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矿山安全生产标准化范文

矿山安全生产标准化范文

矿山安全生产标准化

矿山安全生产标准化范文第1篇

1、生态环境:锦界煤矿2018年土地塌陷面积3627万m2,土地复垦面积3627万 m2,绿化覆盖率达100%。矿区工业场地功能齐全、布局合理,绿化植物搭配合理,长势良好;地面皮带采用封闭式栈桥运输,煤仓储煤,减少了污染,整体环境整洁美观,管理规范有序。

2、水资源利用:矿井建成了分布式地下水库5座,其中一盘区2座、二盘区2座、四盘区1座;均配套了隔离监测与分区关联的均衡智能排水系统,井上下污水处理联动,实现了储水缓冲71.8万方。矿井排水能力17500方/h,同时具备净化矿井污水处理能力750方/h。矿井水、每年外排总量2988万方,复用量2241万方,矿井水复用率达75%。

2、资源开发方式:锦界煤矿生产能力1800万吨/年。采用立井、斜井、平硐多水平混合开拓方式,大巷条带式布置工作面,长壁后退一次采全高工艺,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通过改进工艺、优化设计,减少矿井遗煤:如一盘区引水工程南工作面设计切眼调斜回收三角区煤柱,四盘区边界工作面采用130工法采煤回收顺槽间煤柱,优化工作面煤柱宽度(由15m优化到13m)等措施提高矿井回采率。综采工作面实施沿顶沿底割煤,两端头垂直过渡等措施,保证工作面回采率达到98%。

3、纯水介质液压系统:传统液压支架、输送机等综采设备,液压系统以乳化液为工作介质,由于存在跑、冒、滴、漏,液压支架反冲洗、超前单体循环支护乳化液流失。我矿每年消耗乳化油390吨,造成严重的水体污染。解决乳化液污染问题,发展以“纯水”替代传统“乳化液”作为综采液压系统工作介质,由于纯水系统封闭、介质清洁度高,有助于降低液压零部件故障率、提高生产效率、延长液压零部件寿命、降低备件损耗。同时还可降低介质本身成本,预计每年可节省乳化液费用320万元,对煤矿综采“高效、低成本”生产将会产生积极影响。

4、数字化矿山建设:矿井依托数字矿山,实现了“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的目的。综采面实现了无线智能远程集中控制、自动采煤技术;正常生产时,生产班只需7人(煤机司机、支架工、三岗合一工各一人,机头、机尾支护工3人,带班队干1人)即可保证生产需求。综采队人数由原来的56人逐步减少到32人。掘进面实现了破碎机同梭车的自动联动控制;胶带机由地面集控室远程控制,减少了皮带固定岗位人员,运行以来每队减少6-7人,同时通过对设备数据的及时采集和分析,提高处理设备故障的效率,减少停机时间,提升掘进效率。排水系统实现了自动排水,主排水泵房无人值守;监测监控系统实现了在线远程自动监测,为煤矿安全生产提供了强大的信息化、自动化基础保障。

5、节能减排:根据井下生产面布置和皮带运煤量,及时调整胶带机驱动数量。4月至6月减少31煤胶运大巷三部胶带机驱动电机1台,减少装机功率1000kW,累计节约电费21.59万元。5月份根据一盘区、四盘区综采工作面回采剩余长度,各甩掉顺槽胶带机一驱,减少装机功率1000kW,累计节约46.32万元。根据生产接续变化,及时调整综采面生产任务,降低二号主运系统运行时间,累计节约24.6万元。此外,通过推广使用风动排水泵、中转水仓负压水箱自动化排水系统、节能灯具的使用等设备;加大区队用电考核等措施每年累计节约电费56万元。集控室根据实时煤量,调整主运输胶带机的运行带速,进一步实现节能降耗的目的。

推广使用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新材料,取消火工品使用,全面推广使用水力压裂技术;使用混凝土修补王修补路面,节约混凝土使用量;井下掘进排矸巷实现煤矸置换,减少外排矸石量,每年置换矸石量42万吨;地面每年外排的洗选矸石量为38万吨,对外排矸石进行平填、复土、绿化,减少固体废弃物的排放。

目前存在的问题: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为极复杂型,目前正常涌水量3200m3/h,最大涌水量3800m3/h,排放量747万方,矿井水复用率75%,暂不能达到矿井外排水处置要求。下一步将积极与周边企业协调,减少外排水,提高利用率。

    今后将本着节约优先、创新驱动、绿色低碳、技术引领发展理念,结合采矿、安全、机电、信息、计算机、互联网等学科,在数字矿山建设、井下无人开采和绿色低碳生产方面不断突破。

矿山安全生产标准化范文第2篇

1、生态环境:锦界煤矿2018年土地塌陷面积3627万m2,土地复垦面积3627万 m2,绿化覆盖率达100%。矿区工业场地功能齐全、布局合理,绿化植物搭配合理,长势良好;地面皮带采用封闭式栈桥运输,煤仓储煤,减少了污染,整体环境整洁美观,管理规范有序。

2、水资源利用:矿井建成了分布式地下水库5座,其中一盘区2座、二盘区2座、四盘区1座;均配套了隔离监测与分区关联的均衡智能排水系统,井上下污水处理联动,实现了储水缓冲71.8万方。矿井排水能力17500方/h,同时具备净化矿井污水处理能力750方/h。矿井水、每年外排总量2988万方,复用量2241万方,矿井水复用率达75%。

2、资源开发方式:锦界煤矿生产能力1800万吨/年。采用立井、斜井、平硐多水平混合开拓方式,大巷条带式布置工作面,长壁后退一次采全高工艺,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通过改进工艺、优化设计,减少矿井遗煤:如一盘区引水工程南工作面设计切眼调斜回收三角区煤柱,四盘区边界工作面采用130工法采煤回收顺槽间煤柱,优化工作面煤柱宽度(由15m优化到13m)等措施提高矿井回采率。综采工作面实施沿顶沿底割煤,两端头垂直过渡等措施,保证工作面回采率达到98%。

3、纯水介质液压系统:传统液压支架、输送机等综采设备,液压系统以乳化液为工作介质,由于存在跑、冒、滴、漏,液压支架反冲洗、超前单体循环支护乳化液流失。我矿每年消耗乳化油390吨,造成严重的水体污染。解决乳化液污染问题,发展以“纯水”替代传统“乳化液”作为综采液压系统工作介质,由于纯水系统封闭、介质清洁度高,有助于降低液压零部件故障率、提高生产效率、延长液压零部件寿命、降低备件损耗。同时还可降低介质本身成本,预计每年可节省乳化液费用320万元,对煤矿综采“高效、低成本”生产将会产生积极影响。

4、数字化矿山建设:矿井依托数字矿山,实现了“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的目的。综采面实现了无线智能远程集中控制、自动采煤技术;正常生产时,生产班只需7人(煤机司机、支架工、三岗合一工各一人,机头、机尾支护工3人,带班队干1人)即可保证生产需求。综采队人数由原来的56人逐步减少到32人。掘进面实现了破碎机同梭车的自动联动控制;胶带机由地面集控室远程控制,减少了皮带固定岗位人员,运行以来每队减少6-7人,同时通过对设备数据的及时采集和分析,提高处理设备故障的效率,减少停机时间,提升掘进效率。排水系统实现了自动排水,主排水泵房无人值守;监测监控系统实现了在线远程自动监测,为煤矿安全生产提供了强大的信息化、自动化基础保障。

5、节能减排:根据井下生产面布置和皮带运煤量,及时调整胶带机驱动数量。4月至6月减少31煤胶运大巷三部胶带机驱动电机1台,减少装机功率1000kW,累计节约电费21.59万元。5月份根据一盘区、四盘区综采工作面回采剩余长度,各甩掉顺槽胶带机一驱,减少装机功率1000kW,累计节约46.32万元。根据生产接续变化,及时调整综采面生产任务,降低二号主运系统运行时间,累计节约24.6万元。此外,通过推广使用风动排水泵、中转水仓负压水箱自动化排水系统、节能灯具的使用等设备;加大区队用电考核等措施每年累计节约电费56万元。集控室根据实时煤量,调整主运输胶带机的运行带速,进一步实现节能降耗的目的。

推广使用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新材料,取消火工品使用,全面推广使用水力压裂技术;使用混凝土修补王修补路面,节约混凝土使用量;井下掘进排矸巷实现煤矸置换,减少外排矸石量,每年置换矸石量42万吨;地面每年外排的洗选矸石量为38万吨,对外排矸石进行平填、复土、绿化,减少固体废弃物的排放。

目前存在的问题: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为极复杂型,目前正常涌水量3200m3/h,最大涌水量3800m3/h,排放量747万方,矿井水复用率75%,暂不能达到矿井外排水处置要求。下一步将积极与周边企业协调,减少外排水,提高利用率。

    今后将本着节约优先、创新驱动、绿色低碳、技术引领发展理念,结合采矿、安全、机电、信息、计算机、互联网等学科,在数字矿山建设、井下无人开采和绿色低碳生产方面不断突破。

矿山安全生产标准化范文第3篇

【关键词】标准化;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标准化

引言

近年来非煤矿山安全标准化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还是需要不断地完善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推动非煤矿山规范市场化,提高安全生产水平,更好的适应非煤矿山的发展。因此,建立一套完善的、科学的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标准体系是非煤矿山发展的必要条件。

1.分析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标准存在的主要问题

1.1行业涉及范围广,标准缺乏系统性

我国非煤矿山矿产种类繁多、分布广、采矿工艺复杂多样,广泛涉及10多个行业,管理部门几经更迭,国家地矿部、国土资源部、石油部、建设部、化工部、冶金部、劳动部、国家经贸委、国防科工委、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等多个部门均过与非煤矿山安全相关的管理规定和行业标准,使得我国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标准交叉重叠,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在现行的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标准中,石油安全标准占了63%,而其他行业相对不足,建材、黄金等和矿山行业,几乎没有相关的行业标准。

1.2年代久远,更新速度滞后

国终标准检索表明不论国际标准还是欧美等发达国家的非煤矿山标准的修订和制定都非常及时。世界主要发达国家标准的平均标龄为3—5年,大部分都是2000年以后重新修订和制定的标准。就目前初步清理出的我国159项与非煤矿山安全相的国家标准来看,5年以上没有修订的占了79%,10年以上没有修诺的占了52%,15年以上没有修订的占26%;在532项行业标准中,5年以上没有修订的占了68%,10年以上没有修订的占了37%,15年以上没有修订的占了8%。5—10年没有修订的标准是当前非煤矿山安全标准的主体,与国外发达国家的情况相比,我国的非煤矿山安全标准的更新速度严重滞后。

1.3标准结构不合理

在非煤矿山安全生产的设计、生产过程,安全生产的监督、检查和评价等方面,太部分标准还停留在原则性的条款上,技术层面的可操作性较差,缺乏量化的衡量尺度,造成了执法难度大,有法难依。目前,在金属非金属矿安全设计中,只有《采矿手册》等若干技术参考资料承担着安全设计标准化规范的任务,还没有真正的标准出台。与此同时在矿山探测、设计、监控、救援领域中电磁探测、数学模拟、无线传输、GPS、遥感、生命雷达等高科技手段的应用已屡见不鲜,但还没有相关的标准出台来统一、规范这些先进设备的使用。

2.构建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标准体系的意义

我国非煤矿由共有9万多家,近几年,每年事故死亡人数占工矿商贸企业事故死亡人数20%左右,事故死亡年平均增长率达9.93%,不仅如此,重特大事故还频繁发生。其重要原因就是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标准体系不完善。自1998年以来国家没有专门投入资金对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标准进行研究,安全生产标准化的观念、方法和途径,以及合乎国情的安全生产标准构架、基本内容等基础理论不健全。同时由于非煤矿山矿产种类繁多、分布广及采矿工艺复杂,从而造成了我国非煤矿由安全生产标准之间既存在许多交叉重叠,缺乏应有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标准体系及其发展规划,是标准制修订的指南,一个成熟完备的标准体系应对以后几年甚至几十年内的技术发展具有前瞻性。这样才能使在标准体系框架内制定的标准不仅能促进技术进步,还能为技术的进步提供保障。通过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标准体系的研究将进一步完善我国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标准体系和管理体制,为各级政府监督管理提供有力的支撑,为企业规范安全生产和建立本质安全系统提供科学指导。同时,对于推动技术进步、规范市场秩序和提高产品竞争力发挥重要的技术基础作用。

3.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标准体系构建的思路

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标准体系作为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标准的指南和汇总,应以金属非金属矿山:石油天然气、冶金、有色、核工业、建材、黄金、地质等行业的相关安全生产标准为基础。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标准体系作为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标准的综合反映,在建立时应遵循目的性、协调性、层次性、配套性、时空性原则。

(1)目的性。指非煤矿山开采、设计、施工、勘探、评估、测试等生产环节中与安全相关的符号、方法、规程、规范、产品规格等标准集合起来,为非煤矿山安全生产获得最佳秩序和最佳效益,促进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技术进步,提升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水平和市场竞争力,保护人体健康、保护非煤矿山安全生产环境而服务。

(2)协调性。指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标准体系内的各技术标准之间的相关质的规定方面相互一致、相互衔接、相互协调,以达到统一和谐。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标准体系的协调性不仅表现在同领域的技术标准之间,也表现在不同层次的技术标准之间。

(3)层次性。指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标准的层次关联关系,包括政府标准和非政府的自律性标准。就我国现实状况而言,政府标准由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组成,非政府的自律标准仅有企业标准一类。

(4)配套性。指各种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标准相互依存、相互补充而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有机整体。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标准体系的配套性,更多的表现在以非煤矿山生产环节为核心,将非煤矿山从开采、设计、施工勘探、评价和测试所需标准进行合理规划,确立安全生产标准与其它技术标准之间的关系。

(5)时空性。即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标准体系的动态性,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标准的层次、结构划分及标准构成都不会一成不变,而是随着非煤矿山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和国家的安全生产政策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变化。

随着我国非煤矿山安全生产的发展,非煤矿山从源头到最终产品,在整个安全生产中都需要相应的安全生产标准。按照非煤矿山生产的主要环节可将标准体系划分为6个方面的标准:

①勘探标准,主要是非煤矿山在勘探环节中需要规范的方式、方法、数据格式等,如地质勘探安全规程;②设计标准,主要是非煤矿山设计环节中需要规范的方法,如矿山电力设计规范;③施工标准,主要是非煤矿山施工技术方面需要规范的操作规程和标准,如矿山井巷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④开采标准,主要是非煤矿山开采过程中需要规范的安全技术、工艺、设备、环境以及重大危险源控制方法等标准,如特种作业安全操作规程;⑤评价标准,主要是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标准中所涉及的非煤矿山评价方面的标准,如非煤矿山安全评价规范;⑥测试标准,主要是非煤矿山环境、设备、重大危险源等需要监测、检测方面的标准,如在用斜井人车安全性能检测检验规范;

4.结语

建立完善、科学的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大大的提高了非煤矿山的效益和生产,进一步促进了我国的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同时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标准体系还有很多问题,有待解决,还需要我们进一步的对非煤矿山安全生产进行研究。

参考文献

[1]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监督管理一司.2006年全国非煤矿山事故分析,2007

矿山安全生产标准化范文第4篇

为何非煤矿山的标准化建设要向煤矿学习?用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副局长王德学的话说是,“煤矿标准化建设的困难并不比非煤矿山少,采掘工作面动态变化快、工作环境差、劳动强度大、灾害类型多、安全风险高。但经过近十年来的建设,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却能深化到每个环节和岗位之中,因此要虚心学习,认真借鉴。”

