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对素质教育的感悟范文

对素质教育的感悟范文

对素质教育的感悟

对素质教育的感悟范文第1篇

1.对学生进行音乐知识的认知和音乐技术的训练

在教育上的特点,是在认知原理的基础上,以模仿为途径,以形成某种程度上的表现能力或操作能力为终极目的。这种教育主要在职业教育和行为能力教育中起重要作用。而小学音乐教育就其自身规律来看,把教学追求的重点放在了对音乐知识的认知和音乐技术的训练都是不适宜的。这种追求,说明了我们的普通音乐教育还没有找到适合自身规律的方式方法,仍然是专业音乐教育模式的模仿。

从小学音乐教育目的来看,该课程的开设决不是为了培养一个个音乐专家,而是为了让学生,使未来的公民获得一定的音乐素质和得到一定的音乐审美陶冶,是从建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素质结构的角度来设置的。因此,音乐既不是对受教育者进行智育的客体,也不是受教育者获得生存手段的职业技术教育内容,而是让受教育者获得音乐素质和得到音乐审美陶冶的“美育”范畴。

 从课程特点性质来看,在学术上,音乐是有着显著的知识性和技术性,但作为小学的教育客体,知识性和技术性的深度和难度在大纲和教材中有着恰当的限定,主要内容都是针对培养音乐基本素质的感悟性内容。从教材的四部分内容来看,这一点是显而易见的。

2. 通过对音乐要素的感悟来培养音乐感受力

音乐欣赏教学就是让学生听赏各式各类的音乐作品,整个教学过程就是一个对音乐的感悟过程。在对音乐的感悟中,通过教师的引导,来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力,其中包括对音乐要素的感受力,音乐风格的感受力,音乐情境意象的感受力等。在培养这些感受力的同时,使学生的人格情操得以陶冶。教学为达到这一目标,相关知识的认知是不可缺少的。但这些知识内容不是音乐欣赏教学要追求的目标,而是为目标服务的辅教学容。学习这些内容也不是培养学生音乐感受力的必要条件。孔子对音乐的感受力非同一般,他有过听音乐三日不知肉味的体验。但他并没有过系统的音乐知识的学习和音乐技能的训练,他的音乐感受力,来自于音乐的熏陶和自我丰富的人生感受对音乐的移情。因此说,音乐欣赏教学中,感悟音乐是教学的核心。

唱歌教学的主要目标仍与音乐欣赏教学目标一样,只不过是客观对象和教学途径有所改变。音乐欣赏是通过主体对客体的感受和审视来达到教学目标的,而唱歌教学则是按客体符号——音乐乐谱的要求来实施的一种主体活动——歌唱,从而在活动中感受、体验、审视和表达音乐和音乐的美来达到目标的,在活动过程中同时获得了正确的歌唱方法——一种音乐表现力。唱歌教学有技能训练内容,诸如吐字、发声、音准训练等,但对这些追求的目标不是专业要求,而是普及性要求,只要能自然地运用嗓音来歌唱,使个体的歌唱潜力得到一定 的发掘就达到了教学目标。

 从表面来看,音乐知识的教学是纯粹的认知性教学,与感悟音乐无关,实际上并非如此。音乐知识是对音 乐现象、音乐符号的逻辑性界定和诠注,或是人对音乐感受经验的抽象表达。因此,音乐知识教学除具有文化承传目的和培养学生对音乐的逻辑性、抽象性的理解力之外,还具有培养学生对音乐感受力的辅助作用。音乐感受力是一种以形象思维活动为主的情感判断力。通过音乐知识的教学,强化了学生对音乐的逻辑思维能力。它有助于学生在音乐感悟中形象思维活动的定位和情感活动的定势。在这里,逻辑抽象思维对形象思维和情感活动起支持作用,它促进了音乐感受力的发展,这是音乐教育所特有的规律性。另一方面,音乐知识教学并不是完全的抽象和逻辑界定,而总是把概念界定与感悟音乐紧密结合起来的--或者以感悟某个音乐对象来印证某个音乐概念,或是从某个概念出发来感悟某个相对应的音乐对象,这是音乐教学的一般常规。在这里,感悟音乐既是手段也是目的。可想而知,音乐知识教学只是从概念到概念,既不可能达到认知的目的,更不可能实现培养音乐感受力的目的。如果音乐知识的教学是以认知音乐知识本身为终极目的,那么,音乐教育功能仅仅 实现了其文化承传的作用,便失去了小学音乐教育在现实社会存在的基础。小学音乐课中的听觉训练内容其教学目的是显而易见的,它是纯粹的音乐感受力的培养内容。只不过教学 中感悟的不是音乐作品,更多是感悟构成音乐的基本要素,通过对音乐要素的感悟来培养音乐感受力,全部听觉训练教学活动就是感悟音乐活动。

3.为学生音乐基本素质的良好和持续发展打好基础

并非小学音乐教学排斥认知活动,相反,作为一种基本的教育手段和方法,所有教学内容中都是会运用到,否则,教学就无法进行。问题的关键在于,认知活动不仅是为了获得认知,而更多的认知目的是为学生更好的感悟音乐服务的,本末不能倒置。一般认为,小学阶段是掌握音乐技能的最佳年龄段。作为课外活动,广泛适度地开展一些具有特色的音乐技能训练是可取的,但课堂上的教材教学,音乐技能训练的范围、内容、程度一定要把握适度,要以感悟音乐为重点,为学生音乐基本素质的良好和持续发展打好基础。

对素质教育的感悟范文第2篇

一般认为,认知性的教育范畴主要针对的是改善学生的知识结构、思想认识和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它在认识论上的特点是从现象中抽象出概念,从概念中理解现象;思维方式主要是逻辑思维,其在德育、智育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技术性训练主要针对人的某种操作技能的形成而实施的一种教育。它在教育上的特点,是在认知原理的基础上,以模仿为途径,以形成某种程度上的表现能力或操作能力为终极目的。这种教育主要在职业教育和行为能力教育中起重要作用。小学音乐教育就其自身规律来看,把教学追求的重点放在对音乐知识的认知和音乐技术的训练上都是不适宜的。这种追求,说明普通音乐教育还没有找到适合自身规律的方式方法,仍然是专业音乐教育模式的模仿。

从小学音乐教育目的来看,开设该课程绝不是为了培养一个个音乐专家,而是为了让学生――未来的公民获得一定的音乐素质和得到一定的音乐审美陶冶,是从建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素质结构的角度来设置的。因此,音乐既不是对受教育者进行智育的客体,又不是受教育者获得生存手段的职业技术教育内容,而是让受教育者获得音乐素质和得到音乐审美陶冶的“美育”范畴。

从课程特点性质来看,在学术上,音乐有着显著的知识性和技术性,但作为小学的教育客体,知识性和技术性的深度和难度在大纲和教材中有着恰当的限定,主要内容都是针对培养音乐基本素质的感悟性内容。从教材四部分的内容来看,这一点是显而易见的。

音乐欣赏教学就是让学生听赏各式各类的音乐作品,整个教学过程就是一个对音乐的感悟过程。在对音乐的感悟中,教师通过引导,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力,其中包括对音乐要素的感受力,音乐风格的感受力,音乐情境意象的感受力,等等。在培养这些感受力的同时,学生的人格情操得以陶冶。为达到这一目标,相关知识的认知是不可缺少的。但这些知识内容不是音乐欣赏教学要追求的目标,而是为目标服务的辅教学内容。学习这些内容也不是培养学生音乐感受力的必要条件。孔子对音乐的感受力非同一般,他有过听音乐三月不知肉味的体验。但他并没有经过系统的音乐知识的学习和音乐技能的训练,他的音乐感受力来自音乐的熏陶和自我丰富的人生感受对音乐的移情。因此,在音乐欣赏教学中,感悟音乐是教学的核心。

唱歌教学的主要目标仍与音乐欣赏教学目标一样,只不过是客观对象和教学途径有所改变。音乐欣赏是通过主体对客体的感受和审视来达到教学目标的,而唱歌教学则是按客体符号――音乐乐谱的要求来实施的一种主体活动――歌唱,从而在活动中感受、体验、审视和表达音乐和音乐的美来达到目标的,在活动过程中获得了正确的歌唱方法――一种音乐表现力。唱歌教学有技能训练内容,诸如吐字、发声、音准训练等,但对这些追求的目标不是专业要求,而是普及性要求,只要能自然地运用嗓音来歌唱,使个体的歌唱潜力得到一定的发掘,就能达到教学目标。

从表面来看,音乐知识的教学是纯粹的认知性教学,与感悟音乐无关,实际上并非如此。音乐知识是对音乐现象、音乐符号的逻辑性界定和诠注,或是人对音乐感受经验的抽象表达。因此,音乐知识教学除具有文化传承目的和培养学生对音乐的逻辑性、抽象性的理解力之外,还具有培养学生对音乐感受力的辅助作用。音乐感受力是一种以形象思维活动为主的情感判断力。音乐知识教学能强化学生对音乐的逻辑思维能力,有助于学生在音乐感悟中了解形象思维活动的定位和情感活动的定势。

小学音乐课中的听觉训练内容其教学目的是显而易见的,它是纯粹的音乐感受力的培养内容。只不过教学中感悟的不是音乐作品,更多的是感悟构成音乐的基本要素,通过对音乐要素的感悟来培养音乐感受力,全部听觉训练教学活动就是感悟音乐活动。

并非小学音乐教学排斥认知活动,相反,作为一种基本的教育手段和方法,所有教学内容中都会运用到,否则,教学就无法进行。问题的关键在于,认知活动不仅是为了获得认知,主要的认知目的是为学生更好地感悟音乐服务,本末不能倒置。一般认为,小学阶段是掌握音乐技能的最佳年龄段。作为课外活动,广泛适度地开展一些具有特色的音乐技能训练是可取的,但课堂上的教材教学,音乐技能训练的范围、内容、程度一定要把握适度,要以感悟音乐为重点,为学生音乐基本素质的良好和持续发展打好基础。

小学音乐教学中存在的这种重知识认知和技能训练的倾向有其客观原因。一方面,学生的音乐感受力等素质的发展和提高,的确是一个难以考测的能力素质,目前,教育界还没有一个认可的评估标准和考测办法。如果教师的教学重点放在了对这种能力素质的培养上,教学成果就难以显现,更不易被人们认可。这样,实施这种能力素质教育就缺乏动力和大环境的配合。另一方面,诸多学校管理者缺乏对小学音乐教育目标和音乐教育特点的科学认识、教学引导,特别是教学评估死搬硬套语文、数学等学科的评估方法,以音乐知识掌握的量,识谱、歌唱等技能的提高程度等内容来衡量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学习成绩。在这种导向作用下,学生音乐感受力的培养被弱化了,真正要实现的教学目标被忽视了。

对素质教育的感悟范文第3篇

从小学音乐教育目的来看,该课程的开设绝不是为了培养一个个音乐家,而是为了使未来的公民获得一定的音乐素质和得到一定的音乐审美陶冶,是从构建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角度来设置的。因此,音乐既不是对受教育者进行智育的客体,也不是受教育者获得生存手段的职业技术,而是让受教育者获得音乐素质和得到音乐审美陶冶的美育范畴。

从课程特点性质来看,在学术上,音乐是有着显著知识性和技术性的,但作为小学的教育客体,知识性和技术性的深度和难度在大纲和教材中有着恰当的限定,主要内容都是针对培养音乐基本素质的感受力,音乐风格的感受力,音乐情景意向的感受力等。在培养这些感受力的同时使学生的人格情操得以陶冶。教学为达到这一目标,相关知识的认知是不可缺少的。但这些知识内容不是音乐欣赏教学要追求的目标,而是为目标服务的辅教学内容。学习这些内容也不是培养学生音乐感受力的必要条件。孔子对音乐的感受力非同一般,他有过听音乐三日不知肉味的体验。但他并没有过系统音乐知识的学习和音乐技能的训练,他的音乐感受力,来自于音乐的熏陶和自我丰富的人生感受对音乐的移情。因此说,音乐欣赏教学中,感悟音乐是教学的核心。

唱歌教学的主要目标仍与音乐欣赏教学目标一样,只不过是客观对象和教学途径有所改变。音乐欣赏是通过主体对客体的感受和审视来达到教学目标的,而唱歌教学则是按客体符号―音乐乐谱的要求来实施的一种主体活动―歌唱,从而在活动中感受、体验、审视和表达音乐和音乐的美来达到目标的,在活动过程中同时获得了正确的歌唱方法。唱歌教学有技能训练内容,诸如吐字、发音、音准训练等,但对这些追求的目标不是专业要求,而是普及性要求,只要能自然地运用嗓音来歌唱,使个体的歌唱潜力得到一定的发掘就达到了教学目标。

从表面上来看,音乐知识的教学是纯粹的认知性教学,与感悟音乐无关,实际上并非如此。音乐知识是对音乐现象、音乐符号的逻辑性界定和诠注,或是人对音乐感受经验的抽象表达。因此,音乐知识教学除具有文化承传目的和培养学生对音乐的逻辑性、抽象性的理解力之外,还具有培养学生对音乐感受力的辅助作用。音乐感受力是一种以形象思维活动为主的情感判断力。通过音乐知识的教学,强化了学生对音乐的逻辑思维能力。它有助于学生在音乐感悟中形象思维活动的定位和情感活动的定势,它促进了音乐感受力的发展,这是音乐教育所特有的规律性。另一方面,音乐知识教学并不是完全的抽象和逻辑界定,而总是把概念界定与感悟音乐紧密结合起来的―或者以感悟某个音乐对象来印证某个音乐概念,或是总某个概念出发来感悟某个相对应的音乐对象,这是音乐教学的一般常规,在这里,感悟音乐既是手段也是目的,可想而知音乐知识教学只是从概念到概念,既不可能达到认知的目的,更不可能实现培养音乐感受力的目的。如果音乐知识的教学是以认知音乐知识本身为终极目的,那么,音乐教育功能仅仅实现了其文化承传的作用,便失去了小学音乐教育在现实社会存在的基础。

小学音乐课中的听觉训练内容其教学目的是显而易见的,他是纯粹的音乐感受力的培养内容。只不过教学中感受的不是音乐作品,更多的是感悟构成音乐的基本要素,通过对音乐要素的感悟来培养音乐感受力,全部听觉训练教学活动就是感悟音乐活动。

