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生态农业的主要特征范文

生态农业的主要特征范文

生态农业的主要特征

生态农业的主要特征范文第1篇

关键词:吉首市;新型城镇化;征地农民;心态

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中指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可见,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以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完成农民到市民的转变。在此过程中,被征地农民的生活环境、生活方式都将发生一系列的变化,从而引起其心态的转变。征地农民的心态会直接影响他们对城市建设的态度,值得研究。

一、吉首市新型城镇化进程及征地农民生活现状

近年来,吉首市全面实施城市品牌战略,新型城镇化成为了拉动吉首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大“增长极”,城市渐显“山区特点、民族特色、时代特征”个性。《吉首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修编已经完成并获得省政府批复同意实施。在规划中,全市1077.97平方公里行政区域全部纳入城市规划区,吉首将成为武陵山区旅游中心城市、商贸物流中心和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生态宜居城市。

在此过程中,土地是支撑城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大量农民的耕地、宅基地、山林被征用,改变了他们原来的生产生活方式。通过对吉首市近郊征地农民调研访谈,了解到他们的生活现状主要发生了以下几方面的变化:

(一)耕地减少,难以再依靠土地而生存

征地之前,大部分农民的经济来源主要靠从事农业生产,一家人的粮食,蔬菜,畜禽自给,除了逢年过节买些肉类,其余基本自给,还有余粮可卖。一些农民从事养殖、种植时令蔬菜,或者到城里打季节工、散工还可以增加收入,土地是农民的生产资料,是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但在征地后,失去土地的农民就失去了最基本的就业岗位,对于多数从事纯农业的农民来讲,由于文化素质及知识水平较低,在城市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只有靠打散工、干苦力等方式来维持生活,大部分被访对象认为经济来源没有以前稳定了。

(二)支出增大,生产生活方式发生改变

征地之前,一是农民基本的生活物资不需要样样花钱,通过自己耕种就可以得到,生活成本与城市相比物美价廉;二是农民的社会交往圈子较为狭窄,人际网络简单,没有过多的人际纠纷;三是休闲方式较为单纯,在休闲时间主要是看电视、邻里之间拉家常、或者打麻将扑克等休闲方式。土地被征后,其生活方式也相应发生变化,表现在:一是生活物资都需用现金购买,加大了其生活成本;二是征地后多数在城市务工,接触对象发生了变化,人际关系更为复杂;三是休闲方式也相应发生了变化,部分农民拿着土地补偿款聚会喝酒、聚众等现象时有发生。

(三)就业困难,邻里之间贫富差距拉大

目前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大多属于年龄较大、文化低、技能低的弱势群体,尤其年龄在50岁以上的农民,征地后就业问题十分突出。据调查,有近四成的劳动力处于失业或半失业状态。中壮年整日无所事事,精神没寄托,年轻人没事干容易惹事生非。市政府和一些街道社区虽然每年会举办几次劳动技能培训班,但能够解决的就业岗位极为有限。此外,由于受家庭人口数量、土地多少、土地类型及被征用土地的位置等因素的制约,导致原本贫富差距不大的邻里之间贫富差距拉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和谐融洽的邻里关系。

(四)社保缺乏,生存发展面临严峻挑战

据调查,征地农民被排除在城镇社会保障体系之外,依然只享受原有的农村医保和养老保险标准,比如60岁以上的老年人每月领取50元生活补助。对大多数人来说,征地补偿安置费只能维持一时之需,一旦这些补偿款坐吃山空,而他们又不能找到一份工作,在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教育等社会保障还没有落实好的情况下,需要自行解决这些问题,生存与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影响城市社会稳定。

二、城镇化进程中征地农民心态的主要表现及原因分析

(一)征地农民心态的主要表现

1. 对未来生活有恐惧心理。不少农民谈及未来时黯然神伤,对今后生活缺乏安全感,认为土地没了,成了无田可耕、无业可从、无岗可上的游离于城市边缘的“三无”农民。生活成本在上涨,生活压力较大。加之相关社会保障制度还没有惠及到他们,大部分征地农民对生活缺乏安全感。

2. 享乐主义思想比较严重。调查显示,一部分农民认为自己从此有了过上幸福生活的资本,不再需要继续卖力工作以维持生计;也有部分人拿着补偿金购买车辆,从几万到几十万不等;还有部分农民利用补偿金豪赌的现象。

3. 城市融入度和参与感不强。由于征地农民存在文化素质和技能低等因素的影响,在就业方面无法与其他群体公平竞争,加上社会中存在部分城市居民排斥农民工的现象,致使大部分被征地农民认为自己仍然是农民,城市的建设与发展跟他们没有太大的关系,社会参与意识淡薄。

(二)征地农民不良心态的原因分析

1. 世代形成的土地依赖思想。在征地之前,有发展意识的农民不仅靠耕地来维系生活,更会利用其土地资源经营一些其他项目增加自己的收入。但当农民的耕地、林地、宅基地等土地被征用后,他们失去的不仅是用以安身的生存保障,更是失去了发展致富的重要机会和空间。一次性补偿的征地补偿资金并没有为农民今后的生活买单,征地农民并没有享受到其被征土地增值后的红利。

2. 部分农民缺乏长远规划意识。在征地安置补偿之初,由于有补偿款,征地农民的生活水平较好,但如果没有长远规划、理财意识,加之没有固定的就业保障,稳定的经济收入来源,生活状况便会每况愈下变得越来越窘困。

3. 政府信息和补偿标准不一致。所谓不一致,是指集体土地上和国有土地上房屋搬迁在征地价格、拆迁价格、还建安置房价格上所拥有的信息不对等和不统一。比如房屋补偿,有的是以有资质评估所,按现行市场评估定价,而有的是按征拆文件上政府定价来进行的。另外有时一个项目由于拖的时间太长,造成后来补偿政策的变化,前后补偿标准不一致,导致群众无法理解,引起矛盾冲突。

4. 政府缺乏科学的管理与引导机制。政府以强制的姿态征收了农民赖以为生的土地资源,给予他们城市居民的身份,但却没有给予他们与城市居民相同的社会待遇。比如吉首市养老保险在征地拆迁补偿工作中就没有落实,没有标准,也没有一个权威性文件的规范规定。加上他们与城市居民既有的心理隔膜,造成了其与市民交往与融合中的重重困难,也造成了他们心理归属的缺失和意识转变的滞后。

三、培育征地农民良好心态的对策建议

(一)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舆论引导氛围

什么是城镇化、城镇化的核心是什么、城镇化的受益者是谁、城镇化建设对农民有何好处,这些对于农民来说是陌生的,模糊的。正是因为他们没有真正了解城镇化建设的相关政策与内容,没有从内心真正接受它,从而才会导致在城镇化建设的进程中一些农民发生抵制情绪。政府要充分利用各种方式、多途径地加大对城镇化建设的相关政策与制度的宣传教育,政策宣传要全面、具体、透彻,让政策深入人心,纠正农民对征拆工作的偏见和错误认识。

(二)做好保障工作,完善就业与社会保障制度

1. 建立长效的职业培训机制。相关部门要成立专门的工作小组与主管机构,定期到市场进行调研分析,根据市场需求结合当地高校和职业技术学校,或聘请相关专家对征地农民进行就业再教育再培训,并颁发相关的证书;政府也可出台相关政策要求入驻吉首市的投资企业要优先给予征地农民就业机会等。政府要为征地农民这一特殊群体完善相应的就业扶持政策,给予他们更多关注,减少贫富差距,减少他们对社会的失落感、不公平的的心理,这样可以稳定这些人群浮躁、无安全感的心态,缓解社会贫富阶层之间的矛盾。

2. 建立健全相关社会保障制度,重点是完善与民生息息相关的,包括教育、基本生活保障体系、医疗卫生、养老保险等方面的制度,并着力落实到位,营造“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以此消除不健康心态滋长的环境。

(三)推进制度改革,创新土地补偿机制

调查得知,目前吉首市给予被征地农民的补偿方式是采取单一的货币安置。但由于农民缺乏长远规划及投资理财意识,很难将这一笔资金用好用活,因此,政府要想方设法创新土地补偿机制,既补贴了农民当下的生活问题,也为其后期的生存发展提供保障,预防不良后果的产生,消除他们的不安心理。笔者认为可以用以下两种方式创新补偿机制:

1. 分期发放补偿款。每户征地农民的补偿款少则几万多则几十万,针对这一大笔补偿款,政府可以在争取得到农民同意的基础上,给每户征地农民建立一个账户,通过签订协议,按一定的比例分期发放到农民手上,对于后期政府暂未发放的补偿款给农民一定分利,如按银行的存款利息比例或稍高于银行的利息,这样既可以减轻政府的资金压力,又可以保障农民后期的生活保障,避免挥霍奢侈,也避免今后以各种各样的理由找政府的麻烦,影响社会和谐稳定。

2. 制定土地分红制度。根据政府征用土地的用途,让农民参与其中,分得一定的利润,确保其生活经济来源,减少社会矛盾。一方面,如被征用的土地是用于开发建设,在需要工人的情况下,政府可出台相关政策要求其优先考虑当地征地农民的就业问题;另一方面,政府也可适当考虑征地农民参与其被征土地的利润分红制度,按其被征土地的多少,根据一定的比例每年给予农民分发红利。

(四)改善民生服务,创新社区管理模式

1. 建立社会心态排查机制。政府要高度重视征地农民的社会心态问题,要选拔心理学专业的优秀人才,分派到各社区组建成专门的社会心态排查小组,及时注意他们的心态动向,一经发现有问题倾向的情况要登记在案并及时上报政府相关部门,防范于未然。

2. 开设心理咨询服务平台。心理咨询和心理上的援助是每个人都需要的,因为每个人都可能经历心理波动或产生心态危机,征地农民由于生活环境及生存方式的变化,更容易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心态问题,因此,各社区要开设专业的心理咨询服务平台,对排查出有问题倾向的农民要及时给予开导教育,对其进行监督跟踪服务,引导其培养健康积极的社会心态,避免矛盾及纠纷的发生,维护社区的和谐稳定。

(五)丰富业余生活,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通过组织开展与传统节日相关的丰富多彩的活动及积极向上的社会活动,要求广大征地农民参与其中,对积极参与者及表现优异者给予适当的奖励,充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在活动中培育其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消除享乐主义思想,培育勤俭节约、积极向上的良好心态。

参考文献:

[1]邹农俭.农民工如何市民化[J].江苏社会科学,2013(02).

生态农业的主要特征范文第2篇

1.1生态农业的内涵生态农业概念

的提出在我国已有40余年的历史,生态农业技术的发展对于我国的农业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生态农业是以先进的农业生产理论与农业生产技术作为依托而逐渐发展起来的。我国生态农业的内涵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来分析:1)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人民健康;2)结合现代科学技术对传统农业生产技术中的精华进行继承和完善;3)发展科技、劳动、资金密集型的农业现代化体系;4)保护资源与农村生态环境;5)保障农民收入的持续稳定增长;6)优化农村经济结构,促进农业经济的集约化、规模化发展;7)全面提高农民素质,促进农业科技成果的有效应用。

1.2生态农业的特征

生态农业的特征和传统农业相比有着很多新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生态农业理论综合了多学科、多专业的优秀理论成果,其理论与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性;2)生态农业以促进农村经济及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作为主要发展目标,更注重维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3)生态农业既要继承传统农业生产技术的精华,也要吸收先进的现代农业科技,在技术体系上更加优越和完善;4)生态农业在生产管理方面更加注重宏观与微观的结合作用,管理模式更加灵活有效,也更注重各结构部分间的协作关系;5)生态农业在各产业的整合方面也有着自身的优势,更加注重不同产业间的相互作用,与资源的循环利用,更容易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共同提高;6)由于生态农业与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相适应,同时也符合环境保护的总体发展要求,在我国乃至全世界都有着广阔的推广空间。

2立体栽培的种植结构分析

生态农业理念要求农业生产中要对农业种植结构进行优化与调整,进而实现对包括土地资源、灌溉用水等农业生产资源的有效利用,以及农业经济效益的提升。为实现这一目标,采取立体栽培的种植结构是十分有效的措施。立体栽培的种植结构因不同地区的实际条件差异而有所不同,但通常都会采取不同农作物的间、混、套作或轮作的方式,通过不同农作物的生长习性特征以及不同农作物间的相互作用,提高种植区内的农作物生产效率与经济效益。立体栽培种植结构主要可以分为以下2种类型。

2.1利用农作物生长对空间占用的特点,优化种植结构

不同农作物由于生长特性的不同,在栽培过程中其对生态空间的占用也不同,可以利用这一特征,将不同作物进行合理的搭配间种。例如,可将植株较高且对阳光需求量较大的作物与植株较矮且喜阴的作物进行间作,并通过合理搭配使其与土壤肥力相适应,以充分利用生态空间。同时,一些作物在生长过程中分泌的气味或其他物质能够起到预防共生作物病虫害的作用,将这类作物进行混种能够有效减少农药的使用量,并降低病虫害对作物生长的影响,在提高农作物产量与效益的同时,对于保障食品安全与人们的身体健康、实现生态农业追求的目标有着积极的作用。例如,桑树与粮食作物间作、棉花与红薯间作等。

2.2利用农作物生长期的不同,优化种植结构

不同农作物的生长期有所差异,单一作物的种植往往受到作物生长期的局限,不能有效利用劳动时间,对于生产资源也有着一定程度的浪费,同时当作物收获后所剩余的叶、秧、秆等,往往被丢弃或焚烧处理,也造成一定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而根据土壤肥力情况与作物生长习性,选择不同生长期作物进行混种或错时种植,一方面可以有效提高农业劳动时间的利用率,另一方面也可以将生长周期短的作物收获后其残余的叶、秧、秆等通过相应处理作为天然肥料,为其他作物提供养分,减少农业生产过程中废弃物丢弃、焚烧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同时也节约了生产成本。除此之外,现代生态农业还将种植、养殖及农民生活有效结合起来,通过沼气池的利用,形成一套清洁环保高效的生态农业系统。将农作物种植的残余料加工成养殖饲料,同时将牲畜排泄物及其他环节产生的垃圾进行发酵生产沼气,沼气可以为农民生活提供必要的能源,也能为温室种植及牲畜圈舍供暖,同时沼渣经处理还可作为农作物的天然肥料,这样就有效实现了农业生产资源及产生的各类物料的循环利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3小结

生态农业的主要特征范文第3篇

一、引言

2005年中共中央提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时间新农村建设便成了专家学者们探讨的热门话题,一些学者倡导向国外学习,改善农村居民的居住环境,兴修村际公路,建设农村居民集中居住点;一些学者开始研究农业产业化经营,认为大力推广农业产业化经营可以有效促进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同时还有一些学者把注意力投向了中国的农村金融制度,引用麦金农等人的金融抑制理论证明我国农村地区存在着巨大的金融抑制,认为我国的农村地区资金供给不足造成了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加大资金投入是促进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诚然,改善农村居住环境,调整农村产业结构都是新农村建设重要环节,都可以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但这些环节都需要农村经济的大力发展,都需要资金的支持。因此,研究农村金融的状态对于建设新农村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1]。

国内外学者对于金融状态的研究的处理更多是理解为金融生态。所谓的金融生态是金融生态主体与金融生态环境之间相互影响、彼此依存、共同发展的动态平衡系统。其中金融生态主体是指金融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者,包括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金融生态环境是由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的消费者,以及经济、社会、法治、诚信、政府公共服务等构成的金融主体运行的外部环境。对于农村金融状态的研究是个新的话题,鲜有学者对我国的农村金融生态进行研究。本文将农村金融生态界定为农村各类金融活动主体之间、金融活动主体与其外部生存环境之间通过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相互依赖的动态平衡系统。针对金融生态环境的特点以及农村经济金融及农村社会发展的特点,在衡量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时就需要合理选择指标,才能更好地反映农村金融生态环境质量,以实际的结果分析新农村建设应采取的措施。本文选择安徽省作为研究对象,其理由是:作为传统的农业大省,安徽省的农村金融现状具有普遍的代表性。同时,作为中部的安徽省从内部来看,具有东部、中部和西部农村金融特征的样本,如安徽省的较发达的沿江地区的马鞍山、芜湖等地市和我国的东部农村金融生态有相似之处,安徽省两江地区的合肥、巢湖等地市就是典型的中部代表,而安徽省欠发达北部的阜阳、淮北等地的农村金融生态和我国的西部具有很好的相似性。因此,以安徽省为截面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的地区代表性,其研究成果不仅可以为安徽省优化农村金融生态提供参考,也可以为我国其他省区优化农村金融生态提供借鉴。

