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微观经济学发展史范文

微观经济学发展史范文

微观经济学发展史

微观经济学发展史范文第1篇

关键词:马克思经济学;现代西方主流经济学;研究路线;契合

以马克思为代表的政治经济学和以新古典学派为代表的现代西方主流经济学原本是统一的,有共同源头,其内容包括两方面:一是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主要研究稀缺性资源的配置问题。二是人与人的关系方面,关注社会关系中人的互动行为。因此,探讨马克思经济学与现代西方主流经济学之间的差异性和互补性,通过相互之间的沟通来促进两者发展,并最终使经济学成为一门更为完善、成熟的学科,就显得非常重要。本文就两者的契合性作以探究,尤其是探究如何契合现代西方主流经济学的思维、理论来发展马克思经济学。

一、马克思经济学的生命力及当前的困境

马克思经济学的根本特征在于:它认为基于力量博弈而形成的均衡世界并不是合理的,而是偏离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合理要求,从而出现一种异化状态。因此,马克思经济学不仅要认识世界,而且要改造世界。基于这种目的,马克思经济学在研究具体的社会经济问题时遵循从现象到本质的基本路线:首先,透过现象去探究经济现象的本质。其次,分析事物的现状表现。再次,剖析现状的成因及其偏离本质之处。最后,分析异化现状下的种种行为及其造成的危害并寻找纠正事物异化的途径。

马克思经济学在如下几方面比西方主流经济学深刻得多。一是在研究的根本目的上。马克思经济学是人本主义的,关注整体社会和弱势群体的福利提高。因此,不仅关注人与自然之间关系及相应的物质资源的创造问题,而且还关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及相应的社会资源的创造问题;西方主流经济学则是物质主义的,在既定社会制度的情况下仅仅关心资源的配置问题。二是在研究的基本领域上。马克思经济学认识到整个社会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系统,因而关心公共领域的制度安排问题。西方主流经济学则从孤立的个体主义出发,探究私人领域中的发财致富问题。三是在理想状态的选择上。马克思经济学认识到经济现象从属于社会系统,因而努力探究事物的本质,并把这一本质视为未来所要回归的基本方向或理想状态;西方主流经济学的理想状态则是建立在假设的基础上,而这种假设往往不现实或根本不能实现。四是在基本立场上。正因为认识到现状与本质之间的差异,因而马克思经济学基本上是批判性的;西方主流经济学则热衷于通过供求分析来解释现状,并在伦理实证主义的支配下为现状辩护。

由于特定的历史背景所赋予的使命的原因,马克思的研究主要停留在有关社会制度的宏观层面,是对社会发展总体趋势的分析,缺乏对微观制度的具体分析。因此,在资本主义基本制度被推翻后,马克思经济学对社会主义国家中具体微观制度的完善和发展就显得力不从心,这也正是马克思经济学目前所面临的根本困境所在。

二、马克思经济学在微观理论基础上的不足

正因为马克思关注的是社会制度问题,导致其理论在某种程度上缺乏微观基础的支撑。如,尽管马克思经济学从劳动投入角度探索商品生产,并从协作角度梳理了分工的深化和组织的嬗变,但它并没有具体探究微观组织中的劳动配置问题,也没有具体考察组织内部的协调机制及其影响因素。再如,尽管马克思经济学从权力结构的角度研究社会利益的对抗和冲突,但它分析的基本单位是阶级,把具有相同阶级地位的视为一个整体而采取共同行动,并由此深入探究了阶级利益的对立及由此产生的阶级斗争。因此,其研究的是整体主义,而并没有进一步分析阶级成员的行为心理,从而对集体行动的判断似乎缺乏微观的个体基础。

尽管以马克思为代表的经济学家对事物的本质展开深刻的分析,其经济学结论之间存在较为严密的逻辑一致性,但不可否认,其基本理论也是建立在特定的引导假定上,这种引导假定并不一定就反映事物的真正本质,一旦某些微观假设出问题,那么,整个理论的可信性也就会受到质疑,其应用于实践也会带来深重的危害。如,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是建立在同质劳动的基础上,而同质劳动显然已越来越不符合社会的发展现实。再如,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也是建立在劳动市场完全竞争的条件下,但这显然不符合现实。然而,迄今为止,人们对马克思经济学的关注主要集中在其总体性质方面,而很少对其微观理论基础进行审视。因此,马克思经济学往往缺乏更为微观的具体分析,马克思经济学要取得进一步的发展并构成一个更为完美的理论逻辑,就必须注重微观方面的探究。

三、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主流经济学的契合

要进一步为马克思经济学提供微观分析的基础,就需要契合两方面的知识和理论:一是其他社会学科近年来的发展,包括心理学的新近发展、道德哲学的新近发展,等等。二是西方主流经济学近年来的发展,包括不完全信息下的人类行为、互动行为的博弈基础,等等。其实,不仅马克思经济学缺乏对微观行为的探讨,即使是现代西方主流经济学也存在微观和宏观之间的脱节:以理性选择为基础的新古典经济学集中于微观方面,而以心理学定律为基础的凯恩斯经济学则关注宏观方面。当然,后来由于新凯恩斯经济学在不完全信息的基础上重新借鉴新古典的理性选择理论,从而为凯恩斯的宏观经济学奠定微观基础。同样,也正是基于这种契合,新古典经济学的微观行为机理也逐渐为其他的宏观社会现象提供有益的分析基础。显然,马克思经济学和现代西方主流经济学也是经济思想长河中各有侧重的两个主要支流,它们也理应汇合在一起。只有两者相结合,才能更好地理解事物的发生、发展和进一步演化的规律。特别是,尽管目前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两门学科存在很大分歧,但两者在本质上是相辅相成的,共同构成经济学理论体系。

纵观经济学发展史,可得出如下几点结论:一是经济学本质上是统一的。当前割裂的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两大范式的研究内容各有偏重但更具互补性:政治经济学主要关注人与人关系的层面,西方经济学侧重于人与自然的关系层面。二是研究内容的不同导致两者在研究方法上也存在很大差异:西方经济学偏重于抽象演绎、个体主义、形式理性及均衡的分析,而政治经济学则强调历史归纳、整体主义、实质理性及演化的分析。三是广义政治经济学的“政治”是“社会关系”的含义,它研究社会关系中人的行为,把经济学视为社会科学的研究范畴,并注重事物本质和事物之间作用的内在因果机理。四是西方经济学从功能主义出发,有助于揭示事物之间的功能联系及分析均衡状态,基于自然主义取向而偏重研究抽象人的行为,这导致其逐渐走向数理模型化道路,而这种模型化道路并不适合于探索事物之间内在因果机理和本质的政治经济学。五是基于内容和方法的差异。两者在分析的前提假设上也存在某些不同:西方经济学讨论的抽象经济人是同质的,而政治经济学探索的社会人是异质的。六是尽管方法论存在差异,但这些方法也都是兼容的。如,历史归纳和抽象演绎、演化和均衡等仅仅是经济学研究的不同视角,因而两大经济学范式在研究内容和方法上可以得到很好的契合,从而促使经济学的发展。

尽管马克思经济学和现代西方主流经济学有一个共同源头,但自古典经济学以后,这两方面内容却越来越分裂了,并形成两个越来越对立的学科。一方面,自从边际革命开始,西方主流经济学逐渐抛弃了对制度反思和改进的思路而将其研究对象逐步限定在物质财富上,从而演变为研究稀缺资源如何配置的学问。后来,经过几代人为建立“纯”经济学而不断地借鉴数学工具,西方主流经济学终于发展出了在表达上越来越精确的微观技术,但却因抛弃了伦理学内容而越来越与现实相脱节。另一方面,基于马克思经济学反对把个人物质利益内容抽象化、永恒化而主张历史地分析经济活动中人的行为及其动机,逐渐形成了以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的生产关系为研究对象的政治经济学,从而缺少对微观行为的研究。因此,西方经济学会越来越倾向抽象而孤立的形式主义分析,而政治经济学则更倾向于结合其他社会科学进行历史和现实的分析。显然,从两者的基本特质上讲,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更为生动和多样,也更具启发性,从而具有更重要的发展意义。

微观经济学发展史范文第2篇

关键词:马克思经济学;现代西方主流经济学;研究路线;契合

以马克思为代表的政治经济学和以新古典学派为代表的现代西方主流经济学原本是统一的,有共同源头,其内容包括两方面:一是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主要研究稀缺性资源的配置问题。二是人与人的关系方面,关注社会关系中人的互动行为。因此,探讨马克思经济学与现代西方主流经济学之间的差异性和互补性,通过相互之间的沟通来促进两者发展,并最终使经济学成为一门更为完善、成熟的学科,就显得非常重要。本文就两者的契合性作以探究,尤其是探究如何契合现代西方主流经济学的思维、理论来发展马克思经济学。

一、马克思经济学的生命力及当前的困境

马克思经济学的根本特征在于:它认为基于力量博弈而形成的均衡世界并不是合理的,而是偏离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合理要求,从而出现一种异化状态。因此,马克思经济学不仅要认识世界,而且要改造世界。基于这种目的,马克思经济学在研究具体的社会经济问题时遵循从现象到本质的基本路线:首先,透过现象去探究经济现象的本质。其次,分析事物的现状表现。再次,剖析现状的成因及其偏离本质之处。最后,分析异化现状下的种种行为及其造成的危害并寻找纠正事物异化的途径。

马克思经济学在如下几方面比西方主流经济学深刻得多。一是在研究的根本目的上。马克思经济学是人本主义的,关注整体社会和弱势群体的福利提高。因此,不仅关注人与自然之间关系及相应的物质资源的创造问题,而且还关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及相应的社会资源的创造问题;西方主流经济学则是物质主义的,在既定社会制度的情况下仅仅关心资源的配置问题。二是在研究的基本领域上。马克思经济学认识到整个社会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系统,因而关心公共领域的制度安排问题。西方主流经济学则从孤立的个体主义出发,探究私人领域中的发财致富问题。三是在理想状态的选择上。马克思经济学认识到经济现象从属于社会系统,因而努力探究事物的本质,并把这一本质视为未来所要回归的基本方向或理想状态;西方主流经济学的理想状态则是建立在假设的基础上,而这种假设往往不现实或根本不能实现。四是在基本立场上。正因为认识到现状与本质之间的差异,因而马克思经济学基本上是批判性的;西方主流经济学则热衷于通过供求分析来解释现状,并在伦理实证主义的支配下为现状辩护。

由于特定的历史背景所赋予的使命的原因,马克思的研究主要停留在有关社会制度的宏观层面,是对社会发展总体趋势的分析,缺乏对微观制度的具体分析。因此,在资本主义基本制度被后,马克思经济学对社会主义国家中具体微观制度的完善和发展就显得力不从心,这也正是马克思经济学目前所面临的根本困境所在。

二、马克思经济学在微观理论基础上的不足

正因为马克思关注的是社会制度问题,导致其理论在某种程度上缺乏微观基础的支撑。如,尽管马克思经济学从劳动投入角度探索商品生产,并从协作角度梳理了分工的深化和组织的嬗变,但它并没有具体探究微观组织中的劳动配置问题,也没有具体考察组织内部的协调机制及其影响因素。再如,尽管马克思经济学从权力结构的角度研究社会利益的对抗和冲突,但它分析的基本单位是阶级,把具有相同阶级地位的视为一个整体而采取共同行动,并由此深入探究了阶级利益的对立及由此产生的阶级斗争。因此,其研究的是整体主义,而并没有进一步分析阶级成员的行为心理,从而对集体行动的判断似乎缺乏微观的个体基础。

