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语文优秀教学案例范文

语文优秀教学案例范文

语文优秀教学案例

语文优秀教学案例范文第1篇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一年级上册“汉语拼音”第6课《j q x》,包括以下几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学习汉语拼音声母j q x及它们的书写笔顺、占格位置,j q x与韵母的拼读练习,j q x与ü相拼省略ü上两点的规则;第二部分读带有j q x音节的词语和儿歌;第三部分是认识五个生字,借助图画和联系生活实际了解字词的意思。

二、本节课教学目标

1.学会j q x三个声母,读准音,记住形,能够正确书写。

2.初步掌握j q x和ü相拼时,ü上两点省写的规则。

3.学会j q x和单韵母的拼读,准确拼读三拼音节。

三、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j q x的三拼练习和ü上两点省写规则。

2.难点:ü上两点省写规则。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复习旧知

1.复习声母,区分b p d,为下面记住q做铺垫。

师:小朋友们,在拼音王国里,咱们已经认识很多朋友了,让我们再来和它们打打招呼吧!

(1)课件出示:b p d。

师:小朋友,瞧,这是三兄弟,让我们边读边观察它们都是由什么和什么组成的。(b p d 都是由一竖和一个半圆组成的。)谁来所说它们有什么不同?

(2)手势做拼音操,巩固字母的形。

师:看大家那么会观察,就再来做个“猜一猜”的游戏,这回老师做手势,大家一起来猜,看谁的反应最快。

(二)学习声母j

1.学习声母j的音和形。

(1)师:小朋友真能干!今天老师又带来了三位新伙伴,想不想和它们交朋友?

(课件出示j q x的卡通形象)

(2)教师引导学习j,课件出示母鸡配上j的图片

师:图上画着什么?你能根据图画的内容试着读一读这个字母吗?

生:图上画着一只鸡抬头望蝴蝶,所以我觉得这个字母应该读j。

(3)师小结:是啊,它名字跟母鸡的“鸡”差不多,但是要读得轻一些,短一些。(板书:j)

(4)师范读,学生边听边仔细看。

(5)学生试读,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发音。

(6)开小火车读,齐读。

2.记住j的形。

(1)看图启发想象,你能用什么好办法来记住“j”吗?

生1:“j”像一只伸着脖子的鸡。

生2:上面的“·”就像鸡头上的蝴蝶。

(2)引导学生用编不同的顺口溜或儿歌,发散学生思维。

生:竖弯加点j j j,鸡追蝴蝶j j j ;黄毛小鸡j j j 。

3.书写声母j。

(1)学生仔细观察拼音格,说说你认为j该怎么写?

(先说占哪几格,再说笔顺)

(2)师范写,学生抄写字母,教师巡视,个别辅导。

4.师小结:小朋友们真能干,不仅会读j , 还会认、会写,和j交上了朋友。

(三)小组合作学习声母q和x

1.师:仔细观察两幅图,用刚才学习j的方法,四人小组合作学一学,认一认,写一写。

2.学生试读,教师正音。开小火车读,齐读。

3.教师巡视学生合作学习的情况,相机指导。

(1)学习声母q。

A、学生根据“七只气球”判断q的读音。

B、正音:小老师带读,指名读,男女生赛读,齐读。

C、比较q和j的读音,总结出j不送气,q送气。

D、学生借助图形自编顺口溜,记住q的形。

(左上半圆q q q , 像个9字q q q )

E、书写q:观察田字格的位置,描一描,写一写。

(2)学习声母x。

A、学生根据西瓜的图片得出x的读音。

B、用多种方式练读x。

C、学生借助图形自编顺口溜,记住x的形。

(刀切西瓜x x x ; 像个叉叉x x x 。)

D、书写字母,学习新笔画,强调x的笔顺,学生练写。

(四)学习j、q、x与ī的拼音

1.出示j—i—ji ,指导拼读。提示“j”是声母,要读得轻而短。比较声母j与音节ji的读音不同。(双轨火车对比读)

2.请学生上台加上声调,当小老师带领小朋友读。(注意加声调时“ī”字的点要去掉)

3.读儿歌巩固音节:

jī,我有一只小花鸡。

jí,今年我上一年级。

jǐ,汽车上面真拥挤。

jì,弯腰来把鞋带系。

4.出示音节qī、xī,指名拼读,带调拼读。

5.读儿歌巩固音节:

一二三四五六七,

小朋友们站整齐。

大家一起做早操,

天天锻炼身体好。

(五)学习ü上两点省写规则

1.师:看,老师又请出了几对朋友。板书:j—üju

q—üqu

x—üxu

(1)请大家大声地拼拼看,你发现什么问题了吗?

(学生说出ü上两点不见了,就在后面的u上涂上红色,引起学生的注意)

(2)师: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j q x带小i出去玩,小ü也要去,急得直哭,j q x说:“别哭,别哭,你先擦掉眼泪,我们就带你去。”小ü听了忙擦掉眼泪,拉着j q x的手出去玩了。

师:大家要记住j q x和ü拼出的音节,要去掉ü上的两个点。老师教你们一个口诀:

小ü见了j q x,擦掉眼泪笑嘻嘻。“眼泪”是什么呀?(生:ü上的两个点。)

2.回归整体,再次拼读巩固。

师:记了口诀,你能把它们拼得更好了吗?

A、练习拼读拼读音节,拼不好的地方多拼几遍。

B、指名读、齐读、分组赛读。

3.音节加入四声再次练习拼读。

师:看,现在我给朋友ju戴上了帽子,你还认识它们吗?(jū jú jǔ jù)

A、同桌一起大声拼一拼,拼不好的地方要互帮互助,建议大家带上手势读。

B、看,我给qu和xu都戴上了帽子,像刚才那样,同桌先自己试试吧。

语文优秀教学案例范文第2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渗透;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6-0072-01

优秀传统文化引领和指导着我国文化事业的稳定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坚实的精神和文化保障,语文教学是传播文化的一种重要途径,将小学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教育进行有机整合是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而且强调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语文作为文化载体,决定了语文学科不同于其他物质工具的特殊性。因此,研究小学语文教学如何渗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能够使语文教学内容更加完善和充实,从而更好的推进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工作,并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意见。

1.小学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教育现状分析

作为我国的文化精粹,传统优秀文化中涵盖了多种知识,包括不同的民族风情和习俗,在渊源留长的文化发展历程中创作了大量的文学艺术作品,这些都可以体现我国文化发展即为繁荣,为后人的学习和鉴赏提供了素材。而在小学语文教学课程改革的大趋势下,要求应以学生综合文化素质为培养目标,这与传统优秀文化教育的作用相吻合。所以当前很多小学均在开展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融入了一部分传统优秀文化教育内容,让学生在课堂中可以学习到很多传统的民族风俗习惯,了解古人流传下来的礼仪。

虽然很多院校开展了传统优秀文化与小学语文课堂相整合的教学工作,但是在实践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影响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作用的发挥。一些小学语文教师在语文课堂中通常以阅读古诗、鉴赏古诗文的方式来讲解传统文化,而鉴赏和阅读的只是古诗的一部分或几段话,存在传统文化教育过于片面的问题,学生根本无法了解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再加上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模式和思维相对固定,也没有将传统文化的内容运用到培养学生文化素质方面,整体教学效果不够理想。

2.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策略

2.1 将传统文化内容合理的穿插到教学课堂中。针对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传统优秀文化的教学问题,教师一定要做出调整和改变,将传统文化内容合理的穿插到教学课堂中,在保障教学任务完成的基础上,逐步提升和培养学生的综合文化素质。作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实施者,语文教师一定要利用好语文课本教材,对教材中古诗词和文章详细的讲解给学生,让学生理解文章中蕴含的优秀文化,并达到陶冶情操和提升个人品位的效果。例如:李绅的《锄禾》一诗中"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体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和敬重;李白的《静夜思》中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在字里行间流露着对久别故乡的深切怀念;王安石的《泊般瓜洲》一诗中写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表现了诗人对家乡的恋恋不舍以及客居异乡的无奈与痛楚;苏轼的《题西林壁》中描绘了庐山雄伟壮观的景象,《饮湖上初晴后雨》中赞美了西湖美丽谊人的风景;李白的《望天门山》写出了天门山的巍峨险峻等等。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把握好传统优秀文化在语文教学课堂中所占的比例,将语文教学内容与传统文化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科学的搭配,避免优秀传统文化所占的比重过少或过多,正确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共同为增强学生情操和思想品质而服务。

2.2 合理的选取传统文化教学案例。在将优秀传统文化深入到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时,应采取更加新颖的教学手段开展教学活动,可以选取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优秀文化教育案例,结合案例来分析其中所表达的文化内涵和意义。蕴含传统文化的教学案例通常应用的都是古诗词,对小学来说比较难理解,教师应对古诗词的内容、意象进行详细的阐述,让学生提出不懂的地方,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教学。这种结合实际教学案例的传统文化教育方式,可以让小学生获取语文课本外的知识,对学生知识面的扩展非常有利。

2.3 对小学语文教学模式进行创新改革。教学模式的设置和运用也同传统文化教育、小学语文整合教学的效率有直接的关系,如果运用的教学模式不合理,不仅达不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还可能会使学生产生错误的观念,认为传统优秀文化教育非常枯燥、乏味。所以语文教师可以对小学语文教学模式进行创新改革,结合传统优秀文化的具体教学内容,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感受教学情境下传统文化散发的魅力。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将传统文化以一种生动、形象的方式展现出来,调动学生学习传统优秀文化的主观能动性,并加深学生对传统优秀文化的理解和认识。

2.4 借助传统文化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传统优秀文化教育内涵丰富,在渗透到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时,应把握一项基本的原则,即以学生为本,要考虑小学生的各方面需求,运用多种教学途径向学生解析传统文化的礼仪、思想,迎合学生的心理,使学生更加主动、积极的投入到传统优秀文化教育中。民族特点鲜明是传统优秀文化的一大显著特点,教师应以此为入手点,抓住学生的兴趣点,鼓励学生在课下阅读更多的优秀文化艺术作品,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传统文化学习习惯。例如:教师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可以以清明节、中秋节、端午节和春节等传统的节日为例,让学生了解这些传统节日的来源、发展和庆祝方式,并让学生讨论自己在这些节日中学到的知识,利用作文的方式总结对这些节日的学习结果。这对学生学习传统文化和继承传统文化均有积极的作用,教师要及时肯定学生的学习成果,让学生增强学习传统优秀文化的信心,感受学习传统优秀文化的乐趣。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渗透到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不仅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趋势,也是推进小学生文化教育的必然需求。在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中合理的穿插一些优秀传统文化知识,能够加深学生对我国民族文化的了解和认识,对改善教学质量也有很大的帮助。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应合理的选取教学方式,有效的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课堂中,提高小学生的文化素养,扩展学生的知识面。

参考文献:

[1] 杜娅.浅论小学语文教育中的传统文化教育[J].新课程学习.2009,12

语文优秀教学案例范文第3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传统文化;渗透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5-0091-01

优秀传统文化引领和指导着我国文化事业的稳定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坚实的精神和文化保障,语文教学是传播文化的一种重要途径,将小学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教育进行有机整合是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因此研究小学语文教学如何渗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能够使语文教学内容更加完善和充实,从而更好的推进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工作,并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意见。

1.小学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教育现状分析

作为我国的文化精粹,传统优秀文化中涵盖了多种知识,包括不同的民族风情和习俗,在渊源流长的文化发展历程中创作了大量的文学艺术作品,这些都可以体现我国文化发展即为繁荣,为后人的学习和鉴赏提供了素材。而在小学语文教学课程改革的大趋势下,要求应以学生综合文化素质为培养目标,这与传统优秀文化教育的作用相吻合[1]。所以当前很多小学均在开展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融入了一部分传统优秀文化教育内容,让学生在课堂中可以学习到很多传统的民族风俗习惯,了解古人流传下来的礼仪。

虽然很多学校开展了传统优秀文化与小学语文课堂相整合的教学工作,但是在实践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影响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作用的发挥。一些小学语文教师在语文课堂中通常以阅读古诗、鉴赏古诗文的方式来讲解传统文化,而鉴赏和阅读的只是古诗的一部分或几段话,存在传统文化教育过于片面的问题,学生根本无法了解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再加上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模式和思维相对固定,也没有将传统文化的内容运用到培养学生文化素质方面,整体教学效果不够理想。

2.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传统文化渗透教学的对策研究

2.1将传统文化内容合理的穿插到教学课堂中。针对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传统优秀文化的教学问题,教师一定要做出调整和改变,将传统文化内容合理的穿插到教学课堂中,在保障教学任务完成的基础上,逐步提升和培养学生的综合文化素质。作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实施者,语文教师一定要利用好语文课本教材,对教材中古诗词和文章详细的讲解给学生,让学生理解文章中蕴含的优秀文化,并达到陶冶情操和提升个人品位的效果。如《鲁本的秘密》一文,课文讲了鲁本作了很大的努力,攒钱为母亲买胸针的事,可教育学生应孝敬父母;教学《詹天佑》一文时,詹天佑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过程中,为了争取修筑权,为了给自己的祖国争一口气,他不畏强权,严肃的工作态度和身先士卒的工作作风,以及长中国人民志气的爱国之心,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在教学《延安,我把你追寻》一文,讲中国人民在艰苦的革命斗争中形成的革命精神: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为革命事业勇于献身的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可教育学生继承和发扬延安精神,努力学习为祖国建设尽力。语文教师一定要把握好传统优秀文化在语文教学课堂中所占的比例,将语文教学内容与传统文化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科学的搭配,避免优秀传统文化所占的比重过少或过多,正确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共同为增强学生情操和思想品质而服务。