二、农村金融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体系

1.评价指标框架

结合安徽省的特点,本文建立以下分层指标体系:第一层是目标层,是对综合下面各因素基础上对金融生态环境的总体描述。第二层是准则层,是对金融生态环境指标体系的细化,用来衡量各因素的作用。这层指标的确定是根据主成分分析,把相关性较大的指标合成在一起集中反映成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因子,见表1。第三层是指标层,是具体反映各因素的指标,其中数据来源于各年和各地区的《统计年鉴》和《金融年鉴》[2]。

2.数据选取及处理方法

本文将定量分析分为三个方面:一是对安徽省17个地市农村区域内部的层面的2006年数据分析。二是分析安徽省农村2002-2006年时间序列上的金融生态环境发展状况。三是对安徽省与其他省份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进行对比分析。在数据处理方面,本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方法。

三、农村金融生态环境质量实证分析

1.安徽省十七地市金融生态环境对比分析

首先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原始数据作标准化处理的用以衡量社会诚信度的不良贷款率指标是逆指标,要先将其趋同化处理,然后对标准化后的数据进行计算,求其相关系数矩阵、特征向量等。过程如下:(1)各变量均值、标准差的结果分析,见表2、表3。(2)对总体方差的解释。表4为各变量的特征值、相邻两个特征值间的差、每个特征值所解释的方差的比率和累计比率。通过表4可以看出前5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为87.57%,大于统计上85%的要求,可见在本文分析中只需要选择前5个主成分就够了。(3)取得特征值以后,我们进行分析,得到特征向量见表5。(4)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可以求出各主成分,表达式分别为:从各主成分的构成来看,第三、四、五、七项指标在第一主成分中的影响较大,因此,第一主成份代表了经济基础和金融发展规模的发展水平。第六项指标在第二主成分中的影响较大,因此,第二主成份代表了社会执法环境水平。第一、二项指标在第三主成分中的影响较大,所以第三主成分代表了当地金融机构的规模水平。第十一、十二项指标在第四主成分中的影响较大,因此,第四主成分代表了社会诚信水平。第九、十指标在第五主成分中的影响较大,所以第五主成分代表了当地政府公共服务的完善程度。通过公式11的计算,可以得出安徽省十七地市农村前五个主成分的各自得分,其结果见表6。(5)求综合评价结果。利用公式12,以各主成分所能解释方差的比率为权重系数,可以求出各地市农村主成分的综合得分,利用所得到的主成分综合得分,可以对安徽省十七地市农村的金融发展情况进行排名,以评价分析各地市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在安徽省的相对地位,总得分及地市排名见表6。从表6看,马鞍山市农村金融生态之所以能够排在全省第一位,是因为马鞍山市农村的经济基础比较好,多项指标居于全省的首位。良好的经济基础增强了本市农村的支付能力和偿债能力,为良好金融生态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当然,执法环境水平还不是很高。因此,在新农村建设中,马鞍山市要进一步改善包括执法环境在内的一切有待改进的因素,使农村各方面得到和谐稳定的发展,创造农村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排名居于末尾的阜阳市、淮南市以及黄山市的农村,是因为这些地市的农村无论市在经济基础还是在经济基础方面,还是在法治环境、社会诚信方面,发展水平还相对比较落后,还需要改进。层次地市名称1马鞍山、铜陵、芜湖、合肥2宿州、六安、毫州、蚌埠、淮北3池州、安庆、滁州、宣城、巢湖4阜阳、黄山、淮南从表7看,通过聚类分析所得到的结果与用主成分分析所得到的结果基本吻合。两种分析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对安徽省十七地市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进行了分析评价,分析的结果基本一致,比较客观地评价了安徽省十七地市农村金融生态环境质量的相对发展状况。#p#分页标题#e#

2.安徽省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动态评价

在进行主成分分析之后,本文选择安徽省2002-2006年五年的数据,对安徽省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总体情况进行分析金融生态发展趋势。同样,所采用的分析方法也是采用主成分分析法。(1)各变量均值、标准差的结果分析,见表8、表9。(2)对总体方差的解释。表10为各变量的特征值、相邻两个特征值间的差、每个特征值所解释的方差的比率和累计比率。表11为每个变量的特征向量。通过特征值矩阵中各主成分解释的方差比率来看,第一主成分所解释的方差贡献率已经达到了88.90%,所以此处选择第一主成分就够了。(3)主成分得分的计算。以特征向量为权重,就可以求出第一主成分的得分,因为选择了一个主成分,所以第一主成分得分就是研究样本主成分的综合得分,通过计算得到,2002-2006年安徽省农村金融生态环境质量的主成分得分分别为:-1.24298、-0.75063、0.17015、0.59541、1.22804(其计算过程与十七地市分析中的第4、5步类似),从得分情况来看,安徽省农村金融生态环境质量从2002年-2006年是逐步递增的,也就是逐年改善的。3.安徽省与其他各省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比较分析在对安徽省各地市进行对比分析和对安徽省进行趋势分析的基础上,本文选择包括浙江、江苏、上海在内的几个东部发达省份,江西、湖北、湖南等中部省份,重庆、广西等西部省份以及辽宁、黑龙江为代表的东北省份,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进行省域间的对比分析,了解安徽省农村金融生态的相对发展状况以及与其他省份相比存在的优势和不足,以更加全面地评价我国农村金融生态环境评价。(1)标准化数据及描述统计量。利用公式,i=1,┉,n,k=1,┉,p对14个省份的12各项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以消除量纲不一致的影响,同时在标准化的时候需要注意,不良贷款率是逆向指标,要相对其进行趋势化处理,转化为正项指标。表11是利用SAS9.0计算出的结果。(2)对总体方差的解释。表12为各变量的特征值、相邻两个特征值间的差、每个特征值所解释的方差的比率和累计比率。表13为每个变量的特征向量。通过特征值矩阵中各主成分解释的方差比率来看,前四个主成分所解释的方差累计贡献率已经达到了91.27%,超过了统计上85%的要求,所以此处选择前四个主成分进行分析。(3)主成分得分的计算。以特征向量为权重,就可以求出第一主成分、第二主成分、第三主成分和第四主成分的得分,得分见表13。从表14看,结果显示,安徽省在十四个省份中排名第11位,与排名居前位的几个发达省份相比,得分相差比较大,说明安徽省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与其他省份相比还处于发展比较差的状态存在若干需要加以改进的因素。

四、结论及政策建议

1.结论

本章分三个层面对安徽省的农村金融生态进行了分析,可以看到:各地市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发展参差不齐,但整体上是呈现上升趋势的。同时,安徽省农村的金融生态环境还相对比较差。同时,通过分析,本文选择安徽省作为个案分析具有很好的代表性。安徽省从内部来看,具有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农村金融特征的样本,如安徽省的较发达的沿江地区的马鞍山和芜湖等地市和我国的东部农村金融生态有相似之处,安徽省两江地区的合肥、巢湖等地市就是典型的我国中部代表,而安徽省欠发达北部的阜阳、淮北等地的农村金融生态和我国的西部具有很好的相似性。因此,以安徽省为截面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的地区代表性,其研究成果可以为安徽省和其他地区优化农村金融生态提供参考。当然,在整个分析中,存在很多欠缺,文章未能很好地区分技术层面和制度层面[3]。

生态农业的主要特征范文第4篇

关键词:返乡农民工;再就业状态;影响因素;多元logistic模型

中图分类号:F30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149(2013)04-0089-07

一、引言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全球经济形势恶化,大批农民工因企业倒闭而返乡,形成我国改革开放以来规模最大的农民工“返乡潮”,加之返乡农民工文化水平低、就业能力差、就业保障缺乏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其就业困难,就业状态存在脆弱性、临时性和不稳定性,给社会和当地政府带来极大的负担和压力。分析返乡农民工再就业状态选择及其影响因素,对探究返乡农民工再就业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把握返乡农民工就业意向,科学合理引导其就业选择和优化再就业状态具有重要的影响。

目前学术界对返乡农民工再就业状态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返乡原因、返乡后再就业类型划分、不同再就类型存在的问题及其影响因素。国内外研究认为,劳动力回流的主要原因有城市工作难找、家乡生活成本较低,城市工作机会丧失和部分劳动力积累资金回乡进行消费或投资等;政府政策效应和农民工观念取向的共同作用也导致大批农民工返乡。返乡农民工再就业选择类型有以下几种划分:黎元生将其划分成单纯务农、完全务工、兼业和从事个体经营四种不同类型,该研究主要是在借鉴托达罗模型的基础上,根据农民行为受益函数进行划分;韩梁等人划分了纯农民、一兼农民、二兼农民和纯非农民四种不同类型,该研究主要是根据农民涉农深度的不同进行划分;陈浩等人划分了留乡务农、留乡创业和返城就业三种就业类型,该研究主要是针对“后危机”时代下劳动力供给波动的现状及其就业面临的“双向”选择进行划分;缪金革等人划分了返乡从业、回城寻业和渺茫等待三种就业类型,该研究主要是针对非自愿性返乡农民工这一特殊人群展开的。再就业选择存在的问题研究主要从务农、创业和就业三个方面展开。其中务农存在的问题有新生代农民工从事农业生产意愿低、生产技能缺乏和由于土地流转等原因而无地耕作;创业面临着融资困难、创业环境不完善以及政府扶持力度不够、创业者文化素质低、创业教育与培训不足等问题;就业存在的问题有农民工年龄相对偏大、文化偏低、接受培训少及就业岗位缺乏等。对于再就业状态选择的影响因素的研究较少:刘尚希认为就业环境、就业能力、就业岗位机会等因素影响着农民就业状态的变化,该研究主要对农民总体就业状态的影响因素做出总结,但缺乏具体分析;申明浩等人认为农民就业选择的分化主要是社会结构、城镇非农产业发展、社区机会结构以及家庭和当事人等因素所形成的合力的结果,该研究从不同角度概括了农民就业选择的影响因素,但针对返乡农民工这一特殊群体,由于其就业状态选择和影响因素有自身的特殊性,因而有些方法和因素不一定适用。

学术界对返乡农民工再就业状态类型进行了基本界定和研究,但对创业状态的研究较多,对其他再就业类型的研究较少。鉴于此,本文在借鉴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调研资料为依据,试图归纳和划分返乡农民工的主要就业状态,同时运用多元Logistic模型对返乡农民工就业状态的选择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

二、研究假设及变量说明

本文在对返乡农民工再就业现状及特征分析的基础上,结合陕西省三个地区的调研数据,将其再就业状态划分为务农、兼业、待业、创业及就近务工状态。通常认为研究对象的基本特征是影响其就业行为的主要内在因素。良好的就业环境有利于吸引和留住劳动力,对劳动力资源的开发形成有效的激励及合理配置。持久的就业能力可以使个体获得基本就业、维持就业或在需要时重新就业。完善的就业保障可以最大限度地开发人力资源,保证劳动权利稳定,促进就业增长。因此,本文确定返乡农民工的基本特征、就业环境、就业能力、就业保障为其再就业的基本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研究假设。

1.研究假设

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人类行为是内部因素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信息加工活动的结果,是个人的认知、行为与环境因素三者及其交互作用的结果,本文正是以社会学习理论为基础,提出以下几点假设。

(1)返乡农民工的基本特征对其再就业状态选择有影响。基本特征对再就业状态的影响存在差异。男性和女性在体力、家庭分工等方面的差别使得男性选择务农的可能性更大;劳动力年龄越大,身体素质及技能等方面不及年轻人,处在务农和待业状态的可能性越大;耕地面积多的返乡农民工,其务农以外的时间和精力有限,选择其他状态的可能性较小;教育程度高和打工年限长对其选择创业和务工状态有正向影响;家庭年收入越高,选择创业状态的可能性越大;农村低保户对其再就业状态选择的影响方向尚不确定。

(2)返乡农民工就业能力对其再就业状态有影响。就业能力包括风险承担能力、交际能力、机会识别能力和劳动技能。返乡农民工的风险承担能力越强,越敢于冒险拼搏,选择创业状态的可能性越大;交际能力越好,机会识别能力越强,人际关系网络越完善,就业渠道更广泛的返乡农民工,选择兼业、创业及就近务工状态的可能性越大;拥有一定劳动技能的返乡农民工倾向于选择与自身技能相关的行业和领域就业。

(3)就业环境对再就业状态选择有影响。就业环境主要包括经济发展水平、特色产业状况、创业环境、创业政策及制度实施情况。经济发展水平及特色产业发展状况越好,提供的就业机会和岗位越多,返乡劳动力越倾向创业或就近务工;创业环境及政策制度实施情况对其选择创业状态有正向影响。

(4)就业保障对再就业状态选择有影响。就业保障包括金融保障、农地保障和中介服务保障。金融保障中的贷款融资优惠及就业活动补助金对返乡农民工的创业及就近务工状态有正向影响:农地保障中的农业补贴对种粮农民提供一系列优惠补贴,调动其种粮积极性,对选择务农状态有正向影响;政府及中介服务机构所提供的岗位推荐、中介服务和就业培训等措施,使返乡农民工的就业能力加强、就业方向明确,则使其选择就近务工的可能性加大;职业咨询服务对返乡农民工选择就业状态的影响还不明确,无法确切判断其对再就业状态选择的影响方向。

2.变量说明

根据前面的研究假设,本文在构建返乡农民工再就业状态影响因素的计量模型时,选取基本特征、就业环境、就业能力和就业保障4类22个变量作为解释变量(见表1)。

三、模型选择、数据来源及样本特征

1.模型选择

本文研究返乡农民工再就业状态选择的影响因素,以再就业状态选择为被解释变量。由于务农状态是农民的原始就业状态,也是返乡后最容易实现的一种状态,为了研究需要,将这一模式作为定量模型中的对照组。具体而言,本文将“务农状态”定义为y=1,“兼业状态”定义为y=2,“待业状态”定义为y=3,“创业状态”定义为y=4,“就近务工状态”定义为y=5。因分类反应变量的类别为三类以上,且无序次关系,所以应用多元Logistic模型。本文几种再就业状态选择的多元Logistic模型可以表述为:

其中,p为处在某种就业状态的概率;a(n=1,2,3,4)为常数项;x1为解释变量,表示第k个影响因素;Bnk为模型n中第k个影响因素的回归系数。模型(1)代表兼业状态,模型(2)代表待业状态,模型(3)代表创业状态,模型(4)代表就近就业状态。

2.数据来源及样本特征

本文所用数据来源于2012年7-8月陕西省返乡农民工再就业研究课题组对陕西省返乡农民工的实地抽样调查,被调查对象为具有非城镇户口、连续在外打工1年以上、现已返乡的农民工。调查员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在读研究生。调查地点按地理位置不同分布在陕南的安康市、陕北的榆林市及关中的宝鸡市。根据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所提供的数据资料,从各市区选取两个典型县,兼顾各县乡镇数量和返乡人数在五种不同就业状态中的分布比例,随机抽取部分乡镇进行样本调查。最终收回840份调研问卷,剔除漏答和错误的问卷,最终使用问卷794份,问卷有效率达到94.5%,其分布情况及样本统计特征见表2及表3。

四、实证分析结果与讨论

本研究利用SPSS17.0软件对794份样本数据进行多项Logistic回归模拟,模型估计结果如表4所示。该模型的似然比卡方观测值为780.415,拟合优度检验统计值为1017.855,说明解释变量总体与模型的线性关系显著,能够较好地拟合总体样本数据。

从模型估计结果表4中的估计变量系数及显著程度来看,返乡农民工的基本特征、就业能力、就业环境特征及就业保障对其再就业状态选择均有显著影响,4个研究假设中的22个变量影响程度具有不同特点,具体分析如下。