对素质教育的感悟范文第4篇

一、优化课堂生态,创设自主感悟情境

创设自主感悟情境是构建语文高效课堂的前提,因为教学情境对学生来说,是思维的导火线、学习的内驱力。合适的情境可以使学生的求知欲望由潜伏状态转为被激活的状态。在现实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在创设自主情境上的一大差别就是:学生重视自己的个性、情感和需要;而教师则重视学生的学习进程、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显然,创设自主感悟情境的核心就是要将二者有机整合形成合力。化解这种对立关系的注定只能是教师,因此,教师要精心策划,巧妙设计,创设和谐、宽松的自主感悟情境。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一书中也说:“在人的灵魂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新课改中我们在肯定语文工具性特征的同时,更强调语文的人文性特征。文本中那些文质兼美的名家名篇洋溢着或优美典雅、或清丽委婉、或崇高悲壮的美感,这就决定了语文学习活动应该是极具个性的情感体验过程,它包含着想象、审美、冶情等心理体验。在这个过程中,对学生而言,能力在发展,知识在建构,情感在碰撞,思想在生成,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淋漓尽致地展现着自我风采,迸发着生命活力。不言而喻,良好的课堂生态对语文教学而言就显得更为重要。

二、准确感知文本,构建自主感悟平台

语文自主感悟不同于理化生等实际操作性较强的学科,理化生学科自主感悟大多可以通过实验、演练等方式充分实现自主,而语文自主感悟基本只能借助于文本来实现。然而,学生只对自己需要的学习内容感兴趣,而对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才会自主感悟。因此,自主感悟对课堂教学文本内容有较高需求。这就要求教师精选文本时尽可能满足学生心理需要和现实生活需要。这些文本要么是经过时间证明的具有永恒审美价值的经典名篇,要么是现实感强,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优秀文章。

教材里的语言作品虽是用文字显现的,但每篇课文的背后都站着一位活生生的作者,其表现的正是作者富有独特个性的思想和情感。所以文本有着鲜活的生命色彩,是作家生命意识的自我投射。文本的解读,正是读者和作家两种生命的心灵对话和生命韵律的碰撞、交流、契合、共振。读者和作者穿过生命的隧道、时空的桥梁,得到整合与交融。作家的个体生命意识和读者的生命意识交叉、融合而产生火花。每个学生带着鲜明的个性色彩,设身处地地去理解作家,读懂作家,达到心灵与精神的沟通,巧妙地穿过岁月的积尘,活泼地跳动着生命的旋律。学生将文本的解读作为一种愉快的旅行、体验,去触摸生活,去进行一种角色体验、生存体验、情感体验,去激活他内在的情趣感悟。语文教学的过程实质上就是教师、学生与作者以文本为中介展开的一次情感交流的对话和感悟过程。

三、紧密联系生活,拓展自主感悟空间

语文教学的目标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语文综合素质是指能适应生活需要的、整合的、具有可持续发展前景的语文素养。要培养这种以促进人的发展为宗旨的综合素养,必须将教育与生活紧密相连。语言来源于生活,语文教学离不开生活,“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皆文章”,生活中处处都有语文的气息在洋溢。陶行知的生活教育论中也指出:“教、学、做合一是创造”。因此,教师要善于了解、发现学生及家长的情况、变化,及时挖掘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教育教学资源,还可请他们一起参与教学活动,使教学活动过程成为与学生生活实际密切相关的,由师生甚至是家长和社区人士共同创造、建构的过程。如教授《项链》时,我就有意识地将问题引入生活(或将生活引入课堂),我提出两个问题:①对玛蒂尔德追求奢华生活,梦想挤入上流社会,你认为正常吗?你有没有这种心理?②作者对玛蒂尔德到底持什么态度?是批判、还是赞扬、还是二者兼而有之或者二者都没有?问题提出后,很多同学积极发言,因为这个问题符合学生的心理需求,让他们有话可说,有情可抒,学生可以结合当前生活实际讨论,这样学生们不仅了解了小说的主题,而且还懂得了穷奢极欲、弄虚作假的生活方式可耻,诚实品德和奋斗精神的可贵,真正实现了自主感悟。

对素质教育的感悟范文第5篇

0引言

物理学是自然科学领域的一门基础学科,研究大至宇宙天体、小到基本粒子等自然界一切事物的基本结构与相互作用以及运动规律。高中物理作为普通高中的一门基础课程,旨在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素养即素质的养成,是内化和生成的过程,是知识、能力、态度等内化而成的带有学科特性的品质。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主要是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本文基于“学懂(acquisition comprehension)―悟会(digestion mastery)―化育(bildung)”,即ACDMB教学模式[1],对中学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内涵进行初步探讨,揭示感悟与物理核心素养养成之间的关系,寻找通过“感悟”促进学生“物理核心素养”养成的策略,提出基于感悟的“物理核心素养”的内涵是从最底层的“学懂指向”(知识目标)到中间层的“悟会指向”(能力目标),再到最上层的“化育指向”(素养目标),在知识建构基础上,自觉运用物理思维方式、感性方式和悟性方式去解决问题的习惯和能力以及品格。

1 基于“感悟”的物理核心素养内涵

1.1感性?理性?悟性

如何让知识的学习过程转变成素养的形成过程?人们需要通过五官对客观世界进行体验和感性认识;需要聚焦核心知识,把知识成为探究的对象,加强对事物内在本质和事物性质的理性认识;需要结合学生的生活情境开展意义学习、深度学习,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从复杂的维度中悟出简明的规律,在本质的把握中悟出个性的表达。很多尤里卡(指灵感)是在无意识中逐渐将一系列原本无关联的新旧知识、经验慢慢结网,最后在整体观照下的通透的悟性认识。比如报纸上“看”到自己感兴趣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这8个字(问题的发现提出),是纸面反射的光线(光信号,客观事实)到达眼睛(感官,肉身之眼),通过眼睛的折光系统成像于视网膜。在极其狭小视觉中心(大脑,心智之眼)进行理性分析处理和“创造”(问题的深入化理解)。感官之“见”到的8个字,是一个见,“见”到的是识,见识和知识;心(心,默观之眼)之“观”,又见,两个见,“观”到的是“智”,智慧和素养(问题最终解决)[2],具体如表1所示。

1.2基于“感悟”的“物理核心素养”

许多学者将人的认识能力分为理性和非理性,也有的分为经验和理论。非理性主要在于“感?悟”,在于认识起始时的感性,在于能力、智慧、素养提升时的悟性。如果说感性是接受印象的能力,理性是概念与事物间的逻辑反应能力,那么悟性是在感性认识、理性思维的同时,在意识中沉淀,想象中升华,思维中推断的能力。比如,“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这8个字,通过自身经验累积和内化感悟,结合实践成果和理论提升,构建了基于“感悟”的“物理核心素养”结构图,见图1。

第一,“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新一轮课改的价值取向,基于人的培养,从文化基础(分科学精神、人文底蕴)、社会参与、自主发展3个维度展开。学科核心素养是指通过学习某学科的知识与技能、思想与方法而习得的重要观念和关键能力以及必备品格。物理课程是科学的重要部分,其价值取向是培养学生物理核心素养。

第二,物理核心素养包括科学探究、科学思维、科学态度与责任、物理观念4方面内容,其养成过程一方面是感性、理性、悟性逐渐增强的过程,另一方面是学生与教师在时空范围内实现真正的学习,是与事物、与人、与自己相遇和对话的过程。从社会关系角度看,人与物、人与人、人与己对应文化基础和社会参与以及自主发展,从“物”到“人”,也是人的悟性不断加强的过程。从科学精神到人文底蕴,都需要平静内心那些说不清、道不明(默会)的内化和诠释方式,即悟性的方式。

第三,科学素养的养成过程,是从“客观事实”的感性认识基础上抽化出“经验事实”(进行经验描述),并经过理性认识转化成“科学事实”(进行科学实证),而从科学事实升华成“科学素养”(进行哲学思辨),离不开悟性。悟性提升是能力发展和素养提升的重要标志,悟性随着知识(学懂)、能力(悟会)、素养(化育)的提升而发展。

1.3“学懂?悟会?化育”的水平层次

?W斯卡?王尔德说,“值得学的东西是教不出来的”,诸如艺术与领导力以及创新等文化性的、感知性的、思考性的、探索性的和批判性的知识,这些行动中的知识和表现是值得学的,却无法通过语言的描述和讲授很顺畅地传递给学生。而事实上,教师过多地教授知识反而导致学生能力的退化,教师的思考不能代替学生的思考,教师的思想不是学生的思想,教师的“送货量”不等于学生的“收货量”。正如前面所述,学生在学懂知识的基础上进行能力与品格的转化、内化、升华,这个过程只能依靠学习者自己的思考、感悟。学会思考远比记住多少知识更有价值。学生自已获得的一项知识和技能,自己解决问题,远比通过其他途径得来的更彻底地属他所有。如同种子发芽生长、开花结果,教师只是提供环境土壤,而种子的生命成长力恰恰是最重要的。当然知识是载体,是收获能力和品格的基础,如何有效地进行“转识为智”,提升素养,笔者认为可使用“ACDMB”教学模式[1]。

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必须结合真实的情境。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高低,往往取决于学生把情境与知识相关联的水平,即能否把问题中的实际情境转化为解决问题的物理条件。例如,是否能把情境中的一段经历转化为一个物理过程,是否能把情境中的故事情节转化为某种物理现象,是否能把描述情境的文字转化为具体的某个物理量,是否能把情境中需要完成的工作转化为相应的物理问题要求。人们常说某个问题很“活”,其“活”的本质就在于情境的转化,能不能把问题中某一个鲜活的实际情境转化成解决问题中的物理情境,建立相应的物理模型,这是应用物理观念思考问题,应用物理知识分析问题的关键。物理教学中,应让学生获得在实际情境中解决物理问题的大量体验,形成把情境与知识相关联的意识,这种意识是无法通过教师的讲解活动来培养的。

课前,学生学懂了较简单的事实和概念;课内,学生感悟的是更为复杂的策略和元认知。正因为学生初步掌握基本知识和概念,课内留出更多面对面的时间。问题是,教师用什么样的过程或方式让学生实现物理能力与品格即核心素养的渗透与感悟?教师在课内组织什么样的资源、问题和活动情境,学生掌握怎样的方法,?@得怎样的经历和体验?物理知识是有关世界的事实以及物理问题解决的程序的集合。知识就像地图,现实就像领土,把知识还原到真实世界,就要设置原始问题情境,这才是充满物理味的课堂。从真实的学习情境中发现进而评价学生学习的层次,习题教学或考试评价则往往提供情境进行反演连结。如何将长长的一道物理情境题反过来进行文字概括、图示表达、规律揭示和原理解答,这需要科学思维、推理能力,也需要语文素养和建模能力。

2.4“悟”贵在整体

核心素养一端连接的是生活情景,另一端连结的是一个“完整的人”,是“立德树人”整体观照下的人之发展品格与能力。感悟是一种整体理解,核心素养是整体感悟。如同完成一幅拼图,不同的单片必须组合起来才会有意义,而拼图的整体效果需要对整个情境作有组织的整体反应。如同学习中的顶灯效应,学生学习一些新知识,就像走进他不熟悉的黑暗的房间里面,教师可以有两种方式帮助他:一种方式是用高度聚光的探照灯把房间的每一个角落依次呈现给他们。另外一种方式,就是把这个房间的顶灯打开,一下子把整个房间都照亮。尽管顶灯在局部并没有探照灯那样亮,但能使学生放心自信大胆地走进这个房间,显然是顶灯。同样,在学新知识之前和进行各类复习总结时,教师需要帮助学生建构知识完整体系,经过个体经历、情景体验、整体理性和悟性加工(直觉、灵感、分析、判断等)手段,学生自主将将知识融入自己的认知结构,从而整体把握实现知识建构和知识转化。

“单元教学”的整体视角。单元教学是教师对课程标准、教材等教学指导性资源进行深入解读和剖析,根据自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以及学情分析,从一个单元的整体角度出发,对教学内容进行分析、重组、整合,挖掘蕴含的核心思想方法及其相互关系,整体设计和安排一个单元的教学过程,形成相对完整的教学主题,并以一个完整的教学主题作为一个教学单元的教学。单元教学与课时教学的异同从内容上说是明显的,关键的问题是如何处理好单元教学设计背景下的教学设计以及和感悟之间的关系。一个教学单元可以由多个课时组成,不同的课时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深广度,用不同的方式,对同一主题进行多元化解析[4]。

“核心知识”的整体视角。基于“感悟”的课堂,要建立物理知识间的横向联系,形成点、线、面的知识勾连网络;要着力解决物理学科中的疑难问题;应梳理与概括某类知识的教学思路;要处理好知识教学的“一般法则”与“特殊性描述”之间的辩证关系;要对物理核心知识和核心思维以及核心观念等这些最有价值的知识进行归类、梳理和概括;要注重学科间、课程纵向、主题式,按年级、水平、领域进行整合。在教学中较多地关注对某一学习主题的多角度认识,重视不同领域知识间的横向联系;从表面看似零散孤立的知识之间挖掘形成有意义的联系,使学生获得学科本质认识的整体感,不断构建学生良好的认知结构。如果将教学过程理解为教师介入学生学习的过程,那么这种介入的实质就是教师对学生学习状态的转化,教师可以在单元教学中先做示范,学生被组织引领至临界区域、临界状态,引发学生自组织学习状态,最后进行交流展示学生的单元知能图。一般一个单元、同一主题(如选择核心物理概念力、功、能量、场、熵)用一张 A4 纸,选择图文要素,以内在机理进行组织,整合成图表。设计好知能体系,要有留白,为以后复习增添笔记用,比如可以选择能量这个概念,将基于生活实际的各种能量转化和不同事件所需要的能量大小用图表进行表示。

2.5“悟”意为深度

“悟”意为深度,不是增加知识难度,而是通过深度思考,对事实和概念进行深度分析,感悟教学内容的意义和价值。深度学习是一个关于学习层次的概念,深度学习的体征体现在联想与结构、活动与体验、本质与变式、迁移与应用等方面。深度学习结果的判断依据,就是看有没有引起深度感悟,这决定了学习者在浅层学习至深度学习的连续谱系中所处的水平状态。理想的深度学习是如此,而现状往往是:过去习惯把学生比喻成为海绵,就是让其吸收或记忆尽可能多的知识,现在学生见多识广,却过于浮躁,认识停留于表层,流于形式,限于眼前,有了相对宽广的知识却没有深入的感悟。造成这一现状归根结底是“感性不足,理性缺失,因而悟而无门”。“ACDMB”教学模式,首先是从无知到有知,是从薄到厚,是对知识充分占有和积累的过程。其次是从有知到认知,是从厚到薄,对知识进行本质感悟的过程。感悟过程要把知识融会贯通,化为己有,形成自己的见解。教师要深入研究课程性质、课程理念,多进行“为什么要学这个知识”的深度追问,对教学内容在课程框架中的位置有深入了解。最后要借助核心概念和核心观点形成过程,在教学实践中选择合适的素材和设问角度,更好地设计教学过程,多进行复杂的连结,思维启迪,价值追问,避免 “就事论事”。高层次的“懂”必须加入“悟”,高层次的“会”更需要悟,知识通过师“教”生“习”获得(简单事情),能力通过师“导”生“学”获得(复杂事情),素养通过师“育”生“悟”获得(尖端事情)。教育的本身价值应体现人文关怀,个性的砥砺、情感的培养和生命的润泽更为重要。教育的本质标准应从知识层次提升到生命层次,课堂教学呈现的应是师生生命、生存、生活的本然角色。