2.2合理的选取传统文化教学案例。在将优秀传统文化深入到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时,应采取更加新颖的教学手段开展教学活动,可以选取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优秀文化教育案例,例如《三字经》、《弟子规》、《百家姓》以及唐诗宋词等,教学中结合案例来分析其中所表达的文化内涵和意义。蕴含传统文化的教学案例通常应用的都是古诗词,对小学来说比较难理解,教师应对古诗词的内容、意象进行详细的阐述,让学生提出不懂的地方,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教学。这种结合实际教学案例的传统文化教育方式,可以让小学生获取语文课本外的知识,对学生知识面的扩展非常有利。

2.3对小学语文教学模式进行创新改革。教学模式的设置和运用也同传统文化教育、小学语文整合教学的效率有直接的关系,如果运用的教学模式不合理,不仅达不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还可能会使学生产生错误的观念,认为传统优秀文化教育非常枯燥、乏味。所以语文教师可以对小学语文教学模式进行创新改革,结合传统优秀文化的具体教学内容,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感受教学情境下传统文化散发的魅力[2]。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将传统文化以一种生动、形象的方式展现出来,调动学生学习传统优秀文化的主观能动性,并加深学生对传统优秀文化的理解和认识。

2.4借助传统文化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传统优秀文化教育内涵丰富,在渗透到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时,应把握一项基本的原则,即以学生为本,要考虑小学生的各方面需求,运用多种教学途径向学生解析传统文化的礼仪、思想,迎合学生的心理,使学生更加主动、积极的投入到传统优秀文化教育中。民族特点鲜明是传统优秀文化的一大显著特点,教师应以此为入手点,抓住学生的兴趣点,鼓励学生在课下阅读更多的优秀文化艺术作品,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传统文化学习习惯。例如:教师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可以以清明节、中秋节、端午节和春节等传统的节日为例,也可以借助黔西南州各少数民族文化特点,如贞丰县"六月六"布依族风情节、兴仁县"八月八"苗族风情节为契机,让学生了解这些传统节日和风情节的来源、发展和庆祝方式,并让学生讨论自己在这些节日中学到的知识,利用作文的方式总结对这些节日的学习结果。这对学生学习传统文化和继承传统文化均有积极的作用,教师要及时肯定学生的学习成果,让学生增强学习传统优秀文化的信心,感受学习传统优秀文化的乐趣。

3.结语

综上所述,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渗透到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不仅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趋势,也是推进小学生文化教育的必然需求。在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中合理的穿插一些优秀传统文化知识,能够加深学生对我国民族文化的了解和认识,对改善教学质量也有很大的帮助。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应合理的选取教学方式,有效的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课堂中,提高小学生的文化素养,扩展学生的知识面。

参考文献:

语文优秀教学案例范文第4篇

1.1通过案例教学,培养学生的洞察能力

行动导向教学法中最具代表性的案例教学法强调通过使用具体案例,并对其进行详细的情景描述,引导学生针对该情景发表个人看法的一种教学方式,它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创造才能,而且,该教学法的使用并不看重学生个人看法的正确与否,而是强调说出个人看法之前的思考过程,这与以往语文教学时常应用到的举例证明不同,举例证明只能让学生对语文知识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和认识,被动接受教师要传递的信息和观点,属于一种灌输性教学方法,而案例教学则不然,它主张让学生自发地对问题进行分析和总结,并与他人共同探讨,从案例中表明自己的观点以及处理问题的方式。一个优秀的案例能真实地还原实际情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够感同身受地融入情景当中,自觉地沉浸在案例所营造的氛围中,体验角色,并将自己当成案例中的主角,积极地分析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本人在语文教学实践中,组织学生对《我的母亲》这一课的作业《历史上伟大母亲的故事》)展开讨论,鼓励学生尽可能多得收集与之有关的案例和材料,并以文字的方式进行叙述,最后再与其他同学共同讨论,使学生的学习效果有了显著的提升。

2.2通过角色扮演,培养学生的辨析能力

角色扮演法主要应用在小说类型的课文中,该方法能够指导学生通过角色扮演融入课本描述的情景中,切身体会角色的内心情感变化,提高学生求知欲和想象力。这种教学方法能够使学生的情感变得更加饱满、丰富,情绪和精神都达到最佳的状态,有利于加深对课文的探究和认识,比如,在学习《雷雨》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扮演文中的各个角色,使学生能真正体会文中所描述人物的复杂心理。此外,角色扮演还能够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所扮演角色的印象,对课本知识的记忆也比较老路,当类似场景再次出现时,就懂得如何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地应付和处理了。与以往语文教学方法相比而言,该方法的应用能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在强化学生学习能力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热情。

2结语

语文优秀教学案例范文第5篇

关键词:传统文化;小学;语文;渗透

语言是学生学习的重要科目之一。语言学科不单单是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而我国优秀文化的宗旨在于培养人们的自我修养。鉴于此,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将两者结合在一起,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尤其是在倡导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教师更应当重视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小学语文教学的促进作用。

一、优化教学模式

为了使优秀传统文化能够真正渗入到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内容,创设文化教学情境或是把传统文化融入到课堂教学中。这也意味着小学语文教师应当转变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模式,找到优秀传统文化和小学语文课堂的结合点,从而在语文知识的学习中感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例如在《孔子拜师》的学习中。该篇文章主要讲述的是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孔子拜老子为师的故事,既体现出了孔子孜孜不倦的治学精神,同时还渗透出了学无止境的思想。为了更好的开展教学,教师应当准备一些有关孔子的资料,并要求学生收集一些有关孔子的资料。另外,该篇文章的教学目标是①学生能够认识7个生字;②有感情朗读课文;③了解故事梗概;④积累文中佳句,能够字典或其它方式理解词句意思。其后在课堂开始教师可以通过创设谈话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中华传统文化像一座巨大的宝库,在本单元中既可以了解古代神话故事,也可以欣赏古代建筑,并认识古代思想家。那么今天我们主要是认识一位大思想家。之后,教师可以将有关孔子的图片或视频展示给学生,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然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将课前收集到的孔子资料进行相互交流。其后可以通过初读课文,了解内容;研读课文、了解品行两个环节完成课堂的讲授。最后教师还应当进行课堂反思:对于该教学案例,可以从两各方面反思:一是利用情境帮助学生词语。文中的“风餐露宿”、“日夜兼程”与生活实际生活联系并不紧密,教师在帮助学生理解时应当先让学生进行现象。这样不仅能帮助学生加深理解,更好体会情感,还能使学生掌握了一种学习方法。二是课堂主线。显然,该教学设计中,教师只是以一条主线贯穿全文,致使在进行孔子品行的分析时,没有达到预期教学目标。由此可见,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前提应是优化教学设计。这样才能使学生能够在课堂真正感受到,并学习到优秀传统文化。

二、运用生活化教学方式

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主要是来自于生活。在当下将传统文化融入到生活化教学中,既能提升语文课堂的教学质量,也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最关键的是还能够增强课堂的学习气氛,从而使学生充分理解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例如在口语教学中,教师可以将生活中的传统文化充分应用到口语教学中。如这样一个教学案例:教学目标为:学会观察生活和搜集资料,培养口语交际能力;把自己想说的话写下来,保证语句通顺;发现词语的构词特点,并通过观察图画和词语,了解十二生肖这一传统文化;另外,在教学开始前,教师应当准备好教学课件、十二生肖等邮票挂图,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语文知识课堂学习中。之后在教学的初始阶段,教师可以创设教学情境。如设置主题为:闪光的钥匙新闻会,并制定一系列相应的规则。接下来,让学生将近期了解到的传统文化以新闻行形式展示给大家。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开展主题新闻会。随后,教师在课堂结束之际再进行奖励评定。最后,完成教学之后,教师还应当进行反思:①新闻会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那个环节设计的不合理影响了教学效果。②活动是否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③十二生肖传统文化是否真正地渗入到了小学语文教学中。对于该案例,教师在要求学生进行十二生肖资料的交流时,应当考虑到学生在课下是否完成了资料的收集。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总之,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时应当注意新课改以学生为本,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教学理念。只有这样才可以既能使学生感受到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知识,又能够真正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水平。

三、延伸到课外学习

传统文化具有民族性、继承性的特点。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在课堂上融入传统文化,也要在课外融入文化,以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另外,课余作为课堂的延续,应当与课堂教学保持同步,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中秋、春节、清明等传统节日,最具传统文化的精髓。同时人们对于传统节日也非常喜爱。而教师可以在讲解与节日有关的文章时融入传统文化,而后在课下布置灵活的课外活动。或者是在节日之时,创设一些新颖、有趣的学习活动,以便学生能够深入与了解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如让学生收集一些与节日相关的故事或是民间习俗。另外,教师还可以根据课堂教学内容,将课堂上传统文化的学习延伸到课下。如在上述《孔子拜师》的例子中,在学生完成课堂的学习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互联网、查阅书籍等途径来搜集有关孔子的其它故事以及他的著作。之后再在课堂上进行交流和互动,从而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并最终达到让学生学习优秀传统的目标。由此可见,教师应当重视利用课外时间,结合教学实际,将传统文化融入到课外学习活动中,从而让学生了解到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

四、总结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既能助力于语文课堂的开展,又能使学生真正接受传统文化,从而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播奠定良好的学习基础。何况,随着新课改的改革,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传统文化知识越来越多。小学语文教师应当重视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将传统文化融入到教学中。

作者:张美玲 单位: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解放路第三小学

参考文献:

[1]陈瑞珍.探析怎样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J].快乐阅读,2015,18:93-94.

语文优秀教学案例范文第6篇

关键词:师范专业认证;美术;教育情怀;教学案例

一师范专业认证与教育情怀概念的提出

2017年10月26日,教育部了“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实施办法(暂行)》的通知”,师范类专业认证以“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为理念,构建了“纵向三级递进、横向三类覆盖的分级分类认证标准体系”。“教育情怀”这一概念也成为认证标准之一。《中学教育专业认证标准(第二级)》(认证标准的第三级也同样有)“二、毕业要求”包含“践行师德”、“学会教学”、“学会育人”、“学会发展”四个大的方面,其中“践行师德”又包含“师德规范”与“教育情怀”两个方面。“教育情怀”是指“具有从教意愿,认同教师工作的意义和专业性,具有积极的情感、端正的态度、正确的价值观。具有人文底蕴和科学精神,尊重学生人格,富有爱心、责任心,工作细心、耐心,做学生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奉献祖国的引路人。[1]”教育情怀首先体现为对教育事业的情感,即具有从教意愿,热爱教育事业,是一个人对教育职业的高度认同;教育情怀其次体现为对学生的情感,即愿意做学生的引路人;教育情怀最根本的作用在于能够赋予我们的工作以意义。有情怀与没有情怀是不一样的,情怀的有无,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教师职业发展的可能性。没有教育情怀的人,只会把教师职业当作一个可以维系生存的手段,其发展的可能性会大大减低;而一个具有教育情怀的老师,绝不仅仅把教师职业作为谋生的手段,会为自己的信仰调动自身的一切力量,集中到既定的目标上,其知识、能力、内心世界都会得到充实和提高,从而推动个人及社会的发展,因此,教育情怀的有无,对于教师来说意义深远。“显然,教育情怀不是操作层面上的技术特征,更不是肉眼可见的‘量化’指标,但它的存在却丝毫没有被怀疑过。它是一种超验的‘行动意识’,是渗透于教育者教育行动过程中的意念,是对教育者的行动产生深刻影响的精神力量。”总之,培养合格与优秀的教师,教育情怀的有无成为重要的衡量标准,而如何培养未来教师的教育情怀成为目前和将来一段时间值得研究的重要问题[2]。

二当前高师学生美术教育情怀的现状调查

据一项调查显示,地方高校的美术学专业中只有41.7%的学生愿意在毕业后从事美术教师职业,这种择业心理除了社会、学校、家庭等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外,学生自身的兴趣爱好、价值观念等也是影响其择业心理的因素,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对教师职业缺乏正确的认识和了解。一些学生认为教师从事的是单调乏味的重复性劳动,几十年如一日没有变化和新意,更谈不上乐趣。对事物的认识是决定一个人对待某事物的态度与情感的主要因素,有一种认识我们称之为陈见,那就是当事物已经发生了改变而我们的认识仍然停留在以前的位置,缺乏对这一事物现状的调查与了解。高校美术教师教育专业的学生在进校后,接受的多半是专业训练,学生更多关注的是发生在专业领域的事情,比如画展、画家等,而对于教育领域尤其是基础教育的关注很少,除了自己对曾经的中小学经历的记忆外很少接触到这方面的信息,因此很难形成对基础美术教育的正确认识。这样就成为了学生今后从事教育职业的一种障碍,消除这一障碍已经刻不容缓。改变学生头脑中长期以来形成的对中小学美术教育的成见,重新认识新环境下的教师工作特点,激发其成为教师与热爱教育事业的情感意向应该成为美术教师教育的首要目标,而最有力的武器即最有说服力的证据应该是那些在教改浪潮中涌现出的优秀的教学案例,事实胜于雄辩,这些课例是基础美术教育最形象的代言人。正如艺术的本质规律体现在一系列标志着人类艺术最高成就的经典名作之中一样,美术教学的本质规律也必然体现在那些优秀的经典课例当中。读经典是非常重要的学习方法,在相同的时间里,其得到的收获和进步要大得多,多读经典才能形成一个人高层次的品味和追求,进而在行动中以高标准来塑造自我。

三优秀教学案例对培养美术教育情怀的作用

教学案例是指“在教学实践、作品(论著、电影和小说)中存在的,有教育意义的教学事件或教学故事。[3]”好的教学案例一般具有典型性和普遍性的特征,所谓“有教育意义”是指通过这些案例的学习,师范生能够从中理解和掌握一定的教育教学规律、方法或技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专业要以引导师范生‘做学生成长引路人’为目标,通过参与式课程学习、示范性榜样熏陶、反思性案例分析、主题性教育活动、行动性实践体验、激励性成长评价等养成途径和形式,帮助师范生树立正确的教师观,理解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认同教师工作的意义和专业性在于创造条件促进学生自主和全面发展,加强自身修养,丰富人文底蕴和科学精神,养成积极向上的情感,端正奋发的态度和持续努力的行为。[4]”其中“示范性榜样熏陶、反思性案例分析”都可以通过优秀的教学案例对师范生进行教师观、学生观的引导,所以,优秀教学案例对培养未来美术教师的教育情怀具有重要作用。

