该得到改善。鉴于此种情况,各级领导应有相应的措施,出台留住人才的具体方案,对刚毕业的大学生鼓励其到乡村去锻炼。

3.音乐教师要正确领会新课标的精神,把音乐教育落在实处。

音乐教师要认真研究新课标、领会其精神实质,勇于探索与研究新的教学方法,改正认识上的错误,以保证音乐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特别是农村中小学音乐教师,要创造条件,改变旧的模式,坚持不懈地进行业务学习,不断更新教学方法,努力提高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水平。

4.采用有力措施,逐步改善音乐教学条件,特别是乡村的教学条件

在音乐教学中,需要一些必要的教学条件来进行教学,比如音乐教室,和一些必备的乐器,钢琴、风琴、电子琴、打击乐、录音机等,条件好的还可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没有条件的农村可根据具体情况而定,首先应有教师,其次根据条件准备一些简单的乐器。只要各级领导重视,就能创造出较好的音乐教学条件。

5.各教学段根据实际情况采用逐级补课的形式,加强学生的音乐素质及审美情趣

以往耽误的已无可挽回,各个教学阶段从现在起应把音乐课重视起来,在教师配备的情况下,采用逐级补课的形式,进行及时补救。对于现在已经上了大学的学生,各普通高校应将艺术教育列入教育教学计划,开设艺术类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并加强校园文化活动。比如合唱比赛、卡拉OK比赛,有条件的学校还可组建乐队,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以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

总之,为了培养合格的新一代人才,推进素质教育,我们应当加强中小学音乐教育,尤其是农村中小学的音乐教育,把新课标的实施落在实处,从而提高大学生的音乐素质,造就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

参考文献

[1]王安国,吴斌.《音乐课程标准》解读.

[2]许小英.音乐教师如何面对课程改革.

作者单位:

大学音乐教育范文第2篇

关 键 词:音乐教育 素质提高

中国近代以来的艺术教育,从一开始就是与素质教育紧密相关的,这可以从蔡元培的“美育”思想和实践中得到证实。然而,近几十年来,学校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中,美育教育原则被排斥,艺术教育在部分学校——音乐学院、美术学院、艺术学院等等之中,被高度专业化、技能化,而在普通大学中则相当大程度地被忽略。在以全面发展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文化素质、道德素质、审美素质和劳动素质为主的素质教育中,音乐教育发挥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深入地研究这个问题,从理论上认识它、在实践中推行它,对整体艺术教育的发展都有深远的意义。

一、音乐教育对促进大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其一,音乐教育能使大学生的身心获得健康发展。

音乐具有陶冶情操、保健身体的作用。音乐传入人的耳膜,刺激脑中枢神经,会使人的身体分泌多种有益的生化物质,如激素、酶等,产生抗疲劳、助消化、调理神经等作用。清畅性的音乐既可以解除疾病,又可保养心性,有益于身体健康。所以元代名医朱丹溪发出“乐者,亦好药也”的感慨。

音乐能使人得到积极的休息。休息有多种方式,欣赏自己爱好的音乐,做有兴趣的活动,都可以是一种很好的休息。科学家爱因斯坦中年任教于荷兰莱顿大学,在紧张的脑力劳动之余,他经常用小提琴演奏世界名曲。音乐洗刷了他头脑的疲劳。积极休息之后,新的思潮涌来,打开了心灵之扉,就可能把难题轻松地解决。这种张弛交替的休息方式可以成为大脑再创造的开始。

音乐对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有独特的作用。例如,在乐器演奏中,学生手、脑、眼并用,全身心地投入,积极地调动身体各种器官的参与,让学生的身心在有意、无意中得到锻炼发展。经常唱歌的人,呼吸系统、发声系统等都可以得到训练。故在音乐教育中蕴含的养成教育及一系列音乐教育活动,能开启大学生热爱生活、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心扉。

其二,音乐教育还可以培养大学生的集体协作精神。

音乐中的合唱、合奏都是以集体表演的形式出现的,协作配合在其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匈牙利音乐教育家柯达伊说:“有什么东西比合唱队更能表现社会的团结吗?许多人联合起来做一个人单独所不能做的事,在这方面,每个人的工作同样重要,一个人的错误就能毁掉一切。”通过参加合唱活动,可以增强大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器乐合奏,通过让学生演奏《春节序曲》《金蛇狂舞》等具有民族风格的器乐作品,可以使学生亲身体验到祖国民族音乐的特殊音乐风格,从而唤起他们对民族文化的理解和热爱,增强他们的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树立起刻苦学习、奋发向上、为国争光的远大理想。

转贴于

其三,音乐教育还可以提高大学生的美育涵养。

音乐教育,实质就是审美教育,在歌曲、器乐、表演、音乐、欣赏等教学中,情感体验的过程就是审美教育的过程。不管是雄壮激昂的进行曲,还是婉转悠扬的抒情曲,都可以从音乐的旋律、节奏、速度、音色、力度等音乐要素中,得到美的感受、美的熏陶。美无处不在,它存在于音乐教育美的氛围中,存在于音乐教学的每个环节中,存在于对音乐的感受、体验、理解与创造中。音乐的审美教育就是教育学生分清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通过音乐教育,可以帮助我们把学生培养成有感受美、理解美并创造美的富有高尚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的人。

二、对大学生进行有效的音乐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其一,把课堂教育作为提高大学生音乐素质的主渠道。

课堂教育是全面提高大学生音乐素质的主渠道,它不仅能使学生获得系统的音乐基本知识,而且能培养他们扎实的音乐表达力和理解力。因此在高校中开设音乐欣赏和选修课,势在必行。那么,我们怎样通过开设音乐选修课的途径,来提高大学生的音乐素质呢?

一是开设音乐欣赏课。大学生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欣赏古今中外优秀的、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来扩大艺术视野,熟悉各种音乐作品的形式、体裁和风格,培养理解和鉴别音乐的能力,培养美与善的道德情操。

二是开设音乐选修课。大学音乐选修课主要包括声乐、器乐、乐理、视唱练耳和音乐史等内容。如视唱练耳教学,培养了学生的音乐阅读与听觉能力,训练了学生的注意力和记忆力,惊人的记忆正是人生学习并走向成功的基础保证;器乐教育,培养了学生的音乐兴趣与求知的欲望,使其获得技能并领悟音乐艺术的表情达意之妙语,同时又开启学生的智慧……大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条件作出不同选择,在音乐艺术美的滋润中,得到思想品德、文化科学知识、身体心理、劳动技能及专业学习“加氧”似的整体性提高。

其二,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音乐教育活动,也是提高大学生音乐素养的重要途径。人有自身与他人、自身与整体社会交流的需要,人具有表现的欲望,人的个性通过表现而外露,表现又会促进人的个性发展。个性的发展带来了所有的情感、思想、理解等重要的心理能力的成熟。高校应该有计划地举办各种音乐比赛、讲座、晚会,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文艺演出,给学生充分提供自我表现的自由天地,以达到认识自我价值,增强自信的目的。它既能培养大学生开朗的性格和与人友好相处、默契配合的能力,又可以有力地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大学生将来适应社会,更好地投身社会生活与社会劳动奠定坚实的基础。

其三,鼓励有条件的大学生积极参与音乐的创作活动,是提高大学生素质的必要补充。

大学音乐教育范文第3篇

1、音乐教育没有与其他学科教育有效融合

中国高校普遍开设音乐教育课,主要是针对非音乐专业的大学生。但是,在所有上过音乐课的大学生中,超过70%的学生不会识别五线谱,更多的学生不会操作演奏乐器。中国在近些年来的中小学生教育上,以音乐教育带动素质教育,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然而大学音乐教育却没有获得成效,其中的一个主要原因在于非音乐专业大学生对于音乐艺术审美处于茫然状态,或者对于音乐教育的理解片面化,导致高校大学生音乐教育价值难以实现。大学生对于音乐普遍兴趣很高,希望能够获得相关知识。但是,大学音乐课以选修课的形式存在,学校的这种课程设置就会对大学生的音乐学习以错误引导,认为音乐课就是对于音乐知识背景以了解,欣赏音乐陶冶情操,导致非音乐专业大学生的音乐素质难以提升。

2、高校音乐教育没有体系化发展

高校音乐教育的逐渐兴起,多数以丰富校园文化生活的形式展开,而没有形成教学课程上的规范化、系统化。高校音乐教育的主要教育资源在课堂上,虽然由专业教师担任音乐课程教学,但是音乐教学内容的展开都是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专业选择的角度出发,使得音乐课程资源和多样的内容在高校中难以普及。为了弥补音乐选修课教学的不足,高校往往会将音乐教育融入到业余文化生活中,开展音乐艺术活动,以提升大学生的文化情趣,导致大学生没有对音乐教育以正确认识,更难以突出音乐审美价值。

二、高校非音乐专业教育的有效途径

1、将探究式教学方法引入音乐教育中

所谓探究式教学方法,就是在音乐课堂上教师设定一个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关的研究课题,与学生共同探讨。大学生凭借自身对于音乐的理解参与讨论和音乐知识的探索中,面对不懂的问题还会多方查阅资料,以扩展音乐知识面,深化对于音乐的认识。随着音乐教学活动创造性地展开,传统的音乐教学模式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运用科学研究的方法学习音乐知识,使得学生的音乐认知能力有所提高。音乐教育中采用探究式教学方法,可以使学生由原有的被动听课转变为通过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学生在探索中对音乐知识以个性学习,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都在音乐知识学习中得以发挥。

