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海报设计的构成要素范文

海报设计的构成要素范文

海报设计的构成要素

海报设计的构成要素范文第1篇

在艺术发生与发展的过程中,不同的历史时期都会出现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艺术形态,这些艺术形态的形成受到当时政治、经济、文化及当时的审美特征的影响。在艺术的发展历程中,艺术形态的更新促使了创作方式和手段的变革和延展,所有这些外在特征都与时间有着密切的关联。因此,不同的海报作品都具有相应的时代文化内涵。正如图一中陈幼坚大师的海报作品,简洁到位地完成了海报中时间的构建,达到了良好的时间体验效果。海报主题的时代背景发生在抗日战争十分艰苦的阶段,有许多困难需要克服。针对这一情况,讲述为人民服务的道理,号召大家学习张思德同志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团结起来,打败日本侵略者。因此,海报以鲜红的“为人民服务”五个字作为主要构成元素,并且利用的头像作为海报的底纹,二者呼应产生了连续性,准确地将主题信息表传递给观者,成功地将观者引入情境,使观者产生回到了抗战时期的时间错觉。因此,海报表现的内容并非凭空而来,而是需要通过挖掘主题背后隐藏的时代背景和深层文化内涵,并针对性提取代表性的内容,再经过图像、色彩、构成、文字等设计语言的塑造和设计手段的修饰,从而编织出某一时刻中的原型,因此形成具有感染力和视觉冲击力的海报作品。

二、海报中的空间体验

海报虽然以二维媒介的方式呈现,但是无论从海报本身还是海报主题展现的内容,都体现出“空间”的意象。海报空间由文本、图像以及色彩这些元素构成,文字与图像在海报中运动、排斥、流动、膨胀,对比碰撞出精彩的图形文字语言,它决定了海报空间的深度,而文本、图像排列的组合构成的方式决定了海报空间的基本动态,海报中的色彩则渲染了海报空间所展示的意境。点、线、面是海报的基本设计语言,是海报设计的基础条件,也是海报设计的主要手段。海报以内容为主导,在设计语言的串联下构成了海报的空间感。点,既是无声的语言,也是海报设计时空艺术性中最活跃的因素;线,海报设计的主要语汇,形成了海报设计的时空延续;面,点线密集的最终转换形态,促进了海报设计的时空跳跃。因此,通过点、线、面的合理分割以及针对性地融入代表性的主题内容,图文呼应,才能使海报具备空间感染力。正如韩秉华的海报作品《苏州印象》,展现出的便是一幅静谧而有水墨意蕴的“东方水城”苏州美景。从海报空间构成来说,海报整体空间和海报中的文字图形空间都应用到了点线面的构成原理。海报中通过对苏州园林文化和“东方水城”的象征性内容的提取,“州”字点的部分运用了书法的表现形式,“州”的三竖则与苏州园林的古典花窗元素相结合,花窗的线构成三竖笔的面与书法的点形成了一个具有协调感的文字整体。透过花窗,画面中心右端一只渔船延着水平线缓缓地划向更广阔的的湖的另一端,形成了从点到面的转变,运动的轨迹形成一条线。整个海报空间中不同的点、线、面交叉有序,通过平面的组合、重叠交汇、协调对比展现了具有空间感的水城苏州之景。此外,画面的颜色以黑白水墨的形式表现,表现了苏州的江南水韵的空间意境。因此,通过点、线、面的合理分割以及针对性地融入代表性的主题内容,展现并完善海报设计的空间艺术性,从而产生优秀的海报设计。充分并且艺术地运用点、线、面构成手段的海报设计,既与海报内容相吻合,又起到一种外在形式的艺术扩张,且能给观者带来欣赏海报的时空艺术研究行为的愉悦,从而使一幅海报的整体形象深深地留在观者脑海中。

三、海报时空的构建方法

爱因斯坦说过,时间和空间是人们认知的错觉。宇宙万事万物在不停的变化,因此产生了时间的概念。空间,则是与时间相对的一种物质客观存在形式。时间、空间并非是两个独立的系统,时间不能完全脱离和独立于空间,并且必须和空间结合在一起。优秀的海报,既是平面,又是立体的,既有时间,又有空间。单纯的平面元素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视觉感受,这就需要借助时空的力量来刺激人们的生理需求和心理感知。时空的构建使观者在欣赏海报的时候仿佛在感受连续不断的电影画面,海报中平面元素的合理融合,展现出立体的形态和运动的状态,渲染出了四维的空间气氛。同时观者的思维随之产生跳跃和扩展,迅速地获取海报传递的主题信息并引发对海报主题的深度理解。海报并非单纯是平面图像、文字、色彩的构成形式,而是海报的空间、海报艺术感性与理性的表现关系、人与海报之间的感应以及海报的时空关联性,完美地呈现出来,这是一个立体而又动态的时空系统工程。海报设计将海报的各个要素串联,令观者与海报之间有情感交流,最终将海报艺术实践上升到一个新的层次,完成海报时空的艺术表现。根据对海报设计中“时间”与“空间”艺术表现的分析,首先,海报并非元素的随意堆砌,把握主题标志性特征以及精炼提取静态设计语言对于海报的时空表现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只有针对性的元素组合才能准确地表现出海报的时间走向和空间架构。其二,海报中的文字和图像之间的排列需要具备连续性,且需注重元素在海报中的“运动”表现,才能巧妙地引起人们对于主题的动态时空联想。其三,海报设计应将各设计元素之间的关系处理得当,做到排列有序、虚实相当,彼此之间形成互动,在互动的过程中显现海报的整体时空艺术性,使观者产生透气、轻松的视觉感。其四,海报中的时间变换必须要与空间转移相配合,空间、时间是不可分割的整体,二者缺一都无法产生表现出海报的时空美感。

四、结语

海报设计的构成要素范文第2篇

电影海报设计中的汉字主要有传递电影信息的汉字及其设计,汉字设计主要是借助对汉字的再设计创造出与电影主题相适应的有强烈视觉效果的海报,汉字元素的意味性、直接性、实用性、符号性、审美性等特点可以使其在电影海报设计中传递电影故事情节、增强视觉效果和表达主题思想等。汉字图形或符号具备的言简意赅、精巧独特的视觉表现力可以让观众产生眼前一亮的视觉效果,并可能改变对电影的看法,在电影海报设计中精巧地运用汉字元素,可以将汉字融入海报的形式与表现之中,进而让海报主题获得升华,汉字作为海报设计中的视觉元素,字意是确定而有表达力的海报元素,汉字元素具有电影信息传递的准确性与直观性,另外,汉字也具有可塑性,从汉字发展过程中可以知道,汉字元素的图形化过程就是汉字从字意的表达发展到图形意义的传递,汉字的形表神、象传意使每一个汉字都蕴涵着扣人心弦的意味。

(一)汉字元素的形与神

汉字元素的形表现出自然灵动的图形感,给人很强的装饰感,它或错落雅致、或对称端庄、或传统古朴而表现出浪漫的情趣。汉字运用对其结构的变化或创造来产生流畅律动的线条,展现出字体造型上的统一与变化、对称与均衡以及节奏与韵律。例如,篆书中“水”字,它的三条“线”既简练又形象地传达了水的“神”态。在中国电影海报的设计中,汉字元素的运用是依据电影主题思想而定的,在电影海报中汉字一般采用古朴的书法字体,具有厚重而有深意的特征,例如电影《武侠》的海报的中心就是用书法写的黑色“武侠”二字,就像武功的运势,苍劲有力,高深莫测,尽显武侠的无止境。又如《投名状》《辛亥革命》等的海报将海报字体做了变形化处理,在视觉上也非常具有美感,这些海报设计都是从汉字本身的视觉效果来追求汉字装饰性的。汉字很大程度上跟海报的其他元素缺乏系统的联系,但从国外电影海报来看,很多在字体设计上发掘了很强的想象力,不会放弃每个字母表现的机会。汉字有数千年的历史,是一种很有形的文字,我们应该在电影海报设计中将“形”的力量转变为生活中释放的“神”,达到形神结合,中国的象形文字从简单到丰富,再从丰富到简单,电影海报设计可以从中寻找创作的灵感,这样不失为海报设计提供“神”源的方法。

(二)汉字元素的象与意

汉字元素的意,是指主体对汉字元素的象产生的独有的感官反应而激发出来的一种情感印象。一言概之,象是意的前提和基础,意是象之寓“意”,也是创作主体用来假借情感的具有客观性的物象。汉字元素的象意艺术是用象表意、用意传情的图形艺术,带有符号的象征和情趣双重含义,例如靳埭强先生的海报设计作品《韩朝统一》,就将象意融合的创作理念饯行得很完美,《韩朝统一》作品正面看是“朝”字,但反面看就是“韩”字了,寓意韩朝本为一体。又如徐克导演的电影《龙门飞甲》,它的海报字体设计对影片的宣传起到很关键的作用,海报中“龙门飞甲”四个字用中国书法的形式来表现,较好地将具有中国文化气息的汉字元素赋予电影的主题中,汉字元素的运用作为电影海报的亮点很好地传递了电影的主题,海报设计与电影内容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互为促进。反过来,还有些电影海报的设计是根据电影的主题来对字体做具象化处理,比如电影《旅行者》的海报就根据影片的恐怖情节而对片名做了流血状的具象处理,动画片《主管争夺战》和《荷顿奇遇记》的海报都将汉字处理成了海报中场景的真实道具;《驴子潘趣》海报中的汉字在水下部分做了掉色处理。

汉字元素在电影海报设计中的运用

数千年演化出的汉字被认为是最好的平面设计作品,它是最具中国特色的平面设计艺术形式。汉字可以说是自然界万物的“形”和“象”,从汉字的结构来看,汉字基本是由点、线、面的相互合组、创造、对比变化而来,汉字是由客观事物的“象”而“象”化的,这为设计者在创作作品时提供了一个广阔而又丰富的灵感空间。在汉字元素在电影海报中运用进行设计时,应该充分发挥汉字“形象”与“神意”的融合来表现电影诠释的主题,设计时运用对汉字颜色、字体、字号等的选择和排版来保证电影海报整个主题的明确。汉字元素在电影海报设计中的运用需要准确地把握海报主题思想以外,还应该掌握汉字自身的特性。如电影《往事》的海报设计中就有效地利用了独特语言文化,海报中女主人公身穿特色服饰,配合“往事”四个汉字及藏语翻译放于中间,“往事”融合汉字和藏语不同语言的书写技法,藏族式汉字设计使受众感受到了深厚的文化韵味。不仅很好地传递了电影的信息,也以更具象的方式反映了电影本身的地域文化。

(一)汉字书法在电影海报设计中的运用

书法作为汉字的一种表现形式,也是电影海报设计中重要的表现元素。汉字书法的曲直、大小、圆方、急缓、虚实、重轻、紧疏等表现技法与印刷汉字的视觉效果有很大不同。中国书法强调以形传神、以象表意、形意结合,具有民族的视传效果。例如,20世纪80年代的电影《伤逝》在海报中的片名就以书法来表现,表达出一种凝重、压抑的审美感觉,与电影主题的情调相符合。又如电影《盲山》的海报中的“盲山“两个字就用书法书写,写意苍劲有力度,让人联想到盲山,显示出与电影主题勾勒出的山沟生活的一穷二白。

(二)汉字解构、重构或同构在电影海报设计中的运用

在电影海报设计中,汉字解构是指根据设计总体要求对汉字的各构成要素进行分解、重组,产生另一种视觉形象的汉字,这有利于强化海报的整体效果,增加电影主题的表达。当然汉字解构是遵循一定的设计原则和电影主题的需要。汉字重构是指根据电影主题的表现需要,将汉字进行重新组合,然后采用一定的手法放大汉字的结构或具有的图像来形成新的汉字形象,使汉字的形象具备传递主题思想的强烈的表达性,汉字重构很富有视觉意味,给人深刻深意。例如,电影《向左走、向右走》海报中的“左”“右”两个字就采用汉字重构的技法。产生了非常好的视觉、意象效果。汉字同构是利用汉字笔画与笔画互相成为对方的笔画,是一种共生型的技法,汉字笔画之间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互借用,使汉字元素在电影海报设计中得到超越。例如,电影《颤栗》海报设计中“OPENWATER”字母与字母互成为一个整体形象,组成的海带有封闭性,产生窒息和失望的深意,这和影片传达的主题是一致的。

(三)汉字图形化构成在电影海报设计中的运用

西方很早就盛行的“少就是多”的设计思想,图案元素在画面中既简练又让人产生浓浓的禅意和神秘感。在电影海报设计中,汉字很多时候的主要作用不是单纯的意思传递,而是需要通过运用一定的技法如变形扭曲、图形抽象和装饰来强调汉字在海报整体中的表达,这就需要对汉字的结构进行图形化处理,根据汉字结构中笔画的构成情况,对汉字的笔画进行图形化的代替或转变,使字图合一,画中见字,字中见画,达到具象与抽象的融合。例如,电影《刺陵》的片名“刺陵”将某些笔画设计成一种尖锐的形状,作利剑形,既有古陵的形象感觉,又表达了影片中“刺”的主题。又如《野山》是反映山村生活的电影,在海报设计中,设计师将片名“野山”设计成书法风格,另外把“山”书写成连绵不绝的崇山峻岭的图形,海报画面由此更形象化,既不缺乏信息识别,又充分表现出了电影的地域主题特征。

海报设计的构成要素范文第3篇

(一)汉字资源的特点

1.多样性

汉字构成的多元化及汉字在海报设计应用中的多角度解读方式造就了其多样性特点。汉字构成可以从造字规律,偏旁、部首,笔画构成等多个维度来理解。四类造字方式——象形、指事、形声、会意,囊括了视觉形象、听觉感受、故事延续、抽象思维等智慧于汉字体系当中。偏旁是由笔画构成的组成汉字的基本单位,是对汉字的抽象提取。笔画是书写时从落笔到抬笔的一笔,是构成汉字的点和线与海报设计的基本原理如出一辙。汉字构成上的多元化为汉字资源的可读性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汉字带给人们解读并留下充足的空间。汉字资源的应用由于解读视角与方法不同产生多元化的表达。