尽管以马克思为代表的经济学家对事物的本质展开深刻的分析,其经济学结论之间存在较为严密的逻辑一致性,但不可否认,其基本理论也是建立在特定的引导假定上,这种引导假定并不一定就反映事物的真正本质,一旦某些微观假设出问题,那么,整个理论的可信性也就会受到质疑,其应用于实践也会带来深重的危害。如,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是建立在同质劳动的基础上,而同质劳动显然已越来越不符合社会的发展现实。再如,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也是建立在劳动市场完全竞争的条件下,但这显然不符合现实。然而,迄今为止,人们对马克思经济学的关注主要集中在其总体性质方面,而很少对其微观理论基础进行审视。因此,马克思经济学往往缺乏更为微观的具体分析,马克思经济学要取得进一步的发展并构成一个更为完美的理论逻辑,就必须注重微观方面的探究。

三、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主流经济学的契合

要进一步为马克思经济学提供微观分析的基础,就需要契合两方面的知识和理论:一是其他社会学科近年来的发展,包括心理学的新近发展、道德哲学的新近发展,等等。二是西方主流经济学近年来的发展,包括不完全信息下的人类行为、互动行为的博弈基础,等等。其实,不仅马克思经济学缺乏对微观行为的探讨,即使是现代西方主流经济学也存在微观和宏观之间的脱节:以理性选择为基础的新古典经济学集中于微观方面,而以心理学定律为基础的凯恩斯经济学则关注宏观方面。当然,后来由于新凯恩斯经济学在不完全信息的基础上重新借鉴新古典的理性选择理论,从而为凯恩斯的宏观经济学奠定微观基础。同样,也正是基于这种契合,新古典经济学的微观行为机理也逐渐为其他的宏观社会现象提供有益的分析基础。显然,马克思经济学和现代西方主流经济学也是经济思想长河中各有侧重的两个主要支流,它们也理应汇合在一起。只有两者相结合,才能更好地理解事物的发生、发展和进一步演化的规律。特别是,尽管目前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两门学科存在很大分歧,但两者在本质上是相辅相成的,共同构成经济学理论体系。

纵观经济学发展史,可得出如下几点结论:一是经济学本质上是统一的。当前割裂的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两大范式的研究内容各有偏重但更具互补性:政治经济学主要关注人与人关系的层面,西方经济学侧重于人与自然的关系层面。二是研究内容的不同导致两者在研究方法上也存在很大差异:西方经济学偏重于抽象演绎、个体主义、形式理性及均衡的分析,而政治经济学则强调历史归纳、整体主义、实质理性及演化的分析。三是广义政治经济学的“政治”是“社会关系”的含义,它研究社会关系中人的行为,把经济学视为社会科学的研究范畴,并注重事物本质和事物之间作用的内在因果机理。四是西方经济学从功能主义出发,有助于揭示事物之间的功能联系及分析均衡状态,基于自然主义取向而偏重研究抽象人的行为,这导致其逐渐走向数理模型化道路,而这种模型化道路并不适合于探索事物之间内在因果机理和本质的政治经济学。五是基于内容和方法的差异。两者在分析的前提假设上也存在某些不同:西方经济学讨论的抽象经济人是同质的,而政治经济学探索的社会人是异质的。六是尽管方法论存在差异,但这些方法也都是兼容的。如,历史归纳和抽象演绎、演化和均衡等仅仅是经济学研究的不同视角,因而两大经济学范式在研究内容和方法上可以得到很好的契合,从而促使经济学的发展。

尽管马克思经济学和现代西方主流经济学有一个共同源头,但自古典经济学以后,这两方面内容却越来越分裂了,并形成两个越来越对立的学科。一方面,自从边际革命开始,西方主流经济学逐渐抛弃了对制度反思和改进的思路而将其研究对象逐步限定在物质财富上,从而演变为研究稀缺资源如何配置的学问。后来,经过几代人为建立“纯”经济学而不断地借鉴数学工具,西方主流经济学终于发展出了在表达上越来越精确的微观技术,但却因抛弃了伦理学内容而越来越与现实相脱节。另一方面,基于马克思经济学反对把个人物质利益内容抽象化、永恒化而主张历史地分析经济活动中人的行为及其动机,逐渐形成了以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的生产关系为研究对象的政治经济学,从而缺少对微观行为的研究。因此,西方经济学会越来越倾向抽象而孤立的形式主义分析,而政治经济学则更倾向于结合其他社会科学进行历史和现实的分析。显然,从两者的基本特质上讲,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更为生动和多样,也更具启发性,从而具有更重要的发展意义。

微观经济学发展史范文第3篇

【关键词】大历史观;macro-history;宏观经济;唯物主义历史观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7-272-01

黄仁宇先生因大历史观声名鹊起,“大历史观”(英文为macro-history)也因黄先生的几本著作而渐入人心。虽然黄先生称“这名词该下由我创用”,但究其学术根源,不可不谓之广矣。黄先生自己也说:“这名词纵是新颖,已乏创意”,从宏观微观之说“改称大小,转用于历史,显系模仿而非发明”。 文章非是高屋建瓴,而为管中窥豹,从小处着眼,尝试一探所谓大历史观的前世今生。

所谓大历史观,黄先生一贯坚持的事,由小见大,从事件看发展由社会经济结构看历史发展脉络,从文化、理念的更替,见时事的发展。简而言之,一切历史事件的发展,不以任何人物的出现而改变,而是人物顺势而为、因时而动,从偶尔到必然的转换。这种观念其实在各个领域,各个时间段,甚至在本身历史研究方面其实并不新颖。

一、宏观经济学

“大历史观”之得名,因袭于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s)。从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分野,黄先生悟出其间“亦不过放宽视界与计及精微之不同”,于是“改称大小,转用于历史”。一方面借鉴了概念,一方面参考了方法。加之黄先生对历史的认知多从经济(食货)角度入手,可以说受益于宏观经济学良多。黄仁宇解释说:“这大历史有如宏观经济(macro—economic)。宏观经济不能统计失业就业的人数,不能分析物价,不能讲解物价指数。较详细分析仍待微观的工作。……我只希望治史者不要忘记后面一个大前提,不要忽略我们所处的一个非常时代罢了。”

二、宏观哲学

黄先生并不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但他的自由立场使得他并不排斥接受一些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大历史观”中运动的、联系的、周期性的、符合治乱兴衰规律的、依存于经济状况的认识,也在相当程度上与马克思主义理论中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发展史、经济决定论等暗合。其长时间宽视野阶段性的历史认知,同社会发展史的分期分步地划定历史暗合。其从财税与经济的基点上审视历史的旨趣,则无不匹配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在一些文字表述中,黄仁宇也多次提到马克思的名字。黄仁宇自己也承认受马克思影响,“刻下将历史视作冗长、互相继续而作梯度前进的观察时尤然”。

三、汤因比的大历史

在黄仁宇的阅读和交往过程中,一些既定存在并适合他的分析工具对他的大历史观的形成起到了良好的架构作用。汤因比的历史研究及剑桥哈佛的相关理念都给了他有益的滋养。

黄仁宇先生亦自称信奉大历史观,试图“将宏观及放宽视野这一观念导引到中国历史研究里去”,从而高瞻远瞩地考察中国历史,这些特点,尤其在《中国大历史》、《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等著作中,得到了体现。然而治大历史必要有扎实之史学功底,穿透时空隔阂之强劲穿透力,和敏锐把握历史命脉之深刻之透视力:而要把此三者用到纯熟精炼之地步,殊为不易,即便博学宏视如汤因比,也不能说是成功。黄仁宇更因受后天限制,治大历史自然难免要力不从心。因此,虽然先生其志可钦,其情可叹,这后两部著作,却明显现出力度不足,我以为他的努力基本可归为失败。

四、布罗代尔的长时段理论

法国新史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的布罗代尔,在其《历史与社会科学:长时段》一书中确立了他的历史观:长时段理论。他认为只有在长时段中才可能把握和解释历史现象,而短时段并不能帮助我们深刻地理解历史。长时段的历史可以说是一种“几乎不变的历史”,是各种“结构”起作用的历史。

做为黄仁宇的那个时代的学术强音,他既可以了解到布罗代尔的资本义理论并受到其影响,也会自然而然地从他那里借鉴到“长时段”。而黄先生的“大历史”,也确实在理念上与此相通并灵活地运用到了对中国历史的“描述”中。

五、个人经验

黄仁宇的大历史观的形成,其最初的原由是因教学上的需要。面对美国学生这样并不希求对中国历史有详细的把握的受众,在四个课时内要讲述整个的中国历史,用他自己的话说是要“五十分钟内涵盖二百多年的中国历史”,不能不寻求一种简约、干练、明快、提纲挈领、居高临下的法门。大历史观便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始酝酿。

把握黄先生的“大历史观”的学术和现实渊源,足以让我们丰满对其人其学的认识,既便于保持“价值中立”,也方便保持“了解之同情”。

参考文献:

[1]黄仁宇.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J].时报,1989.

[2]黄仁宇.中国大历史[J].联经,1993.

[3]汤比因.历史研究[M].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微观经济学发展史范文第4篇

 

建国60周年,尤其是改革开放30年以来,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经济学著作 总结了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特点、方法及规律等等,从而更好地指导经济建设实践。经济学在 我们国家的发展较之发达国家相比要晚,学科体系的成熟程度、理论的前沿程度、研究方法 的先进程度都较之国外先进水平都要稍逊一筹,因此对于我们来说,如何更好地学习国外经 济学著作中的优秀成果,发展与完善我国的经济学理论,更好地指导我国的经济建设将变得 日益重要。 

2007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影响力报告》指出,我国人文社 会科学论文的引用文献中,图书形式文献(包括著作、汇编、法规文献、标准)的比重接 近60%。在经济学研究领域,图书资源有着其他资源不可替代的学术参考价值。因此挖掘经 济学领域最有学术影响的图书,对经济学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指导意义。 

社会科学发展的跨学科性在经济学领域体现得尤为显著,经济学研究需要参考大量的非经济 学领域成果,因此本文根据经济学论文的引用文献统计选出的图书,包括一些非经济学著作 ,这些图书虽然不属于经济学领域,但它们在经济学研究中同样发挥了很大作用,故我们同 样把它们作为对经济学领域产生重要影响的著作。 

 

经济学领域最有学术影响力的图书概况 

 

为了更合理地讨论经济学领域的图书影响力,我们借助《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根据总 被引60次及以上或年均被引6次及以上的标准选择了330种在经济学领域影响较大的图书,[注:一本著作可能会被不同出版社出版,而且都有较高的被引数量,本书将这种情况下的 著作视为不同的图书加以选择,因此330本经济学入选图书会有同名出现;若一本著作被同 一家出版机构在不同年份出版,本书视为同一本书,并将每个版本的图书被引数相加。]这330种图书被引篇次共计52309次,占经济学论文引用的图书总被引次数的14.64% 。为了更 科学、客观地分析不同类型图书对经济学领域所产生的不同影响,我们将这些图书分为5类 :领袖著作、历史文献、工具书、国外学者著作(含译本)、国内学者著作。 

