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水资源生态效益范文

水资源生态效益范文

水资源生态效益

水资源生态效益范文第1篇

【关键词】塔里木河;水资源利用效益;生态损伤

1.塔里木河水资源利用现状与效益情况概述

塔里木河在建国后的灌溉面积为42.65×104 km2,源流区绿洲面积为160×104 km2,如果水土资源没有进行开发,那么干流区原始的地表水径流量可达65×108~75×108m3,而实际上,约有一半以上的地表水消耗在积水湖或洼地中,最终被蒸发。塔里木河具有较高的水资源开发价值,仅其大、中型水库面积就达508.8km2,水体容积8.8×108m3。由于水土资源的开发,毁林开荒、河水断流等一系列因素所造成的林地减少面积为1.62×104 km2,实际损失面积约6.56×104 km2。目前干流区的人工林面积为1.54×104 km2,加上新绿洲人工林保留面积,略高于被损失的天然林面积。另外一方面,塔里木盆地在历史上,绿洲扩大的面积较沙漠化的速度要快,近代以来,塔里木盆地扩大的绿洲面积已达17340km2。

建国以来,塔里木塔里木盆地共建水库约200座,总库容32×108m3,在彻底改造原有灌区的同时,还开辟了阿拉尔、小海子、铁干里克等新绿洲。1990年,人工林面积为43.14×104 km2,与前五年相比,年均递增率高达10%,绿洲林木覆盖率14%。随着水资源的持续开发利用,塔里木盆地的农业生产近年来也有了较大的发展。1985~1994年的粮食总产量增加到3.312×104t,年均增长率为3.1%,人均占有量由393.3kg提高到432.2kg。全盆地的工业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比重由20世纪60年代初的不足20%提高到80年代初的30.8%。

2.塔里木河水量变化

塔里木河三源流年平均产流量为179.5×108m3,其中叶尔羌河63.9×108m3,和田河为44.0×108m3,阿克苏河71.6×108m3。然而实际上三条源流汇入塔里木河干流的水量仅占总水量的25.8%,剩下的74.2%水量都在支流中被消耗了,其中叶尔羌河消耗水量最多,约有98.4%的水量都被消耗。和田河能流到干流的水量占产流量的23.4%,阿克苏河对塔里木河的供水最为明显,达到了70%以上。

塔里木河干流区的降水稀少,无法确保植物正常生要。下游植被主要依靠地下水来获得供给,而另一方面,地下水由地表水转化而来,地表径流的减少,减少了下游的地下水补给,使得地下水位下降,植被生长现状堪忧。此外,塔里木盆地在开发发展的过程中,绿洲面积和沙漠化进程处于同步发展趋势中,水资源的重新分配,一方面使得上游产生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也给下游带来了生态损失。

3.塔里木河水资源利用效益与生态损失对比分析

尽管塔里木河依靠水资源利用开发,上游获得了较为客观的经济效益,然而在实际上,塔里木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实践上程度依然较低,基本属于低效利用阶段。在用水量的分类比例当中,源流区的农业用水量所占比例最大,高达95%以上。针对这一实际情况,在估算塔里木河的实际水资源利用效益的过程中,可以尝试采用效益分摊和成本扣除的方法,对农业用水的平均效益进行较为科学客观的计算。效益分摊法是一种把农作物的净产值在灌溉水和其它农业措施之间以一定的比例进行分摊的效益计算方法,一般规定的灌溉分摊系统为0.05。而成本扣除则是指在进行农业经济效益计算时,将在生产过程中所投入的基本农业成本折算成较为合理的经济报酬,再将总收益减去经济报酬,最后得到纯利润。根据这一方法所计算出的水资源开发利用效益一般都较高。就塔里木河源流区的水资源利用效率而言,将其与全疆的平均水平进行对比,其效益整体上呈现出较高的走向。在计算农业用水的供水成本时,采用以下几种成本计算方法,即保证水利工程能够自我维持、保证水利工程进能够行自我改造、维持水利工程的运行和维修及全部折旧费均算入供水成本当中。

计算结果如下:三条源流灌区引用地表水140.858×108m3,水资源利用直接效益约为40×108元。塔里木河上中游地表水近年来的引用量不断地增加,致使下游河道的年径流量减少了70%。下游铁干里克至罗布泊段地下水位下降明显,部分河道断流,已经造成1.617×105km2的自然林、草的衰败和死亡,绿洲弃耕土地1.13×104km2。

在计算生态损失时,首先明确生态损失的涵义。生态损失包括直接损失、间接损失、恢复成本等。一般来说,直接和间接损失比较难准确地计算出来,可以采用恢复费用替代法计算由于水量减少造成的生态损失。塔里木河的下游要想做好生态恢复工作,关键在于增加河道的水量,而相关资料显示,塔里木河源流区每节约1m3灌溉用水输送到塔里木河,就要投资1元。而如果将下游平均径流量恢复20%以上的水平,则至少需要增加8×108m3的水量输入干流,耗资约8×108元。

对比分析塔里木河水资源利用效益与生态损失,我们可以发现,塔里木河的水走远利用效益相对较高,而与此同时,生态损失的情况也较为严重,要进行生态恢复,所需要耗费的资金在已有经济效益中也占相当比例。

4.结语

通过对比分析塔里木河水资源利用效益与生态损失,在综合评价水资源利用与生态恢复的双向关系后,我们在开展塔里木河的水资源开发利用工作时,既要合理地开发利用水资源,坚持尺度原则,又要着力做好生态恢复工作,确保塔里木和流域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玉江.塔里木河源流区径流量年内变化特征[J].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2014(05).

水资源生态效益范文第2篇

关键词:外部性;政府干预;产权;交易成本;生态补偿

中图分类号:D63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3)09-0086-03

漓江不仅是桂林旅游的精魄所在,它还是桂林城市供水的命脉。能否妥善解决漓江水资源的储备问题,更是兹事体大。作为漓江的主要发源地,猫儿山的水流量占据了漓江总水量的52%,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净化水质、调节流域径流量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研究表明,猫儿山五种林型水源涵养能力顺序为铁杉林、水青冈林、高山矮林、人工阔叶林、毛竹林,铁杉林的综合水源涵养功能最高,毛竹林的最低,铁杉林强大的水源涵养功能是漓江源的重要保证[1]。然而,近年来,漓江上游水源林面积急剧下降,森林水文效能大幅度减退,特别是近年来猫儿山脚下农民大量把原本有良好储水功效的常绿阔叶林砍伐,重新种上经济效益高的毛竹林等速生林,更是间接影响了猫儿山地区的水土涵养能力,这对漓江水位的逐年下降无疑是雪上加霜。生态环境问题参伍错综,表面上看是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副产品,实际上是人与人、人与自然、经济利益与生态利益互为冲突的输出结果。在对当地农民收入不造成负面影响的前提下,恢复漓江上游水源林区的生态功能,已成为迫在眉睫的工作。

一、外部性问题的提出及其理论溯源

经济学上认为,外部性是市场失灵的核心,外部性现象引发人际冲突与社会矛盾,常常导致一种非最优的资源配置。经济的外部性概念是由剑桥大学的庇古和马歇尔在20世纪初提出的。作为经济学中一个亘古不衰的话题,外部性是新古典经济学的重要范畴,也是新制度经济学的重点研究对象。庇古税和科斯手段为解决外部性问题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庇古认为:外部效应是由于边际私人成本与边际社会成本、边际私人收益与边际社会收益的背离造成的,外部性产生的原因在于市场失灵,市场机制已不能靠自身运行达到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最优状态,此时必须通过政府来干预解决。“庇古税”旨在通过补贴和征税的方式实现外部效应的内部化,对于正的外部影响政府应予以补贴,对于负的外部影响应施以罚款,以使外部性生产者的私人成本等于社会成本,从而提高社会整体福利。科斯在批判借鉴庇古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外部性实际上是产权界定不清所导致的,倘若产权界定清晰并能进行自由交易,那么市场自身就能解决外部性问题。外部性表面上看是产权问题,实质上是交易费用过高所致。因此,要解决外部性问题,关键在于降低交易费用。

二、负外部性:漓江上游水源林治理困境的发生机理

(一)效益的公共性使得漓江上游水源林治理面临“搭便车”现象

漓江上游水源林是一项典型的公共物品,其基本特征是效益的公共性和正外部性。水源林在保持水土、涵养水源、净化空气等方面发挥了诸多功效。这种物品一旦被生产出来,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排除在享受它带来的利益之外,因此也时常导致“搭便车”现象的发生。极强的正外部性,加之水源林产生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很难通过货币形式在市场上体现出来,使得私人缺乏生产和提供这类公共物品的动力。即使这种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能够以货币形式度量出来,也很难保证投资者和经营者在短期内收回成本和获取收益,因为水源林所产生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很大程度上具有间接性、长期性的特点。假如这种效益在短期内得不到直接补偿,私人供给公共物品就很可能是无利可图的,这样私人就不可能参与公共物品的生产与提供。由于私人收益小于社会收益,长期以往,市场主体的逐利本性便使得当地居民丧失了继续保护水源林的动力。效益的公共性和外部性,决定了漓江上游水源林不能或不能有效通过市场机制由私人来提供。

(二)市场主体的逐利本性催生了新的负外部效应

建国以来,国家不断加强对漓江上游水源林的保护工作,目前,上游已先后建成猫儿山部级自然保护区、海洋山和青狮潭两个水源林保护区,漓江上游水源林保护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水源林的保护与利用引起的矛盾愈发尖锐。水源林虽然具有生态保护功能,但对生产者而言并无利益驱动的内在机制。漓江下游靠江吃饭的旅游产业或对漓江有用水需求的人群,虽然长期承受漓江的的恩泽,但是市场机制并不具备对上游水源林区进行补偿的机制,当上游生态良好时,市场机制并不能给予肯定,现行政策对保护水源林的行为主体予以补偿的力度也较弱。上游居民在“自利理性”精神的驱动下,将部分集体或个人所有的公益林砍伐,重新种上经济效益高的毛竹林,也就不难理解这些行为了。近年来,毛竹林的种植面积有逐年扩张之势,农民在自身获益的同时不自觉地给他人造成了影响。由于铁杉林等原始阔叶林减少、水土涵养功能减弱,漓江源头水资源储备量下降,导致漓江流于的水位和水量不足,影响了漓江游客赏玩的兴致,影响了城市用水的需求,而这种影响恰恰又是负面性质的,即农民的改种植行为催生了负外部效益。

(三)水源林产权关系的稳定性脆弱加剧了治理困境

产权理论认为,只有明晰产权才能实现有效的产权保护,并由此获利。但是,水源林具有自然资源的产权性质,存在天然模糊和不完整的特征;产权的不可分割性,使水源林的保护和治理主体无法由此获利,这就使得保护和治理活动失去了市场的支持,市场失灵在所难免。罗慧等人认为,生态环境资源由于不可分割性导致产权难以界定或界定成本很高,而通过市场力量提供的环境质量和数量的公共物品一般严重不足,由于外部性、信息不对称、存在交易费用,市场的自发运行往往偏离理想中的最佳效益点,从而易产生类似“公地悲剧”的市场失灵。在当前的资源产权所有制结构下,前文所述的上游居民的经济行为在事实上产生了外部性,“对资源有控制权的人并不直接和按比例地收益或受损于自身行为;而受损(益)的人又通常不能根据自己利益对资源做出直接反应行为,原因在于对资源的收益权或承担损失的责任总是与资源的控制权相分离,正是这种分离导致外部不经济,其实质是私人成本的社会化”[2]。

水源林产权责权利关系缺乏长期的稳定性,稳定性脆弱又主要存在以下目标冲突:政府积极治理和当地居民参与程度不高的矛盾,退耕、封育或生态投资与居民作为理性经济人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矛盾,生态环境外部性与农户“不患贫而患不均”的小农意识之间的矛盾,生态环境效益长期性与农户追求短期经济效益的矛盾[3],这些因素造成了漓江上游水源林治理的市场失灵困境。

三、化解外部性问题的政策框架设计:漓江上游水源林治理中的政府责任

在政府适度干预的过程中,新的政策框架需要纳入提高农户自主行动能力并推进生态系统经营的制度机制,以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通过不断深化林权改革和生态补偿机制等制度创新,由经济比较发达的下游地区“反哺”上游地区,对漓江上游水源林区的生态保护努力和机会成本予以相应的补偿,不仅是生态正义和环境公平的体现,而且是漓江流域生态保护和经济开发形成良性循环的客观需要。

(一)深化科学合理的林权改革

要想克服水源林治理中的市场失灵,首先需要政府界定水源林区的生态产权。按照产权学派的观点,明确的林地承包经营权将有利于农户保护自身所拥有的森林资源。雷新途、石道金认为,解决生态资源的产权困境的基础在于界定清晰的生态产权边界,并以此为基础优化生态资源的产权配置和维护生态资源的产权制度,从而提高生态资源的产权效率。一般来说,涉及国家整体生态保护的森林、生态草地、水源林、濒危动植物资源其生态产权,仍然应该由国家掌控。蔡晶晶通过分析“分山到户”和“共有产权”两种模式,指出无论是产权“配置”或“统合”,都无法保证我国森林资源的永续发展。在林权体系不稳定的情况下,资源使用者都寻求短期利益的最大化,他们对森林的经济功能重视程度远超过生态功能,强调毛竹林等速生林带来的短期效益,舍弃了原生天然林的长期生态服务效益。因此,如何建立起内生的、能够符合更大群体利益的自我约束机制,将是林权改革必须重视的问题。

(二)推行生态补偿机制,采取生态补偿政策

类似漓江上游水源林这样的主要提供非物质的生态功能区,生态服务物化程度低,界定产权的信息、执行和交易费用非常高;即使是在产权明晰的情况下,其交易成本仍然是巨大的,通过科斯手段难以有效解决外部效应。此时,可以选择生态补偿机制,“通过对损害(或保护)资源环境的行为进行收费(或补偿),提高该行为的成本(或收益),从而激励损害(或保护)行为的主体减少(或增加)因其行为带来的外部不经济性(或外部经济性),达到保护资源的目的”[4]。生态补偿机制可以有效反哺漓江上游水源林地区因保护生态环境而导致的财政减少,补偿当地因发展方式和发展项目受到一定限制而衍生的机会成本。由于“市场失灵”的存在,在漓江上游水源林的治理工作中,政府要主动承担起生态补偿和利益协商的职责,按照“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受益对象明确的,由受益者补偿,受益对象模糊的,由政府补偿。