2.适用性

针对汉字资源在海报设计中的应用而言。汉字发展至今已形成了成熟的体系,可独立传播完全可以配合不同的主题表现海报。汉字字体丰富,楷体传统、宋体时尚、黑体简约还可以应海报需求形成变体。汉字的网格化构成使得汉字在应用上更自由随意。为汉字适用于不同风格的海报设计提供了可能性,既可以应用于传统气息浓重的视觉设计,也可以出现在极为现代的版式中。汉字的民族性特征在海报中应用自由,传统符号多要在画面中搭配气韵,否则易给人拼凑之感。

(二)汉字资源的传播

传播途径指将信息传达给受众的途径,汉字资源的传播是传达与接受的过程,我们需要调动五感来接受所要传播的信息,汉字资源不是作为人们约定俗成的符号传播,传达的不一定是汉字在字典中的一个或几个意思,而是主观的思维和意识。基于五感汉字资源可以通过在海报、光影等视觉媒介传播,也可以通过互动装置等包括听觉、触觉多元化媒介进行传播。将汉字的新意义在海报、装置、光影、媒介等不同的视觉表达形式中传达给受众,便是汉字资源的传播过程。

二、汉字资源与视觉设计

(一)汉字资源的视觉表现

1.字体演变

通过汉字资源字体的历史演变,让海报设计呈现出民族意识,篆书、繁体汉字运用于海报设计中比简体字更具有东方气韵。图3张艺谋《英雄》的一款概念性海报,战国末期以大篆为主要字体海报以无名向残剑所求的“剑”字为主体,篆体“剑”字气韵通畅,意境深远。研究汉字的发展过程,体会历史的足迹,感受发展的变化,《汉字告诉我们真相》系列海报中通过对汉字繁简变化的对比分析告诉我们文明发展的同时我们都失去了什么。

2.字形再现

汉字的象形结构提供了形态上应用汉字资源的基础。汉字本身的艺术性、形体美感及对意义的完整表达都可以视作汉字形态资源在设计实践中的应用。形态是汉字最直接的可视要素,从汉字象形表意的层面出发,应用汉字资源于海报设计当中更为直观。对外汉语的广泛传播其核心是字的外形、意义,字形再现更容易接受,对外传播性更广。形态研究值得进行系统性研究,徐冰的《天书》对汉字象形结构进行解读和符号化再现。从形态意义上对汉字进行提炼,既可采用汉字本身意义进行诠释,也可以发掘汉字与本身意义不同甚至相悖的意义,用在视觉设计中去表现。如《汉字告诉我们真相》中对汉字“主”与“玉”的理解,不用判断其正误只是单纯的从自己的角度理解了文字的含义。

3.“字素”实验

“字素”是汉字要素的简称,对构成汉字的视觉要素进行提炼形成有汉字意味的资源。在海报设计中采用拆分、肢解、重组等手段对汉字进行发掘,单纯将汉字作为一种符号,对其呈现的形态进行实验性的分析。如偏旁、笔画的重组,对汉字的单元结构进行新的排列,得到新的视觉效果。这种实验需要对汉字有一定了解,如果受众没有一定汉字的知识符号的表现便不会引起强烈的共鸣,所传达的内容便大打折扣了。汉字作为设计元素概念的确立,对汉字历史传承的感悟,对汉字“象”的理解,对汉字重构的实验,确定了汉字作为设计资源的地位,为进行汉字资源的设计实践提供依据。

(二)汉字资源的转换

汉字的艺术转换是汉字寻找到适当的表现形式转化为设计、实物、艺术的过程,如何摆脱其作为传播符合的定义,令你所要表达的主旨为人接受、深入人心,是设计师面临的最大挑战。汉字不再是传播符号,突破二维的界限寻找多维形态。当汉字转换为设计作品供人品评的时候,反馈回来的信息才是汉字作为设计资源的意义所在。完成汉字的艺术转换是汉字价值的自我实现也是汉字资源概念提出的意义所在。

1.汉字资源转换为海报

汉字资源通过变形、寄生、共生、借代等方式完成在海报中的转换。变形顾名思义即对汉字结构变形表达主题;寄生指将汉字表现在另一汉字的结构内;共生通常指几个汉字共用一部分构成画面的现象;这组海报以场景中的图形代替汉字中的笔画结构,运用恰巧,艺术地传达出回忆与安静的氛围,画面清新恬淡充满了20世纪80年代记忆,汉字成功的从字典中跳脱出来。

2.汉字资源的多维转换

汉字听说读写的传播方式使得汉字资源得以多元化发展;现代技术的发展扩展了海报设计的维度领域。汉字要摆脱传播符号的身份,应向着多元化表达努力:如将汉字比划在空间内排列,从特定角度可以读出它的内容,转换观看角度看到的便是单纯的笔画,将汉字从二维转换到了三维的理念上去思考。或将汉字曲谱的编排变成可演奏出来的汉字等。汉字的特性决定了其多维度表达的无限可能,丰富汉字资源的应用形式同时也为海报设计向多维度发展的进程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三、结论

(一)汉字资源对海报设计的关联性

汉字资源对海报设计的关联性体现在它们是互动、互补的过程,汉字资源为海报设计提供素材,海报设计为汉字资源提供载体媒介,完成海报设计的过程也是对汉字资源的探索过程。汉字作为主要素材应用于海报设计中,使得海报主题更直观、明了、有力度;海报设计中对汉字进行表现,有利于延伸汉字的应用范围,开发汉字的应用价值。

(二)通过汉字资源获取海报设计思维的新方法

新资源的发现、发展会带来新的思维、方法与之相适应。汉字作为主体应用于海报设计使得主题表达更为明确。直观的意念表现,图、文一体化设计摆脱了汉字作为释义的传统海报形式,将其从传统图文排版中解放出来。汉字资源形式丰富,有画面感的汉字、有点状符号化的汉字使得海报设计的风格更灵活多变。汉字资源的多元化也为海报设计跳脱平面范畴,进入更广阔的维度空间提供了新方向。

(三)汉字资源在海报设计中的应用

海报设计的构成要素范文第4篇

系列海报的设计构思,不仅要考虑各幅海报之间内在的逻辑关系,还要注重外在形式上的统一手法;不仅要通过主题思想的反复使观者获得情感共鸣,还要让一切信息元素获取完整统一的视觉感应。在系列海报的设计中,单张海报的表现首先要服从于主题思想,其次是在画面中形成各种构成要素的统一,如基本形象的统一、色彩基调的统一、整体版式风格的统一等等。集中系列内各幅海报散发出的视觉传达力量,能够在主题的表现上发挥更大的优势。反之,表现手法不统一会造成视觉效果分散,画面杂乱无序,会削弱系列海报的视觉冲击力和震撼力,滞化海报中信息的有效传播。如何既保持视觉形式的统一,又不是对符号标志的生搬硬套,这是系列海报设计的一个关键方面。我们应整合各种设计元素把各幅海报以适当的方式组合成一个有机的系列整体。关于系列海报的统一表现手法,我通过对大量作品的归纳分析,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以统一的基本形象突出主题

图形是海报设计的重要元素,海报的创意最终是通过图形来表现的。图形是创意的外在形象,形象在信息与受众之间架起了一座美丽的桥梁。在每幅海报中运用相同或相似的基本形象突出主题是系列海报设计的常用手法之一。

如图1,是可口可乐系列海报中的四幅。可口可乐伴随着我们的成长,它已经不仅仅是一瓶碳酸饮料,而是一种品牌文化。

一百年来,品牌口号换了不计其数,但其品牌印象――构成纯粹品牌的核心元素在全世界没有改变。那鲜红的底色,白色飘逸的斯宾塞体草书“Coca-Cola”的字样,热烈、欢快、充满活力,无论到哪都能掀起一股红色风暴。该系列海报作品就是以人们最为熟悉红色瓶装可口可乐作为每幅画面中的基本形象。从瓶中喷涌而出的汽水和不同的图形元素结合在一起,组成了绚丽多彩的画面。每幅海报中的基本形象鲜明一致,构图关系也很统一,使得这四幅海报之间自然具有了系列感。

图2,是设计大师冈特・兰堡著名的“土豆系列”海报。提到冈特・兰堡,就不得不提到他的土豆情结,土豆救活了那一时期的德意志民族,在二战中度过童年的冈特・兰堡对土豆有着特别的感情,土豆成为他作品中经常出现的一个设计主题。冈特・兰堡通过艺术处理使原本普普通通的土豆达到非同寻常的视觉效果,又通过土豆文化的表达赋予作品深刻的内涵和生命力。该系列海报,把土豆作为画面的主体形象且大小一致、色彩相近,尽管对土豆的分割处理方式各不相同,却仍具有强烈的系列感。

二、以统一的文字标识强化信息

在海报设计中,文字也是主要的构成要素,通常以点、线、面的形式出现,在辅助、点缀、平衡画面的同时,也起到点明主题、强化信息的作用,具有一定的解释性和说明性。它往往和其他统一的表现手法相互结合,体现海报的系列化效果。图3,是日本著名设计师原研哉为2005年在日本爱知县举行的万国博览会设计的宣传海报,一组三幅,其主体形象以动植物为主,突出了博览会既定的“自然的智慧”这一主题。这一组海报造型简洁而富于装饰性,具有浓郁的日本文化韵味。然而,对于不熟悉博览会背景的人来说,如果没有“2005 JAPAN Expo”(2005年日本国际博览会)的文字,也许很难立刻从这些图形联想到海报主题。这种情况下,统一的文字不仅强化了画面信息,也成为系列海报的重要统一手法。

海报中诉求主体的标识,可能是某个品牌的商标,也可能是某个组织机构的标志,虽然它在画面上所占面积不大,但由于标志的识别性和显著性往往会起到凝聚视线的焦点效果。标识的出现一般和海报表现的主体有着密切联系。多幅海报中同时出现同一标识,会加强作品之间的关联性,起到画龙点睛的统一作用。

如图4,是以设计师靳埭强为首的团队为“派”时装品牌设计制作的系列宣传海报,这是一组纯粹用摄影表达创意的设计。作品都是以紫色造型和云纹图案作为背景,通过光影的变化烘托出前景着时装的人物形象,篇幅问的风格和谐统一,再加上每幅画面上方正中的那个标识“派”字作为统一表现手法,更好地点明了海报宣传的主体――“派”品牌服饰,进一步加强了系列海报之间的联系。

三、以统一的色彩基调加深感受

海报设计中的色彩往往占据着大部分甚至整个画面,首先给观者以视觉上的直观感受,是一种先声夺人的传达要素。心理学有关研究表明,人的眼睛在观察物体时,最初20秒内得到的印象80%是对色彩的感觉,而形体感觉只占20%;两分钟后色彩占60%,形体占40%;5分钟后各占一半,并且这种状态将继续保持,可见色彩给人们的第一印象是迅速而深刻的。当我们远观某件海报作品时,色彩可以直接传递出非文字或图形所具有的信息功能。在海报的系列化设计中,统一的色彩基调能极大地拉近单幅海报之间的关联,形成非常直接明朗的系列化效果。同时,大面积重复的色彩能形成系列海报作品更为强大的视觉冲击力,在渲染海报画面氛围的同时,有效增强信息传达的力度。

图5,《红白蓝》系列海报是设计师黄炳培的作品。整套系列中红白蓝尼龙布是一个不变的符号,因为耐用价廉,人们都习惯用它来装载物品,在建筑工地也多用它来遮挡泥沙或风雨,作者用红白蓝尼龙布来寓意香港从六十年代一个小渔港发展到当今国际都会所历尽的艰辛和香港人在建筑香港过程中坚忍耐劳、积极进取的精神。作者希望可以将红白蓝变成香港地方化的一种语言和标志。该系列的每幅海报都是以红白蓝尼龙布作为背景,多幅并置时能产生一种视觉上的延续性,具有很强的系列感。

图6,冯嵩的系列海报《记忆12次》获2006年靳埭强全球华人大学生平面设计奖金奖。作品把对“节日”独特的感悟融入设计,亲切表达了个人的情感。12幅海报色彩统一,均采用土黄和黑色作为主色,显得质朴典雅,再用小面积的中国红点缀画面,指明不同月份的传统节日。虽然各幅海报中的基本形象不一、构图不同、文字也发生了变化,但由于色彩的统一仍表现出和谐一致的系列感,凸显了传统节日的主题,体现出历史感与文化气息。

四、以统一的视觉元素增进联系

画面中一致或类似的视觉元素可以形成清晰的阅读线索,以自身特殊的语言逻辑和艺术表现强化系列海报的识别特征。在设计创作中,我们可以将“点”“线”“面”等元素以统一的手法处理成特有的视觉符号,并以这些符号构成完整的视觉系统,这种视觉系统无疑会增强系列海报各版块之间的联系。

如图7,该系列海报是韩国设计师安尚秀为庆祝2006年的“韩文字母560周年”纪念日而作,三幅海报中分别标注的数字“558”、“559”、“560”代表了时间的推移,海报上的文字为朝鲜语“好!”、韩国语“好!”,在纪念文字日的同时更关注了朝韩两国的血脉关系。我们可以看到每幅海报中最为醒目的视觉元素是典型的安尚秀式文字设计――由韩文转化而成的几何图形,这些色彩鲜明的平面图形在画面中所占据的分量感接近、与自然景物结合的方式相同,营造出一种虽带有冲突却相互关联的视觉效果。

有些主题或题材本身便暗含着一个模数化结构,自然形成系列,运用统一的视觉元素更能强化其内在联系。如图8,靳埭强的著名海报《“永”字八法》,靳埭强说:“‘永’字八法是字体的最基本笔法,我以笔划造型与社会主题结合创作了这个作品。每张海报的笔划内显现出烛光这一典型元素,再运用水墨淡化的层次移位衬托,使平扁的笔划形象增加了影子,产生浮游在画面上的空间幻觉。”其实,《“永”字八法》一组八张,就是运用“永”字笔划分合构成的一个天然系列,每个笔画上烛光的统一元素进一步强化了作品问的联系,成为一个重要的辅助手段。

