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语文教学点范文

语文教学点范文

语文教学点

语文教学点范文第1篇

一、拼音教学趣味化

学好汉语拼音是学习普通话的重要保证,它又是一年级学生踏入学校大门第一站的学习。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结合《语文课程标准》中“汉语拼音教学,宜以活动和游戏为主”的建议,我力求做到汉语拼音教学的趣味性,让学生在游戏活动中正确认识声母、韵母和组成的音节。

1.用好语境歌

教材每课都有较为生动的情境图,是很好的教学资源。在拼音学习中,我引导学生看插图,编语境歌,在语境歌中巧妙地编入声母和韵母的读音,化解读音难的问题。

在拼音的书写教学时,为了防止学生书写占错行的现象,我将学生不易接受的四线三格称为“楼房”,依次把一、二、三格形象地称为一、二、三“楼”,学生觉得又有趣又好记。此时的他们书写格外的认真、细心,大大减少了拼音占错行的现象,而且书写都很清楚、规范、整齐。

2.做游戏学拼音

新课程倡导,课程教学要有声有色,生动有趣,因此我常将学生带到“有声有色”的拼音乐园中去学习。如“选风筝找秘密”的游戏,在“ang、eng、ing、ong”一课的学习中,结合课本中放风筝的情景图,在音乐中我带着学生去拼音乐园游,即在黑板上贴上不同颜色样子的风筝,其背面写有学过的声母、韵母和音节,然后让学生选风筝,让选到风筝的学生,说说风筝的样子和后面的秘密,并请拿到声母、韵母和音节的学生,分别起立,说出读它们时的要点,以这样的游戏形式拾级而上,温故而知新。对新知识的学习还常采用合作探究的形式。

3.做一做、画一画,拼音字母记得牢

在“b、p”的教学中,我顺应学生的这种需要,让学生通过做一做得出“b、p”的发音特点。学生拿着课前准备好的纸条,发现“b”发音时气流较弱,纸条微动;“p”发音时气流强,纸条被吹动。通过亲身实践得出“b、p”发音的不同,学生将这结论牢牢记在心中,同时还养成其通过动手动脑,对比得出结论的好习惯。在观察“b、p”的形有何不同时,学生观察并结合丰富的想象得出“b”像正在爬墙的蜗牛,还像升国旗前的准备;而“p”像把国旗升到了空中,也像电风扇,说着学生来到了黑板前,画出蜗牛爬墙、升国旗、电风扇的字母画,这样一说一画,将抽象的字母形象化,激起了学生识字母、辨形状的热情,培养了学生观察、创新、想象的能力,学生们很快便将“b、p”的声、形分得清清楚楚,记得牢牢固固。

4.多媒体教学做助手

在拼音教学的巩固课上,我多采用多媒体教学来吸引他们,使学生感到抽象的拼音字母,变成学生们喜欢的“朋友”,激活他们的兴奋点,促使他们集中注意力,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如“ai、ei、ui”的巩固学习,我利用多媒体制作学生喜欢的卡通娃娃,让学生用拼音字母来给卡通娃娃命名,并帮助卡通娃娃打招呼,课堂气氛十分活跃,这样将所学内容富于熟练的语言环境中,有了生动的课件显示,学生兴趣始终很高。

将拼音教学的内容通过有趣的活动体现,为学生施展才华搭建了平台,这样的教学符合新课标的教学理念,学生学得轻松、记得牢固。

二、识字教学生活化

学会了拼音为学生识字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识字的学习是低年级语文学习的重要任务,新课标强调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教学,这对生字教学来说是很好的教学方式。因此我在生字教学过程中注重教学方式的多样化,采用联想形象、比较联系、猜谜、表演动作、生字加减法、串“冰糖葫芦”等寓学于乐的形式,充分调动起学生识字的兴趣,巩固其识字率。

1.激发识字兴趣

教新课标版语文课本,在拼音教学中就融入生字的认读,这些生字大多为象形字,很多学生已认识,于是我就告诉他们有关中国汉字的演变,并及时进行板书,同学们看了觉得非常惊讶,祖国的文字深深地吸引着他们。再加上入学以来每天五分钟的讲故事,更是激发了他们要认字、多认字的兴趣,此时展开识字教学可谓是水到渠成。

2.注重点滴积累

遵循积少成多、循序渐进的学习规律,为了与课堂识字教学形成互补,我更为注重识字活动与生活的相连,让学生从生活中汲取营养,多多识字。如在班级黑板右侧开辟了“天天认”专栏,着重将学生在每天识字活动中的难认字,用彩色粉笔板书出来,使学生随时都能认一认、记一记,从而达到了巩固的效果。

3.利用身边资源

在我们的身边有许多识字的资源,教室的张贴栏、课程表、小学生守则、板报、学生的姓名、都是学生认字的好素材。我经常利用课外活动时带着学生认这些字,日子一久,学生就能由无意识到有意识地把熟悉的环境与识字结合起来,于无形之中培养了学生自主识字的习惯。

语文教学点范文第2篇

长期以来应试教育使广大教师与学生疲于奔命,紧张的学

习、频繁的考试、沉重的精神负担严重损害着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导致一些中小学生厌学、对课堂失去了兴趣,语文课堂就是重灾区。要使语文教育充满阳光,语文教师就有必要寻找教学过程中的兴奋点。综合多年教学实践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创造一个愉快的学习环境

环境对学生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作用,对青少年个性的发展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青少年的思想、品德、行为都是在不同的环境中形成的。班级要根据教育目的,有计划地选择、加工和设置优良而美化的环境,这不仅是精神文明的一种标志,同时也直接影响师生的心理状态和教学秩序。优美的环境能使中学生心情舒畅、精神焕发、乐于学习,有助于愉快教学的顺利进行。环境不但可以影响人,也可以塑造人,赏心悦目的环境使学生精神得到愉悦。一个整洁、清新、美丽的乐园,使每个走进班级的人都感到赏心悦目,精神抖擞;把教室布置成一个美的、激励奋发向上的小环境,使置身其中的同学们都感到轻松自然,其乐融融。

二、建立一种平等的师生关系

愉快教学强调教学是师生共同创造的,师生应有共同的目标和任务,只有双方携起手来,互相理解、互相尊重、密切合作,双方的积极性才能充分调动起来。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有了感情倾向,学生才会自觉自愿地接受教育并乐于请教,愉快教学才能顺利进行。韩愈说得好:“亲其师,方能信其道。”如果师生在情感上不和谐,教师对学生不热爱,甚至见到学生就烦,学生对教师毫无感情,甚至见了老师如同老鼠见了猫,双方在思想上就不愉快,还谈什么愉快教学?苏霍姆林斯基说:“爱学生,这是一个教师最重要的品质。”不管在什么场合,教师都必须尊重学生的人格,对学生应一视同仁,处理问题不带偏见。使学生对你的课没有抵触情趣,上课如沐春风。

三、构建一种活泼的教学气氛

好的课堂气氛应该与学生的学习情绪和教学内容的情感基调相一致、相协调,教与学双方的认知、思维活动必须有一个真正宽松自如的天地,应该是既静谧又炽热;既活泼又紧张;既有播种的繁忙,又有收割的喜悦;既有在知识的皇宫里舒心的漫步,又有攻克知识堡垒的激烈的战斗。良好的课堂气氛可以紧紧地吸引学生步入科学知识的群峰中饱享秀色,乐而忘返,使学生奔驰在知识的大草原。

1.提倡教师笑进课堂

微笑是联系师生情感的纽带,沟通师生心灵的桥梁,是创设和谐的、协调的教学氛围的重要手段。有学生这样比喻:“在炎热的夏季,老师的微笑如甘露,带给我们一个清凉的世界;在严寒的冬日,老师的微笑似春风,总让我们感觉到温暖。”

2.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以满腔热忱来组织教学活动

做到情绪饱满,态度端庄、语言亲切、富有激情,并借助眼神、表情、姿势来辅助说话,让学生感到听你的课是一种精神享受。

3.要善于发挥正强化的作用

“正强化”这一心理学上的术语是指运用表扬、激励、肯定、鼓动等手段发掘一个人的优点使之得到巩固、发展,从而形成一种心理定势。教师在语文课上经常使用正强化,会使学生产生成功的欢乐和愉快的心情,对形成良好的课堂气氛很有好处。

四、灵活地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是指在语文课堂上利用电教设备、音

像、挂图等现代化教具和形象化教学手段,使学生在多种媒体信息作用下进行有效地学习。

实践证明,中学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尤其是电教媒体,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它能增强语文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生动性,一改传统沉闷的课堂面貌,使学生的兴趣大增,有助于实现“轻负高质”和实施愉快教学,落实素质教育的要求。例如,有位老师上《威尼斯商人》一文时,通过录音再造形象,在学生面前再现菲利浦形象和虚伪的精神面貌,另一老师上《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一文时组织学生观看教学录像片,在学生面前展现的是一幅幅生动形象的历史画面,使学生产生近乎身临其境的感受,

从而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受到美的熏陶,多媒体的灵活运用将会给中学语文愉快教学带来勃勃生机。

此外,我们在进行愉快教学的过程中,还可以把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紧密地结合起来,在搞好课堂教学的同时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外活动,使有限的课堂教学向无限的课外活动延

语文教学点范文第3篇

关键词:叶圣陶;《语文教学二十韵》;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40-0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3)05-0037-05

叶圣陶先生是我国卓越的文学家和教育家,他的语文教育思想既继承和发扬了我国语文教育传统,又充分吸收了外来的积极因素,是近百年来影响最大,最有代表性的语文教育思想。叶圣陶先生1912年起从事语文方面的教学、编辑出版工作,《语文教学二十韵》(以下简称《二十韵》)写于1962年,发表在当年的《人民教育》第6期上。其具体内容是:

教亦多术矣,运用在乎人,孰善孰寡效,贵能验诸身。

为教纵详密,亦仅一隅陈,贵能令三反,触处自引伸。

陶不求甚解,疏狂不可循。甚解岂难致?潜心会本文。

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

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惟文通彼此,譬如梁与津。

学子由是进,智赡德日新。文理亦畅晓,习焉术渐纯。

操觚令抒发,二事有可云,多方善诱导,厥绩将无伦。

一使需之切,能文意乃申,况复生今世,交流特纷纭。

二使乐其业,为文非苦辛,立诚最为贵,推敲宁厌频。

常谈贡同辈,见浅意殷勤。前途愿共勉,服务为新民。

《二十韵》是叶圣陶先生几十年语文教育实践的智慧结晶,语言平实生动,朗朗上口,内涵丰富,易于理解。这首《二十韵》,前四韵为总论,接下来的八韵主要论及阅读教学,下面六韵为作文教学方面的论述,最后两韵为结束语,是叶老对语文教师和语文教育工作者的殷切期望,鼓励我们为培育新时代所需要的新人而不断探索和创新。