1.明确漓江上游水源林生态补偿主客体是前提

运用生态补偿机制对如何治理漓江上游水源林进行探讨,必须明确以下问题:生态补偿的主体为中央及地方各级政府,生态补偿客体为法律法规、政策实施过程中的各种利益相关者,地区范围内主要包括漓江上游水源林的当地居民、与漓江密切相关的旅游业直接或间接从业人员、“共饮漓江水”的工农业或生活用水需求者等。一国范围内,生态服务生产者(补偿接受者)为漓江上游区域内居民,生态服务受益者(补偿支付者)为全国公民。

2.建立健全漓江上游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制度是关键

近年来,中央政府和广西区政府相继出台了《中央财政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管理办法》《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办法》《广西壮族自治区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管理实施细则》《广西壮族自治区漓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条例》等政策文件,对生态补偿运行机制等方面做出了具体规定。要提高对水源林生态服务生产者的补偿标准,调动上游地区保护水源林的积极性。在明确漓江上游水源林生态补偿方案的过程中,政府要积极鼓励各方利益主体及专家学者的广泛参与,“综合选用不同的研究方法,按照生态服务价值、资本成本、时间成本、机会成本等内容,充分考虑生态系统的特征、所提供的服务功能、所处区域的特点”[5],将生态服务价值计算结果结合公众听证,制定出符合实际、操作性强的分配标准。

3.推进漓江上游水源林生态补偿融资是核心

水资源生态效益范文第3篇

关键词:地方林业;生态效益;经济效益

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飞速发展,各领域对林业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强,提升林业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协调性,促进地方林业生态经济发展成为现阶段需要关注的问题。近年来,国家对地方林业生态环境建设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虽已初见规模,但仍存在诸多问题。

一、林业生态经济效益的内涵

林业生态经济效益主要包括林业生效效益和林业经济效益两大方面。林业生态效益体现在对生态环境的改善,对水源土壤的涵养保持,对空气质量的改良,对防风防沙的强化等效益。而林业经济效益主要体现在林木成材后可以用于建筑行业、造纸行业和家具制造行业等领域的生产生活用材。将林业生态经济效益进行细分也可以包括:涵养水源,森林的生态系统能够在洪水季节抵挡洪水侵蚀,能够储存水分;固碳制氧,林业资源在生长过程中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并固定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生产氧气,也能够通过自身新陈代谢制作有机物质;固土保肥,林业生态系统自身就具有固土保肥的作用,枯枝落叶能够储存降水,减轻预习对土壤的冲击作用;经济效益,丰富的林业资源可以为建筑行业、家具制造行业、造纸行业等领域提供原材料。比如以树木制作的环保纸巾、环保筷子、环保家具等,制作纸或者家具剩余的木料还可以用到建筑工地的木材中,这就充分发挥了林业资源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地方林业生态经济效益发展中的突出问题

(一)森林资源生长周期较长

森林资源生长周期较为缓慢,出于对林木资源的保护,常依赖于森林资源的自主生长。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林木贸易的发展。如果要求短时间内获取森林资源是违背自然规律的。所以,森林资源生长周期缓慢也是阻碍林业生态经济效益发展的重要问题。

(二)地方林业资源较地域化

全球的森林资源主要分布在俄罗斯等地区,我国森林资源占比较高的是东北地区,但东北地区对森林资源过度开采,导致森林资源流失。而其他地区为了维护生态环境不得不人工种植。这就造成了林业资源地域化的现象。还有些树木或者草本植物较地域化,在其他地方不容易生长,林业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只能依靠地方管理。

(三)林业合作方式较为单一

林业合作中,地域差异较明显,但合作方式差别并不大。主要是依靠劳务合作和合资经营来进行林业经济贸易。这些合作方式都缺乏流动性,并不利于林业贸易合作的长效发展。

(四)容易造成林业资源浪费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林业经济效益的需求不断增加。很多地方为了提升林业经济效益忽视生态效益。例如,忽视森林资源生长周期慢的特点,大量采伐林木,导致生态资源流失严重。因此,需要地方引起重视,强化森林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三、提高林业生态经济效益的有效措施

(一)树立科学发展观,完善森林资源供应体系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林业资源开发与利用的过程中,科学技术起到关键作用。为了实现对林业资源的持续经营,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地方政府需要制定完善的发展战略,结合国家政策支持和本土特色,不断完善森林资源供应体系。以保证森林资源的科学开发和合理利用。地方政府高度重视林业建设和发展,并将林业资源的开发利用作为农村工作中的重要工作之一。党员干部带领各级组织和干部群众,狠抓建设,加快实现对地方生态建设的大发展和快发展。

(二)强化组织引导力,提升林业资源利用率

林业生态经济发展中,森林资源多以初级产品的形式出现,并不对其进行深加工。这样的现状就给林业经贸合作升级带来了影响。所以,为了提升林业生态经济效益,应该首先提高森林资源的利用率,对森林资源进行再加工和深加工,提升森林资源的价值。因此,借助科学技术完善林业科研队伍非常有必要。林业科研队伍负责提高森林资源产量,并培育速生的优质新品种,森林资源利用率。定期安排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森林资源的管理工作,验收森林资源的加工质量,防止出现森林资源的浪费与过度开采现象。最大限度地利用森林资源,提高森林资源的利用率,降低资源开采加工成本。同时,在地方政府带领下可以实施领导包乡、部门包村、乡镇干部包点的管理机制,一级抓一级,层层落实。加速推进植树造林工作。在领导干部带领下,人民群众的生态环保意识提升了,齐抓共建的氛围也形成了。地方政府还应加大对林业资源管理的资金和技术投入,促进全县林业生态经济水平的持续发展。

(三)注重地方特色发展需求,强化国家宏观调控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在提高林业生态经济效益中的作用日益提高。需要我国在林业合作的过程中,努力将环保、低耗、高效等理念与森林资源的开发相结合,利用科学技术,提高森林资源的利用率。贯彻每一个环节,为我国的林业企业带来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丰收。对于林业经贸合作的管理,一个关键之处就是加强我国的宏观管理,保证在林业合作中掌握主动权,要求相关林业企业严格按照相关政策制度进行对外合作,在点滴细节处保证本国森林资源的长效利用与发展,提高森林资源的利用率,保证我国在林业经贸合作中的长效发展。这对于树立良好的国家形象有着积极作用,促进我国相关行业又好又快的发展,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紧紧抓住退耕还林政策机遇,围绕保持水土资源、改善生态环境,把每条小流域既作为一个完整的水土治理单元,又作为一个经济开发单元,实行山水田林路草统一规划,梁峁沟坡塬滩综合治理,达到了生态环境和生活条件同步改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的目的。在此基础上,组织开展了退耕还林质量回头看活动和“813”生态建设提升工程(用3-5年时间。打造8个生态乡镇、100个生态村、3万户生态户),并成立专业造林队,对全县退耕地造林进行拉网式补植补造,完成加密补植5.04万hm,进一步提高了林业建设水平,巩固了生态建设成果。

水资源生态效益范文第4篇

关键词:林业经济;生态效益;实现策略

一 林业经济生态效益

1.生态效益的基本概念。生态效益是指人们在生产过程中,依据生态平衡的定律,能够使自然界的生物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和环境产生有利的影响。生态效益关系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并且生态效益能够促使生态平衡和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2.林业生态环境。对于林业中的生态效益而言,是由构成生态环境的各种物质因素所决定的,伴随着科学发展和经济体系的进步,人类一方面不断的利用先进技术手段使生态环境的物质要素功能发挥出来,同时通过商品交换的方式,把生态环境中的物质要素从物质转化成价值,得到相应的经济效益。据推算,一颗生长了50年的树,所产生的氧气价值31200美元,吸收有害气体的价值为62500美元,涵养水源的价值为37500美元,为各种栖息动物提供的生存价值为31250美元,产出的蛋白质为2500美元,各种经济总价值为196000美元。

二 建立有效的投资机制

林业经济生态效益的实现需要推进天然森林的保护工程,更为重要的就是国土资源的绿化,这些都是林业经济生态效益实现的基本策略和前提条件。但是所有的基础性工作都离不开大量的资金投入,所以,为了解决资金问题给林业经济生态效益十所带来的影响,就需要建立有效的投资机制。开辟多个渠道进行投资,这种方法的基本思路就是采用租凭、承包、股份合作的方式,吸引各方的投资,形成国有资本、集体资本、私营资本和国外资本共同参与的投资机制,通过政策上的支持,保证投资收益。

三 实施生态效益补偿制度

生态效益补偿起源于德国1967年所实施的Engriffsrelung政策和美国1986年所实施的NO-net-loss政策。这两个政策都体现了生态补偿的原则,对促进生态环境的保护起到了有效的作用。林业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的基本特点,就是以林业经济效益货币化计量为基础,按照效益划定的征收范围,实行分级征服、比例流程、纳入预算管理、专款专用的原则。各地实施生态效益补偿制度都有所不同、内容各异。我国的法律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做出了最基本的规定,在《宪法》的第9条中规定:“矿藏、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等自然资源,都属于国家所有,即全民所有。由法律规定属集体所有的森林和山岭、草原、荒地、滩涂除外。国家保障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保护珍贵动物和植物,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用任何手段侵占或者破坏自然资源。”这条法规提出,使我国林业生态效益补偿体系更加的完善。

四 林业经济生态效益的实现策略

1.水土保持效益。对于水土保持效益的实现,需要以保育土壤和涵养水源为主要手段,根据赫章林业生态建设的实际情况,将赫章实施的林业生态建设工程的退耕还林和天然林保护作为水土保持效益进行计算。通过林业由于水源涵养能力的提高,增加了土壤含水量。森林净化水质的作用是十分明显的,通过林地枯落物结和土壤的净化,用于灌溉和生活的用水,相应的降低了处理费用

2.防风固沙防止土地石漠化效益。对于防风固沙防止土地石漠化效益的实现,需要根据实际的研究,依据林地、无林地带风沙推进情况而定,把固沙转化成为造田、护田的效益。防风固沙林在防止土地石漠化发挥作用、减少侵蚀的同时,还具有着水源涵养的作用。

五 结论

林业经济生态效益的实现,是一项十分复杂,又是具有战略意义的技术课题,当今形势下的林业经济,在投资机制和补偿制度上都要充分的做好相关工作,使生态效益充分的发挥出来,促进林业经济的整体发展,

参考文献

[1] 曾华锋,项卫东,祁大化.基于生态效益补偿创新的生态会计核算模式构建――以江苏溧阳龙潭林场为例.财会通讯(综合版),2007(06):132-137

[2] 尹振海.邯郸市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分析与评价.河北林业科技,2010(04):25-29

水资源生态效益范文第5篇

关键词 水源地;生态补偿;机制;效益评估

中图分类号 X17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04(2012)10—0086—08 doi:10.3969/j.issn.1002—2104.2012.10.013

目前,全球范围内的水资源短缺和水源地水质恶化问题日益突出[1]。水源地的生态保护是确保水资源安全的重要措施,直接关系到人类健康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生态补偿作为一种水源地保护的经济手段,其目的是调动水源地生态建设与保护者的积极性。国外水源地生态补偿起步早、发展成熟,国内对水源地生态补偿的研究起步相对较晚,始于90年代,随着水源地生态环境的恶化与居民生态保护意识的增强,近年来,相关学者对水源地的生态补偿研究逐渐增多,并且用来指导实践。本文结合国内外研究成果及实践案例,综述了我国水源地生态补偿机制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为水源地生态补偿机制的完善提出相关建议,指明了今后的研究方向,这对于我国水源地生态补偿机制的完善及实践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1 水源地生态补偿基本概念与特征

水源地的生态保护是确保水资源安全的重要措施,直接关系到人类健康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水源地生态补偿机制是一种调动水源地生态保护的经济手段,能有效地调动水源地生态建设与保护者的积极性,解决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不公平问题,以期实现整个水源地生态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1.1 水源地生态补偿概述

生态补偿在20世纪90年代前期主要表示生态环境加害者支付赔偿的代名词[2—3]。随着生态补偿研究的广泛开展,生态补偿的广义内涵与狭义内涵逐渐达成了共识,而对生态补偿的定义并未统一,不同学者有不同的见解。国内各领域学者对于水源地生态补偿的定义也有不同的理解,黄昌硕对于水源地生态补偿定义较为深刻[1],其他学者也有各自不同的见解[4—7]。笔者认为水源地生态补偿就是,依据“公正、公平”、“共建共享”和“谁受益、谁补偿,谁破坏、谁治理”的原则,运用政策和法律手段, 通过资金、政策、制度、实物、技术、产业等补偿方式,让生态服务的受益者及破坏者对为保护和治理水源地生态系统而受到发展限制的受损者提供补偿,使水源地生态保护的外部性问题内部化,从而维持和改善水源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保证供水的水质水量,以期实现水源地经济、社会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从经济学视角来看,对水源地进行生态补偿是一种卡尔多—希克斯(KaldorHicks)改进[8]。

1.2 目标与原则

生态补偿的目标即是生态补偿实施之后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生态补偿的原则即是为实现生态补偿的预期目标而遵循的准则。

生态补偿的主要目标是矫正外部性,使外部成本内部化,其机理在于将生态环境视为一种公共物品,并采用经济激励手段来促进生态环境公共物品的有效供给[9]。也就是调整水源地保护区与受水地区之间的利益分配的不平衡。水资源是一种具有准公共物品特性的资源, 水资源市场配置可能影响水资源社会分配的公平, 因此坚持公平与公正的原则,才能保护弱者, 保护更多主体的利益[10]。同时应遵循“共享共建原则”及“谁受益、谁补偿,谁破坏、谁付费”原则[11],即国外常用的名词PGP (Provider Gets Principle) 和BPP (Beneficiary Pays Principle)[12—13]。

1.3 水源地生态补偿的主体与客体分析

不同地区的水源地有着各自不同的地理特征,因此不同地区水源地的主体与客体也不尽相同,在具体实践案例中也有所体现[14—15],但是补偿的主体一定是受益者与破坏者,补偿的客体是保护者和利益受损者。主体与客体的细分是较复杂的,有时可能既是主体又是客体,比如说水源地的企业,以其排污可以定为补偿主体,在受到限制发展方面来讲又是客体。因此,在确定某区域水源地生态补偿的主体与客体时要具体分析确定,一般来讲,补偿的主体是受益地区的企业、居民、政府、发电厂,补偿客体是一切为保障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做出贡献的群体,如水源地的居民、企业、政府、水产养殖户[16]。根据生态补偿对象的利益相关程度可分为三类[17]:核心利益相关者、次要利益相关者、边缘利益相关者,还有学者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对利益相关者进行了分类并对各利益相关者进行了影响程度分析[18]。笔者建议在确定水源地生态补偿的主体与客体时,应先进行利益相关程度分析,然后明确补偿主体与客体,在主客体难以确定时,应在比较其受益与受损的机会成本之后加以确定。