图9,系列海报《消逝》采用人们熟悉的大熊猫的形象,表达了对于环境恶化、物种消逝的担忧。海报由左至右从第一幅到第五幅,均运用了墨迹这一元素晕化的固有属性,使原本鲜明的熊猫特征渐渐消解,最后归于一片混沌。白底色上墨迹的运用巧妙地切合大熊猫的体貌特征,手法简洁而别致。这里的“消逝”不是一种静止的状态或一种结果,而是一个渐进的动态的过程,要表现这种“渐进”或“动态”,也只有系列海报才有可能做到。当我们孤立地去看单幅时往往会不知何意,但多幅画面连续起来则自成一体,像是在叙述一个故事或事件的发展过程,手法新颖独特,别具一格。

海报设计的构成要素范文第5篇

随着全球化趋势的日益增强,城市形象的塑造和城市品牌的推广受到越来越多城市管理者的重视。海报设计作为一种原始的信息传播媒介,凭借以图形为元素、以文化为设计理念的方式,已经成为最具精神渗透力的传播媒介之一。文章分析图形在城市形象海报设计中的运用,从阐述海报和城市形象的概念出发,分析图形在城市形象海报设计中的表现优势,归纳城市形象海报设计中图形的分类、图形创意表现技法,探索与总结城市形象海报中图形设计的方法。

关键词:

城市形象;海报;图形

随着世界经济的日益发展,人类在精神领域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元化。目前,存在这样一个社会现象: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城市形象和城市品牌。在这样的形势下,海报设计作为一种信息传播媒介,凭借以图形为视觉元素、以文化为设计理念的形式,成为最具渗透力的传播途径之一。

一、海报和城市形象概述

其一,海报的定义。“海报,又称布告、传单,书写的或印刷的、张贴起来或用其他办法分发出去的广告,宣传一件公众感兴趣的事情。”①在现代社会,虽然信息技术迅猛发展,但是作为信息传播媒介之一,以二维的视觉形象为传达方式的海报,凭借自身特有的直观性和形象性,仍然具有独特的魅力与作用。其二,城市形象概述。城市形象是指大众对城市整体印象的一种感知,是大众对城市所具有的物质形态和精神形态的印象与评价,主要是指人们对城市形态、城市建筑、城市文化、市民素质、城市环境、城市政府形象的看法和评价。

二、图形在城市形象海报设计中的传达优势

其一,图形是城市形象海报中传播城市形象的简语。在社会多元化发展的今天,图形语言所具有的强烈冲击力,是文字所难以产生的。往往长篇大论的信息内容只需要通过一个简单的图形就能让人一目了然。图形语言是由造型、表现风格、构成形式等多种因素组成的,很难完全雷同。其独立的形象特征和视觉感染力,使它成为最易识别和记忆的信息传播形式。其二,图形是超越国度、民族语言障碍的世界性通用语言。无论哪个国家、哪个民族,所具备的人类视觉感知方式是都一样的。图形语言成为全世界人的共同语言。我们不论身处哪一个国家,只要看见当地的公共识别图形,就可以迅速了解当地的公共规则。通过当地的图形广告,也可以迅速了解当地的商业信息和消费潮流。其三,图形是最具吸引力的信息媒介。每个人可能都会有这样的体会,当翻阅书籍的时候,目光总会不由自主地先投向图画,然后才会阅读文字。这是因为图形比文字更具有视觉节奏感、视觉冲击力和刺激作用,所以,以图形形式进行信息传播最易引人关注。其四,图形具有直观展示城市形象的表现优势。在城市形象海报设计中,很多设计者直接把某个城市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建筑或者风景作为画面中的主要图形,这种视觉再现的形式往往比文字形式的陈述更具有说服力。

三、城市形象海报设计中图形的分类

其一,具象图形的表现形式。我们通常把“看得懂”的图形称为具象图形,其特征就是能让人根据已有的经验,直接引起识别和联想。在城市形象海报设计中,具象图形一般采用绘画、摄影等手法进行表现,其写实形象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大众的审美需求。首先,摄影性的具象图形元素。摄影技术的发明深深地影响了现代平面设计,更影响了现代海报设计。摄影图形元素在海报设计中占据重要的地位,但当今海报设计中的摄影图形元素正呈现出消减的趋势。因为现在年轻一代设计师的软件制图技术要远强于前人,他们更追求用电脑制作个性化图形。但是事实证明,即使在电脑技术日益更新的时代,人们对摄影的追求热情依然不减。其次,装饰性的文字元素。装饰文字就是利用装饰艺术的手法,将文字形态的构成形式、构成元素进行美化处理的文字图形。对这类文字的处理更多的是考虑形式美的因素,重点是装饰。装饰文字往往具有图形的结构、形态等构成元素,所以对它的处理手法也丰富多彩。作品《苏州印象——文字篇》就以“天堂”两个字为同构组合的装饰性文字,取得了印章似的画面效果,简洁的两个字隐含了苏州小桥流水、姑苏人家的古典美,同时也验证了“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句俗语。

最后,插图化的写实风格。插画是一种古老的艺术形式,随着时代的进步,插画艺术的应用范围更加广泛,创作手法更加自由。其二,抽象图形的表现形式。抽象图形是指用点、线、面的变化或者重组形成的具有感染力、打破常规观念、人们不能一目了然的图形。如《扬州印象》,画面由不同大小的点组成,形象简洁。作品中还运用了富有中国文化底蕴的水墨元素表现了扬州的自然景观和代表文化,作品中大面积的留白创造了一种意境之美。整体版面高度简洁,富于创意,画面形象、生动、鲜活,主次分明,给人以美的感受,使观者一目了然,也体现了设计师对中国文化的深厚感情。人们充分地解读和理解抽象图形的这种特征,需要依赖自身的感受。不同的地域、性格特征、艺术欣赏习惯等因素都会影响人们对同一个抽象图形产生不同的理解。因此,在运用抽象图形进行城市形象海报设计时,需要充分解读受众的文化心理,加强针对性,以利于发挥其表述文化主题的作用。

四、城市形象海报设计中的图形创意表现技法

其一,多元素的组合表现。首先,同构图形。创作者在进行图形创作设计时把原先不同的形象素材进行适当整合,这种适于整合的共性称为同构,即相同的构造,也叫同构图形。同构图形结构关系不变,面貌却让人耳目一新,它突出“一个整体”概念,强调美感,要求组合体自然而又合理。同构在海报图形设计中的基本处理方式在于,通过形体之间的相互重合、相互借用、互生互长,从而有效地、恰当地、完美地重新组合形象,创造出表达新意境的同构图形。美国著名作家道格拉斯•霍夫施塔特说过:“同构是一支神笛,它使无声无息的木偶获得了生命,成了活活蹦乱跳的姑娘。”也就是说,同构可以使司空见惯的、毫无个性的形态与另一种形态组合起来而形成新的统一体,突破物与物、形与形之间的对立、矛盾,使之协调,创造出具有合理性和一定意义的图形。作品《宜兴印象》就利用“吉”字和紫砂茶壶在外形上的相似性,将二者进行了有机的融合,将两种不同的形象按照一定的内在联系组合,系统地合成一体,从而构造出一个新的形象,使作品中的图形既像紫砂壶,又像一个“吉”字,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让人看过以后回味无穷。其次,元素拟人化。元素拟人化是指使一个本来没有生命的物体因被赋予了人的动作和感情而展现出新的活力。它是设计者通过赋予事物人的行为特点,表现自己对这一物体的理解,使没有生命力的物体变得形象生动,由此表达某一意念和思想的艺术手法。在海报设计中,设计者也可以运用这样的手法进行视觉创造。这种把物人格化的方法,赋予事物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其作用是使具体事物表现出人性特征,语言生动有趣。

再次,元素替代。元素替代是指在保持原图形的基本形不变的情况下,保持物体的基本特征,物体中某一部分被其他类似的形状替换并产生新的含义的一种异常组合形式。我们在使用元素替代手法进行城市形象海报创作时,可以寻找看上去似乎毫不相干的物形之间某一特定方面的关联性,即找出物形之间在某一特定意义上的内在联系,通过物形之间在形状上的相似性,按照一定的需要,进行某种特殊的组合和表现,从而产生一种具有新意的、奇特的图形。作品《苏州印象——邮票篇》中的图形第一眼看上去只是一个小桥流水、姑苏人家的画面,再仔细一看,原来小桥是由苏州的工艺品——木梳组合而成,设计者利用了小桥的外形轮廓,将小桥的外形用木梳外形替代,使人对苏州留下了深刻印象。这种以常规图形为基础,在保持其基本特征、保持物体的形与形之间结构关系不变的基础上,将物体中的某一部分与近似形状所替换的异常组合的图形进行创意,从而产生很大的反差,这种使图形产生了更为深刻的寓意的手法值得大家借鉴。最后,元素变形。设计师在海报创作中,常常会对图形本身进行变形,对原有的图形进行提炼、升华和创造,从而使图形元素显得更别具一格,接连不断地创作出新的作品。元素变形是图形创意独特的方法之一。设计师在创作时看到、听到或者接触到某个物体的时候,就会拓展思维,从而获得与众不同的思路,赋予图形新的内涵,使作品从外在形式到内在意境都表现出独特的魅力。其二,单独元素的表现。在城市形象海报设计中,有很多设计作品是直接采用单个视觉图形元素传达当地的地域文化特色的,归纳起来表现手法有:直接用具体的实物图形进行表现,通过将实物图形加以意象化的形式进行表现。以单独元素表现的作品中选用的视觉元素图形大多是视觉冲击力很强、具有深刻文化寓意的图形元素,这样做的目的是使画面看上去不显得过于平凡和单调。

五、对城市形象海报设计未来的展望

城市就像一个人,有着自身的形象和内涵。一位学者曾说过,一个城市只有先保持自身所固有的文化特色,然后在历史和文化的熏陶下不断完善和美化自己,才会具有真正的魅力。而这种魅力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得靠地域文化的凝结和历史文化的积淀。未来城市形象海报设计必须在设计主题的不断创新、创作色彩的准确把握、创意手法的多变、创作情感的注入等方面不断更新和提高,才会有更长远的发展。同时,平面设计师通过城市形象海报设计的艺术形式进行表述,除了可以为海报事业作出相应的贡献之外,也能给当地的城市规划者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考,为打造个性化的创意城市形象、推广城市品牌建设,尽一份责任。我们期待着城市形象海报设计的未来更加美好。

参考文献:

[1]赵志君,杨莉.图形创意.辽宁美术出版社,2005.

[2]王小勇.试论《苏州印象》海报的图形创意和艺术特色.苏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海报设计的构成要素范文第6篇

关键词:海报设计;图形;文字;色彩;创意;意境

中图分类号:J0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24-0161-01

一、海报设计中的图形创意

图形是海报构成的基本要素,每张海报作品总有其特定的内容与主题,因此图形也应结合这一主题而设计,卓越的图形创意是海报创作的灵魂,有助于开拓海报表现的力度和深度,使海报作品产生强烈的感染力并能和读者产生共鸣,它能补充语言文字的不足,起到一般文字宣传难以起到的作用。在一般情形下,图片比文字更容易抓住受众的视线,一张海报最先引人注目和诱人兴趣的,往往不是广告的文字和说明,而是它的图形首先吸引你。因此,在海报的图形创意上应考虑做到主题鲜明突出、色彩对比强烈、造型简洁明快,力求瞬间的视觉冲击力和心灵震撼力的效果一下子抓住观众的视线,使人们在较短时间内最大限度的接受图形语言所传达的信息。

在一张海报作品中,图形往往能在画面上形成视觉中心,而优秀的图形创意都以自己独特的图形语言准确又清晰地表达海报的主题,以最简洁有效的元素来表现富有深刻内涵的主题,由此可以看出图形在海报设计中的重要作用。

二、海报设计中的文字创意

文字是海报重要的设计要素之一,是承载我国悠久历史文化的载体,图形和文字的巧妙运用使海报成为强有力的传播媒介,会使诉求效果更加明显,文字排版的优劣,直接影响到海报的视觉传达效果。

文字的创意应根据作品主题的要求,突出文字设计的个性色彩,创造与众不同的独具特色的字体,给人以别开生面的视觉感受,有利于作者设计意图的表现。作为画面的形象要素之一,文字具有传达感情的功能,因而它必须具有视觉上的美感,能够给人以美的感受。但也不能专注于个性表达而忽略了它与画面整体的关系,切忌主次不分,喧宾夺主是大忌。比如画面中出现过多的醒眼字体,需要重点传达的信息没表现出来,次要的信息反而到处在闪光等。有些人喜欢在主标题上作很多艺术效果,以为这样能更好的传达信息,其实不然,这要根据实际情况来作决定。

三、海报设计中的色彩构成

海报中的色彩构成其实是色彩在点、线、面、形上作符合审美要求的层出不穷的花样翻新,或解构或重构,最后达到色彩结构融洽、和谐统一。色彩作为艺术的载体,是海报设计中十分重要而富有魅力的视觉语言,在确定画面基调、营造画面气氛和意境表达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现代商业设计对色彩的应用更是上升到“色彩行销”的策略,成为商品促销、品牌塑造的重要手段。

设计中,开始一般会根据海报的主题选择一种起支配地位的主色来确定主色调,如科技产品的可以选择蓝色、蓝紫色,化妆品的可以选择粉紫、粉红等,以形成识别,之后再做一些视觉上得引导来突出所要表现的主题,这是就会考虑到色彩的过渡和对比,扩大视觉冲击力,获得视觉上得美感。

四、海报设计的意境营造

“意境”是中国文化中的特有文本性概念,是中国美学系统中重要的范畴理念。艺术的意境,是融构着特定观念和感悟性内涵的境态。宗白华提出:中国艺术意境是“虚”与“实”的统一。当“意”与“境”结合时,就形成了独具韵味的意境美。

“为了创造有意境的艺术品,艺术家们应将自己的情感注入对象之中,成为一种客观化的情感,即移情于物、托物抒情。只有这样,才能创造出意与境合、情景交融、感人至深的意境”。

靳埭强的水墨海报设计作品蕴涵的那浓浓的诗意和传统文化意境美,是设计中注重表现本土文化特色的典范,在他的作品中,你经常可以看到国画中的“计白当黑”在他的海报设计中的运用,再加上一些中国元素,如毛笔、砚台、等的构成,表现出一种淡雅的意境。

五、结语

从视觉的角度讲,广告已成为城市环境中最有影响力的视觉流行文化,而作为现代广告使用最频繁、最广泛、最经济的传播手段之一的海报,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一个国家的民族传统与社会文化,随国际文化艺术的交流碰撞,海报设计也逐步走向国际化,在这洪流中,具有本土文化特色的设计将会显得更有艺术生命力。作为新世纪的设计工作者,每个人应具有创新意识,与时俱进。“创新”应是精神上的创新,而“精神”则是这个时代的精神!

