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自然灾害的危害范文

自然灾害的危害范文

自然灾害的危害

自然灾害的危害范文第1篇

【关键词】自然灾害 突发事件 危机公关

我国是世界上属于自然灾害发生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党和国家对处理自然灾害突发事件极为关注与重视。2007年8月30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把自然灾害纳入了突发事件的范围。对于地方各级政府而言,一是要坚决执行中央的各项决策,二是要结合各地实际采取有效手段应对自然灾害突发事件。其中,如何有效地建立相应的危机管理机制,与受灾公众建立良性的沟通渠道,树立或重塑地方政府良性形象尤显重要。

海南省是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的地区,自然灾害种类较多,出现频率较高,给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较弱的当地造成了较大的社会影响,不仅给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极大损害,有时还会给社会带来局部的动荡。面对自然灾害的袭击,海南省政府的自然灾害突发事件危机公关能力应该得到更多的重视和关注。

相关概念界定

自然灾害。自然灾害主要包括水旱灾害,台风、冰雹等气象灾害,火山、地震灾害,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风暴潮、海啸等海洋灾害,森林火灾和重大生物灾害等。①自然灾害是自然界的异常现象,对人类社会所造成的危害巨大。自然灾害和环境破坏之间又有着复杂的相互联系,如何正确应对自然灾害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尽可能减小它们所造成的危害,已是社会正常发展过程中不得不面对的重大问题。200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把自然灾害纳入了突发事件的范围就足以说明自然灾害的危害性。

突发事件。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按照社会危害程度、影响范围等因素,将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分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四级。②

政府危机公关。狭义的政府危机公关是危机管理的关键环节,主要是指从公共关系的角度出发,通过公共关系手段对突发事件、危机进行处理的过程,是通过与公众进行传播沟通、协调关系以求得谅解支持、化解危机、重塑形象的过程。③正确的政府危机公关会在危机的不同阶段采取一系列有组织、有计划、可持续的公关行动,及时有效地预防、处理和消灭危机事件及其不良影响,同时达到传播沟通、协调关系和树立政府形象的目的。加强信息的披露与公众的沟通,争取公众的谅解与支持是危机公关的基本对策。

海南省自然灾害突发事件危机公关现状

海南省政府应对自然灾害突发事件危机公关措施。首先,建立组织体系。2006年以来,海南省政府在建立健全地方法规方面,制定了《海南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以及《海南省防汛防风抗旱应急预案》、《海南省防风防洪工作预案》、《海南省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海南省地震应急预案》、《海南省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海南省森林火灾应急预案》、《海南省有害生物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等一系列的专项预警方案。在政府职能部门建设上,设立了“海南省应急管理办公室”,与国务院应急管理办公室、海南省农业厅、卫生厅、公安厅、水务厅、地震局、气象局、海洋与渔业厅、海事局、消防、安监、交通厅等多部门联合开展工作,共同应对自然灾害突发事件。在网络建设上,建立了“海南应急网”,及时各项自然灾害突发事件的相关动态信息,形成了海南省灾害监测网,建成了闪电定位监测网防御雷电灾害等。这些措施为海南应对自然灾害突发事件的危机公关提供了较好的组织体系保障,打下了牢固的基础。

其次,加大防灾减灾宣传力度,建立政府与公众沟通渠道。自2009年起,结合全国每年5月12日开展的“防灾减灾日”,海南省开始有针对性地在全省各地组织开展各种防灾减灾活动。例如2010年,海南省多地气象部门积极开展防灾减灾日宣传活动,全省气象部门在当天共发放宣传材料8万多份,现场解答咨询1000余人次。2013年开展防灾减灾科普知识及有关法律法规宣传教育活动的主题是:“识别灾害风险,掌握减灾技能”,现场对300多名公众进行调研,政府还组织社区开展防灾减灾综合演练等一系列活动。通过建立沟通渠道,多途径宣传教育,群众的防灾减灾意识有了很大提高。

最后,加强避灾工程建设,提升政府应对自然灾害突发事件的能力。近年来,海南省大力加强避灾工程建设,提升政府应对自然灾害突发事件强有力的能力,同时让公众看到政府应对自然灾害突发事件的努力,取得公众对政府的支持。从2004 年开始,海南省陆续开展了危房改造、茅草房改造工作,投入资金近2亿元。针对海南洪涝灾害频发的实际情况,从2000年到目前,全省共投入建设资金3000多万元,建成防洪楼140幢,可同时容纳3万人避险。2009年9月,海南省救灾物资储备仓库落成,规划建设三亚市、儋州市救灾物资储备仓库。按照计划目标,预计到2015年,在海南全省建成以省级、三亚市和儋州市救灾物资储备仓库为依托,各市、县救灾物资储备点为补充的救灾物资储备网络,解决海南省救灾物资储备体系建设不足的软肋,提高救灾物资应急保障能力。同时,海南省还加大减灾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建设集灾情信息管理、救灾技术支持、减灾教育培训等功能于一体的海南省综合减灾中心,推进城乡应急避灾场所建设。此外,民政部大力支持海南省积极推进救灾物资管理信息系统、省级综合减灾中心以及省、市、县三级救灾应急指挥体系建设。

海南省政府自然灾害突发事件危机公关存在的主要问题。海南省政府在应对自然灾害突发事件中采取了一系列举措,取得了一些成效,但自然灾害突发事件的灾前预警、灾中抢险及灾后恢复重建的过程中仍时有问题产生。尤其是个别部门因为危机管理意识淡薄,致使灾前预警宣传不到位或宣传面小,灾中抢险不及时,灾后恢复重建政策不落实,与灾民沟通不及时,不注重维护政府形象等行为时有发生。

首先,自然灾害突发事件危机应急的宣传教育力度不够。自然灾害应急管理宣传教育的前提是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灾害管理工作的法规体系是依法开展灾害管理工作的基础,要完善抗灾、救灾领域的法规制度,明确政府、社会和受灾群众的权利和义务,规范政府的管理行为。强化对灾害工作的监管,使自然灾害的救助工作走向规范化、制度化和法制化的轨道,将灾害管理和灾害救助纳入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当前海南公众防灾减灾意识较差,自然灾害应急知识普及不够,这是海南省政府必须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其次,灾害应急管理监测评估体系落实不到位。在笔者的调查中,有40.73%的公众不知道所在地区的主要灾害监测机构,而对此信息知道了解的公众仅仅占到了21.77%,这样悬殊的比例关系直接反映了海南省政府在应急管理中的监测评估体系还没有真正落实到防灾救灾的第一线,公众也没有把这一体系作为防灾救灾的一个环节去重视,更谈不上发挥其在自然灾害应急管理中的作用。

再次,灾后疾病防治与心理救助尚不到位。灾后的疾病防治和心理救助在海南是比较缺乏的,一方面是因为政府对于这方面的关注度不高,另一方面来自于公众对于灾后工作重视度不够。这样的代价是惨重的,在一些县市或是特别偏远地区,由于灾后疾病防治工作的宣传教育不够,群众灾害疾病防治意识不强,致使最终因灾后疾病伤亡损失。而另一个问题则是,资金紧缺的地方卫生防疫部门无力承担灾后疾病防治工作,往往导致灾后疾病防治工作不到位,最后爆发灾后公共卫生事件。心理救助和疾病防治是属于同样性质的措施,灾后抚平受灾民众的灾难心理创伤,心理救助尽快让他们恢复生产、生活的信心显得非常重要。海南在心理防治方面做得并不是很到位,这对于灾后恢复工作而言也是一个很大的漏洞。

最后,政府与媒体的合作不够充分。在笔者的调查中,媒体在自然灾害发生之初的反应速度在受访者中被认为是最快的,65.33%的受访者都觉得媒体的反应速度灵敏。而社区、公民的反应速度和政府的反应速度则没有多大的差别,分别为42.74%和46.77%。通过对政府、媒体、社区和公民在反应速度上的比较,明显可以看出政府在自然灾害发生之初的反应速度不及媒体,还有待提高。这是政府在应对自然灾害突发事件时的大忌,处理危机事件的反应速度是至关重要的。

海南省自然灾害突发事件危机公关的对策建议

海南地方政府公关主体针对自然灾害突发事件产生的危机公关,目的就是及时有效地处理危机,恢复社会稳定和秩序,恢复公众对公关主体的信心,最大限度地减少危机对社会和组织的伤害,帮助组织控制危机的局面,尽最大能力保护组织的声誉,维护政府在社会中的良好形象,保证社会生产、人民生活的顺利进行与发展。

加强信息的披露与公众的沟通,争取公众心目中的可信形象。政府自然灾害突发事件危机公关重要的是与媒体进行沟通,媒体是组织与外部公众沟通的重要渠道,因此,在危机中的媒体沟通尤其重要。争取第一时间、以我为主向媒体提供真实的事件情况,并随时提供事件发展情况,确保媒体能够第一时间获得官方组织提供的信息,而不是通过道听途说去猜测推断或拼凑信息,从而避免负面信息的传播,阻止沟通障碍的发生。

处理突发事件时最基本的原则是实事求是,在应对突发事件的过程中,必须端正态度,敢于说出事实真相。政府遭遇公信力危机并不是大难临头,处理手段若是得当,甚至可以变危机为机遇。如果遇到突发事件,相关部门弄虚作假、愚弄公众,反而会使政府陷入“四面楚歌”的境地,甚至产生连锁反应,加重危机的负面作用。

健全地方应急管理法规体系,树立政府以法治灾的形象。就我国目前的现状而言,虽然在防灾减灾方面已经出台了相关的法律政策,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减灾规划》、《国家综合减灾十一五规划》、《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④等,但这方面的法律覆盖面窄而且内容笼统,操作性不强,是从整体上来说,并没有针对某个地区所特有的性质,所以仍然没有一个完善的规范的指导防灾救灾的基本法律,致使在防灾救灾过程中很多需要法律协调的问题无法可依,依然按照一些行政和政策手段解决本应由法律解决的问题。

在海南,自然灾害应急管理法律体系建设仍要进一步加强。由于海南自然灾害问题的特殊性,在海南省政府总体规划的指导下,各地政府应有切实可行的防灾减灾规划,对已有的规划重新审议和完善,提高地方政府应急管理工作的法制化水平。海南只有通过建立严格可行的法规治理自然灾害,才能真正树立政府的威信。

全面开展全民防灾减灾意识教育,树立政府真正“引导者”形象。海南政府在有了完备的法律法规支持的情况下,要使全社会形成了解灾害、认识灾害、防备并远离灾害的风气。利用各种新闻媒介、各类报刊、文艺演出等各种形式,广泛开展防灾减灾宣传及有关社会活动。尤其是要针对海南最严重的气象气候灾害的特点,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将简单明白的防灾减灾知识宣传品进村、过街、入户,使广大群众在日常生活中对防灾灾害保持警惕。要加强中小学校的防灾减灾教育,开展不同层次的防灾减灾专业教育,重点还是要放在提高政府工作人员的减灾意识和灾害管理水平。同时坚持积极开展针对公众的防灾减灾常识培训和教育,广泛普及灾害知识和减灾的基本技能,通过频繁组织演习,使人们处变不惊,增强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通过政府的正能量释放,正确的引导公众掌握减灾意减灾的能力,取得公众的信任。

完善政府自然灾害突发事件应急善后机制,突出政府力挽狂澜的形象。首先,立足灾情事实,科学核定灾后损失。这需要应急管理中评估系统发挥作用,对灾后损失进行评估,从而进行合理的拨款资金的分发。这对评估小组有很高的要求,需要建立专门的评估机构,运用科学的评估方法,针对此次灾害案件对比以往的经验做出最终的评估报告。

其次,重视心理疏导,快速进行灾后恢复。对于海南省而言,心理疏导可以设立专门的灾后心理辅导小组,广泛分区分地方走访进行心理辅导,针对特殊的损失惨重或是有伤亡的家庭进行重点安抚。海南多台风、干旱等气象气候灾害,所以在选择心理疏导对象时,要有选择性的选取渔民、果农等在气象气候灾害损失中成为心理安抚小组的重点关注对象。

最后,突出工作重点,积极开展灾后重建。政府在灾后重建过程中,除了要关注公众生活改善之外,还应该重点关注生产的恢复。生产是生活的经济来源,也是活跃经济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果在灾后仅仅对生活改善以支持,这也只能是短期的。所以政府在重建中对生产的关注度应该提高,让生产促进生活的进步,充分体现突出政府力挽狂澜的形象。

完善自然灾害应急管理系统,树立政府“一切为民”的形象。从整体上来说,在建立健全灾害应急管理制度,编制切实可行的灾害应急预案,提高灾情获取和评估能力等工作的基础上,如果能够完善实际可用的应急管理系统,将大大提高灾害应急管理的水平和工作效率。

就海南省而言,现存的自然灾害应急管理系统中的各个子系统可圈可点,但是公众对于政府的自然灾害应急管理系统的总体评价不高,这说明海南的政府自然灾害应急管理系统需要更加的联系现实生活,从实际案例出发,吸取经验,逐步健全完善海南的自然灾害应急管理系统。只有这样,才能踏踏实实的完善和健全树立自然灾害危机应急管理系统,让公众感受到政府“一切为民”的努力,政府的自然灾害危机应急管理才能良性运行。

(作者单位:海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本文系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713181)

【注释】

①《海南省人民政府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2006年修正本)》。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2007年8月30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

③徐艳晴:《风险社会对政府危机公关的启示和挑战》,广州:南方出版社,2011年,第63页。

自然灾害的危害范文第2篇

[关键词]自然灾害;弱势群体;多元救助

当自然灾害降临时,受灾群体是广泛的。可是我们往往会发现其中的一些问题,为什么在1995年芝加哥热浪中许多老人在孤独中死去?为什么在2005年卡特里娜飓风袭击下处于社会底层的黑人和穷人是最大牺牲者?为什么在同样的灾难下不同的社会群体在死伤率上有明显差别?人类社会的阶层分化是否被这些突如其来的灾难透视得更为明显?

一、弱势群体的实质

弱势群体之“弱”被视为其本质特征,这种“弱”主要通过对社会资源的掌握程度来衡量。“社会性资源主要包括人们所能占有的经济利益、权利、义务、职业声望、生活质量、知识、技能,以及发挥能力的机会和可能性,等等。” 弱势群体对上述资源的占有,无论在质上还是在量上都明显不如其他群体。为了更好的对不同社会群体在灾害中的易损性进行分析,本文根据李航的观点,将弱势群体主要分为三类,即自然性弱势群体、生理性弱势群体和社会性弱势群体。

在现实灾害下,我们会发现自然性弱势群体中有相当大比例的是社会性弱势群体。弱势群体的社会边缘化导致他们处在不安全的自然环境中,他们往往栖息在更易山体滑坡的山谷下,或是居住在岌岌可危的房屋中,这些都使他们在应对灾害时表现出更大的易损性。自然性弱势群体归根结底是社会性弱势群体。

二、灾害救助政策应向弱势群体倾斜

1. 在实施灾害救助政策的过程中对弱势群体倾斜,有助于社会平等。

从政府公共政策来看,公共政策的对象具有广泛性和开放性,这些特性决定了公共政策必须要具备公平性,所有政策对象都平等地享有政策赋予的权利。但是,对于在灾害下承受双重或多重弱势的群体来说,他们所拥有的原始的社会资源存量与其他群体之间均存在时空上的差异,灾害又会引起资源的重新分配而进入新一轮的不平等模式。如此继续而不加控制,将会导致反复的恶性循环。因此,社会资源的非均衡分布应使灾害应急政策带有向弱势群体的倾斜性,弱势群体通过政策倾斜的补偿,实质上就是得到了“合乎最少受惠者的最大利益” 。这种倾斜性并非与公平原则背道而驰,相反,它坚持了公共政策“公平”的初衷。

2. 对弱势群体采取倾斜性的灾害救助政策,有助于降低灾害对社会的整体破坏程度。

灾害对社会的影响范围和程度都很难衡量,因为它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渗入程度,对社会造成的直接、间接影响,以及给社会带来的显性、隐性风险都是无法用具体数字精确量化的。不过,我们尚可用简单的计算公式将其粗略的表达出来。有学者就指出某一特定危机事件对公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构成威胁的程度主要取决于两个重要因素,即危机事件本身(灾害体、灾害源)的潜在危险和社会公众(受灾体)抵御灾变的能力(或称之为“脆弱性”):

危险事故(灾害源)+脆弱性环节(受灾体)=灾害;潜在危险+脆弱性/能力=灾害风险。其中,脆弱性/能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因素:物质方面(如经济能力、房屋结构、地理位置等)、组织方面(如通信系统、疏散及救援计划等)、态度方面(如态度积极/消极、警觉性等)。

由第二个公式可看出,在潜在危险对于每个人都是均等的条件下,脆弱性/能力如果增长的话,则灾害带来的风险就大,那么规避和减少灾害就无从谈起。而对于弱势群体来说,其“脆弱性”自然大于优势群体,它们所承受或即将承受的灾害风险必然增大。如果政府和社会试图要防范或减少灾害风险的话,那么对弱势群体的关注是必不可少且十分关键的。倘若这些风险不断积聚甚至激化,那么政府和社会将要付出更高的代价来应对这些不断繁衍且变本加厉的“次生风险”,这无论是对政府工作还是对全社会而言都是得不偿失的。

