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微观经济新闻范文

微观经济新闻范文

微观经济新闻

微观经济新闻范文第1篇

(一)人文主义为新闻传播指明了发展方向

新闻随着人文主义的发展,也有了新的转变,大步跨进了一个新的时代。然而,这个转变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在20世纪90年代,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体制被提出并确定之后,新闻业的发展又出现了一个转折点。由于市场经济体制导致的传媒业逐渐走向大众,被大众更加了解,新闻业也随之发生改变。从前的新闻业是由政治来指引,围绕着政治展开,而在新时期,在市场经济被高度重视的时候,新闻业的重心是否将从政治转移到经济上,是新闻业面对的首要难题之一。然后和政治一样,经济只是人们生活的一个方面,它是重点,却不是全部,若以经济为新闻发展的中心,则会像过去一样比较片面、笼统。在这个关键时刻,人文主义成了新闻业发展茫茫迷雾中的指明灯。跟随人文主义进行改革后的新闻业,以人为中心,从经济发展,政治改革,工作与生活等多方面来进行对人文的关注。新闻传播开始对普通的个体进行关注,不再只是关于某一个人。

(二)人文主义促进了新闻传播观念的转换

对比20世纪和如今的新闻内容,最显著的感受就是如今的新闻更加强调人的主体性,将新闻和读者放在了平等的地位。在这一改变过程中,“受众”的观念被提出,认为新闻的形式与内容应该根据群众的需要来决定,这是新闻业的改变中强有力的一笔。但改变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在20世纪80年代,受众的需求仅仅停留在表面,主要体现为改变报纸的版块排列,增加互动内容等方面;到了90年代,才将传播者的姿态降低,和受众处于同等地位。观其发展历程,对“人文主义”的理解越来越深入,将“以人为本”的思想贯彻得越来越彻底,除了将传播者和受众放在同等地位,还能够把每个人当成独立的个体,正视每个人的权利,人文主义已经不断渗入新闻业。从根本上来说,新闻传播观念的转变就是从漠不关心,到无限关注“人”,将受众的需要放到最高的地位上,无处不体现着一种人文关怀。新闻已经能够走进群众生活,贴近群众,更能被群众所接受,都是人文主义促进了这种转变。

二、传媒新技术对新时期人文主义与新闻传播的交互影响

新媒体是在传统媒体发展的基础上运用数字技术、移动技术、网络技术的新的媒体形态。随着科学技术的推进,互联网以及手机的普及,新媒体逐渐成为继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后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新媒体的传播因其传播方式的高度自主性、广泛参与性、去中心化的互动性等特点,使广大民众参与到信息的制作和传播过程中,给人们带来了新的虚拟生活方式,对新时期的人文主义与新闻传播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3)》提出,2012年以来,中国新媒体用户持续增长、普及程度进一步提高,而新媒体应用也不断推陈出新、产业日趋活跃,特别是微博已经发展成为中国活跃度极高的新媒体应用平台和信息传播空间并频频引发热点。微博、微信都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只要用户下载微博、微信软件并进行注册即可登录使用,再加上智能手机的普及,为微博、微信的使用提供了更为便利的条件,而手机即时通信的移动化、碎片化和随时在线的特点,符合当代人们的使用习惯;微博、微信等媒体地出现在改变着大学生获取信息、交流沟通等生活方式的同时,也在改变着新闻传播的方式。微博的出现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微博的特性满足了人们的个性和智力发展的需要,深受人们的追捧和喜爱。微博手机客户端和电脑客户端都可以随时随地信息,更新迅速,交互性传播快捷、信息海量,成本低廉,而微信则融合了腾讯QQ好友和手机通讯录,使关注和分享性更强,再加上微信资费便宜,只花费很少的流量费用,并且支持语音、图片、文字等各种信息的发送,让受众之间的沟通变得更加丰富有趣。“微”软件除具有网络媒介信息传播量大、速度快、超地域性等一般特点之外,还具有传播即时互动性强、高度自由性、信息内容与方式多样性、语言表达方式简捷性等特点。这使得新闻传播更具个人化,被更多的人所了解并接受。在一定程度上,新媒体技术改变了新闻传播的模式,新闻传播又传播了人文主义的发展。

三、结语

微观经济新闻范文第2篇

报纸微观经济报道常常采取“抓小放大、贴近生活”的报道思路。在其他媒体讲深度、讲背景、谈宏观、谈趋势的报道模式下,其经济报道则以短小精悍、小中见大的特点赢得了受众的关注和社会的认可。许多报纸的经济栏目专门介绍一些明白易懂的普通老百姓急需了解而又易于掌握的经济信息、理财道理等,这些栏目由于内容实用性强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因而深受读者欢迎。如广西的《当代生活报》的《财经新闻》、《南宁晚报》的《金融周刊》等栏目都是以生活中与老百姓密切相关的经济信息为主,都是一些看上去很小、很微观的经济内容,而这些内容又恰恰是普通老百姓最关心的。这类以平民视角开办的经济类栏目就能很好地吸引读者。

广西报纸的经济新闻报道已初成规模,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从广西报业的发展情况来看,经济报道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广西日报社作为广西区党委机关报在原有工商部基础上分化出东盟部,专门从事中国―东盟经济自由贸易区的报道,同时加大对北部湾经济发展的报道,从宏观上把握经济报道,其旗下子报《南国早报》、《当代生活报》则从周一到周五每天一期经济专刊,从关乎普通读者生活的方面进行报道,其他报纸如《南宁晚报》、《八桂都市报》等都从微观经济生活着手打造自身的经济新闻报道。尽管这些报纸对本报的经济报道都有不断的改造和提高,但受众对经济新闻的大量需求和当前报纸经济新闻脱离受众形成了矛盾,这种矛盾压制了广西报业的发展。针对当前广西报纸微观经济新闻报道形式还存在的呆板化、数字罗列的枯燥化、报道语言的术语化的现象,根据读者的需求,探讨如何从微观经济报道的语言方面去创新经济新闻报道,如何借鉴国内外经济类报纸的成功经验,结合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发展,探讨创办广西本土的特色经济报道,担当起为广西经济发展服务的重任,为此,笔者认为经济新闻语言的策略是一个重要的内容,应从以下方面进行。

始终坚持运用平实简洁的语言

新闻语言的平实就是叙述新闻事实要客观真实,不夸张,不渲染,不加想象。简洁是指新闻叙事简要、行文简朴,灵活选用短句和短语,文字凝练,在解释问题时进行客观、冷静的精到概括。写作经济新闻的语言比起其他的新闻报道来说,要求更加简练准确,每个词表达一定的意义都是不可代替的。要解释一个问题,阐述一个经济原理,要找出最简练准确的语言来表达。经济报道中难免有一些专业术语、政策要解释,就必须用平实简练的语言进行解读。广西的都市报基本遵循严谨简练的财经报道文风,增强“解释性”报道的比重,如《南宁晚报》2007年12月10日的报道“经适房面积控制在60平方米左右”,从保障对象为城市低收入家庭、单套建筑面积60平方米左右、上市交易政府优先收购和住房政府定价、房贷优惠四个方面进行解读国务院的新政策。其中最后一个方面是这样陈述的:

新变化:《细则》规定,经济适用住房实行政府定价,其中利润率不能高于3%。确定后的经济适用住房价格应当向社会公布。经济适用住房销售应当明码标价,销售价格不得超过公示的基准价格和浮动幅度,不得在标价之外收取任何未标价的费用。

《细则》还规定,购买经济适用住房且建立了个人住房公积金账户的购房者可以优先提取本人的住房公积金,住房公积金管理部门可以根据申请优先发放住房公积金贷款。

解读:房价如“雾里看花”,老百姓心里不踏实。新规定立足保本微利,要求明码标价,不准变相收费。这意味着,以后南宁经济适用住房的价格将更注重“阳光管理”。公积金的房贷优惠政策,保障了购房人的买房资金。

――报道的四个内容都从“原政策、新变化、细则规定和解读”的角度进行平实简练的表述,用陈述直白的语言,使读者对国家经济适用住房的政策、办法的要点一目了然,起到了言简而意明的作用。这样的报道,应该是微观经济报道的正确选择。

灵活运用形象生动的语言

形象化就是要使经济报道让人愿意看、看得懂,要在语言和表现形式上力求通俗易懂,在文字表达上适当采用叙述性、描述性的语言,对专业术语的解释要采用各种灵活的修辞方法,从而强化经济报道的表现力,使文章浅易、流畅和生动。要善于把概念的表述通过形象的报道来体现,使报道的内容亲切可感。

微观经济报道的读者定位多半是都市中的民众,读者阅读经济报道的目的是为了浅层次地了解经济现象、经济形势和理财知识,广西报纸的微观经济报道大多出现在都市报的相关栏目里,如《南国早报》的《财志周刊》、《当代生活报》的财经新闻栏目和它的《财智周刊》、《南宁晚报》的《金融周刊》和《八桂都市报》的经济报道等。和许多国内都市报的发展相似,广西的经济报道也经历了自己的发展过程:初期侧重报道生产领域中的工业、农业和财贸新闻,随着社会和市场的发展,开始关注和侧重消费领域,倡导其服务性的功能。经济报道的模式模仿国内的各大经济类大报如《21世纪经济报道》、《中国经营报》和《经济观察报》等用数字、用深度报道等表现形式,力求气势恢弘。但是,效果并不好,读者不爱看,读者群小。经过不断的探索,媒体更加坚定了报道的定位――贴近广大市民,寻求从微小的事物中去“以小见大”地报道经济生活。2007年5月始,广西《当代生活报》以宣传北部湾经济为主题的大型组合式报道《天降大任北部湾》是热点经济新闻通俗化表现的比较成功的例子,有《广西沿海发展应形成新的一极》、《潮落潮起两千年》、《大开大合看南宁》、《大进大出港成群》、《胜景胜迹醉游人》和《高端高见话一湾》等专题,其中《潮落潮起两千年》专题回溯历史――广西通过北部湾发展海洋经济对外合作的历史,有这样的叙述和描写:

据史料记载,古时的合浦,是先有珠,后有城,再有港。早在先秦时期,合浦的骆越人与东南亚族群就有着渊源关系和通航往来。两汉时其地位比广东徐闻重要,发展比徐闻繁荣。

自古以来,合浦港与内地(尤其是中原地区)的联系主要靠水路,自南流江出海口的合浦港溯南流江过北流江、浔江、漓江、湘江而达长江水系,再辗转到达中原地区。正是通过南海至中原的这条水道,中原、荆楚、湘桂的物资、人员大量进入合浦地区,同时合浦的农渔产品也循此水路直销中原。

海路开通之后,古合浦郡与中原和海外的商贸文化交流是非常频繁的。一些民间商人从物产丰富的中原把货物运到合浦、交趾一带交换玳瑁、琥珀、珍珠、琉璃等。外国商人有的仰慕中国的物质和文化,有的为博取汉皇帝的厚赐纷纷组团前来,或直接在合浦和中国商人交换,或从合浦直达长安和中原地区。

如果说,历史是一条剪不断的血脉,那么,历史也是一条剪不断的人脉和财脉。海上丝绸之路带给广西北部湾的,实在是一份沉甸甸的文化遗产。

――把介绍合浦的地方建设当作一个古老、美丽的故事来陈述,使经济活动具体化了,这样的表述既准确、简练又增加了形象性和生动性,把可能刻板、生硬的介绍变得生动起来了,把重大题材微观化了。整组报道将思想性、政策性内容寓于可读性之中,正如《当代生活报》的总编辑张社人评价此组报道所说,平民读者普遍希望新闻要做得可读、活泼、平易近人。这虽然是老生常谈,却非常重要。

凝练专业化的评论语言

通俗化语言的广泛运用。随着我国金融业的不断开放和金融国际化的日益加深,人们的理财观念日益增强,理财成为广大百姓重要的人生规划。提高国民的理财能力,有利于保障个人和家庭健康的生活体系,有益于市场经济的效率,促进一般经济福利。但是,国民的理财知识普遍缺乏。因而媒体本着为大众服务的原则,广泛地宣传理财知识,在广西诸多的报纸媒体中重视理财知识的教育和传播,也开始重视对经济评论栏目的重视和建设。在广西的报纸经济新闻中,一些理财的、服务性的新闻评论也坚持使用大众化的语言。如《南宁晚报》的经济短评论《津津乐道》、《当代生活报》的《财智周刊》等。如《被放大的风险》(2007年10月23日《南国早报》33版的本期主持的小评论),用比较通俗化的语言对购买基金要有风险意识进行了述说,其中的核心段落说:“有投资者说,借钱投资、借钱生财属于‘杠杆经济’,弄得好可以空手套白狼。除了借钱炒股,目前抵押房产融资炒股的投资者也有不少……据专家计算,在信用卡的透息还款期内,基金必须要有3%以上的收益,投资者才有可能不亏钱……如果大盘震荡剧烈,投资者无法很好把握,投资者就将面临‘鸡飞蛋打’的风险”,文章开头用了三个段落对基金购买的风险的其他相关问题进行了陈述,用故事和情感与读者进行信息和观念的沟通,这样的表述比较平易近人――经济评论只有增加可读性,才能使受众产生亲切感和认同感,收到好的传播效果。但如果评论过于空泛,没有依托新闻报道做有针对性的、画龙点睛的评论,就会存在对原创报道内容简介的重复,文字表述过于冗长,不够简洁,对关键的基金风险的核心问题稍微切入,而没有进行深入的分析。像《南国早报》这样的评论在许多类似的报道中出现,其中的评论文章浅尝辄止,并且经济评论的比例过小,没有形成持续性有价值的观点,削弱了评论导读和统领报道的作用。

专业化语言的凝练。对于广西报纸的微观经济报道来说,走“平民化”道路是许多报纸坚持的原则,也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成绩。但是,经过调查和分析,经济评论存在许多问题,用《南国早报》经济部主任刘日刚的话来说就是“目前经济评论是广西报纸的弱项,必须引起重视和努力加强”,一些都市报在专业人才引进上引进“评论高手”,同时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如《南宁晚报》的《金融周刊》的《津津乐道》、记者手记等小评论栏目把握经济热点问题进行评论,有些报道是值得称道的,如《炒股要把握好火候》(2007年11月28日27版)全文共四小段,其中的两段是:

昨日大盘再次创了近期的新低,震荡空间直向4800点,很多投资者开始怨声载道,并带着一些恐惧。说起来那些散户是值得同情的,在大牛市里,将反弹作为普遍期待,盼星星盼月亮,盼望着反弹,就像久旱之后,人们盼望下雨一样。

