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防雷预防措施范文

防雷预防措施范文

防雷预防措施

防雷预防措施范文第1篇

关键词:电力系统 高压输电线路 防雷

中图分类号:TP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11(a)-0114-01

1 高压输电线路防雷的重要性

就高压输电线路而言,其分布较广,它不仅是连接各变电站以及重要用户之间的桥梁,而且也是整个电力系统中的主动脉,它运行安全与否直接关系到供电的可靠性。为此,输电线路在电网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想要实现强电强网绝对离不开输电线路的安全稳定运行。架空输电线路是电力系统中输电、配电以及发电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安全性、稳定性、可靠性对于系统而言非常重要。通常情况下,架空输电线路多数都地处旷野,沿线较长且呈纵横交错分布,正因如此,使得该线路很容易遭受雷击。当输电线路遭雷击后,会引起跳闸,这样一来不仅会影响电力系统的正常供电,使线路和开关设备的维修量增大,而且雷电流还有可能沿线路侵入到变电所当中对电气设备造成损坏。通常情况下,电力系统中以线路的绝缘最强,变电所次之,而发电机的绝缘最弱,如果变电所和电厂的设备保护不周,便会引起绝缘损坏进而影响供电可靠性,会使供电企业遭受巨大的经济损失。而输电线路的防雷能够有效地减少雷击事故的发展,可以进一步避免经济损失。所以做好输电线路的防雷措施不仅能够提高线路本身的供电可靠性,而且还可以间接地保障变电所以及电厂运行的安全性,实现整个系统安全、稳定、可靠、经济运行的目标。

2 高压输电线路雷击事故高发的原因分析

在对大量遭受雷击的高压输电线路进行分析后发现,导致雷击事故高发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1 杆塔问题

很多高压输电线路遭雷击都是由于杆塔存在隐患而引起的。通常情况下,线路中的水泥杆基本都是利用混凝土内的钢筋进行接地,当雷击发生后,雷电流便会通过水泥杆内的钢筋,此时很容易引起水泥杆爆裂。这种情况常出现在有裂缝的水泥杆上。一旦杆塔损坏势必会给输电线路正常运行造成影响。

2.2 保护角问题

一般情况下,保护角过大对于防绕击非常不利。按照有关防雷规范规定220 kV及以上输电线路的避雷线保护角不得大于20°。但是很多高压输电线路在设计时,均为考虑这一问题,或是由于一些特殊原因造成保护角超限。这样一来势必会增大绕击的可能性,从而引发输电线路雷击事故。

2.3 接地装置问题

接地装置中最主要的问题是腐蚀和降阻。在对一些地区的地网进行开挖检查发现,接地引下线的腐蚀情况较为严重。同时一些使用导电混凝土或是降阻剂的接地装置较之未使用这些材料的腐蚀情况要重很多。

2.4 绝缘子选用不当

按照有关防雷规范的要求,在雷击高发的区域内不得采用合成绝缘子。这是因为合成绝缘子两端的均压环存在一定的空气间隙,这样一来会导致其抗雷击水平低于瓷绝缘子。然而,由于合成绝缘子的维护和检测相对比较容易,加之未充分考虑多雷区的问题,致使选型上出现失误,这为雷击事故的发生埋下了严重隐患。

3 预防高压输电线路遭雷击的有效措施

3.1 降低杆塔的接地电阻

为了进一步确保高压输电线路的防雷装置可靠有效,应在每根杆塔处均敷设接地装置,并将装置与地线进行可靠连接,这样可以使经过杆塔顶部或是地线中的雷电流通过较低的接地电阻后泄入到大地当中。同时还可以采用降低杆塔冲击接地电阻的方法来提高输电线路抗雷击的能力,进而达到减少雷击跳闸率的目的。经实践证明,在500 kV的线路上降低冲击接地电阻5 Ω,线路本身耐雷击的水平能够提高20%左右,跳闸率也会随之降低45%左右。

3.2 减小保护角

经过大量的试验表明,雷电通过避雷线直击导线的概率与线路所处地质条件、杆塔高度以及保护角度等因素有关。由于地质条件很难改变,而杆塔高度一经确定想要改变也比较困难。为此,想要进一步预防雷击事故的发生,对保护角进行调整是最为可行的措施。对于500 kV的高压输电线路而言,线路若是位于山区,在考虑边坡这一影响因素的基础上,保护角不应大于-5°;线路若位于平原地区保护角则不应大于0°。换言之,就是在设计保护角时,应采用0°或是负保护角,这样可以有效地预防雷击。

3.3 加装线路避雷器

线路避雷器最主要的作用是在雷电击中线路时,避雷器会在雷电流达到一定幅值时自行动作,使大部分的雷电流从避雷器中流入导线,并传播至与之相邻的杆塔上。通过分流的耦合作用能够进一步提高导线的电位,进而避免绝缘子发生闪络。安装线路避雷器不仅可以有效地降低线路遭雷击跳闸的次数,而且还能减少维修和巡视工作量。在线路避雷器的具体选用上,应当对以下问题加以注意:其一,应先确定安装杆塔的雷击具体性质。如反击较多的杆塔应当在三相上均安装避雷器,并且与之相邻的杆塔也要安装,若是绕击较多的杆塔仅需在一侧安装便能起到较好的防雷效果。通常情况下,500 kV的输电线路多以绕击为主,只需要在边相加装避雷器即可,这样可以节约安装成本;其二,应尽量选用带有间隙的避雷器,这样有利于延长其使用寿命,但在实际应用中应当对避雷器及其间隙的憎水性加强检查;其三,在安装避雷器之前,应当认真对各个连接部位进行检查,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逐一进行试验,以确保避雷器可靠运行。

3.4 加强运行维护

线路运维部门应当确保高压输电线路通道和走廊与相关规范要求相符,并对线路中绝缘子自爆以及导线滑移等缺陷进行及时消除,以此来降低雷击事故发生的几率。同时应按照季节的变化加强巡视工作,并结合线路所在地的地质情况和历年来的运行经验,找出一定的变化规律及趋势,有针对性采取相应的防雷措施,减少雷击事故的发生。

4 结论

总而言之,雷电属于一种无法避免的自然现象,想要减少雷击对高压输电线路的破坏,就必须做好相应的防雷措施。为了确保高压输电线路的安全,电力部门应当对线路的防雷工作予以高度重视,并结合线路的具体情况,选择科学合理、行之有效地防雷措施,以此来确保高压输电线路安全运行,这样不仅能够使电网的供电可靠性得到保障,而且还能使经济效益大幅提高。

参考文献

[1] 许志元.山区高压输电线路雷击规律及对策研究[J].广西大学.2008(6).

防雷预防措施范文第2篇

一、成立防雷击工作专班

组 长:xx

副组长:xx xx

成 员:xx xx xx xx xx xx

二、了解雷电知识,制定相应措施

(一)了解雷电知识

1、雷电的形成和种类

雷电是大气中的放电现象,多形成在积雨云中,积雨云随着温度和气流的变化不停的运动,运动中摩擦生电,就形成了带电荷的云层。某些云层有正电荷,另一些云层带有负电荷。另外,由于静电感应常使云层下面的建筑、树木等有异性电荷。随着电荷的积累,雷云的电压逐渐升高,当带有不同电荷的雷云与大地凸出物相互接近到一定温度时,其间的电场超过25—30kv/cm,将发生激烈的放电,同时出现强烈的闪光。由于放电时温度高达XX摄氏度,空气受热急剧膨胀,随之发生爆炸的轰鸣声,这就是闪电与雷鸣。雷电的大小和多少以及活动情况,与各个地区的地形、气象条件及所处的纬度有关。一般山地雷电比平原多,沿海地区比大陆腹地要多,建筑物越高,遭雷击的机会越多。

2、雷电可分为四种:

(1)直击雷:直击雷是云层与地面凸出物之间的放电形成的

(2)球形雷:球形雷是一种球形、发红光或极亮白光的火球,运动速度大约为2m/s。球形雷能从门、窗、烟囱等通道侵入室内。及其危险。

(3)雷电感应,也称感应雷:雷电感应分为静电感应和电磁感应两种。静电感应是由于雷云接近地面,在地面凸出物顶部感应出大量异性电荷所致。电磁感应是由于雷击后,巨大雷电流在周围空间产生迅速变化的强大磁场所致。

(4)雷电侵入波:雷电侵入波是由于雷击而在架空线路上或空中金属管道上产生的冲击电压沿线或管道迅速传播的雷电波。传播速度为3x108m/s雷电可毁坏电器设备的绝缘,使高压窜入低压,造成严重的触电事故,例如:“雷雨天”室内电器设备突然爆炸起火或损坏,人在屋内使用电器或打电话时突然遭电击身亡都属于这类事故。

3、防雷措施主要是在建筑物上安装避雷针、避雷网、避雷带、布雷线,引下线和接地装置或在金属设备,供电线路上采取接地保护。

(二)人身防雷击措施

1、室内预防雷击。

(1)电视机的室外天线在雷雨天要与电视机脱离,而与接地线连接。

(2)雷雨天应关好门窗,防止球形雷窜入室内造成危害。

(3)雷暴时,人体最好离开可能传来雷电侵入波的线路和设备1.5m以上。拔掉电源插头;不要打电话;不要靠近室内的金属设备如暖气片、自来水管、下水管;尽量离开电源线、电话线、广播线,以防止这些线路和设备对人体的二次放电。另外,不要穿潮湿的衣服,不要靠近潮湿的墙壁。

2、室外避免雷击。

(1)要远离建筑物的避雷针及其接地引下线。

(2)要远离各种天线、电线杆、高塔、烟囱、旗杆,如有条件进入有宽大金属构架、有防雷设施的建筑物或金属壳的汽车和船只,要远离帆布篷车和拖拉机、摩托车等。

(3)应尽量离开山丘、海滨、河边、池旁;尽快离开铁丝网、金属晒衣绳、孤立的树木、和没有防雷装置的孤立小建筑等。

(4)雷雨天气尽量不要在旷野里行走。要穿塑料等不侵入水的雨衣;要走慢点,步子小点;不要骑在自行车上行走;不要用金属杆的雨伞,肩上不要扛带有金属杆的工具。

(5)在校内手中不要拿金属器具,发现雷雨天气要迅速到安全处所躲避,严禁在大树下、电杆旁躲避。

(6)人在遭受雷击前,会突然有头发竖起或皮肤颤动的感觉,这时应立刻躺倒在地,或选择低洼处蹲下,双脚并拢,双臂抱膝,头部下俯,尽量缩小暴露面即可。

(三)、防雷击措施:

1、完善防雷设施,安装自制的避雷针,高大建筑物安装防雷设施。

2、清理雷击隐患:电线杆周围有树木的迅速砍掉,高大建筑有金属物的要及时撤除。

3、对学生要经常加强雷电与防雷击的教育,不定期地开展讲座与知识竞赛。

三、应急预案

1、学生自救:受雷击被烧伤或严重休克的人,身体并不带电。应马上让其躺下,扑灭身上的火,并对他进行抢救。若伤者虽失去意识,但仍有呼吸或心跳,则自行恢复的可能性很大,应让伤者舒适平卧,安静休息后,再送医院治疗。若伤者已停止呼吸或心脏跳动,应迅速对其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和心脏按摩,在送往医院的途中要继续进行心肺复苏的急救,教育处要定期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培训。

2、教师救治:发生学生雷击现象,周围的学生要及时通知班主任或老师,班主任要及时到场,视情况进行现场急救或及时送医院。

3、学校救治:学校组建防雷击救治专班,平时学习一些救治方法与措施,学校要有一个校级领导专门负责,学生雷击过程中,主要负责领导要及时到场。

4、及时上报:发生雷击现象要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

电话:①中心学校值班电话:xx xx:xx

防雷预防措施范文第3篇

关键词:雷电,施工机械,危害,预防措施

西班牙PDC系列提前放电避雷针

1雷电的危害

1.1直接雷击的危害 是指雷云对大地某点发生的强烈放电,它可以直接击中设备

1.1.1雷电流的热效应及其危害。雷电流通过导体时,能使放电通道的温度高达数万度,在极短时间内将电能转换成大量的热能。雷击点的发热能量巨大,能够使温度达到6000℃以上的温度,从而造成施工设备烧毁甚至融化。

1.1.2 雷电的电效应及其危害。雷云对大地放电时,雷电流通过具有电阻或电感的物体时,因雷电流的变化率大(几十微秒时间内变化几万或几十万安培),能产生高达数万伏甚至数十万伏的冲击电压,足以使电力系统的设施烧毁、导致可燃易爆物品的爆炸和火灾,引起严重的触电事故雷击还能够造成电效应和冲击波,雷击时雷电流通过通过施工设备产生电动力的破坏作用,雷电冲击波的迫害作用就跟爆炸时附近物体及施工设备、人所受到伤害。

1.1.3 雷电的机械效应及其危害:雷电直接击中施工机械设备,从而造成机械设备毁坏。

1.2雷击电磁脉冲的危及其危害

1.2.1 雷电的静电感应及其危害:雷云的静电感应是指带电的雷云接近地面时,对导体感应出与雷云符号相反的电荷,建筑物或设备顶部大量感应电荷不能迅速流入大地,从而产生很高的对地电压即静电感应电压,它可达到几万伏,能击穿数十厘米的空气间隙发生火花放电。

1.2.2 雷电的电磁感应及其危害:雷电发生时产生很大的雷击电流,又是在极短的时间内发生,在其周围空间里产生交变电磁场,不仅会使处在这一电磁场中的导体感应出较大的电动势,还会在附近的传输信号线路、埋地电力线、设备间连接线等部位产生感应电流并侵入设备,使连接在线路中间或终端的设备遭到损害。

1.2.3 雷电的电磁脉冲及其危害雷电电磁脉冲:是天空打雷时产生的作为干扰源的强大闪电流及其电磁场。它的感应范围很大,对建筑物、人身、以及车辆和各种电气设备及管线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危害,这种危害就是雷电电磁脉冲所产生的干扰。

1.2.4 雷电反击:遭受直击雷的金属体(包括接闪器、接地引下线和接地体),在引导强大的雷电流流入大地时,在它的引下线、接地体以及与它们相连接的金属导体上会产生非常高的电压,对周围与它们连接的金属物体、设备、线路、人体之间产生巨大的电位差,这个电位差会引起闪络。在接闪瞬间与大地间存在着很高的电压,这电压对与大地连接的其他金属物品发生放电(又叫闪络)的现象叫反击。

2防雷技术

2.1接闪就是让在一定范围内出现的闪电能量按照人们设计的通道泄放到大地中去。避雷针是一种主动式接闪装置,其功能就是把闪电电流引导入大地。避雷线和避雷带是在避雷针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采用避雷针是最首要、最基本的防雷措施。

2.2接地就是让已经纳入防雷系统的闪电能量泄放入大地,良好的接地能够有效地降低引下线上的电压,避免发生反击。过去有些规范要求电子设备单独接地,目的是防止电网中杂散电流或暂态电流干扰设备的正常工作。接地是防雷系统中最基础的环节。

2.3均压连接就是接闪装置在捕获雷电时,引下线立即升至高电位,会对防雷系统周围的尚处于地电位的导体产生旁侧闪络,并使其电位升高,进而对人员和设备构成危害。为了减少这种闪络危险,最简单的办法是采用均压环,将处于地电位的导体等电位连接起来,一直到接地装置。金属设施、电气装置和电子设备,如果其与防雷系统的导体,特别是接闪装置的距离达不到规定的安全要求时,则应该用较粗的导线把它们与防雷系统进行等电位连接。这样在闪电电流通过时,所有设施立即形成一个“等电位岛”,保证导电部件之间不产生有害的电位差,不发生旁侧闪络放电。完善的等电位连接还可以防止闪电电流入地造成的地电位升高所产生的反击。

2.4 分流就是在一切从室外来的导线与接地线之间并联一种适当的避雷器。当直接雷或感应雷在线路上产生的过电压波沿着这些导线进入室内或设备时,避雷器的电阻突然降到低值,近于短路状态,将闪电电流分流入地。分流是现代防雷技术中迅猛发展的重点,是防护各种电气电子设备的关键措施。由于雷电流在分流之后,仍会有少部分沿导线进入设备,这对于不耐高压的微电子设备来说仍是很危险的,所以对于这类设备在导线进入机壳前应进行多级分流。采用分流这一防雷措施时,应特别注意避雷器性能参数的选择。

2.5 屏蔽屏蔽就是用金属网、箔、壳、管等导体把需要保护的对象包围起来,阻隔闪电的脉冲电磁场从空间入侵的通道。屏蔽是防止雷电电磁脉冲辐射对电子设备影响的最有效方法。

3雷电对施工机械的危害及预防

3.1公路施工机械。公路施工是在露天环境下进行作业。在雷雨季节是雷电袭击的高发地区,雷电往往会对施工机械进行直接袭击,雷电电磁脉冲入侵并损坏路面摊铺机的微电控制装置。

3.1.1 在沥青混合料揽拌厂场安装避雷针装置由于沥青混合料搅拌设备及其配套机械集中在一个生产厂场使用,比较容易进行集中防雷,为此,在拌和厂场安装避雷针。避雷针的高度高于搅拌楼的最高点,达到有效的保护半径,防止雷电对任何一台作业机械直击。当雷电袭击时由避雷针及其引线经过接地网迅速将强大的雷电电流引入大地,防止雷电对机电系统的直击。

3.1.2 对路面摊铺机械电气控制装置装设过电压保护器由于路面摊铺机械是随时移动作业的,不可能集中避雷,而处在露天环境下的移动机械电气控制装置最容易受感应雷浪涌电压的入侵,例如沥青沥青摊铺机控制路面平整度和控制机械定位的压力传感器等就深受其害。为了保护这些控制灵敏度极高的机械微电子控制装置免遭感应雷浪涌电压入侵损毁,根据每台机械控制装置的不同构造特点,对其装设过电压保护器。

3.2 建筑物施工工地

建筑物施工现场,特别是高层建筑物的塔吊、龙门架、起重设备在雷雨季节的防雷尤其重要,在底部应做好防雷接地,并且与建筑物防雷接地共用接地系统,金属轨道顶部与建筑物防雷做等电位电气连接,在雷雨天气里,禁止作业,保证人员生命安全。

4结束语

防雷预防措施范文第4篇

【关键词】污闪;雷击

表面粘附污秽物质的绝缘子,在湿度较大的情况下,会大大降低绝缘子的绝缘水平,增加其表面的的泄露电流,这种由于污秽引起的烧损闪络事故统称污闪事故。每当在雷雨交加,大风雨时,线路工作者都特别警惕,深怕雷击线路,损害设备,造成停电。本文作者通过近十几年的线路运行经验,总结出防污防雷几条措施,希望能为电网的安全运行贡献一定的力量。

1 污秽的种类特点及预防措施

1.1 污秽的种类:

按形成条件分为自然污秽、工业污秽。自然污秽是指空气中漂浮微尘,海风带来的盐雾,盐碱严重地区的尘土及鸟粪造成的污秽。工业污秽是指火电厂、化工厂、玻璃厂、水泥厂、冶金厂、蒸汽机车等工业设备排除的烟尘和废气造成的污秽。

按污秽物性质分为颗粒性污秽、气体性污秽。颗粒性污秽是指呈颗粒的灰尘、烟尘等。气体性污秽是指工厂排气,海风盐雾等。

1.2 污秽事故的特点

污秽事故一般发生在潮湿天气,大雾、毛毛雨、雨加雪等,且从运行时间看都在清晨(此时气温低、密度大),又叫日出事故。绝缘污秽泄露电流增大,会产生局部放电,并转入火花或稳定电弧,对无线电台有干扰。局部放电,烧黑绝缘子。在中性点不接地系统,一相闪络后,其余两相电压升高,加剧了闪络的进程。污秽闪络是大面积的,往往在多条线路、多项设备、多处发生,因此受影响面很广。由于污秽闪络是固定的、重复的,因此生合闸不能保护,闪络往往造成永久性事故。

1.3 防止污秽事故的措施

(1)确定污秽季节:根据地区历年发生污秽闪络事故的时间和当时气象条件,找出污秽事故与季节天气的关系及防范措施。工作走在季节到来之前,这是防污的总点略思想

(2)查清污秽性质:查清污秽性质是正确确定防污措施的重要方面,而查清污秽性质,首先要查清绝缘子等值附盐密度。

(3)防污技术措施:在新建线路选径时,考虑化工、冶金、水泥和海盐等污秽源并设法远离;选择合理的绝缘水平,适当增大线路绝缘爬距;采用硅橡胶复合绝缘子。对已在污秽区的线路,科学进行盐密测量,根据盐密控制值适时进行停电清扫或带电水冲洗;根据规程规定,定期进行零值绝缘子检测,更换不良绝缘子;提高耐污绝缘水平,把在污秽区的绝缘子更换为硅橡胶复合绝缘子。

2 雷击线路的形成及保护措施

雷云放电分三个阶段:先导放电、主放电阶段、余辉放电阶段。线路遭受的形式分直击和感应雷两种。

2.1 直击雷的过程是:带电的雷云接近线路时,雷电流沿空中通道注入雷击点,如避雷线、杆(塔)顶或导线等,雷波的形式分左右两路前进,引起直击雷过电压。感应雷的过程是:当雷击于线路附近地面时,在雷电放电的选导阶段,先导路径中充满了电荷(例如负电荷),它对导线产生了静电感应,在先导路径附近的导线上积累了大量的异号束缚电荷(正电荷)。当雷击大地后,主放电开始,先导路径中的电荷自下而上被迅速中和,这时导线上的束缚电荷转变为自由电荷,向导线两侧流动。由于主放电的速度很快,因此导线中的电流也很大,感应电压波就会达到很大的数值。