3. 实施对弱势群体倾斜的灾害救助政策,有助于减少灾后社会的不稳定。

从对社会的影响来看,社会资源的非均衡分布催生了社会阶级,进而还会催生社会问题。安东尼•吉登斯曾对这种非均衡现象进行过论述,“那些占据中心的人‘已经确立’了自身对资源的控制权,使他们得以维持自身与那些处于边缘区域的人的分化。已经确立自身地位的人或者说局内人(insider)可以采取不同形式的社会封闭,借以维持他们与其他人之间的距离,其他人实际上是被看做低下的人或者说局外人(outsider)”。 资源的非均衡分布是客观存在且具有一定社会合理性的,但这种非均衡分布超过了一个“度”,“局外人”的“被剥削感”会增强,这种情况下形成的心理失衡极易导致行为失范,不良情绪的积聚很可能会“点燃”新社会危机的导火索,这给社会制造了极大的不稳定因素。

三、完善对弱势群体多元的救助体系

多元的救助体系主要来源于正式救助资源、非正式社会支持网和个人自我救助。只有将它们有机结合,才能实现最有效的救助。

1. 正式救助资源

(1)政府为主导。政府的救助是自上而下,凭借政府权威,通过宏观调控实现的。政府应该在其该发挥作用的领域履行好职能,在其能放权于社会的领域可以“无为而治”。“家长式”作风的摒弃、“掌舵而非划桨”是公共管理的发展趋势之一。但究竟什么是该管的、什么是不该管的,我们很难得出明确定论。尤其在瞬息万变、错综复杂的社会环境下,我们无法得知是否会出现政府失灵、市场失灵亦或社会失灵,往往在吞食诸多社会苦果后我们才发现,原来问题的结症还是在政府。在灾害中,政府以何种姿态展现在民众面前至关重要。政府应扮演好服务角色,这种服务角色不同于管制、管理角色,它更多强调以“以人为本”的理念强化政府功能的主导性,充分发挥好宏观规划和资源调配的作用。

纵观国内外发生的数起灾害事件,政府往往总是缺位明显。以2005年8月美国发生的卡特里娜飓风为例,在卡特里娜飓风来临时,政府应急反应迟钝、组织疏散不力、官僚作风尽显、治安混乱无序、灾民安置困难,政府种种这些“失职”行为更加剧人们的恐慌心理,形成一系列不利的连锁反应,“天灾”与“人祸”的双重打击使灾害救援和灾后恢复陷入巨大困境。对于那些最脆弱的群体,他们囿于年龄、身体或心理上的疾病、缺乏逃生工具和手段等原因,无法在灾难中及时有效地逃离。他们本应被优先安排紧急调离,然而相反,政府的应急策略大部分只针对那些拥有更便利逃生工具的人们。没有人精确统计出在这场灾难下确切的死亡数字,但可以肯定的是,处于社会底层的黑人和穷人是最大牺牲者。

既然社会资源已在最初分配时从上阶层泽及下阶层,那么在以政府为主体的再分配中,是否应该多从“自下而上”考虑?答案是肯定的。因此,在灾害不可避免造成社会系统混乱的局面下,政府应尽量避免受益主体的资源“空缺”,注意到资源分配的差异性,对不同群体进行有差别的分类救助,根据各群体的受灾程度、需求差异等实际情况制定不同的且相对合理的救助标准,同时还要对他们进行多样化的保障,使其身体、心理及生产能力能更好的恢复,这也是实现社会“实质公平”的应有之义。落实分类救助、重视对弱势群体的特别扶持,可减少社会心理落差感,提高公众配合度,进而保证政府更游刃有余的开展下一步工作,不失为“双赢”的策略。

(2)商业化和专业化的社会救助组织为补充。政府“服务”的不完善决定了必须要借助社会力量进行。各种商业化和专业化的社会救助组织更亲近于社会广大群体,能更好实现弱势群体的利益诉求,同时增强社会成员之间的信任以及他们对集体的归属感。这使得这些社会组织无论是在灾害预警上,还是在灾中灾后的救援及恢复中都有着政府所不具有的天然优势,它们能更贴切的体察到灾民之“所需”,弥补政府工作的缺陷,在灾民和政府之间起到沟通和桥梁的作用。

从弱势群体本身的关系网络上看,弱势群体的交往一般只限于“同质性”很高的圈子里,这种圈子通常都存在较高的信任度和认同度,成员之间感情紧密、互帮互助、具有相对“排他性”。但是,由于这种关系网“同质性”很高,内部成员所掌握资源的数量和质量都相对匮乏,所以他们可利用和调动的资源非常有限。因此,他们需要扩大社会交往,从层级上拓宽自身的关系网。“普特南曾经区别两种形态的社会资本,一种是把彼此已熟悉的人们团结在一起的社会资本,它起着纽带作用;另一种是把彼此不认识的人或群体联系到一起的社会资本,它起着桥梁作用。” “纽带作用”能被受灾者直接调用,但“纽带作用”往往很有限,当“纽带作用”功效发挥不足时,我们更应强调“桥梁作用”,或者可以说,问题的顺利解决很大程度上更依赖于“桥梁作用”。

尽管从理论上说扩大交往对个人和社会均有诸多好处,但对于处于边缘地带的弱势群体来说,跨层级交往本身就是一件相当困难的事。不过,层级之间的人群虽然缺乏频繁交往。但是在某一特定时空下,社会上层阶层可能会共同引发出一种方式相同的群众,最为明显的体现是对弱者的捐赠和对慈善事业的贡献,尽管利益追求方向存在非一致性,但不管是出于个人利益还是小团体利益,至少层级“交往”在物质表象上已经形成,它能够形成一股救助的合力。

此时,如果有外界力量能及时发挥对它的催化作用,兴许这些原本不相交的“子集”还会变成长久的“交集”。社会组织有能力承担上述责任,它能为社会资源重新整合创造条件。社会组织作为资源传递的载体和桥梁,一方面从社会上广泛地“输入”资源,另一方面将这些资源有效地“输出”给需求群体。因此,对社会组织的培育和发展很关键。

2. 非正式社会支持网

政府和社会组织对受灾人民最直接也最迅速的的反应就是以“物”的形式提供外来保障,但是这种“物质资源”有可能是配给不合理或不充分的,而且“物质保障”也并不是灾民们的唯一所需,他们还需要精神上的关怀。在正式救助资源能力有限的条件下,弱势群体是否可以从其他路径寻求保障?

我们也许能从非正式社会支持中寻找答案。政府的“有效服务”不足,许多根植于社会的问题处理不好,加上社会力量的缺失,一系列复杂的因素有可能在突发事件中产生严重的后果。以1995年席卷美国芝加哥的热浪灾害为例,当时许多老年人在孤独中死去,他们不愿离开闷热的房屋以寻求更凉快的地方,甚至门窗锁闭;他们也不愿意向外寻求邻居的帮助,他们只是坚守自己的“独立空间”。为什么呢?社会学家埃里克•克兰纳伯格( Eric Klinenberg)给我们作出了深刻的解释。这其中的原因除了老人在身体上的年迈体弱,更在于社会环境。当时美国许多社区充斥着贫穷、暴力、疾病,犯罪率上升,生态恶化,导致社会恐惧文化的蔓延,加上个人主义的盛行,老人孤立独处,这些都阻碍了老人们向外获取社会资源,从而只能退居家中这一他们认为的“安全领地”。 然而,与之只有一街之隔的拉美族社区却有着截然相反的景象。在这一社区内,“拉美族教会组织对新来的移民和只说西班牙语的居民尤为关注,开展一系列活动帮助他们融入社区生活。” 社区居民交往密切、互帮互助,社区风气良好、气氛和谐,在这样的温馨环境下,许多独居老人在面对热浪时自然会得到左邻右舍的关心和帮助,从而顺利渡过这场灾难。可见,非正式社会支持网在灾害救助中十分关键,有时甚至会起决定作用,非正式社会支持可以自下而上地填补正式救助资源所欠缺的“漏洞”。非正式社会支持网有将其他形式的资本或资源转化为经济资源的能力,而且还能提供经济保障所难以顾及的精神保障。

3. 个人自我救助

个人有责任增加自己的资本,即便是在最困难的处境下,也不能过分依赖于政府,或是完全指望社会上某部分人做出的利益让渡。弱势群体是一个相对概念,他并非纯粹意义上的弱者。弱者之“弱”,有时并不完全在于外因,个人内心的主观意念(比如自卑、自我排斥等心理)也会成为其“弱”的催化剂。如果说灾中自救是出于个人本能行为的话,那么灾后恢复就应更多融入“能动”因素。在情势允许的条件下,弱势群体要努力摆脱过分消极和依赖的求救观,发挥主观能动性,调用一切可以调用的显性资源,发掘潜藏于社会的隐性资源,积极探索实现自身利益诉求的途径。积极勤劳、自我奋斗从始自终都理应成为一种被我们所崇尚的精神。因此,作为弱势群体本身,一方面要努力配合各项救援工作,尽量创造条件让外界获知自身的实际所需,从而能“自下而上”的推动政策落实;另一方面要努力发掘个人自身存在的较易直接调用的潜在资源,自发组织和共同行动。在灾后恢复中,他们还可基于与广大灾民“感同身受”而明确其实质需求的优势,从中发掘市场需求的商机。

参考文献:

[1]陆学艺主编.社会学[C].北京:知识出版社,1996年.第163页.

[2]李航著.我国转型期弱势群体社会风险管理探析.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49页.

[3]何怀宏著.公平的正义――解读罗尔斯的《正义论》[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19页.

[4]颜菁菁.政府与非政府组织参与应急管理的异同.”社会变革中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专家研讨会讨论稿,北京,2001-11-26.

[5][英] 安东尼•吉登斯著, 李康\李猛译.社会的构成――结构化理论大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第222页.

[6]Lucy Bannerman, “The Big Uneasy: Katrina Exposes Race Divide That Splits American Life,” Glasgow Herald, Sept. 3, 2005.

[7]李航著.我国转型期弱势群体社会风险管理探析[M].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93页.

自然灾害的危害范文第3篇

关键词:自然灾害;经济运行;分析

一、我国自然灾害的主要特点

1.自然灾害覆盖面广。突发性自然灾害主要分为气象灾害、海洋灾害、洪水灾害、地质灾害、地震灾害、生物灾害和森林灾害等七大类。我国70%以上的城市、50%以上的人口分布在气象、地震、地质和海洋等自然灾害严重的地区,所遭受多种多样的自然灾害几乎囊括了世界自然灾害的主要类型。洪水、旱灾、地震和海洋灾害发生的频数最高,占全部自然灾害的90%。

2.重大自然灾害发生频率高。我国自然灾害发生频率居于世界首位。21世纪以来,我国进入灾害多发期,各类自然灾害年发生频率在时间序列上呈整体上升趋势。自然灾害对经济造成严重破坏,对社会稳定产生了不利影响。

3.灾害的破坏力和造成的损失巨大。近年来,自然灾害的破坏力和影响范围呈递增态势,灾害损失程度不断增大。2008年汶川地震造成了69227人遇难、374643人受伤、17923人失踪,直接经济损失达8451亿元。2010年以来,我国爆发了多次自然灾害。2010年年初新疆连续遭受9次大范围寒潮冰雪天气过程;西南五省区遭受秋冬春连旱;4月14日青海玉树发生7.1级强烈地震;6月中下旬南方11个省份遭受洪涝灾害;8月7日舟曲泥石流;7、8月我国大多省份出现洪涝灾害。2010年上半年,全国受灾人口2.5亿人(次),死亡3514人,失踪486人,紧急转移安置人口644万人(次);农作物受灾面积2029.4万公顷,绝收面积304.6万公顷;倒塌房屋90.7万间,损坏房屋301.4万间;直接经济损失2113.9亿元。

4.自然灾害的地域分布呈不平衡性。我国自然灾害的区域分布主要呈现东西分区,南北分带,区内、带内集中分布于生态环境脆弱带的特点。受季风影响所造成降水条件变化而产生的灾害(洪涝、暴雨等)主要分布于东部季风区。地震灾害主要分布于新构造运动活跃的板块缝合线附近及地质构造带上,如东部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喜马拉雅地震带以及华北、西北和川西地震带等。

二、自然灾害产生巨大破坏的经济根源

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和灾害损失日益加重,这与自然地理环境变异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但其根源在于我国落后的经济发展水平,与不适当的生活方式和难以持久的经济发展模式密切相关。

1.庞大的人口基数。在全球所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等重大问题中,人口膨胀居于首位,同时也是其它问题产生的病根。目前我国人口数量已超过13亿,据对资源承载力的研究显示,合理的人口承载数量应为9.5亿人;按温饱标准计算,理论最大承载人口为15~16亿人。由于人口数量多,人均资源数量相对较低,一些地方毁林开荒、围湖造田、乱采滥挖、过度放牧,导致生态失衡、环境恶化。

2.掠夺型的增长方式。建国6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2009年国内生产总值分别是1978年和1952年的93.4倍和559.1倍,但经济高增长是建立在能源、资源大量消耗和生态环境严重破坏的基础之上。湖泊对于泄洪有着重要作用,上世纪50年代以来,全国大于10平方公里的湖泊面积缩小9570平方公里,蓄水量减少516亿立方米。粗放型增长模式加重了生态环境的负担。

3.防灾、减灾能力相对较低。尽管我国经济总量已居世界前列,但生产力水平较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落后,减灾资金投入不足。长江中下游中小型水利工程大都建于50—70年代,规划、设计和施工水平较低,工程运行时间较长,水利设施维护严重不足。2009年,全国水利基础设施投资1427亿元,占当年全社会固定投资0.63%。西部地区经济条件有限,基础设施建设落后,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薄弱,汶川、玉树地震之所以造成重大破坏,除了地震本身级别较高外,还与这些地区建筑设施抗震级别较低有关。

三、自然灾害对经济的影响分析

随着人口迅速增加和地域上相对集中,财产密度增大和价值膨胀,自然灾害损失直线上升,对经济的影响日益加深。自然灾害对宏观经济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直接损失、物价波动、外部失衡和贫困人口增加。

1.对局部影响严重,对宏观经济整体影响不大。重大自然灾害的分析表明,自然灾害很难对国民经济构成根本性扰动。从国外的经验看,1995年日本阪神大地震直接损失约1140亿美元,占当年日本GDP的2.5%,15个月内日本制造业恢复到震前水平的98%,百货商场和78%的小商铺在18个月内恢复营业。从我国的实际情况看,1998年长江流域特大洪水、2008年汶川地震未对当年国内经济产生太大影响[1]。2010年上半年,自然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2113.9亿元,占全国财政收入的4.88%,占同期GDP的1.22%①。自然灾害对经济的影响也有“积极”的一面,灾害发生以后消费需求相应增长,有利于扩大投资、提振经济。

2.短期内可能导致物价上涨,但出现持续通胀可能性不大。自然灾害对经济的影响最可能是导致通货膨胀。从其影响途径看,主要有三种:一是灾后重建的债务负担累积财政赤字财政施压,中央银行大量发行货币缓解财政危机货币供给超过需求通货膨胀发生。二是灾害导致社会产出减少(主要是粮食类)社会总供给小于总需求物价上涨,通货膨胀发生。三是灾害导致社会产出减少(主要是粮食类)影响通货膨胀预期粮食价格上涨推高物价,通货膨胀发生。

就第一种途径而言,自然灾害的直接损失全部由政府财政负担。考虑到我国财政实力雄厚,自然灾害尚不足以造成较大规模财政赤字,灾后重建的债务处理不会影响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出现较大变化。

就第二种途径而言,我国粮食已经连续6年丰收,粮食库存充裕,目前国家、省、市、县四级粮食储备总数量大约在2500万公斤,远远高于联合国规定17%~18%的粮食库销比,现有储备足以保证国家粮食安全。

最值得关注的是第三种途径,即自然灾害出现后可能产生粮食减产预期和通货膨胀预期,反过来通胀预期又可能干预影响粮食价格走势,甚至导致通胀。从历史经验来看,1998年我国长江、松花江等爆发洪水使人们产生通胀预期,下半年大米的价格较上半年上涨了16%。2010年小麦、玉米、大豆等农产品期货受天气因素影响大幅走高,从短期看通胀预期可能导致CPI出现上涨。随着国内政策措施的实施,通胀预期会逐步消除,粮食价格持续上涨并引致通胀出现的可能性不大。

3.对进出口的影响微不足道。自然灾害的爆发势必导致受灾地区产品出口下降,重建所需材料的进口增加,二者叠加影响可能造成外部失衡。从实际情况看,我国已成为世界贸易大国,国内供给能力非常强,一般自然灾害所造成的缺口可以在全国范围内得到及时调剂,既不至于影响国内出口,更不可能危及国际收支平衡。

4.贫困人口短期内有所增加,长期因灾致贫的不多见。从以往的经验看,自然灾害的影响具有不对称性,收入水平较低人群受灾害影响更容易陷入贫困。但每一次大的自然灾害过后,政府部门必然组织大规模的捐助活动,支持灾区恢复生产,重建家园,组织外出务工和入学培训,有利于灾区尽快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提高自我生存能力,避免因灾致贫。我国的社会制度体现出极大的优越性。

四、政策建议

自然灾害发生与经济发展存在一定关系,自然灾害影响会波及经济平稳运行。如果不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难以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国家长治久安。应对自然灾害频繁发生,既要着眼当前,提高应急处理能力,又要立足长远,研究制订治本之策。