孟浩等:水源地生态补偿机制研究进展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2年 第10期2 国内外历程与现状

水资源生态效益范文第6篇

1.1生态效益的基本概念生态效益是指人们在生产过程中,依据生态平衡的定律,能够使自然界的生物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和环境产生有利的影响。生态效益关系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并且生态效益能够促使生态平衡和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1.2林业生态环境对于林业中的生态效益而言,其是由构成生态环境的各种物质因素所决定的,伴随着科学发展和经济体系的进步,人类一方面不断的利用先进技术手段使生态环境的物质要素功能发挥出来,同时通过商品交换的方式,把生态环境中的物质要素从物质转化成价值,得到相应的经济效益。据推算,一颗生长了50年的树,所产生的氧气价值31200美元,吸收有害气体的价值为62500美元,涵养水源的价值为37500美元,为各种栖息动物提供的生存价值为31250美元,产出的蛋白质为2500美元,各种经济总价值为196000美元[1]。

2建立有效的投资机制

林业经济生态效益的实现需要推进天然森林的保护工程,更为重要的就是国土资源的绿化,这些都是林业经济生态效益实现的基本策略和前提条件。但是,所有的基础性工作都离不开大量的资金投入,所以,为了解决资金问题给林业经济生态效益所带来的影响,就需要建立有效的投资机制。

开辟多个渠道进行投资,这种方法的基本思路就是采用租凭、承包、股份合作的方式,吸引各方的投资,形成国有资本、集体资本、私营资本和国外资本共同参与的投资机制,通过政策上的支持,保证投资收益[2]。

3实施生态效益补偿制度

生态效益补偿起源于德国1967年所实施的Engriffsrelung政策和美国1986年所实施的NO-net-loss政策。这2个政策都体现了生态补偿的原则,对促进生态环境的保护起到了有效的作用。林业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的基本特点,就是以林业经济效益货币化计量为基础,按照效益划定的征收范围,实行分级征服、比例流程、纳入预算管理、专款专用的原则。

各国实施生态效益补偿制度都有所不同、内容各异。我国的法律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作出了最基本的规定,在《宪法》的第9条中规定:“矿藏、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等自然资源,都属于国家所有,即全民所有:由法律规定属集体所有的森林和山岭、草原、荒地、滩涂除外。国家保障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保护珍贵动物和植物,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用任何手段侵占或者破坏自然资源。”这条法规提出,使我国林业生态效益补偿体系更加的完善[3]。

美国的生态补偿制度已经随着科技的发展,逐渐的渗透到了各行业单行法里,在美国认为,农业是影响生态环境的重要的因素之一,所以,在其农业法中,大部分内容都是对生态环境保护问题的资源补偿对规定。在日本的《森林法》中规定:“国家对于被划分为保安林的所有者给予一定的补偿,同时还要求保安林收益的群体或者个人承担部分补偿费用”。在瑞典《森林法》中也规定了如果某地当被宣布成为自然保护区的时候,那么,该地所有者的经济损失由国家给予充分补偿[4]。

4林业经济生态效益的实现策略

下面以黑龙江省大兴安岭森林区作为实例进行林业经济生态效益实现策略的研究。黑龙江省大兴安岭是国家重点林区之一,整体林业面积3375.0万hm2,有林面积2007.0万hm2,森林覆盖率达到43.6%。同时,黑龙江省大兴安岭的湿地资源相对较大,其中天然湿地占434.0万hm2,占全国湿地总面积的1/8,可见,黑龙江省大兴安岭的林业在经济生态效益中的重要性。近年,大兴安岭平均每年的林业产值为499.24亿元,木材产量平均549.2万m3。

4.1森林净化效益对于森林净化效益的实现,需要活立木蓄积能转化太阳能及固碳制氧价值的实施,其方法是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实现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的过程。黑龙江大兴安岭森林资源活立木蓄积量为5.68亿m3,按照木材密度0.45t/m3计算,其总现存量为58162.41万t。据统计,我国北方森林固碳造林平均为273.30元/t,黑龙江省大兴安岭森林资源活立木蓄积量固定二氧化碳的价值为4291.86亿元。

4.2水土保持效益对于水土保持效益的实现,需要以保育土壤和涵养水源为主要手段,根据黑龙江省大兴安岭林业生态建设的实际情况,将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实施的林业生态建设工程的退耕还林和天然林保护作为水土保持效益进行计算。

通过对黑龙江省大兴安岭林业的探究,其白桦林落叶有效吸水量为52.8t/hm2,油松人工林为63.4t/hm2,灌丛为19.9t/hm2,平均值为45.4t/hm2。林地土壤能够保持最大含水量为:白桦林3447.0t/hm2,油松人工林3146.0t/hm2,灌丛3111.0t/hm2,平均值为3525.0t/hm2。通过以上2种项目的合计,可以看出黑龙江省大兴安岭林业由于水源涵养能力的提高,增加了土壤含水量的增加。森林净化水质的作用是十分明显的,通过林地枯落物结和土壤的净化,用于灌溉和生活的用水,相应的降低了处理费用,黑龙江省大兴安岭的水涵养量为3280.5t/hm2,按照水库造价5.17元/m3计算,其经济价值为18744.78元/hm2,参照生活用水,根据森林涵养的水量,设水为0.50元/t,那么核算出水源涵养的效益为1640.25元/hm2。

4.3防风固沙效益对于防风固沙效益的实现,需要根据实际的研究,依据林地、无林地带风沙推进情况而定,把固沙转化成为造田、护田的效益。按照目前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固沙1.0hm2费用为1000.00元计算,每年固沙增加的固沙效益为24.17元/hm2。防风固沙林在发挥作用减少侵蚀的同时,还具有着水源涵养的作用,因此,相对比照净化水质效益1640.25元/hm2和水涵养效益18744.78元/hm2来计算防风固沙的水源涵养、净化水质的价值就为20385.03元/hm2。

水资源生态效益范文第7篇

关键词:森林资源 生态效益 补偿制度 《森林生态补偿法》

一、引言

目前我国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主要表现为:水土流失严重、草原退化、土地沙化、水资源短缺、水早灾害严重。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具有调节气候、防风固沙、涵养水源、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多种生态功能,森林的兴衰与生态环境的好坏密切相关。

根据第五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资料,我国现有林业用地面积26329.47万公顷,森林面积15894.09万公顷,活立木总蓄积量124.88亿万立方米,森林蓄积量112.67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为16.55%,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61%,比世界平均水平低10.48个百分点;全国人均占有森林面积为0.128公顷,相当于世界人均面积的1/5;人均蓄积量为9.048立方米,只有世界人均蓄积量72立方米的1/8。我国森林资源状况和森林环境问题不容乐观。

虽然从1998年起我国就开始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并在“九五”《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中提出:①2010年全国森林覆盖率达19%,达到遏制全国生态环境恶化的势头;②2030年全国森林覆盖率达24%以上,力争使全国生态环境明显改观;③2050年全国宜林地全部绿化,森林覆盖率达到并稳定在26%以上。但是我国森林资源的建设和保护面临着现实的困难:森林建设和保护缺乏资金。因此,资金问题也就成为解决森林问题的关键。为此,急需建立和完善我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创造可持续的森林生态系统,实现环境、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

二、我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的现状

森林除了具有经济效益外,还具有以下生态效益:美化环境、防风固沙、涵养水源以及保护生物多样性、国防、科研、教育等,这些目前是不能通过有形市场交换的,也不能给生产经营者带来收益,森林的这种外在经济性得不到应有的补偿使森林的建设和保护丧失了经济动力,不利于森林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实施了森林分类经营改革试点,将森林分为商品林和公益林以不同的经营思想进行运作。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既是森林分类经营的核心,也是无偿使用森林生态效益转向有偿使用森林生态效益转变的关键。森林生态效益的经济补偿问题实质上是对生态产品给予定价的问题,目的在于把生态效益的外部性内部化。

虽然我国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还处在研究、审定、个别实施的初步阶段,国家尚

未出台正式的《森林生态补偿法》,但有关森林生态效益的经济补偿问题在国家的相关政策中已有所体现。(见表1)

(表1)

时间 颁布机关 政策名称 主要内容

1992 国务院批准国家体改委文件 关于1992年经济体制改革要点的通知 要建立林价制度和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实行森林资源有偿使用

1992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外交部、国家环保局文件 关于出席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情况及有关对策的报告 按照资源有偿使用的原则,要逐步开征资源利用补偿费,并开展对环境税的研究

1993 国务院 关于进一步加强造林绿化的通知 要改革造林绿化资金投入机制,逐步实行征收森林生态补偿费制度

1994 国务院第16次常务会议 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 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费使用制度,实行森林资源开发补偿收费

1995 林业部 《中国21世纪议程——林业行动计划》 应本着“使用者付费”的经济原则,建立完善的森林资源补偿机制和相应的经济政策体系

1996 中共中央、国务院 关于“九五”时期和今年农村工作的主要任务和政策措施 按照分类经营原则,逐步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费制度和生态公益林建设投入机制,加快森林植被的恢复和发展

1997 中共中央、国务院 《关于1997年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意见》 县和县以上各级地方政府要尽快建立水利建设基金。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也要抓紧研究,尽快建立起来

1998 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国家设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用于提供生态效益的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的森林资源、林木的营造、抚育、保护和管理。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必须专款专用,不得挪作他用,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2000 国务院办公厅 关于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问题的意见 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对于改善我国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重要作用

2001 财政部 财政部财农[2001]5号文件 同意设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助基金,主要用于提供生态效益的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统称生态公益林)的保护和管理

三、建立和完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的条件分折

1、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增长.居民收入逐步提高,使建立补偿制度成为可能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增长较快。1995年国民生产总值达到57650亿元。提前五年实现了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的战略目标。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一直保持在7~8%左右,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亮点。我国加入WTO以后,为经济发展打开了国际市场,国民经济实力不断增强。这为国家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提供了物质条件。

同时,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在物质需求得到满足之后,人们提出了更高的精神需求。当前我国的旅游业不断升温,特别是生态旅游得到人们的青睐就是例证。另外,居民的环境意识增强,更多的人愿意承担生态环境建设费用。

2、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在我国的发展日趋成熟

从上文(表1)中我们可以看出有关森林生态效益的经济补偿问题在国家的相关政策中已发展,这表明党中央和国务院已经对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问题给予重视,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2001年11月开始,对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试点工作在河北、辽宁、黑龙江、山东、浙江、安徽、江西、福建、湖南、广西、新疆11个省(区)的685个县(单位)和24个部级自然保护区展开,涉及0.133亿hm2重点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而且已经有个别省区试行了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如广东省,以政府令的形式自1999年1月1日起施行的《广东省生态效益林建设管理和效益补偿办法》(1998),福建三明市政府于1998年批准建立了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办法,浙江省的同类制度也在商议过程中。这就为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和完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提供了借鉴和经验,也为国家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奠定了基础。

3、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理论的不断发展

在我国,对森林生态效益进行补偿的政策理论研究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到90年代出现高峰,21世纪初期仍然是人们研究的热点。研究的重点包括了:森林生态效益计量评价和计量模型、生态效益的交互作用及叠加效应、森林生态效益的社会和法律特征、补偿对象、补偿原则、资金来源、补偿依据、补偿标准、补偿范围、补偿办法以及基金管理方法等方面。这些理论研究的不断发展对于中国全面实施森林生态补偿制度意义非常重大,促进了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在全国范围内的施行。

四、建立和完善我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的设想

根据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实践,建立和完善我国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应当根据“收益者付费、损害者赔偿”的原则,制定一部《森林生态补偿法》。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1、 明确森林生态补偿的依据。森林资源除了具有经济效益,还具有生态环境效益,森林的建设和维护,需要有一定的费用投入。森林的生态环境效益具有外部性,把这种外部性内化,就需要对森林生态进行经济补偿,这样才能保证森林资源的持续发展。

2、 明确森林生态补偿资金筹集的途径。森林生态补偿资金除了国家出资以外,应当根据“谁收益谁补偿”的原则,明确其他主体包括个人、企事业单位、其他组织的应缴份额,从而体现了生态效益的社会共享共担原则。

3、 明确森林生态补偿的对象和范围。重点防护林、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以及其他重要的森林生态资源区,应当作为森林生态补偿资金重点补助的对象和范围。

4、 明确森林生态补偿金征收的标准。确定生态效益补偿标准是一项复杂的自然社会系统工程,制定科学合理的标准,既要顾及森林自然生态要素,又要重视林区人口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在制定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标准时,应当考虑下列因素:森林自身生态功能的大小、森林生态功能与人类生存关系的紧密程度、当地居民与森林之间的经济密切度、森林生态效益的社会认同程度、国家与地方的财政状况、森林保护等级。

5、 明确森林生态补偿的检查监督制度。森林生态补偿金应当专款专用,用于森林环境的建设、保护与管理。因而,森林生态补偿制度必须有配套的检查监督制度,主要内容应包括:森林生态效益的核定、补偿资金筹集和补偿的实施等方面的检查与监督,以保证森林生态补偿制度的有效运作。

五、结束语

江泽民同志指出“破坏资源环境就是破坏生产力,保护资源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资源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我们认识到森林资源的环境价值远远超过其经济价值,森林是保障生态安全、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向社会提供森林生态服务的宝贵资源。在当前的形势下,制定一部《森林生态补偿法》的时机已经成熟,在全国范围内实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才能有效保护森林资源和森林生态系统的建设,实现《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提出解决我国生态环境问题的主要目标,保证我国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王焕校,常学秀. 环境与发展.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彭珂珊,王继军.中国退耕还林(草)的发展历史阶段与对策探讨.水土保持研究(vol.11,No.1) 2004,3.

国家环保总局. 全国生态环境状况调查报告. 环境保护,2004.(5).

郑四渭. 森林环境可持续发展管理问题研究. 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

陈国明,缪光平. 关于公益林建设的几个问题. 林业工作研究,1999.(3).

周生贤. 全面加快新世纪林业发展步伐. 林业经济,2003.(9).