《二十韵》一方面源自于叶圣陶先生几十年的教育社会生活实践与思考,另一方面是创造性地继承和发展了我国传统的阅读、作文理念。《二十韵》中的许多观点继承了我国古老的传统教育文化。比如,“教亦多术也”一句见《孟子・告子下》,“运用在乎人”一句与《宋史・岳飞传》中的“运用之妙,存乎一心”的内涵吻合;“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读书方法,继承了刘勰《文心雕龙・知音》中的“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的观点。自然,叶圣陶先生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还有批判和发展。比如,他主张“陶不求甚解,疏狂不可循”,否定了陶渊明的“好读书,不求甚解”之说,他认为对于中小学语文学习而言,需要精读。并提出了“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只是补充”[1]的观点。这样的批判是需要学术勇气的。同时,叶老的语文教学思想更有对古代教育论点的丰富和发展。比如,他对于孔子的“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的观点进行了发展,认为“为教纵详密,亦仅一隅陈”,好的教学应该关注学生的学习能力,“贵能令三反,触处自引伸”,学生如果具备了这种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的教学效果才会真正体现出来。这也就是我们今天熟知的富有哲学意味的“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的主张。这是对语文教学理论的重要补充,是对语文教学思想的重要贡献。

《二十韵》写于上世纪60年代,对于今天的语文教学是否具有意义?吕叔湘先生在《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的《序》中的一段话语很好地回答了这个问题:(叶圣陶先生的)文章大部分是解放以前写的,为什么现在还没有过时呢?这是因为现在有很多问题表面上是新问题,骨子里还是老问题,所以这些文章绝大部分仍然富有现实意义。[2]此言一语中的。一直以来,语文教学改革可谓轰轰烈烈,一段时间强调读书,过一段时间又转移到了写字,一会儿是变成某种模式,一会儿又标新“××语文”,应当承认,多年来许多老师在教法的研究上出了很多新形式、新方法,似乎改革的步子从未停止。但是静下心来,我们却看到许多老师对语文教学更加茫然。因此,我们今天更需要回到语文教学的本源性问题上来。而学习《二十韵》,就是回归语文教学的原点进行本源性的思考,就是立足于学生学习的本质规律来审视语文教学。《二十韵》内容直指语文教学的本质问题,关注读和写的精髓,有教法也有学法,语言朴实易懂,既有理论层面的指引,又有实践层面的操作,可谓句句真知灼见,历久弥新。

一、澄明语文课程的性质

什么是语文?叶圣陶先生说“口头为语,书面为文”,遂成“语文”一词。关于语文学科的性质,一直是有争议的问题。吕叔湘先生说:“通观圣陶先生的语文教育思想,最重要的有两点。其一是关于语文学科的性质:语文是工具,是人生日用和不可缺少的工具。其二是关于语文教学的任务:教语文是帮助学生养成使用语文的良好习惯。”[3]叶老最早提出的语文的性质是工具性,在课改初期遭遇质疑,是因为大家认为叶圣陶重视语言教学,弱化了人文精神。于是课改以来,语文教学过于突出了人文性,实践证明,此举无疑是虚化了语文,导致了学生语文能力的弱化。时至今日,语文的工具性特征应该有一个合理的归位,特别是小学语文教学,其工具性是不容忽视的,实实在在地落实语文教学的工具性,其人文性自然渗透其中。

重新审视叶老的“工具论”,对我们认清语文学科的性质有重要的意义。我们应该看到,叶圣陶先生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提出“国文是必要工具的一种”、“语文是思维工具”、“语言是表达、交际和交流思想的工具”。虽然每次提出这些问题时的现实针对性不尽相同,但一以贯之的是叶圣陶对通过语文培养中国人思维能力的重视。这一命题本身就特别具有人文性,特别地彰显了人文精神。[4]语文不是静止的知识,而是能运用这些知识的能力。语文学科正像桥梁与渡口一样沟通着人们彼此的思想,起到交际的作用。因此,语文学习的目的就是在于培养“文理畅晓”和“操觚抒发”的技能――阅读和写作的能力,并帮助学生“养成使用语文的良好习惯”。而在对这种能力的培养和训练的过程中,学生则“智赡德日新”。也就是说,学生既可以不断地学到语文的基础知识,得到语文的基本技能训练,同时也受到思想政治教育,得到理想情操上的陶冶。这就把语文学科是带有工具性的一门基础课,其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和向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即“文”与“道”的统一)等问题说得很清楚了。这是完全符合语文学科的本质特征的。[5]

2011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重新定位了语文学科的性质: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细品其中的关键词,正是与叶圣陶的语文性质论有颇多吻合之处。

二、阅读、习作与读写联通

1.阅读教学的本质回归

阅读教学应该教什么,如何教,这是当前语文学界争论最多的问题,解决此问题的关键,其实就是要弄清楚学生应该学什么,如何学。叶圣陶先生说:“语言文字的学习,就理解方面说,是得到一种知识;就运用方面说,是养成一种习惯。这两个方面必须联成一贯:就是说,理解是必要的,但是理解之后必须能够运用;知识是必要的,但是这种知识必须成为习惯。语言文字的学习,出发点在‘知’而终极点在‘行’。”[6]一个是理解,一个是运用,阅读教学应该归真到如此简约的地步。

首先是理解。理解什么?理解课文的内容、主旨,理解作者的情感,理解课文的语言、结构。以前许多老师对于“理解”的认识不够全面,有的认为理解只是内容上的理解,其实,这里的理解除了有“课文写了什么”,还有理解“作者是如何表达的”。如何理解?《二十韵》中叶老明确提出了“潜心会本文”。潜心阅读,静读默思,是理解的途径。语文学习,舍此而无它途。长期以来,语文课上老师习惯“讲”语文,学生习惯“听”语文,这是导致语文教学低效的关键原因。而唯有让学生“潜心”地读文,主动地读书,加强阅读的实践,学生才会学会读书,读有所获。不仅如此,《二十韵》还提出了促进理解的方法:“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这里既有教的策略,也有学的方法。因为,就教师而言,对于文本的解读,要能够多重视角看教材,其中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遵循作者的表达思路研读文本,这样才能够读懂作者表达的情意,读懂作者为什么这样表达的妙处,形成与作者或编者的共鸣。从学生学习的角度而言,“潜心会本文”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能力。而这种能力的形成是需要方法的,“遵路识斯真”,也是学生的读书方法,这自然需要老师的指导和帮助。因此,教师应该在读书方法上着力进行指导。比如,创设相关的情境,让学生走进文本,走近作者。引导学生学会精读,细读,学会关注文本的脉络,也学会“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逐步养成语文学习的敏感,学会关注字、词、句、段,品味字词的运用之妙,句段的别具匠心。

其次是运用。阅读教学当前最大的问题,就是仅仅停留在“知”的层面。一堂课下来,热热闹闹,议论纷纷,然而热闹过后,学生脑海里的东西所剩无几。老师教过,但学生没有学会。因此,“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这些内容既是关于读书方法的“知”,更要把“知”变成学生的能力。惟其如此,学生才能抵达叶老所说的“贵能令三反,触处自引伸”的境地,而由方法到能力的形成,最重要的就是实践。因此,叶老强调关于“行”的建议恰好能够解决语文教学低效的问题。当前的许多教学设计,老师们往往以内容讲授为主线,过分注重自身教学的系统性,一节课下来,教师教得非常完整,但是细观学生的学习行为,则会发现学生是被牵着走的,学得非常零散,关于读书方法的学习和实践甚少。叶老主张,阅读教学的目标是学生的能力,所以,教学设计应该关注的“线”不是教师的教路,而是学生的学路,教学过程沿着学生读书能力的发展,落实言语实践线,采取板块式推进的方式,实实在在地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学生才能在实践中提高能力,达到“三反”的水平。

2.习作教学的本质追求

(1)习作的目的是什么

写作,目的究竟是什么?叶圣陶先生说“操觚令抒发”,习作在于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观点,并在1919年《对于小学作文教授之意见》中说:“小学生作文教授之目的在令学生能以文字直抒情感,了无隔阂;朴实说理,不生谬误。至于修辞之功,谋篇之巧,初非必要之需求。能之固佳,不能亦不为病。”[7]在叶老看来,作文就是生活的内容之一,是表情达意的方式之一,不需要有高深的玄机。

为此,叶老在《二十韵》中关于习作教学重点表述了两点:“一使需之切,能文意乃申,况复生今世,交流特纷纭。二使乐其业,为文非苦辛,立诚最为贵,推敲宁厌频。”简要梳理一下就是:一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习作是表达自己情感表达的需要,是我们学习生活的需要。二是要让学生感受到习作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其实,这正是关乎习作的本质问题。“倘若一个人缺乏动机,看不出学习活动的意义,不主动地参加学习,那么尽管教师试图教他,仍不可能导致有意义的学习。”[8]心理学上认为动机一般可分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我们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内部动机,激发学生的表达需要,引起他们对习作的兴趣。当然,我们还要从外部动机入手,改变习作教学的呆板化、程式化的倾向,多采用鼓励的评价方式,提倡参与式、体验式等教学思路,让学生“乐于表达”。

(2)在“教不了”的地方着力

叶老认为,“操觚令抒发”,需要“多方善诱导”,但是,习作教学究竟教什么是最重要的呢?叶老在《二十韵》中强调的不是习作技法的传授和训练,而是这样两点:“需之切”与“乐其业”。

的确,对提高小学生的习作水平而言,究竟什么是可以教的,什么是教不了的,这个问题一定要弄明白。近年来,在习作教学方面,老师们研究最多的写作技法问题,学生似乎也掌握了很多的习作技巧,如何开头和结尾,如何使用修辞手法,如何使用过渡等等。这些“可以教的”的技法对于小学生而言固然是重要的,但是,相似的技法会让千人一面、矫揉造作的习作屡见不鲜。对于小学生真正的习作水平而言,还有比技法更重要的内容,那就是“训练思想与培养情感”[9],这是“教不了的”。而这些,恰恰是学生习作能力提高的最重要的要素。如何训练思想和培养情感呢?叶老在《写作论》引述了杜威一派的见解,认为:“思想的起点是实际上的困难,因为要解决这种困难,所以要思想;思想的结果,疑难解决了,实际上的活动照常进行;有了这一番思想作用,经验更丰富一些,以后应付疑难境地的本领就更增长一些。思想起于应用,终于应用;思想是运用从前的经验来帮助现在的生活,更预备将来的生活。”[10]因此,思想情感的培养,必然要联系生活,在生活中体验,锻炼。生活充实,才会表白出、发抒出真实的深厚的情思来。[11]没有丰富多彩的生活实践,没有解决问题的情感体验,要培养出有思想个性的人是不可能的,要写出有思想见地的作文也是不可能的。因此,只有丰富学生的生活经历,强化学生的情感体验,习作才会成为他们的需要,表达才能成为他们的快乐。然而,反思我们今天的校园生活,学生的时间被安排得满满的,他们几乎没有自己的时间,独立性的思考哪里来?创造性的实践哪里来?习作中的真情实感哪里来?叶老一再强调: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字。所以论到根本,除了不间断地向着充实的(生活之)路走去,更没有可靠的预备方法。走在这条路上,再加写作的法度、技术等等,就能完成作文这件事了。[12]所以,我们要有改革的勇气,应该努力创设情境,丰富学生的经历,强化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有话想说,有话会说。在“需之切”与“乐其业”这些“教不了”的地方着力,为学生的真正发展服务。

3.阅读与写作联通

《二十韵》中,叶老主要谈及的就是阅读和写作,在叶老的整个教育理论文集中,阅读与写作以及二者的关系是他论述得最多的话题。“文理亦畅晓,习焉术渐纯。”意思是说学生经历了“精读”的历练,明晓了文章的情理,就可以自己把文章写得畅晓明白,掌握写作的艺术技巧。这分明是在为我们传递一个重要的信息――阅读和习作是语文教学的核心问题,并且二者是一个互为补充的过程。可是,要使习作之“术”达到“渐纯”的程度,方法从何而来?能力从何而来?这自然不是仅靠教师的“教”得,更多的应该是学生的“读”得和“悟”得,因为前面强调了“潜心会本文”的重要,强调了读书的方法,学生在“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以及“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的引领下,不仅关注读懂课文写了什么,更读懂了作者为什么写和为何这样写。读为写服务,写促进了更为高效的读。后期,叶圣陶先生为了强调这些主张,还专门撰写《阅读是写作的基础》一文。这些都在明示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必须让学生将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作为语文学习的基本内容。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和实践性课程,教师要鼓励学生学习语言,运用语言。在教学中,只有将读写联系起来,让读写融为一体,让学生动脑、动口、动笔,其读写能力才会有真正的提升。

三、朝着“不需要教”的方向

叶圣陶先生说“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这是其语文教学理论的核心价值观。“不需要教”是教学的一种理想境地。“不需要教”,直接受益者是学生,是学生已具备了“触处自引伸”、“潜心会本文”等能力。正所谓“无为而无不为”,“不需要教”,背后呈现的则是教师“教”的艺术。语文教学如何达到这一境界呢?