1.建立持续发展的方式,实现资源、环境和人口协调发展。一是在生态移民工程、扶贫工程、农田基础设施、旅游资源开发、农村工业化中保护自然生态环境,考虑人口和资源的承载力,健全生态环境资源的产权制度,将人口和资源的比例控制在合理范围;二是形成科学合理的决策机制,扩大决策的民主参与性,加强生态环境资源民主监督,提高权力行使的透明度;三是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对破坏自然资源行为加大惩处力度,减少生产生活对自然资源的破坏,用法律法规制度来约束人们的经济行为。

2.加大防灾减灾工作力度,减轻自然灾害的破坏程度。一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兴修水利基础设施,加大避灾场所建设,提高居民住房抗震等级;二是充分运用现有的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等技术,提高对自然灾害的监控、评估与预报水平,为防灾抗灾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三是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建立安全减灾基金制度,完善全社会参与的防灾减灾投入体系。

3.健全灾害应急处理体系建设,提升应对自然灾害的救助能力。一是建立减灾救灾一体化指挥机构,统一配置各种救灾力量和资源,发挥我国政治制度优势,保证救灾应急快速反应能力;二是完善物资储备,强化技术支撑,有效控制灾害事态、化解险情和降低损失;三是完善自然灾害保险机制,扩大自然灾害保险种类,及时足额补偿灾民损失,减轻国家和地方财政的负担。

4.提升宏观经济调控能力,化解自然灾害对经济波动的影响。一是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门拟订自然灾害应急预案,结合灾区的实际情况,适时出台支持灾区经济恢复和发展的金融财政政策,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减息或税收减免等;二是提高对物价的调控水平,健全各级粮食储备体系,应对受灾地区物价上涨,政府进行适当价格调控,管好通货预期,避免物价大幅上涨;三是维护宏观调控政策的稳定性,为保障灾后重建和恢复生产,可对信贷政策做出结构性调整,整体上还是应保持稳定性和连续性,避免政策变化影响经济平稳运行。

自然灾害的危害范文第4篇

1.1研究区概况

川滇黔接壤地区包括四川省西南部的攀西地区(攀枝花市和凉山州)和川南地区(宜宾市、泸州市和乐山市的马边县),云南省东北部(昭通市、昆明市的东川区、禄劝县和曲靖市的会泽县、宣威市、富源县,楚雄州的永仁县、元谋县、武定县,丽江市的华坪县)和贵州省西北部(六盘水市、毕节地区和遵义地区的赤水市、习水县、仁怀市),共75个县(区、市),面积19.36万km2,总人口3840.31万人,GDP总量3793.90亿元。川滇黔接壤地区地处大西南的中心区位,成昆、贵昆铁路和长江—金沙江水道在此交汇,是四川、云南、贵州三省联合开发的核心区和纽带。由于受自然条件、区位和历史因素等影响,该区发展仍十分落后,人均GDP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43.52%,四川、云南、贵州三省平均水平的83.00%。同时,该区域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地震,山洪、泥石流、崩塌滑坡灾害分布广且发生频率高,水土流失十分严重。川滇黔接壤地区是中国西部众多老、少、边、穷地区的一个典型代表,也是中国8个特困连片区扶贫开发区之一(乌蒙山区),研究其自然灾害综合特征,对于开发扶贫和生态环境建设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1.2研究区自然灾害特征

川滇黔接壤地区是中国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区内地震灾害、泥石流灾害、滑坡灾害、洪涝灾害、干旱灾害、冰雹灾害、低温冷害等广泛发育。作者于2010年、2011年两对该区域进行了系统考察,并与当地主管部门进行座谈,获得了该区域详实的自然灾害资料,为研究区自然灾害危险度评价奠定了基础。

1.2.1地震灾害川滇黔接壤地区地处欧亚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带东缘附近,地壳抬升幅度大,活动断裂带密集,破坏性地震频繁。历史上,该区域共发生震级7级以上地震11次,震级5级以上地震非常活跃。其中以康滇地轴东缘中南部安宁河深大断裂与甘洛—小江深大断裂附近地震灾害最为严重,地震烈度在Ⅷ度以上,冕宁—西昌—普格和巧家—东川—寻甸一线地震烈度超过Ⅸ度,成为中国地震灾害最严重的地区之一。

1.2.2滑坡、泥石流灾害川滇黔接壤地区地震活动频繁,不稳定岩土体广泛分布,脆弱的地质环境为滑坡、泥石流灾害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同时该地区降雨集中分布,局地暴雨和区域性大雨时有发生,高强度降雨过程是激发滑坡、泥石流灾害的主要自然因素。加之区内人口密度大,陡坡垦殖、矿产开发和工程建设等人类活动对地形强烈扰动,造成天然植被减少,植被的水土保持能力下降,进一步加剧了滑坡、泥石流的灾害活动。据统计,川滇黔接壤地区共有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隐患点1.22万个,受地质灾害威胁的总人数高达100.37万人。其中,区内的小江流域号称“世界泥石流博物馆”,在138km2河流长度内分布着140条泥石流沟,蒋家沟泥石流平均每年爆发10次左右,最高达28次,堪称世界之最。

1.2.3洪涝灾害川滇黔接壤地区山高谷深,地势陡峻,受自然条件和人类活动影响,区内植被覆盖度较低,水源涵养能力弱,在局地暴雨和区域性大雨发生时,坡面迅速产流,极易发生历时短、强度大的山洪灾害。2010年7月13日,云南省巧家县小河镇发生特大山洪灾害,造成19人死亡、26人失踪,直接经济损失达1.8亿元。另外,区内的金沙江、岷江、沱江、赤水河、安宁河历史上也曾多次发生流域性洪水,严重威胁河流两岸的城镇、厂矿和村庄。

1.2.4干旱灾害受季风气候影响,川滇黔接壤地区降水年内分配不均匀,年际变率大,春旱、夏旱、伏旱、冬旱时有发生。由于春季干燥少雨,气温较高,蒸发量大,川滇黔接壤地区春旱尤为严重。2009-2010年西南地区冬春连旱,2011年西南地区春旱,2011云贵高原伏旱和2012年云南、四川春旱,川滇黔接壤地区都是重灾区。

1.2.5冰雹灾害冰雹灾害是川滇黔接壤地区破坏性最大的气象灾害之一,它不但发生频繁,而且影响范围广,损害程度十分严重。其中,黔西北和滇东北的乌蒙山区和凉山州西北部的木里、冕宁等地是冰雹灾害重灾区。以毕节地区为例,其年平均冰雹次数可达1.7次,年最多冰雹次数在7次以上。

1.2.6低温冷害在川滇黔接壤地区二半山区(1800~2500m)和高山区(>2500m)气温变异大,经常受到低温、霜冻、冻雨等灾害,是影响当地农业生产和交通运输的一种重要自然灾害。其中,黔西北和滇东北的乌蒙山区以及川南的大、小凉山地区是中国冻雨灾害最严重的地区,年平均冻雨日数10~30d,年最多冻雨日数可达50d以上。贵州省威宁县号称“中国冻雨之乡”,年均冻雨日数达48.4d,每年12月份和次年1月、2月是冻雨的高发季节。

2自然灾害危险度评价方法

2.1危险度评价方法

自然灾害危险度是一个概率概念,只能在[0,1]闭区间内取值。在实际评价操作中,这种概率很难进行估算,特别是针对自然灾害的综合评价。因此,一般从自然灾害致灾因子和孕灾环境出发,设计多指标综合评价模型,开展自然灾害危险度综合评价。本文采用加权综合评价方法获得自然灾害危险度综合评价指数。其计算公式为:式中:I为自然灾害危险度指数;Ik为第k种灾害的危险度指数;Iki为第k种灾害的第i个评价指标的指标值;Wki为第k种灾害的第i个评价指标的权重;Wk为第k种灾害的权重;n为评价指标个数;m为灾害种类。本研究选择川滇黔接壤地区比较严重的地震、泥石流、崩塌滑坡、洪涝、干旱、冰雹和低温冷害作为研究对象,开展川滇黔接壤地区自然灾害综合评价研究。

2.2评价指标及权重

根据川滇黔接壤地区自然灾害特点,共选择地震、泥石流、崩塌滑坡、洪涝、干旱、冰雹和低温冷害等7个灾种进行自然灾害危险度评价。针对每个灾种,考虑其孕灾环境特征,选择评价指标,如泥石流灾害就从地质、地形、气象和地表覆被特征选择岩石风化程度、地震动峰值加速度等9个评价指标。全部7个灾种共选择42个评价指标(表1)。使用层次分析法(AHP)计算各个指标的权重。通过构造判断矩阵、层次总排序、层次单排序和一致性检验,计算出各因子以及各个灾种的权重(表1)。

2.3自然灾害危险度分级标准

中国学者自然灾害危险度评价研究一般将评价结果分为5级或6级,表示自然灾害由弱到强的趋势。本文在此基础上,将川滇黔接壤地区自然灾害危险度分为低度危险、轻度危险、中度危险、高度危险和极度危险5级。自然灾害危险度的分级标准一直是自然灾害综合评价研究中的一个难点。作者认为自然灾害危险度分级应以多因素综合评价结果为基础,并参照研究区自然灾害发生特点和政府、公众对自然灾害感受理解进行综合考量,藉此确定自然灾害危险度等级划分标准。通过研究区的实地调查和灾害数据分析,东川、巧家、宁南是区内自然灾害危险度非常高的3个县(区),可以划入极度危险区,这个县(区)危险度指数的平均值计为Imax;泸县、南溪、龙马潭是区内自然灾害危险度非常低的3个县(区),可以划入低度危险区,这个县(区)危险度指数的平均值计为Imin。其余县(区、市)与上述6个县(区)比较,确定危险度分级。定义分级指数P,其计算公式如下:

2.4自然灾害危险度评价单元

在区域自然灾害综合评价中,一般选择自然单元和行政单元进行评价。GIS工具的大量使用使得以栅格单元进行自然灾害综合评价成为一种主流形式。本研究选择100m×100m栅格单元进行川滇黔接壤地区自然灾害综合评价。

3结果分析

3.1自然灾害危险度评价

据表1,首先构建川滇黔接壤地区自然灾害评价指标数据库。主要数据来源如下:断裂带、地层岩性数据来源于1∶50万四川省地质图、1∶250万中国地质图;地震动参数数据来源于《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GB18306-2001);地形数据由1∶5万数字地形图生成DEM;气象参数通过研究区内的气象数据统计获得,气象数据来源于中国气象科学数据共享服务网;冰雹和低温冷害数据来源于《中国气候资源地图集》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气候图集》;土壤侵蚀强度数据为第二次全国土壤侵蚀遥感调查的四川、云南、贵州土壤侵蚀强度图。然后将各评价指标线性归一化到0-1之间,得到评价因子,进而计算出自然灾害危险度指数。依据式(3)计算出川滇黔接壤地区自然灾害分级指数,并划分自然灾害危险度等级。

3.2自然灾害总体特征

川滇黔接壤地区自然灾害表现出“两线一区”的基本格局(图2、图3)。第一条线自滇东北至凉山州的东川—巧家—宁南—普格—喜德—冕宁一线,与安宁河深大断裂和甘洛—小江深大断裂的走向一致,这是一条以地震灾害、泥石流灾害和滑坡灾害为主的极度危险区。第二条线自会理县起始,沿金沙江一直延伸到雷波县,形成一条带状的自然灾害高危险区,这主要是由于金沙江深切河谷地貌为泥石流、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创造了有利的地形条件。高强度的泥石流灾害、崩塌滑坡灾害是导致该区域自然灾害危险度高的主要原因。而乌蒙山区(毕节西部、六盘水、昭通、曲靖等地)则形成一片集中分布的自然灾害中、高危险度区域,该区域自然灾害是泥石流灾害、崩塌滑坡灾害、洪涝灾害、干旱灾害、低温冷害等多种灾害共同造成的,特别是干旱灾害、冰雹灾害和低温冷害在该区域占有重要地位。这种自然灾害“两线一区”的分布格局表现出了川滇黔接地区自然灾害发育和危害特点,同时也对整个西南地区的自然灾害分布格局具有重要影响,如2012年发生的四川宁南“628”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四川凉山州锦屏“830”群发性地质灾害、“97”昭通市彝良县地震等。结合区域地质和DEM等资料可以看出,宏观地质构造和地貌形态控制了川滇黔接壤地区自然灾害高度危险区和极度危险区的基本格局,它不仅对地震、泥石流、崩塌、滑坡等灾害起决定作用,而且通过对气候系统的影响,进而间接地影响了洪涝、干旱、冰雹、低温冷害的分布格局。按式(3)给出的方法对川滇黔接壤地区75个县(区、市)的自然灾害危险度等级进行了划分(表3)。从表3中可以看出,川滇黔接壤地区自然灾害极度危险、高度危险、中度危险、轻度危险和低度危险的县(区、市)数量分别为14个、26个、16个、6个和13个,分别占18.67%、34.67%、21.33%、8.00%和17.33%,其中极度危险和高度危险的县(区、市)就达40个,占53.33%。这说明川滇黔接壤地区自然灾害危险度普遍比较高,特别是“两线一区”经过的区域。结合图2可以看出,川滇黔接壤地区只有东北部的宜宾、泸州、遵义市北部、毕节市东部自然灾害危险度较低。这主要是因为这些地区地势较低,以丘陵为主,地质构造比较稳定,这也进一步说明宏观地质灾害构造和地貌形态是影响川滇黔接壤地区自然灾害的主要因素。另外,在安宁河谷、盐源盆地、龙川江河谷、昭阳盆地等地势平坦地区自然灾害危险度也相对较低,从而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特别是农业生产提供了有利条件。

3.3自然灾害危害分析

使用川滇黔接壤地区75个县(区、市)2008年的统计数据,分析极度危险、高度危险、中度危险、轻度危险和低度危险的县(区、市)的总人口、GDP总量等指标(表4)。表4显示川滇黔接壤地区高度危险和极度危险区的国土面积达11.83万km2,占研究区总面积的61.09%;总人口数量达1933.15万人,占研究区总人口的50.34%;GDP总量达3793.90亿元,占研究区GDP总量的51.42%。由此可见,川滇黔接壤地区各种自然灾害相互叠加,形成了集中连片的自然灾害高危险区,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威胁巨大。以位于东川、会泽间的小江流域为例,仅泥石流沟就多达140条,泥石流沟流域面积1878.58km2,占小江流域总面积的61.73%。严重的泥石流灾害经常堵塞小江,仅蒋家沟自1919-1968年50年间堵江10d以上就多达7次,最长达6个月。再以乌蒙山区腹地的威宁县例,这里号称“中国冻雨之乡”。《威宁县志》记载:“黔为漏天,乌撒尤漏”,“四季无寒暑,一雨便成冬”,这是对黔西北地区冻雨灾害最生动的描述。表4还显示出随着危险度升高,人口密度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都呈现出下降趋势。这种现象可以从两个方面来揭示:第一是自然灾害危险度越高,生态环境越脆弱,人类赖以生存的土地资源、水资源等越匮乏,在漫长的迁徙、繁衍过程中不断选择的结果,如东川大桥河泥石流沟原有良田5040亩,5个村落135户农舍,经历几次大规模泥石流后变成荒坝沙滩;第二是川滇黔接壤地区多数县属部级贫困县,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该地区的开发扶贫力度,但是由于频发发生的自然灾害,造成返贫率很高,如凉山州高山区(海拔>2500m范围,多数属于高度危险以上等级)贫困发生率达到96%,由于生存条件恶劣,该地带脱贫人口稳定情况很差,每年返贫率高达20%以上。扶贫—返贫恶性循环造成该地区贫困深度大,农民稳定增收十分困难。当然,人口密度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下降的原因不能全部归咎于自然灾害的影响,但自然灾害起着重要的作用。与农村人均纯收入相比,人均GDP受自然灾害影响则不显著,这主要是因为高度危险和极度危险区内有若干县(区、市)矿产资源丰富,矿产资源开发为当地GDP贡献巨大。人均GDP和农村人均纯收入对比结果也显示出川滇黔接壤地区的广大农村地区受自然灾害的影响更加敏感。因此,在制定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和扶贫开发规划时,特别是在推进乌蒙山区集中连片特困山区开发过程中要高度重视自然灾害对农村、农业和农民的影响,加大自然灾害监测预报和防灾减灾力度,促进地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综合上述分析认为,自然灾害对川滇黔接壤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单从高度危险和极度危险区内的国土总面积、总人口和GDP总量来看,自然灾害已经成为该区域资源环境安全、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生态环境保育和重大工程建设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特别是农村地区。

4结论

自然灾害的危害范文第5篇

【关键词】电力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措施

引言

由于我国国土面积广阔,地质环境多样且复杂,导致了我国地质灾害频发。地质灾害的危险性评估工作是保护人民根本利益、减轻自然灾害危害程度的有效手段,并且合理有效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可以为地质灾害的防治提供帮助。鉴于以上原因,我国相继颁布了《地质灾害管理办法》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试行)》等法律,相关法律规定了建设项目在施工前要进行地质灾害的危险性评估,并且危险性评估的结果要得到省级以上的地质主管单位的的认定。法律同时要求分级进行我国的地质灾害的危险性评估工作。但是,由于相关的法律规定没有对建设项目的分类标准进行明确的区分和界定,这就导致了地质灾害的危险性评估工作很难落实。其中电力项目是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重中之重,自然受到了人们的高度重视。所以,做好电力工程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对地质灾害的危险性评估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我国现阶段对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相关技术的要求