(一)有利于师范生形成对基础美术教育现状和教师工作价值的正确认识

观摩学习优秀的美术教学案例,有利于师范生形成对基础美术教育现状和教师工作价值的正确认识,一方面是因为:优秀的教学案例首先是充分体现出了当前最先进的教学理念与改革意识的教学成果,代表当前基础美术教育改革的普遍现状与趋势,是优秀的中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体现,因此能形成学生对于基础美术教育现状的正确认识。基础教育改革以来,《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的颁发以及新版教材的编写和应用,使广大中小学美术教师积极投身于新课程精神的学习和教学研究,涌现出了一堂堂精彩的教学课例。笔者有幸到中小学观摩现场美术教学,对一些优秀的教师和课例感受很深:那活跃而有序的课堂气氛,结构谨然流畅的教学组织,踊跃表达丰富情感体验的快乐学习的学生,教学姿态与风度游刃有余的老师,还有孩子们创作出的一幅幅充满童稚和无穷想象力与创造力的作品,无不体现出教学已经成为了艺术,聆听一节美术课犹如欣赏一件精彩的艺术作品,使人神情舒畅而愉快。另一方面是能让师范生重新认识美术教师的劳动特点与工作价值。为什么传统的中小学美术教育留给大家的是单调乏味的印象,而如今课改后的美术教学则呈现出生动活泼的教学效果,能充分体现出教师的创新意识和工作乐趣与价值呢?那是因为教学中的一系列因素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突出表现在新课程观念给予了教师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广大空间,这种空间的获得使教师的工作更具有创造性特点:首先,课程标准只对学生某一学段之后学习结果的行为描述,并为教师的教学提供参考与建议,教师与学生为达到这一结果的途径是多样的、不确定的,这就为教师提供了选择方式与途径的自由空间;第二是教材观念的转变,教材不是唯一的教学目标和内容,而只是一种材料和资源,一种帮助学生学习的工具,其作用只是起到沟通学生与课程内容之间联系的媒介,教师可以创造性地运用教材,并不局限于教材,可根据学生与教师的实际情况进行取舍甚至重新设计教学方案,课程设计能充分体现教师的创意,其他教学资料的收集与运用能体现每个教师的特色,这样,同一个课题由不同的美术教师上其效果都是不同的,都深深地打上教师本人的烙印,具有鲜明的个性特点。第三个转变是教学过程的改变,传统的教学过程是单向传授式的,用这样一句话来形容灌输式教学是最贴切不过的:“人都成了哑巴,只有真理在说话。”教师即是真理的代言人,而学生都被剥夺了话语权。新的教学观念认为教学过程不仅是知识传授的过程,更重要的是师生交流互动的过程,是学生主动参与、体验、探索的过程;不仅是知识、技能、智慧等智力因素的形成过程。同时也是学生情感、感受、态度、意志、价值观等非智力因素的发展过程。课堂成为师生交流的场所,从而产生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远离教师讲学生听这种课堂教学的呆板与乏味,而充溢着师生情感的交融与共鸣。还有一个转变是教师的作用与师生关系的改变,过去的师生关系是控制与被控制、灌输与接受,而现在的师生关系强调民主、平等、合作,这种转变也改变了过去课堂教学中过分的严肃与冷漠,而增加了浓厚的情感色彩,使课堂充满愉悦与乐趣。总之,现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具有广泛的自由空间,可以通过自己的创造性劳动营造生动的课堂。通过学习优秀的教学案例,师范生能重新认识教师的劳动特点与工作价值,对教师工作价值的肯定将增强他们毕业后从事教育职业的意向,从而在读书期间注重自身教育知识的储备和教育科研能力的培养,这样一来,学生学习的态度将得到极大的改变:从不得不学到不能不学和乐于学习。正如有一位同学在学习了一系列优秀教学案例之后写道:“在我看来,课改是一次对传统教育的革命,原有的单一的教条式教学模式被打破,师生互动,让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吸收与学习他人优秀方面的能力,而这次的《优秀教学案例赏析》课程,正是以这样的新式教学,让我喜欢上了教师这个职业,在老师的教学和引导下,我这次课程学习到了很多关于教学案例赏析的知识,也见证并学习了许多优秀教师的课是如何上好的。……在还没有上这个课之前,我其实打算毕业后不从事教育类工作的,我总觉得小孩子太调皮了,我不想去引导和教导他们,但现在我看到这些优秀教学案例后,我觉得教师是一个很幸福的职业,当你把孩子们都教育好,你们相处如一家人,那该是何种成就感能够比拟的呀!所以,我现在应该提高自我意识,对自己有一个明确的自我与职业认知,树立高尚的教师专业价值观,向做一名好老师奋斗。[5]”

(二)有利于师范生反思自己与优秀教师的差距

《中学教育专业认证标准(第二级)》“二、毕业要求”中的第四点是“学会发展”,包括“学会反思”与“沟通合作”两个方面,“学会反思”是指“具有终身学习与专业发展意识。了解国内外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动态,能够适应时代和教育发展需求,进行学习和职业生涯规划。初步掌握反思方法和技能,具有一定创新意识,尝试运用批判性思维方法,学会分析和解决教育教学问题。[6]”一切的教育最终要变成自我教育,而反思正是自我教育的主要形式。反思的目的是为了改善与获得进步。学习优秀教学案例能让师范生了解自己与优秀教师的差距,使其产生紧迫感,从而激发学习动力与改变学习态度。一部分学生认为自己绘画功底不错,已经足够胜任中小学美术教学了,而一个优秀的美术教师绝非仅仅是能教学生画好画这么简单。教师要不断学习和发现新的教学规律,有创造性地运用新的教学方法,敏锐地观察和了解学生的心理活动,广泛地开发和利用新的教学资源,引导、启发和挖掘学生的思维潜质,并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评价和反思,而这一切教学活动的目的不是只教学生画好几幅画,而是把学生培养成一个人格完善的具有创新精神的全面发展的人。当师范生认识到这一点时便会在心理产生紧迫感和差距感,这种紧迫感能激发学生抓紧在校时间努力学习的动力,也会使学生自觉地投入到学习中来。如一位学生在赏析了一系列优秀的美术课堂教学案例后,产生了这样的反思:“由左斌老师上的那堂《品析父亲》的鉴赏课,课程内容的丰富程度让我惊叹,环环相扣的环节设计,生动的语言表达以及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知识储备让未来会成为教师的我深感不足,同时也激发了我加强理论知识与专业外知识的心理……还有一堂小学美术课《傩戏面具制作》开始导入的环节也让我眼前一亮,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了解了一些常见的导入方式,但这种表演式的导入方式一下子将我带到了一个新的领域,让我对教师这个职业有了新的认识。[7]”优秀的教学本身就是一种艺术,对于高校学生来说,优秀的教学案例也是一种美的熏陶,学生可以从中感受到教师的价值与使命,从而产生乐于从事教育的情感与意向。

四以优秀教学案例培养美术教育情怀的方式与途径

学习优秀教学案例的方式与途径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来自于教学实践的教学案例,另一种是来自于文艺作品如论著、电影和小说等中的教学案例。

(一)教学实践中的教学案例

对于美术教育而言,实践中的教学案例主要是指美术教学的课堂实录,学习的途径有两种:一是通过现场观摩,有条件的学校可组织师范生到附近中小学观摩一些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现场观摩的好处在于身临其境,感受真切而深刻,课后还可以与上课教师和学生进行交流。二是通过多媒体观看教学录像课。比如各出版社出版的中小学美术教材,教师教学参考书往往都配有教学视频,一般都是由有经验的老师就教材中的某一课题上的一堂完整的美术课。另外还有全国或各省份举办的中小学美术教学比赛的一些录像课,都是来自实践中的教学案例。由于时间与空间条件的限制,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来观摩录像课是我们进行教学案例赏析的主要方式。录像课具有可重复观看的特点,因而可以对某一课例进行多角度的深入研究。互联网与现代数码摄影摄像技术的发达为我们进行录像课教学提供了有利条件,教师可以从网上下载优秀的教学课例,也可以自己深入基础美术教学的现场进行拍摄和录制,高校教师应密切关注基础美术教育的现状与发展,与之保持紧密联系,这样才能得到丰富的教学资源。通过实践中的教学案例师范生能生动直观地学习其中的教学设计、教学方法。很多同学都表示优秀教学案例的学习对其微格训练很有帮助,微格训练课程的安排是让师范生学以致用的平台,让她们能从在这些案例中学习到的优秀教学形式灵活改变借鉴于自己的上课训练中,通过优秀教学案例的学习,师范生能知道教师应该如何朝着正确的方向培养学生,如何教育、管理学生,及老师教学的不足之处应该怎样避免,这对她们将来的教育实习也能产生积极的引导作用。由于耳濡目染和潜移默化的经典熏陶,学生在进入教育实习后会自动地以高水平的课堂教学来要求自己,使其教育实践在开始阶段即站在一个较高的起点上,为其毕业后选择教师职业提供优势。通过实践中的教学案例学习,还可以让师范生领略优秀教师的人格魅力。一位师范生在赏析了人教版八年级美术教材配套视频中黄静老师的一堂课后,发表了这样的感慨:“其中我最喜爱的优秀教师黄静老师的教学案例,她给我的印象与众不同,上课风格独特,深深吸引了我。她上的是八年级美术《中国古典园林欣赏》这一单元,老师的声音很好听,使我觉得她去配音一定也不差。从她上课的内容、谈吐可以发现黄静老师具有极高的文学修养,她例举了《红楼梦》中的大观园,引用了许多中国古典诗词,就连她说话时的肢体语言也如此优雅,板书上的字体也刚劲潇洒……[8]”从中可以看出,优秀的教师往往具有很大的人格魅力,会为师范生学习与前进提供榜样力量。当然,学习优秀教学案例并不意味着盲目崇拜和模仿,优秀的课例也会有其不完美之处,在赏析的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运用教育学知识、教学案例赏析知识对案例进行深入的研究分析,发现其不足之处,并提醒学生在以后的教学中避免和改进。

(二)文艺作品中的教学案例

艺术来源于生活,是对生活的提炼与浓缩,如果说美术课堂教学案例能使学生学习美术教学的技法技能、教学设计、教学方法、领略优秀教师的人格魅力等,那么文艺作品中的教学案例则能更多地使学生感悟身为教师,如何以自身的教育情怀引领学生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一个优秀教师对学生的影响,绝不仅仅是知识与技能的传授,而更重要的是成为学生成长的引路人,教会学生如何思考,如何去过好自己的一生。如美国影片《蒙娜丽莎的微笑》中的美术史教师凯瑟琳,她在美术史课的教学中一改传统的教学大纲,以现代派的先锋画家作品入手,引导女学生们分析思考什么是艺术,艺术有何标准等重要问题,同时也是在引导女学生们思考什么是人生,我的人生究竟谁说了算等人生观与价值观问题,提醒女孩子们要勇敢地去追求自己的梦想,活出自我。“从前很多的时候,人们对于教师的刻板印象,是教师们辛苦传授我们书本知识的人,他们能教给我们的只是专业知识,但是通过几次教学案例赏析,我发现教师的作用,绝不仅仅只是丰富我们的知识储备,还有更为重大的关于人生的影响。[9]”通过文艺作品中生动活泼的教学案例能引导师范生学习如何育人。

语文优秀教学案例范文第7篇

时光荏苒,转眼这个学期已经结束,语文教研工作也将告一段落,没有轰轰烈烈,只有踏踏实实。回首这学期,语文教研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为使今后更好地开展工作特作此总结。

我校语文教研组现有语文教师12人,这是一个积极向上、锐意进取、团结协作的优秀集体。 现从本学期开展的教研工作、取得的成绩、以及有待提高的地方总结如下:

一、主要工作:

(一)学习新课程理念,转变教学观念

本学期,组织了两次全体语文教师利用县教育局提供的网络直播二维码进行业务学习,同时,在平常的每周四下午第一节教研活动时间认真学习语文新课程标准及最新的教育理念,正确的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构建互动自主学习学习新的课堂教学模式。

(二)开展教研活动,提高教学质量。

1、抓好校级语文教研公开课,本学年一共安排开展12节公开课,本学期已完成6节公开课,每位执教者认真备课上课,与会教师认真听课记录,后续集体评课议课。

2、重视常规检查,强化教学管理

本学期,语文组配合教导处进行了教学常规工作,检查内容包括是否写个性化教案,教案是否切合实际,是否写教后反思,是否有课堂练习巩固,而且学生作业的设计是否有科学,教师批改是否及时认真等方面。从检查的情况来看,全组教师备课都比较认真,教案完整,重点突出,有反思和练习作业设计,较科学合理地批改精批细改。

(三)举办学生活动,丰富课余生活

10月份,分年级举办了学生手操报比赛;

11月份初,在全校语文老师的共同努力下,我校成功地举办了经典诵读比赛;

11月份中旬,举行了“科技托起强国梦”级演讲比赛和征文比赛;

12月初,分年级举行了书法比赛。

二、主要成绩:

1、谭世葵老师的市级课题——《四环三导理念下语文课堂“小练笔”策略研究》申报成功;指导的“英东杯”软笔书法比赛获得二等奖;在始兴县优秀课例评选中获得二等奖;

2、吴水娣老师的教学论文,获省三等奖;法治教案,县、市各获一等奖;始兴县优秀课例评选,获县二等奖;

3、钟丽娟老师的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我们不乱扔》获市三等奖;

4、邹国萍老师的县级课题——《农村小学生“两真”作文教学的实践研究》顺利结题;在始兴县优秀课例评选中,获县二等奖;法治教案,县二等奖;在韶关武江区、始兴县培训师“送培送教”中开展题为《在柏林》的示范课,受到一致认可;县妇联“疫情征文”评选中,获县三等奖。

三、有待提高的方面:

1、科组方面,有些教研活动开展的不够扎实;教师方面,在许多具体的语文教学工作中缺乏创新,依赖课件,没有依本班学情做好“五大常规工作”,导致课堂效率不高。

2、个别教师对教研组活动思想上重视不够,不够积极参加科组教研活动,使教研活动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语文优秀教学案例范文第8篇

【关键词】MBA教育国际化合作办学

【中图分类号】G6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10)04-0036-03

【Abstract】In the context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going internationalization is inevitable for China’s MBA education which aims at fostering future’s excellent managers. At present, the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of China’s MBA education shows new characteristics and some problems as well. This article will, after analyzing the history and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China’s MBA education, explore related issues about how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China’s MBA education develops smoothly and rapidly.

