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体育课堂存在的问题范文

体育课堂存在的问题范文

体育课堂存在的问题

体育课堂存在的问题范文第1篇

关键词 体育 课堂 安全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21-0122-02

体育活动都带有一定的危险性,有时难免会发生一些伤害事故。特别是农村中学的体育课安全问题更是突出,完成体育教学的基本前提是安全。减少、避免体育教学中伤害事故的发生,是教师、学生都应该注意的问题,也是教师、学生家长最大的心愿。切实做好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要用正确、合理、科学的方法来预防体育安全安全事故。在上体育课时,要求每个体育教师都要根据实际情况和学生特点来因地制宜,因教学环境和具体的学生情况来排除安全隐患,制定好安全防范措施,精心组织好体育课的教育教学活动,努力把安全事故降到最低,实现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健体强身、安全活泼的体育课堂,更好地促进农村中学体育教学活动的开展。

当前,农村中学体育课堂安全教育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体育教师的素质不高,自身的安全意识不强,对安全教育不够重视。农村中学,特别是边远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的农村中学,由于条件有限、环境恶劣、基础薄弱等因素。当地中学的体育教师在上课时,对学生很少进行安全教育,都不是很认真地去对待上课,抱着敷衍了事的态度,混时间,认为上一节体育课,就是让学生跑跑步、打打篮球,教师没有全程监控,监督不到位。体育教师也没有加强学习,注重自身专业技能素质的提高。因此,体育课的安全事故时有发生。

2.农村中学的学生在自我保护方面不够强,安全意识淡薄。很多学生认为,上一节体育课就是玩,没有专项训练,目标不明确,不听从老师的指挥,自由散漫,这就容易给安全事故埋下隐患。学生家长对待安全事故的意识也很淡薄,态度冷漠,学生一出安全事故,动不动就找老师的麻烦,不进行冷静客观的处理。

3.学生在发生安全事故时,自我急救措施不得力。农村中学的学生在发生体育安全事故时,往往不会进行自我急救,也不会及时报告老师,他们认为私自处理就可以了,忍耐一下就会好的,没有及时去医院就医,结果损伤加重,无法上课,只好休学治伤,对学习成绩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如何预防体育教学中安全事故的发生呢?

一、农村中学体育教师要注意自身的安全意识

农村中学体育教师自身要有强烈的安全意识,并在体育课中随时教育学生在运动中要有安全防范意识,帮助学生树立好“安全第一”的思想。体育教师在思想上要重视学生的体育活动的安全教育,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体育课中的安全隐患往往存在许多细小的环节中,教师必须把安全意识放在首要位置,只要有高度的安全意识就会有高度的安全责任感。

二、明确自身的责任重大,采取积极主动的防范措施,尽可能减少事故的发生,以确保体育课堂的安全

农村中学的体育课,体育教师在上课时是起主导作用,体育教师的安全意识是很重要。首先,在上体育课前要做好充分的活动准备,包括教案、场地、器材的准备;其次,根据教学内容,场地和设施的安全一定要检查到位,精心组织教学,严肃课堂纪律,上下课要整队清点人数,做到有序退场。有多个班级在操场上课时,要规划好场地安排,不得相互挤占场地;再次,要求学生在上课时必须在体育教师的指导下,按程序参加规定的项目学习训练,要服从指挥,不得从事与本节课内容无关的一切活动,不鼓励学生带病坚持运动,对请假的学生也要监督到位。

三、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加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学校要加大体育课安全教育宣传,利用开学时候学校安全教育大会和体育课,充分强调安全的重要性,教育学生避免危险安全事情发生。要求学生尽量在老师的统一指挥和监督下活动,不私自做危险的动作。例如在踢足球时,学生脚部用力很大,就会容易造成踢伤学生的伤害事故,这种情况,体育教师必须在场并进行及时的处理。在室外上的每一节体育课,老师在导入语或者讲活动要求时,都要明确提出注意安全,避免发生任何事故。这样随时提醒,让学生知道体育课怎样上才是最安全的,让安全这根弦在学生头脑中紧绷不松懈。在上体育课时,要行之有效地组织教学。体育课的教学过程是由开始、准备、基本、结束四个部分组成的。由于四个部分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情绪各不相同,因此在教学中要精心灵活地组织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切忌出现先紧后松、虎头蛇尾的现象。体育教师要全程监控到位,不能马虎了事。

四、要教会学生如何避免运动损伤,教会学生在发生运动损伤时运用恰当的科学的方式进行自我急救

学生在运动受到损伤,要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科学的合理的急救,然后赶快送到医院去,给医生进行检查和治疗,千万不要盲目地进行救治,以免耽误最佳的治疗时间。

五、科学把握体育安全教育的各项要素,不断地提高安全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是创设和谐平安校园环境的现实需要

体育课堂安全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安全教育是学生健康必须的,教师在体育课中应注意帮助学生树立好安全第一意识,防止安全事故发生,确保学生健康成长。体育安全教育要经常不断地灌输和提醒学生,预防安全事故发生。

体育课堂存在的问题范文第2篇

关键词:学校体育;课堂互动;体育教学

中图分类号:G807.0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7116(2009)10-0060-05

Characteristics, affecting factors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interaction during sports classes

TANG Yan1,2,YU Zhong-gan1

(1.Postdoctoral Station,Shanghai University of Sport,Shanghai 200438,China;

2.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Southwest University,Chongqing 400715,China)

Abstract: The authors analyzed the characteristics, affecting factors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interaction during sports classes. The interaction during sports classes is provided with such 5 characteristics as highlighted scene emotion, obvious non official organization, natural and diversified types, diversified effects and instant feedback.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leading manner, the nature and attractiveness of teaching contents, the role and status of students during sports classes, and space setup for sports classes, are main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occurrence of interaction during sports classes. In the interaction during sports classes today, there are the following problems: the students have an ambiguous recognition on class interaction scenes; the “directive - obey” type interaction in vocal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teacher and the students is excessive; relatively there is a lack of recognition type interaction.

Key words: scholastic physical education;class interaction;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2001年的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1]。“没有交往、没有互动,就不存在或未发生教学,那些只有教学的形式表现而无实质往发生的‘教学’是假教学”[2]。近8年来课程改革的多方反馈表明,新课程改革的这一强调无疑是正确性。不过,方向上的正确能否带来实践效益的产生,必须取决于各科课程能否结合自身的实际来践行方向的引导。具体到体育课程而言,当利用“互动的教学观”来提升体育课堂教学实效时,首先应当对体育课堂互动的相关问题有所认识和把握,否则,互动将可能流于形式。体育新课程改革过程中一些看似场面热闹、互动频繁的教学之所以受到“好看不受用”的批评,就与对体育课堂互动的认识和把握不当有关。此外,在一些有关体育课堂互动的研究文献中,也存在着明显的认识偏差。例如,以往研究把“体育课堂互动特点”归纳为:体育教学目标的制约性、体育课堂环境的效应性、体育教学交往的相互性和体育教学过程的动态性4个方面[3]。这种归纳显然没有抓住“课堂互动”的本义,更没有体现“体育课堂互动”的特性。这些情况表明,对于当前的体育教学研究而言,加强对体育课堂互动之认识的深化和完善确有必要。

1体育课堂互动的特征

1.1互动情景:情感性成分突出

互动总是在特定的情景下进行的,情景不同,人们的互动方式也会不同,互动本身所蕴含的意义也会发生变化。从师生关系的角度而言,课堂互动的情景通常是“工具性关系”和“情感性关系”混合并存的情景。工具性关系主要体现为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书”职责,情感性关系则主要体现为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育人”职责[4]74。不过,相对于一般的“文化课堂”而言,体育课堂互动情景中的情感性成分更为突出。这是因为,在一般的“文化课堂”中,其课程内容主要以内隐的“认知性知识”为主,这决定了教师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时主要以中性的“思维引导”来进行;而体育课程内容则主要是以外显的“操作性知识”为主,教师在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时,除了要进行必要的思维引导外,还会伴以频繁的“情感鼓励”。而且,这种“情感性鼓励”往往成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从“学懂”到“学会”的桥梁。例如,在跳箱教学中,体育教师为了让那些胆小的学生完成练习,除了进行动作讲解展示外,通常还会使用诸如“大胆一点,不要怕”、“来,大家一起给他鼓掌加油”等言语鼓励。事实证明,在体育课堂中,这种“情感鼓励”往往比单纯的“思维引导”更为有效。体育课堂互动的这一特征表明,对于学生而言,体育学习过程不只是一种掌握体育知识的过程,更是一种情感体验的过程。

1.2互动组织:非正式组织贯穿始终

从制度化的角度而言,教学活动中的师生关系是一种正式的组织关系,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处于组织的高位;而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是被指导者和被领导者,处于组织的低位。另外,就课堂教学活动的性质而言,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通常有着明确的“游戏规则”和预期目标,教师和学生的互动行为都要求围绕预期目标并在一定的“游戏规则”下进行。因此,体育课堂中的互动有着鲜明的组织特征。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体育课堂中的互动又有着不可忽视的“非组织”特征。这是因为,体育课堂空间不像“文化课堂”空间那样具有固定性,而常常处于变换之中。学生因课堂空间位置的不断变化,其学习活动并不总在教师的“监控”之下,并且,分配给学生一定时间比例的自主练习本身也是对体育教学的一种常规性要求。这就为教学过程中学生之间的“私下”接触,特别是同辈群体内部成员之间的私下接触提供了条件。体育课堂互动的这一特征使得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进行多种角色体验成为可能,而这正是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1.3互动类型:多样类型自然统一

有研究表明,在一般课堂教学过程中,不同主体之间的互动基本上是以言语符号为媒介进行的,而且,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所占比例甚少。在本已甚少的学生互动中,也主要是学生个体与全班学生的互动,学生个体之间的互动很少,学生个体与小群体之间以及小群体与小群体之间的互动则几乎可以忽略不计[4]84。

