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高效沟通重点范文

高效沟通重点范文

高效沟通重点

高效沟通重点范文第1篇

[关键词] 知识型员工绩效管理 持续沟通 沟通有效性

一、持续沟通是知识型员工绩效管理的支点

知识型员工的绩效管理流程,可以形象地描述为是两根丝拧成了一根绳穿起了四颗珠子。两根丝分别代表着持续沟通和员工的民主参与,四颗珠子则代表着绩效管理的四个主要环节,即绩效期望、绩效执行、绩效考评与反馈,以及绩效考评的效用。如图所示:

之所以把持续沟通和民主参与形容成是两根丝拧成的一根绳,是因为员工的民主参与是依附在持续沟通基础上的,没有持续沟通就没有员工的民主参与,真正发挥作用的是持续沟通。而且在绩效管理系统中,沟通贯穿于整个系统的各个环节,是其灵魂与核心,如果把沟通切断,那么整个绩效管理系统就将无法运行。国际权威机构的调查分析也显示,企业的绩效管理问题,70%都出在了沟通不到位上。可见,只有通过管理者和员工之间的良好沟通才能使双方得到全面的绩效信息,消除信息不对称引发的消极影响,加强管理者和员工之间的尊重和信任,为提升绩效成果、实现绩效管理目标而共同努力。

二、知识型员工绩效管理各环节沟通的难点分析

绩效管理是由绩效期望、绩效执行、绩效考评与反馈,以及绩效考评的效用四个环节组成的,每个环节都有各自的使命目标,通过对每个环节的使命分析,我们可以深入地找寻各环节沟通过程中存在的难点问题。

1.绩效期望

曾经说过:“所谓科学的目标,就是我们跳起来能够摸得着的目标。”这句话指出了绩效目标设定的原则,即绩效目标既不能制定得太高,又不能太低。太低是人力资源的浪费,太高又可能给员工造成太大的压力,造成挫败感。因此,绩效期望环节的使命就是通过知识型员工与主管的沟通协商,设置一个有一定难度且可实现的绩效目标,使知识型员工有可持续的努力空间,从而确保组织绩效的可持续提升。知识型员工往往是某一领域中的专家,对工作的熟悉程度高,工作自主性、独立性强,管理者必须充分尊重他们的知识权威,尊重他们的性格特点和行为方式,在绩效目标的沟通中首先给予他们充分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

知识型员工提出了自己的绩效目标,但目标可能并不一定是合理的目标。目标不到位,问题就出现了,太高的目标组织中没有配备充足的资源,无法给员工必要的支持,目标的实现困难重重;太低的目标无法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挖掘他们的潜力,满足他们精神层面上自我实现的需要,组织的绩效成果也会大打折扣。因此,如何找到目标不到位的深层原因,能让员工正确评估自身的能力状况,自愿地把目标调整到合理的水平上,使他们认识到这个绩效目标对他们来说是更有价值的,这是考验管理者沟通能力和水平的重点。

2.绩效执行

绩效执行环节是绩效管理四个环节中时间跨度最大的一个环节,该环节需要管理者主动地和员工沟通交流,随时发现员工的困难和需要,动态掌握员工的工作状态和进展情况。管理者不能把任务布置完以后就等结果的时候再去考核,要反复地与员工进行沟通与反馈,保证工作的顺利进行,不断向目标的达成而努力。

作为管理者,在面对知识型员工的时候,必须放下架子,主动融入到员工中去,真心的和他们交朋友,站在他们的立场考虑和处理问题,这是管理者的义务和责任。在绩效执行环节,管理者和员工需要明确沟通的问题主要有四个,即为员工提供心理支持;为员工提供工作指导;及时给予员工反馈意见;收集绩效考核中涉及的绩效信息。沟通的内容如此丰富,管理者需要很好的把握沟通的次数和频率,综合考量成本和效率的问题。因此,管理者的工作目标就是要精心设计和员工的沟通过程以降低成本,达到最理想的沟通效果。沟通不是越多就越好,沟通过度就变成了骚扰,一方面是员工需要沟通时管理者要马上出现,另一方面是在沟通方式上要符合知识型员工的习惯(员工个性特点、工作方式特点、工作内容特点等)。沟通没有统一的模式,需要的是个性化的设计,深入到员工的内心中,在细节处充分体现对员工的关心和尊重。

3.绩效考评与反馈

在绩效考评与反馈环节,管理者要与知识型员工一起探讨他们取得如此绩效的原因。对于绩效优良者,主管要帮助员工分析好成绩的得来是他们能力提高了还是外部条件有利或只是这次运气好。绩效管理的目的是希望员工能够持续的产生高绩效,通过分析员工才能认清自己的真实水平,避免盲目乐观,在下一次绩效目标设定时把握好合理的难度,有积极性和饱满的信心去实现更高的目标。

与绩效高的员工沟通或评价他们工作中的优点,往往是比较容易的,但要与绩效低的员工交流或指出他们工作中的缺点,就不那么容易了,负面信息的沟通往往是沟通进行的难点,但这是主管不能回避的问题,也是考验主管的沟通能力和领导能力的关键时刻。一旦有分歧没有处理好,就会慢慢积累下来,两三个绩效管理循环下来往往就变成了难以解决的痼疾,这是非常危险的,它可能导致组织中信任缺失,涣散制度的严肃性,而且将预示着整个组织的绩效可能在低层次徘徊。面对不理想的结果时,主管要首先给予员工申诉的权利,特别是对一些敏感而容易引起争议的事件,让员工自己仔细地将事情经过复述一遍,谈谈个人的看法。在沟通过程中,主管始终要抱以真诚的态度,在和谐的氛围中进行,避免情绪的对立和冲突,耐心倾听员工的诉说,多站在员工的角度考虑问题,共同找到解决办法,最终消除员工的心理压力,给予他们信任、鼓励和支持,以振奋的精神投入到以后的工作中。

4.绩效考评的效用

绩效考评的效用环节可以形象的看成是推动绩效管理系统发展的动力源,绩效期望、绩效执行、绩效考评与反馈都需要效用的支持,它是绩效管理过程真正的起点。只有有持续影响力的效用环节设计,才能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自觉自愿地参与到绩效管理的活动中。

知识型员工是具有较高成就欲望、强烈的荣誉感、精神需要大于物质需要的员工,相对于结果来说他们更加注重过程的体验。绩效结果会提供给员工的报酬和奖励他们都是已经明确知晓的,物质内容的单一就决定了管理者可以在精神形式上把这一环节丰富起来,这样员工才会有兴趣,才会对绩效管理更加关注。在沟通策略和方式上,也要尽可能的进行有特点的设计,突出情境的渲染,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参与度,既使得那些绩效不好的员工受到鼓舞而跃跃欲试,又充分满足了绩效优秀员工的心理荣誉感和成就感。隆重的仪式,激动的场景,振奋人心的话语,都会给员工留下美好的记忆和难以忘怀的印象。此外,管理者还要采取更多样的宣传手段和沟通措施使这种氛围能够尽可能长时间的保留在组织内部,延续到接下来的绩效管理过程中,起到持续激励员工的作用。

三、提高知识型员工绩效沟通有效性的措施

绩效沟通首先有一个前提:即关心员工的成长,对他们的未来负责。在知识和能力上,帮助他们获得知识更新的必要信息、技能提高的相关辅导;在心理和情绪上,降低他们承受的压力,减少工作中经受的挫折,消除悲观的情绪,以良好的心态来迎接工作上的挑战。提高与知识型员工沟通的有效性,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营造沟通文化,传播沟通理念

持续沟通作为企业绩效管理的核心内容,管理者应该抓住每一个机会,利用每一种传播方式与员工进行沟通。建立上下一致的沟通文化,需要管理者的魄力,需要管理者与员工的协作和共同努力。管理者要以身作则,积极参与到企业沟通文化的建设中,并把这种态度、意识和理念通过日常的工作传递给员工,领导思想的转变会促进组织中的等级观念和官僚作风的消除,使尊重、服务、合作、分享的文化得以在组织中传承。此外,通过沟通环境、氛围的营造,还可以培育员工在沟通方面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这是员工之间沟通的基础,是形成团结协作的企业沟通文化的保障。

2.关注全面的绩效沟通内容

在绩效沟通过程中,管理者不仅要对员工的主要工作及其表现有全面的了解、客观的评价, 还应该了解员工的想法、思想动态、日常管理中员工的意见等非职业要素,这些虽然似乎与业绩无关,但在实践过程中却往往成为影响员工工作态度、工作结果的关键因素。知识型员工虽然具备自我调控的能力,但在面临事业挑战和压力时,也会产生各种抱怨,他们需要情感的沟通和交流,需要感觉到被关心和呵护,需要像朋友一样敞开心扉地倾诉。尽管管理者的工作很忙但是这项任务一定不能忽视,这是他们应有的责任。只有通过与员工经常性的沟通与反馈,才能及时了解员工状态,给予他们鼓励与支持,帮助员工成长,更好的完成绩效目标。

3.转换思维方式,提升沟通技巧

与知识型员工沟通,最重要的一项技巧就是管理者要善于换位思考。所谓换位思考是指在沟通的过程中, 沟通者能站在对方的立场思考问题, 能根据对方的需要组织和传递信息。

在沟通前,管理者要分析知识型员工在沟通风格,沟通渠道等方面的期望和偏好,选择与之相适应的沟通策略以保证沟通过程的顺利进行。在沟通过程中,管理者要转换视角,开放心灵,调整自己的心态,以退一步海阔天空的视角来分析问题,本着向对方学习的勇气去与他们沟通。

管理者的自我价值定位也是直接影响着沟通效果的关键因素。如自我至上主义者会认为自己与别人的沟通是一个发表自己见解和命令的手段,这样的价值定位很难收到良好的沟通效果。管理者要冲破狭隘的自我价值观限制,从对方的价值观出发,分析自己能给对方以怎样的帮助,在达到沟通目的的同时改善人与人彼此之间的关系。

在现代企业绩效管理过程中,越来越强调持续沟通的重要作用,管理者只有具备良好的沟通意识、策略和方法,才能提高沟通的有效性,使绩效管理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赵慧军:动力与绩效.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

[2]苏秀丽:建设性沟通的涵义与理念.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4,(13)

高效沟通重点范文第2篇

关键词:民主沟通会;创新;民主管理;作用

民主沟通会是指高校工会组织在教代会闭会期间,为教职工代表与学校领导、职能部门搭建的零距离沟通平台,是教职工代表与职能部门面对面就学校事务进行相互沟通、协商,以主人翁的身份行使民主参政、议政、督政权力,广泛参与学校事务民主决策,监查、督促学校政治权利执政主体的活动和行为,使之遵纪守法,秉公办事的学校民主管理活动。

一、民主沟通会要在推进高校民主管理发挥更大作用

高校民主管理的基本组织形式有教职工代表大会、校务委员会、教授委员会、学术委员会和学生代表大会,应充分发挥其作用:

1、工作作风评价

工作作风是一个单位的形象。教职工对单位、干部的不满之处往往就是工作作风。民主沟通会通过教职工与单位面对面的交流,并就教职工普遍关注的疑难、热点问题接受教职工的提问、质询,进行沟通、解答,能起到化解矛盾、增进理解,改善工作作风的积极作用。

2、服务质量评价

一方面,与会代表通过会前收集信息,对沟通单位进行服务质量评价。另一方面,民主沟通会的教职工代表参政、议政,同时也是专家参政、议政。这对促进沟通单位集思广益、改进工作,提高服务质量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3、工作效能评价

民主沟通会是检验、评价单位工作效能的有效机制。沟通会选取的单位和讨论的问题往往是群众中反映比较好或问题突出、群众意见比较大的单位。沟通单位借助沟通会平台对部门工作进行介绍,阐述工作中的难点和取得的成绩,会后对代表们提出的问题及时进行研究、迅速作出回应、制定整改方案和反馈意见,提高部门的工作效率和效能。

4、职工维权评价

维权职能是高校工会最基本的职能,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是高校工会从事一切活动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民主沟通会是教职工的话语权平台,通过调动教职工代表的主人翁积极性,代表行使民主议政、督政权利,使教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落到实处,形成高校尊重知识、尊重教职工主人翁地位民主氛围,是高校加强民主政治建设的需要。

5、干部班子评价

随着高校改革发展的深入,高校自主办学权利的加大,党风廉政建设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在德、能、勤、绩、廉等方面有着更高的要求。工会组织对学校各级领导干部的民主评议、监督缺少平台和手段,参与面和参与度都不够。赋于民主沟通会民主评干权力,适时适度议政、评干,对改善高校干群关系、改变干部工作作风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

二、学校党委要在制度上提高民主沟通会层次与规格

首先,党委支持工会独立召开民主沟通会。高校作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先导基地,学校党委要保证和支持民主管理相关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充分认识民主沟通会对推动学校民主管理的重要性,形成学校党委领导,工会组织、部门支持、教职工参与的工作模式。使之能有效激励和约束组织和个人行为,具有权威性,形成稳定的机制,能够有效的开展。其次,制定《高校民主沟通会工作规程》。明确民主沟通会的职责范围、组织程序和开展方式,明确教职工代表参与的权利和义务等等。使民主沟通会成为高校推进民主管理,由学校党委、工会齐抓共管的一项具有权威性、相对独立性和常规性的一项工作。