近年,非煤矿山行业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也取得了一定成绩。截至2012年底,国家安全监管总局评审认定的一级安全生产标准化企业33家,各地评审认定的二级企业1 402家,三级企业2万5 929家。辽宁、吉林、江苏等15个地区的达标率超过70%。

在参观完煤矿的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后,河北省安监局、五矿邯邢矿业有限公司等5家单位分别介绍了本地区、本企业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标准化的推进做法。

用标准化提升本质安全

河北省是非煤矿山大省,不仅尾矿库数量居全国之首,金属非金属矿山的数量也名列全国前茅,“总体数量多、规模小”是河北省非煤矿山的主要特点。为提高非煤矿山的安全生产水平,河北省安监局持续开展了打非治违、整顿关闭、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推进等工作,特别是在推进非煤矿山企业标准化建设过程中,以推广安全生产先进适用技术为载体,与班组安全建设相结合,全面提升非煤矿山企业的本质安全水平。

河北省安监局副局长刘春增在发言中说道:“从2012年起,我们要求新建、改建、扩建的金属地下矿山,要优先选用充填采矿方法,不采用该方法的,需进行专门的论证,并经省安监局批准。”据刘春增介绍,目前河北省邯郸、邢台地区新建地下矿山全部实现充填采矿,老矿山全部进行充填改造;唐山市大部分地下矿山也实现了尾砂胶结充填,今后将不再增建尾矿库,从根本上解决了尾矿库安全问题。同时,河北省的中小型露天采石场全部采用了中深孔爆破开采技术,实现了机械铲装、机械二次破碎;三等以上尾矿库全部安装了在线监测系统。

在推动非煤矿山标准化建设方面,河北省还将其与班组安全建设相结合。在学习借鉴煤矿“金牌班组”安全建设的经验后,河北省以落实地方标准――《尾矿库生产运行作业规定》为主要内容,开展尾矿库班组安全建设,旨在提高一线职工的安全意识,规范现场操作。

此外,河北省还将标准化内容纳入非煤矿山安全监管的各个环节,与非煤矿山的行政许可、监察执法、评优评先结合起来。对达到标准化二级以上的企业,减少日常执法检查频次;在矿山资源整合过程中,要求整合主体必须是标准化达标企业。刘春增介绍:“这些举措促进了企业标准化建设的自觉性和主动性。目前,河北省80%以上的非煤矿山达到了最低等级以上标准化水平,2013年底前,全省所有的非煤矿山都要达到标准化最低等级。”

全员参与标准化

五矿邯邢矿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邯邢矿业”)是一家历史悠久的大型黑色冶金矿山采选企业。公司总部位于河北省邯郸市,下属矿山分布于河北、安徽、山东、辽宁及山西,目前拥有地下铁矿山13座,生产规模居全国地下铁矿山前列。

2009年,邯邢矿业按照统一领导、分步实施、全面推进的原则,启动了安全标准化建设。各矿山分别成立了安全标准化办公室,下设安全管理、矿山技术、设备设施、尾矿库4个组,指定专人负责,按照标准化规范实施指南,将地下矿山的14个要素、尾矿库的9个要素逐一分解至各职能部门。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是安全管理工作的基础,也是创建并维护安全标准化的核心和关键。我们牢牢把握这个基础、核心和关键,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开展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工作,覆盖生产工艺、设备设施、环境,以及人的行为、管理等方面。” 邯邢矿业董事长张文学介绍说,公司采用层层落实的方式,让一线职工直接参与,找出企业运行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危险源,进而采取有针对性的控制措施,消除、减轻或隔离危害,从源头上降低作业活动的风险。

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包括管理标准化、现场标准化、操作标准化3个环节。“在实际推进过程中,我们在客观审视企业原有管理体系的基础上,按照标准化的新要求,逐步建立完善了安全管理体系。”张文学介绍说,通过安全管理现状评估、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现场文明生产环境治理等工作的开展,邯邢矿业最终形成了《安全标准化地下矿山制度汇编》《安全标准化尾矿库管理制度汇编》和《安全文明生产检查标准》等系列文件制度,使安全管理走向标准化。

现场标准化则经过大力整治非标工程,使各种安全标志、标语齐全醒目;各种信号、防护、警报装置齐全可靠;安全通道畅通,给员工创造一个舒适安全的工作环境。

而操作标准化是通过制定岗位操作程序和动作标准,让员工熟记并严格执行,规范员工的操作行为,纠正和避免习惯性违章作业。

只争朝夕 强力推进

根据国务院安委会2011年的《关于深入开展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指导意见》,要求非煤矿山领域的规模以上企业,在2013年底要全部完成标准化建设。对此,王德学强调“要只争朝夕,强力推进”,并提出3点要求。

一要认真学习借鉴煤矿以“铁的思想、铁的决心、铁的纪律”推行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的经验。王德学说,大家通过到煤矿井下学习参观,看到巷道支护标准规范、线缆吊挂整齐、材料堆放井然有序,而且长年累月,始终如一。每一位矿工对岗位、周边环境和设备设施的风险了如指掌,真正做到了岗位达标、班组达标、企业达标,把标准化体系的思想融入到日常安全管理和每位矿工的思想当中。“我们自我对比一下,有没有差距,差距在哪里?最大的差距是思想上的麻痹,认为非煤矿山的危险因素比煤矿少,降低了对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生产标准化的要求。思想上的放松很容易导致事故发生。所以,要用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的理念和思路,来抓非煤矿山的安全标准化工作,高标准,严要求,强推动。”

矿山安全生产标准化范文第5篇

【关键词】矿山;安全标准化管理体系建设;实践

0引言

矿山的安全标准化是通过将人员、设备设施、作业环境以及管理机制多种因素进行有机整合、相互作用,最终实现矿山企业长期安全动态运行的管理系统,也是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与矿山安全标准化有机结合的一种管理方式。只有将矿山安全标准化管理体系建设实际运用到安全管理工作中,才能够有效的提高矿山的安全管理水平,改善安全生产条件。

一、矿山安全标准化管理体系建设提出的必要性

(1)有必要提升矿山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矿山安全标准化管理体系是一个具有科学性、规范性以及高效性的机制,也是一个具有系统化、结构化的管理体系。该管理体系的提出与建设,必须是要在企业经济利益、安全理念、和谐社会以及生产发展都必须安全的需求上。只有在加强事故预防、安全生产管理的基础上,才能够实现矿山企业的分级管理与分类指导的要求。

(2)有必要实现矿山企业生产安全的长治久安。矿山企业单一的监管,是不可能实现安全管理的长治久安,只有通过正确的推行安全标准化的基础管理,改善与提升矿山企业的全面管理能力,才能够进一步的提升企业安全管理工作的效果,有效的控制与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二、矿山安全标准化管理体系创建

(1)建设安全标准化的组织与领导。矿山企业自身应当认识与明确的了解到安全标准化创建工作在安全生产中的重要性。成立安全标准化管理组织的领导结构,人员需要由矿山企业的领导以及安环部的重要成员来担任。定期召开相关安全标准化运行的例会,对定期内工作的完成情况进行绩效考核,从而再布置下一个阶段的工作目标。

(2)创建安全标准化系统1、在创建安全标准化系统的最开始阶段,必要的宣传与培训是不可或缺的。宣传的目的是帮助矿山企业员工能够了解安全标准化创建在企业安全生产中所存在的意义。培训是希望矿山企业的各级工作人员都能够明确自己在安全生产中所承担的角色、任务,只有如此才能够保证在安全生产的前提下实现标准化操作,完成工作任务;

(3)安全标准化创建最为核心的部分是运行过程中风险评估。通过风险评估,帮助矿山企业的所有员工都能够客观的了解到自身所在岗位上存在的危险因素,为员工的生产安全指明规避风险的方向[1]。

(4)安全标准化管理系统的运行。安全标准化管理系统在运行时需要切实的按照安全标准化体系文件全面的执行,运行的目的主要可以分为三个方面,分别是:1、需要按照安全标准化管理体系运行的14个要素实现安全生产;2、是需要检验管理体系文件的合适性,并针对问题及时的修正;3、是需要对安全标准化管理体系运行中所累积的生产过程数据与以往工作数据进行对比,从而找出规律,并为将来的工作提供研究数据。

三、矿山安全标准化管理体系建设的实践运用

为了解矿山安全标准化管理体系建设的实践运用,文章将以新疆亚克斯黄山铜镍矿系统安全标准化体系为例,对其实践运用情况进行分析。新疆亚克斯资源开发有限公司成立于1999年10月,是一个以采、选、生产为一体的矿山企业,旗下有哈密黄山、香山等铜镍矿矿区,于2007年初启动了哈密黄山铜镍矿区的矿体的开发工作。

(1)确立与建设安全标准化管理体系目标与组织保障机构。我国安监总局自2007年开始就颁布了《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规范》,该矿山系统从12年就开始研究以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为标准的安全标准化工作。并在2013年初,确立了将安全标准化的建设工作划入到年度安全工作实施的议程中,并作为全年安全工作推进的重点。企业成立了以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的安全标准化推进的组织机构,且对各部门、各单位的职责以及工作思路进行了确认与规划。企业内部成立了安全标准化的领导组、工作组,并且按照我国《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规范・露天矿山实施指南》进行了分工,制定了公司级的安全标准化体系文件

(2)开展相关人才专业培训。新疆亚克斯黄山铜镍矿为了能够确保企业的安全标准化规范的实施,在组织内部进行了相关安全标准化规范与知识的培训。并且公司内部还组织了安全标准化建设小组,组内的工作人员先后前往我国安全标准化管理体系创建的先进单位前往考察学习。为加强企业内部领导干部的安全标准化知识,还先后三次组织公司内部的分管安全的副总、安环部经理、矿区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参与自治区安监局所组织的安全标准化专题培训。

(3)新疆亚克斯黄山铜镍矿的各单位根据《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分办法》对企业内部的安全管理现状进行了相关的自评。在经过评估后,对企业内部的安全标准化的方向与重点进行确立与改进。主要是对企业内部的生产工艺、设备设施、作业过程、现场环境以及职业卫生等进行风险评估,并针对性的对相关控制措施与预案进行完善与确立。经过评估调查,新疆亚克斯黄山铜镍矿共辨识出了1个A级危险源,23个B级危险源以及189个C级危险源。针对矿山中出现的坍塌以及滑坡等危险因素,制定了管控防范措施91条[3]。

新疆亚克斯资源开发股份有限公司的安全标准化管理体系在2011年年底完成了黄山东12号矿区(11-6)、黄山东17号矿区(6-16线)安全标准二级企业创建工作,通过运行符合标准要求,进一步的确立了安全管理的基础。

4结语

综上所述,矿山的安全生产是与广大采矿工作者的生命财产安全相互联系的,为此,文章通过对其必要性以及建设方案进行分析,并以太钢矿业公司为例,了解其实践运用的情况与效果。了解到只有通过安全标准化体系的建设,才能够进一步的实现矿山企业内部各单位的自我管理与约束,从而改善安全生产的长效机制与安全效益,为矿山企业的长治久安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陈梅岭,胡士芳.推行安全标准化管理实现矿山本质安全[C].2011'中国矿业科技大会论文集.2011,10(6):503-505.

矿山安全生产标准化范文第6篇

一、进一步深化矿山企业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紧紧把握矿山开采动态变化快、作业环境差、劳动强度大的特点,继续深化矿山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切实抓好企业自查、镇(街道)检查和市局检查的各项工作。督促企业认真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建立健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制度及记录台帐,及时、自主网上填报隐患排查信息,努力实现矿山企业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制度化、常态化。力争矿山企业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信息月度录入率达100%,季度统计报表报送率达100%,重大事故隐患按期治理率100%,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质量有明显的提高。举办一期矿山企业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培训班。

二、推进矿山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工作

贯彻落实《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规范》要求,全面推进矿山安全标准化建设,力争全部取证矿山企业达到四级以上标准化水平,其中一家达到三级标准化。

(一)加大安全标准化教育培训力度。上半年组织创建标准化矿山参加市的矿山安全标准化宣贯会议,向标准化创建企业宣传矿山安全标准化的考评标准和办法,申报程序和要求等。

(二)采用矿山企业自评和中介机构辅导相结合方式,逐步建立和完善矿山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的服务支撑体系。

(三)实行达标企业“回头看”,加强对已达标企业的安全管理,开展对达标企业标准化运行情况的检查,规范企业安全管理工作,夯实安全生产基础。

三、加强执法监督,查处违法行为

(一)按照《市矿山企业证后安全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制订执法计划,全年监督检查不少于40家次,规范监督检查行为,提高监督检查质量,督促企业落实主体责任,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二)建立矿山安全监督管理市级部门联席会议制度,联合市国土资源局、市公安局制订出台《关于进一步规范矿山企业开采行为的通知》,加强与相关部门的信息沟通和协调,配合有关部门打击无证开采、越界开采和以探矿名义实施采矿等违法行为。

(三)按“四不放过”原则,严肃查处各类矿山生产安全事故。

四、进一步加大矿山企业安全教育培训力度。

(一)组织开展全市矿长(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安全资格证书培训会议。宣传贯彻《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精神进一步加强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工作的实施意见》和有关政策法规、标准规范。

(二)组织开展有关镇、街道矿山安全监管人员业务培训,提高矿山安全监管干部依法行政及安全管理能力水平。

五、进一步完善矿山应急救援体系建设。

1、贯彻《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督促企业及时修订完善矿山企业应急预案,认真组织评审,及时备案。

2、做好应急救援工作,督促矿山企业建立由专职或兼职人员组成的事故应急救援组织,配备必要的救援器材和设备,开展应急预案演练工作。

六、进一步提高矿山安全生产保障能力。

矿山安全生产标准化范文第7篇

(征求意见稿)

 

 

 

 

 

 

 

 

2021年2月

 

 

 

 

 

 

 

 

目  录

一、现状与形势

(一)取得的成效

(二)面临的挑战

(三)发展的机遇

二、指导思想和规划目标

(一)指导思想

(二)基本原则

(三)规划目标

三、主要任务

(一)健全安全法治体系

(二)织密安全责任体系

(三)完善治灾救灾体系

(四)强化科技支撑体系

(五)筑牢基础保障体系

(六)深化安全治本攻坚

(七)提高监管监察效能

(八)健全社会共治体系

四、重大工程

(一)矿山智能化建设工程

(二)矿山安全信息化建设工程

(三)安全科技装备提升工程

(四)尾矿库安全风险综合治理工程

(五)监管监察能力提升工程

五、保障措施

(一)明确任务分工

(二)加大政策支持

(三)强化绩效考评

(四)强化实施评估

 

 

 

 

 

 

“十四五”矿山安全生产规划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决策部署,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有效遏制矿山重特大事故,推进矿山安全生产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矿山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十四五”国家应急体系规划》等法律法规和文件,制定本规划。

一、现状与形势

(一)取得的成效

“十三五”以来,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入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采取一系列举措加强矿山安全生产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和明显成效,实现了“十三五”规划提出的预期目标。

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煤矿事故总量、较大以上事故和百万吨死亡率实现“三个下降”,与2015年相比,2020年煤矿死亡人数、百万吨死亡率分别下降61.87%和63.58%,重特大事故得到有效遏制,非煤矿山死亡人数下降39.27%,实现了“十三五”规划目标,矿山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

法规标准体系逐步完善。形成了由《安全生产法》《矿山安全法》等18部法律、《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煤矿安全监察条例》等19部行政法规组成的矿山安全法规体系,形成了由《煤矿安全规程》《煤矿安全培训规定》等33部部门规章、1500多项国家和行业标准组成的煤矿安全规章标准体系,形成了由《非煤矿矿山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等7部部门规章和《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尾矿库安全规程》2个强制性国家标准为统领、60项国家和行业标准组成的非煤矿山安全规章标准体系,矿山安全生产法制体系不断完善。