现阶段,我国执行的电力工程自然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标准是《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试行)》,这部法律对我国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进行了规定。另外,电力工程相关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还要依据规范《火力发电厂岩土工程勘测技术规程》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以及《架空送电线路大跨越工程勘测技术规范》等相关条款进行。并且就相关的勘察区域来说,不仅要对建设项目的占地区域进行相关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还要对工程的建设状况和当地的地理环境特点进行相关方面的勘察。

二、我国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分级进行

现阶段,我国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分级进行,这样做极大的提高了评估工作的效率,减少了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工作量。评估工作是严格按照《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进行的,该法律将我国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分为三级。通过三个等级的设定,极大的提高了我国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效率。

首先,是一级评估,一级评估有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工程建设能否引发当地的地质灾害。第二,当地的地质灾害是否能对工程建设的安全造成威胁。第三,要对工程建设花费在治理当地地质灾害上的资金进行细致的评估。

其次,是二级评估。该级评估首先要对当地的地面沉降、裂纹、塌陷,山体的滑坡、泥石流以及崩塌等自然地质灾害进行全面的了解,对相关地质灾害的分布范围、灾害种类以及灾害对工程建设的影响进行明确。然后,要充分的考虑建设项目与地质灾害之间的相互影响。最后,对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区域内的可能发生的重大的地质灾害按照前面讲到的一级评估规定进行相关的评价。

最后,是三级评估。所谓的三级评估,就是对工程建设范围内地质灾害发生的可能性以及潜在的地质灾害进行明确。另外,地质灾害的发生具有一定的周期,所以在进行建设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时,一定要考虑时间这一因素。

三、我国电力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现状与问题

我国电力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起步较晚,目前,我国有很多已经开始施工的建设项目的危险性评估工作是后来补做的。由于评估的方法不同,出发点不一样,所以造成了危险性评估的结果与现场勘测的结论不一致。这种现象的出现严重影响了建设项目的施工。

就电力工程的地震灾害危险性评估来说,同样存在着相类似的问题。第一,评估工作起步较晚,并且技术相对落后,这严重影响了评估工作的进行。其次,电力工程地质灾害的种类较多,涵盖了地面、地壳、地下的多种运动变形灾害。同时,有关电力工程的灾害评估同样具有较多的种类,这些地质灾害极大的提高了危险性评估工作的难度。最后,在可行性方案的选择上存在缺乏沟通、审议时间过长等问题。通过电力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完成,相关方案也随之制定出来,然而在后期的审议过程同样存在许许多多的问题,这些问题同样阻碍了我国现阶段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进行。

四、完善我国电力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措施

首先,我国的电力行业之间应该加强危害性评估工作的技术交流。对于我国的电力部门来说,应该有步骤的进行电力工程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资格的申请。通过获取有关的从业资格,提高电力工程地质灾害的防治能力,最后各个部门之间进行技术层面的交流与切磋,提高我国电力工程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水平。在高压线路的危险性评估工作中,尤其应该引起电力部门的重视。高压线路在传输电力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然而一旦发生危险,其后果十分严重。所以,电力部门应该加强高压线路的危险性评估工作。一方面,在高压线路施工过程一定要按照设计标准进行施工。另一方面,提高高压线路危险性评估工作的技术水平,充分保障高压线路的输电安全。

其次,电力工程自然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需要我国电力部门与地质部门密切的合作。地质部门通过相关的现场勘查把确切的数据资料提供给电力部门,然后才能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关的电力工程设计与施工。同时,在施工方面,一定要对施工现场做好监理工作,这影响到我国的电力工程地质灾害防治的发展。

最后,电力工程有关单位以及地质勘查单位应该对电力工程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引起足够的重视。对电力行业中的大规模发电厂、发电厂与用户之间的输电线路、乡镇的变电室以及输电线路中的相关工程进行细致的灾害评估工作,确保建设项目的安全。

五、结束语

近几年,由于我国的地质灾害的发生次数逐年上升,电力工程地质灾害的危险性评估工作逐渐得到了人们的重视。但由于我国的危险性评估工作起步较晚,所以技术方面存在很大的局限性。电力工程方面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需要电力部门和地质部门部门的密切联系,二者可以相互促进,相互发展,共同提高我国电力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水平,促进我国电力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胡钧,刘小青. 电力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研究[J]. 电力勘测,2002,03:7-12.

[2]陈昌彦,,王维理. 废弃矿山植被恢复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关键问题分析[J].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11,02:76-81.

[3]陈孟春,黄成民,张骏. 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方法探讨-以某电力工程为例[J]. 工程勘察,2006,S1:316-321.

自然灾害的危害范文第6篇

关键词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范围确定

中图分类号 P69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671-(2013)012-0242-01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人类应对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也有所增强。然而地质灾害时自然灾害中破坏力最为巨大的自然灾害,其不仅能够轻易的改变地形地貌,而且还严重的威胁到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在近代历史中,我国所发生的重大地质灾害有唐山大地震和汶川大地震等,同时还有一些破坏巨大的泥石流等,这些地质灾害不仅给国家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同时还使给人民带来了沉痛的灾难。由于地质灾害的影响巨大,当出现地质灾害时轻则劳民伤财,严重时甚至会给国家和名族带来沉痛的打击,因此为了人民的安居乐业,就必须要对地质灾害进行预测,同时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从而才能够将地质灾害的影响降到最低。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是能够降低地质灾害对人们影响的有效手段,随着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出现,为确保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然而为了进一步提高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水平,还必须要加大对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进行分析研究力度,从而才能够进一步提高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准确性和科学性,进而才能够确保人民的安居乐业。本文从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原则出发,对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进行了深入分析,然后对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原则和范围确定进行了详细阐述。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使同行相互探讨共同提高,进而为我国今后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1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原则

1)分级评估、备案的原则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分级进行,根据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与建设项目重要性划分为三级。

一级评估应有充足的基础资料,进行充分论证,一级评估由获得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甲级资质证书的单位进行,评估报告报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厅(局)备案;二级评估应有足够的基础资料,进行综合分析,二级评估由获得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甲、乙级资质证书的单位进行,评估报告报市(地)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备案;三级评估应有必要的基础资料进行分析,参照一级评估要求的内容,做出概略评估,三级评估由获得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甲、乙、丙级资质证书的单位进行。

2)分区(段)评估的原则 依据评估区(段)地质环境条件差异和潜在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分布、危险程度以及拟建工程的特点,将评估区划分为若干个危险性程度不同的区域。将不同的评估区(段)按照各种致灾地质作用的性质、规模、和承灾对象社会经济属性(承灾对象的价值,可移动性等)的基础上,从致灾体稳定性和致灾体与承灾对象遭遇的概率上分析入手将地质灾害危险性划分为大、中等、小三级,并按区(段)对场地进行适宜性评估,将评估区(段)划分为适宜性差、基本适宜、适宜三级。

3)就高不就低的评估原则 同一区(段)内有多种地质灾害共存时,按就大不就小、就高不就低的原则确定危险性级别。

2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范围的确定

由于地质灾害的影响巨大,当出现地质灾害时轻则劳民伤财,严重时甚至会给国家和名族带来沉痛的打击,因此为了人民的安居乐业,就必须要对地质灾害进行预测,同时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从而才能够将地质灾害的影响降到最低。在进行地质灾害威胁性评估确定的过程中,最主要的就是做好如下几个方面的确定,而随着政府部门对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重视程度增大,在现代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中还颁布了相应的制度和规范。随着《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的出台,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提供了更有力的理论以及,同时也使得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水平得到大幅度提升。

2.1 崩塌、滑坡地质灾害评估范围的确定

地质灾害具有极强的破坏力,不仅能够改变地形地貌,而且还严重的威胁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而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在确定崩塌和划破地质咋会评估范围时,其方法和理论水平都得到了大幅度提高。崩塌和滑坡其评估范围应以通常应该第一斜坡带为限,进行地质灾害评估范围确定,其首先必须要查明坡体中所有的发育节理和裂隙以及岩层面的构造面以及延伸方向,同时还应该查明倾向以及倾角大小及规模和发育密度等,而这些也即是构造面的发育特征。通常情况下,在崩塌和滑坡地质灾害评估范围确定中,平行斜坡延伸方向的陡倾角面或者临空面,通常会形成两侧边界;而为了提高崩塌和滑坡地质灾害评估范围的准确性,还应该对其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才能够将崩塌和滑坡等地质灾害的威胁降到最低。

2.2 泥石流地质灾害的评估范围确定

泥石流是一种非常普遍的地质灾害之一,并且泥石流的危害性也非常巨大。而在确定泥石流地质灾害的评估范围时,通常应该在地形地质图上进行确定,同时必须要结合科学的评估理论和方法,并且更加泥石流地段的地质情况进行确定,从而才能够确保其科学性和准确性。

2.3 地面塌陷和地面沉降地质灾害评估范围的确定

地面塌陷和地面沉降的评估范围应与初步推测的可能范围一致;地裂缝应与初步推测可能延展、影响范围一致,地面塌陷和地面沉降范围按照煤炭部制定的《建筑物、水体、铁路航主要井巷煤柱留设与压煤开采规程》,通过概率积分法用一下公式进行

推测。

自然灾害的危害范文第7篇

修文县地域面积1075平方公里,是个农业县,70%的人口分布在农村,靠天吃饭的状况一时还难以改变,每年突如其来的重大气象灾害事件——干旱、风雹、强雷击、下击暴流、暴雨、洪涝以及诱发的次生灾害带来的重大损失,让人们感受到了大自然的不可预知性是不变的真理。例如,1994年4月20日,风雹入侵造成严重的损失,作物受灾面积1.13h㎡,雷击死亡3人、伤6人,经济损失5574万元。又如,1996年7月1日,遭受百年不遇的大暴雨天气而形成的严重洪涝灾害,使县城东郊2座桥被淹,县城交通中断,近40名职高教师家属被洪水围困在2幢宿舍楼内;小箐乡全新村沦为泽国,水淹区域延绵5km,直抵息烽县边界,水最深处达6m,80余人被洪水围困;诱发二起滑波,造成死5人,重伤1人,经济损失6000余万元。这些气象灾害,打乱了群众的生产生活节奏,生产积极性受到影响;另一方面,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带来较大的社会政治影响,也给政府灾害危机管理能力带来挑战,甚至对政府的执政能力提出考验。这也就是向我们敲响警钟,那就是必须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气象灾害预警系统和处理应对机制。因此,在经济快速增长、社会稳定的同事,要居安思危,加强对突发性气象灾害危机管理的意识,建立一套完整有效的政府危机处理管理机制,提高预测、预防和应对危机的能力,将气象危害降到最低点。只有这样才能很好地建立“经济示范村”、“扶贫开发”;才能有效实施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特色农业、高效农业、城郊农业,使县“农业稳县”战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新突破的目标。

二、危机与危机管理的概念和特征

政府危机管理是政府针对各类突发危机事件的管理,其目的是通过提高政府对危机发生的预见和危机发生后的救治能力,及时有效地处理突发性重大气象灾害到来的影响,恢复灾后生产生活秩序,稳定群众情绪。为此,必须首先要清楚什么是危机。危机与微机管理的概念危机的多样性界定了微机管理的丰富内容。一般说来,危机管理中的“危机”,包括了紧急事态、风险等表述危险状态或者紧急事态的情形。危机相对于人类生活中正常的社会关系、秩序而言,它可以在一个地域发生并造成有限影响,也可以在一国或全球范围内发生,造成全球性影响。简言之,危机就是影响群众正常生产生活,导致社会偏离正常轨道的非均衡状态。危机影响群众正常生活、导致社会偏离正常轨道,对社会公共安全、稳定造成较大影响,政府有责任、有义务建立健全危机管理体系,并通过研究危机、危机预警和救治危机恢复社会的均衡状态。危机的特殊性质非预期性,即有关事态即状态的发生时不能或者难以预测的,是一种打乱既有体系或部门分体系运作,对于体系内变量的一种急遽而突然变化的状况。危机性,即该事态含有高度危险,可能构成对社会体制的人生命、身体、财产等要素和技能产生严重的影响,因而,排除这种危险性成为优于其他任何价值取向的行政目的。不确定性和多样性,即事态的未来发展推移具有不可叛定性,呈现出各具特色的多样性和变换性,因而要求危机管理的应对策略具有随机应变和具体应对性。紧迫性,即由于可供选择判断的时间有限,一旦放置,就有导致不均衡化、恶化,甚至引起社会不稳定因素,自然生态系统受到破坏,因而要求迅速实行救援策略、恢复策略等加以应对,在相当短的时间内作出政策选择。

三、分析危机发生的原因和政府危机管理的过程

⒈危机发生原因

分析危机发生的原因主要有三种:由自然产生的,如洪水、干旱等自然灾害由人为引起的,如美国9•11时间。由人为导致的自然危机。这种危机可能占有的比例最大,如由于大量排放二氧化碳导致气候变暖而导致冰川范围减小,海平面抬升,引起气候变化,形成各种气象灾害;人为大量砍伐森林破坏生态平衡,导致风雹、洪涝、干旱频繁发生,诱发地质地震灾害等等。自然危机具有周期性、规律性和不可抗拒性,科学技术发展的今天,人们对自然危机的认识、研究相对较早深入,对自然危机的管理机制也日渐增强。政府职能科技部门基本能够比较准确地预测自然危机,提前采取决策服务措施,而且能够在自然危机发生后采取积极、有效的救治行动,比如地震、洪水、台风等天灾能够通过应急系统提前预警和积极救治,把自然危机在城的损失降到最低。关键是政府在社会公共管理事务中,对这种自然灾害带来的非均衡状态的重视程度,对灾害应急管理系统的建设和保持该系统正常运转的投入程度,即具有足够的防灾减灾责任意识,监测预测系统、人工影响控制、就职应急预案系统建设的投入资金,等等。

⒉政府微机管理的过程

微机管理过程论将危机管理分解为如下两个层次:

⑴预防减灾和事前准备

①预防建在的措施和对策。为了避免、减少重大天气气象灾害发生危机时减少其负面影响,而采取的事前措施和对策。如:洪水灾害,其发生可能是无法避免的,但是,可以通过事前预测而采取相应的措施以减少损害。因此,观测体系的建立、发生危害现象的研究、生产自救和政府救灾,是有效预防灾害的措施和对策。②事前准备的措施和对策。为了提高危机等发生时的应对能力,通过危机是的应对体制和活动来减轻损害而进行准备的措施和对策。因为通过预防措施和对策并不能将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化为零,因而事前准备非常必要。认真准备气象灾害发生时的应对机制,为提高灾害对能力而采取措施和对策。对于预测到的再燃灾害,在组织人事甚至命令系统等方面,政府必须事前准备与日常工作化不同的非日常工作化的制度。

⑵快速应对和恢复平常

①快速应对。气象灾害来临之前和刚发生之后,为应对紧急情况而进行的一系列活动。有的时候,即使采取了预防减灾的措施和对策,即使做好了事前准备,由于气象灾害事态多样化,也难以穷尽具体细致的问题。一旦发生,与人民生命财产有关的重要价值受威胁,要求快速采取相应措施。②恢复平常。是灾后为恢复平常时期的状态而进行的一系列活动。由于灾害影响的程度和范围不同,所造成的损害也各不相同,因此。恢复平常的任务有轻重之分,对恢复平常阶段的任务和责任设定应该注重合理性。若气象灾害严重的活,要恢复灾前的状况就需要较长时间,甚至可能出现无法完全复原的损害,切不可笼统而抽象地谈责任机制。从恢复平常到复兴的时间轴应该尽可能地缩短。否则政府公共事务管理能力将受到质疑。

四、气象灾害政府危机应急管理的重点

气象灾害作为突发事件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我县气象灾害的时空分布规律和灾害特点、技术能力和财力物力来看,应重视从以下方面加快气象应急体系建设:

⒈提高重大灾害性天气和短期气候预测准确率,着力构建小型雷达、网络通讯为主体的短视灾害性天气预报监测平台。

⒉增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能力,加快对强对流天气跟踪监测和快速反应能力,建立定点、定时、定量的灾害天气临近预报业务系统。

⒊完善我县监测体系的建设,加大政府投入,提高人工影响天气等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即开展人工增雨、消雨、消云、消雹等作业,进一步提高我县人工影响天气水平。“气象部门已经把‘安全气象’作为气象发展战略之一,其核心内容是位军事、生态、能源、粮食、水之源、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提供全方位的气象预警服务。”“建立气象应急体系,防御重大气象灾害,这就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保障。”从国家层面上看,目前已建成了由地面观测、地面遥感到高空遥感的立体气象观测体系,分布于全国所有县以上城市的4600多个气象站,极大地提高了地面气象要素监测的时空密度。124个高空探测站点对地面至30公里高空大气的歌中气象要素进行探测,74部先进的多普勒雷达能够同时对200公里半径范围内的降水量分布和区域降水量进行较准确的估测,在防汛抗洪及城市积涝防御中发挥重大作用。

五、结论

⒈培养气象灾害危机意识。气象灾害危机意识是灾害预警的起点。人们“好了伤疤忘了痛”往往缺乏危机意识,所以要不断地通过宣传教育,并通过模拟气象灾害危机情势,不断完善危机发生的气象灾害预警与监测系统,能够使政府和公共培养良好的气象减灾意识,时刻做好防灾减灾的心理和物质准备。