1.返乡农民工基本特征对再就业状态影响显著,具体特征正负兼有

性别对待业状态的影响通过了显著性检验且系数为负,表明男性选择待业的概率较小。其主要原因是男性返乡后面临的社会、家庭压力较大,需要尽快投入到劳动生产当中,以缓解失业带来的经济压力。年龄对待业状态的影响通过了1%水平的显著性检验且系数为负,说明新生代返乡农民工选择待业的概率较大,这与之前的假设不一致。其原因可能是部分新生代农民工对农业不熟悉,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返乡后大多会处于待业状态,就业稳定性较差。学历和家庭年收入对创业状态的影响通过了1%水平的显著性检验且系数为正,表示学历和家庭年收入越高,选择创业的概率越大。学历对待业状态有显著正向影响,这与之前的假设不一致。对其可能的解释是返乡农民工学历越高,其职业预期越高,选择农业种植的意愿越弱,这种“高不成,低不就”的心理,造成其选择待业的概率更大。农村低保户对选择兼业及待业状态有显著正向影响。由于农村低保户拥有最低生活保障,经济压力相对较小,因而在未找到合适工作时选择兼业或待业的可能性更大。工龄对就近务工状态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即工作经验和社会阅历丰富的返乡农民工,就近务工的成功率更大。耕地面积对务工状态有显著负向影响,意味着耕地面积多的返乡农民工选择就近务工的可能性小。其主要原因有耕地面积多使其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打工,同时政府对农业种植提供多种补贴,使得种植收入与打工收入差距缩小。

2.就业环境指标对就业状态选择影响显著,且以正向为主

从就业环境的4个指标来看,经济发展水平对兼业、创业及务工状态有显著正向影响,对待业状态有显著负向影响。经济发展水平越好,市场和企业所能提供的就业岗位就越多,同时也能提供好的创业环境。特色产业状况对就近务工状态有显著正向影响,表明大力发展旅游、特色养殖、食品加工等特色产业,能创造更多就业岗位来解决返乡劳动力的再就业问题。创业环境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这与之前的预期不一致。实际调研发现,其原因可能是很多调研对象对创业环境不很了解,认为创业环境很难具体描述和判断,大多还是以当地政府出台的创业政策、制度来具体衡量,所以结果显示创业政策及制度的实施情况对创业状态的影响显著。这意味着政府出台的创业政策和制度越完善,宣传力度越大,选择创业的返乡农民工就越多。

3.就业能力指标对再就业状态选择影响显著,且以正向为主

从就业能力指标中的4个变量来看,机会识别能力对返乡农民工选择兼业状态有显著正向影响,表明具备一定洞察识别能力的返乡农民工在务农之余,更容易察觉和抓住岗位机会。风险承担能力对其选择创业状态有显著正向影响,即返乡农民工的风险承担能力越强,成功创业的概率越大。人际交往能力对其选择兼业和就近务工状态有显著正向影响,意味着在寻求就业岗位的过程中,要求返乡农民工具备较强的沟通和协调能力,善于和雇主、同事、客户等多方协调沟通。拥有一技之长、风险承担能力和机会识别能力对待业状态有负向影响,但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对其可能的解释是大多数农民工在外出打工过程中,其工作技能、风险承担能力和机会识别能力等方面都得到了一定的历练和提高,这几方面的差异不大,因而对返乡劳动力选择待业状态有影响但不显著。

4.就业保障指标对再就业状态选择影响显著,且存在差异

贷款融资优惠对创业状态有显著正向影响,而对就近务工状态有显著负向影响。表明贷款融资条件越优惠,就业补助金越多,返乡农民工选择创业的倾向就越强烈,同时可以带动部分就近务工农民工转向创业。农业补贴对务农状态以外的四种状态均有负向影响,但只有创业状态通过了显著性检验,这与之前的假设不一致。其可能的解释是农业补贴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着目标短视化、补贴方式不科学、补贴结构不合理、补贴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同时农业补贴金额少,在农业投入品(如化肥、农药)等涨价的抵消作用下,不能充分调动返乡农民工的务农积极性。就业培训、中介服务及职业咨询对就近务工状态有显著正向影响,说明政府和中介机构提供的培训和服务越多,职业咨询越全面,使返乡农民工的就业预期和方向越明确,从而更容易在非农产业实现就业。提供就业岗位变量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这与之前的假设不一致。调研过程中发现,当地政府及相关机构提供的就业岗位相对较少,就业体系和措施还不完善,不能完全解决当地返乡农民工的再就业问题,对返乡农民工再就业状态的选择有影响但不显著。

五、结论与政策启示

本文依据以上分析得出如下结论:返乡农民工基本特征指标对其再就业状态的影响正负兼有:就业环境和就业能力指标对返乡农民工就业状态选择的影响以正向为主:就业保障指标对返乡农民工再就业状态选择的影响存在差异。基本特征指标中,性别、年龄对待业状态有显著负向影响,学历和农村低保户对待业状态有显著正向影响,工龄和一技之长对就近务工状态有显著正向影响。就业环境指标中,经济发展水平对待业状态有显著负向影响,而对其他三种状态有显著正向影响。特色产业发展状况对就近务工状态有显著正向影响。创业政策及制度实施情况对创业状态有显著正向影响。就业能力指标中,机会识别能力对兼业状态、风险承担能力对创业状态、人际交往能力对兼业及就近务工状态的选择有显著正向影响。就业保障指标中,贷款融资优惠、再就业补助金对创业状态有显著正向影响。就业培训、中介服务及职业咨询对就近务工状态有显著正向影响。农业补贴对创业状态有显著负向影响。

针对以上结论得出如下政策启示:第一,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应根据当地经济发展特色和产业结构调整方向,制定优惠政策和制度(如提供小额贷款)鼓励和引导返乡农民工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同时制定合理的农业补贴政策,鼓励扶持农业生产的同时创造新的就业机会。第二,加大对“新生代”返乡农民工的就业引导。根据新老农民工的不同特征,为其提供不同的职业咨询和再就业心理服务,使其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第三,加大对农村低保户的扶持。制定合理的最低保障标准,加大对低保户的思想教育与技术培训,帮助低保户实现就业,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脱贫。第四,扩大政府及中介服务机构在就业过程中的作用。加强与用工单位的联系与沟通,对外招商引资,增加就业岗位,提供就业信息,增强再就业服务。第五,提高返乡农民工就业能力。增加对返乡农民工的教育和培训,如联合当地技术职业学校和就业培训中心开设专题讲座和技术操作实践等,以提高返乡农民工的文化素质和相关就业技能。

参考文献:

[1]Ode,S.and J.E.Tavlor.Migration Incentives,Migration Types:The Role of Relative Deprivation[J],The Economic Jotu'nal,1991,101.

[2]Robert,E,and B,Lucas,The Economic Well-being of Movers and Stayers:Assimilation,Impacts,Links and Proximity[R],Paper Prepared for Conference on Mrican Migation in Comparative Perspective,Johannesburg,South Africa,2003.

[3]张辉金,萧洪恩,农民工回流现象的深层思考[J],农村经济,2006,(8).

[4]黎元生,改善就业状态:实现农民稳定增收的关键[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07,(1).

[5]韩梁,姜长云,农民就业模式分化和选择的影响因素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1996,(6).

[6]陈浩,刘锡安,曹亚,后危机时代下农民工就业决策及困境分析——基于武汉返乡农民工就业安置现状调查[J],农村经济,2010,(10).

[7]缪金革,陈艳芳,危机下“非自愿性返乡”农民工再就业现状及前景探讨[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0,(4).

[8]李建华,郭青,新生代农民工特点分析与政策建议[J],农业经济问题,2011,(3).

[9]王茜,当前农村土地流转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基于农民工返乡潮激化土地流转纠纷的视角[J],中国房地产,2009,(8).

[10]王环,农民工返乡创业问题研究[J],农村经济,2009,(9).

[11]阳立高,廖进中,张文婧,李伟舵,农民工返乡创业问题研究——基于对湖南省的实证分析[J],经济问题,2008,(4).

[12]申晓梅,刘涛,失业返乡农民工就业意愿调研及其对策思考[J],农村经济,2010,(3).

[13]刘尚希,农村公共服务的基本目标:改善农民“就业状态”[J],地方财政研究,2006,(6).

[14]申明浩,周林刚,农民就业选择制约因素的实证研究[J],财经科学,2004,(1).

[15]刘强,劳动就业环境与区域竞争力[J],现代经济探讨,2006,(8).

[16]Hillage Pollard,Employability:Developing a Framework for Policy Analysis[J],DFEE Research Briefing,1998,85.

[17]戴维·迈尔斯,社会心理学[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

生态农业的主要特征范文第5篇

一、农村集体土地征地补偿方式概述

现行地方政府对失地农民的征地补偿方式主要有货币补偿、土地置换、土地入股和土地换社保等。货币补偿是一种广泛采用的征地补偿方式,农民一次性获得全部货币补偿,这虽然可以缓解农民家庭暂时性资金需求,但是难以满足农民未来的生计保障。土地置换是指以符合土地总体规划为要求,利用级差地价置换土地,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布局,最大限度地提高土地利用率。但土地置换过程中,由于土地量化制度不完善、操作不规范等原因,会使农民的土地收益受损。土地入股是指土地权利人将土地使用权和投资者的投资共同建立一个公司或经济实体,获得“土地股权”的方式。农民利用土地入股,享受长期收益。有时失地农民由于各种条件限制,很难参与到用地单位管理经营,不可控风险较大,导致农民对该补偿方式信心不足。土地换社保是指将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置换成给农民的社保。这种方式实行的比较好的是浙江嘉兴“两分两换”模式,该模式把宅基地与承包地分开,以宅基地置换城镇房产,以土地承包经营权置换社会保障,这样有助于形成农地规模化经营并加快新农村建设。但是,由于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尚未完善,社保功能不足,会导致失地农民的利益无法得到有效保障。四种征地补偿方式各有优劣,因而对不同补偿方式进行绩效评价可以为地方政府合理选择征地补偿方式和征地收益分配制度改革提供理论依据。

二、农村集体土地征地补偿方式选择的影响因素

城市建设过程中,集体土地征地补偿方式要有科学性、合理性,补偿方式选择要关注农民失地前后生活质量、农村经济与社会经济的发展、失地与再就业、土地增值收益分配等问题(温国明等,2006)。征地补偿方式的选择除了要考虑它的经济性之外,非农经营机会、补偿后失地农民的生活条件、农业发展等也都是显著的影响因素(刘淑春,2010)。张明义等(1995)提出建立移民安置评价指标体系,从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和心态环境三方面来选取评价指标。影响农村集体土地征地补偿方式选择的因素有很多,本文在参考和借鉴有关成果的基础上,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补偿方式的效益性设置征地补偿标准是为了保护失地农民的利益,补偿方式效益性各有不同,但都要与社会经济发展相匹配,因此衡量社会经济发展的指标即GDP增长速度,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据国家统计局对我国16个省2670个被征地农户的调查,有46%的失地农户收入下降。农民文化程度低,缺乏一些非农劳动技能,再就业成为失地后他们所面临的主要问题。被征地农民失去土地这项生存手段,又很难真正融入到城镇化发展大趋势中,他们的未来生计无法得到根本保障。因此,影响征地补偿方式效益性的因素还要考虑失地农民收入增长速度、失地农民失业比例和征地前后农民生活质量比。

(二)补偿方式的公平性现行征地制度下,地方政府垄断地权,依靠土地资源取得丰厚的土地出让金来弥补财政缺口,土地出让金占地方政府财政收入比重逐年增加。有资料显示,2010年地方政府获得的土地出让金为29110亿元,占地方财政收入的71.68%,是2001年的22.5倍。地方政府单方制定征地补偿标准,失地农民得到的征地补偿额相对土地流转增值收益比重较低。以江苏苏州的吴中区为例,2001年到2005年在土地出让金分配结构中,农民的安置补偿费比重仅占14.05%。失地农民难以分享合理的土地流转增值收益,有违公平、公正理念。因此影响补偿方式公平性的因素主要考虑土地出让金与财政收入比、失地农民补偿款占土地流转收益比重和征地补偿价格与市场价格比。

(三)补偿方式的生态性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城市规模的扩张,城市建设用地供不应求,城市近郊的土地被征收用于城镇建设的现象很普遍。我国要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必须要减少农用地过度开发,抑制对建设用地过度需求,提高土地利用率,这是保持农村社会稳定的需要,同时也避免带来一系列生态问题,因此影响补偿方式生态性的因素应主要考虑土地利用率、耕地减少量和建设用地增加量。

三、基于层次分析法构建集体土地征地补偿方式绩效评价体系

层次分析法(AnalyticHierarchyProcess,简称AHP)是美国运筹学家T.l.saaty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它是一种将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系统化的决策方法。这种方法将复杂的系统分解为若干层次,将决策者的主观判断和实践经验注入模型并进行量化处理,通过两两比较各因素的相对重要性,从而进行顺序排列,最终评价系统的特征。层次分析法可以保证所建立模型的合理性、适用性、有效性,因此,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法对集体土地征地补偿方式进行绩效评价。

(一)建立指标体系的层次结构首先,构建集体土地征地补偿方式绩效评价指标,本文根据对征地补偿方式三方面的影响因素(效益性、公平性和生态性)构建评价指标;其次,根据对目标影响程度不同比较各评价因子,分为三层次,即目标层,指标层和因子层。目标层包括四种征地补偿方式,即货币补偿、土地置换、土地入股及土地换社保;指标层由效益性、公平性和生态性构成;因子层是本文选取的10项影响因子(评级体系见图1)。

(二)构造评价体系的权重判断矩阵同一层的因素采取相对重要性比较法,运用比较尺度衡量,构造判断矩阵,从指标层开始直到因子层。本文根据所建立的农村集体土地征地补偿方式绩效评价体系,编制了评价指标重要性专家评判表,课题组选择了10位土地流转方面的专家对该评判表进行重要性标度,对专家们的赋值结果进行汇总、分析,构造判断矩阵,得出结果如表2、表3、表4、表5所示。

(三)层次排序及一致性检验对于判断矩阵,首先计算特征向量和最大特征根,再将特征向量归一化,所得是权向量,即同一层相比较的各因素相对上一层某个因素重要程度的权值排序,即层次单排序。由于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具有主观性、片面性,判断难免会出现一些矛盾,因此还需要对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层次分析法中,采用一致性指标Ci进行检验:根据公式,Ci=(λmax-n)/(n-1),λmax是最大特征根,n是判断矩阵的维数。Ci越大,判断矩阵一致性越差;反之,则越趋近于完全一致。但在Ci计算中,n越大,一致性误差也会增大,因此引入更合理的衡量判断矩阵一致性指标CR。CR是随机一致性比率,是Ci与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Ri的比值,即CR=Ci/Ri。一般来说,当CR<0.1时,判断矩阵一致性是可以接受的;反之则不接受,再调整判断矩阵,使之达到可接受为止(Ri的值见表6)。对指标层进行层次单排序和一致性检验,结果如下:A1判断矩阵,求特征向量和最大特征根,再将特征向量归一化。经计算,权重向量W1=(0.5936,0.2493,0.1571)T,最大特征值λmax=3.0536;一致性指标Ci=(3.0536-3)/(3-1)=0.0268,当n=3时,Ri=0.52,根据公式CR=Ci/Ri,经计算得出随机一致性比率CR=0.0515<0.1,说明A1-B判断矩阵具有满意的一致性。同理,A2的权重向量W2=(0.4934,0.1958,0.3108)T,最大特征值λmax=3.0536;一致性指标Ci=0.0268,经计算CR=0.0515<0.1,说明A2-B判断矩阵具有满意的一致性。同理,A3的权重向量W3=(0.6491,0.2790,0.0719)T,最大特征值λmax=3.0649;一致性指标Ci=0.0325,经计算CR=0.0624<0.1,说明A3-B判断矩阵具有满意的一致性。同理,A4的权重向量W4=(0.6144,0.2684,0.1172)T,最大特征值λmax=3.0735;一致性指标Ci=0.03675,经计算CR=0.0707<0.1,说明A4-B判断矩阵具有满意的一致性。通过以上计算,各判断矩阵均通过了一致性检验,说明了对各因素重要性判断的合理性。

(四)征地补偿方式绩效评价权重值通过层次分析法计算,得到各征地补偿方式判断矩阵权重值结果如表7所示。由表7看出,对失地农民而言,土地入股是征地补偿最好的方式。它的效益性和公平性权重最高,生态性权重较低,这种方式收益颇高且具有长期性、稳定性,但对生态发展优势较低;土地置换方式生态性最高,公平性最低,这种方式对生态保护优势突出,但公平性较低;货币补偿方式,各指标权重表现中等,说明该方式没有特别突出的优势,但具有普遍接受性;土地换社保方式,效益性与公平性相对较高,虽不如土地入股方式,但它也具有长期保障性,是相对公平的补偿方式。