海报设计的构成要素范文第7篇

[关键词] 现代海报 艺术形式 心理学

海报即是招贴画,它一方面有效地宣传着某一具体事物的内容,而又诱使人产生获得此内容的欲望。它在画面上综合了激发人的因素(色彩、形象、构图),以较为刺激性的格局使海报具有强大的诱发力量,不仅能够吸引人视觉上的注意力(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还能产生追忆,并坚定了意向的决心。

海报艺术以其独特的形式美给观众以美的感受,在观众的脑海中留下极深刻的印象,使之产生意愿,随之引起行动的欲望,最终采取行动。

海报艺术的设计是和作为基础理论的心理学有着密切联系的,心理学是研究人们在社会活动中心理现象的发生、发展的规律,它是一门有着广泛应用价值的学科,是海报艺术设计必须研究的基础理论之一。海报艺术与心理学之间的密切联系,表现在海报从构思、设计、绘制到海报的时间、空间的选择和传播媒介的运用,都会碰到一系列的心理学问题。海报艺术的成功,不仅取决于文字的内容、美术、摄影、表现技巧问题,更重要的是必须符合于海报对象的心理。

海报本身是传递精神、物质文明的媒介,但它不具有最终的说服力和感化力,而是借助发挥诉诸观众的视觉作用,并综合运用各种海报手段,表现在海报艺术的造型、色彩、构图的设计上。海报艺术就是针对着观众的心理特点之指向,采用了各种不同的艺术形式,发掘并创造人们对于文明的需求。

为了提高海报的效应,应该从人的视觉心理活动的规律入手,把心理学理论广泛用于海报设计之中。

心理学理论指出:注意是人的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注意明显地表现了人的意识对客观事物警觉性与选择性。注意由两种原因而造成,一是突然发生的变化而产生深刻的刺激;另一种是由于主体的意向性和出于需求,主题的兴趣自觉地促使感觉器官集中于某种事物。引起注意的原因不同,人的意识所起作用的反应特点及反应时序也不同,因此就产生了两种注意: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

无意注意是一种定向反射。定向反射是由环境中的变化所引起人的一种应答性反应,当客观环境的变化作用于人时,由于人把相应的感光器官朝向变化了的环境,借助于这种功能的调节可以比较全面地了解刺激物的性质、意义和作用,使人能迅速适应环境的变化,把握住心理活动的方向。例如人在作无目的的活动中,却被某一特定的事物――海报所吸引。

有意注意是一种有自觉性、有目的和一定努力的注意。它是人根据主体意向,把精力集中在某一个事物上所特有的心理现象。人有预先的需求,并努力寻找目标。有意注意是在意识控制下,由第二信号系统调节支配的。人不仅可以按自己的需求去寻找目标,还会在目标未出现之前根据某种事物的分析,提出并搜集未出现的潜在目标,而把注意力集中于意向的目标之中,而不放在被感知的事物上。例如,有人想去看一场电影,必然到电影院去寻找电影海报,而不会在随时遇到的一般事物面前停留。

根据注意的产生因素及其特点,海报要吸引并维持人们的注意,一般采用增大刺激的程度。因刺激性在一定限度内的强度愈大,就愈能吸引人的注意力。现代海报艺术的设计,总是有意识地增强广大观众对海报刺激的接受能力,使观众在无意中引起强烈的注意。

为了使海报艺术设计引起注意,增大构成形式美各元素间的对比也不失为一种办法。在一定的限度内,对比度愈大,人对这种刺激物所形成的条件反射也愈显著。在现代的海报艺术设计过程中,就有意识地处理海报中各种刺激因素的对比关系和差别,以及海报与周围环境的强烈对比,以强化人们对海报的注意度。

为了更加引起注意,突出海报艺术的形式美也是不可少的。这就必须处理好构成形式美各因素之间的关系。一般构成海报艺术形式美的手法是首先突出海报中大标题性的文字,再划分出几块大的色面,造成面积的对比;主题形象占顶天立地的位置,或以某一形象作为构图的一部分,形成画面上的区域,再以装饰花纹衬底。例如,音乐会海报以其稳重和格调高雅而表现出音乐的真挚性;独奏音乐会则在海报上出现某一种乐器,总之这种海报艺术的形式完美音乐化了。

现代海报的色彩设计是为了强调海报的远视效果,由三、四个色构成色彩明朗的层次。使色彩强烈别致,加大色彩明度对比、色彩的色相和纯度的对比要十分强烈,这样就可以增加海报的可视度及注意度。还可以把形的概念转移到色彩的概念中来。由于人对某些事物的感受会产生一系列联想,在不同的色彩环境中,具体的色彩就具有不同的意义,在特定的情况下,这类色彩就产生了象征性,因此构成形式美的审美意义就被深化。海报艺术设计应重视处理好主题和背景的关系,突出主题,使主题成为刺激物象,引起直观;控制住主题和各部位的结构,使之合理,讲究虚实相生、形态动人,使之具有可视的特征。因为,使人视觉均衡是分辨感知对象的重要条件。海报艺术设计运用了注意这一心理活动,以一种所谓异质性刺激,增大人的注意值,提高了海报艺术的效应,故而使人在海报艺术中获得清晰的感知,并产生了联想,接受了海报准确、流畅、简明、易懂的语言,从而影响人的欲念,促成具体行动。这一切都取决于海报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在现代海报艺术设计的形式美构成中,进一步发挥了形的视感觉。因为形有各种形状,各种姿态,色相不同,肌理也不同,这些不同的视感觉元素能产生直觉的审美,而一旦有形即有空间。它具有可变性。海报艺术从构思、构图、艺术处理的设计要具有一定的程式,富有假定性、寓意性、象征性,还需采用比拟、夸张等手法,这有助于增大注意效力。而新奇有趣的构思更能引起观众注意,并进一步激发起兴趣。

海报设计的构成要素范文第8篇

在现代海报设计时,将水墨语言运用其中,两者在融合中会产生独特的视觉美感,这是对水墨画的发扬,也是对海报设计艺术性的提升。本文通过对比等方法分三部分:水墨元素的形成及内涵、水墨画对海报设计的启示、水墨语言与海报设计的融合创新对如何将水墨语言如何与海报设计进行融合,并且在如何实现形式上的再创新进行了论述。旨在使海报设计师在借鉴中求得突破。

关键词:

水墨语言;海报设计;融合创新

海报是一种电影在营销过程中,设计师将图形、文字、色彩进行高度整合后,在吸引受众的同时,将视觉美感和主体思想进行传达的一种媒介。将中华传统的水墨画语言与海报设计高度融合,会创新海报设计,使其呈现出鲜明的中国传统文化色彩。

一、水墨语言的形成及内涵

水墨画起源于唐朝,著名的山水诗人王维就是水墨画的创始人,后经过历代画家的不断充实,水墨画这种艺术形式逐渐走向成熟,成为中华民族区别与世界其他民族绘画艺术的标志性文化符号。水墨画以道家为主的中国哲学宗教思想为精神基石。在水墨画上的集中反应为,将个体的内心的主观表达与外在的社会、自然进行高度融合,从而达到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高度一体化。它在表现形式上讲究的是含蓄的表达,从而创造一种朦胧的唯美意境。水墨语言包括水墨画的用笔、水墨画的墨色、水墨画的构图三个方面。

二、水墨画对海报设计的启示

1、结构方面的启示

首先,简约是中国水墨画的至高追求,水墨画拥有的简约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简单,而是在简单与繁琐中恰到好处的把握,水墨画最佳的表现途径是,以最少的水墨语言向受众传递最多、最美的艺术元素。其次,水墨画中,墨色的浓淡疏密变化会描绘出层次不同,内涵丰富的画面。墨色变化即使微小,也会在视觉上造成了异常丰富效果。同时,海报设计为了能突出表达重点,传递主题,也极为强调海报画面上的结构简约和主次分明,这就与水墨画殊途同归。可成为水墨语言与海报设计融合的契合点。

2、笔墨方面的启示

笔墨是绘制水墨画的基本要素,一副具备较高艺术性的水墨画需要将意境、用笔、明暗、结构等同时整合起来,共同发挥作用,才能产生艺术效果。表现力极其丰富的线条再搭配上变化多端的笔法,就会在水墨交融的世界中创造出唯美的意境,使水墨语言在静态的画面上向受众传递了一种动态的视觉体验。水墨强调要在水墨用笔支撑下有韵律的变化,这与艺术拥有的形式美要求不谋而合。这种既强调变化又强调韵律的审美情趣和海报相结合,可以为海报营造出充满灵动和生机的画面感。

3、空间方面的启示

在营造空间方面,水墨画主要是虚实结合的方法,虚拟手法的表现,比如以多株树代表树林,以太阳代表白天。并且通常以浓淡不同的墨和粗细不同的线去绘制不同的实物。它们在互相对比中又呈现为依存的关系,这样结合的关系而产生的效果会在海报设计中可以同样的得到展现。其次,使虚实的空间发生变化的因素很多,但墨色的变化、晕染层次等都是推动这种变化的主要因素。还有,水墨画在画面上比较注重大尺度的留白,在留白的地方,不会用任何方式去刻意处理,单从留白看,好像毫无意义,但从画面整体看,留白蕴含无限的深意,所有看不到的物象都属于这块留白,使受众产生无限的遐想。海报如果能适当采用这种虚实留白,不仅能突出主题思想,而且使画面各元素在和谐搭配中产生极大的视觉美感。

三、水墨语言与海报设计的融合创新

1、做到融合创新,可把握的原则

传统水墨语言是指中华在上千年文化流动中形成的水墨艺术中,构成水墨画的元素。水墨画的绘画中,如大自然中的一切物象包括石头、大山等具有固定化和符号化的特征,并且这种特征在历代画家对水墨画的传承中流传下来。在已经进入信息时代的当今社会,设计者如果仅仅是在传承中将水墨语言与海报设计进行融合,不仅不可行,而且绝不会在艺术上产生任何创新。这就决定设计者要将水墨语言作为一个丰富的艺术资源储藏空间来看待,在充分掌握水墨语言及其所蕴藏的内涵的基础上,在进行海报设计时,将在其中提取的水墨语言灵活应用进去。

2、将水墨笔墨与海报设计融合

笔墨主要包括:首先是线条表现。用来绘画的毛笔中水量与墨量的比例,决定了画面线条的变化和效果,必须注意的是,线条是海报设计中必须用到的,可以来表现任何物象的元素。其次是画家的运笔。运笔的速度和轻重会赋予线条不同的艺术表现力。还有是,写意表现。就是通过“写”来表达作者的“意”,运用到海报设计中,可充分表现设计者的艺术个性。

3、将水墨图形与海报设计融合

在将水墨图形与海报设计相融合的的时候,可以通过不同的水墨笔法如长短、粗细、曲直等绘制出不同的物象,从而引发受众不同的艺术联想,传递不同的意象。如,同是一棵树,要绘制的秀气一些,需要多用细而短的线条进行绘制;要绘制的粗壮一点,需要多用短而粗的线条进行绘制,突出树的厚重感和高大形象。要达到这样的目的,前提是设计者必须充分掌握海报设计的主题,并对水墨语言和技法做到胸有成竹。

4、将水墨构图与海报设计融合

构图是作者按照艺术规律,将一个或多个意象进行组合,创造出新的艺术作品,从而形成具有一定形式美的方法。首先,在构图上要讲究形式美。例如疏与密、大与小、动与静的和谐搭配等等。其次,是要讲究空间上的美。适当的留白是为了造成画面上的层次感,同时使受众在画面传递的诸多元素中,一下能注意到要表达的主题。达到这个目的的前提是,留白必须准确把握“适当、和谐”的原则。

5、经电脑加工后再应用

就是在将水墨语言与海报设计融合后,再将海报画作品经电脑扫描,输入电脑中,通过软件进行再加工,这种处理不仅效率高,可以弥补手绘的不足,而且软件可以对水墨部分的点和线,特别是对如背景色等色彩会产生渐变,从而达到手绘无法完成的要求,如,在表现水、气等绘画对象时,经过电脑软件处理后,会产生云山雾绕,虚无缥缈的抽象感,赋予海报空灵的意境,收到出乎意料的效果。

四、结论

将水墨语言与海报设计相融合,不仅是海报设计前进中的探索,而且是一次艺术形式上的创新。但需要设计师注意的是,只有充分掌握水墨语言、海报设计的主题,并且能恰当地运用正确的方法,才能达到两者充分融合中,产生非同一般的艺术创新。

作者:柳森 单位:黑河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

参考文献

海报设计的构成要素范文第9篇

关键词:文字;图形;海报招贴

一直以来,文字在设计中的运用都十分广泛,许多作品都是直接以“文字”的图形形式出现的,设计师总是力图加强文字的视觉形式语言,以不失人情味和哲理性的排版方式,将文字(或字母)打散、重组,夸张文字的图像性来打动观者,并给人一种趣味性的体验。当文字的功能从“叙述”向“表现”提升时,作品中蕴含的情感就会强烈而直白。翻看诸多的海报招贴设计资料,文字在不同设计师的作品中总有不同的诠释。总结下来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一、依靠文字自身的形式与结构,通过适度的扩张或收缩,有意的繁或简、强或弱,使作品独具匠心。二、将文字置于图形的功能,使其在海报招贴中变的生动、醒目。三、将图形与文字有机结合,使字体意象化,将其转化为具有文化表征的图形,使作品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和认同度。随着文化创新的快速发展,海报招贴设计中文字的形式越来越多样化,不同的元素都同时并置在作品中,无论在排版构成还是图形创新方面,都给观者耳目一新之感。