相对于一般课堂单调的互动类型而言,体育课堂互动的类型则丰富得多。首先,从教学交往行为的使用来看,非言语行为是体育课堂成员必备的交往行为之一。一堂缺少非言语行为的体育课甚至根本就不能称之为“体育课”。其次,从交往活动的外在形式来看,许多教学目标的达成必须要在交往对象之间的竞争或合作中来进行。如各种集体性项目的学习,离开学生之间的竞争或合作,几乎就无法进行。最后,从交往对象的构成来看,不同的教学任务又需要不同数量的成员来共同参与。因此,在体育课堂中,既有以言语符号为媒介进行的互动,也有以非言语符号进行的互动;既有成员个体之间的互动,也有个体与小组、小组与小组之间的互动。并且,不同类型互动之间常常会随着教学进程自然而然地进行转换。体育课堂互动的这一特征,表明它本身就是一个天然蕴含着丰富互动的教育场所。也正因为如此,在体育课堂中,才会出现学生“随时会面临如何适应‘社会’的问题”[5]。

1.4互动效果:“身、心、适”共同发展

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行为主要是通过一系列的身体活动来展现的,因此,从表现形态来看,互动的结果在学生身上主要表现为某种形式的身体行为。但是,这些身体行为的发生并不是建立在简单的“条件反射”原理基础之上,而是建立在学生通过大脑对来自互动对象一方的信息进行分析加工的基础之上。同时,由于体育活动在很多情况下是依靠群体的共同行为来进行的,而且,在互动的过程中,学生通常是以“功能联系”较为紧密的群体成员的身份出现。这种身份要求学生在互动过程中,不仅要分析加工来自互动对象的与知识、技能有关的“认知性”信息,而且还要求学生分析加工来自互动对象的与态度、情感等有关的“非认知性”信息。例如,在篮球这一集体性练习中,学生个体的技术运用不仅要受制于合作方或竞争方成员的技术运用,而且也要受制于他们的情绪变化。在体育教学的具体场景中,经常可以看到情绪变化对学生学习行为的这种影响作用。因此,在体育课堂中,学生通过参与课堂互动,不仅能使身体得到发展,而且还能在一定程度上使认知因素和非认知因素同时得到发展。可以说,在学校的常规课堂中,体育课堂是唯一可能使学生“身、心、适”同时得到发展的课堂。

1.5互动反馈:信息反馈即时把握

体育课堂与一般课堂有一个明显不同的特征,那就是教学行为的外显性。通过这种外显的行为,教师能够立即知道学生的学习状态和效果;学生也能立即知道教师在某一项目上的能力和水平。因此,从信息反馈的角度来讲,体育课堂互动是一种“即时性反馈”的互动。

从教师的角度看,这种“即时性”能够为教师在课堂中把握教学节奏、调整教学重点提供现实依据,从而有助于教师顺利推进教学。但是,从另一方面看,这种“即时性”也会在一定程度上给体育课堂教学的运行带来消极影响。首先,由于体育老师在掌握项目技能上的有限性,使得他们在教那些自己不熟悉的体育项目时很难为情。正如一位体育教师所言:“不做示范吧,学生又搞不懂;做示范吧,又怕学生笑话”。体育老师的这种两难处境,使得他们很难与自己所教学科建立起深厚的感情。其次,从学生的角度看,这种“即时性”成为部分“体育差生”的学习障碍。一方面,“体育差生”害怕自己做出来的动作遭人讥笑而不敢或不愿做练习;另一方面,体育课堂中大量的竞争使得“体育差生”在面对面的竞争中常处于“失败”境地,进而使他们对体育课产生抵触甚至厌恶心理。

互动反馈对体育课堂的这种消极影响反映了当前体育课存在的一些结构性矛盾。一是体育教师个体技能的有限性与教学要求的全能性;二是学生个体体育需要的多元性与课堂教学任务要求的统一性。体育课的这两种结构性矛盾是从内部制约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推进的重要原因,此矛盾如果得不到有效化解,未来的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将难以焕发出持续的活力。

2体育课堂互动的影响因素

2.1体育教师的领导方式

美国密执安大学的李克特在勒温的研究基础上,将教师的领导方式分为强硬集权、仁慈集权、放任和民主4种类型,在不同的领导类型下,学生的反应(即互动行为)表现出明显的不同[6]。

通过课堂观察发现,在这4种领导方式中,采取前两种领导方式的体育教师更像是训练场上的教练,其主导下的课堂气氛相对沉闷,课堂上学生之间互动较少,互动的积极性不高。采取第3种方式领导的教师实际上是山坡上的“牧羊人”,在这种课堂中,与其说学生是在学习,不如说学生是在“设备简陋的游乐场”玩耍。在那些能够从“简陋设备”中找到快乐的学生之间,课堂气氛也异常活跃,互动持续不断;而那些对此不感兴趣的学生,要么三三两两坐在操场边聊天,要么就溜回教室,对这部分学生来说,这里所说的“课堂”已经失去意义,所谓的“课堂互动”根本就不存在。在第4种方式领导下课堂的,由于师生之间在人格上处于平等地位,课堂气氛不仅活跃而且和谐,学生不仅乐于接受教师的指导帮助,而且也乐于帮助同伴,与同伴积极合作。

在当前新课程改革提出“建立和谐民主的新型师生关系”的背景下,第4种领导方式为当前课堂教学改革指明了一条道路。当然,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如何能在操作层面实现体育教师对课堂的民主领导,尚需通过广泛的教学实践。

2.2体育教学内容的性质与吸引力

同“文化课”的教学内容相比较,体育课的教学内容实际上不是由书本来体现的语言符号,而是由各种具体的场地和器材来体现的实物。随着实物在类型或构造上的不同,也就形成了性质各不相同的教学内容。对学生来说,不同性质的教学内容一方面决定了学生在课堂上的活动方式(或以多人协同活动为主,或以双人互助为主,或以个人单练为主);另一方面也决定着他们的学习兴趣。一般而言,学生兴趣越浓烈,表明教学内容对他的吸引力也越大。

有关研究表明,不同性质的教学内容及其对学生的不同吸引力使得学生在课堂上参与互动的情况也明显不同。例如,于涛[7]在对初中体育课堂中5项不同教材的对比研究中发现,在以群体性活动为主的足球、篮球、排球课中,其“课堂互动指数”明显高于以个体活动为主的田径和体操课,而且学生在前者课堂中的“肯定情感互动指数”也要比在后者的课堂中高,相反,“否定情感互动指数”则要低。此外,庄弼[8]的研究也发现,学生对教材认同程度的“一致性”也往往影响学生间的互动,学生兴趣较一致的项目,其课堂互动的频率和密度较高,相反,则较低。

积极的课堂互动是有效教学的重要前提,而学生参与互动的积极性主要来源于两种动力:一种是在外部压力下迸发出来的动力,如在升学压力下产生的积极性学习行为;另一种则是通过内心认同而自动产生的动力,即心理学上所说的内部动机。对于体育课而言,学生在其中感受的外部压力并不大,因此,通过其内部动机的激发来促进其积极性学习行为的产生,就成为有效开展体育课堂教学需要首选考虑的问题。

2.3学生在体育课堂中的地位与角色

课堂如同社会,其间的成员(学生)也会因各种原因被划归为不同的“阶层”。在课堂中,较明显的“阶层”区分有两种,一是学业成就标准下的“优生”和“差生”之分;二是学习行为标准下的“乖孩子”和“调皮蛋”之分。前者反映了学生在课堂中的地位高低,后者反映了学生在课堂中的角色类型。

马艳红[9]62在2004年的研究指出,在体育课堂中,“体育教师与体育优生的互动明显多于与体育差生的互动”,同时,“在体育教师与学生个体互动中,体育教师对体育优生和体育差生采取的评价方式截然不同,对体育优生表扬的比例远远高于体育差生,而批评的比例则相反。”

笔者曾根据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和体育教师自身权威的高低,将学生的课堂角色类型分为“乐学者”、“苦学者”、“自学者”和“弃学者”4种,并通过课堂观察总结出不同角色类型学生的课堂学习行为特征(见表1)。实践观察表明,体育教师的确更乐于与表1中的前两种学生进行互动,而与后两种学生发生互动的几率较少。并且,在互动的态度上,也的确存在与马艳红研究结果相类似的情况。

2.4学生在体育课堂中的空间位置

学生在课堂队列中所处的空间位置也会对其参与课堂互动产生影响。马艳红[9]63在同一项研究中指出,“88.4%的体育教师和65.9%的学生认为,学生在体育教学组织中所站立的位置影响他们参与互动的机会。体育教师同处于队列中间位置的学生发生更多的互动,同处于排头的学生次之,处于排尾的学生同体育教师的互动最少。”尽管在课堂观察中确认了这一研究结果具有较高的可信度,但对体育课堂互动中这种现象的出现却有进一步的原因解释。

空间位置导致学生参与课堂互动出现差异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因为教师的教学习惯问题,即教师喜欢与就近的学生发生交往;二是因为那些不喜欢或不愿意与教师交往的学生本身会选择远离教师的位置站立,特别是在体育教师让学生自然站立进行动作讲解或评价的时候更是这样。因此,在空间位置造成学生课堂互动差异的背后,有时候体现出的是不同学生对体育课的不同态度问题。事实上,第2种原因常常在客观上强化了第1种原因中所说的“体育教师的教学习惯”。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由空间位置因素造成的学生体育课堂互动的差异,其实是“学生课堂地位和角色”因素影响下的互动差异的延伸。

3体育课堂互动存在的问题

3.1学生对互动情景的辨识模糊

体育课堂作为学校中的一种制度化、常规性的教学活动场所,其社会影响广泛存在。对于任何学生而言,在他们进入具体的体育课堂接受学习之前,都会对课堂情景存在着一种“前提性”认识。在逻辑上,对互动情景的前提性认识决定了互动过程的结构和类型。一般来说,这种前提性认识越清晰、统一,互动过程就会越趋于有序,反之,则越趋于混乱。