通过对各类型入选图书数量、被引篇次、所占比例及篇均被引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①领袖著作在篇均被引方面独占鳌头,这说明马克思主 义、毛泽东思想为代表的领袖著作等对经济学研究具有深刻的指导意义;②历史文献、 工具书的被引种数少,但篇均被引次数较高,这说明对经济学发展产生影响的历史文献、工 具书的数量较少,但是这些少数的历史文献、工具书带来的影响较深远;③国内学术著 作的被引种数高于国外学术著作,但篇均被引次数低于国外学术著作,这说明我们国内的经 济学著作数量不少,但整体学术水平和学术质量与国外学术著作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 

 

国外学术著作对我国经济学研究的影响 

 

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是在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的。在资本主义发展的 各个历史阶段,都有不少学者对当时的经济现象和经济问题发表见解,形成某种系统的经济 思想。作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代表,欧美学者对经济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它们的著作也广为流传,被我国诸多的经济学学者参考、借鉴和引用。本章选出的对经济学 研究有较大影响的330种图书中,共有114本国外学术著作(见表1)。 

 

 

 

 

 

为了更加详细讨论国外学术著作对我国经济学研究的影响,我们将入选的国外学术著作按著 作的内容特征大致分为微观经济学(17种)、制度经济学(17种)、经济理论及发展史(14 种)、产业经济学(12种)、宏观经济学(11种)、货币银行学(10种)、计量经济学(7 种)、比较经济学(5种)、西方经济学(4种)、发展经济学(4种) 、经济学其他类著作等主题类型进行讨论。由于篇幅所限,仅对各主题类型被引较多的图书 做具体分析。 

1-微观经济学类著作 

本次入选的微观经济学图书多达17种,在114种国外学术著作中的所占比重为14.9%,这足以 证明微观经济学在经济学中的重要地位。 

《营销管理:分析、计划、执行和控制》(被引252次)是微观经济学领域被引用次数最多 的国外学术著作。该书广泛地应用于教学和实践,由营销管理的原理概念、分析营销机会、 制定营销战略、营销计划和组织执行、市场营销等五个部分组成。引用该书的经济学论文的 主题主要集中在:营销理念、营销策略、权变营销、营销转型研究、体验营销模型、无形资 产的营销、网络营销模式、政府营销与区域经济、新兴产业的理解和改革等方面。 

?Economic Institutions Of Capitalism:Firms,Markets,Relational Contracting? (被引182次)是入选的国外微观经济学著作中唯一一本原版学术著作。该书的作者Oliver 

E.Williamson被誉为重新发现“科斯定理”的人,使科斯的交易费用学说成为经济学中异军 突起 的一派,并汇聚了包括组织理论、法学、经济学在内的大量学科交叉和学术创新。该书对于 产权制度结构、企业战略联盟和关系模式、创新供应链策略、国际货币制度、企业性质和制 度、网络化市场、股票期权的博弈分析,企业理论与组织创新等领域有着较高的学术参考和 借鉴价值。 

《微观规制经济学》(被引157次)的作者植草益先生是日本著名的经济学家。他根据西方 微观经济学和日本的经济政策实践,对有关规制政策的理论和运作问题,特别是经济性规制 政策的目的、手段、结构、主体、价格规制、激励规制等问题阐述得十分透彻。研究日本企 业规制、竞争性产业的价格规制、规制与放松规制等方面的论文对该书引用较多。 

《专业化与经济组织:一种新兴古典微观经济学框架》(被引145次)从经济对提高社会财 富生产能力的作用入手,认为小到一项工程的可行性研究,大到国家的经济政策,再大到国 际贸易的制定,都需要经济学的理论做指导,经济布局可以使市场运作的效率大大提高,同 时减少争论,从而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做出重大的贡献。该书对新兴古典经济学、企业制度的 专有性、企业集群演进、产业结构成长模式、数量经济、国外企业本质等主题领域的研究有 着较大的启示作用。 

微观经济学发展史范文第5篇

黄宗智教授以其缜密的研究深刻地分析了大洋两岸学人在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中所面临的困境,指出“中国社会、经济史的研究正处于一场规范认识的危机之中”。他将这种“规范认识”规定为“各种模式和理论,包括对立的模式和理论所共同承认的、不言自明的信念”,而且“这样的规范信念比起任何明白表达的模式和理论来,有着更广泛、更微妙的影响。它的影响不仅在于引导我们去想什么,更在于不想什么”。我很欣赏黄宗智教授的这个见解,大洋两岸的学人确实有必要思索一下长期以来双方所信守的约束自我认识能力的“规范信念”,并且在研究中摆脱这一信念。就我的理解,黄宗智教授鲜明地提出在中国史研究中存在着“规范认识危机”就在于告诫研究者必须努力从中国史的实际出发研究中国社会、经济史,而不是从固有的观念、规范信念、经典理论出发研究历史,对中国只学界来说,这并不是一个新问题,确是一个长期未能解决的老问题。

那么,如何摆脱在中国史研究中存在的“规范认识危机”呢?黄宗智教授认为,从方法论的角度着眼,加强微观的社会研究特别有助于摆脱既有的规范信念,在这方面,加强地方史研究又有其特殊的意义。从黄宗智教授的研究路径来看。这的确是其经验之谈。1985年,黄教授首先推出了力作《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一书。五年以后,他又有《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一书问世。在这两部著作中,他巧妙地将微观研究与宏观研究结合起来,从微观问题入手,运用详实的农村调查资料深入地论证了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中存在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例如:中国前资本主义经济演变的历史动力、人口与生产关系问题、中国经济落后的问题、帝国主义的问题,等等。如黄宗智教授所说,“如果研究只是局限于宏观或量的分析,很难免套用既有的理论和信念。然而,紧密的微观层面的信息,尤其是从人类学方法研究得来的第一手资料和感性认识,使我们有可能得出不同于既有规范认识的想法,使我们有可能把平日的认识方法——从既有概念到实证——颠倒过来,认识到悖论的事实。”[1] 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黄教授循着“从史实到理论而再回到史实的认识程序”。深入地剖析了华北平原和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微观农业经济问题,并且着重分析了被人们所忽略的农业劳动生产率问题,从中提示中国经济落后的根本原因。应该说,我们对农业劳动生产率问题的忽略既有史料上的原因,又有史学观念上的原因。正像黄教授在分析资本主义萌芽时所批评的那样,“由于理论的限制也由于资料的缺乏,过去有关资本主义萌芽的著作,多着眼于生产关系的变化,而较少分析生产力——马克思主义生产方式概念之中二个因素之一。许多学者简单地把资本主义萌芽,等同于自由雇佣劳动关系的兴起。至于生产力方面,即使论及,也只不过视生产力的发展为必然的事,而没有去系统地分析、估计劳动生产率的变化。”[2] 中国学者在谈论资本主义萌芽问题时也道出了他们的苦衷。著名经济史学家吴承明先生曾经指出,考察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历史前提,在于对“农业劳动生产率的考察”,而这种考察“却是十分困难的”。“限于史料,对于明清两代的农业生产力,我们只能从(1)农业总产量——代表封建国家的经济实力和(2)单位面积产量——代表土地利用效果这两方面进行量的比较,再推论(3)‘一夫产量’——代表劳动生产率,并从生产结构上探讨其经济效益。这些分析,多是依靠间接估计方法,当然是粗糙的”。他还认为,“明清农业生产力的提高终究是有限的,并且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归结为耕作的集约化。在技术设备没有什么革新的情况下,农业集约化只是意味着每亩地投入更多的劳动力。……据一些资料测算,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清代,尽管亩产量有了提高,但劳动生产率即‘一夫产量’却下降了。这又是我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迟缓、也是农业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始终微不足道的根本原因。”[3]

黄宗智教授在他的研究中敏锐地抓住了农业劳动生产率研究这一中国学者所忽视和难于深入的薄弱环节,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做了艰苦的探索和学术延长,从而深化了人们对于中国社会经济长期落后的原因的认识。在史料上,他的研究主要根据30年代人类学家实地调查所得到的资料,特别是“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的调查资料,以及他本人在80年代初期在中国的实地调查资料。如他自己所述,在花了10年时间研读这些资料之后,他认定“满铁资料不失为用现代经济人类学方法来研究中国农村的一组数量最大而内容又极为丰富的资料。它的质量甚至可能高于本世纪前半期世界任何其他小农社会的有关资料”。并且表示,要从这些资料出发,“从最基本的史实中去寻找最重要的概念,然后再不断地回到史料中去验证,提炼自己的假设”。[4] 在理论上,他移植了经济人类学家克利福德·吉尔茨(Clifford Geerts)在研究印度尼西亚生态变化时所运用的“农业过密化”理论[5] (也称农业业内卷化Agricultural Involution)研究中国的农村经济特点。这一理论大致上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第一,“过密化”的概念是以单位劳动日边际报酬递减为代价换取单位面积劳动投入的增加;第二,“过密化”的形式主要表现在长江三角洲地区,扩大经济作物的种植和经营;第三,“过密化”的动力来源于日益增长的人口压力,人口的增长推动农业密集化;第四,“过密化”的商品化是非质变性的商品化,它与推动近展的质变性商品化有着根本的区别;第五,“过密化”可能带来的发展是有限的,生产越是密集化,就越是难于把劳动力抽出而走上通过资本化提高生产率的道路。在我看来,“农业过密化”理论对于深入分析中国农业资本主义萌芽发展迟缓的原因提供了新的认识视角,具有方法论的意义。应当肯定,将社会科学的理论、方法和有关资料应用于中国史研究是美国学者自我反思后的一种新的尝试,而且这种尝试在美国的中国学研究领域逐渐盛行起来。不过,真正成功的研究范例并不多,从史料与理论的结合上实现重大突破的范例就更是微乎其微了。黄宗智教授的研究无疑应当视为一个成功的范例。他据此提出的基本观点也是我们所没有思考过的。无论是以“自然村”为基础的调查资料,还是以“过密化”理论为代表的基本观点,都丰富和启发了我们对中国社会经济的认识。

微观经济学发展史范文第6篇

【教学工具】

录屏软件;PPT

【设计思路】

首先从罗斯福新政的背景、内容和特点对罗斯福新政做一简要介绍,在此基础上通过罗斯福新政是否挽救现代资本主义制度引出罗斯福新政的评价的相关内容。通过史料教学方法,以学生讨论为主要方式总结出罗斯福新政的积极影响,即进步性、实质、启示和局限性。

【教学目的】

认识罗斯福新政在资本主义自我调整机制形成中的作用,理解罗斯福新政的实质与局限性。培养学生对史料的解读、理解能力,认识到个人经历、主观认识水平、主观立场、政治立场、经济发展因素对历史认识的影响作用。深化学生理解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关系对经济的影响作用,提升学生以史为鉴、居安思危的情感、态度。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罗斯福新政的积极影响。