【Key words】MBA EducationInternationalizationCollaborating Programmes

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一大批优秀的企业家,而加入WTO后,中国的企业,不论是国有大中型企业,还是规模相对较小的民营企业,都面临着来自国内外巨大的生存和发展压力。中国企业与国外企业在文化、技术、管理经验等方面的交流越来越深入和频繁,磨合与碰撞也越来越多,竞争在这种严峻的环境下不断加剧,市场对掌握先进管理理念、了解国际经济运行规则、掌握世界经济发展动态的优秀管理人才的需求一再增长。作为旨在培养优秀管理人才的MBA教育,自上世纪80年代由美国引入中国后逐渐发展为一门独立学科,为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输送优秀管理人才起着巨大作用。

从我国MBA教育的发展来看,加强培养MBA学生的国际视野和战略思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这一目标的实现,离不开积极开展MBA教育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我国的MBA教育从立足于本土到逐渐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取得了巨大的成绩。然而,现阶段我国MBA教育在国际化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为促进我国MBA教育的健康发展、提高我国MBA教育的国际影响力,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和发展培养更多具有国际视野和战略思维的优秀管理人才,本文将针对我国MBA教育的新特点以及国际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相关问题展开讨论,并提出相关建议。

一、我国MBA教育国际化的新特点

MBA教育在教育理念、培养目标、培养模式、教学内容等方面较其它专业的研究生教育有着显著区别。MBA教育在我国经过了二十多年的实践与发展,已经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取得了许多里程碑式的成绩,形成了自己鲜明的特色。

1.专业性的组织指导机构

全国MBA教育指导委员会作为我国指导MBA教育的专业性组织在MBA教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信息沟通、师资选拔、教材建设、教学评估、国际交流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建议性、指导性工作,使我国的MBA教育不断完善和进步。国外MBA教育的发展经验证明,这种专业性指导机构对促进MBA教育健康发展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尤其在当今“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受到世界越来越多的关注。在这种大的背景和形势下,全国MBA教育指导委员会必将在加强我国MBA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保证各大院校MBA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方面起到重大的组织领导作用,这对增强我国MBA教育的国际影响力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2.国际化的战略定位

MBA教育在我国起步较晚,至今只有二十多年的发展历程。MBA教育诞生之初就不是一门中国本土化的学科,而是完全“舶来”的产物,融合了当代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最先进的管理经验。这个特点决定了MBA教育在实施过程中不能完全走本土化道路,否则由于文化、思维、语言等方面的差异,完全本土化教育在实施过程中不能达到最佳教学效果。因此近年来,我国MBA教育把国际化作为提升质量的重要考量标准,更作为发展的战略目标。国际化的战略定位,决定了MBA教育要顺应时势,培养掌握先进管理理念和世界发展动态、了解国际经济运行规则、具有国际视野和战略思维的优秀管理人才和企业家,这也正是当今多元化的世界中MBA教育的责任所在。

3.综合性的招生选拔机制

要培养一流的管理人才,培养对象的选拔是关键的第一步。我国MBA教育的国际化战略定位决定了招生选拔过程必须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注重对考生英语能力和综合能力两方面的综合考量,既保证考生具有通过MBA学习成为未来一流管理人才的基本素质,又为考生在未来的MBA学习中、在本土化和国际化相结合的培养道路上顺利完成学业、达到预期培养目标提供了保障。

二、我国MBA教育国际化中存在的问题

1.招生选拔机制仍待完善

MBA教育要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战略思维的高级职业经理人,在选拔生源的过程中需重点考核两个指标:优秀的职业素质和出色的外语能力。我国目前实施的是MBA入学联考制,只有入围复试分数线的考生才有资格进入复试环节,而复试分数线则是根据当年的联考成绩和全国计划招生总人数来划定。一些有丰富工作经验的考生较年轻考生在联考中便处于劣势,而且这种选拔制度并不重视对考生外语能力的考查。这就存在选的考生未必具有优秀的职业素质和出色的外语能力的可能,不符合MBA教育国际化的办学理念,不利于我国MBA教育事业的发展。

2.与国际接轨的培养模式有待改进

与国外一些MBA教育较为先进的商学院相比,中国多数MBA培养院校在培养模式上尚不能完全摆脱传统教育思维和理念的影响,教学内容和形式也没有实现国际接轨,突出表现在以下几点:

(1)教学方式上,单向传授知识的课时多,启发主观能动性、鼓励实践型的课时少;讲授和研究型的课时多,鼓励学生互动参与和分享经验的课时少。

(2)教学内容上,尤其是案例教学环节,引进和舶来的案例多、自主研发创新少。这导致我国MBA教育与以提倡理论联系实践、理论服务实践的案例教学方法为主的国外MBA教育相比,其培养效果还有一定的差距。虽然现在我国的MBA教育已经逐渐开展案例教学,但多数院校的案例教学比重偏小,且适用于中国MBA教育的案例资源有限,单纯从国外引进的教学案例由于缺少必要的“中国化”处理,并不能完全适用于中国的MBA教学。

(3)课程设置上,大多数院校依然强调基础理论为主的“硬”课程,而对引导MBA学生围绕具有国际视野和战略思维的未来复合型优秀管理人才这个培养目标开展的一些“软”课程,在开发和设置上依然不充分。

(4)教学语言上,我国大多数MBA培养院校现阶段使用的是中文或者以中文为主的教材,只有北大光华等少数培养院校开设了国际MBA班,采用国际化的教材并使用全英文授课。这种现状显然不利于我国MBA教育的国际化发展。

3.与国际接轨的师资力量有待充实

MBA教育的培养目标和培养对象以及MBA教育国际化发展的战略目标,对从事MBA教学的师资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不但在科研方面的建树要高于从事本科和普通研究生教学的师资,而且要符合能够使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这一标准。因此,在师资遴选过程中,不仅要求其接受过系统的经济管理理论学习、有较高的理论研究成果,同时要有企业管理实践经验。另外,从事MBA教学的师资,其本身的英语水平以及英文授课能力也要纳入到遴选标准中。现阶段我国MBA教育的师资建设虽取得了一定成就,但就全国而言,具有较高科研水平又有一定管理实践经验、熟悉MBA教学特点、熟练掌握MBA教学方法、通晓国际MBA教育最新动态、能用外语进行授课的高水平师资仍然有待充实。

4.适应国际化的外语交流能力较为欠缺

师资、教学等方面的局限,导致目前我国的MBA学生在外语交流能力方面与国外MBA学生还存在较大差距。如上文所说,大多数MBA培养院校在核心课程上依然采用全中文授课,在MBA的外语教学中也没有根据MBA的培养目标、针对MBA学生应具备的外语能力进行有针对性的MBA外语培养方案设计和教材选择。这些都会影响对MBA学生外语能力的培养,进而影响我国MBA教育走向国际化。

三、对我国MBA教育国际化的建议

我国MBA教育要走国际化之路,最行之有效的方法依然是积极鼓励中外合作办学。合作形式可以多样化,立足MBA教育国际化的教育目标,从单纯的、只涉及到教师层面的理论、科研和教学方面的合作,到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实践方面的合作,只要对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战略思维的优秀管理人才这个目标有益,都可以开展。具体说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完善招生选拔机制

(1)注重生源的多元化。在MBA招生过程中,要注意本科专业文理科学习背景的搭配,外资企业和本土企业的工作背景的搭配,不同行业背景的搭配,中国籍学生和外国籍学生文化背景的搭配等,以利于培养MBA学生多角度的视野和多元化的思维。

(2)在保证MBA学生职业素质方面,建议对不同工作年限的考生实行区别分数线制度,最大程度上保证那些有着丰富企业管理实践经验的考生有资格入围复试。

(3)在保证MBA学生外语能力方面,可实行对外语成绩的单科限分,保证MBA学生具有较高的外语水平。

2.改进现行MBA培养模式

(1)积极倡导互动式教学方式

改变以往单方面交流为主的授课方式,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发言和提问,通过小组讨论、小型辩论赛、模拟经营、角色扮演等形式,与授课教师达到最大程度的互动,启发MBA学生就一个问题进行多角度和多元化的思考。

(2)加大案例教学的比重

强调理论指导实践、理论服务实践的原则,对教学内容进行系统整合,吸收国外经典教学案例并使之本土化,使其更方便我国MBA教学使用;积极鼓励MBA教师投入到MBA教学案例研究中,并鼓励校企合作,积极开发具有中国特色的教学案例,以充实我国的MBA教学案例库。同时,积极倡导各MBA培养院校实现MBA教学案例库的资源共享,共同提高我国MBA案例教学的水平。

(3)重视“软”课程在培养MBA学生综合素质方面的作用

在保证MBA学生学好核心课程的同时,注重针对MBA学生的特点,在MBA教育国际化理念的指导下,结合培养院校自身的特点,开发和设置一系列旨在培养MBA学生综合素质、塑造MBA学生国际视野和战略思维的特色课程,比如职业发展与职业生涯规划、综合素质和管理能力训练模块、中西文化比较等。

3.整合国内外优秀师资,打造国际化MBA师资队伍。

(1)积极鼓励国内教师走出国门。鼓励从事MBA教育的教师加强与国内外同行的对话交流和学习,积极开展共同编写教材等合作项目以及范围更广的校际合作,相互借鉴经验心得、及时获得相应教学领域最前沿的资讯和最新教学信息、教学方法等,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科研水平,从而使我国MBA教育的师资质量不断提高。

(2)积极倡导和吸引国外师资来我国执教。让外教承担一定比例的课程教学,以充实、多样化MBA师资队伍。在选拔外方教师时,除了从国外一流商学院的一流教授中进行选拔之外,要充分考虑到中西文化的差异以及由此带来的教学方法和学生认知度等方面的差异,从而给予选拔来华任教的外方教师一定的适应期,积极协助其调整教学方案,以便其尽快适应中国的教育环境,保证教学质量。此外,还要对外方教师建立专门的考核制度,及时对其教学效果进行评价,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

4.提高MBA学生的国际交流能力

在合作办学的过程中,要秉承立足本土、放眼国际的理念,积极鼓励中国学生走出国门、积极参与到合作项目中来,与国外合作院校的学生和教师进行多层次、多方面、多渠道的交流。比如鼓励合作双方学生共同开展兴趣学习小组、行业俱乐部等“民间”交流形式,在开拓中国学生视野的同时,最大限度的提高其外语水平和国际交流能力。

鼓励MBA合作办学,既能利用国内外丰富的师资资源,又能引进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还可以借鉴国外MBA教育的先进经验,缩短走向成熟和完善的时间。要使MBA合作办学达到良好效果,在实施过程中还要特别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坚持国际化视野和战略思维的办学理念,重视教育本身的质量。明确MBA教育国际化不是全盘欧美化,而是在国际化与本土化之间找到最适合我国MBA教育的平衡点。要突出特色,树立自己的品牌,保证生源质量和培养质量,力求打造精品化、国际化的MBA教育项目。

(2)要有相对稳定的合作伙伴。合作双方要彼此了解,且在办学理念等重大方面达成坚定的共识。合作双方主要领导人要对项目有持续性支持,且最好能够承担一定的授课任务,便于对学生的素质和要求有更为直观和感性的认识,从而及时对合作项目的实施做出更为合理的调整。另外合作双方的管理团队要保持稳定,以保证项目顺利进行。

(3)要建立持续和畅通的对话沟通渠道。合作项目双方的管理团队之间、教师之间和生生之间要经常开展交流互访,对彼此的教学现状、师资力量和学生情况等方面进行及时了解,以便掌握彼此动态、发现潜在的问题并积极解决,以求更高效、更长远的合作。

以上是作者对于现阶段我国MBA教育国际化之路的历史和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对策方面的一些想法与建议,旨在为我国MBA教育的国际化之路提供一定的参考意见,为提升我国MBA教育的品质、打造我国MBA教育的自主品牌、提高我国MBA教育的国际影响力、促进我国MBA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 第四届全国工商管理硕士(MBA)教育指导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纪要

2 第四届全国工商管理硕士(MBA)教育指导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暨MBA培养学校院长联席会议纪要

语文优秀教学案例范文第9篇

研究背景

教师话语,是指教师用于组织课堂教学、进行课堂交际、讲解知识、表达思想情感时所用的语言,具体包括提问、讲解、组织教学、反馈等形式。教师用教师话语来组织教学,同时也为学生输入目标语。因此,研究中学英语教师话语能够有效规范和完善教师课堂用语,促进外语教学。国内外很多学者对外语课堂教师话语、课堂互动等做了系统的实证研究。

近年来,我国很多学者也开展了课堂话语的研究。2002年,周星、周韵通过课堂录音和问卷调查的方法,研究了4位大学英语教师课堂话语的特征;2007年,胡青球对5位优秀英语教师的课堂话语互动特征进行了分析,发现优秀教师能创造机会鼓励学生语言输出;2005年与2006年,刘学慧分析研究了实习教师的课堂话语特征。但对于优秀初中英语教师的话语特征分析还较少,因此,本文重点研究优秀初中英语教师的话语特征,主要回答以下问题:①优秀初中英语教师和学生课堂话语的比例如何?②优秀初中英语教师的课堂提问类型有哪些?哪种提问更有利于学生语言输出?③优秀初中英语教师的课堂交互调整方式如何?哪种方式更有利于学生语言习得?④优秀初中英语教师的反馈方式如何?哪种方式更有利于学生语言学习?