2、树立高校音乐教育新理念

高校开展非音乐专业大学生音乐教育的主要目标是通过音乐教育提升学生的审美力,以促进大学生全面综合素质的提升。鉴于高校非音乐专业大学生的音乐基础知识欠缺,对于大学生的音乐教育就不可以从专业教育培养,而是以音乐素养教育为主,将音乐基础知识和相关技能渗入其中。这就意味着,高校音乐教育要突破传统的音乐教学模式,从人才培养的角度出发,将教育内容与学生的专业知识相融合,使学生的情感更为丰富,随着音乐灵感被激发起来,学生的创造力和知识应用能力得以提升。

3、运用多媒体辅助音乐教学以建设良好的音乐环境

学生接受音乐教育,不仅要提升音乐欣赏能力,更要通过提升音乐素质而促进全面发展。多媒体技术可以提高音乐教学效率,在于其在有限的音乐教学课堂时间内对于音乐教学资源以优化,诸如音乐作品的创作背景、作品内容以及音乐风格等等,都可以通过播放多媒体呈现出来,不仅可以为课堂教学节省时间,还能够缓解教师的教学压力。多媒体技术可以在音乐教学课堂中塑造良好的音乐空间,使学生在满足听觉享受的同时,还可以获得视觉享受。高校非音乐专业教学以音乐欣赏为主,课程内容更为强调音乐史的普及,包括音乐风格、音乐曲式以及表现手法等等,且将音乐教学内容要与学生所学专业知识衔接,形成边缘化学科。

三、结论

大学音乐教育范文第4篇

【关键词】网络音乐;大学;教育;影响

一、网络音乐概况

网络音乐顾名思义就是网络上传播流行的音乐,这些音乐作品比较贴近生活,容易让听众接受,简单、通俗易懂,流传较广的网络音乐以歌曲为主。网络是一个方便、快捷的媒介,传播速度相当之快,只要在网络上上传歌曲,不出一会功夫,天南地北的人都可以听到歌曲。借助先进的网络技术和最新的音乐内容,网络音乐吸引了众多网民,尤其是广大青少年。

据统计,我国网民总人数已经达到了2.5亿人,居世界第二位。这充分证明了我国已经具备了庞大的网络音乐的传播及受众群体,这是网络音乐得以发展的一个必要前提。正因为有了这样的基础,网络音乐才能够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音乐文化力量而存在。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任何熟视无睹或有意回避网络音乐的态度都是不可取的,网络音乐理应受到音乐界的关注及社会的广泛注意。

二、网络音乐对大学生的影响

(一)网络音乐对大学生的正面影响

大学音乐教育以音乐鉴赏教育为主,在欣赏教学过程中,大多选择一些爱国主题、伦理道德的音乐作品,如比如二胡曲《光明行》、歌曲《十送红军》等等。而网络音乐与学校的音乐欣赏曲目相比,网络音乐具有节奏明快、旋律新颖、配器时尚的特点,再加上一些画面、视觉上的效果,更能吸引青少年,尤其是好奇心较强的大学生。所以很多大学生更愿意通过网络音乐来得到美的享受。大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较强,他们喜欢畅快的表达自己的情感与意愿,网络音乐便成了他们最亲密“伙伴”。

网络音乐的流行对我们的大学音乐教学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有了网络音乐,老师在课堂上就可以向学生发送要欣赏的音乐资料,或让学生直接下载网络音乐,使音乐学习更加灵活,更加轻松。

(二)网络音乐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

网络音乐能够带给大学生一些正面影响,但也不乏许多负面影响。

1、影响文化知识的学习

目前,有一些网络音乐的内容,与我们大学校园所倡导的陶冶学生情操、博学而笃志的校园文化相违背,流行的网络歌曲大部分是爱情歌曲,大学生发育正处在成熟期,一些大学生对异性产生前所未有的好奇和兴趣,听多了这样的歌曲,自然会胡思乱想,没有心思上课。有的学生对网络流行歌曲达到痴迷的程度,因而上课还会偷偷戴着耳机听音乐,听课也是心不在焉的,一脑门心思全在想着歌曲的内容。这样长期下去肯定会影响学业,导致无心向学。

2、侵蚀学生的价值观

大学生的价值观尚未完全成熟,缺乏稳定性。我们如何看待自然界?如何待看待人类社会?如何看待人生?如何看待学习生活?这些问题都会涉及大学生的价值观问题。如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实际上就是如何正确地对待世界、对待人生,如何实现自身的价值,而一些格调低下、情趣庸俗的网络歌曲,含有消极、颓废、不健康的内容,比如网上曾流行的的《老鼠爱大米》、《好男人都死哪去了》、《红尘情歌》等等。这些流行歌曲使大学生变得哀怨缠绵、多愁善感、意志消沉,思想堕落,它们在不知不觉中毒害了大学生的思想,侵蚀了他们的价值观。

3、降低学生的艺术欣赏水平

有些网络音乐粗制滥造,歌词及配器都达不到一定的艺术水准,大学生如果经常听这样的音乐,势必会降低他们的艺术欣赏水平。

三、积极应对网络音乐的思考

网络音乐是一把双刃剑,我们既应该清醒的看到网络音乐对大学教育的负面影响,也应该看到网络音乐对大学教育的积极影响,在大学生中传唱的网络歌曲也有许多内容健康、曲调优美的,同样充满了正能量。例如《时间都去哪了》还有庞龙演唱的《兄弟抱一下》、慕容晓晓的《黄梅戏》等等,我们应该从根本上分析利弊产生的根源,,积极应对网络音乐。

(一)重视大学校园文化的建设

大学的校园文化是一个大学生存和发展的特质所在,学校要充分发挥好校园网站、广播电视、报纸期刊、专题讲座、学术报告等各类校园宣传的活动对大学生进行引导与熏陶,培养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大学文化所沉淀的大学精神,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对师生陶冶情操、磨炼意志,塑造自我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其次,可以用多种多样的校园文体活动充实大学生的生活,各种学生社团尽量为学生们提供一个可以展示自我的平台,如诗歌社可以举办各种主题的诗会,交谊舞社团可以组织大学生们举办周末舞会等等,以此来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使大学生们树立积极进取、乐观向上、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的人生态度。

(二)提高大学生的审美品位

审美教育包含两重含义,一是以审美媒介为教育手段,一是以审美心理和人生的塑造为教育目的。大学的审美教育更应该把握好这两重含义。在音乐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判断能力,使他们能真正的辨别美丑,能在纷繁的网络歌曲中追求真善美。摒弃假恶丑,这样就可以增强他们面对不健康的网络歌曲的“免疫力”。教师在音乐鉴赏教学中可以试着避免从音乐本身来谈音乐和评论音乐,利用音乐与其他艺术的关联进一步拓展大学生们的视野,例如,我们可以从音乐与道德的关联来认识音乐的纯净与质朴;从音乐与哲学的关联来了解音乐作者在音乐创作中进行理性思维和逻辑思维的可能性;从音乐与绘画的关联了解其他艺术对音乐的濡染和渗透,从而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审美心理和审美品位,净化大学生的灵魂。

(三)在大学音乐教学中多结合网络教学

当代大学生们自主学习能力较强,因此,在大学音乐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网络教学,让学生在学习音乐的同时,也把自己新的理念及思想放于网络之上继续传播,可以说网络的出现,促进了各种艺术形式不断结合与尝试,并给我们带来了与众不同的艺术享受,教师利用网络教学,让大学生们在音乐这个领域可以充分享受网络带来的资源,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选择网络音乐,进行作品艺术特色评论,引导大学生自己去评判一首网络音乐的好坏。

四、总结

进入新世纪,大学音乐教育走上了新的发展道路,尊重学生个体发展,倡导学生自主,个性,创造性发挥的理念为网络音乐教育这一新路径上的延伸应用提供了新的教育发展的思想准备。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建设者的一支重要生力军,影响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因素必然是多方面的,我们应该充分的利用网络这种又方便又快捷,又轻松又有效率的媒介,让大学音乐教育更好地为培养大学生品学兼优、德能并进的育人理念服务。

参考文献:

[1]胡斌.网络音乐的多文化视觉研究[J].人民音乐,2002年.

[2]曾遂今.音乐网络传播与当代人的音乐观[J].中国音乐,2006年.

[3]侯琳琦.网络音乐――新兴的艺术形式[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

[4]姚琦易柯.网络音乐的现状分析[J].音乐探索(四川音乐学院学报),2005年.