2.2 雷电的危害

(1)雷电的静电效应危害:当雷云对地面放电时,在雷击点主放电过程中,雷击点附近的架空线路、电气设备或架空管道上,由于静电感应产生静电感应过电压,过电压幅值可达几十万伏,使电气设备绝缘击穿,引起火灾或爆炸,造成设备损坏、人身伤亡。

(2)雷电的电磁效应危害:当雷云对地放电时,在雷击点主放电过程中,在雷击点附近的架空线路、电气设备或架空管道上,由于电磁感应产生电磁感应过电压,过电压幅值可达到几十万伏,使电气设备绝缘击穿,引起火灾或爆炸,造成设备损坏、人身伤亡。

(3)雷电的热效应危害:雷电流通过导体时,由于雷电流很大,雷电流数值可达几十至几百千安,在极短的时间内使导体温度达几万度,可使金属熔化,周围易燃物品起火燃烧。烧毁电气设备、烧断导线、烧伤人员、引起火灾。

(4)雷电的机械效应危害:强大的雷电流通过被击物时,被击物缝隙中的水分急剧受热气化,体积膨胀,使被击物品遭受机械破坏、击毁杆塔、建筑物,劈裂电力线路的电杆和横担等。

(5)雷电的反击危害:当避雷针、避雷带、构架、建筑物等在遭受雷击时,雷电流通过以上物体及接地装置泄入大地,由于以上物体及接地装置具有电阻,在其上产生很高的冲击电位。当附近有人或其它物体时,可能对人或物体放电,这种放电称为反击。雷击架空线路或空中金属管道时,雷电波可能沿以上物体侵入室内,对人身及设备放电,造成反击。反击对设备和人身都构成危险。

(6)电位危害:当将雷电流引入大地时,在引入处地面上产生很高的冲击电位,人在其周围时,可能遭受冲击接触电压和冲击跨步电压而造成电击伤害。

2.3 防雷保护措施。

装设避雷线,改善地网形式,降低接地电阻;当降低接地电阻有困难时,加强线路绝缘,提高耐雷水平;线路采用双避雷线,减小避雷保护角;增加耦合地线,有些单避雷线,在接地电阻很难降低时,可在导线下面增加一条耦合地线,它起分流和耦合作用,跳闸率可降低一半;变电站进线进行保护;杆塔的设计就尽量减小地线对导线的保护角,大档距特殊塔保护角应达到0度以下,接地电阻不大于15欧,档距中央导线与避雷线的距离应符合S≥0.11;交叉档的保护,当送电线路跨电压较低线路时,为保证雷击交叉档不导致交叉点发生闪络,在交叉点的垂直距离应满足规程要求,且交叉档两端杆塔应接地,交叉档两端低压线路应在杆上装间隙;线路走廊的选择如有可能,应避免通过大地导电率较低的地段;在线路巡视时应做好避雷线是否存在锈蚀断股的检查,且应注意避雷线与引下线连接是否牢固,连接处是否存在严重锈蚀,接地极是否由于取土、冲刷,或机耕时挖出、挂断,定期组织接地电阻的测量,检查接地电阻是否符合要求。

防雷预防措施范文第5篇

关键词:雷电活动规律;雷电灾害;产生原因;预防措施

中图分类号:P42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0432193

雷电是雷云之间或云地之间产生的放电现象,雷暴云是闪电主要来源,当云中局部电场超过约400KV/m时,就会发生闪电放电现象。本文主要对雷电的活动规律、产生原因及危害进行分析,对并预防雷电灾害的相关措施进行了探讨,以供同仁参考。

1 雷电的活动规律

全球从S60°到N80°都有雷电活动,陆地多于海洋,热带最多,温带地区一年四季都会出现,并以春夏季为最多。雷电的出现开始一般是3、4月份居多,于9、10月结束。雷暴活动主要集中在4~8月份,最活跃在7月份,一般在白天开始,集中期在午后和傍晚。雷击的选择地点取决于3个条件:易于形成雷云。雷电活动常在春夏之交及夏天,我国N23°~24°之间,而广东刚好处于这个纬度范围内;易于形成雷电通道。因为一般雷电通常都是顺着电阻最小的路线发展,所以,在土壤里面电阻小的地方易于落雷;易于引起先导放电电场的畸变。如旷野中的建筑物,即使不高,但由于它孤立突出,相对接近雷云,因此它的电场强度大于地面,当先导放电接近时,就会引起先导放电电场的畸变,而把先导放电引向自己,所以这些建筑物易于遭受雷击。只要具备了第一个条件,其他两个条件如果任意具备一个就会有机会下雨。

2 雷电的危害及其产生原因

雷电产生超出人和设备承受极限以外的强大电流、电压、电能、高温、强大的冲击波,同时还会产生巨大的静电场和电磁辐射等物理效应,这样就容易对我们和我们所居住的房屋建筑和电力等一系列设备造成损害。总的来说,雷电之所以会对我们造成危害,最终还是由于雷电时所产生的热效应、电效应、冲击性电动力3种效应导致的。

2.1 热效应

根据相关资料记载,在雷电产生时,雷击点会释放大概500~2000J的热量,这样的热量相当于我们炼钢50~200mm3所需要的热量,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的房屋建筑如果被雷击中后会起火和人体遭雷击皮肤组织会被烧焦的真正原因。

2.2 电效应

雷暴天气时,雷电一般有巨大的电能量释放出来,这样就会形成一个巨大的电场和磁场,如果在这个电场和磁场范围内有电子设备和人体感应到这些能量,电子设备就有可能被这些能量击毁,人就感应到就会出现心室纤颤及呼吸股麻痹,就会出现猝死现象。

2.3 冲击性电动力

雷电流产生的冲击力能把我们的房屋建筑击毁,所以房屋建筑要做好防雷保护,另外在雷暴雨天气人尽量不要外出,以免受到冲击电动力的伤害。

3 雷电的预防及防护措施

根据现行的法律法规及相关规范要求,新建建(构)物筑物应安装防雷装置进行保护,确保建(构)筑物及人员安全。在建筑物电源入户端或总配电房安装低压电源浪涌防护装置,减少或消除雷电流产生的过电压对电气设备或人身造成损坏(伤)。

如果在室内,遇到雷雨天时,首先我们检查好家里的门窗关好没有,如果没有关上的要立即关上,这样可以减小雷电进入屋内,同时房间内的所以电器设备都要断开电源,对于手机等通信设施也不能拨打,避免雷电产生的强大电能和磁场对电气设备的损害。其次,如果在打雷时,人尽量不要外出行走,假如在开车时遇到雷雨,要马上关闭车内电磁通信设备,避免引入雷电磁场,对电气设备造成损害;假如是在荒郊野外劳作时碰上雷雨时,我们应马上找到一个安全的躲避地方,不要使用带金属的雨具,不能在大树下躲雨,也不要在空旷的地方过久停留,最好找一个地势相对较低的地方。假如能找到一个山洞避雨也要注意,人不要紧挨洞壁,人也要双脚并拢,尽量不要触碰石壁,减少触及雷电的可能性。假如人被雷击中了,雷电电流通过人体泄放到大地是一个很短暂的过程,伤者身上是不带电的,这时不必担心施救者被电击。

从源头抓起,预先对房屋建筑做好防雷工作,一般防雷工作在房屋建筑主体工程应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验收并交付使用。同时我们为了确保目前已经投入使用的防雷设施性能正常,有效发挥防雷作用,在每年的雷雨季节来临之前,必须聘请具有防雷检测资质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对房屋建筑进行防雷年度检测,假如存在安全隐患的要限期整改,在检测合格后方可让人们居住,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减少雷电对人们的伤害。

总之,防雷减灾要充分利用现有的条件和技术力量强化各项措施,认真做好防雷的预防工作,以减少雷电的危害,为人们和社会作出贡献。

防雷预防措施范文第6篇

【关键词】雷公藤;用药技巧;不良反应;预防措施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是临床应用雷公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高峰时期,当时,发生了2例因自采自服雷公藤3-7个嫩芽,导致急性全身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的中毒事件。毒理学研究证明,雷公藤的地上部分比地下部分毒性大,而嫩芽、花及叶的毒性最大。所以,绝对不要自采自服雷公藤鲜品,也要避免服用雷公藤的单味煎剂。如果需要服用雷公藤复方煎剂时,最好将雷公藤先煎1个小时,以减少雷公藤的毒性。

目前,已经获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正式批准上市的雷公藤制剂有雷公藤片、雷公藤多苷片、雷公藤双层片、雷公藤总萜片、雷公藤滴丸等。虽然它们的提取工艺不同,有效成分各不相同,但其成分和含量均具有可控性。因此,这些制剂虽然不可能做到毫无毒性,但在减毒方面也作了一些努力。如雷公藤多苷片,在其工艺方面,去除了大部分毒性最强的二萜类化合物;雷公藤双层片的工艺一方面减少药物在胃内的溶出,减少胃肠道不良反应;另外一方面,提高药物的吸收利用率。可见,选用上述雷公藤制剂,在医生指导、合理用药的前提下,安全性和有效性是有保障的。

1提高用药技巧,做到“游刃有余”

多数医疗单位的临床经验说明,采用“间歇交替用药”的治疗方式,可在保持疗效的基础上,减少雷公藤制剂毒性成分在体内的蓄积,显著减少或减轻不良反应。为此,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采用“间歇交替用药”的治疗方式,千万不要擅自“交替用药”,以免发生不良反应。

“间歇交替用药”具体作法:

第一阶段:医生会以最小剂量作为初始剂量,让患者试服5-7天。

第二阶段:待患者适应后,医生开始逐步增加治疗剂量,每次增加的幅度不会太大,一般为初始剂量的10%-20%,直至达到最佳疗效。每增加一次剂量,需须连续观察3-5天,如无不良反应,医生才会再次增加剂量。而且医生会严格掌握最佳治疗剂量不应超过成人平均日剂量的上限值。

第三阶段:待治疗取得最佳疗效及病情稳定后,医生会逐步减量,维持至3个月。开始时,医生以最佳治疗剂量的1/3为减量起点,缓慢递减,以保证既不出现不良反应,又能保持稳定疗效的最佳治疗状态。

第四阶段:治疗至3个月后,医生会嘱咐患者酌情停用雷公藤制剂1-2个月。间歇期时,医生会用其他常规治疗方案替代,待雷公藤蓄积自体内消退后,再开始重新应用。

此外,根据有关雷公藤体内代谢的相关研究发现,采用早、晚8时各1次,一日两次服药的方式,也可以减少雷公藤制剂的蓄积性中毒。需要注意的是,患者在使用雷公藤制剂期间应定期复诊,用药一个月内应每二周,以后至少每月复查一次血常规、尿常规、心电图以及肝、肾功能。