可是在连续下跌之后,还是没能反弹,我想,可能所有的投资者都在思考,这会儿是应该坚守还是退出呢?但是我也知道,这个问题是很难回答的……

这样的经济评论语言文字的表达主要表现为通俗生动、句式的变化多样,论理的情景交融,例证的平民视角。但对一些经济现象的评论过于肤浅,而且显得空洞,没有形成有价值的观点,可开拓的空间还很大。

经济评论要适当地使用专业用语,凸显专业水准,才能彰显媒体的专业性和权威性。经济评论要体现作者对市场经济全面而准确的把握,而且要有对财经资讯精到而独特的分析,才能对读者起到启发和教育的作用。如胡舒立的经济评论《股市炽热时想些什么?》(《财经》杂志2007年4月总183期)有这样的两段论述:

可能没有人否认股市的高风险,随之而来的是竞相拥入市场,既有投机性心理博弈,亦有无处投资的苦恼――后者正是对负利率的“用脚投票”。由此我们以为,央行适时稳步加息,可收一举多得之利。

当前中国的资产价格和通货膨胀率同步上涨,且有加速的迹象。今年来通货膨胀浅次上行走之走势,目前年定期存款税后利率2.25%的水平,几乎必然在年终成为实际负利率。特别是在当前通货膨胀构成中,食品价格升幅最高,正对低收入者形成直接影响。

相比之下,这篇新闻短评善于抓住热点问题,从市场经济的角度关注经济现象,使用规范的科学术语,体现了严谨的科学性。可见,广西的报纸经济评论还存在诸多不足,首要的任务是使论理有一定的深度,针对经济生活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在论理的过程中恰当地运用理论来剖析新闻事实,将新闻性和理论性有机地结合起来。(注:本文为广西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2006年度科研课题“创新报纸经济报道服务广西建设的研究”项目,作者为课题主持人)

参考文献:

1.刘笑盈:《经济学与经济学原理》,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张社人:《新闻战线》,2007(10)。

3.贺宛南等:《财经专业报道概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4.王华庆:《经济新闻采访与写作》,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3年版。

5.胡润峰等:《财经新闻报道与写作》,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微观经济新闻范文第3篇

关键词:中国新闻奖;电视新闻;新闻框架

中图分类号:G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7)06-0069-02

新闻传播活动总体来说就是一个建构与被建构的过程。从新闻客观事实的发现到新闻文本内容的呈现,是传播主体对现实世界的反映,也是对事实景象的一种建构。

新闻框架结合了社会学与认知心理学等源头而形成。社会学家贝特森认为,框架就是(或限定着)一套资讯,它处于元传播层面,是传播者提供给受传者的应当如何理解框架内信息的诠释规则[1]。潘霁提出“框架”概念有三个主要的抽象核心属性,结合起来后将框架定义为“不可见的微观结构,用于交流中组织生成意义,并常在文本中表现为可见符号的组合”[2],承接社会学、认知心理学等源头而形成的新闻框架概念指的是一种特殊的框架现象――具有特殊的主体、客体,特殊的认知、建构特点和符号表达。

一、新闻框架形成的背景

新闻框架的形成是在宏观因素(社会意识层面)与微观层面(新闻业务层面)因素的双重互动之下形成的。

媒介组织处于社会生活之中,与社会进行着信息的交换与能量的交换,身处这复杂的社会生活大h境中媒介的传播行为时时刻刻被各种因素所影响,许多的社会观念范畴构成了传播者新闻框架的背景。其中较为深刻的是意识形态。“构成任何一种意识形态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框架的东西,总是藏在人们的无意识的心理层面上,不管人们是否承认,它都是人们思考任何问题的基本出发点”[3],意识形态的实践总是需要一定的物质作为载体,在新闻传播组织中,表现的更为明显。主体对于意识形态的传播是通过媒介去认识、理解、宣传,来对客观世界进行改变,并且在新闻框架中呈现出来。

二、中国新闻奖电视新闻获奖作品内容分析

(一)研究样本及类目划分

社会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需要社会成员对这个整体有一个“共识”,大众传媒在共识的形成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特别是电视。电视呈现给人们相当同质的社会真实,同时也是国家治理过程中政府发挥舆论导向作用的重要表现形式,这类新闻具有权威性与可靠性,受众可以通过电视新闻感知国家形象。故本次以2010到2015年间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中的电视新闻为研究对象。

第二十届中获奖作品一共277件,第二十一届获奖作品一共287件,第二十二届奖作品一共291件,第二十三届获奖作品一共299件,第二十四获奖作品一共283件,第二十五届获奖作品一共294件,其中各届电视新闻数量(如图1所示)。

针对所研究的电视新闻,根据其报道主题大概分为一些类目:时政、经济、社会、教育、法制、文化、科技、医疗、其他。以下表格是针对第二十届到二十五届中国好新闻奖电视新闻中其报道主题进行的数据统计与分析(如表1所示)。

从图1中可以看出电视新闻获奖作品虽然在二十二届有所下降,持续稳定发展,在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中始终占有一定的比例,在新媒体不断涌现的年代,电视作为传统媒介依旧发挥着它独特的作用,

这六届的时政新闻都是从微视角出发,低角度观察。这里的低角度是指侧重于从小事件,小人物出发,从小人物、小事件中发现社会中被大家所忽视的普遍问题。例如第二十届中的电视新闻作品中“对话江淮 我们两会看病不差钱”多角度采访,深入群众低角度进行时政类的报道,让人真切的感受到国家心系百姓的真情实感。第二十二届的电视新闻奖作品中的“张春贤逛夜市”从微视角出发,反映了政府与百姓之间的那种与民同乐的场景等。总体看,这些获奖的时政类电视新闻作品报道角度、报道主题并未发生重大的变化,一直延续着从政府到百姓以微视觉、低角度、多层次的报道方式,更加注重的是政府与百姓之间的互动。

与报道方式的相对恒定不同,六届电视新闻题材变动较大。时政类、经济类、科技类的新闻报道的波动较大,而社会类的新闻报道相对于稳定。时政类的电视新闻在第二十二届中国新闻奖电视新闻作品中数量有所下降。第二十二届中国新闻奖时政类主题的新闻报道较上一年呈现出下降的趋势,这种下降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外部环境的变化。2011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政府工作的重点是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创造良好环境,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上,重点还是仅仅围绕着经济的发展。时政新闻报道与经济新闻报道出现了融合,即以经济新闻报道反映政策推行与治理的成效。例如二十届中国新闻奖中的《山西:调整煤炭产业结构经济增长由负转正》。 2009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煤炭需求减少,能源大省山西利用市场倒逼机制,大力推进以煤炭资源整合为代表的经济结构调整,在这一经济结构调整的过程中也折射出政府宏观经济政策的扶持与支持。从这些具体的电视新闻作品中,我们可以发现政治新闻框架逐渐与经济类的新闻框架慢慢融合,经济为形政治为本的政治――经济新闻报道框架形成。

纵观新闻奖获奖作品可以发现,单一模式、单一领域的新闻报道框架已经被复合框架所替代,如前所述的政治――经济框架,同时还出现了经济――社会框架。国家发展经济的目的是实现社会和谐,民生发展。以社会生活为报道领域,反映国家治理方针政策成为社会类新闻的主要模式。在涉及民生保障、环境保护、文化发展等较宏大的选题时,新闻多从小事入手,以小视角反映大政策下的变革。

(二)研究发现

不同体裁类的新闻承载着不同的新闻框架,新闻题材作品数量的变动也意味着所承载的新闻框架的变动,而框架的变动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而发生改变,从微观来说,变动的根源来源于新闻情境的变动,宏观层面而言,其变动的根源来自于社会语境的变动。

传者观念受限于社会结构,又担负着信息传播的重任,这种形式下的新闻框架的内涵表现为某一国家或社会制度下的主体意识形态,充当国家政策方针等的传声筒,故而当国家的方针政策有所变动时,传播主体在这种背景下认知会发生变化,所选择的新闻框架也会紧紧追随国家方针政策的变化,做出调整。针对所分析的电视新闻主题变化,我们更应该透过现象看本质,明确新闻框架变化的本质是国家方针政策的变动。

传播态的新闻表现为具体的新闻文本,新闻文本是不同微观层面新闻语境的外显,微观层面新闻语境指的是新闻事实所处的特定的环境。新闻事件或者议题的发生发展通常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原有的框架难以解释或者归因,只有借助新的框架才能得到意义的阐释,更好起到建构的作用,看到框架背后所要表达的信息,比如国家和社会的面貌,通过具体的采访,对客观世界进行认知与理解,从而进行框架的选择与建构。对于框架的重新选择与建构,更多的还是遵循着“信息需求”这一最基本的逻辑,满足受众需求,引导受众,使受众的现实观与社会观符合主流,更易于被受众理解与接收。

通过对这六届新闻奖中电视新闻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时政类、社会类、经济类、科技类的新闻报道会出现一些波动情况,同时新闻叙事的结构也逐渐多样化,各种体裁的新闻涌出,这意味着新闻框架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而其目的还是为了适应新闻语境的变化,适应不同语境下受众的认知情况与认知模式,从而更好地让社会成员对这个社会整体有一个“共识”,形成主流的现实观与社会观,有助于社会健康持续的发展。

三、结 论

传播主体作为把关人,进行新闻报道时紧紧围绕一定时期内的主意识形态进行架构,以此引导受众的注意力。这是新闻报道认知框架形成的稳定性、支持性因素。然而新闻框架变动的诱发因素源自社会语境与新闻语境的变动,当这些语境发生变化的时候,主体对于客体的认知框架的选择以及符号的应用选择等更多的追随这两种语境的变化而做出调整。在调整的过程中会结合着两种语境下受众的认知模式与特点,抓住主流的社会观现实观,选择更容易为受众所接受与理解的新闻框架,进行建构,外显为一定的新闻文本,进而引导与影响受众的认知框架,更好的理解与接收传播主体的框架,进而推动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See G.Bateson, Step to an Ecology of Mind, New York, Ballantine Books, 1972,pp.177-193.

[2] 潘霁.略论“媒体框架”的概念化[J].国际新闻界,2010(9).

[3] 俞吾金.意识形态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

[4] 肖伟.新闻框架论传播主体的架构与被架构[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

微观经济新闻范文第4篇

关键字 新闻节目;媒介融合;整合;创新

中图分类号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5)135-0001-01

首先,电视新闻节目是以播放新闻为主,这里指的新闻包括政治新闻、社会新闻、娱乐新闻等,内容上都是偏向专业化,一般都很难激起人们的兴趣,而现在电视新闻节目播出的内容,除了重大新闻之外,其余的都是一些可有可无的新闻,而这些新媒体也有,且曝光速度更快,所以这两种传播媒介就有了矛盾与冲突。

1 电视新闻节目在新媒介出现的现代社会发展的困境

1.1电视节目过分依赖收视率,依赖观看人群,传播范围窄

电视新闻节目播出媒介主要是电视机,人们了解新闻是通过电视机才知道的,首先,人们看电视不是随时的,而且一般电视节目都有其固定的播出时间,而那个时间并不是每个人每天都有的,所以它的时间限制性就注定了其新闻的传播范围窄。电视节目的评比主要是依靠收视率,依来观看人群的多少,如果不利用新媒体技术,就将成为其发展最大的阻碍。

1.2新媒体技术传播范围广,信息更新快,具有较好的优势

以现代社会新媒体技术―微博为例,微博目前使用人群多,适用领域广,是信息时代新媒体技术的典型代表,微博上的新闻种类多,而且最大的优势是微博上的信息更新快,及时,大型新闻事件只需要几分钟就能让很多人知道。

1.3电视新闻节目内容不够突出,吸引力不足,同时缺乏创新

电视新闻节目的播出需要动用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从取材、采访到录制播出都是需要时间来完成的,其次,新闻不是每天都有的,家常理短的事不能叫做新闻,新闻的内容缺乏创新和吸引力,或者新闻获知渠道范围过窄,同时获知网上热点新闻速度较慢,这在某种程度上也会降低节目的收视率。

2 电视新闻节目在媒介融合语境中整合及创新发展的原因

2.1 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现代社会是信息化时代,计算机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很多企业都开始着手信息化管理,随着微博、微信的出现,电视新闻节目面临更大的困境,所以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胜,电视节目也必须做出相应的改变去适应现代经济发展的需要,这也是现在需要对媒体进行融合的原因。

2.2 迎合现代社会大众的需要

现在有更多的人更倾向于使用方便、快捷的新媒体,这其中的原因是现代化进程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在不断加快,根本没有足够的时间去看电视,因此,在电视节目领域整合及创新两种媒体是为了迎合社会大众的需要。

2.3 电视新闻媒体业自身创新发展的需要

电视新闻业要想进行突破,就必须改变传统的模式,在媒体融合语境中进行整合与创新,改变以往单一依靠电视来传递信息的方式,增进与观众的交流,促进电视新闻媒体业的发展,而新闻媒体业是一个传播学,它需要获取及交流信息,也需要获取及交流信息的平台,电视新闻节目也需要在播出前告知时间及主要内容,根据播出后社会反响等来不断调整及完善自身,同时,获得新闻媒体业竞争的胜利需要进行改革创新。

3 推动电视新闻节目整合及创新发展的措施

3.1 创新电视节目播放方式,利用网络平台打造新观看渠道,实现新旧媒体融合

电视新闻节目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才能适应现代人的需要,因此在媒体融合的整合与创新中利用暴风影音等新媒体手段弥补其时间上的缺陷,把节目上传到网上,让人们利用网络观看平台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来调整观看新闻的时间,从而拓宽观看人群,实现随时随地观看的目的,摆脱时间及空间的限制,同时在创新方面可以使用一些网络词汇,如要报道某一社会问题询问人们的观点时可以用“元芳,你怎么看”等新网络词汇,为节目增添新的亮点。

3.2 协调好播出时间,在直播未播之前不要到网上

这个环节很重要,新闻媒体在整合中要注意时间的

分配问题,如果在直播未播出之前擅自放在网上,这就会降低收视率,那么电视的存在就岌岌可危了,媒体整合是需要两种媒体在互相存在的基础上实现共同发展,而不是一方取代另一方。其次,在播出时也可以在网上一起同步直播,实现新旧媒体优劣互补,既方便他人,又能提高点击率和收视率,在创新上可以改变节目长度,因为电视直播是有广告时间的,所以在网上重播时可以剔除广告,缩短播放时间。