作为承载中华文明底蕴的汉字,在当代海报招贴设计中,也以其本身的抽象构成形式感、书法艺术的博大精深、设计字体的图形化因素等特点,激发了艺术家的灵感――作为一个具有无限可能性的艺术题材,其具像的可读性与非具像的构成性之间妙不可言的意趣,不断被艺术家精彩演绎。从谷文达的“寿”字壁挂,到靳埭强的“汉字解析”,一直到徐冰的“天书”系列等,都是以汉字符号作为创作主体,通过它本题潜能的视觉挖掘,进行多像化、多维度、多元化、多媒体的创作。这无疑是一种文化含量极高的艺术形式与壮丽景观,成为又一种极富表现力与民族性的艺术形式。

海报招贴设计的重点,在于瞬间的传达。在视觉设计中,海报招贴是性质略显特异的一种。海报招贴通常刊登在人群较难触及的地方。如车站灯箱、告示栏等特定区域。一般来说,人们观看海报招贴,或是海报招贴映入人眼中的时间大约在极短的一瞬到两、三分钟,平均只在4到5秒之间,是能用“一瞬间”来形容的极短暂时间。海报中能瞬间被人群接收的信息就显得尤为重要。换言之,海报招贴所要求的,是能在转瞬间清楚传达内容的方法。为此,我们必须将刊登的信息量减至最少,将不必要的信息删除,而对于保留下来的信息,则必须要排定优先级。此外,文字与视觉画面之间的平衡,以及文字的效果和强调方法,也都因为海报招贴的远近而有所不同。远处的文字,重点在于首要信息的传递,因此,选用单色与背景形成强烈对比,采用描边字或有阴影效果的文字会提高辨识度。而近处较细小的文字,目的在于使观者了解详细的信息,赢处理的简洁明了,不人为设置阅读障碍。

文字的运用还要考虑大众的视觉习惯和心理感受顺序。一般来讲,人们的视线在水平方向上是从左向右流动;在垂直方向上是从上向下流动;大于45度斜度时视线是从上而下流动;小于45度时视线是从下向上流动。不同的字体具有不同的视觉动向。例如:扁体字引导视觉左右运动,长体字引导视觉上下运动,斜体字有向前或向侧面运动的感觉。在编排时,充分认识不同字体之间的内在联系,善于利用字体在视觉动向上的差异,突出设计的主题,引导观众的视线按主次轻重有序进行。同时从整体上考虑与其他元素的搭配,避免视觉上的冲突。否则会主次不分,很容易引起观者视觉顺序的混乱,破坏应有的效果。

作为一种信息传递载体的符号,无论在何种视觉媒体中,文字和图形都是其两大构成要素。各种字体在完成它自身功能――信息传递过程的同时,还会以其特有的形式美因素直接影响着版面的视觉传达效果。因此,文字设计是提高作品的诉求力、赋予版面审美价值的一种重要的构成技术。将文字与图形兼合运用,一直为诸多设计师所青睐。

如图1、图2、图3是由芬兰设计师卡里・碧波通过精心的构思,让文字和图形巧妙的结合,形象生动的传达了主题内容,达到了艺术与使用功能的统一。图1是设计师用仿生图形设计加简练的衬线文构成了形象生动、并具有动感的海报招贴;图2是设计师采用极简约的点线面构成形式,让文字和图形得到很好的结合;图3设计师主要采用的是线的构成,让文字图形化,使文字的魅力得到充分的发挥。三张海报招贴都具有较强的视觉冲击,文字和图形组合的堪称完美,文字在其中分别扮演着细腻、柔和与粗犷的角色,有画龙点睛的妙处。

海报招贴设计是广告领域中一种最为便捷、最为普遍、最为经济的传播行为。作为一种视觉传达艺术,海报招贴设计最能体现出平面设计的形式特征。它的设计理念、表现手段及技法比其他广告媒介更具典型性。如图4是电影海报设计大师索尔・巴斯为第80届奥斯卡奖官方做的海报,构图简洁明了,海报中简洁的文字点缀提高了作品的诉求力、赋予版面庄重、经典的形式美感;图5《阅后即焚》也是索尔・巴斯所做的作品,作品中大量使用文字构成,留白的使用也给海报增色不少,大面积的文字通过适当的形态调整,使其生动又具有节奏感,粗、细、大、小的变化让画面大气而不失细腻,文字体量色彩的变化使阅读充满乐趣。

由于汉字其“表意”与“象形”的特点,在海报招贴设计中可以引发更丰富、更具延展性的思考。对汉字而言,图形与文字的结合可以追溯到其最初的形态,图形的感受与文字的意义有或浅显或微妙的视觉联系,通过有效的演变,可以将这种联系巧妙的表达。这不仅会拓宽创意的思路,更能使汉字在招贴设计中具有魅力。如图6、图7中靳埭强先生运用汉字的海报设计,充分运用汉字结构的伸缩性与象形表意的特点,分别对“画”与“山”两个汉字进行创造性的表达,使海报的“意”无穷,赋予了海报这种实用工具极高的艺术性。

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以纸为媒介的平面设计得到了拓展、延伸,如影像设计、电子读物设计、多媒体设计等都加入平面设计的行列。但无论其如何发展,文字作为集图形、色彩于一身的视觉元素,都是传递信息的重要载体,是设计师不可回避的话题。它通过内在的“义”和外在的“形”这种独特的方式与人们进行交流,地位尤其重要。文字设计是增强视觉传达效果,提高作品的诉求力,赋予版面审美价值的一种重要构成技术,在海报招贴设计中,始终占有重要地位。

参考文献:

[1] 朱国勤.现代招贴艺术史[M].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

[2] 臧勇.字体设计[M].湖北美术出版社,2004.

[3] 周小儒.文字设计[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

[4] 曹方.现代汉字艺术设计[M].江苏美术出版社,2000.

海报设计的构成要素范文第10篇

[关键词] 电影海报;视觉;构图;色彩

日本著名的设计家栗津容之曾经说过:“海报是无声之宣传。”成功的电影海报设计,一般都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独特的艺术风格[1]及强烈的视觉捕捉冲击力。中国的设计领域,正在步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需要更多的理性思维、更强烈的民族责任感,要继承传统并有拓展意识,把新的设计观念融入设计中去,要表达出无形的创意和高超的视觉捕捉手法。

一、巧用编排艺术营造视觉冲击

电影海报设计想要形成视觉冲击,第一,构图的图像必须注重层次感。图形和元素之间的层次感,可以在干扰视觉的同时,突出自身所想体现的主题,这种表现方式往往是比较直接而且有效的方式。这里所说的视觉干扰是在分散欣赏者多余视线的同时,更能注意到这一设计的主题上,为这种干扰方式所产生的图形是这个主题的辅助图形。例如,电影《盗梦空间》的海报,整个海报都是深蓝色调,一样的颜色,为了突出视觉效果,所以依次排开,天空、大楼、水、人物,给人一种由远而近的镜头感,统一的色调,有层次感的构图,有一种强烈的梦境感,这和《盗梦空间》“梦”的主题也是相符的。还有,《我是传奇》的海报,也是利用的这种道理,昏黄色的背景天空,土黄色的高楼,高大的主人公,沿着道路依次铺开,给人一种沧桑、迷离的幻境感。电影海报中的图形元素应该从属或依附于电影,以表现影片的人物、场景或意境为前提,通过一些最经典、最精彩的镜头再现或运用全新的画面构思,准确地传达影片的核心理念。例如,《末日危途》的海报,背景是昏黄色烟雾弥漫的天空,大小主人公牵手跑在前面,面目愁苦,衣着破旧肮脏,满是黄色污泥。海报排版层次分明,而且突出了末日的危机感,让受众没看电影就能感受到末日到来的强烈气氛。

第二,构图的视觉线牵引也非常重要。利用画面的元素来牵引欣赏者的视觉,让欣赏者随着设计师的思维去思考和观看作品。现在存在的大多数作品都是运用点、线、面来引导,以图形和元素出现的引导方式的作品比较少见。如:《怒火攻心2:高压电》的海报,视觉的中心是中间的那只手臂及出现在手臂两边的文字,而在两根支起的手指之间的那条高压电,就起到了牵引欣赏者的视觉移动到手臂上暴起的青筋和刻的英文Crank(《怒火攻心》)的文字上,起到了引导受众注意电影名字的效果。再如,《电锯惊魂》,白色的背景,苍白、阴森。画面中心是一个青色的Saw(《电锯惊魂》)的艺术造型,直接指引受众看到旁边一个由断掉的女人两根手指组成的II字。血腥的画面,带来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并且以图形和个体元素指引了电影的主题。

第三,海报的设计要善于抓突破点。要依靠突破图形、图像本身的视觉平衡点来达到视觉要求。运用图片素材的本身来寻找设计的突破点,依据图形自身所产生的空间感、光感等一些突出的地方,来加以利用,从而突出设计的主题。如《机器人9号》由小到大的建筑物产生了强烈的空间感,这是一张很好的平面作品。再如《宝贝计划》的海报,里面有很多都是设计中的有利因素。如,两位男主人公,但这样也显得很普通,如果将它作为海报中主要元素,似乎勉为其难。但将它作为设计中的一个辅助元素,却非常适合。而小宝宝应该是这张海报的主角,但整张图片显得有点虚弱。因为图片中有两个焦点元素(脸部及宝宝手里的公告牌子),而且有很多发散的线条及区域,使观看的人难以集中,从而削弱了图片的力量。但宝宝的可爱的笑脸却是一个很有趣的元素,这张海报可以利用这个元素来进行设计,所以如果对图片进行剪切。去掉虚弱的元素,保留有趣元素――即脸部区域,那效果就非常好了。另外还要利用眼睛感官的瞬间接受来捕捉视觉点。眼睛感官的瞬间接受,捕捉瞬间的视觉点,而带来页面构图上的鲜明视觉冲击力,利用眼睛瞬间接受视觉信息而设计。如《狼人部队》,红色的狼人设计,突出图形的表现,抓住瞬间记忆的特性,让欣赏者对瞬间产生视觉冲击而惊喜。

第四,海报的设计要达到突出的效果,比例的大小要处理好。最基础的比例是须掌握好黄金分割原理。无论人们是否意识到这个比例,但大多数人都更喜欢一个符合黄金分割比例的矩形。在设计作品中,使用黄金分割的矩形给人更协调、更自然、更舒服的感觉。如果观察一些海报、广告杂志及其他矩形的比例,你可以发现它们都是应用黄金分割原理分割空间或线段的。如《哪吒闹海》中蓝色的海水和人物的比例就符合黄金分割的比例,还有,《冰山上的来客》《青春之歌》在设计的时候都注意到这个问题。再一个就是,依据事物本身的比例关系,在等比的关系上追求视觉上的平衡关系、突破事物本身的等比关系,进而推出自身的视觉重点以求突破。就如一些夸张漫画那样,一个大头小身子的人物形象,一种夸张的歪曲正常比例的方式,在不经意间往往能收来奇效。像电影《阿童木》海报中的阿童木没有放到画面的中间,而是从右面斜插而入,造成了阿童木飞翔的效果。还有《本杰明•巴顿奇事》主人公也没有放到画面中间,而是取男女主人公各半个脸,分别放到了左右两边。突出了“奇事”的奇。

第五,构图的剪影效果的运用。一幅好的招贴,应该是靠图形语言说话。[2]剪影效果运用的最出色的,当属索尔•巴斯,其海报设计《圣女贞德》《1、2、3》《桃色案件》都是利用了这种原理。《桃色案件》中剪切拼凑而成的人形,预示着一桩神秘的凶杀案。这种将剪影的表现手法与平面设计融合的方式是索尔•巴斯作品的最大特色。还有,影片《帕那索斯博士奇幻秀》讲述了奇幻马戏团的帕那索斯博士和魔鬼尼克的故事,本身电影就是一个奇幻的故事,所以海报也走了电影的风格,人物、手臂、苹果等一切东西不应该出现在一起的东西都出现了,好像不是一个整体。就像是用纸张剪接而拼凑到一起的,怪异而奇幻。还有《奇幻精灵历险记》的海报也像是剪刀剪出来的,奇幻异常。

二、利用色彩吸引眼球

在视觉形式的要素中,色彩和光影是最富于感官刺激的形式语言。[3]当然了,电影海报的设计不能一味追求多色彩,其色彩的使用在于“巧”,如果用色简洁、高雅也能引起受众注意,并最终别接受、记忆。当下,彩色的电影海报比较常见,但是有些电影,为了突出怀旧效果,也会使用黑白海报,黑白是纯粹的颜色,也是高雅代表,可以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传达出“精简”的设计原则。如《白夜行》三款黑白海报,设计上只取了黑白两色,影片主要讲述了因残忍的杀人事件给彼此的心灵留下阴影的一对男女美浩(孙艺珍饰)和耀汉(高修)以及14年来一直追踪他们的警官东秀的故事。《白夜行》人物海报取黑白两色,形象地表现了片中他们的命运和关系,以及影片的主题“白”和“夜”。还有电影《日落大道》(Before Sunset),整个海报被黑色和光影占据。使得海报的格调跟电影本身一样,温暖动人,含情脉脉。

用色不但要讲究“巧”,还有利用明暗的诱导。要善于使用由光感折射、光感捕捉、动态光感及明暗差异性的一些共性来衬托主题。如《碧海情》就利用了光感折射设计了海报的天空中的星星和大海中闪闪的水珠,体现了电影的优美、富于幻想的特色。还有上例说过的《白夜行》是利用了明暗对比的差异性,画报上三个人物,每个人的构图和光以及黑暗被充分调用、对比,清晰地表现了生活在各自的世界里的三个人。电影《铁拳男人》(Cinderella Man),海报中所有的人物都是黑颜色的衣服,黑色的帽子,暗淡、不起眼,这时只有主人公被白色的光圈围绕。这就是利用了光感捕捉原理,制造了受众眼睛的焦点。该电影讲述一个男人实现他的美国梦的励志故事,海报上的场景应该也是故事的结局。

明暗的诱导非常重要,但是色彩的诱导更为重要。颜色是受众的第一感官,其作用不可小视,受欢迎的色彩设计甚至可以为影片带来一定的附加值。色彩诱导一般主要有:两种色彩的强烈对比,色彩互补,色彩分散等。电影《21克》海报的主体色块运用了红色和灰色,大背景的黑色布幕和红色的心脏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而白色字体文字在又一次的增加色彩的强烈对比的同时,也和红色起了一定的对比重用,显得更加地突出与醒目。再如,《侏罗纪公园》的海报取了灰、白、红三色,红与白色形成了颜色对比,灰色的底色起到了协调颜色的作用,让对比过渡得更加自然、舒服,给人以亲切感。还有一些抽象用色的表现方式也能起到意外的效果,《爱丽丝梦游仙境》(Alice in Wonderland)海报无论构图还是色彩都充满了奇幻色彩,红桃王后、白色王后与双胞胎兄弟都出现在画面中,前景中红桃皇后的表情和姿态,显得十分诡异。右上角一只长着绿色大眼睛、龇牙咧嘴的大灰咪更是添加了海报的奇幻色彩,惊人的可爱感就出来了。

三、结 语

电影的诞生至今已有100多年历史,与电影几乎同时诞生的电影海报也有相当深厚的积淀。电影海报作为电影的“名片”,已经在电影宣传上占到了举足轻重的地位。一张好的电影海报设计必须有相当的号召力与艺术感染力,要调动形象、色彩、构图、形式感等因素形成强烈的视觉效果,它的画面应有较强的视觉中心,应力求新颖、单纯,除了能够吸引受众眼球外,海报还应为受众传达影片的内涵与信息,并且以一种传递信息的美感形式表现出来。电影海报作为平面设计的一种方式,它必须有一定的艺术性和审美高度。

[参考文献]

[1] 王勇.不同类型电影海报的表现技法[J].青年记者,2008(07).