水资源生态效益范文第8篇

关键词:森林资源生态效益补偿制度《森林生态补偿法》

一、引言

目前我国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主要表现为:水土流失严重、草原退化、土地沙化、水资源短缺、水早灾害严重。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具有调节气候、防风固沙、涵养水源、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多种生态功能,森林的兴衰与生态环境的好坏密切相关。

根据第五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资料,我国现有林业用地面积26329.47万公顷,森林面积15894.09万公顷,活立木总蓄积量124.88亿万立方米,森林蓄积量112.67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为16.55%,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61%,比世界平均水平低10.48个百分点;全国人均占有森林面积为0.128公顷,相当于世界人均面积的1/5;人均蓄积量为9.048立方米,只有世界人均蓄积量72立方米的1/8。我国森林资源状况和森林环境问题不容乐观。

虽然从1998年起我国就开始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并在“九五”《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中提出:①2010年全国森林覆盖率达19%,达到遏制全国生态环境恶化的势头;②2030年全国森林覆盖率达24%以上,力争使全国生态环境明显改观;③2050年全国宜林地全部绿化,森林覆盖率达到并稳定在26%以上。但是我国森林资源的建设和保护面临着现实的困难:森林建设和保护缺乏资金。因此,资金问题也就成为解决森林问题的关键。为此,急需建立和完善我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创造可持续的森林生态系统,实现环境、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

二、我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的现状

森林除了具有经济效益外,还具有以下生态效益:美化环境、防风固沙、涵养水源以及保护生物多样性、国防、科研、教育等,这些目前是不能通过有形市场交换的,也不能给生产经营者带来收益,森林的这种外在经济性得不到应有的补偿使森林的建设和保护丧失了经济动力,不利于森林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实施了森林分类经营改革试点,将森林分为商品林和公益林以不同的经营思想进行运作。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既是森林分类经营的核心,也是无偿使用森林生态效益转向有偿使用森林生态效益转变的关键。森林生态效益的经济补偿问题实质上是对生态产品给予定价的问题,目的在于把生态效益的外部性内部化。

虽然我国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还处在研究、审定、个别实施的初步阶段,国家尚

未出台正式的《森林生态补偿法》,但有关森林生态效益的经济补偿问题在国家的相关政策中已有所体现。(见表1)

(表1)

时间颁布机关政策名称主要内容

1992国务院批准国家体改委文件关于1992年经济体制改革要点的通知要建立林价制度和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实行森林资源有偿使用

1992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外交部、国家环保局文件关于出席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情况及有关对策的报告按照资源有偿使用的原则,要逐步开征资源利用补偿费,并开展对环境税的研究

1993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造林绿化的通知要改革造林绿化资金投入机制,逐步实行征收森林生态补偿费制度

1994国务院第16次常务会议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费使用制度,实行森林资源开发补偿收费

1995林业部《中国21世纪议程——林业行动计划》应本着“使用者付费”的经济原则,建立完善的森林资源补偿机制和相应的经济政策体系

1996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九五”时期和今年农村工作的主要任务和政策措施按照分类经营原则,逐步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费制度和生态公益林建设投入机制,加快森林植被的恢复和发展

1997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1997年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意见》县和县以上各级地方政府要尽快建立水利建设基金。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也要抓紧研究,尽快建立起来

1998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国家设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用于提供生态效益的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的森林资源、林木的营造、抚育、保护和管理。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必须专款专用,不得挪作他用,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2000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问题的意见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对于改善我国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重要作用

2001财政部财政部财农[2001]5号文件同意设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助基金,主要用于提供生态效益的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统称生态公益林)的保护和管理

三、建立和完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的条件分折

1、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增长.居民收入逐步提高,使建立补偿制度成为可能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增长较快。1995年国民生产总值达到57650亿元。提前五年实现了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的战略目标。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一直保持在7~8%左右,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亮点。我国加入WTO以后,为经济发展打开了国际市场,国民经济实力不断增强。这为国家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提供了物质条件。

同时,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在物质需求得到满足之后,人们提出了更高的精神需求。当前我国的旅游业不断升温,特别是生态旅游得到人们的青睐就是例证。另外,居民的环境意识增强,更多的人愿意承担生态环境建设费用。

2、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在我国的发展日趋成熟

从上文(表1)中我们可以看出有关森林生态效益的经济补偿问题在国家的相关政策中已发展,这表明党中央和国务院已经对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问题给予重视,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2001年11月开始,对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试点工作在河北、辽宁、黑龙江、山东、浙江、安徽、江西、福建、湖南、广西、新疆11个省(区)的685个县(单位)和24个部级自然保护区展开,涉及0.133亿hm2重点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而且已经有个别省区试行了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如广东省,以政府令的形式自1999年1月1日起施行的《广东省生态效益林建设管理和效益补偿办法》(1998),福建三明市政府于1998年批准建立了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办法,浙江省的同类制度也在商议过程中。这就为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和完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提供了借鉴和经验,也为国家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奠定了基础。

3、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理论的不断发展

在我国,对森林生态效益进行补偿的政策理论研究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到90年代出现高峰,21世纪初期仍然是人们研究的热点。研究的重点包括了:森林生态效益计量评价和计量模型、生态效益的交互作用及叠加效应、森林生态效益的社会和法律特征、补偿对象、补偿原则、资金来源、补偿依据、补偿标准、补偿范围、补偿办法以及基金管理方法等方面。这些理论研究的不断发展对于中国全面实施森林生态补偿制度意义非常重大,促进了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在全国范围内的施行。

四、建立和完善我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的设想

根据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实践,建立和完善我国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应当根据“收益者付费、损害者赔偿”的原则,制定一部《森林生态补偿法》。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1、明确森林生态补偿的依据。森林资源除了具有经济效益,还具有生态环境效益,森林的建设和维护,需要有一定的费用投入。森林的生态环境效益具有外部性,把这种外部性内化,就需要对森林生态进行经济补偿,这样才能保证森林资源的持续发展。

2、明确森林生态补偿资金筹集的途径。森林生态补偿资金除了国家出资以外,应当根据“谁收益谁补偿”的原则,明确其他主体包括个人、企事业单位、其他组织的应缴份额,从而体现了生态效益的社会共享共担原则。

3、明确森林生态补偿的对象和范围。重点防护林、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以及其他重要的森林生态资源区,应当作为森林生态补偿资金重点补助的对象和范围。

4、明确森林生态补偿金征收的标准。确定生态效益补偿标准是一项复杂的自然社会系统工程,制定科学合理的标准,既要顾及森林自然生态要素,又要重视林区人口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在制定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标准时,应当考虑下列因素:森林自身生态功能的大小、森林生态功能与人类生存关系的紧密程度、当地居民与森林之间的经济密切度、森林生态效益的社会认同程度、国家与地方的财政状况、森林保护等级。

5、明确森林生态补偿的检查监督制度。森林生态补偿金应当专款专用,用于森林环境的建设、保护与管理。因而,森林生态补偿制度必须有配套的检查监督制度,主要内容应包括:森林生态效益的核定、补偿资金筹集和补偿的实施等方面的检查与监督,以保证森林生态补偿制度的有效运作。

五、结束语

同志指出“破坏资源环境就是破坏生产力,保护资源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资源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我们认识到森林资源的环境价值远远超过其经济价值,森林是保障生态安全、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向社会提供森林生态服务的宝贵资源。在当前的形势下,制定一部《森林生态补偿法》的时机已经成熟,在全国范围内实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才能有效保护森林资源和森林生态系统的建设,实现《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提出解决我国生态环境问题的主要目标,保证我国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王焕校,常学秀.环境与发展.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彭珂珊,王继军.中国退耕还林(草)的发展历史阶段与对策探讨.水土保持研究(vol.11,No.1)2004,3.

国家环保总局.全国生态环境状况调查报告.环境保护,2004.(5).

郑四渭.森林环境可持续发展管理问题研究.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

陈国明,缪光平.关于公益林建设的几个问题.林业工作研究,1999.(3).

周生贤.全面加快新世纪林业发展步伐.林业经济,2003.(9).

水资源生态效益范文第9篇

关键词:绿色核算;水产养殖;模型;亚热带海湾;罗源湾

亚热带海湾是一种宝贵的稀缺性天然海洋资源,但传统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仅对生产成本和生产产出进行核算,忽略了对资源环境价值的核算,对其开发利用十分不利。我国海洋资源资产化管理尚处于起步阶段,人们的无偿索取观念、贪利行为和掠夺性开发导致了对亚热带海湾的不合理开发和利用,海洋资源浪费、海洋环境污染和海洋生态环境破坏等现象十分严重。为达到海洋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和开发利用净效益最大化,本文在边际机会成本和国民经济评价理论基础上,构建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绿色核算模型。

罗源湾属典型口小腹大的亚热带海湾,拥有丰富的鱼类资源,水产养殖是其最为普遍和重要的开发利用方式,是福建省重要的水产养殖基地。近几年来罗源湾水产养殖业发展迅猛,但养殖业的过度发展,也给罗源湾海域带来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致使其外部不经济明显。同时由于海洋资源具有多样性和多宜性的特点,海湾兼有养殖、捕捞、港口、围垦、滨海旅游、盐业等多种开发功能,故而机会成本显著。因此本研究选择罗源湾作为实证研究对象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一、绿色核算借鉴的两种核心思维

传统的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核算方法单纯从经济角度出发,不考虑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以及资源和环境成本,存在着偏颇和不足。针对于此,笔者选择边际机会成本理论和国民经济评价理论作为此次绿色核算的主要理论基础。

(一)边际机会成本理论

理论上合理的资源价格应该是能真实地反映其社会总成本、资源稀缺性、资源价值的价格。边际机会成本即是根据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观点,从经济学角度对资源开采使用后果或从社会学角度对经济活动后果的一种抽象与度量,它反映了由社会负担的自然资源耗竭代价。从理论上资源使用者所付的资源价格也应等于边际机会成本,低于边际机会成本的价格会刺激过度开发利用资源,而高于边际机会成本的价格则会抑制人们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当前该理论已被广泛应用于资源的绿色定价体系。

(二)国民经济评价理论

国民经济评价最初是作为国外评价公共事业部门投资的一种方法而发展起来的。该方法试图以社会效益来代替一般的财务收益,以社会成本来代替财务成本。其主要特点是将拟建项目对社会的全部影响进行分析,包括那些间接的、无形的和难以计量的影响。在各方案全部费用和效益加以比较的基础上,从中选择出净效益最大的方案。

二、水产养殖绿色核算模型的构建

(一)模型建立的技术路线

亚热带海湾水产养殖绿色核算模型建立的技术路线是建立在边际机会成本理论和国民经济评价理论的基本框架之上的。其主要思想是将水产养殖的边际机会成本(MOC)视为总成本(C),同时分解成边际生产成本(MPC)、边际使用者成本(MUC)和边际外部成本(MEC)三个部分,并分别对其进行货币化计算,再将三者相加所得即为C;与之相对应的是,把水产养殖国民经济总效益分成直接效益(DI)和间接效益(IDI),对其所涉及的各方面都尽可能进行定量或定性的计算和描述,二者相加得出国民经济评价的总效益(I)。最后将所得总效益值(I)扣除总成本(C),所得年纯收益(NI)即为亚热带海湾水产养殖绿色核算的结果(如图1)。

(二)绿色核算模型公式

根据上述技术路线,我们可知亚热带海湾水产养殖开发的绿色核算模型公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

NI=I-C①

I=DI+IDI②

C=MPC+MEC+MUC③

MPC=∑(PC1,PC2,……,PCn)④

MEC=海域生态损害值*海域使用面积⑤

MUC=Max(NI’1, NI’2……NI’n)⑥

DI=∑(各水产品影子价格*各水产品年产量)⑦

IDI=f(X1,X2,……Xn,t)⑧

式中:NI――水产养殖年纯收益;

I――水产养殖总效益;

C――水产养殖总成本;

DI――水产养殖直接效益;

IDI――水产养殖间接效益;

MPC――水产养殖边际生产成本;

MEC――水产养殖边际外部成本;

MUC――水产养殖边际使用者成本;

PCi――水产养殖各项生产成本;

NI’i――亚热带海湾用于其他功能可能产生的最大纯收益;

Xi――水产养殖间接效益函数变量;

t――时间。

从前面分析可知,若NI≥0,表明社会所得大于所失,在该区域布局水产养殖项目或方案在总体效益上是可取的;若NI<0,说明该区域不宜布置水产养殖项目,改变开发利用方式或者暂时不进行开发利用保存原有的生态环境更为妥当。

三、罗源湾水产养殖绿色核算实证研究

(一)罗源湾概况

罗源湾位于福建省东北部,是一个典型口小腹大的半封闭海湾,四面环山,仅一个狭长的可门水道与外海相通,湾内的水体交换主要靠潮流来完成。水域面积20620hm2,现已开发利用10628hm2,占总面积的49.80%。其中浅海面积8870hm2,已开发利用3816hm2,占浅海面积的43.02%;滩涂面积11750hm2,已开发利用6452hm2,占滩涂面积的54.91%。主要养殖的品种有:海带、紫菜、大黄鱼、真鲷、鱼、美国红鱼、牡蛎、贻贝、花蛤、缢蛏、泥蚶、鲍鱼、对虾、锯缘青蟹、梭子蟹、大弹涂鱼等几十个品种。据福州市海洋与渔业局统计2004年罗源湾各种水产品产量达230187吨,产值逾15亿元。湾内海水养殖产量占全市海水养殖产量的25%,是福州市海水养殖业的重要基地。

(二)水产养殖绿色核算基础数据选择

根据福建省浅海、滩涂水产养殖容量课题组依据罗源湾营养盐、初级生产力等有关资料对湾内水产养殖容量进行科学计算后得出的结果:湾内贝类产量应控制在85000吨,理论上年可产藻类560000吨。然而,据福州市海洋与渔业局统计资料显示,2004年罗源湾的贝类养殖产量已超过170000吨,藻类总产量却只有35700吨,显而易见罗源湾目前的养殖现状已严重偏离可持续发展方向。若依此进行核算,核算出的结果将不再具有预见性和代表性。与之相对,罗源湾2001年海水养殖规划为罗源湾目前最新的养殖规划,它是以罗源湾总体功能区划、水产养殖品种生产技术标准、浅海滩涂养殖容量调查项目的科研成果为依据制定的,其目标是通过对罗源湾海水养殖区域的规划调整,初步解决湾内海水养殖布局不合理,养殖品种搭配不协调以及网箱养鱼与贝类养殖生产中普遍存在单位体积养殖密度过大的不良状况,使罗源湾各类海水养殖生物容量趋于合理。显然,选择罗源湾2001年海水养殖规划方案作为罗源湾水产养殖合理性评价的核算基础要比罗源湾水产养殖现状更具科学性和代表性,因此笔者选择该规划方案中水产养殖的空间布局、养殖面积、类别和数量等基本数据为该研究的基础。