三、确立沟通单位要民主化、程序化、制度化

一是民主沟通会的发起。民主沟通会的召开和沟通单位的确定,可由学校领导、职能部门领导、教职工代表向工会提出开会建议,也可以由工会向学校领导、职能部门领导提出开会建议,经校工会与相关领导、部门协商一致后,由校工会向学校党委和行政提出开会的意见,经学校党委行政同意后,工会组织召开。二是议题的确定。民主沟通会的主要内容包括学校、职能部门或二级单位的改革、建设、发展和稳定工作,学校发展规划的制定,重大事项的论证和初步决策,决策方案的讨论和改进,以及教职工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等。三是参会代表的确定。对于仅限于部门工作的沟通,增进单位和教职工之间理解和支持有着重要意义的民主沟通会,参与者必须包括沟通单位的分管校领导、部门的所有科、处级领导和职工代表;对于需要讨论、解决与教职工切身利益相关的问题,参与者可以扩大到教代会代表团团长和学校职能部门领导、熟悉这一工作领域的教代会代表、分工会主席。有些沟通会可以请学校主要领导参加。四是民主沟通会的反馈。会后,沟通单位要对教职工在民主沟通会上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进行全面了解和调研,做出处理意见,并与教职工进行及时的沟通。学校工会组织要将民主沟通会形成材料,存档并上呈学校党委行政。相关职能部门可以将民主沟通会的评价情况作为沟通单位的单位考核、干部及领导班子考察、工作效能和服务质量评估的重要指标。

四、抓好召开民主沟通会的三个重要环节

一是抓好会前准备环节

一方面要与沟通单位共同确定好征求意见的范围与内容;一方面要了解掌握教职工对沟通单位普遍存在的意见和建议,并将意见和建议反馈给沟通单位,在条件成熟后,召开民主沟通会;一方面要与职能部门就民主沟通会议的时间、程序、内容、参会人数等进行协调、沟通;最后,做好会议通知。可以采用网上,电话通知,落实参会人员,请他们按通知要求广泛征求职工意见并作好发言准备。

二是抓好会议主持环节

由于是沟通单位与教职工面对面的“短兵相接”,民主沟通会的主持工作显得尤为重要。首先主持领导要做到掌握会前情况、洞悉教职工代表心理、熟悉职能部门的工作流程,灵活把握沟通会的时间、主题和局面。其次,沟通会的重点是教职工参与民主管理,参政、议政、督政,要把重点放在听政、议政。

三是抓好会议后续环节

为确保沟通会的实效性和完整性,会议结束后,沟通单位首先要根据会议中代表们提出意见和建议,在短期内形成一个《民主沟通会整改方案》,公示并送达工会;其次,工会要认真梳理沟通会中教职工提出的各种问题和意见,结合沟通单位的整改方案,如实写好《民主沟通会意见综述》,并将综述材料报学校党委行政,送达沟通单位和相关职能部门,相关单位作为年底考核单位绩效的参考材料;再次,工会要积极跟踪沟通单位的整改工作;要将《民主沟通会意见综述》和沟通单位制定的《民主沟通会整改方案》在工会网站上及时向广大教职工公布;要借助各种新闻媒介对民主沟通会进行全方位宣传报道,重点宣传代表参与、民主评价以及沟通会单位的先进事迹和典型事例,扩大民主沟通会在推进高校民主管理工作中的积极影响。

参考文献

高效沟通重点范文第3篇

论文关键词 思政教育工作者 沟通能力 培育

众所周知,思想政治教育既是一个教育过程,又是一个沟通过程,而成功的沟通可以使主客体在认识上产生认同,情感上发生共鸣,达到良好的效果。一定程度上思政教育者其沟通能力的强弱决定着教育者和教育对象之间能否进行有效的沟通,进而制约着思政教育工作能否取得实效,所以思政教育者沟通能力的培育显得尤为重要。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沟通能力培育的重要性

(一)提高高校思政教育有效性的基石

高校思政教育沟通是教育者与大学生在平等的基础上交流思想、沟通情感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沟通能力强的思政教育者能够及时全面了解大学生的想法,准确把握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和心理需求,使思想政治工作有的放矢,减少工作的盲目性,提高其有效性。

(二)促进高校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当今时代大学生强调个性,喜欢追随新奇事物,不满足于接受现成的理论,表现出很强的主体意识。沟通能力强的思政教育者能够根据学生心理特点,与他们进行情感交流,帮助其认识自身价值,树立正确的三观,激发他们的创造性和积极性,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为全面发展打好基础。

(三)构建和谐高校教育的迫切要求

在高校思政教育中,沟通能力强的思政教育者,一方面能抓住学生思想上的“敏感点”,进行双向沟通,使学生乐于接受教育,在潜移默化中实现思想认识的升华,从而达到大学生个人和群体的和谐。另一方面能促进师生的有效沟通,增进彼此的理解,达到大学生和思政教育者间的和谐,促进高校教育的和谐。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沟通能力现状及原因分析

(一)沟通能力的内涵及基本结构

沟通能力是人与人之间借助信息、情感交流而达到沟通目的的能力。高校思政教育者的沟通能力即在高校从事思政教育的人为了完成特定目标,用语言、文字等方式与学生交流,以相互了解、信任并达成共识产生一致行为的本领。本文的沟通能力特指在高校思政教育者同大学生沟通的能力。

人际沟通能力由沟通倾向、沟通技能和沟通认知能力三元成分组成。沟通倾向是指沟通的偏好与行为动力。沟通技能即沟通的行为表现能力,沟通认知能力是一种对沟通过程中的自我、他人以及沟通情境做出准确理解、正确判断的能力。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沟通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

当代高校思政教育者的沟通能力相对于过去有了很大提高。如服务意识、尊重意识增强,倾听能力、表达能力等明显提高。然而,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

首先,沟通倾向方面的问题。没有敞开心扉与学生沟通。大多数高校思政教育者虽然愿意与学生沟通,但却很少将心理感受告诉学生,没有敞开心扉,不利于双方信任关系的确立,导致思政教育沟通效果较差。

其次,沟通认知方面的问题。第一,没有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由于师生代沟和地位差异的存在,在实际沟通中学生大多没能发挥自身的积极性。第二,不能切实体察学生的感受。思政教育沟通中存在着由于主客观因素而造成的沟通障碍,使得教育者不能切实体察学生的感受。第三,正确选用沟通方式的能力不强。在高校思政教育沟通中教育者在针对男女生、理工科和文科学生,采取不同的沟通方式方面做到还不够好。

再次,沟通技能方面的问题。第一,不注重鼓励学生反馈。思政教育者在沟通中大多只顾自己表达意见,而没有积极鼓励学生反馈。第二,没有做到有效倾听。良好的倾听是有效沟通的开始,高校思政教育者在沟通中开始意识到了倾听的意义,但还没能做到有效倾听,释疑、重述等技能用的比较少。第三,不善于使用非语言表达。非语言表达在沟通中起着强化效果、体现真相的重要作用。而思政教育者在沟通中使用非语言表达的频率较低。第四,没能充分利用网络载体。网络沟通作为大学生思政教育的一种新型沟通模式,深受大学生喜爱。然而高校思政教育者对网络载体的开发利用程度还较低,手机短信、QQ和EMAIL还好,MSN、BBS、微博和贴吧的利用率则超低。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沟通能力方面存在问题的原因

综上所述,高校思政教育者的沟通能力在不断提高的同时,仍然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究其原因具体分为外部原因和内部原因。其中没有具体的沟通理论作指导,没有建立健全沟通能力培育机制是外部原因;高校思政教育者自身思想上不重视,没能与时俱进,客观精力限制,没能掌握有效沟通技巧是内部原因。

首先,来看外部原因。虽然沟通贯穿思想政治教育的始终,沟通能力是成就思政教育者职业的重要因素,但是从现实状况来看,沟通能力的现实地位低于其应有地位,这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没有具体的沟通理论作指导。在我国思政教育理论体系中并没有专门研究沟通能力的文献,或者在教学中没有设置专门的关于沟通能力的课程,即没有一套严整的关于沟通的理论去指导现实工作。

第二,没有健全沟通能力培育机制。高校领导者没有切实把沟通能力作为选拔教育者的重要指标,没有将沟通能力强弱作为教育者绩效考核的标准之一,没有实施思政教育者能力提升工程,没能提供锻炼沟通能力的机会。

其次,来看内部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思想上不重视。思政教育者有的思想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在实际工作中对受教育者不是平视而是俯视,认为沟通就是“我说了算”。有的认为,沟通就是说教,这种对沟通的歪曲认识阻碍了他们沟通能力的培育与提升。

第二,没能与时俱进。网络等现代化的沟通形式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出现的深受大>!

第三,客观精力限制。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高等教育出现了大众化的发展趋势,高校学生人数增多,而思政教育者队伍人数有 限,通常出现一个教育者负责几个班级的情况,加上科研任务、生活压力等,都导致教育主体没有更多时间来提高自身沟通能力。

第四,没能掌握有效沟通技巧。沟通是需要技巧的,掌握有效沟通的技巧对于教育者沟通能力的提高起着很重要的作用,而我们发现高校思政教育者没能做到有效倾听,没有鼓励学生积极反馈,表达能力和非语言表达技能都没有得到提高,这都制约了他们沟通能力的提高。

三、加强高校思政教育者沟通能力培育的途径

由于造成高校思政教育者沟通能力存在问题的原因很多,分为内因和外因,所以在培育教育者沟通能力时也应该从多个角度针对内外两方面来进行。

(一)深化高校思政教育沟通研究

提高高校思政教育者沟通能力,增强沟通的有效性,要研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活动本身,并将研究成果写入教材,供高校思政教育者学习。

首先,深化一般理论的研究。理论是实践的导向因素,加强理论研究是更好实践的前提。加强高校思政教育沟通一般理论上的研究,即进一步研究和界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沟通的内涵。

其次,深化特殊规律的研究。深化特殊规律的研究即重点研究沟通目标与社会环境之间的矛盾规律;沟通目标与大学生本身思想状况的矛盾规律;教育者与大学生在沟通过程中的相互作用规律;教育者与沟通环境相互作用的规律等。

再次,深化沟通心理的研究。高校思政教育沟通活动是沟通双方在一定的心理背景下进行的。沟通者的心境如何,是否有良好的情绪情感状态,是否有乐于接纳对方意见的积极态度,都将影响沟通效果。因此,深化沟通心理的研究,应重点研究大学生的心理状态,特别是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沟通信息的接受心理。

(二)建立健全沟通能力培育机制

首先,建立科学的选拔制度。要建设一支专兼结合、功能互补、信仰坚定、业务精湛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这就需要严格把好选拔关,建立科学的选拔制度。其中将具有较强的沟通能力作为选拔思想政治教育者的重要指标,无疑具有重大意义。

其次,建立合理的考核制度。将沟通能力强弱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绩效考核的标准之一,并将考核结果也与奖惩、晋级挂钩。积极与学生沟通且沟通能力强的思政教育者要受到表彰奖励,同时还应大力宣传他们的事迹,努力造成重视沟通能力培育的良好氛围。

再次,建立领导参与的制度。建立领导参与沟通的制度,有利于畅通信息沟通渠道,一定程度上也解决了高校思政教育者客观精力限制的问题。高校领导参与沟通的制度应包括领导参与沟通的行为上的硬性规定和参与次数的数量上的规定。基于领导所居的位置考虑,高校领导与大学生每月进行一次,每学期进行三、四次沟通与交流,是必要的和可行的。

最后,实施能力提升的工程。高校要根据实际,从组织战略和队伍建设的高度实施多种形式的思政教育者沟通能力提升工程,提供锻炼沟通能力的机会,加快高校思政教育者知识积累、知识更新和能力拓展,使其人人自觉提升自己的沟通能力。

(三)加强工作者沟通技巧的学习

首先,学会有效倾听的技巧。倾听是心理沟通的基本技术,研究表明,在心理沟通中,听的方面占40%,为此,教育者必须努力学习和提高倾听技术。首先要善于倾听,在沟通中,要表现出积极的态度并鼓励学生敞开心扉与你交谈。其次要耐心倾听,抓住学生语言中的关键点,全面理解学生讲话的意图。再次要运用“点头”和“噢”、“啊”的声音,不时回应学生。另外,要适当运用释疑,对所讲信息进行质疑和确认。第五要适时重述,以确定没有误解对方的意思。

其次,掌握基本的语言技巧。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方式很多,从目前的情况看,谈话仍然是最有效的沟通方法之一,思政教育者是塑造人的灵魂的,关键在于把亲切感人的话语传达给对方,使人受启发、受教育。因此,思政教育者要用情真意切的话滋润学生的心田,往往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高效沟通重点范文第4篇

关键词:企业管理;沟通;对策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7)16-0001-02

引言

管理沟通作为企业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对于一个企业内部团结一致,共同努力并达成企业共同目标有着战略性意义。只有沟通好了,才能做好管理,才能意见统一、思想统一,才能上下齐心,共同努力。这些道理虽然人人都懂,但实践情况却难以令人满意。本文将指出个人发现的我国企业管理沟通上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中国企业管理沟通存在的问题分析

总体来说,我国企业的管理沟通状况普遍不容乐观。而问题不仅在于个人,还在于企业机制。笔者认为,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沟通双方是思想问题。首先,各层管理者作为企业管理的核心人物,如果自身存在管理沟通的思想问题,那么整个企业的管理工作便难以顺利实现。迄今为止,仍有一些中高层或管理层领导没有从根本上重视管理中的沟通,没有肯定沟通对管理的强大影响力。其次,员工的思想问题。沟通作为促进管理、促进合作的必要途径,在领导主动沟通的过程中,应该敢于表达,敢于指出,而不是附和领导,讨领导欢心。正是因为双方都有思想问题,才常常出现领导有领导架子,员工有员工样子。也就是等级观念,导致沟通氛围严肃。上级对下级进行发号施令式或考验式沟通,导致单向性沟通。而下级出于对上级的畏惧心理,不敢与上级进行交流,或是出于个人私利,沟通交流时难以谈及内心真正的想法。这样的上下级沟通局限于形式主义和个人主义,对促进企业的管理毫无作用。