牛顿第二定律是中学物理中最重要的一个规律,如果教师的教学局限于前四方面水平,那么充其量也就是有扎实的知识、技能、方法和思维能力。教学能留给学生的营养(素养)仅?H是这些?若干年后学生对牛顿第二定律知识的记忆还能剩下什么?笔者认为教学需要“就事论理”。如同一带电粒子分别从平行板和非平行板(电压和孔间距均相等)的电场中无初速进入,并从另一极飞出,求电场力、加速度、末速度和运动时间。该题是源(指带电极板)的形状变化引起其间的电场变化,而对同一带电粒子产生不同的受力和运动效果,是动力源(或场源、电源)对研究物体产生效果。牛顿第二定律的因果率可拓展到任何实验规律,如验证“牛顿第二定律”实验中的动力源是钩码、沙桶或其他重物,研究对象是小车及车上的砝码,效果显示则可以用打点计时器记录空间时间,也可以用光电门测出速度,或者直接用各种力或速度传感器直接得到效果。因此牛顿第二定律不仅揭示的是力和加速度的因果关系,更是“源F、对象m、效果显示a”的因果关系,效果a是由外因F与内因m共同决定。这个论理过程是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及因果关系产生的一种隐喻和感悟!深在思想、深在理论,深入到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基本规律,并能把深奥的道理讲得简明,从复杂的现象中提炼出简明的规律,即用“深入浅出”方式简明表达,具体实例见表4。

2.6“悟”胜于通透

梅里尔提出的“五条首要教学原理”主要包括完整任务、激活旧知、示证新知、尝试应用、融会贯通5个部分。通透是最高的学习境界。通透的学习需要追问“懂而不会”原因[5],架设“从懂到会”桥梁[6,7],构建“学懂悟会”模式。“悟”胜于通透。教师怎么做?教师作为促进者,提供视频、任务、目标、问题和平台,学生组建学习共同体进行交互式教学,师生及时交流展示与当堂检测反馈;教师作为研究者,要善于提出高关联度问题、明确度问题,适时提出高综合度问题,提出高阶思维和设置有意义的问题。教师走进教材,把握教材,驾驭教材,最后走出教材,创设自己心中的教材,做到胸有成竹。教师要扣住重点,找准知识支点,聚焦有价值的知识,进行因果关联,在过程丰富、意义追问,注重连结,整体设计,并且要有足够的深度感悟,才可能使学生无限趋近“通透”。

通透在于“原点”思考。从“无知―有知―认知”和“无―有―无”衍生,曹本冶教授提出“点―面―点”的思考。“点”是什么?是研究的对象。物理学的研究对象毫无疑问是处于情境的物,就是学科的“点”。从“点”扩展到“面”,“面”就是“把物理置于丰富文化教育实践中”,意思是在科学的生态环境中理解它。这个“面”的扩展,其目的和结果是使研究者更好地解释物理,透过繁杂的表象感悟简明的真相,就是要回到起始的“点”,虽然这两个“点”的含义不同,回到教育的原点是为了人的发展。基于“感悟”的核心素养,聚焦核心知识、核心能力、核心观念的“点―面―点”的回归过程,从返璞归真,繁中取精,回归原点思考,实现教与学的融通。

通透在于“生命”的感悟。如“生活中的圆周运动”一课,从西班牙交通安全事故到轨道和驾驶火车的安全措施,从凹处超重易爆胎、凸处易飞离,到离心的危害等等现象,时时告诉人们,教天地人事,育生命自觉,建立安全行驶的态度与责任:转弯过桥请减速,大半径适倾斜。应用规律课以“生活中的圆周运动”为明线,以“安全行驶”为暗线。因为教学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能力的提升,更具有态度与责任的浸染[8],是生命意义的理解及对安全行驶的通透感悟。

通透在于“哲学”的境界。感悟作为一种哲学思辨方式,哲学家用哲学演绎教育,一线教师用教育感悟哲学。教师应深入教育实践,体验教育生活,不断感悟和总结出教育哲理,从而对教育的基本问题做出自己的回答。教师要对教育作哲学思考,要回溯教育原点,运用哲学的观点和方法,对科学现象、物理问题、物理本质、内在规律,以及相互关系进行寻根究底的解释、概括、内化与创新。在“跨学科”的横向贯通中,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如贯通于科学、人文、艺术、生活各个领域的能量守恒观、质量守恒观等,通过对个体经验的审视,达到共同文化环境中的人、事、物的提升与贯通。在“各学段”的纵向贯通中,关注初中基础,照应大学更高水平的学习需求,培养学生应具备的适应个体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对素质教育的感悟范文第6篇

摘要:广义的“道”概念,成功素质教育理论中虽查无其名,但品有其实。在符其实的前提下,积极践行成功素质教育理念,不仅作为一般教育要则的“传道”仍值得主张,而且作为最能体现非专业素质教育特性和效果的学生“悟道”更值得追求。基于这种认识,非专业素质教育教学质量工程建设,应该按照“围绕一个主题,依靠两支队伍,打造三大平台,连锁四道环节,提高五种实效”的新模式全面推进。

关键词:悟道;非专业素质教育;实效;质量;模式

中图分类号:G40–012文献标识码:A

一、非专业素质教育教学应以追求“悟道”为实效

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目标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可靠接班人和合格建设者。传统的教育理论认为,这种双重目标又是主要而分别地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传道)与专业教育(授业)来实现的。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普遍的教育误区:似乎思想政治教育只与成人有关而与成才关系不大。赵作斌教授的成功素质教育理论在澄清这一误区方面所作出的重大贡献是:他对包括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在内的整个非专业素质教育功能实现了理性回归——“非专业素质是所有人都必须具备的,是形成专业素质的基础”,“非专业性就是普适性。”然而,他的这一新锐创意,并未在我院过去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得到创造性的贯彻落实。

思想认识是行为的先导。要改变上述状况,还得首先从深化认识入手。

成功素质教育理论虽然统一了人们在非专业素质教育问题上的许多认识,但却忽略了其实效性问题。然而,这个问题的提出并非多余。这是因为第一,实效性是教育的共同追求;第二,非专业素质教育理论虽然明确规定了其目的,但却忽略了其效果。然而,目的不能取代效果。效果对应于动机,它是目的的实现程度;目的对应于手段,它是效果的价值实现。增产与增收的关系便是如此。

那么,非专业素质教育应该追求的实效是什么呢?我们认为就是“悟道”。悟即明白或懂得的意思。广义的“道”既可指规律,(如“天不变,道亦不变”);又可指信仰、观念、法统(如“离经叛道”、“大逆不道”以及作为我国古代教育要则之一的“传道”);还可指人心(如“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亦可指方法手段(如“医道”、“为官之道”、“持家之道”);又可指知识学问(如“孔孟之道”),更可指志向(如“道不同,不相为谋”)等等。道的含义虽然多而不一,但如果将它们综合起来的话,那么,广义的道与作为非专业素质教育教学基本要求的五大素质体系是高度吻合的。所谓“悟道”,就是让学生明白什么是自己应有的正确的立场观念,良好的道德品行,科学的方法技艺,高尚的思想操守,豁达的心境情怀,儒雅的知识学养。由于学生悟道的目的是“用道”,因此悟道就成为非专业素质教育教学应该追求的实效。当然,非专业素质教育教学能否收获这样的实效,不仅取决于学生的正确悟道,还取决于学科和课程的科学寓道和教师的有效传道。可见,开创我院教育教学工作新局面是一项以学生悟道为实效,以教师传道为先导,以学科课程寓道为媒介,以学生用道为目的的其它全方位给力的系统工程。

二、构建以悟道为工程主题,以教师为基本主力,以学生为重心主体,以学科课程建设为质量主线的全面推进非专业素质教育教学质量工程建设新模式

(一) 围绕一个主题

如果说上面关于非专业素质教育教学应以追求学生悟道为实效的分析尚有几分可信的话,那么,“悟道”就理所当然地成为推进我院教育教学质量工程建设的主题,其它各项教育教学工作都要紧紧围绕这个主题来开展。

不过,对于“悟道”主题的选择尚需解释的是,既然如前所指,道的复合含义与成功素质教育的五大素质体系是高度一致的,那为啥不以成功素质教育为现成主题,却以“悟道”取而代之呢?诚然以成功素质教育为主题是决无非议的。但在下面两点考虑上“悟道”似乎比它更可取。其一,更好地体现了成功素质教育观念中教育重心主体的转变。教育历来具有教师和学生的双重主体。由于传统教育模式中突出的是“传道”,所以教师一直处于重心主体地位。成功素质教育是为了培养成功人才,所以它们突出的并不是作为手段的教师“传道”,而是作为目的的学生“用道”,然而学生“用道”又必须以其“悟道”为前提。因此,从突出教师“传道”到突出学生“悟道”的转变,正好体现了教育主体从教师重心论向学生重心论的转变。相比之下,成功素质教育概念本身难以体现这一转变。其二,从概念表述的视角来看,“悟道”在文字上比明白或懂得成功素质的表达更简约更精炼。

(二) 依靠两支主力

按照成功素质教育理念的运作模式,我院的素质理论教师队伍和素质管理教师队伍(含素质导师、实验教师、素质培训师、素质测评师和其它相关管理人员),是从事非专业素质教育教学的两支主力队伍。这两支队伍在进行非专业素质教育教学方面具有协同与互补功能,即素质理论教育教师对学生进行通识层面的非专业素质教化亦或道元素的投入,素质管理教师则对学生进行通用层面非专业素质孵化亦或素质试产品产出,从而,实现非专业素质产品生产的上下游联动,进而形成提高学生悟道水准的强大合力。

(三) 打造三大平台

1. 把守课堂讲台

课堂讲台一直是教育亘古不变的传道平台。教师站好讲台是学生正确悟道的先导。目前我院在这一平台上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学科建设和课程建设体系不全,因而导致传道载体的缺失。

众所周知,讲台上所传之道均寓于开设的学科和课程之中。教师能否在这里传好道,除了受他们自身的素质影响外,还与学科课程设置是否合理关系极大。从我院的实际情况看,由于课程设置基本上因袭传统的格局,所以使现有的学科及课程建设在满足非专业素质教育或悟道要求方面不可避免地存在两个缺陷。第一,不能涵盖全面体现非专业素质五大体系要求的“道”,比如现有学科中没有科学方法论或思维科学学科、美学学科等,从而导致科学方法和高尚情操等传导上的缺位。第二,由于缺乏从传道到用道的导出性课程或应用介入性课程,比如应用心理学、应用辩证法等,因此使得作为开发学生悟性的信息通路偏窄。针对第一个缺陷,我们建议适当增加弥补传道载体缺失性课程,比如“科学方法论”、“美学”等。以满足“三用”原则中的够用要求。针对第二个缺陷,我们建议今后增开提高用道悟性课程即“悟性修养”课程。该课程不强调体系化,而以专题组合而成。比如开设就业心理学、婚恋心理学、围棋与谋略、桥牌与协同、读史与政治智慧、军事才能与三国演义、孙子兵法与企业管理等等专题讲座,以体现“三用”原则中的“适用”与“会用”要求。由此可见,不断加强完善作为讲台血肉与灵魂的学科和课程建设,是贯穿于非专业素质教育教学质量工程建设始终的一条主线。

对素质教育的感悟范文第7篇

【关键词】中专语文;人文素养;学生

爱因斯坦说:“只教给人一种专门知识、技术是不够的。专门知识和技术虽然使人成为有用的机器,但不能给他和谐的人格。最重要的是人要借着教育获得对于事物和人生价值的了解和感情。”很久以来,我们自觉或不自觉地将充满人性之美、最具人文精神的语文教学变成了枯燥乏味的知识之学、技艺之学。过分注重学生对字词的熟知,对基本语法知识的掌握,对文章段落、层次的了解,语文教学中人的价值、情感、地位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负载着人文精神的语文教学高度工具化,培养能力,移情悦性,陶冶情操似乎只是一种遥远的假说。所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语文教学必须用教材所负载的人文精神,关注学生的道德理想、审美情感,培养他们“悟善”和“审美”能力,使之成为有美好的道德情操,有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的高素质人才,用其内在的素质带动专业知识和技能、技术的学习,提高各项能力。

一、培养感悟能力

所谓“悟善”,就是要求学生运用其真实的生活体验去感知和领悟作品蕴含着的“善”,从而陶冶自己的情操,完善自己的人格,并进一步认识社会,了解人生。当然,这些美好善良的东西更多的是隐含于作品的深层之中,这就需要教师对作品进行深入透彻的分析,将那点点滴滴的“善”如春风细雨般渗入学生的心田。可以说“悟善”是对作品深层次的剖析过程,是让学生用他们的心灵去碰撞那“善”的火花,而要想让那火花在学生心中燃起熊熊大火,不仅要求他们要有智力因素的参与,更应该有非智力因素――情感的共鸣。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悟善”。有了这种感悟能力,才会在感悟知识的同时,深入了解与之有密切关系的生活的内涵,才会把作品中向真向善向美的情感和刚正不阿的精神品质转化为他们的动力。这种感悟能够重构人的价值观,使生命的价值得到升华。可见,语文教师不应单是知识的传播者,更应该理解学生并懂得怎样帮助学生发展个性,完善自我。

二、培养审美能力

“审美”是在“悟善”的基础上作出判断的一个认识过程,它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教师对学生进行审美能力的培养实际就是引导学生用自己的头脑和眼睛对作品的优劣、美丑进行思考并作出准确的判断。审美是一种复杂的精神活动,它既有人对形象的直觉认识,又有在这种直觉中产生的情感,还有渗透在这种情感中的道德感和理智。而作为涉世不深的又缺少生活经验的中专学生来说,他们的审美可能处在一种初级阶段,获得的美感仅仅是一种直觉。而审美能力的培养就要求教师在学生初步理解作品的基础上,通过各种手段依据作品创建意境,在激起学生情感涟漪的同时,引导他们将道德感和理智参与进去,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鉴赏作品深层次的美,从而不断提高他们的品味。比如,在教授诗歌《将进酒》课时,就主要采用了感悟和探究的方式,引导学生挖掘出了诗歌的三大亮点:开阔的境界、自信的精神、豪放的情怀。在诵读感悟中,在思考发现中,让学生开拓视野,开阔胸襟,培养大气,提升自我。重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质,重视语文教育的人文性,就要在语文教学中重视文学教育。教师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时,既要保护学生的初级的美感,也不能忽视道德感的培养,更要重视教师自身的道德文化修养,只有这样进行审美教学,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通过写作促进学生人文精神的提升