然而,就现实的情况而言,相当一部分学生对体育课的认识既不清晰,也不统一[10]305。体育课堂对他们而言,到底是学习知识的严肃性场所,还是缓解“学习”压力、调整情绪的娱乐性场所?在这里,他们是该在体育教师的指导下认真学习体育技能,还是根据各自的兴趣“把玩”自己喜好的项目?他们并不清楚。用互动理论的话语来表述,那就是他们对体育课堂互动情景的辨识模糊。对互动情景的辨识模糊,必然导致互动过程的“失范”。在体育课堂教学实践中,一种广泛而典型的“失范”现象就是,如果学生得不到教师留给一定自由活动时间的承诺,他们就会很不情愿地配合教师的教学。

3.2师生言语互动中“指令-服从”型互动过多

从互动过程中所传递信息的性质来看,体育课堂中师生的言语互动可分“要求-遵从”、“提问-答复”、“评价-改进”等类型。其中,“要求-遵从”类互动又可根据教师要求类言语行为的性质分为“建议-参考选择”、“模糊-自主选择”和“指令-服从”3种子类型。在“指令-服从”型互动中,学生在进行行为应答时基本上没有思考的余地和选择的机会,而只是在教师的“指令”下进行机械反应。因此,从本质上讲,这种互动是一种以“教师为中心”的互动。在体育课堂教学中,这种互动一定程度的存在有利于课堂秩序的维持,但多则无益,至少是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然而,在笔者对36名小学5年级体育教师的课堂观测统计发现,“指令”恰恰是教师使用频率最高的一种言语行为。在纳入统计的教师9项小类言语行为中,“指令”所占的比例比处于第2、3、4位的“建议性要求”、“肯定性评价”和“事实性提问”分别多出20余个百分点,而其它类言语行为所占的比例还不及它的零头[11]。

3.3认知性互动相对缺失

课堂对于学生来说可能具有多种意义,但说到底,课堂终归是一个学习的场所。一种课堂如果在发展学生的认知上无所建树,那么,这种课堂便失去了最为根本的意义。而体育课堂恰恰在这方面表现得有些无能。20年前,于涛就曾在其研究中指出,学生在体育课堂中的互动大多数是情感性互动,而学生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等方面的认知性互动很少,“暴露了我们在知识、技术、技能教学中存在的问题”[10]294,[12]。最近几年,一些学者对不同对象的访谈报道也表明,认知性互动在体育课堂互动中的缺失相当严重。事实上,在大学新生中,不会“前滚翻”、“蹲踞式起跑”、“三大步上篮”等基本技术的现象年年都不少见。体育课堂互动中认知性互动的缺失,使其作为一种学习场所的意义大大受损。对当前的体育课程改革来说,这是一个十分值得注意并必须着手改进的问题。否则,体育课堂将失去其作为一种正规性教育教学活动存在的根据。

以上分析表明,体育课堂在学生“社会性”发展方面的确具有学校一般“文化课堂”难以企及的天然优势,这也说明了体育新课程“社会适应”学习领域目标的设置有其充分的合理性。对于未来的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而言,强化课堂互动意识、完善课堂互动形式,进而充分展现其在学生“社会性”发展方面的天然优势,是应当继续坚持和深化的主题之一。但是,尽管如此,本文还是要再次强调体育课堂应当尽快弥补自己在学生“认知性”发展方面的缺失。因为,后者才是体育课堂之所以可以称为“课堂”的存在之基。也就是说,当我们积极利用体育课堂互动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之时,必须要保持“互动”过程中的体育知识含量。不如此,“互动”就只有形式上的意义。本文开头所提到的一些场面热闹、互动频繁的体育课之所以遭到“好看不受用”的广泛批评,盖其原因,也在于此。

参考文献:

[1] 朱慕菊. 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5.

[2] 钟启泉,崔云,张华.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72.

[3] 马玉芳. 体育课堂教学互动特点分析[J]. 体育与科学,2001,22(6):82-84.

[4] 吴康宁. 课堂教学社会学[M]. 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5] 季克异. 树立健康第一思想 深化体育课程改革[J].中国学校体育,1999(5):1.

[6] 皮连生. 学与教的心理学[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324.

[7] 于涛. 初中生不同教材体育课社会互动过程与教材互动指数探讨[J]. 山东体育科技,1988(4):80-85.

[8] 庄弼. 体育教学中人际交往的频率与密度[J]. 中国学校体育,1991(6):29-30.

[9] 马艳红. 体育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C]//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 北京:中国体育科学学会,2004.

[10] 卢青. 站到学生的后面去――思考学生心目中的体育[M]. 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

体育课堂存在的问题范文第3篇

一、 体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表现

1.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不强。主要表现为:(1)小组合作学习时,有的小组成员你推我让,等到讨论终止时,一个同学也没发表意见;(2)有的小组虽在合作学习,可却没有围绕问题展开,而在说一些无关的话题,只是图个热闹;(3)有的能围绕问题进行合作学习,也只是个别人的论坛,结果是课堂成了个别优秀生展示的舞台,学困生变成了陪衬,更多的时候他们是观众、听众;(4)有的教师把“课堂小组合作学习”作为教学的时髦,不管什么题目,无论难易,甚至一些毫无讨论价值的问题都要走合作学习的过场,课堂合作学习有形式而无内容;(5)一些教师对小组合作学习缺乏目的性、时间性,有时学生还没进入讨论状态,小组合作学习在教师的要求下就结束了。上述这样的合作学习只流于形式,收效不大,甚至是无效的。

2.缺乏多元评价体系。表现为:(1)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只有对学生个体的评价;(2)评价语言简单,如“你很棒”、“非常好”、“好”等。(3)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次数少而不足,最少的一节课中只有3次。

3.课堂应变能力明显不足。表现为:(1)对小组展示环节中出现的错误不能及时纠正;(2)对生成性的问题置之不理;(3)关键问题缺乏巧妙的引导、点拨。

4.教学内容单一。表现为:(1)将体育课变为学校特色项目培训、展示的舞台;(2)课堂以竞技体育项目为主;(3)把体育课变成单纯围绕中考体育加试项目的反复练习和考试课。

二、体育课堂教学中存在问题的解决策略

1.通过多种形式,进一步加强理论学习,更新教育观念。

一是进一步学习《丰南区教育局关于改革中学课堂教学,打造高效课堂的实施意见》、《“问题导学·主体探究(QS)”型课堂学习模式评价表》、《高效课堂100问》,围绕这些学习活动,开展读书报告、教学反思、教学论坛等活动。

二是学习自主、合作、探究型高效课堂的理论与实践的书籍,包括《主体参与课堂实录》、《新课程怎样教》、《探究式学习》。通过学习使每位教师知道推进高效课堂各个环节的具体做法,更要知道为什么这样做,使其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

三是走出去向先进学校听课学习,在进行实践学习的时候,要注意学习先进学校隐藏在课堂背后的内涵性的东西。

2.丰富新形势下的校本教研活动形式和内容。

一是开展“重新认识课标,深度把握教材”活动,以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丰富课堂教学内涵;二是开展研课活动,通过研课活动让执教教师和观课教师同时得到实实在在的提升;三是要把集体备课落到实处,分包教研组的领导要真正下到教研组,参与集体备课,为高效课堂把好第一关,坚决杜绝集体备课流于形式的现象。

体育课堂存在的问题范文第4篇

出现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学生评教。体育教师主要害怕学生的评价,老师严格要求,学生将产生严重的抵触情绪,在年终的评价时将打出低分,影响教师的教学业绩考核。教学业绩考核非常重要,教师每年的三育人先进评选,当年教学业绩评价必须在B以上;职称评审时,教学业绩评价若在B及以下,不仅影响“教学”这项指标的得分,还直接影响定性评价时专家的印象;每三年的岗位聘任,教学业绩考核同样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岗位聘任直接关系到个人的切身利益,教师们都非常重视。还有各种人才评价选拔,各种评奖的申报,教学业绩评价的意义都十分巨大。如果由于学生评教导致教学业绩评价落后,任何教师是不愿意看到。

所以,科学地评价体育教师教学业绩,必须花大力气解决学生的主观评教。

首先,降低学生评教的权重。学生毕竟是学生,根本不懂如何评教。学生没有受过系统的体育教育学习,如何知道教师的目标是否明确,组织是否得当,教学方法运用是否恰当,示范是否正确?教学效果是否理想,这些他们都不清楚,怎么评教?因此,对于体育课而言,就是要降低学生评教的权重。

其次,若不降低评教的权重,可以加大评教控制的力度。教师严格要求学生,学生必然产生报复心理,特别是,其他老师要求不一定都严格,这样很可能导致该生对教师的评教打低分。为了避免这种主观评分出现,可以授权教师增大控制的力度,将批评过的学生都计入黑名单,他的评分将不影响总体得分。这样,教师就敢管,不怕得罪人。学生的评教将更加科学。

体育课堂存在的问题范文第5篇

【关键词】经世致用;体育;实用性;探究

在我国古代提出经世致用的思想观念,对后人影响颇深。也就是说学习什么东西都要去追求它的实用价值。在现代教学中,我们逐渐抛弃传统课堂只重视理论,开始更多注重实用性。中学体育课堂作为教学一部分,又本身带有很大实用性,如何进行体育课堂训练使用性方法探究,已成为众多体育教育专业人员考虑的一个问题。