大学音乐教育范文第5篇

现如今,我国教育事业随着不断向前发展的社会而得到了快速地发展,然而,不断进步的时代导致许多事物不得不发生改变。目前,我国大学音乐教育专业传统的声乐教学模式已不符合当下社会的发展;而且,目前我国声乐教学的具体情况并不能完成其教学目标。因此,为了使声乐教学能够满足新课程的要求,应对我国大学音乐教育专业声乐教学进行改革,并将科学、完善的声乐教学体系进行建立,才能向社会培养出更多优秀的音乐人才[1]。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了我国大学音乐教育专业声乐教学改革的策略,望广大同行能够进行指导。

一、大学音乐教育专业声乐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1)单一的教学内容,薄弱的教学科研能力

由于我国大学音乐教育专业声乐教学综合性质较强,因此,声乐教学的内容应谨慎地选择,才能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不断地培养[2]。然而,我国现阶段我国大学音乐教育专业声乐教学的设置基本是根据西方音乐体系进行的,其科研能力相对较为薄弱;我国大学音乐教育大部分的教学内容均为西方音乐,而并没有大力地发扬、继承中国传统民间音乐,从而导致教学内容过于单调。比如中国乐器、中国戏曲文化以及民间曲艺等课程均很少出现在声乐教学中,比较常见的是西方艺术形式、美声唱法以及西方乐器的教学。以上情况均会导致我国大学音乐教学逐渐地丧失继承中华文化的能力。

(2)薄弱的教学专业能力

我国大学音乐教育专业不仅应加强培养学生专业能力、强调专业性与学术性,而且还应增强对培养学生示范能力的重视度。换言之,大学音乐教师应同时对学生的"唱"、"教"进行培养。然而,现阶段我国大学音乐教育专业声乐教学的教学专业能力较为薄弱,存在重"唱"轻"教"的情况,以上现象会导致学生产生只具备一定唱功,却缺乏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的情况,而且还会降低其教学能力与沟通能力。

(3)过度强调技术训练

音乐教育能够将学生培养成综合性的优秀人才,并能够满足社会需求。然而,我国大部分大学音乐教育专业声乐教学出现了过度强调技术训练的情况,而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则遭到忽视。此外,我国大部分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的文化素质普遍较低,其学习能力也相对较差,而且还保持着一种"其他课程不如专业课重要"的学习态度,从而大大降低了其综合能力,还会使其不能对声乐作品文学性、音乐性进行充分地理解与掌握。

二、大学音乐教育专业声乐教学的改革策略

(1)增强师资力量

对大学音乐教育专业声乐教学进行改革,首先应增强学校的师资力量,学校应聘用声乐教学的专业人才。而大学音乐教师在日常声乐教学课堂上,应为人师表,并从外在才能与内在修养两方面对学生进行影响与感染,使其在声乐教学过程中,将教师作为学习榜样,从而对学生今后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另外,由于声乐教学是集技术、实践以及综合理论知识等多学科于一身的教育工作[3],因此,在日常教学中,大学音乐教师应以学生角度进行思考,并根据学生在声乐学习过程中的具体表现与其进行交流沟通,同时将教学方法进行优化,从而使声乐教学的质量得到有效地改善。

(2)改变传统教学观念

第一,大学音乐教师应保持"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在将中国民族音乐及其文化进行发扬与继承的同时,也应增加对声乐课程创新性、人文性以及实践性等方面发展的重视度,才能使声乐教学的素质、能力以及知识三个教学目标得以实现。大学音乐教师应充分地尊重学生。由于大学声乐艺术较为抽象,部分学生可能会难以理解一些专业概念,因此会产生厌烦心理。此时,教师应充分地尊重学生,并对其进行鼓励,而不是将学生与其他学生进行对比,并对其进行严厉地抨击。大学音乐教师应将声乐教学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并与学生进行沟通,才能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并提高其学习效果。

第二,将传统的师生角色进行转换。在过去,教师是教学的中心,而学生通过教师对知识的传授进行学习,这样不仅使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而且还对其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产生了限制作用。因此,大学音乐教师应将师生角色进行转换,以学生为教学主体,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从而将学生学习声乐的兴趣进行激发,并对其学习的主动性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3)改进教学内容与教学课程

第一,将音乐理论教学内容增加至声乐教学中。由于歌唱心理学是声乐教学的先导,因此应在声乐教学中增加心理教学的内容;由于嗓子的情况能够影响演唱技能的发挥,因此应增加声乐生理课教学内容,让学生学会调节身体,并保护好自己的嗓子;此外还应增加声乐基础理论课程,因为在声乐教学中,声乐文化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内容,可以让学生在将一定演唱技能进行掌握的同时,还能对声乐的文化底蕴进行充分地了解。

第二,将声乐教学法课程增加至大学声乐教学中。据相关资料显示,我国大部分大学音乐教育专业的声乐教学内容过于老旧,而且其与中学音乐教学没有进行良好地衔接,同时,大学音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从而严重限制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4]。因此,大学音乐教师应适当地开设声乐教学法课程,以强调声乐教学的实用性,并对学生全面发展自身技能起到促进作用。声乐教学法是一个体系,包括歌曲教学法、示范教学法、心理教学法以及语言教学法等知识,能够使学生学会传授声乐知识,并能够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教学。

(4)改变教学方法

社会对于声乐教学的需要,传统声乐教学并不能满足。因此,大学音乐教师应将目前大学声乐教学现状与问题进行充分地结合,并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表现,改变并创新自身的教学方法,同时将大学声乐教学的水平进行不断地提升,从而为当今社会培养出优秀的音乐人才。大学音乐教师可以灵活地运用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以及多元化等多种方式,将音乐教育方法进行优化、创新,不仅能够将学生学习声乐的兴趣进行激发,而且能够使其自主学习声乐知识的习惯得以养成。

大学音乐教育范文第6篇

声乐教学是以声乐演唱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教育实践活动 , 是一门规律性极强的应用科学 , 也是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一门重要技能学科。大连大学几年来积极进行声乐教学的系列改革 , 旨在进一步强化职业技能培训 , 培养高素质的师资人才。

一、大连大学音乐教育专业声乐教学改革的历史长期以来 , 我国普通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声乐教学受专业音乐院校影响 , 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等都没有体现出自身特点。2001年教育部制定的 《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 》(以下简称 《标准 》 ) 正式出台 , 强调以音乐审美体验为核心 , 使学习内容生动有趣、丰富多彩 , 有鲜明的时代感和民族性 , 重视音乐实践 , 提倡学科综合 , 鼓励音乐创造。

《标准 》的提出不仅对我国音乐教育具有划时代的重要意义 , 而且对从事普通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声乐教学的广大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大连大学音乐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具有合格教学能力的音乐师资人才。

这就要求学生不仅具备完成课堂唱歌、欣赏、弹唱等内容的教学能力 , 还应具备讲授科学声乐理论知识的能力 , 掌握科学声乐教学方法。因此 , 声乐教学改革力图探索新颖的教学方法 , 更新教学内容 , 实施多样化教学 , 采用集体课、小组课、个别课相结合 , 艺术实践课、多媒体教学等多种教学手段相配套 , 以弥补一对一授课形式的不足 , 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 促进教学的改革和发展。

二、大连大学音乐教育专业声乐教学的主要问题

1 . 大量扩招 , 生源质量下降。

随着国民教育的发展 , 对音乐师资的需求不断增多。新形势下,大连大学音乐教育专业声乐教学出现了许多新问题 , 扩招生素质偏低给声乐教学带来难度 , 旧有的教学及管理模式与新形势不适应。

2 . 专业能力不强 , 忽视师范素质培养。

大连大学音乐教育专业担负着为社会培养合格教师的重任。

“ 合格 ”已不再是高水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而是新世纪所需要的综合素质和敬业精神 , 仅仅上好专业课已达不到新的教学目标。

3 . 过多注重技术训练 , 学生综合素质不强。

音乐教育专业声乐教学在关注技术训练的前提下,应加强相关学科的综合素质。声乐教学不仅要弘扬我国民族声乐文化艺术 , 还要关注世界多元文化;不仅要提高专业综合素质 , 还要加强相关学科的综合素质 (特别是艺术类学科 ) ; 要与文学、历史、民族、宗教、民俗等紧密联系 , 使学生的人文内涵更加丰富和鲜明。

4 . 声乐教学内容单一 , 参与教学研究活动能较低。

一直以来 , 大连大学音乐教育专业声乐教学课程基本延用传统的声乐表演专业设置 , 尽管增设一些特色课 , 但也存在随意性设置的现象。课程设置显然是不全面的、不适应时展要求的。经过改革后 , 确定了新的教学内容 , 更加突出了师范性。

三、大连大学音乐教育专业声乐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1 . 社会经济文化等发展的需要。

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 , 我国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等方面都有了发展与进步。无论在过去、现在还是将来 ,音乐教育对社会的影响都是非常重要的 , 人们需要多元文化的真、善、美来陶冶情操 , 提升精神境界 , 因而对声乐教学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

2 . 全民素质教育的需要。

目前 , 我国教育模式更多倾向于理性素质的培养 , 但感性素质的培养更应得到重视。感性素质的培养只有通过艺术教育来实现 , 其中音乐教育起着重要作用。

3 . 高校新课程标准的需要。

新课标为大连大学声乐教学改革的发展创新提供了理论依据 , 使学校及学生真正认清自己专业的职能所在 , 并正确地规划设计 , 这是教好学好声乐 , 贯彻新课程标准的必要前提和重要手段。

四、大连大学音乐教育专业声乐教学改革的策略与实施

1 . 声乐教学内容的改革与实施。大连大学在教学改革中 , 改变原有课程体系 , 强化各种演唱技巧及声乐基础理论学习。

新课程体系要求学生不但要加强声乐演唱的技能训练 , 还要学好声乐理论基础知识和声乐教学方法。学生不但要唱得好 , 还要懂得多、教得好。大连大学在教学改革中 , 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 , 首先加强音乐教育专业声乐教学的内容改革 , 加入声乐教学法的课程内容;加入声乐理论的课程内容; 加强声乐教材的选编工作; 加强音乐教育专业声乐教学的实践活动; 加强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的舞台演出实践活动; 积极开展教师声乐技能大赛; 在确立声乐学习目标前提下 ,抓住发声训练与作品演唱 , 抓住声乐理论、声乐教学法 , 以及舞台表演、教学实习等环节 , 立案备课 , 有的放矢地实施教学。