写作是语文教学中重要的一环,写作也是最能反映学生的思想水平和语文能力的。它包含了学生的生活积累、对事物的看法、对人的情感态度以及全部的语文素质。知识储备的薄厚,认识水平的高低,观点的是非,语言运用能力的强弱,思维的活跃与否,情感是否健康,都会通过文章表现出来。作文教学的过程,就是培养语文综合能力,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过程。因而,写作教学不但要重视对学生的语文能力的综合训练,而且要实现人文精神的培养。

过去的应试教育,使学生在作文中写一些空话、套话、大话、假话,或者写一些从广播、报纸上听来或看来的话,少有自己的看法,自己的见解,真实的“我”往往不知所踪,要么就是举笔无言,表现得苦不堪言。究其原因,主要是作文远离了学生的实际和需要。人都有表现自我的欲望,给予学生表现的机会,学生定能表现出色。写作的题材要真实,细节可发挥;情感要真实。写作教学就是要求学生写出诚实的、自己的话。关于写作,叶圣陶认为,首先应有充实的生活,要使生活向着求充实的路,“有两个致力的目标,就是训练思想和培养情感”,因为“作文是生活的一部分,所以它们也正是作文的源头。文章应该是思想感情的自然流露,写文章应该是心灵泉水的自然流淌。让学生在作文中做到“心口如一”,说自己想说的话,写自己想写的文章,还学生一种真正的心灵的自由。写作过程中,学生只要说的是真话,抒的是真情,又是健康的,应该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可以写真诚的崇高情怀,也可以写有趣的平凡生活;可以写现实的眼前景物,也可以写幻想的未来世界。总之,学生的文字应该呈现出各自的个性。所有这些都是人文素质的表现,在作文中做到了这些,就能够帮助学生提升自己的人文精神。

对素质教育的感悟范文第8篇

断过程评价。并从学习水平、学习过程、学习方法分析“学懂悟会”的内涵,提出“学懂悟会”的化育意义。

[关键词]翻转课堂;学懂悟会;化育;教学模式;本真意义

[中图分类号]G64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4634(2015)02-0021-06

[摘要]“学懂悟会”基于翻转课堂的课改视角,将“学懂知识”放在课前,“悟会内化”放在课堂,基于先学后教、化育的理论基础,基于三维课程目标,推行“学懂悟会”操作程序,践行多元支持和诊

断过程评价。并从学习水平、学习过程、学习方法分析“学懂悟会”的内涵,提出“学懂悟会”的化育意义。

[关键词]翻转课堂;学懂悟会;化育;教学模式;本真意义

[中图分类号]G64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4634(2015)02-0021-06

资讯科技的快速发展带来教育翻转,为深化教育改革提供了值得参考的方向。这个方向就是把竞争教育变成共生教育,把量的教育变成质的教育,把有目的的教育变成有意义的教育[1]。“学懂悟会”教学模式正是基于翻转课堂的课改背景,分析“学懂悟会”五要素。以课前主动学懂知识,课内协同悟会的教学模式,追寻其共享资源、自主学习和化育的本真意义。本教学模式意欲从思维、思想方法、文化等方面入手,剖析“懂而不会”的内在原因,揭示“学懂悟会”的五问教学程序,揭示“学懂悟会”的感悟策略,结合具体案例陆续展开研讨,以期进行深化研究和推广验证。

1“学懂悟会”的学理分析

“学懂悟会”基于翻转课堂的课改视角,将“学懂知识”主要放在课前,“悟会内化”放在课堂,基于先学后教和化育的理论基础,基于三维课程目标,推行“学懂悟会”操作程序,践行多元支持和诊断过程评价。

1.1“学懂悟会”的课改视角——翻转课堂

虽然强调课堂教学要实现课程的三维目标,但一直以来都不自觉地遵循着这样的课堂教学形式:其一,课堂主要以传授知识为主,让学生能够理解教学设计所要达成的知识目标;其二,通过布置作业,让学生在课堂外内化吸收,将知识转化为题型,并通过一定的解题思路、方法,从而完成知识点的应用以及将课本知识

转化为自己的知识与技能。这种传统的教学惯性,曾无数次地产生了“辉煌”业绩,但学生可持续学习能力却十分差,如何撬动一下课堂教学的内外惯性行为已刻不容缓。

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云端和手机端配合构成一个完整的信息化环境,信息资源更加丰富,要求教师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通过微课程教学,适合教师借助技术实施个性教学,教师和学生都有自己的终端进行“一对一”学习,这必然给教育带来很大的影响,包括教育资源变化、课堂变化、课程变化、教学评价变化以及

教学方式变化。翻转课堂的重点不在于教师自制讲课视频来教学,而是能真正思考如何更有效地运用课堂互动时间。第一阶段,教师作为知识领域的先行专家,可以将属于单向传授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概念部分知识录制成PPT数字化视频,学生借助于教材(可以引导开发学材)、网络视频、单知识结构习题自行学习,这一

阶段,称之为“学懂”阶段。这样就留出了更多面对面的课堂时间,有利于师生面对面互动交流协同解决个别问题,且更进一步地,用以发展学生的高层次认知能力、科学思维方法,这一阶段称之为“悟会”阶段。“学懂悟会”教学模式注重让学生课前学懂知识,课内悟会提升能力,教学过程是以知识为线索、能力为核心、情感为导向的过程。良好的自主态度是一切学习的根本,这正是翻转课堂带来的最大好处,也是“学懂悟会”教学模式的最佳阐述。

“翻转课堂”就是要颠覆传统教学流程,将“学懂知识”放在课前,将“内化”以及“作业”放在课堂,真正让课堂成为学生“悟会”的课堂,是知识动态的生成场,思维创新的展示场,是师生情感的交流场,学生生命成长的发展场。

1.2“学懂悟会”的要素视角——五要素

教学模式一般有五个基本要素,即理论基础、目标取向、操作程序、支持系统和评价体系[2]。尝试提出和诠释“学懂悟会”的基本要素。

1) 理论基础——先学后教、化育。“学懂悟会”的理论基础首先是“先学后教”。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先学后教”已成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从哲学层面看,“先学后教”中的“先学”是引导学生自己先去实践,从而形成初步认识;“后教”则让学生在已有实践与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实践的广度和加深认识的深度,体现了认识和实践的辩证关系;从心理学角度看,“先学”彰显了学习主体的角色,尊重学生个体心理的差异性与独特性,充分释放了学生的学习潜能,这些显然都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积极倡导的;最后,从教育教学理论来看,“先学后教”则内蕴着“主体性教学”、“分层教学”、“因材施教”、“教是为了不教”等思想理念。

“学懂悟会”的理论基础其次是“化育”[3]。化育的基础是人的内在固有力量,教师通过创设丰富的文化教育实践引发学生感悟,唤醒学生潜能,使学生获得自主、和谐、全面的发展。

2) 目标取向——三维课程目标。“目标取向”这一结构要素旨在反映教学模式的价值旨趣,主要以知识、能力、情感等为目标。对于“学懂悟会”教学模式而言,从学生被“教懂”,逐步引到学生“学懂”,帮助学生在原有的学习起点上去主动探索新知。“学懂悟会”更关心学生的自主学习状态、学生的知识缺陷、学

生的学习动力、学习策略与控制力。正因为要自己“学懂”,所以学生必须先“动”起来,先思考,去尝试着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这将十分有助于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而“悟会”主要是所有学生一起相互讨论学习,展示交流,进行悟会内化。教师则更多扮演的是组织、点拨、引导、促进等角色。学科德育的主要途径是浸润、感染、熏陶,可称之为化育;文化就像一个磁场,人处在怎样的文化场中就被磁(化)成怎样的磁性。既内化为学生思想、素养,又外化为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因此学科的德育与文化的化育,以情感陶冶、思想感化和行为养成的方式,实现化育的意 义。由上述可见,“学懂悟会”教学模式,“学懂”是知识目标,“悟会”是能力目标,“化育”是情感目标。

3) 操作程序——学懂悟会。操作程序具体地规定了教学活动在时间维度上展开的线性逻辑步骤及其主要做法。“学懂悟会”教学模式推行的操作程序是:学(带问题学教材、学视频)懂(积累知识、练单知识结构习题)悟(问题情景、合作探究、倾听与对话)会(交流与展示、当堂多知识结构试题、重难点微课程巩固)。

(1)学生“学懂”阶段,在课前。教师需就待学内容在网络学习平台中提出相应问题,提供系统化的学习辅助材料,特别是教材(也包括校本开发知识拓展类课程)、网络视频课程。规定学生当天晚8点前在平台上完成单知识结构习题检测,教师及时批改并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准备备课工作。学懂(积累知识)阶段经

历的五问教学,见表1;(2)学生“悟会”阶段,在课堂。教师应该再次展示五问问题情景的例题,这个阶段教师抛出的问题不再局限于是什么的感性知识,而是为什么的理性知识,即知识系统化、运用与创新。把教师的“问题”转化为学生的“问题”,针对五问教学程序,确定5人组成“学习共同体”进行合作探究,形成组内倾听与对话。五问可由一个小组一位代表发言,组内补充,接着可由其他组完善,如果大家觉得已相对完美,可以不必重复回答;第四问学生个体反省,由一组内单知识结构习题错误最多的学生讲讲自己错的原因并提炼小组学习的结果,但第五问每个小组都得进行交流与展示,各位发言成员间要不断释问、抛问,并说说自己的感想、体会、观点、结构、经验。在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发言与评价之后,最后由老师针对学生的知识缺陷进行评价分析,师生共同归纳课堂收获并可以提炼一句话。课堂余下的时间,老师提供试题(区别于习题的功能,是多个知识关联题、思维能力提升题)并当堂互动校对分析。课外,针对不同学生的接受能力,可以选择提供重难疑问的专题视频,并按层次及掌握水平自由选择试题再次巩固内化。教师则是调查学生单知识习题、提供的例题反馈、多知识关联试题等典型错例,并将师生共同提炼的经验共享至集体网络平台。有了自主学懂的经历,有了课堂自主交流的反应,一定会有不同程度的领悟,这也正是学生思维结构水平层次发展的规律。

设问章节设问程序知识水平

一问我看到了些什么?需要用到哪些旧知识?我了解新知识有哪些自己已知的信息?感性认识(前结构水平)

二问我想到了些什么?新知识的现象、概念、规律的表象描述分别是什么?理性认识(单一结构水平)

三问我还能想到些什么?知识的内涵是什么?我所理解的新旧知识如何联系、如何结合,因果关系、重难点知识是什么?联系概括(多元结构水平)

四问我能做些什么?我如何确定自己知道?知识的外延是什么?单知识结构习题掌握检测结果如何,请用自己的观点描述我已知的证据。知识的运用(关联结构水平)

五问我有没有可以替代的知识、方法?能否在所学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推理得到一些结论和对有关现象进行合理解释?总结出一些解题技巧,找到一些解题规律?本节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如何?没有这节会如何?它为什么重要?说说自己获得的经验。知识的创新(拓展抽象结构水平)

4) 支持系统——多元支持。教学模式的有效运作,离不开一定的实施条件。多方面多元的实施条件构成了教学模式有效实施的支持系统,支持系统能促使教学模式最大化地发挥其运作效力。不同的教学模式,所需的条件支持系统往往也不尽相同。对于“学懂悟会”教学模式而言,也需要多方面条件的支撑,主要表现在

教学内容的处理、教学策略的选择、教学时空的设置等方面。譬如,在班额上面,因为要能体现更多学生主动参与、思考、发言,行政班也好,选课走班制也好,每班学生数量要控制在40人以内(分成8小组,每组5人,要注意基础、性别的合理搭配)。在教学内容方面,为了“学懂”的有效运作,往往要对教学内容事先进行校本“学化”处理,要给不同层级学生(比如物理A、B、C班)提供各种“学材”,如不同层级的网络视频、单知识结构习题等。而且网络资源的重组和校本化开发也是需要大力支持的系统。再如,在教学时间方面,“学懂悟会”教学模式要求大幅度削减教师讲授的时间。而在空间方面,为了“悟会”中的互助合作,“学懂悟会”教学模式常常会打破传统“秧田式”座位设置,学生可以用“马蹄式”的课桌排放方式,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将课桌改成六边形大课桌,供5人学习小组设位。在教室里腾出更多的展示空间和组间距离,学生可以自由走动交流,比如黑板、投影、多媒体电子白板交互使用,并能即时演示师生的状况,即时反馈学生的数据信息,通过无线影音即时传输。要将课程“学懂知识”学习放在课前,看起来觉得有点不可思议,但其实就是早就提倡的“自学成才”,况且这里的“自学”是老师将事先制作好的课堂“微视频”以及“单知识结构习题”放在网络学习平台上共享,然后让学生在课前通过现代技术支持先“自学”。这里对老师的要求比较高,也就是必须学会制作“微视频”以及必须进行教学内容的重组,更需要极强的课堂艺术,随时生成课堂教学智慧,帮助学生有更多自主学习交流合作的体验。

5) 评价体系——诊断评价与过程评价。教学评价是依据教学目标对教学过程和结果进行价值判断并为教学决策服务的活动。评价体系作为教学模式的一个重要因素,主要包括评价的标准和方法。因为每个教学模式在理论基础、目标取向、操作程序和支持系统方面存在差异,所以评价体系自然有异。对于“学懂悟会”教学模式而言,其评价方法主要倾向诊断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学懂悟会”教学模式由于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差异存在,所以在评价原则与标准上,它更多体现评价的主体性与多元化,可以充分运用网络即时评价和阶段性评价。在具体的操作策略上,它更倾向于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这些将有助于

促进学生自我反思意识与自我评价能力的提升。

2“学懂悟会”内涵分析

2.1学习水平分析

常见学生学习过程常常是“首先听懂、而后记住、练习会用、逐渐熟练、熟能生巧、有所创新”这六个程序性知识学习层次。学生的学习水平也分“懂、会 、熟、巧”四个层次。在此模式中将熟、巧融入会中,简化为“懂、会”,并提出“学懂悟会”教学模式,在“学懂悟会”中达到化育的境界。“学懂悟会”,是从学懂、悟会到化育的过程。知识可以传授,而能力与智慧只能靠感悟。从知识、能力、情感角度出发,这是知识本位的双基观,强调学懂;这是可持续学习的生态观,强调悟会;这是以人为本的哲学观,强调化育,见图1。  2.2学习过程分析

“懂”是知识层面,“会”是能力层面。“懂”在于意义建构,知识有懂不懂,有听懂、看懂、学懂,有不同层次的懂。学懂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情,关注主动建构,关注自主学懂。这一阶段学生自行学懂的知识往往只是冰山一角,更多隐性知识却在海水中深藏,就得靠课内去解决。悟是解题回顾,找错因,找根源,能透过知识现象看本质,拥有智慧,悟在其中,悟在规律,悟出方法,悟出变化。会在于能力生成,关键是学会思维。获得自觉运用物理思维方式去分析、解决问题的习惯和能力。

学习过程是知识传递(积累)和知识内化(开悟)的过程。从“无知”到“有知”,是知识积累(量的积累)——学懂过程;从“有知”到“认知”是能力提升(质的飞跃)——悟会过程。学懂过程是知识吸收的过程,悟会过程是知识内化过程。