一、中学体育课堂训练实用性存在问题

在我国中学体育课堂训练存在很大缺陷,体育教学一般分为教训与训练两项,教学问题我们在此不谈,重点谈训练存在问题。在体育训练中,训练的主要任务是提高技能、技术、战术等身体训练水平,使学生深入掌握课堂中理论。但许多学生抱怨体育训练缺乏实用性,造成这方面主要原因有:第一,学校缺乏资金,对于某些体育教学理论训练应用设备严重不足,设备的不足造成学生对体育课堂训练实用性存在很大质疑。第二,体育教师思想观念没有适应新时代体育课堂训练实用性。他们总是认为老师是课堂主导,学生是接受者,应毫无条件顺从。不能深入学生中间了解课堂存在问题。不知学生需要什么样的体育课堂训练。结果学生对待体育课堂训练缺乏信心,认为体育课堂训练就是个形式。第三,课堂教学量大而体育课又少。一个中学体育课堂训练要做到学生掌握所学技能必须经过三个主要阶段,即粗略地掌握动作阶段;改进、提高动作阶段;动作趋于巩固、运用自如阶段。一些学校和教师把体育教学当成一个任务,对体育课堂训练轻视,造成课堂任务量大、课程少,学生在一节课堂中学习几节课堂知识,在训练中又是一遍而过,使学生疲劳迎战,许多课堂学的东西没有经实践训练根本不会,这就需要我们不断改进,使是体育课堂充满实用性。第四,由于前述问题,学生对体育课堂训练产生厌倦,许多学生一到体育课就请假甚至逃课。第五,体育课堂训练面对的突发事件比较多,为了应对一些不安全事件,许多学校取消对一些训练的实施以确保学生安全。这些考虑从理论上是可以理解的,但这对学生对体育课堂训练无形中产生一些怀疑。

二、中学生体育课堂解决训练缺乏实用性方法

在我们中国有句古语:“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在我们这里就是应对什么问题提出什么样的解决方法。在上面我们所论述中学生体育课堂训练缺乏实用性问题可以以下面方法逐一解决。中学生体育课堂训练缺乏实用性关键问题在于体育教学指导思想存在很大问题。作为体育教师应转变传统一些旧模式课堂训练做法,务实求新。使学生成为体育课堂训练的主导,应不时的深入学生中间去了解学生对体育训练想法,将体育训练课堂还给学生。第一,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设计中,教师从课堂的执行者转变成课堂的管理者,由场上的“主演”变为场外的“指导”,更新教学手段和方法,重视培养发展学生的个性、兴趣、自制能力和创造能力。第二,在有资金条件的情况下,配置体育设备,使学与练结合,在没有资金情况下,或缺乏体育训练设备的情况下,可以根据实际所应有的设备去完善体育课堂实用性,也可以根据当地实地情况,利用本地的一些优势,不以书本为依据教一些书本外的东西加强课堂训练实用性。第三,重视对体育课堂训练教学,学校应补足体育教学所需课时是体育课堂训练可以实施。第四,体育教师应该针对学生对体育课堂训练缺乏信心重新让学生对体育课堂训练实用性建立信心。第五,教师在体育课堂训练中多加强安全意识教育,针对一些安全风险系数大的体育项目在谨慎入微的情况下逐次实施。使体育课堂训练不仅使技能的提高,而且养成一种敢于挑战的习惯,同时还应建立安全体系针对体育训练实用性带来的安全隐患。

体育课堂训练实用性方法探究断不是本篇论文所能探究彻底的,在其中实践中还会存在很多问题,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去探寻,找出更好方法应对课堂训练实用性存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王淑英.学校体育课程体系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2

[2]张勤.中国基础教育体育课程内容设计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4

[3]吴燕丹.生命关怀视野下调适性体育课程的理论与实践[D].福建师范大学,2007

体育课堂存在的问题范文第6篇

【关键词】经世致用;体育;实用性;探究

长期以来我国学校体育教学以传统方式理论为主,内容枯燥,结构不合理,不能适应当前学生的心理需求,其中有不少体育项目在技术难度或场地器材上难以面对全体学生,另外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着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机械呆板,缺乏活力等因素,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使体育课缺乏生机与活力,这也造成中学体育课堂训练缺乏实用性。如何让中学体育教育课堂训练充满实用性,这得先寻找出中学生体育课堂训练存在问题,以对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一、中学体育课堂训练实用性存在问题

在我国中学体育课堂训练存在很大缺陷,一般体育教学分为两项,教训与训练,教学问题我们在此不谈,重点谈训练存在问题。在体育训练中,训练的主要任务是提高技能、技术、战术等身体训练水平,使学生深入掌握课堂中理论。但许多学生抱怨体育训练缺乏实用性,造成这方面主要原因有三个。第一学校缺乏资金,对于某些体育教学理论训练应用设备严重不足,设备的不足造成学生对体育课堂训练实用性存在很大质疑。第二体育教师思想观念没有适应新时代体育课堂训练实用性。他们总是认为老师是课堂主导,学生是接受者,应毫无条件顺从。不能深入学生中间了解课堂存在问题。不知学生需要什么样的体育课堂训练。结果学生对待体育课堂训练缺乏信心,认为体育课堂训练就是个形式。第三课堂教学量大而体育课又少。一些学校把体育教学当成一个任务,而本身对体育课堂轻视,造成课堂任务量大,课程少。学生要在一节课堂中学习几节课堂知识,在训练中又是一遍而过,使学生疲劳迎战,许多课堂学的东西没有经实践训练根本不会形成体育课堂训练缺乏使用性。而一个中学体育课堂训练要做到学生掌握所学技能必须经过三个主要阶段,即粗略地掌握动作阶段;改进、提高动作阶段;动作趋于巩固、运用自如阶段。很显然与上面所存在问题对比,那是做不到的。这就需要我们改进,在什么样的环境创造什么样的可能,是体育课堂充满实用性。第四、由于以上三种问题存在,学生开始对体育课堂训练厌倦,许多学生一到体育请假逃避那无聊的课程。第五,体育课堂训练面对突发事件比较多,为了应对一些不安全事件,许多学校取消对一些训练的实施。以确保学生安全。这些考虑从理论上是可以理解的,但这对学生对体育课堂训练无形中产生一些怀疑。以上五点是中学体育课堂训练缺乏实用性问题所在。

二、中学生体育课堂解决训练缺乏实用性方法

在我们中国有句古语:“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在我们这里就是应对什么问题提出什么样的解决方法。在上面我们所论述中学生体育课堂训练缺乏实用性问题可以以下面方法逐一解决。中学生体育课堂训练缺乏实用性关键问题在于体育教学指导思想存在很大问题。作为体育教师应转变传统一些旧模式课堂训练做法,务实求新。使学生成为体育课堂训练的主导,应不时的深入学生中间去了解学生对体育训练想法,将体育训练课堂还给学生。第一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设计中,教师从课堂的执行者转变成课堂的管理者,由场上的“主演”变为场外的“指导”,更新教学手段和方法,重视培养发展学生的个性、兴趣、自制能力和创造能力。第二在有资金条件的情况下,配置体育设备,使学与练结合,在没有资金情况下,或缺乏体育训练设备的情况下,可以根据实际所应有的设备去完善体育课堂实用性,也可以根据当地实地情况,利用本地的一些优势,不以书本为依据教一些书本外的东西加强课堂训练实用性。第三重视对体育课堂训练教学,学校应补足体育教学所需课时是体育课堂训练可以实施。第四是体育教师应该针对学生对体育课堂训练缺乏信心重新让学生对体育课堂训练实用性建立信心。第五,教师在体育课堂训练中多加强安全意识教育,针对一些安全风险系数大的体育项目在谨慎入微的情况下逐次实施。使体育课堂训练不仅使技能的提高,而且养成一种敢于挑战的习惯,同时还应建立安全体系针对体育训练实用性带来的安全隐患。

体育课堂训练实用性方法探究断不是本篇论文所能探究彻底的,在其中实践中还会存在很多问题,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去探寻,找出更好方法应对课堂训练实用性存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王淑英.学校体育课程体系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2

[2]张勤.中国基础教育体育课程内容设计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4

[3]吴燕丹.生命关怀视野下调适性体育课程的理论与实践[D].福建师范大学,2007

体育课堂存在的问题范文第7篇

摘 要 课堂问题行为是指学生在课堂中发生的违反课堂规则、妨碍及干扰课堂活动正常进行或影响教学效率的行为。课堂问题行为具有普遍性,是教师经常遇到而又非常敏感的问题。北方高校公共体育课受天气影响比较大,公共体育课的体育课堂问题行为表现的尤为突出。

关键词 北方高校 公共体育课 大学生 体育课堂 问题行为

一、体育课堂问题行为产生的原因

(一)体育教师缺乏课堂管理的意识

所谓管理意识,是指管理者能够自觉运用科学管理的方法和原则去认识分析和解决管理问题,在长期的管理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特殊的智慧欲望和冲动。它产生于人类社会的管理实践中,同时又高于管理实践,对管理实践起着指导作用。部分体育教师缺乏课堂管理的意识,当自己的课堂出现问题时,经常会不加选择地采取一些不冷静的措施,导致学生的不尊重和问题的产生。

(二)体育教师对课堂管理对象存在认识误区

课堂管理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它涉及到课堂教学的方方面面,贯穿于课堂教学的每分每秒。然而,有些体育教师错误地认为课堂管理的对象仅仅是学生,让学生俯首听命,做“木头人”,把学生管得服服帖帖就是成功的课堂,不会在优化教学上下功夫,不会去洞悉学生心灵深处的所需,最终使得课堂管理走向专制型或放任型的管理模式。

(三)体育教师预防问题的意识不强

课堂问题行为是指妨碍自己的学习,有时还干扰教师的教学和其他同学的学习,直接影响课堂教学质量提高的行为。课堂管理问题一般是通过学生的问题行为表现出来,问题行为的出现会使教学的质量大打折扣,教学活动中应该尽量避免问题行为的发生发展。因此,预防是消灭课堂问题发生和发展的第一道关卡。有的体育教师对于预防课堂问题出现的意识不强,他们往往是在课堂问题出现后,则像救火队员一样这里扑,那里压,忙得不可开交,影响教学进度和效果。

(四)课堂管理的方法和手段仍以专制为主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的教育观念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大多数体育教师认识到构建民主课堂的重要性,且认为自己的课堂是民主的,可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在我们身边仍然有不问青红皂白对学生大声呵斥的,有对违纪学生实施体罚或变相体罚的,有对学生冷嘲热讽恶语相加的……教师在处理问题时,仍然把自己当作了权威,命令式、强制式的管理方式导致了学生的对抗。