安全生产责任体系逐步健全。先后出台了《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意见》《地方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责任制规定》,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基本建立,企业主体责任进一步落实,地方党委和政府领导责任进一步明确,监管监察责任进一步加强,全面实施地方人民政府领导尾矿库安全生产包保责任制。

安全生产基础进一步夯实。实施了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煤矿培训管理新机制初步形成。非煤矿山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稳步推进。矿山双重预防机制构建全面开展,企业重大风险管控意识不断增强,隐患排查治理能力持续提高,重大灾害治理能力不断增强,安全宣传培训进一步强化。

安全保障能力大幅提高。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一步化解过剩产能和淘汰退出落后产能,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安全保障能力高的大型煤炭企业原煤产量占全国的80%以上,煤矿平均产能达到100万吨/年以上。累计整顿关闭非煤矿山1.7万余座,尾矿库综合治理和采空区治理持续推进,“头顶库”综合治理取得明显成效。

安全科技装备支撑水平不断提升。持续淘汰落后和推广先进技术工艺设备,煤矿六批淘汰、四批煤矿先进适用目录,非煤矿山两批金属非金属矿山禁止和一批新型适用安全技术及装备推广目录。智能开采、煤矿机器人等新技术新装备广泛应用,煤矿“四化”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建成494个智能化采掘工作面,逐步形成“有人巡视、无人操作”的工作面智能开采新模式;推进大断面快速掘锚系统、岩巷全断面掘进装备、大倾角矿用盾构机等先进工艺设备在井下试验应用。

监管监察效能稳步提高。煤矿安全形成了一套清单、手册、汇编、基准、标准、文书、办法、系统为一体的执法工作制度,执法更加规范,执法信息系统全面运行。全面推行非煤矿山“三项监管”,促进了基层监管执法质量的提升,强化非煤矿山“五项执法”,执法能力得到较大程度提升,全国三等及以上尾矿库均设置了在线监测系统。

(二)面临的挑战

随开采深度增加,灾害风险愈加严重。部分煤矿由低瓦斯向高瓦斯、突出矿井演变,深部开采出现煤与瓦斯突出和冲击地压相互耦合的新煤岩动力灾害,底板承压水威胁日趋严重,西部地区煤矿出现煤层上部洛河组含水层突水事故和冲击地压灾害。单班入井30人以上地下非煤矿山550余座,井深超过800米的地下非煤矿山50多座,地热、岩爆等现象增加,提升和通风管理难度加大。

煤矿安全仍存在长期性、复杂性和反复性。煤矿企业主体责任尚未真正落实。专业技术人才流失,招工难、老龄化严重,从业人员素质和全员安全意识待提升。煤矿瓦斯突出、冲击地压等灾害机理尚未取得突破,关键技术装备自主创新能力有待提升。

非煤矿山呈现“三多三低”特点。矿山总量多,机械化水平低,全国共有金属非金属矿山3.2万座,尾矿库7278座,受非煤矿山工艺和规模影响,矿山机械化程度偏低。小矿山数量多,本质安全水平低,小型矿山占矿山总量的86.4%。四五等小型尾矿库占尾矿库总量的87.4%。高风险矿山数量多,安全保障水平低,安全生产风险逐渐加剧。

安全监管监察力量亟待进一步强化。煤矿监察力量与煤矿生产开局不匹配,分布不平衡。非煤矿山安全监管人员大幅更迭,监管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摊薄弱化,业务能力明显下降。矿山救护队指战员流失严重,经费投入和设施装备配备不足。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大量使用,对监管监察队伍专业技术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三)发展的机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发展理念带来新机遇。党的十八大以来,对安全生产做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形成了包括以人为本、生命至上,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完善形成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统筹“三个必须”的责任体系;坚持依法治安,实施安全生产综合治理等重大科学论断,为做好矿山安全生产工作提供了重要思想保障。

矿山安全体制改革带来新机遇。国家依托煤矿安全监察体制,加强非煤矿山安全生产监管监察,成立了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将有力加强矿山安全监管监察的专业人员和监管监察力量,推动地方政府落实属地安全监管责任,严密层级治理和行业治理、政府治理、社会治理相结合的安全生产治理体系,着力防范化解区域性、系统性矿山安全风险。推动地方矿山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强化监管执法,依法严厉查处违法违规行为,督促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推动企业建立健全自我约束、持续改进的内生机制。

新趋势带来新机遇。随着新时代社会经济绿色发展理念的深化,能源消费去煤化趋势越发显著,我国整体社会发展要实现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煤炭消费将呈长期下降趋势,淘汰落后产能,持续优化产业结构,以安全水平高的大型现代化矿井为主体成为煤炭行业发展方向,为煤炭行业安全发展带来新机遇。

技术革新带来新机遇。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加速拓展,煤炭产业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煤矿机器人逐步应用,智能化煤矿建设步伐加快,少人无人开采将成为现实,安全风险管控技术和措施不断完善,为矿山安全发展带来新机遇。

二、指导思想和规划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和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统筹发展和安全,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化安全红线意识,以遏制重特大事故为目标,以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完善矿山安全监管监察体制,处理好煤矿与非煤矿山、监察与监管、督政与督企、严格执法与指导服务四个关系,坚持系统治理、依法治理、源头治理,完善矿山安全生产治理体系,推动矿山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不断满足从业人员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切实提升矿工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

(二)基本原则

——坚持党的领导。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党对矿山安全工作的绝对领导,发挥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制度优势,为实现矿山安全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提供根本保证。

——坚持安全发展。坚持用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指导矿山安全生产工作,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强化红线意识,坚持发展决不能以牺牲安全为代价,正确处理好安全与发展、安全与生产、安全与效益的关系,坚守安全底线。

——坚持系统治理。坚持系统思维方法,健全矿山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强化矿山企业主体责任落实、部门监管监察责任和地方党委政府领导责任,筑牢矿山安全生产责任网。

——坚持依法治理。健全矿山安全法规标准体系,完善矿山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和标准规范,推进矿山安全法制化建设。

——坚持源头治理。坚持“管理、装备、素质、系统”并重,强化科技保安,夯实矿山安全生产基础,推进重大灾害超前治理,严格安全准入,推动落后产能淘汰退出,构建风险隐患双重预防机制,将问题解决在萌芽之时、成灾之前。

(三)规划目标

到2025年,矿山安全法治体系和责任体系更加完善,科技装备支撑更加有力,基础保障能力明显增强,监管监察执法效能显著提升,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取得重大进展,事故总量持续下降,重特大事故得到有效遏制。

 

 

专栏1  “十四五”矿山安全生产主要指标

序号

指标名称

预期值

1

煤矿事故死亡人数

下降10%

2

煤矿百万吨死亡率

下降10%

3

非煤矿山事故起数

下降10%

4

非煤矿山事故死亡人数

下降10%

5

矿山重特大事故

有效遏制

6

煤矿二级以上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率

80%

 

三、主要任务

(一)健全安全法治体系

1.完善矿山安全法律法规

构建以《矿山安全法》为核心的矿山安全法律法规体系,统筹煤矿和非煤矿山安全立法,实现矿山安全领域法律法规系统整体和协同配套。推动矿山集中的省份及设区的市出台地方性法规规章。完善矿山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立改废释”工作协调机制,建立立法执法信息反馈、立法后评估与立法清理相结合的长效机制。进一步健全程序完备、权责一致、相互衔接、运行高效的合法性审核机制,确保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有效。建立健全行政复议及应诉工作机制,推进矿山安全监察系统行政复议规范化建设,提升依法行政水平和公信力。

2.加强矿山安全标准建设

坚持和巩固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驱动、协同推进的标准化工作格局。组建全国矿山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申请新增矿山安全行业标准代号,将煤矿和非煤矿山安全生产行业标准科学分类优化整合为矿山安全行业标准。完善矿山安全标准制修订工作机制,强化急需短缺标准制修订,增加标准有效供给。及时公开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强化标准宣贯培训和实施评估,充分发挥标准对矿山企业现场安全管理和安全监管监察执法的支撑作用。

 

专栏2  矿山安全法规标准建设重点

1.推动《矿山安全法》《煤矿安全条例》制修订工作,健全完善《煤矿安全规程》等矿山安全规章体系。

2.逐步将矿山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瓦斯抽采达标、煤矿防灭火、煤矿顶板管理、井下单班作业人数限员等规范性文件上升为强制性安全标准。

3.推动出台煤系矿山、型材矿山开采等矿山安全地方标准,鼓励矿山安全团体标准发展和规范化管理。

 

3.健全普法工作长效机制

严格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各级矿山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和矿山生产经营单位党政主要负责人要认真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健全完善普法工作机制和组织机构,明确普法任务和工作要求,强化法治人才培养、队伍建设和经费保障。借力“互联网+”打造随时随地、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矿山安全法治服务平台。创新普法工作方式方法,持续采取网络培训、在线课堂、视频讲座、“集体学习+自学”等多种形式,常态化组织分级、分类、分专业开展法规标准宣贯,开展矿山安全普法知识竞赛、矿山安全法治建设示范企业创建等丰富多样的普法活动。营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实现依法办矿、依法管矿。

4.严格规范精准执法

牢固树立执法意识,认真履行法定职责,严格依法行政、依法执法。认真落实矿山分类精准监管监察工作要求,突出工作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检查。适时调配执法力量组织开展跨区域“靶向”精准异地执法和集中执法。落实计划检查工作机制,统一规范监管执法文书制作,持续推动执法规范化建设。推进安全信用分类监管监察,依据企业信用情况,采取差异化监管监察措施。聚焦主要负责人、主要技术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的法定职责,将其安全生产责任落实情况作为检查的重点内容。综合运用处理处罚、通报、约谈、问责、失信惩戒、行刑衔接等措施,依法进行惩处。

(二)织密安全责任体系

5.严密矿山安全层级治理

坚持“国家监察、地方监管、企业负责”工作格局,强化层级治理,矿山安全监察机构依法履行国家监察职责,加强对地方政府落实矿山安全属地监管责任的监督检查,着力防范化解区域性、系统性矿山安全风险。地方各级矿山安全监管部门落实属地监管责任,明确矿山日常安全监管主体,消除监管盲区,强化监管措施。

 

专栏3  完善矿山安全监管监察体制机制改革

1.健全完善国家监察基础性制度。履行国家监察核心职责,推动工作理念由“督企”为主向“督企”与“督政”并重转变,健全完善矿山安全监察督办指令等基础性监察制度。

2.加强矿山安全监察顶层设计。优化监察机构布局,探索设立跨省区、跨区域监察机构。深化矿山安全生产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健全完善执法监督机制,推动建立执法效果闭环反馈措施。

3.改革矿山事故调查处理机制。健全完善矿山事故调查处理机制,研究制定事故“提级调查”“指定调查”制度,制定矿山事故调查处理工作手册,依法开展事故处理效果评估,推进事故处理程序化、科学化。

 

6.强化地方党政领导责任

严格执行《地方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责任制规定》,承担“促一方发展、保一方平安”的政治责任,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安全生产责任制,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加强对矿山安全生产工作的组织领导。强化落实地方人民政府领导尾矿库安全生产包保责任制,探索推行地方人民政府领导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安全生产包保责任制。将矿山安全生产同经济社会发展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加强矿山安全监管部门机构建设、领导班子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配齐配强专业监管力量。健全完善矿山安全执法联动响应和协作机制,健全完善矿山安全生产约谈制度,严格落实重大隐患挂牌督办制度,推动安全责任落实。

7.落实企业安全主体责任

督促矿山企业建立健全从主要负责人到一线岗位员工的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所有人员承担的安全生产责任。强化落实法人代表、实际控制人等第一责任人法定责任,树牢安全发展理念。界定多层级管理企业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建立“人人有责、层层负责、各负其责”的安全生产工作体系。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齐配强安全生产技术和管理人员。建立与企业日常管理相适应、以安全生产标准化为重点的企业自主安全管理体系。实施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承诺制度。强化安全投入,保障安全生产条件所必需的资金投入。强化安全教育培训,保证从业人员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加强企业安全人才培养。健全完善企业安全风险防控机制和隐患排查治理机制,进一步强化企业安全风险管控自主开展、隐患排查治理日常自查自纠。

(三)完善治灾救灾体系

8.完善灾害治理工作机制

推动查明煤与瓦斯突出、冲击地压、透水、中毒窒息、火灾、冒顶坍塌、边坡垮塌、尾矿库溃坝等重大灾害空间分布,逐步形成矿山重大灾害防治基础数据库。牢固树立区域治理、综合治理、超前治理的治灾理念,构建辨识评估、监测预警、治理评价重大灾害防治机制,实施灾害治理责任、技术、工程、资金、时限“五到位”闭环管理。落实矿山企业重大灾害治理主体责任,建立健全灾害治理管理制度、机构、队伍,保障资金投入,强化重大灾害治理基础能力建设。

9.推广灾害治理技术

煤与瓦斯突出矿井要坚持区域综合防突措施先行,做到抽掘采平衡和抽采达标。冲击地压矿井要坚持区域先行、局部跟进、分区管理、分类防治的原则,推行落实“三限三强”等防冲措施。推行老空水防治“四步工作法”,承压水害防治推广应用微震监测系统。开展采空区隐患治理工程,采用崩落、充填、隔离等方法进行治理。研究突破智能通风技术,鼓励建设示范项目;研究应用智能精准预警系统,推广火灾透地定位、光纤探测、激光检测技术。推广应用尾矿库安全、地下矿山地压灾害、露天矿山高陡边坡监测预警和治理技术。

10.提升应急救援处置能力

建立监管、监察、气象等多部门应急联动机制和矿山安全应急响应机制,提升预警信息的时效性和精准性。完善矿山应急预案管理机制和应急预案定期评估修订机制,建立矿山应急预案数字化管理平台,强化上下级预案、政府与企业等相关预案之间的有效衔接。强化煤矿调度中心建设,发挥调度中心参谋部、指挥部、作战部的枢纽作用,赋予井下班组长、调度员等紧急情况撤人权。

(四)强化科技支撑体系

11.搭建安全科技研发平台

依托重点矿山企业、科研院所和高等学校开展协同创新,发挥各自优势,联合组建一批“产学研用”一体化的研发创新平台,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推动建立一批矿山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

12.加强科技攻关和先进技术推广

深化开展重大灾害防治基础理论研究,加强煤与瓦斯突出、冲击地压、尾矿库溃坝、边坡坍塌等重大灾害发生机理及预测预报科研攻关,协同推进矿山企业和科研院所开展重大灾害治理技术交流合作。深化开展矿山安全生产先进适用技术装备遴选,推广应用瓦斯防治、水害防治、冲击地压治理、采空区探测、防灭火等先进适用技术装备。

13.提升安全装备科技水平

着力破解重大安全风险的超前预测、动态监测、主动预警等关键技术瓶颈,优先发展信息化、智能化、无人化的安全生产风险监测预警装备,重点提升矿山安全生产危险工艺设备的机械化自动化水平。全面完成安全监控系统升级改造,提高系统准确性、灵敏性、可靠性、稳定性和易维护性。培育矿山安全产业。推进矿山安全重要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

14.推进矿山自动化智能化建设

构建煤矿智能化建设技术规范与标准体系。加强矿山智能化基础理论研究,支持建设煤矿智能化技术创新研发平台,加强对精准地质探测、智能快速掘进和复杂条件智能综采和快速掘进等关键技术装备的研发攻关。推广应用智能化成熟技术装备,推进矿用装备智能化,推进大型煤机装备、煤矿机器人研发及产业化应用。发挥智能化示范矿井引领作用,提升新建煤矿智能化水平,基本实现大型煤矿和灾害严重煤矿智能化。推进重点岗位、危险作业等机器人替代。推进非煤矿山机械化、自动化建设,研究出台加强中小型非煤矿山机械化建设的指导意见,逐步推进非煤矿山智能化建设。