研究对象与方法

本文以江苏省2013年优质课评比活动中,4位初中英语教师的课堂语料为研究对象。他们从事初中英语教学5年以上,教学效果优秀,深受师生好评,并多次在各级各类竞赛中获奖。此外,在2013年优质课比赛中,均代表各自的地级市到省里参赛并获得一等奖。根据课堂录像和转写语料,本文对师生话语比、教师提问、教师交互调整方式、教师反馈进行了分析,语料的定量分析数据展现了优秀初中英语教师的话语特征。

数据收集与结果分析

教师和学生话语比 笔者根据课堂教学视频与文本,对4节优质课上教师话语和学生话语所占时间以及在每节课所占的比例进行了统计。其中,学生话语包含小组讨论和总结汇报,其他活动指看视频等不需要发言的活动。结果如表一所示:教师话语量平均占39%,学生话语平均占50%,可见优秀英语教师已经开始注意以学生为中心,在他们的英语课堂中,学生的话语量略超过教师的话语量。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优秀教师引导语较简洁,注重多给学生机会;另一方面,他们总是设置更多的小组活动来让学生在同伴间充分使用语言,降低他们使用目标语的焦虑,从而习得语言。

课堂提问 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互动的主要形式,教师通过提问来提高学生参与度,检查学生的理解力。提问类型分为展示性问题和参考性问题。展示性问题一般用来指提问者已经知晓答案的问题。教师常用来检测对文本的理解,缺乏真实交际性。比如:

师:Have you find the answers? When did the story happen?

生:One sunny day.

但作为课堂教学的特殊性,在处理阅读文章时,教师采用展示性问题能帮助学生练习语言,加深对文章的理解。而参考性问题则是提问者并不知道答案的问题。1987年,有学者认为教师使用参考性问题,学生的语言输出更加贴近真实环境中的语言。本研究对4位教师的课堂提问类型和使用情况进行了统计。结果见表二:这4位教师在课堂提问数量上有一定差异,但所提的参考性问题都高于展示性问题,尤其是T3,使用的参考性问题占到了65%,她的课堂充满了师生思维火花的碰撞。就平均数值而言,参考性问题占57%,展示性问题占43%,说明优秀英语教师的课堂话语较自然,注重跟学生真实交流,激发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师:OK. Boys and girls, I can’t wait to know your wonderful answers. Could you show me your answers? If you see such an amazing rabbit, what will you do?

生:I will run after the rabbit.

师:What do you want to know?

生:I want to know his name.

以上课堂摘录表明:教师如果使用参考性问题,能让学生积极表达他的独特思维,如追赶兔子并且想知道兔子名字等,促进课堂语言输出。师生之间的对话也更加真实互动,有意义。在这4堂优质课中,参考性问题使用频率较高,说明优秀教师更加注重课堂交流,他们总是尽可能的创设情境,用if条件句来提问,激发学生思维,促进课堂交互,以便学生在使用语言中掌握英语。

教师交互调整方式 根据Long在1983年提出的交互修正理论,当非本族语者在与本族语的交际中,双方为交际顺利才进行相互协商,主要的交互调整方式可以归纳为:理解核实、确认核实和澄清请求。在课堂教学中,理解核实是指教师询问学生是否听懂了自己说的话,通常用“OK?”“Right?”“Clear?”“Do you understand?”等来表示。确认核实是指教师来核实自己是否正确理解了学生的意思,常用“You mean…”来表示。澄清请求是指教师要求学生进一步提供信息来帮助自己弄懂前面所说的话,通常用 “What do you mean?”“Why do you say that?”等来表示。笔者通过对课堂录像以及转写语料的分析,把课堂交互方式的次数以及比率进行了分析。结果如下:4位教师在课堂中使用的交互调整与意义协商的策略有不同,T1的理解核实为50%,T4的理解核实为62%,均大于他们使用的确认核实比率。这可能跟他们上公开课有关,因为全英文教学,他们需要用确认核实来确保他们的语言是否被理解。而T2、T3使用的确认核实大于理解核实,分别为67%,15%。这表明教师已经有意识地提高确认核实的比率,以便师生更有质量的继续交流。周韵在2002年指出:在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里,教师使用最多的是确认核实。但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很少提出澄清请求。原因可能是学生英语确实不影响教师理解,也有可能是教师为了鼓励学生说英语的信心而避免使用。数据也显示课堂交互有其特殊性,教师除了注重语言交际的真实性,也重视语言教学的教育功能性。

教师反馈方式 教师反馈是指教师对学生的回答做出的相应评价,有积极反馈和消极反馈两大类。Nunan在1991年撰文指出:教师在给予积极反馈时,不仅能使学习者知道他们正确地完成了任务,同时还能通过赞扬增强他们的学习动机。但消极反馈会使学生感到羞愧,失去语言学习的兴趣。笔者对4位教师使用的反馈类型和各自比例进行了统计,结果如下:就平均数据而言,4位教师使用的积极反馈为92%,分别为简单表扬30%,表扬加点评28%,表扬加重复35%,远远大于消极反馈(8%),并且他们在积极的使用表扬加点评和表扬加重复。重复加点评可以使学生更多地接受教师“可理解输入”;重复加表扬可以使学生的答案得到确认,有助于学生对正确答案加强记忆。这两种反馈方式不仅能增加学生信心,而且能积极扩展学生思维角度。数据也表明:4位教师都很少采用请他人回答的消极反馈,其比例仅为1%;而是使用引导加自我修正,使用频率为7%,很委婉地引导学生说出正确答案,降低学生使用语言的焦虑感。

结束语

本研究从师生课堂的话语量、教师的课堂提问方式、师生交互调整方式以及教师的课堂反馈形式等方面,分析了江苏省2013年优质课的4位初中优秀英语教师话语,为广大一线初中英语教师提供借鉴。总体来说,这4位教师都采用了“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师话语都具有较高质量,有助于师生互动。在教师提问上,优秀教师使用的参考性问题大于展示性问题,说明他们倾向于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互动中来,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见解。在交互方式上,优秀教师理解核实和确认核实都使用得较多,课堂话语具备交际和教育双重功能。但澄清请求运用得较少。就反馈而言,优秀教师使用的积极反馈数量远远高于消极反馈,并且他们不再使用空洞的表扬,而是积极采取表扬加点评和表扬加重复的方式,创造有利于学生外语学习的机会。

当然,本研究仍然存在一定问题,比如抽取的样本数量相对较小,对课堂语料的分析还停留在一个比较浅的层面。但无论如何,优秀教师的话语可为中学英语教师提供一些借鉴价值,以此推动中学英语教学。

参考文献

[1]胡青球.优秀英语教师课堂话语特征分析[J].山东外语教学,2007(1).

[2]刘学惠.课堂环境下的第二语言习得理论框架与分析单位[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5.

语文优秀教学案例范文第10篇

(一)加强学习,提升了干部、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1、成立师德教育月活动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思想到位、分工负责,责任明确,协同合作,将同全体教师一道,共同完成师德建设任务。领导班子全体成员通过师德月在道德和情感方面达成四点共识。道德方面的四点共识是;

一、严于律己,廉洁奉公;

二、为人大度,心胸广阔;

三、作风*民主,平等待人;

四、谦虚谨慎,务实肯干。情感方面的四点是:

一、热情关心人,以情动人;

二、诚恳待人,以诚感人;

三、充分信任人,以信服人;

四、善于激励人,以情催人。

2、加强理论学习。围绕以“切实转变教育观念,做学生满意、家长满意、社会满意的人民教师”为主题,利用一切学习时间自学《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大力加强宣传,努力营造良好的师德师风建设氛围。

3、在师德交流会上全体教师介绍育人、爱生的经验,通过一个个感人的故事案例,说出了教师们爱事业的真诚和爱学生的真情,从而增强师德意识坚定了做好人民教师的远大理想。

(二)以读书活动为依托、培养教师的整体水平。

组织我校教师开展读书活动,以教学活动为依托、促进青年教师师德整体水平的提高。原则:全员参与,选优推优,专家引领,逐步提高。以课堂*教学大赛为载体,开展课堂教学改革成果交流展示活动,将课程改革理念转化为教学实际,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切实做到从讲堂,从学生看教师师德;开辟学校校园网为新的课改交流平台,将优秀课例、教案、课件放在学校的服务器上,供老师们学习、交流。

(1)3月、4月我校组织教师开展了撰写教学设计评比活动,并请专家进行点评。

经过评比:韩秀清、张晓梅、郭娟、付燕辉、郭赞莲、陈碧辉、夏英莲、王云主、吴秀君、李建立、朱红、张洁、崔莹莹、朱亚男、张娟、吴倩、李敬云、林林、崔荣芝、李亚南、李婕等老师的教案获一等奖,以上老师并在全校范围内作了公开研究课

(2)4月由学校评审组对课及反思进行评选,注重从教师环节设计及教学用语是否以学生为主体,是否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等方面进行评比。并将优秀教学设计、教学反思整理印刷成册。评比结果:数语双科一等奖六人,数学一等奖二人*,科任学科一等奖10人,语文一等奖一人,数语双科二等奖1人:数学二等奖5人,科任学科二等奖5人,对获奖教师给与奖励。

通过教案、反思、课堂的评比,提高了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学基本功,与此同时促进了教师对于师德的认识与提高。

(三)强化教师职业特点,提升教师的职业水平

1、以我校师德方面做得好的教师典型,抓住典型,广泛地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让教师们学有榜样,赶有目标。为促进师德建设示范群体的形成营造氛围。我校教师孙超的案例《约定》刊登在朝阳区的优秀案例集上,利用教师会上让孙超老师阅读这篇案例,广大教师听了感触很深,从中体会到了孙超老师对孩子的一片真情,并体会到她抓住了教育的好契机。给全校教师创造了交流研讨的机会,全校教师联系自身实际谈体会,并写出了心得。2、要求学生做到的老师首先做到。教师乃学生之典范,教师的衣着打扮,乃至一言一行都将成为学生学习效仿的楷模,“身教胜于言教”,在一些活动中,教师要率先垂范。如:在迎奥运倒计时500天宣传活动为契机,以“奥运有我,现在行动”为主题,开展丰富多彩的宣传教育活动,我校同学走出校园、走进社区,到十八里店乡大洋*路两旁进行美化清洁行动。广大师生用自己的双手践行“奥运有我,现在行动”,清理白色垃圾和违法小广告。创建“做文明少年,播文明新风,小手拉大手,共建文明街”为主题的红领巾文明一条街活动。营造“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的和谐氛围。例如,三月份我校开展了以“情系奥运,美化校园我争先”为主题的实践体验活动。我校全体教师和学生一起捡拾白色垃圾、除草、回收旧报纸,以实际行动激发队员们的环保意识。为朝阳添一片绿,为奥运献一份力。

语文优秀教学案例范文第11篇

此次历时3天的首届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应用展演由教育部和深圳市人民政府主办,参加展演活动的有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和5个计划单列市,高校和教科研机构以及近百家国内外知名企业。展演分为优秀案例展区、应用成果展区、公司企业展区以及展演交流论坛等,前两个展区主要布置在3号展厅,以地区为单位,共布展了37个展台以及1个中央展区。2号展厅为公司企业展区,设置了85个展台。展演还设置了4个专题论坛:推进学校教学信息化校长论坛、信息技术促进中小学教学方式的变革与创新、中小学互动电子白板教学应用、变革中的课堂——教师信息技术实践应用创新,深层次地交流讨论信息技术的教学应用。此次展演内容之丰盛,角度之多样,可谓荟萃了目前信息技术在中小学教育教学领域应用的最新成果,全景地展示了各级政府、教育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多年来在教育信息化建设中的实践结晶,从中也可预示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趋势。

4个主题式交流论坛的主发言视频与文本均可在教育部网站查阅浏览,在此不再赘述。本文着重带领大家观摩3号展厅,领略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应用的实际状况,从教育的视角思考我国信息技术教学应用的现状与发展。

走走看看

十年来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应用成绩斐然

3号展厅各展台的展演方式有展板、视频、实物、现场模拟与体验等。综观3号展厅,一个深切的感受,就是这十年来,我国基础教育确确实实在抓教育信息化,真真切切地以信息技术推动和深化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具体表现在:

(1)教育信息化平台的普及。十年来,全国各地在国家政府与教育部的引导下,在硬件设施上铺架起应用信息技术的“高速路”——教育信息化平台,并开展了积极的应用。许多省市打通省、市、县三级的教育信息化平台,有的已经实施“校校通”“班班通”的建设,构建了系统化的数字化教育环境。有的地市还将数字化教育环境拓展到家校之间的连通,运用网络、手机开通了“家校师生”四位一体的家校沟通桥梁,以利于学生校内外的学习与教育。

(2)省级教育资源网的建设。全国各地均积极开发、建设共享的中小学教育资源网,以利于教师整合优质资源进行备课、辅助课堂教学、开展网络教研等各种活动,提升教学质量。许多地市的教育资源网朝向专题化、个性化、便捷化的方向进行进一步的优化,出现专门服务于学生学习的资源网、德育专题的资源网等等。

(3)信息技术教育的实施与推进。全国各地积极开设中小学信息技术必修课,开展各类竞赛活动,普及和提高中小学生信息技术素养。同时注重培养教师信息技术素养,引导教师积极探索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摸索出一些有成效的课堂教学新方法、新模式。