[2] 黄睿.现代电影海报设计大师索尔•巴斯作品解读[J].美术大观,2008(07).

海报设计的构成要素范文第11篇

关键词:海报 编排设计 形式

中图分类号:J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4)08-0392-01

一、引言

海报的版式就好比一个人的服装搭配,于无声之中即可显露出他的品味与格调。版式的优劣就要涉及到编排的艺术,成功的编排设计会使海报更具艺术感染力,形成一个简洁明快、重点突出、富有视觉美感的信息体。

二、文字与编排设计

1.可读性

文字的编排是一种艺术创作过程,其结构与字架是把握可读性与辨识度的关键所在。文字的编排中应注重阅读的方向性和连续性,一般来说,横排的易读性强于竖排,竖排的易读性强于曲线排列,这是因为人眼上下运动最易疲劳。在文字的编排中不能为了单纯的追求形式美而随意改变字距、行距,如字距若大于行距阅读时便会出现串行现象,使读者产生误会。文字的主要功能就是在视觉传达中向大众传达作者的意图和思想,因此,要达到这一目的就必然要考虑文字的整体诉求效果,给人以清晰明了的视觉印象。

2.可观性

文字作为海报画面中的主要形象之一,具有传递感情的功能,因而它必须具备视觉上的美感,即可观性,也可以称作艺术性,为人们带去视觉上的美感。每一个海报作品都有其独特的风格,一幅海报版面上的各种不同字体的组合一定要符合整个作品的风格倾向,形成总体的感情基调。总的基调应该是于统一之中具有灵动的变化,变化之中又不乏统一的格局。除此之外,还可以从方向上来形成文字统一的基调,以及从色彩方面的心理感受来塑造统一基调的效果,这样的海报作品才会从视觉上吸引并打动人心。

三、海报编排中的点、线、面

点、线、面作为编排设计的主要语言,也是构成视觉空间的最基本元素,编排设计归根结底就是点、线、面的应用。1、点在编排中的应用。点是最原始的设计形态,它是视觉可见的最小的构成元素。它可以是一个色块、一个标题、一个小图片等,当画面上只有一个点时,人的视线就会集中到这个点上,体现出一种凝聚力,这种力量往往能够激发人们的视觉兴趣;当画面上有两个点时,人们的视线就会在两点之间来回游走,这种形式在海报设计中通常用来制造画面的动感效果;如果同时存在两个以上的点,这些点就会形成视觉上的一条线,产生连贯的视觉效果。点在水平排列时给人以平稳安详的感受,大小各异的点作不规则排列时,则会有跳跃、动荡、欢快自如的感觉。点的重叠能产生丰富的层次和视觉上的美感。2、线的应用。线是点的延伸与发展,多个点即构成了线。点是静止的,而线则产生于运动。海报中的线具有分割空间的作用,线的空间分割又能使画面更加有序,使版面充满层次感。3、面的应用。点的扩张和线的移动形成面,面在海报的空间中所占比重最大,因此具有强烈的视觉感受。面分为几何形和自由形,几何形的面具有稳定、厚重、端庄的感觉,但缺点是比较保守,容易产生死板的画面。而自由形则会产生丰富多变的艺术效果。在海报设计中大小不一的图形与文字实际上就是点、线、面的各种变化组合,运用点、线、面进行编排设计,能使图形与文字等构成要素互为补充、互为衬托、相互渗透。

四、编排设计中的空间运用

1.空间的运用

空间感也可以理解为版面的层次感,优秀的海报设计能使各要素均处在一个最优比例和有序关联的结构中,产生一种即张扬又不乏凝聚力的空间层次。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将主体元素放在版面的上方,会具有醒目、飘逸的感觉;将主体元素置于版面的下方,将产生稳定、凝重的感觉;将主体元素放置于画面左侧,会产生一种自然、舒适之感;将主体元素置于画面右侧,则会有不适之感;若主体元素在画面的四周分布,会产生发散、扩张感;如在画面中心,则会产生聚拢、集中之感。因此,在编排中确定各要素的具置时一定要注意合理分布和有序组合,取得画面空间力的平衡。应防止盲目的在画面中堆砌形象而造成空间的混乱。

2.余白的运用

在海报设计中,常常会不可避免的出现主体元素以外的空白空间,这就是余白。余白和图形、文字一样在版面编排中具有不可忽视的地位,恰当的余白能让画面虚实有度,使有限的空间充满无限的想象。它就像音乐中的休止符,使人们在观看海报作品时不会感到视觉疲劳。在现代的许多海报设计中,画面的余白部分往往占有较大面积,这种大比例的余白应用可以使海报充满大气且富含韵味。因不留余白而拥挤不堪的海报设计在充斥着各类广告信息的环境下无疑会导致信息传达的失败。

五、海报编排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简洁明确、重点突出

在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的今天,人们的时间往往较为紧迫,无法在某个海报前停留太长的时间去慢慢观察、理解,这就要求海报的编排设计一定要简洁有力,主次分明,能够快速的向受众传递信息。

2.虚实有度、信息连贯

上面已经探讨过余白的重要性,因此海报的编排过程中一定要合理安排空间的虚与实,使画面虚实有度、疏密有致,并且保证各元素在内容和形式上的连贯性。

3.注重艺术美感的体现

海报的编排设计不仅仅是为了有效的传达信息,更应该体现一种艺术美感,功能性和审美性的结合方可使海报在各类广告媒介林立的都市中立于不败之地。

六、结语

编排艺术的最终目的在于让海报内容清晰有力的传达信息并打动观众,发挥其最大的实用价值,在海报设计中设计者应格外重视培养编排设计的能力。

参考文献

[1]任莉.招贴设计[M].[M].东华大学出版社.2011.9

海报设计的构成要素范文第12篇

海报是通过图片、文字、色彩等元素构建而成的艺术品,是大众信息的传媒方式和视觉传达表现的重要手段。通过设计元素的搭配和变化,海报给人们提供了一种新的语言和新的创意。在形式美法则指导下构思动态交互海报,并借助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使之达到互动的目的。以此为基础,对相关案例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强调了将美学、交互方式与人的视觉高度融合的“动态海报”新理念,进而预测了未来动态交互海报设计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动态交互海报设计;形式美法则;交互方式;视觉感

一、引言

近年来,“动态交互海报”已经获得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而且不断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之中。动态交互海报的使应用前景十分广阔,企业宣传、产品展示、公益广告都会与其关联。尤其是伴随着交互设计与可持续设计理念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艺术家和设计师都会关注作品与大众之间的交流互动以及体验感受,因而将设计创意重点投向了人的感受,其目的不仅仅要在视觉上吸引观众,更多的是要在触觉、嗅觉等感官及大脑的联想力方面左右观众。如此设计就可以使作品更加生动、活力满满,就可以使作品具有更加强烈的震撼力。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进入人类大脑的信息约有85%来自眼睛、10%来自耳朵,余下的5%则来自其他的器官[1]。这就证明人的感官反应不再停留在视觉方面,而其他的感觉也起到了协助作用。毋庸置疑,具有交互性质的动态设计产品更能扩大观众的愉悦感及其审美能力。因此,这种以视觉形式美法则为基础并且加入了“动态交互性”元素的设计理念所形成的艺术品,就可以定义为“动态交互设计”。动态交互设计在艺术设计领域尤其是海报设计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有基于此,本文拟从传统海报的定义及特点入手,扩展至动态交互海报的定义及特点,将两者对比,借以考察新的设计方法,进而以相关的动态交互海报作为案例,对其中关键性的设计思维进行分析与探讨,并预测动态交互海报的发展前景。

二、传统海报的定义及特点

1.定义

中国的“海报”最早问世于上海。它是伴随着商业活动和商品经济的发展而登上历史舞台的,至今已经成了一种社会化的传播工具,具有向大众介绍某一物品、事件的属性;海报也是从视觉传达中派生出来的平面设计形式与信息交互传达相互结合的产物[2]。从严格意义上讲,海报是以形象化的语言和艺术美的形式传递信息并作用于大众的一种工具[3]11。

2.特点

(1)视觉冲击力。视觉冲击力是人情感的瞬间产物。海报要达到的目的就是在固有媒体制约下制造出意想不到的画面效果,在顷刻间就能够抓住人的视觉感受,并且让其迅速理解具体的内容。根据“视觉停留”理念,其含义为人的眼睛在观看某种物体时,停留时间的长短,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大小以及颜色都能够给人的大脑记忆系统留下深刻的印象[4]。因为现代社会的快速度和高频率的影响,人们的生活节奏也越来越快。据研究,人的视觉接触物品的时间正在逐步缩短,而在海报上停留的时间也在成正比例的减少,因此海报的特点之一就是要求视觉上具有冲击力,在短时间内能够有效地吸引人的眼球,并尽可能地延长其停留的时间。

(2)制作手段的多样性。传统海报的制作是没有方法限制的,也没有大小、尺寸等的统一规定。也就是说海报可以让设计师随心所欲,既能设计巨幅的,也可以是小型的,而且在制作手法上也是多种多样的。例如,丝网版画印刷、手绘形式、摄影形式或者借助计算机软件。海报的制作在空间上没有任何限制,可以通过不同的手法和途径以实施设计,达到有效传递信息的目的。海报制作手法的多样性也证实了海报设计的包容性,即根据不同的手法与所使用的元素将视觉属性中的颜色、形状、位置等进行组合与设计,最终以图形或图案的形式阐述相关的内容。利用视觉暗示和启示的手法将信息传达给大众,使大众的心理行为与海报的视觉目的高度配合,这也是传统海报的特点之一。

三、动态交互海报的定义及特点

动态交互海报对观者有着强烈的吸引力,“2016年上海艺术设计展”中展示的“设计之变——动态交互海报”提升了整个展会的观赏价值,使会场充满了新媒体的艺术气息;因其强大的视觉冲击力,使观者随时随地地体验着科技与艺术的完美结合。“设计之变”展览充分证明动态交互设计为人的视听生活带来的变化与创新。这种将图形、图案有机结合的设计,通过声音以及画面的不断变化,产生的图文并茂、声像俱佳的情景,已经渗透到了人们的生活之中,故其应用领域也在不断扩大。由此可见,动态交互海报已然成了一种新型的信息传达手段,它可以极大地增强人们对艺术和美学的理解与欣赏以及心理的需求,使动态交互设计拥有了最为广阔的前途。

1.定义

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多媒体艺术的发展,海报的展现形式也从传统的二维模式转变为以人为本、融入现代科技并与艺术完美结合的三维立体化形态[3]17。所谓的“动态交互海报”是借助强烈的动态和具有交互性能的画面而引发人的注意力的一种海报形式,其图形、图案和颜色通过“不断运动”所产生的变化而形成的新的画面,既能迅速吸引人的眼球,更能唤起观赏者的思考直至高度交互。其目的是为了更好、更容易地吸引人的注意力并让其产生兴趣,因此在数字化时代对动态交互海报认真研究就十分必要了。

2.特点

(1)设计元素的变化具有方向性。孙辛欣在《基于移动终端应用软件的动态交互设计研究》中指出,“方向运动指代的是物体从起始点到最终点的位置,其中位移的趋势称之为运动走向,其运动方向有着多样性,指示性和隐喻性。”[5]这一特性也适用于动态交互海报的设计。也就是说,在动态交互海报设计中,设计元素的动态变化控制着整个画面的节奏,设计元素在方向上的变化是信息传达必须依靠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方向性是一个变量,所以在动态交互海报的设计中,针对图形形状,方向性变化就成了一种传达矢量的工具,因为它可以使设计作品更趋向于统一化、科技化,能与观者的心理活动紧密契合。

(2)图形变化的交互性。图形不仅仅在包装、广告等设计中有着特别的作用,在如今的新媒体设计中,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图形在整个信息传递的过程中,既包括格调、风格和品牌信息的传达,也能使图形所表达的信息更加清晰化和更具可读性。图形的变化是信息传达的一种方式,观者对图形或图案变化的理解经过大脑的加工,其所得到信息的这一过程称之为“图形变化的交互方式过程”。图形变化的交互性是动态交互海报设计的重要目标之一;正确的、统一的向众多的观者传递动态的交互变化的表达形式而形成的设计理念是极具挑战力的。

四、动态交互海报与传统海报的差异性比对

通过对传统海报和动态交互海报定义和特点的探讨及分析,大致能够看出两者的差异。

1.真实变化成虚拟

传统海报是设计师依靠笔和纸进行设计然后通过排版等方式制作并印刷而成,动态交互海报则是基于计算机软件的设计活动,是一种真实存在却不需要借助纸张进行的设计与制作,之后通过计算机或者电子屏幕给予展示与,即以网络和数字技术为手段将图形、文字等巨量的信息传递给人们。虚拟化、场景化是其最大的特点。