(五)筑牢基础保障体系

15.提高矿山安全管理水平

将矿山双重预防性机制建设、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和企业安全生产实践深度融合,切实提升矿山安全生产管理水平。以风险隐患双重预防性机制建设为重点,健全完善矿山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研究出台矿山双重预防机制建设运行规范,建立全国双重预防机制实施信息系统。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和享受更多优惠政策挂钩机制。建立完善标准化建设效果评估体系,构建动态考核、能上能下工作机制,强化安全生产标准化动态监管。

16.提升矿山装备保障能力

不断提高矿山装备水平,实现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迭代升级。推进生产煤矿采掘机械化、系统自动化、管理信息化。推进非煤矿山凿、铲、运等工艺装备高端化、控制智能化。强化矿山装备生产、使用、维护、检测、报废等全生命周期管理,提高设备可靠安全程度。

17.提升矿山从业人员素质

创新矿山从业人员培养方式,推进校企联合培养人员机制建设。推进逢查必考常态化规范化,建设一批高水平的矿山安全技能培训基地和考核点。实施矿山安全技能提升行动计划,定向培养一批高素质、技能型矿工。实施一批班组长、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能提升专项培训。完善主要负责人等关键岗位人员安全培训考核管理办法,实施任职能力素质考评。从责任、素质、业务、操作、管理等方面开展分层次、分专业、分岗位的精准培训,确保矿山负责人、班组长、特种岗位等关键人员培训到位、能力提升。

18.精准推进“一优三减”

新建矿山按照规范标准设计建设,生产矿山加大优化简化生产系统力度,提高装备水平,优化作业组织,科学合理确定开采布局,推动煤矿逐步实现“一井一面”或“一井两面”生产模式。实行采区和采掘工作面限员管理,研究制定交接班期间等限员规定,升级改造人员位置监测系统,实现人员精准定位和超员监测预警。

(六)深化安全治本攻坚

19.严格矿山安全准入

适时修订产能核定和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严格矿山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审批和安全生产许可证审核,加大对安全设施竣工验收和验收结果的监督核查。进一步提高深部开采、煤与瓦斯突出、高瓦斯、冲击地压等灾害严重煤矿安全准入门槛。进一步提高铁、铜、金、石灰石等重点矿种最小开采规模和最低服务年限标准,提升非煤矿山规模。严格执行等量或减量置换政策控制尾矿库总量,严禁新建“头顶库”。

 

专栏4  严格矿山安全准入门槛

1.煤矿。停止审批山西、内蒙古、陕西新建和改扩建后产能低于120万吨/年的煤矿,宁夏新建和改扩建后产能低于 60万吨/年的煤矿,其他地区新建和改扩建后产能低于30万吨/ 年的煤矿;停止审批新建和改扩建后产能低于90万吨/年的煤与瓦斯突出煤矿;停止审批新建开采深度超1000米和改扩建开采深度超1200米的大中型及以上煤矿,新建和改扩建开采深度超600米的其他煤矿;停止审批新建和改扩建产能高于500万吨/年的煤与瓦斯突出煤矿,新建和改扩建产能高于800万吨/年的高瓦斯煤矿和冲击地压煤矿。

2.非煤矿山。严格开采深度超800米、与煤共(伴)生金属非金属矿山、边坡高度超200米、生产规模超1000万吨的金属非金属露天矿山以及坝高超200米、库容超1亿立方米的尾矿库建设项目安全准入门槛。新建四等、五等尾矿库必须采用一次建坝方式。严格控制新建独立选矿厂尾矿库,严禁新建总坝高超过200米的尾矿库,严禁在距离长江和黄河干流岸线3公里、重要支流岸线1公里范围内新(改、扩)建尾矿库。新建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必须对采用充填采矿法进行论证并优先采用尾矿充填采矿法。新(改、扩)建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必须实现凿岩、铲装、运输机械化。

 

20.推动落后产能淘汰退出

推动落后产能关闭退出法制化、标准化建设,研究制定矿山落后产能退出政策和技术标准。引导政府主管部门及煤矿企业制定关闭退出中长期规划及关闭退出遗留问题的政策与保障机制。进一步加大落后煤矿淘汰力度,持续推进冲击地压、煤与瓦斯突出、水文地质类型极复杂等灾害严重煤矿淘汰退出,引导长期停产停建、开采深度超过1200米、非机械化开采、无法保证正常安全投入的煤矿等有序退出。争取各级财政资金支持,采取“以奖代补”等形式,引导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非煤矿山淘汰退出,优先关闭达不到煤矿相关标准的与煤伴生矿山,逐步淘汰小型露天采石场,推动无生产经营主体、停用时间超过3年的尾矿库闭库销号。

21.推动实施整合技改提升

鼓励技术先进、安全高效的大型矿山企业,推动整合重组开采同一矿体的、多个采矿权人的小型矿山,实现统一设计开采、统一生产经营、统一安全管理。规范小矿山技改扩能,明确项目核准、初步设计和安全设施设计审批、环评等技改扩能建设期限,实现机械化开采,杜绝落后产能低水平重复建设。新增产能实施产能置换,支持优质产能释放,适时修订煤矿产能核定实施办法。

(七)提高监管监察效能

22.加强监管监察人才队伍建设

突出“高精尖缺”导向,完善监管监察专业人才引进培养机制。推进监察系统事业单位改革,充分发挥技术支撑及智库功能,为人才引进使用搭建平台。创新引才引智方式,通过聘请专家顾问、购买人才服务等途径,吸纳社会人才资源。完善与科研机构和国有企业联合培养、委托培养、联合攻关的培养机制。综合运用集中轮训、视频培训、网络培训和脱产培训等形式,加强专业能力培训。建立监管监察干部到基层锻炼交流机制,加大监管监察人员实操轮训力度。健全人才激励保障措施,建立完善以专业学术、市场应用、社会效应为基础的多元化评价机制,优化事业单位人才薪酬激励机制和收入分配机制。根据全国矿山分布情况,合理优化矿山安全监察力量。

23.强化监管监察信息化建设

完善矿山安全监管监察信息化标准规范体系,稳步推进标准规范内容拓展和推广应用。建成覆盖国家矿山安监局、省级矿山安监局、驻地监察分局三级矿山安全监察信息化基础设施环境。构建覆盖全国矿山的感知网络,实时采集矿山安全监控、人员位置监测、视频监控、冲击地压、水文地质、重大设备、露天矿山边坡监测及尾矿库监控等系统数据。深入推进监管监察、监测预警、政务管理、指挥救援、决策支持5大业务域建设。全面形成“一张网、一张图、一张表、一盘棋”矿山安全监管监察信息化体系,建成一个连接各级用户、各类角色的矿山安全生产综合信息系统,为监管监察和应急救援等工作提供数据支撑、技术手段、智能辅助决策,实现全天候、远程监管监察,大幅提升矿山安全监管监察的工作效率和执法效能。

24.强化执法技术装备支撑保障

强化安全科技攻关与先进技术装备在矿山安全监管监察和事故防控的支撑保障,形成灾害预警、灾害治理、监察执法、事故救援、事故分析等技术支撑。形成重特大灾害风险防控与智能分析决策智库,实现对安全生产典型风险的趋势分析、研判、预警。提升执法装备保障水平,丰富执法终端设备种类及配备,加大先进适用实用装备配置力度,增强适用于智能化矿山监管监察的装备配备,提升执法装备智能化水平。

(八)健全社会共治体系

25.强制实施安全生产责任保险

按照政策引导、政府推动、市场运作的方式推行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切实发挥保险机构参与风险评估管控和事故预防功能。研究制定矿山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实施细则,明确实施主体,将安全生产责任保险投保情况作为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安全生产诚信等级评定的必要条件,作为安全生产风险分类监管,以及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的重要参考。

26.构建矿山安全闭环反馈机制

建立健全矿山安全生产举报制度,发挥群众监督作用,畅通群众举报渠道,广泛发动群众,特别是企业内部职工及家属举报重大隐患和违法行为,对举报有功人员予以重奖和严格保护。

27.加强技术服务机构支撑力量

推动矿山安全生产服务体系建设,制定出台技术服务机构管理规范和业务标准。加大技术服务机构的扶持力度,发挥科研院所、社会团体、检测检验鉴定机构、安全评价评估单位、行业自律组织等对矿山安全生产工作保障作用,形成矿山安全生产社会共治格局。制定矿山安全技术服务机构监督管理办法,加强对安标发放、检测检验、鉴定评价等行为的检查抽查,探索建立技术服务机构诚信管理负面清单公示制度。

28.强化矿山安全生产宣传教育

充分发挥新闻媒体作用,采取多种形式,大力提升矿山安全社会宣传力度,增强全社会对矿山安全的了解、关注和支持。加大先进典型经验交流推广和反面典型案例曝光力度,加强示范引领和警示教育,营造矿山安全生产的浓厚氛围。

四、重大工程

(一)矿山智能化建设工程

协同有关部门推进矿山智能化建设政策配套。建设矿山安全数字工程技术重点实验室、煤矿智能化技术创新研发平台、矿用机器人综合性能检测基地,构建透明地质模型,开展矿山工程数字化设计,推进透明矿山技术示范矿井建设。推进矿山工业互联网及智能装备的研发与应用,推进矿用装备智能化,实现装备自感知、自决策、自控制功能,研发智能化关键技术与成套装备和矿山高危岗位、事故救援机器人。加快5G、大数据等先进技术与矿山安全生产的深度融合,建设应急通讯系统,实现各系统各环节互联互通、有效联动。建设一批智能化示范矿山,凝练出可复制的智能化开采模式、技术装备、管理经验等,向类似条件矿山进行推广应用。

(二)矿山安全信息化建设工程

完善矿山安全生产信息化标准规范体系框架,规范和指导矿山安全生产综合信息系统建设。依托应急指挥信息网或国家电子政务外网,建设各省级节点、省级矿山安全监察机构、所有煤矿企业及地下开采非煤矿山企业数据传输网络。建设国家矿山安全监管监察一体化业务协同系统,实现监管监察执法信息互联互通,执法线索和处置互认共享。执法系统能力提升,配备现场监察、智能取证、电子封条、5G多功能综合执法等智能化专业装备。建设矿山安全生产风险监测预警系统。建设矿山灾害风险防控与智能分析决策系统,为矿山监管监察工作向“监管监察+服务”模式转变提供智力支撑。建设矿山应急救援指挥系统,形成空天地一体化应急通信系统。

(三)安全科技装备提升工程

建设煤矿深部开采与冲击地压防治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开展灾害机理研究。建成矿山重大事故防控技术支撑基地,研发瓦斯、水害等防控技术装备。实施一批瓦斯综合治理和水害、火灾、冲击地压防治工程。强制淘汰落后工艺设备。推进矿山企业和科研院所积极开展重大灾害治理技术交流合作,推广应用瓦斯防治、水害防治、冲击地压治理、防灭火等先进适用技术装备。

(四)尾矿库安全风险综合治理工程

深入贯彻《非煤矿山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和应急管理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8部委联合印发的《防范化解尾矿库安全风险工作方案》,对前期已采用隐患治理方式进行治理但本质安全水平没有提高的“头顶库”,采取闭库销号或升级改造、尾矿综合利用等方式进行治理;对无生产经营主体的尾矿库和停用时间超过3年的尾矿库进行闭库治理并销号,进一步提高尾矿库本质安全程度。推动陕西、甘肃、四川3省完成嘉陵江上游尾矿库治理。

(五)监管监察能力提升工程

实施监管监察人才引进和队伍素质提升工程,加大培训力度,共享监管监察培训资源,全面提高干部履职能力。建立专家和监察干部队伍人才库,及时调研分析队伍结构和人才作用发挥情况,服务人才工作决策。开展执法机构工作条件保障工程,补充更新执法车辆,建设完善业务保障用房,补充更新办公设施。开展技术支撑能力建设,探索建立部级矿山事故鉴定中心。

 

专栏5  “十四五”矿山安全生产规划重点工程

1.矿山智能化建设工程。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将矿山智能装备和机器人纳入安全技术改造范围,相关投入列入安全费用使用范围,协调推动矿山安全改造中央预算内资金对井下智能装备和机器人的支持力度。

推进基础平台建设。推进矿山安全数字工程技术重点实验室,煤矿智能化技术创新研发平台,矿用机器人综合性能检测基地建设。

研发关键技术装备。构建透明地质模型,推进透明矿山技术示范矿井建设。研发智能化采掘关键技术与成套装备,开展大型高产矿井综合掘进、采矿、复杂地质条件矿山运输、防冲钻孔等机器人科技研发,开展巡检、掘进、钻锚、钻孔、出矿、临时和超前支护、煤矸分选、事故救援等机器人现场探索应用。研发小型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凿岩、铲装、运输设备。

推进矿山智能化建设。建成100处智能化示范煤矿,建成600个智能化采煤工作面、800个智能化掘进工作面、100处自动化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100处机械化小型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

2.矿山安全信息化建设工程。

安全信息化标准规范体系。制定矿山安全生产信息化标准规范体系框架下感知网络标准、数据资源标准和业务应用标准。

数据传输网络建设。建设各省级节点到省级煤矿安监局的网络接入,全部省级煤矿安监局完成与辖区内所有煤矿企业的数据传输网络建设。

监管监察协同系统。重点建设协同系统,开发培训、标准化、法规标准、数据分析等功能模块。优化升级监察执法系统及信息化装备,配套完善智能取证、电子封条、5G多功能综合执法等智能化专业装备。

风险监测预警系统。建设全国矿山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综合支撑子系统,建设矿用设备全周期管理、溯源和智能巡查等子系统,配套研制井上下矿用产品智能巡查专用终端。

灾害风险防控与智能分析决策系统。开发安全风险预测预报、大数据风险趋势研判、矿山灾害推演模拟等功能模块,配套建设“一张图”展示、计算和存储等设备。

应急救援指挥系统。建设应急救援指挥平台,配套建设地面通信传输设备、井下信息采集、井下通信传输、现场救援指挥部显示终端设备。

3.安全科技装备提升工程

探索建设一批灾害防治科研机构。建立区域煤矿重大灾害研究重点实验室,开展瓦斯、水害、火灾、冲击地压及复合灾害的机理量化分析研究。建设非煤矿山重大灾害机理、监测预警和防治等技术装备研究重点实验室,建设非煤矿山自动化、智能化、信息化及系统集成技术和装备研究重点实验室。

研发重大灾害防控技术及装备。研发煤层瓦斯区域化智能高效防控技术、深地多物理场监测识别及冲击地压防控技术、煤矿火灾防控成套技术装备、智能化瓦斯煤尘爆炸隔抑爆技术及装备、矿井水害精准防控技术及装备。

4.尾矿库安全风险综合治理工程

“头顶库”治理。对前期已采用隐患治理方式进行治理但本质安全水平没有提高的“头顶库”,采取闭库销号或升级改造、尾矿综合利用等方式进行治理。

尾矿库治理。对无生产经营主体的尾矿库和停用时间超过3年的尾矿库进行闭库治理并销号,推动陕西、甘肃、四川3省完成嘉陵江上游尾矿库治理。

5.监管监察能力提升工程。

人才队伍建设。吸纳引进法律、人工智能、信息技术和基层经验丰富的专业人才。积极推动高校省部共建,开展监管监察人员常规化的再培训、再教育。依托高校、国有企业的矿山安全教育训练设施,建设一批区域性矿山安全实训教育基地,加大监管监察干部教育培训师资、网络课程、培训教材等资源共享。通过跟班锻炼、拜师学艺、参与科研等方式在基层实践中培养锻炼干部。