二、体育课堂问题行为的危害

(一)影响体育课堂教学活动的顺利

绝大多数教师认为学生存在程度不等的课堂问题行为,影响课堂教学效率,并使他们感到压力很大。当一个学生的问题行为波及到他人甚至全班时,有些教师往往会中断或中止课堂活动,训斥学生的不良行为来维护课堂秩序,而这种做法本身就干扰了正常的课堂教学,有时则可能导致与有关学生的更激烈的冲突,从而引起更大的课堂混乱,使课堂教学活动无法顺利进行同时,教师也因耗费过多时间在学生问题行为的控制上而变得灰心、烦躁,感到教学活动难以为继。

(二)影响学生体育学习活动的顺利进行

课堂学习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这一过程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学业成绩不同的学生在问题行为的严重程度上存在显著差异,学业成绩好坏与问题行为严重程度之间存在着一定的依从关系。学生的课堂问题行为可能诱发另一学生产生问题行为,也可能使问题行为蔓延开来,诱发更多学生产生类似的课堂问题行为。

(三)影响师生关系的融洽课堂里的人际关系

主要包括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的关系,而这些人际关系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决定于教师和学生的个人行为,如果师生的课堂行为达到了各自或双方满意的期望值时,师生之间将呈现出一种和谐的关系,而这种和谐正是课堂和谐状态的基础,这时的课堂将会秩序井然,这有利于师生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反之,当课堂问题行为出现,课堂秩序混乱,教学活动根本无法正常开展。

三、体育课堂问题行为的解决办法

(一)树立服务者的角色

新课程标准下教师必须具有新的教学观念,改变过去以教师为中心的倾向,以学生为本,真正确立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体育教师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教师只能是一个服务者,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各种便利,为学生的学习服务,使社会和学生都满意。

(二)重视体育课程的开发

体育新课程标准的出台,给体育教师带来的不仅是机遇,更是挑战,作为课程的主体之一,体育教师不再只是课程和教材的被动执行者,而是一个主动的决策者和建设者,同时也是专业知识的发展者。体育新课程标准加大了体育教师选择体育课程内容的自,使体育教师由被动执行教学大纲向主动参与课程决策转变,在这种对实践不断反思的过程中,体育教师自身的专业意识、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精神得到提升,不断适应课程改革的要求。

(三)改革体育课程内容的设计,引导学生建立科学的学习方法

除了一些球类项目和游戏的内容之外,很多体育课程内容的安排与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形成了反差:学生不太喜欢的项目一直是体育课的主要内容,而学生喜欢的项目教师选择和安排的比例却不高。由此可见,我国体育课程内容的选择和安排没能很好地适应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因此,体育课程内容从设计到选择和安排上应重视从不同学校的实际出发,考虑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基金项目:本文系黑河学院课题《黑龙江省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育课堂问题行为实证研究》阶段研究成果。主持人:赵维明。

参考文献:

体育课堂存在的问题范文第8篇

关键词:小学美术;教育;问题;对策

解决小学美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解决小学美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可以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中;解决小学美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可以培养学生的美术素养,提高学生的美术学习水平。下面通过四个方面介绍教师解决小学美术教育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一、转变课堂气氛――由死板转变为活跃

在传统的美术教学中,教师不注重课堂气氛的营造,课堂气氛通常是死气沉沉的,学生在死气沉沉的课堂气氛中无法快乐地学习,学习效率也很低。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要转变观念,给学生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在宽松和谐的环境中快乐地学习小学美术,更深刻地学习美术知识,把美术学习当成一种乐趣,当成兴趣的延伸,教师和全体学生在共同营造的课堂氛围中一起探索美术的世界,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情。比如,学习“五彩的烟花”这课内容前,教师可以让学生课前观察烟花的色彩、形状及有关烟花的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看到美丽的烟花,学生会不由地感到欣喜,在学生的欢呼声中营造了活跃的课堂氛围,教师再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就容易得多了。

二、转变教育观念――由完成任务到培养创造力

在传统的美术教学中,教师的教育观念存在一定的偏差,教师认为只要引导学生完成课堂任务就万事大吉了,其实不然,学校开设美术课的目的不是仅仅让学生完成课堂任务,更重要的是开发学生的创造力,让学生通过美术学习能够有所创造、有所创新。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在课堂上不只是让学生完成教学任务,还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让学生通过课堂学习表达自己的想法,充分发挥自己的美术潜力,创造出真正属于自己的作品。比如,染色游戏这课内容,教师可以让学生充分发挥创造力,自己决定怎么搭配色彩、怎么留白才能使图片颜色更丰富,每个学生的想法不一样,染色的结果也不尽相同,但是不拘一格的染色设计更能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三、转变课堂角色――由以教师为主体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

在传统的美术教学中,教师是课堂的主体,占据着课堂绝对的主导地位,学生学什么、如何学完全由教师决定,学生完全没有主宰自己学习的权利,课堂是属于学生的地盘,但是教师却剥夺了本该属于学生的课堂,学生不能成为课堂的主人,自然不能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要转变角色,由以教师为主体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则由原来的主体地位转变为课堂的组织者、教育者、答疑者,帮助学生组织课堂活动、为学生答疑,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中,更高效地学习美术知识。比如,画出你的想象这课内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大胆地画出喜欢的色彩和形象,让学生相信自己就是艺术大师,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发挥主体作用,从而提高课堂学习效率,提高美术素养。

四、转变教育方式――由独立学习转变为合作学习

在传统的美术教学中,教师主要引导学生独立学习,课堂上提问问题也是单独提问某个学生,被提问的学生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而没有被提问到的学生只能隐藏自己的想法,即使有不同意见,学生也不想提出来,怕因为想法错误而得到教师的批评,学生的思维受到限制。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要转变教育方式,由独立学习转变为合作学习,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可以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不用有任何顾忌;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可以帮助其他同学解决问题,发挥自己的价值;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可以让其他同学解决问题,汲取其他同学思维上的优点,从而提高课堂学习效率。比如,蔬果变变变这课内容,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展示各种瓜果奇形怪状的样子,结合蔬果的形状和色彩进行小组创作,互相帮助,互相学习。

本文通过四个方面阐述了解决小学美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的对策,分别是:转变课堂气氛――由死板转变为活跃;转变教育观念――由完成任务到培养创造力;转变课堂角色――由以教师为主体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转变教育方式――由独立学习转变为合作学习。小学美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它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专业水平,不断积累、不断实践、不断创新,从而找到更多解决小学美术教育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参考文献:

体育课堂存在的问题范文第9篇

一、体育课课堂问题行为的表现

职业院校学生普遍具有文化基础相对薄弱,自卑心理较强,上学动机不纯,教育背景相对复杂等特点,基于此,体育课课堂问题行为不仅具有鲜明的学科特色,而且具有―定的特殊性。

一类问题表现为争抢体育器材;不按规定着装-在队伍里交头接耳、擅自离队;拒绝按要求或动作要领做动作,相互追逐、拉扯。吃东西、嚼口香糖;无故缺席、旷课等。另一类问题表现为学生参与竞技类项目或考试时精神高度紧张,过度焦虑;上课精神萎靡,心事重重,注意力不集中,胆怯退缩、孤僻离群、羞于表现、不参与活动等;以另类行为寻求注意等。

二、学生出现体育课课堂问题行为的生理举和心理学原因

学生出现问题行为的生理学原因可从以下两方面探究:

1 身心差异

职业院校学生已过青春发育期,无论是身体素质还是心理状态态已具有明显的个体差异性。

2 性别差异

有研究表明,男生比女生更容易违反课堂纪律,男生问题行为的多动、违纪攻击因子检出率较为突出,女生问题行为的抑郁、社交退缩因子检出率较为突出,说明男生问题行为以外向型、混合型为主,女生问题行为以内向型为主。

学生出现问题行为的心理学原因:

1 受自卑心理的影响,为吸引注意,获得社交肯定而做出的行为。因为对自己的能力或品质评价过低,担心失去他人的尊重一些自尊心强而体育成绩差的学生,发现自己无法从竞赛中获得教师和同学的认可时,常以问题行为来寻求教师和同学的注意,以此来显示自身的存在价值,争取自己在班级集体中的位置。

2 一些体育成绩优秀的学生,当他们对所学习的内容厌烦时,为了表现自己的优秀,也常常做出一些问题行为,来向教师表达自己对于所学内容以及那些能力不如自己的同学的轻视。

3 长期问题行为习惯的影响。职业院校学生多是中学时受教师冷落,同学漠视,令家长失望的群体,叛逆心理较强,自我意识浓厚,不愿受约束。

三、体育课课堂问题行为的应对策略

1 积极探讨职业院校体育课改革的新路,改变以往教学组织形式单一,以教师为中心、教学程序模式化的特点;改变陈旧的教学方法破除以言传身教为主、按运动项目进行系统教学的原始模式,重视学生主体地位和个体差异,对学生主体地位和个体差异的尊重,在教学内容和评价方式上给予学生更大的自由选择权,使学生可以从体育教育中各取所需,从而减少课堂问题行为的出现。

2 树立全新的职业院校体育教学理念。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将快乐体育,强身健体的思想植入学生心中。当学生可以在自己喜欢而且力所能及的身体锻炼中感到满足时,无疑将减少课堂问题行为的发生。

3 提高体育教师素质。包括扎实的专业基础,良好的心理素质,完善的教师人格,不仅能够很好的处理课堂上的学生问题行为,而且能够积极有效的避免问题行为的出现,给与学生有效的引导。做到让学生亲其师,向其道。

面对思维敏捷、求知欲强学生来讲。如何认识体育、参与运动,如何面对快节奏工作对身体的要求,都需要体育老师的诱导和培养,如果体育老师不具备博而精的业务知识能力,就达不到理想的体育效果,心理健康是―种持续的心理状况,包括良好的社会适应状态,稳定的情绪,正常的自我评价,和谐的人际关系,良好的工作能力,完整的大格以及合作精神等。教师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对于提高体育教学效果,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实现教师自身事业的成功均具有重要的作用。