首先,教给方法。在所有的学习过程中,唯有方法的学习,才是最具有可持续发展力的因素。学生只有掌握了学习的方法,才能够自主地学习,学习主人的地位才能真正奠定。因此,《二十韵》中叶老重点地描述了读书的主要方法:“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领悟这些语文学习的规律,善于引导学生发现并总结语文学习的方法。学生有了这些方法的学习与实践,读书的水平才会不断提高。

其次,形成能力。知道不等于掌握,学过不等于学会。读书的方法需要转化为实践的能力。《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语文学习的能力只有在语文实践中才能形成。《二十韵》的开始部分,叶老就强调了教学的艺术问题,他认为“为教纵详密,亦仅一隅陈”,教学的本质是教学生学,而不能仅仅是教课文;如果不关注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的培养,学生就始终不能摆脱老师这个拐杖。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舍得花时间,在关键的环节,特别是在培养学生能力的过程中敢于“迂回”。很多时候,课堂上老师只满足于学生读过,自己讲过,但是学生的脑海里往往只是留下了概念,心底依然模糊不清。还以读书为例,当《二十韵》中的这些读书方法学生了然于胸,他们是否就会读书了呢?未必如此,很多时候课文学完,学生依然没有读通顺,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老师并没有关注学生读书能力的真正提高。因此,明智的老师会在课堂上花大量的时间指导学生读书,教给方法,反复实践。

最后,养成习惯。有了方法,形成了能力,还需要养成习惯,三者必须兼具。叶老说“贵能令三反,触处自引伸”,教学应该让学生由“知”变为“行”,由“行”再深化为“知”,螺旋上升,并形成自觉。“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是一种能力,当学生面对所接触的学习材料,能够自觉地、自然地投入学习之中,做到“触处自引伸”,这又是一种学习的习惯。当然,对于小学生而言,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还需要我们创设适合的语文教学情境,让学生融于其中,进行语言的积累、迁移、模仿、运用,并不断地进行保持和强化。最终使学生具备思考的习惯、动手的习惯,从而达到“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的境界。

叶老的《二十韵》是语文教育理论之经典,常读长新。让我们在课改进入“深水区”的今天,谨记其精髓,躬身于自己的教学实践和研究,不断探寻其中的教育真谛吧。

参考文献:

[1]叶圣陶.论国文精读指导不只是逐句讲解[C]//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66.

[2][3]吕叔湘.序[C]//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4]朱晓进.准确把握叶圣陶教育思想的当代意义[J].民主,2012(8).

[5]王兆苍.立诚最为贵 智赡德日新――重读叶老的《语文教学二十韵》[J].语文教学通讯,1981(7).

[6]叶圣陶.略谈学习国文[C]//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64.

[7]叶圣陶.对于小学作文教授之意见[C]//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344.

[8][加]江绍伦.课堂教育心理学[M].邵瑞珍,等译.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87:1.

[9][10][11][12]叶圣陶.写作论[C]//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360.360-361.359.363.

Twenty Verses on Chinese Teaching: Returning to the Original Point

TENG Yan-ping

(Tongshan Experimental Primary School, Xuzhou 221116, China)

语文教学点范文第4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汉字;教师

小学的教学让小学生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树立远大志向,学习读、写、听、说,学习数学的各种基础运算和简单的公式模型,同时也能使我国的少年从小就接触良好的学习氛围,有助于以后自身素质水平的提高。对于我国现在大多数小学来说,语文课占教学比重相对较大,因为语文能够培养孩子的语言能力,能够增加汉字储备,学习句式语法等知识。小学的语文教学为小学生学习我国传统文化打下基础,学生开始逐渐接触更多的汉字,更多的诗词文章,了解语法句型,增强其表达、阅读和背诵能力。我们中国人讲究说汉语,写汉字,这两样都有着很丰富的内容,小学语文就是培养小学生的这两种能力,并且以不同的内容和形式展现给学生们。

一、小学语文教学现状分析

如今的小学语文教学大多是教师以课本为中心课前备课,再把书本上新出现的文字讲授给学生,然后让学生记忆或者背诵文章段落,通过作业和课前考查等形式让小学生完成课堂所布置的任务。随着时代的进步,小学语文教学在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甚至是教学大纲都有所改善和调整,教学的工具也有了时代的特点。但是总体上看来还是存在一些问题。

1.学生压力过大。小学生,大书包是现在小学存在的一种不正常现象。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的“填鸭式”教学,让学生的压力过大。虽然现在一直提倡“小学生减负”,但是现在的小学语文教学,学生的作业量一直没有减少,甚至在增加。很大一部分教师认为,要想学好语文,就要多读、多写、多背诵,所以课堂上讲完教学内容,老师会布置很多的家庭作业,如,新学的汉字、词汇每个写十遍,文章背诵段落抄写,诗句抄写等等。很多小学生为了完成作业,不得不写到很晚,而学习的效果不是非常明显。这种“填鸭式”作业教学,不但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还使小学生为作业而苦恼,小小的肩膀背着大大的装满作业本的书包,有着很大的压力。

2.课堂气氛沉闷。语文往往是被认为非常枯燥、乏味的学科。小学生原本应该是天真快乐的,在语文课上也应该是积极踊跃、欢声笑语的状态。但是现在的小学语文课堂中,孩子们很少有轻松愉快的感觉,有的只是冰冷的文字,严格的考试,老师的督促和检查。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不能提起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只是在维持好课堂纪律的同时照本宣科的讲授课本内容。小学生没有课堂的自由,不能够与老师形成互动,导致课堂气氛沉闷。

二、小学语文教学重点

1.减轻学生负担,改善教学方式。小学生本不应该有那么多的作业负担,作业的数量在慢慢地侵蚀着小学生的学习热情。小学生最可贵的地方就是他们天真快乐,学习能力强。如果只是一味的用枯燥的课堂和繁多的作业来对其进行语文教学,那么必然会使小学生的天性很快泯灭,沦为作业和考试的奴隶。因此,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之一是,减轻学生的负担,改善教学方式。只有寻找到更好的教学方式才能使小学生对语文学习提起兴趣,对知识的记忆也会更加深刻,这样老师也就没有必要留很多的家庭作业来填补课上的不足。

2.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上文提到现在的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堂氛围过于沉闷,在这样的课堂环境下怎么能达到良好的教学目的?小学生又怎么能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所以本文认为,小学语文教学的另一个重点应该就是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能够达到老师开心教学,学生快乐学习的效果,同时教学效果也会事半功倍。在课上,老师与学生融洽相处,学生积极配合老师的教学,在课下,小学生与老师相互交流,这样学习才不会疲惫,教学也不会显得机械僵硬。

3.鼓励式教学。小学生正处于人生的启蒙阶段,他们还不懂事,不会有更多自己的想法,他们往往更愿意听到鼓励和夸奖的话语。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也应该包括激励和鼓励学生学习的鼓励式教学。这种鼓励不是一味的赞扬和夸奖,而是在孩子学习比较出色的时候,或者是不能很好的完成任务的时候,给予适当的鼓励,给他们学习下去的精神动力。这样比一味的惩罚效果要好的多,也能使孩子的自尊心不受到伤害。

三、结束语

教学的重点除了课本的知识以外,还有很多内容。小学语文教学在教学内容上都能达到教学目的的要求,但是关于教学的形式和课堂的氛围却常常被忽略。少儿是祖国的花朵,教育需要从少儿抓起。只有健康的教育才能使孩子快乐学习,开心成长。小学语文教学对学生的成长和生活都有着很重要的帮助,只有抓住小学语文的教学重点,才能真正达到良好的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王洛倩.创设良好的英语氛围,提高学习兴趣[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2).

[2]颜移秧.职专思想政治课新课导入浅析[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1(6).

[3]钱霞.注意各个教学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中国校外教育,2009(5).

语文教学点范文第5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规范性;科学性;生动性

现代语文素质教学的根本目的是有效培养学生理解运用语文语言文字的能力,并且能够全面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在真正意义上实现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而这一种实现主要在于教师如何有效地运用教学语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由于学生的年龄偏小,学习处于启蒙阶段,教师的教学语言便成为影响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

一、教学语言的规范性

教师是学生模仿的重要对象,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被学生潜移默化地学习和模仿,对此,教师的教学语言和行为都务必做到绝对的规范,面对年纪越小的学生,教师的教学语言就更加要求规范性。与此同时,小学正是学生进行语言学习的关键时期,儿童在小学阶段,本身模仿能力强,为此,教师的自身教学语言质量不仅能够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状态,而且能够直接影响整个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

例如,部分教师经常由于自身口音的原因将“这里”读成“仄里”,将“结束”读成“结素”之类的,这一系列的口音都不符合规范的语言表达,为此,教师应当尽量避免这一类教学语言的错误,只有标准的普通话,才能使学生的语言得到正确的发展,这才是进行教学语言规范的重要所在。

二、教学语言的科学性

教师在进行小学语文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学本身就是科学,语言教学的实质是能够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为此,教师首先应当充分掌握相关词语的具体含义,包括词语的情感色彩和语体色彩。例如,教师在讲解《美丽的南沙群岛》时,首先可以向学生简要介绍南沙群岛:南沙群岛是中国南海诸岛四大群岛中位置最南、岛礁最多、散布最广的群岛。主要岛屿有太平岛、南威岛、中业岛、郑和群礁、万安滩等。南沙群岛一直以来都是中国的领土。教师在上课前应先进行详细的资料查询,了解南沙群岛的地理和政治意义,用科学的语言给学生正确的解释。