3.3 创新节目播放内容,利用新媒体渠道,获得新的热点话题,为节目增加影响力

新闻有想看的新闻和应该看的新闻之分,还有家长里短、世界奇闻等新闻,只要愿意去观察生活,其实新闻就在身边,只是新闻是否应该由电视节目播出还值得商榷,一般来说电视新闻节目的播出时间在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的时间,所以对播出的新闻内容的筛选是很有必要的,那么被筛选掉的新闻其中有可能就有人们想看的新闻,那么为了满足这些人的需要,就需要利用新媒体手段来公布这些新闻,现在一打开QQ或微博、微信都有新闻提醒功能,这就是一种新的新闻传播手段,在被筛选掉的新闻中找出有一定价值的新闻不播出,只在新媒体上宣传,这就可以保证电视新闻节目的内容简介明确、具有针对性。同时还可以通过这些新媒体搜集热门新闻,节目组在加以认证分析,采访,这样的新闻可以针砭时弊,增强影响力,也有利于替人民群众监督政府的行为,实现媒体的职责。

3.4 在节目手段上进行创新,在直播中增加微博、微信互动环节,加强与观众的交流

电视新闻节目在媒体融合中的整合可以在直播中增加互动环节,让观众参与讨论,比如在播出有关社会道德的新闻时,以某个人的行为是否符合道德价值观为话题,通过新媒体让观众可以表达自己的观点,让观众在观看新闻的同时可以随时随地发表自己的意见,不用像以前一样通过拨打热线电话来告知。

4 结论

因此,电视新闻节目的整合与创新是经济、社会、大众及自身发展的需要,信息化时代有这个时代新闻传播的新方式和手段,而现在要做的不是优胜劣汰,而是与时俱进,调和新旧两种媒体平台,拓宽新闻传播的范围,摆脱时间与空间限制,实现共同发展。在创新上,实现电视与网络互补,拓宽新闻搜集渠道,利用网络词汇命名新闻标题,让新闻更贴近民心、贴近生活,同时也要注意时间的分配问题,在直播之前做好保密工作,但也要利用有亮点的新闻提前进行宣传,激发观众的兴趣,提高新闻节目的点击率与收视率,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媒体融合语境下的整合与创新。

参考文献

微观经济新闻范文第5篇

(一)人文主义是新闻传播的文化心理基础

在新时期之前,人们处于““的思想枷锁中,而新时期人文主义的出现改变了这一现象,使人们突破了陈旧的思想,解放了自己,冲破了过去的种种不合理的规则制度。人文主义思想对群众的思想转变作用是这样的:首先,在人文主义思想形成初期,某一特定阶层的人们与之相遇并能够理解、支持;然后,这一阶层的人们互相交流使得这种思想在这一阶层中广泛传播。随后,在得到了绝大部分人的认同之后,他们开始发起思想运动,让越来越多的人能够了解到人文主义思想,从而引起全国人民观念上的改变,至此,人们的心里接受了这种想法,思想运动取得成功。人文主义思想重在强调“人”的重要性,解放自我。基于这种转变,人们,特别是新闻工作者们开始重新审视关于新闻的一切,新闻的传播形式首当其冲。人文主义就这样给新闻的传播打下了群众的心理基础,新闻传播也促进了人文主义的传播。

(二)人文主义为新闻传播指明了发展方向新闻

随着人文主义的发展,也有了新的转变,大步跨进了一个新的时代。然而,这个转变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在20世纪90年代,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体制被提出并确定之后,新闻业的发展又出现了一个转折点。由于市场经济体制导致的传媒业逐渐走向大众,被大众更加了解,新闻业也随之发生改变。从前的新闻业是由政治来指引,围绕着政治展开,而在新时期,在市场经济被高度重视的时候,新闻业的重心是否将从政治转移到经济上,是新闻业面对的首要难题之一。然后和政治一样,经济只是人们生活的一个方面,它是重点,却不是全部,若以经济为新闻发展的中心,则会像过去一样比较片面、笼统。在这个关键时刻,人文主义成了新闻业发展茫茫迷雾中的指明灯。跟随人文主义进行改革后的新闻业,以人为中心,从经济发展,政治改革,工作与生活等多方面来进行对人文的关注。新闻传播开始对普通的个体进行关注,不再只是关于某一个人。

(三)人文主义促进了新闻传播观念的转换

对比20世纪和如今的新闻内容,最显著的感受就是如今的新闻更加强调人的主体性,将新闻和读者放在了平等的地位。在这一改变过程中,“受众”的观念被提出,认为新闻的形式与内容应该根据群众的需要来决定,这是新闻业的改变中强有力的一笔。但改变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在20世纪80年代,受众的需求仅仅停留在表面,主要体现为改变报纸的版块排列,增加互动内容等方面;到了90年代,才将传播者的姿态降低,和受众处于同等地位。观其发展历程,对“人文主义”的理解越来越深入,将“以人为本”的思想贯彻得越来越彻底,除了将传播者和受众放在同等地位,还能够把每个人当成独立的个体,正视每个人的权利,人文主义已经不断渗入新闻业。从根本上来说,新闻传播观念的转变就是从漠不关心,到无限关注“人”,将受众的需要放到最高的地位上,无处不体现着一种人文关怀。新闻已经能够走进群众生活,贴近群众,更能被群众所接受,都是人文主义促进了这种转变。

二、传媒新技术

对新时期人文主义与新闻传播的交互影响新媒体是在传统媒体发展的基础上运用数字技术、移动技术、网络技术的新的媒体形态。随着科学技术的推进,互联网以及手机的普及,新媒体逐渐成为继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后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新媒体的传播因其传播方式的高度自主性、广泛参与性、去中心化的互动性等特点,使广大民众参与到信息的制作和传播过程中,给人们带来了新的虚拟生活方式,对新时期的人文主义与新闻传播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3)》提出,2012年以来,中国新媒体用户持续增长、普及程度进一步提高,而新媒体应用也不断推陈出新、产业日趋活跃,特别是微博已经发展成为中国活跃度极高的新媒体应用平台和信息传播空间并频频引发热点。微博、微信都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只要用户下载微博、微信软件并进行注册即可登录使用,再加上智能手机的普及,为微博、微信的使用提供了更为便利的条件,而手机即时通信的移动化、碎片化和随时在线的特点,符合当代人们的使用习惯;微博、微信等媒体地出现在改变着大学生获取信息、交流沟通等生活方式的同时,也在改变着新闻传播的方式。微博的出现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微博的特性满足了人们的个性和智力发展的需要,深受人们的追捧和喜爱。微博手机客户端和电脑客户端都可以随时随地信息,更新迅速,交互性传播快捷、信息海量,成本低廉,而微信则融合了腾讯QQ好友和手机通讯录,使关注和分享性更强,再加上微信资费便宜,只花费很少的流量费用,并且支持语音、图片、文字等各种信息的发送,让受众之间的沟通变得更加丰富有趣。“微”软件除具有网络媒介信息传播量大、速度快、超地域性等一般特点之外,还具有传播即时互动性强、高度自由性、信息内容与方式多样性、语言表达方式简捷性等特点。这使得新闻传播更具个人化,被更多的人所了解并接受。在一定程度上,新媒体技术改变了新闻传播的模式,新闻传播又传播了人文主义的发展。

三、结语

微观经济新闻范文第6篇

关键词:财经新闻评论;经济新闻;目标学习理论

中图分类号:G2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3)12-0141-02

财经新闻评论写作能力,是“经济新闻”专业本科生的核心竞争力之一。为了培养学生的此种能力,国内设有经济新闻专业的高校一般既开设了新闻评论学课程,也开设了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金融学等课程,然而效果却普遍不如人意,毕业之际,多数学生并没有习得财经新闻评论写作能力,因而其竞争力也就难免不受影响。培养学生财经新闻评论写作能力的障碍是什么?又如何去超越障碍?

一、特定的目标:学会写作财经新闻评论

大学的专业课程设置,作为一种手段,其本身并非目的,目的乃在于实现特定的人才培养“目标”。而“目标是托尔曼(Tolman,1932,1942,1951,1959)的目的行为主义理论的核心概念”——在“在托尔曼(1932)的理论中,‘目的性’指的是他确信行为以目标为指向,即‘行为看起来总是具有以下特征:接近于或来源于某一特定的目标对象或目标情境’”,“托尔曼认为环境中的刺激物(如物体、途径)都是达到目标的手段。人们不能孤立地研究这些刺激物,相反地,人们应研究整个行为的顺序,以理解为什么人们要从事某一特定的行为。[1]”

托尔曼的“目标学习理论”中所谓的目标,具有“特定性”的特点,所谓目标的“特定性”是指,“如果某一目标包含了特定的行为标准,那么,这个目标比一个一般目标(如‘尽最大的努力去做’)更可能促进学习,并使人能主动地做自我评价(Locke & Latham1990)。特定的目标可以较明确地说明成功所需要付出的努力,因而能够提高成绩,同时,由于能够根据明确的目标对行为过程作出直接的评价,所以也能够提高行为者的自我效能感。[1]”

受托尔曼目标学习理论的启发,经济新闻专业设置的“新闻评论学”和“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以及“金融学”等课程,便不能也不应被“孤立地研究”和看待,而应采取一种整体的系统的视野,将这些课程的学习作为一个整体,视为培养学生某种特定核心竞争力的手段。而“财经新闻评论写作能力”即是其中之一。因此,基于“目标学习理论”,学会写作财经新闻评论,便应成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新闻评论学”以及“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金融学”等课程的特定目标之一。

二、障碍的归因:财经新闻评论写作的现实困境

经济新闻专业本科生学习财经新闻评论写作的障碍,如果进行归因,主要有以下三个维度。

(一)用不上所学专业知识

尽管国内各经济新闻专业目前基本上都开设了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金融学等课程,但本科生在学习这些课程的时候,由于心中并不清楚这些课程的学习与自己财经新闻评论技能的养成具有何种关联?因此,在学习之时,多数学生心中并没有明确的目标,该课程便沦为学生只是为了考试通过拿到学分而修的课程。学生们之所以感觉到所学的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和金融学等课程用不上,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课程的理论学习与运用理论知识分析生活中的相关现象的实践应用相脱节。一学期下来,学生们往往只是掌握了一些基本的概念,而对于由概念和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而建构起来的系统性的一门课程的理论,并不清楚。

(二)看不懂媒体财经评论

“华中科技大学新闻评论班曾向国内外专家学者们咨询办学建议,专家学者们给出的‘药方’是:多读古今中外优秀的言论范文、全国每年获奖的优秀评论作品、当代中国社会问题分析和时政方面的书籍以及文学、政治、法律、哲学、历史、经济、社会学、伦理学、社会心理学等方面的经典著作” [2]。这意味着,财经新闻评论写作能力的培养,需要学生大量地阅读媒体上发表的财经评论,亦即“平时多读一些评论,特别是注重在不同评论文章中发现别人的新视角、新理论和新论述,长此以往,对提高我们自身的评论水准是大有好处的” [2]。

而学生们在学习经济学和管理学等课程时,由于学习时并没有明确而清晰的目标,或者没有学透,因此,对于媒体上发表了的包含经济学或管理学相关专业术语的财经新闻评论,往往看不懂。这不但影响学生阅读媒体财经评论的热情,而且也影响阅读所带来的潜移默化的收益。

(三)写不出财经新闻评论

由于学生读不懂媒体的财经评论,因此,“操千曲而后知声,阅千剑而后识器”,或者通过大量阅读媒体的财经评论来学习和培养财经新闻评论写作能力,便成为一条走不通的路。

同样由于看不懂媒体上所发表的财经评论,不愿意或者说做不到大量地阅读财经新闻评论,因此,写不出财经新闻评论便成为经济新闻专业学生的技能短板和从事财经新闻评论写作教学的教师的焦虑。

三、渐进的目标:超越财经新闻评论写作的障碍

对现存的障碍进行归因分析,目标自然是为了找到问题的症结,以便超越障碍。按照托尔曼的“目标学习理论”,其所谓的目标,除了具有“特定性”的特点之外,还具有“渐进性”的特点——所谓目标的“渐进性”是指,“逐渐推进的短期目标,较之遥远的长期目标更接近于眼前,可以更快地实现,并且会导致个体产生更加强烈地指向于实现更高目标的动机”。[5]亦即,“逐渐接近目标能够提高动机和自我效能感”。这对于不懂得把长期目标分解成一系列短期目标的人来说尤其重要。具体到财经新闻评论写作能力的培养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设定“渐进性”的目标,通过“渐进性”目标的实现,最终使学生学会写作财经新闻评论,实现特定的学习目标。具体而言:

(一)首先学会写“评论”

作为财经新闻评论写作能力构成要素的“评论”,由三个要素构成,即“事情”+“异思”+“说服”。评论不能凭空而发,必须是针对某一件特定的“事情”而发,对此“事情”所发表的看法和观点要不同于一般人的看法和观点,要能够看到或者看出一般人所看不到或看不出的东西来。亦即“评论观点要有高度、有深度、有力度”[3]。因此称之为“异思”。对某一件特定的“事情”发表不同于一般人的“异思”,还必须能够以逻辑论证的方式说服别人接受自己的“异思”。这样的一种能力,才能称之为“评论”,而不同于日常生活中的“议论”。

而这种作为新闻评论写作和财经新闻评论写作之基础的“评论”能力,所涉及到的“异思”和“说服”两大能力,并不是学生在学习《新闻评论学》或《财经新闻评论写作》课程之前不经过训练就已然掌握的,因此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训练学生针对某一件特定事情的“异思”和“说服”能力。

(二)其次学会写“新闻评论”

在一个学期的《财经新闻评论写作》课程中,训练和培养学生的“评论”能力需要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在专门安排设计的几次(例如5次课)专门训练“评论”能力的课程之后,接下来便可以设计安排训练“新闻评论”能力的若干次课程(例如同样是5次)。

“新闻评论”与“评论”的不同之处在于增加了“新闻”二字。这意味着两点:首先,“评论”所针对的某一件特定的事情不一定非得是“新闻”,“旧闻”(包括历史)亦可,但“新闻评论”所针对的特定事情,一定要是“新闻”——毕竟,“新闻评论学是研究大众传媒对新近发生的事实进行主观意见传播的科学” [4]。其次,“评论”所针对的特定的事情的“异思”和“说服”是可以不讲究时效性的,但“新闻评论”,针对发生了的“新闻”的“异思”和“说服”是要讲求“时效”的,因为新闻的特性之一就是“强烈的时效要求”[5]。所以,“新闻评论”训练的是学生针对“新闻”在“限定的时间之内”所做出的“评论”,亦即,“新闻评论”=“新闻”+“异思”+“说服”+“时效”。