四、结论与对策建议

生态农业的主要特征范文第6篇

关键词 生态农业;特征;必要性;技术

中图分类号 X17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09-0272-01

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生态农业是实现农业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选择。随着“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提出,发展生态农业已经成为农业发展的新方向新潮流,政府也很重视及鼓励生态农业的发展,因而积极发展生态农业是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的发展观,是农业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1-3]。从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就开始对生态农业进行理论研究及探索,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到了21世纪,伴随经济全球化发展,加入WTO之后,面对环境全球化,科技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生态化的影响,全球农业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在这样大的环境下,我国农业生产面临严峻的考验,发展生态农业是实现农业产业化的一个很好的切入点。

1 生态农业技术的概念与特征

1.1 生态农业的概念

生态农业是按照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原理,应用系统工程方法,把传统农业技术与现代农业技术相结合,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与自然风光的优势,因地制宜地规划与组织适宜的综合性农业生态体系。

1.2 生态农业的特征

生态农业的基本特征是保证农业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把保护生态环境作为发展农业生产的前提条件,把生物工程技术作为农业发展的关键技术[4]。

2 我国发展生态农业的必要性

首先,我国的人口众多,耕地资源少,淡水资源少,工业化、城市化水平不高,从而决定了不能照搬发达国家的发展路线,要探索出适合我国国情的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农业。其次,发展生态农业可以使我国的农产品和制成品得到国外绿色认证,提高我国农产品的出口量。最后,发展生态农业是我国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3 我国生态农业技术的发展概况

3.1 生态农业技术体系的特征

一是通过人工设计的生态工程,实现资源合理开发、环境保护、生态调节与循环作用;二是采用节能、节水的保护性技术措施,提高生态效益,增强生产创收;三是在方法上,传统农业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将工程技术、人力资源开发与体制保障相互配合,合理组织农业生产,推动农业生产发展。

3.2 我国生态农业技术的主要内容

我国生态农业强调发展生态技术,把传统与现代相结合,取其精华构成具有系统综合性特征的生态农业技术体系。我国生态农业技术包括:生物共生互惠及充分利用时间、空间和营养生态位技术;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的农业环境综合整治技术;农业资源保护与农业生产自净增值技术;水土流失与小流域综合治理、利用、开发等技术;物质与能量良性循环与再生技术;立体种植与庭院相结合的综合利用开发技术;资源多层分级与再生能源综合利用开发的生态工程技术;农村能源互补型综合建设;能源副产品循环再利用技术和有害生物综合防治技术;生态农业综合评价技术。

3.3 我国生态农业技术的应用原则

尽管生态农业模式多种多样,结构有繁有简,但是均遵守以下各项基本原则:地域性、层次性、战略性、高效性、多样性、持续性、整体与协调性等,以达到资源合理利用,产品数量稳定增长,产品高质量,经济上高效益和环境质量不断改善。

4 生态农业的技术

4.1 生态农业接口技术

生态农业接口技术是指不同产业或不同组分之间物质循环与能量转化的连接技术。它主要包含:饲料接口技术、贮藏工程技术、肥料接口技术和加工工程技术。

4.2 庭院生态农业技术

庭院生态农业是庭院经济与生态农业结合的产物,是生态农业的一个重要分支,其以生态学原理为指导,在农村充分利用庭院的设施、资源和劳动力等优势,运用先进的环保技术,从事适宜的养殖、种植、农产品加工等生产经营。该技术包括庭院环境建设和资源开发利用,这样可以改善小范围内的人类生活环境,如净化空气、美化生活、陶冶情操、防止噪声等功能。

4.3 高效立体种养技术

高效立体农业是相对于单一种植或养殖的平面农业而言的,是指在单位面积上,一定的区域或不同海拔高度内,利用植物的不同特性,充分利用温、光、水、气、土等条件和资金、物资等方面的投入,运用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建设生态农业体系。其特征是能实现生物种群间的最佳结合,充分发挥生物间的相生相克作用;实现农田生态的良性循环;实现生物产品的多层次利用;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并保持土壤肥力的永久使用。

4.4 农业水肥资源综合利用技术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缺乏的国家,节约用水是解决我国供水危机的重要途径,也是建设现代农业的需要。节水农业是以提高降水和灌溉水的利用率和水分生产效率为目标,以各种工程和非工程的措施为手段的农业生产体系。其本质是提高应用于农业的单方水的经济产出效益,包含工程节水技术、化学节水和管理节水技术、生物节水技术等多种节水技术。

4.5 能源综合开发利用技术

农村资源短缺,利用水平低下,阻碍了农村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因此,应节约能源,提高利用效率,尽最大地可能开发和利用的洁净能源替代含碳量高的矿物燃料,这是我国能源建设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政府有关部门目前高度重视再生能源的开发与利用,因地适宜地积极发展秸秆气化、风能和太阳能的清洁能源,加快实施乡村清洁工程,推进人畜粪便、农作物秸秆、生活垃圾和污水的综合治理和转化利用[5]。

5 结语

生态农业在我国农村社会经济发展与农村生态环境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成为最符合我国国情的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但仍存在不足之处,这就需要整理和完善生态农业的理论基础和方法,找出我国生态农业实践中出现的技术类型,总结成功的经验。生态农业产业化是生态农业持续发展的动力,进行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理论研究,可以促进生态农业产业化体系的建立,使生态农业产业化走向好的发展道路。

6 参考文献

[1] 黄海滨.农村水资源管理与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2):3636-3653.

[2] 章力建,朱立志,蔡典雄.农业立体污染防治中循环经济的运作机制与模式[J].农业技术经济,2005(3):2-5.

[3] 彦景辰,雷海章.世界生态农业的发展趋势和启示[J].世界农业,2005(1):7-10.

生态农业的主要特征范文第7篇

关键词:休闲农业;创意旅游;景观特征;健康体验

生态休闲农业一词来源于英文的Agritourism/Agro. Tourism,从词语的构成来看是由农业(Agricuture)和旅游(tourism)2个词组合起来的。生态休闲农业起始于20世纪30年代的意大利、奥地利等地,随后在欧美国家迅速发展起来,我国已经走红国际市场的生态休闲农业在台湾,内地一些大城市周边也有很多生态休闲农业园如雨后春笋一般出现在大众视野和各种旅游平台,成为渴望到农村享受暂时的悠闲与宁静,体验乡村生活的城市人群的短期旅游的绝佳之选。

生态休闲农业园是在倡导绿色健康生活和全民健身运动的基础上蓬勃发展起来的,是深度开发农业资源的潜力并将农业与旅游业相结合的新型交叉型产业,是利用农业设备与空间、农业生产场地、农业经营活动、自然生态、田园景观、农业人文资源等,充分发挥农业与农村休闲旅游功能,促进农业、农村发展的一种新型休闲观光产业、创意农业、休闲农业。在以生态、健康、休闲为理念的农业景观区,设计师利用原有的自然资源通过景观打造,用艺术的手法对农业文化进行全方位的展示和体验。

生态休闲农业旅游景观规划设计所包含的对象是在城市郊区的乡村地域范围内与人类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活动所产生的景观综合体,它包括农村的自然环境、乡村居民的生活和生产3个层面的内容,即不同地域特征下的自然景观、农村不同生活方式聚落的景观和生产性景观。休闲农业旅游景观规划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现有自然资源的挖掘与提炼

通过不同场地特征和地域特色来形成各具特色的基础自然资源,再经过景观手法和人工整合进行打造,比如台湾最有名的生态休闲项目“清境农场”,它坐拥群山之间,视野广阔,是台湾唯一的高山牧场,有着辽阔壮丽的草原,通过景观打造成一个可欣赏日出的奇景,夕阳缤纷晚霞,夜晚灿烂星河的观光胜地,因此美景蒋经国先生留下了“清新空气任君取,境地幽雅是仙居”的情怀,而更名为“清境农场”。

2 交通流线的组织规划

生态休闲农业旅游环境中,游览线路是人们对乡村进行认知的主要界面,也是乡村景观环境的骨架,需着重设计与重点挖掘环境意境和功能布置,力求达到四季皆有景可赏可游,初春草长莺飞,山花争妍,夏季野花遍地,深秋枫红延烧在山巅水涯,寒冬天远山积雪,耐人寻味。

3 空间场所规划设计

空间是展现生态休闲农业园特色景观的有效窗口,是构成休闲农业园整体风貌的最关键要素,总体来说,乡村景观环境的空间场所从所覆盖的区域到内部核心景观区,从自然环境到人工要素,分为乡村风情展示空间、乡村农耕文化体验空间、乡村聚落展示空间、娱乐游览空间和健身疗养空间。

4 乡村风情、农耕文化展示空间

生态休闲农业景观环境体现的本质特征在于其乡土性,因此乡村风情农耕文化展示空间应做重点设计,突出其特征性,创造更多的旅游吸引点。

5 结语

现代的生态休闲农业园和提供简单市民休闲为主的农家乐相比是一种质的飞跃,它结合了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大力发展了体育休闲、养生养老、古村落养生、自行车运动、湿地摄影观光等新型功能,游客在生态休闲农业园不仅可观光休闲、了解农民生活、体验农作的辛苦、感受乡土气息,而且可以参与主题户外活动和户外健身锻炼,特殊的季节还会推出如采莲、篝火晚会、稻田乡村节等一系列的文化主题活动,将生态休闲农业园转化为品牌、转化为项目、转化为产业将成为未来休闲旅游景观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 孙艺惠.我国观光农业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J].经济地理,2007(5)

2 田彩云、郭心义.现代农业背景下京郊观光休闲农业产业提升研究[J]. 山西农业科学,2009(7)

生态农业的主要特征范文第8篇

关键词:农业观光园;景观规划;体验

如今大众的视野不再局限于城市景观,而是逐步朝着乡村景观转移,这推动了乡村景观的全面发展。农业观光园将农业生产与观光旅游相结合,以田园景色与农家印象为主题,让游客获得与城市公园不同的景观体验。

1农业观光园景观类型及规划要点

1.1农业观光园的景观类型

农业观光园由多样化的景观类型构成,高品质的农田、菜地、农舍等景观单元模块,整体构成了农业观光园的景观生态格局。不同的景观元素相对独立,又相互结合,从而形成多样化的景观格局[1]。按照景观类型进行分类,可以划分为生命景观、物理景观以及文化景观。

1.1.1生命景观

生命景观构成元素主要是有生命特征的景观,比如菜园、果园等农田景观,鱼塘、花园等水体景观。生命景观也包括人的日常活动,如钓鱼。

1.1.2物理景观

物理景观本质上是没有生命特征的景观,主要是由静态的要素所构成,包括建筑与科技景观等。建筑景观应具有绿色与环保的特征,材料运用以石材、木材等为主;科技农业景观通常位于科普示范园区,用于宣传与展示当代高科技的农业成果,如农业博物馆等。

1.1.3文化景观

文化景观的核心包括本地区的自然文化与人文文化景观,比如农耕、地域、历史文化等,展现农业观光园景观的人文特征,在内容、架构等环节展现出了现代化农业的特征。

1.2农业观光园的规划要点

农业观光园景观规划与其他园林景观有着很大的区别,不能全面照搬城市景观的规划方式,也不会刻意进行装饰。农业观光园景观同时具备园林与农业景观的特征,是二者的融合体。景观设计具有审美功能,主要体现在外观形态和多样上,可以让大众感知获得精神的愉悦。所以,农业观光园景观规划的核心要素需要包含以下几个环节。

1.2.1视觉享受与参与体验感的深入融合

农业观光园的景观需要为游客提供视觉上的享受,也需要提升游客的体验感,使游客能积极地参与到园区的各项主题活动中。需要考察景观的整体静态表现,突出动态化效果,使游客在参与农田耕作中形成优异的动态体验感受。

1.2.2创意与自然景观的互相协调

创意景观可以是农作物种植方式的创意,采摘方式的创意,还可以是农田景观娱乐休闲等项目的融合创意。创意类景观需要与园区的整体自然景观互相协调,如将不同色调与种类的农作物的创意调配,让游客可以在不同时节观赏到景色秀美的田园风光。在开展植物造景的过程中,需要尽可能规避大规模的模块化种植,要运用诸如散植等较为自然的种植方式,与自然景观形成很好的协调。

2农业观光园景观规划提升措施

2.1打造主题鲜明的园区

景观的整体形态以及展现主体趋于雷同,是国内农业观光园景观规划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诸多景观规划工作人员认为农业观光园只是村落加农田的简单组合方式,没有展现出本地景观的自身特色,使园区无法进入核心的旅游市场。在景观规划前期,需要全面考察基地自然优势资源与传统的风俗,因地制宜,传承传统的田园特征,运用景观美学知识,规划出特征突出的当地农业观光园。

2.2增强现实教育意义

农业观光园包含多样化的文化与科技信息,青少年可以参与其中,增进青少年对自然与生物领域等相关事物和知识的认知,提升自身的见识,更好地提高青少年综合素质[2]。

2.3科学选址

伴随着大众对乡村景观的向往度的增加,国内目前农业观光园的建设也获得了极为迅速的发展。农业观光园具有其他城市园林所缺少的独特风景,许多城镇规划都将农业观光园融入整体的建设规划范围之中。但不是所有的农业用地都适宜创建农业观光园,农业观光园的建设需要较大的资金投入,且其地址周边要具备便利的交通条件,只有如此才可以更好地推动农业观光园的长久发展。

2.4游憩活动原生态

现阶段,许多农业观光园都在引入现代化的娱乐类设施,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其原来安静的氛围,失去了乡村景观的独特魅力。所以,在农业观光园景观规划阶段,需要尊重基地自身的自然资源,保证景观的真实性,以自然景观为核心,还原简朴且安逸的乡村生活,从而彰显农业观光的本质[3]。

3总结

农业观光产业自身的多功能性,决定了景观规划是一项系统化的工程。景观规划需要规避国内农业观光园景观规划中产生的诸多问题,将视觉享受与参与体验全面融合、协调创意景观与自然景观的深入。在主题定位时,需要全面探究当地自然优势资源与传统民俗,突出核心;在空间布控方面,需要有效运用景观生态学等专业的理论知识,将现代化休闲项目巧妙地融合到田园景色中,为大众规划出富有地域特色的田园美景。

参考文献

[1]曾明子,闵玉平,周艳丽,等.浅谈现代农业观光园的景观设计[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2014,11(05):22-24+6.

[2]杨柳,.观光农业园的景观生态规划设计方法研究[J].小城镇建设,2014(01):57-63.