所谓教学语言的科学性,主要体现在教学用语的严谨上,所谓“差之毫厘谬以千里”,正是体现了教学语言的严谨是影响语文课堂教学效果好坏的重要因素。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在小学教学过程中,应用语科学严谨,抓住教学要点,突出教学精华所在,更好地为学生教学语文知识。

三、教学语言的可接受性

现代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进行语文口语教学时,应当充分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真正使教学内容能够被学生所接受和认知,而从具体的表现手法上来看,教师则应当多多使用生动活泼的教学表达形式。例如,小学阶段的学生较为习惯进行形象思维,教学口语上应当注重词句运用的通俗易懂,表现方式则应当更加生动,而对于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其自身的抽象思维能力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则要求教师的口语能够更加严谨。

例如,在针对《黄果树瀑布》这篇课文进行教学导入的过程中,教师提出了这样一个疑问“有一种水,不是向前流去,而是从很高很高的山上倾倒下来,有哪位同学能够想到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水么?”在这样的疑问下,学生很快便能联想到瀑布,此时,教师可以顺势引入今天的教学主题――瀑布。学生由于受到经验的限制,很有可能并没有真正见过瀑布,为此,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首先利用自身的生活经验,描写学生常见的小河的水,然后再逐渐过渡到描写瀑布这一类型上。这样的教学导入,不仅能够有效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而且能够更好地活跃学生的思维能力,全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

四、教学语言的生动性

教学语言的生动性是指教师采用的教学语言应当形象、生动,这样的教学语言才是符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要求的,同时也是符合学生的年龄阶段的。对此,在现代教学中,小学语文教材应当尽可能的生动形象、充满内涵,同时,语文教师应当善于运用更加生动愉悦的语言来引导学生进入作品情景中,感知和理解作品。

例如,在讲解《春笋》的时候,教师可以用语言来创设情境。如,同学们,春天已经来了,你感受到了吗?温暖的春风吹拂在我们身上,暖暖的,柔柔的,小草露出了脑袋,树梢冒出了嫩芽,金灿灿的迎春花开遍了校园的每个角落。我们来到翠绿的竹林,只见春笋娃娃一个又一个地从土地里冒出来,好像在比谁长的高似的。让学生能够从这样的语言中,感受到春天的生机勃勃,春笋的无限生机,营造教学情境,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综上所述,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过程中,应当充分注重教学语言的生动性、可接受性、规范性和科学性,全面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在真正意义上实现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而这一种实现主要在于教师如何有效地运用教学语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由于学生的年龄偏小,学习处于启蒙阶段,教师的教学语言便成为影响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对此,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当格外重视这一点,以此来更好地提升小学语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语文教学点范文第6篇

课堂气氛沉闷。语文往往是被认为非常枯燥、乏味的学科。小学生原本应该是天真快乐的,在语文课上也应该是积极踊跃、欢声笑语的状态。但是现在的小学语文课堂中,孩子们很少有轻松愉快的感觉,有的只是冰冷的文字,严格的考试,老师的督促和检查。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不能提起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只是在维持好课堂纪律的同时照本宣科的讲授课本内容。小学生没有课堂的自由,不能够与老师形成互动,导致课堂气氛沉闷。

小学语文教学重点

减轻学生负担,改善教学方式。小学生本不应该有那么多的作业负担,作业的数量在慢慢地侵蚀着小学生的学习热情。小学生最可贵的地方就是他们天真快乐,学习能力强。如果只是一味的用枯燥的课堂和繁多的作业来对其进行语文教学,那么必然会使小学生的天性很快泯灭,沦为作业和考试的奴隶。因此,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之一是,减轻学生的负担,改善教学方式。只有寻找到更好的教学方式才能使小学生对语文学习提起兴趣,对知识的记忆也会更加深刻,这样老师也就没有必要留很多的家庭作业来填补课上的不足。

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上文提到现在的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堂氛围过于沉闷,在这样的课堂环境下怎么能达到良好的教学目的?小学生又怎么能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所以本文认为,小学语文教学的另一个重点应该就是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能够达到老师开心教学,学生快乐学习的效果,同时教学效果也会事半功倍。在课上,老师与学生融洽相处,学生积极配合老师的教学,在课下,小学生与老师相互交流,这样学习才不会疲惫,教学也不会显得机械僵硬。

鼓励式教学。小学生正处于人生的启蒙阶段,他们还不懂事,不会有更多自己的想法,他们往往更愿意听到鼓励和夸奖的话语。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也应该包括激励和鼓励学生学习的鼓励式教学。这种鼓励不是一味的赞扬和夸奖,而是在孩子学习比较出色的时候,或者是不能很好的完成任务的时候,给予适当的鼓励,给他们学习下去的精神动力。这样比一味的惩罚效果要好的多,也能使孩子的自尊心不受到伤害。

结束语

语文教学点范文第7篇

一、关照孩子的年龄特点,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经过一段时间的听读说写的教学,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都有了明显提高,正常授课之外,我经常利用业余时间在网上查阅相关的资料,在教学论坛不断请教同仁,时常对以往的教学进行总结。

现代网络发达,它让我们足不出户就可以向高手请教。我在网络上结识了一些教学高手,经过和他们的探讨,让我认识到师生之间的关系必须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上,让每一个学生都喜欢你、喜欢语文,孩子们天真可爱,纯洁无瑕,同时也贪玩好动,只有这样才能将自己的教学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才能让每一个学生都具备良好的语文素养,都对语文学习保持旺盛的热情。

二、利用可视化工具促进快速识字

在学习《祖国多么广大》这课的时候,作者用优美的文字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作者说道:“海南岛上,鲜花已经盛开。”“岛”是一个生字,对于刚刚开始学习的小学生来说,如何让学生理解这个字并很快地记住呢?——很简单,利用可视化工具。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利用他们的好奇心,这时候,让可视化工具大显身手,教学立刻有声有色起来。

我先出示一幅海南岛的旖旎风光,伴随着柔柔的轻音乐,立刻吸引住了同学们的眼球,之后,画面聚焦,特写一个突出水面的小山上,旁边相应地出现一个艺术字“山”,接着传来清脆的鸟叫声,只见从远处飞来一只色彩斑斓的可爱的小鸟,旁边相应地出现一个艺术字“鸟”,呵呵,看来,小鸟也被海南岛的美景所吸引,小鸟落到了山上,安居乐业了,这时候旁边相应地出现一个艺术字“岛”字及读音。在生动的画面情境中,活灵活现,有声有色,利用学生熟识的语言材料“鸟、山”进行组合识字,“岛”字的音、形、义在孩子们的脑中扎根,真正达到了乐学、易学,省时高效。

这样的例子很多,不胜枚举。多媒体情景的设定为学生创设了愉快的学习氛围,使识字教学步入了“学生乐学”的理想境界。如此学习,课堂氛围温馨轻松,视觉图像丰富多彩,学生对生字、对课文都会印象深刻。

三、扩大阅读量,认真分析,写好作文

小学生要打好写作基础是从三年级开始的,所以从三年级开始扩大学生的课外阅读量是非常必要的,但是课外阅读也是通过课内阅读的引导来延伸的。因此在讲解课文时要随时运用好教材,放开学生的想象思维,打开学生的想象空间,让他们跟随课文去体验作者及文中人物的感受,并随时写下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培养学生勤动笔的习惯。因此,备课时我不会轻易放过能让学生动笔的地方。然后我再让学生带着这种感受去读自己喜欢的书,并随时把自己的感受和补白写在读后感本上,打开学生思维灵动的大脑。

久而久之,学生写作文时就会用上自己读的书中的知识说明自己的是与非。反过来,写事时就会用上书中的知识更有说服力地证明自己的对与错。所以我认为,多读书对习作是有很大帮助的,对学生分析能力的提高也是必不可少的。

语文教学点范文第8篇

一、认真备好课

教学中,备课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备课既要备教材、备教法,又要备学生。备课不充分或者备得不好,会严重影响课堂气氛与积极性。我明白备课的重要性,因此根据学校的教学计划,花费较大的力气用在备课上,认认真真钻研教材和教法,了解班级学生的特点,根据不同的课文类型,根据学生掌握知识的实际程度,安排不同的教学方法,努力做到每一课都要有一定针对性。另外,我们知道,学生在上课之前的几分钟往往精力还没有集中到课堂上,思维还沉浸在课间和同学们玩耍游戏的情境中。因此,我在备每一节课时都会安排适当的课前导语,设定一定的情境,先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过来,然后一步一步引出课文主题。有这样一个过渡,学生们就会很快投入到学习当中,而且听课特别认真。

二、调动学生上课的积极性

备课充分,能适当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但是要想上课效果好,还要有驾驭课堂的能力,因为学生在课堂上的一举一动都会影响到课堂教学。因此,上课一定要设法使学生投入,不让其分心。当学生在课堂上无心自学、违反纪律时,我们教师的情绪不应该爱到影响,更不能把这种情绪带到教学中,让原本正常的讲课受到冲击,发挥不出应有的水平,以致影响教学效果。我在教学中努力做到不带情绪上课,认真研究方法,采取有效方法解决其中困难,调动学生课堂上的积极性。我在调动学生积极性方面,尝试了以下几种办法。

1.设音乐,渲染课堂气氛

音乐能发展人的思维,能给人以最大限度的联想,并且给人无限的美感,让人尽情想象、思索,潜移默化地发展思维能力。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适当地添加些音乐,或配乐朗诵,或让学生唱一些与课文有关的歌曲,不仅能调节课堂气氛,给人轻松愉快的感觉,还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在教学《王二小》这一课时,在教学接近尾声时,我让学生学唱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2.插入表演,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

教学是师生双方的交流活动,但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学效果的好坏,关键看学生掌握了多少知识。对小学生来讲,如果采用一种能调动其积极性教学方法,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孩子天动,有一种先天的表演欲望,我们在教学中如果能利用这一点,有时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在教学《棉花姑娘》这一课时,我有意识地把“我”对棉花姑娘的关爱,对燕子、啄木鸟、青蛙等小动物无力治好棉花姑娘的病流露出的遗憾渗透到课文教学中,让学生去理解课文蕴涵的人文性、常识性,最后,请同学们将课堂上学到的,以棉花姑娘、燕子、啄木鸟和青蛙等之间的对话为载体表演出来。这样,本文的人文性、常识性、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就以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被孩子接受了。

3.安排绘画,增添课堂情趣

语言文字是一种抽象的符号形式,美术却是一种直观的艺术形式,而且美术在启发人的形象思维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等方面有着独到的效果。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合理地安排学生进行绘画,不仅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而且能深刻地理解课文的内容。例如:在《画家乡》这一课中,我先让学生看课文中涛涛、平平、京京等的家乡插图,让学生通过图,先了解他们的家乡是什么样子的,对他们的家乡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否则单从课文简单的文字来理解,他们对家乡的画法还是茫然的。然后,针对我班学生来自五湖四海,请学生说说他们来自哪里;接着,让他们说说自己家乡的风光特色;最后,让他们把心中的家乡画下来。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有人说,好的习惯是成功的一半。也有人说,习惯决定了成败。的确是这样,有不少学生之所以学习成绩不如人意,并不是他们智力不如人,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这些孩子的行为习惯差,或者是学习习惯不好造成的。为了少让这种现象出现,我在教学中努力培养学生多方面的好习惯。首先是做人的习惯,教学生要懂礼貌、要团结同学、关心集体等。其次是生活习惯,自已的事自己做,在家要适当地做力所能及的家务,要学会自己整理书包等。再次是学习习惯,如课前预习、课后复习,认真听课、认真写作业、经常查工具书、学会搜集资料、看课外书等习惯。通过行为习惯的培养,学生的精神面貌和学习成绩均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四、扩大语文学习范围