2配伍联用中药,增效减毒奇招

临床应用发现,雷公藤制剂与某些单味中药配伍,具有减毒增效作用。中医称“甘草解百毒”,甘草配伍雷公藤,可在保持疗效的前提下,减少雷公藤制剂的用量,并使肝损伤有所减轻;白芍“为柔肝之品”,白芍总苷与雷公藤多苷片同用治疗“类风关”,疗效明显提高,并可显著改善肝功能;雷公藤配伍何首乌制成的冲剂,毒理试验证明,其毒性较单用雷公藤小3倍,临床亦有明显的解毒作用。临床应用还证明,某些中成药与雷公藤制剂联用,也有一定的减毒效果,如香砂六君子丸、藿香正气丸能对抗雷公藤胃肠道的不良反应;六味地黄丸、乌鸡白凤丸、逍遥丸与雷公藤合用,可对抗女性患者的月经紊乱、闭经的不良反应;归脾丸能对抗雷公藤的骨髓抑制作用,保护血液和造血系统,并有护肝的作用。根据中医“辨证论治”的原则,在应用雷公藤制剂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同时,合用活血通络、调补肝肾、健脾益肾、益气活血的方剂,也能看到减毒或增效减毒的双重效果。特别提醒儿童、育龄期有孕育要求者,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心、肝、肾功能不全者,严重贫血、白细胞和血小板降低者,胃、十二指肠溃疡活动期及严重心律失常者,均应禁用雷公藤制剂。

3雷公藤常见不良反应

消化系统损害:以胃肠道反应出现最早、最常见,主要为口干、恶心、呕吐、乏力、食欲不振、腹胀、腹痛、腹泻等,严重者可有上消化道出血。雷公藤引起的肝损伤多在服药1个月左右被发现,临床表现有乏力、纳差、厌油、恶心、呕吐等症状,化验检查多数出现单项转氨酶升高。

泌尿系统损害:表现为服药后迅速或逐步发生少尿、浮肿、血尿、蛋白尿、管型尿,严重者可出现药物性急性肾功能不全,甚至肾功能衰竭。实验检查可见血肌酐、尿素氮升高,肌酐清除率降低。

心血管系统损害:可引起心悸、胸闷、气短、心律失常、血压升高或下降、心电图异常等,严重者可出现心源性休克,或出现室颤而危及生命。

血液及造血系统损害:雷公藤及其制剂的主要化学成分可抑制骨髓造血机能,导致白细胞、血小板下降,严重者出现粒细胞缺乏或全血细胞减少,偶见再生障碍性贫血。

生殖系统损害:女子可见月经紊乱、月经减少或闭经;男子可见活力下降、数量减少甚至无,以至不育。

神经系统损害:可引起神经细胞的变性,导致中枢神经的功能损害,出现头昏、头晕、嗜睡、失眠、神经炎、复视等。

其他系统损害:有皮疹、瘙痒、脱发、面部皮肤色素沉着等表现。

4雷公藤毒性大小比较

夏季采收较之于秋季采收的生药毒性大;鲜品较之于干品毒性大;地上部分较之于地下部分毒性大;根皮较之于根芯毒性大;醇浸出剂较之于水浸出剂毒性大;二萜类成分较之于其他成分毒性大;单味较之于复方毒性大;内服较之于外用毒性大;生服较之于煎服毒性大;空腹服较之于饭后服用毒性大;女性服用较之于男性毒性大;老年人服用较之于青壮年毒性大;身体虚弱者服用较之于健康者毒性大。

参考文献

防雷预防措施范文第7篇

关键词农村;雷电灾害;现状;防护措施;山东滕州

滕州市地处暖温带半湿润地区南部,季风型大陆性气候明显,属于雷暴活动和雷电灾害比较频繁的县市之一。近年来,高大建筑不断增加,环境的空气污染加重,市区的热岛效应加大,诱发雷击的概率大大增强[1]。据不完全统计,每年滕州市的雷电灾害达百余起,连续多年直接经济损失达数百万元,2006、2007年东郭、姜屯相继发生过雷电伤亡事件;2007年东郭一加油站因雷击产生爆炸。近几年,滕州市气象局雷电防护技术中心对全市各有关单位进行了安全检查检测工作,并免费发放了《雷电防护宣传手册》,进一步加强了防雷的安全性宣传。但是,滕州防雷减灾工作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存在许多问题,特别是广大的农村地区目前仍是防雷减灾管理的盲区。

1农村雷电灾害的现状

农民防雷意识淡薄,防雷知识缺乏,目前,农村大部分房屋无防直击雷装置;电源线路、有线电视线路、电话线路都没有采取任何防雷措施,造成农村雷电灾害多发。农村雷电灾害的主要表现形式有:雷击致人死亡或受伤,雷击引起火灾,雷击击坏房屋、电话、电视机、洗衣机等家用电器。

2农村雷电灾害的成因分析

2.1地理环境和生产条件的限制

农民的日常生产活动主要在田间进行,山区(或丘陵)的田地有一部分在山坡、山顶或湖泊、水塘等附近多水的地方,这些地方一般易发生雷击;田间空旷缺少躲避雷雨的安全之处[2]。www.133229.CoM下雨时缺少雷电知识的农民经常在树下避雨,增大遭雷击的概率,因此很多雷击事故是在田间农民耕作或躲雨时候发生的。如2004年夏季,滕州市东郭镇大绪庄一妇女在田间作业遭雷击死亡。

2.2农村防雷基础设施建设差

农村房屋基本都是由农民自行建造,在设计时没有考虑雷电防护措施,建造时没有安装防雷装置。农村电力、通讯设施的防雷装置不合格,电视天线普遍架设在屋顶,遇到雷雨天气,雷电流就沿着天线进入屋内,电源线、电话线、信号线随意的架空引入住房,雷电经过这些架空线窜入屋内,造成家用电器设备损坏,甚至人员伤亡。农村幼儿园和中小学防雷装置基础设施严重不足,有的甚至没有防雷设施,学生上课时,教室一旦遭受雷击,后果不堪设想。

2.3缺乏必要的防雷常识

农民遇到雷雨天气缺乏雷电防护措施,常常把旷野上的独立大树、亭子当作避雷雨的安全场所,很容易遭受雷击,从而酿成悲惨事故。在野外遭遇雷电来不及躲避时,要双脚并拢蹲下,双手放在膝上,手臂不要接触地面。同时,注意不宜在旷野高打雨伞或高举铁锹、锄头等物体,以免带来雷击的危险。另外,雷雨天气应将门窗关闭,以免造成球形雷电入室引发雷击。

2.4部分企业防御雷电灾害意识不强

部分企业为了节约建设资金,有意逃避管理,不愿意接受雷电防御技术人员提供的防雷装置设计审查和质量检测等服务工作,从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如2001年8月17日,滕州官桥变压器遭雷击,损失6 358元;8月27日,滕州张旺村变压器遭雷击,损失3 665元;8月30日,滕州西岗东村变压器遭雷击,损失3 420元;9月5日,滕州柴里中村变压器遭雷击,损失3 759元。

3农村雷电灾害防护措施

3.1加强防雷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普及防雷知识

农村雷电防御工作既是重点,又是难点[3]。报纸、电视等新闻媒体要加大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山东省气象灾害防御条例》《滕州市防御雷电灾害管理办法》等防雷减灾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全面提高农民群众的防雷减灾意识,增强雷电灾害的防御能力。

3.2从源头上强化防雷安全措施

根据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防雷原则,对于已建房屋的防雷改造是安装避雷带或避雷针,并做好接地网。屋顶有太阳能热水器或水箱的应安装避雷针保护,并与避雷针保证一定安全距离;屋顶有电线的,应置于避雷针的保护范围内并做好接地。

3.3加强雷电监测的预警预报

针对滕州市防灾减灾的需求和未来气象灾害监测预警服务工作的发展方向,建立雷电灾害预测预警子系统。以雷电监测站网为依托,建立雷电信息接收和处理平台,实现雷电信息实时显示、历史雷击灾害资料查询、统计分析等功能,开展雷电灾害预警和对策服务[4]。加强雷电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提高雷雨天气的监测、预报预警水平。充分利用电视、电话、互联网、手机短信息等手段,及时向农民群众传播雷电灾害预警信息,为广大农村提供及时、高效的服务,尤其是偏僻的山区。

4参考文献

[1] 董德文,申红石.农村防雷的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j].硅谷,2009(1):192.

[2] 陈惠敏.东山县农村雷电灾害多发原因及防护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09(16):243.

防雷预防措施范文第8篇

【关键词】雷灾;农村防雷;安全体系

据调查统计我国近年来农村雷击事故频发,造成人员伤亡高达千余人,经济损失不可估量。为有效减少雷灾造成的损失,要全面探索农村防雷措施,构建农村防雷安全体系。本文将通过对农村防雷现状的分析,深入探讨农村防雷的新途径,目的在于构建高效的农村防雷安全体系,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安全打好基础。

一、农村防雷缺乏安全的具体体现

1.农村建筑物缺乏防雷措施

农村的建筑物大多属于农民自主建筑,建房时没有进行雷击风险评估,同时在建筑物选址时也未经过全方位的考虑,常出现建筑物建在雷击高发区。例如,农村建筑物建在山上或者地下存在丰富矿物的雷击易发区。农村房屋的主要结构为砖瓦构建,缺乏防雷装置,并且电气连接也缺少防雷措施。

2. 电器及线路未安装防雷装置

近年来在建设“新农村”的理念指导下,我国农村的经济水平日益提高,家用电器以及通信线路也日益增多。大多数农户用电都是露天引入,而电线在外,缺少安全保护装置[1]。在农村线路入户处既没有安装防感应雷的浪涌保护器,也没有采取线路套铁管减弱雷击波的防护措施。屋顶上的电视接收天线和太阳能热水器,也未安装防雷装置,因此极易引起雷电感应、雷击波入侵导致人员伤亡。

3.田间劳动场所及公共场所无防雷措施

在农村的田间是雷灾发生的多发地区,主要是由于这些地区多水且缺乏防雷措施。在空旷的田间没有安全躲避场所,当出现雷雨天气时农民通常躲在树下进行避雨,而大树极易引发雷击,造成重大人身伤害。其他公共场所如学校等地也缺少雷击保护措施[2]。

另外,农村的移动基站会对雷击产生较大影响,使一定范围内的建筑物遭受雷击的可能性增加,造成人身伤害。

二、加强农村防雷新途径探索,促进农村防雷安全体系完善

为减少雷击给农村生产生活带来的损失,要加强对农村防雷新途径的探索,进一步促进农村防雷安全体系的构建。

(一)政策层面

1.完善防雷工作总体规划

为建立完善的防雷安全体系,首先要开展农村防雷工作的总体规划。在农村广泛进行防雷知识宣传。其次是建立更加完善和系统的防雷组织,以保证防雷措施的有效落实[3]。最后是完善防雷装置,要优先在雷击高发区进行安装,以点带面,最后实现农村防雷全面建设。