“悟会”更强调感性体悟与理性思考、理论滋养与实践生成等学习方式在人成长过程中的不同意义。只要是学生亲自经历体验、整合所得、消化所有、感悟思想,即使他获取的知识和形成的能力有这样和那样的破绽,但它远比教师的完美呈现更有教育价值和成长意义。“学懂悟会”,就是从关注怎么讲好知识,到关注怎么“教”能让学生学好知识。通过教师的教,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学懂科学的事实、科学的观念、科学的思维方式、解决问题的习惯和能力,培养学生的“悟性”。

在越来越重视教师专业培训的今天,教师都有听专家做报告的经历。如果专家传达的知识是全新的,找不到头脑中已知的认知触点,至多用欣赏的态度“听听激动,想想感动,回去不动”,是不会有所悟、是不会有所改进的。如果头脑中对某一问题已经有所了解并心存疑惑时,专家的信息传达才能引起一定程度的认可与共鸣,才会内化为自己的认识并外化为一定的行动。如果自己去做一个报告,那么一定会针对听众基础,主动理清知识脉络,主动积累专题知识经验,并内化为自己的观点、经验,并以听众最易接受和理解的方式组织呈现出来。因此,当学生对问题有所了解并心存疑惑时,课堂内化才起作用,如果让学生进行交流展示,那么课堂才真正起作用。

知识越丰富越有利于能力的形成,强的能力可以促使知识的进一步获取。素质是把从外在获得的知识和能力化育于人的身心,通过质的提升以形成稳定的品质和素养,属于内核。知识、能力、素质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素质处于核心的位置,见图2。

2.3学习方法分析

华罗庚教授把学习的过程归纳为“由薄到厚”与“由厚到薄”两个阶段。“由薄到厚”,是注释、积累、解题的过程,学生会在教材上注释,补充参考资料积累,通过视频、教材自行学习,通过单知识结构习题,在某个知识领域不断累积和深化,这就是“学懂”的过程,即为入模。“从厚到薄”,就是把已学懂的知识咀嚼、消化、组织整理、反复推敲、融汇贯通,感悟出关键性的问题来,悟出问题的来龙去脉,抓住要点,再和以往学过的比较,究竟添了些什么新内容、新方法。应该从习题、素材的积累,到教育教学规律、方法的积累,到教育思想的深化。一是抓本质,对知识进行提炼和消化,从而完善自己的认知结构。二是抓要点,排除次要或干扰因素,突显关键信息。三是讲迁移,抓要点后再比较究竟什么是新内容、新方法。这就是“悟会”的过程,即为出模过程。

知识积累过程容易学且受学生关注,但知识的本质、思维能力的提升往往是最困难的,需要在知识累积到一定熟练程度才能有所感悟。而传统教学恰恰却是课内教懂,课外习会,把知识内化成认知这一最困难阶段交给了课外,交给了大量的习题,用大量习题课、试题讲评课层层翻练。这就是传统课堂填压式的教学模式“教懂习会”。

上海、浙江实行高考新政,6选3和7选3,必修走班将是大趋势,网络支持下的课前学懂,分层走班课内悟会,将是一种比较合适的教学模式。

3“学懂悟会”的化育意义

将传统的课堂主要教知识的环节放在了课前,那么原先学生做作业等内化环节就可以自然而然地放在课堂内进行。这种“学懂悟会”教学模式的有效转变,意义是多方面的。

首先,基于翻转课堂背景,具有共享资源意义。学生、教师、家长、网络等多方面教育资源互相依存、互相尊重、互相合作,就能制作出教学所需的精品视频课堂软件供广大师生共享。真正能够促进城乡校际之间的教育均衡优质发展。

其次,基于教学方式的改变,具有共同学习意义。学习是学生的高级本能,是无法教会的,教师过度包办滋养了学生过多的依赖。教师只有通过组织有效的、集体的、自主的学习活动(教学的本质),帮助学生先经历“独上高楼”、“衣带渐宽”之后,才能实现人的自觉自悟[4]。“学懂悟会”旨在通过改变教学中的师生关系,使学生成为教学主体,教师转变为学习者、指导者和辅助者。教师的言传身教让学生“学懂”和“悟会”更具针对性。

学生学习知识或学习技术过程往往先入门仿效,再自行感悟,因此“先学后悟”更符合学习规律。爱因斯坦曾经说过:人生就像骑自行车,想保持平衡就得往前走。教育是一个“回头”(顿悟)的艺术,从自我的内部“引出”智慧的内核。因此,师生在知识积累和知识内化中,实现学懂悟会,具有自主学习发展的意义。

再者,基于三维课程目标,学懂悟会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能力的提升,更具有化育意义。知识与能力后天能够习得,但个性动机素养却要靠经历、反应、等待、领悟、升华,如同生命的姿态。“学习的动因”比“学习的方式内容”更重要,“学习的发生问题”比“学习的路径选择”更重要。如果学生的心灵没有被教

师感应到,一切的教育是没有用的,将离教育本真越来越远。让“学懂悟会”回归到化育的本真意义,见图3。

至此,意欲以“学懂悟会”为基本环节的教育模式替代以“讲背练考”为基本环节的应试教育模式。

对素质教育的感悟范文第9篇

断过程评价。并从学习水平、学习过程、学习方法分析“学懂悟会”的内涵,提出“学懂悟会”的化育意义。

[关键词]翻转课堂;学懂悟会;化育;教学模式;本真意义

[中图分类号]G64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4634(2015)02-0021-06

[摘要]“学懂悟会”基于翻转课堂的课改视角,将“学懂知识”放在课前,“悟会内化”放在课堂,基于先学后教、化育的理论基础,基于三维课程目标,推行“学懂悟会”操作程序,践行多元支持和诊

断过程评价。并从学习水平、学习过程、学习方法分析“学懂悟会”的内涵,提出“学懂悟会”的化育意义。

[关键词]翻转课堂;学懂悟会;化育;教学模式;本真意义

[中图分类号]G64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4634(2015)02-0021-06

资讯科技的快速发展带来教育翻转,为深化教育改革提供了值得参考的方向。这个方向就是把竞争教育变成共生教育,把量的教育变成质的教育,把有目的的教育变成有意义的教育[1]。“学懂悟会”教学模式正是基于翻转课堂的课改背景,分析“学懂悟会”五要素。以课前主动学懂知识,课内协同悟会的教学模式,追寻其共享资源、自主学习和化育的本真意义。本教学模式意欲从思维、思想方法、文化等方面入手,剖析“懂而不会”的内在原因,揭示“学懂悟会”的五问教学程序,揭示“学懂悟会”的感悟策略,结合具体案例陆续展开研讨,以期进行深化研究和推广验证。

1“学懂悟会”的学理分析

“学懂悟会”基于翻转课堂的课改视角,将“学懂知识”主要放在课前,“悟会内化”放在课堂,基于先学后教和化育的理论基础,基于三维课程目标,推行“学懂悟会”操作程序,践行多元支持和诊断过程评价。

1.1“学懂悟会”的课改视角――翻转课堂

虽然强调课堂教学要实现课程的三维目标,但一直以来都不自觉地遵循着这样的课堂教学形式:其一,课堂主要以传授知识为主,让学生能够理解教学设计所要达成的知识目标;其二,通过布置作业,让学生在课堂外内化吸收,将知识转化为题型,并通过一定的解题思路、方法,从而完成知识点的应用以及将课本知识

转化为自己的知识与技能。这种传统的教学惯性,曾无数次地产生了“辉煌”业绩,但学生可持续学习能力却十分差,如何撬动一下课堂教学的内外惯已刻不容缓。

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云端和手机端配合构成一个完整的信息化环境,信息资源更加丰富,要求教师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通过微课程教学,适合教师借助技术实施个性教学,教师和学生都有自己的终端进行“一对一”学习,这必然给教育带来很大的影响,包括教育资源变化、课堂变化、课程变化、教学评价变化以及

教学方式变化。翻转课堂的重点不在于教师自制讲课视频来教学,而是能真正思考如何更有效地运用课堂互动时间。第一阶段,教师作为知识领域的先行专家,可以将属于单向传授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概念部分知识录制成PPT数字化视频,学生借助于教材(可以引导开发学材)、网络视频、单知识结构习题自行学习,这一

阶段,称之为“学懂”阶段。这样就留出了更多面对面的课堂时间,有利于师生面对面互动交流协同解决个别问题,且更进一步地,用以发展学生的高层次认知能力、科学思维方法,这一阶段称之为“悟会”阶段。“学懂悟会”教学模式注重让学生课前学懂知识,课内悟会提升能力,教学过程是以知识为线索、能力为核心、情感为导向的过程。良好的自主态度是一切学习的根本,这正是翻转课堂带来的最大好处,也是“学懂悟会”教学模式的最佳阐述。

“翻转课堂”就是要颠覆传统教学流程,将“学懂知识”放在课前,将“内化”以及“作业”放在课堂,真正让课堂成为学生“悟会”的课堂,是知识动态的生成场,思维创新的展示场,是师生情感的交流场,学生生命成长的发展场。

1.2“学懂悟会”的要素视角――五要素

教学模式一般有五个基本要素,即理论基础、目标取向、操作程序、支持系统和评价体系[2]。尝试提出和诠释“学懂悟会”的基本要素。

1) 理论基础――先学后教、化育。“学懂悟会”的理论基础首先是“先学后教”。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先学后教”已成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从哲学层面看,“先学后教”中的“先学”是引导学生自己先去实践,从而形成初步认识;“后教”则让学生在已有实践与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实践的广度和加深认识的深度,体现了认识和实践的辩证关系;从心理学角度看,“先学”彰显了学习主体的角色,尊重学生个体心理的差异性与独特性,充分释放了学生的学习潜能,这些显然都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积极倡导的;最后,从教育教学理论来看,“先学后教”则内蕴着“主体性教学”、“分层教学”、“因材施教”、“教是为了不教”等思想理念。

“学懂悟会”的理论基础其次是“化育”[3]。化育的基础是人的内在固有力量,教师通过创设丰富的文化教育实践引发学生感悟,唤醒学生潜能,使学生获得自主、和谐、全面的发展。

2) 目标取向――三维课程目标。“目标取向”这一结构要素旨在反映教学模式的价值旨趣,主要以知识、能力、情感等为目标。对于“学懂悟会”教学模式而言,从学生被“教懂”,逐步引到学生“学懂”,帮助学生在原有的学习起点上去主动探索新知。“学懂悟会”更关心学生的自主学习状态、学生的知识缺陷、学

生的学习动力、学习策略与控制力。正因为要自己“学懂”,所以学生必须先“动”起来,先思考,去尝试着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这将十分有助于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而“悟会”主要是所有学生一起相互讨论学习,展示交流,进行悟会内化。教师则更多扮演的是组织、点拨、引导、促进等角色。学科德育的主要途径是浸润、感染、熏陶,可称之为化育;文化就像一个磁场,人处在怎样的文化场中就被磁(化)成怎样的磁性。既内化为学生思想、素养,又外化为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因此学科的德育与文化的化育,以情感陶冶、思想感化和行为养成的方式,实现化育的意义。由上述可见,“学懂悟会”教学模式,“学懂”是知识目标,“悟会”是能力目标,“化育”是情感目标。

3) 操作程序――学懂悟会。操作程序具体地规定了教学活动在时间维度上展开的线性逻辑步骤及其主要做法。“学懂悟会”教学模式推行的操作程序是:学(带问题学教材、学视频)懂(积累知识、练单知识结构习题)悟(问题情景、合作探究、倾听与对话)会(交流与展示、当堂多知识结构试题、重难点微课程巩固)。

(1)学生“学懂”阶段,在课前。教师需就待学内容在网络学习平台中提出相应问题,提供系统化的学习辅助材料,特别是教材(也包括校本开发知识拓展类课程)、网络视频课程。规定学生当天晚8点前在平台上完成单知识结构习题检测,教师及时批改并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准备备课工作。学懂(积累知识)阶段经

历的五问教学,见表1;(2)学生“悟会”阶段,在课堂。教师应该再次展示五问问题情景的例题,这个阶段教师抛出的问题不再局限于是什么的感性知识,而是为什么的理性知识,即知识系统化、运用与创新。把教师的“问题”转化为学生的“问题”,针对五问教学程序,确定5人组成“学习共同体”进行合作探究,形成组内倾听与对话。五问可由一个小组一位代表发言,组内补充,接着可由其他组完善,如果大家觉得已相对完美,可以不必重复回答;第四问学生个体反省,由一组内单知识结构习题错误最多的学生讲讲自己错的原因并提炼小组学习的结果,但第五问每个小组都得进行交流与展示,各位发言成员间要不断释问、抛问,并说说自己的感想、体会、观点、结构、经验。在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发言与评价之后,最后由老师针对学生的知识缺陷进行评价分析,师生共同归纳课堂收获并可以提炼一句话。课堂余下的时间,老师提供试题(区别于习题的功能,是多个知识关联题、思维能力提升题)并当堂互动校对分析。课外,针对不同学生的接受能力,可以选择提供重难疑问的专题视频,并按层次及掌握水平自由选择试题再次巩固内化。教师则是调查学生单知识习题、提供的例题反馈、多知识关联试题等典型错例,并将师生共同提炼的经验共享至集体网络平台。有了自主学懂的经历,有了课堂自主交流的反应,一定会有不同程度的领悟,这也正是学生思维结构水平层次发展的规律。

设问章节设问程序知识水平

一问我看到了些什么?需要用到哪些旧知识?我了解新知识有哪些自己已知的信息?感性认识(前结构水平)

二问我想到了些什么?新知识的现象、概念、规律的表象描述分别是什么?理性认识(单一结构水平)

三问我还能想到些什么?知识的内涵是什么?我所理解的新旧知识如何联系、如何结合,因果关系、重难点知识是什么?联系概括(多元结构水平)

四问我能做些什么?我如何确定自己知道?知识的外延是什么?单知识结构习题掌握检测结果如何,请用自己的观点描述我已知的证据。知识的运用(关联结构水平)

五问我有没有可以替代的知识、方法?能否在所学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推理得到一些结论和对有关现象进行合理解释?总结出一些解题技巧,找到一些解题规律?本节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如何?没有这节会如何?它为什么重要?说说自己获得的经验。知识的创新(拓展抽象结构水平)

4) 支持系统――多元支持。教学模式的有效运作,离不开一定的实施条件。多方面多元的实施条件构成了教学模式有效实施的支持系统,支持系统能促使教学模式最大化地发挥其运作效力。不同的教学模式,所需的条件支持系统往往也不尽相同。对于“学懂悟会”教学模式而言,也需要多方面条件的支撑,主要表现在