体育对于完善青少年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由于多种因素的干扰,在具体实施体育教育的体育课课堂上,各种各样的课堂问题行为的存在具有相当的普遍性。我们应该看到,课堂问题行为不仅出现在学生身上,也同样存在于体育教师身上,要有效的应对之,任重道远。体育对于职业院校学生来说,不仅是习得―种运动技术或是增强身体素质,更是一种生活态度的习得,我们希望能够通过学校体育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参考文献:

[1]韦有产关于体育教师应具备的体育课堂教学意识的研究,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1(01)。

[2]李志,张继梅,挫折与课堂问题行为及其引导,黑龙江教育,1998(Z1)。

[3]叶春;体育教学中课堂问题行为的心理调控,杭州师范学院学报,1999(03)。

体育课堂存在的问题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农村山区 初中语文 课堂教育 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4)05-0116-02

一段时期以来,作者非常关注农村山区的初中语文课堂教育情况,通过调研作者发现了其中很多较为突出的问题,恰恰是这些问题的存在,让本来就已经存在的教育资源差异所导致的教育公平性差的问题,进一步显示出这种教育失衡的弊端。作者认为,我们非常有必要对当前农村山区初中语文课堂教育的现状进行解读,找出其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挖掘产生这些问题的本质原因,并在实践的基础上,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与构想。

一、农村山区初中语文课堂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突出问题

不得不承认的是农村山区与繁华的都市之间必然存在教育资源上的不均衡现象,无论我们的教育机制有多么健全,无论我们的执行力度有多么大,教育的地区差异问题都很难得到彻底的解决。通过调研作者发现,当前农村山区初中语文课堂教育存在很多突出的矛盾亟待解决,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课堂结构分配不合理

一个合格的教师的水平就表现在对课堂的驾驭能力和课堂的结构分配上,然而,通过调研作者发现,农村山区初中语文课堂结构不合理,一些上个世纪的课堂教学模式,在当下的农村山区仍然被一些语文教师孜孜不倦的使用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突出重点,一节课下来向扒苞米一样跑皮,学生却不能从课堂教学中领会教师的用意。而且,很多老师把课堂的结构分配步调与优等生一致,却忽略了更多的学生是大众化群体,造成课堂结构一边倒的现象发生。

2.教学方式方法不科学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语文的课堂已经逐渐向学生主宰课堂的趋势发展,然而,在调查中作者发现,农村山区的初中语文课堂仍然处于教师唱独角戏的局面,老师站在讲台上唾沫星子满天飞,学生在下面听得是昏昏欲睡,这种传统老套的教学方式方法非常缺乏对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视与突出。还有一些老师,样样通,样样松,一节课下来把老师累的不成样子,学生们学到什么了,不知道,显然这其中就表现出教学方式方法的不科学。

3.课堂教育目标不明确

调查过程中作者发现,在农村山区的一些初中语文老师上课跟讲评书一样,天南海北,天马行空的领学生扯淡,本来应该以教材为基础和前提,讲着讲着就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并没有意识到初中语文教育的目的,也有一些老师尽管也分析教材中作者的思想,但往往却带有很多主观的色彩,甚至有一些政治上的个人倾向夹渣在其中,不利于教育目标的明确。

二、农村山区初中语文课堂教育问题的原因分析

在农村山区初中语文课堂教育中,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只有对问题背后的深层次原因进行系统剖析,才能更有效的提出对策建议。

1.对备课的重视程度不够

导致农村山区初中语文课堂结构分配不合理的很重要原因就在于对备课的重视程度不够。在调查中我们发现,一些老师心理上有些抱怨,认为自己在农村的山区任教,条件非常艰苦,待遇却并没有其他人高,而当前读书的投入却与别人不相上下,因此,备课上做得不好,不能认真把握新课改的有关精神实质,不能仔细琢磨教材的内涵,不能全面把握学生的特点,把备课过程形式化,甚至有的教师根本就不备课。

2.对互动的把握效果不好

调查发现,农村山区的初中语文课堂在互动方面效果普遍不理想,这也是导致教学方法不科学的重要原因之一。老师把握课堂这点没有错,但老师不能成为课堂的唯一演说者,从前到后满堂灌,不去问问学生是如何理解某一问题的,不去了解学生们对哪些知识点的认识还不够透彻,不去作为裁判让同学之间就某一问题进行辩论或者讨论,显然不能让学生们参与到整个的课堂教学过程中,一直处于教学过程的被动角色,缺乏对互动效果的把握,必然会使教学方法更加死板。

3.对课堂的利用效率不高

课堂只有有限的四十五分钟,去掉导课,去掉最后的总结和讨论的时间,整个课堂也不过三十几分钟,在这三十几分钟里面,有哪些重点问题需要解决,有哪些难点问题需要突破,有哪些基本知识需要掌握,等等,这就要求初中语文课堂要保证较高的利用效率。然而,农村山区的初中语文课堂利用效率不高,致使教学的目标和成效受到影响。

三、农村山区初中语文课堂教育的对策建议

结合上述问题及原因剖析,作者认为农村山区初中语文课堂教育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认真备课,重视课堂的结构分配

认真备课是合理分配课堂,灵活完成好教学过程的前提和基础,重视对初中语文课堂的结构分配,既要保证教学过程的全面性,又要突出教学过程的重点难点,既要保证让教学过程服务于每一位学生,有不能让基础薄弱的学生落后,不能让基础好的同学“吃不饱”,通过课堂结构合理调配实现良好的教学成效。

2.加强互动,灵活教学的方式方法

为了能够让初中语文课堂成为学生的课堂,教师就应该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让学生感受到自己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也具备参与权,只有学生能够积极的参与到正教学环节中,通过讨论辩论等形式,才能更好的灵活语文课程的精神实质,教师的方式方法才能更加灵活有效。

3.明确目标,提高课堂的利用效率

初中语文的课堂教育应该是以教材为基础,结合具体的客观实际,对相关的语义和寓意进行解读和剖析,达到领会文章主旨的目的。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明确一节课所要达到的最终目的是什么,可以考虑利用有代表性的作品,进行系统化分析,也可利用简单的自制教具或者模块,来加深学生对课堂的利用率和对教学目标的把握。

参考文献

[1]李小川,任一明.万紫千红总是春――对农村山区初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 科教文汇(上旬刊),2009(4).

[2]郭迎春. 浅议对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思考[J]. 科教导刊(中旬刊),2011(1).

体育课堂存在的问题范文第11篇

【关键词】高中英语 教学 改革 课堂效率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9-0093-02

随着中学教学课程的改革实践的不断深入,以及高考对英语考察方式和方向改革,对高中英语素质教育的呼声越来越密集,高中英语教学是提高学生英语基础教育和学习的根本,高中英语教育对学生的层次分层已经有所体现,结合高考改革的方向,进行层次教育和课堂的区别是教育,发展英语素质教育[1]。当前高中英语课堂教学还是面向于高考的考试型教学为主,对素质教育的强调性不明显,导致对高中英语的素质教育的提升作用体现不大,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的效率不高,要研究一种有效的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效率优化策略,通过高中英语教育,为学生培养英语学习的习惯和思维,提高英语学习的能力和英语应用实践水平[2]。本文分析当前高中英语教学存在难点和问题,根据学生的英语掌握层次,结合高考改革方向,进行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的改革分析。针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进行教学改革策略分析,通过优化教学资源配置、提高高中英语教学课堂的趣味性以及发展多媒体教学和微课程教学等方面出发,对不同学生层次进行教学资源和课堂教学配置,提高课堂教学效率[3-5]。

一、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的重要性和存在的问题分析

高中英语教学是英语学习的关键阶段,高中英语教学的成败关系到学生掌握英语学习和思维方法的有效性,发展高中英语教学对促进学生的英语学习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随着英语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特别是高考对英语的考察方式的变化,将对高中英语的课堂教学方式和方法带来新的思维和新的发展理念,当前的高中英语教学还存在课堂教学效率不高、学科特点及教学目标不明确等问题,根据当前高中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进行教学改革策略分析,提高高中英语素质教育水平的提升,当前高中英语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是当前高中英语教学的内容搭配和课程体系设置不够完善。当前高中英语教学更多是面向以高考为目的应试教学,对英语素质教育的深入化程度不高,对英语教学内容和体系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要求还不够规范,教学内容和方式需要进一步优化,以提高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的效率和水平。

二是高中英语教学的师资力量配置投入力度不大,学校对英语素质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高中英语教学的师资配置参差不齐,对教师的素质要求不一,高中英语教学师资配置存在着结构不合理和能力素质偏低的问题,导致课堂教学的效率不高。

三是教学资源配置不尽合理,教学手段单一。当前高中英语教学主要还是采用纸质化教学方法,对多媒体和视听教学的引入还不够深入,对英语教学更多强调的是阅读训练和词汇记忆,对英语的英语能力的要求不够高,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二、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效率提高策略研究

针对当前高中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根据学生的英语掌握层次,结合高考改革方向,进行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的改革策略分析,具体分析描述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是优化教学资源配置,对高中英语教学的内容和教学目标进行重构分析,结合素质教学进行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的改革,构建高中英语教学的实践教学体系,从语言视角出发促进学生对英语的学习思维和学习习惯的养成和转变,改应试教育为素质教学,提高学生应用英语的能力和水平。

二是发展多媒体教学和微课程教学,促进高中英语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升级。在高中英语教学课堂中,通过合理应用多媒体教学和现代的微课堂教学等手段,促进高中教学内容和方式的革新,适应新形势下高中英语素质教学的需求。

三是加强高素质的高中英语教师队伍建设,促进高中英语教学课堂的效率提升。教师的能力素质是课堂教学质量好坏评价的重要因素,通过加强高中英语教师队伍建设,给教师创造条件,通过结构互补,优化师资队伍结构,提高业务素质,使得高中英语教师队伍满足当前英语素质教学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三、结束语

高中英语教学是英语学习的关键阶段,当前高中英语教育存在教学内容配置不合理、教学方法单一和课堂教学的互动性不好等问题,导致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的教学效率不高,需要进行教学方法改进。本文分析当前高中英语教学存在难点和问题,针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进行教学改革策略分析,通过优化教学资源配置、提高高中英语教学课堂的趣味性以及发展多媒体教学和微课程教学、加强高素质的高中英语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思考,提高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的效率。

参考文献:

[1]俞燕. 以就业为导向商务英语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D].苏州大学,2011.