俗话说,生活处处是语文。语文是以阅读为主的科目,要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光凭课堂教学,光靠书本上有限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只有用大语文观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因此我倡导学生不要拒绝任何新的知识,要努力扩大自己的视野,多涉猎各领域的知识,哪怕只是了解皮毛,也有可能给我们的语文学习提供便利。比如文章中涉及到某一科普知识,如果学生没有了解过,可能对于这方面的理解就会很困难,甚至会出现理解错误的情况,而对那些在平时的课外阅读中了解过该方面知识的学生而言,在做这类题目时便会得心应手。因此,我倡导学生,应该在熟悉课本的基础之上,多多涉猎百科知识,扩大自己的阅读量和知识面,从而为学好语文打下良好的基础。

我在教学中,除了完成教科书上的任务外,还鼓励学生到生活中去学语文,如给学生增加背诵《必背古诗七十首》《三字经》等古典文学知识,向学生推荐古今中外的名著,指导学生在生活中找到语文素材和写作的材料。

五、认真做好帮教工作

对学生的帮教工作,本人一直在认真地做,特别是对学习成绩不理想、学习方面有困难的学生,我经常利用课余时间找他们谈心,帮他们找差距,鼓励增强学习信心,帮助他们补缺补差,教给他们一定的学习方法,让他们能跟大多数同学一同进步。小学生的心理正处于成长发育阶段,这个时期的他们内心比较敏感,需要更多的鼓励和支持,而不是教唆和批评。因此我在教学中采用鼓励教学法,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和特长,并适时予以赞扬和鼓励。对于学困生,我也耐心教导,并安排优生和差生共同讨论学习问题,使差生在讨论的过程中,学习到良好的学习方法,锻炼灵活的思维能力。这样,在老师和同学的共同努力之下,学困生对于语文的学习会更有兴趣,成绩提高会更加明显。

六、认真做好学校各项工作

语文教学点范文第9篇

一、要提高语言艺术

小学生年龄还小,对学习没有持久性。一个小学语文教师要具备非常艺术的语言表达能力。语言是表达思想的工具,古往今来,历史上演绎了许多可歌可泣的动人的故事。商鞅舌战群臣,得以顺利变法;诸葛亮舌战群儒,得以说服孙权抗击曹操。这些故事时至今日仍然激动人心。

人类需要交际,人和人之间需要沟通,更何况是和小学生,即便是自己和自己也需要内部沟通,在这两种情况下都充分体现出了语言的巨大价值。一个教师要充分相信语言的力量,要充分使用犀利的语言这一利器。心理学研究证明,一个学生面对糟糕的环境,或者对学习不感兴趣,如果说不能改变自己的心境,那么就会消磨掉他的意志,就会耗费他的大量精力,他就会感觉到疲惫不堪,他的神经系统和潜意识就接受了失败、灰心、沮丧等等不良信号。这时候最需要有人对他进行心理帮助,引领他走出心理误区,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要担负起这个重任。

二、要加强小学生的背诵能力

背诵,不单单指的是课文。我精心给学生找了大量的短句,让他们熟读和背诵,增强他们的记忆力和词汇量。比如,关于儿童天性的:儿童在节日里感受兴奋,成人于收获中体会欢愉。告诉学生意志顽强的:坚强能擦拭眼泪,哀叹必输于歌声。告诉学生知错就改的:走错路,要听别人劝;走对路,不怕别人说。告诉学生真善美的:富贵美貌看外表,快乐德行看内心。教给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的:智者不忧其财之少,而忧其才不高;贤者不忧其家之贫,而忧其国不富等等,不一而足。这些短句,言简意赅,被学生所喜闻乐道,有的学生非常喜欢,背得非常用心,作文水平和思想境界明显得到提高。

语文教学点范文第10篇

语文课程是一个不断发展着的范畴。语文课程改革是语文教育改革中最为关键和敏感的部分,它往往是语文教育改革的首要突破口。那么现代语文课程的改革如何进行,其发展特点和趋势是什么?我认为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语文课程的生活化

指的是语文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用来反映生活并服务于生活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学习要“关注人类,关注自然,理解和尊重多样文化”“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也就是说语文学习要关注人类本身的发展,关注人类社会的存亡,关注自然的变化,关注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发展。语文学习必须与生活密切联系。面对纷繁的社会生活,语文与生活的关系似乎从来没有像现在这么密切。“生活有多么广阔,语文就有多么广阔”“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生活处处有语文”等成了近年来语文教育工作者都已接受的观点。联系生活学语文,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学习,有利于学以致用和学文育人,还能克服语文学习的长期性、普遍性与事实上的课时有限之间的矛盾,把学生的语文学习引向广阔的社会生活。那么,学生的社会“生活”包括哪些方面?语文课程标准所开列的“教科书、教学挂图、工具书、其他图书、报刊、电影、广播、网络、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戏剧表演、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布告栏、报廊、各种标牌广告……”以及“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的重要事件、学生的家庭生活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

(二)语文课程的综合性

现代科学最突出的特征就是科学知识综合化的明显加强,而语文课程的综合性指的是语文课程要简化头绪,加强综合,使学生的语文能力得到综合的全面提高。语文课程的综合性主要表现在:

1.改变现行语文教育中过于追求科学化、多线索的倾向,加强语文听说读写的整合。听说整合为口语交际,口语交际和写作整合于阅读和综合性学习之中。以往的语文课程,一般分为阅读、写作、口语交际、汉语知识和语文实践活动等若干个子系统,好处是线索分明,便于教学,但缺点也很明显,即片面追求科学化,罗列大量的训练点,肢解语文;强调听说读写的独立自足,各成体系,相互之间缺少联系和照应。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如果头绪繁多,则多百害而无一益。

2.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的综合,大力提倡综合性学习。在综合性学习中,可以使学生综合运用语文知识,整体发展听说读写能力,沟通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并把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语文课程的实践性

是指加强语文的实践性,而语文的实践性主要体现在语文实践活动中。这是针对过去语文课程严重脱离实际、纸上谈兵、重知识轻能力、死记硬背、学生学习的归宿只是为了应付考试等倾向而提出的,目的是广开语文资源,加强课内外联系,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语文实践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因为语文一个重要的属性是交际工具,要学生掌握好这个工具,单凭口耳相授是不可能的。语言能力的获得,需要学生在言语实践中去自悟、自得,并培养自己运用语言去吸收、交流和储存的能力。在某种程度上,实践性与生活又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规律。”“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这两段话集中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实践的重视。

(四)语文课程的开放性

是指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大力开展语文课外活动,使语文学习从课内向课外延伸,形成课内外结合的、开放的、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体系。其开放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沟通教材内外、课堂内外和学校内外,使语文学习和其他课程的学习,书本学习和实践活动紧密结合起来,以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阅读由课文扩展到其他文章以至课外,引导有条件的学生进行网上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在重视课内练习的同时,要重视课外练笔和课外口语交际活动;综合性学习一般只提供活动的方向和少数参考资料,大量的具体的学习任务则是由学生自主完成,综合性学习中的跨学科活动则是语文材料开放性的最集中表现。

2.由于教材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封闭自足的,而是开放性的、向着深广的时空延伸的,所以,对教师来说,教材决不是“圣旨”,它只是给教师的教学搭建一个大显身手的平台,其中许多地方需要教师根据不同情况作出灵活处理,或增或删,当然最主要是对教材内容进行充实、发挥。新型教材的由有限伸向无限、由现在通向未来的开放性特点,则使教师的知识和能力受到前所未有的考验。

(五)语文课程的跨学科性

指的是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相互渗透与融合。“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沟通”,“提倡跨领域学习,与其他课程相结合”等,这些观点在语文课程标准中不断得到强调。提出“跨学科”这一概念的背景在于,过去的语文课程过于强调学科中心,与其他课程隔离,独自为战,为语文而语文,湮灭了语文课程的综合性和工具性。提出这一概念的理论依据在于:语文本来就是反映并表现大千世界的,当然也反映其他课程的内容;“生活处处有语文”中的“生活”,其他课程当然也包含在内,只要有听说读写的地方,就会有语文。新教材编写中尽力体现跨学科这一思想。阅读部分的课文选编注意体现学科内容的多样化,历史、地理、生物、物理、化学、文学、艺术等尽在其中;练习设计注意跨学科照应;综合性学习尤其强调跨学科,专题设计常常是从科学与人文两个方面入手,使学生联系其他学科所学的知识,请教其他学科的教师,开展语文活动,提高语文综合能力。

二、语文教学方法改革的特点

教学内容决定教学方法,教学方法的发展对教学内容的选择也会起一定的促进作用。而语文教学内容是课程的具体反映,教学内容与课程存在着内在的有机联系。现代语文课程的变化发展,已不是传统课程所能企及,理所当然,与之相适应的语文教学方法也非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所能相提并论。那么建立在现代语文课程的发展上,当代语文教学方法的改革具有什么特点呢?我认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语文教学方法的多样性

语文课程教学内容的综合性、开放性和教学目标的多元性决定了语文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巴班斯基曾说过:“现代教学的鲜明特点乃是教学方法的丰富多彩。”传统的语文课程结构简单、内容僵化,在教学中往往采用单一的教学方法,形成一套固定的模式,这种注入式的教学割断了语文与生活的联系,只能抑制学生的思维,削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影响语文教学目标的实现。近三十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语文课程的发展呈现出生活化、多样化,也导致了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只以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为目的语文教学方法就有十种之多:发现法、解决课题法、问题教学法、范例教学法、暗示教学法、SQ3R学习法、问题讨论法、欣赏法、观察法、局部探求法、研究法、探究和研讨教学法、综合性学习法、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法等,如此这般,不一而足。语文教学方法的多样性是语文课堂教学科学化、现代化的必然选择,也是语文课程发展的必然要求。

2.语文教学方法的综合性

学科发展中的分化和综合的趋势,对语文课程设置提出了综合化的要求,而语文课程的综合性则要求多样化的教学方法的交织使用,这势必形成语文教学方法改革呈现出的综合性的特点。当代语文课程所包含的教育教学的目的任务是多方面的,教学过程是由许多环节组成的。既不能用一种教学方法去完成多方面的教学任务,也不能在教学过程中自始至终都使用一种教学方法。要实现某一方面的教学任务,就要选择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教学进行到某一环节就要使用适应于该环节的教学方法。正如巴班斯基所说:“要有目的地选择每一课题的主要方法,所选择的教学方法要能很好地完成相应的教学和教育任务。要让学生掌握知识,就用讲述和谈话法;要检查学习情况就用提问或答卷;难的要讲,中等难度的可用探讨启示法。”所以在语文教学中,以某种方法为主、其他方法为辅、多种教学方法交错使用的情况是常见的,这也是语文课程发展的综合性的特点所决定的。