大学音乐教育范文第7篇

在现阶段的大学素质教育过程中,音乐教育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音乐教育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以及审美观点,拓展学生的思维发展。本文主要阐述了音乐教育与大学素质教育的内在关系,提出了一些增强大学生音乐素质的措施。

【关键词】

大学教育素质教育音乐教育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大学生的音乐教育的得到了一定的重视和肯定,在大学中开展有效的音乐教育对于全面的践行素质教育的发展理念有着积极的推动性作用,可以全面的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

一、音乐教育与大学素质教育

首先,音乐教育是大学素质教育中重要内容。音乐是一种存在我们生活中的一种普遍的艺术形态,音乐充斥在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所以音乐教育是大学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内容。在文学修养的角度来说,音乐教育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们的自身文化修养,加强学生对于科学文化的掌握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文化意识的角度来说,音乐教育可以再根本上提高学生对于历史、人文、科技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创新能力的角度来说,音乐教育可以通过艺术的熏陶,在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艺术创新能力;在审美角度来说;音乐教育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鞥努力,加强学生的审美能力。所以,在大学素质教育中音乐教育是不可缺失的重要构成部分。其次,音乐教育为大学素质教育的践行提供了一个平台。素质教育可以全面的促进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发展,加强学生的身心发展,是一种极为重要的教学手段,而音乐学生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元素,所以对于大学素质教育来说,音乐教育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践行平台,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来说,音乐教育可以全面的推进素质教育的发展。最后,音乐教育对大学生素质培养的促进作用。第一,音乐教育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思维拓展能力,加强学生的大脑开发,提高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的形成;第二,音乐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个人魅力,提高综合素质。音乐教育可以促进学生的自身修养、气质的形成,提高学生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的个人魅力,不断地拓宽学生的人际关系,有效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的修养,加强学生的核心竞争能力。所以音乐教育可以有效的践行大学素质教育理论;有效的加强了大学素质教育的实际效果;有效的实行我国培养复合型人才的战略目标。

二、加强音乐教学提升大学生素质的策略

1.构建一个系统的音乐素质教学课程。

在音乐课程的教学过程中缺乏一定的规范化,存在着一定的弊端,在音乐课程要科学化、规范化,充分的融入素质教育的内涵。第一,加强对大学生音乐欣赏课程的重视。在音乐教育的过程中,音乐欣赏教学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教学手段,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音乐欣赏课,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音乐兴趣,拓宽学生的音乐角度,增强学生的音乐感受。在现阶段的大学教学中,学生的音乐基础较为薄弱,一些高难度的音乐技巧的训练是不适合他们的,很容易造成他们的逆反心理,增加音乐教育的难度,所以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开设音乐欣赏类的课程,加强学生们的音乐基础乐理知识训练。在音乐欣赏课程中,应该有针对的选取中外古今不同种类的优秀音乐作品,丰富音乐知识内容,提高学生的感受能力、理解能力,最终达到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在进行音乐欣赏课的过程中,要充分的结合学生的自身特点,提高学生的音乐语言、思维,激发学生情感共鸣,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把音乐作品丰满化,塑造一个立体的音乐形象,教师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要根据音乐作品的信息进行整合,对音乐作品进行全面的分析,进行有效的评析,阐述自己的观点,鼓励学生们表明自己的见解,有效的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创新性思维能力,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第二,增加民族民间音乐课的设置。我国民族音乐种类繁多,充分的凸显了中华民族的特色,有着非常高的艺术性。所以在大学素质教育过程中,提高对民族音乐课程的设置是有一定的意义的。学生们通过对民族音乐的学习和赏析,可以充分的挖掘我国悠久的历史文明,提高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提高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对促进当代大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有着极其特殊的意义。

2.提高大学音乐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加强教师德育素质。

大学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最主要的就是要提高大学教师的专业音乐水平以及自身的文化素养。在素质教育深入的今天,对大学教师的整体素质有着很高的要求,但是现阶段的大学教师还是存在着一些教育上的弊端。所以要加强大学音乐教师队伍的建设,通过培训和深造等模式提高大学音乐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文化素养;同时,也要加强教师的自身的德育素质,首先就是要转变大学音乐教师的德育观念、提高音乐教师道德以及价值观,

三、结束语

音乐教育在现阶段的大学教育中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提高学生的艺术能力,音乐教育可以推进学生们的全面发展,有效的践行大学生的素质教育。

作者:王祖君 单位:九江学院

参考文献:

大学音乐教育范文第8篇

关键词:素质教育;大学音乐教育;作用

中图分类号:G623.7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4)09-0063-02

一、素质教育和大学音乐教育

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和文化的不断进步,应试教育已经不再适应新时期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因此素质教育这一全新的理念被提出来。素质教育提出的目的就是从德智体美劳五个方面全面提高民族素质,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自我认知,让学生的的综合素养和实践能力能够逐步提升。素质教育作为我国目前重要的国家教育方针,具有全面性、基础性、发展性等特征,在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和提升自我认识能力的同时,还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在知识的海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创新思维。搞好素质教育对培养学生自主性、自律性、创新性等素质有重要的作用。

大学音乐教育是用来培养学生艺术鉴赏能力,大学音乐教育也可分为专业的音乐教育和非专业的音乐教育。在素质教育这个大背景下进行音乐教育已经在我国各大高校得到广泛的流传和发展,音乐的培养不仅可以提升学生们的艺术能力,还能提升学生们的审美需求,因此在素质教育发展中注重音乐教育的开展,对发展素质教育有重要的意义。

二、素质教育和大学音乐教育的联系

(一)大学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中重要内容

音乐已经作为一种艺术形态存在于我们的生活、学习等方方面面,是素质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文化修养方面,音乐的培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学生们提升自身文化修养,不论是对科学文化的掌握,还是对人文内涵的了解,都可以提升学生对其认识,从音乐教育方面培养学生的文化修养是重要的手段和方法;在文化意识方面,文化意识包括了对历史、人文、科技等方面文化的认识,音乐教育可以从人的意识上促进学生增强主动学习的能力;在文化创新方面,音乐教育可以从艺术、思想上培养学生创新能力,音乐本身就具有一定的艺术性,因此从音乐教育的方面培养学生们的文化创新能力,可以让学生们学会理论联系实际;在文化审美方面,音乐教育的功能之一就是可以培养学生们的艺术审美和鉴赏能力,因此,从音乐的角度发展学生们的艺术鉴赏,有助于学生从整体把握文化审美。因此,大学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中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二)素质教育为大学音乐教育的开展提供良好的契机

素质教育作为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教育手段,目前已经成为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主流,素质教育的发展为大学音乐教育的开展提供良好的契机。在教育发展环境方面,素质教育自身就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的开展,可以为新时期大学音乐教育的展开提供一个优越的发展环境;在思想建设方面,素质教育可以从思想的进步和提升等方面为大学音乐教育工作的开展奠定一定的基础,素质教育注重的是发展大学生身心和思想自由的发展,为大学音乐教育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思想环境;在审美意识方面,审美意识是大学生身心发展的重点,是特省大学生自身魅力的重要方面,而素质教育对大学生审美意识方面的提升有一定的帮助,进而为大学音乐教育的开展创造一个良好的意识开端。

(三)素质教育与大学音乐教育密不可分

目前在,在我国教育发展中,素质教育的发展和大学音乐教育工作的开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大学音乐教育促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大学音乐教育旨在思想、能力等方面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这就促进了素质教育大踏步的前进;素质教育促进大学音乐教育的进步,素质教育在不断地发展,对每一个发展环节都有不同的特色,这就要求大学音乐教育要不断的注重创新,才能符合素质教育不断进步的要求。素质教育与大学音乐教育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不论是素质教育进步还是大学音乐教育不断的发展,都对提升学生自身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有着重要的作用。

三、素质教育下的大学音乐教育现状

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展开大学音乐教育工作,在我国各大高校已经是普遍现象。音乐教育的实施对素质教育的进步有着重要的意义。然而,虽然在素质教育下开展大学音乐教育已经得到广泛的发展,但在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还会出现问题。一方面体现在理论与实际的发展相脱节,理论知识对学生来讲是实践的重要理论依据,然而目前在我国,很多音乐教学的理论知识落后于实际发展的要求和内容,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另一方面,实际的发展有时也与素质教育相背离,虽然目前我国各大高校在进行教育工作时已经在不断的强调素质教育,但是大学音乐教育中的很多老教师的思想中,传统的应试教育已经根深蒂固,甚至很多时候大学音乐教育无法真正与素质教育相符合,落后与素质教育发展的进程。

四、素质教育下的大学音乐教育作用

(一)促进素质教育中德育的发展

德育是素质教育内容之一,促进德育的发展,就能促进素质教育的进步。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的精神需要在不断的变化,在这样一个大发展的环境下开展大学音乐教育,不仅可以帮助大学生健全自身的人格和思想,还可以调动大学生积极主动和探索的热情。与此同时,作为德育包含内容非常的广泛,德育的发展要求学生在思想、道德等方面全面的进步,因此,目前在我国各大高校中开展了很多的校园文化活动来增强思想道德文化的宣传,与此同时,各大高校为推动素质教育的进步发展,会有选择性的为学生们播放道德方面的音乐宣传片,从思想上帮助学生发展德育。因此,素质教育下注重大学音乐教育的发展,可以从思想方面促进学生们德育的进步。