⒉进行预见治理。政府气象灾害预防的目的除了对未来可能发生的气象灾害进行预警之外,还要预料一个气象灾害解决后的未来可能情势。为此,一方面构建明确的政府部门间气象灾害处理的管辖范围。有助于政府进行及时、有效的预警治理;另一方面加强战略规划、长期预算气象防灾减灾基金,以及时进行灾后重建和恢复生产,提高人民群众对政府的信赖程度。

⒊构建我县气象防灾减灾预测预警体系。政府危机管理的最理想状态时将危机消灭在潜伏时期或萌芽时期。这有赖于政府有干部们对气象灾害危机发生与程度、趋势和结果的预警预报能力。在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气象灾害影响、危害程度更大,势必要加强就见气象减灾危机管理体系,以降低危机发生的风险和预警成本。

⒋建立一个相对统一、系统的气象灾害突发事件应急机制。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减灾成本,实现气候资源、气象灾害信息共享。这里所谓的成本既包括预备的物质成本,也包括制度成本。同时可以保证决策的有效性和各部门之间的合作,逐步形成一套完整的灾害紧急状态急机制。⒌重大气象灾害的周期性规律,对我县各级政府带来挑战。要勇于面对这种挑战,积极采取措施,动员全社会参与,寻求危机根源,理性选择就职目标,进一步评估可能产生的后果,使整个社会保持了正常和稳定的发展局面,实现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

六、结束语

自然灾害的危害范文第8篇

摘要:本文主要和大家一起探讨了自然灾害的危害性,综合自然灾害风险管理的理论、对策和实施途径。 关键词:灾害;风险;管理 0 前言 随着人类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 ,自然灾害所造成的各种损失与日俱增,人们在总结自然灾害管理的历史经验中提出了新的防灾减灾战略,这就是“综合自然灾害风险管理”。作为国际减灾十年和国际减灾战略的标志性成果,综合自然灾害风险管理主指人们对可能遇到的各种自然灾害风险进行识别、估计和评价,并在此基础上有效地控制和处置灾害风险,以最低的成本实现最大安全保障的决策过程。它是将灾前降低风险、灾时应急对应和灾后恢复三个阶段融于一体,对灾害实行系统、综合管理,以及协调管理各灾种防灾减灾的全过程。作为一种最全面和高级的灾害管理模式,综合自然灾害风险管理已经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综合自然灾害风险管理无论在理论还是实践上都是一个新课题。尽管目前一些发达国家在灾害管理上已经采取了这一崭新的方法,但是发展中国家还没有有效地开展这方面的工作。自然灾害风险评估和管理研究工作在我国起步较晚,大约始于上世纪50年代,其中以地震、洪涝、干旱等为主要灾种。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我国参与围际减灾十年活动以来,虽然对自然灾害风险评估和管理研究得到了相应的重视,并开展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工作,但关于综合自然灾害风险管理的研究还刚刚起步。 1、基本理论 自然灾害风险的结构和形成机制 自然灾害系指自然变异超过一定程度,对人类和社会经济造成损失的事件。自然灾害风险指未来若干年内可能达到的灾害程度及其发生的可能性。因此,根据目前比较公认的自然灾害风险定义,一定区域自然灾害风险的形成一般具有3个最重要的因素。 自然灾害危险性 指造成灾害的自然变异程度,主要是由灾变活动规模(强度)和活动频次(概率)决定的。一般灾变强度越大,频次越高,灾害所造成的破坏损失就越严重,灾害的风险也越大。 暴露或承灾体 指可能受到危险因素威胁的所有人员和财产以及生命线等。一个地区暴露于各种危险因素的人员和财产越多,即受灾财产价值密度越高,可能遭受潜存的损失就越大,灾害风险也越大。 承灾体的脆弱性或易损性 指给定危险地区存在的所有财产由于潜在的危险因素而造成的伤害或损失程度,综合反映了自然灾害的损失程度。一股承灾体的脆弱性或易损性越低,灾害损失越小,灾害风险也越小,反之亦然。承灾体的脆弱性或易损性的大小,既与其物质成分、结构有关,也与防灾力度有关。 由于灾害形成的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都在变化之中,因此,自然灾害形成概率、强度和损失程度都是不确定的,自然灾害风险具有不确定性。一般灾害的不确定性越大,对人类社会的威胁就越大。也就是说,灾害离散程度越小,灾害风险度越低;灾害离散程度越大,灾害风险度就越高。图l表示了自然灾害风险的形成机制。 图1自然灾害风险的形成机制 综上所述,在区域自然灾害风险形成过程中,危险性、暴露和脆弱性缺一不可。自然灾害是地球表层变异过程的产物,是危险性、暴露和脆弱性相互综合作用的结果, 区域自然灾害风险管理的概念和理论就是以此为基础的。 2、从灾害危机管理到风险管理 由于过去的工作重点是危机管理,因此,社会总是从“一个灾害走向另一个灾害”,很少能降低灾害风险。随着灾害在全球造成的影响越来越大,人们的注意力越来越转向降低灾害风险管理的研究,即通过采取各种减灾行动及改善运行能力的计划降低灾害事件的风险,对灾害进行风险管理。灾害风险管理强调在灾害发生前着手准备、减轻、预测和早期警报工作,其目的是降低随后而来的事件的影响。图2表示了灾害危机管理和灾害风险管理的区别。可以看出,除了在管理的方法、依据和决策等方面存在着本质差异外,在管理过程上也有着明显的不同。灾害危机管理集中于灾害临近或已发生时的管理,而灾害风险管理则贯穿于灾害发生发展的全过程。包括灾前的日常风险管理,灾中的应急风险管理和灾后恢复重建过程中的风险管理,是一个不断循环和完善的过程。因此,将自然灾害管理提高到风险管理的层次,已成为各国政府和科学家们的共识。 3、综合自然灾害风险管理的本质和目标 综合自然灾害风险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是指人们对可能遇到的各种自然灾害风险进行识别、估计和评价,并在此基础上综合利用法律、行政、经济、技术、教育与工程等手段,合理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人类的最大安全保障和可持续发展的双重目标。从发展的观点来看,综合自然灾害风险管理是指人们在与灾害斗争的过程中,既要控制灾害改造自然,又要适应灾害与自然共存。利用各种工程和非工程措施,将灾害损失降低到不影响人类可持续发展的程度,以最低的成本实现最大安全保障这样一个防灾减灾的总体目标。综合自然灾害风险管理整合了现存有关灾害减轻和响应的知识和技术,其本质是在不同层次(从地方到中央)沟通和交换那些知识和技术,唤起与灾害风险管理相关的政府部门的重视,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1)通过考虑灾害的主要原因、灾害风险的条件、承灾体的脆弱性和与灾害风险及其管理密切相关的关键问题,全面综合地概括灾害管理过程的各个环节,并且弥补其缺欠或薄弱环节。 (2)通过培养和增强地方灾害风险管理的能力来获取有效的防灾减灾和应急对应。 (3)激发在防灾减灾方面不同利益主体间的多层次、多方位(跨部门)和多学科的沟通与合作,这样可以确保公众共同参与不同利益主体行动的整合和有限资源的合理利用。 4、综合自然灾害风险管理的基本过程 图3描述了综合自然灾害风险管理的基本过程。风险管理过程是不断循环和完善的过程,主要包括4个阶段:防灾/减灾、防(准)备、响应(应急和救助)和恢复/重建。它表明了综合自然灾害风险管理是从自然灾害风险的结构和形成机制出发,将自然灾害风险管理看成是一个系统的从灾前预防和缓解风险、灾中高效的防灾抗灾以及灾后合理地恢复与救助的周期。 图3综合自然灾害风险管理过程 对策与实施过程 根据风险管理理论和自然灾害风险的形成机制,自然灾害风险管理的对策主要有两大类:控制型风险管理对策和财务型风险管理对策。控制型风险管理对策是在损失发生之前,实施各种对策,力求消除各种隐患,减少风险发生的诱因,将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属于“防患于未然”的方法。主要通过降低自然灾害的危险度,即控制灾害强度和频度,实施防灾减灾措施,以及降低区域脆弱性(合理布局和统筹规划区域内的人口、资产)来降低风险。财务型对策只能改变风险分布,不能减少损失。两种自然灾害风险管理对策的侧重点不同,二者相互补偿,因此,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的综合自然灾害风险管理是最佳的灾害风险管理途径,也是综合自然灾害风险管理的核心内容。 综合自然灾害风险管理的实施过程是不断循环和完善的过程,整合了所有自然灾害风险管理的内容和对策,可以获取有效的防灾减灾、应急对应和可持续减灾效果。 5、实施途径 通过多层次、跨部门和多学科的沟通及合作,获取有效的灾害减轻和响应。 根据来自危险图和脆弱性评价的可靠的灾害风险信息,进行防灾减灾决策和规划。 通过广泛沟通和可靠信息的交换,加强不同利益主体间的联合与合作。 建立有效的灾害风险管理体制,包括相关政策、组织结构、能力建设和资源(人员、财务)分配。 在不同层面上(从国家到地方),贯彻和实施灾害风险过程。 将可持续减灾原则和综合灾害风险管理纳入到区域规划和工程建设中去,使减灾措施成为被公众关注的焦点。 开发适合地方灾害风险管理的技术支持工具。 普及灾害风险管理和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并用于实践。 制定和建立政府全面灾害风险管理的政策和体制。 培养地方分担减灾的责任和能力。 激发公众共同参与区域减灾和灾害管理的积极性。 鼓励私有和非赢利组织参与减灾和灾害管理。 建立多元减灾组织形式和工作模式。 强化我国综合自然灾害风险管理的建议 通过研究和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对建立和强化我国综合自然灾害风险管理提出以下建议。 (1)自然灾害管理的历史演变和国际经验已经充分证实了综合自然灾害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必须从我国自然灾害管理的实际情况出发,以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视角来认识自然灾害风险管理。在系统总结我国自然灾害管理得失和教训的基础上,充分借鉴比较成功的国际经验,逐渐建立起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较为完整的综合自然灾害风险管理体制和防灾技术体系。 2)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研究制定综合自然灾害风险管理的政策和法规,把关键环节和基本框架、主要内容和对策措施等以国家基本法的方式确定下来,同时界定受灾人和受益人的权力和义务,确定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风险分担机制,以期提高我国的综合管理和减灾能力。 (3)建立高效统一的一元化综合自然灾害管理综合机构,协调中央与地方、国家各部门间的关系,整合全社会的减灾资源,发挥整体功效,全面部署和领导减灾规划和预防、救助及重建工作。 (4)建立跨部门的综合自然灾害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各部门、中央与地方、宏观决策机构与救灾部门之间灾害信息的及时传送与交换,实现信息共享。 (5)加强灾害风险管理和防灾规划决策系统的开发,并利用这些系统,加强政府管理部门、防灾研究者和地区民众三者之间的联系和沟通,积极推动市民的防灾教育和防灾训练的实施,指导社区志愿防灾组织的建立,改变过去单一依靠政府进行防灾减灾工作的状况。努力建成一个由政府、社会团体、个人组成的全社会的灾害管理体制和防灾体系,以期达到有效的综合防灾减灾的目的。 (6)合理地组织与协调不同管理部门和利益主体,在自然灾害风险管理的不同阶段,以及不同风险管理对策中的功能和作用,充分发挥各减灾主体的作用,是建立我国综合自然灾害风险管理体制和机制的关键。 (7)全民动员,广泛普及“预防文化”和“风险管理”的理念,不断提高每一个公民的防灾意识和风险意识,加强应对灾害的能力。 由于综合自然灾害风险管理已成为国际防灾减灾和灾害管理较为先进的措施和模式,因而受到国内外学术界和灾害管理者的再视,并成为灾害科学、地球科学发展方向与重点领域的前沿课题。我们立足于可持续发展和系统科学的观点,讨论了综合自然灾害风险管理的理论、对策和实施途径。综合自然灾害风险管理是个较新的概念,还需要在今后的研究中逐步深入。 注:文章内的图表及公式请以PDF格式查看

自然灾害的危害范文第9篇

[关键字]危险性 易发性 地质灾害

[中图分类号] P694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3)-5-242-1

我国拥有960万平方公里巨大面积,处于亚欧板块东南方向,在印度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互相碰撞下,致使我国成为了全球大陆板块碰撞最频繁的地区,因而我国属于地震频发区,大量的事实证明,很多的滑坡、泥石流、崩塌等各种地质灾害的发生往往受到地震的影响,当然,这样的地质灾害与洪水灾害、地震灾害相比造成的影响是小了很多,但其频发性是洪水灾害与地震灾害无法比例的。

1地质灾害的解释

地质灾害指受到区域性地质生态环境发生变化从而引起的灾难,就像区域性的土地荒漠化,山地丘陵的水土的消减等,它们一般是泥石流、岩溶地塌陷、滑坡等,这些灾害都是突发性的。它们一般都是由人为或者是自然影响造成的,当然,大多数还是两者一起造成的。地球表面的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的破坏,地质灾害的形成可以说是人为何自然两者共同作用造成的,它一方面是人造灾害,另一方面也是属于自然灾害。在当今的社会已经对人民的生存和社会的进步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因而地质灾害的降低和避免势在必行。

2区域地质灾害的易发性的评价与分区(保山市隆阳区,该地多岩性)

分区结果与办法和评价:地质灾害综合危险性指数法就是保山市隆阳区地质灾害易发性的分区办法,该办法采取2km乘以2km单元格拆分来处理该研究区,对每个单元格地质灾害综合危险性指数运用公式(Z=Zqr1+Zxr2)进行解决,在该公式中,地质灾害综合危险性指数就是Z,r1与r2的答案运用层次分析法求得为0.56和0.44,采用公式(Ai=D Ax+Q AQ+R AD+X),AX、AQ、AR、AD它们的值运用层次分析法可以求得0.19、0.22、0.31、0.28。坍塌、泥石流、滑坡的强度指数(R=a+b+c),地面地裂缝和塌陷的强度指数为(R=a+b),对单元格地质灾害综合危险性指数的求出要用到GIS技术,将各单元格中同样的合起来,从而对地质灾害易发区进行分划。地质灾害非易发区,城区就属于这个区,这个区因很多地方铺有水泥和沥青,且很平坦,这就使得很少发生地质灾害。但人为不能忽略掉,人为对地面改造有时候会使得地面坍塌或出现裂缝,因而要注意。

地质灾害中易发区,杨柳和丙麻等部分地区属于这个区,这个区包含面积很大,因而影响发生地质灾害因素很多,比如地质结构,天气水域等,因而要加强注意。怒江沿岸这个区属于高易发区,这个区居住密度很高,怒江很深,而且两岸比较陡峭,坡度不低于百分之41,这样会造成地下水和地面的水有非常强的破坏力,因而最好是将居民搬走,并尽量保护怒江,瓦窑北部也是这个区,这个区因地势陡峭、地质结构和人为破坏造成的,该地方有断裂的地方比较多,像蝙蝠洞断层,北面坡度百分之40左右,而南部则因人为破坏较大,因而对监察要增强,更要提升人们这方面的意识等,澜沧江沿岸也属于这个区,这是因为人口多但分布广,人为破坏较大,因而要采取搬离方法,更要对监察进行增强等,保山盆地边缘也属于这个区,这个区地质结构属于沉积粘土,从而成为发生地质灾害的基础,而且人为破坏更严重,像挖沙、采石等不注意节制,因而要重点防治。

3区域地质灾害的危险性的评价与分区(内江市,结构繁杂)

3.1评价标准。灾害发生的自然变化的展现就是危险性,活动的大小就是其中心。危险性随着活动的变化而变化,活动越激烈危险性越高,灾害也就不用说了,当然很大,地质灾害危险性要依照定量化评价标准进行展现。当然,危险性可以分划为两类,潜在的与历史的,它们是产生的原因,解释为还未产生的和产生过的,它的范围和激烈程度、频率等就是其指标,这些都可以调查得出。这次评价依照历史的调查结果。再与潜在的地质灾害的产生因素相结合,对该地区的地质灾害危险性分区评价进行分析解决。对不确定的产生的面积和造成的损失进行依据就是评价灾害危险性分区,当然,其的中心危险性最大,其发生和造成损失的区域就是其危险区,可以依照各种因素将其分划不危险、较危险、很危险,从而很好地查看。

3.2分划评价单元。运用两种不同的方法进行分划。单元不规则法,它是以环境地质与地质环境作为条件进行分划的,分划依照地质灾害的危险性。地质环境,一般对岩土类型、岩土结构、地表面貌进行考虑。岩土类型,依据地表面貌的分划,在依照不同的岩土类型的组成单元,可以进行深层次分划:依据土体类型,对地基承受能力和土体物理结构进行考虑,评价单元可以分划为粘土、砂砾土、碎石土等;依照地质岩土,对岩土的地基承受能力和土体物理结构进行考虑,评价单元可以分划为碳酸盐岩土、岩浆岩土等。地质结构,评价分划可以将影响城区的断裂破碎带单独分划。地表面貌,依照城市的地表面貌进行分划,将坡度小于百分之六的分划为一个单元,将坡度大于百分之六,小于百分之二十六的分划为一个单元,将坡度大于百分之二十六的沟谷两岸等分划为一个单元。地质灾害危险性,城市的安全因地质灾害受到危害,评价单元格可以依据不一样的灾情:泥石流,以包含泥石流的区域分划为一个单元格;崩塌,以崩塌的范围分划为一个单元格;熔岩塌陷,以熔岩塌陷威胁的面积分化为一个单元格;滑坡,以滑坡的范围分划为一个单元格。规划单元法,分划单元格对地质构造较为简单的区域运用规划单元法,分划可以依据地理坐标运用方形,比例尺寸依照实际情况而定,对地形平坦的区域可以大面积采取分划单元,当然,对复杂的区域要仔细进行分划,采取小面积单元分划比较好。

3.3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

对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的办法和理论进行依照,结合定量与定性,依据实际情况评价内江市地质灾害危险性,单元中出现地质灾害的要依据危险性的高低合理分划,内江市有较多的地质灾害,但都不是很大,有两处不稳定斜坡和十处崩塌,像乐贤村和市中区白马镇就处于高危险区,柑子湾和东信镇等处于中危险区,研究区的大部分是低危险区,要注意防护。

4结语

我国属于地质灾害频发的地区,对区域地质灾害的易发性(保山市隆阳区)与危险性(四川内江市)进行了评价与分区,我们将对一些地质灾害有了一定的了解,从而为以后的地质灾害的发生提供一点帮助。

参考文献

[1]邱海军.区域滑坡崩塌地质灾害特征分析及其易发性和危险性评价研究;西北大学,2012-04-01.