2.建立防雷组织体系

在建立农村防雷组织体系的过程中,需要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促进防雷组织体系的完善。要建立针对性的防雷法规体系,从法律层面上实现组织规范。同时要对我国颁布的最新防雷法律法规进行宣传和普及,保证对相关雷击灾害知识进行全面掌握[4]。

3.建立系统的雷击预测、预警体系

气象部门建立了由气象卫星、多普勒雷达、闪电定位仪等组成的立体雷击监测网,能够及早预测到雷击的具体落区,能够实时监测到雷击的移动路径。因此,气象部门要加强雷击的监测、预警预报工作,做到提前预警,准确预报,有效防范,从而避免雷击事故的发生。

4.开展农村防雷知识普及

做好农村防雷知识的科普宣传,提高农民防雷意识,增强农民安装防雷装置的自觉性和主动性。采取防雷宣传画、防雷漫画、防雷公益动画、防雷公益图片、雷击灾害警示图片等形式进行宣传;通过电视、手机短信、报纸、互联网等媒体加大对防雷知识的宣传;通过对在校学生进行防雷知识普及;防雷主管机构及科协定期组织防雷科普进农村活动;定期对农村气象信息员进行防雷安全知识培训。作为一个长期的工程,将防雷安全知识纳入到基础教育中是一个行之有效的途径。

(二)技术层面

1.加强建筑物防雷措施安装

为提高建筑物的防雷安全性,要对已建建筑物防雷装置进行完善,沿着建筑物的墙体(后墙或侧墙)进行地网铺设。对农村中装有太阳能热水器的房屋进行接闪杆的安装,但要保证接闪杆与水箱存在一定距离[5]。由于大多数农村建筑都是水泥预制板建造,因此防雷设置至关重要。可以通过20 mm×4 mm的扁钢与预制板的钢筋进行焊接,保证两端都有连接。在保证与每一块预制板连接后,要将两个板钢沿墙体引下至接地极。

2.加强农村电力设施的防雷保护

在农村的电力建设中,电线大都是在外的,且架空架设,一旦发生雷击,就会引发较大电流,浪涌保护器的安装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通常情况下,线路都是在入户前安装上长15米的钢管并埋入地下,或者是对15米长屏蔽线进行入户安装,把屏蔽的两端进行接地,当线路接触到雷击后能够有效屏蔽,将其引入地下。在加强电力设施的防雷措施安装时,要注意电视等弱电线路与电源线路不能一起安装,要控制好安全距离。在入户位置进行浪涌保护器的安装,以保证雷击电流能够安全引入地下。对农村室内的电器和插座都要进行接地线的安装,例如,在安装电话线路的时,要将绝缘子的铁脚接地,避免用木杆进行支撑。在进行电视天线的架设时,一定要安装接闪杆,以更好的保护天线,一旦发生雷击避免室内人员造成伤害。注意,要保证接闪杆的安置与天线保持3米以上的距离。

3.加强防雷设计的规范性

农村雷击事故频发与防雷设计也有着直接联系。由于农民防雷意识较差,防雷技术掌握不健全,因此即使存在防雷设计也缺乏规范性和科学性。为保证防雷安全,要加强防雷设计,从技术上不断加强,并创新防雷安全理念,提高防雷效果。在普及防雷安全知识的同时,要使农民明确了解建筑物要避开雷电易发区。

三、结束语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影响农村雷击安全的因素很多,即包括农村的建筑物防雷措施缺失,也包括农村防雷安全体系的缺失,即防雷工作的整体规划的缺失。为探索农村防雷新途径,实现农村防雷安全体系的有效构建,要从技术层面和政策层面双管齐下,以保证农村防雷的系统和完善,提高防雷安全性和有效性,为农村的经济腾飞做到安全保障。

参考文献:

[1]朱文超,刘艳辉,王芳,等.农村雷击防护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1(23):399.

[2]何佳苗,黎宾燕,张艳玲,等.台山市农村雷击灾害发生的原因与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0(2):303.

[3]骆方,叶月珍,杨磊,等.重庆市雷击灾害状况及其农村防雷建议[J].中国农学通报,2010,26(18):415-418.

防雷预防措施范文第9篇

关键词:广东仁化;农村雷电灾害;现状;防护措施

引言

广东仁化县地处珠三角西部,属于雷暴活动和雷电灾害比较频繁的县市之一。农村是雷电防御的薄弱区和雷电灾害的多发区,是防雷管理工作的簿弱环节,目前,农村大部分房屋无防直击雷装置;电源线路、有线电视线路、电话线路都没有采取任何防雷措施,造成农村雷电灾害多发。据有关部门防雷减灾调查资料分析,农村雷击灾害约占总数的3/4左右,同时雷击导致农民电视、电话、有线电视等损坏和引发火灾的事例也很多。特别是雷击造成人员伤亡的事例,农村占80%以上。数据表明,雷电灾害无论从数量上还是从危害程度上都是触目惊心的,农村是雷电防御的薄弱区甚至盲区。因此,让广大农村了解雷电相关知识、增强防雷意识、强化防雷措施对农村防雷减灾工作十分有利。

1、仁化县雷暴日数分析

大量的气象资料统计表明,雷电活动规律大致如下:热而潮湿的地区多于冷而干燥地区,如山的阳面多于阴面,雷暴频率是山区多于平原,平原多于沙漠,陆地大于湖海,各地区雷

暴日极大值和极小值差不多出现在相同的月份。

图1 雷灾事故所在地理位置地闪次数月分布图

本文雷电参数利用闪电定位分析软件录入所在位置经纬度导出雷电数据(如图1、图2),同时选用仁化县近30年气象资料,以及逐年雷暴日数、雷暴初终日,持续期资料以及累年值得出如下结论:仁化县近30年来(1983――2012)年平均雷暴日为71.3天,属于多雷区;从前汛期(3-4月份),雷暴日开始出现,雷暴活动活跃月主要集中在4月份至8月份,11-12月、1、2月几乎无地闪现象;雷暴发生时间主要集中14时至20时,由此可知本县雷暴活动持续时间相当长。

图2 雷灾事故所在地理位置地闪次数时分布图

2、雷灾事故原因分析

我们通过对农村雷电灾害分类分析,总结出了仁化县多次雷击的四个原因:一是科学的防雷意识淡薄,封建迷信在农村较为普遍,一旦遭了雷灾,村民认为是老天报应,经常隐瞒雷击事实;二是不懂寻求专业部门进行雷灾调查或鉴定,找出雷击事故的原因;三是农民缺乏必要的防雷常识,野外作业无雷电防护措施,是造成人员伤亡的主要原因;四是雷电预警信息不能及时获得,农村相对比较广阔,农民居住也比较分散,通讯设施相对落后,雷电预警信息不能及时传到农村,农民群众不能做到提前预防,很可能给农民群众带来雷击事故。农村防雷减灾行政管理的约束力薄弱。

2.1地理环境和生产条件的限制

农民的日常生产活动主要在田间进行,田间周围较为空旷且平坦的水稻田,正是水稻种植季节,水稻田均蓄满了水,水域面积增大,土壤电阻率明显下降等处在一个空旷且水域面积大的环境当中,这些地方一旦遇到雷雨大风天气极容易受到雷击。田间空旷缺少躲避雷雨的安全之处。下雨时缺少雷电知识的农民经常在树下避雨,增大遭雷击的概率,因此很多雷击事故是在田间农民耕作或躲雨时候发生的。

2.2农村防雷基础设施建设差

农村房屋基本都是由农民自行建造,在设计时没有考虑雷电防护措施,建造时没有安装防雷装置。农村电力、通讯设施的防雷装置不合格,电视天线普遍架设在屋顶,遇到雷雨天气,雷电流就沿着天线进入屋内,电源线、电话线、信号线随意的架空引入住房,雷电经过这些架空线窜入屋内,造成家用电器设备损坏,甚至人员伤亡。农村幼儿园和中小学防雷装置基础设施严重不足,有的甚至没有防雷设施,学生上课时,教室一旦遭受雷击,后果不堪设想。

2.3缺乏必要的防雷常识

农民野外作业遇到雷雨天气缺乏自我雷电防护措施,常常把旷野上的独立大树、亭子当作避雷雨的“安全场所”,这正犯了避雷的大忌,很容易遭受雷击,从而酿成悲惨事故。在野外遭遇雷电来不及躲避时切勿奔跑,要双脚并拢蹲下,双手放在膝上,手臂不要接触地面。不宜在旷野高打雨伞等物体。高举铁锹、锄头等物体都会带来雷击的危险。雷雨天气没有将门窗关闭,造成球形雷电入室引发雷击。使用设有外接天线的收音机和电视机收听、收看以及接打电话都很容易造成雷击。

2.4雷电预警信息不能及时获得。农村相对比较广阔,农民居住也比较分散,通讯设施相对落后,雷电预警信息不能及时传到农村,农民群众不能做到提前预防,很可能给农民群众带来雷击事故。

3、农村雷电灾害防护对策和措施

1)加强农村防雷管理工作。各级人民政府和防雷主管部门应当高度关注农村雷电灾害防御工作,要认真贯彻落实“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加强农村雷电防御安全管理,有效减轻或避免农村雷电灾害的危害。从而达到进一步推进农村雷电防御工作,保障农民群众的防雷安全。

2)加强防雷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普及防雷知识。农村雷电防御工作既是重点,又是难点。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要加大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广东省气象条例》、《广东省防雷减灾实施办法》等防雷减灾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全面提高农民群众的防雷减灾意识,增强雷电灾害的防御能力。

3)加强雷电监测的预警预报服务。气象部门要编制雷电灾害防御规划,建立雷电灾害预测预警子系统。以雷电监测站网为依托,建立雷电信息接收和处理平台,实现雷电信息实时显示、历史雷击灾害资料查询、统计分析等功能,开展雷电灾害预警和对策服务[4]。加强雷电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提高雷雨天气的监测、预报预警水平。要充分利用电视、电话、广播、互联网、手机短信息等手段,及时向农民群众传播雷电灾害预警信息,为广大农村提供及时、高效的服务,尤其是偏僻的山区。

4、结语

考虑到农村雷电灾害的实际情况,从导致农村雷电灾害事故频发的主要原因中吸取教训,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雷电灾害防护对策和措施,能有效减轻或避免雷电灾害给广大农村和农民群众的危害。

参考文献

[1] 董德文,申红石.农村防雷的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J].硅谷,2009(1):192.