2.缺乏有效的沟通方式。笔者认为,只要是能促成企业内部沟通的方式都是有效的,无论正式与否,传统与否,直接与否。但在很多企业,对沟通方式进行了限制。比如,企业内部各部门平常不交流沟通,到正式集体会议才提出,这就是典型的“横向合作难”。再比如,一些企业内部的交流沟通以小道消息、甚至失真消息为主,这样的沟通也称为间接沟通,它的效力远低于直接沟通,还容易导致凝聚力差,团队破裂。此外,还有由于缺乏有效的沟通方式造成员工满意度低下、离职倾向严重等等。在中国企业,特别是一些国有企业在这些不足上表现明显。最后,在这个互联网时代,企业管理沟通方式有待改革创新。

3.缺乏管理沟通的技巧。优秀的沟通技巧可以使双方更有效、更轻松地进行交流,当说者更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听者则更容易听懂,接受观点,再进行好的指导或是反驳。但在企业的管理沟通中,常常是其中一方的沟通技巧出现问题甚至双方都存在问题。首先,管理者容易出现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两点:缺乏有效的倾听技巧,缺乏口头及书面形式的沟通技巧等等。其次,企业员工的问题,主要是缺乏合理有效的表达技巧、舒适而有力的言辞技巧等等。但笔者认为,管理沟通的关键还是在于管理者,因为管理者作为主体,只有当管理者制造出轻松平等的氛围,以技巧性沟通带动员工们的沟通积极性时,才能实现最真实、最有效的沟通。

4.缺乏管理沟通的机制。任何行为都需要相应的机制加以约束,才能在各个场合、时间都发挥它的作用。管理沟通作为企业管理的核心行为,更需要建立相应的机制。如果企业内部和企业之间没有建立明确的沟通机制,而具有随意性、个人主义,将出现沟通混乱、沟通不及时、沟通有效性降低等问题。问题主要表现以下在三点:(1)没有明确的沟通目标,即沟通随意性,涉及范围大。(2)没有固定的沟通频率,容易出现有问题不能上报或者晚报,即沟通不及时且频率不高。(3)没有及时的反馈机制,导致沟通的有效性降低。因为沟通作为双向过程,不仅要求传递到位,还需要及时有效的反馈,才能促成双方达成共识,实现真正有效的沟通。

5.缺乏沟通的组织机构。个人认为,管理沟通的组织机构是达成有效沟通的最大保障。它的存在能让企业内部沟通和企业之间的沟通高效有序地进行,保障沟通的频率、质量,从而促进企I的管理工作,促进形成高效率的企业团队。以学校为例子,现在大多数有条件的学校都有专业的心理咨询部门或者心理咨询教师。因为学生的心理问题、思想问题严重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及身体健康,所以需要配备相应的心理教师,在学生心理出现问题时,对他们进行及时的沟通和疏导。当然,学校及社会并不是从一开始就重视这方面问题,是社会教训和实践让他们渐渐明白沟通的重要性。反观我国大部分企业,还未设立相关的组织机构,甚至都没有设置专人专项负责企业的管理沟通工作。这无疑导致沟通频率和质量都得不到保证,即使进行了管理沟通,也容易造成资源浪费。

二、解决中国企业管理沟通存在问题的对策

对于以上几个问题,笔者认为,必须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对策来解决,主要有以下几点:

1.正确认知管理沟通。正确认知管理沟通,即管理沟通是为了促进企业的管理,提高团队效率。首先,企业的上级和下级都应当重视管理沟通,肯定其影响力。其次,在沟通过程中,上级始终处于高位,应当努力营造轻松的交流氛围,而不局限于形式。最后,在沟通过程中,上级与下级是平等关系,不是上级对下级的发号施令的单向式交流,不是对下级的考验,也不是下级说好听话的场合。而是领导没有领导架子,虚心听取下级的意见和建议,好的便接收采纳,不好的便进行指导。员工也不拘泥于下级身份,积极与上级交流,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敢于指出日常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并提出建议。

2.整合有效的沟通方式。对于多种多样的沟通方式,应当进行调整组合,最终形成一个系统。在保留原有的有效的沟通渠道后,还应当删除其余的效率低下或是没有实际效果的沟通渠道,然后再进行吸收并实践新型的而人们又乐于参与的渠道。因为在互联网时代,不仅信息多样化,沟通交流的方式也是多样化的。人们不应局限于传统,拘泥于形式,而要进行吸收和创新。如果在别的企业管理沟通中,匿名型问卷调查法、意见箱、邮件型沟通等等效果佳,那么企业应当结合自身情况,对于好的方法就应该在企业内部试行或普及。当然,能直接交流时选择直接为上。但只要是真实有效的,就都是好方法。而企业管理者应当整合这些方法并形成系统,供员工选择和实施,同时严格要求企业内部的消息传播风气,不得以权虚化或选择性传递信息,不得传播还未确认的信息,不得以讹传讹,传播小道消息。

3.提高管理沟通的技巧。同样,沟通是双方互相传递信息,所以双方都应该有足够的沟通方面的技巧。首先,管理者应当提高自身的倾听技能,足以让员工知道领导在认真听,并中肯地在思考,比如一个细微的点头示意、肯定的眼神、嘴角上扬等等。其次,管理者也应当提高自身的表达技巧,无论是口头还是书面形式。此外,对于下级说的有道理的,应当给予适当的表扬与鼓励;而对于有差池的想法,给予相应的令人信服的指导。最后,员工应当提高自身沟通技巧,高效率而又谦虚礼让。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不会使领导抓不到重点而失去耐心,还能有力地表达清楚自己的想法。

4.建立管理沟通的机制。以机制对管理沟通行为加以规范和约束,才能避免行为的随意性,才能保证质量。建立管理沟通的机制,才能具有一定的强制性和稳定性。主要需要做到以下三点:(1)明确确切的沟通目标。以确切的目标才能缩小沟通内容范围,提高沟通效率,并及时解决问题。(2)确定固定的沟通频率。固定的频率,同样能够减少或避免沟通行为的随意性,更有效地解决每个阶段的企业内部问题,促进企业的团队合作。(3)建立及时的反馈机制。反馈机制的建立才能使沟通成为真正的双向过程,使建议的提出者知晓建议的可行与否,领导决策的实施与否。这样不仅能提高员工沟通的积极性,还能促进企业进步。

5.建立沟通的组织机构。所谓“组织机构”,大到部门,小到专人。但无论大小,企业尤其是我国大型企业内部必须有这样的一个组织机构,才能使管理沟通高效有序地进行。此外,组织机构也是管理沟通机制的实施者和保障者,监督并保障沟通机制的实施。所以,我国企业应当积极投身到建立负责管理沟通的组织机构的工作中去,才能给予管理沟通最大的保障。以有组织、高效率的管理沟通实现企业管理,使企业上下齐心协力,从而达到企业共同目标。

结语

最后,重申管理沟通对于企业管理的战略性意义,它的顺利实施能够实现企业上下目标统一,能使上级了解下情,促进上下级和谐,能够及时解决问题,提升员工的满意度。而我国企业在这方面上还有很多工作需要去做,但也同时说明,我国企业内部管理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而关键的还是企业的管理层,不仅要正确认知管理沟通,还要积极有效实施,整合有效的沟通方式,提升沟通的技巧,建立管理沟通的机制,建立沟通的组织部门。只有做到以上几点,才能真正管理好员工,管理好企业。

参考文献:

[1] 肖志兵,徐阳.中国企业管理沟通问题及对策探讨[J].现代商业,2010,(15).

[2] 陈家润.现代企业内部管理沟通问题及对策研究[J].企业家天地,2012,(15).

[3] 董玉芳,何大伟.中国企业管理沟通问题及对策研究[J].经济问题,2005,(28).

[4] 吴泓.试论我国企业内部管理沟通问题及对策[J].企业家天地,2012,(1).

[5] 刘一帆,曾国平.企业裁员的沟通策略与实施建议――基于沟通障碍因素的视角[J].华东经济管理,2010,(10).

高效沟通重点范文第5篇

【关键字】代建制;工程项目;沟通管理

一、引言

美国的建设经理制(CM制)是代建制的发源点。当代建制被引进到我国,其内涵根据我国的国情有稍许的变化,代建制主要指投资方或项目单位通过招投标的方式,筛选专业化水平高,项目管理水平高的代建单位,让其负责该项目的投资、建设等方面的任务,确保工程项目的投资资金到位、工程质量合格、工期准时。代建制具有非盈利的特性,具有一般项目不具有的特征,它是以满足社会公共服务需求为目的,追求的不是经济利润最大化,而是社会效益最大化。这也决定了代建制项目是社会公共服务项目,必定受到群众的广泛关注,社会影响大。

二、代建制工程项目沟通管理研究

(一)内部沟通管理

内部沟通主要包括代建管理单位的管理层、技术部门以及部门员工等之间的沟通,可分为内部正式沟通和内部非正式沟通,内外沟通相辅相成,构成了代建制项目沟通管理的重要内容。

1.内部正式沟通。正式沟通指组织内部按照等级和规定来进行信息的传达和沟通,包括上行沟通、下行沟通和平级沟通。上行沟通,指下级向上级沟通。在这种沟通形式下,信息通过下级向上级的口头汇报或者书面报告从底层向高层传输。上行沟通,可以使项目管理人员较为全面地了解项目进展状况,部门员工的工作情况以及管理层的决策执行情况和反馈信息。下行沟通与上行沟通相反,信息是从高等级向低等级传输。下行沟通可以有效地让员工了解掌握项目进行的方向和动态,了解项目经理的意图和思路,有助于明确工作分工和清晰工作步骤。但同时存在一定的弊端,过分运用会产生权力氛围,项目工作人员心理感受不佳,最终导致项目决策执行力度不足,信息交流不畅甚至失真。平级沟通指代建制项目中同层级人员之间的沟通方式。它能促进信息在代建制项目的各个不同部门之间有效的传输,达到资源共享,信息交流及时,并增加整个项目管理单位的内部凝聚力。

2.内部非正式沟通。非正式沟通是内部正式沟通的补充,可以丰富代建制管理单位内部的沟通方式。非正式沟通具有沟通自由开放、信息交流快速、程序简单明了,是项目成员表达自身真实的想法、思路和感情的有效途径,对整个代建制项目管理单位的团结、内部人际关系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另一方面,非正式沟通也存在着一定的缺陷:沟通内容随意性高,信息的深度和广度欠佳,信息内容不全面或失真,有时候由于信息的先入为主而妨碍了正式沟通方式的运作。因此,对非正式沟通,代建单位要正视并加强监督管理及科学合理的引导,使之真正成为正式沟通的左右手,提高成员之间的团结。

经过上述对于内部沟通的分析,我们了解沟通的效果和代建内部的氛围、成员的专业背景和心理状态、环境的变化有这千丝万缕的联系。为提高沟通效果,减少部门之间的矛盾,成员之间的摩擦、保证代建单位内部的良好沟通氛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制定相关的沟通策略:首先,代建制工程项目管理团队要专业高效。在整个工程项目的前期要做好准备工作,按照项目的性质特点来科学合理地组建管理团队,分工明确,管理目标定位准确,专业搭配协调并有规范化的规章制度,这些都是代建制项目管理单位内部进行有效沟通的必要条件。其次,改变观念,在员工之间形成内部沟通是十分重要的意识。良好的沟通心态和沟通氛围,提高信息流通的有效性,可以改善员工之间的人际关系,提高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率。最后,完善内部沟通机制,避免信息传达的失真和扭曲。代建制项目单位内部信息的及时高效的流动要依靠健全的内部沟通机制,机制越完善信息传达越高效越真实。

(二)外部沟通管理

外部沟通指除代建单位内部以外的沟通,根据对外沟通对象的不同,主要有:投资单位和使用单位、政府管理部门、社区和媒体等等。

与投资单位和使用单位的沟通。投资单位和使用单位是代建制工程项目中的重要单位,它们对项目拥有特殊的权利,是项目的核心单位,代建制项目管理单位必须取得它们的支持才能顺利开展各项活动。代建单位要以投资单位和使用单位的利益为角度,履行规定的职能和义务,主动接受投资单位和使用单位的监督,并对它们负责。所以在和该两单位进行沟通时,代建单位要了解项目的任务,深入理解合同内容;在项目运作过程中积极向它们汇报,并按照他们的意愿和指令管理项目;在项目建设和管理方面要积极主动从专业角度来分析和计划,使投资单位和使用单位能够了解项目的进程,分析工程项目的重点难点,避免因为沟通不畅而导致的误会或冲突。

与政府管理部门的沟通。为实现和政府管理部门的有效沟通,要做好以下几点工作:首先,在和政府管理部门进行沟通时要充分了解该部门的地位和职能,弄清楚部门的规章制度和办事程序,避免唐突的沟通。针对政府管理部门重点关注的方面,要事先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全面了解问题,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有的放矢地进行沟通。其次,在与政府管理部门沟通时,要注意按照政府办事程序进行,措词得当,语言简单明了。最后,在与政府部门沟通后,针对遗漏的信息要及时补充,对沟通的成效做文字书面材料存档,并保持与政府管理部门的联系,保证沟通渠道的顺畅。

与社区和媒体的沟通。代建制项目以非经营性项目为主,具有公共服务的性质,因此代建制项目必将受到社会和媒体的广泛关注。在代建制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要处理好与社区媒体的沟通。第一,主动向社会各界和媒体公布代建项目的信息,把项目进程的关键点、项目主要内容以及项目进展及时地通过媒体向社会公布,做到信息公开透明,与社区和媒体保持良好的沟通关系。第二,有条件有必要邀请相关社会人士来参观项目的进展情况和建设成果,塑造良好的社会形象。

三、结论

代建制工程项目的沟通管理需要通过完善代建单位内部沟通机制和加强外部沟通来实现。内部沟通的有效性决定了代建制管理团队的工作质量和效率,要组建专业高效的团队,在员工之间形成内部沟通是十分重要的意识,完善内部沟通机制,避免信息传达的失真和扭曲。外部沟通决定了代建单位的社会形象和社会责任感,代建单位要积极主动地进行外部沟通,及时,准确地向外部公布工程项目的进展。总之,加强沟通管理对代建制工程项目顺利开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高效沟通重点范文第6篇