生态农业的主要特征范文第9篇

关键词:生态农业;现代农业;激励机制

一、生态农业内涵与特征

1971年美国土壤学家沃•艾伯奇首次提出生态农业的概念,1981年英国农学家沃•克•沃辛顿进一步明确定义生态农业为“生态上能自我维持低输入、经济上有生命力,在环境、伦理和审美方面可接受的小型农业”[1]。1980年我国学者叶谦吉对生态农业定义为“从系统思想出发,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生态经济学原理,运用现代科技成果和管理手段,以及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建立起来,以期获得较高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现代化农业发展模式”[2]。可见,发展生态农业,目标是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统一,目的是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手段是利用现代农业科技。其特征如下:

(一)生态农业具有生态性与可持续性

生态农业以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为目标,提倡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少用或不用化肥、农药等化学物质,注重农业生产的生态性、农业资源的永续利用和良性循环,使农业生产走上生态、持续、协调发展的轨道。发展生态农业,有利于改良土地,降低农村水资源污染程度,能有效减缓现代农业生产带来的农业、农村自然生态环境恶化,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

(二)生态农业具有综合性与高效性

生态农业以大农业为出发点,强调农业生产的整体性、协调性、循环性、再生性,注重农、林、牧、副、渔各业相互协调和全面发展,具有多层次、多结构、多功能的综合农业生产体系特征。生态农业通过物质能量循环,实现了废弃物的转化再利用,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实现了农业生产的高产出、高效益、少污染。

(三)生态农业具有地域性与多样性

农业生产表现出一定的地域和多样性,主要由地域自然环境、资源禀赋、气候条件等因素决定的。生态农业是在充分吸收传统农业精华基础上发展形成的一种现代农业形式,因此,也具有一定的地域性和多样性特征。现阶段,我国在生态农业发展中,各地立足地域特色,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地域优势,发展了适合本地域特色的各种类型的生态农业模式,体现了生态农业的区域性与多样性。

(四)生态农业具有外部性

就生态农业生产过程看,生态农业、生态农业技术、生态农业产品都具有准公共产品的属性,具有外部性特征。其外部性体现在农业生产者利用生态农业技术发展农业,具有降低水土污染,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同时还体现在绿色、有机、健康的生态农产品对人类健康的贡献。另外,农户最初采用新品种和新技术是对生态农业技术的一种推广,但采用新技术投资无法从其他农户那里取得补偿,又无法限制其他农户模仿性消费,因为一旦推广就可以被许多农户同时消费,且每增加一个消费者的边际成本为零。

二、我国生态农业发展现状

我国生态农业建设经过近30年的探索和发展,其范围不断扩大,生态农业发展模式与技术不断提升。2009年骆世明将生态农业分为景观模式、循环模式、立体模式、食物链模式和品种搭配模式等5种生态农业模式类,在此基础上将每一种生态农业模式类再划分为若干个生态农业模式型。2002年,农业部在全国范围遴选出具有代表性的十大类型生态农业模式,并建立示范基地进行推广。近年来,我国生态农业建设从生示范县逐渐扩大到生态农业建设示范市,建立了部级生态农业示范县100多个、省级生态农业示范县500多个、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生态农业试点达2000多个。随着居民收入水平提高,消费者对绿色、有机农产品需求的增加,生态农业将得到进一步发展,生态优势将越来越多的转化为经济优势。

三、我国生态农业发展的现实困境

(一)激励和补偿机制缺失,影响了生态农业推广普及

生态农业实质上是劳动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发展生态农业农民投入的劳动量大,投入技术多、成本相对较高、风险也大。而生态农产品具有外部性特征,生态农产品定价过高,消费者需求不足,难于销售,只能采取略高于传统农产品价格,即生态农产品优质不优价,导致农户获取的经济效益低。由于我国农产品价格机制的缺陷,使得农户生产生态农业产品获得的个人福利小于生态农业产品对于全社会提供的福利,使农户发展生态农业的外部正性没有体现。另外,我国发展生态农业政策方面,缺乏有效的政策补偿机制,弥补农户外部正收益,同时也缺乏一定的激励机制,使得农民发展生态农业无法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削弱了农民普及和发展生态农业的主动性、积极性。

(二)社会化小农生产,限制了生态农业发展

我国农业生产模式是以家庭经营为主的小农生产,徐勇、邓大才、刘金海等学者针对现代农业生产特点及农民演进特征提出了“社会化小农”,并认为“社会化小农”作为现代社会农民演进的新形式,具有农业生产的社会化和决策化特征,是生态农业发展的主体。“社会化小农”在农业生产中的社会化生产决策的基本前提是获取更多经济利益,一般根据自身经验进行分散性和独立性生产决策,这种家庭经营为主的小农生产“小规模—小投入”导致“低产出—低效益”,致使农民从事生态农业生产所获取收入达不到他们所期望的经济效益,影响了农民发展生态农业的积极性。“社会化小农”分散经营农业生产方式限制了生态农业发展。

(三)“均田制”土地制度,阻碍了生态农业规模化经营

从综合性与高效性的角度看,只有在一定大的区域范围内,生态农业的生态系统才能发挥出其应有的功能和效益,即发展生态农业要规模化。我国农业生产耕地面积按人均比例平均分配的,受这种“均田制”土地制度的影响,我国农户平均耕地面积仅有0.4hm,且耕地面积呈进一步缩小趋势。同时,农用耕地按“均田制”分配时,采取不同质量等级的土地分别进行平均分配,农户耕地面积被小块分割,使农户生产经营极不方便。近年来,有部分农户通过土地流转获得一部分耕地面积,绝大部分仍为小规模生产,这种以农户为单位小块分割农田的生产经营方式限制了生态农业的发展和规模化建设,使我国生态农业发展仍处于小规模的、零星的、低层次的状态。

(四)现代农业技术“新式粗放式”应用,进一步污染农业生态环境

从生态和可持续角度看,生态农业倡导农户在生产过程中少用或不用化肥、农药等物质,关键是生态农业技术的应用与推广。传统农业技术推广主要指蔬菜的新式育苗、农作物的新品种采用及农业机械化使用,以提高农业产出。农业生产种植采用家禽肥料+化肥,主要采用人工方式种植、除草、收割;农业虫灾泛滥采用大量人工投入治虫。现代农业生产整个过程都融合了现代农业科技技术,采用“新式粗放式”方式。大棚蔬菜从种子选择到菜苗孕育,再到蔬菜采摘,多采用先进现代农业技术,同时在整个过程都有价格较低的高倍农药被使用,致使蔬菜几乎见不到一个虫洞;农作物种植除草工作只需要一袋高剂量除草剂就能解决,整个农作物生长过程中根本不需要人工除草。农业生产中这种过量使用化肥、农药导致土壤退化、土地及水资源污染严重,使得原本脆弱不堪的农田生态环境更加难以为继。显然,现代农业技术“新式粗放式”推广应用,进一步污染农业生态环境,与生态农业发展要求相去甚远。

四、我国发展生态农业的对策

(一)建立发展生态农业的激励和补偿机制

生态农业的效益包括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通过市场机制只能实现生态农业的经济效益,现阶段我国生态农业发展处于起步阶段,要实现经济、生态效益,政府的支持和引导必不可少的。因此,政府应建立发展生态农业的补偿和激励机制。一是制定和完善生态农业财政补偿政策及相互配套措施。建立生态建设专项基金,实施有利于生态农业发展的强农惠农政策,加大对生态农业在税收、金融等政策上倾斜。同时,地方政府实行配套资金支持等。二是建立发展生态农业的利益诱导机制,通过利益驱动使农业生产者积极主动发展生态农业。加大对有利于生态农业建设行为进行资金补贴和技术扶助,如良种补贴,绿色、无公害种植补贴,同时加大技术部门在技术上的免费指导和服务。

(二)进一步完善农村土地分配及产权制度

依据生态农业特征,发展生态农业的农田土地一般生产经营周期期限比较长、投资成本较大、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弱,市场风险较大。因此,为了鼓励农户发展生态农业,鼓励其增加农业资源投入、积极主动采用生态农业新技术,政府应适当延长生态农业户的土地经营承包期,为此,一要尽快完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使生态农户对土地的使用权拓展到实际上的占有权,即农户在土地承包期限内,对其所承包土地有实际上使用、占用、收益和处置权,集体只是保留法律上的最终归属权。二是农村农用耕地按“均田制”分配时,推行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的政策。通过土地产权制度的完善,稳定土地使用权,延长农户对土地投入的利用效率,从而有利于促进生态农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三)加大生态农业技术推广力度,强化生态理念

生态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一方面要普及农业科技知识,另一方面要强化农户的生态理念。一是加大生态农业技术及生态理念宣传。利用互联网、电视进行宣传农业污染物的生成和排放对生态环境及人类健康产生的危害。二是推广新农药和绿色有机肥。鼓励引导企业充分利用畜禽粪便生产商品有机肥,鼓励广大农民使用商品有机肥,具有高效、低毒、低残留的新农药,大幅度减少农药的滥用和乱用。三是加大生态农业科技培训力度。政府牵头组织各类科技培训,提高农民对农业科学技术的接受能力,鼓励科技人才推广生态农业实用技术,引导农户采用农业科技新技术、新成果来提高生态农业及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及市场竞争力,促进生态农业持续发展。

(四)通过生态农业示范基地,推广生态农业

生态农业具区域性与多样性特征,我国区域差异性大,各地自然条件、生态环境、资源状况不一致,各地应根据自己的具体条件选择“最佳”生态农业模式,并建立生态农业示范基地进行推广应用。一是加强生态农业试点示范建设,利用生态农业建设基地,建立生态农业模式并形成配套技术,为推进生态农业建设奠定基础。二是继续坚持已经开展的生态农业试点县建设。遴选出生态农业模式好,配套技术先进的示范基地,通过以点带面方式,由“县—市—省”的方法进行推广,直至推广到全国。三是鼓励企业自建生态农业基地。引导和鼓励有实力的企业依托“企业+基地+农户”的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带动农户实现生态化种植养殖,使自己有稳固的基地和农户群,并实现已有非生态型农业基地向生态型农业基地转变。

参考文献:

[1]刘秀艳,王丽静.再论生态农业的内涵及特征[J].中国市场,2008(1):108.

[2]郑军,史建民.我国生态农业研究述评[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2007(1):93.

[3]张燕.我国发展生态农业保障制度研究[J].农村经济,2010(5):103-105.

[4]骆世明.论生态农业模式的基本类型[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9(3):406-409.

[5]黎振强,杨新荣.生态农业投入产出的经济利益诱导机制研究[J].经济问题,2014(12):104-109.

生态农业的主要特征范文第10篇

多功能农业内涵

②目前,国内外对多功能农业的基本内涵表述有所差异,以下几种界定较有代表性: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rganizationforEco-nomicCo-operationandDevelopment简称经合组织OECD﹚对农业多功能性的界定。OECD认为农业除了其最基本与最重要的功能———为社会提供食物和原料外,还能提供其它多种满足社会需要的功能。农业的这种特性,即为农业的多功能。

农业的多种功能可概括为:景观形成功能;生态多样性的保护与物种保存功能;保护土壤,涵养水源,清新空气,食品安全功能;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等功能。农业多功能性经济学研究的要点是:农业的商品性产出与非商品性产出;非商品性产出的外部性与市场特征。OECD根据公共产品生产﹙如农业提供的景观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环境保护等﹚的外部性和市场失灵特征,采用新古典经济学方法,建立了分析农业多功能性的一般框架,用于分析农业扶持政策的合理性及其有效性。

联合国粮农组织﹙FAO﹚认为农业最基本功能是提供粮食和原料,这也是农民生存的基础。在乡村可持续发展范畴内,农业又具有多重目标和功能,包括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FAO对农业多功能的界定更多地是在关注发展中国家的农业问题。欧盟﹙EuropeanUnion简称EU﹚自1992年欧盟共同农业政策﹙CAP﹚改革以来,农业多功能发展开始成为“共同农业政策”的基石。欧盟对发展多功能农业的理念是:维持乡村景观,保持足够数量的农民,对农业的扶持有利于保护环境,有利于整个社会的发展。世界银行在“AgricultureforDevel-opment”﹙以农业促发展﹚为主题的《2008年世界发展报告》中提出:农业的特殊属性使其成为促进发展的重要方式。作为经济增长的源泉,农业是构成国民经济增长最基础与重要的部分。作为谋生与稳定社会的手段,农业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和相当于社会福利的保障。作为生态环境形成的基础,农业会产生着正面和负面的双重影响。

比较上述多功能农业内涵的界定可看出:欧盟、世界粮农组织﹙FAO﹚以及我国政府对多功能农业的表述,仅限于从农业具有的多种功能﹙已利用的和将被利用的﹚的层面来理解。而经合组织﹙OECD﹚则试图寻找农业多功能的内在原因、市场特征以及政策含义。这种定义虽然也只是在新古典框架下进行的,但毕竟提供了一种有用的分析途径。总而言之,目前,多功能农业仍没有一个严格的统一的定义。多功能农业所包含的内容,根据国家与地区的不同,自然条件的不同,发展背景的不同,关心的问题不同,研究角度以及时间的不同而不同。

综合以上对多功能农业的界定以及其他的一些定义,笔者认为,多功能农业,是指农业不仅能够提供各种经济品,而且能够提供大量具有多种用途与功能的非经济品。这些经济品和非经济品能为人类经济社会提供众多功能,我们将这些功能归纳为四类:第一类是提品的经济功能,包括为人们提供食品保障和为其它产业提供原材料的功能,这是农业最基本的功能。第二类是社会保障功能,这指的是农业可以为农民提供就业机会以及农村土地使用权配置的社会福利性质。这种社会保障功能在中国及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中表现得尤其突出。第三类是生态环境功能,是指农业具有改良土壤、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净化空气、调节气候、保护生物多样性,提供优美景观等正面环境功能,以及农业具有消耗资源、破坏环境、降低生物多样性等负面环境功能。第四类是文化传承与提供休闲观光功能,这是指农业具有提供休闲娱乐、领略自然风光、传承农耕文化、农业教育与体验等功能。这是近年来才被人们重视的一项功能。

以上的功能,有些是可以通过市场实现其价值,这些就是农业的市场品,有些则无法或者没有市场来体现其价值,则为农业的非市场品。农业能够提供众多的经济品和非经济品,并且它们之间是联合不可分割的,都以农业生态系统为基础。多功能农业具有丰富的内涵和特征,多功能农业发展的实践与趋势已表明,农业的巨大价值还在于它的生态保护、社会保障与稳定、文化传承、教育与休闲观光的提供,传统农业的产品与原材料提供只是农业巨大价值中的基础部份。

多功能农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分析

(一)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多功能农业发展的基础

农业与其他产业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农业生产过程是自然再生产与经济再生产的结合,农业的经济产出不能脱离其所依托的生态系统的自然再生产过程。这一特征决定了由结构、功能健全的生态系统构成的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农业生产及其它多种功能发挥的基础。良好的生态环境不仅是农业生产的基础,它还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科学研究与普及,乡村文化传承与旅游休闲农业发展的基础。无论是在农业社会,还是在工业社会,农业都是养育人类、培育文明、支撑社会发展的主导与基础产业。然而,一直到20世纪中期,人们对农业的利用,主要还是利用其生产功能———即农业为人类提供食物和为工业提供原料的功能。

在温饱还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第一要素的发展阶段,相对于人类的需求,农业的经济产出显得稀缺,农业的生态环境功能被人们所忽视了。然而,当今,长期忽视生态环境的后果,已导致人类经济社会面临不可持续发展的威胁,农业生态环境功能越来越受到重视,与此同时,农业的观光休闲、文化体验服务功能,越来越成为农业生产价值的更大组成部分。多功能农业已成为现代农业的重要特征。

(二)多功能农业发展会促进生态环境保护

农业具有多功能的特征决定了如果人类的经济行为是合理的﹙以促进生态与经济良性循环的方式从事农业生产﹚,农业生产过程不仅能生产满足人类需求的经济产品,同时也是良好生态环境的再生产过程。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多功能农业发展的基础,因此,农业的各项功能的发挥都与生态环境保护密切相关,例如,农业的经济产出功能,农业生物能源生产功能,农业的碳储与碳汇功能,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农业涵养水源、保护土壤、净化空气、调节气候功能,农业景观发展功能,农业提供的农耕文明教育,乡村文化传承,旅游休闲服务,等等,都要以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基础。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发展多功能农业的基础。只有保护好农业的生态环境,农业各项功能的发挥才有可能。因此,多功能农业的发展一定会促进生态环境的保护。多功能农业将在资源与环境保护中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然而人类对农业各功能需求的强度,是随着经济进程的发展而发展的。因此,多功能农业也是经济发展进程的产物。

我国多功能农业发展的空间与潜力

(一)我国多功能农业发展的机遇

当前,全球应对环境变化的背景为多功能农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国际环境。2007年联合国《第四次气候变化评估报告》指出气候变暖归因于人类活动所排放的温室气体,其可能性从2001年评估时的66%提升到90%以上;气候变化的影响涉及自然生态和社会经济系统的方方面面,从水资源到粮食安全、到人类健康、世界运转的根本———能源等等。总而言之,当前,气候变化、环境保护问题已上升至需要全人类共同努力的发展战略问题。国际社会对此进行了积极的努力,商讨签订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和《哥本哈根协议》等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法律文件,提出要全人类携手共同解决历史上最具挑战性的环境外部性难题。由于农业在减缓气候变化、维持能源的供应和使用,以及保护生物多样性等自然资源中扮演重要角色。农业的这些多功能特性,决定了农业在未来的绿色经济发展中将有更大的空间与潜力。