难点:罗斯福新政的实质、局限性。

【教学过程】

通过图片、文字展示,对罗斯福新政的背景、内容和特点做一简要介绍。

以“有人说,罗斯福新政挽救了现代资本主义制度,你是否同意此观点?我们应如何来评价罗斯福新政呢?”这一问题引出罗斯福新政的评价。并以三则相关材料的展示,引导学生积极讨论罗斯福新政的积极影响即进步性。

材料一:新政实行不到一年,《文摘》杂志欢呼说:“股票债券大涨价,小麦、玉米和其他产品的价格也都回升了。”――《光荣与梦想》

材料二:“新政遏制了美国法西斯势力,使美国避免像德、日、意那样走上法西斯道路,因此,有人说‘新政挽救了美国的自由民主制度’”――《大国崛起》

材料三:富兰克林・罗斯福的“新政”开创了市场经济的新模式。在这种模式中,市场规律这只“看不见的手”和政府干预这只“看得见的手”联合起来,共同影响经济,市场作用和政府作用同时得以发挥。――《大国崛起》

“二战后,英国、法国、联邦德国和日本等,虽然发展模式各不相同,但政府干预都是这些国家经济发展中的共同之处。――岳麓版必修二

总结:罗斯福新政开创的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的诞生,让社会呈现勃勃生机影响深远。但模式的背后却引发一场永无休止的争论和回应!展示材料“亲历者的危机叙事之回应”,培养学生多元化、多角度认识与理解问题的能力。

材料:亲历者的危机叙事之回应

总结:通过展示前任总统胡佛、部分资本家、无产阶级和罗斯福本人对新政的不同的争论与回应,让学生深入理解罗斯福新政的实质即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运用政权的力量全面对国家经济进行干预,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并感悟新政给予我们的重要启示,进而让学生意识到个人经历、主观认识水平、主观立场、政治形势以及经济发展等因素对历史认识与评价的影响。

以罗斯福新政能否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来设问,总结出罗斯福新政的局限性――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故未能完全消除经济危机。

时代的回应往往留有遗憾,罗斯福新政也如此。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前提下的改革不能彻底清除毒瘤,但以史为鉴、居安思危的普世性经验与教训是全人类智慧的结晶,值得我们反思!

微观经济学发展史范文第7篇

1.微观行为主义与宏观整体主义的结合统一对于微观层次的行为分析与宏观层次的结构分析似乎是自社会学诞生以来永恒的话题,具体到企业社会学的研究,这就需要将微观分析与宏观分析结合起来,本文提出的“过程的行为—结构”分析方法正是从古典经济学和新制度主义中汲取丰富的营养而建构的综合性研究视角。在企业社会学研究中,无论是微观个体主义,还是宏观结构主义,完全依靠某一面向是无法实现此学科所要达到的既有经验指导意义,又具系统而全面分析力和解释力的目标。面对这一困境,“过程的行为—结构”研究视角对此可以作出重要的弥补,实现微观个体主义和宏观结构主义的结合统一,这是在继承和发扬韦伯、吉登斯曾采用的“行为—结构”的综合分析视域等理念发展而来的。

2.横向特定场域与纵向历史变迁的结合统一“过程的行为—结构”研究视角引入“过程的”理念也是探讨企业与社会关系的必要面向,主要包括三层含义。(1)强调在历史的变迁中。强调历史的维度是对以往企业社会学研究缺陷的必要补充,无论是新古典经济学,还是新制度主义只是注重了其相互关系的横截面,而缺乏关注历史视野的纵向过程演变和分析。对于企业与社会关系的研究,不仅应当研究企业的当前阶段构成和状态,而且应该研究不同历史阶段企业的生存发展资料信息等等。(2)注重在特定的场域中。注重特定“场域”和“情景”是社会学研究的优良传统,但是在企业社会学的研究中往往为了追求普遍性和概括性的分析力和解释力而予以忽略,“过程”视角的引入,能够对于特定情境、特定时空和特定关系的事件予以更多的关注和探讨,尤其对于“偶然性事件”的把握和剖析常常会有“意外收获”,“过程的行为—结构”正是在特定情境中而展现出对于“抽象的因果分析”的超越,从而迈向偶然的、现实的和实践的分析方式,最终实现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融合。(3)侧重在联系和运动的状态中。这是相对于理性经济行为和结构分析共同的局限而提出的,采用“过程的”理念就是以一种灵活性和生动性的姿态充分发挥社会学所擅长的描述和解释功能,使其成为探讨“不同条件下”的企业与社会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有力工具。

3.个体理与社会制度结构的结合统一纵观以往企业研究的理论基点都是建立在对纯粹经济理论批判的基础之上的,如马克思认为“企业不只是为了利益而存在的微观经济体,而是由丰富内容构成的‘经济系统’”,韦伯也从家庭、氏族、伦理、宗教、法律、政治和制度等不同层面探索经济与社会的关系。反击古典经济学思想最激烈、最有力的要数经济史学家卡尔•波兰尼,他摒弃了任何经济决定主义的思路,他指出,不能放弃企业理性经济运行的面向,企业不仅包括规则、制度等社会因素,还包括根本性的科学生产和理性计算,他们同时构成了企业实践运作。“过程的行为—结构”则有机地结合个体理与社会制度结构,系统、全面、真实地了解企业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新视角的应用与实践企业是经济系统中的组织,具有经济属性以及与之相关联的其他多种属性,从社会学的研究视角出发,探讨企业与社会之间的互动机制和模式需要研究视角的“系统全面性”。“过程的行为—结构”正是这样一种综合性分析范式,在重新解读传统经济学思想魅力的基础上,实现微观行为主义与宏观整体主义、横向特定场域与纵向历史变迁、个体理与社会制度结构等三方面的结合统一。

改革开放以来,在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经济转型过程中,政府深化体制改革,逐渐放松对于公有制企业的控制和管束,民营企业已经逐渐成为了国内外自由竞争市场的重要力量。在农村,随着乡镇企业的改制转型以及乡村民营企业的蓬勃发展,使得乡村民营企业成为企业社会学研究对象的重要组成部分。“过程的行为—结构”研究视角也成为探索乡村企业与乡土社会互动机制和模式的有效工具。

1.乡村生活与乡村企业“过程的行为—结构”的研究视角从微观的乡土社会成员的日常生活入手,探索和剖析乡土社会成员的日常生活方式、乡土社会网络、道德伦理以及风俗习惯等方面与乡村民营企业的生产运作所呈现出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状况。在实践运作中,乡土生活的诸多因素深深地影响着企业的生产运营,同样,企业的生产运营也对乡土社会成员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产生了重要影响。

2.乡土权力与乡村企业“过程的行为—结构”研究视角从中观的乡村政治结构维度分析乡村政治与企业管理的相互作用模式,运用社会学中的制度、结构、功能、流动以及文化等基本概念来剖析乡土权力与企业管理的互动关系。是否拥有乡土权力或受到乡土权力的庇护,往往成为乡村民营企业生产、管理和运营的关键,反之,乡村民营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状况也是决定乡土权力转向的重要影响因素。

3.乡土变迁与乡村企业“过程的行为—结构”研究视角从宏观乡土社会变迁维度探讨乡村民营企业在我国当前经济转型、制度转轨的大社会背景下的生产发展逻辑。在我国社会转型时期,诸多传统的制度和规范都被破坏,而新的规章制度还没有建立起来,国家政策的转向、政府工作重心的转移以及社会舆论力量的突生都对乡村企业的生产、管理和运营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在此宏观背景下,乡村民营企业通过在实践中的“适应”与“对抗”,将其乡土性和现代性进行有效整合,较为迅速地实现企业的转型,探索出了一条独特的生存发展路径,这对于我国乡村民营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微观经济学发展史范文第8篇

关键词:比较法 历史教学 运用

历史比较法是中学历史研究和教学的一种科学方法。无论在传统教学中还是在新课改时期,都是教师教学中普遍使用的一种方法。历史比较法可以把个别的历史事件纳入广阔的历史背景中,从中求同求异,有助于揭示历史现象的异同,为深入探求历史现象的本质及其规律创造条件。比较法不仅便于学生识记历史事件和人物,使学生了解历史概况、历史线索,还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与辨析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达到掌握历史知识和发展能力之双重目的。那么历史教学中如何运用比较法呢?运用比较法又应注意哪些问题呢?

历史教学中的比较法,是指在教学中将有一定关联的历史现象和历史概念,其中包括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制度等等,进行比较对照,并判断异同,分析缘由,从而把握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共同规律和特殊规律,认识历史现象的性质和特点。

从时间范畴出发,历史比较可分为共时性比较和历史性比较,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横向比较通常是指通过对同一时代不同国家间同类性质的事件或人物进行比较,从而找出相同或不同的规律。如新课程高一历史中通过古希腊与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历史状况的比较,可以看出海洋文明与大河文明的不同影响,不同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不同影响。还比如通过鸦片战争前中西方社会状况的比较,得出鸦片战争是必然的、落后就要挨打等历史结论。纵向比较通常是指把不同时期的同类事物进行比较,即对同一国家或地区先后出现的同类事件、人物等的比较。如将美国独立战争和美国南北战争放在一起比较,明确这两次资产阶级革命对美国经济发展各自所起的作用;将中国第一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进行比较,可以认识到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和发展。总之,我们通过纵向比较,可以找出历史事件的异同,认识历史发展的阶段性和人类历史不断进步的规律性,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深层次的理解。

从空间范畴出发,可分为宏观比较和微观比较。宏观比较是指站在历史整体角度,对不同的历史现象进行贯通的或者高度概括性的比较,从而对历史产生系统的规律性的认识。比如通过对大河文明与海洋文明的比较,认识到东西方古代政治经济状况的不同原因;对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比较,认识到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等。微观比较是指站在特定的历史角度,对各种特殊的历史现象或局部的、个体的历史问题进行具体的比较。比如对戊戌变法与明治维新的比较,可以从具体的国情出发,从微观的角度进行比较;对德、日走上法西斯道路的比较,也可以进行微观具体的比较等。

除了从空间和时间出发进行比较外,还可以进行综合比较,跨越时间和空间。如比较东西方历史发展进程的差异时,可以从社会阶级组成、政治状况、经济发展状况、文化差异、宗教信仰、对外关系、军事实力、民族关系等各方面进行纵横、交错的多方位的综合比较。

微观经济学发展史范文第9篇

【关键词】高三历史复习课 微课 特征 实践

一、引言

随着信息全球化程度的深入,人类社会进入“微”时代,人们更倾向于接受简短而又传播速度快的信息。根据我国实际情况,高三历史学习的本质是对高一、高二的已学知识进行回顾和升华。教师如何以《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和《高考考试说明》为蓝本,帮助学生梳理历史知识,建立网络化的知识体系,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历史知识的能力、论证历史事件的能力是重中之重。而微课的出现与快速发展,为提高高中历史复习课的效率提供了契机。

二、微课的概念及特点

(一)微课的概念

微课就是把视频作为主要的授课载体,反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教与学活动的各种教学资源的有机组合。微课不仅包含了课堂教学活动的相关视频,还包括围绕教学主题展开相关的教学设计、材料课件、教学反思、实践测试、学生反馈和教室点评等综合性较高的辅助教学资源。它们经过一定的组关系和演示,共同创造了一个结构清晰、主题明确的资源利用小环境。