防雷预防措施范文第10篇

关键词雷击;农村;防雷措施

雷电是严重的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和对社会的危害越来越大。从我国近30年的气象资料看,雷暴天气出现的频率、强度都在不断增加,雷电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事故日益严重。据统计,仅2006年,全国就发生雷电灾害近2万起,其中,伤亡事故759起,造成717人死亡,640人受伤,引起的火灾或爆炸事故234起,直接经济损失超过6亿元[1]。2005年6月14日15:00,鲁山县鸡冢乡鸡冢村村民朱某等3人在平房上收晾晒的麦子时突遭雷击,朱某的脖子、腋窝等多处被击伤,烧伤面积达20%,左侧肩部及小腿外侧被电流击出3个直径1 cm的孔洞,伤势较为严重。该文通过对此次雷击事件的调查,分析雷击原因,并提出今后农村雷电灾害防御措施。

1雷击现场调查

经现场调查发现,平房的顶部被炸出一个洞,平房建在地势较高的平地上;平房采用水泥预制板作屋面,在这些预制板中有许多钢筋结构,且这些预制板中的金属和房屋的其他金属结构都没有接地。

2雷击原因分析

平房相对于周围较低的环境来说,属于制高点,遭受雷击的机率较大,平房设计属盲区,房顶和支撑钢梁没有接地是造成这起雷击事故的主要原因。近些年来,由于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改善,旧式的瓦房已不多,现在建房大都是采用预制板建盖的房屋,建筑物中还有很多钢制结构,全部预制板中的钢筋就组成了一个大的金属网,屋顶就如一张金属网组成一样,当雷击到屋面的边缘侧面,大金属网就把雷电的极高电压传播到屋顶的全部,而站在突出屋顶的人又是电的导体,很容易被直击雷击中。Www.133229.coM更为不安全的是,很多农户在屋顶拉了乱七八糟的天线,更增加了雷击的概率。

3农村雷电灾害防御措施

3.1加强农村防雷科普宣传力度

据雷电灾害资料统计,由雷电灾害伤亡的大多数是农民,在农村发生的很多雷击事件均因缺乏防雷知识酿成的。目前,对于防雷措施薄弱的农村和缺乏雷电防范知识的农民来说,防雷宣传工作做得还不到位,还有很多需要去完善的方面。气象部门要加强农村雷电防御知识和防雷减灾管理工作的宣传,需要各级地方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参与,除了利用电视、电子显示屏、农村网络外,还要因地制宜的开展农村集会宣传、墙体平面宣传、免费发放防雷科普文章、防雷知识讲座等多种形式,让防雷减灾常识深入民心,这样才能减少和避免雷击事故的发生,保障农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2]。

3.2加强农村雷电灾害监测预警

气象部门要做好雷电天气、雷击落区、灾害等级等雷电监测和预报预警业务,充分利用电视、电话、广播、网络、手机短信“12121”等手段,及时将雷电灾害预警信息发送给政府和有关部门及广大农民群众,尤其对于偏远山村,要进一步扩大气象灾害预警和范围,完善预警体系,提高政府、民众和信息闭塞乡村对灾害预警信息的重视,为政府及相关部门做好防雷减灾工作、人民群众增强防雷意识并采取避险措施提供支持和帮助[3]。

3.3加强农村建筑物防雷设施

农村地旷水多,房屋多建在地势较高处,多属于水泥钢筋结构的平房或楼房,加上村民防雷意识淡薄,这些建筑物基本上无防雷设施,室外雷击事件频繁发生。气象部门除了加大农村防雷知识宣传外,应根据农村的实际情况安装农村防雷基本设施,规范天线布局,对房前屋后、田间地头的大树安装防雷设施,在有关部门配合下修建躲雨避热、休憩的有防雷设施的凉亭,保护野外避雨人员的安全。并且每年组织技术人员对避雷设施进行安全技检,排除安全隐患。

3.4加强个人户外防雷意识

“三夏”时节,农民在户外活动的频率增高,也是鲁山县雷电高发季。农民外出时应了解当天天气预报和雷电预警,在雷雨到来前回到安全地带,尽量避免户外活动。如果在户外,看见闪电几秒钟内就听见雷声,说明正处于近雷暴危险环境,而又无处可躲时,应停止行走,两脚并拢立即下蹲,同时双手抱膝,胸口紧贴膝盖,尽量低头,因为头部较身体其他部位更易受到雷击。同行人多时,不要挤在一起,相互之间要保持一定的距离,避免在遭受直接雷击后传导给他人,注意不要停留在高楼平台上,不宜进入空旷处的孤立棚屋、岗亭等[4]。

4参考文献

[1] 孟志群,骆亚军.切实关注和加强农村雷电灾害防御工作[j].安徽农学通报,2008,14(21):171.

[2] 程云峰,魏俊涛.一起雷击大火事故调查分析及农村防雷工作研究[j].气象与环境科学,2009(s1):330-332.

防雷预防措施范文第11篇

关键词农村雷电防护;现状;措施;山东枣庄

AbstractRural lightning protection situation in Zaohuang was introduced in this paper.Then the lightning protection countermeasures were put forward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ce for the safety of rural areas.

Key wordsrural lightning protection;situation;countermeasure;Zaozhuang Shandong

枣庄是雷电活动和雷击灾害比较频繁的地区,且具有雷电活动频繁、活动期长、季节性强等特点,雷击主要集中春季和夏季,雷暴日数一般在23.5 d左右,雷暴初日一般在3月20日前后出现,终日一般在9月20日前后,属于多雷暴区。近几年,雷击灾害事故发生在农村的机率约占总雷电灾害数的3/4,雷击伤亡事故4/5以上发生在农村。因此,结合枣庄农村防雷实际,研究分析雷电灾害的成因及预防措施具有重大的意义。

1农村防雷现状

1.1农村防雷现状的调查和分析

农村防雷意识淡薄,防雷知识缺乏,房屋缺少防雷装置。有些农户在屋顶上放置了不锈钢水箱、太阳能热水器、普通电视天线、卫星天线等金属物,大部分没有作接地处理,这些金属成为雷电放电的对象,存在严重的雷击隐患。大部分房屋无防直击雷装置;电源线路、有线电视线路、电话线路等无防雷装置。

1.2农村学校防雷现状

对农村中小学校进行了一次大规模建筑物防雷设施现状调查,大部分学校没有防雷设施,特别是偏远农村小学,无任何设施的比例达95%以上,城区学校虽然有防雷设施,但防雷设施达不到要求,存在很多问题。近年来大多数学校师生的避雷意识正逐年提高,但经费不足,部分建筑物虽然有直击雷防护装置,但防雷装置倒伏、断裂、锈蚀、脱焊现象普遍存在。有避雷设施的学校,也只不过在主教学楼顶立了避雷针,大部分教学楼、图书楼、宿舍楼、食堂等都没有安装避雷设施,部分建筑物上安装的防雷装置材料规格或安装位置、引下线间距、保护范围等不符合规范要求,校内无避雷带,计算机机房未安装防静电地板,几乎全部电教设备无任何防雷电电磁脉冲措施,一旦建筑物遭受雷击或学校附近有雷击现象发生,势必在电源线路上有雷电感应发生,将会对学校整个电教设备及微机造成损坏。

2农村雷电防御措施

2.1 加强农村防雷科普的宣传和雷电知识的普及教育

农村防雷宣传和雷电知识普及是农村雷电灾害防御工作的关键,其开展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农村雷电灾害防御工作的成败。只有提高群众防雷意识,增强群众安装防雷装置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才能够真正做好农村的雷电灾害防御工作。应采取防雷宣传画、防雷公益图片、雷电灾害警示图片、防雷宣传幻灯片、防雷公益广告等形式,利用手机短信、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进行防雷宣传,以及在农村宣传车巡回宣传等方式开展大规模的防雷科普宣传,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科学预防雷电灾害知识[1]。

2.2建立严密的制度体系

农村防雷减灾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需要制定一套适应农村特点切实可行的防雷工作制度体系来保证农村防雷工作的健康发展[2]。应建立雷电灾情收集、调查和评估制度,建立农村防雷装置的检查制度,建立农村防雷工作人员定期培训制度,建立县、乡2级防雷安全联席会议制度,建立防雷装置设计审核、施工监督和竣工验收制度。

2.3加大对农村建筑物防雷建设的监管力度

对农村企业和个人新建扩建建筑物,要安装避雷设施,定期进行防雷检测。从源头上减少雷电灾害的发生,政府可以对农村避雷设施建设进行一定程度的扶植,减少农民的负担,从而减少雷电伤亡的发生[3]。

2.4规范电力、电话、电视天线等线路的防雷措施

由于农村都是架空线路,雷击到线路上和线路上感应上雷电流的时候较多,直接安装浪涌保护器,浪涌保护器难以承受。一般情况下,线路在人户前套15 m长的钢管埋地引入或改15 m长的屏蔽线入户,并把屏蔽线两头接地,这样可以把线路感应的雷电流的大部分通过屏蔽层和钢管传入大地。电话线路入户时应将其绝缘子(例如通信蝶式绝缘子)的铁脚接地,电话线路也不宜采用木杆架设。需要架设电视天线时,一定要在它的旁边架设金属避雷针并保持3 m以上的安全距离,用避雷针来保护天线。否则当天线遭雷击时,不仅电视机将受损,还有可能伤及室内人员。

2.5做好雷电灾害的预警预报

山东省已初步建立由卫星、多普勒雷达、闪电定位仪、大气电场仪、自动气象站组成的立体雷电监测网,可以提前数小时预测到雷电的落区[4]。要加强雷电灾害的监测、预警预报工作,提高预报的准确率和提前预警时间,并借助现代化的通信手段,及时通知农民,让农民有针对性地提前作好雷电防御工作,从而有效地避免雷电灾害事故发生。

3结论

农村防雷减灾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只有全社会动员起来,采取多种措施,多管齐下,形成合力,加大防雷减灾的宣传力度,以预防为主,排除防雷隐患,严格按照防雷安全规范去做,才能将农村雷电灾害降低到最小。

4参考文献

[1] 刘 辉,郑细华,马强,等.龙川县农村防雷现状及预防对策[J].广东科技,2010(4):109.

[2] 洪展.探讨农村防雷措施[J].气象研究与应用,2009,30(2):185.