自然灾害的危害范文第10篇

关键词 灾害;灾因;原理;管理

中图分类号 P69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10-0022-02

目前,有关灾害(Disaster,Catastrophe,Calamity)的定义有多种。笔者认为,应该根据灾害的特征将灾害定义为:由于社会—生态系统失衡,或者受到外因干扰,致使社会—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遭到破坏,对人类生命、财产或生态环境造成破坏损失的现象或过程。

1 灾害学基本原理

1.1 灾害的成因

灾害的成因简称灾因,即形成灾害的基本原因。从多学科综合分析的整体研究观来看,灾害的形成往往是自然变异与人为影响等多种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自然致灾因素主要有天体原因、地质原因、地理原因、生物原因,人为因素主要有社会政治因素、生产管理失当等。

1.2 灾害的过程

从物理过程看,灾害形成的过程就是能量异常积聚。当积聚的能量超过承灾体系统稳定性阈值时,承灾体稳定性就破坏,从而形成灾害。这一过程可以近似表示为:

D=v-■f(N,A,T)dNdAdT

式中:N—自然致灾因子,A—人为致灾因子,S—地理空间域,T—时间域,v—承灾体系统稳定性阈值。D>0时,系统处于平衡状态,系统继续保持稳定,灾害不会发生;D=0时,系统处于平衡临界点,灾害随时可能发生;D

D=f[g(N,A,T),h(S,T),v]

由此可以看出,自然致灾因子、人为致灾因子作用于承灾体,当累积作用强度超过v时,就发生灾害。这一过程除了与自然致灾因子、人为致灾因子的作用强度直接相关外,还与作用时间(T)长短、所处的地理位置(S)和承灾体的抗灾能力相关。因此,自然致灾因子、人为致灾因子、地理空间域、时间域、承灾体系统稳定性合称为“致灾五因子”。

1.3 灾害的控制

从宏观上来看,灾害的控制一方面在于灾害的预防,另一方面在于尽可能地减轻灾害造成的损失。从微观上看,实现灾害控制,减轻灾害危害,可以从L=f(D)式入手,分析研究“致灾五因子”,采取相应的“防灾减灾五策略”,预防灾害发生,或减轻灾害危害。

1.4 灾因管理

灾因管理就是对灾因进行监测,把握关键灾因,对其实行控制,以打断灾因链,预防灾害发生,或者控制灾害蔓延。

1.4.1 灾因链(Disaster Causes Chain)。一般情况下,灾害事件的发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如果把灾因、承灾体用点表示,灾因之间、灾因与承载体之间关联用边表示,灾因链则可以用图表示。设承灾体为O,灾因为vi,灾因之间关联的边为ei,j,灾因与承灾体之间关联的边为eoi,i,j=1,2,…,n,i≠j,则ei,j与eoi可以表示为:

eij= eoi=

显然,eij≠eji,即=。灾因之间、灾因与承载体之间的关联强度可以用边的权数表示。这样灾因可以使用图论或网络分析等数学方法进行分析与控制。

1.4.2 灾因流。从某一灾因到灾害发生的连续灾因序列称为灾因流。其中,从起始灾因到灾害发生的灾因流为该起始灾因的完整灾因流,起始灾因是指激发灾害发生的最原始的因素。从图论上看,灾因流就是从某一灾因到承灾体的连通的道路。在一条灾因流中,对于某一灾因来说,位于其前面的灾因称为该灾因的上游灾因,位于其后面的灾因称为该灾因的下游灾因。

1.4.3 灾因管理。其既可以对灾因的“点”进行控制,也可以对“边”进行控制,打断灾因链,实现灾害的管理。

1.4.4 确定关键灾因。关键灾因是指那些激发灾害发生的关键性因素。对于灾因控制来说,关键灾因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得到:①有较多关联边数的灾因“点”;②权数较大的“边”;③控制成本较小灾因“点”或“边”;④若由于技术原因,或者控制成本原因等因素,使得通过方法①、②或者方法③获得的灾因“点”或“边”不可控制,则使用方法①、②或者方法③对其上游或下游灾因进行筛选;⑤综合使用方法①、②、③、④确定关键灾因[1-6]。

2 灾害管理原理

灾害管理(Disaster management)就是通过对灾害的研究、预测、减灾措施实施和灾后恢复等活动,以预防灾害的发生或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现代灾害管理理论主要有危机管理理论、风险管理理论和GCSP管理理论。危机管理理论侧重于灾害的防治,风险管理理论更侧重于灾害预防,GCSP管理理论则是综合危机管理和风险管理理论,侧重于灾害的管理方法。灾害的危机管理理论和灾害的风险管理理论,分别源自于管理学中的危机管理与风险管理理论[1-12]。

2.1 灾害管理模式

模式是某种事物的标准性形式或固定格式,与管理模式有关的英文表达有:Management System(管理交流)和Management Model(管理模型)。从特定的管理理念出发,灾害管理模式的定义可以在管理过程中固化一套操作系统。用公式和IOS模型分别表述为:

灾害管理模式=灾害管理理念+灾害管理系统+灾害管理方法

MS=f(I)+f(O)+f(S)

式中:MS—Management System;I—Idea/Ideology;O—Ope-ration/Organization;S—Stratagem/Strategy。

2.2 防灾减灾原理

从“致灾五因子”入手,采取积极的“防灾减灾五策略”,预防灾害发生,或减轻灾害危害。

2.3 GCSP管理原理

GCSP管理是分级管理(Graded management)、分类管理(Classification management)、分区管理(Subarea management)、分期管理(Phased management)的英文缩写,主要是针对灾害的不同发生特点,采取不同的应对策略。

分级管理:根据灾害源的危险性或灾害的危害程度,将灾害危害程度或灾害源划分等级,按照等级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进行灾害管理。分类管理:根据灾害种类、灾害源、承灾体的不同,对灾害进行分类,采取不同的管理措施。分区管理:按照不同的自然区域或行政区域的特点,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分期管理:灾害的发生发展常遵循一个特定的周期,在灾害不同的发生发展期,采取不同的应对管理措施。

2.4 学习原理

学习原理(Learning Principle)即通过灾害事件学习灾害管理技术,提高防灾减灾能力水平。

2.5 法治原理

法治原理(Law Principle)即整个灾害管理活动要依法进行,灾害管理中要严格执行灾害管理技术标准。也就是说,要完善灾害管理法律法规,加强灾害管理立法工作和灾害管理技术标准制修订工作。灾害管理法律法规及其执行与监督、灾害管理技术标准及其执行与监督要覆盖灾害管理全过程,彻底实现灾害管理法制化[3]。

2.6 灾害管理周期

灾害的发生发展有一定的生命周期,一般依据灾害的发生发展过程将灾害发生发展过程划分为孕育期、潜伏期、爆发期、持续期、衰退期、平息期。灾害管理是一项针对灾害并随着灾害的发生、发展和结束而采取不同管理措施的管理活动。因此,灾害管理也随之具有一定的生命周期,即预防期、预警期、救治期、善后期。

3 灾害的危机管理

灾害的危机管理(Crisis Management)即通过对灾害的监测预警、灾前预防、灾时应急处理和灾后恢复等措施,防止灾害发生或者减轻灾害造成的损失。根据灾害的生命周期,现代灾害管理理论将灾害管理过程划分为4个过程,即灾害预防、灾害预警、灾害治理、善后处理,其中灾害预防贯穿于灾害管理整个过程。灾害危机理论是现代安全减灾管理的重要理论,现代灾害危机管理方式多采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模式进行灾害管理。灾害应急管理即为有效实施灾害管理,降低灾害危害,对灾害诱因、过程、后果进行分析,有效地集成社会相关资源,对灾害进行预警、紧急处置和善后处理的过程。应急管理过程一般包括预防、预备、响应和恢复4个阶段,但在实际情况中,这些阶段往往是重叠的,但他们中的每一部分都有自己单独的目标,并且成为下个阶段内容的一部分。

4 灾害的风险管理

风险(Risk)定义为遇到危险、遭受伤害或损失的概率。对灾害来说,风险专门用来评述灾害将要发生的概率,并且用高风险、中等风险、低风险等相应术语来表明概率值。根据致灾因子风险分析、承灾体易损性评价、灾情损失评估等,分析是否保护或保护到何种程度、如何采取科学措施,以应对原先没有采取减轻风险措施而潜在的灾害影响。

灾害的风险管理(Disaster Risk Management)就是灾害管理单位通过风险识别、风险评估进行风险决策,对灾害风险实施有效控制,妥善处理灾害损失。灾害风险控制的4种基本方法为风险回避、损失控制、风险转移和风险保留。

5 参考文献

[1] 张国庆.灾害学概论[EB/OL].(2012-03-16)[2012-04-11].http://blog.省略/home.php?mod=space&uid=3344&do=blog&id=548423.

[2] 张国庆.灾害的基本概念与分类[EB/OL].(2012-04-10)[2012-04-11].http://blog.省略/home.php?mod=space&uid=3344&do=blog&id=557523.

[3] 张国庆.灾害学基本原理[EB/OL].(2012-04-10)[2012-04-11].http://blog.省略/home.php?mod=space&uid=3344&do=blog&id=557524.

[4] 张国庆.灾害的危机管理[EB/OL].(2012-04-10)[2012-04-11].http://blog.省略/home.php?mod=space&uid=3344&do=blog&id=557526.

[5] 张国庆.灾害的风险管理[EB/OL].(2012-04-10)[2012-04-11].http://blog.省略/home.php?mod=space&uid=3344&do=blog&id=557528.

[6] 张国庆.和谐发展中的灾害管理[EB/OL].(2012-04-10)[2012-04-11].http://blog.省略/home.php?mod=space&uid=3344&do=blog&id=557529.

[7] 赵黎明.灾害管理系统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03.

[8] 黄崇福.自然灾害风险评价理论与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9] 张国庆.我国灾害管理体系现状与对策[EB/OL].(2008-03-18)[2012-04-11].http://省略/log/user_content.aspx?id=18615.

[10] 陈福今,唐铁汉.公共危机管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8-40.

自然灾害的危害范文第11篇

【关键词】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问题和认识

中图分类号:F40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引言

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是在查明各种致灾地质作用的性质、 规模和承灾对象社会经济属性的基础上, 以致灾体稳定性和致灾体与承灾对象遭遇的概率上分析入手, 对其潜在的危险性进行客观评估, 评价建设用地的地质适宜性, 提出防治措施和建议。 通过对拟建项目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有效地预测和预防了地质灾害的发生,避免和减轻了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维护了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保障了建设工程的顺利进行,并最大限度降低建设工程风险和维护费用,为工程建设和地质灾害防治提供科学依据,达到了减灾防灾、防患于未然的目的。 经过多年的努力,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在实践应用方面都已日趋成熟,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本文选择了几个较有代表性的问题,谈一谈个人的认识和理解,供同行探讨。

二.地质灾害概念

地质灾害是指对人民生命财产和国家生产建设造成危害的地质作用。是指由于自然产生或人为诱发的对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危害的地质现象。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中, 应紧密结合拟建工程特点,将可能对工程或环境带来较大危害和影响的地质灾害作为评估重点。

从上述地质灾害的定义中,可以明确以下两点: (1) 在引发地质灾害的因素中即包括自然因素也包括人为因素。有些人认为,有些由人为因素引发的灾害(如采矿引起的地裂缝、地面塌陷等)属人为灾害,不是地质灾害。其实单从定义中,我们就可以找到答案,上述灾害肯定是属于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范畴,属于人为诱发的地质灾害。 (2) 地质灾害是指那些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这句话可以理解为两个意思,一是:必须是对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危害的才能称其为地质灾害,假如在荒无人烟的地方发生的山体崩塌就不是。二是:地质灾害必须是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假如因施工质量问题而导致的楼房倒塌, 虽然也造成了人民生命和财产的损失,但与地质作用无关,也就不是地质灾害。

三.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内容的确定

地质灾害包括的灾种很多,《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试行 )中规定的灾种主要包括崩塌、 滑坡、 泥石流、 地面塌陷 (含岩溶塌陷和矿山采空塌陷 )、 地裂缝和地面沉降等, 这些灾害一般情况下是评估的重点, 在实际的操作中只需按要求做好这六大灾种的评估即可。对于不属于地质灾害或虽然属于地质灾害但另有主管部门的某些灾害,如: 地震灾害(地震局主管 ); 洪水灾害 (防洪办主管 );水土流失灾害(水土保持部门主管); 地表水污染、 大气污染 (环保局主管 )等, 不应纳入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范畴。在特殊的地理(地质 )环境下, 一些不常见的地质灾害类型, 如出现在高寒山区的冻融灾害和出现于胀缩岩 (土)分布区的胀缩岩 (土 )灾害等等, 也需要纳入评估。在实际工作中, 也不应该直接使用“环境地质问题”这一概念, 应以环境地质问题可能转化成的灾种作为论题, 纳入到相关灾害中进行讨论。比如:冲沟问题可以并入泥石流灾害中讨论; 岩溶问题可以并入到地面塌陷或地下水污染灾害中讨论; 活动断层、 软土、沙土液化等问题可以并入到地面变形或不均匀沉降(陷)灾害中讨论。

四.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中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1.对地质灾害的危害性认识问题

往往有建设单位将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作为办理征地手续的一个次要环节,认为应付过去就行,不必那么认真。在这种情景下,部分技术人员思想受到影响,采取“应付式”的态度对待工作,写出了错漏百出的评估报告,得出不确切的评价论断。有些报告经补充、修改后勉强对付过去了,对地质灾害的防治指导作用不大;有些报告评审通不过,须重新进行调查评估工作,造成很坏的影响。

对此,应不断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思想认识。单位可以组织活动、讲座等形式,向全社会进行跨行业、跨部门的广泛宣传,宣传地质灾害防治的知宣传地灾评估工作的重要性,以争取建设单位的理解与支持。在具体工作中,要结合生动的事例、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对技术人员进行形象具体的宣传。提高单位部门和个人做好地灾防治,执行建设用地地灾评估制度的自觉性;要结合在地灾危险性评估工作中遇到的阻力和误解的建设项目进行有针对性的宣传以求突破;同时还要结合学习进行有关法规文件的宣传,把大家的思想认识统一。

2.对原始资料的重视程度问题。

“评估报告内容只要按照《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编写提纲》要求的章节编制就行了,对野外地质勘查可以简单些,甚至忽略掉” ,这是一种本末颠倒的做法。有关部门为了规范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并进行统一管理,才出台了该编写提纲,来统一规定评估报告中应具备的章节及其编排顺序。有些技术人员,误认为只要按提纲格式找些资料填进各章各节中就行, 野外的调查工作是次要的,可做可不做,可多做可少做,无关紧要。这是一种闭门造车的做法,可能使报告内容与野外实际情况不吻合,甚至有矛盾。

对此,审查人应重视基础,加强对野外原始资料的验收工作。要使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更好地为社会服务,必须充分进行野外地质勘查,把评估区内的各种地质情况了解清楚后,才能掌握丰富的真实素材,写出的报告才客观可靠,对实践才有指导作用。

3.对建设征地范围以外区域的研究问题

只重视建设征地范围内的地质调查,而轻视建设征地范围以外的地质调查,这是一种偏见。地质灾害的诱发因素有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两种。 建设征地范围内要进行开发建设,包括削坡放坡、填土平整及基础施工等,人为因素影响较大,容易使一些人产生偏见,错误地认为地质灾害就是由于人们改变地质环境条件而诱发的。 事实上, 建设征地在自然情况下也会产生地质灾害,尤其是地质环境条件属中等-复杂地区。所以,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既要重视建设征地范围内的调查,也要重视征地的调查。

4.对地质灾害评估的研究深度问题

目前,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主要原始资料来源于收集已有的地质灾害勘察和调查资料,另外通过实地调查取得。地质灾害危险性的判断主要靠工作人员的主观判断,将其危险性划分为危险性小、危险性中等和危险性大三级。在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过程中缺乏坚实的理论基础、先进的评价方法和技术。

对此,应组织培训,严格把关,实现规范化管理。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是一项专业性强,技术要求高、责任重大的工作。它要求承担评估单位必须具有高素质,技术先进、经验丰富、作风严肃认真和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为此,我们必须要加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人员培训,加强评估队伍建设,提高评估人员的水平。

五.结束语

地质灾害危险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是一项起点高、 技术创新性强、 难度大和操作性强的新型技术工作, 具体操作技术还有待较长时间实践过程中总结完善和细化。本文提出的问题, 对评估报告编制及其质量评定影响很大, 在相关的日常工作中经常遇到。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是一项极重要的新型技术工作, 是有效预防、减轻或避免地质灾害对未来工程设施及其运行环境直接危害和间接危害的一项主动防灾措施, 对发现项目建设区潜伏重大地质灾害问题、提供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和建议, 以及指导建设项目安全实施和运营等方面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 (试行 ). 国土资发 2004[ 69].