(二)微课的特点

微课是一种常用的、教学资源综合化的新型资源类型。Web2.0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为微课的实现提供了技术支持,基本可以满足教师的教学需求。经过多年的发展和完善,微课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简单明了,主题清晰

从内容上看,微课是根据某个特定的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进行的教学活动,主要通过视频的方式呈现给学生,内容生动,主题突出,而且便于学生理解。微课时间以5至8分钟为宜,虽然时间短,但内容精简,经过教师的精心设计,思路清晰,鲜明生动,知识紧凑。

2.呈现形式丰富多彩

视频制作效果和呈现形式是微课的核心部分,对于微课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目前,微课内容呈现形式丰富多样,不再局限于课堂实录,也可以通过屏幕录制软件、PPT、FLASH等视频制作技术使其丰富多样,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3.视频资源广泛,设置情境真实

教学视频、教学设计、多媒体课件等是微课的核心构成部分,同时也涉及教学反思、专家评审和实践检验等环节,为学习者创造了真正的学习情境。这一特点在国内外的微课发展平台上都有所体现。如今的微课资源平台不仅为学习者提供了视频资源,更多的是开发了互动式教学平台。这种平台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知识向导、学习反馈记录等独具特色的配套学习体系,能够帮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

4.应用形式不拘一格,受众群体广泛

由于微课涉及学科领域之广、内容之精简,使它不再局限于单一的应用形式,在日常课堂教学、网络教学方面都可以发挥功效。同时,微课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发展方式,使微课的受众群体不再受客观因素影响,如年龄、学历层次等,受众范围不断扩大。

三、微课在高三历史复习课中的运用与实践

(一)进行情境置入

高三历史课具有整体性的特点,往往每堂课都环环相扣,融会贯通。经验丰富的教师往往可以做到信手拈来,旁征博引。而教师所讲的一些内容教材中往往没有涉及,学生未必能明白其中道理,所以教师往往需要在某个知识点旁边做个注脚。这时就可以利用微课开辟第二课堂,在课前布置学生先看微课,了解一些背景知识,然后再讲相关内容。这样就保证了历史复习课能顺利运行。

例如,在复习“解放战争”这一章节时,教师可以以“重庆谈判”为导入点,制作微视频,让学生对解放战争爆发的背景和原因进行复习和巩固,培养学生的自主性,确保学生能牢牢掌握知识点。

(二)紧扣教材重难点

相对于理科科目来说,历史知识更加侧重于文字描述,学生往往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记忆知识点。这就要求教师将相关的重难点制作成微视频,以便帮助学生更好地整理知识点。

例如,在复习“世界区域集团化”这一章节时,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掌握欧共体形成的背景、二战后经济发展的趋势以及经济集团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关系,从而抓住问题的核心和实质。

(三)合理运用知识点框架图

在复习过程中,教师要合理运用知识框架图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历史概念,理解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建立历史知识框架,使之成为传递知识和信息的一种视觉工具,帮助学生找到历史学习方法,达到事半功倍的复习效果。将微课引入高三历史复习,既可以帮助学生构建一个更加完整的历史知识框架图,使知识脉络一目了然,打破一本书的界限,又能提高时间的利用效率。通过微课复习,学生在巩固旧知识的同时,又能把其他相关知识转化到整体历史复习中来,实现历史素养的全面提升,促进历史课堂效率的提高。

例如,在“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这一章节的复习中,教师可以用微课向学生展示该部分的知识点框架图,引导学生梳理本课的知识结构(如下图所示),然后横向联系,帮助学生全面掌握该专题的知识脉络,深入、透彻地理清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的关系。这样把分散在政治史、经济史、文化史等领域复杂的知识点进行纵横联系,构建比较系统的知识网络,有利于为下节课复习打好基础。

(四)利用微课,总结和纠正学生答题存在的问题

每一堂课只有短短45分钟,在有限时间要想了解学生的听课效率并不容易。教师往往只能零星地让几个学生起来作口头回答或者到黑板前写板书。传统的考核方式以试卷考核为主,只能反映学生的笔试能力。并且教师讲评试卷太过空泛,流于形式,使得讲评效果大打折扣。根据美国哈佛商学院的相关研究,人的大脑每天通过五种感官接受外部信息的比例分别为:味觉1%、触觉1.5%、嗅觉3.5%、听觉11%、视觉83%。由此可见,听觉记忆不如视觉记忆牢固。而微课有图有真相,能够呈现典型错误的画面,教师可以做记号,归类,旁白解说,使学生对自己所犯的错误一目了然。微课时间短,学生可以做到有效集中注意力;微课针对性强,能够很好地解决学生的问题;并且学生有不懂的地方可以反复观看,不受限制。这些效果都是传统讲评模式所无法比拟的。

以2016届福建省高三省质检第41题为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恩格斯说:‘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以中外近现代史的一个事例予以说明(要求紧扣论点、史实准确、逻辑严密、表述清晰)。”本人就利用微课形式进行了讲解。先分析题目,明确它属于材料观点说明类型,旨在考查学生知识迁移、论证历史观点的能力,这个过程就是教学生如何审题;再结合学生的典型答案进行点评,指出其不足之处,然后再展示学生的优等之作,以此明确答题规范和评分标准;然后对材料观点题型做归纳总结,指出应对之策;最后再进行变式训练,强化学生对该题型的掌握程度。在后来的模拟考试中,学生对这种题型可以说驾轻就熟,基本掌握了解题技巧,微课的效果很明显。

四、结语

综上所述,微课在高三历史复习中的优势明显,不仅能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也能提高学生历史复习的效率。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推进,高三历史教师要了解学生在复习时存在的不足,帮助学生根据自身学习特点建构合适的知识框架,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因此,微课这一形式在高中历史复习课中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黎加厚.微课的含义与发展[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04):10-12.

[2]郑荣玉.高中微课教学促进教与学的变革[J].教育信息技术,2014(01):35-37.

微观经济学发展史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大学数学教学;数学文化;育人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人才竞争日趋激烈。面对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必须清醒认识到,我国教育观念相对落后,内容方法比较陈旧,还不完全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要求。高等教育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要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要着力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1]。

就大学数学而言,尽管高校各专业普遍开设了大学数学(高等数学、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作为基础课程,对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和数学能力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由于种种原因,教师讲授课程时,没有真正挖掘大学数学课本中的育人素材,对数学文化即数学教育、数学发展的历史、数学发展历史过程中涌现出的大批数学家、数学的思想及观点等涉及甚少,达不到真正的育人功效。所以,有必要对大学数学教学进行改革,充分渗透数学文化,真正提高大学数学教学的育人功效。

1 渗透数学文化,培养学生执著的信念

信念是认知、情感和意志的有机统一体,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定不移并身体力行的心理态度和精神状态。可指引人生奋斗目标,提供人生前进动力,提高人生精神境界。信念内在地表现为世界观、人生观、历史观、学术观等方面的信仰,外在地表现为一些坚定不移的行为志向[3]。因此,任何人要实现人生的目标或理想,都必须有一种坚定的信念作为内在动力。2013年5月4日,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指出:“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中国梦是国家的、民族的,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中国梦是我们的,更是你们青年一代的。”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在大学生中更好地加强中国梦理想信念教育,使大学生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是高校教育工作者必须深入思考不断探索的重要问题。

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主流积极、健康、向上,但在日趋激烈的社会竞争下,部分大学生可能会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社会责任缺乏等问题。大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对于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于加强中国梦理想信念教育起着积极的作用。在《微积分》课程中,就有很多育人的素材。

例如,毕达哥拉斯学派在数学上之所以能做出巨大的贡献,就是因为他们有执著的信念,他们信奉“万物皆数”,认为造物主是按照数学来创造世界的,各种现象都可以通过数学来理解。他们凭着自己对数学执著的信念,克服重重困难,努力研究数学,企图通过揭示数的奥秘来探索宇宙的真理,所以,在数学上做出很大贡献。当毕达哥拉斯学派内部的一个成员希帕苏斯发现边长为1的正方形的对角线不能表示成整数比时,引发了历史上第一次数学危机。直到两千多年以后人类认识了实数系,危机才算彻底解决。第一次数学危机之所以能够解决,就是凭着一代一代数学家坚持不懈、百折不挠的坚定信念。古今中外,伟大的数学家数不胜数。牛顿被誉为近代科学的开创者,在《微积分》的诞生过程中作出了巨大贡献,给现代科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牛顿之所以能在科学上获得如此巨大的成就,靠的是他坚持不懈、百折不挠的执著信念。18世纪,法国女数学家索非热尔曼(Sophie Germain)为了学习数学女扮男装。由于她的勤奋执著,在巴黎综合工科学校深得当时的数学教师拉格朗日的喜欢,并从此准许她学习数学。正因为她对数学有一个执著的信念,所以她刻苦钻研,取得对费马大定理部分证明的优秀成果。

信念是一个人成功的盔甲,执著是一个人成功的利器。一个人要成大事不在于力量的大小,而在于是否有无法摧毁的执著信念。有了执著的信念,才能拉近你与成功的距离,才能在你走向成功的道路上,一路清扫挡路石,排除万难。所以,在大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应渗透数学文化,深刻挖掘课本中的育人素材,适时向学生介绍数学发展的历史,以数学家生平等数学史料,能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家们平凡而伟大的人格魅力,从中体会到他们从事数学研究的苦乐与甘辛,以及对数学执著追求的精神,并从中获得鼓舞和激励。让学生在接受科学家在科学领域的杰出贡献过程中,吸取科学家的科学献身精神,增强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执著信念。这样,大学数学的教育才能真正起到育人的功效。

2 渗透数学文化,培养学生优良的品德

高等学校不仅要有完备的科学技术文化知识教育体系,而且还要重视和加强德育教育。大学数学课程中,富含很多德育因素。因此,在大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应充分渗透数学文化,深刻挖掘大学数学课程中的育人因素。

2.1 适应转变,调整方位,积极适应大学生活

经历了“黑色七月”的大学生带着对大学生活的理想和憧憬,步入了大学校园。然而现实中的大学及其大学生活往往与这些“骄子”心目中的大学及其大学生活有着较大的差异甚至有着强烈的反差。因此,许多大学生就会产生失落、沮丧、苦恼、困惑等各种低落情绪。因此,应引导大学生尽快适应转变,迅速调整方位,积极适应大学生活。例如,在《微积分》课程中,已知方程xy+lny=1确定的是y关于x的隐函数,求■值。求解过程如下:方法一:因为显函数的导数计算方法我们已经掌握,所以,很容易想到,如果此隐函数xy+lny=1可以显化为显函数,可用计算显函数导数的方法来计算■。但此函数不能显化为y=f(x)的形式。这时,我们可以转换思想,把xy+lny=1看成x关于y的函数,把xy+lny=1显化为y=f(x)的形式,即x=■。这时,可以用显函数计算导数的方法求出■=■,所以■=■。

方法二:因为方程xy+lny=1所确定的是y关于x的隐函数,所以,我们可以用隐函数求导的方法来计算■的值。对方程两端求导,得y+xy′+■y′=0,解出y′,得y′=■,即■=■。