专家库建设。在政策和法律法规研究、安全风险防控和事故调查、应急救援、信息化建设、智能化开采,灾害治理方面建立矿山安全专家库。

执法机构工作条件保障工程。配备统一煤矿安全监察执法制服,补充更新执法车辆,建设完善业务保障用房,补充更新办公设施。

技术支撑能力建设。建设矿山安全监管监察前沿技术装备研发中心与智能化执法装备测试验证实验室,建设矿用新装备新材料安全准入实验室。探索建立部级矿山事故鉴定中心。完善省级煤矿安全监察局所属技术中心煤矿生产安全事故防控技术支撑能力。

五、保障措施 (一)明确任务分工

制定规划实施分工方案,明确规划重大任务、重点工程牵头部门和责任单位,指导地方各有关部门切实履行职责,逐级分解落实规划主要任务,确保规划确定的主要任务和重点工程如期完成。

(二)加大政策支持

建立和完善矿山安全投入保障机制,强化政府投资的引导和带动作用,对列入十四五矿山安全生产规划项目和工程,优先安排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管理的中央预算内投资。争取矿山智能化建设配套政策、资金和科技立项支持。积极争取财政部门支持煤矿瓦斯防治和利用、灾害严重矿井税费减免等政策。争取应急专项资金和煤矿安全改造专项资金支持。争取国家自然灾害防治体系建设专项资金实施尾矿库风险隐患治理。

(三)强化绩效考评

指导各有关部门将矿山安全生产规划纳入本地“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之中,同步部署、同步推进、同步考核,建立规划绩效考核机制,将规划实施情况列入省级政府安全生产工作考核内容。

矿山安全生产标准化范文第8篇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按照县委县政府和市安监局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总体部署,以继续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年”活动为主线,切实增强“底线思维”和“红线意识”,提升行政监管效能和行业安全素质,坚决杜绝发生较大以上生产安全事故。继续以深化标准化建设为载体,推进企业主体责任落实;以安全专项整治为重点,强化“打非治违”工作;以“铁腕治安”为抓手,提升非煤矿山“五化”(规模化、机械化、标准化、信息化、科学化)水平,推动全县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好转,为我县全面建设幸福__提供坚实的安全生产保障基础。

1、全县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死亡人数控制在市安监局下达的安全生产控制指标内,杜绝较大以上安全事故。

2、非煤矿山企业三级标准化建设达100%,对已达标企业“回头看”复查率达100%;露天矿山分台阶(分层)开采达100%;地下矿山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争取在年底前完成。

3、通过严格准入、淘汰落后、关闭整合、打非治违等有效手段,关闭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金属非金属矿山。

1、完善监管体制机制。一是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和属地管理的要求,有关乡镇党委政府要加强对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每季度至少听取1次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工作汇报,专题研究监管机构人员经费、重大隐患治理等方面的重大问题,并及时给予支持解决。二是坚持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做到安全责任落实到岗位、落实到人头。县安监局、乡镇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要健全完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依职能履行非煤矿山安全监管职责,特别要注意充分调动乡镇政府在矿山企业设立审查、日常监管和“打非治违、整顿关闭”工作中的积极性。要充分发挥联席会议和联合执法的制度作用,坚持每半年召开一次会议,研究解决影响非煤矿山安全生产的重要问题。三是健全和完善安监、国土、公安、环保、电力等部门联合执法机制,进一步加大联合执法力度,保障非煤矿山安全生产。

2、巩固企业基层基础。一是非煤矿山企业要建立健全以法定代表人负责制为核心的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把安全责任逐级落实到各部门、班组和岗位。二是非煤矿山企业要设立专门安全管理机构。地下矿山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不少于3人,专职技术人员不少于2人(采矿、通风类);露天矿山配备专(兼)职安全管理人员1人,专(兼)职技术人员不少于1人。地下矿山每班必须有矿领导下井带班,有专职安全员在岗。三是加大安全投入,矿山企业要按规定提取、使用安全费用,确保安全隐患治理、安全技术改造、新工艺新设备采用等安全资金投入到位。

3、提升安全管理素质。一是强化非煤矿山监管人员的责任意识、红线意识、担当意识,努力培养一支政治素质强、工作作风好、业务水平精的监管队伍。县安监局要积极组织人员参加省市安监局开展的业务技能培训、视频专题讲座、网上远程教学,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安监人员专业化水平。二是严格落实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的规定。建议对非煤矿山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的年龄、文化程度、从业时间、专业知识等设置准入条件,建议依托高等院校,由企业选派人员进行脱产集中培训,解决非煤矿山企业长期未按规定配备技术人员的老大难问题。三是督促地下矿山企业按规定配齐采矿、地质、机电、通风、选矿、安全等专业技术人员,小型企业可以聘任技术机构提供安全技术服务,实现技术人员专业化。

4、制定专题培训计划。一是县安监局和乡镇人民政府要抓好以非煤矿山班组长、农民工为重点的全员安全大培训,培训教材要浅显易懂,培训语言要朴实管用,使工人听得懂记得住用得上。二是对从业人员实行培训合格,持证上岗制度,建立从业人员信息管理系统,并将培训情况纳入县乡镇的非煤矿山从业人员信息管理系统。

1、试行诚

信管理巩固安全标准化成果。试行对企业进行分类监管,对安全生产信誉好的企业,可以适当减少检查次数、降低检查频率;对安全生产工作做得差的企业,应增加检查次数,增大检查频率。以巩固达标成果,真正做到全面达标、本质达标和动态达标。在重点抓好矿山生产现场标准化管理的同时,着力抓好安全文化创建、工业广场、办公场所、生活设施等环节的标准化创建工作。2、开展达标企业“回头看”活动。今年县安监局准备对所有企业进行安全生产标准化复查,力争复查率达100%,同时邀请市安监局抽查复核率达20%以上。提请市安监局按照“降、保、升”原则,对达不到标准化最低等级的矿山企业予以取消标准化企业资格,对达不到原标准化等级的矿山企业予以降级;对经限期整改仍达不到标准化等级的矿山依法予以关闭;对符合原标准化等级的矿山企业予以保留;对超过原标准化等级的矿山企业予以提档升级。

3、抓好落实企业主体责任行动。一是企业必须严格遵守和执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制度与技术标准,做到安全投入到位、安全培训到位、基础管理到位、应急救援到位。要健全安全管理机构,加强班组安全建设,保持安全设备设施完好有效。二是企业主要负责人、实际控制人要切实承担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带头执行现场带(值)班制度,加强现场安全管理。三是强化企业技术负责人技术决策和指挥权,注重发挥安全技术专家及中价机构专业技术人员对企业安全状况诊断、评估、整改等方面的作用。四是非煤矿山企业要按规定编制应急救援预案,加强应急救援预案的培训和演练,各工种从业人员应根据工作需要,配备必需的劳动保护用品和应急救援装备。五是企业用工要严格依照劳动合同法与职工签订劳动合同,加强对外包施工队伍的安全监管,所有职工必须全部经培训合格后上岗。

1、继续抓好地下矿山“严设计、强通风、控冒顶、防水害”专项整治。开采设计、安全设施设计需经安监部门审批后施行,主要生产系统必须与设计相符合;通风设施必须按规定要求设置并处于完好运行状态,严禁无风、微风作业;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对有“冒顶片帮”风险的工作档头和巷道,必须采取可靠的支护措施后方可生产;矿井防排水系统可靠运转且能满足最大涌水排量,严格按设计规定留设各类安全防水矿(岩)柱;健全完善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管理制度,保障“六大系统”正常运行。

2、继续抓好露天矿山“用机械、先剥离、分台阶、控边坡”专项整治。强制采用机械铲装、液压锤二次破碎、挖掘机清理悬浮石技术,推行中深孔爆破作业;坚持“采剥并举、剥离先行”原则,开采矿物前须先剥离覆盖在矿物上部的围岩、表土或砾石;严格采取自上而下分台阶(分层)开采,严禁采用掏底崩落、顺层切坡、

“一面墙”等开采方式;严格按设计要求控制边坡角,距工作台阶坡底线50米范围内不得从事碎石加工作业。县安监局将于6-7月组织集中开展露天矿山专项检查

3、继续抓好尾矿库“有设计、牢筑坝、设监控、防水害”专项整治。按照国家安监总局的统一部署,认真落实《__市开展尾矿库综合治理行动实施方案》,做好迎接省安监局组织专家对松聚源公司尾矿库进行竣工验收。

1、扎实推进整顿关闭工作。按照市安委办《转发省安委办〈关于进一步加强露天采石场整合整治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的通知》要求,采取“关闭、整合、整改、提升”等措施,关闭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和破坏生态、污染环境等各类金属非金属矿山尤其是小矿山,进一步提升安全保障能力。试行事故退出或最低产能退出机制,今后凡发生生产安全死亡责任事故或年产量达不到国土部门规定产能的非煤矿山企业一律无条件退出市场。

2、严格安全生产准入条件。严控新建矿山项目审批建设,坚决控制产能小的新建矿山。提高矿山企业安全准入门槛,在核准、备案、颁证过程中严格安全生产条件,对达不到最低生产规模和超过市政府下达给我县控制数量的矿山不予签发同意选址意见。

3、加大先进适用技术推广力度。一是地下矿山重点推广机车运输、凿岩台车钻孔和撬毛机处理悬浮石技术、地压和采空区监测监控技术,全面完成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二是露天矿山推行视频监控系统建设,重点推广高陡边坡监测监控技术。三是松聚源公司要抓紧做好尾矿库竣工验收的各项准备工作,争取尽早通过验收。四是依托科研院校和专家开展地下矿山顶板监测技术、采空区治理及地质勘探深井钻探技术等课题研究,解决突出矛盾和关键问题,从源头上提升企业本质安全水平。

4、加快推进产业重组步伐。通过取缔关闭、整顿整合,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矿山企业上规模、上水平、上效益,从源头上解决矿山“小、散、乱、差”的问题。县安监局要配合有关部门充分发挥产业政策导向和市场机制的作用,淘汰落实产能,培育投资大、产能高、带动性强的龙头矿山企业,提高矿山产业集中度和集约化发展水平,促进矿山企业安全健康发展。

1、开展好解剖式集中整治。按照有关文件精神,县安监局将对各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开展有针对性的解剖式集中整治。通过帮助制定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攻坚克难工作方案,矿山企业如发生重伤以上生产事故的,要认真查找事故发生原因,深刻汲取事故教训,举一反三,全面排查治理安全隐患,解决安全监管不到位,企业主体责任不落实等问题。县安监局和各乡镇安监站要结合实际,对本辖区企业区别情况开展重点督查、指导,实施解剖式集中整治。

2、严厉打击非法违法生产行为。完善部门联席会议制度,严格落实停产整顿、关闭取缔、严格问责的惩治措施。加大联合执法力度,始终保持高压态势,重点打击无证或证照不全组织生产、关闭的小矿山死灰复燃、拒不执行监察指令等非法违法行为。对责任不落实、打击不力、矿业秩序混乱的乡镇,要严厉追究有关部门负责人及有关人员的责任。

3、未雨绸缪,进一步完善汛期安全生产应急预案。要严格落实非煤矿山企业、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防汛第一责任人的责任,特别要落实无主尾矿库防汛责任。各级各有关单位要对照《__省尾矿库应急抢险工作指南》修改完善矿山及尾矿库度汛方案和应急预案,强化应急处置,足额储备应急抢险物资。要强化应急管理,建立应急抢险与救援体系,

一旦出现险情,有关领导和人员必须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立即采取有力措施开展应急处置。1、严格考核制度。按照县政府的工作部署,细化分解20__年度非煤矿山重点任务,强化跟踪考核、过程监控,加大非煤矿山安全生产绩效考核指标权重,对发生生产安全死亡事故或未完成重点目标任务的乡镇坚决硬碰硬考核。

2、实行约谈制度。对辖区内非煤矿山发生重伤以上事故的乡镇,由县安监局领导约谈其乡镇安监站长和事故企业主要负责人;发生2次(含2次)事故的乡镇,由县政府领导约谈其乡镇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

矿山安全生产标准化范文第9篇

一、工作目标

(一)总体思路。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本着总体规划、分步实施、重在落实的原则,建立和完善加强标准化建设的技术支撑体系、考评体系、培训体系、奖励约束体系和信息交流体系,立足于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全面完成准备与策划、实施与运行、监督与评价、改进与提高的创建过程,实现全员参与、过程控制和持续改进,阶梯式推进企业本质安全水平和管理水平的提高,促进全区金属非金属矿山企业的安全生产条件、管理水平持续提高和安全生产形势的总体平稳。

(二)工作目标。20__年3月开始安全标准化工作全面铺开,到今年年底,全区25%矿山(含尾矿库)达到安全标准化五级以上水平。

二、各阶段工作安排

(一)动员部署和试点阶段(20__年4月31日前)

在3月中旬组织召开全区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建设工作会议,全面动员和部署安全标准化建设工作;3月底前各乡镇、街道安办要迅速将会议精神宣传贯彻到各矿山企业,并结合实际制定工作方案,抓好落实工作。

各乡镇、街道安办要在3月底前确定符合条件开展的企业,并将企业名单报我局安监股。我局已确定闽宁钽铌矿业开发有限公司、市溪洋石料厂、津明矿业小坪铅锌矿、南平岩宏矿业有限公司、南平市__区富明采矿场、南平市__区康达透辉石采矿场、南平市鑫达矿业有限公司等7家为试点企业,试点企业要在3月27日前制定实施方案,建立标准化系统。

省安监局局已认定省劳动保护科研所为全省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三级考评机构;市安监局已认定省劳动保护科研所、南平安生科技咨询有限公司为我市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四、五级考评机构,在4月底前建立设区市级标准化建设的技术支撑机构。

(二)推广阶段(20__年8月30日前)

各乡镇、街道要在4月25日前将全区已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的矿山,确定为参加今年安全标准化建设的金属非金属矿山企业名单,并督促、指导其在6月1日前制定实施方案,建立与实施标准化系统。6月30日前,按省局制定的《福建省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定细则(试行)》,依托中介机构和有关技术支撑机构,对安监部门,以及四、五级标准化考评机构的相关人员进行业务能力培训。

8月15日前,各企业要在运行过程中不断完善标准化系统,保证标准化系统运行良好。8月15日至30日,各试点企业要按照《规范》要求,成立自评组织机构,对照标准,应用评定软件或表格自评确定相应等级,形成安全生产标准化自评报告。

(三)评定阶段(20__年12月31日前)

各乡镇、街道要在9月30日和12月31日前,分别完成标准化建设试点企业和其它参加今年标准化建设矿山企业的安全标准化级别评定工作,并在区局网站上予以统一公告。为加快工作进度( ),简化工作程序与环节,对申请三级标准认定的企业,在申请等级评定前应委托省劳动保护科研所(或省安监局认定的其它中介机构)进行外部考评;对申请四级标准认定的矿山企业,市级将中介机构外部考评与市安监局等级认定工作结合起来;对申请五级标准认定的矿山企业,区将中介机构外部考评与区安监局等级认定工作结合起来。

三、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标准化建设是促进金属非金属矿山企业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逐步建立起自我约束、自我完善、持续改进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实现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好转的有效途径。依照《规范》强制推进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是促使各类矿山企业逐步建立以风险控制为核心,全员参与、过程控制和持续改进的动态安全管理体系,实现对矿山各个环节的风险进行辨识、预控,最大限度地消除在作业过程中可能产生的事故隐患,有效降低事故总量,防范重特大事故发生的主要措施。各乡镇、街道安办和各矿山企业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全面加强标准化建设,不断提高金属非金属矿山本质安全水平。