3.语文教学方法的双边性

中外教育史上已有过许许多多的教学方法,有的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有的则带着浓厚的儿童中心主义的色彩,这不能不说与传统的语文课程设置有关。传统的语文课程结构简单、内容僵化,具有片面性和落后性。而现代语文课程的发展则一改传统课程的特征,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等特点。新课程标准提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习惯”,“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明确了教学过程中的师生关系是平等的对话关系。即教学不是师讲生听,也不是师导生演,更不是师尊生卑,而是互学、互动,二者是合作、平等的关系。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占有者和传授者,而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与之相应,当代语文教学方法与传统的只注重教师的主导作用而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的教学方法理所当然有所不同,其特征正如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所说是“教师与学生合作”。如导学式教学法、启发探究教学法、问题讨论法、欣赏法等教学方法都十分重视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一方面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另一方面又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4.语文教学方法的双法性

教学方法,按其本义理应包括教的方法和学的方法两个方面,但长期以来,只讲教的方法,忽视学的方法。实践证明,忽视学法,教法也就失去了针对性,减弱了实效性。这个问题,只要考察一下过去的语文课程设置,就不难找到答案。传统的语文课程结构简单、形式单一、内容陈旧、远离现实生活,在教学方法上,教师的教就足够了,无需考虑学生的学,也能适应当时科学技术和生产进展缓慢的时代要求。现在的情况就大不一样了,新的科学技术迅速发展信息不断更新。要适应时代的发展,就要进行改革,课程应该综合化、趋优化。要适应课程的这种发展趋势,教学方法不仅要研究教法,更应该研究学法。把研究学生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放在前所未有的突出地位,已是当代语文教学方法的发展趋势,“教会学生学习”也成为当今世界教育的重要口号。这就要求教师和学生建立一种新型的关系,从“独奏者”的角色过渡到“伴奏者”的角色,从“教”这方面看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即扮演一个“组织者和引导者”的角色,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从“学”的角度来看,学生要发挥“主体作用”,即扮演“学习的主人”的角色,以表现出“自主学习的意识”,逐步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因此发现教学法、问题教学法、程序教学法、自学指导法、自主合作探究法等便成了最优学习方式与最优课堂教学方式紧密结合的教学方法了。

5.语文教学方法的最优性

语文教学点范文第11篇

[关键词]语言思考积累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090013

多年的语文教学中,每每听到一些教师抱怨课堂上学生不专心听讲、考试成绩不好等,笔者也有同感。这不由得让人深思: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语文作为国语,学生的种种表现不正反映着教师的教学水平吗?其实,语文课用心去教还是有所收获的。现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感想和体会。

一、丰富词库,锤炼语言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首先是一名语言教师,教学时合理组织语言极其重要。因为纵使自己学富五车,才高八斗,满腹经纶,可授课时语言嗦累赘,索然无味,这样的课堂怎能激起学生的听课兴趣,难免会使课堂低效,甚至沉寂无味。如若一位语文教师授课时语言华美,引经据典,出口成章,这不仅给学生带来听觉盛宴,激起其听课兴趣,而且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长此以往,学生的写作水平便在无形中得到提高。讲朱自清的名篇《荷塘月色》,教学重点之一便是品味精彩的语言。如描写荷花的句子:“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的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的开着的,有羞涩的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可见文本语言本身就很美,故品读时就更需要分析其语言美。上面这段话连用三个比喻,分别描绘了淡月辉映下荷花晶莹剔透的闪光,绿叶衬托下荷花忽明忽暗的闪光,荷花不染纤尘的美质,写出了荷花的神韵,很能激发读者的想象。可见,优美的语言是语文课较其他课独有的优势,如不能把它们充分发掘出来,又怎能体现出语文课的魅力呢?当然,教师想要通过优美的语言吸引学生并非易事,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博览群书,丰富知识,扎实备课,形成良好的语言素养,使自己在语言表达上游刃有余。

二、独立思考,质疑答疑

新课改实施后,很多语文教师改变了授课模式,采用合作探究的授课方法,即学生四人或多人一组互相讨论解决问题。这样授课虽改观了课堂沉寂的现象,活跃了课堂气氛,但亲身体验后笔者感觉这样授课其收效并不良好。因为学生互相讨论虽然引出了自己的观点,但不乏人云亦云者,而且课堂主要集中在“听、说”上。而从多次考试阅卷来看,学生组织的答案先不论答对与否,就所写句子而言,要么错别字极多,要么不够精练,这些问题必须在平时的练习中解决。因此,笔者在讲课时提倡学生独立思考,动笔练习,让学生做到真正地动脑、动笔、动嘴,让课堂收到实效。如讲到诗词,教学的重点不仅是赏析诗词内容及诗人情感,而且结合高考专题设置成题目讲练结合。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一诗,笔者的教学设计是解决两个问题:这首诗歌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试结合诗句分析诗人描绘的田园生活有什么特点,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虽然课堂上鸦雀无声,可每个学生都在认真思考,积极作答,学生通过独立思考,质疑答疑。将“听、写、说”融合于一体的授课模式既避免课堂流于形式,又让课堂收到实效,也为考试打下坚实的基础。学生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后,则要通过点拨、启发、引导,帮其释疑、解疑。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远比教学生知识更重要,新课改就是要赋予教学更多思考的种子,让其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三、注重细节,滴水穿石

语文教学点范文第12篇

一、准确定位“目标”,在文本与学生间自由徜徉

教学目标在教学中有很重要的作用。课程专家崔允教授说:“它既是教学的出发点,也是归宿,或者说,它是教学的灵魂,支配着教学的全过程,并规定教与学的方向。”目标的达成度成为了课堂评价的重要依据。在制定教学目标时,既要针对教材的特点,又要结合学生的学习实际,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坚持“以学为重,为学而教,以学定教”的思想,在目标的定位上多从学生的“学”考虑,学生在这堂课上应该得到些什么。因此,课堂教学目标的设立一定要“真、准、实“,切忌“假、大、空”。教学目标的制定应该充分考虑学生与文本的因素,准确定位,才能更好地实现自己的教学目标,让教学更加有效。

二、合理安排“内容”,在优等与后进间自由跨越

王荣生教授讲到“语文教学的问题主要是教学内容的问题,语文教学应该从学生的学习入手,从教学内容入手”。同一个班级,学生的学习成绩有一定的差异,“优等”与“后进”对教学内容的吸收不在同一个层面上,因此,我们在安排教学内容时应该符合学生的实际:要充分了解、准确把握学生学习的起点。并且充分考虑学生在学习该课文时有哪些困难,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充分地预设。要确定学生学习该文本的终点。因此,在确定教学内容时,语文老师要细读文本,尊重自己的感受,注意文本的“体式”,依据“体式”和学情进行备课,就能真正把语文课上到学生的心坎上。

有些老师在上公开课时,为了让自己的教学过程“一路绿灯”,就人为地降低了教学的难度,问题的设计一切从后进学生出发,教学时老师提出的问题学生个个都会回答,课堂气氛也较为活跃。但这样的内容安排对优等生来说肯定是“吃不饱”的。老师们设计教学问题时应该针对不同的学生,体现教学的层次性,兼顾各类学生的学习状态,让优等生和“后进生”都有表现的空间,真正学有所得。

三、充分调动“兴趣”,在主动与被动间自由调整

我们常常感叹:课堂上自己讲得眉飞色舞,唾沫飞溅,可是学生却事不关已,忙得不亦乐乎。为什么学生对老师的“热情”如此漠视,甚至视而不见呢?其实这里面就关乎着这样一个词:兴趣。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古人为勤奋苦读而“头悬梁、锥刺股”,而现代的我们当然不会重复古人的做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一剂“良药”。有了兴趣,被动的学习也就变得主动了。当然,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方法可多种多样。恰当的语文教学方法能够使语文教师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能够促使学生有效地进行语文学习,能够引起学生的注意并激发学习语文的动机和兴趣,能够提升教材及其他语文教育资源的利用价值。在教学方法上,李吉林的情境教学法,于漪的情感教学法、钱梦龙的导读教学法、宁鸿彬的思维教学法、魏书生的管理教学法、洪镇涛的语感教学法等,让我们的语文教学变得丰富、生动起来。作为新时期的语文教师,我们也应努力探究自己的语文课堂,努力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新课程改革的浪潮不断向前奔涌,我们追求的是充满智慧和人文的活力课堂,教师要全身心地、充满激情地投入到课堂教学中去,运用多种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因此,精心备好每一堂课,摈弃传统的教学模式,为学生营造自由、开放的时空,放飞学习的快乐心情,点燃学习思维的火花,是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努力追求的目标,让我们向着“乐学乐教”的教育理念不断反思、不断提高、不断创新。

四、努力挖掘“特长”,在全优与特长间自由选择

语文教学点范文第13篇

关键词:学习过程;教学方法;个性化阅读

当前,中等艺术学校语文课教学正面临着极大的困境,教学质量不高、学生厌学、教师怕教已经成为普遍现象。如果不能尽快找到教学改革的突破口,势必会影响艺术教育的整个环节。因此,虽然步履维艰,但我们探索中等艺术学校语文课教学新思路的努力还得继续下去。

一.全面把握艺术中专生学习语文的过程

掌握扎实的语文基础是培养良好文学修养的基石,因此,针对艺术中专生基础较差的情况,语文教师应注重对基础知识的讲解,如生字、生词、语法、逻辑和修辞等,做到先易后难,并利用各种练习加以巩固。

学习文言文时,教师应在讲解的基础上,多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鼓励他们自己动手查阅资料,梳理文章,加强语感,培养独立阅读的能力。同时,教师的讲解应力求生动,教学形式力求多元化,努力抓住学生的兴奋点,让学生在活泼的气氛下学习。

读写方面,教师可以把阅读和写作有机结合起来教学,先读后写,以读导写,以写促读,读写结合,使之相互促进,发挥整体的优化作用,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二.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实施不同的教学方法

中等艺术学校不同专业的学生存在着许多差异,作为语文教师,应该对学生的认知水平、专业特点、兴趣等作具体分析,有的放矢地设计教学目标和教学过程,同时,也应采取与艺术教育要求相适应的,以培养语文应用能力为目标的教学模式,把丰富多彩的艺术实践活动引入语文教学,让语文课贴近现实、贴近艺术、充满活力与趣味。

如,音乐和舞蹈专业的学生,可鼓励他们多朗读,多讨论,多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的授课语言应生动、诙谐,平时还可多推荐与文学有关的音乐舞蹈作品让他们阅读。而对于戏剧影视表演专业的学生而言,则应该加强诵读,让他们认真体会,用心感受,还应多多鼓励他们将自己的感受诉诸笔头,锻炼他们的写作能力。另外,针对美术专业学生好静不好动的特点,教师可多让他们加强阅读训练,提升文学气质。