教学内容的处理、教学策略的选择、教学时空的设置等方面。譬如,在班额上面,因为要能体现更多学生主动参与、思考、发言,行政班也好,选课走班制也好,每班学生数量要控制在40人以内(分成8小组,每组5人,要注意基础、性别的合理搭配)。在教学内容方面,为了“学懂”的有效运作,往往要对教学内容事先进行校本“学化”处理,要给不同层级学生(比如物理A、B、C班)提供各种“学材”,如不同层级的网络视频、单知识结构习题等。而且网络资源的重组和校本化开发也是需要大力支持的系统。再如,在教学时间方面,“学懂悟会”教学模式要求大幅度削减教师讲授的时间。而在空间方面,为了“悟会”中的互助合作,“学懂悟会”教学模式常常会打破传统“秧田式”座位设置,学生可以用“马蹄式”的课桌排放方式,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将课桌改成六边形大课桌,供5人学习小组设位。在教室里腾出更多的展示空间和组间距离,学生可以自由走动交流,比如黑板、投影、多媒体电子白板交互使用,并能即时演示师生的状况,即时反馈学生的数据信息,通过无线影音即时传输。要将课程“学懂知识”学习放在课前,看起来觉得有点不可思议,但其实就是早就提倡的“自学成才”,况且这里的“自学”是老师将事先制作好的课堂“微视频”以及“单知识结构习题”放在网络学习平台上共享,然后让学生在课前通过现代技术支持先“自学”。这里对老师的要求比较高,也就是必须学会制作“微视频”以及必须进行教学内容的重组,更需要极强的课堂艺术,随时生成课堂教学智慧,帮助学生有更多自主学习交流合作的体验。

5) 评价体系――诊断评价与过程评价。教学评价是依据教学目标对教学过程和结果进行价值判断并为教学决策服务的活动。评价体系作为教学模式的一个重要因素,主要包括评价的标准和方法。因为每个教学模式在理论基础、目标取向、操作程序和支持系统方面存在差异,所以评价体系自然有异。对于“学懂悟会”教学模式而言,其评价方法主要倾向诊断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学懂悟会”教学模式由于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差异存在,所以在评价原则与标准上,它更多体现评价的主体性与多元化,可以充分运用网络即时评价和阶段性评价。在具体的操作策略上,它更倾向于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这些将有助于

促进学生自我反思意识与自我评价能力的提升。

2“学懂悟会”内涵分析

2.1学习水平分析

常见学生学习过程常常是“首先听懂、而后记住、练习会用、逐渐熟练、熟能生巧、有所创新”这六个程序性知识学习层次。学生的学习水平也分“懂、会、熟、巧”四个层次。在此模式中将熟、巧融入会中,简化为“懂、会”,并提出“学懂悟会”教学模式,在“学懂悟会”中达到化育的境界。“学懂悟会”,是从学懂、悟会到化育的过程。知识可以传授,而能力与智慧只能靠感悟。从知识、能力、情感角度出发,这是知识本位的双基观,强调学懂;这是可持续学习的生态观,强调悟会;这是以人为本的哲学观,强调化育,见图1。

2.2学习过程分析

“懂”是知识层面,“会”是能力层面。“懂”在于意义建构,知识有懂不懂,有听懂、看懂、学懂,有不同层次的懂。学懂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情,关注主动建构,关注自主学懂。这一阶段学生自行学懂的知识往往只是冰山一角,更多隐性知识却在海水中深藏,就得靠课内去解决。悟是解题回顾,找错因,找根源,能透过知识现象看本质,拥有智慧,悟在其中,悟在规律,悟出方法,悟出变化。会在于能力生成,关键是学会思维。获得自觉运用物理思维方式去分析、解决问题的习惯和能力。

学习过程是知识传递(积累)和知识内化(开悟)的过程。从“无知”到“有知”,是知识积累(量的积累)――学懂过程;从“有知”到“认知”是能力提升(质的飞跃)――悟会过程。学懂过程是知识吸收的过程,悟会过程是知识内化过程。

“悟会”更强调感性体悟与理性思考、理论滋养与实践生成等学习方式在人成长过程中的不同意义。只要是学生亲自经历体验、整合所得、消化所有、感悟思想,即使他获取的知识和形成的能力有这样和那样的破绽,但它远比教师的完美呈现更有教育价值和成长意义。“学懂悟会”,就是从关注怎么讲好知识,到关注怎么“教”能让学生学好知识。通过教师的教,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学懂科学的事实、科学的观念、科学的思维方式、解决问题的习惯和能力,培养学生的“悟性”。

在越来越重视教师专业培训的今天,教师都有听专家做报告的经历。如果专家传达的知识是全新的,找不到头脑中已知的认知触点,至多用欣赏的态度“听听激动,想想感动,回去不动”,是不会有所悟、是不会有所改进的。如果头脑中对某一问题已经有所了解并心存疑惑时,专家的信息传达才能引起一定程度的认可与共鸣,才会内化为自己的认识并外化为一定的行动。如果自己去做一个报告,那么一定会针对听众基础,主动理清知识脉络,主动积累专题知识经验,并内化为自己的观点、经验,并以听众最易接受和理解的方式组织呈现出来。因此,当学生对问题有所了解并心存疑惑时,课堂内化才起作用,如果让学生进行交流展示,那么课堂才真正起作用。

知识越丰富越有利于能力的形成,强的能力可以促使知识的进一步获取。素质是把从外在获得的知识和能力化育于人的身心,通过质的提升以形成稳定的品质和素养,属于内核。知识、能力、素质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素质处于核心的位置,见图2。

2.3学习方法分析

华罗庚教授把学习的过程归纳为“由薄到厚”与“由厚到薄”两个阶段。“由薄到厚”,是注释、积累、解题的过程,学生会在教材上注释,补充参考资料积累,通过视频、教材自行学习,通过单知识结构习题,在某个知识领域不断累积和深化,这就是“学懂”的过程,即为入模。“从厚到薄”,就是把已学懂的知识咀嚼、消化、组织整理、反复推敲、融汇贯通,感悟出关键性的问题来,悟出问题的来龙去脉,抓住要点,再和以往学过的比较,究竟添了些什么新内容、新方法。应该从习题、素材的积累,到教育教学规律、方法的积累,到教育思想的深化。一是抓本质,对知识进行提炼和消化,从而完善自己的认知结构。二是抓要点,排除次要或干扰因素,突显关键信息。三是讲迁移,抓要点后再比较究竟什么是新内容、新方法。这就是“悟会”的过程,即为出模过程。

知识积累过程容易学且受学生关注,但知识的本质、思维能力的提升往往是最困难的,需要在知识累积到一定熟练程度才能有所感悟。而传统教学恰恰却是课内教懂,课外习会,把知识内化成认知这一最困难阶段交给了课外,交给了大量的习题,用大量习题课、试题讲评课层层翻练。这就是传统课堂填压式的教学模式“教懂习会”。

上海、浙江实行高考新政,6选3和7选3,必修走班将是大趋势,网络支持下的课前学懂,分层走班课内悟会,将是一种比较合适的教学模式。

3“学懂悟会”的化育意义

将传统的课堂主要教知识的环节放在了课前,那么原先学生做作业等内化环节就可以自然而然地放在课堂内进行。这种“学懂悟会”教学模式的有效转变,意义是多方面的。

首先,基于翻转课堂背景,具有共享资源意义。学生、教师、家长、网络等多方面教育资源互相依存、互相尊重、互相合作,就能制作出教学所需的精品视频课堂软件供广大师生共享。真正能够促进城乡校际之间的教育均衡优质发展。

其次,基于教学方式的改变,具有共同学习意义。学习是学生的高级本能,是无法教会的,教师过度包办滋养了学生过多的依赖。教师只有通过组织有效的、集体的、自主的学习活动(教学的本质),帮助学生先经历“独上高楼”、“衣带渐宽”之后,才能实现人的自觉自悟[4]。“学懂悟会”旨在通过改变教学中的师生关系,使学生成为教学主体,教师转变为学习者、指导者和辅助者。教师的言传身教让学生“学懂”和“悟会”更具针对性。

学生学习知识或学习技术过程往往先入门仿效,再自行感悟,因此“先学后悟”更符合学习规律。爱因斯坦曾经说过:人生就像骑自行车,想保持平衡就得往前走。教育是一个“回头”(顿悟)的艺术,从自我的内部“引出”智慧的内核。因此,师生在知识积累和知识内化中,实现学懂悟会,具有自主学习发展的意义。

再者,基于三维课程目标,学懂悟会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能力的提升,更具有化育意义。知识与能力后天能够习得,但个性动机素养却要靠经历、反应、等待、领悟、升华,如同生命的姿态。“学习的动因”比“学习的方式内容”更重要,“学习的发生问题”比“学习的路径选择”更重要。如果学生的心灵没有被教

师感应到,一切的教育是没有用的,将离教育本真越来越远。让“学懂悟会”回归到化育的本真意义,见图3。

至此,意欲以“学懂悟会”为基本环节的教育模式替代以“讲背练考”为基本环节的应试教育模式。

参考文献

[1] 佐藤学.学习的革命[M].台湾:天下杂志,2013:25.

[2] 屠锦红,李如密.“先学后教”教学模式:学理分析、价值透视及实践反思[J].

课程・教材・教法,2013,(3):24-29.

[3] 王飞.化育――德国教育学的核心概念[J].比较教育研究,2014,(10):30-36.

[4] 林格.教育的王道[J].青年教师,2011,(6):13-15.

Edifying Significance of Acquisition-Comprehension-Digestion-

Mastery Teaching Model in Flipped Classroom

YANG Ya-fang

(Zhuji NO.2 Senior High School,Zhuji,Zhejiang311800,China)

AbstractAcquisition-Comprehension-Digestion-Mastery(ACDM)is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flipped class in curriculum

revolution.It forwards the acquisition of knowledge before class while placing the digestion and internalization in class.Guided

by the theoretical basis of learning before teaching and edification and the aim of 3-Dimension course,we promote the practice of

ACDM and fulfill the judgmental task by multiple means of support and procedure-analysis.Meanwhile,we call analyze the con

对素质教育的感悟范文第10篇

关键词:自悟探究;语文教学;素质教育;成才

众所周知,素质教育是目前我国教育改革的重大课题,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在很大程度上对落实学科教学发挥着决定性作用。而语文学科在发展及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及语文素质乃至综合素质上则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小学语文教师不但需要向学生传授知识,还应当向学生传授学习方法,使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发挥出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既要高度重视课堂教学,还应当注重课外语文活动,在小学语文学习的整个过程中始终贯穿素质教育,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学生素质水平的逐步提高,才能够培养出更多具备良好素质的栋梁人才。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呢?

一、强化学生的自悟探究

小学语文教师就是在阅读中引导学生去体验及感受,重点强调的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自悟探究。只有能够对学生自我教育加以激发的教育,才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教育,而“自悟”则是学生自我教育得以形成的重要方法。所以,在“读”的基础上,才能够将精髓“悟”出。当然,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的自悟探究,不能仅仅是采用放羊式的自我领悟,应当在师生讨论下、老师引导下加以展开,将语言训练与自悟探究有机地融合起来,从而碰撞出创新的火花。

二、明确实行素质教育的主要目标

就小学语文而言,要想在教学中将素质教育切实地展开,那么就需要全面地渗透素质教育,在小学语文的教学目标中贯穿素质教育。小学语文的教学目标应当充分地体现及指向素质教育的要求,这便是确定小学语文教学素质化的目标。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应当深刻地认识到在基础教育中,小学语文是一项基础性且重要的学科,必须将正确的教学观念——“教学就是教书育人”树立起来,借助于传递语文知识来引导学生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但要注意将学生的智商提高,还应当重视将学生的情商提高;不仅要对学生的智力因素进行开发,还应当注意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加以培养。要想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顺利地实施素质教育,就必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全面渗透素质教育。

三、培养创造性思维,激发学习兴趣

学生是否对学习感兴趣,在很大程度上对教师教学能力的发挥以及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起着决定性作用。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应当致力于活泼、轻松课堂氛围的创设,积极向上且轻松愉悦的课堂教学气氛有助于吸引学生切身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还应当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地调动起来,应当明确的是:只有在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学习环境中,才可以因势利导地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精神进行培养,而恰当的学习目标,又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进而将达到事半功倍的课堂教学效果。由此可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切勿一味地追求结果,而应当注重思维过程。另外,正是因为小学生有着相对较强的可塑性,尤其善于进行模仿,而学生模仿的教师应该具备较强的创新精神,学生也会在潜移默化中进行创新,因而教师应当真正地作到言传身教,以自身良好的素质来感染和熏陶学生。

四、加强学生的语文素养

在当前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应当致力于发展及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应当明确的是,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学科的基础,也是学生终身发展和全面发展的重要基础。小学语文教学要注意培养学生热爱语言文字的思想情感,正确指导学生运用及理解祖国语言文字,不断地丰富语言文字的积累,发展思维,培养语感,促使学生切实具备适应实际需要的写作能力、阅读能力、口语交际能力以及识字写字能力等。小学语文课程中蕴含着尤为丰富的人文内涵与情感,因此,应当使学生融入语文教材中,使他们在对文本的阅读过程中,对语文的工具性及人文性直接加以体验。在教学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应当采用欣赏的眼光对每篇课文予以看待,使学生在读、说、听中切身体验语言文字的美。就课内来讲,每节语文课可以给学生留出五分钟左右的时间,对本节课阅读的有关材料进行扩展,使学生产生全新的体验和感受,进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还需要加强语文课外实践及阅读。

五、重视学生的阅读背诵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就必须对默读和朗读高度重视,这样不仅能够有效地充实整堂课的内容,而且还有助于新颖教学模式的纳入,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自主学习意识的提高有着重要作用。所以,教师应当逐步使学生学会精读、略读以及浏览,对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进行培养,适当地增加阅读量,全面地扩大阅读面,积极地倡导多读书、读好书,鼓励学生对阅读材料自主加以选择。九年的课外阅读总量大概在四百万字之上,因而阅读便是学生语文素养得以积累的有效途径。现代心理学研究证实,一切智力的基础是记忆力,而多种分析器官所发挥的协同作用则有着最理想的效果。所以,阅读背诵是自悟的基础与前提,只有反复地诵读,才能够体会到课文的真正意味,才能够体验到课文的文气及情趣。

总而言之,在当前素质教育的引导下,在新的教学氛围、新的教学形势、新的课程以及新的学习方式下,需要小学语文教师正确地带领学生将语文学习的新天地开辟出来,并且在这片新天地中大力地推行素质教育,从而为学生新知识的获取和掌握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周代全.新课标下小学语文素质评价模式初探[J].神州(上旬

刊),2011(12).

[2]高风书.浅谈小学语文素质教育理念的运用[J].大观周刊,2012(6).

[3]张建筑.加强能力训练提高语文素质[J].新课程(小学版),2011

(2).