(二)制定方案,认真部署。各乡镇、街道安办要全面摸清矿山企业基本情况,并尽快完成安全生产许可证清理工作。各乡镇、街道安办要本着先易后难、先大中型企业后小型企业的原则,严格按照本工作方案和省、市、区安监局的有关规定精神,在充分听取相关意见的基础上,研究制定符合本地实际的工作方案,确定标准化建设试点企业和其它参加今年标准化建设矿山企业名单,并认真部署标准化建设工作。尾矿库为非正常库的,必须经整改达到正常库标准后方可参评。对具有多类和多个生产系统的矿山企业,按照各个生产系统分别进行评定,以评定的最低等级作为矿山企业的安全标准化最后等级,但可以先进行一个生产系统试点工作。

(三)分工负责,加强协作。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安全标准化等级分为一、二、三、四、五共5个等级,一级为最高,五级为最低,其中达到一、二级标准的矿山企业由国家安监总局负责组织评定。鉴于我区熟悉金属非金属矿山标准化建设工作的专家与技术人才不 多,为集中有限资源,同时考虑与延期换证工作相一致,由省局负责组织对达到三级标准的矿山企业进行评定;市安监局负责组织对达到四级标准的矿山企业进行评定;各县(市、区)安监局负责组织对达到五级标准的矿山企业进行评定,各级安监局按属地监管原则负责做好督促、检查与评定等工作。工作中,区安监局,各乡镇、街道安办和各级技术支撑机构之间要加强协作,形成合力。

(四)建立机构,加强指导。安监部门要依托矿山安全中介机构作为标准化建设的技术支撑机构,负责组织考评有关矿山企业标准化等级,对标准化建设中的共性和重大问题进行研究,为试点单位提供技术服务,及时帮助解决试点过程中的困难,及时纠正可能出现的偏差。各项乡镇、街道安办可以直接成立非煤矿山及标准化建设专家组作为技术支撑机构,也可以委托取得金属非金属矿山评价资质的中介机构为外部考评机构。

(五)总结经验,稳步推进。工作过程中,各地要认真分析、总结试点经验,组织召开安全标准建设总结与推广会议,研究制定切合实际的工作措施,稳步推进标准化建设工作。

矿山安全生产标准化范文第10篇

关键词:矿山机电;标准化建设;事故预防

中图分类号:TD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3)34-0100-02

1 矿山机电管理标准化建设与事故预防的重要意义

1.1 机电设备的使用,大大提高了矿山的生产力

工具是改变社会的第一生产力,如果没有工具的不断进步,社会是不可能有今天这样发达的。而机电设备作为矿山生产的主要工具,应该在矿山生产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其科学含金量,并以最尖端的科学技术来进行生产。这样,不仅能保证职工的人生安全,还能大大地提高矿山的生产力。

1.2 大力提高矿山机电管理标准建设与事故预防,可以大大降低矿山机电事故发生的概率

根据研究统计发现,10起矿山事故中有9起和机电设备有关。而这些事故,往往是由于职工在操作机电设备时,自身缺乏安全意识和操作随意所造成的。对于矿山开展机电标准化建设,它不仅仅可以提高矿山的经济效益,更能对职工的人生安全提高一个档次的保障。所以矿山机电设备标准化建设,是职工安全生产的保障。

2 矿山机电管理过程中还存在的问题

随着科学水平的发展,矿山机电设备的性能、自动化水平也越来越完善。在生产过程中,只有不断地提高机电设备的管理水平,才能一步一步地适应现代化矿山生产设备的管理。所以,在开展矿山机电标准化建设之前,应该找出机电设备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然后拿出整改措施。只有这样才能跟上现代化企业的发展步伐。

2.1 机电设备管理机构不完善

我国大部分的矿山企业都没有设置完善的机电设备管理机构,更谈不上健全的管理制度。在日常生产过程中,设备的保养和维修仅仅靠电工负责,而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电工的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生产电力的供应上,哪还有精力去管理机电设备。很多矿山企业的负责人,在管理意识上就缺乏对矿山机电设备的重视,根本没有认识到,机电设备管理的重要性;更没有建立完善的机电专业管理部门。在使用过程中,也不要求职工按照要求,对机电设备的性能进行校验和检测。总之,矿山企业在机电管理机构的设置上还非常不健全。

2.2 机电设备的管理人员素质不高

在矿山管理机电设备的技术员里,拥有专业技术的人员非常的少,有的只有一两个,甚至有的矿山没有设置专业的技术员,一般由有经验的职工临时充当技术员,这就导致机电设备的管理和生产严重脱节。而仅有的一些技术员,在设备更新换代以后,又不能得到专业的培训,只能凭借经验摸索着进行操作和维护。

3 矿山机电管理标准化建设与事故预防需要做的工作

3.1 引进适合的机电设备

矿山生产的过程中。为了预防机电设备发生不良事故,应该及时树立起安全理念,引入高科技手段,实现矿山机电事故的超前预防和管理。矿山企业应该基于矿石安全生产的前提下,引进适合该矿山生产强度的机电设备。在机电设备引进前,企业要进行仔细的预算,对于不适合生产的机电设备坚决不引进。

3.2 建立完善的机电设备管理制度

在机电设备的使用过程中,企业要建立一个完善且适用的机电管理制度,并设立专门的机电设备管理机构和技术人员。设备管理机构,负责对所有的机电设备进行统一的保养和维修;而技术人员的聘用,一律实行竞争上岗制,从社会上公开招聘,通过技术考试和面试者方可上岗。同时,矿山企业要制定严格的机电设备使用、维护、保养管理制度。另外,作为矿山企业的领导者,还要确保机电设备管理制度的贯彻和实施,对违反了机电设备管理制度的技术人员要处以一定金额的罚款和批评,也要做到,在机电设备管理制度在贯彻实施过程中人人平等的

尊重。

3.3 加强机电设备的管理

矿山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一定要强化设备的基础管理。对于矿山的生产而言,我们必须要紧抓机电设备标准化建设不放弃,只有保证了机电设备的标准化,才能更加科学、合理地发展我国的矿山开采事业;保证开采过程中,职工的生命安全和安全事故的预防管理。此外,在矿山开采过程中,企业管理人员一定要不断强调和贯彻三个严格控制、四个坚决不放过、五项坚决整顿的原则。对危险的工作点、危害的事故点,生产事故经常发生的点要挂牌管理;四个坚决不放过是指,生产事故发生以后,必须做到对事故原因彻查到底、生产者没受过安全教育、整顿要求没贯彻实施、责任人没得到相应的处罚。五项整顿是指,整顿生产劳动纪律、规范操作的纪律、生产工艺的纪律、生产工程中的纪律、施工劳动的纪律。

4 对安全的预防

4.1 防患为本,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

为了更加有效地降低矿山机电设备的事故发生率,我们要牢牢树立防患于未然的安全意识和风险意识,运用规范化、科学化的管理制度,在行业和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进行安全生产。

4.2 引入现代化的管理手段,保证矿山机电生产的安全

矿山生产过程中,为了预防不良的安全事故发生,企业应该树立起强烈的安全理念,并引入现代化的管理手段,确保各类不良事故的超前预防和消灭。

5 结语

总之,矿山机电设备标准化建设与事故预防,是保证矿山安全生产的前提。矿山企业要想提高矿山机电设备标准化建设与事故预防,就一定要从职工的安全操作意识抓起,并最大限度地把机电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提高,只有这样双管齐下,矿山机电设备标准化建设与事故预防才能做到最好。

参考文献

[1] 杨好强.矿山机电管理标准化建设与事故预防[J].矿

业装备,2013,(4):114-115.

[2] 侯向平.浅谈煤矿机电管理标准化建设与事故预防管

理[J].科技风,2009,(10):180-181.

[3] 崔晓伟.安全控制理论在矿山机电管理中的应用[J].

能源与节能,2012,(6):29-30、61.

矿山安全生产标准化范文第11篇

一、指导思想

以“安全发展,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依据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规程、标准,通过实施,《规范》,建立矿山企业动态安全管理系统,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提高安全管理水平,提升矿山本质安全,建立企业自我约束、持续改进的安全生产长效机制。通过督促和推进矿山企业实施标准化工作,落实安全监管主体责任,促进生产许可、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和日常安全监管工作有机结合,实现依法监管、科学监管,有效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发生。

二、任务目标

根据我市的实际情况,选定创建标准化试点企业,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抓好典型、稳步推进。通过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活动,全面促进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进一步强化矿山企业安全生产责任主体,改善安全生产条件,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实现企业本质安全的目标。

三、组织领导

为确保我市非煤矿山企业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顺利实施,我局成立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工作领导小组,李贤卫副局长任组长,监管股长刘瑞贵任副组长,监管股有关人员为成员。具体工作由监管股承担。

四、实施步骤

根据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实施过程中各阶段工作特点,试点工作分以下四个步骤实施。

(一)策划准备

棉土窝钨矿被*市安监局确定为地下开采矿山试点单位,*市安监局确定*市楚雄水泥厂采石场为露天开采矿山试点单位,以点带面全面推进我市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工作。

(二)企业自查

试点企业在本地区安全监管部门的监督、指导下,对照“地下开采、露天开采、尾矿库和小型露天采石场安全标准化评定标准”进行自查,对查出的问题逐项完善整改,*年12月中旬前完成。

(三)公布结果

根据国家安全监管总局授权,向社会公告各试点企业相应安全标准化等级的考评结果,2009年第一季度完成。

(四)总结推广

在试点企业开展工作的基础上,我局将认真分析研究在创建安全标准化中的工作方法,存在的问题、整改措施和绩效成果,2009年上半年完成。

五、工作要求

积极推进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工作,已列为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和省安全监管局*年非煤矿山安全监管重点工作之一,试点企业要切实将创建安全标准化工作抓出成效。

(一)提高认识

推进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工作是落实党的*、*全国人大关于强化安全生产工作和*市委、市政府提出的“解放思想、争当山区贱行科学发展观的排头兵”的具体行动;是落实“两个主体责任”,提高安全管理水平,提升矿山本质安全,建立企业自我约束、持续改进的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的有效措施。试点企业负责人要充分认识开展安全标准化工作的重大意义,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和求真务实的作风,切实抓好安全标准化工作。

(二)强化宣贯

要结合本矿山企业的实际情况,采取多种形式,加大对落实执行《规范》的宣贯工作力度,率先学习好《规范》和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做好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考评工作的通知》精神,同时组织好各类矿山企业学习《规范》,要把《规范》中标准化系统的组成部分、实施项目、创建步骤、评定原则、监督管理等方面的内容学懂、吃透、针对各类矿山企业的特点,突出重点,分类指导,典型引路,分步实施。

(三)务求实效

要强化对试点企业在创建标准化工作中的指导力度,及时发现和工作中的偏差。试点企业要在全面摸清自身情况的基础上,合理制定符合《规范》要求和企业实际的创建标准化实施方案,注重在试点中不断总结积累经验,突出重点,分步实施。针对创建过程中显现制约企业安全工作落实的薄弱环节,及时予以整改完善,确保创建标准化试点工作卓有成效的完成。

(四)以企为主

《规范》是安全生产领域的技术性法规,是强制性标准必须执行。企业是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试点单位各类矿山企业领导班子和主要负责人要认清标准化建设的现实意义,在指导思想上突出以人为本,注重全面参与、过程控制、持续改进,保证创建标准化工作所需的资金、设备和人员到位,调动各方因素,通过标准化达标升级,提高安全管理水平,提升矿山本质安全。

矿山安全生产标准化范文第12篇

一、非煤矿山安全生产现状简述

由于我国非煤矿山种类多,分布广,整体呈现小规模开采,开采工艺技术落后,技术装备水平低,员工文化素质差,基础管理薄弱,导致生产事故多发,事故总量大,时有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尽管近年来,在各级安全监管部门和各类矿山企业的共同努力下,通过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强化安全生产许可,强调企业安全生产的主体责任,加强企业安全管理,非煤矿山安全生产的整体水平在不断提高,生产安全事故的数量、死亡人数、财产损失等指标逐年下降,呈现出向好的方向发展的趋势。但非煤矿山安全生产的现状仍不容忽视,形势依然严峻。

二、非煤矿山开展安全标准化建设的意义

(一)完善企业现代管理制度的需要

企业现代管理制度的核心内容:依法依规办企业,企业的一切生产经营行为必须符合国家的所有方针、政策。生产安全管理是企业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其生产安全是企业生存、发展和繁荣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承担着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非煤矿山企业,要完善其自身的现代管理制度,在安全生产管理方面就应建立起以风险控制为核心,全员参与,过程控制和持续改进的符合现代化管理模式的动态安全管理体系,实现对矿山生产全过程的各个环节的风险进行辩识、预控,最大限度地消除在生产所有过程中可能产生的事故隐患,有效地改菩提高生产安全管理,防范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非煤矿山安全标准化体系正是动态安全管理体系的具体化模式。

(二)开辟建立完善生产安全管理长效机制途径

从过去非煤矿山安全生产的历史状况看,安全生产的状况呈现正弦函数图像,此起彼伏。近些年来,安全生产事故的各项指标均呈逐年下降之势。如何保持非煤矿山安全生产的状况向好的方向发展,变正弦函数图像为余切函数图像,是当前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工作亟待解决的课题。在非煤矿山企业推行安全标准化建设是其有效途径之一。

非煤矿山安全标准化体系的建立,为各地安全生产监管部门进行生产安全监管提供了充足的依据,改善了在非煤矿山生产安全监管的环境条件,有效地督促企业强化其安全生产的主体责任,促进企业逐步建立起自我约束、自我完善、持续改进的安全生产长效机制,有助于安全生产持续稳定并朝好的方向发展。

(三)促进企业健全完善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

非煤矿山安全标准化体系由多个元素组成,它涵盖了国家有关安全生产工作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及有关标准的执行落实,安全生产组织保障,风险管理,安全教育与培训,生产工艺系统,安全生产设备设施,作业现场管理,职业卫生,安全投入、安全科技与工伤保险,应急管理等。它包容非煤矿山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任务和内容。因此,在非煤矿山企业推行安全标准化建设,能有效地促进健全完善生产经营各领域全过程的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从而改善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为保持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形势向好的方向发展提供保障条件。

三、对非煤矿山安全标准化建设工作的探讨

(一)考评办法的改进优化

现行的非煤矿山安全标准化评分办法,根据生产系统的不同分别为:地下开采、露天开采、尾矿库等3个评分系统,每个评分系统由若干个元素组成。根据系统原理和持续改进的要求,每个元素的分值按照策划、执行、符合、绩效4个方面分别赋予不同的权重。标准化分为5个级别,考评方式采用标准化的得分和实际成效(百万工时伤害率及百万工时死亡率)相结合。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加强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建设的指导意见》要求,力争到2013年底全国非煤矿山100%达到安全标准化5级以上水平。