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发展迅速,目前已处在工业化发展的中期,总体上已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更为有利的条件。2010年,我国人均GDP达到4730美元,城镇化率达到49.55%,农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下降到10.1%,全国财政收入达到83101.51亿元①。在这种情况下,财政支出有条件更多地向农业和农村倾斜,各种资源有希望更多地投向农业和农村领域。与此同时,经济增长带来人们消费结构的变化。人们对农业绿色食品的需求,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求,对旅游、休闲观光的需求,都为多功能农业发展提供了动力。2010年,我国人均GDP达到29992元,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9109元,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达到5919元,分别是1978年的14.68倍、10.39倍、8.24倍①。根据消费理论可以知道,随着人们收入的增加,人们的消费支出比例也会发生变化,对于食品类的消费将会趋于稳定或增长缓慢,而对于教育、文化娱乐服务和优美生态环境的消费需求将会不断增加。

我国新农村建设的重大决策和部署也为多功能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好机。200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按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调整农业结构,扩大农民就业,加快科技进步,深化农村改革,增加农业投入,强化对农业支持保护,力争实现农民收入较快增长,尽快扭转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2005年,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认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稳步地加以推进。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从政策目标不难看出,新农村必定是人与自然和谐,人与人和谐的农业与农村。新农村建设的提出,为我国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的多功能农业的更好发展提供了机遇。

(二)我国多功能农业发展的优势与基础

多功能农业既是农业的本质特征,也是农业发展阶段的要求。当今全球生态环境危机的威胁与人类对生活品质的需求,使农业的多功能开发受到重视。我国在多功能农业发展中有其独特空间与潜力。后发的优势、辽阔的地域、多样的景观、优良的农耕文明、丰富的农村文化、旺盛的需求、充足的人力资源等,这些都构成了中国多功能农业发展的空间与潜力。

我国农业从整体上来看,大部分地区还处在传统农业阶段,也因此保持了较好的生态环境,为多功能农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我国多功能农业的基础还体现在辽阔的地域与多样的景观。我国陆地面积960万平方公里,海域面积300万平方公里,国土总面积1260万平方公里。在辽阔的大地上,可谓是山河壮丽,气象万千。辽阔地域跨越热带、亚热带、温带、气候、生物多样,自然资源丰富,自然景观千姿百态。这些都是发展多功能农业的宝贵资源。中国是个历史悠久、民族众多的古国,在复杂多样的地理景观中蕴藏着丰厚且多样的中华民族农耕文明和乡村文化。

当前,中国还是个快速工业化、城市化发展大国,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与紧张城市生活压力的增大,乡村旅游休闲的需求不断增强,众多人口的需求形成了巨大的市场。而我国农村充足的人力资源正好可以满足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对农业劳动力的需求。我国相对丰富的农村劳动力资源也为多功能农业发展提供了条件。据有关学者研究资料,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有1.3亿人。多功能农业相对而言是一种劳动密集型产业,尤其是在农业旅游业中,休闲观光农业类似于劳动密集型的服务业。无疑,上述资源供给特征与经济发展阶段的需求特征,都形成了我国多功能农业发展的空间与潜力。

结论

农业具有多功能性,多功能农业既是农业的本质特征也是经济发展进程的产物。我们可将农业的多种功能归纳为四类:第一类是提品的经济功能;第二类是社会保障功能;第三类是生态环境功能;第四类是文化传承与提供休闲观光功能。农业的多种功能有些是可以通过市场实现其价值,我们称之为农业提供的经济品,有些则无法或者没有市场来体现其价值,则为农业的非经济品。多功能农业发展的实践与趋势已表明,农业的巨大价值还在于它的生态环境保护功能,农业的各项功能的发挥是相互依存的,它们都必须以良好的农业生态环境为基础。因此,多功能农业发展会促进生态环境保护。

生态农业的主要特征范文第11篇

关键词:社会工作;失地农民;城市融入;任务

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07-0095-02

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整体推进,城市郊区的土地不断被征用,在国家政策的帮扶、带动下这些农民走向城市,在我国二元户籍制度的背景下,这些失地农民的户籍变更为“城镇居民”而成为一个特殊群体――城市中的失地农民。失地农民的居住空间转移到城市,但其思想观念、社会关系、生存技能等社会化要素仍旧处于失地前的状态。“失地农民”的身份界定属于一种现实描述范畴,但就其社会角色发展角度下的“城镇居民”身份而言,很多社会化要素缺失,这就引发了失地农民本身的城市融入现状的诸多问题:就业、社会保障、文化适应、人际关系重构等。学界就此类问题的解答做了多角度的探析和实践,其中以社会工作介入的角度较为常见,“无论是出发点、过程,还是从结果的角度看,社会工作都是在帮助人,所以,助人是社会工作的本质”[1],社会工作以“助人”为本质内容,受失地农民城市融入堪忧状态和受助需要的引发,是失地农民的生存状态与社会工作本身的性质相契的显像。

一、社会工作介入失地农民城市融入任务概述

失地农民的城市生活由于经济、政治和文化等生活要素的缺失而成了似是而非的“城镇居民”,仅在户籍管理和居住空间分布上是“城镇居民”,而实质上就业、政治主动性、文娱生活性质等生活要素不足甚至是缺位的。对被征地农民的安置、保障工作的错漏,造成了“失地农民”的情感波动、身份认知等城市融入障碍的次生问题。失地农民最显著的特征是土地使用权的被动丧失和生活环境的巨大改变,城镇居民身份与其作为农民的基本职业技能的脱离是失地农民城市融入的主要障碍。失地农民具备农民生产和生活技能却丧失了土地生产资料,作为城镇居民却没有适应的职业,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处于传统与现代、农村与城市的混合状态。解答失地农民城市融入的相关研究从失地农民所面临的困难着手,以失地农民生活中的问题作为社会工作介入任务的研究和实践方式获得了一定收效,同时也面临着可持续发展、中远期生活任务的解答等问题。

探析社会工作介入失地农民城市融入的影响是该行动的总结和优化的必要准备,是评估社会工作实践效用的依据,也是解答失地农民城市融入问题的理性自勉。鉴于以社会工作的任务为介入参考变量的丰富理论成果、实践应用也最为广泛,更重要的是,社会工作任务是社会工作实践的纲领,对社会工作任务的评析成为优化社会工作实践的必要准备,为进一步促进失地农民城市融入的努力奠定坚实的基础。社会工作介入失地农民城市融入影响的发生受多类因素的制约,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梳理和评析是优化社会工作介入影响的必要准备,也是失地农民城市融入问题解答的效率保障。“征地补偿”、“就业”、“社会保障”和“精神文化生活”四项问题是失地农民城市融入的重要指标,“不理性的观念和想法”是失地农民城市融入的内在因素,这五项内容的应对是社会工作介入失地农民城市融入任务的主要表现。

二、社会工作介入失地农民城市融入任务的影响效用评析

(一)调节征地补偿的效用评析

失地农民所获得的征地补偿成为其开始城市生活的启动资金,失地农民普遍关心征地补偿的公平性和透明度。“某些地区由于不规范的操作,拖欠、挤占、截留、挪用等现象时有发生,导致失地农民得不到应有的补偿”[2],这些事件的不当处理成为诱发失地农民社会问题的主要因素,社会工作以调节征地补偿作为任务既是社会稳定的需要,也是失地农民能够调整情绪、理性地安排城市新生活的关键。就当前社会工作的开展现状来看,以征地补偿作为社会工作介入任务的效果欠佳。该任务的起始点应该在征地补偿的协商阶段而非在补偿发生后的时间段,以征地补偿作为社会工作的任务的恰适介入时间应界定在征地补偿开展过程的倡议和行动鲜见。征地补偿问题的介入在时效上的落后导致社会工作介入只能就失地农民情绪安抚做出弥补性工作,而无法帮助在征地补偿过程中处于权益、政策、法律弱势地位的农民得到相应的支持;再者,社会工作者的“增权”能力的限制使得社会工作者表现出权益立场的模糊性,社会工作者介入时的立场受到农民的怀疑而导致以征地补偿为工作任务的影响效用进一步受到弱化;第三,由于失地农民获得了现金补偿,补偿金常常大于其多年的劳作积蓄,在缺乏中远期生活任务的控制下所发生的补偿金被挥霍现象屡见,社会工作很少把挥霍补偿金问题作为介入任务。

(二)促进就业的效用评析

“就业问题成为了一个最难解决的问题,如果社区不能为他们在就业上提供必要的帮助,那么对社区的认同感是无法建立起来的”[3],就业问题是失地农民城市融入度的主要影响因素。失地后的就业问题是失地农民普遍关心的生存事件,“文化程度不高,缺乏非农就业技能,在就业方面明显处于劣势地位的失地农民,相当一部分处于失业和半失业状态”[4],就业状态直接关系到失地农民城市融入的中远期效果,社会工作应以失地农民就业问题作为工作的主要任务。国家在舆论导向、政策帮扶、组织领导等多方面以社会工作行政的途径就失地农民就业问题做出了多种努力,很多失地农民对这种努力未知悉的状态暴露出社会工作行政宣传和落实的低水平效果。社会工作者也针对失地农民自身在就业心态、能力培训、宣传、中介服务等方面做了多类具体工作,但因社会工作者只是中间人而限制了影响效果,就业的落实还需要用人单位与失地农民的共同努力。失地农民就业的性质、质量、稳定性等内容应该在就业评价体系中占主导地位,但不少理论成果和媒体宣传仅仅把就业率作为噱头粉饰就业状况。就业状况主要取决于失地农民自身的因素,包括社会工作的介入在内的社会环境仅仅是影响失地农民就业问题的外因,除了着力提升失地农民就业能力的途径外,失地农民就业难题还需要准备好退路,牺牲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成为就业问题退路的伦理支撑。

(三)完善社会保障的效用评析

失地农民充分参与社会保障的状况是城乡居民生活状态的重要区别,充分参与并享有社会保障权益是失地农民城市融入的重要指标。相对其他工作任务而言,社会工作促进失地农民参与社会保障任务的效果具体、翔实,这既得益于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化,也得益于社会工作者在社会保障政策的支持下全面、深入地开展工作。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获得了失地农民的广泛支持,多数失地农民受可见的、近期的受益影响而充分地参与到此类社会保障工作中。对失地农民应该优先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并给予适当的制度倾斜,促进失地农民主动参与社会保障的积极性,有的研究者建议“完善就业保障机制,妥善安排失地农民就业,保证被征地农民长远生计”[5],这是当代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政策的制定应该优先考量的问题。社会工作介入失地农民的城市融入工作还需要在社会保障内容上进一步丰富,还应该针对失地农民对社会保障的人文精神和远期功用做出相应的宣传和引导。

(四)丰富精神文化生活的效用评析

精神文化生活的差异是城乡居民生活状态差别的表现,也影响着城乡居民的生活质量,失地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状态是其城市融入的重要监测点,也是失地农民城市融入的促进因素。促进失地农民社区精神文化生活的丰富多彩是社会工作介入任务的常见内容,但因为以社区为背景、以社会居民为主体的特征反而使得失地农民产生了市民身份的隔阂感。“由于失地农民整体上适应城市的能力和资源有限,从而限制了其向居住地之外去拓展社会联系和获得更广泛的社会支持的能力。这导致他们更多的是在其居住的地域空间内基于仍然保留的乡村社区传统(意识、习惯等)和部分血缘关系来建立新的社会联系”[6],特定社区背景强化了失地农民的身份特征,该任务特征的逻辑背景已经设定了农民与城市的生存领域差异,这是“好心做坏事”的典型表现,以失地农民为主体的社区文化建设应该扬弃社区成员的身份限定而走向更为广阔的文化空间。繁荣精神文化生活作为社会工作的任务应该向家庭和社会这两极发力,家庭永远是个体生活的主要微环境,社会是个体成长的外环境。以促进家庭和谐作为社会工作任务能够满足失地农民精神需求的多样性和特殊性,以促进社会和谐作为社会工作任务能够保证精神需求的时代特征和公众属性,社区作为家庭和社会的中间体应该调整好角色意识以避免覆盖家庭文化、钝化社会文化的后果。社会工作需要做的是保证社区精神文化生活的有序性即可,促进家庭精神文化建设、促进社会精神文化生活对家庭精神文化生活的积极影响才是此项任务的根本。

(五)应对不理性的观念和想法的效用评析

失地农民的各类城市生活问题及其应对行为均受到思想、观念的影响,在特定问题中表现为不同的内容,以失地农民的不理性的观念和想法作为社会工作的任务尚无系统的研究和实践。“社会工作者及其相关人员(包括民政部门和街道等)对弱势群体的介入,主要是抽象的、理性的宏观层面及制度的设计和建设方面,而被征地农民,特别是有劳动能力的被征地农民的需求却是具体的,不一定都是理性的”[7],失地农民城市融入进程中产生了普遍不理性的观念和想法,表现得比较突出的有:征地补偿偏见、个体视角下忽视集体利益、社会保障功用不清、城市生活的利弊不明等,社会工作者应该对这些问题的发生和应答有着正确、客观的认识,才能引导失地农民做出合理的评价并引发恰当的应对行为。宏观性的征地补偿政策对实地农民微观、具体的问题难以面面俱到,也“由于当地政府在执行过程中的偏差,可能会在征地过程中损害到农民的利益”[8],征地补偿工作虽然出现了执行错漏,但征地补偿矛盾的主要成因在于失地农民对土地使用权和所有权及其补偿法规的不理性观念;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国家)利益发生冲突时常常从自身的感受出发难以顾及后者,失地农民的利益诉求应该放在国家背景中理解和应答;失地农民没有对社会保障获得全面和长期效应的科学认识而对其产生了质疑,社会保障对失地农民城市融入的长期效应应该被充分理解和认同;“事实上农民的素质层面跟不上物质层面的转换速度,与现代城市不相适应的思想和习惯并没有随着身份的改变而改变”[9],失地农民素质层面落后使得在评价城市生活时只注意了城市环境的不便和缺失,没有关注也没有充分利用城市生活的优势成为失地农民不理性认知的主要表现。对不理性的观念和想法的认识和评价直接关系到社会工作者在失地农民面前的政治形象和道德地位,社会工作介入失地农民城市融入的具体工作已经处理过上述常见的一些不理性观念和想法,只是未能视其为工作方法的策略和工作内容的深度而缺少应有的重视。介入失地农民城市融入的工作效用受到了不利影响,必须强化社会工作者的政治立场和道德水平以避免“助人自助”意愿的原则缺失。

三、余论

除了本文所述之社会工作任务的五项内容,社会工作介入失地农民城市融入的影响因素也可以从其他角度加以评析,孟传慧在《被征地农民的群体分化与社区融合》的相关研究中将失地农民群体分为“发展型”、“稳定型”和“贫困型”三种类型的参照系成为研究社会工作介入失地农民城市融入影响的有益创新,失地农民的年龄因素、教育背景也是影响社会工作介入的重要变量,社会工作组织与机构的主体构成对失地农民城市融入影响的分析有着积极作用,此类因素的影响分析也是反思社会工作介入失地农民城市融入效用的重要凭据。鉴于社会工作任务作为介入行动的直观性和针对性,对这种视角的论述成为优先开展的工作。对社会工作任务介入失地农民城市融入影响效用进行评析有利于促进该工作的精细化,也为其他介入的视角提供了评价参考。需要注意的是,各种社会工作任务的界定和完成常常以交叉形式出现,这个问题成为研究社会工作介入失地农民城市融入的影响的长期任务。社会工作介入失地农民城市融入任务的影响评析是社会工作实践的有益反思,在反思中我们认识到了社会工作在应答失地农民城市融入问题中所获得的成就,更重要的是,我们总结了经验和不足,为进一步开展失地农民城市融入的实践获取了有益的思想营养。

参考文献:

[1]王思斌.社会工作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1.

[2]王丽丽.失地农民问题的社会工作介入[J].社会工作(下半月),2010(3):53.

[3]卢春,丁希.熟人社会的瓦解――失地农民社区的内在变革及其治理策略[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0(2):120.

[4]周军一,刘晓霞.失地农民市民化身份转换的障碍分析及其对策[J].理论探讨,2010(2):93.

[5]张慧.城市化进程中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研究[J].江苏农业科学,2011(4):528.

[6]汪萍.失地农民社区重建何以可能[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12):188.

[7]田奇恒.理性视角下的被征地农民城市融入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34).