[2]蔡信海. 我国工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

[3]廖志豪. 基于素质模型的高校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

体育课堂存在的问题范文第12篇

关键词:小学体育课堂;足球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7-045-01

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深入,体育课堂足球教学的影响力愈发的大了起来,如今各个学校的体育课堂中基本都实行了足球教学这一门课程,不断地提升学生们的身体素质与文化素养,从目前的实施状况来看,整体的效果较为明显,可见实行体育课堂足球教学是很有必要的。但是,在实施的过程中也存在着非常多的问题,极大的影响了足球课程的教学,使效果达不到最佳的水平,因此各有关部门或人员应当对此引起重视,清醒的分析目前在教学过程中所存在的各方面问题,针对不同的问题做出不同的解决方案,并在原有的教学基础上进行优化与提高,将体育课堂足球教学做的更好,让它完美发挥出本应该所带来的益处,。本文旨在分析目前所存在的问题,仅供参考。

一、小学体育课堂足球学的现状

在如今的21世纪,教育愈发的重要了起来,体育作为培养学生整体素质的一个关键点与出发点,也倍受人们的关注。在小学体育课堂中,足球教学的应用为体育锻炼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式,通过玩乐的方式来对学生起到锻炼的作用,极大的提高的学生们的积极性,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同时,足球在小学体育课堂中的运用对学生从小产生影响,培养学生们对锻炼的习惯,保持对锻炼的兴趣,不断地增强自身的体格素质,加强思维敏捷能力,这是非常好的。但是,在小学体育足球课堂教学中,存在着许许多多的问题,需要我们去解决。在这个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当中,各个地区都存在贫富差距着个问题,这也导致了各个地区的学校体育教学中存在各方面的差距,在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学校内,各种设备非常齐全,教师素质非常的优秀,可以科学有效的培养学生们的体能素质,而地处偏远经济较为落后的地区学校内,教学设备参差不齐,教师的教学素质差,对于课堂教学不能科学的进行教学,阻碍学生们的体育锻炼。因此对于如今足球在体育课堂当中的教学迫切的需要相关部门的改善,努力的将事情做的更好。

二、目前所存在的问题

1、教学制度的落后。在如今的体育课堂足球教学中,相比其它国家而言,我国目前的教育制度较为的落后,缺乏科学化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们在实际课堂中得不到充分的锻炼机会。例如,在学生进行足球体育训练时,由于制度的缺失,让许多的学生无法参与到其中,真正能够得到充分锻炼的也就那么寥寥几人,这严重的阻碍了体育教育的发展,影响到了学生们的正常锻炼,其害处极大,目前迫切的需要相关部门的解决,让未来更加的美好。

2、教师素质不高。在如今实施新课标的目标下,对于体育足球教学来讲,是非常需要高素质的专业化教师,让学生们在教师的领导下进行科学有效的训练,开阔自身的体格素质。然而从目前来看,现有的体育教师大多都并不具备专业化的资格,许多的体育教师甚至都是进行临时客串而来的,更别提进行足球体育的教学了。从中可以看出当下此处存在着巨大的问题,它将导致学生们无法的到科学性的锻炼,使之产生严重的后果,可能会造成安全隐患,对学生们的身心健康产生极大的影响,非常的需要进行更正与解决。

3、思想观念的欠缺。在实习教育改革初步完善的如今,有许多的问题接连不断的产生,其中就有思想观念上的问题,由于教育改革的不够深入,从前的古老旧观念依旧在对教师或者学生产生着影响,不断地扭曲着自己世界观,将足球体育教学的实施当成儿戏,丝毫的不引起重视,对于自身的任务也就随随便便了事,敷衍一下就可以,这严重的限制了当下足球体育在各学校的发展,尤其是对于小学的学生们。在小学就读的学生们由于年龄的限制,自身的独立思维还未显现出来,长久以来都是以父母来主导思想,假如父母依旧坚守着传统的旧思想观念,对学生的影响是非常大的,这种思想观念会不断地植入年龄尚小的小学生的脑中,对自身的未来产生深远影响。

三、如何解决:

1、改善现有的或制定新的教学制度。在当下我国教育制度落后的情况下,各学校或相关部门与人员应当励精图治,好好的整顿一下现有的教学制度,认真分析目前的状况,针对各种问题设立各种措施,确保教学制度不再阻碍教学发展。同时,各学校和相关部门也应当在原有的教育基础上进行完善,并进行长久的不断优化,确保教育制度的永久科学性与先进性。

2、招聘或培养新的教师。如今在教室专业化素质的问题上,不断地开始产生新的矛盾,各种问题纷纷而至,一直恶化着现有的教学状态,影响较为恶劣。因此,各学校对此积极的解决,招聘新的专业化教师或者将现有的教师进行专业化的培训,要保证其专业化的资格才能上岗,保障学生们的身心健康,不断地将曾经不好的地方进行整改,让此类问题不再出现。

3、深刻的改善现有的思想观念。在如今的教育思想观念依旧受到传统的旧观念的影响下,各学校或相关部门与人员应当对此类问题进行重视,积极的倡导新的先进思想观念,深刻贯彻现有的先进思想,开始大力的宣传,将先进的思想观念植入到每个人的脑中,将传统的旧观念旧思想给清除出去,让体育足球教学更好的进行发展。

从上可以看出,我国目前体育足球课堂教学当中是存在着非常多的问题的,这些的问题不断地阻碍着体育足球课堂教学的开展,让更多的学生没有机会参与进去,恶化着事情的发展。因此对于这些问题的发生,各学校或相关部门应当对此报以积极的态度去面对,针对性的进行一一解决,在此基础上也要加强地方区域的基础建设,加强对学生们的兴趣培养,并在现有的教学制度模式上进行优化,吸取其它先进的思想观念与思维模式来对我国的教育制度进行完善,让未来变得更加美好。

参考文献:

体育课堂存在的问题范文第13篇

关键词:大学体育课;课堂管理;问题;对策

当前,在大学体育课的开展中,广大高校体育教师面临着诸多难题和考验,在大学体育课堂的管理上,很多老师也常常感到力不从心。是什么原因让本应该是教学相长的大学体育课堂变得管理混乱,学生不愿意学,老师不愿意教呢?解决当前大学体育课堂管理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又应该采取怎样的方法?这两点正是无数正在从事大学体育教学及研究的教师和学者不断思考和讨论的问题。

一、大学体育课堂管理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1.学生进行专门化的体育活动的能力有限,积极性不高

在应试教育体系之下,各地中小学对于学生体育锻炼的重视程度往往不够。尤其是教育资源比较紧张的省份,文化课分数对于一个学生求学前途的影响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相当多的中小学校会想方设法压缩甚至取消体育课,这一方面让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后,缺乏上体育课的经验;另一方面,之前求学过程中的经历,会给学生一个不好的暗示,那就是“上体育课其实是一个不重要的事情”。学生主观上不具备认真上体育课的心理基础,客观上也不具备上好一节体育课的经验和能力,两个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大学体育课堂的管理中出现种种问题可想而知。

2.教师教学方法不适应学生的实际情况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学生肥胖的现象时有出现,大学生的总体身体素质逐年下降,高校为了不影响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学生在校期间正常的学习生活,也在一些时候对于学生逃避体育锻炼的行为进行了某种程度的纵容和妥协。以此为背景,高校里从事体育教学的大部分老师还在延续以往的教学方法,试图在利用一个学期的体育选修课时间,教会零基础的学生学会诸如网球或者乒乓球这类专业程度比较高的运动方式,这种错误的方法,会让学生失去继续学习的信心,当然还会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造成学生逃课缺席的情况发生。

二、解决大学体育课堂管理所存在问题的几个途径

1.适当调整教学计划,适应学生的体能现状

当前,高校学生的总体身体素质逐年下降是一个不争的事实,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不是简单的大学体育课的课堂能够从根本上解决和扭转的。但是,作为高校的体育教师,我们身上肩负着帮助学生增强体魄、强身健体的职责,为了履行我们的职责,同时也为了适应当前的现实情况,大学体育教师应该尝试调整教学计划,不再将超负荷的体能训练强加于学生身上。在对学生的要求标准上,应该采用分梯度和分批次的方法:对于一些有体能基础、有训练意愿的学生,要给予适当的专业化指导,对于基础和体能较弱的学生,则应该放松要求,以鼓励和基础性教学为主,这样做既能保证学生的出勤率,又能让不同体能层次和基础的学生都能在体育课上有所收获。

2.改进教学方法,制订合理的评价体系

教师改进教学方法,用更“温柔”的态度对待学生,是破解当前大学体育课堂管理存在问题的必经之路。通过分析大学体育老师的人员构成可以得知,有资格从事大学体育教师工作的教师,一般都曾经是体育特长生,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卓有建树。这些老师的优点是业务水平高,在教学能力上往往能够让学生信服,缺点是更倾向于将自己在过往训练经历中的标准施加在学生身上,换言之,就是对学生的要求太高。同时,经历过“铁血训练”的体育老师,在教学中往往不善于用更柔和的方法处理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这往往是造成学生逆反心理、不愿意上课,并且在课堂上不愿意配合老师的重要原因。以往的大学体育课中,评价学生的体育课完成情况的标准是固定的,但是应该看到,由于大学生来自不同的省份,各个省份的体育课教学状况不同,尤其大学生中有体育特长生的存在,因此即使是同一班级的学生其体育基础也是不同的,因此在给大学生的体育课定成绩的时候,也应该区分层次,建立更加合理的评价体系。