(二)促进大学生处理人际关系能力的提升

大学生要处理好人际关系,必须从团队意识和人际交往两个方面进行,首先是团队意识,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进步,要求我们当代大学生必须注重团队意识的培养。音乐教育不仅是要教会学生如何演唱和认知乐谱,还会从学习中培养学生互相配合的主观意识,如何从配合中得到美妙的演奏,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培养才艺的同时,加强了团队协作的认知,帮助学生树立起集体主义的思想。其次在人际交往方面,众所周知,音乐不仅可以让学生放松心情,从主观上去体验审美的过程,音乐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净化学生们的心灵,培养学生们的风度、才气和修养,从而帮助学生从思想上对人际关机有个全新的了解,进而提升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

(三)促进素质教育中美育的培养

所谓的美育就是指审美教育,做好培养学生审美教育的工作实际就是帮助学生提升审美能力。音乐教育在教育学生懂得欣赏音乐的同时,还要从审美的角度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和认知的鉴赏能力。目前,在我国各大高校中,在进行音乐教育时,都会采用一些世界著名的音乐或者在我国被广为流传的音乐作为教学素材,来帮助学生从音乐的演奏到音乐中所展现出来的主观情感等进行鉴赏和分析,进而培养学生在欣赏美妙的音乐的同时,积极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能辨别的出来音乐的好与坏。

(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

正确的思想包括:人生价值观、自我认知等,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积极开展大学音乐教育工作有助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音乐作品和音乐演奏的好坏都需要学生们对其有正确的认识才能充分的辨别,而这种准确的辨别能力是需要学生们通过不断的鉴赏,从中不断的积累经验而达到的。因此,进行音乐教育,可以从艺术的角度来帮助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时刻对自我有个清晰而准确的认识。

(五)促进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

促进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包括了促进大学生的想象力、观察力和创造力的提升。新时期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发展,为培养更多的新型人才,在我国各大高校中,都在大力的倡导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想象力。音乐的教育不仅能够培养学生们演唱技巧,还可以在帮助学生艺术实践能力的同时,让学生们主动的去创造自己喜欢的音乐,进而培养学生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观察是我们学习和生活等方面必备的一种技能,音乐教育恰好是从艺术的角度锻炼学生对音乐发展、音乐特色、音乐创作等方面进行观察的能力,进而让学生学会理论联系实际,从对音乐的观察中,养成对生活、学习和工作中主动观察的习惯,进而达到“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佳境。目前,我国高校在进行音乐教育的同时,还会培养学生如何按照音乐的特点和规律进行主观创造,例如在我国央视播出的第一期《中国好歌曲》节目中,所有的参赛歌曲都是原创,其中很多参赛选手都来自全国各大高校,其中被广为流传的就是霍尊的《卷珠帘》,他的原创来自于对古典钢琴的演奏,整首歌充满了中国风的味道,更让人看到音乐教育可以挖掘人们无限的创造能力,进而创作出更多的优秀作品。

(六)帮助大学生拥有健康的心理

大学生的健康除了身体健康外,还包括了心理健康,很多大学生在即将走出校园时会面临工作和社会的压力,在校园生活中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心理健康问题。音乐教育不仅可以提升大学生的人格魅力,还有助于帮助大学生缓解这些压力。在我国,音乐作品的分类有很多种,有安静舒适的;有积极向上的;也有让人精神愉悦的等等,在对学生进行音乐教育时,可以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建议学生可以欣赏哪些歌曲,以此来帮助学生们调整自己的心态。当然也有很多音乐作品在旋律和演奏上就能够让学生从逆境中走出来,让学生从音乐的旋律中就能体会到轻松、舒畅或者充满斗志的心理变化过程。充满生命力的音乐可以让学生充满学习、生活和工作的积极性;充满生活色彩的音乐可以让学生保持战胜逆境的心理。可见,音乐教育的开展对素质教育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积极意义。

结论

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重点,也是促进我国大学生全面提升综合能力和专业素养的重要教育方针。在素质教育下进行大学音乐教育不仅能够在精神层面上提升学生的精神需要,还能够在身心发展上提升对艺术的鉴赏和审美的能力。因此,在素质教育大背景下开展大学音乐教育对素质教育的进步有着积极的影响和意义。

参考文献:

[1]南利华.大学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J].高等教育研究.2000.

[2]周彤彤.素质教育下的大学音乐教育作用分析[J].中国外校教育.2013.

大学音乐教育范文第9篇

一、素质教育和大学音乐教育

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和文化的不断进步,应试教育已经不再适应新时期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因此素质教育这一全新的理念被提出来。素质教育提出的目的就是从德智体美劳五个方面全面提高民族素质,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自我认知,让学生的的综合素养和实践能力能够逐步提升。素质教育作为我国目前重要的国家教育方针,具有全面性、基础性、发展性等特征,在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和提升自我认识能力的同时,还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在知识的海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创新思维。搞好素质教育对培养学生自主性、自律性、创新性等素质有重要的作用。

大学音乐教育是用来培养学生艺术鉴赏能力,大学音乐教育也可分为专业的音乐教育和非专业的音乐教育。在素质教育这个大背景下进行音乐教育已经在我国各大高校得到广泛的流传和发展,音乐的培养不仅可以提升学生们的艺术能力,还能提升学生们的审美需求,因此在素质教育发展中注重音乐教育的开展,对发展素质教育有重要的意义。

二、素质教育和大学音乐教育的联系

(一)大学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中重要内容

音乐已经作为一种艺术形态存在于我们的生活、学习等方方面面,是素质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文化修养方面,音乐的培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学生们提升自身文化修养,不论是对科学文化的掌握,还是对人文内涵的了解,都可以提升学生对其认识,从音乐教育方面培养学生的文化修养是重要的手段和方法;在文化意识方面,文化意识包括了对历史、人文、科技等方面文化的认识,音乐教育可以从人的意识上促进学生增强主动学习的能力;在文化创新方面,音乐教育可以从艺术、思想上培养学生创新能力,音乐本身就具有一定的艺术性,因此从音乐教育的方面培养学生们的文化创新能力,可以让学生们学会理论联系实际;在文化审美方面,音乐教育的功能之一就是可以培养学生们的艺术审美和鉴赏能力,因此,从音乐的角度发展学生们的艺术鉴赏,有助于学生从整体把握文化审美。因此,大学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中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二)素质教育为大学音乐教育的开展提供良好的契机

素质教育作为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教育手段,目前已经成为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主流,素质教育的发展为大学音乐教育的开展提供良好的契机。在教育发展环境方面,素质教育自身就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的开展,可以为新时期大学音乐教育的展开提供一个优越的发展环境;在思想建设方面,素质教育可以从思想的进步和提升等方面为大学音乐教育工作的开展奠定一定的基础,素质教育注重的是发展大学生身心和思想自由的发展,为大学音乐教育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思想环境;在审美意识方面,审美意识是大学生身心发展的重点,是特省大学生自身魅力的重要方面,而素质教育对大学生审美意识方面的提升有一定的帮助,进而为大学音乐教育的开展创造一个良好的意识开端。

(三)素质教育与大学音乐教育密不可分

目前在,在我国教育发展中,素质教育的发展和大学音乐教育工作的开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大学音乐教育促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大学音乐教育旨在思想、能力等方面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这就促进了素质教育大踏步的前进;素质教育促进大学音乐教育的进步,素质教育在不断地发展,对每一个发展环节都有不同的特色,这就要求大学音乐教育要不断的注重创新,才能符合素质教育不断进步的要求。素质教育与大学音乐教育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不论是素质教育进步还是大学音乐教育不断的发展,都对提升学生自身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有着重要的作用。

三、素质教育下的大学音乐教育现状

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展开大学音乐教育工作,在我国各大高校已经是普遍现象。音乐教育的实施对素质教育的进步有着重要的意义。然而,虽然在素质教育下开展大学音乐教育已经得到广泛的发展,但在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还会出现问题。一方面体现在理论与实际的发展相脱节,理论知识对学生来讲是实践的重要理论依据,然而目前在我国,很多音乐教学的理论知识落后于实际发展的要求和内容,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另一方面,实际的发展有时也与素质教育相背离,虽然目前我国各大高校在进行教育工作时已经在不断的强调素质教育,但是大学音乐教育中的很多老教师的思想中,传统的应试教育已经根深蒂固,甚至很多时候大学音乐教育无法真正与素质教育相符合,落后与素质教育发展的进程。

四、素质教育下的大学音乐教育作用

(一)促进素质教育中德育的发展

德育是素质教育内容之一,促进德育的发展,就能促进素质教育的进步。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的精神需要在不断的变化,在这样一个大发展的环境下开展大学音乐教育,不仅可以帮助大学生健全自身的人格和思想,还可以调动大学生积极主动和探索的热情。与此同时,作为德育包含内容非常的广泛,德育的发展要求学生在思想、道德等方面全面的进步,因此,目前在我国各大高校中开展了很多的校园文化活动来增强思想道德文化的宣传,与此同时,各大高校为推动素质教育的进步发展,会有选择性的为学生们播放道德方面的音乐宣传片,从思想上帮助学生发展德育。因此,素质教育下注重大学音乐教育的发展,可以从思想方面促进学生们德育的进步。