(三)罗源湾水产养殖规划方案概要

罗源湾2001年海水养殖规划方案共分10个区(如图2),各区具体养殖规划如表1。

(四)水产养殖绿色核算成本效益分析

1、水产养殖总成本分析。依据边际机会成本理论,一种资源产品的合理价格应包含资源开发的生产成本、资源开发产生的外部成本和资源使用者成本。(1)边际生产成本。水产养殖年边际生产成本指水产养殖每年必须投入的各项生产成本,具体可分为原材料成本和劳动力成本。经问卷调查及统计资料所得,当地年原材料成本网箱养殖约为3450元/箱、贝类养殖16000元/hm2、藻类养殖18975元/hm2、池塘综合养殖26150元/hm2。将上述各养殖成本乘以规划区各养殖类别面积,相加得到罗源湾水产养殖年原材料成本为65755.12万元。据问卷调查,闲时一个成年劳动力平均可照看网箱25个、贝类养殖0.3hm2、藻类养殖0.4hm2、池塘综合养殖1.7hm2,则共需劳动力17339人。以当地劳动力人均年收入7409元计,闲时年劳动力成本为12846.5万元。另在分苗收成时节一般需雇工,以年雇工费用平均6500元/hm2计算,忙时需另投入年劳动力成本4466.99万元。罗源湾水产养殖年边际生产成本为年原材料成本加上年劳动力成本,总计83068.61万元。(2)边际外部成本。边际外部成本是指资源开发利用对生态环境造成的损失,或者说是对生态环境质量的损害。水产养殖边际外部成本表现为水产养殖所造成的用海海域生态损害,可用海域生态损害补偿值乘以海域使用面积来计算,而海域生态损害补偿值可用海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乘以损害系数来计算。不同的海域由于其区域性特点,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是不同的。根据彭本荣、Costanza等海洋与海岸带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研究结果,2004年厦门市海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为6.49元/m2.a。参照厦门市海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福建省海洋环境与渔业资源监测中心应用特尔斐法估算全省海域生态系统服务平均价值折算系数,进而计算出全省海域生态系统服务平均价值为2.11元/m2.a(如表2)。不同的用海类型会对海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造成不同的损害,如填海用海,改变海域属性,资源全部掩埋,海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完全丧失;相对应的,旅游/浴场用海则对海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损害就小得多。各类用海损害的海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估算值见表3。经计算得出罗源湾水产养殖年外部成本为2580.88万元。(3)边际使用者成本。边际使用者成本主要指海洋资源用于水产养殖功能时所放弃的用于其他功能可能产生的最大纯收益。罗源湾水产养殖规划区域若不用于养殖,绝大部分可发展捕捞业,故可将捕捞业产值作为边际使用者成本。计算方法为首先运用Tait模式估算出研究区的渔业资源年自然生产量(为可捕捞量),然后根据当前市场近海捕捞水产品价格计算其产值。Tait研究结果表明:沿岸海域初级生产力转化为第三级生物(渔业资源)的效率为0.015。罗源湾初级生产力多年平均值为134.25mg/(m2.d),则年渔业资源产碳量为125.555吨。据厦门大学测试中心研究结果,1吨有机碳换算渔获物鲜重为8.1037吨,估算出罗源湾水产年产量如下1017.46吨。据市场调查,以捕捞水产品平均价格40元/千克计算,水产品价值估算为4069.84万元。因此罗源湾水产养殖年边际使用者成本为4069.84万元。

2、罗源湾水产养殖的总效益分析。按照国民经济评价理论的思想,水产养殖项目产生的年总效益包括直接效益和间接效益两部分。直接效益就是水产养殖获得的各类水产品总产值,间接效益是指由水产养殖项目产生的外部效益和无形效果。(1)直接效益。据问卷和市场调查分析,罗源湾网箱养殖年均毛收益9200元/箱、贝类养殖31500元/hm2、藻类养殖63000元/hm2、池塘综合养殖135000元/hm2。根据以上数值分别乘以各类别的养殖面积,共计195399.5万元,此为罗源湾水产养殖的直接效益。Ⅰ区至Ⅹ区年直接效益依次分别如下:16310.25万元,27086万元,34758.35万元,1283.4万元,10297.55万元,36679.05万元,14404.5万元,13329.9万元,778.05万元,43236.45万元。(2)间接效益水产养殖的间接效益,其变量大致有以下几项:IDI=f(Xw,Xs,Xe,Xht),t表示时间。就业保障方面(Xw):罗源湾有几万劳动力直接从事水产养殖行业,在保障劳动力就业的同时,也使许多以水产养殖为生的家庭能够幼有所依、老有所养,很大程度上维护了当地社会的安全与稳定。社会经济方面(Xs,Xe):除水产品养殖、出售对社会经济作出的直接贡献之外,另还有依靠水产品为原材料进行二次加工或多次加工的产业即水产养殖产业链所产生的直接经济效益以及这些效益对当地社会经济各方面所起到的促进推动作用。居民健康方面(Xh):水产品蛋白属于优质蛋白,罗源湾出产大量优质廉价的水产品,这有利于提高当地居民的身体素质,对当地居民健康水平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限于所得的材料,以及时间、精力和水平,无法将罗源湾水产养殖项目所带来的间接效益货币化,实为遗憾。

(五)罗源湾水产养殖绿色核算成果

1、罗源湾水产养殖总成本核算。根据边际机会成本的计算公式,即C=MOC=MPC+MEC+MUC,计算得出罗源湾水产养殖Ⅰ区至Ⅹ区年总成本依次为:6102.04万元、10914.84万元、15570.27万元、661.97万元、4224.28万元、15780.09万元、5505.96万元、10723.38万元、623.75万元、19612.75万元,累加得出罗源湾水产养殖年总成本为89719.33万元。

2、罗源湾水产养殖年纯收益核算。年纯收益就是将亚热带海湾水产养殖的总收益减去其总成本所得的值。当所得值为正时,说明水产养殖在该海域所产生的总效益大于其生产、资源损耗以及对环境所造成的损害三者相加形成的总成本,在此布置水产养殖项目是合理可行的,对其应该进行提倡或保留;当值为负时,结论相反。由于无法将罗源湾水产养殖的间接效益货币化,因而此处的核算只能将直接效益作为总效益来扣除总成本,各区年纯收益分别如下:10208.21万元、16171.16万元、19188.08万元、621.43万元、6073.27万元、20898.96万元、8898.54万元、2606.52万元、154.3万元、23623.7万元,累加得到罗源湾水产养殖年纯收益为105680.17万元。

3、罗源湾水产养殖效益费用比。利用国民经济评价理论中的效益费用比来进行分析,将各区总效益除以各区总成本,所得为其效益费用比a=I/C。经计算,区至区的效益费用比分别如下:2.67、2.48、2.23、1.94、2.44、2.32、2.62、1.24、1.25、2.2;整体费效比为2.18。

4、罗源湾水产养殖绿色核算成果分析。(1)从前面外部成本的计算过程可看出,罗源湾围垦养殖的成本明显要高于海水开放性养殖,因此在同等条件下,开放性海水养殖的总体效益要明显高于围垦养殖。(2)从养殖品种的平均效益来看,网箱养殖>池塘综合养殖>藻类养殖>贝类养殖。值得注意的本次核算是建立在罗源湾海域合理生态容量基础上的,因而外部成本十分低廉。但事实上位于围垦区内封闭式池塘综合养殖污染是非常严重的,饵料的大量投放使其底质严重恶化,底栖生物破坏殆尽,环境价值损失巨大;同时由于水体的严重污染而又交换周期长,致使其防治病害的成本非常高,本文所计算出池塘综合养殖的平均效益只适合于养殖初期,对于长期从事池塘综合养殖的垦区而言则有相当虚高的部分,因此从长远来看,笔者还是认为不宜在罗源湾内提倡围垦养殖。(3)规划各区的产值在扣除其生产成本、环境成本和使用者成本之后,各区纯收益也均为正值,效益费用比超过1,说明规划各区总效益大于总成本,该规划方案设计比较合理,有利于罗源湾水产养殖的可持续发展。(4)从核算的最终结果来看,纯收益>0,即在上述规划方案被合理实施的情况下,罗源湾水产养殖整体效益为正值,说明罗源湾总体上适宜进行水产养殖项目的布局,社会整体所得大于所失,同时整体费效比较高,产出效益较好。但应该注意的是此次核算的总成本较低,原因有二:没有将资金成本计入边际生产成本;由于此次核算是建立在罗源湾合理海域生态容量基础上的,其外部成本十分低廉,所以总体效益会较高。(5)从以上收益的绝对数额看,Ⅹ区最大,Ⅸ区最小。究其原因,Ⅹ区为此次规划最大的浅海养殖区,规划养殖绝对面积大、养殖数量多,且网箱养殖收益明显高于其他养殖类别;Ⅸ区规划养殖绝对面积小,养殖数量少,无网箱养殖。(6)从各区的效益费用比看,Ⅰ区最高,Ⅷ区最低。其中Ⅷ区为传统的贝类、藻类养殖区,也是罗源湾最大的滩涂养殖区(垦区除外),其近年来贝类养殖数量过多,致使外部成本加大,经济效益不佳,故其效益费用比值较低。

四、罗源湾水产养殖的对策与建议

基于罗源湾水产养殖绿色核算成果,同时针对现状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开放性海水养殖的总体效益要明显高于围垦养殖,罗源湾内不宜提倡围垦养殖,不过可考虑在湾外风浪较大的海域进行适当围垦。

第二,针对现状,应遵循规划对罗源湾内海水养殖实行总量的控制,不盲目追求养殖面积,在海域合理生态容量上提倡效益多元化,如藻类养殖,可在原有海带养殖基础上套种江蓠,每年仅多出江蓠苗种的成本,效益可翻一倍;另池塘综合养殖视情况可套养少部分弹涂鱼、青蟹或桡足类,若套养弹涂鱼、青蟹,每年每公顷可多产出9000元,若套养桡足类,每年每公顷可多产出约4500-7500元。

第三,网箱养殖的效益最高,罗源湾浅海地区在保证海域合理生态容量的基础上提倡网箱养殖,但应注意防止水体富营养化;藻类养殖的平均效益要高于普通贝类养殖,建议在适宜海区退出部分贝类养殖,改为效益更高的藻类养殖,但藻类养殖特别是海带养殖前期投入较大,政府应重点扶持。

第四,作为资源所有者的政府应建立健全相应的法律法规,健全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科学合理征收海域使用金、完善审批制度。可将水产养殖的使用者成本和外部成本内化在湾内资源的利用过程中,即由政府根据资源总量、生产和市场情况向水产养殖者征收一定的资源使用税(费)和环境税(费)等,以此抑制资源使用的外部性,同时各类水产品价格应包括边际生产成本、资源使用税(费)和环境补偿费(税),才能确保资源的最优生产水平及效益。

参考文献:

1、王晶等.边际机会成本与自然资源定价浅析[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5(3).

2、陈志敏.关于投资项目中的国民经济评价[J].基建优化,1999(2).

3、罗源湾2001年海水养殖规划方案[Z].福州市罗源湾海水养殖协调领导小组,2001.

4、彭本荣等.填海造地生态损害评估[J].自然资源学报,2005(5).

5、Costanza R.The value of the world’s ecosystem services and natural capita[J].Nature,1997(387).

6、福建省海域使用分类定级及海域使用金征收标准制定研究报告[R].福建省海洋环境与渔业资源监测中心,2005.

7、沈国英,施秉章.海洋生态学[M].厦门大学出版社,1990.

8、洪丽玉.几种头足类含碳率检测报告[R].1996.

9、福建海区虾类资源探捕调查及捕捞技术研究报告集[R].福建水产研究所等,1986.

*本文为基金项目:福建省科技厅重点项目(2005I008)――海洋资源价值绿色评估及其应用。

水资源生态效益范文第10篇

关键词:森林资源生态效益补偿制度《森林生态补偿法》

一、引言

目前我国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主要表现为:水土流失严重、草原退化、土地沙化、水资源短缺、水早灾害严重。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具有调节气候、防风固沙、涵养水源、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多种生态功能,森林的兴衰与生态环境的好坏密切相关。

根据第五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资料,我国现有林业用地面积26329.47万公顷,森林面积15894.09万公顷,活立木总蓄积量124.88亿万立方米,森林蓄积量112.67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为16.55%,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61%,比世界平均水平低10.48个百分点;全国人均占有森林面积为0.128公顷,相当于世界人均面积的1/5;人均蓄积量为9.048立方米,只有世界人均蓄积量72立方米的1/8。我国森林资源状况和森林环境问题不容乐观。

虽然从1998年起我国就开始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并在“九五”《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中提出:①2010年全国森林覆盖率达19%,达到遏制全国生态环境恶化的势头;②2030年全国森林覆盖率达24%以上,力争使全国生态环境明显改观;③2050年全国宜林地全部绿化,森林覆盖率达到并稳定在26%以上。但是我国森林资源的建设和保护面临着现实的困难:森林建设和保护缺乏资金。因此,资金问题也就成为解决森林问题的关键。为此,急需建立和完善我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创造可持续的森林生态系统,实现环境、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

二、我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的现状

森林除了具有经济效益外,还具有以下生态效益:美化环境、防风固沙、涵养水源以及保护生物多样性、国防、科研、教育等,这些目前是不能通过有形市场交换的,也不能给生产经营者带来收益,森林的这种外在经济性得不到应有的补偿使森林的建设和保护丧失了经济动力,不利于森林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实施了森林分类经营改革试点,将森林分为商品林和公益林以不同的经营思想进行运作。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既是森林分类经营的核心,也是无偿使用森林生态效益转向有偿使用森林生态效益转变的关键。森林生态效益的经济补偿问题实质上是对生态产品给予定价的问题,目的在于把生态效益的外部性内部化。

虽然我国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还处在研究、审定、个别实施的初步阶段,国家尚

未出台正式的《森林生态补偿法》,但有关森林生态效益的经济补偿问题在国家的相关政策中已有所体现。(见表1)

(表1)

时间颁布机关政策名称主要内容

1992国务院批准国家体改委文件关于1992年经济体制改革要点的通知要建立林价制度和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实行森林资源有偿使用

1992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外交部、国家环保局文件关于出席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情况及有关对策的报告按照资源有偿使用的原则,要逐步开征资源利用补偿费,并开展对环境税的研究

1993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造林绿化的通知要改革造林绿化资金投入机制,逐步实行征收森林生态补偿费制度

1994国务院第16次常务会议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费使用制度,实行森林资源开发补偿收费