本文仅以地下开采矿山为例做一些粗浅的探讨。

地下开采矿山安全标准化5级的条件要求是:标准化得分率≥45%,百万工时伤害率≤25,百万工时死亡率≤2.5。

假设某地下开采矿山企业员工总数为210人,其中后勤管理人员30人、井下作业人员180人。年300个工作日,井下一个作业班次60人,计算得出其年总工时达5×105以上。在现行的考评办法下,如果该企业一年因事故伤害达1 2人、死亡达1人,标准化得分率≥45%,仍然可获得安全标准化达标(5级)单位的称号。在前期实行许可制度的推动下,绝大多数矿山企业在相关的策划、执行、符合等三个方面已经做了相当量的工作,在原有的基础上按安全标准化的运行模式稍加努力,在标准化考评上要取得2574分(即得分率≥45%)较为容易;其二,考评和评定的前置条件为企业按安全标准化模式运行满6个月,百万工时伤害率和百万工时死亡率以安全标准化运行期计算。一个企业为了办(换)安全生产许可证,在6个月内实现其安全生产无死亡事故并不困难。因而在现行的考评办法下,可能产生的结果:一个每月因事故伤害1人、年因事故死亡1人的企业,居然是获得安全标准化达标(5级)单位。因此笔者认为现行的考评办法需要进行改进优化:(1)提高生产安全实际成效的指标:(2)提高标准化评分的得分率:(3)适当调整评分系统的权重分布。权重比例的分布要能够体现出有利于矿山生产技术的进步和强化生产作业现场的管理,促进企业真实地落实提高其生产的本质安全水平。现行的评分办法中,“生产工艺系统安全”、“设备设施安全管理”、“作业现场安全管理”三个元素占元素构成的比例为21.4%,而其分值占总分的比例为19.9%。因此应适当增加这三个元素的内容和分值,使其分值占总分的比例为25%左右。

(二)加速推进安全标准化建设

从2009年实施非煤矿山安全标准化建设以来,工作进展较为缓慢,距离即定的目标尚有不小的差距。分析其原因:(1)企业对安全标准化建设的重大意义认识不足,现行的考评办法存在着导致安全标准化达标单位荣誉感削弱的因素,弱化了企业的主观能动性。(2)2006年始,非煤矿山实行安全许可制度,集中的安全许可证换(发)工作第一轮在2009年完成,下一轮将在2012年进行,在时间上给那些缺乏主观能动性的企业留有无紧迫之感。(3)由于我国绝大多数非煤矿山企业为小型企业。在众多的小型非煤矿山企业中,人员少、文化程度低,不具备掌握以系统工程理论体现的安全标准化建设体系内容:缺乏建立满足安全标准化建设所需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和规范性文件的能力;在安全生产管理上遵循安全标准化运行模式开展安全生产管理活动存在一定的难度。(4)安全标准化考评机构数量少,影响了安全标准化建设进程。

针对上述情况,要加速推进安全标准化建设应采取以下措施:(1)加强领导,广泛宣传安全标准化建设的重大意义,提高企业对安全标准化建设的认识,改进优化安全标准化的考评办法,增强安全标准化达标单位的荣誉感,促进企业按照安全标准化运行模式的要求开展安全生产管理活动,变被动为主动。(2)大力开展安全标准化建设的教育培训,使众多的小型非煤矿山企业能够掌握安全标准化建设体系内容,帮助建立满足安全标准化建设所需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和规范性文件,引导企业按照安全标准化运行模式开展安全生产管理活动。(3)建立充足的安全标准化考评机构。

矿山安全生产标准化范文第13篇

关键词:矿山机械;机械安全

1矿山机械的发展现状

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我国矿山机械行业得到大力发展,但与国外同行业产品的发展水平相比,有相当大的差距,尤其是在露天挖掘设备和井下运设备等方面差距尤其明显,对矿山机械产品而言,在制造质量、外观形状可靠性、寿命、设计水平和试验手段等方面与先进工业国家相比尚有一定的差距;我国加入WTO后,为了加快基础工业的发展,必须加快矿山机械的开发与研究速度。

近年来,我国矿山机械行业通过对产品和技术的引进,或者与国外著名厂商的合作、合资,加速了产品的更新换代,矿山机械行业有了长足的进步,传统产品的结构、性能和外观有了提高和改进,制造工艺技术水平有了提升。

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生命的安全与财产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机械安全也逐渐形成了一门独立的学科,并得到了社会的认同。首先,处在重载、高速等环境下工作的矿山机械如果存在隐患而不能及时发现,就可能导致如绞车损坏、钢丝绳断裂、跑车、皮带机着火等恶性事故的发生;其次,随着采矿工业机械化程度的提高,特别是大型和重型机械进入采矿场所,安全隐患对其操作和周围人员伤害的可能性也在增大。

尤为重要的是,煤矿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瓦斯、煤尘突出的危险,一旦遇到明火就会爆炸,引发重、特大安全事故,造成严重的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为了坚决消灭引爆火源,井下设备必须具有良好的防爆性能“每年由矿山机械设备隐患导致的安全事故都给煤炭企业造成巨大损失,也给煤炭从业人员的人身安全造成严重威胁,矿山机的安全问题越来越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

2矿山机械安全技术的现状

2.1矿山机械设备的装备水平参差不齐

我国矿山机械设备的装备水平参差不齐,现役煤炭生产矿井大体可以分为4类:老矿及改扩建矿;现代化矿井;大型(超大型)现代矿井;乡镇中小型矿井。

(1)老矿及改扩建矿多建于解放初期,有的甚至是解放前期,由于资金和企业观念上的问题,仍然保留着建井初期的装备,设备非常落后,安全设计欠缺,虽然进行过一些技术改造仍无法满足安全生产的要求;

(2)现代化矿井大多建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广泛采用了当时较为先进的综采机械,其中国产设备占了主导地位,完全采用国产装备的高产高效工作面不断涌现,机电一体化在矿山机械设备上逐步实现;

(3)大型、超大型矿井是近年来出现的,普遍引进了国外先进的综采设备;

(4)在我国现有的2.5万个煤矿中有2.3万个是乡镇中,小型矿井,几乎都由个人承包经营,生产条件简陋,生产方式原始,普遍没有综采机械。

2.2矿山机械的研发和生产能力不断增强

经过二十几年的研究、开发,我国的交流电牵引采煤机已逐步走向成熟,掘进机从轻型发展到了中、重型,切割对象从煤拓展到了岩石,长距离的带式输送机的质量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多数国产设备也已经有了在线检测和实时监控,安全性大为提高。

3存在的主要问题

3.1我国矿山机械的安全状况不容乐观

我国的现代化矿井装备水平虽然有了很大提高,但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现代化的综采设备普及率还较低,有些矿井虽采用了引进的先进设备,但由于对其他国家技术的消化还不彻底,仍不能进行正常使用和维护,一些先进的功能没有充分发挥出来,更有甚者,由于盲目追求生产,忽视安全,把安全监测装置当成影响生产的累赘而拆除,造成很大安全隐患,设备故障不能及时发现和处理。为了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原有设备没有淘汰,到了设计寿命仍在超期服役,大部分设备超负荷运转,带来很多安全隐患。井下恶劣的工作环境也是造成设备安全性降低的重要因素,潮湿、粉尘、辐射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安全监测设备的可靠性下降;部分管理人员盲目追求生产,存在侥幸心理,致使出现故障的安全监测系统得不到及时维护和更换,也是造成设备安全性降低,也是安全事3.2矿山机械安全检测技术需要完善

矿山机械设备长期处于重载和交变载荷状态下工作,容易产生各种安全隐患,如果没有及时发现,设备仍然处在重载、高速等环境下工作,就有可能导致恶性事故的发生。虽然现代化的测试技术与设备在不断更新,但由于矿山机械设备本身的复杂性及其工作环境的复杂性和大量不可预测的偶发事件的存在,矿山机械安全检测技术仍然需要不断完善和提高,特别是在灵敏度和可靠性方面,许多复杂的难题有待进一步研究。

3.3机械安全设计方法不够成熟

虽然目前许多机械在安全设计方面已有比较成熟的理论与方法,但是对于有些大型、复杂的关键矿山机械设备,目前安全设计只有理论,还没有成熟的、理想的安全设计方法。如:迄今为止,我国的输送机动特性研究仅停留于理论分析阶段,急需相关的实验研究和验证;在掘进机的设计方面,现在还没有适合我国地质条件的完整的截割、装运及行走的载荷谱,这些都对安全设计产生了一定的制约。与国外的机械安全设计相比有较大的差距。

3.4矿山机械安全标准急需完善和严格执行

已经制定的矿山机械安全标准涉及矿用绞车、矿井提升机、矿用提升绞车、窄轨运输车辆、地下铲运机、矿用炮孔钻机、矿用人车、液压防爆提升机和液压防爆提升绞车等,为设计、制造和使用部门提供了一个总体框架和指导原则,并使产品在预定使用范围内得到安全保证。但矿山机械产品的品种达数百种,现有的标准仅涉及了矿山机械产品的一部分,远不能满足矿山机械产品的安全要求。虽然大家都知道安全质量标准化是煤矿安全的基本保证,但是在煤炭需求旺盛的情况下,人们容易对质量标准化工作产生松懈思想和厌倦情绪,加上不菲的投入,更会促使煤矿管理者在产量、进尺与质量标准化面前,忽视质量标准化,导致安全质量标准化的滑坡,埋下事故隐患。

3.5从业人员素质亟待提高

统计资料表明,80%以上的矿山伤亡事故是人为因素造成的,由于矿山工作的艰苦和危险性,矿山机械的从业人员的组成复杂,部分机械设备操作人员文化素质低,对设备的安全性能了解不够,自我保护意识淡薄,习惯性野蛮操作等是造成矿山机械安全事故的重要因素。必须通过培训、教育等手段,不断强化操作人员的责任心和安全意识,掌握设备的安全操作要领,才能提高驾驭设备的能力;必须严格按规程操作,杜绝麻痹心理,才能减少或杜绝设备伤害事故的发生。另外,煤炭企业的管理人员过多地强调产量,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安全观念不强,对从业人员的上岗培训不到位,致使部分操作人员不能很好地掌握先进设备的使用方法,导致现有的设备也不能发挥应有的技术优势。

4解决措施

4.1建立矿山机械安全设计体系

矿山机械和大多数现代机械的发展方向一样,趋向于大型、重载和高速化、智能化与微型化。由于涉及安全的问题很多,单一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已经不能解决问题,要尽快建立一个适应我国国情的矿山机械安全设计体系,包括理论、原理和方法,为矿山机械安全设计提供方法论的指导;对矿山机械安全设计的共性、基础性问题进行研究,特别是针对井下可燃性气体的矿山机械本质安全性设计方面加大研究力度,并建立矿山机械安全行业数据库;建立低成本、适用性强的矿山机械安全设计体系,通过设计消除已判定的危害或减少有关的风险,提高本质安全水平。

4.2转变企业观念

由于矿山机械安全问题的依附性、隐性和安全事故致因的复杂性,需要企业技术和管理人员转变企业观念,共同承担安全责任,增强安全意识。

4.3加大安全资金投入,改善机械设备现状

针对目前在矿山机械安全方面欠账严重的状况,国家应该在政策方面加强引导,在法规方面加大控制力度,在资金方面积极扶持国有重点煤矿和地方煤矿进行安全技术改造,企业在利用国家政策技改资金的同时,自身也应下大力气,多方筹措资金,补足安全欠账缺口,下决心报废一切超期服役的设备,或进行必要的装备技术改造,从而切实改善矿山机械设备安全现状。

4.4进一步制定和完善矿山机械安全的法规和标准

我国矿山机械行业的标准化工作者应密切关注国际机械安全标准的发展动向,及时跟踪各先进工业化国家的重型矿山机械及相关行业的安全技术法规与安全标准情况,加大安全标准的制定力度,积极制定与国际接轨的安全标准,使安全标准能覆盖绝大多数矿山机械产品,监察机关也应加大执法力度,保证法规和标准的严格执行。

4.5加强对矿山机械安全技术人才的培养和从业人员培训

随着我国矿山机械设备和科学技术的不断改进和发展,由机械化向半自动化和自动化的方向迈进,对人的智力和技术水平的要求也更高、更严格。为了在生产工作中做到安全、高效,促进我国机械安全体系的建立和贯彻落实,就必须从现在起加快对从事设计、科研等工作的矿山机械安全技术人才的培养,加强对作业人员和技术工人的选择和培训,全面提高矿山机械从业人员的技术水平和安全意识,继续推进煤矿安全培训标准化建设,更好地提高安全意识和安全设计的技术水平。

参考文献

[1]煤炭工业部.煤炭工业设计规程[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1992.

[2]程居山.矿山机械[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97.

[3]杨敬国,晋民杰.国外矿山机械的发展趋势[J].山西机械,2000,增刊,23-241.

[4]管荣根,张瑞宏,顾玲.论我国矿山机械的创新与发展[J].矿山机械,2004,(9):22-231.

矿山安全生产标准化范文第14篇

关键词:矿山机械;机械安全

1矿山机械的发展现状

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我国矿山机械行业得到大力发展,但与国外同行业产品的发展水平相比,有相当大的差距,尤其是在露天挖掘设备和井下运设备等方面差距尤其明显,对矿山机械产品而言,在制造质量、外观形状可靠性、寿命、设计水平和试验手段等方面与先进工业国家相比尚有一定的差距;我国加入WTO后,为了加快基础工业的发展,必须加快矿山机械的开发与研究速度。

近年来,我国矿山机械行业通过对产品和技术的引进,或者与国外著名厂商的合作、合资,加速了产品的更新换代,矿山机械行业有了长足的进步,传统产品的结构、性能和外观有了提高和改进,制造工艺技术水平有了提升。

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生命的安全与财产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机械安全也逐渐形成了一门独立的学科,并得到了社会的认同。首先,处在重载、高速等环境下工作的矿山机械如果存在隐患而不能及时发现,就可能导致如绞车损坏、钢丝绳断裂、跑车、皮带机着火等恶性事故的发生;其次,随着采矿工业机械化程度的提高,特别是大型和重型机械进入采矿场所,安全隐患对其操作和周围人员伤害的可能性也在增大。

尤为重要的是,煤矿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瓦斯、煤尘突出的危险,一旦遇到明火就会爆炸,引发重、特大安全事故,造成严重的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为了坚决消灭引爆火源,井下设备必须具有良好的防爆性能“每年由矿山机械设备隐患导致的安全事故都给煤炭企业造成巨大损失,也给煤炭从业人员的人身安全造成严重威胁,矿山机的安全问题越来越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

2矿山机械安全技术的现状

2.1矿山机械设备的装备水平参差不齐

我国矿山机械设备的装备水平参差不齐,现役煤炭生产矿井大体可以分为4类:老矿及改扩建矿;现代化矿井;大型(超大型)现代矿井;乡镇中小型矿井。

(1)老矿及改扩建矿多建于解放初期,有的甚至是解放前期,由于资金和企业观念上的问题,仍然保留着建井初期的装备,设备非常落后,安全设计欠缺,虽然进行过一些技术改造仍无法满足安全生产的要求;

(2)现代化矿井大多建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广泛采用了当时较为先进的综采机械,其中国产设备占了主导地位,完全采用国产装备的高产高效工作面不断涌现,机电一体化在矿山机械设备上逐步实现;

(3)大型、超大型矿井是近年来出现的,普遍引进了国外先进的综采设备;

(4)在我国现有的2.5万个煤矿中有2.3万个是乡镇中,小型矿井,几乎都由个人承包经营,生产条件简陋,生产方式原始,普遍没有综采机械。

2.2矿山机械的研发和生产能力不断增强

经过二十几年的研究、开发,我国的交流电牵引采煤机已逐步走向成熟,掘进机从轻型发展到了中、重型,切割对象从煤拓展到了岩石,长距离的带式输送机的质量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多数国产设备也已经有了在线检测和实时监控,安全性大为提高。

3存在的主要问题

3.1我国矿山机械的安全状况不容乐观

我国的现代化矿井装备水平虽然有了很大提高,但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现代化的综采设备普及率还较低,有些矿井虽采用了引进的先进设备,但由于对其他国家技术的消化还不彻底,仍不能进行正常使用和维护,一些先进的功能没有充分发挥出来,更有甚者,由于盲目追求生产,忽视安全,把安全监测装置当成影响生产的累赘而拆除,造成很大安全隐患,设备故障不能及时发现和处理。为了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原有设备没有淘汰,到了设计寿命仍在超期服役,大部分设备超负荷运转,带来很多安全隐患。井下恶劣的工作环境也是造成设备安全性降低的重要因素,潮湿、粉尘、辐射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安全监测设备的可靠性下降;部分管理人员盲目追求生产,存在侥幸心理,致使出现故障的安全监测系统得不到及时维护和更换,也是造成设备安全性降低,也是安全事故屡发的原因之一。3.2矿山机械安全检测技术需要完善