(二)促进大学生处理人际关系能力的提升

大学生要处理好人际关系,必须从团队意识和人际交往两个方面进行,首先是团队意识,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进步,要求我们当代大学生必须注重团队意识的培养。音乐教育不仅是要教会学生如何演唱和认知乐谱,还会从学习中培养学生互相配合的主观意识,如何从配合中得到美妙的演奏,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培养才艺的同时,加强了团队协作的认知,帮助学生树立起集体主义的思想。其次在人际交往方面,众所周知,音乐不仅可以让学生放松心情,从主观上去体验审美的过程,音乐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净化学生们的心灵,培养学生们的风度、才气和修养,从而帮助学生从思想上对人际关机有个全新的了解,进而提升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

(三)促进素质教育中美育的培养

所谓的美育就是指审美教育,做好培养学生审美教育的工作实际就是帮助学生提升审美能力。音乐教育在教育学生懂得欣赏音乐的同时,还要从审美的角度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和认知的鉴赏能力。目前,在我国各大高校中,在进行音乐教育时,都会采用一些世界著名的音乐或者在我国被广为流传的音乐作为教学素材,来帮助学生从音乐的演奏到音乐中所展现出来的主观情感等进行鉴赏和分析,进而培养学生在欣赏美妙的音乐的同时,积极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能辨别的出来音乐的好与坏。

(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

正确的思想包括:人生价值观、自我认知等,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积极开展大学音乐教育工作有助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音乐作品和音乐演奏的好坏都需要学生们对其有正确的认识才能充分的辨别,而这种准确的辨别能力是需要学生们通过不断的鉴赏,从中不断的积累经验而达到的。因此,进行音乐教育,可以从艺术的角度来帮助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时刻对自我有个清晰而准确的认识。

(五)促进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

促进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包括了促进大学生的想象力、观察力和创造力的提升。新时期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发展,为培养更多的新型人才,在我国各大高校中,都在大力的倡导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想象力。音乐的教育不仅能够培养学生们演唱技巧,还可以在帮助学生艺术实践能力的同时,让学生们主动的去创造自己喜欢的音乐,进而培养学生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观察是我们学习和生活等方面必备的一种技能,音乐教育恰好是从艺术的角度锻炼学生对音乐发展、音乐特色、音乐创作等方面进行观察的能力,进而让学生学会理论联系实际,从对音乐的观察中,养成对生活、学习和工作中主动观察的习惯,进而达到“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佳境。目前,我国高校在进行音乐教育的同时,还会培养学生如何按照音乐的特点和规律进行主观创造,例如在我国央视播出的第一期《中国好歌曲》节目中,所有的参赛歌曲都是原创,其中很多参赛选手都来自全国各大高校,其中被广为流传的就是霍尊的《卷珠帘》,他的原创来自于对古典钢琴的演奏,整首歌充满了中国风的味道,更让人看到音乐教育可以挖掘人们无限的创造能力,进而创作出更多的优秀作品。

(六)帮助大学生拥有健康的心理

大学生的健康除了身体健康外,还包括了心理健康,很多大学生在即将走出校园时会面临工作和社会的压力,在校园生活中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心理健康问题。音乐教育不仅可以提升大学生的人格魅力,还有助于帮助大学生缓解这些压力。在我国,音乐作品的分类有很多种,有安静舒适的;有积极向上的;也有让人精神愉悦的等等,在对学生进行音乐教育时,可以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建议学生可以欣赏哪些歌曲,以此来帮助学生们调整自己的心态。当然也有很多音乐作品在旋律和演奏上就能够让学生从逆境中走出来,让学生从音乐的旋律中就能体会到轻松、舒畅或者充满斗志的心理变化过程。充满生命力的音乐可以让学生充满学习、生活和工作的积极性;充满生活色彩的音乐可以让学生保持战胜逆境的心理。可见,音乐教育的开展对素质教育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积极意义。

大学音乐教育范文第10篇

关键词:音乐教育 情感教育 途径

在大学音乐教学中,情感教育的融入,不仅能使学生充分地感受到音乐作品的真实情感,同时还能使其在感受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从而在今后的学习中,能够充分地融入到音乐学习中。因而情感教育在音乐教学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情感教育”是什么

“情感教育”这一概念,在《情感教学心理学》一书中表述为:“情感教学从最根本的涵义上说, 就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充分考虑认知因素的同时,充分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以完善教学目标、增强教学效果的教学”。由此可见,情感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念,是针对目前教育中重视认知、理性,忽视情感的状况而提出来的,是完整教育过程的一个组成部分。这一教育方式是通过在教育过程中尊重和培养大学生的情感品质,发展他们的自我情感调控能力,促使他们对学习、生活和周围的一切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形成独立健全的个性与人格特征。由此可见,在音乐教学中,情感教育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二、情感教育在音乐教育中的作用

音乐是一门情感的艺术,它能够深刻、细腻、准确地反映人的情感,震撼人的心灵,激发人内心的情感体验,帮助培养完整的人格。因此,情感教育能促进大学生对学习本身产生兴趣,能提升大学生的认知兴趣与情感,培养其积极的情感。实施情感教育,能促进大学生发展自身的人文价值。此外,音乐活动中的创作、表演、欣赏是一种心理过程,也是一种伴随着情感活动的形象思维过程。由此可见,音乐教育中的情感教育能有效地将人们大脑中的表象记忆激活,让人们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再现这一形象,从中寻求进一步的情感体验,将自己的真实情感准确地投入进去,由此提高学生对音乐的认知。

三、音乐教学中情感教育的运用途径

综上所述,在大学音乐教学的过程中,情感教育的融入,不仅提高了学生对音乐的认识,同时还能提高学生的音乐认知能力。因而在教学的过程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大学教师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将情感教育充分地融入到音乐教学中。其融入的过程,主要有以下途径:

1.借助媒介,创境生情

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应在条件允许的状况下,借助多媒体的优势,为学生创造一定的情境,使其能够充分地融入到音乐的情境中,从而将自己的真情实感顺利地抒发出来。此外,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借助多媒体的优势,将音乐中“摸不到、看不见”的情感,以动画、图片或录像等片段,真实地展现在学生眼前,使其真切感受并产生一定的心灵共鸣,从而能够更好地体会作品中的思想感情。

2.亲身实践,入境生情

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情感教育的融入,离不开学生的亲身实践。只有学生亲身实践,才能从根本上体会到音乐作品抒发的情感,才能从根本上对其认可。因此,就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够组织学生进行相应的音乐实践活动,使其能够充分地融入到音乐作品的情感中。最后,在活动结束的时候,教师还应对学生的音乐情感给予相应的指导,使其能够正确明晰地认识到自己的思想感情,以便今后准确地把握和再现这种情感。

3.激发兴趣,以趣生情

在当代大学生的日常学习中,存在的情感因素往往比较强烈,而理性因素相对较弱,因而在学习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随性”的现象。因此,就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够充分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通过学生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所闻及学生的兴趣,使其在音乐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激发起音乐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全身心地投入到音乐学习中。在教学的过程中,“兴趣往往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学习出发,针对不同的学生做出不同的指导,使其能够从根本上对音乐情感认可,从而为今后的音乐学习做好铺垫。

4.欣赏名作,以美育情

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离不开美育的辅助,而在音乐情感教育的过程中,更需要美育的帮助。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够依据学生的具体水平,选取情感高尚、内容丰富、性质健康音律优美的作品,根据不同的题材做出不同的选择。这样,不仅能扩大学生的知识覆盖面,使其领略到多种音乐的不同情感,同时还能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及正确的音乐鉴赏水平。

总结

综上所述,在大学音乐教学中,情感教育的融入,不仅可以提高音乐教学的课堂质量,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因而在教学的过程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将情感教育充分地运用到音乐教学中,创新教学方式,以使其得到更好的运用。

参考文献:

[1]伍婷婷. 论情感教育在大学音乐教育中的运用[J].文教资料, 2010,(25)

[2]黄长安. 大学生音乐教育与情感教育的融合途径[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0,(10)

大学音乐教育范文第11篇

一、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

素质教育的重要理念就是强调人各方面素质的全面发展。其中就包括文化素质与身体心理素质的发展,从素质教育的实践过程来看,在对学生文化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提高的过程当中,音乐教育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由此可见,音乐作为一门学科,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文化素质,还能陶冶学生的情操。将音乐教育纳入到素质教育,可以让整个素质教育更加生动有趣,并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的情感观念进而塑造性格。由此可见,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开展音乐教育非常符合当下的现代教育理念,不仅仅可以发掘出学生们的音乐天赋,还能促进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提升学生的综合竞争力。

二、音乐教育在大学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一)发挥创造力

实施素质教育,重点强调的是各个学科之间的联系,倡导多元化发展,并且注重多元之间的关联[2]。因此,在大学开展的音乐教育不但能够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还能够让学生在接受音乐教育的过程中掌握其他科目中相关技能。例如,学生在欣赏音乐时,会自然而然地联想到音乐的相关信息:这首歌的词曲唱者、歌词、发音节奏等等。通过音乐教育,强化了学生的记忆力,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音乐素养。此外,在音乐教育过程中,学生之间会积极进行探讨,激发创作灵感,活跃整个课堂的气氛,为学生的创造力与思维能力提供了锻炼的机会。还可通过合唱、乐队表演的形式,让学生参与其中进行表演与排练,让学生明白只有良好的团队协作与努力的练习,才能达到最佳的表演效果。