【关键词】 沟通管理 方法 原则 IT项目

沟通是人们分享信息、思想和情感的过程。有资料表明美国企业经理93%的时间用于内外部的沟通。在IT项目建设中有两个“二八现象”:一是有80%的项目会失败,二是项目失败80%的原因由沟通不畅等非技术原因造成,由此可见沟通在整个IT建设项目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对沟通进行科学管理也成为IT项目经理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沟通管理的过程

沟通管理就是对沟通进行管理,是确保项目信息产生、收集、分发、储存和最终处理所需的过程,项目沟通管理过程揭示了实现成功沟通所需的人员、观点、信息这三要素之间的联络关系,简单地说就是信息的有效传输与准确理解。传统信息项目管理学将沟通管理划分为四个过程:①编制沟通计划。确定项目干系人的信息及沟通需求。如哪些人是项目干系人,谁需要什么样的信息、何时需要、通过何种方式将信息分发给他们。②信息分发。及时用合适恰当的方式向项目干系人提供所需的信息。③绩效报告。收集并分发有关项目绩效的信息,包括状态报告、进展报告和预测。④项目干系人管理。解决项目干系人间的问题以满足信息需要者的需求。

二、沟通管理的作用

鉴于沟通管理在整个IT项目推进中的重要地位,沟通管理在项目管理中主要起到以下作用。

1.制定计划和作出决策的基础。正确的决策必须是在决策层获得充分、准确、及时信息的基础上作出的,而所有的信息则必须通过内外部环境之间的沟通来获取和传递,才能有效提供决策的依据。2.项目内部管理的依据和手段。在团队内部,必须通过有效的信息沟通了解团队的需求,项目经理通过有效的信息沟通,可以掌握项目团队内部总体情况,协调组织配合,有效地提高项目团队及组织的综合效能。3.了解客户需求的必由之路。通过与客户项目干系人之间的有效沟通,可以充分了解客户需求,随时调整相应的工作计划,提升客户参与感,增加客户体验,有助于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并提高客户满意度,少走弯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4.项目经理成功领导项目的重要手段。项目经理主要工作精力用于组织内外的沟通上,通过与组织内部人员的沟通,保证团队成员有效理解执行项目经理意图;通过与组织外成员的沟通,能准确理解客户需求保证项目经理正确引导项目的有效实施。5.增加项目团队凝聚力的重要方法。有效畅通的信息沟通可以减少项目团队的内耗,加深团队成员的相互了解,使大家对目标产生认同感,增强项目团队的凝聚力,提高项目团队的执行力与合力,进而提高项目团队的工作效率。

三、沟通管理的常用方法

沟通管理的首要任务是区分项目干系人,确定沟通对象,在沟通中,对不同的沟通需求需要采用不同的沟通方式与方法以达到满意效果。

1.书面沟通。是项目正式沟通中最重要的方法。是指以书面的形式进行信息传递和交流。主要包括:信函、报表、报告、传真、邮件等。其特点是沟通效果好,可作为资料长期保存,但沟通速度较慢。2.口头沟通。是以口头表达进行信息传递和交流。是一种准确和便捷的获得信息的方法。这种沟通方式为讨论问题、澄清问题、相互理解和即刻反馈提供了方便。其特点是灵活、速度快、准确性高,但无法留下书面证据。3.正式沟通。是通过项目组织明文规定的渠道进行信息传递和交流的方式。如汇报制度、例会制度及文件往来,其特点是沟通效果好,但沟通速度慢。4.非正式沟通。是在正式沟通外进行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如员工间的私下交谈、小道消息等。其特点是沟通方便、速度快,可建立信任,但易失真。

四、项目沟通的一般原则

沟通不是信息的简单传递和使用,掌握一些常规沟通原则将有利于促进IT项目的进行。

1.内外有别。对内有分歧,对外要口径一致,一个团队要用一种声音讲话,甚至可以用专职的发言人统一。2.非正式的沟通。有利于与项目干系人关系的融洽。由于人们在私下场合往往会放下面具,变得非正规和随意,有利于获得更多信息。3.采用对方能接受的沟通风格。在肢体语言、语态上向对方传达一种合作和共赢的态度。制造融洽的合作气氛,有利于问题的解决。4.沟通的升级。融会贯通地使用横向沟通和纵向沟通。一般按照先与对方沟通、再与对方上级沟通,再和自己上级沟通,最后由自己的上级与对方的上级沟通的顺序进行。

成功的IT项目离不开有效的沟通管理,只有充分认识沟通管理的作用,按照沟通管理原则有效使用沟通管理方法,才能科学地组织、指挥、协调、控制项目的实施过程达成项目目标,为项目质量、成本、工期三大目标的实现提供有力的保障。

高效沟通重点范文第7篇

关键词:高校;学生工作者;沟通机制

1高校学生工作者与大学生信息沟通模型的构建及分析

1.1 信息沟通模型的构建。德国学者马莱茨克于1963年提出“大众传播场模式”,该模式应用了“场论”的研究思想,针对大众传播过程中传播者和受传者在各种社会心理因素制约下进行传播活动进行了理论描述,并对沟通进行了更为系统、客观、准确的分析。

本文借鉴传统的信息沟通模型和马莱茨克的“大众传播场模式”模型,根据高校学生工作的特点,尝试构建高校学生工作者与大学生信息沟通的模型(如图1)。

图1 基于高校学生管理的信息沟通模型

1.2基于模型的分析。基于沟通模型,结合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特点,笔者认为,高校学生管理中信息沟通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层面。

1.2.1沟通的主客体层面。信息发送者在发送信息与接收者在接收信息过程中均会受到自身技能、态度、知识以及社会文化背景的影响。在高校中辅导员作为沟通的主体,必须具有专业的沟通技巧,能够正确判断学生对信息的理解和反应。

1.2.2沟通媒介层面。沟通媒介包括信息传播过程中的表象性媒介、描述性媒介和物理性媒介。在高校管理工作中主要包括以辅导员为代表的表象性媒介和以网络技术为代表的物理媒介。辅导员的个人能力及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以及对现代媒体技术的掌握能力将影响沟通的效果。

1.2.3高校内部的管理机构层面。管理结构的设置是否合理,组织气氛是否融洽,相关硬件设施是否完善直接影响内部沟通效果。实现有效的沟通,必须保证一个畅通的充分的信息共享平台,要从组织结构上进行调整以提高沟通的效率。

1.2.4反馈环节。高校学生管理沟通过程中,学生接收信息后是否积极主动进行反馈,是衡量信息沟通是否有效的重要因素。辅导员在于学生进行信息沟通时,要特别关注学生的反馈意愿,掌握学生对信息的理解和信任程度,及时作出相应的调整。

2高校学生工作者与学生沟通现状

为了检验模型的沟通实效性,笔者对同处绵阳的西南科技大学、绵阳师范学院、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四川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等4所高校在校学生进行随机抽样调查,发放问卷100份,回收有效问卷83份。调查结果显示,学生认为沟通是学校学生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对学校的管理工作满意度较高,但认为高校存在沟通环境不理想、信息传达不及时、沟通方式较为单一等问题。

2.1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总体评价

调查中,受访学生对本校学生管理制度和学生管理工作整体评价良好。其中56%受访者认为学校管理机制完善,教师责任心强,学校5年内未发生重大学生管理事故;27%的受访者对学校学生管理工作表示基本认可,但存在一些需要完善的问题;11%的同学表示对学生管理工作的失望,认为学校的管理没有适应学生需要;另有6%的同学对学生管理工作没有看法。

2.2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沟通不良的主要表现

沟通是影响师生关系最重要因素。通过调查,有48%的受访同学认为和老师的沟通存在问题和不足。一是沟通环境不理想,教师和学生的交流主要在办公室进行,缺乏宽松和轻松的氛围。二是信息传达不及时,在校院两级管理机制下,信息传递环节多容易出现失真。再次是沟通方式较为单一,师生的谈话是主要沟通形式而且学生主动找老师占多数。

3高校学生工作者与大学生信息沟通有效机制的构建

3.1沟通机制的构成。信息沟通模型仅从理论上说明一个完整的沟通过程和影响过程的各项因素,而一个完善的信息沟通机制包括信息沟通模型和信息沟通环境。

沟通模型在以上章节我们已经进行说明,而沟通环境则包括高校的沟通文化、沟通制度和沟通媒介建设。其中,沟通文化和沟通制度作为软环境制约着沟通模式效果的发挥,而沟通媒介作为硬环境,与沟通文化和沟通制度互为补充,构成了高校学生管理信息沟通的整体环境。

3.2建立有效信息沟通机制的方法。方法大体总结为以下几点:一、营造良好的沟通文化;二、建立完善的学生管理信息沟通制度;三、注重高校辅导员沟通主体的作用;四、重视并正确选取沟通媒介。

参考文献:

高效沟通重点范文第8篇

关键词 现代企业制度 沟通管理机制 问题 策略

一、企业沟通管理机制的基本原则

管理学对沟通机制的定义是,信息、情感和思想在两人以上的群体当中进行传递、交换的过程。在企业管理实践中,有效沟通是指准确性高、可靠性高的信息在信息管理^程中的交流传递,信息被受众所接受并完整理解的持续化过程。具体地说,现代企业沟通管理原则如下:

第一,整体原则,即沟通之前要正确认识现代企业的独立性和整体性特征。现代企业在实际经营管理过程中有其独立性,内部任何环节或部分发生变化,其他环节甚至整个系统都会产生连带反应。因此,现代企业管理沟通活动的开展必须保持一致,自上而下地保障沟通价值,使沟通能够切实辅助管理措施落到实处,助力企业发展。

第二,层次原则,即沟通要保障连贯性和细分性,针对不同层级采用的沟通方式、沟通技巧和措施都应有所差别,确保沟通恰到好处、目标明确、目的直接,能够体现信息的保密性。

第三,环境原则,即现代企业沟通管理的主要目的在于形成相应的沟通氛围,促进内部工作的顺利开展和具体工作的有效落实。通过积极的鼓励沟通在内部形成具有激励性的环境氛围,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促进工作高效完成。同时,通过防御性沟通及时应对和化解企业存在的负面问题,形成规范性强的管理氛围。

二、企业沟通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规范性不强。通常,沟通方法、沟通措施和沟通行为的不规范对于沟通的顺利开展有直接影响。但在实践中仍有部分企业缺乏对沟通管理机制的正确认识,对于重要事项的沟通没有制定合理、必要的沟通程序,且对沟通后的总结、归纳和细化分析侧重不够,使得沟通管理制度随意性较大,核心内容不明确,沟通准确性和实效性难以保障。

第二,体系不完善。企业内部沟通体系的完善与否将直接影响沟通的实效性和专业性。现实中,部分企业由于沟通体系存在缺漏,导致内部频繁出现上下级沟通脱节、平级沟通不畅等问题,使得企业内部管理问题无法通过沟通来化解,员工工作效率问题也无法及时解决,造成内部整体信息交流和共享效率低下。

第三,实效性不高。正所谓“时间就是金钱”,管理沟通必须以节约时间、实现时间价值最大化为目标。也就是说,只有言简意赅、突出重点才能使员工清晰、快速了解到企业的要求,进而按照沟通内容开展后期工作,不会因沟通不畅和沟通效率低而影响沟通内容的传达。但现实中,仍有企业在沟通管理活动设置方面既没有针对性,也没有突出重点内容,导致沟通不到位,管理现状难以得到改善。

三、健全企业沟通管理机制的可行策略

管理沟通是利用在目标当中分化形成相应的执行信息,通过对接交流使信息价值最大化。现代企业管理沟通要实现有效沟通,快速解决实际问题,提升整体管理效率,健全沟通管理机制迫在眉睫。对此,笔者结合工作实践提出了以下几点可行策略:

第一,学习并掌握多元化的沟通技巧。实践证明,沟通者必须掌握不同的沟通技巧,确保沟通过程的规范性,才能取得相应的沟通效果。

具体地说,首先要学会尊重沟通对象的不同意见。现实中,因管理者不尊重下属意见,导致管理沟通不到位的情况屡见不鲜。这是长期缺乏有效的上下级沟通的必然结果。员工因为得不到尊重也就不愿意对沟通事项发表真实看法,长此以往对企业的影响不言而喻。所以,在沟通管理中,沟通者必须重视并包容其他员工的不同意见,使沟通建立在彼此认同的基础上。同时,还要在沟通中广开言路,使所有员工都有参与沟通的渠道,激发员工参与企业决策和管理的意愿,增强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其次,要掌握必要的听说技巧。倾听是最好的沟通,沟通者作为沟通主体,必须注重与沟通对象的情感交流,善于倾听,不打断对方的言语表达,给予对方足够时间进行表述。同时要记录沟通重点,使重点内容转化为重点信息,以为后期工作开展提供重要依据。同时,还要掌握“说”的技巧,表述清楚主题内容,使听者第一时间知悉核心内容。此外,还要建立沟通信任关系,沟通者要积极与沟通对象建立沟通信任关系,使沟通能够建立在彼此认同和高度信任的基础上,以预期目标为指导,确保沟通取得实效。

第二,进一步完善沟通管理体系。概括地说,沟通管理体系的建立应符合企业沟通规范、标准、高效的实际要求,从确定沟通目标、建立沟通渠道、明确沟通范围等方面着手,围绕发展战略和员工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调整沟通模式,促使沟通体系发挥应有作用。

具体地说,首先要明确沟通目标。现代企业管理的战略目标规划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经营管理工作,为了提升企业管理沟通实效性,企业必须提前做好战略规划工作,并将沟通目标融入战略目标规划。基于此,展开沟通内容和沟通目标的设计,可以减少不必要的问题发生,降低沟通时间成本和人力成本,促使沟通作用最大化。其次,要建设并持续优化沟通渠道,创新沟通方式。企业要结合内部现实情况有侧重点地进行沟通渠道建设,以确保企业内部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沟通渠道更加畅通,保证企业沟通渠道的科学有效性。也就是说,不仅要保障各层级之间双向沟通、多向沟通的顺畅,同时要确保层级之间能够直接沟通。

此外,还要不断创新沟通方式,使企业管理沟通保持良好状态,除了综合运用传统的现场沟通、电话沟通等方式外,还要积极借助即时通讯软件、OA办公系统等信息化办公设施以保障沟通的及时性和高效性。从这一点可以看出,现代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沟通的频次和空间限制逐渐弱化,走向多元化和实时化,通过运用现代沟通工具和平台展开沟通,能够有效降低沟通信息的失真率,使沟通交流的信息数据更为准确。需要注意的是,除了以正式渠道进行沟通外,企业还可考虑非正式渠道的合理运用,如定期组织户外活动、旅游等,以缩短沟通主体之间的距离。

四、结语

持续有效的沟通不仅有助于巩固和强化企业内部稳定性,提高员工队伍的稳定性,同时有利于提高员工共识,促进各项管理事项的实现和传导。因此,立足于现代企业治理结构背景下,各企业要摒弃原有的独断管理模式,采取民主、公平、高效的沟通方式,在符合实际管理规定和制度要求的前提下结合实际积极开展沟通工作,以保持企业发展活力,为企业经营战略目标的实现提供强大的内部支撑。

(作者单位为浙江迪贝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 侯瑞.有效制定沟通策略 完善企业沟通管理[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旬刊,2015(3):3.