2.静态变化成动态

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海报的展示形态从静止的状态到动画的状态是时代进步的必然趋势。动态交互海报则是通过二维或者三维的形式从各个角度以及细节反复设计,并以动画的形式展示,亦即加入了连贯性的图像、声音等多元化的因素,从触觉、听觉和一些特殊的感官信息中,能使海报真实、生动并且富有运动感。以往那种固定的、静态的形式正在向动态感丰富、主体性明确、画面流动性特强的展示方式转化。

五、动态交互海报设计基于形式美法则的延伸以及相关案例

刘勰的《文心雕龙》就有“望今制奇,参古定法”的观点,其大意是说创新要在原有事物的基础上进行,并在相应理论支持下,经过创新思维与反复创作之后才能获得新的创造物或者新的产品。动态交互海报就是在基于形式美法则的基础上所进行的创新与提高,而所形成的新的交互方式与信息传达手段,不仅满足了人们在视觉上的美感需求,而且体现了科技与艺术的完美结合;在很大程度上是以形式美法则的构成原理作基础,对图形与动态效果不断变化,而形成的新的信息图像的一种交互方式。动态交互设计的含义可以分为两个方面,第一,用科技手段表达海报的内容以及人文情怀;第二,在对形式美法则认可与肯定的基础上再对设计理念与方法进行延伸,即运用交互理念实施重构和解析,进而派生出新的设计思维与设计联想。因此在展现手法上还可以作如下的归纳。

1.对比与统一

在形式美法则指导下的对比与统一所表达的是根据基本的定型技巧,将不同的事物、形体、色彩等进行对比,即把两个明显对立的元素置放在同一空间之中,经过设计,使其既对立又和谐,既矛盾又统一,通过强烈反差获得鲜明对比,以求得互补和互助的效果[6]89-92。“上海”的字体设计直接使用了对比与统一的手段,即将蓝色斜条图案与黄色方形图案拼贴而成的中文文字进行了形状上的统一与视觉上的强烈对比,以此为基础再加入红色的英文字母,而变化的方向及过程则采用统一的自下而上的变换方式。在最终展现的形式上其设计元素仍然是统一的方块及斜条图案样式,但是其颜色和位置却具有了动态的交互变化。

2.分散与交融

形式美法则对“对称”问题是这样表述的:对称的构成能表达秩序、安静和稳定、庄重与威严等心理感觉,并能给人以美感[6]92。在动态交互海报中,以蓝色点状作为最基本的设计元素,通过分散和交融的方式实施变化。在整个变化的过程中,将蓝色的点状汇集而形成了字母“h”。这就是典型的分散和交融手法的综合应用,其结果展示的是一种字体。分散的蓝色点状和字母h两种元素相结合,创造出新的图案,能够给观者的视觉造就运动感,于是也就创造了多种思维的可能。

3.拆解与重构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人们对美学的诉求与鉴赏能力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一些动态交互海报对设计元素的加工、提炼以及处理,创作出新形象的艺术形式,能够增强海报的视觉冲击力,也能够满足人的审美需要以及美学诉求。在形式美法则中强调节奏与韵律,不仅要求画面具有统一的节奏感还要求画面具有统一的韵律感,如此,就可以使整个画面在结构上具有故事性以及强烈的运动氛围。在图3的动态交互海报中,其设计元素都是人们习见的标点符号,在设计师的安排下,将同一画面中的标点符号实施方向和角度的变化甚至是拆分,即对顺序进行重构,而安排符号的运动轨迹和运动方向。在重构的最后阶段拼凑出新的图案。此种拆解与重构的设计手法也能体现现代人的审美意识,更能体现形式美法则。

4.夸张与变形

夸张与变形的基础都是针对客观事物和客观现象的一种具有人类强烈情感因素的再次创作。将不同的设计元素重新组合,运用独特的交互方式推动运动和画面的不断变化,通过图形化设计将设计理念借助创新手段进行展示。如海报是要告诉人们电影“港囧”在18天后上映。在这个动态的交互电影海报中,运用日本浮世绘的艺术手段传达其视觉效果,将所要的18天之后电影上映的信息借助海报中的灯笼给予展现,下部的海浪也在不断变化,因此在视觉上紧紧抓住观者的同时,也将重要的信息传递出去了。这个动态的电影海报运用夸张和变形的手法展示了设计师的设计思维和设计理念。又如瑞典的一家药店品牌Apotek海报也是运用夸张的手法将内容展示得淋漓尽致的。这张海报安置在地铁站,其目的是要推广药店的护发素产品。在列车没有抵达车站时,海报中模特的发型是固定的;当列车即将驶入时,由于特定的感应装置激活了广告牌中的相关元素,动态交互开始,随之着重介绍产品的性能、特点和用法。在视觉和触觉上能够给观者提供一种错觉,以为海报真的可以随着列车的运行而不断运动和变化。

六、动态交互海报的发展趋势

在全球化大背景下,动态海报的广泛应用可以为广告带来更多的商业利益[7]。动态海报能够借助多维的动感体验和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以吸引人的注意力,可以更好地表达主题,在满足人的审美需求的同时,也能够让人在动态交互海报中接受和寻找更多的信息。在人们的生活中,经常能够和“H5页面广告”打交道,这则根基于智能手机的使用,可以说H5页面开启了动态海报设计的历史。通过人机互动,海报与动态与交互有机结合,亦即通过交互方式的变化和用户的参与感觉,甚至可以让用户加入到动态海报的设计活动之中,形成全新的、个体意识强烈的创作效果。动态交互海报不仅推动了动态交互海报的设计,甚至加速了互联网设计的步伐。

七、语结

在大数据的影响下,人们对视觉冲击感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视觉美感和动态感以及参与感的结合也更加紧密。因此设计师再也不能将动态和画面截然分成两个对立的部分,动态交互设计可以与任何设计实行视觉和触觉上的高度结合。如今,数字化设计是当今设计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动态交互海报设计也是广告设计发展的必然趋势。

作者:王芷 单位:武汉理工大学

注释

①图1来源:ShanghaiType动态字体秀.

②图2来源:ShanghaiType动态字体秀.

③图3来源:ShanghaiType动态字体秀

④图4来源:港囧电影宣传海报.

⑤图5来自:瑞典儿童癌症基金会.

参考文献

[1]周旭.谈视觉感知特征与包装设计表现[J].装饰,200(64):116-117.

[2]百度百科.海报的概念[EB/OL].(2013-03-31)[2016-01-20]

[3]孟娟.数字动态海报设计与展示研究[D].西安:西安理工大学,2008:11.

[4]百度百科.视觉停留的概念[EB/OL].(2008-04-23)[2016-02-09]

[5]孙辛欣.基于移动终端应用软件的动态交互设计研究[J].包装工,201(432):35-36.

海报设计的构成要素范文第13篇

(一)传统艺术元素

传统文化艺术所包含的多姿多彩的艺术表现形式、审美角度、创新精神以及艺术作品对当代旅游海报设计有着深刻的启迪与借鉴作用。中国富有个性的文化特质决定了现代海报设计深厚的东方文化韵味,也形成了一大批具有东方神韵的海报设计元素。例如传统的汉服和旗袍、神秘的刺绣、苏杭的园林等,这些优秀的传统艺术是丰富我们视觉艺术语言的重要途径,也是我们寻找和发现新的视觉语言、创造新的视觉文化的源头。

(二)宗教文化元素

“宗教情感与艺术的审美情感存在一定的差别,宗教中如痴如狂的崇拜、义无返顾的献身、惊心动魄的自残行为,往往是与个人的生活目的、人生价值等道德观念直接相联,而艺术审美情感与道德观念的联系则是间接的。审美活动本身只诉诸人的感情,通过对美的事物的感受和认识,获得精神上的愉悦。”由此可以看出,宗教与艺术两种思维方式在运用想象和幻想把握世界的过程中殊途同归,彼此共存;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本领与手段又同根共源,一脉相承,都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力。诸如民间传说、图腾崇拜、原始艺术与歌舞、仪式等宗教活动同样运用了丰富的想象,而且是最大限度地利用与开发这种想象。

(三)民俗民风元素

民风民俗指那些突出表现民族特点和地方性特征的因素,从服饰、饮食、礼仪、节庆活动、婚丧嫁娶、文体娱乐、乡土工艺,到思维方式、道德观念、审美趣味等无所不包。近几年,一些地区开辟了通过旅游开发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新途径。如屈原故里每年端午节举办龙舟赛事,已成为三峡地区重要的文化旅游活动。在旅游海报设计中,以现代的审美观念对吉祥图案、剪纸、年画等民间装饰纹样加以改造、提炼和运用,不仅使作品保留了传统的艺术神韵,同时也被赋予了时代特色。

二、宁夏民族文化元素有的图形符号

宁夏民族文化是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民族文化共同创造融合的结晶,体现了很强的开放性、包容性和吸纳性,并随着历史的推移不断演绎逐渐形成了自身的文化风格。

(一)回乡文化元素符号

宁夏是多民族聚居地区,在长期的回汉文化交融中,回族保留和沿袭着自己的信仰和生活习俗。其境内的清真寺继承了西域文化和中原文化的优秀特点,并在文化交融的影响下形成了不同风格。如宁夏银川纳家户清真寺就融入了汉文化的建筑风格,充分发挥了彩绘、雕刻等技法特征;银川南关清真寺融合了阿拉伯国家伊斯兰建筑的特点,宣礼台和内部主体建筑风格互为呼应,高低起伏,错落有致,充分展示了回族及伊斯兰文化内涵和建筑特色;中华回乡文化园是以白色为主色调的宏大建筑群,金色礼仪大殿高高耸立,运用了大量的彩色壁砖、穹顶彩绘,彰显了伊斯兰艺术风韵。

(二)西夏文化元素符号

宁夏曾经历了少数民族建立政权的大夏国,史称西夏。神秘的西夏文化作为宁夏民族视觉元素之一,为海报设计师提供了取之不尽的想象力和创新力。如具有“东方金字塔”之称的西夏王陵,再现了西夏建筑独具民族特色的艺术风格,在古代建筑中占据特殊地位;西夏瓷器是游牧文化与中原文化的集中反映,产品造型设计、纹饰题材、装饰手法均表现出较强的民族风格,真实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产力。

(三)自然景观的文化符号

黄河既孕育了宁夏光辉灿烂的文化,也积淀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元素。在黄河岸边生活了几千年的游牧民族,凭借他们杰出的才华和丰富的想象力,在贺兰山的巨石上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千余幅造型独特、粗犷朴实的古代岩画蜚声海内外,给后人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如宁夏中卫的沙坡头集大漠、黄河、高山、绿洲于一处,既具西北风光之雄奇,又兼江南景色之秀美,自然景观独特,人文景观丰厚;宁夏的沙湖,沙水相连,苇鸟相依,构成了一幅如诗如画、令人神往的美丽画卷,是一颗名副其实的戈壁明珠。

三、宁夏旅游海报设计构想

一幅扎根于地域文化传统和富有民族文化特色的旅游海报,不仅能体现一个民族的文化语义和美学内涵,更能成为一个民族或地域旅游文化形象的重要标志。

(一)设计思路

旅游海报所包涵的设计思维观念化、价值取向艺术化,是其它宣传媒介所不能替代的,只有正确认识海报的作用与功能,才能更好地运用海报进行宣传。在宁夏旅游海报设计中,应深入挖掘宁夏旅游资源和文化资源优势,在以人为本基础之上,把旅游景观与民族文化内涵相结合,把地域特色与先进表现手法相结合,分析整合人文历史、自然景观、风土人情等方面的旅游信息,提炼出最具文化价值、最具代表意义、最具表现力的设计主题,以新颖、独特的海报设计精品,激发大众的旅游冲动,增强海报的宣传效益。

(二)素材选取

在对宁夏旅游资源系统整理分析之后,可以从宁夏的历史文化、宗教艺术、民俗民风、建筑特色等几个方面入手探寻宁夏旅游海报的设计元素,突出地域特征和民族文化。例如在对贺兰山岩画进行图形符号设计时要注重图形形式美,运用艺术构成中解构与重构的方式提炼岩画中的视觉符号,使之更能代表宁夏的民族文化。此外,宁夏旅游海报要始终把宁夏旅游资源的独特性作为表达愿望,从回乡文化元素和西夏文化元素中提炼出既能表现宁夏旅游特色,又符合大众情感认同的设计主题;要深入挖掘宁夏民族文化符号最具代表性的图形元素,以独到的审美视角提取那些看似毫无关联的素材,使这些文化元素充分表达宁夏旅游的细腻、柔美、平和、富足。

(三)艺术提炼与创意过程

在旅游海报设计中,如何掌握图形、文字、色彩在海报设计中的运用技巧,是衡量一个设计人员综合素质和创意能力的砝码。设计者只有在对海报主题透彻理解的基础上,从新颖独特的思维角度,对原有图形符号、文字、色彩进行加工重组,形象地表达所要宣传的事物,才能使人们在有限的画面中联想到更广阔的生活,感受到新的意义。因此,在对设计符号进行艺术加工时,一要从视觉效果上追求符号形式的美感,即对现有符号进行图形化改造,使设计结构具有完整的艺术性和高度的整体美感,从而获得最佳的视觉效果;二要在审美体验上挖掘符号的深邃寓意,即通过对符号的变异重构和艺术加工,将表象符号转变为审美符号,使表象符号失去原有的现实意义,同时保留其形象化的美感并使其产生超越意义,从而使设计符号在审美体验上获得更深的寓意。

(四)设计风格与表现技巧

海报设计的构成要素范文第14篇

1、文字的意境在海报设计中的运用

作为图画文字的汉字,很生动的把我们的祖先对世界的认识,对人自己的认识展现在我们的眼前。我们做海报设计,图形设计同样不是只是为了美观,还要传播信息。在海报设计里面也像在汉字中一样含有很丰富的人文精神。汉字中的这种人文精神从汉字的一笔一划中慢慢的延伸出来,被我们一代一代的炎黄子孙所接受,甚至传播到更远的地方,被世界上更多民族的人们所接受。海报设计同样受到这种人文精神的影响,在满足自己个体需求的时候还设计对社会所带来的关系。汉字的人文精神也在其意象的造字方式中存在着,这个相互结合的方式也带给我们在整体性思维和群体合作的观念。字体设计就整体而言,是表现字体形态与结构的美,一笔一划都要力求完美的呈现,然而就字体而言,则是树立文字独特风格,不论在形式或是内涵上都要趋于完善。且要能自成一格。比如,电影《可可西里》的电影海报(见图1),其中的四个大字“可可西里”就将汉字中的“可可西里”通过弯勾、曲折等变形,来达到视觉的良好效果。这幅海报中文字的恰当变形与运用,将海报中要渲染的浓重气氛给感染出来了,而且自成一格。