(二)提升适应社会的能力

在大学时期,大多数学生并没有太多的机会去真正地接触到社会,因为他们大部分时间都在校园内,所交往的人际关系也多是同学关系,因此在毕业后步入社会的初期,会遇到大大小小的问题一时难以适应适应[3]。所以,学校有责任去对大学生的适应能力与心理素质进行锻炼,以便在今后的生活工作中能尽快的融入到现实社会当中。特别是在现代社会,随着人际交往之间的关系逐渐频繁与复杂,工作压力也越来越大,音乐教学在这一方面会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大学的音乐教育不但可以让学生对社会的认知更加深入,还能有效地引导学生去抒发自己的情感,提升自身的抗压能力与自我调节能力。大学的音乐教师还可有计划的开展丰富的音乐活动,例如校园音乐节等,让学生从策划、布置、组织等方面,全程参与其中,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沟通能力与合作能力,为学生今后的社会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传承音乐文化

在我国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早就存在礼乐一说,由此可见在古人的观念中,音乐作为一种文化,是具有教化作用的。因此音乐教育在大学素质教育当中,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整体文化水平,而且能够促进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扬。从历史的发展历程来看,我国的音乐事业发展一直呈现出上升的趋势,在感受各种类型音乐文化的同时,我们也会对自己国家的文化产生共鸣。因此,音乐作为一种文化,需要我们加强教育并共同努力去传承发扬,通过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的融合,有效推动音乐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共同发展。

(四)陶冶情操

音乐不仅仅是一门学科教育,也是一项娱乐方式,更是现代人缓解压力的方式[4]。在我们感到情绪低落的时候,积极向上、励志的歌曲会带给我们动力;在我们感到高兴愉悦的时候,热情、节奏感的歌会带给我们激情。音乐就像一个人类情感的发泄口,是一种充满力量的听觉体验,会对人们的身心带来冲击,影响着我们每一个人的情感表达。此外,音乐教育所带来的正能量,在教育问题学生的过程中常常会收到非常好的效果。

(五)推动音乐教育的相关对策

音乐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去积极推动它的健康发展 [5] 。具体实施策略可分为如下几个方面:1加大对音乐教育的宣传力度,让学生、教师以及校方充分认识到音乐教育的重要性。2学校所编制的教材应增加音乐教育的篇幅,让更多优质的内容融入到教学当中,从而让学生对音乐有更多的接触机会。3加强对师资队伍的建设,组建更加专业的教师团队,制定出更多元化音乐风格的课程,让学生充分参与其中。通过以上种种对策,不仅可以促进大学音乐教育的发展,更有效的落实素质教育的教学目标。

大学音乐教育范文第12篇

关键词:大学生 音乐教育 素质教育 教育改革 道德素质 智能素质 情感素质

教育制度改革以来,我国的基础教育已经开始向素质教育体制转轨的重点改革。这对于我们的音乐教育既是难得的机遇,也是严峻的挑战。新的形势,新的任务要求我们必须认真思考:做为普通高等学校的音乐教育,在素质教育中应当发挥哪些作用呢?

从先秦儒家诸子“乐教”以“善民心”“移风易俗”,到近代中国的有识之士把“歌乐”作为学校必不可少的学科,都说明我们的先辈们对音乐教育的育人功能的认识和发掘。艺术不容忍说教,审美不能依靠灌输。高等学校的音乐教育是以它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发挥着独特的育人功能,其作用不可估量。

音乐教育发展至今,它对素质教育的作用日趋显著。

一、音乐教育与大学生的道德素质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它充分利用美妙的音乐、丰富的和声、优美的旋律、鲜明的节奏来抒感,表达思想,因而能最直接地触动学生的情感中枢,震撼学生的心灵,对大学生的思想情操、道德观念、情感世界等等的渗透和潜移默化的影响是巨大的。在素质教育中,音乐是塑造学生灵魂的有力手段,对学生的精神世界起着激励、净化、升华的作用,于无形之中提高他们的道德水准。

二、音乐教育与大学生的智能素质

科学研究表明:音乐教育对发展人的形象思维、开发人的右脑、提高人的智能素质有着毋庸置疑的巨大作用。爱因斯坦说过:“我们科学成就很多是从音乐中启发来的。”有意思的是,五十年前,当苏联宇航员加加林成为人类第一位飞上太空的英雄的时候,美国中央情报局开始调查参与开发研制宇宙飞船的苏联科学家。最后,他们得出一个令人十分意外的结果:这些科研人员无一例外地爱好音乐。

俄国著名文艺批评家别林斯基把人们认识世界的途径分为两种,即科学的认识和借助于艺术的认识。在音乐教育中,特别是器乐演奏时,手、脑、耳、眼并用,能综合开发人的大脑;演奏时手指动作越娴熟、越复杂,越能与大脑建立更多、更复杂的神经联系使头脑灵敏、聪慧。大学生的音乐教育不仅要帮助学生形象地认识客观世界,扩大他们的知识视野,并且可以以乐促智,让智能得到诸多方面的发展。

三、音乐教育与大学生的情感素质

恰如其分地表现音乐,会培养演唱(奏)者热情积极、乐观向上、一丝不苟、从容不迫的良好气质,使他们的身心更加协调与平衡。当音乐的美妙使大学生们建立起学习的兴趣和情感时,这种兴趣和情感会赋予他们对音乐学习的高度自觉性和责任心,培养他们对音乐的欣赏和热爱,引领他们步入音乐的殿堂,让他们形成一种坚韧不拔的情感品质,使他们在今后漫长的学习与生活的人生道路上,排除一切干扰和困难,使他们受益终身。

音乐具有情感性、愉悦性、形象性的基本特征,它主要是在音乐运动和结构中让人们认识美、理解美、享受美、感知美,进而树立健康的审美情趣,在音乐之美中陶冶性情。比如,欣赏二胡名曲《二泉映月》,可以使学生产生出哀伤、痛苦、兴奋、愉快等不同的情绪变化,体会到人民艺术家阿炳在黑暗的旧社会里饱受摧残、顽强不屈、乐观向上、追求光明的可贵精神品质。再比如,欣赏古曲《春江花月夜》可以使学生们联想到平静的江水、皎洁的明月、美丽的大自然等鲜明如画的音乐形象。爱因斯坦说:“智力的成就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性格的伟大。”爱因斯坦这句名言中所说的“性格”,就是指广义的情感素质。它包含意志、气质、兴趣、情感、毅力等非智力因素。

大学音乐教育范文第13篇

音乐教育可以从以下的几个方面来促进智力的发展:首先,音乐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开发与使用大脑的右半球。根据科学家研究,大脑共有左右两个半球,大脑的左半球负责逻辑思维和语言学习等功能,而大脑的右半球则负责直觉思维、空间思维、艺术鉴赏等功能。专家认为若能科学、合理的利用左右脑在直觉思维和逻辑思维等方面的特质,就可以有效的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传统的教育多采用书语言和口头语言两种形式,只是左脑在发挥职能。并且在教育方法和教育内容上都更注重逻辑思维、抽象思维和语言思维,忽视了右脑中的感性思维和形象思维等功能。在音乐教育中,通过协调性的技能训练和不同音乐类型的审美感受,可以充分运用左右脑的思维功能,把理性思维和感性思维有机结合,从而促进大脑的开发,提高大学生的智力水平。其次,音乐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发展自身的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是一种具有开创意义的思维活动,它以记忆、感知、理解、思考、联想等能力为基础,以探索、求新、综合为特点,是提高创新型人才智力水平的重要因素。音乐教育凭借音乐所特有的听觉感受,可以有效提高大学生的想象力水平,进而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同时,音乐完全以听觉感知为载体,依靠纯粹的直观性思维,可以带给学生最直接的感受和体会。此外,音乐的视觉语言具有极大的感染力,它给与学生无限的想象空间,使他们在思维情感中自由驰骋,从而丰富想象力水平,发展创造力思维。

二、音乐教育有助于增强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音乐教育可以在耳濡目染中增强大学生的文化共同体意识,不断强化大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进而培养大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积极向上的爱国主义精神。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曾说过,“音乐可以悄悄的改变人的习惯与性格,再以逐渐壮大的力量渗入人和人的关系之中,再由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堂而皇之的流入政治和法律制度。”以柏拉图的观点来看,音乐不但可以改变人的性格特征,还可以改善人际关系,并逐渐的改变社会风气,进而影响政治及法律制度。同时,音乐还可以通过旋律、节奏、和声、曲调等各种要素来影响大学生的心理活动,从而引起身体内生理机能的相应变化,使大学生出现激动、兴奋、悲伤等一系列的情感变化。如《黄河大合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义勇军进行曲》这些爱国主义歌曲,在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期间曾经激起了全国人民合力抗敌的爱国热情,激励着全国人民永不放弃、抗战到底,最终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时过境迁,几十年过去了,现在听起这些歌曲仍然能感觉到中华民族坚强不屈的爱国斗志和气势恢宏的爱情情怀。而像《祖国颂》、《爱我中华》《我的祖国》等歌曲,在聆听时可以感受到曲调中深深的爱国情感,并且在歌词中,高度赞扬了祖国在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辉煌成果。因此,在大学生反复的演唱和学习过程中,可以逐渐强化自身的爱国情感,有效的增强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三、音乐教育有助于加强大学生的道德修养