生态农业的主要特征范文第12篇

一、当前县域经济的发展态势

(一)工业现代化的发展特征。当前,工业现代化的特征主要表现在现代化的工业生产越来越趋向于智能、环保。所谓智能就是越来越依靠高科技的手段来实现产品的设计、制造和销售,在管理工具上越来越依靠具有时代特点的信息化控制手段。计算机技术的广泛运用使越来越多的劳动力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劳动密集化程度趋低,员工的知识水平不断提升,所制造出的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上越来越具备竞争力。同时,各个工业项目也越来越自觉地向环保节能迈进,从项目的立项到产品建设以及投入产出各个环节都基本按照国家环保政策的规定进行设计和推进,展现出明显的科学发展特征。

(二)农业现代化的市场特征。随着农村基础建设水平的提高和农业机械化工具的广泛采用,越来越多的农民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原有分散的单户生产经营模式逐步演变和转化为向农业生产经营大户和专业合作社集中的趋势。一部分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合作社脱颖而出,形成了一大批产供销一条龙的现代化产销体系。农产品的生产销售周期不断缩短,农村资金的周转速度加快,其价格受国内外市场的影响,波动性特征明显。

(三)农村城镇化进程加快。随着国内外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向城市集中,农村进城务工人数显著增加。他们不仅分布在工业领域,还大量的向服务业集中,而这些务工人员又将城市的信息、资金和技术带回农村,从而加快了农村向城镇化演变的进程,特别是在县级城市的城乡结合部,这一特征更加明显,无论是建筑风格、交通条件还是居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条件,都已接近甚至超过一般城市市民的平均水平,城乡一体化特征明显。

(四)城乡生态化特征日益显著。随着国家和地方政府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和管理措施的实施,一大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有污染的企业逐步被淘汰出市场,县域居民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显著改善,从衣食住行到生产经营条件都具备了生态化的特征,绿色消费和环保化生产已经逐步成为县域城乡人民的共同选择和愿望。各级政府和各单位生产经营者都在逐步加大生态环保类投入,城乡人民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水平越来越文明、环保。

二、农信社的金融应对策略

农村信用社作为立足三农、服务城乡的金融机构,在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各级银行业监督管理部门的指导下,在支持农村、农业和农民发展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其中80%的网点分布在县城以下,80%的员工在基层网点工作,大部分资金来源于农村,绝大部分资金又投向三农,这种地域特点和资金运行特点决定了农村信用社在支持县域经济发展中的特殊地位和重要作用。

根据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笔者认为农村信用社应在以下方面采取措施:

(一)根据县域经济工业现代化的特征,可加大对现代工业企业运行状况的研究,认真掌握现代化条件下企业资金运作的规律和特征,按照国家的产业政策,加大对产品有销路、技术含量高的朝阳产业的支持力度。适当集中资金,支持优质龙头企业发展,带动相关配套小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为解决小企业担保难的问题,可采取龙头企业担保或小企业互保的形式发放流动资金贷款;对大型骨干企业可采取与其他金融机构联合发放银团贷款的形式进行,从而培育县域经济的支柱工业企业。

(二)根据县域农业生产经营不断迈向现代化的实际,可适当集中资金,重点支持农业龙头产业。对科技含量高,市场竞争力强的新型农产品可适当降低利率,予以扶持;对规模化种植、养殖企业可采取“公司+农户”的方式提供信贷支持。为解决农产品周转的季节性问题,可适当加大对农村运输工具、种养机械等方面的支持。为促进资金的快速流转,农村信用社应加快农村城镇自助银行网点和自助服务终端的布放力度,为种养大户安装网上银行,使他们足不出户就能快捷的办理收付款业务,从而加速资金周转,把握市场商机。

(三)根据农村城镇化逐步加快的实际,农村信用社应加大对第三产业的支持力度,帮助一部分农民走进城市,为城市居民提供更多的粮食、蔬菜、生活用品等购销服务,同时还要根据城镇化农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实际,不断研发和推出耐用消费品信贷业务,如二手房按揭贷款、汽车贷款、耐用消费品贷款等,帮助农民尽快缩小城乡差别,在提高生活水平的同时,提高生活的文明程度。

生态农业的主要特征范文第13篇

关键词:海口市;新农村;发展;建设

引言:海口是我国海南省的省会,位于琼州海峡的南岸,是大陆与海南之间交通的门户,所以才有“海口”之名。海口地处海南的热带地区,气候比较炎热多雨,适合热带植物的生长,在海口椰树的种植数量有很多,是海南椰树最多的地方,所以海南也称为椰城。由于历史及国家政策原因,海口的新农村建设,成为这里的显著特征,在这里很少进行工业发展,主要是依靠新农村的建设,发展农业及旅游业,通过这些产业的发展为新农村带来了蓬勃的生机和活力。

一、借助国际旅游岛的旗帜,发展新农村建设。

近几年海口市借助海南省高举“国际旅游岛”的这面大旗,大力地促进和发展岛内的旅游资源。紧密地结合海南实际发展,积极主动地探索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思路,不断地以创建文明生态村为载体,全面地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发展的进程,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受到了农村广大干部群众的普遍拥护和热烈欢迎。“国际旅游岛”这面大旗,为积极开展文海口市新农村的村庄的创建活动,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仍然会有一些问题困扰着海口市新农村的发展和建设,主要体现在有一些脏乱差现象不断反弹,有一些乱砍滥伐的现象时有发生,对于海口市自然环境的发展影响很大,成为了新农村在发展建设中的个顽疾,需要从根本上进行彻底的清除[1] 。经过深入的调查研究发现,对于海口市新农村精神文明的创建工作,需要不断地在有效载体的基础上下功夫,能够依靠看得见摸得着的目标作为发展中的蓝图,解决新农村建设中的实际问题,做到精心设计并不断地组织开展文明生态村的创建活动。

二、海口市新农村建设的基本特征

海口市创建新农村发展的基本特征,就是以创建自然村为单位,不断地建设生态环境、不断地发展生态经济,通过不断地培育新农村的生态文化,来引导新农村全面地建设小康社会,达到海口市新农村建设,无论在精神文明上,还是物质文明上,都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2]。这就需要从利用海口市的特点,在新农村建设中不断地加大着力点,能够从建设新农村的生态环境入手,对于农村的脏乱差从根本上进行治理,能够依靠和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条件,通过修路、种树,以及美化和绿化环境的方式,不断地改善农民的生存环境,发展农村的生态经济,将经济发展和对于生态环境的优化两者有机地融合为一体,能够大力地扶持和发展海口市,新农村建设的无公害无污染热带农业的发展,扩展热带农业的规模,作为新农村发展和建设的基本特征,并能够以此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方法和措施。在两个文明建设的进程中,来不断地培育生态文化,开展对于新农村建设思想道德教育,对农民普及科学文化知识,做到移风易俗,并不断地组织农民进行一些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以此来转变旧有的农村所遗留下来的封建的落后传统的思想观念,在新农村建设中不断地提高农民素质教育和农村文明程度[3]。通过普及更多的文明生态村的建设,来抓住农村工作的关键问题,显现新农村建设和发展的特征,迈出新农村的建设发展的步伐,增强新农村创建活动中农民参与的自觉性。

三、新农村建设对海口市区域发展的影响

1.促进了区域性的生态环境的改善

在海口市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海口市着力加强村镇的规划建设,海口市各区结合实际对所定辖区进行文明生态村建设规划,在建设中不断地体现特色,突出服务区域产业发展需要,不断地提高农民收入 [4]。海口市积极地引导各地方的生态村,在传统农业的基础上,组织不断地进行改革创新,大力加强农业无公害和绿色农业的发展,成为了新农村的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不断地发展生态经济,通过建立椰子、荔枝、胡椒等示范基地,构筑起对于的动物的疫情监督的基础设施建设,使新农村的生态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2. 促进了区域性的旅游业的发展

新农村的建设和发展,推动了旅游业的发展。这种区域性的建设,营造出了环境优美、经济繁荣、生态良好的人居环境,使海口市的新农村的旅游建设处于蓬勃发展的阶段, 每到春暖花开,这里的村庄到处都有绿树环抱,果木飘香宜人,受到大众的观赏[5]。近年来,海口市新农村已经先后迎来观光旅游团队达到830多个,人数也已经达到6万多人次,其中有很多是来自美国、日本、新加坡、泰国等地的团队,这显然说明了新农村的文明生态环境,已经成为受海内外游客喜爱的新兴旅游点。

3.促进了区域性农业综合效益的水平提升

新农村建设进程中,由于不断地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在区域性发展中,推动了农业产业化经营,对于农村区域性的发展和建设,起到了农业发展不断提升的综合效应。在农业发展和建设进程中,逐步地建设起了带有沼气、养猪 、经济作物等的小庭院大产业的模式,这种区域性的发展,发挥了当地农村建设的优势,做到了以农业产业化为取向的生产经营特点,提高农村逐渐走向城镇化取向的创建模式,为发展农村产业、转移海口市农村劳动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6]。

总之, 对于海口市新农村建设,对区域性的发展有着显著的影响,这对以城市带动乡村的发展战略,提高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的生活质量,有着很大的帮助,对新的历史时期,加快海口市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推进新农村的现代化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改善农村地区人居环境和生产生活条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张瑞芬.海南省直管县体制改革研究[D]. 海南大学,2010.

[2]张忠雷.海南文明生态村政治文明建设研究[D]. 海南大学,2010.

[3]顾绍梅. 新农村的生态文明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J]学习论坛, 2007, (04) .

[4]何君陆,张福生. 对海南新农村建设实现途径的思考[J]海南大学学报, 2008, (05) .

生态农业的主要特征范文第14篇

【关键词】农博园;规划;要素;生态

结合目前国内旅游和假日旅游消费行为的特点来看,以城市郊区和周边地区为目的地的短程旅游仍然是大多数家庭的首选,所以城郊主题园的设计建设,是近郊旅游业发展的一大特色。如何把握旅游规划特征,运用景观生态原理合理规划,充分发挥特色农博园的旅游特色与资源优势,是其规划设计的主导方针。

1. 目前规划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设计要素分析

农博园特色主题公园选址,不能保证经济水平和客源流量,这成为特色农博园可持续发展的第一大障碍;主题特色不明确,对客源的历史文化内涵把握不够,盲目性较大,往往看到以蔬菜展示与农家乐为主,低层同构,无自身区域特征;内容贫乏、缺乏创意、施工质量低下,不能够使深层次旅游过程发生,旅游设计贫乏,造成旅游者的消费购买力欠缺,旅游点的自身维持能力差,使旅游处在被动旅游的初级阶段;政府的宣传力度不够,形象策划不够,经营管理水平不高。

旅游规划是旅游供给与旅游需求的结合点[1],由于人们内心“亲和土地”的心理,特色农博园有开发建设的可能性。关于它的规划设计围绕文化内涵、商业价值和区位条件的外在因素,结合内在因素,环境塑造、创意项目[2-3]。才能使一个好的旅游规划项目。

2. 项目概况

安徽蚌埠市天河高科技农业博览园位于蚌埠市区西郊约8公里处,蚌埠市禹会区天河湖东西两侧。周边有涂山景区、 荆山景区、黑虎山景区、天河景区是典型的城郊风景名胜区。本次规划设计面积799.2公顷(12000亩),分为A、B两个项目区,其中A区面积512.82公顷(约合7700亩),B区面积为 233.1公顷(3500亩)。为更好结合蚌埠市及禹会区的历史人文、地理特征和天河风景区旅游控制性规划,将博览园建设成生态农业、集约农业、高效农业、旅游观光农业的集中展示区和大型农业生态旅游观光示范博览园。

3. 旅游规划要素分析

区位条件较好,交通便利,天河农业博览园于涂山白乳泉风景名胜区南部,有206国道从景区北面、西面经过,东面通过徐合高速的连接线可以便捷的到达各,区位条件良好。蚌埠市1985年被批准为国家甲级开放城市,是皖北交通枢纽,公路、铁路交通四通八达;蚌埠港也是千里淮河第一大港,与合肥、南京距离150公里左右,区域位置额辐射能力强;

自然景观优越天河景区是涂山白乳泉风景名胜区的四个景区中唯一有大面积水域的景区,景区内良好的田园风光和水景互相映衬,自然景观优美。

政府政策支持,是该项目开发的契机。实现农村发展战略目标,推进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发展现代农业,必须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加强农业物质技术装备,健全农业产业体系,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增强农业抗风险能力、国际竞争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要明确目标、制定规划、加大投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蚌埠市作为皖北的门户城市,是“安徽省交通枢纽,皖北商贸中心,综合性工业城市”,且位于华东城市带的西北延长线上,农业开发前景乐观、游览市场前景较好。天河园区依托蚌埠市,对园区的设施建设和游憩市场培育都较有利。

水是生态环境中最为敏感的因子之一,也是最容易受影响的因子。天河景区有大面积水域,而且是蚌埠市的备用水源地,对园区的项目设置,游览服务设施建设等方面都有一定的限制要求,对生态环境(尤其是水环境)保护的要求较高。天河景区内现状基础设施条件较差,增加景区资源保护和利用的投入。现状基础设施主要服务于景区内居民的生产生活,各项设施比较简陋。景区内部道路系统不完善,现状道路质量较差。其它如给排水系统,照明通讯设施等也很不完善。景区以农业和养殖业为主,产业结构单一。天河景区居民多为农村人口,主要从事农业耕作和家庭养殖,经济收入偏低,自身经济欠发达。

4. 规划定位

总体定位:将天河农业综合开发区建设成为“以高科技现代化绿色农业集中示范、展示、信息化管理、网络销售为主要内容,结合当地的地域特征,风土人情,人文历史文化,发展新农业经济,农业旅游,水利会议经济,生态能源利用,康乐经济等多重功能为一体的都市绿地农业博览园”。

生态农业的主要特征范文第15篇

【内容提要】乡村地理学在我国人文地理学分支学科中发展比较薄弱,一些基本概念的模糊、理论体系的欠缺最为突出。本文试图从多重角度(职业的、生态的、社会文化的)对乡村这一概念进行系统的剖析,认为乡村界定的困难在于乡村本身的动态性、不整合性及相对性,以及城乡连续体这一背景,最后,笔者提出了以乡村性定义乡村的设想。

【英文摘要】Rural Geography is a weak branch of Human Geography in China,especially with regard to its theoretical development and somebasic concepts.First of all,this paper analyses rural definit-ions systematically from a multi-dimention point of view (occupational、ecological、socio-cul-tural).As an occupational de-finition,"rural"means an area where farming is the main mode ofproduction.As far as ecological definitions are concerned,it means a settlement whose population scale is smaller,outside urban area,with rural landscapes showing unmistakable signs of being dominated by extensive use of land,and with discrete s-patial units isolated from the outside world.Socio-cultural definitions are in terms of clear differences in behavior and attitude between people in rural and urban area,such as ways of life,spatial behavior and aspirations.

The author thinks that all the definitions are lack of delimitations of rural totally and essentially.Rural can not be summarized by a simple definition,because it is a complicated and indistinct conception.Difficulties of defining rural lie in dynamic evolution of the whole rural,unconformity among rural elements,relativity between rural and urban,and relevant rural-urban continuum,which makes the boundary between rural and urban more indefinite.To a certain extent rural is regarded as areas differing from urban greatly and the difference can be compared in many aspects such as production activities,ways of life,etc.The close extent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represents different stages of rural development.

The author suggests rurality should take place of rural definition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urbanization in the world of today.Rurality refers to the manifestation of rural characters which take urban as criteria of reference within a specified area.The author draws his conclusions.First,every region can be looked on as a unity of urbanity and rurality.The more urbanity a region is,the less rurality it will have.Urban and rural are continuous and there is not any broken locality between them.Second,the size of rurality index takes urban as unit of reference.Using different urban criteria can reflect difference of rurality and stages of its development.Finally,rurality is concerned with scale,index and method which are used in our research.

We can weaken some rural characteristics and improve regi-onal urbanity in practice such as village-town planning and regional planning by estimating rurality index of different aresa.In order to be favourable to urban-rural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we also need to put forward rural countermeasures concerned correctly.