[4]张洪祥.基于MI理论的我国小学语文素质教育途径探析[J].青

对素质教育的感悟范文第11篇

关键词: 历史教学 人文教育 人文精神 主体感悟 人文素养

所谓人文教育,是通过文史哲等的学习,对受教育者所进行的旨在促进其人性境界提升、理想人格塑造和个人与社会价值实现的教育。人文教育从其本质上说是以育人为根本目的的教育。核心是涵养人文精神。通过人文教育使受教育者全面和谐地发展,从而形成具有独立的人格意志,有高尚的趣味和情操,有良好的修养和同情心、责任心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蔡元培先生认为:教育乃“养成人格之事业也。使仅仅为灌注知识,练习技能之作用,而不贯之以理想,则机械之教育,非所以施以人类也”。他并不反对培养专门人材,认为这是“目前的急务”,但培养人格更重要,因为“国民人格的完善与否,则事关国家的隆盛”。

尽管有众多有识之士的大声疾呼和课程标准的明确要求,但是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往往存在严重的重知识与能力轻人文教育的情况。在历史学习中,能力与知识固然重要,但绝对不是历史课程学习的唯一和最终目标。在历史教育教学中,不讲知识和能力是不现实的,只讲知识和能力不讲人文教育是危险的。知识是载体,能力和人文素养是双翼,任何一翼的缺失都将带来严重的问题,小到一个人,大到一个国家、民族,都是十分危险的。在一个物欲横流的时代,我们十分担忧,缺失精神文明的物质文明能够维系多久,能够走多远,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不能高瞻远瞩,居安思危,则“没有远虑,必有近忧”。在一个缺乏信仰的时代,人文教育显得特别迫切和重要。重视人文教育,笔者认为应做到如下几点。

一、强化教师的人文教育意识

国家的竞争,民族的生存,取决于人的素质,作为教师,特别是历史教师,我们应该有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义不容辞,责无旁贷,尽自己的绵薄之力,坚守人文教育的阵地,为人师表,教书育人,无愧于“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光荣称号。“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历史教师应认识到人文教育的重要性,认识到人文教育对一个人甚至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的重要意义,认识到人文教育的紧迫性和艰巨性,自觉地提高人文教育意识,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身体力行,为人师表,持之以恒、锲而不舍,发扬愚公移山精神,经过一代人、几代人的努力,为把我国建设成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高度发达的社会主义强国贡献力量。当然在教师自主提高人文意识的同时,教育行政部门、教育业务主管部门应该对教师在教学中三维目标特别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实现进行督促和评价,从而使人文教育得以落实。

二、重视对人文素材的挖掘

历史本身是丰富多彩并且是十分有趣的。历史有着得天独厚的人文教育的优势。但是由于受到篇幅、课时限制和严重的功利主义色彩等方面的原因,历史教材的编写和现实的历史教学中往往侧重于对重要历史事件的背景、原因、意义、性质、特点的分析,呈现在学生面前的不是有血有肉的丰富多彩的历史,而是枯燥无味的考点和知识点。我们应该注重挖掘人文素材,只要我们用心,则古今中外,有很多我们可利用的人文教育的素材。我们要以精彩历史故事吸引人、以真挚的历史人物情感感动人、以高尚的人文精神感染人,让学生的心灵在感动中升华,在趣味盎然中培养人文精神。

三、注重学生的主体感悟

人文精神的养成一般要通过多种途径,包括广博的文化知识滋养、高雅的文化氛围陶冶、优秀的文化传统熏染和深刻的人生实践体验等。这一教育既重视由外而内的文化养成,更强调自我心灵体悟。建构主义的教学理论认为,在人文主义教育中,人文精神的内化的主体是学生,如何引导和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是人文教育的关键。了解学生、尊重学生已有的经验、从学生实际出发,树立学生是人文教育的主体意识,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所以,人文教育一定要注意学生不同阶段的心理特征,了解学生心理,把话说到学生的心坎上,从而激起学生心中的涟漪,甚至激起心灵的火花,使情感的内化得以顺利实现,使学生的人文精神在主体的感悟中得到提升。

四、在考试中加强对人文素养的考察

对素质教育的感悟范文第12篇

关键词 养成教育 知行合一 体悟学习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1-0115-02

养成教育对孩子一生的发展至关重要,而小学是养成教育最关键的阶段,它将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精神底色。学校是养成教育的主阵地,课堂是养成教育的主渠道,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需要在课内获知,更需要在课外生活中身体力行。结合笔者《品德与生活》教育教学实践,下面略谈几点思考:

一、转变教育思想,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

影响养成教育实效性的一大障碍是应试教育。应试教育的指导思想是以分数为目的,在应试教育背景下,品德教育课已被扭曲、异化,学生在校就是“学习――考试――再学习――再考试”直至走出校门。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学生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它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应试教育传授知识是为了学生考出好成绩,素质教育传授知识是要让学生把学习所得实践,应用到生活中去。指导思想不同,教育方法,教育结果也就不同。要让品德教育返朴归真,首先就是要将应试教育回归到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

二、改革评价模式,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

应试教育重知识,以考分论质量,素质教育重能力,强调全面提高质量;素质教育并非不要考试,不要分数,但是应把考试评价与操行评价协调统一起来。品行、习惯比学问更重要。学生对品德知识的掌握只是“知”的一面,更重要的是“行”得如何,知与行要统一,不能知是一套,行是一套,知与行相背离。“知”是“行”的基础,“行”是“知”的升华,是认知的终极目标。改革评价模式要以人为本,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的,对考试的内容、方法、结果等进行一系列的改革,将课堂学习、书本知识与课外品行相结合,落实“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改变以道德知识的学习代替整个德育过程的评价体系,使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三、以活动为载体,实现体悟式教学

素质教育既体现一种教育思想,又表现为一种实践模式。品德教育关键是体悟,让儿童在实践中找感觉、感悟,在行动中感受、探索,注重身体力行。道德学习是以体验为核心的知、情、行整合学习,品德建构是在现实的人际互动中通过道德的体悟学习实现的。现行的《品德与生活》(浙教版)作为新课程理念下小学低段活动型综合课程,它以儿童生活为基础,以活动为载体,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开展、实现体悟式学习。

一是课堂教学应该做到“生活化”。生活是品德教育的起点,也是品德教育的归宿。学生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教学应该把握三个“贴近”的原则:贴近学生生活、贴近学生认知、贴近学生兴趣,寓养成教育于生活化的教学中。教师应该结合教材内容,明理导行。让生活走进课堂,再从课堂走向生活,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让美好的道德理智指导学生的生活,让美好的道德情感滋润学生的生活。《品德与生活》整套教材是按照儿童个人生活、家庭生活、学校生活、家乡(社区)生活,以及儿童与祖国、儿童与世界等生活领域的不断扩大为主线来设计教材的体系结构。教材从单元主题到活动主题以及每一个话题,都是儿童真实生活的再现和提升。教材的这一特点,给教师的教学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可以充分利用当地、本校的教学资源丰富课堂教学。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从学生实际出发创造性地处理教材,使用教材,用活教材:一是将教材中的原有材料与儿童现实生活中的鲜活材料相结合,拉近教学内容与学生的距离;二是联系当地实际情况和儿童的实际生活,补充本乡本土的“活”材料,使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如教学《我喜欢美好的环境》一课时,在课前进行布置,要求学生自己回到生活中去观察、搜集、调查、分析、体验等方法,收集一些美好环境的图片和一些污染环境的严重性的资料,在课中,通过“这儿怎么了”这一环节,让学生比较、想象、讨论,如何改变我们的环境,如何保护我们的环境,把废品通过自己的加工和精心创造变为“宝”,更好地改善我们的环境。这样,通过“从生活到课堂,再从课堂到生活”的一系列教学活动,将教材内容与儿童现实生活相结合,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效果。

二是强化课内认知。认知是行为的先导。教师要帮助和引导学生“心中有规范,行为有准则。”《品德与生活》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根据低年级《品德与生活》一课一得的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让学生明白一个道理,更要给他们提出一个行为要求,使学生不仅明白道理,还能落实于行为表现,促进知行统一。在体悟式学习活动中,可以采用榜样法、比较法、表演法等。即:树立榜样,表扬先进,口头表扬和送小红花,发小五角星实物奖励相结合,强化道德实践,调动道德实践的积极性;借助幻灯、图片、录像等直观形象,让学生比较,说说图中的孩子谁对,谁不对;按图中的意思或故事情节由学生即兴表演,让他们判定谁是正确的行为,谁是不正确的行为。

四、立德树人,言传身教

立德树人是我国教育的核心,道德教育要以人格培养人格,以心灵塑造心灵。教师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学高为师,行为示范,“言传身教”是中国道德教育的宝典,它强调的就是“知”与“行”的高度统一。事实上,教师的“知行合一”就是学生品德体悟的榜样,其学识修养、仪表风范和行为就是思想品德教育的一大资源。教师一走进课堂,自然成了学生注目的中心,学生首先以审美的态度向教师投以注意的目光, 教师整洁大方的服饰衣着、庄重幽雅的举手投足、亲切热情或幽默睿智的神情,都能使学生产生愉悦感, 都会对学生产生一种魅力。良好师德师风、美好的风度仪表是一种人格感召力,是师生之间一种非语言沟通, 教师长期而稳定的整体人格美、行为美,会对学生的品格起到潜移默化的感染作用。所以,教师无论是学识修养,还是衣着、言谈、举止和社会行为等方面应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 因为风度仪表是一个人气质、性格、文化素养、审美观念的外部表现, 是美好心灵的表露。教师得体的衣着、端庄的外表、脱俗的气质、优美的语言、和谐的动作表情、活泼开朗的性格以及谦逊宽容的态度,对学生的心灵有很大的影响, 有助于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师生友好合作顺利地完成教育任务,达到“润无细无声”的教育效果,实现学生情感体验,道德升华。

参考文献:

对素质教育的感悟范文第13篇

关键词:美术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强调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为重点,其目的集中在人格的培养上,注重智力为知的素质,气质为情的素质,性格为意的素质,能力为技的素质是我们追求的目标。而美术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一种艺术教育,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各方面有着学科独特的优势。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经验就“中学美术学科如何实施素质教育”这一课题谈谈自己的想法,不妥之处,敬请指正:

一、中学美术学科实施素质教育的原则

1、时代性原则

现在已进入终身教育的时代,新成果、新信息不断涌现,这就要求美术教师要在教学中剔除陈旧的知识,要结合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实际补充必要的新知识、新信息,注意教学内容的开放性,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在美术教学的目标、内容、方法等各个方面要有强烈的时代意识。

2、活动性原则

艺术教育的活动是指主体身心参与主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是学生积极、能动地获得艺术审美经验的过程,它具有知与行、身体动作与心理感受有机联系的特征。活动性原则也充分体现了美术教学的特殊规律,学生艺术审美能力和艺术审美意识的发展、艺术情感的满足和升华都是在艺术实践活动中实现的。离开了具体的、活生生的艺术活动,美术教学的一切目标都将成为一句空话。因此,我们要把活动性原则贯穿于艺术教育的全过程,在活动中求发展,出成效。

3、主体性原则

素质教育强调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作用,确立一切为学生服务,一切从学生实际出发的思想。艺术教育活动的开展是师生双方相互协调的过程,其中教师是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学生是活动的主体,学生的艺术审美愿望、兴趣以及表现能力是活动开展的根本动力。“教为主导”则着眼于“学要主动”,美术教学要想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就要重视学生在教育活动中主体性的发挥,要把艺术教育活动的重心转移到学生身上,切实唤起学生的艺术审美激情,使他们主动投入艺术教育活动,真正成为艺术教育活动的主人。

4、差异性原则

素质教育强调人的个性的充分发展,反对“一刀切”,反对把学生当作规格划一的“标准件”。美术教学要想提高每一位学生的全面素质,必须注意艺术审美的个性差异,充分注意艺术审美的个性化特征,要理解学生需求的多样性,考虑不同学生的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重视对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及能动性的尊重和开发,注意艺术审美信息供给的丰富性和鼓励个性的发展,这是直接关系到美术教学功能发挥的成效及质量的大问题。

5、立体性原则

艺术教育不同于其他学科教育,它在内容和形式上具有丰富性、综合性和渗透性。各种艺术是互通的,把视觉艺术、听觉艺术与想象艺术、空间艺术与时间艺术等结合起来,可以丰富艺术教育内容,激发学生艺术兴趣,提高教育质量。另外,美是无处不在的,各门学科都有美育的因素,要校内外相结合,课内外相结合,各门学科相结合,全方位地提高学生艺术素质及其他品质。

二、中学美术学科实施素质教育的策略

1、注重引导学生领悟和创造美术作品深层次的精神内涵。

人们认识世界,需要多方位、多角度,可以通过不同的途径,运用不同的手段。许多美术作品创造的艺术形象的感人效果,是言语、文字所无法描绘的,只能用心去体验、去触摸。如梵高的《向日葵》、列宾的《伏尔加河的纤夫》、马蒂斯《罗马尼亚的上装》、达芬奇的《蒙娜丽莎》以及我国画家徐悲鸿的《群马图》、齐百石的《虾》图等,这些作品思想深邃,富于理性,和谐秀美,有利于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和理解作品的文化内涵。

2、适当的教学方法是美术素质教育得以实现的重要途径。

在中学美术教育中,除了采用一般的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外,最主要的是处理好“教”和“悟”的关系。“教”是指教学从教师的讲解入手,以教师为主体,学生随从老师,教师以理性的讲解把前人优秀的经验传授给学生,让学生现成地接受先人的典范成果。而“悟”则是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教师的作用是诱导学生领悟,使学生潜在的灵明与自由得以充分的发展。教师教学忌理性灌输和讲死道理,要留有疑点、空白处,留待学生去琢磨、开发和领悟,去挖掘学生的潜力。我们在美术教学方法要坚持“教”和“悟”的对立统一,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实现“教”“悟”合一。

对素质教育的感悟范文第14篇

关键词:语文教学 德育 德性 人格

中华民族的悠久文明见载于史籍,传承于教育,而具体的继承工具便是语文教学。我国古代的教育无论是学校教育、社会教育,还是家庭教育、百工技艺教育,其均是以德性为主兼及智性的人文教育。《易・贲卦》中“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则形象地说明教育的初衷和旨归――德性教化和人格修养。由此,人才的前提是良好的道德素养和完善的人格,只有这样的人才才是国家、社会有用的人才,也只有培养出这样的人才的教育才是有意义的教育。