三.尊重艺术中专生的个性化阅读,指导其有针对性地品读文学作品

“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学习既是一种学生个性化的活动,也是一种学生创造性的活动。阅读是一个生命体验与情感交织的审美创造过程,它与读者的生活经历、鉴赏水平休戚相关,因此,教学语文课时一定要给学生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艺术中专生有思想活跃、情感丰富、学习耐力较差的特点,他们往往喜爱阅读蕴含丰富情感,且短小精悍的文学作品。因此,语文教师应当尊重他们的阅读习惯,珍惜他们的感悟和体验,关注和鼓励他们表达独特的感受,有的放矢地推荐他们喜闻乐见,且对语文学习有益的书籍,让他们在学习实践中,掌握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营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

心理专家指出,中学生的学习注意并不持久,一般在20分钟左右。如果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平铺直叙地讲解,既没有情感的激荡,也没有高潮的迭起,势必导致学生注意力的分散,久而久之,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也必然随之下降。因为“没有阅读者的自主阅读需要与阅读心理的积极参与”,“这种阅读活动是一种令人生厌、痛苦的活动”。所以,为了抓住艺术中专生的学习注意力,语文教师应打破生搬硬套的授课方式,在教学中适当增加与学生的交流和互动,比如运用问答、探讨、座谈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参与性,激发他们渴求新知识的心理状态,让他们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同时,诙谐幽默的教学话语和夸张的表情也尤其能吸引艺术中专生的注意力,营造出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从而大大增强教学效果。

五.语文教师应加强艺术知识的学习

语文教学点范文第14篇

提要:实况汉语教学努力营造并充分利用汉语的习得环境,坚持教学过程的交际化,坚持使用真实、自然的语言材料,在汉语教学的同时,坚持国情文化的教学,在视听说三者的关系上相当灵活,在开设实况汉语教学的过程中,注意适时、适量,实况汉语教学只适合于解码类的课型。

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我们的实况汉语教学(含/汉语实况听力0、/汉语实况与话题0等课型)经过了十几年的教学实践,尤其是近些年来,一些相应教材的不断问世,有关论文的相继发表,使得其教学效果不断提高,人们对其中的许多问题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为了使实况汉语教学能够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和发展,本文拟从理论和实践上,对与其有关的几个问题作进一步的探讨。

一实况汉语教学与营造

第二语言习得环境第一语言与第二语言学习和习得过程有某些共同规律,但二者之间也有很大差异。实况汉语教学清楚地认识到二者之间的诸多差异,因此在教学中避免了直接法过于偏激,过于简单的弊病。

非目的语环境的学习,师生往往有着共同的媒介语,便于讲解语法规则和文化背景等,培养的学生往往有较强的阅读能力,但听说能力较差。

目的语环境的学习,学生每天必须说目的语,培养的学生语言能力较强,特别是听说能力。两种不同环境的学习虽然各有利弊,但目的语环境学习的优势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在目的语环境学习目的语是不是就万事大吉了?回答当然是否定的。有的人到了中国后不会利用语言环境,每天除了上课外就是在宿舍里看书,这与他们在国内学习汉语没有什么两样。还有的人则完全相反,他们似乎知道语言环境的重要性,但忽视了课堂教学与书本上的学习,于是整天在社会上活动,和中国人闲聊,学了一些社会上的方言土语,但整体上汉语水平很低。这两种人的学习之所以不成功,原因多多。从教学本身找原因,就会发现我们教学中的问题。教学脱离语言实际,教学方法呆板,教材陈旧,课程设置单调等问题,也就是说并没有努力营造一种汉语学习的习得环境。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人们往往增加一些由教师组织的参观访问活动,这虽然是必要的,但解决不了教学上存在的根本问题。有的老师在某些课的教学中,经常带留学生到真实的交际场合进行一些功能性的练习,如打电话,买东西,寄信等,无疑,这会大大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留学生的汉语交际水平,但这只是一种点缀,语言教学不能天天这样,而且在操作上也存在着随意性。实况汉语教学试图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纠正轻视语言环境和忽视课堂教学的两个极端倾向,把社会上的真实、自然的语言交际搬到教室,引进课堂,编入教材。实况汉语教学力求营造并利用一种第二语言的习得环境,使学生几乎是在一种无意识的状态下学习汉语。

二实况汉语教学与教学过程交际化

早在功能法提出教学过程交际化之前,视听教学法就十分重视情景教学。视听法特别注重情景在语言教学中的作用,而这个/情景则尽可能地具体化、真实化。视听法的一系列主张在其教学原则及教学活动中得到较充分的体现。比如,注重培养言语习惯,注重语言与情景的结合,注重整体的结构感知等。视听法是离我们实况汉语教学最近的一种教学法,我们从视听法中,可以看到人们在努力营造一种语言习得环境,这种环境力求与真实的语言环境接近,注重使用正常的语速、语音、语调。

功能法是对对外汉语教学影响最大的教学法,是以社会语言学为理论基础,以交际功能为纲的一种教学方法体系,其主张对实况汉语教学有着很重要的借鉴意义。功能法极力主张语言教学要选择真实的言语,真实的情景,在真实交际过程中使用语言。其教材要求选择真实的语言,在情景的选择上,强调适合社会语言交际,把真实的、地道的言语材料安排在合乎社会交际情理的情景之中。情景要力求真实或逼真,以保证学生学到真实、地道的言语。创造真实、自然的汉语交际环境,是实况汉语教学刻意追求的教学形式。功能法的主张对语言教学有着很好的影响,遗憾的是它本身并没有真正做到言语材料的/真实、地道0。而真实的语言环境也难以体现在课堂上的交际活动的练习中,所以只好模拟环境,扮演角色。由于个人的性格、天赋上的差异,使得这种方法并不是普遍受欢迎的,因为这种形式已经把教学过程变成人为的交际过程,甚至可以说这些交际手段带有一定的虚假性。可以说,在语言材料真实、自然这个问题上,实况汉语教学的认识和做法比其他教学法、教材更彻底一些。

三实况汉语教学的语言材料的真实性问题

人们开始注重听力教学大约在20世纪60年代末期。而到了功能法盛行的70年代的欧洲,人们对听力教学有了新的认识,经过长期的讨论,人们普遍认识到听力教学应力争使用真实材料,而对/真实材料0的理解,英国教学专家玛丽#安德伍德(MaryUnderwood)曾指出就是/普通人用普通方式说的普通语言0(ordinarylanguagebyordinarypeopleinordinaryway),也就是真正的日常会话。当时语言教师和教材的编写者们都力图将真实材料和真实的交际任务联系起来。她的主张对我们的实况汉语教学有很大的启示,其中的许多做法与我们的实况汉语教学有很多相似之处。回顾各语言教学法流派的主张和作法,我们从中看到许多近似或类似我们实况汉语教学的主张和作法,这对我们无疑是一个很好的启示。不过,实况汉语教学没有停留在前人的传统的教学法和教学经验上,而是进行了大胆的创新。

结构主义语言学认为学习语言就应该学习活的语言,而不是语言学家在书本上规定的应该怎么说的话。因此,教材编写的依据也应是操该种语言的当地人当时所说的话,这种主张与做法显然比直接法有了更大的提高,它对语言本身有了深刻的认识,它注意到了语言的现状和实际,同时认识到这种现状和实际的合理性,而不是一味地谴责。

实况汉语教学是在汉语的现状基础上提出的。如果我们不顾这些现状和实际,只学习那些经过精雕细刻的语言,那么所学的语言与社会上应用的活的语言之间的差距是不言而喻的。实况汉语教学正是为了缩小这个差距。实况汉语教学从听入手,并作为主要的教学目的。5汉语实况听力6、5汉语实况与话题6等教材的编写,采取的是/先声后文的原则,课文只是原声录音带和录像带的忠实文本,录音带和录像带是教材的生命,而课文即录音文本则不很重要。这些录音带和录像带最重要的选材标准是实况,不是请发音标准的人在念,而是普通人在很自然的环境里说。这样,这些录音和文字便保留了这些实况语言的真实状态。在这些语言材料中,有的语速很快,甚至每分钟接近400字;有的南腔北调,属于地方普通话;有的口语词较多,语言不够规范;有的甚至偶有口误和语病。当然我们也不会选那些中国人听起来都有困难的语言材料作为教材。我们以真实、自然、新颖来概括这些语言特点,即真实的言语表述,自然的言语环境,新颖的语汇,以至于有些词语在词典里找不到。以此作为听力教材,达到了让学生学习真实语言的目的。学生身在教室,犹如置身于活生生的语言大环境之中。经过这样的学习,学生较轻松地适应语言的现状,不会出现只能听懂/校园汉语的怪异现象。

由于缺乏对实况汉语教学的了解,有人误以为实况汉语教学是专门找那些不甚规范的语言用于课堂教学,实际上,这些不规范之处是一种客观存在,并非是我们的刻意追求,我们追求的是真实、自然,而真实、自然的语言中包含着一些不甚规范之处,应该认为这是十分正常的。与其他语言教学所不同的是我们正视这种现象,而不是回避。我们认为实况汉语教学将会大大有助于听者建立正确的标准,甚至可以说,没有接触过实际的语言环境而建立起来的/标准一定是脆弱的,无用的,这种标准很难适应当今汉语的现实状态,这好比一个婴儿长期生活在保温箱里,他将永远不能适应外面的环境。

四实况汉语教学与国情文化

视听法十分重视在教材中广泛选用目的语国家的生活和文化背景知识,借助/视的条件,注重目的语国家文化知识的介绍,这与我们的实况汉语教学基本上是一致的。实况汉语教学的真实、自然、新颖的特点同样体现在教学内容上,即展示给学生的是当今的中国社会,是普普通通的老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让留学生看到的是中国真实的社会、自然的人们以及每时每刻发生的新鲜事。通过这门课,让学生在学到活生生的汉语的同时,也了解到中国人在干什么,在想什么,在追求什么。尤其是让他们了解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在政治、经济、思想观念、生活水平等方面所发生的巨大变化。谈到对外汉语教学的文化问题,人们自然会想到知识文化和交际文化的说法,然而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我们感到知识文化和交际文化很难概括对外汉语教学所涵盖的文化内容。可以说实况汉语教学在文化方面的侧重,既不是那种未必每个留学生都感兴趣的知识文化,也不是那种留学生大致已经了解了的交际文化,而是一种中国的当代国情文化。然而,这方面的内容却是我们大部分教材和教学活动所缺乏的。实况汉语教学实际上是把学习汉语的课堂演化成了当今中国的一个缩影。

五/汉语实况与话题中的话题教学

5汉语实况与话题6是我们最近编写的一部视听说教材,是国家汉办1998-2000年规划教材,它的前身是5汉语实况视听说6。在此我们先探讨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视、听、说三者的关系。在这一问题上,可说是见仁见智,有人把视听说课理解为以说话为主的课型,有人把视听说课上成了近似于听力的课型,其实,这都是很正常的,教师完全可以根据课型的搭配情况和教材的难易程度及教师自己的理解而有所侧重。实况汉语教学对学生来说是比较难的,因此侧重于视听教学,在视听练习上多花一些时间是应该的,也可以说是必须的。但这并非是说说话教学可有可无,而是应该有一个正确的定位。