(三)最终学会写“财经新闻评论”

在训练和培养学生“新闻评论”写作能力的基础上,教师再设计和安排几次课(例如同样是5次),训练和培养学生的“财经新闻评论”写作能力。“财经新闻评论”写作能力是《财经新闻评论写作》课程最终要使学生学会和养成的技能,较“新闻评论”增加了“财经”的限定和要求,亦即,这不但要求学生评论的对象必须是特定的“财经新闻”,而且要求学生在评论过程之中,要运用经济学和管理学等相关的财经专业知识进行“专业化”的评论。这等于说:“财经新闻评论”=“新闻”+“异思”+“说服”+“时效”+“专业”。

而“财经新闻”是一个外延颇广的概念(例如包括“金融新闻”、“财贸新闻”、“证券新闻”、“工业经济新闻”、“农业经济新闻”等等),教师一个学期关于《财经新闻评论写作》的教学时间又颇有限,因此,从可操作性上而言,教师必须将“财经新闻评论”再化约为具体某一方面特定的“财经新闻评论”(例如房地产新闻评论),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重点培养学生某一方面的“财经新闻评论”写作能力。学生一旦学会写作某一方面的财经新闻评论,则对于其他方面的“财经新闻评论”写作,完全可以举一反三。

一旦锁定对财经新闻中的某一方面进行评论——例如写房地产新闻评论,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于相关的专业知识查漏补缺,要求学生系统地学习“房地产经济学”的相关知识,了解“房地产分析的基本经济背景”,“理解房地产市场”,了解“对房地产发展的主要影响”,学习“房地产投资——地块的经济学”,从而不但能够“理解造成房地产活动的原因,以及这些改变将如何影响房地产市场”,而且可以“运用宏观经济原理和微观经济原理分析国家、地区、社区和邻里对房地产价值的影响趋势”[6]。在此基础上,写出高质量的财经新闻评论。

参考文献:

(美)申克(Schunk,D.H.)著.韦小满等译.学习理论:教育的视角[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

赵振宇.新闻评论研究引论——功能、品格、思维、发现[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廖艳君等.新闻评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张玉川.新闻评论学.前言[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1.

微观经济新闻范文第7篇

——与时俱进,推进重大主题报道时代化操作。所谓“时代化”操作,就是要赋予重大主题报道以时代特色,体现与时俱进理念,着力解决好重大主题报道长期存在的模式化、程式化,读者不爱看、报道效果不佳等问题。在传达党委、政府声音的同时,尊重新闻传播方式变化规律,积极探索符合民众视角、民众表达、民众情感的新闻呈现方式,丰富传播载体,创新传播形式,激发人民群众对于宣传内容的兴趣,真正做到喜闻乐见,入耳入心。

如浙江省委常委、杭州市委书记黄坤明亲自点题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对于这样一个抽象的体系,用什么样的传播手段和宣传方式才能让群众自觉接受,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杭报集团策划了“我们的价值观——大型报网互动思辨论坛”。通过报纸报道、网络视频、嘉宾访谈等组合形式,就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进行访谈讨论,以事论理,让专家、市民共商共议,求索、普及、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由于论坛深入浅出,互动参与,手段多样,突出时代感、大众化和地方特色,有效推进了群众性社会主义价值观讨论。在此基础上,杭报集团又推出 “我们的价值观”主题核心词公开征集活动,进一步引导读者的参与热情和对价值观的深入思考。

我们还抓住新闻事件带动价值观讨论,使之具象生动。杭城“最美妈妈”吴菊萍徒手接住了从高空坠下的女孩妞妞,杭报集团各媒体第一时间将其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宣传结合起来,把“最美妈妈”吴菊萍作为一个典型、一种象征,通过生动而深刻的报道,推动了关于价值观的对话与讨论,加深了人们对杭州这座城市价值观的认识。

此外,杭报集团坚持媒体的精神导向追求和社会责任,不断推出各类公益活动,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努力宣传、普及、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大众化、时代化。杭州日报发起“拯救民勤·绿色传递”活动,组织市民到千里之外的甘肃荒漠植树,倡导“一座城市的集体爱心”;都市快报秉持以“生活因温暖而美好”理念,积极举办各类公益活动,强势推出“公益中国”、“浙江慈善榜”等品牌栏目,成立“广济之舟”志愿者联盟,开展为贵州贫困山区孩子提供“免费午餐”等公益活动。

——以民为本,推进经济新闻大众化操作。经济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关系社会稳定和民心向背,但经济报道往往容易做得艰涩生硬,导致百姓看不懂、不愿看。“经济新闻大众化”操作就是切实加强对经济现象、经济政策的解读,让经济新闻通俗易懂,贴近百姓,有用且实用,积极发挥媒体传递主流资讯、粘合社会力量、助推经济发展的作用。

在实践中,杭州日报的 “财经三人吧”、每日商报的“商报大学堂”和“深读”等专栏专版坚持从市民百姓视角,强化宏观经济的微观解读;都市快报推出的“‘农超对接’畅通农产品流通渠道”系列报道帮助种植大户、农业合作社和超市、农贸市场建立直线对接,充分发挥媒体牵线搭桥资源整合作用;每日商报“浙江中小企业一线行”系列报道和都市快报“为成长助力——中小微企业融资对接活动”等,携手各方力量积极为中小微企业搭建融资服务平台;“浙江中小企业生存状况调查—— 信心”、“价格突围背后的需求博弈”等系列报道积极回应社会关注,体现媒体理性和专业性,见微知著,使经济报道更贴近民生、浅显易懂。

微观经济新闻范文第8篇

摘要:新闻专业主义是西方新闻界的基本理念之一,是新闻实践的职业理念,也是新闻工作的行业规范。本文重点阐述了新媒体时代新闻专业主义的新特点,旨在提高对新闻专业主义在新时期的发展认知。

关键词:新媒体;新闻专业主义;表征;建构

 

二十一世纪新闻传播进入新媒体时代,从互联网到博客、微信、网络视频、物联网、大数据与云计算、OTT TV等,数字技术的更新不断刷新新媒体的发展形态。新媒体改变了人们接受信息的方式,使新闻的时效性更强,降低了新闻传播的成本,重构了新闻专业主义。

一、新媒体传播助推新闻场域的权力重构

新闻专业主义的发展受到来自政府、社会、公民等多方面的影响,而新媒体传播加速了新闻生产过程中的内外影响。我们可以援引社会学家布尔迪厄的“场域”理论来阐明新媒体传播环境下新闻场域的重构。基于“场域”视角,新闻场域以三种不同的形式存在,,第一类场域是现实生活中的新闻机构所组成的社会存在,包括报社、编辑部、新闻出版机构、电视台等;第二类场域是新闻工作者在新闻实践中建立的新闻专业社区;第三类场域是新闻实践所总结的新闻理念,即新闻专业主义。新闻场域的生存发展空间受到政治场域、经济场域以及公民社会的影响和制约,新媒体助推了这三种力量的变化,重构了新闻场域的权力构成。

首先,政治场域监管新闻场域。新闻诞生之初就受到政治权力的要挟,新闻专业主义正是发展于政党报刊的衰弱时期,在我国,新闻是党的喉舌,党严格把关新闻的内容和传播。新媒体技术极大扩展了新闻的传播媒介,使政治监管疲于奔命,消减了政治场域对新闻的控制力,削弱了党在新闻场域的主导话语,并迫使政治监管从刚性策略走向刚柔并济的策略,迎合新媒体传播的特性,对新闻来源和传播渠道进行监管。比如成立政府官方网站、认证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帐号,增加其在新媒体的新闻话语权。其次,经济场域解放和异化新闻场域。新闻媒体立足于收视率,收视率产生经济效益,新闻业对经济的追逐就会扭曲新闻的真实性和客观性。新媒体的传播加速了新闻信息的广告销售和“二次新闻寻租”,通过市场利益主导新闻,使新闻话语权面临可操控的危险性和复杂性。最后,公民社会重塑新闻场域。新媒体时代颠覆了传统媒体新闻从业者的主体地位,公民记者开始通过手机、DV、摄像机等记录身边发生的事件并及时上传网络,使新闻的时效性得到进一步加强,极大扩充了公民的新闻舆论监管权力,对党控制新闻舆论提出了挑战。公民记者打破了传统新闻媒体的话语垄断,解放了新闻场域的话语权力,为新闻专业主义的发展提供了现实条件。

二、新媒体传播助推新闻自由

新闻自由是新闻专业主义的前提,新媒体传播保障了每个个体的言论自由和获取新闻的自主选择权利,从传播技术上推进了新闻自由,使新闻自由表现为多种传播形式。新闻自由包括采访自由、通讯自由、出版自由和批评自由。西方新闻专业主义最重要的就是与政治权利或清界线,保持新闻的客观性和新闻媒体的独立性。虽然新闻面前人人平等,但经济上的不平等使得新闻自由虚无缥缈,特别是宣扬平等、自由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新闻就是垄断资本集团的代言人。新媒体技术打破了新闻传播的垄断,让全民分享和网民评论成为一种趋势。人们通过BBS、微博、博客、微信等构建了具有高度新闻自由的公共交往空间,对新闻的质疑和批判畅通无阻,网络舆论大行其道,行使了强大的新闻监督力量,塑造了一个覆盖广泛、快捷高效、影响巨大的新型大众媒体。

三、新媒体传播助推新闻客观性

新媒体传播时代,新闻消息演化为“泛新闻”概念,新闻传播特权被分崩瓦解,传播者从单一的传统媒体新闻从业者转向复杂多样的传播者身份,新闻的客观性呈现复杂的局面。新媒体传播使新闻的客观性走向两个极端,一方面传播技术的进步和全民记者的新闻编写使得新闻客观性面临前所未有的公开透明发展环境;另一方面,由于新闻传播者身份的复杂性,新闻的传播带有不同的利益驱使,使新闻的客观性、公正性受到利益的要挟。由于利益诉求的不同,多信源的媒体环境下,公民记者编写的新闻信息对同一新闻事件进行了多角度、多方面的报道,拓宽了新闻消息的深度和广度,不同的利益诉求下展开的新闻报道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新闻的客观性。

四、新媒体传播助推新闻记者的专业实践

新媒体时代新闻记者的新闻专业主义实践表现在公民记者的新闻实践和职业记者的新闻实践。胡乔木在60年前曾在《解放日报》上发文,提倡人人都学会写新闻,在60年后的今天,新媒体似乎帮助公民实现了写新闻的能力。我国特殊的国情使得新闻生产的专业化水平较低,公民新闻只是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了新闻专业主义,并没有像西方的公民新闻一样作为新闻组织独立出现,比如美国的公民记者协会、韩国的公民新闻网站(OhmyNews)等。但以闾丘露薇创办的公民记者平台“一五一十部落”和一些公民记者达人(比如连岳、周曙光、超级低俗屠夫)为代表的公民记者领袖正在发挥着独立民间新闻组织的作用。职业记者在新媒体的新闻实践包括新闻机构在新媒体上的新闻专业主义实践和个体职业记者在新媒体上的新闻专业主义实践。职业记者利用新媒体拓宽了单一的新闻“采—编—播”制作流程,新闻搜集渠道多元化,利用微博、微信和网络新闻网站就可以找到海量的即时新闻,并利用新媒体病毒式的传播技术进行新闻传播,突破了传统的新闻制作和传播方式。

结语

新媒体技术是一把双刃剑,推动了传播技术的革新、促进了新闻媒介的独立性和新闻的客观性、真实性的同时也提高了网络舆论的风险。在新的传播环境下,新闻专业主义具备了成长的沃土,公民新闻意识的复苏、公民新闻个体的崛起结构了政府的新闻话语主导权,以一种全新的姿态注入新闻场域。今天的新闻专业主义相比传统媒体呈现出碎片化、局部化的特点,独立、自由、客观、真实的新闻理念将会得到普及和认同,推动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吴飞.新闻专业主义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2]李良荣.新闻学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3]蒋东旭.新媒体传播时代我国新闻专业主义的建构研究[D].成都:四川外语学院,2012.

微观经济新闻范文第9篇

一、2010年传媒学术界关注了什么:基于高频词的传媒学术热点分析

词频分析可以归纳出某一研究领域文献中词汇的出现频率,通过统计高频词可以分析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和发展动向。我们对2010年度传媒经济的312篇论文的题目、摘要、关键词进行了词频分析,剔除无意义的虚词后共筛选出传媒经济研究的50个实词高频词(见表1)。

统计结果表明:

(一)媒介类型:总体上,四大传统媒介仍然是学界研究的重中之重,但新媒体对于学术研究的影响巨大,图书出版业位列第三,手机媒体成为研究新宠。

如果我们从媒介类型的角度将词义意义相近的热词进行进一步的归类合并,我们可以看到,尽管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网络”、“新媒体”、“互联网”、“手机”)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总词频数为218),但是对4大传统媒介的研究依然是学术界研究的重中之重(总词频数为356),是新媒体研究总数的1.63倍。当然,新媒体之于传统媒体的影响是巨大的,绝大多数对于传统媒体的研究都是在新媒体影响背景下所做的范式转型、规则变化、操作对策等方面的研究。

就单一媒体类别的研究而言,期刊(含科技期刊165)研究占据首位;网络(含互联网)的研究居第二位(114);而出版研究(含图书、出版社、出版业,共计112)则居第三位。传统意义上媒介研究重点的报纸(含报业,112)、电视(79)忝列其后;此外,手机媒体的研究也开始成为学术研究的新宠(49)。

(二)热点议题:出版因改制动作巨大而成为学术界热议的第一议题;其次,传媒产业和传媒市场也是人们最为关注的一级议题。此外,在去年的学界视野中,营销、改革、品牌、广告、管理、竞争也是人们热议的研究主题。

如果我们将媒介类型之外的热词看作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议题的话,在将其按照词频数做三分法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排列在学界热切研究第一阵列的有:出版、产业和市场;第二阵列的研究议题是:营销、改革、品牌、广告、管理、竞争。与人们一般印象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某些政策上、实践领域大轰大嗡的议题,在学术界的研究视野中热度并不很高,比如:三网融合、转企改制、文化产业 、版权以及产业链等。此外,中国的媒介经济学研究在研究中国传媒经济问题时参照、借鉴最多的是美国的传媒业,同时也较多地借用了经济学的理论或方法。