[2] 陈戈.论企业管理中的沟通管理[J].市场研究,2016(1):54-55.

[3] 黄凯.构建全方位、立体式的双向沟通机制不断深化精益管理[J].东方教育,2015(7).

高效沟通重点范文第9篇

沟通管理学生工作实效性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沟通管理已经成为各行各业提高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信息沟通的重要性也日益显现出来。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不断的深入,高等教育管理及办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新局面。在这种情况下,高校学生在思想观念及价值取向等方面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而传统的高校学生管理模式形式单一,方式僵化,面对新形势新问题,学生管理工作必须与时俱进,转变观念,采取有效的管理模式与管理方法。沟通管理模式是高校学生管理中的最重要活动之一,沟通从管理学上来说,被看作肌体内的血管,它的有效运行是身体里任一组织得以良性循环的必要条件。而沟通作为人与人之间信息交流的过程,通过信息传递实现沟通双方的信息互动与情感交流,达到沟通双方认识趋于一致、行动趋于协调的目的。

有效的信息沟通,能对学生管理工作起到较好的促进作用。通过沟通,能够及时了解学生心理与现实状况,从而有针对性地采取解决对策,这对高校学生管理实践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就结合新形势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主要特点,以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及学生综合素质为目的,从沟通管理的角度来阐述其对提升学生工作的实效性。

一、当前高校学生工作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再加上信息化技术的飞速发展与进步,高等教育改革与多元化的不断深入,使得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也随之发生了改变。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管理工作就要与时俱进,跟上时代的步伐。不仅要使传统的高校学生的管理工作要适应新形势,不断的创新,更要准备面临许多严峻的挑战。

1.高校当前学生工作特点

(1)学生管理体制面临新挑战。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带来了社会的巨大变化,各高校的不断扩招,给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了诸多转变,也为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其管理的内容发生了变化,正逐渐转变为服务职能的管理,单一传统的学生教育管理模式已无法适应学校的发展。这些转变需要有更加系统的高校学生管理理念来保证实施。同时,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与网络技术的普及,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其价值取向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学生思想较独立,思想的选择性增强,个体存在较大差异。因此,要注重针对性、注重实效性地开展学生工作,就必须改变原有的学生工作模式,建立适应起适应时展的新的学生管理工作方法与模式。

(2)网络技术的普及给学生管理信带来新问题。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迅速普及,对学生生活学习以及思想观念方面对学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与此同时其也给传统的学生管理带来了极大的冲击。在网络条件下,大学生能够更快捷地获取信息,网络巨大的信息量,掩盖了思想政治道德教育的信息,学校教育在学生身上发挥作用受到严重的影响。再加上网络上不良信息及反动信息的任意传播,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也污染了学生的思想教育环境,大学生上当受骗,受网络毒害的例子数不胜数,甚至毁了学生的前途,给学生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3)经济全球化对高校的学生工作提出更高要求。伴随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各国经济文化交往愈加频繁。在这种时代形势下,国内高校在与西方发达国家高校的交流与竞争中,在诸多方面都面临新的机遇及挑战。由此,高校学生工作也必须要和国际同步,进一步改变管理理念与管理方式。另一方面,随着国际间交往的日益频繁,文化交流不断加强,学生的身心发展受外来思想观念与文化习俗影响很大。综上复杂的环境因素给学生工作带来了诸多困难与问题,如何促使学生树立健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给高校学生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4)高校学分制和后勤社会化给学生工作带来新问题。学分制的实施,打破整齐划一的教学管理模式,学生工作由学年制的指令性管理转换为学分制的指导性管理。一方面,学生的管理工作要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帮助学生选好所修课程,构建起合理的专业知识结构体系,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开始自主选择性的学习。另一方面,我国多数高校目前都实现了高校后勤社会化,开放高校市场,允许社会资金、技术及设备进入校内市场,学生不仅仅只陷于交纳各种学习费用,其已经逐步形成了独立的自我实现的意识,对学校软硬件条件与设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独到的见解。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工作者们应适应新形势,改变原有的工作作风,探索新的工作方法。

2.当前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相对滞后的学生工作理念。在我国当前情况下,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常常重管理、轻服务。在管理实践中,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思想没有得到很好的实施与运用。也就无法给学生的成长发展创造相对有利的环境条件。还有就是在日常管理与教育中,一些教育工作者习惯运用灌输的方式教育学生,把学生看作教育与管理的直接对象,态度强硬,以训教的方式把自己放在强势地位,不注重对学生的指导与沟通。

(2)单一僵化的学生管理模式。长期以来,高校学生工作者在学生工作中,其服务意识比较淡薄,多数人认为学生工作无非就是对学生的管理,谈不上服务,也不需要服务。其只看重对学生的行为的规范,教育管理目标是让学生服从与服从。以处罚与规章制度为教育的主要手段,单一僵化的学生工作模式,对学生缺少人文关怀,造成学生管理工作的举步维艰。

(3)缺失学生道德教育评价机制。长期以来,由于受理念与机制的影响,目前在高校学生道德教育管理实践中,缺失了对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客观评价机制,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只有应试分数,理论考查与操行考核相脱离,对学生品德评价缺少“认知”与“践行”的有机结合。管理者与学生缺乏有效的沟通,对学生的评价有失客观。

二、如何实现高校管理中的有效沟通

针对如上所述,当前高校学生工作存在的特点和存在的主要问题,作为学生工作者应与时俱进,采取有效的管理方法,采用沟通管理模式,积极做好学生工作。

1.遵循高校有效沟通的几条原则

(1)诚实性原则。沟通管理工作主要是人与人之间的沟通,而诚实性的原则在于管理者沟通信息的真实性。在高校学生工作中主要是管理者与学生间的沟通,达到有效沟通的基础应是取得学生的信任,这就需要在沟通中坚持诚实性原则,真诚地与学生沟通。大学里的价值观应是建立在真诚的言语及师生的相互信任的基础之上。所以,真诚与信任是学生工作有效沟通的基础。

(2)及时性原则。在与学生沟通交流中,尽可能地采用现代化的手段及时有效地传递信息,以便得到学生的理解与支持,避免学生产生怨恨情绪,影响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学生管理者要及时的掌握学生的思想情绪、态度及满足度等,从而提高管理水平。避免时间过长导致隔阂与误解,给下进一步的学生管理与沟通工作在无形中设置了障碍。

(3)准确性原则。沟通交流时,所采用的语言形式能被接受者所理解,这才是达到了沟通的准确性原则,表达方式的不当可能会给沟通带来障碍。因此,要达到这一原则,就必须对沟通的接受者有清醒的认识与了解。学生工作者的工作对象是广大学生,所以其不但要选择合适的语言并准确地表达,还要选择合适的场合,这样才容易被学生理解和接受。用合适的、易理解的表达方式达到理想的沟通效果。

(4)策略性原则。所谓的策略性原则,指的是管理者通过非主流渠道有效地进行沟通,并因人因事因场合不同而采取不同的沟通方式,这是一个成功的管理者所应采用的沟通策略。高校是一个思想与言论汇集的场所,学生们思想活跃,其精神需求与心理愿望常常会通过非主流渠道真实直接的反映出来。管理者可通过非主流渠道及时的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并采取合适的方式积极主动的进行沟通交流,达到理想的沟通管理效果。

2.如何实现高校学生管理的有效沟通

决定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有效性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沟通模式,高校长期沉淀形成的学生管理沟通模式,是学校与学生交流中比较常用的并被长期运用的工作模式。高校的学生管理沟通模式是大学为取得特定的教育目标而采取的教育战略手段。无论如何,沟通交流管理模式的运用,都是学校的学生管理者开展学生工作的最好选择,其将关系到学生工作的成败及教育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1)转变观念,加强管理沟通的培训。学校管理者应更新思想观念,采取积极有效的沟通管理模式。并采取合适的方式不断提高管理者的沟通管理意识。要做到这一点的有效途径就是对其进行沟通管理培训,让学校管理者通过培训学会与掌握沟通的技术与技巧,只有这样才能在与学生的沟通管理过程中做到游刃有余,达到理想的管理效果。

(2)变换方式,合理利用各种沟通渠道。在对学生的沟通管理中,要结合本校学生的特点采用对应的沟通形式。面谈、电话沟通及网上交流都是可采取的沟通方式,在和学生沟通时,要保护学生的隐私,尊重学生个性发展,逐步取得学生的信任,这样才能使沟通管理顺利有效的进行。

(3)减少沟通环节,并适时地进行反馈。沟通管理要求有良好的形式与途径,尽量减少不必要的中间环节。与学生的沟通是心与心的直接交流,所以,面对面的沟通方式效果最为理想。一些高校为了省时省力,就悬挂意见箱。这种表面民主的交流方式往往流于形式,难以达到师生间心与心的交流。所以,对学生的沟通管理要尽量避免中间环节,进行面对面的直接交流。

(4)设立专门的管理沟通机构,加强沟通管理。在学生管理工作实施过程中,为了推进高校更好更快的发展,向着教育目标逐步迈进,怎样做好学生工作,采取何种工作方法,学校教育管理者首先要合理的利用沟通的渠道,进一步提高管理沟通的意识,成立专门的沟通机构部门,规范化的管理学生沟通工作的有效进行。通过设立专门的管理沟通机构或部门,可从一定程度上改变高校管理沟通的主体缺位现象,使沟通沟通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总之,在经济快速发展与信息化不断进步的今天,面对越来越多的困难与挑战,学生管理工作者应明白肩负的责任,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帮助其健康持续的发展。学生的管理工作者通过有效沟通,引导学生积极地认知社会,为其走上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刘晟,韩西莲,王元红.素质教育是学校的灵魂.人民教育,2008.

[2]江金修.中职校立体渗透式职业意识教育培养模式的成效研究.职教论坛,2008,(08).

高效沟通重点范文第10篇

关键词:有效沟通;高效率管理;成长历程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428(2012)02-18 -02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中国企业面对的是一个机遇与挑战共存的环境。中国传统的企业竞争优势已不再能够保障企业获得长期的成功,而长期成功的企业越来越重视对人力资源的投入,包括企业文化的建设,沟通技能的培养。对于一个希望不断成长的企业而言,追求基业长青都是终极目标,但在成长的过程中,会面临不同的成长危机,产生不同的管理需求,因此,沟通作为一种企业活动,必须跟企业的管理目标进行有机的结合,在这其中,有效沟通与高效率管理之间必然会产生一种互为因果的关联。

一、有效沟通

《大英百科全书》认为,沟通就是“用任何方法,彼此交换信息。即指一个人与另一个人之间用视觉、符号、电话、电报、收音机、电视或其他工具为媒介,所从事之交换消息的方法”。

通过分析沟通的过程,我们可以知道,沟通包括四个要素:事实、情感、价值取向、意见观点。人们通常所讲的沟通能力,就是个人在这四方面有效地与他人交流的社会能力。

有效沟通的前提是目标,无法达成目标的沟通都会被视为成本,并会导致沟通的敏感性降低,因此,达成有效沟通的要素可以重新定义为:目标、事实、情感、价值取向、意见观点。因此,在下面将重点分析目标,尤其是管理目标与有效沟通的关联。

二、高效率管理

按照鲁宾斯的定义,管理是指同别人一起,或通过别人使活动完成得更有效的过程。过程的含义表示管理者发挥的职能或从事的主要活动。这些职能可以概括地称为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

效率(Efficiency)是管理的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是指输入与输出的关系。对于给定的输入,如果你能获得更多的输出,你就提高了效率。类似的,对于较少的输入,你能够获得同样的输出,你同样也提高了效率。因为管理者经营的输入资源是稀缺的(资金、人员、设备等),所以他们必须关心这些资源的有效利用。因此,管理就是要使资源成本最小化。然而,仅仅有效率是不够的,管理还必须使活动实现预定的目标,即追求活动的效果(Effectiveness)。当管理者实现了组织的目标,我们就说他们是有效果的。

对于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由于所处的环境不同,企业面临的成长危机也会不同,因此会产生不同的驱动力量,形成不同的高效率管理内涵,同时导致对有效沟通的不同要求。

三、有效沟通与高效率管理的关联

(一)企业成长与管理目标

如同人的生老病死一样,企业作为一个有机的复杂系统,在成长过程中,如果企业不能将各项互动的要素调配得合理而有效,使企业能够源源不断地从环境中获得成长所需的各种资源和能量,并通过对资源的增值处理而得到发展,就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就可能遭遇危机,从而使企业“短寿”。