(4)优秀应用示范个案的涌现。在十年的教育信息化探索过程中,全国各地涌现了一批有效应用信息技术推进教学改革的优秀案例。各地及时树立了这些典型,对信息技术教学应用的推广和深化起到很好的引领和示范作用。

正如全国各地经济、教育发展存在差异性,各地风格迥异的展台也反映了不同地区教育信息化进展的差异性与地区特色。

北京 展台富有特色。教育信息化已普及,并有一定质量的深化。建成由市级骨干网、区县区域网和校园网三级网络构成的北京教育信息网,网络节点进入每一间教室,学生平均每10人拥有一台计算机,专任教师平均每2人使用一台计算机,高标准完成“校校通”工程。依托这三级信息网,建立了市、区县、学校三级的中小学管理信息系统(CMIS),发放学生卡,推行电子化学籍管理应用,实现了教育管理信息化。

北京教育资源平台较为成熟,应用广泛且深入,目前又开展了进一步的探索与融合:构建了北京数字学校(BDS),打造首都基础教育公共服务新模式。北京数字学校通过北京教育信息网和歌华有限高清交互数字电视平台,提供小学到高中的各年级各学科课程内容的同步点播和直播服务;开展虚拟课堂、网上家长学校、社会大课堂、网上学校联盟等项目。在技术运用上,北京也开展了云环境的进入与整合工作。

作为优秀案例布展的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北京四中、史家胡同小学、明天幼稚集团等单位,均是我国信息技术教学应用的典范学校。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发起成立的“国家基础教育资源共建共享联盟”,推进全国优质教育资源的集成和共享。北京师范大学、史家胡同小学等单位研发的富有个性的优质教学资源引起了参观者的极大兴趣。

天津 以“学习——随时随地”为展演主题,展演内容主要围绕“开放学堂”资源建设项目,展示了普通高中选修课程空中课堂项目、小学博学乐园平台、特级教师教学风采录、校际网络同步教学项目、艺术殿堂视频资源等内容,让参观者感受“技术改变学习,网络成就共享”的应用效果。

河北 反映河北省多年来一直致力于解决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以下简称“农远”工程)的成效,目前基本普及全省多媒体和远程教育设备,在区域教学教研、教师研修、课堂教学变革、学校管理等方面开展了积极有效的探索。优秀案例有鹿泉市的教育信息化、河北远程教育网的e学100数字化课程资源等。

山西 打造省市县校四级网络资源,全省实现“校校通”工程,注重推进中小学信息技术与教育思想和观念、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深度融合,现场展示泽州一中“组组通”的课堂教学模式,现场展示普通高中信息技术学业水平考试系统的应用。介绍的优秀案例还有:太原的“名师公益课堂”、晋中市的“动漫校园”、介休市的网络教研等等。

辽宁 展台创设大空间,让参观者体验辽宁省在信息化平台建设、资源库建设、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信息技术教学应用实验区与实验校建设等方面的工作成效。另外,辽宁省也注重借助国际合作项目促进本省信息技术教学应用的提高。

吉林 布展侧重反映吉林省在教学数字化、研修数字化、管理数字化、远程教学数字化、家庭学习数字化等方面的工作成效,展示网络研修、朝鲜族资源建设及应用等优秀个案。

黑龙江 布展以“我应用,我改变”为主题,侧重以优秀个案反映应用成效。展示牡丹江市的教育信息化成效,齐齐哈尔市龙江县七棵树镇中心学校创办的英语学科专题网站和网络学习空间的应用,龙江县第三中学“长征”跨学科主题网站的开发与应用。另外,还介绍几种网络教研教学模式:同步课堂、鸡西教育网在线课堂、网络教研,并介绍了未来教室多媒体触摸交互式教学环境的建设项目。

上海 布展富有现代感,简洁流畅。教育信息化水平跨越普及阶段。展台除了整体介绍信息技术在教学应用方面的新技术、新思路和新方法,还以区域和学校为单位展示上海市的优秀案例。区域优秀教学应用成果代表有:虹口区电子书包的区域试验与推进,长宁区无边界学习项目,闵行区区域性网络教研。中小学优秀成果代表有:上海中学数字校园教育云工程、风华中学DIS物理虚拟实验室、大镜中学IMMEX国际化课程实验项目、上海市实验学校教室专业发展支持系统、上海大学附属中学研究型课程学习案例群、黄浦区卢湾一中心小学云课堂实践以及实现学生体质信息监控的“云手表”、七宝中学及华语地区协作方“视像中国”学生合作交流学习等。这些优秀案例均可代表我国目前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应用的先进水平。

江苏 教育信息化已经普及,布展以地市为个案展示江苏省探索创新应用信息技术的成效。例如,“书香江苏”读书网的全省应用;无锡市以“感知生长”“仰望星空”“物联网比特实验室”等为代表的物联网技术教育应用,将物联网技术、云计算技术应用于教学实践;扬州市在全市范围内整体推进城乡学校网上结对共建,实现城乡学校一体化备课、一体化教研、一体化教师培训、学生一体化学习等;常州市数字化学习研究;徐州市关于公共服务的网络备课系统;泰州市网上同课异构等等。

浙江 展台布置现代、雅致,体现一种知性美。信息技术教学应用进入探索融合创新、特色发展阶段。以“灵动学习,快乐成长”为主题介绍基于移动终端的教学模式;以“优质、动态、共享”为主题展示浙江省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内容板块有:汇聚优质资源、名师示范引领、跨时空教学研究、网络助推农村教师专业发展、把课堂选择权交给学生等;以西湖小学为典型个案介绍“无边界课堂”;以诸暨市为典型个案介绍“教育云”的探索,通过云桌面、云通讯、云教学的建设和应用,实现“人人有机、处处能通、时时可学”。现场展示113门普通高中选修课网络课程,内容涵盖知识拓展、职业技能、兴趣特长、综合实践四大类,应用性、指导性很强。现场展示信息技术学科网络学习平台,学生可利用平台进行学习、作品展示、点评打分、交流等过程。现场展示特级教师工作室的工作模式。

安徽 开展数字化校园行动,以信息技术教学应用促进中小学教学模式和方式变革。布展注重以典型个案反映安徽省在信息技术教学应用方面的创新与发展。例如,淮南师范附属小学网络德育的数字化校园环境以及学校家校互动平台、合肥市南门小学的数字化网络学习平台和自主学习空间、铜陵市实验小学的电子白板辅助教学。

福建 分为四个板块介绍福建省的信息技术教学应用成效:资源共享——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科技引领——拓展学生成长空间;应用创新——转变教育教学方式;平台拓展——助力教师专业成长。以数字青少年宫、泉州网络德育基地等作为个案展示健康网络文化创新德育新模式。数字青少年宫是福州市在探索依靠网络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过程中的一项具体成果,它依托福州市教育网的信息资源,设立了“心灵家园”“数字图书馆”“知识空间”“科技馆”“娱乐天地”等20多个主题板块。泉州网络德育基地由“一网、一线、一报、一校”构成,分别为泉州德育网、泉州中小学生网上心理在线、3G德育手机报、网上德育培训学校。

江西 积极打造教育信息化平台,并在江西省政府支持下,向全省开放江西省基础教育资源网。本次布展主要以优秀个案展示成果。区域优秀成果有:九江市基础教育资源平台;新余市、吉安县整体推进区域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南昌市东湖区东湖教研在线。中小学优秀成果有:南昌大学附属中学IS平台;南城县第一中学信息化环境下中学课程资源的共建共享;吉安县永阳中心小学基于项目的学习“技术启迪智慧”项目。另外,还有南昌市东湖区豫章小学“豫章书院”网站,江西省分宜中学运用信息技术推进心理健康教育成果。

山东 介绍了潍坊教育电子政务系统的无纸化办公。2010年,应用潍坊市数字教育综合应用服务平台,实现了学校公文流转电子化、人财物管理电子化、教学教研与教师培训网络化、试题组卷与试卷评测智能化、学生个性化学习数字化。还展示了淄博市“服务个性化学习”的信息化实践与探索等优秀案例。

河南 以重应用、重服务、重引领为思路开展教育信息化工作,着重介绍了河南省教育资源“5+3”平台,即5个主要教学应用业务平台(门户、资源、教研备课、培训、题库组卷),3个基础业务支撑平台(OA、短信、视频会议)。展示的优秀案例有留守儿童的网络家园;郑州市第二中学基于无线网络的学生个性化学习支持服务系统暨基于移动学习终端(平板电脑)的个性化学习;郑州市三十四中的信息技术环境下的翻转课堂——自下而上、先学后教;郑州市二七区建新街小学的课堂改革;焦作市的云计算运用。

湖北 以英语教学为案例介绍湖北省在资源研发、教师专项培训、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建立等方面的成果。另外,还展示了高中课改网络管理平台、基础教育阳光减负平台等特色平台,展示交互式电子白板新课堂、一对一新课堂等新举措。优秀案例有黄石市西塞山区基于网络的教师团队研修、宜昌教育公共服务平台的开发与应用等等。

湖南 以“谋划、探索、创新”为主题,现场展示个人空间、资源网、专家课堂、说课展演等内容,布展的优秀案例有:长郡中学利用卫星通信技术、互联网通信技术、多媒体技术实施同步课堂的教和学模式;祁东一中开发了一个开放、互动、二维仿真的中学物理实验平台开展探究性学习;长沙市第一中学与湖南有线电视网络集团合作推出名师讲堂;岳麓区名师导学下的师生导学空间;岳阳市第一中学的高中语文网络课程平台;雅礼中学的魔灯课程等。

广东 以“应用普及融合创新,学习随时随地随需”为主题,以省综合展区与广东省各地市为单位布展了一条信息技术应用成果长廊。其中,广州提出“数字教育城”的口号,构建了一网(广州市教育科研网)、一平台(广州“数字教育城”公共服务云平台)、两库(教育管理基础数据库、教育教学应用知识库)、四中心(学生学习发展中心、教师学习发展中心、教育电子政务中心、社区学习交流中心),以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的融合创新。

广西 以“教育资源共建共享,促进教育均衡发展”为主题,展示了合浦县、藤县、横县区域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典型应用,还有南宁市、桂林市通过基于项目的学习、远程协作等活动;南宁市大塘镇中心校对网络教育资源的利用;柳铁一级教师信息技术学科教学;桂平市西山镇中心校采用数字化移动平台管理所辖村小教学和教研;桂林市七中交互式智能平板应用;柳州市景行小学校本网络教研。

海南 以“共享资源,快乐发展”为主题,介绍了三亚市“校校通”“班班通”“人人用”的实践成效、“农远”工程建设成效、教育云平台建设与资源整合成效,另外还展示了网络电子备课、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等诸多优秀个案。

重庆 展示了利用Moodle平台形成互动探究的课堂、基于网络的小学校际课程共同体、网络环境下的德育教育、远程同步互动课堂、巴蜀小学梦想网校等优秀案例。

四川 着重展示了成都作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教育信息化发展概况,并展示德阳实验小学的小学生发展性评价信息化机制研究、江津中学三维动态课堂模式、南充市职业技术学院附属中学的“班班通”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研究成果等优秀个案。

贵州 展示了贵州电教馆教育云平台、遵义市红花岗区的教育城域网,还有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案例,也呈现了“校校通”“班班通”“人人用”的一些实施个案。

云南 致力于“农远”工程,开设普通高中网络选修课程,开设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网络培训课程。展示的优秀案例有:大理市喜洲镇一中的信息技术助飞农村教育案例,丽江市一中的信息技术下的德育新方式,永平县参加的中国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技术启迪智慧项目,还有云南省中小学敏特英语应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等。

展台富有地区特色,布展反映了国家“农远”工程在的实施情况、拉萨市城关区整体推进信息化发展进程等内容,着力打造“家常菜”式基本应用模式,展示小学语文导入教学整体解决方案、U盘教学模式、MP4教学模式等结合学生特点和地方特色的信息技术应用模式。优秀个案有林芝广东实验学校互动式教学模式、堆龙德庆县小学交互式电子白板教学试点、达孜县中学远程教育德育长廊、日喀则地区边境县国门德育教育等。

陕西 以陕西窑洞风格为外景布展,展演内容侧重反映陕西省重点实施的中小学电子学籍管理、电子书包试点项目和影视教育活动项目等。现场还展示了互动课堂、陕西励志院线等成果。

甘肃 积极开展“农远”工程,布展介绍了甘肃省“天地合一”远程教学体系——甘肃教育卫星网、甘肃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教师远程培训平台。优秀个案有张掖市三级课程开发、兰州市城关区与张掖市临泽县城乡互动教学模式、甘肃数字化教学应用系统等平台支持下的学习模式及陇南市礼县宽川初中数字校园环境下的学习模式等。

青海 以“强化机制、普及应用”为思路开展教育信息化工作,展示了玉树重建后的信息化建设成果,部分城区的数字校园建设与应用,农村地区多学科课堂教学应用和示范做法,“农远”工程、动画片工程、藏汉双语资源平台、甲骨文项目和技术启迪项目的实施案例等。

宁夏 展示了以固原市原州区头营镇为例的“农远”工程之“宁夏模式”,以吴忠市利通区为例的英特尔未来教育——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以自治区骨干教师远程学习、网络培训为例的宁夏数字化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开发与应用,还有互动式电子白板在教学中的应用,原州区高宏小学的中国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技术启迪智慧项目,侧重于教师专业发展的西吉县的中加合作——加强中国西部基础教育能力项目等。

新疆 积极开展信息技术教学应用普及工作,积极提高师生信息技术素养,致力于“农远”工程,与全国各地开展结对合作,推进教育信息化水平。布展侧重展示了新疆远程教育网以及双语教育等特色工作。

兵团 以“网络课堂、跨越时空、提高质量”为主题,介绍了“团场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及“兵团信息技术建设”等重大基本建设项目,教育信息化建设基本普及,开展了教学应用,取得一些成效。