二、2010年学术界如何研究传媒经济:基于内容分析的研究方法分析

本课题组结合内容分析得到的统计数据,对2010年年度传媒经济的研究方法与学科交叉情况进行了客观的描述,以期从宏观的角度整体把握本年度传媒经济研究的总体状况。

(一)定性研究为主,重视个案分析和调查研究

2010年年度的传媒经济实证研究中,定性研究数量是定量研究的2.7倍。有学者曾通过内容分析法对比了中国与美国的新闻传播学研究方法,研究结果是“与美国相反,中国的新闻传播学研究方法中定性研究方法处于绝对主导地位(80.8%)而定量研究很少(15.6%)”??。相较而言,传媒经济的定量研究量高于国内新闻传播学的总体水平,更偏重于研究的精确性和可量化性。

在定性研究方面,传媒经济以个案研究法(34%)、文献分析法(16.1%)为主,而新闻传播学则更偏重于文献分析法(38.2% ),这说明传媒经济更加重视对个案和典型的研究。在定量研究方面,传媒经济以调查法(60.4%)、内容分析法(18.9%)为主,此外也有部分研究引入了模型分析(18.8%),而新闻传播学中内容分析法占据显著地位。与新闻传播学相比,传媒经济研究更注重于大量实际数据的收集,研究难度与研究投入较大,但在定量研究的数据处理方面,仍以简单的频数(13.3%)、描述统计(55.6%)为主,数据的深入挖掘和解析有待提高。

(二)产业经济学、微观经济学视角占主流,技术成为关注焦点

2010年年度涉及学科交叉的传媒经济论文有105篇,学科交叉论文比例为34%,与经济学(69%)、管理学(25%)的交叉最多。由于传媒经济构架于不同的经济学理论和分析方法之上,因此经济学理论是研究传媒经济问题的基础理论,较常用的研究视角包括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制度经济学和政治经济学。2010年传媒经济学的产业经济学视角最多(45%),其次为微观经济学(41%),制度经济学(9%)、宏观经济学(2%)、政治经济学(7%)涉及较少。

经济、技术、制度是影响传媒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涉及宏观环境对传媒业影响的论文有143篇。数字化、三网融合、电子书、微博等新的媒介技术和形式的爆发使技术(33.6%)成为对传媒经济研究涉及最多的宏观领域,整体的经济形势(经济29.4%)和政府规制(政治26.6%)也是研究者在研究中涉及的重要因素,而传媒经济对社会因素(10.5%)关注不多。

三、年度研究热点与研究趋势:基于社会网络分析

图1是对2010年入选的所有传媒经济学科的论文的关键词、题目和摘要做的社会网络分析,使用的软件为NetDraw2.054版本。

(一)核心层、中间层、边缘地带:传媒经济研究分层明显

结点(node)大小表示的是度数(degree),结点每与另外一个结点发生一次联系(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是流入还是流出)即为1度,结点越大表示与别的结点之间的联系度越高。从图中可以看出,传媒、出版、融合、广告等为今年传媒经济学研究的焦点和重点。每两个结点之间线条的粗细程度表示的是两者的关系密切度,两个结点之间的线条越粗表示两者之间的联系越紧密,从上图可以看出,数字―出版、媒介―融合、三网―融合、科技―期刊、植入―广告等关键词之间的紧密度很高,这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今年传媒经济学科研究的兴趣和前沿。

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本研究还对关涉的关键词进行了K-cores分析,不同结点的颜色代表意义不同,可以看出,整个网络有三层构成:核心层、中间层和边缘地带,红色的结点处在整个网络的核心层,主要有以下关键词:传媒、出版、融合、模式、营销、整合、数字、出版、媒介、改革、体制等;蓝色的结点处在整个网络的中间层,主要有以下关键词:广告、报业、手机、集团、转型、三网、竞争力等;黑色的结点处在整个网络的边缘层,包括制度经济学、风险投资、电子阅读、关系社会等,说明传媒经济学研究的议题还主要基于传统议题的基础上,对新的研究议题和对象的扩展度不够。

(二)研究热点:微博客、植入广告、媒介融合

由于2010年年度的论文很难以被引用的次数(一般而言,论文被引率高点发生在发表后的3―4年)来判断其重要性与关注度,但从CNKI的下载频次多少这一指标,可以在相当程度上说明某篇传媒经济研究论文及其所代表的研究领域的被关注程度。一般而言,下载频次越高说明其影响力越大,关注程度高,有可能成为未来研究的热点。以下为下载频次在300次以上的论文,共18篇。??(见表2)

结合前文词频分析的结果、社会网络分析结果以及18篇高下载频次论文的研究内容可以发现,本年度传媒经济研究的媒体热点是微博客。表2论文中以微博为研究对象的论文有3篇,平均下载频次为736次,并且“微博价值:核心功能、延伸功能与附加功能” 下载量超过了千次,此外还有众多论文从微博媒介性质、盈利模式、营销应用等方面对这一新的媒介形式展开了研究。本年度媒介产业的研究热点是媒介融合,3篇有关媒介融合的文章下载频次为352,并且“媒介融合”一词出现的词频也达到了52次,三网融合背景、产业视角和综述性回顾是本年度媒介融合研究的亮点。2010年年度广告方面的研究热点是植入广告,2篇论文的平均下载频次为457次,对新的植入方式的探究和对其广告效果的评价研究使植入广告的研究趋于成熟。此外媒介规制与体制、新媒体对传统媒体的冲击及传统媒体的转型研究等传统仍旧是传媒经济研究者持续关注的话题。

注释:

??《中国传媒发展指数报告(2011)》项目组由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喻国明主持,本文由宋美杰完成初稿,喻国明修改并定稿。本文中内容分析部分的数据采集和统计分析由宋美杰、刘佳莹、许子豪、朱尔皓、陈瑾、陈宇完成,李彪对于本文的社会网络分析图的形成也有贡献。

??本文选取了2010年CSSCI收录的新闻传播核心期刊15本,辅助以2008年北大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G0/G21信息与传播、新闻学、新闻事业期刊15本,30份期刊消除重叠后获得了样本选取期刊:编辑学报、国际新闻界、新闻与传播研究、新闻大学、现代传播、编辑之友、编辑学刊、当代传播、出版科学、中国编辑、出版发行研究、中国出版、广告大观、现代广告、新闻爱好者、新闻界、青年记者、新闻战线、新闻与写作、新闻记者、中国记者、中国报业、电视研究、传媒观察等。选择以上期刊中已经被CNKI收录的(截止日期为2010年12月23日)2010年度全年的与传媒经济研究相关的论文,此外以传媒经济、传媒业等为关键词在CNKI中进行搜索,获取了未在以上期刊上发表的论文。通过上述途径获得的论文为研究的初步样本,在此基础上剔除了会议消息、研究随笔等性质的文章,共获得有效论文312篇。

??董天策、昌道励:《中美新闻传播学研究方法比较――以2000-2009年<新闻与传播研究>和<Journal of Communication>为例》,《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0年第7期。[Dong, Tiance,Chang,Daoli ,“Communication Research Methods Comparison Between China and American: Take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 Research and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During 2000-2009 as Example”, Journal of Southwest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 2010, 7. (in Chinese)]

微观经济新闻范文第10篇

时政新闻:特殊的意识形态产品

国内的时政新闻作为特殊的意识形态产品,之所以会成为主流媒体的专营品,主要是由国家政治制度决定的。时政新闻涉及到党和国家、军队重大时政活动或重要领导人动态,具有重大的新闻价值和很强的政治性、政策性和敏感性。2014年8月7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的《即时通信工具公众信息服务发展管理暂行规定》中,对“时政类新闻信息”做了专门说明:“包括有关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社会公共事务的报道、评论,以及有关社会突发事件的报道、评论。”该界定与宣传部门、新闻出版和广电部门的观点完全一致。国内的时政新闻向来有两个舆论场:一是主流舆论场。通过主流平台、渠道报道传播的时政新闻,通常要求有一致的口径,属于意识形态专属领地。一般自然人不允许擅自时政类新闻信息,广电媒体的新闻及新闻类节目生产不允许搞制播分离。主流媒体的时政新闻报道是一件非常严肃的事,必须严格遵守宣传纪律,要反映党、国家和军队的政治立场、政治主张、政治观点及重大战略决策、重大举措等重要内容,必须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与中央保持一致。二是民间舆论场。时政新闻永远是民间最感兴趣和津津乐道的东西,特别是这个依旧由男权主导的商业社会,政治与仍是“有闲阶层”茶余饭后最惬意的消遣品,通常以“小道消息”及社交、人际的方式传播。

微博、微信等网络传播和社交工具的兴起,为人们议论时政提供了极其广阔自由的场所,几乎所有的突发性公共事件报道及舆论生成都源起于网络,主流媒体的新闻专属领地实际上已被突破。近年来,政府对时政新闻信息的行政监管由传统媒体向互联网新媒体领域延伸,如采取微博实名制;严打散布谣言、传播虚假信息、非法网络攻关等网络犯罪行为。最高人民法院也了《关于审理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明确了网络上发微博、微信捏造虚假恐怖信息应承担法律责任。目前各大网站微博基本上实行了实名制,而微信作为一个熟人网络交流平台和私密性传播空间自然也不可能成为法外之地,此番国信办的《即时通信工具公众信息服务发展管理暂行规定》,主要是对服务提供者的资质要求和对公众账号、转载时政类新闻设限。《规定》明确提出,新闻单位、新闻网站开设的公众账号可以、转载时政类新闻,取得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资质的非新闻单位开设的公众账号可以转载时政类新闻,其他公众账号未经批准不得、转载时政类新闻;即时通信服务提供者从事公众信息服务活动,应当取得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资质;即时通信工具服务使用者按照“后台实名、前台自愿”的原则通过真实身份信息认证后注册账号。这一系列措施就是要从源头上规范时政类新闻的互联网传播。

近年来,国家在证照、资质、竞争规则等方面赋予广电、党报等传统主流媒体诸多优先权和倾斜政策,鼓励其以时政新闻为优势积极向互联网新媒体空间拓展,但是,如此多的政策利好之下,传统媒体在互联网上的时政新闻作为仅限于开办官网、微博、微信、客户端,总体思维仍脱不开身在主流、以自我为中心及政策依赖的定势,实际上是以应用者或用户身份对互联网平台及业务的单向式进入。如今很多传统媒体在与互联网媒体进行优劣势比较分析时还将“新闻采访权”作为核心竞争力,实际上是将面对新媒体竞争时的弱势心态表露无疑。商业新闻网站虽然没有获得“新闻采访权”,事实上已具备了很强的新闻原创能力,通过博客、微博、演播室、相关分析软件等方式实现了大量内容的自采,如新浪除了时政新闻外,80%~90%的内容都是自采。①因此,传统媒体的时政新闻优势正在逐渐丧失,以传统媒体思维深入新媒体腹地的盲目自负、眼高手低,实为许多国内主流媒体的通病。

时政新闻“生意”的政策与市场逻辑

国内的时政新闻具有双重属性:一是政治属性。特殊国情及现行政治制度下,时政新闻的政治性被强化而成为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产品,并为主流媒体独家专营;二是经济属性。传媒市场化条件下,时政新闻被纳入主流媒体整体运营之中,事实上已具有经营性。从传媒经济视域看,时政新闻的经济价值直观地体现为传播价值和广告价值,也隐身于以成本支付和消费的方式纳入社会经济循环。

时政新闻之所以成为“生意”,有其特殊的政策与市场逻辑。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从政策理论来看,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媒体由单纯的宣传单位转变为集宣传喉舌、公共服务、产业发展“三位一体”的新主体。党的十六大做出了改革文化体制和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战略决策,从理论上确认了包括传媒业在内的文化领域的经济属性和产业属性,为时政新闻在传媒运营中成为最具传播价值的经营要素提供了较为充分的政策理论依据。国家在传媒体制内将时政新闻定义为公益性事业,但多年来传统媒体的整体运营一直处于事业产业混营状态,时政新闻实为主流媒体经营范畴内的一个子项,而且是最具商业广告价值的内容产品。二是从实践来看,这些年来传媒业市场化改革、产业化发展及事业单位企业化运作的实际情况表明,时政新闻作为特殊的意识形态产品已成为主流媒体“垄断”专营的媒介内容产品。如早在2006年有关论坛上的央视《新闻联播》26.6亿元的品牌价值及持续十多年的广告标王营销就是明证。2014年上海报业集团的新媒体项目“澎湃新闻”,更是不再矫情地回避时政新闻的产品属性和经济属性,而是“在商言商”,将自己定位为“政经类新闻产品”“中国第一个新闻问答产品”,实际上是确认了自己“互联网时政内容供应商”的企业角色。三是从经济社会环境来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机制的作用无处不在,主流媒体必须将时政新闻当作“生意”来做,通过获得市场上的成功来更好地履行其喉舌、公共职能,有效提升舆论引导力及媒介影响力。诚如喻国明教授所说,“当传媒在社会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时,它作为产业的重要性也就越来越重”,“一切政治上的成功都是以经济上的成功为前提,市场上的弱势化必然导致政治上的边缘化”,“今天的媒介,无论承担什么政治责任,如果没有市场的成功,就谈不上政治上的责任和对群众的影响力”。②四是从完全商业化的媒介市场环境来看,主流媒体的时政新闻时刻要面对各大门户网站、微博、即时通信工具等强大对手的白热化竞争,不论是从维持媒体日常运作还是一般从业者养家糊口的生计来说,它实际上都已成为一门“生意”。

时政新闻所背负的新闻理想、时政情怀与商业诉求、市场压力之间的乖离,使时政新闻及其从业者成为一个矛盾体。主要体现为两个冲突:一是新闻观的冲突。做时政新闻必须自始至终坚持“主流新闻观”,即把发挥喉舌功能和公共服务功能放在第一位,承担把握导向、引导舆论和弘扬主流价值观等宣传任务,但同时,时政新闻又被一些媒体精英和社会精英寄予了新闻改革和回归传媒独立社会角色本位的期待,其中也掺杂了新闻报道的纯客观性标准、“中立把关人”等西方新闻专业主义的成分。尽管这些年来随着新闻体制改革的深化和现代新闻意识的提升,主流新闻观里也汲取了一些新闻专业主义的有益因素,但两者毕竟是本质上完全不同的意识形态、价值体系和评价标准,因此,主流媒体在时政新闻生产运营过程中时常会不可避免地在新闻立场、素材处理、价值评析等方面产生矛盾冲突。二是功能诉求的冲突。目前的时政新闻有两张“面孔”,即传统媒体面孔与互联网面孔。也可以说是新的媒介格局中时政新闻的两种传播平台及呈现方式,前者如传统报业、广电等主流媒体,后者如新上线的“新华社”“人民日报”“澎湃新闻”客户端,均为独立运作的传媒主体。但是,不论传统主流媒体还是新兴主流网络媒体,其时政新闻运作总体上仍然是主流与市场结合、公益与商业混营的二元模式,主体人格亦呈多重状态,在实际运营中难免会在盈利与非盈利、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整体利益与个人利益之间陷入矛盾纠结。