我们可将企业的成长历程分为五个阶段,企业在每个阶段都会遇到成长“天花板”和潜在危机,需要不同的驱动力量来引领企业渡过难关,不断挑战成长极限。

1、第一阶段:机会驱动

这一阶段的企业主要依靠好的创意或凭借一些关系得到机会而创立。这一阶段的企业,其管理重点是获得利润――只有获得足够的利润,企业才能存活下来,并得到发展。这一时期,企业组织相对简单,人员和业务规模都比较小,企业经营和发展主要靠的是领导者或合伙人的个人魅力。

2、第二阶段:业务驱动

这一时期的企业已经开发出了自己的产品,但要想在市场上站稳脚跟,还需要不断扩大市场占用率。这时候,需要引进“能人”,不断将业务扩大。此时,随着人员不断增加,产量和市场不断扩大,管理的内容增多、难度加大,对领导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企业领导者不能适应这种变化,就会出现第一次重大危机,称为“领导和内部秩序危机”,也可称为“企业的青春期问题”。

3、第三阶段:管理驱动I

成长到第三阶段的企业已经有了一定的规模,创业者往往无力对企业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因此企业必须加强管理,建立流程、组织和规范,克服“无政府主义”或管理失控状态。在采取了引进管理人才、内部整治、建立职能部门、实行集权管理等措施之后,企业成功渡过了第一次危机,然而这一阶段可能发生两种危机。首先,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张和管理层次的提高,这种功能型组织就会陷入第二次重大危机,即所谓的“专制危机”。这是由于企业刚刚从无秩序的阶段开始加强管理,由于还不能做到管理收放有度而往往是“矫枉过正”,从而引发专制危机。为适应市场,企业又不得不实行分权,往往采用事业部制组织架构。但由于组织层次的增加,协调难度加大,企业会逐渐失去对事业部的控制,遭受到第三次重大危机,即所谓的“控制危机”。

4、第四阶段:管理驱动II

在加强管理、发展到一定规模之后,很多企业开始出现了僵化、反应迟钝等“管理主义”苗头,或者患上了“大企业病”。这时需要进行管理变革,克服“”,进行流程优化和组织变革等。在这一阶段,通过加强中央控制,集中处理战略规划、人力资源、财务与投资等重要问题之后,各事业部处于掌握之下,但随之而来的是官僚制的滋生蔓延,文牍主义的泛滥,使企业遭遇到第四次重大危机,即所谓“活力危机”。这时企业已经比较稳定成熟,企业内部很多人已经失去了创业的激情和活力,开始注意关系和权利的平衡,讲究程序和地位,通常有能力、有个性的人会因为不堪忍受僵化的程序和文化而离开,企业会慢慢丧失活力。这时候企业必须通过创新和学习,开辟新的事业,引进新的人才和文化,才能继续发展。

5、第五阶段:创新驱动

当企业继续成长壮大,单一企业发展到了极限,就必须进行管理创新或者开拓新的事业,才能进一步发展。这时候,就需要进行创新和变革。然而在企业未来的成长过程中还会遇到很多说不清的危机,通称为“未知的危机”。

(二)有效沟通与高效率管理的关联

1、第一阶段:机会驱动

在机会驱动阶段,员工对规范的管理工作期望并不高,企业的目标主要通过沟通而不是成文的制度或规范的流程来达成一致,有效沟通更依赖于情感与价值取向,沟通主要采用点对点的形式,重点在于培养企业员工的主人翁精神。

2、第二阶段:业务驱动

在业务驱动阶段,企业中会出现不同的声音,管理者的权威及能力将受到很大的挑战,有效沟通将更依赖于事实及意见观点,在此背景下,管理者必须调整姿态,尝试学习各种沟通技巧,沟通将更多地采用团队的方式,重点在于形成企业的合力。

3、第三阶段:管理驱动I

在管理驱动I阶段,企业管理的价值将得到充分的体现,沟通将形成不同的层次,有效沟通将更依赖于明确的目标。在此阶段,员工对规范的管理工作期望比较高,但由于环境的动态变化,制度或规范会始终落后于需求的变化,因此,沟通将作为制度及流程的有效补充,沟通的方式也会呈现多样化的特点,重点在于保证企业目标的一致。

4、第四阶段:管理驱动II

在管理驱动II阶段,有效的沟通将成为企业成长的关键动力,在此阶段,可以通过创新沟通方式,有效地降低企业的沟通成本,比如借助信息化的手段,拓宽沟通渠道,缩短沟通时间,优化企业的沟通环境,有效沟通的重点在于增强企业的活力。

5、第五阶段:创新驱动

在创新驱动阶段,沟通的最大特点是主动性,每一个人都将成为沟通的发起者,面对未知的危机,有效沟通将成为规避风险的有效手段。

有效沟通与高效率管理有着紧密的联系,两者形成正相关的因素有很多,首先,有效沟通要与管理的目标进行有效的结合,只有有效果的沟通才能把成本转化为利润。有效沟通的第二个因素是沟通者的技巧问题,企业需要通过培训等手段增强员工的沟通能力,这种能力不但能够增强企业内部的和谐,提高员工的满意度,更能获得外部的商业竞争优势。第三,企业在应对不断变化的沟通环境时,信息化手段能够使有效沟通更有效果。

参考文献:

[1]迈克尔・E・哈特斯利 ,林达・麦克詹妮特.管理沟通:原理与实践(第一版)[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5.

[2]托马斯・贝特曼,斯考特・斯奈尔.管理学:构建竞争优势(第四版)[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1.

[3]戚宏亮,刘颖.有效沟通是现代管理艺术的精髓[J].经济师2004,(06).

[4] [美]加里・德斯勒.力资源管理(第1版)[M].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6.

高效沟通重点范文第11篇

关键词:企业内部沟通;有效沟通;企业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374(2009)07-0090-02

管理活动是在组织中进行的,而组织又是在一定社会环境中生存和发展的。无论是组织与外部的联系还是组织内部的各项管理活动,都离不开有效的沟通。一般来说,所谓沟通是指可理解的信息或思想在两个或两个以上人群中的传递或交换的过程,目的是激励或影响人的行为。著名组织管理学家巴纳德认为“沟通是把一个组织中的成员联系在一起,以实现共同目标的手段”。没有沟通,就没有管理。

一、有效沟通的作用

现代企业中,员工与员工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上下级之间以及其他各个方面之间,都需要进行沟通,彼此理解,互通信息。有效的沟通在企业管理活动中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

(一)有效沟通有利于协调企业内部各个体及要素

企业内部的各个部门和各项工作是相互依存的,这就对协调提出了要求,而协调只有通过沟通才能够实现。没有良好的沟通,信息很难准确传递,这就可能带来企业的效益损失。通过有效沟通,能够协调企业内部各个体及要素,使组织成为一个整体。

(二)有效沟通有利于领导者更好地激励下属

人是有着丰富感情生活的高级生命形式,除了基本的物质需求外,还有精神、情感上的需求。而作为领导者如果只靠物质手段来激励员工,那是不够的,与下属在思想上、情感上的沟通也是非常必要的。通过有效的沟通来了解员工的不同需求,予以激励,能够更好地提高他们的工作热情。同时,在企业内部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也离不开沟通。

二、有效沟通的障碍

组织沟通是管理中极为重要的部分,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间有效沟通是任何管理艺术的精髓。而沟通不良几乎是每个企业都存在的毛病,企业的机构越是复杂,其沟通就越是困难。往往基层的许多建设性意见还没有反馈至高层决策者,便已被层层扼杀,而高层决策的传达,常常也无法以原貌展现在所有员工面前。因此,有效沟通是一项非常困难和复杂的行为。目前,企业管理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尤其是企业内部的有效沟通仍存在着许多障碍和误区。影响有效沟通的障碍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组织机构障碍

组织机构过于庞大,管理层太多,信息从最高决策层传递到下级基层单位,需要经过烦琐的程序,一般来说,信息通过的等级越多,到达目的地的时间也越长,信息失真的可能性越大。这样,就会浪费时间,影响信息传达的及时性,降低工作效率。有的学者统计,如果一个信息在高层管理者那里的准确性是100%,到了信息接受者那里的准确性可能就只能达到20%。这是因为,在进行信息沟通时,各级主管部门都会花时间把接收到的信息自己甄别,一层层的过滤,然后可能将扭曲了的信息上报。而且,在甄选的过程中,还掺杂了大量的主观因素,尤其是发送的信息涉及传递者本人时,可能会由心理等方面的原因造成信息失真。同时,这种情况使信息提供者也会担心,不愿意提供关键的信息,影响沟通的进行。

(二)个人心理障碍

沟通者的个人心态及对现状认识的偏差会造成沟通误区。在企业内部,往往会因员工心理上的偏好或不成熟的意识形态而形成沟通障碍。一方面,员工以自我为中心,指责上级不能礼贤下士,不积极主动;另一方面,又抱怨下属对自己不够热情,不主动与之交流。结果,他觉得自己在团队中成了孤家寡人,其他的人都一无是处。这种以自我为原点的沟通思维,很容易让员工意识不到沟通是双向的,片面的定位于上级不关心我,下属不把我放在眼里。

(三)人际关系障碍

这主要是主管人员和下级之间相互不信任所产生的障碍。在管理实践中,信息沟通的成败主要取决于上级与上级、领导与员工之间的全面有效的合作,但在很多情况下,由于主管人员考虑不周,伤害了员工的自尊心或决策错误造成了主管人员和下级之间的相互不信任。而上下级之间的猜疑只会增加抵触情绪,减少坦率交谈的机会,也就不可能进行有效的沟通。因此,沟通双方的诚意和信任至关重要,这样才能使向上反映的情况得到重视,向下传递的决策迅速实施。

(四)选择性知觉障碍

由于每一个人的心理结构及需求、意向系统各不相同,这些差异性直接影响到他们接受信息时知觉的选择性,即往往习惯于对某一部分信息敏感,而对另一部分信息忽视。对信息人为地加以过滤。即使同一个人,由于接收信息时的心情、氛围不同,也会对同一信息有不同解释。在企业中,无论是主管人员还是员工都容易忽视对自己不重要的或者是可能损害自身利益的信息,而不管这些信息是否和组织的目标、管理决策等相关,而只重视和关系符合自己需要的,与自身利益密切相关的信息。这种由于选择性知觉所造成的障碍会导致信息扭曲、失真,影响信息沟通的顺利进行。

三、有效沟通的实现

从上述的沟通障碍来看,只要采取适当的行动方式将这些沟通障碍有效消除,就能实现管理的有效沟通,在企业内部创造有效的沟通氛围,使企业的沟通达到理想的境界。

(一)正确对待沟通

管理人员总是很重视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对沟通常有忽视,认为信息的上传下达有组织系统就可以了,对非正式沟通中的“小道消息”常常采取压制的态度,这表明企业管理层没有从根本上对沟通给予足够的重视。因此,要保证有效沟通,就要从管理层开始明确沟通的重要性,正确对待沟通。

(二)加强信息传达的准确性、及时性

对于信息发送者来说,无论是口头交谈还是书面交流,都要力求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但由于信息接收者容易从自己的角度来理解信息而发生偏差,因此提倡双向沟通。同时,在实际的工作中,通常会发生因发送者的信息发送不及时或接受者的理解、重视程度不够,而出现事后信息,或从其他渠道了解信息,使沟通渠道起不到正常的作用。及时沟通,可以使组织是新政策、组织目标、人员配备等情况尽快得到员工的理解和支持,这也能促使主管人员及时掌握其下属的思想、情感以及态度,从而提高其管理水平。

(三)创造相互信任的沟通环境

主管人员和下级之间相互不信任会带来沟通的障碍,影响沟通顺利进行,因此,企业管理人员不仅要获得下级的信任,而且还要得到上级和同级同事们的信任。他们必须明白,信任是诚心诚意争取来的,而不是人为的或从天上掉下来的。要通过努力,创造一个相互信任的环境,为有效沟通的实现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健全沟通渠道

沟通渠道对于组织沟通效能的提高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作为一个企业,要充分考虑组织的行业特点和员工的心理结构,正确选择正式沟通和非正式沟通,结合这两者的优缺点建立健全包含正式沟通和非正式沟通的沟通渠道,以使组织内各种需求的沟通都能够准确及时而有效地实现。通常,正式沟通是组织建立的,传递与工作相关的活动信息,并遵循该组织中的运行规则。非正式沟通是指非组织建立,但在组织中传递着个人或社会的信息。各种通道传递的信息容量和丰富性是不同的,不同的通道有不同效果。在实践中,可以减少组织机构重叠,采用非正式沟通来启发、指导下级,宣传理念,交流思想,建立良好关系;用正式沟通的方式来传达指示、命令和组织决议等信息。现代企业的沟通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组织的特点,有针对性地选择,建立一套健全的沟通系统。

(五)注重倾听

沟通是双向的行为,要使沟通有效,双方都应当积极投入交流。当员工发表自己的意见时,管理者应当认真地倾听。当别人说话时,我们在听,但是很多时候都是被动地在听,而没有主动地对信息进行搜寻和理解。注重倾听要求管理者把自己置于员工的角色上,以便于正确理解他们的意图,而不是把自己的理解强加在他们的言语中。倾听的时候应当客观地听取员工的发言,当管理者听到与自己的观点不同的意见时,不要急于表达自己的观点,而应当是接受他人所言,把自己的观点意见推迟到说话人说完话之后。改善倾听技术,是沟通成功的出发点。

(六)提高沟通技能

在实际的工作中,沟通技能通常表现为管理者能否准确的描绘出企业发展现状和远景,并通过一定渠道让员工清楚企业目前形势和发展战略。员工的认同就是对管理者最大的支持,员工的认同也是管理者沟通的最直接目标。在一定程度上对于管理者而言,掌握较好的沟通技能,处理好人际关系,就等于掌握了企业管理的技巧。良好的沟通技能,能够及时排除沟通障碍,最大限度地提高企业绩效。