深圳 充分利用国家超级计算深圳中心(深圳云计算中心)的有利条件,开展了覆盖全市各级各类学校的深圳教育云建设与应用探索,为全市近150万师生及其家庭和普通市民提供基础设施、资源推送、个性化学习、教育公共服务等教育云服务,并选择部分试点学校开展了移动学习、探究性学习等教学应用。本次展示主题即为“‘云时代’教育领跑者”,展台布置最富现代感,突出学习体验区,让参观者感受“深圳教育云”的创新应用服务成果。现场展示“云彩课堂”,教师和学生人手一个iPad上课,吸引了诸多观众。

大连 布展内容侧重于反映以信息化助推城乡教育一体化的成效,实施“农远”工程、农村中小学校园网及多媒体教室建设工程、农村中小学“班班通”建设工程等,展现了“主体—主导”模式教学案例、教师通过信息技术支持专业成长的案例,并且现场展示个性化教学模式运用。

宁波 倡导以技术提升教育,以网络改变学习。布展以“打破时空界限,创建互动课堂,科研促进应用,整合优质资源”为主线展示优秀案例,具体包括:宁波市实验小学的小学生网络学习平台;余姚子陵中学的五种多媒体环境下师生互动的有效课堂模式;宁波市电子白板在教学中的应用;4+1的模拟互动教室;等等。

厦门 展示了校园一卡通的应用成效、厦门区域信息化发展特色——海峡两岸数字化交流情况、“三星评价体系”——小学生晋级制发展性评价与数字化平台的创新研究、多媒体教学在中学化学课题中的应用、Claroline课廊教学平台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还有构建网络环境下的“学习共同体”、数字化学习项目活动等。

青岛 展示的优秀案例有初中信息技术学业水平网络化考试系统应用、市南区有效整合促进信息技术常态化应用、市北区依托课题研究整体推进区域内信息技术学科教学水平的提高、“开放—自主探究”教学模式的研究、交互式电子白板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语音教室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等。

内蒙古—鄂尔多斯 注重以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现代化,促进民族地区教育高质量均衡发展。搭建网络平台,建设教学资源库,开展信息化普及培训,积极探索应用机制。布展侧重展示了远程同步课堂、蒙古文资源、蒙语模拟课堂、双语课堂等内容。

看看想想

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应用尚缺什么

看看个个展台琳琅满目的成果,令人欣慰——我国中小学教育工作者在观念上已经充分认识到信息技术对教育的革命性影响,正加大教育信息化的力度,以促进教育跨越式发展。看看展厅内比比皆是的现代化电子设备:苹果一体机电脑、iPad、LED高清液晶电视、3D电视、高清投影仪、交互智能平板……令人欣喜——教育事业日益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咱们教育事业不差钱了!再看看许多展台上为参观者热情讲解的技术人员,2号厅内诸多热衷于服务教育教学的高新科技企业,令人宽慰——咱们的教育信息化也不差技术。

教育信息化的目的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促进教育改革与发展,因此既需要信息技术的支撑,更需要教育价值的彰显。各级教育部门、各类学校有经费购买设备与技术了,接下来的还是“怎么用”的问题。从各地参展的工作人员来看,现在在信息技术如何应用这一问题上,主发言的还是教育界内外的信息技术人员,而非教育界内的各学科教学专业人员。关于教师职业的专业化、教学的专业性,大家已经达成一定的共识,在此不展开讨论。在此提及教师专业化、教学专业性,是想说明,信息技术的教学应用,绝对不同于买了一台洗衣机或电冰箱即可畅快使用——优质的、最匹配于信息技术的教学资源的研发,是目前深化信息技术教学应用的关键;能驾驭这些教学资源有效开展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教师,是目前深化信息技术教学应用的基本条件。

课堂无疑是信息技术教学应用的主阵地,各学科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无疑直接关系信息技术与学科课堂教学的整合,也关系优质教育教学资源的进一步研发。正如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司长郑富芝在9月24日展演新闻会上答记者问时所说的,今后需要加大对校长和教师信息技术应用的培训力度,提升校长的教育信息化领导力和信息化建设统筹能力,培养教师深度融合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能力,并将教育信息化与新课改、与自身专业发展结合起来。

因此,我国当前信息技术教学应用尚缺相匹配的师资力量,能从教育的属性出发,充分利用技术的价值,推进中小学信息技术与教育思想和观念、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深度融合,推动信息技术在中小学课堂教学中的科学应用,从而开发出大量的中小学优质教学软件与教育资源,高质量地以信息技术推动中小学教学方式的变革与创新,实现教育的快速发展。

想想议议

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应用如何深化

信息技术的应用特点不外乎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多媒体化,应用功能不外乎开放、共享、交互、协作。为何大家期待信息技术带给教育革命性影响呢?在中小学教学应用中,信息技术可发挥哪些独特的功效呢?

1.创设逼真的问题丰富的学习情境

学习是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从而建构意义的过程,学习者不能超越具体的情境来获得某种知识。因此,学习时的情境不是一个无关因素,而是有机地卷入了学习者的学习活动之中。怎样的情境有利于学习者学习呢?正如杜威(1944)所说的,“教学的艺术关键在于提出足以激发学生思考的问题”。利于学习者建构意义的学习环境应该是持续激发学习者不断探究、思考所学内容的问题情境。

在问题情境创设方面,信息技术具有其他文本、挂图等教学媒介所不可比拟的优势。基于信息技术可数字化、多媒体化、网络化的应用特点,应着力于创设复杂的问题情境以引发学习者的高层次思维活动,通过人—机交互、机—机交互促进深度理解性学习的发生,提升教学质量。本次展演中北京的科学探究资源、上海的DIS物理虚拟实验室等优秀案例,在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有效问题情境方面体现了较好的探索。

问题情境的创设要求,不仅仅是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需求,中小学教育资源建设、教师远程研修、德育专题网站开发等各类教育教学应用,都应该追求研发者有深度地设计并以问题结构为支架,从而有组织地呈现多媒体信息而不是信息的数字化堆积;从而促使学习者不仅仅是浏览阅读这些信息,而是带着解决问题的欲望、启动问题解决的思维去梳理、归类这些信息,以求获得问题的解决,提升学习能力。

在问题情境的创设上,还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整合音像、视频等多媒体的优势,打破时空界限,追求接近真实、贴近学习者现实生活的问题情境,以利于激发学习者求知的欲望和学习的迁移。

2.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机会

学习是学习者基于自己的已知主动建构新意义的过程。学习的发生,需要学习者发挥自己作为学习主体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投入到学习之中,同时还需要学习者能有意识地自我监控自己的学习过程,以促使新意义的获得。鉴于学习主体的不可替代性,而学习主体之间存在认知、人格等多方面的个体差异,信息技术可智能化、网络化的应用特点,应着眼于学习者的主体性、差异性,变革教与学的方式,打造适宜学习者个性化学习的环境,以利于学习者的学习理解。本次展演中北京、上海、浙江、广东、河南等地均展示了信息技术促进个性化学习的有效探索。

信息技术在提供个性化学习方面,要着重创设学习者独立思考的机会。例如,在具体问题情境的创设过程中,在程序上设置一些环节,要求学习者回答自己对这些问题的思考,以促进学习者投入到学习中。

要促进学习者自我监控学习,则要为学习者提供对自己的认知加工过程、认知策略运用情况自我意识、自我评价和自我调控的机会。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留下的问题思考的痕迹,是学习者自我意识、自我评价学习过程的材料依据。在技术设计上,要多设置相应环节激发学习者反思、修改学习过程中的这些思考,促使学习者自我监控学习。另外,还需要设置学习者可自我调控学习进度的程序,利于学习者根据自己学习过程中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评价,调整学习进度。

需要特别提出的一点是,个性化学习并不意味着封闭、私密等性状。相反,利于学习者学习的个性化学习应该是开放的,即学习者是在开放性的电脑空间、网络上依据自己的个性开展学习的。开放的个性化学习,既有利于提升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质量,也有利于学习者之间开展交互与协作,从而进一步提高学习效果。

3.促进学习的交互与协作

事物的意义源于学习者个体的建构,但每一位学习者意义建构的质量、深度或侧重点存在差异,需要通过与他人的交互合作来进一步修正、完善个体建构的知识,最终与“科学共同体”所认可的知识达成一致。因此,学习需要经历社会协商的过程,学习者需要在一个有专业引领、有同伴互助的“学习共同体”之中通过相互之间的合作与交流,达成知识的建构。

信息技术的网络化、智能化应用特点,恰能为学习者打造一个平等、民主的学习共同体,以利于学习者的交互与协作。学习者之间可以通过相互访问、相互评价开展交流,也可以以网络主题研讨的方式进行协商。而作为教的一方的教师或者管理者、教导者一定要积极参与这些交互与协作之中,给予学习者引领和指导。在本次展演中,信息技术促进学习的交互与协作的功效主要体现在各地教育资源平台的研发与应用中,还有浙江的无边界课堂教学模式、山西的“组组通”教学模式等优秀案例中,尚需要向各类教育教学应用渗透。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交互与协作往往不会主动发生,需要设置必要的程序,制定一些协商机制,驱动学习者积极参与。而对于交互与协作的质量管理,一方面必须有教的一方亲力亲为地给予督促、评价、管理,另一方面还可设置评价主体多元、评价方式多样的激励反馈机制,鼓励学习者追求交流讨论的内容质量。

语文优秀教学案例范文第12篇

1. 张爱红——《小学英语新课程课堂教学案例》读后感

2. 夏笑琴——《好老师在这里》读后感

3. 洪丽聪——《After reading Pride and Prejudice》读后感

4. 刘桂芳——《正能量》读后感

5. 雷小玲——《改善学生课堂表现的50个方法》读后感

6. 刘诗姗——《用心灵赢得心灵》读后感

7. 胡智慧——《如何听孩子才肯说,如何说孩子才肯听》读后感

8. 包桃桃——《班主任要做孩子精神成长的引领者》读后感

9. 赵琼—— 《赏识你的学生》读后感

10.雷大慧——《点击陶行知》读后感

11.胡阿娜——《教育生命的突围》读后感

12.林露萍 ——《学生第二》读后感

13.彭翠蓉——《英语课程标准》读后感

14.朱亚平——《优秀是教出来的》读后感

15.陈丽娟——《塑造教师》读后感

16.龚韵思——《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读后感

17.周玉香——《不能错过的英语启蒙—中国孩子的路线图》读后感

18.马锋军——《学生第一》读后感

19.季小银——《不做教书匠》读后感

20.汪映丽——《学生第二》读后感

21.曾文娟——《如何听孩子才肯说,如何说孩子才肯听》读后感

(1)《小学英语新课程课堂教学案例》读后感 张爱红

尽管这世界有许多诱人的芳香,但如果缺少了“书香”,精神家园将是怎样的黯淡。最近,阅读了《小学英语新课程课堂教学案例》一书,给我以心灵上的触动! 从《小学英语新课程课堂教学案例》中,我看到了一个个令人感动的爱心故事。很多优秀的老师很好地关注沉默的孩子;描述了后进生的转化过程;给于学生关爱和尊重,使学生获得了进步的动力与源泉。他们都能真正赏识这些孩子,他们掌握了一种教育的艺术,爱的艺术。

“每个人心灵深处的信念,都存在着一种能量场,如果你从未怀疑过自己的学生或孩子会成为一个优秀的人,那么他会从你信念的能量场中接受到你的这一信息,并且又会把这一信息变成他的奋斗动力。”“一位女孩”,被国内教师评为“缺乏数学脑子”,却被美国老师赞为“具有数学特长”,能够“优雅且具有创造性地解决难题”;一个“厌学”的孩子变得出类拔萃,让美国教授对其能力和品质“以性命担保”。爱波斯坦,世界一流的脑外科权威专家之一,然而在读书时却有严重的学习障碍,他称“我曾是智障者”……《小学英语新课程课堂教学案例》所展示的是感人至深的教育故事。它为我开启的,是教育的奥秘,那就是在对学生的心灵进行了真正的解读后,爱的付出。

一、真爱学生,才会低着头,弯着腰,与学生进行心灵的交流,才能从每位学生身上找到金子般的闪光之处。长期以来的“精英教育”,致使很多学生因为评价制度的偏颇成为所谓的“差生”,而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最广泛的提高人的素质。现代教育理论也表明,人的智力决非是学习的能力。“一支铅笔有多少种用途?”——无数种,更何况是万物之灵的人!