对于中高级水平的说话课,人们一直看法不一。我们认为,中高级口语教学应该加强,但单纯的口语课则大可不必开设,因为这时的留学生已具备了一般的口语水平,口语已不像初级时那么迫切,但他们整体的口语表达能力并不很好。因此我们首先应该明确中高级口语教学的目的已不是解决简单的生活和学习问题,而是要提高他们整体的口语表达能力,我们所采用的教学手段则是坚持成段口述的练习,而不能总是搞简单的问答练习。在中高级阶段进行话题教学是许多人的共识,然而话题的表现应该充分具体,而不是简单的一个题目。

鉴于如上认识,我们的/汉语实况与话题虽重视听,但也充分利用了视听过程中所获取的大量信息,以此进行话题的表述练习。而以前我们编写的5汉语实况视听说6中说话练习与视听练习安排在一起进行,说话练习往往被视听练习所淹没或被省略。我们在5汉语实况与话题6中把视听练习与说话练习分为两个部分,专门提供常用口语词语例释,这些词语虽然大部分不是视听障碍,却是成段口述常用的词语。把视听练习与说话练习分开,但引导学生作说话练习时要充分利用视听练习过程中所获取的信息和常用口语词语。由于是两个练习,界限分明,使同学明确知道现在进行的是话题练习。/视听与/说的关系是相对的,即开始阶段/视听占绝大部分课时,随着学生水平的提高,/说占的时间将会越来越多。话题练习对教师要求很高,在学生进行话题练习时,教师要抓住其主要问题,这里除了语法、词汇、语音的问题外还要注意学生所说的内容与视听练习的内容是否一致。另外,为了避免说话练习过程中很难调动所有同学的积极性这一问题,在一人讲时,提醒大家集中精力听,先让同学互相纠正口述中的不当之处,然后由教师纠正他们都没发现的问题,这是最关键的,因为这个问题可能是所有同学的问题。当然,这样的练了提高他们的口语水平外,对他们了解中国国情文化,也会大有好处。

六实况汉语教学的开设需注意的问题

1.何时开?功能法的语言教育家汉姆莱(Hammerly)曾就使用真实材料作为听力教材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听力教材应有一个/由经过编排加工的材料到未经过编排加工的材料0的过程,也就是由有控制的材料到真实材料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语体由单一到多样,语音由标准到方音,语速由慢到正常,练习由易到难;辨音)))听真伪)))根据指令反应)))回答简单的问题)))听对话,说出人物、场合)))听有背景噪音、冗余信息的谈话,听后复述大意。经过实况汉语的教学实践,可以肯定汉姆莱的观点是正确的。实况汉语教学的做法是在中高级阶段使用以/先声后文为原则编写的完全采用真实语料的教材。而在初级阶段,我们强调教材中语言真实、自然,但却不宜直接使用/真实材料。总之,实况汉语教学的起点,不是初级水平,更不是零起点,而是已基本掌握了汉语基础语法,具有中等水平的学习者。实况汉语教学是以习得为主的教学,在中级水平开设是适当的。

2.开设多少课时?实况汉语教学刚开始时,课时不宜过多,每周以2-4课时为宜,随着留学生适应能力的提高,课时可以有所增加,但最多不应超过8课时,即不应该超过周课时的

3.适合于哪些课型?实践证明,要求留学生说一口与中国人无异的汉语是相当困难的,只有极少数出类拔萃者才能做到。而我们要求留学生听懂一般中国人的谈话不但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行的,相当一部分留学生可以达到这一点。同样能阅读一般汉语文章比能写出一般的汉语文章,要重要的多,可行的多。这是因为解码系统的要求和编码系统的要求从来就不一样,解码系统的要求应明显高于编码系统,对编码系统不能要求过高,留学生说的话能让人听懂,写的文章能让人看明白即可。因此/汉语实况听力主要在解码系统,即/听上做文章,而/汉语实况与话题,也是把/视听过程作为最重要的,要求也比较高,而对/说的要求则要灵活得多。

多年的实况汉语教学实践可以证明,这是提高留学生汉语能力的有效途径,但它毕竟是对外汉语教学的一门新课型,有些地方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需要对外汉语教学界的同仁们进行更深入的理论探讨及大量的教学实践,使其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语文教学点范文第15篇

【关键词】交际;工具;人文;成功;语言教育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犹如硬币的两个面,无法分割;犹如一个人的左右手,紧密相连。工具性是人文性的基础,人文性是工具性的“精、气、神”之所在,它们之间相辅相成、相互渗透。离开“工具性”来谈“人文性”,有舟无水,寸步难行;同样,只有工具性,没有人文性,有水无舟,亦无法欣赏到“小小竹筏江中游,悠悠青山两岸走”的绝妙景致。

我们曾经过于追求工具性,教学活动始终围绕着工具性组织、展开,强调对字词、语法、修辞、阅读技巧、写作方法等的抽象分析,并靠“迁移”这块敲门砖去实现应试的目的。机械、单调的语言文字训练使本应鲜活的语文教学变得枯燥、乏味;文质兼美的名篇佳作被支解得支离破碎――催人泪下的人物,震颤人心的场面,触发灵感的对话,引发异想的讨论,勾通现实的镜头,引人入胜的美景等等,被淡化、被湮没。学生收获的不是语文的整体,而是一个个关联不大的零部件。

案例一:《桂林山水》第二自然段教学片断

师:默读课文,思考:这一段主要写什么?第一句与下面几句是什么关系?

生:这一段主要写漓江水的特点。第一句与下面几句是总分关系。

师:第一句是采用什么方法写的?第二句里有哪些修辞手法?

生:第一句是用对比的方法写的,作者用波澜壮阔的大海、水平如镜的西湖与漓江的水作比较。

生:在第二句里,作者用了排比、比喻的修辞方法。

师:同学们理解得非常正确,现在请大家齐读第一、二句,读后想想“水平如镜”这个词的特点,然后照样子说出几个这样的词。

生:红叶似火、对答如流、骨瘦如柴……

案例一的教学重心就明显地偏向了工具性。“桂林山水甲天下”多美的漓江水啊!学生没能用心去感受、体验漓江水的美,没有受到应有的人文关怀,“人文性”严重失落。教师的教学始终没有跳出语言文字这个框框,也就是没有从语言出发走向人文,然后再回归语言,而是在语言文字中兜圈圈,这样学生就不可能品味到美的文字,领略到美的景色,“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也就成了一句空话。正是在这种“唯工具性”的大背景下,新课程改革“拨乱反正,痛改前非”,提出了“弘扬人文性”的口号,倡导以人为本,关注学生的生命成长。于是乎语文的工具性似乎又成了千古罪人,许多语文教师避之尤嫌不及,课堂上该讲的不敢讲,该练的不去练,大兴人文之风,每篇文章都想让学生受到“超级震撼”。

案例二:《只有一个地球》主要教学环节及时间(第二课时)

1.朗读课文,思考:你由只有一个地球想到了什么?(10分钟)

2.以“地球与环境”为主题,实话实说:我们应该怎样保护环境,爱护地球?(30分钟)案例二的教学设计,重心又明显地落在了人文性上。也就是只从语言出发走向了人文,却没有回归语言。学生的人文关怀不是在语文工具价值的实现过程中得以体现,而是脱离了文本的空头说教。教学流程中,人文关怀受到了高度重视,学生的环保意识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增强。可是我们不禁要问:《只有一个地球》这篇文章不是成了摆设?教学过程中学生对语言的感悟、体验、探究、积累、运用体现在哪儿?这种脱离文本,舍弃语言文字的人文关怀对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究竟又有多大作用呢?

笔者认为,语文教学中要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就应该让学生在语言人文的互逆中,对话、交流、感悟、体验、品味、积累、运用,就是让人文性在语文工具价值的实现过程中体现,就能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既做到得“意”,又做到了得“言”,“意”“言”兼备,得“意”而不忘“言”。

案例三:我执教的课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其中有这样一个环节:默读课文,看看哪些词句最让你感动,边默读边圈划,并请学生将标出来的词语写在黑板上。学生把词语写在黑板上之后,我便引导学生对这些词语进行讨论:首先看正误,然后看书写是否美观,最后讨论这些词为什么使你感动。

课后有老师觉得这个环节较好地体现了语文的“工具性”。但我认为,这个环节在体现“工具性”的同时也体现了“人文性”:

首先,从学生这个层面来看。第一,黑板上的词语是学生阅读课文后写上去的,他之所以写上“这个词”而不是“那个词”,是经过了一番思考和选择的,因为“这个词”让他“感动”,而“那个词”没有让他“感动”,这里面就有“价值观”的判断;其次,讨论“书写是否美观”,“哪个字书写美观”以及“谁的书写美观”,这又是一种审美的判断,说到底还是一种“价值观”的体现;第三,讨论“这些词为什么使你感动”,这更是学生从词语引发的一种内心深处的感受,无疑也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接着,我们从教师这个层面来看。教师设计这个环节本身就蕴含了教师对语文教学的“理念”,蕴含了教师对这篇文章的理解,也就是说,教师之所以是“这样设计”而不是“那样设计”,是有他自己的理由和思考的,是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理念和对文章的把握而设计的,体现了教师特定的“情感”、“思想”和关于语文教学的“理念”、“态度”,决不不仅仅是“工具性”的体现。

工具性可以训练,但人文性是依靠工具性这个载体去感悟积累的。自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以来,人们对语文教学究竟要不要对知识和能力进行训练产生了怀疑,比如:语文教学还能不能教学生分段、归纳段意、总结中心思想?因为有人在比较中发现,课程标准里找不到“训练”二字了,于是就衍生出新课程否定“训练”,淡化知识的结论。这是对新课程理念的一种误解。我们认为,要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要形成能力,养成习惯,不靠反复地运用、历练,何以生成?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这里的“百”、“千”、“万”哪一个又少得了一个“练”字,没有量的积累,何谈质的升华?不训练,工具都没了,又哪来的人文?就是三维目标不是也把知识和能力作为第一目标吗?所以语文教学不存在要不要训练的问题,而是训练什么,怎么训练的问题。

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使工具性和人文性二者更好地统一起来呢?我认为必须掌握两点:

第一、工具性与人文性要统一兼顾,不能偏重某一方面。语文教学不仅仅同各科一样完成思想教育的共同任务,而进行人文教育是语文学科本质属性决定的个性任务。通过语文教学培育学生的人格是不能忽视的。但是语言的性质既有语言形式,又有语言内涵,语言形式和文化、思想、情感内涵是一个统一体,所以语文教学历来讲求文道统一,即语言形式和内容的统一。

第二,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必须寓教于文。凡是语言规范、内容科学的文字表述材料,都可以作为语文教材。教学时,其着眼点是在语文形式;而其他学科如社会、思品等,教学的着眼点是在语言内容。语文教学着眼于语文形式,但是并不是抛弃内容,语言所载负的人文、思想、情感内涵,是寓于语言之中的,也就是必须寓教于文;在理解、感悟语言的同时接受文化。情感的陶冶,体现语文教学特色。

总而言之,在语文课程中落实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教育迈向成功的关键。这就要求我们的语文教学在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天平上,找准支点,摆平砝码,才能维持平衡,换言之,就是在整个语文教学中,一方面要注重具体的字、词、句、章等语文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的积累,一方面要加强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将实践与体会融为一体。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