总之,在信息时代,企业必须认识到,沟通不是结果,而是一个过程,是一种流畅的、多变的、动态的现象,是组织活动的核心,是管理的有效方法。我们要重视沟通,选择适当的方法,使用正确的渠道,进行有效沟通,实现组织目标。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周三多.管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斯蒂芬・P・罗宾斯,等.管理学(第七版)[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3]艾伦・杰伊,查伦巴.组织沟通[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

高效沟通重点范文第12篇

本文以某麦当劳餐厅为例,作为沟通在绩效管理中的研究案例,麦当劳的沟通方式与众不同,有许多可圈可点的地方,但在沟通方面同时也存在“机会点”(机会点即缺点,麦当劳习惯用机会点来形容缺点),即存在沟通方面的问题和如下:

(一)组织规模问题

组织规模问题是在沟通的过程中受到组织的规模的影响而产生的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对组织沟通造成客观的影响,最终影响到组织的绩效沟通。麦当劳X餐厅的管理层次多而复杂,在信息和沟通的传递的过程中由于受到信息传递障碍而影响整个信息的准确性以及沟通的质量。而这种传递在互动的过程中是层层递减的质量,与沟通者的对象也有关联,收到阻碍的信息在接受者头脑经过反应也变现出一定的失客性,即失去客观性,有一定程度的准确性削弱,同时麦当劳企业的不断扩张也在空间上给组织规模造成一定的空间问题,这种空间的问题来源于距离,距离越大的信息传递失真率越高,即组织规模问题越大,所以扁平化的组织结构更适合,信息的沟通途径也就越便捷,可以减少中间传递的步骤。

(二)噪音障碍问题

噪音障碍主要是指在麦当劳员工工作或者是点餐的过程中,餐厅的环境是不可控的,这种客流量很大的快餐厅往往存在着噪音污染,分贝高于九十分贝,在绩效沟通中噪音的存在影响了信息的准确传递,沟通存在物理障碍,而人与人之间、物体与物体之间的障碍也会在沟通中不断的传播,物理干扰使得员工与顾客之间存在一定的信息误差,而各方主体尝试改变现有的状况通常采取的途径或者说是解决办法就是提高自身的说话分贝,使得自身的信息得以“有效”传递,造成更严重的噪音障碍,陷入反复的循环之中。

(三)员工个体问题

个体问题主要是指由于个性的差异造成的沟通障碍。每个员工都有各自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每个人员工成长的环境不同,而形形的麦当劳大军中每个人的偏好与情感必然也不尽相同,不同的三观与情感偏好会导致工作过程中的各种差异,为人处世、人际沟通等方面都存在差异,这是绩效沟通过程中需要注意的第三个问题,个人问题往往来自于员工的心理,内心之间的心灵距离以及个人保护都可能造成个体之间的障碍与问题,甚至是种族、家庭背景等都是可能会引起矛盾的影响因素。这些都会影响员工有效的绩效沟通。

二、绩效管理中沟通的作用分析

绩效管理有很多影响因素,而每一个部分都需要决策,每一个决策在管理学中都需要尽可能的信息沟通,所以沟通在绩效管理中的作用很大,具体可以分为如下几点:

(一)绩效沟通中的计划职能

计划职能在绩效沟通中主要发挥着目标制定的环节,避免强行的分派工作,或者是被动接受工作,根据已有的经验完全有实现计划性的可行性,具体可以把绩效评估做好,绩效计划完善,并且制定可以预测的突发性问题,最主要还是要及时的沟通,让信息以最便捷的渠道反映在沟通时双方轨道上,在麦当劳X餐厅此类问题比较常见。如餐厅有产区和服务区之分,麦当劳实行MadeForYou的点餐服务,即顾客通过在服务前台当场点购自己喜爱的汉堡或者其他,点膳员按照顾客要求在电脑屏输入,同时产区的KVS单上就上会同时出现顾客所点的食品名称与数量。很多顾客总会改单,要求更换某种产品。而点膳员没有及时与产区员工沟通,导致多做产品同时还浪费时间。甚至有时候因为此类情况,服务区和产区闹的不愉快,尤其是在营业高峰期间。而在这个环节中,绩效沟通的计划职能就可以大大的发挥它的优势作用,凡事预则立,可以发挥其有效的作用。

(二)绩效反馈中的沟通作用

在绩效反馈的过程中,沟通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作为管理者需要获得沟通的信息,反馈的信息,看是否与绩效计划中的目标一致,如果发生了偏差就需要及时的反馈、甚至是弥补,管理者需要让员工知晓存在的不足,但是要注意反馈工具的使用,尽量避免个人的情绪,使用客观的工具把需要反馈的信息有效反馈即可。麦当劳X餐厅是个内部构造完整的餐饮公司,它具有完整的公司制度和规定,同时也是层级分明的形式。麦当劳X餐厅管理组成员应该注意沟通工具的使用程度,即避免空摆设的情况的发生。从总公司到各个分公司,如总公司信息传达到麦当劳X餐厅要经过多层次。而在麦当劳X餐厅内,店长知道信息需要向下一级别的经理传达,而经理又需要将信息转达给每位训练员,训练员再将消息传达给普通员工,在传达的过程中,因为每个人理解和接受信息的程度不同,加上其他一些因素的影响,信息传达到每个人的时候只剩下原本信息的80%或者60%甚至更少。团体规模越大,涉及到参与的人数就越多,从而沟通的质量会受到影响。在整个沟通过程中,存在消息流失的问题。所以反馈的过程需要注意信息传递质量。

三、绩效管理过程中高效沟通的建议

高效沟通重点范文第13篇

文章摘要:人员管理是部队管理的重点,而沟通则是实施人员管理的第一步。它是管理者正确把握官兵思想动态的重要手段,也是管理者做好人员思想政治工作、解决官兵思想问题的有效途径。本文从沟通的概念入手,着力于阐述沟通及其模型运行方式,说明其对于基层人员管理的重要性,并尝试寻求有效沟通的具体方法,对部队基层人员管理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文章关键词:沟通人员工 管理对策 研究。

部队管理工作说到底就是做人的工作。随着信息化时代的迅猛发展,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也日趋多元化,看待问题的角度更是千差万别。要提高部队人员管理效益,管理者就必须掌握一定的沟通技巧和方法。部队管理者只有通过广泛的沟通对管理对象的思想、心理、情绪全面了解,对思想变化进行综合分析,针对不同情况和特点,采取不同形式的管理教育方法,管理工作才能做到有的放矢,达到理想的效果。

一、沟通的含义。

所谓沟通,是指人们通过语言和非语言方式传递并理解信息、知识的过程,是人们了解他人思想、情感、见解和价值观的一种双向的途径。沟通过程就是信息交流的全过程,是指信息发送者将信息按一定的程序进行编码后,通过信息通信渠道传递给信息接收者,信息接收者将收到的信息进行解码处理并反馈给信息发送者的过程。沟通过程模型如下图所示,它包括信息发送者、信息、编码、通道、接收者、解码、反馈等七个要素。

二、沟通在基层人员管理中的重要性。

沟通在基层人员管理叶】举足轻重,正如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所言:“未来的竞争将是管理的竞争,竞争的焦点在于每个社会组织内部成员之间及其与外部组织的有效沟通上。”在人员管理过程中,只有充分重视管理内、外部环境信息的交流,全面掌握环境及人员思想动态,才能为人员管理营造良好的内、外部环境,提高管理效益。

(一)有效沟通有助于提高管理效益。

沟通是部队管理者进行计划、决策的前提和依据 部队管理者面对变化着的内外环境,计划、决策的正确与否关键在于管理者的正确判断。而决策判断是否正确,关键在于信息的数量和质量,而信息需要沟通才能发挥作用。如果传递的信息全面、关键、及时,做出的决策和计划就能切合实际,符合客观规律,成功的可能性就大。如果部队管理者与官兵沟通不够,掌握的信息不全甚至不准确,就不能保证在管理中做出正确判断,制定出正确计划,即使是制定出计划来,这种计划也是不符合实际,将影响到管理效益。

(二)有效沟通有助于化解管理矛盾。

部队官兵关系是否融洽,管理矛盾能否得到有效化解,主要由官兵之间沟通的水平、渠道和方法来决定。通过有效的沟通能增进官兵间相互了解。沟通不仅能传递出有关知识的信息,还能传递思想和情感的信息,促进官兵之间情感的交融,使心情舒畅,减少人际关系矛盾和冲突。特别是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间的关系的优化更离不开沟通,没有官兵之间的有效沟通,就可能在管理过程中产生误会、隔阂、矛盾和纠纷,从而影响到部队正常工作的开展。

(三)有效沟通有助于激励官兵斗志。

沟通具有心理保健作用并且能够实现组织内部激励。部队管理者通过有效的信息沟通,不仅能满足官兵了解和情感的需要,而且官兵也会因情绪得到表达而感到心情舒畅,从而增进心理健康,激发官兵的战斗力。此外,有效沟通还可以调动官兵的参与积极性,提高部队整体凝聚力。部队管理者面对性格各异的管理对象,要保证各项活动有条不紊、协调一致的开展,没有互相之间及时的信息沟通是不可能的。

三、实施有效沟通应重点把握的环节。

有效沟通应该是及时的、准确的、经济的和完整的。沟通的过程,不仅包括发送与接受,还包括其他为改善沟通所采用的方法。目前,基层在实施人员管理中,管理者对沟通的认识不够,管理工作中沟通作用发挥的不好。要提高部队官兵沟通的有效性,必须重点了解和把握以下几个重点环节。

高效沟通重点范文第14篇

关键词:旅游企业;员工;沟通能力;培养

旅游企业员工在为顾客提供服务时,需要具备多种能力,其中沟通能力无论对于管理人员还是基本服务人员都十分重要。所谓沟通,指的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体或群体,通过一定的联系渠道传递和交换各自的意见、观点、思想、情感与愿望,从而达到相互了解、相互认知的过程。从沟通的定义我们可以看出,沟通的实质是人与人之间信息相互交流的过程。旅游企业员工的沟通能力,主要是指员工在与顾客进行信息交流的过程中,对信息发送与接受的准确性和有效性把握能力的高低。

一、沟通能力的重要性

沟通能力是旅游企业员工应该具备的一项基本能力,同时,也是一项十分重要的能力。因为,旅游企业是服务性企业,几乎所有的旅游服务,都是跟人直接打交道的,如果旅游从业人员缺乏这项能力或者这项能力较弱的话,就不能够顺利有效地开展工作。具体来讲,沟通能力对旅游企业员工(或者说旅游从业人员)的重要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理解:

(一)人际关系方面

在旅游企业里,每一位员工要完成自己的工作,都需要与其他人员打交道,因此,旅游企业员工需要有效的沟通,以获得良好人际关系,人际关系对职工工作的积极性和工作效率有着重要的影响。如果企业人际关系良好,职工之间的感情关系融洽,员工就能顺利完成工作,凝聚力也会增强;反之,如果旅游企业员工人际关系较差或关系紧张,则会降低工作效益,削弱企业的凝聚力。

(二)顾客方面

顾客是企业的衣食父母,没有顾客,旅游企业也就失去了自身存在的价值,而如何把握顾客心理,了解顾客的需要,就需要企业员工与顾客有效的沟通。具体到旅游企业,这种沟通更显重要,因为员工要与顾客直接接触而实现产品交换,同时,顾客又来自不同的国家、民族和地区,有不同文化层次、职业、年龄、地位,所以有其不同的旅游愿望和旅游需求,具有较强的沟通能力的员工,能够准确迅速的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得到及时的信息反馈,了解客人的特征,根据不同客人的特征,有针对性的提供服务,迅速获得客人的支持和理解,使服务工作顺利开展,也有利于服务质量的不断提高。

(三)与其他合作企业方面

旅游企业不是生产企业,其所有的产品几乎都需要其他相关企业的支持,例如旅行社就需要交通部门、饭店、旅游景区、商店、娱乐场所等相关企事业单位和部门的配合。要使旅游活动顺利展开,必须要与他们保持良好的沟通,这里不仅是沟通渠道的问题,对与此相关工作人员的沟通能力要求同样是较高的。

二、加强旅游企业员工沟通能力的几点思考

旅游企业员工个人能力的形成和培养途径有很多,大多数旅游企业注重通过正式的、有组织的培训方式,使员工获得与工作要求相关的知识和技能。但有些能力的形成,短期的培训不一定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需要通过员工个人的自我完善,自我提高,不断实践,不断学习,逐渐得到发展和提高,沟通能力就是其一。旅游企业员工应不满足于仅靠企业正式的培训来获得个人的能力,而是采用正式途径与非正式途径相结合的方式,来获得个人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培养与提高员工的沟通能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养成良好的心态

有着良好心态的服务人员,在与顾客沟通时能够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客观公正的评价问题,并准确全面地传达信息。反之,情绪高涨或低落,都有可能使服务人员对周围事物的评价出现片面和失真。服务人员在服务中,常常会遇到一些意外情况或不友善的客人,情绪容易受到影响。因此要学会培养良好的心态,不要把自己的情绪带入工作。保持平稳的心态,客观地评价现实状况,避免带有偏见地与他人交流,对有效的沟通极为重要。

(二)学会聆听

聆听,要求服务人员在与顾客沟通时,应仔细倾听顾客的说话内容和语气,观察其神态和动作,揣摩顾客的话中含义和说话意图,并能迅速判断顾客的情况、心理和服务需求。如果顾客的情绪中流露出不愉快和不满,应及时调整,因为顾客只有情绪好,才可能与服务人员沟通,这是接收信息传递的基础。因此,服务人员在平时的生活中注意培养聆听的习惯。其作用是明显的,因为这不仅体现对客人的尊重,同时也保证了信息沟通的有效性。