二、真爱学生,不会将学生的“骄傲”看作甚于“毁灭其自尊和自信”的洪水猛兽,将不吝于对学生的赏识,对学生的优点和长处,始终抱着一颗心上和赞美之心;将小心地呵护孩子的梦,而不会做一个“偷走很多孩子的梦”的小偷,将用赏识为孩子提供梦想成真的自信和拼搏的激情。这份爱心,为学生未来的奋斗岁月里提供阳光的动力,会成为孩子“翅膀下的风”。

三、真爱学生,才懂得“漂亮的孩子人人喜爱,爱难看的孩子才是真正的爱的道理”。素质教育的大旗上有一个大写的“人”字,要求教师们善待每一个生命,尤其是那些曾经遭受到伤害的孩子。《小学英语新课程课堂教学案例》为教师们种下了一个信念--每个人都是天才,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

四、真爱学生,会清醒地承认学生的差异,会批评学生存在的不足和缺点,但是心中牢牢刻下的是“尊重”和“宽容”。于是,有了乐柏芬老师“小红花”的故事,有梁清颖的爱之画,有在评语上用上“安静”,而非“不积极”、“不活跃”等词,小心呵护着孩子自尊的指导老师,《小学英语新课程课堂教学案例》给每一位老师带来了启示,让学生如沐春风,在学生心底下留下最深的感动。

新课标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既有知识结构、教育方式等方面的更新,又有对教学目的和对学生评价方式的调整,其核心便是教育对“学生主体”的尊重,突出“以人为本”的理念,而《小学英语新课程课堂教学案例》--就是这本书,为教师们提供了与学生最直接、最深切、平等的心灵关照的机会。也许,有些教师还津津乐道于自己的“威严”,也许,某位教师刚刚进行完又一轮声色俱厉的批评轰炸,我想,他们会被这些言语震撼的。这里,有有优秀教师“师心深处”的体验,还有专家精当的评析。正是这些话语,会让每一位“诲人不倦者”不得不反省、深思和探索,因为这些都是来自真实心灵的呼唤声。

(2)《好老师在这里》读后感 夏笑琴

不知不觉我的教学生涯已经有7年之长,在这7年中,我一直有几个疑问,怎样才算好老师?好老师的特质是什么?每个老师踏上这行业的时候一定都告诫自己要成为一名好老师。一个好老师,所从事的不是“教书”,也不是“教学”,而是“教育”工作。教育工作一个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教师和学生之间心与心的交流和沟通。《好老师在这里》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话是:“教育不是你想带给孩子什么!而是你想带给自己什么!不要用冠冕堂皇的句子说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带着这些疑问我走进了温州新华书店买了这本《好老师在这里》。我想它一定可以为我解答这些疑问。

毕业以来,我现在教授的班级是我唯一一届自己从一年级带到六年级的毕业生,对班级的每个学生我都非常的了解。其实,每个孩子都有完整的喜怒哀乐,都需要老师细心贴近。可是教师专业工作做久了,就会习以为常地成了“职业”工作,满满一个班的孩子在老师眼中渐渐长成同一种面孔,不经意间,老师就忽略了孩子的个别情绪和差异,人和人之间的友善关系也渐渐僵化起来。美惠老师在工作中主张“用真心换真情”,她认为,“用真心换真情”的第一步,就是要“看见孩子的情绪”,而且要温柔地对待。

在这五年的教学生涯里,我有批评过学生也有表扬过学生,回想自己的教学生活,当我严厉地去批评学生的时候,我并没有感受到他们的心悦诚服。反而,只是一个充满鼓励的眼神,一个充满温情的动作,一个微不足道的帮助,却使他们更靠近我。我想每一个老师都是想当好老师的,让我们打开心扉,走进孩子们的世界,用心倾听孩子们心灵的呼唤,让孩子们无邪的笑容在阳光下如花绽放。

从这本书中,我看到了一个个新鲜又真实的教育故事,而且还汇聚了一群优秀的教师,他们因为投入而变得优秀。由于投入,他们细心地关心孩子,本能地理解与尊重孩子;由于投入,他们勤于钻研、善于反思;由于投入,他们不辞辛苦,不怕劳累;由于投入,他们变得更加优秀。所以我们在自己的教学中一定要全心全意的投入,才能让我们的教学更加的优秀。

(3)After reading Pride and Prejudice 洪丽聪

语文优秀教学案例范文第13篇

优秀语文教师成长、发展的因素很多。例如,在一些人的认识里,“机遇”是很重要的因素,很多教师难以遇到,而这些优秀的语文教师遇到了。客观地说,机遇是一个因素,但是它青睐“有准备的人”,它使任何“有准备的人”的努力都不会付之东流。优秀的语文教师确实能够很敏锐地把握住难得的机遇,以展示自己最好的水平。但在他们心中更在意的是一种“追求”,一种对自身生命价值、教学信仰的追求。这种“追求”之于他们才是这“机遇”的价值。张俊娜老师在工作三年头上便有了“演讲”的机遇,之后,接连的“机遇”降临到她的头上。但从她的叙述中我们也看到,机遇又是一把“双刃剑”,若没有自己坚韧的意志、痛苦的思索、虚心的求教,也可能使机遇成为“滑铁卢”。张俊娜老师是有追求的老师,所以她抓住了这些“机遇”,从中体现了自身的生命价值和教学信仰。

优秀的语文教师的成长一定是有“思想”发育伴随的。所谓思想,就是有自己的理念、语文教学追求的目标。这种思想一定是符合真理的,也就是符合语文学习规律和语文教育规律的。思想的形成离不开对理论的学习。理解一种理论是一回事,把它转化为课堂教学行为又是一回事。这中间的路有时短暂,多数漫长,需要花许多时间去探索、实践,总结出可行的操作方法。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任何一种教学行为都体现着一种理论或理念,不管行为者自觉不自觉。优秀的语文教师一定会在语文教学的探索和实践中不断自觉学习,努力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他们借助不断的积累、探索、提炼,形成自己的“思想”,并以此指导自己的教学行为。这是一个艰难的过程,没有思想发育的伴随,语文教学难免困于“匠”字。而这个过程需要坚持,有道是贵在坚持,难在坚持,成也在坚持。张俊娜老师的成长之路为我们展现了一个生动的案例。

优秀的语文教师总会用心研究教材,潜心研究学生,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认知规律的实际设计教学;他们能清楚地了解自身的优势和特点,在教学中扬长避短,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不仅如此,优秀的语文教师一定是习惯反思的。所谓“习惯”,就是已经成为一种自觉,上课之后会“回想”“总结”课堂中的优劣得失,坚持那些合理、有效的行为,修正那些不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和教学规律的做法。张俊娜老师具有这些成为优秀语文教师的特质。她善于运用自己擅长的教学本领,自觉反思教学中的不足,对每一节语文课都充满着新的尝试的期待,于是她的成长之路充满动力和活力。

语文优秀教学案例范文第14篇

摘要:本文针对C语言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不好教,不好学”现象,分析了问题存在的原因,讨论了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引入激励机制,指出教师应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合理整合,针对教学内容引入软件研发案例或有趣的事件激励学生,适时适量地带出相应的内容,使枯燥的计算机语言课生动起来,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案例;兴趣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1以优秀案例激发学生的兴趣

作为一名大学计算机基础课教师,首先要处理好“教什么”和“如何教”的问题。具体到C语言教学中,就是要依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包括专业、掌握计算机的程度等)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合理的整合,选择能够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兴趣的优秀“案例”,以案例为引导,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使教学活动成为师生双方乐于参与的一种充满情趣的活动。正如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说:“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而在激励、唤醒和鼓舞。”

C语言课程中,“函数”的概念比较抽象,学生不容易理解。我们在讲解这一章内容时,采用下面这个具体的软件研发案例来引出函数的概念。

案例:某公司准备开发一款PDA新产品,要求能实现以下功能:电子词典、计算器、记事簿、名片簿、股票。为了抢占市场,计划在一个月内完成软件开发。该公司研发部(R&D)有一批编程工程师,如何才能使他们按时按要求完成这项任务?

分析:针对这个案例,先让学生讨论解决的方案,最后由老师进行总结:要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完成这样一项研发任务,应当发挥团队作战精神,分工协作。为此,首先应将PDA新产品预实现的功能进行逐项分解,如图1所示,再将分解后的子模块分派给不同的工程师,齐心协力完成这项任务。在C语言中,各个功能是由函数来实现的,如图2所示。把任务进一步程序化,用一个主程序来实现PDA的功能,如图3所示。各个工程师具体完成实现各个功能的函数,如图4所示。

通过这项PDA产品开发的案例,不仅让学生了解了软件研发的具体过程,而且加深了对函数概念的理解,在课堂教学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2以情趣激发学生的兴趣

结构体是C语言的重要类容,也是一个难点。在教学中如果直接讲解概念,往往效果并不理想。恰逢学校正在进行教学评估,因此在讲结构体一章的内容时,设计了图5所示的这样一则海报来引入教学内容。

案例:假设由10名学生代表做评委,给所有参加演出的演员打分。要求编写打分程序,根据王菲演唱会海报内容,统计所有演员各项指标的得分,分别评选出单项指标得分最高的演员,并打印出他们的个人信息资料。

问题:王菲演唱会,打分项目包括台风分、台艺分和观众缘分,用C程序设计语言怎样表示?

分析:以上信息可以定义数组来表示:

float score[3];

score[0]=台风分;

score[1]=演艺分;

score[2]=观众缘分;

问题:这些数据有什么特点?如果还要求表示编号、姓名、性别信息呢?能否用像数组一样的某种数据类型方便地把全部信息表示出来?

提示:由此引出新的数据类型――结构体的概念。如果用结构体actor来记录以上信息,那么其定义形式如下:

struct actor

{

long num;/*编号*/

char nam [10];/*姓名*/

char sex [6];/*性别*/

floatscore [3];/*台风、演艺及观众缘指标*/

};

问题:各成员有什么特点?结构体和数组的有什么异同?

通过这个问题,将结构体类型和数组类型相比较,可以在复习数组知识的基础上加深学生对结构体类型的理解。在学习中,使学生明白:只有充分了解每一种数据类型的特点,清晰区分各种数据类型之间的异同之处,才能在程序中针对实际问题恰如其分的选择合适的数据结构。到此,结构体的概念已十分清楚的呈现在学生面前,接下来以此事件展开,讲解定义结构体变量的方法、赋初值的方法以及如何引用结构体中的数据。可以留出五分钟时间,让学生通过思考,画出程序算法的流程图。最后,由老师进行算法分析并引导学生编写程序。实践证明,在课堂教学中,时刻注意从生活中选取与课堂内容息息相关相关的事件展开教学,比直接讲解概念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同时事件本身也可以增进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3结束语

作者曾尝试把这种思路贯彻在网络工程和电子商务专业的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中,效果良好,多名学生在程序设计大赛中获奖,还有一些学生被聘到公司兼职编程。文科类专业的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更是公认的难题,为解决这一难题,作者在法学、英语专业的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中贯彻趣味性教学的思想,教学效果正如预期一样,学生积极性大大提高,教学质量也大幅提高,许多学生修完后主动参加全国或省二级(C语言程序设计)统考,其中不乏考试成绩为优秀者。

参 考 文 献

[1] 吴文虎. 程序设计基础[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2] 谭浩强. C语言程序设计[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语文优秀教学案例范文第15篇

关键词:小学 语文教师 具备 职业“灵性”

中国分类号:G451

顾名思义,职业“灵性”就是职业智慧和职业素养。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必须具备的职业智慧,应包括从教所掌握的教育教学理论、文化功底、人格魅力等;所具备的职业素养,应包括课堂教学激情四射、师生关系平等融洽、对学生心理活动了然于胸、甘做学生主动学习及探究学习的“催化剂”。

将其细细分解,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应具备如下10种职业“灵性”。

一、 要描绘自己职业成长的“宏伟”蓝图

眼下,各学校都为每位教师建立了“成长档案”,其实,这一档案,就是一名教师职业成长过程的“日记”。所以,对一名小学语文教师而言,自从教那天起,就应为自己描绘出成长为“名师”的“宏伟”蓝图――向身边的优秀教师、老教师学习,尽快适应教育教学这一特殊岗位的职业需要。在优秀教师和老教师的带动下,强化教育教学基本功,积累教育教学经验。日积月累,逐步形成自己的教育教学风格。独创有特色的教育教学模式,一跃成为小学语文教学的“名师”。

二、 要永不停歇人生追求的脚步

在追求做一名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名师”的过程中,要自我加压,活到老学到老,永不停歇人生追求的脚步。对学历而言,不能自我满足“合格”学历这一最低的要求,可以通过自考、函授、网络远程学习等形式,一步一步地取得本科、研究生等更高层次的学历。通过参加一年一次的暑假网络远程研修,不断丰富自己的教育教学理论;不断学习、汲取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技能。

三、 要有高尚的思想品德

浏览小学语文教材,其中为国为民勇于捐躯的英雄事迹;诚实做人和乐于助人以及刻苦学习的典型案例,占据了较大的篇幅。编者的目的,就是通过这些事迹和案例,教育学生如何做人;做一个怎样的人。因此,身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要有高尚的思想品德。思想上始终同党中央保持一致,忧国忧民,勇于同不良现象作斗争。通过自身的高尚品德,引领教材,去感染学生、教育学生。

四、 要有高雅的审美品位

世界是美丽的,但不是唯美的,同“林子大了,什么样的鸟都有”是一个道理。因此,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必须具备高雅的审美品位。用自己纯真的感情和正确的判断力、审美力,去褒奖“真善美”;抨击“假恶丑”、洗涤“脏乱差”。只有如此,才能给学生形成心灵的撞击,带领学生进入正确审美的天堂。

五、 要有扎实的语文基本功

有人曾这样形容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所具备的“全才”基本功:走进电视台,拿起话筒,就应该是一名地道的主持人;走上舞台,就应该是一名优秀的演员……由此可见,一名合格的小学语文教师,不但要说一口标准的普通话;还有写一手漂亮的粉笔字、钢笔字、毛笔字;并且,在设计教案、组织教学、反思教学、科研教学中也要有自己的“独门绝技”

六、 要有丰厚的文学素养和自然科普知识

一名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博览群书,具备丰厚的文学素养和自然科普知识。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是其汲取文学素养的不竭源泉;《十万个为什么》、《数字世界》、《迷人的海底世界》等等自然科普知识,能极大地丰富小学语文教师的知识、技能储备。随着高科技的不断发展,一名小学语文教师也应对其详细了解。只有如此,才能在日常教育教学中信手拈来、游刃有余。

七、 要深入研究小学语文“新课标”

小学语文“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同时,它还指出:在学习方式上,必须“积极倡导民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必须深入研究小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方法、阅读背诵的技巧、培养自悟探究的学习能力、语文应用的能力。

八、 勇于做“新课改”的实践者

小学语文新课改已经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浪潮,在这次浪潮的冲击中,身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既不能对此缩手缩脚;也不能袖手旁观,而应勇于做一个新课改的实践者,万万不可成为一个落伍者。

九、 要做新“新课改”的探索者

在这次新课改的浪潮中,各种新颖的教育思维、教学方法层出不穷。其中,主动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是佼佼者。除此之外,是否还有更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方式方法,答案是肯定。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一名优秀的小学语文教师,应敢于吃螃蟹,勇做探索者,探讨更加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做新“新课改”的探索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