方法三:通过对方程xy+lny=1两边同时求微分的方法来计算■的值。对方程两边求微分得:ydx+xdy+■dy=0,由此方程解得■=■。

通过以上例子的讲解告诉学生,遇到问题不要死守一种思维模式,应学会变通,在学习上是这样,在生活中也是如此。遇事只有学会变通,才能适应瞬息万变的未来世界。

2.2 坚持真理,勇于创新,树立崇高的理想,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对社会做出贡献

牛顿和莱布尼兹被公认为微积分的奠基者。他们的功绩主要在于,把各种问题的解法统一成一种方法,微分法和积分法;有明确的计算微分法的步骤;微分法和积分法互为逆运算。虽然牛顿和莱布尼兹创立微积分是一项划时代的科学成就,但其中也存在逻辑上的问题,如对无穷小概念理解的模糊性。英国的大主教贝克莱对牛顿的无穷小量提出责难,引发了历史上第二次数学危机。由于当初牛顿的伟人形象已深入人心,而且,许多数学家已成功地用牛顿和莱布尼兹的这套理论解决了许多实际问题,因此对无穷小量严密不严密的问题并不感兴趣,也不支持贝克莱的责难。如达朗贝尔就说,现在是“把房子盖得更高些,而不是把基础打得更加牢固”。更有许多人认为所谓的严密化就是烦琐。但是,贝克莱、波尔查诺、阿贝尔、柯西、狄里克莱、威尔斯特拉斯、戴德金和康托尔等人能发现问题、坚持真理、勇于创新,对牛顿的无穷小量一直批判和攻击。经过他们的努力,直到极限理论的诞生,实数理论的进一步严密,危机才算彻底解决,为数学分析奠定了一个严格的基础,中间经历了半个多世纪。

所以,在大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应适时渗透数学文化,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敢于向老师挑战、向权威挑战的精神。培养学生对专业的执著精神、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3 提高数学素养,形成良好作风

数学的严格规范,对于形成严肃认真、踏实细微、团结协作、遵纪守法的良好作风,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学生通过严格规范的学习和解题,可以学会沉着、严谨的处事品格。

大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有机结合课程教材内容的性质和特点,把握课堂教学活动的情境和氛围,充分渗透数学文化,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学会交往,形成健康的心理和个性。把学生学习中探索的欲望燃烧起来,把创造的潜能开发出来,从而使学生得到发展,做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3 渗透数学文化,使学生掌握丰富的知识

学学数学,不仅应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而且应有广阔的文化视野。大学数学作为高校各专业普遍开设的公共基础课程,对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和数学能力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学学数学,不能只局限于传授知识和训练能力上,应深刻挖掘大学数学课本中的育人素材,充分渗透数学文化,讲解数学教育,数学发展的历史,数学发展历史过程中涌现出的大批数学家的生平史,数学家做出的巨大贡献,数学家追真理、敢于向权威挑战的精神,数学家坚韧不拔的毅力,数学的思想及观点,数学与文学、历史、考古、工程、经济等学科的联系等等,达到真正的育人目的。

4 渗透数学文化,使学生练就过硬的本领

4.1 历史久远,数学绵长,文化古老,数学渊源,人类的文明和发展离不开数学

新世纪新经济时代,数学在科学技术和人类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日益增长,应用的领域越来越广泛。

1.微观经济学中的常见的需求函数、供给函数、成本函数、收入函数、利润函数、弹性函数、生产函数以及边际函数等都是《微积分》的内容。通过学习《微积分》中的导数,可以对微观经济学中的经济变量进行边际分析,可以研究微观经济学中生产者利润最大化问题。用数学模型研究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用数学手段进行社会和市场调查与预测,用数学理论进行风险分析和指导金融投资等等。

2.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中,数学家或有研究数学经历的经济学家占了一半以上,而且,90%以上获奖经济学家都是应用数学方法阐释经济理论。

3.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他把其最重要的著作命名为《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是因为他发现新宇宙的思维方式是数学的思维方式。在这本书中,牛顿用了大量“微积分”的知识和非常复杂的几何知识与技巧。

4.爱因斯坦分别于1905年和1915年提出狭义相对论,广义相对论,这是对物理学的重大变革,其核心内容是时空观的改变。爱因斯坦的时空观认为时间和空间是相互联系的。四维空间的洛仑兹变换是数学模型的表现形式。

5.英国物理学家麦克斯韦概括了由实验建立起来的电磁现象规律,把这些规律表述为“方程的形式”,用纯粹数学的方法推导出可能存在着电磁波并且这些电磁波应该以光速传播着。

6.两位美国数学家解开了一个困扰科学界长达50年的“简单”问题:啤酒泡和肥皂泡在膨胀、收缩及合并时的数学规律。该研究成果将对工程学的泡沫材料设计、生物学的组织结构研究以及物理学的晶体颗粒排列探测产生深远的影响,相关在2007年4月26日的《自然》杂志上。其中,气泡胀大、收缩或者合并,背后的驱动力都是表面张力,气泡的变化,取决于表面总曲率。

7.1973年,美国芝加哥大学学者f・布莱克与m・肖莱斯提出了布莱克-肖莱斯期权定价模型(black-scholes option pricing model),对股票期权的定价作了详细的讨论。此后,不少学者(Merton)又对该模型进行了修正、发展与推广,极大地推动了期权定价理论的研究。他们也因此获得了1997年的Nobel经济学奖。该模型中用到很多数学知识。

8.从医学上的CT技术到印刷排版的自动化,从飞行器的模拟设计到指纹的识别,从石油地震勘探的数据处理到信息安全技术,还有天王星、海王星的发现等等,这些形形的技术背后,数学都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常常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

4.2 渗透数学文化,提高数学素养,练就学生过硬的本领

文化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文化体现社会的某种价值取向,无形地规范着人们的行动。数学文化具有较高的文化教育功能,是数学知识最为本质、高层次的成分,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指导原则。若只会解几道题目,根本不了解数学文化,不能算是懂得数学。只有在大学数学概念和命题的讲解及知识的形成、发展与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充分渗透数学文化,深刻挖掘大学数学课本中的育人素材,从文化的视角进行升华,见解深刻、旁征博引、循循善诱、充满智慧,让学生充满梦想和希望,才能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真正受到数学文化感染,产生文化共鸣,体会数学的文化品位,体察数学文化和社会文化之间的互动,真正提高数学文化素养,方可以培养学生执著的信念、优良的品德,使学生掌握丰富的知识、练就过硬的本领,真正提高大学数学教学的育人功效,以达到培养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N].光明日报,2010-07-29.

[2]顾沛.数学文化[M].高等教育出版社.

[3]伍新春.高等教育心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8.

微观经济学发展史范文第11篇

1 历史分析和地理尺度相结合    

在地理学中,尺度分析是一个重要的方法学上的考量,尺度分析在地理学上主要指代空间尺度和时间尺度。而在过去的研究中,如Zhang等和Pei等,都将地理尺度的思考模式,明确地应用到了历史气候变化和社会经济发展的研究之中。在时间尺度上,章典和裴卿等论证出在短期和长期的时间尺度中,气候变化的影响到底有何不同。同时,在不同的空间尺度下,Pei等以移民为例,定量地论证了空间尺度不同,所得出的研究结论也将有所不同。    

但是需要特别提出,虽然在不同尺度上得出的结论可能有所不同,但是并不相互排斥和抵触,尺度的选择是展开研究的基本立足点,同时也需要再次指出,在研究人地关系领域中,长时期和大空间的宏观尺度更有利于反映气候变化和人类社会之间的联系。

2 统计因果关系的提出    

以往的历史研究中,往往是基于个别事件或某一时段进行深入剖析、综合评价所有可能的影响因素,给出对此特定案例或者特定时段的历史解释。当然,在此相对微观尺度上,如果单纯认为气候变化是这些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这将难免会落入“环境决定论”的陷阱之中。但是在宏观尺度上,往往可以更有效地从统计上证明气候变化作为一个不可忽略的角色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存在。因此,Pei等[[36]明确提出了统计因果关系(statistical law)。统计因果关系的提出,不是单纯地建立在数据和统计方法基础上,而是将因果关系理论中的5个标准和统计方法相结合,在大历史数据和统计分析方法之上提出的。虽然该统计因果关系不代表会适用于每一个案例,但是能从一个整体上发现气候变化的作用。同时,统计因果关系是建立在大量的历史资料和宏观尺度上,所以,统计因果关系与现有的传统历史研究得出的结论并不相悖,因为正如前述所说,两者的研究尺度有所不同。

3 历史“大数据”    

在目前的学术研究中,大数据是一个重要的理念。而在历史、环境史或者历史地理中,应该有更多的基于大数据理念推行的研究。目前存在的难度主要有:第一,尺度的选择,在传统的微观尺度上,大数据几乎很难实现,主要是因为历史资料相对缺乏;第二,在传统微观尺度上,即使要展开统计分析,但是样本量较小,这时候加入一个或者减少一个影响因子,对于统计结果而言,会存在较大的统计敏感性。    

然而在现阶段的发展中,由于在宏观尺度上能够使样本量有所增加,即使是减少或增加个别数据,也较难影响最终统计结果的显著性。并且,大量的数据会加强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统计关系的稳定性。随着史料的进一步发掘,相信在资料完善的基础上,历史大数据的理念将会被进一步接纳,这需要史学家的不断深入研究。

4.4重新审视马尔萨斯理论    

马尔萨斯学说认为,资源的增长遵循线性模式,而人口增长是指数模式,因此人口增长会超过资源增长,当人口规模超过农业生产,人间悲剧即大规模的人口锐减和非正常死亡将会发生,因此,马尔萨斯辩称人类悲剧的成因是人口的迅速增长。但是,Zhang等和Lee等的研究中,都发现实际上人类的这些悲剧更多是由气候变化导致的农业减产造成的,因为气候变化影响下资源的波动比人口的波动更加明显和剧烈。马尔萨斯学说强调日渐增长的食物需求是起因,而上述发现起因是气候变化导致了食物供给稀缺,这些研究从长时间和大空间尺度上重新审视了马尔萨斯学说。

4 中国与欧洲实证对比研究    

微观经济学发展史范文第12篇

关键词:微课教学;高中历史教学;改进方法

1微课的特征

微课作为一种新形式的教学模式,总的来说有3个特征:表现形式多样、内容精练但与课文衔接度高、反馈快。首先是微课的表现形式之多样,它可以灵活地运用各种媒体工具,在具体的教学设计中引入大量的现代多媒体技术。高中历史微课可以单一地利用文字材料、图像视频、PPT课件、音频等形式表现课文知识内容,还可以将这些表现形式结合起来,组合成一节微课,教学设计的灵活性强。其次,微课教学的时间往往较短,但是其目的性强,针对性强,虽然教学内容容量小,但是主题突出,能紧密契合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内容不仅精练,与课文的衔接度也十分地高。历史微课教学往往会引入各种多媒体技术,却能做到多而不杂,能够根据历史的知识体系和具体知识点对教学活动进行设计和安排。在教授一个具体的历史知识点时,教师能运用微课创建出具体的教学情景,如在学习有关科举制度这一文化和旅游部分时,教师可以利用相关的影视资源让学生了解科举的流程,同时可以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这样就创设了一个问题情境,学生能够在想象的空间中加深对科举制度的印象和了解。