时政新闻改革走向及其互联网模式

2014年4月,部长刘奇葆在《人民日报》发表了《加快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一文,对媒体融合的背景、目标、路径、方法进行了全面阐述。2014年8月18日,中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媒体融合勾画了蓝图,并将打造新型主流媒体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2014年7月22日,上海报业集团东方早报的新媒体项目――“澎湃新闻”客户端正式上线,总投资超2.8亿元,先于中央的“指导意见”出台。作为上海报业集团改革后的第一个成果,其“专注时政与思想”和主打“政经类新闻产品”的主张,全新的互联网商业媒体思维和现代股份制企业的制度构架,似乎要为“新型主流媒体”率先提供某种范式。

首先,媒体定位。“澎湃新闻”上线以来,从其定位陈述和市场表现可以看出,它绝非将传统主流媒体搬到互联网上,而是真正意义上的“新媒体”,这个“新”至少有四个涵义:一是新闻。“澎湃”的总体定位是“专注时政与思想的媒体开放平台”,向都市中高端人群推送原创的、互动的、严肃的、有思想和价值观的原创新闻和政经类新闻产品,并宣称要成为“中国时政第一品牌”。其产品定位是:新闻追问、新闻跟踪、最便利的分享、清晰简洁的内容架构,共有49类专栏,无不涉及民众关心的焦点、热点问题,甚至很多属于敏感事件。二是新兴媒体。“澎湃”是名副其实的互联网媒体,从项目策划、版式设计到上线运作都贯穿了互联网思维,以用户体验为中心、方便用户参与、满足用户个性化的要求为出发点,目前“澎湃新闻”已全面覆盖网页版(http://)、客户端(苹果App Store,安卓市场)、wap网页版(),还开通了微博与微信账号,形成了对网民网络信息传播关系网络的全覆盖。三是新制度。“澎湃”项目按照现代企业制度中股份制企业的治理结构模式,设置公司的组织机构、产权结构、分配和激励机制及管理制度,真正做到了新项目新机制。四是新的新闻生产方式。“澎湃”把专业新闻团队与网民力量整合起来,形成了新的新闻生产方式和开放式新闻聚合平台,并要成为“中国第一个新闻问答产品”,如澎湃App设计了“提问”和“跟踪”两大功能,通过帮助读者发问和便于读者对感兴趣的主题及相关内容进行长期跟踪阅读,让媒介与读者互动,分辨真相和谣言,并将核实结果实时更新。③虽然这些功能创新能否成功还留待于市场和用户的检验,但无疑顺应了互联网新媒体技术发展的潮流和未来时政新闻生产运营的趋向。

其次,产权结构。“澎湃”项目在资本构成上吸纳文化资本、金融资本、产业资本、社会资本等共同进入,在制度安排上采取股债结合、核心团队出资持股的结构安排。项目总投资量超过2.8亿元,其中,上海东方报业控股性出资1.213亿元(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注册资本2130万元,上海报业集团增资1亿元);绿地集团出资1亿元;联想弘毅资本出资2000万元;核心管理团队出资4000万元,约占20%左右。④这种多元股权的“混合制”产权模式,是按照现代企业制度中股份制企业治理结构模式,尝试从资本价值和产业层面解决传媒国企新媒体项目的产权结构问题,触及到了文化传媒业改革的核心问题,通过国资控股、社会资本参与、核心团队激励明确和强化各投资主体及利益共同体的责权利关系,特别是核心管理团队股权激励可以说是重大突破,让每个核心团队成员都“当家做主人”,将新闻事业当作自己的事业或自己的“生意”。这对传统主流媒体深化内部分配激励机制改革和解决人才流失问题有一定积极意义。

其三,运营模式。一是版式设计。主页左侧庞大的内容方阵中,可供用户选择性订阅的有“一号专案”(司法案件报道)、“及第行”(房地产报道)、“10%公司”(上市公司)、“自贸区邮报”(以自贸区报道),以及“纸牌屋”“人事风向”“中国政库”“绿政公署”“知道分子”等49个专栏,名称别致而时尚,给人以内容琳琅满目的感觉,颇有视觉冲击力。同时,所有的新闻报道都打上了“澎湃新闻”的标识,强化其辨识度及品牌效应。二是盈利模式。上海报业设计的模式主要有两种:通过优质原创内容吸引流量,靠海量用户来获取广告收入;面对窄众人群,以高度专业化的内容和精准服务获得用户付费收入。目前“澎湃”项目的盈利方式主要靠前者。三是营销方式。“澎湃”项目从策划到上线运作走的都是比较典型的互联网产品营销路线,如上线前期用微信公众号在媒体圈发消息,通过微博大V们议论转发预热造势,酝酿和提升公众期待值,用发刊词成功引爆公众话题,时政内容主要靠反腐报道赚得大名,“打虎记”栏目里不断爆出各种级别老虎的“猛料”,深得当前反腐形势之“天时”和拥有互联网时政新闻牌照之“地利”,迅速引起了媒体和公众的关注。

“澎湃新闻”项目运作模式无疑对时政新闻改革走向提供了一种具有借鉴意义的范本,未来“澎湃”的时政新闻“生意”能否做得好也直接关系到该范本是否具有普遍推广价值。关键取决于三者:一是如何保证优质时政新闻内容的持续高产和供给;二是如何开展持续有效的互联网新闻产品营销、媒体形象营销及品牌塑造;三是如何积极探索形成卖内容、卖广告、卖服务的多元盈利模式。

“澎湃”范式并非独创,也没什么新意,基本上是照搬互联网商业媒体的运作模式,如今的中国传媒体制改革和新闻改革需要这种突破性案例,更何况互联网新媒体是完全市场化领域。“澎湃”要与商业网络媒体和其他主流网络媒体进行竞争,无论形与神、内在与外在都要成为名副其实的网络媒体,否则鸡与鸭争,双方很难形成良性竞争关系。目前“澎湃”仍处于烧钱期,与常态化日常运营不一样。上线犹如办婚礼,其基调是大手笔消费、浓烈、爆点频出;而常态化运营则是居家过日子,基调是冗长、琐碎、枯燥、绚烂归于平淡。当开办费烧完之后就是严冬期,是否还有新钱可烧,如何熬过可能很漫长的不挣钱时日,则是无法回避的事。

(作者单位:山西省广播电视协会)栏目责编:邵满春

注释:①郭全中:《媒体转型中需要思考的七大问题》,《新闻与写作》,2014(8)。

②喻国明:《未来的世界离不开传播学》,《新闻与写作》,2014(8)。

微观经济新闻范文第11篇

【关键词】新闻评论 微博化 主要影响

微博属于社会交流娱乐工具,其进一步发展成为了社会公共舆论的新型平台,也是目前社会上最具时效性的媒体。微博逐渐成为诸多重要性新闻信息尤其是突发性事件的舆论源头,其改变了传统型新闻信息传播的形式,也冲击了以传统媒体为主的舆论形式。随着微博和传统媒体的有机结合,多数网民利用微博和传统媒体对于舆论的形成过程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通过研究微博对新闻评论的主要影响,探讨了新闻评论“微博化”。

一、微博对新闻评论的主要影响

新闻评论“微博化” 有着积极的影响作用,同时也带来了消极影响。微博在促进新闻评论改革和创新的同时,也使得一些虚假性新闻评论、琐碎性问题、庸俗化现象等出现在媒体领域的各个角落。媒体利用来自微博上的新闻内容,因为审核机制的不健全,微博存在着真假难辨等问题。例如: 2010年3月河南省洛阳市相关政府部门针对网络上一则河南省洛阳市“美女不配合而被判刑”的虚假新闻公开进行了澄清,但是在此之前也有多家新闻媒体利用新闻评论传播了这条新闻信息。就目前形式而言,新闻评论的数量在不断增加,但是新闻评论的质量却在不断下降,新闻评论的同质化问题严重,独家性新闻评论不断减少。微博新闻具备个人化、娱乐化等特征,新闻和舆论、新闻和娱乐之间界限的模糊程度不断加深,使得新闻评论针对社会公共领域的关注力度不断减少。此外,“咆哮体”、“私奔体”等微博语言也被引用到新闻评论的写作中,使得新闻评论的庸俗化现象明显。例如:《辽沈晚报》认为“咆哮体”和“凡客体”属于新闻评论的创新模式,而一些人则认为这是微博的流行风格。这些评论都带有明显的主观色彩,是互联网环境下新闻评论庸俗的具体表现[1]。

二、新闻评论“微博化”

从新闻信息传统的时效性方面来看,微博有着传统媒体所没有的特征优势。媒体依靠“独家新闻报道致胜”的时代已经不复存在了,媒体竞争从“卖新闻”发展到了“卖观点”。微博新形势下,新闻评论的社会地位和具体作用在不断变化。我国中央电视台的新闻改革的主要内容就是强化新闻评论的作用,在原有新闻评论的电视节目的基础上增加了新闻评论功能。例如:《新闻联播》增设了“本台评论”,《新闻30分》增设了“编后评论”与“本台评论”等,目的是在传播动态性新闻信息的基础上,强化中央电视台的社会权威性地位和客观性舆论评论作用[2]。

(一)选题来源的改变

从选题来源方面来看,微博增加了新闻评论的选题来源,题材范围和价值导向趋势不断多样化,受众对从微博上转载的观点和群众意见的关注力度不断加大,同时也加大了新闻评论的参与力度,从而更好地体现了新闻评论的进步和发展。例如:2011年1月来自微博的“随手抓拍救济乞讨少儿”比广大网民转载评论,在同年的2月《新京报》和中国广播网等多家媒体就救济乞讨少儿进行了评论。例如中国广播网发表了相关性文章,呼吁社会各阶层人士关注乞讨少儿。微博不仅报道新闻事件,针对事件进行客观性评论,同时还可以挖掘新闻事件背后的具体意义,从而引导新闻信息的舆论。

(二)新闻内容的变化

微博新形势下,新闻评论强化了舆论的监督功能,新闻内容和进一步贴近实际生活和受众,其中尤其是党报评论更加符合民生。例如:2011年2月10号到3月17号,《人民日报》发表的“如何提振国家政府公信影响力”等一系列文章,同年6月2号又发表了“如何回应社会关注”等一系列的新闻评论。这些评论文章引起了全国人民的高度关注,从百姓的角度思考问题,使得党报新闻评论更加贴近实际生活和受众[3]。

(三)新闻形式的变化

从新闻形式方面来看,微博具备“短小”、“迅速”等优势,使得传统新闻评论的形式方面也出现了改革。随着媒体由传播中心转变为受众中心,新闻评论愈发的“专业化”和“分众化”,和传统型媒体的受众群体相比,微博新形势下的新闻评论的受众群体的分众化现象更加明显。新闻媒体根据不同的受众群体特征增设不同形式的新闻评论栏目。例如:《检察日报》星期一“声音周刊”的受众是人大代表,刊登的新闻评论也是集中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健全和国计民生问题上;星期二“廉政周刊”面向的是国家政府官员,刊发的是反腐败的新闻评论;星期五“绿海周刊”注重的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刊登的是文化评论。媒体新闻。

新闻评论提高了了对时效性,加大了与受众的互动力度。例如:《新闻联播》注重的是大型节假日和大型社会事件的报道,及时地进行“本台新闻短评”,同时还增设了专业和兼职相结合的评论员机构,其中主要包括了国家政治、社会经济和民生等不同领域的专家,针对时下的新闻话题进行评论,从而引导社会舆论。此外,微博形式的新闻评论不断发展。长篇大论形式的新闻评论逐渐被短小精悍的微博评论等不同形式的短评论所取代,并成为今后媒体新闻评论的写作趋势。例如:2011年9月13号《人民日报》刊登杨旭的快评《让杂志书健康成长》,整篇文章不超过400字,结合当今杂志书市场出现的具体问题,驳斥全面停止杂志书行业的发展。杨旭的快评具备较强的时效性、全文篇幅较短、文章观点突出、文章风格活泼等特征[4]。

三、结语

综上所述,新闻评论的“微博化”使得新闻内容、新闻来源和新闻形式出现了改革和创新,同时也使得一些庸俗化和同质化现象的出现,因此新闻工作者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让“微博化”新闻为受众带来更为积极的影响作用。

参看文献:

[1]张月萍.微博新闻评论的特点及其写作要求[J].广东培正学院学报,2012,01(05):130―135.

[2]王力军.新闻评论“微博化”探析[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2(09):112―130.

[3]汪宝琪;祁彦.新闻评论“微博化”探讨[J].青年作家(中外文艺版,2010,22(09):112―130.