1995林业部《中国21世纪议程——林业行动计划》应本着“使用者付费”的经济原则,建立完善的森林资源补偿机制和相应的经济政策体系

1996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九五”时期和今年农村工作的主要任务和政策措施按照分类经营原则,逐步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费制度和生态公益林建设投入机制,加快森林植被的恢复和发展

1997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1997年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意见》县和县以上各级地方政府要尽快建立水利建设基金。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也要抓紧研究,尽快建立起来

1998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国家设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用于提供生态效益的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的森林资源、林木的营造、抚育、保护和管理。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必须专款专用,不得挪作他用,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2000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问题的意见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对于改善我国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重要作用

2001财政部财政部财农[2001]5号文件同意设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助基金,主要用于提供生态效益的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统称生态公益林)的保护和管理

三、建立和完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的条件分折

1、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增长.居民收入逐步提高,使建立补偿制度成为可能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增长较快。1995年国民生产总值达到57650亿元。提前五年实现了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的战略目标。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一直保持在7~8%左右,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亮点。我国加入WTO以后,为经济发展打开了国际市场,国民经济实力不断增强。这为国家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提供了物质条件。

同时,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在物质需求得到满足之后,人们提出了更高的精神需求。当前我国的旅游业不断升温,特别是生态旅游得到人们的青睐就是例证。另外,居民的环境意识增强,更多的人愿意承担生态环境建设费用。

2、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在我国的发展日趋成熟

从上文(表1)中我们可以看出有关森林生态效益的经济补偿问题在国家的相关政策中已发展,这表明党中央和国务院已经对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问题给予重视,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2001年11月开始,对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试点工作在河北、辽宁、黑龙江、山东、浙江、安徽、江西、福建、湖南、广西、新疆11个省(区)的685个县(单位)和24个部级自然保护区展开,涉及0.133亿hm2重点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而且已经有个别省区试行了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如广东省,以政府令的形式自1999年1月1日起施行的《广东省生态效益林建设管理和效益补偿办法》(1998),福建三明市政府于1998年批准建立了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办法,浙江省的同类制度也在商议过程中。这就为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和完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提供了借鉴和经验,也为国家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奠定了基础。

3、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理论的不断发展

在我国,对森林生态效益进行补偿的政策理论研究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到90年代出现高峰,21世纪初期仍然是人们研究的热点。研究的重点包括了:森林生态效益计量评价和计量模型、生态效益的交互作用及叠加效应、森林生态效益的社会和法律特征、补偿对象、补偿原则、资金来源、补偿依据、补偿标准、补偿范围、补偿办法以及基金管理方法等方面。这些理论研究的不断发展对于中国全面实施森林生态补偿制度意义非常重大,促进了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在全国范围内的施行。

四、建立和完善我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的设想

根据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实践,建立和完善我国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应当根据“收益者付费、损害者赔偿”的原则,制定一部《森林生态补偿法》。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1、明确森林生态补偿的依据。森林资源除了具有经济效益,还具有生态环境效益,森林的建设和维护,需要有一定的费用投入。森林的生态环境效益具有外部性,把这种外部性内化,就需要对森林生态进行经济补偿,这样才能保证森林资源的持续发展。

2、明确森林生态补偿资金筹集的途径。森林生态补偿资金除了国家出资以外,应当根据“谁收益谁补偿”的原则,明确其他主体包括个人、企事业单位、其他组织的应缴份额,从而体现了生态效益的社会共享共担原则。

3、明确森林生态补偿的对象和范围。重点防护林、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以及其他重要的森林生态资源区,应当作为森林生态补偿资金重点补助的对象和范围。

4、明确森林生态补偿金征收的标准。确定生态效益补偿标准是一项复杂的自然社会系统工程,制定科学合理的标准,既要顾及森林自然生态要素,又要重视林区人口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在制定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标准时,应当考虑下列因素:森林自身生态功能的大小、森林生态功能与人类生存关系的紧密程度、当地居民与森林之间的经济密切度、森林生态效益的社会认同程度、国家与地方的财政状况、森林保护等级。

5、明确森林生态补偿的检查监督制度。森林生态补偿金应当专款专用,用于森林环境的建设、保护与管理。因而,森林生态补偿制度必须有配套的检查监督制度,主要内容应包括:森林生态效益的核定、补偿资金筹集和补偿的实施等方面的检查与监督,以保证森林生态补偿制度的有效运作。

水资源生态效益范文第11篇

所谓林业主要是通过自然资源形成结合经济生产进行再加工的行业,林业经济的加工既离不开自然资源的形成,又需要对自然资源进行开采与生产,两者互利互制,这个特性使林业成为所有行业中较特殊的一个行业。

本文以发展林业经济效益为前提,结合黑龙江省大兴安岭森林公园的实际状况,来观察分析林业中存在的问题并制定有效的解决策略,为林业经济生态效益提供有利的发展空间,达到从实践中提高林业经济生态效益的目的。

二、林业经济生态效益

2.1基本概念

林业产生的生态效益主要是通过人们从生产工作中,利用生态自然条件,创造出有利于人们工作生产、生活空间的效益。生态效益与人类的生活发展息息相关,它不仅能够给人类的生产工作带来有益的影响,而且能够促进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与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

2.2生态环境

在自然生态环境的组成中,存在着诸多环境因素,这些环境因素决定着林业生态效益的发展方向。近年来,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时代步伐下,人类通过运用科学技术来设计出能够有效利用生态环境的措施,从而满足生产工作中各种加工产品的需求,最终实现生态环境的经济效益实体化。

三、创建有效的投资体制

要促进林业经济生态效益的发展,必须对自然资源采取保护的措施,同时要对原有土地资源进行环保绿化工程。要实现这些发展策略,针对制约因素必须要创建有效的投机体制。投资路径主要包括承包、租赁、股份合作制等,要丰富投资多向性可以通过提倡私营资本、国外资本、集体资本、国有资本共同合作的方式来进行,这些投机体制具备有利的条件因素,能够保证林业经济生态效益的有效发展。

四、开展生态效益补偿工作

生态效益补偿机制最初来自1986年美国定制的NO-net-loss策略以及1967年德国定制的Engriffsrelung策略。这两项策略中涵盖了生态补偿的本质内容,能够有效推动生态环境的发展与保护工作。林业生态效益主要是以货币转化成计量为基础,在原计划的效益范围内,实施纳入预算管理、比例流程、专款专用、分级征服的工作。在现代科技日益发展的过程中,美国生态补偿制度也日趋健全,被广泛运用于各个行业之中。美国通过社会实践证明,能够对生态环境产生影响的原因之一主要是林业,因此在美国的林业法律中,具有专门针对保护生态环境而制定的资源补偿条规。

五、林业经济生态效益的实现策略

为了进一步探讨林业经济生态效益的影响因素与发展政策,以下以黑龙江省大兴安岭森林公园作为具体例子进行研究分析。大兴安岭作为我国重要的林业基地之一,具有丰富的自然森林资源,林带面积约为25万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约为62%。大兴安岭中存在不计其数的优质木材,例如水曲柳、红松等,这些珍贵的木材不仅在市场上价格昂贵,而且也是优秀的建筑材料。目前,每年的大兴安岭林业产值量均占全国林业总产值的较大比重,能够很好的发挥出其经济实力,是实施林业经济生态效益策略的优选之地。

5.1水土保持效益

为了保证水土保持效益得到有效发展,必须采取涵养水源与保育土壤这两项措施。结合大兴安岭的林业生态发展现状来看,要推动大兴安岭林业的经济效益就要落实天然林保护与退耕还林的策略,同时计算其水土保持所获得的效益。

5.2森林净化效益

要达到森林净化效益,必须借由活立木蓄积能量转化成太阳能的方式来实现,同时固碳制氧也有助于森林净化效益的发展[1]。这些措施的主要依据是植物随着阳光的能量进行光合作用,吸收空气之中的二氧化碳来释放出氧气的过程。黑龙江省大兴安岭森林公园具备5.68亿立方米的活立木蓄积林业资源,若根据每立方米具有0.45吨的木材密度来计算,目前大兴安岭的木材存量为5.82亿万吨。这些数据表明,林业生态效益对经济的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5.3防风固沙效益

通过实地考察无林地带风沙与林地情况,来巩固防风固沙的经济效益,实现由沙改造成为草地、林地的目的。实施防风固沙措施不仅能够降低风沙对自然资源的侵蚀性,还可以对水资源起到贮蓄涵养的作用。所以,要重视防风固沙策略的重要性,以促进林业经济生态效益的提升。

六、结语

在诸多行业发展之中,林业经济发展一直是不可忽视的难题之一,要实现林业经济生态效益,必须根据林业中存在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制定有效的实施策略。就目前的林业经济而言,补偿机制与投资制度均处在未完善的过程中,因此要落实有效的投资体制,开展生态效益补偿工作,把林业的生态经济优势充分发挥出来,最终达到提升林业经济生态效益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富昌.林业生态建设问题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07):89-90.

作者简介:李春宇(1971-),男,内蒙古赤峰人,专科,经济师。研究方向:林业经济。

水资源生态效益范文第12篇

科学发展观总结了20多年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功经验,吸取了世界上其他国家在发展进程中的经验教训,揭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反映了我们党对发展问题的新认识。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与生态环境保护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当前,如何把科学发展观落实到环境保护中,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要大力发展资源环保型经济。通过学习研究,本文将对此谈几点管窥之见。

一、生态环保型效益经济基本内涵与特征

㈠生态环保型效益经济的理论基础

可持续发展理论和现代生态经济学是生态环保型效益经济的基本理论基础和依据。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发展,其实质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我们共同的未来》,《21世纪议程》,《保护地球》等历史性文件已向我们深刻揭示,可持续发展战略已成为当今世界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共同的发展战略,是整个人类求得生存与发展的唯一可供选择的途径。我国于1992年里约热内卢世界“环发”大会上正式接受了这一理论和发展战略,并于1994年由国务院公布了《中国21世纪议程》白皮书,向全世界承诺了可持续发展的国家发展总战略。

现代生态经济学和系统工程理论,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共同缔造的新经济学理论。它所追求的发展是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协调,而不是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的“空心化”的发展,因此可以说,生态环保型效益经济的理论基础是坚实的,是符合当代国际、国内的发展趋势的。

㈡生态环保型效益经济的概念和基本内涵

概括地说,生态环保型效益经济是一个最终实现经济高质高效、生态环境优良、社会发展和谐,持续、稳定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其基本内涵可作如下概念性的表达:

1、重建与恢复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前提;

2、在发展社会经济的同时,要使环境与各类自然资源保持其持续支撑发展的能力和基础;

3、资源,特别是可更新资源的再生良好的人类生存环境建设,同样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4、自然资源是有价值的,人类在利用资源和环境的同时,同样也要对资源和环境给予补偿,即促进资源与环境的“扩大再生产”的能力,必须真正地防止经济发展“空心化”;

5、自然可以离开人类而存在,但人类不能离开自然而生存。回归自然、返朴归真,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建立新时代人类的生态文化。

㈢生态环保型效益经济的基本特征

作为一种全新的经济发展模式,生态环保型效益经济的基本特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生态环保型经济是一种效益经济。

生态环保型效益经济以国内外两个市场日益增长的绿色物质和文化需求为发展导向,以得天独厚的优质自然资源内蕴藏的巨大经济价值为依托,以当代先进适用的高新技术为支撑,以优化配置社会总资源为手段,以科学的城乡一体化生产力区域布局为经络,以结构优化的生态化产业为主体,以与生态系统和社会系统直辖市发展为标志,以生产具有较高国内外市场占有率的绿色名牌产品为途径,来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2、生态环保型经济是一种循环经济。

生态环保型效益经济就是通过经济再生产的各个环节与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保持畅通有序、合理转换,良性循环,达到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的目的。

3、生态环保型经济是一种知识经济。

发展生态环保型效益经济就是要依靠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全面增加产品的科技含量,大幅度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通过开发新工艺、新材料、新能源、新技术,达到资源的综合开发和循环利用,实现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之间能量与物质的高效率利用和高质量良性循环。

4、生态环保型经济是一种稳态经济。

发展生态环保型效益经济,就是要彻底转变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传统工业高消耗、高污染、高浪费、低质量、低效益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克服和纠正那种为追求效益盲目扩大经济总量的错误做法,用一种低消耗、少污染、高质量、高效率、高效益的全新生产方式取而代之。

二、发展生态环保型效益经济的重要意义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和任务。实现这一任务,必须紧紧抓住和切实用好本世纪头20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目前,我国人均gdp已超过1000美元,开始向中低收入国家迈进。国际经验表明,从低收入国家步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的阶段,对任何国家的成长来说都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历史阶段。这一阶段既是“发展的黄金期”,又是“矛盾的凸现期”。特别是随着经济快速增长和人口不断增加,水、土地、能源、矿产等资源不足的矛盾会越来越突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形势日益严峻。面对这种情况,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发展生态环保型效益经济,加快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尤为迫切。

第一,发展生态环保型效益经济是环节资源约束矛盾的根本出路。我国资源禀赋较差,虽然总量较大,但人均占有量少。国内资源供给不足,重要资源对外依存度不断上升。一些主要矿产资源的开采难度越来越大,开采成本增加,供给形势相当严峻。有关资料显示,去年下半年以来,煤电油运的持续增长就充分表明了这一点,再次给我们敲响了资源告急的警钟。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用能源消费翻一番支撑了gdp翻两番。到2020年,要再实现gdp翻两番,即便是按照能源再翻一番考虑,保障能源供给也有很大的困难。如果继续沿袭传统的发展模式,以资源的大量消耗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是难以为继的。理论研究表明,如果采取强化节能的措施,大幅度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到2020年使万元gdp能耗由2002年的2.68吨标准煤降低到1.54吨标准煤,那么能源消费总量就能控制在30亿吨标准煤;再生铝比重如果能从目前的21%左右提高到60%,就可替代3640万吨的铝矿石需求。因此,为了减轻经济增长对资源供给的压力,必须大力发展生态环保型效益经济,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