由上可知,体育教学的过程是双向的,在考虑大学体育课堂上出现的种种问题的时候,也应该从师生两方面的角度入手去思考和解决,本着实事求是和为学生负责的原则,正视大学体育课堂上出现的种种问题,诸如学生缺课、教学效果不好等管理问题,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力求通过加强大学生的体育课堂管理,增加在校大学生对于体育锻炼的兴趣,为提升青年学生的身体素质做出高校体育老师应有的贡献。

作者:刘译文 李旭林 单位:1.川北医学院体育教研室 2.四川省南充市高级中学体育组

参考文献:

体育课堂存在的问题范文第14篇

【关键词】卫生学校 体育课课堂 教学研究 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1-0208-01

中职卫生学校是我国教育界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中职卫生学校体育课教学水平的高低更直接影响到了中职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因此中职卫生学校体育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应当对教学现状中存在的问题有着清醒的认识并通过分析与研究促进中职体育课堂教学改革策略的有效提出。

一、中职卫生学校体育课课堂教学现状

中职卫生学校体育课堂教学水平的提升对于中职学生身体素质与运动水平提升有着基础性作用。目前我国中职卫生学校体育课课堂教学中存在着课堂管理水平有待提升、体育教材选择没有针对性、体育课堂教学内容缺乏层次性等问题。以下从几个方面出发,对中职卫生学校体育课课堂教学现状进行了分析。

1.课堂管理水平有待提升

在中职卫生学校体育课教学中管理难问题是影响课堂管理水平提升的重要因素。在中职卫生学校体育课堂中主要存在缺乏有效监督管理、学生纪律差等问题并且这些问题的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了中职卫生学校体育课堂的教学气氛,与此同时也使中职卫校的体育教师难以专注的进行体育知识的讲解,从而极大的影响了中职卫生学校体育课教学效率提升。

2.体育教材选择没有针对性

体育教材没有针对性极大的影响了中职卫生学校体育教学课堂效率的提升。这集中体现在了许多中职卫校体育教师在教材选择过程中没有灵活进行选择和处理并且没有根据实际的教学需求对教科书的种类与内容进行筛选、整合、编辑与拓展。这使得中职卫生学校体育课课堂教学缺乏目的性与针对性,从而给中职卫生学校体育课堂教学效率提升带来较大阻碍。

3.体育课堂教学内容缺乏层次性

在许多中职卫生学校体育课课堂教学中层次性的缺乏使得体育课的教学内容变得较为枯燥。除此之外,体育课堂教学内容缺乏层次性也会使得中职卫生学校的体育课实践变得较为单一从而不利于学生体育运动与身体素质的提升。

二、中职卫生学校体育课课堂教学改革

中职卫生学校体育教师在进行体育课课堂教学改革时应当从本校体育教学的实际出发针对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合理地提出对策,这主要体现在提升体育课课堂管理水平、明确体育课课堂教学目标、充实体育课课堂教学内容、丰富体育课课堂教学形式等方面上。以下从几个方面出发,对中职卫生学校体育课课堂教学改革进行了分析。

1.提升体育课课堂管理水平

中职卫生学校体育教师在提升学校体育课堂教学水平时应当从加大管理力度入手,根据中职体育教学的特点提出清晰的课堂管理目标和课堂管理方式并注重管理目标和管理方式重点的明确。在提升中职卫生学校体育课课堂管理水平时不应试图避免面面俱到并通过理性分析确定课堂管理的重点并强度课堂管理方法的实用性,从而使中职卫生学校的体育课课堂在实现基本目标与功能的同时又能贴近体育课实践,从而让中职学生感觉更亲切,最终促进中职卫生学校体育课堂管理水平的有效提升。

2.明确体育课课堂教学目标

中职卫生学校体育教师在进行体育课堂教学时应当注重明确教学目标并建立一种综合体育能力培养的目标体系。在课堂教学目标的制定过程中中职体育教师应当注重这一目标应当是容易被理解并且可以达到的,同时这一目标的实现能够较好的提升中职学生的体育理论知识和体育实践能力,从而促进学生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的同步提升。

3.充实体育课课堂教学内容

充实课堂教学内容是提升中职卫生体育课堂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因此中职体育教师在体育课堂中应当注重教学内容的有效充实。这主要体现在体育课课堂的教学内容应当能对中职学生的体育基础能力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并且能够进行有专项性的和有深度的学习。除此之外,中职卫生学校体育教师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应当认识到体育课堂的内容应当不仅仅只包括体育实践技能等方面,其教学内容也可以包括学生身体素质提升等,从而能更好地满足中职学生锻炼身体、强健体魄、提升运动能力的需求并促进中职学生体育知识的深刻记忆。

4.丰富体育课课堂教学形式

在中职卫生学校体育课堂中丰富的课堂教学形式能够使体育教学充满趣味性。众所周知体育课是一门实践性、趣味性较强的科目但是体育课堂教学具有讲述内容多、形式较单一的特性。因此中职卫生学校体育教师在教学形式选择时应当对两者的特色进行综合性分析,并对其中的缺点进行摒弃同时将优点进行发挥,从而选择能够具有较强实践性并且能有效阐述体育知识的教学形式。与此同时这种丰富教学形式的分析、选择过程也能促进中职卫生学习体育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水平的有效提升,从而使得中职卫生学习体育课堂教学水平得到整体性的提升。

三、结语

随着我国中职卫生学校整体水平的不断进步和我国体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提升中职卫生学校体育课堂教学效率成为了促进中职学生身体素质与运动能力发展的重要前提。中职卫生学校体育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认真的分析与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改革策略的提出,从而促进中职卫生学校体育课课堂教学水平的持续提升。

参考文献:

[1]肖明.谈中职体育课课堂教学改革[J].新课程研究.2010,3(6):55-57

体育课堂存在的问题范文第15篇

关键词:政治课教学问题;素质教育;创新精神;实践能力

一、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过程中以教师为中心的“一言堂”现象还相当普遍

目前,在思想品德教学中,仍普遍存在以教师为中心的“一言堂”现象。教师一节课承包了整个教学过程,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机械地听从教师的指挥,对课本知识掌握往往一知半解,抹杀了学生民主参与教学的意识,不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创造性的发挥,难以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完善,教学效果较差。

(二)学生认识中存在一些问题

兴趣是成功的前提。如果学生对一门学科有了学习兴趣,学习对他来说就是一种享受,学生就会主动参与教学活动。

(三)课堂教学提问中存在一些问题

1.课堂教学提问应该是面向全体学生,是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平等参与课堂学习的权利和机会。但在思想品德教学过程中,这种权利和机会并没有得到应有的保障,优等生答问机会明显多于学困生。

2.片面地把满堂提问理解成启发式教学。课堂教学提问具有激发学生兴趣与积极性的作用,因此,它成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经常采用的一种教学手段。现实教学中许多教师把课堂教学中有无提问或提问数量的多少作为评价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认为多提问是启发式教学,少提问就是注入式教学。

冷静地审视目前思想品德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探讨和努力。

二、解决问题的对策

(一)转变观念,树立现代教育思想

教育家巴班斯基指出:“所为教学过程的最优化,就是指教师在正确教学思想指导下,有目的地选定一种及建立教学过程的最佳方案,并尽可能取得最好效果。”

1.教学目标的转变。首先要树立素质教育的思想,由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其次由重知识、轻能力的单一教学目标转变为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再次要着眼于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促进学生全面、生动活泼的发展,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促进每一个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2.教师角色和学生地位的转变。教学活动是一种社会性的交往活动,教学过程是师生情感交流、人际交往的过程。思想品德的教学过程应当是教师的主导性与学生的主体性的“融合点”,体现出教学活动的民主性。

3.教学方法的转变。好的教学方法往往能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实施素质教育,不仅观念要更新,还要体现在课堂教学方法的优化上,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几种常用的教学方法。

(1)课堂讨论法。采取课堂讨论法,这是师生、生生之间相互启发,相互交流,集思广益的一种教学方法。

(2)展示特长法。素质教育就是提倡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实际生活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缺乏自信心,他们往往只注意到自己的不足和劣势,常拿别人的优点和自己的缺点作比较,首先打败了自己。

(3)情境教学法。利用一切可能的手段创设生动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如我在讲“集体力量最大”时,首先放了一首“众人划桨开大船”的歌曲,一首优美的歌曲把学生带进了知识内容的情景中,使学生在欣赏音乐中加深了对“对团结就是力量的源泉”等知识的理解,达到了“不教而教”的效果。

(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针对学生认识上存在兴趣性偏差的问题,在教学中教师应坚信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确实具有感召人心的精神力量;坚信革命领袖和英雄人物确实具有震撼人心的人格力量,对于课本中所涉及的革命领袖和英雄人物事迹应重点学习。

(三)提高课堂提问的效果

1.课堂提问的次数要适度。教师应对课堂教学的具体内容精心设计问题,问题的数量和质量尽量少而精,提问要有灵活性、新鲜感,使课堂教学达到灵而不乱,有张有弛。切忌对学生进行“连珠炮”式的提问、不考虑学生实际回答的效果、让学生忙于应付的做法。

2.设计问题要难易恰当。新的教育观念是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

3.课堂提问要拓展方式,重视对学生的指导。传统的提问方式是“教师问――学生答”,缺陷是不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思维能力。

总之,思想品德要在新形式下充分发挥好科学性质的作用,教师就必须转变观念,从一点一滴做起,牢固树立素质教育的思想;注重教育、教学目标的制定,认真研究每节课的教法和学法指导,从多方面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问题意识,利用一切尽可能的方法,指导学生树立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充分体现出思想品德的“导航”作用。当然,思想品德有其灵活复杂的一面,这需要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探讨和努力。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