【关 键 词】乡村/城乡连续体/乡村性rural urban-rural continuum rurality

【 正 文】

乡村具有区别于城市地域的诸多特征,在当今城市化潮流下,乡村的功能不断发生变化,对乡村这个概念的认识似乎清楚但不明晰,人们往往理解不一致,致使乡村问题的理论研究受到影响,也困扰着乡村政策的制定,虽然在有关文献资料中已有大量的关于城乡划分标准的看法,但仍然缺乏一个足以说明乡村的总体性、本质性的概念。本文尝试从多重侧面剖析乡村这一综合性概念,以期对乡村地理学的理论研究有所裨益。

1 乡村概念的多重侧面

1.1 职业的定义与功能属性

乡村作为一个职业概念是与这个词在历史上的用法联系在一起的,这就是农村,指的是以农业生产为主体的地域,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就是农民,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劳动人民聚居的场所就是农村聚落。这一定义的出发点是把农业产业作为农村赖以存在、发展的前提,没有农业的存在,农村就不成其为农村,农民就不成其为农民。从界定农村的角度分析,这一定义的内涵和外延都缺乏严密性。

首先,以农业生产为主体,是以从事农业生产的人来决定,还是以农业生产在整个经济中的地位,或者是以农业生产用地在整个土地利用结构中的比重来确立呢?这个主体的含义是模糊的,没有明确说明以什么为主体。不管是以人,还是以经济、用地来确立主体都难以正确地把握当今的农村与非农村。

其次,对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农民而言,农业人口=农民=农村人,也许在单一从事农业生产的地方,这个等式是存在的,但农业人口兼业化的发展,使这一性质日趋复杂,他们既从事农业生产又从事非农活动,这些农户可以根据其兼业的行业分为一兼农户(主要就业于农业,其收入主要来源于农业经营)、二兼农户(主要就业于非农产业,收入主要来源于非农业经营),还不包括农业内部的兼业活动,或者已经有固定的非农就业岗位的农户。

第三,从场所和地域的角度来看,农村聚落往往是农业活动与非农业活动并存,农业人口与非农业人口混杂。而且在某些非农业发达的农村地区,不管是从非农化水平还是从总量上看,都超过了中心城区,出现了所谓的“农村包围城市”现象,这样就更难以对该地方或地域进行归类。

1.2 生态的定义

乡村作为生态的概念加以认识存在着不同的视点,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1)用来指人口在空间上的分布状况,指的是单个聚落人口规模较小的地方,这些聚落之间则是较大的开敞地带。该定义抓住了乡村与城市之间人口集聚规模差异这一特征,最为接近于人们对乡村的理解,而且便于操作,许多国家都把乡村与城市的分界线以聚落人口规模加以确定。

(2)乡村用来指一种地域的概念。乡村指的是城市以外的一切地域,严格地讲是城市建成区以外的地区,这样,乡村是一个空间地域系统,与作为一个产业部门的农业有本质的差异。

(3)用来表示某种特殊的土地利用类型,也就是乡村型的景观。维伯莱(G.P.Wibberley)认为:“乡村这个词指的是一个国家的那些地区,它们显示出目前或最近的过去中为土地的粗放利用所支配的清楚迹象。”[1]

(4)从生态构成上看,乡村不但用来指居民少的地方,而且也指与人口多的地方来往较少的隔离开的定居区。在当代社会里,绝对的隔离很少见到,但只要联系上不方便、交通上成本较高这种情况还存在,那么相对隔离还是存在的。也就是说,乡村就是受城市影响较小的地方。从城乡相互作用的角度来看待乡村,考察乡村的相对隔离程度,牵涉到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如何看待隔离,是用物理性距离、交通费大小,还是有无交通工具、时间等来说明[2]。二是在确定是否易于接近时应该用哪一个人口中心作为参考点。如英国诺福克郡规划局(Norfolk County Planning Dept)就采用了距离2万人口城镇8.045km和距离10万人口城镇16.09km这一指标。

乡村的生态学定义建立的假设是:社会形态(Social form)可看作是人类文化适应环境特征的产物,并为人类的适应所修正。城市与乡村之间的人口分布、景观、土地利用特征、相对隔离程度等生态环境背景具有重要的社会影响,是引起城乡差异性发展的重要因素。采用生态定义乡村,避开了经济职能上专门化的问题,尽管粗放的土地利用、开敞的乡村、小规模的聚落、人口密度较低等特征隐含着以第一产业为主的特性,但更多的是从城市的影响程度来考虑的,具有重要的社会学内涵。

以生态环境状况来定义乡村地域,虽然是当今最为广泛采用的标准,但许多研究人员发现,这一定义的最大的不足就是分级界限的相对性、可变性,不同国家采用的标准不一样,国际可比性较差;其次,从人口密度较小来理解乡村,由于人口密度只是一个静态的、容易产生误解的统计指标,它大多依赖于计算密度单元的大小;第三,社会学者对生态定义的质疑是:城乡之间最本质的差异是社会的结构与功能方面,社会经济的特征与乡村的问题更为相关,如高女性比例,较低的收入,更多的家庭生活在贫困状态,劳动力中妇女就业率低,受教育的人口少,年长者受到过多的重视等。尽管人口分布状况对这些因素有一定的影响,但两者之间并不是相对应的。

1.3 社会-文化的定义

社会学家和人类学家从社会文化构成这一角度来定义乡村,着眼于城乡居民之间行为与态度上的差异性。主要特征有:

(1)乡村社会生活中,社会接触多为直接的、面对面的关系,人与人之间关系密切。

(2)乡村社会行为的标准比较单一,风俗、道德的习惯势力较大。

(3)乡村社会生活以家庭为中心,家庭观念、血缘观念要比城市为重,居民以从事农业生产活动为主要谋生手段,经济活动简单。

(4)乡村地域辽阔,人口数量少、密度低、变动慢,因而人们具有保守心理。

(5)乡村的物质文化设施较城市差,乡村居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一般较城市低。

(6)从政治标准上看,农民在国家中处于从属的地位,要服从有权阶级的法令和要求。

乡村的社会化定义抓住了乡村居民、乡村社会的最本质属性,而且在它与城市的比较中理解其相对性。但问题在于:

首先,用极端化的方式来定义乡村,大量的过渡型、中间型地区就是不确定的。随着城乡关系的演变,不仅大量的乡村人口源源不断地流入城市,还有一些城市居民出于各种不同的动机迁往乡村,乡村本身的产业结构、人口结构和劳动结构也在发生着变化,人类社会严格地划分为乡村社区和城市社区的时代最终将为城乡结合或城乡融合发展所代替。

其次,认定乡村地区是同质的,这是值得怀疑的。从个人角度上看,大多数人都不能划分为纯粹的某种文化类型(如乡村人或城市人),传统的农民逐渐从封闭、半封闭、半自给性的小生产者向开放性、经营性的商品生产者转变,由质朴、纯厚的传统型向开拓进取的新型农民转化,农民内部发生着阶层、职业的社会分化。米勒(Miller)等人在考察美国人时,认为88%的美国人都可归入乡城混合类型[1]。弗林(Flinn)也把乡村地区的价值体系分成三种类型,即小城镇理想(Small-Town Ideology)、平均地权论(agrarianism)和乡村主义(ruralism)[3]。可见从乡村社会角度看,乡村并不是单一化的。

第三,用生活方式、空间行为、抱负等来定义乡村,在实际应用于具体的空间地域划分时非常困难。在城乡隔绝发展的态势下,也许乡村的社会文化特征与地理分布是相一致的或相近似的,而在城乡作用日益加强的当代社会里,城市里包含着诸多的乡村特性,乡村里也纳入了诸多的城市特征,城市与乡村之间具有一系列共同的经济、社会问题,而且绝大多数的聚落都可归入乡城、城乡混合体之中。

2 乡村界定的困难

从多重角度对乡村进行剖析都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可见乡村不是一个简单的定义所能涵盖的,它是复杂而又模糊的概念。界定乡村的困难在于乡村整体发展的动态性演变、乡村各组成要素的不整合性、乡村与城市之间的相对性,以及由于这三大特性形成的城乡连续体。

2.1 动态性

乡村人口以各种方式向农业以外的其它产业部门转移,乡村地域向综合化方向发展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现代化的基本目标。历史上的乡村与当代的乡村有很大的差异,不同地域的乡村演化过程也不一样,城乡之间的关系是动态发展的过程。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乡村居民单纯从事农业生产的格局、乡村严重落后于城市的不合理状况将发生根本性变化。

除了城乡之间地理景观的明显差异外(景观界限随着城市的蔓延而不断变化)无论是经济职能还是社会文化上,当代的乡村社会经济转型明显加快,正在日趋向城市靠拢。因此,乡村的概念与内涵不应该是一成不变的,我们不能以传统的农民、农村来定义当代的农民、乡村。动态性特征使乡村与城市之间的分界日趋模糊,农民与非农民之间的二分法也日趋不适应。

2.2 不整合性

传统格局下城乡界限非常明晰,乡村的职业、生态和社会文化特征相吻合,农民未走向分化,乡村的单一性、同质性显著。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对乡村的影响日益加强,乡村本身的社会经济结构急剧变动,职业、生态与社会文化特征之间不相吻合了,农业、农村、农民三者相等的格局愈加不相适应了。

从农业中转移出来的劳动力在非农部门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从而成为工人、商人、教师等,从职业角度讲,他们已不再是农业劳动者或农民。有一些劳动力并未实现就业的完全转移,出现了亦工亦农、亦商亦农、半工半农等形式。有的人实现了地域的转移,进了城市,一些人采取了外出打工(季节性或常年性)的形式,还有一些人则在本地实现了职业的转化。这样,城市里有了乡村的人、乡村的社会文化特征,乡村里也有了越来越多的城市生产活动、生活方式,甚至于城市的居民居住在乡村等。这种社会文化特征、经济特征、生态特征三者之间在城乡的相互重叠,带来了复杂的不整合性。

2.3 相对性

城和乡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乡村是与城市相比较而存在,也只有在与城市的比较中才能正确地理解与把握,因此,所谓的乡村从某种程度上看是指与城市之间差异较大的地区。这种差异可以从生产、生活方式等多种要素进行比较,城市与乡村之间接近程度的高低代表了乡村发展的不同阶段。

乡村的相对性还体现在不同的人研究尺度的差异上。我们可以从个体的角度着眼,研究农民的行为和抱负、个体参与社会活动的能力大小,在整个社会结构中处于什么样的地位,发挥什么样的功能等考察个人的社会化程度。也可以从不同的聚落来加以研究,从小的村落到小城镇到大城市等不同的乡村特性表现程度。也可以从一个小的区域到较大的区域进行不同层次的解剖。

乡村定义的相对性是依据选择的指标而有差异的,以人口密度差异、职业的不同、距城远近等相关指标来描述定义乡村,或者以复合的综合性指标来对乡村属性加以概括,更可以反映出乡村类型的多样化。

2.4 城乡连续体

我们通常用两分法把人类聚落划分为城市与乡村,从乡村的动态性、不整合性和相对性来分析,不论是聚落还是文化、经济活动,城乡都是一个连续体,在这个连续体中,区分两个极端是很容易的,而众多的中间类型则是难以确定其断裂点的。

2.4.1 聚落连续体 从聚落的规模来看,从巨大的城市集聚体到小的聚落甚至分散的住宅,其间没有明显的断裂点,城市消失的地方就是乡村的开始点,聚落连续体是沿着一条线从极点的一端——农村向另一端逐渐演变,因此城乡聚落的规模划分必然是人为的。

事实上,从聚落的职能上也存在着连续性,从纯粹的单一化农业村落、农副业村落、兼业性村落一直到非农业聚落,都代表着城乡职能上的差异性。

2.4.2 乡村—城市连续体 与地理学者对聚落连续体的关注不同,社会学者从社区、文化角度进一步分析这种连续体现象。在当代现实社会中,社区类型既不是完全的乡村也非完全的城市,可以从典型乡村到典型城市排成一个连续谱,乡村与城市的差异只不过是某种程度上的问题,许多城市郊区和城乡交错区就处于这个连续体中间的位置。特定社区在这个连续体中的位置取决于:社区人口多少、社区人口密度及社区内乡村与城市之间规范的强度。社会学研究还揭示出,即使在高度城市化的地区仍然存在着乡村的文化。

3 乡村性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城市化的不断推进,传统乡村特征逐渐在转化,表现在经济上从农业向非农业转型,社会构成上农民的分化(农民—非农民或新式农民),聚落从乡村型向城镇型转化,乡村文化的转型等,这些要素的变动带动了地域的转型,出现了介于城市与乡村之间的乡城地区,这种经济、社会、文化、地域的演变代表着人类文明的进步,是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如何在城乡连续体的现实态势下构建乡村概念的新思维?大多数研究人员尝试着在城乡之间划分一个过渡区,如在城市聚落与乡村聚落之间再分出一个似城聚落类型,在城市地域与周围乡村地域之间的交接地带划出一个城市边缘区,甚至从更大的地域范围着眼,划分出乡村城镇化区域。对处于转型阶段的地域作为城乡之间的过渡地带来加以研究,部分地解决了城乡界限日趋模糊的问题,但就象区划中划分过渡区出现的问题一样,过渡区本身,城市、乡村与过渡区之间也存在着过渡现象,因此就出现了乡村、准乡村、准城市区、城市化地区等多种多样的过渡类型。

乡村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特大系统,它包含着生态、经济、社会等多方面的极其丰富的内容,在每一个侧面又包括着各种不同的层次和诸多的因素。因此从单个方面来定义乡村不会得到广泛的接受,寻求综合方面的界定更为人们响应。而且,什么是城市、什么是乡村,我们不应受某种概念的束缚。用极端化的传统乡村作为参照来套用当今的实际,这种理念支配下的归一法陷入困境是必然的。

笔者认为,在当今世界城市化的大背景下,乡村的定义应让位于乡村性这一概念,在一定地域内考察乡村性质的强弱(从对立面来看,就是城市性的弱强),比起不断划分过渡地带的做法更可操作,更具有可比性。确定一个地区的乡村性:

首先,每个地区都可以看作是城市性与乡村性的统一体(乡村性与城市性合计为1),城市性强的地区就是乡村性弱的地区,城市性弱的地区就是乡村性强的地区,乡村性强的地区就是乡村地域,城市性强的地区就是城市地域,两者之间不存在断裂点,城乡之间是连续的。

其次,乡村性指标的高低应以城市为参照单元,用城市的标准(如市区、市域、不同规模的城市)来衡量乡村性的高低,可以在统一的框架下反映其社会经济发展的差异,不同地域之间具有可比性。也许会出现有的我们认为是乡村的地域(行政上的),其乡村性指数低于有些城市地域,这样我们对城乡的认识会有新的本质性理解。采用不同的城市实体为标准,可以反映城市性、乡村性的质量差异。

第三,乡村性除了与选择的参照标准有关,还与研究的尺度大小(如个人、单个聚落到不同大小的地域单元)、选择的指标与采用的方法有关,社会学家可以从社会发展指标来定义乡村性,经济学者可以从经济结构状况来分析,地理学者可以综合社会、经济、地理特征加以选择,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不断进行调整。

第四,由于乡村性概念是以区域为基础的定义,依据的是更为广泛的地理类型,而不是专门化的单一聚落特征,体现了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思想。因此,某些与土地面积广大相关的密度指标很难与城市同步发展,但某些人均指标、结构指标则有可能超过城市,如人均GDP、非农产业比重等等,对此应区别对待,合理安排。不能一刀切,各项指标均要求与城市同样考虑。

据此,乡村性指数可以用下式粗略计算:

式中:RI[st]表示t年份s区域的乡村性指数;UI[st]表示t年份s区域的城市性指数;R[st,i]表示t年份s区域城市性的第i个特征比值,可以用下式计算:

式中:E[ot,i]表示第i个反映t年份城镇特征的标准值(i=1,2,…,n);E[st,i]表示反映t年份s区域城镇特性的第i个指标值[4](i=1,2,…,n)。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只是从理论上初步探讨了乡村性这一概念,作为推论,笔者认为可以在实践中(如村镇规划、区域规划等)通过削弱某些乡村特征,提高区域的城市性。在城乡规划和管理、政策制定过程中,应贯彻城乡一体化的思想,在当今城市化快速推进的过程中,要保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更要贯彻这一理念,提高城市性与削弱乡村性并举,进一步推动空间地域城市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Guy M.Robinson.Conflict and Change in the Countryside.USA:Belhavan press,1990.

2 Edited by Rodefield R D et al.Translated by An Ziping,Chen Shuhua et al.Change in Rural America—Causes,Consequences,and alternatives.Beijing:Agricultural Press,1978.(In Chinese)[罗德菲尔德等编。安子平,陈淑华等译。美国的农业与农村。北京:农业出版社,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