微观经济新闻范文第12篇

【关键词】框架分析 实名微博 畸变

国内微博实名相对较晚,而借助框架理论分析实名微传播的国外研究也少之又少,缺乏成熟的现实借鉴。本文选用具有多学科性质的框架理论来分析微传播实名,兼顾社会议题与媒体话语,统筹政治导向与网民呼声,分析当下媒体的框架本质,揭示实名微博发展的趋势,以期使媒体传播更有力,网名诉求得到更好的满足,为微经济展现价值蓝图。

微博实名与匿名,实际是一种相对状态。对于交流频繁的微博粉丝之间,已经实现了虚拟状态下的实名熟悉,而对于高活跃度的微博名人,他们初始状态即为实名。本文以2011年12月北京实名试点运行为界,2011年度数据归属匿名,2011年12月至2013年3月数据归属实名。第一,这段时期正值社会整体环境变迁如“两会”及中央领导人更替,实名与匿名在互联网上同时存在。第二,从网民个体角度,自媒体引发对问题的思考和评价差异。

台湾学者臧国仁认为,每一种社会事实的框架都有一种类似的结构,这种结构可分为高层、中层、底层三个层次,便于逐层解构文本。

具体来说,框架的高层结构是指对某一社会事实主题的界定,经常意指一些以特定形式出现的标题、导语,是新闻的核心意义,也是新闻事件的抽象意义,较易被大众所记忆。框架的中层结构包括某一社会事件的时间和空间要素,时间要素是指事件的前因后果,归因成为重要影响要素。低层次的结构又称框架的微观结构,框架需要通过符号以及结合符号的修辞风格来表现。

一、微博匿名与实名的高层级框架“主题”的娱乐化

微博高层级框架核心是微博主题的界定。随着信息渠道的增加,微博主题受到来自媒体框架和受众框架的双重影响。在匿名与实名对比2012年3月“两会”微博议题时,匿名呈现出对政治、政策的批评,独创性的话语比重较大,其中匿名上访表现尤为突出。另一方面,对于,呈爆炸式的响应,高层级框架主题设置更加尖锐。而高层级实名议题更多涉及个人的情绪状况,多转载性的话语或根据意见领袖的观点展开适度评论。

本文发现微博新闻的高层次框架即主题的选择与传统媒体构建新闻高层次框架主题选择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微博呈现事件的端倪,媒体展现事件的全貌;微博众说纷纭,传统媒体盖棺定论。

虽然微博因为字数的限制,无法做到事件五要素的描述,但接力式转发成为微博信源的主要途径,这也是衡量微博主题价值的标尺之一,是媒体选择主题的重要参考。转发中有一个奇异的回流现象:从最初微博事件的描述,在转发的过程中不断有新的发展要素添加,也不断有新的观点修饰,最终回到始发微博者时本人往往也难以辨认,转发在微博中的炒作功能体现得较为突出。

概括微博匿名与实名的高层次框架,特征如下:

第一,在“法不责众”匿名掩护之下,问责国家抱怨社会不公。从一个层面可以反映人们法制与维权意识的增强,有利于社会问题的解决和社会道德的优化。并且在涉及国家问题时,能够用更开阔的视野,与国际社会进行横向的对比。

第二,实名微博高层次框架强化个人利益诉求的表达。涉及个人利益时,温和的社会公共议题探讨和与社会影响力人物观点的契合,实现个人意愿与观点的表达。实名并没有淡化对国家社会重大问题的谈论,只是减少了不必要的谣言与猜忌,微博的信源对官方和媒体的依赖性逐渐增强。

二、微博中层级框架的“归因”无力性

最能体现中层框架特征的是“归因”的核心变量“影响力”。影响力是公信力、说服力和传播力的集合,是微博信源权威性、高关注度和高转发率的保证。

通过统计分析,名人分享的新闻内容多是个人动态以及娱乐动向,倾向沿“边缘路径”分析社会问题引入个人观点。社会心理学家理查德·佩蒂在研究说服性信息传播时,提出了一种称为“详尽分析可能性”理论,认为每个人都会以两种不同方式处理信息,一种是以详尽的方式,用严谨的思考来处理信息,另一种是以较为简单粗略的方式处理信息;前者是沿“核心路径”处理信息,后者是沿“边缘路径”处理信息。详尽分析发生概率与当事人的动机和能力相关,也就是说,当个人与信息涉及的问题关系密切,人们会沿“核心路径”对该信息进行详尽处理,反之则沿“边缘路径”进行一般处理。对于网民处于“核心路径”关注的议题,既得利益者的意见领袖会不谋而合采取“核心边缘化”方式,使影响力失去应有之意。

传媒的经济属性——影响力经济,使得媒体要生存发展必须竭力争取稀缺资源——受众注意力。媒体深谙此道,不断通过开通微博,使媒体的记者、编辑直接与网友互动,从而汇聚受众注意力,抢占微经济先机。

对于实名微博中层级框架的变化,概括来说,媒体与名人即意见领袖成为娱乐化的领路人,在微博注意力不断汇集时,使微传播成为娱乐经济的又一主控平台。

三、微博低层级框架的“暧昧性”多元化表达

暧昧性体现语义的模糊性与多义性。美国符号学创始人皮尔士用二分法把符号分为信号和象征符两大类。暧昧性通过语言符号本身意义的模糊和语言符号的多义性来体现,并且在传播过程中传播者、受传者和情景意义的不断加入,更加强化了符号的暧昧性。

微博热词和表情完成暧昧性“声色”结合。热词作为构成微博语言的潮流词汇实现低层级框架的意义建构,微博表情实现了文字间情感的直白强化。在热词分类中,包括实时热词、娱乐热词、财经热词等。而这种分类主要体现的是微博热词的出处,但在实际热词运用中,将跨领域表达不同的语义。微博热词已成为一种现象,不断丰富微博新闻低层级框架的构建。因为热词的灵活表达性,逐步演化为娱乐热词政治化,政治热词模糊化,经济热词生活化,生活热词戏剧化,例如娱乐热词“hold”随后用于抗震救灾。

微博低层级构成的另一个关键要素是微博表情,通过简单的表情添加,可以高度提炼对话者的心情,或开心或难过,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微博体是实名框架的匿名“掩体”。微博体的出现类似于文学体裁,通过一个模式化的框架,添加不同的词汇,得到不同目的的表意效果。微博体在匿名与实名状态下,是借助于一种“体”的掩护或是衬托,来表达自己的观点。

综上所述,微博低层级框架呈现如下特点:

(1)在匿名与实名博闻低层级框架上微博热词差异迥然。匿名状态下政治热词占据主体地位,直言不讳的对政治人物的失语进行调侃,对政治问题进行直接的评价甚至批评。微博实名后,会出现政治热词的娱乐化,娱乐热词的政治隐喻化。

(2)微博表情具有稳定性,成为网民直接表达想法的工具。表情作为一种图像式的展示,便于网络媒体监控新闻事实的尺度,获得更有参考价值的信源,但微博表情易察觉,难把握。

(3)微博体是博闻低层级框架形成的独特架构模式,承载多种语义,起到匿名保护作用。在实名状态下,不仅传统的“体”不会消失,还会通过不断的演化,成为实名状态下很好的工具。

四、实名微博引发的思考

逐层级分析实名微博的框架结构,在得出实名微博高层级“主题”娱乐化、中层级“归因”无力性、低层级组合“暧昧性”的同时,本文认为实名微博已经有畸变雏形。

1、实名微博正在“边缘化”普通网民,普通网民正在淡出微博空间

(1)“虚拟我”价值观形成,尊崇习惯正被动养成。浏览微博已经成为众多网民每日必做的功课,微博言论成为其现实生活的行为参考,微博名人成为崇拜和效仿的对象。“真实自我”逐渐与现实分离,呈现出三种状态:第一,以微博作为获取消息的唯一渠道;第二,将微博中人物作为真实的个体存在;第三,类似“强迫症”的事事以微博作为行为准则。

(2)注意力被娱乐消费吸纳,成为微博经济的“挖井人”。普通网民成为微博经济的真正推动者,大量注意力投放在微博上,使微博成为充满潜力与价值的空间。

2、实名引发传播空间的缩放

(1)社区的人际传播取代了大众传播,成为新闻活动的新形态;微博一站式体验实现了感官延伸却减少了实际感触。

(2)传播伦理开始成为社会伦理,不真实、不恰当的微博消息将社会事实扩大,引发难以估量的社会问题。

(3)微经济带给宏观经济的效益缺少公认的评价系统。微博经济代表的社交网络经济价值,量化的标准一直争论不休,微博经济的实际效益回报成为商家诟病的症结。

3、虚拟空间实名加剧现实社会“两极分化”

(1)弱势群体话语权的得而又失。微博匿名最初赋予了弱势阶层相对自由的话语表达权,而实名后对言论控制使这种自由的空间越来越狭窄。

(2)网络资源保有量偏重优势阶层,实名后资产增值。初始的经济优势,使其最先接触掌握最先进的技术、最先拥有利用技术价值的工具、最先获得虚拟空间的经济先机,滞后的公平显得无力而无奈。

参考文献

①E.Goffman.Frame Analysis:An essay on the organization of experience[M].New York:Harper &Row,1974

②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36-37

③《微博媒体特性及用户使用状况研究报告》,缔元信网络数据

④王玲宁,《国内新闻框架研究评述》[J].《中州学刊》,2009(6)

微观经济新闻范文第13篇

关键词:新闻专业主义;传统媒体;自媒体;微博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4)08-0048-02

新闻专业主义作为媒体的身份认同和新闻从业人员的身份认同,从2000年开始在我国被学界关注和探讨,一时间成为新闻研究的热点。新闻专业主义有很强的实践性,不同时期其范畴不断被消解和重构。在自媒体时代,新闻专业主义也面临着改变和重构,生态变化导致的专业主义的转变值得学界和业界关注和思考。

一、新闻专业主义的内涵

新闻专业主义是舶来品,概念来自于美国。传到中国以后与我们的不同时期的办报经验相结合,产生不同的含义。中国“新闻专业主义”有三个传统渊源:传统知识分子经世济民的历史使命感;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的要求;源自西方但被“本土化”了的独立商业媒体的传统[1]。而目前关于我国新闻媒体的专业主义的主流观点有:陆晔、潘忠党的“一套论述新闻实践和新闻体制的话语、一种意识形态、一种社会控制模式”三层次论[1]、黄旦的“传播新闻、独立性质、自主发言、服务公众、自负盈亏、法律和道德自律”五层次论[2]、芮必峰的“一套基本信念、一套操作原则”双层论[3]、樊昌志、童斌“一种话语被呈现[4]”等。抛开意识形态和控制,我们仅从新闻专业主义内化为新闻机构和新闻记者的行为准则和道德标准来衡量,其特征主要有:客观与中立、新闻自由、媒介社会责任、职业化教育与操作。

二、自媒体的新闻专业主义现状

在自媒体时代,尤其是微博的盛行,给传统媒体一个自我救赎的机会,与新媒体结合,是促进传统媒体转型的不多良机。新闻专业主义在自媒体时代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宏观方面是新闻机构开设的官方微博,微观方面是著名新闻记者开设的个人微博。

在官方微博方面,新闻专业主义的现状表现在:

其一,新闻来源多样化。传统媒体的官方微博不仅依靠母体提供大量新闻同时又为母体搜集新闻,新闻来源除了母体供给外还有同类媒体的官方微博、网友提供等。但是,很多传统媒体在利用自媒体便利的同时却很不重视交代新闻来源,不仅不在末尾标准来源或者给出新闻原文链接,甚至对来自网友提供的新闻常常直接篡改使用,连@有时都没有,更不用谈支付提供线索的费用了。

表1

@央视新闻 调查日期 非转发微博 新闻类微博 给出新闻

链接 文末标明

出处

数量 2014/3/26 60 56 14 11

从表1可以看出,如果把给出新闻链接算入新闻来源的话,@央视新闻总共给出新闻来源的25条微博,在56条总新闻中仅占44.6%。不给出新闻来源不仅是对原创新闻作者是一种经济和精神的双重伤害,而且也是对读者知情权的践踏,传统媒体的官方微博还需要完善和努力。

其二,新闻报道贴近性加强,选材实用,文风朴实,注重受众的感知和体验,注重受众接受和引导。往往新闻和评论结合,指导性和趣味性兼而有之,同时由于接触容易,用户感知易用性和感知可用性都较高,因而更具亲和力,更能发挥社会引导和教育功能。另外,官微常常会和网民进行互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传媒单向性,使得受众能参与到新闻构建中来,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传统媒体的呆板形象。

其三,新闻自由被认为是新闻专业主义的核心,尽管最近部分媒体一直在强调“网络/微博不是法外之地”,但由于网络的及时性、草根性和渠道广泛性,网络中的新闻自由毕竟要大于现实生活,自媒体中自我把关和政府监管相比传统媒体较为宽松。自媒体使得新闻专业主义外化成为某种可能,新闻的产生过程更多的为人所认识和知晓。从更深层次的角度看,自由权扩大是自媒体新环境下传统媒体对抗宣传机构和盈利机构割裂的尝试、是对当下新闻专业主义的不满和试图重构的努力。

其四,自媒体中,由于信源的增多使得把关难度增大,加之时效性的考量,失实报道比例上升。自媒体要求记者专业性更高,能更快判断真伪,更快预判出传播效果,更迅速的回复、跟进、深度报道,既要追求时效性又要追求准确度,不能顾时效而失真实。近年来,微博传谣不断,既有社会热点事件如金庸被死亡、南京排队生喝鹿血事件等,也有生活常识问题如购物小票会致癌、维生素C可以预防感冒等,很多假新闻的背后都有一些官方微博不认真求证的影子。自媒体记者面对大量混杂的真伪信息,独立求证的态度也成为其必不可少的能力之一。

在新闻记者个人微博方面,新闻专业主义的现状表现在:

一方面,部分个人微博已经具有官方化色彩,如@丹丹说天气已经成为类似栏目组的官方微博,内容主要是工作,即天气信息,@杨锦麟虽然是个人微博,但已经成为凤凰卫视的很好的宣传工具,再比如说@纠纠、@蒋方舟、@肖锋都或多或少的会被人们和《新周刊》划归同类。其新闻专业主义更多体现在作为传统媒体的补充和修缮,使得新闻媒体更多的深入受众。

另一方面,部分新闻记者微博成为反抗传统媒体的限制、发挥自己新闻理想的圣地。诸如@简光洲、@王克勤等。新闻记者通过开微博来补偿和平衡现实生活中的专业主义不足,这种方式展现出来的新闻专业主义更加不受宣传和经济利益的控制,但也会有失控的危险。

此外,部分新闻记者通过开微博只是一种娱乐,通过娱乐来压制现实工作中的冲突。这种微博基本无新闻专业主义可言。

综上所述,我国传统媒体新闻专业主义在自媒体中的体现更加弱化、范围更加狭隘。如果说我国传统媒体新闻专业主义是“碎片和局域的呈现[1]”,那么传统媒体新闻专业主义在自媒体中的体现就只能是泡沫化和孤岛式存在:

所谓泡沫化呈现,传统媒体在传统平台上所展现的操作技能和表现手段上的专业水准在自媒体中也难以实现,传统媒体官方微博常常连标明新闻出处、辨别信息真伪等最基本的操作技能都很难保证,随意性较大,更多的是一种存在态而非健康态,官方微博很难受到传统媒体重视。由于微博的及时性,传统媒体官方微博只有在不涉及政治负面的政策性硬新闻和社会新闻、生活服务等软新闻方面占有微弱优势,生活性和服务性较强。