防雷预防措施范文第12篇

关键词雷击;农村;防雷措施

雷电是严重的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和对社会的危害越来越大。从我国近30年的气象资料看,雷暴天气出现的频率、强度都在不断增加,雷电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事故日益严重。据统计,仅2006年,全国就发生雷电灾害近2万起,其中,伤亡事故759起,造成717人死亡,640人受伤,引起的火灾或爆炸事故234起,直接经济损失超过6亿元[1]。2005年6月14日15:00,鲁山县鸡冢乡鸡冢村村民朱某等3人在平房上收晾晒的麦子时突遭雷击,朱某的脖子、腋窝等多处被击伤,烧伤面积达20%,左侧肩部及小腿外侧被电流击出3个直径1 cm的孔洞,伤势较为严重。该文通过对此次雷击事件的调查,分析雷击原因,并提出今后农村雷电灾害防御措施。

1雷击现场调查

经现场调查发现,平房的顶部被炸出一个洞,平房建在地势较高的平地上;平房采用水泥预制板作屋面,在这些预制板中有许多钢筋结构,且这些预制板中的金属和房屋的其他金属结构都没有接地。

2雷击原因分析

平房相对于周围较低的环境来说,属于制高点,遭受雷击的机率较大,平房设计属盲区,房顶和支撑钢梁没有接地是造成这起雷击事故的主要原因。近些年来,由于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改善,旧式的瓦房已不多,现在建房大都是采用预制板建盖的房屋,建筑物中还有很多钢制结构,全部预制板中的钢筋就组成了一个大的金属网,屋顶就如一张金属网组成一样,当雷击到屋面的边缘侧面,大金属网就把雷电的极高电压传播到屋顶的全部,而站在突出屋顶的人又是电的导体,很容易被直击雷击中。更为不安全的是,很多农户在屋顶拉了乱七八糟的天线,更增加了雷击的概率。

3农村雷电灾害防御措施

3.1加强农村防雷科普宣传力度

据雷电灾害资料统计,由雷电灾害伤亡的大多数是农民,在农村发生的很多雷击事件均因缺乏防雷知识酿成的。目前,对于防雷措施薄弱的农村和缺乏雷电防范知识的农民来说,防雷宣传工作做得还不到位,还有很多需要去完善的方面。气象部门要加强农村雷电防御知识和防雷减灾管理工作的宣传,需要各级地方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参与,除了利用电视、电子显示屏、农村网络外,还要因地制宜的开展农村集会宣传、墙体平面宣传、免费发放防雷科普文章、防雷知识讲座等多种形式,让防雷减灾常识深入民心,这样才能减少和避免雷击事故的发生,保障农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2]。

3.2加强农村雷电灾害监测预警

气象部门要做好雷电天气、雷击落区、灾害等级等雷电监测和预报预警业务,充分利用电视、电话、广播、网络、手机短信“12121”等手段,及时将雷电灾害预警信息发送给政府和有关部门及广大农民群众,尤其对于偏远山村,要进一步扩大气象灾害预警和范围,完善预警体系,提高政府、民众和信息闭塞乡村对灾害预警信息的重视,为政府及相关部门做好防雷减灾工作、人民群众增强防雷意识并采取避险措施提供支持和帮助[3]。

3.3加强农村建筑物防雷设施

农村地旷水多,房屋多建在地势较高处,多属于水泥钢筋结构的平房或楼房,加上村民防雷意识淡薄,这些建筑物基本上无防雷设施,室外雷击事件频繁发生。气象部门除了加大农村防雷知识宣传外,应根据农村的实际情况安装农村防雷基本设施,规范天线布局,对房前屋后、田间地头的大树安装防雷设施,在有关部门配合下修建躲雨避热、休憩的有防雷设施的凉亭,保护野外避雨人员的安全。并且每年组织技术人员对避雷设施进行安全技检,排除安全隐患。

3.4加强个人户外防雷意识

“三夏”时节,农民在户外活动的频率增高,也是鲁山县雷电高发季。农民外出时应了解当天天气预报和雷电预警,在雷雨到来前回到安全地带,尽量避免户外活动。如果在户外,看见闪电几秒钟内就听见雷声,说明正处于近雷暴危险环境,而又无处可躲时,应停止行走,两脚并拢立即下蹲,同时双手抱膝,胸口紧贴膝盖,尽量低头,因为头部较身体其他部位更易受到雷击。同行人多时,不要挤在一起,相互之间要保持一定的距离,避免在遭受直接雷击后传导给他人,注意不要停留在高楼平台上,不宜进入空旷处的孤立棚屋、岗亭等[4]。

4参考文献

[1] 孟志群,骆亚军.切实关注和加强农村雷电灾害防御工作[J].安徽农学通报,2008,14(21):171.

[2] 程云峰,魏俊涛.一起雷击大火事故调查分析及农村防雷工作研究[J].气象与环境科学,2009(S1):330-332.

防雷预防措施范文第13篇

Abstract: The thunder and lightning disaster is one of most serious ten kinds of matural disasters form the United Nations “reduce disaster for ten years” announcement. Through carrying on the overall statistical surver to the Wuhua country middle and elementary schools' anti-radar present situaton,this paper proposes defensive measures,from following aspects,building against long jab thunder,against induction thunder,anti-radar facility examination and so on.

关键词: 雷击;接地;防直击雷;防感应雷

Key words: thunder stroke;earth;against long jab thunder;against induction thunder

中图分类号:G4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07-0223-01

2009年10月26日至11月8日,五华县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领导小组组织建设局、气象局等9个单位对我县中小学校进行安全工程排查,其中,五华县防雷设施检测所分成四个小组负责对我县516间中小学校舍场址和建筑物是否潜在雷电威胁等工作进行调查。根据我县中小学校的防雷现状,做好防雷减灾工作是一项急需解决的问题。

1五华县中小学校防雷现状

调查数据显示,县城区域中小学校、镇中心学校安装有防直击雷设施的达95%;偏远山区小学安装有防直击雷设施仅为20%。全县中小学校基本没安装任何防感应雷设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凡是建筑年代较久、低层的建筑物基本没任何防雷设施,比如:砖混结构的教学楼、厕所等低层建筑物。

1.2 有些偏远山区学校新建的教学楼或宿舍楼,虽然安装有防直击雷设施,但未经防雷检测部门对防雷装置进行测试,即投入使用。

1.3 全县中小学校的弱电设备防感应雷、防雷电波入侵措施几乎为零。比如:电源线、信号线都是架空进入且未安装SPD,有线电视线、电话线等金属线缠绕避害带、避雷针等现象。

1.4 学校的计算机房、电教室设置不合理。大多数学校把机房、电教室设在顶楼。电脑、交换机、UPS等属于弱电设备,抗干扰能力差。

2学校防雷的防御措施

2007年5月23日,重庆市开县兴业小学遭受雷击,造成7名学生死亡、39人受伤的重大雷击事故。鉴于五华县中小学校的防雷现状, 按照《国际防雷技术标准规范汇编》的规定,因地制宜地采取以下防御措施:

2.1 由于五华县地处贫困山区,财政经费困难,应根据各间学校的地质条件、地形和地物条件、建筑物结构及其所附属构件条件,对全县中小学校尤其是偏远地区的学校进行充分调研,然后再分批对容易造成安全隐患的建筑物安装防雷设施。

2.2 全县中小学校,特别是偏远山区的小学,新建、改建、扩建工程必须在依法取得防雷装置设计核准书后方可开工建设,在取得防雷装置竣工验收合格证书后方可投入使用。防雷装置必须由持有相应防雷工程专业资质的单位进行设计和施工。

2.3 均压也称等电位连接,就是把导体作良好的导电性连接,使它们达到电位相等,为雷电流提供低阻抗的连续通道,以便使它迅速导入大地泄流。所以,从科学、经济的角度来说,建筑物内的防雷接地、防静电接地、电气设备的工作接地、保护接地及信息系统的接地应采用共用接地装置,且其接地电阻不应大于4欧姆。同时,天面上的铁皮瓦、太阳能热水器、校训牌等金属构件应就近与接地装置相连接。

2.4 为了防止雷电侵入造成配电系统及相关弱电设备的损坏。首先,学校的电教室、计算机房应设在教学楼的中间楼层;其次,架空电源线、信息传输线等应敷设在金属管内埋地而入,入户端电缆线的金属外皮或金属管应在进入学校处就近与防雷接地装置相连,信号线严禁缠绕避雷带敷设;再次,学校电源线路至少要采取三级防感应雷措施,第一级在学校的总配电房处安装SPD;第二级在入计算机房处安装SPD;第三级在各种精密设备前端安装SPD。有线电视线、电话线前应安装信号SPD。

2.5 运动场防雷措施。运动场的防雷,应该在运动场周围适当的位置安装避雷针。为了降低跨步电压的危害,在建设足球场时尽量将金属的围栏每隔20米连接接地装置,全部连成一体;对于多篮球架的球场可以在每个球架下设置一个接地极,将所有的篮球架全部连接在一起,对于独立的照明电杆也应采用镀锌扁钢与篮球架、足球场金属围栏全部连接成一个大的等电位联结体,这样才能够有效地降低跨步电压造成的危害。另外,在运动场开阔场地增加避雷针,并尽量与球场金属物离开一段距离,增加接地装置的埋地深度,在引下线入地的靠近地面的一段距离内增加绝缘装置。

2.6 加快建设雷电轨道业务体系,提高雷电预警预报能力。雷电监测工作才刚刚起步,雷电诊断分析技术不够先进,缺乏成熟的可供实际使用的业务产品,造成雷电预警预报工作相对滞后,距离社会特别是偏远山区对雷电预警的需求还有很大一段距离。迫切需要尽快建立雷电预警预报业务系统,加强雷电灾害预警预报服务,增强整体防御能力。

3做好防雷应急措施

在未完善防雷设施的情况下,作为权宜之计,应通过黑板报、宣传画、录像等形式加强学校师生的防雷避险知识;当遇到雷雨天气的时候,应停止一切户外活动,组织学生到有防直击雷设施的建筑物内并关闭门窗。采取拔掉电源、信号线插头等临时性措施。

4结束语

学校的防雷工程是一项系统工程, 不仅要考虑防直击雷, 也要考虑防雷电感应和防雷电波侵入。尤其应在校园建设初期, 应结合校园规划对防雷地网布设进行专门设计, 同时采用截流、均压、屏蔽、接地、分流等现代防雷技术措施 , 进行全方位防护、综合治理、层层设防,科学合理地完善防雷措施, 节约成本, 保证学校师生生命和财产安全。

参考文献:

[1]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1.