2高中历史引入微课的价值与可行性

高中历史开展微课教学有着巨大的价值,一是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微课教学能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并能就学生的知识薄弱点进行针对性教学。而学生也能够自由选择学习内容,选择感兴趣的学习话题与学生和教师进行讨论,这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历史学习中来。同时微课教育的形式新颖,内容更丰富,改变了以往历史教学片面重视理论和成绩,课堂过于沉闷的情况,使得历史学习更有趣、更生动。二是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增加学生对知识点的印象。传统的应试教育使得学生不得不对知识点进行理解和记忆,然而高中历史知识点繁多且涉及面更广,这使得学生面临着很大的学习压力。高中阶段持续性的“死记硬背”“填鸭式教学”并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但历史微课教学可以有效地缓解这一问题。在具体的历史教学中,微课资源可以利用影视音乐等为学生构建一个想象情景,学生能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再现历史场景,最终达到记忆历史知识的目的。三是能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微课资源通过文字材料、影像音乐等表现课文内容,教师可以通过图片和影音视频的形式向学生展示历史文物资料,这给学生创造了一个观察的机会,学生能理解好历史知识点。而在课后,学生可以通过观看相关的微课视频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学生能够通过不断的观察进行学习。微课教学经历了较大的发展,在当今高中历史教学中具有一定可行性。良好的主题和内容是教学基础,高中历史微课教学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创新了文本知识的表现内容。素质教育改革的要求和高中教师对历史教学工作改革的决心也都为微课教学的实施提供了支持,同时,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运用,制作微课课件变得越来越容易,能够紧贴课文内容进行微课设计,教学素材和技术的发展都为微课教学提供了基础。其次,微课教学的延展性也使得高中历史微课教学更具可行性。教育不是让学生在课堂上单纯地学习课文内的知识,而是在掌握课文知识的同时能够对知识进行延伸和探究。过去的高中历史教学存在着局限于课文知识的问题,课文内容多但知识点之间的联系甚少,难以构建体系化的知识网络,但随着微课教学的发展,微课为历史教育提供了一条新的发展路径。微课能通过网络获取到丰富的教学资源,不仅能在课堂上帮助学生学习历史知识,更能对历史知识的背景原因、发展后续等进行探究。如在学习“马克思主义与共产国际运动”时,微课不仅能将马克思主义的创作背景同巴黎运动、英国宪章运动等联系起来,更能联系到后来的俄国十月革命、中国的共产党发展和当今世界的共产主义发展等,微课资源能将知识点的发展轨迹连接起来,具有很强的延展性,能帮助开展好历史教学工作。

3高中历史微课模式构建策略

(1)进行有效的资源共享。高中历史微课教学不能只局限于课文内的知识点,而要多利用课外资源,这就要求高中历史教学者之间多进行有效的资源共享。在具体的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的历史专业知识水平和课程教学组织能力都是确保开展好历史教学工作的基础。通过教师间的自主交流和资源共享,教师的智慧结晶能够融合在一起,最终能提高高中历史教学活动的效率。高中历史的知识点和时间轴都较为混乱,教师要坚持结合历史教材进行科学的微课设计,利用简短的微课视频或PPT对相关政治制度、文化内容和经济内容等进行罗列,构建知识的网状体系。

(2)突破课堂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微课教学能够改变传统的高中历史教学模式,形成更简洁高效的教学模式。微课教育要坚持选取更有针对性、更精练的资源来表现知识内容,对教学中的重点、难点进行教学,以帮助学生快速突破教学重难点,使得历史课堂更加高效。如在学习“我国的选官制度”时,教师可以运用相关影视资源来表现世官制、九品中正制和科举制度的内容,帮助学生理解三者的发展史和内容差异,把握三者的特点,最终实现理解、掌握知识点的目的。

(3)开展积极的课堂教学互动。和谐有序的课堂对开展好高中历史教学有着积极的意义,教师在进行微课教学时要多开展积极的课堂教学互动。首先,要想开展好互动,就要培养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改变以往教师为大,单向输出的教学模式,教师要摆正自身位置,坚持以学生的朋友和引路人自居,培养平等的师生关系,使学生敢互动、乐于互动。其次,要充分利用微课教学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特点开展好历史教学互动。微课教学有效地突破了传统历史教学的时间和空间限制,教师要对学生的历史学习状态进行观察,多开展历史趣味问答、历史故事课堂等活动,保证学生与历史教师之间能进行互动和交流,提高学生对历史微课课堂的接纳度。同时,师生之间的互动还表现在教师对学生的引导方面,教师可以先引出某一历史问题,运用微课对历史资料进行解析,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态,并把握好微课教学的节奏,使得学生能在互动中实现高效学习。

(4)拓展课堂教学容量。高中历史教师应注意拓展学生的历史知识,扩大课堂教学容量,以满足学生对历史知识的需求。高中历史涉及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发展史,时间跨度巨大且涉及面甚广,政治军事、思想文化、经济发展等各方面的内容都为扩大教学容量提供了素材。如在学习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时,不仅能对课本中涉及的知识进行梳理,更能通过微课教学形式,用数据、影音、新闻报道等形式来表现当今经济发展现状,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这样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开阔他们的视野,还能提高教学效率,促进高中历史教学的发展进步。

微观经济学发展史范文第13篇

摘要: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微电影正在全国盛行,并迅速形成一股产业发展浪潮。江苏作为经济文化大省,得天独厚的政治、经济、文化基础下,微电影产业发展却并未达到理想的高度,某些方面还落后于全国的发展。本文将立足江苏,从江苏微电影产业发展的三大基础以及过往发展简史这一视角研究微电影产业在江苏的现状和发展态势,并从区域微电影产业发展入手,透视当代社会剧烈变迁下影视文化的全新传播生态。

关键词:

江苏微电影产业;发展基础;历史沿革

微电影一词,首次出现在公众面前,是在2010年的网络上。视频网站优酷与中影集团联手推出《老男孩》,点击次数破亿。与此同时,一部类似007风格的《一触即发》则直接号称史上首部微电影。这部作品以高投入制作、顶级明星加盟等概念名噪一时,并伴有强大的宣传攻势。这两部作品的成功,让微电影在中国迅速红火起来。加之2011年国家广电总局颁布“限娱令”、“限广令”,又给了它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迅速间微电影已在中国形成产业格局,据《2013中国微电影发展报告》显示:“未来五年内,微电影行业产值可达数百亿元以上”。何为微电影,其实在学术界并没有给出明确的定义。原因可能有几个,首先这种类型的作品其实早就存在过,只是以前人们习惯将之称为电影短片。电影短片“早在电影诞生之初就已产生,用来形容各种形式和风格的电影”。现今这种体裁被运用在网络等新兴媒体上,形成了微电影。其次这是中国特有的名词,在国外谈微电影,外国人往往不能直接理解。再次,近年来微电影发展过于迅速,学术界还不及做出回应。目前以百度给出的定义:微电影即微型电影,这种微体现在“微时长、微制作、微投资”,并“风靡于中国互联网”。这个定义描绘了微电影的形态,对其内涵和外延却少有提及。不过这已是目前对微电影相对最详尽的描述。定义的模糊丝毫没有影响微电影发展,相反它在短时间内迅速产业化。产业涵盖从人才培养、商业营销、拍摄制作、宣传发行和其他衍生方面五个环节,并依托现有社会资源,整合相关产业,蓬勃发展起来。江苏作为经济文化大省,也参与到这场微电影产业发展的时代变革中。

一、江苏微电影产业发展基础

微电影产业从属于文化创意产业中的新媒体产业,它的发展并不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特别对于江苏而言,现有的产业资源对于其大有助益。从政治、经济、文化三大基础来看,微电影产业在江苏的发展应该具备得天独厚的优势。

1、政治基础“一个创意产业发达的城市必须要具备自由、宽容的社会环境”①。微电影产业发展要有安定、和谐的政治和社会环境,因为作为文化创意产业,需要吸引大量人才,而这些人才对于环境有着自己的要求。江苏是“中央充分肯定、各界普遍认可、百姓引以为豪的全国最安全地区之一,全省公众安全感连续10年位居全国前列”②。同时江苏又历来是宜居的热土,《城市竞争力蓝皮书》显示全国十大宜居城市中,江苏占了四席。在此基础上,2012年江苏省政府“十二五”文化发展规划更是针对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制定一套长远、系统、合理的规划。其中重点发展行业包含广播影视,并明确提出“加快开发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等新业态”。这些新业态的内容载体其实很大部分就是微电影。此外,2012年12月,金微奖•中国首届国际微电影节在南京举办;2013年3月,中国微电影产业研发与实训基地在无锡挂牌成立;近年来江苏各级政府力推的微电影活动此起彼伏,这些都构成了江苏微电影产业发展的政治基础。

2、经济基础微电影产业发展不仅需要和谐的社会环境,还需要繁荣的经济环境。“江苏综合经济实力在中国一直处于前列。2013年,江苏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9161.8亿元,位列中国省份第一。”③与传统影视产业高投资高风险不同,微电影产业除了受到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之外,更为关键的是与地方企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据中国经济网数据,2013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中,前100位企业,江苏有27家,占总数1/4多。其中微电影产业经常涉及的行业,如食品、电子产品、房地产、汽车、旅游等,江苏企业排名更为靠前。同时微电影产业建立在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新兴媒体上,网络建设成为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在江苏,繁荣的经济环境孕育了成熟的网络建设,目前全省互联网设施基础日益完善:“光缆线路总长度达到175.75万公里,排名全国第一。”“2013年底江苏全省网民数达到4095万人,互联网普及率51.7%,网络视频用户规模达到2852万人。”④

3、文化基础江苏微电影产业发展的文化基础首先体现在人才的培养上,江苏省高校数量和大学生人数位居全国首位,有着广泛的微电影制作人群和受众人群。目前全省高校共167所,其中开办影视相关专业的高校有96所,占总体比例约为57.4%。相关专业的学生在校学习时需要观摩并制作大量微电影,加之其他非专业学生出于兴趣涉及这一领域,这为微电影产业发展提供了生力军。其次微电影作为综合性的文化艺术形式,离不开其他文化形式的滋养,特别是影视产业的发展对其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江苏历史悠久,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进入新时代,又是全国较早推进文化大省建设的省份。“2012年,江苏在省域横向测评中城乡、城镇景气指数均保持首位。”“至2020年文化产业供需协调增长目标距离测算,江苏处于省域首位。”⑤这其中江苏的传媒产业发展更是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幸福蓝海国际影城”的打造、“云媒体电视”的上线、电影《白日焰火》在柏林的成功,纷纷宣告江苏影视产业迈进全产业链时代。总之,从政治、经济、文化三大基础上来看,江苏微电影发展应该具备得天独厚的优势。在全国微电影产业一片红火的今天,江苏微电影应该是在全国处于前列的。然而从过往发展的历史来看,却始终没有达到人们的预期。

二、江苏微电影产业发展简史

让我们回顾一下江苏微电影产业发展的简史,从历史层面寻找规律作为现实的参照。为了能与其他省份横向对比,我们将“微电影元年”2010、微电影迅速发展的2012以及现今2014作为三个时间轴,将这段简史简单区分为三个部分。