所谓孤岛式呈现,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传统媒体官方微博在新闻业务领域表现状态不稳定,表现时好时坏,假新闻频出,伪职业行为更让人叹息。第二,对于媒体应付的社会责任,尤其是担负监督政府、伸张正义等方面,传统媒体官方微博更是唯唯诺诺,甚至退化到只有在部分怀有新闻理想的新闻记者身上零星的表现,新闻媒体即使是出来说话,更多的是出于自身政治或者经济目的。部分及新闻记者曝光一些丑闻,更多的不是怀着为社会负责,而是一种对自己生存境遇不满、利用公权力反抗现实来取得适当的经济补偿、生存地位和社会认同。

三、自媒体新闻专业主义重构的可能

在自媒体时代,自媒体中的新闻专业主义压力受到三个方面的制约:政府的制约、市场的诱惑、专业服务形象的维护。由于政府监管着传统媒体这一母体,自媒体的空间势必会受到影响;利益的诱惑、媒体和记者生存的压力,也挑战者自媒体的专业主义素养;另外,整个行业的形象维护也需要记者和媒体兢兢业业、小心恪守。

同时,我们也看到了自媒体新闻专业主义“救赎的希望”:网络相对传统媒体管制力度要小;传统媒体广告遭遇天花板,而新媒体的广告市场正井喷式发展,对传统媒体的诱惑力大;另外,随着网民素质的普遍提高,对新闻专业主义要求也会提高,专业主义将会成为传媒行业主的考虑对象。为此,个人认为传统媒体在自媒体上构建新闻专业主义还需努力:

首先,要重视自媒体,把自媒体当做是一种新的媒介形态来对待,依托母体,团队运作,权力下放,规则明确。加强与母体沟通,这是延展母体权威性、表现自媒体专业性的好途径;团队运作有效避免自媒体信息的过于个人化倾向,群策群力也可以把失误降到最低;权力下放是指自媒体团队有非重大新闻自行裁决权,这样更加有利于自媒体更好生存下去;规则明确是指新闻筛选要求规则明确,有计划、有目的选择素材,有步骤的验证信息真伪等。

其次,在新闻业务方面,传统媒体的自媒体应该加强新闻信息真伪辨别、注意标明信息出处、新闻选材要么贴近生活要么具有娱乐性,注意语言的通俗和接近性等。

最后,传媒工作者也要强化专业主义意识,内化专业主义为自身的职业操守。只有内化为传媒工作者的职业操守,才能更有效地使传媒为大众服务。

当然,传统媒体新闻专业主义在自媒体中的实现还需要更多的时间和支持。宣传任务的放松、监管的逐步法制化、学界积极地配合和宣传、传媒企业的效益普遍良好、良好的传媒受众等都是构建新闻专业主义所需要的良好外部环境。只有政府、学界、业界、传媒市场、受众共同努力,才能更好的塑造自媒体新闻专业主义。

参考文献:

[1] 陆晔,潘忠党.成名的想象: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新闻从业者的专业主义话语建构[J].新闻学研究,2002(71).

[2] 黄旦.传者图像:新闻专业主义的建构与消解[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微观经济新闻范文第14篇

以小见大,从大处着眼,从小处落笔。经济新闻报道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政策性。如果一味地照抄照搬党和国家的经济政令、通告、法规等政策性文件,不加消化吸收地刊登于报刊等媒体之上,就不会为广大受众所接受;同样,空讲大道理,总是从宏观角度论述地区或国家的经济形势,百姓看不到这些经济信息到底对他们的生活有何作用也是不行的。因此,要增强经济新闻报道的可读性,必须从小处落笔,以小见大。湖北日报以诚信问题为切入点,用《一起典型的赖账案》和《温柔陷阱》为题,在一版同时披露了两例外商投诉案,并旗帜鲜明地配发了《正视这份耻辱》的评论员文章,矛头直指不讲诚信的企业和地方政府。此举在我国报界实属鲜见,应该是经济报道的一次大胆创新。没有比做微观的人更懂得宏观,尤其是当微观做得很大的时候,无论是做专业性财经报纸还是都市类报纸财经版,从微观出发来反映宏观,都是值得认真探讨的一条路子。

深入浅出,既要深入挖掘,又要使作品浅显易懂。经济新闻报道往往具有很强的专业性,但平民化、市场化是其发展的方向,必须注重受众的需求。我们知道,在新闻选择过程中,传播者和受传者都对新闻事实进行着选择,新闻选择的重要主体是传播者。对传播者来说,选择即把关;对于受传者来说,选择即满足。在四处涌来的新闻信息洪流中,受传者只选择自己关注、与己有关的信息加以消费。新闻报道只有在读者花费一定的精力后给予其相应的报偿,才能赢得更多的读者。

注重人的参与,善于从人的具体活动出发来报道新闻。新闻所描述的故事,必然以人为主角,要做到新闻人格化。即要以人物为中心,突出人物的思想感情、心理活动和言行举止,从而使新闻具有普遍兴趣。一般可以运用拟人手法和突出事件中人的因素的写作方法来表现。

注意写人的活动和感情,用人的行为、思想和语言去丰富、充实经济新闻的内容,增强经济新闻的现场感、可读性和说服力。在报道中撷取经济生活中一个有价值的人物的活动或故事,从一个侧面来表现经济政策、经济成就或经济生活,往往更深刻、更形象、更生动。

《经济观察报》关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三周年的专题报道有一段开头就这样写道:1965年,中国社会正处在山雨欲来的飘摇之中,一个小伙子从贵州大学英美文学专业毕业后幸运地分到了外经贸部工作。他现在还记得初次面对大城市的无知与尴尬:“在北京第一次喝汽水,我觉得简直像喝毒药一样,但是花一毛钱买的,又怎么能丢掉。还有,单位给新来的大学生办了月票,我以为月票只能乘坐15路公交车上班。那时,为了到北海参观,我走路走了一个钟头。一个星期后,人家才告诉我,凭着月票在北京处处都可以乘车。”这个新来的大学生叫龙永图。

36年后,龙永图的名字在中国媒体上出现的频率丝毫不逊于任何娱乐明星。这位中国入世谈判的第四位首席谈判代表成功地终结了长达15年的马拉松式的谈判,推开了世贸组织的大门。

报道2001年后世贸组织对中国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影响,没有直接说中国经济由此多么强劲,而是从写一个人物引出更多的新闻信息,自然能受到读者的认可。

要有故事性和现场感。财经新闻故事化的倾向主要是针对大众化的新闻受众的。国外一些著名的媒体非常强调把新闻报道提升到戏剧的高度,比如说《财富》、《福布斯》,《福布斯》的文章中充满了统计数字,但是它总聚焦于人与人性。我们中国的财经媒体也开始在这方面努力,比如说《财经》杂志,已经注意在报道重要经济事件和经济人物的时候,把背后的人性和社会因素表现出来。

《地产商会与“国八条”》是《经济观察报》2005年4月的一条头版新闻,它开头这样写道:“任务完成了。”

我们常说有人很善于写小说,仅通过几句话就能讲述一个故事,这篇经济新闻正是出色地运用了讲故事的手法,仅仅这几个字就吸引了读者的目光,可谓匠心独运。

当然,究竟选择什么样的导语,要取决于故事的性质。并不是所有的导语都要讲一个讨巧的噱头故事。如果故事含有硬实的新闻价值,作者应该让这种价值开门见山地表达出来,就像这条导语:“贝弗利山――保险业历史上最大的丑闻就要找到主角了。这就是美国公正基金集团,一家在保险销售行业蒸蒸日上的金融机构。”

善于变换思维,从不同的角度来写作新闻。新闻角度是指记者在采访和写作中认识和表现新闻事实的着眼点和侧重点。即记者从什么立足点、什么视角、什么突破口,去寻找、挖掘、认识、选择和表现新闻事实,以更充分、更鲜明地体现新闻事实的新闻价值。一般包括选题角度、利益角度、表现角度等。新闻角度可以精心选择,但不能脱离客观事实而随心所欲地编造或强扭。选择新闻角度,第一要客观真实地反映事物的本来面目,体现事物所固有的内涵;第二要竭力突出事物的个性特点;第三要力求新颖巧妙。湖北日报的消息《2.4万吨钢拷问产业链》就很善于选择新闻角度,与众不同。

武汉民生银行大厦在汉口修建了几年,凡是路过它身边的人大概都会注意到它高高的“身躯”和橘红色的钢梁结构,然而湖北日报记者黄磊、卢平川却关注到钢结构背后的新闻:湖北有一流的钢铁企业,但却没有相应的钢材加工能力,因而修建民生银行大厦用的2.4万吨钢,必须从武汉拉到杭州的萧山加工,然后再拉回武汉安装。

这篇稿件涉及钢铁生产、交换和消费的多个环节,记者视野之宽、立意之高,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微观经济新闻范文第15篇

——与时俱进,推进重大主题报道时代化操作。所谓“时代化”操作,就是要赋予重大主题报道以时代特色,体现与时俱进理念,着力解决好重大主题报道长期存在的模式化、程式化,读者不爱看、报道效果不佳等问题。在传达党委、政府声音的同时,尊重新闻传播方式变化规律,积极探索符合民众视角、民众表达、民众情感的新闻呈现方式,丰富传播载体,创新传播形式,激发人民群众对于宣传内容的兴趣,真正做到喜闻乐见,入耳入心。

如浙江省委常委、杭州市委书记黄坤明亲自点题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对于这样一个抽象的体系,用什么样的传播手段和宣传方式才能让群众自觉接受,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杭报集团策划了“我们的价值观——大型报网互动思辨论坛”。通过报纸报道、网络视频、嘉宾访谈等组合形式,就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进行访谈讨论,以事论理,让专家、市民共商共议,求索、普及、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由于论坛深入浅出,互动参与,手段多样,突出时代感、大众化和地方特色,有效推进了群众性社会主义价值观讨论。在此基础上,杭报集团又推出 “我们的价值观”主题核心词公开征集活动,进一步引导读者的参与热情和对价值观的深入思考。

我们还抓住新闻事件带动价值观讨论,使之具象生动。杭城“最美妈妈”吴菊萍徒手接住了从高空坠下的女孩妞妞,杭报集团各媒体第一时间将其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宣传结合起来,把“最美妈妈”吴菊萍作为一个典型、一种象征,通过生动而深刻的报道,推动了关于价值观的对话与讨论,加深了人们对杭州这座城市价值观的认识。

此外,杭报集团坚持媒体的精神导向追求和社会责任,不断推出各类公益活动,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努力宣传、普及、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大众化、时代化。杭州日报发起“拯救民勤·绿色传递”活动,组织市民到千里之外的甘肃荒漠植树,倡导“一座城市的集体爱心”;都市快报秉持以“生活因温暖而美好”理念,积极举办各类公益活动,强势推出“公益中国”、“浙江慈善榜”等品牌栏目,成立“广济之舟”志愿者联盟,开展为贵州贫困山区孩子提供“免费午餐”等公益活动。

——以民为本,推进经济新闻大众化操作。经济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关系社会稳定和民心向背,但经济报道往往容易做得艰涩生硬,导致百姓看不懂、不愿看。“经济新闻大众化”操作就是切实加强对经济现象、经济政策的解读,让经济新闻通俗易懂,贴近百姓,有用且实用,积极发挥媒体传递主流资讯、粘合社会力量、助推经济发展的作用。

在实践中,杭州日报的 “财经三人吧”、每日商报的“商报大学堂”和“深读”等专栏专版坚持从市民百姓视角,强化宏观经济的微观解读;都市快报推出的“‘农超对接’畅通农产品流通渠道”系列报道帮助种植大户、农业合作社和超市、农贸市场建立直线对接,充分发挥媒体牵线搭桥资源整合作用;每日商报“浙江中小企业一线行”系列报道和都市快报“为成长助力——中小微企业融资对接活动”等,携手各方力量积极为中小微企业搭建融资服务平台;“浙江中小企业生存状况调查——信心”、“价格突围背后的需求博弈”等系列报道积极回应社会关注,体现媒体理性和专业性,见微知著,使经济报道更贴近民生、浅显易懂。

——正面向上,坚持社会新闻主流化操作。社会新闻因其富有趣味性、可读性,一直为读者所关注,但不可否认的是,部分媒体社会新闻过于碎片化、格调不高,甚至为了迎合一部分读者的庸俗趣味,出现过度渲染色情和凶杀、揭人隐私的情况。“社会新闻主流化”操作就是牢固树立正面报道为主的方针,多报道社会生活的好人好事;以建设性和理性的思维,遵循新闻操作规律,对待负面新闻和舆论监督;改进公共突发事件报道,在抢占报道第一时机、第一落点的同时,牢记媒体心系大局、维护稳定的社会责任。

转贴于

去年以来,集团各媒体强势推出了“最美妈妈”吴菊萍、姜家镇浮林村救火英雄群体、法官陈辽敏等典型报道,营造了正面和谐的舆论氛围。在淳安姜家镇浮林村山林火灾报道、“7·23”动车事故、建德苯酚泄露污染水体、日本强震引发“抢盐风波”、钱塘江流域抗洪等公共突发事件报道中,发挥了主流媒体析事明理、解疑释惑、凝聚共识的正面引导作用;在文明创建活动中开设 “文明出行·杭州先行”、“文明随手拍”、“曝光台”、“小辣椒”等舆论监督栏目,做到帮忙不添乱、尽责不越位。

——民主民生,推进民生新闻平台化操作。民生新闻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是媒体服务百姓的重要领域。民生新闻平台化操作就是尊重百姓对于城市生活的知情权、话语权、参与权,以活动和栏目为抓手,通过打造平台,深化党政、市民、媒体“三位一体”民主促民生工作机制,加强对民生热点难点问题的宣传和引导,为政府分忧,替群众解难。

比如杭州网开设的“杭网议事厅”,就是“用网络构建民主促民生机制”的一种全新尝试。“杭网议事厅”是国内首个由党委政府与媒体联办的网络议事平台,各级领导与部门负责人通过与网民面对面的在线交流,听民声、察民情,在沟通中取得理解,在互动中达成共识。此外,围绕百姓强烈关注的错峰限行缓解交通“两难”、房地产调控、控烟禁烟、食品安全、教育、卫生、抗洪抢险等热点难点问题,杭州日报“新闻1+1+1”、每日商报“维权”、都市快报“我要问快报”等品牌栏目发挥一头联系市民,一头联系党委政府的桥梁纽带作用,坚持正面引导服务民生,强化百姓参与互动,推动问题妥善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