第二,发展生态环保型效益经济是从根本上减轻环境污染的有效途径。当前,我国生态环境总体恶化的趋势尚未得到根本扭转,环境污染状况日益严重。水环境每下愈况,大气环境不容乐观,固体废物污染日益突出,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低、农村环境问题严重。从××市的情况看,我市地处长白山区向松辽平原过渡地带,是典型的生态环境脆弱带,资源和生态环境问题十分突出。我市的人均水资源占有量远远低于全省和全国平均水平,分别为全省和全国人均占有量的38.3%和23.2%,特别是城区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139立方米,仅为全国人均占有量的5%。水土流失是全省最重的地区之一,主要水域都不同程度地受到污染,特别是东辽河干流市区下游河段污染严重,为劣v类水质,成为全省污染最重的河段之一,给下游四平市和整个流域带来严重影响。市区大气污染严重,大气环境质量没有达到适合居民居住的二级标准。城市垃圾逐年递增,由于没有经过无害化处理,二次污染严重。引以为荣的煤炭资源经过一百多年的开采,面临枯竭,并造成大面积采煤塌陷区。大量事实表明,水、大气、固体废弃物污染的大量产生,与资源利用水平密切相关,同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存在内在联系。根据专家的测算,我国能源利用率若能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硫排放400万吨左右;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若提高1个百分点,每年可减少约1000万吨废弃物的排放;粉煤灰综合利用率若能提高20个百分点,就可以减少排放近4000万吨,这将使环境质量得到极大改善。大力发展生态环保型效益经济,推行清洁生产、循环利用,可以将经济社会活动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和生态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

第三,发展生态环保型效益经济是提高效益、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目前,我国资源利用效率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然较低,粗放型经济增长特点比较明显,突出表现在:资源产出率低、资源利用效率低、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低、再生资源回收和循环利用率低。有关资料表明,按现行汇率计算,2003年,我国的gdp仅占世界gdp的4%,但是重要资源消耗占世界的比重却很高,占世界gdp的4%,却消耗了世界钢铁总产量的30%,水泥总产量的40%,煤炭总产量的31%。万元gdp的能耗水平超过发达国家3~11倍。我国石油消费量的1/3要靠进口,世界铁矿石和铝矾土贸易量中的大部分被中国采购。剔除一些不可比因素,我国资源利用率与世界先进水平差距较大。目前,我国矿产资源总回收率为30%,比国外先进水平低20个百分点,共伴生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率为35%左右。实践证明,较低的资源利用水平,已经成为企业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的重要障碍。因此,大力发展生态环保型效益经济,提高资源利用率,增强国际竞争力,提高经济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我们面临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第四,发展生态环保型效益经济是应对新贸易保护主义的迫切需要。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过程中,关税壁垒作用日趋削弱,包括“绿色壁垒”在内的非关税壁垒日益凸显。近年来,一些发达国家在资源环保方面,不仅要求末端产品符合环保要求,而且规定从产品的研制、开发、生产、包装、运输、使用、循环利用等各个环节都要符合环保要求,对我国发展对外贸易,特别是扩大出口产生了日益严重的影响。因此,我们要高度重视,积极应对,尤其是要大力发展生态环保型效益经济,逐步使我们的产品符合资源、环保等方面的国际标准。

第五,发展生态环保型效益经济是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传统的高消耗的增长方式,向自然过度索取,导致生态退化、自然灾害增多、环境污染严重,给人类的健康带来了极大的损害。要加快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构建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稳定发展的局面。要真正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大力发展生态环保型效益经济,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做到“让人民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清洁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在良好的环境中生产生活”。

三、发展生态环保型效益经济主要措施

发展生态环保型效益经济,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优化资源利用方式为核心,以提高资源生产率和降低废弃物排放为目标,以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为动力,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动员全社会各个方面的力量,积极加以推进。下面,将结合××市几年来的发展谈几点措施:

第一,科学定位主导产业,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生态环保型效益经济,必须要摒弃传统的发展思维和发展模式,在发展思路上彻底改变重开发、轻节约,重速度、轻效益,重外延发展、轻内涵发展,片面追求gdp增长、忽视资源和环境的倾向。必须要按照发展生态环保型效益经济的基本要求,登高望远,精心谋划,结合地方实际,准确定位主导产业,不断优化产业结构。结合市情,××确定并实施了“全力打造新材料产业基地、大力发展健康产业和全面提升传统优势产业”的发展思路,取得了主要经济指标三年翻一番的巨大成绩,实现了经济建设和环保事业“双赢”。新材料具有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垄断性和低成本化的特点,应用范围广,代表了科技发展的方向,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科技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我市具备发展新材料产业的基础和比较优势,把新材料确定为我市主导产业,更能够体现区域经济发展特色,更能够突出经济发展的重点;健康产业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朝阳产业。发展健康产业是坚持以人为本最直接最具体的体现,顺应了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潮流。我市兼有低山、丘陵台地和河谷平原,生态环境类型多样,生物资源种类繁多,地处东辽河、松花江流域上游,水质良好,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环境和近几年健康产业涌现出的一批骨干企业,为大力发展健康产业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我市的传统优势产业大多属于中小型企业,生产工艺技术落后,管理粗放,环境污染较重,受产业政策和生态环境制约,优势地位逐渐削弱。因此,我们要引进现代管理理念,运用科学的技术手段,坚持市场化的运作方式,深化改革、全力攻坚,推进体制机制、效益增长方式的创新,全面提升传统优势产业。“三大产业”的发展,能够有针对性地消除导致产业结构低级化和经济增长方式粗放的体制性根源,能够彻底转变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发展的实践表明,我市科学定位的“三大产业”,符合发展生态环保型效益经济的要求,是市委、市政府在新世纪、新阶段加快发展的重要战略决策,是我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现实选择,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第二,大力推进循环经济,夯实增加效益、保护环境的基础。在前面讲过,生态环保型效益经济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循环经济。也可以说循环经济生态环保型效益经济重要组成。循环经济就是以最有效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为基础,是追求更实用有效的科学技术、更大经济效益、更少资源消耗、更低环境污染和更多劳动就业的先进发展方式。推进循环经济符合发展生态环保型效益经济的要求,可以有效解决我市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的资源环境问题,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具体体现。我市在发展“三大产业”过程中,对推进循环经济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努力,循环经济具有一定的基础和条件。目前,全市涌现出一批发展循环经济的典型企业,如:以畜牧产品精深加工为主发展循环经济的金昌企业集团公司,以利用废弃煤矸石资源生产水泥为主发展循环经济的金刚水泥厂,以推行清洁生产审核为手段发展循环经济的大唐××热电公司等等。但是,从总体上看我市循环经济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还只是在少数企业内部和企业间的循环和链接。今后要尽快制定循环经济发展中长期战略目标和分阶段推进计划,要抓好各类循环经济的试点示范工作,加快典型经验的推广。要制定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发展循环经济。要在大力发展“三大产业”中全面融入循环经济理念,从资源开采、生产消耗、废弃物利用、无害化处理和社会消费等环节入手,推进资源综合利用和循环利用,不断提高循环经济比重,提高循环经济层次和覆盖面。

第三,加强环境监督管理,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发展生态环保型效益经济,加强环境监督管理至关重要。环境监督管理是环保部门的基本职能。加强环境监督管理,严格环境执法,是促进经济结构优化、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手段,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维护群众健康和环境权益、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加强环境监督管理,要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方面,要严把建设项目环境准入关,防止新污染源的产生。要认真贯彻落实《环境影响评价法》。《环境影响评价法》将环境影响评价的范畴从建设项目扩大到与国民经济发展紧密相关的各项规划,在法律上确立了环境保护参与宏观综合决策的地位。重点抓好规划环评和大项目环评,通过环评参与综合决策,促进生产力合理布局和经济结构调整。对未按规定履行环评报批手续等环境违法行为要依法查处;另一方面,要深入开展以“打击环境违法行为,保障群众健康”为主题的环保专项整治行动。要严格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严格执行污染排放标准,淘汰污染严重的企业、生产工艺和设备。充分利用环境执法手段,推进小袜业、小酒厂、小造纸等重污染行业的结构调整、优化和升级。

水资源生态效益范文第13篇

关键词:水资源;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价

对水资源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作出定量评价,能够使人们对水资源的利用价值有全面的认识,从而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在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找到平衡点,实现经济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的最大化。另外,这也是促进区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方式之一,有利于我国绿色GDP理念的进一步落实。

一、水资源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

(一)水资源生态系统

所谓水资源,指的是在经济条件下能够使用的水和水中的物质,以水体活动为主的水资源系统与生态环境、社会环境相结合,就构成了水资源生态系统。水在生态系统中运动的过程,保证了物质的循环和能量的相互转换,从而不断为人类社会提供着物质和能量。

(二)服务功能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指的是生态系统形成的自然环境对人类生存的条件和效用,一方面为人类提供食物、医药、工业农业生产活动的原料,另一方面维持着人类生存发展的生命系统。水资源作为一种特殊的生态资源,在整个生态系统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不仅是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基础,也是对生态环境进行组成和创造的因素之一。根据水资源的消费和市场化特点,可以将其分为经济服务功能和生态服务功能。具体来说,经济功能指的是维持人类社会的生产与生活,提供各种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生态功能则是调节生态系统的结构,维持生态平衡。

二、水资源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的评价方法

(一)市场价值法

市场价值法的原理在于,将整个生态系统看成是生产中的一个要素,如果生态系统发生变化,那么生产成本和生产率等因素也会随之发生改变,从而使产品的价格和水平受到影响。举例来说,对农作物进行灌溉的时候,水质和用水量的改变,会使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有所影响,最终表现在价格的变化上。

(二)机会成本法

在生态系统中,资源的数量是有限的,我们在选用一种资源的使用方案时,那么就会舍弃其他的使用方案,与之相连带来的效益也就不存在。因此,机会成本法就是计算出那些放弃了的使用方案中能够获取的最大效益。举例来说,在三峡修建大型的水利工程,它的机会成本就相当于保护三峡自然景观所获得的休闲娱乐的经济效益。该方法实用性很强,常用于那些不能直接计算出资源的应用效益的地方。

(三)旅行费用法

旅行费用法主要用于计算无价格的商品损失,可以对旅游地的游憩价值进行评估,使用旅行费用来计算人们对该景点的评价。具体来说,包括了交通费用、门票费用、餐饮住宿费用、纪念品或特产的购买费用,以及电话费、停车费等。

除此之外,水资源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的评价还有影子工程法、影子价格法等。在实际计算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

三、江西省水资源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的评价

(一)经济服务功能评价

第一,水力发电。江西省2012年发电量总共728.20亿千瓦时,其中水力发电为48.24亿千瓦时,占比6.6%。按照每千瓦时0.4元的价格计算,2013年水力发电价值为19.30亿元。

第二,生活用水、工业用水、农业用水供应。2012年江西省总供水量242.54亿m3,其中地表供水233.18亿m3,地下供水9.36亿m3。用水组成部分:生活用水20.86亿m3,工业用水58.94亿m3,农业用水146.01亿m3。以生活用水0.8元/m3、工业用水1.0元/m3、农业用水0.02元/m3计算,2012年江西省水资源的供水功能价值为78.55亿元。

第三,水产品生产。2012年江西省水产品生产总量约为237万吨,按照平均价格0.79亿元/万吨计算,水产品的经济价值为187.23亿元。

第四,休闲娱乐。2012年江西省接待入境旅游人数156.2万人次,外汇收入4.85亿美元,折合人民币30.17亿元;接待国内旅游人数20347.3万人次,国内旅游收入1372亿元,共计1402.17亿元。相关调查报告显示,旅游对象中山水风光比重为24.6%,假设水体旅游占其中50%,那么水体旅游的经济效益为172.47亿元。

综上,2012年江西省水资源的经济服务功能价值共计为457.55亿元。

(二)生态服务功能评价

第一,调蓄洪水。其中,水库调蓄洪水功能价值约为37.52亿元,鄱阳湖调蓄洪水的价值约为159.53亿元,湿地沼泽调蓄洪水功能价值约为1.05亿元,总计198.10亿元。

第二,调蓄水资源。所谓调蓄水资源,指的是在湖泊和沼泽的作用下,对水流、径流、地下水的调节功能。其中。鄱阳湖的水资源调蓄能力按照多年的平均蓄水量计算,为149.6亿m3,沼泽面积大约为1.42亿m3,总计面积为151.02亿m3。采用替代工程法,按照蓄水成本0.67元/吨计算,2012年江西省调蓄水资源的价值在101.18亿元。

第三,河流输沙。据不完全统计,2012年江西省河流的总输沙量在1000万吨,按照人工清理河道的成本为4.7元/吨计算,河流输沙、疏通河道的经济效益为0.47亿元。

第四,土壤保持。该项目只计算鄱阳湖和军山湖的土壤保持功能。鄱阳湖每年泥沙淤积量在1000万吨左右,军山湖按照比例计算在50万吨,因此总计1050万吨。折合成土地面积,大概在1562.50h。按照1.7840万元/h的土地面积收益计算,土壤保持经济价值为0.28亿元。

第五,污染降解价值。众所周知,河流、湖泊等具有自净功能,也可以清除部分水体污染物。相关报道指出,湿地生态污染降解的功能价值为2.60万元/h,取江西省湿地面积61666h,则污染降解的功能价值为16.03亿元。

第六,生物多样性维持。水体和湿地,是许多野生动物的栖息场所。沼泽与泛滥平原的生态效益为3633.6元/h,江西省沼泽总面积61666h,则生态效益价值为2.24亿元。

综上,2012年江西省水资源的生态服务功能价值共计为318.3亿元。

(三)总评价结果

经过计算,江西省2012年水资源生态系统的经济服务功能价值为457.55亿元,生态服务功能价值为318.3亿元,合计为775.85亿元。

结语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以看出,对江西省水资源系统的服务功能价值进行评定,结果表明经济服务功能和生态服务功能的价值很高。从侧面证明了水资源在人类生产活动和生活活动得以持续下去的重要性,在国家的经济发展中具有基础性的地位。因此,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要科学合理,实现可持续性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李友辉,董增川,孔琼菊. 江西省水资源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价[J]. 江西农业学报,2011(01)

[2]欧阳志云,王如松,赵景柱.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生态经济价值评价[J]. 应用生态学报,2012(05)

水资源生态效益范文第14篇

关键词 水利 可持续发展 经济运行机制

一、前言

推动水利可持续发展以解决水资源危机,这是水利建设一直以来的目标,其对于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产生着重要的影响。水利经济运行机制则是从相关政策、经济和技术方面着手,进行深入的改革,强调水资源高效利用和优化配置,进而满足社会生产生活需求,同时有利于良好的生态循环,进而创造良好的经济价值、生态价值以及社会价值。

二、水利经济运行机制改革的方向和目标

(一)水资源的合理配置

水利可持续发展离不开资源的配置,需要在水资源管理方面入手,根据城市和农村的发展实际,合理管理地下水和地表水,并对其水量和水质进行严格的控制,调整供水及排水的方案,改变传统的水资源配置和管理办法。立足水市场和水权管理,重视水制度协调,加快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与创新,扩大其经济领域,创造高效益,以符合当前市场经济的发展原则。[1]