矿山机械设备长期处于重载和交变载荷状态下工作,容易产生各种安全隐患,如果没有及时发现,设备仍然处在重载、高速等环境下工作,就有可能导致恶性事故的发生。虽然现代化的测试技术与设备在不断更新,但由于矿山机械设备本身的复杂性及其工作环境的复杂性和大量不可预测的偶发事件的存在,矿山机械安全检测技术仍然需要不断完善和提高,特别是在灵敏度和可靠性方面,许多复杂的难题有待进一步研究。

3.3机械安全设计方法不够成熟

虽然目前许多机械在安全设计方面已有比较成熟的理论与方法,但是对于有些大型、复杂的关键矿山机械设备,目前安全设计只有理论,还没有成熟的、理想的安全设计方法。如:迄今为止,我国的输送机动特性研究仅停留于理论分析阶段,急需相关的实验研究和验证;在掘进机的设计方面,现在还没有适合我国地质条件的完整的截割、装运及行走的载荷谱,这些都对安全设计产生了一定的制约。与国外的机械安全设计相比有较大的差距。

3.4矿山机械安全标准急需完善和严格执行

已经制定的矿山机械安全标准涉及矿用绞车、矿井提升机、矿用提升绞车、窄轨运输车辆、地下铲运机、矿用炮孔钻机、矿用人车、液压防爆提升机和液压防爆提升绞车等,为设计、制造和使用部门提供了一个总体框架和指导原则,并使产品在预定使用范围内得到安全保证。但矿山机械产品的品种达数百种,现有的标准仅涉及了矿山机械产品的一部分,远不能满足矿山机械产品的安全要求。虽然大家都知道安全质量标准化是煤矿安全的基本保证,但是在煤炭需求旺盛的情况下,人们容易对质量标准化工作产生松懈思想和厌倦情绪,加上不菲的投入,更会促使煤矿管理者在产量、进尺与质量标准化面前,忽视质量标准化,导致安全质量标准化的滑坡,埋下事故隐患。

3.5从业人员素质亟待提高

统计资料表明,80%以上的矿山伤亡事故是人为因素造成的,由于矿山工作的艰苦和危险性,矿山机械的从业人员的组成复杂,部分机械设备操作人员文化素质低,对设备的安全性能了解不够,自我保护意识淡薄,习惯性野蛮操作等是造成矿山机械安全事故的重要因素。必须通过培训、教育等手段,不断强化操作人员的责任心和安全意识,掌握设备的安全操作要领,才能提高驾驭设备的能力;必须严格按规程操作,杜绝麻痹心理,才能减少或杜绝设备伤害事故的发生。另外,煤炭企业的管理人员过多地强调产量,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安全观念不强,对从业人员的上岗培训不到位,致使部分操作人员不能很好地掌握先进设备的使用方法,导致现有的设备也不能发挥应有的技术优势。

4解决措施

4.1建立矿山机械安全设计体系

矿山机械和大多数现代机械的发展方向一样,趋向于大型、重载和高速化、智能化与微型化。由于涉及安全的问题很多,单一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已经不能解决问题,要尽快建立一个适应我国国情的矿山机械安全设计体系,包括理论、原理和方法,为矿山机械安全设计提供方法论的指导;对矿山机械安全设计的共性、基础性问题进行研究,特别是针对井下可燃性气体的矿山机械本质安全性设计方面加大研究力度,并建立矿山机械安全行业数据库;建立低成本、适用性强的矿山机械安全设计体系,通过设计消除已判定的危害或减少有关的风险,提高本质安全水平。

4.2转变企业观念

由于矿山机械安全问题的依附性、隐性和安全事故致因的复杂性,需要企业技术和管理人员转变企业观念,共同承担安全责任,增强安全意识。

4.3加大安全资金投入,改善机械设备现状

针对目前在矿山机械安全方面欠账严重的状况,国家应该在政策方面加强引导,在法规方面加大控制力度,在资金方面积极扶持国有重点煤矿和地方煤矿进行安全技术改造,企业在利用国家政策技改资金的同时,自身也应下大力气,多方筹措资金,补足安全欠账缺口,下决心报废一切超期服役的设备,或进行必要的装备技术改造,从而切实改善矿山机械设备安全现状。

4.4进一步制定和完善矿山机械安全的法规和标准

我国矿山机械行业的标准化工作者应密切关注国际机械安全标准的发展动向,及时跟踪各先进工业化国家的重型矿山机械及相关行业的安全技术法规与安全标准情况,加大安全标准的制定力度,积极制定与国际接轨的安全标准,使安全标准能覆盖绝大多数矿山机械产品,监察机关也应加大执法力度,保证法规和标准的严格执行。

4.5加强对矿山机械安全技术人才的培养和从业人员培训

随着我国矿山机械设备和科学技术的不断改进和发展,由机械化向半自动化和自动化的方向迈进,对人的智力和技术水平的要求也更高、更严格。为了在生产工作中做到安全、高效,促进我国机械安全体系的建立和贯彻落实,就必须从现在起加快对从事设计、科研等工作的矿山机械安全技术人才的培养,加强对作业人员和技术工人的选择和培训,全面提高矿山机械从业人员的技术水平和安全意识,继续推进煤矿安全培训标准化建设,更好地提高安全意识和安全设计的技术水平。

参考文献

[1]煤炭工业部.煤炭工业设计规程[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1992.

[2]程居山.矿山机械[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97.

[3]杨敬国,晋民杰.国外矿山机械的发展趋势[J].山西机械,2000,增刊,23-241.

[4]管荣根,张瑞宏,顾玲.论我国矿山机械的创新与发展[J].矿山机械,2004,(9):22-231.

矿山安全生产标准化范文第15篇

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安全生产工作部署,以科学发展、安全发展为统领,以深入贯彻落实2010年国务院23号、国务院安委办17号、省政府77号、省安监局43号文件精神为核心,以隐患排查治理为主线,以数字化矿山建设为重点,以开展“安全生产基层基础深化年”活动为载体,严格市场准入和行政许可,强化外来施工队伍安全管理,深化安全基层基础工作,进一步落实非煤矿山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不断改善安全生产条件,提高安全管理水平,保持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

二、工作目标

1、控制和减少一般伤亡事故,遏制重特大事故。四项指标严格控制在政府下达的指标之内。

2、地下开采矿山全部安装监测监控、人员定位、无限漏泄通讯三大系统并接入市安监局综合监管系统。尾矿库全部安装在线监测系统。

3、70%金属非金属矿山企业达到安全标准化五级以上水平。地下矿山企业100%达到安全标准化五级以上水平,其中,20%达到安全标准化四级水平,10%达到安全标准化三级水平。

4、露天开采矿山中深孔爆破率达到100%,机械铲装率达到90%以上,液压锤二次破碎率达到70%以上。

三、重点工作

(一)全面推进数字化矿山建设

1、安装三大系统。上半年,全市所有地下开采矿山企业要全部安装监测监控、井下人员定位、通讯联络三大系统,并确保三大系统符合相关标准并有效运行,同时要与市安全生产综合监管系统兼容,实现可视化、智能化、信息化管理。监测监控和人员定位系统安装到位后要及时接入市安全生产综合监管系统,已安装运行的企业于5月底前接入,其它企业6月底前接入。有条件的企业还要积极探索安装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压风自救系统、供水施救系统,进一步提升本质安全生产水平。

2、安装在线检测系统。年内全市所有在用尾矿库全部按要求安装在线检测系统,实现对库区水位、降雨量、泄洪量、浸润线、水平和垂直位移等实时监测,及时发现险情,做到早预报预警、早采取措施,有效防范事故和减少损失。

3、推广应用地压监测监控系统。组织实施地下矿山采空区监测监控安全生产科技示范工程,督促易发生冒顶事故的地下矿山企业在顶板安装岩音报警系统,准确直观反映井下顶板现实动态状况,预防冒顶事故和地压灾害。

市安监局于7月份组织对地下开采矿山三大系统和尾矿库在线检测系统安装运行情况进行专项检查验收,并把数字化矿山建设情况作为对区县年度考核的量化指标。基建矿山在申请安全生产许可证前,生产矿山在安全生产许可证延期前必须安装三大系统并经验收合格,否则不予办理或延期安全生产许可证。

(二)深化安全隐患排查治理

1、严厉打击非法违法开采行为。充分发挥综合监管和专业安委会职能,完善工作机制,加强与国土等部门的配合联动,建立定期通报和联系会议制度等打非治违长效机制,坚决打击超层越界开采、盗采、以建代采等非法违法开采行为。重点打击金岭铁矿周边非法越界开采行为和淄川、博山、沂源等地私采乱挖行为,进一步规范老矿山企业的残采行为,严禁私包滥采,严禁擅自回采保安矿柱。严格落实“四个一律”要求(即对非法生产经营建设和经停产整顿仍未达到要求的,一律关闭取缔;对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的有关单位和责任人,一律按规定上限予以处罚;对存在违法生产经营建设的单位,一律责令停产整顿,并严格落实监管措施;对触犯法律的有关单位和人员,一律依法严格追究法律责任),采取对“打非”工作不力的区县予以通报、挂牌督办等方式,推动“打非”工作真正落实到位。

2、认真组织开展专项检查。结合国家、省市开展专项治理工作部署,2月底,对春节后恢复生产的地下非煤矿山企业进行全面检查,确保安全复工。4月份,结合采掘施工队伍备案情况,对采掘施工队资质备案、人员配备、技术力量、教育培训、现场管理等进行检查,对未备案或达不到要求的不予批准在淄从事采掘施工作业。6月份,对汛期来临前防汛物资、防汛设施、防汛措施、应急演练、防排水系统等情况和尾矿库安全运行情况进行检查。9月份,对地下矿山提升系统、通风系统进行专项检查。对通风系统未按规定进行检测、检验、鉴定并合格的,防治水措施不到位的,依法责令停产整顿。9月份,对露天开采矿山企业高陡边坡、伞檐开采,自上而下、分台阶开采情况进行检查治理,对长期存在此类情形的依法吊销安全生产许可证。

3、组织开展专项治理活动。一是开展地下矿山防治水专项治理活动。制定治理方案,明确目标任务和主要内容,严格组织实施。重点开展老空区防突水、铁矿防透水安全隐患整治,严格落实探放水制度,严防第四系水等地下水危害。二是开展地下矿山采空区专项治理活动。明确采空区治理职责,研究制定采空区治理措施,结合安全生产许可证办理及“三同时”审批,强化采空区的治理,督促矿山企业按照要求对采空区进行及时充填,严防冒顶坍塌事故。三是开展通风系统专项治理。按照省安监局《关于进一步加强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通风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组织开展地下矿山通风管理专项整治。督促矿山企业配齐通风管理、测风、测尘人员,配备必要的测风测尘仪器,严格按照规范要求开展通风系统检测、鉴定,严防中毒窒息事故。

(三)强化安全基层基础工作

1、继续开展安全班组建设。在去年开展学习“白国周班组管理法”试点的基础上,今年在地下矿山企业全面进行推广,80%地下矿山企业安全班组建设要通过验收达标,实现“五化”(安全责任全员化、制度建设规范化、现场管理精细化、教育培训常规化)管理,夯实安全基础。5月份召开安全班组建设现场会,从9月份开始按照标准组织专家进行验收,评选优秀安全班组。

2、推进安全标准化建设。按照国务院安委办17号文件要求,确保完成安全标准化三年规划方案确定的阶段目标。今年,70%金属非金属矿山企业达到安全标准化五级以上水平;地下矿山企业100%达到安全标准化五级以上水平,其中,20%达到安全标准化四级水平,10%达到安全标准化三级水平。3月份召开安全标准化创建工作会议进行安排部署,确定达标企业名单和时间,落实达标升级措施,规范考评标准和考评程序,制定申请评级审查办法,树立典型,全面推进。

3、强化安全教育培训。高度重视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创新培训方式,不断提高从业人员安全素质。一是开展矿山主要负责人安全警示教育。3月份,结合春节后恢复生产时机,对地下矿山企业、采掘施工队伍主要负责人,露天矿山企业主要负责人开展警示教育,聘请安全管理方面的资深专家讲授事故案例,组织到发生事故的外地矿山企业现身体会,提高主要负责人的安全意识,吸取别人的教训,抓好自身安全,用事故教训推动安全生产。二是抓好班组长安全教育。结合开展安全班组建设活动,5月份,组织开展地下矿山企业班组长安全素质教育,主要围绕班组长如何履行好职责和班组管理的方式方法等进行专题培训教育,提高班组长的整体安全素质。三是开展相关人员的再教育。适时安排地下矿山企业安全矿长、技术矿长、机电矿长和安全专家知识更新教育,确保矿山企业相关人员及时掌握新的法规、标准和上级的规定、要求,不断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4、强化采掘施工企业监管。严格落实《省承包采掘工程施工安全管理规定》和《关于进一步加强规范非煤矿山采掘施工企业安全监管工作的通知》(淄安监字〔2010〕2号)要求,落实矿山企业对采掘施工队伍六统一(统一计划、统一部署、统一培训教育、统一检查、统一考核、统一奖惩)管理措施,切实把采掘施工队伍纳入到企业的统一管理中。研究制定加强采掘施工队伍管理的具体措施,充分发挥经济杠杆作用,明确采掘施工企业安全管理与其承包工程费用直接挂钩,强化对采掘施工队伍的管理力度。3月份,对申请登记备案的采掘施工项目部的法人企业进行实地审核,并到颁发安全生产许可证的管理机关进行核实,对单纯借用资质的项目部坚决不予登记备案。

5、落实矿领导下井带班和“十项授权”制度。严格落实《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企业领导带班下井及监督检查暂行规定》(国家安监总局令第34号)、《省金属非金属矿山企业领导下井带班暂行规定》(鲁安监发〔2010〕119号)和《关于授予地下开采非煤矿山调度员(值班员)十项应急处置权的通知》(鲁安监发〔2010〕129号),督促矿山企业认真执行两个规定,坚决防止走形式、变换形式等违反规定的现象。6月份组织一次专项检查,对未按照规定落实领导下井带班和“十项授权”制度的依法给予处罚。区县安监局要研究制定贯彻落实两个规定的具体实施意见,将矿山企业领导下井带班和“十项授权”制度的建立、执行、考核、奖惩等情况纳入日常监管监察的重要内容,加强检查督导,确保制度得到落实。

6、落实安全作业票证制度。今年要把全面推行作业票证制度作为强化非煤矿山企业现场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非煤矿山企业特别是地下开采企业要在严格落实《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操作规程》规定的作业票证管理和安监部门统一制定的八类安全作业票证的前提下,研究确定本矿危险作业种类,全面实施安全作业票证管理,规范危险作业行为。

(四)严格行政许可和市场准入

1、强制淘汰非煤矿山落后技术、工艺和设备。露天矿山重点淘汰扩壶爆破、使用爆破方式进行二次破碎、人工装载矿岩、没有捕尘装置的干式凿岩、雷电多发地区采用电雷管起爆等。地下矿山重点淘汰局部通风机非阻燃风筒、主要井巷木支护、主提升设备使用带式制动器、凸轮式防坠保险装置、非阻燃电缆和胶带、非矿用局部通风机等落后技术、工艺和装备及使用煤矿替换的二手设备、设施。区县安监局要限定淘汰时间,逾期未淘汰的责令限期整改,否则依法予以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