再看《唐山大地震》中的汉字(见图2):大地震这几个字。其中的“大”字采用了夸张变形的手法,将地震的大切当地表现出来。

香港的著名设计师勒隶强的“朝鲜统一”海报,巧妙的利用潮韩两字的组合,正看是“韩国”,翻看是“朝鲜”,看透这样隐喻朝鲜统一的设计内涵。

2、汉字的思维方式在海报设计的运用

文化与视觉是一个天然的有机体,就现代设计艺术而言,它是视觉形式和使用功能的艺术视觉形象审美的艺术,现代设计在传承文化的同时仍然受益于现代视觉艺术。因此,人们接触设计艺术,感受它的审美形式,就自然能找到构成当今设计艺术的普遍规律和方法,这就是现代设计艺术表现的构成特征—信息时代文字形态设计符号的“视觉文化”的设计特征。很早之前我们就懂得开始利用文字来进行创作,甚至可以说文字就是古人为了记录而设计出的一套符号系统。除了作为语言的表征符号外,由于文字的思维方式:横竖撇捺的构造形式存在着可以变通的态势,由于文字的思维方式并不是固定不变的,不是固步自封的,是可以灵活多变的,可以穿插着图像、各类变形于其中,所以文字也被广泛地用在各类海报设计中。文字在海报设计中的表现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

1)添加字。将文字的双勾成空心字,并于其中添加花卉、鸟兽、任务等图案。

2)添饰字:在文字的某个笔画上,加上相关或增加意义的图像。

3)组画成字:将相关的形象巧妙地书写为笔画,并相互结合成字。

4)巧借笔画:根据文字笔画结构的特征,使某些笔画相互借用排列。

5)复合字:将两字复合,形式内容紧凑。

字体的思维方式变化万变,因此文字的表现方式也形式各异,但是海报设计的领域中,往往会受到主、客观条件的影响,必须要配合需求将文字做多样的变化,让文字的表达更具生趣,而不是仅仅局限于单一的文字风貌。从海报中的文字设计中,不应该仅仅观察到表象,更应该探寻出字体设计的重要特质,以作为设计追求的目标。利用字体的笔画造型、字体的局部变形、字体骨骼以及图像配合等,创作新的一年。字体也可以与图像结合起来,使字的意向表现更为丰富。配合字体的图像可以是摄影、插画或是图案世界。一个字幕本身是一个图案,名称的首字母经常被设计师用来做设计的主要图像。以不同的元素组成字体的形象,趣味更加丰富。

3、汉字所蕴含的文化在海报设计中的运用

汉字在中国的历史源远流长,其作为中国文化的精髓,一直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载体,几千年来它构造了我们的精神世界,价值取向,我们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引导着几千年来中华民族文化的前进。中华民族上下几千一直沐浴在这样的汉字文化之中,与汉字的精神保持着一致。在海报设计中融如汉字设计,融合汉字所代表的文化,汉字的构成和汉字的意境也是我们海报设计中的思维方式和设计方法。所以汉字对于我们中国的海报设计的影响不仅仅是单纯的是符号和图形的设计,而是深入到思维的感染。汉字的发展是由形象到意象再到抽象符号的过程,这种发展过程,也同样给我现在的图形设计带来了很大的影响。以毛笔沾墨写在宣纸上的书法,与印刷字体的视觉感染力截然不同。书法作品不受制图规则的约定,而是请求整体的协调性。中国传统书法早以形成一套完美的书写技巧,它在汉字海报设计中有着广泛的运用。并有许多中表现方式,由于传统书法有某种特定的识别性特征,如许多名家的书体,早已经成为了程式化的识别符号。因此,运用传统书法应该注意多与少的差异性,名家书法中的协调与统一问题,或书体、风格等条件因素,都成为海报设计应该注意的事项。汉字不仅是语言的信息载体,是设计师的眼中,它还是另一种相对与图像的情绪的代言物。借由文字的版面看见中的组合、堆叠与排列,文字拥有的不仅仅是其字面上的意义,它还获得了形态展现的诠释与看见虚实关系上的延伸意义等美感的价值。在设计领域,特别是需要强烈的视觉信号的海报设计来说,文字已经成为海报中的重要的视觉传达因素之一。因此,以汉字做表现的设计也越来越受到重视,现在很多以汉字为主的海报设计,设计师利用汉字为设计的重点,表现出很多不同的海报风貌,显示汉字设计的海报中的地位也逐渐提升。

4、汉字的图形化形式在海报中的运用

中国的汉字,从象形起步,会同了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和假借等六书造字,并与拼音文字形式,以单字单义形成了数以万计的图像方式方块文字。四千多年来,中国人运用这些方块文字,或写、或刻或画的方式来记事、撰文、传达语言和表达思想作为沟通的最重要工具之一。因此,汉字一直扮演民族文化与传统精神传承的重要角色。虽然书法艺术是作为一种自我情感的表现的存在,但是这种亦书亦画的表现手法,成为汉字图形一种极有魅力的表现方式。这在现在的海报设计中也是非常常用的一种设计手段,这种似图似字的造型,一方面上从表现上来说很有魅力,另一方面给关总更多想象的时间与空间往往更能传递一种信息。所以在汉字图形化的发展中使用的各种方法也给我们中国的海报设计方面带来了可借鉴的东西。现代书画是近年来汉字文化带动与兴起的现代汉字表现艺术,它继承了传统书法艺术的基本方法,又融合了字体设计、抽象绘画、图形设计和构成艺术的处理形式,以画似画,亦书亦画,成为汉字图形极富现代风貌与魅力的表现。如今,随着科学技术的逐步发展,形式各异的媒体也应运而生,中国的文字是视觉文化中最重要、最稳定、最基本、最简明扼要的元素,它在日益频繁的信息交流中的应用,变的越来越广泛。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人们已经不满足于仅仅是把文字就直接搬到设计海报中,而是不断加以改进、不断加以变化、不断加以创新,使得现在在海报设计中文字的元素已经融合了各种形态,变成图形化的文字。图形化的文字设计是对文字的更深入理解,更全面的把握,要掌握汉字的构造、寓意,其所蕴含的文化精神,才能把文字图形设计得合乎情理,才能使人们看到海报中的文字的时候能浮想联翩,能具体体现出汉字的文化风格。

二、“中国印——舞动的北京”有四项含义:

1.中国特点、北京特点与奥林匹克运动元素的巧妙结合。

以印章为主体表现形式,将中国传统的印章和书法等艺术形式与运动特征结合起来,经过艺术手法夸张变形、巧妙地幻化成一个向前奔跑、舞动着迎接胜利的运动人形。人的造型同时形似现代“京”字的神韵,蕴含浓重的中国韵味。

2.城市加年份的标准字体设计别出心裁、独树一帜。

“中国印?舞动的北京”字体部分采用了汉代竹简文字的风格,将这一字体的笔画和韵味有机地融入到“Beijing2008”字体之中,自然、简洁、流畅,与会徽图形和奥运五环浑然一体。字体符合市场开发目的,与标志主体图案风格相协调,避免了未来在整体标志注册与标准字体注册中因使用现成字体而可能出现的仿冒侵权法律纠纷。

3.总体结构与独立结构比例协调。

“中国印?舞动的北京”中的中国印、Beijing2008和奥运五环三部分之间在布局及比例关系方面近乎完美。每一部分独立使用时比例合理,不失协调。

4.有利于形象景观应用和市场开发。

此外,海报除了符合美的形式原理之外,尚有许多必须注意的设计方法及制作细节,例如文字的表现与编排,色彩的选择与运用,插图与影像的呈现方式等。这些设计原则与实务技巧都是设计者必须要熟知的。海报设计与其他媒体设计一样有着许多共同的地方,最重要的一个好的创意展现:创意是设计者独特内涵的出现,它能够充分凸显主题的精神,并提供创新的表现手法。海报设计原理也就是海报构成的要素,大致可以分为插图、文案、色彩三个部分。

5.结合英文字母进行的设计

世界各国的设计家都将文字艺术设计作为一种有效的设计元素,形成了与汉字不同的形式、手法、风格效果。而汉字也可以融合中外的作为设计创意,移植到海报设计中来。其中英文在世界上是最流通的语言,中国的海报设计也都擅于将文字与英文字母进行结合设计。

海报设计的构成要素范文第15篇

[关键词] 电影 海报 文字

文字呈文明的衍生,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文字作为视觉传达设计中最有效的信息传递工具,在今天的平面设计中被赋予了文字和图形的双重意义,也就是说,文字除了准确传递信息之外,还作为画面构成的要素之一,承担着重要的审美功能。

电影海报是大众获取电影信息的窗口。同其它海报一样,电影海报一方面具有传递信息的功能,另一方面也是一门相对独立的视觉艺术。电影海报中的文字设计是时下吸引大众目光的表现方式。在现代电影海报图文版式编排中,文字已经摆脱了传统的思维模式,除了在字体、大小、色彩上对字体进行变化之外,重要的是将文字作为图形进行创意设计,以达到意想不到的特殊效果。

作为画面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字必须尽可能的参与到整个设计中来,服从于影片的整体风格特征,配合图形和色彩共同完成电影海报设计,达到宣传和推广电影的目的。

一般来说,电影海报设计中的文字表现为以下几种形式

一、文字笔画的象形

根据电影的不同风格,突出文字设计的个性,突出电影主题,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创造令人耳目一新的视觉感受,使整个外形设计和风格能唤起人们的审美愉悦。例如电影海报设计常常利用文字的巧妙设计,传递电影所表现的民族风情和地域特色。

《阿拉丁》海报设计中的电影名的设计就颇具民族特色。首写字母“A”被设计成有阿拉伯风情的鞋尖高高向上翘起的形态,而其他字母则采用了统一风格的弧形,和阿拉伯服饰中极具风情的灯笼裤很相似,整个文字生动有趣,也和迪斯尼动画片一贯的幽默、欢快的基n很搭配。

《可可西里》表现藏区题材的电影,它的海报设计将可可西里几千字很巧妙的设计成具有藏文风格的标题,在保持易读性的基础上,充分体现出电影的地域特色。

二、文字节奏感的巧妙应用

在电影海报版面编排中,文字的编排具有强大的表现力,它生动、直观、富于艺术的表现与传达。文字排列的疏密聚散的位置关系,可以表达出感情的因素。例如以科技和未来为主题的电影海报,常常直接利用英文黑体作为画面的主要构成元素,传递出冷漠和快速的时代特征。英文字形本身具有简洁的图形感,其中英文黑体尤为庄重、有力,易读性强,因此常被用来表现这一风格主题。在这类设计中,文字占据画面主要部分,被夸大或缩小。通过文字笔画的放大获得的“面”或者是缩小排列而获得的“线”,成为构成画面的绝好要素。

《我是传奇》的海报设计就是最好的例子。海报用英文字母直接作为画面的背景,表现留给最后一个幸存者冷冰冰的世界。文字有节奏的排列,和黑体的庄严,表达出对现实的警示,给人强烈的视觉效果。

《黑客帝国》以虚拟世界作为其展开和描述的对象,在它的系列海报设计中,文字被设计成像一串串信息流一样从天而降,在现实世界中构筑起一个以人脑中的信息为主体的虚拟的空间。在这些海报设计中,文字本身的字面意义变得不重要,它仅仅作为信息的一个符合。成为画面组成的一个元素,给人一种虚幻的,是是而非的陌生感。

《27条裙子》的海报设计将文字以独特的方式呈现,传递出影片轻松诙谐的主调。

三、文字和图形的结合

现代绘本文字除了参与到画面的形式构成之外,也扮演着构成画面意境之美的重要角色。文字和图形组合共同传达信息,延伸了文字所表达的意境。文字与图形的配置,不是简单的,平淡的组合关系,而是更具有积极的参与性和创意表现性,与图形达成最佳配置关系来共同表现思想及情感。

《花木兰》电影海报之一是采用剧中男主角将军李翔作为主要形象,借用了中国古代绣像画的形式,在肖像旁用署上“李翔”二字,同时在文字的框以传统印章的图形,具有强烈的中国特色。既符合了电影以中国传统题材为故事蓝本的特征,同时也为画面构成增添丁情趣。

反映亨利八世对英国的统治以及他带有传奇色彩的婚姻生活为题材的《都铎王朝》的海报设计,在“THE”和“TUDORS”之间添加了一个由三个“L”字母组成的十字形图形,既象征权利的剑又象征基督教的十字架,为整个故事的展开奠定了王权和宗教的主调。

四、手写体增加画面的装饰性

强烈的书法风格往往会削弱文字本身要传达的信息,因此,一般情况下手写体都是作为装饰画面一个部分。字形设计优美,组合巧妙的手写文字能给人愉快、美好的感受。比如,很多反映爱情的电影都喜欢用手写体作为装饰,以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在中文电影海报设计中,汉字的书法体也经常被运用。汉字本身就是象形的文字,因此相比于拉丁字母的抽象化,汉字更具有天然的优势。而以汉字为表现主体的书法艺术集中了中国传统精神的精髓,因此而成为是现代平面视觉设计中的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尤其是在以下反映古代题材的电影中更是必用书法体。比如《赤壁》使用的篆体,《十面埋伏》使用的草书等。为了增加字体的图案感,有的电影海报中的中文还会选择繁体,以获得更佳的视觉效果,如电影《无极》的海报设计。

五、文字组合的运用

文字在组合时,只有在字的外部形态上具有了鲜明的统一感,才能在视觉传达上保证字体的可认性和注目度,从而清晰准确地表达文字的含义。

电影《蝙蝠侠》以一个干净醒目的字母组合作为海报设计最大亮点。字母变形组成的蝙蝠的外形具有很强烈的说服力。通过文字的图形化创意,传递出电影的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