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培养全面发展的、和谐的个性的过程就在于:教育者在关心人的每一个方面、特征的完善的同时,任何时候也不要忽略人的所有各个方面和特征的和谐,都是由某种主要的,首要的东西所决定的……在这个和谐里起决定作用的、主导的成分是道德”。大教育家别林斯基也指出:“有许多种的教育与发展,而且其中每一种都具有自己的重要性,不过道德教育在它们当中应该首屈一指”。显然他们都强调了在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能力训练的同时,更重视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可见,教育本身不仅是在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德性培育与道德的浸润。故《国家教育中长期发展纲要》中就提出:“德育为先”的重要内涵。所以学校的思想品德教育是基础,而学生德性的培养与道德的完善,不仅通过政治与思想课上来完成,其实更多的人文学科也担负着塑造人的德性与人格教育的功能,能够触动、唤醒学生的灵魂。尤其是承载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的语文学科,在学生的道德与人格方面有重要的作用。文质兼美的课文孕育着丰富的育人因素,它们的具体形象又为学生乐于接受。凭借教材,对学生的思想意识给予有益或良好的影响,是在语文教学中加强渗透德育的必由之路,将会喷发巨大的能量。也就是说:教师要准确把握教学目标,善于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努力营建情感氛围,制造一个熔铸精神与灵魂的大“火炉”,把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点化出来,呼唤出来,以打动学生的心弦,对其情操进行“陶冶”与“熔炼”。因此,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在传授知识,发展学生智能的同时,要充分挖掘其中蕴涵的丰富的德育因素,适时地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结学科教育之果,盛品德教育之花。那么,如何利用语文课的教学特点,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德育与智育相容:形象孕育思想

各个学科的知识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们的思想观点,思想性成了学科知识的内在属性,它们互相融合,互相渗透,脱离了教材,谈品德,德育是空洞的说教;反之,没有德育的教学,智育也是苍白的。正如蒙台梭利说:“道德的营养不良和精神的中毒对人的心灵的危害,正如身体的营养不良对于身体健康的危害一样。”因此,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为了更好地实施教学,落实教学目标,德育渗透与智育的开发相结合是必要的,对于具有丰富而生动德育材料的语文学科而言,这一点更是关键。语文教师可以通过介绍写作背景,指导朗诵,引导学生赏析,归纳总结等方式,让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掌握一定写作技巧的同时,能让学生在具体的形象中获得思想品德教育,深刻地体会学科知识的思想性与人文性,从而保证取得较好的教育教学效果。例如,我们在学习《沁园春・长沙》中我们可以给学生讲解写作背景,了解老一辈革命家革命的艰辛,更要从诗词的赏析中分析毛诗中所展现出来的各种深刻而大气磅礴的意象,“鹰击长空”“百舸争流”等,再《沁园春雪》:“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通过这些意象的解读来深入的思考这个人物的英雄气质与豪放的大气及强烈的爱国精神。此外如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等等,这些诗歌意象无不浇筑作者一往情深的爱国情怀与胸襟意志等,这无疑是对学生人格教育的重要的形象素材与财富资源,更是语文教育的重要的内容。

二、感性与理性碰撞,真情感悟人性

情感是知识转化为行动的催化剂。在课堂教学中,只有学生动情,才能在求知、练能、开智中育德。寓抽象道理于直观形象之中,易于产生情感效应。寓抽象道理于亲身实践之中,易诱感体验。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仅靠“外部条件”的“暗示”与“陶冶”还不够,还要依靠人的“内部条件”的“感悟”与“体验”起作用。感悟是个体凭借语言及其语境的直感,获得某种印象或意义的心理过程。感悟的心理历程是“循文、明象、体情、悟道”,即感知语言文字,再现事物表象,进入课文意境,体会作者思想感情,了解写作意图和方法。让学生潜心读书,自己咀嚼语言文字的滋味,去品味其中的感情,受到道德情操的熏陶感染,进而对人性有个质的飞跃与提高。一句话,要激活经验,“以读求物,读中见悟”。只有感悟才会使思考有深度,感悟是情智交融的,感悟重于综合,感悟主要是同化,感悟的主体是参与者,感悟是全线相联,感悟是人心与文心的融通。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只有亲身感悟教材中的情感因素,才能对课文塑造的生活原型有设身处地的真切感受,催化自己的情感,与作者心心相印。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受到情的熏陶、理的启迪。才能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激起共鸣。才能真正受到道德情操的熏陶感染,给人性以洗涤与照耀。我始终认为语文课堂是情感交流的课堂,语文是个情感重要的储蓄所,语文课堂需要感性与理性的碰撞,通过理性的启迪与感性的触动,激感进而来完善人。当然我们语文课堂不仅是通过形象来触动学生的情感,强化感性的生命认知,更要在此基础上升为理性的思考与提高,这种理性的思考是人的德性与人格完善的重要基础,人只有经历这些思考才能真正成为一个完善、健康的人。为此,教师必须做到:(1)把全体学生看作感悟的主体,具有独立的人格的人;(2)营造情感氛围,提供感悟契机;(3)架设一座沟通学生“主观存在”与教材“客观存在”的桥梁,让学生与作者的情感共鸣,获得生命体验,进入感悟境界。这种内在的感悟,是思想道德教育融合于语文教学中的重要表现。

三、课内与课外的结合,双向互动熏陶

课内教材中德育的内容,不可能会像思想品德学科知识那样处处明显,它往往是内在的、深层的,渗透在学科知识的深入,与学科知识融而为一,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进行的德育,不能仅停留在那些表面的内容上,而应当是深入挖掘教材内在的德育因素。语文学科的德育,材料虽然丰富,同样需要我们多方面深入挖掘,以提高德育渗透的成效。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赏析文中字、词、句;理解句中句式的作用及其变换、文中修辞、标点符号的运用,使学生能认识到祖国语言无可比拟的表现力,体会到祖国语言质美意深,洗炼如金的妙处,能感受到祖国语言的丰富多姿,包罗干象。例如,学习朱自清以《春》,人们通过欣赏那生动、形象、贴切的语言,深刻领会春景的美妙,激起人们对生命、人生的思考。再如屈原的《离骚》中的名言名句,了解先贤们忧国忧民的情怀,立志报效祖国,培养献身精神。而对语文的挖掘最后落实为学生对语言的运用与实践,这样在中学而言,最直接的实际行动就是作文教学。

作文教学的过程实质上就蕴含着深刻的思想与人文的浸润过程。故作文教学与思想教育有机结合,自然渗透,才能使学生在作文训练的同时更好的受到思想道德教育,从而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对于学生的作文,既要引导他们在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写作技能上下工夫,更要引导他们把握好观察生活的角度。正确分析评价生活中的人和事,准确的反映生活。评价学生作文,不仅要看学生的文辞表达和布局谋篇,还要看文章的主题观点和表达的思想境界、认识能力和认识水平。“应该知道德行与善良的心灵比任何学问或文字都重要,要把他的主要工作放在形成学生的心理,使它具有一种正当的心情上面……如果没有这一点,不能排除不良的与邪恶的习惯,那么,文字、科学以及教育上的其他一切成就都没有用处,就只能使得一个人变得更坏,更危险而已。”现在作文中要求的“感情真挚”就是要我们鼓励学生说老实话,做老实人,敢于写真实的人,记叙真实的事,描写真实的景,阐述真实的观点,抒发真实的感情,甚至敢于亮出隐藏在内心的阴暗面,披露无人能知的事实,以培养诚实的品质。在学生作文中,很多题目涉及到友谊、母子情、师生情,对这些题目的正确引导,就会让他们建立正确的道德观,从而继承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所以,作为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切不可忽视对学生进行健康的思想道德教育。

而课外开展形式多样的语文活动,是对语文课堂教学的有力补充,是学生增强素质另一途径。教师可以利用课堂或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开展各种语文活动如诗歌朗诵比赛,成语故事比赛,收集剪报,做手抄报,开讨论会、演讲等。这些活动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技能,提高学生的素质,这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思想薰陶,激发他们积极向上的情感。我常常利用课前五分钟让学生讲述“今日新闻”“成语故事”“美文赏析”等,从这些活动中,老师适当引导,学生在听说活动中就能陶冶情感,净化心灵,提高思想认识。例如:学生在讲述新闻时,有的多讲述的是社会的阴暗面,很少注意人间的真善美的光明面。这样无形中就给他们的成长带来消极影响。我就告诉他们:大千世界,五光十色,无奇不有,正是这些组成了我们丰富而多彩的生活,在我们的社会中,真善美占大多数,是主流,只要我们多加留意,就会发现在我们身边,拾金不昧,助人为乐等好人好事已蔚然成风,如果我们能身体力行,也会感觉到行为高尚,心灵美好,就会发现生活中有更多的乐趣。还有语文活动的比赛,既能激发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也能让学生感受到集体协作的重要性。古典诗歌朗育、讲成语故事,让学生们能掌握朗诵、演讲的技巧,又让学生能感受到祖国语言文字的精炼形象,祖国灿烂文化的源远流长,从而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感。

总之,语文教学中的德育,应该符合语文教育的特点,注重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注重课内、课外相结合,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要求渗透于教学过程之中。正如雅斯贝尔斯所言:“所谓教育,不过是人对人主体间灵肉的交流活动,包括于知识内容、生命内涵的领悟、意志行为的规范,并通过文化的传递功能,将文化遗产交给年轻一代,使他们自由生成,并启迪其自由天性。”“是一种灵魂的唤醒,而非理智的知识的堆积与认知。”可见,以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养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是我们教育的核心与本质,要成才,先为人并不是单纯口号,具有深远的内涵。为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我们在日常教学中应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并将此贯穿于我们教学过程之中。只要我们有一颗实施素质教育,对学生,对民族,对国家高度负责的心,只要我们认真地去做,只要我们肯付出,真正对他们的灵魂有所触动,那么我们语文学科的教育也一定是光彩夺目!因为理性的知识与认知可以忘却,但德性与人格融进生命,点燃人生之风采!

参考文献:

[1][苏]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下) [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114.

[2][俄]别林斯基.别林斯基论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133.

[3][意]蒙台梭利.儿童教育[M].,2007.100.

对素质教育的感悟范文第15篇

摘要:笔者认为,语文审美教育是培养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必须提高语文教师的审美素质,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以提高语文教育质量。

关键词:审美教育,素质教育,感悟美

语文审美教育,就是“以语文教育中的美的因素去教育学生,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观念与审美理想,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提高学生感受美、鉴赏美以及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杨德如语)。《普通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也提出要求:“要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能力和审美创造的能力”。

语文是一门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综合性基础学科,其工具性以提高学生的实际语文能力为目的,其人文性则以陶冶学生的情感生命为指归。语文学科“熔德育、智育、美育为一炉”,具有全面教育的整体功能,是形成学生社会文化素养的重要途径。审美素质是构成社会文化素养的重要组成,与科学素质、政治素质、道德素质等组成一个完整的社会文化素养体系。中学语文审美教育正是借助中学语文教学中的美的因素,培养受教育者的审美素质,以期达到完善人格、陶冶情感、发展智力,促进人的各种潜能全面发展的目的。因此,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提倡审美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这是语文教学的固有要求,并不是外加的任务,而是要以此为先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发学生素质发展的潜能,从而实现语文素质教育在素质培养方面的整体目标。

在国家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语文审美教育更应该加强。语文审美教育就是借助语文教材及语文美育活动中客观存在的美的因素,教育学生怎样感知、理解、鉴赏和评价美,陶冶学生的情操,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点、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崇高的审美理想。

一、用智慧的眼睛发现美

文学作品虽是语言艺术,但和其他艺术一样,具有形象的可感性。荷塘月色的恬淡幽美、大好秋色的绚丽灿烂、现国花城的旖旎艳丽、长江三峡的雄奇险峻、泰山雨景的迷蒙磅礴,无不显现出大自然的迷人姿容;祖国农村的美丽富饶、刘和珍、白求恩等英雄形象光彩照人,无不充满着动人心弦的艺术魅力。语文教学要抓住形象进行分析,进行感情熏陶;运用生动优美的语言,展开作品描绘的形象,在作品与学生思维之间架起一座桥梁,让学生感知美、热爱美,从而激发其审美情趣。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以审美的眼光来观照课文,用智慧的眼睛发现美。教材是美的矿藏,蕴含着各种各样的美。语文老师要善于挖掘和引导,使学生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要引导学生从美景、美行、美情中去挖掘美、鉴赏美,并通过审美的过程来培养、提高学生审美的能力。以文学教材为例:文学给学生打开了认识人生和自然的天地,展示真、善、美的审美领域,创设了陶冶情操、完善人性的艺术环境;文学体现了艺术家的审美理想,反映艺术家们所理解把握的社会生活与自然事物的美,是现实美最集中、最典型的理想化形式。因此学习文学作品就必须深入挖掘发现蕴含其中的审美价值。比如《春江花月夜》描绘了春、江、花、月、夜景色组合的和谐之美,反映了作者对宇宙人生深沉思索的哲理之美;《人间最美的坟墓》描绘了托尔斯泰墓那种逼人的朴素之美,反映了一种震撼人心的崇高之美《茶馆》让不同时代不同身份的人物在同一地方陆续登场,于矛盾冲突中展现悲剧之美;《我与地坛》中对崇高母爱的讴歌和对生命的深刻感悟之美等等无不激起我们强烈的审美欲望,这些内涵丰富文学作品,都蕴含着极为广泛的美的因素,怎能不带给学生一种审美愉悦,怎能不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雕塑大师罗丹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语文教学亦是如此。

二、用心灵的共鸣感悟美

感悟,是在发现基础上的一种心灵的共鸣,是学生情感积淀到一定程度的自然表现。引导学生感悟美,途径很多,比如,我们可以打破传统的教学形式,把阅读课由教师一味讲改为自主学习交流课、赏析创意论辩课等;把作文课由学生自己写改为先“说”作文,有了交流和共鸣再下笔;可以把语文课上成鉴赏式、合作式、探究式等的课型,创设种种情境与机会,让学生在个体探索、实践中不断丰富精神生活,寻求对自然、人生的感悟,从而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完善人格。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语言如果幽默风趣,就最能营造出一种和谐愉快的氛围,可以使学生产生种种审美情趣,这就要求教得有趣。

首先,我们应力求使用风趣幽默的教学语言。这样不仅使优秀的学生因成功而发出笑声,也尽可能使后进的学生在怜悯的气氛中得到触动。其次,我们还应力求用恰当的感情、语调去使用课堂用语,以激起学生的兴趣。现在许多学校、许多班级的学生对语文这门课程产生了兴趣危机,这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语文教师的语言干瘪乏味,谈不上生动、风趣、幽默、令学生不感兴趣,也感受不到愉悦。因此,语文教师应以生动的教学方法,营造出一种愉快氛围,把学生带入课文形式美和内容美的愉悦性感受之中,获得对语文学习内容的深入把握。

有的课文,助以相应的音乐,可以造成一种和谐美妙的氛围。如教朱自清先生的《春》进,我们首先可以在课堂上播放古曲《春江花月夜》,把学生带入一种令人感到愉悦的氛围中;然后,又伴随音乐,娓娓动听地朗诵课文,让学生完全沉浸在美感愉悦氛围中;最后,主学生伴随着音乐一起朗读课文,进一步感课文带来的美感及愉悦性。这就使学生在初学课文进获得了感性的审美愉悦,对讲义有了一种朦胧的、模糊的美感,对进一步的理性把握也就有了坚实的基础。

三、用愉悦的真情创造美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