1、2010之前:前微电影时代关于第一部微电影的具体时间,学术界没有统一的声音。如果按照互联网上的说法,2010是“微电影元年”,那么我们且把2010之前称之为前微电影时代。在这一时期,微电影的前身“网络剧情短片”已然涌现,从“大史记”三部曲到《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期间不乏精品。而江苏的“网络剧情短片”数量却很少,不同的制作团体都有各自不同的原因没有实现这一突破。对于草根阶层,器材、专业技术等限制使其无法跨入门槛;专业学生团队依然执着于将制作好的短片投向传统媒体或者参加比赛评选,比如2004年南京师范大学学生拍摄制作的《无间道4》只在学生层面通过学校展映的方式传播;专业影视公司则专注于广告制作,电视大屏幕是他们的追求所在;电视台则完全没有关注到这一领域,为数不多相类似的,比如江苏影视频道《百姓聊斋》2006年开播,以“栏目剧”的形式面向观众。至今仍没有改变其宗旨,因为电视台需要考虑受众面,像微电影这样过于单一的面向年轻人并不是电视台愿意完全接受的。

2、2011-2012:微电影兴起时代2011年,全国微电影热度不断提升,据不完全统计这一年全国问世作品不下2000部,网络点击率节节攀升。江苏微电影也开始出现,截止到该年底,在南京,由普通人拍摄的微电影至少已有数十部。但是江苏的发展就全国而言还是滞后的,具体表现在数量和质量上,优秀作品并不多见,业内人士对于微电影还没有加以关注,更多的是业余人士投身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胡鹭在2011年《金陵十三钗》上映之际推出的微电影《金陵十三姨》,网络点击率高达几百万。而对于江苏的企业,选择微电影宣传品牌的很少,仅有的几家也由于江苏本土微电影产业没有发展起来,纷纷选择与北京、上海等大公司进行合作。如江苏辉煌太阳能行业第一部微电影《那一夜,辉煌》由北京鼎旌资讯机构全程策划,邀请中影集团旗下的专业拍摄班底完成制作。时间到了2012年,各大视频网站纷纷推出微电影项目,甚至各地职业培训学校也开始将其设立成一门课程,培养相关人才。据易观智库的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网络视频市场广告收入为88.3亿元,较2011年增长82.7%。这其中号称“品牌之都”的福建率先出手,匹克、特陶卫浴、金鸡体育、诺奇男装纷纷推出微电影,宣传推广各自品牌;此外广东的石湾酒厂、河南的杜康公司、江西的庐山旅游景区、安徽的六国化工集团、云南的英茂企业也同步完成企业微电影……一时间,微电影在全国各大省份迅速产业化。在江苏,2012年微电影的产业化之路刚刚起步,与之前只停留在草根阶层不同,政府机关开始关注,大量带有公益性质的微电影作品和微电影节问世。2月,为了配合电视剧《山楂树之恋》播出,江苏卫视发起《那些年,爸爸追过的女孩》微电影征集;3月中国(徐州)微电影节开幕,4月徐州市鼓楼区城市管理局打造江苏第一部城管题材微电影《我的男友是城管》;7月常州市首届“荷花杯”微电影大赛、首届青年微电影节相继举行;9月苏州市警方结合真实案例推出《“女神”的逆袭》等六部微电影作品;10月常州市高新检察院以微电影评选最美党员。与此同时各大高校也开始大量创作微电影作品,南京艺术学院于2011年底举办“第四届全国高校数字短片大赛”,大量本土优秀学生微电影应运而生;南京大学成立国内首个“微电影”专业,并举办首届华语大学生微电影节;南京师范大学举办“影像青春”校园原创微电影大赛。与此同时,微电影进入江苏婚庆市场,拍摄婚礼微电影的新人数量增势明显。以南京某微电影工作室为例,2012年以来,婚庆微电影几乎每月都保持10%的增长。在扬州,结婚旺季,许多工作室的时间表已经排满,连休息日都没有。在无锡,拍摄婚庆微电影的公司差不多有20家左右。在苏州,一家专业的公司一年可以创作近千部。纵观2010-2012年,这是江苏微电影兴起时代,特别是2012开始走上产业化之路。政府的关注、各类微电影节的出现、婚庆市场的火爆成为这一时期江苏微电影发展最真实的写照。

3、2013-2014:微电影成熟时代2012年微电影大热之后,产业化格局已然在全国形成。人才培养、商业营销、前后期制作、宣传发行和其他衍生方面五个环节齐头并进,一时间微电影表现出强劲发展势头,被誉为未来最具发展前途的传媒产业之一。在江苏刚成型的微电影产业也开始得到进一步发展,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A、数量质量大幅提升江苏各地微电影数量和质量大幅度提升,并逐渐从之前基础上分化成几大版块:高校微电影、草根婚庆微电影、商业宣传微电影、政府公益微电影等等,不同版块的主创群体之间形成以高校人才为中心的辐射网络。在江苏以南京师范大学、南京艺术学院等为代表的高校为微电影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大量人才,并以此为基础,大幅提升了微电影的数量和质量,涌现出了诸如国内首部官方城市形象微电影《苏州情书》等优秀作品。B、产业格局正在逐步建立从以高校为代表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到最为核心的商业营销模式开始启动;从作品前后期制作水准不断提升,到成品后宣传发行平台的建立,再到各类微电影节大量涌现,在江苏微电影发展的整个产业链正在逐步建立。C、发展之路正在日益清晰在兴起阶段,江苏微电影产业主要集中在政府公益和婚庆市场两块,前者还停留在计划经济的范畴中,后者则更多地体现了微电影的草根性。这两个领域是微电影产业发展的必要条件,但最为核心的商业运营模式并未建立。许多企业品牌推广还未接受微电影这一模式,而这正是微电影产业发展的核心问题之一。步入成熟阶段,在江苏以房地产为代表的企业开始采用微电影作为品牌营销的主要方式,如江苏省建集团推出的青春励志微电影《城市温度》等等,微电影产业的商业运营模式正在建立。也许,在这一阶段,用微电影成熟时代来命名,还有些为时过早,毕竟在江苏还缺少真正意义上的微电影精品。但我们看到微电影正成为一种商业品牌营销方式,虽然步伐比其他省份慢了点,发展之路却正日益清晰。

三、结语

微观经济学发展史范文第14篇

一、会计目标的主体型

会计目标是会计主体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与环境中,对会计实践活动所追求或希望达到的预期境地或标准。现行的会计目标是投资主导型,即会计的目标主要是服务于投资者及债权人的利益。这一特征与实物经济形态中的企业组织形式紧密相关。在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以后,由于物质资产的作用减弱而知识资产的作用增强,对企业资产增值和财富增加产生主要作用的将不是物质资产,而是知识资产,因此物质资本所有者的股东将退出在企业的统治地位,而知识资产作为企业财富增加的主要直接力量。由于知识资本和其所有者属于同一主体,不仅将在企业中占有主导地位,而且也将是企业剩余资产的主要拥有者。这一资产要素所有者地位的变迁,必然要求会计的目标进行变革,会计的目标将由过去的向股东、债权人提供信息为主、转为以计量企业主体资源、权益的变动情况、收益的形成过程和有效控制企业组织内部的人力资源为主的企业主体性会计目标模式。

二、会计人员的高技能型

会计是应用性科学,因此更注重会计人员的技能。首先是获取知识的学习技能。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后,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知识老化周期变短,知识更新换代加速。只有勤于学习和善于学习,才能掌握最新的知识,适应时展的需要。从某种程度上说知识经济是在学习型经济,而且是终身的学习;其次,是转化知识的创新技能。早在本世纪初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JesephScunmpeter)就创立了创新学说,指出经济由于创新而得以发展。纵观世界社会经济发展史,可以清晰地发现创新是社会进步的不竭动力。会计发展史本身也是一部创新史。从十五世纪中叶卢卡.帕乔利(LucaPacioli)创立复式簿记开始,会计结束了长达几千年的单式序时记录。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又诞生了以适应工业革命的成本会计和满足现代市场经济需要的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等完整的理论与方法体系。随着知识经济的出现,会计面临着人力资源会计的构建、信息知识等无形资产的计价、金融衍生工具的计量等问题,这就要求会计人员不仅要有广泛的知识,还必须具有创新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

微观经济学发展史范文第15篇

一、政治中心的方法归拢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在个人联合起来的时候阶级差别会逐渐消失,公共的权利也逐渐消失政治性。但是在后马克思主义思潮看来,对抗性在政治中永不会消失,阶级斗争和差别在对抗性中持续存在。

后马克思主义提出了政治的永恒性和优先性。经列宁开创、葛兰西发展,政治的特性与经济特性决裂,将以领导权为中心的激进的民主。在绝对真理的过程中多种不同主体将会在政治斗争的场合真正的解放和自我管理。在以阶级决定和经济决定论的第二国际时期,列宁以多种阶级力量的支配权力的转移为中心,打破原有的单一矛盾开展的必然关系的逻辑,成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关注的重点内容。

葛兰西以文化霸权理论为基点,认为以意识形态的霸权才是真正的统治地位,改变了原有马克思主义中政治主体为阶级主体的内容,从意识形态的角度,将阶级与经济排除在外。

卢卡奇以总体性原则为基点,认为将所有局部现象都看作是整体,则阶级意识就是一个总体性的概念问题,无产阶级就不能对资产阶级的物质化的意识进行解放和看透,经济则未将人的行为纳入到活动中,导致无产阶级在斗争中无话语权,迷失在物化的意识当中。

拉克劳和墨菲以阿尔都塞的多元决定论理论,将意识形态与社会的潜在结构结合,强调了多维度的对抗性力量之间的政治动向的阶级意识的总体一致性。争夺政治的话语权进行了有效解释。

二、阶级分析的多元化

微观政治哲学以交往理性为中心,将政治的话语权、主导政治手段作为对压迫和集体身份的注释,完成对阶级斗争的合理解释。

首先金里卡认为身份政治以个人在群体身份的承认以及在弱势文化中身份承认为利益诉求,对再次分配形成正义的需求,成为争议的焦点。

其次语言文字的理解成为重要的方法论。福柯认为语言范式的理解可以将传播的思想进行记录,对模拟的场景进行再现和痕迹的重组。是一种在有序规则中的内容展现。哈贝马斯以在话语中对句子的使用体现出逻辑分析和范式的理解,将人际关系中的参与者形成相互作用以及约束的关系系统,话语政治逐步消解个人为中心的政治模式,形成交互的政策实现过程的程序。

最后以微观政治中的欲望形式,福柯强调资本主义的管理以生命管理为主要特征,将日常的规范、法律、检查的手段变为操纵的工具,体现在对生命的控制欲望上。德勒兹将传统的宏观政治看作是一种克分子式的政治,依靠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来说明统治权力对个体的驯化和对生命的管理的方法,德勒兹认为只有当微观领域之中的欲望发育成革命的欲望形式,阶级斗争才会被提上议事日程,对个体的无意识进行控制而实现的,无意识(欲望)是一种革命性的、生产性的和肯定性的力量。

三、由科学范式向批评范式发展

在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思潮中,一方面认为马克思的研究方法是科学的,是一种一般的规律;另一方面认为马克思主义是对社会现实的批判,是一种政治哲学,对唯物主义的批判进行阐述和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