[2]任志军. 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若干问题. 河北地质矿产信息, 2005 , ( 3): 14- 16 .

[3]金德山. 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中几个问题的思考.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2004 , 15( 4): 101- 102.

[4]王得楷. 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探讨.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2002 . 13( 4): 94 , 5 .

自然灾害的危害范文第12篇

关键词:山洪灾害;风险评估;风险区划;GIS技术;易损性指标

中图分类号:S157.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5485(2015)12-0041-05

1研究背景

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丘区面积约占全国陆地面积的2/3。复杂的地形地质条件、暴雨多发的气候特征、密集的人口分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导致山洪灾害发生频繁。据《全国山洪灾害防治规划报告》数据统计,我国山丘区流域面积在100km2以上的山溪河流约5万条,其中70%因受降雨、地形及人类活动影响会发生山洪灾害[1]。由于山洪灾害的发生具有突发性强、来势猛、时间短等一系列特点,且其造成的危害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影响巨大[2],因此,关于山洪灾害的研究早在20世纪初就已经开始了。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山洪灾害的研究已经涉及成因、空间分布特征、灾害损失评估、风险评价与制图等各方面[3-11]。风险评估与管理逐渐也成为国际上倡导和推广的减灾防灾有效途径之一[12]。目前,山洪灾情评估工作得到了来自地学工作者、工程专家和各级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并逐渐成为国际性的研究项目。特别是在山洪风险评估方面的表现尤为突出[7-11]。但是,这些评价工作的对象往往是泥石流、滑坡或单纯的溪河洪水等单一灾种,评价单元基本以行政区域为单元,缺乏流域系统性、灾害种类完整性,评价指标选择也无可比性[2-6]。其次,目前对大尺度范围上的山洪灾害区划成果,多为如何防治山洪灾害的目的进行的,是一种黑箱模型,未完整给出各山洪沟的危险性、易损性和风险等级水平,因而无法准确判断不同区域的山洪风险等级。因此,本文将借鉴全国山洪灾害防治规划中对山洪灾害的定义,将由降雨在山丘区引发的洪水及由山洪诱发的泥石流、滑坡等对国民经济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损失的灾害统一纳入研究范围[1]。以小流域为评价单元,开展四川省山洪灾害风险评估研究,以期为四川省山洪灾害管理及防治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2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2.1研究方法

本研究对风险评估的方法,仍借鉴联合国有关自然灾害风险的定义,即风险是危险性与易损性的乘积。其中危险性是灾害的自然属性,易损性则是灾害的社会属性。风险分析在危险性和经济社会易损性分析的叠加基础上完成。因此,本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危险性分析、易损性分析以及二者叠加基础上的风险分析。最后,在风险分析的结果基础上,采用一定的区划原则和方法,结合全国山洪灾害防治规划中的一级区划和二级区划,对四川省山洪灾害风险进行更进一步的三级分区,形成风险区划图。由于在进行危险性和易损性分析时,选取的指标较多,各个指标在危险性和易损性大小中的贡献不同,为定量评价各指标在其中的权重,本研究选用层次分析法进行分析。其基本原理为:首先建立山洪灾害危险性、易损性分析评价指标体系,每一层都有1个或2个评价因素对应上层目标层,根据这些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因素按照它们之间的隶属关系排成3层评价结构体系;然后,根据专家经验针对某一个指标相对于另一个指标的重要程度进行打分,打分后即建立判别矩阵。根据山洪灾害的成因和特点,结合目前现有数据情况,本研究选取的危险性和易损性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和表2。在进行山洪灾害危险性和易损性的评价时,为了将不同的指标体系组合后用一个统一的量化标准对其等级进行划分,首先根据已有数据的分布区间按照StandardDeviation分类方法,对危险性和易损性水平进行划分,根据实际需要,共划分为5个等级,各个等级的指标范围见表1和表2。

2.2数据来源

四川省山洪历史灾害资料来自四川省山洪灾害防治分区项目调查数据。该数据以小流域为单元,其面积界定为<200km2[1]的小流域共计2471条(近50a来发生过山洪灾害的小流域)。部分县域,小流域单元数据是由国家气象局与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项目———系统科学数据共享平台提供;四川省内及周边82个站点年雨量数据来自中国气象局数据库;DEM(90m)数据来自SRTM;土地利用数据来自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数据中心;岩性数据来自中国地质调查局的1∶250万中国数字地质图;基础土壤数据来自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的1∶100万中国土壤属性数据库。

3山洪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

3.1危险性指标体系及评估

根据危险性各评价指标及对各指标数值的综合统计分析,结合专家的经验判断,参与者均为全国山洪灾害防治规划中承担相应数据资料分析的专家(共3位),各位专家根据经验判断各级指标间的相对重要性,然后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出危险性各指标的权重值,如表3所示。结合ArcGIS的空间分析计算,将各指标危险性分级图转换为栅格格式(见图1(a)至图1(e)),结合上表给出的每个指标所确定的综合权重值,利用ArcGIS的栅格叠加计算功能,可得到山洪灾害危险性图(见图1(f))。具体计算方法为:山洪灾害危险性=0.041×最大24h暴雨极值+0.021×最大24h暴雨极值变差系数+0.207×最大1h暴雨极值+0.105×最大1h时暴雨极值变差系数+0.035×地形坡度+0.04×地形起伏度+0.091×小流域主沟比降+0.19×河网缓冲区+0.071×历史灾害缓冲区。

3.2易损性指标体系及评估危险性

根据易损性评价指标体系,依据层次分析法计算了四川省山洪灾害易损性指标的权重值(见表4)。在ArcGIS中,将各指标分级图转换为栅格格式(见图2(a)至图2(c)),结合表4给出每个指标所确定的综合权重值,利用ArcGIS的栅格叠加计算功能,可得到山洪灾害易损性成果图(见图2(d))。具体计算方法即为山洪灾害易损性=0.18×沟道两侧范围人口数量+0.42×沟道两侧范围人口密度+0.18×地均GDP+0.12×人均住房数量+0.06×历史灾害死亡人数+0.04×历史灾害冲毁房屋数。

3.3山洪风险评估

根据山洪风险度R等于危险度H乘以易损度V的定义,利用ArcGIS的空间分析叠加功能,可以计算山洪灾害的风险度图。在处理数据时,首先将危险性分级图和易损性分级图进行归一化取值(0~1)见表5,然后进行栅格相乘计算,即可得到四川省山洪灾害的风险图,其取值范围为0~1之间。根据山洪灾害风险区等级划分标准进行分级,可得到四川省山洪灾害风险分级图,如图3所示。

3.4山洪风险区划

根据山洪灾害风险分级结果,结合全国山洪灾害防治规划中的一、二级防治分区范围,采用基于空间邻接系数的聚类分析方法,对风险分级结果中的最小单元进行逐级向上合并,根据主导因素与综合因素相结合、区域单元内部相对一致、以人为本的经济社会分析等山洪灾害区划原则,划分出全国山洪灾害风险区划单元。以四川省山洪灾害风险等级为基础进行最小单元聚类,在ArcGIS中叠加全国山洪灾害防治二级区划(四川省境内)成果,同时根据四川省自然条件和山洪灾害防治现状,将四川省境内的西南地区细分为3个三级区(图4所示Ⅰ-8-3,Ⅰ-8-1,Ⅰ-8-2),原二级区划中的藏南地区、藏北地区、秦巴山地区由于面积不大,山洪灾害现状和自然条件比较一致,因此不做进一步划分(如图4所示的Ⅲ-1,Ⅲ-2和I-4)。因此,四川省山洪灾害风险区划共涉及6个区划单元,如图4所示。在完成风险性等级划分图和区划图以后,以各风险区划单元为单位,统计各三级区内风险度等级分布特征。表6为四川省各风险区划单元内风险度等级面积统计,表7为四川省各风险区风险等级比例统计。从表7中可见,四川盆地及周边为山洪灾害中高风险区,为四川省山洪灾害重点防治地区。其它地区山洪灾害风险等级较低,在进行山洪灾害防治时,应以防治措施为主,同时加强灾害监测的预警预报。

4结论

(1)整个四川省的山洪灾害风险等级水平处于较高水平,特别是四川盆地及周边地区是山洪灾害的高风险值地区,中风险区等级以上的面积占到了整个四川盆地及周边总面积的近80%,这一区域也是四川省人口、经济密度最大的区域,因此山洪灾害防治任务艰巨。其次,秦巴山地区是四川省山洪灾害次严重地区,中风险区等级以上的面积占到了整个四川省秦巴山地区总面积的18%。其它几个三级区域山洪灾害风险水平不高,大多处于低风险和较低风险水平,山洪灾害防治应以防治措施为主,同时加强灾害监测的预警预报。(2)由于山洪灾害的成因机理十分复杂,特别是溪河洪水及其诱发的滑坡、泥石流灾害成因更为复杂,在进行山洪灾害危险性、易损性评估时,评价指标体系应在深入研究成因机理的基础上进行选取,但限于目前研究成果和资料的可获取性限制,本研究风险评估结果的准确性仍有待验证。

参考文献:

[1]长江水利委员会.全国山洪灾害防治规划报告[R].武汉:长江水利委员会,2005.(ChangjiangWaterRe-sourcesCommission.TheMountainTorrentDisasterPre-ventionandControloftheNationalPlanningReport[R].Wuhan:ChangjiangWaterResourcesCommission,2005.(inChinese))

[2]唐川,师玉娥.城市山洪灾害多目标评估方法探讨[J].地理科学进展,2006,25(4):13-21.(TANGChuan,SHIYu-e.Multi-ObjectiveEvaluationMethodofMountainTorrentDisasterinUrbanArea[J].ProgressinGeography,2006,25(4):13-21.(inChinese)

[3]石凝.闽江流域灾害性洪水形成机理分析[J].水文,2001,21(3):30-33.(SHINing.FloodingDisas-terMechanismofMinjiangRiverWatershed[J].Hydrol-ogy,2001,21(3):30-33.(inChinese))

[4]谢洪,陈杰,马东涛.2002年6月陕西佛坪山洪灾害成因及特征[J].灾害学,2002,17(4):42-47.(XIEHong,CHENJie,MADong-tao.MountainTorrentDisasterCausesandCharacteristicsofFoping,ShaanxiProvinceinJune,2002[J].Journalofcatastrophology,2002,17(4):42-47.(inChinese))

[5]韦方强,崔鹏,钟敦伦.泥石流预报分类及其研究现状和发展方向[J].自然灾害学报,2004,13(5):10-15.(WEIFang-qiang,CUIPeng,ZHONGDun-lun.ClassificationofDebrisFlowForecastandItsPresentSta-tusandDevelopmentinReseach[J].JournalofNaturalDisasters,2004,13(5):10-15.(inChinese))

[6]许有鹏,于瑞宏,马宗伟.长江中下游洪水灾害成因及洪水特征模拟分析[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5,14(5):638-644.(XUYou-peng,YURui-hong,MAZong-wei.CauseofFloodDisastersandFloodCharacter-isticSimulationAnalysisoftheMiddleandLowerRea-chesoftheYangtzeRiver[J].ResourcesandEnviron-mentintheYangtzeBasin,2005,14(5):638-644.(inChinese))

[7]张春山,李国俊,张业成,等.黄河上游地区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质灾害区域危险性评价[J].地质力学学报,2003,9(2):143-153.(ZHANGChun-shan,LIGuo-jun,ZHANGYe-cheng,etal.Collapse,LandslideandDebrisFlowandGeologicalDisastersRiskAssess-mentofUpstreamoftheYellowRiver[J].JournalofGe-omechanics,2003,9(2):143-153.(inChinese))

[8]赵士鹏.中国山洪灾害的整体特征及其危险度区划的初步研究[J].自然灾害学报,1996,5(3):93-99.(ZHAOShi-peng.AnElementaryStudyonWholeChar-acteristicsofMountainTorrentsDisasterSysteminChinaandItsHazardRegionalization[J].JournalofNaturalDisasters,1996,5(3):93-99.(inChinese))

[9]钟敦伦,谢洪,韦方强.长江上游泥石流危险度区划研究[J].山地研究,1994,2(2):65-70(ZHONGDun-lun,XIEHong,WEIFang-qiang.HazardRegionalizationofDebrisFlowintheUpstreamofYangtzeRiver[J].JournalofMountainResearch,1994,2(2):65-70(inChinese))

自然灾害的危害范文第13篇

任何自然灾害都可以分为发生之前、发生之中和发生之后三个阶段[1],在面向自然灾害的旅游业危机管理中,由于自然灾害的发生常常是不可预测的,所以在实际中更侧重于危机管理计划的制定以及危机后的恢复,而非危机发生前的规避[8]。

1.发生之前阶段的旅游业管理

自然灾害的发生具有突发性,管理者无法对其具体情况进行预测,只能通过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制定行业规范,成立专门管理组织等方式来积极预防。主要措施主要包括,一是遵守法律法规,制定行业规范。二是成立自然灾害管理小组。三是制定危机管理计划。四是培训从业人员。

2.自然灾害中间阶段的旅游业管理

在自然灾害发生的中间阶段,进行旅游危机管理的主要目的是尽可能保证游客的人身及财产安全,降低自然灾害所带来的损失,因此,在这个阶段管理措施主要有:第一,加强部门合作。通过危机管理小组的协调作用,在统一领导下加强相关部门之间的密切合作,通过信息共享、强化交流、共享救灾资源等方式,来减少危机带来的损失。第二,保证游客安全。保证游客安全是灾害管理的主要任务之一。自然灾害一旦发生,危机管理小组应当指定专人负责游客的疏散和安抚工作,尽可能保证游客人身安全和财产不受损失,同时,避免混乱情况下引发其它的连锁危机。第三,核查损失。在对灾害发生地现场清理的基础上,对自然灾害所带来的损失应进行调查与核实,为以后灾害评估和灾后重建做好准备。

自然灾害的危害范文第14篇

关键词 灾因链;林业生物灾害;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 S7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09-0192-02

2012年张国庆在《生物灾害学》和《灾害学概论》中,运用生态学理论与方法,提出了灾因链理论与防灾减灾原理。张国庆将致灾因子可以概括为“致灾五因子”,即自然致灾因子、为人为致灾因子、地理空间域、时间域、承灾体系统稳定性。防灾减灾原理,在宏观上在于灾害的预防和尽可能地减轻灾害造成的损失,在微观上则是从“致灾五因子”入手,采取各项措施,将灾害降到最低[1-12]。

1 灾害的成因与灾因链

灾害的形成是自然变异与人为影响等多种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其中自然致灾因素主要有天体、地质、地理及生物等原因;人为因素主要有社会政治因素、生产管理失当等,可以归纳为社会原因、生产原因、过失原因、防灾减灾措施失当等原因。灾因链(Disaster Causes Chain),是指灾害事件的发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这些因素往往会形成一种因素链,以串联或并联方式作用于承灾体,当其综合作用力超出承灾体稳定性阈值时,灾害就会发生。从图论的角度看,灾害管理,尤其是灾害预防与救援,就是对其中关键灾因实行控制,打断灾因链[8-14]。

2 灾害的过程

从物理过程看,灾害形成的过程,就是能量异常积聚,当积聚的能量超过承灾体系统稳定性阈值时,承灾体稳定性就被破坏,从而形成灾害。例如,当某种昆虫在某地急剧增长,危害农作物,突破经济允许阈值,使农作物遭受重大损失,形成重大虫灾。该过程可以近似表示为:

D=v-■f(N,A,T)dNdAdT(1)

式(1)中,N为自然致灾因子,A为人为致灾因子,S为地理空间域,T为时间域,v为承灾体系统稳定性阈值。D>0时,系统处于平衡状态,灾害不会发生。D=0时,系统处于平衡临界点,灾害随时可能发生。D

D=f [g(N,A,T),h(S,T),v](2)

由此可以看出,自然致灾因子、人为致灾因子作用于承灾体,当累积作用强度超过v时,就发生灾害。该过程除了与自然致灾因子、人为致灾因子的作用强度直接相关外,还与T的长短、S和承灾体的抗灾能力相关。

致灾因子的致灾作用作用于承灾体时间越长,其致灾强度累积就越多,灾害发生的几率就越大,灾害强度也越大。不同的地理位置,致灾因子不同,致灾因子的作用强度也不同,灾害的种类、强度也不同。承灾体系统稳定性高,其抗灾能力就越强,对较小的致灾作用或间歇性的致灾作用,承灾体能够自我修复。当致灾作用强度超过其自我修复力时,相对于抗灾能力弱的承灾体来说,抗灾能力强的承灾体发生灾害的时间要晚,灾害发生频率低,危害程度小。自然致灾因子、人为致灾因子、地理空间域、时间域、承灾体系统稳定性因此合称为“致灾五因子”。

在“致灾五因子”中,自然致灾因子、人为致灾因子是主动性的致灾因子,在灾害过程中,占主动地位,是动态的、非线性的,通常狭义的致灾因子指的就是这2个因子。地理空间域、时间域、承灾体系统稳定性是被动性致灾因子,对于某一个特定区域、时间段和承灾体,相对于自然致灾因子和人为致灾因子来说,是静态的、线性的。灾害的损失(灾害危害程度)可以表示为:

L=f(D)

根据以上公式,显然,灾害损失D的大小明显受N、A、S、T和v影响。

3 灾害的控制

研究探索自然致灾因子的致灾机理,根据其致灾作用机理,采取相应的防灾减灾措施。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及时消除恐怖、暴力等危害社会的危险因素;科学安排生产,加强管理,杜绝管理、技术决策失误等酿成安全事故;加强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减少灾害发生的频率和造成的危害。重点工程建设、危险性物质贮藏地、城镇建设等尽量避免灾害高发区,以免灾害发生时造成重大损失。减少致灾因子致灾作用时间或作用强度,延缓灾害发生,降低灾害发生频率,减轻灾害危害强度,降低灾害造成的损失。维护承灾体系统稳定性,提高承灾体对致灾作用的修复力,增强其抗灾能力。

4 灾因管理

4.1 灾因链

如果把灾因、承灾体用点表示,灾因之间、灾因与承载体之间关联用边表示,灾因链则可以用图表示。设承灾体为O,灾因为vi,灾因之间关联的边为ei,j,灾因与承灾体之间关联的边为eoi,i,j=1,2,…,n,i≠j,如图1所示。

ei,j与eoi可以表示为:

eij=

eoi=

显然,eij≠eji,也即=。

灾因之间、灾因与承载体之间的关联强度可以用边的权数表示。这样,灾因可以使用图论或网络分析等数学方法进行分析与控制。

设t时刻与承灾体O的状态D(t),则用灾因链可以用灾因矩阵表示:

D(t)=(v1 v2 … vn),灾因状态eoo eo1 eo2 … eone1o e1,1 e1,2 … e1,ne2o e2,1 e2,2 … e2,n… … … … …eno en,1 en,2 … en,n,边的权数

若灾因对承灾体作用是单向的,作用方向都指向承灾体,且无自激(Self-excitation)作用,则灾因链图为有向图,边指向承灾体,且无自圈(自反)。其灾因矩阵为三角矩阵,主对角线及主对角线以下元素均为零,即严格上三角矩阵。若存在自激灾因,则不是严格上三角矩阵。

4.2 灾因流

从某一灾因到灾害发生的连续灾因序列称为灾因流。其中从起始灾因到灾害发生的灾因流为该起始灾因的完整灾因流,起始灾因是指激发灾害发生的最原始的因素。从图论上看,灾因流就是从某一灾因到承灾体的连通的道路(图2)。

图2中,{en,n-1,en-1,n-2,…,ei+4,i+3,eo,i+3}为一条灾因流,并且是一条完整灾因流。

在一条灾因流中,对于某一灾因来说,位于其前面的灾因,称为该灾因的上游灾因,位于其后面的灾因称作该灾因的下游灾因。图2中,对于灾因流{e1,2,e2,i+4,ei+4,i+3,eo,i+3}中灾因vi+4来说,v1、v2是上游灾因,vi+3是下游灾因。

4.3 灾因管理

灾因管理,既可以对灾因的“点”进行控制,也可以对“边”进行控制,打断灾因链,实现对灾害的管理。

4.4 关键灾因确定

关键灾因,是指那些激发灾害发生的关键性因素。对于灾因控制来说,关键灾因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得到:①有较多关联边数的灾因“点”;②权数较大的“边”;③控制成本较小灾因“点”或“边”;④若由于技术原因,或者控制成本原因等因素,使得通过方法①、方法②或者方法③获得的灾因“点”或“边”不可控制,则使用方法①、方法②或者方法③对其上游或下游灾因进行筛选;⑤综合使用方法①、方法②、方法③、方法④确定关键灾因。

5 林业生物灾害管理对策

灾害管理(Disaster management),就是通过对灾害的研究、预测、减灾措施实施和灾后恢复等活动,以预防灾害的发生或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因此,灾害管理是涉及多部门的运筹帷幄,包含规划、计划实施、预警、紧急应变、救助等措施,以减少或降低灾害的影响和冲击。

5.1 现代林业生物灾害管理理论

主要包括危机管理理论、风险管理理论和GCSP管理理论。危机管理理论侧重于灾害的防治,风险管理理论更侧重于灾害预防,GCSP管理理论则是综合危机管理和风险管理理论,侧重于灾害的管理方法。林业生物灾害的危机管理理论和风险管理理论,分别源自于管理学中的危机管理与风险管理理论。

5.2 林业生物灾害GCSP管理

GCSP管理是分级管理(Graded management)、分类管理(Classification management)、分区管理(Subarea management)、分期管理(Phased management)的英文缩写。林业生物灾害分级管理,就是根据林业生物灾害源的危险性或灾害的危害程度,将其划分等级,按照等级,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进行灾害管理。林业生物灾害分类管理,按照灾害种类、灾害源、承灾体的不同,对灾害进行分类,采取不同的管理措施。林业生物灾害分区管理,就是按照林业生物灾害的自然分区或行政分区,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林业生物灾害分期管理,就是根据林业生物灾害不同发展期,采取不同的应对管理措施。

5.3 林业生物灾害的学习管理原理

学习原理(Learning Principle),通过林业生物灾害事件,学习灾害管理技术,提高防灾减灾能力水平。学习原理要求,在林业生物灾害管理的整个过程中,要记录技术日志,认真记载灾害监测、预警、预防、救援、灾后恢复、评价等整个过程,尤其是预警、决策、救援等关键点的技术与管理细节,为灾后评价、学习提供真实的资料。

5.4 林业生物灾害管理法制化

林业生物灾害管理的法制化,就是说在整个林业生物灾害管理活动过程中,要依法进行灾害管理,在灾害管理技术上要严格执行灾害管理技术标准。

5.5 林业生物灾害管理系统化

林业生物灾害管理系统包括灾害预防、监测预警、灾害治理、灾后恢复、灾害研究、灾害教育等技术管理措施和相关的组织机构、法律法规等内容,此外,还包括在林业生物灾害管理中行使决策、计划、组织、指挥、监督、调节等灾害管理职能[3,4,9-12]。

6 参考文献

[1] 黎益仕,顾建华,邹立晔,等.英汉灾害管理相关基本术语集[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5.

[2] 赵黎明.灾害管理系统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03.

[3] 张国庆.林业标准化基本原理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2(1):223-224.

[4] 张国庆.论标准化基本原理[J].现代农业科技,2011(21):35.

[5] 张国庆.发展学[EB/OL].科学网,(2013-07-14)[2014-03-01].http:///home.php?mod=attachment&id=39086,http:///home.php?mod=space&uid=3344&do=blog&quickforward=1&id=707994.

[6] 张国庆.生态论:复杂系统研究[EB/OL].(2013-03-27)[2014-03-01].http:///data/attachment/home/201304/01/082301npp13 fnh5bllmra3.attach,http:///home.php?mod=space&uid=3344&do=blog&id=674444.

[7] 张国庆.发展学基本理论与我国当前农村发展问题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3(17):303-313.

[8] 张国庆.灾害管理理论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2(10):22-23.

[9] 张国庆.生物灾害学 [EB/OL].科学网,(2012-05-25)[2014-03-11].http:///home.php?mod=attachment&id=21810,http:///home.php?mod=space&uid=3344&do=blog&id=574783.

[10] 张国庆.灾害管理理论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2(10):22-23.

[11] 张国庆.灾害学概论[EB/OL].科学网,(2012-03-16)[2014-03-11].http:///home.php?mod=attachment&id=18034,http:///home.php?mod=space&uid=3344&do=blog&id=548423.

[12] 张国庆.生物灾害管理理论研究与生物灾害精确管理[J].现代农业科技,2011(3):20-23.

自然灾害的危害范文第15篇

关键词:地貌单元;地质灾害;研究

1地质灾害评价标准

地质灾害评价模式主要以易发性评价、危险性评价、易损风险性评价三个方面为标准,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随着定位系统技术和高精度岩土物理模型发展,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程度不断提高,国内研究取得了可喜成果。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主要基础是地质环境条件问题,静态考察地质灾害的相对稳定环境。危险性是评价最主要标准,外在诱发地质灾害问题主要是由于动态因素造成,易发性地质灾害具有很大危险性,是地质灾害研究工作中最重要部分,地质灾害孕育很多不同情况,随着区域地质灾害风险性评价工作深化发展,针对小区域地质灾害范围研究,可以很好对山地灾区区域探究分析,特别是对于小范围山地多灾区域和人口密集地质灾害研究[1]。通过对地貌单元易发性研究,可以很好采用信息量法运用常规研究进行合理分析,探究地貌单元小区域危险性评价,能很好提高对地貌单元危险性认识,合理降低地质灾害。

2地貌单元划分研究模式

柳州地处广西中北部,与云贵高原东南边缘相接,山多地少。整个地势为北高南低,地形复杂。北部属山地,有的大苗山和西部九万大山,自东北向西南平行排列,岭谷相间,山岭海拔一般1500—1800m,部分山峰大于2000m;南部为中山-峰林谷地[2]。地貌的单元划分可以从栅格单元和地貌单元两个方面区别,形式上主要基本评价单元,栅栏单元主要分为方正单元格,地貌单元主要表现就是小区域综合地貌特性,采用地貌单元为斜坡单元区别,斜坡单元主要基于沟谷划分,能够很好表现局部区域地形地貌特征,对于滑坡和崩塌也具有非常良好控制作用。对于地质灾害评价常用基本单元,乡镇单元也属于行政范畴,主要指的就是人口聚集居住的区域,本身受到环境影响,地貌环境也会发生很大变化,通过GIS分析地形、地貌特征时,需要对于数据合理提取划分。

3地貌单元易发性评价分区分析

评价因子选取主要是评价单元,栅格单元和地貌单元,由于两者之间存在各种特征,所以充分对地形地貌危险性进行合理指标分析,对地貌、坡度、高程、距河距离和工程岩组以及地表形态进行区别,和栅格评价因子都可以进行相对合理选择区别,相对高差主要是地貌单元区域最高点和最低点差距问题,距离河流距离主要取地貌单元区域离河流距离,断层距离取决于地貌单元距离,根据工程岩组地貌单元区域岩体性质和地貌形态进行综合特征分析[3]。信息量法模型是一种常用统计分析方法,起初是地学应用模式,集中在矿产资源调查方面,几年来随着地质灾害领域广泛使用,使得地质灾害工作不断区域信息化和精确化,其工作主要思路就是参照各种地质灾害分析,对于遭受破坏地貌及时分析,及时取得反映区域稳定性因素实际参数。通过计算机对各种影响因素问题研究,基于信息数据大小分析,及时评价影响研究对象关系程度,在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中,通过信息量法将地质灾害发生现象进行很好定位研究,对于地质灾害的地形、坡度和岩性因子进行模型评价指标,通过各种数据分析,信息量大小综合水平评价,及时对于区域预测和等级划分,根据模型核心计算比较各种因子研究对象信息量大小,对于信息量计算进行合理理论模型统计,运用实际运算,寻找切实可行样本计算公式,有效代替实际信息量计算和综合区别地貌特征。逻辑回归模型是一种最大估计法,其变量为二维变量,在进行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分析中,地质灾害发生主要取决于两个模型变量因素,会直接影响因子地质灾害发生,在模型计算中,首先要根据地质灾害发生概率进行及时函数自然对数转换分类。地质灾害发生概率逻辑关系需要根据逻辑回归计算取得数据,从而计算各个因子权重,评价因子种类,推算计算整个模型核心,这些数据也是基于因子指标值,通过逻辑回归模式计算反馈,根据统计软件数据对地质灾害进行指标区别。模型最核心在于数据因子权重值计算,通过逻辑回归模式计算,可以选取常用地质灾害及时统计数据,对于指标值进行计算,获得常用计算单元,减少地质灾害发生概率。因子分级和指标计算区别研究,主要通过栅格单元和地貌单元因子数据分析计算,根据因子逻辑指标,将软件单元指标数据矩阵形式分析,根据软件回归分析获取逻辑回归系数,也可以将逻辑回归系数利用叠加工具进行综合计算,根据单元地质灾害会发生可能性,不断提高综合频率,对于自然断法评价进行单元成图重新分类。及时对栅格单元评价,对于高易发区域、中等易发区域和地貌单元区域进行及时区别,另外利用定位对于空间叠置功能提高对于因子信息量分析,从而得到整个研究区域综合信息量图,根据地貌单元整个信息综合量分,及时评价地貌综合信息量值,最大程度提高地质灾害发生可能性,同时结合频率分布值,分别对于两者进行重新分类划分[4]。评价结果比较分析,根据研究区域易发性区别,可以参考易发性使用价值,从区域综合特征根系优劣,和地质灾害实际分析情况进行及时数学模型效率研究,对于地貌单元区域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适当的合理提高地质灾害准确研究价值。区域综合特性特显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等级模式,需要及时理解对于环境评价中岩性和地貌、地质条件综合体现,需要从宏观角度实现对于局部地形地貌综合分析。地貌控制整块滑体,是非常高危滑区,部分植被覆盖没有发生滑动,综合宏观角度可以从整体上区别为栅格。和地质灾害实际分布情况相互吻合,利用空间统计工具实现对于地质灾害统计比较,从历史滑坡分级为栅格单元进行逻辑回归法分析,在地貌单元为基础评价基础上,实现逻辑回归分析,提高历史地质灾害分布等易发区域,信息量法分析结果主要是历史灾害分析,基于地质单元危险性,需要合理对于等级和地质灾害分布情况进行高度契合。数学模型也可以借助于空间系统工具分别针对地貌单元进行两种评价,分析信息量法和逻辑回归法评价模型,可以得出两种不同结果,依据探索研究数学单元模型效率,合理对信息数据处理,同时结合各种数据进行统计,用地貌单元作为评价单元,运用数学模型计算评价,使用效率更好统计数据。基于地貌单元区域地质灾害易发性区别手段,相对于传统栅格评价区别,需要更好体现区域中微观综合地貌特性,很好契合地质灾害实际危险,评价区别地质灾害分布情况,划分区域运用数学评价模型适用效率增加评价手段,提高地质灾害易发区,具有良好适用性和可塑性。

4地貌单元地质灾害的易发性和危险性评价

地质灾害可以充分利用遥感技术和区域地质资料,结合定位系统技术和数学计算手段对于地质灾害的易发性和危险性进行评价分析,我国处于欧亚板块东南方,是印度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相互碰撞结果,也是地震多发地带。地质灾害受到区域性地质生态环境影响,一般泥石流和滑坡等都是突发性地质灾害,由于人为和自然造成一定影响,地球表面生态环境受到很大破坏,地质灾害形成也是自然共同作用造成的,总结一般是人为引起灾害,另一半是自然灾害。地质灾害受到区域性地质环境变化,会引起灾害,地质灾害综合危险性指数法是对每一个地质灾害综合危险性指数运用,地质灾害的综合危险指数就是运用层次分析法,对于单元格地质灾害综合危险分析,合理对地质灾害进行分划,地质灾害易发性和区域性最主要地方是人对于地表造成的破坏。地质灾害中易发性主要是地质灾害因素,比如地质结构及地下水破坏等,现如今解决问题的最好方式就是进行因地势和地质结构进行地质结构分析,降低灾害发生。区域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标准主要是灾害发生的自然变化,活动的危险性主要是地质灾害危险性依照一定定量评价标准展现,危险性可以划分为两个类型,在一定范畴要依照调查结果进行合理灾害分析,对于不确定面积造成损失要进行及时评价,依照因素划分可以将地质因素进行数据分析。地质灾害评价主要包括易发性评价、危险性评价和易损性风险评价,其中地质灾害危险性可以通过地位技术系统对于物理模型进行分析,及时提高对于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提高地质环境条件,静态考察地质灾害相对稳定性。地质地貌单元不规则法,主要是环境地质和地质环境条件造成的,具有一定危险性,地质环境主要是岩土结构、岩土结构和地表面结构,根据地表分划,需要依照不同岩土类型进行深层区别,按照地质岩土承受力和土体物理结构考虑,实现对地貌地质灾害危险性区别。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办法和理论进行合理对照,结合定量和定性分析,减小地质灾害危险性,单元中对于地质灾害要依据危险性高低进行合理分划,对于地质灾害要根据实际稳定性提高防护措施。我国属于地质灾害频发地区,需要对于区域地质灾害易发性进行精确评价,将地质灾害降低到最低。

5结论

综上所述根据地貌单元评价,利用逻辑回归法和信息量法模型,对于研究区域有关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依据结果进行相互比较,在一定范围内实现对于局部综合特征考虑,及时做好评价措施,最明显的层次分级,就是数学模型适用率提高,最大限度降低灾害发生的危险性。对地质灾害综合性进行统计,科学合理提高地质灾害检测预防措施,提高地质灾害管理水平,降低地质灾害管理成本,最大程度降低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问题。

参考文献:

[1]许冲,戴福初,姚鑫,赵洲,肖建章,基于GIS与确定性系数分析方法的汶川地震滑坡易发性评价[J],工程地质学报,2010年01期;

[2]寅康,金晓斌,王千,杜心栋,基于GIS的关中地区农业生产自然灾害风险综合评价研究[J],地理科学,2012年12期;

[3]谷天峰,王家鼎,付新平,基于斜坡单元的区域斜坡稳定性评价方法[J],地理科学,2013年11期;