大学音乐教育范文第14篇

【关键词】大学素质教育;音乐教育;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4-0179-01

如今,随着教育的改革与进步,大学越来越注重对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提升,而在素质教育中,音乐由于它的独特性在其中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随着音乐逐渐深入大学生的生活,我们的生活与学习不再是如此的枯燥单调,各种音乐活动受到我们的青睐,然而它就像一份美食,出现的偏食现象较为严重,因而正确意识它的作用与重要性显得非常重要。

一、思维与音乐

人类通过艺术和科学这两条路来认识这个世界。在科学这条路上,我们一般运用抽象性的思维方式,而对于艺术而言,思维方式更为形象,它们之间虽有不同却互为相通。在我看来,艺术对于科学家而言,可以让他拥有形象思维的能力,创造的能力也得到提高,而其灵感亦来源于此。对于我们而言,科学家的定义便是搞发明创造的,虽然这个发明创造的过程中需要运用的主要是逻辑思维,但是形象思维也不可或缺,否则其想象构思过程必然会受到影响。艺术创造其实与科学是类似的,都要经历相同的过程,只是一个是科技的创造,一个是艺术的创造,但是起主导作用的思维不同,艺术创造更多的是依靠形象思维。因而二者同中有异,但却是相通的。对于我们而言,音乐的教育最为适合培养想象力。在我看来,从日常的音乐课堂中我们创造性的思维得到了发展,创造性思维包括发散和收敛两种思维方式,这两类思维截然不同,其中,发散思维更为自由,不受原有知识或问题的束缚,更加懂得变通,多角度考虑,不断地探索得出新颖的想法。音乐教育课堂中,我们所参与的审美互动,不正是一个探索创新而又自由的过程吗?这类形式的课程更多的是感性占主导地位,理性认知仅作为一个引导的思维方式,因为它的授课目的不为了判断推理,而是为了产生对音乐作品内涵的特别感受和体验。就像作家要不断地创作音乐作品,写曲是、演唱是、演奏也是、欣赏依旧是,在这些不断创作中,音乐最后才能够得到最完美的展现和留存,可见在音乐教学中,它让我们的思维变得活跃,发散的思维得到充足的锻炼,因而音乐教学是多么的重要。

二、教化与音乐

老师在课堂上说纵观古今内外,带我们回看过去的历史,讲述了周朝的音乐教育历史,让我们看到早在2000多年前,古人已学会以乐育人,其中《乐记》中说道:“乐也者,圣人之所乐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风易俗,故先王著其教焉。”而在后来孔子的教学中我们也都知道“六艺”为“礼乐射御书数”,可见音乐的育人作用与礼息息相关,而老师也提到古希腊同样提出了以乐育人的观点,柏拉图便是典型的代表,在他看来音乐可以涤荡人的内心和灵魂,音乐中的声音与节奏可以和人的灵魂深处进行对话,它教育人的地位没有什么能够取代。在我看来,我们日常接受的音乐教学中,它的情感会不动声色地传递给你,以情来打动你,潜移默化地改变你,就像“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一般,不是将道德理论强硬地灌输给我们,也并非对我们无止休地说教,这些都会让我们感到反感,而是通过感情慢慢地、悄悄地、不知不觉中改变了我们的认知,丰盈了我们的内心世界,道德伦理、智慧等精神世界都被音乐所美化,并且经久不衰,培养我们的思想品德,散发人性在精神境界上的魅力,灵魂得到净化。

三、交往与音乐

如今社会竞争激烈,拥有健全强大的心理素质变得很重要,因为即使我们再优秀,但是如果性格奇怪、心理素质不好,那么就很有可能无法找到理想的工作;又或者无法承受生活、学习等压力,从而在人际交往中出现问题,学校的朋友寥寥无几,甚至到了社会会怀才不遇。如今社会对于我们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中多了一项交际能力的要求,它包括性格、自我展示、与他人的交流、口才等等,而在音乐课堂中,静下心来去倾听音乐,我真的可以深深感受到音乐的独特魅力,它的展示本身就是一种创作,更重要的是它是情感表达与交流的过程,为我们的情感提供一个栖息地,让感情得以宣泄、得到慰藉。平时听音乐时,感觉它就是万能的语言,尽管文字上我们并不明白,但是乐曲所透露的感情和内容,我们可以倾听得出。当老师让我们对一部音乐作品进行赏析时,我们的自我表达能力和自我表现能力都得到了提升,感情也得到了丰富,这个时候我们的人际沟通能力也得以提升,可见音乐之魅力于我们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是多么重要。

参考文献:

[1]吉联抗译注.古代音乐论著译注小丛书•乐记[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0.22,29,22.

大学音乐教育范文第15篇

【关键词】大学音乐;教育教学;管理模式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4-0240-01

经济的迅速发展也带来了教育理念的变革,大学除了重视专业知识的培养,也开始重视人文素质的培养,音乐教育在大学逐渐开始受到重视。音乐教育有助于贯彻全面发展的教学理念。然而,目前我国大学音乐教育还没有充分发挥其作用,还缺乏系统的管理模式。只有不断改善音乐教育现状,才能真正提高音乐教育效果。

一、大学音乐教育教W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模式老化,教学方法落后。大学生更易于配合和接受趣味性较强的音乐管理模式。然而,目前“单调”、“古板”仍是高校音乐教育仍未摆脱的特点,学生普遍对学校安排的音乐教育模式兴趣度不高,这种现象虽然在音乐艺术生中较为缓和,但是在非音乐生中较为明显。非专业音乐教育的管理很松懈,无法有效管理学生音乐学习成果。选修课是非专业音乐生接触音乐的主要模式,音乐课的课程设置和内容安排都受到了较大的限制。

(二)音乐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高。大学的音乐教育重视度一直以来都不够高,而且大学比初高中有更多自由来设置音乐课程,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大学对音乐教育管理比较松懈。大学在评测教学成果、审核课程内容、进行课程安排时都不够严谨,这直接影响了音乐教学的效果。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不注重管理课堂风气、规范课堂秩序。由于缺乏必要的课堂规范,学生在音乐课堂上也比较随意,使得教学效果较低。同时,教师在在执行和设计课程时比较随意,对课堂课程的规划和管控不够合理,重视度不够高。大学生在这些宽松的教学环境中,学生也缺乏学习动力和学习目标。

(三)音乐教材缺乏规划。在教育改革的新形势下,只有合理规划好音乐教材才能提高音乐课的教学质量。然而,当前大学的音乐教材专业化程度偏高,对于没有音乐基础的非专业音乐生来说,学习这类教材较为困难。这种较为专业的音乐教材不仅无趣,而且比较晦涩,很难达到培养大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目标。高校在选择音乐教材时没有提前做好科学的规划,老师的教学目标与音乐教材贴合度不够,教材往往在课堂上没有任何作用,这不仅是教学资源的浪费,也会降低课授课效果。

二、音乐教学管理模式的改进措施

(一)建立独立的教学管理机构。高校应该创新音乐教育管理模式,可以建立单独的艺术教研室和艺术教育中心实行单独管理,而不作为附属机构来管理,为改进音乐管理模式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在实行单独管理后,应对高校音乐教育做出相应的规划。首先要调整音乐课表,设置一系列的音乐教学课程,并赋予其相应的学分,充分考虑教学目标及学生的实际需求。

(二)优化师资力量与教学设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应该只注重传授知识,还应该渗透自己的人格魅力,不能仅将教学停留在艺术形态的层面上,要帮助学生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一方面,教师应该用经典的作品来影响学生,用优秀作品来感化学生,积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促进其全面发展。另一方面,教师要提升自己的人文底蕴,只有这样,高校的音乐教育管理才能达到理想的目标。

(三)完善教学方法,开展课外活动。教师可采用三位一体的教学方式,即集实践、体验、聆听三者为一体。教学过程不能仅仅停留在“音乐欣赏”这个阶段,还要让学生有机会进行实践。通过训练音乐技能,学生的耳、心、口等器官将更加协调,通过鼓励学生自己谱曲、作词、设计舞台背景、配乐朗诵等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更广阔的学习平台,可以根据学生的需求与专业来决定教学方式,从而为学生提供个性化服务。一方面,可以创设兴趣小组,定期组织活动。另一方面,可以进行练耳训练,音乐的欣赏是建立在敏锐的听觉之上的,练耳课程可以提高学生欣赏音乐的能力,激发其创造力。这些对优化教学管理都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结语

本文主要论述了大学音乐教育教学管理模式的相关内容。可以看出,目前高校音乐教学管理模式还存在管理模式老化、教学方法落后、音乐教材缺乏规划、重视程度不够高等问题,应该从建立独立的教学管理机构、完善教学方法、开展课外活动、优化师资力量与教学设备等方面不断提高音乐教育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李蓉.关于大学音乐教育教学管理模式分析[J].音论乐坊,2013:128.

[2]陈海珍.大学音乐教育教学模式探析[J].艺术教育思考,2011:132.

[3]吴岚.我国普通高校的音乐教育的管理模式探讨[J].管理,2013:24.

作者简介:

第一作者:丁 婕(1989-),女,汉族,江西省南昌市人,江西科技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助教,硕士,研究方向:音乐学(中国近现代音乐史论)。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