(二)水资源的高效利用

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充分体现出水利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就我国当前的水资源利用情况来看,其利用率不高,水资源配置和节水措施一般按照计划及政令执行管理,未能考虑市场的实际需求。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水是一种有市场价格的商品,其具有市场属性,并通过市场和政府对水资源配置的调控。传统的水利经济运行机制在投资方面具有计划性和事业性的特点,而基于水利可持续发展的水利经济运行机制,需要与市场经济紧密联系在一起,形成产业性投资机制,其市场目标和商业目标更加清晰和明确,有效推动了水利经济的发展,实现可持续的发展目标。

(三)满足社会生产生活的需要

水利经济运行机制需要满足当前社会生产生活的需要,高效利用水资源,以更好的支持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在社会生产生活中,需要满足居民饮用水和生活用水的安全需求,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在生态保护方面,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仍然是水利建设发展的主题。另外,水利经济运行机制与农业、工业生产建设紧密相关,其改革势在必行。[2]

三、水利经济运行机制缺陷和不足

(一)市场观念不足

长期以来,水利建设突出体现了基础性和公益性的特点,而市场观念不足,重视其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而忽视了水资源的经济价值。水价与其实际价值不符显然不利于水利经济运行机制的良好运行,对于水利建设发展具有一定的制约。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水资源利用问题不能仅依赖于行政方法,而是需要利用经济手段,为水权交易提供良好的市场环境,优化水资源配置,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以更好地在经济领域创造高效益。

(二)水价不合理

水价的制定需要考虑实际的用水需求,其对于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具有积极的影响,同时有益于水污染的治理。但是就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水价执行并不合理,水资源的价值未能充分体现出来,水资源利用率的提高幅度不大,节水措施不到位,影响了正常的市场供求关系。这就需要针对水利投资融资、水费征收以及区域水价制定相应的方案,以改善这一问题。

(三)融资渠道单一

水利建设需要依赖于国家投资,其层次单一,往往受限于投资资金,工程建设周期长,仅考虑到眼前的利益,而忽视了持续性发展,不能同时兼顾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顾此失彼,不利于水利经济的稳定运行。

四、水利经济运行机制建设的新思考

(一)多方利益的兼顾

水利经济运行机制建设,需要兼顾社会、生态以及经济等多个方面的利益,不再片面强调其工艺性,而是为其提供市场化发展的途径,做到多方利益并重。在政府和市场的组织协调下,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从长远的角度出发,生态效益放在首位。只顾追求眼前的利益,破坏和浪费生态资源,即使从中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也只是暂时的,这种掠夺式的资源开发显然不利于水利的可持续发展。所以在水利经济运行的过程中,需要基于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保障生态效益,为水利经济发展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水利经济运行需要与国民经济发展步调一致,协调好二者间的关系,尽可能保持平衡,兼顾供求,寻找最佳结合点,创造更大的经济价值。[3]

(二)水市场建设

促进水资源开发与利用的产业化发展,优化水市场环境,符合当前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合理制定水价,突出水资源的价值。水资源利用及污水排放的成本不能忽略不计,而是需要以投资成本和环境成本的形式予以定价和收费,进一步完善水利经济运行机制,制定水利商品的收费标准,并形成制度化标准,突出其商品价值。水电供水价格、水资源费征收以及水污染补偿等机制是水利经济运行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水电、火电上网价格差异,分区、分类实施水电供水价格机制,创造公平的市场环境。

(三)拓宽融资渠道

拓宽融资渠道,填补水利建设资金空缺,其对于水利可持续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在政府投资的基础上,基于市场机制,整合社会力量,通过政府、社会、企业以及市场间的紧密合作,筹集资金,共同参与水利建设当中。建立完善的水利融资机制,促进投融资改革。整合资源。扩大投资主体,建立水利建设专项资金。利用银行贷款、引进外资等方式来拓宽投融资渠道,助力于水利建设,进而保障水利经济平稳、健康的运行。[4]

五、结语

在水利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以水利经济运行机制改革创新作为方向和着力点,针对市场观念不足、水价不合理以及融资渠道单一等问题,进行水利经济运行机制改革。坚持可持续发展理论,兼顾生态、社会和经济利益,加强水市场建设,拓宽融资渠道,遵循市场经济发展规律,进而促进水利的可持续发展,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

(作者身份证号码为36042419890909

387X)

参考文献

[1] 崔延松,鲁红卫,宣翔.强国战略背景下水利经济政策协调推进的运行机制研究探讨[J].中国水利,2015(04):13-16.

[2] 梁波.水利工程建设对保护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分析[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3(02):156-159.

水资源生态效益范文第15篇

    1.1生态经济林业工程是发展生态农业的必由之路

    人类认识事物,要从自然界的本来面目来认识它。而人的主观能动性,在于对客观必然性的认识与掌握,按其自然规律挖掘其潜力,使其发挥最佳效益。在林业的发展过程中,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林业工程不单单是植树栽果的问题,而是一项综合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如何建设林业工程,怎样长期、稳定、持续地发挥林业工程的效能,一直是林业工作者探讨和研究的问题。随着林业及其他科学的发展,人们对林业的认识更加深人,更加明确了林业的主要目的和任务。这就是保证资源的永续利用,维持生态平衡;充分发挥森林资源的优势,以满足经济社会对林业的多种需要。由于林业的目的和任务的要求,现代化的林业不是盲目生产、粗放经营,而是以恢复和调整生态环境、促进良性循环为目的,使林业资源越来越多、越来越好、持续发展、永续利用,以保证持续、稳定地满足社会对林业的多种需要。随着人们对林业生产持续发展重要性认识的逐渐深刻,林业生产经营方式也有所改变。经过十年的工程造林实践,摆脱了传统的零打碎敲的造林方式。规模大、质量好,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兼顾、长短结合,已成为造林工程的显着特点。生态经济技术的发展和人们商品意识的提高,促使人们把林业和生态经济结合在一起,发展了新型的林业工程模式—生态经济林业工程。

    林业是大农业的绿色屏障及组成部分。农业的“两高一优”(高产、高效、优质)必然导致林业的现代化。在实践中,人们尝到了单一经营、陡坡开荒的苦头,也从良好的区域性人工生态系统工程中受到启迪,树立了综合治理、“三效”(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统一,发展生态经济林业的思想。生态经济工程已由单纯生态利用,发展到多功能、多效益综合开发利用。人们从就绿化搞造林的思想束缚下解脱出来,认识到建设生态经济林业工程不仅要从生态效益出发,而且要考虑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持续发展、永续利用。通过对资源的开发利用,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通过效益转化,使人们真正认识到,林业资源自身是一大物质财富。它不单纯是绿和美的象征,也是具有丰富物质基础的经济产业。

    1.2生态经济林业工程是山区人民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

    生态经济林业工程把市场经济的思想注入林业工程建设,增强了林业建设的活力。而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加剧了林业自然资源的破坏,引起生态平衡失调。由于没有正确处理好治理与开发的关系,有些林业工程的林业资源商品转换率低下,导致资源退化,不能保持林业生产持续、稳定的发展。其间很少有人思考林业资源的综合利用、多级利用,把利用和保护结合起来。而生态经济林业工程则既要大力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又要积极保护治理资源,使区域性人工生态系统协调发展。在能量转换和物质多级、多层次循环的基础上,发挥最佳经济效益,从而引导农民把生态经济林业工程的林副产品作为商品在市场上交换,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商品优势,使生态经济林业工程成为当地的一大支柱产业。市场竞争,促使人们开始思考林产品的名、特、稀、优和集约经营,调动了农民建设生态经济林业工程的积极性。

    1.3生态经济林业工程具有自我完善滚动发展的内部运行机制

    生态经济林业工程贯穿了整个体系综合治理、合理开发的思想。其原则是长短结合、立体种植。在种植模式上克服了单一经营的思想,贯彻了乔、灌、草、经济作物相结合的方针。在工程建设中,注意林种结构的调整,发展见效快、收益高的经济林。这就为林业工程的自我完善、滚动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随着林副产品的多层次加工利用,使工程建设者短期内即可受益,依靠生态经济林业工程建设本身,为经营林业工程提供资金,增强自我积累和造血功能。随着造林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围山转”为主的综合生态经济林业工程在丘陵山区普遍展开。在造林整地当年,可种植豆类、薯类及药材等经济作物。开发者当年即可获益,从而诱发了农民群众开发荒山,建设生态经济林业工程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使他们看到自身的山场、荒滩等自然资源就是经济资源。通过生态经济林业工程的建设,进一步激发了农民转化、利用自然资源的欲望,并使之主动寻求自然资源永续利用的良好途径。

    2生态经济林业工程的内涵

    生态经济林业工程,是高效生态体系林业工程。它是在充分利用和改造环境建立人工森林群落的基础上,发挥整个林业体系的最佳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生态经济林业工程是由多林种、多树种、多层次生物群体组成的功能完善、生物学稳定、生态经济高效的绿色人工生态系统的综合体。它是根据生态经济规律,运用森林生态系统的生物共生和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结合系统工程的方法和近代科技成就,而建立起来的人工森林生态系统的子系统。它在人工生态体系中发挥着主体作用,并具有连接各种生产事业和启动整体生态、经济功能的重要作用。通过合理配置和组装,以及立体分布,生物种群占有不同空间,利用不同层次的光能和地力,呈现“三维”结构。在物质循环上,充分发挥复合生态系统的“内循环”效益,强化物流和能流,增加人工生态系统物流、能流产出,和对物能的多层次利用,以节省附加能量和资源投入量,生产尽可能多的林副产品,取得最佳经济效益。通过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对林副产品实行多层次深加工,使林业工程转化为具有丰富物质基础的产业工程。通过实行无废物和无污染生产,创造一个优美的人工森林生物生态系统,从而实现系统的良性循环。从生态方面看,生态经济林业工程在空间上是多层次的立体结构,在时空上进行了合理的乔、灌、草结合,林粮、林药、林草间作套种,体现了长短结合、以短养长的组装模式。这样组装起来的林业人工生态系统,能更有效地提高光能和土地资源的利用率,充分挖掘林地的生产潜力。由于多元配置,使之比单一经营的林业工程能更有效地改善生态环境;由于增加了动植物种类,使地表、林冠层以及系统附近的农田、水利设施等多种工程免遭水冲沙压、减少病虫害蔓延滋生,有利于实现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从经济方面看,生态经济林业工程收益高、见效快、投资回收期短。可以起到以短养长,以果养林,以林副产品的多层次综合加工促资源开发,以多种经营促资源转化的作用,从而达到提高人力、物力、财力和肥力的利用率,达到低投入、高产出和高效益的经营目的。从社会方面看,生态经济林业工程是集治理开发和加工利用于一体的人工生态系统。林业资源的治理开发和加工利用,促进了贮藏、加工业的发展,使人们认识剩余劳动力的存在价值,从而产生向种植业以外的领域转移劳动力的欲望。这无疑促进了贸工商型林业的发展。从经济再生产方面看,生态经济林业工程是自然资源和经济资源的有机统一体。经济再生产的开展,依赖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以及按照客观规律进行持续、稳定的再生产,必然促进经济再生产和经济的高速发展。由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使资源优势尽快转化为经济优势。经济的发展又为进一步合理开发利用和林业资源的再生产奠定了经济基础和物质基础。

    这就为生态经济林业工程的自我完善、滚动发展,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和物质保障。从而实现了林业资源的越来越多、越来越好的目的,真正使林业生产持续发展、良性循环。

    建立生态经济林业工程,必须按照不同的地貌类型和立地条件,本着综合治理、因害设防、适地适树的原则,配置林种,选择树种、品种和良好的生态群落类型,做到林农、林牧结合,立体种植,林果林粮兼顾,长短结合。卢龙县的青龙(滦)河、引青干渠两岸和121座小型水库流域范围内及围山转综合治理等大型生态经济林业工程,就充分体现了上述特点。它们的林种配置、树种选择如下:青龙(滦)河、引青渠两岸综合防护林工程:林种为护岸林和水土保持经济林。树种为山海关杨、刺槐、臭椿、苹果(富士)、梨、桃、樱桃、李,灌木为条桑、紫穗槐、祀柳,饲草为沙打旺、红豆草、首蓓。

    121座小型水库绿化防护林工程:林种为水源涵养林和水土保持经济林。树种为油松、侧柏、柞栋、刺槐、板栗、枣、杏、苹果,灌木为沙棘。

    围山转综合治理防护林工程:林种为水土保持林及经济林。树种为山杏、花椒、苹果、梨、桃、杏、板栗、李等。

    通过上述配置,使之形成网、带、点、片相结合的生态经济林业工程,充女发挥其水土保持、水源涵养等多种功能。不仅使工程区形成了完整的人工生态群落体系,而且使青龙(滦)河、引青干渠及121座水库免遭淤积,提高了水源质量,保护了工程区内的水利设施。由于水源质量的提高、水利资源的充分利用,使卢龙县实现了水利化。同时,促进了水产养殖业的发展。水库、干渠、网箱等多种形式的水产养殖,大大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工程范围内近1.3万hmZ农田成为高产稳产田。三大生态群落体系年产果品2000万kg,拥有活立木蓄积50万m3,产值超亿元。由于实行了林粮、林草、林药等间作模式,大大提高了林业资源的利用率。同时,利用林荫空地,大力发展食用菌等,发展了立体林业。

    3生态经济林业工程建设途径

    生态经济林业工程是一项复杂而庞大的系统工程,对其施工、经营管理必须科学合理,要树立体系林业、综合治理的思想。搞好生态经济林业工程建设的途径是:

    3.1运用先进理论和技术指导生态经济林业工程建设

    生态经济林业工程是以生物学和生态学理论为基础的多学科相结合运用于实践的产物。因此必须运用生态学、经济学、生物统计学、林学以及系统工程的理论和方法来建立全面科学的理论和技术体系,利用多学科相结合的全新的技术理论,科学地指导生态经济林业工程。也就是说,在生物学和生态经济学的指导下,将系统工程、环境科学,以及生物统计、生物物理等多种科学的理论相结合,以区域的自然环境条件和社会条件为背景,按组建人工生态系统的目的要求、结构性质,以及光能利用、物能流动的特点,着眼于整个系统的“三效”统一,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运用全新的理论和技术,进行调查、分析、决策、规划、设计、实施、管理、调整、更新,提出组合优化、结构合理稳定、功能效益显着,以及人工系统与环境的物流、能流和财流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方案,为生态经济林业工程的建设提供理论和方法依据。

    3.2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促进生态经济林业工程的迅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