(三)形成良好的语言习惯

语言是服务人员与客人交往的主要工具,没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服务人员就无法与顾客沟通。在旅游服务过程中,要想达到良好的沟通效果,服务人员的语言所要表达内容一定要言简意赅、准确连贯、有理有据、发音清晰、语气柔和,用词要准,注意措辞并组织信息易于被接受者理解。要学会去考虑信息接受者的不同情况,使用最简洁和适合于接受者的语言。切忌故弄玄虚、卖弄词藻、哗众取宠。特别是导游人员,导游提供服务的基本功就是语言能力,其中涉外导游和方言导游更要注意表达语言的准确性。

(四)克服沟通障碍

沟通障碍是指妨碍沟通顺利进行的一切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编码和译码。编码是信息发送者将其要传递的内容符号化的过程,译码则是接受者将收到的符号进行还原的相反过程。信息的准确传递,需要双方对符号拥有相同的认识。如若不然,就会引起沟通困难,在信息还原时出现南辕北辙的结果。旅游企业员工与顾客沟通时,由于经验背景的不同,易出现这种障碍。

2、心理因素。在沟通中,人们的情绪状态、认知特点等心理活动特点,也会影响沟通的效果。例如,导游在旅游带团中,与游客沟通好,游客情绪佳,沟通更有效;反之,则易出现沟通障碍;在参观景点时,导游向游客传递景点的信息,但游客由于认识原因,通常都会感知自己需求或感兴趣的信息,所以导致不同的游客,接受的信息不同。

旅游企业员工要培养良好的沟通能力,这些障碍是必须要面对的,也是需要不断克服的。

总之,沟通能力是旅游企业员工一项重要能力,无论是对于旅游企业管理者还是基层服务人员都是必不可少的。旅游企业必须重视员工沟通能力培养,并通过培训与实践相合的方式,有效地提高员工的沟通能力,建立高素质的企业员工队伍。

参考文献:

1、陈筱.旅游心理学[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高效沟通重点范文第15篇

管理沟通是管理学中的一个分支,它是一门交叉学科,是以管理学、心理学、社会学、公共关系学等学科为基而建立起来的新型学科。管理是人类最重要的活动之一,自从人们开始形成群体去实现个人无法达到的目标以来,管理工作就成为了协调个人努力沿着组织确定的方向所必不可少的因素。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哈罗德。孔茨认为:“管理就是设计和保持良好环境,使人在群体里高效率地完成既定目标。”既然如此,为了设计和保持一种良好环境,为了使人在群体中能够高效率地工作,就需要沟通。

中国有句俗话:一言能使人笑,一言也能使人跳。这就极其形象地说明:沟通既是一门科学,更重要的是一门艺术。沟通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沟通的作用在市场经济的今天正日益发挥出强大的作用。为了更好地与人沟通,也为了更好地掌握沟通这门艺术,也为更好地发挥同学们的管理才能,都有必要掌握管理沟通技能和技巧。

管理沟通是企业人在一定的企业文化背景下的相互之间进行思想和意识的双向的传递过程。海曼(Haimann)对沟通的定义是:“传递思想,使别人理解自己的过程。”这暗含着沟通是一个互相交流的过程。有效的沟通就是为了活动的启动、协调、反馈及中间流程的纠正等目的而互相交换思想和看法。

优秀的管理者必然有良好的沟通技能。正如巴纳德指出的:“当然,对现代高层管理者而言,一个最重要的限制,也是最为突出的严重困难就是写作或会谈能力的缺乏,不能将复杂情况用明白易懂的语言表达出来,而对这些情况只有这些管理者有所了解。”管理学大师德鲁克(Drucker)说:“一个基本的技能,就是以书面或口头的形式组织和表达思想,你的成功依赖于你通过口头和书面文字对别人的影响程度,这种将自己思想表达清楚的能力可能是一个人应拥有的最为重要的技能。”沟通的技能对所有管理阶层工作的功效都是很关键的。计划和实施的成功程度与沟通技能直接相关。

一、沟通的概念和模式

《大英百科全书》的解释:沟通就是“用任何方法、彼此交换信息。即指一个人与另一个人之间用视觉、符号、电话、电报、收音机、电视或其它工具为媒介,所从事之交换信息的方法”。《韦氐大词典》解释,沟通就是“文字、文句或消息之交通,思想或意见之交换”。拉氐韦尔(HaroldLasswell)解释:沟通就是:“什么人说什么,由什么路线传至什么人,达到什么结果”。著名管理学家西蒙(H.A.Simon)认为:沟通“可视为一种程序,借此程序,组织中的一成员,将其所决定意见或前提,传送给其他有关成员”。从管理学的角度,特别是从管理者工作职能特性的要求出发,综合各种沟通的定义把沟通定义为:沟通是信息凭借一定符号载体,在个人或群体间从发送者到接受者进行传递,并获取理解的过程。

沟通的基本模式是:谁向谁说了什么而产生了效果。根据这个模式,有三个沟通要素被认为会对信息的效果产生重要影响:沟通者(communicator),内容(content),接受者(receiver)。

对任何沟通效果而言,信息发送者都是很关键的。沟通的信息发送者所发送的信息源的可信赖性、意图和属性都很重要。“研究的证据表明,对沟通的反应常受到以下暗示的重要影响:沟通者和意图,专业水平和可信赖性”。但到了接受者能区分信息和来源的时候,信息来源可能就要失去它的重要性了。但如果不能作出这种区别,沟通者就变得非常关键。

影响沟通效果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信息的内容。信息的内容可以用两种方法构筑出来。第一,利用情感诉求:“从总体看来,现有的证据表明,当听众中的情感强度上升了,对沟通者所提建议的接受程度并不一定相应地上升。对任何类型的劝说性沟通而言,这种关系更可能是曲线形的。当情感强度从零增至一个中等程度时,接受性也增加;但是情感强度再增强至更高水平时,接受性反而会下降。”这就表明情感强度在高与低的两头时都可能有钝化的作用。中等情感强度是最有效的。然而,在现实中,对某信息应施用多少程度的情感诉说还要靠主观判断。第二,沟通可构筑在理性诉求的基础之上。有一个研究报告给出以下建议:“在劝说型的沟通中,对非人格化的主题给出了一系列复杂的论据,通常明确地给出结论比让听众自己得出结论更为有效,特别是听众一开始不同意评论者的主张的时候更应如此。”“从长远来看,给出双方面论据相对于只给出单方面论据更有效。如果听众一开始就同意评论者的主张,而后来又不会处于反面宣传之中,那么提供双方面的论据就没有只提供单方面论据有效。”我们从以上分析可以推断:一个令人信服的单方面观点沟通,能使人们转向期望的方向,至少可以是暂时的,直至他们听到问题的另一方面。然而,双方面的沟通效果都是持久的。它为听众提供了消除或不理睬负面看法而保留正面看法的基础。“一个可能的假设表明,在开始时给出主要论据收到的效果最好,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开始时对沟通的兴趣很小。”在开始时兴趣就很高的情况下,其他的因素如接受者的个性和倾向,及沟通者、消息的内容等,对表达更为重要。这些因素的相关组合可构成特定情况下的最佳表达。

接受者是沟通中的第三个重要因素。个人的个性及他所处的群体都很重要,个性可从总体智力(generalintelligence)和需求倾向(needdisposition)两方面来考虑。第一,具有较高智商的人,由于他们具有正确推理的能力,所以当他们处于以下这种类型的劝说沟通之中时,比智商较低的人更易受影响,这种沟通主要依赖于印象的逻辑论证。第二,具有较高智商的人,由于他们具有很好的批判能力,所以当他们处于以下这种类型的劝说沟通之中时,比智商较低的人更少受到影响。具有很强自尊心的个人更倾向于自己思考,而不会放任自己过分地受外界影响。个人所处的社会群体也会对沟通产生重要的影响,特别当这种沟通违背这个群体的文化惯例时,表现尤为强烈。一个人的态度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他所属群体的观点和态度,特别是在他很珍惜在这个群体中的成员这一身份时。研究表明:“在一个群体中最珍视其成员身份的人,他们的观点最不易受那些违反原则的沟通的影响。”这就表明对一个群体的归附程度和这个群体文化准则的内部化之间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企业文化对沟通者的沟通中的接受者的影响是十分明显的。

二、沟通的内涵和途径

从沟通的定义中,可以得出沟通的内涵:传递、理解、符号载体等。传递:沟通首先是意义上的传递。如果信息和想法没有被传递到,则意味着沟通没有发生。即说话者没有听众或写作者没有读者都不能构成沟通。因此,哲学问题“树林中一棵树倒了,但却无人听到,它是否发出了声响?”在沟通的背景下,答案是否定的。理解:要使沟通成功,意义不仅要被传递,还需要被理解。如果有人给我写了一封信,这封信是用日语写的,这封信我也确实收到了,但我对日语一窍不通,那么不经过翻译就意味着沟通没有发生。故沟通是意思上的传递与理解。完美的沟通如果存在的话,应是经过传递后被接受者感知到的信息与发送者发出的信息完全一致。符号载体:一个观念或一项信息并不能象有形物品一样由发送者传送给接受者。在沟通过程中,所有传递于沟通者之间的,只是一些符号。语言、表情、身体动作等都是符号。传送者首先要把信息“翻译”成符号,而接受者则进行相反的“翻译过程”。由于每个人“信息-符号储存系统”不相同,对同一个符号(例如语言词汇)常存在着不同的理解。如“定额”这样一个词汇,对不同的管理层有着不同的含义。高层管理者常常把它理解为需要,而下层管理者则把它理解为操纵和控制,并由此产生不满。问题在于,许多管理人员并没意识到这一点,忽视了不同成员“信息-符号储存系统”的差异,自认为自己的词汇、动作等符号能被对方还原成自己欲表达的信息,但这往往是不确的,而且导致了不少沟通问题。良好沟通不是双方达成协议而是双方理解协议本身,要想达成协议必需有良好的沟通,但良好沟通并不意味着能达成协;理解我的观点但并不代表接受我的观点;只有接受我的观点才能达成协议;要想双方达成协议必需有多种条件,如沟通良好与否、双方根本利益是否一致、价值观念是否类同等。又如在谈判过程中如果双方存在根本利益的冲突,即使沟通过程中不存在误解,谈判双方沟通技巧十分娴熟,往往也不能达成协议,即使沟通双方每个人都充分理解了对方的观点和意见。

沟通的实际运作可通过多种途径。口头沟通可能是运用最广泛的方式。文字沟通(包括书面和屏幕形式)及音频/视频沟通(包括远程通讯)在现代社会中是同等重要的沟通途径。然而,沟通不仅仅是上述几种方法,在人们面对面地交流时,眨一下眼睛,用手指轻轻地弹一下等都是同样重要的沟通方法。在某些公开场合,携带旗帜或其他标志物都有一定的含义。有时,一个人的衣着和身体姿势也可能具有非常重要的含义。有时非语言沟通比其他沟通方法更为重要。

口头沟通:这是运用最为广泛的沟通方式。它是一种高度个人化地交流思想、内容和情感的方式。口头沟通与文字沟通相比,为沟通双方提供了更多的平等交换意见的可能性。人们通过沟通信息的内容培育相互之间的理解。但它也有局限性。一是语义,不同的词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意义。二是语音,语调使意思变得复杂,不利于意思的传递。意思会因人的态度、意愿和感知而被偷换。人们推知的意思可能是正确的也可能是不正确的。据估计,在口头沟通中最终原汁原味地保留下来的内容不超过原来信息的20%.在不同的企业文化背景下,对同样的语言,会有不同的理解,或者在同企业内部,由于文化认同不一,也会产生语言沟通的很大偏差。

文字沟通:在缺乏面对面的接触或远程通讯设施的情况下,这种沟通方式是传递信息非常有价值的工具。特别是在面对很多人传递同一信息而且还需有一个永久存档时,这种方法尤其有用。沟通者可以精确地表达他所想传递的信息,并有机会在给接受者发送之前充分地准备、组织这则信息。文字沟通的其他问题有:不能得到即时的反馈,有关的部门没有机会对该信息进行讨论。现代通讯技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些问题。但从个人化和说服力的角度来看,这种沟通的效果是有限的。企业文化的差异,会导致对文字含义的不同理解。在一个有数千名职员的大型企业中,文字沟通可能是最方便的沟通途径。但必须运用文化进行理解整合。

音频/视频/通讯沟通:通过高度发达、高效的通讯/音频/视频辅助设施来使沟通变得更为有效,这种现象近年来日益增多。视觉感知是影响思想的一个很有潜力的工具。人们更易于理解并保留视觉印象而不是文字印象。由于人脑保留视觉形象的时间比保留语音文字的时间长,所以,现代通讯技术可作为一个极好的工具用来支持和强化其他形式的沟通。正在出现的“信息高速公路”就是一个例子,它能为增强沟通效果发挥重要的作用。有利于在一个语境下,理解信息传播者的真实含义。

三、沟通的风格

随着社会文化的变迁,沟通的模式也要相应地改变。作为经营管理环境的一部分,企业文化因素在企业管理沟通的有效实现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企业文化上的不同可表现在思维模式、信念、价值观及共同的风俗习惯等方面,也可表现为信息处理方式的不同。在统一的企业文化中,信息处理是直接的、线性的。坚持按进度表行事、准时性等是一维文化的良好指标。如果企业文化是多维不一的,人们同时在不同的前沿思考、工作。它的信息处理通常是迂回的、深度的。对进度计划坚持程度比较松散,也不太按时,这都是多维文化的典型表现。企业文化不统一,管理人员和普通工人需要深度地了解背景信息后才能行动。这就导致了企业管理效率低下。另一方面,统一的企业文化,人们对企业各种事物的认知一致,价值判断相同,不必了解深度的背景信息就可以行动,从而可以促进效率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