防雷预防措施范文第14篇

雷电灾害是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我国每年雷电灾害频发,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严重威胁。特别是今年以来,全国因雷击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火灾明显多于常年。为进一步做好防雷减灾工作,预防和减少雷击事件发生,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经国务院同意,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高度重视防雷减灾工作

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站在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极端负责的高度,充分认识防雷减灾工作重要性和当前雷电灾害多发的严峻形势,消除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要认真贯彻落实“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按照防雷减灾工作的有关法律法规要求,进一步加强领导,严格落实防雷减灾责任制,做到任务逐级分解,责任层层落实,努力减少雷电灾害和损失。要健全雷击事故责任追究制度,因防护措施不到位或灾害应急处置不得力造成重大事故的,要依法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二、切实做好雷电天气预测预报工作

各级气象部门要加快雷电监测预警业务体系建设,积极开展雷电天气、雷击落区和危害等级、大气电场等雷电监测分析和预报警报业务,加强雷电监测、短时和临近预警预报以及雷击森林火灾预报。通过加强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提高雷电天气的预报警报水平。要充分利用电视、电话、广播、互联网、手机短信息等手段,及时雷电灾害预警信息,为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做好防雷减灾工作提供支持,为广大人民群众增强防雷意识、采取避险措施提供帮助。

三、认真落实防雷安全措施

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各单位要把加强防雷设备设施建设作为预防雷电灾害的重要基础。石油化工等易燃易爆场所、航空、广播电视、计算机信息系统和学校、宾馆等人口聚集场所以及其他易遭雷击的建筑物和设施必须按照相关专业防雷设计规范选用和安装防雷装置,特别是架空输电线等电力设施,微波站、卫星地面站等通信设施要严格落实防雷安全措施,确保电力供应和通信畅通。各地要针对雷击伤亡事件多发生在农村的特点,加快建设农村雷击灾害高发区域的避雷装置。全面落实雷击森林火灾防范措施,做好扑火的各项准备,努力减少森林损失。要认真执行防雷设备设施定期检测制度,防雷重点单位要主动申报防雷装置的定期安全检测,对产品质量不合格、安装不规范的,要及时整改。要严格防雷工程的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防雷工程设计必须认真执行国家有关技术规范,施工单位必须严格按照设计方案进行施工,并主动接受气象部门的监督,未经验收合格的,不得投入使用。

四、进一步加强防雷减灾管理

防雷减灾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各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加强协调配合,共同做好相关工作。气象部门要加强防雷减灾工作指导,依法履行雷电灾害防御工作的组织管理职责,做好防雷工程专业资质认定、防雷装置检测资质认定等工作。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建设项目的防雷工程质量管理,严格规范防雷设施设计、施工、监理、验收等各个环节。工商和质量技术监督、林业、气象等部门要加强对各种防雷产品质量的管理和监督,加大对生产和流通环节的监管力度,积极开展林区雷击火灾防范技术与方法的研究。要经常组织开展防雷安全工作检查,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并做好督促落实工作。

五、全力做好雷电灾害应急处置

雷电灾害突发性强,对电力、交通、通信、石化等行业影响重大,必须切实加强雷电灾害应急处置工作。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结合实际,建立和完善相关应急预案,增强应急处置能力。遭受雷电灾害的有关单位和个人要及时向当地政府及气象部门报告灾情,并协助做好雷电灾害的调查、鉴定和上报工作,严禁隐瞒不报。雷电灾害发生后,有关地区和单位要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在最短时间内做到组织领导到位、技术指导到位、物资资金到位、救援人员到位,确保高效妥善处置灾情。

防雷预防措施范文第15篇

沈阳市防御雷电灾害条例最新版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市行政区域内的雷电监测、雷电灾害预警和防御、防雷装置检测、雷击风险评估以及对雷电灾害研究、调查、鉴定和应急救援等活动,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 市和区、县(市)人民政府领导和协调本行政区域内防御雷电灾害的工作。

市气象主管机构负责组织管理本市行政区域内防御雷电灾害工作。

各区、县(市)气象主管机构具体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防御雷电灾害工作。

市和区、县(市)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做好防御雷电灾害的有关工作。

第四条 防御雷电灾害工作,实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

第五条 市和区、县(市)人民政府应当组织编制防御雷电灾害规划,并纳入城市总体规划。

市和区、县(市)人民政府应当将防御雷电灾害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保证防御雷电灾害经费的投入,提高雷电灾害监测预警和防御能力。

第六条 市和区、县(市)人民政府应当鼓励和支持防御雷电灾害科学技术研究,推广和应用先进的防御雷电灾害技术,宣传普及防御雷电灾害的科学知识,增强全社会防御雷电灾害意识。

第二章 雷电灾害监测预警与风险评估

第七条 市和区、县(市)人民政府应当加强本行政区域内雷电监测与预警系统的建设;组织编制本地区雷电灾害应急预案。

第八条 市和区、县(市)气象主管机构应当加强雷电监测、预报,及时向社会雷电灾害预警信息。

第九条 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占、毁坏或者擅自移动雷电监测和预警设施,不得危害雷电监测的探测环境。

第十条 气象主管机构应当按照有关技术标准、技术规范对下列新建、改建和扩建工程项目进行雷击风险评估:

(一)易燃易爆物品、危险化学品等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场所;

(二)体育场馆、影剧院、大型商场、宾馆、医院,学校、车站、机场等人员密集场所;

(三)供水、供气、供电、供热工程;

(四)高层建筑、各类发射塔、高耸观光塔、通讯枢纽工程;

(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应当进行雷击风险评估的工程项目。

第十一条 气象主管机构应当自收到雷击风险评估申请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完成评估并出具评估报告。

雷击风险评估报告应当包含下列内容:

(一)项目所在地雷电活动规律和地理、地质、土壤、环境等状况;

(二)雷电灾害可能造成危害的分析、预测和评估;

(三)防御和减轻雷电灾害的建议、对策和措施;

(四)雷击风险评估结论。

第三章 防雷工程和防雷产品

第十二条 下列场所或者设施,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技术标准和技术规范安装防雷装置:

(一)易燃易爆等危险化学品的生产、储存场所或者设施;

(二)重要的计算机信息系统、电力、广播电视、通信设施,以及易遭受雷击的其他重要公共设施;

(三)国家《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规定的一、二、三类防雷建筑物、构筑物。

第十三条 新建、改建和扩建工程安装防雷装置,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

防雷装置的建设投资,应当纳入建设项目概算。

第十四条 从事防雷工程专业设计或者施工的单位,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取得相应的资质证书,并在资质等级范围内进行专业设计或者施工。

防雷装置的设计、施工应当符合有关的技术标准和规范。

禁止将防雷工程转包或者违法分包。

第十五条 安装防雷装置使用的防雷产品,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符合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规定的使用要求;

(二)通过正式鉴定,并经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授权的检验机构测试合格;

(三)经省气象主管机构备案。

第四章 防雷装置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

第十六条 防雷装置实行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审核制度。防雷装置设计未经审核或者审核不合格的,不得施工;防雷装置未经竣工验收或者验收不合格的,不得投入使用。

第十七条 申请防雷装置设计审核,应当提交下列资料:

(一)《防雷装置设计审核申请书》;

(二)防雷工程设计单位资质证;

(三)防雷装置设计、施工图;

(四)经当地气象主管机构认可的防雷专业技术机构出具的有关技术评价意见。

本条例第十条所列建设项目,还应当提交雷击风险评估报告。

第十八条 气象主管机构受理防雷装置设计审核申请,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核工作。对审核合格的,颁发《防雷装置设计核准书》;对审核不合格的,出具《防雷装置设计修改意见书》。

经审核不合格的,设计单位进行设计修改后,按照原程序重新申请审核。

第十九条 防雷工程的施工应当按照气象主管机构核准的设计方案进行,不得擅自变更。确需变更和修改设计的,应当重新履行审核手续。

第二十条 申请防雷装置竣工验收,应当提交下列资料:

(一)《防雷装置竣工验收申请书》;

(二)《防雷装置设计核准书》;

(三)防雷工程施工单位资质证;

(四)防雷工程竣工图;

(五)《防雷装置检测报告》。

第二十一条 气象主管机构受理防雷装置竣工验收申请,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完成验收工作。对验收合格的,颁发《防雷装置验收合格证》;对验收不合格的,出具《防雷装置整改意见书》。

经验收不合格的,整改完成后,按照原程序重新申请验收。

第五章 防雷装置检测

第二十二条 对已投入使用的防雷装置实行定期检测制度。防雷装置检测应当每年进行一次;对爆炸危险环境场所的防雷装置检测应当每半年进行一次。

第二十三条 防雷装置检测,必须由具有相应防雷装置检测资质的专门机构进行。

第二十四条 防雷装置检测,应当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规范进行,并按规定出具检测报告。检测报告应当真实、准确、公正。

第二十五条 防雷装置的产权人或者使用人应当做好防雷装置的日常维护工作。防雷装置存在隐患或者发生故障,应当及时修复,并向具有防雷检测资质的机构申请重新检测。

第二十六条 对防雷装置检测不合格的,气象主管机构应当责令其限期改正,并对整改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六章 雷电灾害应急救援

第二十七条 发现雷电灾害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及时向当地人民政府和气象主管机构报告。

有关单位和人员对雷电灾害不得迟报、谎报、瞒报、漏报。

第二十八条 市和区、县(市)人民政府接到雷电灾害报告后,应当立即采取措施,启动雷电灾害应急救援预案,组织有关单位展开应急救援。

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配合雷电灾害救援工作,为实施救援工作提供便利条件。

第二十九条 雷电灾害发生后,市和区、县(市)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气象主管机构和其他有关部门对灾害发生的情况迅速展开调查,对灾害造成人员伤亡和重大财产损失的情况进行登记、鉴定,查明灾害的性质和责任,提出整改措施,追究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员的责任。

受灾单位和个人应当配合调查工作,如实提供有关情况。

第三十条 气象主管机构应当及时向当地人民政府和上级气象主管机构上报本行政区域内的重大雷电灾情和年度雷电灾害情况。

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一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侵占、毁坏或者擅自移动雷电监测和预警设施的,由气象主管机构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恢复原状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可以并处5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二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气象主管机构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可以并处3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应当安装防雷装置而拒不安装的;

(二)不具备防雷装置检测、防雷工程专业设计或者施工资质,擅自从事防雷装置检测、防雷工程专业设计或者施工的;

(三)超出防雷工程专业设计或者施工资质等级从事防雷工程专业设计或者施工活动的;

(四)防雷装置设计未经当地气象主管机构审核或者审核不合格,擅自施工的;

(五)防雷装置未经当地气象主管机构验收或者验收不合格,擅自投入使用的;

(六)拒绝进行防雷装置检测或者经检测不合格又拒不整改的;

(七)对重大雷电灾害事故隐瞒不报的。

第三十三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导致雷击造成火灾、爆炸、人员伤亡以及国家财产重大损失的,由主管部门给予直接责任人员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四条 防雷工作人员由于玩忽职守,导致重大雷电灾害事故的,由所在单位依法给予行政处分;致使国家利益和人民生命财产遭到重大损失,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五条 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逾期不申请行政复议也不提起行政诉讼又不履行行政处罚决定的,由作出处罚决定的气象主管机构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八章 附则

第三十六条 本条例所称防雷装置,是指由接闪器、引下线、接地线、接地体以及其他接连导体构成的具有防御直击雷性能的专业系统,或者由电磁屏蔽、电涌保护器、等电位连接、共用接地网以及其他连接导体构成的具有防御雷电感应和雷电波侵入性能的专业系统。

第三十七条 本条例自20xx年11月1日起施行。

雷电灾害风险评估的类型雷电灾害风险评估主要分为项目预评估、方案评估、现状评估三种。

1、项目预评估是根据建设项目初步规划的建筑物参数、选址、总体布局、功能分区分布,结合当地的雷电资料、现场的勘察情况,对雷电灾害的风险量进行计算分析,给出选址、功能布局、重要设备的布设、防雷类别及措施、风险管理、应急方案等建议,为项目的可行性论证、立项、核准、总平规划等提供防雷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